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谢选骏全集

2021年7月13日星期二

欧洲22年印象记(全集89卷)


欧洲22年印象记

Europe 22 Years Impression




谢选骏

编著点评


2017年第一版


(另起一单页)


内容简介

(扉页与封底)

本书是作者在欧洲22年间,旅行三四十处时所保存的阅读、思考、写作。其中主要内容取自互联网络参考资料,作者加以搜集整理校阅,并附有自己的评论。每篇文章之后,还有作者仿照古代行文惯例所写的短诗,对欧洲文明进行了总结。合计47篇。


A Synopsis of the Book

This book is the author travels to Europe for 22 years, travels more than 35 cities, recorded reading and thinking and writing.The main content of this book, taken from the Internet reference material, the author to collect, collate, proofread, and with the author's own comments.After each essay, there is also a short poem that summarizes the European Civilizations.A total of 47 articles


(另起一单页)

旅行实在是一种极好的隐居。因为它让人旁观了人生,并在傍观者清的状态下,看清了人生的虚无。


(另起一单页)


前言

〇一:阿姆斯特丹

〇二:巴黎

〇三:巴塞罗那

〇四:布鲁塞尔

〇五:科隆

〇六:柏林

〇七:慕尼黑

〇八:莫斯科

〇九:哥本哈根

一〇:斯德哥尔摩

一一:罗马

一二:威尼斯

一三:佛罗伦萨

一四:的里雅斯特

一五:维也纳

一六:布达佩斯

一七:布加勒斯特

一八:索菲亚

一九:君士坦丁堡

二〇:雅典

二一:布拉格

二二:汉堡

二三:伦敦

二四:里昂

二五:马德里

二六:阿维农

二七:日内瓦

二八:伯尔尼

二九:苏黎世

三〇:米兰

三一:热内亚

三二:比萨

三三:巴勒莫

三四:那不勒斯

三五:地中海

三六:卡萨布兰卡和萨洛尼卡

三七:挪威

三八:巴黎圣母院

三九:圣心大教堂

四〇:巴塞罗那大教堂

四一:科隆大教堂

四二:圣彼得大教堂

四三:圣马可大教堂

四四:圣索菲亚大教堂

四五:威斯敏斯特大教堂

四六:米兰大教堂

四七:美丽的魔鬼、西方的灵媒

后记:再临欧洲

(另起一页单)

前言


01


欧洲正沉浸在她的虚无主义里,迎接新的征服。


02


在家,就是吃喝拉撒生儿育女,旅行,就是看人吃喝拉撒生儿育女……从理性上说,哪儿都别去是最好的,因为去了一个地方就破了一个地方的神秘感,就扼杀了有关她的无穷想象。


03


这个名副其实的欧洲之星(eurostar),厕所堪称豪华,却连水都没有,大概是火星上的工程师造的吧!

《没有名字的荒原》:到没有去过的地方散步,向未知的目标行进,心中涌溢不定的预期……

明天这个时间前往瑞士,不知何时抵达,然后会从瑞士返回意大利的罗马,等待回美国的飞机。

已经到了伦敦,明天去巴黎,然后看情况去马德里。

到了马德里,明天去日内瓦。

昨天我已经在马德里。我现在这里呢,是下午七点。我在马德里睡了一夜,逛一下,下午一点坐车走的,明天早上可以到达瑞士日内瓦了。

欧洲(德奥瑞士以外)铁路是一种死亡游戏:

1、无饮水、无食物;

2、无清洁水、厕所肮脏;

3、经常晚点两小时;

4、站台厕所关闭;

5、无预警地停车;

6、勒索性的收费;

7、排队等候询问时刻表;

8、没有本地零钱无法上厕所;

9、强售卧铺票却不提供枕头、床单、毛毯等卧具;

10、许多线路只有高额票价的“快车”,却比慢车还慢;

11、本以为买了月票就有了自由,结果发现反而丧失了自由,等于遭到了绑架;

12、有的车站例如马德里态度恶劣,竟然要旅客自己填写里程记录;

13、有的车站例如巴黎设置荒谬,竟要旅客自己另外乘车寻找转车的车站……

14、勒索:英法西意的铁路附加费仅仅略低于长途汽车的全程费用,这显然是处心积虑的掠夺。客人如果不舍得浪费已经付出的款项,则只得追加付费。

我买了“欧洲铁路”的半月票,自以为获得了自由,其实却丧失了自由,因为这种老旧的铁路等待报废,而且只有区间运行,没有长途连贯设置搭配的乱七八糟,毫无系统可言。坐上了它,就像被一群绑匪绑架了一样,都不知道下一站台的情况……一个国家内部的铁路都未能彻底整合起来,何况跨国作业?“欧洲铁路”其实就是“欧洲联盟”的缩影。这样形形色色的切割成碎片的东西还想整合,不可得也,倘若想要统一,缘木求鱼了。


04


费拉民族好像特别喜欢夜生活,西班牙人、意大利人、希腊人、中国人都是如此,土耳其人和阿拉伯人的夜市也十分热闹。


05


西德、奥地利和瑞士是欧洲最好的国家,他们又现代化又不那么贪婪。西班牙是又落后又贪婪,英国法国则是现代化加贪婪,意大利处于西班牙和英法之间。至于北欧,则接近西德、奥地利和瑞士。

德国人会讲英语的多,法国人不会的多,西班牙人就更不会了——看来战争失败对于一个民族的进步多少还是有益的,而战争的胜利或没有参战反而使得一个个社会不求上进了。

对于日耳曼人甚至拉丁人来说(更不用说斯拉夫人和凯尔特人了),古典文化是可以埋葬和遗忘的。但对希腊人则不然,因为那是他们的创造。Acropolis矗立在那里,不言而喻。不论因果如何,这表明希腊从未与自己的传统实行最为彻底的决裂。所以,后来才有了文艺复兴的可能。如此看来,罗马教廷只能出现在罗马,而无法出现在雅典或拜占庭。因为罗马不是古典文明的原生地!

东欧的长途跋涉,在发达的西欧似乎是不必要的了。如此看来,文明与文弱并非毫无关系。

在日耳曼人那里,可以发现对于金正恩的重视,那是一个被美国击破并惨遭蹂躏的民族,对于尚未屈服者的敬意和醋意。


06


法国南部的Valence,五月站台的上的强烈阳光暴晒多日未干的衣服,这光能够穿透西服,直到后背发烫。

在法语中,日本人(japonais)让人联想到“吉普女郎”,1990年代在日本,日本人跟我悲痛地说道:在美国,日本姑娘被人叫做“黄色出租车”。


07


为何英国、法国、西班牙甚至意大利都像土耳其一样贪婪渴血、不遗余力地搜刮小钱?这可能是因为他们身在欧洲的两翼,争夺激烈,不像德奥瑞士那样身在欧洲的腹地,虽然两面受气,但毕竟得到了较好的掩护。纳粹主义是受气包企图反抗的结果,受气包虽然破灭了,但是他们现在正在企图通过“欧盟”反攻倒算,“欧盟”其实就是德国的化妆假面,所以连法国都想“脱欧”,只有德国不想。因此德国也对难民显得格外地包容。但是欧盟只是一个拼盘,是注定流产的一个怪胎。


08


欧盟只是一个拼盘,而非有机实体。拼盘能够成长为有机体吗?进化论者也许认为那是可能的。但实际上,没有强力搓揉甚至暴力殴打是不行的。“自上而下”是可以的,但不能“脱离基础”。

在欧洲,费城的名声似乎较纽约为好,被接受度似乎也比较高。


09


中国看来有望赶上欧洲,甚至正在超过东欧。因为那里的人比较粗野,不讲礼貌和规则。如果中国在此有所改进,政治文明也慢慢跟上,不无可能成为一流国家甚至强权中心。


10


我的一生就是不断地角力、角力、角力,一直角斗到最大的对象,那又怎样?反正我不会逃离,不会主动放弃,而会一如既往地坚持到底。也许,这就是上帝拣选我的原因吧。因为我会在一个没有成功的地方坚持下去,哪怕死去,哪怕耗尽一生的努力。

我把拿撒勒的帽子忘在了玩世不恭的法国边境。我眼睁睁地看着它孤零零地落在车站问询处的窗台上了。我已经上了车,生怕错过这班等了整整一夜的车,而不敢跳下去把帽子拿回来,我就这样,感觉像圣彼得背叛了基督一样。对此我深感罪恶和愧疚。尤其可气的是,列车出发偏偏晚点十分钟,像是在嘲弄我的懦弱和自私。我真是小信的人啊!主给我恩典,可我却不敢支用,结果无形之中,我就失去了这样的恩典。这迫使我不得不说:主啊,我对不起你!

主啊,我对不起你!我配不上拿撒勒的帽子。

法瑞边境小城Grenoble,你是我永远的痛。我之所以会犯下这个错误,是因为被英法西班牙的铁路联手搜刮了将近二百欧元的附加费,当我知道即将进入的瑞士并无此项搜刮,一高兴就忘记了拿帽子!我等于就为了这点欧元出卖了耶稣!我比犹大都不如。因为欧元的纸钞,远远不及罗马的银币值钱。

我昏了头,还因为我太疲劳了,因为担心住宿会醒来太晚而赶不上班车,因为等待凌晨的车而一夜没睡,但是这些都不能成为理由,因为我没有时刻警醒。

一夜没睡,想起了耶稣。

“冷雨夜不想回家”可怕?还是“冷雨夜无家可归”可怕?唯有耶稣基督的不想回家或无家可归,负担了人类的所有救赎,他说:“狐狸有洞,天空的飞鸟有窝,只是人子没有枕头的地方。”——


Luk 9:57 他们走路的时候,有一人对耶稣说你无论往哪里去,我要跟从你。

Luk 9:58 耶稣说,狐狸有洞,天空的飞鸟有窝,只是人子没有枕头的地方。

Luk 9:59 又对一个人说,跟从我来,那人说,主,容我先回去埋葬我的父亲。

Luk 9:60 耶稣说,任凭死人埋葬他们的死人。你只管去传扬神国的道。

Luk 9:61 又有一人说,主,我要跟从你。但容我先去辞别我家里的人。

Luk 9:62 耶稣说,手扶着犁向后看的,不配进神的国。

Luk 10:1 这事以后,主又设立七十个人,差遣他们两个两个的,在他前面往自己所要到的各城各地方去。

Luk 10:2 就对他们说,要收的庄稼多,作工的人少。所以你们当求庄稼的主,打发工人出去收他的庄稼。

Luk 10:3 你们去吧。我差你们出去,如同羊羔进入狼群。

Luk 10:4 不要带钱囊,不要带口袋,不要带鞋。在路上也不要问人的安。

Luk 10:5 无论进那一家,先要说,愿这一家平安。

Luk 10:6 那里若有当得平安的人,当得平安的人原文作平安之子你们所求的平安就必临到那家,不然,就归与你们了。

Luk 10:7 你们要住在那家,吃喝他们所供给的。因为工人得工价,是应当的。不要从这家搬到那家。

Luk 10:8 无论进那一城,人若接待你们,给你们摆上什么,你们就吃什么。

Luk 10:9 要医治那城里的病人,对他们说,神的国临近你们了。

Luk 10:10 无论进那一城,人若不接待你们,你们就到街上去,

Luk 10:11 说,就是你们城里的尘土,粘在我们的脚上,我们也当着你们擦去。虽然如此,你们该知道神的国临近了。

Luk 10:12 我告诉你们,当审判的日子,所多玛所受的,比那城还容易受呢。

Luk 10:13 哥拉汛哪,你有祸了。伯赛大阿,你有祸了。因为在你们中间所行的异能,若行在推罗西顿,他们早已披麻蒙灰坐在地上悔改了。

Luk 10:14 当审判的日子,推罗西顿所受的,比你们还容易受呢。

Luk 10:15 迦百农阿,你已经升到天上。(或作你将要升到天上吗?)将来必推下阴间。

Luk 10:16 又对门徒说,听从你们的,就是听从我,弃绝你们的,就是弃绝我,弃绝我的,就是弃绝那差我来的。

(《路加福音》)

……

默想十字架上的基督,就能获得能量的倍增。

在我最为艰难的时刻,切切祷告了,主没有忘记我,派了一位商人来,但却把我带出了困境。

拿撒勒的帽子可以丢,客西马尼精神不能丢!

感谢上帝,虽然我很不配,祂还是可怜了我。

(另起一单页)

〇一

阿姆斯特丹


阿姆斯特丹(Amsterdam)绰号:Mokum、北方威尼斯,荷兰首都,华人有时也称其为荷京,是荷兰首都及最大城市,位于该国西部省份北荷兰省。根据2008年1月的统计数据,这座城市人口达747,290人;而该城市所处的兰斯台德都市圈,大约有670万人口,是欧洲第6大都市圈。

其名称源于Amstel dam,这表明了该城市的起源:一个位于阿姆斯特尔河上的水坝,即今水坝广场址。12世纪晚期一个小渔村建于此,而后由于贸易的迅猛发展,阿姆斯特丹在荷兰黄金时代一跃而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港口。在那个时代,该城是金融和钻石的中心。19和20世纪,该城扩展,许多新的街坊与近郊住宅区形成。

阿姆斯特丹是荷兰的金融和文化中心。许多荷兰大型机构的总部都设于此,其中包括飞利浦和ING等7家世界500强企业的总部。作为泛欧交易所的一部分,阿姆斯特丹证券交易所坐落于城市中心。阿姆斯特丹有很多旅游景点,包括历史悠久的运河网、荷兰国家博物馆、梵高博物馆、安妮之家、红灯区以及许多大麻咖啡馆。每年有大约420万游客来此市观光。

作为当前荷兰第一大城市,阿姆斯特丹历经了从渔村到国际化大都市的发展过程,经历了辉煌与破坏,以及世界大战的洗礼,从一定程度上讲,她的历史也是荷兰历史的一个缩影。

阿姆斯特丹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13世纪时的渔村。人们曾在附近阿姆斯特尔河上建筑水坝,阿姆斯特丹就得名于此。原来的名字“Amstelredam”,意指“阿姆斯特尔水坝”。17世纪是阿姆斯特丹历史上的“黄金时代”。阿姆斯特丹是当时世界上最重要的港口和银行业中心。

在上个千年之初,一些冒险者乘着由挖空的原木做成的船从阿姆斯特尔河顺流而下,并在河周围的沼泽湿地之外修建了堤坝。“阿姆斯特丹”这个词最早于1275年10月27日被记录在册。当年,荷兰伯爵弗洛瑞斯五世免除了通过这座大坝的费用。史料将最早居住在大坝周边的居民叫做“homines manentes apud Amestelledamme”。到了1327年,这个名称演化为“Aemsterdam”。与奈梅亨、鹿特丹与乌特勒支等更古老的荷兰城市相比,阿姆斯特丹的历史相对比较短暂。2008年10月,历史地理学家克里斯·德·邦特(Chris de Bont)声称,早在10世纪,阿姆斯特丹周边的土地就已经存在开垦的痕迹。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当时该地区已经被开垦。肥沃的土地可能尚未有人耕种,这可能是生产泥炭所留下的痕迹。

阿姆斯特丹于1300年(一说1306年)被正式授予城市资格。从14世纪起,阿姆斯特丹开始蓬勃发展,这主要归功于与汉萨同盟的贸易。1345年,卡尔弗街成了市民朝圣的地方,直到新教成为了荷兰的国教。这些朝圣礼仪现今已经不存在,只剩下当时那些华贵的服装供后人瞻仰。

16世纪,由于当时统治荷兰的西班牙王室开始推行新的税收政策,以及建立迫害新教徒的西班牙宗教裁判所,荷兰人开始反抗西班牙国王腓利二世和他的继任者。新兴资本孕育出了一大批新教徒,再加上加尔文教徒们开始反抗,这场起义不久升级为“80年战争”,并最终促成了荷兰的独立。起义的领袖,“值得赞美的奥兰治拿骚的威廉”宣布荷兰北方8个省(包括阿姆斯特丹)独立为荷兰共和国,他也成为了第一位荷兰皇室成员。他推行了一系列较为宽松的宗教政策,使得伊比利亚半岛的犹太人、法国的胡格诺派、佛兰德斯的富商和印刷工,以及来自西班牙控制的低地国家的经济与宗教难民在阿姆斯特丹找到了安全的栖身之所。佛兰德印刷工的涌入以及对各种思想的包容使得阿姆斯特丹成为了欧洲的自由出版中心。

荷兰黄金时代末期的大议长安东尼·海因斯。18世纪头二十年的荷兰领袖,是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的灵魂人物,任期内见证联省共和国最后的辉煌与衰落。

17世纪被认为是阿姆斯特丹的黄金年代。荷兰商船从阿姆斯特丹开往波罗的海、北美洲和非洲,以及今天的印尼、印度、斯里兰卡和巴西,由此构建了世界贸易网络的基础。荷兰东印度公司与荷兰西印度公司发行的大量股票为阿姆斯特丹商人所拥有。这两个公司所夺得的海外属地后来演变为了荷兰的殖民地。阿姆斯特丹也在此时成为了欧洲航运和世界融资的中心。1602年,荷兰东印度公司的阿姆斯特丹办公室开始出售自己的股票,并成为了世界上第一家证券交易所。然而,从18世纪开始,阿姆斯特丹的繁荣开始褪色。荷兰与英国和法国之间的战争,打击了处于巅峰的阿姆斯特丹。后来,荷兰被拿破仑率领的法国军队所占领。直到1815年,摆脱法国统治的荷兰与现在的比利时和卢森堡组成荷兰王国,这座城市才迎来了发展的第二次春天。

19世纪末期也被称作阿姆斯特丹的第二个黄金年代。该市新建成了一些博物馆、中央车站以及阿姆斯特丹音乐厅。与此同时,她也迎来了工业革命。阿姆斯特丹—莱茵运河(Amsterdam—Rhine Canal)的成功开掘也是这座城市直接连接到了莱茵河;同时北海运河也缩短了城市与北海的距离。两项工程极大地促进了与欧洲及世界其他地方的商业交流。1906年,作家约瑟夫·康拉德用“海之镜”精辟的从海边眺望阿姆斯特丹的景象。第一次世界大战前,该城市的规模开始拓展,建立了一些新的郊区。

尽管在一战中荷兰保持了中立,但阿姆斯特丹还是遭受了食品和燃料的短缺,甚至由此还发生小规模的暴乱,并造成了人员的伤亡。这次暴乱被称为“马铃薯暴乱”(Aardappeloproer)。人们开始抢劫商店和仓库,以获得生活必需品,主要是食品。

1940年5月10日,纳粹德国入侵荷兰。德国人在阿姆斯特丹建立了纳粹政权并开始迫害犹太人。一些市民冒着极大的风险庇护犹太人,但最终超过十万荷兰籍犹太人被关进集中营。其中最著名的受害者,就是死在伯根—贝尔森集中营的安妮·弗兰克。只有5,000名左右的荷兰籍犹太人幸免于难。二战末期,阿姆斯特丹与其他地区的通讯完全中断,食品和燃料也极度短缺。许多市民涌入农村避难。狗、猫、生甜菜以及郁金香球根都被人们当作食物充饥。阿姆斯特丹的许多树木被市民砍伐当作柴火;犹太人的房子也被拆掉,其中的木料也被一抢而空。

二战后,阿姆斯特丹市郊得到了进一步发展。许多公园和广场建于市郊,新的居民住宅也在那里建立,一般拥有更为宽敞明亮的空间、花园以及阳台。由于两次世界大战的消耗,整座城市处于百废待兴的状态。随着社会的发展,当政者和其他有影响力的人物试图重新规划这座城市。办公大楼的需求与日俱增;而由于汽车逐渐进入寻常百姓家,对新建道路的需求也大大增加。1977年,阿姆斯特丹兴建了第一条从市中心通往拜尔摩尔的地铁。更长远的规划则是建设一条连接中央车站、市中心与城市其他地区的高速路。

战前的犹太人聚居区后来逐渐被拆除。一些窄小的街道,如犹太大街,因为需要拓宽的缘故,原来的老房子大多遭到拆除。大批拆除老建筑也激怒了一部分市民,并最终引发了“新广场骚乱”(Nieuwmarktrellen)。后来,市民的示威收到了效果,街道的拆除扩建被终止,只会在地下继续修建地铁,这也很大程度上保护了老建筑和城市风貌。新的市政厅就建立在几乎完全拆毁的滑铁卢广场上。与此同时,大量旨在恢复城市中心风貌的私人机构建立起来。尽管他们的努力在今天看来已经有了不错的成效,城市的风貌得到了恢复,但他们的工作仍在延续。现在市中心已经基本恢复了她黄金时代的原貌,并且成为了城市历史保护区。这里许多建筑已经被划为文物,其中如荷兰运河等正在申报世界遗产。

作为北荷兰省的一部分,阿姆斯特丹坐落在荷兰的西北部,与乌特勒支省和弗莱福兰省相邻。阿姆斯特尔河在市中心分流进许多小运河,最终流入了IJ湾。阿姆斯特丹平均海拔为2公尺。城市主要地形是平原,西南部是一片人造森林。北海运河将阿姆斯特丹与北海连接起来。

阿姆斯特丹及周边地区已经高度城市化。该市面积为219.4平方公里,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4457人,房屋密度为每平方公里2275间。该城市林木覆盖率达到12%。 阿姆斯特丹气候宜人,天气情况主要受到来自北海的气流影响。冬季气温温和,很少低过0°C。按照美国农业部最新的评级,处于欧洲大陆北端的阿姆斯特丹及北荷兰省大部分地区属于9级抗寒区。遭受来自欧洲大陆、斯堪的那维亚、俄罗斯以及西伯利亚的寒流侵袭的少数地区可能出现霜冻。由于阿姆斯特丹三面环水,并且具有很强的热岛效应,夜间气温很少低过—5°C,但是25公里外的东南市郊希尔弗瑟姆,最低气温可达—12°C。夏季温暖但不炎热。八月平均最高气温仅有22°C,超过30°C的高温一般来讲只有3天左右。该城市平均每年有约175天降水,但年平均降水量只有不到760公厘。雨季一般从10月到次年3月,降水方式以小雨为主。极少数情况下,该城市会遭受暴风雨。

阿姆斯特丹分为7个行政区域。毗邻迪门和阿姆斯特尔芬。

一般人们所说的阿姆斯特丹仅指市区部分,有些偏远的乡村并没有算在阿姆斯特丹的范围之内。阿姆斯特丹一般来讲分为三个范畴:阿姆斯特丹都市圈、大阿姆斯特丹(COROP)和阿姆斯特丹市区。阿姆斯特丹统计局的统计范围一般指的是城市市区和两个城市郊区。

按照2006年的统计数据,该城城区人口大约为742,981人;整个都市圈人口大约为1,021,870人;包含7个区域的大阿姆斯特丹人口则为1,211,503人;再加上人口稠密的赞斯塔德区,这些区域总共约有1,468,122人;而包括阿姆斯特丹在内的兰斯台德地区则有人口6,659,300人。

就像所有的荷兰城市一样,阿姆斯特丹的行政当局是由市长领导的市政府和市议会组成的。然而,与其它城市不同的是,虽然城市分为7个区,但是由于实行统一的行政制度,所以执政效率较高。市政府的活动是由各区负责具体执行的,7个区域有自己的民选议会。

2010年5月1日,阿姆斯特丹正式执行在2009年由市议会通过的“精简城市行政区划”的决议。城市行政分区由原先的15个缩编为7个。

现行的荷兰王国宪法第2章第32条规定:“国王的加冕仪式在首都阿姆斯特丹(“de hoofdstad Amsterdam”)举行。”而以前的宪法并没有明确将阿姆斯特丹称为首都。事实上,除去1808年到1810年,荷兰政府、国会和最高法院一直设在海牙,各国的使领馆也均位于海牙。除此之外,阿姆斯特丹也不是所在的北荷兰省的首府。 

阿姆斯特丹是荷兰金融商贸之都。她也是欧洲乃至世界上最好的国际贸易都市之一。她在一项排名中位列第五,排在伦敦、巴黎、法兰克福和巴塞罗那之后。许多荷兰的大型企业和银行都把它们的总部设于阿姆斯特丹,其中包括荷兰银行、阿克苏诺贝尔(Akzo Nobel)、ING集团、皇家阿霍德(Ahold)和喜力;另外,包括飞利浦和毕马威等知名跨国企业也将它的全球总部设立于该市。虽然很多小公司仍然坐落于老运河附近,但是更多的公司选择在市中心之外建立。南阿克西斯区(Zuidas)成为了新的金融和法律枢纽。该区域不仅座拥荷兰前五大律师事务所,而且还拥有包括波士顿顾问集团以及埃森哲公司在内的多家咨询机构。阿姆斯特丹世界贸易中心也坐落于此。

这座城市还有三个小型金融区。其中一个位于阿姆斯特丹斯洛特迪克火车站附近。包括电讯报(De Telegraaf)等几家报业公司、大众运输公司与荷兰电报公司位于此地。第二处位于阿姆斯特丹球场周边。而第三处则在阿姆斯特尔河车站附近。阿姆斯特丹最高的建筑,就是飞利浦的总部,伦勃朗大厦。阿姆斯特丹证券交易所(AEX)现今已加入泛欧交易所,它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证券交易所,而且是欧洲最大的交易所之一。它坐落在市中心水坝广场的旁边。

全球著名学府,荷兰排名第一的阿姆斯特丹大学(University of Amsterdam)即位于该市。另外,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学(VU)也位于阿姆斯特丹,其在2013QS世界大学最新排名101—200段第77位。

阿姆斯特丹是水城,领略水城的风味一定要乘阿姆斯特丹的观光游船。游船巡航运河以白天的一小时行程较为适合。从阿姆斯特丹中央火车站前,每种航线的游览船每隔15—30分钟开一班。在船上常常可以发现在街道行走时并未留意到的景色。参观博物馆时,利用博物馆游船相当方便。这条航线巡回于市内各主要博物馆,随时可以上下船。对自己体力有信心的游客,不妨试试乘船来游览运河。阿姆斯特丹的夜晚,运河沿岸及桥上都会点亮灯光,充满了浪漫气息。

阿姆斯特丹四周运河环绕,不妨先租艘小船或搭乘游船浏览一回。若喜爱都会风味,也可以水坝大道作为由阿姆斯特丹中心的起点,顺着水坝大道一一造访皇宫、新教堂、国家纪念碑和杜沙夫人蜡像馆,也可以选择位在Prins Hendrikkade街头的“泪之塔”作为游览旧城区的开始,循着河道顺次照访阿姆斯格林博物馆、旧教堂。以旧教堂为中心向南北延展出狭长地带就是著名的“红灯区”,当华灯初上,红灯区里尽是川流不息的人潮,越夜越疯狂。当然,也不能错过“与大师跨时空对话”的机会,与梵高、林布兰特、哈尔斯跨越时空的藩篱来趟美术之旅。阿姆斯特丹的美术馆和博物馆就有六十多座。其中较具代表性的都集中在博物馆广场。包括收藏了伦勃朗的“夜警”及维米尔等其它17世纪荷兰名画家作品的国立博物馆,以及以收藏梵高作品居世界第一位的国立梵高美术馆,还有收藏高更、毕加索及其它印象派名画家作品的市立博物馆。除此之外,博物馆广场不容错过的是享有古典音乐殿堂之称的国家音乐厅。这儿也是阿姆斯特丹国家管弦乐团的根据地,于1888年兴建完成。这座屋顶上以金色竖琴为标记的白色建筑物。其音响效果极佳,名列世界第三。票价非常低廉,任何人都可以轻松地进去享受古典音乐。每星期三中午还可以免费欣赏午餐音乐会,不妨轻松地聆听一番。累了还可至邻近的咖啡馆小歇,享受充满荷兰式的悠闲。以多姆广场为中心的市中心是整个城市最热闹的地方,不远处就是世界著名的红灯区。

阿姆斯特丹显得古老而极有味道。所有三层和四层的小楼房被蓝色、绿色和红色精心地装饰着,可爱得就像假的一般。这些玩具一般的楼房的门,是那么的狭小,仅能容得一个人走进。古时此地有一条奇怪的法律,门越大交纳的税就越多,无奈的人们只好将门尽量做小,却把窗户做得很大,家具什么的都从窗口吊运进出。所有小楼房的顶部,都有数个伸出来的铁钩子,以固定吊运物品所用的绳索。密密的水道又将这些可爱的街巷一块一块地分割开来,成群的海鸥在水道和楼房间飞舞,欺负着在水里觅食的鸭子,仿若北方的威尼斯。运河的水位几乎与街面持平,一艘艘小巧玲珑的船屋泊于岸边,这就是阿姆斯特丹一景——水上人家。这些船屋的主人大多为艺术家和作家以及一些浪漫的年轻人。

乘游船沿运河穿行于阿姆斯特丹的大街小巷,眼前掠过的是古老宁静的街道,古朴的建筑,花花绿绿的有轨电车,一座座造型各异的桥梁,碧绿的海水,漂亮的船屋,诱人的水上餐厅、水上酒吧、水上咖啡屋。

风车,木鞋,运河,小桥,船屋,海盗,美丽的建筑,诱人的郁金香,田园,牧歌,所有这一切,构成了童话世界!不过,荷兰也有许多绝对成人化的东西。在阿姆斯特丹,咖啡馆和茶楼并不多,更多的是酒吧。酒吧规模一般不大,不超过20平方米,一个吧台,几个吧凳,几张小桌,透过巨大的玻璃窗你可以把酒吧内部的情景看得一清二楚。酒客们有的坐吧台,有的坐小桌,有的站立,三三两两,大声交谈,嬉笑打闹,爵士乐震耳欲聋,一副彻底放松的模样。这些酒吧都可以沿街摆放桌凳,吸引了不少行人驻足。随性、自由、宽容、颓废、虚无,是人们提到阿姆斯特丹时最常想到的形容词,原因无他,几个世纪以来,阿姆斯特丹一直都像个磁铁般,不断吸引欧洲各国的受迫害的人前来寻求庇护,特别是从法国或其他天主教国家而来的犹太人或异教徒。阿姆斯特丹人先后信奉天主教和新教,此地一直是各种不同民族的大熔炉,而由于与异国交涉的经验丰富,贸易也非常频繁,阿姆斯特丹人早已具备世界主义的气度,数百年来,岁月带给荷兰人更博大的胸襟,同时也形成一个宽容异端的伟大传统,因此,阿姆斯特丹对众多异乡人、移民和知识分子具有无比的吸引力,每个人都渴望加入这个迷人而多元的世界。而有人便把阿姆斯特丹比喻为寻求庇护者的“诺亚方舟”。

毒品,以前在世界各国均为绝对禁止的东西,惟有荷兰,允许在特定的场所吸食少量大麻等毒品。如果你在大街上看到有菜叶标识的咖啡屋,千万别以为这是餐厅或咖啡屋,这是合法的可以吸食毒品的咖啡屋,不过吸食数量是有限制的,同时你千万别吸陌生人向你兜售的香烟哟!

河道上泊有两千多家“船屋”,虽然是船屋但设施齐全。乘玻璃船游览阿姆斯特丹才能真正体会水城的独特韵味。游船穿行在著名的河道间,河道两旁是典型的荷兰传统民居建筑。特点是房子正面和窗户都是细长的,这是因为当时征收房产税是按门面的面积征收,精明的荷兰人为了节税都尽量减少正面的面积。由于门面狭小所以装饰的心思都放在了屋顶的山墙上。仔细观察会发现各家的山墙都不同。由于门窄,大型家具物品需从窗户进去,为此房上设有突出的吊钩。阿姆斯特丹著名的运河有皇帝运河、王子运河和绅士运河等。 沿着运河缓步而行,可以对这个城市的各种历史建筑有一个全面的了解。这里的运河带建成于17世纪,共有160条河渠,计75公里长,并且是2500艘住房用船的停泊之地。 阿姆斯特丹运河边街景:荷兰阿姆斯特丹运河边的房屋建于17世纪中期,大多为红砖建筑,梯阶尖顶外型精致优雅。运河边的酒吧、餐馆、礼品店鳞次栉比。在工艺品店里摆满了木屐和风车。有的店门面也以风车做装饰。这座填海而成的“水下城市”曾用风车抽干堤坝内的积水,风车为荷兰创造了陆地,所以荷兰也被称为“风车之国”。

水坝广场(Dam,也叫多姆广场),阿姆斯特丹的市中心广场。因1270年阿姆斯特河上的第一个水坝修建于此而得名。广场中间白色的国家纪念碑建于1956年,以纪念二战中牺牲者。对面是荷兰王宫。旁边是大教堂,为荷兰历代君王加冕登基大典的地方。广场周围地区是阿姆斯特丹繁华商业区。

荷兰王宫(Koninklijk Paleis),是17世纪荷兰黄金时代的精华建筑。最初是作为市政厅而建,1648年动工,地基打有13659根桩子。在法国拿破仑占领时被作为拿破仑其弟的王宫。1813年归还市政府。1935年为王室所有。如今为王室的迎宾馆。

图桑夫人蜡像馆,在王宫的左侧。是英国蜡像馆的分馆。图桑夫人最早在英国伦敦建蜡像馆。现美国纽约、拉斯维加斯、香港都设有分馆。主要展出名人的蜡像。

国立博物馆(Rijksmuseum)收藏有荷兰黄金时代的绘画作品。伦勃朗(Rembrandt)巅峰时期的作品几乎都收藏于此。此外还有世界各地的珍贵雕塑、陶器、家具、金银及玻璃珍品。有不少珍品是来自中国的文物。

梵高博物馆(Van Gogh Museum)收藏有荷兰著名画家梵高(Van Gogh 1853—1890)两百多件油画和600多件绘画作品。此外还有印象派大师莫奈,高更的作品。凡·高博物馆在考斯特钻石厂的附近。凡·高博物馆门票较贵,此处收藏了凡·高的许多名作,如“向日葵”、“罂粟花”、有耳朵的和没有耳朵的自画像,以及他生命中最后一年中所作的四幅油画;但并不是所有的作品,那幅无与伦比的“繁星之夜”便不在此处。博物馆中还有许多其他人的画作展出,都是历史上“荷兰画派”的代表作。把他整死了再来卖他,这就是世人,荷兰人又岂能免俗。

民居三奇:越穷人家房子越窄。历史上,阿姆斯特丹的富人最先在市中心的运河边建造了宽敞和豪华的住宅。于是中产阶级就只好在运河对岸建造宽度略小的房子,房子盖好他们又顺着住宅开通了绅士运河。钱更少的人就只好和中产阶级隔运河而居,在绅士运河的对岸搭建更窄的房子。结果更穷的人就只得在第三条运河——皇帝运河的另一边建造他们的房子。因此以阿姆斯特丹三条主要运河为界,房子的宽度由于贫富差距呈现出相应的变化,十分有趣。

每栋房子都长“吊钩”:阿姆斯特丹最窄的房子宽度只比一楼的门宽一点,人们惊叹之余不免好奇住在里面是怎样一种情景。然而房子修这么窄并不是当地人的初衷。在寸土寸金的水城,房屋税额多少直接取决于房子的宽度,人们在无形中养成了修窄房子的习惯。但阿姆斯特丹人也想出了自己的妙招,他们的房子进深往往修得十分充裕,住在里面不会觉得特别“憋屈”。

倾斜房子成世界遗产:游人常对阿姆斯特丹东倒西歪的房子感到不可思议:那些高度只有三四层,倾斜度却将近20度,是人们故意为之还是另有原因?当地人说,这里的房子通常面朝运河向前倾斜,体现了先辈在建造房子时的良苦用心,这样一来可保护房子地基免受雨淋之苦,二来为吊运家具提供了广阔空间,避免撞坏墙面和砸碎玻璃,操作起来更加便利。

世界性都:荷兰首都阿姆斯特丹,以开放的性文化而名闻天下,素有“世界性都”之称。据统计,阿姆斯特丹每年有40%以上的同性恋者结婚。在中国称之为性都,英国人称之为Sex City,法国人则称Sexe Ville,虽然各国叫法不同,但不可否认这是一个和性密不可分的城市。

阿姆斯特丹有闻名全球的红灯区,有普及、平常而且廉价的性博物馆,也有六十多座各类美术、艺术博物馆,也可称得上是个艺术的殿堂。

阿姆斯特丹的街头,人多且杂:不同肤色的人种,打扮各异,游客与本地人,乞丐和卖艺人,两米多高的巨人和侏儒,混杂一处,但看上去浑然一体,热闹而有序。街头的人群熙熙攘攘,到处是浓郁的市井气息。阿姆斯特丹更像是一座“小市民城市”。这座城市中的人们脚步匆匆,神色平静淡然,一副见怪不怪的模样。阿姆斯特丹似乎容得下一切怪异和另类。可以说,阿姆斯特丹简直就是一个人性的大实验场,测试着人们道德容忍的底线。不过实验的结果仿佛也没什么大不了的。阿姆斯特丹也许是个大染缸,它的色彩也许过于斑驳复杂,但这里肯定不是世界上最危险的地方——尽管这里容纳了那么多在其他地方可能被看作是危险、不道德,甚至违法的行为。

阿姆斯特丹看似坦荡,但其实却像个谜:是什么使这座城市如此的宽容?有人说是由于这里地势低洼,阿姆斯特丹人好不容易在海平面下建立了城市,还时时为洪水担惊受怕,所以格外懂得及时行乐;也有人说是由于填海造田需要外来人的帮助,所以荷兰人欢迎外来人的加入,也对各种外来事物格外宽容,以至于荷兰女王有个外国丈夫,荷兰人都讲得一口流利的英语,也就不足为怪了。

德瓦伦(De Wallen,亦称Walletjes或Rosse Buurt),是一个合法卖淫的指定区域,也是阿姆斯特丹最大和最著名的红灯区。它由道路与小巷的网络组成,在这些街巷内是数百座小的单间公寓,由女性性工作者租赁,她们在特以红灯照亮的窗户或玻璃门后面提供服务。该区域也有许多性用品商店,性剧院,西洋景(Peep show),一家性博物馆,一家大麻博物馆,以及许多提供各种大麻制品的大麻咖啡馆。虽然游客中有26%会来此区“看看”,但妓院数量仍然日趋下降,以至于商会(Chamber of commerce)发出了警告。


谢选骏指出:我曾经在阿姆斯特丹机场等候飞机航班七八个小时,那里也没有去,坐在那里静静地写东西。看着各色人等川流不息,把他们作为一种背景音乐。我很怀念那样的日子,一点也不觉得浪费了时间。荷兰是最早现代化的国家,先于英国,甚至在日本锁国时代也在发挥重大影响,却由于接近法国而在地缘形势不利,无法长大,而且提前没落了。荷兰的昨天就是欧洲的今天,荷兰的今天就是欧洲的明天……其实,荷兰病并非孤立,早前的意大利城邦就已预演过了。文艺复兴早熟了意大利,也腐化了意大利。启蒙运动也是如此早熟了荷兰并腐化了荷兰。文明从来都是双刃剑。


诗云:

阿姆特斯丹红泛滥,

女女光顾蔚为大观,

印度公司反弹回报,

欧洲文明日益潦倒。


(另起一页)

〇二

巴黎


巴黎(Paris)是法兰西共和国的首都,法国最大城市,法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商业中心,欧洲第二大城市,世界五大国际大都市之一,其余分别为纽约、伦敦、东京和香港。

巴黎位于法国北部巴黎盆地的中央,横跨塞纳河两岸。巴黎有小巴黎、大巴黎之分。小巴黎指大环城公路以内的巴黎城市内,面积105.4平方公里,人口200多万;大巴黎包括城区周围的上塞纳省、瓦勒德马恩省、塞纳—圣但尼省、伊夫林省、瓦勒德瓦兹省、塞纳—马恩省和埃松省七个省,共同组成巴黎大区,这片地区在古代就已经被称作“法兰西岛”(ile—de—france),面积达12000平方公里,人口约1000万,几乎占全国人口的五分之一。

巴黎建都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它不仅是法国,也是西欧的一个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巴黎香水有“梦幻工业”之称。巴黎是历史之城、美食之都和创作重镇。巴黎是著名的世界艺术之都,印象派美术发源地,芭蕾舞的诞生地,欧洲启蒙思想运动中心,电影的故乡,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创始地。巴黎又是世界公认的文化之都,大量的科学机构、研究院、图书馆、博物馆、电影院、剧院、音乐厅分布于全市的各个角落。


(谢选骏指出:电影是一种大众艺术,而且还是综合性的,所以要找出一部完美的电影,比从狗嘴里找出象牙,还要困难。)


2017年8月1日,国际奥委会宣布,巴黎成为2024年奥运会主办城市。

巴黎的历史有2000多年,最早是从西岱岛发祥的。据说,当时居民仅几百人,居住在不到半平方公里的旧城岛上。

公元四世纪,罗马人的一个部落强占岛上高卢人村庄,并建立了“巴黎吉”人的首府,巴黎从此得名。

公元六世纪起,巴黎成为法兰西王国的首都,以后历代法兰西的封建王朝均以巴黎为国都。

十三世纪时,巴黎的人口已达7万。菲利普·奥古斯特国王下令修建城墙和防御工事,西岱岛人口不断增加,成为王国的权力中心。全城的贸易和手工业作坊逐渐集中在塞纳河右岸,市场开始形成。教育、学术和宗教界人士大多住在塞纳河的左岸。

1337年开始的英法百年战争使巴黎遭到严重毁坏。战后,弗朗索瓦一世再次定都巴黎并进行重修。

1546年,卢浮宫开始兴建。以后的历代帝王,尤其是路易十四,不惜花费巨资修宫殿、造花园、建广场。

公元16世纪末、17世纪初,当时的国王亨利四世将巴黎大大扩建了一番。到了18、19世纪,巴黎仍在逐步扩大,大量的可耕地被城市占用。

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愤起捣毁了封建王朝囚禁革命者的监狱——巴士底狱,由此爆发资产阶级大革命,发表人权宣言,废除封建制度。

1792年建立了法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

1799年,拿破仑发动雾月18日政变,1804年称帝为拿破仑一世,并颁布了“拿破仑法典”。

1815年,拿破仑在滑铁卢战败,帝国垮台,路易十八建立复辟王朝。

1830年,“七月革命”推翻了复辟王朝,路易·菲力普建立了七月王朝。

1848年,“二月革命”建立了第二共和国。

1851年,拿破仑的侄子路易·波拿巴发动政变,次年称帝,建立第二帝国。

1870年9月革命后,成立第三共和国。

1940年,德军占领巴黎,第三共和国覆灭。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1946年第四共和国成立。

1958年,戴高乐将军受权组阁并制定新宪法,第五共和国成立。

法兰西第一帝国后期,巴黎已经拥有70多万居民,千余条大街;第二帝国建立后,巴黎又吞并了周围的一些村庄;到拿破仑三世时,始在巴黎开辟了一些宽阔的道路,修建了许多园林和公园,使巴黎开始形成今日的样子。

二战后,法国政府对巴黎的建设不遗余力。虽然在1970年,曾经为了疏散过度集中在首都的法国各政治和经济机构,暂缓了巴黎的发展,但自1977年的蓬皮杜中心和新的购物地下街建立以来,巴黎的建设又有了新的方向。

为使巴黎东、西市区的发展更均衡,1981年开始,以密特朗为总统的法国政府开始的包括巴士底歌剧院、国家图书馆在内的十大工程建设,已于1996年底前全部完工。

巴黎是欧洲大陆上最大的城市,也是世界上最繁华的都市之一。地处法国北部,塞纳河西岸,距河口(英吉利海峡)375公里。塞纳河蜿蜒穿过城市,形成两座河心岛(斯德和圣路易)。大巴黎地区还包括分布在巴黎城墙周围、由同巴黎连成一片的市区组成的上塞纳省、瓦勒德马恩省和塞纳—圣但尼省。巴黎市、上述三个省以及伊夫林省、瓦勒德瓦兹省、塞纳—马恩省和埃松省共同组成大区。这片地区在古代就已经被称作“法兰西岛”(ile de France)。

城市本身踞巴黎盆地中央,属温和的海洋性气候,夏无酷暑,冬无严寒;1月平均气温3℃,7月平均气温18℃,年平均气温10℃。全年降雨分布均衡,夏秋季稍多,年平均降雨量619毫米。

巴黎被分成20个区。

第1区位于塞纳—马恩省河北岸,区内有举世闻名的卢浮宫博物馆、皇室宫殿、杜伊乐丽花园、磊阿勒大型综合商场、政府机关、教堂等,是游客区。

第2区内的九月四日大道(Rue du Quatre Septembre)由东贯穿至西,有国家商会、国立图书馆、证券交易所、多家剧院及教堂等,是交通繁忙的商业住宅区,也是游客区。

第3区内有4家博物馆、4间教堂、剧院、中学、科技学院、国家档案局,商店林立属于商业住宅区。

第4区位于塞纳—马恩省河北岸,包括两个河中岛,圣安东尼大道、希和里大街;区内有著名的圣母院、巴黎市政府大楼、巴黎警察局、医院、两所博物馆、庞毕度中心,加上塞纳—马恩省河畔怡人风光,蜂拥而至的游客众多,实为巴黎的闹区。3、4区也是唐人街规模较大的地方之一。

第5区又称“万神殿区”(quartier du Panthéon)。此区称为拉丁区,先贤寺、植物园、教堂、著名的巴黎大学坐落于此。法兰西学院、还有理工、专科学院等各种类型的学校;博物馆、纪念碑、书店,是属于巴黎顶尖的文化、艺术、学术气息最浓厚的地区,别有特色的露天咖啡馆,让人垂涎的各国食物极多,漫步在有名的圣米歇尔大道、或圣热尔曼大道的游客如鲫。

第6区又称“卢森堡区”(Luxembourg)。位于塞纳—马恩省河南岸,商店、电影院、剧院等极多,广大的卢森堡公园亦在此区;法国学院、建筑学院、牙医、矿物等学院及众多的中小学校,法国上议院议政大楼是在卢森堡公园内,与第5区毗邻也多少感受到文化的气息。

第7区又称“波旁宫区”(Palais Bourbon)。此区内有闻名世界的埃菲尔铁塔、拿破仑墓、奥塞美术馆,军事博物馆、军事学院;此区位于塞纳—马恩省河南岸,街道宽广,建筑物雄伟,是名胜、各国使馆、国家机构集中的地方,有外交部、经济财政部、国防部、教育部、还有工商业部及一些较高档的住宅区。

第8区是巴黎市区最热闹、游客最繁多的一区,因有名扬四海的香榭丽舍大道,由著名的协和广场横越至凯旋门,全长约2公里,365天中,天天车水马龙、游客如鲫;香榭丽舍大道两旁商店尤其多,时装店、精品店、香水店;大街小巷尽是五星级旅馆、高级餐厅;沿着圣多诺黑路即是警卫森严的总统府爱丽舍宫,内政部、海军部皆在此区,还有大小皇宫、玛德莲教堂等。

第9区之内有著名的巴黎歌剧院、春天百货公司、拉法叶百货公司,此区热闹程度,比起香榭大道的繁闹稍逊,学校、教堂、博物馆、剧院等不少,但住家居多。

第10区内也以住家居多,区内有北站及东站两大火车站,此区治安较差,常有游客受到扒手之害;在此中小型酒店甚多,是有名的红灯区,此区也有剧院、教堂、医院。

第11区是一般巴黎平民居住的区,有共和大道及伏尔泰大道经过该区,教堂居多。

第12区位于巴黎东边、塞纳—马恩省河北畔,贯通法国南部的里昂车站,有法国高速火车(TGV)直达南部的里昂及马赛;此区有巴士底广场、巴士底剧院,林立着中小型酒店,医院也甚多。

第13区又称“戈博兰区”(Gobelins)。此区称为唐人街,是巴黎最多华人聚居谋生的地区,由于该区在近十多年来的大力发展,使得高楼林立,街道宽阔;以意大利广场为中心,呈星状放射出六条大道,此地华人大部分为东南亚华人,巴黎士多、陈氏商场是华人购买东方物品的好去处。此地的华人餐馆甚多,各种美食应有尽有;潮州城大酒楼每当星期五至星期日晚餐,皆有乐队伴奏的歌舞节目,价格适中。

第14区又称“天文台区”(l’observatoire et enfin)。此区位于巴黎南部,区内有大学城、蒙苏喜公园、天文台、医院、教堂、专科学校、骷髅穴及蒙帕那斯坟地;丁香园咖啡馆、及圆顶咖啡馆物美价廉的海鲜大餐。

第15区又称“沃吉哈赫区”(Vaugirard)。此区位于巴黎西南部,在塞纳—马恩省河中有座自由女像,美国纽约的自由塑像是以此座为雏型放大制造而成送给美国,代表法国与美国的友好象征,区内有座蒙帕那斯办公大楼,此大楼是巴黎市区内最高的大楼;顶楼有咖啡馆,可一面品尝美味的咖啡,一面欣赏巴黎市区景色;与第14区交界有蒙帕那斯火车站,交通便利,是住宅区及商业区。

第16区位于巴黎西边,有二十几国的大使馆聚集在此,有著名的巴黎第九大学—多菲纳,教堂与博物馆也不少。从沙佑宫俯视着雄伟的艾菲尔铁塔,西有广大的布伦森林,此区设备齐全,居住环境良好,是属较高级的住宅区

第17区位于巴黎西北边,此区北部属于住宅区,南部则为商业区。居住在此区的老年人、富商较多,是巴黎最安静的区之一,也被巴黎人称为小巴黎的富人区。

第18区位于巴黎北边,闻名的圣心教堂、蒙马特山庄、小丘广场,著名的红灯区及红磨坊夜总会,是巴黎夜生活的场所。

第19区位于巴黎的东北边,此区华人聚居较多,但规模较第13区为小,亦称为小唐人街,是巴黎第二大的华人聚居区,是典型的平民区。区内有维叶特科学园区,秀蒙丘公园及圣马丹运河。

第20区以住宅居多,假日最佳去处是卑乐维乐公园及星期六和星期日才有的跳蚤市场。

巴黎与巴黎都会区是欧洲最大的多元文化区域之一。在2011年的人口普查中,23.1%的人口出生于法国本土以外的地区。2009年的人口普查也显示巴黎都会区4.2%的人口是新移民(1990年至1999年间移入巴黎),主要从亚洲与非洲移入。37%的法国移民居住在巴黎都会区。

首波国际移民潮出现在1820年代,当时德国人因为农业危机而移居巴黎。接下来持续有几波移民潮出现,意大利人与欧洲中部的犹太人于19世纪移居巴黎,许多俄罗斯人于1917年俄国革命结束后离开苏联,亚美尼亚种族大屠杀让大量的亚美尼亚人逃进法国,居住在殖民地的法国人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返回法国,大量的波兰人于两次世界大战间前往法国,葡萄牙人、意大利人与北非人在1950年代至1970年代之间移居巴黎,北非的犹太人在北非脱离殖民国家统治后也纷纷前往巴黎。巴黎成为法国的毒瘤。

巴黎都会区估计有170万户穆斯林家庭,大约占10%–15%的人口。但是这个数据是以出生国来估计的,所以很可能有误,因为有些出生在穆斯林家庭或回教国家的居民被认为是“潜在的穆斯林”。根据北美的犹太人银行估计,大约有310,000犹太人居住在巴黎与法兰西岛。巴黎从以前开始就吸引许多外来移民,是欧洲最大的移民区之一。

巴黎郊区的移民问题相当严重,北非移民大多居住在巴黎18, 19,20区由政府提供的廉价住房里,各种治安事件时有发生。2005年10月至11月这里曾经发生过大规模骚乱,骚乱波及全法国以及比利时等其他欧洲国家。

根据法国国家统计与经济研究所(Institut National de la Statistique et des études économiques,INSEE)的研究显示,居住在巴黎的居民中有20%是外来移民,20岁以下的居民中有41.3%至少有一位双亲是外来移民。在18岁以下的居民中,12.1%是马格里布人、9.9%来自撒哈拉以南非洲、4.0%则有南欧的血统。35%的法兰西岛居民,大约有400万人不是外来移民(17%)就是双亲中至少有一位是外来移民(18%)。

巴黎是法国的政治中心。从历史上讲,1789年7月14日以前,巴黎是法国历代王朝的京都。此后,便一直是法国权力机构的所在地。今天,法国总统府——爱丽舍宫、国民议会和参议院等也都设在这里。

巴黎是欧洲第二大城市,仅次于伦敦,是法国的经济和金融中心,在政治、科技、文化、教育、时尚、艺术、娱乐、传媒等领域对世界都有重要影响力。巴黎还同纽约、伦敦和东京一起被公认为世界四大都市。

巴黎北部诸郊区主要为制造业区。最发达的制造业项目有汽车、电器、化工、医药、食品等。奢华品生产居次,并主要集中在市中心各区;产品有贵重金属器具、皮革制品、瓷器、服装等。外围城区专事生产家具、鞋、精密工具、光学仪器等。印刷出版业集中在拉丁区和雷米街。大巴黎(都市)区电影生产量占法国电影生产总量的四分之三。巴黎集中了法国多数大型集团公司和金融机构。值得一提的是,巴黎在40多年前开始兴建拉·苔芳斯(LA DEFENSE)新区,如今该区已相当现代化,该区已成为法国许多著名企业的总部所在地,世界上许多大企业在这里设立了办事处,是巴黎地区最重要的商务中心。

印象派绘画(Impressionism)也叫印象主义,是西方绘画史上划时代的艺术流派,19世纪60—90年代在法国兴起的画派,当时因克劳德·莫奈的油画《日出·印象》受到一位记者嘲讽而得名。这幅画面描绘的是塞纳河的清晨,太阳刚刚升起的时候。由于画家要在很短的瞬间,将早晨的美景在光线还没有变化前,就要完成作品,因此画面不可能描绘的很仔细。当学院派的画家们看到这幅作品时,认为很粗糙,过于随便,就用讥讽的语言嘲笑“巴比松”的画家,意思是说:那是一群根本就不懂绘画的画家,《日出·印象》完全就是凭印象胡乱画出来的,其他人也附和着说,这些画家统统都是“印象主义”,没想到,这些挖苦的话,反而成全了这批画家,“印象派”随之诞生,“巴比松派”反而慢慢被人淡忘。

19世纪的时候,法国巴黎是欧洲油画的中心。这个时候的风格是以学院派的新古典主义为主导的,他们每年都要举办官方的展览,叫做“沙龙”,多数人都出自于皇家美术学院,他们有着深厚的素描基础,并且精通人体解剖,画风严谨、细腻。而在这个时候,还有着另外一大批充满着理想的年轻画家,他们来自于各个阶层,大多数都是自由人,很多人对学院派的教学方式及绘画风格有着不同的看法,认为古典主义千篇一律,缺乏个人风格,他们更崇尚现实主义,并提倡户外写生。由于大家有着共同的理想和观点,他们逐渐地聚集到巴黎郊外的一个名叫巴比松的小村庄,来描绘那里迷人的风光,他们被称为“巴比松”画派。“巴比松”村就是现在巴黎的卫星城之一的枫丹白露镇。“巴比松画派”就是“印象派”的前身。

早在1469年,法国第一家印刷场在拉丁区诞生,至今巴黎的新闻出版业仍很繁荣。世界最大的通讯社之一法新社(Agence France—Presse)设在交易所广场,150家分社遍布全球。巴黎出版的《世界报》(Le Monde)和《费加罗报》(Le Figaro)享有国际声誉。拉丁区也是法国高等教育的摇篮,古老的巴黎大学现已分为13所独立的大学,共有30多万学生,其中5所分布在郊区。 巴黎高等师范学校,2013QS世界大学最新排名34位。

巴黎拥有50个剧场,200个电影院,15个音乐厅。巴黎歌剧院位于市中心的奥斯曼大街,占地11万平方米,整个建筑兼有哥特式和罗马式的风格。法国国家音乐学院和舞蹈学校也设在这里。

巴黎的“街头艺术”十分活跃,城市西北部的泰尔特尔艺术广场是世界闻名的露天画廊,每天都有不少画家在这里即席作画出售。在市中心的沙特莱广场和圣·日耳曼德佩广场等地,青年学生和市民经常自带乐器举行音乐会,表演各种节目。

巴黎是一座世界历史名城,名胜古迹比比皆是,埃菲尔铁塔、凯旋门、爱丽舍宫、凡尔赛宫、卢浮宫、协和广场、巴黎圣母院、乔治·蓬皮杜全国文化艺术中心等,是国内外游客流连忘返的地方。美丽的塞纳河两岸,公园、绿地星罗棋布,32座大桥横跨河上,使河上风光更加妩媚多姿。河中心的城岛是巴黎的摇篮和发源地。塞纳河畔圣米歇尔林荫大道有绵延数公里的旧书市场,每天都有不少国内外学者、游客来这里选购心爱的古籍,形成塞纳河畔古老的文化区——拉丁区的一大特色。

巴黎活在细节之中。巴黎人无论什么年龄,都可以像孩子一样,某一两天对一样新东西很着迷。虽不富足,却不乏安逸。这让人有兴趣跟随美国作家埃德蒙·怀特一起,走进了《巴黎,一个闲逛者的回忆》。文化人是巴黎社会生活灵魂。19世纪法国作家巴尔扎克、普鲁斯特、波德莱尔、兰波、乔治·桑、肖邦、王尔德、科莱特、热奈;20世纪毕加索、本雅明、纪德、萨特、波夫娃、加缪、罗兰·巴特、福科这一些文化名人,组成巴黎社会文化人群落。他们曾经生活在巴黎这个空气中都充满虚无的地方,可他们精神的创造力却丰盈自由法国精神,并取得世界文化史上的最高成就。

在利普咖啡馆、花神咖啡馆、双叟咖啡馆,整个巴黎文化心脏,仿佛就在那里跳跃;在洛赞旅馆大麻俱乐部,那些天才人物为追求疯狂与刺激,整夜都在吸食“绿色果酱”,作家巴尔扎克拒绝吸食,却没有忘记采访吸食者体验与幻觉;那是一个自由与兴奋时代,探索着艺术与生活的界限如何打破。

法国处在正中间,他们将时髦的艺术和保守的文化、国家统一的福利和极端的个人主义、心明眼亮的现实主义和生机勃勃的浪漫主义进行了特殊的融合,而这些方面都经过了时间的考验,无可争议,也非常微妙。

巴黎还是一座“世界会议城”。它以明媚的风光、丰富的名胜古迹、多姿多彩的文化活动以及现代化的服务设施,迎来了众多的国际会议,据统计,1987年在巴黎共举行了365次国际性会议,超过了纽约、伦敦、布鲁塞尔、日内瓦,居世界首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国际商会(ICC)、巴黎俱乐部(Paris Club)等国际组织的总部均设在巴黎。

巴黎有70多所高等专科学院(占全国一半以上),13所综合性大学,许多学院和大学分布在拉丁区。巴黎是教育事业的中心。法国著名的法兰西学院、巴黎大学、巴黎综合理工学院、高等师范学校、国立统计与经济管理学校、法国国立高等工程技术学校、国立桥路学校、国立高等先进技术学校以及国家科学研究中心等均设在巴黎。巴黎大学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大学之一,创建于1253年。巴黎还有许多学术研究机构、图书馆、博物馆、剧院等。

在巴黎大学(Université de Paris)于12世纪成立之前,巴黎圣母院是巴黎的高等教育中心。卡佩王朝国王腓利二世(法兰西)在1200年创造了“大学”(universitas)一词,认为大学是一个聚集教师与学生的团体,而且有权利独立运作,不受国王法律与税法干扰的组织。

到了13世纪时,已经相当著名的巴黎大学吸引来自欧洲各地的学生。巴黎左岸的经院哲学中心(后来被称为拉丁区)重新聚集在1257年成立的索邦大学周围。19世纪的巴黎大学已经拥有六种学科组织:法律、科学、药学、医学、文学与神学。

1968年春天的五月风暴让巴黎大学的组织型态持续改革,并逐渐分散其集中化的学术主体。巴黎大学后来在1971年拆分成13所大学,分散在市区与郊区各地。每一所新的大学(巴黎第一大学、巴黎第二大学、巴黎第三大学、巴黎第四大学、巴黎第五大学、巴黎第六大学、巴黎第七大学、巴黎第八大学、巴黎第九大学、巴黎第十大学、巴黎第十一大学、巴黎第十二大学与巴黎第十三大学)都只保有旧巴黎大学的一小部分。

1991年,四所新大学成立于巴黎郊区,于是法兰西岛大区总共有17所大学。这四所新设立的大学分别是赛尔齐—蓬多瓦兹大学(Cergy—Pontoise University)、埃夫利—瓦尔岱索纳大学(University of évry Val d'Essonne)、马恩河谷大学(University of Marne—la—Vallée)与圣康丁昂伊夫利纳—凡尔赛大学。

每年7月14日国庆节,在凯旋门前举行的阅兵式上,排在最前面方阵的青年军官,就是该校的学员。理工学院创办于1794年。不久拿破仑看中了这所学校,将其划归军事建制,还将一面写着“为了祖国的科学和荣誉”(Pour la patrie,les Scineces,la Gloire)的锦旗授予该校。

1814年,俄普奥联军兵临巴黎城下,理工学院的学生要求参战,但面临灭顶之灾的拿破仑却说:“我不愿为取金蛋而杀掉我的老母鸡!”这句名言一直激励着该校学生勤奋学习。200年来,这里为法国培养出大量人才,例如,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协约国联军统帅福煦、诺贝尔物理奖得主贝古勒耳、汽车工业家雪铁龙、法国总统德斯坦等。如今该校已迁往西南郊的帕莱索(Palaiseau),占地150公顷,学生1200多人。巴黎高等师范学校很有名,新生录取名单最后要由教育部长决定。化学与微生物学家巴斯德、文学家萨特、蓬皮杜总统等都是这里的毕业生。

巴黎市政府非常重视生态环境建设,尽管城市用地十分紧张,政府还是尽一切可能在城市社区中增加绿地、花园和树林,以提高城市社区的环境质量,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巴黎是艺术之都,也是鲜花之都。无论是在房间里、阳台上、院子中,还是在商店里、橱窗前和路边上,到处都有盛开的鲜花,到处都有迷人的芳香。至于那五彩缤纷的花店和花团锦簇的公园,更是常常让人驻足观赏,流连忘返。

1981年,巴黎市内有285块公共绿地,总面积大约有355公顷,不算布洛涅和万塞那森林的1850公顷,也不算装饰性绿化小景、墓地和道路两旁绿化。从1981年到1999年,市区两级政府经过极其艰难的努力,使公共绿地面积增加了140公顷,总面积升至496公顷,加上布洛涅和万塞那的森林面积,绿化面积为22.3%,人均绿地面积为13.94平方米。在增加绿地中有市级大公园、区级公园和社区公园和广场绿地,以及塞纳河、运河边的公园和绿地。巴黎的绿地如今还在以每年大约100公顷的速度继续增长。

巴黎是欧洲历史上第一个对城市的宝贵自然财产——树木进行有效保护的城市。“树木报告”记载了巴黎为保护树木所作出的决定和行动。例如,巴黎通过地方法规,鼓励保护公共绿地和私人绿地;与土地开发商签订协议,保护建筑工地的树木;为了便于管理,巴黎已经为城市的每一棵树木建立了档案和辨认卡片。同时,城市的园林技术专家,经过研究,提出了“综合性生物保护控制计划”,为的是提高植物的抗污染和病虫害的能力,提高生物的多样性,达到植物卫生的平衡。如今城市已经很少使用杀虫剂,而是通过投放瓢行生物防治;土壤透气性也是靠增加蚯蚓数量来提高。

巴黎的社区有公园397个,总面积358万平方米,平均每个社区有将近20个公园,人均社区公园面积1.67平方米。第12区有公园最多,有24个;公园最少的是第2区,只有3个。最小的公园是Pihet—Beslay公园,也在第2区,只有92平方米;第19区的La Vilette公园最大,有3.5万平方米。不仅如此,在城市总长350公里的大街和林荫道两旁,共栽种树木10多万棵。

巴黎三个最有名的地标分别是:西岱岛上12世纪的主教座堂巴黎圣母院、拿破仑一世兴建的凯旋门,和19世纪的艾菲尔铁塔。艾菲尔铁塔是一座“临时”建筑,由居斯塔夫·埃菲尔为1889年世界博览会而建,此后一直没有拆除,现在成了巴黎的一个持久象征。巴黎的历史轴是一条从市中心笔直向西的直线,由文物古迹、建筑、街道组成,这条轴线的东端开始于卢浮宫,然后经过杜乐丽花园、协和广场、香榭丽舍大街,到达戴高乐广场中央的凯旋门。20世纪60年代以后,轴线继续向西延伸到拉德芳斯商务区,其核心是方形的拉德芳斯区新凯旋门;这一区域拥有巴黎都市区大多数的摩天大楼。荣军院博物馆埋葬了许多伟大的法国军人,其中包括拿破仑,而万神殿教堂是许多法国杰出男女的安葬地点。一些“旧政权”著名成员在法国大革命期间死亡之前,曾被关押在昔日的司法大厦(Conciergerie)古监狱。另一个革命的标志物是位于塞纳河上的天鹅岛(le des Cygnes)和卢森堡公园的两尊自由女神像。较大的雕像于1886年被作为礼物送往美国,目前安置在纽约市的港口。巴黎歌剧院兴建于第二帝国后期,驻有巴黎歌剧院芭蕾舞团,而从前的卢浮宫现在是全世界最著名的博物馆之一。索邦大学是巴黎大学最著名的部分,坐落在拉丁区的中心。在巴黎圣母院之外,其他的教堂建筑杰作包括13世纪哥特式的宫廷教堂圣礼拜堂和马德莱娜教堂。1991年巴黎塞纳河沿岸众多的名胜古迹被一起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巴黎市共有6088条公共或私人道路(1997年)。其中最宽的道路是十六区的福煦大街,宽达120米,第八区的Selves大街(Avenue de Selves)是巴黎最短的道路,全长只有110米,而Rue de Vaugirard是巴黎最长的街道,横跨第六区和十五区,全长4360米。第二区的Rue des Deglés是巴黎最短的街道,只有5.75米;而第五区的Rue du Chat—qui—Pêche为巴黎最窄的正式街道,宽1.8米(有些资料来源显示,十二区的Sentier des Merisiers,测量不足1米宽,或二十区的Passage de la Duée,如今虽然右边被毁,周围有栅栏,测量只有80厘米宽。最后,巴黎最陡峭的道路是二十区的Rue Gasnier—Guy,斜率达到17 %。

巴黎的许多重要机构都设在城市边界以外。拉德芳斯金融商务区,主要粮食批发市场(Rungis)、巴黎综合理工学院、巴黎高等商学校(HEC)、高等经济与商业科学学校(ESSEC)、欧洲工商管理学院(INSEAD),世界著名的研究实验室(在沙克雷和埃夫利),最大的体育场(法兰西体育场),以及交通部,都位于城市的郊区。

拉德方斯区位于巴黎西北,塞纳河畔,距凯旋门5公里,与卢佛尔宫、星形广场(现名戴高乐广场)在同一条东西轴线上。

1932年,塞纳省省会曾举办过一次对历史上形成的东西主轴线和星形广场到德方斯一带的道路进行整治美化的“设想竞赛”。在1958年成立了“拉德方斯公共规划机构”,提出要把拉德方斯建设成为工作、居住和游乐等设施齐全的现代化的商业事务区,以作为公元2000年巴黎的“橱窗”。1963年通过了第一个总体规划,包括东部事务区和西部公园区,规划用地760公顷。1962—1965年制订的《大巴黎区规划和整顿指导方案》中,德方斯区被定为巴黎市中心周围的九个副中心之一;80年代初已经基本建成。

巴士底广场(第4、第11和第12区,右岸)是一个不仅对巴黎,而且对整个法国都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地区,由于其历史价值,广场常常被用于政治示威,其中包括2006年3月大规模的劳工抗议。香榭丽舍大街(第8区,右岸)连接协和广场和凯旋门,由17世纪花园式散步道改建的大道。它是巴黎的众多旅游景点之一和主要的购物街。协和广场(第8区,右岸)位于香榭丽舍大街东端,初建时称为“路易十五广场”,臭名昭著的断头台的地点。埃及方尖碑是巴黎“最古老的古迹”。在广场上,皇家路的两侧,有两座相同的石头建筑:东面的一座是法国海军部,西面的一座是豪华的克里雍大饭店。附近的旺多姆广场以时尚和豪华酒店著称,拥有丽池大饭店和旺多姆大饭店及其珠宝店,许多著名的时装设计师在广场上拥有他们的沙龙。雷阿勒(Les Halles,第1区,右岸)过去是巴黎的中央肉类产品市场,自1970年代后期以来,在欧洲最大的地铁联络站(Chatelet—Les Halles)周围形成主要购物中心。从前的雷阿勒商场已经在1971年拆除,代之以雷阿尔集市广场(Forum des Halles)。巴黎中央市场是世界上最大的食品批发市场,已经迁移到了位于南郊的Rungis。马莱(Le Malais,第3和第4区)是右岸的时髦区域,这是一个在文化方面非常开放的地方。蒙田大街(第八区),毗邻香榭丽舍大街,奢侈品牌聚集地,包括香奈儿、路易威登、克里斯汀·迪奥和纪梵希(Givenchy)。蒙马特(第18区,右岸)拥有圣心圣殿,历史上一直是艺术家区域,在这个区域有许多艺术家工作室和咖啡馆。蒙帕纳斯(第14区)是左岸一个历史性地区,以艺术家工作室、音乐厅和咖啡馆生活着称。这里有巨大的蒙帕纳斯—Bienvenüe地铁站,和孤零零的摩天大楼蒙帕纳斯大楼。歌剧院大街(第9区,右岸)是巴黎歌剧院的周围地区,是巴黎百货公司和写字楼最密集的地点,包括春天百货和巴黎老佛爷百货公司,以及金融巨头里昂信贷银行和美国运通银行的巴黎总部。

由沙特莱广场放射状建设的城市以沙特莱(Chatelet)广场为基点,其周围到香榭丽舍大道都是市中心(Centre),亦即这块巴黎市中心是全城最古老,但也最热闹的地点。市中心的“中心”是为塞纳河所围绕的西堤岛(Cite)上的圣母院(Notre—Dame de Paris)和巴黎地方法院古监狱(Conciergerie)。

西堤岛之北,是协和广场(Pl. de Concorde)、巴黎歌剧院(即加尼埃歌剧院)、马德莲教堂(Sainte Marie Madeleine)、卢浮宫(Palais du Louvre)、杜勒伊花园(Parc des Tuileries)等都位于右岸市中心这一地区。从卡卢索凯旋门(Arc de Triomphe du Caroussel)为起点,进入杜乐伊花园,经协和广场方尖碑,顺着香榭大道直通庄严的凯旋门,再延续到拉德芳斯(La Défense)的方舟建筑(Grande Arche),这条中轴线是举世知名的风景线。

