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谢选骏全集

2011年4月3日星期日

谢选骏:秦人与楚魂的问答——从小国时代到全球民族(七至十一章)


第七章
人类同源,全球一体

1、全球化时代1990年代开始
2、1990年代出现人类同源的夏娃理论
3、澳大利亚黑人和欧洲白人是同种
4、我们正在经历的沉默时代
5、反恐战争与大国解体的关系
6、非法移民导致大国解体
7、和平崛起与大国解体
8、中国的崛起吸取了西方的资金技术、规范和价值观


本章观察到“夏娃理论”在1990年代的出现,是与全球化时代在1990年代的开始,同步的。2001年开始的反恐战争揭开“国际无政府状态”的真相,导致“大国解体”的进程进一步发酵。失去国际制衡的状态,导致“两个美国”的出现:自由派和保守派的美国;英语和西班牙语的美国;排斥移民和非法移民的美国;美元的美国和赤字的美国——自我孤立、自行其是,导致美国的盟国急剧减少,美国的国际体系趋于解体。这是一个“我们正在经历的沉默时代”,伊拉克战争正在瓦解最后一个全球霸权。


1、全球化时代1990年代开始

秦人:在冷战结束以后,流行一个最热门的词就叫“全球化”。“全球化”有许多的层次和解释:比如说政治的全球化,因为冷战结束后两大阵营的对立就崩溃了;民主和人权作为基本价值观念,得到了全球的认可,而相当多的国家已经实现了民主化,即使像中国这样的非民主化的国家,但是对于民主和人权的价值观,也不得不表示认可,甚至纳入官方语言系统,但也正因为如此,每个国家对于民主和人权的解释也就不太一样。

楚魂:英国作家奥维尔〔George Orwell,1903—1950年〕在他的《政治与英语》〔Politics and the English Language,1946〕一书中道出了个中原因:“民主这个词,不但没有公认的定义,而且各方政治力量都极力反对取得一致。人们普遍感觉:如果称一个国家为‘民主国家’,那是对它的赞美。任何政体的捍卫者都声称他所捍卫的是民主政体,深恐一旦民主同任何一种意义挂钩,便有可能使他们无法再利用它。”结果造成“民主成了独裁,自由成了奴役”的奇观。

秦人:我觉得不同国家虽然表现不同,但价值观正在趋同,全球化政治已经出现雏型。第二个就是世界贸易协定的谈判为基础的、经济贸易的全球化。第三就是科技的全球化,就是以网络为标志的,一下子把人们连接为地球村。原来通过书信、报纸、电报、电话、电视分头联络的传播手段,一下子整合起来为一个网络。这个网络不是任何个人、公司或国家可以控制的领域,是真正的自由世界,是人造的第二自然,是快速促进全球化的有效信息手段。当然还有人口的流动,旅游和移民,虽然没有战争时期的进军和逃亡那么迅猛,但是这种自由的流动、和平的流动,对全球化的渗透程度是更加稳定和持久的。仅仅是旅游一项的深入发展,就可以冲毁许多专制愚民政策造成的社会隔离。在全球化的过程中间,人民之间的交流和对撞,多层次展开:但是恰恰在这人类关系空前密切交流的时代,却出现了文明的冲突论。我们这一集要讨论的就是:全球化过程是使得一个具体的国家变得更加强大?还是在貌似强大之后迅速走向衰退?

楚魂:你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疑问呢?

秦人:我为什么这样想呢?因为在冷战结束以后,两个超级大国变成了一个独霸。单极世界成形,以美国为领袖来控制的世界,突出了一个更大的大国的出现。上一集我曾经指出,美国这样规模的帝国在人类经验中是史无前例的,历史上任何规模的帝国都没有获得美国这样的全球辐射性。人算不如天算,有时候人算也是天算,在这个时候出现了一个“九一一恐怖袭击”。“九一一”作为历史,不仅是个恐怖事件,更是阿拉伯世界的恐怖分子和美国的一个对抗,结果使得整个世界的政治板块和经济板块都产生很大的变化。它给我的突出提醒就是:全球化过程不仅可使一个国家迅速强大,也可使一个强国陷入立即的危机。

我们的话题是“小国时代”,我相信这是一套新的话语系统。我想听你解释全球化过程和你表达“小国兴起、大国解体”的概念。


2、1990年代出现人类同源的夏娃理论

楚魂:你刚才提到的“以网络为标志的,一下子把人们连接为地球村”的特点,构成了“网络时代”的标志,很有象征性。“网络时代”是1990年代开始的,我特别注意到,1990年代也出现了“夏娃理论”,这是一种巧合吗?为什么它们都是出现在苏联解体、冷战结束以后不久?为什么它们两者都不约而同地和苏联解体、冷战结束以后不久开始的全球化时代同步?显然这里面有些要紧的关联。

秦人:你能否简单解释一下夏娃理论?

楚魂:夏娃理论简单说,就是认为现代人三大人种即黄种人、白人、黑人基本出自一个共同女性祖先,因此把这个女性祖先象征性地称为圣经上第一个女人夏娃。这个理论不是一个意识形态,而是一个科学观察的总结,是遗传学和体质人类学的一个理论,但是我个人倾向于认为,夏娃理论出现以后,逐渐变成了全球时代的意识形态,因为既然“人类同源”,那么“全球一体”就是一个宿命了。既然三大人种出自一个共同祖先,那么全球秩序就不再是殖民与被殖民之间的压迫和剥削,而是兄弟姐妹之间的和解与合作。这样一来,整个意识形态,显然脱离了二十世纪的“阶级斗争”和“种族斗争”这两大主题,而且具有方向性、路线性的区别。阶级斗争是布尔什维主义的时髦,种族斗争是纳粹主义的魔咒,但在夏娃理论的照耀下却显得小气和变态了。

秦人:你能不能用通俗的语言讲述一下夏娃理论,例如把夏娃作为人类共祖,那么三大种族各自是如何形成的?人类的演化过程为何?我们的祖先又是如何出现的?

楚魂:早在1980年代,现代人起源的“线粒体夏娃假说”就试图证明,现代人可以追溯其祖先到大概十五万年前住在非洲的一群女人。迄今共有来自世界各地各个种族的几万人接受过测试,经过检验过的现代人群,其所有线粒体DNA类型的起源,都在较近的年代,这意味着现代人类具有新近的共同起源。这个过程于大约十五万年前始于非洲,在以后的十万年中散布到欧亚大陆。根据细胞核中的DNA所得到的较为常规的遗传学证据,揭示出了和线粒体DNA资料显示的相同情况。这样,所有的人类就真的像是《圣经》所说,是兄弟姐妹了。

较新的人类学研究显示,现代人的足迹先是从非洲到了中东,然后进入欧洲,形成了高加索人;然后再从欧洲转入东亚和美洲,形成了黄种人。高加索人也就是白人,主要分为印欧雅利安人和闪族、含族等“挪亚的后裔”。留在非洲的就是黑人,挺进最远的就是黄种人。在生命历史变动过程中,白人总是介在东方人与黑人之间。如上所述,现代三大人种的形成,得力于两次分裂:第一次经历了“非洲人与异非洲人之间”的分裂,第二次经历了“东方人与高加索人之间”分裂。

上述“走出非洲”的理论,是陆基·卡瓦利─史华兹及其同事曼诺尼、皮亚兹在1994年出版的《人类基因的历史与地理》里,研究了各种族的基因和脱氧核糖核酸的比较结果之后,提出来的。为测量哪些族群最相近、哪些族群在何时分离,基因学家们计算每个族群的基因突变量,这种方法支持了“远离非洲”的理论。

秦人:这有点像中国人过去说的“五百年前是一家”。

楚魂:对,反正大家都是同一棵生命树上的果子。人类起源的最新研究显示,非洲是“现代人类的摇篮”,灵长动物的“伊甸园”。基因研究、化石记载与考古学的证据,都追溯人源于非洲的“南方古猿”,虽然南方古猿早已绝灭,但却是直立人与现代人的祖先。

现代人被叫做“完全的人”,大约十六万年前,他们在非洲留下了痕迹,约十万年前他们中的一部分移居到中东,然后散布亚洲、欧洲和美洲。有迹象显示,他们可能部分混种幷最终灭绝了尼安德特人,排挤了幷最终灭绝了当时已经分布在世界各地的直立人,有时甚至把对方当作食物对待。


3、澳大利亚黑人和欧洲白人是同种

在现代人内部,分化也没有停止过。澳大利亚史家罗·华德〔Russel Ward〕根据人类学资料指出:“澳大利亚的原始居民,即土著,其皮肤虽为棕色偏黑,近黑色,但从体格外貌上看,他们像高加索人种,而不像尼格罗人种或蒙古人种。例如,他们的头发一般长得浓密,但是既不像蒙古人的头发那样细长垂直,也不像尼格罗人那样卷曲,而像欧洲人的波状发型;婴儿的头发为金黄色。”阿比教授根据考古资料认为,“原始高加索人种”是澳洲黑人的早期祖先。他指出,“原始高加索人种”在两万年以前居住在中亚一带,后来向外扩散,向西扩散便成为“雅利安人”,向南扩散便成为印度人、锡兰人和吠陀人,向东北扩散便成为日本的阿伊努人〔又译为“虾夷人”〕,而日本学者梅原猛《诸神流窜──论日本古事记》一书里则指出:他把《古事记》译成现代日语时,首次利用北海道原住民阿伊努人的语言来尝试翻译,对比一些意义不明的地方,结果取得了不可思议的成功:阿伊努语与日本古代语言有密切关系!因此他认为:要真正理解日本历史,必须先对阿伊努语进行彻底研究,要重新编写阿伊努语辞典。

欧亚大陆另一端的尼安德特人,则是这样发现的:1856年几个矿工在德国的尼安德山洞里面发现了一个头骨和其它骨头。这些骸骨被描述为一个残忍的部落或一个因疾病而变得丑陋的人。尼安德特人距今十五万年到约三万年之前,生活在欧洲和中东。1859年,达尔文发表了《物种起源》,尼安德特人逐渐被进化论者们为人类进化的一环。按照进化论,尼安德特人是否与早期欧洲人的祖先克罗马农人杂交过,这是耐人寻味的;因为尼安德特人与克罗马农人在欧洲共存了一万几千年,他们有充裕的时间混血交配。尼安德特人既然和现代人的祖先智人在历史上共存过如此漫长的时期,似乎就不会没有继续生存的能力,现代考古学似乎也支持这一理论。那么他们为什么灭绝了呢?按照《圣经》的记载,现代人的祖先是挪亚,而曾经和挪亚共同生活在一起的人们,都是因为犯罪过度,而被神所毁灭的。这个解释似乎比进化论更有道理,而且为现代文明的纵欲败德、滥用自然,敲响了警钟。

《圣经》的故事应该不是传教士们人为杜撰的,因为世界各个民族都有这样的古训流传下来。最早的文明人苏美尔人认为,远古人类居住在神所创造的天堂中,那里没有毒蛇、毒蝎、土狼或者猛狮,人类没有恐怖和疾病,不同语言的民族之间没有误会或隔阂,每个人都用同一种语言赞美主神恩利尔〔Enlil〕。然后,如诗歌所说,发生了一些触怒神的事情,神决定结束黄金时代,而代之以冲突、战争和语言的混乱。还有的泥板上残存了一些诗篇,描述众神认为人类有罪,于是发动洪水“毁灭人类的种子”,洪水泛滥了七天七夜。泥板描述了一只巨船,由一个叫做西乌苏德拉〔Ziusudra〕的国王指挥,它保存了植物以及人类的种子。他的船任由风暴在巨浪上翻来覆去。风暴平息后,太阳神乌图〔Utu〕出来,阳光普照天地。好国王西乌苏德拉打开船上的一扇窗户,让阳光进来;然后拜倒在乌图面前,献上一只公牛和一只羊。这与《圣经·创世记》中的挪亚〔Noah〕洪水故事,十分相似。通过泥版研究不难发现,这些从三千年前到五千年前的时间不等的记录表明,中东地区不同的民族各有“自己的挪亚”:如苏美尔人的挪亚名叫乌纳皮施汀〔Utnapishtim〕,其它民族的挪亚则叫做奚苏锡洛斯〔Xisuthros〕、阿特拉哈西斯〔Atrahasis〕等等。他们都是一族之长,由于心地善良、行止得宜,而受到神的怜悯,而逃过劫难。虽然这些都是些多神论的神话,但是它们和一神论的真理所讲述的,是同样的道德。

直立人如北京猿人、爪哇猿人等创造的“早期石器时代”文化,比现代人早一百万年。直立人的早期石器时代的器具,有斧头、刀、大砍刀,和一些形状类似的东西,但大多缺乏设计构想和批量生产能力,是随机的作品。人类学家和考古学家们根据直立人的头部化石推测,这可能是缺乏语言协调能力所致。然后,在中石器时代,尼安德特人开始制作先进的石器与骨器。直到现代人在十万年前进入亚欧之后,局面开始巨大变化。

四万年前的东北亚需要暖和的衣物,考古学家已经找到针、画在洞穴里的有头罩的皮外衣与坟墓装饰物上刻画的衬衫与裤子。那时中国北方的人取下狐狸和狼的骨胳与爪子,用来剥开这些动物的皮,制成毛衣。为与他人隔离,房子挖在地底,用柱子稳固大的住宅,巨大骨头用来做墙壁,火炉与石灯用来点亮漫长严寒的冬夜。

三万多年前在新几内亚,狩猎者和采集者们开始懂得修剪野生植物,助其生长。人们发现粮食可以种植,于是开始经营菜园,定居的渴望鼓励了更多的种植,人们不再依赖移居的生活方式,于是建造更多的住所,开始蓄养动物,而不必像从前那样不断追逐猎物。

到公元前一万年前后,人类已经扩张到地球上所有可以居住的地方。十六世纪欧洲人所谓的“地理大发现”,其实没有发现任何一块无人居住或无人到达过的土地,只有一些极小主的土地,除了一些荒芜的岛屿例外,而远古的、前欧洲的、有色人种主导的“地理大发现”,是在何等原始的技术条件下实现的!例如,利用独木舟穿越印度洋和太平洋。


4、我们正在经历的沉默时代

秦人:那么你讲的这些人类学和全球化之间的逻辑关系是什么?是否可以说,既然人类拥有共同的祖先,那么原来人们用想象加以区隔的“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就会崩溃呢?

楚魂:是的。我观察到,“夏娃理论”在1990年代的出现,是与全球化时代在1990年代的开始,同步的。2001年开始的反恐战争揭开国际无政府状态的序幕,导致大国解体。失去国际制衡的状态,导致“两个美国”的出现:自由派和保守派的美国;英语和西班牙语的美国;排斥移民和非法移民的美国;美元的美国和赤字的美国——自我孤立、自行其是,导致美国的盟国急剧减少,美国的国际体系趋于解体。这是一个“我们正在经历的沉默时代”,伊拉克战争可能正在瓦解最后一个全球霸权:美国的庞大力量。

秦人:既然人类拥有共同的起源,就不应该彼此歧视,这是不错的,但是最奇妙的就是这个理论是和全球化过程一同来到的,因此我个人觉得这里面必有奥秘。从直观上讲,其后果就是科学变成了意识形态,而意识形态的地位又可以加强科学权威。

楚魂:是的。如果某种博爱的思想从中出来,像是公元前后的基督精神那样拥抱了人类,血腥的杀戮就会暂时停止。仇恨、歧视、暴力、恐怖、虐待、变态的宣传品就会贬值,而不再作为“思想多元化”的旗帜受到崇拜。现代的政治家诱骗人们相信:有一种超自然的“经济力量”、“经济规律”正在肆意捏造历史。这样“力量”是与人绝缘的,是异化的力量。这样的力量对人而言,成了奴役的根源,成为现代极权国家的理论基础。这样的经济唯物主义,也成为推行极端政策的借口,不仅支配专政权力,也渗透民主国家,体现为商业的惟利是图。于是这个时代小人得势,当局者依靠小人压服君子,构成当代世界的基本统治原则。这就是“大众时代”。有个美国电影《巴顿将军》,看后令人不得不觉得“英雄倒霉”。动物界是强者有更多的食物和异性,人类社会则流行平均化,称之为公平、人权──人权是弱者互助之论,关键是技术的普及加强了弱者的地位。


5、反恐战争与大国解体的关系

从更高的角度考虑,英雄不得志也是社会的福气──为了社会的福气,让英雄们牺牲自己吧,而且我们知道,随着多国时代的过去,强者会再度抬头。例如现在各国正在发生的“右翼革命”〔包括中国形式和美国形式〕,就是强者抬头的前兆。

而我们藉以起源的中国古代文明,却是与当代景观有些不同的。它最大的与众不同处,即在于它的平衡精神〔“阴阳调和”〕。中国的阴阳调和,是建立在自然主义信念上。它相信,人与自然之间的协调状态,可以产生巨大而又持久的生长力量。这就与欧洲近世以来的科学人文主义所主张的人与自然对立、渴望“征服自然”的奇想,有所区别。

秦人:这么多东西正好都发生在1990年代,确实不是偶然的。科学技术的发展,网络的链节功能,这实际改变了地球的距离,非洲和美洲之间现在都是个零距离。原来国家概念和族裔概念的形成,是基于人类的隔离,反过来又强化了人类的隔离,但现在,科学技术却打破了国家和族裔的分割,这样会不会使得国家概念的继续存在,受到直接的挑战?在过去,“保卫祖国”、“捍卫疆土”是神圣的概念,因为土地是人们生存的最大资本;但现在,只有傻瓜才去抢占别人的领土。

楚魂:像阿以冲突就是傻瓜之间他死他活的斗争,是毫无意义的同室操戈、互相屠宰,因为阿拉伯人和以色列人都是闪族人。这种国家主义搏杀游戏,其实在二战以后就已经退出全球的主流社会了。只剩下一些无足轻重的代理人,在傻乎乎地流血牺牲。

秦人:对啊,现在完全可以利用电脑攻击或是金融陷阱,把一个国家全部掏空,这种侵略手段才是不流血的战争,像是十年前的亚洲金融危机和二十年前日本的遭遇的金融陷阱,就是活生生的例子。那么在这个演变的过程中间,所造成的国家改组究竟如何?我需要你给出一个答案,因为我们毕竟在揭示“小国崛起·大国解体”的历史规律。例如,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像美国这样的科技强国、军事强国、经济强国,能够一直保持优势呢?还是最终将被其他国家如中国追赶上来,牵制其力量,幷削弱之?在冷战时代我们都看到了两大阵营,各自都有内部矛盾;当其中一个阵营解体以后,另外一个应该是超强了,但现实却不是这样,因为美国独霸天下后,它遇到的敌意、受到的批评,不是降低了,而是升高了。许多国家对美国产生不满甚至仇恨,极端情绪就变成了恐怖分子的温床。

楚魂:全球化对于美国而言是双刃剑,从短期看使它的强大,从长远看会削弱其力量,因为任何强国都是在跟其他强国的对垒中走向强盛的,而且强权存在的理由就是有别的强权存在,如果其他强国没有了,唯一的强国必然被内部腐化给削弱掉。此外,这个强国也因此而失去了存在的理由。例如,以前欧洲和美国关系很好,因为害怕苏联进攻,现在苏联消失了,美国的霸权对欧洲已经不是保护而是障碍,因此法国与德国都敢于和美国说“不”。在冷战期间,法国在反美方面就比较胆大,因为和苏联集团中间隔着一个德国;德国在反美方面就相当怯懦,甚至唯美国的马首是瞻,因为直接面对苏联的威胁,哪像现在这样胆敢反美?

秦人:那你觉得在这样的全球背景下,九一一恐怖袭击事件是不是全球历史的起点或是一个标志性的事件?

楚魂:九一一事件是个标志性的事件,而且相当戏剧化,其发生本身就是受到美国电影的启发,发动袭击的恐怖分子还都是美国的飞行学校训练出来的,就是本拉登,一度也是美国的亲密战友。从长期历史看,九一一事件的爆发,也和非法移民大量潜入美国是默契的,甚至互相配合。现在总结一下,发现有案可查的在美非法移民,已经有一千两百万,也就是说现今每二十个美国居民,实际上就有一个非法移民。这和恐怖分子的行动,都是“外国力量在美国作乱的结果”。


6、非法移民导致大国解体

秦人:恐怖分子是作乱,非法移民怎么是作乱呢?

楚魂:“非法”本身就是作乱,不一定要杀人越货才是作乱。非法移民大量涌入,对美国意味着什么?意味美国正在“国际化”、“世界化”,美国正在丧失它作为一个主权国家的特性。也就是说,美国这个世界独一无二的霸权,现在连非法移民都控制不了,这意味美国作为一个主权国家正在走向解体。这不是危言耸听,我们要看到,非法移民不是单方面地入侵,而是在美国国内有其强大的内应:美国国内存在“对于非法移民的巨大需求”,要不是有那么多人雇佣他们、那么多人租房子给他们住,他们如何生存呢?要不是银行贷款给他们、地产公司出卖房屋给他们,他们如何能把子女送入美国学校,享受免费教育和免费医疗?所以我说非法移民源源不断进入美国,是一个表面现象,其背后是美国已经建立了“需求非法移民的日常机制”,就像瘾君子需要药物,就像大胖子需要饭店;所以单纯的禁令已经无济于事。

现在非法移民比合法移民还要理直气壮,公开走上街头、要求获得美国的公民权。这等于是世界各国在要求美国取消边界、要求美国变成一个“人人可以进入的世界帝国”。如果美国同意了,幷要求世界各国也都如此做,那岂不等于世界大同立即实现了?

这不是开玩笑,是真刀真枪的。2006年和2007年的“五一劳动节”,非法移民两次在美国策动数十万人的示威游行,这就代表“历史正在转向”,那就是,经济的全球一体化,导致各国边界形同虚设。不仅美国,而且欧洲,所有发达社会都成为“逆向殖民”的牺牲品。不仅非法穿越边界很容易,而且非法移民可以买卖房屋。外国人买卖房屋和偷越国境在国家主义时代被看作入侵,但现在全球时代仅仅被看作是自由流动。1990年代的日本就不允许外国人购置房屋,这说明它比较落伍,还停留在国家至上时代,但欧洲、美国甚至中国现在都允许外国人购置房屋,这等于是“使外国入侵合法化”。

这不仅意味着“小国崛起·大国解体”的时代已经接近尾声,而且意味着“消灭主权国家、建立全球政府”的时代,正在展开序幕,因为这已经不是孤立的美国现象,而是世界各国面临的共同课题。大家都要学习这一课程,考试不及格的就不能毕业了。

秦人:美国衰落到一个什么程度,它所遇到的挑战现在美国自己也看到幷且承认了,所以你从政治逻辑的现实着眼,其分析结果可说是已经是事实而不是未然,但是最终产生逻辑结果,美国真正解体或是全面衰落,可能还需要漫长的时间,因为其可控力量在可见的短期内,还很强大。首先美国占有全球的大量能源,其次美国具备军事上控制世界的能力,第三美国的科技、文化、经济对全世界的渗透力量,是任何国家都无法相比的,所以你讲的应该是比较长的历史时期以后的事,而且这期间,还要发生某些戏剧化的事件,例如有另外一个强国能够取代美国的地位,但是另外一个强国是谁呢?是统一以后的德国?还是统一以后的南北韩?还是现在大家讲得最多的,中国?中国会不会以传统的方式崛起呢?传统的崛起就是民族主义极度地集结,通过战争的方式来强化自己民族的意识形态。


7、和平崛起与大国解体

楚魂:这个不大可能吧,大国崛起的时代早就终结了。

秦人:对啊,既然此路不通,中国就提出了和平崛起。你认为这个“崛起”的意思是使中国越来越民主化、文明化、现代化,还是有点想和美国挑战的味道?或是说要和美国平起平坐的味道?或是想取代美国成为新的强权?

