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谢选骏全集

2024年4月29日星期一

【导论、库恩——里应外合的两面人】

网文《托马斯·库恩》报道:

托马斯·库恩[Thomas Samuel Kuhn,1922年(壬戌年)7月18日—1996年(丙子年)6月17日],男,博士,毕业于哈佛大学,美国科学史家,科学哲学家,代表作有《哥白尼革命》和《科学革命的结构》。1982年获得萨顿奖。

人物生平

托马斯·塞缪尔·库恩(Thomas Sammual Kuhn)(1922-1996),1922年7月18日出生于美国俄亥俄州的辛辛那提市的一个殷实的实业家家庭里。17岁进入哈佛大学学习,专业是物理学。本世纪初的物理学革命在物理理论上引起的变革,经常使年轻的库恩激动不已。他刻苦地学习物理学理论,始终保持着优异的学习成绩。1943年,年仅21岁的库恩获物理学学士学位,从而开始了他的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当时在库恩的心目中只有一个目标:当一名理论物理学家,完全没有想到要成为一名科学史家或科学哲学家。1946年,库恩获理学硕士学位,成为一名物理学家的理想只差一个台阶要攀登了,他已开始着手准备物理学博士学位论文了。

然而,在1947年,发生了一件十分寻常,但是却对库恩一生的学术生涯产生决定性影响的事情。当时库恩被邀请参加一期为社会科学家举办的讲述物理学发展的讲座,他暂时中断了正在进行的博士论文的准备工作,转而仔细地研究了伽利略、牛顿,乃至亚里士多德等人的力学理论。这使他第一次对科学史有所了解,然而出乎意料的是,这种对过时的理论和实践的了解,竟彻底推翻了他以前对科学的本质和获得成就的某些基本想法。因为在科学史的研究中,库恩发现,无论是新的,还是旧的力学理论体系,在它们的那些历史时期,都能解决一些实际的问题。但是,它们对相同的观察事实的解释竟没有相似之处。亚里士多德的力学体系与牛顿的体系的关系是这样,牛顿体系同爱因斯坦的体系的关系也是如此。所以库恩认为,传统的关于科学本质的进步性质以及知识的不断积累增长的观点,不管怎样的言之成理,却不能说明历史研究中所呈现出来的实际情况。但是,这些观点历来都是许多科学问题讨论中的基本原则,因此库恩强烈地感到,有必要彻底揭穿它们貌似有理的假象。这样一来,库恩的专业计划就必须改变,从理论物理转到科学史。当时哈佛大学的校长,著名科学史家J.B.科南特对库恩的这一发现和研究兴趣给予了热忱的指导和鼓励,使得库恩更加相信自己发现的意义和专业的抉择。

此后,库恩一方面继续准备博士论文,另一方面把相当一部分时间用到了科学史的研究上。1949年,他在哈佛大学获哲学博士学位(导师约翰·哈斯布鲁克·范弗莱克,Johan Hasbrouck Van Vleck,1899-1980,1977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

1948年库恩取得哈佛学会初级会员资格,这使他能有一个为期三年的自由学习时期。在此期间他读了法国著名科学史家A.柯瓦雷(Koyre)、美国逻辑学家W. V. O. 蒯因、瑞士心理学家让·皮亚杰等人的著作。这种多学科的丰饶的土壤促使他那颗探索科学知识增长规律的种子破土而出。

1951年波士顿洛厄尔研究所邀他演讲,他在演讲中表述了其正在形成之中的科学观。

自1951年起到1956年,库恩留在哈佛大学任助理教授,讲授普通教育和科学史。1957年发表了他的第一部主要著作《哥白尼:西方思想发展史中的行星天文学》。在这本著作中,库恩较为详细地分析了哥白尼提出“日心说”这一科学史事件对于力学和科学思想史所产生的变革性作用,说明了这一变革能够发生的科学史内在和外在的必备条件。

1958—1959年间库恩应邀去加利福尼亚州的一个行为科学高级研究中心工作。在这里他有机会同许多社会科学学者交流思想,在这种交流和沟通之中他终于认清了以后被他称为“范式”的东西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

1958—1964年,库恩在加州大学柏克利分校任教,并于1961年成为该校科学史专业的正教授,讲授科学史。在1962年,发表了他的最重要的科学哲学著作《科学革命的结构》。这本书的出版引起了科学哲学界的震动,一时间,自然科学界和社会科学界都形成了研究、讨论此书的热潮,从而为库恩赢得了世界性的声誉。这本书也是科学哲学的历史学派的奠基著作,原书只有180页,译成中文也只有12.7万字,但西方不少人却把它称之为一部“极其严谨的箴言录”。在这本书中,库恩反对那种把科学知识的增长看成直线似的积累,或者不断推翻的增长的观点,反对把科学和科学思想的历史发展过程看成逻辑或逻辑方法的过程。他依据科学史材料,提出了科学和科学思想发展的动态结构理论,第一次明确地使用了这个理论的核心概念“范式”。在这个动态结构理论中,库恩认为科学的实际发展是种受范式制约的常规科学以及突破旧范式的科学革命的交替过程。

这些思想使库恩从专门科学史家转变为科学哲学家。1964年到1968年,库恩在普林斯顿大学任科学史和科学哲学教授,1968—1979年任派恩(M.T.Pyne)讲座科学史教授。这期间,库恩的德文、英文版的论文集《必要的张力》(1977)以及专著《黑体理论与量子不连续性》(1978)出版。在这些文章里,库恩通过一系列的科学史事件分析,进一步补充了他在《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中对科学革命和范式所下的定义。

1979年以后,库恩应邀去麻省理工学院进行教学研究工作。一方面他在麻省理工学院所设立的“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中心”讲授“科学知识的增长”等课程;另一方面,在语言和哲学系里为进一步扩展和深化《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的思想而从事科学哲学的研究工作。

库恩在1968-1970年间任美国科学史学会主席,是美国科学院院土。1982年10月,在美国费城,美国科学史学会、科学哲学学会、技术史学会和科学的社会研究学会四个学会共同召开的年会上,库恩被授予萨顿奖。

库恩因患支气管和喉癌于1996年6月17日卒于麻省康桥家中,享年73岁。其父老库恩是美国的实业家。他生前与妻子珍妮共同生活。库恩有两个女儿,她们分别是住在麻省弗莱明汉的萨拉和洛杉矶的伊利莎白;一个儿子,即家住麻省阿灵顿的纳撒尼尔。他们是库恩与其前妻穆斯女士的孩子。

主要成就·范式概念

在库恩的科学哲学思想中,“范式”(paradigm)是一个核心概念。他在《必要的张力:科学研究的传统和变革》(1959)一文中首次引进这个概念,后在《科学革命的结构》(1962)一书中对它作了许多发挥,引起人们的注意。他对这个概念没有下明确的定义,也没有作出前后一贯的解释,以致引起人们的争议和批评。1974年,他为此特意写了《再论范式》一文,进一步补充和澄清他在这个问题上的观点。20世纪80年代后,他很少使用“范式”这个概念,而用“词典”(lexicon)一词取而代之。

“paradigms”一词来自希腊文,原意是指语言学的词源,词根,后来引伸为范式、规范、模式、模型、范例等含义。库恩在谈到这个词的用法时说:“按既定的用法,范式就是一个公认的模型或模式,这一方面的意义我找不到更合适的用语,只能借用‘范式’这个词。但是立刻可以看出,借用这个词所能表示的‘模型’和‘模式’的意义,并不完全是通常用来定义‘范式’的意思。”从更为现代的意义上来理解,它表示某种派生的思想和概念的发端与基础。库恩借用这个概念的目的,在于用它来表示科学史上某些重大的科学成就所形成的科学内在机制和社会条件,以及由这种机制和条件构成的思想和信念的基本框架,一种先于具体科学研究的思想和组织的背景。

在《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中,库恩偏重于把“范式”和“常规科学”这两个概念联系起来考察。所谓“常规科学”,他指的是那些坚定地把一种或许多种已获得的科学成就作为基础的科学研究。这些科学成就为某一学科提出一整套规定,提出一些典型的问题及其解答,它们在许多科学经典名著中得到明确的表述。库恩认为这类著作具有两个特点:一是这些著作的成就足以把一批坚定的拥护者吸引过来,使他们不再进行科学活动中各种形式的竞争;二是这种成就又足以为一批重新组合的科学工作者留下一大堆有待解决的问题。他说:“凡是具备这两个特点的科学成就,此后我就称之为‘范式’。这是一个同‘常规科学’密切相关的术语。我采用这个术语是想说明,在科学实际活动中某些被公认的范例(examples)——包括定律、理论、应用以及仪器设备统统在内的范例——为某一种科学研究传统的出现提供了模型。”

库恩在70年代还特别强调“专业母体”(disciplinary matrix)这个概念,认为用这个概念能更准确地表述范式的含义。“专业”是指一个专门学科的实际工作者共同掌握的那种东西,“母体”由各种各样条理化的因素所组成,而每一个因素又需要加以进一步的说明。专业母体是一定专业的科学工作者共同掌握的一个有待予进一步发展的基础。这种专业母体的组成,包括大部或全部的集团规定,也就是包括《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中所说的范式、范式成分或者合乎范式的东西。

80年代后期,库恩倾向于用“词典”一词取代“范式”一词,认为科学革命实际上是科学词典结构的改革,也就是用新词典取代旧词典。在他看来,词典是认识世界的方式,世界是通过词典来描述的,词典是一种历史的产物,不同时代的社会背景、不同的文化与不同的历史时期,各有不同的词典。词典由一套具有结构和内容的词汇组成,各种词汇构成一个相互联系的网络。前后出现的词典之间有部分交叉,即有些词汇是共有的,有些词汇则为某些词典所专有。理论与词典紧密相联,不同的理论需要用不同的词典才能得到理解,理论一旦改变,词典也需要——而且一定要随之改变。因此,通过考察词典的变化就能理解科学发展中理论的变革。

随着库恩用“词典”一词取代“范式”一词,他也同时用“言语共同体”一词取代“科学共同体”一词。因为,在他看来,拥有共同的词典是科学共同体的本质特征。这就是说,一个科学家如果接受某个科学共同体的词典,就自然成为这个科学共同体的成员,如果接受另一个科学共同体的词典,就自然成为另一个科学共同体的成员。一个科学共同体抛弃原来持有的词典,就意味着这个科学共同体的解体。一群科学家共同接受另一部词典,就意味着一个新的科学共同体业已形成。

范式转移

范式转移(Paradigm shift)这个名词最早出现于托马斯·库恩的《科学革命的结构》里。这个名词用来描述在科学范畴里,一种在基本理论上从根本假设的改变。这种改变,后来亦被应用于各种其他学科方面的巨大转变。例如:在香港的教育学课程里,学生都要在毕业前写一篇短文,讲述个人对于资讯科技对教育所带来的范式转移。

出版著作

1. The Copernican Revolution, 1957

2. The Structure of Scientific Revolutions, 1962

3. The Essential Tension: Selected Studies in Scientific Tradition and Change, 1977

4. Black-Body Theory and the Quantum Discontinuity, 1987

5.The Road Since Structure: Philosophical Essays, 2000

学术职务:库恩在1968-1970年间任美国科学史学会主席。

奖项荣誉:美国科学院院土;

1982年10月,被授予萨顿奖。

人物轶事:“求真的人”

约翰·海尔布伦曾复述过库恩自己讲的一个故事,足可以说明库恩为人和为学的认真态度。“追求这些问题成为库恩的工作。他是在哈佛读研究生时的一次鸡尾酒会上向世界宣布这一使命的。当时一位年轻女性问他都做了些什么。正当他准备回答时,整个酒会不知什么缘故突然静了下来。每个人都听到了如下回答:‘我就是想弄清真相!’这就是库恩,一位过时的‘求真的人’(truth-seeker),充满热情、缺乏耐心、才华横溢、过分自信,但也如他自己所说,神经质、焦虑,不自在。”

通识教育

哈佛校长詹姆斯·科南特(James B. Conant,1893-1978)敏锐地看到了哈佛毕业生与当时社会需求之间的巨大差距。他下决心改变哈佛毕业生的素质。他认为美国未来的社会栋梁应该能够理解科学,而达到这一目的的最明智的办法就是研究科学史。他在全校范围内找了三位助手,库恩有幸成为其中之一,也就是后来的“通识教育”(General Education)课程的助教。1957年,库恩基于他在哈佛通识课程上的教案,出版了第一本专著:《哥白尼革命》。柯南特亲自为之写序。库恩后来更是将《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献给柯南特。

“库恩的烟灰缸”

从2011年开始,埃罗尔·莫里斯(E. Morris,1948-)开始炒作他与库恩之间的故事。这个被冠以“库恩的烟灰缸”之名的事件,让人自然联想起“维特根斯坦的拨火棍”事件,尽管两者的性质完全不同。莫里斯在威斯康星大学获历史学学士学位之后,得到普林斯顿的入学许可,跟库恩读硕士学位,做物理学史研究。莫里斯在进普林斯顿的头一年与库恩的关系还不错。据他的说法,他与库恩关系变坏,是从库恩不让他去听逻辑天才克里普克(S. Kripke, 1940-)的课开始的。后来因在库恩主持的19世纪电磁学的研讨班上提交的一篇论文而争论起来,莫里斯挑战库恩的不同范式之间不可通约的说法,让库恩“恼羞成怒”,随手拿起手边堆满烟灰的烟灰缸扔向莫里斯。

学术谱系

在伯克利时只有约翰·海尔布伦(John Heilbron,约翰·海耳布朗)一人在库恩的名下获得博士学位。保罗·福曼(Paul Forman, 1937-)听完他的所有课程,但因库恩工作变动,福曼没在他名下获得学位。库恩在普林斯顿带过六名博士生,他们分别是:马霍尼(M. Mahoney,1939-2008,1967年获得学位),卡内瓦(K. Caneva,1975年获得学位),塞尔维尔(D. Serwer)、迈尔哈多(E. Melhado)、外斯(M. Wise,以上三人均在1977年获得学位)以及威顿(B. Wheaton,1978年获得学位)。布赫瓦尔德(J. Buchwald,1949-)。

日本学者中山茂和佐佐木力都自称是库恩的学生,尽管他们都不是在库恩名下拿到博士学位的。中山茂(1928-)1960年在哈佛大学获得博士学位,那时库恩早已去了伯克利。中山茂是《科学革命的结构》的日文版译者。《结构之后的路》日文版译者佐佐木力(1947-)则是从库恩的学生马霍尼手中拿到博士学位的。

(谢选骏指出:日本善于翻译模仿,不善于自主创新。)

人物评价

英国学者玛格丽特·玛斯特曼称库恩“是本世纪最卓越的科学哲学家之一”。

人物影响

库恩逝世后,与所谓的“身后寂寞”的说法恰恰相反,关于库恩的研究最近这些年又开始热闹起来,“库恩产业”日益兴旺。大量的库恩研究专著和传记得以出版,研究范围不断向深度和广度拓展。科学史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得以在世界范围内建制化,也是库恩和其他先驱们给我们留下的宝贵遗产。

作为一位学者,库恩的一生可以说是相当成功。他是英文世界里很少见的科学史学术领域的畅销书作者。不算26种语言的译本,《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光英文版就出售了140万册。1990年5月,麻省理工学院召开了一个为期两天的专门向库恩致敬的会议。由逻辑经验主义的代表人物,维也纳学派当时在世的成员,已85岁高龄的亨普尔(Carl G. Hemple, 1905-1997)代表与会者亲自向库恩致颂辞。美国科学哲学家卡特莱特(Nancy Cartwright,1944-)、哈金,库恩的学生海尔布伦、布赫瓦尔德和外斯等人在内的科学哲学和科学史学界的顶级人物,以及来自全美各地的近百位同事出席研讨会。

人物研究·研究论著

富勒的《库恩:我们时代的哲学史》(Thomas Kuhn. A Philosophical History of Our Times);

伯德(A. Bird)的《库恩传》(Thomas Kuhn);

安德森(H. Andersen)的《论库恩》(On Kuhn);

弗里德曼(M. Friedman)的《理性的动力学》(Dynamics of Reason);

霍伊宁根-许纳(Paul Hoyningen-Huene,1946-)和桑基(H. Sankey)编辑出版的《不可通约性及其相关问题》(Incommensurability and Related Matters);

2002年,《科学革命的结构》出版40年之际,研讨会论文集《库恩的遗产》(The Legacy of Thomas Kuhn)出版;

王巍的《相对主义:从典范、语言和理性的观点看》;

李创同的《论库恩沉浮:兼论悟与不可通约性》;

王书明、万丹的《从科学哲学走向文化哲学:库恩与费耶阿本德思想的后现代转型》;

何兵的《后期库恩科学哲学思想研究》;

《库恩砸来的烟灰缸: 对范式革命的反思》,[美] 埃罗尔·莫里斯,崔丽敏 译,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21年。

硕博论文

宋志润的博士论文《库恩的不可通约性论题研究》。 

谢选骏指出:


《著名哲学家库恩生平轶事》(2014-5-14 佚名)报道:

库恩是二十世纪最有影响的哲学家之一,他的《科学革命的结构》可能是历史上最畅销的哲学著作。

1922年,库恩出生于美国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他的父亲年轻时在哈佛大学攻读水力工程专业,先后获得学士学位和硕士学位。毕业后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战争结束后到银行工作,在社会公共事务方面表现很活跃。库恩认为他父亲颇有才华,但没能实现其抱负。库恩的母亲是一个编辑,博览群书。 

库恩从小数学成绩就很好,而且动手能力也不错,业余时间喜欢自己动手制作一些无线电作品。不过库恩更喜欢理论研究,中学毕业后决定选择理论性的专业。究竟选择数学还是物理,库恩犹豫不决。父亲建议他读物理,因为他认为物理专业的就业机会更多。库恩听从了这个建议。 

1940年,库恩申请去哈佛大学读书,被录取了。当时很高兴,但事后知道这并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事情,那年有1024人申请而最后录取1016人,录取率超过了99%。那时候哈佛的物理系还算不上特别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它才逐渐成为世界上顶尖的物理系。 

(谢选骏指出:这时“霸权决定学术”的典型案例之一。)

那时第二次世界大战正如火如荼,在库恩大学二年级那一年,发生了珍珠港事件。为了让他们早点毕业投入战争,学校把四年的课程压缩成了三年,于是一些课程被削减掉了。尽管这样,库恩在大学期间还是选修了哲学、文学和历史方面的课程。他对哲学很感兴趣,但由于课程的调整,他没能学到更多的哲学。在自己的专业物理学中,他最喜欢热力学。 

在读中学的时候,库恩比较孤独,没什么朋友。大学后,活跃了很多,积极参加社团活动,当过某社团的主席,还是哈佛《深红》报纸的主编。经常写一些社论,比如哈佛在二战期间应该怎样做。库恩回忆说,这段经历让他发现自己不是当记者的料,因为他没有那种一挥而就的写作能力。

毕业后的两年里,由于战争的需要,库恩先在哈佛大学,然后在欧洲从事雷达的研究。库恩觉得这个工作比较枯燥,不感兴趣,这期间他逐渐对以后是否继续从事物理研究产生了动摇。在工作之余,他就阅读一些科学哲学著作打发时间。 

二战结束后,库恩回到了哈佛大学,攻读物理学博士。不过在很长时间内,库恩都处于迷茫状态。他认识到自己不可能成为像施温格那样的一流物理学家。施温格是天才型物理学家,仅比库恩大四岁,二十多岁就成了哈佛大学的教授,后来成为量子电动力学的奠基人。库恩虽然仰慕施温格,但没有申请成为施温格的学生,因为要跟随施温格研究,他还需要学习更多的基础知识,而他打算毕业后不再研究物理了,也就没必要花费这么多精力了。最后库恩选择的导师是范弗莱特,研究方向是固体物理。范弗莱特也不是泛泛之辈,日后也获得了诺贝尔奖。但库恩对固体物理不感兴趣,就想混个文凭早点毕业。 

就在这个时候,库恩不经意间迎来了命运的转机。哈佛大学当时的校长是柯南特,他在全校开设了科学通识课,并亲自主讲。由于库恩在社团活动中表现积极,柯南特认识了他,邀请他当这门课的助教。柯南特让库恩做一个力学史方面的演讲,库恩为此阅读了关于力学的一些文献,其中包括了亚里士多德的著作。库恩惊奇地发现亚里士多德的理论不仅是错误的,而且不可理喻。在反复阅读后,库恩恍然大悟,原来亚里士多德力学所用的概念和现在的含义不一样,所要解释的现象也不完全相同。于是他的理论变成可以理解的了。这次经历让库恩对科学的本质产生了一些新想法,用他后来的话说,从亚里士多德物理到牛顿物理经过了范式变换。 

从此,库恩有了明确的方向,知道了自己以后发展的道路。他要成为哲学家,但和别人不同,他要通过对科学史的研究进入哲学。库恩对自己阅读历史文献的能力非常自信,他认为自己比别人能够更好地理解作者的思路。而在这次经历之前,库恩本来对历史是没多大兴趣的。

毕业后,库恩留在哈佛从事科学史和科学哲学的教学和研究。七年后,库恩申请终身教职,没有成功。他用以申请的成果是《哥白尼革命》一书的手稿,此书是其上课讲义的整理,在一年后才出版。当时打败库恩获得这个职位的人叫博纳特·科恩,此人后来写出了《科学中的革命》等名著,成了享誉世界的科学史家。 

离开哈佛后,库恩到加洲大学伯克利分校工作。后来在晋升教授一职时又出现了波折。那年库恩的代表作《科学革命的结构》出版,对科学的本质和科学的发展提出了革命性的看法。由于刚出版,还未产生大的影响。这个时候霍普金斯大学用非常优待的条件来挖库恩,给他教授职称,还有很高的薪水。因为伯克利大学的学术环境更好,也因为领导的挽留,库恩拒绝了霍普金斯的邀请。但最后伯克利只给了他一个科学史专业的教授职称,库恩很生气,因为他想当的是哲学教授。由于这件事,和此后发生的一些不愉快事情,不久后库恩离开伯克利到了普林斯顿大学。 

在普林斯顿,除了教学和研究外,库恩还主持建立了“量子物理学史档案馆”,收集的史料已经成了全世界科学史工作者的重要财富。数年后,库恩离开了普林斯顿到麻省理工学院。但这次变动与学校关系不大,是因为他的婚姻出现了问题,他离婚了。 

库恩指导的学生不多,和学生的关系也不亲密。其中名气较大的学生是海尔布伦,他曾担任过伯克利大学副校长。几年前,莫里斯——库恩的一个未能毕业的学生——在网络上爆料他和库恩之间的不愉快经历。据莫里斯说,70年代初他在普林斯顿大学读库恩的科学史研究生。当时逻辑学家克里普克也在普林斯顿大学任教,出于嫉妒,库恩不让莫里斯听克里普克的课程。但莫里斯没有理会库恩的意见,两人由此闹下不快。一次莫里斯拿着自己的论文和库恩讨论,两人由于意见分歧吵了起来,库恩拿起烟灰缸向莫里斯砸过去。这件事后,莫里斯没法再在普林斯顿待下去,只好转去伯克利大学读哲学博士。不过他最终未能获得博士学位,最后离开了学术界。后来莫里斯成为一名成功的纪录片导演,他的影片《战争迷雾——麦克纳马拉一生中的十一个教训》,获得了2003年奥斯卡最佳纪录片奖。 

库恩的代表作是《科学革命的结构》,而这本书里的某些想法和哲学家波兰尼的《个人知识》部分内容高度相似。在发表《结构》一书前,库恩曾阅读过《个人知识》,参加过波兰尼的讲座,并和他进行了讨论。由于库恩没有对波兰尼的贡献给予足够的承认,因此波兰尼的粉丝指责库恩剽窃了波兰尼的思想。 

除了《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库恩在其另外一本著作《黑体理论与量子不连续性,1894—1912》中也提出了革命性的看法。他认为普朗克在其1900年的理论中只是对能量元的大小进行限制,他还未具有能量不连续性亦即能量量子化的概念,量子化概念是由爱因斯坦和埃伦费斯特在1905-1906年间首先提出的。学术界对库恩的这一看法普遍评价不高。

库恩于1996年去世,去世前他在着手准备写一本书,修正完善他在《结构》里提出的理论。尽管库恩已经发表了不少这方面的论文,但他没来得及完成这本书。在他去世几年后,他的朋友编了一本库恩文集《结构之后的路》,收录了相关的论文。

谢选骏指出:人说——库恩的代表作是《科学革命的结构》,而这本书里的某些想法和哲学家波兰尼的《个人知识》部分内容高度相似。在发表《结构》一书前,库恩曾阅读过《个人知识》,参加过波兰尼的讲座,并和他进行了讨论。由于库恩没有对波兰尼的贡献给予足够的承认,因此波兰尼的粉丝指责库恩剽窃了波兰尼的思想。

我看——卡尔·保罗·波兰尼(Karl Paul Polanyi,1886年10月25日—1964年4月23日)明显比库恩早生了三十多年,库恩受他影响在所不免。难怪库恩这个里应外合的两面人,试图收敛他的革命精神,免得别人起来推翻他。但是他的历史作用就是革命,而不是保守。《结构之后的路》是什么?没结构了?后结构了?解构了还是死亡了?