若以香榭大道为分界线,往西看,巴黎的象征——埃菲尔铁塔、荣军院(Les Invalides)在左岸。更北一些,蒙马特山丘上的圣心堂(Basilique du Sacré Coeur)白色尖顶仿如地标似的耸立,是仅次于艾菲尔铁塔高度的巴黎地标景物。

卢浮宫(Louvre)始建于12世纪初,当时是用作防御的城堡,后来经过一系列的扩建和修缮逐渐成为一个金碧辉煌的王宫。从16世纪起,弗朗索瓦一世开始大规模的收藏各种艺术品,以后各代国王延续了这个传统,充实了卢浮宫的收藏。如今博物馆收藏的艺术品已达40万件,其中包括雕塑,绘画,美术工艺及古代东方,古代埃及和古希腊罗马等7个门类。1981年,法国政府将这建筑进行了大规模的整修,从此卢浮宫成了专业博物馆。值得一提的是卢浮宫正门入口处有一个透明金字塔建筑,据说它的设计者就是美籍华人建筑师贝聿铭。

埃菲尔铁塔(La tour Eiffel)建于1889年是为当时的国际博览会而建的,建好后遭到很多非议,说是一堆烂铁破坏了巴黎的美。如今,这座曾经保持世界最高建筑纪录四十多年的铁塔成为巴黎最重要的标志。浪漫的巴黎人给铁塔取了一个莫名其妙的名字——“云中牧女”。说她莫名其妙,因为埃菲尔铁塔是为隆重纪念1789年法国大革命100周年,在轰动世界的国际博览会举行之际而建的。以设计人法国著名建筑工程师古斯塔夫·埃菲尔的名字命名,并在塔下为埃菲尔塑了一座半身铜像。

1889年适逢法国大革命100周年纪念,法国政府决定隆重庆祝,在巴黎举行一次规模空前的世界博览会,以展示工业技术和文化方面的成就,并建造一座象征法国大革命和巴黎的纪念碑。筹委会本来希望建造一所古典式的、有雕像、碑体、园林和庙堂的纪念性群体,但在700多件应征方案里,选中了桥梁工程师埃菲尔(G·Eiffel,1832—1923)的设计:一座象征机器文明、在巴黎任何角落都能望见的巨塔。全塔高320米,塔楼分三层,一、二楼有餐厅、咖啡座等,三楼是眺望台,在天晴的日子,可从此远眺70公里以外的巴黎近郊地区。

巴黎圣母院(Notre Dame de Paris)建成于1345年。圣母院位于市中心的西堤岛上,塔楼是环顾巴黎的最佳地点,可眺望塞纳河上的风光及蓬皮杜国家文化艺术中心。它不是因雨果的同名小说而出名的,而是因为它是巴黎最古老、最宏伟的天主教堂。小说《巴黎圣母院》因此将其称作“石头交响乐”。这座哥特式的巨石建筑物在欧洲建筑史上也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教堂形体方正,仪态庄严。正面朝西分三层,高69米,底层并排三座桃形大门洞,左为圣母门,右为圣安娜门,中为最后的审判。门上布满了雕饰,描述圣经的故事。门卷上是长条壁龛,放置着古犹太和以色列28王的雕像。圣母院后殿始建于137O年,它不但是整组建筑的终端,而且它本身还创造了一种影响到每一部位结构的动感,从高低脚拱到肋状构架,都体现了这种动感。

凯旋门(Arc de Triomphe)爱德华凯旋门位于戴高乐广场中央,高达50米,是巴黎的象征之一。以凯旋门为中心,向外延伸着12条主要大街。它建成于1836年,是为纪念法国军队的光荣和胜利而建造的,其规模超过了罗马的君士坦丁凯旋门。拱门的每一面上都有一幅巨幅浮雕,内容取材于1792—1815年的法国战争史。面向香榭丽舍大道一面右下侧的《马赛曲》浮雕是其中最著名的一幅,描绘了1792年义勇军出征的情景。拱门上方四壁的浮雕是庆祝拿破仑凯旋归来的情景,在顶端的盾形饰物上刻有每场战役的名称。单一的颜色和精美的浮雕给人一种庄严、朴素的感觉。1920年在门洞下建立了“无名战士墓”,每到傍晚就燃起不灭的火焰。除此之外,巴黎还有一座小凯旋门,即卡鲁塞尔凯旋门。它位于卢浮宫博物馆对面,是为庆祝拿破仑·波拿巴1805年的一系列战争胜利而建造。红、白大理石圆柱之间是三个圆拱门,拱门上方布满了纪念拿破仑皇帝战绩的淡浮雕。门的顶端摆放了四匹从意大利圣马可教堂搬来的镀金奔马,原物于1815年归还给了意大利,现在的是复制品,同时还添了一辆马车与和平女神像。巴黎新城的象征拉德芳斯大厦也被称为“新凯旋门”,它与凯旋门位于同一条轴线上,遥遥相对,相映生辉。

凡尔赛(Versailles)原来是王室狩猎的地方,路易十四开始(1682年)至法国大革命期间在此建立的王宫,这也是所有到巴黎的人必到的地方,王宫后面是一个巨大的御花园。凡尔赛宫位于巴黎以西20公里,由路易十四建造,以其奢华富丽和充满想象力的建筑设计闻名于世。建筑群总长580米,包括皇宫城堡、花园、特里亚农等。

巴黎歌剧院是全世界最大的表演正歌剧的剧院。歌剧院面积将近11000平方米,可以容纳2000多名观众,每年都会上演许多经典名剧。歌剧院由加尼埃设计,建造于1862年至1875年之间,几乎集合了拿破仑三世之前所有的建筑式样,剧院正外立面布满了大量的装饰物,都是典型的拿破仑三世时期作品。歌剧院还包括芭蕾舞学校和一座图书馆,现在是国家舞蹈表演的场地及音乐学院。


谢选骏指出:据说凡尔赛宫里密布暗道,是国王和他们的情妇偷情鬼混的地方。这不同于汉朝宫廷里的暗道,因为国王们的情妇,都是他们大臣的妻女,不像中国皇帝那样是自己豢养自己的嫔妃……这种区别生动体现了共同的人性和不同的文化。其流风所及,直到现在依然如此——法国人的情妇不同于中国人的小三。情妇只是一夫一妻制的补充,小三则是一夫一妻制的挑战。

二十二年后重游巴黎(1996—2017年),惊觉巴黎破败了很多,人也变得更加粗俗无礼。铁路总站的售票员,竟然可以在旅客问询的时候,把他们的票据一把抓来丢在地上!真是全球创举啊。

法国人办事真的不行。他们的所谓高速铁路竟然不把客人送到巴黎总站,而只是停在一个小站,还要迫使客人自己另行前往乘车,铁路不管运送。可是客人怎么认得路呢?他们可不管这些,询问的时候,态度极为冷漠烦躁甚至恶言相向。同样一趟高铁,比利时人的态度最好,进入他们国家时还送给每位客人一小块巧克力表示欢迎的意思,德国次之,英国更次,法国最差。看来国家强大也会导致人的堕落。虽然法国可以说是屡战屡败,但现在几乎是“欧盟之中唯一的联合国常任理事国代表”,所以处处冒充强国。其实法国在清朝最衰败的时候都没有打败过满清,何况一百三十年以后的现在。可惜的是,可能受到了法国病的感染,布鲁塞尔可是肮脏得很,其脏乱差,比意大利还要过分,虽然都是拉丁作风的势力范围。

法国人真的不行,他们的高铁还比不上日本二十多年前的新干线。看来欧洲并非真的超越不了。雅典的火炬虽然经过了文艺复兴看来还是无法传承下去了。


诗云:

巴黎街头廿二年轴,

影电穿梭云寂雨收,

欧洲空心我再登临,

风驰电掣无须层楼。


(另起一页)

〇三

巴塞罗那


巴塞罗那(Barcelona)是西班牙加泰罗尼亚自治区首府以及巴塞罗那省省会,位于伊比利亚半岛的东北角,濒临地中海,全市人口约160万,都会区人口则约5百万。加泰罗尼亚自治区议会、行政机构、高等法院均设于此,1999年,巴塞罗那被美国国家地理杂志选为五十个人生必游景点之一。

相传巴塞罗那由迦太基将领、汉尼拔的父亲哈米尔卡·巴卡所兴建,在其漫长的历史上还曾作为巴塞罗那伯爵领地和阿拉贡王国的都城。巴塞罗那因其众多历史建筑和文化景点成为众多旅游者的目的地,其中之代表是被列入联合国世界遗产的安东尼·高第和路易·多门内克·蒙塔内的建筑作品。安东尼·高第一直在巴塞罗那生活和工作,在这里有他很多的作品,其中最著名的包括桂尔宫、桂尔公园和圣家堂。巴塞罗那尚有两个知名的足球俱乐部:巴塞罗那和西班牙人,其中巴塞罗那是世界最著名的足球俱乐部之一。

巴塞罗那(Barcelona)地名来源于古代迦太基人所操的腓尼基语Barkeno。关于城市的建立有两种观点,但均与哈米尔卡·巴卡有关。第一种认为该城由古代英雄赫拉克勒斯在罗马建立前400年(大约在公元前1153年)建立,后哈米尔卡·巴卡于西元前三世纪重建并以自己的姓氏命名。而第二种说法认为哈米尔卡·巴卡直接建立了巴塞罗那。

大约在西元前15年,罗马人以“台伯山”(现市政厅附近的一座小丘)为中心将城市重新规划为一座罗马兵营。其后巴塞罗那作为罗马人的殖民地被称为Colonia Faventia Julia Augusta Pia Barcino或Colonia Julia Augusta Faventia Paterna Barcino。相传2000多年前的一天,来自古罗马的一支船队抵达今天的巴塞罗那沿岸,其中乘坐第九艘船的人上岸定居。巴塞罗那一名即由古罗马语第九艘船(Barca Novena)衍生而来(Barcelona)。另据说是由酒吧(BAR)、天空(CEL)和波浪(ONA)组成的。原因大概是酒吧几乎遍及巴塞罗那的大街小巷,有的豪华,有的简陋,每到夜晚,里面都坐满了饮酒狂欢的人。在罗马地理学家梅拉的描述中巴塞罗那还是一些小镇组成的地区,但在后世学者眼中,巴塞罗那因自古罗马时期便是贸易中心,主要是因这个地中海的城市拥有其独特的位置和天然良港得以逐渐繁荣起来,并且不需要负担沉重的帝国财政,还可以自己铸造货币。巴塞罗那的天空清澈碧蓝,阳光充沛,而且日照时间很长,92年奥运会期间,晚上9点钟以后天空依然大亮。

时至今日很多罗马时期的重要建筑都已经严重损毁,但在著名的历史名胜区“哥特区”仍可看出昔日的格状规划。一些残存的罗马时期的城墙被集中于西元343年始建的拉苏大教堂中。

公元五世纪早期(418年)巴塞罗那被西哥特王国人征服,八世纪早期被摩尔人征服,但公元801年查理曼大帝之子路易将其占领并使之成为加洛林王朝的西班牙边疆区,由巴塞罗那伯爵统治。在西元985年被阿尔·曼苏尔洗劫之前巴塞罗那都是基督教在伊比利亚半岛的前沿堡垒。后来巴塞罗那伯爵日渐显示出其独立性并扩张领地直至统治整个加泰罗尼亚。公元12世纪由于王室联姻的结果,巴塞罗那伯爵头衔由阿拉贡国王拉米罗二世继承,加泰罗尼亚并入阿拉贡王国,到13世纪阿拉贡国王统治了包括那不勒斯、西西里在内的西地中海,并一度统治雅典。随后阿拉贡王室与卡斯蒂利亚王室联姻,两国合并形成了今日西班牙的主体,加泰罗尼亚因此成为西班牙的一部分,独立性日渐减少。但时至今日仍有加泰罗尼亚独立运动存在。

巴塞罗那位于伊比利亚半岛东北部,面临地中海。城市主体建于科尔赛罗拉山的一块高地上,高地面积约160平方公里,城市占据了其中的101平方公里。洛布里加特河流经城市西南,巴索斯河流经城市北边。距离法西边境的比利牛斯山脉约160公里。

科尔塞罗拉山是沿海山脉的一部分,紧邻城市东北部,其最高点第比达博峰海拔512米,可以鸟瞰全城。而在城市的绝大部分地区可以看见山顶高288.4米的无线通讯基站科尔赛罗拉塔。巴塞罗那整体处于丘陵地带,城市的许多街区以附近的小丘命名,如卡梅尔(海拔267米)、普特赛特(海拔181米)、洛维拉(海拔281米)等。著名的蒙特惠奇山悬崖位于城市西南,高173米,从山顶可以俯瞰整个巴塞罗那港,因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巴塞罗那人于17—18世纪修建了可以控制整个城市命脉的蒙特惠奇城堡并取代了修塔德拉城堡。如今蒙特惠奇城堡已经成为一座博物馆,而蒙特惠奇区是众多体育和文化组织的聚集地。

巴塞罗那的气候属于地中海式气候,冬季温暖潮湿而夏季炎热干燥。一月、二月是最冷的季节,平均温度为10摄氏度。在巴塞罗那,降雪是非常罕见的情况,所以每次降雪都被特别记录下来。而七月、八月最热,平均温度为25摄氏度。巴塞罗那市区历史上有记载的最高温度是38.6摄氏度,位于第比达博山的法布拉气象台曾有过39.6摄氏度的记录。

巴塞罗那因其数量众多、特色鲜明的公园而著名。全市共有68座市立公园,其中12座历史主题公园、5座植物主题公园。45座市区公园和6座森林公园。

巴塞罗那最大的公园,应属占地超过8000公顷的科塞罗拉自然公园。随后是位于蒙特惠奇山,占地257.9公顷的蒙特惠奇公园(Parc de Montjuc)、占地31公顷,包括市议会大厅、动物园和几个博物馆的修塔德拉公园(又名城堡公园Parc de la Ciutadella)、占地15.9公顷的古伊那尔多公园、由高第设计占地17.2公顷的桂尔公园、同样占地17.2公顷的奥伦内塔堡公园(Parc del Castell de l'Oreneta)、占地14.3公顷,2002年开放的斜角广场公园(Parc de Diagonal—Mar)、占地13.2公顷的诺·巴里斯中央公园、同样占地11.9公顷的坎德拉贡体育公园和波布里诺公园(意为新城公园Parc del Centre del Poblenou)、占地9.1公顷,以其内的花园式迷宫命名的奥尔塔迷宫公园。

巴塞罗那海岸线总长4.5公里,分为7块海滩,其中圣塞巴斯蒂亚滩和巴塞罗内塔滩是最大、最著名、游客最多的两个,均约长1.1公里。其余5个海滩(分别是诺瓦·伊萨里亚滩、博加特尔滩、玛·贝拉滩、诺瓦·玛·贝拉滩和莱万特滩,长度在400米到640米之间)和两个大海滩被奥林匹克港隔开。为迎接1992年夏季奥运会巴塞罗那市政当局将大批工业和港口建筑拆除,所有海滩均对游人开放,2004年世界文化论坛后很多海滩成为海滨浴场。

加泰罗尼亚广场之东南侧是巴塞罗那的历史中心哥特区,阿文古达大道是最大的商业区,其余商业区还有斜角大道、斜角广场、与所在地同名的马奎尼斯塔、格罗雷斯以及港口附近的玛丽格南等。

巴塞罗那的摩天大楼并不很多,最高的是双子塔157米的迈普福雷塔和154米的Hotel Arts),其次是2005年新落成的阿格巴塔(Torre Agbar),高142米。

根据市政当局统计,截至2006年1月1日,巴塞罗那市共有人口1,673,075,巴塞罗那大都会区共有3,161,081,而以此为核心的巴塞罗那城市区共有人口5,327,872,面积4,268平方公里。

巴塞罗那人口密度为15,779人每平方公里,位于老城区的外延区是人口密度最大的。62%的巴塞罗那居民来自加泰罗尼亚大区,23.5%来自西班牙的其余地区,13.9%从其余国家移民至此,最大的移民来源国为厄瓜多尔、秘鲁、摩洛哥、哥伦比亚、阿根廷、义大利、巴基斯坦和中国(以人数排列)。

95%的巴塞罗那居民可以听懂本地语言加泰罗尼亚语,同时有74.6%可以说、75%可以读、46.1%可以写加泰罗尼亚语。绝大部分本地居民信奉天主教(教堂208处),同时有其他宗教信仰流行,如福音教派(教堂71处,绝大部分为吉普赛人)、耶和华见证人教派(国王堂21处)、佛教(寺庙13处)和伊斯兰教。

1900年时巴塞罗那共有居民533,000,在1950年以前巴塞罗那的人口都是稳定而缓慢的增长,此后因为吸收了大批来自西班牙不发达地区的人口而快速膨胀,1979年达到了最多的1,906,998人。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很多人为了提高生活质量逐渐向大都会区的周边城市迁移,2000年时人口数量达到低谷,为1,496,266人。后来随着大批年轻人回归,人口又逐渐增长,导致房价快速上涨。

巴塞罗那具有悠久的商业传统,相比之下其作为欧洲大陆最早工业化的地区之一反而不为人知。巴塞罗那的冶铁技术自中世纪开始已相对先进,可以制作精良的各种枪炮火器。除了各种与武器相关的贸易发达之外,这里的皮革加工制品亦为当时非常远近驰名的。18世纪末纺织业在逐渐兴起,到19世纪中期巴塞罗那成为纺织品和纺织机器的重要产地,从此机械工业在巴塞罗那的经济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现在的主要工业有纺织、化学、制药、电机、电子、印刷等。在进入20世纪下半叶后,服务业逐渐兴起,物流、出版、电信、电脑在其中起主导作用。

得益于其艺术和创造的传统,巴塞罗那的工业设计优势十分明显,同时因众多的特色建筑,巴塞罗那能面向全世界举办众多的博览会,这在另一方面带动了旅游业、酒店业的发展。巴塞罗那港是地中海西岸的重要港口,在货运和客运方面都是如此。

根据默瑟尔人力资源谘询公司的统计,巴塞罗那是西班牙生活成本第二高的城市,仅次于马德里,在全世界也排在第31位。

巴塞罗那的公立高等教育体系相当发达,校园遍布巴塞罗那市区的巴塞罗那大学(UB — Universitat de Barcelona)是其中的代表,另外还有加泰罗尼亚理工大学(UPC — Universitat Politècnica de Catalunya)、庞培·法布拉大学(UPF  Universitat Pompeu Fabra)等。在私立大学中拉曼·鲁尔大学(URL — Universitat Ramon Llull)因其下属的埃萨德商学院(ESADE — Escola Superior d'Administració i Direcció d'Empreses)而著名。位于贝拉特拉(属巴塞罗那大都会区)的巴塞罗那自治大学(UAB — Universitat Autònoma de Barcelona)是另一所著名的公立大学。

巴塞罗那拥有从幼稚教育到中学的公立教育体系,由市政府负责管理(理论上应由加泰罗尼亚大区政府管理)。同时也有很多私立学校存在,其中一些属于罗马天主教教会学校。同西班牙的其他城市一样,巴塞罗那市政当局也面临为日渐增加的来自拉丁美洲、非洲和亚洲的移民子女提供教育的问题。

在2000多年的历史中巴塞罗那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与加泰罗尼亚大区其他地区加泰罗尼亚语占统治地位不同,巴塞罗那有两种官方语言:西班牙语和加泰罗尼亚语,而且两种语言都得到广泛使用。巴塞罗那的中加泰罗尼亚语与标准加泰罗尼亚语十分接近。自从20世纪70年代西班牙实现民主后,在独裁时期受压制的加泰罗尼亚本地文化蓬勃发展,旧有的艺术形式恢复了活力,新的艺术形式也不断涌现,全球化与世界级城市研究小组与网路(Globalization and World Cities Study Group and Network,Ga WC)将巴塞罗那列为第三类全球城市。

巴塞罗那有很多音乐厅和歌剧院,如世界著名的里西奥大剧院(Gran Teatre del Liceu)、加泰罗尼亚国家剧院(Teatre Nacional de Catalunya)、自由剧院(Teatre Lliure)、加泰罗尼亚音乐宫(Palau de la Música Catalana)等。每年六月在巴塞罗那还有索纳尔音乐节。

巴塞罗那和加泰罗尼亚交响乐团(Orquestra Simfònica de Barcelona i Nacional de Catalunya,简称OBC)是加泰罗尼亚地区最大的交响乐团,1999年新音乐厅投入使用,该交响乐团每年要举行约75场音乐会。

巴塞罗那的博物馆和艺术馆为数众多,涵盖了不同地区和不同时期的作品。

加泰罗尼亚国家艺术博物馆(Museu Nacional d'Art de Catalunya(MNAC))藏有从11世纪到20世纪的艺术品,其中包括大批彷罗马艺术作品。

巴塞罗那现代艺术馆(Museu d'Art Contemporani de Barcelona(MACBA))致力于收藏20世纪中至今的加泰隆尼亚和巴塞罗那艺术品。

安东尼·高第故居(Casa—Museu Gaudí)

毕卡索美术馆(Museu Picasso),藏有毕卡索早期至蓝色时期、粉红色时期、立体派和陶瓷的作品。

米罗基金会(Fundació Joan Miró),藏有米罗早期至晚期的作品。

塔比埃斯基金会美术馆(Museu de la Fundació Antoni Tàpies),藏有塔比埃斯的作品。

城市历史博物馆(Museu d'Història de la Ciutat),收藏巴塞罗那考古文物。

加泰隆尼亚考古博物馆(Museu d'Arqueologia de Catalunya),收藏加泰罗尼亚文物。

巴塞罗那海洋博物馆(Museu Marítim),收藏航海文物。

私立的埃及博物馆(Museu Egipci),收藏埃及文物。

巴塞罗那足球俱乐部博物馆(Museu del Futbol Club Barcelona)

巴塞罗那的很多著名建筑集中在老城区的中心哥德区,这里有很多中世纪甚至罗马人统治时期的建筑。19世纪中至20世纪中之间修建的众多现代主义风格(Modernismo)的建筑为巴塞罗那增添了许多亮点,特别又以安东尼·高迪设计的建筑作品最有特色,这些现代主义的建筑之中有八栋被列为了世界遗产。高第最著名的作品当属由私人捐资兴建的圣家堂最有名。圣家堂始建于1882年,规模宏大壮丽,但至今尚未完工。

巴塞罗那因其丰富多彩的特色建筑于1999年获得英国皇家建筑学会的皇家建筑金奖,这是该奖项迄今为止唯一一次颁发给一个城市整体而非单个建筑。

巴塞罗那有八栋建筑物和建筑群被列为世界遗产:

安东尼-高迪设计的建筑物于1984年被列为世界遗产

维森斯之家(1883—1888)

桂尔宫(1886—1889)

桂尔公园(1900—1914)

巴特洛公寓(1904—1906)

米拉之家(1906—1912)

圣家堂(1882—)

加泰罗尼亚音乐厅(1905—1908)

圣十字和圣保罗医院(1902—1930)


《马德里耍流氓 加泰如何独立》(谢选骏)说:

据2017年10月24日法广RFI报道:

艾米在马德里中央政府采取进一步的严厉措施重新获得对该地区的控制权前,加泰罗尼亚区的前途进入决定性的一周,加泰隆尼亚政党预定今天集会商讨下一步。法新社指出,自治区议会开会辩论下一步设定日期与议程。这场会议可能让执政分离主义派又有片面宣布独立的机会。

据路透社最新消息,加泰地区政党领导人周一呼吁民众不服从马德里的决定,以便让马德里采取的准备工作流产。加泰罗尼亚自治区政府将于26日开会,决定如何回应马德里祭出的举措。但在加泰隆尼亚政府决定如何回应马德里之前,很难预料普伊格蒙特这个长年的死忠独立支持者会走哪一条路。

富裕的加泰罗尼亚于10月1号举行具有约束力但在宪法禁止的独立公投后,引发西班牙数十年来最严重的政治危机。20天后,西班牙政府上周六(10月21号)宣布,根据宪法155条规定,将解除加泰隆尼亚自治区政府主席普伊格蒙特和他执政团队的职务,马德里当局将采取前所未见的措施,接管加泰隆尼亚部会,以阻止这个自治区脱离西班牙。有报道指,马德里当局可能会暂时任命一位代表来管理该地区。

法新社报道,上周六,马德里中央政府也宣布了准备完全掌控加泰罗尼亚的财政金融,这就会导致加泰政府失去所有的金源,也无法给领导人发薪金。

马德里当局恐会接管加泰隆尼亚警察部队、撤换公共媒体主管,并要求自治区议会在6个月内重新举行选举。

西班牙首相拉霍伊表示,公民投票被宣告违宪后,普伊格蒙特拒绝放弃宣告独立的威胁,他别无选择,只能强制普伊格蒙特下台。

拉霍伊的保守派人民党(Popular Party)在参议院握有多数,且他对加泰隆尼亚的做法也获得其他主要政党的支持,参议院预定于本周五批准上述措施,授权拉霍伊解散加泰隆尼亚自治区政府。 随后,普伊格蒙特的自治区领袖地位也将不保。

拉霍伊要求在参议院举行听证会后的6个月内,加泰隆尼亚必须重新举行选举,意味选举至迟将于明年6月中举行。

法新社报道,加泰隆尼亚自治区政府发言人图鲁(Jordi Turull )谴责“加泰罗尼亚政府机关遭遇全面政变“,他表示,接下来不排除任何行动的可能性。但图鲁对地方电台RAC1强调:”重新选举不是选项之一。”

针对“政变”的指责,西班牙外交部长达提斯(Alfonso Dastis)反驳说:“如果真有政变,也是普伊格蒙特及他的政府发动的。”当被英国广播公司问及普伊格蒙特若照常工作,是否将被逮捕时,达提斯以安抚的口吻回答:“我们不会逮捕任何人”。他也驳斥可能得出动军队以执行命令的说法。

但达提斯警告,如果普伊格蒙特的政府想持续下达命令,他们将等同于任何试图强加自己意志于加泰隆尼亚人民的反叛份子。

政治分析家警告,拉霍伊要强行控制这个难以驾驭的地区,将面临激烈抗争。可能出现的状况包括加泰隆尼亚公务员及警察将拒绝服从中央的命令。但达提斯表示,如果警察拒绝执行法律的规定,也将被认为是叛乱分子。

西班牙发行量最大的日报国家报(EL pais)也指出,马德里采取的措施将会让加泰公共事务更加复杂化,因为有民调显示,四至五成的加泰人都支持独立。

中央社报道,法国世界报(Le Monde)引用西班牙《日报》于20日公布的民调报导,若给加泰隆尼亚人3种选项,仅有29.3%认为应该立即宣布独立;36.5%认为应重新选举,以保有自治权;24.8%认为应放弃独立,并与马德里谈判。


谢选骏指出:“马德里动真格”说白了就是“马德里耍流氓”。现在,马德里完全不顾体面,在国际社会面前耍流氓,恰恰说明它平时对加泰的盘剥如何残酷,所以才舍不得丢掉这块肥肉。不像英国敢于冒险放弃苏格兰、加拿大也敢于冒险放弃魁北克,因为这两个地方的人好吃懒做,不要也罢。但加泰人就不同了,他们能够带来财富,就像香港和台湾一样,它们如何独立呢?加泰罗尼亚,你要在马德里面前保持你的美丽及其干净和效率,只有走上一条“比马德里更加流氓”的道路!这是可悲的悖论——要保持美丽,必先放弃美丽。这就是生活的残酷。要抗击魔鬼,必先变成魔鬼。因为主的国,不属这个世界。


《放读小国时代的重磅炸弹》(谢选骏)说:

据2017年10月28日新闻报道:加泰罗尼亚议会投票宣布从西班牙独立。数小时后,西班牙参议院声称要接管加泰罗尼亚地区政府,一场政变即将开始。西班牙首相拉霍伊表示,誓将在加泰罗尼亚“恢复法制”。西班牙首相拉霍伊发表电视演讲,宣布加泰罗尼亚独立非法,并出台了一系列强硬举措,下达了决定解散加泰罗尼亚政府、解除加泰罗尼亚自治区主席普伊格德蒙特职务的反民主政令。看来,西班牙准备恢复独裁者佛朗时代的强硬手段甚至暴力镇压了!

拉霍伊越俎代庖地表示,加泰罗尼亚将在12月21日举行选举。此前,他警告加泰罗尼亚如果正式宣布独立,西班牙当局就撕毁自治条约,通过直接管制来“重塑法律、民主和稳定”。其实,西班牙除了使用军事手段来破坏加泰罗尼亚的法律、民主,稳定之外,基本上就是黔驴技穷了。所以,尽管马德里政府反复威胁警告,加泰罗尼亚议会10月27日还是勇敢地通过了一项决议,并宣布加泰罗尼亚即将独立。支持独立的议员表示,他们希望“创造一个独立的加泰罗尼亚共和国”,反对派议员则在投票前脚底抹油,溜之大吉,离开了议院。

加泰罗尼亚宣布独立,是苏格兰2014年二次独立公投以来,欧洲再度直面小国独立的问题。这一小国时代的体现,是债务累累即将破产的西班牙自己造成的严重政治危机。就在加泰罗尼亚议会宣布独立的当天,担心唇亡齿寒的英国首相府发言人兔死狐悲地表示,这一宣言是基于此前不合法的投票,因此英国不会认可这一单方面的宣言。此前,英国外相约翰逊也表示支持西班牙首相拉霍伊的决定。看来,英国政府忘记了美国独立革命的历史教训了。所以,两年前举行过独立公投的苏格兰政府表示,他们理解和尊敬加泰罗尼亚的立场——这是小国时代的最强音。

谢选骏指出:西班牙巴塞罗那在管理水平上,显然已经超过了法国的巴黎。例如,在列车转接时,他们配有专人负责引导旅客,而不像吊儿郎当的法国人那样任由旅客自生自灭。这也许可以部分解释,为何法国人喜欢起义或暴动——公务员不负责任,这样,既让人愤慨对抗,又无力镇压惩罚。此外,西班牙的列车也比法国干净,工作人员也会微笑,不像法国人哭丧着脸,英语蹩脚。

从巴塞罗那到马德里的铁路沿线,堪称全欧最亮眼的风景线之一,仅仅次于瑞士,那里人工与自然巧妙结合,是奥地利都无法比拟的,更何况其他国家?西班牙人如何做到了这一点?这是一个谜。因为他们的平均素质实在不高,例如在车上大声放电影、讲电话,无视他人的存在。但是随着列车的前进,这个谜团很快就解开了。

在巴塞罗纳铁路及其沿线形成的美好印象,靠近马德里就逐渐破碎了。铁路沿线逐渐出现了胡乱丢弃的垃圾,越接近马德里垃圾就越多……巴塞罗那和马德里,这好像是两个国家,两个完全不同的社会,一个是现代城市,一个是中世纪首都。同时生活着两种态度完全不同的人,甚至种族上也有所异样。现在我特别能够理解加泰罗尼亚人为何要寻求独立了。在很多方面,马德里更像一个回教国家。本来就不是一种人,不独立能行吗?独立运动,不过是想摆脱落后状态。马德里人和不幸的华人一样,上班干私活,宁可说笑话也不搭理顾客的卑微要求。难道,这样的“丑陋”劣根性是从中国通过伊斯兰世界传到欧洲的?!

加泰罗尼亚宣告独立,是小国时代的又一铁证,也是小国时代的重磅炸弹。加泰罗尼亚人真的敢于像美洲殖民地的人民一样,脱离西班牙人的压迫,自己决定自己的命运吗?

如果加泰罗尼亚的领导人做了缩头乌龟,就说明他们的人民也是如此。他们不缩头,就会脱离群众,变成孤掌难鸣的文天祥、史可法了。如此看来,美国的国父与其说是退役的英军军官乔治·华盛顿,还不如说是那些亡命的白人民兵。不自由毋宁死,就是他们的写照。


诗云:

巴塞罗那干净文雅,

笑脸盈盈屈居人下,

有朝一日独立出去,

地中海边再现风华。

(另起一页)

〇四

布鲁塞尔


布鲁塞尔(Brussels)是比利时的首都和最大的城市,也是欧洲联盟(欧盟,EU)的主要行政机构所在地,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北约,NATO)总部驻地,有欧洲的首都之称,另外也是200多个国际行政中心及超过1000个官方团体的日常会议举办城市。

布鲁塞尔位于塞纳河畔,北部是低平的弗兰德平原,南部是略有起伏的布拉邦特台地,平均海拔58米。上城依坡而建,为行政区,主要名胜有路易十六式建筑风格的王宫、皇家广场、埃格蒙宫、国家宫、皇家图书馆、现代古代艺术博物馆。下城为繁华的商业中心。市中心的“大广场”周围屹立着许多中世纪的哥特式建筑,其中以市政厅较为壮观。

布鲁塞尔拥有全欧洲最精美的建筑和博物馆,摩天大楼和中世纪古建筑相得益彰。整座城市以皇宫为中,沿“小环”而建,游览以步行为佳。

布鲁塞尔是一个双语城市,通用法语和荷兰语,法语的使用者占较多数。另外,土耳其语、阿拉伯语等语言被布鲁塞尔的穆斯林广泛使用。

在欧洲联盟的四个主要机构中,欧洲理事会、欧盟委员会和欧盟理事会位于布鲁塞尔,另一个机构欧洲议会在布鲁塞尔也有分处(全体议会在法国斯特拉斯堡),所以它有“欧洲首都”的美誉。

布鲁塞尔有1000多年的历史。

公元979年,以森纳河流域为封邑的查理公爵,选择森纳河的圣热里岛为定居点,在岛上筑起要塞和码头,为自己修建了豪华的住所,从此这里出现了城市的雏形,当时称“布鲁奥克塞拉”,条顿语为“沼泽上的住所”之意。“布鲁塞尔”的名字,就是由此演化而来的。

城市的建立,即从公元979年算起。

中世纪时,布鲁塞尔相继成为布拉班特公爵和查理五世的领地,但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众多政治力量都想把它据为己有,展开了长达数百年的争夺。特殊的历史使布鲁塞尔形成了包容、开放的城市性格和在大国之间保持独立发展的高超技巧。

由于河运便捷,商品在此集散,港口贸易兴起,至13世纪时成为有相当规模的手工业城市,所产呢绒、挂毯和花边驰名全欧。

到14世纪,布鲁塞尔有了第二道城墙,从而形成了保留至今的五角形城区。

15世纪为勃艮第公国行政中心之一。18世纪进行了大规模城市建设。

1815—1830年与海牙同为荷兰首都。

1830年10月4日比利时独立,定为首都。

布鲁塞尔市区略呈五角形,名胜古迹甚多,是欧洲著名的旅游胜地。城区分为上城和下城。

布鲁塞尔市区以中央大街为界分上、下城两部分。上城是王宫、议会、政府机关所在地和住宅区,集中了众多著名旅游景点,尤其是各种风格的历史建筑及藏品丰富的博物馆。下城为繁华的商业区,也是欧盟总部所在地。布鲁塞尔有蜚声全球的“布鲁塞尔第一公民”的塑像,矗立在大广场附近的埃杜里弗小巷中。

上城依坡而建,为行政区,主要名胜有路易十六式建筑风格的王宫、皇家广场、埃格蒙宫、国家宫(参众两院所在地)、皇家图书馆、现代古代艺术博物馆。银行、保险公司、及一些著名工商业公司的总部都设在这里。下城为商业区,这里商店鳞次栉比,热闹非常。市中心的“大广场”周围屹立着许多中世纪的哥特式建筑,其中以市政厅最为壮观。附近还有历史博物馆、马克思当年常去的天鹅咖啡馆以及1830年革命的发祥地金融街剧场等。

在布鲁塞尔郊外的王宫附近,有一组原子结构形的建筑,故名原子球,又称原子博物馆。是为纪念1958年布鲁塞尔世界博览会而兴建的。它一共有9个球,每个球直径达18米,最高的球离地102米,球与球之间有管道相通,有些管道里还安装有电动扶梯,供游人上下。

在布鲁塞尔南郊,有一片起伏的开阔地,是著名的滑铁卢古战场,1815年法国皇帝拿破仑战败的地方。如今,在一座高约50米的圆丘上,屹立着一头铁铸雄狮,是用当年遗留在战场上的枪炮铸成的。狮子山脚下,有一个滑铁卢古战役展览厅,那里陈列着法国著名画家杜默兰于1912年完成的一幅长达110米,高约12米的环形壁画,描绘了在这场震撼世界的战争中两军激战、以及拿破仑骑兵溃败的场面。

布鲁塞尔是欧盟和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总部所在地,同时有其他700多个国际组织和100多个外交使团在这里设立总部或办事处,也因为这个原因,布鲁塞尔的居民中有27%是外国人,使它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国际城市。

布鲁塞尔是布拉班特省首府,是比利时首都。位于国境中部斯海尔德河支流塞纳河畔。面积162平方千米,人口约98万,约占全国人口的1/10,是比利时最大的城市,位于比利时中部。布鲁塞尔地形主要为平原和高原,山地面积较小。

布鲁塞尔属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和湿润,年平均气温10℃;年降水量835毫米。比利时属海洋温带阔叶林气候,四季明显,旅游时间以春秋两季为佳。春天由每年3月21日至6月21日,气温为7℃到20℃之间;夏天由每年6月21日至9月21日,气温为15℃到35℃之间;秋天由每年9月21日至12月21日,气温为0℃到20℃之间;冬天由每年12月21日至3月21日,气温为—15℃到10℃之间。

尽管原本是一座荷兰语城市,但今天的布鲁塞尔已经发展成为法语和荷兰语并存的双语城市。总体上,法语是布鲁塞尔大多数人口的母语,也是该市的优势语种。布鲁塞尔档案馆的资料显示,在法语普及(1793年至1815年)之前,尽管在勃艮第时代,法语是当地统治者的语言,但荷兰语仍是当地行政机构中最常用的语言。自1880年之后,越来越多的荷兰语使用者开始使用两种语言,最终在1910年之后,仅说法语的人口开始增加。到了20世纪中期,单纯法语人口已经超过了使用两门语言居民。

在十九世纪,许多原本以荷兰语为母语的居民都开始改说法语。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法语在当时欧洲社会是优越文明和身份的象征(甚至连佛拉芒精英人士都改说法语),另外荷兰语代表着贫穷落后的佛兰德斯,而且当时比利时政府的官方语言仅有法语一种。布鲁塞尔的教育机构也几乎都使用法语教学,这进一步阻碍了荷兰语的推广,也导致人们产生了荷兰语的低等印象。结果,当地居民只在私人场合或家中说荷兰语,而在公共场合都使用法语。直至今日,也依然可以遇到许多说法语的布鲁塞尔人,虽然不能用标准荷兰语表达,但仍能够部分听说或理解布兰邦特方言。现在,布鲁塞尔首都区的官方语言是法语和荷兰语。自从比利时划定语言分界线后,国家不再进行官方的人口语言调查,因此所有研究成果都只是某种程度的估测。

考虑到布鲁塞尔毕竟是一个拥有60%的荷兰语人口的国家的首都,加之布鲁塞尔区本身就被完全包围在荷兰语文化地域之中,因此许多周边地区的荷兰语使用者会经常到城市里来工作、购物或休闲。因此,尽管这座城市的优势语种为法语,但荷兰语的最低限度知识也是必不可少的。对荷兰语态度的变化导致了一个结果:许多在家中并不说荷兰语的学生选择在荷兰语学校读书。学者估计约有28.23%的城市人口具备“良好到流利”的荷兰语水平(包括以荷兰语为第一语言或第二语言的人口)。关于英语,具有同等水平的人口大约有35.4%,而法语作为布鲁塞尔的优势语种,具有上述水平的人口约有95%。

由于城市化进程突破了布鲁塞尔首都区的边境,许多原本属于荷兰语地域的佛兰德斯地区也吸引了大批法语人口的入住。在20世纪后半阶段,一些紧邻首都区边界的小城镇的优势语种也逐渐变成法语,有些甚至达到了70%的人口比例。这导致了比利时国内出现了新的语言冲突难题,其中以布鲁塞尔—哈莱—菲尔福尔德地区最为典型。而近些年,最大的变化则是由于穆斯林移民大量进入,土耳其语、阿拉伯语等语言也被广泛使用。

每年比利时布鲁塞尔国家大教堂都会举行英式圣诞节风俗展,在开幕式上,欣赏到维多利亚时代人们欢度圣诞节的模型和耶稣诞生地模型而且还有古装打扮的女孩子翩翩起舞以及艺术家高唱圣诞歌。当然还有以烤火鸡为主的传统英式圣诞大餐,与其它圣诞大餐不同的是,它是要放在午餐吃的。爱尔兰风俗中,圣诞节碰到的第一个人是黑头发将非常吉祥,所以中国人非常受欢迎。

小英雄于廉的青铜雕塑每年都披上盛装。在铜管乐的伴奏下,身穿传统民族服装的会员载歌载舞,表演各种文艺节目,还不时分发啤酒、咖啡及糖果给市民和游客品尝。为了表示对于廉的纪念,大家都会在于廉铜像面前唱《蓝色多瑙河》。

在布鲁塞尔的交通动脉上,每天都会上20万辆左右的汽车堵成长龙。为此,布鲁塞尔交通部门颇感头痛。据布鲁塞尔《晚报》报料,布鲁塞尔首都大区交通部长帕斯卡称,政府正在起草提案,通过“入城和出城费”来限制车辆。尽管帕斯卡随后立即否认自己曾说过这话,但此间许多媒体已经纷纷透露了这份提案的内容。根据这一提案,布鲁塞尔大区政府将在上下班高峰期间,在主要路口设立交费点,对车辆征收“入城和出城费”,根据时间不同,最高收费5欧元,最低3欧元。这一提案立即引起社会各方的强烈反应,绝大部分人反对这项提案。原因是:布鲁塞尔公道系统发达,连接城外的点极多,为了收费,交管部门不得不关闭某些路口,这将更加恶化交通拥堵情况;其次,这项提案将造成社会不公,因为穷人可能因交不起费而不开车,富人则会继续驾车出入城。另外,一些政府部门的官员认为,这项提案可能会使很多公司搬出布鲁塞尔,这对布鲁塞尔的“开放”政策是个挑战。

作为国际性城市,欧洲经济共同体、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总部、世界劳联等数百个国际机构设于此。加上为数众多的外国使馆、银行和商号等,外籍人员占全市人口的1/4,并经常举行国际会议,有欧洲首都之称。作为全国文化中心,设有布鲁塞尔自由大学(2013QS世界大学最新排名第72位)、皇家科学和医学院、法语语言文学院等高等院校。布鲁塞尔艺术宫为绘画、音乐、戏剧等艺术爱好者提供活动场所,大部分街区都有类似的小艺术宫。每年举办国际音乐比赛。有30所剧院,以国家剧院最大。还有原子型博物馆、滑铁卢纪念馆、雨果旧居等。以中央大街为界,全市分为上城和下城两部分。上城为皇宫、议会、政府机关和大商号、大银行所在地,并有美术馆、图书馆等。下城为商业和闹市区。市中心有中世纪大广场,广场周围有众多的古建筑群。

作为欧洲之都的布鲁塞尔,服务业占其产业的很大部分。除了一些著名的啤酒生产商如Cantillon Brewery之外,布鲁塞尔的产业都来自于面向欧盟组织和众多国际组织办事机构的服务行业。

布鲁塞尔拥有数所大学。最主要的两所大学分别为以法语教学为主的法语布鲁塞尔自由大学和以荷兰语教学为主的荷兰语布鲁塞尔自由大学。前者在布鲁塞尔市区的三个校区(在外地还有两个校区)共有约20000名学生,而后者的学生总数在10000名左右。两所大学均起源于1834年创立的布鲁塞尔自由大学,在1970年,随着法语社区和荷兰语社区各自拥有设立高等教育机构的法定权利,两所大学被分立开来。布鲁塞尔的高等院校还包括:圣路易斯大学(约2000名学生)、天主教布鲁塞尔大学(Katholieke Universiteit Brussel)、比利时皇家军事学院(由法国将领于1834年设立)和两所设立于1982年的戏剧学校。布鲁塞尔自由大学,该大学是一所以理工类为主的大学,以计算机科学和医学教育闻名于全欧洲。另外,还有一些大学在布鲁塞尔设有分校,例如1973年设立医学部的天主教鲁汶大学,波士顿大学布鲁塞尔分校创办于1972年,提供商务管理学和国际关系学的硕士学位。为了向在此工作的各国工作人员家庭提供教育服务,布鲁塞尔也有许多国际学校,包括布鲁塞尔国际学校(包括2岁半到18岁为止的学生共1450名左右),布鲁塞尔英国学校以及为欧盟组织服务的四所欧洲学校。

布鲁塞尔地处安特卫普—布鲁塞尔—沙勒罗瓦工业地带的轴心部分,又称ABC工业发展轴心,是全国最大的工业中心。拥有全国1/5的从业人员,集中全国1/4的机械制造业和化学工业、1/3的服装业、2/5的印刷业和3/5的皮革工业。电器工业和面粉、榨油、啤酒等食品工业也很发达。比利时和欧洲大陆重要的交通枢纽,欧洲第一条铁路即由此通往梅赫伦。有多条铁路干线和高速公路交会于此,通国内外主要城市。200多条空中航线联系欧洲和世界各地。有运河连中部工业区并通北海。市内建有地下铁道。

布鲁塞尔不仅是比利时的首都,也是欧洲重要的交通枢纽,通过航空、铁路和公路,可迅速到达欧洲各地。

布鲁塞尔国际机场有通达欧洲各主要城市的航班,交通非常方便。机场距市中心12公里左右,乘出租车到市区要20分钟,35欧元。行李不多的时候可以乘火车,飞机场进入厅下面就是火车站,有火车通往市中心火车站和MIDI火车站,时间要20—30分钟,3.7欧元。

布鲁塞尔有5个火车站,其中3个是国际车站。北站(Garedu Nord):开往荷兰、卢森堡、德国等地;中央站(Garedu Centrale):开往布鲁日,也是国际列车的中转站,到巴黎(1小时30分)、科隆和阿姆斯特丹等西欧大城市都有直达特快列车;南站(Garedu Midi):奥地利方向的列车,从北部荷兰南下巴黎的列车。由于去英国需要单独的签证,乘欧洲之星火车往伦敦像乘飞机一样需要先CHECKIN办理登车手续,并要经过海关查验护照。所以要预备充足的时间。

布鲁塞尔市区游览的最佳交通方式是步行,但若穿越全市就要用公共交通工具了。公共汽车分有红绿两种,绿色走近郊线,红色走市区线。地铁(Metro)有两条线:1线和2线。1线通向市郊,2线环绕市区。有轨电车(Tram)又称为小地铁,既有地上路段又有地下路段,速度很快,行车路线是经过市郊和市中心的。

地铁、有轨电车和公共汽车车票是通用的,在规定时间内不限次数使用,车票有一小时票、天票和天团体票(5人用)。电车和地铁都需要在自动售票机处买票。无票乘车时若碰到检查员会严重罚款。需要注意的是大部分公共电车和地铁都是要自己按电钮打开门的,下车时也要注意自己开门。出租车不会在大街上巡游,要打的一定要在固定的的士站。火车站、大广场旁边的股票交易所(BOURSE)、大的酒店门口都可以叫车。酒店里面还可以请RECEIPTIONIST帮你叫车。起步3—4欧元,每公里1欧元。

布鲁塞尔社会治安总体良好,当地民众法制观念较强。但自2010年总体治安情况有所下降。2014年11月6日,布鲁塞尔超过100000人游行反对欧盟财政紧缩措施,游行者在街头与警方发生冲突。现场多人受伤。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冲突现场,防暴警察试图使用高压水枪和催泪瓦斯的控制局势。现场一度失控。

布鲁塞尔是欧洲有名的旅游城市,素有“小巴黎”之美誉。城中有众多的名胜古迹和博物馆,城外有茂密的森林、波光潋滟的小湖和碧草如茵的草地。其中给游人印象最深的是布鲁塞尔的“三大件”:第一公民小于廉、原子球塔和滑铁卢古战场。景观:滑铁卢古战场,布鲁塞尔原子塔,尿尿小童,布鲁塞尔广场,Victor Horta博物馆。

坐落在市中心的大广场,建于公元12世纪,整个广场呈长方形,四周哥特式建筑物形似燃烧的火焰,市政厅的尖塔高达85米,塔顶塑有一尊5米高的布鲁塞尔城守护神的塑像,厅内天花板上绘制的图案美妙绝伦,并藏有历史名人的巨幅肖像画以及著名画家鲁本斯的巨幅油画。附近是购物街及餐厅,欧洲最古老的购物街Galeries St. Hubert也在此地。

在大广场北面竖立着世界著名的“尿尿小童(Mannekenpis)”的铜像,铜像高半米左右,是个光身叉腰撒尿的儿童,形象逼真。据说500多年前,这位名叫于连的小男孩一泡尿浇灭了进犯者的导火索,拯救了全市居民,故立此像来纪念他。广场旁的国王之家(Maisondu Roi)收藏有数百件来自各地的尿尿小童的服装,值得一看。

布鲁塞尔公园是布鲁塞尔市民最喜爱的休憩场所。市区的圣米歇尔教堂及王宫建筑在布鲁塞尔公园的附近,驻有皇家卫队。另外,著名景点有位于布鲁塞尔西北部的原子能博物馆和南郊的滑铁卢古战场。

布鲁塞尔地处北部荷兰语区和南部法语区交接地带,市区街道和公共广告均使用这两种文字,社交以法语为主。布鲁塞尔是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和欧洲联盟的总部所在地。布鲁塞尔拥有全欧洲最精美的建筑和博物馆,摩天大楼和中世纪古建筑相得益彰。整座城市以皇宫为中,沿“小环”而建,游览以步行为佳。

布鲁塞尔的建筑物,从带有浓郁中世纪风格的大广场到充满后现代艺术意味的欧盟建筑群,包含了多种元素和文化符号。

布鲁塞尔最著名的建筑包括布鲁塞尔大广场及在广场中心的布鲁塞尔市政厅(1988年被评为世界文化遗产)、圣弥额尔圣古都勒主教座堂、以巨大的玻璃温室著称的拉肯皇家城堡等。布鲁塞尔的另一个地标性建筑就是布鲁塞尔王宫。

原子球塔位于海塞尔公园内,是布鲁塞尔举办1958年世界博览会时建造的一座金属结构的纪念性建筑物。这座建筑物是由9个直径18米的铝质大圆球组成,每个圆球代表一个原子,各球之间由空心钢管连接,圆球与连接圆球的钢管构成一个正方体图案。这个正方体相当于放大了1650亿倍的α铁的正方体晶体结构。原子球塔旁边是迷你欧洲公园,其集中了欧洲著名建筑物的1/25的缩微复制品。

布鲁塞尔的其它著名景点还包括纪念比利时独立50周年的五十周年纪念公园,圣心圣殿,布鲁塞尔证券交易所,布鲁塞尔司法宫以及为欧盟组织建造的一系列建筑物。

布鲁塞尔的文化设施包括布鲁塞尔剧院、有着悠久历史的皇家铸币局剧院等。此外也有各式各样的博物馆,包括收藏有大量鲁本斯作品的比利时皇家美术博物馆、皇家武装力量与军事史博物馆和比利时漫画艺术中心等。

布鲁塞尔的城市中心的建筑风格以佛拉芒特色为主,另外新艺术运动的代表建筑师维克多·奥塔设计的建筑也是城市的特色之一。作为新艺术运动的发源地之一,布鲁塞尔的许多建筑带有新艺术风格,其中Schaerbeek、Etterbeek、Ixelles和Saint—Gilles等区的建筑尤其值得一看。新艺术风格的另一典型代表就是建筑师约瑟夫·霍夫曼设计的斯托克雷特宫。

布鲁塞尔也是许多伟大艺术家活跃的舞台。著名的比利时超现实主义画家雷尼·马格利特就曾在这里求学。这座城市也诞生了许多著名的连载漫画作品,例如《丁丁历险记》、《幸运的路克》、《Gaston》、《Cubitus》和《Marsupilami》等。城市建筑的外墙和地铁站内有很多画满了漫画中的人物。而集中了众多漫画艺术的比利时漫画博物馆本身就是维克多·霍塔设计的新艺术风格建筑。

可以容纳5万名观众的博杜安国王体育场是比利时最大的体育场,可以用来举办体育竞赛和演唱会等。此前该球场名为“海塞尔体育场”,但在1985年的海塞尔惨案之后,该体育场进入了一段低谷期。随后球场被改建和更名为体育场。

著名的皇家艺术博物馆位于大广场区的北方,展出比利时从古到今许多著名画家的作品,如Rober Campin,Rogervander Weyden,Peter Breughelthe Elder等。博物馆分为古典美术馆和现代艺术美术馆。前者展出公元18世纪以前的古典画作,以颜色为分区。蓝区为15—16世纪的作品,其中最著名的就是Peter Breughel的“the FallofIcarus”;棕色区则展出17至18世纪的作品。后者一样以颜色分区。黄区有从新古典主义、浪漫主义、写实主义到象征主义的名作;绿区是以现代美术及雕塑为主,如野兽派、立体派、未来主义、表现主义、超现实主义,著名的超现实主义艺术家达利之“圣安东尼的诱惑”和法兰西斯之“培根的枭与教皇”可为代表。

圣米歇尔及圣古都勒大教堂的历史始于1047年,是在原有的圣米歇尔小教堂基础上建成。1226年开始对教堂进行规模宏大的扩建,一直持续了两个半世纪才完成,从而使大教堂结合了从罗马艺术到哥特艺术兴盛时期多种建筑风格。大教堂内部长110米,宽50米,高26米,宏伟壮观。中殿立柱上装饰着耶稣12门徒的雕像。

漫画博物馆位于一条不起眼的巷子里。Grand Magasin Waucquez为Victor Horta设计的建筑物,本来只是一般的公寓,改装成漫画博物馆,收集了许多欧洲著名漫画家的画册和动画作品。博物馆入口处站着比利时的著名小记者“丁丁”和他那条可爱的小狗。漫画博物馆共有3层。第一层向参观者介绍了漫画是如何产生的。第二层介绍的是从上个世纪初到上个世纪60年代比利时最活跃的漫画家。第三层的名称是“比利时现代漫画博物馆”,上百件展品概括了上个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比利时漫画的发展情况。

在布鲁塞尔大广场众多建筑物中,最令人注目的是市政厅,这座歌德式建筑物是布鲁塞尔的城市地标。建筑物分两期建造,规模较大的左半部建于1402年,1455年建造右半部时,由Philipele Bon主持建造了塔楼和96米高的尖塔。塔尖有一座5米高的风向标,是布鲁塞尔守护神圣米歇尔的雕像。传说布鲁塞尔的领主曾因圣米歇尔相救而幸免于难,领主为此授予圣米歇尔布鲁塞尔守护神的称号。市政厅的走廊内布满了壁画。在众多的肖像画中有比利时的君主,有曾经统治过布鲁塞尔的西班牙、荷兰、法国等国的国王,还有拿破仑。

大广场是古代布鲁塞尔市的中心,大文豪雨果称其为“世界上最美丽的广场”。广场呈长方形,长110米,宽68米,地面全用花岗岩铺砌而成。大广场上最醒目的建筑是布鲁塞尔市政厅,它是比利时最典型的哥特式建筑,整个建筑建于三个不同时期,经一再扩建增修,才达到今天这个规模。市政厅对面曾是法国路易十四的行宫,现为国家博物馆。市政厅左侧门上有个天鹅雕像的是天鹅咖啡馆,祸乱世界的马克思和恩格斯曾在此共同草拟《共产党宣言》。环绕广场的其他建筑物多分属各种行会组织,如船夫、裁缝、粉刷匠等等,每个行会建筑的门上的雕塑是本行会的崇敬人物或象征性动物的雕塑。由于修建时期的不同,这些大厦体现出哥特式、巴洛克式、路易十四式等等多种多样的建筑风格。其中正面装饰有19尊历代布拉班特公爵半身雕像的布拉班特公爵大厦最为威严而壮观,这组由六座大厦组成的建筑群建于1698年,是磨房主、木匠等行会所在地,而这里已成为可可和巧克力博物馆。大广场的历史可追溯至12世纪,是布鲁塞尔第一个贸易市场,第一批木制建筑几乎全部由当时的行会修建,常有菜农、工匠、屠夫及鱼贩光顾。13世纪,第一批室内市场出现,广场开始显现出雏形。15世纪时,在勃艮第公爵的统治下,广场地面经过铺砌,兴建了新的行会大厦和市政厅,广场变得焕然一新。1695年,路易十四的炮火几乎摧毁整个广场,但经过五年的重建,广场看起来更加壮丽,集合了歌德式、文艺复兴时代和路易十四时代的建筑精粹。大广场是比利时许多重大革命事件的历史见证,1830年革命爆发,就是在这个广场发生的。从1971年开始,每隔两年,在8月15日前后的周末,布鲁塞尔广场都会有一项盛大的庆典:铺设花毯。花毯精选根特地区种植的秋海棠,每次以不同主题设计,花卉用量高达80万株。

滑铁卢古战场,位于布鲁塞尔以南18公里索瓦尼森林尽头的滑铁卢小镇附近,1815年6月18日傍晚,威灵顿公爵指挥的英荷联军及普鲁士军队就是在这里围困并最终击败拿破仑,从而结束了这位传奇人物纵横欧洲的历史。1826年,人们在盟军奥伦治的威廉王子受伤的地点堆成一座小丘,山顶上安放一头长4.5米、高4.45米、重28吨的铁质巨狮,相传此狮是用拿破仑军队丢弃在战场上的枪炮铸成的。沿226级陡峭的石阶来到山顶,当年滑铁卢古战场可一览无余,布鲁塞尔市也历历在目。距滑铁卢纪念碑不远处有一座拿破仑的铜质雕像。为保护历史遗迹,古战场周围禁止耕作,很多农户因而将农舍布置成各种纪念馆供游人参观,比较值得一看的有当年拿破仑的司令部所在地卡佑农庄、全景画馆和蜡人博物馆等。虽然拿破仑是滑铁卢大战的失败者,但在人们的心目中,他绝对是比胜利者更伟大的英雄,很多的纪念馆都是以拿破仑为主角,而对威灵顿公爵只是轻描淡写。每隔5年,当年的战争场面就会在古战场重现一次,2000余名当地人参与演出。

“小欧洲”是布鲁塞尔的欧洲各国著名景观微缩公园的简称,又称“迷你欧洲”,位于布鲁塞尔西北部风景如画的布鲁塞尔公园内。它的南面是著名的“原子球”,北面是为纪念比利时独立100周年所建的著名的“百年宫”,这三大景观呈鼎足之势,交相辉映,相得益彰,令世界各国旅游者神往。“小欧洲”占地25万平方米,里面荟萃了欧洲闻名世界的宫殿、教堂、修道院、古堡、神庙、广场、港口、高塔和名人的故居等300多个名胜古迹,从各个不同的侧面反映了欧洲的历史、文化、艺术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同时也表达了欧洲各国要求加强欧洲联合的愿望。进入公园进“小欧洲”参观是要买门票的,但若持有欧盟、北约或比利时的记者证,不仅可免费入内参观,还可以免费索取有关“小欧洲”好几种语言的各种资料。一进“小欧洲”的大门,便可看到一幢“X”型的独特的高大建筑模型,这就是位于布鲁塞尔舒曼广场附近的欧盟委员会办公大楼的模型。大楼前面有欧盟15国的国旗在迎风飘扬,给你的第一印象是明显的,即欧洲已经开始联合了。再往里走就是欧洲各国的名胜古迹的模型了,每个模型都被道路、河流、绿化植被、山、湖泊等模型隔离开。其中有法国巴黎的埃菲尔铁塔、凯旋门、圣心教堂、英国伦敦的大本钟和西敏寺,德国柏林的勃兰登堡门和波恩的贝多芬故居,意大利的比萨斜塔和威尼斯的圣马丁广场,比利时布鲁塞尔的大广场和根特大教堂,西班牙马德里的埃斯科略修道院、斗牛场和圣马丁、皮纳里奥大教堂,荷兰的风车和鹿特丹港,希腊雅典的卫城和神庙等,还有欧洲国家联合研制的阿丽亚娜火箭“空中客车”飞机和欧洲高速火车等,其造型千姿百态,形象逼真,真令人叹为观止。“小欧洲”公园内的真实景物“小欧洲”内的景物只是真实景物的1/25,除埃菲尔铁塔和一些高大建筑比人略高一些外,其中绝大部分景物都比人矮。著名的荷兰风车像一个伸出双臂的历史巨人站立在河边,而在这里却在孩子的胯下;比萨斜塔是一座9层楼高的世界名塔,而在“小欧洲”里只有两米多高;飞机、火车、巨轮和大卡车在这里就像是商店里卖的儿童玩具、人和小汽车比人的小姆头还小。小归小,但却和真景实物一模一样,无论从整体上看,还是从局部上看,都完全一模一样,不仅形似,而且也神似,令人赞叹不已。为了使一些景观具有真实感并增加它的娱乐性,设计者们在修建小欧洲时还运用了当代科技中的电子、声、光技术,特地请比利时一些游乐场的专家们参加这些影观的设计和施工。整体来看,其效果非常好,因为它不仅使“小欧洲”有了“静中有动”的特点,而且还使参观者兴致盎然,同时也增加了经济效益。只要你按动有关电钮,就会出现以下活动的景面:在西班牙的斗牛场上,一头被激怒的、剽悍公牛会冲向手挥红布的斗牛士,观众欢声雷动:在火箭发射场,阿里亚娜火箭已进入倒记时,突然,火箭尾部喷射出火焰,轰然升空;在货物云集的鹿特丹港,吊车正在忙着装卸货物;在爱尔兰绿草如茵的牧场上,羊群正在低头吃草,突然,一头牧羊犬便冲着你“汪、汪、汪”狂吠;在法国戴高乐机场,“空中客车”正在跑道上滑行;在英国泰晤士河上,一艘豪华游艇在游弋;在德国柏林墙边,大吊车正在吊着一块水泥墙板;在波恩贝多芬故居,里面传出了贝多芬《第九交响曲》中的《欢乐颂》的乐声。特别是在夜幕降临的时候,“小欧洲”内装在各个微型建筑上的几千盏灯齐亮,园内一片辉煌,景色极为壮观。

布鲁塞尔原子球为比利时1958年在此地的展览中心举办的布鲁塞尔博览会所设计的标志建筑。设计者希望通过这一巨大的建筑表达微小的原子概念,并显示人类和平利用原子的前景。构思来源于原子结构图,九个巨大的金属圆球由粗大的钢管连接构成一正方体图案。正方体的大小相当于放大了1650亿倍的铁的正方体晶体结果。八个圆球位于正方体的八个角,另一个圆球位于正方体的中心。圆球直径18米,连接各个球间的钢管每根长26米,直径3米。总重2200吨,高102米。可乘电梯到达离地100米高的顶端圆球观赏布鲁塞尔的风景。其他圆球中为各种主题的科技展览厅。分别陈列有太阳能、和平利用原子能、航天技术、天文等方面的展品,以及有关比利时气象事业的发展史、卫星气象、气象雷达、气象通讯方面的图表。

拉肯城堡温室花园由比利时国王利奥波德二世主持修建,它有一个非常美好的蓝图,他请了他的御用比利时建筑师阿方斯·巴拉特一起来谋划,要建一座比凡尔赛宫的花园还要漂亮的温室花园。这个温室花园全部由玻璃和金属建成,有着明显的古典风格,处处彰显王家的庄重和气派,甚至被誉为欧洲最美的温室花园,据说国王利奥波德二世为他倾注不少心血,屋顶王冠就是由他亲自设计。19世纪欧洲的房屋大多比较阴暗,冬季的照明主要依靠蜡烛,人们向往在冬季也能够享受充足的阳光,为了实现国王梦想的花园,建筑师巴拉特动足了脑筋,工业革命是大批量生产玻璃和钢铁成为可能,故其放弃传统的建筑方法,采用玻璃和金属。再加上灯光及自然光的运用,是温室每一个角落,展现的一览无余。至今保留的植物跟利奥波德二世种植的几乎一模一样。当然还有其最钟爱的山茶花,有100多种,并且都是最大最古老的那种。

2016年8月16日的新闻说,欧盟10月不给免签,土国威胁搁置移民协议,而欧盟与土耳其的移民协议,目的在于阻挡大批移民进入欧洲。位于布鲁塞尔的欧洲联盟(EU)会在10月给予土国民众前往欧盟的免签证待遇吗?当询及若欧盟未于10月给予土国民众前往欧盟的免签证待遇,数以十万计滞留土耳其的难民是否将前往欧洲时,卡夫索格鲁告诉《画报》(Bild),“我不想谈到最糟的情况,与欧盟的谈判仍在持续中,但显然,我们不是同时落实所有条约,就是全部搁置。”由于土耳其的反恐法案引起争议,加上安卡拉当局在流产政变后的整肃行动,欧盟推迟对土耳其公民入境实施免签证待遇的计画。欧盟提供土耳其公民免签证待遇前,布鲁塞尔当局希望土国重新修订反恐法案。欧盟执委欧汀格表示,基于安卡拉当局在流产政变后的镇压行动,欧盟不太可能在很快给予土耳其免签优惠。卡夫索格鲁称,履行条约的条件是让土国全体公民于10月获得前往欧盟的免签证待遇,“我们履行所有对欧盟有利的条约,却没得到回馈,令人无法接受。”欧洲联盟执行委员会(EC)发言人尚未针对卡夫索格鲁的说法发表评论。


谢选骏指出:欧盟的作用仅仅在于,通过假想的统一,让这些国家坐下来谈话,而不是站起来打架。在一个框架内尽量凑合,时间长了也许就会弄假成真了!

