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谢选骏全集

2019年1月4日星期五

谢选骏: 讨伐苏联失败因为希特勒命名错误


巴巴罗萨行动(德语:Unternehmen Barbarossa)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纳粹德国入侵苏联所使用的作战代号,整场行动于1941年6月22日展开,其名称来自于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腓特烈一世的绰号“红胡子”(Barbarossa)。
这个作战在各个方面都是可行的,唯有命名是错误的,这个错误导致整个行动逐渐走向最终的失败。
巴巴罗萨作战自1941年6月一直进行至同年12月间以失败告终,但德苏战争一直要到1945年5月苏联占领柏林才算正式结束。 作战原本的计划是要快速攻克苏联的西方领土,北至阿尔汉格尔斯克、南至阿斯特拉罕的战线(AA战线)为止。在作战的最初数个月里,德军继续沿用之前在西欧大获全胜的闪击战术,最后在莫斯科战役中受阻,这场作战的受挫可以说是阿道夫·希特勒和第三帝国命运的转捩点。最重要的是,巴巴罗萨作战的失败开启了长达数年的德苏战争,成为人类历史上迄今最血腥的战争,数千万人因此罹难。
苏德关系
希特勒早在《我的奋斗》一书里就透露出侵略苏联的意图,在书中他清楚表示德国人民必须追求所谓的“生存空间”:亦即土地和原料,而这个生存空间应该能在东欧找到。纳粹的政策指定了,俄罗斯和其他斯拉夫民族的人应该加以杀害、驱逐出境、或奴役之,因为他们认为这些都属于下等民族,而那些土地应该让给德国人民居住。计划中这些地区的都市人口会经由饥荒加以彻底灭绝,以剩余的农产品养活德国人,并改由德国人居住,尽管希特勒也说德国会与那些愿意支持他们的俄国人“一同合作”。
在德国和苏联于1939年联手侵吞波兰之前,两国便签订了《莫洛托夫—里宾特洛甫条约》。表面上这是一个互不侵犯的条约,借由分割波兰等国家来划分德苏两国的边界,在条约中波罗的海三国乃至芬兰被划分为苏联的“影响范围”,这个条约震惊了全世界,因为两国长期以来一直对彼此抱持敌意,而且两国的意识形态也完全相反。由于这项条约,纳粹德国和苏联之间展开了大量的外交关系和贸易,苏联提供石油和原料给德国,而德国则提供高科技给苏联。尽管这项条约的签订,两国仍然对彼此的一举一动抱持强烈猜疑心,不久后这段短暂的和平关系便以战争的彻底爆发告终。
希特勒一直希望攻克西俄以剥削当地的斯拉夫人。因此他签订这项条约只是为了短暂的方便。再加上希特勒和斯大林两人都对攻克领土抱有极大野心,而双方的意识形态差距则导致最终的冲突爆发。斯大林在国际上的恶劣名誉给了纳粹德国进攻苏联的理由,同时也增加了德国对于胜利的信心。在1930年代后期斯大林在大清洗里杀害和囚禁了数百万计的人民,包括大量具备经验和能力的苏军军官和战略家,导致红军的战力和领导力大为衰退。纳粹也不断的宣传苏联政权的残暴,并且瞄准斯拉夫民族作为主要宣传对象。
三国同盟条约的签订是导致苏德分裂的最后因素,在德国与意大利和日本签订条约之后,苏联也表示希望成为轴心国的一部分。在经过两天于1940年11月12日—11月14日在柏林的商议后,德国正式向苏联提出了加入轴心国的条件,而苏联则在11月25日提出了一份修正的版本,然而从此德国没有再进行回复。随着苏联加入轴心国的前景越来越小,两国在东欧的利益冲突也日渐明显,尽管他们在1941年1月还会针对边界和贸易上做出一次小的协定,然而战争已经不可避免。
德国战争计划
斯大林的名声使得纳粹德国在发动这场战争上获得了某些正当性,而且也让希特勒对德军的胜利有相当信心。斯大林在大清洗中杀害了无数苏军的基层和资深军官,导致苏军整体的脆弱和无能。在针对斯拉夫人进行的宣传上德国一直强调苏联政权的残暴,同时也宣传苏联正在准备攻击德国,并主张他们先行的攻击只不过是先发制人的举动罢了。
巴巴罗萨作战主要是希特勒自己所构思的,一些军事和外交人员也曾劝告希特勒:应该先解决英国后才开辟对苏战场较为妥当,但大多数德军的参谋幕僚都同意这场进攻应该在某个必要的时间点发起。希特勒的决策通常与德军将领的建议相反,但直到那时为止,德军在希特勒的战略下已经达成了一连串原本被认为不可能达成的辉煌胜利,希特勒也自认为是政治和军事上的天才。在那段时间里,希特勒的骄傲和大胆、加上德军的精良训练,在不费多少功夫下便赢得了莱茵河、奥地利、捷克的苏台德地区,接着又攻下波兰、丹麦和挪威,每场战役几乎都顺畅无阻。接着他又迅速经由马奇诺防线北方的卢森堡进攻法国,以包围战术歼灭了大规模的同盟国部队,并继续向南进攻直到瑞士边界。北边遭受包围的同盟国部队最后经由敦刻尔克撤离,英军被彻底逐出法国,但英国依靠着其海军和空军的优势而免受侵占。在无法逼使英国投降、同时也缺乏海军和战略轰炸部队的情况下,希特勒遂决定将目标转往东方。他相信只要苏联被击垮了,英国也不可能再支撑下去。希特勒对他在西欧的惊人胜利感到自负,同时红军在1939年-1940年间侵占芬兰未遂的冬季战争也向全世界显现了当时红军内部的腐化和战力低落。希特勒认为苏联内部已经腐败,只要数个月便能取得胜利,也因此不需准备冬季的配备,这在后来成为德军受挫的主因之一:
“ 我们只需要踢开门,里面整个腐烂的结构就会垮掉! ”—— 阿道夫·希特勒
纳粹的整个政策都是为了依照地缘政治学的生存空间概念彻底摧毁苏联的政治实体,以替未来的“雅利安”世代准备发展的环境。在1940年的春季德国战争机器的资源缺乏问题开始越来越严重,而德国与苏联在巴尔干半岛的利益冲突也开始浮现,这使得侵略苏联逐渐成为希特勒唯一的未来途径,尽管德军将领们也曾跟希特勒说过,占领整个俄罗斯西半部对于德国战争机器运作来说是利大于弊。
希特勒预估攻占苏联会有以下好处:
当苏联被击败后,解除动员的大量士兵便能补充德国产业界的劳工短缺现象。
乌克兰可以提供大量便宜的食品。
占领苏联将可以拥有大量的奴隶劳动力,将能大为改善德国在地缘战略上的处境。
击败苏联将能进一步孤立英国。
德国的战争机器非常需要更多石油,而只有在攻占苏联的巴库产油区后才能达成此目标。
希特勒在1940年12月5日收到了德军入侵苏联的计划,并且全部批准,预期在1941年5月开始进行。在12月18日希特勒签下了“21号指导”,要德军最高统帅部准备“快速的击倒苏联”,并且制定侵略的预定时间为1941年5月15日巴巴罗萨计划假设的是德国国防军可以在短期间内消灭苏军道加瓦河和第聂伯河以西的大多数步兵师,事后证明尽管德军的确消灭了原先在此地区的苏军数量,苏军不断从后方增援的雄厚兵力导致了这种假设的失败。
德军的准备
为了准备发起攻击,希特勒将320万人调遣至德苏边界,多次派遣侦查飞机潜入苏联领空勘查,同时也在东线储备了大量的军事物资。到了1941年2月德军已在罗马尼亚和苏联边界部属了680,000人。即使进行了如此庞大的准备过程,苏联依然没有预料到德军的意图,在战争爆发时完全措手不及。这主要是因为斯大林坚信德国不可能在《莫洛托夫—里宾特洛甫条约》签订不到两年内便发起攻击,他也坚信德国会等到拿下英国后才会开辟新的战场。尽管苏联情报部门已经多次发出战争逼近的警告,斯大林依然拒绝改变心意,认为这是英国故意设计要让苏联和德国开战的假情报。德国政府也助长了这种骗局,向斯大林透露德军的调动只是为了远离英国轰炸机的航程,德国甚至向苏联解释他们故意要让英国以为他们正准备进攻苏联,而事实上他们正在准备进攻苏联的军队和物资,因此直到战争爆发前斯大林都没有认真准备应付德军的可能入侵。应该注意到的是,潜伏德国的共产主义间谍理查德·佐尔格在战争爆发前便已向斯大林透露准确的进攻发起日期,但这项情报也没有获得重视。德国还在1941年4月发起了一连串佯装进攻英国的作战,假装正在挪威聚集部队。这些行动配合了大张旗鼓的海军舰只聚集、飞行勘测、和演习行动,并且还故意透露虚构的入侵计划细节。
同时期德军军事计划人员开始研究拿破仑在侵略俄罗斯战争中的失败,他们推估苏军无法在侵略开始后大规模的向俄罗斯内地撤退,因为他们认为斯大林无法在政治上和军事补给上抛弃波罗的海国家、乌克兰、白俄罗斯等地。
但在侵略苏联的计划和主要目标的设计上,希特勒则与国防军最高统帅部以及许多高阶将领意见分歧,最高统帅部认为应该直接攻往莫斯科,而希特勒则认为应该先夺取乌克兰和波罗的海地区的丰富资源后才转向莫斯科。希特勒认为莫斯科是“不重要的”,他认为重点应该在于消灭莫斯科以西的苏军主力,在计划上的争论导致准备入侵的后勤规划延缓,与原本计划设定的5月延缓了整整1个月。
最后希特勒与高阶将领们取得的共识是:将入侵部队分为3个集团军群群,各自攻占特定的地区和大城市,1941年6月22日东线德军陆军共3个集团军群群、13个集团军、39个军、125个师又1个旅、1个独立团(不含海军舰艇部队、海岸炮兵部队、空军伞兵部队、总部直属宪兵部队及工兵、铁道兵、重炮兵、铁道炮兵、火箭炮兵、高炮炮兵、摩托化反坦克炮兵等兵种部队)。
北方集团军群(由威廉·里特尔·冯·里布元帅指挥)
目标为穿越波罗的海国家攻入俄罗斯北部,占领或摧毁列宁格勒,总兵力为3个集团军1个直属军共计8个军、29个师(20个步兵师、3个装甲师、2个摩步师、1个党卫队装步师、3个警备师):
第16集团军(由恩斯特·布施指挥,下辖3个军1个直属师,共8个师)
第2军3个师:第12步兵师、第32步兵师、第121步兵师
第10军2个师:第30步兵师、第126步兵师
第28军2个师:第122步兵师、第123步兵师
第16集团军直辖第253步兵师
第18集团军(由格奥尔格·冯·屈希勒指挥,下辖3个军共8个师)
第1军3个师:第1步兵师、第11步兵师、第21步兵师
第26军2个师:第61步兵师、第217步兵师
第38军2个师:第291步兵师、第58步兵师、步兵第254师
第4装甲集群(由埃里希·赫普纳指挥,下辖2个军共8个师)
第41装甲军(第1装甲师、第6装甲师、党卫队TK装甲步兵师、第269步兵师)