《科学是靶子Science is a Target》
2024年4月第一版
April 2024 First Edition 
谢选骏全集第287卷
Complete Works of Xie Xuanjun Volume 287卷

2024年4月28日星期日

谢选骏:佛洛依德的魔法时代终于结束了


网文《心理疾病VS精神疾病?这三点区别你知道吗?》2023-03-22 报道:


1989年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WHO)对健康作了新的定义,即“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而且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


心理疾病:主要指的是在内外因素的作用下,出现了大脑功能的失衡,会影响到患者的感觉、知觉、意识、思维、情感、意志活动、行为能力、记忆力、智力等方面,不能维持正常的精神心理活动。当患者出现精神心理问题时,需要进行系统的治疗。


精神疾病:是指在各种生物学、心理学以及社会环境因素影响下,大脑功能失调,导致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等精神活动出现不同程度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


从定义我们不难看出两者存在很大的相似性,大家很容易混淆两种疾病。下面我们从病因、临床表现、治疗和预后、预防这些方面说一说两者存在的区别。


一、病因


心理疾病病因:主要是社会应激因素导致,一般会让人产生损失感、威胁感和不安全感。人的心理活动通常与某种情绪活动相关联,如愤怒、恐惧、焦虑、忧愁、悲伤、痛苦等。虽然是适应环境的一种心理反应,但强度过大或时间过久,都会使人的心理活动失去平衡,导致神经系统功能失调,对健康产生不良影响。如超负荷的工作压力、感情与家庭的变故、对网络依赖的心理、生活贫困加重心理压力、急功近利的心理倾向、学习任务过于繁重、过分溺爱独生子女、投资受损无法承受、难以适应社会发展、老人缺乏精神关爱等。


精神疾病病因:主要与遗传因素、躯体疾病因素、心理因素以及环境因素等有很大的关系。精神疾病多数与遗传有关,或者有些精神疾病是由于器质性的损伤而导致的精神障碍,还有就是创伤后压力心理障碍,以及重大事件和情境应激而导致的。


二、临床表现


心理疾病临床表现:主要表现为抑郁、焦虑、恐惧、失眠等。过度的自信和过度的自卑,过度的兴奋和过度的忧伤。另外还有易喜、易悲、易冲动,或盲目乐观、精力充沛、狂躁,或无精打采、遇事冷漠。患者通常对自己存在的各种心理问题,能够做到客观评价、正确认识。


精神疾病临床表现:表现为感觉减退、感觉过敏、幻听、幻视等感知觉障碍,疾病还可伴有自知力障碍。精神疾病患者缺乏现实检验能力和缺乏批判能力,对自己精神状态没有正确的认识和判断,甚至否认存在的精神问题,认为幻觉、妄想等想到的都是现实存在的,甚至可能在病态症状的支配下,做出各种过激行为。


三、预防与治疗


心理疾病:保持乐观心态、培养业余爱好、进行自我情绪调节。发作时主动寻求帮助,可以通过心理咨询、心理治疗应对,治疗时间较短,效果较好,且不易复发。


精神疾病:可以通过指征性预防、选择性预防、一般性预防等干预措施来预防疾病发生,消除、减少病因,对疾病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精神疾病发作期有伤人、自杀等风险,一般使用药物、心理治疗等方式进行治疗,需长期按时按量服药,防止疾病复发,治愈后需要进行生活技能训练、心理功能康复、药物自我管理能力训练、学习求助技能等多种康复训练,帮助患者更好地融入社会生活中。


网文《精神障碍(mental disorder)》报道:


“精神障碍(mental disorder)又常称心理障碍、精神疾病/心理疾病等,是以精神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类疾病的总称,特征是认知、情绪或行为的显著紊乱。换言之,精神疾病是指在各种生物学、心理学以及社会环境因素影响下,大脑功能失调,导致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等精神活动出现不同程度障碍为临床表现的疾病。

1.生物学因素

现今对心理疾病最热门解释是生物学上的解释;一个有精神疾病的人可能有不同的脑部结构或功能,或者是有不同的神经化学反应,不论是由基因或环境伤害(如胎儿酒精综合征)引起的。举例来说,许多被诊断有精神分裂症的病人被证实在大脑中有肿大的脑室和萎缩的灰质。另外,有些人认为神经传导物质不平衡也会导致精神疾病。许多的遗传和双胞胎研究都证实象躁郁症和精神分裂症等精神疾病是会遗传的。

2.心理因素

心理学家认为矛盾、危机、紧张和创伤可能会导致精神疾病,特别是在一个容易受伤的人身上。例如,一个目睹父母亲杀人的小孩可能会发展出沮丧和紧张的情绪,甚至得到创伤后压力心理障碍症。

3.社会因素

社会学家认为重大事件和情境会导致精神疾病。例如,在社会运动、战争或遭受天然或人为的疾病时,该地区的人们有较高的机会得到精神疾病。贫穷、无常和缺乏资源和援助的地区也会比富裕和稳定的地区有较高机会得精神疾病。

临床表现


1.初期表现

(1)性格突变原本活泼开朗、热情好客的人,突然变得对人冷淡,与人疏远、孤僻不合群,生活懒散,不守纪律。对任何事情都没有了往日的激情。

(2)情感紊乱情感变得冷漠起来,对亲人漠不关心,对周围事情不感兴趣,脾气开始变得暴躁起来,经常会为一些小事而乱发脾气,会莫名其妙的大笑或嚎哭。

(3)行为诡异行为举止开始变得诡异起来。喜欢发呆、独来独往,常人很难与其交流。

(4)敏感多疑对任何事都敏感起来,把周围的一切都附加在自己身上。以为别人都在议论他,不吃、不喝,认为有人想要加害于他,有时甚至会出现幻视、幻觉的症状。

(5)睡眠障碍逐渐或突然变得入睡困难,即使入睡也易惊醒或睡眠不深,彻夜失眠多梦或睡眠过多。

(6)精神活性物质、酒精中毒所致精神障碍、有机磷中毒所致精神障碍与非依赖性精神障碍、肾上腺皮质激素所致精神障碍、镇静催眠剂中毒所致的精神障碍等。

2.常见症状

(1)感觉障碍包括为感觉过敏、减退、倒错、内感性不适等。

(2)知觉障碍包括错觉、错视、幻觉和感知综合征。

(3)思维障碍包括思维奔逸、迟缓、贫乏、松弛、病理性赘述,思维不连贯,中断,云集,象征性思维。逻辑倒错性思维,诡辩性思维,持续重复模仿,刻板性等言语,以及思维妄想,释意妄想,形象性妄想。思维插入等。

(4)注意障碍包括主动注意障碍和被动注意障碍。

(5)记忆障碍包括记忆增强、减退、遗忘、错构、虚构,潜隐记忆和似曾相识症。

(6)智能障碍分为先天性智能能低下,后天获得性痴呆。

(7)情感障碍包括喜、怒、哀、乐、爱、憎、悲、忧等的体验和表情。常见的情感障碍:情感高涨,欣快、低落、焦虑、脆弱、激动,迟钝、淡漠、倒错、恐怖,矛盾等。

(8)意志行为障碍包括意志增强、减退、缺乏、倒错、矛盾、木僵、违拗以及动作刻板、模仿、作态与行为怪异等。

治疗

治疗的方式有精神病用药、心理辅导、调整生活方式和其他的支持性措施,或上述方法的综合运用。

预防

1.开展病因研究,为根本性预防措施提供科学依据。病因预防是最根本的预防措施,我国已有多所精神卫生研究所和专家从事有关精神疾病的遗传、生理、生化、心理和社会等方面的研究。对某些病因明确或基本明确的精神疾病,已开展了病因预防。

2.加强精神疾病流行病学的调查与研究,探索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和预防途径。

3.加强心理卫生知识的教育,提高人群精神健康水平,减少精神疾病的发生,对患者开展心理治疗,宣传精神疾病知识,纠正或改善自身个性的缺陷,提高心理上应变能力,有利于康复和防止复发。

4.扩大精神疾病防治工作的专业队伍,提高精神医学专科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非专科医务人员也应具有必要精神科,加强宣传,改变对精神疾病及患者的偏见,有利于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治疗。

5.广泛建立精神疾病的防治机构,发展社区精神卫生服务,有利于精神疾病的康复、防止复发。


谢选骏指出:《我们为什么生病——达尔文医学的新科学》问“精神病是不是疾病”——时代已经发生了变化。20年前,如果有人坚持说他们的焦虑是体质性的,将被认为是在否认某些事实,企图回避下意识中痛苦的记忆。现在,许多精神病医生也已经同意抑郁或者焦虑可能是一种大脑代谢不正常的生物医学疾病,需要药物治疗。像上面这位女病人,有的人已经坚信这种观点,如果精神病医生一定要追问感情生活史的话,病人会产生反感。有一篇影响很大的综述用下面这几句话小结了这种变化:近年来,精神病学领域发生了深刻的转变,研究的焦点从意识转向大脑……与此同时,医学模式也从基于不适应性精神过程引起的精神障碍转变为以生物医学疾病过程引起的精神障碍。

我看——《我们为什么生病——达尔文医学的新科学》这本书的中译本据Phoenix1994年版本译出的,它所说的“20年前”,应该是1970年代或再之前,难怪佛洛依德在1980年代的中囶还很流行。不过现在,谢天谢地,佛洛依德的魔法时代终于终结了。


谢选骏:核战革命万碎 列宁同志万碎


《阴云密布,一场新的“核战争”即将打响》(功夫财经 界面官方财经号 2019年06月27日)报道:


伊朗在拥有核武器的道路上又前进了一步。即便浓度达不到90%(90%是制造核弹的浓度),也可以制造脏弹,一场新的“核战争”似乎正在打响!

文|功夫财经  如松


在伊朗已经拥有中程导弹的前提下,说明新的“核战争”已经开场!


萨达姆的核活动,带来的是包括两伊战争在内的长达八年多的、频繁的战争。


未来,围绕伊朗的核活动,会爆发一系列的暗战与明战,有时会挑起伊朗的内乱,有时会对伊朗的核活动进行直接的军事打击。


伊朗在6月17日表示,该国浓缩铀库存将在10天内突破伊朗国际核协议规定的上限(300公斤),并将在7月初进一步提高浓缩铀产量。


这个国家在拥有核武器的道路上又前进了一步。即便浓度达不到90%(90%是制造核弹的浓度),也可以制造脏弹,一场新的“核战争”似乎正在打响!


对于阿拉伯国家和以色列来说,这无疑是巨大的威胁,尤其是国土狭窄的以色列,缺乏战略纵深,一旦伊朗发动核攻击,那也就意味着灭国之灾了。面对此种情境,以色列当然不会坐以待毙。


包括沙特、阿联酋在内的海湾国家,一样面临巨大的战略压力,他们会在伊朗制造出核武之前,全力推动欧美国家和以色列军事打击伊朗的核活动。


在伊朗造出核弹之前,摧毁相关核设施,是上述国家的唯一选择,因为他们再无退路。


长达八年的两伊战争


众所周知,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的中东地区,就曾因为伊拉克的核活动,引发持续八年之久的两伊战争。


1967年,掌握伊拉克实权的复兴社会党副总书记萨达姆,最大的愿望便是自己的国家能凭借核武器成为阿拉伯国家的老大哥,进而带领兄弟国家与犹太复国主义者决一雌雄。


1975年9月,萨达姆和法国签署价值3亿美元的合同,购买了两座使用高浓缩铀的反应堆,并在巴格达近郊的图瓦萨建设核基地,开始制造核武器。按设计的满负荷计算,当该装置运行一年后,足够伊拉克造出两枚核弹。


这让以色列和伊朗如坐针毡,两国通过间谍活动不断搜集情报,最终认定“伊拉克有望在1981年内造出广岛级别的原子弹”,由此正式引发大战。


为了阻止伊拉克制造核武器,伊朗和以色列先后出手。伊朗从1978年开始,就不断煽动伊拉克境内的什叶派冲击图瓦萨核建设工地,萨达姆不得不持续动用共和国卫队镇压。


伊朗的这一做法,让萨达姆满腔怒火,在获得苏联大量的军事装备支持后,他希望以武力快速消灭于1979年2月才刚刚建立起来的伊朗霍梅尼政权。


但事与愿违,后来的战争完全偏离了萨达姆预定的轨迹。1980年9月22日凌晨,萨达姆调集大量飞机对伊朗首都德黑兰等15座城市进行空袭,23日凌晨,萨达姆出动5个师外加2个旅的地面部队,分北、中、南三路向伊朗发起进攻。


霍梅尼政权的抵抗非常凶猛,到当年10月底,伊朗就挡住了伊拉克军队的全面进攻,从1982年3月起,伊朗军队开始反攻并取得战场优势。到1982年6月29日,伊拉克宣布已将其军队撤出所占伊朗领土,两国边界又恢复到战前状态。


一场本希望速战速决的战争,最终却打成了拉锯战,一直持续到1988年8月20日,这就是历时八年的两伊战争。这场战争的根源毫无疑问是伊拉克的核活动。


以色列人摧毁了萨达姆的核梦想


伊朗不遗余力地破坏伊拉克的核活动,以色列当然也不甘落后,1979年4月,7名以色列“摩萨德”特工潜入拉塞讷的法国地中海船舶工业公司厂房,用定时炸弹摧毁了接近完工的“塔穆兹-1号”反应堆机架(为伊拉克建造的),这次行动让伊拉克核计划推迟了至少半年。


到1981年,伊朗、以色列开始互相配合以彻底摧毁伊拉克的核设施。以色列提供给伊朗的一份情报显示,距约旦仅50公里的H-3基地驻有伊拉克空军70%的飞机。


这个基地刚好处于以色列飞机进入伊拉克的航线上,以色列的意图是希望伊朗来摧毁这一空军基地,为自己攻击伊拉克的核设施打通道路。在得到以色列情报之后,伊朗大喜过望,立即制定了对H-3空军基地进行超远程打击的计划。


1981年4月4日拂晓,伊朗10架F-4E鬼怪战机从诺杰基地起飞,他们组成两个四机编队进入伊拉克,两个编队间相距仅仅500米,剩余的两架飞机作为预备队。与此同时,伊朗两架F-5E战机从大不里士基地起飞,对基尔库克附近的伊拉克空军基地进行袭击,以转移萨达姆的注意力。


在鬼怪机群起飞前几小时,两架伊朗波音KC-707加油机就在保持无线电静默的状态下,从西阿塞拜疆省低空穿越伊拉克西北部,进入有同盟关系的叙利亚东部空域,然后用一次“L”形转向,重新进入伊拉克西部沙漠上空,与鬼怪机群会合并给它们加油。鬼怪机群在继续飞行1000公里后,向萨达姆的H-3空军基地冲去。


伊朗空军的远程奔袭非常漂亮,H-3基地内的飞机大多露天停放,就在伊拉克机械师对飞机进行检修的时间,伊朗的鬼怪式机群进行了两轮猛烈的轰炸。事后,美国情报部门证实:伊拉克空军有23架战机被摧毁,另有11架飞机被严重击伤,这些飞机都无法修复,萨达姆的空军主力报销了。


伊朗空军的精彩表演极大地振奋了以色列,1981年6月7日,以色列机群在实行绝对无线电静默的状态下,隐秘地穿越了漫长的约旦和沙特领空进入伊拉克境内,并且找到了核反应堆的大圆顶,伊拉克人对此毫无反应。


领队的以色列飞行员,从1200米的高空扔下两枚MK-84炸弹,击破了大圆顶并使核反应堆发生爆炸,接着,另三架F-16以五秒钟的间隔向目标扔下了炸弹,之后以色列机群毫发无损地扬长而去。


在他们投下的16枚炸弹中,有12枚直接命中目标,经事后查明,在短短的45秒内,珍贵的“塔穆兹-1号”核反应堆成为一片废墟,萨达姆进入世界“核俱乐部”的梦想破灭了。


当空袭成功的消息传到以色列后,以色列总理贝京亲自打电话给美国驻以色列大使刘易斯,惊恐不安的刘易斯却说:“我必须严肃地告诉阁下,我怀疑白宫的一些人对这件事会发脾气的。你们的武器是从我们这里获得的,只能用于自卫。”


贝京反驳说:“自卫?有什么比摧毁萨达姆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更能称得上是自卫?这些武器是让以色列屈服、屠杀我们的人民、毁灭我们的基础,换句话说,就是要毁灭犹太民族、国家和人民。过去几个月,我多次对你说,要么由美国来阻止这个核反应堆,要么由我们自己来做。”


事件之后,贝京在给以色列内阁公报的最后写到:以色列绝不允许敌人研制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对付我们的人民,并将采取一切必要的先发制人的行动来保卫以色列的公民。


伊朗再次挑起“争端”


萨达姆的核活动,带来的是包括两伊战争在内的长达八年多的、频繁的战争。风水轮流转,现在轮到伊朗又核活动,又轮到以色列、沙特等国如坐针毡,一系列新的战争将再次打响。


对于以色列来说,其态度必然还是:要么美国来阻止,要么由我们自己干!以色列自己打的话,那最有可能的做法仍旧是空袭。对伊朗而言,当务之急自然是提升防空水平,怎么提升,唯有向美俄两国购置先进的军事装备了。


考虑到美国与伊朗之间的双边关系,自然无法得到美国的帮助,伊朗只能求助于俄罗斯。


其实早在2007年,伊朗就与俄罗斯签订了购买S-300防空导弹系统的合同,但由于美国的不断施压,2010年俄罗斯宣布禁止向伊朗出口防空导弹系统。


伊朗自然不甘心,向国际仲裁法庭状告俄罗斯,要求后者支付42亿美元违约金。普京不吃这一套,以遵守不可抗力的合同条款为由,拒绝支付违约金。


后来,为了缓解矛盾,俄罗斯主动提出用其他近程防空导弹系统来替代S-300系统,但遭到伊朗拒绝。伊朗坚持要求用更先进的S-400防空导弹系统替换S-300系统,但又遭到俄罗斯的拒绝。


此后数年,俄罗斯和伊朗围绕防空导弹交易问题,一直争论不休,直到2015年“伊核协议”签署后,伊朗才得到S-300防空导弹系统。


可在叙利亚战场上的实战证明,S-300对第五代战机并不具备多少威胁,以色列已经大规模装备了美制F-35隐身战机,依旧可以肆意进入叙利亚进行轰炸活动。


有消息称,伊朗准备向俄罗斯购买S-400防空系统,以提升自己的反隐身能力,但俄罗斯就是不卖伊朗。俄罗斯对于军火销售一直是非常积极的,这有助于缓解国内的经济局势,有现成的买卖却不做,就显得十分蹊跷。


其实这个问题不难猜测,根源是俄罗斯担心因此彻底得罪美国,尤其是以色列和沙特。当然,普京在经济上也绝不会吃亏,因为沙特、阿联酋和以色列拔根汗毛,都比伊朗的大腿还粗,自然会在经济上补偿普京。普京又不是伊朗的好友,自然不会跟钱过不去。


未来,围绕伊朗的核活动,会爆发一系列的暗战与明战,有时会挑起伊朗的内乱,有时会对伊朗的核活动进行直接的军事打击。现在的伊朗,即便没有核武器,也有足够的能力使用中短程导弹,不断攻击以色列和沙特等海湾国家,尤其是其石油设施。


这也就意味着,围绕伊朗核设施的一系列战争开始了,为了打击对方支持战争的能力,对石油设施和油轮的打击是可以预见的,原油危机进一步加剧。


在次贷危机之后,全球主要央行开启了大放水模式,致使绝大多数经济体的政府、企业和家庭部门债务深重,受此影响,全球需求不断下滑,经济增长渐趋低迷。


为了争夺有限的需求,关税战争已经打响,紧接着以货币竞相贬值为特征的货币战也必将到来。而加速贬值的货币,势必会同石油危机一起携手推动通胀不断加速,将世界经济推入深度滞胀之中!


这个时候,基础商品、贵金属、军火等自然成了投资要优先选择的标的!


壮飞 Flying in Rain@EvanLi2020:


核战争的阴云在临近:爆发的临界点应该不会出现在顿巴斯战场。当乌克兰收复除克里米亚以外的所有领土后,在向克里米亚进军的一刹那,这个核战风险的临界点将会到来。具体的事件应该是乌克兰炸毁克里米亚大桥,并在向克里米亚发起进攻的时候。克里米亚半岛上的俄军内无粮草,外无援兵。在克里米亚大桥被炸毁后,在遭到西方提供的精确弹药的大量攻击后,半岛上的俄军大部分将只能使用单兵武器进行守卫,并且将会对下一顿晚饭的来源产生忧虑。

乌克兰甚至不用发动大规律的冲锋,只需要大范围广角度的连排级的突击,就能够占领克里米亚。俄军已经没有空中优势下的飞机轰炸。

此时面对临界点的俄罗斯,便有可能在乌军士兵的冲锋前线,投放数枚低当量的核武器,例如千吨级的战术原子弹。(美国估计,俄罗斯拥有多达2000枚战术核弹头的库存,其中一些弹头非常小,可以安装在炮弹中。)

于是,核战正式爆发。此时的形势推演如下:

第一,乌军将不得不停止进攻,无论是因为前线士兵在核爆炸中的大量死亡,还是因为后方城市大量人口面临的核攻击危险。

第二,面对俄罗斯扩大核战规模的威胁,欧洲大陆国家很可能会动摇其坚定立场,英国的立场也将会犹豫。

第三,此时,球踢到了美国人的脚下。美国人会选择核报复吗?美国会向俄罗斯的所有的核力量和克里姆林宫发动核攻击吗?美国可能会也投放战术核武器,报复俄罗斯的核弹

 在双方的小当量核武器在克里米亚前线爆炸后,前线对持的俄乌双方军事力量,基本消失。局势会暂时稳定下来,此时的俄罗斯国力衰退勉强维持,乌克兰在核威慑下也不敢盲动。

如果普京将核武战升级,那么就意味着核战的全面爆发,这个画面已经不好想象了,但可以用浩劫一词来大约的形容下。

1.欧美很多创造人类文明的大城市和其中的大量居民,将在核战中化为灰烬。

2.俄罗斯将在遭受核攻击后被占领并被肢解。

http://3.中国会保持表面上的中立。

4.地球上的其他国家将面对核战引发的粮食短缺和经济危机,很多人口将会在物质的短缺中死亡。

美国密歇根理工大学,对核战的推演结果,给出的数据显示,当前全球核弹总数超过1.2万枚。如果各国完全不再保持克制,将核武器完全投入战争,只需要3000枚核弹,就能让全世界工业体系摧毁,如果发射数量高达7000枚,那么全球粮食短缺的情况将会十分严重。如果1.2万枚全部投入,估计地球要归零。就算美国本土都能拦截这些核弹,所有人也都将受到影响,无法继续正常生活。


谢选骏指出:如果“核战革命”真的爆发,世界就将“万碎”——其结果将是,俄罗斯联邦的灵魂列宁同志僵尸及其僵尸系列也将万碎了!核战革命还将大大加速“第六次生物大灭绝”的进程,掀开地球历史的新篇章!核战革命因此万岁、万万岁了。

谢选骏:国共两裆都穿着汪精卫的裤衩

《为汪精卫平反 国民党远远落后于中共》(2024-04-27 风传媒 俞剑鸿)报道:


逻辑思维至少有两种:辩证 (dialectical) 和非辩证 (non-dialectical)。 通过最近一、二十年的经验,我很有把握地说辩证的研究成果会比非辩证的来的贴近100%的事实


1944年11月,被看好将成为孙中山的接班人但是日后却被冤枉为大汉奸的汪精卫辞世。 生前,汪遗留下来的愿望为安葬在孙的南京市坟墓的旁边。


为了加深中外历史学家的认定亦即把他视为唯一(非辩证或者100%)的抵抗日本战争时期的领导人物,蒋介石于1946年1月下令他的亲信何应钦在10天内移除完毕汪的墓地,因为5月5日已经被选定为胜利(从重庆陪都)还(首)都(也就是南京)大典的日子。


反讽的是,蒋作为100%的抗战领导人物于2007年11月被自己人戳破。 在该月,中国国民党党史馆在党中央的一楼大厅举行了113周年对党的庆祝并且首次展览了汪的照片。 当时的主席是由党员直接选出来的吴伯雄(台湾省籍贯)。 大陆的媒体也做了报道。 显然的是,这种安排的诚意是不够大的,因为辈分比蒋高的汪在展览中是以孙中山逝世之后国民党领导人与1938年4月副总裁的身份出现。 对我而言,这只能够算是5%的辩证式的平反。

为何是辩证式的平反?这是因为从国民党的角度而言蒋对上 (versus)汪一人仍然享有95%的抗战领导人的功劳和光环:100% - 5%。


2013年1月,《蒋介石与汪精卫的绝世秘密》这一本专书在台北市出版了。 书中列举了很多有利于作为非大、小汉奸 (non-major and minor traitor)的汪的事实。 非常可惜的是,这一家出版商并非官方的。


2024年4月,一家纽约市的书屋出版了我的《汪精卫:你不知道的真相》。 与《蒋介石与汪精卫的绝世秘密》的最大不同处在于,我应用了社会科学的理论也在多处引用和叙述了例如于2023年12月~2024年1月在中国大陆官方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CCTV-1)首次播放的《问苍茫》(The Forerunner) 这个电视影集/连续剧。



为汪精卫平反   国民党远远落后于中共


汪精卫身着海军大礼服,迎接访问中国的印度独立领袖鲍斯。 (资料照,国史馆提供)


2024年2月4日,军事历史研究者许剑虹在《风传媒》发表了一篇有关汪精卫的文章:大陆已经在平反汪精卫的路上。 他是观看了中国共产党于2023年12月为了纪念毛泽东诞辰130周年所制作和放映的《问苍茫》所得出的(初步)结论:。。。 对汪。。。 ,中共虽然短时间内不会收回对他在抗战时当汉奸的指责,却也普遍认知到他“没有蒋介石那么坏”。 至少在武汉国民政府“分共【/类似同中共决裂或者与中共分手】”以前,或者蒋。。。 清党以前,汪。。。 的形象还是可以演绎的十分正面,甚至于是一个“正派”角色。 在这一方面,中国确实已经走上了平反汪。。。 的道路。


《问苍茫》讲述了1921~1927年,青年的毛在实践马克思主义信仰的过程中,逐渐从一名追随者成长为先行者、开拓者。


就幕后制作,《问苍茫》的团队从2021年12月起有系统地组织了3次采风,先后走访了数十个地方,譬如长沙、韶山、安源、广州、上海和武汉。 一些工作人员也查閲了近百本权威史料书籍并且与研究中共历史的专家举行了多次座谈,直到去年5月才正式开始拍摄影片。


笔者有关汪的第一篇文章是在2018年6月发表的。 当时,不会有人想到说中共会平反汪。 当看完《风筝(Kite)》之后,我就有强烈的感觉说汪的内心深处很像剧中的风筝和影子/第74号。 换言之,将近6年来,我就汪的研究与判断基本上是贴近事实的。


在《汪精卫》,作为一个纯粹的局外人和一个把学术亦即逻辑放在第一位的观察者的我提到两点。


1)如果抗战为8年。 在2023年12月之前,我是这么撰写的:早在2021年9月,通过研究,我就首次说过以下的话:如果谈百分比的话,蒋委员长的抗战功劳毫无疑问地占了百分之80,剩下的百分之20就要和汪等人【含当时为中华民族牺牲掉的(具有理想和信念、出色的高级和第一线/基层、不分所属政党和派系)谍报工作人员】分享了。


2)如果抗日为14年。 如果汪等人可以得到20%,蒋的就要减少到80%之下了亦即75%。 减少的5%是要给马占山的。 简言之,蒋不能够独自吞下抗日的功劳和光环。 在东北的中华民国国民革命军陆军上将马占山被中共定位为打响抗日第一枪的历史人物。


汪的外孙女何重嘉 (Cindy HO) 认为汪并不需要后代子孙去平反他。 到目前为止,就平反汪的百分比,国民党已经远远落后在中共。 后者对我而言到2024年1月可以说是已经平反了汪50%。