楚魂:我觉得你的提问很好,深入实质,因为这两个方向,其实是互通的,甚至是一体两面的,那就是“中国越来越民主化、文明化、现代化”与“想和美国挑战、要和美国平起平坐、想取代美国成为新的强权”,其实是一体两面的。拿以前的事例看,1949年到1978年,中国和美国对抗了三十年,但对抗的结果是什么呢?是中国更加亲美。邓小平在美国戴上了牛仔帽,蒋介石都干不出这样“崇洋媚外”的事情。事实证明,1949—1979年这三十年中国尽管黑暗,但是历史没有倒退,还是在暗流中继续前进。中国虽然很多人冤死,但是工业化程度提高了,就像我们前几集说过的,反殖民者比殖民者更加凶残地完成了殖民者想干而没有干成的事情。这其实就是“西化”。更不用说马列主义就是一种全盘西化,尽管是一种相当可怕的西化。我们总不能说马恩列斯四大家族是“中国封建主义”吧?中国人在1979年比1949年更加向往西方。那个时候我在北京读书,听说北京语言学院一到周末舞会,就有许多军队高级干部的女儿排队等候“外国友人”,想一夜情,这些外国友人有不少是黑人,来自非洲大陆的。高干女儿们和现在的三陪小姐不同,不是为了钱,而是为了“体验生活”。这种事情在1949年以前也是闻所未闻的,大概1950年代的全盘苏化起了桥梁作用。

秦人:我想知道你是怎么看待现在中国人很努力很勤劳很聪明地想使自己富裕起来的努力?这同时也使中国富裕起来,使中国成为一颗耀眼的新星。冷战结束刚结束的时候,人们肯定没有想到会出现这种状况,对不对?

楚魂:现在世界上有三个中心:1、中国是生产增长的中心,2、美国是资金和技术的中心,3、伊斯兰世界以及和伊斯兰世界互动最为激烈的印度是人口增长的中心。

秦人:生产增长的中心和人口增长的中心实际上是一样的。第一由于人口众多必然产生一个巨大的市场,人口众多和原来的底子比较差,所以在全球化过程中反而受益。全球化不论是均富还是均贫,都带来了一个重新分配财富的机会,其结果都是使得世界更加“均匀”。这总是让水平比较低的占便宜,所以加入世贸组织以后,中国至少在劳动密集型企业方面得到了许多好处,但反过来讲,美国的这些劳动密集型企业就遇到了危险,所以现在美国的大学非常紧张,美国人要进一个美国的名校非常困难,而且学费的增加异乎寻常。为什么呢?就是因为全球化使得美国的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工作机会越来越少,薪水越来越低;因此不受大学教育就很难摆脱低薪工作,很难进行基本的生存竞争了,因此我看全球化的结果要么是中国和美国对抗,要么就是互相拉扯拉平,大家变得比较模糊,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你在我这里买房子,我在你那里买股票。


8、中国的崛起吸取了西方的资金技术、规范和价值观

楚魂:这是一个很真实的过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美国把自己的军队派到全世界,把自己的系统甚至连快餐系统也推广到全世界;但是它的后方却在被各国非法移民给攻陷。一千两百万非法移民,比美国军队还要多几倍,而且还能生出许多小孩来,不像军队只能杀人不能造人。如果这些人一旦合法化了,那么就会再涌进更多的非法移民等待下一次大赦或别的什么“移民改革”。那时候的美国,就是“世界国家”了。现在的纽约就有来自一百多个国家的移民包括非法移民,那个时候整个美国都会布满世界各国的人民,最后不是美国人选举总统,而是世界各国的人一齐来选美国总统。从传统国家的角度看,美国之“国将不国”的时代已经开始了。

秦人:反过来对于中国人也是一样的。中国的崛起幷不是意识形态的或是领土扩张的,实际上中国的崛起在很大程度上吸取了西方的资金和技术甚至是其规范和价值观。

楚魂:这是“师夷之长技以制夷”。

秦人:对,这是一个过程,其结果会使得未来的全球化之下,国家将遭到日益削弱,不论大国还是小国都不能幸免。这是否可算我们讨论的结论?

楚魂:对。这就是我说的“消灭主权国家·建立全球政府”。这是一个自然过程,而不是用武力去加以消灭。我觉得中国要像德国、日本、苏联那样崛起,幷把美国打败,是非常困难的。当然不能说绝不可能,因为历史的发展往往“出人意外”的,但要考虑到,世界的潮流已经不再是以前的“大国崛起”的国家主义了,德国、日本崛起于国家主义最为猖獗的时代,苏联的崛起都已经是“后国家主义”的“阵营时代”了,是国家联盟互相对抗的时候。何况是“阵营”之间的冷战都已经结束以后的现在和未来?即使在冷战时代,毛泽东所谓的“两个超级大国”就已经是混淆视听的外行话,实际上冷战双方不是美国和苏联这个两霸,而是资本主义阵营和社会主义阵营这个两霸。后来社会主义阵营垮台,结果资本主义阵营独大,但结果如何呢?其实资本主义阵营也是垮掉了。松散了,解体了,不听美国指挥了。世界好像又退回到国家主义时代了,但其实不对,因为主权国家已经遭到削弱,全球纽带已经超越了国家主权。

秦人:那时候毛泽东说“我们的朋友遍天下”,现在布什好像“我们的敌人遍天下”。

楚魂:这是因为美国是所有国家中最强的,所以容易招致怨恨。国家主义时代就是国际无政府时代,但因为美国独大,所以世界还不至于回到二战以前的“多极状态”。中国现在鼓吹国际多元化,其实国际多元化就意味着很可能失控,失控就意味着发生战争,这是非常危险的。我觉得“全球化”的题目比我们前面几章谈论的内容,更有现实意义,因为我们自己就身在其中。对于这个题目下面我们需要比较细致的讨论,比如经济全球化。

 

第八章
资本特性与技术扩散

1、互联网与技术扩散
2、互联网扩展导致社会转型
3、地球再度变成平的了
4、在虚拟的空间里
5、全球企业时代
6、外包现象方兴未艾
7、欧盟与大中华朝贡圈
8、WTO与主权国家怪兽
9、政治要为经济服务
10、领土争夺导致共同毁灭
11、如何避免世界末日
12、取代“大国崛起”的方案


本章讨论了“外包现象”在全球化过程中的杠杆作用:资本不断寻求扩张的特性导致了日益广泛的技术扩散,其结果在全球范围形成了三个中心:美国〔现有技术中心〕、中国〔生产增长中心〕、伊斯兰世界〔人口增长中心〕。三个中心形成漩涡和动荡,加剧了地球危机:资源枯竭、环境破坏、全球污染。对身陷其中的中国来说,何为“取代‘大国崛起’的发展方案”?那就是尽少谋求国家霸权,尽多发展个人素质,使得整个华人世界在全球化的过程中,尽量占有更多的份额。也就是说,全球时代的人应该拒绝亚当斯密的《国富论》〔The Wealth of Nations〕,而开创我们自己的《民富论》。


1、互联网与技术扩散

秦人:这一集我们主要想讨论一下冷战以后全球格局的变化。1989年共产主义阵营开始崩溃,标志着以东西方对抗为特征的冷战和代理人战争的结束,整个世界真正进入了一个统一的资本市场。资本真正成为整个世界的唯一尺度和主宰力量。这时除了贸易和技术的扩张外,出现了两个很重要的特征,极大推动了贸易和技术的全球化过程。第一个就是WTO。WTO的出现,在根本上解决了国与国之间的那种原始的障碍和屏障,使得贸易在很多方面越来越走向专业的发展。这个问题下面我们还可以细细地讨论。第二个就是互联网。技术扩散虽然有许多层次,但是在这个时代最重要的技术扩散其实就是互联网的出现和普及,幷通过互联网进一步加速了技术的扩散。互联网的出现不仅使得技术扩散加快了速度,而且推动了信息的高度流动和即时呈现。这种格局对于我们讨论的小国与大国之间的关系,到底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楚魂:小国与大国从此在一个平面上活动了,金字塔结构被瓦解了。为什么我们要研究“资本特性与技术扩散”?因为资本不断寻求利润的特性,导致了它到全球范围寻找廉价劳动力,结果造成日益广泛的技术扩散。在这个不可逆转的过程中,“互联网与技术扩散”是个史无前例的事件。本来,资本特性与技术扩散是有关系的,因为资本特性就是要寻求利润,而寻求利润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寻求廉价劳动力,而寻求廉价劳动力就导致技术扩散到贫穷地区,但是你发现,这个技术扩散凭借着互联网就变成了如虎添翼。这是以前的时代没有出现过的一个新现象,是最近十几年开始普及的新工具。

秦人:互联网的出现,已经使得技术扩散可以脱离资本张散,变成一种纯粹的知识扩散。对自由的渴望、对信息交流的热衷,成为最大的驱动力,甚至超过了资本本身的“贪婪”这一推动力。以前的技术扩散和资本扩张,无非是通过两个阶段进行的:一个是政府,政府想利用技术输出来扩张政治势力;第二是资本家,受到利润的诱惑去输出技术,甚至用走私的手段来破坏专利,但现在互联网出现,已经把技术扩散变成了一种全民性运动。有形无形之间使得技术扩散完成了量变和质变,同时反过来加剧了资本扩张的速度,因为信息的交流必然会带动更多的资本流动、更多的资本扩散。例如以前人们不知道市场缺乏什么,还需要一些朋友关系来牵线,但是现在不同了,网络可以提供一切线索,网络使得物价也开始平衡了,甚至中国的房价都接近美国了。这简直不可思议,因为中国和美国的工资收入是不成比例的。

楚魂:可以认为互联网不仅加剧技术和资本的扩散,而且多少也改变了资本的特性,因为一般说来资本是集中在少数人手上的,但是互联网作为平民的娱乐,却严重扭曲了资本的这一特性。互联网在“根本没有可能赚到钱的地方,赚到了意想不到的钱”。


2、互联网扩展导致社会转型

秦人:2007年1月在瑞士达沃斯举行的“世界经济论坛年会”的主题,就是“世界力量大转移”。我们看到,在这场声势浩大的力量转移中,新闻媒体的力量随着互联网的扩展而急剧扩张,就连很多独裁政府都不得不进行退缩,中国也不例外。出席这次世界经济论坛年会的人士表示,除了地缘政治领域力量从西方朝东方的横向转移,以及经济商业领域力量从大公司朝消费者的纵向转移外,还有互联网导致的新闻媒体转型,许多传统媒体垮掉了,整个世界变成了一个网络密布的地球村,这方面的力量转移势不可挡。

楚魂:确实,单方面的灌输式的新闻报道已经无法运转了,现在的新闻报道多是双向交流的,读者同时也是作者,作者也不得不成为读者。新闻媒体的这次转型,是在互联网浪潮下被迫进行的,结果新闻媒体不但提高了自己的力量,新闻也冲出了编辑和记者的手掌,变成了真正的大众传播行业。现在,几乎任何人都可以通过互联网向全世界报告情况、发表意见,同时从世界任何地方获取信息、搜索资讯。虽然独裁国家的民众受到了相当限制,但是独裁者也无法把大门完全关死。至少独裁者自己的好奇心会诱使他自己开门看看,这个好奇心是致命的,就像许多神话里描述的那样。独裁者会自惭形秽,然后就会采取行动,最后被毁灭掉。

有位澳大利亚的商人名叫默多克,他投资新闻业发了财,但他也不得不承认,正是在这种前所未有的形势下,就连新闻媒体都不得不受到读者、听众和观众的密切监督。老板们一手遮天的日子快要结束了,政府也不得不更加开放。

秦人:中国的情况也是一样。2006年中国各地发生的很多起民众抗议示威,就是人们通过互联网或手机短信相互通报和联系后组织起来的,最后一些受到抗议的政府机构和企业不得不做出让步。互联网不但增加了媒体和民众的力量,同时也使世界更加透明了。明智的政治家体察民意,就充份利用互联网,根据民意来制定政策,而不要面对互联网进行封锁或推行其他的而倒行逆施,所以我们多维促进互动媒体的新力量,让人们在网上发表意见、建立博客、表达见解。

楚魂:公众认为你们多维对中文网络的发展推动,可能得益于中国政府网络封锁。调查显示,中国政府在推动互联网发展的同时,也对互联网严加控制,包括美国之音在内的国际媒体的网站,多被中国当局封锁。很多有关中国的消息,都传递不到中国去。和中国学者对话,最明显的感觉就是他们因为受到资讯限制,对很多问题的看法是片面的甚至是扭曲的。像美国就比较好一点,连中央情报局的秘密报告到时候都必须公布一些,不论当事人多么烦恼和害怕。我相信,随着中国逐步开放资讯,中国学术界会逐渐形成对于世界的完整看法。


3、地球再度变成平的了

秦人:有本风行世界的畅销书《地球是平的,从积极的方面讲述了全球化这个迅猛发展的事实。“地球是平的”和“地球是圆的”相对应又相补充,说明地球已经缩小为地球村。全球化彻底改变了人类社会的结构。社会结构的上层已不再是金字塔结构,而是变成了一个网状结构。这就是全球资本的大网。其中有大网结,中网结,小网结,有粗网管,中网管,细网管。网结,网管纵横交错,使得资金、货物、人力和信息能快速的流动,而底层则是一个个看似联成一体,实则各自孤立的细胞或土壤板块。

楚魂:所以现在全球政治都向右急转,不论美国还是中国,都是社会日益两极化,贫富严重不均。全球经济造成的这个结构,是一个双层结构:一层是全球资本主义大网,一层是作为芸芸众生的细胞土壤。用左派的话语说,就是全世界资本和资本家已经联合起来了,而全世界劳动者则被彻底分割了。

而面对这种结构,全世界人口和地区都可以分两类:网上的和网下的。从个人角度讲,能不能上网对于能不能发展来说,已经变得至关重要,而个人在网上处于什么样的位置,也至关重要。个人的奋斗不再是像金字塔结构里的“向上爬”,而更像动物世界里那样往资源流动更多更快的网点爬。从地区来讲,越是大的网点,粗的网管,则越富裕,如果连网都没上,那就会落伍、出局。即便上了网,也要时刻奋斗,才能保证不被网络抖掉或拔出,争取不被榨干血汗然后作为垃圾扔掉。虚拟空间因此获得了实体性质。

由于这种“网络虚拟空间的实体化结构”的存在,很多地方的问题可以不再和整体有关,因此“地球村”的说法就有了不同的意义:只有在网上的部分属于这个地球村,不在这个网上的部分则似乎“比月球还远”。很多地方因为和网络的整体运作没有关系被故意的遗忘了,非洲就是这样,中国内地很多地方也是这样。非洲的内战也好,艾滋病也好,只要不波及网络的运转,只要不引起网上居民的普遍良心不安,就可以让其自生自灭。


4、在虚拟的空间里

秦人:对啊。在传统的技术扩张和资本扩张的过程中,政府的、其他的人为障碍还是很多的,但信息革命却在无形中帮助人们越过了这些障碍。现在不少人的办公室,就是一个伺服器和几根电线,其公司全部是在虚拟的空间里。

楚魂:但是这个虚拟的空间其实是实体化了的。有时我就在想,现在全世界不知有多少信息是被闲置的,闲置信息一旦发现或是启用,就会带来巨大的变化。以前只是因为没有人知道这些秘密,所以什么都没有发生,这多少是令人遗憾的;但以后不同了,信息的迅速传播会带来社会变化的加速度,像是二十世纪末的全球股灾、二十一世纪开始形成的全球房地产巨大泡沫,就与互联网的作用密不可分。其结果是全球一起形成一个超巨大的泡沫。

秦人:我们需要讨论两个问题。第一,技术扩散和资本扩张的直接后果,就是资源的加速枯竭,结果造成环境破坏;第二,技术扩散和资本扩张的间接后果,就是造成全球发展的均衡化,这对于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工人阶级来说是相当不利的。全球化带来的外包现象,造成发达国家的高度失业率,因为资本特性就是要追求利润,要去寻求廉价劳动力甚至制造血汗工厂。当然这种外包对于中国和印度这样的“贫困大国”来说,是提高了经济能力和生活水平,但是同时也刺激了发达国家的技术研发、提升了发达国家的技术水平。这是双赢,虽然不是绝对平均的均衡。这种趋势对国家的命运和全球的格局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楚魂:WTO对全球范围的国家改组,发挥了重大意义。具体说,是起到了限制国家主权的作用。

秦人:比如比尔·盖茨,这完全是个全球化过程的产物,如果仅仅靠美国自己的市场和力量,是培养不出这么庞大的一个势力来的。再如Google,也是依赖吸取全球的顾客而获得盈利的。


5、全球企业时代

楚魂:很明显的一个事实就是,不论Google,微软,还是Yahoo,虽然都是美国公司,但又都是很容易受到外国影响甚至控制的。例如他们都配合中国政府对于网络进行控制,这不说明他们背叛美国价值,而是说明它们是全球企业,必须“遵守所在国法律”。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大型连锁店沃尔玛被贴上“反对美国利益”的标签。2007年6月14日,沃尔玛陷入美中庞大贸易赤字争吵的中心,它面对的指控是引进了太多的廉价中国进口产品,使它变得“非美国”。食品业暨零售业联合工会〔United Food Commercial Workers’ Union〕赞助的“唤醒沃尔玛”网站〔WakeUpWalMart.com〕发起一场电视广告运动说,“没有哪个公司象沃尔玛一样,加强了中国却削弱了美国。”唤醒沃尔玛的总裁布兰克〔Paul Blank〕指出,现在到了这样一个时刻:每个美国人都在要求沃尔玛停止“以美国的就业和经济为代价令中国强壮。”沃尔玛每年从中国进口180亿美元的货物,据该公司介绍,一半的货源直接来自中国供应商,而剩下的一半来自大型消费品企业如宝洁公司〔Procter & Gamble〕。180亿美元这个数字,使得沃尔玛成为“比有些国家的进口规模还要大的中国产品进口商”。

秦人:当然,它们的利润都回归美国了,所以美国更强大了,所以我问的第一个问题是,全球化导致富者更富、穷人不穷,你不觉得国家也是如此?富国更富,但穷国也不那么穷了。这对美国意味着,在经济上更加强大的同时,政治上、军事上也更加强大了。这不是我们所说的“小国时代”背道而驰吗?

楚魂:从短期看,全球化似乎强化了大国尤其是美国的地位,但我们要看到,长期来说美国其实也是全球化的受害者。

我们可以思考一下,“外包现象”如何在全球化过程中发挥了“转移财富”的杠杆作用?正因为这样,中国商务部已在酝酿推出鼓励服务外包行业发展的优惠政策,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限制,大力支持服务外包企业做大做强,以承接在中国投资的跨国公司服务外包业务为重点,推动服务外包的发展。要在中国建立十个承接国外服务外包业务的基地、引进一百家转移服务业务的跨国公司、培育一千家承接服务外包业务的企业。幷呼吁有条件的外资企业要抓住这一商机,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积极参与服务外包的发展。


6、外包现象方兴未艾

目前,全球产业外移至中国大陆尚属初级阶段,仅占全球的百分之四,中国外包产业规模远不及印度,甚至比俄国还少。其原因之一,是中国体制本身有问题,迫使企业巴结各级官员,一旦官员变动,一切工作营运又要重新再来。此外,中国外包公司还有自身的弱点:与外国公司的沟通交流存在障碍,而且缺乏大型工程的管理人才。印度的外包工作比中国成功,不少美国公司派人到印度取经,了解外包工程为何在印度兴旺发达。其实道理很简单,外包主要考虑成本。例如美国电讯软件工程师年薪加上各种福利,是中国同类工作的三四倍,而且辞退这些人需要付出的代价太高,而外包却属于合约式,说裁撤便裁撤,无需负责善后事宜。

秦人:印度IT行业其实也面临人才短缺等问题。随着印度经济快速发展,IT业不得不与建筑、电信、金融服务等其他行业争夺人才。此外,班加罗尔等印度IT业发达城市的房地产价格持续上涨,给IT企业建设或扩大基础设施造成困难,一些公司不得不寻找“二级城市”来进行业务扩张。

楚魂:是的,这些情况的变化都和迅速。中国目前从全球化受益,但最后迟早也会受害,因为说到底,所有主权国家最后都将从全球化受害,全球化势必成为主权国家的终结者。

正如你刚才所说的“均衡化”,使得穷国的经济力量也得到提升,分享了强国的经济利益和其他权力。那么均衡的最后结果是什么?就是撤除国家藩篱,全球实现自由流动,大致的水平化就出现了。这使得我想起了一个先例,那就是十九世纪的德国。德国先是在德意志很多封建小国之间撤除关税壁垒,建立关税同盟;后来就通过撤销关税壁垒,为德国的政治统一铺平了道路。

弗里德里希·李斯特〔Freidrich Liszt,1789—1846年〕是古典经济学的怀疑者和批判者,他推动德国在经济上的统一,主张建立“彼此撤销关税壁垒”的关税同盟。1818年普鲁士一国首先废除自己境内的关税。1819年德国商人和制造商联合会成立,导向全德建立南北两个关税同盟,互相免税。1835年开始建立全德统一铁路网,1843年建立了全德关税同盟,德意志诸国之间的贸易壁垒打破,德意志总体经济快速发展。


7、欧盟与大中华朝贡圈

一百年后,欧洲也采取了德国模式进行统一试验,先建立“欧洲经济共同体”,然后走向政治同盟,建立欧洲联盟,简称欧盟。美国一看这个势头不好,于是也在北美建了一个贸易同盟,但是功能比欧盟差远了,因为美国太强,加拿大和墨西哥只是陪衬,但是这个趋势还是给亚洲国家造成了压力,于是东盟十国被迫把政治对立和文化分歧放在一边,模仿欧、美,进行地区结盟,但效果就更差了,因为周围强国环伺,东盟政治上不能自理,经济上仰人鼻息。现在中国、日本、韩国加入进去,发展成为“十加三”,问题更大,但是很明显,这些问题都出在政治、文化方面,在种族上,“十加三”还是一个单元的,是黄种人的单元。如果加上蒙古、吉尔吉斯、西伯利亚等黄种人聚居地,“十加三”变成“十加六”,就更加完整了,就有点像是“大东亚共荣圈”或是“大中华朝贡圈”了。当然,欧盟、北美、东盟这三个圈子和“大东亚共荣圈”或是“大中华朝贡圈”不同,都是在WTO之下的地区性贸易组织,而且任务是推动全球贸易网络的完善,不是殖民地性质的组织。

秦人:欧盟的形成时间最早,至今还在不断地完善之中,所以比较成熟。相反,北美贸易协定基本上是个空架子;东盟不论加上几个,要走向欧盟式的统一,在可见的未来毫无可能,“上海六国”组织也是如此。这主要基于一些政治家的野心和区域霸权方面的考虑,多少有些超现实主义。其现实功能无非还是为了增强自己的国家主权,而不是像欧盟那样基于削弱国家主权。其实,基于政治家的野心和区域霸权方面的考虑,做法是徒劳的。第一,小鬼难缠:小鬼与小鬼之间矛盾很多,有些东西需要由君子之交来解决的。这就有点像是地球,近看凹凸不平,有山有水;远看就是一个圆球。什么意思呢?全球化的过程中,如果把游戏玩得越大,其中的矛盾冲突就越小,在整合过程中还可以降低原来的矛盾冲突,何况现在的经济扩张本身就是以全球化为特征的,它幷不一定是区域性的,幷不一定是国际概念的,所以经常的最佳利益点,是在区域之外找到的。如果更好地走向全球化的组合,只有玩一个更大的游戏,要超越小政客游戏,不再为选票所束缚。


8、WTO与主权国家怪兽

楚魂:有两个问题值得考虑:第一,在WTO的体制下,各国互相之间的发展到底能不能得到有效的均衡?第二,即使这种有效均衡实现了,它对地球环境的破坏到底是可以缩小呢,还是会变得更加失去控制?这都是有争议的问题。

秦人:我认为,在WTO之下,强权和弱国之间的关系会达到一个更合理的状态,因为大家都在进行贸易,俗话说“什么会产生矛盾和战争?骨气。什么会产生伤心和内耗?意气。”

楚魂:人要活得好,就不能有骨气?

秦人:我当然很赞赏骨气和意气,但是“和气”会降低矛盾和冲突,和气是什么?

