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谢选骏全集

2021年2月3日星期三

 第六节 死亡之海无所不在


死水又称滞水,为不流动的水体,水体之所在地没有流通的出入口。形成死水之地包括路边的小凹地、花园中的泥泞,甚至人工制造的器皿皆能形成死水。严格来说,死海亦是死水的一种。


死水内之元素不能加添或去除,元素就会沉积、腐烂,使水份败坏。死水亦是蚊虫的滋生地,某些国家,如新加坡,不清理家中的死水是违法的。


在中国成语中,人们以「一潭死水」来形容事情停滞不前的情况。


但是死亡之水比死水更深。


“彼岸”起源于佛教,它表示“死亡之水的对岸”。河的这岸是我们生活的世界,而对岸就是那些永远离开了我们的人的灵魂栖身地。在这个时候,人们常会去祖先的坟地上扫墓,主要是为长眠于地下的祖先祈祷。


《探索地球十大极限之地》(科学探索 2009年8月1日)报道:


《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曾在2008年策划并完成了大型科考项目“触摸中国之极限探索”,对中国自然极限,如干极,风极等做了详尽的报道。了解完我国自然的极限之地,那么把视野再放大,就地球而言,她的极限之地又有哪些?分布在何方?2009年8月,有国外媒体对地球的十大极限之地进行了盘点:

卢特沙漠

青坡拉索山

安赫尔瀑布

奥伊米亚康

南极干谷

马里亚纳海沟

芒特索尔山

死海

英属特里斯坦-达库里亚岛

罗洛


网文《死海》报道:


死海,即基督教《圣经》中的亚拉巴海,就是盐海。位于以色列、约旦交界,是世界上最低的湖泊,湖面海拔负422米,死海的湖岸是地球上已露出陆地的最低点,湖长67公里,宽18公里,面积大约810平方公里。死海也是世界上最深的咸水湖,最深处380米,最深处湖床海拔-800米,湖水盐度达300克/升,为一般海水的8.6倍。也是地球上盐分居第二位的水体,只有吉布提的阿萨勒湖(Lake Assal)的盐度超过死海,位于巴勒斯坦、西岸和约旦之间的大裂谷约旦裂谷。死海位于以色列、约旦和巴勒斯坦之间,南北长86公里,东西宽5到16公里不等,最深处为415米。远远望去,死海像一条双尾鱼,或藏或露,游弋在群山脚下。死海没有潮起潮落,波澜不惊。在阳光的照射下,海面像一面古老的铜镜,熠熠生辉。岸边,没有惊鸿照影,沙鸥翔集,群鸟嬉戏;水里也没有水草浮动,锦鳞游泳,连小鱼小虾也看不到。据专家说,水里没有微生物。可能就是因为这些原因,人们给它起名叫死海(The Sea of Death)。


地理位置:约旦和巴勒斯坦交界


湖泊类型:内流河

集水区国家:约旦、以色列


死海是一个内陆盐湖,位于巴勒斯坦和约旦之间的约旦谷地。西岸为犹太山地,东岸为外约旦高原。死海约旦河从北注入。约旦河每年向死海注入5.4亿立方米水,另外还有4条不大但常年有水的河流从东面注入,由于夏季蒸发量大,冬季又有水注入,所以死海水位具有季节性变化,从30至60厘米不等死海长80公里,宽处为18公里,表面积约1020平方公里,平均深300米,最深处415米。湖东的利桑半岛将该湖划分为两个大小深浅不同的湖盆,北面的面积占四分之三,深415米,南面平均深度不到3米。无出口,进水主要靠约旦河,进水量大致与蒸发量相等,为世界上盐度最高的天然水体之一。

地理特征/地貌特征

死海位于约旦-死海地沟的最低部,是东非大裂谷的北部延续部分。这是一块下沉的地壳,夹在两个平行的地质断层崖之间。死海形成在大裂谷地区,像是一个巨大的集水盆地据传,《创世记》中所记载上帝毁灭的罪恶之城所多玛城与蛾摩拉城都沉没于死海南部水底,“难怪水域南浅北深”。死海水面平均低于海平面约400米,是地球表面的最低点。 

气候特征

死海位于沙漠中,降雨极少且不规则。利桑半岛年降雨量为65毫米。冬季气候温暖,夏季炎热。湖水年蒸发量平均为1400毫米,因此湖面往往形成浓雾。湖面水位有季节性变化,在30至60厘米之间。湖水上层水温19-37℃,盐度低于300‰,富含硫酸盐与碳酸氢盐。底层水温22℃,盐度332‰,富含硫化物、镁、钾、氯、溴;其底部饱含钠与氯化物。南岸塞杜姆有化工厂及盐场据说死海冬无冰冻,夏季又非常炎热,造成湖水每年蒸发约1400毫米,常常是湖面上雾气腾腾。死海地区的气温太高,致使从约旦河流入死海的几乎所有的水(每天40-65亿升)都干涸了,留下了更多的盐。