土耳其是个劣质国家,如果欧盟给它免签,将铸下大错。但欧盟很可能犯下这样的错误。因为法语统治的布鲁塞尔,本身就是一个脏乱差的地方。法国人办事真的不行。他们的所谓高速铁路竟然不把客人送到巴黎总站,而只是停在一个小站,还要迫使客人自己另行前往乘车,铁路不管运送。可是客人怎么认得路呢?他们可不管这些,询问的时候,态度极为冷漠烦躁甚至恶言相向。同样一趟高铁,比利时人的态度最好,进入他们国家时还送给每位客人一小块巧克力表示欢迎的意思,德国次之,英国更次,法国最差。看来国家强大也会导致人的堕落。虽然法国可以说是屡战屡败,但现在几乎是“欧盟之中唯一的联合国常任理事国代表”,所以处处冒充强国。其实法国在清朝最衰败的时候都没有打败过满清,何况一百三十年以后的现在。可惜的是,可能受到了法国病的感染,布鲁塞尔可是肮脏得很,其脏乱差,比意大利还要过分,虽然都是拉丁作风的势力范围。法国人真的不行,他们的高铁还比不上日本二十多年前的新干线。看来欧洲并非真的超越不了。雅典的火炬虽然经过了文艺复兴看来还是无法传承下去了。

欧洲有多少语言文字,就有多少种分裂因素。这是由拼音文字的性质决定的。好在毛泽东的“拼音文字方向”没有噩梦成真,否则湖南就真的独立了。

人们的语言不通,过的生活却是相似的,所以人们的语言最终也是相似的,这就使得翻译成为可能的工作。


诗云:

五方杂处欧盟总部,

四面交兵有滑铁卢,

英雄气短大巴车站,

胜似海伦娜岛囚犯。


(另起一页)

〇五

科隆


科隆(Cologne)是德国第四大城市,是北威州最大的城市,亦是德国内陆最重要的港口之一,莱茵地区的经济文化和历史中心。它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是德国最古老的城市之一。中世纪科隆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教会中心和艺术知识中心。科隆在二战期间遭到严重破坏。今天它以其文化和建筑遗产以及许多重要的国际性活动而闻名。科隆大教堂是欧洲北部最大的哥特式教堂,其中保存着据说是东方三博士的遗骨。1996年大教堂被纳入世界遗产,它是科隆的标志。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科隆被严重破坏,今天它是一个文化中心,室内有许多博物馆、画廊、艺术展览。

1850年科隆的人口超过十万,在德国算作大城市。加上其第二住址在科隆的人其居民数今天超过一百万。科隆位于欧洲一条重要的东西交通要道与莱茵河的交叉口上。莱茵河是欧洲南北交通的一条重要水道。科隆今天是德国铁路交通最繁忙的枢纽。它的内河港口是欧洲最重要的内河港口之一。它还是一个文化中心,尤其是创造艺术的一个中心。它的狂欢节非常有名,此外它还是许多协会的驻地。在20世纪的后半叶科隆从一个以重工业为主的城市演变为一个以服务业为主的工业。今天科隆是一个媒体中心,市内还建造了许多新的办公楼。科隆的保险业也有跨地区性的意义。

科隆市总面积为405.15平方公里(其中莱茵河左岸230.25平方公里,右岸174.87平方公里),在面积上它是继柏林和汉堡之后,德国第三大的大城市。科隆的地理位置为北纬50°56'33",东经6°57'32"。最高点是118.04米,最低点为37.5米。科隆位于莱茵河流出中部山脉进入北德和荷兰低地前,一个被称为“科隆弯”的谷地中,这个地理条件造就了当地如下的气候特性:西南艾费尔高原为科隆(尤其是莱茵河左岸城区)屏蔽了西风,雨影效应致其降水较少,有时还造成焚风。科隆市区所在的谷地地形,地形较封闭,减少了市内空气与周围地区的交换;加上城市本身的热岛效应,使得科隆市区成为德国气温最高的地方。科隆市区较高的气温,导致莱茵河水大量蒸发;由于市内空气与周围交换率小,使夏天的科隆湿度特别高,因此特别闷热、午后多因对流产生雷雨。从大环境气候来说,科隆位于温带海洋性气候与温带大陆性湿润气候的过渡地带,冬季温暖(一月的平均气温为2.4°C),夏季不十分炎热(七月的平均气温为18.3°C)。年平均降雨量为798mm。

科隆所在的地方大部分是第三纪,部分甚至是在第四纪形成的,主要是河流的淤积,只有在市区最东部才有山区。城市西部以富饶的莱茵河的淤积土壤为主,东部的土质则比较贫瘠,以森林为主。莱茵河在科隆以南离开中部山区,进入其下游阶段。在科隆市内它的落差只有0.2‰。虽然莱茵河为科隆带来了许多财富,但是它泛滥时的水灾也是非常可怕的。最严重的水灾发生于1784年二月。那一年冬天特别冷、特别长,以至于莱茵河结冰,而春季到来时温度升高得非常快。上游的积雪融化留下,而科隆处的冰还没有解冻。河水堵塞导致了历史上的最高水位13.55米(平均水位为3.48米)。大水夹杂着浮冰对河岸上的建筑导致了巨大的破坏,河上所有的船只被毁,连城墙也部分倒塌。尤其右岸受到的破坏特别大,一个市区几乎完全被毁。全市共66人丧身。20世纪里莱茵河在科隆曾经发过三次特大洪水,1926年、1993年和1995年的水位均达到了10.69米。从2005年开始科隆开始营建新的防洪措施,可以抵挡水位达11.30米的大水。这个改建工作预计到2007年完成。不过莱茵河也往往因为干燥而低水位,历史上记录到的最低水位是2003年9月20日早上8:00,当时的水位下降到0.80米。水位0.00米标志着河中心150米宽的航道的水深还有1米。水位0.08米(历史最低水位)时莱茵河在科隆的流量为630m3/s,水位3.48米(平均水位)时的流量为2000m3/s,水位10.69米(1995年1月大水的最高水位)时的流量为11,500m3/s。

科隆市中心全景,从左向右依次是:大圣玛尔定教堂、科隆主教座堂和霍亨索伦桥以下市县按顺时针方向环绕科隆:勒沃库森市、莱茵—贝吉施县、莱茵—锡格县、莱茵—埃尔夫特县、诺伊斯莱茵县和梅特曼县。科隆分九个市区,其下又分85个小市区。有些小市区内还有更小的村庄似的结构。63.4%的居民住在莱茵河左岸(2006年数据)。

科隆有许多绿地,市内居民集中的地区有很多公园,市郊则有森林,此外市区内还有多块自然保护区,其中有稀有的动植物生存。莱茵河右岸的绿地主要是林地和草地。在科隆生活的动物主要是与人类社会相处和睦的动物以及以人类社会为生的动物。除到处都是的(有时甚至泛滥成灾的)鸽子、鼠类之外市内还有许多狐狸。即使在内市区的公园中也有狐狸活动。科隆市内还有数群从笼子中逃走的、现在野生繁殖的绿色鹦鹉(环颈鹦鹉),这些鹦鹉是德国最著名的入侵物种。

科隆是德国最古老的大城市,它建城于罗马时代,当时的名字为“克劳蒂亚·阿格里皮娜的殖民地”(Colonia Claudia Ara Agrippinensium),这个名字来自于罗马皇后小阿格里皮娜,她是在莱茵河畔诞生的。公元50年当时的居民点被提升为城市,成为罗马帝国下日耳曼尼亚省的省会。公元80年通过建造埃菲尔沟渠科隆获得了罗马最早的沟渠之一。今天科隆的名字是从罗马名字中的Colonia简化过来的。从313年开始可以证明当地有一位主教。

进入中世纪后科隆保持了它的重要地位。455年弗朗克人攻占科隆。至6世纪科隆是一个独立的法兰克王国的首都。后来它被并入克洛维一世的法兰克帝国,但是在当地保持了很大的自主权。市内长时间有罗马人与法兰克人同居。从6世纪到8世纪市内不同民族的人融合同化。法兰克人接受了罗马人的文化比如建筑和玻璃制造业。墨洛温王朝末期科隆是德国最重要的城市之一。最晚从加洛林王朝开始科隆的主教和大主教成为神圣罗马帝国最重要的人物之一。在萨克森王朝统治时期科隆对神圣罗马帝国与拜占庭帝国之间的和解起了重要作用,当时有一段时间奥托二世的皇后提奥法努在科隆出任帝国执政,她本人是希腊人。10世纪里在科隆有多个修道院成立,市内建筑了许多新的教堂。此后科隆在一系列很有作为的大主教的领导下成为神圣罗马帝国的思想中心。1164年大主教莱纳尔德·冯·达瑟尔将东方三博士的遗骨从米兰移到科隆,使得科隆成为一个重要得朝圣地。在中世纪中期科隆是德国最大的城市,科隆的城墙多次扩展。1225年建成的城墙有16个城门,比当时同时由腓利二世建造的巴黎城墙还要大。从12世纪开始科隆与耶路撒冷、君士坦丁堡和罗马市一起被并称为圣城,它当时的正式拉丁语名称为Sancta Colonia Dei Gratia Romanae Ecclesiae Fidelis Filia(上帝授予的神圣的科隆,罗马教廷忠实的女儿)。当时市民决定建造一座绝无仅有的大教堂来存放圣迹。1248年科隆大教堂奠基。

1259年科隆获得了物品待售权。科隆市民对所有在莱茵河上运输的货物享受首购权利。这为科隆带来了巨大的财富。1288年科隆大主教与市内的市民贵族之间的斗争以市民获胜暂时告终。大主教的军队在战场上被战败,科隆不再属于大主教的领地,大主教被迫迁往波恩,只有在举办神事时才有权入市。科隆成为汉萨同盟的成员城市。不过科隆一直到1475年才正式成为自由城市。

1582年科隆大主教盖布哈尔德·冯·瓦尔德堡退出罗马天主教并与一个新教修女结婚后被教宗额我略十三世革除教籍。恩斯特·冯·巴伐利亚被按立为科隆大主教。此举防止了在七选帝侯中新教贵族成为多数。这个事件导致了从1583年至1588年的科隆战争。道依茨、波恩和诺伊斯被毁。

在三十年战争中科隆没有遭到破坏,科隆市民花钱来避免军队围攻或者占领。通过制造和出卖武器科隆还依靠战争大赚了一场。

法国大革命后法国军队于1794年入驻科隆。“圣城科隆”的历史便结束了。整个莱茵河左岸地区完全被并入法国,法军进入城市时许多科隆市民将他们当作解放者欢迎他们。至此为止被歧视的犹太人和新教徒获得了平等的权利。虽然法国统治时期当地的税务非常高,但是科隆人还是非常忠于拿破仑·波拿巴。拿破仑曾于1804年访问科隆。1815年科隆和莱茵兰被划分给普鲁士。通过当地银行家的努力,科隆成为普鲁士继柏林之后最重要的城市。

1848年,祸首马克思与恩格斯在科隆创办《新莱茵报》,1849年2月7日和8日,科伦陪审法庭分别以“侮辱当局”和“煽动叛乱”的罪名两次传讯并审判马克思、恩格斯等人。1849年5月,马克思被普鲁士当局驱逐出境,前往巴黎。普鲁士就这样,为世界种下了祸根。

1880年在普鲁士国王的帮助下大教堂终于正式建成(整个建造时间为632年)。实际上科隆大教堂太大了,它不断地需要维护,因此它也被称为“永久工地”。19世纪末科隆的要塞扩展,老的城墙被拆除,城市得到扩展,此外也开始合并周边的村镇。今天中世纪的城墙只有少数地方被保留作为纪念。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科隆受到英国和美国地毯式轰炸,市内90%的建筑被毁,市民数目从80万降低到40万。从1945年1月至3月在科隆1800名德国和外国的反抗组织人士被纳粹屠杀(战末罪行)。

直到1959年科隆的居民数才恢复到战前的水平。通过合并周边村镇科隆的人口于1975年超过了一百万,但是1976年又降低于这个数目了。科隆是续柏林、汉堡和慕尼黑之后,德国人口第四多的城市。根据2005年6月30日的统计,科隆的“主要户籍”(Hauptwohnsitz)居民一共有975,907人。若加上“次要户籍”居民(Nebenwohnsitz),如拥有其他户籍的外地学生等,总人口共有1,023,101人。人口稠密度是2,408.8/km2(6,238.6/mi2)。313,386人为外国人。20%的科隆人口非德国裔。这其中,40%(或总人口的8%)是土耳其裔。人口的年龄分布是:15.9%人口的年龄处于18岁或以下,67.5%人口的年龄于18到64岁之间,16.7%人口的年龄处于65岁或以上。男女比例是:每100名女性对94.8男性。

历史上除贝尔格地区外,科隆和整个莱茵兰全部是以天主教为主的地区。今天市内天主教徒约占40%,是所有宗教信仰中最大的。新教约占20%。穆斯林约占10%(主要是移民),30%的人信仰其它宗教或者是无神论者。至1806年为止,莱茵河右岸的地区属于贝尔格公国(贝尔格大公国),居民以新教徒为主。科隆老城是帝国自由城市,它的其它合并进入的城区本来属于科隆大主教领地,至今为止这些地区以天主教徒为主。

最早对科隆主教的纪录源于313年,当时的主教教堂今天已经无所考证了。今天的科隆大教堂是后来建造的。在这个大教堂被建造前大圣马丁教堂和市政大厦的尖顶是科隆最显著的建筑物。

1164年7月23日科隆将据说是东方三博士的遗骨移到本市后很快就成为神圣罗马帝国内最重要的朝圣地。新加冕的皇帝和国王的第一程旅行就是从阿亨去科隆,朝拜东方三博士的遗骨。朝圣的人为科隆也带来了巨大的财富,这又促使更多的人在此定居。科隆也成为一个贩卖圣物的中心,中世纪的人希望通过拥有圣物或者圣人的遗骨来换得救赎。宗教对科隆的重要性也体现在它的市徽中。科隆的市徽上方是象征东方三博士的三个王冠,下方是象征据说在科隆殉教的圣乌苏拉与她的女伴们的11点火焰。2005年从8月15日至8月21日第20次世界青年日在科隆召开,上百万参加者参加,教宗本笃十六世因此在上任后第一次旅行就是赴科隆。

最早对犹太教在科隆的社群的纪录源于321年。它是欧洲阿尔卑斯山脉以北历史最悠久的犹太社群。1183年科隆大主教在市内划分了特别的让犹太人居住的地区,造成了科隆市内的第一个民族聚居区。今天当时的礼仪澡堂还可以透过市政府广场上的一个玻璃金字塔被参观。但后来越来越多的犹太人被驱逐。从1424年至18世纪末没有科隆市议会的允许,犹太人不允许进入城市。法军占领科隆后犹太人成为平等的公民。1933年科隆市内约有1.8万犹太人。纳粹时期犹太人受到迫害,市内的犹太会堂在水晶之夜全部被烧毁。1941年后市内剩余的犹太人全部被监禁在今天的博览会。全市共有8000犹太人被屠杀。今天的犹太社群有4857名成员。它有自己的墓地、小学、幼儿园、图书馆、体育俱乐部、符合教规的餐馆、青少年中心和养老院。社团有两名拉比。1959年重建了一座会堂。

通过大量土耳其移民的进入以及他们的后代,科隆现在有许多伊斯兰教徒,加上其交通方便,因此德国最重要的伊斯兰教组织的总部均在科隆及其附近。

科隆不仅是东方三博士的朝圣地,而且是大阿尔伯特的朝圣地,此外当地还有多处圣人的墓地等。

在罗马帝国时期一开始莱茵河舰队的将军同时负责市内的行政工作,后来市内建立了民间管理系统。中世纪初期大主教获得了城市的完全大权,但是市民企图摆脱他的统治。最后于13世纪城市获得了独立。此前在1180年就已经证明有一个市议会存在了。1396年时22个商会组成城市管理的中枢。这些商会推选出36名议员。这36名议员再选举13名议员同行。每半年议会的成员就更改一半。同时议会每年选出两名市长。1794年法国占领科隆后1798年引入法国市民管理。1815年科隆杯划分给普鲁士后1816年同时成为一个不律属县的城市以及一个科隆县的县城。1975年科隆县被取消。从1815年开始市内有一名市长,此外还有一个市议会。

纳粹时期的市长是纳粹党指定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占区的军事征服指定了一位新市长。1946年他们引入了英国式的地方管理。市民选举市议会,市议会从议会成员中选举市长作为议会主席和城市的代表。此外议会还选举一个最高行政管理员。1999年这个双重最高人物的体系被放弃,从此市内只有一名市长,他同时也是议会主席、市政府最高领导人以及城市代表团。市民直接选举这位市长。此外议会还从议会中最强的党派中各自提供一名副市长。

科隆长时间是一个自由城市,它的居民长时间只由天主教徒组成,加上教会与市民之间的长期矛盾在科隆造成了一种特别的政治传统和气氛,这个传统至今还有影响。不同的兴趣群往往会通过社会结识形成超党派的集团。这个由政治、经济和文化人士形成的集团互相交换好处、互相利用、互相依靠,这往往导致不寻常的市政府决定,有时甚至形成腐败。1999年被揭露的“垃圾丑闻”不但使从事非法政治捐款的企业家入狱,而且几乎所有大党派的市内首脑人物全部被迫离职。

出于其天主教传统,科隆在德意志帝国时期和在魏玛共和国时期是天主教中央党的堡垒。二战后政治多数迅速从德国基督民主联盟转为德国社会民主党。社民党在科隆统治了40多年,有时在议会中占绝对多数。出于自由的传统德国自由民主党在科隆也一直很强。由于科隆非常开放,因此德国绿党在这里的基础也相当深厚。这两个相对来说比较小的党对大党提出的挑战在近年来越来越强了。

科隆议会有90名议员,被市民直接选举的市长在议会中有票权,并且是议会主席。目前科隆议会中29名是基民联成员、28名是社民党成员、15名是绿党成员、7名是自民党成员、4名是市民支持科隆运动成员、3名是德国左派党成员、两名是科隆市民联盟成员国、1名是德国共和党成员,还有一名是“一起反对社会盗窃”选民组的成员。2005年11月末左派党和“一起反对社会盗窃”选民组合并。议会有19个委员会、一个老年人代表和一个外国附属议会。

目前的市长是基民联的弗里茨·施拉玛,他于2000年当选,他已经四次改变他的政府联盟:一开始的基民联—自民党联盟因为对问题意见不同破裂。至2004年为止基民联与绿党合作。2004年选举后基民联与社民党合作。当这个合作因为一个不重要的人事问题破裂,此后社民党与绿党合作。这个合作在议会中没有多数,而需要在每个事物上寻找其他议员支持。

市议会选举同时在九个市区里也举行市区代表的选举。这些代表对市议会代表每个市区的利益。他们可以决定市区内不重要的事情。

科隆市徽之外上方有一只双头鹰,这只鹰一爪持剑,一爪持王杖。它标志着科隆从1475年开始正式是神圣罗马帝国的自由城市。鹰有双头,因为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同时是德意志国王。市徽本身的底色是红色和白色,这是汉萨同盟的颜色。科隆与吕贝克同是汉萨同盟的成立会员,是德国最早的汉萨成员之一。市徽中上部的三个王冠从12世纪开始成为科隆的标志。它们代表着东方三博士,1164年当时科隆的大主教将这三博士的遗骨从米兰引渡到科隆。今天它们被陈列在大教堂内一个金神盒中。市徽下方的十一点黑色泪滴是纪念科隆的守护神圣乌苏拉的。传说圣乌苏拉是布列塔尼的公主。她赴罗马市朝圣,归途中与她的同伴在科隆被围攻科隆的异教徒杀害。从16世纪开始科隆的市徽中有这11点泪滴,它们代表着与圣乌苏拉一起殉难的1万1千少女(德语的写法是11.000)。公元10世纪人们真的在传说乌苏拉等众人被害的地方,也就是现在的圣乌苏拉大教堂的地下挖出了大量遗骨。乌苏拉后来被尊崇科隆的保护神之一。

科隆是1958年发起姐妹城市运动的六个欧洲城市之一。欧洲经济共同体成立后这六个城市与其它五个国家的城市建立姐妹城市关系来加强互相之间的联系。1993年科隆、都灵、列日、阿尔泽特河畔埃施、鹿特丹和里尔重申它们的姐妹城市关系。

科隆在德国电视产业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这里有西德广播电视台(WDR,德国最大的公共广播台ARD)。1980年代以后开放私人媒体许可后建立的很多商业电视台,RTL就是德国最大和最成功的私人电视台。尽管两德统一以后柏林吸引了一批的媒体产业,但是科隆依然是当前主要的电视和电影制片公司的聚集地。德国的国家航空公司汉萨航空总部也位于科隆。

科隆共有18所高校,是德国拥有最多高校的三座城市之一(另外两个城市是柏林和慕尼黑)。在德国周边的卫星城Bruehl同Erftstadt的高校也都归入科隆。科隆大学有大约4万9000名大学生(2004/2005冬季学期),经济系享有很高声誉。科隆应用技术大学有大约21000名学生(2012/2013冬季学期)是德国最大的应用技术大学。

科隆是德国最大的大学城之一,市内共有85,183名入册的大学生,占市民总数的8.5%。科隆的外国人数量也很高,2004年底市内有175,515名外国籍居民,占市民总数的17.2%,尤其土耳其人社群是德国最大的之一。科隆因此有很长的多文化熔炉的传统。科隆人素来以开放、自由和宽容著称。柏林和科隆是两个以接受同性恋文化闻名的城市。科隆在这方面历史悠长,很长时间以来科隆是德国同性恋运动的重要阵地。即使有些事情柏林都有些收敛,科隆却以此为荣,并以德国最大的同性恋群体(著名的例如克里斯多佛大街日)自豪。每年七月间,同性恋们都要举行一次盛大的游行(每年吸引超过1百万游客),这里已经成为多个不同同性恋组织(LGBT)和他们活动的基地。

43%居民信奉罗马天主教,18%信奉新教,39%信奉其他宗教。直到二战从东德涌来的大量难民,罗马天主教徒一直占科隆居民的大多数。2005年,科隆见证最大的天主教青年盛会。第二十届世界青年日从8月15日星期一到8月21日星期日在科隆举办。

科隆有许多剧院。市政府办的有一座话剧院和一座歌剧院(1822年成立)。科隆有众多著名的交响乐团和室内乐团。居茨尼赫乐队是1857年成立的。从1888年开始这支乐队由市政府管理。它是歌剧院的伴奏乐团,但也举办自己的音乐会。康拉丁·克莱采尔、赫尔曼·阿本特罗特、君特·万特等著名指挥曾经为乐队指挥。科隆第二有名望的乐队是西德意志广播电视台的交响乐队。这支乐队是1945年成立的。著名的室内乐队有科隆古乐合奏团(1985年成立)、科隆古乐团(1973年成立)等。科隆有众多合唱团,仅科隆大教堂就有四支合唱团。科隆的业余合唱团也非常活跃。许多合唱团有自己的背景和重点。科隆音乐学院是欧洲最大的音乐学院。莱茵音乐学校则在市内多处为儿童和青少年提供学习音乐的机会。最重要的音乐厅是科隆爱乐大厅,这个大厅里演奏的从古典音乐、现代音乐、爵士乐、流行音乐,范围非常广。其它重要的演奏地还有科隆竞技场等。在西德意志广播电视台和德意志广播电台的广播厅里也定期举办音乐会。西德意志广播电视台除其交响乐团外还有一个大乐队,它是欧洲水平最高的大乐队之一。市内的爵士乐厅里演奏各种爵士乐。至今为止在中世纪的舞厅居茨尼赫音乐厅里还有音乐会举办。通过狂欢节科隆保留了特有的民族音乐。这个狂欢节特别的民族音乐与一般的德国民族音乐有所区别。其歌曲几乎全部是用科隆方言唱的,其风格融合了通俗音乐、流行音乐和摇滚乐的因素。在德国没有另一个城市里会有这么多地方歌曲被演奏。在这个传统的带动下市内也出现了一些与狂欢节无关的民族乐队。近年来市内还有几个无伴奏合唱的乐队重现。

歌德、海因里希·海涅、保罗·策兰等著名德国作家均曾经在科隆写作。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亨利希·伯尔是科隆人。市内的文学设施经常聘请世界各地的著名文学家访问科隆。当地的书店、咖啡馆、酒店往往会举办阅读会、签名等活动。除大的出版社如基彭霍伊尔&维驰出版社外科隆还有众多小出版社。

科隆最著名的博物馆为路德维希博物馆(现代艺术)、瓦尔拉夫·里夏茨博物馆(中世纪和古典艺术)和罗马日耳曼博物馆(罗马时代和中世纪初期考古)。

科隆的老城及其周围地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几乎完全被毁,重建时虽然街道走向和原来的名称基本被保留,但是现在的建筑几乎全部是1950年代的格式。只有少数幸免的和因为其巨大意义被重建的是老风格的建筑。

在整个内城区里到处均有罗马时代的遗迹,部分位于地下停车场和地窖中,有些只能通过电梯看到。地上的遗迹包括城墙的一部分。一些重要的中世纪民用建筑被保存下来或者被重建。其中包括市政大厦、大仓库、居茨尼赫音乐厅等。中世纪城墙的部分也被保留,其中包括多座城门。尤其老城的马丁区中大多数建筑实际上是战后重建的,而不是古代的建筑物。

科隆的要塞位于今天市区的最外层。今天部分碉堡还可见。科隆的新城建于1880年至约1920年间,位于中世纪城墙与要塞之间,当时是总体设计的,是德国这样总体设计的市区,它环绕老城,其中的风格从历史主义、新艺术运动一直到表现主义。但是在大战中被毁严重,战后又被拆除许多。今天只有部分地区还能够体现出当时的状况。此外今天这里也不仅仅是居民区了。许多文化中心和商业企业(以艺术和饮食为主)也在此立足。比较有代表性的有南城、大学区和比利时区的部分建筑。新城北部的圣安妮丝教堂是典型的莱茵新哥特式建筑。

在1920年代里当时的市长康拉德·阿登纳在科隆建筑了数幢非常重要的建筑。博览会以及博览会塔是砖结构的表现主义建筑,建筑内部是一个钢骨架,外部用砖做成表面和装饰。市内环上的汉萨大厦也是同样风格。1924年时它是欧洲最高的建筑。科隆大学的建筑是至1929年建成的。在1920年代科隆市内还建造了许多居民楼,一些市区是那个时候按照新市镇的结构形成的。纳粹时期曾经有过拆除大多数市内建筑建造巨大的集会广场的计划,但是这些计划均没有实现。

美军和后来英军军事政府从1945年开始重建基本上被毁的科隆市。最初计划完全重建内城为一个适合汽车的城市,但是这个计划没有实现。今天的街道基本上沿着过去的街道建造,而且比较狭窄,少数比较宽的大街通入市中心。当时最急迫的任务是提供便宜的住房,因此许多快速新建的宿舍外观平凡一致。只有少数特别的建筑物使得科隆在1950年代成为一个榜样城市。尤其大教堂附近的建筑群是一个标榜。1967年科隆最繁华的商业街被改为步行街。1960和1970年代的建筑大多以毫无修饰的混凝土为主,80年代后情况才有好转。科隆电视塔建成后人们开始重视内市区的建设。1986年建成的科隆爱乐大厅和路德维希博物馆为科隆的市容带来了特殊的现代化风味。同时通过建造地铁减轻了内市区的交通状况。1990年代在原来的货物火车站建造了科隆信息科技园,在莱茵河右岸建造了科隆竞技场。瓦尔拉夫·理查尔茨博物馆和世界住宅区是内市区最现代的建筑的代表。

科隆最重要的标志是哥特式的大教堂圣彼得和玛丽亚。它的建筑时间共约600年,一直到19世纪才完工。在这座教堂里保存有东方三博士的遗骨。这使得科隆成为一个重要得朝圣地。它们今天被陈放在一个12世纪末或13世纪初造的金盒子里。在文化史中同样重要的是市内的12座罗曼式教堂。这些教堂大多数在二战中受到严重破坏,其修复工作一直到1985年才完工。除此之外科隆内市区还有数座哥特式和巴洛克式教堂。直到1802年为止新教徒不准在科隆市内从事神事,因此科隆市内莱茵河左岸的新教教堂大多数是1802年后转用的,少数是后来新造的。在科隆外围的市区内也有现代教堂建筑。科隆市内还有两座教堂的废墟,现在被结合在市容中了。在科隆新城和周边城区里还有其它许多小的罗曼式、哥特式和现代教堂。

科隆市区内共有八座跨越莱茵河的桥梁,两座铁路桥、两座高速公路桥和四座公路桥:

霍恩索雷伦桥是一座铁路桥,它是市内最显眼的大桥,也是欧洲轨道车辆量最高的桥梁

南桥也是一座铁路桥,它被建造来减轻霍恩索雷伦桥的交通量

罗等基兴高速公路桥位于市区南部

位于市区北部的高速公路桥没有特别的名称,它与罗等基兴高速公路桥是科隆的高速公路环跨越莱茵河的地方。道依茨是战后最早修复的莱茵河桥,1947年修复后又被扩建过一次。

在莱茵河左岸的市区里科隆有内外两道绿环。内环长七千米,数百米宽,共约120公顷。它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按照凡尔赛条约被拆除的要塞内环的原址。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废墟被堆积在这里形成了一座约25米高的小山。内绿环中有25个树种、绿地和多个池塘。外绿环原本是要塞的外环,本来计划中这个外绿环应该完全围绕科隆市,但出于经济原因这个计划没有实现。这座绿环是在1920年代建成的,面积约800公顷。莱茵河右岸的要塞也尽可能地改造为绿地了。科隆最美丽和最古老的公园是5公顷大的城市公园。公园里的饭店也已经有100多年历史了,现在里面还有一个爵士乐俱乐部。市南的人民公园也已经有一百多年历史了。夏季天气好的时候会有许多人来此野餐,还会有许多艺人在这里奏乐或者杂耍。这个公园里也常常举办文化活动,比如橘园中常演戏。

科隆市内和周边市区中还有一些有意思的公园。1881年沿原来中世纪城墙建造的环城路上有多处类似公园的绿地。二战后这些绿地多被取消或改变,只有城市西部还保留着过去的样子。科隆的动物园和植物园以及1959年联邦花园展览的遗址也值得一观。科隆市北的湖泊地区是重要的近郊休闲地,湖上可以游泳、潜水、钓鱼、风帆、划船等,湖边的街道上可以滑旱冰。离科隆不远的莱茵兰自然公园也被称为“科隆的第三绿环”,它也是重要的近郊休闲地。

德国科隆是一座体育气息浓郁的城市。拥有世界上首屈一指的体育大学Deutsche Sporthochschule, Koeln。其体育经济与管理、运动训练、康复与预防、休闲体育等专业在体育领域享有盛名。德国最高级别的足球教练员进修机构也设在德国体育大学。

科隆有许多职业和业余运动队以及协会。

尤其在周末科隆市内到处都是市民和游客。许多各种风味和针对各种钱包大小的迪斯科、酒吧、夜总会里到处都有年轻人和学生。尤其老城区的大学生区非常吸引人。

科隆狂欢节在市内也被称为“第五季节”,每年于11月11日11时11分正式在老市场上开幕。不过在除夕之前基本上没有什么活动。新年过后到处开始举办会议和其它活动,一直到大斋首日传统地以吃鱼结束。狂欢节期间各狂欢节俱乐部会召开舞会和所谓的“官方”盛大会议(Prunksitzung)。参加这些盛大会议的主要是比较老年、比较保守的人,往往许多政界和商界名人会参加。

在过去数十年中也有人开始反过来举行针对这样的盛大会议的运动。他们举办的“牢骚会议”已经成为科隆狂欢节期间最赚钱的活动了。此外还有同性恋组织的“粉色会议”。许多酒吧也效仿举办类似的小型活动。狂欢节的顶峰是从女人狂欢节(周四)开始到玫瑰星期一后的星期二的六天街头游行和狂欢。在这段时间里科隆市内所有的政府机关、学校、商店全部关闭。街上有许多人化装游行。各个市区也有其自己的游行。科隆狂欢节的一个特殊之处是所谓的“幽灵游行”。幽灵游行本来是一个比较老的传统,后来被遗忘了。1991年由于海湾战争爆发各大狂欢节俱乐部取消了狂欢节游行。民间对此举不满的人自发在夜间组织了游行。从此这个传统复苏。在安全得以保障的地方科隆市甚至关闭路灯来加强其效应。

科隆市内公共交通工具包括捷运、有轨电车和公共汽车,价格都是同一票价,与周边地区的公共交通也相同。科隆波恩机场位于市区东南角,它是德国货运量最高的机场之一(2005年65万吨),联合包裹服务公司使用这座机场作为其欧洲基地,许多廉价航空公司也适用它作为中枢(2005年客运量为940万人次)。从1994年开始它的正式名称为“康拉德·阿登瑙机场”。科隆波恩机场与莱比锡哈雷机场是德国唯一两座没有夜间飞行限制的机场。目前从这里有飞往38个国家的139个机场的班机。

以下高速公路通过科隆市区或者在很近的地方经过,组成科隆的环城高速公路:1号高速公路(从特里尔通过科隆通向多特蒙特)、3号高速公路(从法兰克福通过科隆通往奥伯豪森)、4号高速公路(从阿亨通过科隆通往奥尔珀)、57号高速公路(从科隆通往杜伊斯堡)、59号高速公路(从波恩通过科隆通往杜塞尔多夫)和555号高速公路(从波恩通往科隆)。此外以下联邦公路通过科隆:8号、9号、51号、55号、59号、264号、265号和506号。1985年,联邦德国科隆市南面的一条高速公路上发生一起重大交通事故,155辆汽车撞毁烧毁,11人死亡,41人受伤,这是德国历史上最严重的高速公路事故。科隆市内有约1200辆出租汽车。

科隆中心火车站是德国西部的铁路枢纽。从这里有通向各地的火车,比如特里尔、阿亨、巴黎、门兴格拉德巴赫、诺伊斯、杜塞尔多夫、伍泊塔尔、锡根、法兰克福,沿莱茵河两岸各有一条南下的铁路。

科隆是德国最早(2001年)明确对卖淫和其他性交易规范管理的城市。在科隆北部隆格里希区,科隆政府规划出约一个足球场大的地方统一管理从事卖淫的妇女,给他们提供必要的帮助和安全保障。科隆政府这一做法是借鉴了荷兰对性交易的管理办法。通过有效地管理,最大限度保障从事色情服务的妇女的个人人身安全和权益。同时也整顿了城市面貌。

埃森(Essen)是德国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里鲁尔区的一个非县辖城市,是杜塞尔多夫行政区的联邦州总中心之一。它是德国的一座大城市,大概有59万人口。按统计日期和数据来源来分,埃森位于第八,(杜塞尔多夫第六,多特蒙德第七。)该市还是莱茵兰风景区联盟和鲁尔区区域联盟成员。

埃森在公元897年时,称为Astnide。之后名称的演变过程是Astnidum→Astanidum→Asbidi→Asnid→Assinde→Asnida→Assindia→Essendia→Esnede→Essende→Essend→Essen,推测最初可能是“被火烧掉的林地”的意思。

埃森早于上古时代就已有人定居,但正式文字记载是在公元898年,时为中世纪。当时埃森曾建成多个城堡,并且是宗教中心。1377年,获得了帝国自由城市地位。

埃森的采矿历史可追溯至十四世纪:1354年第一个银矿正式开采;而到了1450年,煤矿亦告开发。随矿业发展,工业亦于十九世纪兴起。1811年,克虏伯公司成立,生产钢铁。而此钢铁厂亦成为后来蒂森克虏伯公司一部分。

在二次大战期间,埃森曾是盟军的轰炸目标,其中英国皇家空军对埃森投掷了36,429吨的炸弹,市中心90%被炸毁。在纳粹投降后,埃森被划为英国占领的地域。埃森最著名的企业为蒂森克虏伯公司,其中一总部是设于埃森。而埃森第二大企业则为莱茵集团,是电力公司。其他总部设于埃森的,还包括工程公司豪赫蒂夫、零售集团Aldi、化工公司伊诺力克,以及可口可乐。


谢选骏指出:感谢主,能让我在二十一年之后再见科隆大教堂!当我和德国的年轻人说起我以前来过这里,他们都觉得那是不可思议的遥远过去。可我却觉得过去不久,可见我真的老了!但我现今终于可以为主而活了。埃森是一座乏味的城市,像是一座巨大的工厂,充分体现了“德国的多样性”。德国的城市不如德国的农村漂亮,什么时候中国也能这样,那就真正地强盛起来了。欧洲文明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草坪文化,那是不实用的文明标志。对于一个依然以肚腹为神的低级意识的民族来说,草坪依然是一个不可企及的东西。而在西德,最有中古意味的城市则是汉诺威,不知它是如何逃过了二战期间盟军125次的轰炸的?

可能,汉诺威靠的是这样兢兢业业的修复精神:

《德国再现二战“哑弹” 汉诺威五万人紧急大疏散》2017—05—08报道:

“汉诺威二战以来最大的疏散事件。”德国《图片报》7日报道,德国“博览会城”汉诺威因7日拆除二战时期遗留下的炸弹,疏散了市内约5万名居民,占全市人口约1/10。当日,除拆弹小组外,汉诺威出动600名警察及2500名救援人员。上午9时左右,拆弹危险区内的所有居民陆续离开住所。下午2时,拆弹专家开始行动。他们先成功地拆除两枚炸弹的雷管,由于第三枚炸弹受损严重,专家计划采取其他安全措施。据称,炸弹均有几百公斤重。目前预计的拆弹工作基本完成,另外发现的两枚炸弹为无害的残骸,不过结束时间仍未知。汉诺威市政府为受影响的居民和救援人员准备了丰富的救援物资,包括6000升水、1万份牛肉汤、1000张折叠床。民众还可免费使用博物馆、图书馆和体育场馆等公共设施。一些民众利用这一时间去电影院、动物园,或在公园烧烤。大疏散也对城市公共交通系统有所影响。

汉诺威在二战期间是德国重要的铁路枢纽和工业枢纽,整个城市在轰炸中几乎被摧毁。两年前,汉诺威也进行过大疏散,当时3.1万人受到影响。在整个德国,此类大疏散事件时常发生。2016年12月25日,南部城市奥格斯堡因需拆除一枚重达1.8吨的炸弹,疏散了约5.4万人。去年8月26日,德国首都柏林潘考区在一处建筑工地发现一枚100公斤重炸弹,当局连夜对当地数千居民和多个外国驻德使馆实施疏散。遗留炸弹也发生过爆炸事故。2010年6月,哥廷根3名弹药专家在拆除炸弹的引信时,炸弹意外爆炸,3名专家不幸遇难。德国到底还有多少未拆除的炸弹?德国没有专门统计哑弹的机构,因此具体数量也是个谜。有专家估算,1943年10月,盟军在德国投放约26.1万枚炸弹,其中有5%到15%的为未引爆的哑弹。现在,处理这些炸弹的工作由德国各州政府负责,大部分工作会交给专门的拆弹公司完成。德国北威州内政部有报告曾表示,直到最后一颗哑弹被挖出,可能还需要2000年时间。

两千年以后,德国还会存在吗?


诗云:

科隆教堂十架思想,

神人隔离枉自断肠,

不觉新绿暗自抽丝,

二十二年重归一望。


(另起一页)

〇六

柏林


柏林(Berlin),是德国首都、最大的城市,政治、经济中心,现有居民约350万人。

柏林位于德国东北部,四面被勃兰登堡州环绕,施普雷河和哈弗尔河流经该市。柏林是德国十六个联邦州之一,和汉堡、不来梅同为德国仅有的三个的城市州。

柏林连续的成为以下国家的首都:普鲁士王国(1701年—1870年)、德意志帝国(1871年—1918年)、魏玛共和国(1919年—1933年)、纳粹德国(1933年—1945年)。在20世纪20年代,柏林是世界第三大自治市。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城市被分割:东柏林成为了东德的首都,而西柏林事实上成为了西德在东德的一块飞地,被柏林墙围住。直到1990年两德统一,该市重新获得了全德国首都的地位,驻有147个外国大使馆。

柏林无论是从文化、政治、传媒还是科学上讲都称的上是世界级城市。柏林扮演了一个欧洲大陆上航空与铁路交通枢纽的角色,同时它也是全球焦点城市之一,以崇尚自由生活方式和现代精神的年轻人和艺术家而闻名。

柏林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2世纪末。她是由施普雷河畔北岸的柏林和博物馆岛现今所在地的集居区组成的。这两个集居区在13世纪就已经存在了,1237年10月28日Coelln被首次提出。1307年人们将这两部分合并在一起,由此诞生了柏林。这一天也就是柏林的诞生日。

经过多年的动荡不安,选帝侯Friedrich II于1451年将波茨坦和柏林两座城市宣布为其治下之国都。此后,接连不断的自然灾害、瘟疫和战争一直阻碍着柏林的发展。直到Friedrich Wilhelm的统治时期(1640—1688),柏林的各个方面才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柏林被改建为城市要塞,首次建成了最具普鲁士典型风格的建筑,即现存 “菩提树下大街”两旁的宏伟建筑群。

1701年选帝侯Friedrich III 在普鲁士自封为Friedrich I 国王,柏林自然而然被选为首府。如雨后春笋般的建成了很多著名的建筑物。在Friedrich Wilhelm I.和 Friedrich II.的统治下,柏林(1740—1786)发展成了普鲁士的一座工业城市。

1806至1808年是拿破仑统治着这座城市。在莱比锡大会战拿破仑战败后,他又把他掳走的、原本矗立于勃兰登堡门上的胜利战车雕像送回。在随后的十年间,这里出现了由Schinkel设计,具有古典风格、宏伟壮丽的建筑群和由Lenné设计的富有艺术风格的公园。

19世纪中期以来,柏林不但在经济上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而且人口也呈急遽上升的趋势。

二战后期,由于盟军的空袭和苏联红军的破坏,柏林市遭到恶意毁灭。1943年11月22日,英国皇家空军派出764架轰炸机,展开大规模轰炸柏林的“柏林战役”,炸毁了东起蒂尔加滕和夏洛滕堡、西至斯潘道和西门子施塔特的整片区域。从1943年11月到1944年2月,“柏林战役”一共对柏林发起13次大规模空袭,其中9次的轰炸规模在500架以上,摧毁了柏林1/4的市区,市郊和市区内的150多座电气、军火、通讯设备和轴承工厂,炸死1万多人,并使150万人无家可归。市区90%的建筑被摧毁,树木全部被砍光,水电系统也遭到破坏。 

1945年4月16日,苏联红军调集了22000门大炮和白俄罗斯方面军等10个集团军,开始对柏林的总攻。5月1日苏联红军的旗帜插上了勃兰登堡门和国会大厦。5月8日德国投降。

随着盟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胜利,不仅仅德国,而柏林也按照战前柏林的行政区界线被分成两个部分——由苏联控制的东柏林(范围包括战前23区中的12个区),以及由美国、英国、与法国控制的西柏林。柏林变成了苏美冷战的聚集点。

1948年为了反对盟国在德国西部实行的货币改革,以及迫使盟军退出柏林,苏联对柏林展开了长达半年的封锁。盟国通过柏林空运挫败了苏联的企图。

1953年6月17日,东柏林工人展开了抗议生活水平下降而举行起义,起义不久即被苏联军队镇压下去。

1958年11月10日,赫鲁晓夫宣称四大国对柏林的占领已经过时,要求美英法从西柏林撤军,并称6个月之内西柏林应当成为苏军可以自由进出的“自由城市”。

从1945年到1961年间,每年约有数十万民主德国公民通过柏林逃往联邦德国,使民主德国蒙受巨大损失。

由于大量东德居民通过不设防的柏林分界线涌入西柏林和西德, 1961年8月13日,东德建起了柏林墙。10月25日,美国坦克开到弗里德里希大街南部的查理检查哨,试图进入东柏林,与90米开外的苏军坦克对峙了16个小时。此后柏林成为东西方意识形态交锋的最前沿。由于共产党造成的种种历史问题和制度上的缺陷,1989年北京六四大屠杀之后,东欧国家民众掀起了对社会主义和共产党政权的总抗议。1989年11月9日深夜,东德被迫宣布开放柏林墙。

1990年6月13日,东德政府开始拆除柏林墙。1990年10月3日,德国重新统一,柏林举行了盛大的庆祝活动。柏林墙被全部拆除。

1991年,德国议会投票决定在2000年之前将首都从波恩迁回柏林。此后柏林展开了大规模的重建工作。在国会大厦北面修建了新的国会和总理府。以前是柏林墙脚下布满地雷的警戒地带的波茨坦广场重新成为柏林的商业中心。德国已经恢复了其在欧洲的文化和经济中心地位。(谢选骏指出:中国何时能够恢复自己在世界上的中心地位?泪奔!)

柏林地处德国东北部平原上,位于易北河支流施普雷河(Spree)注入哈弗尔河(Havel)的河口处。北距波罗的海约180公里,南距捷克190公里,总面积约892平方千米。地势低平稍有起伏,平均海拔35米,地层属于沙质,施普雷河和大量湖泊、运河点缀其间,为柏林提供了丰富的地下水,同时也使柏林地区森林茂盛。自然最高点位于克罗伊茨堡,海拔66米。施普雷河横贯市区,西流注入哈弗尔河。后者蜿蜒曲折,形成串状哈弗尔湖泊群,东端分布有米格尔湖等湖群,大湖泊成为城市的水源,几处大片森林分布其间。

柏林是温和的大陆性气候,夏季炎热,冬季寒冷。六月、七月和八月期间的平均气温在22°C和25°C之间,夏季最高气温大约为30°C。冬天的天气潮湿寒冷,但是特别严寒的天气几乎很少见。12月平均最低气温为0°C,一月和二月的气温为—5°C和0°C,有时气温会在—10°C之下。冬天通常也会下雪,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不便,但一般没有太大的影响。在一个月期间大约会有9—11天下雨。七月和八月平均月降雨量为60 至70毫米,平均降雨量最少的是在三月为31毫米。

柏林是德国主要工业区。工业以电机、电子、仪器、仪表最为发达,其次是机械、冶金、化工、服装、食品加工、印刷等部门。

工业多分布在城市边缘的施潘道区、夏洛滕堡区、克罗伊茨贝格区、滕珀霍夫区及克珀尼克区、特雷普托等工业区。

农业用地在柏林面积中占相当比重,为其提供蔬菜、水果、花卉等,是附近地区尤其是东部腹地生产的小麦、燕麦和其他农产品的集散地。

交通发达,有环形铁路和高速公路等交通大动脉,并与多条铁路交会,加之空中走廊可与全国各地及欧洲其他国家的主要城市联系便捷。

人民生活水平较高,德国人均月收入税后大概有3000欧元。

柏林位于东西欧交通要道。柏林城市仿佛沉浸在一片绿色海洋中,施普雷河从南面缓缓流过市区,普鲁士风格的古建筑与现代化的商业摩天大楼交相辉映。柏林正在重建“文化之都”,现有3座歌剧院、整个大型管弦乐团和几十座剧院以及无数的世界级博物馆。柏林的建筑多姿多彩,蔚为壮观。柏林是座文化名城,全年几乎都有文化节。

柏林拥有众多的歌剧院、剧院和乐团。同时还有大量的电影院、夜总会和舞厅。柏林曾在1936年成功举办奥林匹克运动会,并于70年后举办2006年世界杯足球赛。

柏林人口密集,也是旅游城市。柏林有9条地铁和15条轻轨,以及众多有轨电车、公交车。轨道交通有环形的和穿越而向外辐射,四通八达,构成了欧洲最大的市内交通网络之一。各车间隔时间很短,随时有电子提示,也有各个站的精确到分钟的车次表。周末,轨道交通甚至通宵运营。柏林路上堵车较少,人们可以坐地铁、轻轨、公共汽车,也可以骑自行车(自行车可以带上地铁、轻轨或者公交等,需要另买票)。

柏林拥有发达的公共交通系统:柏林地铁共有9条线,170个车站;柏林城铁则有15条线,166个车站;而柏林也拥有世界上历史最久的有轨电车系统之一,拥有398个车站。

柏林有3个商用机场——泰格尔国际机场(TXL),坦佩尔霍夫国际机场(THF)以及舍奈费尔德国际机场(SXF)。在2007年,三个机场共接待了超过2,000万旅客,航班可到达世界上的173个目的地。坦佩尔霍夫机场仅处理国内短程航班,已在2008年关闭。舍奈费尔德机场已开始进行大规模的扩建(由于某些原因,截至2015年初仍在施工,完工时间待定),当其完成后,柏林所有的商用航班都会转移至该机场,而届时泰格尔机场也将关闭。

柏林是德国铁路重要枢纽。柏林中央火车站、火车东站、南交叉火车站和健康泉火车站是柏林主要的火车站,提供国内和国际长途运输服务。其中,柏林中央火车站是于2006年新建成的新火车站,由于造型新颖、极现代化,也成为柏林的地标建筑之一,也是欧洲最大的塔式火车站。从柏林始发或者终到的高速列车(ICE)不仅通往汉堡、法兰克福、科隆和慕尼黑等德国城市,而且欧洲国际列车(EC)或者高速列车(ICE)还可以直达丹麦、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奥地利、瑞士、比利时、荷兰等邻国。

柏林每年都吸引着数百万游客来此观光旅游。作为一座开放、国际化和好客的大都会,柏林从未像现在一样充满创意和生机,代表着世界眼中的德国形象。快乐奔放,充满活力,也许还有些放肆,宽容友爱,轻松随意。“整个柏林就像一片白云。”这是一句古老的谚语,却是无比贴切。

摄政王来了又走,但柏林一直留存了下来,如今柏林墙已经倒下了20 多年,这是一个崭新而伟大的时代。创意之都、全世界艺术家的圣地、景观之城、时尚之城、设计之都与音乐之都,柏林被冠上种种美誉,当然这座城市还将给世界呈现出更多。

从建筑方面能够清楚地看出整座城市的演变,比如首屈一指的波茨坦广场(Potsdamer Platz)设计大胆、规模宏大,是一座后现代主义的丰碑。这样的环境塑造了柏林富有创造力的氛围、推动了独创性思想的发展、促进了快速且永不停歇的创作意志,从而最好地刻画出新柏林的形象。

无论是在普鲁士帝国时期还是在“黄金二十年代”(Goldenen 20er Jahren),柏林始终充满了蓬勃的创造力,戏剧、舞蹈、文学、小型歌舞、音乐、绘画,每种艺术形式和每种形式的艺术都对这座城市产生过数十年甚至数百年的影响。

柏林还有数不胜数的博物馆,其中大部分位于城市东部,与繁华的菩提树下大街(Unter den Linden)比邻,展示着这座城市辉煌灿烂的艺术和文化。但今天情况又一次发生了变化:20,000 名绘画艺术家使得艺术无处不在,这一点您在克罗伊茨贝格(Kreuzberg)或普伦茨劳贝格区(Prenzlauer Berg)等时髦城区的众多后院中可以感觉到,在各种形式的画廊和房屋墙壁以及艺术中心都可以看到。

在独立艺术界,柏林也是全球最活跃、最重要的据点之一,世界级别的大会和展会在柏林占有一席之地。无论您有怎样的预期:在柏林总能物有所值。这不仅仅因为柏林是一座物价适中的城市,也可以说,这是一座物美价廉的正直城市。当您在柏林众多小吃店中品尝到柏林的特色菜——著名的咖喱香肠(Currywurst)时,您就能得出这样的结论:柏林人确实正直、坦率、淳朴。

在柏林也可以体会到单纯的休闲和放松。不仅是在内城区的公园,如蒂尔加滕公园或夏洛藤堡王宫花园,别忘了柏林还有全德国最大的城市森林,面积大约有29,000 公顷,您可以在这里尽情地闲散漫步。在城区有360公里的河岸散步道,沿着13个湖泊和5条河流徐徐前行,带领游客进入一个远离大都市喧嚣的宁静世界。蜿蜒的兰克湖和万湖,宽广的哈弗尔河,和柏林最大的湖泊,城市东南部的米格尔湖(Müggelsee),这些湖泊及其周边绿地简直就是一片绿色海洋,施普雷河从南面缓缓流过市区。四周环以现代化的旅馆、商店、会议厅、教师会馆的亚历山大广场电视塔气魄雄伟、造型美观。库尔费斯腾达姆商业街长3千米,商店、服饰店、画廊鳞次栉比。著名的菩提树街,是欧洲最著名的林荫大道。此外,用乳白色花岗岩筑成的勃兰登堡门、有800年历史的圣母教堂、市政厅、博物馆岛上的古老建筑群、“水晶宫”共和国宫、洪堡大学等亦十分著名。

市内米特区西南缘挺立着勃兰登堡门, 是曾经作为柏林象征的凯旋门,建于1791年,全部用乳白色花岗岩筑成,门楼上耸立着用青铜铸造的胜利神像。勃兰登堡门东侧延伸着菩提树下大街,为长1.2公里,宽 60米的林荫大道,两旁宫殿林立,和现代化建筑群交相辉映。威廉大街由北往南穿过菩提树下大街,曾是希特勒政府活动中心。东为亚历山大广场,有新建的办公大楼,是原东柏林市政府所在地。旁有宏伟的共和国宫,外表全部用巨型特制玻璃镶嵌而成,是原民主德国人民议院召开会议的大厦。勃兰登堡门西侧有过去的帝国大厦,已部分修复。

往西蒂尔加滕区中耸立着1957年落成的议会大厦,是现代建筑的代表作之一,在此举行过上百个国际会议。该区西端为柏林动物园,建于1841年,饲养着许多珍贵动物,为世界最大的动物园之一。蒂尔加滕区西南延伸着库尔菲尔斯特达姆林荫大道,两旁现代化商店林立。柏林植物园和植物博物馆建于17世纪,原是皇家花园,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重建。

市区西部沿哈弗尔河分布着大片湖泊和森林,其北是奥林匹克体育场,1936年为举行第11届奥林匹克运动会专门修建,体育场周围有占地 100多公顷的游泳场、冰球场、网球场和赛马场。市内还有洪堡大学(建于1809 年)、自由大学 、工业大学、艺术科学院、博物馆、图书馆及歌剧院等文化设施,文化事业发达。由于特殊的历史和宜人的景观,旅游业发达。

著名景点:柏林中央车站、博物馆岛、德国总理府、德国科技博物馆、德国国家博物馆、国会大厦、勃兰登堡门、六月十七日大街、菩提树下大街、查理检查站、柏林电视塔、波茨坦广场、御林广场、圣赫德韦格大教堂、柏林大教堂、尼古拉小区、亚历山大广场、柏林动物园、选帝侯大街、夏洛滕堡宫、柏林犹太人博物馆、东柏林、西柏林、圣母教学、市政厅、共和国宫、威廉皇帝纪念教堂、仁义大厅。

1788年由 C.G.朗汉斯(C.G. Langhans)设计的勃兰登堡门(Brandenburger Tor)位于柏林市中心, 坐落在巴黎广场(Pariser Platz)旁,是举世闻名的柏林标志性建筑。随着 1961年柏林墙的建造,勃兰登堡门在其后28年间始终是一道不可逾越的城门。作为德国重新统一的标志和象征,它凝聚着这座城市的当代与历史。 勃兰登堡门前后各以六根多立克式立柱为支撑,通道只对行人开放。著名的女神四铜马(Quadriga)雕像于 1794年安放在城门上,展现胜利维多利亚(Viktoria)女神驾驶一辆四马两轮战车的英姿。

跨过威廉大街的一条道路横穿新旧政府区(Regierungsviertel)和使馆区(Botschaftsviertel),通往勃兰登堡门(Brandenburger Tor)和国会大厦(Reichstag)方向。 政府区将新老建筑巧妙结合,极具代表性又不失典雅之风,联邦总理府(Bundeskanzleramt)尤为醒目。 您可在此瞭望国会大厦(Reichstag),柏林最重要景点之一。 英国明星建筑师诺曼·福斯特(Norman Foster)为其设计的圆形玻璃穹顶魅力无限,牢牢吸引各国游客的目光。

与美国奥斯卡颁奖礼一样,德国柏林电影节(Berlinale Filmfestspiele)是这座城市最隆重的文化事件之一,也是国际电影界最重要的盛事之一。这场汇聚明星与新星、艺术与商业、光彩与魅力的顶级盛宴,吸引着27万游客及4,000名记者的关注和参与。400部影片在此争芳斗艳,这里通常是它们的世界或欧洲首映之处。这是一次声势浩大的集会,也是一个相约电影、讨论电影的节日。国际化影院、独立的影院、艺术的影院、年轻的影院、德国电影新发现、“遥远的”电影国度、实验性影院:柏林电影节囊括万象于其中。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遗产“博物馆岛”(Museumsinsel)坐落于柏林市中心,是全世界游客甚至柏林本地人都十分热衷参观的最具吸引力的景点之一。 这座世界上最重要的博物馆群之一由老博物馆(Altes Museum)、新博物馆(Neues Museum)、老国家美术馆(Alte Nationalgalerie)、博德博物馆(Bode—Museum)和佩加蒙博物馆(Pergamonmuseum)五部分构成,展览无与伦比的世界级文化瑰宝,带领参观者一路从两河流域到埃及、希腊、罗马、拜占庭、伊斯兰世界,再到中世纪、现代, 及至 19 世纪浪漫主义时期,堪称一场精彩绝伦的艺术与文化之旅。

弗里德里希皇宫剧院(Friedrichstadtpalast)是德国最值得推荐的20世纪20年代传统歌舞剧院。它为观众奉献奢华的歌舞剧、灯光与色彩衬托下的迷人演出,以及各种舞蹈和杂技表演,倾力打造辉煌与魅力——此外,各国演艺明星也纷纷在这个充满文化历史氛围的舞台上登场亮相。这座位于弗里德里希大街广场附近的剧院可以容纳近 1,900 名观众,也用作各种规模媒体活动的举办场所。

哈克庭院以其独特的环境讲述着柏林米特区(Berlin—Mitte)的历史和这里曾经的生活方式。这里是德国最大的庭院区,1977 年成为文物保护建筑。这片极受欢迎的建筑群重新唤醒了真正老柏林片区的生命。在典型的柏林后院氛围中,艺术画廊、电影院、剧院、音乐厅、酒馆、餐馆、酒吧、可爱的小店铺、大公司的旗舰店等完美融合,异彩纷呈。

柏林墙博物馆(Mauermuseum)于1962年柏林墙建成不久后对外开放。它位于极富传奇色彩的过境关卡查理检查站(Checkpoint Charlie)旁边,记录了德国分裂的历史,是这座城市参观人数最多的博物馆之一。作为世界强国之间斗争的标志,查理检查站曾是当时内城最著名的检查点。查理检查站旁的柏林墙博物馆常年展出柏林墙历史及诸多相关主题——从前东德国家安全到反对、抵抗,再到1989年11月9日柏林墙倒塌。

柏林大教堂(Berliner Dom)建于施普雷岛(Spreeinsel)北部,是柏林最大的教堂,德国新教教会中心之一。每年有成千上万名国内外游客慕名前来教堂参观,远不止教区和这座城市的居民。 教堂于1894年至1905年由尤利乌斯·拉什多夫(Julius Raschdorff)设计建造,这座带有巴洛克和意大利文艺复兴鼎盛时期风格的大教堂是德国最重要的教堂建筑之一。穿过卢斯特花园(Lustgarten)的公园小道就可到达教堂正门。

1895年9月1日落成的恺撒·威廉纪念教堂(Kaiser—Wilhelm—Gedächtnis—Kirche)是一座融入了哥特式元素的新罗马式建筑。著名艺术家们为其铸造了宏伟的马赛克装饰、浮雕和雕塑。1943年11月,这座教堂在一次空袭中被摧毁;其塔楼废墟不久后被布置成纪念碑,并最终成为这座城市西部的标志性建筑。 由埃贡·埃尔曼(Egon Eiermann)设计的新教堂于 1961年12月竣工,以其蓝色的玻璃墙和令人难以置信的内部音效闻名于世:站在这座百万人口大都市的市中心,竟然可以听见大头针掉在地上的声音。

柏林206区购物中心(Departmentstore Quartier 206)

柏林中心。弗雷德里希大街上,在御林广场和勃兰登堡门,阿德龙酒店和国立剧院之间,映入人们眼帘的是欧洲最美丽和最高档的购物天堂之一:206区百货商厦。它堪与世界大都市相配的星级建筑出自著名的纽约建筑师事务所Pei, Cobb, Freed & Partners之手,采用玻璃棱镜、地中海中庭和威尼斯马赛克的建筑风格值得细细品味。奢华时尚的服装、化妆品和室内装饰品! 在这里,您将发现阿玛尼,爱马仕,宝缇嘉,卡地亚,杜嘉班纳,普拉达,拉尔夫劳伦,华伦天奴,范思哲,轩尼诗,凯兰帝笔,莱柏妮美容化妆用品,唐那凯伦(DKNY)、艾特罗(Etro)、斯坦伯丽(Strenesse)、史瑞莉(Gabriele Strehle)、古琦(Gucci)、B54 光学眼镜(Optiker B54)、Out of Asia 家居用品店的身影。柏林206区购物中心(Departmentstore Quartier 206),部分商品更是德国市场上的“首发品”。

每到阳光普照时,万湖(Wannsee)总是吸引着柏林人的眼光。 这里不仅弥漫着远离大都市惬意散步的悠闲氛围,也是水上运动爱好者们的真正天堂。 这里交通便捷,距万湖市郊火车站(S—Bahnhof)仅几分钟路程。这里项目多样,您可以游泳、潜水、划船、赛艇、驾驶帆船——尽情享受轻松快乐的一天。如果乘船游览万湖,周围的各式园林将为你奉上壮丽美景,一众小湖湾是休憩和野餐的绝佳选择。 在绿树成荫的花园饭店中品尝柏林白啤更是别有一番滋味。

亚历山大广场曾是东柏林的主要广场,成为百货公司、办公大楼、高级饭店林立的商业中心。这里的柏林酒店高123.2 米,共39 层,是柏林第二高建筑物。广场上最引人注目的368 米高的电视塔,建于1956—1969 年,它是柏林最高的建筑,比巴黎铁塔还高45 米。电梯只用40秒钟就把前来观光的游客送上207.54 米的旋转咖啡屋。

勃兰登堡门位于市中心,在菩提树下大街西端,它是柏林的象征,也是德国的象征。这是柏林昔日18座城门中最后一座。早在1769年,查理大帝就提出建造勃兰登堡门计划,1788年勃兰登堡门开始动工修建,1791年完工。这座庄严肃穆、巍峨壮丽的建筑充分显示了处于鼎盛时期的普鲁士王国国都的尊严,仿古希腊雅典卫城城门的建筑用乳白色花岗岩建成,宽60.5米,高11米,进深11米,有5条通道,中间的通道宽于两侧的4条通道,是专为皇家成员通行而设计的。6根大型石柱支撑的门楼顶上,耸立着青铜铸造的赶着一辆两轮四马战车疾驶的胜利女神。

德人特别喜爱菩提树,这种树树叶婆娑,清香扑鼻,很早以前,人们就把柏林市最好的一条街取名为“菩提树下大街”。这条大街东起马恩广场,西至勃兰登堡门,全长1390米,宽60米,已有300多年历史。街道两边4 行挺拔的菩提树,像翠绿的长廊,笔直地伸向勃兰登堡门。

柏林墙是苏联占领的“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围绕西柏林建造的界墙,始建于1961 年8 月13 日。柏林墙最壮观的地段有2处,最严密的一处在波茨坦广场,这里有两道墙,两墙之间有一大片开阔地,地上重重叠叠地摆着防坦克用的白色三角铁架。另一处是勃兰登堡门一带,整个门在东柏林界内,往西走几步就是柏林墙外墙,墙外北面是原德意志帝国的国会大厦。1989年底柏林墙被推倒。1990年10月3日两德重新统一后,联邦政府几经周折终于在1993年春取得市民们的谅解,决定重建一堵象征性的柏林墙。新柏林墙长只有70米,但完好的体现了原貌,岗亭、“死亡地带”、铁丝网等一应俱全,并定于当年8月13日开放,供游人参观。


谢选骏指出:在柏林我参观过腓特烈大帝的宫殿,在一堆国王的画像猜他是谁,竟然猜错了。因为他并不像其他国王那样那么英俊神武,而是有点畏畏缩缩的感觉。也许所有的大帝都是具有这样的反差。而那些看起来伟大光荣正确的,往往不是平庸就是纸老虎。希特勒的葬身处则是一片平地,德国人不敢在那里建造任何东西。勃兰登堡大门很一般。二十年之后,我到了德国柏林站,但我不会下了,因为以前去过了。我会直达汉堡。

没事就关机,节约电。现在的柏林铁路的隔离墙上布满了涂鸦,这在东欧反而难得一见。当地人说,这也是一个失落的城市。已经自由了二十八年,但共产党统治的后果依然如此明显,如此严重深远,由此可以联想到中国。即使共产党退出了中国,其造成的创伤,没有百年也无法治愈。

柏林以西,铁路明显加速了。柏林以东,则有明显的“东方集团”的色彩。难怪罗马尼亚边境警察会开这样的玩笑:“你们已经到达俄罗斯!”乘客则大叫:“不要!”可见人们的恐惧在二十八年以后(1989—2017年)依然根深蒂固。


诗云:

柏林军国肃杀气象,

希特勒辈恒久坟场,

沦陷铁幕半个世纪,

延续百年民族创伤。


(另起一页))

〇七

慕尼黑


慕尼黑(München),也称明兴,是德国巴伐利亚州的首府。慕尼黑分为老城与新城两部分,总面积达310平方公里。2010年人口为130万,是德国南部第一大城,全德国第三大城市(仅次于柏林和汉堡);都会区人口达到270万。

慕尼黑位于德国南部阿尔卑斯山北麓的伊萨尔河畔,是德国主要的经济、文化、科技和交通中心之一。慕尼黑同时又保留着原巴伐利亚王国都城的古朴风情,因此被人们称作“百万人的村庄”。是生物工程学、软件及服务业的中心 。

慕尼黑是德国第二大金融中心(仅次于法兰克福),慕尼黑是欧洲重要的出版中心之一,拥有《南德意志报》出版社等众多出版社。

慕尼黑地区最早的居民点可以追溯到罗马帝国时期。

在8世纪,这个地方出现了一个本笃会修道院,因此慕尼黑这个地名德语中有“僧侣之地”的含义。

1158年是慕尼黑最早见于文献记载的年份,因而被推定为该市成立的年份。

1175年,慕尼黑正式获得城市身份,建立了要塞。

1180年,狮子亨利失势受到审判,奥托一世成为巴伐利亚公爵,他将慕尼黑交给弗赖辛主教。奥托主教的继承人维特尔斯巴赫王朝统治巴伐利亚直到1218年。

1240年,慕尼黑市被交给巴伐利亚公爵奥托二世。

1255年,巴伐利亚公国分裂为两部分,慕尼黑成为上巴伐利亚公国都城,从此开始了该市的建都史。

1328年,上巴伐利亚公爵路易四世加冕成为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他给予该市食盐专营权,获得稳定收入来源,这样该市地位提高。慕尼黑是从萨尔茨到奥格斯堡道路上主要的渡口。他在位期间,以慕尼黑为帝都,扩建城垣,奠定了老城的规模。

1327年,城市的大部分被一场火灾烧毁,随后得到重建,几年后扩建了新的要塞。

1429年,慕尼黑的一部分再次被大火烧毁。市民考虑到面临胡斯派的威胁,扩建了要塞。15世纪后期慕尼黑经历了哥特式的复兴——扩建了老市政厅,在20年内建成了新的主教座堂慕尼黑圣母教堂(始建于1468年),主教座堂的2座绿色穹顶的砖砌钟楼成为该市的标志。

1506年,慕尼黑开始成为整个巴伐利亚的首府。艺术与政治日益受到宫廷的影响。16世纪,慕尼黑是德国反宗教改革的中心,也是德国文艺复兴艺术的中心 。

1609年,德国天主教同盟在慕尼黑成立。1623年,在三十年战争期间,巴伐利亚公爵马克西米连一世获得选帝侯资格,慕尼黑成为选帝侯驻地。1632年,瑞典军队攻占了慕尼黑。

1634年,黑死病爆发,到1635年,有三分之一的人口死亡。而后,慕尼黑迅速成为巴洛克艺术的中心。

在马克西米里安二世之后,慕尼黑曾被哈布斯堡王朝控制数年。1742年,正在维特尔斯巴赫王朝的巴伐利亚选帝侯查理·阿尔伯特加冕成为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理七世时,哈布斯堡王朝的玛丽亚·特里萨攻占了慕尼黑。

1745年,查理七世去世,他的儿子马克西米里安三世选择和平发展的道路。1759年,马克西米里安三世建立了该市的第一个学术机构巴伐利亚科学院。1789年以后,拆除古老的中世纪要塞,兴建了英国花园。

1806年,巴伐利亚由公国升为王国,慕尼黑也升格为王都,设有国会(Landtag)以及新成立的慕尼黑·弗赖辛总教区。整个19世纪是慕尼黑迅速发展的时间,人口由5万增加到50万。历代王公大都重视城市建设,建造宫殿,甚至修建整条街道,城市面貌有了改善。1871年德国统一后,慕尼黑仍然作为王都直到1918年。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以后,慕尼黑的生活变得非常困难。盟国封锁德国,造成食品和燃料严重短缺。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慕尼黑成为政治动荡的中心。

1918年11月革命前夕,路德维希三世(巴伐利亚)全家逃离慕尼黑。1919年2月,巴伐利亚共和国首任总理库尔特·艾斯纳(Kurt Eisner)被右翼组织图利协会(Thule Gesellschaft)的一名成员Anton Graf von Arco—Valley刺杀身亡(见刀刺在背传说),这时共产党夺取政权,成立了巴伐利亚苏维埃共和国。

1919年5月3日,苏维埃共和国的暴动被自由军团镇压下去,共和国政府恢复,慕尼黑随后成为右翼政治的温床。

1923年,希特勒和他的支持者(当时都集中在慕尼黑)发动了“啤酒馆政变”,率冲锋队逮捕了当地的长官,企图推翻魏玛共和国,夺取政权。

1933年,纳粹党在德国掌权后,慕尼黑再度成为纳粹据点。纳粹在慕尼黑西北16公里处的达豪建立了第一个集中营。由于慕尼黑是纳粹兴起的发祥地,纳粹将该市称为“运动首都”(Hauptstadt der Bewegung)。纳粹党总部设在慕尼黑,国王广场附近建有许多领袖建筑(Führerbauten),其中一部分保存了下来。

1938年9月,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一年,德国、意大利、英国和法国四国首脑希特勒、墨索里尼、张伯伦、达拉第在该市签署了《慕尼黑协定》。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慕尼黑曾经先后遭到盟军的71次空袭,市区建筑四分之一以上受到破坏,许多地方被夷为平地。

1945年,美国占领以后,与其它被战争摧毁的德国城市相比较,慕尼黑按照战前规模重建起来,甚至保持了战前的街道格局。而且新建许多造型独特的建筑,使城市有了进一步发展,并成为德国南部最大的城市。

1957年,慕尼黑的人口超过100万。

1972年,慕尼黑在投票中击败蒙特利尔、马德里、底特律后,主办了1972年夏季奥运会。

慕尼黑位于北纬48°08',东经11°35',在德国南部巴伐利亚自由州的上巴伐利亚高平原,距离阿尔卑斯山北麓约45公里,海拔高度约为520米。慕尼黑所处的地域属于阿尔卑斯山冰川前缘地。该市位于一片沙质高地上,这片高地的北部为一片非常肥沃的燧石区域,已经不受阿尔卑斯褶皱运动的影响;而在其南部地区,覆盖着冰碛丘陵。位于两个地带之间的慕尼黑附近,则是冰河作用形成的冰水沉积带。在沉积物变薄的地方,地下水就渗入沙砾层表面并注满这一地区,导致在在慕尼黑北部形成沼泽。多瑙河的支流伊萨尔河沿西南—东北方向从城中穿过,是慕尼黑的主要河流,绵延13.7公里 。

慕尼黑属于大陆性气候,并且受到邻近的阿尔卑斯山的强烈影响 。由于该市接近阿尔卑斯山脉的北坡,海拔高差大,降水量较大。经常会意外地落下猛烈的暴雨。昼夜及冬夏的温差非常之大。来自阿尔卑斯山上干热的焚风能在几小时内彻底改变温度,甚至在冬季也是如此。慕尼黑的冬季是从12月持续到3月,相当寒冷,但在冬季降雪并不多见。最冷的月份是1月,平均气温为零下2℃。冬季至少会积雪2周时间。慕尼黑的夏季(5—9月)比较温暖,最热的7月平均气温为19℃。

慕尼黑水资源较为丰富,由于南高北低的自然优势,来自阿尔卑斯山的大量冰雪融水和地表径流互相融合汇聚成众多河流,最主要的伊萨尔河年平均流量为185平方米/秒。慕尼黑有大大小小湖泊上百个,湖水主要是阿尔卑斯山早期冰川作用的产物,湖泊有施塔恩贝格湖、国王湖、阿尔卑斯胡等,其中施塔恩贝格湖面积达到57.2平方千米。

慕尼黑位于阿尔卑斯山脚,森林资源相对丰富。慕尼黑的四周,有众多的森林围绕,郊区森林多达5000公顷,伊萨尔河畔有大面积的森林带,这些森林带宽达10至20公里,主要树木为杉树。

慕尼黑处于矿产资源缺乏的地带,周围仅有铁矿资源,北部地区有褐煤存贮资源,很大程度上依靠德国北部地区以及外国进口。

能源资源慕尼黑的能源同样较为缺乏,在慕尼黑东南部地区有石油资源以及天然气资源,而西部和北部地区几乎没有能源产业。

2007年7月,慕尼黑的人口为134万人,其中300,129人非德国国籍。该市拥有规模很大的土耳其人和巴尔干人团体。外侨中数量最多的是土耳其人(43,309人),然后依次是阿尔巴尼亚人(30,385人)、克罗地亚人(24,866人)、塞尔维亚人(24,439人)、希腊人(22,486人)、奥地利人(21,411人)和意大利人(20,847)。37%的外侨来自于欧盟国家。大慕尼黑都市区共有260万居民。1700年时,慕尼黑的人口还只有24,000人,此后大约每30年增加一倍,到1852年超过10万人,1883年超过25万人,1901年人口又增加了一倍,达到50万人。这时慕尼黑成为德国主要大城市之一。1933年慕尼黑人口达到84万,1957年超过100万人。慕尼黑人口中,39.5%为天主教徒;14.2%为新教徒。

玛利亚是巴伐利亚的守护神,竖立着玛丽亚圆柱的玛利亚广场则是内城最古老的中心广场、步行街的中心、大型活动的舞台,以及探索这座城市的理想出发点。 新哥特式风格的新市政厅及其突出的外立面在广场上格外引人注目,市政厅钟楼里神奇的报时钟声悦耳洪亮。

维特尔斯巴赫王宫(Wittelsbacher Residenz)位于内城,融合了文艺复兴、巴洛克式、洛可可式和古典主义的风格,曾经是慕尼黑的城市宫殿和巴伐利亚公爵、选帝侯和国王的行宫。这座恢弘壮丽的统治者官邸由落成于 1385 年左右的水上城堡衍变发展而来,彰显着维特尔斯巴赫家族(Haus Wittelsbach)的艺术鉴赏力和政治主张。1920年,宏伟的宫殿作为博物馆对外开放。 这个建筑群包括10座宫廷,博物馆则由130个展厅组成,被视为当今欧洲最重要的宫殿艺术博物馆之一。

