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谢选骏全集

2022年4月17日星期日

谢选骏:广东话歧视普通话——只因同根生,所以相煎急


《香港BNO移民潮:英国华人普通话和广东话社群之间的猜疑与隔阂现象》(林子晴 BBC中文 特约撰稿人 2022年4月14日)报道:


D,25岁,来自香港。C先生,40岁,来自中国大陆。


两位华人移民素昧平生;移民英国后也是天各一方——一个住在北部曼城,一个落户伦敦大区。


谁想到,这两个原本毫无关系的华人,最近却几乎同时在香港BNO移民潮中,经历了英国华人社区中开始出现的粤语和普通话人群间误解、误区与矛盾,受了不同程度的“委屈”。


BBC中文最近分别访问了包括他们两人在内的英国华人,听他们讲述了因为语言而造成误解、误区与隔阂的故事。


注:为保护受访者隐私与安全,文中未使用受访者原名。


香港移民D的遭遇


D自小无双亲, 在香港一家孤儿院长大,中学学历的他好不容易觅得工资不错的电讯技术工作 ,曾在香港过着相对安稳舒心的日子。


两年前,他因参与反修例示威,曾涉参与非法集会被捕,担心或会再次被捕,去年决意只身离开香港,到英国求安生。


谁知,移居曼城不到三周,就因参与一次支持香港自由的集会,无意中又卷入一场与居英大陆华人之间的纠纷。 据称,当时发生了主要讲粤语的香港集会人士和反集会人士以及围观者互相对峙、肢体冲突的事件。


D再次因为参与政治活动“被捕”,只不过这次在英国。


据介绍,尽管英国警方透过闭路电视查证清白后,即时释放了他,但接踵而至的,是中文媒体排山倒海的报导。D出现在一些媒体报导的图像中,面容很清晰,以至于他这位初来英国的香港普通青年,瞬间成为一些中文媒体笔下的“乱港份子”代表。


D说,早年来自中国大陆的房东发现他参与集会后,态度剧变,从友好骤然变得冷淡,然后阻止他返回住处,还要求他数天后取回行李。


D转述,房东指责他说,“因为你参与了这个活动,我怀疑你是香港暴徒,会危害其他人的安全”。


就这样,来英国不久的D一下子既丢掉工作又没了住房。D认定他被解雇和赶出出租屋都是因为他的政治理念。


D对整个事件思前想后感觉,自己犯的最大错误就是因为相信了周边粤语同事,由于语言相通,就感觉大家也应该理念相同,于是把自己的一些政治想法全盘托出。谁知,讲粤语的华人并不一定都同情香港人的抗争。


“我不知这里原来很多‘蓝丝’(亲中共者),”D说。“他们已经来了(英国)十多二十年,人人都说广东话,我以为大家都能聊上两句。 我就告诉了他们,我在香港曾经怎样怎样,现在来到英国又会怎样怎样”。


BBC中文试图联络解雇D的曼城某服装物流公司,希望听到他们一方的解释,但在发稿之前还未有得到答复。


初到英国就遇到这样的挫折,D没有打算放弃,仍希望透过自身努力在自由的国度留下来。苦于英语不通,他目前仍然只好继续在华人社区找寻可以粤语打工的机会。


据称,他在找工时仍然遇到有雇主粤语告知他,“我没有政治立场。你在英国变得那么知名,你要我如何聘用你好呢?”


D感叹说,至少这番经历的一大经验教训就是,海外华人社群组成多元繁杂,讲粤语与否无法成为判断人们政治立场的量尺。


大陆移民C先生的无奈


C先生差不多20年前就留学英国,定居多年。他在理念上,认同民主自由的普世价值观。


过去几年,他非常关注与同情香港民众的示威与抗争运动。当得知英国政府修订BNO移民政策,大批港人开始移居大伦敦地区后,他曾满腔热忱地四处奔走,希望能参与到当地迎接港人活动中去,向新来的香港移民伸出友谊之手。没想到,他的一口普通话让很多港人起了戒心,甚至有人直接劝止他继续接触香港移民。


C转述身边友人的话说:“你最好不要去,不要惹麻烦”。友人所指是居住地社群准备欢迎新来香港移民的一次活动。


C颇有不快地说:“我支持他们,可是香港人来了以后,不管三七二十一把讲普通话的人,都当是敌人”。


谈到这个话题,C的失望溢于言表。


“在他们看来,我也是中共一部分 ,我也很恼火呀”。


BBC记者在访问中发现,C先生所讲述的情况并非特例,不少来自中国大陆但认同民主法治的华人都十分同情香港人的民主抗争,也对香港BNO新移民深怀善意,希望能尽力一点心意,结果很多人都是因为讲普通话而被香港移民敬而远之。