2024年2月,许剑虹是第一位专家先指出说中共已经开始平反何的外公了。 一个事实是,1943年4月(也有人说夏天),汪政权提供了一些重要的情报给中共实质上不接受重庆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指挥的(南方江西、福建、广东、湖南、湖北、河南、浙江、安徽等八省境内15块游击区的)国民革命陆军新编第四军(简称为新四军)。 光就这一点,中共在日后肯定会就百分比再增加至少5%到55%。


2024年4月17日,写作速度惊人的许也提醒我说1)汪的政策是中国人不打中国人。 【还原历史,这8个字不是汪先讲的。 1936年12月9日清晨,中共组织大规模的群众游行示威,纪念“一二九”运动一周年。 当时的东北大学学生高呼“全国人民团结起来,誓雪国耻!”“中国人不打中国人!”“东北军打回老家去,收复东北失地!”张学良被蒋要求处理此棘手事件。 3天之后,张与杨虎城兵谏蒋、共同逼蒋联共抗日,造成西安事变。 这个事变把张变成为中共所认定的民族英雄】;2)汪的部队没有和国民党和共产党的各自军队打过仗;和3)汪尝试把“反共”这两个字从国旗拿下。 我上网查了一下得知于1943年2月5日,汪取消了“和平反共建国”这个小黄旗。


又回顾1945年~1947年期间,国民政府的各级法院先后审理了2.5万个大、小汉奸,好比说1945年12月,作为附逆小日本当汉奸、中华民国文化界的重量级人物的周作人被国民政府逮捕。 1947年11月,首都南京高等法院以“周作人共同谋敌国图谋反抗本国处有期徒刑14年。 “到现在,他们都应该过世了。 深信,大部分的汪政权的大、小官员加上所谓的伪军的后代子孙都会先说中共平反汪的百分比要大于国民党的,最起码到目前为止。


不过,我认为要建构另外一个辩证架构,也就是国民党 + 中共的百分比,才有可能让汪得到(突破)100%的平反。 这是因为中共不会百分之一百地平反汪。 切记,2018年12月11日,大陆放映了《必由之路》。 在第1集的第12分钟,有蒋(集团)和汪被点名批判的台词,说他们是“先后发动反革命政变。 “从1927年3月到1928年上半年,31万革命者被杀,共产党人数也从将5万多或者将近6万锐减到1万多。


不可否认的是,中共是在继续搞统一战线。 总的来说,台湾地区的政治人物通常是内斗内行、外斗外行也就是说搞不过通常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的大陆地区的政治人物,才刻意地贬低统战这个专有名词、法宝。 2021年9月,中共举办了大型的辛亥革命110年的纪念活动。 习近平系统性地阐述了辛亥革命的意义,并且肯定是追求中华民族复兴路上的里程碑。 汪洋则总结说中共完全继承了孙。 在美国芝加哥所举办的《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创建》这一学术场次,中共首次开始夺取话语权,向亚洲学会 (Association for Asian Studies)1982年会上的出席者指出它才是孙的真正继承者。


作为余论,笔者要讲5点:


1)不能够随随便便的给一个人贴上(大、小)汉奸的标签,因为在西方世界像是 traitor/卖国贼这个术语/同义字只能够在战争时期应用


2)一旦99%地了解、精通和套用 international regimes (国际共善的第一阶段)这个非常、非常抽象的理论,一个大汉奸就变成了小汉奸或者只是介于大、小之间的汉奸


3)《汪精卫》这本书检验了几个个案(case studies),得出的推论 (inference) 为:我觉得自1937年底到1944年11月汪作为(重庆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简称军统(局)或者二处]铁杆的纯度很高、很高、很高;故,我99%的有把握说汪并非一个大、小或者介于这两者之间的汉奸


4)2015年底,中国(大陆)第二历史档案馆公布了中国战区接受投降档案,全景式还原了1945年8月至1946年2月期间,中华民国政府对128万余日本皇军和95万汪政权的部队实施接受投降的内幕和经过。 2024年5月20日之前后,中华民国政府最好宣布就汪政权的所有人马时过境迁、不再继续给他们贴上负面的汉奸标签。 只有这么做,他们的部分后代子孙(80年上下/四代之后也许有几百万人)才会再想到台湾地区的国民党、觉得双方才是一家人


5)笔者大胆地说大陆之所以平反汪也是在配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因为吻合头脑像一部超级电脑的许所指出的:忠党爱国不过还牢牢记着国共乃是在合作的汪于8年抗战时期并没有100%地排斥中共。


*作者为美国纽约大学政治学博士、前国立中山大学中山学术研究所教授暨兼任所长*


网民嚎叫:


启泰 2024年04月27日 20:07

汪精卫 就是那种被人唾骂的 历史伟人!他主观上谁也不知道,谁也讲不清楚了,但是客观上维护了中华民国的存在,不管有没有珍珠港。因为在珍珠港事件发生之前,谁也无法预料未来,但是为过计,必须有预案,汪就是那个预案之一。继续唾骂汪为 卖国贼的 人们,只能用前江主席的两句话,图森破,NAIVE。

吴敬中 2024年04月27日 19:49

中国为汪精卫平反个毛线啊。汪精卫看共产党比胡适都准,提出宁肯日化不能赤化。他唯一的错误是没有预计到珍珠港,否则看看之后的历史,谁能说他错了呢?


谢选骏指出:人说“为汪精卫平反,国民党远远落后于中共”;我看“国共两裆都穿着汪精卫的裤衩”——汪精卫扶持蒋介石、提拔毛泽东,三鸟和奸各投外国——汪贼亲日,蒋贼亲德,毛贼亲苏……难怪美国甩掉国民政府不管,让大陆落入苏联魔掌之中。俞剑鸿误服“辩证思维”(dialectical),不能明白“国共两党都穿着汪精卫的裤衩”。所以结果,中国作为“二战胜利国”,却被割掉了蒙古和其他领土。这是古今中外前所未见的耻辱,国民政府竟然容忍了,难怪旋即失去了大陆!

谢选骏:没有信息长城的中国才能整合世界


《今年满30岁的中国互联网,三十而立依旧在路上》(腾讯研究院 2024-04-21)报道:


一转眼,中国互联网,已然步入了而立之年


1994年4月20日,北京中关村地区教育与科研实施示范网络(NCFC),通过美国Sprint公司接入国际互联网的64K专线正式开通,顺利实现了与Internet的全功能连接。至此,中国正式成为了国际承认、全功能接入Internet的国家。


这一事件,被评为1994年中国十大科技新闻之一,更被国家统计公报列为中国1994年重大科技成就之一。


“我们1994年4月20号开通中国与国际Internet的连接,运行TCP/IP协议,当时互联网上的所有功能就都能用了,所以我们叫做全功能连接。国际互联网协会每季度出版一期杂志,叫Newsletter,最后一页的封三是一张彩色的世界地图,有互联网全功能连接的国家,颜色是红的;只能通电子邮件的国家,颜色是黄的;没有任何网络功能的,用白色充填。4月20日以后出版的所有Newsletter,都把中国标成红色了。”——钱华林,中科院计算机网络中心网络专家


(谢选骏指出:其实知道三十年后的今天,中囶的互联网还是残废的红色。不能畅通所有邮件,也没有全部网络功能。)


在随后的30年里,互联网彻底改变了中国人生活的方方面面。而这一切,都可以归纳为从“上线”到“线上”的演变。


拨号时代(1994~2000)


提起“拨号上网”这个概念,许多朋友会想起56KModem那单调又难听的拨号音。不过,以现在的标准来看,起步年代的中国互联网体验,要比想象中更有意思:


“信息高速公路、交互网络或者Internet,是近年来在我们面前经常闪耀的字眼。这个闪烁着21世纪紫红色光亮的新事物对我们到底有什么意义呢?”


这是1997年年初,四川大学中文系教授易丹的纪实文学作品《我在美国信息高速公路上》,在《科幻世界》节选连载时,编辑写下的导语。


1994年中国第一代.CN域名服务器(图片来源: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档案室)


在中国正式接入互联网的第三年,对于大多数国内用户来说,“上网”仍然是个不折不扣的新鲜概念。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于1997年的《中国Internet发展状况统计报告》,应该能说明不少问题:


根据这份报告统计,截至1997年10月31日,中国上网计算机总数为29.9万台,上网用户约62万人,其中75%的用户通过拨号方式接入网络。彼时,国内带有www域名的网站大约有1500个,分走了国内网络环境78.3%的信息流量,而53.6%的中国网民每周上网时间不到5个小时。


在那个时代,58%的上网用户家庭人均月收入在400~1000元之间,而一台能够接入互联网的PC,“万元起步”都是基本中的基本。至于具体配置,《我在美国信息高速公路上》给出了一个让大批电脑爱好者共鸣的版本:


我在一排电脑中间找到了一台没有人占用的机器,这是一台IBM,486DX33,有一个3.5英寸软盘,一只鼠标,一台显示器和一个键盘。


尽管和名震天下的奔腾处理器不可同日而语,但在当时,486已经是寻常家庭性价比最高的PC平台解决方案。不过,就算通过比较实惠的价格完成了家庭网络终端的搭建,高昂的上网费用也足以让普通家庭“望而生畏”。


根据当时《北京日报》的报道,为了加快中国互联网进一步发展,1997年,经由国家计委价格调查组调查并核定成本之后,国内互联网资费迎来了一波大降价——其中最低一档月租费用为50元人民币,限定3小时通信量。性价比最高一档为100元/月,不限通信量,但仅限每日凌晨2点~6点上线。除了上面这些入网服务费之外,电话费用还需另行计算。


1996年11月,北京第一家网络咖啡屋“实华开网络咖啡屋”对外营业,“网吧”成为中国网民踏上信息高速公路的入口


就某种意义来说,之所以会有那么多互联网从业者热衷于熬夜,发端自中国互联网蒙昧时期的“挑灯夜战”传统,也算是根源之一。除了“便宜”和“不妨碍白天打电话”两个要素之外,最重要的原因,无疑就是“晚上网速更快”。


早期的拨号网络究竟有多慢?在上个世纪末的时候,通过56KModem在工作日半夜登入国内互联网,运气好的话,下载速率能够达到10KB/S以上的峰值,这还是使用JetCar等断点续传下载工具的结果。如果是在白天时段通过浏览器直接下载,那么速率勉强达到1KB/S。


正是在这种迟滞到近乎无法想象的网速影响下,在早期的中文互联网环境中,“图文”属于奢侈享受,依靠文字主体呈现网站内容,才是大众广为接受的方案。一部分商家抓准时机,在1997年前后推出适配学习机的调制解调器,成为价格最低廉的家用互联网接入终端方案。这种售价千元出头的学习机,有个相当取巧的设计:完全过滤网站上的图片,仅仅保留文字内容供用户浏览。


1995年8月,中国第一个大学BBS水木清华上线,该项目于2005年3月停止对校外IP访问。


中国互联网的社交,起始于BBS。“水木清华”是当时中国最早一批大学BBS,也聚集了中国最早一批网民,小米集团董事长、CEO雷军在2022年的年度演讲中曾提到,他在1996年休假的半年时间里长期泡在BBS论坛,与马化腾、丁磊成为了网友。


早期用户在BBS上发布的内容


1997年,一篇《大连金州不相信眼泪》的文章,发布在新浪网前身的四通利方论坛体育板块,随后火遍中文互联网。互联网爆炸式的传播速度让更多人领略到了它的信息承载能力和传播效率。自1998年新浪网成立之后,中文互联网迎来了它的“门户网站”时代。


可以说,对于当时的中国互联网用户来说,“上线”既是动词,也是描述状态的形容词,更是拥有明确目标属性的名词。当时的上网体验,真就是目标明确、任务清晰、掐着点办完事立刻下线一秒都不能耽搁,否则轻则包月时段耗尽,重则超时支付成倍不止的服务费用。“上线”属于特定状态,“离线”才是当时互联网生活的常态。


天涯社区赶在千禧年到来之前的1999年正式上线。


但即便如此,在那个内容寥寥的早期时代,第一代中国互联网用户仍然创造了相对丰富的网络生活。浏览门户网站以及个人站点之余,不少意犹未尽的用户在聊天室、留言板和文字MUD当中找到了乐趣。这种“和遥远且未知的他人交流互动”的体验,已经足以让当时的第一代互联网用户沉浸。


不过,这种“原生态”的体验,同样没有持续太久;进入21世纪之后,中国互联网很快迎来了全新的阶段:


宽带时代(2001~2010)


20世纪最后三年的IT产业,迭代进化的幅度完全可以用“目不暇给”来形容。就在众多DIY爱好者还在为奔腾Ⅱ处理器高昂的定价退避三舍时,英特尔甩出一款划时代的CPU赛扬300A,彻底撼动了“入门级个人电脑市场”的格局。


尽管在名义上属于入门级廉价型号,但这款处理器可以通过修改外频,强行将300MHz的主频超频至450Mhz。抛开稳定性不提,实际用户体验几乎和主频450Mhz的奔腾Ⅱ差不了多少越来越多的中国家庭开始产生添置PC的想法,连带着相关产业也开始大幅度发展起来。就这样,“互联网终端进入千家万户”的愿景,在世纪之交终于化作了现实。


中文互联网门户网站,来源: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可以说,C端用户硬件条件已然俱备,阻拦在中国网民和互联网之间的障碍,唯有“带宽”:


“慢归慢,中国的‘最后一公里’工程却是实实在在地进行着,宽带接入已经不再是个梦。”


《大众软件》杂志在2000下半年的报道。


而宽带网络确实没有让我们等太久——进入21世纪之后,ADSL迅速在一线城市添置了PC的家庭中普及开来,下载速率终于飙升至100KB/S以上。


除了带宽,和拨号Modem相比,ADSL的另一大优势就在于不会占用电话通讯线路,再加上计费标准转向了包月乃至包年,“上线”逐渐开始向“线上”转变,“上网下资源”的时代,终于到来。




正是在这个宽带初现的时代,许多至今看来依旧眼熟的操作接二连三地开始出现。例如FTP,一部分网站将资源存放在特定服务器上,通过出售收费账号来允许用户下载,很有“会员制网盘”的意味。许多步入高校的新生也在校园网上发现了通过FTP分享的海量资源。“共享资源”的互联网盛景,已经开始露出真容。


但这并不是全部。随着“线上”开始成为常态,越来越多的中国网民意识到完全可以把“闲置”的带宽利用起来,“挂机”未尝不是一种状态——于是P2P下载就这样成了。从BT到电驴,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中国互联网在“资源共享”领域迎来了前所未见、其后也难觅的繁荣。


同样是随着PC与宽带网络的普级,从2000年开始,利用基本免费的服务器,使用FrontPage和Dreamweaver搭建的个人网站(Homepage)开始大行其道。不仅如此,除了作为个人自留地的主站之外,在这类网站的域名最后打上“bbs”后缀,往往还能直接进入附带的个人论坛。换言之,开放环境之下的私域流量,其实在20年前就已经浮出了水面。


不仅仅是私域——作为公共平台,中国互联网论坛在这一时期同样迎来了全盛期:无论是天涯、猫扑还是西祠胡同这些综合论坛,亦或是Sonicbbs和popgo这些面向特定用户的垂类论坛,在2000~2010年间,随着中国网民数量的上涨,顺理成章地进入了巅峰时代。以现在的标准来看,这些论坛无论在内容形式还是推送机制上都没什么可取之处,但能让千千万万“沉默的大多数”第一次找到发声且有人聆听探讨的渠道,单凭这一项功绩,就足以让BBS在中国互联网发展史上留下醒目的一笔。


不仅如此,在Web浏览器之外,2000~2010年的中国互联网,用“日新月异的进化迭代”来形容,丝毫不为过:


1999年的时候,为了降低公众对计算机网络概念的隔阂,一场名为“互联网生存”的活动,声势浩大地拉开了序幕——随后毫无悬念地高开低走变成了一场人间喜剧:在长达72小时的体验中,吃不上饭、喝不到水的测试者大有人在,更有甚者,在体力不支淘汰出局之前,整整一天一夜的时间都在Windows95系统里折腾,完全没能找到登录互联网的入口。最终,《北京晚报》的一篇报道标题,给出了一句掷地有声的结论:“体验者最大感受:目前网上不能生存”。


不过,随后发生的一切,想必诸位都不陌生:没过多久,就在1999同一年,以永和豆浆为代表的餐饮企业火速上线了在线订餐以及外卖服务;而在进入2000年之后,无数接地气的国产网络软件,彻底重塑了“互联网生存”的概念——电商平台不必多说,酷狗的出现,显著改变了不少国内网民的音乐欣赏习惯,至于百宝以及快播等视频点播软件,更是将P2P的概念彻底深入人心;最后,以QQ为代表的IM平台,彻底重塑了互联网时代中国网民的交流形态,“互联网生存”,从此再无悬念。


再往后,作为名副其实的“信息高速公路”,互联网终于向我们露出了熟悉的面貌。


移动时代(2011-2024)


和从拨号到ADSL的进化相比,从ADSL到光纤入户乃至移动互联的变革,显得尤为波澜不惊——仿佛在一夜之间,“在线”就取代了“线上”,成为了中国互联网的常态。


不过,如果放慢镜头细看,还是很容易找到不少耐人寻味的细节。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的黎明,有哪些产品给人留下过深刻的印象?很多朋友的第一反应,想必少不了iPhone4,但对于很多从拨号Modem时代一路走来的中国老网民来说,iPad,显然也是不可替代的关键设备之一。


在最初亮相的时候,无数媒体对这种没有键盘的个人终端发出过质疑,但对于当时许多用户来说,“一秒钟点亮即可通过浏览器接入互联网”,已经足以证明这种设备的存在意义。事实上,在iPad诞生之前,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从PALM到UMPC,也包括后来的口袋上网本在内,“随身终端”始终是消费电子行业重要的产品类别之一;之所以未能成大器,除了硬件性能、交互体验乃至软件生态这些周边要素,最重要的一点,就在于“上线”的便捷性,实在是不容乐观。


实际上,哪怕是在2000年,许多“随身终端”都有“同步数据”这种看上去就让人血压升高的功能——iTunes的设计源头其实就源于此。之所以没有云文件同步一类的设计,技术环境不够成熟仅仅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无线网络自由”对于当时的中国互联网用户来说,依旧是奢望。


即便是在ADSL普及之后,不少城市的入户宽带,对接入的终端设备数量也有着明确限制——满心欢喜地买来无线路由想要在自己家实现WiFi漫游,打开浏览器一试才发现根本连不上网。


诸如此类的不便,在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之后,逐渐烟消云散。许多朋友对目前这个世代的网速变迁,其实并不算敏感,毕竟,那个盯着FlashGet最后0.5%死活下载不完的时代,已经彻底一去不复返了。相比于“把资源放在自己硬盘上图个心安”的旧时代互联网仓鼠党,“上网能看就行”俨然已经成为了新一代互联网用户的习惯,从在线视频到直播再到云盘,显然都是在这种潮流之下催生而出的产物。


如果一定要找出移动互联网时代印证网速提升的代表,那么“彩铃”势必榜上有名。尽管已经很难追上现如今用户的使用习惯,但至少在特定时期,彩铃这种中国特色产物,赢得过不少用户欢心。“换个彩铃就要群发信息昭告好友来打电话”的行为,想必不少朋友还有印象。所以说,随着移动互联网带宽的进一步提升,符合新一代用户习惯的即时通信手段浮出水面,革新格式的新一代彩铃卷土重来,也未尝不是一种可能性。


除此之外,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另一大变革,也体现在“工具商店”形态的更迭——并不仅仅是从“软件”转换成“应用”那么简单,AppStore的登场,为零落四方的软件小工具提供了统一的发布渠道,除了带来更高的曝光率,更为“非实体付费软件”的商业模式铺平了道路。


源自共享软件的“创造、分享与回报”精神,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降临,正式在中国用户市场普及开来;之所以手机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从PC平台分流走大批用户,这种健康程度更胜一筹的市场生态,显然功不可没。


与此同时,和“在互联网上,没人知道你是一条狗”的旧世代箴言截然相反,现如今的互联网用户,越来越习惯在网上用真名实姓乃至真人照片进行社交。


除此之外,移动时代的互联网与生活绑定程度,明显要比之前的所有世代来得更深远:如果说在2014年前后“不带手机外出”的体验还算能接受,那么从2016年开始,“人机分离”的生活,真就是一刻都不能忍受。


无论是选择打车、公共交通还是共享单车,甚至包括足不出户点外卖网购在内,离开移动时代的诸多原生应用,真就是生活品质大打折扣——尽管在形式上,拼单团购在之前的在线时代也有过冒头,但只有在进入移动时代之后,随着移动支付的兴起并在巨头厂商的推动下,“拼单”才在移动互联网生态中迎来全盛期;除此之外,诸如网约车、共享单车和在线直播等等“在此之前有过尝试”的商业形式,同样在移动时代迎来了真正的高光时刻——所以说,用“移动时代的原生明星应用”来定义滴滴打车、摩拜、拼多多以及微信和抖音等应用,恰如其分。


说到底,从“上线”到“线上”,再到“在线”,以上所有的理念迭代,都离不开“带宽的提升”这个大前提。


根据宽带发展联盟在今年4月10日发布的《中国宽带速率状况报告》,截至2023年第四季度,中国固定宽带网络的平均下载速率(用户体验)已经达到83.88Mbit/s,移动宽带用户使用4G/5G网络访问互联网时,综合平均下载速率(用户体验)也达到了129.36Mbit/s,所有这一切,都离不开全球规模最大、技术领先的“双千兆”网络基础设施作为后盾支持。


不仅如此,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万兆网络”的愿景已经逐渐显山露水,沉浸度更高的网络体验,俨然已经是中国互联网技术发展的大势所趋。


尾声:下个时代?


从“上线”开始,我们的互联网生活,始终伴随着“带宽提升”的节奏不断进化。在“延迟”的存在感已经愈发稀薄的现如今,“在线人生”已然成为了我们大多数人的必选项,那么,下一步,这种和数字化世界高度绑定的生活,又会迎来何种进化?


可能性有很多。其中,“在场”的概率,可能要比想象中来得更高:


就在本月,Valve首席执行官GabeNewell宣布,由自己担任创始人的脑机接口公司Starfish正式开始运营——尽管并未公布更多的相关技术细节,但基本可以确认Starfish的研究方向应该和“非入侵式接口”密切相关,因此有可能在VR以及AR等设备上得以应用。从上个世纪发展至今的个人数字终端视觉体验,很有可能在不久的未来经历又一波迭代进化。


也正因如此,接入带宽与通信技术的迭代进步,才会在可预见的未来产生全新的实际意义。透过屏幕隔岸观景的互联网体验,已经不足以满足用户和行业的增长需求了,下一站,就让我们从“在线”走向真正意义的“在场”吧。


网民嚎叫:


生肖迷宫 发表评论于 2024-04-22 09:17:21

世界互联网上的最大工程就是中国建的,防火墙。

roliepolieolie 发表评论于 2024-04-22 08:44:26

实际上,中国接入互联网在1994年前。第一个接上互联网的是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具体时间我记不得了,应该是1992-1993年。当时是一条连接到德国的线路。那时候大家看到第一次有CN结尾的email地址十分兴奋,毕竟虽然我们在西方高校已经天天在使用email和有限的其它互联网资源,中国人还没有听说过互联网。正因为资源的稀罕,当时给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每个人都发了一个email邮址,但是告诉外面的人没有重要事情不要发电子邮件。记得有一个人发电子邮件给中国的人,结果对方通过邮局把所要资料打印寄了出来。

5mslj 发表评论于 2024-04-22 06:34:25

中国互联网=中囶局域网

ridicu 发表评论于 2024-04-22 06:22:22

中囶局域网。世界上不能用油管,谷歌的没几个国家,中囶算一个。

凉呀凉 发表评论于 2024-04-22 05:34:13

请叫封闭的局域网,含成千上万的敏感词,五毛说了一样封!

饲养员001 发表评论于 2024-04-21 23:46:19

死太监写的垃圾,防火墙、敏感词这么重要的中国特色完全没提,水木清华为什么关闭也不敢说!


