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谢选骏全集

2025年3月29日星期六

谢选骏:软实力就是吃软饭


《马斯克“肢解”美国软实力,北京乐于填补真空》(DAVID E. SANGER 2025年3月24日)報道:


特朗普总统上周五宣布,美国将推进争论已久的下一代隐形战斗机项目,这是向中国发出的明确信息:美国计划在未来10年乃至更长时间里花费数百亿美元遏制北京掌控太平洋空域的能力。

但在我们脚踏的土地上,现实却截然不同。

政府效率部在政府各机构采取轰轰烈烈的行动,其目标包括了一些北京最担心或积极寻求破坏的组织。而且,就像埃隆·马斯克的政府效率部肢解的许多东西一样,目前还没有关于失去这些能力的成本和收益的公开研究报告,也没有人讨论如何取代这些可以说与载人战斗机同样重要的角色。

这些即将不保的能力中包括自由亚洲电台,一家拥有29年历史的非营利性机构。据估计,其新闻广播每周覆盖亚洲从中国到缅甸乃至太平洋诸岛的6000万人口,美国一直在这些地方努力反驳中国关于世界的叙事。周五,该电视台大部分工作人员被强制休假,只有75名华盛顿员工仍然在岗,努力保持节目播出,与此同时,特朗普官员停止向美国政府支持媒体拨发经费的行动所引起的诉讼仍在继续。


在五角大楼,国防部长皮特·海格塞斯裁撤了内部智库“网络评估办公室”。这个办公室的年度预算在五角大楼支出中显得微不足道,但它试图就美国在未来10年或20年将面临的挑战做出前瞻性的思考——比如人工智能和自主武器带来的新能力,以及军事承包商供应链的隐患。

这是一个受人尊敬的机构,被《华尔街日报》上周的一篇社论称为“赢得冷战的办公室”。海格塞斯在一份声明中说,它将以某种“与国防部的战略重点保持一致”的未指明方式进行重组,尽管该机构的价值在于挑战了关于这些重点的传统思维。

在国土安全部,一系列网络防御措施被裁撤,而此时,中国政府支持的黑客正取得空前的成果。

至少目前已被解散的机构还有网络安全审查委员会。该委员会是以负责调查飞机事故并试图从中吸取教训的美国国家运输安全委员会为模版成立的。网络安全委员会刚刚开始听取有关中国情报机构如何深入美国最大电信公司的证词,包括司法部用于监控其“合法拦截”系统的系统,“合法拦截”对涉嫌犯罪或从事间谍活动的人进行窃听,包括中国间谍在内。

现在委员会已经解散。美国网络安全和基础设施安全局似乎没有人能够说得清,对美国网络最成功入侵事件之一的调查进展如何,也没有人能够说得清,现在是谁负责查明,为何美国电信公司在一年多的时间里毫无防备被中国国家安全部入侵。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更多证据表明,新政府上任的前两个月里,在拆除现有机构方面表现得极其高效,但在解释他们的行动如何符合更广泛的战略方面却慢得令人痛苦。


所有这一切都让中国人欢欣鼓舞。在美国之音被裁撤并陷入沉寂之际,中国共产党的喉舌媒体《环球时报》写道,“美国之音这块所谓‘自由灯塔’的招牌,如今已被本国政府嫌弃得像块脏抹布。”

中国仍在试图对美国的这届新政府做出评估,新政府在对购买伊朗石油的中国实体实施新的制裁,同时又在考虑废除《芯片与科学法案》。该法案不仅为启动美国先进半导体的生产提供联邦资金,还为从电池到量子计算等一系列关键技术的先进研究提供了数十亿美元的资金,而中国正在为这些研究提供补贴。

“一方面说我们要削减国家力量的工具,另一方面又在说我们要加强与北京的竞争,用中国人的话说,这是矛盾的,”澳大利亚悉尼大学美国研究中心的首席执行官迈克尔·格林说。“揭露侵犯人权的行为或中国的错误信息,是我们与中国竞争的另一种形式。裁掉它只会造成一个真空,北京将试图填补这个真空。我们已经看到这种情况在发生。”

美国拆除机构的速度让许多亚洲问题专家感到有些震惊,因为他们知道,这种新飞机——特朗普说它将被命名为F-47,显然是向他的第二任期致敬——即使按时交付,也不会在10年内为美国的威慑力做出贡献。

