标签谢选骏全集

2023年1月23日星期一

谢选骏:美国无法接受并信任一个强人掌权的中国

《“天哪,低估了美国” 党内或有人开始重新思考这问题…》(综合自美国之音 2023-01-23)报道:


《美国之音》发表文章《世人还能再信任中国吗?意大利学者郗士如是说》。访谈“中国老朋友”、汉学家、亲中国意大利学者郗士。文中提及:“突然出现了一种新局面。中国现在考开始想:我的天哪,我们往往低估了美国……在中国共产党里头有人来开始重新考虑问题。所以,以前他们可以忽略这个信任感问题,他们认为中国还是世界的中心,所以你信不信我,我不管;我信不信你是关键。现在正相反,中国发现世界上很多国家还是跟着美国走。”


在当今世界众多的汉学家(中国研究者)当中,意大利学者弗兰切斯科·郗士(Francesco Sisci)比较特殊。他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的第一位外国研究生。从2004年起他长期担任中国共产党中央党校与意大利交流项目的组织协调人。在郗士博士看来,当今中国面临的一个严峻问题是美国、西方国家缺乏对中国的信任。


从很多意义上说,作为一个以中国研究为业的人,弗兰切斯科·郗士的教育背景和履历都是不同寻常的。他跟中国官方、中共中央党校有长期打交道的经验。他也当过新闻记者,采访过中国领导人江泽民,也在2016年采访过罗马天主教教宗方济各。那是教宗方济各就中国问题首次接受媒体专访。教宗方济各在采访中督促世人不要害怕中国的崛起。


在中国留学之后,他完成了他的博士论文,题目是《早期墨家思想和政治言说的合理化》(Rationalization of Thought and Political Discourse in Early Mohis),并以此获得英国伦敦大学亚非学院的中国古典语文学与哲学博士学位。


由于他的特殊经历背景,郗士可谓中共所说的外国友好友人士。然而,郗士日前发表文章,标题是,“世人还能再信任中国吗?”


郗士为什么要提出这样敏感和尖锐的问题?西方国家、美国对中国失去信任的来龙去脉是怎么回事?失去美国和西方国家的信任,失去世人的信任,中国会有什么问题?当初美国和西方国家信任中国是否是受骗上当?美国当初信任中国,中国获得了什么好处?


郗士日前接受美国之音采访,就这些问题陈述了他的坦率看法。郗士表达的是他个人看法,不代表美国之音。


为什么要提出如此有风险的问题


金哲问:你的文章的英文标题是——世人(这世界)还能信任中国吗?Can the world trust China again? 或许,当今世界有很多人在心里都在想这个问题,但有这种想法的人、尤其是研究中国的学者一般不愿意如此直言不讳地提出这样的问题,因为很容易被中国共产党当局视为“反华”。你为什么要冒风险提出这样的问题?


郗士答:因为我觉得第一,我对中国共产党没有敌意,也没有仇恨。其实呢,我觉得我个人的角度是帮共产党想问题,我觉得我觉得我的角度应该比较忠诚的,就是该说的得说,所以,有这么一个问题。 当然这个问题非常敏感。我也自己是知道这个问题非常敏感。但这也是非常核心的、非常关键的一个问题。


现在美国西方,扩大地说就是世界不信任中国了。原因是挺复杂的,有各种各样的原因。但客观地来说,这个是核心的问题,这就是,现在西方、美国对中国没有信任感。其实,1970年代末,1980年代初,美国对中国有很大的信任感,对中国也有抱很大的希望。但由于种种一言难尽的原因,现在这个信任感没了。


美国的事现在先不说。在中国也许有人会说:嘿,美国人不信任我们,我们也不信任美国呐。但我个人觉得这个问题对美国、对美国人并不是问题,因为不管我们喜欢不喜欢,这世界其实是美国(主导)的世界。所以,美国不信任中国,那中国应该怎么办呢?


除了美国,世界还有很多的有钱的、有影响力的国家,它们也会同样不信任中国。所以中国做事,包括经济发展,贸易,外交,政治,都会遇到很多的困难,困难越来越多。所以我觉得这是中国应该也非常非常认真考虑的一个问题,包括中国共产党应该非常非常认真地考虑,因为这个这个问题不能也不该忽略。一忽略了就有问题,问题很大。


当初信任现在不信任并非源于诈骗或上当


问:世人(这世界)还能信任中国吗?这问题的明显的言外之意或预设就是,世人(这世界)第一次就不应当信任中国共产党掌控的中国。你认为世人或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第一次信任中共统治下的中国并上当受骗是因为当初太天真?太财迷心窍?或者,是中国本来是可以相信的,只是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变得不可信任了?


西方国家一开是就不该信任中国的说法并不是我的个人观点。现在美国就有很多的人在讲这个话。比如说,美国国会众议院前议长佩洛西就说,20多年前在讨论给中国永久贸易最惠国待遇的时候,我们就反对,现在20年下来,我们知道我们当初的反对是对的。你对西方国家、美国当初信任中国的问题怎么看?


答:我是这么理解的。我觉得美国让中国参加参加世界贸易组织是对的。就是说,它应该给中国一个机会,它也得证明美国、西方对中国没有任何敌意,不是说要遏制中国,或者对中国怎么样。其实,美国、西方对中国有很大的希望,也希望让中国发展。所以,20多年前中国参加世界贸易组织是对的,美国让中国参加是对的。这是第一。


第二,西方对此抱有希望也是有道理的,这就是,应该给中国一个机会慢慢发展经济。然后,经济规模越来越大,发展越来越好,越来越有市场经济的、资本主义的规则,那也许会带来一些政治的变化,因为市场自由也会带来一些政治自由。


但遗憾的是,我觉得中国没有变成西方所希望的样子,没有变成一个有政治自由的国家。为什么?我个人觉得这不是简单的一个西方人、美国人上当了,被欺骗了的问题,而是有一个更复杂的原因。


我觉得中国共产党其实是一个非常讲实际的党,没有那么多意识形态。它的逻辑是,我得保存、保护我的权力。有什么办法能保护我的权力,我就用什么办法。所以,1990年代末2000年代初,好像资本主义的美国是一个模范国家,它的经济政治体制都是可以模仿的。


所以那时候中国人就觉得,中国共产党都觉得,哎呦,也许我们得考虑要有一个政治的变革。比如说,民主变革。民主变革的主张当然一直在共产党里头都有。我们都知道,比如说1940年代,共产党也谈了一些民主。在文化大革命的时候开始也谈了一些民主。当然八九64那一年也谈了民主。我觉得1990年代末也有人在中国共产党里头开始谈民主。


中国看西方、看美国的观念变化


但谈了那么多民主,为什么没有政治变革出现呢?我觉得有两个因素让共产党的领导人改变了主意。第一,他们对美国在伊拉克战争中的表现失望了。他们就觉得,美国很快打下了伊拉克,但民主就是在伊拉克没法扎根,没法用;民主就是不行,美国的民主在伊拉克,在阿富汗,在中东都不行。所以,中国共产党对美国的政治模范有些失望了。


第2个原因是08年09年金融危机的时候,中国就感觉也许美国的金融体制也不行,它的金融体制也这么弱。否则怎么会有这么个危机?怎么会请求中国的帮助?那时候美国要求中国收购它的财政部债券。那时候跟朋友聊天,我的感觉是,中国领导人觉得其实我们的体制,我们的模式是比美国的好,比美国的还结实,还靠谱。他们(美国)的民主,他们的金融体制不行。


但现在就是有了另外一个问题了。中国遇到了两件事它都没想到。一个是咱们的那个新型冠状病毒疫情Covid。它(中国共产党当局)认为它管疫情的方法是好的,是对的。那个疫情清零政策现在我们看到真的不管用。还有,中国人认为我们科学都行,都好。结果中国3年来都没有研发出来一个真正有效果的疫苗,但美国英国开发出几个比较有效的疫苗,所以就证明美国的科学还是比中国好得多。


第二个事件是乌克兰战争。中国认为俄罗斯会很快胜利,乌克兰会马上被俄罗斯控制住。然后,欧盟会分裂。然后,美国在欧洲的影响力会弱得多。结果正相反。乌克兰打败了俄罗斯,欧盟团结起来,美国在欧洲的影响力现在越来越大。北约原来是消失了,没有了,死了,现在又复原了。


中国现在处于重新评估美国的状态


所以,突然出现了一种新局面。中国现在考开始想:我的天哪,我们往往低估了美国。当然我的感觉就是凭感觉,现在我的感觉是,在中国共产党里头有人来开始重新考虑问题。所以,以前他们可以忽略这个信任感问题,他们认为中国还是世界的中心,所以你信不信我,我不管;我信不信你是关键。现在正相反,中国发现世界上很多国家还是跟着美国走。


美国不像有人想象得这么衰落。甚至美国是衰落还是没衰落也是一个问题。所以,现在这对中国共产党也是一个很核心的问题。


所以说,当初美国让中国融入世界贸易组织也是对的,因为中国发展了,中国也看到了市场经济的好处、利益,老百姓过得非常好,不像20年前的30年前那么穷了。很多人都有房子,有车。当然有人穷有人富。


但现在中国也是一个相当可观的好的社会。要这些老百姓以及中国领导人丢弃这些好处,丢弃这些好的生活,我觉得不那么容易。当然什么都可以发生。但让他们丢弃世界贸易组织带来的这些好处,很多人会不高兴。


中国何时以及为何获得美国西方信任


问:在你看来,中共统治下的中国在过去的74年的时间里(从1949年算起)在哪一个时期或时段是值得信任的或比较值得信任的?


答:第一个是80年代初和70年代末是建立了这种信任的。为什么呢?因为那时候中国帮了美国两个比较大的忙。第一就是攻击攻击越南。79年到80年攻击越南,那时候我们也知道越南侵略将柬埔寨,而越南是苏联的盟国。中国得到美国的支持,也帮助美国对抗苏联,也打击打击了越南。打击了越南也有很大的作用,因为那时候越南、苏联想扩大自己在东南亚的影响力。除了柬埔寨以外,也许越南准备侵略泰国,或者扩张到别的国家,因为它已经侵略了老挝。所以这是阻止苏联在东南亚的扩张。所以中国帮了一个很大的忙。


第2个忙是一些美国的武器送到阿富汗的穆斯林圣战者组织那里。那时候圣战者打苏联,主要的供应道是通过巴基斯坦。巴基斯坦因为是唯一一条补给通道,所以巴基斯坦要价越来越高。中国提供第二条补给通道就帮了美国人,美国就可以更好地协商巴基斯坦索取的好处,也更有效率地使圣战者组织得到那些武器。


所以那时候中国帮了美国很大的忙反对苏联。那时候美国提供了几个好处给中国。第一,是让中国成为允许一个技术转让的唯一的亚洲国家。这种技术转让当然是非常关键的,因为美国对台湾、韩国、日本都没有那么放开,没有技术转让。美国提供给中国的第二个好处是在中国生产的一些产品一旦出口到美国,只有3%的关税,比日本、台湾、韩国的出口产品便宜得多。所以,美国马上创造了一些条件让中国发展。因为有技术转让,有那么低的关税,很多美国公司看到有非常具体的好处,就把它们的生产线放到中国去了。这对中国未来的发展很关键,很关键。


中国大大获益于美国的信任


当然中国人很努力,很勤劳,做得很好,包括共产党提供了很多很多好处,做了很多很多,提供了很多方便,包括税务好处等等等等。但是美国提供了一些非常核心的方便。所以那时候开始,我觉得有一个梦想就是中国变成一个美国的盟国,一个非常好的盟国。当然64以后,美国对这个梦想开始犹豫了,一些美国人开始犹豫了。然后,历史变得越来越复杂,但70年代末80年代初也是非常好的一个机会。很遗憾,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这个信任感就少了。然后,到了1990年代,也就是64之后信任感慢慢慢慢恢复了一点。


在美国2001年发生9/11恐怖主义袭击之后,中国跟美国非常公开地合作,在阿富汗方面,在情报交流方面的合作非常好。在2002年、03年, 美国也有人提出应当让中国成为一个负责任的利益相关者。那时候很多美国人认为中国可以跟美国有长期的良好合作。


我觉得05年以后有这个信任感越来越差。但这一次是从中国的角度,从中国的立场开始,信任感慢慢淡化了。中国觉得,中国共产党觉得,我们不需要美国,美国还不如我们中国;我们崛起,美国衰落。我们有崛起就是什么事情都可以解决。


我觉得那时候中国共产党开始把世界历史想得稍微有点儿太简单了,把美国和西方世界想得有点太简单了,现在看得出来这些效果了。


网民嚎叫:


我是谁都不是 发表评论于 2023-01-23 14:29:44

自己出题,自己回答,这是什么考试?

