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谢选骏全集

2021年5月13日星期四

谢选骏:光线弯曲是一种视觉错误



《爱因斯坦世纪:爱因斯坦的四大错误》(2015年11月22日 《环球科学》)报道:


和所有人一样,爱因斯坦也犯过错误。和大多数物理学家一样,他有时把这些错误写入论文发表出来。对于我们中的大部分人来说,误入歧途的事很容易遗忘。但对于爱因斯坦,即使是错误也是值得一提的。通过这些错误,我们可以看出爱因斯坦的思想经历了怎样的发展过程,关于宇宙的科学观念随之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爱因斯坦的错误也为前沿发现带来了挑战。在推进人类知识的极限之时,我们很难知道写在纸上的理论是否与真实现象相符,也很难知道激进的新想法究竟是会带来更深刻的认识,还是会不了了之。


多年以来,爱因斯坦——大胆地重新了定义空间和时间的人——低估自己的发现并在事后批评自己的次数多得有点惊人。今天,宇宙学中三个蓬勃发展的领域均建立在他曾误判的想法之上 :引力透镜、引力波和宇宙的加速膨胀。


引力透镜


在引力透镜的问题上,爱因斯坦的关键错误是轻视了自己的一个最重要的成果 :光会在引力场中弯曲。1936年12月,爱因斯坦在《科学》杂志(Science)上发表了一篇题为《恒星通过引力场偏折光线的类透镜行为》(Lens-Like Action of a Star by the Deviation of Light in the Gravitational Field)的短文。这篇文章以一种现代学术论文中不可能找到的方式开头:“不久以前,R·W·曼德尔(R.W.Mandl,一位捷克工程师)拜访了我,让我把在他请求下进行的一点计算的结果发表出来。这篇短文实现了他的愿望。”这个“一点计算”探讨了引力导致光线极端偏折的可能性。


对于爱因斯坦来说,很容易就可以证明,如果天体质量足够大,且来自这个天体后方的光线与它的距离足够近,那么这些光就可以被引力强烈地扭曲,从而可以汇聚到一起,产生远方天体放大或者多重的像。这种效应与光线通过透镜时的弯折类似,故得名引力透镜。引力透镜已经发展成为了现代宇宙学中最重要的观测工具之一,因为它提供了一种得到宇宙中质量分布的方法,甚至对不可见的物质也能奏效。


然而,爱因斯坦没有意识到引力透镜效应的强度和重要性。相反,他在1936年的文章中得出结论,光线经过临近恒星时形成的多重像之间的间隔太小,实际上是分辨不出来的。毫无疑问,这可以解释为什么他文章的引言会如此自谦。严格地说,爱因斯坦的结论是对的,但是他显然没有意识到恒星不是唯一能导致光线弯曲的天体。


考虑到引力透镜对其科学声誉的重大影响,爱因斯坦的健忘就更令人惊奇了。光线被大质量天体弯曲是广义相对论的一个关键性的观测预言。在1919年,物理学家亚瑟·爱丁顿(Arthur Eddington)领导的一个远征队观测了日食,确认经过太阳的星光正如爱因斯坦所预言的那样发生了弯曲。这个广义相对论得到证实的新闻出现在了世界各地报纸的头版上,英国远征队在一战末期证实德国科学家工作的戏剧性情节无疑也助长了公众的兴趣。爱因斯坦很快获得了无与伦比的科学知名度。


故事还有另外的插曲。爱因斯坦在1912年已经计算了同样的光线弯曲。那时,他同样没有意识到自己的结果在宇宙学中的重要性。更糟糕的是,他犯了一个近乎灾难性的数学错误:他使用了一个早期版本的广义相对论进行计算,得出引力造成的光线偏折程度只有真实值的一半。当时,有研究者已经计划组织考察队,在1914年日食期间寻找太阳造成的光线弯曲,不过这个计划被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打断了。这次观测未能进行对于爱因斯坦而言是幸运的。如果这次观测成功进行,那么爱因斯坦新引力理论的第一个预言就会和观测数据不符。无法预料这将如何影响他的生活以及之后的科学史。


在1936年的文章发表之后,爱因斯坦给编辑写了一封信,错误评价了自己的研究:“谢谢您帮忙发表这篇小文章,这篇文章是米斯特·曼德尔从我这里榨取出来的。它几乎没有什么价值,但它会让这个可怜的家伙感到高兴。”加州理工学院的天文学家、脾气暴躁但绝顶聪明的弗里茨·兹维基(Fritz Zwicky)在爱因斯坦发表文章几个月之后投稿到《物理评论》(Physical Review)的一篇文章中尖锐指出,爱因斯坦所忽略的是,恒星结合起来可以形成星系。兹维基指出,单独恒星产生的引力透镜效应或许太弱而观测不到,但包含千亿颗恒星的大质量星系造成的引力透镜是有可能观测到的。


兹维基于1937年发表的篇幅仅有一页的论文极为成功。在这篇文章中,他提出了引力透镜的三个用途,预言了天文学家在接下来几十年中设法实现的几乎所有应用:检验广义相对论、使用星系的引力透镜放大本来看不到的遥远天体,以及用引力透镜测量宇宙中最大尺度结构的质量。兹维基错过了第四个,后来被证明同等重要的应用,即用星系的引力透镜在最大尺度上探索宇宙的几何结构和演化。谈到对某种计算重要性的低估,很难想象物理学中还有比这更严重的例子了。


引力波


在引力波(时空涟漪)的问题上,爱因斯坦很早就意识到他的理论暗示了引力波的存在,但一段时间后他收回了自己原本正确的论断。今天,探测来自黑洞碰撞和恒星爆发,或来自暴胀时期(大爆炸后紧接着的一个极快速膨胀的时期)的引力波有希望打开新的窗口,帮助物理学家更好地探测宇宙。


爱因斯坦在1916年完成广义相对论后不久,就预言了引力波的存在。尽管引力波背后有很复杂的数学,但是他的推导思路并不复杂。根据电磁学定律,如果我们来回移动电荷,那么就制造出了振荡扰动。这种振荡将表现为电磁波,例如光。类似地,如果在池塘水面来回移动一块鹅卵石,那么就制造出了水波。爱因斯坦已经证明了物质会令空间弯曲,故运动物质应该可以产生类似的、空间本身的振荡扰动。不过,他随后开始怀疑这样的扰动在物理上是不是真实存在。


爱因斯坦在1936年提交给《物理评论》(发表了兹维基的引力透镜文章的著名学术期刊)的论文中宣布自己的想法有所改变。他如何犯了这个错误以及之后如何发现自己错误的故事近乎滑稽。此时,他已经在三年前从德国移居到了美国,但他显然还没有适应新世界的行事方式。在投出题为《引力波是否存在?》(Do Gravitational Waves Exist?)的文章之时,爱因斯坦写了一封信给他的同事马克斯·波恩(Max Born)说,“我和一个年轻的合作者一起得到了有趣的结论,引力波不存在,尽管在一级近似下它们被认为确实存在。这告诉我们,广义相对论场方程比我们过去认为的更复杂,可以告诉我们更多信息,更确切地说,对我们的限制更大。”


爱因斯坦投到《物理评论》的文章原版已经不存在了,因为它从未在那里发表。按照通常的流程,杂志编辑将他的文章[共同作者为随后成为他在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研究助手的纳森·罗森(Nathan Rosen)]发给同行评审。一位匿名审稿人返回的批评性审稿意见被转给爱因斯坦。他惊异于他的文章还需要评审,因为他之前在德国发表论文时,学术期刊都没有这样的流程。


作为回复,爱因斯坦写了一封傲慢的信给编辑:“我们(罗森先生和我)把文章发给你是用于发表的,并没有授权你在出版之前给其他专家看。我觉得没有必要回复匿名专家的这些意见——无论如何都是错误的。基于此,我将在别的地方发表这篇文章。”他此后再也没有给《物理评论》投稿。显然,他也没有阅读审稿意见。这份审稿意见是美国著名宇宙学家霍华德·珀西·罗伯逊(Howard Percy Robertson)写的,正确地解释了爱因斯坦思考中的关键错误。


爱因斯坦和罗森尝试写出平面引力波(平的、间隔均匀的波,类似于远处落入池塘的石头产生的涟漪)的公式,但是在计算过程中他们碰到了一个奇点——一个物理量变为无限大的地方。这个难以理解的结果让他们推断,这样的波不可能存在。


实际上,爱因斯坦误解了自己理论中的数学。广义相对论告诉我们,自然规律与科学家如何在空间中定义坐标系是无关的;现在我们知道,解相对论方程得到的许多看似奇怪的结果,其实只是使用了错误坐标系而导致的人为产物。例如,在黑洞周围有一个名为事件视界的区域,在此之内物体无法摆脱黑洞的引力。在分析一个黑洞周围的时空几何结构时,很多物理量——包括距离和时间——看起来都在视界上发散,变成了无穷大。


然而,这些无穷大是非物理的。通过光在空间中的运动定义另外一组坐标系,这些无穷大就都消失了。引力波也是如此。没有任何单一坐标系能消除平面引力波的奇异性,但这种奇异性依然是不真实的。使用两个不同的、互相重叠的坐标系,这些奇异性就消失了。


爱因斯坦仍然坚信其论断,他把文章重新投到《富兰克林研究所杂志》(Journal of the Franklin Institute)。但在文章发表之前,他意识到了问题,并告诉编辑他发现了错误。最终发表的版本,标题变为《关于引力波》(On Gravitational Waves),文章提出了用一个不同坐标系得到的广义相对论方程的解。这个坐标系适用于柱引力波而不适用于平面引力波,其中没有奇异性。而这正是罗伯逊所建议的。


爱因斯坦最终是怎么得到正确结论的?根据他后来的助手利奥波德·因费尔德(Leopold Infeld)所说,罗伯逊找到因费尔德并善意地向他解释了最初那篇论文中的错误和可能的解决方法,因费尔德把这些都告诉了爱因斯坦。罗伯逊显然从未透露他是审稿人,而爱因斯坦也从未提到最初的审稿意见。结果是,爱因斯坦从未发表他关于引力波是否存在的错误论断,但这多亏了一位特别勤奋的审稿人的干预。


关于黑洞,爱因斯坦的运气就没有这么好了。他一直困惑于事件视界上非物理的奇异性,并认为自然必然会通过某种手段禁止事件视界的存在。他认为角动量守恒会导致一个塌缩天体中的粒子稳定在一个半径有限的轨道上,使得事件视界无法形成。他从未接受黑洞是一个物理上真实存在的天体。


宇宙学常数


爱因斯坦最著名的错误是他修改广义相对论来让宇宙不膨胀。这个错误变得广为人知,是因为他自己称其为一个“大错”。在他1915年完成广义相对论时,学术界普遍的看法是,我们的银河系被一个静态、永恒且无穷大的虚空所环绕。是爱因斯坦意识到,在广义相对论中(与牛顿理论一样),物质产生的引力无处不在地互相吸引,因而宇宙的静态解是不可能成立的。引力应该会导致物质向内塌缩。


在1917年的一篇文章《使用广义相对论的宇宙学思考》(Cosmological Considerations in the General Theory of Relativity)中 ,爱因斯坦在广义相对论方程中引入了一个额外的常数项,以保证宇宙是静态的。这个宇宙学常数项在整个空间中提供了抵抗引力的排斥作用,如爱因斯坦所希望的“抵挡住引力”。除了避免塌缩,这一项没有任何物理依据。


引入宇宙学常数后的十年内出现了很多宇宙并非静态的证据。起先,爱因斯坦是抗拒这些结果的。比利时物理学家、天主教神父乔治·勒梅特(Georges Lematre )在1927年建立了一种类似大爆炸的膨胀宇宙模型——还得等到两年之后,埃德温·哈勃(Edwin Hubble)才会发表其关于星系退行的里程碑文章。


勒梅特后来回忆,自己曾被爱因斯坦告诫:“你的计算是对的,但是你的物理是恶劣的!”最终爱因斯坦转过弯来了。他访问了哈勃并且观摩了哈勃在威尔逊山天文台的望远镜。1933年,爱因斯坦赞扬了勒梅特的宇宙学理论:“这是我听过的最优美和令人满意的对自然的解释。”


在一个膨胀宇宙中,不再需要宇宙学常数来保持静态,这对爱因斯坦来说不算损失。他甚至在1919年就指出这个常数“严重损害了这个理论的形式美”。在乔治·伽莫夫(George Gamow)的著作《我的世界线》(My World Line :An Informal Autobiography)中经常被引用的一段文字中,伽莫夫提到了以下轶事:“很久以后,当我和爱因斯坦讨论宇宙学问题时,他说引入宇宙学常数是他一生中所犯的最大错误。”


现在再回头看,爱因斯坦认为宇宙学常数没有价值,这也是完全错误的。但他当初引入宇宙学常数的确是个重大错误,原因有两个。如果他当时有勇气坚持自己的信念,他可能会认识到广义相对论和静态宇宙的不一致是一个预言。在那个没人能想到宇宙在大尺度上运动的时代,爱因斯坦就有可能预言宇宙膨胀而不需要在后来勉强接受这一点了。


引入宇宙学常数也是一个更基本的错误。简单地说,这个常数并不能起到爱因斯坦相要的那种效果:它并不允许爱因斯坦想让方程与之匹配的那种静态宇宙存在。之所以出现这个错误,部分还是因为爱因斯坦在计算中使用了错误的坐标系。但从物理的角度来看,他的概念也是错的。尽管有可能简单地用宇宙学常数的排斥去平衡物质引力的吸引,但是最小的扰动也将导致失控的膨胀或塌缩。无论有没有宇宙学常数,宇宙都必然是动态的。


事实证明,宇宙学常数本身的生命力比催生这个常数的那些有限的天文知识强韧。虽然这个常数是人为加入爱因斯坦方程的,但是物理学家现在认识到,从量子理论的角度来看,这个常数对应于可能存在于真空中的能量。实际上,量子物理要求存在这样一个宇宙学项。此外,真空能不仅是一个理论概念。


在近几十年最为惊人的一项研究中,两个团队在1998年观测到,虽然宇宙学常数是人为加入爱因斯坦方程的,但是物理学家现在认识到,从量子理论的角度来看,这个常数对应于可能存在于真空中的能量。


在某种类似宇宙学常数的东西的驱动下,宇宙膨胀是在加速的。在这种情况下,或许可以说爱因斯坦实际上犯了两次错误:一次是因为错误的理由引入了宇宙学常数,另一次则是丢弃它而没有探索它的意义。


他从未承认的错误


爱因斯坦的错误是有营养的,因为它们都根植于爱因斯坦关于物理学如何运作的宏大而富有挑战性的思想。即使是公认的他的最大错误——拒绝接受量子力学是自然的基本理论,也是如此。


尽管爱因斯坦用光电效应理论(他随后因此获得了诺贝尔奖)为量子力学奠定了基础,但他从未摆脱经典物理学的思维定式。粒子的位置要用概率描述或一个粒子可以瞬时远距离影响另一个粒子的想法对于他来说是荒谬的,尽管他对量子理论的见解比人们以为的更加深刻(参见本期文章《爱因斯坦被误解了》)。他在晚年花了大部分时间试图在经典框架下统一引力方程和电磁学方程,建立所谓的统一场论。


在努力研究统一场时,爱因斯坦被德国数学家托德·克鲁扎(Theodor Kaluza)在1921年提出,随后经瑞典物理学家奥斯卡·克莱因(Oskar Klein)改进的一个假设所吸引。他们指出,如果宇宙有五个维度——三个我们熟悉的空间维、一个时间维和一个蜷曲而不可见的第五维——则有可能构建一个对电磁力和引力的统一描述。对于爱因斯坦而言,这个理论迷人的一面是,它是纯经典的。克莱因证明,在这个模型中,电荷的表观量子化可以是电磁作用对闭合的、圆形的第五维几何的反映。


爱因斯坦建立统一场论的努力最终一无所获,但是他有缺陷的想法又一次带来了重要的突破。在关注克鲁扎和克莱因的额外维的过程中,爱因斯坦可能为现代弦论(当前流行的一种将广义相对论和量子力学融合起来的理论)中的高维数学提供了灵感。爱因斯坦或许会排斥广义相对论产生于量子层面而不是反过来的想法,但正如我们已经看到的,他也会犯错。


谢选骏指出:爱因斯坦的成就——瞎猫碰着死耗子,摔了跟头捡到钱。因为他不懂“光线弯曲”乃是一种视觉错误!这里所谓的“弯曲”,其实就是宇宙的直线。正如太阳的“升起和降落”,从银河系看来就是正确的。


《爱因斯坦说引力使光线弯曲,地球上的光线为什么没有发生弯曲?》(2020-04-01  科学美少男)报道:


最早人类对于引力的理解是牛顿的万有引力,两个物体会互相吸引,跟物体间的距离和物体的质量大小有关。引力和光扯上关系是源于《广义相对论》,爱因斯坦描述了引力其实是时空扭曲的产生的现象,并非是力的作用,约翰·惠勒,解释时空几何时说:“质量告诉时空如何弯曲,时空告诉质量如何运动。”

1919年,爱丁顿团队拍摄了日食太阳的照片,发现了星光偏转证实了广义相对论。太阳背后的星光,路过了由于太阳质量扭曲的时空,发生了角度的偏转,星光表述的星系位置与实际位置不符,就如同放在水中的筷子,好像发生了弯折。所以不能说能让光发生弯曲的引力有多大,而是说让光发生弯曲的时空扭曲曲率需要多大。


爱因斯坦的引力——等效原理


光线在引力场中弯曲源于《广义相对论》,而《广相》又基于《等效原理》,等效原理其实就是一个在电梯称体重的故事。


当我们进入电梯的时候,电梯还未上升时,我们与电梯是相对静止的,人受到了地球的引力,还受到了电梯的底部对人的支撑力,所以人静止不动。


假设电梯里有一个体重秤,人在站上面。突然你感觉到电梯对人的支持力变大了,秤上的示数增加了。原因很容易想到,因为电梯动了,匀加速上升,有了一个向上的加速度a。


还有另外一种情况,电梯并没有动,因为某些原因,地球的引力突然间增加了,也就是重力加速度g增大了,电梯对人的支持力也增加了,所以人相对于电梯静止不动。


如果你看到秤上的示数重100斤涨到了120斤,其实并不是你变胖了。爱因斯坦说:如果这个电梯是封闭的,那么你无法清楚电梯到底是在上升,还是地球引力变大了,这两种情况是等效的,并且我们可以发现这个过程中其实变量是加速度a和g,所以恒星引力(引力场)与加速度(惯性场)是等效的,这就是广义相对论的基础《等效原理》。于是,描述物体下落,恒星之间相对运动的关系,就不需要万有引力中的相关概念,牛顿就可以领盒饭了。


光线弯曲


当爱因斯坦悟出等效原理之后,突然想到了一件事,如果在一个可以透光的电梯里射入一道光线也会出现等效原理。


当电梯不受任何力,一束光不受任何力从电梯中的一个小孔中射入,就会从同一高度射出。


惯性场:如果电梯处于加速上升的状态,那么光线在电梯内的轨迹就会发生弯曲,但在电梯之外的人看来,光线是同一高度进出的。


引力场:如果电梯处于恒星当中,因为恒星中具备向下的加速度(重力加速度),那么光线在电梯内的轨迹也会发生向下弯曲,在引力场外的人看来,光线发生了向下偏移。


如果我们拿掉地球上静止的电梯,地球之外的人,就可以发现地球的引力场,使光发生了偏转。


为什么地球上的人感受不到光线发生偏转?


加速度a有强弱之分,g也有强弱之分,宇宙学中常用强引力场和弱引力场来表述,因为爱因斯坦描述引力的现象是时空的几何性质,所以也可以说是时空曲率大或时空曲率小,决定这一性质的是天体的质量。


2019年,人类首张黑洞的照片,就是强引力场的证明,黑洞产生的时空曲率最大。太阳使光发生轻微的偏转,而光一旦进入黑洞的视界中,将无法逃脱。


地球在太阳面前更不够看了,不过地球并非没有引力场。宇宙中的任意一处时空时时刻刻都在发生着扭曲,因为物质在宇宙中无处不在,大到天体,小到一颗粒子。只要有物质就有质量,有质量就会产生时空弯曲,哪怕质量极其小,曲率接近于0,那也是产生了时空弯曲。


我们之所以可以在地面上行走,之所以有上下之分,因为地球也存在引力场,火箭发射需要达到第二宇宙速度11.2km/s,就是为了摆脱地球的引力场。


地球的引力场太小,曲率太小,并且人类的视野有局限性,所以光线偏转的角度太小,人类无法感知。就像虽然你知道地球是圆的,但是如果你站在地面上,你无法用肉眼观察到地球表面的弯曲。


谢选骏指出:地球表面的弯曲,是文明的产物,是思考的结果,正如光线弯曲是一种视觉错误。


网文《光线弯曲》报道:


光线在通过强引力场附近时会发生弯曲,这是广义相对论的重要预言之一。


基本信息

广义相对论光线弯曲预言的验证,通过直接面对大众的媒体,和一些科学文化类书籍,往往被戏剧化、简单化和夸张地再现给观众和读者。譬如在一部艺术地再现爱因斯坦一生的法国电影《爱因斯坦》中,有这样一个镜头,1919年秋季某一天在德国伯林,爱因斯坦举着一张黑乎乎的照相底片,对普朗克说:(大意)多么真实的光线弯曲啊,多么漂亮的验证啊!而一些科学类读物中的说法,譬如“爱丁顿率领着考察团,去南非看日食,真的看见了”这样的描述也过于粗略,容易产生误导。

理论预言是否已经被观测证实,直接关系到该理论应否被人们接受为正确理论。因此,笔者以为,广义相对论作出光线弯曲的预言后,对该预言验证的真实历史如何,值得做一番认真的考查。并且,在此考查基础上,笔者将对广义相对论在何种意义上、在什么时候才成为正确的理论作进一步的讨论。该讨论对于如何看待科学史上其他理论的正确性问题也应该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预言和证实简要澄清

围绕光线弯曲的预言和证实,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史实容易产生混淆。在叙述验证光线弯曲预言的真实历史之前,先分别作简要澄清。

首先,光线弯曲不是广义相对论独有的预言。早在1704年,持有光微粒说的牛顿就提出,大质量物体可能会像弯曲其他有质量粒子的轨迹一样,使光线发生弯曲。一个世纪后法国天体力学家拉普拉斯独立地提出了类似的看法。1804年德国慕尼黑天文台的索德纳(Johann von Soldner,1766-1833)根据牛顿力学,把光微粒当做有质量的粒子,预言了光线经过太阳边缘时会发生0.875角秒的偏折。但是在十八世纪和十九世纪里光的波动说逐渐占据上风,牛顿、索德纳等人的预言没有被认真对待。

1911年,时为布拉格大学教授的爱因斯坦才开始在他的广义相对论框架里计算太阳对光线的弯曲,当时他算出日食时太阳边缘的星光将会偏折0.87角秒。1912年回到苏黎世的爱因斯坦发现空间是弯曲的,到1915年已在柏林普鲁士科学院任职的爱因斯坦把太阳边缘星光的偏折度修正为1.74角秒。

其次,需要观测来检验的不只是光线有没有弯曲,更重要的是光线弯曲的量到底是多大,并以此来判别哪种理论与观测数据符合得更好。这里非常关键的一个因素就是观测精度。即使观测结果否定了牛顿理论的预言,也不等于就支持了广义相对论的预言。只有观测值在容许的误差范围内与爱因斯坦的预言符合,才能说观测结果支持广义相对论。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有一种新的引力理论――布兰斯-迪克理论(Brans-Dicke Theory)也预言星光会被太阳偏折,偏折量比广义相对论预言的量小8%。为了判别广义相对论和布兰斯-迪克理论哪个更符合观测结果,对观测精度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第三,光线弯曲的效应不可能用眼睛直观地在望远镜内或照相底片上看到,光线偏折的量需要经过一系列的观测、测量、归算后得出。要检验光线通过大质量物体附近发生弯曲的程度,最好的机会莫过于在发生日全食时对太阳所在的附近天区进行照相观测。在日全食时拍摄若干照相底片,然后等若干时间(最好半年)之后,太阳远离了发生日食的天区,再对该天区拍摄若干底片。通过对前后两组底片进行测算,才能确定星光被偏折的程度。

预言的验证历史

这里还需要指出,即使是在日全食时,在紧贴太阳边缘处也是不可能看到恒星的。以1973年的一次观测为例,被拍摄到的恒星大多集中在离开太阳中心5到9个太阳半径的距离处,所以太阳边缘处的星光偏折必定是根据归算出来的曲线进行外推而获得的量。靠近太阳最近的一、二颗恒星往往非常强烈地影响最后的结果。

在广义相对论光线弯曲预言的验证历史上,一个重要的人物就是英国物理学家爱丁顿(Arthur Eddington 1882-1944)。1915年爱因斯坦给出太阳边缘恒星光线弯曲的最后结果时,正值第一次世界大战各方交战正酣。处在敌对国家中的爱丁顿通过荷兰人了解到了爱因斯坦理论,并对检验广义相对论关于光线弯曲的预言十分感兴趣。一战结束后,爱丁顿说动了英国政府资助在1919年5月29日发生日全食时进行检验光线弯曲的观测。英国人为那次日食组织了两个观测远征队,一队到巴西北部的索布拉尔(Sobral);另一队到非洲几内亚海湾的普林西比岛(Principe)。爱丁顿参加了后一队,但他的运气比较差,日全食发生时普林西比的气象条件不是很好。1919年11月两支观测队的结果被归算出来:索布拉尔观测队的结果是1.98″±0.12″;普林西比队的结果是1.61″±0.30″。1919年11月6日,英国人宣布光线按照爱因斯坦所预言的方式发生偏折。

但是这一宣布是草率的,因为两支观测队归算出来的最后结果受到后来研究人员的怀疑。天文学家们明白,在检验光线弯曲这样一个复杂的观测中,导致最后结果产生误差的因素很多。光线在不同密度的空气中是弯曲的。这个我们在海市蜃楼和强光照射的马路上都是知道原理的,所以光线经过太阳周围,由于空气密度不同发生弯曲也可以成为误差的一个因素。其中影响很大的一个因素是温度的变化,温度变化导致大气扰动的模型发生变化、望远镜聚焦系统发生变化、照相底片的尺寸因热胀冷缩而发生变化,这些变化导致最后测算结果的系统误差大大增加。爱丁顿他们显然也认识到了温度变化对仪器精度的影响,他们在报告中说,小于10°F的温差是可以忽略的。但是索布拉尔夜晚温度为75°F,白天温度为97°F,昼夜温差达22°F(室内温度或是经过一定处理后温差会减小一些)。后来研究人员考虑了温度变化带来的影响,重新测算了索布拉尔的底片,最大的光线偏折量可达2.16″±0.14″。

底片的成像质量也影响最后结果。1919年7月在索布拉尔一共拍摄了26张比较底片,其中19张由格林尼治皇家天文台的天体照相仪拍摄,这架专门用于天体照相观测的仪器聚焦系统出了一点问题,所拍摄的底片质量较差,另一架4英寸的望远镜拍摄了7张成像质量较好的底片。按照前19张底片归算出来的光线偏折值是0.93″(《天文学名著选译》,p.460), 按照后7张底片归算出来的光线偏折值却远远大于爱因斯坦的预言值。最后公布的值是所有26张底片的平均值,只不过前19张底片的加权值取得较小。1929年德国的研究人员对英国人的观测结果进行验算后发现,如果去掉其中一颗恒星,譬如成像不好的恒星,会大大改变最后结果(《日全食》,200-201页)。

后来1922年、1929年、1936年、1947年和1952年发生日食时,各国天文学家都组织了检验光线弯曲的观测,公布的结果与广义相对论的预言有的符合较好,有的则严重不符合。但不管怎样,到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天文学家开始确信太阳对星光确有偏折,并认为爱因斯坦预言的偏折量比牛顿力学所预言的更接近于观测。但是广义相对论的预言与观测结果仍有偏差,爱因斯坦的理论可能需要修正。

