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谢选骏全集

2022年2月20日星期日

谢选骏:敌基督在行动——用人文主义解释圣经历史


《耶穌的死和複活是預言還是策劃?》(Facebook文:陳滌)报道:


公元30年或33年,耶穌在耶路撒冷郊區的髑髏地受十字架刑而死。他的去世情景在历史上沒有異議,但耶穌為甚麼會死?聖經中那些隱晦的資訊到底要告訴我們甚麼?這就是本文要研究的謎團。


髑髏地(又稱各各地、哥爾哥達山),為一座矮山,山頂為耶穌受刑處,因山體上有形似骷髏的岩石結構而得名。 


要研究耶穌被害的真相,必須要先從施洗約翰講起。施洗者約翰並非普通人,他是祭司撒迦利亞的兒子,父母都出身祭司世家,在猶太人中素有聲望。施洗約翰的出身見於聖經《路加福音》1章5~17節:


當猶太王希律的時候,亞比雅班裡有一個祭司,名叫撒迦利亞,他妻子是亞倫的後人,名叫以利沙伯。他們二人,在神面前都是義人,遵行主的一切誡命禮儀,沒有可指摘的。 只是沒有孩子,因為以利沙伯不生育,兩個人又年紀老邁了。


撒迦利亞按班次,在神面前供祭司的職分,照祭司的規矩掣簽,得進主殿燒香。燒香的時候,眾百姓在外面禱告。有主的使者站在香壇的右邊,向他顯現。撒迦利亞看見,就驚慌害怕。天使對他說,撒迦利亞,不要害怕,因為你的祈禱已經被聽見了,你的妻子以利沙伯要給你生一個兒子,你要給他起名叫約翰。


你必歡喜快樂,有許多人因他出世,也必喜樂。他在主面前將要為大,淡酒濃酒都不喝,從母腹裡就被聖靈充滿了。他要使許多以色列人回轉,歸於主他們的神。 他必有以利亞的心志能力,行在主的前面,叫為父的心轉向兒女,叫悖逆的人轉從義人的智慧,又為主預備合用的百姓。


在此段福音裡,介紹了施洗約翰的出身,也介紹了他的任務,就是「行在主的前面,叫為父的心轉向兒女,叫悖逆的人轉從義人的智慧,又為主預備合用的百姓。」


施洗約翰在耶路撒冷附近的曠野裡為人施洗,聲名遠播,威望巨大。這裡,必須要介紹一下這個「施洗」的含義,施洗約翰的「施洗」與基督教後來的洗禮其實含義完全不同,他的「施洗」是猶太教的一種古禮,稱之為「潔淨禮(Mikvah)」,方式是受洗人將自己完全浸沒在洗禮池中一下,出來後由祭司施以祝福(語言或手勢)。在古代猶太教禮儀中,潔淨禮是非常重要的,禱告之前要行潔淨禮來表示虔誠,人犯了任何錯誤要行潔淨禮來表示悔過,接觸過不潔之物(如死屍等)後也要行潔淨禮,男性如果接觸了月經期的女性要行潔淨禮,已婚女性月經後也要行潔淨禮才能再開始和丈夫的性生活,甚至吃飯之前,出門回來等日常活動也要行潔淨禮…總之,這是一種十分繁瑣費神的禮節。如果不是因日常活動而行的潔淨禮,還必須由猶太祭司主持才能算數。


施洗者約翰為人施洗之地,約旦河邊的一個水池。建築物不是當時的古跡,是後人建造的。施洗的水池曾經過後人整修。


當時的猶太人居住區建造有很多的洗禮池,由猶太祭司們掌管,這些祭司們給人行潔淨禮是收費的。潔淨禮成了猶太教上層的巨大財源。


僅以色列考古學家Ronny Reich一人就在耶路撒冷城內發掘出150座以上的洗禮池,足見當時城內的洗禮池數目之多。也說明了為了保證財富的累積,猶太祭司們對執行潔淨禮儀式一事的熱衷程度。


在這種背景下,對施洗約翰取得巨大聲望一事就很容易理解了。施洗約翰是祭司的後代,有世襲的宗教施洗權,而且他的洗禮分文不取,只需要聽約翰的講道即可。對經濟窘迫的普通百姓來說,這簡直是真正的福音。


