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谢选骏全集

2024年8月25日星期日

谢选骏:达·芬奇的畫作《救世主》明明是個假古董


“4.5亿美金的达·芬奇《救世主》是真是假?牛津大学马丁·肯普教授解开争议谜团”(2023-09-16)報道 :

编者按:2017年11月15日,《救世主》一画在纽约佳士得拍卖行以4.5亿美元的价格落槌成交,一举成为“史上最贵”画作。该画曾一度被认定为达·芬奇的学徒绘制的仿作,1958年流入市场时,仅以45英镑的价格转手。可以说,这件作品的真实面貌已被艺术市场扑朔迷离的交易以及各种花边新闻所淹没,而随着一系列有关作品的研究与修复工作完成,世界各地的学者们积极地参与到关于画作真伪的讨论之中。作为达·芬奇研究的专家,牛津大学艺术史荣休教授马丁·肯普是参与讨论的重要一员。


达·芬奇是否创作过《救世主》?《救世主》绘制完成之后去向何处?佳士得拍卖的《救世主》是达·芬奇的真迹吗?


2023年9月16日晚17:00—18:30,佳作书局将荣幸地邀请肯普教授,基于他半个多世纪以来的达·芬奇研究成果,以线上讲座的方式,从《救世主》的收藏、鉴定与修复情况出发,就画的真实面貌带来一次权威、专业的深入解读。


讲座信息


达·芬奇的《救世主》:迷失在争议中(Leonardo’s Salvator Mundi: Lost in Controversy)


主讲人 Speaker


马丁·肯普 教授


Professor Martin Kemp


北京时间 Time


2023年9月16日(周六)17:00—18:30


Sept. 16, 2023, 17:00—18:30 GMT+8


讲座语言 Language


英文中字(双语PPT)


English (with bilingual PowerPoint)


马丁·肯普教授是世界知名艺术史家、策展人,英国国家学术院院士,牛津大学艺术史系荣休教授,也是达·芬奇研究的权威学者。他曾在英国的剑桥大学与考陶尔德艺术学院学习自然科学与艺术史。曾执教于英国沃尔夫森学院、格拉斯哥大学及圣安德鲁斯大学等。因其自然科学的学术背景,肯普教授注重以更为理性、科学的视角进入艺术史研究——这与达·芬奇在艺术与科学之间的探索有着惊人的耦合。


肯普教授著作等身,在达·芬奇研究、文艺复兴艺术史、艺术与科学等方面发表过大量著述。他曾在权威学术期刊《自然》(Nature) 上发表文章,并对确认2011年新发现并修复的油画《救世主》(Salvator Mundi) 为达·芬奇之作起到了关键作用。此外,他还在英国国家美术馆等重要艺术机构策划了多场与达·芬奇相关的大型展览。他的研究主题还包括艺术与科学中的可视化,尤其在解剖学、自然科学和光学领域。


肯普教授曾获得诸多艺术机构授予的荣誉和头衔,其中包括艺术史学家协会主席、《艺术史》编辑委员会主席、爱丁堡格雷姆·穆雷美术馆主席、苏格兰皇家学院历史教授、英国科学史学会理事会成员、国际艺术史委员会成员等职务;获得皇家艺术学会会员、苏格兰皇家学院历史荣誉教授、苏格兰皇家建筑师协会荣誉会员、英国学院院士、爱丁堡皇家学会研究员、英国学院沃尔夫森研究教授、剑桥大学唐宁学院荣誉院士、美国艺术与科学学院海外成员等多项荣誉头衔。


相关背景


达·芬奇和《救世主》:真伪与救赎


2017年11月15日,纽约佳士得拍卖行以4.5亿美元之巨额,拍出当时鉴定为莱奥纳多·达·芬奇真迹的《救世主》。即使在不考虑通货膨胀的情况下,这幅基督半身像也将抽象表现主义画家威廉·德库宁于2015年创下的拍卖纪录再提高一亿美元,一跃成为历史上最为昂贵的艺术品。不过,关于这幅画作的争论并未随着拍卖结束而划下句点。在接下来的风波中,全世界的眼光,无论专业与否,又都回到一个最基础的问题上:它是达·芬奇的真迹吗?


