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谢选骏全集

2023年4月11日星期二

谢选骏:人类这种碳基生物会被硅基生命取代


《考试能力超90%人类的GPT-4发布!网友为工作担忧和哀嚎》(2023-03-15 态℃ 一橙)报道:

今天凌晨,OpenAI公布了其大型语言模型的最新版本——GPT-4。该公司表示,GPT-4在许多专业测试中表现出超过绝大多数人类的水平。


具体而言,GPT-4实现了以下几个方面的飞跃式提升:更聪明,做题水平越来越好;支持图像输入,拥有强大的识图能力,但目前只限内部测试;更长的上下文,文字输入限制提升至2.5万字;回答准确性显著提高;更安全,有害信息更少。


对于普通人而言,如何理解GPT-4到底有多强多聪明?


据OpenAI透露,GPT-4通过了所有基础考试而且是高分通过。例如,GPT-4在模拟律师资格考试的成绩在考生中排名前10%左右,在SAT阅读考试中排名前7%左右,在SAT数学考试中排名前11%左右。相比之下,曾经令人震撼的GPT-3.5 ,真实得分在倒数10%左右,GPT-4的强大已经可想而知。


有网友评论,“如果真跟报告说的那样就太可怕了,我感觉能力已经远超我了。”也有人笑称,“我躺好了!我生在了适合我的时代!”


最多的声音则是对未来工作不保的担忧,“还有哪个行业可以不被替代?”“消除任何幻想,AI时代横扫全球,先思考下GPT-4不能做但你能做的。”


比以前的版本“更大”,或许也更烧钱


OpenAI称,GPT-4比以前的版本“更大”,这意味着其已经在更多的数据上进行了训练,并且在模型文件中有更多的权重,这使得它的运行成本更高。


同时,OpenAI并未公布这个模型的参数量有多少。


OpenAI表示,它使用的是微软(MSFT.US)Azure训练模型,微软已经向这家初创公司投资了数十亿美元。OpenAI没有公布具体模型大小的细节,也没有公布用来训练模型的硬件,理由是“竞争情况”。


目前,此领域的许多研究人员认为,人工智能领域的许多最新进展,都来自于在数千台超级计算机上运行越来越大的模型,这些模型的训练过程可能耗资数千万美元。


为了不断提高GPT-4性能,OpenAI还为其研发大搞“基建”。


在过去的两年里,OpenAI重建了整个深度学习堆栈,并与Azure一起为其工作负载从头开始设计了一台超级计算机。一年前,OpenAI 在训练GPT-3.5时第一次尝试运行了该超算系统,之后他们又陆续发现并修复了一些错误,改进了其理论基础。这些改进的结果是 GPT-4的训练运行获得了前所未有的稳定。


OpenAI联合创始人兼总裁格雷格·布罗克曼(Greg Brockman)表示,OpenAI预计,未来将由投资十亿美元超级计算机的公司开发尖端模型,一些最先进的工具将带有风险。OpenAI希望对他们工作的某些部分保密,以给初创公司“一些喘息的空间,以真正关注安全并做好它。”


局限性明显,GPT-4仍然不完全可靠


尽管功能已经非常强大,但 GPT-4仍与早期的 GPT 模型具有相似的局限性,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它仍然不完全可靠,也就是还有可能胡说八道。


OpenAI也警告称,GPT-4还不完美,在许多情况下,它的能力不如人类。该公司表示:“GPT-4仍有许多已知的局限性,我们正在努力解决,比如社会偏见、幻觉和对抗性提示。”


总的来说,GPT-4相对于以前的模型(经过多次迭代和改进)已经显著减轻了幻觉问题。在 OpenAI 的内部对抗性真实性评估中,GPT-4的得分比最新的 GPT-3.5模型高40%。


同时,GPT-4训练数据还是截止到2021年9月份。这也意味着,GPT-4对于这个时间点以后的信息,缺乏足够的了解,也不会从其经验中学习。


在GPT-4发布之后,OpenAI创始人阿尔特曼发推文表示:“它仍然是有缺陷的,仍然是有限的,在你花了更多的时间第一次使用它时,它似乎比实际情况更令人印象深刻。”


中国的ChatGPT们要怎么追?