1973年6月30日的日全食是二十世纪全食时间第二长的日全食,并且发生日全食时太阳位于恒星最密集的银河星空背景下,十分有利于对光线偏折进行检验。美国人在毛里塔尼亚的欣盖提沙漠绿洲建造了专门用于观测的绝热小屋,并为提高观测精度作了精心的准备,譬如把暗房和洗底片液保持在20°C、对整个仪器各个部分的温度变化进行监控等等。在拍摄了日食照片后,观测队封存了小屋,用水泥封住了望远镜上的止动销,到11月初再回去拍摄了比较底片。用精心设计的计算程序对所有的观测量进行分析之后,得到太阳边缘处星光的偏折是1.66″±0.18″(《日全食》,206页)。这一结果再次证实广义相对论的预言比牛顿力学的预言更符合观测,但是难以排除此前已经提出的布兰斯-迪克理论。

光学观测的精度似乎到了极限,人们想到通过观测太阳对无线电波的偏折来检验广义相对论的预言。从1970年左右开始进行了这样的观测,1974年到1975年间,福马伦特(A. B. Fomalont)和什拉梅克(R. A. Sramek)利用甚长基线干涉技术,观测了太阳对三个射电源的偏折,最后(1976年)得到太阳边缘处射电源的微波被偏折1.761″±0.016″。终于天文学家以误差小于1%的精度证实了广义相对论的预言,到1991年利用多家天文台协同观测的技术,以万分之一的精度证实了广义相对论对光线弯曲的预言。只不过这时观测的不再是看得见的光线而是看不见的无线电波。

认识历程

根据前述的对光线弯曲的验证历史,似乎就存在这样一个疑问:难道只能说直到1973年甚至1991年才能说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才成为“正确”的理论?为了消解这个疑问,笔者认为需要在三个层面上谈广义相对论的正确性问题,

公众眼中

第一个层面是在一般公众眼里广义相对论的正确性问题。

在1919年11月6日召开的英国皇家天文学会和皇家学会联合举行的大会上,天文学家罗伊尔宣布:“星光确实按照爱因斯坦引力理论的预言发生偏折”。第二天,历来谨慎的英国《泰晤士报》(Times)赫然出现醒目的标题文章:“科学中的革命”,两个副标题是“宇宙新理论”、“牛顿观念的破产”(Pais, p.306-307)。1919年12月14日《柏林画报》(Berliner Illustrierte Zeitung)周刊的封面刊登了爱因斯坦的照片,并配上这样的标题说明:“世界历史上的一个新伟人:阿尔伯特·爱因斯坦,他的研究标志着我们自然观念的一次全新革命,堪与哥白尼、开普勒、牛顿比肩。” (Pais, p.308)

从广义相对论提出之后半个多世纪里人们对光线弯曲预言的检验情况来看,1919年所谓的验证在相当程度上是不合格的。但毋庸置疑的是,爱因斯坦因这次验证的公布获得了极大的荣誉。在媒体的宣传下,爱因斯坦迅速成为一个传奇人物,一个万人敬仰的英雄。1921年爱因斯坦首次访问英国,下榻在负责接待的霍尔丹勋爵在伦敦的住所,霍尔丹的女儿见到这位著名的客人来到她家时激动得晕了过去。

英雄的行为总与正确、正义等属性联系在一起。在那个世界上还没有几个人能理解广义相对论的年代,《泰晤士报》和《柏林画报》等媒体的读者们显然大多已把广义相对论当作正确的理论接受了。而事实上,如今的媒体和大多数科学史家、科学哲学家也都把1919年的日食观测当作证实了爱因斯坦理论的观测。

爱因斯坦本人

第二个层面是广义相对论提出者爱因斯坦本人眼里广义相对论的正确性问题。

爱因斯坦是如何看待他的理论作出的预言和观测验证的呢?早在1914年,爱因斯坦还没有算出正确的光线偏折值,就已经以十分的自信在给贝索(Besso)的信中说:“无论日食观测成功与否,我已毫不怀疑整个理论体系的正确性(correctness)。”(Pais, p.303)

还有一个故事也广泛流传,说的是当光线弯曲预言被英国人的日食观测证实的消息传来时,爱因斯坦正在上课,一位学生问他,假如他的预言被证明是错的,他会怎么办?爱因斯坦回答说:“那么我会为亲爱的上帝觉得难过,毕竟我的理论是正确的。”(Pais, p.30)

关于广义相对论的预言和观测验证,爱因斯坦有他自己的观点。1930年爱因斯坦写道:“我认为广义相对论主要意义不在于预言了一些微弱的观测效应,而是在于它的理论基础和构造的简单性。”(Pais, p.273)在爱因斯坦看来,是广义相对论内在的简单性保证了它的“正确”性。1919年的证实确实给爱因斯坦带来了荣誉,但那是科学理论之外的事情;1919年的证实或许还让更多的人“相信”广义相对论是“正确”的,但这种证实很大程度上只是起到了“说服”的作用。

从科学史上来看,精密的数理科学的进步模式确实有着这样的规律和特点:它们往往是运用了当时已有的最高深的数学知识而构建起来的一些精致的理论模型,它们的“正确”性很大程度上由它们内在的简单性和统一性所保证。虽然它们必然会给出可供检验的预言,譬如哥白尼日心说预言了恒星周年视差,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预言了光线弯曲,霍金的黑洞理论预言了霍金辐射,但不必等到这些预言被证实,那些理论就应该并已经被当做科学理论。

科学家和研究人员

第三个层面是科学家和相关研究人员眼里广义相对论的正确性问题。

众所周知,爱因斯坦在1921年获得诺贝尔奖物理学奖是由于他提出的光量子理论。瑞典皇家科学院诺贝尔物理学奖委员会主席阿雷纽斯在颁奖致辞中总结爱因斯坦的主要物理学工作时提到“爱因斯坦第三方面的研究是关于普朗克在1900年所创立的量子理论的研究,他特别是为此项研究才获得诺贝尔奖。”阿雷纽斯在致辞中当然也提到了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工作,但他把相对论说成是“从根本上说是与认识论有关的”,“著名的哲学家柏格森(Bergson)在巴黎批评了这个理论”,并且“天体物理学界也对此理论持怀疑态度,因为相关结论目前正在受到严格的检验。”显然在这位诺贝尔物理学奖委员会主席眼里,两年前英国人的所谓验证似乎没有发生过。

所谓天体物理学界的怀疑,可以从下面的例子可见一斑。1920年在华盛顿召开了一次天文学史或者说宇宙学史上的一次重要会议,这次会议的主要目的是为沙普利(Harlow Shapley)和柯蒂斯(Heber Curtis)提供场所,为他们各自关于宇宙结构的观点展开了辩论。这次会议在科学史上被称作“大辩论”。“大辩论”的组织者阿伯特(C.G.Abbot)拒绝把相对论当作为一个可能的会议议题,他说:“我向上帝祈祷,科学的进步会把相对论送到第四维空间之外的某个地方,它就永远不会从彼处回来折磨我们了。”

虽然说,可以把这位阿伯特看作是反对广义相对论的极端例子。但科学史的史实是,在专业领域内,广义相对论走过了比狭义相对论更为曲折的道路。在广义相对论提出后的较长一段时期里,物理学家对广义相对论不感兴趣。正如斯蒂芬·温伯格曾指出的那样,当时在最基本的层次上研究物质的全部现代物理学,在很大程度上依靠两大支柱:一是狭义相对论,二是量子力学。也就是说,广义相对论与狭义相对论不同,它对于当时主要的研究课题如物质理论和辐射理论并不是必须的。

除了对广义相对论不感兴趣的一部分科学家之外,另外一部分对之感兴趣的,则在对广义相对论进行更严格更精密的检验。就光线弯曲预言来说,从1919年到1973年,进行了12次光学观测检验;另外从1970年到1991年又还进行了12次射电观测检验。

在爱因斯坦看来,似乎无须这些检验,早在1914年他的理论已然由内在的简单性保证其正确了;在一般大众看来,1919年的检验就已经足够证明广义相对论是正确的。那么1919年以后几十年里对光线弯曲的检验还有什么意义呢?

笔者以为,通过观测来证实某一理论,对于该理论被科学共同体接受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理论提出者譬如爱因斯坦来说,他自信理论的正确性有内在的保证。而对于更多的其他人,他们并没有能力在深刻理解理论的基础上来判断该理论的正确性,所以只能采取“预言-证实”这样一种在其他场合也能行之有效的模式来判断理论的正确性。假如那位阿伯特能活到1991年,只要他使用科学共同体通行的科学思维和科学方法对待问题,那么他也必定承认广义相对论在万分之一的精度范围内是正确的。


谢选骏指出:“广义相对论在万分之一的精度范围内是正确的”?那么,在万万分之一的精度范围内它是否正确呢?毕竟,对于宇宙来说,万分之一、亿分之一的精度范围都太太太小了。


《爱因斯坦的宇宙:弯曲和波动的空间》(《大科技》杂志 2005-04-18)报道:

 

我们的宇宙是一个弯曲而波动的宇宙,一种最隐秘的宇宙涟漪——引力波,将成为人类洞察宇宙世界的秘密通道。这个宇宙是爱因斯坦发现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的宇宙就是爱因斯坦的宇宙。


上篇:这是一个弯曲的空间


月球为什么不离开地球,地球为什么不离开太阳,恒星为什么不离开星系?牛顿说,那是因为万有引力;爱因斯坦说,那是因为空间在弯曲。牛顿认为,引力就像联系宇宙万物的纽带,将物体拴在空间中运动不止;爱因斯坦认为,引力其实不是一种真正存在的力,而是看不见的空间弯曲不平造成的假象。从广义相对论提出以来,越来越多的实验和天文观测结果都在表明,我们这奇异而美丽的宇宙,到处都是坑洞,到处都是坡坎,到处都是褶褶叠叠的弯曲。


在镜子中放大的宇宙——弯曲空间中的引力透镜效应


当你凝视星空的时候,你会感到自己很渺小而宇宙如此宏大,你会惊叹宇宙像一个复杂的难解之谜一样幻象万千。但是,真正的宇宙也许并不是你所想象的那样广袤无边,也不是你眼中看到的那样拥挤嘈杂。在一个立满哈哈镜的屋子里,空间可以被无限放大,房间中的事物也可以反复出现,满世界都变得热闹非凡。我们的宇宙太空,也立满了这样的哈哈镜,那就是天文学家眼中的“引力透镜”,它让星系光影交错,让空间繁复莫辨,让物体虚实共存。这其实是空间弯曲后最奇诡的特性。


在1979年以前,关于空间弯曲在宇宙中形成庞大的引力透镜的观点,还只是爱因斯坦理论上的推测。他预言,在一些具有大质量星系聚集的太空区域,空间会像一张“橡皮毯子” 被铁球一般的大质量天体压出凹陷,原本笔直经过的光线在这里也要沿着凹陷的空间转弯,产生像凸透镜一样使光线转弯的效应,并最终汇集起来。实际上,这将得到跟我们透过照相机看物体一样的效果,在我们的底片上将落下另一个有光的影像。但是这个透镜比较怪,越靠近中心部位的地方聚焦能力越强,越远离它聚焦能力越弱。因此爱因斯坦预言,如果我们观察的位置选取得当,将可以同时看见遥远星体的数个虚像。


这个有趣的推测在1979年得到了证实。科学家们首次观察到银河系外一个遥远明亮的类星体Q0597+561,被它前面一个较大的星系挡住了,这个巨大星系对空间的弯曲使类星体Q0597+561穿过附近的光芒转折、汇集,形成了另一个一模一样的类星体影像。这个类星体和它的像在宇宙中看起来像一对双胞胎紧紧靠在一起,形成虚实莫辨的奇观。


但是与所谓的“爱因斯坦光环”比较起来,这种只形成单个星像的景观实在太平常了。如果观察者恰好站在远方发光星体、星系引力透镜所成的一条直线上,将能够从上到下、从左到右地看见星像连续出现在天空中,形成一圈由星星组成的光明耀眼的环,就像晚会表演时观众手里拿的荧光圈一样。哈勃望远镜观看到的牛眼星云,其实就是一个典型的爱因斯坦光环。并且当引力透镜对远方星体聚焦后,产生的新的星体像会比星体本身明亮数百数千倍。如果你有足够的能力将黑洞、中子星或者大质量的星系移动,你就随意控制了一个硕大无比威力无穷的放大镜了,你可以用它来汇集太阳光芒,就像你用放大镜聚焦阳光点燃一张纸一样,你可以制造一个比太阳灼热几千倍的亮点,当地球碰到亮点时,就像水滴落在烧红的铁板上一样,“滋啦”一声地球烟消云散了!


因为引力透镜的出现,天空更加热闹,各种星体的面貌更加离奇,有的星光被放大,有的星体仿佛被克隆,整个宇宙都呈现出虚幻的放大,在这样的空间里,你能够不被迷惑吗?我们又该怎样理解“有限无界”宇宙的真正来由?牛顿所设想的平直空间是无法解决这些疑问的,平面透镜一样的空间不会形成哈哈镜中的奇迹,也无法帮助人们识别谁是星体中的“真假美猴王”。只有爱因斯坦设想的弯曲、崎岖的空间——虽然我们无法用肉眼感知它——才能告诉我们真实的一切。


陷阱里,鬼魅般闪耀的光芒——弯曲空间中光的红移与蓝移


经过弯曲空间的光线产生的引力透镜效应,看起来好像被一种力量暂时劫持了一样。那么当光线垂直落入弯曲空间中时,会发生什么情况呢?


光的颜色丰富多彩。但每一束光的颜色一般是不会改变的,所以,人们才能利用不同颜色的光做成信号,如以红绿灯来指挥交通,以穿透力强的红色氖灯在迷雾中引导飞机和船只航行等等。但是,假设我们人类可以像在地球上一样生活在中子星甚至黑洞上面,希望依靠光的颜色来传递信息的梦想将永远不可能实现,因为在强引力场中,按照与空间弯曲的不同走向,光的颜色会发生不同程度的改变,产生所谓的“光的红移或者蓝移”现象。人们发现光有这样的特性,它的速度是绝对不变的,但它的频率或者波长能够改变,影响光子能量的惟一因素就是频率,也就是它的颜色。颜色越暗红,频率越小,能量就越低,反之,颜色越蓝紫,频率越高,能量也就越高。当光子失去能量时,频率降低、波长变长,颜色变红,物理上把这种现象叫做“红移”;相反,如果获得了能量,光的特征就会反着改变,而颜色也变得更幽蓝,这叫“蓝移”。


还让你回到我们未来设在中子星上的城市,你马上就会发现自己到了一个到处是鬼魅光芒的世界:海边巨大灯塔发出的本来橘黄色的光芒,你越远离它,它就越变越橙红、褐红、暗红直到不再发出光芒;而正朝在灯塔上守望的你驶来的船只上橘黄色的信号灯光,你将发现越来越绿、越蓝、越紫直到变成刺眼的电弧一样的闪光,最后你也会看不见灯光了,不过不是它太暗了,而是变成了X射线甚至伽马射线,超出了你的视觉范围。地球上如此稳定的光的颜色,为什么在中子星上就变成了最捉摸不定的鬼魅呢?


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告诉我们:引力场对于质量是一种陷阱,空间在那里弯曲,有质量的物体会自然地沿着倾斜的陷阱壁下落。对于光线也是这样的。中子星上的灯塔使它的周围空间凹陷成倾斜的井,光在这样的陷阱中,当沿着井壁下滑时,它就获得了能量,就像人顺着斜坡下滑一样,人体会获得更大的能量;相反,要从井底爬上来,你要消耗很多能量。越靠近巨大质量的地方,空间弯曲越厉害,越陡峭,光线在这个井中运动时获得能量与消耗能量越厉害。所以你就自然地看到了光的颜色在中子星上剧烈地变化。


其实,中子星只是地球上情景的夸大。我的地球上一样存在这样的现象,只是微小得任何人都无法去感觉,因为地球质量所引起的空间弯曲非常微不足道。但是,我们的仪器能够感觉到。


所有的光都属于电磁波,引力场中光子的行为改变可以用各种电磁波来实验。20世纪60年代,哈佛大学的研究者们将一个发射伽马射线的放射性铁块放置在20米高的塔尖上,当他们在地上测试接受到的射线时发现,伽马射线的频率的确变强了,产生了蓝移现象;反过来,在塔顶测试塔底下传过来的射线发现,其能量损失了,频率降低,产生了红移。所以你在自己家中看见的节日的灯火颜色,和你在太空飞船或者月球上俯视它们时看见的颜色一定不一样(如果你能看见的话),光在地球的空间陷阱中“爬”到月球上你的眼中时红移了。


行星,在看不见的井中飞驰——弯曲空间中的水星进动


即使如光子这样急速而又极轻的物质也会驯服地被空间摆布,更不用说那些行星恒星等天体了。用万有引力来解释天体运动,总是很虚幻而抽象,但当你想到它们不过是在倾斜的空间舞台上转动时,不但能够形象地感知,而且会觉得更合理。


被摇动的骰子可以在碗沿上转动而不落到碗底;驾驶摩托车前进的井底飞车演员可以在倾斜的井壁上转圈而不摔落下来。一旦它们都停止前进,只有一个结果:落到最低处。我们的地球以每小时10万多公里的速度绕太阳公转,如果它停下来,不但马上失去四季更替的自然景观,而且将携带着所有生命落入太阳的熔炉中化为乌有。对于地球是这样,对于太阳系的其它行星也是这样,这就是行星公转运动的必要性。为什么行星停止公转就必然落入太阳的熔炉中呢?因为太阳利用自身重量在它的周围空间制造了一个凹陷的陷阱,地球和其它行星像一个个弹珠一样在这个陷阱的边缘向前快速滚动而不至于落入井底的太阳中。


当然,有人一定马上跳出来反对这样的说法,他们列出的理由是:应该是牛顿的万有引力像一根无形的绳子一样牵住了地球在绕行,就像你用绳子拉住一个铁球转圈一样简单。但是在解释水星的进动现象中,牛顿的引力定律遭受了彻底的失败。


1846年,法国巴黎天文台的青年天文学家肋维烈根据天王星的运动,采用万有引力公式进行计算准确预测了海王星的位置,这使他更坚信太阳系内还有新的行星没有被发现,并把目光转向了水星轨道以内。他很快发现,水星绕太阳的轨道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每转一周,其椭圆轨道的长轴便会像时钟上的时针一样前进一点,形成所谓的“水星近日点进动”现象。水星近日点进动幅度很小,在天空中每年约挪动0.12度的位置,相当于时针在钟面上走了面前书中逗号大小的1/6,这样大约每3002年水星的长轨道轴将会像走动的时针一样转过整整一圈。按照发现海王星的经验,这就意味着水星轨道内还有一颗未知的行星。这个发现使肋维烈十分兴奋,他甚至为它取好了名字叫“祝融星”。可是直到肋维烈去世后的100年中,所有根据牛顿理论寻找“水内行星”的努力都只是竹篮打水。“水星近日点进动”现象成了牛顿引力理论无法破解的谜。


直到1915年,爱因斯坦发表了广义相对论,并用这个理论计算出水星的近日点进动幅度与当时的观测值只有千分之二的误差,达到惊人的一致。爱因斯坦是这样用相对论来描述水星进动的:水星最靠近太阳,这里的引力场比其他行星所处的引力场强多了,时空也就弯曲得更厉害,形成一个陡峭的深井。特别是在近日点,水星不得不在那里下陷得更靠近太阳,就像飞车在更陡直的井壁下滑了一段距离一样,这段距离改变了它的轨道。其实后来测量到地球、金星等行星都在近日点有进动现象。这使我们相信,行星的运动不是平面运动,它们在空间里转圈的同时,还顺着倾斜的弯曲空间下滑。


对空间弯曲的崭新认识,使人们抛弃了寻找“祝融星”的陈旧观点,也使人们认识到牛顿建立在平直空间认识上的万有引力理论不过是对宇宙小范围观测上的近似处理。


时空为什么这样崎岖?


空间为什么会弯曲,在弯曲的空间中物体究竟怎样行走才能最省力省时?


空间弯曲在常态下是不容易感知的,而像黑洞和中子星这样的极端环境人们又无从达到。所以在人类连续几千年的智慧中,都没有实现过对空间弯曲的感知。包括牛顿,他把平直的引力观念推广到了整个太阳系,并认为可以推广到整个宇宙。是爱因斯坦从那种错误中将真理拯救了出来。爱因斯坦认为,空间是四面八方立体交错的有纹理织物,是一张厚厚的看不见的网,在这样的网中,任何物体也不可能真正实现自由运动,而且我们眼中看见的物体因为吸引产生运动的动力其实甚至不是一种力,而是处在时空倾斜情况下的必然行为。


牛顿曾经无法弄清引力是怎么回事,他只好把引力的来源归之于“上帝”。只有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才使人们明白,空间曲率才是引力现象真正的原因。在这个曲面中,我们中学一直学习的平面几何理论都只是对空间弯曲极小情况下的近似描述。所以一到弯曲厉害的空间中,它就完全失灵甚至成为彻底的谬论。


有了物质才有空间,但空间又与物体截然不同。空间为物体存在提供了一个支撑的舞台,这个舞台的形状只会被质量改变,密度越大质量越大的物体,在空间舞台上会凹陷得越深,这就跟在一块橡皮毯子上放一个哈密瓜和一个同样大小的铅球一样,后者会把毯子压出一个深深的坑。不过,我们的空间才不是像橡皮一样柔软呢,虽然你能非常自由地在地面上穿行。让空间发生形变的难度有多大?我们让一块钢板发生弯曲、凹陷这样的形变已经很困难了,但让空间发生同样形变的难度是钢板的1032倍。这个数字在牛顿看来是无穷硬,是不可弯曲的,但爱因斯坦告诉我们,不管使空间有多难,它总有一个度。所以在空间的毯子上面放上一个太阳,它产生的凹痕也只有几个原子大小!但黑洞就不同了,它能将附近的空间拉过来包住自己,所以你看不见黑洞,只能发现它周围的空间捂得严严实实。


总之没有质量的地方空间确实是非常平直的,是质量改变了这一切,而质量无处不在,所以空间无处不崎岖。


谢选骏指出:真理是地球人的错觉,因为人的知觉和感觉都是服从于自己的生存需要的,因而都是地球生命的产物。任何仪器都是感官的延申,任何理论都是试错的结论。

谢选骏:引力透鏡是地球人的感觉



网文《引力透鏡》报道:


引力透鏡,引力場源對位於其後的天體發出的電磁輻射所產生的會聚或多重成像效應。因類似凸透鏡的匯聚效應,因而得名。引力透鏡效應是阿爾伯特·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所預言的一種現象,由於時空在大質量天體附近會發生畸變,使光線在大質量天體附近發生彎曲(光線沿彎曲空間的短程線傳播)。如果在觀測者到光源的視線上有一個大質量的前景天體則在光源的兩側會形成兩個像,就好像有一面透鏡放在觀測者和天體之間一樣,這種現象稱之為引力透鏡效應。對引力透鏡效應的觀測證明阿爾伯特·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確實是引力的正確描述。


簡介

有些情況下,起引力透鏡作用的天體是一個星系,它對光的彎曲作用能產生類星體或其他星系等更遙遠天體的多重像。有些天文學家認為,多達2/3的已知類星體可能由於引力透鏡效應而增加了亮度。研究引力透鏡對遙遠類星體光線的影響,有助於解決關於宇宙年齡和宇宙當前膨脹速率的爭論。


當銀河系中一個暗天體正好在一較遠恆星(如麥哲倫星雲中的一顆恆星)前經過,使得它的像短暫增亮,就是較小規模的引力透鏡效應。單個恆星造成的這種引力透鏡有時叫做「微透鏡(Microlensing)」。1979年,天文學家觀測到類星體Q0597+561發出的光在它前方的一個星系的引力作用下彎曲,形成了一個一模一樣的類星體的像[2]。這是第一次觀察到引力透鏡效應。1993年,天文學家利用微透鏡效應觀測到銀河系中存在一種暗物質(dark matter),稱做MACHOs(massive compact halo objects,緻密暗天體)。


現象

引力透鏡可以增亮背景天體,從另一方面說,背景天體也可以起個手電筒的作用把中間天體給「照亮」,大家可能有概念,星系和星系團的質量大部分是暗物質提供的,暗物質雖然不發光,但它的引力作用和我們常見的物質是一樣的,所以通過分析引力透鏡(尤其是引力透鏡弧)我們就能探知所有物質的質量分布,並非常準確地測量星系團等的質量。這種測質量的方法的優越性是不言而喻的: 不必做太多假設就能把所有物質的質量全包括進來。並且這一點對我們探測非常遙遠的天體和事件非常有利,包括高紅移的星系,類星體,伽瑪射線等等。它們發出的光線在穿越時空到達我們之前的漫漫長旅中,可能會在中間遇到星系或星系團,星系或星系團做為透鏡使得背景天體成了像。在這種情況下像可以有多個,有些像是增亮了,為我們研究背景天體和上百億年前的宇宙提供了機會。屬於不同像的光線偏折程度不盡相同,所以它們實際走過的距離是不一樣的,所以如果背景天體由於某種原因發生光變,幾個像之間的光變就有早有晚,通過分析這些像和時間延遲,我們還能得到對宇宙學的一些參數(比如哈勃常數)的限制。


應用

前面提到的都算比較強的引力透鏡現象了,實際上還有一種叫弱引力透鏡現象。弱的意思就是表現不出前面說的好幾個像,背景天體也基本上沒被增亮多少,就象是在沒引力場的情況下加了一點擾動。但是背景天體的形狀被稍稍拉長了一點點(專業術語叫切變),比如一個原本投影是圓的星系被稍微拉扁了一點兒。由於這種效應實在是太小了,而且星系本身也有圓有扁,所以我們要從大量的數據中做統計分析。這種分析能告訴我們星系裡物質(包括暗物質)是怎麼分布的,宇宙中物質分布起伏如何等等,還能對一些宇宙學參數給出限制。這對於我們研究宇宙密度的擾動譜和結構形成很有用。


谢选骏:引力透鏡是地球人的感觉


《地球上的透镜现象存在于宇宙,中国科学家研究出来两个已被证实


超新星爆发的能量和光亮能跟一个星系相比


萌熙月 - 太空舞步 (发行版).mp3


03:55.65


SN Refsdal(雷夫斯达尔)超新星第六像的发现和精确预测,是引力透镜和广义相对论的再一次重大的肯定,也是对科学家长年探索最好的鼓励。这项重大发现,有力的证实了人类已经能够预测93.4亿年前,距离14亿光年以外发生超新星出现的位置和时间,从而证明了人类可以利用物理定律,确切的预言将来发生的天文景观。因为在宇宙这大范围下,物理定律要是出现一丝儿差错与改变,科学家都将不可能完成这个艰巨任务。



提出广义相对论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


什么是引力透镜?