楚魂:和气就是生意,就是贸易,和气生财。

秦人:贸易的发展会使意识形态的意气之争急剧下降。例如中国现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就大大软化了政治的压迫力。

楚魂:所以黄色娘子军取代了红色娘子军,红色娘子军讲骨气,好像男人婆;黄色娘子军讲和气,见人三分笑。

秦人:贸易也会带来冲突的,但贸易冲突容易妥协,而且更符合人民利益和经济实惠,而政治冲突只是满足了少数人的需要,对多数人没有好处,老百姓最终都是受害者。贸易关系还可以使得大国与小国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彼此之间都是互相依存的关系,所以我对你提出一个挑战,就是“大国”“小国”的区别在经济活动中,已经没有那么大意义了。

楚魂:对啊,在经济意义上,大国小国的区别就像美国国内的大州小州,面积和人口可以相差几十倍,但是其中老百姓的生活水平却相差不到一倍,因为差距再大一点,就会发生人口流动,来均衡其间的差距了,但这是全球政府建立以后的事情,不是现在。现在还是主权国家的时代,没有实现人员的自由流动和和资源的合理分配,主权国家这群怪兽还在继续隔离人类的智慧、继续吞吃人类的精华。


9、政治要为经济服务

秦人:在WTO体制下,主权国家在经济发展下会继续软化,经济不再为政治服务,反过来政治要为经济服务。政客们不再控制经济。

楚魂:这很接近马克思主义,但是却违背主权国家的贪婪本性,因为这忽视了“政治也是一门生意,是利润超高的经济活动,不仅巧取,而且豪夺”。怎么说呢?“政治”其实就是“重新分配经济”,是“二次经济活动”:就像上层建筑幷不从属于经济基础,而是决定经济如何改变;人的大脑幷不从属于人的肠胃,而是决定肠胃可以吃进什么。

秦人:政客幷不能改变经济现实,口号再好也是没用。

楚魂:但是经济法案却可以操纵经济发展。你刚才讲的两个概念很有意思,一个是意气,一个是和气,这两个气质之间的冲突与制衡影响了人类历史至深至远。这种角力有点像孟子所说的“义利”之争,意气相当于义,和气相当于利。为什么这么说呢,我想人都是自我中心的、愿意表现自己的,当他愿意与对方打成一片、和解、和气的时候,都是有利可图的时候,不论官司还是战争,和解、和谈甚至投降,都是为了有利可图。即使无条件投降,也还是可以保留性命,所以号称不怕死的日本人和德国人,最后不还是乖乖投降?因为还是怕死,和气终于战胜了意气。士兵不怕死没有用,天皇怕死,所以下令统统投降。可见,遵循“好死不如赖活着”的,幷不仅仅是中国人,所以你强调和气与利决定历史,是对的,但意气与义对历史的贡献,也不可小视。

秦人:现在中东的问题相扰不安,主要还是意气和意识形态作梗。

楚魂:除了中东,现在国家竞争很少通过军事手段,经常运用金融战争甚至网络战争的方式进行。日本以前占领台湾、朝鲜,入侵中国,进攻东南亚,失败以后发现,还不如现在什么也不占领来得轻松。只是日本的功课没有学好,结果1980年代金融扩张过度,1990年代在金融领域吃了败仗,至今没有翻身。现在全球社会只有一个地方,就是伊斯兰世界还停留在军事斗争的原始阶段。这不是一个中东问题,而是全球问题,最有名的是苏丹的达富尔地区。

达富尔地区位于苏丹西部,与乍得接壤,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五分之一。这里地势高、降雨多,蕴藏石油等自然资源,约有80个部族生活在达富尔地区,信奉伊斯兰教的阿拉伯居民与信奉基督教和原始宗教的黑人居民经常发生武装冲突。2003年2月,由达富尔地区黑人居民组成的“苏丹解放军”和“正义与公平运动”两支武装以政府未能保护他们免遭阿拉伯民兵袭击为由,展开反政府的武装活动,要求实行地区自治。武装冲突造成大量人员伤亡,100多万人流离失所。


10、领土争夺导致共同毁灭

联合国安理会于2004年7月和9月先后通过第1556号决议和第1564号两项决议,以改善该地区的安全局势。2004年7月和2005年5月,联合国秘书长安南两次前往达富尔地区,以推动和平进程。2004年4月8日,在非盟调解下,苏丹政府与反政府武装“苏丹解放军”和“正义与公平运动”在乍得首都恩贾梅纳达成停火协议,但协议幷未得到执行。

至于阿以冲突,和达富尔问题类似,其核心是领土问题,这是二十世纪上半叶的争夺模式,现在看起来有些落伍了,但正是这种落伍把不那么落伍的各个大国都卷入了。世界各国包括美国的相当财富都是犹太人的,远远超过以色列的价值,但是犹太人还是要土地,要从阿拉伯人那里抠,这一抠就出了问题,把中东变成世界暴力的主要策源地。

秦人:阿以冲突虽然后果严重、影响恶劣,但是它幷不在人类历史发展的主轴上,只是一个区域性冲突。

楚魂:因此我们说阿以冲突是一个滞后现象,是落伍的尾声,而不是序幕。俄国总统普京最近在纪念二战结束六十二周年的时候,警告说不要改变国家版图。其实不是别国,正是俄罗斯自己首先改变国家版图、从苏联“独立”出来的。可见普京的观念幷不前卫,这是一个相当落伍的人物,所以俄国人对欧盟的诞生和发展,过度担心,因为欧盟的建立,就是在改变国家版图。

秦人:从“资本特性与技术扩散”这个角度,如何看待全球现状?

楚魂:简单说,美国作为现有技术中心、中国作为生产增长中心、伊斯兰世界以及和伊斯兰世界互动最为激烈的印度作为人口增长中心,其结果在全球范围形成了三个关系复杂的中心。它们之间的互相关系如何,决定了全球下一步动向,但无论如何,三个中心形成漩涡和动荡,加剧了地球危机,加剧了资源枯竭、环境破坏、全球污染。

资本特性造成技术扩散,技术扩散造成全球化过程,结果却加剧了地球环境的危机,为什么?答案是:在主权国家竞相掠夺资源的旋涡里,“落后就会挨打”;但是人人争先恐后的结果,就是整个世界的“过热”甚至走向共同毁灭。地球暖化不是孤立的,是现代文明走向灭亡的前兆。


11、如何避免世界末日

全球各地出现了气候异常、环境恶化的异象,隐伏着经济与社会的崩坏。2006年和2007年之间的这个冬天,其诡谲反常的程度,让全球都为之惴惴难安。由于“暖冬”,挪威的峡湾首次无冰,北极熊则因天暖活活落入水中淹死,北方许多候鸟也都忘了南飞。过去的冬天,阿尔卑斯山冰雪皑皑,这次却是和风习习、野花盛开。季节异常使得挪威、瑞典、荷兰、美国都出现严重的飓风,美国数州进入紧急状态。这种趋势如果长久持续,则未来的北欧将成蔚蓝海岸,南欧则将炎热酷旱。

现在,中国、印度等国平均每人每年耗用原油不到一点五桶,而美国人则每人每年耗用原油逾四十桶。由于当今国际石油秩序主要由美欧依靠其财力和军力所控制,中、印等国为了后续发展所需的能源,必须格外辛苦地绕过原有的石油秩序,寻求自己的来源。中、印等国近年极力争取西非、中亚、拉美、波斯湾及俄国原油,但谁都清楚,中印一味仿效美欧的成长模式,会让全球污染问题更趋严重。

秦人:中国印度这种人口大国的发展或兴起,都是艰巨无比的工程。如果中印都学美国模式,那对自己是灾难,对人类也是浩劫。中国央视播出《大国崛起》纪录片,《中国青年报》就此主题进行民调,却发现多数国人都不认为中国已是大国,四成七的人也认为中国“尚未崛起”,中国无论在政经军事或文化或国民素质上,仍距大国遥远。

楚魂:正如你所说,全球化过程受到网络的很大推动。可是这个网络又偏偏是没有中心的、网状的、很容易失去控制的。这样就使得全球化的未来变得十分不确定,很容易随波逐流。全球化的致命弱点就在这里,除非经济的全球化能够走向政治的全球政府,否则灾难只会越演越烈!这是其一。其二,对于中国来说,是不是可以考虑一个取代“大国崛起”的方案呢?那就是尽少去谋求已经落伍的国家主义霸权,而尽多发展方兴未艾的个人素质,使内地的农民、边区的部落都得到成长的机会。这样的中国,不是作为一个庞大的军事机器使别国觉得威胁,而是作为一个创新的文明社会使别人产生敬佩。这样就可以使每一个单独的中国人,都能站在西方人面前毫不逊色,就像纽约的华裔学生站在白人同学面前一样。


12、取代“大国崛起”的方案

秦人:对身陷全球化旋涡的中国来说,取代“大国崛起”的对策方案是什么?

楚魂:尽少谋求国家霸权,尽多发展个人素质,使得整个华人世界在全球化的过程中尽量占有更多的份额。也就是说,全球时代的人应该拒绝亚当斯密的《国富论》〔The Wealth of Nations〕,而开创华人世界的《民富论》。开创的《民富论》时代。华人的力量不再局限于任何地区政权,如大陆、台湾、香港、新加坡、美国和其他地区,而是弥漫在整个世界的各个角落。

资本特性与技术扩散还带来观念上的变化,比如说人权,是不是应该在全球化过程中扮演一个更加重要的角色?类似问题我们可以留到下一章讨论。

 

第九章
人权如何征服主权

1、“泡沫”与“愤青”
2、“主权”与“王权”
3、世界潮流还会逆转
4、文明其实很脆弱
5、公民权不等于人权
6、贸易可以促进人权
7、红色高棉与打狗运动
8、“中共”和“苏联”
9、中国的关键演变在2019年
10、孟子诠释的人权高于主权
11、“人是全球动物”


本章指出,平面化的全球时代,是个人争胜而非国家崛起的时代,“大国蚁民”的红色中国传统,正在受到日益强烈的质疑和挑战。本来,民主政治幷非奢侈的摆设,而是互相竞争的列国环境的产物,是各个主权国家为了对外争胜,而实行的内部妥协。民主权力和民主程序,是一个社会进行充分的内部动员所需要的。从这一角度看,“人权高于主权”,自然也是民主内政的外化,是一种国家对外进行征服的高级战略。例如。古代中国就有一个著名的“人权高于主权”的范本。苏联的瓦解既不是戈尔巴乔夫的个人功绩,也不是戈尔巴乔夫的个人失误,而是一种戏剧性的历史反作用力:遭受俄国殖民统治的西伯利亚,终于对欧洲殖民扩张进行了初步的反弹。


1、“泡沫”与“愤青”

秦人:网络的出现使民众成为信息传播中的主宰者。在这个过程中间,我们发现了一个词,叫做“泡沫”。我们在中国的网站上所看到的最大泡沫就是所谓“愤青”。在日益全球化的世界上,民族主义的情绪在一些国家中滋长起来,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峰,比如对美国的批评,对西方世界的批评,是1980年代的中国知识分子很难想象的,但实际上我认为这是泡沫。在很大程度上这是假像,因为网络的匿名性质,使得网络言论成为一个廉价的宣泄渠道,帮助有些人获得心理安慰和心理平衡,但是互联网的主要功能显然不是这个。互联网的主要功能是使得信息的交流越来越均衡,信息不再掌握在某些权势集团和精英分子手中,甚至也不掌握在某些国家手中。虽然我们知道某些国家正在进行信息的屏障和过滤,但整体来讲,信息扩散的程度是前所未有的。信息扩散的直接后果,表面看是民族主义得到了强化,实际是人权价值观得到更加普遍地认同。我仔细看了中国网站,真正使人感动的事情倒是一些弱势团体得到了帮助。一些遇到很大困难的人通过网络得到了爱心,这比民族主义的愤青情绪,在网络上更为普遍。也就是说,随着资本的扩张,人权价值观也普及了。

楚魂:我把这种愤青民族主义叫做“伪民族主义”,因为他们只敢反美,不敢反苏。不知你是否记得1990年代那本哄动一时的《中国可以说不——冷战后时代的政治与情感抉择》?这本政治评论著作是在 1996年由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出版。《中国可以说不》虽以排外著称,但奇怪的是,它却是师法日本右翼的著作《日本可以说不》!其作者也幷不讳言这一点,反而时时处处拿自己和他们的日本右翼前辈“媲美”。至于你看到的中国网站上的爱心,他们是匿名的还是署名的?

秦人:有匿名的也有署名的。这种现象使我很感动,这种概念甚至上升到了中国政府那里。中国政府一开始的时候是拒绝人权的,认为人权是西方的虚伪的东西;但后来发现人权可以用来进行交易,我放人,你给钱,皆大欢喜;最后则可以与西方国家坐下来讨论人权问题,甚至承认中国人权状况幷不好,需要改进。


2、“主权”与“王权”

楚魂:这就是“随着资本的扩张,人权价值观也普及了”?“资产阶级的糖衣炮弹把无产阶级的革命斗志瓦解了”?难怪有人不喜欢大众时代,认识到这是庸才统治的时代。动物界是强者有更多的食物和异性,人类社会全部平均化,称之为公平与人权。人权是弱者互助之论,关键是技术的普及加强了弱者的地位;而且导致异种混杂、文明退化,甚至同性都可以结婚。表面上悖谬之极,实际上正好降低了出生率,加快实现其种族的弱化和灭亡。有人说“同性恋是一项人权,因为动物想不出这种花样……”;其实有些动物也会同性恋,如老鼠和大猩猩;尽管“同性婚姻”显然是动物望尘莫及的。

从更高的角度考虑,现代不是英雄时代而是消费时代。英雄不得志,也是社会的福气──为了社会的福气,让英雄们牺牲自己吧,而且我们知道,随着多国时代的过去,强者会再度抬头。例如现在各国正在发生的“右翼革命”〔包括中国形式和美国形式〕,就是前兆。美国采取“先发制人”的战略,改变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对外用兵的原则,表明美国已经把打击国际恐怖主义及其庇护者,作为美国国家安全战略的中心,因为国际恐怖活动既然是超越国界的,打击它,也就不得受到主权的限制。如此看来,以前“华沙条约组织”干预内部成员的“有限主权论”,和九十年代的“人权高于主权论”,是一脉相承的,尽管在两个阵营之间交替使用。这以后有可能将确立为新的国际游戏规则,延伸到国际反恐战争以后的“基本秩序”之中。

秦人:对了。原先打压人权的最为冠冕堂皇的武器就是“主权”。如果受到文明世界的干涉,有些野蛮国家就会说:“这是我们的主权问题,绝对不容干涉。”多么义正辞严。

楚魂:“主权”是从“王权”演化来的,“主”在“王”上还要加一点。在西方语言中,主权〔Sovereignty〕和元首〔Sovereign〕同一个词根,而且主权自古以来就与君权合一。古代称王者为“主公”,满清叫皇帝为“主子”,现代独裁者也喜欢属下叫他“主席”,好像回到了曹操的军阀时代,如毛泽东在“秦皇岛”怀古,自比古代军阀,说“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3、世界潮流还会逆转

秦人:在这个“随着资本的扩张,人权价值观也普及了”的过程里,人的主体地位会上升,国家的主体地位会下降。人民热爱国家就像热爱父母与家庭一样,但这个逻辑幷不等于父母可以虐待自己的子女,更不等于因为虐待者是自己的父母,反抗就是错的。在现代观念看来,主权高于人权的传统,其实是野蛮落后的。根据这个判断,你是否认为反其道而行之的人权高于主权的观念,会对全球化产生决定性影响?

楚魂:表面上看,会产生很大影响,但这种影响幷非不可逆转的。根据我对历史的观察,人权概念是各个主权国家在进行争霸的过程中,对人民示好造成的;也就是说人权和民主类似,都是统治阶级为了讨好人民、团结内部、对外扩张而运用的一种内部动员的手段。这样一步步下来,国家性质就变成“人民主权论”的了,其结果就是人权和民主变成社会结构的一部分,但即使如此,人权和民主也幷非不可逆转的。例如,一旦国际性的乃至全球性的统一强权真正建立起来的话,在这个强权内部其人权会再度受到践踏。这个有例可循的。在春秋战国的时候,那时人权状况相对较好,可以直接批评君主而不会发生人身安全问题。秦汉统一以后,人权急转直下地恶化了。这是中国。在更加开放的地中海地区也是大同小异。希腊城邦时代人权比较好,到罗马统一前后,人权状况持续恶化,广大人民群众成为无用的废物,遭到排挤。这种倒行逆施直接导致基督教的兴起,因为基督教是特别维护人权的,尤其注意保护弱者,强调怜悯与爱心,超过重视自己。如此美丽的福音,其实是被不断恶化的人权状况给挤压出来的。

美国的谚语“不自由毋宁死”〔Give me liberty or give me death〕,在中国被“好死不如赖活着”、“人权就是生存权”所取代:民主自由在欧美好像牛奶面包一样是必需品;而在中国却被看作奢侈品。既然是奢侈品,也就可有可无了:这也是自由民主不能在中国扎根的深层原因。在赖活的人看来,英雄和奴隶在传宗接代上殊无二致,而在奴隶主义统治下,奴隶得以传种的机会可能是更多而不是更少。影响二十世纪中国最为深远的革命英雄邹容〔1885─1905年〕,得年仅二十岁,且无后代;但他却是“少年中国”的象征,至今鼓舞人们向前。而两度背叛的袁世凯〔1859─1916年〕却成了伟大的领袖,幷产下二三十个儿女。至于寻常的贩夫走卒,生个五六七八,也不在少数。中国社会的“逆向淘汰”机制,在此一目了然:有时其种越劣其生越多。最有意思的事,袁世凯死的时候五十七岁,而毛泽东〔1893─1976年〕正好五十七岁〔1950年〕入住袁世凯留下的中南海,幷一步步实现了袁世凯梦寐以求但最终没有得逞的帝王梦。这是因为,毛泽东的出身更加低:袁好歹还生于河南项城的一个官宦家族,毛则生于湖南偏僻的山村韶山的小富农高利贷者的家庭;通过不择手段的个人奋斗,毛这个小富农和高利贷者的儿子,终于当上了中国最大的地主,是个人成功的极端典范,所以迄今为止依然得到“望子成龙”的汉人传统的钦佩,也就是毫不奇怪的了。从这个角度去理解毛的“土改”、“土地国有化”,可以发现毛的“阶级本性”就是要成为超级地主。毛的这个“孝心”,说到底当然要比“自由民主”,更加符合中国下层社会的固有道德,所以毛在中国的下层社会迄今还很有号召力。


4、文明其实很脆弱

秦人:你这是从历史来看,从现实是否也可以这样看?

楚魂:历史之所以是现实的镜子,是因为人性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变。仅仅文化改变了,教养改变了,不能保证人权的持续进步。例如十二世纪的蒙古侵略就是横扫古代文明的前无古人的野蛮征服;而我们亲眼看到的“文革”与“六四”,也表明现代文明同样是极其脆弱的。

不仅中国如此,美国也可能这样。现在有迹象表明,华尔街正在丧失全球金融中心的地位,成为死胡同,因为越来越多的外国上市公司开始撤出,理由是得不偿失。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即使美国的股民也不一定在华尔街进行股票交易,他们也在巴黎、伦敦或苏黎士买卖股票。随着资本市场的全球一体化,公司的股票在哪里上市显得越来越不重要,而且美国股票市场监理会的做法使外国企业更容易下定“撤离纽约股市”的决心。它们发现,他们所缴纳的上市费用,甚至高出他们所能获得的利益。

可以设想,如果这一趋势继续发展,纽约的治安都会恶化。1990年代初期,纽约的治安就很败坏,后来的经济繁荣才使得治安有所好转。这是因为人性没有根本改变,治安指数是依据繁荣指数,来升升降降的。社会无法持续进步,不仅中国文明很脆弱,美国的文明其实也是脆弱的。一个死亡不到三千人的9.11事件,就改变了美国。随后的反恐措施使许多外国商人觉得自己在纽约不受欢迎。美国发觉股票投资者不再不管三七二十一地往美国跑了,美国必须花费精力来争取投资者。

秦人:谈到历史,人们喜欢说“以史为鉴”,我认为这句话只说了一半,历史可以为鉴也可以不为鉴,因为所有的社会条件都产生根本性的变化,在全球化之下,人与人的关系产生根本的变化,人是可以脱离主权而生存的,因为贸易的流动和信息的流动,降低了国际交流的障碍,必然导致自由化的产生;而人的流动的自由化,就会使人必然走向那些尊重人权的国家、比较现代化的国家。美国为什么会强大起来?因为美国是对本国人权最为尊重的国家之一,美国建立了一个好的制度,使得全世界最好的人才都流向美国。


5、公民权不等于人权

楚魂:这是因为,美国政府是由公民选举的,而没有公民权的外国人在美国的处境就没有那么好。美国社会所尊重的首先是政治权利,而不是人权,所以对待外国恐怖分子也不如对待本国罪犯那么人道,为了绕过美国禁止酷刑的法律,还需要到外国设立特种监狱。当然,这比较那些连公民权都不尊重的国家,无疑进步了两三百年,是个非凡的成就。

这幷不奇怪,因为义务与权利是一组相关的观念。尽管在家庭关系中,往往是权利先于义务;而在社会关系上,则是义务先于权利。也就是说,在社会活动中,人们必须先行付出〔义务〕,然后才成为可能获得〔权利〕。正因为除了在家庭里给予的以外,世界上本没有天生的权利,所以人们大都怀念童年时代的无偿获得。乌托邦主义如卢梭等人提供一些理论和诺言,挺能蛊惑人心的,如“天赋人权”等,但“天赋人权”其实幷不存在,而卢梭杜撰“天赋人权”,主要因为他自己是个被父亲抛弃的孤儿,他后来同样抛弃了自己的五个孩子卢梭和他的孩子,不仅没有天赋人权,连家庭温暖都没有,这就是“天赋人权”说的可悲之处。正因为任何权利都是对义务的报酬,而不是天赋的;所以现今世界上人权状态最好的一堆国家中,也没有一个能够平等对待其他国家的公民。“护照决定个人身份”这一事实表明,任何权利都像是商品,必须预先付款才能获得,哪怕信用卡也是需要先有“信用额度”而后才能使用的,因此,权利大者其义务与责任也大,其付出之代价亦愈大,否则,此权利即为篡夺来的“革命权利”。

秦人:这里不仅是选票问题,还有一个效忠问题。宣誓效忠使得公民成为国家的一部分。外国人就不一样了,没有效忠问题;没有义务,也就没有权利。

楚魂:效忠不是单方面的,忠诚也是彼此的。由于人身依附关系而产生的效忠,是奴隶道德,不是自由民的道德;而遵守双方同意的契约才是自由民的道德。自由民的效忠是以其信仰为基础的。如果仅仅因为国籍的变更,才在道德上作出相应变更,以符合新的国家认同和民族认同,这等于是放弃自由民的道德,而去遵循奴隶道德。在自由民看来,个人效忠国家,国家也要效忠于个人;如果国家破坏了契约,不再效忠于我,我就可以反抗国家的奴役,所以人民有武装起义以推翻政府的非法压迫的权利。美国法律因此准许人民持枪,任何政府也无权取消人民武装的权利。私人枪支确实可以促进个人平等,减少人欺侮人的现象。在美国很少看到强壮的人殴打弱小的人,因为经常被欺负的学生容易上演“校园杀手”的惨剧。


6、贸易可以促进人权

秦人:你认为现代民主国家的人权仍有可能倒退?而我则认为随着贸易交流的进展,人权观念会上升为主体观念,主权观念会降低,其逻辑结果就是国际冲突也会降低。

楚魂:我觉得这有点接近马克思主义的“人性可变论”,前途光明论,好像随着社会环境的改变,人性就能够变好或变坏,所以随着社会的发展、历史的进步,最后可以实现一种理想的社会状态。可是这种观点忽视了两个天然局限:第一是人性的局限,因为人性几万年以来都没有大的改变,变的只是人的教养与行为,而那仅仅是人性对环境的适应形式;第二是资源的局限,俗话说欲壑难填,人欲没有止境,不仅仅是当官的或大财主的欲望没有止境,就是叫花子的欲望也没有止境,产生许多乞讨专业户来。有个《金鱼和渔夫的故事》讲的就是下层劳动人民的贪婪。不仅贪官污吏具有贪婪的人性,底层人民也具有同样的人性,而且,由于人性的代偿作用,底层上来的暴发户反而格外贪心,所以迟到的无产阶级专政就比早来的资产阶级专政,更加贪心和残酷,具有更加强烈的“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剥削本质”。

