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贞驹:英国军情五处将其列为“影响力间谍”的原因》(戈登·科雷拉(Gordon Corera)BBC安全事务记者 2022年7月19日)报道:
李贞驹(Christine Lee)经营着一家律师事务所,在伦敦和伯明翰设有办事处。
英国安全部门在今年较早前发出警报,指一名工作地在英国的律师参与了为中国政府而进行的“政治干预活动”。英国军情五处(MI5)公开点名李贞驹(Christine Lee),并在最近前所未有地与美国联邦调查局(FBI)举行一场联合记者会,标志着针对中国安全威胁所采取的做法发生了转变。
当一名议员被召唤到议会安全部门主管的办公室,通常都不是好消息。如果还有军情五处人员在等候的话,事情就更糟糕。而这就是工党议员巴里·加丁纳(Barry Gardiner)在1月13日早上的遭遇。
他被告知,这次会议是关于李贞驹的——一个很久以来他一直当作好朋友的人。她刚刚捐出了大约50万英镑支持他的工作,她的儿子还在他的办公室工作。英国下议院议长不久之后就将正式发出警报。
加丁纳的朋友之后将会被指控,不是特务,而是某种更模糊的东西——一个“影响力间谍”,进行“代表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影响力活动”。
李贞驹与加丁纳的友谊在她顺利通往威斯敏斯特宫的道路上至关重要。她在那里的人脉最终遍及整个政治光谱,到达最高层。她曾与特里莎·梅(Theresa May,文翠珊)和大卫·卡梅伦(David Cameron)会面,还向议员爱德·戴维(Ed Davey,戴宏)的当地党派捐款,当时后者是自由民主党领袖和能源策略大臣。
直至1月13日前的这些事件,焦点不仅是一名女性通往最高政治圈子的路途,还有正在转变中的英中关系——以及安全事务官员越发警惕的信号。在7月初,英国军情五处和美国联邦调查局的首脑在伦敦前所未有地一同露面,公开警告来自中国的威胁。
1月13日并不是安全官员与巴里·加丁纳的第一次对话。李贞驹的捐款最早在五年前被媒体聚集。于是,为什么忽然间要这样公开地发出警告?
MI5已经在逐渐取得一些新的信息,显示流入英国政治体系的钱在中国的真正源头被掩盖了。具体来说,他们相信这些钱是与统战部有关。中共把统战部称为“魔法武器”——不是秘密情报机构,更多是一个影响力机构。它是MI5处长肯·麦卡雷姆(Ken McCallum)在7月6日的演讲中提到的组织之一,说这些是“越来越多耐心操作、资金充足、具欺骗性的行动,以收买和施加影响力”。
虽然在这一次警告中得到最多媒体关注的是加丁纳——他因此有了“北京巴里(Beijing Barry)”的外号——但是MI5的担忧首先不是李贞驹与他的关系,更多的是评估中国正在试图扶植新一代的政治候选人。
多名官员声称,李贞驹参与了一项“播种行动”,反映出中国政府的操作手法——愿意为了获得回报而等上好些年。在没有指名道姓之下,安全事务消息源称,在各大党派内有少量的一批候选人。
在7月6日演讲之后面对记者时,MI5处长还强调了以下的危险:“情况并不总是寻求影响一个国家领导人或者内阁级别的某个人。其中非常惊人的一点是,他们愿意投资在地方级别培养一些有潜力而且正处在政治生涯初期的人。”
美国情报官员也警告,地方官员越来越多地成为中国的目标。
至2021年末,以李贞驹为例,这种危险被评估为足够严重到需要干预。但是,怎么做呢?
“政府和情报机构有情报工具来界定一些正在进行的活动,”现任英国公务行为标准委员会(Committee on Standards in Public Life)主席的MI5前处长埃文斯爵士(Lord Evans)说,“但问题是,当你界定了那些行为之后,你能够对它做什么呢?”