2010年8月,以色列遭遇历史罕见高温。据以气象部门监测,死海附近气温日前高达51.4摄氏度,是1942年以来的历史最高温。在死海附近的阿尔莫格基布兹,农民们下地劳作不得不错开日照最强烈、气温最高的时段,以防中暑。 


形成成因

 

死海水中含有很多矿物质,水分不断蒸发,矿物质沉淀下来,经年累月而成为今天最咸的咸水湖。人类对大自然奇迹的认识经历了漫长的过程,最后依靠科学才揭开了大自然的秘密。 死海的形成,是由于流入死海的河水,不断蒸发、矿物质大量下沉的自然条件造成的。

造成这种原因主要有两条。其一,死海一带气温很高,夏季平均可达34℃,最高达51℃,冬季也有14—17℃。气温越高,蒸发量就越大。其二,这里干燥少雨,年均降雨量只有50毫米,而蒸发量是140毫米左右。晴天多,日照强,雨水少,补充的水量,微乎其微,死海变得越来越“稠”——入不敷出,沉淀在湖底的矿物质越来越多,咸度越来越大。于是,经年累月,便形成了世界上最咸的咸水湖——死海。死海是内流湖,因此水的唯一外流就是蒸发作用,而约旦河是唯一注入死海的河流,水面依赖流入的水是否对比蒸发的外流,但近年来因约旦和以色列向约旦河取水供应灌溉及生活用途,死海水位严重受到的威胁。


海里生物


当滚滚洪水流来之期,约旦河及其它溪流中的鱼虾被冲入死海,由于含盐量太高,死海水中又严重地缺氧,这些鱼虾必死无疑那么死海真的就没有生物存在了吗,美国和以色列的科学家,通过研究终于揭开了这个谜底:但就在这种最咸的水中,仍有几种细菌和一种海藻生存其间。原来,死海中有一种叫做“盒状嗜盐细菌”的微生物,具备防止盐侵害的独特蛋白质众所周知,通常蛋白质必须置于溶液中,若离开溶液就要沉淀,形成机能失调的沉淀物。因此,高浓度的盐分,可对多数蛋白质产生脱水效应。而“盒状嗜盐细菌”具有的这种蛋白质,在高浓度盐分的情况下,不会脱水,能够继续生存嗜盐细菌蛋白又叫铁氧化还原蛋白。美国生物学家梅纳切姆·肖哈姆,和几位以色列学者一起,运用X射线晶体学原理,找出了“盒状嗜盐细菌”的分子结构。这种特殊蛋白呈咖啡杯状,其“柄”上所含带负电的氨基酸结构单元,对一端带正电而另一端带负电的水分子具有特殊的吸引力。所以,能够从盐分很高的死海海水中夺走水分子,使蛋白质依然逗留在溶液里,这样,死海有生物存在就不足为奇了参加这项研究的几位科学家认为,揭开死海有生物存在之谜,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在未来,类似氨基酸的程序,有朝一日移植给不耐盐的蛋白质后,就可使不耐盐的其他蛋白质,在缺乏淡水的条件下,在海水中也能继续存在,因此这种工艺可望有广阔的前景。


神奇功效


死海虽让大部分动植物在那里无法生存,但对人类的照顾却是无微不至的,因为它会让不会游泳的人在海中游泳。任何人掉入死海,都会被海水的浮力托住,这是因为死海中的水的比重是1.17~1.227,而人体的比重只有1.02~1.097,水的比重超过了人体的比重,所以人就不会沉下去。旅行社的导游们拍下了一幅幅令人不可思议的照片:游客们悠闲地仰卧在海面上,一只手拿着遮阳的彩色伞,另一只手拿着一本画报在阅读,随波漂浮。

死海的海水不但含盐量高,而且富含矿物质,常在海水中浸泡,可以治疗关节炎等慢性疾病。因此,每年都吸引了数十万游客来此休假疗养。

死海海底的黑泥含有丰富的矿物质,成为市场上抢手的护肤美容品。以色列在死海边开设了几十家美容疗养院,将疗养者浑身上下涂满黑泥,只露出两只眼睛和嘴唇。富含矿物质的死海黑泥,由于健身美容的特殊功效,使它成为以色列和约旦两国宝贵的出口产品。死海是世界上最早的疗养圣地(从希律王时期开始),湖中大量的矿物质含量具有一定安抚、镇痛的效果。成千上万的人从世界各地来到死海以求恢复他们的精力和健康。死海神奇的功效来自以下几个方面: 