谢选骏指出:上文企图篡改历史,抹掉“防火长城”这座“信息时代的暗黑城堡”。由此可见,1986年出版的《神话与民族精神》和1988年上演的《河殇》电视片,反对“长城精神”,依然具有非凡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网文《信息封锁》报道:


2017年10月微博用户贴出了一份某高校相关通知截图,通知称限制二级域名是为了“确保学校网站和信息系统网络安全”,并表示限制措施将持续到十月底。


信息封锁是指政府、组织或其他实体采取措施,限制或阻止特定信息在公众中传播的行为。这通常包括审查、过滤、屏蔽、删除或限制访问特定内容,以控制信息流动和影响人们对特定话题的了解。信息封锁侵犯了言论自由、信息自由和知情权。在某些情况下,信息封锁可能导致公众被隔离在信息的“信息孤岛”中,限制了他们对事实和真相的了解。


信息封锁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包括但不限于:


审查和过滤: 对互联网上的内容进行审查和过滤,将政府认为不适合或敏感的信息屏蔽或删除。

封锁网站和应用: 封锁特定的网站、社交媒体平台、通讯应用等,使公众无法访问特定的信息源。

网络干扰: 通过技术手段对互联网连接进行干扰,降低或阻断互联网连接,限制信息传输。

媒体审查: 对新闻机构和媒体内容进行审查,限制不符合政府意图的报道。

社交媒体监控: 监控社交媒体平台上的用户活动,检测和删除政府认为不适宜的内容。

通信监控: 监控电话、短信、电子邮件等通信内容,以防止敏感信息的传播。

采取信息封锁的国家

许多国家在不同程度上进行信息封锁,以控制信息流通和影响公众的看法。以下是一些常见进行信息封锁的国家示例:


中国: 中国以其“防火长城”(Great Firewall)而闻名,限制互联网上的许多外部网站和社交媒体平台的访问。政府审查并屏蔽敏感话题和信息,对互联网和媒体内容进行广泛的监控和审查。

朝鲜: 朝鲜是世界上信息封锁最严格的国家之一。政府控制全国互联网访问,只允许一小部分人接触国际互联网,而普通公民几乎无法访问国际信息。

伊朗: 伊朗限制互联网访问,尤其在政治事件和抗议时。政府对社交媒体进行严格监控,删除政治敏感的内容。

古巴: 古巴政府对互联网进行控制,访问特定网站受限制。虽然互联网访问在近年来有所增加,但政府仍然严格控制内容。

土耳其: 土耳其政府曾多次封锁社交媒体平台,尤其是在政治事件和抗议期间,以阻止政治活动和抗议的传播。

俄罗斯: 俄罗斯政府对互联网内容进行监控,并对一些批评政府的网站和社交媒体平台采取封锁措施。

沙特阿拉伯: 沙特政府限制互联网内容,屏蔽某些网站,特别是涉及政治、宗教和性别议题的内容。

越南: 越南政府严格审查互联网内容,封锁许多政治和人权网站,对社交媒体进行监控。


对公民权利的侵害

信息封锁严重侵害了公民的多项基本权利,其中包括:


言论自由: 信息封锁限制了公民对自由表达观点、意见和看法的权利。公民应有权利自由地分享信息、参与公开辩论,但信息封锁使这种自由受到限制。

知情权: 公民有权了解事实和信息,以便做出明智的决策。信息封锁剥夺了公民获得全面和准确信息的权利,阻碍了他们了解现实情况和问题的能力。

言论多样性: 信息封锁削弱了社会内不同声音的存在,导致公共话语受到狭隘化,公民难以获得多元的观点和意见。

参与政治和社会事务的权利: 公民有权参与政治、社会和公共事务,以影响决策和社会变革。信息封锁限制了他们获得政治信息、参与公开辩论和批评政府的能力。

个人发展权: 公民应有权利自由获取知识、教育和信息,以促进个人的成长和发展。信息封锁可能剥夺这些机会,对公民的个人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访问信息的权利: 公民有权访问公共和私人领域的信息,但信息封锁可能剥夺了这种权利,限制他们了解社会现实和事件的能力。

信息隐私权: 信息封锁可能涉及监控和追踪公民的在线活动,侵犯了他们的信息隐私权。

社会监督权: 公民应有权监督政府的活动并提出质疑。信息封锁可能限制了公民了解政府活动和政策的能力,使社会监督难以实施。

对社会发展的长期危害


信息封锁对社会发展产生多方面的危害,以下是一些主要方面:


限制知识和创新: 信息封锁限制了人们接触多样化的信息,阻碍了知识的传播和共享。这可能影响教育水平和创新能力,阻碍社会的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

抑制言论自由: 信息封锁剥夺了人们表达意见、批评政府和讨论社会问题的权利。言论自由是民主社会的基本要素,其受限制可能导致公众对政府的不满难以表达,阻碍社会的进步和改革。

加剧不平等: 信息封锁可能导致信息不平等,只有少数人能够访问和了解特定信息。这加剧了社会内部的信息不对等,可能导致经济和社会不平等的加剧。

阻碍社会参与和政治活动: 信息封锁限制了公民对政治活动和社会议题的了解,降低了公众参与的可能性。这可能削弱民主制度,阻碍人们对政府政策的监督和批评。

阻碍社会变革: 信息封锁可能阻碍社会对改革的呼声,限制人们了解问题和解决方案的可能性。这可能导致社会问题被忽视,阻碍社会变革和改进。

损害国际交流: 信息封锁可能导致一个国家与国际社会隔离,无法与其他国家进行有效的交流和合作。这可能影响国际贸易、文化交流和国际合作的机会。

加剧误导和谣言传播: 在信息受限的情况下,人们可能无法获得全面和准确的信息,容易受到虚假信息和谣言的影响,加剧社会的混乱和误导。


《防火长城、集体失忆:中国信息黑暗时代或是俄罗斯的未来》(袁莉 2022年3月21日)报道:


本月俄罗斯封锁Facebook并限制使用Twitter之后,许多中国网民感到惊讶。他们说,等一下,俄罗斯人原来可以用Facebook和Twitter?自2009年以来,这两个社交媒体平台都在中国被禁。

通过封锁网络平台、抹杀俄罗斯独立媒体最后的痕迹,并将称在乌克兰的战斗是战争的说法定为犯罪,克里姆林宫让俄罗斯人基本不可能接触到入侵发生后的独立新闻或国际新闻。大多数俄罗斯人正在接受一种平行现实。

这正是中国多年来对其14亿人民所做的事。几乎所有主流西方网站都被该国封锁。整整一代中国人在与世界其他地方截然不同的信息环境中长大。大多数情况下,他们只能相信北京告诉他们的话。

“当人们问我防火长城内的信息环境是怎样的,”纽约人权观察组织研究员王亚秋曾在Twitter这样描述中国被审查的互联网,“我会说,‘把整个国家想象成一个巨大的‘匿名者Q’就行了。’”


经过多年的测试和犹豫,俄罗斯正走向类似于中国防火长城的更严厉互联网审查,以更有效地控制人民。中国的信息黑暗时代可能就是俄罗斯的未来。

“什么叫黑暗?”中国社交媒体平台微博上的一位用户问道。“说不了真话,看不到真相。”

中俄两国总有学习彼此最坏一面的倾向。

共产主义下的灾难时代给俄罗斯人和中国人都烙下了深刻的创伤,那些时代造就了斯大林和毛泽东这样的残暴统治者、古拉格和劳改营,以及让数以百万计的民众饿死的人为饥荒。

现在,俄罗斯正在向中国学习如何在社交媒体时代对其人民进行控制。

乌克兰危机不过是加速了几年前就已经开始的进程。2015年底,中俄签署了互联网治理战略合作协议。几个月后,中国最臭名昭著的两位审查制度倡导者前往莫斯科,向俄罗斯同行宣传他们的互联网理念。

“不受限制的自由会导致恐怖主义,”当时中国的“网络沙皇”鲁炜在一次论坛中对俄罗斯听众表示。“如果国家有国界,那么网络空间也应该有国界,”有“防火长城之父”之称的方滨兴说道。


与最高领导人习近平治下不同,中国并非一直受到严格控制。在上世纪90年代和21世纪初,调查记者的许多爆料都导致政府官员下台,并推动了司法改革。互联网和社交媒体让公众能够交流思想,辩论重要议题,并施压政府对他们的担忧作出回应。

审查制度是存在的,有时还会变得十分严格,也有人因为表达政治观点入狱。但自由言论的狭窄空间依然存在,就像普京总统大部分执政期里的俄罗斯一样。


然后,在习近平的统治下,新的管控时代到来了,其管控并不止于新闻媒体和社交媒体。它触及到与人类思想相关的一切:书籍和卡通,电影和电视,音乐和课堂。

国家规定了孩子们用什么教材,作者可以发表什么样的小说,人们可以玩什么样的手机游戏。这一切都成为了可能,因为绝大多数中国人生活在防火墙内的巨大信息泡泡中。

俄罗斯于2月入侵乌克兰后,中国网络上以压倒性优势出现的支持俄罗斯、支持战争和支持普京的情绪清楚地表明了这种影响。大量中国互联网用户已经接受了俄罗斯和中国宣传机器向他们提供的虚假信息。


中国类似Twitter的社交媒体平台微博曾经是辩论民主自由的地方。现在,微博上最大的影响者是《人民日报》、《环球时报》和中央电视台等官方媒体。哔哩哔哩是一个用户生成视频为内容的网站,曾经受到年轻游戏玩家和动漫迷的欢迎,现在到处是被称为“小粉红”的年轻民族主义者。

一个有独立思想的人要想在微博上有一席之地,需要很大的毅力。我认识的一位法学学者在2009年到2014年间开了343个微博帐号,但只能看着它们一个个被删除。有些帐号只存在了几分钟。许多人退出社交媒体,因为他们无法忍受政府水军和小粉红的辱骂。他们也不想冒着因一个帖子而被判入狱的风险。

新闻媒体的退却幅度更大。

2008年5月四川省发生大地震后,许多中国新闻媒体不顾中宣部的禁令,派记者前往四川。他们富有感情和力量的报道向全国传达了这场悲剧,并对许多学校建筑的质量提出了质疑。


这种报道早已不复存在。当新闻发生时,中国公众别无选择,只能接受政府版本的真相。

1月,西北城市西安市政府实施严格的封锁,造成了武汉疫情暴发后两年来从未有过的混乱和危机,几乎没有新闻媒体派出记者进行报道。中国公众获得的唯一重要报道是由笔名江雪的前调查记者以第一人称撰写的博客文章。


几周后,公众对一段显示一名女性被用铁链拴在无门棚屋的视频感到愤怒,引发了许多关于她的疑问,包括她是否是人口贩卖的受害者。没有记者能够进行任何独立调查。尽管政府就她的案件发表了五份声明,但许多人仍然持怀疑态度,担心他们可能永远不会知道她的真实身份。

在书籍、视频、电影、电视剧和几乎所有创意内容与观众见面之前,国家审查员会更加仔细地审查它们。这样做的目标是确保每个人,尤其是年轻一代,都拥有相同的价值观。

一位著名的中国知识分子写了三本可能永远不会出版的书。还有一位著名学者写了五本书,没有通过审查的希望。

在中国的电视上,嘻哈歌手和足球运动员穿着长袖或用化妆品遮盖纹身,男性耳饰的画面被局部模糊处理,以免对年轻人造成“不良影响”。

中国仍想提供一些西方娱乐内容,但必须是净化后的。在情景喜剧《老友记》中,罗斯从未向父母解释过他与妻子之所以分手,是因为她是已经与另一个女人同居的女同性恋。皇后乐队传记片《波西米亚狂想曲》没有出现涉及同性恋的场景。中国审查员给《水形物语》中裸体的女主角加了一件黑色连衣裙。

创作人士现在签订的合同中要包含他们对从事不道德行为或发表政治敏感评论承担责任的条款。名人在网络上的形象可能会因为糟糕的离婚、逃税或召妓而被抹杀,有时根本没有明确的理由。


一部备受期待的中国惊悚片在去年圣诞节被推迟上映,因为该片的主演之一在2015年被指控吸毒。即使对他的指控被撤销也无济于事。他所有的镜头都必须重拍。

我曾经怀疑年轻人会想看沙文主义的宣传片。我这一代人就像1980和1990年代的俄罗斯人一样想要离这种电影越远越好。但是我错了。

去年,一部由政府赞助的电影《长津湖》——讲述中国在朝鲜战争期间排除万难击败美国的故事——打破了中国的票房纪录。

信息黑暗时代最令人感到无力的是集体失忆。

年轻的审查员对中国的禁忌历史全然不知,以至于需要在他们的工作开始之前对他们进行教育。否则,他们甚至不知道要去寻找提到1989年天安门广场镇压民主抗议活动的内容,或对于异见人士和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刘晓波的引用。

一些年轻人认为,他们有责任向当局报告他们认为不符合共产党价值观的言论。一些教师在学生举报他们的“政治不正确”言论后失去工作或受到惩罚。


去年夏天,东南省份福建的地方国家安全局奖励一名大学生1万元人民币,以表彰其举报一名网络用户散布“反革命信息”的行为。

许多中国网络用户认为防火墙对于抵御来自西方的信息和意识形态强加是必要的。而克里姆林宫本月也开始效仿,禁止了许多外国网站,许多中国民众为这一决定欢呼雀跃。

“雀食,以前不懂,现在懂了,墙太有必要了,”微博用户“icebear_Like_”写道。“意识形态也是战场。”


谢选骏指出:很鲜明,中囶一直都比俄罗斯还要落后,因为前者毕竟是后者的殖民地。

但是,遭到信息长城自我封锁的中囶,如何“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全球治理”(也就是我2004年提出的“整合世界”的“全球政府”)呢?换言之,我看只有“没有信息长城的中国”,才能深入整合世界、参与建立全球政府。


2024年4月27日星期六

谢选骏:胡适的胜利就是假博士的胜利,钱钟书只能算作“图书管理员”

谢选骏:胡适的胜利就是假博士的胜利


“44卷本《胡适全集》面世引出的话”(2003-10-15 中华读书报)报道:


在胡适先生逝世40周年的2002年,就有人不顾历史事实地在为胡适先生“说话”,而对鲁迅先生“反戈一击”。我写了一则文字,题为《反戈一击?》发表在今年第二期《书屋》上。在这则文字的结尾处我说了这么几句话:

内地虽然没有对这位对新文学做出了巨大贡献的人举行大规模的纪念活动,但不少人也都写有不是纪念文章的纪念文章,甚至像这则文字开头引用的那样:“现在是胡适的语录随处可见的年代”。我觉得这没有什么不好。胡适有很高尚的人格魅力,确实也很伟大,尤其在中国普及白话方面简直是不遗余力,就连我本人还想就白话和白话文学在中国能走到今天这个地步写一篇文字,而这篇文字的题目就是:胡适的胜利。


但如果有人除此之外硬要说胡适在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是为了探索一条中国的“建设”之路,并还取得了多么大的成就,我是不能同意的。他的设想不可谓不好,可是一遇现实便把他的那些美好的理想击碎了。这些,原本早已不成问题,可有人却总还是想在这一点上弄出些小波澜,那意思是如果说胡适当时“改革现实政治”的想法或叫道路是正确的话,那么就凭这一点,就可“证明”他比鲁迅深刻得多也比鲁迅伟大得多。然而遗憾的是,历史证明,胡适的想法不合乎中国当时的实际,因此他终于没能走通。如果说他在促成白话和白话文学在中国取得的是胜利的话,那么,在如何建设中国这一方面,应该说他失败了。至于有人夸他的什么“建设性”也好,“前瞻性”也罢,说好听点,也仍然不过是美好的理想主义。


无疑,胡适是一位很伟大的人物。现在说胡适很伟大,估计没有人出来反对(不像说鲁迅。现在你要说鲁迅是一位很伟大的人物,就有人要对你鄙夷,要嗤之以鼻,要一脸地不屑)。用现在通行的说法,“胡适是中国近现代史上最有影响的思想家和学者之一,他在文学、史学、哲学等诸多领域都有开创性的贡献,在教育界、文化界、学术界,乃至整个社会活动领域,胡适都曾发挥重要影响,在海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见2003年9月19日《文汇读书周报》头版)


上面引用的这几句话,是在记者报道据说被称为20世纪以来中国文化名人著述规模最大的出版工程之一,2000万字44卷本的《胡适文集》面世的盛况时说的。也是,胡适的书在我们这里禁了多年,近些年给予特别的重视,乃“人之常情”,并不为过。有些矫枉无需过正,而有些却是不过正难以“矫枉”。再说单从这2000万字44卷来看,也实在了不起。不说把这几十本胡适的书通读一遍,就是像我这样只读过他的几本文集,就已经觉得胡适先生(有人对大家一提鲁迅就称先生很反感,其实大可不必,就像我这个十分热爱鲁迅的人就不仅也热爱胡适,并且也是一提起胡适就不自觉地要称他为先生。我觉得这是一个尊称。有人反对别人一提起鲁迅就称先生,说白了,无非是他不想尊称鲁迅罢了)确实有很强的人格魅力,总是在不停地做学问,同时也像鲁迅那样对中国的传统进行着猛烈地批判。说到这里插一句,这么多年,我听到众多夸赞胡适先生的人,都说他是“建设”,并还常常拿鲁迅给他做陪衬,说鲁迅只是“批判”。鲁迅是否只是批判而无建设,已经无须我等来替他争了,自有他的文字放在那里证明着。说鲁迅只是批判而无建设的人要么是没有读几篇他的文章,要么就是眼睛只盯着鲁迅先生那些重在批判的一些文章篇什。其实只要认真读读胡适,你就不难发现,原来被有些人称为只是在“建设”的胡适先生大半生也如同鲁迅,不遗余力地批判着中国的旧传统。这真是让人不知说什么好。


有些人不知是天生地对鲁迅先生有仇还是太热爱胡适先生,抑或有意让鲁迅与胡适对立起来,就是到了这两年,还在那睁眼说瞎话地所谓替胡适先生鸣不平,说胡适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甚至说什么为胡适先生说话的文章在内地发表不出来。到底如何?我想也不能只听这睁眼瞎话。我的手头就有一套1998年12月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七卷精装本的《胡适文集》和1998年2月光明日报出版社出版的16卷的《胡适精品集》。另外,最近几年,就我有限的阅读范围,也经常在我们公开发行的报刊上见到为胡适先生“说话”的文字。2002年4月19日《文汇读书周报》第4版上有篇文章《鲁迅的宽度》,其中也说“现在是胡适的语录随处可见的年代”。由此可见,尤其是近几年,胡适在我们这里受重视的程度。


我现在来说这些,绝非是说胡适不应该受到现在这样的重视,只是想说我们说话做事都要实事求是,力求公正。2001年12月胡适在安徽绩溪的故居维修完工(见2001年12月13日《合肥晚报·文化版》),而耗费了他一生心血的著述现在也已在内地面世,这些都说明胡适先生在我们这里已经受到了“应有的重视”。如果有什么人还要不顾事实在那睁眼说瞎话,虽然热爱胡适先生的心情可以理解,怕的是胡适先生九泉有知未必高兴。其缘故嘛,胡适先生这人一生最看重的就是:有一分证据,说一分话。


谢选骏指出:上文只懂“先生先生”,却不懂得——如果说鲁迅同学的失败就是半途而废、没有学位,那么胡适同学的胜利就是招摇过市、冒充博士了——难怪现在,在胡适错误示范的带领之下,假冒的博士在“海峡两岸”都是泛滥成灾,并且获得了统治地位。


《中国古人读书最多的是陈梦雷,那在他之后200年来谁读书最多呢?》(海默微语 2018-03-25)报道:


古代中国人读书读得最多的无可考,唐朝诗人杜甫说他"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其实古书字大,万卷书并没有多少。


清朝陈梦雷说他"读书五十载"、"涉猎万余卷",由他编出的《古今图书集成》(参看《中国名著精华全集》第四册)看来,陈梦雷读书之多,该在古人中考第一。陈梦雷是清朝进士,他的渊博,被皇家王爷看中,叫他编了全世界最大的百科全书——《古今图书集成》。《古今图书集成》是根据中国一万五千多卷经史子集的典籍编成的,前后用掉了四年半的时间(一七〇一——一七〇六)。全书共有一万卷、六汇编、三十二典、六千一百一十七部,初版本有五千零二十大册,一亿四千四百万字,分装五百七十六函。这部大书,"凡在六合之内,巨细毕举,其在十三经、二十一史者,只字不遗;其在稗史集者,亦只删一二。"它的体大思精,确属空前。


先贤已逝,那么在陈梦雷之后的200多年来,谁是中国读书最多的人呢?


在二十世纪的中国学者里,读书很多的学者难以计数,但论最多,则有三个学者可以候选一下:陈寅恪、钱钟书、李敖。这三人都是从小到老不停阅读的职业读书人,而且都是博极古书的人,三人中谁又最多呢,窃以为还是钱钟书。陈寅恪虽号称当时中国最博学,也懂十多种语言,但他很早就盲了眼睛,不再能阅读,后劲不足,积累的阅读总量是不够的。


李敖虽自称中国人读书之多,无出其右,自有藏书10万余册,但他西学底子不足,仅懂英文,虽然勤奋且博学惊人,但还是要输于钱氏的。


钱钟书则一生得享高寿,80几岁还在读书,既无目盲之疾,又无牢狱之灾,终其一世,手不释卷,出中入西,博通西语六七门,留下数千万言手稿集,渊深如海,读书之多当为中国第一,远迈前贤。


谢选骏指出:陈梦雷仅仅用了四五年,就编了万卷书,若被称为“读书最多的中国古人”,我看他是汉奸仗着满匪的势,浪得虚名罢了。至于钱钟书,虽然做了许多卡片,但著作成分显然不足,只能算作“图书管理员”了——他的“管锥编”最好列入“图书馆学”。怪不得毛泽东刚刚进城,就对钱钟书一见钟情,把他网罗到身边“领衔英译毛泽东著作”、尽情驾驭了。可惜的是,毛泽东这个土匪没有冒领博士,否则他就不会发动文革、查封学校了!


谢选骏:科学学必须和神学融合,才能建构新的文明

网文《科学学(Science of science)》(机智百科)报道:


科学可以被视为一个不断扩大和演化的思想、学者和论文网络。科学学探寻基于科学结构和动态的普遍或特定领域的普世规律。

“科学学”是关于科学的科学,它是研究科学以及一切关于科学的对象的科学,提供了对不同空间和时间尺度的科学单位之间相互作用的定量理解:它让我们了解“创造力”背后的条件和科学发现的过程,其最终目标是发展一系列能加速科学研究的政策和工具。它包括科学哲学,科学心理、科学社会、科学历史、科技政策、科学机构等等。它是一门主要以经验方法对科学进行整体研究的综合性学科。科学学向人们回答的问题主要是:究竟什么是科学(要用定义说话)?科学都有些什么特征、内容、使命和规矩等等。

科学学的出现受到两个关键因素的驱使:

首先是数据的可用性。除了专有的Web of Science(WoS),它是历史悠久的第一引文索引,今天还有多种数据源(Scopus,PubMed,Google Scholar,Microsoft Academic,美国专利和商标局等)。其中一些来源是免费提供的,涵盖了与科学家及其成果有关的数百万个数据点,这些数据来自各行各业,大江南北。

其次,科学学受益于自然,计算和社会科学家的涌入和合作,他们开发了基于数据的工具,使关键测试能在生成模型 generative models 上运行,旨在揭示科学发现的现象,其内部机理和驱动力。

这个新兴领域的亮点之一是打破学科边界的过程,科学学整合了来自多个学科的研究发现和理论,并使用了广泛的数据和方法。

从科学计量学中,学会了分析和衡量大规模数据集的方法;从科学社会学,它学会了一些理论概念和社会过程。科学学依赖于广泛的定量方法的整合,从描述性统计和数据可视化到高级计量经济学 econometric 方法,网络科学方法,机器学习算法,数学分析和计算机模拟,包括基于主体的建模方法 agent-based modeling 。

科学学的价值主张基于这样一个假设:随着对成功的科学突破背后因素的深入理解,从整体上把握科学的研究进展,从而更有效地解决社会问题。

在过去十年中,科学学吸引了自然、计算机和社会学等研究背景的科学家。他们一起构建了用来进行实证分析和生成模型研究的科研大数据,以捕捉科学背后的生产力与从业者的发展变化。科学学希望更深入地理解和推动科学研究中的种种因素,从而更有效地解决环境、社会和技术问题。


主要活跃学者

路易斯·阿玛拉尔 Luís Amaral

圣托·福图纳托 Santo Fortunato

詹姆斯·埃文斯 James Evans

曾安 An Zeng

斯塔·米洛耶维 Staša Milojević

王大顺Dashun Wang

皮埃尔.阿佐雷Pierre Azoulay

谢宇 Yu Xie

武夷山 Yishan Wu

Robert K. Merton

Thomas Kuhn

Ying Ding


起源

早在20世纪前叶,就有社会学家提出,要求建立一个基于经验的学科来研究科学本身。科学家们为这个新的科学拟定了多个名称,包括知识科学 science of knowledge 、科学学 Science of Science 、科学社会学 sociology of science 和逻辑学 logology。


Florian Znaniecki被认为是波兰学术社会学的奠基人,并且在1954年还担任美国社会学学会第44届主席,他在1923年发表了一篇文章[1]:


尽管对知识的理论反思(最早出现于赫拉克利特和Eletics),却一直贯穿……直到人类思想史不断……如今,我们正在目睹一门新科学的诞生,可以将其与古老的问题的联系与现代物理学和化学与它们之前的“自然哲学”的联系相比较,或者将当代社会学与古代和文艺复兴时期的“政治哲学”的联系相比较。 这里开始形成一个单一的,通用的知识理论的概念……允许进行经验研究……这个理论……正与认识论,规范逻辑和 严格描述的知识史。” [2]


十几年后,波兰夫妻社会学家Stanisław Ossowski和Maria Ossowska(Ossowscy)在《科学的科学》 [3] 一文中讨论了同一主题,他的英语版本1935年首次引入了科学一词。 科学走向世界。[4] 文章假定新学科将包含诸如认识论,科学哲学,科学心理学和科学社会学等较早的学科[5] 。 科学科学也将关注诸如与科学有关的社会和国家政策这样的实践性问题,例如高等院校,研究机构和科学考察的组织以及对科学工作者的保护 [9]这也将涉及历史问题:科学,科学家,各个学科以及整个学习的历史。[6] 奥索西(Ossowscy)在1935年的论文中提到了德国哲学家维尔纳·辛格尼茨(Werner Schingnitz(1899–1953)),他在1931年发表的一些断言中列举了科学科学中的一些可能的研究类型,并为新学科提出了自己的名字:科学学。 Ossowscy针对学科命名提出了意见:


那些希望用一个词来代替“科学学”一词,听起来是国际的,他们相信只有得到这样的名字,才会给特定的问题组正式配音。 一个自治学科,[可能]想到了很久以前为类似目的而提出的“数学”(由法国数学家和物理学家安德烈·玛丽·安培(André-MarieAmpère,1775-1836年)提出)。”[7]


然而,不久之后,在波兰,笨拙的三字术语nauka o nauce或科学学被更通用的一字术语naukoznawstwo(逻辑学)及其自然变体所取代:naukoznawca或logologist,naukoznawczy或logologic, 和naukoznawczo或从逻辑上讲。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距Ossowscy具有里程碑意义的1935年论文仅11年之后,1946年成立了波兰科学院季度季刊Zagadnienia Naukoznawstwa(逻辑学),这早于许多其他国家的类似期刊。 新的学科也扎根于英语国家的其他地方,而没有使用一个单词的名称。[8]


进展

科学可以被描述为一个复杂的、自组织的,不断进化的网络。它由学者、论文和思想组成。这种描述问题的方法解释了很多潜在的模式,例如,对合作网络的研究和对引用网络的研究解释了新学科的诞生和重大发现的诞生过程。微观模型追踪了引文积累的动态,使我们能够预测单个论文在未来的影响力。


科学学揭示了科学家在他们扩展职业生涯和科学视野道路上面临的选择和权衡。例如,分析表明学者们不喜欢风险,更愿意研究与他们当前专业知识相关的主题,这限制了他们未来发现的潜力。那些愿意打破这种模式的人会从事风险更高的职业,但更有可能取得重大突破。


总之,最革新的科学是基于传统的学科组合,但是这种组合往往是前所未有的。最后,随着研究工作更多的从个体转移到团队中,科学学越来越关注团队在科研中的影响和意义。一些研究发现有革命性的思想通常诞生于小团队。相比之下,大型团队倾向于推进前沿领域的研究,获得高却通常也短暂的影响力。


展望

科学界限的致密化(densification)过程也是跨学科探索、融合和创新的信号。


科学学提供了关于科学家、研究机构和思想之间结构框架的定量理解。它有助于识别负责科学发现背后的基本机制。这些跨学科数据驱动的内容补充了科学计量学 scientometrics 和有关科学的经济学与科学社会学等相关领域的内容。