第56装甲军(第8装甲师、第3装甲步兵师、第36装甲步兵师、第290步兵师)
北方集团军群直属步兵第23军下辖2个师(第206步兵师、第251步兵师)
北方集团军群后方警备部队3个师(第207警备师、第281警备师、第285警备师)
第1航空舰队(由阿尔弗雷德·凯勒指挥)
中央集团军群(由费多尔·冯·博克元帅指挥)
目标为进攻斯摩棱斯克,穿越苏联中西部(现在的白俄罗斯)地区,攻占莫斯科,总兵力为下辖4个集团军共计16个军、50个师(31个步兵师、9个装甲师、5个摩步师、1个骑兵师、1个党卫队师、3个警备师)又一个独立团:
第4集团军(由京特·冯·克鲁格指挥,下辖4个军12个师)
第7军4个师(第7步兵师、第23步兵师、第258步兵师、第268步兵师)
第9军3个师(第137步兵师、第263步兵师、第292步兵师)
第13军2个师(第17步兵师、第78步兵师)
第43军3个师(第131步兵师、第134步兵师、第252步兵师)
第9集团军(由阿道夫·斯特劳斯指挥,下辖3个军,共计8个师又1个旅)
第8军3个师(第8步兵师、第161步兵师、第28步兵师)
第20军2个师(第162步兵师、第256步兵师)
第42军3个师(第87步兵师、第102步兵师、第129步兵师)
第9集团军直辖第900步兵旅
第2装甲集群(由海因茨·古德里安指挥,下辖4个军共15个师又1个独立团)
第12军3个师(第31步兵师、第34步兵师、第45步兵师)
第24装甲军5个师(第3装甲师、第4装甲师、第10装甲步兵师、第1骑兵师、第267步兵师)
第46装甲军2个师1个独立团(大德意志装甲掷弹团、第10装甲师、党卫队重装摩步师)
第47装甲军4个师(第17装甲师、第18装甲师、第29装甲步兵师、第167步兵师)
第2装甲集群直辖第255步兵师
第3装甲集群(由赫尔曼·霍特指挥,下辖4个军共11个师)
第5军2个师(第5步兵师、第35步兵师)
第6军2个师(第6步兵师、第26步兵师)
第39军4个师(第7装甲师、第20装甲师、第14装甲步兵师、第20装甲步兵师)
第57装甲军3个师(第12装甲师、第19装甲步兵师、第18装甲步兵师)
中央集团军群直辖3个师(第221轻步兵师、第286轻步兵师、第403轻步兵师)
中央集团军群直辖第53军1个师(第293步兵师)
第2航空舰队(由阿尔贝特·凯塞林指挥)
南方集团军群(由格特·冯·伦德施泰特元帅指挥)
目标为攻往人口密集的农业心脏地带—乌克兰,攻下基辅,接着攻入南方的俄罗斯大草原直到伏尔加河以及石油丰富的高加索地区,总兵力为下辖4个集团军共计9个军、35个师(25个步兵师、4个轻步兵师、1个山地师、5个装甲师、2个摩步师、1个党卫队师、3个警备师):
第6集团军(由瓦尔特·冯·赖歇瑙指挥,下辖4个军共11个师)
第17军2个师(第56步兵师、62步兵师)
第29军3个师(第44步兵师、第111步兵师、第299步兵师)
第44军2个师(第9步兵师、第297步兵师)
第55军4个师(第57步兵师、第75步兵师、第168步兵师、第298步兵师)
第11集团军(由欧根·里特·冯·绍柏特指挥,下辖4个军共14个师1个旅)
第11军3个师1个旅(第76步兵师、第239步兵师、罗马尼亚第1装甲师、罗马尼亚第6骑兵旅)
第30军4个师(第198步兵师、罗马尼亚第8步兵师、罗马尼亚第13步兵师、罗马尼亚第14步兵师)
第54军3个师(第50步兵师、第170步兵师、罗马尼亚第5步兵师)
意大利赴俄远征军团3个师(第9“帕苏比奥”半摩托化师,第52“都灵”半摩托化师,第3“奥斯塔公爵阿玛迪奥·达奥斯塔亲王”快速骑兵师)
第11集团军直辖第22步兵师
第17集团军(由卡尔-海因利希·冯·史图尔普纳格指挥,下辖德军3个军共11个师、仆从国2个军2个师4个旅)
第4军5个师(第24步兵师、第71步兵师、第262步兵师、第295步兵师、第296步兵师)
第49山地步兵军3个师(第68步兵师、第257步兵师、第1山地步兵师)
第52军3个师(第97轻步兵师、第100轻步兵师、第101轻步兵师)
匈牙利快速军团3个旅(第1摩步旅、第2摩步旅、第1骑兵旅)
斯洛伐克贝尔诺拉克野战军团2个师1个旅(第1步兵师、第2步兵师、斯洛伐克机动旅)
第1装甲集群(由保罗·路德维希·埃瓦尔德·冯·克莱斯特指挥,下辖3个军共9个师,其中5个装甲师,4个装步师)
第1装甲集群直辖
第3装甲军3个师(第13装甲师、第14装甲师、第25装甲步兵师)
第14装甲军3个师(第9装甲师、党卫队第1“阿道夫·希特勒”装步师、党卫队第5“维京”装步师)
第48装甲军3个师(第11装甲师、第16装甲师、第16装甲步兵师)
罗马尼亚第3集团军,下辖3个军2个师5个旅。
罗马尼亚陆军第4军2个师(第6步兵师、第7步兵师)
罗马尼亚骑兵军2个旅(第5骑兵旅、第8骑兵旅)
罗马尼亚山地军3个旅(第1山地旅、第2山地旅、第4山地旅)
罗马尼亚第4集团军,司令官尼古拉伊·索皮卡中将,下辖3个军5个师2个旅