这是一个看似简单却极为复杂的问题。在马丁·肯普教授为我们提供他的专业见解前,我们不妨将这个问题重新解构一番。


《救世主》(Salvator Mundi),达·芬奇(?)木板油画,65.6 x 45.4 cm,约1500年


第一个问题,“真迹”意味着什么?


关于文艺复兴时期画家工坊的研究表明,一件拥有艺术家署名或其标志性风格的画作并不代表它一定由画家本人全力完成,而“大师”一名的背后往往代表着其学徒与工匠在不同程度上的协助。


例如,在韦罗基奥(Andrea del Verrocchio,1435—1488)完成于1475年的《耶稣受洗》中,左手边的卷发天使便是由当时仍是学徒的达·芬奇所完成,而多数学者相信工作室的其他学徒还参与到了对背景山石和天空的绘制中。


因此,在一件艺术品的完成、销售与展出中,无论过去与现代,“物勒工名”所记述的不过是一整个创作过程中的一环。换句话说,与其究其“真假”,或许不如辨析一名画家在创作中所占的百分比。


韦罗基奥、达·芬奇《耶稣受洗》,1475年,木板油画,乌菲兹美术馆藏


第二个问题,我们如何得知达·芬奇是否创作过这件作品?


目前看来,似乎没有任何确凿记录表明达·芬奇曾于某时某地受某人之托创作过这幅作品。不过现存英国王室的达·芬奇手稿以及一系列拥有相同构图的临摹版本证明历史上一定存在过一份被用于学习和观察的“原本”。


波希米亚版画家温思劳斯·霍勒(Wenceslaus Hollar,1607—1677)于1650年的翻印版画便是最好的印证。在其作品下方的题字镌刻中,霍勒清晰地注明其为翻印“自莱奥纳多·达·芬奇的原作”。


温思劳斯·霍勒,《救世主》,版画,1650年,现藏于多伦多大学托马斯费雪善本图书馆


第三个问题,这幅《救世主》在绘制完成之后去向了何处?


在离开意大利北部的兵荒马乱之后,达·芬奇于1516年进入法兰西国王弗朗索瓦一世(François I,1494-1547)的宫廷服务并卒于昂布瓦斯。学者卢克·赛松(Luke Syson)认为这幅画极有可能是在这一时期由达·芬奇带入法兰西宫廷,再暨由1625年英法联姻进入英王查理一世(Charles I,1600-1649)的收藏。


作为鲁本斯(Peter Paul Rubens,1577-1640)和凡·戴克(Anthony van Dyck,1599-1641)的赞助人,查理一世是十七世纪当之无愧的顶级藏家。


在其众多的意大利艺术品收藏中,学者们也的确找到了一条写有“莱奥纳多所绘基督像一幅,价值三十英镑”的记录。在接下来的两百年中,类似的书面记述也都表示曾有一件所谓达·芬奇基督像在英国宫廷与上层贵族间流转。


第四个问题,我们如何能够证明历史上存在过的达·芬奇的《救世主》便是如今在佳士得创下拍卖纪录的失落珍宝呢?


20世纪以后,摄影技术的出现极大地便利了学者们对画作溯源的考据。佳士得的画作可以追溯到一张拍摄于1912年伦敦里士满的照片,不过它当时的拥有者赫伯特·库克(Herbert Cook)爵士对于这幅作品的辉煌过去似乎一无所知。


这张照片虽然将此画与伦敦上层社会再次联系在一起,然而并没有影响这件《救世主》被认定为达·芬奇的学徒鲍查菲奥(Giovanni Antonio Boltraffio,1466/67—1516)绘制的仿作。因此,当这幅作品于1958年再次流入市场时,仅以45英镑的价格便再度转手他人。


库克爵士丰富的艺术收藏曾陈列于其宅邸Doughty House


2005年是这幅画作自问世以来最关键的一年。虽然仍被当作是学徒的仿作,来自纽约的收藏家亚历山大·帕里什(Alexander Parish)与罗伯特·西蒙(Robert Simon)在美国新奥尔良以1175美元的价格拍下这幅作品。


考虑到这幅作品或为原作的可能性,两位藏家将其交付于纽约大学与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并启动了对此作的一系列研究与修复。


