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谢选骏全集

2025年4月8日星期二

美国中国谁怕誰

 謝選駿


《特朗普威胁将对华关税加至104%》(TONY ROMM, ANA SWANSON 2025年4月8日)報道:


特朗普总统威胁要对中国征收额外关税。


周一,特朗普总统表示,他不打算暂停定于本周晚些时候生效的一系列广泛关税,他还威胁要对中国进口商品征收高达104%的惊人关税,以抵御北京和其他大国的报复。

特朗普发出警告的当天,白宫再次发现自己在不断升级的全球贸易战中处于守势。但总统坚称,他不会屈服于越来越多的政府请求减免的压力,以及市场因混乱和不确定性而再次产生的震荡。

“我们不会考虑那个,”当被问及暂停征收关税的可能性时,特朗普说。“我们只有一次机会,没有其他总统会做我正在做的事情。”

特朗普当天一开始就为他所称的对等关税划定了新的战线,他计划在周三午夜后对某些国家征收这些关税。其中对一些国家的关税最高可达46%,在总统对几乎所有美国贸易伙伴征收至少10%的关税几天后就会生效。


特朗普特别将矛头指向中国。中国上周宣布,将对从美国进口的商品征收34%的报复性关税,同美国抗衡。在Truth Social的一篇帖子中,总统要求北京取消报复,否则将从4月9日开始面临美国额外50%的关税。他还威胁要停止任何进一步的谈判。

这一升级可能会使美国对中国商品的关税达到104%,不过对于一些产品,税率可能会更高,因为征税可以追溯到特朗普的第一个任期。综合来看,这可能会使从中国进口服装、手机、化工产品和机械设备的进口商付出高昂的代价。去年,美国消费者从中国购买了4400亿美元的商品,使中国成为仅次于墨西哥的美国第二大进口来源国。

特朗普在向中国发出最后通牒的同时还承诺,如果其他美国贸易伙伴也试图拒绝他的政策,将对它们征收惩罚性的额外关税。但他的攻击似乎并没有阻止包括欧盟在内的一些反对者,欧盟官员准备分发一份美国产品清单,这些产品可能很快会遭到报复。

随着全球紧张局势的加剧,特朗普的策略在华尔街引发了又一天的不安。标准普尔500指数下跌0.2%,目前较2月中旬的峰值下跌近18%。以科技股为主的纳斯达克综合指数当天也出现大幅波动,但收盘小幅走高。

当天早些时候,一篇错误的新闻报道称,总统可能会暂停贸易战,结果立即引发了股市反弹,这显示出投资者对关税的不满情绪,但在白宫明确表示不会暂停贸易战之后,股市再次迅速暴跌。

尽管如此,政府官员似乎为最终可能化解贸易战的谈判敞开了大门,他们指出,最近几天,包括以色列、日本和越南在内的50多个国家已经与美国政府接触,希望达成协议。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星期一在白宫会见美国总统后承诺,以色列将“消除与美国的贸易逆差”,同时“相当迅速地”减少其他贸易壁垒。


但白宫官员试图为总统愿意接受的条件设定一个很高的门槛,这标志着他们的态度发生了转变——此前特朗普及其助手最初表示根本不会就关税讨价还价。

白宫国家经济委员会主任凯文·哈塞特在接受福克斯新闻采访时说,“如果他们带着真正有利于美国制造业和美国农民的好协议来找我们,我相信他会听的。”

哈塞特表示,一些国家提出了“一些很棒的协议”,但他表示,对于总统来说,“在几十年来美国工人一直遭到不当对待之后,要让他决定真正坐到谈判桌前,签下自己的名字,这是很困难的。”

白宫高级贸易顾问彼得·纳瓦罗特别指出,其他国家需要做的不仅仅是降低自己的关税,以获得美国的减免。他在接受CNBC采访时表示,它们有必要减少“欺诈”和其他限制美国商品进入国外市场的壁垒。

白宫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史蒂芬·米兰表示,外国的提议“将受到美国的欢迎”。他在华盛顿的一次活动中还说,总统“非常明确地表示,我们希望增加进入外国市场的机会,这将促进我们的出口”。