秦人:你忽视了在一定的环境下,人权所受到的尊重,出于环境的不同。例如在美国的中国人和在中国的中国人,我们假设他们的人性是一样的,但是他们所张显出来的人权所受到的尊重和人权的意识,却完全不同。为什么完全不同呢?因为美国和中国的社会环境不同,价值观点不同。短暂的恶化和逆流,不过是过渡现象,不会持久的。美国这么尊重人权的国家在九一一事件之后,人权也出现了很多问题,但不能否认美国还是维护人权方面的主要力量。

楚魂:你看“九一一事件”死亡不到三千人,这么大的事情在二十世纪的中国几乎年年发生,南京大屠杀几十天就死了三十多万,是九一一恐怖袭击的一百多倍,而且除此之外日军还从杭州湾一路杀到南京。从共产主义革命到现在的矿难和黑窑矿主,杀戮的悲剧虽然没有南京事件那么典型,其实也是罄竹难书。如此恶劣的生存环境,当然把基本人权完全破坏殆尽。至于美国,我们要看到它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起源于欧洲殖民社会,是欧洲殖民地中发展得比较好的一块。正因他活得比较好,较少受到虐待,所以人权表现好,也较少虐待人。


7、红色高棉与打狗运动

1970年代在柬埔寨,红色高棉推行种族灭绝和阶级灭绝,华侨逃难无门,得不到中国大使馆的协助撤离,却看到美国人能够带上自己的宠物乘坐飞机离开革命的地狱,所以竖起标语说:“宁做美国狗,不做中国人。”真是沉痛而绝望。确实,美国的狗都不如中国的狗攻击性强,为什么呢?因为中国的狗一直被虐待,动不动人民政府就发起一个打狗运动予以灭绝。台湾的稍好一些,但本质上差不多:台湾的居民男女老少加起来不过两千多万口,却有三十多万条流狼狗,平均十几个家庭就弃养一只还活着的流浪狗,而考虑到幷不是所有台湾家庭都养过狗,所以曾经养过狗的台湾家庭不到十几个就弃养过不止一条狗,包括那些已经被虐杀的流浪狗。这冰山后面有多少伤心的故事?至于中国大陆有多少弃养狗?连统计都没有。狗的命运这么悲惨,所以狗也就变得穷凶极恶,号称“狗仗人势”,专门喜欢攻击比它更弱的人。中国人的攻击性也比美国人强,喜欢打架、骂人,网络上的恶意也是非常明显的,有些到了挖空心思的病态地步。为什么?因为这些人从小就受到虐待,很多是家庭暴力和社会暴力的受害者,所以充满仇恨心理,渴望报复,在他们眼里世界上没有什么无辜者。他们思考别人,总是像鲁迅说的那样,“不惮以最坏的方式想象别人。”

秦人:你讲的这个状况我不反对,因为一点点资源对于人的争夺当然有一定的逻辑关系,但是我讲的不是这个,我讲的是在全球化过程中间,人权作为一个普世的价值观,正在得到越来越多的人们的认同。

楚魂:正是这个“越来越多”而且“还会更好”,受到了质疑。你这个判断正如预测中国会“越来越好”一样,是基于一个经济高速发展的前提下说话的,因为现在全球的经济都在越来越热,所以人的表现看起来越来越好,人权状况也似乎越来越好,但是不要忘了,这个经济过热是有瓶颈限制的。随着人口增加、资源虚耗,温室效应浮现,阴影越来越大,有一天生存环境恶化,全球人类的表现都可能“中国化”,人权状况也就会随之恶化,甚至像山西、河南那样,出现“煤矿奴隶制度”。所谓衣食足而知廉耻,华人的行为之所以投机性特别强,是因为几百年来中国陷入亡国状态,人们的衣食普遍不足,几十年前甚至饿死过几千万人。展望未来的全球,也不能绝对排除人吃人的时代重新来临,如果粮食不够的话。


8、“中共”和“苏联”

秦人:好的。有几个问题可以讨论一下。在苏联瓦解的过程中,其人权和主权的关系是什么?在中共“经济改革但不政治改革”的模式下,其人权和主权的关系又是什么?二者有无可以比较之处?

楚魂:我觉得中共和苏联的命运之所以不同,不是基于意识形态和政治理论的差别,也不是基于经济改革和政治改革谁先谁后的次序问题。中共和苏联的命运之所以不同,是民族关系的差别造成的。也就是说,俄罗斯人在苏联人口中的比例日益下降,几乎不到一半了,所以帝国维持不住了,而大部分东欧国家的民主化幷没有造成国家分裂,德国甚至还通过民主化走向了民族统一。俄罗斯民族几百年来殖民扩张过度,从一个小小公国发展成为世界上版图最大的帝国,结果俄国人民再也承受不了这个压力。俄罗斯男人的寿命现在很短,为什么?酗酒、吸毒、艾滋病、大量意外事故……这些都是表面现象。其实质是俄罗斯民族的心理崩溃,结果俄罗斯人的人力资源不够,少数民族也要独立。相反,中国不是这样。汉人不是从小民族扩张出来的,而是很多民族混杂出来的。几百年来汉人又是苦大仇深的被压迫的亡国奴,所以汉人的原始生命力是被压抑住的,而不是消耗过度如俄国人。再加上汉人总数占中国人口的百分之九十以上,所以要中国崩溃是很难的。民主化以后的中国也很难像苏联那样解体的。

秦人:中国少数民族占有的区域超过了汉人,大概达到了百分之六十。这不会导致民族独立运动的兴起?

楚魂:但是现在的民族自治区域,如新疆、西藏、内蒙、宁夏、广西等,其内部汉人的比例已经不小了,许多地方已经超过了一半。如新疆一共1963.11万人口,其中维吾尔人口897.67万,汉人人口780.25万;内蒙人口2300多万,蒙古人只占14%,汉人占84%;宁夏人口595万人,汉族人口为381万人,占64.02%;回族人口为210万人,占35.31%。广西汉人为2861万人,占61.46%,壮族人反而只有1518万人,虽然壮族的人数是少数民族中的第一,但汉化程度也是最高的。满族和回族也是如此,分布广、人数多,但汉化程度高,基本没有母语了。中国全部少数民族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语言的约有4764.5万人,占少数民族总人口的71.8%。当然,这些数据都是中国官方提供的,不一定准确,但无论如何,再过几十年,如果民族区域的汉化程度再深一点,汉人在民族区域成为更大多数的多数民族,那么民族区域的“自治”很可能就名存实亡了。

汉人和俄罗斯人不一样,不是起源于区域性国家,而是起源于世界帝国,类似于阿拉伯人和印度人,是很多民族杂凑在一起的、混合性的“民族”。这也造成汉人对异族人的包容性要比俄罗斯人强得多。说汉语的,写汉字的,就变成汉人了,就像满人也变成汉人了,回民也没有自己的民族语言。没有民族语言的算什么民族呢?所以要中国像苏联那样瓦解是不太现实的。俄罗斯人排他性很强,光头党横行霸道,导致其他民族的反抗;因为俄罗斯人是军事性扩张的民族,一旦停止军事扩张就会瓦解,但是汉人不会,汉人文治强于武功,习惯于逆来顺受,在亡国时代都可以通过逃难来“扩张”。汉人又是一个腐蚀性很强的“民族”,很多民族和汉人在一起就被融合了或叫腐化了,结果就都“混”在一起了,所以许多汉人很喜欢用“混”这个字,来说自己的生存境况。

现在舆论把苏联的解体归咎于戈尔巴乔夫,其实导致苏联解体的是叶利钦和他的继承人普京这帮人。普京现在企图扮演俄罗斯的捍卫者,真是可笑,因为正是他们首先宣布俄罗斯从苏联分裂出来的,然后其他加盟共和国才敢于效法。按照俄国人自己开辟的这条独立路线走下去,俄罗斯联邦本身还应该继续按照民族区域,分裂为不同的主权国家。对照看一下中国,就应该理解:如果汉人自己不分裂,少数民族是没有机会独立的。


9、中国的关键演变在2019年

秦人:最后我们花点时间总结一下人权问题。

楚魂:平面化的全球时代是个人争胜而非国家崛起的时代,中国传统的“大国蚁民”、国富民穷的政策,正在受到日益强烈的质疑和挑战。本来,民主政治幷非奢侈的摆设,而是社会动员的需要;互相竞争的列国环境下,各个主权国家为了对外争胜而实行内部妥协。中国之所以没有走上东欧和苏联的道路,不完全是领导人的选择不同,而主要是因为时间还不到。类似八九民运的事件,匈牙利和波兰在1956年、捷克斯洛伐克在1968年,都发生过了,所以八九民运之后二十年到三十年间,民主化在中国还是可能实现的。再说苏联也是成立七十多年后,在第四代领导人身上才开始民主化的,这里有个生物性的“代沟”存在,跨越代沟需要时间,而中共建国七十年是2019年,按照苏联的先例,我认为关键性的演变将在2019年那时开始完成。

僭主国家的民主化是必然的,僭主国家的瓦解则是偶然的。苏联各族人民的解放,既不是戈尔巴乔夫的个人功绩,也不是戈尔巴乔夫的个人失误,而是一种历史的反作用力:是遭受俄国殖民统治的各族人民的解放。我认为,原先沙俄打着“保卫东正教”的“拜占庭帝国的继承人”的旗号,走私推行俄罗斯民族的殖民扩张,但是在沙俄解体后,这个统治的合法性已经不存在了,所以为了控制这片土地,就制造了一个“苏联”的共产主义神话,来苟延残喘俄罗斯帝国的遗产,但斯大林的黑暗时代一经曝光,这个新沙皇的帝国就摇摇欲坠、必垮无疑了。

回过头来看“人权高于主权”〔Human right above sovereign〕,不但是民主国家的内政外延,也是一种对外征服的心理战略。古代中国也有一个类似“人权高于主权”的范本,值得讲一讲。

黄河下游有个部落叫商,传说商的祖先是契〔音xiè〕。在尧舜时期,契和禹一起治理大洪水。相传夏王统治了四百多年,到了公元前十六世纪,末代夏王桀是暴君,商的首领成汤决心灭夏。他的战略就是“人权高于主权”,其步骤如下推行:

成汤首先派人质问相邻部落的首领葛伯,为何不按时祭祀?葛伯回答:“我们穷,没有牲口作祭品。” 汤送了一批牛羊给葛伯作祭品。葛伯把牛羊杀掉吃了,仍不祭祀。汤又派人去责问,葛伯说:“我没有粮食,拿什么来祭祀?”汤又派人帮葛伯耕田,还派人送酒送饭,在半路上,葛伯把酒饭抢走,还杀了一个送饭的小孩。葛伯这样做,激起了大家的公愤。汤以此进行动员,出兵灭葛。接着他连续攻占附近几个部落,渐渐发展自己的势力,但夏桀却对这种“人权高于主权”的战略毫无警觉。接下来,商汤停止向夏桀进贡,夏桀才开始大怒,命令九夷〔商属于夷族〕发兵进攻商汤。商汤看到夷族还服从夏桀,立刻向夏桀请罪,恢复了进贡。过了一年,九夷中一些部落逐渐叛离夏朝,汤才决定进攻。汤发布告示《汤誓》宣称:“不是我要叛乱,而是国王作恶多端,神的意旨要我消灭他,我是听从天命!”接着他用赏罚的条例激励士气,终于征服了夏,使商成为王朝。这是否世界历史上第一个实践“人权高于主权”的范例呢?不好说,但这在中国历史上却是第一个。


10、孟子诠释的人权高于主权

用战国的眼光看,商汤哪里是行仁义呢?几乎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人家祭祀不祭祀,关他什么事?是“寻找借口干预内政”,以便颠覆葛国政权,而孟子所批判的梁惠王,正是以典型的战国思路来考虑问题的,所以“孟子曰:‘不仁哉梁惠王也!仁者以其所爱及其所不爱,不仁者以其所不爱及其所爱。’”〔《孟子·尽心下》〕当弟子公孙丑追问“为什么”的时候,孟子答说:“梁惠王以土地之故,糜烂其民而战之,大败,将复之,恐不能胜,故驱其所爱子弟以殉之,是之谓以其所不爱及其所爱也。”显然,孟子已经超越了时代,他完全忽略不计,战国时代的原则是土地比人命更值钱,为了“保家卫国”可以牺牲千万人命。“林副主席”所谓“有了政权就有了一切,丧失政权就丧失一切”,就是指此而说的,但讲究仁义的孟子则完全不同,他甚至从“春秋无义战”的角度怀疑《书经·武成》篇里有关武王伐纣时战况激烈、“血流漂杵”的古史记载,称“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吾于《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仁人无敌于天下,以至仁伐至不仁,而何其血之流杵也?”〔《孟子·尽心下》〕孟子无视这一事实:仁义道德经常是作为胜利者的宣传,而载入史册的。

在我们看来,不论真实的历史到底如何,孟子所诠释的历史已经成为文化征服者的范本:“汤始征,自葛载’,十一征而无敌于天下。东面而征,西夷怨;南面而征,北狄怨,曰‘奚为后我?’”,而在汉朝成书的《伪古文尚书》《商书·仲虺之诰》则据此发展为一种更为系统的政治哲学:

“惟王不迩声色,不殖货利。德懋懋官,功懋懋赏。用人惟己,改过不吝。克宽克仁,彰信兆民。乃葛伯仇饷,初征自葛,东征,西夷怨;南征,北狄怨,曰:‘奚独后予?’攸徂之民,室家相庆,曰:‘徯予后,后来其苏。’民之戴商,厥惟旧哉!佑贤辅德,显忠遂良,兼弱攻昧,取乱侮亡,推亡固存,邦乃其昌。德日新,万邦惟怀;志自满,九族乃离。王懋昭大德,建中于民,以义制事,以礼制心,垂裕后昆。予闻曰:‘能自得师者王,谓人莫已若者亡。好问则裕,自用则小’。呜呼!慎厥终,惟其始。殖有礼,覆昏暴。钦崇天道,永保天命。”

其精髓在“佑贤辅德,显忠遂良,兼弱攻昧,取乱侮亡,推亡固存,邦乃其昌”一节的谋略,这个谋略简单说就是“锄暴安良”,落实在国际关系中,就是“人权高于主权”论。这不是空洞的理论,而是与“远交近攻”相似,是一种兼幷战略。“锄暴安良”两千年来,已经化为中国社会的日常智慧,然其下流者则因为“内战内行”、“外战外行”,竟与“墙倒众人推”等小人伎俩合流,成为最坏的“国术”〔中国权术〕。由此可见“过犹不及”的重要性。


11、“人是全球动物”

秦人:你认为人权的功能其实是用来提高主权、扩大主权?但是随着主权的提高和扩大,老百姓的待遇也会扩大和提高,历来的对外征服,只有在提高和扩大的内部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社会地位之后,才能持久。


楚魂:这就是通过建立统治民族的对外优势地位,来获得内部人民的竭诚拥护。在这种意义上,我同意你的观点: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深入,人权必然有所改进,否则国家秩序无法扩大为全球秩序,国家公民无法晋升为全球公民,但是我也认为,这种扩大和提高不是无限的,而是可逆的;如果全球环境在地球危机的情况下向北极的冰山那样瓦解,那么全球人权也会像蜷缩在浮冰上的北极熊一样,瘦骨嶙峋,奄奄待毙。如果全球的统一秩序,在地球环境的危机下被建立起来的话,其人权状况,不见得会比国际无政府现状下的人权现状更好,尤其是与现在的发达国家相比。当然随着你所说的均衡作用,野蛮国家、不发达社会的人权状况,在全球化的作用下则应有所改善、提升,起码短期内是这样。

秦人:国际战争、资源破坏、环境污染、军备竞赛、贫富分化、恐怖袭击、武装劫持、文化堕落、国际无政府状态……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已经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够独善其身,自己解决人口问题、资源问题、军备问题甚至基本的社会问题,诸如阶级关系紧张及治安败坏、犯罪增加等问题。各国警察越来越依赖国际刑警组织,否则就抓不住逃犯,就是一个明显的事实。

楚魂:对。在全球化的前提下,“单纯的国内问题”已经日益不能存在了,换言之,所有国家的“国内问题”,现在或多或少都成了“国际问题”,连环境污染也是如此;这不是所谓“人权高于主权”的结果,而是“人权高于主权”的前提!也就是说,是全球一体化导致了“人权高于主权”论的兴起:任何国家都不能独善其身于其他国家的作恶之中,就像一个社区不能容忍一户居民的家里发出恶臭。全球社会既然成为一个更加不可分割的整体了,华约的“有限主权论”、北约的“人权高于主权论”,迟早会成为“全球的共识”。这样一来,任何一个国家内部的平衡也都会反转过来,遭到国际失衡状态的破坏!这一危局,不得不诉诸我历来所倡导的“礼制的天下秩序”来解决。

原来,“人是社会动物”;而从今以后,“人类已经成为全球动物”了。若非社会化,人类无法进化到今天的地步;若非实行全球秩序,人类将不再有未来,而人类需要拥有未来,因此作为全球动物的人,不得不走向一个全球政府的组合。


第十章
普世民主与逆向殖民

1、美国如何逃避历史规律
2、正在消失的美国世纪
3、普世民主与大国解体
4、“逆向殖民”结束了“欧美霸权”
5、文明世界拒绝生育
6、精子下降的严峻形势
7、计划生育是民族自杀
8、全球人口问题面面观
9、二十一世纪不会是中国世纪
10、大国蚁民与全球盲流


本章通过正在消失的美国世纪,观察大国蚁民的现实,导致与全球“盲流”泛滥。中国的“盲流”幷非简单的盲目流动,而是“人往高处走”:从乡村到城市,从内陆到沿海,从穷国到富国,从下层到上层。这一现象幷不局限于中国:穆斯林和非洲黑人抢进欧洲,拉丁美洲人抢进北美,印度人也像中国人一样“流散全球”。这一全球移民现象说明:普世民主必然造成逆向殖民,正如罗马统治世界必定导致各国人口涌入罗马。与此同时,文明世界的特点之一就是“拒绝生育”,因为实在找不到生育的意义何在。这不是中国式的强制节育,而是缺乏生育的热情。在当前,精子下降的严峻形势和同性恋变成一种流行,使得发达地区的人口进一步萎缩,结果加剧了外来的移民浪潮。在这种全球局势下,如果中国继续推行强制性的计划生育,几乎就是在执行中华民族的“民族自杀计划”。为了中国人的未来,必须立即停止这个荒谬绝伦的“计划生育”及“强制堕胎”。


1、美国如何逃避历史规律

秦人:今天谈论的题目是《普世民主与逆向殖民》。你是怎么想到把这两个主题连在一起的?

楚魂:普世民主与逆向殖民,是全球化带来的一个双向过程:西方世界输出的是“普世民主”,输入的是“逆向殖民”。这表明,在欧美社会产业空洞化、人口空洞化的背景下,殖民强权的继承人们,正在走向最后的解体,所以“普世民主与逆向殖民”这两个主题,其实是一体两面:在文明国家向野蛮国家推销贯彻普世民主的时候,发展中的国家正好向发达了的国家,推销人口、逆向殖民。这一趋势不仅在欧洲的最后几个强国英、法、德那里很明显,甚至连半发达国家俄国也不能幸免,至于在美国这个当今世界的唯一超强这里,就更加明显了。二三十年之内,美国白人的总数很可能落到美国总人数的一半以下,这就会给美国社会造成一个很大的变化,甚至构成某种国家危机。我们知道,当俄罗斯人口落到苏联人口半数的时候,苏联就走向瓦解了。苏联解体和苏联的政治改革其实没有关系,所以东欧其它共产党国家除了南斯拉夫和捷克斯洛伐克这两个和苏联一样的“联邦制国家”以外,都没有瓦解,而无论南斯拉夫的战争解体,还是捷克斯洛伐克的和平解体,都是民族问题的发酵造成的,不是米洛舍维奇的残暴和哈维尔的无能造成的。从欧洲的例子看美国,如果美国白人的总数落到美国人口的一半以下,美国即使仍不解体,也会发生一个很大的改变。如果有朝一日,墨西哥人进一步变成了美国的主要人口时,美国还能不能继续照样维持下去,就会是一个问题。

最近我读到美国宾州创始人威廉·宾〔1644—1718年〕为英国贵格会创始人乔治·福克斯〔1624年—1691年〕的日记整理编辑的自传《乔治·福克斯日志全集》,上面讲到福克斯1690年代到美国东岸的长岛和新泽西一带传教时,沿途有许多印第安人的村庄和市镇,传教士每到一处,印第安人都会非常热心地前来听道。后来印第安人都被驱逐了和消灭了,所以美国就得到了根本的改造。现在三百年过去了,风向好像变了,印第安人的后代从墨西哥源源不断进入美、加。这些人虽然不是那些人的后代,甚至不是同族;但是对于白人来说,却是同样的威胁,因为新移民已经变成继续改造美国的原动力。从好的方面说,这是美国全球化的一个缩影,美国成为世界各国人民的汇总地,进一步得到全球各族的认同。现在已经有报道说,在很多美国公立学校,有色人种的比例已经超过美国白人了。

秦人:你是从种族文化角度而不是从意识形态角度理解苏联的瓦解,似乎很有启发性。这样看来,苏联的瓦解对中国就不是唇亡齿寒的坏事,而是一件除掉枷锁的幸事?

楚魂:是的。连毛泽东晚年都知道“苏修亡我之心不死”,翻译一下就是“俄国人亡华之心不死”。我们如此理解苏联瓦解对于中国的积极意义,是还原了事务的本来面目。还原中苏冲突的本质,结果对左派的宣传口径和右派的理论基础,都是一个釜底抽薪,因为他们两个营垒可能都不希望看到历史与现实的真相。不过在我看来,基于利益的特定政治立场,总是妨碍人们认识真相。真理不是高不可攀的东西,真理就是真相,而真相需要全方位的观察和思考,任何固定的立场对于真理的澄明都是有害无益的。

秦人:好。我们现在讲的所谓“大国解体”这一历史规律,是否也概括了现在世界的唯一超强——美利坚合众国的命运?

楚魂:应该包括,否则就不是历史规律了,而美国如果要避免解体,其唯一方式就是向前走向全球联邦,而不是退回国家主义、以国家利益优先、由这个国家去主导或控制别的国家,因为在我看来,旧的主权国家的统治模式,有必要尽快地让位给新的全球联邦的共存模式,否则世界永无宁日。美国发起的伊拉克战争之所以陷入不利的泥沼,就是因为布什政府的指导思想没有更新,还停留在旧的主权国家的统治模式,而没有进化到新的全球联邦的共存模式。结果,武力干预激起了伊拉克人的国家主义式的反抗。其实像伊拉克这种熟透了的腐败国家,这种具有世界主义倾向的阿拉伯国家,其国家主义相对来说还是属于中国式、印度式的,相对比较弱的。这集中表现为:一大堆阿拉伯国家加起来,也一再败于小小的以色列,而现在,具有如此强悍的国家主义传统的美国也还不能征服其中一个腐败的伊拉克,就很能说明:国家主义已经完全没落了,不适合整合日益混乱的全球社会。也正因为如此,阿以冲突也历久不决,说到底是因为国家主义解决不了国家冲突的问题。

秦人:你的意思如果不能完成内政的调整、改变国家利益至上的传统心态,美国再大,终究无法逃避“小国崛起、大国解体”的历史命运?

楚魂:是的。伊拉克战争、北韩—伊朗核武问题表明,在全球格局下,小国决定世界命运的时代正在到来。事实上,二十一世纪的走向,就是由一个“比小国还要小”的基地组织,所发动的一次恐怖袭击所决定的。

回首前尘,科索沃战争可能是“美国最后一次主导世界”。展望将来,伊拉克战争可能就是小国崛起、主导世界的开始,而现在伊朗也在跃跃欲试,向美国挑战。到目前为止,北朝鲜已经成功地击败了布什政府,迫使布什政府承认它已经是一个核国家,幷在这个基础上进行谈判,甚至考虑和它建交。这个讨价还价的过程,其细节就像街头小贩似的。其“小国时代”的特征如此明显,我们如果还是看不到,那就真是愚不可及了。


2、正在消失的美国世纪

秦人:有一个问题值得思考:美国2003年发动伊拉克战争,一开始势如破竹,所向披靡;以致布什总统高兴地从飞机直接降落到航母上,来炫耀自己的胜利。可是随着时间的流逝,美国为什么越来越陷入被动?