这一系列繁杂的过程包含对画作表面光油的替换,多余图层的去除,色彩及其他成分的取样分析,虫蛀部分的清理,以及修复性重绘等。


《救世主》的修复工作由纽约大学美术学院修复中心的修复师Dianne Dwyer Modestini完成


自此时起,世界各地的学者们也积极地参与到关于画作真伪的讨论之中。其中的知名人物包括牛津大学艺术史教授马丁·肯普,时任伦敦国家美术馆策展人卢克·赛松,以及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策展人基斯·克里斯滕森(Keith Christiansen)等。


在长达5年的修复工程完结后,2011年底,这件作品来到伦敦国家美术馆参与"莱奥纳多·达·芬奇——米兰宫廷画家(Leonardo da Vinci: Painter at the Court of Milan)”一展,被标明为达·芬奇真迹,作为第71号展品展出。


在接下来的数年中,不同的收藏家与博物馆也先后加入了对这幅遗珠的争夺。仅五年时间,这幅作品便由苏富比竞拍出的7500万美元成交价跃升至1.27亿美元,由俄罗斯富豪德米特里·雷波诺列夫(Dmitry Rybolovlev)购入,最终又在纽约佳士得创下了4.5亿美元的拍卖记录。


伦敦国家美术馆“莱奥纳多·达·芬奇——米兰宫廷画家”展览海报


这场风波在达·芬奇的极高辨识度与其作品价值的争论中持续发酵。在各个领域的专家们被接连牵扯入舆论漩涡的同时,记者们发现人们甚至无从知晓这位新晋拥有者姓甚名谁,只知这幅作品前往某位中东王室的官邸后便再无声息。


在如今文艺复兴艺术史的研究中,一件作品真伪往往不是学者们探讨的主流。并非因学者们不再关注作者与其作品本身,而是大家更倾向于去思考一件艺术品所承载的超越其物质性的价值,以及我们如何在当下的时代去理解一件艺术品存在的意义。如同这幅《救世主》在十余年间从1175美元摇身一变为4.5亿美元一样,真假固然重要,然而因其价值所引发的争论也为学者们提供了一个集中梳理艺术家生涯与档案的罕有机会。


对于莱奥纳多·达·芬奇这种存世油画作品不足二十件的艺术家来说,一件从未被研究过的“新作”无疑会丰富我们对其风格和发展的认识,而对于其创作和流转资料的发掘则能进一步帮助我们了解潜在的赞助人,以及不同时期的艺术收藏模式;在挖掘真相的过程中,研究者还会收集一系列的资料用于解释一幅绘画曾经的用途和展陈。我们所见的艺术史总是在这些争论与研究中逐步拼凑而显现。


正因如此,我们不妨再回到第一个问题去思考“真迹”的含义与价值。毕竟,坐在电子屏幕前的观众席中,我们不过是一个个不谈论拥有与财富的欣赏者。那么,在观点奔流的寻真究伪前,我们又会如何被展墙上一张带有作者名称的展签所改变?


谢选骏指出:人説“达·芬奇《救世主》”——“这一系列繁杂的过程包含对画作表面光油的替换,多余图层的去除,色彩及其他成分的取样分析,虫蛀部分的清理,以及修复性重绘等。”——我看,這不等於是在製造一件“中國式的假古董”了嗎?


“达·芬奇《救世主》:《深度解密:达芬奇《救世主》卖点、真相和秘密究竟何在?”(Ben Davis, 译:Elaine,2017年11月16日)報道:


所有迹象都表明:即将在佳士得上拍的那幅看上去有些令人略有些毛骨悚然的李奥纳多·达·芬奇画作《救世主》(Salvator Mundi),可能是近期最能有力说服我们正生活在一个末世时代的作品了。


《圣经》中,耶稣和他的使徒们资产共享,但如今这张将耶稣描绘成“救世主"形象的画作最终将成为私人财富,而估价可能达到令人难以置信的1亿美元作为一个失衡社会的象征(编者注:文章是在拍卖之前发表,所以这里仍然为估价),《圣经》中受万人崇拜的金牛犊在价值上亿美元的“救世主"面前可能也算不上什么了。


“骆驼穿过针眼,都比一个有钱人进入上帝的国土更为容易,"(马太福音 19:24)。这也许不假——不过有钱人至少可以凭借“最后一件为私人所有的达芬奇作品"买到一种世俗间的永生。