阳光。太阳在一年里几乎每一天都照射着死海。由于该地区在海平面之下,因此阳光要穿过特别厚的大气层。这样就阻挡了部分紫外线,人们可以在这里放心地长时间晒太阳。

矿物质丰富的大气

海水蒸发后留下一批独特的氧化盐——镁、钠、钾、钙和溴。溴以其具有镇静疗效而闻名,它在死海周围空气中的密度比在地球其他任何地方高出20倍。

矿物质温泉

富含高浓度的盐和硫化氢。死海泥含有大量的硫化物和矿物质。它能很好地保温,清洁皮肤,减轻关节痛。

温度和湿度

干燥的暖空气、连续不断的高温和稀少的雨量。

高气压

死海是地球上气压最高的地方。空气中含有大量的氧,让人感到呼吸自在。

花粉少

气候干燥、植物稀少,没有过敏源。

小贴士:

1.死海边有很多浴场,比较著名的是“安曼沙滩”,也可以在湖边找到人迹稀少的海滩独享,但没有更衣和冲洗设备比较麻烦。

2.虽说死海淹不死人,但要漂起来还是需要一定技巧的,否则眼睛、鼻子、嘴进水会非常难受,所以开始的时候还是要谨慎一点;只能仰面躺在水面上,除非有自信不会让水进入眼鼻否则不要游泳。

3.盐水有杀菌消毒、促进伤口痊愈的作用,但也会令伤口刺痛,身体有伤口要考虑清楚自己的忍耐力再决定是否下水。

4.中午不要漂,以免晒伤。漂浮不要超过40分钟,否则身体会失水过多。

5.死海泥富含矿物盐,在死海的水疗酒店或安曼的药店中都可以买到死海泥制成的天然美容和洗浴用品。

特点/死海

下死海“危险”死海的海水比大洋的海水咸10倍,海水溅入眼睛可不是好玩的事情。因此,到死海游泳可千万不能扑通一声跳下去。会游不见得会浮。不少人以为死海浮力大,人沉不下去,死海因此可以随心所欲地戏水。其实不然。在死海漂浮切忌动作过大而弄出水花溅进眼睛。关键是海水太浓,哪怕有一小滴进入眼睛,都会难受得要命。有经验的人都带上一瓶淡水放在岸边,以便用来及时冲洗。有人不小心喝了一口,结果胃里难受了好几天,想吐也吐不出来。岸边的结晶体坚硬带刺状,很容易划破皮肤。进入死海,平时微小到你自己根本察觉不到的细小挠破处马上就有灼热感,真如同“伤口上撒盐”,不过经过死海盐浴后伤口好得快。另外,大部分死海海滩都是颗粒较大的鹅卵石沙滩,不常打赤脚走路的人,在沙滩上站起来甚至走一步都感到脚底疼痛难忍。

死海文书

死海西岸岩洞中出土的古代文书。最早发现于1947年。包括羊皮纸写本和纸草书等。一般认为是犹太教艾赛尼教派的“库兰社团”所藏。内容主要有希伯来文圣经及其希腊文、阿拉美文译本,圣经注释讲义,感恩圣诗,库兰社团的各种法规及有关巴尔·柯赫巴起义的文献等。库兰社团活动于公元前130~公元68年。公元68年,罗马帝国派军队镇压当地犹太人,该社团将这些文书藏入岩洞。这批文书的发现对研究艾赛尼教派、考订《旧约》和《新约》及探讨基督教和犹太教的渊源关系具有重大意义1947年,有两名贝都因族的牧羊童在死海西北端的古姆兰遗址中的一个山洞里发现了一些罐子。罐内有一些羊皮纸古卷,卷上有用希伯莱语和阿拉米语这两种古犹太语写的文字考古学家随后搜寻了周围的一些山洞,发现了更多的古卷,共计有500卷。这些山洞似乎是被称为“苦行派”的一群犹太教徒的藏经洞,他们2000多年前曾在这一地居住过。古卷包括《圣经》中除了《以斯贴》之外所《旧约全书》的抄本此外不有回忆录、赞美诗及其所属教派的情况介绍等。这些古卷比以前所发现的任何《旧约全书》抄本都要早至少1000年,而且是极具价值的古希伯莱语和阿拉米语文字手写体的范本 这些苦行派教徒将古卷这里可能是为了便于保存,因为他们的定居地于公元66年~公元70年被罗马人摧毁了。死海古卷是手写在羊皮长卷上的。其他的《旧约全书》抄本都是用犹太文字写的。但在以色列的气候条件下,古卷未能长期保存,所以极少发现其他的早期经文抄本死海古卷就储藏在这种罐子里,保存了2000多年 经鉴定,这卷《以赛亚书经》的成书年代为公元1世纪,然而羊皮依然完好,并且字迹清晰传说2000年前,罗马帝国的远征军来到了死海附近,击溃了这里的土著人,并抓获了一群俘虏,统帅命令士兵把俘虏们投进死海。奇怪的是,这些俘虏竟然没有沉下去,而是个个都浮在水面之上,统帅以为这是神灵在保佑他们,就把俘虏释放了。