多个月来,官员们一直研究是否有足够证据以任何刑事罪名起诉李贞驹,但都一无所获。
那就只剩下发警告这种做法,公开点名说她是影响力间谍。
这只不过第二次有这一类警告发出。去年夏天,一个波兰人和一个乌克兰人通过邮件联系了约100名议员,表面上是谈论乌克兰国内的极右分子,但其实是为了推动一些对莫斯科有帮助的政策。有关他们活动的警告几乎没有得到任何宣传,但是却使得几十名议员联络议会安全官员寻求建议。
关于李贞驹的警告更加引人注目,因为她在英国的根基更深,而且她的角色绝非秘密。
李贞驹在1974年11岁时从中国来到英国。她说自己在贝尔法斯特的学校是班里唯一的中国学生,曾经受到过言语霸凌。
她在1990年创建了自己的律所,位于北伦敦的一个狭小办公室,专攻移民问题,包括与中国有关的庇护申请和工作签证。这让她与中国大使馆取得联系,从而使她在2008年成为大使馆的法律顾问。她之后成为北京的国务院侨务办公室法律顾问,该办公室在2018年成为统战部的一部分。她又曾在其他组织推广中国与海外华人社区之间的联系。
李贞驹目前未有公开置评,也没有回应BBC的采访请求。
在1月的警告发出后,巴里·加丁纳说,他“好些年来”与安全部门“开诚布公谈论”过他与李贞驹的联系,而且他没有被告知要停止与她联系。他说,他对给他办公室的捐款“完全透明”——全部都与议会的议员财务利益登记处(Register of Members' Financial Interests)作过适当申报。
在艾克斯特大学(The University of Exeter)研究中国影响力的马丁·索尔立(Martin Thorley)表示,他在五年多以前注意到李贞驹的角色,“这并不是特别隐蔽的。如果你看得懂中文,很可能就能从中文那边看到当中的联系。”他说,到2019年,他看到更多来自中国的报道,关于她与统战部的联系。那一年,她还被拍到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同框。
中国央视播出的画面显示,2019年,李贞驹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曾握手。
李贞驹公开以中英关系使者的身份行事。她在2009年中国全国人民政协会议上说:“在中国提升海外华人的声音不仅对已经在国外扎根的华人群体有利,也会让中国通过千千万万在海外工作和生活的华人而拥有自己的国际声音,同时维持着他们与中国的联系。”
李贞驹还成为了历来低调的华人群体的代言人,让他们在英国政治生活当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主要的工具是2006年成立的英国华人参政项目(British-Chinese Project)。它举行活动和组织去中国的出行团。参与者当中有一些后来会成为议会和地方政府候选人的人士。她支持有中国背影的候选人参政的角色,远不是秘密。
李贞驹影响力一个关键的渠道是英国跨政党国会中国事务小组(APPG)。议会安全事务总监阿莉森·杰尔斯(Alison Giles)在最近有关APPG的标准委员会报告中举证说,李贞驹在设立这个小组过程中“起过作用”。巴里·加顶纳是该小组的主席,而李的英国华人参政项目则扮演前者的秘书处。
MI5的警告中特别提到的关注是,尽管英国跨政党国会中国事务小组已经解散,但还是有计划设立新的小组。“APPG是接近议员的一条特别有吸引力的通道,”阿莉森·杰尔斯作供时说,批外部组织有能力提供财政和秘书支持,令这些组织成为“被情报官员看作既有吸引力又能够接近的目标”。
据BBC所了解,李贞驹的人脉超出了议会,到达商界。她帮助在2019年1月促成中国通讯企业华为(Huawei)和一个找生意的政治游说机构之间的会议。其中一个在该游说机构工作的人是前保守党议员尼尔·卡迈克尔(Neil Carmichael),他曾在教育议题上与李贞驹合作。
但是,中国干预的具体事例仍然很难找到。一个政府试图影响另一个政府的事很常见——问题出现在当它是隐秘发生的,而且一个政府被认为是有敌意的时候。
一些人在想,李贞驹的警报是不是一个有用的方式,可为目前正在议会流程中的新国家安全立法提供充分理由。假如通过,它将会给安全部门新的权力,来打击干预——但是一些渠道,比如政治捐款和APPG等,仍将会是主要由议会和各政党自行应对的事情。
英国MI5与美国FBI首脑联手警告中国是“最大的长期威胁”
马丁·索尔立指出,中国意图在英国的核能项目中担当更重要的角色,是中国对英国公共生活“长线博弈”的关系方面之一。另一些人则说,影响力可以是隐密的——包括关于香港或者台湾哪些问题要问,哪些不问。
但是,既然李贞驹在英国政界活跃了超过15年,而且都如此公开的时候,为什么MI5和议会当局要这么长时间之后才行动呢?