天知道这件《救世主》最后会落入谁的手中,公共机构还是私人收藏?我希望这张画最终能属于一个大家都能看到它的地方,毕竟这是一件充满着怪异和神秘氛围的佳作。


据传这幅肖像画创作于1490年代晚期至1500年代早期之间,画中的人物乍看一下亦真亦假。耶稣脸上的表情让人有些不知所措、无法参透的意味,而这几乎就让这幅画获得了一个时髦的市场营销美名“男版蒙娜丽莎"。这是一个非常符合自然主义的描述,没有皇冠或是中世纪艺术的传统金色光环,而是把耶稣描绘成一个人类。然而他的脸部看上去又像是漂浮在一阵烟中,下巴处就开始变得模糊不清。这样的方式也暗示着一些基督教中如“面纱圣维罗妮卡”这样经典的“神圣之脸”的幻影。


画中人物的脸部特征可以明显看出来是人类,但又有些许来自外星球的感觉。毫无疑问,其中一部分的原因是由于画面中的各种细节都遵从了达·芬奇最钟情的数学“黄金分割"技巧,形成了整个构图。


由于《救世主》的复制版所处可见,所以人们很早以前就知道达·芬奇画了一张非常重要的耶稣画像。而现在的这张画,其存在的最早确凿记录是在它进入了英格兰查尔斯一世的收藏。 


这些君主们希望通过拥有这样一件出色至极的艺术品来洗刷自己的罪孽,但事实是:查尔斯一世未能如愿,他在1649年因叛国罪而被砍头。他留下的那些珍贵的文艺复兴时期艺术作品都被当时的联邦政府卖出以偿还他欠下的债。这也是《救世主》内在的一种象征意义。


从那以后,达·芬奇的这张画经历了不少曲折。尽管如今尚未定论,但这幅像鬼魂般加利利人的画作由于面容之扭曲,有很长一段时间都被认为是达·芬奇的一位追随者所作。部分原因在于画作之后经历了一次不幸的画蛇添足:一位不知名的修复师可能认为达芬奇原画中的人脸作为上帝之子显得气势不足,就往上添加了一小撮胡子以及略显狡猾的脸部表情,使得耶稣看起来倒像是一个想要蒙混进酒吧的未成年人。1958年,那幅作品在苏富比以45英镑售出。


直到2005年纽约艺术经纪人Robert Simon才重新发现了这张画,便立马开始将它转变成了一张真正失而复得的“达·芬奇"画作的状态。2011年伦敦国家美术馆的“李奥纳多·达·芬奇:米兰宫廷里的画家"展览中,这件作品才真正和公众见面,并吸引了无数人争相观看。 


没有人每天都会发现一件新的达·芬奇绘画。他可能是世界上最有名的艺术家,而且他的画作并不多。无论你相信与否,为这幅引人注目的作品预估1亿美元的拍卖价已经有些低于市场的期盼。2012年,《美国艺术》杂志引用了一些匿名业内人士的话,表示它此前已经被两次带到各大美术馆,而2011年的BBC纪录片《达·芬奇:遗失的财富》(Da Vinci:The Lost Treasure)提到了一个1.25亿英镑的估价,也就是约2亿美元。


但最终没有一家博物馆能出得起这笔巨资,或者说没有一家博物馆想要这件作品,所以它最终只能走向了拍卖行。


《救世主》糟糕的作品状况使得有些潜在卖家也出现了犹豫,尤其是博物馆方面。根据这幅画的首席修复师Dianne Dwyer Modestini所说,画面所覆盖的胡桃木板大部分已经被蛀虫侵蚀。一些照片显示了画作在清洗后但尚未修复前的状态:画中的耶稣看上去像是被闪电击中,一道裂口划过人物胸口的中央,然后转向了耶稣的左脸,将画像分成了两部分(拍卖图录中,你可以在第66页左下方找到那张照片)。 


由于画的这两部分已经无法再平整地合在一起,很明显有人尝试用某种刀将边缘锉平,刮去了整块颜料,甚至有些刮到只留下“新鲜木板"的程度,其中包括耶稣左边那团美丽的卷发——这也是达芬奇的标志性特色。尽管达芬奇的原作还是以较好的状态保留了下来,但是许多精巧的细节部分以及错综复杂的设计已经被磨去了不少,所以这些只能通过修复师Modestini根据各种依据进行猜测修复。