引力透镜是德国物理学家Albert.Einstein(阿尔伯特·爱因斯坦)提出的广义相对论预言的一种时空折射透镜效应,它的定义是引力场源对处于它后方的天体散发出电磁辐射而产生的集聚或多重成像现象。因为时空在质量巨大的天体周围会发生改变,让光在发生扭曲。假如观察者与光源之间有一个质量庞大的天体,在光源两边就会看到两个天体的像,就像在观察者和天体之间放了一面透镜,所以这个效应物理学家称为


引力透镜效应。


引力透镜效应是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的有力证明。



大质量的天体让时空发生弯曲


科学家与物理学家研究引力透镜效应能帮助解开对于宇宙年龄和宇宙目前膨胀速率的难题。



引力透镜现象出现的两个或几个成像的天体


1979年,天文学家第一次观测到引力透镜效应,类星体Q0597+561的光线在其前面的一星系引力下发生扭曲,生成了一个完全相同的星体的像。1993年,天文学家再次在微透镜效应的帮助下,成功的观测到了银河系中心的一种暗物质——MACHOs(致密暗天体)。当时银河系当中一暗天体恰好在一个比较远恒星前方路过,让它短暂的擦肩而过出现了明亮的光芒,这就是微透镜效应(单一恒星形成的这种引力透镜效应物理学称为”微透镜Microlensing“)。



引力透镜效应下出现的另一个像


中国对引力透镜重大的研究成果


中国天文台的博士生和科学家文中略带领的科研小组在国际巡天数据库SDSS中观测到了星系团强引力透镜系统,这是国内第一次在天文数据库中发现的引力透镜效应。国内科学家在理论的基础上研究引力透镜现象与宇宙学的运用,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美国科研小组也公布了这个成果,并用光谱望远镜观测证实了2例引力透镜数据。



中国科学院天文台



国家天文台


科学家们曾预言了一个超新星出现的区域位置,2015年10月开始利用哈勃望远镜持续观察MACS J1149+2223星系团,等待啊等待,2015年12月11日,超新星旋转着优美的舞姿如约而来,令人兴奋的是,位置正好在预言的位置之上。


谢选骏:引力透鏡是地球人的感觉


网文《MACS 1149-JD星系》报道:


2012年9月20日,美国马里兰州约翰-霍普金斯大学(Johns Hopkins University)科学家率领的国际科研团队发现了这个名为MACS 1149-JD的星系。估计这个星系的形成时间仅比宇宙大爆炸晚不到2亿年,距地球132亿光年。


美国马里兰州约翰·霍普金斯大学(Johns Hopkins University)的科学家率领的国际科研团队通过美国宇航局的哈勃太空望远镜和斯必泽(Spitzer)太空望远镜发现这个星系。到2012年为止,科学家已经发现了100多个在宇宙诞生大约6.5亿至8.5亿年后形成的星系。而MACS 1149-JD星系的发现是一个重大的突破。该星系距离地球有132亿光年的星系,是迄今2012年发现的最遥远和古老的星系。 

 

科学家接收到的来自MACS 1149-JD星系的光,实际上是在宇宙形成的最早期阶段发出的。该星系的光线抵达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空间望远镜之前已经旅行了132亿年之久。 


MACS J1149+2223的超星系团强大引力场使得周围时空发生扭曲,形成了巨大的“引力透镜”,使得一个背景星系的昏暗光线放大了15倍,该星系被认为很有可能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遥远星系。 

意义解读

科学家认为MACS 1149-JD星系存在的宇宙时期是非常值得关注的,宇宙经历了一段被称为“黑暗时期”的演化阶段,在此之后宇宙诞生了第一批星系并出现了可见的星光。因此发现早期宇宙中的MACS 1149-JD星系打开了探索最深、最遥远宇宙历史的一个窗口。 

MACS 1149-JD星系或是最遥远的星系,未来的研究工作将涉及对该星系的观测,并希望发现早期宇宙中最早的天体以及宇宙的‘黑暗时期’是如何结束之谜。

技术说明

斯皮策红外空间望远镜和哈勃空间望远镜探测到的光线来自于年龄仅相当于现在3.6%的早期宇宙。从技术上看,该星系的红移值达到了9.6,即Z=9,6。当物体移动时发出的电磁波谱向红光方向移动,所体现的是该物体运动方向正远离我们,由于宇宙的膨胀,天文学家通常使用红移值或者来表示宇宙的距离,即哈勃红移,有些研究中也用退行速度来表征红移。科学家发现该星系不同与以往在早期宇宙中所观测到的天体,较为明显的是后者一般体现在单一波段上,但MACS 1149-JD星系则通过五个不同的波段进行观测。 

基于斯皮策红外望远镜和哈勃望远镜的观测数据,天文学家认为MACS 1149-JD星系的年龄小于2亿岁,而且质量和星系盘都较小,非常紧凑,只有我们银河系质量的1%。



谢选骏指出:所谓的“引力透鏡”其实不是宇宙的本相,而是地球人的感觉。地球人为了自己在地球的生存,不得不鼠目寸光,就像地下的鼹鼠一样。后来他凭借治疗近视眼老花眼的镜片展望外太空了,就被弄得晕头转向了。后来他又发明了“立此存照”的照相机,于是他发现了“时空扭曲”的“引力透镜”,于是更加狼狈不堪了。


网文《引力透镜效应》报道:


根据广义相对论,引力透镜效应就是当光在星系、星系团及黑洞等具有巨大引力的天体附近经过时,会像通过凸透镜一样发生弯曲,根据变化了的光线在光谱外波段呈现的不规则程度,可以推算发光星系的年龄和距离。 


引力透镜效应1979年,天文学家观测到类星体Q0597+561发出的光在它前方的一个星系的引力作用下弯曲,形成了一个一模一样的类星体的像。这是第一次观察到引力透镜效应。


引力透镜效应是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所预言的一种现象,由于时空在大质量天体附近会发生畸变,使光线在大质量天体附近发生弯曲(光线沿弯曲空间的短程线传播)。对引力透镜效应的观测证明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确实是引力的正确描述。


在有些情况下,起引力透镜作用的天体是一个星系,它对光的弯曲作用能产生类星体或其他星系等更遥远天体的多重像。有些天文学家认为,多达2/3的已知类星体可能由于引力透镜效应而增加了亮度。研究引力透镜对遥远类星体光线的影响,有助于解决关于宇宙年龄和宇宙当前膨胀速率的争论。


当银河系中一个暗天体正好在一较远恒星(如麦哲伦云中的一颗恒星)前经过,使得它的像短暂增亮,就是较小规模的引力透镜效应。单个恒星造成的这种引力透镜有时叫做“微透镜”。1993年,天文学家利用微透镜效应观测到银河系中存在一种暗物质,称做 MACHOs(massive compact halo objects,致密暗天体)。


谢选骏指出:被拖出地球(地洞)的人类(鼹鼠)被宇宙所震撼,于是用广义相对论来描述自己的盲目经历——引力透鏡只是地球人的感觉。

谢选骏:媒体的七大罪恶



《肺炎疫情中制造传播假消息的七种人》(2020年5月6日

BBC)报道:


关于新型冠状病毒的阴谋论、虚假信息和憶测在社交媒体上泛滥,但是谣言是谁造的?又是谁散播的?


BBC Trending的记者玛丽安娜·斯普灵(Marianna Spring)调查了在疫情期间数以百计的误导信息,了解虚假消息背后都是谁,以及是什么驱使他们这样做。以下是会制造和散播假料的七类人:


恶作剧

一条WhatsApp上的语音信息声称政府要在温布利大球场(Wembley Stadium)做一个巨型千层面(Lasagna)给伦敦人食用。你会以为没有人会被骗,但是有些人就是没看明白这是个玩笑。举一个稍为严肃一点的例子,一个顽皮的人做了一个假截屏,显示政府通知接收者,指其由于离家次数太多而被罚款。他认为这样很好笑,可以吓唬一下那些违反居家令的人。他鼓励自己的粉丝在Instagram上转发,然后这张图片又传到了一个当地的脸书(Facebook)群组,又在那里被一些居民转贴了出来,有一个人就信以为真了。“我不是真的想制造恐慌,”这个搞恶作剧的人说,他不愿透露真实姓名,“但是如果他们能相信社交媒体上的一张截屏,他们就真的需要重新评估一下他们在互联网上消费信息的方式了。”


骗子


另一些自称是政府或者地方政务机构的虚假文字信息,来自一些想要借全球疫情赚钱的骗子。事实核查慈善机构“Full Fact”在3月调查过这样的一个骗局,信息声称政府在向人们发放救济金,并索要银行账户信息。这条诈骗信息在脸书上流传。由于它是以文字信息的方式传播的,因此很难彻底查清是谁在背后制造这些假消息。骗子最早在二月就已经开始通过有关病毒的假消息来骗钱,当时是用电邮告诉人们可以“点击查看冠状病毒治疗评价”,或者说他们因疫情爆发而有权利退税。


政客


假消息并非只是来自于互联网的黑暗角落。上星期,美国总统特朗普就问过,用紫外线照射病人身体或者注射消毒剂是否可以帮助治疗冠状病毒。他这是在猜想,并且断章取义。之后,他声称这些评论是在讽刺,但此后确实有人打热线电话询问有关使用消毒剂治疗的事宜。不仅美国总统是这样。中国外交部一名发言人鼓吹说2019冠状病毒疾病(COVID-19)可能是由美军带进武汉的。 在俄罗斯国家电视台,关于疫情爆发的阴谋论会在黄金时段讨论,也会出现在亲克里姆林宫的推特帐户上。美国总统特朗普的注射消毒剂“冷笑话”——特朗普称看到病毒源于中国实验室的证据与情报总监说法相左。


阴谋论者


冠状病毒的不确定性为阴谋论创造了完美温床。一个来历不明的假消息说,参加英国一次疫苗试验的首个志愿者已经死亡。这一消息在很多反对疫苗的阴谋论脸书专页上传播,而它是杜撰的。YouTube上有一些后来被删除的大卫·艾克(David Icke,著名的阴谋论者)访问,也在散播假消息说5G网络与冠状病毒有关。艾克也出现在一家伦敦电视台上,此事被发现是违反了英国的广播守则。他的脸书专页之后被删除,原因是发布了“可能导致身体伤害的假卫生信息”。阴谋论还导致了很多5G网络的桅杆被攻击。科学家称5G传播病毒的阴谋论“完全胡扯”。


内部人士


有时候,假消息会来自一些看似可信的消息源——医生、教授或者医院员工等。但是很多时候,这些“内部人士”根本就不是真的。一名来自西萨塞克斯(West Sussex)克劳利镇的一名女子传出一条语音信息,作出令人恐慌——却完全没有根据——的可怕预测,指有大量年幼和健康的人会死于冠状病毒感染。她声称自己在急救中心工作,有内部消息。她不回应置评请求,也不提供她的工作证明,所以我们不知道她是不是真的是一个医务工作者,我们只知道她那条语音信息是无中生有。


亲戚


那条令人害怕的语音信息,还有其他很多假消息,都能够广泛传播,因为它会令人们担心,然后人们又会将信息转发给朋友和家人。这当中就包括丹妮埃丽·贝克(Danielle Baker),埃塞克斯郡育有四个孩子的母亲。她在脸书上转发了一条消息,“以备它万一是真的”。“一开始我有点担心,因为它是一个我不认识的女人发给我的,”她说,“我转发是因为我和妹妹都有同样年幼的婴儿,也都有稍大一点的孩子,我们家里全都有高风险。”这些人是想要帮助大家,也觉得自己是在做一些积极的事情。不过当然,这不等于他们转发的消息是真的。


名人

不仅是你妈妈或者叔叔,名人也会帮着将一些误导信息带进主流视野。歌手M.I.A.和演员伍迪·哈里森(Woody Harrelson,活地·夏里逊)就是其中两个将5G冠状病毒阴谋论传播给自己数十万社交媒体粉丝的人。路透社研究院(Reuters Institute)最近一份报告就发现,明星在假消息的网络传播当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一些人在传统媒体上也有很大的平台。主播埃蒙·霍姆斯(Eamonn Holmes)就曾因为在英国独立电视台(ITV)的《今晨》(This Morning)节目中似乎给了5G阴谋论一些可信性,而受到批评。“我不接受的是主流媒体立刻就将它打下去,说它是假的,但他们并不肯定它是假的,”他说。霍姆斯之后道歉,英国通讯管理局(Ofcom)也向ITV“发出指引”,称该评论“判断力差”。


谢选骏指出:上文所说的“七种人”,其实就是媒体的七个映像——如果没有媒体,这些人的影响也就不存在了。换言之,这些人的罪恶,其实就是媒体的七大特点。


谢选骏:汉人是中国白人的奴隶



《“汉人是中国的白人吗?”:美国种族议题引反思》(2021-05-08 美国之音)报道:


华盛顿 — 面对新疆维吾尔人遭受的残酷待遇,海外的一些中国汉人知识分子开始在社交媒体等平台发声,反思汉人作为主体民族,被中国政府的民族政策给予的身份优势。他们鼓励其他的海外汉人也能意识到自己在中国生活时拥有的隐性“特权”。


在美国,过去一年以来,黑人男子乔治·弗洛依德之死和针对亚裔的仇恨犯罪引发了大规模针对种族问题和白人“特权“的反思。这些海外汉人知识分子虽然是美国或其他居住国的少数族裔,但在中国成长和生活时,他们是占据人口绝对多数和拥有最多资源的主要群体,与白人在西方社会所处的位置较为相似。于是,一场由白人“特权”讨论而引发的汉人“特权”讨论在知识分子之间展开。

美国关于族裔关系的讨论中常用“种族”(Race),而中国更多使用“民族”(Ethnicity)。两个概念有各自不同的定义,但都被用来对人群进行划分。种族多指先天遗传的生理特征,如肤色和相貌等。民族则指拥有共同文化、习俗、传统、历史背景的群体。在美国的公共讨论中,种族与民族的概念常被互换使用。


“汉人是中国的白人吗?”


为”人权观察”(Human Rights Watch)中国部工作的研究员王亚秋一直在关注新疆维吾尔人的境况。但在中国浙江省长大的她坦言,小时候几乎没有见到过维吾尔人,也完全不知道少数民族所受到的歧视。不仅如此,她承认曾一度相信少数民族受到了比汉人更优等的对待,比如高考加分。“这其实说明了压迫和歧视的严重性,严重到主体人群都不知道这是一个问题,” 她对美国之音表示。


但来美国上学后的经历改变了她的看法。她说,在学校上课时使用不是自己母语的英语增加了学习的难度,让她联想到了在中国不以汉语为母语的少数民族。与在美国的王亚秋一样,那些少数民族的孩子需要通过掌握一门第二语言才可以在中国成为升学或是应聘的有力竞争者。


尽管王亚秋是移民,而维吾尔人是在中国长大的公民,但她对学习并使用第二语言的困难感同身受。此外,作为生活在美国的亚裔,王亚秋说她也曾被喊“滚回中国”(go back to China),于是更能理解维吾尔人和藏人等在中国被另眼相看时的心理感受。


比照自己在美国和中国的生活经历,王亚秋不久前在语音聊天平台Clubhouse上发起了一场相关讨论,名字叫做“汉人是中国的白人吗?”。


这个标题来自一位康奈尔大学中国学生在导致6名亚裔女性死亡的亚特兰大枪击事件后不久发表的同名文章。文章中,这位名叫Weifeng Yang的学生把“美国白人”与“中国汉人”做类比,认为正如“美国人”常常被与“美国白人”画上等号一样,“中国人”这个概念也常被默认为“中国汉人”。他认为,虽然汉人在美国是少数族裔,但在中国却是占据优势的民族。他希望生活在海外的汉人在为自己的权益发声的同时,也可以换位思考。


“这可以帮助我们真正地去同情我们母国的少数族裔所经历的困难,比如维吾尔人和其他民族,包括回族、藏族、蒙古族和哈萨克族,” 他写道。Yang同学没有接受美国之音通过不同方式多次发出的进一步采访请求。


王亚秋表示,作为人权观察的研究员,她私下里收到过不少来自华人与中国留学生的邮件,表达对新疆维吾尔人境遇的担忧与和对中国政府的谴责。但由于中国公民的身份,他们不敢公开发声。


于是,没有身份担忧的王亚秋有了在Clubhouse上举办一个讨论的想法。她说,这次讨论不是人权观察的官方活动,而是她自己的主意。她不仅邀请了汉人学者和知识分子,也邀请了维吾尔人的加入。


“我想通过自己的努力,我的身份,和我生活在美国这个现实,来和维吾尔人进行一些沟通。我相信有很多和我一样身份的人,他们也希望在这件事情上做一些改变,” 她对美国之音说。


受邀同来主持这场讨论的还有人权律师滕彪。从几乎20年前开始参加中国境内的的一系列维权活动、并因此被中国当局秘密关押和折磨后,他于2012年离开中国,目前居住在美国的新泽西州。


滕彪对美国之音表示,在去年“黑人的命也是命”(Black Lives Matter)运动和今年的反对亚裔仇恨活动中,他都有发声表示支持。但他希望,在美国支持这些种族平权运动的汉人也能以同样的角度去思考汉人与维吾尔人之间的关系。


“像亚特兰大这样的事件,它的确是让很多人有了亚裔被歧视这样一个概念,然后参加这样的运动,但是能够再往前走一步,去认识到,作为汉人,相对于中国其他少数民族这样的‘特权’,这还是非常罕见的,” 他说。


“白人特权”(White Privilege)是美国社会在讨论种族不平等时常常会使用到的词汇,指的是当面对同样的社会、经济、政治环境时,相对于少数族裔,美国白人所受到的优待。”汉人特权”(Han Privilege)则是中国知识界将“白人特权”这个概念本土化后的衍生词汇。


滕彪解释说,他并不满意“特权”这个中文翻译。在中文语境下,“特权”更多得是指政府官员拥有的特殊权力,常指代政治腐败。他担心这样的翻译无法准确反映“汉人特权”的真正含义。


他认为,女权主义者提出的“性别红利”概念可以有效地帮助理解“汉人特权”的意思,即个体因为所拥有的民族或性别身份而自动成为了一个社会中占有强势地位的一方。正如男性常常意识不到女性所受的歧视或压迫,滕彪说,汉人也常常看不见少数民族所经历的不平等。


“汉人当然有特权,” 他对美国之音说,“只不过如果你对其他民族的生活、压迫、恐惧缺乏关心的话,或者对整个社会现实缺乏反思的话,你是意识不到的。”


滕彪认为维吾尔人等少数民族在中国社会里受到的歧视是显而易见的。除了王亚秋提到的必须使用第二语言参加考试和应聘工作外,滕彪还说到了维吾尔人会因为民族身份而被酒店拒绝接待,导致寸步难行,基本失去旅行自由,而且中国在新疆大规模建造的“再教育营”针对的也是维吾尔人,鲜少有汉人被强迫送进这些机构的案例。


纪录片导演、作家傅志彬2009年8月在新疆旅行时与当地村民交流。对于维吾尔人在新疆受到的不公待遇,同样被邀请来Clubhouse讨论的傅志彬并不陌生。目前生活在太平洋岛国瓦努阿图的纪录片导演、作家傅志彬曾因撰写书籍《洗脑的历史》而被中国当局囚禁一年多。在2018年离开中国前的十多年里,他曾多次去新疆旅行。他目睹了新疆的安保一步一步加强。尽管新疆汉人与维吾尔人所占人口比例接近,但他发现,安保措施的重点执行对象几乎全部是维吾尔人。


他对美国之音表示,2016年,他在从新疆库车到库尔勒约300公里的路途上经过了4个检查站。在每个检查站,汉人只需让车辆接受检查就可以通过,而维吾尔人除了需要被检查车辆外,本人还要接受安保人员的盘问。傅志彬说他常看到接受盘问的维吾尔人在安检站排起长队,而汉人只需“晃一下”身份证就可以离开。“我想我当时要是维族人的话,我的心里会很不好受的,” 他说。他看到不少接受检查的维吾尔人都是“受过教育的”、“干部模样的”,看起来“敢怒不敢言”。


不过,并不是所有海外知识分子和活动人士都赞同汉人反思自己的“特权”。


被授予过哈萨罗夫奖和罗伯特·肯尼迪人权奖的中国著名民主运动人士魏京生在不久前在推特上反对这样的反思现象。他警告说这可能会挑拨汉人与维吾尔人之间的矛盾。


“难道不是共产党欠维族人民的,而是同样受压迫的汉族老百姓欠维族人?这不是混淆是非吗,” 他在一则推文中写道。


持类似观点的人并不少。一些颇具影响力的中文用户也在社交媒体上表示,中国的威权体制和专制制度是维吾尔人受到压迫的根本原因,在这个因素不被消除前,反思或是道歉起不到现实的作用。他们认为政治体制的改变应优先于在民族问题上的反思。


维吾尔活动人士:希望与汉人求同存异


滕彪和傅志彬都对美国之音表示,他们不否认中国政府的集权统治影响每一个生活在中国的民众,包括汉人。但他们也认为,汉人受到的压迫并不源于他们的汉人身份,但维吾尔人受到的对待里还多了一层基于民族身份的不平等。


“不能因为专制体制的存在,就否认种族不平等的存在。不能因为政治体制的压迫,就拒绝反思自己的种族民族的特权,” 滕彪对美国之音说。


著名维吾尔活动人士、世界维吾尔大会中国事务部主任伊利夏提(Ilshat H. Kokbore)同样这么认为。他还表示,并不是所有反对专制的汉人都能够平等地看待维吾尔人。


世界维吾尔大会中国事务部主任伊利夏提。(照片由本人提供)


目前生活在美国弗吉尼亚州的他对美国之音说,在新疆的成长过程中,他遇见过不少文革时期被迫害并发配到新疆的“右派”汉人知识分子。他说,这些知识分子虽然对共产党政权不满,但每当谈到维吾尔人或是新疆时,立刻表现出了对“大一统”的支持或是对维吾尔文化的偏见和无知。


伊利夏提说,他高中时的语文老师也曾是受到迫害的“右派”知识分子。有一次他上学迟到,按照规定必须在教室外罚站。但那时伊利夏提由于语文成绩好,深受语文老师的喜爱。于是老师为了给他一个台阶下,避免他罚站,就对他说:“我知道你们维吾尔人没有早起的习惯,你去坐吧。”


伊利夏提表示,他明白老师的言论是出于善意,但这么无意的一句话,让他感受到了老师心中认为少数民族懒惰的刻板印象。


那并不是他第一次感受到汉人对维吾尔人的不了解。


小学时,他被父母从伊犁的一所维吾尔小学转到了另一所位于铁路区的汉人小学,因为在铁路系统工作的父母认为,只有学会汉语,伊利夏提未来才能也在铁路系统找到一份不错的工作。本来已经在维吾尔小学读到了三年级的他,由于一句汉语都不会,必须从汉人小学的一年级开始重读。他也成了班上唯一的维吾尔人。他说汉人同学对他作为维吾尔人不吃猪肉这件事展现出了极大的关注,甚至通过编造虚假的神话故事来解释维吾尔人不吃猪肉的原因,如称维吾尔人被猪拯救过,所以不碰猪肉。


事实上,维吾尔人不食猪肉是因为猪在伊斯兰文明中被认为是不洁的动物。《古兰经》明文禁止信仰者食用猪肉。


伊利夏提对美国之音说,他当时觉得自己受到了侮辱,但他的汉人同学却觉得很“好玩”。这样的经历,他说,在当时“司空见惯”。


不过,他并不责备那些同学,他理解那些言行是由于他们对维吾尔人的不了解。他也不认为所有汉人都应该反思,因为许多汉人并没有参与对维吾尔人的压迫,他们同样是一个不公正体制的受害者。


“河南一个农村里头的,甘肃一个农村里头的汉族人,他需要给我们道歉吗?不需要。不必道歉。他可能一辈子都没有见过维吾尔人。他需要反思吗?他在那个一亩三分地里头奋斗一辈子,也就还是那一亩三分地,他需要反思吗?我觉得他也没必要反思,” 他说。


同样参加了那场Clubhouse讨论的他后来对美国之音说,他希望和汉人进行平等的交流,并相互理解,他参与讨论的目的不是为了说服任何人。


“我不强求别人去接受我的观点,” 伊利夏提说,“因为你不能去要求每一个人都和你一样,包括在一个家里头,父母之间,夫妻之间都有很多无法达到完全一致,这就是人类的丰富多彩的一面,可能也是我们不幸的一面。但是,我们要尽可能减少不幸的一面,尽可能多地发现相互之间可以吸引人的、可以共存的一些东西。这就是我的目的。”


虽然讨论的题目叫做“汉人是中国的白人吗”,但伊利夏提并不同意将汉人和白人类比是恰当的。他说,在美国的历史上,从黑奴的解放,到60年代的民权运动,以及今天的“黑人的命也是命”运动,都常常看到大量白人的参与。他认为,大比例的白人知识分子一直在反思美国的种族不平等,可以说是美国的主流思潮,但积极反思自己“特权”的汉人知识分子却并不多,大多数人对民族关系的现状并没有感到不妥,很多人甚至感到满意。


滕彪也这么认为。他说,当时受到人权观察的王亚秋邀请后,故意为Clubhouse的讨论选择了一个有争议的标题,希望能吸引参与度。他认为这个标题对许多在反思种族问题的白人来说是不公平的。


“在这一点上,汉人还需要特别特别多的努力,” 他告诉美国之音。


除了主体民族对不平等的反思程度不同,伊利夏提认为,美国与中国虽然都是由来自不同文明背景的民众组成的国家,但产生的方式非常不同。


他说,在美国,除了历史上的黑奴等强制劳工,近几十年来,来到美国的非白人都是自愿前来寻求更好生活的移民。但中国今天对新疆和维吾尔人的统治是基于暴力之下的强迫民族融合。


伊利夏提自己的家人也是新疆“再教育营”的受害者。3月底,他通过《纽约客》(The New Yorker)的记者了解到,自己的大妹妹、二妹妹、二妹的丈夫和大女儿都已被关押进“再教育营”。他也好几年没有联系上他在新疆的家人。


伊利夏提说,他也曾对以汉人为主的中国政府抱有过实现民族平等的希望,但在目睹新疆的现状后,他相信,新疆的独立是维吾尔人的唯一出路。伊利夏提说,他希望未来的新疆会是一个像美国一样包容多元文化和宗教、拥有言论自由的地方。


接受美国之音采访的滕彪和傅志彬也认为,大一统不应该是缓解汉人与维吾尔人民族矛盾的前提。滕彪和伊利夏提也都表示,维吾尔人已经找不到继续信任中国政府的理由。


“汉人至上”、殖民主义与社会达尔文主义


研究了中国40年的康奈尔大学人类学教授马努斯·菲斯克修(Magnus Fiskesjo)认为,中华政权与少数民族的矛盾并不是近年来的产物。


“中国的历史就是中华帝国政权与其他不被其统治的民族的相遇,帝国攻占了他们并将他们变为了中国人,” 他对美国之音说。


他将中国与历史上的波斯帝国和大英帝国等做类比,并表示,和历史上的所有帝国一样,中国统治下的民众被灌输了他们更加优等的观念,理应统治其他“落后”和“低等”的民族。菲斯克修认为这无异于殖民主义的思考方式。


种族主义元素之外,许多西方学者认为中国政府在新疆的政策无异于殖民主义,并称之为“内部殖民主义”(Internal colonialism)。近年来,随着中国对维吾尔人控制的加强,更多的学者指出中国新疆政策的殖民主义色彩。


德国人类学家郑国恩(Adrian Zenz)在2020年的报告《节育、避孕器和强制生育预防:中共在新疆压制维吾尔人生育率的行动》中列举了中国政府控制维吾尔人生育率的强制手段,并写道:“这些数字引起了对北京继续实行“汉民族定居者殖民主义”(Han Settler Colonialism)政策的担忧。”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研究新疆地区的副教授迈克尔·克拉克(Michael Clarke)在今年发表的论文《新疆定居者殖民主义和通向文化灭绝之路》(Settler Colonialism and the Path toward Cultural Genocide in Xinjiang)中表示,中国共产党在新疆地区对从属民族福祉的担忧和消灭他们文化中“有缺陷”元素的行动“从本质上说是殖民主义”(fundamentally colonial nature)。


康奈尔的菲斯克修教授同样这么认为。在今年1月发表于《洛杉矶书评》(Los Angeles Review of Books)的文章《中国特色种族主义》(Rac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中,他认为新疆就是当代中国的殖民地,移居那里的汉人对当地的维吾尔人常常抱有偏见。


他在文中还写道,中国的种族主义来自于“自我至上主义”(Self-supremacy)。这种“自我至上主义”多显现在对被殖民人口的偏见上,而这些人口常常肤色较深,被认为是“原始的”、“愚蠢的”、“落后的”。


另外,他说,汉人的“自我至上”的观念在今天的中国和社会达尔文主义(Social Darwinism)发生了融合。社会达尔文主义者相信,和自然界的动植物一样,人类社会的不同民族之间也存在着生物学上“优胜劣汰”的定律,“劣等”民族注定会灭绝。社会达尔文主义为近代的种族主义和帝国主义提供了理论支持。十九世纪末,中国学者严复的《天演论》帮助了源自西方的社会达尔文主义进入中国知识界。


菲斯克修表示,在美国历史上,社会达尔文主义与白人至上主义相结合,为北美殖民者对印第安原住民的杀戮与驱逐,和对黑人的奴役与压迫提供了正当性。不幸的是,他说,由于政治宣传和学校教育,这种已经被科学界证伪的理论在中国社会依然有着牢固的根基。


“当前的这种中国至上主义是中国的一些老旧思想和他们从西方引进的错误伪科学相结合的产物,” 他说。


在《中国特色种族主义》一文中,菲斯克修谴责中国政府对新疆维吾尔人的残酷对待,并呼吁外界关注存在于中国的系统性种族主义。


“不幸的是,” 他写道,“这种国家种族主义不会消失,除非它受到广泛的认识和抵制,包括中国民众自己。”


谢选骏指出:美国之音中文部的从业人员,没有学好中文——“汉人是中国的白人”是语法错误,“汉人是中国白人的奴隶”才是真相。中国白人就是黄俄,汉人不过是黄俄的奴隶。


网文《南北汉人Y染色体是白人基因型》(2009-02-10 网易社区)报道:


天戟最近阅读人类Y染色体基因单倍体谱系方面的知识时,有一个惊天大发现。


下图人类各Y染色体非重组区单倍体基因谱系简图,天戟给出的是一个比较通俗的图,但并非敷衍了事,只是为了叙说的方便、叙说的通俗。且这个图上的所有18个单倍体,已经涵盖了人类所有的单倍体型,只是未有更细化而已。比如我们看到的蓝色0方块,代表了O175,是东亚-南亚基因,如果再细分,可以分成3个类型,M119/M95/M122,其中的M119,在中国南方的汉人中占有比例很高,达到75%以上,在北方汉人中间几乎为零,姑且称为南方汉人基因,为什么说姑且呢?因为这个基因单倍体型在北亚也存在,比如满蒙、朝鲜和日本、以及东北亚岛屿上。M95基因单倍体,主要分布在东南亚和太平洋岛屿上,在日本、朝鲜人中也有,姑且称东南亚基因。M122很广,分布在几乎所有的东亚和东南亚包括西藏等地,出现频率最高的地方是云南,在黄河流域的河北、陕西、山东,长江流域的湖北、安徽、四川、江西等地区的这些北方汉族人中,M122大约为80%,频率分布云南最多,其次北方汉人和藏人,再次朝鲜日本东南亚,在太平洋岛屿上也有少量发现,是一组以滇川陕为轴心的频率分布图。M122继续分化为M134和M117。M117是在M134上继续分化的。 M134分布在云南、四川包括汉民族在内的许多民族、藏民族和北方汉族中间,姑且称为先羌基因。M117姑且称为北方汉族基因型,是汉民族一个古老的基因型,主要分布在北方汉人以及北方一些民族中间。推测大约是周秦民族的源基因型。


M119/M95/M122/M134/M117这些基因虽然都十分古老,在叙述中国汉人分类上有继续分类的必要,但本图中没有出现。并不是表示这些基因型分化,是因为本文基本不涉及这些,其他基因型也类似。


天戟在这个图上发现了一个惊天线索。


天戟通过查阅资料发现,图中,非洲黑人基因型主要是A、B,这两个几乎没有出非洲。出非洲的人以及部分非洲人,都含有一个原始的M168类型,所有的突变,都来源于这一个类型,也就是说在这个基础上的突变。M168也是人类出非洲的直接证据。M168是世界上除部分黑人外都存在的Y基因类型。这个基因分化为图中从C一直到R的所有类型。M168分为3个大型,CM130、D-YAP、F89。涵盖了出非洲的白人、黄人、棕色人、美洲人以及东非的部分黑人的所有基因型。其中CM130,大约存在于从印度一直到东北亚的沿海地区、太平洋诸岛,在中亚人中也能找到一些。D-YAP,为小黑矮人基因,主要分布在印度安达曼人(100%)、藏族(58%)、土家族、彝族、瑶族、日本(34.7%)、朝鲜、满州人、缅甸人、克钦人和部分汉人中间,其分化出的E和E3B,是中非和东部非洲的人类基因型;另外一大支F89,是一个十分了不起的基因,除了非洲黑人区域外,几乎所有的地方都存在。它分化出了包括欧洲人、美洲人(Q)、阿拉伯人、波斯人、中亚人、印度人、东亚东南亚人(O/N)等等所有的基因类型。


天戟发现,F89比较特别。这一支分化出的所有子类别,除了东亚东南亚人(O/N)和美洲人(Q)外,都是白人类型。狂且猜想F89是突变出的一种白人的根基因(似乎是灰白人种),那么O/N和Q型,极有可能也是白人类型。当然,F89是白人基因,其中分支类型突变为黄种基因的可能性也不是不存在。但是,从美洲人和东亚东南亚人(远东人)和白人在身材、肤色、外表许多方面的差异,以及O/N和Q型独立分型而美洲人和远东人有着许多相似性分析,突变的可能性较小。加上在远东、极北和太平洋上这些远东黄种人占据地周围发现有许多C、D类型的人,狂且大胆推测,O/N和Q型依然是白人基因型!也就是说,占据南北汉人各约75%的O-175Y基因单倍体型,是白人基因型!那为什么包括南北汉人在内的东亚黄种人、美洲人却是黄色人种(美洲人疑似黄种)呢?


人类从非洲出发到达世界各地,并非只有一批,他们是层次推进的,出非洲的人类有好几批,因此包括有多种基因突变类型。出非洲的M168单倍体型分化为三种子类型,即C、D、F,这是在非洲就已经分化完成的。没有出非洲的,有A、B这样两个和M168一样古老的两个大类,它们再分化成许多子型。最早从非洲出来的,可能是C、D基因型。他们在冰川期还没有结束已经到达了东南亚一带,时间大约在5万年前,此后一直向太平洋岛屿(当时水平面比现在低 100-200米,岛屿连成一片)和美洲进发,冰川期过后,沿东南亚沿海和中国沿海向北方进发。F类型现在是现代人类的一个大类,他们可能在C、D类型的稍后出发,也可能同时,但走的不是一个路线。这里说明一下,每种类型出非洲,也不是一次性的,可能分为很多批次。而且,即使象F类型这样一个大类,当初出非洲的几批人,可能也只有几百几千人。F型似乎在非洲还没有完成子类型的突变和分化,因为在非洲,几乎找不到由F突变而成的类型。F类型应当和C、D几乎同时或者稍后出的非洲。M168基因突变型为什么会成批走出非洲,人类学家推测可能遭遇类似卢旺达的种族清洗,M168基因突变型在竞争中失败了。但是,因祸得福,他们反而从此走上了繁荣昌盛的道路。因为,地球上所有除中非、西非等地的黑人外,都是M168基因型繁衍的后代。F类型出走的路线,推测和C、 D基因型不同,他们先进入北非和西亚一带,并发展出了比C、D型人更高的技术水平。当时,北非和西亚人并无其他智人(如C、D型),或者很少,所以,这批白肤色基因型来到以后,仍然保持自己的白色肤色。他们在这一地带,由于人种的大量繁衍,分化出了更多的子基因型。当3万年前冰雪融化,气候转暖,这些不同子基因型的F型人群开始向世界各地扩散。西亚的周围一带,从欧洲一直到中亚,由于没有先前的C、D类型的人,F基因型(包括各种不同子基因型)占据以后,他们的肤色都还是白色,而到达远东的那部分白种基因型O/N和Q型,就遇到了先前已经到达那里的棕色或黑色的C、D类型人种,于是,不可避免进行了征服和争夺土地的战争。争斗的结果,当然是掌握了先进技术(推测他们当时已经进入中石器,新石器,如果是的话,那么中石器时代比考古的要提前几千年)的白种基因型F型获胜。于是,在远东,白种突变型O/N型男子取代了大部分棕色或黑色的C、D人种男子,和C、D型女性(当然也包括O/N型女性)融合成为黄色人种;在美洲,白色基因型的Q型人种,也取代了当地的C型人种男子,和C型女性一起融合为有色美洲人。


因此,黄色人种,实际上是棕色和黑色的C、D两种基因型同白色的O/N型结合的产物。中国的南北黄种人(各族在内),包括东南亚的黄色人种,他们的Y染色体单倍体型是O/N型,这本是一个白色人种的Y基因型,由于他们征服了当地的土著C、D类型(是稍早从非洲过来的),就混合成了黄色人种。之所以说是征服,是因为Y基因型是O/N型。只有征服者才能把种姓基因,也就是Y基因型传给后代。


这里有必要说明一下,其实前文也已经交代过。虽然南北汉人都是O/N型占据70-80%左右,但其中的内涵不同。O型分化出了三支,时间大约是3万年前,地点约在东南亚。一支大体是先羌,就是M122,一支大体是东南亚各族祖先,就是M95,一支大体是现代南方汉人和其他南方少数民族的祖先,就是M119。先羌的M122型,分化出M134,时间大约为1万年前,此为古西羌族,也就是汉藏民族的祖先。M134接着分化出M117,此为汉藏分野,分子钟计算时间大约为6000年前左右。M134和西藏本土的D类型(可能是冰川期后来自印度),一部分进行融合,一部分共存。因此,现在西藏人的 M134型为40%左右,D型为34%左右。M117可能就是周秦氐羌民族的祖先的Y基因单倍体型。他们向低地发展,征服并融合了当地的C、D型乃至从南方过来的M119型(比如殷商),形成了古华夏族。所以北方汉人的Y基因型中,有70%以上是M134。南方汉人,古称百越民族,中国南方和北方一样,原来是棕色或者黑色的C、D型土著占据的地盘,现在白色的M119来了,征服了土著,替换Y基因型,使南方中国人的Y基因型变成了本来是白肤色的M119 型,融合当地女性土著,形成了中国南方黄色人种。东南亚和太平洋岛屿也是类似情况,只不过M119型换成了另一种M95型。


谢选骏指出:上文作者显然是个黄俄,他的说法可谓“认贼作父”,他的目的就是要把汉人培养成为俯首帖耳的白人奴隶。


网文《匈奴人是黄种人还是白种人?DNA检测结果出乎意料》(2021-01-16 三看天下事)报道:


匈奴是中国古代北方的游牧民族部落。作为中华政权早期的敌人,匈奴知道魏晋时期都一直困扰着中原王国。秦汉两代都为了剿灭匈奴费了不少力气,但都没有成功。


历史上对匈奴的血统基因以及种族组成成分有过许多次讨论。作为一个现在已经不存在并且创造了不少历史传说的种族,匈奴究竟是黄种人还是白种人?许多人认为,匈奴人和中亚、东欧的游牧民族接近,应该是白种人,但另有一部分人认为匈奴和突厥、蒙古一脉相承,是黄种人。


首先是中国古代对匈奴长相的描述。中国和匈奴往来了几百年,对匈奴的记录是非常详细的,但是史书几乎没有提及匈奴的长相,只提到匈奴的习俗与汉人不同。


而中国古代文献将白种人称呼为“深目多须”“深目高鼻”。例如《北史》记载康国人“深目、高鼻、多髯”,《晋书》记载羯族“高鼻深目多须”。我们可以推测出,就是因为匈奴的长相与汉人相差无几,所以史书才没有特意描写。


根据《史记》记载:“其先夏后氏之苗裔也,曰淳维(獯鬻、熏育)。唐虞以上有山戎、猃允、薰粥,居于北边,随草畜牧而转移”。就是说汉人与匈奴本就是一家人,匈奴是夏人夏桀的子孙。


如果这个记录属实,那就是说匈奴其实与汉人同根同源,既然同根同源,那么长相自然不会差的太远。血统也不会有太大变化,那么匈奴显然是黄种人了。


而西方史书中也记载了许多与匈奴有关的记录,史书《匈奴史遗稿》种提到匈奴军人的长相是这样的:他们都是强壮的矮个子,上身很宽,小眼睛塌鼻梁,皮肤很黑,胡子很少。”法国著名汉学家戴遂良如此描述匈奴人:“身材矮而粗壮,脑袋圆而硕大,宽脸,高颧骨,塌鼻子,胡须浓密,眉毛很厚,眼睛像突出的杏仁一般,瞳仁是活泼的。


个子矮小,眼睛不大,鼻子塌陷,上身长而腿短,眼窝很浅。可以看出,欧洲关于匈奴的描述是比较偏向黄种人的


当然,现在科学技术发达,关于这个问题,我们不仅可以通过古籍来侧面验证,也可以使用先进的基因技术直接勘测。


根据匈奴墓葬的文化和NDA分析,南匈奴和北匈奴有很大不同。北匈奴起源于蒙古国的石板墓文化,其Y染色体大多数是Q、R、J、E、N等,和西亚、中亚、东欧民族具有很大的联系;南匈奴起源于鄂尔多斯文化,其Y染色体主要是O3和C2,其中O3比例很高,而汉族的主体就是O3。


之后匈奴分为南匈奴北匈奴两派内战。其中北匈奴继续与中原为敌,被中原王国击败被迫西迁。最终成为了匈人。而南匈奴居住在漠南(河套)一带,经过百年的民族融合,已经成为了汉人的一部分。


而这南北两派匈奴的血统也因此产生了差异。北匈奴向西迁徙,是白种人与黄种人的混血人种。而且越向西,白种占比越大。而南匈奴则主要以黄种人血统为主。


古代的匈奴并非是一个单一的民族,在匈奴统一了大漠之后,大漠之上的民族都称为匈奴。


后来有改名为鲜卑,鲜卑人南下——在草原上建立起了柔然国。


柔然被突厥推翻——柔然遗民被称为鞑靼。


鞑靼进一步和室韦融合,形成蒙兀室韦——蒙兀室韦发展出蒙古族。


这样说下来,现在的蒙古必定和匈奴是有渊源的,而蒙古人是黄种人。


北匈奴的一部分选择了西迁,一路上又融合其他民族的基因,最终在欧洲演变为“匈人”。显然欧洲匈人的白种人成分比匈奴人的更高,但是欧洲人依然将他们看做是黄种人。


综上所述,就可以断定:匈奴不是一个单一民族,而是草原中许多民族的统称。其中包括许多人种许多民族,有黄种人、白种人甚至棕色人种。这些民族之间相互通婚,血统成分可以说是非常复杂,但是从整体上来讲,匈奴还是以黄种人为主。


谢选骏:指出匈奴人类似维吾尔人,是黄种人和白种人的混合——汉人要想治理维吾尔人,不仅西方人不服气,就是黄俄也不愿意……此中国之所以乱也。因为毕竟,汉人是中国白人的奴隶

2021年5月12日星期三

谢选骏:出版商不能胜任经济部长


网文《王云五》报道:


王云五(1888年7月9日-1979年8月14日),原名之瑞,后改名云五,字岫庐,男,籍贯广东香山,生于上海,中国出版家。王自学成材,在1920年代至1930年代主理商务印书馆。1948年曾出任财政部长,期间推出金圆券,引起金融失调。1949年后到台湾,并主持台湾商务印书馆。著作等身,有《物理与政治》、《中外图书统一分类法》、《四角号码检字法》等。王云五于台北市新生南路三段19巷的故居现为王云五纪念馆。

早年

王云五先生只受过五年私塾教育,其父将他送到五金店当学徒,晚上学习英语。十七岁时进入同文馆学英语,并兼任助教,在校内图书馆广泛阅读西方著作,遂能精通。

十八岁后,在上海各校任教英文、史地等。

十九岁时,购得《大英百科全书》,以三年时间将全书35巨册阅览一遍,后来又修完土木工程及数学、物理、机械各种课程。

二十至三十岁之间,先后加入两所美国的函授学校:于万国函授学校主修土木工程全科,获得许多高等物理、数学知识,然因教书颇孚众生之望,故不能离开教席往工程界供职,故将后三分之一之学费用于加习化学;又于喇沙尔函授学校主修法学专科,取得美国法学士预备资格,然因时情与不慕荣利之心态而作罢。

二十四岁时,应聘北平中国大学讲授政治学、英美法学概论等课,又通德语、法语,《纽约时报》报导他为“活的百科全书”。1911年,广东省同乡会在上海虹口扆虹园为孙中山即将赴京就任临时大总统举行联欢宴,王云五代表同乡会精彩致词受到孙中山赏识,1912年任孙中山临时大总统府秘书、并加入国民党。

中年

1921年,经胡适推荐,王云五出任商务印书馆编译所长,后任总经理。王云五主理商务期间,出版多种词典、百科全书及丛书,以“教育普及”和“学术独立”为方针,对中国的知识传播有举足作用。王亦热心研究中文字检索方法及图书馆检书办法,四角号码检字法即王云五的发明,并以此法编印《王云五大辞典》,出版《万有文库》。王云五亦以科学管理方法改革商务,大量增加出版量。商务印书馆上海总馆及东方图书馆在一二八事变中被焚毁,损失至巨。在王云五的主持下,商务在中国抗日战争期间仍然能够继续坚持出版,在商务工作达40年之久。

王云五在战时开始活跃于政坛,1927年以后退出国民党,但以参政员身份成为活跃之党外人士。1946年,任国民政府经济部部长。1947年2月14日,参政会驻会委员会开会,经济部长王云五、财政部长俞鸿钧到会报告,认为金潮案源于游资过多;参政员纷纷抨击政府经济政府政策,指斥少数人搜括国富民财,要求政府迅采有效办法。4月23日,国民政府特任王云五为行政院副院长。11月26日,国民政府特派王云五兼善后事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晚年

1948年,任行宪后翁文灏内阁之财政部长。6月30日,总统蒋中正接见翁文灏、王云五,讨论改革币制及平定物价之根本办法。王受蒋之命推行货币改革,发行金圆券;结果引发金融混乱,王云五成为众矢之的,数月后即内阁总辞。


1948年11月13日,获聘为行政院顾问。11月26日,携带家眷自南京飞往广州,留在京、沪两地的大量书籍无法带走,数十万张卡片则交由潘序伦保存。


1949年以后,王云五到台湾,曾任中华民国行政院设计委员会(即光复大陆委员会)委员兼政制组召集人、国策顾问、考试院副院长、行政院副院长。


1958年3月10日,总统府临时行政改革委员会成立,王云五担任主任委员。


1958年7月14日,再度担任行政院副院长,曾在任内短暂代理行政院院长(1963年7月1日——9月16日)。


1964年,任台湾商务印书馆董事长。


1972年6月13日,捐资创设“财团法人台北市云五图书馆基金会”,自任董事长。


1979年8月14日,王云五于台北荣民总医院逝世,享寿92岁。遗体下葬于台北县树林镇(今 新北市树林区)净律寺乐山公墓。


逸事


黄仁宇回忆录《黄河青山》提到王云五,“他是一流的出版家,甚至可能是中国首屈一指的出版家。”


王云五是胡适的老师。胡适在《四十自述》里说:“我在中国公学两年,受姚康侯和王云五两先生的影响很大,他们都最注重文法上的分析,所以我那时虽不大能说英国话,却喜欢分析文法的结构,尤其喜欢拿中国文法来做比较。”1950年代,胡适寄居美国,他回台湾任中央研究院院长即由王云五的力劝。


谢选骏指出:王云五,作为出版商是成功的,作为经济部长和财政部长却是失败的。不过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是他的“背字典”传说。我小时候,家里有一套王云五主编的《辞源》,三大厚本,父亲告诉我,小学生王云五的学问建立在“背字典”的基础之上。后来我也尝试了这个方法,发现这是个自学的好办法。

谢选骏:物理学是神学的工具



《『方励之』哲学是物理学的工具》(深山兰 2014-12-4 贝壳村)报道:


深山兰注:1988年,方励之先生在中国出版过一本小书《哲学是物理学的工具》。书中收录的是方先生发表在许多报刊上关于科学的随笔。我找到了该书。《哲学是物理学的工具》是该书中的一篇。在该篇文章的题目下有脚注曰:“此文是为《科学家论方法》第二辑的序文,该书由周林、殷登祥、张永谦主编,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5年出版。”


我个人认为,方先生的“哲学是物理学的工具”的本意大概是指:在某种意义上讲,物理学家们必须借助某种哲学的思辨方法,去思考物理中的问题本质。这种启发,有时是很有效的。方先生在别的文章中明确说过:“自然科学的研究,尤其是基础理论的研究是离不开哲学的。选择方向,确定课题,寻找方法,都离不开哲学的思考”。他曾说过,我们这些涉及到量子力学的人都知道,撇开哲学,许多概念是无法思考的。


方先生已经作古。打印此文,以纪念方先生。



方先生千古!


我自知并不具备为他人的书题词作序的资格,特别是为这本尽列圣贤之言的书。殷、张两位编者执意要我写,我想可能是因为,他们受到当前潮流的左右,一定要找一个50岁以下的中“青”年为之“装点”一下吧!不过,“装点”方法并不是科学家的方法,不如借这个机会发表一点坦率的意见。


这“一点坦率”就是:不要迷信所谓的”“最高”“指导科学研究的原则”,这种“最高原则”方法并不是科学的方法。诚然,在开始着手一项研究的时候,人们都很需要也很希望找到指导,找到可能的出发点,可能的探索方向。所以,研究者所渴望的指导,其实质就是研究方法或研究途径。一种“指导原则”无非就是提供一种方法,或一种途径,这对于任何研工作自然都是需要的。问题只在所谓的“最高”。对于“最高”之类,我们都有过直接的感受,因此对它务必十分小心。


常听说“哲学史科学研究的指导”。如果这句话的含义是,哲学可以提供有效的方法,是科学研究的有用工具,我是赞同的。如果它的含义是,哲学与科学研究的关系是指导者与被指导者的关系,我是不同意的。如果进而认为存在着指导科学研究的“最高”哲学原则,那就更是错误的。


它之所以错误,首先因为它不符合科学发展的史实。以物理学为例,它的发展曾得益于不同哲学流派,而并非万能的“最高指导”的结果。开普勒追求行星运动的和谐,是从毕达哥拉斯主义那里得到的启示;牛顿坚持经验论来发展他的理论,以致整个经典物理学的研究方法都涂有实在论的色彩;量子论的成功则应归属于实在论;广义相对论的创立有极明显的唯理论的印记;今天的物理学,正在追求着超对称、超统一,似乎又回复到开普勒对和谐的追求了。可见,当物理学在寻找作为工具和方法的哲学时,从来也不拘泥于一种“最高哲学”。因为,工具的价值就在于使用,物理学家的标准是,哪种哲学提供有用的方法就去用它。哲学与物理学之间的这种关系,爱因斯坦曾生动地描述过:


“从一个有体系的认识论者来看,他(指物理学家)必定像一个肆无忌惮的机会主义者:就他力求描述一个独立于知觉作用以外的世界而论,他像一个实在论者;就他把概念和理论看成是人的精神的自由发明(不能从经验所给的东西中逻辑地推导出来)而论,他像一个唯心论者;就他认为他的概念和理论只有在它们对感觉经验之间的关系提供出逻辑表示的限度内才能站得住脚而论,他像一个实证论者;就他认为逻辑简单性的观点是他的研究工作所不可缺少的一个有效工具而论,他甚至还可以像一个柏拉图主义者或毕达哥拉斯主义者。”


可见,对于物理学家来说,哲学是他的一种工具,就像数学也是物理学家的一种工具一样。物理学中包容着许多不同的数学贡献,却不存在一种“最高”数学。物理学中包容着许多哲学流派的贡献,但也不存在一种“最高”的哲学。实际上,大凡是真正的科学,都不会自称为“最高”的。


 


我很欣赏本书编者的工作,他们提供我们一分难得的科学方法论的素材,它是一分颇有价值的史料。它的价值之一就是证明,不仅物理学的方法,而且其他学科的方法都包含着不同时代人类的创造,而不是某种“最高原则”的指导的结果。


 


我们盼望着更地看到本书的第三辑、第四辑,希望它提供更多的史料来证明,科学研究方法中的一条,就是不盲从于什么万能的“最高”。所谓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指导科学研究的最高原则和方法”,这种说法本身就同马克思主义的原则不自洽的,是一种盲从和无知。马克思主义也是一个时代的产物,它不可能替代前马克思时期的整个科学创造,虽然它吸收过这些创作成果;它也不可能概括今天的整个科学。科学的本性是发展的、创造的、不断超越自身的,对于马克思主义来说,也并不例外。


谢选骏指出:方励之从物理学者的立场说“哲学是物理学的工具”,就像老母鸡说“主人的呼唤是我觅食的工具”。但是,从神学家的角度看,物理学岂非神学的工具?

2021年5月11日星期二

谢选骏:火星跳船



《马斯克的星舰SN15试飞成功,人类距离下一张火星船票还有多远?》(2021-05-06 创事记)报道:


5月6日,SN系列星舰研发进度终于迎来了曙光——SN15在美国德克萨斯州博卡奇卡成功挑战高空试飞和着陆,没有重蹈SN11的覆辙。


这意味着,星舰原型机取得阶段性胜利,SpaceX掌握了最关键、最难搞的安全着陆能力,将加速星际飞船的彻底成型和入轨发射。


从2016年马斯克在国际宇航大会公布前往火星计划起,星际飞船研发便被提上日程,从Starhopper原型机到如今的SN15,原型机已经迭代多次,根据SpaceX的估计,飞船最终成型,大约需要20台原型机进行测试。


这次SN15的成功软着陆将进一步缩短星舰入轨时间,马斯克的火星梦,又近了一小步。以下,Enjoy:


1、数次爆炸,数百项技术改进


前段时间,SN11没有如马斯克预想中那般完成软着陆的使命,在大雾中留下一声爆响和火光后,直接在空中玩起了“失踪”。官方解说员则直接告诉我们:它不会再回来了,给我们留下一场精彩的试飞。(实则,SN11空中炸裂成无数小碎片。)


尽管如此,马斯克依然在一片嘲讽“流水的星舰,铁打的炮仗”中宣布SN15即将发射,继续探索前往太空的旅途。据马斯克公开表示,SN15浑身上下拥有数百项设计改进,包括猛禽引擎设计、燃料、机身、舱顶等多处。


保持着每月一发的节奏,SN15在紧锣密鼓中开启了征程。这次,星舰原型机没有辜负马斯克的期待,成功完成了自己的任务。看着直播间成功着陆的消息,不由得让网友感叹:“马斯克效率真高。”毕竟,还没有一家航空公司可以做到每月发射一次。


根据业界得到的SpaceX最新内部排期表,SpaceX目标今年7月1日实现SN20+BN3合演轨道级发射。按照这个目标,接下来SpaceX每个月可能都得进行发射测试。


拉出从SN11到SN15的发射时间表,这个速度确实很“马斯克”了,怕是真的没有第二家能干出如此的效率来。


3月4日,SN10爆炸;


3月9日,SN11移至发射台;


3月10日、3月11日调试检查准备


3月12日,低温加压测试;


3月15日静态点火测试,失败;


此后几天,静态点火测试不断推迟;


3月22日,静态点火成功;


3月30日,SN11发生爆炸,星舰原型机第四次挑战高空软着陆失败


4月8日,SN15组装及完毕,前往发射场


4月27日,第一次静态点火成功


4月28日,第二次静态点火成功


5月6日,星舰SN15发射成功


尽管网友调侃SpaceX步子扯得太大,显然SpaceX不会如此开玩笑,毕竟背后都是经费在燃烧。按照SpaceX早前的规划,SN11测试的时候,SN12-SN14的建设便已经有了一部分进展,甚至连零部件都开始组装了。


但前面几次星舰测试中回收的大量数据,为星舰研发提供了充足的参考,在此基础上,SN15增添了数百项设计,相比前辈们有了全新升级。那么同SN11差不多设计的SN12-SN14自然就没有特别大的测试意义。早在SN11发射之前,就有消息传出,SN11测试之后,SpaceX会直接跳到SN15。


另一方面,如此迅速且高效,马斯克正在将发射火箭变成批量、规模性生产。就在SN15静待低温测试的时候,SN16已经出现在公众视野,舰身部分正在装备隔热瓦。


大概就是,每一艘星舰都眼睁睁看着“兄弟牺牲在自己身边”,然后继续“站在前辈的残骸旁,向太空进发。”不过,身高数百英尺的大火箭们害怕也没用,只能硬着头皮向十多千米的高空一次又一次发起挑战。


SN15与SN11残骸的合影


随着不停的测试、炸机,星舰原型机成功的概率越来越大:


SN8成功的概率只有三分之一;


SN10成功的概率提高至60%;


SN11成功的概率则变成了90%;


SN15成功把概率问题变成了现实。


SpaceX的每一艘星际飞船都在顽强地为后继者扫平障碍,比如SN10首次成功着陆,却在落地后爆炸,让SpaceX 再度调整发动机推力,以及重新部署方案;SN11暴露的燃料泄漏问题则被全新的SN15弥补。


不仅如此,SN15还全新安装了星链,看这架势马斯克是要把SpaceX的技术逐渐整合为一体。星舰+星链的组合,或许能够实现无线通信和太空运输的无缝衔接。


在马斯克的构想中,未来包括飞机、船舶、车辆乃至星际飞船上,Starlink互联网都可以随时随地为人类提供通信服务。有相关人士预测这次安装星链的举措可能就是要在SN15试验过程中,借助星链进行无线电遥测和通信。不过,具体功能是什么,马斯克不说,目前也无从得知。