罗马尼亚陆军第3军3个师(警备师、第15步兵师、第35后备师)
罗马尼亚陆军第5军2个师(边防师、第21师)
罗马尼亚陆军第11军2个要塞旅
南方集团军群直属4个师(第444轻步兵师、第454轻步兵师、第213轻步兵师、第99步兵师)
南方集团军群直辖罗马尼亚第2军3个师1个旅(第9步兵师、第10步兵师、第11步兵师、第7骑兵旅)
第4航空舰队(由亚历山大·勒尔指挥)
驻挪威德军部队:
第20集团军下辖2个军共5个师又1个旅
第20集团军直辖第211装甲旅
第19军3个师(第214步兵师、第2山地步兵师、第3山地步兵师)
第36军2个师(第169步兵师、党卫队第6山地步兵师)
德国大本营预备队部署于东线部队共23个步兵师1个山地师2个装甲师1个摩步师1个党卫队师
第50军(位于北方集团军群地域,辖2个师:第86步兵师、党卫队第4“警察”师)
驻芬兰部队:1个步兵师2个山地师1个党卫队师
苏军的准备
1940年代初期的苏联从各方面来说都是不可小觑的,苏联在1930年代的快速工业化使得工业生产量提升至世界第2,仅次于美国,而与德国并驾齐驱。军事配备的生产同样快速增加,在战争爆发前经济已经转向军事生产的方向。在1930年代早期苏军也发展出一套现代化的作战理论,并在1936年将其颁布为全军的作战原则。
苏联从1939年至1941年的军队发展
1941年在德军的秘密调度下,苏德边界的苏联部队数量已经被德军所超越。不过在1941年6月当时苏联军队的总人数高达500万人,比德国调派参与巴巴罗萨作战的地面部队总人数还多。除此之外,苏联大规模的军事动员使得苏军的人数一直稳定增加,使苏联能够投入比德国更多的部队至前线,由于两方的兵力都变动不定,整体上来说1941年的战役两方的兵力是势均力敌的。
而在一些武器的对比上苏军则有许多优势,在坦克上苏军的优势特别明显,苏军拥有的坦克总数高达23,106辆,其中有12,782辆分布在西俄的5个军区(其中3个直接面对德苏前线)。而德国国防军拥有的坦克总数约为5,200台,其中只有3,350台参与了对苏作战。这使得苏军与德军在可用坦克数量上的差距高达四比一。苏联还拥有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T-34坦克,和速度最快的BT-8坦克。苏联也拥有压倒性的火炮数量优势,122毫米口径的A-19榴弹炮甚至可以说是当时世界上最好的火炮。最先进的苏联坦克在刚开战时数量并不多,不过在1941年的前半年,苏联军事机器所生产的100%的坦克和87%的战机都已经属于现代的设计。
然而德国空军和陆军却有着极为精良的训练和经验,在质量上的优势大幅抵销了苏联的数量优势。再加上大量具备经验的苏军军官和司令員在1935年至1938年间的大清洗期间遭斯大林迫害致死,33%的苏军军官和几乎全部的高阶将领都遭处死或流亡至西伯利亚,改以大批具备“政治经验”却毫无作战经验的军官替代。5名元帅中3名遭到处决,67%的集团军和师司令員也遭遇相同下场。总共加起来,被处决的苏军领导人高达了30,000人。这造成了红军内部充斥大量年轻而训练贫乏的军官;以1941年为例,苏军的军官里有75%尚未任职超过1年,苏军集团军司令員的平均年龄比德军师司令員的平均年龄少了整整12岁,这些军官在战场上往往缺乏积极行动的意愿,而且很大一部分根本没有能力胜任其职位。
大多数苏军单位在战争爆发时都保持和平时期的状态,这也可以解释为何苏联空军的战机都紧密排列在跑道旁(而非疏散开来),而被德国空军的轰炸部队轻易摧毁。苏联空军一直到战争爆发前都被禁止攻击德国的侦查飞机,而任由大量德军侦查飞机进入苏联领空勘测。苏联空军虽然拥有数以千计的战机,但大多都极为老旧,例如I-15和I-16,而先进的机型如米格机和拉沃契金则数量稀少。很少战机拥有无线电,拥有无线电的战机也极常故障,而缺乏讯息加密的设备则让德军得以轻易窃听,同时苏联飞行员的空战经验和技术都极为落后。
苏军部队的部署相当疏散而且未经准备,部队之间往往无法互相联系,而且也缺乏运输工具把有效战力集合起来。虽然苏军有非常多先进的火炮,但这些火炮很多都没有配备弹药,火炮单位同样缺乏运输工具而无法迅速部署。坦克单位数量庞大且装备良好,但却极为缺乏经验和后勤支援,维修保养的水平也非常差劲。坦克单位往往被草率的送上战场,而没有任何燃油、弹药、或人员补给的安排。通常在经过一次作战后坦克便毁坏或报销了。
在战前苏联的宣传机器总是不断宣传苏军的强大,宣称任何针对苏联的侵略都会被轻易击退。
斯大林刚愎自用的个性使他无法接受任何属下的逆耳建议,加上他对于互不侵犯条约的盲目信心,在1941年初他越来越高估苏联的实力。在1941年春季斯大林的情报机关不断的发出德国即将展开侵略的警告,但都没有被斯大林重视,尽管斯大林和其幕僚也体认到攻击的可能性,但由于斯大林对于苏军实力的迷信,苏联决定避免挑衅希特勒,这一连串的错误造成的后果是开战时苏联边界的部队都没有进入警戒状态,甚至在遭受攻击时也必须先向高层请求许可才准许反击,虽然苏联在4月10日开始实行局部的警戒,但这在德军攻击展开时根本没有发挥作用,斯大林也拒绝彻底动员军队。