猶太祭司的服裝可以輕易看出其豪富程度,外袍為真金片縫接而成,胸前的經匣飾物鑲嵌有十二顆各色寶石,內袍由金線織成。


這時的耶路撒冷為羅馬帝國猶太行省的一部分,由羅馬冊封的代理王希律·安提帕(Herod Antipas)統治,為了鞏固統治,羅馬還派來了一位派駐總督,本丟.彼拉多(Pontius Pilate)。希律王和彼拉多對耶路撒冷的猶太教會持扶植態度,試圖用宗教來維持此地區的社會穩定。


施洗約翰與傳統猶太教會(猶太人公會)的交鋒十分見效,以洗禮為武器,施洗約翰成功的將很多百姓拉到了自己一方,但在施洗約翰的力量日漸上升時,他在一次講道時抨擊了希律王娶了弟媳希羅底的亂倫舉動,結果被希律王抓捕下獄。(希律王的父親大希律有十個妻子,希羅底是大希律長妻的孫女,長大後嫁給了希律王的兄弟腓力,後來又轉嫁希律王,而且其時她的第一任丈夫腓力並未死。希律王及其兄弟腓力娶希羅底均為叔叔娶姪女。)但由於他的出身顯赫,聲望巨大,希律王並不敢殺他,只是關著不放。但希羅底一直記恨施洗約翰,終於借女兒莎樂美之手(希羅底與腓力之女)殺了施洗約翰。


在《馬太福音》第14章3~11節裡記載了施洗約翰的死。


起先希律為他兄弟腓力的妻子希羅底的緣故,把約翰拿住鎖在監裡。因為約翰曾對他說:「你娶這婦人是不合理的。」希律就想要殺他,只是怕百姓,因為他們以約翰為先知。


到了希律的生日,希羅底的女兒在眾人面前跳舞,使希律歡喜。希律就起誓,應許隨她所求的給她。女兒被母親所使,就說:「請把施洗約翰的頭放在盤子裡,拿來給我。」王便憂愁,但因他所起的誓,又因同席的人,就吩咐給她。於是打發人去,在監裡斬了約翰,把頭放在盤子裡,拿來給了女子,女子拿去給她母親。


綜上所述,施洗約翰實際上是借施洗一事在和傳統猶太教會爭奪教會統治權,但不等成功就被殺了。二者的敵對關系證據是有的,在施洗約翰下獄時,猶太教會並未有施救舉動,而施洗約翰身為祭司家族(猶太貴族)的後人,猶太教會是不應該不管不顧的。


依聖經中所講,施洗約翰與耶穌是親戚,二人均為一個家族的成員。記載這一關系的經文見《路加福音》第一章27~36節。历史學家一般認為二者為表兄弟。根據天主教百科全書的記載,以利沙伯的母親Sobe與馬利亞的母親聖安妮是姐妹,欽定版聖經中稱二人為表姐妹,聖希玻裡(Saint Hippolytu)的著作中也說她們是表姐妹的關系。以利沙伯是約翰的母親,前文中祭司撒迦利亞的妻子。


到一個童女那裡,是已經許配大衞家的一個人,名叫約瑟,童女的名字叫馬利亞。 天使進去,對他說,蒙大恩的女子,我問你安,主和你同在了。馬利亞因這話就很驚慌,又反複思想這樣問安是甚麼意思。天使對他說,馬利亞,不要怕,你在神面前已經蒙恩了。你要懷孕生子,可以給他起名叫耶穌。


他要為大,稱為至高者的兒子,神要把他祖大衞的位給他。他要作雅各家的王,直到永遠,他的國也沒有窮盡。馬利亞對天使說,我沒有出嫁,怎麼有這事呢。天使回答說,聖靈要臨到你身上,至高者的能力要蔭庇你,因此所要生的必稱為聖,稱為神的兒子。況且你的親戚以利沙伯,在年老的時候,也懷了男胎,就是那素來稱為不生育的,現在有孕六個月了。