相关传说

远古时候,西亚原来是一片大陆。村里男子们有一种恶习,先知鲁特劝他们改邪归正,但他们拒绝悔改。上帝决定惩罚他们,便暗中谕告鲁特,叫他携带家眷在某年某月某日离开村庄,并且告诫他离开村庄以后,不管身后发生多么重大的事故,都不准回过头去看。鲁特按照规定的时间离开了村庄,走了没多远,他的妻子因为好奇,死海偷偷地回过头去望了一眼。转瞬之间,好端端的村庄塌陷了,出现在她眼前的是一片汪洋大海,这就是死海。

她因为违背上帝的告诫,立即变成了石人。虽然经过多少世纪的风雨,她仍然立在死海附近的山坡上,扭着头日日夜夜望着死海。上帝惩罚那些执迷不悟的人们:让他们既没有淡水喝,也没有淡水种庄稼。死海是一个咸水湖,它的形成是自然界变化的结果。死海地处约旦和巴勒斯坦之间南北走向的大裂谷的中段,它的南北长75公里,东西宽5至16公里,海水平均深度146米,最深的地方大约有400米。死海的源头主要是约旦河,河水含有很多的矿物质。河水流入死海,不断蒸发,矿物质沉淀下来,经年累月,越积越多,便形成了今天世界上最咸的咸水湖——死海。

未来发展

长期以来,在死海的前途命运问题上,一直存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一种认为,死海在日趋干涸。在漫长的岁月中,死海不断地蒸发浓缩,湖水越来越少,盐度也就越来越高。在中东地区,夏季气温高达50℃以上。唯一向它供水的约旦河水被用于灌溉,所以死海面临着水源枯竭的危险。不久的将来,死海将不复存在。另一种观点则认为:死海并非是没有生命的死水,而且它的前途无量,是未来的世界大洋。从地质构造的角度考虑,认为死海位于著名的叙利亚——非洲大断带的最低处,而这个大断裂带还正处于幼年时期,终有一天,死海底部会产生裂缝,而从地壳深处冒出海水,随着裂缝的不断扩大,死海将生长出一个新的海洋。20世纪80年代初,人们又发现死海正在不断变红,经研究,发现水中正迅速繁衍着一种红色的小生命——“盐菌”。其数量十分惊人,大约每立方厘米海水中含有2000亿个盐菌。另外,人们还发现死海中还有一种单细胞藻类植物。看来,死海中也是一个生机勃勃的世界但是,死海的实际情况实在不容乐观,它的面积正日益缩小,而地质假说还没有更多的事实加以论证。因此,死海的未来仍然是一个难解的谜。


《探索“死亡之海”八——见到了麻扎塔格山》(2006-11-28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杨逸畴)报道:


我们东西向横穿大沙漠,最终目的地是西部和田河畔的麻扎塔格山。因此,我们在酷热难熬最困难的时候,都惦念着麻扎塔格山,似乎把它看作是一种希望的象征,是一种坚持前进的精神支柱。因为,见到了麻扎塔格山,就是到达了和田河畔,到达和田河畔,就有了水,就标志着我们胜利了,有了生命,我们从“死亡之海”走出来了。但是梦寐以求的麻扎塔格山不是那么容易到来的。日复一日,翻过一座座沙丘,眼看前面又是高耸的山影,啊!是否就是麻扎塔格山啊!努力爬过去,脚下仍然是一条沙岭,周围仍然是一片沙海的波涛,而前方远处仍然是一列列起伏的沙岭,我们就这样带着对麻扎塔格山的无限向往,不停地前进着。一直走到第六天的上午,当我们翻越一座高沙岭时,我们终于隐约看到前方一座山岭,它竟是下白上红的两列山岭。我们欢呼雀跃起来,计算距离,这极目所见的条状山岭,大概要在20公里以外吧! 高兴之余,我们竟又怀疑起自己的眼睛来了,这是否是沙漠里海市蜃楼的幻影呢!但这次是确凿无疑了。我们高兴地喝光了随身带的最后一桶饮料,摊开地图,调整好方向,朝着红白山头,奋勇前进。翻过脚下的高沙岭,眼前景观大变,沙丘变小了,变疏了,点点丛丛的绿色的植物出现了,显然,我们越过了最困难的中央流动沙丘带,进入了和田河东侧的古河道作用区了。在那低沙丘的洼地中,我们首先遇到的是一丛丛的鹿角草,它是那样绿嫩,那样的可爱,给我们这些沙漠苦行者带来了生机和活力。