内城无人能与维克图阿连市场(Viktualienmarkt)相匹敌,后者拥有面积巨大的市集场地,全方位供应各种特色产品。 这里总是人山人海,摩肩接踵的人们从一个摊位挤到另一个摊位,争相购买香料、野味、鲜鱼、当地和外来的水果、花卉、植物及其他产品,纯粹看看就已是无与伦比的视觉享受。 这里还有城市最中心的露天啤酒馆,可以与形形色色的民众一起享用啤酒和当地美食。 除此之外,这里还举办五朔节(Maibaumaufstellen)、酿啤酒人日(Brauertag)、夏季节(Sommerfest)、卖菜女之舞(Tanz der Marktfrauen)等传统活动。慕尼黑啤酒节可以追溯到1810年。官方的庆祝活动持续了5天。人们聚集到慕尼黑城外的大草坪上,唱歌、跳舞、观看赛马和痛饮啤酒。从此,这个活动便被延续下来,流传至今。每年9月的第三个星期六至10月第一个星期日就固定成为啤酒节。历史上,除因战争和霍乱中断外,慕尼黑啤酒节已整整举办了181届了(截至2014年)。

慕尼黑啤酒节是慕尼黑最著名的节庆活动,首次举办于1810年10月12日,当时是为了庆祝巴伐利亚王太子路德维希一世和萨克森—希德伯格豪森公主特雷莎的婚礼。

慕尼黑是欧洲主要的文化中心之一,也是理查德·施特劳斯、卡尔·奥尔夫等许多杰出作曲家活动的领地。全城有3000多家画廊、50多座博物馆、4座歌剧院、3个世界级交响乐团、众多书店……数量庞大的文化艺术设施,可以看出慕尼黑人对艺术的热爱。

早在拿破仑横扫欧洲的时代,慕尼黑就已经成为巴伐利亚王国的艺术重镇。艺术,升华了慕尼黑的魅力。在慕尼黑,杰出的文学人物特别集中在巴伐利亚王国的最后一个世纪里,诸如保罗·海泽、莱纳·玛利亚·里尔克和法兰克·魏德金德(Frank Wedekind)。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慕尼黑在经济和文化方面拥有特别突出的地位。慕尼黑,尤其是郊区Schwabing,成为许多艺术家和作家安家的地方。托马斯·曼也住在这里写作。在魏玛共和国时期,慕尼黑仍是文化生活的中心,贝尔托·布莱希特和奥斯卡·玛莉亚·格拉夫等都很活跃。1919年,巴伐利亚电影制片厂(Bavaria Film Studios)成立。自从1911年表现主义艺术团体蓝骑士(Der Blaue Reiter)在慕尼黑成立以来,慕尼黑市已经成为画家的重要聚集地,例如卡尔·罗特曼(Carl Rottmann)、威廉·冯·考尔巴赫(Wilhelm von Kaulbach。该市拥有蓝骑士画家瓦西里·康定斯基、阿历克谢·冯·亚夫伦斯基(Alexej von Jawlensky)等人。

慕尼黑是欧洲最大的出版业中心,其规模在全球仅次于纽约。著名的出版业如南德意志报、巴伐利亚信使报、焦点杂志、贝塔斯曼集团的总部均坐落在慕尼黑。1900年,恐怖组织领袖列宁创办的全俄马克思主义的秘密报纸《火星报》创刊号就是在慕尼黑出版的。

慕尼黑在德国的3个百万以上人口城市中失业率最低(5.6 %,另2个城市是柏林和汉堡)。该市也是德国南部的经济中心。《新社会市场经济》(Neue Soziale Marktwirtschaft)和《商业周刊》(Wirtschafts Woche)杂志在2006年第三次在比较调查中将慕尼黑评为得分最高。2005年2月,《资本》(Capital)杂志在展望2002年到2011年60个德国城市的经济前景时,慕尼黑被列在首位。慕尼黑被列为全球城市,是德国新经济的中心之一,是生物工程学、软件及服务业的中心,拥有宝马(汽车)、西门子(电子)、安联保险、慕尼黑再保险(Munich Re)、MAN AG(卡车制造)、MTU Aero Engines(飞机引擎制造)、Krauss—Maffei(注模机制造)、Arri(照相机和照明设备)、英飞凌(半导体,总部位于郊区的Neubiberg)等大公司的总部。此外,麦当劳、微软、思科、雅培(Precision Plus)等许多跨国公司的欧洲总部也设在慕尼黑。2007年,在德国50万以上人口的城市中,慕尼黑的人均购买力达26648欧元,排名第一。

第一产业:慕尼黑农牧渔业与其他产业均衡发展,且机械化程度较高,以中小企业和家庭企业为主,人均占有土地58.6公顷,2013年农林渔业就业人口占国内总就业人数的1.5%。农林渔业产值约占生产总值的0.7%。20世纪90年代以来,慕尼黑市政府在郊区农村实施了“绿腰带项目”,在发展生态农业、加强环境保护的同时,大力发展创意农业,利用郊区农村的生产、生活、生态资源。发挥创意、创新构思,研发设计出具有独特性的创意农产品和活动,进而提升现代农业的价值与产值。创造出新的、优质的农产品和农村消费市场与旅游市场。

第二产业:慕尼黑处于新兴的高科技工业区,其中,工业产业和激光技术、纳米技术等为园区的主要建设方向。慕尼黑重工业尤其是汽车制造工业实力较强。德国科技园区的起步较晚,到1983年才建立第一个科学园区——西柏林革新与创新中心,但后来发展迅速,到1992年已有101个高新科技园区。其中1984年创建的慕尼黑高科技工业园区是德国最为突出的鼓励高科技创业发展的科技园区。慕尼黑是德国第三大城市,是巴伐利亚州的首府,慕尼黑高新科技园区是德国电子、微电子和机电方面的研究与开发中心,被称为“巴伐利亚硅谷”。

第三产业:慕尼黑是德国第二大金融中心(仅次于法兰克福),拥有裕宝联合银行(联合抵押银行,Hypo Vereins bank)、巴伐利亚州银行(Bayerische Landes bank);而在保险业领域,慕尼黑则胜过法兰克福,安联保险公司和慕尼黑再保险集团(Munich Re)的总部都设在这里。

作为巴伐利亚州的首府,慕尼黑是德国重要的政治中心之一,巴伐利亚州议会、州部长会议主席(Staatskanzlei)和该州所有行政部门均位于该市。慕尼黑还设有几个全国和国际机构,包括德国最高税务法庭(Bundesfinanzhof)和欧洲专利局。

现任的慕尼黑市长是迪特·莱特(Dieter Reiter),他是德国社会民主党(SPD)的成员。二战以后,德国社会民主党几乎一直在慕尼黑执政。与此相反,巴伐利亚其它地区是保守派的要塞,由德主政,并赢得历次地方、州、联州各级选举的绝对多数。

慕尼黑在科学研究领域处于领先地位,该市的慕尼黑大学和慕尼黑工业大学均是世界著名的学府,被由大学和联邦教育和科学部成员组成的选拔委员会冠以精英大学的头衔。只有慕尼黑的两所大学和卡尔斯鲁厄大学曾得到第一批“精英大学”的荣誉和数百万欧元资金。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歌德学院等学院组织的总部均设立在慕尼黑。

在医疗和健康方面,慕尼黑在德国是最好的几个城市之一。该市有5家大型医院,共万余名医护人员。城市居民人人有医保,可以免费看病,社区诊所遍布全城。

慕尼黑是高科技产业中心,宝马、西门子等世界性的大企业总公司就设在慕尼黑。慕尼黑工科大学的科研开发堪称世界一流。

慕尼黑高科技工业园区始创于1984年,是德国较为突出的鼓励高科技创业发展的科技园区。该园区由慕尼黑市政府和慕尼黑商会共同投资成立。园区初建面积为2平方公里,由于符合支助高科技企业的发展形势,受到企业界普遍欢迎。到1990年,园区面积扩展2倍,拥有300多家电子公司。1992年政府投资兴建了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大楼,帮助投资者降低科技孵化成本。园区的产业特点主要集中于工业产业、激光技术、纳米技术、生物技术等领域。

慕尼黑还是德国的博览会城市之一,每年举办二十多场博览会,如:国际建筑机械博览会、国际手工业博览会、国际体育用品博览会及电子计算机及电子元件专业博览会。

慕尼黑拥有数支职业足球队,包括德国很受欢迎的足球俱乐部拜仁慕尼黑和1860慕尼黑。慕尼黑曾经主办了1972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也是2006年世界杯足球赛的主办城市和开幕地点。奥林匹克公园及体育场是为1972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而建,该建筑的设计相当独特,从蜘蛛网得到灵感。该塔也用作广播电视塔。2006年,第18届世界杯足球赛在慕尼黑的专业足球场安联球场开幕。这座球场是德甲劲旅拜仁慕尼黑足球队的主场,可容纳66,000名观众。

慕尼黑国际机场,位于慕尼黑市区东北方29公里,是欧洲十分重要的机场之一。慕尼黑国际机场为德国第二大机场(仅次于法兰克福国际机场),并为欧洲第九大机场。此机场不仅提供客机运输,由空运货物也占了大部分,由空运转运每年就有将近11万4千吨(成长20.1%),由路运转运的货物也有10万吨,另外航空邮件也可达2万3千吨,所以也可称为德国的第二航运中心。启用于1992年,并取代从1939年使用到1992年的慕尼黑—Riem机场。

相对其人口而言,慕尼黑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市内公共交通系统之一,包括地铁(U—Bahn)、慕尼黑区域铁路(S—Bahn)、有轨电车(Trambahn)和公共汽车(Bus),整个系统由慕尼黑交通系统(Münchner Verkehrs— und Tarifverbund,MVV)和德国铁路(Deutsche Bahn, DB)共同管理。

慕尼黑中央车站(Muenchen Hauptbahnhof)位于市中心,是德国客流量排名前列的大站。此外还有两座较小的火车站:位于城市西区的巴盛车站(Pasing Bahnhof),和慕尼黑火车东站(Ostbahnhof)。这三座火车站由公交系统连接起来,形成运输枢纽。从慕尼黑有向德国国内柏林、汉堡、科隆、法兰克福等大城市的直达高速列车,也有直达奥地利、匈牙利、意大利、瑞士、法国等邻国的国际列车。


谢选骏指出:德国最棒的那个城市是慕尼黑,欧洲最棒的国家是奥地利,由此可知希特勒何以能够征服欧洲。1996年,我花了五十美元搭乘出租公司安排的私家车,从柏林前往慕尼黑(因为欧洲境内的长途汽车不是每天都有班车的,比美国国内每天几次班车差的太太太远了!)。经过的路上看到的山峰与湖水,极为神秘,体会到“尼伯龙根的指环”。到达的时候是晚上,灯火通明中在市中心骤然停下,体验到希特勒乘车阅兵的神气。第二天登上塔楼,看见满城尽是德国通话中的那种房屋,令人生出时空错落的感觉。真可说是“不虚此行”。那里有巴伐利亚的王宫,比柏林波兹坦的王宫更加宽敞气派,我惊奇地发现,巴伐利亚王族的领袖们都是黑头发的,绝对不是日耳曼人,虽然他们说德语。他们显然比黄头发的德语民族更加文雅,更有情致。


诗云:

慕尼黑湖深藏剑锋,

抽动天气斩杀毒龙,

德国太小难成大器,

嫁接中华世界大同。

(另起一页)

〇八

莫斯科


莫斯科机场好像罗生门,那里所有的人说法都不一样,那里同一个人在不同时间的说法也不一样。

莫斯科机场可以给同一航班的旅客以不同的登机门,结果导致七零八落。而问询的结果所得到的答案也是形形色色,好像这里不是一个机场,而是一堆集市。甚至连饭店里的服务员也都对人冷漠,有的还带着某种阴狠和恶毒的表情。

我想,这只是一个简单的转机啊,过其门而不入也。如果进入莫斯科,情况会是怎样的呢?


(一)


网文《莫斯科惊魂一日游》说,由于俄罗斯航空的机票便宜,选择了在莫斯科转机的航班,于是顺路去了莫斯科一日游。本来打算探探风,如果感觉良好的话,下次可以计划俄罗斯的自助游。结果莫斯科的一天把我吓的元气大伤,这辈子估计不想再去俄罗斯了。也写出来提醒准备去的朋友小心一点,“共产主义国家”毫无安全感啊……

出行前:

1. 签证:俄罗斯签证很容易,基本给钱就可以。我找途牛作中介办的,比较省力。签证所需材料参见:http://www.tuniu.com/visa/visa_98153。要注意是俄罗斯旅游签证不能多次入境的。本来打算两次转机都留了很长时间入境游完,结果败了,还得付钱改机票。

2. 机票:俄罗斯航空官方网站订票还算操作简便,改机票就不那么容易了。我破费周折得打了他们的客服电话,花了好大力气才听懂了他们的英语指示(应该从那个时候就开始记住俄罗斯人是不说英语的),又很努力地才找到了改机票的按钮,结果结算时候所显示的货币还错了。本该是3000卢比(600元),显示成了3000美元,吓死人没商量啊。

3. 货币:俄罗斯卢布在国内没法兑换,要带着美金去机场换,稍有不便。比率差不多是1美金对30卢布。

俄航飞机及入关:

俄罗斯航空的飞机在网上被吐槽的很厉害,上飞机之前也有些怕怕。但事实证明,整个航行非常稳,机场转机也还算方便。空嫂大妈是有点凶,但个人认为不影响整体性价比。

但有一点要提醒,别以为莫斯科是大城市,机场的工作人员交流很方便,俄罗斯人都不说英语的!我入关的时候,莫名其妙被扣了15分钟,边检大妈也只是一边说俄语一边用手势指示我站到旁边去等。也没人告诉我为啥等,要等多久,问她也没用,语言不通。

谢列梅捷沃机场到市区— 噩梦般的旅行开端:

谢列梅捷沃机场没有直接的交通工具到地铁,网上攻略说机场有小巴也有公交载你到最近的地铁站,我看的时候也没在意,心里觉得机场出来肯定很方便的。没想到走出机场的那一刻,两眼一抹黑啊,没有指示牌(有也看不懂),没有人可以询问(问了也听不懂),所谓人满发车的小巴车站根本不知道在哪里,出租车网上说是坑爹的不能坐,无奈之下求助于公车。

机场出来至少有十几个公车站,无法确定哪个是到地铁站的。还好我出行前打印了两份莫斯科地铁攻略(之后这两份攻略成了我的救命稻草,被我贴心脏放置),我挨个到每一个公车站对比地铁站的站名,当然只有俄语的,基本就是在比图形。好在我运气不错,比到第三个的时候,感觉对上了!而且车子不久就来了。

司机是个老头,看起来有点凶,但是我还是想和他确认一下我没有坐错车。当然,跟他说英语是没戏的。于是我想了个办法,用笔把要去的地铁站在地图上画出来,然后指着地图满脸疑问地看着他卖萌。结果这招又败了!他边发脾气边对我吼着我不知道意思的话,还把门打开指着门好像是让我滚下去。我僵住了,不知道是他不愿意回答我的问题还是我坐错车了。在那一瞬间,我选择相信自己对图形的判断,坚定地跟他说了句ok,然后开始掏钱买票。为了报复他对我这么凶,我假装不知道要付多少钱买票,其实我看到前面一个人付了28卢比(折合6元)。没想到那个老头数字倒是会用英语说的。

接下来的一路,心情忐忑得无法形容,首先不确定自己是否坐上了正确的车子,其次,不确定坐到哪一站下去。报站听不懂,乘客们也表情冷淡,看似无法交流。我抱着背包坐在窗口,看着公车一站一站驶过,心里在琢磨着是否已经坐过站了。经过长时间的思考,我决定在下客人数最多的那站下车,因为我觉得应该很多人会换乘地铁的。

抱定了这一想法后,感觉稍微轻松了一点,大约过了30分钟车程,公车停在了一个看似热闹的地方,乘客们一涌而下,我也跟着下去了(其实是终点站到了)。下车以后我继续跟着人流走,不一会就看到了地铁站大大的M招牌。我表面故作镇定,内心实则狂喜,真TM的不容易啊!!!

莫斯科地铁:

莫斯科的地铁站是出名的美,外加早上下雨,所以上午我就泡在地铁站里面到处转。单程28卢比(6元)不限距离。各种换乘还算方便。

在地铁里兜了一个上午,除了拿照片一站一站地拍照外,还近距离观察了莫斯科的市民。原本以为俄罗斯美眉都是库尔尼科娃那样的金发美女,结果我真心错了。首先,地铁里金发的人很少,大多是黑发的,而且颧骨很高看起来像是蒙古人。其次,人民的打扮非常老土,感觉像是中国90年代的打扮,没有色彩。外加每个人都一脸严肃的表情,非常不养眼。

更吓人的在地铁站台上!有很多民工样的人一直蹲在各大地铁站的柱子旁边,啥事也不干,光盯着来来往往的人群不知道在想啥。我的外套口袋和背包里装了我的所有家当,电脑、护照、钱包、相机等等,如果突然某个民工决定抢我,我就死在这里了。想到这点,我不得不抱紧所有东西,一路提心吊胆。

当然,我最终没有被抢。但是那种情绪却影响了我欣赏地铁站的美景。其实,所有的地铁站都有很多精致的细节,如果好好兜兜的话,应该会很享受的。不过,如果没有安全感的话,啥都看不进去了。

红场一日:

由于一路受惊吓,所以决定只在红场逗留,不去别的地方了。红场占地比较大,有很多地铁线路可以到红场的不同角度。就像天安门东,天安门西,前门都可以到天安门一样。不过整体感觉不如天安门气势磅礴。因为天安门在南北中轴线上,左右对称,而且所有建筑风格统一。而红场是歪歪扭扭的一大块地方,而且各种建筑也风格迥异。


(二)


网文《恐怖的俄罗斯旅行惊魂记!》说:

在浦东转机的时候,东航的听我回答去莫斯科的目的是旅游,略带嘲笑地说道:“怎么想起去那地方玩了?”——这个……需要理由么?不管怎么说那可是影响了中国几代人的国家。不过话说回来,虽然是一直被当作欧洲国家,但是苏联也好俄罗斯也好,很明显地给人以不同于西方的神秘感觉,独自到那里去还真是需要一点勇气,这次办签证时候的困难重重似乎已经说明了这一点。

等到上飞机的时候又是吃了小小的一惊,停在登机口的赫然是一架四发的A340—200。国际航空联盟规定,双发飞机的航线60公里之内必须要有备降机场,一般来说相对昂贵的四发飞机一般只有在大洋航线才用——可见我们要飞越的西伯利亚是多么荒凉的土地。坐四发飞机好啊,除了安全性更高以外还可以走大圆航线直飞过去,上海到莫斯科自东向西飞也只要九个小时。

在飞机上就着着实实领教了一回罗刹人的风格,坐在五六排之前一帮俄罗斯人平飞之后就拿出在免税店买的酒喝起来,不论男女,越喝越高兴越喝越来劲,之后干脆又唱又跳……那份吵闹就别提了,整个机舱里就听他们在折腾,我开始后悔自己忘记带耳塞了。坐在边上的一位去莫斯科做生意的大叔摇摇头说道:“老毛子就是这德性。”

九个小时比起前几次去迪拜的十几个小时短了不少,但也是够长的,东航的娱乐设备显然也无法和阿联酋航空相比,前面吵着睡觉又睡不着,路上相当地无聊。在座位上扭来扭去浑身酸疼的时候,终于听到广播说飞机开始下降,接着很明显感觉到机头向下一按,耳朵嗡嗡生疼——飞行员是空军转业来的么?然而到了机场上空的时候却一个接一个地兜圈子就是不往下降,边上的大叔说这是因为多莫杰多沃机场虽然是俄罗斯最繁忙的机场,但一共只有一条跑道,又管起飞又管降落,每次到了这里都得老老实实地排队——也是,排队是苏联特色的说……

终于轮到我们降落,东航飞行员虽然下降的时候动作生猛,但落地这一下相当轻柔,简直是我坐过这么多次飞机里最漂亮的一次,机舱里的罗刹人哗哗鼓起掌来——这个我倒是不陌生,上次去波兰的时候就见识过了,东欧人似乎约定俗成地在降落的时候鼓掌。飞机拐到滑行道上的时候从舷窗里向后瞟了一眼,果然繁忙到可怕——我们屁股后面紧接着又一架飞机已经开始进场了,那架后面远远地有另一架可以隐约看出放下了起落架正在下降,再往后能看到空中的一个光点——那是第三架的航行灯,同时跑道尽头还有一架正在等待起飞!

视线转回停机坪,满眼都是伊柳申和图波列夫,哦也,俄罗斯的感觉!

走出机舱,人流哗啦啦地涌向海关。多莫杰多沃机场的海关也还真是与众不同,别的地方海关柜台都是一字排开,这里是摆成一个趴倒的“L”型,尖头冲外,中间等待过关的人也不排队,乱糟糟的挤成一团,哪个窗口空下来就赶紧抢上去,一时间弄得自己还真有点无所适从。东航的航班,虽然毛子不少,但还是天朝人士居多,许多是到罗刹留学的学生。毛子似乎对天朝护照出奇的严格,每上去一个都要等上半天才能完事,不过反正出去以后还要等行李,慢就慢吧。坐在前面的几位大箱小箱的,问了一下是莫斯科音乐学院的,有老生有新生,新生连被服都背着。问里面最漂亮的一个是学什么乐器,回答是学声乐的,连忙恭维原来如此您声音真好听……就这么东聊西扯总算熬到窗口前面。

早听说罗刹海关把窗口的全都是女性,现在望过去果然。不过完全击破某些人美好妄想的是……一水儿全是面相凶恶的中年妇女,眉宇之间一股子杀气腾腾,看得你浑身冒汗。另外一件非常要命的事情是——虽然我事先知道罗刹的英语普及程度低到可怕,但没想到居然连海关的人都不说英语!要是签证出了什么问题那肯定是鸡同鸭讲……赶忙把自己的护照、邀请函和机票递进去,一抬头邀请函和机票已经飞了出来,里面的大妈对着我护照上的罗刹签证眉头紧锁,也不和我说话,像鉴定宝石一样拿个放大镜在上面学么来学么去,后来干脆又叫进来两位三个人呱唧呱唧说个不停——随她们折腾去吧,反正自己心里有底老子是合法入境……大约一刻钟之后,终于听见了入境章敲在护照上那“咚”的一声。

海关外面行李厅里这叫一个嘈杂鼎沸——也是,按那种繁忙程度这里不热闹才叫见鬼呢。或许是因为紧张,有点内急,好在虽然俄语不灵,但经过临阵磨枪,标记厕所的那两个男女小人还是认得的,抬着头找来找去找到地方推门进去,里面一个拎着墩布的俄国老妈子一串硬梆梆的俄语就把我砸了出来——在倭国就算男厕所里有老妈子你也可以方便,但谁知道罗刹是啥规矩呢,因为这个护照上被盖个“色狼”戳太不值得,好在还能忍,老子在外面等你完事还不行?

正等着呢,又跑过来一位,憋得脸色发青,一拉门就进去了。同样听里面一串俄语这位也出来了,然后一转身拉开旁边一门进去——我抬头看着那门上的轮椅符号发傻,TMD,咋就忘了残疾人的厕所不分男女的呢……

等那位出来自己连忙推门进去……!罗刹厕所里的小便器高得可怕,我卿身高1米73还将将能用,再矮点的就不好使了……这是一个怎样的国家啊!

好歹解决了抗洪的问题,挤到行李传送带边上,看着大包小箱从里面源源不断地冒出来,左等右等直到传送带空空如已也没等到自己的那一件。当时又有点发绿,丢行李这还是第一次,虽说手里拿着行李票,但是……海关的人都不说英语你还能指望行李处的人什么?满头大汗地在一地没人认领的箱子里扒来扒去,总算在两件超大行李中间的夹缝里找到了自己的旅行大背包,再看看表,靠!从下飞机到出机场已经快两小时了……

背好东西在若干罗刹大叔兄弟“TAXI?”“TAXI?”的问候声中到了ATM前面,却发现自己又被花旗银行耍了一次,借记卡居然又取不出钱来!(事后发现自己是冤枉了CITYBANK,在市内的ATM都能顺利取款,实在是机场那台机器有些古怪)无奈中不情愿地被外汇兑换处砍了一刀,第一次把罗刹布头握在手里。

接下来就要找旅行书上所写的“机场特快”。预定青年旅社的时候对方倒是说可以提供接机服务,然则要价1400个布头,嗯……罗刹布头对天朝人民的币大概是3对1,算了算觉得实在贵到爆,自恃在外闯荡多年决定自己杀到市区去。

然则顺着出口标志七拐八拐出到外面……日啊,天色已经完全黑下来,却连个火车毛都看不到啊,照例是被一堆当地人围着“TAXI?”“TAXI?”地问个不停。口胡啊,这会儿打车岂不是会被宰得连北找不到,而且语言不同连杀价都玩不转……干脆掉头再杀进机场大楼,直接找柜台买去北京的机票——呃,那么有个性的事情俺还做不出来,总之七找八找的终于发现机场特快原来是在出发大厅那边,离到达大厅老鼻子远,一路小跑冲过去面对下一个问题——买票。

多莫杰多沃机场的路标尚称完善,也有英语标注,看了看售票处外面挂的时刻表,发觉自己运气倒还不错,正好能赶上23点的倒数第二班,再用西里尔字母拼了拼“机场特快”的单词……发现罗刹语某种程度上和倭语倒是挺相似,很多次都是在用字母拼外来语,于是向售票窗口一探头,布头递进去,竖起一个手指头:“Aero Express.”买票的眼都没眨,一张打着条形码的小纸片就飞了出来——在罗刹的第一次交易相当顺利!

所谓“机场特快”好旧,当然后来知道这在罗刹算是不错的车辆了,而且搞怪的是通道两边的座位一边冲车头一边冲车尾,还不能扭转,也就是说总有一半的乘客要倒着坐车。我卿最讨厌反座,好在车厢里几乎是空无一人,找了个觉得不错的座位坐定,大旅行包也懒得举上行李架,就放在身边的座位上,谁知开车之前呼噜噜冲进一大票人来,吓得我赶紧把大包扔到上面去,再一转头车厢里已经是水泄不通——看样子哪里都是穷鬼居多。

路上无话,机场特快中间不停,40分钟直达莫斯科鲍里斯火车站,然后转地铁。人那叫一个多啊,地铁售票窗口前面宛若当年在食品店前买土豆一般的光景。轮到我卿,想要买一张可以用十次的回数票,然则我的俄语“1”、“2”是会说的,“3”不能保证每次都说对,“4”以上是绝对不会,比划手势他们多半也不懂,于是两手张开,把十个手指都立起来向里面晃,买票的大婶点点头,给我扔出两张五次的回数票来,无语……

总之有票了,下地铁。旅行书上一再提醒,罗刹地铁的检票机和倭国的不同,拦在那里的是一根铁棍子,如果没塞好票直接过去的话,一棍子轮过来打在小弟弟上是会很痛的,于是小心再小心,终于平安进站。莫斯科地铁的深不可测恐怕多数人早有耳闻,我要说的是……果然好深,站在自动扶梯上下到站台的时间要用分钟来计算,而且不同线路之间换乘要走出老远,实在是够累。站内灯光也无论如何称不上明亮,总给人种脏污压抑的感觉,当然车站的装饰之华丽也是名不虚传——莫斯科地铁巡游是当地的旅行项目之一。

累得一身臭汗的寡人无心细看车站,举着旅游书上的地铁路线图仰头看着换乘路标一路西里尔字母拼过去,没费什么力气就顺利到站,哦也,我卿可是和那些路痴不可同日而语的天才。兴高采烈地上到地面……却发现一个极要命的事情——“哪边是北啊……?”

当时已经过了夜里12点,街上冷冷清清,天似锅底黑,初来乍到一个新的城市……能找得到北才叫见了鬼呢,虽然青年旅社号称离车站步行5分钟而已,但……往哪边走5分钟可是个大问题。经过短暂的慌乱之后镇定下来,拿出旅社预订书仔细地对着街道名称研究地图,终于找到了大致的方向。

这时候身边传来英语的问候:“Can I help you?”一回头是两个年轻人,连忙说声谢谢把旅社的地址指给他们。

两人看了半天:“Sorry, I don't know.”

晕!本地路痴!

我向自己估计的方向一指:“I think this way?”

“Yes, yes, you are right, this way !”

虽然实在是让人哭笑不得,但初来乍到就遇到有人想帮忙指路,心情还是不错——以后才知道这样的好运气不是能天天遇到。

总算是找到了藏在一条黑漆漆小街深处的青年旅社,然则,居然是在四楼还没电梯。住过苏式楼房的筒子们应该明白那四层楼是什么概念,没办法,只能哼着“伏尔加河上的纤夫”一路咬着牙腿上去,扔下行李以后浑身都快散了。

所住的青年旅社名叫“Napoleon Hostel”,在莫斯科的旅社叫这么个名字实在是赞到让人无话可说。旅社的公用客厅里满墙贴都是苏联招贴画。

旅社的那一站地铁名叫“Kitai Grad”(西里尔字母太麻烦,之后除特殊情况一律直接打英文),“Kitai”是“中国”,“Grad”是“旮旯”的意思,合在一起就是“中国城”,但四周根本见不到中国风格的东西,大概是很久以前遗留下来的地名。然而紧邻着这里的下一站却是如雷贯耳——“卢比扬卡”!

看吧!这就是曾经令敌人闻风丧胆(当然更多的时候是让自己人闻风丧胆)的国家安全委员会总部!颤抖吧!一切反动分子和罗莉控们!!

克格勃大楼后面是一个很大的24小时超市,从旅社步行不到十分钟就可以到,因此在莫斯科的时间里经常过去买东西。说不定哪个在里面和我抢酸黄瓜的家伙也许就是和邦德同志同一级别的超级特工吧,谁知道呢……

好吧,旅行开始了!

说到苏联首先肯定是莫斯科,说到莫斯科首先肯定就是这里了。

但是早早地到那里的时候,红场四周不知为什么用隔离栏围了起来,这个……向民警同志询问原因这么不理智的事情还是算了,老老实实地绕到克里姆林宫后墙去吧……

另外,红场的方位是西北—东南走向,早上又赶上个大晴天,逆光得一塌糊涂,加上第一次用单反,对相机的性能完全不熟悉,照片照得极其失败……


(三)


网文《赤塔惊魂记——坐俄铁请不要隨便下车》说:

话说在Zabaikalst(后贝加尔)站要把电子票换成实体票时

有个中国大婶在换票机旁说要帮我换,还帮我看了票

她说:你这班车明天会在赤塔停快半天,可以去赤塔市区逛逛

然后我就信了,她说的也是对的,但是,她话只说了一半……

接着上了火车,隔天早上6:00就到赤塔了

还真的就停在赤塔都没走

我在车上盥洗好,又吃了点东西,40分钟过去

火车有移动位置了一次,我想说应该就在这不会再动了吧

看了在火车上认识的朱大叔他们都还在睡,也不好意思叫醒他们

我就带了护照跟车票,离开车厢去赤塔逛逛

想说火车会停半天,我去逛两个小时就回来,应该没事

去赤塔市区晃了一圈,回到车站8:40

才两个小时火车应该还没走吧

结果一看……原本的位置早就没车了

我的车厢整个消失……

完蛋了,火车不会开走了吧……

我马上拿票找旁边的站务员问

结果他看了票,讲了一串俄文,根本听不懂呀……

大概意思就是火车走了……

我说English,English,他指了前方,要我去售票处问问

走到售票处,所有售票亭都挤满了人

我只好先问问旁边一个有空的红色的柜台

旁边有很多景点的照片,应该是旅遊柜台,讲英文的吧

结果一问她根本就不会讲英文……指了右边一个柜台要我去问

我排了5分钟,一问柜台,她看了我的票

在上面写了10:11又讲了一堆俄文

结果……她也不会讲英文,又来一次English,English……

她叫我去2號柜台,说那边会English

到了2號柜台,上面写了international window

是了,这总会说英文了吧

又排了10分钟,轮到我,给她看了票

请她用英文跟我说到底是什么状况

结果……又是一串的俄文……

她一直讲俄文,摇头,说她不会讲英文

我不死心,在她窗口一直跟她卢,请她找个会讲的来

跟她卢了快10分钟,连其他几个柜台的人都跑来看热闹

终于……她打了电话给上面的人

后来出现了个感觉像是经理的Anna女士

她说:How can I help you?

Good!终于有讲英文的了

我把我的状况跟她讲了,她又看了我的车票

然后她打了几通电话查了一下

之后请我在窗口不要动,她出来跟我说明

她说我的那节车厢,没有开走

只是开到赤塔站附近的一个地方做补给

在Moscow时间10:11时会回到赤塔车站

跟其他火车连接在一起,在一起出发去Irkutsk

听完她的说明,我鬆了一大口气

好险车还没开走……

原本想说车要是真的走了,我看我只能买飞机票从赤塔飞到Irkutsk

然后在Irkutsk车站等我的行李进站

她说现在是Moscow time 4:50,我可以去四处绕绕

等10:00再到2號窗口,她会带我到我的车厢前

这么贴心,真是令我太感动了

后来10:00到了2號窗口,Anna女士真的如期出现

不过她说我的火车误点,大概有50分钟,而且她还有点事要忙

就请我在这边等

等的时候我看了票又看了时刻表

研究了一阵,终于发现原来票上是有写的

它写说到赤塔会换另一班077车

而077车发车时间就是10点多呀

不过站台的时刻表却都没写有误点

估计是用广播的,只是我听不懂呀

后来Anna女士忙完了,就领着我到了月台上等车

当看到我的车厢进入站时,只能说真是太感动了……

真的是非常感谢Anna女士的帮忙

下次我再也不敢随便离开车厢了


(四)


莫斯科(Moscow),是俄罗斯联邦首都、莫斯科州首府。莫斯科是俄罗斯的政治、经济、文化、金融、交通中心以及最大的综合性城市,是一座国际化大都市。

莫斯科地处俄罗斯欧洲部分中部、东欧平原中部,跨莫斯科河及支流亚乌扎河两岸。莫斯科和伏尔加流域的上游入口和江河口处相通,是俄罗斯乃至欧亚大陆上极其重要的交通枢纽,也是俄罗斯重要的工业制造业中心、科技、教育中心。

1147年,莫斯科沿莫斯科河而建,从莫斯科大公时代开始,到沙皇俄国至苏联及俄罗斯联邦一直担任着国家首都,迄今已有800余年的历史,是世界著名的古城。莫斯科拥有众多名胜古迹,是历史悠久的克里姆林宫所在地。莫斯科城市规划优美,掩映在一片绿海之中,故有“森林中的首都”之美誉。

莫斯科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作为居民点最早见诸史册是在公元1147年。

1156年,尤里·多尔哥鲁基大公在莫斯科修筑泥木结构的克里姆林城堡。后来在克里姆林城堡及其周围逐渐形成若干商业、手工业和农业村落。13世纪初成为莫斯科公国的都城。14世纪俄国人以莫斯科为中心,集合周围力量进行反对蒙古贵族统治的斗争,从而统一了俄国,建立了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15世纪中期莫斯科已成为统一的俄罗斯国家的都城,一直到18世纪初。1712年彼得大帝迁都圣彼得堡,但莫斯科仍是俄罗斯最大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中心,发挥着俄国第二都城的作用。1755年建立俄国第一所大学──莫斯科大学(今莫斯科国立罗蒙诺索夫大学)。1812年拿破仑率领的法军占领莫斯科后,这个城市在大火中焚毁,但很快又重新建设起来。1813年成立莫斯科城市建设委员会,开始大规模城市改建。1851年通铁路。

1917年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期间,莫斯科紧随彼得格勒之后,也举行了武装起义,建立了苏维埃政权。苏维埃政府和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于1918年3月从彼得格勒(后改名圣彼得堡)迁到莫斯科,1922年12月莫斯科正式成为苏联首都,也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即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的首都。

1960年,政府附近一些城镇纳入城市范围,组成大莫斯科区。1987年,莫斯科市政当局将每年9月的第一个双休日定为城庆日,举行各类城庆活动。1991年12月21日苏联解体,莫斯科成为俄罗斯联邦的首都。

莫斯科位于北纬55°—56°、东经37°—38°之间,地处东欧平原中部、莫斯科河畔,跨莫斯科河及其支流亚乌扎河两岸。莫斯科市区被一条周长109公里的环城高速公路所包围,市区南北长40公里,东西长30公里,面积1000多平方公里。大莫斯科(包括环城公路以内地区)面积900km2,包括外围绿化带共为1725km2,全市总面积为2511km2。

莫斯科和伏尔加流域的上游入口和江河口处相通,直通诺夫歌罗德,向西延伸,向下沿莫斯科河通向奥卡河并沿奥卡流向梁赞,沿着温赞在木金面汇合,克拉齐母河,流向罗斯托夫,苏兹达尔,雅罗斯拉夫尔流域。

莫斯科位于三种地形交接处。西北接斯摩棱斯克—莫斯科高地(地势较为平坦,海拔175—185米)。南接莫斯克沃列茨科—奥卡河平原(海拔200—250米的乔普雷斯坦高地,沟壑众多)。西南部有捷普洛斯坦斯卡亚高地(最高点253米)。东面是梅晓拉低地,有坚硬的沙丘,海拔约160米。

莫斯科属于温和的温带大陆性湿润气候。极端气象十分频繁。12月会开始漫长的冰雪消融期,降雪量大,平均年积雪期长达146天(11月初—4月中),冬季长而天气阴暗。1月平均气温—10.2℃(最低—42℃),平均每年气温零度以上的天数为194天,零度以下——103天。而夏天可能气温陡降,阴雨连绵。7月平均气温18.1℃(最高37℃)。总计全年天气晴朗时间1568小时,年平均降水量190—240毫米。降水高峰期为8月和10月,降水量最少的是4月。冬季多刮西风、西南风和南风。自5月开始西北风和北风较为频繁。

莫斯科覆盖着草皮的灰化土地带分布着大片的松林,一些地方沼泽较多。莫斯科附近的森林里有各种野兽:麋、野猪、鹿、狐狸、白鼬、猞猁、貂、兔子,以及各种各样的飞禽。矿藏有褐煤、泥炭、磷灰石等。

1968年,莫斯科全市分为30个区(包括环城公路外的新兴城镇泽廖诺格勒),其中13个内城区的人口、面积均少于17个外城区。1991年以后,莫斯科市被划分为10个行政区域,每个行政区划再细分地区。其中11和12是2012年7月1日从莫斯科州划入,使莫斯科市面积增加至2510km2,并使莫斯科市与卡卢加州接壤。 

从1897年到1926年,莫斯科的人口从103.9万人增加到208万人。从1926年到1939年,莫斯科居民增加了2.2倍,达到460.9万人。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莫斯科的人口继续增加,但速度有所缓慢。1959年为613.3万人,1970年为719.4万人,1979年为814.2万人,1985年为887.5万人,1989年为897.2万人。自1989年以后,莫斯科的人口开始呈下降趋势,1993年为871.7万人,1997年为863.9万人,1998年为850万人,2000年为838. 9万人。2002年10月人口普查统计,常住人口为1000万,连同外来人口约为1200万。截至2006年1月,人口约1415万。人口平均密度7700人/平方公里,中心部分人口密度高达29000人/平方公里。1976年,居民中女性占55%,比男性多77.4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极低,仅为2.5‰。

莫斯科的俄罗斯族人占全市人口数量84.83%;乌克兰族人占2.44%,鞑靼族人占1.60%,亚美尼亚族人占1.20%,阿塞拜疆族人占0.92%,犹太族人占1.76%,白俄罗斯族人占1.57%,格鲁吉亚族人占0.52%,其他民族人口数量占4.02%。不过俄罗斯人都是上述民族的杂种。

莫斯科交通发达,是俄罗斯全国铁路、公路、河运和航空的枢纽,电气化铁路和公路通向四面八方。作为俄罗斯铁路系统的中心,莫斯科营运货物量约占全国总量的1/10。莫斯科市有9个客运火车站,在离市区约50公里的外围修筑了全长550公里的大环形铁路。铁路通往圣彼得堡、基洛夫、基辅、符拉迪沃斯托克、哈尔科夫、顿巴斯、明斯克、华沙、柏林等国内外城市和乌拉尔、伏尔加河下游、高加索、中亚、克里米亚、西伯利亚、波罗的海等地区。莫斯科—喀山高速铁路已经开始新建,远期将延伸至北京,形成亚欧高速铁路通道。

地铁是莫斯科客运最大的交通工具,莫斯科地铁有着很悠久的历史,主要结构为中心向四周辐射,其全长为277.9公里,拥有12条线路以及171个车站。

莫斯科河流经市区,有3个河港。莫斯科运河的开凿,将莫斯科河与伏尔加河沟通,水上交通可达海上。伏尔加河—顿河运河通航后,莫斯科成为波罗的海、白海、黑海、亚速海及里海的“五海之港”,当地3个河港年货运量2900万吨。 

莫斯科作为独联体航空网的中心,拥有4座机场,与大部分欧洲国家首都和纽约、蒙特利尔、东京等外国城市有直达航线,与97个国家、122个城市有国际航运业务。市内交通较发达,地铁和公共汽车为主要工具,私人汽车在稳步增加。

游牧民族起源的俄罗斯农业发展落后,首都莫斯科经济产值中农业比重很小,主要农作物有小麦、大麦、燕麦、玉米、水稻和豆类。十月革命前,莫斯科以纺织工业而著名,被誉为“花布城市”。以后先后成为苏联、俄罗斯最大的工业中心,工业总产值居全国首位,工业门类齐全,拥有两万多家工厂。其中重工业与化学工业很发达,机械制造业(机床、汽车、电机、仪器、钟表等)占全市工业总产值及工人数的一半以上,轻工(服装、制鞋)、纺织、化工、食品加工和印刷业也很发达。莫斯科还发展各种有色金属的冶炼工业,其中铝业特别发达;造纸业也是莫斯科工业中重要的一部分。莫斯科也是俄罗斯最大的军事工业中心,航空,航天,电子等工业均集中在这里。莫斯科也是独联体最大的商业中心,俄罗斯最大的商业和金融业办事机构都设在这里。设有全国银行、保险机构总部、66家大百货公司,百货公司中以“儿童世界”、中央百货公司和国家百货公司为最大。莫斯科政府首先建设和发展首都自由经济和自由贸易区。首选是泽廖诺格勒什列米捷沃和伏努科机区,以及西部的河港。俄罗斯发展经济银行和交易网在俄罗斯金融市场起了重要作用,莫斯科有1000家商业银行,其中40%是俄罗斯的,莫斯科金融和交易网所进行的投资和商业活动90%在俄境内进行的。莫斯科的进出口业务得到了海关方面的大力扶持;248个海关口岸提供出入境服务。

莫斯科(Moscow)市名来源于莫斯科河,在希腊语中为“城堡”之意,斯拉夫语为“石匠的城寨”。关于莫斯科河的语源,说法有三:低湿地(斯拉夫语)、牛渡口(芬兰—乌戈尔语)、密林(卡巴尔达语)。莫斯科市作为居民点最早见诸史册是在公元1147年。1156年,莫斯科奠基者尤里·多尔哥鲁基大公在莫斯科修筑克里姆林城堡。“克里姆林”一词,一说源出希腊语,意为“城堡”或“峭壁”;一说源出早期俄语词“克里姆”,指一种可作建材的针叶树。

莫斯科极富民族特色的纪念品套娃,是莫斯科传统工艺品的象征。茶炊是莫斯科人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是温馨家庭的独特象征和支柱。莫斯科有独特的饮食习惯。一日三餐,早餐比较简单,面包夹火腿,喝茶,咖啡或牛奶。午餐则丰富的多,通常都有三道菜。第一道菜之前是冷盘。第一道菜是汤,俄式汤类比较营养,有土豆丁、各类蔬菜,还有肉或鱼片。第二道菜肉类或是鱼类加一些配菜。第三道菜是甜点和茶、咖啡之类。按照莫斯科的习惯,菜的顺序不能颠倒。莫斯科人善饮伏特加酒,到处都是酒鬼。面包和盐则是穷鬼莫斯科人用来招待贵宾的。在冰天雪地,脚蹬长统靴,腿穿单丝袜,身着超短裙,外套一件银狐或兰狐段大衣,是莫斯科冬天一景。不过莫斯科的风硬,必须戴帽子。莫斯科人用面包加盐的方式迎接贵宾,这是因为在内陆国家莫斯科盐很珍贵,只有款待宾客时才用。面包在当时俄罗斯竟然代表着富裕和地位。一般将面包放在铺有精致刺绣方巾的托盘上。由主人献给尊贵的客人。客人先对面包示以亲吻,然后掰一小块,撒上点盐,品尝一下,表示感谢。看看他们的穷酸样子!

在冰天雪地的莫斯科,人们特别喜欢花。逢年过节或是去朋友那里作客都要买花,家中还种一些。他们也特别爱小动物,像猫、狗等。在漫漫冬夜百无聊赖的莫斯科,有人喜欢文学,酷爱读书。在汽车上、地铁里,随处可见看报、读书的人。很多莫斯科人的家里都有丰富的藏书,有的甚至有自己的家庭图书馆。在莫斯科,有极其丰富多彩的娱乐形式。可以在俄罗斯历史最悠久的莫斯科大彼得罗夫大剧院或在俄罗斯最顶级的莫斯科大剧院观看一场精彩的演出。莫斯科国际电影节是俄罗斯(前苏联)最大的国际电影节,世界上最重要的国际电影节之一。1959年创办。两年一次,1999年起改为一年一届,原定7月举行,1979年为了纪念苏联电影事业诞生60周年,改为8月举行,为期两周左右,地点在莫斯科市,电影节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放映具有艺术价值和思想内容的影片,促进各国电影工作者交流经验和相互合作。莫斯科市内有121个剧院。国家大剧院、莫斯科艺术剧院、国家中央木偶剧院、莫斯科国家马戏团、俄罗斯国家交响乐团享有世界声誉。有110个电影院、31个歌舞厅和72个文化宫。莫斯科大剧院位于中心剧院广场,被誉为“俄罗斯之光”、“俄罗斯民族珍珠”,它是世界著名的大剧院之一。2007年,莫斯科市新建了“彼得·福缅科工作室”剧院。

莫斯科的俄罗斯国立图书馆(列宁图书馆)是世界第二大图书馆,截至1995年藏书3570万册。每年出版4万种图书,发行近3600种刊物。俄罗斯科学院社会学信息研究所图书馆始建于1918年,是俄罗斯第四大、莫斯科第二大图书馆,馆藏约1420万册16—20世纪珍贵的古斯拉夫语、当代俄语和东方、欧洲语言文献。2015年2月1日遭遇火灾,约15%藏书被大火烧毁。

莫斯科市内有65座博物馆,美术馆中以国立普希金艺术博物馆(收藏54.3万件古代艺术品,3000多幅名画)、特雷塔雅科夫美术馆以及兵器馆(克里姆林宫内)、国立历史博物馆等较为著名。莫斯科其它重要博物馆有莫斯科国家历史博物馆、特列季亚科夫美术馆、东方各族人民艺术博物馆、中央列宁博物馆,卫国战争博物馆(胜利公园内)、中央武装力量博物馆、凯旋门和全景画博物馆、综合技术博物馆、农奴创作博物馆等。2007年,莫斯科市完成了察里津皇家遗址博物馆的修复工程。

莫斯科是全国科技文化中心,大学以莫斯科国立罗蒙诺索夫大学(学生2.6万余)为最著名。莫斯科大学建于1755年,大学规模十分宏大,主楼高240米,共33层,有3万多间房间。2007年,莫斯科开工新建20所学校和100所幼儿园。

莫斯科电视以4个频道播出。莫斯科广播电台以多种国内语言和60余种外语播出。出版34种报纸。每年出4万种图书,发行近3600种刊物。

莫斯科实行全民免费医疗制度。每名公民出生后即有一张医疗保险卡,由政府认定的医疗保险公司发放,公民可以自由选择保险公司。取得居住权的外国公民和法定难民也享有同等公费医疗待遇。莫斯科平民医疗由公立医院负责,待遇一样。国家高级干部有专用医院(前苏联留下来的)。公费医疗基金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顾主为本单位工作人员缴纳医疗保险金:一般为工资的5.1%,农业公司为3.7%,媒体公司为3.5%。不需个人缴纳。二、不工作人员(退休人员、家庭妇女、儿童、各级学生)的医疗保险基金,由政府缴纳。2013年政府应为不工作人员缴纳18864卢布(约600美元)。莫斯科的医疗保健预算并不是很充足,只有占GDP3%的资金被用于医疗保健。莫斯科的医疗设施包括193所医院和1000个诊所。

莫斯科有科研机构1000多所,科学工作者人数达20多万。除国家科学院外,还设有全国性的艺术、医学、教育和农业研究院。

莫斯科体育设施有大型体育馆(座位在1500个以上)1970个(1997年),体育场96个(1997年)。还有65个游泳池、290处足球场、1200个健身房赛车场4个和1600个篮球排球场。

谢选骏指出:上面这些设施的背后,是神经麻痹的俄罗斯人民。看来俄罗斯与西方的对抗,不是出于什么高深的战略原因和意识形态,而是由于那里的人不会说英语,无法和世界交流。而且,俄罗斯的居民他们绝大多数性情冷漠,难以沟通,不善学习,自然也就习惯一意孤行了。这就是野蛮的保留地,文明世界的最后边缘。

诗云:

莫斯科人蒙古精神,

阴冷内向欧洲讼棍,

染指欧亚尾大不掉,

身败名裂投诉无门。

(另起一页)

〇九

哥本哈根


哥本哈根(Copenhagen),丹麦王国的首都、最大城市及最大港口,北欧最大城市,丹麦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坐落于丹麦西兰岛东部,与瑞典第三大城市马尔默隔厄勒海峡相望。哥本哈根曾被联合国人居署选为“最适合居住的城市”,并给予“最佳设计城市”的评价。丹麦全国重要的食品、造船、机械、电子等工业大多集中在这里,世界上许多重要的国际会议都在此召开。

哥本哈根既是传统的贸易和船运中心,又是新兴制造业城市。全国1/3工厂建在大哥本哈根区。哥本哈根市容美观整洁,市内新兴的大工业企业和中世纪古老的建筑物交相辉映,使它既是现代化的都市,又具有古色古香的特色,是世界上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丹麦标志美人鱼雕像在海边静静沉思,充满童话气质的古堡与皇宫比邻坐落在这个城市中,古老与神奇、艺术与现代。

哥本哈根坐落于丹麦西兰岛东部,与瑞典的马尔默隔厄勒海峡相望。哥本哈根是北欧名城,也是世界上最漂亮的首都之一,被称为最具童话色彩的城市。

厄勒海峡大桥在2000年完工后,哥本哈根与瑞典的马尔默可透过车辆和铁路往来,促成了两地人力资源的互相交流,每年利用厄勒大桥的通勤人数不断成长。此外大桥通车后也让两座城市之间形成北欧地区最大的城市群。

在2008年,《Monocle》杂志将哥本哈根选为“最适合居住的城市”,并给予“最佳设计城市”的评价。哥本哈根在全球城市分类中被列为第三类世界级城市。此外哥本哈根在西欧地区获选为“设置企业总部的理想城市”第三名,仅次于巴黎和伦敦。哥本哈根城市建立之际的名称为“Kjobmandehavn”,意为“商人的港口”。英语的名称来自于低地德语“Copenhagen”,中文译名也由此而来。

12世纪时洛斯基勒的阿布萨隆重主教在此筑起要塞,兴起了“商人之港(哥本哈根)”。它不仅是丹麦国内、也是北欧的大门。是重要的港口城市,整个城市洋溢着的浪漫气息迷倒了所有前来游览的人。蒂沃利公园Tivoli和美人鱼像可以说是哥本哈根的象征。还有世界第一条步行街斯特洛伊艾,那琳琅满目的商品会让并不喜欢购物的人也为之动心。富有魅力的不仅是购物,逛逛博物馆和美术馆,感受这里的历史,会使您的旅行留下更深刻的印象。如果走累了或者肚子饿了,可以在露天咖啡座或餐馆略事休息。哥本哈根的中心街区有各色饭馆,不仅提供丹麦传统菜肴,还有世界各国的美味。何不夹杂在当地居民的人群中尽情体味首都氛围?

一如欧洲其他都市,哥本哈根市中心有许多服务业、手工业和商业企业。全球最大皮草制造商“哥本哈根毛皮公司”总部即在此。工业企业大多数都在市郊,许多工业企业被迁移到其他地区,甚至外国。包括哥本哈根的三个著名的啤酒厂,其生产部分有的被迁到日德兰半岛上。

哥本哈根是全国重要的食品、造船、机械、电子等工业大多集中在这里。哥本哈根既是传统的贸易和船运中心,又是新兴制造业城市。全国1/3工厂建在大哥本哈根区。主要工业项目有造船、机械、罐头、酿造等。当地东亚公司、布米斯特─怀恩机械和船业公司等厂家世界闻名。1950年后工业和人口迁往市郊,市区人口逐渐减少。

哥本哈根是丹麦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全国最大和最重要的城市,是著名的古城。哥本哈根也是北欧重要海陆空交通枢纽;有火车轮渡通瑞典港口马尔默。丹麦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全国最大的军港和商港(自由港)。全国工业30%集中于此,有造船、机器制造、冶金、化学、食品加工和纺织等工业。输出肉类和奶制品。设有科学院、大学(建于1478年)等。旧城以中心广场为核心呈辐射状排列。新建的西北郊区以湖泊与旧城分开。

哥本哈根位于丹麦最大的岛西兰岛上,与瑞典的马尔默隔海相望。城市的一小部分位于阿玛格尔岛上。请注意,哥本哈根和哥本哈根县是两回事,哥本哈根并不属于哥本哈根县,而是一个独立的市。从地质上来看哥本哈根位于冰川时期留下来的冰碛层上(丹麦大多数地区是冰碛层)。

哥本哈根气候温和,从图上可以看出大温度计最高温度为摄氏30度,最低温度为零下20度,哥本哈根的历史上从来没有超过这个温度范围。丹麦人热爱自然,由丹麦画家维格·维涅柏设计的旅游招贴画“鸭妈妈”画的是一位警察阻断了所有交通以便让一个母鸭子带领小鸭子横过马路。有的人甚至极端到连苍蝇也不打,认为“他们也有生存权利”。城中没有太高的建筑,风景秀丽。有好几处市政府为旅游者免费提供的自行车,由在车轮上做广告的公司提供财政支出。

哥本哈根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四季温和。夏季平均气温最高约为22℃(72℉),最低约为14℃(57℉),而冬季的低温约在0℃(32℉)左右。降雨量也十分适中,但全年四季皆有雨。冬季仅有少量降雪。哥本哈根市容美观整洁,市内新兴的大工业企业和中世纪古老的建筑物交相辉映,使它既是现代化的都市,又具有古色古香的特色。在许多古建筑物中,最有代表性的是一些古老的宫堡。坐落在市中心的克里斯蒂安堡年代最为久远。克里斯蒂安堡是1794年被火焚以后重建的。过去,它曾是丹麦国王的宫殿,成为议会和政府大厦所在地。建筑在厄勒海峡出口处岩石上的克伦堡宫,是昔日守卫这座古城的一个军事要塞,至今还保存着当时修建的炮台和兵器。此外,丹麦国王居住的王宫——阿马林堡,也颇负盛名。哥本哈根市政厅的钟楼,也常常挤满了好奇的来访者。因为那里有一座机件复杂、制作精巧的天文钟。据说,这座天文钟不仅走得极其准确,还能计算出太空星球的位置,能告诉人们:一星期各天的名称、日子和公历的年月、星座的运行、太阳时、中欧时和恒星时等。这座天文钟是一个名叫奥尔森的锁匠花费了四十年心血、耗费了巨资才造成的。

哥本哈根拥有全丹麦历史最悠久的大学——哥本哈根大学,该校于1479年成立。大学的著名研究范围包括科学、医疗、法律、社会科学、科技和人文学科,同时也是国际研究型大学联盟(IARU)的成员,和知名学府牛津、剑桥、耶鲁、加州柏克莱等大学有研究合作关系。哥本哈根大学每年吸引了约1500名的国际和交换学生前来就读。此外城市内还有哥本哈根商学院等知名的教育机构。哥本哈根大学是北欧最古老的大学之一,2013QS世界大学最新排名第51位。它在建立斯堪地那维亚地区的经济和科技,以及培训丹麦的神职人员、医生、律师、教师等专业人才方面,起积极的作用。哥本哈根大学建校初期本属天主教会管辖,至1537年转归丹麦路德会(Danish Lutheran State Church),其主要功能是为国家培育神职人员。直至德国的大学模式在17世纪引进丹麦,哥本哈根大学的教育系统才产生重大的变革,渐渐建立学士、硕士、博士的学位课程,以及有关的考试和实习模式;课程越办越多,尤其在医科和法学方面,发展非常迅速,学院亦渐具规模。同时,哥本哈根大学的图书馆、教学医院等重要项目,亦陆续兴建,成为丹麦高等教育及科研中心。踏入20世纪,哥本根大学把发展移民向哥本哈根市的北部,在那里成立新的大学医院、新的图书馆、理论物理中心、自然科学中心。哥本哈根大学位于北欧和欧洲大陆的十字路口。建校以来500多年的历史,从中世纪的学术先师同教廷、国王的抗辩,到本世纪上半叶两位科学巨匠玻尔与爱因斯坦之间的学术争论,构成一部不断探索真理、追求极致、繁荣文化、开拓文明的教育创业史。弥漫在这里浓郁而清新的学术自由空气,使这所古老学府历久常新。

皇家音乐学院由威尔斯亲王(后为国王爱德华七世)于1883年创立,并被接纳为皇家协会成员。学院院长常为皇室成员担任,从1952年起院长由太后陛下担任,女王陛下为该学院的资助人。学院主建筑位于南肯辛顿,在萨姆森·福克斯先生的慷慨赞助下,于1894年进行了内装修,主建筑现占用的场地已由1851年度的皇家展览委员会的委员们批准使用。新校舍建成于1964年,布里顿歌剧院也即将建成完工。学院为意欲从事表演或教学,或准备在音乐领域谋求其他职业的学生提供培训教育,为乐器演奏者、歌唱者、指挥及作曲者提供实践教学及学院授课。学院还为可能成为教师的学生提供食宿,这些学生优先选择教育学院的课程,他们所寻求的是重点在于提高表演技巧而不是专科学院课程的音乐培训。学院有音乐教员170人。入学申请的结束日期为10月初,国外申请的结束日期为11月初。音乐学位要求:表演课程(四年)方向是获得皇家音乐学院毕业证书:GRSM(优等)课程(三年)方向是获得GRSM证书,并获得优等学位。音乐学士(优等)课程(三年)方向是优等获得伦敦大学音乐学士学位。硕士后课程包括深入研究课、歌剧培训课、声学指导课、指挥课程、早期音乐课及为作曲者而设的音乐硕士课程。一般课程设有亚历山大工艺学,听力研究与音乐师、作曲、指挥、早期音乐、电子音乐、音乐史、歌剧等。在乐器方面教授铜管乐器、管风琴、打击乐器、钢琴、弦乐器、发声法、木管乐器等。该院为欧洲音乐院校联合会会员。

18世纪初期的时候,欧洲的国王们为了附庸风雅,都要建立美术学院。这个风尚最早发起自法国的路易十四,他在1648年就设立了欧洲最优秀的美术学院,但是直到1738—40年间,丹麦国王克里斯蒂安六世受到“感染”,决定建立一所绘画和雕塑学院。1748年,国王弗里德里克五世批准了美术学院的修建预算,由著名建筑师Nicolai Eigtved设计学院建筑,1754年3月31日,丹麦皇家美术学院由国王亲自主持了开学典礼,大量有成就的美术家都云集学院。丹麦皇家美术学院下属建筑学院、视觉艺术学院和保护学院,隶属于丹麦文化部。

哥本哈根国际机场作为北欧地区最重要的空中交通枢纽,有60多家国际航空公司使用该机场,北欧航空公司(SAS)经营的中国飞往丹麦的航线有北京(每周7次)和上海(每周6次)两地,直飞哥本哈根机场。机场位于市区东南10公里的卡斯楚普(kastrup即丹麦语中飞机场及周边地区的意思),建在厄勒海峡边上,从哥本哈根市中心乘坐火车只需12分钟,每小时发车6班,24小时不间断发车,单程票价28.5丹麦克朗。乘出租车从市中心到机场的费用约190—250克朗之间。

哥本哈根的地铁(benhavns Metro)是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和腓特烈斯贝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系统自2002年开始运行,共有2条线路,22座车站。经过多年的发展和建设,该地铁总线路长度已经达到184KM,位于世界第六大城市。

哥本哈根的铁路交通非常发达,来往各城市间都可以乘火车,游客可以买3日和7日通票,或者哥本哈根卡,比起单次乘坐要实惠不少。火车站位于市中心的中央车站,交通便利。从哥本哈根出发到达国内各城市火车车次很多,基本不需要提前买票,直接到车站等车即可。在平时一般从早5:00运营至00:30,周末的时候早上首班列车发车时间会比平时晚一些。

长途汽车主要是通往无法乘火车和飞机到达的中小城镇。车站也是位于市中心的中央车站。对于一般游客而言,最主要的线路有以下几条:882路:哥本哈根—兰讷斯—Hobo—日德兰半岛;866路:哥本哈根—奥胡斯—奥尔堡。


谢选骏指出:哥本哈根是个压力很小的城市,和它的名气相比,生活节奏其实很慢。所以那里的胖人不少,但是喜欢运动的人也很多,他们多是骑着自行车。运河边上,晒太阳的人很多,因为冬天快来了。我慕名前往美人鱼雕像,结果令人大失所望。看来文学的力量真是很大,能把这么一个不起眼的东西,夸张到无以复加。就算上那里的海,也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湾岔,毫无特色。


诗云:

哥本哈根游人如织,

浑然不觉晚秋时日,

商城夜宴摩肩擦踵,

开怀畅饮肉林酒池。

(另起一页)

一〇

斯德哥尔摩


斯德哥尔摩(Stockholm),瑞典首都,也是该国第一大城市。位于瑞典的东海岸,濒波罗的海,梅拉伦湖入海处,风景秀丽,是著名的旅游胜地。市区分布在14座岛屿和一个半岛上,70余座桥梁将这些岛屿联为一体,因此享有“北方威尼斯”的美誉。从13世纪起,斯德哥尔摩就已经成为瑞典的政治、文化、经济和交通中心。斯德哥尔摩是阿尔弗雷德·诺贝尔的故乡。斯德哥尔摩由于免受战争的破坏而保存良好,现在共有100多座博物馆和名胜,包括历史、民族、自然、美术等各个方面。斯德哥尔摩也是一个高科技的城市,拥有众多大学,工业发达。

根据最早的史料记载,大约在1252年,斯德哥尔摩是铁矿交易的一个重要地点。斯德哥尔摩(Stockholm)在瑞典语中是指木头(stock)和小岛(holm),这座小岛就是现在斯德哥尔摩市中心的老城。斯德哥尔摩据说是由比尔格·雅尔(Birger Jarl)建立的,目的是抵挡外国的海军的侵犯和阻止梅拉伦湖边上的锡格蒂那城的掠夺。城市 选的位置是天然良港,适合船只停靠。斯德哥尔摩的战略和经济的重要性,使其在卡尔马联盟盟主丹麦国王和瑞典国内独立派的角力中变得重要。1520年,丹麦占据了斯德哥尔摩。同年的11月8日,丹麦人发动一场排除敌对势力的屠杀,史称斯德哥尔摩大屠杀。这场屠杀引起了很多暴动,最后导致了卡尔马联盟的破裂。 

1600年,斯德哥尔摩的人口达到了1万。17世纪,瑞典成为欧洲的一个主要势力。1610年到1680年,人口增长了六倍。1634年,斯德哥尔摩成为瑞典国王的官方首都。随着贸易条款的制定,斯德哥尔摩基本垄断了外国商人和其他瑞典人的交易。 

在1713年到1714年间,斯德哥尔摩爆发了黑死病。在1721年大北方战争结束之后,城市的很多地方都遭到了破坏,城市的发展也相应停滞了,人口停止增长,经济增长缓慢。然而,斯德哥尔摩还是保留了它作为瑞典的政治中心的地位。在国王古斯塔夫三世的领导下,文化也继续发展。皇家歌剧院就是那个时期建筑的优秀代表。 

19世纪后半叶,斯德哥尔摩重新恢复了经济领先的地位。新的产业出现,斯德哥尔摩成为重要的贸易和服务中心,同样也是瑞典重要的关口。那个时期人口增长迅速,主要是外来移民的迅速增长。到十九世纪末,只有40%的居民是在斯德哥尔摩出生的。城市的版图也不断扩大。很多科学研究所在19世纪成立,包括卡罗琳医学院。 

20世纪后期,斯德哥尔摩成为一个科技领先的,多人种的现代化城市。很多旧的建筑被拆除了,更多新的建筑建立起来。在这个世纪,很多产业从原来的劳动密集型转变为高科技和服务的产业。

斯德哥尔摩主城由14座岛屿和一个半岛通过70多座桥联系成一个整体,以老城为界,将梅拉伦湖划分为东西两部分,西侧为淡水,东侧与波罗的海相接为咸水。斯德哥尔摩以东是2万4千座岛屿组成的群岛。斯德哥尔摩为岩石地质,市区地面高。坚硬的岩石地质一方面有利于房屋建设,房屋基础部分可以相对简单,一方面又不利于市政基础设施的建设。诺贝尔研制炸药的原始目的即为了方便工程人员开山筑路和修建隧道。

斯德哥尔摩也是一座文化名城。市内有50多座博物馆,如民族、自然、美术、古文物、兵器、科技博物馆等,分门别类,各有千秋。在斯坎森露天博物馆,有150座从瑞典各地搬来的农家小舍,风格各异,生动形象地向人们展现出瑞典古代劳动人民所度过的那些简朴而富有意义的岁月。还有藏书达100万余册的皇家图书馆和拥有100多年历史的斯德哥尔摩大学等。

这里有建于17世纪初的皇家图书馆,藏书100万册;有50多个各种专业性和综合性的博物馆。著名的斯德哥尔摩大学和瑞典皇家工程学院也都设在这里。风景如画的皇后岛和米勒斯雕刻公园是斯德哥尔摩著名的旅游点。皇后岛上有“中国宫”,这是18世纪欧洲推崇中国文化时期的产物。位于城市以东的沙丘巴登地区曾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维新派领袖康有为居住过的地方。康有为戊戌变法失败,流亡国外,作环球之行,曾到过瑞典。1909年他在流亡中竟然有钱购下这里的一座小岛,修建起一座中国式的园林,并取名为“北海草堂”。

在斯德哥尔摩老广场的一幢建筑里,每年的诺贝尔奖都在此评定,它已成为每位来瑞典访问和旅游人士必来参观之所。在市中心,邻近斯维亚大街的地方,坐落着古朴典雅、别致大方的蓝色正方形建筑──斯德哥尔摩音乐厅,每年12月,这里都举行隆重的诺贝尔奖颁奖仪式。登上市内最高的建筑物155米的电视塔鸟瞰全市,只见横跨海面的大桥宛如一条条玉带将城市诸岛相连;苍翠的山岗、蔚蓝的海水和起伏的街道融为一体;中世纪雄伟的建筑物、鳞次栉比的现代化大厦与碧树红花丛中一座座精致的别墅相映成趣。

高耸的塔尖上带有3个金色大皇冠的红色市政厅大厦,建立在梅拉伦湖边,它是斯德哥尔摩市的象征。这里的巨大宴会厅“蓝厅”是每年国王和王后为诺贝尔奖获得者举行盛大宴会的地方。这里的“金厅”四壁用40公斤黄金、1800多万块镀金属块和彩色玻璃镶嵌成一幅幅富丽堂皇的壁画,画中的梅拉伦湖女神是传说中的这座城市的保护神。 

从50年代开始在斯德哥尔摩周围建起了6座卫星城,全长60多公里的地下铁路使这些卫星城与市中心相连。卫星城一般都建在有山有水、风光秀丽、环境宜人的地方,居民大多可就近工作。卫星城的建设减少了城市的拥挤与嘈杂,使这城北欧城市更显得宁静、优美。

斯德哥尔摩意为“木头岛”。城市始建于公元13世纪中叶,那时,当地居民常常遭到海盗侵扰,于是人们便在梅拉伦湖的入海处的一个小岛上用巨木修建了一座城堡,并在水中设置木桩障碍,以便抵御海盗 ,因此这个岛便得名为“木头岛”。关于斯德哥尔摩这个名称,在当地还有传说是,即古时梅 拉伦湖上漂浮着一根巨大的木头,引导来自锡格蒂纳的第一批移民至此,建立了这座城市。另有这样的传说:以前这里一片荒凉,海浪冲来的遇难船只的碎片堆满海滩,当地居民便捞取这些木片搭起简陋的小屋。由于这些木片均不成块,只是一条条木头样的废料,因此,搭起的房子东倒西歪。 

1250年,这种碎木房屋在小岛上形成了一条街,外国船只开到这里进行商贸活动,看见街上的房屋如此模样,不禁感到好笑,随口喊出“斯德哥尔摩”。“斯德哥”是木头的意思,“尔摩”则是岛的意思,合起来为“木头岛”。由于斯德哥尔摩地理位置适中,气候温和,环境优美,在1436年被定为都城,并逐渐发展成为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上的最大城市。

斯德哥尔摩既有典雅、古香古色的风貌,又有现代化城市的繁荣。在老城区,那里有金碧辉煌的宫殿、气势不凡的教堂和高耸入云的尖塔,而狭窄的大街小巷显示出中世纪的街道风采。在新城区,则是高楼林立,街道整齐,苍翠的树木与粼粼的波光交相映衬。在地面、海上、空中竞相往来的汽车、轮船、飞机、鱼鹰、海鸥,给城市增添了无限的活力,而远方那些星罗棋布的卫星城,更给人们带来一抹如烟如梦的感觉。

斯德哥尔摩南区的斯塔丹岛,据说是当年旧城的遗址,坐落在这里的富于古香古色情调的斯德哥尔摩老城 ,是游客竞相前往的地方。老城区大街小巷均采用石头铺筑,最宽处不过5到6米,最窄处不足1米,不但汽车、摩托车和自行车 无法通行,就是两个人对面走过也得侧身相让。街道两旁是一些古老的店铺,出售古朴别致而精美异常的手工艺品和纪念品。瑞典王宫 、皇家歌剧院、皇家话剧院、议会大厦以及斯德哥尔摩市政厅 等都聚集在这里。