2、从Starhopper到SN15,坎坷的星际移民之路


“吞着玻璃同时凝视深渊。”这句马斯克用来形容自己创业生活的话,同样适用于其殖民火星梦想的实现——从最初不被所有人看好,到如今原型机都迭代N多次,人们共同见证了马斯克如何把一件成功概率低于1%的事情硬生生变得具有现实可行性。


迫不及待见证马斯克“大话”是真是假的吃瓜网友们,每次在有试飞消息传出的时候,都守在屏幕前等待消息,但“鸽王”的本性在那里,测试、发射时间总是被推迟。


漫长的等待期,就连星舰也会“无聊到原地跳舞”。


网友将SN11收拢、张开“小翅膀”的画面多次重复拼接


实际上,令星舰看着如此“萌态”的四个“小翅膀”是用来帮助其平稳降落的,安插了这四个“小翅膀”之后,SN系列星舰能够借助它们空中滑翔,快速调整飞行器的姿势和方向。


像SN系列星舰一样拥有“小翅膀”、具备滑行能力的太空飞船并不多见,最知名的便是参照飞机外形设计的、美国已经退役的航天飞机。SpaceX的星际飞船没有墨守成规,颠覆了旧有太空飞船设计,并结合自身较为成熟的火箭回收技术,打造出一套带有SpaceX风格的返航方案,同时也大大降低了发射成本。


星舰第一次公开面世是在2017年9月,马斯克表示星舰将作为SpaceX面向未来的下一代发射载具,将来可代替猎鹰9号、猎鹰重型运载火箭以及载人龙飞船等。这是一套可重复使用的运输系统,不仅可以执行地球轨道任务,也能够完成登陆月球以及火星的任务。


根据SpaceX官网介绍,星舰整体高度约为120米,共分为两级。第一级助推器被命名为超重型(Super Heavy),长70米,或将搭载28个猛禽火箭发动机,总共提供约 72 MN 起飞推力;第二级则为星际飞船(Starship SpaceCraft),长50米,能够将100吨的有效载荷送上地球轨道。


这艘承载火星殖民梦想的巨无霸星舰,采用的是SpaceX下一代主力大直径发动机——猛禽发动机,据悉每台可提供20万公斤的推力,约是猎鹰9号使用的Merlin1 D发动机的推力的2倍。而运送星舰的超重型火箭拥有37个猛禽发动机,星舰单次可运送近100人。


从Starhopper(仅属于星舰的一部分)到SN15,除了Starhopper成功完成150米低空测试外,迎接马斯克的是一次又一次爆炸。


但这些并没能浇灭马斯克及其团队的热情,他们在每次失败中搜集数据与问题,为下次测试做准备。


在SN15之前,一共有10艘星舰“壮烈牺牲”:


第一代全尺寸原型机MK1压力测试失败,MK2和MK4甚至都没有测试便直接退役;


Mrk3更名为SN1继续进行,却燃料箱低温测试失败,星舰被炸起数十米;


尽管SN2燃料箱顺利通过超低温加压测试,SN3却在在加注液氮测试时舱体扭曲崩溃;


SN4成功闯关超低温压力测试,但在第5次静态点火后突发爆炸;


……


SN8挑战试飞12500米,却在降落过程中爆炸;


搜集SN8航空飞行数据后,调整的SN9触地爆炸;


SN10实现首次成功着陆,8分钟后却原地爆炸;


SN11空中裂成碎片。


前前后后壮烈牺牲多艘原型机,SpaceX迈出的每一步都带着悲壮尝试,却又走得异常坚定——待测试的星舰型号都排到20了。


3、下一步:轨道试飞


SN15高空测试成功之后,迎来的便是轨道试飞:超重型低空、高空、亚轨道试飞,直至轨道级合演发射。届时,距离火星将更进一步。


早在SN11的发射紧锣密鼓进行的同时,SpaceX的首个超重型助推器——BN1就已经公开亮相,它是星舰的第一级,与星际飞船配套,BN1的大个头创造了有史以来最大火箭助推器的组装。


据SpaceX表示,火箭整体高至少120米,再加上星际飞船上层系统以及航天器,难怪连NASA也不由得调侃,在那张尴尬的学校照片上,有个孩子比班上的其他人都高得多。


在马斯克的规划中,登上火星需要先将一艘星际飞船发射到围绕地球的轨道上,然后让几艘星际飞船“油轮”与第一艘飞船会合,并为它加好油。从那里,直接飞向火星。


跳过已被放弃的 SN12、SN13 及 SN14,新一代款式 SN15 使用较薄的不锈钢材。


相比与此前爆炸的几代星舰,肉眼可见的区别就是它被增加了更多隔热片,足足800多片,而SN8-SN11 的隔热片数量才分别为7~8片、27片、246片、384,网友那句“什么时候贴满了什么时候就入轨了”的神预言怕是要变成现实。


隔热片数据图隔热片数据图

SpaceX紧锣密鼓增加隔热片SpaceX紧锣密鼓增加隔热片

对于马斯克的疯狂行为,人们带着戏谑的声音中更多是欣赏,那种敢于直面爆炸和失败的勇气、面对外界批评的钝感力,永远是航天文明发展的不竭动力。


4、从地球望向太空,何时抵达“火星绿洲”


“历史将沿着两个方向分叉:一个选择是我们永远留在地球上,然后有朝一日会碰上最终的灭绝事件……另一个选择是成为一个太空文明和多行星物种。我认为,与一直被困在地球上相比,如果我们开启一个太空文明,成为一个多行星物种,未来将会更令人兴奋和有趣得多。”马斯克从未掩饰过他对探索太空的着迷,火星则是承载着他伟大愿景的最终目的地,从未改变。


早在2001年,出售PayPal公司时,马斯克就曾想到要把植物种子送到火星上,在这颗红色、贫瘠且毫无生机的星球上创造绿洲。按照他设想的“火星绿洲”(Mars Oasis)计划,发射到火星上的宇宙飞船将包括一个密封的房间,里面装着与地球大气层相似的空气、一些健康的种子,以及能够加速种子生长的营养凝胶。对此,马斯克解释道:“当你在火星上着陆的时候,只要给凝胶加一些水,就能在火星上拥有一个小温室了。”


马斯克想要在火星上建立一个永久性的人类殖民地,开辟人类的第二故乡。他认为前往火星的单程票价能够通过成本控制降低到每人约10万美元,这意味着对很多人而言,卖掉一套房子就可以搬家火星。


在未来40-100年内,将10万人送往火星,建立火星城市。SpaceX的可回收火箭从肯尼迪航空中心起飞,1000艘飞船同时绕轨飞行,火星上的动力工厂可为飞船在轨补充燃料,最后飞船安全登陆火星表面。而且,飞船内设有一个餐厅、多个隔间,能够为乘客提供零重力环境下娱乐用的游戏视频和电影。——这是马斯克在国际宇航大会上,公布的完整火星移民计划,他要让人类成为多星球公民。


在马斯克的火星移民计划中,降低成本的关键在于可重用性,即火箭多次起飞却不破坏自身。SpaceX疯狂烧钱测试的原因正是在反复实验中寻找最优解。


不过,登上火星从来不是容易之事。自1965年7月15日,美国“水手”4号探测器第一次飞临火星,在距火星9280千米处观测并发回火星照片起,人类逐步揭开火星神秘的面纱,却从未没有宇航员登上过那片红色土壤。


中国的天问一号、美国的“毅力号”火星车、阿联酋的”希望号“……看似遥远的火星梦,正在被各种探索尝试拉近。


马斯克在去年10月的国际火星协会大会上公开下承诺:SpaceX将在4年内向火星发起首次无人飞行任务。此前他更是在网络聊天室中表示要在5年半以内登上火星。


很多人难以相信,连星舰都还没造好,怎么能在五年半以内登上火星。但SpaceX的做事原则便是全情投入工作并把事情搞定。在SpaceX最严重的错误就是告诉马斯克他的要求无法实现。于是,这股“野蛮力量”不断尝试、突围,抱着失败20次以上的念头闯荡。


的确,这是一件非常艰难、危险的事情。它不适合胆小者,因为很有可能会死,但如果成功了,那将带来无比的荣光。


在马斯克的火星殖民计划中,星舰是一切核心关键,包括Starship太空船和超重型火箭,代表着一种完全可重复使用的太空运输系统,星际飞船将成为有史以来最强大的运载火箭,能够将100公吨的卫星运载到地球轨道。且星际飞船有效荷载仓要比任何在运营或开发的都要大,能够为更多新任务创造可能性。


德州的Boca Chica是SpaceX最主要的测试场和发射基地,被马斯克称为通往火星的大门,见证了星舰原型机的从无到有的全过程。


3月3日,马斯克正式提议将发射场所在地改名为Starbase(星际基地),还要围绕基地建造一座城市,未来人们可以从这里来往火星乃至外太空。在火星上,马斯克也规划了拟建的第一个人类火星基地——Mars Base Alpha“火星阿尔法基地”。


此次SN15的成功试飞,标志着马斯克的火星移民计划迈出了实质性的步伐。或许,人类距离拿到下一张火星船票为期不远。


References:


1、SpaceX官网


2、《下一站火星》


3、《未来呼啸而来》


4、《马斯克内定:今夏SN20+BN3合演轨道级发射》,作者/三体引力波,BY/三体引力波(ID:the-3body)


5、《NASA科学副总监:有这么多人吃不上饭,为什么还要探索宇宙?》,作者/kelejiabing 译,BY/太空移民(ID:spacemigration)


6、《人类如果不想灭绝,就必须想办法离开地球》,作者/王一等,BY/知识分子(ID:The-Intellectual)


7、《SpaceX的星舰飞船未来发射成本或仅需200万美元》,作者/NASAITACHI,BY/NASA航天爱好者(ID:NASAtoMars)


8、《你不能不知道的五个重点,关于马斯克的星舰计划》,作者/夏脖士,BY/火星社会(ID:MarsCivilization)


9、《功败垂成!SpaceX星舰SN10成功着陆,却意外爆炸》,作者/ REN,BY/DeepTech深科技(ID:deeptechchina)


10、《埃隆·马斯克揭示星舰原型机SN10爆炸原因》,作者/NASAITACHI,BY/NASA航天爱好者(ID:NASAtoMars)


11、《伊隆·马斯克的“星舰”:三年内搭载乘客进入太空》,作者/星舰乘客,BY/新浪探索(ID:sinascience)


12、《马斯克只高兴了8分钟:星舰10号历史性成功着陆,却突然原地爆炸》,作者/关注前沿科技,BY/量子位(ID:QbitAI)


13、《复盘三艘星舰飞行全程,SN10、SN9、SN8关键数据对照看》,BY作者/三体引力波,BY/三体引力波(ID:the-3body)


14、《SN11静态点火完成 星际飞船将迎来终极单体试飞 如何着陆最具看点》,作者/KNET,BY/深空网(ID:shenkongnet)


15、《揭秘!马斯克选定的Starship星舰飞船首个火星着陆点Alpha》,作者/火星星舰,BY/火星学会(ID:marssociety)


16、SpaceX预计将在本周进行星舰SN15的发射,SN12-14去哪了,科海拾贝,BY/腾讯网


17、SpaceX正在为本周发射星际飞船SN15做准备,将携带星链一起上天,链闻科技,BY/网易新闻


谢选骏指出:马斯克是个圈钱高手,他的星球计划好像是和他的冥币宣传互相拉抬的——


《什么是狗狗币?马斯克:是货币的未来,也是一场骗局》(方凌 2021-05-09)报道:


节目开始一小时,马斯克终于聊到了数字货币。在主持人“夺命连环问”之下,马斯克无奈承认:好吧,狗狗币是一场骗局(hustle)。

美东时间5月8日晚11点半(北京时间5月9日中午11点半),马斯克主持《周六夜现场》(Saturday Night Live)节目正式开始。截至节目结束,直播平台网络观看人数一度突破30万人。


节目开始一小时,他终于聊到了狗狗币

SNL是一档美国一档于周六深夜时段直播的喜剧小品类综艺节目。节目开始一小时后的新闻吐槽单元"Weekend Update"中,马斯克终于聊到了狗狗币。


期间他被反复问及“什么是加密货币”、“什么是狗狗币”,马斯克的第一反应是:狗狗币是货币的未来。


主持人首先问道:究竟什么是加密数字货币。马斯克回答:加密货币就是一种数字货币,但是不是由央行控制,而是通过区块链技术实现去中央化。这位“狗狗币教父”还特别强调,最近加密数字货币价格飙升,比如有比特币,尤其是狗狗币。


随后主持人又提到了众人尤为关注的狗狗币:究竟什么是狗狗币。


在主持人的反复提问下,马斯克的回复是:“狗狗币是货币的未来,这是一种势不可挡的金融工具,将接管世界。”


最后主持人开玩笑式地“恍然大悟”:那么,狗狗币是一场骗局(hustle)?


马斯克无奈一笑:“嗯……好吧,它是骗局(hustle)。”


这段节目播出后,最新行情显示,狗狗币日内跌幅仍较此前有所收窄,跌幅在27%左右。


节目开始马斯克闪亮登场 然而狗狗币大跌


不过,此次在节目直播时,狗狗币的行情经历了大幅波动。


先是在美东时间晚11点30左右,即直播正式开始时,狗狗币一度抹平跌幅,报0.7美元。


然而开播后不久,狗狗币就短线下挫,随后跌幅一路扩大,一度大跌近34%,报0.49美元。


与此同时,加密货币也普遍走低。比特币短线跌超700美元,现报58285.69美元/枚,以太坊短线跌逾60美元,报3850.74美元/枚,瑞波币,莱特币均有不同程度下行。


马斯克大秀是“卖事实”? 狗狗币此前已经先跌为敬

与前一天马斯克宣布登上直播舞台时狗狗大涨不同,今日节目开播之前狗狗币就开启了跌势。


据Coindesk网站数据,节目开播前半小时左右,狗狗币24小时下跌近9%,节目开始前10分钟价格为0.63美元。


这与前一天马斯克宣布参加节目时狗狗币的反应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昨日狗狗币24小时涨幅一度达15%,价格站上0.72美元。


狗狗币于2013年诞生,起初只是源自一个笑话,但是谁都没想到,这个加密货币能获得马斯克、Mark Cuban、Snoop Dogg以及Gene Simmons等大佬的支持,仅仅是今年以来涨幅已经超过13000%。


见闻昨日提到,尽管币圈对于这位“狗狗币教父”会有怎样的造势万分期待,但是马斯克此次大秀可能标志着“卖事实”阶段开启。


投资者或可从马斯克本人周五的一则推特有所判断。马斯克在推文中写道:“加密货币很有前途,但是请谨慎投资。”他还同时附上了一则今年2月接受TMZ采访的视屏,在视频里马斯克谈到狗狗币时表示,人们不应该把毕生的积蓄投资于加密货币,这是不明智的。


币圈大佬Barry Silbert也在节目正式开始前警告,他认为现在投资者应该把狗狗币转成比特币了。


Silbert被认为是数字资产领域的杰出人物,他创立了两家最为知名的数字货币企业Grayscale Investments和The Digital Currency Group,后者拥有Coindesk。


谢选骏指出:所谓加密货币,其实就是一种冥币——


《年轻人的第一次线上烧纸「以太冥币」,来自区块链的清明大礼》(数码 2018-3-26)报道:


2018年了,再不懂点区块链技术,你就真的已经落伍了。这是时下全球科技界最流行的话题,网上随便一搜新闻到处都是:连加藤鹰老师和波多老师都纷纷投身的领域,如果你还不够了解,这可说不过去了。幸好国内有一名脑洞大开的程序员,为了降低区块链的应用难度,近日为网友推出了十分接地气的「以太冥币」项目。


这名机智的开发者@程序猿Delton,花费自己的业余时间编写区块链智能合约,初衷就是让那些烦他的人去买冥币。然而这一不小心促成了区块链技术+殡葬业的强强联手,意味着以后我们可以在网上给亲人烧纸钱了。


打开「以太冥币」的官网,充满殡葬气息的黑白大字,干净利落地占据了整个屏幕:史上第一个做到阴间的区块链应用,真正的天地通用货币,狂丸从未见过如此浮夸且玄学的产品介绍。


「以太冥币」的最大亮点在于无污染,网上烧纸,节能环保尽孝,避免了对森林资源的浪费。所以说,年轻人第一次烧纸,就是要烧环保的「以太冥币」。


紧接着,「以太冥币」一针见血地抨击了纸质冥币的缺陷:通货膨胀。虽然大家都没去过阴间,但冥币的面值越来越大却是有目共睹。过去,也许你还能看见10块一张的冥币,而现在,动辄就是成百上千亿。


如此必然会让流入阴间的冥币越来越不值钱,说不定一车厢的冥币都买不起一颗鸡蛋,你烧过去的纸钱根本无法提升逝者的物质生活,说不定他们正在家里用数不清的冥币糊墙呢。


反观「以太冥币」,拥有介绍中描述的ERC721「以太坊代币标准721」特性,从而使得每一张「以太冥币」都将是独一无二的数字收藏品,它们会拥有自己的专属代号,和前段时间大火的以太猫一样。


如此一来,「以太冥币」便能随着发行数量的变化,适时调控价值,避免阴间出现通货膨胀带来的经济问题。这名程序员,是要干大事的人啊。


有网友立刻表示,这个项目,绝对能火。


但是也有网友表示:我觉得不行。


那么,这样的冥币怎么买?怎么烧?狂丸在官网左上角找到一栏「冥币发行」,想要烧上一张炫酷的「以太冥币」,就要从这里入手。点进发行页面,一股熟悉的、粉红的、100元面值的「以太冥币」映入眼帘,下方标注了其实时价格:0.31以太币;同时还配上了专属这张冥币的代号:冥第20号,意味着这是目前阴阳两界正在等待发行的第20号「以太冥币」。


但是先别急着买,让我们看看冥第20号的价格:0.31以太币,换算后约为160美元,折合人民币约1000元,这可不便宜啊!而且还要交点手续费,GASLIMIT代表执行此次交易被允许的计算步骤的上限,而GASPRICE代表着每一次计算步骤的单价,二者相乘就能得出此次交易的附加费用。至于最后的黄字就非常扎心了:您的余额不足,请选择「刷新」、「充值」或「驳回交易」。


不过不管怎么说,这个价格咬咬牙还是可以接受的,毕竟这可是时下最时髦的数字收藏品啊。活着的时候从未拥有过一枚比特币,死之前,给自己留一枚「以太冥币」?


总之,如果你买下了冥第20号,它就会出现在「我的冥币」一栏中,此时你可以选择是将其保留,或是烧给别人。


如果你有特别思念的已逝之人,那么你可以在购买到的「以太冥币」上署名,并将之烧到阴间,这个冥币也将从你的库存中消失,它既没有流入开发者的口袋,也没有回到区块链的循环中,至于这钱到底去哪了?可能真的去往阴间了吧。


而你的行为也将影响到下一个冥币的价格:如果有持币人将自己存留的「以太冥币」烧掉,那么新的冥第20号的价格就会低于0.31以太币;而如果狂丸买下了冥第20号,并且期间没有其他持币人烧掉自己的「以太冥币」,则冥第21号的价格则会高于0.31以太币。


那些将「以太冥币」烧掉的持币人,其名字和他所纪念对象的名字,都会被供奉在「纪念堂」中。打开之后可以发现,在已发行的20个「以太冥币」中,目前只有5个被烧往了阴间。


再仔细一看,这些有幸率先被烧到「以太冥币」的竟然都不是凡人。其中冥第0号烧给了刚刚去世的霍金;冥第2号烧给了美国计算机学家、C语言创造者丹尼斯·里奇;冥第4号烧给了现代计算机与博弈论的重要创始人冯·诺伊曼;冥第5号烧给了计算机科学与人工智能之父艾伦·图灵;冥第12号的莫欣乐也是著名的音乐才子。


顿时感受到了「以太冥币」的高大上,如果能将自己的名字放到这几位伟人下面,这辈子值了。


说不定以后的「纪念堂」会衍变成一个大型冥币富豪天梯排行,孝敬谁、想念谁,就给他多烧几张「以太冥币」,不知道到时候会是谁高居榜首?


最后说点题外话,「以太冥币」和比特币不一样,是基于ERC721标准的数字收藏品,而不是虚拟货币。「以太冥币」作者对该项目的定位仅供娱乐,大家看看乐子就好,不用真买。最近文章口味有点重,下周争取清新一些。


谢选骏指出:看来冥币较之虚拟货币还要实在一些,因为他把丑话都说在前头了。


《解说加密货币:以冥通银行的冥币为例》(2018-10-05)报道:


一个月前我写过一篇关于区块链的短文《区块链除了加密货币还有什么?》——当中提到,区块链有四个特色:一、去中心化;二、数据可以长期保存;三、难以窜改;四、节省交易成本。


今天我想写写一个实际操作的例子。大家都知道,每年鬼节我们都要汇款给阴间的朋友。阴间的流通货币是冥通银行发行的冥币 (HellCoin),大家可能都用过,就算未用过都应该见过冥币。正所谓有钱使得鬼推磨,冥币对于阴间的朋友是很重要的。没有冥币在身,遇到鬼差时的下场便是被捕下狱;身上冥币多了,就算进了鬼门关也能安然离开。


轻易逃出鬼门关的民众,注意到目前冥币发行的制度有两点重要问题:冥币需要长期保存,时间可能长达数百年,目前用纸币发行的方式甚为不便。万一经过刀山火海时不小心掉了呢?即使存入冥通银行,但难保地府不会发生金融海啸。万一冥通银行倒闭,又没有存款保障制度,辛苦储下来的冥币就会化为乌有。

每年鬼节,冥通银行都要处理大量汇款。当中交易过程繁复,成本甚高,亦容易出错。

区块链可以解决上述问题。只要将冥币改以区块链加密货币的形式发行,即可享有以下好处:

1、永久保存。由于区块链去中心化的特性,冥币不必依靠冥通银行管理。每个帐户的结余,以至每一笔汇款和交易,都会永久保存在区块链上。即使有一天冥通银行倒闭了,用户都不会因此蒙受损失。冥币甚至可以跟功德一样带到下一世,不会在投胎时丢失。亦可以将功德与冥币挂勾,实施稳定的联系汇率,如此即有助鼓励民众行善积德,培养储蓄习惯,与及进行长线投资。

2、方便存取。每位用户都会拥有属于自己的加密钱包 (wallet),每个钱包都有一对由数字和英文字组成的公钥 (public key) 和私钥 (private key)。只要用私钥登入加密钱包,便能提取冥币。只要向阳间的亲友提供公钥,亲友们即可进行汇款,非常方便。遇到鬼差勒索时,也不怕因为没有冥币在身而造成二次死亡。

3、安全可靠。所有交易记录一旦写入区块链便不能修改,这意味着没有人(或鬼)可以窜改交易记录,安全有保障。而且只要妥善保留私钥,便不用担心意外丢失钱包。

节省成本。加密货币的交易皆以智能合约 (smart contract) 自动进行,不经人手(鬼手),因此能够节省成本。过去为了节省交易费用,阳间习惯一年只汇款一两次。使用区块链以后,交易征费有望降低,随时都可以进行小额汇款。

说了那么多,实际要发行加密冥币应该怎么做呢?以下我就以 EOSIO 为例,讲解发行加密货币的方法,并示范如何进行交易。


由于冥币目前处于研发阶段,因此示范将在一个区块链测试网络 (testnet) 进行(见《区块链实践初探》)。如果大家有兴趣,也可以在自己的电脑上进行同样的测试。


首先是要安装 EOSIO 及设定好当中的执行环境。 EOSIO 的原始码可以在 GitHub 下载,详细做法可以参考 EOSIO Developer Portal 的说明文件。我今天只做示范,不是做技术教程,因此过程从略,以后有机会再写细节。


此外,EOSIO 可以安装到各大作孽系统,但我的建议是使用 Linux 或 macOS 会比较方便。


设定好 EOSIO 执行环境后,便可以发行加密货币了。


加密货币的发行及交易是由一张智能合约管理的,这张智能合约叫做 eosio.token。如果大家已按上述方法设定好 EOSIO,那么 eosio.token 应该随时可以用了。否则,也可从 GitHub 下载。


加密货币要有一个发行者,所以首先要在 EOSIO 建立一个帐户及其加密钱包。以下我假设已一早建立好名为 yanluo (阎罗)的帐户及其加密钱包,且钱包已解锁。


下面示范如何发行加密货币,其实就三个步骤。


首先要把 eosio.token 智能合约指派给发行者 yanluo:


cleos set contract yanluo ../eosio.token

接着输入:


cleos push action yanluo create '[ "yanluo", "1000000000.0000 MTD"]' -p yanluo

这句命令的意思是由 yanluo 铸造 (create) 冥币,并设定最高发行量为 10 亿元,币值单位是 MTD。以下是执行结果:


executed transaction: a6f4bc89de062f701915d4225e63b348bbe04cead4670bd4bd290d11e487dbd3 120 bytes 1517 us

# yanluo <= yanluo::create {"issuer":"yanluo","maximum_supply":"1000000000.0000 MTD"}

warning: transaction executed locally, but may not be confirmed by the network yet ]

铸造之后便要发行 (issue) 了。为简单起见,我假设铸造者把冥币直接发行给一个名为 trump 的帐户:


cleos push action yanluo issue '["trump","100.0000 MTD","first_issue"]' -p yanluo

这会涉及两个动作:首先 yanluo 发行冥币,接着把新发行的冥币转给 trump:


executed transaction: 9b6c10afbcaa3c90f63ae89a5de5b5f663c4d9e90080e8c616d45c2e8f701934 128 bytes 603 us

# yanluo <= yanluo::issue {"to":"trump","quantity":"100.0000 MTD","memo":"first_issue"}

# yanluo <= yanluo::transfer {"from":"yanluo","to":"trump","quantity":"100.0000 MTD","memo":"first_issue"}

# trump <= yanluo::transfer {"from":"yanluo","to":"trump","quantity":"100.0000 MTD","memo":"first_issue"}

warning: transaction executed locally, but may not be confirmed by the network yet ]

现在,trump 的钱包里应该已经有 100 MTD 的冥币了。我们可以检查这个结余:


cleos get currency balance yanluo trump

结果:


100.0000 MTD

我们也可以在不同的帐户之间转帐。例如,若要由 trump 转 25 MTD 到名为 donald 的帐户,可以这样做:


cleos push action yanluo transfer '[ "trump", "donald", "25.0000 MTD", "trump2donald" ]' -p yanluo

结果:


executed transaction: 6f0155859f99d00ab829514ffdd9c5e5cacd205f56ea4b8a9cdf6d994ad2e34b 144 bytes 360 us

# trump <= yanluo::transfer {"from":"trump","to":"donald","quantity":"25.0000 MTD","memo":"trump2donald"}

# donald <= yanluo::transfer {"from":"trump","to":"donald","quantity":"25.0000 MTD","memo":"trump2donald"}

warning: transaction executed locally, but may not be confirmed by the network yet ]

智能合约会负责管理转帐的细节。例如,若 trump 的帐户里没有足够的冥币,交易时会产生错误:


Error 3050003: eosio_assert_message assertion failure

Error Details:

assertion failure with message: overdrawn balance

以上便是用 EOSIO 发行加密货币和进行交易的大概情况。最后作几点补充:


以上的动作只在我自己的电脑里的测试用区块链 (testnet) 进行。真正的区块链应用必须在公开的、多节点的区块链上执行才有意思,具体做法以后有机会再写。

区块链有很多种,EOSIO 所用的 EOS 只是其中一种。以太网 (Ethereum) 是另一种区块链的例子,而著名的比特币也有自己的区块链,这些区块链的设计和发行货币的原理都各有不同,暂且从略。

任何人都可以发行自己的加密货币,但是除非进行公开的 ICO 认购并放上交易网站进行与其它货币之间的交易,否则所谓的加密货币就只是一个代币而已。有关加密冥币将来的发展,待我跟冥通银行商讨后再作报告。

这篇文章旨在示范发行加密货币的大概做法,是概念性的,并非技术教程。我以后有机会再补上技术细节,如果心急想要知道的话请自行参阅上述的 EOSIO 技术文件,或直接向冥通银行科技开发部查询。

今天就写到这里,多谢阅读。


谢选骏指出:火星骗子马斯克要送人上火星,但缺乏配套措施——1、人没死有无医疗保险?2、人死了有无死亡保险和冥通银行的加密货币?