楚魂:看来,伊拉克战争的进程不是由军事要素决定的,而是由政治要素决定的。一个明显的证据是:尽管伊拉克人的伤亡远远大于美军,但是他们就是拒绝停止游击战争。

美国是《大国崛起》电视片中涉及的列强中,到目前为止唯一还没有衰落、解体的“大国”,其它八国联军的各个祖国,包括俄国现在都已退化为二流国家了,但是,伊拉克战争有可能成为美国的衰落之战:正如苏联就是在1980年代被阿富汗战争拖垮的。于是,我从《大国崛起》看到了“大国解体”,想到“正在消失的美国世纪”,想到“小国时代”的乱世可能给人类命运带来的深刻影响。

2006年12月31日是一个划时代的日子,我在12月初就想:这个伊拉克战争好像是一个拉锯战,但更像是一笔“血肉生意”。我似乎看到了石油美元与美军伤亡之间的血肉联系;伊拉克人用两万美元买来一个自杀炸弹手,可以在不断狂飙的石油市场上、上下翻滚的股票市场上,获得两百万美元、两千万美元的“回报”。如此一来,伊拉克美军的阵亡人数很快就突破了3000人。这年12月31日的《纽约时报》将3000人的死亡视为一个“残酷的里程碑”,但我在里面看到了“经济学原理”、“战争工厂论”:对于美国来说,这是一场在经济上无法取胜更无法持续的战争。美国每损失一名士兵,至少要花掉百万美元,包括保险金、家属安置费、社会后遗症、武器装备的损失等等;而伊拉克人不过花掉数万美元就可以发动一次自杀攻击。这个仗怎么打下去?

据统计,2006年12月是驻伊美军过去两年来损失最为惨重的一个月,共有111名士兵阵亡,而2006年全年至少有820名美军士兵在伊拉克丧生。从10月开始,驻伊美军的死亡数平均每天超过三人。此外,伊战以来,还有近两万名美军士兵在伊受伤,伤残者中有8500多人接受治疗后没有重返部队服役。另据统计,2003年以来,总共有42.5万名美国军人在伊拉克服役。据美国军医专家们说,每六个回国的军人中就有一人报告说患有抑郁、焦虑或者精神创伤后的压力综合症等问题。驻伊美军中平均每月有37人因心理疾病被送回美国治疗。一位伊战专家说,美军死亡人数超过3000人可能是美国民众的心理底线,这一消息比萨达姆被处决的新闻更引起美国民众的关注。死亡的士兵有着相似的背景:大多是来自农村的白人男青年。这无疑对美国的种族平衡,还有潜在的影响。

秦人:我看过一些报道,说是对美军士兵来说,过去一年里,反美武装分子的爆炸装置威力越来越大。尽管五角大楼花了数十亿美元来清除这些装置,但反美武装的技巧也在提高。炸弹安装得更隐蔽了,垃圾和破轮胎下面、栏杆后面、活人身上、死狗身上……到处都可能有炸弹。反美武装还把炸弹放在垃圾箱里,在上面安装了能自动打开垃圾箱门的装置。炸弹威力也越来越猛,全副武装的装甲车也能炸掉。《洛杉矶时报》2007年1月1日的分析称,自2006年秋天以来,反美武装的狙击手激增,美国情报部门不得不专门派人到巴格达,教导军方对付如何狙击手。然而,这样的努力幷不能扭转局势。

楚魂:是的。伊拉克警察也伤亡惨重。伊拉克内政部长拉尼说,自从美国2003年入侵伊拉克以来,伊警察部队已经有1.2万多人在值勤时遭遇袭击而丧生,两万多人受伤。在内政部长公布这数字之际,首都巴格达北面一处警察基地遭到自杀式炸弹袭击,七名正在步操的警员遇难,另外20人受伤。据统计,目前伊拉克警队有近19万名警员。平均每16位警员就有一人殉职。

回顾一下,在向伊拉克首都巴格达进军的“真正战争期间”,总共仅有138名美军士兵阵亡,而伊战后,驻伊美军平均每月有60多人丧生于游击战争。即使如此,到2003年底,也仅有总共不到500名美军丧生,而到2004年12月7日,在伊拉克阵亡的美军士兵也还不过1000人。可见美军伤亡日益增多,幷非出于军事原因,而是政治原因导致的。

在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两年半之后,美国军方2005年月10月25日宣布,因参加对伊军事行动而死亡的美军人数达到2000人。美国各大媒体都将这一数字称为“悲剧的里程碑”。无论对于在这个数字背后承受着丧子、丧父、丧夫或丧友切肤之痛的千万美国民众,还是对于美国政府的伊拉克政策来说,这都是一个具有悲剧含义的标志。


3、普世民主与大国解体

秦人:你能不能再举出一些实例,来说明美国作为一个超级大国正在走向解体?

楚魂:首先看看“普世民主”,这是一个在西方具有很强势力的议题,强调人权高于主权,强调全球应该服从一个规范。表面上看,这是西方世界包括美国这个龙头老大用来制服和控制其它国家的一个手段,但其实这个原则真的贯彻下去,也会导致美国走向解体,因为一个十分诡异的现象就是,普世民主是与逆向殖民同时出现的,与此同时,西方社会还出现了所谓“空洞化”现象,不仅产业外移造成空洞化,而且更严重的威胁来自人口下降导致的空洞化。

秦人:“空洞化”是什么意思?

楚魂:产业空洞化即产业外移,人口空洞化即老龄化、人口下降。这两个趋势不仅囊括了欧洲,也席卷了日本和美国。美国要不是有几千万合法与非法的移民,人口也已经呈现负增长了,而现在,美国依靠移民来弥补人口负增长,从长期看会导致自身的变质和解体。再看欧洲。照理说,西欧比较发达,出生率下降是“自然的”,东欧比较落后,因此不会出现人口负增长;但现在问题极其严重,到了这样的地步:连东欧最落后的俄国,也是人口负增长,每年递减两百万人口。照这个速度,用不了一百年,俄国就没有人住了,西伯利亚又将回到荒野状态或是回到被驱逐的亚洲人手中。当然,俄国空洞化的好的一个方面,就是自然环境会得到恢复。俄国的例子还说明,人口空洞化不是社会的经济现象,而是文明的颓废现象,是一个社会失去奋斗目标和精神焦点之后,所必然产生的松弛与堕落。

秦人:“普世民主”与“逆向殖民”之间的关系为何?

楚魂:从国家主义的角度看,普世民主与逆向殖民是相反的东西:普世民主是西方国家对非西方国家的“输出”,被称为“文化侵略”;逆向殖民则是非西方国家对西方国家的“输出”,被称为“人口侵略”,但其实“普世民主”与“逆向殖民”这两个东西是一体两面,是全球一体化所产生的后果。既然全球由一个标准〔普世民主〕来统一运作,那么就没有理由来拒绝全球人口的自由流动了,所以从国家主义的角度讲,普世民主不仅害苦了东方的专制国家,摧毁了后者的社会结构;也害苦了西方的民主国家,引进了大批非法移民,因为从普世民主的角度讲,移民迁徙是天赋人权,不应该用歧视性的标准,来区别对待各国人民。


4、“逆向殖民”结束了“欧美霸权”

秦人:“逆向殖民”是什么意思?其后果如何?

楚魂:“逆向殖民”就是原先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向原先的宗主国和半宗主国进行“逆向的”殖民活动,例如印度次大陆的人、香港人,向英国和加拿大移民;阿拉伯国家向欧洲移民;墨西哥人向美国移民,独联体国家人民向俄罗斯移民,中国人向八国联军的祖国移民……一个活生生的例子是:美国一千两百万非法移民,多数是从墨西哥来的,因为美国一百六十年以前是从墨西哥夺走了比现在的墨西哥领土更大的“美国中西部”,因此在墨西哥人的心目中,美国可算是墨西哥的宗主国;非法移民入侵美国,不觉得自己是入侵,反而觉得自己是回家,就像许多中国人到日本逾期居留,不觉得自己违法,而觉得这没有什么了不起。有些非法在留的留日学生对日本人说:“我们毕竟是拿着签证过来的,不像你们以前拿着枪就过来了。”

秦人:关于逆向殖民我有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你认为冷战结束以后,民主和人权价值观的普及,其效果不是那么好?

楚魂:我认为说效果很好,那只是从西方的利益考虑,但其实也有其不利于西方的一面。推广西方式的民主和人权价值观,好像是西方的胜利,其实只是面子上赢了,里子上可以说是大输特输——为其它人种让出了自己的生存空间。这很像以前罗马帝国对蛮族的“征服”、汉朝对匈奴的“征服”——结果导致蛮族的内住,给帝国的未来埋下了祸根。在我们前几集节目中,曾经预言如果美国的“非法移民合法化”方案通过,就将是“美国解体的过程打响了启动的第一枪”;现在这一法案不能通过,结果美国移民问题又陷入胶着状态,美国解体的进程又有变数。看来美国的主流社会、白人社会还没有完成“准备欢迎有色人种的统治”,还在做最后的挣扎。

秦人:第二个问题,你讲的“逆向殖民”确实有非常突出的现象,例如北美华人的显著增长等等;但是美国、加拿大本身就是移民国家,而且这些国家之所以强大就是因为其移民政策比较成功,吸引了不少好的移民,“逆向殖民”的说法是不是会把第三世界移民发达国家的贡献一笔勾销了?

楚魂:移民不存在好的与坏的之分,一个不守规矩的移民,他或她的子女反而可能更加优秀。“逆向殖民”也不是一个贬义词,这里不牵涉价值判断,仅仅说明移民的流向和来源。特指原先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向原先的宗主国和半宗主国进行“反过来的”殖民活动。例如香港人向英国移民比中国人容易得多,五万个亲英派家庭拿到了秘密的居英权,随时可以移民英国;此外,即使香港的普通护照也比中国护照更容易进入英联邦国家。这是一个法权问题,说明在宗主国眼中,“原殖民地人民”的法律地位要比“非殖民地人民”的法律地位更高一些,这一“高”本来只是主仆关系,但现在成为逆向殖民得以成功的基础。这一令人啼笑皆非的“高”,也说明历史的报应、反向的侵略,是确实存在的。

秦人:这种逆向殖民显然是非法移民的一个重要来源,但说它是“逆向殖民”是否贬义更多?这个问题在美国也引起了激烈的争论。有人认为非法移民为美国经济提供了廉价劳动力,加速经济发展;反对的人认为非法移民本身就是非法在留这一犯罪行为的后果,不能因为有利可图就鼓励他们从事非法在留这一犯罪活动,否则会引起美国法律的全面废弛。

楚魂:当然,“逆向殖民”这一概念,主要是从主流社会也就是白人社会的角度来说的。在他们看来,他们的祖先殖民美洲、澳洲、非洲、亚洲,是顺理成章的移民、“正向殖民”;而现在亚洲、非洲殖民欧洲、澳洲,拉丁美洲殖民英语美洲,就是反其道而行之,就是“逆向殖民”了。在他们看来,逆向殖民对欧美文明的未来,是饮鸩止渴,现在一时痛快,最终贻害无穷。例如到了二十一世纪的某个时刻,白人的种族比例掉到美国总人口的百分之五十以下的话,那时就会出现一个完全不一样的美国,白人的主流社会就会形同解体了。那时拉丁美洲后裔主导的美国国会,会不会选出一个“自己的总统”,幷让“自己的议会”通过向一个他们的同族人打开美国边界的“历史性议案”呢?从“美国兼幷墨西哥”,变为“墨西哥兼幷美国”呢?目前还没有人知道,但这一可能是显然存在的。你知道,“凡是有人想得出来的事情,就一定会有人做得出来”,这倒是已经被以往的历史,一再证实过了。

秦人:逆向殖民对于欧美的白人社会可能不利,但是从全球化的角度看,就会获得比较客观的结论。你认为其全面影响会是什么?例如,人类整体的生育品质是否因此在下降?


5、文明世界拒绝生育

楚魂:其实逆向殖民是对欧美白人社会出生率低落的一个补充。是欧美白人社会的出生率低落,吸引了大批移民来到,而且促成了西方社会的多元化、强化了西方社会的宽容精神。这样看来,“生育品质下降”的是欧美的白人社会,而不是外来的移民。这话怎么说呢?这么说吧:“生育品质下降”是典型的文明晚期现象,所以出生率下降是文明人的特点而不是野蛮人的特点。历史中还有一个相关现象引起了我的注意,那就是“文明社会拒绝生育”。

细心的观察者可以发现,多数文明社会最后都毁于蛮族入侵,那是为什么呢?那是因为在这之前“文明社会拒绝生育”,而蛮族却因为习惯于动物式的自然节律而继续生育,结果位居文明国家与野蛮地区之间的边缘地区的蛮族,由于结合了文明与野蛮两个方面的要素,在人数上占到了日益增强的优势,最终可以反客为主。在这个中间,文明社会就引进了大量的移民,在古代叫做“蛮族”,在现代叫做“不发达国家的人口”,来作为廉价的劳动力。这些廉价劳动力开始时从事粗笨的体力劳动,但是第二代第三代以后,会发生“和平演变”现象,逐渐占领上层建筑领域,进入政府、军队、经济要害部门。在现代美国,这方面最典型的故事,就是“移民的发迹史”。

从历史上看,内住的蛮族〔即逆向的移民〕其内心幷不会完全的真正的效忠于他所进入的主流社会的,而是有一部分心思悄悄效忠于他原来的同族,虽然他的同族依然位于文明社会的境外。蛮族的心情虽然是矛盾的,但其最终使命,毕竟是源源不断进入文明国家内部,然后通过里应外合的方式,吸干幷夹碎业已颓废的文明社会。目前美国意识到类似危险,所以企图减少亲属移民,但恐怕已经来不及了。此外美国被卷入阿以冲突,也使得自己面对类似的危险。当然,美国遭到阿以夹击的处境,还没有达到古代的“五胡乱华”和“蛮族入侵罗马帝国”的程度,因为美国还没有统一目前的全部文明世界,包括欧洲和日本,但是在秦汉与罗马之前,不论两河流域还是埃及世界,也都经历过类似于秦汉与罗马的这种“被蛮族摧毁”的历史宿命。

秦人:为什么文明成熟到一定程度其生育力反而下降?是劳动的压力还是精神生活的压力,抑制了他的活力或消耗了他的欲望?

楚魂:我想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来源于自然性与社会性的冲突。生育是人的自然性,而文明是人的社会性,这两者的冲突可以削弱人的活力,甚至摧毁其世界。具体一点说,越文明的人,生活条件越好的人,他或她为生育付出的代价就越高,因为生育和别的活动不一样,无法雇佣他人来做。收入越高的人,为生育而停止工作所损失的金钱也就越多,所以我们看到许多女性的高级管理人员或高级技术人员,没有办法生孩子。个人如此,社会亦然,越文明的社会为生育付出越高的代价,现在德国等国出钱请人民生孩子,都没有人响应,因为不合算。主要凭着社会性而不是自然性在生活的文明人,工具理性和个人主义都比较强,他们看不到孩子能给自己带来什么好处,而文明人的小孩长大了也不管父母的死活,也是因为社会性压倒了自然性,孩子已经是社会的财富而不是家庭的财富了。相反,凭着自然性在生活的野蛮人,不仅考虑问题少,而且生育成本低,不生孩子还没有事情做,无所事事是很无聊的,所以生起孩子来一生一大堆。

秦人:这种情况现在不仅在美国,在中国也是一样的了。尤其是在城市里,自愿不要小孩的,或是自愿“只要一个就够了”的,已经比比皆是了。

楚魂:为什么这种情况在城市比在农村多?因为农村更原始,更接近自然性;而城市已经文明开化,进入拒绝生育的历史阶段了。


6、精子下降的严峻形势

秦人:自愿节育甚至绝育的人,还往往是经济条件比较好,教育程度比较高的。

楚魂:对啊,其实经济条件比较好,教育程度比较高的人,更能生育和培养好一点的后代,但是他却相反要拒绝生育了,因为他的社会性已经强于他的自然性了。这说明社会进步和个人发展一样,都有一个看不见的跷跷板在起作用,都有一个极限,超过这个极限,抬高一端,就会压低另外一端。中国在西晋末年和明朝末年,都出现过拒绝生育的现象,那时避孕手段不行,结果就出现了溺婴等残酷现象。为什么呢?大家都想逃避人头税,都要及时行乐。甚至日本的德川时代也流行这种做法,使得日本人口长期保持在三千万左右。那时也正好是日本比较文明的一个时期,享乐主义十分流行,军国主义受到强力的遏制。

秦人:享乐主义往往导致文明的解体?

楚魂:是这样的。一个社会一旦进入享乐主义,就会失去精神焦点,离开自己全面瓦解的关头,也就为时不远了。五胡民族和蒙满民族为什么能够入主中国?因为他们比较原始,虎视眈眈,可以凝聚野蛮精神的焦点,这个焦点一旦凝聚起来,就可以烧毁整个中华文明世界。

秦人:文明程度比较高,教育程度比较高,社会地位比较高,经济收入比较高,结果所承受的压力也就比较高,是一般普通人的好几倍,读完了硕士还要读博士,还要面临更大的劳动强度,是比体力劳动更具有消耗性的脑力劳动。

楚魂:脑力劳动者比体力劳动者,其精子和卵子的质量都会下降,这是由抽样检查证明了的。

浙江日报2007年4月8日报导,在杭州召开的首届“中华医学会生殖医学协会中国动物学会生殖生物学分会联合年会”上获悉,中国部分区域的调查数据显示,已婚人群中不孕不育的比例达到了7%至10%,不孕不育的现象呈增长趋势。与三四十年前相比,男性每毫升精液所含精子数量从一 亿个左右已降至目前的2000万到4000万个。在上海有专门的精子库,其中提供精子的很大一批骨干力量就是大学生。他们本应年轻力壮、身体健康,但从捐献的情况看来,相当大一部分精液质量达不到要求,不但精子数量少,而且精子活力也不够。吸毒、酗酒、吸烟、肥胖、社会压力大等都是男性精子数量下降的重要原因。

除因精子质量下降导致不孕不育外,女性晚婚晚育也是导致不孕不育的原因之一。一般新生儿患先天性白痴的机率是1/800,但如果女性生育年龄在45岁以上,婴儿患先天性愚型的机率可能就会上升到1/25,甚至流产。不少女性反复堕胎、经期同房,也极易导致不孕不育。生育能力不断下降,还与以下因素有关:农业化肥及除草杀虫剂的有毒物质、装饰材料,以及让动物快速增肥的饲料,土壤、水源等受到污染,从而直接或间接地毒害了人类的精子。

秦人:文明生活导致精子和卵子的质量下降,这显然是一个很大的危机,而且似乎没有办法解决。现在的教育体制、经济体制和社会体制,是没有办法改变这一点的,那么这种趋势只有越演越烈。在美国好像小学初中都很轻松,但是只要你进入了高中和大学,那是很艰难、很紧张的,所以在哈佛大学等名校,有的学生在进入以后,最终却选择了退学,可见压力之大,所以我开玩笑说,知识已经不是人类发展的助力了,而是成为了人类生存的最大阻力。教育就是这样一个阻力。现在没有受过教育的人,几乎不可能成为社会的重要人物,这就使得人人都必须接受教育的压力。结果呢?人们应付考试的能力在提升,但是整体的活力却在下降,所以说,“知识已经不是人类发展的助力了,而是成为了人类生存的最大阻力。”

楚魂:随着人类的“社会性压倒自然性”这一进程,“知识已经不是人类发展的助力了,而是成为了人类生存的最大阻力”,反而变成正常的了,所以文明社会最后都感到精疲力竭,热诚欢迎或无奈接受蛮族入侵。精子的数量和卵子的质量,目前确实在不断下降。最近二十年,人类精子的数量差不多下降了一半。所谓白领,尤其是电子行业的,下降最大。农民相对就好了很多,所以白领在同情农民的时候,不知道自己的处境其实比最可怜的农民还要危险。农民只在社会性方面穷,白领则穷到了自然性方面了;农民只是自己穷,白领则穷到了断子绝孙的地步了。


7、计划生育是民族自杀

秦人:如此看来,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是否起到了某种平衡作用呢?也就是说,不论工人、农民、知识分子,都生一个,这样就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所谓纯劳动型的阶层的生育数量。

楚魂:可以这样推论,但事实刚好相反。

秦人:为什么呢?

楚魂:因为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恰恰落实为控制城市的、发达地区的、受过良好教育的阶层的人口出生率。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越是对农村的、边远地区的、没有受过教育的阶层,越是失去控制。这一是因为统治的管道深入不了那么远,二是因为这些人群的生育能力本来就比较强。这两个因素加起来,使得农村的、边远地区的、没有受过教育的阶层,基本上不受计划生育的影响。我看过一些资料,知道有些农村的、边远地区的、没有受过教育的人,二十几岁已经生了好几个孩子,这些人号称“超生游击队”,处在脱离社会管制的边缘状态。

秦人:但是如果不执行计划生育政策,是不是下层社会的繁殖率就会更高?

楚魂:参照其他国家和中国以前的情况看,幷不见得,因为他生得出来,但未必养得起。相反,计划生育政策倒是禁止了养得起的人去生孩子,限制的都是城里的精英人物,这些人的生育能力本来就低,再加上人为限制,出生率就雪上加霜,结果中国的总人口中质量好的比例越来越低,形成了“倒金字塔”。这种逆淘汰制度下的“倒金字塔”,也就使得中国社会更难文明化,因为文明人口在中国本来就是一小撮,共产主义革命已经消灭了大部分,现在再加上计划生育的扼杀,可以说是越来越少。两个文明人才可以生一个小孩,本来有十万个文明人,到了下一代就剩下五万个了,再下一代就剩下两万五千。再下一代即使可以生两胎,也剩下不到五万人,因为这里面还有生不了的、生一个的、早夭的。

秦人:按照你这种说法,是不是最好取消强制性的计划生育政策?

楚魂:对。我觉得强制性的计划生育政策应该结束了,否则中国的未来会越来越小,现在执行的“强制节育”无异于“民族自杀”,无疑会使得中国在还不够发达的时候、不够文明的时候,就走上了空洞化的不归之路。当然纵观全球,连天主教国家都很世俗化,法律规定可以堕胎杀婴了。结果生育率最高的就是伊斯兰教国家,因为他们还恪守禁止杀婴的古训,所以他们可以向西向北扩张到欧洲,向东扩张到东亚,向南扩张到非洲,这个趋势若不改变,再过一百年,全世界都信伊斯兰教了,汉人也不敢公开吃猪肉了,就像现在的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一样。现在马来西亚都在限制养猪了,明显歧视华人。在伊斯兰世界以外,再过二十年,中国的人口可能还比不上印度,因为印度没有强制绝育,而中国却强制执行“计划生育”。中国的人口优势丧失以后,文明水平又如此低落,还有什么本钱立足于世界呢?

中国现在的经济发展,很大程度上依靠的是人海战术,因为人口便宜;但是再过二十年,这个优势就没有了。强制绝育的中国进入老龄社会后,一对夫妻要赡养四个老人,家庭没有人气,社会没有活力,而中国已经准备好了到那时进入一个技术创新的社会吗?就像现在的日本?没有。远远没有。中国现在盗版猖獗,社会无视创新人格,大家宁可上馆子也不买书,有了钱狂嫖滥赌也不提升自己的品位,这种浇薄恶劣的民俗很难在二十年内脱胎换骨。在这种社会环境下,最为简便的保持竞争力的解决方式就是:放弃强制绝育,延续人口优势。这虽是懒惰的解决办法,但适合懒人社会,所以有人现在开始批判马寅初,为毛泽东的人口政策翻案。

秦人:事实上有些学者已经重新思考计划生育政策,至少在中国国内也已经可以讨论这个问题了。

楚魂:一个不能思考问题、讨论问题的民族,也就不能面对问题、解决问题,也就注定会在世界上越来越少,直到消亡。如果中国走向俄罗斯人口萎缩的道路,国家解体才会成为恶梦,而强制节育就是通往这一恶梦的不归之路。希望“俄罗斯的今天就是中国的明天”,不要再度成为对于中国的诅咒。种种迹象显示,下一次的诅咒,不是由于共产主义的幽灵,而是由于人口危机的蔓延。


8、全球人口问题面面观

秦人:全球人口问题最为引人注意的特点是什么?有没有什么值得警觉的动向?