一位在英国大学教书的民运人士也向BBC讲述过类似经历——他曾多次主动热情地希望参与所在地欢迎香港新移民的活动,结果被冷淡谢绝。这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学人一方面感叹,也一方面表示理解。


他说:“看看香港人经历的那些事情,他们不相信大陆人可以理解”。


主办C先生最初所指那场迎接港人活动的,是伦敦某地港人社团组织者Richard Choi。 居英多年的他也留意到,移英港人很多人还未能摆脱在香港时形成的对大陆人的“负面情绪”。


社会学人分析现象


杜伦大学社会学系助理教授江瑞婷分析认为,英国华人社区出现上述问题的根本,是“把讲普通话的人等同大陆人,讲粤语的等同香港人”,单凭语言判定对方身份立场,使粤普成为继续分歧发酵的基础。


江瑞婷指出,从香港社会历史理解,殖民时期政府的冷战宣传、流行文化的耳濡目染,主权移交后中港政治矛盾激烈,使不少港人容易认为说普通话的就是“落后、不支持民主自由的大陆人”的刻板印象。


伦敦大学亚非学院中国研究院院长曾锐生解释说,最先的英国华人社群,来自香港新界,他们与最近一批受香港反修例运动触发而移民的,大多都抱持着相同基本价值。


另一批,后来从中国大陆来的移民,政治光谱辽阔,有从八九民运事件流亡至此的,亦有仍然忠心于中共政权的,更多的是游离两者之间的。


曾锐生还补充说,如今还有一大群人就是来自中国大陆的留学生——他们很多时候是被教育、被指导和被要求跟随北京方面口径的,否则回国或会面临“后果”。


因此,当中国政府表明反对英国予具BNO——英国国民(海外)身份港人,扩展移居签证权利,亲北京的一些华人也对香港新移民存在负面印象。


语言隔阂仍在


多番经历后,D与C眼下都选择了“避免麻烦”——不约而同对不同语言社群采取回避态度。


C说,我仍是很想帮助他们,但同时很怕惹他们不高兴,就只好保持距离;D说,他现在都很少到唐人街去了 ,怕有人认出他来会有麻烦。


英国华人社区当下这种粤语香港移民和普通话大陆移民不相往来的现象出路何在?江瑞婷认为,由地缘政治角力作崇的某些蓄意煽动会继续,英国华人社区减少隔阂能做到的,就是让不同语言群体能更多地相互理解,让更多人理解到华人社群的政治、阶级和文化多元,以及再认清其中存在的灰色地带。


她说:“我们才可从这里出发,在这相对自由的社会,尝试觅得共同点,通往一个尊重人性和自由的未来”。


谢选骏指出:上文不懂如何“觅得共同点”,从而“消除隔阂”;而在我看,唯有放弃广东话同时放弃普通话,改用英语作为双方交流的媒介,才是唯一的解决办法——记得刚到美国的时候,在纽约唐人街听见华人店东说广东话,就用普通话向他她们问路,结果直接遭到无视,对方就像聋子一样,坐在那里动都不动;于是我改用英语问路,他她们立即站了起来,磕磕巴巴地比手画脚……由此知道,那时候广东话歧视普通话,正如香港主权转移之后,广东话和普通话互相歧视了。这不是什么民族主义和共产主义,完全是小肚鸡肠,鼠目寸光。曹植不懂这个道理,所以哀嚎“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所以他当不了太子和皇帝。因为,只因同根生于曹家,就必须相煎除掉彼此,才能登堂入室。可惜曹丕以后寿命太短,所以相煎的结果才便宜了司马家的禽兽八王。他们相煎更急的结果,就是五胡乱华和第一期中国文明的终结。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谢选骏:专栏作家是个危险的职业

[《光明日报》资深编辑董郁玉因“间谍罪”被判刑七年](王月眉 2024年11月29日)報道: 2017年,董郁玉在哈佛大学。他在中国政府鼓励与外国人交往的时代开创了自己的事业,但现在,这种交往受到了极大的怀疑。 周五,中国一家法院以间谍罪判处一家主要党报的高级编辑和专栏作家七年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