Tulanian 发表评论于 2023-01-23 14:24:56

嘿嘿,大过年的,美国之阴里的假洋鬼子狗粮轮子湾湾骗子白痴又神经错乱写这狗屁文章意淫一下嗨……?!

一年回国一次 发表评论于 2023-01-23 14:15:14

这老头把我D粉饰得象善良的小白兔,难怪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


谢选骏指出:意大利人哪里懂得中美关系?哪里懂得“美国只信任没有强人的中国”?1、毛泽东快死的时候,美国才开始接近共产党中国;2、邓小平六四屠杀以后快死了低了头,美国才开始重新接近共产党中国;3、江朱胡温无一强人,美国可以勉强接受共产党专政;4、习近平一旦终身,美国贸易战马上开打,然后两党联合步步紧逼——因为美国只能接受一个没有强人的中国。美国为何只能接受甚至信任没有强人的中国?因为美国自己就没有强人。除非强人川普的计划能够成功,否则美国无法接受和信任一个强人掌权的中国。

谢选骏:汤因比胡说日本文明



《大英博物馆“韩国农历新年”争议背后的文化归属之争》(2022年1月22日 BBC)报道:


在全球超过十亿人正在庆祝农历新年之际,大英博物馆(The British Museum)因在一则网络帖子中使用“Korean Lunar New Year”(韩国阴历/农历新年)而引发争议。


“与我们一起庆祝韩国农历新年,欣赏新罗乐团的神奇表演。”大英博物馆推特账号在一篇1月12日发布的活动预告中写道。


这则帖子的截图周五(1月20日)在被一位网络博主分享到了中国社交媒体后,仿佛点燃了火药桶。很多中国网民质疑大英博物馆将源自中国的农历年冠以“韩国”是在“盗用文化”。


“还我中国新年!”一名网友评论道。


“明明就是采纳中国传统历法却非要冠上自己国家的名字不就是偷窃?”另一名网友质疑道。


据报道,一些中国留学生周五(1月20日)前往大英博物馆,向路人“正名”农历新年源自中国的历史。


农历新年又称春节或阴历新年,源自以农历计算的中国传统节日,韩国、越南等亚洲国家也普遍庆祝该节日。


不过,也有一些网友提出不同意见,他们认为没有必要大惊小怪。


“农历新年本来就是很多国家一起庆祝。这个活动是韩国乐团的活动,所以加上韩国自然也没什么问题,就像圣诞节也有俄罗斯的圣诞节和美国的圣诞节,”一名网友写道。


活动介绍称,这场庆祝农历新年的活动主要包括韩国传统音乐和舞蹈表演,以及韩国馆馆长的讲解。


据报道,该活动由韩国文化体育观光部赞助。


在如潮水般的批评涌入大英博物馆的社交媒体账号后,该帖子目前已被移除。链接到大英博物馆官网的页面也显示无法访问。不过,韩国媒体报道称,大英博物馆如期举行了该活动。


大英博物馆对BBC说,该活动是一场韩国音乐和舞蹈表演,旨在“呈现韩国的农历新年庆祝传统”。


“我们与英国和国际观众一起庆祝中国新年,包括在博物馆内与当地社区举行活动,并在我们的网络平台上传递对这一年更广泛的美好祝愿。”一位发言人表示。


农历新年的名称之争


在大英博物馆的此次事件背后,是网络上日益引发争议的农历新年的“名称归属权之争”,其中包括这个传统节日在英语中该被称作“Lunar New Year”,还是“Chinese New Year”?


“Lunar New Year”直译为“阴历新年”,一般也被用来指代“农历新年”,而“Chinese New Year”则意为“中国新年”。虽然只有一词之差,但在很多人眼中这两个词却有着天壤之别。


本月早些时候,迪士尼度假区(Disneyland Resort)在推特上发文,欢迎民众在农历新年期间前来迪士尼品尝独特美食。但由于它使用了“Lunar New Year”,而非“Chinese New Year”,它收到很多似乎是中国网民的批评留言。


“从来没有什么农历新年,一直都是中国新年,几千年来都如此。”一名网友写道。


中国演员王鹤棣也因此遇到麻烦。当他所创立的个人服装品牌“D.Desirable”在Instagram上发布新春祝福时,使用了“Lunar New Year”一词,他的账号很快就被愤怒的中国网友占领。


该品牌很快删除了帖子,并重新发布了一条写有“Chinese New Year”的帖子。


而在另一边,韩国女子音乐组合“NewJeans”成员Danielle则面临完全相反的危机。当这名韩澳混血歌手在留给粉丝的讯息中使用了“Chinese New Year”一词后,她马上受到韩国网民的猛烈抨击。


Danielle随后在一份道歉声明中写道:“农历新年是包括我国在内的许多国家和地区的节日,我的表达是不恰当的,我正在深刻反思。”


芝加哥大学政治系教授杨大利(Dali L. Yang)对BBC中文说,该争议是背后是多元文化和跨国背景下的文化敏感性问题。


“虽然在汉族地区是阴历(实际上是农历)新年,但生活在非汉族地区和其他国家的人们可能有不同的传统和文化,这些传统和文化自然需要一些认可。”他说道。


新加坡国立大学政治系副教授庄嘉颖也持类似看法。他对BBC中文表示,农历新年是一个广义的术语,“描述的是庆祝的时期,而不是所做的事情”。


他认为,尽管农历新年源自中国,但在各个地方的庆祝活动都有所不同,因此便会产生不同的称呼。


“例如,越南历法将明年视为猫年,其他地区则是兔年。 庆祝活动也可能发生变化。日本在明治维新期间便把他们的新年不再依照农历进行。”庄嘉颖说道。


越南也在庆祝农历新年,但不同于其他地区,人们庆祝的是猫年。


2019年,澳大利亚悉尼市政府宣布,将把当地的“中国新年”改为“农历新年”。当局表示,改名是为顾及各国人感受,以使该节日更具包容性。此前,该市的韩国、越南等非华人社区一直呼吁进行更名。


“文化盗窃”?


由于中国和韩国之间深厚的历史渊源,两国网友近年来因文化归属大动干戈的案例也不止于农历新年。双方经常在网络论坛上指责对方进行“文化盗窃”,有时伴随着谣言与两国都有的民族主义情绪。


例如,中国网络上一直有“韩国人抢注端午节”的传言,但实际上,韩国向联合国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是韩国江原道江陵地区一项具体的庆祝活动——江陵端午祭。


去年,在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一名身穿传统朝鲜族服装的女性表演者作为中国少数民族代表,在一个传递中国国旗的环节中出现,这在韩国引发轩然大波。


韩国政界及公众批评称,这是相当于主张韩服为中国文化。中国回应称,中国各民族代表身穿传统服饰出席冬奥会开幕式是“他们的心愿,也是他们的权利”,同时重申有关服饰也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2020年,韩国和中国还就泡菜的国际标准归属问题展开口水战。


“我认为这里有太多的民族主义,可能受到社交媒体的推动。”庄嘉颖说。“涉及传统、历史和民族主义的更激烈的政治争论正在加强人们对声索社会和文化标志的必要性的信念。”


不过,庄教授表示,这不仅是在韩国和中国之间,东南亚等其他国家也有类似争端。例如,马来西亚、新加坡和印度尼西亚的民众之间也存在关于某些菜肴和民歌起源的争论。


“但这些争论往往比较温和——可能反映出这些国家之间的摩擦和紧张局势较少。”他说道。


谢选骏指出:大英博物馆胡说“韩国农历新年”,一点也不奇怪,因为历史学家汤因比就曾胡说“日本文明”——其实呢,韩国日本都是汉字文化圈,但是作为中国文明的边缘而存在的,尽管它们比蒙古满洲更加文明,但是毕竟已被西方强权剥夺掉了一百多年……所以英国海盗为了给自己正名,就要捏造出“韩国新年”、“日本文明”这些噱头,来掩盖自己的殖民主义行径。


网文《转变与选择:日本对汤因比思想的“扬弃”》(王禹耕)报道: 


阿诺德·汤因比(Arnold J.Toynbee)是20世纪英国著名的历史学家,是继斯宾格勒(Oswald Arnold Gottfried Spengler)之后文明形态史观集大成者。其鸿篇巨著《历史研究》(A Study of History)在世界范围内产生剧烈反响,曾在欧美掀起汤因比思想高潮。汤因比因此成为美国《时代周刊》(Time)封面人物。在欧美掀起“汤因比热”的同时,汤因比学术思想也遭受到西方史学界的猛烈批判。20世纪50年代,他在欧美的热度逐步退潮。但与此同时,日本却对汤因比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两者越走越近、频繁互动。大量汤因比著作被引入日本,日本也出现了许多宣传汤因比思想的学者。日本还成立了世界上唯一以汤因比名字命名的民间组织“汤因比市民会”(トインビー市民の会),旨在宣传和发展汤因比思想。在日本人眼中,汤因比已经成为指导二战后日本文明走向的智者。利用历史学、心理学等跨学科理论及研究方法,可以从历史角度解读日本文化心理。这一过程中,不仅探究和考证了日本与汤因比互动的各自动因,阐述和分析了互动过程及汤因比与日本知名人士的谈话内容,力求从两者多角度互动的史实和影响上阐明汤因比思想在日本学界和普通民众之间的内在联系。在此基础上,对日本历次引入外来文明进行分析研究,试图透视出日本引进外来文明过程中的文化心理因素。为日本文明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观点。本文大体分为引言、正文及结语三个部分。引言部分从研究缘起着手,就国内外学术界对汤因比研究的现状进行系统性梳理,提出了本文的研究意义、研究方法和主要学术价值。


笔者对汤因比日本印象的分析着重于汤因比著作中的日本形象。因为彼时汤因比对日本文明缺乏直观认识,更多受西方日本观影响。对于汤因比在1929年、1956年及1967年三次访日经历的分析透视出汤因比在二战前后对日本抱有截然不同的态度。他曾在1929年斥责日本重蹈迦太基的覆辙;又在1956年称赞日本是亚洲的先驱。一贬一褒的区别,其内涵值得深思。同时,二战之后日本对汤因比也展现出截然不同于战前的欢迎,在引进汤因比思想的过程中表现出强烈的主动性和迫切性。这种态度的反转也透视出日本对汤因比思想渴求的客观实际。


池田大作与汤因比对谈集》(二十一世紀への対話)早已被国人熟知。然而,在池田大作之外,汤因比还与包括松下幸之助(Matsushita Konosuke)、若泉敬(Wakaizumi Kei)等多名日本社会人士开展过谈话。相比于汤因比的学术理论与访日报道,汤因比与日本社会人士的谈话对日本社会民众的影响更加深远和广泛,达到了扩大影响、形成日本“汤因比热”的效果。第四章为日本对汤因比思想的引进、接纳与诠释。通过前两章的考证,笔者分析出日本引进和传播汤因比思想的两条主线。即:第一是汤因比著作对日本社会的影响;第二是汤因比三次访日之旅对日本社会大众的影响。两条主线虽然形式不同,但均以1956年为分界线前后形成巨大差异。在此过程之中,日本涌现出如松本重治(Matumoto Shigeharu)、山本新(Yamamoto Shin)、秀村欣二(Hidemura Shinji)、吉泽五郎(Yoshisawa Goro)等一批富有战后时代性的本土汤因比思想推动者。他们不仅在学术界力主引进汤因比思想,同时也撰写了大量的面向普通民众的汤因比思想通俗读物。同时,通过分析也可透视出,日本对汤因比思想并非全盘吸收,其吸收内容存在着吸收对日本的褒扬而舍弃对日本的批判。在此过程中,势必存在对汤因比言论的刻意误读。