《火星探测》报道:


火星探测是指人类通过向火星发射空间探测器,对火星进行的科学探测活动。人类从1600年代开始使用望远镜对火星进行观测。1965年7月14日,美国水手4号探测器在火星上空掠过火星,成为第一枚掠过火星并发回探测数据的探测器。 1971年12月2日,苏联火星3号(Mars 3)的登陆器成功在火星软着陆,成为第一个抵达火星的探测器,并在火星表面发出14.5秒信号。1976年9月3日,美国海盗1号的登陆器在火星表面软着陆,成为第一个向地球发回照片的探测器。

现状

19世纪的斯基亚帕雷利手绘的火星地图,以及现代摄影的火星地图,夹在中间的是两者混合的图片。

在2018年6月10日,机会号火星漫游车停止工作,留下火星科学实验室,也就是好奇号和毅力号继续在火星上工作。同时,在轨道上还有 2001火星奥德赛号 、火星快车号 、火星侦察轨道卫星、火星轨道探测器、 火星大气与挥发物演化任务和火星微量气体任务卫星等6搜太空船,它们提供了关于火星的大量资讯。固定在表面的"洞察号"正在调查火星的深层内部。没有试图前往火星的标本返回任务,而尝试探测火星卫星福伯斯并携回标本的Fobos-Grunt在2011年已经失败。

另有5个专案计划正在开发和制造的最后阶段,将在2020与2021年间发射前往火星。其中包括俄罗斯和欧洲空间局的ExoMars罗莎琳德·富兰克林探测车、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火星2020探测车任务、中国的天问一号、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的希望号火星探测器和印度的火星轨道探测器2。


概述


火星是太阳系八大行星之一,按离太阳由近及远的次序排列为第四颗。在太阳系八大行星之中,火星也是除了金星以外,距离地球最近的行星。大约每隔26个月就会发生一次火星冲日,地球与火星的距离在冲日期间会达到极近值,通常只有不足1亿千米,而在火星发生大冲时,这个距离甚至不足6000万千米。火星冲日意味着这时可以使用较小花费将探测器送往火星,火星探测通常也会利用此天文现象来运作。


到目前为止,已经有超过30枚探测器到达过火星,它们对火星进行了详细的考察,并向地球发回了大量数据。同时火星探测也充满了坎坷,大约三分之二的探测器,特别是早期发射的探测器,都没有能够成功完成它们的使命。但是火星对于人类却有一种特殊的吸引力,因为它是太阳系中最近似地球的天体之一。火星赤道平面与公转轨道平面的交角非常接近于地球,这使它也有类似地球的四季交替,同时,火星的自转周期为24小时37分,这使火星上的一天几乎和地球上的一样长。


具有重要意义的成功发射

发射日期 国家 名称 任务 意义

1964年12月28日 美国 水手4号 飞掠 第一枚掠过火星并发回探测数据的探测器

1971年5月30日 美国 水手9号 环绕 第一枚成功进入环绕火星轨道的探测器

1971年5月28日 苏联 火星3号 着陆 第一个成功在火星表面软着陆的着陆器

1975年8月20日 美国 海盗1号 着陆 第一枚在火星上着陆,并且成功向地球发回照片的探测器。

1996年12月4日 美国 火星探路者号 着陆 送往火星的第一部火星车旅居者号。

2013年11月5日 印度 火星轨道探测器 环绕 印度首个火星探测任务。

历史

以下列出火星探测的简要概述,面向轨道器和飞越任务。又见登陆火星。

人类使用空间探测器进行火星探测的历史几乎贯穿整个人类航天史。几乎就在人类刚刚有能力挣脱地球引力飞向太空的时候,第一个火星探测器也开始了它的旅程。最早期的探测器几乎都失败了,而火星探测也就是在一次又一次的失败中不断前进。


苏联

1960年10月10日,苏联向火星发射了第一枚探测器火星1A号。紧接着就在四天以后,14日第二枚火星探测器火星1B号升空。然而这两枚火星探测的先行者却连地球轨道都没能到达。

1962年10月24日,当火星又一次运行到合适的位置时,苏联的第三枚火星探测器火星1C号升空了,然而这次它也是仅仅到达了环绕地球的轨道而已。1962年11月1日,苏联向火星发射了火星1号,这枚探测器成功进入了前往火星的轨道,并且计划于1963年6月19日到达火星,然而1963年3月21日它飞行到距离地球1.06亿千米的距离时,与地面永远失去了通信联系。三天以后,苏联的又一枚探测器升空,这枚探测器同样面临失败的命运,仅仅到达环绕地球轨道,此后火箭未能再次成功点火,两个月后坠入地球大气层烧毁。

1964年11月30日再次向火星发射了探测器,但是这枚探测器再次以失败告终,它虽然最终到达了火星附近,但是却没有能够向地球发回任何数据。

1969年向火星发射了两枚探测器,然而这次甚至比此前的情况更加糟糕,第一枚探测器在发射后7分钟因发动机故障发生爆炸,而另一枚探测器发射后不到1分钟就坠向了地面。


美国

1964年,美国也先后向火星发射了两枚探测器水手3号和水手4号。水手3号于12月5日发射升空,是美国发射的第一枚火星探测器,然而探测器的保护外壳未能按预定计划成功与探测器分离,导致太阳能板未能打开,于发射8小时后电池耗尽,与地面永远失去了通信联系,并导致探测器偏离轨道,估计距火星数百万英里处掠过,任务失败。水手4号于12月28日发射升空,这是有史以来第一枚掠过火星并发回探测数据的探测器,于1965年7月14日在火星表面9800千米上空掠过火星,向地球发回了21张照片,此后又在环绕太阳轨道上花费三年时间对太阳风进行探测。水手4号发回的数据表明火星的大气密度远比此前人们认为的稀薄,也没有发现磁场或辐射带。这些新数据促使天文学家修改后续的火星研究设计,也显示火星上存在生物的可能性比先前预测的还低。 1969年美国向火星发射了水手6号和水手7号。前者于2月24日发射升空,7月31日抵达火星。后者于3月27日发射升空,8月5日抵达火星。这两枚探测器携带有更先进的仪器和通讯设备,它们成功掠过火星,对火星大气成分进行分析,并传回大量照片。


11971年美国向火星发射了两枚探测器,尝试进入火星轨道,环绕火星飞行,以获取火星的高清晰照片。5月8日,水手8号发射升空,几分钟后因火箭故障坠入了大西洋。5月30日,水手9号发射升空,这是有史以来第一枚成功进入环绕火星轨道的探测器,取得了空前的成功。水手9号于1971年11月14日到达火星,在火星轨道上工作了将近一年之久,发回了7329张照片,覆盖了火星表面超过80%的部分,同时还对火星的两颗卫星进行了探测。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海盗号探测计划是有史以来最为成功的火星探测计划之一。它们由两部分组成,一个轨道器和一个着陆器。海盗1号于1975年8月20日发射升空,轨道器于1976年6月19日进入环绕火星轨道,着陆器于1976年7月20日在火星表面成功着陆。海盗2号于1975年9月9日发射升空,轨道器于1976年8月7日进入环绕火星轨道,着陆器于1976年9月3日在火星表面成功着陆。海盗1号成为第一枚在火星上着陆,并且成功向地球发回照片的探测器。海盗1号的轨道器在轨道上一直工作到1980年8月17日,而着陆器使用核能作为电力来源,在火星表面正常工作超过六年,直到1982年11月13日错误指令导致失去通信联系为止。海盗2号的轨道器在轨道上一直工作到1978年7月25日,而着陆器在火星表面正常工作了三年多的时间,直到1980年4月11日电池故障导致通讯联系中断。海盗号火星探测计划总共向地球发回了数万张高清晰照片。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海盗1号都是在火星表面存活时间最长的纪录保持者,直到2010年5月19日才由机遇号以2246个任务日的运转打破了海盗1号2245个任务日的纪录。

着陆器任务的主要科学目标是寻找生物迹象信号,观察火星气象学的、地震学的和磁学的性质。海盗登陆器上的生物实验的结果仍然没有定论,在2012年发表的一个重新分析海盗数据表明火星上有的微生物生命迹象。

海盗轨道器揭示大洪水刻深的山谷,侵蚀沟槽进入基岩,并且旅行数千公里。在南半球支流的区域,表明曾经有过降雨落下。

经过多次推迟,美国的火星观察者探测器于1992年9月25日发射升空,开始了它前往火星的旅程。一切似乎进展得相当顺利,然而1993年8月21日,就在它几乎就要到达火星,准备点火进入环绕火星轨道时,与地球失去了通信联系。 1996年11月7日火星全球勘测者探测器发射升空,这枚探测器持续运作了10年,最后在2006年11月2日失去讯号联络,它是最成功的火星任务之一。 1997年7月4日美国的火星探路者号火星表面克里斯平原和阿瑞斯峡谷的交界附近着陆。它携带了名为为旅居者号的小型的10.6千克(23英磅)轮式机器人的火星车,这是人类送往火星的第一部火星车。1998年12月11日发射的火星气候轨道器以失败告终。


2001火星奥德赛号于2001年4月7日在卡纳维拉尔角空军基地由三角洲二号运载火箭发射成功,2001年10月24日2:30 a.m. UTC到达火星轨道,进行气阻减速以进入环绕火星轨道。2002年1月气阻减速完成,同年2月19日开始科学任务。


NASA已经开始进行第3个为期两年,至2010年9月为止的延伸任务以观测火星南北极冰冠、云、沙尘暴等现象,以了解火星表面不同时间的改变,以及对火星表面矿物的测绘能有更好的结果。2008年9月30日卫星花6分钟点燃助推火箭改变轨道,好让红外线遥测有更佳的结果以测绘火星表面矿物。但是这新的轨道也将使伽马射线光谱仪因为过热而无法使用。这次延伸任务也延续了对其他火星任务的支持。一般认为可以继续使用至2015年。勇气号和机遇号这两台火星探测车拍摄的照片和其他资料有85%是以火星奥德赛号作为通讯中继卫星送回地球的,且火星奥德赛号每天可以各一次联络这两台探测车。卫星也协助探测未来探测车和已于2008年5月登陆的凤凰号火星探测器分析可能登陆地点的安全性。奥德赛号协助2006年3月到达的火星侦察轨道器在进行气阻减速(aerobraking)时观测火星大气层的状况。


火星快车号包括两个部分:火星快车号卫星与小猎犬2号登陆器,不过小猎犬2号后来失去联系,任务失败。火星快车号后来在火星大气层内发现甲烷。虽然甲烷含量相当少,这对于科学家是极大的鼓舞。因为甲烷从火星大气层逃逸的速度很快,这代表至今仍有固定的来源向火星大气层释放甲烷。因为甲烷的来源可能是微生物,现已计划判定资料可靠性和探测火星特定地区,希望能找到甲烷的固定来源。


这项计划的主要目的是将勇气号(Spirit, MER-A)和机遇号(Opportunity, MER-B)两辆火星车送往火星,对火星这颗红色行星进行实地考察。火星探测漫游者任务开始于2003年。


火星探测漫游者科学考察任务:搜索和辨识岩石土壤中的水活动迹象,从而分析水导致的矿化过程,如降水、大气中的水蒸汽、沉积岩或热液活动。

探测着陆区周围的矿物分布。

探测形成当地地貌和化学成分的地质活动,类似的过程可能包括水或风侵蚀、沉积、热液活动、火山活动以及陨石撞击。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火星侦察轨道器于2005年8月12日发射升空,前往火星,2006年3月10日进入火星轨道。2006年3月24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下属的喷气推进实验室公布了火星侦察轨道器发回的火星表面第一批由CTX与MCI所拍摄的高清晰照片。这次拍摄尽管以校准相机为目的,却证明了飞船的探测能力。

从2006年11月开始,火星侦察轨道器将会在两个地球年的时间之内进行各项科学研究作业,之后的延伸任务将会包括为登陆器与探测车进行通讯与导航资讯传递。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凤凰号于2007年启程前往火星,在经历将近一年、6.75 亿公里的旅程之后,于2008年5月25日成功登陆火星北极。主要任务是寻找火星土壤中可能存在的生命迹象。


2008年6月19日,NASA宣布由机器人臂掘开的"渡渡鸟金发状毛莨"内,被切成方块大小丛集的明亮物质,经历四天就蒸发掉了,强烈的暗示它们是由水冰组成的,因为暴露在外而升华了。虽然干冰也会升华,但在目前的条件下他会以比观测到的更快的速度进行。


2008年7月31日,NASA宣布,就如同在2002年由火星奥德赛轨道船的预测,凤凰号证实了火星上出现的是水冰。一个新的样品在最初的加热程序中,当样品的温度达到0 °C时,TEGA(热与蒸发气体分析仪)的质谱仪侦测到了水蒸气。液态的水在火星低压的表面是不可能存在的,只有在最低海拔处可能存在很短的时间。科学团队希望能确定是否有足够的刨冰可以解冻供应生活上的需要,以及这些冰中是否含有生命所需的其他物质与化学成分。


另外,在2008年和2009年初,NASA内部曾争论凤凰号登陆时出现在着陆脚架上呈雾状聚集的小滴是否是水滴。由于在凤凰号的科学项目中缺乏公众的与论,这个问题从未出现在NASA的任何新闻报导中。一位科学家指出,登陆艇为保持平衡的盐水袋可能在登陆时被加速器飞溅到登陆艇的脚架上,这些盐分会吸收大气中的水蒸气,这可以解释水蒸气如何在44天的火星日当中,在火星温度下降的过程中如何慢慢的蒸发。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与麻省理工学院合作的火星科学实验室好奇号火星车已经于2011年11月26日美国东部时间10时02分于从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空军基地发射升空,启程前往火星,它将在火星表面着陆,并且拥有六个轮子,拥有前所未有的机动性能,并且使用核能提供电力,至少在火星表面工作一个火星年的时间。同时,火星科学实验室还将携带各种先进的仪器,它将配有200万像素的主照相机,配合10倍光学变焦镜头和三色真彩色感光能力,将可以拍摄到超高清晰度的全景照片,同时这部相机还将内置MPEG-2硬件影片压缩能力,可以拍摄每秒10画格的高清晰影片,相机本身将配有至少256MB内存和8GB闪存以暂时保存拍摄的照片和影片。好奇号成功在2012年8月6日协调世界时05:17于伊奥利亚沼着陆。降落地点(名为“布拉德伯里着陆”)的坐标为:(4.5895°S 137.4417°E)


2018年发射的洞察号是一个无人登陆载具,这项任务的目标是将一个装载有地震仪及热流侦测器的固定式登陆载具发射到火星表面,研究火星早期的地质演变。

美国“火星大气与挥发演化任务”探测器于美国东部时间2013年11月18日13时28分(北京时间19日02时28分)发射升空,它的使命是以前所未有的精度对火星的上层大气进行研究,以帮助科学家揭开火星大气层变得稀薄之谜。“火星大气与挥发演化任务”探测器搭乘“宇宙神V型”火箭,从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空军基地冲天而起,踏上10个月的飞往火星之旅。“火星大气与挥发演化任务”探测器项目的花费超过6.7亿美元,旨在调查火星的上层大气,帮助了解火星大气层的气体逃逸对火星气候与环境演变所产生的影响,这也是美国发射的首个专门执行这一使命的探测器。科学家认为,远古火星曾拥有浓厚的大气层,且表面存在大量液态水。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火星大气层中的大部分气体逃逸到太空中,表面的液态水也逐渐消失,火星从可能适合微生物生存的行星,最终变成了今天寒冷而荒凉的沙漠世界。2014年9月22日探测器成功进入火星轨道。



谢选骏指出:火星探测为何遥遥领先于其他宇宙项目?大概是人们的“跳船意识”发挥了关键作用。火星跳船就是利用地球作为跳板,前往火星。因为比起其他星球,火星似乎具有这一方面的潜力。


《毅力号火星探测器》报道:


毅力号(英语:Perseverance)是由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下属的喷气推进实验室制造,用于火星2020任务中的火星车。该探测器已于美国东部时间2020年7月30日上午7:50(世界协调时11:50)发射,于2021年2月18日(北京时间2月19日上午4时55分)着陆火星。毅力号的外观与好奇号大致相同,携带7种科学仪器,23个摄像头,两个麦克风,任务计划探测耶泽罗撞击坑附近的火星表面。毅力号还携带了一台名为机智号的无人直升机,配合毅力号进行科学研究。


谢选骏指出:所谓跳船,就是“利用船只非法偷渡”。例如,“他在美国纽约跳船,成了那里的偷渡客。”其实在早期,跳船并非有组织的偷渡,而是船员利用上岸的机会,一去不回了。我在教会里就认识了这样的教友,他年轻时候是个远洋船员,从大陆跳船到了纽约。

谢选骏:病毒是生态平衡的使者



《1.5亿人感染,300万人死亡:他们却肆意狂欢》(木棉说 2021-05-10)报道:


晃眼间,新冠疫情的爆发和蔓延,已经持续了 1 年之余。


就在世界停摆的这一年里,我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城市封锁、企业关停、难以预料的裁员和降薪 ……


为了避免感染,口罩和酒精成为了我们的必需品;


为了控制疫情,主动隔离成为了每个人的肩头重任;


为了自身安全,野味和海鲜暂时远离了我们的餐桌 ……


这一年,我们都不容易。


即使目前中国的疫情已经得到极大控制,


即使城镇和乡村都在鼓励人们接种免费的新冠疫苗,


但目睹全球的防疫数据,依旧令我触目惊心:


截止 5 月 10 日,新冠感染病例已达 1.5 亿,死亡人数也超过了 330 万。


令人意外的是,在这停摆的一年里,有个群体却 " 肆意狂欢 "。


你说,他们是人吗?


不,他们是动物。


纪录片《地球改变之年》,记录了在世界停摆的一年里,


动物们的生活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


而这种变化,正在向我们预示着什么 ……


最大的变化之一,就是噪音减少。


有数据表示:


世界封锁几小时后,全球交通噪音减少了高达70%。


生活在旧金山的白冠麻雀,重新展现它们的歌声。


在此之前,它们的声音一直被汽车声所淹没。


而现在,这里的交通达到了 1950 年以来的最低水平。


不仅如此,研究人员还发现了麻雀在求偶中的新音调。


这意味着,它们即将迎来多年来最好的繁殖季。


人类减少出行,对海洋生物也带来了巨大的机会。


美国的阿拉斯加东南部,每年有 130 万游客。


在这片水域生活的,还有 1 万多头座头鲸。


每年,它们都要从夏威夷,迁徙到阿拉斯加的海湾捕食。


为此,它们不得不与与游轮分享水域。


而去年,游轮都取消后,水底将近安静了 25 倍。


科学家用水下麦克风,记录到了一种惊人的变化:


鲸鱼之间的交流更加频繁,而且在以新的方式交流。


在没有噪音的环境下,它们可以更通畅地交流。


即使彼此距离很远,也可以不受干扰。


摄影师拍摄到极其少见的一幕:


母鲸离开了幼崽去捕食。


因为它知道,幼崽如果需要它,可以听得到呼唤。


安静的水底环境,让鲸鱼们安心地做自己想做的事。


与此同时,也让幼鲸得到了更多的生存机会。


往年,只有 7% 的幼崽能够长到成年。


而这一季,它们的生存几率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海底噪音的减少,同样对海豚、虎鲸等动物带来了好处。


海豚的交流距离,增加到了 3 倍;


虎鲸也可以在捕猎时,更有效地使用超声波。


而作为陆地动物的猎豹,也享受着没有人类噪音的世界。


猎豹的短片速度是地球上最快的,但它们也有一弱点。


就是体型小,缺乏其他掠食动物的力量。


母猎豹在捕食的时候,经常会把幼崽藏在高高的草丛中。


一旦捕获到猎物,它们就会面临一种两难的处境。


拖拽不动猎物;


离开去找幼崽,猎物则有可能被其他动物偷走。


为此,它们只能通过一种轻柔的揪鸣声,来呼唤幼崽汇合。


可是,这很危险。


声音太小,幼崽会听不到;声音太大,会引来敌人。


在疫情之前,猎豹的捕猎过程中,更是不乏人类的围观。


人们坐在车里,"高高在上",俯视着这一切。


他们哪里能够体会:


猎豹的捕猎不是为了玩耍,仅仅是为了生存。


人们的围观,已经对他们的温饱造成了巨大的影响。


直到疫情封锁,人们被关在家里,这种问题才得到了解决。


母豹和幼崽的交流减少了阻碍,整个种群的生存率也得到了提高。


无论是猎豹还是鲸鱼,他们都处于生物链的重要一环。


人类才是这片领地的"入侵者"。


无意打扰到动物,或许可以理解。


但故意围观甚至影响到它们的生活,毫无疑问是可耻的行为!


不少人认为,人类的存在,为动物们的生存带来了保障。


可实际上,没有人类的干预,它们也能活得很好。


日本奈良的梅花鹿,就是最好的例子。


作为梅花鹿的家乡,奈良每年接待的游客多达 1300 万人。


旅游带动了当地的发展,可梅花鹿赖以生存的草地,却被建筑物取代。


为此,它们不得不向游客寻求食物。


只要和游客亲近,自拍,它们就可以轻松获得美味的米糠饼。


疫情爆发后,游客骤然减少,米糠饼的投喂也逐渐减少。


有人担心梅花鹿会饿死。


但令人惊讶的是,一些老梅花鹿带着年轻群体,走出了寺庙。


沿着主道,他们进入了水泥森林的更深处。


走了 2 公里半后,一片不起眼的草地出现在眼前。


原来,年长的鹿一直记得它们吃草的地方。


你看,求生的本能,让它们从未忘记过去的食物来源。


没有人类,他们的食物变得更加天然和健康。


游客的减少,对南非的企鹅同样是一个好消息。


公驴企鹅在繁殖季期间,为了喂饱雏鸟足够的食物,


每天早上都要去海里捕鱼。


虽然他们是优秀的猎手,能潜到水下 80 米享受鱼群和甲壳动物,


但每当他们捕完猎返回海面,总会发现道路被游客挡住。


因此,他们只能在岸边等到日落,人群散去。


可去年,海滩几乎没有游客。


它们回家的道路不再被阻挡,甚至因此多了一到两次的捕食机会。


雏鸟在填饱肚子的情况下,成长得更快,也更健康。


令人惊喜的是,在接下来的几周里,


企鹅父母会继续哺育第二窝雏鸟。


这对企鹅的种群数量,无疑是一个好消息。


可研究人员也公布了一个数据:


南非的企鹅数量,在过去 30 年里下降了几乎 70%。


而下降的很大一部原因,和人类有着间接关系。


很多人不清楚,我们并不是这个世界的主宰者。


在偌大的宇宙,人类其实非常渺小。


为了更好地生存下去,我们能做的不仅是和动物和谐共处。


更重要的是,适当地退出自然,不打扰动物。


这才是对大自然最好的尊重,不是吗?


她能量


1.4 亿人感染,300 万人死亡:世界停摆一年,他们却肆意狂欢 ……# 热门 # 生活 # 正能量


视频号


自从疫情爆发以来,人们的行动自由受到限制。


而出行的禁令,竟意外减轻了空气的污染。


洛杉矶,经历了 40 年以来最好的空气质量。


中国各地空气中的有毒气体水平,也下降了一半。


印度,作为世界上污染最严重的的国家之一,


在疫情封锁后仅 12 天,就为我们带来了一个震撼的景象。


摄影师安舒尔,在吃早餐的时候,被父亲喊去天台。


站到屋顶后,他看到了有史以来最难忘的景象——


200 多公里以外的喜马拉雅山,在雾霾后隐藏了 30 年,


终于清晰地出现在人们眼前。


安舒尔将这一幕捕捉到镜头里,随后这张照片传遍了全球。


它生动地证明了那句话:


当人类暂停下来,地球得以再次呼吸。


对此,我们却不能高兴太久。


因为目前的景象,都是暂时的。


只要人类恢复出行,交通再次运行,工业投入生产 ……


这难得的一切,都会恢复原样。


现在,摆在我们面前的处境,仍然十分严峻。


《日报》在世界地球日当天,发布了 8 张触目惊心的照片。


记录了地球亟待解决的几个难题:


全球气候变暖。


海平面上升。


物种灭绝。


自然灾害频发。


冰川融化。


海洋污染。


粮食不安全。


空气污染。


最近核废水的话题一直备受关注,


而海洋污染的问题,也首当其冲成为人们的焦点。


海洋保护组织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


2020 年至少有15.6 亿个口罩流入海洋,导致额外的4680 至 6240 公吨海洋塑料污染。


除了口罩,每年流入海洋的塑料垃圾,也高达 1000 万吨。


再加上过度捕捞、栖息地破坏,甚至是日本决定排放核废水 ……


都将给海洋造成不可逆转的伤害。


你以为这些和我们没关系吗?


世界自然基金会的研究显示:


人类每周摄入的塑料量,相当于吃下 1 张信用卡。


而我们摄入塑料的途径,就包括了:


喝下含有塑料的水、吃下消化了塑料的海鲜。


由于塑料无法降解,只能分解成小碎片,积累在人体内。


假以时日,终将在我们的身体里造成安全隐患。


这不是危言耸听,更不是贩卖焦虑,而是赤裸裸的事实。


除了海洋污染,我们的生活环境也江河日下。


前不久,北京一夜之间被沙尘暴所掩盖,到处是扬沙和浮尘。


目所及处,都是黄色的尘土。


蓝天不再,你觉得这样的空气质量真的可以吗?


去年,江西、安徽多地暴雨不断,造成城市大面积内涝。


地势低的村里,都被洪水浸泡,损失惨重。


人们哭天喊地,却于事无补 ……


与此同时,云南等地却在遭遇着百年难遇的大旱。


不仅人们面临饮水苦难,动物牲畜也一样。


更令人可怜的是,农作物受灾,人们瞬间失去了所有收入 ……


这一切的一切,都在为我们敲醒警钟!


如果我们不再意识到人类对环境造成的破坏和污染,


那么,我们连活下去都将成为困难。


千万不要 " 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


在地球面前,我们所有人都是命运的共同体。


洪灾、泥石流、塌方、地震、火灾 ……


这些对人类来说,都是不容小觑的伤害。


今天,我们对面前的灾害无动于衷;


明天,灾害也不会对我们人类 " 手下留情 "。


总之,保护地球,不应该是一句空洞的口号。


我们只有做出相应的改变,才能确保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共同繁荣。


在某种程度上,需要拯救的不是地球,而是我们自己!


谢选骏指出:上文大惊小怪,因为不懂这个道理——“病毒是生态平衡的使者”!因为人类已经成为是地球的公害了。每人一车,全球将有百亿车辆奔驰……


谢选骏:地球孤舟



《从“流浪地球”谈起:人类可能向宇宙进发吗?》(郝景芳)报道:


第一次在知乎上发文章,写一点与科幻和我曾经的专业有关的内容。

今天这篇文章由《流浪地球》引发。《流浪地球》上映之前,我在微博上、微信朋友圈到处推广,希望能够有所助力。现在“小破球”已经横扫春节档期,引起无数人抬头仰望,已经不再需要任何助力。因此,我就不写影评和分析了。我写一点回忆,写一写当初学天体物理、后来学经济学的思维差异。简单回顾一下人类的宇宙航行发展的现状。

今天的文末,有赠送宇宙课的小活动。

三年前的春节,我参加过未来局主办的“科幻春晚”活动,由十三个科幻作家连载,共写一个小说。按照抽签,大刘刚好在我前面一个。大刘的小说是很难接的,等待的过程中,我一直很忐忑。拿到小说的时候,我略微有点惊讶,因为这一次大刘并没有写到他一贯的、标志性的宇宙大场面,而是写到了人类宅在自己的卧室里,将彼此大脑联网。

当人类把头埋向网络,忘记向宇宙进发,这个文明就不再进化了。大刘如是说。

我不知道是什么让大刘写这样一篇小说,也没问过他。我在当时的文字里读到了一丝丝惆怅。与其说是小说,不如说是感慨。

在《流浪地球》升空的今天,我想从一个曾经的天体物理和经济学生的角度,谈谈人类宇航的未来——人类可能向宇宙进发吗?