最令人震惊的在于,按照 demo 视频里 OpenAI 工程师们的说法,GPT-4的训练在去年8月就已经完成,剩下的时间都在进行微调提升,以及最重要的去除危险内容生成的工作。


这也意味着,OpenAI 内部技术,比大家想象中的领先外界更多年。更可怕的是,OpenAI还一口气开放了API接口和相关论文!这让中国的ChatGPT们还怎么追?


英诺天使基金合伙人王晟曾告诉《态℃》栏目,“中国的ChatGPT们即便奋起直追,静态来讲也许两三年能追上,我认为已经很乐观了。”


但随着更强大的GPT-4发布,OpenAI 的技术能力显然仍在不断进步,且进展速度远比我们追的速度还要快。王晟在之前的采访中判断,“除非这件事突然遇到了一个瓶颈,整个科技发展方向到头了,对方不得不停下来,或许我们还有机会追平,或者我们挖掘到一种新的技术路径有机会追上,不然可能没有机会了。”


与此同时,在该模型的落地和应用方面,OpenAI也有了最新进展。


新模型将提供给ChatGPT的付费用户,也将作为API的一部分提供,允许程序员将AI集成到他们的应用程序中。OpenAI将对750字左右的指令信息收费3美分,对750字左右的响应信息收费6美分。


OpenAI还介绍,摩根士丹利正在使用GPT-4来组织数据,而电子支付公司Stripe正在测试GPT-4是否有助于打击欺诈。其他客户还包括语言学习公司Duolingo、Khan Academy和冰岛政府。OpenAI合作伙伴微软周二表示,新版必应搜索引擎将使用GPT-4。


GPT-4取得的成绩令人兴奋,但对于还在起跑线上的中国ChatGPT们,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去探索和研究,想必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风浪越大鱼越贵,对于这些迅速进入这个新领域的公司来说,也将会拥有巨大的机会。


GPT-4的强大告诫我们,未来唯一限制的因素,就是你的想象力!

谢选骏指出:中国人只会追星是不够的,还需要创新。而创新则需要思想的自由发表交流,这不得不突破专制政体的限制。否则,只有回到元明清。

《90%以上的经济学家会被ChatGPT取代》(2023年04月04日 中国企业家)报道:


经济学者的职责就是传道,传市场经济之道,就是不断跟大家讲经济学常识,不断告诫大家不要走弯路,要尊重市场经济、尊重企业家、尊重产权。


文|《中国企业家》记者 梁宵


编辑|米娜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16.780, 0.31, 1.88%)


当前中国要处理的最重要的关系是什么?


著名经济学家向松祚给出两个答案——“封闭和开放”“增长和发展”。


这是他《读透经济学的8对关键词》书中所列的其中之二,在这本面向“非经济专业读者的读物”里,这位长期研究国际货币史、金融史的经济学者没有采用高深的学术体论述,代之以娓娓道来的通俗性表达,他愈发觉得,“经济学就是常识思维,不要越说越复杂”,而经济学家,或者说经济学者,就是这些常识的传道人。


这些常识,既帮助人们去理解身边的世界,也启发他们去构建更好的未来——这就是向松祚认为经济学带给人类社会最丰厚的馈赠。


以下是《中国企业家》与向松祚的对话要点:


1.GDP这个指标肯定要重视,但不需过分关注。


2.中国经济要实现稳定增长,民营企业就要获得很好的成长。只有企业动起来了,才能扩大投资、增加就业,进而提振消费。


3.今天的经济发展,更多要靠原创性科学发现、发明创造去推动,所以要鼓励金融机构、投资家通过资本的方式支持面向未来的创造性工作。


4.中国的人才教育问题,不是单纯通过企业家建校能彻底解决的,还需要教育结构的内在调整。


5.90%以上的经济学家都会被ChatGPT取代,经济学家太多了。


6.经济学家的功能就是传道,传市场经济之道,不断跟大家讲常识,不断告诫大家不要走弯路,尊重市场经济、尊重企业家、尊重产权。


如何理解GDP?


《中国企业家》: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国内生产总值5%左右的增长目标,要如何理解这个指标?