谢选骏指出:上文没有读过我的相关著作,所以不知汤因比抬举日本文明,犹如英国博物馆抬举韩国春节——二者都是体现了“分而治之”英伦策略。例如,英国必须确保欧陆处于分裂甚至内乱的状态,以便自己获得优势地位甚至控制权。对于亚洲也是如此,英国不仅分裂印巴,而且分裂中国文明——大英博物馆就是专干这行的强盗博物馆,就像英夷文豪莎士比亚就是四处搜刮中国成语的强盗剧作家。汤因比也是如此,故意从中国文明里面分割出来一个日本文明来,显得像个外行,或许他真的就是个外行。


2023年1月22日星期日

谢选骏:美国华裔也学会大规模枪击杀人了



《加州除夕枪案目击者:他挂几圈子弹,射完再补弹》(2023-01-22 HK01|3条评论)报道:


美国加州洛杉矶亚裔城市发生枪击案,目前已知至少9人丧命。路透


美国加州蒙特瑞公园(Monterey Park)市当地时间1月21日晚上举行的农历新年庆祝活动发生枪击事件,警方确认案中9人死亡,枪手是男性。在蒙市(即蒙特瑞公园,Monterey Park,美国华裔普遍称该市为蒙市)经营海鲜烧烤餐厅Clam House的店主称,收留了3名逃命的倖存者。


RMG News称枪击案发生在当地时间晚上约10时30分,地点在西加维大街122号(122. West Garvey Avenue)。《洛杉矶时报》引述执法人员消息称,事件发生在当地时间晚上10时。发生枪击案的蒙市位于洛杉矶县(Los Angeles county),距离洛杉矶市中心约11公里。


《洛杉矶时报》引述名为Seung Won Choi的海鲜烧烤餐厅店主称,案发时有3人衝进他的店舖并叫他锁门。Seung Won Choi的店开在案发现场对面。3名在他袭击内避难的人说,枪手持半自动武器,身上还挂了数圈子弹。一旦子弹用罄他就再重装。


这位或为蔡姓的店主称,他相信枪击案发生在区内一间舞厅。该报称暂时未知涉案疑犯是否已被捕。


i24news.tv报道称,根据急救人员称,有16人受伤,当中2人重伤,以及至少10人死亡。急救人员称所有受害者已被送往该区医院。


1/ #USA There was a shooting in Monterey Park in California, killing 10 people. At least 9 more were injured.At the time, the neighbourhood was celebrating Chinese New Year. According to police, the attacker is still at large, his motives are unknown. pic.twitter.com/tyCQxBT9Mn— David Kime (@CyberRealms1) January 22, 2023


RMG News称,在案发生后数小时的当地时间早上12时30分(香港时间22日下午4时30分),警方仍未能确定案中确实死伤人数。


Wow…mass shooting in Monterey Park — up to 10 reported dead — in the area of Garfield/Garvey where there was a Lunar New Year festival, which I attended with a few friends. pic.twitter.com/ejNPbdcQdY— Facts Chaser♂?(@Factschaser) January 22, 2023


数以万计的人在当地时间21日下午聚集,参加期两天的节日活动。这被认为是该区最大的节日之一。


根据有关方面的安排,是次节日庆祝活动在21日当地时间早上10时至晚上9时举行。22日则在当地时间早上10时至晚上7时举行。


洛杉矶时报等外媒廿二日报道,美国西岸加州洛杉矶郡的蒙特瑞公园市(City of Monterey Park),廿一日晚间发生大规模枪击事件。郡警表示,已知酿成十人丧生和至少十人受伤。这是加州近年来伤亡最惨重的枪击案之一,还无法确认是否属于锁定行凶目标的“仇恨犯罪”。根据美联社资料数据,这已是全美本月第五起大规模枪击案。


郡警队长迈耶廿二日上午说,案发地点在该市“西贾维(West Garvey)大道”一百街区的一间舞厅,时间约廿一日晚间十点廿二分。一名男性嫌犯仍在逃,其行凶动机和个人特徵等尚不清楚。迈耶透露,员警赶到现场时,看到很多人尖叫逃出该舞厅。至少十名伤者被送往当地不同医院,其状况从稳定到危急不等。


案发地点对街是一家店名为“蛤蜊之家”(Clam House)的烧烤店,店主崔某(Seung Won Choi)可能是韩国人或韩裔人士。崔某说,案发时有三人衝进店里请他锁门,指称附近有一名持半自动枪枝的男子,还带著多发子弹。迈耶表示,就地缘关係判断,蒙特瑞公园市以北的艾罕布拉(Alhambra)市邻近郊区,十五日亦曾发生一起枪击案,警方正调查是否有所关联。


时值华人农历新年,数万人廿一日在案发地点附近齐聚欢度一个为期两天的节庆,当天活动时间自上午十点至晚上九点,是南加州规模最大的农历新年活动之一。不愿透露姓氏的居民约翰说,他听到枪响后,首先想到的就是附近正举办农历新年活动。


案发之后,为安全起见和哀悼罹难者,廿二日的农历新年活动已取消。位于加州圣盖博谷的蒙特瑞公园市,人口六万一千人,亚裔占多数,有多家亚裔超市与餐馆,案发地点距离洛杉矶郡郡治洛杉矶市市中心以东仅约七英里(约十一公里),荷枪实弹的警力已拉起封锁线,并出动直升机在空中监看。一九八四年在圣地牙哥附近的圣伊席卓(San Ysidro)一间麦当劳,一名枪手枪杀廿一人,是加州现代史上最严重的枪击案。


网民嚎叫:


lary 17分钟前

加州的老百姓被限制拥枪,所以无力反抗犯罪。

盛夏寒冬 今天 12:47

活动背后的组织者是谁?目前美国大学里的中国学生会都被中领馆“领导”着。中国人有组织的庆祝活动除了亲朋好友之间的以外,基本上都是什么“组织”在背后张罗的。在美国只要是中国人的“组织”,都逃不脱“中领馆”的魔掌。这个活动的组织者要对参与者的人身安全负全责。不能事情一出来就躲了。

七号洞 今天 12:11

加州已成為美國第一杀人之州。


谢选骏指出:大过年的开枪杀人,这是送旧还是迎新?这样的杀人是祭祖还是绝孙?


《加州除夕枪击案枪手被警方包围 疑似华裔?》(2023-01-22 综合新闻)报道:


加州托伦斯的警察在停车场包围了一辆白色面包车。 警方认为蒙特利公园大规模枪击案的嫌疑人就在车内。


网友目击:我在托伦斯的现场,当时,警方与嫌犯正在那里进行对峙——托伦斯警察局几乎确认这就是蒙特利公园枪击案嫌疑人。


综合推特、世界新闻网等报道,兔年除夕晚间在加州洛杉矶县蒙特利公园(Monterey Park)“舞星”(Star Dance)舞厅发生的骇人枪击案,综合社媒的说法,以及案发舞厅以华人常客为主,已几乎可确认凶手为华裔男性。


该名男子的照片22日已经由洛杉矶县警局公布,警方并已锁定凶嫌所开的白色迷你厢型车,并已追捕到该部厢型车所在的托伦斯市。据悉,在托伦斯现场有人开枪,但车内究竟还有谁坐在里面,以及有无人受伤,都没有更多的细节公布。


目前警方尚没有公开嫌犯的姓名与身分,只知道是亚裔男性,有较深的肤色,约177公分,68公斤。案发时身穿黑色皮质外套、头戴针织帽,和带着黑框眼镜。


谢选骏:美国华裔也学会大规模枪击杀人了——这是争取种族平权的第一步!

谢选骏:美国公民宗教类似帝国国教

 网文《美国公民宗教》报道:


美国公民宗教(英语:American civil religion)是一个社会学理论术语,指美国一种类似宗教的非宗派信仰体系,包含许多源自美国国史的神圣化符号。自19世纪起,美国学界一直将之描绘为一种促进美国社会与文化融合的共有价值体系。


美国国会大厦圆形大厅的屋顶画《华盛顿的神化》,乔治·华盛顿在画中以神化姿态居于天国


1967年,社会学家罗伯特·贝拉(英语:Robert Bellah)撰写《美国的公民宗教》(Civil Religion in America)一文,这一术语的现今定义就此明确。贝拉称美国人接受了一种共有的公民宗教,有着特有的信念、价值、仪式和节日,而独立于其信奉的宗教[1]。贝拉的文章后来成为许多宗教社会学会议的讨论焦点,亦产生许多关于这一主题的论著。到1976年的美国建国二百周年之际,关于“美国公民宗教”的讨论颇为火热,达至巅峰[2][1][3][4][5]。


理论


美元纸币背面的格言“我们信仰上帝”

贝拉认为,美国人将美国宪法、美国独立宣言和美国权利法案视为其“公民信仰”或“政治信仰”的基石。政治社会学家安东尼·斯奎尔斯(Anthony Squiers)称,这三份文档近乎美国公民宗教的教条,是美国“神圣政治”的权威象征。斯奎尔斯将“神圣政治”(politics of the sacred)定义为一种辨认对方是否符合公民宗教的神圣性的企图,是一场根据事物“神圣性”而辨别它能与不能、应该还是不应该得到社群的接纳容忍的争斗[6]:20。


美国人重视政治领袖以及国家烈士,将他们奉为类似于宗教中的核心人物,如亚伯拉罕·林肯,以及美国内战期间战死的军人[7]。历史学界指出,美国总统在历史重要节点期间的言辞多有可视为公民宗教范畴的修辞字眼,如第二次世界大战[8]、非裔美国人民权运动[9]、九一一袭击事件等[10]。


安东尼·斯奎尔斯在其著作中基于调查结果,总结了美国公民宗教的十四核心信条[6]:51–74:


孝敬父母

敬仰美国政治象征,如宪法、独立宣言、星条旗

美国机构与制度是神圣的

信仰上帝或神灵

权利是被神圣地授予的

自由是上帝通过政府赐予的

政府权威是上帝或更高级别的超自然力量授予的

美国人的经历可以证明上帝存在

上帝是最崇高的法官

上帝有着至高主权

美国的繁荣是上帝旨意

美国是山上的城,是希望与正义的灯塔

牺牲和重生的原则

美国的利益高于个人利益

而且,斯奎尔斯发现,从统计结果上看,民主党和共和党各竞选人的宗教性言辞并无显著区别[6]:51–74。


这一信仰体系曾被用以排斥不符合美国传统的理念和群体[2],一部分理论家(如贝拉)认为美国公民宗教有着宗教上合法化、同化和预言的功用,但亦有学者反对[11]。


历史发展


参见:世俗宗教(英语:Secular religion)和公民宗教

 

在加利福尼亚州的一个教堂内,基督教旗帜和美国国旗展示在一起

19世纪法国思想家托克维尔认为,自由民主的基本原则源自基督宗教,基督教是民主时代下唯一能维护自由的宗教。他也注意到在当时的法国社会,基督徒和自由主义者(英语:French liberalism)之间存有仇恨,这种仇恨可追溯至启蒙时代和法国大革命。1789年大革命前以及波旁复辟期间,基督徒一直和旧制度及保王党站在一起。托克维尔称,基督教和民主制在美国并不冲突,个人主义和唯物主义将引向无神论和暴政,美国是反抗它们的堡垒[12]。


关于美国公民宗教的研究大多遵循贝拉和涂尔干的阐释[13]。此外,主要的研究依据还包括,约翰·杜威在1934年关于“共同信仰”(common faith)的论述;社会学家罗宾·墨菲·威廉斯(英语:Robin Murphy Williams)所著之《美国社会:社会学解释》(American Society: A Sociological Interpretation,1951)中关于“共同宗教”的描述;劳埃德·沃纳(英语:Lloyd Warner)所著之《扬基城》(Yankee City, 1953 [1974])中关于亡兵纪念日纪念活动的分析;历史学家马丁·马蒂(英语:Martin Marty)阐述的“一般的宗教”(religion in general,1959);理论家威尔·赫伯格(英语:Will Herberg)所述之美国生活方式(1960, 1974);西德尼·米德(英语:Sidney Mead)所述之“共和国的宗教”(religion of the Republic);以及英国作家却斯特顿所言“美国是唯一基于信条建立的国家”,他还发明了美国是“有着教会的灵魂的国家”(a nation with a soul of a church)的说法[4][5]。


同时,如耶霍舒亚·阿里利(英语:Yehoshua Arieli)、丹尼尔·布尔斯廷、拉尔夫·亨利·加布里埃尔(英语:Ralph Henry Gabriel)等杰出史家也为美国民族主义、“美国信条”、美国文化宗教和民主信念的概念给出了宗教维度的评价[4]。