宇宙的梦想与失落

在分析人类的宇航技术之前,我想先讲一点我自己的过往。

我第一次读《流浪地球》,是高二。那时它刚刚发表,在《科幻世界》杂志上。是我的同桌拿给我,说好看。当时我俩都是天文爱好者,也都抱着大学学天体物理的志愿。

我俩都是因为童年时读科普而爱上天文,因为爱上天文而志愿报物理系。那时我热切地想成为宇航员,想亲眼从月亮上遥望地球。

后来,我们都得偿所愿。我去了清华,他去了北大,都是物理系的天体物理方向。

但是在研究生之后,我们都放弃了天体物理专业,开始从事经济金融。

很多人问我:你当初为什么会转专业呢?

问这个问题的人可能不知道,大多数读天体物理的人,后来工作都转专业了。

我的师兄师弟,有的去了基金,有的去了券商,有的去做了IT技术。有一次在某券商遇到一个师兄,问他:从前学的专业还会有帮助吗?他说:除了跟客户说的时候显得牛逼,没什么别的用了。

为什么学天体物理的学生都转行?因为天体物理研究工作岗位真的很少很少啊。每年的毕业生数目虽然不多,但还是比招聘的工作岗位多多了。

为什么学天体物理的学生都转经济金融?因为天体物理学的知识技能,能用到别的领域的也只有统计和数学了,什么黑洞光谱、宇宙核合成、正反物质湮灭、宇宙曲率,都用不上,能用统计和数学的领域也只有经济金融了。华尔街每年混进去大量找不到工作的数学和物理博士,也真是因为找不到工作了。

天体物理所学的知识,是人世间用不到的知识。

在我小时候,我以为等我长大了,人类就已经可以建造豪华的空间城、太空飞船、月球基地和火星城市了。在科幻小说的想象中,宇航科技也往往有一日千里的发展。包括飞行器加速到1%光速啦,发现空间折叠和虫洞技术、曲率发动机、飞出太阳系啦。

但过了这么多年,儿时幻想的太空城市也并没有成真。直到我自己开始给小朋友讲宇宙了,那些想象仍然只是想象。所以,今天想说的,是关于梦想与现实的故事。


现实中的宇航发展


从全人类的角度,最近几十年,宇航方面的进展,要远远落后于多年前的人类想象。在《流浪地球》中,整个地球飞到比邻星只要2500年。但现实中我们的飞行器速度,还只有光速的五万分之一。别说整个地球,就连我们最小的一个探测器,飞到比邻星也还要八万年。试想一下,如果流浪地球的方案不是一百代人,而是两万代人,还会获得通过吗?


的确,中国的火箭运载技术、载人飞船、空间站和探月设备,近些年都获得了长足进步,每一次我看到空间领域的新突破,都激动不已,倍感骄傲。


只是这些技术对于人类而言并不新颖。该实现的,美苏在六十年代就实现过了。这些年中国赶上了甚至赶超了差距,但并非开创了全人类新的未来。


为什么人类的宇航技术进展如此缓慢呢?


最核心的因素,还是来源于宇航推进技术。目前人类进入太空只能依靠火箭,火箭只能依靠化石燃料燃烧,而化石燃料的燃烧效率,再怎么提升也速度有限、飞行的距离有限。


如果只能掌握化石燃烧的推进技术,那么人类去火星也就是极限了,跨越宇宙的航行永远只是故事里的奢望。


比化石燃料燃烧更高效的莫过于核聚变技术。《流浪地球》里已经使用了重核聚变技术,但人类至今连可控氢聚变技术都没掌握。可控氢聚变在二战后就开始说了,已经几十年过去了,仍然无法实现,连可靠的实验室实现都没有。没有核聚变技术,人类的宇航速度只能微弱提升。


为什么可控核聚变技术发展得如此缓慢呢?


因为这是一个太复杂的工程。高温等离子物理人们没琢磨明白,磁场约束没琢磨明白,屏蔽材料没琢磨明白、核子聚变过程没琢磨明白,等等。整个复杂的工程涉及到方方面面的科技,光砸钱没用,可能需要再等人类总体科技水平上一个台阶,才可能获得突破。


从五十年前人们就预测,可控核聚变的实现还有五十年。而如今,预测还有五十年。


实际上,人们对基础物理的理解和应用,最近几十年都没有太大的突破。人类对于宇宙物质和时空的理解,也并未比几十年前有质的飞跃。唯一重大的突破是认识到宇宙中有96%的存在是我们一无所知的——暗物质和暗能量。确认自己的无知倒也算重大进步。基础物理和时空理论最重大的发现仍然是几十年前的。


《流浪地球》中最大的bug不在于发动机能不能推动地球,而在于故事中人类科技水平进步太快了。按照目前进展,人类一百年之内是研发不出重聚变发动机的。


太空移民的幻与真


也许有人会问:OK,如果我们宇宙航行能力不行,飞不出太阳系,那我们就不飞出去了,直接在月球和火星上建太空城行不行?反正我们现在已经能把人类送到月球和火星上了。


我曾经的梦想是做一个宇航员。我原本以为,学了天体物理,就有更大的机会上太空。


在某年参加国际天体物理年会的时候,我问一位国外的科学家,未来是否会有更多天体物理学家到宇宙太空中工作?他说并不会,只要把探测器发射到太空,收集了数据,科学家在地面分析就够了。我说为什么呢,如果天体物理学家能在太空里调节探测器,肯定能进行更好的观测啊!


他说:太贵了,你知道多运送1克物质上太空要花多少钱吗?


是的,后来我知道了。送一斤物质要几万美金,那么一个100斤的成人要几百万美金。而且不只是送人,只要有一个活人上天,就需要一系列生命保障装置和补给,全套算下来,怎么也要几千万美金吧。如果送10个科学家上天呢?于是,当前的几乎所有天体物理探测,都是发射无人探测器,只送望远镜,地面遥控和接收。我曾做过几年黑洞观测,都是用美国发射的太空探测器数据,直接地面下载。


这是我第一次察觉,天体物理探测实际上也是经济学问题。


与之非常相似的,是我在另一个国际会议上问另一个科学家:您觉得人类未来会移民到月球或火星吗?科学家说:在可见的未来,不是太可能。我问为什么?他说,月球和火星上一切生命所需的条件都没有,完全从头开始改造太花钱了。


我说,但是早晚有一天地球上不够住吧?当地球人口太多,地方和资源不够,总是需要向宇宙进发吧?他说:不管怎么说,改造地球也比改造火星容易;如果有钱改造火星,那么这些钱完全可以改造地球,让更多人住下;如果地球都改造不了,火星更改造不了。他又说:其实太空真的太不适宜人类居住了。


这一次,再次更改了我对宇航的认知,我发现人类探索宇宙也存在经济效率问题。


这些答案都让我有些小小失落。我发现,我这辈子可能都没法在宇宙里俯瞰地球了。


经济学的现实


后来,我转读了经济学博士。接触的事情多了,我开始理解经济学看待问题的方式。


工程师思维和经济学家思维是有差异的。工程师是解决问题思路,目标是确定的,花钱就是要达到目标;经济学家是资源效率思路,钱是有限的,要看怎么花钱更有效率。


仍然举一个很小的例子来说明:西北贫困地区缺水严重,按工程师思维想,就是如何给这些地方调水;按经济学家思维想,就是算算:调水花钱少,还是转移人口花钱少?如果是后者花钱少,那就应该转移人口,而不是调水。


经济学家的基本思考就是:怎么拿有限的钱,办到最多的事。


放在宇宙航行这里,用工程师思维去想,就是“我们的目标是探索宇宙,那么应该想尽一切办法达到目标”,用经济学思维去想,就是“我们总共就只有这些预算,花在探索宇宙,还是花在别的地方,取决于钱花在哪效率最高”。


于是,一旦宇宙探索的成本高,效果弱,在经济学思维中,就是要被舍弃的方案了。


其实这也是合理的。天体物理学家和工程师总会呼吁:真理就在宇宙中啊,向宇宙进发多么浪漫啊,应该加大投入啊!但是真正的经济政策制定者会说:同样是钱,还得建铁路啊,还得修学校啊,还得给农民补充养老保险啊,同样是花钱,为什么要宇宙探索啊。——除非是冷战,用太空探索来秀muscle。


这就是为什么大刘和其他热爱宇宙的科幻影视片,一定要营造末世:太阳灾难了、地球灾难了、天降大洪水了、环境恶化了——只有在末世临头,进入宇宙才是义无反顾的目标,人类才会不顾一切发展太空技术。如果是太平盛世,谁想花巨额资金建造方舟航船,一定会被任何政府驳回。


科幻作者是多么喜爱那些宇宙航船的恢弘美丽啊,为此不惜在作品里毁灭地球一百次。


真实世界的矛盾


回到太平盛世,人类在现实世界中,还会不会在宇宙探索中前进一步呢?


这取决于人类如何看待宇宙探索的意义。


比起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人类在大宇航这条发展线上,并没有出现重大的突破。最近的五六十年,最主要的突破是在计算机方向,从个人电脑到互联网、手机、智能机、人工智能,计算和互联是二十世纪后半叶最主要的科技进步方向。


为什么会如此呢?


最重要的原因是,全社会的资源决策者,变成了消费者。


二战和冷战时代,资源走向的决策主要是由大国热战和冷战所推动;而随着冷战力量的消退,资本开始在全世界范围内畅通无阻,资源主要流向市场盈利点,因而更直接地受到消费者偏好的影响。资本直接投资于消费领域,受到民众兴趣左右。国家为了获得民众支持,也更乐于投资民众支持的领域。


那么宇宙探测呢?目前还不属于这个领域。


举个例子。现在在宇宙学研究中,最大最大的一个疑难问题在于:我们的宇宙究竟是在加速膨胀、匀速膨胀、还是减速膨胀?它关系到未来人类是不是会被宇宙挤压塌缩回奇点。这可以说是有关宇宙最核心的命运问题了,比太阳命运问题更宏大。


但是这个领域研究,严重缺乏数据。有一种戏谑的说法,宇宙学领域论文数量比数据点数量还多。


这就意味着,无论你想研究什么,你都是在一些不靠谱的观测基础上研究。也许你发表了精妙的理论解释宇宙加速膨胀,但是未来的观测显示,宇宙在减速膨胀。


那为什么不能多做更好的观测呢?原因很简单:这个领域的研究,需要耗资巨大的仪器。现在全世界对宇宙研究的投入都匮乏。就连欧美很多精妙的探测器,都迟迟无法上天。


国内的情况也差不多。我在清华天体物理中心的时候,参与过一个高能射线望远镜项目,中心的院士为了这个望远镜上天,奔走申请了很多年。后来在国防科工委报请立项的时候,这个项目和另一机构的太阳望远镜项目竞争,双方都倾尽全力,几乎翻脸。


两个项目拼死相争,争多少钱的项目经费呢?


3亿元,不到一公里地铁的修建经费。


为什么民众和政府不愿意在宇宙探索上多花钱呢?


原因也简单。几乎所有人都会问:“宇宙探测,有什么用?”


回答:“可以了解黑洞、超新星、宇宙起源之谜呀,了解宇宙奥秘呀。”


下一个问题:“了解宇宙奥秘有什么用?”


回答:“……没有用。”


这又回到最开头说过的,了解宇宙奥秘真的是没有用。它一点都不能帮我们把网速变得更快、商品变得更便宜、GDP变得更高。除了让我们了解宇宙奥秘本身,就没有其他用处了。


而就是因为这个“没有用”,各国政府对天体物理研究的经费都很保守。冷战时期美苏不顾一切的投入与其说是为了科学,更不如说是为了对抗。


我的选择


总而言之,对于人类的宇航和宇宙探索,我并不是十分乐观。飞到遥远的宇宙太慢了,移民最近的星球太贵了,观测宇宙的努力不被一般人认可。因此,可能以后很长时间,人类都不会有太大的宇航突破。可能几十年后的人类,仍然用着化学燃料火箭,住在地面上,太空中只有卫星,到达的最远距离是火星。也就是说,在小说和科幻电影中常见的大宇航时代想象,在可预见的将来,连一丝实现的可能性都没有。踏入宇宙这件事太难了,即便人类倾尽所有、举地球之力都不一定能做到,吝啬投入肯定更做不到。


大刘心里或许把这样的停滞归咎于市场化和虚拟世界。人类或许会成为不再仰望星空、只顾低头刷手机的族群。但这其实也无可厚非,人类选择刷手机的快乐,也是合理正当的,不可谴责或剥夺。


只是这意味着某种终极矛盾:让每个人自由选择得出的结果,不一定是所有人都喜欢的结果。这里面没有恶人或阴谋值得谴责,但只是无法获得我们真正渴望拥有的。


这么多年的学习与工作,是一个让我从浪漫的天文幻想者落回到现实的过程。一方面是对自己的能力有了更现实的评价,不再幻想自己能变成下一个爱因斯坦;另一方面是对天体物理的未来发展有了更现实的评价,知道宇宙大航海不是我有生之年能看到的事。


可以说,长大从某种程度上讲就是接受失望的过程。


只是现在,在雾霾时常遮蔽天空的城市里,在日常堵车上下班的平凡日子里,我还是想给孩子讲讲宇宙的浪漫。我仍然想告诉小孩子们:你们知道吗,宇宙很大很神奇,宇宙里有特别多美丽的星云、星系,有神奇的黑洞和大大小小的星星,等你去探索它们的奥秘。现在人类还不能飞到很远的地方,但是等你长大了,也许人类就能飞出太阳系,在宇宙里遨游了;也许你们能生活到天王星上;也许你也可以发明更神奇的飞船,破解宇宙之谜呢。


也许,等你长大了,一切神奇就实现了。


我仍然希望孩子们能留一些浪漫,一些想象,一些希望,一些对宇宙的向往。


宇宙,这两个字在一个对宇宙有幻想的孩子心里,本身就是闪闪发光的。浩瀚的湛蓝,璀璨的星星,七彩的星云,交响乐一般的宏伟。那就是梦想的家园啊。


在少年时有过还是没有过熊熊燃烧的梦想,人生是不一样的。即便是长大之后知道你能做的工作只是十分琐碎、你能预见的未来无比平凡,但有过希望的人生,还是不一样的。你能不断接受对自己和世界的失望,其实缘于你曾经对这个世界抱有的基础的爱与善意。而那善意,就来源于想象和希望。


曾经的对宇宙的想象,是我看待人生的基本视角。我知道人生是灰尘一样渺小的,对于宇宙而言,一个人小得连沙砾都不如,生命短暂得只是瞬息。我也知道整个地球上的人都是同样一艘孤舟上同舟共济的乘客——地球就是那艘孤舟。地球上的每一个人,每一个看上去顺眼、不顺眼的熟人、陌生人,都是同一艘风雨飘摇的橡皮筏子上一同划桨的乘客。如果连一艘筏子上的乘客都不能互相支持,那么在广袤的宇宙里,将没有人能帮助人类。宇宙是比人类更大的存在,它是那个至真、至美的存在,冰冷却又温暖地怀抱着尘埃一样渺小的人,让人的生存有意义。我们尽管生命只有朝夕,但我们却能神奇地感悟到宇宙的智慧。这是人最值得骄傲的意义。


我想给孩子讲讲宇宙,让他们的心里装得下整个宇宙。心里有过宇宙,就不那么容易有鸡毛蒜皮。也许他们长大后的未来,还是会发现世俗社会不需要宇宙,他们所学到的东西在生活里用不上,而人类仍然不会有任何动作向太空进发——所有这些,又有什么关系呢。


重要的是,他们的心里,曾拥有整片星空。


地球可以流浪,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


哦,宇宙,梦想中的宇宙。


谢选骏指出:如果不是抱着“宇宙朝圣”的情怀,而是出于“科学研究”、“商业冒险”的动机,宇宙活动还是晚点来临比较好,这样可以让地球孤舟自己晚点因此陷入倾覆的危机。地球只有这么一点薄薄的大气层,它是经不起折腾的。

2021年5月9日星期日

谢选骏:亚里士多德一窍不通

《人类中心简史》(2021年04月16日 秦朔朋友圈)报道:


现代天文学的传统起源于古希腊。公元前530年,毕达哥拉斯(Pythagoras)认为自然界(包括天体)的运行是有秩序的,可以通过理性来理解,而不是不可理喻的。


实际上,源自希腊语的英文单词cosmos(宇宙)就是chaos(混乱无序)的反义词。


人类对于自己在宇宙的地位的理解过程反映了人类的某些根本特质。


公元前350年,亚里士多德(Aristotle)在其著作《论天》中阐述了他对宇宙的理解,天体是静止的、不变的,圆形的、静止的地球在宇宙的中心。


公元150年,托勒密(Ptolemy)编撰了《天文学大成》(Almagest),体系化地阐述了地心说,地球居于中心,日、月、行星和恒星围绕着它运行。托勒密的体系非常复杂,计算方法也非常复杂,但是推算出来的天体运行的位置和实际位置十分接近。此书在中世纪被尊为天文学的标准著作;从13世纪到17世纪左右,地心说也一直是天主教教会公认的世界观。


1543年,波兰天文学家、数学家、神父哥白尼出版《天体运行论》,提出日心说。早在1508年,哥白尼就开始构建他的日心说模型,到1530年已经全部完成。但是为了避免遭受教会迫害,他一直到去世前几个星期才完整发表他的理论。


实际上,哥白尼并不是第一个提出日心说的人,早在公元前220年,也就是亚里士多德提出地心说之后130年,就有一个叫亚历斯塔克斯(Aristarchus)的人质疑地心说,提出了日心说,不过没有被人们接受。


到后来,地心说被天主教教会接受为教义,任何人提出质疑都被认为是对上帝的挑衅,很容易受到宗教迫害,所以历史几乎没有记录下几个质疑者的名字。


科学革命开始后100年,1600年,布鲁诺因为捍卫、宣传、发展哥白尼日心说而被作为“异端”烧死在罗马鲜花广场。


注重观测的伽利略继续捍卫哥白尼日心说,他在给朋友的信中表达了自己的观点:日心说实际上与圣经文本如“他(耶和华)奠定了大地的根基,永远不要移动它”等并不矛盾,圣经是信仰和道德的权威,但不是科学的权威。


1615年,伽利略关于日心说的著作、言论被提交给罗马宗教审判庭,他被认为试图重新解释《圣经》,和新教相似。他接受了教会的训诫,表示放弃捍卫哥白尼。1633年,他再次被审判,被要求“反对、诅咒和憎恨”日心说;教会禁止出版他的任何作品,包括他将来可能写的任何作品;他被终身软禁。


从亚里士多德提出地心说到地心说最终被推翻,两千年间,太阳和所有其他天体都围着地球转,地球是宇宙的中心,不相信这一点的人被认为不应该活在这个地球上。


随着科学革命呼啸向前,地球实在无法再呆在太阳系中心了,只得让位于太阳。然而太阳系总归是银河的中心吧?银河应该就是宇宙的全部了吧?


1907年,哈佛天文台的聋哑女计算员(那时候还没有计算机)亨丽特·李维特(Henrietta Swan Leavitt)发现了造父变星周光关系,人类终于找到了一种测算宇宙天体间距离的方法,后来的天文学家完善了这套方法,并用它确定了宇宙的规模和结构。


天文学家们发现,太阳系并不是银河的中心,而是位于边缘,在银河系的第三旋臂(猎户旋臂)上,银河系的中心在人马星座的方向。银河也不是宇宙的全部,银河之外还有很多很多星系,被称为河外星系,河外星系的数量成千上万亿。离银河系最近的肉眼可见河外星系——大麦哲伦星系和小麦哲伦星系距离我们银河系有16万多光年。银河系也不是宇宙的中心。宇宙在不断地膨胀。也不知道宇宙之外是否还有宇宙。


人类在这个浩渺得无法想象的宇宙中渺小到无法想象,然而人类曾经认为自己就是宇宙的中心。人类或许可以自称是地球上最牛的物种,但是自称是宇宙的中心,未免太妄自尊大了。地球不是太阳系的中心,太阳系不是银河的中心,银河不是宇宙的中心。


可见,人类作为一个整体有着妄自尊大的毛病;此外,它的组成部分,比如部落、种族、民族、国家也同样有这个毛病,还有完全以虚拟想象的故事为联结纽带的组织,宗教。


几乎每一个部落都曾经认为自己是世界的中心,包括与世隔绝的孤岛塔斯马尼亚岛上生存繁衍了上万年、在库克船长抵达后短短一个世纪被有组织有计划地灭族的塔斯马尼亚人。


人类学研究中有一个名词叫“塔斯马尼亚岛效应”,在没有外部技术输入、且人口过低的情况下,某些地区的技术水平会被永远锁死在某一水平,甚至还会发生倒退。当然,就算塔斯马尼亚人没有退化,也敌不过库克船长们的坚船利炮,就像很多其他地方的人们一样。


几乎每一个种族、民族都曾经认为自己是世界的中心,是最优秀的种族、民族。走得最远的是纳粹,纳粹认为,远古时代,智人能够胜出就是优胜劣汰的结果,人出现后分化成几个不同的人种,“优异”的智人淘汰了尼安德特人等“低劣”的人种,统治了世界。


现在智人已经分化出几个不同的种族,而雅利安人拥有各种最优秀的特质,具有让人类进化为超人的潜力。不能让犹太人、黑人等劣等种族繁衍和雅利安人通婚,污染这个“人类的希望”的种族,而导致智人灭绝。所以必须将这些种族消灭。


纳粹一边白天享用着美食、晚上念诵着《圣经》的经典章句“我赐给你们一条新命令,乃是叫你们彼此相爱,我怎样爱你们,你们也要怎样相爱”,一边将几百万犹太人送进毒气室,眼睛都不眨一眨,眉头都不皱一皱。


他们的胃口和睡眠一点都没有受到影响,因为他们根本没有把犹太人看成是和自己一样的人。就像库克船长看到塔斯马尼亚人时根本就不认为他们是人一样。


二战前的日本纳粹也十分膨胀,有日本生物学家专门改写了生物学教科书,从生物学的角度论证了日本人比其他种族的人优异,特别是比日本周边的种族(如中国人)优异。这也是日本纳粹杀人不眨眼的心理基础。


然而,20世纪中叶兴起的基因科学发现,所谓的雅利安人、犹太人、黑人、塔斯马尼亚人、日本人、中国人都是同一种人,他们之间的差异远远不至于形成不同人种。


实际上,不需要基因科学,人们也应该知道这个道理。马和驴子杂交出骡子,骡子和骡子无法生出后代,所以马和驴子不是同一个物种。但是雅利安人和犹太人、白人和黑人没有这种生殖隔离,混血儿和混血儿之间依然具有生育能力。显然,大家都是一个人种。然而,总是有人希望“我们”比“他们”优异,而且是生来就优异,不需要后天努力的那种优异。


不幸的是,现代基因科学发现,所有种族的人的基因差异十分微弱,而且没有优劣之分。实际上,从人口比例来讲,犹太人是获得诺贝尔奖最多的种族。但是在科技大发展之前,人少就是最大的劣势。现在则不同了,几百万人的以色列在十几亿穆斯林的汪洋大海中如一叶小舟,然而凭着最先进的科技,对周边一切明察秋毫,威慑控制,依然能安然度日。


几乎所有的国家都曾经认为自己是世界的中心、是最牛的国家。亚洲的各大帝国更是如此。1775年时,亚洲占了全球经济总额的80%,光是印度和中国就占了全球生产量的2/3。相比之下,欧洲简直不值一提。然而,在1500年至1750年间,西欧意气风发,地理大发现后到处攻城掠地,每到一个新的地方就宣布这块土地归自己所有,成为“外部世界”(指南北美洲和各大洋)的主人。


欧洲人之所以能成功征服美洲、在海上称霸,一个主要原因是亚洲帝国对这些地方根本不感兴趣,或者说对自己国家以外的地方都不感兴趣。地中海的奥斯曼帝国、波斯的波斯帝国、印度的莫卧儿帝国、中国的明清,坚信这个世界是以亚洲为中心的,完全没有打算和欧洲人争夺美洲或大西洋(3.170, 0.05, 1.60%)、太平洋(3.450, -0.01, -0.29%)的新航道。


当时,甚至像苏格兰、丹麦这种国力不振的欧洲王国都曾经几次前往美洲探索征服,但亚洲这些强大的帝国却无动于衷。在中国发行的地图上,一直要到1602年才终于出现了美洲,还是欧洲传教士画的。


整整300年,欧洲人逐步主宰了美洲、大洋洲、大西洋、太平洋,互相之间为了争夺地盘时不时发生冲突。他们积累了大量财富和资源,能力大增,最终入侵亚洲,击败了亚洲各大帝国,坐地分赃。等到奥斯曼、波斯、印度和中国回过神来,惊觉形势不对时,早已无力反抗。


几乎每一个宗教都认为自己是世界的中心,直到现在有一些教派的信众还认为,如果他们不祈祷,地球就会停止转动。一神论的宗教为了证明到底谁是主宰世界的唯一的神,几千年来发动了无数场战争,无数人惨死,最后也没能证明哪个神最牛。


到了现代社会,这种证明的企图已经失去意义。如果天不下雨,人们不再向神祈雨,而是诉诸灌溉系统;如果生病了,人们不再去教堂、神庙,而是去医院,吃抗生素、打疫苗,有时都忘了向神祈祷。全球的教堂、神庙各有特色,但医院都差不多。穆斯林占领一个异教地区后会捣毁当地的教堂,但不会捣毁当地的医院,因为还需要这些医院救治他们的伤兵。对于异教社会,他们什么都要消灭,除了抗生素和美元。


总之,人类作为一个整体有着妄自尊大的毛病,它的组成部分,比如部落、种族、民族、国家也同样有这个毛病,还有宗教。它的终极组成单元,个人也有这个毛病。


认知心理学家研究发现,人有过于自信的倾向,觉得自己最牛、最厉害。大多数的人认为自己高于中位数身高,大多数的人认为自己开车比大多数人更娴熟更安全,大多数的人认为自己比大多数人更有运动才能,大多数的人认为自己比大多数人更能与人相处……


这种过于自信的倾向在投资者中更为严重,大多数投资者认为自己能够比大多数投资者更了解股市,赚更多钱。这个心理倾向加上选择性记忆的心理倾向(只记得自己赚钱的例子),是韭菜代代兴旺、绵绵不绝的基础。


行为金融学对这个问题有系统的研究,除了过于自信,其他主要的几种非理性倾向是判断偏差、从众、厌恶损失、好面子,等等。这些系统性的心理倾向加在一起,一个人要做出理性的投资决策简直难于上青天。所以,投资成功的关键是克服人性的弱点,至于经济、金融知识和技能还都在其次。经济学的前提假设是理性经济人,然而这种人在现实生活中几乎不存在,或者只存在一小会儿。


人的这种非理性可以说是与生俱来的,婴幼童完全以自己为中心,不会从他人的角度看问题。


三山实验是心理学家皮亚杰做过的一个著名的实验。实验材料是一个包括三座高低、大小和颜色不同的假山模型,实验首先要求儿童从模型的四个角度观察这三座山,然后要求儿童面对模型而坐,并且放一个玩具娃娃在山的另一边,要求儿童从四张图片中指出哪一张是玩具娃娃看到的“山”。结果发现幼童无法完成这个任务。他们只能从自己的角度来描述“三山”的形状。


三山试验证明了儿童的自我中心主义,即儿童完全以自己的身体和动作为中心,从自己的立场和观点去认识事物,而不能从客观的、他人的观点去认识事物。


当然,大多数人长大后就不再完全以自我为中心了,知道玩具娃娃看到的山是什么样子,知道这个世界不是围着自己一个人在转。不过有些人在这方面的发展停滞在五六岁的阶段,一直是个超级自我中心者,到老都是个“巨婴”。


这种巨婴现象在种族、民族、国家、宗教中也频频出现,自我中心,不顾事实,唯我独尊,“我们的种族、民族、国家在最中心、发展最早、最牛”。


了解了这些背景,再看最近大家关于三星堆的争论,就不奇怪了。有一种观点认为,神秘的三星堆文明的故事是这样的:西亚一支逃逸的部落通过某条路线来到了四川盆地,殖民了当地的部落,带来了先进的青铜器冶炼等技术,创建了三星堆文明;后来,当地部落打败了这些殖民者,焚烧、掩埋了所有代表殖民者权力的器物,遗弃了三星堆,整个部落迁移到了金沙,这就是古蜀国的前身,后来古蜀国被秦所灭。


古蜀国被秦所灭这段历史有文字记载,应该不会有错了,但是古蜀国的起源这段故事,这个版本是否为真,很难确定。不管怎样,这个版本的真实性、可信性不比其他版本高,也不比其他版本低,但是这个版本激起了人们的强烈抗议。


原因有三:


1、这个故事版本认为三星堆文明是独立出现的,这挑战了传统“华夏正统”观念,牵涉到“如何看待中华文明”的问题。在许多国人的观念里,中华文明是从商周(甚至有人说是从夏)一直流传至今,商周文明最早在河南一带,在河南外面的土地都是蛮夷,没有文明才对;


2、这个故事版本认为这个“蛮夷文明”不比“华夏文明”晚,只会更早,这更叫人受不了;


3、这个故事版本认为这个文明来自西亚,而不是本地发展出来的,这简直叫人忍无可忍,难道中国这块土地上最早的文明竟然不是本地文明,而是外来文明?这个故事也太大逆不道了。


然而,就算真的是这样,又如何呢?没有人规定文明必须是本地产的,实际上现在地球上的人这个物种都不是本地产的,除了非洲。


非洲智人三次走出非洲,前面两次没能走出多远,第三次枝开叶散,走到了全世界,包括当时的北京。他们把北京人(亦称北京山顶洞人,属于直立人)都吃光了(周口店的山洞里还有他们的头颅,早知道,真不应该把他们命名为北京人),成了现在我们中国人的祖先。


不仅是中国人,全世界的人(除了非洲人)的祖先都不是本地人,都是第三次走出非洲的非洲智人。


这一点也让很多人难以接受,但是上世纪中叶获得大发展的基因科学提供了实锤证据,不能不接受。全世界的人都源自250万年前埃塞俄比亚一个叫Lucy的老奶奶(Lucy是人类学家给她取的名字)。


不过埃塞俄比亚没有喋喋不休地宣称“我最早、我最牛、我是世界的中心”,颇有自知之明。2020年,埃塞俄比亚GDP为1000多亿美元,人均GDP约为1000美元,主要出口商品是咖啡、油籽、黄金、皮革制品和活体动物。比起我们中国,他们弱爆了。2020年,中国GDP是15.55万亿美元,世界第二;人均GDP10,000多美元,世界第59。


当然GDP只是经济总量的概念,并不能反映经济发展的质量,更不能反应整个社会发展的其他“软”的方面,比如教育、医疗,更不能反应一个社会将来发展的动力——创新能力。但是,不管怎么说,我们很少看到中国人移民去埃塞俄比亚的,只看到埃塞俄比亚和很多其他国家的非洲兄弟们成群结队地来到中国。


不过,埃塞俄比亚是非洲有望成为下一个制造业中心的国家,因此也被西方媒体称作“非洲版的中国经济”。世界银行2021年度经济展望报告指出,在接下来的两年间,经济增速最快的三个国家将依次是南美洲的圭亚那和非洲的卢旺达、埃塞俄比亚。


全人类祖母的故乡在250万年后或将再次迎来发展的春天。或许它终于可以炫耀一把了:“我最早、我最牛、我是世界的中心!”


