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谢选骏全集

2023年11月18日星期六

谢选骏:亚里士多德全集是逍遥学派的集体创作——就像《吕氏春秋》一样



《金灿荣:亚里士多德知道太多了 真的有这人吗?》(2023年11月06日 自由时报)报道:


金灿荣质疑亚里斯多存在的言论在中国引发热议。


“亚里斯多德(Aristotle)真有此人吗”?这个充满挑衅意味的质疑是中国抖音网红、人民大学美中关系专家金灿荣掀起的另一场中国与西方的叙事战(narrative war)。南华早报报导,金灿荣相关视频在网络上疯传,并引发有关西方历史可信度的论辩海啸。


金灿荣上月底宣称,在13世纪前,没有文献证明这位希腊哲学家存在,即使2000多年前他存在,但在11世纪纸张传入欧洲之前,他也不可能写了数百本书,这些书共包含数百万文字。视频中他说,“亚里斯多德是突然冒出来的,而且他什么都懂,光学也懂、伦理学也懂、经济也懂、政治也懂,不存在这种人”。


报导说,尽管主流历史学者批评金的主张肤浅、充满缺陷,强调类似质疑可也用在老子等中国古代哲学家。不过金的论述反映中国民族主义知识分子间一股方兴未艾的潮流。


这些中国学者主张,随著中国在世界舞台上崛起,并与美国及其盟友陷入“叙事之战”,世界需要一个较不以西方为中心的新版历史,他们呼吁重新检视西方的叙事与历史,用评估中国历史的同一套标准判断历史。


中国领导阶层也强调国家历史与文化在现代的重要性。今年六月,国家主席习近平说,中国独特的发展之路扎根于历史文化的连续性,中华文化是全世界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中国的文化传承、创新与发展是中国成为全球文化强国的关键因素。


报导说,古希腊被广泛认为是民主与西方文明的发源地,而生于公元前384年的亚里斯多德是当最多产、最具影响力的人物之一。这位博学家被认为撰写400至1000本书,内容涵盖自然科学、哲学、语言学、经济学、政治、心理学与艺术,承续他的哲学传统被认为是现代科学发展的基础。


金灿荣说,据称亚里斯多德一生在羊皮纸上写下300万字,“他写得太多了,西方造假造过了;整个欧洲、地中海、黑海、小亚细亚、北非,100年全部的小羊皮都给他也写不下300万字”。


哈佛大学古代史教授科斯明(Paul Kosmin)指出,亚里斯多德应该是在纸莎草上书写,因为这是希腊书写的标准平台,宾州大学古典研究教授麦金纳尼(Jeremy McInerney)表示,有大量证据表明,早在公元3世纪,就有哲学家接触过亚里斯多德的思想。


重庆西南大学希腊研究中心主任徐松岩也说,亚里斯多德并非独力完成著作,“约有10人为他工作,他的学生还帮助留下他的一些口头讲话”。


反对金灿荣论述的中国网友评论:“原本以为《马克思遇见孔子》已经够魔幻了,直到金灿荣说亚里士多德不存在”、“很遗憾,民粹们再一次赢麻了”、“根本不必反驳。如果金灿融真的相信自己发现了如此重大的史实,他根本不会通过媒体,而是写书论文,用一生来证明。现在这样,不过是收割流量维持热度投机潮流罢了”。


网民嚎叫:


亚里士多德哪有金大嘴懂得多 -yejushi (0 bytes) 11/06/23

金大嘴只要能忽悠住不学无术的土包子,就可以招摇过市吃香喝辣 - Lv200  11/06/23


谢选骏指出:台湾的《自由时报》不学无术,才会说出“尽管主流历史学者批评金的主张肤浅、充满缺陷,强调类似质疑可也用在老子等中国古代哲学家”这个句子。实际上应该说,“尽管主流历史学者批评金的主张肤浅、充满缺陷,强调类似质疑可也用在《吕氏春秋》等中国古代哲学著作上面。”因为在我看来,《亚里士多德全集》是逍遥学派的集体创作,因此冠名为学派领导人亚里士多德——就像《吕氏春秋》是秦国宫廷的集体创作,因此冠名为秦国宫廷领导人吕不韦一样。而《老子》呢?只有五千字,从来没有受到类似的质疑。而且呢,亚里士多德是亚历山大的老师,正如吕不韦是秦始皇的亚父——他们的集体著作都是国家力量主导的项目,就像《马恩全集》和《列宁全集》一样。


《亚里士多德作品有300万字,如何保存下来的?学者回复一针见血》(2021-08-15 搜狐)报道:

   

亚里士多德之于西方,就犹如孔子之于中国。然而相比孔子,亚里士多德更具传奇色彩,不说其他,只看一点,即:亚里士多德一共写过100多部著作,超过千万字,流传下来47本,大约300余万字,孔子才留下多少文字?


公元前322年(中国处于战国年间),亚里士多德去世,至今有2300多年。在这漫长的岁月,以古代简陋的记录、保存等技术条件,最终如何让300多万字的作品流传下来?这背后究竟隐藏了什么故事或玄机?


需要注意的是,别说先秦时代了,就是两汉魏晋隋唐,中国都有无数书籍失传或遗散,且中国一部作品的文字,往往只有几万字。这都能失传、遗散、或篡改,亚里士多德能流传下300万字,绝对是奇迹中的奇迹!