为了弄清这幅作品的价值,我仔细研读了2014年选集《李奥纳多·达·芬奇的技术实践:绘画、手稿和影响》(Leonardo da Vinci's Technical Practice: Paintings, Drawings and Influence)中Modestini的那片关于《救世主》修复的详尽论文。尽管她在文中详细说明了为何修复这么一件“危险但又美丽的作品"需要克服让人万分痛苦的根本问题,但同时也列举了这幅肖像画中那些无与伦比的特征仍被完好保存的例子,比如达芬奇原作中带有的那种魔法般的光芒依旧在画中闪耀。


那些对这幅画的真伪性依旧持怀疑态度的人,则把重点放在了象征耶稣对世间统治的水晶球。他们认为画中的水晶球并没有真实地折射出其背后的图像,而精于光学研究的达·芬奇应该会在这方面处理得更好。


实际上,画作对于这个水晶球的描绘还是相当细致的,甚至包括了它的不完美之处。因此有一个相反的观点认为这颗水晶球不自然的特性,其实是传递出耶稣并非尘世间人类的一个细小环节之一。如果你愿意的话,也可以想象成水晶球混合了现实和幻想两种不稳定的特性,微妙地隐喻着耶稣作为神和人类的双重特征。 


我这里说“如果你愿意的话”是因为这些狂热的粉丝猜想也是属于达·芬奇狂热症的一部分。事实上,达·芬奇能够达到这样如神一般存在的地位只有一半是因为其作品的出色。另一半则是因为媒体为他戴上了神级的文艺复兴天才的光环,比如《艺术家的生活》(The Lives of the Artists)、《达·芬奇密码》(The Da Vinci Code )以及BBC 疯狂的儿童节目《李奥纳多》,节目中这位文艺复兴超人的能力还被加上了跑酷这一项。


佳士得很清楚观众们更为着迷的是达·芬奇那些奇妙的想法,而不是他真正却相对老派的文艺复兴大师级的技法。有一种说法是《救世主》可能会在一场当代艺术拍卖上和安迪·沃霍尔的画作《60幅最后的晚餐》一起拍卖。当你自行考虑后就会发现,沃霍尔作品代表的就是最至高无上的艺术是如何在当代语境下成为毫无深意的品牌。


《救世主》的拍卖画册中甚至还有专门一章叫做“第一幅最后的晚餐:Mona Mania的开始",讲述了围绕达·芬奇产生的媒体疯狂追捧的现象。《蒙娜丽莎》永恒的至高地位,其实是在1962年广受欢迎的的美国巡展中得到巩固的,而佳士得这次也尝试用《救世主》的路演来策划一场相应的媒体活动,此外还有一个略显奇怪的广告(专属的@thelastdavinci Instagram账号上推送的),主要呈现了一个隐藏摄像机拍下的观众们如何被这件画作所震慑住的画面。


《蒙娜丽莎》北美巡展时的图录引用了沃霍尔当时的评论:“为什么他们不让人临摹一幅然后把临摹的送来就行了,没人看得出区别。”鉴于拍卖行所卖的这幅作品也是经由很多道装饰的工序修复完成的,这样的引用倒也挺能说明些什么。总的来说,你绝对会为一部分由绘画本身另一部分是故事所组成的作品买单。


然而值得承认的是达芬奇确实有他的特别之处,不仅是作为一个画家而是一个媒体对象。我们有理由说达芬奇就像是一块屏幕,很好地反映出了现代想象中那种更狂热、更神秘、更痴迷于阴谋论的一面。


我们会把意大利文艺复兴和英雄式的天才艺术家诞生联系在一起,然而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和现在完全不同,并没有将艺术视为一种个人表达——这是从浪漫主义衍生而来的结果。另一方面,达·芬奇在我们的印象中是一个艺术技法高超又富有远见的人,然而他的那些象征意义从现代的角度来看并不是他自己的创造或特色。他似乎是受到法国皇家委托才创作了以耶稣为主题的《救世主》;而他所有那些经久不衰的视觉象征手法则是巧妙综合了各种传统的隐喻。


如果没有了个人英雄主义色彩的意味,这就是一幅乏味的旧时宗教艺术作品;而如果除去深奥难懂的象征意味,你也不会疯狂地将画中的每个细节都看作一种符号,蕴含着更高级的超自然意义。达·芬奇就和他笔下的耶稣一样,立刻就会和我们没什么区别,或者只是有一些超然。