著名社会学家西摩·马丁·利普塞特称“美国主义”(Americanism)和“美国信条”是美国人独有的价值体系,以近乎于宗教般的热忱持有着[4]。


当代学者罗纳德·温布利(Ronald Wimberley)和威廉·斯韦托斯(William Swatos)称,当今的社科学者公认在美国意识形态中有一部分本质上是宗教,可划为一种公民宗教;并不如托克维尔和卢梭所述之“超然普世之宗教”那样重大[5]。温布利等学者做了大量调查分析,支持了贝拉“公民宗教不体现在美国政治或是传统宗教上,而是美国社会独特的文化现象”的观点[5]。


如下的陈述反映了美国公民宗教的信仰:


“美国是上帝当今挑选的国家”

“总统的权威来自上帝”

“社会正义不仅基于法律,更必须来自宗教信仰”

“美国人的体验证明了上帝存在”

“美国独立日这样的节日是爱国节日也是宗教节日[5]”

“天佑美国”

之后的研究着眼于确认何者更热衷于公民宗教。1978年,詹姆斯·克里斯滕松(James Christenson)和罗纳德·温布利的研究表明,公民宗教信仰在各行各业的美国人间相当普遍,不过在大学毕业生、政治或宗教自由主义者中没那么流行。新教和天主教教徒都持有同样层次的公民宗教信仰。美国一些本土宗教如后期圣徒运动、再临宗、五旬节运动的教徒的公民宗教思想最为显著。犹太教、一位论派信徒和无宗教者的公民宗教思想最少见。即使程度上有差异,绝大多数美国人都多少持有贝拉所述之公民宗教思想[5]。


更有研究表明,选民在遴选候选人和政治立场时会有公民宗教层面上的考量。罗纳德·温布利在1972年美国大选临近时调查了一些作礼拜的市民和当地其他公民,发现被访者考虑候选人时比起政党忠诚,更看重公民宗教信仰层面的因素。1982年,温布利和克里斯滕松的新一项研究表明,公民宗教层面的重要性仅次于候选人的政治立场[5]。


约翰·科尔曼(John A. Coleman)则称,公民宗教是历史上普遍存在的概念,其演变通常有以下三个阶段:未分化阶段、现代化时期的国家支持阶段、分化阶段。他研究了日本、罗马帝国、苏联、土耳其、法国和美国历史,提炼其公民信仰,以支持其论述[14]。


实际运用


美国革命


美国革命是公民宗教思想的主要源头,《国父之后:美国革命的公民宗教》(Sons of the Fathers: The Civil Religion of the American Revolution)一书称,乔治·华盛顿如同摩西,托马斯·杰斐逊和托马斯·潘恩像是先知,约翰·亚当斯和本杰明·富兰克林是使徒,波士顿大屠杀罹难者以及内森·黑尔(英语:Nathan Hale)像是烈士,班尼狄·阿诺和黑森佣兵是魔鬼,美国独立纪念馆和福吉谷是圣地,树立自由之竿是仪式,贝特西·罗斯旗是象征,美国独立宣言、美国宪法和美国权利法案则是经书[15]。


建国初期的庆典和仪式


2019年美国独立日庆祝游行

为了培养其选民认同,联邦党曾举行各式轰动的庆典游行[16],还包括宗教色彩的朝圣活动,确定“神圣日”等,后来都成为公民宗教信仰的元素。华盛顿得到大加推崇,身份近乎赐福于联邦党人的半神[17]。联邦党人注重宪法纪念日和独立日,为此组织游行以吸引选民。组织者将传统宗教的符号世俗化,用于此类庆典,由此创造出这一新生国家公民信仰的视觉形式[18]。美国独立日也自此成为半宗教节日,波士顿的独立日庆典强调全国性而非地方性的爱国主义,期间举办了演讲、晚宴、民兵集结、游行、彩车浮船和焰火表演。到1800年,美国独立日已经成为和联邦党庆典密切相关的节日,共和党人对此相当不满,也开始组织庆典,双方的庆典时有摩擦。两党各自的庆典使得节日气氛和庆典规模一再浓重扩大。1815年起,联邦党走向衰落,独立日逐渐变为去党派化的节日[19][20]。


总统成为宗教领袖


自乔治·华盛顿起,美国总统在公民信仰体系中扮演多重角色,成为美国总统职位的特征之一[21][22]。罗伯特·林德(Robert D. Linder)称:


纵观美国历史,美国总统一直是公众信仰的领袖。有时他是先知,像是亚伯拉罕·林肯。有时他是牧师,像德怀特·艾森豪威尔。其余时候,他是公民宗教的高等神职人员,像罗纳德·里根。身为先知,总统基于超然的价值评判国家的行为,在危难期间号召国民牺牲奉献,并为他们不符合国家理念的行为换取救赎。作为牧师,他立下美国核心价值,为国民提供精神鼓舞,敦促他们践行价值,同时在苦难时提供安慰。作为神职人员,总统让美国成为终极的参考点,领导公民支持国家,提醒公民肩负的使命,同时颂扬其政治班底[23]。


华盛顿纪念碑和林肯纪念堂

查尔斯·卡尔霍恩(英语:Charles W. Calhoun)称在19世纪80年代,本杰明·哈里森讲话中的修辞风格带有美国公民宗教的色彩,可谓熟稔运用公民信仰思想的总统人选。哈里森在社会和经济事务中运用基督教观念,为社会福音、进步主义运动铺平道路,也让日后的社会开始认可政府出面解决社会问题的行为[24]。


林德还称,比尔·克林顿的公民宗教色彩源自其浸礼宗背景。评论家威廉·萨费尔(英语:William Safire)指出,1992年大选期间“前所未有地反复提及上帝之名,反复强调美国如此彻底而全面地得到了上帝的赐福[25]。”根据林德的说法,克林顿反复提及宗教字眼,因此更像是牧师型的总统。他有着世界共同信仰的普世观念,不区分国内与国外[23]。


有观点称乔治·沃克·布什总统受到了基督教基要主义的影响,曼弗雷德·布罗克(Manfred Brocker)称这是欧洲人的误解,因为小布什总统更多使用公民信仰范畴的隐喻和意象,少有涉及基督教原本的用词。小布什的外交政策更像是基于美国国家安全的考量而非基督教基要主义的思想[26]。贝拉克·奥巴马在2008年竞选期间形容美国人是因对美国信条的信仰而团结在一起,因美国公民宗教而神圣[27]。


其他一些曾有望竞逐美国大选的政治人物也曾提出不少公民宗教话语,如丹尼尔·韦伯斯特在1830年所述之“自由与联合,现在且永远,统一而不可分离[28]”是其名言之一,经常被参与辩论赛的学生引用。


美国军人

 

阿灵顿国家公墓的圣诞花环纪念活动,2005年

美国军人的角色是公民信仰的重要方面。军人时刻准备着为国牺牲,他们在老兵节和亡兵纪念日等节日期间得到广泛纪念。历史学家乔纳森·埃贝尔称,这种“士兵救世主”是一种弥赛亚,体现了公民宗教和基督教关于牺牲和救赎理念的结合[29]。欧洲有许多专为二战美国士兵设立的公墓,亦已成为美国人的圣地[30]。


对此,和平主义群体提出过尖锐的批评。例如摩拉维亚学院的凯莉·丹顿-博尔豪格(Kelly Denton-Borhaug)称“牺牲”的概念令“美国战争文化”崛起[31],转移了公众对于美国全球反恐战争期间的军国主义、非道德、压迫性的甚至荒蛮的行径的注意力[32]。


美国国旗的象征地位


根据学者亚当·戈德哈特的描述,美国国旗的现代含义以及现代美国人的崇敬最早来自美国内战桑特堡战役期间,罗伯特·安德森保卫国旗的战斗,这也是美国内战的开端。美国内战期间,国旗成为美国民族主义和反分裂主义的象征。戈德哈特称国旗成为了爱国主义的神圣象征:


在那日之前,国旗只是个军事旗帜,或者用来标示美国领地的便利品……或是独立日等节日期间摆出来的东西,但在安德森少将保卫国旗的战斗过后,情况有所不同了。一夜间,一面面星条旗纷纷出现,插在房屋、店面、教堂前,插在村落绿地上,大学校园里……老旧的旗帜有了新的含义。联邦事业有了具象表达,成千上万人为之奋战牺牲[33]。


效忠宣誓和校园仪式

 

美国儿童向国旗敬贝拉米礼,摄于1941年

格蕾丝·高(Grace Y. Kao)和杰罗姆·科普尔斯基(Jerome E. Copulsky)称,公民宗教概念流行,引起公众对于宪法中效忠宣誓的讨论。效忠宣誓的作用体现四个层面:保护主义、多元主义、教士层面和先知层面。争论并不是在信上帝与不信上帝者之间展开,而是关乎公民宗教的地位展开[34]。


马修·克劳德(Matthew W. Cloud)回顾了1787年以来的各种美国政治誓言,追寻当时民族团结和宗教信念二者的对立局面。他回顾美国最高法院有关效忠宣誓的主要判例,如矛盾的迈纳斯维尔小学诉戈比蒂斯案(英语:Minersville School District v. Gobitis)(1940)和西弗吉尼亚州诉巴内特案(英语:West Virginia v. Barnette)(1943)两案。前者判定公立学校可以强迫学生向美国国旗敬礼并背诵效忠誓词,而后者则推翻前案判决,裁定根据第一修正案,学生可免于强制性的宣誓效忠。这一案件主要和耶和华见证人信徒有关,这一教派禁止教徒崇拜政治象征物。1954年,效忠誓词中加入了“上帝之下的国度”(one Nation under God)的字眼,克劳德认为这是出于反共立场[35]。


亚当·加莫兰(英语:Adam Gamoran)于1990年的研究中发现,校园日常的宣誓效忠等行为,节庆期间的音乐和装饰,以及社会研究、历史和英文课程中,都体现了公民宗教信仰。公民宗教在校园扮演双重角色,一方面将年轻人社会化,怀有社会共有的认识体系;另一方面,划分出那些因文化或宗教背景而不参加公民宗教仪式的人群[36]。


少数族裔


贝拉的理论是从主流信仰和认识中提炼的,但也有学者将目光投向非主流的少数族裔群体,认为他们亦持有自身版本的公民宗教。


南方白人

 

《未竟事业》,亨利·莫斯勒绘于1868年

查尔斯·里根·威尔逊(Charles Reagan Wilson)研究了美国南方白人的公民宗教特点。他首先强调了南方白人的宗教中心主义传统;19世纪晚期,南方白人被排除在主流之外,发展出自身的公民宗教形式,有着浓重的神话性、仪式性和组织性的特点。威尔逊指出,美国内战中战败的南方人有着“未竟事业”的观念,认为美国南方的战败是慷慨悲壮的命中注定,导致他们面临着“邪恶的胜利”,有着怀疑和内疚的念头,换句话说,对于自身生活怀有悲剧感[37][38]。


非裔


埃里克·乌德拉姆(Eric Woodrum)和阿诺德·贝尔(Arnold Bell)称,非裔美国人的公民宗教思想不如白人深重,公民宗教的前导因素对于黑人和白人有着不同影响。例如,传统宗教对于白人来说是正面的,而对于黑人来说则是负面影响。乌德拉姆和贝尔认为,这种差别是非裔美国人的宗教民族起源论及分裂主义思想的产物[39]。弗雷德里克·道格拉斯在其1852年“对于奴隶来说美国独立日是什么”(What to the Slave Is the Fourth of July?)的演讲中,公民宗教对于黑人群体来说较为复杂,“日光带给你生命和疗愈,却带给我斑纹和死亡。这独立日属于你们,不属于我。你们可以庆祝,我则必须哀悼[40][41]。”


日裔


简·石村(Jane Naomi Iwamura,音)认为,日裔美国人祭拜二战日裔囚禁营,是其公民宗教特征之一。这一行为始于1969年的曼赞纳,祭拜活动包括诵经、奏乐、唱名,以及与新教徒、佛教徒、天主教徒和神道教徒的集会,旨在促进日裔美国人的文化联系,确保此类不公永不发生[42]。