尽管科学学渴求适用于各个科学领域的长期普遍的规律和机制,但首先需要面对不同领域和国家之间文化、习惯和偏好之间难以避免的差异。这种变化使得一些跨领域的见解难以理解,并且相关的科学政策难以实施。科研问题、数据之间的差异,一般是与领域所关联的,这也暗示在将来科学学的研究会因“学科特色”而产生相应的变化。


尽管科学研究确实有它的普遍性,但文化、习惯和偏好方面的实质性学科背景差异使得某些领域内的某些跨领域见解变得难以理解,与其对应的政策则难以实施。每个学科所要求的问题、数据和技能之间的差异表明,可以从特定领域的科学学研究中获得进一步的见解。这些研究模拟和预测适应每个学科领域中的需求和机会。对于年轻的科学家来说,科学学的研究结果提供了过去科研有效的见解,有助于指导他们对未来的预见。


科学学告诉我们

创新和传统:纯粹的,真正的创新和高度跨学科的想法可能无法达到它们能达到的科学影响力。为了增强其影响力,应将新思想置于已有的学科环境下发表。

坚持:只要一直保持研究状态,科学家的概念中永远不存在“太老“而无法做出重大发现的情况。

合作:如今研究模式正在向团队转移,因此参与协作是大有益处的。小团队的作品往往是更具颠覆性,而那些强队往往有更大的资源去做更有影响力的大工作。

声誉:大多数名誉将归属于在文献发表的领域中进行始终如一工作的共同作者。

资金:虽然评审小组承诺支持创新,但他们实际上更倾向于忽视创新。资助机构应要求审稿人评估创新,而不仅仅是他们头脑中预料的成功。


科学学的贡献

科学学的贡献是:对科学家、制度和思想之间的关系结构开始进行细致的理解,这是识别它背后运作机制的关键起点。总之,这些数据驱动的 data-driven 工作补充了相关研究领域欠缺的内容,如经济学和科学社会学。


因果估计 Causal estimation 是一个经济学中的典型例子,计量经济学研究会收集并利用全面的数据源来进行需要的模拟。评估因果关系是科学学最需要的未来发展之一:许多描述性研究揭示了科研结构与成功结果之间的强烈相关性,但特定结构“导致”结果的程度仍未得到探索——我们不知道相关关系背后的因果关系。


通过与研究人员建立更紧密的合作关系,科学学将能够更好地识别从模型和大规模数据中发现的联系,这些数据具有促使相关政策诞生的潜力。但是科学学的实验可能是科学学尚未面临的最大挑战。运行随机对照试验将改变由税收所支持的个人或科学机构的研究进程,如此之高的成本必然会引发批评和阻碍。


因此,在不久的将来,准-实验方法 quasi-experimental approaches 将在科学学调查中占主导地位。


大多数科学学研究都将科研文献作为主要数据来源,这意味着这个学科思考和发现的研究对象都是那些成功的案例。然而,大多数科学研究存在失败,有时甚至是巨大的失败。鉴于科学家失败的次数多于成功失败,因此了解理念何时何地,为什么,怎么样失败对理解和改进科学系统至关重要。这些研究可以为重现性危机提供有意义的指导,并帮助我们解决文件抽屉问题 file drawer problem 。通过揭示创造性活动,这些研究还可以大大促进对人类创造力的解释。


科学系统和经济系统类似,它是一个使用一维“货币”引文的经济系统。这暗示阶层也存在于科研系统,其中“富人愈富”抑制了新思想的传播,特别是那些新晋科学家和那些不符合特定领域传统身份的人。


通过扩大绩效指标的数量和范围可以改善科学系统。在这方面,制定衡量科学界覆盖网络 metrics covering web 、社交媒体活跃度和社会影响的替代指标至关重要。其他可衡量的维度也包括科学家与竞争对手分享的信息(例如数据),以及他们向同行提供的帮助,以及他们作为同行作品审稿人的可靠性。


但是,由于需要大量的指标,需要做更多的工作来了解每个指标的作用和不捕获的内容,以确保有意义的解释并避免滥用。科学学可以通过提供模型做出种种贡献,这些模型可以更深入地理解科学绩效指标的覆盖范围以及背后的机制。例如,当使用替代指标(例如,文献下载的分布)时观察到的经验模型将使我们能够探索它们与基于引用数量的度量系统之间的关系并且识别暗箱操作。


将基于引用数量的指标与其他指标相结合将促进科研的多元发展,并实现科研生产力的分工,由此科学家可以通过不同方式取得成就。科学是一个生态系统,不仅需要出版,还需要传播者、教师和注重细节的专家。我们需要能够提出新颖的,改变革新的问题,以及能够回答问题的人。如果好奇心、创造力和知识能有效交流——特别是关于科学技术的应用和社会影响之类的信息——更多元化的方法可以减少重复,科学便能蓬勃发展。 科学学试图解决的一个问题是科学资金的分配。目前的同行评审制度存在偏见和矛盾。几种替代方案已经被提出,例如随机分配资金,不涉及提案和审查制度的向专门人员导向的资金,向在线人群开放的审查机制,去除审稿人绩效的评审机制和科学家众筹资金。 科学学未来研究的一个关键领域是与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的整合,让客观的机器和人类一起工作。这些新工具将会有一个令人愉快的深远,因为机器可能比人类合作者更能拓宽科学家的视野。例如,自动驾驶车辆是机器学习技术,是由人类已知的驾驶技术和未知的驾驶习惯信息的成功组合。心智-机器伙伴关系的研究给广泛的卫生、经济、社会、法律等领域的决策上提供了广泛的正面作用。如何通过机器与心灵关系改善科学,以及怎么安排能够让科学发展更具成效?这些问题有助于我们了解未来的科学。


科学

什么是科学

“科学”一词,来自拉丁语scientia,意味着知识,在不同的语言中有不同的侧重点。在英语中,通常意义上的“科学”指的是精确科学,自然科学或硬科学。[9] 而在其他语言中(如法语、德语或者波兰语),相应术语指的是更广泛的领域,不仅包括精确的科学(逻辑和数学),还包括自然科学(物理,化学,生物学,医学,地球科学,地理学) ,天文学等),还包括工程科学,社会科学(历史,地理,心理学,自然人类学,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国际关系,教育学等)和人文科学(哲学,历史,文化人类学,语言学等)。[10] 阿姆斯特丹大学人文系教授Rens Bod指出,科学(定义为描述和解释过去或现在观察到或推断出的现象的一组方法,旨在检验假设和建立理论)适用于诸如语言学,艺术史,音乐学,语言学,考古学,史学和文学研究。[11]


由于当代科学是由社会结构、知识表征 knowledge representa­tions 和自然世界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驱动的一个动力系统。科学知识是由研究论文、书籍、专利、软件和其他学术领域人造产物中的概念和关系构成的。这些内容被按照距离亲疏组织分类成学科和更广泛的领域。这些社会、概念和物质要素通过正式和非正式的信息、思想、科研实践、工具和案例信息流相互联系。因此,科学还可以被描述为一个复杂的、自组织的、不断发展的多尺度网络 multiscale network 。


观察科学文献发表的时间和数量,我们发现:科学文献的数量随着时间呈指数积累,平均15年,文献数量就会翻倍。然而不要因此就以为科学思想就因此跟着文献的数量一起成倍增长了。出版界的技术和经济也随着时间而改善,发表文章制作效率也因此而提高。此外,科学领域的新发表文章往往聚集在不同的知识领域。


研究者们通过大规模的文本分析,使用从标题和摘要中提取的短语来衡量科学文献的认知程度。他们发现科学概念的范围随着时间的推移而线性扩展。换句话说,虽然发表文章的数量呈指数增长,但新概念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是以线性增加的。


科学的成长。(A)在WoS数据库中摘录文献的年度产出量与时间的关系。(B)WoS中索引到的文献涵盖的科学新发现的增长。这是通过计算固定数量文章中概念数量来确定的

文章标题和摘要中常用的单词和短语通过引文网络传播,形成一种模式,而这种模式又会在某一时空被新出现的范式所取代。通过将网络科学方法应用到引文网络中进行研究,研究人员能够识别由经常互相引用的发表文章子集所对应的社群。这些社群通常对应于对特定问题持有共同立场的作者群体或在相同的专门科学话题上工作的从业者。最近,关注生物医学科学工作的一篇文章说明了发表物的增长如何强化了“学科社区”。


一旦新论文被发表,科学家、被研究的药物、疾病和方法(“这些事物”即网络分析中的节点(nodes))之间的关联,(即网络分析中的超边(hyperedge))就会更新和加强。大多数新建立的链接距离彼此仅一两步,这意味着当科学家选择新研究课题时,更喜欢选择与当前的专业知识或其合作者的专业知识直接相关的内容。这种致密化(densification)表明,现有的科学结构可能会限制将来人们的研究内容。


科学界限的致密化 densification 过程也是跨学科探索,融合和创新的信号。


对八个研究领域的生命周期分析表明,成功的领域经历了知识和社交统一的过程,这导致协作网络中的巨大通路,可以类比正常条件下相当大的一组共同作者。一个科学家在合作网络上随机游走 random walks 选择合作者的数学模型成功地再现了作者生产力、每个学科的作者数量和论文内容与作者的跨学科性。


什么可以被科学认知的

科学寻求有关现实各个方面的真相的问题牵涉到对现实非常了解的问题。哲学家托马斯·纳格尔(Thomas Nagel)写道:“通过理论与观察之间的相互作用来追求科学知识……我们对理论的观察结果进行了检验,但我们也根据理论对观察提出了质疑或重新解释。(哥白尼革命时期的地心说和日心说是一个生动的例子。)……事物的外观是所有知识的起点,而通过进一步的修正,扩展和阐述,知识的发展不可避免地是更多表象的结果-对不同理论假设的合理性和后果进行深思熟虑的判断,追求真理的唯一方法是,在仔细考虑适用于该主题的种类之后,根据所有相关的数据,原理和环境,考虑看起来正确的事物。”[12]


物理学家-天文学家马塞洛•格莱泽(Marcelo Gleiser)从不同的角度探讨了可知性问题:“我们观察到的不是自然本身,而是通过从机器收集的数据中识别出来的自然。因此,科学的世界观取决于我们可以从中获取的信息我们的工具有限。鉴于我们的工具有限,我们对世界的看法必然是近视的。我们只能看到事物的本质,而且我们日新月异的科学世界观反映了这种对我们感知现实的基本限制。” Gleiser引用了显微镜发明或基因测序前后的生物学状况;望远镜前后的天文学;对撞机或快速电子学之前和之后的粒子物理学。 “我们建立的理论和我们构建的世界观是我们探索变革的工具。这种趋势是科学的标志。”[13] 格莱塞写道:“在理解科学知识方法的局限性方面没有失败主义者。……应该改变的是科学的凯旋感-一种毫无疑问是科学话语无法超越的信念。[14]


“科学上存在明显不可知的问题-除非违反当前公认的自然法则,否则我们无法找到答案。一个例子是多重宇宙:我们的宇宙不过是众多宇宙中的一个而已,而每个猜想都有可能另一套不同的自然法则。其他宇宙在我们的因果视野之外,这意味着我们无法接收或向它们发送信号。任何存在它们的证据都是间接的:例如,由于过去的碰撞而在辐射穿透空间中留下的疤痕与邻近的宇宙。”[15]


格莱泽(Gleiser)给出了另外三个关于宇宙起源的未知例子。生活和思想:[15] “对宇宙起源的科学描述是不完整的,因为它们必须依靠一个概念框架才能开始起作用:例如,能量守恒,相对论,量子物理学。为什么宇宙要遵循这些定律而不是其他定律?“类似地,除非我们能证明从非生命到生命只有一种或很少的生化途径存在,否则我们无法确定生命是如何起源于地球的。“对于意识,问题是从物质到主观的跳跃,例如,从激发神经元到痛苦或红色的体验。也许某种基本的意识可以在足够复杂的机器中出现。但是我们怎么能相对于猜想,我们如何确定某种事物是有意识的?” 格莱塞写道,自相矛盾的是,通过我们的意识,即使不完美,我们也能理解世界。 “我们能完全理解我们所参与的某些事情吗?[16]


事实和理论

理论物理学家和数学家弗里曼·戴森(Freeman Dyson)解释说:“科学由事实和理论组成”:“事实应该是真是假。它们是由观察员或实验者发现的。对声称发现了事实错误的科学家的严厉判决……“理论具有完全不同的地位。它们是人类思想的自由创造,旨在描述我们对自然的理解。由于我们的理解是不完整的,因此理论只是暂时的。理论是理解的工具,而工具不一定是精确的理论应该或多或少是正确的……发明一个被证明是错误的理论的科学家会被宽大地审判。”[17]


戴森引用了心理学家对理论诞生的描述:“我们不能生活在永远的疑问之中,因此我们尽可能地编造最好的故事,并且我们生活得像故事一样。”戴森写道:“一个好主意的发明者不能说出对与错。”对错误理论的热情追求是科学发展的正常部分。[18] 戴森引用马里奥·利维奥(Mario Livio)的名字,列举了五位著名科学家,他们为理解自然做出了重大贡献,但也坚信这一被证明是错误的理论。[18]


查尔斯·达尔文(Charles Darwin)用自然选择遗传变异的理论解释了生命的进化,但他相信融合遗传的理论使新变异的传播成为不可能。[18]他从未读过格雷戈尔·孟德尔(Gregor Mendel)的研究,该研究表明,当将继承视为随机过程时,继承律将变得简单。尽管达尔文在1866年进行了与孟德尔相同的实验,但达尔文未能获得可比的结果,因为他无法理解使用非常大的实验样本的统计重要性。最终,孟德尔式的随机变异遗传将为达尔文式的选择工作提供基础。[19]


威廉·汤姆森(开尔文勋爵)发现了能量和热的基本定律,然后使用这些定律来计算地球年龄的估计值,该估计值太短了五十倍。他的计算基于以下信念:地球的地幔是固体,只有通过传导才能将热量从内部传递到表面。现已知道,地幔部分为流体,并通过对流更为有效的对流过程传递大部分热量,对流过程通过向上移动的热岩石和向下移动的较冷岩石的大量循环来传递热量。开尔文(Kelvin)可以看到火山的爆发将热液体从地下深处带到地面;但是他的计算能力使他看不到无法计算的火山喷发等过程。[18]


莱纳斯·鲍林(Linus Pauling)发现了蛋白质的化学结构,并提出了DNA的完全错误的结构,这种结构将遗传信息从父母传给后代。鲍林(Pau​​ling)猜测DNA的结构错误,因为他认为对蛋白质有用的模式对DNA也有效。他忽略了蛋白质和DNA之间的化学差异。弗朗西斯·克里克(Francis Crick)和詹姆斯·沃森(James Watson)注意到了这些差异,并发现了鲍林一年前错过的DNA的正确结构。[18]


天文学家弗雷德·霍伊尔(Fred Hoyle)发现了大质量恒星核心中的核反应产生了生命必需的重元素的过程。然后,他提出了一种被称为稳态宇宙学的宇宙历史理论,该理论使宇宙永远存在,而没有最初的大爆炸(就像霍伊尔嘲笑地称呼它)。在观察证明大爆炸已经发生之后很久,他就对稳态保持了信念。[18]


爱因斯坦(Albert Einstein)发现了被称为广义相对论的空间,时间和引力理论,然后添加了宇宙常数,后来称为暗能量。随后,爱因斯坦(Einstein)撤回了他关于暗能量的提议,认为这是不必要的。在他去世后很长时间,观察表明暗能量确实存在,因此爱因斯坦对该理论的补充可能是正确的。他的撤退是错误的。[18]


在马里奥·利维奥(Mario Livio)的五个科学家失误的例子中,戴森(Dyson)添加了第六个:他自己。戴森根据理论原理得出的结论是,不存在被称为W粒子(带电的弱玻色子)的东西。后来在日内瓦CERN进行的一项实验证明了他的错。 “事后看来,我能看到为什么我的稳定性论点不适用于W粒子的几个原因。[它们]太大且寿命太短,无法构成类似于普通物质的任何成分。”[20]


经验主义

史蒂文·温伯格(Steven Weinberg),197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也是科学史学家。他写道,科学的核心目标始终是相同的:“解释世界”;在回顾早期的科学思想时,他得出结论,只有从艾萨克·牛顿(Isaac Newton)以来,这个目标或多或少才得以正确实现。他谴责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对科学的实际应用不屑一顾的“智力势利眼”,他认为弗朗西斯·培根和勒内·笛卡尔是现代科学先行者中“被高估过的人”(他们试图规定行为准则)科学,“永远都行不通”)。[21]


温伯格在过去和现在的科学之间进行了比较,就像对科学理论进行“微调”(调整)以使一定数量相等时一样,却不了解为什么它们应该相等。这种调整使柏拉图追随者的天体模型失效,在这种模型中,没有充分的理由就假设携带行星和恒星的不同球体精确一致地旋转。但是,温伯格写道,类似的微调也困扰着当前人们对加速宇宙扩张的“暗能量”的理解。[22]


古代科学被描述成一个良好的开端,然后步履蹒跚。由前苏格拉底哲学家Leucippus和Democritus提出的原子论是自然主义的,它通过非人为的过程而不是神圣的意志来解释世界的运转。尽管如此,这些前苏格拉底主义者并不适合作为原始科学家的温伯格,因为他们显然从未试图证明自己的猜测是正当的,也没有试图根据证据对其进行检验。[22]


温伯格认为,科学早就失败了,这是由于柏拉图提出的建议,即仅凭理性就可以实现科学真理,而无视经验性观察,也归因于亚里斯多德试图用目的和目的从目的论上解释自然。柏拉图通过无知的知识来获得世界知识的理想是“数学启发的错误目标”-一个世纪以来,这个目标“只能以对仔细观察的仔细分析为基础,阻碍了进步”。和亚里士多德一样,问“这种或那种物理现象的目的是什么”“从来没有结果”。[22]


天文学是希腊和希腊文化界取得进步的科学领域。部分原因是出于实际原因:长期以来,天空一直是指南针,时钟和日历。同样,天体运动的规律性使得它们比尘世现象更易于描述。但不是太简单:尽管太阳,月亮和“固定恒星”在它们的天体循环中看起来很规则,但“流星”(行星)却令人费解;它们似乎以可变的速度运动,甚至反向运动。温伯格写道:“现代科学兴起的大部分故事都涉及到长达两千年的解释行星奇特运动的努力。”[23]


面临的挑战是,假设所有天体运动实际上都是圆周运动并且速度均匀,就必须理解行星表面上明显不规则的游荡。圆形,因为柏拉图将圆保持为最完美且对称的形式;因此,匀速圆周运动最适合天体。亚里士多德同意柏拉图。在亚里斯多德的宇宙中,一切都有一种“自然的”运动倾向,可以发挥其内在潜能。对于宇宙的副肺部分(月球下方的区域),自然的趋势是沿直线运动:向下运动,对于土类物体(例如岩石)和水;向上,用于空气和火热的东西(例如火花)。但是在天界中,事物不是由土地,水,空气或火组成,而是由“第五要素”或“精髓”组成,它是完美而永恒的。它的自然运动是均匀的圆形。恒星,太阳,月亮和行星由复杂的晶体球体排列在轨道上,这些晶体球体均围绕不动的地球。[24]


柏拉图-亚里斯多德主义者坚信天体运动必须是圆周运动。这是天文学家托勒密系统的基础,托勒密系统通过允许行星以称为“上轮”的圆圈组合运动来改进天文学数据,从而对亚里士多德系统进行了改进。[24]


它甚至在哥白尼革命中幸存下来。哥白尼对柏拉图式的崇高敬意是保守的。根据温伯格的说法,哥白尼的动机是出于美学考虑,主要是出于对太阳的约束,取而代之的是太阳,使太阳成为宇宙不可移动的中心:他反对托勒密这一事实,尽管他忠实于柏拉图关于天运动是圆形的要求,柏拉图的另一个要求是速度要均匀。通过将太阳置于中心位置(实际上有点偏心),哥白尼力求在恢复均匀性的同时尊重圆度。但是为了使他的系统与托勒密的系统相适应,哥白尼不得不引入更多的行星轮。温伯格写道,这是一个错误,说明了科学史上一个反复出现的主题:“一个简单漂亮的理论与观察很好地吻合,而不是一个复杂的丑陋理论与观察更好地吻合。”[24]


但是,这些行星并不是以完整的圆周运动,而是以椭圆形运动。约翰尼斯·开普勒(Johannes Kepler)在哥白尼时代之后一个世纪才勉强(因为他也有柏拉图式的亲和力)意识到了这一点。多亏了对天文学家第谷·布拉赫(Tycho Brahe)所作细致观察的考察,开普勒“才是第一个了解自柏拉图时代以来困扰天文学家的匀速圆周运动偏离本质的人。”"[24]用丑陋的椭圆代替圆,推翻了柏拉图的天体解释原理。它也摧毁了亚里士多德关于晶体球在其轨道上运行的行星的模型。温伯格写道:“没有一个固体可以旋转成椭圆形。”即使将行星连接到椭圆形晶体,该晶体的旋转仍然会描绘出一个圆。如果行星在空的空间中进行椭圆运动,那么是什么使它们进入了轨道呢?[24]


科学已经达到了不能按形状,用几何而是根据力来动态地解释世界的门槛。艾萨克·牛顿最终超过了这个门槛。他是第一个在“运动定律”中提出武力概念的人。他证明了开普勒的椭圆是行星在被力吸引时会走的轨道,该力随着行星与太阳的距离的平方减小而减小。通过将月球绕地球轨道的运动与可能是苹果掉落到地面的运动进行比较,牛顿推论得出,控制月球的力在数量上是相同的。温伯格写道:“这是科学中天地和地学统一的高潮步骤。”[24]


韦恩伯格写道,通过对行星,彗星,卫星,潮汐和苹果的行为制定统一的解释,牛顿“为物理理论提供了一种不可抗拒的模型”,该模型不适合预先存在的形而上学标准。与亚里士多德声称通过吸引岩石的内部运动来解释岩石的下落相反,牛顿并不关心寻找引力的深层原因。他在《自然哲学原理》中宣布:“我不假装假说。”重要的是他在数学上描述了这种力的原理,以及它们解释各种现象的能力。[24]


大约两个世纪之后,在1915年,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中发现了对牛顿万有引力定律的更深层解释:万有引力可以解释为物质和能量的存在引起的时空曲率的一种表现。温伯格写道,像牛顿理论这样的成功理论可能会因其创造者不理解的原因而起作用-更深层次的理论后来会揭示出一些原因。科学进步不是在理性的基础上建立理论的问题,而是在更简单,更普遍的原则下统一更大范围的现象的问题。[24]


人工智能可以重新定义科学吗

“人工智能”(AI)于1955年由约翰·麦卡锡(John McCarthy)和其他计算机科学家计划举办一次研讨会中提出来的。肯尼思·库基尔(Kenneth Cukier)写道,人工智能这个新术语“动decades了数十年的语义争吵('机器可以思考吗?'),并引发了对恶意机器人的焦虑……如果麦卡锡……选择了一个笨拙的词组,例如'自动化研究”,这个概念可能不太吸引好莱坞[电影]制片人和[新闻工作者][25]


随着机器变得越来越强大,通常被认为需要“智能”的特定任务(例如光学字符识别)已从AI的定义中删除,这种现象被称为“ AI效应”。有人打趣说,“人工智能还没有完成。” [26]


自1950年以来,当艾伦·图灵(Alan Turing)提出所谓的“图灵测试”时,人们一直在猜测诸如计算机之类的机器是否可以拥有智能。如果是这样,那么智能机器是否会威胁到人类的智力和科学地位,甚至是对人类的生存威胁。[27] John Searle指出了对正确解释计算和信息技术的普遍困惑。 “例如,人们经常读到,与加里·卡斯帕罗夫(Garry Kasparov)在国际象棋上击败阿纳托利·卡尔波夫(Anatoly Karpov)的意义完全相同,打深蓝色的计算机打了卡斯帕罗夫并击败了……。为了让卡斯帕罗夫(Kasparov)赢得比赛,他必须意识到自己在下棋,并且意识到其他一千种东西……深蓝意识不到这些东西,因为它根本什么都不知道。如此重要?如果您完全与意识脱节,您将无法真正下棋或做任何其他认知工作。”[27]


塞尔(Searle)解释说:“在人类计算的字面,真实,独立于观察者的意义上,机械计算机不进行计算。机械计算机经历了一系列电子状态的转变,我们可以用计算方式进行解释。这些电子状态的转变是绝对的或与观察者无关,但计算是相对于观察者的。物理状态的转换只是电序列,除非某些有意识的主体可以对它们进行计算解释。……]中发生的一切根本没有心理现实。计算机]。“[28]


塞尔(Searle)写道:“ [A]数字计算机是一种语法机器。它操纵符号并且不执行任何其他操作。因此,通过设计将通过图灵测试的计算机程序来创造人类智能的项目……经过适当编程的计算机具有语法[构造或转换语言符号和单词的规则],但是没有语义[含义的理解] ……另一方面,思想具有心理或语义内容。” [29]


与Searle一样,西雅图Allen脑科学研究所的首席科学家兼总裁Christof Koch也对“智能”机器获得意识的可能性表示怀疑,因为“即使最复杂的大脑模拟也不太可能产生意识”。情怀。”根据Koch的说法,“出于伦理原因,机器是否可以变得具有[重要性]。如果计算机通过自身的感觉来体验生活,那么它们将不再纯粹是达到目的的手段,其目的是……对人类的有用性。 [全球神经工作空间理论],它们从单纯的物体变成主题……以一种观点……。一旦计算机的认知能力与人类相抗衡,它们推动法律和政治权利的冲动将变得不可抗拒–不被删除,不被抹去记忆,不遭受痛苦和退化的权利,综合信息理论(IIT)所体现的另一种选择是,计算机将仅是超精密的机器,像鬼一样的空壳,没有我们最有价值:生活本身的感觉。”</ref>


心理学和神经科学教授加里·马库斯(Gary Marcus)指出了迄今为止人工智能不可逾越的绊脚石:无法可靠消除歧义。 “ [V] [人们产生的]每句话实际上都是模棱两可的,常常有多种方式。我们的大脑善于理解语言,以至于我们通常不会注意到。” [32]一个著名的例子被称为“代词歧义消除问题”。 “(“ PDP”):机器无法确定句子中的代词是指谁或什么,例如“他”,“她”或“它”。[30]


计算机科学家佩德罗·多明戈斯(Pedro Domingos)写道:“人工智能就像自闭症专家一样,并且在可预见的将来还会如此。……人工智能缺乏常识,并且很容易犯人类永远不会犯的错误……它们也很容易接受我们的指示。从字面上看,确切地给了我们我们所要的而不是我们真正想要的。[31]