施洗約翰曾預言耶穌的出現,宣布耶穌為救世主,使耶穌獲得了巨大的聲望。事見《路加福音》第三章15~16節。


百姓指望基督來的時候、人都心裡猜疑、或者約翰是基督。約翰說、我是用水給你們施洗、但有一位能力比我更大的要來、我就是給他解鞋帶也不配.他要用聖靈與火給你們施洗。


宣布耶穌為救世主事見《馬太福音》三章13~15節。


當下,耶穌從加利利來到約但河,見了約翰,要受他的洗。約翰想要攔住他,說,我當受你的洗,你反倒上我這裡來麼。耶穌回答說,你暫且許我,因為我們理當這樣盡諸般的義,於是約翰許了他。


施洗約翰被殺後,民眾反應很大,奮銳黨人開始在耶路撒冷城內加強活動,其時耶穌已經遠走他處。事見《馬太福音》第四章12~14節。


耶穌聽見約翰下了監,就退到加利利去;後又離開拿撒勒,往迦百農去,就住在那裡。那地方靠海,在西布倫和拿弗他利的邊界上。這是要應驗先知以賽亞的話。


奮銳黨(Zealots)是猶太教的狂熱派別,名字為奮力銳進摩西律法之意。公元6年,羅馬為徵收賦稅,對猶太人進行人口登記,加利利人猶大嘉馬拉 (Judas Gamala)趁機慫恿猶太人反叛羅馬,失敗後組成奮銳黨,借暗殺行刺之類手段繼續試圖恢複猶太人對地區的統治權。羅馬人對此反應激烈,對猶太教會施壓,試圖與猶太教會聯合鎮壓奮銳黨人,未果。自此之後,羅馬人對猶太教會開始持不信任態度。


以上是耶穌之死的背景。


公元30年或33年,耶穌再次出現,在逾越節就要來到的時候來到了耶路撒冷城。


逾越節是猶太教的最重大節日,據傳,摩西80歲的時候,蒙上帝的召喚,到法老面前請求釋放以色列百姓。但埃及的法老反而更加苛刻地對待希伯來人,以致引來上帝的忿怒,向埃及降下九種災難。但法老仍然拒絕釋放上帝的百姓。於是上帝決定「殺死埃及所有的長子以及一切頭生的牲畜」,決定在聖历1月14日聖历實施。但上帝不希望猶太人的長子和埃及人的長子一同死亡,所以,命以色列百姓在所住房屋的門框左右和門楣上塗上羔羊血。這羔羊血是上帝百姓的標記,前來殺死所有長子的天使看到血記號後就會越過這個房屋。後來猶太人就將這日稱為逾越節(Passover)。


《出埃及記》12章1-14節記載:


要無殘疾、一歲的公羊羔,要留到本月十四日,在黃昏的時候,以色列全會眾把羊羔宰了,你們吃羊羔當腰間束帶,腳上穿鞋,手中拿杖,趕緊地吃,這是耶和華的逾越節。這血要在你們所住的房屋上作記號,我一見這血,就越過你們去,我擊殺埃及地頭生的時候,災殃必不臨到你們身上滅你們。你們要記念這日,守為耶和華的節,作為你們世世代代永遠的定例。


逾越節吉祥牌,糢仿塗了羊羔血的屋門。羊羔由此成為了逾越節的標準節日食品。


在逾越節期間,居住在各地的猶太人都要來耶路撒冷城朝拜聖殿,甚至遠至居住在意大利的猶太人也要來。據公元一世紀历史學家喬瑟佛斯(Josie Firth)的記載,在某次逾越節的獻祭活動前,共賣出了255600只羊羔。如果嚴格依猶太律法規定每十人分吃一只羊羔的話,在逾越節期間來到耶路撒冷城的信眾人數至少該在百萬以上。依猶太律法規定,所有在逾越節期間朝拜聖殿的人都必須行潔淨禮。那麼,百萬以上的信徒將給猶太教會的祭司們帶來不計其數的財富。


這時,耶穌出現在信眾面前,而耶穌所宣講的教義一向是不需要潔淨禮的。事見《馬可福音》第七章1~9節。


有法利賽人,和幾個文士,從耶路撒冷,來到耶穌那裡聚集。他們曾看見他的門徒中,有人用俗手,就是沒有洗的手,吃飯。原來法利賽人和猶太人,都拘守古人的遺傳,若不仔細洗手,就不吃飯。從市上來,若不洗浴,也不吃飯,還有好些別的規矩,他們历代拘守。