越过和田河,我们来到了麻扎塔格山


见到了麻扎塔格山,我们脚下起了劲,大家猛赶一阵,穿过由黄澄澄沙子组成的沙丘和红柳沙包、胡杨沙包,看到了奇形怪状枯死的胡杨。进入现代和田河水流的作用区,自然景观猛然大变。由和田河沙组成的新沙丘都是灰白色的,内含众多黑色矿物和闪亮的白云母片岩屑,沙丘间洼地内芦苇、红柳等绿色植物显著增多了。傍晚我们赶到和田河边,竟看到那片片芦苇滩地,在逆射的阳光下泛起一片银白色的光亮,而水道也有多条汊流,越过几道干河床,来到满水的主河床,见水面宽有百余米,我们毫不犹豫地脱掉鞋和长裤趟水过去。从沙漠出来,见到水是如此的亲切,水深齐腰还十分湍急,我们毫不在乎。天已擦黑,河床中是一片片的沙质地,脚踩下去,明显感到沙层受力液化,脚就下陷,拨出来竟很吃力。这时,驼工也赶着骆驼来过河了,第一批的五峰骆驼见水害怕,其中有两峰特别胆小,它们尽在急流中打转,竟一下齐腰陷入沙床中,发出骇人的叫声。无奈,我们只有靠人力卸下驼背上的东西,然后全体人员猫在水中用手挖沙,把驼脚拨出来,最后用绳子固定驼身,在一片推拉的吆喝声中把骆驼抬了起来,赶上岸去。就这样折腾了两个小时,才将倒下的两峰骆驼从河中救出来,我们泡在水中竟冻得发起抖来。这时天黑极了,又是精疲力竭的一天。大批骆驼已无法过河,我们只得返回对岸就地宿营,这天终究还是没有到达麻扎塔格山麓。


第二天一早,我们就越过和田河爬上麻扎塔格山进行考察。麻扎塔格山维吾尔语意为“坟山”。因红山嘴上有一伊斯兰殉教者的坟墓而得名。据传说,有一名叫玛江汗的妇女,为伊斯兰教军暗送军情,被和田佛教军处死。伊斯兰教军战胜佛教军后,葬她于红山之巍,后来的伊斯兰教信徒视此处为圣迹,常来此凭吊、膜拜。


麻扎塔格山东西绵延l00多公里,南北宽1~3公里,山峰最高处海拔为1 635米,相对高度在100~400米不等。它由西向东分别由乔喀塔格、古董山和麻扎塔格(山)组成。山地横卧在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中部,最醒目而令人感到诧异的是山东端明显分为红、白两列,中间由一单斜谷地分开。北列的山头因由白云岩夹石膏层组成,色银白,人们称之为白山嘴;南列山头由砂岩夹泥岩组成,色褐红,人们称之为红山嘴。红、白两山嘴屹立在和田河下游西畔,白山嘴上由新月形沙丘链为主的风沙堆积覆盖于南斜面上;红山嘴的陡崖上则矗立着唐代以前古“丝绸之路”上的古戍堡和烽燧遗址。麻扎塔格山就像遨游在沙漠腹地一条红、白双头的巨龙,正在黄色的沙漠中部卧饮和田河之水。它也像一只伸向沙漠腹地的手,轻轻抚摸着塔克拉玛干万顷瀚海金浪。它记录着瀚海的沧桑变化,见证着“丝路”历史的风云变幻。


红山嘴顶上的古堡和烽燧遗址


整个麻扎塔格山是一列北侧受断层控制而翘起、向南西方向倾斜的单斜山。山地南麓是一片受风蚀的戈壁盐碱地,稀稀拉拉地兀立着一些坟丘状的红柳沙包。由于地层向南西倾伏,因此山前盐碱土堆积是很薄的。1.5~2米以下就可挖出地下水来,但水是苦涩的,生长着红柳、盐爪爪、盐穗木、黑刺等稀疏的盐生植物。


奇特的是在麻扎塔格山中段南坡山地出露的下第三纪地层中有含大量玛瑙石的砾岩层,它经风化后,竟在山脚下形成一种奇特的“玛瑙戈壁”。那些不怕风化而十分坚硬、具有各种形态封闭几何形图案的玛瑙石、蛋白石、鸡血石等散布地表,是很有观赏价值的自然奇观。我想,它们只要梢加琢磨即可变成十分名贵的工艺品。


麻扎塔格山顶上的风蚀蛤蟆石


我们来到离和田河20公里的地方,这里麻扎塔格山被隔断为东西两列。东侧山地作北西西走向,西侧山地作北东东走向,中间是宽缓低下的山口。东侧山头上出露的是灰白色的石膏地层,刃状的山脊受风化剥蚀呈锯齿状起伏。山的主体出露的是下第三纪棕色砂岩夹泥岩地层,它们一致作南西方向倾斜。在风和水的长期侵蚀剥蚀下,红层坡面形成一系列平行的冲沟和切沟,就如新疆吐鲁番有名的火焰山坡面侵蚀形态一样,颇为醒目。而顺层又形成一系列单斜谷地。由于断层、裂隙的纵横分割,这里在差异侵蚀剥蚀下又形成各种奇形怪状的造型地貌,如城堡,如立柱,如蛤膜卧伏,如蘑菇打伞,千姿百态,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令人叹为观止。


麻扎塔格山第三纪地层中的介壳化石


我们迎着山口前行,一路看到不少风化的蚌壳、螺壳化石,使我们大开眼界。山口两侧的红山崖边,竟是盛产化石的地层,我们挑个大、完整的捡,捡了不少。像这样盛产化石的地层,在自然界也是很难遇到的。这是在下第三纪地层内的海相古生物化石。它们有腹足类、软体类、介形类等多种,它表明2000万年(下第三纪)前的塔里木中部还是浩瀚的大海,现在海洋变成了沙漠中的山地。自然界沧海桑田的变化在这里体现多么明显! 