“人工智能”是“机器智能”的同义词。 AI程序对给定任务的适应性越强,则对其他特定任务的适用性就越差。如果可行的话,抽象的AI通用情报是遥不可及的前景。梅兰妮·米切尔(Melanie Mitchell)指出,一个名为AlphaGo的AI程序击败了世界上最好的Go播放器之一,但其“智能”不可转让:除Go之外,它无法“思考”任何东西。米切尔写道:“我们人类往往高估了人工智能的发展,却低估了我们自身智能的复杂性。”[32]


人类可能无法将其在科学,技术和文化方面的创造性努力外包给机器。



科学的不确定性

主要科学和学术的主要关注点是其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和可重复性。在所有的研究领域中,没有一个能够像物理学一样精确。但是即使到那里,研究,观察和实验的结果也不能绝对确定,必须概率性地加以处理。因此,从统计学上来说。.[33]


1925年,英国遗传学家和统计学家罗纳德·费舍尔(Ronald Fisher)发表了《研究工作者的统计方法》,使他成为现代统计学之父。他提出了一项统计测试,总结了数据与给定的提议模型的兼容性,并产生了“p值”。他建议追求p值低于0.05的结果,而不是浪费时间在高于该值的时间上。因此产生了这样的想法,即p值小于0.05构成“统计显着性”,即“显着”结果的数学定义。[34]


从那时起,使用p值来确定实验结果的统计显着性,已经在许多科学领域,尤其是在实验经济学,生物医学研究和心理学中,对确定性的幻想和可再现性危机做出了贡献。[35]


每个统计模型都依赖于一组关于如何收集和分析数据以及研究人员决定如何展示其结果的假设。这些结果几乎总是以零假设重要性检验为中心,该检验产生p值。这样的测试不能直面事实,而是倾斜地进行:重要性测试旨在仅表明给定研究领域是否值得进一步追求。它没有说假说成立的可能性有多大,而是提出了一个替代性的问题:如果假说是假的,那么数据将不太可能出现? p值反映的“统计显着性”的重要性可能被夸大或过分强调-小样本容易发生这种情况。这导致了复制危机。[33]


一些科学家提倡“重新定义统计意义”,将新发现的阈值从0.05更改为0.005。其他人则说,重新定义是没有用的,因为真正的问题是阈值的存在。[36]


一些科学家更喜欢使用贝叶斯方法,这是一种更直接的统计方法,该方法采用初始信念,添加新证据并更新信念。另一种替代方法是使用意外的数学量,该数学量调整p值以产生信息位(如计算机位一样);从这个角度来看,0.05是一个较弱的标准。[36]


当罗纳德·费舍尔(Ronald Fisher)在20世纪初接受“重要性”的概念时,它的意思是“表示”而不是“重要”。自那以后,统计“重要性”就获得了对实验结果有效性的过度信任。统计学家安德鲁·盖尔曼(Andrew Gelman)说:“最初的罪过是人们在不合适的时候想要确定性。”莉迪亚·丹沃思(Lydia Denworth)写道:“最终,一种成功的理论要反复经受数十年的审查。” [36]


越来越多地关注开放科学的原理,例如发表更详细的研究方案,并要求作者遵循预先指定的分析计划,并在其偏离计划时进行报告。[36]


发现

发现和发明

在弗洛里安·扎纳涅基(Florian Znaniecki)发表他的1923年论文(提议创建一个研究科学领域的实证研究领域)之前的五十年,亚历山大·格沃瓦奇(Aleksander Głowacki,以他的笔名Bolesław Prus出名)提出了相同的建议。在1873年的公开演讲“关于发现与发明”中,[37] 普鲁斯说: 普鲁斯将“发现”定义为“从已经存在并存在于自然界中的东西中发现,但以前人们对此一无所知” [38]同时,“发明”的定义是“制造先前不存在的东西,以及大自然本身无法制造的。普鲁斯认为,“发明和发现是自然现象,因此要遵守某些法律。”这些是“渐进性”,“依赖性”和“组合性”定律。[39]


1. “渐进定律”。没有发现或发明立即完善,而是逐步完善。 同样,发明或发现不是一个人的工作,而是许多人的工作,每个人的贡献都不大。[40]同时,a)由于每项发现和发明都需要完善,因此,我们不要仅为发现或发明全新事物而感到自豪,而还要努力改善或更确切地了解已知和已经存在的事物。b)相同的渐进定律表明了专家培训的必要性。 谁能完善一只手表,哪怕不是一个拥有丰富综合知识的制表师呢? 如果不是博物学家,谁能发现动物的新特征?[39]


2. “依赖法则”。一项发明或发现取决于某些已知发现和发明的先前存在。 ……如果土星的环只能通过望远镜看到,那么必须先发明望远镜才能看到环。[41]a)不应驳斥任何发明或发现,即使是看似没有价值的发明或发现,因为以后可能会证明该特定琐事非常有用。似乎没有比针头更简单的发明了,但数以百万计的人的衣服和数百万裁缝的生计取决于针头的存在。 如果不久前就发明了这种针,就连今天漂亮的缝纫机也将不复存在。b)依赖法告诉我们,今天不能做的事,以后可以做。 人们对可容纳许多人和包裹的飞行器的建造进行了很多考虑。 这样的机器的发明将尤其取决于发明一种像纸一样轻,像钢一样坚固和耐火的材料。


3. “结合定律”。任何新发现或发明都是早期发现和发明的结合,或以它们为基础。 当我研究一种新的矿物质时,我会对其进行检查,闻到,品尝到……我将矿物质与天平和火混合在一起……通过这种方式,我可以了解到更多的矿物质。 [42] 他指出 a)任何想成为成功发明家的人都需要了解很多知识,涉及最广泛的领域。因为如果一项新发明是早期发明的组合,那么发明人的思想便是各种看似无关的事物首次结合的基础。例如:蒸汽机结合了拉姆福德的双锅炉,泵和纺车。锌,铜,硫酸,磁铁,时钟机制和紧急消息之间有什么联系?所有这些都必须在电报的发明者的脑海中汇集在一起​​……发明的数量越多,新发明者必须知道的越多。首先,最早,最简单的发明是完全没有受过教育的人发明的,但是今天的发明,尤其是科学发明,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人的产物。[43]b)第二个必然结果涉及希望拥有发明家的社会。我说过,通过结合最多样化的对象创造出一项新发明。让我们看看这将带我们到哪里。假设我想进行一项发明,有人告诉我:拿起100个不同的物体并使它们彼此接触,一次是两个,然后是三个,最后是四个,那么您将到达一个新发明。想象一下,我拿起一根燃烧的蜡烛,木炭,水,纸,锌,糖,硫酸等,总共100个对象,并将它们彼此结合在一起,即一次使前两个对象接触:木炭每次都会看到一个现象:因此,在火中,糖会融化,木炭会燃烧,锌会变热,等等上。现在,我将一次使三个物体接触,例如糖,锌和火焰。木炭,糖和火焰;硫酸,锌和水;等,我将再次体验现象。最后,我一次接触了四个对象,例如糖,锌,木炭和硫酸。表面上,这是一种非常简单的方法,因为以这种方式,我不仅可以做出一项发明,而且可以做出十二项发明。但是这样的努力会不会超出我的能力范围?当然可以。一百个物体,以二,三和四相结合,将构成超过400万个组合;因此,如果我每天进行100种组合,那么我将花费110年以上的时间才能耗尽所有组合!但是,如果我自己不能完成任务,那么将有一大批人。如果我们有1000人在一起产生我所描述的组合,那么任何一个人只需要进行4,000多个组合即可。如果我们每个人每天只进行10个组合,那么我们在一起将在不到一年半的时间内完成所有这些组合:1,000人将发明一项单人必须花费110年以上才能做出的发明……[44]结论是非常明确的:一个想要凭借其发现和发明而享誉世界的社会必须在每个知识领域都拥有大量的人才。一个或几个有学识和天才的人今天什么都没有,或者几乎没有什么意义,因为现在一切都是由大量人完成的。我想提供以下比喻:发明和发现就像彩票;并非每个玩家都赢,但是从众多玩家中必须赢得一些。关键不是约翰或保罗,因为他们想发明一个发明并且因为他们为之努力而应该发明一个发明。但是,在成千上万的人想要一项发明并为之努力的地方,该发明必须出现,就像无支撑的岩石必须倒在地上一样。


但是,普鲁斯问道:“是什么力量驱使[调查人员]辛劳而又常常令人沮丧的努力?这些人将通过什么线索来探索迄今为止尚未探索的研究领域?”普鲁斯(Prus)认为,随着时间的流逝,发现和发明的增加改善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并扩大了人们的知识水平。 “文明社会的这种逐步进步,对自然界中存在物体的知识的不断增长,工具和有用材料的不断增长,被称为进步或文明的增长。” 相反,普鲁斯警告说:“不发明或不知道如何使用发明的社会和人民,过着悲惨的生活,最终灭亡。” [44]


科学的可重复性

科学事业的基本特征是结果的可重复性。香农·帕鲁斯(Shannon Palus)写道:“几十年来,……在某些领域,文学的(相当一部分)显然是错误的……这是一个公开的秘密。”这有效地破坏了科学事业,并且每年浪费全世界数十亿美元的资源。反对可重复性的军事行动是科学家不愿共享技术,因为他们担心自己的优势会丧失给其他科学家。而且,科学期刊和权属委员会倾向于奖励令人印象深刻的新成果,而不是在现有文献的基础上逐步取得进步。悄悄地对他人的工作进行事实检查或花费更多时间以确保其他研究人员易于理解自己的实验方案的科学家,对自己没有什么好处。[45]


为了提高科学结果的可重复性,有人建议研究资助机构只资助那些包括使工作透明化的计划的项目。 2016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引入了新的应用说明并审查了问题,以鼓励科学家提高可重复性。 NIH要求提供更多有关该研究如何以先前工作为基础的信息,以及可能影响该研究的变量列表,例如动物的性别-先前被忽视的因素,导致许多研究将雄性动物中发现的现象描述为普遍现象。[46]


同样,期刊和审稿人也可以提出资助者可以事先提出的​​问题。一种解决方案是“注册报告”,即对研究进行预先注册,科学家可以在进行实际研究之前提交研究分析和设计计划,以供发表。然后,同行评审会评估该方法,期刊承诺将打印结果,无论结果如何。为了防止过度依赖预先注册的研究(这可以鼓励更安全,更少冒险的研究,从而过度纠正问题),可以将预先注册的研究模型与传统的以结果为中心的模型结合起来使用,有时可能会更多对偶然发现友好。[46]


重新发现

2016年《科学美国人》的一份报告强调了重新发现在科学中的作用。印第安纳大学布卢明顿分校的研究人员梳理了上个世纪发表的2200万篇科学论文,发现了数十种“沉睡美女”,这些研究在被人们注意到之前已经休眠了很多年。[47] 持续时间最久的顶级发现,后来受到了科学家的最强烈关注,它们来自化学,物理和统计学领域。处于休眠状态的研究结果被其他学科(例如医学)的科学家唤醒,以寻求新的见解,并且能够测试曾经理论的假设。[85]由于科学文献的可及性越来越高,“睡美人”将来可能会变得更加普遍。《科学美国人》报告列出了15个最美的睡美人:化学7个,物理5个,统计2个和冶金1个。示例包括:


赫伯特·弗伦德里希(Herbert Freundlich)的“关于溶液中的吸附”(1906年),是当原子或分子粘附于表面时的第一个吸附数学模型。如今,工业环境中的环境修复和净化都严重依赖吸附。[47]


爱因斯坦(A. Einstein),波多尔斯基(B. Podolsky)和罗森(N. Rosen),“物理现实的量子力学描述可以被认为是完整的吗?”物理评论,第一卷。 47(1935年5月15日),第777–780页。这个量子物理学中著名的思想实验-在作者姓氏缩写之后,现在被称为EPR悖论-在首次提出时就进行了理论讨论。直到1970年代,物理学才有了实验方法来测试量子纠缠。[47]


J [ohn] Turkevich,P。C. Stevenson,J。Hillier,“胶体金合成中成核和生长过程的研究”,讨论。法拉第。 Soc。,1951年,第11页,第55-75页,解释了如何将金纳米颗粒悬浮在液体中。它的唤醒归功于医学,该医学现在使​​用金纳米颗粒来检测肿瘤和递送药物。[47]


William S. Hummers和Richard E Offeman,“石墨氧化物的制备”,《美国化学学会杂志》,第1卷。 80号6(1958年3月20日),第2页。 1339年,引入了悍马方法,这是一种制造氧化石墨的技术。最近对石墨烯潜力的关注使1958年的论文受到关注。氧化石墨可以作为二维材料的可靠中间体。[47]


多重独立发现

历史学家和社会学家指出,科学中“多重独立发现”的发生。社会学家罗伯特·K·默顿(Robert K. Merton)将这样的“多重性”定义为实例,其中相互独立工作的科学家也做出了类似的发现[48] “有时候发现是同时发生的,或者几乎是同时发现的;有时,科学家会做出一个新发现,而对于他来说,未知的是,别人是几年前做出的。”[49][50] 多个独立发现的常见例子是17世纪艾萨克·牛顿,戈特弗里德·威廉·莱布尼兹等人独立地演算微积分;[51] the 18th-century independent discovery of oxygen by Carl Wilhelm Scheele, Joseph Priestley, Antoine Lavoisier, 卡尔·威廉·谢尔,约瑟夫·普里斯特利,安东尼·拉瓦锡等人在18世纪独立发现了氧气;以及查尔斯·达尔文(Charles Darwin)和阿尔弗雷德·罗素·华莱士(Alfred Russel Wallace)在19世纪独立提出的物种进化理论。[52]


默顿将“多个”与“单个”进行了对比,这一发现是由单个科学家或一组科学家共同努力而独特地做出的。[53] 他认为,代表科学的共同模式的是多种发现,而不是独特的发现。[54]


科学史上的多项发现为科学技术的进化模型提供了证据,例如模因论(对文化的自我复制单元的研究),进化认识论(将生物进化的概念应用于人类知识的增长研究)。 )和文化选择理论(以达尔文方式研究社会学和文化进化)。重组DNA启发的“范式范式”,描述了“重组概念化”的机制,预示着通过跨越已有的概念和事实而产生了一个新概念。这就是当有人说科学家,学者或艺术家已被另一人“影响”时的意思。从词源上讲,后者的概念已“渗入”了前者的思想。[55]


可以将多重独立发现和发明的现象看作是BolesławPrus的渐进,依赖和组合三个定律的结果(请参见上文的“发现与发明”)。反过来,前两个定律可以看作是第三定律的推论,因为渐进定律和依赖定律意味着在必须结合某些理论,事实或技术的情况下,某些科学或技术的进步是不可能的。产生特定的科学或技术进步。


技术

技术将发现应用于实际问题中-在经济学家罗伯特·J·戈登(Robert J. Gordon)所确定的跨度到1970年的“特殊世纪”中显示出惊人的加速。他写道,那时,现代生活中的所有关键技术到位:卫生,电力,农业机械化,高速公路,航空旅行,电信等。 iPhone是21世纪的一项标志性技术。同时,在原型阶段还停留着许多广为人知的潜在重大技术,包括自动驾驶汽车,飞行汽车,增强现实眼镜,基因疗法和核聚变。戈登写道,二十一世纪的迫切目标是通过开发负担得起的零排放和负排放技术来消除上一次伟大技术繁荣的某些后果。[56]


技术是用于生产商品或服务或实现目标(例如科学研究)的技术,技能,方法和过程的总和。自相矛盾的是,有时人们认为,如此构想的技术占据了最终地位,甚至损害了他们的利益。劳拉·格雷戈(Laura Grego)和戴维·赖特(David Wright)在2019年《科学美国人》杂志上写道,观察到:“当前的美国导弹防御计划主要是由技术,政治和恐惧所驱动。导弹防御将无法使我们摆脱对核武器的脆弱性。事态发展将阻止进一步削减核武库,并可能刺激新的部署,从而为采取实际措施降低核风险创造了障碍。”[57]


科学心理学

习惯

耶鲁大学物理学家,天文学家Priyamvada Natarajan撰写了Urbain Le Verrier和John Couch Adams在1846年几乎同时发现的海王星行星(早在1612年伽利略·伽利莱(Galileo Galilei)之后,其他天文学家就不知不觉地观察了该行星),评论道:


这一事件只是证明科学不是一个热情,中立和客观努力的众多事件之一,而是其中观念和个人抱负的激烈冲突经常与偶然性相结合以推动新发现的过程[58]


自我驱动力

一个实际的问题涉及使某些人在其工作领域中取得非凡成就的特征,以及如何培养这种创造力。创新策略的学生梅利莎·席林(Melissa Schilling)已经发现了八位自然科学或技术领域的主要创新者共有的一些特征:本杰明·富兰克林(1706–90),托马斯·爱迪生(1847–1931),尼古拉·特斯拉(1856–1943),玛丽亚·斯科沃德斯卡(MariaSkłodowska)居里(1867–1934),迪安·卡门(生于1951年),史蒂夫·乔布斯(1955–2011),阿尔伯特·爱因斯坦(1879–1955)和埃隆·马斯克(生于1971年)。[59]


席林选择自然科学和技术领域的创新者,而不是其他领域的创新者,因为她发现人们对自然科学和技术的重要贡献比对艺术或音乐的共识更大。[60] 她进一步将集合限制为与多项创新相关的个人。 “当一个人仅与一项主要发明相关联时,要知道该发明是由发明人的个人特征还是仅仅在正确的时间正确的位置引起的,就更加困难。”[61]


这八个人都很聪明,但是“不足以使某人成为连续的突破性创新者。” [59] 几乎所有这些创新者都表现出很高的社会独立性或分离性(本杰明·富兰克林是一个明显的例外)。.[62] “他们的孤立意味着他们较少受到主导思想和规范的影响,而他们的不归属感意味着即使受到主导思想和规范的影响,他们通常也不太倾向于采用它们。”[63] 从很小的时候开始,他们都对克服障碍的能力表现出了极大的信心,这就是心理学所说的“自我效能感”。[63]


“席林(Schilling)写道,其中[大多数]是受唯心主义驱使的,这一崇高目标比其自身的舒适,声誉或家庭更为重要。尼古拉·特斯拉(Nikola Tesla)希望通过无限的自由能源使人类摆脱劳动,并通过全球和平实现国际和平。沟通;埃隆·马斯克(Elon Musk)希望解决世界的能源问题,并在火星上殖民化;本杰明·富兰克林(Benjamin Franklin)正在通过平等主义,宽容,勤奋,节制和慈善的理想寻求更大的社会和谐与生产力。只有在包括妇女在内的所有波兰人追求教育和技术进步的情况下,才能保存在沙皇俄国统治下的妇女。”[64]


大多数创新者还孜孜不倦地工作,因为他们发现工作非常有意义。有些人对成就有很高的要求。许多人似乎也发现工作是自动完成的,这是为了自己的报酬。[103]突破性创新者中令人惊讶的很大一部分是自学成才的人(自学成才的人),并且在课堂上比在室内要好得多。[65] 突破性创新者中令人惊讶的很大一部分是自学成才的人(自学成才的人),并且在课堂上比在室内要好得多。[66]


席林写道:“几乎所有突破性创新都是从一个不寻常的想法或打破传统观念的信念开始的……。但是,仅凭创意几乎是远远不够的。许多人都有创意,甚至是出色的创意。但通常我们缺乏采取这些想法的时间,知识,金钱或动力。”通常很难获得他人的帮助来实施原始思想,因为这些思想最初通常很难被他人理解和重视。因此,每一个突破性创新者都表现出非凡的努力和毅力。[67] 即便如此,希林写道,“在正确的时间在正确的位置仍然很重要”。[68]



领导力

与先前的研究表明,较高的智力可以使各个领域的领导者取得更好的成就相反,后来的研究表明,在一定程度上,较高的智商可以被视为有害。[69] 几十年前,心理学家迪安·西蒙顿(Dean Simonton)提出,精明的领导人的话可能会打动人们的头脑,他们的解决方案实施起来可能更复杂,追随者可能很难与他们建立联系。最后,他和两位同事在2017年7月的《应用心理学杂志》上发表了该假设的实际检验结果。.[69][70]


这个研究,研究了30个国家/地区的379名男女商业领袖,包括银行,零售和技术领域。经理们参加了智商测试,这是许多方面的不完美但可靠的业绩预测指标,并且平均每8位同事对他们的领导风格和效率进行了评估。智商与领导效能,策略形成,远见及其他一些特征的评估呈正相关(在一定程度上)。评分最高时达到智商约120,高于约80%的上班族。除此之外,收视率下降了。研究人员建议,理想的智商在各个领域可能更高或更低,这取决于在给定的工作文化中技术或社会技能是否更受重视。[69]


未参与这项研究的心理学家保罗·萨克特(Paul Sackett)评论说:“对我来说,对这项工作的正确解释是,它强调需要了解高智商的领导者所做的事情,从而导致追随者的看法降低。错误的解释是“ [不要雇用高智商的领导者。” [69] 该研究的主要作者,心理学家约翰·安托纳基斯(John Antonakis)建议,领导者应利用自己的智慧来产生创造性的隐喻,以说服和启发他人。 Antonakis说:“我认为一个聪明的人能够恰当地发出自己的智慧并仍然与人们保持联系的唯一方法就是以超凡魅力的方式说话。”[69]


科学社会学

研究问题的选择


(A)一项研究衡量了2010年MEDLINE(医学数据库)发表的所有新药物的发现效率。该模型没有考虑特定实验的难度或费用的差异。这个全球科学战略的效率图体现了新发表的生物化学新通路(横轴)与平均实验次数(纵轴)之间的关系。与此对应的,可以制作药物之间的网络图。研究者使用了各种假想的策略效率来与现实情况的策略效率来进行对比,用完全随机,以及50%和100%发现最佳网络的优化策略。纵轴上的较低值表示更有效的策略,进行新发现的模式并不是最优的。实际策略最适合发现13%的化学网络,而50%优化的策略对于发现50%的化学网络有效,但两者都不如揭示整个网络的100%最佳策略一样好。 (B)现实中药物发现网络可以被绘制成图表的形式。该策略诞生的新连接是围绕着一些“重要的”、高度相关的化学物质进行的研究,如图中的热点,但是100%效率的研究策略则显示了更加均匀的发现规律,并且不太可能在科学可能性的空间中“从众”。

科学家如何决定研究哪些研究问题?科学社会学家早就推测,这些选择是由进行传统研究和创新的风险之间的紧张博弈而决定的。坚持其领域研究传统的科学家通常会通过发布一系列稳定不断的研究成果来推动重心话题的究进程,从而显得富有成效。


但是,太过专注某一议题可能会限制研究人员感知和抓住机会的能力。这些机会可以找出促进该领域发展的新想法。例如,一个研究生物医学家选择新型化学药品和已有化学药品关系的案例研究表明,随着研究领域的成熟,研究人员越来越多的关注已有的知识。


虽然创新文章往往比保守文章产生更大的影响,但高风险、高创新的策略却很少见,因为额外的奖励并不能弥补发表失败的风险。奖励和荣誉似乎能够作为,抵制保守倾向的主要激励因素,它们能够打破传统,给予人们新的惊喜。尽管有许多因素影响着科学家要做的工作,但是在科学事业中控制研究兴趣变化的宏观模式是明显有迹可循的,这些规律就隐藏在科研和科学家的职业道路中。


科学家对研究课题的选择主要影响了他们的个人事业以及依赖他们的人的职业生涯。然而,科学家群体的决策有时候在决定科学发现方向上作用更大。研究策略保守意味着个人职业发有稳定良好的前景,但对整个学科的促进效果较差。这种策略被名为文件抽屉问题(file drawer problem)的现象放大了:与已建立的假设不一致的结果很少被发表,导致已发表研究的系统性偏见。站不住脚的和虚假的内容有时甚至被奉为经典。


文件抽屉问题: 指研究员对参考文献的选择偏见,与研究目的不符的文献会停留在抽屉里而不是拿出来作为参考。

(谢选骏指出:我则排除个人看法而尽力保存所有文献。)


更多大胆的假设可能已被几代科学家测试过,但只有那些成功足以产出文章的人才能为我们所知。解决这个保守陷阱问题的一种方法是敦促资助机构主动赞助那些测试全新假设的风险项目,让特殊利益群体承担起针对特殊疾病的研究。


定量分析结果表明,美国生物医学资源的分配是与历史分配和研究相关,而不是与疾病实际问题严重程度相关的,指出了生物医学需求与资源之间的系统性错位。这种错位使人们怀疑资助机构在没有额外监督,激励和反馈的情况下,由嵌入稳固习惯的科学家经营着的这些资金能多大程度上影响科学的发展。


针对文章和专利的分析共同证明了科学发现和发明中的罕见组合倾向于获得更高的引用率。跨学科研究是一个标志性的重组过程; 因此,历史上不相关的思想和资源的成功结合对跨学科研究至关重要,往往反直觉,并导致了具有高度影响力的新思想。不过,从基金申请的证据表明,面对真正新颖的或跨学科的研究议题的时候,专家评估系统通常给予较低的分数。


最具影响力的科学工作主要出自常规内容的组合,但它同时也出自不寻常的组合。这种类型的论文获得高引用率的可能性是其两倍。换句话说,新的和既有元素的混合是成功科学进步的最安全的途径。


职业选择

在知识生产和利用的广阔市场背景下,各种学术职业出现了。所以,科学的职业成绩不仅被研究个人激励和边际生产力(相对增益与精力),也在机构激励和竞争两方面的背景下被检验着。需要组合高内容分辨率的个人、地理和时间的大型元数据库 metadata 来构建可以从不同角度分析的职业轨迹。例如,一项研究发现,容忍早期失败的资助计划(奖励长期成功)比短期审查周期的资助更有可能产生影响力大的发表文章。


具有时间尺度的竞争交互系统是复杂系统科学中的经典问题。科学的多角度性质是生成模型的驱动力,这种模型能突出了政策的意外后果。例如,职业发展模型表明,短期合同是生产力波动的重要原因,因为这通常会导致某事业的突然结束。


生产力和职业长度的差异可以解释男女科学家之间的合作模式和招聘率上的差异。另一方面,实验证据表明,对女性的偏见发生在职业阶段的早期。当性别在一组申请人的履历中被随机分配时,招聘委员会系统性轻视女性候选人的成果。


迄今为止,大多数研究都集中在相对较小的样本上,改进和编制大规模科学家数据集,利用来自不同来源信息(例如,出版记录,拨款申请和奖励),将有助于更深入地了解不平等的原因。建立可以为政策解决方案提供信息的动机模型。