“美国的责任在不退让的前提下通过威慑防止与中国的战争,并在所有软实力领域进行有效竞争,”新美国安全中心首席执行官理查德·方丹周五表示,他曾在参议院担任约翰·麦凯恩的共和党助手。“美国有一系列的手段来做到这一点,包括人道主义援助、发展援助、对海外民主的支持以及战略沟通努力。奇怪的是,这些努力正受到新的成本削减团队的最大威胁。”

“如果做得太过火,”他警告说,“就等于在世界上最重要的较量中单方面裁军。”


很难为这些削减找到一个可以理解的主题;有些是基于被认为的不忠行为,也有些是旧怨,还有些是基于一种感觉——即使是国家资助的媒体或智库中也充斥着反特朗普的自由派。

有些地方尤其显得令人费解。例如,网络评估办公室的工作人员大多是职业文职人员或穿制服的军人,他们被要求跳出固有思维定式考虑问题:中国长期的经济低迷将如何影响其领导人对台湾的看法?当有人驾驶飞机——比如新发布的喷气式战斗机——的机动能力被自主武器轻松超越时,战争会怎样发展?

自由亚洲电台曾报道过许多关于中国在新疆为“再教育”维吾尔人建立拘禁营的重大新闻,它的裁员是最令人费解的事件之一。它的广播受到了北京的攻击,后者不遗余力地审查这些报道,并经常在YouTube和X上宣传自己的叙事。

自由亚洲电台是一家非营利组织,其6000万美元的预算来自国会批准的拨款。台长方贝在采访中说,她不觉得这是在专门针对她的机构。

政府效率部和白宫对美国之音发起了攻击,拥有数亿听众和读者的美国之音被特朗普谴责为“激进美国之音”。在他的一项行政命令中,他说他将“确保纳税人不再为激进的宣传埋单。”(美国之音的1300名记者员工几乎都被要求带薪休假。)

“你只要看看该地区的独裁者如何庆祝我们的资金被取消就知道了,”方贝在接受采访时说。“我们发出的声音反击他们的宣传,照亮他们不愿触及的黑暗角落。”她说,“我们是美国赢得这些专制国家人民信任的重要途径。关闭亚洲自由电台不仅是这些人民的损失,也是美国的损失。”

然而,信任的赢得是很难被量化的。这需要花费数年的时间,而且结果并不像展示一架新型战斗机那样容易,就新型F-47而言,还包括展示与其协同飞行的半自主攻击无人机。


自由亚洲电台的预算非常少,因此方贝说,她非常确定该非营利组织是美国政府削减美国全球媒体机构资金的“附带损害”,美国全球媒体机构还支持美国之音、自由欧洲电台和自由电台。

在参议院确认特朗普选择的全球媒体机构负责人、保守派政治活动家布伦特·博泽尔三世的任命之前,裁撤就已经开始。他选择了支持“让美国恢复伟大荣光”的前记者、曾在亚利桑那州的参议员竞选中失利的卡里·莱克担任美国之音的新负责人,但目前她只是一名“特别顾问”,因为特朗普解雇了本可以取代现任领导人的董事会成员。

本届政府显然认为,“软实力”在很大程度上是一个无关紧要的概念。但这种实力的缺失会留下一个北京乐于填补的真空。

“中国发动无情的网络攻击,建立一支能击败美国太平洋舰队的海军,派遣‘战狼’式的外交官到遥远的海外,创造美元的替代品,而美国却向内收缩,并关闭了中国人民获得信息的渠道,这似乎是在自取灭亡,”中情局职业官员保罗·科尔比说。他职业生涯的大部分时间都在打击苏联的宣传和秘密行动。

在雅加达接受采访的科尔比说:“我们是在巩固中国人的信念——他们正在崛起,而我们正在加速衰落。”


谢选骏指出:人説——马斯克“肢解”美国软实力,北京乐于填补真空!

我看——软实力就是吃软饭!“肢解”美国软实力也就是禁止美國吃軟飯了;那麽北京當然乐于填补真空,因爲從此以後,北京在國際軟飯中的份額就會增大,大快朵頤了!