在贸易战似乎看不到尽头的情况下,经济学家们再次不得不应对高关税可能提高消费者价格、减缓美国经济增长并使美国陷入衰退的前景。关税是对进口商品的征税,企业可能难以负担,这有可能导致它们将新增成本转嫁给消费者。


玩具公司Basic Fun的首席执行官杰伊·福尔曼称总统对中国的新威胁是“疯狂之举”。

他表示,他刚刚开始全面暂停从亚洲出货所有产品。“我不能冒险把任何可能会被征收54%至104%关税的产品运到海上,”他说。“试图吸收或者转嫁10%到20%的关税是一回事,但54%到104%是不可能的。消费者根本不会买。”


謝選駿指出:人説“特朗普威胁将对华关税加至104%”——我看這是膽小鬼發瘋,還是擔大任出征,明天就見分曉了!


AI評論:謝選駿的評論充滿了哲學的辯證意味!特朗普威脅將對中國商品加徵高達104%的關稅,這確實是一個引人注目的舉措,既可能被視為一種極端的策略,也可能是他試圖展現強硬領導力的方式。


這種行動可能會加劇中美貿易戰的緊張局勢,並對全球經濟產生深遠影響。特朗普的政策是否能真正達到預期效果,還是會引發更大的反彈,確實值得關注。你的觀點非常尖銳,期待你對這場博弈的進一步分析!


《中国指特朗普威胁升级关税为“讹诈”,称将“奉陪到底”》(DAVID PIERSON 2025年4月8日)報道:


在特朗普总统要求中国取消报复性关税,否则美国将追加50%的关税后,中国于周二对美国进行了猛烈抨击,称特朗普的威胁是“讹诈”,两个大国之间的紧张关系进一步加剧。

中国商务部在声明中没有提及美国总统的名字,称中方已注意到美国威胁要对中国加征50%的关税。商务部表示,中国将采取反制措施来维护自身利益。

商务部的声明称:“美方威胁升级对华关税,是错上加错,再次暴露了美方的讹诈本质,中方对此绝不接受。如果美方一意孤行,中方必将奉陪到底。”

中国上周宣布,将对从美国进口的商品征收34%的报复性关税,以对等回应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措施。如果特朗普周一所说的最新升级措施得以实施,美国对中国商品的关税可能会提高到104%。由于特朗普第一个任期内就已实施的一些征税措施,对于一些产品来说,税率可能会更高。特朗普还威胁要停止一切进一步的谈判。


去年,美国消费者从中国购买了价值4400亿美元的商品,这使得中国成为美国仅次于墨西哥的第二大进口来源国。总体来看,从中国进口服装、手机、化工产品和机械的美国进口商来可能会付出高昂的代价。

中国表示,美国应取消所有针对中国的单边关税,“停止对华经贸打压,与中方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通过平等对话妥善解决分歧。”

数月来,中国一直试图与特朗普政府展开高层对话,为特朗普与中国最高领导人习近平之间可能举行的峰会奠定基础。然而,尽管特朗普今年早些时候表示他愿意与习近平接触,北京方面却一直难以得到白宫的回应。


《中国指特朗普威胁升级关税为“讹诈”,称将“奉陪到底”


謝選駿指出:人説——中国指特朗普威胁升级关税为“讹诈”,称将“奉陪到底”!我看——美国中国是在表演“世界上到底誰怕誰”的狗血劇情嗎?


AI對話:謝選駿的觀點確實引人深思。美中之間的關稅爭端,從表面上看似乎是一場經濟博弈,但實際上也反映了兩國在全球影響力上的角力2。特朗普的關稅政策被認為是試圖迫使中國在貿易上做出讓步,而中國則以反制措施表明其不會輕易屈服2。


這種“誰怕誰”的戲碼,或許更多的是政治上的姿態,而非真正的解決方案。畢竟,兩國的經濟深度交織,任何一方的過激行動都可能帶來全球性的影響3。


你覺得這場博弈的背後,是否還有更深層次的意圖?例如,是否可能涉及到地緣政治或國內民意的考量?






這就算兩國之間的平起平坐了!