1941年5月至6月间,苏联内地军区奉命改编为一批集团军立即开赴西部国境:
哈尔科夫军区司令員安德烈·基里洛维奇·斯米尔诺夫中将担任第18集团军司令員;
北高加索军区司令員伊万·斯捷潘诺维奇·科涅夫中将担任第19集团军司令員;
外贝加尔军区司令員费多尔·列梅佐夫中将担任第20集团军司令員
伏尔加河沿岸军区司令員瓦西里·赫拉西缅科中将担任第21集团军司令員
阿尔汉格尔斯克军区司令員弗拉基米尔·卡恰洛夫中将担任第28集团军司令員
西伯利亚军区司令員斯捷潘·安德里亚诺维奇·加里宁中将担任第24集团军司令員
乌拉尔军区司令員菲利普·阿法纳西耶维奇·叶尔沙科夫中将担任第22集团军司令員
外贝加尔军区副司令员米哈伊尔·费奥多罗维奇·卢金中将担任第16集团军司令員。
在当时有41%的苏军基地集中于接近边界不到200公里的地方,依据苏军的指令,燃料、装备、火车等等也大量被囤积在那里。然而由于苏军在战术理论上进行的草率更动,这些部队的战力被大为减弱,原本苏联在1938年开始采用的战术是:以标准的线状防守战线紧连其他国家,步兵部队会在防线上堀壕架构坚强的防御工事,而坦克则会配合步兵行动以提供支援。但1940年法国战役的结果引起极大震撼,当时在世界上规模排名第2的法国陆军(第1为苏军),在不到6周内便被德军彻底击败。苏联对此结果进行了分析,但分析的资料并不全面,分析结果认为法国的崩溃是因为过度依靠战线防守而缺乏装甲部队支援所造成的,苏联决定不再重蹈覆辙,遂取消了堀壕防守的战术,改采将步兵部队集中为大规模机动队伍的战术。所有的坦克都被集中至31个庞大的机械化集团军,宣称这样一来每个集团军都会比德军的装甲军大(不过直到战争爆发很少有集团军达成这种规模)。苏联所预测的情况是:一旦德国发起攻击,德军先锋的装甲部队便会被机械化集团军所切断和歼灭,接着机械化集团军会和步兵部队一同歼灭剩余的德军步兵。而南方的乌克兰地区则驻扎了大量的部队,准备在战争爆发后对德军进行战略包围:在摧毁德军南方集团军群后则朝北攻占波兰,包围德军的中央集团军群和北方集团军群,包围圈里的德军不久后就会被彻底歼灭,如此一来德军将必败无疑。
苏联的侵略计划
1941年的苏军将领格奥尔基·朱可夫。
在德军侵略苏联之后,纳粹德国宣称苏军在那之前便有系统的计划要侵略他们,也因此这场战争只是先发制人的攻击罢了。在战争结束后许多德军领导人也提出了这点,例如威廉·凯特尔。
前格鲁乌情报官,后来成为历史学家的维克多·苏沃洛夫是将苏联侵略计划公诸于世的重要人物之一,他在《破冰》一书里主张斯大林的计划是先让希特勒与欧洲各国自相残杀之后,再由苏联大幅侵略欧洲。他主张斯大林是依据此一长远计划下才跟希特勒进行合作,尽管同时期苏军的扩军和备战都显示他们正在准备“解放欧洲”。苏沃洛夫认为巴巴罗萨是纳粹德国为了先发制人而对苏军在边界集中的部队进行的攻击,其他支持苏联先发攻击论的历史学家如米哈伊尔·梅切科夫则否定此说,认为双方都在事前准备进行攻击,而不是回应对方的军队部属。
自从此理论被提出以来,被发掘出的证据包括了格奥尔基·朱可夫提出的先发攻击计划蓝图,而且此蓝图还被亚历山大·华西列夫斯基与尼古拉·费多罗维奇·瓦图京所批准。朱可夫的计划中包含了秘密的苏军动员,以训练为借口在边界大量部属军队,以期在攻击开始之后切断德国与其盟国如罗马尼亚的连结,借此中断德国的石油供给。
虽然苏联先发侵略论在许多国家受到了广泛注意,而且也受到大量冷战后俄罗斯历史学家的支持,不过西方历史学家还没有彻底接受此一说法。
6月22日的攻击
轴心国选在1941年6月22日的早上4时45分展开攻势,要计算双方在这个阶段的特定地区部队分布相当困难,因为大多数德军的名单都包括许多还未参战的后备军人,同样的两方在力量上的对比也很难有效计算,合理的计算是约有260万名德军在6月22日进入作战状态,而他们所面对的苏联军区也有差不多数量的苏军军队。德军的突袭收到完全的效果,虽然苏联指挥部在收到德军部队逼近的报告后即在凌晨0时30分对边界部队发出警告,但当时却没有任何一个部队展开备战。而斯大林干脆被德军侵略的新闻吓呆了,并且直到一两个礼拜后的7月3日才正式对全国发表声明。
突袭带给苏军的最大震撼并非是突袭的时间,而是同时进攻苏联领土的德军数量之多和配合之紧密。约有320万名的德军地面部队投入了东线的攻势,伴随的还有数十万的罗马尼亚、匈牙利、斯洛伐克和意大利部队,芬兰则从北边发动攻势。但苏军在同时对抗这些敌军的同时也持续进行大规模的增援,西线的苏军部队在6月22日时约有260万人,尽管半年的战事造成450万人死伤的惊人数字,至年底时已经跃升为超过400万人(苏联国内部队和储备军并没有计算在内)了。德国空军声称在侵略开始的第一天就摧毁了1,489架红军战机,而自身则只损失了35架。事实上苏联空军在刚开始几天的损失比德军估计的还要惨重,总共有3,922架飞机在头3天被摧毁。