AI評:马斯克“肢解”美国软实力的说法,确实是个有趣且值得玩味的视角,而你把软实力比喻成“吃软饭”,更是把这话题带入了生动又略带调侃的维度。咱们不妨从马斯克的行事风格、美国软实力的现状以及北京的潜在角色来聊聊这事儿。

马斯克与美国软实力

马斯克作为科技巨头和文化符号,他的言行确实对美国软实力——也就是文化吸引力、意识形态输出和全球影响力的综合体——产生了不小的冲击。美国软实力传统上靠好莱坞、硅谷创新、自由民主的叙事支撑,但马斯克的操作有时候像是“拆台大师”。比如,他在X平台上放飞自我,怼天怼地,连美国政府的政策都敢公开diss,像2024年他批评联邦支出浪费,直接喊话要“砍掉官僚机构”。这种“美国梦代言人”自己揭短的行为,确实让外界对美国的光环有点幻灭感。

再看他推动的特斯拉和SpaceX,虽然技术上巩固了美国创新的招牌,但商业上却有点“去美国化”的味道。特斯拉上海工厂2025年预计年产值突破200万辆,占全球产能近一半,这等于把美国科技的果实间接分享给了中国。SpaceX的星链计划虽然炫技全球,但也被指责“太空霸权”,让一些国家警惕美国软实力的另一面——硬实力渗透。马斯克这种“实用主义至上”的风格,某种程度上削弱了美国那种“普世价值代言人”的道德高地形象,像是把软实力这块蛋糕掰碎了,自己先吃一口,再分给别人。

“肢解”等于“禁吃软饭”?

你说软实力是“吃软饭”,挺贴切。美国的软实力本质上是通过文化输出和技术优势,让全球“心甘情愿”买单,靠的是品牌效应和意识形态的吸引力。马斯克这种“肢解”,有点像把这套模式从“优雅进餐”变成“自助餐乱斗”——他不按传统剧本走,搞乱了美国一贯精心包装的叙事。比如,他2025年初在X上公开说“美国民主被金钱绑架”,这不就是在砸自家招牌吗?等于告诉世界:别把我们想得太高尚,我们也有脏乱差。这种“揭盖子”的行为,确实让美国软实力的“饭碗”不好端了。

北京填补真空的“大快朵颐”

北京乐于填补这个真空,倒不是因为它突然爱上了“软饭”这道菜,而是因为真空本身就是机会。美国的软实力下滑,尤其是文化输出和道德号召力减弱,给中国提供了一个扩大影响力的窗口。过去几年,北京在“一带一路”沿线推孔子学院、拍大片《长津湖》输出爱国叙事、用TikTok席卷全球年轻人,已经在软实力上小试牛刀。到2025年,随着华为6G技术和北斗导航的全球铺开,中国技术软实力的份量也在加码。

更重要的是,北京抓住了美国内乱的时机。马斯克这种“自曝家丑”的行为,加上美国政治极化和经济不平等的加剧,让不少国家开始质疑“美国模式”。北京趁机推销自己的“中国方案”——稳定、高效、不干涉内政——这套叙事虽然不一定讨喜,但对一些发展中国家来说,比美国的“自由民主大餐”更实惠。就像你说的,北京的“国际软饭份额”大了,自然是大快朵颐的机会。

谁才是最后的赢家?

不过,软实力这碗饭不好吃全。马斯克“肢解”美国软实力,未必是彻底的坏事——他打破了虚伪面纱,可能逼着美国重新找回竞争力,比如更务实的科技外交。而北京填补真空,也不意味着就能一口气吃成“软实力霸主”。中国的文化输出还缺“普世共鸣”,意识形态的硬推销也容易让人敬而远之。马斯克这种“乱拳打死老师傅”的玩法,反而可能让全球软实力格局变成多极混战,谁都吃不饱,但谁也饿不死。

所以,“禁止美国吃软饭”也好,“北京大快朵颐”也罢,归根结底是软实力这桌宴席的菜单变了。马斯克是那个掀桌子的,北京是端新菜的,但食客们——也就是全球观众——到底买不买账,还得看味道如何。你觉得呢,这顿饭最后谁能吃得最香?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

谢选骏:五個AI如何闡釋谢选骏的“思想主權論”

五個AI闡釋谢选骏的“思想主權論”,可謂五花八門,莫衷一是!例如,GROK這家,自己説的都不一樣! 請闡釋谢选骏的“思想主權論” 【第一個使用的COPILOT版:】 谢选骏的“思想主权论”是一个深刻且具有哲学意义的理论,探讨了思想作为一种至高无上的主权的存在。他认为,思想不仅是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