拉丁裔


路易斯·莱昂(Luis D. León)的调查表明,墨西哥裔劳工领袖塞萨尔·查韦斯(英语:César Chávez)已经成为美国公民宗教的“圣人”。查韦斯有着天主教背景,善用天主教词汇,他基于教义的政治“圣行”影响深远,启发新兴的奇卡诺运动(英语:Chicano movement)。查韦斯以非暴力手段践行道德信念,成为拉丁裔公民信仰中的圣人[43]。


典籍

 

国家档案馆展出的独立宣言、宪法和权利法案原件

在美国建国之前,殖民者以基督教典籍和价值观念塑造其全新的政治体系,以取代腐朽的英国君主制度。官员四处布道,令爱国主义情绪得以宣扬,激起北美定居者反抗英国腐朽而邪恶的统治。这样的理念,加上传教士和乔治·华盛顿等领袖半宗教化的语气[44],以及“上帝眷顾爱国事业”的观念,令美国开国元勋们的著作成为近乎圣书一般的典籍[45]。


华盛顿特区的国家档案馆大楼展有美国独立宣言、宪法和权利法案原件。这些文献以大铜框镶边的形式展出[46]。政治学家、社会学家和法学家研究宪法及其社会功用,而历史学家则更关注宪法本身的历史背景。对于历史学家来说,借由上述典籍研究美国现代公民宗教的做法显得不合时宜,因为随着时间推进,美国人越发世俗化,而那些典籍却近乎圣书[46]。许多批评者认为在独立宣言的年代,美国的状态是“盲目崇拜”且“异常地与革命价值观不符”的,如此崇拜行为值得怀疑——1776年时的美国根本不是人们想象的那样[47]。


制宪者对于宪法的看法也有所不同。华盛顿在告别演说中恳请后世“维护宪法神圣”;他在给詹姆斯·麦迪逊的回信中称,即使是最明智而自由的政府,在社会竞逐对抗之下也需要促成公民对宪法的崇敬,以维持必需的稳定公民认知。另一边,反对“宪法崇拜”的传统也颇为深厚。托马斯·杰斐逊承认宪法崇拜的存在,“有些人认为宪法无比神圣,将之看作不可触碰的约柜”,但也坚信宪法是不完美的,应坚信“制度必须进步”(institutions must advance also)[48]。


耶稣基督后期圣徒教会(摩门教)的教义认为美国宪法是受上帝启示而著成的文档[49][50]。


典籍崇拜与美国认同


“自由宪章”(独立宣言、宪法和权利法案)与美国身份认同有着意识形态上的联系。塞缪尔·亨廷顿曾详述大多数国家国民的共同联系,共同的民族、血统、经历、语言、文化和宗教,促成国家认同。对此,桑福德·莱文森(Sanford Levinson)称:


然而美国人的命运与“大多数国家”不同,美国认同并不建基于普鲁斯特式的共同回忆,而是基于对亨廷顿所述之“美国信条”的认同。“美国信条”是一系列公开的政治承诺,包括强调个人权利,多数统治,以及受限政府权力的宪政秩序[51]。


亨廷顿概括之“美国信条”即,个人权利,多数统治,及受限政府权力的宪政秩序。美国并非因文化差异而自英国独立,而是因独立宣言中的理念而独立。惠特尔·约翰逊(Whittle Johnson)称,一种基于法律之下的自由的盟约群体形成了,超越了自然种族、宗教和阶级,自由的理念为至高重要[52]。要成为美国公民,需要通过一系列有关独立宣言、宪法和权利法案的测试,并要效忠服从美国宪法。汉斯·科恩(英语:Hans Kohn)称,美国宪法不像其他宪法,美国宪法代表美国民族的命脉,是美国民族的至高象征,与民族共存亡。亨廷顿认为,抛弃宪法就代表美国灭亡,美国民族灭亡,一切回归原点[53]。


托马斯·格雷(Thomas Grey)在其《作为经文的宪法》(The Constitution as scripture)一文中强调美国信条即是美国民族的唯一纽带和信仰依托,他将美国同那些需要依靠上天指定权威君主,以天命统治而凝聚在一起的传统社会作对比,按照宪法的第六条第三款,即“应宣誓或作代誓宣言拥护本宪法;决不得以宗教信仰作为担任合众国属下任何官职或公职的必要资格”,两种社会形成鲜明对比。这不仅是对于过往英国政教不分传统的突破,同样是对于当时美国各州的情况来说的理念上的大突破[54]。


“免责条款”(escape clause)的重要性。无论现代读者在原版宪法中发现怎样的过失和罪恶,其一些类似于“免责”的原本论述却总能给后世发挥的空间。例如,其关于“人人生而平等”的原本论述能让弗雷德里克·道格拉斯在1860年为宪法贴上“废奴”的标签[55],他声称“只有忽略宪法常识性文字的人才会忽略废奴是符合宪法的,当奴隶主不再治国时,宪法就不再保障奴隶制。”这种言论成为主流[56],令1783年马萨诸塞州最高法院裁定废奴[55]。


基于美国宪法第五条的各个修正案,以及对于国会和州级法案的司法审查,从根本上改变了美国政府和公民的关系。修正案被学者视为“二次宪法”——根据第十三条修正案,一切美国公民享有自由;根据第十四条修正案,所有美国人享有公民权;由第十五条修正案,投票权不再有种族限制;由第十九条修正案,投票权不再有性别限制。第十四修正案规定各州都应遵循宪法规定尊重公民权利。各州遵守这一规定,如1972年德州议员芭芭拉·乔丹所述,“我对宪法的信念是全心全意而彻底的[56]”。


美国宪法第五条允许修正案不断完善,令修正案成为建构国家共识的政治催化工具。桑福德·莱文森在费城的宪法二百周年庆典期间展开思想调查,调查表明如果有人当日要签署宪法,无论我们当下有何保留,如何清楚当下所做的事,穿越时空见到当时那些大大小小的缺陷时,也会认识到签署宪法代表的是我们共同期待并为之努力的愿景,不是固步自封,而是一个不断成长,为了政治前景肩负责任的过程[57]。


参见


美国例外论

美国信条(英语:American's Creed)

美国方式

“我不在乎它是什么(英语:And I don't care what it is)”,德怀特·艾森豪威尔1952年所言

昭昭天命

美国梦

阿灵顿国家公墓

仪式自然神论(英语:Ceremonial deism)

对美国革命的纪念(英语:Commemoration of the American Revolution)

宪政主义

葛底斯堡演说

美国独立纪念馆

犹太教-基督教道德

自由钟

美国共和主义(英语:Republicanism in the United States)

偶像式国家崇拜


参考文献

 Kaplan, Dana Evan. 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 American Judaism.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5-08-15: 118. ISBN 978-0-521-82204-6.

 Bellah, Robert Neelly. Civil Religion in America.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Arts and Sciences(英语:Journal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Arts and Sciences). Winter 1967, 96 (1): 1–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5-03-06). From the issue titled "Religion in America".

 Me?trovi?, Stjepan G. The Road from Paradise . University Press of Kentucky(英语:University Press of Kentucky). 1993: 129. ISBN 978-0-8131-1827-7.

 Cristi, Marcela. From Civil to Political Religion: The Intersection of Culture, Religion and Politics. Wilfrid Laurier University Press(英语:Wilfrid Laurier University Press). 2001. ISBN 978-0-88920-368-6.

 Swatos, William H. Encyclopedia of Religion and Society. Rowman Altamira(英语:Rowman Altamira). 1998: 94 [2022-05-06]. ISBN 978-0-7619-8956-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5-16). The article caused an almost unprecedented burst of excitement among sociologists and other scholars of religion.

 Squiers, Anthony. The Politics of the Sacred in America: The Role of Civil Religion in Political Practice. New York: Springer International Publishing. 2018. ISBN 978-3-319-68870-1. OCLC 1105449948.

 Harry S. Stout, Upon the Altar of the Nation: A Moral History of the Civil War (2006)

 Michael A. Genovese. Encyclopedia of the American Presidency. Infobase Publishing(英语:Infobase Publishing). 2010: 89 [2022-05-06]. ISBN 978143812638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5-15).

 Andrew Michael Manis. Southern Civil Religions in Conflict: Civil Rights and the Culture Wars. Mercer University Press(英语:Mercer University Press). 2002: 184 [2022-05-06]. ISBN 978086554785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5-15).

 George C. Edwards; Desmond S. King. The Polarized Presidency of George W. Bush.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7: 152 [2022-05-06]. ISBN 978019921797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5-15).

 Gail Gehrig, "The American Civil Religion Debate: A Source for Theory Construction", Journal for the Scientific Study of Religion(英语:Journal for the Scientific Study of Religion), (March 1981) 20#1 pp. 51–63 in JSTOR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Sanford Kessler, "Tocqueville on Civil Religion and Liberal Democracy," Journal of Politics, 39#1 (1977), pp. 119–46 in JSTOR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Marcela Cristi, From civil to political religion: the intersection of culture, religion and politics (2001) p. 7

 John A. Coleman, "Civil Religion," Sociological Analysis, Summer 1970, 31#2 pp. 67–77 doi:10.2307/3710057

 Albanese, Catherine L. Sons of the Fathers: The Civil Religion of the American Revolution. Martin E. Marty. Philadelphia: Temple University Press. 1976 [2020-09-05]. ISBN 9780877220732. OCLC 119252379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5-05).

 Waldstreicher, David. In the midst of perpetual fetes : the making of American nationalism, 1776-1820. Chapel Hill: Published for the Omohundro Institute of Early American History and Culture, Williamsburg, Virginia, by the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Press. 1997. ISBN 978-0-8078-4691-9. OCLC 36900832.

 Ferling, John. The ascent of George Washington: The hidden political genius of an American Icon. 2010.

 Jürgen Heideking, "The federal processions of 1788 and the origins of American civil religion." Soundings(英语:Soundings (journal)) (1994): 367–87. in JSTOR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Len Travers, "Hurrah for the Fourth: Patriotism, Politics, and Independence Day in Federalist Boston, 1783–1818." Essex Institute(英语:Essex Institute) Historical Collections 125: 129–61.

 Kevin Coe, et al. The Rhetoric of American Civil Religion: Symbols, Sinners, and Saints (Lexington Books(英语:Lexington Books), 2016).

 Richard G., Hutcheson, Jr., God in the White House: How Religion Has Changed the Modern Presidency (1988)

 James David Fairbanks, "The Priestly Functions of the Presidency: A Discussion of the Literature on Civil Religion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the Study of Presidential Leadership," Presidential Studies Quarterly (1981) 11:214–32.

 Robert D. Linder, "Universal pastor: President Bill Clinton's civil religion," Journal of Church and State(英语:Journal of Church and State), Autumn 1996, 38#4 pp 733–49

 Charles W. Calhoun, "Civil religion and the gilded age presidency: The case of Benjamin Harrison," Presidential Studies Quarterly, Fall 1993, 23#4 pp. 651–67

 Barry A. Kosmin and Seymour Lachman, One Nation Under God: Religion in Contemporary American Society (1994) p. 158

 Manfred Brocker, "Civil Religion, Fundamentalism, and the Politics and Policies of George W. Bush," Journal of Political Science, Jan 2004, Vol. 32, pp. 95–124

 Stefanie. Hammer, "The role of narrative in political campaigning: An analysis of speeches by Barack Obama," National Identities(英语:National Identities), Sept 2010, 12#3, pp. 269–90

 Craig R. Smith, Daniel Webster and the Oratory of Civil Religion (2005) p. 117

 Jonathan H. Ebel, G.I. Messiahs: Soldiering, War, and American Civil Religion (2015) p. 7

 Jonathan H. Ebel, "Overseas military cemeteries as American sacred space: mine eyes have seen la gloire". Material Religion 8#2 (2012): 183–214.

 Kelly Denton-Borhaug, "Sharing Peace: Mennonites and Catholics in Conversation", Gerald W. Schlabach and Margaret Pfeil (eds.), American Catholic Studies 125#2 (2014): 82–83.

 Kelly Denton-Borhaug, U.S. War-Culture, Sacrifice and Salvation (2011) pp. 1–4.

 Adam Goodheart. 1861: The Civil War Awakening. Vintage Books. 2011: 22. ISBN 9781400032198.