法利賽人和文士問他說,你的門徒為甚麼不照古人的遺傳,用俗手吃飯呢。耶穌說,以賽亞指著你們假冒為善之人所說的預言,是不錯的,如經上說,「這百姓用嘴唇尊敬我,心卻遠離我。他們將人的吩咐,當作道理教導人,所以拜我也是枉然。」你們是離棄神的誡命,拘守人的遺傳。又說,你們誠然是廢棄神的誡命,要守自己的遺傳。


耶穌的教義嚴重侵犯了猶太教會的利益,僅僅這樣還不算,耶穌還對猶太教會的統治進行了公開反抗。即所謂的「清潔聖殿」。


聖殿是猶太人的聖地,公元前11世紀,古以色列王大衞統一了猶太各部族,建立了以耶路撒冷為首都的王國。約公元前965年,大衞之子所羅門繼承王位,在耶路撒冷的錫安山上建造了所羅門聖殿,即第一聖殿,是古猶太人宗教和政治活動的中心。公元前586年,第一聖殿被入侵的巴比倫人摧毀,新巴比倫王國國王尼布甲尼撒二世徵服了猶太王國,將大批民眾、工匠、祭司和王室成員擄往巴比倫。經過了半個世紀的流亡,猶太人重返家園,猶太教會再次控制了耶路撒冷地區,在第一聖殿舊址上建造了第二聖殿,耶穌時代的聖殿就是這一座。到公元70年,羅馬帝國鎮壓猶太教起義,將絕大部分猶太人驅逐出巴勒斯坦地區,耶路撒冷和聖殿幾乎被夷為平地,聖殿只剩下一堵殘牆,即今天的「哭牆」。


當時的聖殿除政治活動外,也是經濟活動的中心,聖殿前的大院裡都是從事各種與聖殿有關生意的商人,他們售賣獻祭的牲畜,兌換不同地區的貨幣,可以推想,這些商人能在此地做生意,必定得到了猶太教會的保護。


而耶穌是這樣對待這些商人的,事見《約翰福音》第二章13~16節:


猶太人的逾越節近了,耶穌就上耶路撒冷去。看見殿裡有賣牛羊鴿子的,並有兌換銀錢的人,坐在那裡。耶穌就拿繩子作成鞭子,把牛羊都趕出殿去,倒出兌換銀錢之人的銀錢,推翻他們的桌子。又對賣鴿子的說,把這些東西拿去,不要將我父的殿,當作買賣的地方。


這次「清潔聖殿」的活動引起了震動,在逾越節前的聖殿裡,為數眾多的朝拜者看到了耶穌的舉動,並在事後傳揚開去,耶穌成功的使自己成為了反抗猶太教會的標志人物。


這些事情加在一起,猶太祭司們覺得,自己的財富和權力受到了威脅,這簡直是不可容忍的。在《約翰福音》第十一章47~53節,記載了猶太祭司們的對策:


祭司長和法利賽人聚集公會,說,這人行好些神跡,我們怎麼辦呢。若這樣由著他,人人都要信他,羅馬人也要來奪我們的地土,和我們的百姓。內中有一個人,名叫該亞法,本年作大祭司,對他們說,你們不知道甚麼。獨不想一個人替百姓死,免得通國滅亡,就是你們的益處…從那日起他們就商議要殺耶穌。


這裡出現的該亞法與羅馬當局關系密切,是上任大祭司亞拿的女婿,該亞法在公元18-36年任猶太大祭司(實質上的猶太教最高領袖,猶太教的祭司長只是榮譽稱呼,往往由年老的前大祭司擔任),到耶穌進耶路撒冷城這一年,他已經擔任了14年大祭司職務,可說是耶路撒冷的實權人物。


該亞法其人存在的證據,該亞法骨灰罐,發現於1990年。


重建的該亞法住所,重建時間為1900-1920年。該處現為亞美尼亞教會所有。


該亞法在會議上提議殺掉耶穌,其原因除了經濟利益和擔心羅馬人因教團控制力不穩而搶奪統治權外,還有一個最大的原因,就是耶穌是騎著驢進的耶路撒冷城。


騎著驢進城看似一件無足輕重的小事,但實際上卻是震驚民眾的大事。從《馬太福音》第二十一章1~10節中可以看到這事的轟動性:


耶穌和門徒將近耶路撒冷,到了伯法其在橄欖山那裡。耶穌就打發兩個門徒,對他們說,你們往對面邨子裡去,必看見一匹驢拴在那裡,還有驢駒同在一處。你們解開牽到我這裡來。若有人對你們說甚麼,你們就說,主要用他。那人必立時讓你們牽來。


這事成就,是要應驗先知的話,說,「要對錫安的居民說,看哪,你的王來到你這裡,是溫柔的,又騎著驢,就是騎著驢駒子。」門徒就照耶穌所吩咐的去行,牽了驢和驢駒來,把自己的衣服搭在上面,耶穌就騎上。眾人多半把衣服鋪在路上,還有人砍下樹枝來鋪在路上。前行後隨的眾人,喊著說,和散那歸於大衞的子孫,(和散那,稱頌的話)奉主名來的,是應當稱頌的。高高在上和散那。


耶穌既進了耶路撒冷,合城都驚動了,說,這是誰。


這裡耶穌所說的先知名叫撒迦利亞,和施洗約翰的父親同名,是猶太易多家族的族長,波斯打敗巴比倫後,猶太人得以擺脫奴役,自巴比倫重返耶路撒冷,撒迦利亞在猶太人重返耶路撒冷後成為先知和祭司,他曾經主持了修複第二聖殿的工程,他的著作《撒迦利亞書》(聖經中12卷小先知書的第11卷)也成書於此時,由於他主持修複了聖殿,一度在猶太人中有較大影嚮力。


耶穌所指的「先知的話」出自《撒迦利亞書》第九章9節:


錫安的民哪,應當大大喜樂。耶路撒冷的民哪,應當歡呼。看哪,你的王來到你這裡。他是公義的,並且施行拯救,謙謙和和的騎著驢,就是騎著驢的駒子。


自從《撒迦利亞書》面世之後,沒有人敢於騎驢進耶路撒冷城,這等於是宣布自己就是救世主,是猶太人的王。實際上,這是等同於要取代猶太教會的舉動。而耶穌進城後宣揚不同的教義,又趕走聖殿裡的商人,已經擺明了是要與該亞法作對。


在基督教說法中,耶穌騎驢進耶路撒冷是先知神跡應驗的證明,也是他就是救世主的證據。 


而耶穌當時的力量並不大,主力信徒僅有十二使徒與七十門徒。(七十門徒事典出自《路加福音》第十章1節:這事以後,主又設立七十個人,差遣他們兩個兩個的,在他前面往自己所要到的各城各地方去。)為甚麼他敢於這麼和耶路撒冷城的掌權者作對呢?


其原因不難解釋,他來這裡,就是打定主意去死的。


《路加福音》第十八章31~33節寫道:


耶穌帶著十二個門徒,對他們說,看哪,我們上耶路撒冷去。先知所寫的一切事,都要成就在人子身上。他將要被交給外邦人,他們要戲弄他,淩辱他,吐唾沫在他臉上。並要鞭打他,殺害他,第三日他要複活。


《馬可福音》寫的更加清楚,第八章27~34節寫道:


耶穌和門徒出去,往該撒利亞腓立比的邨莊去。在路上問門徒說,人說我是誰。他們說,有人說,是施洗的約翰。有人說,是以利亞。又有人說,是先知裡的一位。又問他們說,你們說我是誰。彼得回答說,你是基督。耶穌就禁戒他們,不要告訴人。


從此他教訓他們說,人子必須受許多的苦,被長老祭司長和文士棄絕,並且被殺,過三天複活。耶穌明明的說這話,彼得就拉著他,勸他。耶穌轉過來,看著門徒,就責備彼得說,撒但,退我後邊去吧。因為你不體貼神的意思,只體貼人的意思。於是叫眾人和門徒來,對他們說,若有人要跟從我,就當舍己,背起他的十字架來跟從我。