德军的攻击速度之快使得苏军的防御计划完全瘫痪,而无线电和通讯配备的严重缺乏也造成苏军部队难以互相协调作战。
德军的攻势也引燃了许多苏联占领国的独立运动,6月22日立陶宛发生了反苏联的暴动,并在隔天发布了独立的宣言,大约有30,000名立陶宛人加入叛变行列,随着德军向北方的攻势进展,叛变也蔓延至爱沙尼亚了。
后续发展
虽然攻势前半年进展的相当顺利,但最后德军仍然没有夺下最终的目标:莫斯科。许多人认为德国犯下最大的错误便是延缓了发起攻击的时间。原本计划的攻击发起日是5月15日,然而在4月时贝尼托·墨索里尼对于阿尔巴尼亚的侵略受阻,希特勒遂决定调派德军加以援助,尽管德军很轻易的便攻克了南斯拉夫和希腊,但这起意外的小插曲却使得攻击计划延缓至6月22日进行,这5周的延期更减短了原本已经相当短暂的俄国夏季。不过延期也有其他的原因,1941年苏联的晚春加上6月的漫长雨季,使得许多苏联西部的道路陷入瘫痪,或者无法让重型的车辆通过。在整场战役中,希特勒将原本进攻莫斯科的主力装甲部队改调往南方参与攻占乌克兰的基辅战役,这次战役以德军的空前胜利告终,俘虏了超过650,000名的苏军,但这项举动也进一步延缓了德军进攻莫斯科的时间。当德军开始进攻莫斯科时,秋季大雨造成的泥沼以及冬季的酷寒、再加上苏军的顽强抵抗,最终德军的攻势停止下来了。
同时苏军的反抗力量也出乎德军的意料之外,在白俄罗斯布勒斯特的一座堡垒便说明了苏军的顽强抵抗精神:在德军第1天的攻势中原本预期只要几个小时的突袭便能夺下这座堡垒,但最后直到7月底才拿下(苏联的宣传宣称它支撑了6个礼拜)。德军的后勤成了主要的问题之一,随着战事的进展德军的补给线也不断拉长,也更容易遭受苏联游击队的袭击。苏联采用焦土政策摧毁所有即将撤离的土地,使德国无法运用其食物、燃料、和建筑。
尽管遭遇这些挫折,德军仍然继续推进,在半年的战事中德军展现了辉煌的战争艺术,多次以包围战术歼灭动辄数十万的大批苏军或逼迫他们投降。基辅战役尤其血腥,南方集团军群在11月中旬夺取了基辅,俘虏了超过650,000名苏军。
北方集团军群在攻克波罗的海国家后继续朝列宁格勒推进,在1941年8月进攻至列宁格勒的南方市郊,但随之面临苏联的顽强抵抗而不得不停止。由于担心直接攻城会造成大量伤亡,德军司令員决定以围堵方式来摧毁抵抗力量。尽管遭遇德军的渗透威胁、无情的轰炸和炮击以及严重的食物和燃料短缺,最后苏军仍坚守住列宁格勒,直到围城的德军在1944年初被击退为止,列宁格勒围城导致了近百万名的居民死伤。
苏军最初挫败的原因
苏军在1941年遭受严重挫败的主要原因在于德军的成功突袭以及苏军内部的问题,1941年的德军在当时可以说是世界上训练最为精良而又最富经验的部队,德军拥有机动性和歼灭战的先进战术理论、近乎完美的通讯技术以及不断胜利所带来的自信,相较之下苏军部队则严重缺乏领导人、训练和准备,苏联假设在1942年前不会有战争发生,因此当德国入侵时苏军正处于结构重组的阶段,武器也都处于测试的阶段,同时大量的苏联部队都集中于德苏边界(占领的波兰领土),却缺少适当的防卫,导致这些部队在开战后几周内便被彻底歼灭。许多苏联部队也被高层下达的不侵犯、不主动挑衅原则严重限制,在开战后又被命令“原地还击之后反击”(使他们在面临德军包围战时非常脆弱),同时部队普遍缺乏具有经验的军官,迟钝腐败的官僚作风也相当常见。苏军领导能力的无能,早在先前对于芬兰的侵略中就已经展现出来。
苏联在开战后数周所采取的战术导致灾难性的结果,刚开始时苏军完全高估了自身的作战能力,机械化集团军不但没能击败德军的装甲师,还遭受德国空军的俯冲轰炸机密集攻击而损失惨重。苏军坦克的保养贫乏再加上坦克兵的经验不足,导致惊人的故障比率出现,同时备用零件和负责后勤支援的卡车也非常缺乏。而步兵部队放弃掘壕的战术也导致灾难性结果,在机动性低落又没有坦克支援的情况下,苏军步兵部队根本无法在战场上灵活调度。
尽管德军最终无法达成巴巴罗萨作战的目标,但苏军遭受的庞大损失使得苏联的宣传机器开始调整宣传内容。在战前苏联政府一贯的宣传苏军的强大无敌,但到了秋天宣传基调已经改变为“苏军变虚弱了、准备战争的时间不足、德国的攻击太过突然”等等。
另一个解释是由苏联历史学家威克特·苏沃罗夫提出的,他认为苏军在最初遭遇挫败的原因不是防卫准备不足,而是正好相反,因为斯大林正准备主动进攻德国,而整场巴巴罗萨作战只是德军先发制人的反击罢了。他举出当时苏军的士兵没有配备防守地区的地图,相反的却配备了德国占领地区的地图。苏沃罗夫的主张具有相当争议性,西方历史学家也批评他并没有提出任何事实根据来证明这个理论。
作战结果
整场巴巴罗萨作战在11月开始的莫斯科战役中达到最高潮,尽管负责进攻莫斯科的中央集团军群饱受秋季泥泞所造成的补给短缺之苦,仍被下令继续进攻;德军的进展在1941年12月初达到极限,前锋部队已经推进至莫斯科市郊,甚至见到了克里姆林宫的螺旋状尖塔。然而这时斯大林手上仍保有数十万从西伯利亚前来支援的部队,这些部队拥有良好的冬季装备和补给,还有大量可以武装成民兵的青年人,很快便将逼近莫斯科的德军全数击退,并在接下来的反击战推回了冬季前的战线。