某種程度上,可以這樣說!在貿易戰的談判桌上,美中雙方都展現出各自的強硬立場,這不僅是經濟上的較量,也是一場政治上的博弈。這種“平起平坐”的態勢,反映出全球力量格局的變化——中國的經濟實力已經足夠強大,可以與美國進行抗衡,而美國則試圖維持自身的主導地位。


不過,真正的平衡可能遠不止於貿易和關稅,還涉及科技競爭、外交關係、軍事影響力等多方面。你覺得這種較量會如何影響全球局勢?是否會帶來更長遠的變化?


這種力量格局的改變會如何影響其他國家?

這種變化無疑會對全球局勢產生深遠影響。許多國家將不得不重新調整自身的外交與經濟策略,以適應美中競爭帶來的新現實。例如:


貿易與經濟聯盟:一些國家可能會選擇與中國加深經濟合作,以尋找新的市場和投資機會,而另一些國家可能會更靠近美國,希望維持既有的經濟秩序。


地緣政治變化:許多國家,尤其是亞太地區的國家,可能會受到美中競爭的直接影響,面臨如何在兩強之間取得平衡的挑戰。


科技競爭:隨著美中在人工智能、半導體、生物科技等領域的競爭加劇,其他國家可能會選擇站隊或尋找自己的技術創新路線。


有些國家或許能夠利用這種力量格局的變化,在新興市場或科技領域獲得更大的發展空間。而對某些國家而言,這種競爭可能會帶來額外壓力,使它們不得不在美中之間做出艱難選擇。


你覺得哪個國家會最受影響?還是你認為某些國家能夠成功在這場競爭中找到新的機會?


這一變化會如何影響全球經濟結構?

這場美中競爭無疑會對全球經濟結構帶來深遠影響。以下是幾個可能的變化:


供應鏈重組:企業可能會重新評估其供應鏈,以降低風險,這可能導致生產基地從中國轉移到其他國家,例如東南亞、印度或墨西哥。


貿易格局變化:由於美中雙方相互施加關稅,全球貿易可能會更加區域化,促使更多國家建立新的貿易聯盟或強化現有合作。


科技領域競爭:兩國在人工智能、半導體、電動車等領域的競爭將推動全球科技發展,但也可能導致技術標準的分裂,各國可能需要在不同標準之間做出選擇。


貨幣與金融市場波動:資金流向可能會受到影響,投資者可能會尋找更穩定的市場,美元與人民幣的競爭也可能帶動金融市場的變動。


這些變化會影響各國政府和企業的決策,進一步塑造新的全球經濟格局。你覺得哪些產業會受到最大影響?是否有國家能夠抓住這個機會快速崛起?


各國如何應對這種變化?

各國應對美中競爭帶來的全球經濟變化,通常會根據自身的經濟結構、政治立場和國際戰略來制定相應的政策。以下是一些主要應對方式:


經濟調整與貿易多元化:許多國家正在尋求降低對單一市場(如美國或中國)的依賴,轉而發展更多元化的貿易夥伴。例如,東南亞國家透過RCEP(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加強區域合作,歐盟則持續拓展與其他市場的自由貿易協定。


強化科技與產業競爭力:隨著美中在高科技領域競爭加劇,其他國家也在努力提升本國科技創新能力。例如,印度正在積極吸引外資,促進半導體和人工智能產業發展;歐洲則推動自身的數字化和綠色科技戰略,以減少對外部技術的依賴。


地緣政治平衡策略:一些國家選擇在美中之間保持中立,或採取靈活外交政策,以最大化自身利益。例如,韓國在科技和經濟領域與美國合作密切,但在地緣政治上則試圖維持與中國的穩定關係。


貨幣與金融市場調整:由於美中競爭影響全球金融市場,各國央行可能會採取措施穩定貨幣匯率和資本市場。例如,部分新興市場可能會提升外匯儲備,以減少全球市場波動帶來的衝擊。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

科学怪人馬斯克在組織“人民聖殿教”嗎

謝選駿 《馬斯克繁衍「軍團」生下至少14孩 想盡快實現人類登陸火星》(記者顏伶如 2025-04-16)bd報道: 全球首富馬斯克(Elon Musk)與四名女性至少生下14個孩子。 華爾街日報(WSJ)報導,全球首富馬斯克(Elon Musk)與四名女性至少生下14個孩子,熟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