瑞典王宫建于公元17世纪,为一座方形小城堡。王宫正面大门前,两只张牙舞爪的石狮子分立两旁,门口站着数名头戴一尺多高的红缨军帽、身穿中世纪军服的卫兵,显得威严逼人。每天中午时分,卫兵们要举行隆重的换岗仪式。游人可以购买一张门票,通过岗哨进入宫内,参观历代瑞典国王遗存的金银珠宝和各种精美的器皿,观赏宫内琳琅满目的壁画。

老城之北便是市中心的塞尔格尔广场。广场中央有一个巨大的喷水池。池中屹立一根高约40米,由8万多块玻璃组成的大柱,在阳光和灯光交织中放出奇异的色彩。广场四周的国王街,皇后街和斯维亚街是城市的最繁华商业区。这里的现代化气氛与古色古香的老城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广场下面有着庞大的地下商场和地下铁路中心站,被人们称为“世界最长的地下艺术长廊”。与“以舟代步”的威尼斯不同,斯德哥尔摩的地下铁路穿过海底,四通八达,是当地的主要交通工具。中心站分上中下三层,各层可同时上下乘客。市中心西南国王岛东端,便是市政厅所在地。市政厅的高达105米的塔尖上的三个金色皇冠,是斯德哥尔摩的象征。在皇宫附近,还有着“中国宫”和“北海草堂”。斯德哥尔摩市是正式的行政区划,市政局承担管理的功能,市议会四年一次选举产生,和瑞典政府选举同步。 

斯德哥尔摩是瑞典的经济中心,其工业总产值和商品零售总额均占全国的20%以上。拥有钢铁、机器制造、化工、造纸、印刷、食品等各类重要行业。全国各大企业的总部有45%设在这里。 

服务业是斯德哥尔摩最大的产业,提供了大约85%的就业职位。几乎没有重工业在斯德哥尔摩,使它成为世界上最干净的大都市之一。

西斯塔开发区城市北部的西斯塔卫星城是北欧最大的资讯科技中心,不仅瑞典本国的通讯巨头爱立信,多家世界一流的计算机、电子、通讯企业如微软、IBM、诺基亚、惠普也在此落户,中国的华为通讯,中兴电子等也在此设有研发基地。 

斯德哥尔摩也是瑞典的金融中心,瑞典主要的银行的总部都在这里。如瑞典银行(Swedbank),瑞典商业银行(Handelsbanken)和北欧斯安银行(SEB)。大部分保险公司如斯堪的亚保险公司(Skandia)的总部和瑞典股票交易中心也设在斯德哥尔摩。 

城市西南部的宜家超市是世界面积最大的宜家超市。 

最近几年,旅游业已经成为最主要的产业。根据Euromonitor的调查,斯德哥尔摩是第二多游客到访的北欧城市,每年约有一百万名游客。

18世纪,斯德哥尔摩开始了科学研究和高等教育,如斯德哥尔摩气象台就是那个时期建立的。1811年卡罗琳斯卡医学院正式成立,现在是每年负责评选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学校。皇家工学院建立于1827年,现在是瑞典最大的技术高等院校。斯德哥尔摩大学于1878年成立,1960年被授予大学的称号,2004年一共有35,000学生。斯德哥尔摩大学合并了很多其它历史悠久的院校,如天文台、瑞典自然历史博物馆和植物园。斯德哥尔摩经济学院建立于1909年,是瑞典少数私立高等院校之一。 

在艺术方面,斯德哥尔摩皇家音乐学院成立于1771年。斯德哥尔摩皇家艺术学院同样历史悠久,成立于1735年。斯德哥尔摩戏剧学院,前身是皇家戏剧院,葛丽泰·嘉宝曾在这里就读。其它学校如斯德哥尔摩工艺美术学院(Konstfack),成立于1844年,还有歌剧学院,舞蹈学院等。 

谢德托尔学院成立于1995年,是斯德哥尔摩南部的一所综合性院校,其它的学校大部分在北部。

冬季:十二月至五月,冬天多雪,寒冷,给斯德哥尔摩带来白茫茫的雪景,白日短暂,给斯德哥尔摩带来神秘的光亮。气温一般在+2℃ 至—7℃。

春季:四月至五月,气候多变,夜晚越来越亮,有时你尚未及体验春天,夏天就已降临了。气温在+5℃至+15℃ 。

夏季:六月至八月,瑞典夏天比人们所期待的还要好,经常是连续多日的晴朗温暖天气,一般气温在+25℃ 以上,夏天日光充足,日长夜短,六月和七月的初夏都没有全黑的夜晚。

秋季:九月至十一月,多为秋高气爽之日,斯德哥尔摩披上了五彩缤纷的秋装,气温在+5℃至+18℃。夜晚较凉。

斯德哥尔摩是20%的瑞典人的家乡。斯德哥尔摩的地理概念在历史上变化了很多次。在19世纪末期,斯德哥尔摩的区域只有如今的市中心,面积大概是35km2即现在的1/5。

2004年斯德哥尔摩一共有765,044人口,其中370,482是男性,394,562是女性。平均年龄是39.8岁,其中40.5%在20岁到44岁之间。40.4%的人口没有结婚,27.5%已婚,11.1%离婚。(以上统计不包括15岁以下人口)

斯德哥尔摩作为瑞典的首都,有很多国家级的文化研究所。最著名文化古迹的是两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布的世界遗产:德宁翰宫和斯库格墓地。 1998年斯德哥尔摩被评为欧洲文化之都。 

骑士岛教堂,斯德哥尔摩最古老的建筑城市最古老的地方是在一个小岛屿上的老城。现在仍旧保留了原来的中世纪的街道。斯德哥尔摩最古老的建筑是13世纪后期建造的骑士岛教堂(Riddarholmen)。1697年一场大火将中世纪的城堡烧毁,重建的斯德哥尔摩皇宫是巴洛克风格。斯德哥尔摩大教堂(Storkyrkan)是斯德哥尔摩主教的辖地,就在皇宫边上,它建于13世纪,18世纪重修。 

15世纪,城市就开始向外扩张,从原来的岛屿扩张到在周边的岛屿和陆地。19世纪工业化时期,城市迅速发展,整体规划和设计受一些大的城市如柏林和维也纳的影响。那个时期的著名公共建筑包括瑞典皇家歌剧院。 

20世纪,新的建筑风格兴起。城市的风格由最初的中世纪到文艺复兴,现在转成新艺术运动风格。斯德哥尔摩市政厅是其中的代表,由拉格那尔·厄斯特贝里设计,建造时间从1911年到1923年。其它的建筑包括斯德哥尔摩公共图书馆和斯库格墓地。 

1950年代,城市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斯德哥尔摩开始建造地铁。随着新的郊区不断扩展,市中心的一个相当大的部份也被重新设计。1960年代商业中心赛格尔广场建成。周边的知名建筑包括文化宫(Kulturhuset)、城市剧院(Stadsteatern)和国家银行。

斯德哥尔摩是世界上博物馆最多的城市之一,一共有70多个博物馆。 瑞典国家美术博物馆里面收藏了16,000幅画和30,000件手工艺术品。瑞典现代艺术博物馆是瑞典国家级博物馆,主要收藏现代艺术家的作品,如巴伯罗·毕加索和萨尔瓦多·达利。其它有名的博物馆:斯德哥尔摩城市博物馆。斯康森露天民俗博物馆(Skansen)是一座室外博物馆,建于1891年。瓦萨沉船博物馆(Vasamuseet)。

在斯德哥尔摩所有的剧院中,皇家戏剧院是欧洲最著名的剧院之一。瑞典皇家歌剧院建于1773年。其它有名气的剧院包括斯德哥尔摩城市剧院、人民歌剧院、现代舞剧院、中国歌剧院、奥斯卡剧院等。

斯德哥尔摩是瑞典的媒体中心,一共有四份国家日报、一个公共电台(瑞典电台)和电视台(瑞典电视台)。其它的主要的电视机构的总部也在斯德哥尔摩。所有主要的杂志的总部同样位于斯德哥尔摩。最大的出版社是邦尼集团(Bonnier)。 

斯德哥尔摩最流行的运动是足球和冰球。有名的足球队一共有三支,分别是AIK足球俱乐部、哈马比足球俱乐部和佐加顿斯足球俱乐部。斯德哥尔摩最高水平的冰球队是佐加顿斯冰球俱乐部。 

斯德哥尔摩曾经是1912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主办地,主会场是斯德哥尔摩奥林匹克体育场,是田径和足球的比赛场地,现在是佐加顿斯足球俱乐部主场。佐加顿斯冰球俱乐部的主场是球形体育馆,是世界上最大的半球形建筑,同时也举办音乐会和其它活动。斯德哥尔摩爵士音乐节是瑞典最古老的音乐节制一,每年8月举行。 

瑞典皇宫:建于公元17世纪,为一座方形小城堡,在正门前有两只石狮,两名头戴一尺多高红缨军帽、身穿中世纪军服的卫兵持枪而立。卫兵换岗仪式在平时中午12点举行,周日及节假日举行时间为13:10。瑞典皇宫是国王办公和举行庆典的地方,也是斯德哥尔摩主要旅游景点。瑞典皇宫对外开放的部分包括:皇家寓所,古斯塔夫三世的珍藏博物馆,珍宝馆,三王冠博物馆,皇家兵器馆。在宫内可以参观各种金银珠宝、精美的器皿,以及宫内精美的壁画和浮雕。 

市政厅:位于市中心以西的国王岛 上,靠近老城的水畔。这座大楼是Ragnar Ostberg所设计,完成于1923年,是一座棕红色砖结构建筑,被认为是北欧最美的建筑物,市政厅是斯德哥尔摩的象征。106米高的钟楼顶上是金色的三王冠,在钟楼塔上可以观赏到斯德哥尔摩全景。市政厅里面的金色大厅墙面有1800万多块黄金和小块玻璃 拼成的马赛克画 。金色大厅下面就是蓝厅,是每年诺贝尔奖金颁奖仪式结束后举行盛大宴会的地方。

皇后岛:属于皇家领地,距市中心15公里,因它的建设受法国凡尔赛宫的启发,故有“瑞典的凡尔赛”之称,是瑞典第一个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风景点。皇后岛 内景点包括皇后岛宫、宫廷剧院、中国宫和花园。皇后岛宫是这片皇室领地的核心。剧院的黄金时代是古斯塔夫三世在位时,后来古斯塔夫三世在剧院举行的舞会上遇刺身亡,从此剧院关闭。1922年经整修,按照以前的原样重新演出,现在剧院仍旧举行古典剧目的演出。中国宫(Kina slott)包括有一座宫殿和两座亭子,内外都采用了中国和亚洲的艺术风格。

斯堪森公园:建于1891年,是世界上最早的露天博物馆 。展出从瑞典各地搬来的18到19世纪的瑞典传统风格建筑。其中包括农舍、谷仓、教堂等。斯堪森公园内还有个动物园,主要展出生长在北欧严寒地区的动物。

音乐厅:是一座通体蓝色外墙的建筑,建于1926年,瑞典皇家爱乐交响乐团经常在此地演出,诺贝尔奖颁奖仪式便在这里举行。音乐厅前有俄耳甫斯的雕像(俄耳甫斯是希腊神话中歌手,手中拿着他擅长的乐器竖琴),该雕像是瑞典著名的雕塑大师米勒斯的作品。 

斯德哥尔摩位于波罗的海周边国家的中心位置,与奥斯陆、哥本哈根、赫尔辛基、塔林、里加的直线距离都在500公里以内,地理位置得天独厚。斯德哥尔摩地铁于2009年11月2日起将由香港铁路有限公司营运,为期8年。 

除了机场巴士、地铁和机场铁路外,所有的陆路交通由SL公司负责管理运作,SL公司由铁路、轻轨、公共汽车和轮渡公司等联合组成,每天运送旅客60多万人,城市中每十人就有四人是通过SL在市内通勤,高峰时段更是达到七人。 

SL公司在整个斯德哥尔摩地区有一个公共的票务系统,这样就可以方便地不用多次买票就可以在不同类型的交通工具上乘坐。票一共有两个大类,单程票和旅行卡,两种票都可以在票的规定时间内在斯德哥尔摩地区无限次乘坐。单程票26瑞典克朗,有效期为1小时。一次购买8张票价格为180瑞典克朗。旅行卡种类很多,有效时间从24小时到1年。30天有效的旅行卡价格为690瑞典克朗。两种票对学生、20岁以下的年轻人和65岁以上的老人都有折扣。 

斯德哥尔摩是瑞典的铁路中心,其中央车站是北欧地区最繁忙的火车站,每天有近1000班火车停靠,日运送旅客19万(2001年数据)。每日有连接挪威奥斯陆和丹麦哥本哈根的火车出发,以X2000列车前往哥德堡只须3小时。

斯德哥尔摩是北欧高速公路的枢纽。欧洲E4公路、欧洲E18公路和欧洲E20公路都通过这里。 

斯德哥尔摩有发往芬兰的赫尔辛基和图尔库、爱沙尼亚的塔林、拉脱维亚的里加、还有奥兰群岛轮船航班。从1998年以后,去俄罗斯的圣彼得堡的轮船航班取消了。如果要坐船去圣彼得堡的话必须通过赫尔辛基转船。斯德哥尔摩游船斯德哥尔摩也有渡轮前往斯德哥尔摩群岛各岛屿。斯德哥尔摩到波罗的海沿岸国家有多条豪华邮轮航线,由维京邮轮公司(Viking),芬兰诗丽亚邮轮公司(Silja)等多家公司经营。

城市以北的阿兰达国际机场是北欧地区最大的机场,有航线直达40多个瑞典城市以及世界各大主要城市。 

彩虹巴士(Flygbussarna)来回穿梭于斯德哥尔摩市中心和所有机场,阿兰达快速火车运行于阿兰达机场和斯德哥尔摩中心。

斯德哥尔摩拥有上千家餐馆,可以满足各种口味和消费档次,从老式的面包咖啡店(Konditori)到美食餐厅,应有尽有。此外,这座城市还有一些高档商场。

Hotorgshallen(Hotorget)有很多地中海风情的风味小吃店。对面的Kungshallen(Hotorget)也有很多小吃摊,不仅有各国风味,而且价格便宜。两座楼之间还有一个露天市场,出售很多新鲜的水果和蔬菜。

和平城市:自1809年以来,瑞典一直没有卷入各种战争之中,在两次世界大战中,因瑞典宣布为中立国,居民照常过着平静安宁的生活,斯德哥尔摩因此被人们称为“和平的城市”。在市区一座古老教堂前的广场上,人们向和平鸽喂面包渣,鸽子在人前人后飞来飞去,有的甚至歇落在人们头上或肩上,犹如一幅安详恬静的画卷。

斯德哥尔摩是诺贝尔的故乡。从未上过大学的诺贝尔,刻苦自学,虚心求教,以发明黄色炸药和无烟火药闻名于世。他捐献全部遗产,设立了诺贝尔奖金。从1901年开始,每年评发奖金一次,届时在斯德哥尔摩音乐厅举行隆重仪式,瑞典国王亲自给获奖者颁发奖金。在北欧三国中,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算得上是岛屿最多的城市了。算上郊区的岛屿 ,共有2400个岛屿,被称为“水之都 ”。而历史始于13 世纪中叶的斯德哥尔摩,由格姆拉斯坦、穴老城、雪城堡建筑发展而来。至今保留着许多历史建筑物,景色秀丽。中央车站、大酒店以及其他设施主要集中在格姆拉斯坦以北的诺鲁玛尔姆地区;东部为幽静的高档住宅区埃斯特尔玛尔姆;南部的索德玛尔姆街则是艺术家和年轻人聚集之处;使这里被称作世界最美丽的首都之一。 

位于最北端的城市奥斯陆,在奥斯陆峡湾 的最深处。奥斯陆南临奥斯陆湾,三面被群山环绕,整个城市与绿色的大自然和谐地融为一体。奥斯陆还是油画、雕刻、戏剧之都,充满了艺术气息。国家美术馆展出有蒙克的《呐喊》 和《玛丽亚》 。弗罗古纳尔公园绿荫环绕,有200件雕塑艺术品,是人们休闲娱乐的理想去处。卡尔约翰斯门大道从奥斯陆中央站直至王宫。两侧的摩登咖啡馆及餐馆、店铺等鳞次栉比。

第五届奥运会于1912年5月5日至7月22日在瑞典斯德哥尔摩举行。参加比赛的有28个国家的2547名运动员。其中女选手57人。瑞典皇室不愿见到暴力式的拳击,故在本届奥运会中取消了拳击比赛。在本届奥运会上,成绩突出的运动员是美国印第安人吉姆·索普,他获得五项全能和十项全能冠军。后因美国种族主义分子歧视有色人种,诬陷索普违反“业余”的规定,无权获取金牌。1913年国际奥委会 接受美国奥委会指控,剥夺了索普的荣誉。1982年10月国际奥委会决定恢复索普名誉,发还其金牌。澄清了七十多年来的一宗冤案。


谢选骏指出:斯德哥尔摩及其城郊给人的感觉不像欧洲,而像美洲!它的中央车站大得很容易让人迷路。它的城市那么宽阔而舒坦,一点也不局促而紧缩。那里的人也像美洲人一样比较没有敌对的排外的态度——这是否因为,瑞典本身就是一个殖民地的?还有最为奇怪的,斯德哥尔摩的居民,一点也不像金发碧眼的北欧人,至少比丹麦人更加不像是传说中的北欧人。但是,斯德哥尔摩却是欧洲国家中最有“帝国气象”的,至少比丹麦更像得多。其格局之大,超过哥本哈根数倍不止。瑞典的王宫,具有奥匈帝国宫殿的气派,远远超出欧洲大陆的普通王宫,甚至比英国的王宫更加雄浑。


诗云:

查理十二帝国气派,

曾经君临波罗的海,

女王冻死笛卡尔辈,

诺贝尔奖如此由来。

(另起一页)

一一

罗马


罗马(Roma)为意大利首都,也是其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罗马作为古罗马的发祥地,已有2500余年历史,是世界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因建城历史悠久和教廷所在而被昵称为“永恒之城”。城市位于意大利半岛中西部,台伯河下游平原地的七座小山丘上,市中心面积有1200多平方公里。是意大利占地面积最广、人口最多的城市,也是世界最著名的游览地之一。

罗马是全世界天主教会的中心,有700多座教堂与修道院,7所天主教大学,市内的梵蒂冈是天主教教皇和教廷的驻地。罗马与佛罗伦萨同为意大利文艺复兴中心,现今仍保存有相当丰富的文艺复兴与巴洛克风貌。1980年,罗马的历史城区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罗马城市建立的日期并不确定,传统认为是在公元前753年,这已经广泛地为考古发现所证实,尽管可能此前已经有一部分人早就居住在那里。传统上,罗马人把罗马城的建立归功于英雄罗穆卢斯。他和他的孪生兄弟瑞摩斯是英雄埃涅阿斯的后代。埃涅阿斯是希腊女神阿佛洛狄特(罗马神话中称维纳斯)的儿子,他在希腊人占领特洛伊城之后来到意大利。

大约在公元前2000年,这里已有罗马人居住。公元前753年4月21日建城,至今已有2700多年的悠久历史。罗马人骄傲地称它为“永恒之城”。

相传罗马的创建人罗慕洛是母狼喂养大的,古罗马的城徽图案是母狼哺育婴儿。

罗马城是罗马帝国的发源地和首都。公元1—2世纪罗马成为西方历史上最大的帝国,罗马城进入全盛时期。

在罗马长达约2800年的历史上,曾经历了东罗马帝国、西罗马的辉煌时期。

1870年,意大利王国军队攻占罗马,意大利统一事业完成。

1871年,意大利首都由佛罗伦萨迁往罗马。

著名的“母狼乳婴”故事记载了有关创建罗马古城的传说。公元前7、8世纪,罗马国王努米托雷被其胞弟阿姆利奥篡位驱逐,其子被杀死,女儿西尔维娅与战神马尔斯结合,生下孪生兄弟罗慕洛和雷莫。阿姆利奥把这两个孪生婴儿抛入台伯河。落水婴儿幸遇一只母狼用奶汁哺喂成活,后被一猎人养育成人。后来,两兄弟长大后杀死了阿姆利奥,并迎回外祖父努米托雷,重登王位。努米托雷把台伯河畔的7座山丘赠给他们建新都。后罗慕洛私定城界,杀死了雷莫,并以自己名字命名新城为罗马。这一天是公元前753年4月21日,后定为罗马建城日,并将“母狼乳婴”图案定为罗马市徽。

意大利首都罗马是世界文化的发源地之一,沉淀了数千年历史遗迹,有着丰富的文化遗产。它建在台泊河之间的7座山冈上,几经毁灭又几度复兴。古罗马遗迹规模宏大,令人浮想联翩,流连忘返。

罗马,一个古老的名字,罗马被誉为“万城之城”是因为他有着辉煌的历史,罗马帝国的荣耀,天主教廷的至高无上都构成了罗马近2500年的辉煌。罗马是世界天主教中心,世界文化之都,世界历史文化名城。罗马西距第勒尼安海25公里。市区跨台伯河两岸,架有桥梁24座。人口283万(1988)。

约公元前二千年初,罗马人从东北移居于此。公元前八至前四世纪筑城堡,逐步形成早期罗马城。

公元756—1870年为教皇国的首都,1870年意大利王国统一后成为意大利首都(教皇国退至梵蒂冈)。

工业有食品、纺织、机械、印刷、化工、电子和塑料等。意大利电影工业的主要中心。西北沿海的奇维塔韦基亚为其主要港口。世界最著名的游览地之一。

占城区面积40%的古罗马城多规模宏大的古代建筑(如弗拉维安半圆形剧场、罗马斗兽场、大杂技场、万神殿、戴克里先公共浴场等)和艺术珍品。城西北的梵蒂冈为罗马教廷所在地。有教堂、宫殿、博物馆、大学(2013QS世界大学最新排名301—400段第36位的罗马第二大学)、科学院和图书馆等。

南北走向的亚平宁山脉把意大利半岛分成了东西两部分,亚平宁山脉西边,有一条台伯河,流入地中海,罗马即建于台伯河岸。罗马初建时距离台伯河口的奥斯蒂亚(Ostia)约26公里,但由于泥沙在河口堆积,河口逐渐延伸,古城奥斯蒂亚的港口今天已位于距离海洋6公里的内陆。罗马位于台伯河下游的丘陵平原上,古城居北,新城在南,新城在20世纪20—50年代建成,是拥有摩天大楼的现代化城市。

罗马教廷所在地梵蒂冈位于古城区西北角。罗马古城酷似一座巨型的露天历史博物馆。在罗马古都遗址上,矗立着帝国元老院、凯旋门、纪功柱、万神殿和大竞技场等世界闻名的古迹;这里还有文艺复兴时期的许多精美建筑和艺术精品。

罗马共和国的最初时期,罗马陷入了平民和贵族之间的长期斗争中,同时罗马也开始同近邻发生战争,并逐步征服周边地区吞并领土,罗马的势力越来越大,成为地中海西部的大国。但是到了公元前390年,罗马没能击退凯尔特人的侵略,为了保卫疆土,罗马相继建造起了城墙、水渠和亚壁古道。公元前264年至前146年罗马经历先后三次布匿战争彻底击败了来自北非却控制着地中海西部的迦太基,又经过公元前215年至前148年的四次马其顿战争征服了马其顿并控制了整个希腊,又通过叙利亚战争和外交手段控制了西亚的部分地区,罗马发展成为一个横跨非洲、欧洲、亚洲和称霸地中海的大国。

但是在公元前133年至前123年格拉古兄弟改革失败后,罗马共和国进入了不稳定的时期,并在罗马内战(公元前133年—前30年)时达到高峰。恺撒在成为终身独裁官以后,施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他将古罗马论坛扩建,并建造了尤利乌斯论坛(帝国议事广场)。公元前44年恺撒被暗杀,公元前27年屋大维大权在握结束罗马共和国,进入罗马帝国时代(公元前27年—476年)。

罗马帝国(公元前27年—476年)是罗马共和国之后的新国家,在当时占据了整个地中海。通常把罗马帝国分为前期帝国时期(前27年—192年)和后期帝国时期(193年—476年),也有人又从后期帝国中分出3世纪危机时期(193年—284年),作为二者之间的过渡和连接。罗马本来使用拉丁语,但随着领土扩张至希腊、中东一带,希腊语变成了主要语言。就连当时成书的新约圣经也是用希腊语写成。由于语言上的分歧,罗马帝国在五世纪分裂成为东、西两个帝国。

罗马帝国自建立以来,一直对外扩张,是一个具有侵略性的古代超级大国。罗马帝国以罗马城为中心,版图不断扩张,逐渐控制了整个地中海区域。这个成功归根于军事征服和经济优势,以及对邻近文明有选择性地同化,尤其是对伊特鲁里亚和古希腊。

罗马人的统治扩张到了几乎整个欧洲和地中海沿岸,公元前1世纪,罗马已经成为一座拥有一百万人口的城市,无论从地理上还是从政治上,都是罗马帝国的中心。当时的罗马已经拥有了一整套有效的给水和排水系统,完整的城市道路网,和有效运作的城市消防和警察系统。尽管如此,屋大维时期大兴土木所建造的建筑在64年尼禄(54年—68年在位)统治下罗马城的一场大火中遭到严重毁坏。

在弗拉维王朝(69年—96年)的统治下,罗马开始了大规模的城市建设,在这一时期建造了一大批著名的建筑,如罗马斗兽场和帝国议事广场的一部分,剩下的一部分由图拉真(98年—117年在位)在2世纪初完成,卡拉卡拉(211年—217年在位)和戴克里先(284年—305年)的公共浴场以及周边的图书馆,成为了罗马生活中的固定内容。这一段时期被认为是罗马帝国最鼎盛的时期,戴克里先执政时期,罗马的人口数达到最高点,但是由于罗马帝国的皇帝热衷于排场,建造越来越宏伟的建筑,如巴西利卡,罗马帝国开始走上了衰败之路。

随着君士坦丁大帝在330年建成“新罗马”君士坦丁堡,罗马也逐渐失去它的政治地位。

具体的回顾如下:

罗马帝国诸行省后三头同盟瓦解后,屋大维、安东尼分掌罗马的东西部,双方矛盾日趋激烈。前31年9月,屋大维与安东尼和埃及女王克利奥帕特拉七世在希腊的亚克兴会战。在战争最激烈的时候,埃及女王认为安东尼获胜无望,将自己的军队撤回埃及,安东尼也一起到了埃及。屋大维随后入侵埃及,埃及女王和安东尼自杀,埃及也被罗马占领。前27年,屋大维一面表示卸除一切大权,恢复共和制;一面又装作迫于元老院和公民的请求,接受与共和制度完全违背的绝对权力,成为元首、元帅、最高的代行执政官、终身执政官、终身保民官、大祭祀长、首席元老等,并获得了“奥古斯都”和“祖国之父”的称号。屋大维的这场精彩的演出宣布了罗马帝国的建立。

自屋大维在前27年建立元首制,罗马帝国进入前期帝国时期。屋大维在位期间,对外征战,将帝国版图扩大到了多瑙河以北。屋大维的统治为随后的百余年带来了很长一段时期的稳定局面,称之为罗马和平时期。

14年奥古斯都逝世,养子提比略继位,开创了朱里亚·克劳狄王朝。到克劳狄一世(41年—54年在位)时,对外发动战争,攻占了不列颠南部、日耳曼尼亚、叙利亚和非洲北部地区。

到尼禄继位(54年—68年在位),由于他统治残暴,引起人民反抗,并导致了犹太战争。

经过一些行省总督争夺皇位的内战,韦斯巴芗最后在69年建立了弗拉维王朝。弗拉维王朝经过提图斯和图密善两位皇帝的统治,涅尔瓦于96年继位,开创了安东尼王朝,这一时期也被称为五贤帝时代。这五位皇帝谦虚,爱戴臣民,这段时期也是自奥古斯都之后罗马帝国最强盛的时期。罗马帝国的基础设施,如:法律、道路交通、度量衡、货币制度都在这个年代得到统一,并通行全国。有文人将这个年代称赞为“人类最幸福的年代”。

五贤帝时代权力交替方法非常平安。各个皇帝选择其承继人,然后收养他为义子,如此避免了权力交替前后的政治动乱。由于这些皇帝没有血缘关系,五贤帝时代不能算为一个朝代。以下为五贤帝时代的五位皇帝。

96年—98年涅尔瓦(Nerva):采用宽厚的政策,开创养子继承制。

98年—117年图拉真(Trajan):在位时开拓疆土,在他死时帝国版图达到最大极限。东到美索不达米亚,南至北非撒哈拉沙漠,西起不列颠,北至喀尔巴阡山脉和黑海北岸,地中海成为了帝国的内海。

117年—138年哈德良(Hadrian):健全了帝国的官僚机构

138年—161年安东尼·庇护(Antoninus Pius):此时罗马帝国达到极盛。

161年—180年哲学家皇帝马可·奥勒留(Marcus Aurelius):此时帕提亚帝国屡犯边疆,北方蛮族也乘虚而入。帝国的实力开始出现颓势。

180年马可·奥勒留病逝,由亲生儿子康茂德(Commodus)继位。192年康茂德被杀, 安东尼王朝告终。

181年—284年间,随着叛乱事件增加,军队的力量不断增强,从而威胁到皇帝的施政。50年内有26位军人篡位,历史将这些篡位者称为“军人皇帝”,也称为三十僭主。这一时期也被称为三世纪危机时期。

塞维鲁王朝(181年—205年)灭亡后,政局混乱,在西方形成了包括高卢、西班牙和不列颠在内的高卢帝国(259年—273年),在东方产生了地处叙利亚和美索不达米亚之间的帕尔米拉帝国(262年—272年)。奴隶和隶农起义遍及意大利和行省。

公元284年,戴克里先(284年—305年在位)取得了帝国政权,最终把这个混乱局面收拾过来。他把皇帝的权力、以及整个帝国一分为四,分别由两位正帝(奥古斯都)及两位副帝(恺撒)共同治理,使罗马帝国得到暂时的安定,称之为多米那特制(也叫四帝共治制)。当时除了他以外,他把另一个正帝的位置给了马克西米安,让他统治帝国的西部,而自己则成为东部的正帝。其中最高的统治者是戴克里先。这也被认为是罗马帝国分裂的渊源。另一方面,虽然他一人的成功,但对基督教的迫害失败,使他死后再次引来混乱。

306年他的儿子君士坦丁一世做皇帝,重新统一帝国,废除四帝共治制。虽然同样强力执行专制,但却选择和基督教势力妥协,并于西元313年公布米兰敕令,将基督教定为国教;与此同时,将国都迁往东部拜占庭,并改国都名为君士坦丁堡(今土耳其伊斯坦堡)。

337年,君士坦丁一世死后,争夺帝位的斗争重新开始。 他的三个儿子和两个侄子分治帝国。狄奥多西一世(379年—395年在位)当政时一度恢复统一,但他死后,帝国分裂为两部分:西罗马帝国(首都梅蒂奥拉努,今米兰)和东罗马帝国(首都君士坦丁堡)。

西罗马帝国接连不断发生人民起义和外族入侵。高卢的巴高达运动,北非的阿哥尼斯特运动动摇了帝国的政权。378年西哥特人大败罗马军队,410年攻占罗马城,418年在高卢西南部建立西哥特王国。汪达尔人于439年在北非建立汪达尔—阿兰王国。匈奴人452年侵入意大利,在高卢东南部,457年出现了勃艮第王国。476年9月,日耳曼人雇佣军长官奥多亚克废黜最后一个西罗马帝国皇帝罗慕卢斯·奥古斯图卢斯,西罗马帝国灭亡。东罗马帝国于1453年为奥斯曼帝国所灭。

5世纪的欧洲人口大迁移期间,罗马先后遭到哥特人(410年)、汪达尔人(455年)和勃艮第人(472年)的入侵和洗劫。

476年西罗马帝国正式灭亡,493年东哥特王国建立。罗马人口逐年减少,530年只剩下约10万,但城市的建筑在东哥特人的统治下仍旧保存完好。罗马城真正的灾难是哥特人同查士丁尼一世统治下的东罗马帝国之间的战争,537年罗马的几乎所有排水管道被彻底摧毁,罗马议会制度被废除,罗马人的正常城市生活在东罗马帝国和哥特人的战争中下遭到破坏,这一时期修建的最后一个著名建筑是608年的佛卡斯圆柱。

罗马从555年起归属了东罗马帝国,城市管理制度上受到教宗的很大影响。8世纪至11世纪间陆续受到伦巴第人等的入侵和占领,城市范围被局限于台伯河沿岸。在近一千年的时间里,罗马城曾是在西方世界政治上最重要、最富有和最大的城市,即使是在罗马帝国开始衰落和分裂后,在罗马最终失去了首都的地位给米兰和拉韦纳后依然如此,罗马的威望超过了东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的首都君士坦丁堡。

随着早期基督教的崛起,罗马主教在宗教和政治上的作用日趋重要,终于成为了教宗,罗马也成为了天主教的中心。在410年西哥特王国国王亚拉里克一世率军攻陷罗马并大肆洗劫,和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后,罗马交替地被拜占庭帝国统治和被日耳曼人劫掠,在中世纪早期人口锐减到了仅仅2万人,罗马在名义上成为了拜占庭帝国的一部分,一直持续到751年,拜占庭的敌人伦巴底人攻打以拉韦纳为中心的拜占庭礼教区,处死最后一位拜占庭礼教区主教,把拜占庭势力逐出了意大利。 

756年,法兰克王国国王丕平把罗马献给了教宗,赋予教宗对罗马和周边地区的世俗管辖权,创建了教宗国,史称“丕平献土”。这给予了罗马新的政治角色,罗马作为教宗国的首都,一直持续到1870年教宗国被意大利王国吞并。

天主教使徒圣彼得和保罗曾在尼禄统治下的64年罗马大火后被害殉道,人们认为他们被一同埋葬在了罗马,虽然历史学家对此存有疑问,但这依旧使得1300年起罗马成为了天主教徒朝圣的圣地,是中世纪除耶路撒冷和孔波斯特拉的圣地牙哥外的又一座主要朝圣圣地。罗马在这一时期建造了多座重要的建筑,其中就包括世界最大的教堂,文艺复兴和巴洛克式的圣伯多禄大殿。 

800年,教宗利奥三世在罗马加冕查理大帝为神圣罗马帝国第一任皇帝,罗马同时也成为了教宗和神圣罗马帝国争夺的焦点。罗马除了在中世纪的一些短暂时期是独立的城市外,几个世纪中的大部分时间仍旧是教宗国的首都和“圣城”,即使在1309年至1337年天主教教廷从罗马迁移至阿维尼翁时也不例外。 

1527年神圣罗马帝国查理五世的军队侵入意大利焚掠了罗马,罗马不再具有政治力量,转而在罗马教廷的支助下成为了文艺复兴时期和巴洛克时代的文化和艺术活动中心,文艺复兴时期和巴洛克时期的罗马建筑以教堂为主,还有众多方尖碑、宫殿和喷泉广场等,这些建筑一直保存到了今天,罗马旧城是罗马城内除梵蒂冈外的另一处世界遗产。

17世纪罗马人口再次大幅增长达到了10万人,但是因为受到反宗教改革运动的影响,罗马在接下来的几个世纪仍旧落后于欧洲其他国家的首都。意大利在1861年终于统一并成立意大利王国,罗马在1871年成为意大利王国的首都。

1929年墨索里尼代表意大利政府和罗马教廷订立拉特兰条约,罗马教廷承认罗马作为意大利国家首都的地位,意大利政府则承认罗马教廷对梵蒂冈范围内的主权。

在赢得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胜利后,罗马见证了由墨索里尼领导的意大利法西斯力量的壮大,墨索里尼在1922年10月进驻罗马,标志着墨索里尼的意大利国家法西斯党上台掌权,和一个同纳粹德国联盟的意大利帝国的诞生。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同盟国的轰炸和纳粹的占领使得罗马受到严重的破坏。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1946年的公民投票决定废除君主制,成立了现在的意大利共和国。罗马在意大利战后重建和现代化的过程中,扮演着“意大利经济奇迹”背后的驱动力的角色,1950年代至1960年代初成为“时尚之都”。罗马市现由55个居民区组成。

1、万神殿——公元前27年兴建、公元120年重建的万神殿(Pantheon),被米开朗基罗赞叹为“天使的设计”。 万神殿Pantheon的Pan是指全部,theon是神的意思,指必须供奉罗马全部的神。由于608年它被献给教会作为圣母的祭堂,所以是罗马时代独创的建筑物中保存得最好的。正面的16根圆柱让人联想到古希腊建筑。殿堂内部比例协调,十分恰当:直径与高度相等,约四十三米。大圆顶的基座从总高度的一半的地方开始建起。殿顶圆形曲线继续向下延伸,形成一个完整的球体与地相接。这是建筑史上的奇迹,表现出古罗马的建筑师们高深的建筑知识和深奥的计算方法。万神殿还是第一座注重内部装饰胜于外部造型的。

2、古罗马竞技场——公元80年建成的雄伟的竞技场堪称公共建筑的楷模。在这里可以见到古罗马建筑最基本结构和最伟大的成就之一:拱券结构。一系列的拱、券和恰当安排的椭圆形建筑构件使整座建筑极为坚固。当时的建筑就是依靠这种高水平的结构形式,使内部空间得以解放。竞技场设计了宽敞的阶梯和走廊,并设计了八十个拱门,在每一个拱门的入口处都有标有数字,方便让观众很快的找到自己的座位,可以让五万人于十分钟内进入剧场内坐定。这样的设计即使在今天也算是很进步的。竞技场的功能性设计也非常合理,角斗士从何处出入,在哪里休息,猛兽关在哪里,死伤者从何处抬出,都有清晰的分布。

3、圣母玛利亚大教堂——不论是其金黄色的天花板,还是那15世纪就有的马赛克装饰,这座恢弘庄严的教堂在世界建筑界,都是举世瞩目的。它由圣母玛利亚大教堂建造于12世纪,同时也是意大利最古老的建筑之一。

4、圣彼得大教堂——这座建于公元五世纪的教堂式建筑,是由米开朗基罗亲自为罗马教皇尤利乌斯二世设计的,其正面那座高大耸立的雕像,也是这座建筑最具标志性的特色。然而,由于当时的财务困境和教皇的心意变化,直接迫使米开朗基罗放弃了他余下的计划,而这一转折也同时困扰了他的余生。

5、梵蒂冈博物馆——这个博物馆曾是世界上最小的国家博物馆,同时也是最伟大的博物馆。为什么这么说呢?其实是因为这个博物馆面积虽然不大,但是里面的藏品尽然可以媲美伦敦大英博物馆和卢浮宫。博物馆本来是罗马教皇的宫廷,后来被改造成为了梵蒂冈国家博物馆。这座博物馆主要以收藏艺术品为主,大部分是文艺复兴时期留下的艺术精髓,如米开朗琪罗创作的《创世纪》和《最后的审判》都藏于此,十分值得一看。同时,对于爱好考古的朋友来说,馆内对于一些古希腊、古罗马文物的收藏同样值得研究。当然,除了里面的藏品,博物馆本身的建筑风格也很值得称道。

6、图拉真集市——根据研究调查,图拉真集市的历史已经可以追溯到遥远的公元二世纪了,而这个时期,也是罗马曾经创建古办事处的历史阶段。如今,图拉真集市范围内,包含了例如帝国广场博物馆这样的建筑。

罗马由于地处地中海沿岸,是典型的地中海气候,年平均气温15.5℃,年降水量880毫米。每年4月至6月气候最为怡人;7月和8月是最热和最干燥的季节,平均气温24.5至24.7℃,降水量14至22毫米,8月的日最高气温可以超过32℃,以前的传统是8月份会停止许多商业活动,罗马人习惯在夏日离开炎热的城市出去避暑度假,但这种习俗正在慢慢被改变,整个夏季罗马市仍旧正常运作,以便迎合日益增加的游客需求,和罗马人自己工作习惯的改变;9月中旬至10月是最为晴朗的季节,被称为“罗马的美丽十月天”;10月至12月是最潮湿的季节,降水量可达106至128毫米;12月的平均最高气温约为14℃,1月最寒冷,平均气温为6.9℃。属于典型的冬季多雨区,夏季则高温少雨。

自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罗马就成为意大利最重要的经济中心。罗马的GDP在意大利各城市中位居第一位,占意大利全国GDP的6.7%,并以每年4.4%的速度继续增长,这在整个意大利也处在最前列。


(谢选骏指出:不过这也使得罗马乌烟瘴气、一片狼藉。)


如今的罗马拥有多样化而且充满活力的经济,包括国家管理、旅游业、服务业、科研、通信和个体经商业。旅游业是罗马的支柱产业之一,市内的众多博物馆包括梵蒂冈博物馆、Borghese美术馆、Capitolini博物馆等。作为一个工业城市,罗马的工业产业集中在传统的纺织品和旅游纪念品,以及食品、医药、机械、造纸和冶金等新兴的行业。此外,罗马凭借良好的气候条件和保存完整的历史建筑,成为影视业的重要基地,经常成为电影的拍摄地和场景地,如《不设防城市》(罗伯托·罗塞里尼导演,1945年)、《罗马假日》(威廉·惠勒导演,葛雷哥莱·毕克与奥黛丽·赫本主演,1953年)、《平民天后》(希拉里·杜芙主演,2003年)等。罗马同时也是银行业、电子工程工业和航空业中心。

众多国际企业和组织将总部设在罗马,比如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联合国国际农业发展基金会、联合国世界粮食理事会和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等。

罗马有“条条大道通罗马”之称,形象地表明了罗马作为意大利

的交通枢纽。它有铁路、公路通往全国各地。罗马处于地中海地区的中央位置,也是国际空运的中心之一。

罗马有三个机场,包括作为主机场的达芬奇国际机场(Leonardo da Vinci International Airport,也称罗马菲乌米奇诺机场Fiumicino,谢选骏指出:这个机场敲骨吸髓,操纵汇率、大力盘剥旅客。)军民两用的罗马钱皮诺国际机场(Ciampino)以及仅用于起落直升机和私人飞机的Roma—Urbe机场 。其中达芬奇机场位于罗马市区西南约35公里处,是主要的客机起降机场。入境大厅在一楼,二楼为出境大厅。乘飞机来往罗马与欧洲各国之间航程最多不超过4小时,来往非常方便。机票价格虽然昂贵,但提前预订往往可以拿到不错的折扣,也有很多廉价航空公司可以选择。乘飞机出境务必提前两小时到机场办理手续,如需退税,应提前更多时间。

从罗马乘火车到米兰4.5小时左右,到威尼斯5小时左右,到佛罗伦萨2小时左右,到那不勒斯3小时左右,车次很多;到南端的西西里岛则有夕发朝至的夜车。到巴黎的国际列车需要在米兰、洛桑或第戎换车,但不需出站、不需重新购票,全程12—15小时。北意大利的湖光山色、法国南部的乡村都是美不胜收,坐着火车欣赏美景很惬意。乘火车有很多种优惠卡,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国内或国际、不同天数的卡。


【谢选骏指出:上述数据多是语无伦次,意大利的火车声名狼藉,经常误点,有时竟达骇人听闻的几个小时。】


特米尼车站(Stazione Termini)——既是进出罗马的大门,也是市中心的交通枢纽。 站在出站口,正前方就是五百人广场,左手边的地铁站、右手边的出租车站及市内公共汽车总站的标志都非常醒目。从进站口向里走,在5号站台前有旅游服务中心。沿左右两边的站台分别有行李寄存处、候车室、厕所【谢选骏指出:厕所收费,晚间关闭。】。剪票口旁边有小卖部、兑换处、酒吧、餐厅等等,再向前走是售票处和预约座位的窗口,它对面排列着自动售票机,背后是国家铁路问询处,左边是货币兑换处【谢选骏指出:货币兑换,需要高额手续费用。】。 

前往罗马周边拉齐奥大区旅行,乘坐短途巴士非常方便。长途旅行也可以选择乘坐巴士,相对飞机和火车票价是最便宜的,但速度也最慢,罗马到米兰约7小时,到巴黎约24小时,对体力是一大考验。

欧洲巴士联盟(Eurolines)——欧洲著名的长途巴士联盟,有连接罗马到比利时、荷兰、瑞士、德国、法国等欧洲主要国家的线路,但中途经常需要转车,时刻表显示的到达时间只能作为参考。买一张“欧洲巴士通票”,可以在中途站点随意上下车。欧洲巴士罗马代办处和停车场在台伯提那火车站对面的汽车站里。(谢选骏指出:注意,不是每天都车,周末常常几天没车。)

罗马的公交系统由公共汽车、电车、地铁、城铁、近郊铁路等组成,车票通用,单程票在75分钟内可以自由换乘,但是地铁和近郊铁路只能搭乘一次(不出站转乘只算一次)。车票在车站和烟店都可以买到。单程票1.5欧元,可在100分钟内任意使用。使用时要将车票插入自动验票机打印时间。日票6欧元,三日票16欧元。地铁(Metropolitana)在罗马有两条地铁线路:橘色的A线和蓝色的B线,在特米尼车站交汇。地铁的标志是红底白色M符号,非常醒目。罗马的地铁设施在欧洲算比较简陋的,车厢外布满涂鸦,喜欢的人可能会觉得很波普。(谢选骏指出:涂鸦越多的城市,治安越糟。)


谢选骏指出:

1

从摩洛哥一到意大利,手机就通了。这就是欧洲和非洲的区别吧,虽然摩洛哥还是非洲比较好的国家。但是意大利却像非洲一样缺乏数字管理的观念,所以站台上一片狼藉混乱。他们不把月台和列车编号,仅仅写着出发和抵达时间地点,好像在考验旅客的智力,看看他们会不会自己解开谜底。至于慢车,对不起,根本就没有告示,且在另个遥远的地方。后来才知道,巴黎在这个方面比罗马更为荒谬,毫无秩序和逻辑,难怪笛卡尔要逃亡荷兰,因为法国和意大利都传承了拉丁文化。

2

意大利人和中国人一样,具有“一眼看透本质”的能力,这也许是一切费拉民族的为了生存而锻炼出来的“第二本能”吧。

3

欧盟是一只怪兽:罗马机场竟然抽取高达百分之二十的兑换佣金!即使在欧盟内部,实际通行的也还是一个缺乏国际化的“怪物系统”各国并不真心地统合。“欧洲铁路”售卖统一的票据,但却无法联网——这个国家查不到下一个国家的资讯,更加无法一贯到底地制定旅行计划,更何况去执行这些个计划。

4

罗马的大街上摩托车横冲直撞,不知道他们的祖先怎么可能征服世界的?答案大约就和现在的陕西人怎么也不会令人联想到征服世界的秦人一样!因为,他们和他们的“祖先”其实并非同一种族。

5

现代意大利人好像具有“抵制排泄”的倾向,罗马车站的厕所一到下班的时候就关闭了,而列车上的厕所又旧又破,没有净水。

意大利的厕所比大街还干净,不但因为他收费,还因为他在夜里绝不开放,结果导致大街上臭气熏天。因为许多人在夜间被迫到大街上解决胯下的“燃眉之急”。厕所收费,大约和黎塞留的厕所税如出一辙,都是拉丁人的杰作,随着罗马帝国的扩张传遍了欧洲?否则,要归咎于穆斯林的入侵欧洲?(第一次是阿拉伯人,第二次是土耳其人,目前的难民潮则是第三次了。)

(“要生活”的意大利人与“不要命”的中国人)

6

精耕细作的劳力密集型农业,似乎是意大利的情调之一。

7

中国为何没有圆形的广场?甚至没有真正开放的广场?因为中国没有同心圆的概念?因此没有放射形态的街道布局。因此中国不会出现真正的平等概念,只有等级制度所构建的秩序。而在罗马,甚至连斗兽场,也是以同心圆为基础的。

8

“世界和平”的前提是大量屠宰,包括动物和人类。罗马的斗“兽”场充分说明这一点。而康德老儿却不懂得这么一点道理,他大肆鼓吹的世界和平所幻构的欧盟,因此建立在了沙滩之上。

9

我第二次到了罗马了。早上六点从索伦托出发的大巴车,每天唯一的一班,所以昨晚不敢住旅馆,在街上的酒吧外面坐了一夜,遥看星起星落。今天上车以后睡了两三个小时,觉得好舒服。今晚去机场过夜,嗯,然后回家了!

10

台伯河边的沉思:运动到一个“有价值的地点”是十分重要的。当然,这个地点也可能带来终究的毁灭,就像李斯像仓鼠虽然脑满肠肥,终究遭到了车裂的刑罚。

11

城市本身就是最大的博物馆而其中最精彩的展品莫过于活人。每个人,都是一个艺术品,无论优劣,就看能否出现一个懂行的鉴赏家予以料理了。

12

在我感觉,罗马最不起眼但却最让我缅怀的地方就是遍布淤泥的台伯河,因为它能激发我的历史想象,让我吸足元气,去征服世界。


诗云:

罗马遗迹耸人听闻,

台伯河畔纵览孤身,

恺撒霸业今成画饼,

梵蒂冈里没有灵魂。

(另起一页)

一二

佛罗伦萨


佛罗伦萨(Firenze)是意大利中部的一个城市,托斯卡纳区首府,位于亚平宁山脉中段西麓盆地中、阿尔诺河(Arno)河谷,四周环抱着丘陵。

十五至十六世纪时佛罗伦萨是欧洲最著名的艺术中心,以美术工艺品和纺织品驰名全欧。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发祥地,举世闻名的文化旅游胜地。1865—1871年曾为意大利王国统一后的临时首都。工业以玻璃器皿、陶瓷、高级服装、皮革为主。金银加工、艺术复制品等工艺品亦很有名。佛罗伦萨国际当代艺术双年展,与威尼斯双年展、米兰三年展并称意大利三大艺术展。

佛罗伦萨是极为著名的世界艺术之都,欧洲文化中心,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发祥地,歌剧的诞生地,举世闻名的文化旅游胜地。属意大利托斯卡纳区,原意大利首都,意大利的文化中心。佛罗伦萨连接意大利北部与南部铁路、公路网的交通枢纽,阿尔诺河横贯市内,两岸跨有7座桥梁。人口44.4万(1982)。市区仍保持古罗马时期的格局。多中世纪建筑艺术。全市有40多个博物馆和美术馆,乌菲齐和皮提美术馆举世闻名,世界第一所美术学院,世界美术最高学府佛罗伦萨美术学院蜚声世界,意大利绘画精华荟萃于此。文化中心,有大学,还有艺术、文学、科学研究院与图书馆等。

佛罗伦萨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的文化名城,它既是意大利文艺复兴运动的发源地,也是欧洲文化的发源地。它位于阿尔诺河谷的一块平川上,四周环抱以丘陵。传说,佛罗伦萨最早兴建于罗马共和国恺撒在位时期,公元前59年佛罗伦萨成为罗马的殖民地。后又被伦巴第人统治,十三世纪时,因羊毛和纺织业的迅速发展而崛起,成为当时意大利重要的城市。那时佛罗伦萨的政治权力由各行会控制,1282年建立起共和国,国家的权力转移到最有权势的贵族手中。

15世纪时,佛罗伦萨被当地的巨商美第奇(Medici)家族控制,而美第奇家族的族徽也成了今天佛罗伦萨的市徽。15世纪至18世纪中期,长达三个世纪的佛罗伦萨历史可以说是与美第奇家族的兴衰紧紧联系在一起。当时家族掌握了当地实际的政治和经济权力。

佛罗伦萨最为辉煌的时刻,要数文艺复兴时期。美第奇家族酷爱艺术,在其保护和资助下,当时积聚在佛罗伦萨的名人众多,如:莱昂纳多·达·芬奇、但丁、伽利略、拉斐尔、米开朗基罗、多纳泰罗、乔托、莫迪利阿尼、提香、薄伽丘、彼德拉克、瓦萨里、马基亚维利(《君主论》的作者)等都是其中之一,而正是有了众多卓越的艺术家们创造了大量闪耀着文艺复兴时代光芒的建筑、雕塑和绘画作品,佛罗伦萨才成为了文艺复兴的重中之重,成为了欧洲艺术文化和思想的中心。直到 1737年美第奇家族最后一个统治者去世后,佛罗伦萨重又陷于奥地利的统治。

1861年意大利统一后佛罗伦萨曾在1865——1870年作过5年意大利的首都,直到1871年迁往罗马。

佛罗伦萨是著名的文化古城和艺术天堂。作为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中心,佛罗伦萨给现代人留下了数不胜数的历史记忆。米开朗基罗广场位于阿尔诺河对岸,是眺望佛罗伦萨的最佳据点,广场中央有大卫雕像的复制品。米开朗基罗创作的原“大卫像”收藏在学院美术馆。百花大教堂是佛罗伦萨的地标,又称“圣母寺”。乌菲兹美术馆和国立巴吉洛美术馆珍藏着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家们的杰作。维琪奥桥以前是乌菲兹宫通往隔岸碧提王宫的走廊,桥两边都是特产专卖店,以贩卖宝石和贵重金属为主。浓郁的文化氛围让佛罗伦萨的大街小巷、广场教堂,或者博物馆、美术馆,显得如此年轻而朝气蓬勃。

自从11世纪以来,佛罗伦萨的市徽就是鸢尾花图案。今天,市徽上的图案是白色背景的红色花朵,不过在古代,颜色正与今日相反。目前的颜色始于1251年,皇帝党在被赶出佛罗伦萨后,继续使用原来的市徽,于是控制佛罗伦萨的教皇党为了与对手相区别,将市徽改为今天的模样。1809年,拿破仑下令废除这一古老的市徽,改为银色背景,绿色草地上一朵百合花,顶部红色条带和三只金色蜜蜂(象征拿破仑)。佛罗伦萨人不满意这个改变,没有执行这一法令。

佛罗伦萨位于亚平宁半岛北部一个宽广盆地的中心,三面环绕着美丽的粘土山丘,北面是Careggi和Rifredi山,东北是菲埃索莱山(Fiesole),东面是塞提涅亚诺山(Settignano)Arcetri山,南面是波乔皇帝山(Poggio Imperiale)和贝罗斯伽多山(Bellosguardo)。城市就坐落在其中的平坦地区,阿诺河以及一些较小的河流(Mugnone、Terzolle、Greve)从其中流过。

2000年3月29日,托斯卡纳大区委员会成立的佛罗伦萨——普拉托——皮斯托亚地区是一个人口密集的地区,包括佛罗伦萨、普拉托、皮斯托亚三省,共有约150万人口。整个区域均属于人为强烈干预的环境,罕见自然环境。山丘地区历经千百年的农耕和居住,森林已经大为减少,特别是城市南部和东部。城市西部沿着阿诺河的平原湿地尚未成为都市化区域。佛罗伦萨特殊的地理环境造就了丰富的矿产资源,特别是对人类有健康作用的矿泉水。

佛罗伦萨的气候通常归类为地中海气候,不过柯本气候分类法将佛罗伦萨的气候归类为亚热带湿润气候。由于地处群山环抱的山谷,阿诺河从中穿过的地理位置,佛罗伦萨的夏季缺少盛行风,从6月到8月炎热潮湿,气温显著超过托斯卡纳大区的沿海地区,最高气温可达到40摄氏度。在夏季的少量降雨属于对流雨类型。由于逆温现象,佛罗伦萨的冬季阴冷而潮湿,最低气温有时会降到冰点以下,不过冰雪相当少见。该市有记录的最高纪录为42.6摄氏度(1983年7月),而最低气温为—23摄氏度(1985年1月10日),均接近意大利全国气温的极限值。降水主要集中在冬季。

佛罗伦萨在意大利语的直译为“百花之城”,市花以及标志是一朵紫色的鸢尾花。英语Florence,意大利语Firenze,德语Florenz,以前曾译作“翡冷翠”,谢选骏认为乃是充满死亡气息,暗示徐志摩的悲剧。

佛罗伦萨全市共有40所博物馆和美术馆,60多所宫殿及许许多多的大小教堂,收藏着大量的优秀艺术品和珍贵文物,因而又有“西方雅典”之称。它是世界上最丰富的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品保存地之一。

1.佛罗伦萨学院美术馆(Galleria dell' Accademia)藏有米开朗基罗的“大卫像”、四座未完成的“奴隶像”、第二座“圣母哀子像”和其它佛罗伦斯艺术家的作品。对街有家不错的书店和海报点,可顺道一访。

2.百花圣母大教堂(Florence Cathedral,又译百花大教堂、佛罗伦萨大教堂)是佛罗伦萨的地标,外观以粉红色、绿色和奶油白三色的大理石砌成,展现着女性优雅高贵的气质,故称为“花的圣母寺”(Santa Maria del Fiore)。与罗马帝国的万神殿、文艺复兴盛期的圣彼得大教堂,并称古代欧洲的三大穹顶。百花圣母大教堂穹顶上的巨型壁画《最后的审判》是16世纪艺术巨匠瓦萨利的心血之作。从佛罗伦萨百花圣母大教堂开始,欧洲建筑正式从“哥特时代”进入“文艺复兴时代”。百花圣母大教堂是1296年由Arnorfo di Cambio负责建造的,中央巨大圆顶是由名建筑家布鲁内列斯基(Brunelleschi)所建造的第一座文艺复兴式圆顶,共花了十四年的时间才完成,是文艺复兴圆顶建筑的楷模。米开朗基罗在计划设计圣彼得大教堂的圆顶时曾说过:“我可以盖个比佛罗伦萨教堂圆顶更大的圆顶,但绝无法及上它的美。”教堂建造于1248年,佛罗伦萨人为了显示自己的地位,想把教堂的穹顶建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穹顶,尽管教堂完工的日期又因此被推迟了将近二十年,但是这一切都是值得的,这座前后花了一百五十多年时间,经过好几代人的努力才最后完工的大教堂已经成了佛罗伦萨的代名词。若想登上大教堂的屋顶,可从其右侧内的礼拜堂左边走廊进入,登上463级的阶梯。教堂正面经两次改建,教堂后博物馆里(Museo dell' Opera del Duomo)收藏了许多伟大的艺术品。

3.乔托钟楼(Campanile di Giotto)

百花大教堂旁边的82公尺高塔,由建筑家乔托于1334年开始建造,外观是一个四角形的柱状塔楼,把粉红、浓绿和奶油三种颜色,以几何学的配色方式调合,和旁边的百花教堂十分和谐,底部还有精致的浮雕,内部有楼梯可达顶部,共有290阶。

4.圣乔凡尼礼拜堂(Battistero di San Giovanni)是面对百花大教堂的八角形教堂,建于5世纪—8世纪间,是托斯坎尼地区罗马式建筑的代表。礼拜堂最具观光价值的就是三面青铜门浮雕:入口处南侧的青铜门是由安德烈.比萨诺于1330年制作的,28张图样是关于约翰传教的故事;东侧礼拜门是由吉尔伯提(Ghiberti)自1425年起花27年时间所制作,十张图样描述亚当和夏娃及旧约圣经的题材,被米开朗基罗誉为“通往天堂之门”;北侧青铜门也是吉尔伯提的作品,由28张图样组成,主题是表现基督的生涯及其12门徒的事迹。

5.乌菲兹美术馆(Uffizi Gallery,Galleria degli uffizi)是意大利文艺复兴的艺术殿堂,珍藏达文西乔托(Giotto)、拉斐尔(Raffaello)、提香(Titian)、鲁本斯(Rubens)、卡拉瓦乔(Caravaggio)、米开朗基罗(Michelangelo)、和波提且利(Botticelli)等人的杰作。重要作品有波提且利的“维纳斯的诞生”“春”;达·芬奇的“三博士的朝拜”;拉斐尔的“金翅雀的圣母”和米开朗基罗的“圣家族”等名作。

6.国立巴吉洛美术馆(Museo Nazionale Bargello)是佛罗伦斯最伟大的雕像美术馆,收藏14到17世纪托斯坎尼地区雕刻作品而闻名。这里收藏有多纳太罗的“大卫像”——中世纪以来第一座男性裸体雕像;以及米开朗基罗年轻时的作品“未完成的达彼得像”“酒神像”等。

7.米开朗基罗广场(Piazzale Michelangelo)位于亚诺河对岸,是眺望佛罗伦斯的最佳据点,广场中央有米开朗基罗的大卫雕像的复制品,而位于它后面的就是美得令人怦然心动的浪漫主义教堂San Miniato。

8.维琪奥王宫(Palazzo Vecchio)意译“旧宫”,这座防御完整的宫殿内部曾是美第奇家族的住所,米开朗基罗的“大卫像”从1873年来一直守候在门口左侧,但不过是仿作。二楼大厅堂是共和国政府的大会议场,两侧的壁上有米开朗基罗的名作“胜利”。王宫前是佛罗伦斯最热闹的西纽利亚广场(Plazza della Signoria),“祖国之父”柯西摩·美第奇的骑马雕像睥睨全场。邻近王宫的集会所(Loggia dei Lanzi)有许多古代及文艺复兴式样的大理石人物雕像。

9.维琪奥桥(Ponte Vecchio)意译“老桥”,建于1345年,为佛罗伦萨最古老的桥梁。Vecchio这个字是古老的意思。维琪奥桥上有二层楼的建筑,以前是乌菲兹宫通往隔岸碧提王宫的走廊。桥上两边都是特产品的专卖店,商店的背后伸展到河上,特产店以贩卖宝石和贵重金属为主。

西尼奥列广场位于佛罗伦萨市中心,这里有一座建于十三世纪的碉堡式旧宫(现为市政厅)。旧宫上的塔楼高94米,它是意大利最夺人眼目的公共建筑之一。旧宫侧翼的走廊,当初为修道院院长和行政长官宣读文告的会场,连同整个广场成为了一座露天雕塑博物馆,其各种石雕和铜像作品栩栩如生,形象传神,如人们所熟悉的米开朗琪罗的《大卫像》复制品等,令参观者和各国游客叹为观止。

建于1296年的圣玛利亚·德尔·弗洛雷大教堂,为佛罗伦萨众教堂之首。这是一座十分辉煌的罗马式建筑,从设计开始一直到整座建筑完工,它是几代艺术家劳动的结晶。它那由白、绿和粉红色条纹大理石砌成的外墙,极具魅力,而那独特的大圆顶和那别致的钟楼为其精华所在。您若登楼俯瞰,佛罗伦萨那迷人的古城风貌一定会令您难忘。

10.皮蒂宫本是佛罗伦萨著名的美第奇家族的住所。这个家族在佛罗伦萨举足轻重,而且是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关键因素。看这座宫殿的设计就知道主人家的地位和品位一定不凡:在佛罗伦萨,你可能再也找不到如此宏伟的建筑了。整个建筑大胆的采用直线和对称的设计,房屋前方广场设置了大型的喷泉。房屋建造的所有细节都采用大块的石块,唯一的掉了就是镶嵌在窗户底部的石狮子。这样不拘小节的设计风格反而让整个房屋不仅看起来落落大方,更表现出恢弘的气势来。宫殿用作博物馆之用,二楼的画廊和三楼的艺术馆都珍藏着不少名家之作。同时,这座博物馆里也展出银器和马车的相关展品。

佛罗伦萨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诗歌和绘画的摇篮,诗人但丁就出生在这里。至今,佛罗伦萨仍保存着但丁的故居,许多傻帽游人慕名前来这里参观。被称作文艺复兴艺坛“三杰”的达·芬奇、米开朗琪罗和拉斐尔,在1506年聚会于佛罗伦萨,成为艺术史上的美谈。

佛罗伦萨具有多种经济成分,但是以第三产业为主。佛罗伦萨有重要的铁路和公路(太阳高速公路和A11高速公路),还拥有机械(例如伽利略公司 Officine Galileo和新比隆 Nuovo Pignone)、化学、制药(例如礼来公司 Eli Lilly)、皮革、时装(例如古驰(Gucci)、罗伯特·卡沃利(Roberto Cavalli)、萨瓦托·菲拉格慕(Salvatore Ferragamo)、家具和印刷等工业。这里有从古代流传至今的各种手工技艺,特别是木器家具与雕刻、珠宝工艺(集中在老桥)、草帽(今天已经几乎消失)。

佛罗伦萨还有重要的银行业(托斯卡纳银行 Banca Toscana、佛罗伦萨银行 Banca CR Firenze)和保险业(La Fondiaria)。佛罗伦萨是一个重要的商业中心,其商业门类繁多,并且高度专业化。在其市中心区域,以及游客集中的地区,均设有大量店铺。在1990年代,大型国际时尚名牌连锁店纷纷进驻历史城区,形成“市中心西南区”的高档商业区,特别是托纳波尼路(via de' Tornabuoni)、新维尼亚路(via della Vigna Nuova)和斯特罗齐路(via degli Strozzi)。大型批发业主要分布于市中心以外区域以及郊区,许多集中在奥斯马诺洛(Osmannoro)工业区、佩雷托拉机场。该市真正的资源是旅游业,拥有35,000个床位,以及23,000个extralberghieri(野营地、假日农庄等),每年在此留宿的游客超过1000万人,其中不到三分之一的游客是意大利人,其余的游客分别来自于美国(20%)、德国(13%)、日本(8%)、英国(7.8%)、法国(5.7%)和西班牙(5%)等国。佛罗伦萨的旅游业较侧重于文化旅游,仅乌菲兹美术馆每年售出140万张门票。

意大利珠宝首饰也同样出色。除了世界闻名的大公司之外,在佛罗伦萨廊桥16世纪伟大的金匠、雕塑家切里尼(Cellini)的塑像旁,还开设了一排金饰品老作坊。这里销售的合金首饰比较多,包括各级K金、银铜相间三色金、锡金等,都各自展现了不同的艺术表现力。距离佛罗伦萨只有一个小时车程的卢卡小城也有一条专卖手饰的VIA FILLUNGO商业街,分布着多家首饰商店,它们多以耳环、胸针、项链等首饰的种类来区分。但在廊桥这里的首饰店则不然,每家都各显其能的制作出各式各样吸引人眼球的精美饰品,而且这里的每一件饰品都是纯手工制造。

佛罗伦萨以艺术、设计、手工艺闻名遐迩。佛罗伦萨大学始建于1321年,是一所崭新却拥有古老历史的大学。初名Studium florentinum,后通过1923年的一条法律正式更名为佛罗伦萨大学(意大利语:Università degli Studi di Firenze)。学校设有12个学院,现有注册学生约60,000人。佛罗伦萨大学是意大利最重要现代化高等学府之一,2013QS世界大学最新排名200—300段。

佛罗伦萨美术学院,世界美术最高学府,始创于1339年是世界第一所美术学院,“世界美术学院之母,四大美术学院之首”这是对佛罗伦萨美术学院最简洁的评价。意大利设计学院,课程全面,意大利最好的服装与设计学院之一。柏丽慕达时装学院,意大利时尚豪门的星工场。欧洲设计学院,欧洲设计教育界的航母,校区分设于米兰、罗马、佛罗伦萨、都灵、威尼斯、卡利亚里、巴塞罗那、马德里。欧纳菲珠宝设计学院,意大利珠宝设计与制作第一名校,校区分设于佛罗伦萨和卢卡。里亚奇工艺美术学院,意大利手工艺大师的摇篮,校区位于佛罗伦萨。

佛罗伦萨有2条高速公路:A1高速公路(太阳高速公路)和A11高速公路(佛罗伦萨—Mare),前者是纵贯意大利的南北向交通要道,直通意大利南部和北部;后者连接托斯卡纳沿海地区。此外,除了连接托斯卡纳和艾米利亚—罗马涅2个大区的国道和大区道路外,该市还有通往锡耶纳的佛罗伦萨—锡耶纳公路,以及通往比萨和里窝那的佛罗伦萨—比萨—里窝那大道(G.C. Fi—Pi—Li)。佛罗伦萨是重要的公路枢纽,2号公路通往罗马,65号公路通往博洛尼亚,66号公路(Pistoiese路的延长线)在San Marcello Pistoiese与12号公路交汇,东西走向的67号公路经过该市。

意铁(Trenitalia)是佛罗伦萨唯一的铁路公司,不仅有开往意大利和欧洲各地的线路,也有连接市内各火车站的线路。新圣母车站(Stazione di Firenze Santa Maria Novella)是中央火车站,位于主教座堂广场西北方500米,开行本地、国内和国际线路,规模庞大,地位重要,理性主义的杰作之一。另有2个较次要的火车站,坎波·德·玛尔特车站(Stazione di Firenze Campo di Marte)以及Rifredi车站也开行国内线路,前者主要开行通往比萨、维亚雷焦和阿雷佐(经前往罗马的干线)的国内线路。其他地方铁路通往圣洛伦佐镇和锡耶纳。至于市内其他各火车站,例如普拉托门车站,均只开行本市各车站之间的线路。

纵贯意大利的都灵—米兰—那不勒斯南北高速铁路线也经过佛罗伦萨,以地下方式穿过城市,高速铁路车站设在西北部贝尔菲奥雷大道地下25米新建的贝尔菲奥雷(Belfiore)车站,距离新圣母车站大约1公里,并使用自动扶梯和新建的电车系统与新圣母车站衔接。从2009年12月起,从佛罗伦萨前往博洛尼亚只需要35分钟,而前往米兰只需要1小时35分钟。

佛罗伦萨的佩雷托拉机场位于市中心以西5公里的佩雷托拉,也可以使用不远处托斯卡纳最大的国际机场,比萨的伽利略机场。

佛罗伦萨的公共交通主要由ATAF公司经营,在当地的香烟店、酒吧和报摊都可以买到该公司的车票。公交总站位于新圣母车站旁。经营长途汽车业务的公司主要有SITA、COPIT、CAP和Lazzi。

市中心地区属于交通限制区(Zona Traffico Limitato,ZTL),分为5个小区,进出口设闸限制,公共汽车、出租汽车可以进入,拥有通行证的居民可以驶入所居住的区域,没有通行证者只能在晚上七点半到上午九点半之间驶入。在游客众多的夏季(4月到10月),交通规则会加以调整,准许驶入的时间限制为0时到4时。

市中心以外的其余地区则属于停车控制区(ZCS),分为14个小区,仅对停车加以控制。区外居民向市政当局申请许可证后,可以在该区域付费泊车。

由于佛罗伦萨市的道路拥堵和空气污染颇为严重,该市修建快速有轨电车系统(Tramvia)。从史勘迪奇市(Scandicci)向西南方,经过城市西部,在乡村公园(Parco delle Cascine)穿越阿诺河,到达新圣母车站,于2009年投入运行。另外两条线路还处于工程阶段,分别从佩雷托拉机场经过旧城到达自由广场,以及从Careggi大学医院,经过展览中心(Fortezza da Basso)到新圣母车站。不过,许多市民反对电车系统穿越旧城,要求对此进行公民投票。


谢选骏指出:把教堂弄成了艺术品,这些艺术品还包裹着美第奇家族的尸体,这就是美第奇家族的文艺复兴。其中特别有象征意义的,就是美第奇家族的府邸。

美第奇—里卡迪宫(Palazzo Medici Riccardi),是意大利佛罗伦萨的一座文艺复兴宫殿。是米开罗佐·迪·巴多罗米欧(Michelozzo di Bartolomeo)为美第奇家族的科西莫·德·美第奇设计,修建于1445年到1460年之间,以其粗面光边石工和琢石石工著称。三维立体图用在这里,显示理性、秩序的文艺复兴精神,和古典主义的人类尺度。三段划分强调水平方向,将建筑分为高度逐渐递减的数层。这使得当眼睛从极其沉重的檐口向上看时,建筑显得较为轻盈,并且明确规定了建筑物的轮廓。为什么我对美第奇—里卡迪宫(Palazzo Medici Riccardi)特别感兴趣?因为我听该处对面一座楼里工作人员说:美第奇—里卡迪宫(Palazzo Medici Riccardi)的地下室里埋葬着美第奇家族的成员!天啊,这不等于说,这个美第奇—里卡迪宫(Palazzo Medici Riccardi)其实就是一座佛罗伦萨市中心的陵墓?这等于是把十三陵搬到了天安门广场!