达·芬奇《救世主》的局部细节图。图片:Ben Davis

达·芬奇《救世主》的局部细节图。图片:Ben Davis


尤其是在《救世主》中,有着非常传统的象征手法的使用。比如,耶稣竖起三根手指意为祝福的手势,代表着三位一体。但是更为神奇的是“3"映射到水晶球中,就成为了那三个奇怪漂浮着的光点。


我从报告中还了解到耶稣披肩的两条肩带交叉点上的八角星也有很重要的含义,因为“8"代表着耶稣复活的八种可能性解释。


耶稣衣服上那些精致的编织则是达·芬奇自己的创造(他有可能受到了伊斯兰图案的影响),设计的巧思最终形成了一条完整连续的金线。这个无限的结,无论是在这幅画中或是其他文艺复兴艺术作品中都代表着永恒的含义。


因此,还有一个更极端的理论提出:如果细看耶稣交叉的披肩,在耶稣的右肩附近原本应该是优雅地垂坠的布料出现了褶皱的痕迹。这看上去像是一道很深的伤口,所处位置应该是耶稣在受难时被罗马士兵用长矛刺穿身体的地方。


这个处理略显奇怪的皱褶明显是达·芬奇那幅《救世主》红色粉笔习作的一部分,而那幅习作现在属于温莎城堡皇家图书馆的收藏(在一本1983年的书中,Joanne Snow-Smith提出了“隐藏的伤口"的理论,试图证明另一版本的《救世主》画像才是真正达芬奇的原作;那件原属于Marquis de Ganay收藏的作品更清晰地呈现了和温莎城堡中的习作所相似的皱褶。


但既然我们现在要将达芬奇无限神化,那就让我抛开丹·布朗的《达芬奇密码》,向大家展示我的《救世主》版本同人小说。


Modestini写道,将画作分成两半的那道裂缝其根源是在作为画板的胡桃木板上的一个结。达·芬奇将隐藏的伤口就放在了这个结的附近,旁边就是位于耶稣肩带交叉点上的八角星(代表着耶稣复活)——这也就是所谓的“永生的披肩"。


换言之,画作上出现的尘世间的破损,其来源正是从象征着耶稣不朽之身的正中心所引发的。


不过一幅赋予了耶稣肉身、又注定将自行毁坏的画作,应该最能捕捉到耶稣作为凡人并为人性的罪恶赎罪而死的精髓了吧。当然,这也是神一般的达芬奇像预言家诺斯特达拉姆斯(Nostradamus)一样自己的绘画中为我们留下了这样的预言信息。


画中人物的脸部特征可以明显看出来是人类,但又有些许来自外星球的感觉。

画中人物的脸部特征可以明显看出来是人类,但又有些许来自外星球的感觉。


因此,那些要在佳士得拍卖上跃跃欲试的竞拍者们要记住了:当拍卖师落槌,《救世主》经由一笔罪恶的金钱被交易到他人之手时,我们可以期待洛克菲勒中心上方的天空像画作本身一样被撕裂成两半,向人世间浇上一场大雨。接着,更大的一把拍卖槌会落在那些掩盖了耶稣的苦难,并把它当作自己战利品的罪人们身上。


谢选骏指出:人説——“达·芬奇《救世主》:《深度解密:达芬奇《救世主》卖点、真相和秘密究竟何在?”——我看這些狡猾的評論家兩面三刀,就是不敢明説“达·芬奇的畫作《救世主》明明是個假古董”,只是因爲害怕丟掉自己的飯碗甚至性命。因爲那樣,就斷了僞造集團的財路了!尤其考慮到,出價四五億美元的購買者們,是一些阿拉伯恐怖集團的冤大頭,如果“囯王的新衣”讓他們下不了台,那就可能死於非命甚至秘密分尸地伺候了!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谢选骏:专栏作家是个危险的职业

[《光明日报》资深编辑董郁玉因“间谍罪”被判刑七年](王月眉 2024年11月29日)報道: 2017年,董郁玉在哈佛大学。他在中国政府鼓励与外国人交往的时代开创了自己的事业,但现在,这种交往受到了极大的怀疑。 周五,中国一家法院以间谍罪判处一家主要党报的高级编辑和专栏作家七年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