楚魂:1492年哥伦布“发现”美洲,印第安人经过数千年培育成功的高产作物,因此推广到欧亚大陆,计有玉米、马铃薯、番薯、豆薯、木薯、南瓜、花生、辣椒、西红柿、菜豆、利马豆、菠萝等近30种,这使得世界人口得以快速增加,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不同国家的命运是不同的,就拿法国和英国作一个比较,可以看出人口消长对于综合国力的直接影响。中国自然也逃不出这个规律。

公元1500年法国人口1600万,到1800年增加了1.7倍。1500年英国〔包括爱尔兰〕人口400万左右,到1800年却增加了4.1倍。结果在英法的长期角逐中,英国胜出,法国败退。英国胜出,连英国殖民地爱尔兰都顺带沾光,其人口从1672年的110万增加到1801年的520万,再到1846年的830万。公元1500年,伦敦的人口不过5万,1600年人口增至20万,1700年增至70万。

从1800年到2000年,英国本土人口增加速度也比欧洲大陆要快,幷且英国外移人口也远比其他西欧强国如法国、德国、意大利要多。1800年美国530万人口中19%是黑人,80%是白人,白人中80%是英伦三岛的,只有20%来自他欧洲国家,其中的法国人只占白人中的2%左右,因为法国人民增长缓慢,缺乏殖民动力,结果法国在世界各地的殖民战争中全部败给英国。

2006年英国和爱尔兰人口共有6470万,美国人口2.98亿,加拿大3300万,澳大利亚2000万,新西兰400万,美国、加拿大人口中英国移民后裔占40%以上,澳大利亚、新西兰人口中英国移民后裔占70%以上,此外南非还有160万左右英国后裔,那么最为保守估计,英伦三岛人数为6780万,人民现在的后裔有2.15亿。根据这一估算,500年来,1500年当初400万英国人,到现在增加了53.5倍,其中英国本土人口增加到16.2倍。

就算现在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人口中10%是法国移民〔只有加拿大超过20%,其它国家都远少于10%〕,那么现在全球的法国后裔的人口也只有9640万。

而仅仅估算从1800年到2006年的人口增长,英国人口增加到10.7倍,法国只增加到3.5倍。结果英语成为世界主要语言,英语国家成为世界主要霸权。法语再优雅完善,也不得不让位给相对原始粗鄙的英语。由此可见,人口的长期增长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标志之一。

人口优势使得英语国家在产业革命中担当主角。据统计,1901年到2006年,美国共获得了228次诺贝尔奖,英国获得了75次,排在第三的德国只有65次,而近年诺贝尔奖得主越来越集中到美国,美国囊括2006年的诺贝尔化学、物理、医学奖。如果欧洲人口继续萎缩而美国人口继续增长,今后欧洲与美国在科技上的差距可能日益扩大。

秦人:英国与法国在人口消长方面的数据,给了我们中国什么启发?

楚魂:中国以前盛行祖先崇拜,其宗教鼓励人们生育,认为多子多福。汉人聚餐就好像是在履行某种宗教仪式,而不完全是因为贪吃的恶习,所以红白喜事、庆功结盟、商谈事务、引见朋友,都要吃饭,因为中国传统认为亡灵也会饥饿,所以不仅需要生前多吃一点,死后还要有人贡献饭食,这个贡饭者,就是自己的儿孙,所以中国人的人生目标就是要生儿子,“传宗接代”的目的是给亡灵贡饭,免得灵魂饥饿。女儿因为要出嫁,所以不能执行贡饭的任务,所以被看作“赔钱货”,女婴往往还因此惨遭杀害,而长子却可以摆放祖先的牌位,传递祖先的“香火”。

这些祖先崇拜的迷信虽有变化,但幷未消失,其造成的生育文化留存至今,相当顽强,结果使得中国的人口数量得以凭借这一“祖先崇拜”的宗教力量,成为世界第一。尽管中国资源贫乏,人们普遍营养不良,但还是三妻四妾、拼命生育,就是因为担心死后沦入饿鬼的地狱。宗教信仰的力量如此强大,结果使得“中国人是杀不完的”成为颠扑不破的真理。

中国人口长期占世界的三分之一,到19世纪初全球人口10亿,中国有四亿人口,占全球人口的40%,但清朝这个世界大国的解体过程使得中国人口增长萎缩。到1900年,中国还是四亿人口,但是下降到只有全球人口的25%左右,1949年是22%,1980年是22%,现在2007年只有19%。要是继续实行现在的强制计划生育政策,中国人口在100年后将不到5亿,200年后将只有1亿左右、300年后将只有2800万。当然在这之前很久,中国早就被外敌入侵毁灭多次了。停止增长的中国人口,将使中国再次成为别国联军的跑马地、演兵场。

而现在中国强制执行的计划生育政策,对汉族更为严厉,长此以往,很可能重演苏联的瓦解。苏联的瓦解就是基于各加盟共和国人口增长的差异巨大,例如俄罗斯、白俄罗斯、乌克兰三个斯拉夫民族,从1926年到2000年人口分别增加1.6、2.1、1.7倍;而乌兹别克、土库曼、吉尔吉斯、塔吉克等中亚穆斯林民族,从1926年到2000年人口分别增加5.2、4.3、4.5、6.1倍。穆斯林的高生育率使得其人口增加快、年轻化程度高,不仅所占苏联人口比例越来越高,而且由于年轻人多而更具扩张性,其民族就更加具有分离倾向。


9、二十一世纪不会是中国世纪

秦人:现在流行一个颇为广泛的说法:“二十世纪是美国世纪,二十一世纪是中国世纪”,对此你怎么看?

楚魂:我觉得中国不大可能在二十一世纪主导世界,中国的潜力可能要到二十二世纪才能全面发挥出来。最明显的一个事实,现在的中国还缺乏独立的思想能力,还在照搬别人的思想如马克思列宁主义,在技术方面也同样是盗版盛行,缺乏创新意识。中国人现在对待盗版的态度,就像以前对待马列主义,完全是实用态度,甚至有点玩世不恭,所以说“睡狮”幷没有像人们所说的那样全然醒来。中国这个睡狮,目前最多只是四肢在抽动,头脑还没有完全清醒:尽管这也是苏醒过程中的一个常见现象。

解体中的“大国”不仅指尚未解体的美国,而且指业已解体的苏联、大英帝国以及各个欧洲殖民帝国,这是就近的、欧洲文化圈内部来讲;远的就是指早已解体奥斯曼帝国、大清帝国、莫卧儿帝国等殖民主义时代之前的统一了各个不同文化圈的世界大国。“小国崛起·大国解体”是一个历史规律,而不是政治咒语,这是我们的学术研究不同于政治宣传和政治纲领的地方,希望宣传家、理论家们能够理解,这是一个和他们的职业有所不同的领域。

秦人:当然我们中国人经常充满一种自豪与自卑相互混杂的情绪,总之就是希望我们自己这个民族强起来就是了,但是在从事学术研究时,首先应该了解真相,进而分析处境,最后提出对策,而不是用一些安慰剂来蒙混过关。此外, 我们都在美国生活很长时间了,我们既热爱中国,也热爱美国;正是这两种生活的经历,使得我们能够看出一些单边生活的人们很难看出的问题。尤其我们做这样一个电视专题片,更希望能够深入探讨一些问题,而不是流于一般大家看到的层面。

楚魂:网上有的评论,是在执行宣传任务,就像是某种广告。宣传任务压倒学术研究,不仅专制社会如此,自由社会也是这样,因为所谓自由社会其实就是商业社会。结果使得宣传言论和广告台词相似,沦为一种商业行为。既然是在“促销”、是在“执行任务”,就必须有一个“立场”,这和学术研究不同;学术研究不能预设立场,观点和结论尽可能要超越于党派之争和国家利益之上。君子不党,结党必然营私,研究学术问题尤其不可结党。

秦人:我们不是三个代表,我不认为我们所说的完全没有漏洞和问题,但我想评论者们不论什么政治立场,不论什么宣传任务,都可以有自己的表述;问题只是,你首先要弄清楚对方在讲什么,然后再进行评论。

楚魂:理应如此,但既然是促销和结党营私,宣传家和理论家们常常为了自己的宣传理论的广告效果而故意歪曲事实、故意歪曲别人的观点,就不足为奇了,因为故意歪曲别人的意思,把水搅浑,才好混水摸鱼,以便出色完成老板交代的宣传任务和理论工作。

秦人:但是我希望评论是针对我们节目中的真问题,来进行讨论和批评;而不是捏造一些伪问题,来给我们戴上一个政治帽子。这不仅对我们无礼,更重要的是歪曲了我们讨论的这些问题,非常可惜。

楚魂:你刚才所说的这些评论,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匿名。不署名的文章,基本上可以不负责任,所以就变成了“小人无忌惮也”,因为没有自己的人格进行署名和担保,就无需美化思想和文字,就可以“怎么阴暗怎么表现”,极尽诬蔑之能事。


10、大国蚁民与全球盲流

秦人:最后,你能否解释一下,这一集所讲的“逆向殖民”在我们这个“小国时代”系列片中意义是什么?逆向殖民与“小国崛起·大国衰落”的关系是什么?

楚魂:通过正在消失的美国世纪,观察普世民主、逆向殖民、全球盲流,可以知道盲流幷非盲目流动,而是“人往高处走”:从乡村到城市,从内陆到沿海,从穷国到富国,从下层到上层。穆斯林和非洲黑人抢进欧洲,拉丁美洲人抢进北美,中国人和印度人流散全球,正使得世界日益平面化。欧美大国在这个过程中就像泥菩萨过河,显然自身难保了,苏联的厄运可能在五十年以后轮到美国。当然我们不希望这种局面出现,否则中国购买的美国国债都可能收不回来,但问题是,在洪流中越大的,瓦解起来其实越快。普世民主所倡导的“价值普适性”必然造成逆向殖民,正如文明世界所流行的“享乐主义”必然拒绝生育;再加上精子数量和质量的下降这一严峻形势和同性恋的流行,使得发达地区的人口进一步萎缩,结果加剧了不发达地区的移民浪潮。在这种重新洗牌、重新改组的全球格局下,中国如果继续推行单方面的强制性的计划生育,就会日益削弱中华民族的综合国力,几乎是在执行民族自杀计划——若不及时改弦更张,其恶果将日益显著。

秦人:好。我们下一章讨论什么?

楚魂:下一章讨论“种族特性与全球民族”,讲述在经历了普世民主与逆向殖民对于全球社会的全面改造之后,全球联邦将经由某种途径逐渐形成。在全球联邦的秩序下,一个新的全球民族将出现,就像以前的各个地区的统一者——埃及人、巴比伦人、汉人、罗马人、印度人、阿拉伯人——一个全范围的、多来源的、复合式的全球民族,即将出现。


第十一章
种族特性与全球民族

1、种族三特性
2、族裔事实不是种族歧视
3、族裔特性不是种族偏见
4、种族特性对社会结构的影响
5、汉人和其他的“全球民族”
6、科举制比种姓制更加仁慈有效
7、印度种姓制度的现状
8、印度是个伪民主国家
9、谁能建立全球联邦政府
10、全球联邦可能是中国与方国的组合
11、从小国时代走向全球民族


本章总结了人类“十万年的分离”与“一万年的整合”这一命运。指出在十万年的分离过程中,形成了三大人种及其著名的“种族三特性”,造就了五光十色的族裔和形形色色的教族,但是一万年以来技术的发展,已经使得全球人类的各个分支重新走到一起,而不仅仅是各个大洲〔欧、亚、非〕、各个地区〔西欧、中东、南亚、远东、美洲〕分别整合。三大人种本身也在开始不可逆转的融合过程。回首历史,古代希腊与古代中原由于缺乏有效的促进融合的集团,没有办法完成自身的统一,最后不得不遭到外来力量的兼幷鲸吞。强秦幷吞了中原各国,罗马幷吞了希腊各国。未来的全球秩序,不得不仰仗和平崛起的“融合集团”来造就全球联邦。幷在全球联邦的基础上,形成新的全球民族,就像过去各个大洲和各个地区形成了新的、现存的世界民族“汉人”、“印度人”、“阿拉伯人”……而我们发现,在管理新的全球民族方面,科举制比种姓制更能胜任,所以现代西方的文官制度,就是从科举制演变过来的,而不是从种姓制演变过来的。


1、种族三特性

秦人:现在我们讨论种族特性与全球民族。我们知道,不论在哪个国家,现在讨论种族特性都算是一个相当敏感的话题,具有一定的风险。那么你是怎么考虑,把“种族特性”与“全球民族”这两个话题结合在一起的?

楚魂:我们这个电视片谈的是《小国时代》,提出“大国崛起的时代早已终结”,而“非殖民化”和“民族解放”的运动,造成了小国林立的时代,使得全球社会进入了国际无政府状态。冷战结束以后,虽然美国独大,但国际无政府状态却是有增无减。在国际无政府状态、小国时代的背后,有什么支撑?有种族问题在支撑。换言之,是种族因素在分裂大国、支撑小国,也是种族特性的参差不齐造成了幷加剧了国际无政府状态,因此要解决全球政治问题、要解除国际无政府状态,就必须逾越种族的藩篱,就无法回避种族特性。这也是我们要在本集也就是最后一集,集中讨论种族问题的立意所在。

全球社会是由不同种族组成的,五百多年以前,这些种族多数受到地理环境的隔离,可以基本不相往来却相安无事,但是五百年以来日益强化的殖民活动造成的全球一体化进程,把不同种族强行纳入一个彼此关系日益密切的共同体中。这个过程虽然相当痛苦,但却是无法逆转的了。你看看美国的州界和非洲的国界,就知道这一“强行纳入”所造成的分割是多么生硬,其造成痛苦和冲突势所难免。

长期以来的事实表明,在同一个种族内部组成一个政治实体比较简单,但是在不同的种族之间要建立一个共同的政治实体,就相当困难了。比如新疆,其少数民族和汉人大多不是同一种族,不属典型的蒙古人种,而属蒙古人种与高加索人的混合类型;所以统治新疆比统治其它地区困难得多。西藏和蒙古,由于和汉人属于同一个种族,就比较好办,尤其是藏族,还与汉人同属汉藏语族,比蒙古与汉人的关系更为单纯。至于南方少数民族,除了越南吸收了太多的尼格利陀人的血统以外,大都比西藏更加容易同化,但是汉人和日本、朝鲜相处,就不像在汉藏语族内部那么顺利了,而越南由于具有尼格利陀人的血统,所以也和汉人疏远,尼格利陀人身材矮小、皮肤深褐、头发乌黑、鼻宽唇厚、肩窄腿短,体毛不多,意为“小黑人”。

秦人:确实,政治整合是全球人类社会所面临的头等问题,而且无从回避。古人说“分久必合,何久必分”,不论分合,其实都是围绕着整合问题打转的。那么在你看来,人类史或叫全球史,是分多呢?还是合多呢?或是更加具体一点,多长时间是“分”为主?多长时间是“合”为主?

楚魂:从全球史也就是从三大人种〔黄、白、黑〕的共同历史而不是从某个族别的个别历史来看,可以说人类大致经历了“十万年的分离和一万年的整合”。

在十万年的分离过程中,形成了三大人种,及其著名的“种族三特性”,种族三特性也就是三个种族的不同特性。它显示不同的人种具有不同的人种特性,幷造就了多个族裔:五光十色的种族和形态各异的教族,但是一万年以来技术的发展,已经使得地球空间相对缩小,全球人类的各个分支,分头扩张到地球的另一端,结果又都重新汇聚。尤其是各个帝国,作为城市化的结果,把各个种族强行纳入一个政治实体。最近五百年,欧洲殖民扩张,更是在全球范围进行的,这就超出古典时代各个地区〔西欧、中东、南亚、远东、美洲〕地理划分及其分别整合。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三大人种本身也在开始一个不可逆转的融合过程,所以我们用两句话概括了人类的历史:十万年的分离,一万年的回归。


2、族裔事实不是种族歧视

这个一万年的回归,也就是人类文明的历史,而文明发展到现在,已经没有任何回旋的空间剩余下来,为了避免不可调和的冲突,各个种族的人类只有结为一体,组成全球联邦。否则世界永无宁日。

举一个例子,现在一个家庭工厂都可以生产枪支弹药,再过五十年,许多家庭工厂都能造出原子弹来,那个时候人类社会处在普遍的核威慑、核灾难之下,任何一种类型的全球政府都可以被人们接受,否则人人只好生活在恐怖灭绝的阴影中。2007年8月,纽约经历了一次全城搜查“脏弹”的巨大恐慌,随着核武技术的扩散,这种恐慌会与日俱增,会让全球每一个大城市,都尝尽苦头。

将来的征服者,只需要派出一些自杀者,戴上核武器装置,提出最后通牒迫使对方接受自己的要求就可以了。如果你没有办法制服自杀小组,就只有接受它的城下之盟了。那时候的九一一恐怖攻击就不会用一架灌满汽油的飞机,而会用上原子弹、中子弹。“不自由毋宁死”的原则贯彻下去,可能就是大家统统死光,就将具有极度反讽的意味。

冷战表明,人们敢打世界大战但是不敢进行核大战,所以未来的恐怖攻击一旦采取核武形式,任何一个政府都不敢迎战了,只能乖乖屈服。现在反恐战争的前提是因为恐怖分子用的都是常规武器,所以他们的自杀爆炸还是可以忍受的;一旦他们使用的是核武器,哪个政府还敢顽抗呢?别说民主政府,就是独裁政府都不敢,因为独裁者自己更加怕死。

秦人:我们在讨论全球化的冲突或是区域性的冲突时,大多基于两个框架来讨论,一个是意识形态尤其是在某种社会制度下的意识形态,比如冷战时期的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东西方的对抗等等;另外一个是国家的基本利益、民族的基本利益所造成的冲突,但其实这两种冲突都是部落主义的冲突的扩大,所以,我们在考虑全球联邦或是全球民族的时候,必须把部落的阻力考虑进去。

现代人都不愿意接受种族歧视的概念,这也是我们讨论问题的前提;但是我们既然讨论的是一个学术性的问题,我们就不能不面对种族之间的差异,如果不能面对种族特性的真相,当然也就不能达到真正的彼此尊重。

楚魂:种族差异是一个事实,种族歧视则是一种态度。种族歧视会导致种族屠杀,所以是不对的,尽管它经常发生。这告诉我们,只有达成种族谅解,人间才会有和平;而要达成种族谅解,必先达成种族理解、了解不同的种族。从种族特性看,世界上有三大种族,黄种、白种、黑种,都具有不同的种族差异,区别非常鲜明,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的腓力普·洛旭庭教授〔J.Philippe Rushton〕在他的《种族、演化及行为》〔Race,Evolution,and Behavior〕一书里指出,男女两性分泌的荷尔蒙,都是黑人最多,东方人最少,白人介于中间,而荷尔蒙不仅影响人们的身体,还影响人们做事及思考方式,最终影响社会发展和文明形态,所以不同人种主导的文明,其特性必然有异。

具体说,黑人的性活动最频繁,性的态度放纵,产下最多的多胞胎;黄种人的性活动和性幻想最少,性的愧疚感却最大;白人则介于两者中间。同样,性的病毒在黑人圈最普遍,黄种人最少,白人还是介于中间。例如,女黑人月经前的征候最多,黄种女人则最少。种族也影响睾丸酮的多寡,睾丸酮的多寡则有助于理解男人的行为。一项近期在大学生中进行的调查研究发现,黑人的睾丸酮比白人多百分之十至二十,而在美国退伍军人的老旧资料里,黑人的睾丸酮比白人仅仅高出百分之三。睾丸酮在自我观念、侵略性、利他与否、犯罪倾向及性活动中,都扮演者主要闸门的角色;也同时控制了肌肉粗犷与否以及青少年的声音变化。

在相应的性行为与性态度方面,黑人的性活动比白人更早,而黄种人的性活动则比白人更晚:白人同样居中。世界卫生组织调查的结果显示,“种族相异三特性模式”在性别领域同样真确无误。在北美的调查结果也是同样。如洛杉矶的调查,发现高中学生最早发生性行为的年纪是:东方人16.4岁,黑人14.4岁,白人居中15.4。高中学生里32%的黄种人有性经验,黑人则是81%,白人居中。加拿大的调查发现,本地出生的黄种人与亚洲移民,对性幻想和手淫是同样克制的。

种族相异三特性模式也适用全世界各地已婚夫妇的性活动。“性的频率”调查显示,太平洋岛国与美国印第安人一星期有一至四次的性关系,美国白人一星期二至四次,非洲后裔则每星期三至十次。至于二十多岁已婚夫妇每星期性交的平均次数,美国亚裔是二点五次,美国白人四次,美国黑人五次。排卵率与双胞胎机率也与种族有关。黑人女性排卵周期短,她们经常一周期排两个卵,这增强了繁殖力。黄种人生双胞胎频率是每一千次只有四对或更少,白人是八对,黑人有十六对或更多。三胞胎和四胞胎相当罕见,但也呈现种族三特性模式:黑人最多,白人次之,黄种人最少。这些遗传特点都是相当稳定的。

在灵长类中,仅有人类是在停经而无法生育后,仍然可以继续存活很多年头;在人类中,只有黄种人是在孩子已经长大成人后,依然企图影响其生活轨道。这就逐渐造成了社会积累的潜能,幷进而形成了所谓“孝道”文化。所谓最为倾向于K策略的黄种人也就最为重视孝道,社会发展也就最为稳定和保守,但比较缺乏创造性。K策略就是“Keep”,保存幷持续。


3、族裔特性不是种族偏见

秦人:这种研究是否具有某种偏见呢?

楚魂:好像不是,因为早在公元八世纪到十六世纪,阿拉伯回教文学就述说非洲黑人男女的性能力较强,性器官也较大。十九世纪的欧洲人类学家谈论女性生殖器位置与男性勃起角度时指出,黄种女性生殖器的位置最高,黑种人女性的则是最低,白种女性同样介于两者之间。另方面,黄种男性勃起的角度与身体几乎平行,黑人则是九十度。这些人类学家也指出黄种人的第二性征较不明显,黑人则最明显。一些其它早期的人类学家也报导混血人种的各种特征介于他们的双亲之间。艾滋病蔓延,卫生组织机构在发送保险套的时候,也记载了阴茎大小。如黄种人阴茎的大小是4.9公分宽〔中国人制作保险套也是4.9公分宽〕;白人是5.2公分宽;黑人则是5.3公分宽。种族不同也影响睾丸大小,亚洲人是九克,欧洲人是二十一克,相差之悬殊,不是单单说“欧洲人身体大”就可以搪塞的。1989年,英国影响很大的科学杂志《自然》〔Nature〕里一篇文章讲到睾丸大小引申另一个事实,那就是白人每天射精量比黄种人多两倍,可惜到目前为止没有黑人睾丸大小的资料。

种族也影响对性行为的态度,这包括性的放纵程度、性的想法以及性的愧疚感。一项研究指出,与欧洲后裔学生相比,第三代的日裔美国人及日本本土的日本人对性的态度都不太感兴趣;而每一代的日裔美国人比美国白人都更有“性的愧疚感”。另一项研究也指出,英国男女的性幻想比日本人多三倍。东亚人普遍认为性会使得身体衰弱,而黑人则承认他们经常性交,而对性所引申的更深层面的文化意义则没有概念。

秦人:难道可以说“种族特性决定思想倾向”吗?