谢选骏指出:“公元前350年,亚里士多德(Aristotle)在其著作《论天》中阐述了他对宇宙的理解,天体是静止的、不变的,圆形的、静止的地球在宇宙的中心。”——亚里士多德对于天文的这种描述,可谓胡说八道——可是他竟然对此自信满满。由此可见,亚里士多德的学问真是一窍不通。亚里士多德的逻辑学、政治学、伦理学、修辞学,基本上也是这样的东西。


网文《亚里士多德 (古希腊著名思想家)》报道:


亚里士多德(Aristotle 公元前384~前322),古代先哲,古希腊人,世界古代史上伟大的哲学家、科学家和教育家之一,堪称希腊哲学的集大成者。他是柏拉图的学生,亚历山大的老师。

公元前335年,他在雅典办了一所叫吕克昂的学校,被称为逍遥学派。马克思曾称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哲学家中最博学的人物,恩格斯称他是“古代的黑格尔”。作为一位百科全书式的科学家,他几乎对每个学科都做出了贡献。他的写作涉及伦理学、形而上学、心理学、经济学、神学、政治学、修辞学、自然科学、教育学、诗歌、风俗,以及雅典法律。亚里士多德的著作构建了西方哲学的第一个广泛系统,包含道德、美学、逻辑和科学、政治和玄学。 

《形而上学》奠定西方哲学思想

《形而上学》是亚里士多德在公元前335年的重要著作,奠定了当时西方思想理论。二十世纪,形而上学成为逻辑实证论者们争论的议题,提出形而上学是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观察世界的思维方式。

赞同奴隶制

他赞同奴隶制及女性所受的不平等待遇,认为这是自然界的安排。提出具有时效性思想如,立法者应该把主要精力放在教育青年上。

提出重物较轻物下坠快错误观点

亚里斯多德认为较重物体的下坠速度会比较轻物体的快,这个错误观点直到16世纪,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通过实验推翻。


个人经历

公元前384年,亚里士多德出生于色雷斯的斯塔基拉。这座城市是希腊的一个殖民地,与正在兴起的马其顿相邻。他的父亲是马其顿国王腓力二世的宫廷御医,从他的家庭情况看,他属于奴隶主阶级中的中产阶层。17岁时,他赴雅典在柏拉图学园就读达20年,直到柏拉图去世后方才离开。也许是受父亲的影响,亚里士多德对生物学和实证科学饶有兴趣;而在柏拉图的影响下,他又对哲学推理发生了兴趣。

他于公元前367年迁居到雅典,曾经学过医学,还在雅典柏拉图学院学习过很多年。公元前366年亚里士多德被送到雅典的柏拉图学院学习,此后20年间亚里士多德一直住在学院,直至老师柏拉图去世。

从18岁到38岁——在雅典跟柏拉图学习哲学的二十年,这一时期的学习和生活对他一生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苏格拉底是柏拉图的老师,亚里士多德又受教于柏拉图。在雅典的柏拉图学园中,亚里士多德表现的很出色,柏拉图称他是“学园之灵”。但亚里士多德可不是个只崇拜权威,在学术上唯唯诺诺而没有自己的想法的人。他同大谈玄理的老师不同,他努力的收集各种图书资料,勤奋钻研,甚至为自己建立了一个图书室。

公元前347年,柏拉图去世,亚里士多德在雅典继续呆了两年。由于学园的新首脑比较赞同柏拉图哲学中的数学倾向,令亚里士多德无法忍受,便离开了雅典。此后,他开始游历各地。

离开学园后,亚里士多德先是接受了先前的学友赫米阿斯的邀请访问小亚细亚。赫米阿斯当时是小亚细亚沿岸的密细亚统治者。亚里士多德在那里还娶了赫米阿斯的侄女为妻。但在公元前344年,赫米阿斯在一次暴动中被谋杀,亚里士多德不得不离开小亚细亚,和家人一起到了米提利尼。

公元前343年,亚里士多德又被马其顿的国王腓力浦二世召唤回故乡,受国王腓力二世的聘请,担任起当时年仅13岁的亚历山大大帝的老师。当时,亚里士多德四十二岁。根据古希腊著名传记作家普鲁塔克的记载,亚里士多德对这位未来的世界领袖灌输了道德、政治以及哲学的教育。同时,亚里士多德也运用了自己的影响力,对亚历山大大帝的思想形成起了重要的作用。正是在亚里士多德的影响下,亚历山大大帝始终对科学事业非常关心,对知识十分尊重。

公元前335年腓力浦去世,亚里士多德又回到雅典,并在那里建立了自己的学校。学园的名字(Lyceum)以阿波罗神殿附近的杀狼者(吕刻俄斯)来命名。在此期间,亚里士多德边讲课,边撰写了多部哲学著作。亚里士多德讲课时有一个习惯,边讲课,边漫步于走廊和花园,正是因为如此,学园的哲学被称为“逍遥的哲学”或者是“漫步的哲学”。亚里士多德在这一期间也有很多著作,主要是关于自然学和物理方面的自然科学和哲学,而使用的语言也要比柏拉图的《对话录》晦涩许多。他的作品很多都是以讲课的笔记为基础,有些甚至是他学生的课堂笔记。因此有人将亚里士多德看作是西方的第一个教科书作者。

亚历山大去世后,雅典人开始奋起反对马其顿的统治。由于和亚历山大的关系,亚里士多德不得不因为被指控不敬神而逃到加而西斯避难。他的学园,则交给了狄奥弗拉斯图掌管。

就在这个时局动荡的年代里,亚里士多德重返雅典,在那里一住就是二十年,即从亚历山大出发远征的前一年到亚历山大去世的那一年。

亚里士多德来到雅典,可能肩负有说服雅典人服从马其顿的政治使命。亚里士多德在雅典受到了很多的优待,除了在政治上的显赫地位以外,他还得到了亚历山大和各级马其顿官僚大量的金钱、物资和土地资助。他所创办的吕克昂学园,占有阿波罗吕克昂神庙附近广大的运动场和园林地区。他在这里创立了自己的学派,这个学派的老师和学生们习惯在花园中边散步边讨论问题,因而得名为“逍遥派”。当亚历山大去世的消息传到雅典时,那里立刻掀起了反马其顿的狂潮,雅典人攻击亚里士多德,并判他为不敬神罪,当年苏格拉底就是因不敬神罪而被判处死刑的。但亚里士多德最终逃出了雅典。

公元前322年,亚里士多德因身染重病离开人世,终年六十三岁。去世的原因可能是一种多年积累的疾病所造成的。同时还存在他被毒死,或者由于无法解释潮汐现象而跳海自杀致死的猜测。

成就著作

1.逻辑学:《范畴篇》、《解释篇》、《前分析篇》、《后分析篇》、《论题篇》、《辩谬篇》,以上六篇逻辑学著作总称《工具论》。

2.形而上学:《形而上学》。

3.自然哲学:《物理学》、《气象学》、《论天》、《论生灭》。

4.论动物:《动物志》、《动物之构造》、《动物之运动》、《动物之行进》、《动物之生殖》、《尼各马克伦理学》、《158城邦制》。

5.论人:《论灵魂》、《论感觉和被感觉的》、《论记忆》、《论睡眠》、《论梦》、《论睡眠中的预兆》、《论生命的长短》、《论青年、老年及死亡》、《论呼吸》、《论气息》。

6.伦理学和政治学:《尼各马可伦理学》、《优台谟伦理学》、《政治学》、《雅典政制》、《大伦理学》、《欧代米亚伦理学》、《论美德和邪恶》《经济学》。

7.美学著作:《修辞学》、《诗学》、《亚历山大修辞学》。

理论

亚里士多德把科学分为:

1.理论的科学(数学、自然科学和后来被称为形而上学的第一哲学);

2.实践的科学(伦理学、政治学、经济学、战略学和修饰学);

3.创造的科学,即诗学。

哲学

亚里士多德虽然是柏拉图的学生,但却抛弃了他的老师所持的唯心主义观点。柏拉图认为理念是实物的原型,它不依赖于实物而独立存在。亚里士多德则认为世界乃是由各种本身的形式与质料和谐一致的事物所组成的。“质料”是事物组成的材料,“形式”则是每一件事物的个别特征。就像是有一只鼓翅乱飞的鸡,这只鸡的“形式”是它会鼓翅、会咕咕叫、会下蛋等。当这只鸡死时,“形式”也就不再存在,唯一剩下的就是鸡的物质。

柏拉图断言感觉不可能是真实知识的源泉,亚里士多德却认为知识起源于感觉。这些思想已经包含了一些唯物主义的因素。亚里士多德和柏拉图一样, 认为理性方案和目的是一切自然过程的指导原理。可是亚里士多德对因果性的看法比柏拉图的更为丰富,因为他接受了一些古希腊时期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他指出,因主要有四种,第一种是质料因,即形成物体的主要物质。第二种是形式因,即主要物质被赋予的设计图案和形状。第三种是动力因,即为实现这类设计而提供的机构和作用。第四种是目的因,即设计物体所要达到的目的。

亚里士多德本人看中的是物体的形式因和目的因,他相信形式因蕴藏在一切自然物体和作用之内。开始这些形式因是潜伏着的,但是物体或者生物一旦有了发展,这些形式因就显露出来了。最后,物体或者生物达到完成阶段,其制成品就被用来实现原来设计的目的,即为目的因服务。他还认为,在具体事物中,没有无质料的形式,也没有无形式的质料,质料与形式的结合过程,就是潜能转化为现实的运动。这一理论表现出自发的辩证法的思想。

亚里士多德在哲学上最大的贡献在于创立了形式逻辑这一重要分支学科。逻辑思维是亚里士多德在众多领域建树卓越的支柱,这种思维方式自始至终贯穿于他的研究、统计和思考之中。他在研究方法上,习惯于对过去和同时代的理论持批判态度,提出并探讨理论上的盲点,使用演绎法推理,用三段论的形式论证。

天文

亚里士多德认为运行的天体是物质的实体,地球是球形的,是宇宙的中心;地球和天体由不同的物质组成,地球上的物质是由水气火土四种元素组成,天体由第五种元素“以太”构成。

物理

亚里士多德关于物理学的思想深刻地塑造了中世纪的学术思想,其影响力延伸到了文艺复兴时期,虽然最终被牛顿物理学取代。

亚里士多德的著作论述过力学问题。他已经具有正交情况下力平行四边形的概念。他解释杠杆理论说:距支点较远的力更易移动重物,因为它画出一个较大的圆。他把杠杆端点重物的运动分解为切向的(他称为“合乎自然的”)运动和法向的(“违反自然的”)运动。亚里士多德关于落体运动的观点是:“体积相等的两个物体,较重的下落得较快”,他甚至说,物体下落的快慢精确地与它们的重量成正比。这个错误观点对后世影响颇大。后来法国人N.奥尔斯姆等给出正确的见解,但没有加以验证。16世纪末S.斯蒂文和伽利略不仅从理论上说明,而且用实验证实了亚里士多德的错误。

亚里士多德还认为:“凡运动的事物必然都有推动者在推着它运动”,但一个推一个不能无限地追溯上去,因而“必然存在第一推动者”,即存在超自然的神力。这里的运动是指一般意义下的运动,也包括力学运动在内。

亚里士多德关于落体运动的论述见于《论天》(De Caelo),他在另一著作《物理学》(有中译本,1982年商务印书馆出版)中曾多次应用他的落体定律。这是一本关于自然哲学的著作,主要讨论运动。

亚里士多德认为地上世界由土、水、气、火,四大元素组成。其中每种元素都代表四种基本特性(干、湿、冷、热)中两种特性的组合。土=干+冷;水=湿+冷;气=湿+热;火=干+热。

亚里士多德认为白色是一种再纯不过的光,而平常我们所见到的各种颜色是因为某种原因而发生变化的光,是不纯净的,这种结论直到17世纪大家对这一种结论坚信不移,为了验证这一观点,牛顿把一个三棱镜放在阳光下,阳光透过三棱镜后形成了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组成的光带照射在光屏上,牛顿得到了跟人们原先一直认为正确的观点完全相反的结论:白光是由这七种颜色的光组成的,这七种光才是纯净的。

生物

在动物科学方面,他的一些意见仅在19世纪被确信是准确的。他对五百多种不同的植物动物进行了分类,至少对五十多种动物进行了解剖研究,指出鲸鱼是胎生的,还考察了小鸡胚胎的发育过程。

他是将生物学分门别类的一第一个人,并为之写出了专门著作(如动物分类,动物繁殖等等),他首先发现了比较法的启发意义并理所当然地被尊称为比较法的创始人。他也是详细叙述很多种动物生活史的第一个人。他写出了关于生殖生物学和生活史的第一本书。他特别注意生物多样性现象以及动植物之间的区别的意义。

虽然他没有提出正式的分类(法),但是他按一定的标准对动物进行了分类,而且他对无脊椎动物的分类比两千年后林奈的分类更合理。在生理学上他大都采用了传统观点因而并不出色。和他的前辈比较起来,他是一个坚定的经验主义者。他的推论总是植根于他过去的观察。他在《动物繁殖》(De generatione animalium 760b28)一文中曾明确表示从感官所得到的信息(知识)是首位的,超过理智思考所能提供的信息。在这一方面他和经院哲学家中的亚里士多德派完全不同,后者认为单凭推论就能推论出一切问题。

亚里士多德的显著特点是追究原因,他并不满足于仅仅提出“怎样”的问题,而且还提出“为什么”的问题,这在当时来说是非常了不起的。为什么有机体从一个受精卵发育成完整的成体?为什么生物界中目的导向的活动和行为如此之多?他清楚地了解仅仅构成躯体的原材料并不具备发展成复杂有机体的能力。必然有某种额外的东西存在,他称之为eidos。和柏拉图所下的定义完全不同,亚里士多德的eidos是程序目的性原则,在他的思想中这词所表示的意思和现代生物学家的遗传程序所表达的完全一样。

和柏拉图相反,亚里士多德认为自然物按本身的性质而行动,所有的自然现象都是作用过程或过程的表现。由于任何过程都有目的,所以他认为对目的的研究是研究自然的主要组成部分。因此对亚里士多德来说,一切结构和生物性活动都有其生物学意义,或者就像我们所说的,有其适应意义。亚里士多德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解释这些意义。亚里士多德的“为什么”问题在生物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为什么?”是进化生物学家在其研究中所提出的最重要的问题。

亚里士多德坚信世界基本完美无缺从而排除了进化的观点,他的先进思想只是近几十年才得到充分肯定。他在过去几个世纪中之所以声名狼籍有几个原因。一个原因是托马斯主义者奉他为他们的权威哲学家,后来当经院哲学声誉扫地时,亚里士多德就受了牵连。另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在十六,十七世纪科学革命时期中几乎全部着重点都放在物理科学上。

逻辑

他的学术领域还包括早期关于形式逻辑理论的研究,最终这些研究在19世纪被合并到了现代形式逻辑理论里。亚里士多德认为分析学或逻辑学是一切科学的工具。他是形式逻辑学的奠基人,他力图把思维形式和存在联系起来,并按照客观实际来阐明逻辑的范畴。亚里士多德把他的发现运用到科学理论上来。作为例证,他选择了数学学科,特别是几何学,因为几何学当时已经从泰勒斯想对土地测量的经验规则给予合理说明的早期试验阶段,过渡到后来的具有比较完备的演绎形式的阶段。但是,逻辑学的三段论法对实验科学确实毫无用处的。因为实验科学所追求的目标是发现,而不是从公认的前提得到形式证明。从元素不能再分割为更简单的物体的前提出发,在1890年未尝不可提出一个正确的已知元素表,但是到1920年,再运用这个前提就会把一切放射性元素排除在外。前提既然已经改变,“元素”一词的意义也就改变了。但是,这个事实并不能证明三段论是没用的,也不能就此认定现代物理学是错误的。

在形而上学方面,亚里士多德的哲学和神学思想在伊斯兰教和犹太教的传统上产生了深远影响,在中世纪,它继续影响着基督教神学,尤其是学术传统的天主教教会。 

希腊和中古时代的科学界在亚里士多德的权威下,运用演绎法把许多错误的权威说成是绝对正确的,并用欺骗性的逻辑形式进行了许多错误的推论。

教育

亚里士多德认为理性的发展是教育的最终目的,主张国家应对奴隶主子弟进行公共教育。使他们的身体、德行和智慧得以和谐地发展。在教学方法上,亚里士多德重视练习与实践的作用。如在音乐教学中,他经常安排儿童登台演奏,现场体验,熟练技术,提高水平。在师生关系上,亚里士多德不是对导师一味言听计从,唯唯诺诺,而是在继承的基础上敢于思考、坚持真理、勇于挑战。他那“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的品格,鼓舞着他把柏拉图建立起来的教学理论推进到了一个更高的水平。

亚里士多德的教学思想是建立在他的人性论、认识论及其对于儿童身心发展考察的基础之上的。他把人的灵魂分为两个部分,一是非理性灵魂,其功能是本能、感觉、欲望等,二是理性灵魂,其功能是思维、理解、认识等。他认为在人的认识过程中,灵魂的主要功能是感觉和思考。灵魂借助于感觉器官而感知外界事物,那被感觉的东西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从而承认感觉在认识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但是,他又认为感觉在这里只起到一种诱发的作用,真理和知识只有通过理性的思考才能获得。因此,亚里士多德的教学目的是发展灵魂高级部分的理性。

他的伦理学,虽然自始至终都具有深刻的影响,后来也随着新兴现代美德伦理的到来获得了新生。

亚里士多德为其哲学学校设立了“百科全书”式的课程。他主张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且在不同时期各有所侧重。幼儿期以身体发展(体育)为主;少年期以音乐教育为核心、以德、智、美为主要内容;高年级要学习文法、修辞、诗歌、文学、哲学、伦理学、政治学以及算术、几何、天文、音乐等学科。但不管怎样,重心都应放在发展学生的智力上。他特别强调音乐在培养儿童一般修养上的作用。认为音乐具有娱乐、陶冶性情、涵养理性三种功能,它能使人解疲乏、炼心智、塑造性格、激荡心灵,进而通过沉思进入理性的、高尚的道德境界。在体育教学中,他不同意教师只让学生进行严酷甚至痛苦的训练,要教“简便的体操”和“轻巧的武艺”,着重于让儿童身体正常发展。

政治

同柏拉图一样,他认为城邦高于公民,但是他也主张人有自己的权利,要求实现城邦和公民利益的平衡。他还确立了公平的正义和交换的正义的均衡正义原则。一方面对于不同出身、财产、地位、能力的人要平等对待,另一方面对于特殊的任务也可以给予特殊的优待。为此他非常推崇民主制和君主制的结合,在立法问题上实行民主,行政上实行君主制。他希望借此在维护城邦整体利益时保证公民的各种利益,并提出了分权学说。

《政治学》是古希腊思想家亚里士多德最重要的政治学论著。 

其他

他还是类型学大师,依据统治者人数多少和是否维护全体公民利益把城邦分为六大类。并论证了各种整体的演变,其演变是逐渐变坏,其原因则是那种综合的正义原则被破坏。 

亚里士多德是现实主义的鼻祖。不同于他的老师柏拉图以自己假定的理想国衡量现实,他主张从现实的国家出发,防止国家堕落和促进国家的发展。他对人性和理性持怀疑态度,主张法治,而法律的来源也不是人的理性或者学者的思考,而是来自于历史和传统中为人们所遵循和认知的东西,也就是历史的理性。他对变法和改革持一种十分谨慎的态度,非到万不得已不宜改革。

社会影响

作为一位百科全书式的科学家,亚里士多德对世界的贡献很大。他还是一位真正的哲学家,他对哲学的几乎每个学科都作出了贡献。

在哲学方面, 亚里士多德的思想对西方文化根本倾向以至内容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上古及中古时期,他的著作被译成拉丁文、叙利亚文、阿拉伯文、意大利文、希伯来文、德文和英文。以后的希腊学者研究及推崇他的著作,拜占庭的学者也是如此。他的思想是中世纪基督教思想和伊斯兰经院派哲学的支柱。伊斯兰世界最重要的思想家阿威罗伊,将伊斯兰的传统学说与亚里士多德的理性主义融合成自身的思想体系。最有影响的犹太教思想家迈蒙尼德,用理性主义解释犹太教义,在调和科学、哲学和宗教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

亚里士多德显示了希腊科学的一个转折点。在他以前,科学家和哲学家都力求提出一个完整的世界体系,来解释自然现象。他是最后一个提出完整世界体系的人。在他以后,许多科学家放弃提出完整体系的企图,转入研究具体问题。

随着亚里士多德作品的不断被发现,中世纪出现了一个研究亚里士多德主义的新时代,学者们以此作为求得各方面真知识的基础。

人物语录

·优秀是一种习惯。

·法律是没有激情的理性。

· 遵照道德准则生活就是幸福的生活。

· 幸福属于满足的人们。

· 幸福就是至善。

· 幸福在于自给自足之中。

· 人生颇富机会和变化。人最得意的时候,有最大的不幸光临。

· 人生最终价值在于觉醒和思考的能力,而不只在于生存。

· 在不幸中,有用的朋友更为必要;在幸运中,高尚的朋友更为必要。在不幸中,寻找朋友出于必需;在幸运中,寻找朋友出于高尚。

· 羽毛相同的鸟,自会聚在一起。

· 真正的朋友,是一个灵魂孕育在两个躯体里。

· 事业是理念和实践的生动统一。

· 教育的根是苦的,但其果实是甜的。

· 谬误有多种多样,而正确却只有一种,这就是为什么失败容易成功难、脱靶容易中靶难的缘故。

· 在科学上进步而道义上落后的人,不是前进,而是后退。

· 凡善于考虑的人,一定是能根据其思考而追求可以通过行动取得最有益于人类东西的人。

· 上帝所做的、胜过一切想象中的幸福行为,莫过于纯粹的思考,而人的行为中最接近这种幸福的东西,也许是与思考最密切的活动。

· 人在达到德性的完备时是一切动物中最出色的动物;但如果他一意孤行。目无法律和正义,他就成为一切禽兽中最恶劣的禽兽。

· 对于美德,我们仅止于认识是不够的,我们还必须努力培养它,运用它,或是采取种种方法,以使我们成为良善之人。

· 习惯实际上已成为天性的一部分。事实上,习惯有些像天性,因为“经常”和“总是”之间的差别是不大的,天性属于“总是”的范畴,而习惯则属于“经常”的范畴。

· 德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智慧的德,另一种是行为的德,前者是从学习中得来的,后者是从实践中得来的。

· 真正的美德不可没有实用的智慧,而实用的智慧也不可没有美德。

· 人类是天生社会性动物。

· 怜悯是一个人遭受厄运而引起的,恐惧是这个遭受厄运的人与我们相似而引起的。

· 政治学并不制造人类,然而它使人类脱离了自然,并驾驭他们。

· 有人问:写一首好诗,是靠天才呢?还是靠艺术?我的看法是:苦学而没有丰富的天才,有天才而没有训练,都归无用;两者应该相互为用,相互结合。

· 吾爱我师,吾更爱真理。

·有战争才能带来和平。

· 法律就是秩序,有好的法律才有好的秩序

·对上级谦恭是本分,对平辈谦逊是和善,对下级谦逊是高贵,对所有人谦逊是安全。

·幸福来源于我们自己。

·智慧不仅仅存在于知识之中,而且还存在于运用知识的能力中。谎言自有理由,真实则无缘无故。

人物评价

亚里士多德一生勤奋治学,从事的学术研究涉及到逻辑学、修辞学、物理学、生物学、教育学、心理学、政治学、经济学、美学、博物学等,写下了大量的著作,他的著作是古代的百科全书。

他的思想对人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创立了形式逻辑学,丰富和发展了哲学的各个分支学科,对科学等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是最早论证地球是球形的人。

亚里士多德的某些思想显得有些极端。例如,他赞同奴隶制及女性所受的不平等待遇,认为这是自然界的安排,当然,这些思想是他所处时代的写照。但是,亚里士多德的许多思想,今天看来依然具有时效性,如:“贫穷是革命与罪孽之母”、“立法者应该把主要精力放在教育青年上;忽视教育必然危及国本。”亚里士多德关于教育的思想显然是超前的,在他生活的年代还没有公共教育。

亚里士多德:思想家玩地理,主宰地理学1000多年

亚里士多德将地球分为五个气候带:两个极地,两个温暖的、可居住的地区分布在赤道两侧,还有一个顺着赤道延伸、因为酷热而无法居住的中央地带。这种划分依据巴门尼德的思想,也是第一次尝试建立气候人种志。


谢选骏指出:亚里士多德玩地理,主宰地理学1000多年,简直误人子弟,难怪西方科学停滞千年!亚里士多德玩天文,主宰天文学1000多年,简直误人子弟,难怪西方科学停滞千年!亚里士多德玩地理,主宰地理学1000多年,简直误人子弟,难怪西方科学停滞千年!亚里士多德玩地理,主宰地理学1000多年,简直误人子弟,难怪西方科学停滞千年!亚里士多德玩逻辑学、政治学、伦理学、修辞学,并且主宰了1000多年,简直误人子弟,难怪西方的逻辑学、政治学、伦理学、修辞学停滞了千年!

谢选骏:台湾完胜新西兰地震

《台湾地震: 二十年来的经验教训如何降低损失》(傅东飞(Rupert Wingfield-Hayes)BBC News 发自花莲2024年4月7日)报道: 当灾难发生时,尤其是当大地震发生时,全世界的媒体就会像苍蝇一样被吸引到遭破坏最严重的地方。这可以理解。但它这种关注会让公众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