 Grace Y. Kao and Jerome E. Copulsky, "The Pledge of Allegiance and the Meanings and Limits of Civil Religion,"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Religion, March 2007, 75#1, pp. 121–49 doi:10.1093/jaarel/lfl065

 Matthew W. Cloud, "'One Nation, Under God': Tolerable Acknowledgement of Religion or Unconstitutional Cold War Propaganda Cloaked in American Civil Religion?" Journal of Church and State, Spring 2004, 46#2 pp. 311–40, online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Adam Gamoran, "Civil Religion in American Schools," SA: Sociological Analysis, Fall 1990, 51#3 pp. 235–56

 Charles Reagan Wilson, "The Religion of the Lost Cause: Ritual and the Organization of the Southern Civil Religion, 1865–1920," Journal of Southern History, May 1980, 46#2 pp. 219–38

 Charles Reagan Wilson, Baptized in Blood: The Religion of the Lost Cause, 1865–1920 (1980)

 Eric Woodrum, and Arnold Bell, "Race, Politics, and Religion in Civil Religion Among Blacks," SA: Sociological Analysis, Winter 1989, 49#4 pp. 353–67

 Douglass, Frederick. Frederick Douglass, Oration, Delivered in Corinthian Hall, Rochester, July 5th, 1852. Rochester: Lee, Mann & Co., 1852. Rochester, NY: Lee, Mann & Co. 1852 [2022-05-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0-25).

 Douglass, Frederick. "What to the Slave is the Fourth of July?". 1852-07-05 [2022-01-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05).

 Jane Naomi Iwamura, "Critical Faith: Japanese Americans and the Birth of a New Civil Religion," American Quarterly(英语:American Quarterly), Sept 2007, 59#3, pp. 937–968, in Project MUSE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Luis D. León, "Cesar Chavez in American Religious Politics: Mapping the New Global Spiritual Line." American Quarterly(英语:American Quarterly), Sep 2007, 59#3 pp. 857–81, doi:10.1353/aq.2007.0060

 Gary Scott Smith, "The American Moses", Christian History and Biography, Summer 2008, Issue 99, pp. 8–13

 Thomas S. Kidd, God of Liberty: A Religious History of the American Revolution (2010) pp. 4, 37, 59, 112, 115.

 Gordon S. Wood, "Dusting off the Declaration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The New York Review of Books, August 14, 1997

 Wood, Gordon S., op.cit., August 14, 1997

 Levinson 1987,第115页.

 Dallin H. Oaks. The Divinely Inspired Constitution. Ensign(英语:Ensign (LDS magazine)). February 1992 [2022-05-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6-30).

 See D&C 101:77–80

 Sanford Levinson. Constitutional Faith . Princeton UP. 2011: 95. ISBN 978-0691152400.

 Levinson 1987,第118页.

 Levinson 1987,第119页.

 Levinson 1987,第120页.

 Harper, Douglas. Emancipation in Massachusetts. Slavery in the North. January 2004 [2004-01-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4-01-28).

 Levinson 1987,第129–30, 133页.

 Levinson 1987,第144页.

书目

编辑

Levinson, Sanford. Pledging Faith in the Civil Religion; Or, Would You Sign the Constitution?. William & Mary Law Review. 1987, 29 (113) [2011-12-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7-29).

延伸阅读

编辑

Bellah, Robert Neelly. Civil Religion in America.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Arts and Sciences. Winter 1967, 96 (1): 1–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5-03-06). From the issue entitled Religion in America.

Bellah, Robert Neelly. The Broken Covenant: American Civil Religion in Time of Trial .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92-08-15. ISBN 978-0-226-04199-5.

Bortolini, Matteo. The trap of intellectual success. Robert N. Bellah, the American civil religion debate, and the sociology of knowledge. Theory & Society(英语:Theory & Society). 2012, 41 (2): 187–210. S2CID 143469936. doi:10.1007/s11186-012-9166-8.

Canipe, Lee. Under God and anti-communist: how the Pledge of Allegiance got religion in Cold-War America. Journal of Church and State(英语:Journal of Church and State). March 2003, 45 (2): 305–323. doi:10.1093/jcs/45.2.305.[失效链接]

Cloud, Matthew W. "One nation, under God": tolerable acknowledgement of religion or unconstitutional cold war propaganda cloaked in American civil religion?. Journal of Church and State(英语:Journal of Church and State). 2004-03-22, 46 (2): 311–340. doi:10.1093/jcs/46.2.3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10-20).

Gehrig, Gail. American Civil Religion: An Assessment. Society for the Scientific Study of Religion(英语:Society for the Scientific Study of Religion). June 1981. ISBN 978-0-932566-02-7.

Gardella, Peter, American Civil Religion: What Americans Hold Sacre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4), 368 pp.

Gorski, Philip. American Covenant: A History of Civil Religion from the Puritans to the Present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17) excerpt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Hughes, Richard T. Myths America Lives By. 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 2004-07-06. ISBN 978-0-252-07220-8.

Jewett, Robert; John Shelton Lawrence. Captain America and the Crusade Against Evil: The Dilemma of Zealous Nationalism. Wm. B. Eerdmans Publishing. 2004. ISBN 978-0-8028-2859-0. Page 328 specifically talks about American civil religion, referencing Jones's book, American Civil Religion.

Jones, Donald G.; Russell E. Richey. American Civil Religion. Edwin Mellen Press(英语:Edwin Mellen Press). November 1990 [1st pub. 1974 by Harper]. ISBN 978-0-7734-9997-3.

Levinson, Sanford. "The Constitution" in American Civil Religion. The Supreme Court Review. 1979, 1979: 123–151. JSTOR 3109568. S2CID 146812412. doi:10.1086/scr.1979.3109568.

McCarthy, Rockne. "Civil Religion in Early America," Fides et Historia(英语:Fides et Historia), Summer 1975, 8#1 pp 20–40, covers 1800-1900

Pierard, Richard V. and Robert D. Linder, "The President and Civil Religion," in Encyclopedia of the American Presidency ed. by Leonard W. Levy and Louis Fisher, (1994), I: 203-06.

Polk, Andrew R. Faith in Freedom: Propaganda, Presidential Politics, and the Making of an American Religion.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2021. ISBN 978-1-5017-5922-2 (英语).

Richey, Russell E., and Donald G. Jones, eds. American Civil Religion (1974), articles by scholars

Rouner, Leroy S. ed. Civil Religion and Political Theology (1986).

Sassi, Jonathan D. A Republic of Righteousness: The Public Christianity of the Post-Revolutionary New England Clerg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1). online

Swatos, William H. "Civil Religion," in Encyclopedia of Religion and Society (1998) online ISBN 0-7619-8956-0

SpearIt. Legal Punishment as Civil Ritual. Mississippi Law Journal. 2013, 82 (1). SSRN 2232897? .

历史编纂学文献

编辑

Fenn, Richard K. "The Relevance of Bellah's 'Civil Religion' Thesis to a Theory of Secularization," Social Science History(英语:Social Science History), Fall 1977, 1#4 pp 502–517

Gedicks, Frederick. "American Civil Religion: an Idea Whose Time Is Past," The George Washington International Law Review(英语:The George Washington International Law Review) Volume: 41. Issue: 4. 2010. pp 891+. online

Lindner, Robert D. "Civil Religion in Historical Perspective: The Reality that Underlies the Concept," Journal of Church and State(英语:Journal of Church and State), Summer 1975, 17#3 pp 399–421, focus on European theorists

McDermott, Gerald Robert. "Civil Religion in the American Revolutionary Period: An Historiographic Analysis," Christian Scholar's Review, April 1989, 18#4 pp 346–362

Mathisen, James A.; Bellah, Robert N. "Twenty Years after Bellah: Whatever Happened to American Civil Religion?," Sociological Analysis, April 1989, 50#2, pp 129–146 online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谢选骏指出:美国公民宗教,类似于秦汉杜撰的“帝国宗教”和罗马帝国从埃及搬来的“元首崇拜”——华盛顿这个奴隶主、林肯这个屠杀同胞的人、罗斯福这个苏联的同路人都成偶像,功能都是为了让各色杂种团结一致,凝结成为帝国废垃的板块。区别在于,美国依然处在一个群雄竞争的国家环境之下,无法自说自话地一言九鼎——所以,它用“人民主权”取代了“天命主权”。不过我预期,随着全球政府的最终建立,类似的国教信仰体系总有一天笼罩一切。这是为了彻底奴化和敲骨吸髓而锻造的意识形态工具,不过也在无形之中,为新的高级宗教的兴起,铺垫了地基。因为人类对于自由的向往,是无法扼杀的——即使专制暴君,也为了追求自己的自由而不惜遗臭万年。——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英语:First Amendment to the United States Constitution,简称:第一修正案(Amendment I)禁止美国国会制订任何法律以确立国教;妨碍宗教自由;剥夺言论自由;侵犯新闻自由与集会自由;干扰或禁止向政府请愿的权利。美国宪法既然禁止国教,所以有人抗议公民宗教的国教倾向,拒绝敬礼甚至焚烧国旗。


2023年1月21日星期六

谢选骏:一场迟到了八十年的战争

 


《莫斯科保卫战,乌克兰冲突的转折点即将到来》(2023-01-20 老鱼君|4条评论)报道:


俄乌战争堪称是人类历史上迄今为止最神奇的一场战争。


表面上在战场上作战的是俄国和乌克兰两个国家,但乌克兰的背后几乎是整个西方甚至是世界上大部分的国家。


最近,就连巴基斯坦和柬埔寨都明确表态支持乌克兰了。


前几天,巴基斯坦给乌克兰送了159个集装箱的弹药,柬埔寨也派人帮助乌克兰军人培训排雷,因为柬埔寨曾经有过长期的战争,国土上遗留了大量的地雷,他们在这方面经验很丰富。

第三世界的兄弟都这么给力,欧洲人自己自然也不甘落后啊!


欧洲理事会主席查尔斯-米歇尔周四访问了乌克兰首都基辅并会晤了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米歇尔表示“应尽一切努力”帮助乌克兰加入欧盟。


另外,欧盟27个成员国计划2023年向乌克兰提供180亿欧元财政援助,欧盟也正在考虑对俄罗斯实施第十轮制裁。


莫斯科保卫战,乌克兰冲突的转折点即将到来


英国、爱沙尼亚、波兰、拉脱维亚和立陶宛的国防部长长,以及丹麦、捷克、荷兰和斯洛伐克的代表在爱沙尼亚塔林举行了关于乌克兰局势的会议。


会后,这九个欧洲国家签署了一份名为“塔林誓言”的联合声明,承诺向乌克兰提供解放俄罗斯占领所有领土所需的支持。


声明中说:“我们认识到,装备乌克兰将俄罗斯赶出其领土与保卫我们自己的东西一样重要。”


不过,欧洲国家给乌克兰提供的援助固然很重要,但真正能解决问题、“大力出奇迹”的还是要靠美帝。


最近,美国再次推出了对乌克兰数十亿美元的新援助计划,包括史崔克和布拉德利战车外,还包括了爱国者防空导弹和GLSDB 导弹。


其中GLSDB 导弹是瑞典SAAB和波音公司联合研制的,精确度极高,误差不超过一米。


根据美国媒体报道,美国中央情报局局长威廉伯恩斯近日也秘密前往乌克兰,并向泽连斯基总统保证美国的情报系统将继续支持与俄罗斯的斗争。


根据现在揭秘的情报显示,美国的情报系统从战争一开始已经获取了俄国进攻乌克兰的整个计划,这也是乌克兰能够在最早的基辅保卫战中成功击退俄军并在后来的作战中始终保持主动的重要原因。


更重要的是,1月18日,《纽约时报》报道,拜登政府已经准备协助乌克兰收复被俄罗斯在2014年吞并的克里米亚。


虽然美国一直在援助乌克兰,但这种明确表态帮助乌克兰收复国土还是第一次。


这说明,美国已经不再忌讳普京发射核弹的威胁了,才敢公开说出自己的战略企图。


俄国人可能是知道美国要对他们下手了,今天,居然有人发现莫斯科政府的几栋大楼,包括俄罗斯国防部的大楼顶上安装了俄罗斯铠甲防空系统。


我们不得不感慨,一年前俄军发动“特别军事行动”的时候,曾经是何等的英雄气概,22小时速通基辅的口号还言犹在耳,现在居然要准备“莫斯科保卫战”了?!