如果那位工作人员说的对,那么,美第奇—里卡迪宫(Palazzo Medici Riccardi)的重要性就在于,它是“美第奇家族的隐秘——生老病死都在一处”!这个隐秘的存在,让我对整个“文艺复兴”有了一个新的观感:原来那是为美第奇家族涂脂抹粉的东西。如此一来,什么“波提切利、契朗达约、米开朗基罗和达芬奇等大艺术家都在佛罗伦萨安家”,岂不都因此沦为美第奇家豢养的家奴?他们岂不都是在为粉饰的坟墓干活,他们和那些在十三陵工作的太监,有何区别呢?这就揭开了文艺复兴的神话。历史确实是人们杜撰出来的神话。只是,神话与民族精神不同罢了。任何历史,都是由胜利者杜撰的。

我最终没有按照工作人员的建议,下到美第奇家族的墓穴里一游,不是我不愿付出买路费,而是我感到整个佛罗伦萨都像一座陵墓,都是那么令人作呕。而这个城市竟然在罗马之前曾经作为现代意大利的首都——由此可见意大利人还是生活在过去的回忆之中,先是回到文艺复兴,然后回到中世纪和古典时期。


诗云:

佛罗伦萨满目凡尘,

诗家伪称翡冷翠人。

美第奇族备受赞扬,

独裁专制双重标准。


(另起一页)

一三

威尼斯


威尼斯(Venice)是意大利东北部著名的旅游与工业城市,也是威尼托地区的首府。威尼斯曾经是威尼斯共和国的中心,被称作“亚得里亚海明珠”,威尼斯画派的发源地,其建筑、绘画、雕塑、歌剧等在世界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和影响。十字军进行十字军东征时也曾在这里集结,堪称世界最浪漫的城市之一。威尼斯市区涵盖意大利东北部亚得里亚海沿岸的威尼斯潟湖的118个岛屿和邻近一个半岛,更有117条水道纵横交叉。这个咸水潟湖分布在波河与皮亚韦河之间的海岸线。

威尼斯水上城市是文艺复兴的精华,世界上唯一没有汽车的城市,威尼斯的历史相传开始于公元453年;当时威尼斯地方的农民和渔民为逃避酷嗜刀兵的游牧民族,转而避往亚德里亚海中的这个小岛。威尼斯外形像海豚,城市面积不到7.8平方公里,却由118个小岛组成,177条运河蛛网一样密布其间。城内古迹众多,有各式教堂、钟楼、男女修道院和宫殿百余座。大水道是贯通威尼斯全城的最长的街道,它将城市分割成两部分,顺水道观光是游览威尼斯风景的最佳方案之一,两岸有许多著名的建筑,到处是作家、画家、音乐家留下的足迹。圣马可广场是威尼斯的中心广场,广场东面的圣马可教堂建筑雄伟、富丽堂皇。总督宫是以前威尼斯总督的官邸,各厅都以油画、壁画和大理石雕刻来装饰,十分奢华。总督宫后面的叹息桥是已判决的犯人去往监狱的必经之桥,犯人过桥时常忏悔叹息,因而得名“叹息桥”。威尼斯整座城市建在水中,水道即为大街小巷,船是威尼斯唯一的交通工具,当地的小船贡多拉独具特色,到了威尼斯不妨一试。这里在2月份会举行狂欢节,期间人们戴着假发和面具,穿着长袍庆祝节日。

威尼斯一度曾握有全欧洲最强大的人力、物力和权势。但威尼斯的起源没有历史文献记载。从166—168年开始,夸迪人和马可曼尼人(Macromanni)破坏了这个区域的中心——Oderzo。罗马帝国的防线再度被西哥德人于5世纪初期时所撕裂,而在50年后,阿提拉领导的匈奴人也再度侵略罗马帝国。数名历史学家引用可靠证据指,早期人口为罗马城市的难民,他们为了逃避日耳曼人攻击,便从帕多瓦、阿奎莱亚、Altino及Concordia(今格鲁阿罗港)而来。

威尼斯的历史相传开始于公元453年;当时这个地方的农民和渔民为逃避酷似刀兵的游牧民族,转而避往亚德里亚海中的这个小岛。肥沃的冲积土质,就地取材的石块,加上用邻近内陆的木头做的小船往来其间;在淤泥中,在水上,先人们建起了威尼斯。而最后与最持久的侵略则是伦巴底人在568年所造成的。这使得威尼斯脱离了东罗马帝国的统治,人们开始建立新的港口,包括威尼斯潟湖的马拉莫科与托切洛的港口。

拜占庭帝国在意大利中部与北部的统治在751年被伦巴底国王艾斯杜尔夫所结束,在这段时期,拜占庭的总督的所在地是马拉莫科,统治地区横跨了潟湖中的许多岛屿。

在帕底西巴扎公爵的统治期间(811年—827年),总督所在地从马拉莫科迁移到高度防御的里奥多岛,也就是威尼斯的所在地。圣匝加修道院、最初的总督府与圣马可教堂在这里陆续被建造完成。

在828年,这个新城市的威望因为圣马可的遗物从亚历山大里亚带到威尼斯而提升,它被安置在新教堂中。这个地区持续发展,当拜占庭的势力消退之后,威尼斯对抗东方的本质渐渐浮现出来,最后导致威尼斯朝向自治与独立的发展。

威尼斯10世纪开始发展,14世纪前后,这里已经发展成为意大利最繁忙的港口城市,被誉为整个地中海最著名的集商业贸易旅游于一身的水上都市;14、15世纪为威尼斯全盛时期,成为意大利最强大和最富有的“海上共和国”、地中海贸易中心之一。16世纪始,随着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新航路开通,欧洲商业中心逐渐移到大西洋沿岸,威尼斯逐渐衰落。1797年,威尼斯屈从于拿破仑的统治,有着一千多年历史的威尼斯共和国从此灭亡。1849年又在反奥地利的独立战争中取得胜利。

威尼斯建筑的方法,先将木柱插入泥土之中,然后再铺上一层又大又厚的伊斯特拉石。这种伊斯特拉石防水性能极好,是从亚德拉亚海的伊斯特拉运来的。然后在伊斯特拉石上砌上砖,建成一座座建筑。由于砖比伊斯特拉石轻的很多,所以不会出现房子严重下沉的问题。有人说,威尼斯肥沃的冲积土质,就地而取材的石块,加上用邻近内陆的木头做的小船往来其间;在淤泥中,在水上先祖们建起了威尼斯。这个城市昔日的光荣与梦想通过保存异常完好的建筑延续到今天,它独特的气氛令游人感到如受魔法般奇妙。它就是个游乐园,是个充满奇妙与梦幻的地方,令凡是来过威尼斯的游客都依依不舍,在童话般的水之际流连忘返。

威尼斯有毁于火中又重生的凤凰歌剧院,伟大的文艺复兴和拜占庭式建筑,圣马可广场被科西嘉村夫拿破仑誉为“欧洲最美丽的客厅”,有美得令人窒息的回廊,而且大师安东尼奥尼电影中最美的段落有一些就在这儿拍摄;德国音乐大师理查德·瓦格纳在这里一命呜呼……

独具特色的威尼斯尖舟有一个独具特色的名字——“贡多拉”(意大利语“GONDOLA”,又译为“刚朵拉”或“冈多拉”)。这种轻盈纤细、造型别致的小舟一直是居住在泻湖上的威尼斯人代步的工具。据1094年文献记录,其名来自7世纪时的第一任总督。

贡多拉有十分悠久的历史,11世纪是贡多拉最盛行的时期,当时的数量超过了一万只,但如今的威尼斯仅剩下了几百只贡多拉。虽然数目仅是18世纪的二十分之一,但让人高兴的是,像圣特洛瓦索这样的小船厂仍旧在制造并修理这种小船,使这种古老的威尼斯传统得以流传。贡多拉的外观设计原本是各式各样的,16世纪时的贡多拉外表异常艳丽,贵族们经常乘坐装饰着缎子和丝绸、雕刻精美的贡多拉炫耀自己的财富。为了遏制这种奢靡的风气,威尼斯元老院颁布禁令:不准在尖舟上施以任何炫耀门第的装饰,已经安装的必须拆除,所有的贡多拉都漆成了黑色。唯一留下来供装饰用的只有船头的嵌板。这一传统一直被保持了下来,如今的贡多拉也是统一的黑色,只有在特殊场合才会被装饰成花船。

这种小舟有两个部位可体现工匠们的想象力,一个是自然奔放的船头,很像15和16世纪用的六齿钺戟。(每一个齿代表威尼斯的一个区),另一个是依奥尼亚式船尾。到了18世纪,这种威尼斯尖舟的形状和大小会慢慢地固定到我们今天这个样子。

今天这种小舟一般长为10.75米、宽为1.75米。小舟的平底呈不对称型,这样可以较好地保持只靠一侧单桨划的船的平衡。从前的贡多拉的中间船舱还有一个可以活动的船篷,用来给旅客遮阳挡雨,有的船篷上面开有小窗和小拉门。后来这种船篷也消失了。

贡多拉船夫只穿着一件带横条的紧身针织上衣,戴着一项草帽。过去船夫们的制服是很奇特和考究的。划船的时候,船夫站在船尾上,有搁在弯曲的桨架上长长的单桨划。平日,贡多拉主要作为旅游船使用,乘坐贡多拉费用较贵,平均每40分钟约为70—120欧元。每年9月的第一个周日下午,在威尼斯的大运河上还会举行历史悠久的冈多拉传统划船比赛,即雷戈塔·斯多利卡(Regata Storica)划船比赛。威尼斯赛舟节据史料记载起源于1315年。

圣马可广场和圣马可教堂是威尼斯最著名的名胜古迹之一。圣马可广场东西长170多米,东边宽80米,西边宽55米,总面积约1万平方米左右,呈梯形。它们造型的优美、和谐,石雕的生动、逼真,可以说是罗马建筑中少有的杰作。广场南、北、西三面被宏伟壮丽的宫殿建筑环绕。这些建筑和谐优美,建筑物上的石雕生动逼真。东面耸立着高98.6米的圣马可钟楼和融东西方建筑艺术为一体的圣马可教堂。西面是总督宫和圣马可图书馆。严整、华丽的总督宫,用粉红色和白色的大理石砌成。总督宫是威尼斯国家元首的府第,也是大议会和政府的所在地。

威尼斯长期是独立的水上共和国,政权由总督和议会共同掌握,兼有专制政体和共和政体的特色。圣马可大教堂据说是因埋葬了耶稣门徒(使徒)圣马可而得名:圣马可广场,圣马可大教堂,威尼斯随处可见这位显赫的圣马可。圣马可是《新约·马可福音》的作者,公元67年在埃及殉难。828年,两位威尼斯的富商在当时总督的授意下,成功地把圣马可的干尸从亚历山大港偷将出来,运回威尼斯,今天存放在圣马可大教堂的大祭坛下。从此,圣马可成了威尼斯的保护神。他的标志是一只带翼的狮子。从此,威尼斯到处是狮子。圣马可广场的入口处,有两根高大的圆柱,东侧的圆柱上挺立着一只展翅欲飞的青铜狮,它就是威尼斯的城徽——飞狮。飞狮左前爪扶着一本圣书,上面用拉丁文写着天主教的圣谕:“我的使者马可,你在那里安息吧!”一眼望去,总督宫上也少不了圣马可和他的狮子。

自古以来,圣马可广场一直是威尼斯的政治、宗教和传统节日的公共活动中心。1797年拿破仑进占威尼斯后,垂涎这里的景色,赞叹圣马可广场是“世界上最美的广场”,因此曾下令把广场旁边的总督府改为行宫,至今人们还把它叫做拿破仑宫。圣马可广场是每年嘉年华最主要的场景,但是在平常也热闹的像一座舞台,永远不会冷场。这里人流如潮,广场上有数不清的鸽子飞起飞落,游人和它们和平共处。

和总督宫毗连的圣马可大教堂是威尼斯的骄傲。威尼斯的荣耀,威尼斯的富足,当然,还有威尼斯的历史和信仰,尽在于此。雄伟壮丽的圣马可大教堂始建于829年,重建于公元1043—1071年,它曾是中世纪欧洲最大的教堂,是威尼斯建筑艺术的经典之作。圣马可大教堂融合了东、西方的建筑特色,它原为一座拜占庭式建筑,15世纪加入了哥特式的装饰,如尖拱门等;17世纪又加入了文艺复兴时期的装饰,如栏杆等。从外观上,它的五座圆顶据说是来自土耳其伊斯坦堡的圣索菲亚教堂;正面的华丽装饰是源自拜占庭的风格;而整座教堂的结构又呈现出希腊式的十字形设计,这些建筑上的特色让人惊叹不已。圣马可教堂最引人注目的一是内部墙壁上用石子和碎瓷镶嵌的壁画;一是大门顶上正中部分,雕有四匹金色的奔驰着的骏马。大教堂是东方拜占庭艺术、古罗马艺术、中世纪哥德式艺术和文艺复兴艺术多种艺术式样的结合体,结合得和谐,结合得协调,美不胜收,无与伦比。大教堂有五个圆圆的大屋顶,这是典型的东方拜占庭艺术,但供奉的却是一个西方的圣人。仅此一点,便是独一无二。其次,大教堂内外有400根大理石柱子,内外有4000平方米面积的马赛克镶嵌画。每天从世界各地来瞻仰和欣赏大教堂的人成千上万。在场上格外显眼的钟塔高达97米,建于15世纪。每到整点的时候,两个机械人就会用槌自动敲钟报时,整个城市都可以听见钟声。登上大教堂边上一座高近百米的高塔。纵目远眺,威尼斯全城,尽收眼底,一片红褐色的屋顶,一眼不见尽头。偌大的圣马可广场上,游人点点,几近蝼蚁。向海边望去,一排排贡多拉,煞是好看。再望望那头带翼的狮子,似乎为自己能被游人瞻仰而洋洋得意。

圣马可广场是威尼斯的明珠。它最美丽的时候是上潮的时候,一片潮水如同在广场铺上一面巨大的镜子,使所有建筑像镶嵌在水晶或玻璃中间,显得更加玲珑剔透,光彩照人。加上周围咖啡馆的露天陈设,游人们鲜艳的衣着,五光十色,上下辉映,形成了一幅极其迷人的图画。广场上,母亲们带着孩子在水中嬉戏,年轻人脱去鞋袜来回奔跑;大群大群的鸽子,时而簇拥在地上觅食,时而又带着扑扑拉拉的振翅声,飞满整个广场的上空。

始建于5世纪、由118个小岛构成的威尼斯,10世纪成为当时最主要的航运枢纽。总体上来说,它就是一幅非凡的建筑杰作。

素有“西方苏州”之称的威尼斯(英文:venice 、意大利文:venezia)四周环海,位于意大利东北部亚得里亚海滨的威纳托省(Veneto)。从地图上看,威尼斯仿佛一颗镶嵌在美妙长靴靴腰上的水晶,在亚得里亚海的波涛中熠熠生辉。

外部交通:威尼斯外部交通主要是航空,各大一级城市都有到威尼斯的航班。

内部交通:威尼斯的西北角有一条四公里长的长堤与大陆相通,它不但是意大利重要的港口,也是一座文化艺术古城。威尼斯及其泻湖,由118个岛屿组成。素有“水都”“水城”“桥城”和“百岛之城”的美称这座世上独一无二的水上城市景色旖旎、风光独好,城内历史古迹比比皆是,是一座风景如画而又古韵十足的历史名城,这里的所有景色都离不开水。

威尼斯全市河道,运河共计177条。靠401座各式桥梁把它们连接起来。威尼斯水道是城市的马路,市内没有汽车和自行车,也没有交通指挥灯,船是市内唯一的交通工具。除了小艇以外,所有交通工具都是禁止的。

威尼斯大街小巷的风光十分特殊。有些水道比北京的小胡同还要狭窄,两条船 不能并开,只能单行。街道两旁都是古老的房屋,底层大多为居民的船库。连接街道两岸的是各种各样的石桥或木桥。它们高高地横跨街心,一点也不妨碍行船。威尼斯的桥梁和水街纵横交错,四面贯通,人们以舟代车,以桥代路,陆地、水面,游人熙攘,鸽子与海鸥一起飞,形成了这个世界著名水城的一种特有的生活情趣。在威尼斯地众多座桥梁中,以火车站为通往市中心的利亚德桥(Rialto)最为有名,又名商业桥,它全部用白色大理石筑成,是威尼斯的象征。大桥长48米,宽22米,离水面7米高,桥两头用12,000根插入水中的木桩支撑,桥上中部建有厅阁,横跨在大运河上。大大小小的船只从太阳型的桥洞中穿梭,里亚尔托桥建(Rialto)于1180年,原先是一座木桥,后改为吊桥。在1444年的一次庆典中,因不堪重负,大桥折断。1580—1592年,改建为石桥。桥顶有一浮亭,桥两侧是20多首饰商店和卖纪念品的小摊。威尼斯城内古迹甚多,大大小小的120多座教堂,有哥特式、文艺复兴式、巴洛克式等,另外,还有依水而建的120座钟楼、64座男女修道院、40多座宫殿,都隔河相临,十分别致。威尼斯的房屋建筑风格各异,房屋的门窗、走廊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和花纹。夜间泛舟威尼斯,独有一番情趣。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的游客来到意大利威尼斯,来感受她的美丽、温馨和浪漫。

连结着总督府和旁边的地牢有一座非常有名的叹息桥,叹息桥是威尼斯的必访景点之一。叹息桥造型属早期巴洛克式风格,桥呈房屋状,上部穹隆覆盖,封闭得很严实,只有向运河一侧有两个小窗。叹息桥是一座拱廊桥,架设在总督宫和监狱之间的小河上,享有盛誉。它建于1600年(另说1603年)。因死囚被押赴刑场时经过这里,常常会发出叹息声而得名。当犯人在总督府接受审判之后,重罪犯被带到地牢中,可能就此永别人世,过去临刑死囚走向刑场时必须经过这座密不透气的桥,死囚们只能透过小窗看看蓝天,想到家人在桥下的船上等候诀别,百感交集涌上心头,不由自主地发出叹息之声——再向前走便要告别世间的一切了。据说恋人们在桥下接吻就可以天长地久。有一个传说:有个男人被判了刑,走过这座桥。“看最后一眼吧!”狱卒说,让那男人在窗前停下。窗棂雕得很精致,是由许多八瓣菊花组合的。男人攀着窗棂俯视,见到一条窄窄长长的贡多拉,正驶过桥下,船上坐着一男一女,在拥吻。那女子竟是他的爱人。男人疯狂地撞向花窗,窗子是用厚厚的大理石造的,没有撞坏,只留下一摊血、一个愤怒的尸体。血没有滴下桥,吼声也不曾传出,就算传出去,那拥吻的女人,也不可能听见。血迹早洗干净了,悲惨的故事也被大多数人遗忘。只说这是“叹息桥”,犯人们最后一瞥的地方。且把那说成神话。电影“情定日落桥”就在这取景的。叹息桥两端连结着总督府和威尼斯监狱,是古代由法院向监狱押送死囚的必经之路。

威尼斯港是意大利最大的港口之一,港口长12千米,总面积达250公顷,伸展出去,宽阔广大,每年进出港门的船只在万艘以上。威尼斯不仅风光奇特,而且还是文化名城,早在文艺复兴时期,威尼斯画派就独树一帜。乔尔乔涅、提香、丁托列托、委罗内塞等都是画坛著名大师。在意大利歌剧艺术发展史中,威尼斯也占有重要地位。城内古迹繁多,有120座哥特式、文艺复兴式、巴洛克式教堂,120座钟楼,64座男女修道院,40多座宫殿和众多的海滨浴场。歌德和拜伦都曾对威尼斯城赞扬备至,拿破仑则称其为“举世罕见的奇城”。

黄金宫,威尼斯最大的哥特式建筑,以整齐的排布和金灿灿的颜色而闻名遐迩。宫殿外表被漆成金黄色,在阳光下十分耀眼夺目。这座所谓的“宫殿”其实又名法兰盖提美术馆,馆内收藏的多位威尼斯画派的佳作。许多美术爱好者都对黄金宫十分觊觎,因为这座美术馆从外到内都充满了艺术的宝藏,是一座实在的“艺术金库”。

彩色岛堪称是威尼斯的“童话小岛”。岛上并没有特别的景点,吸引人的是小岛上的房屋都被漆成了各种绚丽的色彩。艺术家们用色大胆,把这座小岛打造成了一座童话的世界。许多游客来到这座小岛为的就是沉迷那一霎那的浪漫。在一个故事书里才会出现的世界里扮演一天的公主或王子,好好的满足一下自己童年的愿望。另外,岛上的手工艺品也十分物美价廉,可以考虑买一下当做伴手礼。

交通:从威尼斯主岛乘船可到达,如果乘坐公共交通需要转船,直接搭乘水上的士则可直达,但路程较远。威尼斯到目前为止有401座桥,这些桥的造型千姿百态,风格各异。有的如游龙,有的似飞虹,有的庄重,有的小巧。其中最著名的是利亚德桥,造型为单孔拱桥,用大理石砌成,建于1592年前后。桥长48米,宽22米。它曾出莎士比亚《威尼斯商人》中。大文豪莎士比亚的文学巨著《威尼斯商人》记述的就是发生在这里的 故事,几个世纪以来,《威尼斯商人》不断被后人搬上电影、电视,以话剧、歌剧等形式流传于世。

威尼斯的国际机场是马可波罗国际机场,这已以著名的威尼斯人马可波罗来命名的。这个机场建立在威尼斯对岸的意大利半岛上,并远离海岸线,不过前往威尼斯的水上运输工具距离航站步行只需7分钟。

总督宫(Palazzo Ducale),是以前威尼斯最高行政官总督的官邸。宫殿最早建于公元九世纪,宫殿是14—15世纪的哥特式杰出作品。穿过与教堂相连的卡尔门(Porta della Carta)译名“纸门”,进入总督宫内院,就可见15世纪建造的巨人阶梯 ,上立海神和战神的巨大雕像,从1485年起,总督就在这里加冕。宫内还有一处“金梯”通往总督的居室,因其两侧涂金的墙壁而得名。宫内包括委员会厅(Sala del Collegio)、候客厅(Anticollegio)、四门厅(Sala delle Quattro Porte)、议会厅(Sala del Senato)、十人厅(Sala del Consiglio dei Dieci)和大会议厅(Sala del Maggior Consiglio)等,各个厅都以油画、壁画和大理石雕刻来装饰,使整个总督宫复杂奢华、辉煌璀璨。在其有一幅被誉为世界最大的油画作品,取材但丁的《神曲》名叫《天堂》,长22米,宽7米,有700 多个人物,气势极为宏大,占据了大议会厅东面的整个墙壁。

圣马可教堂(Basilica San Marco),圣马可是耶稣的使徒,是《马可福音》的作者。828年威尼斯商人,将圣马可的尸体运回威尼斯。公元829年为此修建了这个教堂。教堂采用拜占庭建筑风格,融合了东西方建筑的精华。教堂的祭坛下面就是圣马可的墓。教堂内部装饰了很多拜占庭风格的马赛克装饰画。

里亚托桥(Rialto)是威尼斯最著名的桥,用白色大理石在1592年建成,桥上有建有很多店铺,销售各种纪念品和当地特产。

拯救威尼斯的故事:2001年1月1日清晨,警报声响彻威尼斯城,提醒人们洪水即将到来。威尼斯人又将面临一场与水的战争,在这场战争中,他们已经处于下风——洪水正在吞噬威尼斯,也许在二十一世纪末,威尼斯就会沉入水底。

几经周折之后,一项耗资30亿美元的新防洪闸门建设工程终于定在2009年10月动工。尽管如此,一些科学家对该工程仍持有异议。他们认为:一方面,工程的实施会破坏生态环境;另一方面,全球气候变暖而引起的海平面升高会导致工程失效。

水的变迁:要更好地理解威尼斯今天所处的困境,了解她过去的历史是有益的。威尼斯这座世界著名的水上城市,是由威尼斯泻湖中央的大小117座岛屿组成的,泻湖最终流入亚得里亚海。威尼斯城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公元452年,当时,人们为了躲避匈奴王阿拉提的入侵而来到泻湖的岛屿上。从此以后,水——这道天然的屏障,使得他们世代在岛上安全地繁衍生息。公元810年,威尼斯就曾依靠水的保护而免遭查里曼王子的侵略。

水曾是威尼斯的保护神,却成了威尼斯最大的敌人。1966年,威尼斯发生大洪灾,城内水位高达1米,这一事件迫使意大利政府将防洪列为国家头等大事。

洪水来袭:意大利是非洲板块的一部分,非洲板块一直在向北漂移,似乎要挤入欧洲板块下面,正是这种漂移引起了阿尔卑斯山的上升和威尼斯的下沉。每100年,威尼斯就会下沉1.3厘米。二战后,为满足工农业发展的需求,人们大量开采地下水,这种行为虽然后来被禁止,但恶果已不可挽回:整个城市在20年内下沉了30厘米,威尼斯人生活的中心——圣马可广场只高于警戒水位30厘米。只要洪水发生,圣马可广场就会浸入水面下10厘米,而且情况还在不断恶化。2001年1月,威尼斯遭受了历史上最为严重的水灾,洪水持续了4天4夜,城市的大半部分都淹没在水中。

隔离海水:自1951年起,已陆续有9万人离开了威尼斯,现有的6万市民非常担忧类似1966年的大洪灾会再次发生。为此,有人建议修建79座浮动水闸,一旦水位超过警戒线1米,这些水闸就会将泻湖与亚得里亚海隔离。英国伦敦和荷兰鹿特丹已有类似的防洪水闸,但这些水闸看起来与整个城市很不协调。不过,意大利政府坚信他们不会步此后尘,因为水正常时,300吨重的水闸充满水,静止在水底,人们是看不见的。当洪水水位将要超过警戒线1米时,向水闸内注入空气,水被排出,水闸就会上浮。当水位回落时,则向水闸重新注水,使其沉入水底。许多环保组织反对建水闸。他们认为,泻湖与亚得里亚海的长期隔离会造成湖水停滞,从而威胁到湖内的生物。于是,有关方面又实施了多项补充计划。

填高城市:补充计划中,最大胆的一项是将城市低洼地带的地面、地基填高到1米,这样既可保护最易遭洪水袭击的地区免受水害,又可避免在不必要时启动水闸。至今,已填高了960公顷低洼地,完成了目标任务的80%。有人提出,为何不干脆把整个威尼斯的地面都填高呢?其实,真要那样做的话,为保持威尼斯建筑的功能,建筑物的门就必须缩小。同时,填高圣马可广场是行不通的,因为这样一来它将失去古迹原来的风貌,这是人们所不能接受的。为此,人们填高了圣马可广场周围的防护堤,并在广场下面充填了一层防水彩土,以防止洪水上升而侵袭广场。另外,填高所有的地面也是一项耗资非常巨大的工程。填高到1米是较好的选择,因为威尼斯全市只有5%的地面没有达到这一高度而需要填充,花费约为4亿美元。如果要填高到1.2米,就会有30%的地面需要填高,费用会猛增到20亿美元。另一方面,只有当洪水水位在1米到2米之间时,才需动用浮动水闸。大概每年只需动用水闸7次,因此能把对水生物的影响减小到最低。

争论不休:一些地理学家认为,如果海平面因地球气候变暖而继续升高,几十年后,浮动水闸就会失去存在的价值。而支持水闸的人却不这么看。他们指出,浮动水闸完全可以应付未来100年海平面50厘米的增高量,况且50厘米还仅仅是一个较为悲观的预测数。反对水闸的人又提出,这种预测忽略了降雨。河流量以及季风的影响,而这些因素会使泻湖的水位在水闸关闭后提高。意大利政府仍然支持水闸工程,毕竟这项工程能保证人们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免受洪水侵袭。当然,支持该工程的人们也并非没有担忧,他们正在设计一些针对海平面升高风险的应对方案。但无论如何,他们对这一工程还是很有信心的,正如有人说的那样:当海平面升高20厘米时,也许威尼斯会是意大利惟一安全的地方。

威尼斯末日:意大利“水城”威尼斯人口多年持续减少。最新统计结果显示,威尼斯全市已不足6万人。当地居民为这座“垂死”城市举行“葬礼”。据悉,作为旅游城市,威尼斯物价上涨迅速,每年有不少当地居民不堪忍受高物价,“逃离”家园。

“葬礼”是在当地时间中午12点半开始的。一个由三艘贡多拉组成的“送葬船队”,运载着象征威尼斯已死的粉色棺材,沿着威尼斯大运河缓缓前行。一名男子身披黑色斗篷,用威尼斯当地方言朗诵诗歌,表达对威尼斯人生活现状的惋惜。在抵达著名的里亚尔托桥后,众人把棺材抬上了岸,并接着把它抬到了市政厅前面。随后,抬柩人打碎棺材,取出一面画有凤凰的旗帜。在意大利,灰烬中复活的凤凰代表“重生”。在里亚尔托桥边上还竖起了一个巨大的电子屏幕,显示着正逐年下降的威尼斯人口数量。威尼斯市人口统计部门官员表示,照此趋势发展下去,截至2030年威尼斯将不再有本地出生的常住人口。威尼斯葬礼的组织者之一、商人沙奇介绍说,在1950年时这里仅有100万游客,而如今每年都有约2000万游客。为了赚钱,日用品商店转而卖起了面具、玻璃制品等纪念物。“这对当地居民来说,并不是好事——人们总不能吃玻璃吧,”沙奇说。威尼斯房价高昂,而且很多房主乐于将房子短租给外来游客,而非长期居住的本地人,以获取更多租金。此外,旅游业还排挤了其它产业的生存空间。在威尼斯,如果有人不想从事旅游、餐饮等服务类行业的话,他(她)很难找到其它工作岗位。前不久才退休的威尼斯酒店经营者协会主席马斯基耶托批评说,威尼斯之所以沦落至此,完全是由于过去20至30年来管理部门没有认真规划威尼斯的将来,只知道从旅游业中收取高额税收。


谢选骏指出:这就是意大利人的习性所致,得过且过、投机钻营。我去过罗马和佛罗伦萨了,现在博利比亚找住的但是太贵了,发信息也不成功,现在坐车去威尼斯碰运气。车快开了,到的时候要两个多小时以后,因为我一直在赶路,疏忽的地方太多了。

别急别急,我会没事的。现在开始学会如何应付了,就是不能省钱,鬼才推磨。呵呵呵呵呵呵我真服了。我发现,只要有钱,其实住在哪里都是可以的;只要没钱,住在哪里都是不行的。

威尼斯的霸权没有了,它的水城却留了下来。结果呢?现在的威尼斯水道浅薄肮脏,只是为游客而保留修葺的。霸权就这样的沦落为乞丐了。

在意大利,经常会有一种感觉:他们在讲中文!而有时候又觉得他们像是在讲日语。在英德法西和东欧国家,在其他任何一个欧洲国家,都不会有这种“错觉”。这真值得语言学家们去认真研究一下。这可能是因为,意大利语和东方语言的发音比较近似,有时候听起来,真像中国的某些发言。

西欧有的时候比东欧还不如,资本主义有时候比社会主义还不如——它们胡乱收费但服务并未跟上,他们社会繁荣但风俗却已败坏。这可能是因为,西欧主要是拉丁人的世界,所以拉丁化的罗马尼亚其实就比不上它的南邻保加利亚。


诗云:

威尼斯人组建帝国,

圣人遗骨当做财货,

而今陆沉历史报应,

拜占庭魂前来取索。

(另起一页)

一四

的里雅斯特


的里雅斯特(Trieste)意大利东北部边境港口城市。位于亚得里亚海东北岸、伊斯特拉半岛的西北侧、的里雅斯特湾的顶端,西距威尼斯113公里,历史上是日耳曼、拉丁和斯拉夫文化的交汇点。在罗马时代之前城市最初的名称叫作 Tergeste,来源于伊利里亚语和威尼斯语的单词 terg(市场的意思)和 est(地方的意思),与现代阿尔巴尼亚语单词 treg(市场的意思)有着相同的词源。古罗马作家也将城市名另拼为Tergestum。现代的城市名称包括意大利语的Trieste、斯洛文尼亚语的Trst、德语的Triest和匈牙利语的Trieszt。

的里雅斯特位于意大利东北的亚得里亚海高地的最北端,在意大利与斯洛文尼亚的边境附近,城市位于的里雅斯特湾上,绝大多数建筑都建在山坡聚集所形成的山上, 的里雅斯特的市区位于一处令人印象深刻的陡坡脚下,这个陡坡在从喀斯特高原朝向亚得里亚海的方向突然下降,而喀斯特高原的海拔与城市接近,达到了海拔458米。

的里雅斯特的管区根据距离海的远近和海拔高度的不同由几个不同的气候带组成,城市一月份的平均温度是6℃,而七月份城市的平均温度是24℃。的里雅斯特的气候受亚得里亚海沿岸的季节性东北冷风的影响比较显著,这股由北朝东北向下吹拂的季风最大风速可以达到200公里每小时。

受奥地利的影响,在的里雅斯特有很多巴罗克式、新古典式气派的建筑。穿过有宽阔街道的城市,会看见碧波荡漾、有白色游艇疾驰而过的大海。由于特殊的地理条件和复杂的历史背景,的里雅斯特拥有很多人种和语言,有着其独特的气质。市中心有船舶公司和市政厅,海岸边有意大利统一广场,距中央车站约1公里,坐公共汽车5分钟。的里雅斯特市内的古罗马遗迹有一个剧场和一座拱门。圣朱斯托(San Giusto)大教堂的钟楼是罗马寺院的一部分。操德语(奥地利人)的旧镇原名的里雅斯特(Triest),建在朱斯托山周围,山上有一座城堡(现为中世纪博物馆)和14世纪时由两个早期教会联合而成的圣朱斯托大教堂。现代的城市始建于1719年,位于靠近海湾的平地上,有宽阔的街道和典型的18世纪巴洛克式与19世纪新古典主义式的建筑。1850年代期间曾在附近为马克西米连大公(后为墨西哥皇帝)建有米拉马雷(Miramare)堡。

截至2009年4月,有205,507 名居民居住在的里雅斯特,其中男性占46.7%,女性占53.3%,在20世纪70年代,由于传统的工业钢铁和造船的危机,的里雅斯特失去了大约三分之一的人口,戏剧性的导致青壮年人口下降和快速的人口老龄化,18岁以下的人口占城市人口比例为13.78%,而退休老人所占城市人口比例为27.9%,而当时意大利18岁以下人口的比例为18.06%,而退休老人的比例为19.94%,的里雅斯特居民的平均年龄是46岁,意大利全国的平均年龄则是42岁。在2002年到2007年之间的5年时间里,的里雅斯特的人口下降了3.5%,而意大利的人口则总体上增加了3.85%,然而,在最近的两年里,由于不断增加的移民人数,城市的人口在稳步回升,的里雅斯特的自然出生率仅仅只有7.63 ‰,在意大利东部是最低的城市之一,而意大利全国的人口自然增长率是9.45 ‰。

如今,的里雅斯特是一个边境城市,人口也是周边地区的多民族混合,占优势的当地的里雅斯特方言被称为的里雅斯特语(的里雅斯特语:Triestin,意大利语:Triestino),是威尼斯语的一种方言,这种语言和官方的意大利语一起在城市使用,而斯洛文尼亚语则在城市附近的一些郊区使用,的里雅斯特语被认为是当地的一种土生土长的语言(与斯洛文尼亚语、德语和伊斯特里亚罗曼语具有同等地位),城市里也有少量讲塞尔维亚语、克罗地亚语、德语和匈牙利语的人群。

在2009年末,意大利国家统计局估计有15,795 名出生在国外之的里雅斯特居民,占城市总人口的7.7% ,最大的当地少数民族是斯洛文尼亚人,但的里雅斯特也有大量的来自于巴尔干国家的移民群体(尤其是邻近的克罗地亚、阿尔巴尼亚和罗马尼亚),这部分人占城市总人口的4.95%,亚裔占城市总人口的0.52%,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区的移民则占城市总人口的0.2%。的里雅斯特的塞尔维亚社区包括土生土长的塞尔维亚人和移民过来的塞尔维亚人。罗马天主教在的里雅斯特占主导地位,由于城市有大量来自于东欧的移民人口,受巴尔干地区的影响,城市也有大量的东正教基督徒。

的里雅斯特使用最普遍的语言有意大利语和斯洛文尼亚语、威尼斯语以及弗留利语,由于地理位置以及历史缘故,在该城也有少量的当地居民使用德语、伊斯特里亚罗曼语和匈牙利语。

的里雅斯特原属奥匈帝国。1947年签订对意和约时曾规定建立的里雅斯特自由区,面积约759平方公里,并把该区分为甲乙两区,甲区(包括城市和港口)由英美管辖,乙区(市外大部分地区,约527平方公里)由南斯拉夫管辖。1954年签订伦敦备忘录,将甲区划归意大利管辖,仍为自由港;乙区划归南斯拉夫管辖。

的里雅斯特(意大利语:Trieste,斯洛文尼亚语:Trst,德语:Triest,匈牙利语:Trieszt)是意大利东北部边境港口城市、工商业中心,弗留利—威尼斯朱利亚区和的里雅斯特省首府。位于亚得里亚海北岸,伊斯特拉半岛西北侧,斯洛文尼亚高原西缘丘陵平原上。城市位于意大利与斯洛文尼亚边境与亚得里亚海之间一块狭长的土地的末端,南面、东面与北面都是意大利与斯洛文尼亚的边境,属地中海气候。的里雅斯特位于的里雅斯特湾的顶端,历史上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一直受到不同文化的影响,是日耳曼、拉丁、奥匈帝国和斯拉夫文化的交汇点,2009年统计的里雅斯特拥有205,000名居民。始建于公元前181年。公元前177年为古罗马控制。的里雅斯特也是哈布斯堡王朝最古老的领地之一,从1382年到1918年一直处于哈布斯堡王朝的统治之下。它是欧洲列强之一的奥匈帝国最重要的港口之一。作为地中海地区的一个繁荣的港口,的里雅斯特成为了奥匈帝国第四大城市(仅次于维也纳、布达佩斯和布拉格)。

19世纪末,它也显现出作为一个重要的文学和音乐中心的地位,然而,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奥匈帝国的崩溃以及的里雅斯特与意大利的联合,导致了城市的中欧文化的衰退和商业重要性的降低,在20世纪30年代和整个冷战时期,的里雅斯特的经济得到了复苏,这里也成为东西方阵营博弈的一个重要交点,1945年被南斯拉夫占领。后规定建为自由港,由英美和南斯拉夫分甲乙两区管辖。1954年甲区交意大利管辖。1975年,正式划定意、南两国的领土和领水界线。该港是亚得里亚海的重要贸易港,也是中南欧一些国家的货物转口港。输出以船舶、机械设备、化工产品和纺织工业品为主;输入以原油、多种金属矿石和粮食为主。主要工业有造船、冶金、机械制造、石油加工、化学、纺织和食品等部门。古罗马遗迹包括剧院和牌楼,在操德语的旧镇有一座城堡,后为中世纪博物馆。设有天文台。是illy咖啡公司以及忠利集团的发源地,是欧洲最大的罐装咖啡基地所在地。如今,城市成为了意大利最富裕的地区之一,同时也通过它的港口、造船和金融服务成为了亚得里亚海一个重要的航运中心。

最初一些伊利里亚人在这里定居,随后这里被东阿尔卑斯部落卡尔尼人占领,从公元前177年起,Tergeste 处于罗马人的统治之下,在儒略·恺撒的授意下,城市被给予了罗马殖民地的地位,而公元前51年,儒略·恺撒在他的著作Commentarii de bello Gallico当中将城市的名称记为Tergeste。在公元前200年到公元前1年,城市发展成为一座军事殖民地,而在那时,古希腊地理学家Artemidorus Daldianus和古希腊卡尼人地理学家斯特雷波将Tergeste定义为一座伊利里亚人的城市。 

在罗马帝国时代,“罗马人的意大利”边境从蒂马沃河移到了福尔米奥内(今天的里萨诺),而罗马人治下的Tergeste经历了一个繁荣的时代,这是由于它作为阿奎莱亚的十字路口所处的地理位置,而阿奎莱亚是当时罗马在这一地区和伊斯特里亚的主要城市,作为一个优良的港口,至今仍然可以看到它的遗迹。在公元前33年到公元前32年,奥古斯都围绕城市修建了一条城墙,而图拉真在公元2世纪在城市修建了一座剧院。

在基督教时代早期,这里仍然是一个繁荣的中心城市,而在476年西罗马帝国崩溃以后,的里雅斯特成为了东罗马帝国的一个军事前哨。567年,城市在伦巴第人入侵意大利北部时被他们破坏。788年,城市成为法兰克王国的一部分,处于的里雅斯特大主教的统治之下。从1081年起,城市就处在阿奎莱亚主教国的松散统治下。而在12世纪末,城市发展成为了一个自由城市。

在哈布斯堡王朝统治时期,在与邻近的主要强国威尼斯共和国进行了长达两个世纪的战争之后,1369—1372年威尼斯人曾短暂的占领过这座城市。的里雅斯特的大多数市民向哈布斯堡王朝的利奥波德三世递交了请愿书,希望他前来的里雅斯特主政,而在当时,奥地利大公国也是利奥波德三世统治范围的一部分,中断的协议在1382年10月签署,签署的地点在位于现在斯洛文尼亚卢布尔雅那的希什卡村(德语:apud Sisciam)的圣巴托罗缪教堂。不过,市民们也继续拥有一定的自治权力直到17世纪。

17世纪的里雅斯特成为了一个重要的港口和贸易中心,1719年,在神圣罗马帝国哈布斯堡王朝的查理六世的授权下,的里雅斯特成为了一个自由港,并一直保持自由港的地位到1891年7月1日。而在查理六世之后继任的玛丽娅·特蕾莎的统治下,城市的繁荣时代拉开了序幕。

1768年,德国美术历史学家约翰·约阿希姆·温克尔曼在的里雅斯特被一个抢劫者谋杀,当时他正在从维也纳前往意大利的路上。在拿破仑战争时期,的里雅斯特被法军分别于1797、1805和1809等年份三次占领。在1809—1813年之间,城市被划入拿破仑下属意大利王国的伊利里亚省,中断了城市的自由港地位,并夺走了城市的自治权。而在1813年城市被奥地利帝国重新占领之后,城市的自治权并没有得到归还。拿破仑战争结束后,的里雅斯特继续作为帝国的自由城市(德语:Stadt Triest)而经历繁荣时期,并获得了经济自由的地位,但城市的政治自治依然受到限制,城市的角色是作为奥地利帝国一个主要的贸易港口和造船中心,而在1836年奥地利的洛伊德商船队的成立进一步强调了这一点,商船队的总部位于大广场(意大利语:Piazza Grande )和萨尼塔的拐角处。截至1913年,洛伊德商船队已经拥有了62艘船只,船舶总吨位达到236,000吨。随着1860年奥地利帝国宪法的引进,城市的自治权得到了恢复,的里雅斯特也成为了奥地利帝国滨海地区(德语:Adriatisches Küstenland)的首府。

特定的弗留利方言,被称为Tergestino,直到19世纪初仍在使用,不过逐渐的被威尼斯语的的里雅斯特方言和其他语言所替代,包括德语语法、斯洛文尼亚语和标准意大利语,而同时的里雅斯特语在城市被大部分市民所使用,德语则是奥地利市政部门使用的语言,而城市周围的村庄,斯洛文尼亚语则占据了主导地位,从19世纪的最后十年起,斯洛文尼亚语使用者在稳步增长,在1911年已经达到了的里雅斯特全市总人口的25%(占的里雅斯特奥匈帝国居民总数的30%)。

根据1911年的人口普查,斯洛文尼亚语使用者的比例在城市中心大约为12,4%,在郊区为47,6%,而在城市周边地区则达到了90,5%,的里雅斯特19个居民区中有9个居民区里斯洛文尼亚人都是最大的族群,并在其中的7个居民区占据了绝对多数。另一方面,意大利语使用者在城市中心约为60.1%,郊区占38.1%,而在城市周边则只占6%,在19个居民区中有10个居民区他们是最大的语言群体。在其中的7个占据绝大多数(包括市中心的全部6个居民区),城市范围内所包括的11个村庄,在其中的10个都是斯洛文尼亚语使用者占据绝对优势,而德语使用者只在米拉马雷占多数。德语使用者大约占城市总人口的 5%,城市中心则占有最高的比例。少量的人口使用克罗地亚语(1911年的统计大约有1.3%的人),城市同样也计入了其他几个小的族群社区,如捷克人、伊斯特里亚罗马尼亚人、塞尔维亚人和希腊人,而且他们绝大多数要么被意大利语社区要么被斯洛文尼亚语社区同化。

现代的奥匈帝国海军将的里雅斯特建设成为了一个造船工厂,并作为海军基地使用,1857年帝国第一批主要的铁路干线的建设完成,由维也纳通往的里雅斯特的奥地利南部铁路成为帝国煤炭供应和贸易的最有价值的一份财产。

在20世纪初,的里雅斯特是一个繁忙的国际化大都市,经常有艺术家和哲学家光顾,如詹姆斯·乔伊斯、伊塔洛·斯韦沃、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德拉戈汀·凯特、伊万·参卡尔、西皮奥·斯拉塔佩尔和翁贝托·萨巴。城市也是奥地利里维埃拉的主要港口,南阿尔卑斯的中欧部分的唯一一块飞地,直到今天,维也纳风格的建筑和咖啡馆仍然在的里雅斯特的大街小巷占主要地位。

意大利吞并:与特兰托一样,的里雅斯特也是意大利民族统一运动的一个主要焦点之一,他们期望意大利吞并他们所声称的所有居住有意大利语人口的土地,许多当地意大利人志愿参加了意大利皇家军队(一个著名的例子就是作家西皮奥·斯拉塔佩尔)。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奥匈帝国崩溃,许多原来帝国的边境地区包括奥地利滨海地区,和在帝国所分解出来的国家之间产生了争议。1918年11月3日,意大利与奥匈帝国之间结束敌对状态的维拉·朱斯蒂停战协议签署。在奥匈帝国军队被命令放下他们的武器之后,的里雅斯特被意大利军队占领(受到当地意大利族人的热烈欢迎),而一天前停战协议才刚刚生效,这一切使得意大利人在敌对状态中断之前有效的宣布占领这一地区(类似的形势也发生在南蒂罗尔)。1920年仅仅通过《拉帕洛条约》,意大利王国正式吞并了的里雅斯特,这一地区被改组为一个新的行政单位,取名威尼斯朱利亚(意大利语:Venezia Giulia,克罗地亚语和斯洛文尼亚语:Julijska krajina,德语:Julisch Venetien,拉丁语:Carsia Julia)。

虽然与意大利联合了,但是,也让城市的重要性降低,新的国家边界剥夺了城市从前的内陆地区。斯洛文尼亚族群(根据1910年的人口普查占总人口的 25%)遭到逐渐升级的意大利法西斯主义的迫害,1920年4月13日的暴乱开始了对斯洛文尼亚人的暴力迫害时期,暴动的组织是为了报复意大利占领军在斯普利特遭到当地克罗地亚人的攻击,许多斯洛文尼亚人的商店和房屋被毁坏,而当由弗朗西斯科·久恩塔领导的一群意大利法西斯分子让这次暴乱达到极点,他们放火烧了国民议会(意大利语:Narodni dom),也是的里雅斯特斯洛文尼亚人的社团大楼。

在1922年意大利法西斯政权上台后,一项意大利化的官方政策开始执行,公开使用斯洛文尼亚语被禁止,到了1927年,所有的斯洛文尼亚社团被解散,同时斯拉夫和日耳曼来源的名字和姓氏在1930年底之前要全部意大利化。数千名来自于的里雅斯特的斯洛文尼亚人,尤其是知识分子,移民去了南斯拉夫王国和南美,在那里许多人都成了他们各自领域的著名人物,在从的里雅斯特移民的著名斯洛文尼亚人中,有作家弗拉基米尔·巴尔托尔、约西普·里比契奇和法学家鲍里斯·富尔兰以及建筑师维克托·苏尔契奇,同时几千名来自于达尔马提亚的意大利族人从新成立的南斯拉夫迁到的里雅斯特。

在20世纪20年代末,南斯拉夫民族统一主义开始出现,斯洛文尼亚激进反法西斯组织威尼斯朱利亚革命团(斯洛文尼亚语:Revolucionarna organizacija Julijske krajine T.I.G.R.)在城市中心发动了多起炸弹袭击事件,在1930年和1941年,两场对斯洛文尼亚极端分子的审判由法西斯的国家安全特别法庭在的里雅斯特举行。尽管的里雅斯特传统的多种语言和多种文化特征的终止,以及绝大多数德语人口和大量斯洛文尼亚人的迁移出境,城市的总人口仍然在继续增长,以至于经济在20世纪30年代末随着工业产业的发展也有了重要的发展和进步。

法西斯政权修建了几处新的基础设施和公共建筑,包括近70米高的胜利灯塔(意大利语:Faro della Vittoria),它也成为了城市的标志之一,的里雅斯特大学也在这一时期建立起来。即使在法西斯政权的高压统治下,艺术与知识的研究和发展也继续吸引了大量的人前来学习。在20世纪20年代,城市是重要的视觉艺术流派先锋派作家运动的大本营,以未来派艺术家图利奥·克拉利和构成主义者阿夫古斯特·切尔尼戈伊为代表人物。同一时期,的里雅斯特稳固了它作为现代意大利文学中心之一的角色,诸如翁贝托·萨巴、比亚乔·马林、贾尼·斯图帕里奇和萨尔瓦托雷·萨塔这样的作家都在这座城市生活。而在那些仍然居住在的里雅斯特的非意大利族作家和知识分子中,最著名的是奥地利人尤利乌斯·库吉和斯洛文尼亚人鲍里斯·帕霍尔,知识分子们频繁的与圣马可咖啡馆(意大利语:Caffè San Marco)相联系,直到今天,的里雅斯特的这家咖啡馆仍然在营业。

1938年颁布的反犹太种族法对城市的犹太社区(规模在意大利排第三位)是一个严重的打击,法西斯的反犹主义运动导致了对犹太人财产和个人的一系列袭击,1942年7月达到极点,当时的里雅斯特的犹太教堂遭到法西斯军队和暴徒的攻击和毁坏。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随着1941年4月纳粹德军入侵和占领南斯拉夫,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场接近了的里雅斯特,从1941年冬季开始,第一支南斯拉夫游击队分队出现在的里雅斯特省,虽然直到1943年末抵抗运动才来到城市里。

在1943年9月的意大利与盟军之间的停战协议生效后,城市被德军占领,的里雅斯特名义上成为新成立的意大利社会共和国的一部分,但实际上由纳粹德国统治,纳粹德国在原来意大利的东北部地区建立了亚得里亚滨海行动地带(德语:Operationszone Adriatisches Küstenland,意大利语:Zona d'operazioni del Litorale adriatico,斯洛文尼亚语:Operacijska cona Jadransko primorje),以的里雅斯特作为这一地带的行政中心。这个新的行政实体由弗里德里希·莱纳领导,在纳粹的占领下,意大利唯一的带有火葬场的集中营在意大利的土地上建立起来,营址位于的里雅斯特郊区的Risiera di San Sabba。1944年4月4日,近3000名犹太人、南斯拉夫人和意大利反法西斯主义者在Risiera被害,同时数千名囚犯在被送往其他集中营之前被监禁起来。

的里雅斯特遭到了盟军空军的轰炸,意大利和南斯拉夫游击队的活动也变得强大起来,城市的犹太人被驱逐到灭绝营,他们当中绝大多数人在那里死去。

1945年4月30日,意大利反法西斯民族解放委员会(意大利语:Comitato di Liberazione Nazionale — 缩写为CLN)的唐·马扎里和萨维奥·方达组织了近3500名志愿者,举行了反抗德军占领的起义,5月1日,盟军中的南斯拉夫游击队第8达尔马提亚师抵达并占领了城市的大部分地区,只剩下法院和圣朱斯托城堡,那里的德军守卫部队表示拒绝向任何一方投降,除了盟军的新西兰部队外,新西兰第2师沿亚得里亚海北岸的14号公路继续前进并于第二天抵达的里雅斯特,5月2日傍晚,德军投降,但随即被转交给南斯拉夫游击队。

南斯拉夫军队控制了整个城市直到6月12日,这个时期在意大利的编年史中被称作“的里雅斯特的四十天”,这一时期,数百名当地意大利人和反对共产主义的斯洛文尼亚人被南斯拉夫当局逮捕,他们当中的许多人失踪,这些人当中既包括前法西斯分子和纳粹合作者,也包括意大利民族主义者和其他真实的或者潜在的对南斯拉夫共产主义政权造成威胁的反对者。其中一些人被关押在南斯拉夫的集中营里(特别是在斯洛文尼亚的博罗夫尼察),同时其他人则被处决,尸体被扔到喀斯特高原的山洞里。

在南斯拉夫领导人铁托和英国元帅哈罗德·亚历山大达成协议之后,南斯拉夫军队撤出了的里雅斯特,的里雅斯特随即处于英美军事管制之下。直到1947年9月,南斯拉夫军事当局和美国人将威尼斯朱利亚地区按摩根线划分,同时《巴黎和平条约》也使得的里雅斯特自由港建立起来。

的里雅斯特自由港A区:1947年,的里雅斯特被公开宣布作为一个独立的城市自治实体,受到联合国保护,形成的里雅斯特自由港,城市的管区沿1945年划定的摩根线分为A区和B区。从1947年到1954年,A区由盟国军事政府管理,这个政府一部分由的里雅斯特的美军(缩写为TRUST)组成 ,由布莱恩特·E·摩尔少将指挥,他同时也是美军第88步兵师的师长,另一部分则是英军驻的里雅斯特部队(缩写为BETFOR)组成,由特伦斯·艾雷中将指挥,他同时也是军政府和部队的首脑。A区几乎覆盖了今天意大利的里雅斯特省的全部地区,除了穆贾南部的四个小村庄在1954年自由港条约解除之后交给了南斯拉夫外。B区则仍然处于南斯拉夫人民军的军事管制下,由伊斯特里亚半岛的最西部和北部组成,位于米尔纳河和德贝利·日蒂奇角(意大利语:Punta Grossa)之间。1954年,的里雅斯特自由港被取消,广大A区的绝大部分,包括今天的里雅斯特,都被划分给了意大利。B区成为南斯拉夫的一部分,同时南斯拉夫还得到了A区的四个村庄普拉夫耶、斯波德涅·什科菲耶、赫尔瓦蒂尼和耶拉尔季。B区最终被斯洛文尼亚和克罗地亚划分。1954年10月26日,意大利官方正式宣布吞并的里雅斯特,并得到了城市绝大多数市民的欢迎。1975年的《奥西莫条约》的签署最终确定了意大利和南斯拉夫的边界以及这一地区的少数民族的地位问题。这条边界如今成为了意大利和斯洛文尼亚的边界。

的里雅斯特的经济主要依靠港口及与邻近地区的贸易。的里雅斯特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国际性大都市,超过7.7℅的城市人口来自国外,而这些也重建了城市以前的一些文化、经济和政治影响力,这里是欧盟的一个主要贸易、政治、文化、造船、教育、运输和商业中心,城市也是“5号走廊”的一部分,而“5号走廊”的目标是为了确保在西欧和东欧国家诸如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匈牙利、乌克兰和波黑更大的交通联系,这也是促进的里雅斯特经济进一步繁荣的一个巨大推动力。

的里雅斯特也是一些意大利大型企业的总部所在地,如Assicurazioni Generali,是一家2005年的收入在意大利位列第二,在全球位列第二十四的大公司。Fincantieri则是世界领先的造船企业之一,总部位于的里雅斯特。的里雅斯特同样也是Banca Generali、Allianz Italia和Wartsila Italia的总部所在地。

而早在奥匈帝国统治的时代,的里雅斯特就已经成为一个在经济、贸易和商业上领先的欧洲城市,并且是帝国境内的第四大城市和最重要的中心,仅次于维也纳、布达佩斯和布拉格。然而的里雅斯特的经济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城市被意大利吞并后就开始了小范围的衰退,但法西斯意大利还是在20世纪30年代通过在的里雅斯特建立与海军和军工产品(如著名的Cantieri Aeronautici Navali Triestini ,缩写为CANT)相关联的制造产业而促进了城市的巨大发展。盟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轰炸并破坏了城市的工业部门(主要是造船厂)。因此,在冷战期间,的里雅斯特成为了一个主要的外围城市。然而,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的里雅斯特出现了巨大的经济增长,这得益于航运企业对集装箱、钢材和油料的运输这些商业活动的显著增加。的里雅斯特也是意大利和地中海(同样也是欧洲的)的最好的咖啡港口,城市供应全意大利超过40℅的咖啡,品牌咖啡如Illy,就是在的里雅斯特成立,并将总部设在这里。现在,的里雅斯特是欧洲最重要的港口和贸易、运输中心之一,随着的里雅斯特成为“5号走廊”计划的一部分,这里成为创建更大的连接东欧与西欧国家的交通枢纽。

的里雅斯特还有着文学的传统,爱尔兰作家詹姆斯·乔伊斯在这里居住了十多年,写下了杰作《都柏林人》和《青年艺术家的肖像》,同时他鼓励当地一个犹太商人从事写作,商人以斯韦沃为笔名发表小说,成为享誉世界的现代派作家。除此以外,的里雅斯特还涌现过一位大诗人,翁贝托·萨巴,他是20世纪意大利最出色的诗人之一。

的里雅斯特当地主要有两份报纸,一份是Il Piccolo(意思为微小的),1881年在的里雅斯特出版印刷,意大利语报纸,主要报道当地的新闻、体育、商业、招聘和社区故事。 另一份则是Primorski dnevnik(意思是滨海日报),是唯一一份除了斯洛文尼亚之外发行的斯洛文尼亚语报纸,读者主要是意大利的斯洛文尼亚少数民族,报纸于1945年5月13日由从纳粹德军手中解放这座城市的南斯拉夫游击队创办,在的里雅斯特成为自由港后,报纸就成为了当地斯洛文尼亚少数民族的主要媒体。的里雅斯特的出版社为Asterios Editore 。

的里雅斯特大学是一座中型国立大学,成立于1924年,包含12个学院,以广泛和几乎完整范围的大学课程安排而闻名,学校现有学生23,000名,教师1,000名。

当地的职业足球俱乐部叫作Triestina,是意大利历史最悠久的足球俱乐部之一,事实上,Unione Sportiva Triestina Calcio在1947—1948赛季获得意大利足球甲级联赛亚军,仅仅位于冠军都灵队之后。的里雅斯特以同时有两支球队在同一时期参加不同的两个国家的冠军杯赛而闻名,而这个时期则是的里雅斯特作为自由港的时期,Triestina在意大利足球甲级联赛征战,虽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第一个赛季球队就面临降级,但意大利足协更改了规则使其留在意大利足球甲级联赛中,因为意大利足协认为在意大利职业联盟中保留这个城市的一支球队是很重要的,同时南斯拉夫也把目光转向了城市,在第二个赛季的联赛中球队取得了史上最好的成绩,最终排名第三,同时南斯拉夫购买了Circolo Sportivo Ponziana 1912(缩写为A.S.D. Ponziana)俱乐部,使得这家小球会拥有了一个新名称Amatori Ponziana Trst,并在南斯拉夫足球联赛中征战了3年的时间。在20世纪90年代初,Triestina俱乐部破产,但经过重建之后的球队还是于2002年在意大利足球乙级联赛中获得了一个位置,Ponziana则重新命名为Circolo Sportivo Ponziana 1912,现在在弗留利—威尼斯朱利亚区地区联赛中征战,这个联赛是意大利足球体系的第7级联赛。的里雅斯特也以著名的篮球队Pallacanestro Trieste而闻名,在20世纪90年代初球队达到了它的巅峰,当时球队从赞助商Stefanel那里获得大量的财政支持,使得球队能签下德扬·博迪罗加、费尔南多·詹蒂莱和格雷戈尔·富奇卡,组成了欧洲篮球的全明星阵容。

●米拉马尔城堡(Miramar):位于亚得里亚海边,距离的里雅斯特8公里,1856—1860年间修建,当时按照马克西米连大公手下工作的卡尔·容克的设计方案建造。城堡的园林展现了一片由不同种类的树木组成的优美风景,这些树木是由马克西米连大公亲自挑选并下令种植的,到今天这里已经拥有了非常可观的收藏规模。在园林里特别吸引人的地方包括两个池塘,一个以它的天鹅闻名而另一个以它的莲花闻名,城堡的附属建筑(意大利语:Castelletto),一座马克西米连大公的铜像、一座保存有从诺瓦拉遗址出土的十字架的小教堂以及弗兰茨·约瑟夫一世皇帝的兄弟马克西米连大公横跨大西洋去担任墨西哥皇帝时乘坐的旗舰。后来,城堡成为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在东非的意大利军队最后一位指挥官奥斯塔公爵阿梅戴奥王子的住所。在作为的里雅斯特自由港临时政权的申请机构的时期,随着《巴黎和平条约》的签署,城堡又成为了驻的里雅斯特美军的司令部。

●圣朱斯托城堡:就地在原来城堡的遗迹上设计建造,为了建造这座城堡花费了将近两个世纪的时间,城堡防御结构的发展时期主要体现在神圣罗马帝国腓特烈三世时期建造的中间部分(建于1470—1471年)、圆形的威尼斯式的棱堡(建于1508—1509年)、霍约斯·拉利奥棱堡和波米斯(又可称作Bastione fiorito,始建于1630年)

●里卡多拱门(意大利语:Arco di Riccardo ):是一座罗马时代的城门,公元前33年建于古罗马城墙中,位于皮亚泽塔碉堡旁、老城狭窄的街道中,之所以取这个名称据信英格兰国王狮心王理查一世在十字军东征时回国途中经过了这个拱门。

●罗马时代的神庙:其中一个祭祀雅典娜,另一个祭祀宙斯,两个神庙都位于圣朱斯托山上。宙斯神庙遗址在广场附近,而雅典娜神庙遗址在教堂下面,游客们可以看到它的根基。

●罗马时代的剧院:历史可以追溯到史前时期的的里雅斯特,在公元前33—32年时按照罗马皇帝屋大维的命令将城市用城墙封闭起来。在公元1—2世纪,城市有了很大的发展。罗马剧院就位于圣朱斯托山脚下,面朝大海,剧院的建设局部使山脉变得平缓起来,剧院的大部分由石材制成,圆形露天竞技场最高部分的台阶和舞台据推测是由木头制成的。装饰剧院的雕像在20世纪30年代由电灯替换,现在这些雕像都保存在城市博物馆里,三部图拉真时代的文献提到了这里,与剧院的发展紧密联系的Petronius Modestus的雕像在一世纪下半叶被竖立起来。

岩洞:在整个的里雅斯特省,拥有整个弗留利—威尼斯朱利亚区所有24组洞穴中的10组,被称作喀斯特高原之的里雅斯特高原(意大利语:Altopiano Triestino)在意大利境内覆盖了200平方公里的地区,拥有大约1,500 个不同尺寸的岩洞(如巴索维扎岩洞就是纳粹大屠杀纪念地)。

所有岩洞中最著名的是大岩洞(意大利语:Grotta Gigante),世界上最大的旅游岩洞,一个单独的岩洞大到可以容纳罗马的圣彼得大教堂。特雷比西亚诺岩洞在流经的蒂马沃河床下350米,这条河在斯洛文尼亚的什科茨扬岩洞(距离的里雅斯特几公里,并且都是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遗产名录上)成为地下河,在流过30公里的距离后于离亚得里亚海1公里的地方进入地面,并在杜伊诺附近形成一系列的泉眼,而这些泉眼被古罗马人称作是进入冥界的入口。

的里雅斯特的海上位置和它过去长时间作为奥地利和奥匈帝国一部分的状况使得的里雅斯特港成为广大中欧内陆地区主要的商业港口,在19世纪,在位于城市中心区东北部的区域修建了一个名为Porto Nuovo的新的港口区。

而在现在,的里雅斯特作为一个港口的重要性减退了,一方面是由于城市划拨给了意大利,而意大利在良好停泊条件的港口上有广泛的选择,另一方面也由于邻近的斯洛文尼亚的科佩尔新港口的竞争。然而,的里雅斯特始终是一个重要的集装箱、钢材和石油终端商业航运港口,港口位于城市中心区的南部,在经过多年的停滞不前后,领导权的改变使得港口开始步入了一个稳定的增长途径,仅2007年一年,船舶运输增长值就达到了40%。

的里雅斯特由于港口和向内陆运送旅客和货物的需要很早就通了铁路,1857年,奥地利帝国建成的南方铁路(德语:Südbahn)成为第一条到达的里雅斯特的铁路线,这条铁路延伸长达1400公里,终点是乌克兰的利沃夫,途经斯洛文尼亚的卢布尔雅那、匈牙利的肖普朗、奥地利的维也纳和波兰的克拉科夫,通过格拉茨附近的塞默灵山口穿越阿尔卑斯山脉的山脊,铁路经过离的里雅斯特市只有几公里远但海拔超过300米的村庄Villa Opicina,由于这个原因,线路向北绕行了32公里,在抵达终点站的里雅斯特中央火车站之前逐渐减速。

第二条横穿阿尔卑斯山的铁路在1906年建成,从奥地利的维也纳经过叶塞尼采和新戈里察的横跨阿尔卑斯山的博希尼铁路的开通,而这条铁路同样经过Villa Opicina到达的里雅斯特,但它在一定程度上采用更短的回路从南面通向的里雅斯特的另一个主要火车站——的里雅斯特坎波·马尔齐奥火车站,这个火车站位于中央火车站的南部,如今这条线路已不再运营,而坎波·马尔齐奥火车站也成为了一个铁路博物馆。

为了减轻两个火车站之间和邻近的码头区的货物交通运输困难,1887年沿着海滨修建了一条名为Rivabahn的临时铁路线,直到1981年,这条铁路才停止运营,而取代这条铁路线的是位于城市东部一条名为 Galleria di Circonvallazione的 5.7公里长的铁路隧道线。来自码头区的货运服务包括向意大利北部和匈牙利布达佩斯的集装箱服务,与通往奥地利萨尔茨堡和德国法兰克福的运送卡车火车服务相匹配。

现在前往的里雅斯特的客运铁路服务绝大多数包含有去往意大利威尼斯的列车,在那里经梅斯特雷与通往米兰和罗马的列车相连接。这些列车抵达的里雅斯特中央火车站时绕开了的里雅斯特湾,与奥地利南方铁路的北部回路相连,而意大利和斯洛文尼亚之间的国际列车经过Villa Opicina,绕过了的里雅斯特。

的里雅斯特也将与意大利的特雷诺—阿尔塔—维洛奇塔铁路网相连接。而在明年,一条时速高达300公里/小时的铁路线也将把威尼斯和的里雅斯特连接起来。

位于的里雅斯特湾顶端、蒙法尔科内附近的隆基坐落着弗留利—威尼斯朱利亚机场,的里雅斯特的空中交通主要在这里完成。

的里雅斯特当地的公共交通主要是由 Trieste Trasporti公司经营,这家公司经营着一个由大约60条公交线路和2条轮渡线路的交通网,他们也同时经营奥皮奇纳有轨电车(意大利语:Tranvia di Opicina,斯洛文尼亚语:openski tramvaj,的里雅斯特语:Tram de Opcina),一种混合着轨道电车和索道电车的交通工具,为的里雅斯特市中心和Villa Opicina之间提供了更多的直接联系。


谢选骏指出:的里雅斯特的树木很多,郁郁葱葱,建筑则更像德国,色彩很重,不是意大利那样的素雅。而意大利尤其是南部更接近地中海型的浅色,甚至类似北非的摩洛哥。的里雅斯特明显比意大利其他地方整洁,虽然人种还是那么矮小,也不免南欧人的喧哗,但公共场所竟然备有各种手册,那是意大利极为罕见的“奢侈品”!