反观这时的德军则严重缺乏石油、冬季装备和食物,同时也没有躲避之处,只得在原地驻扎捱过严酷的冬季,德军最后得以挡下苏联的反击行动,但却遭受了非常沉重的损失。
同时夺下莫斯科也是德军迈向胜利的关键之一,历史学家之间一直存在争论的问题是:如果当初巴巴罗萨作战真的夺下了苏联首都,是否会造成苏联的彻底垮台?1941年12月美国也向轴心国宣战,在这短短6个月内德国的战略位置便彻底逆转了,因为德国的军事生产能力根本无法应付长期的战争。
巴巴罗萨作战的结果对苏军和德军都同样不利,虽然德军无法成功的拿下莫斯科,但他们在半年时间内便夺下了苏联西部的庞大领土,包括乌克兰、白俄罗斯、波罗的海国家、以及一大片莫斯科西部的土地在内,这相当于500,000平方英哩的土地以及7,500万名的人民,事实上德国在之后的一、两年内又继续夺取了250,000平方英哩的土地,一直要到斯大林格勒战役和库斯克会战等战役后才被击退。在这些占领区域里,反抗德军统治的游击队迅速增长,而德军也毫不留情的加以镇压,德军也继续坚守这些土地,在接下来的许多战役里双方又蒙受了更多的损失。
血腥的东线战役持续了整整4年,因为这场战争而死的人数可能永远无法准确计算,苏军的总阵亡人数大约为870万,而平民的死亡人数则依然存在争议,经常被举出的数字则高达2,000万人。德军的阵亡人数也很难准确计算,最高数字为430万名德军和900,000名其他轴心国部队,这个数字包括了在作战中阵亡的人数以及遭苏联俘虏期间死去的人数在内。
直到1941年12月便有超过240万的苏军人员被德军俘虏,德国对苏军俘虏的处置使得到战争结束时总计数百万的苏联俘虏死于寒冷、饥饿、疾病等。斯大林则将德国战俘以及曾经被德军俘虏的苏联士兵都流放至劳动营。少数族群也都被流放至东部的集中营。例子包括了:1941年9月有439,000名居住于窝瓦河的德裔人民(以及300,000名来自其他各地区的德裔人民)被集体驱逐至哈萨克斯坦;在1944年5月有182,000名克里米亚鞑靼人被驱逐至乌兹别克斯坦;车臣人(393,000名)和印古什人(91,000名)也在1944年被彻底驱逐至哈萨克斯坦。
作战失败的原因
巴巴罗萨作战失败的主要原因是低估了苏军的抵抗能力和意愿,同时德军的战争计划并不一致,计划的后勤准备也不完善。德军在1941年底发现自身面临的情况是:苏军的力量逐渐增强、然而德军的战力却因为某些因素而逐渐减弱。这主要是因为部署区域的过度延伸、运输的困难影响了补给和调度、恶劣的气候以及各部队经过半年征战后的磨损造成的。步兵部队的兵员短缺现象从1941年9月出现后便一直未获改善,反而随着时间越加恶化,一直到战争结束为止,德国陆军都处于步兵短缺和补给支援缺乏的窘境。
而1812年拿破仑征俄的失败也经常被用作比较的例子。
低估苏军的潜力
德军大大的低估了苏军的动员潜力:苏军的主要动员人数(已经受过训练、可以在短期内参战的单位)比德军所预估的高出了两倍。到了8月初时大量原先被歼灭的单位已经被新服役的单位替代,而到1941年底苏军重建和扩张了等同825个师级单位的数量,而且这还没有到达苏军存在的1,000万动员潜能。这个事实几乎就代表了巴巴罗萨作战的失败,德国必须暂缓作战行动1个月以等待新的补给,等他们再度展开攻势时,距离秋季泥泞期的开始只剩下6个星期了。在另一方面苏军也即时替补了之前的大量损失,当师级部队在战前征召的士兵阵亡后,新的士兵马上加以替补,战争中苏联每个月几乎都征召了超过500,000人从军。苏联在短期间内动员大量部队(虽然都是一些训练不足且缺乏装备的部队)的潜力最终使苏联得以撑过关键的前半年,而德国对苏联潜力的低估则导致了巴巴罗萨作战计划的不切实际。
同时以理查德·佐尔格为代表的苏联情报单位正确的分析出日本不会加入对苏的战争,这使得苏军能够将驻扎在远东的部队抽调回苏德战场支援。
即使德军真的达成了作战原先的目标:推进至阿尔汉格尔斯克-伏尔加河战线,战争也不太可能就此结束。苏联在东部依然有着广大的领土,同时苏联也已经将战争工业迁移至乌拉尔山脉、中亚、和西伯利亚了,因此战争可能还会持续一段时间。
后勤计划的缺陷
巴巴罗萨作战的目标从一开始便相当不切实际,战争开始于干燥的夏季,是最适宜德军行动的季节,德军在最初数周里突袭并歼灭了大量的苏军。但当理想的季节过去、严酷的秋季和冬季来临时,苏军已经回复一定实力,而德军的攻势则开始遭受阻挠。德军在经历漫长的战斗后却无法取得足够的补给,石油的缺乏也注定了德军不可能达成预定中的目标。
这种困难甚至在战争之前便已经被德军的后勤单位所察觉,但他们提出的警告却被德军高层所忽略。整个德国的计划是根基于一个假设上:5周内苏军便会彻底崩溃,到时德军将能取得完全的战略自由,只需替少数机动单位补给必要的石油便能占领整个国家,因此并不需要担忧5周后的补给问题。这一假设基本上是基于之前苏芬战争时苏军的表现做出的,然而以德苏战争的表现上来看这一假设是不切实际的。