向松祚:我在书里讲过GDP这个指标,一般老百姓(35.720, 0.12, 0.34%)不太容易弄明白其中包含的内容,实际上也不需要太关注这个指标,因为它跟每个人的生活关系不是特别大。当然,如果指标很高,那么大体上经济状况会很不错,否则就会感受很差——仅此而已。


为什么这么讲?这是因为GDP这个指标其实是不全面的,不能完整描述一个国家的所有产出,很多经济活动无法被纳入其中,比如家庭主妇在家从事的工作很重要,也能创造财富,但就不在统计之中;此外很多个体户、街边小店也有同样的情况。


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就是GDP衡量不了经济增长的质量,比如修好了没有车跑的马路,盖好了没有人住的房子,都是要统计进入GDP的,但却没有形成真正的财富。


所以我们对于GDP这个指标肯定要重视,但不需过分关注。今年5%左右的GDP增速目标,说明中国经济会有所恢复。但恢复程度如何,还是要看老百姓的个体感知。


《中国企业家》:基于目前的国内外形势来看,这个增长目标的实现难度大吗?


向松祚:首先5%的增速并不很高,因为比较基准是去年3%的增速水平,平均下来两年的增速只是4%。


但即使是实现5%的增速,难度也还是比较大的。我们通过“三驾马车”来分析,即“GDP=投资+消费+净出口”——当然这个分析方法也有缺陷,但也能说明一定的问题。首先出口形势比较严峻,今年1~2月份出口同比下降了6.8%;投资方面,地产投资是萎缩的,制造业投资在逐步恢复,不过工业增加值涨幅不到3%,今年是否能到5%是未知数;目前基建投资还可以,但增速也不到10%。此外,消费市场依然动力不足——从这三方面来看,5%的目标实现起来也不容易。


《中国企业家》:其中最有可能发力的是哪一架马车?


向松祚:出口受制于国际环境,我们能左右的部分很小,所以中国现在强调内循环,主要靠消费拉动,那么消费靠什么拉动呢?要靠人们对未来收入的乐观预期,那就要靠企业。只有企业动起来了,才能扩大投资、增加就业,进而提振消费。


我们都知道,民营经济对中国经济的贡献是“56789”(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和90%以上的企业数量),所以中国经济要实现稳定增长,就要让民营企业获得很好的成长。


我在书里也提到,分析经济的逻辑要很简单,不要搞得太复杂,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其实就看民营企业是不是真的在增加投资,增加就业——这就是一个重要指标。比如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区域,大湾区、长三角区域,这些地方也是民营经济最活跃的地方,经济发达,水涨船高,老百姓的生活水平也会提升。


如何破解增长密码?


《中国企业家》:提振民营企业经营信心是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也强调,要切实落实“两个毫不动摇”,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发展壮大。


向松祚:今天中国经济要恢复,要稳定,要增长,最重要的动力就是民营企业,要让企业家有信心、顺心、安心、放心。


现在高层的文件和讲话已经说得很明白,下一步就需要实实在在的措施。今年两会将国家知识产权局调整为国务院直属机构,就是国家强化知识产权保护、鼓励企业创新的一个具体措施。


《中国企业家》:你之前也提到,人类实现经济增长和富裕发达的最大秘密在于创新,书中也提到一个新概念——创造性金融,如何借此增强中国的创新力?


向松祚:我在书中提到这个新概念,是因为我们今天的经济发展,更多是靠原创性科学发现、发明创造去推动的,所以要鼓励金融机构、投资家通过资本的方式支持这种面向未来的创造性工作。这样的项目未来失败的可能性很大,所以资本投入的目的不是要获得短期回报,是为了创造未来。


其实,这个创造性金融的模式也是从硅谷模式衍生出来的,典型的例子就是大家现在所说的ChatGPT,OpenAI本来就是一个非营利机构,很多科技公司、创始人都有出资,这个就是创造性资本,不追求短期回报,投资瞄准的是人类未来的远大目标。


比如今天的华为,我对任正非先生高度尊重,因为他知道国家要强大、要富裕,需要的是什么,缺少的是什么,然后为之努力。所以华为有“天才少年”计划,推动原创性研究,但是仅仅靠一位这样的企业家、一家这样的企业是不够的,这需要社会整体氛围。


《中国企业家》:要形成这样的创新氛围,突破口是什么?有人评价中国的投资生态不太可能会把资本引入原创性创新的项目上。


向松祚:投资生态还是次要的,最核心的有两点。其一是社会文化氛围,中国传统文化基因中缺乏批判性思维,不鼓励颠覆式创新。就像我这么多年讲课,最不习惯的就是我一个人在上面讲得起劲,下面的人一言不发地听着,而我去以色列讲课,是会被提问频繁打断的。其二是教育体系,要注意的问题,一个是官僚化,一个是功利化,要让大学不断冒出天才、奇才、怪才,冒出大思想家、大科学家,是一件很难的事情。


《中国企业家》:实际上不仅高端科研人才难以冒出来,前几天福耀玻璃(34.280, 0.11, 0.32%)创始人曹德旺提到,大学没有教会年轻人动手能力,所以制造企业招工也难,他出资创办福耀科技大学也是源于此,这是一个可能的解决路径吗?