鉴于的里雅斯特的情况,我主张华人多多移民日本,这样就可以“学好”,就像意大利人移民奥地利一样,如果相反,日本人移居中国就可能“学坏”,就像奥地利移居意大利一样。

的里雅斯特虽然相比意大利其他地方似乎安全,但窃贼一定不少,因为超级市场竟然严格盘查客人的背包,连两三块钱的东西都要核对发票。可见这个地方的人们缺乏基本的尊严,竟然可以容忍这样的搜查行为。不过,也有可能这是这个具有奥地利传统的城市,对于意大利人的一种歧视或预防犯罪。


诗云:

的里雅斯特的水边,

亲吻亚得里亚海面,

收藏敌意各族杂处,

假装哈布斯堡的脸。

(另起一页)

一五

维也纳


维也纳(Vienna),位于多瑙河畔,是神圣罗马帝国、奥地利帝国、奥匈帝国、奥地利共和国的首都,同时也是奥地利共和国9个联邦州之一,是奥地利最大的城市和政治中心。

维也纳是联合国的四个官方驻地之一,除此之外维也纳也是石油输出国组织、欧洲安全与合作组织和国际原子能机构的总部以及其他国际机构的所在地。2011年11月30日,维也纳以其华丽的建筑、公园与广阔的自行车网络登上全球最宜人居城市冠军。因市内古典音乐气氛浓厚,引来各国音乐家聚集于此,具“世界音乐之都”和“乐都”等美誉。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前的维也纳,是领域曾遍及除德意志帝国以外的中东欧大部分地区的奥匈帝国首都。现在按照市区人口,它是欧盟第七大城。在20世纪以前,它是世界上最大的德语城市,奥匈帝国分裂之前,该市已经拥有200万人口。今天它仍是第二大德语城市,仅次于柏林。其市中心古城区被列为世界遗产。

维也纳是一座拥有1800多年历史的古老城市,但该地维也纳在新石器时代已有人居住在维也纳盆地,维也纳良好的天气条件和富饶的土地资源为新石器时代的农民提供了很好的居住环境,铸造石器所需的赤褐色和绿色的石块也能在维也纳开采到。铜器时代、青铜时代和铁器时代,同样也在维也纳留下了人类居住的痕迹。凯尔特人在约公元前500年建立维也纳,称其为“Vedunia”。公元15年成为罗马帝国的一个前线城市,公元1世纪罗马人曾在这里建立城堡,罗马人一直呆到了5世纪,5世纪初维也纳曾发生了一场毁灭性的火灾,接下来的记载出现在881年同马扎尔人的战斗,这是它以“维尼亚”首见记载。955年,东法兰克王国国王奥托一世在勒赫菲尔德战役中击败了马扎尔人,标志着维也纳和奥地利的崛起。

巴本堡时代:976年,巴本堡家族的利奥波德一世被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奥托二世封为巴伐利亚东部边区(马克)的藩侯(封疆伯),这块匈牙利边境上的封地后来演变为奥地利。996年史书上第一次出现了“奥地利”这个名称,Ostarrichi意为“东部马克”。11世纪维也纳已经是一座重要的贸易城市,1155年亨利二世将维也纳作为首都,一年后的1156年9月17日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腓特烈一世授予奥地利亨利二世一些特权,将奥地利从一个附属于巴伐利亚的藩侯领地提升到独立公爵国,而维也纳成为公国的首都。

十二世纪维也纳成为手工业和商业中心,1137年成为奥地利公国的首邑。维也纳在1221年继恩斯之后成为奥地利第二座享有发展经济权利的城市,途径维也纳的商人必须将他们的货品在城市内提供销售,这使得维也纳很快成为多瑙河通往威尼斯道路上一座至关重要的贸易城市。

此后维也纳成为神圣罗马帝国(1278年起)的首都。13世纪末,随着哈布斯堡皇族兴起,发展迅速,宏伟的哥特式建筑如雨后春笋拔地而起。15世纪以后成为神圣罗马帝国和欧洲的经济中心。16世纪和17世纪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每次入侵欧洲都在维也纳被阻挡。18世纪,玛丽亚·特雷西亚母子当政期间热衷于改革,打击教会势力,推动社会进步,同时带来艺术的繁荣,使维也纳逐渐成为欧洲古典音乐的中心,获得了“音乐城”的美名。随著19世纪奥匈帝国的强盛,维也纳也成为当时欧洲一个重要的都会,成为奥地利帝国(1806年起)和奥匈帝国(1867年起)的首都。1873年维也纳举办了为期106天的世界博览会。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奥地利再度和纳粹德国合并,战后,奥地利和维也纳,跟德国和柏林一样,遭到英、美、法、苏四国划分四个控制区管理,直至1955年奥地利再度获得独立为止。冷战时期,维也纳是国际间谍活动的温床,因为它是位于东西方集团之间的中立国。

哈布斯堡王朝在维也纳有几百年的统治历史,维也纳在这一时期发展成为欧洲的文化和政治中心。

1278年哈布斯堡的德意志国王鲁道夫一世(1273年至1291年在位)在多次征讨后战胜了巴本堡王朝波希米亚国王奥托卡二世,开始了哈布斯堡王朝统治奥地利的历史。但在维也纳,哈布斯堡王朝花费了相当长的时间建立统治地位,奥托卡二世在1278年的战斗中阵亡后,他在维也纳的支持者势力依旧强大,发动了多场反对德意志国王阿尔布雷希特一世(1298年至1308年在位)的起义,而接替阿尔布雷希特一世的卢森堡王朝亨利七世(1308年至1313年在位,1312年至1313年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将首都定在布拉格,维也纳的城市发展进入了阴影。

此后鲁道夫四世(1358年至1365年奥地利公爵)颁布实施一系列经济政策,使得维也纳恢复了生机,他在1365年建立了维也纳大学,并下令建造维也纳的斯蒂芬大教堂,他为维也纳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也因此被誉为“维也纳的建造者”,但是此后他参与了对哈布斯堡继承权的争夺,这使得维也纳不断发生骚乱,经济呈现衰退。

1438年奥地利公爵阿尔布雷希特二世(1404年至1439年奥地利公爵,1438年至1439年德意志国王)被选为德意志国王后,维也纳再次成为首都,但是他在任期间发生了1421年至1422年对维也纳犹太人的第一次大规模驱逐和迫害。

软弱的腓特烈三世(1440年至1493年德意志国王,1452年至1493年神圣罗马帝国皇帝,1457年至1493年奥地利大公)在与匈牙利国王匈雅提·马加什的战争中,失去了包括维也纳的几乎全部奥地利领地。1556年匈牙利和波希米亚并入哈布斯堡后,维也纳最终成为神圣罗马帝国的首都。

两次维也纳之围和巴洛克的辉煌时代:1529年奥斯曼帝国第一次围攻维也纳,奥地利人依靠中世纪时期遗留下的城墙,艰难地抵御了土耳其人的进攻,在流行病突发和冬季提前到来的情况下,土耳其人被迫撤军。土耳其人的围城暴露出了维也纳城防御的薄弱,因此从1548年起维也纳决定改造成一座由11栋堡垒和1条壕沟构成的要塞。这个决定后来被证明是明智的,1683年土耳其人第二次围攻维也纳,改造后的要塞保卫了维也纳长达两个月,直到波兰国王扬·索别斯基出兵相援,解除了第二次维也纳之围,也导致奥斯曼帝国开始了衰落。经历了土耳其人的两次围攻之后,维也纳开始了辉煌的建设时代,在重建的过程中继续展现巴洛克艺术风格,贵族们纷纷在城墙内建造花园和宫殿,其中最为著名的是王子欧根的贝尔佛第宫。

在经历了1679年和1713年的两次大虫害传染病导致的人口大衰减以后,维也纳的人口持续增加,1724年达到15万,1790年突破20万,在这个时代,维也纳建立了第一批工厂,铺设了城市下水道和街道清洁系统,改善了城市的卫生条件。维也纳也是最早一批引入住宅标号制度和国家邮政系统的城市。在约瑟夫二世(1780年至1790年奥地利大公,1765年至1790年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在1783年对城市管理进行了改革,他引入了城市公务员制度,还将内城的墓地迁出城市。随着城市的迅速发展,维也纳很快成了欧洲最重要的文化中心之一,海顿、萨列里、莫扎特、贝多芬和舒伯特将维也纳古典主义推向顶峰。


【谢选骏指出:看来战争的胜利可以催生伟大的文明,而战争的失败则会摧毁一个社会的锐气,并迫使其文明趋于没落。】


两奥帝国:在法国大革命战争中,维也纳先后两次被拿破仑的军队占领。

第一次发生在1805年11月13日,法国军队未受抵抗,不费吹灰之力地进了维也纳,维也纳的市民们甚至好奇地欢迎了他们。弗朗茨二世在此前的1804年戴上奥地利皇冠,以回应拿破仑的称帝,成为奥地利的第一位皇帝,开始了奥地利帝国的历史。而拿破仑在1806年解散了神圣罗马帝国,弗朗茨二世不得不摘下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冠,成为神圣罗马帝国的末代皇帝(1792年至1806年在位)。

1809年拿破仑第二次占领维也纳,但是这次他遭到了顽强的抵抗,攻占维也纳后不久便在阿斯佩恩战役中尝到首次大败的滋味。拿破仑最终战败后,1814年9月18日至1815年6月9日在维也纳会议召开,这是一次由奥地利外交家克莱门斯·梅特涅发起的欧洲列强的外交会议,旨在为拿破仑战败后重新调整欧洲政治地图。

1848年法国二月革命也对维也纳产生了影响,3月13日首先爆发了德国三月革命,迫使总理克莱门斯·梅特涅下台,然后又在10月6日发生维也纳十月起义,最终被皇帝的军队镇压。

第一次世界大战虽然没有直接波及到维也纳,但是旷日持久的战争引起了粮食和衣物的供应危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束,宣告了哈布斯堡王朝6个世纪统治的终结和奥匈帝国的解体,1918年11月12日在维也纳议会前德意志奥地利共和国成立,1919年改名为奥地利共和国,即奥地利第一共和国。

奥地利几乎一半的人口居住在维也纳所在的下奥地利州,其他6个联邦州担心被下奥地利州长久掌握主导权,此外在社会民主主义的维也纳和保守主义的下奥地利州其他地区之间存在着严重的政治对立,1921年奥地利决定将维也纳从下奥地利州分立出来,维也纳在1922年成为奥地利的一个联邦州。与此同时,1919年维也纳引入男女平等选举,从此社会民主主义在城市参议院、州议会和地方议会的选举中始终获得绝对多数,维也纳因此被称为“红色维也纳”。奥地利第一共和国时期,维也纳经历了1918年至1925年的通货膨胀、1929的世界经济危机和高失业率。此外,保守主义的奥地利联邦政府逐年削减奥地利的税收支持。

1933年希特勒上台,1938年作为德国帝国总理的希特勒进军并吞并奥地利,结束奥地利共和国的历史,建立了纳粹的独裁统治。纳粹时期的二战时建造的6个钢筋混凝土大型防空炮台之一,现仍存在于维也纳市内。

1908年19岁的希特勒曾两次报考维也纳艺术学院,均未被录取,只能在维也纳靠做零活和出售临摹画糊口,他在维也纳受到了泛日耳曼民族党的影响。希特勒后来声称,“维也纳过去是、现在仍然是我一生中最艰苦的学校。在那里形成的世界观和人生哲学,日后成了我一切行动的坚实基础。除了我当时打下的基础以外,后来很少再需要学习什么东西,也不需要改变什么东西”,而这种世界观和人生哲学就是“人类之所以为万物之灵,并非基于人道的原则,而是仅凭最野蛮的斗争……假使你不奋斗,则你也就无法生存”。希特勒对犹太人的种族灭绝政策,使得早已在维也纳埋下几百年的反犹太主义在20世纪死灰复燃,德国进军奥地利后不久,“雅利安人种”的维也纳人开始不由自主地威胁、折磨和抢劫犹太人种的维也纳人,将他们从家里赶出去。1938年11月9日至10日凌晨被称为“水晶之夜”,开始了纳粹对犹太人有组织的屠杀,维也纳共有92所犹太会堂遭到摧毁,仅有一处幸免于难。

纳粹一方面将现代艺术定义为“堕落的艺术”(德语:Entartete Kunst),另一方面大力宣传维也纳的“德意志文化”,比如在1941年隆重庆祝莫扎特逝世(1791)150周年时,“奥地利”的名字从历史文献中消失,只有1819年在维也纳成立的奥地利第一储蓄银行仍在当时保留着这个名字。

1944年3月17日盟军第一次空袭维也纳,整个城市的五分之一被毁。1945年4月2日维也纳被宣布成为纳粹的防守区,女人和孩子被要求离开这座城市,这意味着战争到了白热化的阶段,苏联军队距离维也纳仅剩下数公里。维也纳战役持续了八天,4万人丧生。维也纳的斯蒂芬大教堂在空袭和战争中未受损坏,但却在一次洗劫中陷入火海。维也纳在二战结束后被苏联占领,不久苏联红军开始新建城市管理机构,先是由共产党人担任临时市长,在3天后由奥地利社会民主党人接替。1945年4月27日,奥地利社会民主党、奥地利人民党和奥地利共产党的代表在维也纳市政厅宣布奥地利独立,4月29日占领当局将议会大厦移交给临时新政府,“奥地利民主共和国”重建。1945年秋,苏联允许其他三个同盟国军队进入维也纳,美国、英国、法国和苏联共同占领维也纳,直至1955年5月15日奥地利国家条约签署,盟军撤出,奥地利才完全独立。同奥地利和西欧的其他城市一样,维也纳在二战后马歇尔计划的帮助下,经历了经济复苏和城市重建。

1956年发生匈牙利十月事件,反对共产党当局的起义失败后,大批匈牙利人逃亡西方,维也纳接收了许多匈牙利人。维也纳在1968年布拉格之春后又接收了许多捷克人和苏联人。维也纳逐渐向国际性的城市发展。1957年国际原子能机构成为1945年后第一个进驻维也纳的国际组织,维也纳从1965年起是石油输出国组织和发展基金会的驻地,1961年美国总统约翰·肯尼迪和苏共中央总书记赫鲁晓夫在维也纳举行高峰会谈,1979年美国总统卡特和苏共中央总书记勃列日涅夫在维也纳会面,1980年维也纳国际中心即联合国城成为联合国的第三个驻地,维也纳定位成国际会议和解决国际冲突的城市。

维也纳(Wien)坐落在阿尔卑斯山北麓的一个盆地里,面积414.65平方公里,是奥地利最小的一个联邦州,也是唯一一个不同其他国家相邻的联邦州。由于维也纳的重要地位,它是拥有全奥地利最大交通和建筑面积的联邦州。

自从1989年铁幕崩溃以后,奥地利同北部和东部邻国的交通和经济关系明显发展,与东欧之间的距离之近引人注目,维也纳距离斯洛伐克首都布拉迪斯拉发仅六十公里,这是欧洲除梵蒂冈城与罗马以外,两个国家首都(维也纳与斯洛伐克首都布拉迪斯拉发)之间的最短距离。

维也纳的海拔从151米的多瑙河上的罗堡岛(Lobau),到542米的维也纳森林中的最高峰。维也纳的东面是三月河(March)平原,东南面是多瑙河草原国家公园。维也纳的西北面、西面和西南面被维也纳森林环绕,森林一直延伸到市区。多瑙河流经维也纳市内,除了多瑙河,从维也纳森林中还有许多小河流入市区,其中包括维也纳河。西面的山岭连接着南面的冰河走廊,这个地区是维也纳的葡萄种植区。

维也纳的居民区主要集中在空气质量较好的城市西部,而工业区则集中在城市东部,维也纳森林环抱市区,多瑙河从市区静静地流过。著名的维也纳森林从西、北、南三面环绕着城市,辽阔的东欧平原从东面与其相对,到处郁郁葱葱,生机勃勃。维也纳环境优美,景色迷人,素有“多瑙河的女神”之称。

奥地利首都维也纳到处都流动着美妙的音乐。潺潺小溪,葱葱绿意,给音乐家提供了不少灵感。莫扎特、施特劳斯等音乐大师名垂千古。从内城向外城依次展开,分为3层。内城街道狭窄,卵石铺路,纵横交错,两旁多为巴洛克式、哥特式和罗马式建筑。中间层是密集的商业区和住宅区,其间也有教堂、宫殿等建筑。外城路一直延伸到森林的边缘。多瑙河紧贴内城而流,多瑙公园内有一座耸入云天的多瑙塔,塔高252米,塔内装有两部快速电梯,游客只需用45秒钟便可从塔底到达塔顶。从塔顶四周眺望,远方的阿尔卑斯山的英姿和多瑙河两岸的美景尽收眼底。

奥地利东部和西部的气候不尽相同,西部受大西洋影响,呈现海洋性气候的特征,冬夏温差和昼夜温差小且多雨;东部为大陆性气候,温差相对较大,雨量也少很多。阿尔卑斯山地区寒冬季节较长,夏季比较凉爽,7月平均气温为14—19℃,最高温度一般为32℃。

维也纳同时受到来自西面的海洋性气候和来自东面的大陆性气候的影响,属于过渡性气候。维也纳的降水量很小,干旱期较长,冬季较其他奥地利城市温暖,城市中心的平均气温10.4℃,城市郊区约9.8℃,平均降水量约600毫米,一年约有60天是夏天,70天是冰冻期,天气寒冷异常。

一年四季都很适合去奥地利旅游,一样的风景在不一样的季节里呈现出的是完全不同的风情。对于阿尔卑斯山来说,夏天可以选择攀登,体验会当凌绝顶的快感,到了冬天就可以在欣赏迷人雪景的同时体验一把滑雪的乐趣。

这里的河流和湖泊面积19.1平方公里,占4.6%,仅次于布尔根兰州。维也纳也是奥地利种植葡萄的四个联邦州之一,葡萄园占面积的1.7%。森林覆盖率为16.6%,农业用地占15.8%。维也纳共分为23个行政区。多瑙河在欧洲仅次于伏尔加河,是欧洲第二长河。它发源于德国西南部的黑林山的东坡,自西向东流经奥地利、斯洛伐克、匈牙利、克罗地亚、塞尔维亚、保加利亚、罗马尼亚、乌克兰,在乌克兰中南部注入黑海。它流经9个国家,是世界上干流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支流延伸至瑞士、波兰、意大利、波斯尼亚—黑塞哥维那、捷克以及斯洛文尼亚、摩尔多瓦等7国,最后在罗马尼亚东部的苏利纳注入黑海,全长2850km(1,770哩),流域面积81.7万平方公里,河口年平均流量6430立方米/s,多年平均径流量2030亿立方米。

20世纪初期,维也纳曾经是世界第六大都市,维也纳的人口在奥匈帝国时期(1867年—1918年)快速增长,曾经拥有二百万人口,在当时是仅次于伦敦、纽约和巴黎的世界第四大城市,当时的维也纳聚集了很多从这个帝国其他部份的移民。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许多捷克人返回他们的祖国,这导致这个城市的人口减少,维也纳失去了四分之一的人口。在接下来的移民时期,大约三分之一的人口拥有斯拉夫和匈牙利姓氏。2008年维也纳城市人口为170万。

除纽约和日内瓦外,维也纳为第三个联合国城市。1979年建成的奥地利国际中心又称“联合国城”,气势雄伟,是许多联合国机构的集中地。维也纳也曾是长期称霸欧洲的哈布斯堡王朝的中央机构所在地;1814年奥地利首相兼外交大臣梅特涅在旷日持久的维也纳会议上施展阴谋诡诈的政治权术;1815年俄、普、奥3国皇帝缔结所谓“神圣同盟”,力图扑灭民主革命;1848年在欧洲大革命的影响下,维也纳发生街垒战,梅特涅逃亡伦敦;1867年成为称雄欧洲大国奥匈帝国的首都;20世纪30年代初,希特勒一跃而为德国纳粹的头目,1938年3月率军长驱直入维也纳,为第二次世界大战拉开序幕,战争期间,全城遭到53次轮番轰炸,不少古典建筑被毁;1955年5月苏、美、英、法4国与奥地利在“美景宫”会议厅签订了《重建独立和民主的奥地利国家条约》,从而结束了长达10年的4国占领状态;1955年10月26日,奥地利议会宣布宪法性法律“永久中立”,这一天被定为国庆日。内陆国家奥地利号称“欧洲的心脏”,维也纳则是“心脏的心脏”。自古以来,维也纳就是连结东西欧的交通枢纽和来往于波罗的海和亚得里亚海之间的重要通道。在欧盟范围内,维也纳是生活质量很高、犯罪率很低的城市,根据2007年的数据,维也纳在欧盟最富有的城市中位居第五,仅次于伦敦、卢森堡城、布鲁塞尔和汉堡。维也纳也被称为“到东欧的跳板”,因为维也纳和它的企业同中欧及东欧具有良好的关系,在2004年欧盟东扩的背景下,许多外国大企业将他们在中欧和东欧国家的业务交由维也纳的分部处理,或者在维也纳开设代理机构,从维也纳出发开发中欧和东欧市场,比如法国建筑材料巨头拉法基集团、德国的汉高、雷韦集团(REWE Group)和拜尔斯道夫公司(Beiersdorf AG)。有些外国企业则收购在维也纳的奥地利企业以便进军中欧和东欧市场,比如荷兰饮料大亨喜力收购奥地利最大的啤酒公司,意大利联合信贷银行收购奥地利信贷银行(Bank Austria Creditanstalt)。而奥地利本土大企业也多将总部设在维也纳,其中包括奥地利几乎所有的银行,奥地利石油天然气集团(OMV AG)、全球最大制砖商奥地利维纳博艮(Wienerberger)和奥地利电信公司(Telekom Austria)。维也纳证券交易所是奥地利的唯一一所证券交易所。维也纳16%的面积由约900家企业经营农业,每年生产约50000吨蔬菜,包括番茄、辣椒、黄瓜、色拉菜和小萝卜。它们按季节供应了维也纳70%和奥地利56%的新鲜蔬菜。

东阿尔卑斯山支脉维也纳林山伸展于西郊,绿林成片。山之西是华丽住宅区,有花园及葡萄园围绕。多瑙河流贯市内,水碧山秀,风景如画。登上城西的阿尔卑斯山山麓,波浪起伏的“维也纳森林”尽收眼底;城东面对多瑙河盆地,可远眺喀尔巴阡山闪耀的绿色峰尖。北面宽阔的草地宛如一块特大绿色绒毡,碧波粼粼的多瑙河蜿蜒穿流其间。房屋顺山势而建,重楼连宇,层次分明。登高远望,各种风格的教堂建筑给这青山碧水的城市蒙上一层古老庄重的色彩。市内街道呈辐射环状,宽50米,两旁林荫蔽日的环形大道以内为内城。内城卵石街道,纵横交错,很少高层房屋,多为巴罗克式、哥特式和罗马式建筑。中世纪的圣斯特凡大教堂和双塔教堂的尖顶耸入云端,其南塔高138米,可俯瞰全市。香布伦宫为哈布斯堡王朝的夏宫,有希腊式建筑、雕像及喷泉。多瑙河及多瑙运河间的岛上有大公园。1869年建成的国立歌剧院,被称为世界歌剧中心。1857年建的57米宽、4公里长的环形大道两旁为博物馆、市政厅、国会、大学和国家歌剧院等重要建筑,成为欧洲最优美的城市通道之一。环形大道与另一相平行的环行路之间为中间层,这一带为商业区、住宅区、也有宫殿、教堂等夹建其间。第二环形路外为外层,市西有幽雅的公园,美丽的别墅以及其它宫殿建筑。在这众多的宫殿中,以位于城西南部的舍恩布龙宫引人注目,这是奥地利历史上繁荣时期的一个遗迹。城区东南部的“美景宫”为18世纪初卡尔皇帝为抵抗土耳其入侵立下战功的欧根亲王所造。东北郊和南郊是工业区,有冶金、机械、汽车、铁路车辆、化工等部门,服装及印刷产量占全国一半以上。

维也纳有数百所小学、中学和特殊学校。维也纳大学是德语国家中历史最悠久和规模最大的综合性大学,创建于1365年,其中尤其以医学学科闻名,2004年医学系独立成为维也纳医科大学,2013QS世界大学最新排名101—200段第60位。此外还有维也纳美术学院(1692年)、维也纳兽医大学(1765年)、维也纳技术大学(1815年)、维也纳音乐与表演艺术大学(1817年)、维也纳应用艺术大学(1867年)、维也纳农业大学(1872年)和维也纳经济管理大学(1898年)等一大批大学。

维也纳的医学和心理学具有国际领先水平,代表人物有精神分析学和第一维也纳学派的创始人西格蒙德·弗洛伊德,个体心理学和第二维也纳学派的创始人阿尔弗雷德·阿德勒,个体心理学的代表埃尔温·林格尔,意义治疗法、存在主义分析和第三维也纳学派的创始人维克托·弗兰克等。此外,热力学和统计力学的奠基人玻耳兹曼,发明了卡普兰涡轮机的维克托·卡普兰,物理学家和哲学家恩斯特·马赫,提出多普勒效应的多普勒,电视机遥控器之父罗伯特·阿德勒都曾在维也纳研究和工作过。

维也纳也是哲学的维也纳学派和奥地利经济学派的发源地,代表人物有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卡尔·波普尔、路德维希·冯·米塞斯、弗里德里克·哈耶克和欧根·博姆—巴维克等。

维也纳国际机场也称施威夏特机场(Schwechat),机场距离市区16公里,有机场高速,已经开通与中国北京、上海、广州、重庆和许多国际城市的航班。到奥地利其它城市,如萨尔茨堡、格拉茨和茵斯布鲁克等也有航班。维也纳机场与许多机场不同,出发和到达的人都在一个大厅内,到达的客人需要穿过等待出发的人群,沿着“Arrival”标识走,到达底层后就可以看到边防站。从机场到市区很方便,有多种交通工具可以选择:机场巴士、机场特快列车和出租车。

到奥地利各地旅游最方便的交通工具就是火车。维也纳火车条件好,而且干净、准时、速度快。从维也纳出发,游客一般选择的线路有以下几种:维也纳—林茨—萨尔茨堡(进入德国);维也纳—布鲁克安德莫尔(Bruck an der Mur)—克拉根福—菲拉赫(进入意大利)。从维也纳到萨尔茨堡约3小时20分,一等舱74.4欧元,二等舱46.6欧元,到格拉茨2小时40分,一等舱52.6欧元,二等舱34欧元,到林茨3小时28分,一等舱46.8欧元,二等舱30.6欧元,到茵斯布鲁克6小时,一等舱92欧元,二等舱62.8欧元。奥地利铁路卡适用奥地利联邦铁路所有路线,在有效期15天内的任意三天连续旅行中有效。可以与旅行社联系购买。奥地利是欧洲铁路系统的一部分。凭欧洲铁路优惠卡可以在任何奥地利联邦铁路线和多瑙河航务运输线上得到50%的优惠,也适用于点与点之间的全票价。欧洲铁路卡可在欧洲以外的地方购得。

水运在多瑙河,可以联接维也纳与匈牙利的布达佩斯两个首都,航运是两个首都之间一种非常实用的运输方式。从维也纳顺流航行到布达佩斯需要5小时,从布达佩斯逆流航行到维也纳需要6小时20分钟。

按照2001年人口统计,维也纳居民的宗教信仰构成如下:罗马天主教49.2%、无宗教信仰25.7%、伊斯兰教7.8%、东正教6.0%、新教(主要是路德会)4.7%、犹太教0.5%、其他 6.3%。维也纳是天主教维也纳总教区主教座堂。维也纳市中心的许多天主教堂以宗教音乐,包括弥撒曲和管风琴著称。几个世纪以来音乐一直都离不开维也纳,每当到夏天夜晚公园便会举行音乐会。它孕育出音乐天才莫扎特、贝多芬、舒伯特和约翰·施特劳斯。维也纳悠久的音乐遗产延续至今。闻名全世界的维也纳交响乐团和维也纳儿童合唱团在世界各地的巡回演出中老能得到爆满观众的热烈掌声。而维也纳音乐学院不断的孕育出在国际音乐界脱颖而出的乐者。除此之外,维也纳丰富活跃的现代热门音乐舞台及场所吸引了不少的年轻人。维也纳几乎一天也离不开音乐。人们在漫步时,随时可以听到那优雅的华尔兹圆舞曲。维也纳的许多家庭有着室内演奏的传统,尤其在阖家欢乐的时候,总要演奏一番,优美的旋律传遍街头巷尾。更有趣的是,在举行集会、庆典甚至政府议事时,会前会后也要各奏一曲古典音乐,这几乎成了惯例。

维也纳还是间谍之都:1960年,美国飞行员弗朗西斯·加里·鲍尔斯驾驶U—2侦察机在前苏联上空飞行时,被击落。1962年,美国用前苏联间谍鲁道夫·伊万诺维奇·阿贝尔换回鲍尔斯。冷战时期,美国和苏联分别组织北约、华约两大对抗阵营,这个时期也是双方间谍事件爆发最频繁的时期,互逐间谍成了家常便饭。而维也纳当时就因其地理位置吸引双方大量间谍而被称为“间谍之都”。冷战期间,西方情报人员通常在维也纳聚集。奥地利因其与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和南斯拉夫毗邻而对情报机构产生了强大吸引力。1986年,前苏联用不同政见者夏兰斯基和另外3人从美国换回5人,包括苏联间谍卡尔·克歇尔和哈娜·克歇尔。作为交换协议的一部分,西德也释放了3名间谍。这种交换间谍的政治生意的前提是:对手很重要,对手的牌和筹码也才会变得重要。所以冷战结束20多年之后,美俄第一次交换间谍,从一定程度上看,也体现了俄罗斯国际地位的提升。到上世纪80年代末,维也纳就被称为间谍之都,但从90年代起尤其是前苏联解体以后,奥地利不再是西方国家的情报瞭望台。间谍们开始转移至东欧地区。2010年7月9日中午,美俄交换间谍的城市选择在了维也纳,是有其历史渊源的。双方情报人员时有“失手”,这时交换间谍就成为一种政治选择。2014年7月31日,埃米尔·博比在其新书《虚空》中披露,奥地利首都维也纳是世界最大间谍中心。据间谍活动专家调查显示,目前这里至少有7000所间谍机构。博比称,各国政府资助在维也纳从事间谍活动可追溯至奥匈帝国,后来尽管历经奥匈帝国瓦解、两次世界大战以及东西方冷战,该国法律从未进行更新,因此,在奥地利范围内唯一非法的是针对该国政府所进行的间谍活动。“身处维也纳的外交官随时能够与本国情报机构取得联系,每所大使馆中都充满情报人员。在维也纳从事间谍活动的机构远不止7000所。维也纳是世界情报界的证券交易所,有最自由的法律管理间谍活动。同时,良好的教育与健康服务使该地十分适宜间谍及其家人居住。

1979年,维也纳成为继纽约和日内瓦之后的第三座联合国驻地城市,维也纳也是许多其他国际组织的所在地。


谢选骏指出:

1

离开阳光灿烂的意大利,进入云雾弥漫的奥地利,难怪这两个民族的性格如此不同,这是“地理决定论”的一个显著有力的支持。

离开了阳光灿烂的意大利,进入云雾缭绕的奥地利,今天到达维也纳,然后会去希腊,看看欧洲文明的源头,这个快车比中国的慢车还慢,从威尼斯到维也纳足足开了十个小时,我就睡车里了。

2

虽然维也纳的人口不及柏林,但比柏林却好得太多了,不仅整洁,而且文雅。维也纳的厕所比布达佩斯的饭店还干净,有了厕纸,而且只收€0.50(欧元,意大利厕所很差还收€0.75),布达佩斯的厕所又脏又乱,还收福林(匈牙利货币)。

3

意大利的站台连标示都没有,而奥地利的却清清楚楚——其间的差别,犹如中国和日本。前者由于富饶而变得贫困,后者因为贫瘠而变得富强。前者“懂得生活”,后者“乐于工作”。

4

东欧人真是和西欧人不一样啊:从威尼斯前往维也纳的列车上,一对男女和我同一车厢,竟然当着我的面说了一夜的鬼话,让我无法休息。这样的事情,连最低劣的华人都做不出来的,在整个欧洲,后来也只在西西里碰到过。于是我想,这两个区域都是遭受异族侵略(从阿拉伯到土耳其)比较惨重的地方。

5

自说自话、毫不顾忌他人感受的东欧社会,才会产生希特勒这样的“四分之一捷克人”,他的喋喋不休创造了很多历史记录。

6

奥地利是奥匈帝国的碎片,它是精华还是残渣余孽?如果是精华,何以不再有创新的能力?如果是残渣余孽,何以是其中最好的一块?在从维也纳前往布达佩斯的车上,我遇到了一个来自萨尔茨堡的金发少年,非常快乐灵巧,但又彬彬有礼,很像1930年代纳粹宣传画上的雅利安人模型,仿佛时光倒转,令人惊叹“种族”的顽强。

7

奥地利的维也纳,神圣罗马帝国的恺撒宫殿太大、教堂太小,是以倾覆,国破家亡也!

8

维也纳的名店街依傍着帝国的故宫,可见所有的名气都和权力相关。而至高权力来自上帝,谁忘记这一点,就将最终失去权力。

9

奥地利与维也纳的精确:在一个站台上,划分出ABCD等不同的区域,就可以上下不同班次的列车了。

10

和奥地利相比,意大利失业率那么高,这是因为意大利人太过懒惰,连火车时刻表都不印刷,他们丧失了多少工作机会!由此可见,失业率高的社会,多多少少是由于懒惰和混日子的心态所致。他们“会过生活”,却“不想工作”。西班牙人也是如此,法国也比他们好不了多少,拉丁人就是拉丁人。这只要看看拉丁美洲和美国的对比就一目了然了。(尽管,美国还是一个半拉美化的国家——不仅有“西班牙语的美国”,还有“法语美国的残余”。“美式英语”和“英式英语”的主要区别,就在于“美式英语”实际上是一种“拉丁腔调的英语”。

11

维也纳——罗马——巴黎,这个三角地带是欧洲的核心,是历史上穆斯林从来没有进入过的地区。但是现在,这三个地方开始沦陷了。


诗云:

奥国帝宫富丽皇皇,

自大凌驾基督教堂,

色厉内荏冰泮瓦解,

留下文化后人吊丧。

(另起一页)

一六

布达佩斯


布达佩斯(Budapest)是匈牙利首都,也是该国主要的政治、商业、运输中心和最大的城市,也被认为是东欧一个重要的中继站。布达佩斯的人口在1980年代中期曾达到高峰207万(布达佩斯都会区人口达到2,451,418人),目前仅有约170万居民,它是欧洲联盟第七大城市。该市是在1873年由位于多瑙河右岸(西岸)的城市布达和古布达以及左岸(东岸)城市佩斯合并而成的。此前没有布达佩斯这个称呼,过去人们一般将它称为佩斯—布达(Pest—Buda)。

布达佩斯有记载的历史开始于罗马帝国89年建立的一个城堡阿奎库以及它北部产生的居民区,这个居民区位于今天的老布达。当时当地的居民主要是凯尔特人。从106年开始一直到4世纪阿奎库是潘诺尼亚省的省会,它位于潘诺尼亚的自然边界多瑙河上。其城堡对于罗马帝国来说有重要的地位,因此自然成为总督的驻地。107年哈德良开始在这里建造总督宫殿。

罗马帝国没落后从东部来的游牧民族进入此地。4世纪末他们到达潘诺尼亚。农村和部分罗马城市被这些好战的部落摧毁。896年马扎尔人在此定居,形势才开始缓和下来。他们在整个潘诺尼亚定居,包括老布达地区。他们被基督化后定居于围绕着教堂的村庄中,从事农业和畜牧业。作为交通枢纽佩斯获得越来越大的重要性。佩斯与布达之间的渡船交通非常繁忙。伊什特万一世加冕为匈牙利第一位国王之后,整个地区的政治形势也获得巩固。1241年蒙古人几乎完全摧毁了佩斯,1308年匈牙利国王将其驻地移到维榭格拉德,1361年佩斯成为匈牙利首都。

从1446年开始奥斯曼帝国不断向匈牙利进攻,匈牙利大多数地区被毁。1514年附近地区爆发农民暴动。1526年佩斯被奥斯曼帝国占领,15年后受到城堡保护的布达也失陷。未被占领的匈牙利的首都从1536年至1784年是今天的布拉迪斯拉发。布达成为奥斯曼总督的驻地,佩斯则完全失去了重要性,大多数居民也从那里搬走了。

从1526年开始哈布斯堡王朝获得了匈牙利国王的位置。哈布斯堡王朝终于战胜了奥斯曼帝国、恢复了匈牙利。但是布达与佩斯的处境并没有任何变化,统治它们的依然是外族人,而且它们的居民依然必须负很高的税。市内爆发市民暴动,但是被镇压。1723年佩斯成为王国政府的驻地。1838年佩斯发大水,七万人丧生。虽然如此佩斯依然是18世纪和19世纪发展最快的城市。到1800年,佩斯的人口在一个世纪里增长了20倍,达到600,000人。1780年哈布斯堡王朝设定德语为官方语言,试图以此来控制当地不断爆发的暴动。同时他们从德国向匈牙利移民。佩斯城内大多数居民是德国人。由于布达和佩斯市内有各种民族的人生活,而每个民族对这两座城市都有自己的名字,因此布达佩斯今天在许多语言中均有自己的名字。

布达与佩斯发展迅速的原因之一是因为两座城市之间在夏季有一座铁链桥相联。1839年至1849年两城之间在匈牙利改革家伊斯特凡·塞切尼的建议下建成了第一座正式的桥梁。今天这座桥以伊斯特凡·塞切尼命名,是布达佩斯市内跨越多瑙河的九座桥中最著名的一座。当时它是多瑙河上雷根堡下游的第一座桥。

在1848年革命中布达佩斯是动乱最大的城市之一。匈牙利人试图推翻统治了150多年的哈布斯堡王朝。在俄罗斯的帮助下奥地利血腥镇压了这次暴动,但是这个事件后来间接地导致了奥匈帝国的成立。匈牙利基本上获得自主。奥匈帝国皇帝弗朗茨·约瑟夫一世在布达佩斯象征性地待了数周。当时他住在布达宫中,与匈牙利的部长和议会一起管理事务,说匈牙利语,穿匈牙利军装。

1849年革命政府就已经将布达、佩斯和老布达合并为一个城市了。但是哈布斯堡王朝恢复了它的统治后又将这个合并取消了。直到1872年两城才正式合并。此前两座城市就已经开始合作讨论建筑和城市规划的问题了。

1896年匈牙利庆祝马扎尔人定居1000周年,市内修建了许多大型的工程,比如英雄广场以及欧洲大陆上的第一座地铁。从1840年到1900年居民数翻了七倍,达到730,000人。

进入20世纪,郊区人口增长迅速,大量国家工业向城市聚集。

第一次世界大战奥匈帝国战败,匈牙利本身有许多人丧生,1918年奥匈帝国分裂,匈牙利独立,但是同时按照特里亚农条约匈牙利本身也几乎丧失了3/4的地方。对于布达佩斯来说这只是一个短暂的打击。

1919年库恩·贝拉在布达佩斯建立了一个苏维埃共和国。战争部长霍尔西则在塞格组织了一个保守反政府。最后反政府获胜,1919年11月16日霍尔西率先带领他的军队进入布达佩斯。由于当时匈牙利依然是一个王国,但是没有国王,因此霍尔西自任为执政。

到1930年,布达佩斯有一百万长住居民和四十万郊区居民。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直到1944年匈牙利企图脱离与德国的联盟,使纳粹德国发动进攻并占领了布达佩斯。虽然如此,当地仍有50万犹太居民,即大约有三分之一死于纳粹的大屠杀。1944年布达佩斯也遭到盟军轰炸的破坏。最严重的是从1944年12月末到1945年2月初的为期102天的苏联军队的包围以及被包围的德国和匈牙利军队的破坏。在退入布达时德国和匈牙利军队炸毁了多瑙河上所有的桥。在整个围城过程中38,000市民丧生。

1946年匈牙利成为共和国;在前苏联的策动下;1949年的共产政权推翻了原来的共和国政府,改称为人民共和国。1950年,布达佩斯大大扩展了范围。到20世纪五六十年代城市得到了恢复,成为共产主义政府政策的显示窗;但1956年匈牙利十月事件被血腥镇压后在匈牙利全国发生了清洗。

1980年代开始,布达佩斯和整个匈牙利一样,因生育率降低和人口移民而缩小。

1989年10月23日布达佩斯宣布匈牙利成为共和国,这是社会主义阵营分裂的开始。2000年匈牙利庆祝建国1000年。布达佩斯市内因此作了许多建设,包括建立公园和文化中心。工业大学的校园被现代化。2004年5月1日匈牙利加入欧洲联盟,首都布达佩斯为此举办庆祝。

布达佩斯进行城市规划时,匈牙利比今天的匈牙利大很多,1920年在《特里亚农条约》中匈牙利丧失了3/5的人口。因此它的整个规划,相对于实际的城市来,要大许多。

布达佩斯位于多瑙河畔。多瑙河在这里离开匈牙利中部的山区,进入匈牙利大平原。布达佩斯的最高点高527米。地质上布达佩斯正好位于一个断层上,因此布达有许多温泉。

依靠山脉的遮挡以及内陆的位置布达佩斯的气候是比较干燥的温带大陆性湿润气候,冬季温暖,夏季炎热,1月的平均温度为—1°C,7月的平均气温为21°C。初夏是降水量最高的时候,平均年降水量为约600毫米。

布达佩斯由三个过去独立的城市组成,这三个城市于1873年合并为布达佩斯。多瑙河以东的平原上是佩斯,它占全市面积的2/3。西部山区里是布达和老布达。这两个市区占城市的1/3面积。

布达佩斯的行政区编号采用的是和巴黎分区基本相似的方式:按顺时针方向逐圈向外递增,一共分23个区。其中前22个区是1950年1月1日制定的,第23个区是后来从第22区分出去的。区号使用罗马数字标志。

布达佩斯一区是位于布达城中心偏西的一小块区域,包括历史上著名的城堡。二区同样在布达,位于西北面。布达的最北面是三区的所在。四区位于多瑙河对岸的佩斯北部。五区是佩斯的中心。继续向南逐一为六至九区。十区也位于佩斯一边,而十一和十二区则又在布达一边了。在佩斯一边十三至二十区从北向南组成一个半圆。第二十一区位于多瑙河与它的一个支流之间。第二十二区位于布达西南,第二十三区位于佩斯最南角。它是最后添加的一个区。

布达佩斯自称“东欧巴黎”和“多瑙河明珠”,因为布达佩斯最重要的名胜都位于多瑙河畔。在西岸布达一边岩石陡峭的山上树立着自由碑和城堡。山下有盖勒特浴场,其下游是布达佩斯技术和经济大学的主楼。城堡的北面的山上有布达城堡。今天城堡里是国家图书馆、匈牙利国家画廊和市博物馆。城堡边的桑多尔宫是匈牙利总统的驻地。

山北树立着马加什教堂,它与多瑙河之间是渔人堡。整个城堡区以及多瑙河畔的景色从1987年开始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这个区的地下有一个错综复杂的迷宫似的地道结构。这个迷宫部分可以被参观。在多瑙河东岸,也就是平缓的佩斯一边,矗立着匈牙利国会大厦、匈牙利科学院、多座大酒店、佩斯舞厅,继续向南国家歌剧院和艺术宫。

在布达佩斯有九座桥梁跨越多瑙河,其中最老的是链子桥,它同时也是布达佩斯的标志之一。从链子桥出发沿小环路可以在佩斯一边经过烟草街犹太会堂、国家博物馆、市场大厅一直到自由桥。烟草街犹太会堂标志着历史上布达佩斯犹太区的入口,位于内环和外环之间,是欧洲最大的犹太会堂,世界第二大犹太会堂。小环路基本上沿原佩斯的城墙而筑,这座城墙最后的一座城门于18世纪被拆毁,有些地方还有城墙遗迹。小环路与多瑙河之间是布达佩斯真正的内城。这里与多瑙河平行的瓦茨街过去是城市的商街,今天是市内最著名的购物街。它连接市场大厅与弗洛斯马提广场。内城北部是布达佩斯最大的教堂建筑:圣伊什特万圣殿。

大环路是1872年至1906年间建成的。它从裴多菲桥通到玛尔吉特桥,在当时是欧洲最重要的建筑群之一。这里的西火车站与东火车站一样是大型火车站建筑的典范。在大环路上还有多座剧院和电影院,由于在西火车站以及其它市区里建造了大型电影院,因此这些电影院中的一些被迫于1990年代末关闭。连接市中心与城市公园的安德拉什大街与大环路交叉处是一个八角形的广场。

至今为止,安德拉什大街是布达佩斯建筑的典范之一。从1871年至1885年在14年间在这条2.4千米长的林荫大道两旁建立了历史主义的居民建筑以及匈牙利国家歌剧院、恐怖大厦博物馆、许多广场和英雄广场。英雄广场的周围是艺术厅和艺术博物馆。广场中心的千年纪念碑周围有14位匈牙利国王的立像。从2002年开始,安德拉什大街列为世界遗产。大街下是布达佩斯地铁的第一条线路,它是继伦敦后欧洲的第二条地铁。

在英雄广场后是城市公园,它是1896年纪念马扎尔人定居1000周年庆祝时建立的,包括动物园、马戏场、滑冰场和塞切尼温泉浴场。位于市中心以外的有罗马居民点阿奎库的遗址遗迹新建的收藏社会主义时期雕塑的雕塑公园。

布达佩斯有86座剧院、两座歌剧院、众多音乐厅、音乐俱乐部和大小电影院、32个博物馆和许多小艺术馆。每年春季和秋季举办大型文化节。2月举办匈牙利电影节,4月国际电影节,每年还举办国际话剧节。8月举办西盖蒂音乐节。2000年在庆祝建国1000年时建立的文化中心位于一个过去的工厂里。夏季这里举办音乐会、展览和其它文化活动。2005年10月匈牙利的儿童博物馆也搬到了这里。布达佩斯的山区是出游的好地方。市北的格德勒是当时奥匈帝国皇后伊丽莎白最喜欢的地方,是一个很有意思的游点。

布达佩斯最重要的购物街位于市中心的第五区。其中最著名的是Váci utca。在这条大街上有几乎世界上所有有名的服装品牌的专销商店。每年在这条街上还举办圣诞节市场,其形式类似维也纳市政广场上的圣诞节市场。在市中心和市郊均有美国式的购物中心开办。这些购物中心的营业时间特别长,而且还提供其它各种服务(比如饮食)。在布达佩斯内城区和在购物中心从星期一至星期六最晚21点关门,星期日最晚18点关门。

布达佩斯的温泉浴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罗马人就已经开始使用当地的温泉。1178年在今天的老布达处有一个意为“药泉”的居民点。奥斯曼统治者带来了新的沐浴文化,有些他们建造的设施至今仍被使用。18世纪里人们开始分析当地温泉的成分。1812年有人描写了当地的水文。布达佩斯市内有许多温泉浴,有的是露天的,有的是室内的。有些温泉浴里形成了它们自己的亚文化,比如在塞钦伊浴场中老年人在浮在水面上的棋盘上下象棋。有的浴场在一定的日子里只向男子或女子开放。有的浴场特别受年轻人欢迎,等等。

如同维也纳,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布达佩斯形成了咖啡馆文化。著名的纽约咖啡馆已有100多年历史了。许多作家、诗人、记者喜欢在咖啡馆里写作。在共产党统治时期咖啡馆逐渐没落,许多被国有化,改为它用,或者被忽视。共产党统治时期结束后许多传统深长的咖啡馆重新开办。布达佩斯在1930年代,一次至二次世界大战之间的和平停战时期,陆陆续续开张起一家家浓缩咖啡的咖啡屋,咖啡馆室内的装潢走向较为摩登简约的风格,但至今这种特色的咖啡馆,已随时间流逝的转变下而失去了以往的气氛或早已歇业,慢慢的成为过去。

布达佩斯的公共交通网共长2000多千米,每天为380万旅客服务,包括地铁、有轨电车、无轨电车、公共汽车和市郊铁路。41%的乘客使用公共汽车,22%的乘客使用地铁,26%的乘客使用有轨电车,5%的乘客使用无轨电车,6%的乘客使用市郊铁路。布达佩斯的地铁系统是欧洲第二古老的(欧洲最古老的地铁是伦敦地铁)。最初的地铁线是现在的M1线,即黄线。现在它被恢复为最早的面貌,作为一段历史保存下来。另外的两条地铁线M2(红线)和M3(蓝线),是后来建设并投入使用的。现在第四条地铁线正在建设中,计划于2008年开始运行。布达佩斯的有轨电车线路4至6路是世界上使用次数最高的。2006年春它们获得更新,目前它们使用世界上最长的有轨电车。市郊铁路共有五条线路,它们连接布达佩斯的郊区。布达佩斯还有一些不寻常的交通工具,比如上山的缆车、儿童火车等。

布达佩斯国际机场位于城市东南,一共有三个客运航站楼:其中一楼比较老,二A和二B是新建的。2005年机场有800多万旅客使用(2004年为650万)。随数个廉价航空公司进入匈牙利市场后这个机场的客运量从2004年剧增。机场与市区之间有公共汽车和一条高速公路运行。捷运或者地铁正在计划中。

虽然总的来说布达佩斯的私人汽车比较少,但是每天在布达佩斯还是会堵车。布达佩斯历史遗留下来的街道网路以及城市对街道规划、发展和现代化的忽视是其主要原因。布达佩斯共有60多万辆注册的汽车,市内所有汽车道路的总长度为4000多千米。在内城和布达的部分地区只允许短时间停车,此外市内停车场数量极少。布达佩斯的街道网络主要以环形和放射形为主。这些主街道之间则主要是很狭窄的街道,大多数这些街道是单行线。布达佩斯是匈牙利最重要的道路枢纽,所有主要高速公路都在这里终结。市内的多瑙河桥梁无法满足交通量的需要。环城的高速公路没有完全完成。布达佩斯的沥青路的失修是出了名的。公路状态之差导致交通意外发生,也缩短了汽车的寿命。

匈牙利人的主要铁路是由匈牙利国有铁路经营。布达佩斯主要的铁路终点站有三个,分别是东火车站、西火车站和南火车站。从位于佩斯侧的东和西火车站出发有连接欧洲25个首都的直达列车。布达侧的南火车站主要经营国内列车。所有三座火车站均有地铁连接。此外布达佩斯还有小的客车站和货车站。在计划到2015年完成的从巴黎到布拉迪斯拉发的欧洲高速铁路也通过布达佩斯。在布达佩斯的四周有一条郊区铁路由HéV经营。

多瑙河流经布达佩斯直达黑海。河道易于通行,所以布达佩斯曾经成为主要商业港口。今天内陆航运对于布达佩斯来说几乎没有意义了。除游船外还有去布拉迪斯拉发和维也纳的航班。


谢选骏指出:我说布达佩斯的地铁怎么这样差劲,原来它是欧洲大陆最古老的?真是难以置信。奥地利人真是太温柔了,难怪会失去自己的帝国。

匈牙利平原是肥沃的,但修整得还不如奥地利的丘陵地带。这就是民族的差异!但是在德国和捷克的边境城市,却无法看出明显的差别了!显然,这是“社会主义阵营”的统治所造成的后果,短短五十年不到的影响,迄今二十八年之后依然如故。试想,中国遭到蒙古统治百年,遭到满清统治将近三百年,是何结果!由此可见,权力虽然文化所塑造,但权力对于文化的反作用力却是如此之强,可不慎与!而在类似却相反的例子上,西方在中国的租界,更是说明同样的问题。中国的现代化,其实就是用权力去改变文化。

匈牙利,外观上是西欧的,内心里是东欧的,文化上是西欧的,种族上是东欧的——所以就被叫做“中欧”。匈牙利女人真猛,可以用屁股撞击男人的肩膀,可以用肚子挤兑男人的头部,这些“女中豪杰”身上迸发着更多的野性,是她们的男人望尘莫及的。这样阴盛阳衰的民族,国际地位难怪一落千丈。

在欧洲旅行,不仅要在火车上自备饮水,在马路上最好也要自备夜壶,因为这里的厕所不仅收费,而且收费并不见得干净,经常还是臭气熏天。尤其是在布达佩斯,匈牙利人的厕所收费不菲,但却毫无管理,又脏又臭又没纸,这就标志着“开始进入东方世界”了——从苏联到土耳其,其间一脉相承乎。

种族与文明肯定相关,孰因孰果则是臆断。


《匈牙利人是伪欧洲人》(谢选骏)说:

说“匈牙利人不是欧洲人”似乎有些奇怪,匈牙利明明在欧洲,匈牙利人怎么不是欧洲人呢?

首先,匈牙利语不属于印欧语言;其次,匈牙利人不是欧洲种族。最后,匈牙利人和欧洲人的关系并非源远流长的。


(一)


匈牙利有一些自称是“匈奴后裔”的人,他们日前要求官方承认其少数民族地位,但被驳回。此事再次将人们的视线引到“匈牙利人与匈奴人有没有关系”这个话题上来。

匈牙利人是欧洲不属印欧民族的群体。目前,在匈牙利史学界有关匈牙利人(也称马扎尔人)来欧洲定居后的历史基本没有什么争议:一支来自东方的游牧民族长年向西跋涉,一位杰出的部落领袖阿尔帕德大公把7个主要部落联合起来,公元896年大举进入欧洲中部的喀尔巴阡盆地(现匈牙利);公元1000年,阿尔帕德家族的后代圣·伊斯特万建立了匈牙利王国。为了纪念这一历史,在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的英雄广场上有一座气势宏伟的纪念碑,7位古代骑士组成了精美的青铜群像。7位骑士的装束与古代欧洲骑士的不同,有东方游牧民族“胡服骑射”的特点。

那支来自东方的游牧民族是匈奴人吗?对于匈牙利人到欧洲定居前的历史,现在仍存有很大争议。

公元4至5世纪时,匈奴铁骑一度占据过喀尔巴阡盆地。现在,许多匈牙利男子还使用“上帝之鞭”匈奴王阿提拉的名字。

19世纪前,匈牙利史学界普遍认为自己的民族与匈奴人是亲戚。19世纪上半叶,著名的匈牙利学者克勒什·乔莫·山多尔前往中亚和中国寻根。但到了奥匈帝国成立(1867年)前后,情况发生了变化。由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支持的“芬兰—乌格尔”历史学派的观点被官方采纳。这一历史学派依据语言学研究成果认定匈牙利语属芬兰—乌格尔语系,由此确定匈牙利人的祖先同芬兰—乌格尔民族较亲近,与匈奴人没有关系。现在,由匈牙利科学院支持的官方历史结论也认为,匈牙利人的祖先最早来自欧亚大陆交界地带乌拉尔山麓附近的一支游牧民族,他们不是匈奴人,也不是匈奴人的亲戚。

现在,匈牙利以马扎尔人为主,依据1993年实施的有关少数民族的法律,官方正式承认国内的13个少数民族,如斯洛伐克人、德意志人、吉普赛人等,没有“匈奴人”。

但在匈牙利有不少人认为自己就是“匈奴后裔”,要求官方承认“匈奴族”的合法地位。诺瓦克·伊姆雷·约叔华就是这些人中的一个代表。以“匈奴后裔”身份为骄傲的诺瓦克金发碧眼,肤色白里透红,和来自亚洲的游牧民族相貌大相径庭。

诺瓦克介绍说,当年匈奴王阿提拉去世后,曾强悍一时的匈奴人迅速溃败,但他们并非彻底从喀尔巴阡盆地消失,有一部分人留了下来。后来,阿尔帕德率领部落进入这个盆地定居时,所带队伍中有一部分人就是“匈奴后裔”。

“匈奴后裔”为了获得承认,2016年征集了2500个签名,并得到匈牙利全国选举委员会的确认。他们的倡议合法地进入国会议程。虽然国会负责人权、少数民族事务的委员会拒绝了这项倡议,但诺瓦克认为事情并未结束,稍后将向宪法法院提起上诉。据他估计,匈牙利目前约有10万名“匈奴后裔”。

据了解,官方认为“匈奴族”并不存在,理由是那些倡议者在文化、语言和宗教三方面缺乏特性,他们拿不出有力的证据证明自己是谁。


(二)


马札儿人(匈牙利语:magyarok,英语:Magyars)为匈牙利主要民族(于2001年人口约为1千万),因此又称匈牙利人(英语:Hungarians),为乌拉语系,曾经在中亚停留了一段时间,因此现代马札儿人带有突厥血统。他们为匈牙利主体民族,也分布于罗马尼亚、斯洛伐克、塞尔维亚及乌克兰,少数生活在美国、加拿大、巴西与澳大利亚。有人认为,他们最初生活在西伯利亚西南方巴什基尔一带;与他们最似的民族为曼西人。

波斯一位无名氏地理学家和葛尔廸齐提出有两个马札儿部落,一个是仍然停留在乌拉山脉的曼西人,另外一个就是离开了乌拉山脉,前往南俄的马札儿人。

在政治上,马札儿王室向来被认为源自突厥人的贵族,最早提及马札儿人源自突厥,为公元9世纪东罗马帝国历史学家君士坦丁·波菲罗吉里特斯,他说有个突厥部落卡巴尔进入中欧。马札儿人的王室,即阿尔帕德大公被认为出自可萨人。有位可萨可汗以马札儿人宗主身份,任命名为阿尔帕德的年青贵族作为马札儿人的大公,在潘诺尼亚生活后,马札儿人仍然为可萨人的臣下。后来在南俄因为受到佩切涅格人攻击,马札儿人前往喀尔巴阡山,有10个部落前往,突厥文为“on ogur”,即十箭与十回纥(7个马札尔与3个可萨部落)。他们进入中欧后到处侵扰,最远一次到达普罗旺斯。直到公元955年,萨克森人奥托大帝在巴伐利亚奥格斯堡彻底击败并重创他们。他们(其中包括大摩拉维亚留下来的西斯拉夫人,也是马札儿人血统的真正来源)转为定居务农生活,在伊什特万一世圣斯提芬统治下,改宗基督教,不再对外族构成威胁。

在文化上,马札儿人与东亚文化圈在某些方面相近。例如,匈牙利人名命名方式是先姓,后名,最后身份,和周围的印欧语系完全相反,和东亚民族(中国人、日本人、越南人及韩国人等)同样,顺序为前姓后名。

所以在本质上,匈牙利人是比突厥化、鞑靼化的俄罗斯人,更加不是欧洲人的“伪欧洲人”。


诗云:

匈牙利人附庸奥国,

双头妖怪不过传说,

乡村原野休整不好,

都市力求惟妙惟肖。

(另起一页)

一七

布加勒斯特


布加勒斯特(Bucharest),罗马尼亚首都,位于罗马尼亚东南部,瓦拉几亚平原中部,多瑙河支流登博维察河畔。有“小巴黎”之称。1989年爆发反抗共产党专政的革命,成为新罗马尼亚的首都。此后,经济不断发展,成为罗马尼亚具有代表性的城市。该市行政划分为六个区,设市长一名,各区区长一名,均由市民选举产生。

布加勒斯特现有人口230多万,据2002年人口普查,布加勒斯特有人口1,926,334人,占罗马尼亚国内人口数的8.9%。有许多在布加勒斯特工作的人居住在布加勒斯特附近城市(主要是在伊尔福夫县),不过他们并不计算在人口内。布加勒斯特的人口经历过两个快速增长时期。第一次是在19世纪晚期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第二次是在齐奥塞斯库时期(1965—1989),随著城市化的进展,许多农村人口搬迁到城市。此外,由于齐奥塞斯库禁止堕胎和避孕,自然增长率也很高。布加勒斯特的人口中,有96.9%是罗马尼亚人。第二大民族是罗姆人也就是吉普赛人,占总人口的1.4%。其他民族有匈牙利人(0.3%)、犹太人(0.1%)、土耳其人(0.1%)、中国人(0.1%)和德国人(0.1%)。在宗教信仰上,96.1%的布加勒斯特人信仰罗马尼亚东正教;1.2%信仰罗马天主教;0.5%是穆斯林;0.4%信仰罗马尼亚希腊天主教。不过只有18%的人口每个礼拜至少参加一次宗教活动。在2003—2005年,布加勒斯特人的平均预期寿命为74.14岁,比罗马尼亚全国平均水准要高2岁。女性平均寿命为77.41岁,男性平均寿命为70.57岁。

布加勒斯特面积600多平方公里,面积约228平方公里,是罗马尼亚全国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也是全国重要的工业基地,拥有200多家现代化工厂。主要工业部门有机器制造、化工、冶金、建材、木材加工、纺织、服装等。由于布加勒斯特地处战略要冲,历史上一直是奥斯曼帝国和沙皇俄国等欧洲列强激烈争夺的地方。长期的外来统治,使这座欧洲古城长期处于衰败不堪的状况之中,虽然以人口计算的话布加勒斯特是欧盟第六大都市。2008年4月2日至4日,北约在布加勒斯特举行“布加勒斯特峰会”,26个成员国以及20多个伙伴国将派团参加。会议最重要的议题是北约“扩员”。北约国家领导人将决定是否邀请克罗地亚、马其顿和阿尔巴尼亚正式加入北约。

据历史记载,该市已有500多年的历史。1459年,布加勒斯特成为罗马尼亚要塞,1574年发展成为城市,1659年起成为瓦拉几亚公国首都。1862年成为统一的罗马尼亚国家首都。1877年5月9日罗马尼亚在此宣布独立。此后,经济不断发展,成为罗马尼亚具有代表性的城市。该市行政划分为六个区,设市长一名,各区区长一名,均由市民选举产生。布加勒斯特有两支著名的足球强队——布加勒斯特迪纳摩和布加勒斯特星队。位于布加勒斯特的罗马尼亚人民宫号称是世界第二大建筑物。

布加勒斯特位于瓦拉几亚平原中部,多瑙河支流登博维察河畔。登博维察河穿城而过,将城市分为几乎相等的两半。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季寒冷,夏季暖热,四季分明。“布加勒斯特”这个名称是从英语转译过来的,在罗马尼亚语里的发音是“布库雷什蒂”。关于布加勒斯特这个名称的来历,有一段传说:那是在700多年前,一位名叫布库尔的牧羊人从远方赶着牛群来到登博维察河边,发现这里水草肥美,气候温和,便搭起帐篷定居下来。后来,来到这里的人不断增加,逐渐形成了一座城镇。由于牧羊人布库尔是这座城市的开拓者,为了纪念他,人们便修建了一座布库尔教堂,这个地方被称为“布库雷什蒂”,英语转译成“布加勒斯特”。直到今天,布加勒斯特还有一座名“布库尔”的教堂,人们将这座教堂看作是这座城市悠久历史的见证。市区12个湖泊同登博维察河相平行,一个连着一个,宛如一串珠光闪闪的项链,把布加勒斯特装扮得分外艳丽。城市北郊有著名的伯尼亚萨森林,市内用草坪、玫瑰花、月季花组成的色彩缤纷的花坛随处可见。植树造林,养花种草,绿化城市,美化环境,已成为布加勒斯特居民的传统和爱好。如今的布加勒斯特,绿荫如盖,花木成林,湖水片片,成为一座花园城市。

14世纪始建村镇。1459年建要塞。1659年成为瓦拉几亚公国都城。18世纪成为东南欧仅次于君士坦丁堡的第二大城。1859年瓦拉几亚和摩尔多瓦两个公国合并,1862年合称罗马尼亚,布加勒斯特成为首都。国家独立后(1878)城市经济大为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遭严重破坏。全国最大工业中心。工业以机械制造、化学、电子和纺织工业为主,食品工业种类繁多,电力、冶金、服装、制鞋、玻璃、造纸和印刷等工业有较大发展。工业多分布于市郊。有国家和合作性质的贸易机构约5900个,是全国最大的商业中心。也是全国最大的铁路、公路枢纽和航空中心,并有油、气运输管道、市内建有地下铁道。全国文化中心,设有10余所高等院校和几十所科研机构。还有众多的图书馆、歌舞剧院、博物馆等。遍布公园、花园和绿地,有花园城之称。市郊还有成片的森林。 

布加勒斯特的环境比较西欧肮脏,但比中国干净,那街道旁、马路边的菩提树、栗子树浓绿青翠;街心公园里的玫瑰、石竹姹紫嫣红;住宅楼群之间的李子树、樱桃树果实累累;庭院内外的草坪葱葱郁郁……每逢丁香树开花季节,坐在行驶中的汽车里也能闻到阵阵芳香。全市有大小公园50多个,仅市区就有10多个大型公园,另外还有许多喷水池、纪念碑和雕塑像。布加勒斯特市最著名的一座公园名叫海勒斯特勒乌文化休息公园,门口有两个大喷泉,喷出高高的水柱,散落后水珠变成雾状,到盛夏时节,随着微风吹拂,喷水如毛毛细雨洒在人们身上,格外舒适和凉爽。公园里有一个小湖,湖水碧绿清澈,湖畔生长着茂密的垂柳和其他树木。公园里有一座规模较大的饭店,并备有各种各样的文化娱乐用品,因此每天都吸引着大量游客。

罗马尼亚食物是典型的东欧食物,加上一点儿巴尔干与法国风味。罗马尼亚人甚少上馆子,所以颇缺像样的餐厅,大多数的餐厅为法式餐馆。他们喜欢把自己想象为法国人那么开化和文明的人……山区或渡假胜地有农民卖新鲜水果与起士,牛奶富含脂肪,许多店有售奶粉,街头可以看到便宜的烤肉与土耳其式烘饼夹肉,晨间它们还新鲜温热,味道最佳。罗马尼亚的“速食”,指的是预先调制的微波食物,对它抱持保留态度比较妥当。饮食习惯跟大多数的东欧国家类似,较重视午餐,早、晚餐比较简单,跟中国的饮食习惯相反。仅布加勒斯特有较多的食物选择。午餐通常是以汤开始,然后是主菜(通常是烤猪肉、牛肉或鸡肉)与点心。

市内建有60多所高等院校,其中以格·格奥尔基综合技术学院(1819年)和布加勒斯特大学(1864年)最为重要。其他文化设施包括科学院图书馆、国家中央图书馆、公共图书馆、布加勒斯特城市历史博物馆、国家艺术博物馆、村庄博物馆以及国家剧院和国家歌剧舞剧院等19座剧场,城市每三年举办一届“埃奈斯库国际音乐节”。市内有一座消防博物馆,由堡垒式的6层火警瞭望塔改建而成,别具风姿。市内最大的体育场“八月二十三日”体育场可容纳10万人。市内公园和街心花园的总面积达3500公顷。著名的公园包括:有100多年历史、环湖建立的齐什米吉乌公园,有安放着已故国家领导人陵墓的自由公园,有引种世界各地名花异草的植物园和青年公园等。坐落于湖滨地带的文化休憩公园里,有罗马尼亚和外国的大作家、作曲家和画家的胸像,还设有露天剧场、运动场和儿童乐园等。

罗马尼亚大国民议会宫坐落在市中心的一个小山坡上,十九世纪这里曾是“公众议会”会址。在通往文化休憩公园的广场上,竖立着古老的凯旋门(Arculde Triumf),它由著名建筑师彼特安东尼斯库建造。它外形类似法国的凯旋门,起初只是一座木制小拱门,为纪念一战胜利而建。1930年,罗马尼亚雕刻家将之改为石头结构。罗马尼亚雅典厅建于19世纪80年代,著名音乐家乔治埃内斯库1898年首次在这里指挥乐队演奏,后来它成为国家“乔治埃内斯库”交响乐队和世界知名乐队的演出剧场。族长大教堂

族长大教堂(Catedrala Patriarhala)是东正教总部的所在地,建于十七世纪,位于布加勒斯特南部的一座小山上。在这里定期举办免费的宗教音乐会。

在罗马尼亚的布加勒斯特,公共交通十分不便,虽然路线多、车辆多。200多万人口的布加勒斯特市区,有近200条公交车路线,还有100多公里长的地铁。公交车发车密度很大,高峰时,在一些主要干线上,各线公交车几乎总是首尾相接地行驶,像火车一样。其次是车辆性能好。车内到处有扶手,不同的把位,不同的高度,任何位置的乘客都可方便地够到扶手。车门宽大,比北京的公交车宽一半以上,台阶也要宽一半以上,台阶中间也有扶手。车内外靠近车门处有多个按钮,如车到站后司机没有开启某个车门,或是车门关闭后又有乘客赶来,按此钮就可开门上车。 

再次是方便和快捷。我居住的小区,干道上就分布有15条以上的路线。当公交路线走出城市中心区后,就呈合理的放射状,使所有小区都有公交路线与城区要地相连。终点站、起点站合一,设有广场或环行路,但不设停车场,这样既可节省场地,掉头又不影响交通,还可加快车辆周转,方便乘客。

布市的公交车上常出现有空座无人坐的现象,甚至有人就站在空座旁。有座不坐的多为男青壮年,他们是想省却让座之烦。如果他想坐,总是先看看附近有无女性或老年人,没有,他再坐。有时车上的女性会从很远的地方直奔空座而来,带着一脸的心安理得。布加勒斯特公交车的另一大特点是没有售票员。乘客们要在各主要公交车站旁的小售票亭预购车票。乘客上车后,要立即在车内各处的打孔(字)机上给车票打孔或打字,并把打过的车票一直保留到下车。不同的车,不同的日子,打孔机的机芯或打票机的字模都是不一样的。不时会有便衣票警上车查票,如果查出有人没打车票或票上的印迹与本次车的不一致,就要被课以票价40倍的罚款。这是西欧没有的,当然意大利和西班牙例外。


谢选骏指出:我已经进入东欧国家了,不知道通信是否可以继续。我在罗马尼亚,前往首都的途中,昨晚在车上过的,今晚不知在哪里过夜,要看列车的情况。还有一点饮水和面包,可以维持到中午到达。到了布加勒斯特,却是“今天又走不掉了”,因为他们每天只有一次班车,而且时间并不连贯。不过我正好去到革命广场视察一下,大约用掉了四五个小时。我回来等了很久,现在该睡觉了,明天动身,不知何时再可上网……

罗马尼亚有块领土叫特兰西瓦尼亚,可以说是“欧洲最穷的地方”。我在那里看到了破破烂烂的房子、摇摇欲坠的火车站,很像中国的农村,唯一的区别就是那里的绿化还是很好,不像中国的农村像被剃刀剃过了一样的残破不堪……这让我十分震惊。我本来以为,那里接近匈牙利,而且历史上属于“天主教西方”,而非“东正教地盘”,应该富裕一点才是,结果它比罗马尼亚本土还要落后衰败。

但是即使如此,特兰西瓦尼亚的主要城市蒂米什瓦拉,依然成为1989年罗马尼亚革命的首义地区。这可能因为,特兰西瓦尼亚虽然贫穷,却有很多教堂。兴建焦糖可以推动都市建设,教堂不仅是地标,而且是心标,人们若向教堂看齐,就有了榜样和向心力,因为教堂是奉献给上帝的,最好的,尽力而为的。大家如向教堂看齐努力,无形会提高整体的品级。

特兰西瓦尼亚与罗马尼亚的关系,凸显了民族问题的复杂性。不同的信仰和制度,有时可以把一个民族一分为二。而相同的信仰和制度,有时可以把不同的民族统一起来。在中古时代,宗教信仰是粘合剂;而在现代,民族主义则成为粘合剂——在这种意义上,民族主义其实可以视为一种现代的宗教,一种无神论的、祖先崇拜的宗教。

我活着并观察着:罗马尼亚和匈牙利的差别如此显著,由此可见关键不仅在于“制度”“主义”如何,而是“人”的不同。文明的要义在于改变人,而不仅仅是改变制度和主义。但在另外一面,罗马尼亚虽然破败,但还是强于中国,因为那毕竟还算基督教哺育了千年的地方。