科学家的流动性是提供多元职业机会的另一个重要因素之一。大多数针对人才流动性的研究都集中在量化国家或地区的人才流入和流出上,这种研究尤其发生在政策变化之后。然而,对个人流动性及其职业影响的研究仍然很少,主要是由于难以获得关于科学家迁移的纵向信息以及流动决策背后原因的说明。


根据文章引用数量发现,离开原籍国家的科学家,比起那些没有离开的,在文章引用量上表现更好。这可能源于一种选择偏好:好的学者(有能力出国)容易获得更好的职位(更强的团队)。此外,科学家倾向于在名声对等的机构之间移动。然而,当通过引用来量化科学家跳槽影响时,没有发现系统的增加或减少,即使科学家搬到一个相当高或低级别的机构。换句话说,产生影响的不是机构而是组成机构的个体研究人员。


另一个影响职业的潜在因素是名声,以及它为出发点审核文献、评估提案和决策带来的两难困境。作者的声誉,以其先前产出的总引用量来衡量能够显着提高该论文在出版后的头几年所得的引用次数。然而,在这个初始阶段之后,影响取决于科学界对工作的接受程度。这一发现以及引文的工作表明,对于富有成效的科学事业而言,声誉不是第一生产力,努力工作,天分和知难而进才是驱动因素。


和政策相关的一个问题是创造力和创新是否与年龄或职业阶段有关。对优秀研究人员和创新者的数十年研究认为,重大突破发生在职业生涯中相对较早的阶段,其中位年龄为35岁。


但是,最近的工作表明,早期职业发现的这种充分记录的倾向完全由生产力倾向解释,生产力在科学家的职业生涯的早期阶段很高,并且后来下降。换句话说,创新中没有年龄模式:学者引用最多的论文可以是他或她的任何论文,与论文发表时的年龄或职业阶段无关。描述影响力发展的随机模型也表明,突破是由科学家的能力和挑选具有高潜力的问题直觉与运气相结合而产生的。



专业化

学术专业化可为科学技术带来巨大利益。但是,过于狭窄的专业化可能成为传统学科之间生产合作的障碍。


2017年,詹姆斯·哈里斯·西蒙斯(James Harris Simons)是著名的数学家,世界上最大的对冲基金之一的退休创始人,在其非营利性企业Flatiron Institute成立了该公司。帮助人类。[71] 他建立了天体物理学,生物学和量子物理学研究的计算部门,[72] 以及建立气候建模的跨学科部门,将地质学,海洋学,大气科学,生物学和气候学联系起来。[73]


后者是Flatiron Institute的第四部门,其灵感来自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的“生物地球学家”约翰·格罗辛格(John Grotzinger)在2017年向研究所领导的演讲中,他解释了气候建模的挑战。格罗辛格(Grottzinger)是历史气候变化的专家,特别是造成二叠纪大灭绝的原因,在此期间几乎所有物种都死了。为了正确评估这一灾难,人们必须既了解岩石记录又了解海洋的组成,但是地质学家与物理海洋学家的互动并不多。格罗辛格与自己最好的合作是与海洋学家共进午餐的结果。气候建模是一个内在的难题,由于学术界的结构分歧而变得更加严重。 “如果把所有的东西都放在一个保护伞下……这可能会(更快)取得重大突破。”西蒙斯(Simons)和他的团队发现格罗辛格(Grottzinger)的演示文稿令人信服,而Flatiron Institute决定建立其第四和最后一个计算部门。.[73]


科研指导

社会学家哈里特·祖克曼(Harriet Zuckerman)在1977年对美国的自然科学诺贝尔奖获得者进行的研究中,震惊的事实是,到1972年在美国进行过获奖研究的92位获奖者中,有一半以上(48)曾任职于担任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学生,博士后或初级合作者。此外,这48位未来的获奖者总共在71名获奖者的指导下工作。[74]}}


社会粘性确保并非每个合格的新手科学家都能获得最有生产力的科学思想中心。扎克曼写道:“尽管如此,有希望的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选择与之共事的硕士,而硕士可以在出勤学习的学生群体中进行选择。这种双向分类选择的过程在超精英中尤为明显。该精英的实际成员和准成员选择他们的科学家父母,并选择他们的科学家祖先,就像后来他们选择他们的科学家后代和他们的科学家后代一样。”[75]


祖克曼写道:“精英学徒到本来就是精英学徒的精英大师的行列,等等,无限期地,它们常常可以追溯到很久以前的科学历史,早在1900年之前,那时[阿尔弗雷德]诺贝尔科学奖将揭开现在的序幕daccess-ods.un.org daccess-ods.un.org作为国际一流的大师和学徒悠久历史链条的一个例子,以出生于德国的英国获奖者汉斯·克雷布斯(Hans Krebs,1953年)为例,他的科学血统可以追溯到他的大师,1931年的获奖者奥托·沃堡(Otto Warburg),沃堡曾与埃米尔·菲斯[her] [185] –1919年研究,他于1902年获得奖金,享年50岁,距授予他的老师阿道夫[1905年]三年了。冯·拜尔[von Baeyer [1835–1917],现年70岁。这四位诺贝尔大师和学徒有其自己的诺贝尔前学历。他的结构式的思想彻底革新了有机化学,谁是Perh以经常被重述的梦境中有关他在梦中碰到苯的环结构而闻名的aps(1865)。 Kekulé自己曾受过伟大的有机化学家Justus von Liebig(1803-73)的训练,他曾在Sorbonne与大师J.oseph L [ouis] Gay-Lussac的大师(1778-1850)一起学习,他本人曾经对克洛德(Claude)习以为常。路易斯·伯特霍尔特(Louis Berthollet,1748–1822年)。在众多机构和认知成就中,伯特霍尔特帮助创立了ÉcolePolytechnique,并担任埃及拿破仑的科学顾问,并且对我们的目的更重要的是,他与[Antoine] Lavoisier [1743-94]一起修改了化学命名法。” [76]



学术引用


(A)如果每篇论文的引用次数c除以该学科所有论文的平均引用次数c0,那么在同一学科和年份上发表的论文的引用分布,各个学科基本上都是统一的。虚线是对数正态拟合曲线。 (B)1964年发表于“ 物理评论(Physical Review)”的四篇论文的引文历史,根据其独特的动态选择,显示出“跳跃衰变”模式(蓝色),峰值延迟(紫红),引文数量稳定模式(绿色),和引文指数上升(红色)。(C.单个纸)引文由三个参数确定:fitness λ ,immediacy μ ,和longevity σ 。通过适当的(λ,μ,σ)参数重新调整(B)中每篇论文的引用,四篇论文将其合并为一个通用函数,这对所有学科都是相同的。

学术引用仍然是科学中衡量学术成就的主流方式。鉴于对主流引用标准的长期依赖,引文积累的动态规律已被几代学者所验证。根据Price开创性的研究,科学论文引文的分布是高度具有倾向性的:许多论文从未被引用,但开创性论文可以累积10,000或更多的引用。这种不均匀的引文分布是科学变动的一种强大的,自然出现的,革新的属性。当论文按机构分组时,它也成立。并且如果一个论文的引用的次数除以论文同学科同年的平均引文,得到的分数分布是所有学科基本上无区别的。


这意味着通过查看相对引用量可以比较不同学科发表的论文的影响力。例如,一篇收集100篇引文的数学论文比300篇引文的微生物学论文具有更高的学科影响。


分布的尾部信息能够捕捉高影响力论文的数量,揭示驱动引用数量累计的机制。最近的分析表明,它遵循幂律分布。幂律的尾部可以通过累积优势的过程产生,网络科学中将其称为偏好依附 preferential attachment ,表明引用论文的概率随着它已经积累的引用次数增长而增长。


这样的模型可以与引用动力学的其他特征,比如知识的过时共同使用来增强模型说明性。文章引用数量随着时间增加而下降,或者也可以利用一个拟合参数 fitness parameter 对应每个论文对科学界的吸引力。只有一小部分论文不能被以上假设所描述,称为“睡美人”,因为它们在发表后一段时间内都无人问津,但是在经过一段时间后,突然收到大量的关注和引用。



科学合作

社会学家迈克尔·法雷尔(Michael P. Farrell)研究了紧密的创意小组,并写道:“为新愿景奠定基础的大多数脆弱见解不是在整个小组在一起时出现的,不是在成员单独工作时出现的,而是在成员合作并作出回应时出现的。 [77] 弗朗索瓦·雅各布(FrançoisJacob)与雅克·莫诺(Jacques Monod)一起开创了基因调控研究的先河,他指出,到20世纪中叶,大多数分子生物学研究都是由两人进行的。雅各布写道:“在幻想理论和构建模型方面,两个胜过一个。” “因为有两个专心解决问题的人,想法飞得越来越快。它们在伙伴之间反弹。……在此过程中,幻想很快就被消灭了。”截至2018年,在过去的35年中,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一半已经分配给科学合作伙伴。[78] 詹姆斯·萨默斯(James Somers)描述了Google的顶级软件工程师杰夫·迪恩(Jeff Dean)和桑杰·格玛瓦(Sanjay Ghemawat)之间的非凡伙伴关系。[79]


在自然科学和技术以外的创新活动中,两人合作也很突出。例如,莫奈(Monet)和雷诺阿(Renoir)于1869年联合创作的印象派作品,巴勃罗·毕加索(Pablo Picasso)和乔治·布拉克(Georges Braque)的六年立体主义合作作品,以及约翰·列侬(John Lennon)和保罗·麦卡特尼(Paul McCartney)在披头士乐队歌曲中的合作。詹姆士·萨默斯(James Somers)写道,“每个人”都具有创造力,但是两个人很少同时这样做。[80]


弗朗西斯·克里克(Francis Crick)可能是历史上最著名的科学二人组成员弗朗西斯·克里克(Francis Crick)和詹姆斯·沃森(James Watson)提出了同样的观点,他们共同发现了遗传物质DNA的结构。在关于詹姆斯·沃森(James Watson)的PBS电视纪录片的结尾,克里克(Crick)在视频剪辑中向沃森(Watson)解释说,他们的合作对他们的发现至关重要,因为当其中一个错了时,另一个会让他挺直。[81]


此外,过去的几十年里,科研对团队合作的依赖程度与日俱增,这代表了科学研究方式的根本转变。对1,990万篇研究论文和210万项专利的作者进行的研究发现了一个几乎是普遍的科研领域的团队化趋势。例如,在1955年,科学和工程团队撰写了与单个作者相同的论文数量。然而到2013年,团队撰写的论文比例增加到90%。


如今,在科学和工程团队撰写的论文有6.3倍的可能获得1000以上的引用,或大于个体论文的引用,这种现象并不能由自我引用 self-citations 来解释。一个可能的原因是团队能够提出更多新颖的想法组合或生产其他研究者可以后续使用的资源(例如,基因组学)。


数据表明,团队比单独作者多了38%的可能将科研突破内容组合进熟悉的知识领域,证明了团队可以将不同专业结合在一起的前提,从而有效促进科学的突破。拥有更多的协作意味着通过更多的共同作者提高在学者们之间的可见度,他们可能会因此将彼此的工作引入科研的内部网络中,这方面的强化意味着每个研究员要和同事分享声誉。



在过去的一个世纪里,平均团队规模一直在稳步扩大。红色虚线表示所有论文中共同作者的平均数; 黑色曲线考虑那些引用数高于领域平均值的文章的团队平均大小。黑色曲线系统地位于红色虚线之上,这意味着大型团队比小型团队更容易产生高影响力的工作。每张图表对应WoS规定的一个学科大类(A)科学与工程,(B)社会科学,(C)艺术与人文科学

平均而言,来自大型团队的研究员可以在各种领域获得更多的引用。研究表明,小型团队倾向于用新想法和机会变革科学和技术,而大型团队则推动现有的研究的进程。因此,资助和培养各种规模的团队来缓和科学的官僚化可能很重要的。 同时,团队大小也在以平均每十年17%的速度增加,这个变化趋势因团队的底层架构已经变化。科学团队包括小型,稳定的“核心”团队和大型团队,动态扩展的团队。大多数领域不断增加的团队规模是由动态扩展团队的不断扩增而产生的,扩展团队从小型核心团队开始,但随后通过生产力为基础的原始积累吸引新成员。规模是团队生存策略的关键决定因素:如果小团队保持稳定的核心,那么他们的存活时间会更长,但大团队表现出会员流动机制,才能存活更长时间。


随着科学的加速和日益复杂,扩展知识前沿所需的工具在规模和精度上都日益提升。对大多数个人调查员来说,研究工具价值过高,有价无市,但对大多数机构来说也是如此。学术合作一直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方案,这样就能将资源更多集中到科研上。


欧洲核子研究中心的大型强子对撞机是世界上最大和最强大的粒子对撞机,她的诞生不能忽视学术合作,来自100多个国家的10,000多名科学家和工程师参与了这台对撞击的建立。然而,随着规模的增加,与“大科学”相关的价值和风险的权衡随即产生。尽管可以解决更大的问题,但是科学重复性问题要求你重复实验,这可能在实际上或经济上不可行。


合作者会对科学产生巨大影响。根据最近的研究,失去明星合作者的科学家会经历生产力的大幅下降,特别是如果这位散伙的合作者是一位普通的研究人员的情况下。与极强合作者合作的发表文章平均引用次数会增加17%,这表明职业合作的价值。


鉴于研究论文中作者的数量越来越多,谁应该并且确实获得最多的名誉?科学中名誉的错误分配的经典理论是马太效应,其中参与合作工作的较高地位的科学家因其贡献而获得超额名誉。为协作参与人员分配信誉是很困难的,因为不能轻易区分个人贡献。但是,有可能检查共同作者论文的共同模式,以确定群体中的每个共同作者分配的信誉。



政策

大科学

被称为“大科学”的东西来自美国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曼哈顿计划,该计划生产了世界上第一枚核武器。自那时以来,“大科学”就与物理学联系在一起,这需要大量的粒子加速器。在生物学领域,Big Science于1990年通过“人类基因组计划”首次亮相,以对人类DNA进行测序。 2013年,美国宣布了一项BRAIN计划,而欧盟宣布了一项人脑计划,神经科学成为了大科学领域。以色列,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和中国也宣布了新的重要脑研究计划。[82]早期成功的“大科学”项目使政治家,大众媒体和公众习惯于以有时不受批评的眼光看待“大科学”计划。[83]


美国的BRAIN计划的灵感来自对精神障碍的蔓延和成本的担忧,以及对诸如遗传遗传学之类的新型大脑操纵技术的兴奋。[126]经过一些早期的错误尝试之后,美国国家心理健康研究所让该国的大脑科学家定义了BRAIN Initiative,这导致了一个雄心勃勃的跨学科计划,以开发新的技术工具来更好地监视,测量和模拟大脑。国家心理健康研究所的同行评审过程确保了研究的竞争。.[83] 在欧盟,欧盟委员会的“人脑计划”开创了一个艰难的开端,因为政治和经济方面的考虑使人们对该计划的最初科学计划的可行性(主要是基于神经回路的计算机模型)的可行性产生疑问。四年前,即2009年,由于担心欧盟在计算机和其他技术方面会进一步落后于美国,欧盟已开始为大型科学项目发起竞争,而人脑项目的初始计划似乎是一个合适的选择用于可能在先进技术和新兴技术方面处于领先地位的欧洲计划。[83] 仅在2015年,在800多名欧洲神经科学家扬言要抵制欧洲范围的合作之后,人类大脑项目就引入了一些变化,用科学的思维取代了许多最初的政治和经济考虑.[84]



基金资助

政府资助

微软前首席技术官,微软研究院创始人内森·迈尔沃尔德(Nathan Myhrvold)认为,基础科学的资金不能留给私营部门-“没有政府资源,基础科学就会停滞不前。”[85] 他指出爱因斯坦(Albert Einstein)于1915年发表的广义相对论并没有在尤里卡时代从他的大脑中全面发展。他从事了多年,最终由与数学家戴维·希尔伯特(David Hilbert)的对决而最终完成。.[85] T几乎任何标志性的科学发现或技术发明(包括灯泡,晶体管,DNA甚至是互联网)的历史都表明,具有突破性意义的著名名字“仅比竞争对手领先几步”。一些作家和民选官员利用这种“平行创新”现象来反对基础研究的公共资助:他们认为,政府应将其留给公司来资助他们需要的研究。[85]


尔沃尔德写道,这样的论点是危险的错误:没有政府的支持,大多数基础科学研究将永远不会发生。 “对于那种纯粹的研究,最明显的事实是……已经产生了……巨大的智力收益,却没有任何利润,例如使希格斯玻色子带给我们的工作,或者对超大质量黑洞位于中心的理解。银河系,或在土星卫星土卫六上发现甲烷海的手段公司研究实验室曾经做过这样的工作:大爆炸的实验证据是在AT&T的贝尔实验室发现的,并因此获得了诺贝尔奖。不见了。”[85]


Myhrvold写道,即使是在材料科学和计算机科学等应用领域,“公司现在也了解基础研究是慈善的一种形式,因此他们避免了。”贝尔实验室的科学家创造了晶体管,但这项发明为英特尔和微软赚了数十亿美元。施乐PARC工程师发明了现代的图形用户界面,但苹果和微软却从中受益匪浅。 IBM研究人员率先使用巨磁阻来提高硬盘容量,但很快将磁盘驱动器业务输给了希捷和Western Digital。.[85]


公司研究人员现在必须将注意力集中在可以迅速带来收入的创新上。否则,研究预算将无法为公司的投资者辩护。 “那些相信以利润为导向的公司会无私地为具有广泛利益的基础科学付出代价的人,但他们主要是对他人而不是对一代人来说是幼稚的。……如果政府将其交给私人部门来支付基础研究,大多数科学将陷入停顿。幸存的研究大部分将秘密进行,因为担心将下一件大事交给竞争对手。” [85]



私人资助

马克斯·D·马克斯(D.T. Max)提出了关于科研经费的补充观点,他撰写了Flatiron研究所 Flatiron Institute ,该研究所于2017年在曼哈顿成立,旨在为科学家提供数学帮助。熨斗研究所由数学家詹姆斯·哈里斯·西蒙斯(James Harris Simons)建立,他曾使用数学算法使自己成为华尔街的亿万富翁。该研究所设有三个计算部门,分别致力于天体物理学,生物学和量子物理学,并且正在致力于气候建模的第四部门,该部门将涉及地质,海洋学,大气科学,生物学和气候学的接口。[73]


Flatiron Institute是科学研究走向私人资助研究趋势的一部分。在美国,传统科学传统上是由大学或政府资助的,但是私人机构通常更快,更集中。自1990年代以来,当硅谷开始培养亿万富翁时,美国各地的私人机构如雨后春笋般冒出。1997年,拉里·埃里森(Larry Ellison)创立了埃里森医学基金会,以研究衰老的生物学。保罗·艾伦(Paul Allen)于2003年创立了艾伦脑科学研究所。埃里克·施密特(Eric Sc​​hmidt)在2010年成立了施密特海洋研究所。[86]


这些机构做得很好,部分是通过提供更严格的系统的替代方案。但是私人基金会也有责任。富裕的捐助者倾向于将资金用于个人的热情。基金会不收税;否则,支持他们的大部分资金将流向政府。[86]



资助偏见

约翰·P·A斯坦福大学医学院的Ioannidis写道:“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我们进行,评估,报告和传播研究的某些方式非常无效。2014年,《柳叶刀》上的一系列论文……估计有85%生物医学研究的投资被浪费了。许多其他学科也有类似的问题。”[87]约阿尼迪斯指出了一些破坏科学企业效率的科学资助偏见,并提出了解决方案:为太少的科学家提供资金:“ [科学研究]的巨大成功很大程度上是运气以及艰苦努力的结果。目前享有巨额资金的研究人员不一定是真正的超级巨星;他们可能是最有联系的人。”解决方案:“使用彩票来决定要资助的拨款申请(可能在基本审查通过之后)。……将资金从老年人转移到年轻的研究人员……” [87]


透明性无济于事:“许多科学协议,分析方法,计算过程和数据都是不透明的。[M]任何重要发现都无法复制。这是三分之二的顶级心理学论文,三分之二的顶级心理学论文就是这种情况。实验经济学和超过75%的顶尖论文确定了新的癌症药物靶标。[科学家]不因分享他们的技术而获得回报。”解决方案:“创建更好的基础结构,以实现透明,开放和共享。将透明作为筹资的先决条件。[P]优先雇用,促进或任用……捍卫透明。” [87]


不鼓励复制:复制对于科学方法是必不可少的。然而,在产生新发现的压力下,研究人员往往没有动力,也没有太多的诱因来尝试复制以前的研究结果。解决方案:“资助机构必须为复制研究付费。科学家的进步不仅应基于他们的发现,而且还应基于他们的复制记录。” [87]


没有为年轻科学家提供资金:“维尔纳·海森堡,阿尔伯特·爱因斯坦,保罗·狄拉克和沃尔夫冈·保利在20年代中期做出了杰出贡献。”但是,获得首笔实质性资助的生物医学科学家的平均年龄为46岁。美国一名正式教授的平均年龄为55岁。解决方案:“应为年轻的研究人员指定更多的经费。大学应设法改变衰老的年龄。通过雇用更多年轻的调查员来分配他们的教师。”"[87]


资金来源偏向:“美国研究与开发的大部分资金不是来自政府,而是来自私人的,以营利为目的的资金,这不可避免地产生了利益冲突,并产生了使赞助商满意的结果的压力。”解决方案:“限制甚至禁止存在明显利益冲突的资金。期刊不应该接受存在此类冲突的研究。对于不太明显的冲突,至少应确保透明和彻底的披露。”[88]


为错误的领域提供资金:“资金丰富的领域吸引了更多的科学家为他们工作,这增加了他们的游说范围,加剧了恶性循环。一些根深蒂固的领域吸收了巨大的资金,即使它们清楚地证明了产量有限或无法纠正的缺陷。”解决方案:“对于资金充裕的领域,必须对产出进行独立,公正的评估。应为新领域和高风险领域拨出更多资金。应鼓励研究人员转换领域,而目前却被鼓励将精力集中在一个领域。 “ [88]


支出不足:美国军事预算(8860亿美元)是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预算(370亿美元)的24倍。 “对科学的投资使整个社会受益,但是当有好心的科学领袖承诺不可能实现时,例如迅速消除所有癌症或阿尔茨海默氏病,试图说服公众的情况通常会使情况变得更糟。”解决方案:“我们需要通过更清楚地阐明科学过程来传达科学资金的使用方式,包括取得重大成就所需的科学家人数。……如果我们能够证明科学的依据,我们也将提出更具说服力的理由我们致力于改善我们的运行方式。” [88]


奖励大笔开支:“聘用,晋升和任期决策主要取决于研究人员获得高水平资金的能力。但是,项目的支出不一定与项目的重要性相关。这种奖励结构主要是为精明政治的经理人选择的,他们知道如何吸收金钱。”解决方案:“我们应该奖励科学家们高质量的工作,可重复性和社会价值,而不是为了获得资金。出色的研究可以在没有保护时间的情况下,几乎没有资金就可以完成。机构应该提供这段时间,并尊重能够做出杰出贡献的科学家。工作而不浪费大量金钱。”[88]


没有资金来支持高风险的想法:“纳税人的钱被'充分利用'的压力导致政府资助者支持最有可能获得积极结果的项目,即使风险更高的项目可能会带来更重要但不确定性更高的预付款工业界还避免对高风险项目进行投资……创新是极其困难的,即使不是不可能的,也无法预测……”解决方案:“资助优秀的科学家而不是项目,并给予他们自由选择适合自己的研究途径的机会。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等一些机构已经成功使用了这种模型。”必须向公众和决策者传达科学是一项累积的投资,没有人可以事先知道哪些项目将会成功,并且必须根据总议程而不是单个实验或结果来判断成功。[88]


缺乏良好的数据:“关于哪种科学实践效果最好的证据相对有限。我们需要对研究进行更多的研究('元研究'),以了解如何最佳地执行,评估,审查,传播和奖励科学。”解决方案:“我们应该投资研究如何获得最好的科学,以及如何选择和奖励最好的科学家。”[88]



性别偏见

致力于推动医学研究的拉斯克基金会主席克莱尔·波默罗伊(Claire Pomeroy)指出,女科学家在职业发展中继续受到歧视。[89]


尽管在1969年至2009年间,美国生命科学领域授予女性博士学位的比例从15%上升至52%,但2009年在生物学相关领域中,只有三分之一的助理教授和不到五分之一的正教授是女性。妇女仅占医学院校常任理事长的15%,而仅占医学院院长的16%。[89]


问题是一种无意识的偏见文化,使许多妇女感到士气低落和边缘化。在一项研究中,理科教授获得了相同的简历,其中两名申请人的姓名和性别互换了;男性和女性教师都认为男性申请者比较称职,并为他提供了更高的薪水。[89]


潜意识的偏见也表现为对女科学家的“微攻击”:据称微不足道的性别歧视笑话和侮辱多年来积累了下来,破坏了人们的信心和野心。克莱尔·波默罗伊(Claire Pomeroy)写道:“每次都假设实验室小组中唯一的女性将扮演唱片秘书的角色,每次在会议之间的男性厕所中完成一项研究计划时,每次都不邀请女性参加在全体演讲会之后出去喝啤酒,损害得到了加强。”[89]


“当我与一群女科学家交谈时,”波莫罗伊写道,“我经常问他们是否曾经参加过他们提出建议的会议,是否被忽略,然后听到一个男人因做出同样的建议而受到赞扬和支持。几分钟后,每次观众中的大多数女性举手,来自高中科学老师,大学导师,大学教务长或科学精英成员的微攻击尤其有害。享有盛誉的奖项-那些应该鼓舞和支持下一代科学家的人。”[89]



性骚扰

学术界的性骚扰比军方以外的任何其他社会部门更为普遍。美国国家科学,工程和医学研究院在2018年6月的一份报告中指出,性骚扰伤害了个人,减少了科学人才的储备,并最终损害了科学的完整性。[90]


草拟该报告的委员会联合主席宝拉·约翰逊(Paula Johnson)介绍了一些预防科学中性骚扰的措施。一种是用小组指导代替受训者的个人指导,并使指导关系与受训者对指导者的财务依赖脱钩。另一种方法是禁止在骚扰案件中使用保密协议。[90]


一些高等教育机构采用了一种称为“性骚扰”的新颖性举报方法,该方法已被某些高等教育机构采用,该方法使受屈的人可以记录下带有日期戳的性骚扰经历,而无需实际对其进行正式举报。该程序使人们可以查看其他人是否记录了同一个人的骚扰经历,并匿名共享信息。[90]