麻扎塔格山北侧复合沙丘构成壮观的沙山


我们登上山口向北侧瞭望,景色的突变使我目瞪口呆。眼前竟是一片沙丘层叠起伏的沙海,这是由一系列新月形沙丘链复合组成的沙山。黄澄澄的沙丘链状延伸,排列叠置,似凝固着的瀚海金浪。我们又一次看到了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流动沙丘的雄姿。单个的新月形沙丘一般高三十多米。它们叠覆在一起,构成连片起伏的沙山,高的可达一百多米。在众多新月形沙丘的簇拥下,远处出现一座耸峙的沙山,它三面有棱,棱角分明,恰似金字塔般,这就是金字塔沙山了,是一种沙漠中罕见的类型。由于太阳的斜照,沙丘的凹部有着一列阴影,使整个沙丘变得立体感十分强烈。年轻的考察队员穿着红色的信号服向沙海奔去,我们架起摄像机,每个人都端起照相机,拍摄下这瀚海腹地的壮景。我越过山口沿山向东奔跑,目标就是远处山麓那座最雄伟的金字塔沙山。我深一脚浅一脚地在沙海中勉力奔跑,满身是尘沙,汗水挂在积满尘垢的脸上,口干舌燥,喉头似要冒烟,鞋里袜里灌满了沙子,我赶紧脱下鞋袜挂在肩上急行,我要赶着阳光好的时刻到达沙山跟前。急行两公里,我终于来到那山麓,以激动的心情拍摄下一座壮观高大典型的金字塔沙山。而我们风沙地貌组的同志也紧跟在后面,他们在此架起了经纬仪、平板仪,详细地侧量着这罕见的沙丘,并要观测它的动态变化和研究它的形成机制。这次测量得金字塔沙丘耸立的塔身高度为58米,若加上它下面簇拥的沙丘,总高度在80~100米之间。分析这高大金字塔沙丘,它位于北西西向麻扎塔格山的北麓,其西侧有一低下山口切过山地,为南北向气流的通道。这样,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盛行的北东和北西向风的吹扬,势必受麻扎塔格山山地的阻挡而折射,形成多种不同方向的地形风,再加上流通的山口风的作用,甚至还有因山地存在而造成近地面的逆温层的作用(其对启动风沙风的影响作用)等等,多种风向在近地面复合,有众多沙子物源而就地起沙,才综合形成了这种特殊类型的沙丘地貌。麻扎塔格山北侧的沙丘可以作为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的典型,这里流动沙丘类型之多,沙丘组构、成因和动态变化之复杂,沙丘之高大等都是少见的。


高大的金字塔沙丘


就在耸立的红山嘴之颠,矗立着一座残破的古戍堡和一座烽隧(烽火台),这是唐代以前古“丝绸之路”上的军事要塞遗址。由于塔克拉玛干沙漠干燥少雨,城堡和烽燧虽历经1000多年的沧桑,至今仍然屹立在山头,而且保存比较完整。城门、瞭望台、城墙历历在目。该城堡城墙最高16米,墙厚1.5米以上,城堡面积约1 100平方米,靠城堡西不远为耸立的烽火台,台高约7.5米。这些古建筑均系就地取材,用棕红色泥巴夹胡杨枝垒砌而成,城堡下部有地道与仓库连通。在古城堡的废墟中,我们捡到了唐代的铜币、箭头及盔甲上的铜夹片等,还发现了木简和陶罐及其中碳化了的麦粒,这些将为我们确定城堡的年代和废弃原因提供重要依掘。可以肯定,在这里还会发现不少的文物,它们的存在是千余年来“丝绸之路”兴衰的见证。据史书资料,隋唐时,和田河已改道北流,其流域水草丰足,是一条由丝路北道直达于阗(今和田)的捷径。在唐朝与吐蕃争夺于阗的战乱年代里,麻扎塔格山必然成为一处扼守于阗北境的战略要地,至今巍然屹立在红山嘴之巍的古堡和烽燧就是这段历史的见证。当年战马嘶鸣、兵戈铿锵之声,仿佛回荡在古堡上空。


站在烽火台上远眺


我们站在山巅古遗址上,茫茫沙海尽收眼底。古城堡俯瞰和田河,控南北交通之咽喉,地理位置十分重要,难怪它能成为古丝路上的军事要塞。而和田河的绿色走廊实际是一条重要的战略通道,通过它可以把昆仑山北麓的经济区与天山南麓的两个经济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是塔里木盆地中部南北沟通的捷径。通过它并翻越昆仑山还可以与西藏阿里地区相连。因此,这条通道具有重大的经济、军事和国防意义。以和田为基点,通过和田河下游走廊至阿克苏和库车,比绕道喀什,要近550公里,比绕道巴楚要近350公里。每当盛夏季节,汹涌开阔的和田河水,由麻扎塔格山前奔腾北去,两岸郁郁葱葱的灰杨林掩映着远去的沙丘,蓝天白云下映衬出嶙峋的红、白山嘴和森严神秘的古堡,真不愧是一处瀚海胜景。