楚魂: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这样说。具体说,以“生命历史理论”为基础的基因问题来进行讨论,解释脑部大小、智力及其它特征的“种族模式”──演化论的生物学家称这为生殖策略的r到K范围〔r-K scale of reproductive strategies〕,范围的一端是r策略,代表高生殖率〔rate〕;范围的另一端是K策略,代表的是花较多精力照顾小孩。这常用来比较不同的生命历史;这显示东方人的K值比白人多,而白人的K值比黑人多。与倾向r值的女人比较,高K值的女人产生的卵子比较少,同时有较大的头脑。高K值的男人花较多时间与精力在他们的小孩身上,而不一味追求性的刺激,所以他们是“有责任感的爸爸”〔dads〕,不是“拈花惹草的风流人物”〔cads〕。

上述“r─K理论”可以部分说明不同种族在身体、脑部及行为方面差异的形成原因。“走出非洲”的种族演化过程表明,离开非洲越远,人类就越是远离r型,越是远离自然生殖型;越是偏向K型,越是偏向人工保育型。与此同时,其脑部大小与智商程度也就越是增加;其生殖力、攻击性及性活动也就相对降低。

人类学家们承认,“r─K理论”解释了生命特征与种族命运的关系。“r策略”代表在自然状态下多子多孙,缺乏双亲照料,也意味父母亲很少将文化传递给小孩,这降低了文化功能和智力需求,但移民欧亚的古人,面对新问题的挑战,发展更完善的双亲照顾与社会组织,这需要较大的脑与较高的智商,艰巨工作需要更多的智力、较低的人口出生率,迫使性荷尔蒙以及性能力与攻击性有所降低,善于制定长远计划和自我控制,比较遵守规律,家庭比较稳定,寿命也比较长。离开热带地区,前往北方大陆,就是这样日益偏离“r策略”,日益偏向“K策略”。

在生物世界的其它领域,“r─K理论”也是如此适用的,例如,植物比昆虫更接近r策略,昆虫比鱼类更接近r策略,鱼类比两栖类更接近r策略,r两栖类比爬行类更接近 r策略;接着可以反过来说,哺乳类比爬行类更接近K策略,哺乳类内部最接近K策略的是灵长类,灵长类内部最接近K策略的是人类,人类内部最接近K策略的是黄种人,所以黄种人集团意识更强,更有耐力,可以为了一个长期目标而努力克制自己的短期欲望。

尽管人类的种族有上述区别,但是从“起源非洲”的共同命运看,确实,“全球一体”幷非当今全球化时代的理想,而是具有十万年历史的人类命运所预先规定的。


4、种族特性对社会结构的影响

秦人:种族三特性对于不同种族的社会结构有无影响呢?

楚魂:是有影响的。

有一件事情,我越想越觉得奇妙,那就是“种族相异三特性模式”中的智商体能三级别,好像与三个种族〔黑─白─黄〕所组成的社会之规模和模型,有一种内在的关联。简单说,就是智商最低体能最强的黑人所组成的社会,规模最小,基本上属于“前国家阶段”的“氏族公社制”。智商体能都是中等的白人所组成的社会,规模中等,大部分属于小国寡民的“城邦国家阶段”的“军事民主制”。智商最高体能最弱的黄种人社会,规模都是比较大的,权力都是更加集中的,甚至那些与黄种人混血的亚洲社会如印度、中亚、中东,也有许多属于高度集权的“大帝国”和“神化领袖制”。当然其规模与神化都不及中国。也就是说,我们可否椐此认为智商越高的人群,其构成的国家规模可以越大?结果,若套用欧洲的观点来看东方社会尤其是中国社会,其国家形态明显“早熟”〔如“中国马克思主义者”侯外庐等人,在《中国思想通史》中,就持这一观点〕。其实不是中国“早熟”,而是中国的种族比较“晚熟”,明显不同于欧洲和非洲。

秦人:假如你所讲的这种政治形态确实与种族特性相关,而种族特性又产生了政治体制、国家形态、社会结构,那么又怎样在不同的种族的基础上,形成一个全球联邦甚至统一的全球民族呢?

楚魂:走向全球联邦也好,走向全球政府也好,以及最后在全球联邦、全球政府的管制下形成全球民族也好,都是一个迫不得已的事情。没有谁希望如此,但事实上只能如此。全球化的现实摆在面前,是回避不了的问题。现在大家都在科学技术的挤压下,被迫生活在一个社会空间中了,不合作也不行。比如美国,三个种族都在一个国家里了,不想办法共存是不行的。十七世纪开始,一直到十九世纪,整整三百年之久,那时候白人有一个口号:“一个好的印第安人就是一个死的印第安人。”这就是通过消灭印第安人来解决美洲的种族问题,但后来出现了黑奴问题,比印第安人更难解决。为此更因为墨西哥战争,还发生了“两个美国”之间的“南北战争”。很明显,你可以杀死一部分人,但不可能杀死所有的人,所以种族问题是不能通过屠杀来解决的。否则,屠杀行为会蔓延到本种族内部,就像二十世纪的纳粹在欧洲内部重演了欧洲人在美洲的种族灭绝:欧洲人对待美洲人的行为,事隔数百年反过来报应了自己。

当然我知道,现在不仅在非洲的黑人社会中,在其他社会中部落的力量、小圈子的力量,确实一直都很强的,但为了和平,可能最终不得不打破这些藩篱,否则人类没法统一。

秦人:全球联邦和全球政府比较清楚,可否解释一下什么叫做“全球民族”?

楚魂:在拙著《全球政府论——中国文明整合世界》中,我曾经谈过,全球政治不是“各民族各文明的时代”,而是“统一文明与统一民族的时代”。小民族正在消亡,正如成百万横遭欧洲文明灭绝的不幸物种一样,但是大民族也要消解──新的“全球民族”才有可能出现。全球民族就好像古代的“埃及人”、“巴比伦人”、“罗马人”、“汉人”等大一统帝国民族。这不是十九二十世纪狭小的“欧洲海外殖民帝国”那样的租界和势力范围,而是真正全球融合性的。

秦人:既然有如此众多的大帝国所造就的五方杂烩的民族,你的《全球政府论——中国文明整合世界》为什么对中国文明抱有特大的希望?

楚魂:因为中国规模最大、维持的时间最久。中国居民也就是所谓的“汉人”,其实是汉朝以后在东亚大陆上形成的人群,不仅是先秦各个民族的集合体,而且是匈奴、鲜卑。甚至是唐朝、元朝不断融合周边民族一起形成的。例如现在的汉人,就明显包括了蒙古人和满洲人以及南方少数民族的〔包括台湾的山地民族〕的血统。数十万侵华日军在中国奸淫了十几年,也不可能没有留下大量的混血儿,尤其是在东北地区,而关内的沦陷区和游击区,基本上也都是中国的精华地带。


5、汉人和其他的“全球民族”

秦人:如此说来,汉人和周边民族具有本质差异?

楚魂:对。汉人周边的“兄弟民族”基本上都是“小民族”,也就是原始、纯粹意义上的民族,汉人则不同,是“大民族”,这个“大”不是指人数多,而是指汉人是许多原始、纯粹的民族的集合体,是东亚意义的“全范围民族”、“全球民族”,因此与此相关,汉人的“民族意识”是最差的,汉人的“民族主义”都是虚张声势、五分钟热度的,因为汉人不是一个小民族,而是一个大民族,是一个已经不再是民族的“全范围民族”了,所以人们说,汉人其实拥有最彻底的世界主义倾向而不是民族主义精神,很容易和别的民族混在一起。与此同时,汉人却顽固地坚持自己的生活方式。如果不能用自己的生活方式,汉人宁可自我隔离起来,例如在世界各国建立“唐人街”。由此可见,汉人对生活方式的重视远远超过对于民族血统的重视。这就为将来的全球民族,建立了一个无言的样板。

秦人:中国的汉族本身,不算其他的少数民族,也是由几个不同的人种组成的。

楚魂:对啊。两广的汉人很像越南人,脸是扁扁的,嘴是拱拱的,身材矮小;北方的汉人很像满洲人、蒙古人,大脸盘;山西、陕西的汉人很像土耳其人,脸是尖削的,四川的汉人也很独特,江南的汉人也很独特,山东的汉人就像朝鲜人,古代都是东夷,所以韩国人说孔子和他们同种呢,等于承认半岛是中国的殖民地区。回民的祖先是中东的阿拉伯人或波斯人,你现在看回民的汉化程度,就知道反过来也有多少回民的血液流入了汉族。汉人的王就是“天下四方之王”,像古代西方世界的中心巴比伦一样,但规模〔面积和人口〕远远超过巴比伦,所以成了“中央王国”、“中国”。

秦人:说汉语、写汉字,就成了汉人,而不管他的本来的族属是什么?

楚魂:这就说明所谓汉人就是“东亚地区的全范围民族”了。汉人的这个特性,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中国的现代化过程比起其他民族来,为什么如此曲折。

秦人:因为汉人族群尾大不掉?除了中国汉人,还有没有其它人群有类似特点呢?

楚魂:有的。最晚出现的还有一个阿拉伯人,类似汉人的混合型。我在《全球政府论——中国文明整合世界》中指出,是回教征服者创造了今天的五方杂烩的阿拉伯民族,其来源有叙利亚人、埃及人、伊拉克人、柏柏尔人等,都不完全是与阿拉伯半岛的贝督因人同种的。现在的阿拉伯人之中,还包括了比汉人更早的埃及人、巴比伦人等“世界帝国的遗民”。

秦人:你觉得在各个族裔融合为“全球民族”的过程中,它们可能采取一个什么样的方式联合起来,组成全球联邦、缔造全球政府?是按照民主的方式来选举或进行配额,还是运用其他方式来进行管制?还是精英政治或寡头统治?

楚魂:全球政府和全球联邦若不建立起来,世界永无宁日,因此剩下的问题就是如何建立,如何提高行政效率,如何寻找一种最大公约数。

各个族裔在一起生活久了,就会产生语言上的一致,风俗习惯上的接近,甚至宗教观念上的趋同。这时如何整合他们就变成当务之急。我看有两个方案可以考虑,一个是各个族裔按照比例产生代表人物来进行代议,还有一个是各个族裔综合在一起的。前者是种族疏离的社会,就是各个族裔分别居住,虽然都在全球统一秩序下,但相对隔离;后者是各个族裔杂居融合。我想在初期可能是前者为主,越到后来后者越是占有上风。这就是“从种族疏离进入种族融合”,最终形成一个民族。

秦人:这样说来,人类花了十万年时间分头进化、开拓发展,又花了一万年时间重新接触、走向合作,再有几千年时间就能真正融为一体?


6、科举制比种姓制更加仁慈有效

楚魂:是的。这个混种的潮流由于科学技术而水涨船高,恐怕想挡也是挡不住的。现在的问题是如何管制或整合全球种族融合的进程。我想大概也有两个方式,一个是印度式的,印度是白人对黑人进行统治的最早社会;把不同族裔分成高低阶层,那就形成了种姓制度:种姓制度把人分成四个等级,还有贱民,即不可接触者。还有一个中国式的,对不同族裔进行标准统一的择优录取和分层管理,那就形成了科举制度。现代文官制度,和形形色色的执照考试制度,都是从科举制度发展过来的,就像印刷术是从图章刻制发展过来的。

公元两千多年前,雅利安人侵入印度七河流域后,为了把自己较白的肤色同土著居民较黑的肤色区别开来,开始使用“瓦尔纳”一词。瓦尔纳即梵文“Varna”,意为“颜色”、“品质”、“种属”。公元前1500年以前《梨俱吠陀》时代,婆罗门教的雏形和种姓制度〔Caste system〕开始形成。它把印度人分成四个“瓦尔纳”等级,即婆罗门〔Brahman,僧侣〕、刹帝利〔Kshatria,武士〕、吠舍〔Vaisia,庶民〕、和首陀罗〔Sudra,奴隶〕等四个瓦尔那,其中首陀罗不是雅利安人,而是黑色的土著人种,他们被征服者降为伺候别人的佣人、工匠和农民,是人口最多的种姓。首陀罗备受歧视,无权上学读书,没有资格进庙敬神,有些地方的首陀罗老远发现有婆罗门种姓的人过来,就得赶紧躲在路旁,等着婆罗门过去自己再迈步,不然就要挨打。

除上述四个等级外,后来在最低种姓首陀罗之下又出现一个“贱民”阶层,英语称他们为“不可接触者”〔Untouchable〕。他们是种姓之下的人,处于社会的最低层:这些人作为违反了种姓制度的人,是化外之民。印度至今还有一亿几千万“不可接触者”,在总人口中的比例远远超过了毛泽东专政期间规定的“百分之五”的贱民即“阶级敌人”的人口比例。当然,到毛泽东晚年由于历次政治运动的不断打击,阶级敌人也不断累积,贱民人数的比例已经大大超过5%。

类似印度种姓制度的等级制度,在古代埃及、希腊和其它许多国家,甚至在现代社会如纳粹德国都曾有过。中国文革期间,把人区分为“黑五类”份子〔地主、富农、反革命、坏分子、右派〕和“红五类”份子〔工人、贫农、解放军、革命干部、革命知识分子〕的阶级制度,也很类似印欧的种姓制度,显然是从印欧人、苏联人那里移植过来的,所以我们可以看到,纳粹的“雅利安人”神话,不仅有印度的背景,而且有苏联的背景,只是把“先进阶级”换成了“优秀种族”,同样都是“用特殊材料做成的”,中国在1949年到1966年之间也宣扬这一套,引起人民广泛不满,到文革爆发被老毛利用,变成摧毁各级党组织的利器。

种姓制度多数是某种外来种族征服的结果,经常是白种人对黑人进行种族压迫的工具,不论在古代印度还是在近代非洲和美洲,都是如此。在这种意义上,毛泽东的阶级专政可以被视为“苏联对中国进行的一种间接的殖民统治”。这不是毛一个人数典忘祖的问题,而是斯大林妄图通过共产国际对全球进行殖民扩张,是俄罗斯帝国的回光返照、新沙皇的垂死挣扎。中国不过是其中的一个牺牲品罢了,早在孙中山的“联俄”时期就开始了这一过程。毛后来企图反苏,但已经晚了,他的整个事业都是苏联背景的,毛悟空跳不出苏来佛的手心。其继承人也是这个宿命,到现在还企图联俄抗美,其实中国历史早就表明:俄国比美国更加危险。

印度式的种姓制度的特点是像印度文明其他方面一样那么繁琐,它不断分化成许多小集团,称作亚种姓,有数以万计,而最低种姓首陀罗为主的“下等种姓”加上更低的“贱民”也即“不可接触者”,占到了印度总人口的65%左右。这个百分之五十的庞然大物,不可能完全与高种姓隔离,结果就是混血。其证据是:印度没有一个金发碧眼的雅利安人,可见印度的白人与黑人的混血之严重与普遍。纵眼望去,印度人是由各种层次的黑褐色群体组成的,最白的印度人也比中亚细亚人包括中国的新疆人黑得多,他们脸上的黑斑就是被征服的印记。用纯粹的种姓观点看印度人,其各个种姓其实都浸透了被征服者的、“贱民”的血液,只是深浅不同罢了。

在印度,只要出生于印度教地区,不管愿意与否,都属于某个种姓等级。高种姓出身的印度大学生,尽管说自己反对种姓制度,但结婚却不会找低种姓家庭的姑娘,“因为他认为,来自低种姓家庭的人在思想上不会与他合拍,婚后肯定要闹别扭。”但另外一面则是,贱民妇女经常受到高种姓的强奸,这种卑鄙的风俗显然使得高种姓的血液源源不断进入低种姓,但是反过来看,这种风俗也说明印度人其实幷不憎恶种姓之间的杂交,例如在卡纳塔克邦,贱民人家的女孩在七八岁时就被指定为村子里的“村妓”。

在印度安得拉邦的一个村庄,有这样的“宗教仪式”:一个身穿纱丽的少女坐在象征着“神”的石雕前,她的父母、亲戚和村民坐在她的四周。这些人面对一个长头发、眼里充满血丝的男子。少女保持着沉默,但浑身一直在发颤。这个男子主持着一系列仪式。然后宰了一头羊,将羊血献给神幷把一根丝带绕在少女的脖子上。他宣布这名少女是Devadasi,印度教的神已将她“娶为新娘”。其实从第二天开始,这名少女实际上成了该村的“公社财产”——一名村妓。此外,贱民新娘在新婚之夜还要被迫与村子里上等种姓的头人过夜。

这种“跨越种姓的性交流”其实也提供了一种反向的现实可能性,那就是高种姓的妇女也会和贱民男子们通奸、偷情、生育后代,从而不仅使得高种姓的血液进入贱民阶层,也使得贱民血液注入高种姓。这就使得印度的种性解放有了一个切实的生物基础。正如美国的黑人和白人经过三百多年的“通婚”已是血亲,这个血亲事实,就成为黑人民权运动逐渐得到白人认同的生物学基础。

我们只要看一看杰弗逊总统的家族史:他和白人妻子生的合法后代,以及他和女黑奴通奸生下的私生后代,在美国两百多年的历史中,其实早已混为一体。美国黑人与美国白人,早已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了。许多黑人根本不黑,而是浅棕色的;更多具有黑人血统的人看起来和白人完全一样。他们很容易进入白人社会和交往范围,从而把黑人的血液和基因源源不断地输入到“白种人群体”里面去,从而使得黑色人种的基因弥漫到全体白人身上。在问题的另一方面就是显而易见的,美国已经没有纯种的黑人了,因为在白人黑种化的同时,黑人也白种化了。凡此种种,都是“全球民族”的先驱。

格陵兰的情况也很能说明类似问题。在格陵兰将近60000人口中,高达87%是美洲土著因纽特人和欧洲后裔的混血种,他们被称为“格陵兰人”;而宗主国丹麦的后裔和其他人加起来才占总人口的13%。正是因为格陵兰人具有丹麦人的混血,所以他们很容易就从丹麦那里取得了充分的自治权,这和西班牙人与异源的巴斯克人、英国人和异源的爱尔兰人的血腥斗争,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何况与丹麦人混血出格陵兰人的因纽特人还是黄种人!因为丹麦人和格陵兰人彼此具有相同的基因,就像美国的白人与黑人一样,他们之间的谈判与妥协,就变得相对容易。相反,亚洲人的后裔在美洲由于较少与白人混血,所以在美国的政治地位还不如黑人。

科举制度则与种姓制度不同,它超越族裔族性与族际关系,同一个标准来衡量和对待不同的阶级和种族。这个制度是相对公平的,可以说是“中国式的民主制度”、“社会民主制度”〔区别于“西方式的民主制度”、“政治民主制度”〕,而且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和范例来防止弊端。十九世纪,英国和美国先后学习了科举制度,来建立自己的文官制度。从全民中选拔公务员来管理国家,而不是任人唯亲或是注重家庭出身。我觉得这是一个管制种族融合社会的很有效的方法,比注重血统和家世的贵族制度和种姓制度,更为现代化。


7、印度种姓制度的现状

秦人:那么如何解释以前奉行种姓制度的印度反倒过渡为民主制度,而以前奉行科举制度的中国反倒过渡为专制制度?

楚魂:其实印度的民主制度是独特的,有些浮肿、病态、错乱,因为印度全国11亿人口,83%是印度教徒,都生活在种姓制度下。这83%中又有70%居住在乡村,那里的种姓制度根深蒂固。在总人口中,印度有5%人口是婆罗门种姓,却占据了政府和司法部门中70%以上的职位。1950年制定的印度宪法,用“表列种姓”〔Scheduled Castes〕一词来称呼传统上所谓的“贱民”,给他们一点面子。据1991年人口普查结果,表列种姓人数为1.38亿,在“表列种姓”之外,还有一些不接受种姓制度的少数民族,官方叫他们“列表部落”〔Scheduled Tribes〕,2006年估算约7000多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7.29%左右。表列种姓和表列部族两者占全国人口总数的25%左右。

印度有15个人口一千万以上的主要民族,宪法附表中承认他们的15种语言。其中说印地语的人数最多,有40%上下,其他如泰卢固族、马拉地族、泰米尔族、古吉拉特族、坎纳拉族、马拉雅拉姆族、奥里亚族、旁遮普族,孟加拉族等,人口均超过1000万。印度的少数民族则有三百个以上,人口多的有200万以上,人口少的如安达曼岛民只有几百人,在此基础上还形成少数民族为主体的小邦,有的人数不过52万,却占全邦人数的88.6%,有的人数101万,却占80.48%。据印度加尔各答大学人类学系主任乔杜里在北京中央民族大学的演讲说,印度少数民族具体数量的统计是很困难的,因为政府只统计上了名单的部落,所以现有的数字只表明了在表单上的部落数目,所以部落民的实际人数一定大于表列部落民的人数。

这些人再加上别的“落后阶级〔Backward Classes〕包括首陀罗、背弃印度教皈依其他宗教的人和游牧民族,总共构成印度人口总数的65%左右。为帮助贱民阶级,印度政府推出一系列优惠政策,在政府部门和高等教育中实行配额制,预留名额供给贱民阶层。例如为1.38亿人“表列种姓”预留的比例是15%,为6000多万“表列部落”预留的比列是7.5%;为所有落后阶级〔占印度总人口的65%〕预留的只有27%,比例最多的邦也只是将名额扩大到50%。2006年年通过立法,2007年实施,但是2006年公布的印度社会发展报告依然显示,虽然印度总人口只有26%处于贫困线之下,但其中表列种姓却有36.2%、表列部落却有43.8%,是位于贫困线以下。

不久前,一个国际人权组织在一份调查报告中披露了印度贱民的参政现状。报告指出,性虐待和其它形式的暴力仍是社区中压制不同意见的手段。如果贱民想要参选村委员会或市政府的某个按宪法保留给他们的职位,却常会受到上等种姓的武力威胁,迫使他们撤回自己的候选人,而妇女参选人则可能受到轮奸,甚至整个村子的贱民会受到集体处罚。由于贱民的存在,印度的民主制度可以叫做“贱民民主”或“贱民政治”,因为印度民主立足于歧视贱民的风俗之上。

有少数人立志要改变这种情况。他们打算开展一场政治运动,把贱民从精神奴役的状态下解放出来。其方式就是劝说贱民皈依佛教,因为在印度,佛教徒享有公务员职位配额,而穆斯林和基督徒就没有这种机会。想一想,一个“民主社会”竟然不允许一部分公民享有公务员职位配额,它是不是还不如一个专制社会?这不是孤立的。以前的印度教国家、现在的伊斯兰教国家马来西亚,虽然号称实行民主制度,其实也奉行类似的社会歧视制度,把华人排挤在社会边缘。

印度如何形成了现在的“民主”局面?六十多年前印度独立时制定的宪法,其第十七条明确规定“任何形式的不可接触制都已经被废除”,但这其实和斯大林主义国家“人民当家作主”的宣传一样,是一个弥天大谎。由于新德里议会通过的法律与印度教教义之间存在巨大差距,所以基本上和“中华民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一样,是一纸空文。印度贱民虽然“受雇”于地主,但地主几乎把他们当作奴隶对待。印度的民主制度对此无能为力。难怪自1966年以来,联合国明确把建立在种姓制度基础上的歧视现象等同于种族歧视问题。


8、印度是个伪民主国家

秦人:为什么在印度这个民主国家,贱民的基本人权和民主权利如此难以提升?