向松祚:现在制造业缺人,确实是很大的问题,曹德旺先生非常担忧中国制造工人的质量,愿意出钱建校,很了不起。但是我认为单纯靠企业家建校,无法彻底解决这个问题,还需要教育体系的内在调整。


除了前面提到的一些问题,还有一个问题就是追求规模,有很多培养技术工程师的专科学院,现在都改名为“**大学”,似乎把名字改为“大学”就不得了了,这些都需要全面的反思和改革。


如何定位经济学家?


《中国企业家》:刚才说到ChatGPT未来可能会颠覆很多行业,你认为经济学家的工作会被取代吗?


向松祚:我认为90%以上的经济学家都会被取代,好多年前,科斯就写过,美国的大部分经济学家是对不起他们的工资的,现在依然是,经济学家太多了。


《中国企业家》:你在书中也提到经济学家无法预测股市,也无法预测危机,甚至连英国女王都发出了这样的疑问,你认为经济学家的社会角色是什么呢?


向松祚:打一个比方,人都会生病,都要看病吃药,经济学家是什么呢?他可以看病,也可以开药,但不要认为他看病就看得准,药就开得对——很多经济学家都是庸医。


如果经济学家谦虚一点,他会说自己能够发现经济内在的规律和常识,但不论如何,即便是顶级的经济学家,也是没有能力作出精准预测的,这是经济体系的内在性质所决定的,不是经济学家的问题。所以如果一名经济学家非说自己能预测股票,那他完全是自找麻烦。


曾任教于芝加哥大学的斯蒂格勒(198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芝加哥学派领袖人物之一),写过一本书《作为传道者的经济学家》(The Economist as Preacher),我比较同意这个说法。


经济学家千万不要以为自己具有非凡的预测能力——这样是自取其辱,经济学者的职责就是传道,传什么道呢?传市场经济之道,也就是不断跟大家讲经济学常识,不断告诫大家不要走弯路,要尊重市场经济、尊重企业家、尊重产权。我现在作分享、讲课,也是秉承这一点,而不是去给大家预测股票的。


《中国企业家》:你这本书面向普通读者,那么普通人学习经济学的意义是什么?


向松祚:我觉得在所有的社会科学里面,和日常生活最密切相关的就是经济学,每天每个人都要跟经济打交道,所以老百姓如果多了解一些经济学方面的知识,对他们作判断是有帮助的,退一步说,即便不能帮助作决策,了解经济学也是很有趣的一件事情。


现在绝大多数经济学著作都过于学术化了,这也是一个问题。其实经济学讲的道理没那么深奥,都是常识,我们历史上所犯的错误,最后总结起来,很多也都是违背了基本常识。比如现在社会上还有很多针对市场经济、民营企业的杂音、干扰音,大家如果能更多地了解经济规律,掌握更多的常识和逻辑,也会对这些事情看得更明白,更透彻。

谢选骏指出:人说“90%的经济学家会被ChatGPT取代”,还有人说“不,不是90%,我认为是100%会被取代。”——他们可能都还落伍了……因为,经济只是“社会基础”,就像人类的消化系统,经济学者因此是知识的底段。而在更为高级的段位看,人类这种碳基生物的各个方面,迟早也会被硅基生命或其他更有效率的生命所取代。尤其当文明跨越了地球的限制,这种可能性就被大大提高了。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谢选骏:专栏作家是个危险的职业

[《光明日报》资深编辑董郁玉因“间谍罪”被判刑七年](王月眉 2024年11月29日)報道: 2017年,董郁玉在哈佛大学。他在中国政府鼓励与外国人交往的时代开创了自己的事业,但现在,这种交往受到了极大的怀疑。 周五,中国一家法院以间谍罪判处一家主要党报的高级编辑和专栏作家七年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