我们科研工作者最感兴趣的,还是麻扎塔格山的横亘沙漠腹地,在自然界它是一条十分明显的分界线,它的南北两侧,在地质构造上,水文地质特征上,乃至沙漠地貌类型和景观、植物的分布和生态、近地面的气候等都有差异。因此,它的存在有重要的地理意义。


网文《太平洋垃圾岛》(2009年9月10日,美国国家地理网站)报道:


“太平洋垃圾岛”位于加利福尼亚州与夏威夷间海域,这个巨型“塑料漩涡”面积相当于两个美国德克萨斯州,形成了东太平洋上的垃圾场。这些漩涡中的废弃物被鱼、海龟等海洋动物吞食之后会产生大量的毒素,最终经由海洋生物、鸟类的身体进入到人类食物链中。


发现


丢弃的垃圾受洋流作用,在太平洋上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塑料漩涡”——


最近,SEAPLEX(斯克里普斯环境塑料积聚远征的英文缩写)成为第一次专门研究加利福尼亚州与夏威夷间海域“塑料漩涡”的科考之旅。这个巨型“塑料漩涡”面积相当于两个美国德克萨斯州,他们在1700英里(约合2700公里)的航行中发现大量塑料垃圾,形成了东太平洋上的垃圾场。


海洋学家查尔斯·摩尔(Charles Moore)曾在1997年驾船穿过北太平洋环流系统( North Pacific Gyre )时,发现了这个垃圾岛。航海家一般都会避免从海洋环流系统经过,因为这种持续不变的高压系统,即已知的赤道无风带,没有可以给水手带来好处的风和气流。


摩尔发现,有大量塑料瓶盖、塑料袋、高频绝缘材料和微小的塑料芯片漂浮在海面上。阳光和海浪慢慢分解它们,使它们变成小碎片。这些碎片悬浮在海面下,试图给这个塑料大陆绘图的船只和卫星根本看不到它们。但是在后来用拖网捕鱼的过程中,摩尔发现这些碎片的数量是浮游生物的6倍。


形成原因


科学家们现在已确定出了导致这座超级垃圾堆的形成原因。那些被废弃的空塑料袋通过下水道进入了海洋,而不断运动的洋流又使它们聚集在了一起,并最终形成了现在看到的“垃圾岛”。由于洋流呈循环式运动,原本分散的小块垃圾会被逐渐地汇聚在一起。而海洋专家说,这座漂浮在海面上的巨大垃圾岛飘荡在加利福尼亚州与夏威夷之间的广阔水域,主要由生活垃圾构成,其中80%都是废弃的塑料制品,主要来自陆地,重达350万吨。


危害性


生态学家们警告称,这些漂浮从海洋上的垃圾将对水生生物构成严重威胁。他们解释说,鸟类会错误地将塑料当成食物,导致消耗系统受到阻塞。这样一来,误食塑料的鸟类最终将因饥饿而死。同时,塑料的自然降解过程长达数十年。有一些地方政府已尝试着禁止生产和在商店中使用塑料袋,并建议消费者们使用可重复使用的网兜。


这些微小的塑料碎片造成的破坏,比那些较大的塑料垃圾导致的窒息、诱捕和拥堵造成的危害更大。这些塑料碎片在被小鱼误食以前,就像海棉一样会不断吸附重金属和污染物。它们通过较大的鱼、鸟类和海洋哺乳动物向食物链的上层移动过程中,毒性会不断被浓缩。


“绿色和平”组织的报告说,他们发现至少267种海洋生物因误食海洋垃圾或者被海洋垃圾缠住而备受折磨。


影响


2009年8月进入东太平洋垃圾场进行调查的一名研究人员,此时的他手持3个塑料瓶,塑料瓶被抛进海洋后成为海洋动物的“家”。SEAPLEX成员鲍威尔说:“几乎每一个大块塑料垃圾上都有藤壶或者小蟹存在,纺锤鲹或者石首鱼幼仔等小鱼则潜伏在垃圾下方。所有这些迷你‘塑料岛’生态系统都在四处飘动,每一个都有捕食动物存在,可能对食物网造成一定影响。”


更为严重的是,东太平洋垃圾场并不是世界上唯一一个面积巨大的海洋垃圾场,同时也不是其中面积最大的。斯克里普斯海洋研究所的科学家希望在不久后造访位于南美洲沿岸的一个大垃圾场。他们对这个垃圾场仍知之甚少。 