安全部门消息源表示,她的活动性质随着时间推移越发明显。但是他们承认,政府事务优先级的改变是另一个原因。在卡梅伦和乔治·奥斯本(George Osborne,欧思邦)大谈英中关系“黄金时代”的时候,公开警告根本不会发生,一名安全官员说,当时根本没有这种意欲。
MI5还需要克服自己的谨慎。
多年来,这个组织都不愿意碰政治——一部分原因是1980年代保守党政府曾施压调查工会等左翼组织的历史遗留问题。最近,议会的情报和安全委员会则会对MI5不调查俄罗斯对2016年英国脱欧公投的干预或者一些政治捐款者身份表示震惊——这是该组织谨慎的另一个迹象。
MI5近年的焦点从恐怖主义转移到政府威胁——不过其中最迫切的是俄罗斯,而不是中国。
MI5在过去三年针对中国活动的工作翻了一倍——而且会再度翻倍,这是肯·麦克雷姆在7月6日的演讲中说的。但是一名前情报官员相信,这当中的起点很低。
还有政治与安全事务互相冲突的风险。
各个政党到底有多想让安全部门到处出动审查捐款和捐款者,或者对候选人进行背景调查?而且,当选举到来的时候,还有一种风险是情报会被政治化——就像最近在澳大利亚所发生的那样。该国的外国情报部门主管在2月不寻常地提出公开警告,一名不知名人士被指“与一个外国政府有很深的联系”,并且担当“操手”资助一个潜在的议会候选人。
一名商人后来被点名,指其利用在澳大利亚的议会特权。他回应形容该指控“毫无根据和鲁莽”,表示他“在澳大利亚的民主选举程序干预中从未有过参与或者利益”。
不过,随着大选临近,对中国介入的指控甚嚣尘上,有些人指参选者中有人有北京的支持。
对特定群体的针对也可能会制造敌意和怀疑——这是FBI“中国行动计划(China Initiative)”的批评者们提出的说法,该行动调查学者与中国有关联的指控。在英国,对李贞驹的警告在华人社区当中激起了有关“政治迫害”的讨论——妨碍了更进一步沟通合作的努力。
无论李贞驹本身的目的是什么,另一些人都可能是真诚地想要推进华人群体的参与。马丁·索尔立说:“这令人伤心,因为毫无疑问我们需要更多地参与。”
中国驻伦敦大使馆要求BBC查询其在1月发布的声明,当中说:“中国历来奉行不干涉别国内政原则,中方没有必要、也不会去‘收买’外国议员,中方坚决反对一些人捕风捉影,对英国的华人群体进行抹黑、恐吓。”
谢选骏指出:英国和共产党要好的时候,什么都好,可以说是沆瀣一气,白送了香港不算,甚至背叛了美国,去大力支持“亚投行”和“一带一路”的工作。现在不想和共产党好了,就翻过头来调查自己以前大力支持放纵的勾当……由此可见,英国的法律也是橡皮图章,也是要服从政治需要的一块口香糖。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