也就是說,在進耶路撒冷城之前,耶穌已經知道自己會死的事。而且他也知道是誰會出賣自己。在《約翰福音》第六章67~71節這樣寫著:


耶穌就對那十二個門徒說,你們也要去麼。西門彼得回答說,主阿,你有永生之道,我們還歸從誰呢。我們已經信了,又知道你是神的聖者。耶穌說,我不是揀選了你們十二個門徒麼,但你們中間有一個是魔鬼。耶穌這話是指著加略人西門的兒子猶大說的,他本是十二個門徒裡的一個,後來要賣耶穌的。


在最後的晚餐上,耶穌再次點明了出賣自己的人。事見《約翰福音》第十三章21~30節:


耶穌說了這話,心裡憂愁,就明說,我實實在在的告訴你們,你們中間有一個人要賣我了。門徒彼此對看,猜不透所說的是誰。有一個門徒,是耶穌所愛的,側身挨近耶穌的懷裡。西門彼得點頭對他說,你告訴我們,主是指著誰說的。那門徒便就勢靠著耶穌的胸膛,問他說,主阿,是誰呢。


耶穌回答說,我蘸一點餅給誰,就是誰。耶穌就蘸了一點餅,遞給加略人西門的兒子猶大。他吃了以後,撒但就入了他的心。耶穌便對他說,你所作的快作吧。同席的人,沒有一個知道是為甚麼對他說這話。有人因猶大帶著錢囊,以為耶穌是對他說,你去買我們過節所應用的東西,或是叫他拿甚麼賙濟窮人。


猶大受了那點餅,立刻就出去,那時候是夜間了。


耶穌不光點出了猶大,還讓他出去領人來抓自己,實際上,來抓耶穌的人若沒有猶大的領路,是根本不可能知道耶穌在哪裡的。這件事看起來十分的困惑,為何知道猶大要出賣自己,還一定要和他在一起,甚至允許他去出賣自己呢?


難道耶穌就是想死?


當然不是。在聖經裡,我們還可以看見這樣的記載。在耶穌去參加最後的晚餐之前,《路加福音》第二十二章這樣記載著:


36節:耶穌說,但如今有錢囊的可以帶著,有口袋的也可以帶著。沒有刀的要賣衣服買刀。


39~51節: 耶穌出來,照常往橄欖山去,門徒也跟隨他。到了那地方,就對他們說,你們要禱告,免得入了迷惑。於是離開他們,約有扔一塊石頭那麼遠,跪下禱告,說,父阿,你若願意,就把這杯撤去。然而不要成就我的意思,只要成就你的意思…


耶穌極其傷痛、禱告更加懇切,汗珠如大血點,滴在地上。禱告完了,就起來,到門徒那裡,見他們因為憂愁都睡著了。就對他們說,你們為甚麼睡覺呢。起來禱告,免得入了迷惑…


左右的人見光景不好,就說,主阿,我們拿刀砍可以不可以。內中有一個人、把大祭司的僕人砍了一刀、削掉了他的右耳。耶穌說,到了這個地步,由他們吧。就摸那人的耳朵,把他治好了。


《馬太福音》第二十六章36~45節也有記載:


耶穌同門徒來到一個地方,名叫客西馬尼,就對他們說,你們坐在這裡,我到那邊去禱告。於是帶著彼得,和西庇太的兩個兒子同去,就憂愁起來,極其難過。便對他們說,我心裡甚是憂傷,幾乎要死。你們在這裡等候,和我一同儆醒。


他就稍往前走,俯伏在地,禱告說,我父阿,倘若可行,求你叫這杯離開我。然而不要照我的意思,只要照你的意思。來到門徒那裡,見他們睡著了,就對彼得說,怎麼樣,你們不能同我儆醒片時麼。總要儆醒禱告,免得入了迷惑。你們心靈固然願意,肉體卻軟弱了。


第二次又去禱告說,我父阿,這杯若不能離開我,必要我喝,就願你的意旨成全。又來見他們睡著了,因為他們的眼睛困倦。耶穌又離開他們去了,第三次禱告,說的話還是與先前一樣。於是來到門徒那裡,對他們說,現在你們仍然睡覺安歇麼。時候到了,人子被賣在罪人手裡了。