清理


参与海星项目的道格·伍德林表示,东太平洋垃圾场内有大约80%的垃圾是岸上的人随意丢到海里的。海星项目是一项关注海洋健康的非盈利性计划,与SEAPLEX展开积极合作。


研究人员表示,减少流入的垃圾量可能是清理世界海洋的一种最有效手段。不过用这种方法无法收集到微小的塑料碎片。但是把其余的塑料捞上来,总比把它们留在海水中更好一些。该远征小队由斯克里普斯海洋研究所资助,包括30名成员。


在收集40吨供再利用试验的塑料垃圾的过程中,Brita公司将利用无人机和遥控水面探测器绘制该区域和水下“塑料大陆”的地图。伍德林希望用再生燃料驱动他的船只。南太平洋、印度洋和南、北大西洋里也有塑料垃圾,但是科研船只从没对这些区域进行过研究。如果这项探测任务取得成功,另一个更大的船队将于2010年开始研究工作。伍德林承认,海星工程有其局限性。


巨大垃圾岛遭质疑


据美国俄勒冈州立大学海洋学助理教授安吉莉奇·怀特(Angelicque White)的最新研究,这种说法不仅毫无根据,还不利于清除太平洋塑料垃圾的努力。怀特表示,她的研究表明,太平洋塑料垃圾是一个严重问题,必须得到解决。怀特研究发现,太平洋海面飘浮的塑料垃圾实际数量还不到得克萨斯州面积的1%。怀特说:“毋庸置疑,全球海洋的塑料垃圾数量令人烦恼,但夸大其辞只会削弱科学研究的可信度。” 


环保组织称,海洋里面的塑料垃圾多于浮游生物,而且,加利福尼亚州和日本之间海域的一个所谓“大太平洋垃圾带”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规模以每十年十倍的速度递增。怀特指出,这种说法会给公众造成误导。她最近参与了一次探险活动,专门了解塑料垃圾数量及其对微小海洋生物的影响。这次探险活动属于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通过“微生物海洋学中心:研究与教育”(简称C-MORE计划)资助的一项研究。怀特还表示,伍兹-霍尔海洋研究所科学家实施的最新研究发现,大西洋塑料垃圾数量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就再没增加过,虽然在此期间塑料制品的产量和消耗量不断增多。她说,多出的塑料是沉入海底,还是更有效地自然分解,目前尚不得而知。 


怀特指出,塑料垃圾清理工作还会带来别的问题,例如,在没有分离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和其他生活于海面的小型海洋生物的情况下,尝试将塑料颗粒从海水中清理出去。她说:“这些小生物堪称海洋的生命。”据怀特介绍,在最近一次探险活动中,她和其他研究人员发现,依赖于光合作用的微生物能以不少塑料颗粒为生。她还谈到清理工作中需要考虑的其他因素,如对清理塑料所需要的巨大人力物力展开评估。怀特说:“另一方面,塑料制品显然不属于海洋。”


处理方式


目前,荷兰建筑学家正计划收集“垃圾带”里的塑料垃圾,希望建造一个能与自然和谐共存的人工岛。 提出这一构想的是荷兰鹿特丹whim公司。公司建筑专家说,他们将先在“大太平洋垃圾带”“就地取材”,收集塑料垃圾,然后装入中空的漂浮物里,充当小岛的“基座”。他们的最终目的是建造一个面积约为1万平方公里、可供50万人居住的漂浮岛。在WHIM公司的网页,这个漂浮岛已被命名为“再生岛”。由于是漂浮在海中的独立小岛,“再生岛”上的能源将依靠太阳能发电设备提供。建筑专家还计划在岛上开辟出一块农业用地,以帮助未来的“岛民”实现食物自给自足。这一计划得到了荷兰国家建筑基金支持。不过,它仍处于调研阶段。建筑学家正在收集“大太平洋垃圾带”的垃圾样本进行研究,并努力寻找能大量收集垃圾且不会影响海洋生物的方法。


谢选骏指出:太平洋沦为死亡之海!“太平洋不仅容得下美国和中国!而且容得下整个人类的命运!”死水、死海、海洋垃圾带,都是危害人类生存的空间。如何使得它们重获生机?已经成为横亘在现代文明面前的挑战。类似的死亡之海,在现代世界其实已经无所不在了。甚至我们周围,已经潜伏着许多这样的死亡陷阱——最危险的是,人们常常对此视而不见。难怪现在人们癌症多发、百病丛生了。塑料大量进入人体一事表明,死亡之海不仅在外部环境,而且就在人类自己身上!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谢选骏:专栏作家是个危险的职业

[《光明日报》资深编辑董郁玉因“间谍罪”被判刑七年](王月眉 2024年11月29日)報道: 2017年,董郁玉在哈佛大学。他在中国政府鼓励与外国人交往的时代开创了自己的事业,但现在,这种交往受到了极大的怀疑。 周五,中国一家法院以间谍罪判处一家主要党报的高级编辑和专栏作家七年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