从史料上看,亚里士多德去世之后,作品保存在“吕克昂”(他建立的学校),学校由塞奥弗拉斯特(亚里士多德的学生)主持。公元前288年,塞奥弗拉斯特去世之前,将亚里士多德和自己的手稿,托付同事斯开普斯带回他小亚细亚的故乡,公开展览,任人抄传。


然而,让人奇怪的是,至少从后来亚里士多德作品扩散来看,斯开普斯应该没有“公开展览,任人抄传”,甚至当地国王向图书馆征书时,斯开普斯也没有献出,而是藏在自家地窖里。公元前1世纪,亚里士多德的作品终于被挖了出来,后又回到古希腊雅典。


公元前86年,罗马帝国攻占雅典,于是亚里士多德作品也到了罗马。公元前60年,在又经历一些辗转之后,这一批手稿到达了安德罗尼珂手里,他是罗马“吕克昂”的第十一任主持。如今,关于亚里士多德的作品整理,主要源于此人。


有趣的是,安德罗尼珂所编定的《全集》全部遗失,甚至连一份目录都没能保持下来。准确的说,后世出现的亚里士多德作品,就没办法被全部证实,因为《全集》遗失。换言之,古书上提及了亚里士多德作品,后世也有,这样才能基本确认有这一本书,否则就可能伪造。比如,古代不少书籍提到《竹简记年》,所以尽管此书失传,但却可以确认存在过。


基督教兴起之后,极端排斥异教文化,特别是4世纪罗马宣布基督教为国教之后,希腊哲学就失去了生存空间,亚里士多德的作品几乎不再为人所知。


中国最权威的亚里士多德著作翻译者以及希腊哲学史家苗力田先生确认,从公元6世纪初(当时有学者文章中提及了亚里士多德的几部作品名称)到12世纪,亚里士多德作品无人提及,12世纪之后才突然冒了出来。


直到12世纪初600年间,就没有迹象表明,拉丁语世界还接触过其他亚里士多德著作。12世纪之后......西方通过阿拉伯哲学家阿维洛依重新见到了亚里士多德著作,并从阿拉伯语转译为拉丁语。大约在1255到1278年,绝大部分的亚里士多德著作已有拉丁文本。


让人觉得意外的是,亚里士多德的作品,最终是从阿拉伯传出来的。至于阿拉伯人为何保存了亚里士多德作品,这就不得而知了。


总而言之,用“来历不明”来说明亚里士多德作品,才比较恰当。


以上就是亚里士多德作品的奇幻旅程,经历坎坷旅程,基督教排斥、各种战乱等等,最终亚里士多德作品还能保存300万字,不是奇迹是什么?然而如此奇迹,却又充满了疑问,比如这三个——


第一,没有纸张,亚里士多德需要用昂贵的莎草纸和羊皮纸记录,尤其是莎草纸,这是需要从古埃及进口。1000多万字(全部作品),需要多少莎草纸和羊皮纸?就古希腊城邦规模来说,能不能承受得了?而且,这些“纸张”的保存,更需要一定的条件才行。


第二,没有印刷,仅靠誊抄,最后由阿拉伯人转译后保存了300多万字,怎么看都是一个奇迹。古中国文明一直没有断绝,但春秋战国秦汉的书籍,却已经大量失传或遗散。中国都已如此,何况一个文明早已断绝,且还受到战乱、宗教排斥等影响的亚里士多德作品。


第三,亚里士多德作品流传的过程实在过于奇幻,尤其中间至少有“600年西方学者无人见过亚里士多德的作品”。直到12世纪之后,才突然有了亚里士多德的大量作品问世,在此之前只有少量提及亚里士多德作品的书名。在考古学中,这属于孤证。


显然,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到,亚里士多德的著作的确来历不明,至少没有确凿的证据说明存在过。如果以西方学者对判断中国夏朝存在于否的严谨态度,来判断亚里士多德作品,估计答案只有一个:几乎都是伪造!甚至,亚里士多德存不与否,都值得怀疑。


正因如此,不少学者一针见血的指出: 古希腊文明是伪造的,只是为了拔高西方文明的优越性,亚里士多德的多数作品,其实是后人将罗马帝国的成果,或其他后人的成果,修饰一番之后,归结于亚里士多德等人身上。实际上,亚里士多德的作品多数就是伪书。


其实,如今大家熟知的亚里士多德,实在过于神奇了。亚里士多德是一个百科全书式的科学家,几乎对每个学科都做出了贡献,精通政治学、经济学、心理学、哲学、法律、神学......每一样都有相关著作,中国诸子百家诸子百家比如墨子孔子孟子等,也远做不到“百科全书式”,留下的文字更没有这么多,孔孟留下的文字大约也就不到十万字。而且,亚里士多德还有一个学生叫亚历山大,30岁出头时就灭掉了三个古文明,又是一个奇迹。


可以说,亚里士多德已经不是圣人了,而是犹如神仙一般,仿佛不像人间之凡人。但这种过于夸张,反而会失真,更可能是后人“装潢”出来的。


让人遗憾的是,中国很多学者名人,一谈到中国历史,就显得极为客观,还抱着质疑精神,怀疑这怀疑那,批评这批评那;但一谈到古希腊或西方历史,却没有一丝的怀疑,甚至比西方学者还要坚信不疑。


谢选骏指出:上文不知先秦诸子的个人著作中《韩非子》分量最大,有十多万字,而那完全是写在竹简上的,比希腊人的写法困难得多。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谢选骏:专栏作家是个危险的职业

[《光明日报》资深编辑董郁玉因“间谍罪”被判刑七年](王月眉 2024年11月29日)報道: 2017年,董郁玉在哈佛大学。他在中国政府鼓励与外国人交往的时代开创了自己的事业,但现在,这种交往受到了极大的怀疑。 周五,中国一家法院以间谍罪判处一家主要党报的高级编辑和专栏作家七年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