這裡有兩個疑點。在《路加福音》中,耶穌要求門徒們「沒有刀的要賣衣服買刀」,在《馬太福音》中,耶穌連續三次去禱告希望可以免於死亡。從這些記載中可見,耶穌不想死,甚至還有過抵抗的想法,但門徒們都「睡著了」,所以耶穌只好放棄。


在《路加福音》中寫到的「耶穌極其傷痛、禱告更加懇切,汗珠如大血點,滴在地上」這句話,極容易被認為是誇張的形容,但實際上,這是一種罕見的因心理壓力或內分泌失調而致的疾病:血汗病。在心理壓力極大時,患者的皮下毛細血管會破裂,眼部,腋窩及大腿根等處均可能滲出大量血滴。以福音書中描寫之具體,耶穌血淚的情景當是路加親眼所見。由此記載可推測,耶穌的心理壓力當時到了一個極大的程度。


耶穌不想死,但他事前就知道自己一定會死,甚至知道出賣自己的人。如果排除神跡的角度。那就只有一個結論,即從耶穌進耶路撒冷城直到他被害的整個過程都是事先計劃好了的。


成書於二世紀前的偽經(偽經不是指假經書,而是指基督教會不承認的經書)《猶大福音》是這一說法的有力證據。


美國國家地理學會於美國東部時間2006年4月6日上午在位於華盛頓的總部舉行記者會,正式將一份佚失近1700百年的《猶大福音》手稿及其內容的英文翻譯公之於世。《猶大福音》對於耶穌和門徒猶大之間的關系提出了一個與兩千年來傳統的基督宗教完全不同的觀點,並對這位背叛耶穌的門徒有新的描繪。長久以來,基督教界一直視猶大為叛徒,但《猶大福音》卻顛覆這種觀點,指猶大其實是耶穌最喜愛的門徒,他之所以出賣耶穌,是出於耶穌授意,為的是要完成上帝的救贖計劃。和這份以古埃及哥普特(Coptic)文字抄寫、長達66頁的古抄本《猶大福音》同時被發現的,還有標題為《雅各布》的文稿(又名《雅各布啓示錄》)、《彼得致腓力書信》以及學者暫稱為《阿羅基耐書》的片段。文稿年代可回溯至公元三世紀或四世紀,而這份手稿可能是根據公元150年左右一份希臘文原稿所抄寫的。《猶大福音》的手稿由美國國家地理學會、梅塞納-馬恩省斯古代藝術基金會(Maecenas Foundation for AncientArt)與韋特史料研究所(Waitt Institute for Historical Discovery)共同保存、鑒定和翻譯。至於這份莎草紙(古埃及人廣泛採用的書寫介質,用當時盛產於尼羅河三角洲的紙莎草的莖制成)手稿修複、重組完成部分,計劃於2006年4月9日在「國家地理頻道」首度公開。


《猶大福音》於1980年前後在埃及被發現,當時還只是一堆莎草紙的斷簡殘篇。1983年,這些手稿出現在國際古物市場上,當時即有一群學者見過這份手稿。由於賣方要價三百萬美元,沒人買得起,這份手稿遂在紐約州長島花旗銀行的保險箱躺了近二十年,直到前幾年,才由瑞士的梅塞納-馬恩省斯古代藝術基金會取得。


國家地理學會宣稱這份古抄本確定是貨真價實的基督教「旁經」著作,鑒定方法有五種:放射性碳定年、墨水分析、多光譜照影術、內文比對與古字比對。


國家地理學會項目節目執行副總裁泰瑞.賈西亞(Terry Garcia)說:「這份非聖經經文的古文獻戲劇性出土,是公認為過去六十年來最重大的發現,促進我們對早期基督教時期历史與神學觀點的了解,十分值得历史學家、學者與神學家繼續研究。」


盡管國家地理學會等機構對於《猶大福音》相關研究工作極度保密。《時代》雜志2006年二月即搶先報道了這個極具爭議的重大考古發現。


《猶大福音》可視為早期基督教的重要文獻,公元二世紀著名的神學家,使徒約翰的再傳弟子愛任紐(Irenaeus 130-202)在其著作《反異端(Against Heresies)》 中就譴責過《猶大福音》,證明當時此書已經出現,並有一定影嚮。