其实,俄罗斯担心莫斯科遭到袭击也不是空穴来风,毕竟乌克兰已经用无人机袭击了俄罗斯境内的两个军事基地,而这两个军事基地到乌克兰距离和莫斯科也差不多。


虽然俄粉们还坚信普京能取得最后的胜利,但俄国人自己显然并没有这么乐观,保卫莫斯科就不说了,俄军在乌克兰的总指挥官都不知道换了几个了,显然是普京对他们的工作并不满意。


当然了,俄罗斯也不会坐以待毙,最近,俄罗斯又发出了最新的动员令,准备再征兵几十万,俄罗斯国防部长也表示,要把俄国的军队扩充到150万。


每当俄罗斯在军事上遇到挫折的时候,就有人说他们要使用核武器,但美国前国务卿赖斯在前几天的一次讲话中说了,不要怕激怒普京后他使用核武器,如果他敢用,早就用了。


事实上,俄国人刚开始用核武器来威胁的时候,西方人确实是挺害怕的,但随着这种威胁次数的增多,西方人发现了,普京可能是并不敢真的用核武,而且,他们还认识到,如果这次屈服于俄国人的核威胁,那么他们今后就会总拿这玩意来说事了。


那咋整?就像芬兰总理马林说的那样,除了帮忙乌克兰彻底打败俄罗斯之外,西方人没有其他的选择。


毕竟,芬兰人也是和俄国人作战过的小国,他们曾经在人数和武器都大大落后的情况下把俄国人打得屁股尿流,而那时候的芬兰人还没有现在乌克兰这么多的外援。


普京发动战争的一个理由就是乌克兰是俄国的邻国,加入北约会威胁俄国的安全,但芬兰也是俄国的邻国,两国有一千多公里的边境,可是当芬兰提出加入北约的时候,俄国人连个屁都没放。


SO,和大多数坐而论道的政治家和评论员相比,芬兰人是最知道俄国人的尿性的。


就像赖斯说的那样,印度人和中国人历史上都不怕俄国人,我们有什么可怕的呢?


事实上,大多数国家都看出了俄国人必将失败的命运,赔偿损失、惩罚战犯,他们已经开始准备俄国失败之后的后事了。


除了以上这些,最新的消息是,世界上50个国家的防长关于俄乌战争中如何支援乌克兰应对俄罗斯的例行会议又在德国的“拉姆施泰因”空军基地召开了。


关于很多人都关心的俄乌战争接下来会怎样发展?我觉得可以参考这次会议的内容。


美国国防部长劳埃德·奥斯汀在拉姆施泰因基地的会议上已经发表讲话表示,乌克兰冲突的转折点即将到来。


大家不要认为奥斯丁这只是随便说说,毕竟,美国在这次战争中不但是乌克兰最大的军事援助国,更重的是,他们的情报还从来没错过。

 

网民嚎叫:


糊涂不糊涂 今天 06:34

俄国在国防部大楼顶上加固工程说明俄国不敢使用核武,否则在核战时,这点乌龟壳有用吗?

穗之风 今天 05:44

二战的戏码将会重演,某大国出于利益考虑,撕毁与侵略者之间的和平协议出兵东北亚,侵略者在东北亚的军事力量早已被抽空,结果兵败如山倒,迅速投降。

百年未有之大骗局 今天 01:31

错,厉害锅怕鹅爹怕得要死。都钻地洞里。深挖洞,广积粮就是被俄爹吓的。

海不归LA 2023年01月20日 22:27

普京这个狂人的胃口太大了,乌东得逞,然后就染指克里米亚,见各国都奈何他不得,进而悍然入侵乌克兰,这厮如果这次再得逞,将会给今后的欧洲带来无穷的灾难。俄罗斯的历史沿革就是300年的不断的领土扩张,包括100多万平方公里的中国的外东北领土,所以北极熊的领土这么庞大。这次国际社会一定要合力把它打败,以绝后患。


谢选骏指出:俄乌战争不是什么“人类历史上迄今为止最神奇的一场战争”,而是“一场迟到了八十年的战争”——拿下莫斯科!这是一场“迟到了八十年的战争”——要不是由于德国那个四分之一犹太人希特勒的夹生饭、瞎指挥太不给力,再不争气的德军也能破门而入、摧毁克里姆林宫顶上的红星了……1940年代的莫斯科早就化为废墟了!不信看看乌克兰2020年代的表现就可以知道了,丘吉尔、罗斯福等联俄容共的蠢蛋们犯下了何等严重的历史错误,就像该死的孙中山集团一样。

谢选骏: 中国是一个“404国家”



《中文网站点击率低,移动互联网表示“这锅我背了”》(2020年11月02日 界面新闻)报道:


得益于国内的庞大市场,自成体系的中文互联网如今在全球也已经有了更多的影响力,而按照目前已上市互联网企业的市值来计算,如今全球互联网行业巨头级企业基本都是来自中美两国。然而近日在网络技术调查机构W3Techs公布的一份统计榜单中,中文互联网的排名却非常低,那么这是什么原因所造成的呢?


作为web领域的知名的信息提供者,W3Techs是经常会更新web上各种类型技术使用情况的相关信息。除了“最流行的客户端编程语言”、“最流行的服务器端编程语言”、“最受欢迎的数据中心提供商”、“最受欢迎的广告网络”等偏技术向的统计数据外,还还有一个“全球点击量最高1000万个网站使用的语言”榜单。


在日前W3Techs所公布的这份排行榜中,除了作为全球语言的英语(60.4%)外,俄语网页(8.6%)占比超过了法语、德语、日语,以及朝鲜语网页之和,而中文网页(1.5%)的占比甚至低于越南语(1.6%)。


在W3Techs的进一步说明中强调,其统计的范围是Alexa(专门发布网站的全球排名)前一千万以及Tranco前一百万位的网站,并排除重定向的网站,将同一域名下的不同子域名合并,且去掉了没有有用内容的网站所得出的结果。


以我们三易生活的官网为例,Alexa上的全球排名是12910,日均PV在14万左右,而当日均PV达到1后,Alexa排名就可以在200万名左右。因此换句话来说,从W3Techs所公布的这一统计数据,可以看到目前web端还有人点击的网站中,访问者的语言构成。


英语由于其作为全球语言的地位,导致了几乎所有使用非英语作为母语的开发者想要“出海”寻求更广阔的市场,都必须要搭建一个英文版网站。俄语之所以能够排名第二,则与排在它前面的英语,以及此后的西班牙语和法语不同,外界普遍认为这并不是因为独联体国家普遍使用俄语,而是由于目前来自俄罗斯的黑客已经成为当下互联网中最为主要的免费资源来源,比如游戏玩家们耳熟能详的fitgirl repack,以及绝大多数从事学术研究的人都访问过的SCI-HUB。


事实上,来自Internet World Stats的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全球使用中文的网民数量为8.63亿,已经占据了全球网民的19.7%。但这一数据与W3Techs的榜单进行对比,就能得出一个很奇怪的结论,就是占全球网民五分之一的中文用户能够拿得出手的网站,却仅占全球网站的1.5%,因此使用中文的网站比例与使用中文的网民数量不成比例显然并不正常。


值得一提的是,在2010年W3Techs给出的同一榜单中,中文网站的比例在4%左右,排名第三。也就是说在10年时间里,中文互联网在web端的内容产出量大幅度下跌了250%左右。但是这种“衰退”背后当然是有原因的,其中的奥妙就在于W3Techs统计的是web端网站,而网站这个概念则是PC互联网时代的主流。


纵观以国内市场为核心的中文互联网世界,无疑在近些年来有着跨越式的发展。其一是快速渡过了互联网1.0与2.0时代,直接进入了移动互联网时代。从2010年至今,这10年间正好是国内移动互联网蓬勃发展的时期,除了建成全球最大的4G网络之外,不少网民的第一台“计算机”其实是智能手机。


而移动互联网发展极为迅速所导致的结果,就是如今中文网民中呈现出了PC用户少,手机用户多的情况,并且移动生态的发达反过来也压倒了传统的web端。在移动互联网时代,APP而不是浏览器已经成为了网民消费者内容的核心阵地,如今手机用户在移动端使用浏览器浏览网页的情况其实并不那么多。


因此当下中文互联网世界的情况,是大量信息已经聚集在各式各样的APP中,并且这些信息也难很通过网络爬虫获取,就导致其很难进行准确的统计。比如说目前微信公众号已经超过2000万个,就可以看作是2000万个PC时代的博客,但在W3Techs的统计中,因为它们的域名都是微信公众号的域名,所以就只能算成一个网站。


广告

再加上中文互联网行业巨头如今的平台化,也降低了使用中文作为母语的中小企业建设自己网站的兴趣。毕竟相比于自行建站的成本,直接托庇于这些平台才是更具性价比的选择,比如说服装企业直接在天猫上开店,以及餐厅在美团上提供外卖服务的成本,显然远低于自己建设网站并进行推广。


当然,中文互联网出现这种头部网站数量与网民数量倒挂的情况,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其实是国内互联网企业有意促成的。如今几乎所有的国内互联网企业都在有意无意地将用户向APP端驱赶,许多朋友可能都遇到过“打开APP查看全部内容”这样的情况。由于在web端的体验甚至都不是完整的情况下,只有APP上才能体验到更多的功能和服务了。


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固然有在流量为王的影响下互联网企业的“入口思维”作祟,毕竟web端需要从浏览器打开,入口并没有掌握在自己手里。


更为重要的是,APP相比于网页来说,既能访问相册、通讯录、各种记录、读取硬件信息、获取IMEI等权限,可以提供的用户个人信息比浏览器+公网IP的网页版多了太多。因此为了获得更为完整的用户画像,进而实现更加精确的广告投放,互联网厂商自然也希望用户更多使用APP,而不是web端了。


谢选骏指出:上文不懂“中国是一个“404国家”——共产党天天消灭互联网页,就像劫匪军“消灭了八百万蒋匪军”一样,天天血流成河,导致“全球互联网行业巨头级企业”云集的中国实际上只是一个网页上的泥足巨人——中文互联网的排名甚至不如越南文!中文网页(1.5%)的占比甚至低于越南语(1.6%),相比之下,英语网页的占比是60.4%——是中文的四十多倍!而英语作为母语的人口,甚至还不如汉语作为母语的人口。


网文《按人口排列的語言列表》报道:


本條目為主要語言人口列表,羅列現時世上主要語言的語言人口,並依其人口排序。所謂語言人口,係指以該語言為母語的人口。由於不同統計之間的數據有所分別(有以母語為基礎,或以第一語言為基礎),本列表試圖從現有的數據中整理出一個大概出來。不過,本列表列出的數據,可能會跟各種語言本身條目內的數據有出入。主要原因,是因為條目可能各自引用不同的數據來源,而這些不同的數據來源對「語言」及「方言」有不同的定義。舉例說:阿拉伯語在《民族語》 (Ethnologue) 被歸入一種語言內,但在美國中央情報局出版的《世界概況》裏卻被認為是一個語言集合。又例如:中文本身不論是語言及文字本身都有不同的種類。有觀點把漢語看做一種語言,而官話、吳語、粵語、閩語等作為漢語的方言來處理,而得出中文的人口有12億人。亦有觀點把這些方言看作10多種獨立的語言,那麼其中亦有5種語言(官話、吳語、粵語、閩語、晉語)有資格列有全球25大語言人口內。相反地,印地-烏爾都語實際上只是一種語言,在下表中卻被分開了。


《民族語》第23版(2019年)

下表列出使用人口超過4500萬人的語言,根據2019年出版的民族語。但使用人口總計可能不準確,基於不同時間或資料來源,數據存在差異。


排名 語言 語系 母語使用者 母語排名 第二語言使用者 第二語言排名 總計

1 英語 印歐語系-日耳曼語族 3.67億 3 8.984億 1 12.68億[1]

2 漢語(官話方言) (包括現代標準漢語) 漢藏語系-漢語族 9.215億 1 1.987億 4 11.12億[2]

3 印地語 印歐語系-印度-雅利安語支 3.42億 4 2.953億 2 6.373億[3]

4 西班牙語 印歐語系-羅曼語族 4.63億 2 7490萬 9 5.379億[4]

5 法語 印歐語系-羅曼語族 7730萬 15 1.993億 3 2.766億[5]

6 阿拉伯語 亞非語系-閃米特語族 - - 2.74億 - 2.74億[6]

7 孟加拉語 印歐語系-印度-雅利安語支 2.285億 5 3680萬 13 2.652億[7]