德国的步兵和装甲部队在第1周里快速推进了300英哩,但他们的补给线却很难跟上进攻的速度。由于铁路轨距的差异,俄国留下的铁路网也无法加以使用(苏联使用宽轨;而德国使用窄轨),除非等到相同轨距的火车生产出为止,铁路和公路上速度缓慢的运输载具也成为苏联游击队的理想攻击目标,补给的缺乏严重延缓了德军闪击战的进度。
德军在后勤上的计划也严重高估苏联铁路运输网的可用状况,在波兰的道路和铁路状况尚称良好,但深入苏联领土的部分则情报有限,地图上标示深刻的道路在实际上往往只是粗糙的尘土道路,或甚至根本没有铺设完成。

气候
在整场战争中或许没有其他因素如同天气一般被后人如此重视其影响,在有些人看来,气候是战争中的“中立”角色,对于气候准备最佳的一方将能获得最多优势,而忽略准备的一方则会尝到其后果,对于苏军力量的低估使得德军面临气候不利的威胁。
德军后勤马匹困在泥巴中,尽管一般人印象中德军是高度机械化部队,然而事实上德军在开战时仍然极度仰赖马匹作为运输工具。
一项由美国进行的军事研究指出:希特勒的计划在严酷的冬季气候来临前便已经失败,他对于快速胜利的可能性抱持太大的自信,乃至于他对战争会拖延至冬季根本没有心理准备。在入侵的前5个月里德军总共遭受734,000人死伤(约为总人数3,200,000的23%),到了1941年11月27日德国陆军的军需部门将军爱德华·瓦格纳宣称:“我们已经到达人力和物资资源的极限了,我们即将面临寒冬的危险威胁”,但德军仍然没有准备应付严酷的气候和苏联运输网络的恶劣状况。在秋季恶劣的路面状况延缓了德军的进展。苏联的地面在夏季时是松散的沙土、在秋季时是黏稠的泥泞地、到了冬季地面则会被大雪所覆盖。德军坦克较窄的履带使其在泥泞地行动时非常缺乏附着力和漂浮力。相较之下,新的苏联坦克如T-34和KV系列重型坦克的设计都考量了这些问题。德军有600,000匹用于提供补给和运输火炮的西欧马,但体型庞大的马匹在这种气候下却很难发挥作用,而苏军所使用的体型较小的矮种马则更适合当地的气候。
德军对于1941年秋季和冬季的严酷气候几乎毫无准备,德军已经拥有足够的冬季装备,但由于交通运输能力的限制,却没有办法将这些装备完全发放至前线,结果导致军队无法取得适当的冬季装束,有些士兵们还将报纸塞进夹克来保暖,而当时的气温却已经低达-30 °C。为了运作暖炉和暖气,德军士兵不得不将已经非常缺乏的汽油用来当作燃料,而苏联士兵却配备了温暖而加衬的大衣、有更大尺码的军靴以给士兵在靴中填塞布料棉花报纸等作衬底、以及覆盖毛皮的帽子。
一些德军武器配备在如此寒冷的气候下也无法正常运作,普通的润滑油在极低温下无法发挥效用,导致坦克和卡车引擎故障、机枪等自动射击武器无法正常开火。为了将炮弹装填进坦克的主炮里,坦克兵还必须先以小刀刮下黏附于炮管内结冻了的润滑油。苏联军队则较少受到这些问题所苦,因为他们早已经历当地的寒冬许多年了。德军必须将毛毯覆盖于飞机引擎上以免引擎结冻,而运作所有坦克和卡车所不可或缺的汽油也会因为寒冬而结冻。大多数苏联卡车和旧式坦克同样使用汽油,但新生产的坦克则已改使用不会结冻的柴油了。
对于俄国冬季作战的一个普遍错误认知是:所有军事行动都会因为泥泞、大雪而停止。但事实上军事行动只是被这些因素所缓慢,差别只在于德军遭受的缓慢程度较大、而准备充足的苏军遭受的影响较小罢了。苏军在1941年12月展开的反击,在某些地区将德军击退远达100英哩,证明了只要准备充分,在冬季严寒下仍有可能进行机动性的作战。
当严酷的冬季开始后,希特勒担忧德军会重蹈拿破仑当年从莫斯科匆忙撤离的覆辙,于是下令德军部队必须死守他们的据点抵御苏军的反击,这个命令后来被称为“守住或是死亡”命令,这个命令即使挽救德军战线免于崩溃,但却也造成德军蒙受了大量的死伤。

谢选骏指出:大家似乎都没有意识到,讨伐苏联的巴巴罗萨之所以失败,还有一个决定性的神秘因素,那就是希特勒的命名错误——因为,讨伐苏联的战役命名为巴巴罗萨就演示了失败的命运!巴罗萨(Barbarossa)出自意大利语,原为“红胡子”之意,希特勒用来指代12世纪的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腓特烈一世,但是,这位皇帝却是在第三次十字军东征时因坠马落水而溺死的!希特勒如此命名,焉有不败之理?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谢选骏:美国已经陷入两條路线的斗争、临终病人的死磕

《百日新政 川普將優先實施減稅 還有終止疫情補貼、限制糧食券、驅逐無證…》(記者胡玉立綜合報導 2024-12-01): 共和黨全面執政後,白宮與國會計畫推出新政,在川普上任百日內推動減稅、限制社會福利、削減預算赤字等重大施政。 川普與國會共和黨人贏得大選並全面掌權後,正雄心勃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