之後發生的事件人所共知,耶穌被猶大以吻臉的暗號出賣,被該亞法私設法庭判處死刑,但因為該亞法沒有執行死刑的權力,所以第二天又被送往羅馬派駐總督彼拉多處以謀反之罪審訊,彼拉多查無實證,又將耶穌送往希律王處審訊,希律王也覺得耶穌無罪可判,將耶穌發還彼拉多,彼拉多打算責打耶穌後釋放,但該亞法煽動百姓,要求釘死耶穌,於是彼拉多判處耶穌鞭笞與十字架刑,之後洗手以示此事與自己無關。耶穌最終死於十字架上。


位於該亞法住所下的地牢遺址,耶穌死前一夜很可能就是被關押在這裡。 


終於,耶穌以死後複活的神跡證明了基督教的優勝,在之後的三百年裡雖飽受鎮壓,但基督複活的神跡使基督教維持著旺盛的生命力,公元313年,羅馬帝國皇帝君士坦丁一世和李錫尼聯合頒布米蘭赦令(Edict of Milan),宣布羅馬帝國境內有信仰基督教的自由,並且發還了已經沒收的教會財產,亦承認了基督教的合法地位。從此,基督教正式走向了世界舞臺。


對於耶穌的死後複活,聖經各福音書裡是這樣記載的:


《馬可福音》第十六章9~14節:


在七日的第一日清早,耶穌複活了,就先向抹大拉的馬利亞顯現。耶穌從他身上曾趕出七個鬼。他去告訴那向來跟隨耶穌的人,那時他們正哀慟哭泣。他們聽見耶穌活了,被馬利亞看見,卻是不信。


這事以後,門徒中間有兩個人,往鄉下去,走路的時候,耶穌變了形像向他們顯現。他們就去告訴其餘的門徒,其餘的門徒,也是不信。


後來十一個門徒坐席的時候,耶穌向他們顯現,責備他們不信,心裡剛硬。因為他們不信那些在他複活以後看見他的人。


《路加福音》第二十四章15、16節


正談論相問的時候,耶穌親自就近他們,和他們同行。


只是他們的眼睛迷糊了、不認識他。


《約翰福音》第二十章11~15節


馬利亞卻站在墳墓外面哭,哭的時候,低頭往墳墓裡看。就見兩個天使,穿著白衣,在安放耶穌身體的地方坐著,一個在頭,一個在腳。


天使對他說,婦人,你為甚麼哭。他說,因為有人把我主挪了去,我不知道放在那裡。說了這話,就轉過身來,看見耶穌站在那裡,不知道是耶穌。


耶穌問他說,婦人,為甚麼哭,你找誰呢。馬利亞以為是看園的,就對他說,先生,若是你把他移了去,請告訴我,你把他放在那裡,我便去取他。


作為十二使徒及瑪利亞,是不可能不認識耶穌的長相的,而福音書裡卻記載著,耶穌「變了形像」,他們「不認識他」,甚至瑪利亞還把耶穌當成了看園的。


那麼,「死後複活」的這人真的是耶穌嗎?使徒們為甚麼要寫下這些疑點重重的話?不甘心?難過?還是為了紀念?


這恐怕是永遠的不解之謎了。


《馬太福音》十九章17節寫著這樣一句話:

 

耶穌對他說,你為甚麼稱我是良善的,除了神以外沒有一個良善的。你若要進入永生,就當遵守誡命。


谢选骏指出:从上文可以看出“敌基督在行动”,那就是“用人文主义解释圣经历史”。可是在我看来,圣经是天启,超越了人类理解的范围——怎么可能用人文或科学的观点去诠释呢?Facebook真是魔鬼的藏身之处啊。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谢选骏:专栏作家是个危险的职业

[《光明日报》资深编辑董郁玉因“间谍罪”被判刑七年](王月眉 2024年11月29日)報道: 2017年,董郁玉在哈佛大学。他在中国政府鼓励与外国人交往的时代开创了自己的事业,但现在,这种交往受到了极大的怀疑。 周五,中国一家法院以间谍罪判处一家主要党报的高级编辑和专栏作家七年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