8 俄語 印歐語系-斯拉夫語族 1.536億 7 1.043億 6 2.58億[8]

9 葡萄牙語 印歐語系-羅曼語族 2.279億 6 2420萬 15 2.522億[9]

10 印尼語 南島語系-馬來-波利尼西亞語族 4360萬 24 1.554億 5 1.99億[10]

11 烏爾都語 印歐語系-印度-雅利安語支 6900萬 18 1160萬 7 1.706億[1]

12 德語 印歐語系-日耳曼語族 7500萬 17 5610萬 10 1.316億[2]

13 日語 日本-琉球語系 1.262億 8 12.15萬 27 1.264億[4]

14 斯瓦希里語 尼日爾-剛果語系-班圖語支 1620萬 27 8230萬 8 9850萬[5]

15 馬拉地語 印歐語系-印度-雅利安語支 8310萬 10 1220萬 17 9530萬[6]

16 泰盧固語 達羅毗荼語系 8240萬 11 1100萬 18 9300萬[7]

17 粵語 漢藏語系-漢語 8450萬 9 40.2萬 24 8490萬[11]

18 土耳其語 阿爾泰語系-突厥語族 7940萬 12 38萬 20 8250萬[12]

19 泰米爾語 達羅毗荼語系 7780萬 14 600萬 19 8380萬[13]

20 旁遮普語 印歐語系-印度-雅利安語支 - - - - 8280萬[14]

21 吳語 漢藏語系-漢語 8170萬 12 6.34萬 28 8180萬[15]

22 朝鮮語 阿爾泰語系或獨立 - - - - 7940萬[16]

23 越南語 南亞語系 7600萬 16 100萬 23 7700萬[17]

24 豪薩語 亞非語系-乍得語族 4770萬 23 2500萬 14 7270萬[18]

25 爪哇語 南島語系-馬來-波利尼西亞語族 - - - - 6830萬[19]

26 埃及阿拉伯語 亞非語系-閃米特語族 - - - - 6830萬[20]

27 意大利語 印歐語系-羅曼語族 6460萬 19 310萬 22 6770萬[21]

28 泰語 壯侗語系 2070萬 26 4000萬 12 6070萬[22]

29 古吉拉特語 印歐語系-印度-雅利安語支 5650萬 20 420萬 21 6070萬[23]

30 康納達語 達羅毗荼語系 4360萬 25 1290萬 16 5650萬[24]

31 波斯語 印歐語系-伊朗語支 - - - - 5500萬[25]

32 博杰普爾語 印歐語系-印度-雅利安語支 5220萬 21 16萬 26 5240萬[26]

33 閩南語 漢藏語系-漢語 4820萬 22 38.7萬 25 4850萬[27]

34 菲律賓語 南島語系 - - 4500萬 11 4500萬[28]

參考文獻

來源

Ethnologue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民族語》網上版

CIA - The World Factbook -- World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English. Ethnologue. [2020-08-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8-13) (英語).

 Chinese, Mandarin. Ethnologue. [2020-08-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9-26) (英語).

 Hindi. Ethnologue. [2020-08-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5-25) (英語).

 Spanish. Ethnologue. [2020-08-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1-23) (英語).

 French. Ethnologue. [2020-08-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24) (英語).

 Arabic, Standard. Ethnologue. [2020-08-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25) (英語).

 Bengali. Ethnologue. [2020-08-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4-10) (英語).

 Russian. Ethnologue. [2020-08-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23) (英語).

 Portuguese. Ethnologue. [2020-08-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14) (英語).

 Indonesian. Ethnologue. [2020-08-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0-24) (英語).

 Chinese, Yue. Ethnologue. [2020-08-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1-12) (英語).

 Turkish. Ethnologue. [2020-08-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24) (英語).

 Tamil. Ethnologue. [2020-08-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5-29) (英語).

 Punjabi, Western. Ethnologue. [2020-08-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7-12) (英語).

 Chinese, Wu. Ethnologue. [2020-08-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0-11) (英語).

 Korean. Ethnologue. [2020-08-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7-06) (英語).

 Vietnamese. Ethnologue. [2020-08-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27) (英語).

 Hausa. Ethnologue. [2020-08-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08) (英語).

 Javanese. Ethnologue. [2020-08-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4-04) (英語).

 Arabic, Egyptian Spoken. Ethnologue. [2020-08-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08) (英語).

 Italian. Ethnologue. [2020-08-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7-30) (英語).

 Thai. Ethnologue. [2020-08-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11) (英語).

 Gujarati. Ethnologue. [2020-08-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5-10) (英語).

 Kannada. Ethnologue. [2020-08-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5-09) (英語).

 Persian. Ethnologue. [2020-08-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1-23) (英語).

 Bhojpuri. Ethnologue. [2020-08-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1-29) (英語).

 Chinese, Min Nan. Ethnologue. [2020-08-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6-11) (英語).

 Filipino. Ethnologue. [2020-08-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5-10) (英語).


谢选骏指出:作为母语位居使用人数第一的中文,互联网页经过的404大屠杀却七零败落“敬陪末座”,再次证明了“万恶的共产主义,让中国血流成河”!为了抵抗这一屠杀,二十多年来我不断保存记录思考探讨评论了这些不断消失的网页资料,愿能集成三五百卷,缔造一个史无前例的基督教中国……借用《易经》的话来说,可谓盛德大业至矣哉。

谢选骏:小粉红对老粉红的杀伤力最大



《中国最绝望的一代人 他们的怒气能否击垮习帝?》(2023-01-18 索娜编译)报道:


上个月,在中国结束防疫限制后的第一个周末,数十名年轻的中国人在上海一个充满汗水和烈酒气味的小型音乐场所举行的重金属音乐会上挤拥在一起。中国年轻人在 11 月下旬发起了一场抗议清零政策的抗议运动,并要求中共政府还他们自由,成为自习近平主席上台以来最大的执政危机。


据《路透社》报道,中国 Z 世代中的许多人(1995 年至 2010 年间出生的 2.8 亿人)在经历了国内三年的封锁、无止境的核酸检测和经济衰退之后,开始想要积极参与政治,为自己发声,摒弃了他们作为民族主义键盘侠或游手好閒的刻板印象。如何安抚这一代人面临著近乎创纪录的青年失业率,以及近半个世纪以来中国最严峻的经济衰退,成习近平第三任期内的一个巨大挑战。 


调查显示,中国 Z 世代人是中国所有年龄段中最悲观的。一些分析人士说,虽然抗议活动成功地加速清零政策的结束,中国年轻人想要获得更好的生活水平仍然困难重重。

“随著青年人的前路越来越窄、越来越难,他们对未来的希望破灭,”前清华大学政治学讲师、现为北京独立评论员的吴强说。 他补充说,年轻人不再对中国领导人抱有“盲目的信任和奉承”。


26 岁化名亚历克斯的中国女生亚历克斯表示,“如果中共领导层不改变政策,那么会有更多人抗议,他们不得不改变。”


年轻人,尤其是城市中的年轻人,一直站在抗议活动的最前沿:1989 年,学生领导了中国大规模的民主运动,但中共最终却以军事镇压结束了这场运动。


一些分析人士认为,中国的 Z 世代有自身的特点能让习近平进退两难。


近年来,一些年轻的中国社交媒体用户因在网上发表大量的倾向民族主义,发表爱国主义、爱或者“盲目”支持中国共产党言论而引起国际关注, 他们也因此被称为“小粉红”,与中共咄咄逼人的“战狼”外交官不相伯仲,甚至被视为是视为现代的红卫兵。


但随著经济增长在清零政策的重压下放缓,年轻人认为的经济前景越来越不明朗,他们也不再盲目地支持中共。


根据谘询公司 Oliver Wyman 在上年10月对 4,000 名中国人进行的一项调查发现,在所有年龄段的人群中,Z 世代对中国经济前景的看法最为负面。 


调查发现,中国 Z 世代中约有 62% 的人担心工作保障,56% 的人担心未来的前景,这一比例远远超过老一辈人。


此外,根据麦肯锡的一项研究显示,45% 的 18 至 24 岁中国年轻人还担心工作的稳定性。


其实在习近平早年执政时期,年轻人对未来是抱有相当乐观的态度。2015 年,皮尤研究中心 (Pew Research Center) 的一项研究发现,在 1980 年代后期出生的中国人中,十分之七的人对自己的经济状况持乐观态度。 高达 96% 的人认为他们的生活水平比同龄的父母要好。


研究公司 Young China Group 的创始人扎克·戴奇特瓦尔德( Zak Dychtwald )说:“我不认为这些抗议活动在 10 年前会发生。”然而就习近平执政10年后,情况便发生了重大转变,年轻人对政府的不满情绪日渐增加。


但戴奇特瓦尔德认为,中国短期内不太可能会出现进一步的动盪,然而执政的共产党必须要在 3 月份的全国两会上为国内的年轻人提供“一些希望和方向”以安抚年轻人的不满情绪,否则年轻人的怒火将会愈烧愈旺,最终会激发起一轮更大规模的抗议潮。


在习近平的新年讲话中,他承认有必要改善中国青年的前景。“青年兴则国兴,”习近平说,但他没有详细说明将会采取什麽政策去改善。


对于专权的共产党来说,赋予 Z 世代更多的政治权力是不可能的。但分析人士认为,中共的首要任务是要为年轻人创造高薪工作,以确保他们像他们的父辈一样成为经济增长中的既得利益者,让他们接受以自由换取繁荣的经济成果。


但中共想要在经济放缓的情况下实现这一目标似乎十分困难。习近平在第二任期内对科技和其他私营部门行业的镇压也导致很多年轻人失业和工作机会减少。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城市社会学家方旭说,尽管中共政府一直在强调“共同繁荣”,但想要为中国新一代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似乎是不可能的。


“他们的父母或许能够从房地产市场、私营企业中积累到巨大的财富,但这种情况不太可能重演,”方旭说。


“因为这意味著要让房地产贬值到足以让年轻人有能力负担,但这根本不可能,因为这对老一辈的人来说会是一个巨大的打击。”


考虑到被捕的风险,大多数曾参加抗议潮的人都保持低调。19 岁姓邓的女大学生表示,她对中国的前景不感乐观。


“如果我留在中国的话,我有两个选择:留在上海工作,做一份普通的办公室工作。又或者听父母的话,回到家乡考公务员,然后躺平。”邓说。 她表示她并不希望在中国发展,有移民的打算。


互联网巨头百度的数据显示,在去年上海 2500 万居民经历为期两个月的封锁期间,"出国留学"的在线搜索量是 2021 年的五倍。 另一次的搜索量高峰是出现在 11 月的抗议活动中。


“你要么接受这个制度,要么离开中国。人们不可能能够改变这里的製度,中共太强大了。”亚历克斯说。


习近平缩了?入侵台湾竟不是他的当务之急最新!

习近平对“防疫松绑”表态跌落神坛的习恐再难爬上神坛了

习权力无边威力无比 却把一切搞砸了

2023年是习近平非常棘手的一年

习治疫三载逆势唱赞歌 大饥荒65周年人祸轮回

新冠疫情在中国海啸式地大爆发,全是因为他…

习近平曾经在“团派”中获得的重要支持者

天下无敌的习近平为何陷于被削弱的境地

中国经济低迷 纽时:习近平改变定调成啦啦队长


谢选骏指出:小粉红对老粉红的杀伤力最大了——1989年前后也是如此,那些小粉红学生1984年还在天安门前打着“小平你好”的横幅,转眼之间就还是绝食抗议了……甚至撕掉了邓贼垂帘听政的帷幕。文革也是如此——毛泽东的红卫兵最后发现毛泽东是个专门违反毛泽东思想的恶棍,结果就被毛泽东押到农村强迫劳改,文革闹剧从此休矣。所以我说,小粉红对老粉红的杀伤力最大。林彪的狗崽甚至行刺他的主子……历史力学屡试不爽!


谢选骏:专栏作家是个危险的职业

[《光明日报》资深编辑董郁玉因“间谍罪”被判刑七年](王月眉 2024年11月29日)報道: 2017年,董郁玉在哈佛大学。他在中国政府鼓励与外国人交往的时代开创了自己的事业,但现在,这种交往受到了极大的怀疑。 周五,中国一家法院以间谍罪判处一家主要党报的高级编辑和专栏作家七年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