楚魂:因为印度历史上屡遭异族入侵和占领,人种繁多、血统混杂、语言纷乱,形成了近代殖民扩张之前最大最杂的“人种博物馆”。雅利安人之外,还有尼格利陀人〔Negrito〕、原始澳大利亚人〔Proto Austaloid〕、达罗毗荼人或叫地中海高加索人种〔Mediterranean〕、蒙古人种〔Mongoloid〕。例如尼格利陀人身材矮小、皮肤深褐、头发乌黑、鼻宽唇厚、肩窄腿短,体毛不多,意为“小黑人”,是印度最早的居民,今天的安达曼岛人、沿海地区的卡达尔人、比哈尔邦山区的土著人均为其后代。

入侵和占领,造成印度最大的民族集团就是一个混血集团,他们讲印地语,两亿多人,虽属欧罗巴人种地中海类型,但却混有澳大利亚黑人成分,所以有人称它为“雅利安—达罗毗荼人”。讲印地语的人,其肤色从浅褐至黑色都有,系由许多族源不同的民族集团组成,其上层较白,下层较黑。可见,种族差异这个货真价实的存在,是种姓制度和贱民制度的生物学基础,因此,通过宗教改信运动来打破种族隔离、提高贱民人权,其结果只能进一步分裂印度,而无法建立一个西方式的民主印度。很明显的例子就是英属印度已经分裂为巴基斯坦、尼泊尔、印度、孟加拉、斯里兰卡等五个国家,而这些国家还在进一步解体的过程中,还会越分越小。

对很多印度贱民来说,改变信仰是逃避种姓歧视的唯一途径,但是印度教徒却对低种姓印度教徒皈依佛教或基督教极为不满,结果几个邦的议会立法规定,任何人如想改信宗教必须获得政府同意!否则将面临重罚以至监禁!这些“民主”措施还宣称此举是为了保护低种姓者。其实这明显侵犯了低种姓者的信仰自由,企图用种姓制度继续压榨他们,这和斯大林主义者对人民的“解放”异曲同工,但是按照西方标准,可以说印度也是一个“伪民主国家”。

客观地说,印度的民主制度可能还不如中国的科举制度来得公正,因为它不可能一碗水端平。一个幷非巧合的事实,隋唐以后的中国,只有蛮族入侵才会打破科举制度、恢复家庭成分,把汉人当作奴隶,把入侵的蛮族封为贵族,但是科举制度最终都能同化蛮族,使之文明化,所以有的西方人评论说,科举制度可能是中国文明最重要的发明,这对管理一个广大而复杂的世界是必要的。它对世界的影响可能会超过所谓四大发明,即造纸、罗盘、火药、印刷术,而成为“第五大发明”。为什么西方人认为如此美好以致迫不及待要模仿的科举制度,在不久之后却在中国被废除了呢?

二十世纪初废除科举制度的时候,有些主张变革的中国人如严复、梁启超等人,都认为科举制度的缺点不是其设计得不好,而是执行得不好,没有跟随时代的发展而调整其考试内容。考试范围不出古代经典,即使策论也要在经典的思想框架以内进行论述,结果是其知识系统落后于西方整整一个大时代。不是一百年,而是三百年,这也是满洲人对中国进行蛮族统治的一个明显的恶果,他们只有继承和恢复的能力,没有革新和创造的能力。满清科举制度的陈旧内容,使得制度本身也遭到废除;但科举精神所残留的习惯在整个民国时代还在延续,直到毛泽东统治时期才被彻底斩断。读书无用论、知识反动论、文化革命论,日益激烈,把中国带入完全的野蛮化,因为毛奉行的是“西方真理论”的种姓制度和阶级隔离。

从模仿科举制度的西方文官制度,在欧美社会很有效率地运行,可以看出科举制度在未来的全球秩序下,会扮演一个相当重要的整合角色。加拿大的移民制度采取综合评分计分的制度,通过各项指标包括年龄等方面的衡量与核准,来决定是否给与申请人移民身份。这和科举制度类似。美国也准备采纳这一行之有效的办法,来解决日益混乱的移民问题。否则,一千二百万到两千万之间的非法移民,显然正在全面瓦解美国的社会结构,而唯有综合评分计分的移民制度,基于科举制度和文官制度的改进,不是单项考核,而是全面考核,可以更为全面地用于整合全球。

按照人类以往的历史经验,未来的全球政府一定能够创造出相应的“全球民族”,和全球通用的“世界语文”,就像古代的拉丁语、汉语、阿拉伯语和现代的西班牙语和英语那样。

秦人:这正好与我们不谋而合。我们在电视领域,在整个多维媒体领域,试图给海外的中国知识分子提供一个自由表达的平台,因为远离中国所以提供了一个不受限制地进行观察、阅读、思考、发言的机会,这是在国内的人无法做到的,而我们知道你本人对这些问题有过长期的研究,进行过三十年的思考,所以请你作一个专题主讲。可是你觉得一个人将太枯燥了,要么像是讲课,要么像是说书,也不容易深入讨论,所以就请我一起来进行谈论,但是我本人对你所熟悉的这些领域,多少是有些陌生的,也不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补上你研究了三十年的课,所以我的一些谈话,可能反而打乱了你的比较系统的表达?另外更明显的是,电视这个形式在表达比较系统的思考时,也是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的。最后我希望你能再用最简单的话来总结一下这全部十二集的主要思想脉络。

楚魂:首先我个人非常感谢多维电视提供这样一个论坛,不仅给我,也给和我类似的不做宣传工作和理论工作的思想者,提供了一个平台。我们这些思想者,出于对知识的纯粹兴趣,喜欢追寻事物的真相,有时言论难免出格,甚至被视为大逆不道,因为我们拒绝战争,热爱和平,这样一来,不论是商业性的还是政治性的舆论“阵地”,都不能接纳我们。由于何频先生和多维电视提供了这样的平台,就为中国的思想史留下了很好的见证,难能可贵,而且这也是符合全球时代真正的多元化趋势的作为。


9、谁能建立全球联邦政府

秦人:这也是因为我们作为中国人却身在美国,特别感受到全球化的脉动。这种感受再加上你谈论的话题,使得我很想知道,谁能建立全球联邦政府?

楚魂:管理新的全球民族,科举制比种姓制更加有效。谁能建立全球联邦政府?就是那个能在全球建立科举制度的人。下面我就说说“主要思想脉络”。

第一,建立全球秩序,有赖于“融合集团”

回首历史,古代希腊与古代中原由于缺乏有效的促进融合的集团,没有办法完成自身的统一;最后不得不遭到外来力量的兼幷鲸吞强秦幷吞了中原各国,罗马幷吞了希腊各国。未来的全球秩序,不得不仰仗融合集团来造就全球联邦。幷在全球联邦的基础上,形成新的全球民族,就像过去各个大洲和各个地区形成了新的世界民族“汉人”、“印度人”、“阿拉伯人”……

罗马和秦汉的例子不是孤立的。事实上,在“阿拉伯人的王国”向“伊斯兰教的帝国” 转化的过程中,也出现了类似的“规律”。斯塔夫里阿诺斯〔Leften Stavros Stavrianos〕在其《全球通史》〔A Global History〕中指出,当第一阶段的扩张完成之后,阿拉伯人便安顿下来享受胜利果实。他们作为“中央军”占领了属国和方国,多数住在军事重镇里,由此控制周围的乡村。由于哈里发欧麦尔曾有规定,他的追随者不应在被占领的行省里享有封地,因此他们仅仅领取政府津贴。其资金来自伊斯兰国家没收的土地和征收的捐税。实际上,外族人要皈依伊斯兰教,就像以前加入罗马公民和以后加入美国公民的队伍一样,幷不容易。伊斯兰教这时还是作为“阿拉伯占领军的特权”而受到独占的,但不久之后,日渐增长的“麦瓦利”即非阿拉伯穆斯林的出现,改变了种族统治的格局。这些新教徒多为叙利亚和伊朗人,他们在伊斯兰军队中服役,也只能作为步兵参加战争,因为外族步兵得到的薪俸和战利品低于阿拉伯骑兵。

秦人:这和中国历史有什么可比性吗?

楚魂:有的。随着阿拉伯帝国的扩张,财富从方国、行省不断流入城市,“麦瓦利”的人数和财富也不断增长,他们不愿被拒在统治圈外,决心取得政治地位,于是成为城里的动乱因素,他们认为,阿拉伯伍麦叶哈里发王朝是征服战争完成后失去作用的寄生集团。这个集团于661年从麦地那迁都大马士革以后就日益腐化,因此,麦瓦利人对阿拉伯人的抵抗运动,既是社会反抗,也是民族运动。这很像罗马的同盟战争和中国的秦汉更迭。为争夺王位而突然爆发的十年内乱,以750年阿拔斯哈里发王朝的建立宣告结束;阿拔斯王朝建立的意义,远远超过单纯的改朝换代。“麦瓦利”尤其是波斯人,这时代替了过去的阿拉伯人,就像秦汉之际的关东六国人代替了关西的秦人。阿拉伯军人不再是享有薪俸的特权阶层,而被皇家常备军所取代;皇家常备军逐渐由波斯人组成。从前的军事重镇,如今在“麦瓦利”的控制下,变成了巨大的商业中心。一部分阿拉伯人开始加入市民和农民的行列,另一部分则重新返回沙漠里的游牧生活。

伊斯兰教的帝国结构也发生了根本变化,尤其762年首都从大马士革东迁到巴格达以后。这实际上意味着,阿拔斯哈里发政权,开始放弃地中海,接受波斯传统、寻求波斯支持。哈里发不再是阿拉伯部落的总酋长,而是一个神权君主,即“安拉在大地上的影子”。其权力幷不依赖于部落的支持,而是建立在享有薪俸的官僚和常备军的基础上,因此,同前泰西封、波斯波利斯和巴比伦的许多村主政体相类似,哈里发统治已成为东方的君主政体。在这一君主政体所提供的秩序与保护下,一种融合了犹太文化、希腊—罗马文化和波斯—美索不达米亚文化的“混合文明”,在随后几个世纪中逐渐形成。这种混合文明的性质,其实既不是阿拉伯人的,也不是伊斯兰教的,尽管它常常被人误认是这两者。

伍麦叶哈里发类似于罗马共和国或是秦朝,不信任外国人〔非阿拉伯人〕;阿拔斯哈里发则类似罗马帝国或是汉朝,来者不拒、兼容幷蓄,因此得到了基督教徒、犹太教徒和波斯琐罗亚斯德教徒的有力支持,尽管他们利用两条基本纽带即阿拉伯语和伊斯兰教,将哈里发统治下的不同民族连在一起。阿拉伯语成了伊斯兰世界的世界语,就像远东的汉字、印度的梵文、欧洲的拉丁语。

谁能建立全球联邦政府?就是那个能够包容其他民族的统治集团、融合集团。

秦人:这样的统治集团可以永远统治下去吗?

楚魂:这不可能。虽然历史学家们认为,伊斯兰教文明在随后的几个世纪中,发展出一种带有基督教、犹太教、琐罗亚斯德教和阿拉伯原始宗教成分的,以及希腊—罗马与波斯—美索不达亚米的行政、文化和科学成分的综合体,因此,它不仅是古代各种文化的拼凑,而是新的综合,成就相当卓著;但是实际上,它还是会结束的。阿拔斯王朝的衰落,类似于在它之前的罗马帝国和汉朝的崩溃。到九世纪中叶,阿拉伯的哈里发已失去对军事和行政的控制,幷逐渐被土耳其来的雇佣军随意废立。这与罗马的蛮族入侵、魏晋的五胡乱华,何其相似?


第二,全球联邦是“中国”与“方国”的组合

秦人:那么在当代条件下,如何扬长避短,使得全球秩序的奠定更为合理?对此你有些什么设想?

楚魂:基于当代世界的迫切需要,我们有了这一最高目标,为了实现它,则不妨从最低的操作入手。如此复杂的世界,要以此建立一个管制中心显然是不行的;我考虑最好的方法莫如借助古代的中央国家与地方国家的组合模型,由中枢来调节周边。

例如,2007年8月美国次级房贷引发全球金融危机,结果就由于各国央行拨款数千亿美元来予以缓解;尽管美国投资银行的信用已经受到极大破坏,但是美国中央银行〔联储局〕及财政部长通过与各国的热线联络,终于形成了全球应对金融危机的统一步调。

在我看来,美国在这里体现的主导性,说明它就是当今世界的“中央国家”,而包括中国在内的其他国家不过就是当今世界的“地方国家”,而世界各国尤其是亚洲各国购买的美国债券,其性质等于是“地方向中央的纳贡”。从全球化的角度观察,各国央行的拨款动作其实只能有限缓和金融风暴所造成的流动性危机,避免进一步恶化成“履约支付的危机”,幷不能消除结构性的危机,因为这是各国央行而毕竟不是全球央行在发号施令。“金融无政府主义”的后面,是“国际无政府主义”在作祟,所以6月的八国峰会期间,德国财长史坦布鲁克竭力主张工业国家必须对避险基金制定“行为规范”;而法国总统萨尔科齐又以严厉态度要求追究债评机构的责任,但实际上,这些高论在小国时代的一片混乱中,是根本无法落实的。


第三,中国与方国一直存在

秦人:在你所了解的历史范围里,“中央国家”与“地方国家”之间关系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楚魂:处在罗马世界与中国世界之间的两河世界,在历史上不仅具有枢纽位置,而且文明开化也是最早,那里也是最早形成“中央国家”与“地方国家”之间关系的地方,其经验或许对未来的全球政府具有启发。

两河世界的阿卡德帝国的第三代国王纳兰辛〔约前2254—前2218年〕以世界之王自居,其胜利碑文〔Victory stele of Naram-Sin〕写着:“纳兰辛,强者,天下四方之王,一年间九次战役的胜利者……”。这座红砂石质地的石板浮雕,高约二米,制造于约公元前2300—2200年之间,刻绘着纳兰辛国王率军翻山越岭同敌人战斗的场面:纳兰辛王占据着上层空间,体型最大,身下的士兵列队沿着山坡向上行进;敌族士兵局促于石碑的边缘,构图具有统一性。现收藏于法国巴黎卢浮宫。纳兰辛的自大以其实力为基础,其统治期间阿卡德帝国的势力达到巅峰,政治稳定,王权统一。中央集权的结果,即是对君主纳拉姆辛的神化。

以往的国王们,在神面前都谦卑地自比为恭顺的“仆人”,纳兰辛却认为自己像神一样伟大,所以,他在上述纪念碑中,就踩着敌人和军队,高高站立在胜利碑的顶端,头上戴着多层锥形角冠──这种多层锥形角冠,在两河世界原本只是神的专属。另有一件刻有纳兰辛国王之名的瓶子,就用阿卡德语刻着“纳兰辛,四极〔世界〕之王”的铭文。在其它铭文中他的名字后面通常都是代表神的星状楔形文字符号,他经常夸耀自己是“神纳拉姆辛,伟大的人,阿卡德之神,四极的君主。”从此以后两河国王常常自视为神。纳兰辛所开创的这股“个人崇拜的神化作风”,后来乌尔第三王朝君王也多沿用,甚至连某些小国也流行此风,而王权的统一还导致度量衡、泥板形制与书写等诸项行政管理的改革,幷对玉石雕刻技术产生了明显的影响。

为什么两河世界也像中国世界一样具有领袖神化的特征?除了人种方面的原因,我想最大的相似来自地理环境:两河流域是一个小规模的“中国”,在两河之间拥有一块相对完整的中原地带,具有一个明显的地理轴心,可以带动周边的历史进程,但是后来,进入了一个更大的文明兼幷的时代,两河流域的封闭性终于被打破,像现代中国一样遭到整个文明世界的边缘化。


第四,王权可能在全球范围复兴

秦人:可是我看到这个纳兰辛领导的“中央国家”却是王权政治的,难道未来的全球政治也会趋向王权吗?

楚魂:我个人认为不能排除这种可能。应该承认君主政治一般要比共和政治来得稳定。某种形式的君主政治其缺点是稳定得失去了竞争能力,结果不利于国家在国际社会的争霸,所以我认为,共和制比较适合小国,而君主之比较适合大国。

秦人:那么可以说,“中央国家适合君主制,地方国家适合共和制”?

楚魂: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这样说。在我的见解中,甚至像我们中国这样的过去的世界大国、现在的地区大国,也适合君主制而不适合共和制。1911年以来中国陷入了百年混乱和分裂,至今没有结束的迹象,这个事实清楚说明:“共和制度不适合中国国情!”


第五,中国更加适合君主制度

秦人:你认为中国适合君主制而不适合共和制,这一看法有没有充分的依据?

楚魂:当然有,因为我对这个问题已经研究了三十多年了。我的研究结论认为:在中国建立统一的秩序,只有君主制而不是共和制才能解决。当然这个君主制度不是古代的专制君主制,而是近代的立宪君主制。其君主可以通过一次性的选举由全民公决产生出来。例如,孔子的后裔“衍圣公”就是一个合适的候选人。

秦人:你的这一想法是否有些“逆历史潮流而动”?

楚魂:这还说不上。不过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深入讨论的问题。


第六,从小国时代走向全球民族

秦人:好的,希望我们以后有机会讨论。我想知道,我想观众也很关心,你的思路是怎样从小国时代走向全球民族的?这里面的思想跨度好像很大。本来,揭示了一个“小国时代”就够让人吃惊的了,现在又从小国时代来一个转弯,走向全球民族?

楚魂:《小国时代》讨论的问题,集中在“大国争霸时代结束之后的世界格局”。这个时代的世界,表面上受到联合国管制,实际上已经陷入了国际无政府状态。这样的小国时代是难以为继的,实际上也是走向全球联邦的一个过渡时期。在这个过渡期内,以自杀爆炸为特点绝望事件势必越演越烈,越来越多,直到整个世界精疲力竭,再也承受不起,逐步同意接受某个统一的管制,那就是全球联邦的到来。

秦人:那就是《小国时代》电视片与《大国崛起》电视片不同的地方?

楚魂:对。《大国崛起》描写的是过去时代的事情,是陈年老帐,因为大国崛起的时代已经终结了。《小国时代》探讨的是现代社会的实况;至于全球联邦,则是未来时代的事情,是不确定的、充满创造能量的。大国崛起的雄图已经飘逝,小国时代的混乱必须渡过,全球联邦需要我们去构想与创建。


第七,全球联邦不是超级大国

秦人:全球联邦和超级大国有什么区别呢?

楚魂:现代技术的发展和整合,使得大国主宰世界的可能性不再存在,想想看,一个原子弹因素就使得两个超级大国维持了本来不可能维持的五十年和平与冷战,而现在比原子弹更加强有力的技术因素正在出现,这些因素的综合,就使得超级大国不得不走向全球联邦,否则世界秩序就会日益混乱,就拿原子弹来说,它已经不再是强国的武器,而是弱国的武器,连北朝鲜这样食不果腹的国家,都可以制造几个迫使美国让步。我预期不久的将来,从事武装革命的秘密集团〔恐怖组织〕将能够买得甚至制造原子弹,用来颠覆现存秩序。这些革命集团,不仅反美,也会反俄、反华、反阿拉伯,总之反对一切现存政权。没有全球联邦是无法控制他们的,而它们本身也可能成为全球联邦的原动力。只有全球联邦,才能使阶级斗争和阶级屠杀熄灭掉;只有全球联邦,才能使得种族斗争和种族灭绝化解掉;只有全球联邦,才能给人类提供一种共存的宗教,作为精神的焦点和纽带,带来普遍的和平,带来一个新的全范围的黄金时代。

秦人:这种全球联邦的构想是不是全新的?

楚魂:不是全新的,只在“全球”、“全范围”的意义上是新的,在普遍的和平、新的黄金时代的意义上,则是人类文明社会很久以来一直设想和努力的。例如汉朝和唐朝的首都全叫“长安”,意为“持续和平”;这两个汉字的组合好像都有某种催眠作用似的,是其它中国首都的名字望尘莫及的。确实,不仅首都的名字,而且在“整个文明地区的组合”这一意义上,古代中国的理论和实践确实为全球联邦的创立,提供了某种管制的经验。毕竟,中国是延续最久、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政治实体,其“二十五史”是绝无仅有的世界财富。


第八,全球联邦是历史趋势

秦人:这是你个人的希望呢,还是历史发展的趋势呢?

楚魂:当然是历史发展的一个趋势。这就是中国的历史经验和政治整合对于全球联邦所可能作出的重要贡献。这样的时代已经在望了,而且由于古代中国文明这一样板的存在,未来全球联邦的形成就具有了一种非常重要的催化剂。我确信,在我们的有生之年,全球化的这一趋势将日益显著。

秦人:如果你的看法是对的,那我们的问答就太有意思了。

楚魂:全球污染,资源破坏,军备失控,人口膨胀,战争不断,内乱频仍,道德沦丧,人心飘荡……所有这些恶兆都在祈求建立一个世界国家、全球政府,因为国际法庭、联合国论坛,在整合世界方面都已经明显失败了;而“欧盟”、“欧洲议会”一类的尝试,即便可以持续下去,也无法普及发扬、覆盖环宇。由于它们无从获得主权,基本上只适于在单一文化圈内部调节各国关系之用,而对持有不同价值尺度的其他文化圈内的主权国家,类似的组织基本上无能为力。

而全球政府则完全不同,它是对现代技术的功能与现代文明的规模进行整合的高度政治创举,是全球秩序的唯一可行方案。全球政府可能由一个“全球议会”产生出来吗?不太可能。除非从这个子虚乌有的“全球议会”里首先产生出一个 “新的强权中心”!以及与这强权中心相匹配的意识形态及其组织结构!总之,这些都要求一个“全球中枢”的诞生。这一诞生显然是艰难的,而在目前的人类集团和文化模式中,我们尚未见到全球政府的雏形,但是为了拯救地球的文明和其中的人民,这却是不得不迈出的一步!这决定性的一步之后,才会形成“新的汉人”、“新的印度人”、“新的阿拉伯人”那样的全球民族。*

2007年10月

(正文结束)

*附注

[在我2004年1月开始发表的《全球政府论——中国文明整合世界》一书里,第一次提出了“全球民族”的概念。过了六年,到2010年6月21日美国的《新闻周刊》才发现,一种“英语变种”作为“全球语”在世界范围出现了。

举一个例子,用这种“简化的英语”作为“全球语”和国际社会的沟通工具,已成为各种国际场合甚至示威游行常见的现象。在网络上、全球化媒体、跨国商业往来的推动下,英语已出现质变,许多母语不是英语的人,在国际场合说的是一种不讲究文法、使用字汇极少的简化版英语,却能毫无障碍的沟通。有人认为这种英语已是一种新的国际性语言,可称为“全球语(Globish)”,就是Global(全球的)和English(英语)组合成的新字。

全球能说某种程度英语的人口将近40亿,占全球总人口三分之二,而其中以英语为母语只有4亿人。在经济及文化迅速全球化的时代,跨国来往频繁,加上无远弗届的网路聊天室、手机等,都让需要与外国人沟通、英语却没有那么流利的人开始逐渐发展出“全球语”。

《新闻周刊》认为:全球语崛起的趋势首次于2005年鲜明呈现。当时,丹麦《日德兰邮报》连载拿伊斯兰先知穆罕默德开玩笑的漫画,引起穆斯林世界强烈挞伐。大批穆斯林聚集在丹麦驻伦敦大使馆外,举着英文抗议标语,包括“BUTCHER THOSE WHO MOCK ISLAM (宰了那些嘲弄伊斯兰的人)”、“FREEDOM OF EXPRESSION GO TO HELL(言论自由去死)”等等。这些标语文法可能有些问题,在英美人士眼中也不够道地,但全世界稍懂英文的人都能了解,也透过媒体让示威者的理念成功传遍全球。这种全球化趋势下出现的“全球语”不讲究文法或结构,通用字汇约仅1500字,对话双方绝对可以沟通,而且不会产生误会。

以法语为母语的IBM公司退休主管内希耶赫表示,他在许多国际场合发现,不以英语为母语的远东各国人民,如南韩人和日本人,彼此用简化版的全球语可以非常顺利的沟通,反而是英国或美国籍主管,讲得一口太道地或含有俚语的英语,和远东客户沟通时有些困难。在国际场合,这种充斥简化形式的“低咖啡因英语”已成为普遍现象,例如,不会说“nephew(侄子)”没关系,可以用“the son of my brother(我兄弟的儿子)”代替。

报导中说,英国和美国过去借着强势文化力量将英语推展到全球后,如今英语似乎已经脱离他们的掌控,随着愈来愈多国家将英语列为学校必教的第二外国语,难怪有人说英语会是人类“新千禧年的全球语言”。]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谢选骏:美国倒数不足52年

《CIA新局长多次警告:中国是美国及全球的首要威胁》(自由时报 2024-11-13)報道: 美国总统当选人川普宣布,提名前国家情报首长雷克里夫出任中央情报局局长。(法新社档案照) 美国总统当选人川普十二日宣布,提名前国家情报首长(DNI)雷克里夫(John Ratclif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