刻板印象

心理学家安德烈·辛皮安(Andrei Cimpian)和哲学教授莎拉·简·莱斯利(Sarah-Jane Leslie)提出了一种理论,以解释为什么美国妇女和非裔美国人由于偏重天才而常常被巧妙地阻止寻求进入某些学术领域。[91] 皮安和莱斯利已经注意到,他们各自的领域在本质上是相似的,但是对成功的关键持有不同的看法。哲学家比心理学家更重视某种人:具有杰出思想的“辉煌巨星”。心理学家更有可能相信,心理学的领导者通过努力工作和积累经验来达到自己的位置。[92] 2015年,女性在哲学博士学位授予中所占比例不到30%;非裔美国人仅占哲学博士学位的1%。另一方面,心理学成功吸引了女性(占2015年心理学博士学位的72%)和非裔美国人(占心理学博士学位的6%)。[93]


心理学家卡罗尔·德威克(Carol Dweck)的工作为辛比安和莱斯利提供了对这些差异的早期见解。她和她的同事表明,一个人对能力的信念对这个人的最终成功至关重要。将才华视为稳定特质的人会被激励“炫耀这种才能”并避免犯错。相比之下,一个采用“成长思维方式”的人将他或她当前的能力视为一项正在进行的工作:对这样的人而言,错误不是指责,而是一个有价值的信号,突出了他们需要工作的技能。[ 137]辛皮安(Cimpian)和莱斯利(Leslie)及其合作者检验了以下假设:在各种学术领域内,关于“天才”和对错误的不接受性的态度可能解释了这些领域对美国女性和非裔美国人的相对吸引力。他们这样做是通过联系来自各个学科的学术专业人士,并询问他们是否认为某种形式的杰出知识人才才能在其领域取得成功来实现的。从30个领域的近2,000名学者那里获得的答案与辛比安和莱斯利所期望的博士学位分布相吻合:重视才华的领域也减少了女性和非裔美国人的博士学位。例如,妇女和非裔美国心理学博士的比例高于哲学,数学或物理学的平行比例。[94]


进一步的调查表明,非学术界对哪些领域需要光辉有共同的想法。在家庭或学校中暴露于这些想法可能会阻止成见群体的年轻成员从事某些职业,例如自然科学或工程领域的职业。为了对此进行探讨,辛皮安和莱斯利向数百名五岁,六岁和七岁的男孩和女孩提出了问题,以衡量他们是否真正“真正,非常聪明”(即“光彩”)与性别相关联。该结果发表于2017年1月的《科学》Science 上与有关早期获得性刻板印象的科学文献一致。五岁的男孩和女孩的自我评估没有差异。但是到了六岁,女孩不太可能认为女孩“真的很聪明”。接下来,作者向另一组五岁,六岁和七岁的孩子介绍了陌生的游戏般的活动,作者形容这些活动是“给真正,非常聪明的孩子的”。比较男孩和女孩在每个年龄段对这些活动的兴趣,发现在五岁时没有性别差异,但是六岁和七岁时的男孩的兴趣显着增加,正好是刻板印象出现的年龄。[95]


辛皮安和莱斯利得出结论:“鉴于当前的社会刻板印象,将[天才或才华]刻画为[学术成功]必不可少的信息,可能会不必要地挫败刻板印象群体的有才华成员。”[95]



学术壁垒

天文学家兼科学普及者卡尔·萨根(Carl Sagan)是1980 PBS电视宇宙系列节目的创作者,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他的受欢迎程度而引起的,这一点受到了科学家的嘲笑,并在1960年代未能在哈佛大学任职,并且没有成为美国国家科学院的会员。 1990年代的科学。同名的“萨根效应”仍然存在:作为一个整体,科学家们仍然不鼓励个人研究者与公众互动,除非他们已经是公认的资深研究者。[96][97]


萨根效应的运作使社会失去了就复杂问题(包括基因工程,气候变化和能源替代方案)做出明智决定所需的全部专业知识。较少的科学声音意味着较少的反科学或伪科学讨论论据。萨根效应还造成了一种错误的印象,即科学是老年白人(统治高级职位)的领域,从而使妇女和少数民族不愿考虑从事科学事业。[96]


萨根效应的持久性有许多因素。在17世纪科学革命的鼎盛时期,许多研究人员效仿了艾萨克·牛顿(Isaac Newton)的榜样,他致力于物理学和数学,并且从未结过婚。这些科学家被视为纯粹的真理追求者,并没有被更多平凡的关注所分散。同样,如今,任何使科学家无法从事研究的事情,例如爱好或参加公开辩论,都可能损害其作为研究人员的信誉。[98]萨根效应持续存在的另一个更平淡的因素可能是职业嫉妒。[98]


但是,似乎有迹象表明,与其他社会互动对科学职业的危害越来越小。现在有这么多人拥有社交媒体帐户,因此成为公众人物对于科学家来说并不像以前那样不寻常。此外,随着传统资金来源的停滞,上市有时会导致新的,非常规的资金流。除研究,教学和管理的传统作用外,一些机构,例如埃默里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可能已经开始将推广活动视为学术活动领域。国家联邦科学基金会现在正式赞成普及,这在联邦资助机构中是例外。[99][97]



机构势利

像传染病一样,学术界的思想也具有感染力。 但是,为什么有些想法能赚大钱却又让相对好些的想法保持相对默默无闻尚不清楚。 一组计算机科学家使用流行病学模型来模拟思想如何从一个学术机构转移到另一个学术机构。 2018年10月发布的基于模型的发现表明,与来自不太知名的地方的同样好的想法相比,起源于著名机构的想法引起更大的``流行病。 该发现揭示了科学完成方面的一个重大缺陷。 许多训练有素的,有好主意的人没有在最负盛名的机构获得职位。 其他科学家和学者忽略了工人在声望较低的地方发表的许多出色著作,因为他们没有引起注意。[100]


文献

 Florian Znaniecki, "Przedmiot i zadania nauki o wiedzy" ("The Subject Matter and Tasks of the Science of Knowledge"), Nauka Polska (Polish Science), vol. V (1925)

 [Florian Znaniecki], "The Subject Matter and Tasks of the Science of Knowledge" (English translation), Polish Contributions to the Science of Science, pp. 1–2.

 Maria Ossowska and Stanisław Ossowski, "The Science of Science", originally published in Polish as "Nauka o nauce" ("The Science of Science") in Nauka Polska (Polish Science), vol. XX (1935), no. 3.

 :pl:Bohdan Walentynowicz|Bohdan Walentynowicz, Editor's Note, in Bohdan Walentynowicz, ed., Polish Contributions to the Science of Science, p. XI.

 Maria Ossowska and Stanisław Ossowski, "The Science of Science", reprinted in :pl:Bohdan Walentynowicz|Bohdan Walentynowicz, ed., Polish Contributions to the Science of Science, pp. 84–85.

 Maria Ossowska and Stanisław Ossowski, "The Science of Science", in Bohdan Walentynowicz, ed., Polish Contributions to the Science of Science, p. 86.

 Maria Ossowska and Stanisław Ossowski, "The Science of Science", in Bohdan Walentynowicz, ed., Polish Contributions to the Science of Science, pp. 87–88, 95.

 Elena Aronova, Simone Turchetti (eds.), Science Studies during the Cold War and Beyond: Paradigms Defected, Palgrave Macmillan, 2016, p. 149.

 Michael Shermer, "Scientia Humanitatis: Reason, empiricism and skepticism are not virtues of science alone", Scientific American, vol. 312, no. 6 (June 2015), p. 80.

 Michael Shermer, "Scientia Humanitatis", Scientific American, vol. 312, no. 6 (June 2015), p. 80.

 Steven Shapin, "A Theorist of (Not Quite) Everything" (review of David Cahan, Helmholtz: A Life in Scienc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2018, 937 pp.), The New York Review of Books, vol. LXVI, no. 15 (10 October 2019), pp. 29–31. (p. 30.)

 Thomas Nagel, "Listening to Reason" (a review of T.M. Scanlon, Being Realistic about Reason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32 pp.), The New York Review of Books, vol. LXI, no. 15 (October 9, 2014), p. 49.

 Marcelo Gleiser, "How Much Can We Know? The reach of the scientific method is constrained by the limitations of our tools and the intrinsic impenetrability of some of nature's deepest questions", Scientific American, vol. 318, no. 6 (June 2018), p. 73.

 George Musser, "Virtual Reality: How Close Can Physics Bring Us to a Truly Fundamental Understanding of the World?", Scientific American, vol. 321, no. 3 (September 2019), pp. 30–35.

 Marcelo Gleiser, "How Much Can We Know?, Scientific American, vol. 318, no. 6 (June 2018), p. 73.

 Herbert Spencer, First Principles (1862), part I: "The Unknowable", chapter IV: "The Relativity of All Knowledge".

 Freeman Dyson, "The Case for Blunders" (review of Mario Livio, Brilliant Blunders: From Darwin to Einstein—Colossal Mistakes by Great Scientists that Changed Our Understanding of Life and the Universe, Simon and Schuster), The New York Review of Books, vol. LXI, no. 4 (March 6, 2014), p. 4.

 Freeman Dyson, "The Case for Blunders", The New York Review of Books, vol. LXI, no. 4 (March 6, 2014), p. 4.

 Freeman Dyson, "The Case for Blunders", The New York Review of Books, vol. LXI, no. 4 (March 6, 2014), pp. 6, 8.

 Freeman Dyson, "The Case for Blunders", The New York Review of Books, vol. LXI, no. 4 (March 6, 2014), p. 8.

 Jim Holt (philosopher)|Jim Holt, "At the Core of Science" (a review of Steven Weinberg, To Explain the World: The Discovery of Modern Science, Harper, [2015], 416 pp., $28.99), The New York Review of Books, vol. LXII, no. 14 (September 24, 2015), p. 53.

 Jim Holt (philosopher)|Jim Holt, "At the Core of Science" (a review of Steven Weinberg, To Explain the World: The Discovery of Modern Science, Harper, 2015), The New York Review of Books, vol. LXII, no. 14 (September 24, 2015), p. 53.

 Jim Holt (philosopher)|Jim Holt, "At the Core of Science" (a review of Steven Weinberg, To Explain the World: The Discovery of Modern Science, Harper, 2015), The New York Review of Books, vol. LXII, no. 14 (September 24, 2015), pp. 53–54.

 Jim Holt (philosopher)|Jim Holt, "At the Core of Science" (a review of Steven Weinberg, To Explain the World: The Discovery of Modern Science, Harper, 2015), The New York Review of Books, vol. LXII, no. 14 (September 24, 2015), p. 54.

 Kenneth Cukier, "Ready for Robots? How to Think about the Future of AI", Foreign Affairs, vol. 98, no. 4 (July/August 2019), p. 192.

 Maloof, Mark.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 Introduction", Washington, D.C., Georgetown University Department of Computer Science, 30 August 2017, p. 37" (PDF). georgetown.edu.

 John R. Searle, "What Your Computer Can't Know", The New York Review of Books, 9 October 2014, p. 52.

 John R. Searle, "What Your Computer Can't Know", The New York Review of Books, 9 October 2014, p. 53.

 John R. Searle, "What Your Computer Can't Know", The New York Review of Books, 9 October 2014, p. 54.

 Gary Marcus, "Am I Human?: Researchers need new ways to distinguish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from the natural kind", Scientific American, vol. 316, no. 3 (March 2017), p. 61.

 Pedro Domingos, "Our Digital Doubles: AI will serve our species, not control it", Scientific American, vol. 319, no. 3 (September 2018), p. 93.

 Melanie Mitchell,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 Guide for Thinking Humans, New York, Farrar, Straus and Giroux, 2019, quoted in The New Yorker, 4 November 2019, "Briefly Noted" section, p. 73.

 Lydia Denworth, "A Significant Problem: Standard scientific methods are under fire. Will anything change?", Scientific American, vol. 321, no. 4 (October 2019), pp. 62–67. (p. 66.)

 Lydia Denworth, "A Significant Problem: Standard scientific methods are under fire. Will anything change?", Scientific American, vol. 321, no. 4 (October 2019), pp. 62–67. (pp. 63-64.)

 Lydia Denworth, "A Significant Problem: Standard scientific methods are under fire. Will anything change?", Scientific American, vol. 321, no. 4 (October 2019), pp. 62–67. (p. 64.)

 Lydia Denworth, "A Significant Problem: Standard scientific methods are under fire. Will anything change?", Scientific American, vol. 321, no. 4 (October 2019), pp. 62–67. (p. 67.)

 Bolesław Prus, On Discoveries and Inventions: A Public Lecture Delivered on 23 March 1873 by Aleksander Głowacki [Bolesław Prus], Passed by the [Russian] Censor (Warsaw, 21 April 1873), Warsaw, Printed by F. Krokoszyńska, 1873. http://www.gutenberg.org/files/30407/30407-h/30407-h.htm

 Bolesław Prus, On Discoveries and Inventions: A Public Lecture Delivered on 23 March 1873 by Aleksander Głowacki [Bolesław Prus], Passed by the [Russian] Censor (Warsaw, 21 April 1873), Warsaw, Printed by F. Krokoszyńska, 1873, p. 12.

 Bolesław Prus, On Discoveries and Inventions, p. 14.

 Bolesław Prus, On Discoveries and Inventions, pp. 12–13.

 Bolesław Prus, On Discoveries and Inventions, p. 13.

 Bolesław Prus, On Discoveries and Inventions, pp. 13–14.

 Bolesław Prus, On Discoveries and Inventions, p. 16.

 Bolesław Prus, On Discoveries and Inventions, p. 17.

 Shannon Palus, "Make Research Reproducible: Better incentives could reduce the alarming number of studies that turn out to be wrong when repeated" (State of the World's Science, 2018), Scientific American, vol. 319, no. 4 (October 2018), p. 58.

 Shannon Palus, "Make Research Reproducible", Scientific American, vol. 319, no. 4 (October 2018), p. 59.

 Amber Williams, "Sleeping Beauties of Science: Some of the best research can slumber for years", Scientific American, vol. 314, no. 1 (January 2016), p. 80.

 Merton, Robert K. (1963). "Resistance to the Systematic Study of Multiple Discoveries in Science". European Journal of Sociology. 4 (2): 237–282. Reprinted in Robert K. Merton, The Sociology of Science: 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Investigations,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73, pp. 371–82. [1]

 Merton, Robert K. (1973). The Sociology of Science: 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Investigations.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ISBN 978-0-226-52091-9.

 Merton's hypothesis is also discussed extensively in Harriet Zuckerman, Scientific Elite: Nobel Laureates in the United States, Free Press, 1979.

 Hall, A. Rupert (1980). Philosophers at War: The Quarrel between Newton and Leibniz.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ISBN 978-0-521-22732-2.

 Tori Reeve, Down House: the Home of Charles Darwin, pp. 40-41.

 Robert K. Merton, On Social Structure and Science, p. 307.

 Robert K. Merton, "Singletons and Multiples in Scientific Discovery: a Chapter in the Sociology of Science," Proceedings of the American Philosophical Society, 105: 470–86, 1961. Reprinted in Robert K. Merton, The Sociology of Science: 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Investigations,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73, pp. 343–70.

 Christopher Kasparek, "Prus' Pharaoh (novel)|Pharaoh: the Invention|Creation of a Historical Novel," The Polish Review, vol. XXXIX, no. 1 (1994), pp. 45-46.

 Wade Roush, "The Big Slowdown: Major technological shifts are fewer and farther between than they once were", Scientific American, vol. 321, no. 2 (August 2019), p. 24.

 Laura Grego and David Wright, "Broken Shield: Missiles designed to destroy incoming nuclear warheads fail frequently in tests and could increase global risk of mass destruction", Scientific American, vol. 320, no. no. 6 (June 2019), pp. 62–67. (p. 67.)

 Priyamvada Natarajan, "In Search of Planet X" (review of Dale P. Cruikshank and William Sheehan, Discovering Pluto: Exploration at the Edge of the Solar System, University of Arizona Press, 475 pp.; Alan Stern and David Grinspoon, Chasing New Horizons: Inside the Epic First Mission to Pluto, Picador, 295 pp.; and Adam Morton, Should We Colonize Other Planets?, Polity, 122 pp.), The New York Review of Books, vol. LXVI, no. 16 (24 October 2019), pp. 39–41. (p. 39.)

 Melissa A. Schilling, Quirky: The Remarkable Story of the Traits, Foibles, and Genius of Breakthrough Innovators Who Changed the World, New York, Public Affairs, 2018, p. 13.

 Melissa A. Schilling, Quirky: The Remarkable Story of the Traits, Foibles, and Genius of Breakthrough Innovators Who Changed the World, New York, Public Affairs, 2018, p. 11.

 Melissa A. Schilling, Quirky: The Remarkable Story of the Traits, Foibles, and Genius of Breakthrough Innovators Who Changed the World, New York, Public Affairs, 2018, p. 12.

 Melissa A. Schilling, Quirky: The Remarkable Story of the Traits, Foibles, and Genius of Breakthrough Innovators Who Changed the World, New York, Public Affairs, 2018, p. 35.

 Melissa A. Schilling, Quirky: The Remarkable Story of the Traits, Foibles, and Genius of Breakthrough Innovators Who Changed the World, New York, Public Affairs, 2018, p. 14.

 Melissa A. Schilling, Quirky: The Remarkable Story of the Traits, Foibles, and Genius of Breakthrough Innovators Who Changed the World, New York, Public Affairs, 2018, p. 15.

 Melissa A. Schilling, Quirky: The Remarkable Story of the Traits, Foibles, and Genius of Breakthrough Innovators Who Changed the World, New York, Public Affairs, 2018, p. 16.

 Melissa A. Schilling, Quirky: The Remarkable Story of the Traits, Foibles, and Genius of Breakthrough Innovators Who Changed the World, New York, Public Affairs, 2018, p. 17.

 Melissa A. Schilling, Quirky: The Remarkable Story of the Traits, Foibles, and Genius of Breakthrough Innovators Who Changed the World, New York, Public Affairs, 2018, pp. 17–18.

 Melissa A. Schilling, Quirky: The Remarkable Story of the Traits, Foibles, and Genius of Breakthrough Innovators Who Changed the World, New York, Public Affairs, 2018, p. 18.

 Matthew Hutson, "Ineffective Geniuses?: People with very high IQs can be perceived as worse leaders", Scientific American, vol. 318, no. 3 (March 2018), p. 20.

 Antonakis, John; House, Robert J.; Simonton, Dean Keith (2017). "Can super smart leaders suffer from too much of a good thing? The curvilinear effect of intelligence on perceived leadership behavior" (PDF).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in English). 102 (7): 1003–1021. ISSN 1939-1854. PMID 28358529.

 D.T. Max, "The Numbers King: Algorithms made James Harris Simons|Jim Simons a Wall Street billionaire. His new research center helps scientists mine data for the common good", The New Yorker, 18 & 25 December 2017, p. 72.

 D.T. Max, "The Numbers King: Algorithms made James Harris Simons|Jim Simons a Wall Street billionaire. His new research center helps scientists mine data for the common good", The New Yorker, 18 & 25 December 2017, p. 76.

 D.T. Max, "The Numbers King: Algorithms made James Harris Simons|Jim Simons a Wall Street billionaire. His new research center helps scientists mine data for the common good", The New Yorker, 18 & 25 December 2017, p. 83.

 Harriet Zuckerman, Scientific Elite: Nobel Laureates in the United States, New York, The Free Press, 1977, p. 42.

 Harriet Zuckerman, Scientific Elite: Nobel Laureates in the United States, New York, The Free Press, 1977, p. 104.

 Harriet Zuckerman, Scientific Elite: Nobel Laureates in the United States, New York, The Free Press, 1977, p. 105.

 Michael P. Farrell, Collaborative Circles: Friendship Dynamics and Creative Work, 2001, quoted in James Somers, "Binary Stars: The friendship that made Google huge", The New York Review of Books, 10 December 2018, p. 30.

 James Somers, "Binary Stars: The friendship that made Google huge", The New York Review of Books, 10 December 2018, p. 31.

 James Somers, "Binary Stars: The friendship that made Google huge", The New York Review of Books, 10 December 2018, pp. 28–35.

 James Somers, "Binary Stars: The friendship that made Google huge", The New York Review of Books, 10 December 2018, pp. 30–31.

 "American Masters: Decoding Watson", PBS "American Masters" series, season 32, episode 9 (2019), first aired on 2 January 2019. [2]

 Stefan Theil, "Trouble in Mind: Two years in, a $1-billion-plus effort to simulate the human brain is in disarray. Was it poor management, or is something fundamentally wrong with Big Science?", Scientific American, vol. 313, no. 4 (October 2015), p. 38.

 Stefan Theil, "Trouble in Mind", Scientific American, vol. 313, no. 4 (October 2015), p. 42.

 Stefan Theil, "Trouble in Mind", Scientific American, vol. 313, no. 4 (October 2015), pp. 38-39.

 Nathan Myhrvold, "Even Genius Needs a Benefactor: Without government resources, basic science will grind to a halt", Scientific American, vol. 314, no. 2 (February 2016), p. 11.

 D.T. Max, "The Numbers King: Algorithms made James Harris Simons|Jim Simons a Wall Street billionaire. His new research center helps scientists mine data for the common good", The New Yorker, 18 & 25 December 2017, p. 75.

 John P.A. Ioannidis, "Rethink Funding: The way we pay for science does not encourage the best results" (State of the World's Science, 2018), Scientific American, vol. 319, no. 4 (October 2018), p. 54.

 John P.A. Ioannidis, "Rethink Funding: The way we pay for science does not encourage the best results" (State of the World's Science, 2018), Scientific American, vol. 319, no. 4 (October 2018), p. 55.

 Claire Pomeroy, "Academia's Gender Problem", Scientific American, vol. 314, no. 1 (January 2016), p. 11.

 Clara Moskowitz, "End Harassment: A leader of a major report on sexual misconduct explains how to make science accessible to everyone" (State of the World's Science, 2018), Scientific American, vol. 319, no. 4 (October 2018), p. 61.

 Andrei Cimpian and Sarah-Jane Leslie, "The Brilliance Trap", Scientific American, vol. 317, no. 3 (September 2017), pp. 60–65.

 Andrei Cimpian and Sarah-Jane Leslie, "The Brilliance Trap", Scientific American, vol. 317, no. 3 (September 2017), pp. 61–62.

 Andrei Cimpian and Sarah-Jane Leslie, "The Brilliance Trap", Scientific American, vol. 317, no. 3 (September 2017), p. 62.

 Andrei Cimpian and Sarah-Jane Leslie, "The Brilliance Trap", Scientific American, vol. 317, no. 3 (September 2017), pp. 63–64.

 Andrei Cimpian and Sarah-Jane Leslie, "The Brilliance Trap", Scientific American, vol. 317, no. 3 (September 2017), p. 65.

 Susana Martinez-Conde, Devin Powell and Stephen L. Macknik, "The Plight of the Celebrity Scientist", Scientific American, vol. 315, no. 4 (October 2016), p. 65.

 The Editors, "Go Public or Perish: When universities discourage scientists from speaking out, society suffers", Scientific American, vol. 318, no. 2 (February 2018), p. 6.

 Susana Martinez-Conde, Devin Powell and Stephen L. Macknik, "The Plight of the Celebrity Scientist", Scientific American, vol. 315, no. 4 (October 2016), p. 66.

 Susana Martinez-Conde, Devin Powell and Stephen L. Macknik, "The Plight of the Celebrity Scientist", Scientific American, vol. 315, no. 4 (October 2016), p. 67.

 Viviane Callier, "Idea Epidemic: An infectious disease model shows how science knowledge spreads", Scientific American, vol. 320, no. 2 (February 2019), p. 14.


进一步阅读

Dominus, Susan, "Sidelined: American women have been advanc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or centuries. But their achievements weren't recognized until a tough-minded scholar [Margaret W. Rossiter] hit the road and rattled the academic world", Smithsonian, vol. 50, no. 6 (October 2019), pp. 42–53, 80.

Priyamvada Natarajan, "Calculating Women" (review of Margot Lee Shetterly, Hidden Figures: The American Dream and the Untold Story of the Black Women Mathematicians Who Helped Win the Space Race, William Morrow; Dava Sobel, The Glass Universe: How the Ladies of the Harvard Observatory Took the Measure of the Stars, Viking; and Nathalia Holt, Rise of the Rocket Girls: The Women Who Propelled Us, from Missiles to the Moon to Mars, Little, Brown), The New York Review of Books, vol. LXIV, no. 9 (25 May 2017), pp. 38–39.

Scientific American Board of Editors, "Science Suffers from Harassment: A leading organization has said that sexual harassment is scientific misconduct. Where are the others?", Scientific American, vol. 318, no. 3 (March 2018), p. 8.

James D. Watson, The Double Helix: A Personal Account of the Discovery of the Structure of DNA, New York, Atheneum, 1968.


外部连接

American Masters: Decoding Watson PBS documentary about James Watson, co-discoverer of the structure of DNA, including interviews with Watson, his family, and colleagues. 2019-01-02.


编者推荐

集智课程

复杂系统视角下的科学学

本系列课程是复杂系统视角下的科学学读书会的成果,共六讲。运用复杂网络的分析方法,从引文网络、科学家合作网络、科学网络的动力学、科学家职业生涯动力学、学科交叉与知识创新等方面做了知识梳理和前沿研究的报告。科学学、文献计量学、网络分析和图情领域等均可参考。课程内容如下:


第1期,概览,复杂系统视角下的科学学论文综述,以及科学家兴趣转移的前沿研究。

第2期,科学网络中的动力学,以及科学家职业生涯动力学的前沿研究。

第3期,科学家合作网络,以及科学成功学的前沿研究。

第4期,引文网络,以及科学影响力评价的前沿研究。

第5期,学科网络及其演化,以及关于知识流动的前沿研究。

第6期,学科交叉与知识创新,关于跨学科和知识创新的前沿研究。


集智文章

Science经典综述文章:什么是科学学

团队规模与颠覆性创新

小团队的创新性研究“供养”了大团队吗?

Nature物理:诺贝尔奖更偏好年轻的小团队吗?

PNAS:科学奖项指数增长,为什么获奖者却总是那几个人?


谢选骏指出:要想“更有效地解决社会问题”——科学学必须和神学融合,才能建构新的文明。


谢选骏:拜登总统的唯一成就

《自毀承諾 拜登特赦兒子杭特非法持槍、稅務案定罪》(編譯陳韻涵綜合 2024-12-01)報道: 拜登總統1日晚特赦次子杭特‧拜登(Hunter Biden),免除他涉入聯邦槍枝重罪和稅務定罪而被判刑的可能性。美聯社報導,拜登為保護目前唯一仍在世的兒子,不計個人毀譽,一改過去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