越是封闭的国家就越是容易幸福,罗马尼亚就是一个例子。因为没有对比,就没有了魔鬼的诱惑。从这里反思,中国社会的躁动不安,很大程度上就是由于中国人太喜欢攀比了,追赶时髦,内心煎熬,乐此不疲,市侩心理。

人在路途,一切,都是无法预测的,这就是旅行的意义所在,它体现了人生的本质,那就是无常。


诗云:

广场周围暴雨磅礴,

二十八年消弭红祸,

而今商业腐蚀人心,

不复草莽英雄家国。

(另起一页)

一八

索菲亚


索菲亚(Sofia)是东欧国家保加利亚的首都和最大城市,位于索非亚盆地南部,四周山地环绕,2006年人口1,246,791。俄土战争结束,保加利亚成为独立民族国家后,索非亚才成为该国的首都。

公元前一世纪,曾先后为罗马国和拜占庭的要塞城市,有较发达的手工业和商业。公元前八至前七世纪为色雷斯人塞尔迪部落居住地。后成为罗马帝国要塞城市和拜占廷帝国政治中心之一。公元809年是斯拉夫保加利亚国家的一部分,是巴尔干半岛斯拉夫人的集居区。公元1396年奥斯曼人占领保加利亚。1879年索非亚被定为首都。1908年保加利亚脱离奥斯曼帝国宣布独立,索非亚成为独立的保加利亚首都。

该国15%的大型工业企业集中于此,工业产值占全国的18%。主要工业项目有机械、金属制造、冶金、电子、食品、纺织、橡胶、化工、造纸等,全国四分之三的印刷业也集中于此。郊区农业发达。铁路、公路和航空枢纽,1984年建成索非亚—鲁塞—瓦尔纳—普罗夫迪夫—索非亚环形电气化铁路。为中欧—西亚间的交通要冲。有索非亚大学和其他高等院校,以及科学院、历史博物馆等。多游览胜地。

索非亚是一个旅游胜地,是闻名世界的花园城市。它的街道、广场、住宅区掩映在一片葱绿之中,市区有多处林荫大道、草坪和花园。建筑物大都为白色或浅黄色,与缤纷的花木相映,显得格外恬静洁雅。从索非亚广场沿宽广的、用陶瓷砖铺成的俄罗斯林荫大道前行到鹰桥,在这不到一公里的路上,就有4座美丽的花园。索非亚有多处温泉,水温在40℃左右。市中心的巴尔干旅馆,还保存有建于5世纪的罗马浴室遗迹。除温泉外,这里还有不少甘泉,为市民、游客饮水而设的饮水店遍布全市。

索非亚在被奥斯曼帝国占领期间,城市受到很大破坏,古建筑物中只有两座基督教早期建筑──公元2世纪建造的圣乔治教堂和4世纪初建造的圣索非亚教堂留存下来。市中心广场有季米特洛夫陵墓、政府大厦、民族画廊,几乎所有的大街都从中心广场分支出去。广场附近有革命博物馆、亚历山大·涅夫斯基教堂等。教堂旁边是保加利亚著名作家瓦佐夫陵墓,墓前立有他的胸像。

索菲亚位于巴尔干半岛的中心地区。位于保加利亚的西部,Vitosha山北面。索菲亚位于谷地,四面环山。索菲亚山谷(Sofia Valley)面积为1,186平方公里(457.9平方英里),平均海拔550米(1804英尺)。索菲亚周边有三个山口,是联通黑海,爱琴海的亚得里亚海和中欧的钥匙。索菲亚境内的河流较少,有Vladaiska河和Perlovska河。Iskar河流经索菲亚东部。索菲亚城内盛产矿泉和温泉,索菲亚城内有一些建于上世纪的人工湖泊和水库。

索菲亚位于保加利亚第二大城市普罗夫迪夫西北130公里(81英里),位于布尔加斯以西380公里(236英里),位于保加利亚的黑海沿岸城市、重要港口瓦尔纳以西380公里(236英里)。索菲亚离保加利亚和其他三个邻国的边境线不到200公里:离塞尔维亚55公里(34英里的卡洛蒂纳),离马其顿共和国113公里(70英里的久埃舍沃),离希腊183公里(114英里的库拉塔)。

索菲亚属于湿润大陆性气候(humid continental climate,Koppen Cfb)伴随着高温振荡。索菲亚最热的月份是8月,而最冷的月份是1月。截止到1936年,索菲亚的平均温度是10.0°C(50°F)。平均降水量为650毫米(25.6英寸),夏季最高,冬季最低。由于索菲亚位于山谷高处,所以索菲亚在夏季比保加利亚大部都凉爽得多,但是在夏季索菲亚的气温依然可以高达40 °C。

根据1999年的数据,全市总人口为1,246,651,人口的男女比率为每1000名女性比1114名男性,人口老龄化率为千分之一百点三。出生率为每年千分之七点九,在过去的15年里稳步下降,死亡率却不断增长达到了百分之十二点二。该市人口在以百分之四点三的比率下降. 但是从贫穷地区的移民以及都市化的发展,使得首都索菲亚的人口事实上一直在增长。在索菲亚,每千人中只有五点七人属于已婚人群(保加利亚只允许异性恋结婚)。索菲亚的婴儿死亡率是千分之十一,相比与1980年千分之十八点九已经有了下降。根据2001年的人口普查,索菲亚的人口中保加利亚人占到了96%,而在官方确定的少数民族人口中,大约有18,000人是罗马尼亚人,6000人是土耳其人,3000人是俄罗斯人,1700人是亚美尼亚人,还有1200人是希腊人。

索菲亚的失业率(2.45%)低于保加利亚的其他的地区(7.25%),并且就业人口依然在不断降低(包括全国)。在索菲亚,拥有高学历的失业人口占失业人口的27%,与保加利亚大部的7%相比,这就是首都与其他地区的差别。

索菲亚在1879年被宣布称为保加利亚的首都,可是在一年后,它依然是继普罗夫迪夫、瓦尔纳、鲁塞和舒门之后的第五大城市。直到1892年索菲亚才超越普罗夫迪夫成为保加利亚人口最多的城市。

索菲亚的夜生活很丰富,有很多夜总会、表演场所、酒吧、Meyhane(保加利亚传统酒馆)和饭店。很多巨星都造访过索菲亚,如女神卡卡,麦当娜,乔治·迈克尔,金属乐队,蕾哈娜,凯莉·米洛等等。

索菲亚有众多博物馆,特别是保加利亚国家历史博物馆、地球与人类国家博物馆、民族博物馆、保加利亚国家军事历史博物馆、国家工业博物馆和保加利亚国家考古博物馆。除此之外,还有保加利亚国家艺术画廊(索菲亚市美术馆),保加利亚国家艺术画廊外国艺术馆和诸多私营的艺术博物馆。

索菲亚还有许多特殊的公共建筑设施,像西里尔和迪乌斯国家图书馆(是保加利亚藏书最多,最古老的文化学院),索菲亚国家图书馆,不列颠文化研究会,俄罗斯文化研究会,波兰文化研究会,匈牙利文化研究会,捷克斯洛伐克文化研究会,意大利文化研究会,法国文化研究会,歌德学院,塞万提斯学院和开放社会研究所。索菲亚还有著名的世界文化遗产博扬娜教堂(Boyana Church)。还有1888年建成的索菲亚动物园。

有几个著名的国际电影制作公司坐落在索菲亚,索菲亚的维托沙大道(Vitosha Boulevard,又称Vitoshka)是全球最奢华的22个商业街之一。众多时尚精品店,奢侈品商店和著名设计师的商店汇聚于此。由于索菲亚的独特的丘陵的地理环境,使得Vitosha山成为索菲亚人周末度假的好去处,这也给索菲亚增加了一份独有的气质。

网文《保加利亚首都索菲亚》说:

索非亚古时名塞迪卡、斯雷德茨等,14世纪开始因圣索非亚教堂而最后定名为索非亚。1879年索非亚被定为首都。1908年保加利亚脱离奥斯曼帝国宣布独立,索非亚成为独立的保加利亚首都。

全市大体分为三个区:文化区,在市区东南部;工业区,在市区北部;商业区和行政机关,集中在中部。全市半数以上的劳动者从事工业、建筑业和交通运输业。全国15%的大型工业企业集中于此,工业产值占全国的18%。主要工业项目有机械、金属制造、冶金、电子、食品、纺织、橡胶、化工、造纸等,全国四分之三的印刷业也集中于此。

索非亚是一个风景迷人的旅游胜地,是闻名世界的花园城市。它的街道、广场、住宅区掩映在一片葱绿之中,市区有多处林荫大道、草坪和花园。建筑物大都为白色或浅黄色,与缤纷的花木相映,显得格外恬静洁雅。街道上有许多花店、花摊,市民们普遍喜欢种花和赠花,最受欢迎的是经久不谢的石竹花、郁金香和红玫瑰。从索非亚广场沿宽广的、用陶瓷砖铺成的俄罗斯林荫大道前行到鹰桥,在这不到一公里的路上,就有4座美丽的花园。

索非亚有多处温泉,水温在40℃左右。在索非亚市中心,还保存有建于5世纪的罗马浴室遗迹。除温泉外,这里还有不少甘泉,为市民、游客饮水而设的饮水店遍布全市。

博雅纳教堂是保加利亚著名的东正教教堂,位于维托沙山麓索菲亚南郊的博雅纳村。这座在外国入侵者留下的废墟上修建起来的教堂,中世纪时曾是皇宫的一部分,如今它已是保加利亚独立、文化、繁荣的象征。1979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列为全世界首批57项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的项目之一。博雅亚纳教堂实际上是由3座教堂组成。尽管其建造年代和风格各不相同,但却组成了一个和谐的建筑整体。3座教堂的平面均呈正十字形,上面建有圆屋项,外表装饰富丽,其中两个最古老的教堂还用陶瓷片进行了装饰。东教堂建于10—11世纪,象征着保加利亚民族的诞生;西教堂建于19世纪,标志着经过长期异国统治后保加利亚艺术的复兴;中教堂则是根据卡洛扬大总督的命令于1250年左右修建的,所以又称“卡洛扬教堂”。在经历了长期的封建战争后,是卡洛扬使保加利亚第二帝国重新强盛起来的。在这个教堂里,保加利亚沙皇康斯坦丁·阿森夫妇的肖像,其形象生动逼真,神态安详。博雅纳教堂最著名的则当属它的壁画,其中尤以《最后的晚餐》和圣像画最为著名。这些画由一位佚名的画家于1259年绘成。尽管当时基督教的教规十分严厉,画家还是大胆地采用了自由的表现形式。壁画中人物的面部表情及众圣徒、卡洛扬和皇族成员的面部表情非常生动,不再是因袭的、刻板的偶像,而是有个性和有特色的人物,具有明显的现实主义色彩,且十分接近当地民间艺术,是中古保加利亚艺术最杰出的成就。博雅纳教堂中最好的壁画可以与意大利文艺复兴初期的著名画作相媲美,有的专家还认为博雅纳教堂的壁画是文艺复兴的先驱。从壁画上看,尽管拜占廷的影响十分明显,但依然带有保加利亚民族艺术的浓厚的色彩。实际上,自11、12世纪起,拜占廷艺术传统逐渐为保加利亚艺术所取代,由此也进一步丰富和充实了中世纪的艺术宝库,而博亚纳教堂就是最好的证明。如今,为保护博雅纳教堂的文物古迹,保加利亚政府对其采取了一些保护措施,如保持建筑物干燥、安装空调系统、禁止在其周围修建其他建筑、对其进行加固等,使这座教堂焕发了青春。

维多沙山位于索非亚以南12公里处,史料记载,它最早称“斯科帕尔”,意为“峭山”。保加利亚独立后,改名为“维多沙”,总面积278平方公里。“黑峰”为最高峰,2285米,因终年搏击天际乌云而得名。古代这里为橡树茂密、人迹罕见的山区,十七世纪开始开发,1934年,被辟为公园。今已修建为休闲度假的基地,山上有多处旅馆,林间便道四通八达,有两条通往山顶的公路和两条高空缆车线。冬季这里又成为巨大的滑雪运动场。山北坡,有称为“马蹄”的胜景,峭壁上有形似马蹄的山崖,晴天,站在“马蹄”向北眺望,索非亚市容一览无余。山上还有一处奇景,即一条泥石流形成的“石河”,从山顶直泻山腰,石河由浑圆巨石堆积而成,石下泉水潺潺,清绝悦耳。相传,很早以前,有人在此淘金,所以“石河”也称“金桥”。夏天的维多莎山,处处是风景。

亚历山大·涅夫斯基大教堂是巴尔干半岛最大的东正教教堂,位于索非亚市中心同名广场上。它是为纪念1877—1878年俄土战争俄军“解放”保加利亚而建。据说从1909年起,历时10年才告落成。教堂以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二世为名。堂内圣像和壁画多为俄国画师的作品,教堂以意大利大理石为材料,有翠绿、黑、蓝、紫、玛瑙等色,晶莹光洁。这座教堂是带有拜占廷和保加利亚建筑风格的建筑,其镀金大圆顶从索非亚市各处均可望到。


谢选骏指出:其实,俄国染指保加利亚的目的,不是为了解放它,而是为了打通前往地中海的道路。确实的,虽然索菲亚还保留着清真寺,作为它的亡国见证,但是它也是东欧国家中最为安静的城市,也是最为干净的东欧城市,还是最有文化气息的东欧城市——考虑到它贴近土耳其,又遭受了将近半个世纪的共产党专政,这确实很不容易。索菲亚人的态度,也是东欧国家中最好的,甚至超过了捷克斯洛伐克和匈牙利这些与德国接壤的国家。

从罗马尼亚的布加勒斯特到土耳其的伊斯坦布尔,只是经过一个保加利亚,却要转车四次!这还叫做“国际列车”,中间查了四次护照!还要全体下车前往土耳其的边境哨所交钱盖章!从罗马尼亚的布加勒斯特到土耳其的伊斯坦布尔,真可以说这是一次“二十一世纪的蛮荒之旅”。但是没有偏见地说,夹在从罗马尼亚和土耳其之间保加利亚,却是其中治理得最好的,人也比较文明。这在三国首都的对比中一目了然,但却真叫人百思不得其解。

与土耳其的伊斯坦布尔相比,保加利亚的首都索菲亚像是一个停滞的城市,十分安静。它要比罗马尼亚的首都布加勒斯特干净而且文雅,而且懂得英文的人要比伊斯坦布尔和布加勒斯特更多,属于东欧地区“最适合人类居住的地方”。


诗云:

小国寡民谦和腼腆,

索菲亚还有些淳朴,

听说不远玫瑰花园,

可惜错失无缘得见。

(另起一页)

一九

君士坦丁堡


君士坦丁堡(Constantinople)位于金角湾与马尔马拉海之间,曾是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拉丁帝国和奥斯曼帝国的首都。公元330年,罗马皇帝君士坦丁一世在拜占庭建立新都,命名为新罗马,但该城普遍被以建立者之名称作君士坦丁堡。在公元12世纪时,君士坦丁堡是全欧洲规模最大且最为繁华的城市。后来拜占庭帝国逐渐衰落,领土范围也缩减到君士坦丁堡及其周边地区。公元1453年,君士坦丁堡被奥斯曼帝国攻陷,此后成为奥斯曼帝国的新首都,再次繁荣起来。西方学者们习惯上将基督教治下(330年至1453年)的该城称作君士坦丁堡,而将此后伊斯兰教治下的城市称作伊斯坦布尔。君士坦丁堡亦以其宏伟建筑而闻名。著名的建筑包括圣索菲亚大教堂、君士坦丁堡大皇宫、君士坦丁堡竞技场和黄金城门,大道与广场在其间星罗棋布。在1204年和1453年两次被劫掠之前,君士坦丁堡还保存着为数众多的艺术和文学作品。在被奥斯曼帝国攻克之时,该城已经逐渐破败,但在此后得到了迅速的复兴与发展,并于17世纪中叶再次成为当时世界第一大城市。

君士坦丁堡原名为拜占庭,罗马帝国皇帝君士坦丁一世于公元330年5月11日定都此地,便出现了“君士坦丁堡”这一名字。君士坦丁把此地命名为新罗马(拉丁语:Nova Roma),但此名称甚少人用君士坦丁堡位于巴尔干半岛东端,临博斯普鲁斯海峡,扼黑海门户,当欧、亚交通要冲,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君士坦丁是古希腊的移民城市,公元前660年为希腊人所建。但是在君士坦丁之前的罗马帝国时代,它却一直未受到应有的重视。罗马帝国皇帝君士坦丁大帝重建并扩建了拜占庭,并于公元330年宣布迁都拜占庭,改名为君士坦丁堡,意谓“君士坦丁之城”,别称“新罗马”。从此,这个城市开始了它辉煌的千年历史,君士坦丁的名字与这个城市融为一体,直到1453年。公元395年,东西罗马帝国正式分裂,君士坦丁堡作为东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首都,成为地中海东部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君士坦丁堡1453年4月初被土耳其的军队围困,5月29日穆罕默德二世的军队攻入城内,君士坦丁堡陷落,拜占庭帝国(东罗马帝国)灭亡。君士坦丁堡为奥斯曼帝国占领,并成为奥斯曼帝国首都,更名为伊斯坦布尔,直到1922年奥斯曼帝国灭亡。拜占庭帝国,也就是古罗马帝国的东半部分,它的邻侧总是环绕着许多觊觎其财富的敌对势力。然而当罗马灭亡的时候,拜占庭帝国依然强大如初,并且在此后1000多年的岁月里,一直都是世界上最繁荣的文明之一。对于那些深受异族侵略者威胁、依靠拜占庭帝国才能生存的小国来说,它就像是一座海上的灯塔,闪耀着不灭的光芒。

军人出身的君士坦丁一世于306年在不列颠岛被部下拥立为帝后,为了保卫受到哥特人和波斯人威胁的多瑙河和幼发拉底河边界,决定在帝国的东部建造一座新都城。在罗马帝国的东部,先前几位皇帝已经建立了若干座陪都,比如戴克里先皇帝,就把他的行宫设在博斯普鲁斯海峡亚洲一侧的尼科米底亚(今土耳其伊兹密尔)。为了给新都选址,君士坦丁一世先后考察了特洛伊、耶路撒冷、萨尔底卡(索非亚)、帖撒罗尼迦(塞萨洛尼基)和尼科米底亚,但是最终选择了当时不甚有名的拜占廷作为新都的城址。

拜占廷位于博斯普鲁斯海峡西岸,这条狭窄的海峡将东南欧洲与亚洲分隔开来。城市本身坐落在一片小山丘上,南边是马尔马拉海,北边是金角湾,东边扼守赫勒斯滂海峡(达达尼尔海峡)的入口,西边居高临下俯瞰色雷斯平原。整个城区宛如一座天造地设的要塞,易守难攻。不仅如此,拜占廷还是罗马帝国重要的军事大道埃格南地亚大道与小亚细亚地区军事公路的交汇点,是通往亚洲的必经之地,也是从黑海前往爱琴海的唯一通路。此外,城北的金角湾是一处条件极佳的自然港湾,全长约10公里,主航道宽约460米,并有多处分支水道,可供船只停泊。自古以来就是世界各地商船汇集的地方,给当地居民带来财富,因此被称为“金角”(希腊神话中,羊角是丰收和财富的象征)。未来的新都可以凭借一面临山两面靠水的地势防御来自各方面的进攻,又可以利用便利的水陆交通发展商业。

324年,君士坦丁发布命令,兴建新都,并任命重臣着手进行建筑工程的准备工作。为了在最短的时间里完成新都的建设,他还下令建造专门学校,大量培养各类建筑人才。君士坦丁还亲自跑马勘测,圈定城市界标。经过五年的精心施工,拜占廷古城荡然无存,一座规模宏大、豪华壮丽的新都城出现在博斯普鲁斯海峡岸上。330年5月11日,星期一,君士坦丁大帝宣告正式定都于新首都,并赐予其“新罗马”(Nova Roma)的正式名称。

君士坦丁最初建立君士坦丁堡时,将其命名为“第二罗马”(拉丁语:Secunda Roma)。从5世纪起,其正式名称变成了“新罗马”(拉丁语:Nova Roma)。从狄奥多西二世皇帝(408年—450年)时起,人们逐渐称新罗马为“君士坦丁堡”或“君士坦丁波利斯”(Kōnstantinoupolis),即“君士坦丁的城市”。但是,在更多的情况下,拜占廷的臣民只是简单地将其称为“城”。

公元542年4月,拜占庭帝国(即东罗马帝国)首都君士坦丁堡(土耳其首都伊斯坦布尔的旧称)的市民们焦虑万分。许多人突然发烧,接着出现了红肿和剧痛,甚至有人发了疯。患者带有妄想症,一些患者以为那些照料他们的人实际上是想杀死他们。

原来他们所感染的疾病是淋巴腺鼠疫,这种病正在地中海东部一带蔓延。它还在拥护的君士坦丁堡街道上迅速扩散。照料鼠疫患者的人都弄得精疲力竭。这次鼠疫在该市肆虐了4个月。在高峰时每天有1万人死于该病。埋葬死者的人手不够,那些来不及掩埋的尸体助长了疫病的扩散。到8月份,发病人数开始下降,尽管在接下来的冬季里继续有人染病。许多病愈的人仍留有终身后遗症,如语言障碍或身体部分瘫痪。西方世界初次出现淋巴腺鼠疫是在公元1世纪,当时鼠疫在比利亚、埃及和叙利亚等国蔓延,后又扩散开了,遍及罗马帝国各地。该病使欧洲受害达15个世纪之久。有幅镶嵌图所绘的拜占庭帝国查士丁尼皇帝曾患鼠疫病,但他恢复得很好。他的病情对臣民是保密的

依钱单士厘的归潜记在景教介绍中的提到有关资料:大秦之为国也,本非西名。聂派人(聂斯托尔派,Nestorius)姑以中国向有之名,名其所从来耳。《汉书·西域传》之“大秦”,就是指今日之罗马,确无疑义。新旧两唐书之大秦,一名拂菻,则因立国康堡者之号东罗马也,亦遂移大秦之名以称康堡。(今土耳其都城名康斯坦丁诺泼里斯。康斯坦丁者,建城之帝名。诺,连属词。泼里斯,犹言城,今亦省称泼凝。‘泼’与‘拂’,唇音轻重之别,故阿剌比人称之为拂菻。传之远东,城名,国号往往不分,于是有拂菻即大秦之说。)罗马为宗教之根本,康堡又聂派所从来,大秦为中国所通称,以名景寺,谁曰不宜?《旧唐书·西戎传》:“城东面有大门,其高二十余丈,自上及下,饰以黄金,光辉灿烂,连曜数里。自外至王室,凡有大门三重,列异宝雕饰。”

君士坦丁堡公会议是继尼西亚会议之后,再一次确认基督教“三位一体”教义的收官之作,是基督教历史上四次全体大会中的第二次,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正如促成尼西亚会议“三位一体”教义正式确立的人是亚历山大主教,而促成君士坦丁堡会议中“三位一体”教义经过一波三折之后,最终得到确认的,正是阿塔纳修和卡帕多西亚的三位教父。在这次会议中,谴责了各种次位论与撒伯里乌主义(形态论),并改写尼西亚信经,把关于圣灵与教会的第三条款包括在内。这个尼西亚—君士坦丁堡信经,通常简称为“尼西亚信经”的内容如下:

我们相信一神,全能的父。一切有形与无形的天地的创造主。我们相信一主,耶稣基督,神的独生子,永恒从父受生,神从神,光从光,真神从真神,受生,不是受造,与父为一。万物透过他受造。为了我们人类与我们的救恩,他从天降临;借着圣灵的大能,他从童贞女马利亚道成肉身,成为一个人。为我们的缘故,被本丢比拉多钉十字架,受死并且被埋葬。根据圣经的话,第三天复活;升到天上,坐在父神的右边。他会在荣耀中再来,审判活人与死人。他的国度永远无穷。我们相信圣灵,赐给生命的主,他来自父神(与子)。与父、子同受敬拜和荣耀。他透过先知说话。我们相信一个圣洁、大公与使徒的教会,我们承认一个使罪得赦免的洗礼,我们盼望死人复活,以及来世的生命。阿门。

尼西亚信经变成信仰基本的普世宣言。借着皇帝狄奥多西的谕旨,以及公元451年在卡尔西顿召开之第四次基督教全体大会的确认,这个信经对于所有基督教神职人员都具有约束力。后来正统、大公、威权式或主流新教所写的一切信经与告白,都被视为这个信经的省思与诠释。这是基督教世界一致认同的信经。

从10世纪时起,突厥人和阿拉伯人开始称君士坦丁堡为“伊斯坦布尔”。这个名字的来源,据传言是因为当时住在城周的农民不懂希腊语也不知道这座城的名字,经常有来自希腊的传教士到此地,这些农民问传教士来自哪里,这些传教士也听不懂,以为问他们到哪里去,就随口说进城去,而“进城去”这句话的希腊语的语音就被这些农民误当成这座城市名字,从此传播开加上语音在此传播过程中的变化,最终成为了伊斯坦布尔。1453年奥斯曼帝国苏丹穆罕默德二世征服君士坦丁堡后,“伊斯坦布尔”逐渐成为该城的官方名称,与“君士坦丁堡”的名字并用。奥斯曼帝国时期,土耳其人和外国人有时也称君士坦丁堡为“高门”,其名称来自奥斯曼帝国皇宫托普卡帕宫的高门。1923年,土耳其迁都安卡拉,“伊斯坦布尔”成为该城的正式名称。1930年,凯末尔正式下令以“伊斯坦布尔”的名称取代“君士坦丁堡”。

斯拉夫人对君士坦丁堡的称呼是“沙皇格勒”或者“皇帝之城”(Tsargrad;保加利亚语、塞尔维亚语和马其顿语:Tsarigrad)。

君士坦丁堡市民的职业通常由祖辈传承,毫无变动。法律规定同行者才能互相通婚。此外,政府严密控制了一切生产活动——皇帝委任的官员(城市总监)可以任意走进一家店铺搜查其帐簿与营业状况,并设立了多种行会以便于管理。

里奥六世(聪明人)编写了《总监便览》:“君士坦丁堡的工人组织有城市总监作为首领。凡新会员加入、职员推选、各行会关系、团体生活,实际上都被城市总监掌握并由其决定。城市总监处于政府与行会之间,在大多数场合下还站在行会、外侨之间,审判并处罚一切违法行为。”本书规定了工人的工资、每一种商品出售的日期与地点以及售价,制造者不得直接采购甚至选择其所需原料,存货质量甚至数量还有规定。制造者所属行会组织负责在运入城市的原料中选择本行业所需者。制造者仅需付出总成本中他所占的那一部分,并在收获时领取组织分配给他的部分。行会成员的增加受到严格限制,雇主无权支配他与工人所订的契约,甚至无权决定学徒人数。

没有一个西方国家的首都,在帝国统治的连续性和范围方面,能与拜占庭首都君士坦丁堡的辉煌历史相媲美。公元330年,君士坦丁大帝重建此城为新罗马时,这里已是一座古老的城市了。它的起源应追溯到公元前7世纪,当时,它是希腊城邦迈加拉的移民建立的一座殖民城市,取名拜占蒂翁,拜占庭是它的拉丁名字。君士坦丁堡这段显赫的历史,很大程度上应归因于它地处欧亚两洲之间的险要位置。这座城市位于博斯普鲁斯海峡南端陡峭的岬角上,岬角从海峡的欧洲一面向对面的亚洲沿岸伸出,仿佛要挡住从黑海流入马尔马拉海的急流。因此,君士坦丁堡南有马尔马拉海,北有博斯普鲁斯海湾,从而形成了重要的港口,即所谓的金角湾。诚然,其他城市也有良好的港口和重要的地理位置,但君士坦丁堡的显着特征是,南北两面都有一条狭长且能航行的海峡。所以,这座城市由两扇海上大门保护着,可以禁止无论从爱琴海,还是从黑海来的敌船的通行。拜占庭皇帝为了加强这些天然防御,又在陆上修筑了两堵高大的城墙:第一堵墙长四英里;第二堵墙长40英里,宽20英尺,位于第一堵墙西面约30英里处。这两堵防御城墙,同巴尔干山脉这一天然屏障连在一起,保卫了君士坦丁堡的陆上进口。因此,在拜占庭长达十个世纪的统治期内,这座城市尽管在大部分时间里是遭受围攻的要塞,但却得以保存下来。 君士坦丁堡有许多雄伟的建筑,著名的圣索菲亚大教堂是拜占庭建筑和艺术成就的结晶。

在历史上,拜占庭的确是一个十分强大的帝国,它具备完善的行政管理制度和非常优秀的科学技术。它长时期统治着整个地中海地区,并拥有强悍的军团。当西部欧洲的蛮族国家还在慢慢地从黑暗时代走出之时,拜占庭则保持着由罗马帝国延续下来的先进文明。同样重要的是,拜占庭还促进了贸易和经济的全面发展。几个世纪以来,拜占庭一直是整个地中海盆地的经济动力,它的货币则是国际标准交换媒介,它的商人及其商品,对于西欧摆脱封建的自给自足经济、使意大利城邦走上控制地中海商业的道路,起到了极大的作用。

在文化领域中,拜占庭挽救了古代文化艺术珍品,并将它们同她自身的遗产一起传给了子孙后代。拜占庭传下了由查士丁尼编纂的罗马法,传下了只是近来才得到正确理解和评价的一门宗教艺术以及由认真的学者们加以汇集、注释和保存的古典和希腊文化时期的文学、学术名著。

其作用,就像南朝的宋齐梁陈对于中国文明的作用。 

拜占庭对当时的西方人来说,如同罗马对日耳曼人而言一样,是伟大的教育者、伟大的引导者、宗教和文明的源泉。同时,它还起到了保护盾的作用,使盾牌后面的西方能自由地发展自己的文明。这一点意义,在公元1453年君士坦丁堡沦陷后变得非常清楚:土耳其人仅在半个世纪内便抵达了欧洲的中心,包围了维也纳。但西方人似乎并不领情,当1204年4月13日十字军攻占君士坦丁堡时,统帅为了奖励骑士们的战功,竟公开下令部下可以在一周内在城中实施任意的烧杀抢掠。十字军还在拜占庭的领土上建立了拉丁帝国。西方的封建领主占领了大片土地,并对土地上的居民进行残酷压榨。拜占庭帝国仅剩巴尔干半岛一小部分土地和小亚细亚某些领土。直到1261年,它才收复君士坦丁堡。拜占庭复国之后,领土已大为缩小,再也没有恢复元气,只包括小亚细亚西北角、色雷斯、马其顿、爱琴海北部的一些岛屿和伯罗奔尼撒的一些据点。君士坦丁堡的政权更无昔日之盛,它对各地区的控制已相当松弛。


(谢选骏指出:这是一种文明样式的衰落。否则,为什么土耳其人不能攻陷维也纳或莫斯科呢?拜占庭太老了,就像中国一样。)


君士坦丁堡牧首,教区位于君士坦丁堡(今伊斯坦布尔),被承认为东正教的普世牧首,是东正教会名义上地位最高的神职人员。他是正教会的精神领袖和主要发言人,但是并无任何凌驾于其他牧首或另外14个自主教会之上的权威。君士坦丁堡牧首在名义上的职位是君士坦丁堡东正教会(东正教的15个自主教会之一)的牧首,该牧首职位是东正教4个最早的牧首职位之一。作为君士坦丁堡东正教会的领袖,他还拥有另一个头衔:“君士坦丁堡——第二罗马的大主教”。君士坦丁堡牧首与君士坦丁堡宗主教不是一个人,后者是君士坦丁堡拉丁教会(天主教会)的领袖。

君士坦丁堡主教是君士坦丁堡拉丁教会(天主教会)的领袖。君士坦丁堡主教与君士坦丁堡牧首不是一个人,后者是东正教会的精神领袖和主要发言人。

自君士坦丁堡建立以来,其军事、经济的重要价值一直受到不少民族的虎视眈眈。比如是一直与帝国抗衡的波斯人,波斯人数次围攻过城市,但被坚厚的城墙和强大的拜占庭海军所挫败;其后在阿拉伯半岛兴起的阿拉伯人进攻拜占庭帝国,以二千艘战船围攻,阿拉伯舰队又遭到拜占庭海军用希腊火全歼,二千余艘战船剩下五艘逃回;基辅人围攻城市,又被希腊火烧毁海军,遭到严重挫败。君士坦丁堡在1204年的第四次十字军东征中被占领并遭到洗劫,成为拉丁帝国的首都,1261年由迈克尔八世帕拉奥洛古斯率领尼西亚帝国军队收复,成为重建的东罗马帝国首都。

正当拜占庭帝国衰落之际,在其身旁遽然而起了一个新兴的帝国——奥斯曼帝国。奥斯曼帝国的建立者是游牧于里海东南部呼罗珊一带的一支突厥人。13世纪时,蒙古人开始向西扩张,迫使他们迁移。最初他们依附于塞尔柱突厥人建立的罗姆苏丹国,在和拜占庭相邻的萨卡利亚河畔得到一块封地。1242年,罗姆苏丹国在蒙古人的打击下瓦解,于是这支突厥人获得了充分发展的机会,从此开始发展壮大。部落酋长埃尔托格鲁尔死后,他的儿子奥斯曼(1281—1324年)继位。

1300年,奥斯曼开始自称苏丹,宣布他的部落为独立的伊斯兰国家,即奥斯曼苏丹国。1301年,奥斯曼侵占了富庶的卑斯尼亚平原。当时奥斯曼的主要敌人是拜占庭帝国,其在西亚的土地是他扩张的主要对象。1326年,奥斯曼夺取拜占庭在西亚的重镇布鲁萨,控制了马尔马拉海峡,并把首都迁到布鲁萨,这一新的国家称为奥斯曼帝国,在国内居于统治地位的土耳其人被称作奥斯曼土耳其人。这时奥斯曼帝国已经靠近了欧洲,定都布鲁萨使得这个国家的发展方向必然是指向欧洲。

1453年初,奥斯曼土耳其苏丹穆罕默德二世率步骑兵17万、舰船320艘,从陆海两面包围君士坦丁堡,企图彻底灭亡拜占庭帝国。而此时的拜占庭帝国,已经只剩下千年古都君士坦丁堡一隅之地了,城内的军民孤注一掷,誓与古城共存亡。他们尽一切可能加固工事,除了在西面筑了两道坚不可摧的城墙之外,还在城墙上每隔百米筑一堡垒,墙外挖了很深的护城壕。在城北金角湾的入口处,他们用粗大的铁链横锁水面,使任何船只都无法驶入。在城东城南面临海湾敌人很难接近的地方,他们也筑起了坚固的城墙。

4月12日,土耳其人首先从西面猛攻,他们用每发炮弹重达500公斤的大炮对城墙狂轰滥炸,这是历史上的第一次炮击。坚厚的城墙经不住大炮的轰击而不断崩裂。城外的护城河已经干涸,土耳其军扛着粗大的树干,滚动巨大的木桶,向护城壕冲去,企图把壕沟填平,但是却遭到了城中枪炮箭矢的严厉打击,纷纷败下阵来。强攻不行,土耳其人便打算挖地道,穿过护城墙和城墙,钻入城内,不料地道还没挖完,就被当地居民发现,他们用火药将地道炸毁了。土耳其人见此计不成,又决定使用攻城塔车,在车上筑起塔堡,外面包着三层厚厚的牛皮,车上藏有炮火和弓箭手,还有一架用滑轮升降的云梯。他们满以为这下一定可以出奇制胜了,可是当塔车靠近城墙时,守城的官兵就往塔车内猛投蘸满松脂的火把,将塔车烧着,并用大杆推倒云梯,土耳其人又遭惨败。穆罕默得二世的陆上进攻接连受挫。在海上,他的舰队也未获成功。在金角湾,有欧洲人的舰队巡防,共有9艘大战舰和30艘较小的舰船在海上协助城内的防卫战,并运输作战物资。4艘拉丁船和一艘希腊船甚至冲破土耳其舰队的封锁,进入金角湾内,给君士坦丁堡运来大批给养。

由于屡战屡败,伤亡惨重,军队中的厌战情绪上升,并形成了以宰相哈利勒为首的反对派。他们以西方援军将至为借口主张撤围,却终于不能打动穆罕默德二世。但穆罕默德二世也不得不重新考察君士坦丁堡的城防虚实,制定新的进攻措施。后来,他发现城北的金角湾水面不宽,拜占庭人主要依靠铁索横江来阻挡进攻,倘若能绕过铁索,从水路登陆,进行偷袭,定能在敌军毫无防备的情况下攻破城池。然而,如何使船只绕过铁索抵达城下,却是一件颇费脑筋的事。穆罕默德和部下苦思冥想,终于想出了一个旷古未闻的妙计奇策。他派人到热那亚商人据守的加拉太镇去,用优裕丰厚的报酬收买了那里的商人,使商人们允许他在加拉太北面铺设一条陆上船槽。船槽是用坚厚的木板铺成的,由高往低的滑行面,槽底又涂上很厚的一层牛羊油脂。靠着这条船槽,土耳其人经过一夜的努力终于奇迹般地将80艘战船拖运到了金角湾的侧面。在那里他们架起了浮桥,筑起了炮台。

1453年5月29日拂晓,穆罕默德二世再次发动全面攻击。他甚至把自己精锐的侍卫队亦派上阵去。守城军队在他们的指挥官犹斯底尼亚的领导下,进行殊死的抵抗,使战况进入胶着状态。但不幸的是,犹斯底尼亚受伤倒下。之后,由于守军人数太少,城墙上的一处小门在混战中无人把守,使一队土耳其人乘虚而入,跃上城墙从背后攻击守军,由雇佣军组成的守城部队顿生恐慌,无心坚守,抵抗力大降。土耳其军队终于攻进了城池。东罗马帝国的末代皇帝君士坦丁十一世看到大势已去,决心死战殉国,在混战中被土耳其人所杀。当天夜里土耳其人占领君士坦丁堡全城。土军在城内烧杀抢掠,历代的艺术珍品被洗劫一空,华丽的建筑物被付之一炬。君士坦丁堡的陷落,标志着延续1000多年的东罗马帝国的灭亡。随后,土耳其把君士坦丁堡改名为伊斯坦布尔。

根据《罗马帝国衰亡史》作者爱德华·吉本的统计,君士坦丁堡城里有2座剧场,4座巴西利卡(公众集会大厅),8个豪华的公众浴池,153个私人浴池,52道沿街柱廊,5座粮仓,8条高架水渠,14座教堂,14座宫殿和4388座贵族宅邸。新罗马城的设计完全仿照罗马,分为14个区。在城里也可以找到同罗马一样的七座山丘,不过明显可见的山丘只有6座,第七座坐落在城市南部的缓坡上,需要极高的想象力才能分辨出来。城中有一条流向马尔马拉海的小河,名为利科斯河,被附会为新的台伯河。几条高架引水渠从30公里外的色雷斯平原引来活水,供应城中日常生活所需。由于罗马帝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特殊政策,君士坦丁堡很快就取代了旧罗马的位置。君士坦丁曾亲自批准罗马贵族免费迁入新都的贵族住宅,君士坦丁堡的元老院也获得了与罗马的老元老院同等的法律地位。这一系列政策极大地推动了君士坦丁堡的发展。城市的人口急剧增长,在建成后的数十年内,君士坦丁堡的人口就达到了50万到100万之间。在整个中世纪的欧洲,这个数字都是首屈一指的。

君士坦丁堡的面积超过拜占廷古城几十倍,也远远超过老罗马城。在拜占廷旧城原址的小山丘上是帝国的大皇宫,拜占廷古城的旧城墙被改建为皇宫的外墙。大皇宫又被称为“圣宫”,坐落于全城的制高点上,南临马尔马拉海,占地60多万平方米,是整个君士坦丁堡最豪华的建筑群。皇宫里面除了居住着皇族外,还有成群的宫娥、太监、禁军、教士和宫廷官员,其人口多达两万,几乎相当于一座城市。它由几座比邻的宫院组成,包括专门用作官方正式大典的拉马尼奥尔宫,供皇室居住的达夫纳宫,兼作陈列馆的沙尔克宫等等。各处宫殿由拱廊相连,宫殿之间的庭院被开辟为御花园。在此基础上,历代皇帝又不断扩大其范围,增盖宫殿、加高楼层、添加塔楼、修筑高台,最后又在宫殿的周边辅以各种附属建筑,例如教堂、礼拜堂、浴室、游乐场、珍宝馆、档案馆、马厩、工厂、仓库、近卫军营房等等,这样,圣宫成了一座既是皇帝居所、又是政府所在地和教会最高机关驻节地的宫殿。

10世纪时,阿拉伯人Harun ibn Yahya在拜占廷帝国与阿拉伯帝国的战争中被俘虏,见到了拜占廷皇宫的景象并作出了描述:

皇宫周围有三座城门,一座叫竞技场大门,一座叫曼卡纳大门,第三座叫海滨大门。进入竞技场大门,可以来到一间长百步、宽50步的大厅,大厅两边是看台,铺上了锦缎的地毯、床垫和坐垫,上面站着信奉基督教的黑人,他们手持镶满金子的盾牌和金饰长矛。进入曼卡纳大门后,也是一个类似的大厅,地上铺着大理石,两边站着卡扎尔人卫士。进入海滨大门后是一个长达300步的大厅,地上铺着红砖。穿过大厅,可以来到一个内院,通往皇帝的内廷。院子的左边是皇帝的私人教堂,共有10座门,4扇是金门,6扇是银门。教堂内的祭坛是用一整块桧木做成的,镶嵌珍珠和宝石。教堂的天花板全是拱顶,由金银做成。教堂周围有四座院子,各长200步、宽100步。院子里有一个在大理石中挖出来的5米见方的池子,耸立在离地面5米高的大理石柱子上,上空有一个铅做的穹顶,另一个银穹顶耸立其上,由12根柱子支撑,柱子的顶端是各种动物的塑像:鹰、羔羊、公牛、公鸡、孔雀、狼、马、象……在离院子200步的地方,有一个蓄水池,水从这里流到柱子顶端的动物塑像那里。每逢节日,都要在这个水池里灌满1万尖底瓮的酒和1000尖底瓮的白蜜,酒和蜜混在一起,还用一匹骆驼所驮的甘松茅、丁香花蕾和肉桂来使其发出香味。酒从塑像的嘴里和耳朵里流出来,聚集到灌满的池子中。

其他一些传世作品也对圣宫的景象进行了描写:

皇帝上朝议政的宫殿被称为金銮殿,或者“黄金议事宫”(Chrysotriclinium),皇帝的宝座设置在议事宫大厅半圆形顶点的圣坛上,这个长长的大殿看上去像教堂,实际也是按照教堂的样式设计的。宝座位于三级斑岩台阶之上,华贵典雅,用象牙、黄金、珍珠和宝石做成,上为华盖,宝座靠背上有象征耶稣的细密镶嵌画。宝座很宽,铺有垫子,是个双人座,皇帝并不坐在中间,而是坐在右边。在礼拜天或节日的时候,皇帝坐在左边,右边的座位上放着一本福音书,据说这里坐着基督本人。宝座前面挂有紫色帷帐,上面缀有珠宝。帷帐旁边有一座镀金铜树,各色鸟儿落在它的枝条上,也是镀金黄铜做的,它们争相争鸣,奏出一首首婉转的乐曲。宝座两旁有两只镀金的铜狮,这些机械野兽“可以张开大嘴咆哮,伸出舌头,还用尾巴击打地面”。

达夫纳宫的大门饰有金星,大门前有一个2米见方的场地,地面上镶嵌着珍珠和宝石。拱门里用金链悬吊着许多银制大吊灯,在每根装饰着精雕细刻柱头的大理石圆柱之间都有宫廷警卫站岗,他们都是太监。各种大理石雕塑错落不齐地分布在地面上,或巧妙地镶嵌在墙壁上,有半壁墙高。再向上,在金色的背景上,排列着一长队圣女图和高级神职人员的马赛克镶嵌画。穿过一道道雕刻精细的双扉大门,进入皇后的客厅,大理石地面上铺着绣有各色花卉图案的精美锦缎地毯,精致的雕花象牙和银制家具装饰着各个房间,晶莹的彩绘玻璃使房间显得光亮柔和。皇帝的寝室有三扇巨大的落地窗,可以俯视马尔马拉海,以及阶梯状花园。花园向下延伸,一直通往波光粼粼的大海,里面点缀着弯弯曲曲的林荫小道、鲜花盛开的高台、大理石喷泉,以及林木花草之间的众多亭台轩馆。花园中还有地下通道,皇帝可以由此前往竞技场。

在皇宫的西邻,是面积巨大的大赛车竞技场(Hippodrome),完全仿照罗马科洛西姆竞技场的式样,但比罗马竞技场还长40米左右。从皇宫中可以望见竞技场里面的场景。竞技场内分布着许多立柱,以及大理石和青铜雕像,中央耸立着从埃及运来的古方尖碑。赛车道铺着沙子,上面可容8辆马车并驾齐驱,周围的看台可容纳上万人观赛。

竞技场北门外,是黑色大理石铺地的奥古斯都广场,此处树立着“Milion”,即帝国公路的零里程标志。柱廊拱卫的梅塞大道从这个广场通向城市的远方。严冬来临之际,皇帝便下令在梅塞大道的柱廊间钉上木板,以保护穷人免受强烈的东北风的侵袭。奥古斯都广场的北边是巨大的圣索非亚大教堂。向西不远,就是圆形的君士坦丁广场。这里是君士坦丁堡商业和政治活动的第一大中心,北边是帝国元老院,其门前几十级宽大的大理石台阶是政要显贵向公众发表演说的论坛。广场中心耸立着一座数十米高的巨型花岗石圆柱,顶端是从雅典运来的高大的阿波罗铜像。

君士坦丁广场西边是长方形的提奥多西广场,它是多条罗马帝国军事大道的汇合点,也是全城最大的集市。这里作坊店铺林立,商号钱庄比邻。这一带的最东端是嘈杂的锅匠区沙尔科普拉特,梅塞大道旁边是金银匠区,再远些是芳香区。在提奥多西广场周围可以买到精选的肉、酒、水产、蔬菜、水果、糕点、奶酪和蜂蜜,而丝绸、珠宝、金器、皮革、玻璃器皿、香水一类的奢侈品在这里更是应有尽有。

离开提奥多西广场之后,梅塞大道折向西南,经过公牛广场、阿卡狄乌斯广场,一直通往金门。阿卡狄乌斯广场上坐落着阿卡狄乌斯皇帝圆柱,人们可以攀缘柱子里的233级台阶,爬到柱子的顶端,俯瞰整个君士坦丁堡、博斯普鲁斯海峡和亚洲大陆。其他东西走向的街道也是以同样的方式出现。贵族和富人在主要干道旁建有自己的豪华宅邸,这些大厦以其主人的姓氏命名,如欧根尼乌大厦、鲁菲尼乌大厦、普罗波大厦等等。这些宅邸与外街隔绝,主要空间都面向围有柱廊的内部庭园。楼层延伸到街道柱廊之上,设有凸肚窗,宅邸内有宽敞的大厅、舒适的卧室和浴室。

公元5世纪的时候,由于人口迅速增长,因此提奥多西二世皇帝在西边修筑了提奥多西城墙,将城市面积扩大了两倍。扩建之后的君士坦丁堡城墙全长21.5公里,其中临马尔马拉海的城墙长8公里,金角湾一侧长7公里,靠陆地的一边长6.5公里。君士坦丁堡的居民认为,通往罗马的大道所经过的那座城门门扉是金子做的,因此被称为“金门”,实际上门扉的材质可能是黄铜。城门本身用白色大理石修建,门顶上树立着一座巨大的雕像——一个人牵着5头大象。甚至中国古籍中对金门也有记载……

在君士坦丁堡建城的初期,城中的空地甚多,居民区主要集中在沿海、梅塞大道两旁和东部地区。在居民区的附近有很多园子,甚至田地。像富人住宅一样,教堂和修道院通常也带有花园。不过,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新建筑不断出现,城中的空地很快消失了,在金角湾的对面还开辟了名为“加拉塔”的卫星城。

以皇宫为起点,君士坦丁一世修筑的城墙分成两路,向西延伸。由于君士坦丁堡的南北两边都濒临大海,因此这两段城墙的高度只有12到15米,整个城市坐落在城墙后面的山丘之上,远来的商船从海上就可以望见圣宫建筑群、赛车竞技场、圣索非亚大教堂(该教堂的巨大穹顶可以当作灯塔使用),以及城内林立的各种宏伟建筑。在城市的西端坐落着第三段城墙,即长达4.3公里的君士坦丁城墙。

提奥多西二世皇帝在君士坦丁城墙的西边修筑了提奥多西城墙,由于城外就是色雷斯平原,因此这段城防系统被设计得复杂无比。提奥多西城墙从外向内依次为外护墙、护城河、护城河内墙、陡坡护壁、外城台(Peribolos)、外城墙、内城台(Parateichion)、内城墙。

外城墙高约8米,内城墙高约12至20米。城墙外侧陡立,用花岗岩巨石砌成,墙顶为人行道和作战平台,并有雉堞掩护士兵。城墙内侧为斜坡,有岩石护墙、藏兵洞和仓库。外城墙和内城墙上耸立着96座塔楼、三百多座角楼和碉堡,塔楼凸出城墙约5米,平均间距60多米,形成强大的火力支援系统。城墙外为宽约18米的护城河。

在1453年土耳其人用上火炮之前,能威胁到提奥多西城墙的唯一危险就是地震。事实上,只有447年11月7日和448年1月6日的地震威胁到了城墙的安全,震塌了好几处城墙,以及394座塔楼中的57座。但是,由于当时君士坦丁堡正面临“上帝之鞭”阿提拉的威胁,因此只花了60天就将城墙修复了。此后再也没有发生过比之更为严重的地震。

土耳其占领君士坦丁堡不仅标志着拜占庭帝国千年统治的结束,而且意味着新的世界帝国奥斯曼帝国的崛起。奥斯曼帝国在东方穆斯林国家中的威望急剧上升,对内控制能力和对外侵略扩张能力随之倍增,对欧亚国际局势的发展具有越来越大的发言权。在此后的20—30年,奥斯曼帝国的领土迅速扩大,塞尔维亚、摩利亚、瓦拉几亚、波斯尼亚、阿尔巴尼亚先后成为帝国的一部分。在亚洲,苏丹也兼并了许多地方,基本完成了安纳托利亚的统一,并使克里木汗国臣服。伊斯兰势力扩张到了最大的范围内,巴尔干半岛地区就成为伊斯兰的势力范围,直到现在,伊斯兰势力和基督教势力的争斗还影响着世界格局。


谢选骏指出:

1

什么时候,等到中国加入了这一战局,才会出现决定胜负之举。我期待这是上帝的安排。为了这样的思想,我长途跋涉,睡了半夜的卧铺,一大早晨就到了这里。我在2017年5月访问了君士坦丁堡,但非常失望。我觉得那里比耶路撒冷更像一个回教城市。没有一点古代帝都的感觉了。但是还有残破的城墙。我要沿着城根走了好几个小时,感受着一下这个改变了世界历史的地方……

2

君士坦丁堡的索菲亚大教堂,变成了伊斯坦布尔的精神厕所,好臭好黑,我拒绝入内。穆斯林的四座宣礼塔楼,像轮奸犯一样从四周绑架了索菲亚大教堂,把贞女变成了穆罕默德的性奴。现在他们还要以此来售卖门票。是可忍也?真是奇耻大辱。

在君士坦丁堡/伊斯坦布尔,我刚出去吃了一次土耳其快餐,是羊肉烙饼,还有蔬菜,挺好吃的,就是不太卫生,这些野蛮人,超市里卖的面包都不用纸包的,直接用数过钱的手去抓。我今天还买了一个苹果汁。今天一天没有坐车,因为这里的票需要特别的卡。结果这反倒帮助我走了至少六个小时,绕了城墙一圈,收获很大。因为这里是世界历史的转折点,感谢上帝让我学习到了关键的东西:他们的城市纵深太小了,所以经不起攻打。我现在等候上车,半小时以后大巴送我去火车站,两个半小时以后开车,明天到索菲亚。这就是他们的效率,我觉得自己在浪费生命,在昔日的地中海世界的中心。

3

野狗满街的伊斯坦布尔,与宣礼塔楼的嚎叫声相应,但情侣们却用欧美的方式在公园里厮混。

4

土耳其人非常迟钝,像有智障,理解力低下极了,而且缺乏同理心。在这方面很像中国的福建人。但是这些特点也使得他们很有行动能力,因此可能是其能够建立庞大帝国的心理条件。与迟钝的同时,他们也有狂热的一面,为情绪左右而不讲规则,他们的想法因此具有偏执特征而无法全面思考。

5

拜占庭的白痴军事家:文明的兴衰易手,常在一念之间……我看拜占庭的城墙全由碎石垒成,坚固程度还不如中国的一座县城!这样,它就必须由海军来协防,一旦海战失利,拜占庭陷落无疑了,偏偏西方国家不仅不肯援手,还落井下石,完全不知唇亡齿寒的道理。但是命运总是出人意外,没想到这一失败反而促进了文艺复兴和地理发现。

6

列宁是伊斯兰恐怖分子——因为他的党团把“彼得格勒”改为“列宁格勒”,正如伊斯兰恐怖分子把“君士坦丁堡”改为“伊斯坦布尔”。但是君士坦丁堡——伊斯坦布尔的演变,还是见证了基督徒的堕落和失败,就像旧约历史见证了以色列人的堕落和失败。人要是被打败了,教堂也就沦陷为清真寺了。伊斯兰教是对基督教的警告和鞭策,虽然从教义上说,那是剽窃、盗用、歪曲、糟蹋、敌对……号称“基督教国家”的西方列强,你们不觉得自己可耻吗?正是你们,从意大利人到阿尔卑斯山以北的“蛮族”,你们协助了穆斯林的胜利!你们同样是主耶稣的敌人!拜占庭帝国自己当然也难辞其咎。但是现在雅典和意大利一样喧闹,希腊人甚至比意大利人更加喜欢高声说话。

7

今天,土耳其帝国固然不在,但土耳其主义仍在,甚至梦想占领中国,重温隋唐之际的突厥盛世。他们也是东欧国家中唯一敢向美国公民抽取过境费用的。而且他们还不派稽查人员上车,而让所有的旅客下车接受他们的盖章和剥皮。土耳其不是帝国却还冒充帝国,积习难改,难怪人们把土耳其批文叫做“土耳其屁文”。可就是这样的鬼,美国还要把它当做盟国,真是匪夷所思。

8

君士坦丁的帝都陷落了,但是他树立的基督教却还是无远弗届了。这样,他就在事实上成为仅次于耶稣和保罗的第三号。这才是经久意义的建树。因为没有了他,基督教是无法获得世俗的影响力的。因为一切成功的宗教和哲学,都必须获得某种官方地位,才能得到“权力的认证”。这就是无奈,这就是人性的弱点:真理永远也无法和权力分离。换而言之,什么是真理?耶稣是真理。那是因为,他是上帝的独生圣子,拥有宇宙最大的权力。

9

考察了君士坦丁堡,晚上,我再坐卧铺去保加利亚首都,没有直接去希腊的车,到了保加利亚首都那里再转。东欧的东西比西欧便宜一半。罗马尼亚最便宜了。从君士坦丁堡前往雅典的路上,经过马其顿的亚历山大的家乡,那里十分贫瘠,荒草遍地,可见其人乃一山民土鳖,处在夹缝之间,但其不甘屈居人下,亟思救亡图存,故能奋起应对天下变局,成一大英雄也。

10

胜利女神是没有道德的,她总是青睐那些不择手段的人。

11

希腊和土耳其之间的铁路是切断的,看来希腊人并未放弃收复失地的希望。在这一点上,现在中国人甚至还远远不如希腊人,似乎并不认为西伯利亚是中国文明的属地,就像小亚细亚是希腊文明的属地。1990年代,共产党中国还主动讨好俄国,在“促进交流”的名义下签订了割地条款。

12

“文艺复兴”,这是十字军占领拜占庭帝国的逻辑结果。后来君士坦丁堡的进一步陷落于回教徒,才加速了欧洲文明中心的西移。


诗云:

漫漫城墙踏破独我,

抚今追昔欧亚兵祸,

文明几度在此易手,

滔滔海浪无言细说。

(另起一页)

二〇

雅典


雅典(Athens)是希腊共和国的首都和最大的城市,位于巴尔干半岛南端,属亚热带地中海气候。截至2008年,雅典人口为745,514人。城市总面积为412km2,是欧洲第八大城市,也是欧盟商业中心之一。雅典记载于册的历史长达3000多年,被誉为“西方文明的摇篮”。雅典也是欧洲哲学的发源地,对欧洲以及世界文化产生过重大影响。诞生了苏格拉底、柏拉图等一大批历史伟人,被称为民主的起源地。雅典至今仍保留了很多历史遗迹和大量的艺术作品,其中最著名的是雅典卫城的帕特农神庙,被视为西方文化的象征。公元前5世纪和4世纪在文化和政治上的成就对欧洲及世界文化产生重大影响。雅典还是现代奥运会起源地,曾先后在1896年和2004年举办过第一届夏季奥运会和第28届夏季奥运会。

雅典是希腊首都,也是希腊最大的城市。雅典位于巴尔干半岛南端,三面环山,一面傍海,西南距爱琴海法利龙湾8公里,属亚热带地中海气候。基菲索斯河和伊利索斯河穿城而过。市内多小山。雅典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城市之一,有记载的历史就长达3000多年。现在雅典是欧洲第八大城市。拥有5000多年建城历史的雅典,历史遗迹丰富。古代雅典是西方文化的源泉,雅典人对艺术、哲学、法律、科学作出了杰出的贡献。据说雅典是以传说的历史故事中的智慧女神雅典娜的名字命名的。整个市区的东北部,是政治文化区,西南及港口一带是工商业区。雅典位于东地中海各国航运与航空中心。外港比雷埃夫斯海轮辐集,几乎全斩对外贸易都在此进出。城市饮水则由远自东北的马拉松水库供应,那里有世界少见的大理石水坝。雅典是希腊的古文物中心,至今仍保存着很多古代文化遗址,雅典的博物馆世界驰名。

雅典是欧洲最古老的城市之一,其历史可以追溯到3000多年前。公元前1000年,雅典成为古希腊的核心城市。从公元前9世纪晚期到8世纪初,雅典已有贵族的豪华墓葬,铁器和青铜生产也发展迅速,达到建立城邦——早期的奴隶制国家的程度。梭伦是雅典城邦的第一任执政官,庇西特拉图是他的继任者。在他们统制时期,雅典工商业有显著发展。公元前5世纪成为西方文化的摇篮。

公元前492年,希波战争爆发,波斯在几个大的战役中都遭到失败,直到公元前449年希波双方缔结和约,战争才结束。公元前431年6月,雅典和斯巴达之间的伯罗奔尼撒战争爆发,历时20余年,以雅典失败告终。雅典之围可以说是顶级军事工程技术的较量。在古代的地中海世界及其周边区域,居住在这些海域边的民族,在各个方面都有着巨大的类同。任何技术、文化方面的进步,都会迅速被传播推广。拥有无限野心的一方若想着要去侵略对方,就必须在很多细节上更胜一筹。公元前87年—公元前86年之间的雅典围攻战,无疑就是这种相似性与差异性的完美体现。

中世纪雅典开始衰落,拜占庭帝国统治期间又得到复苏。在圣战期间,雅典由于和意大利的贸易往来而兴旺繁荣。在奥斯曼帝国统治期间,雅典再次衰落。19世纪,雅典成为独立希腊的首都。1920年代,由于战争的爆发,大量来自土耳其安那托利亚的难民涌入雅典,也使雅典的人口得以膨胀。大约有一半的希腊人口生活在雅典。

雅典位于希腊东南部、地中海沿岸,雅典地处阿提卡的中心平原地带,三面环山,一面傍海。西南面则是圣罗尼克湾,西南距爱琴海法利龙湾8公里,西面是艾加里奥山,北面是帕尼萨山,东北面是彭特里山,东面是伊米托斯山。雅典位于地中海气候带和高山气候带的交界点,气候温和,属典型的地中海气候。冬季温暖潮湿,夏季少雨,阳光充足,最高气温(7月)18—41°C,最低气温(1月)0—18°C。每年7月8月期间偶尔会有热浪,最高气温超过38°C。2007年6月27日,雅典达到有气象记录以来最高温度46.2°C,即115.1°F。2004年2月暴风雪期间,雅典天文台观测到的最低温度为—10.1°C。 

雅典由于地处雨影区,因此和其它地中海气候的城市相比非常干燥。雅典几乎每年冬天都会下雪,春季和秋季是理想的观光旅游和举办各种户外活动的季节。从每年10月中旬到次年4月中旬有大量的降水,通常为暴雨或雷暴。北部郊区的丘陵地带气候略有不同,冬天的温度更低一些,降雪也相对多一些。雾在城市中心并不多见,但在东面的伊米托斯山周边地区较多。基菲索斯河和伊利索斯河流经雅典穿城而过。从1832年希腊独立战争结束后,雅典一直是希腊的首都。雅典是阿提卡大区及雅典州的首府。

截至2008年,雅典人口的官方数据为745,514人,市区人口330万,整个大都会区为380万人(包括郊区)。而实际上的人口要比这个数字高,因为每十年一次人口普查时,很多雅典的居民回到自己的出生地,在当地注册。并且雅典还有很多没有注册的移民,他们大多来自阿尔巴尼亚和其它东欧国家。

雅典是希腊的铁路和航空枢纽。火车可直达中欧和西欧。雅典市内交通发达,街头每天有约80万辆汽车行驶。雅典是世界上拥有地铁较早的城市之一,地铁于1925年通车,长25.7公里。雅典拥有希腊的重要港口比雷埃夫斯港,并有铁路与其相连。比雷埃夫斯港可停泊各种海轮,拥有数千只注册商船。雅典国际机场位于斯巴达镇(此斯巴达镇是指Spata而非Sparta)附近,距雅典35公里。有144个服务柜台,总面积约15万平方米,而商场面积约7千平方米。机场共有24个登机口,每个小时有65个航班起降。机场与雅典市区有地铁相连,并且有两条巴士线路分别到雅典城区和比雷埃夫斯港。

雅典是希腊的经济、财政、工业、政治和文化中心。雅典也是欧盟商业中心之一。雅典除了有橄榄之外,还盛产优质的大理石。由于所处的地理位置,雅典很早以前已经必须进口小麦;因此迫使雅典从事海上贸易。兰尼加,埃及,意大利(特别是Magna Graecia地区和西西里岛),以及黑海的周边地区,为雅典提供小麦。其他进口产品,包括纸莎草纸、香料、纺织品、金属、造船材料:如木材,亚麻,和沥青,此外还有谷物。希腊城市则出口葡萄酒、陶器和橄榄油。雅典出售从Penteli开采的大理石,闻名希腊世界;另外,古雅典人致富的源泉之一是他们的工业品橄榄油,作为当时所必须的洗浴清洁用品,雅典所生产的橄榄油需要从非洲进口香料中和橄榄油自身的刺鼻气味。而没有下埃及的纸莎草,希腊文明也无从书写。也就是说,雅典作为古希腊和外部世界之间的贸易中途站,在当时不如说是欧洲文明世界的贸易中心。因为优雅的手艺和高比例的银,银币也十分著名。这些银币不单用来交易,也是金属银的来源.在没有使用金钱的地方,银币会被溶掉变回金属银。然而,还没有足够的资料来评估当时的希腊贸易商品交易量。

一些历史学家粗略地评估商贸对古希腊经济的重要性。Daniel Jew计算出,雅典在公元前4世纪时累积的财富,有近一半来自贸易。伊恩莫里斯估计地中海公元前四世纪时的贸易额中,约为前1世纪时的20%。雅典旅游业十分发达,已成为雅典重要的经济支柱之一。雅典的地理结构导致逆温现象,也是导致空气污染严重的原因之一。(美国洛杉矶和雅典有相同的地理结构,也有类似的问题。)1990年代以后,当地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提高空气质量,逐步见到成效,如今雅典市内已经不太能见到烟雾。

雅典大学成立于1837年,它不仅是当时新成立的希腊的第一所大学,也是全巴尔干和地中海中部地区的第一所大学。创立伊始称为奥森大学,只有工程、法律、医学、艺术四个系,33位教授、52名正式生和75名旁听生。1932年改为现名,1841年由丹麦设计师主持修建了新的校舍,新型班级也出现了。雅典科学院是希腊近现代建筑,追溯到19世纪,主殿有左右两根柱子,柱子上分别有雅典娜和阿波罗的雕像,其主体建筑有6根柱子。柏拉图学院、雅典卡博季斯特利亚斯大学、雅典国立麦措翁工学院也都设在这里。

雅典是希腊体育运动的中心,拥有多支欧洲著名的体育俱乐部,包括国内两支著名综合性俱乐部——彭拿典奈高斯体育俱乐部和AEK体育俱乐部,其中彭拿典奈高斯被誉为希腊历史上最成功的俱乐部。雅典先后曾经两次成为欧洲冠军杯决赛场地,分别为1994年和2007年。在该地区,沙滩排球和滑浪风帆很流行。雅典是奥运会的起源地,一共举办过两届奥运会,分别为1896年雅典奥运会和2004年雅典奥运会。2004年奥运会在雅典奥林匹克体育场举行,该体育场是目前世界上最好的体育场之一。

当时比雷埃夫斯港还是一个独立的城市,如今已经和雅典连成一片。城市在50年代和60年代扩张很快,在这个时期希腊从一个农业国变成了工业国。

希腊是欧洲哲学的发源地。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被并称为“希腊三贤”。苏格拉底出生于雅典,被后人广泛认为是西方哲学的奠基者。柏拉图写下了许多哲学的对话录,并且在雅典创办了知名的柏拉图学院。亚里士多德在柏拉图学院生活了20多年,在许多领域都留下广泛著作,包括了物理学、形而上学、诗歌、生物学、动物学、逻辑学、政治、政府、以及伦理学。

公元前5世纪,雅典产生三大喜剧诗人:克拉提努斯、埃乌波利斯和阿里斯托芬。只有阿里斯托芬传下一些完整的作品,被誉为希腊“喜剧之父”。传说阿里斯托芬一共有44部作品,现仅存11部,包括《阿卡奈人》《鸟》和《和平》等。

活跃于公元前五世纪到四世纪的欧里庇得斯、埃斯库罗斯和索福克勒斯并称为希腊三大悲剧大师,他们都在雅典生活过。埃斯库罗斯共创作90部悲剧和喜剧,而留下的只有7部,代表作《阿伽门农》,描写一个家族复仇的悲惨故事;索福克勒斯一生共写过123个剧本,如今只有7部完整的流传下来,《俄狄浦斯王》是他的代表作,展示了富有典型意义的希腊悲剧冲突——人跟命运的冲突;欧里庇得斯一生共创作了九十多部作品,保留至今的有18部,完全将视线从神身上转移到了人,主角以小人物为主,而非对远古英雄的崇敬,代表作品包括《厄勒克特拉》和《特洛伊妇女》等。

雅典卫城(Acropolis),是希腊最杰出的古建筑群,是综合性的公共建筑,为宗教政治的中心地。雅典卫城面积约有4km2,位于雅典市中心的卫城山丘上,始建于公元前580年。卫城中最早的建筑是雅典娜神庙和其他宗教建筑。雅典卫城,也称为雅典的阿克罗波利斯,希腊语为“阿克罗波利斯”,原意为“高处的城市”或“高丘上的城邦”。雅典卫城为宗教政治的中心地。现存的主要建筑有山门、帕特农神庙、伊瑞克提翁神庙、埃雷赫修神庙等。这些古建筑都是人类遗产和建筑精品,在建筑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从雅典各个方向都可以看到耸立于雅典卫城山上顶端的帕特农神庙,据说远古这里曾供奉着高达10m的雅典娜神像,是举世闻名的古代七大奇观之一。帕特农神庙建于公元前447年,是著名建筑师和雕刻家菲迪亚斯的杰作。现在雅典政府正对神殿进行保护性维修。

雅典卫城始建于公元前580年。最初,卫城是用于防范外敌入侵的要塞,山顶四周筑有围墙,古城遗址则在卫城山丘南侧。卫城中最早的建筑是雅典娜神庙和其他宗教建筑。根据古希腊神话传说,雅典娜生于天父宙斯的前额,她将纺织、裁缝、雕刻、制作陶器和油漆工艺传授给人类,是战争、智慧、文明和工艺女神,后来成为城市保护神。在古希腊英雄时代的城邦战争中,她是希腊军队勇往直前、取得胜利的精神力量。同时也是城邦国家繁荣昌盛、强大富足的象征。因此,作为军事要塞的雅典卫城又成为宗教崇拜的圣地,雅典城市因故得名。希腊波斯战争中,雅典曾被波斯军队攻占,公元前480年,卫城被敌人彻底破坏。希腊波斯战争后,雅典人花费了40年的时间重新修建卫城,用白色的大理石重建卫城的全部建筑。

伊瑞克提翁神庙位于帕特农神庙北面,建于公元前421年至405年。南面西端,用年轻女子雕像代替柱子,富有创意和美感。大英博物馆正面柱廊的爱奥尼克式柱比例尺度等严格参照雅典卫城上伊瑞克提翁神庙的柱式。

奥林匹亚宙斯神殿起建于公元前515年,但直到公元2世纪哈德良皇帝统治时期才兴建完成。据说原有104根壮观的列柱,仅存12根。

雅典卫城还具有战时市民避难之处的功能,是由坚固的防护墙壁拱卫着的山冈城市,坚固的城墙筑在四周。自然的山体使人们只能从西侧登上卫城。高地东面、南面和北面都是悬崖绝壁,地形十分险峻。雅典卫城内前门、山门、雅典娜胜利女神殿、阿尔忒弥斯神殿等建筑,都仅存残垣。雅典卫城东南的卫城博物馆馆藏丰富,建成于1878年,共有9室,珍藏雅典卫城内神庙中珍贵石雕、石刻等。海神波塞冬送给人类一匹象征战争的壮马,而智慧女神雅典娜献给人类一颗枝叶繁茂、果实累累、象征和平的油橄榄树。人们渴望和平,不要战争,结果这座城归了女神雅典娜。从此,她成了雅典的保护神,雅典因之得名。后来人们就把雅典视为“酷爱和平之城”。

帕特农神庙的雕刻装饰是由著名的建筑师和雕刻家菲迪亚斯承担的。从神庙西山墙中央的人像到最引人注目的排档间饰上都可以领略。由92块白色大理石饰板装饰而成的中楣饰带(另一资料的叙述为:柱间是92堵刻着各种神话故事的庙墙)。有描述希腊神话内容的连环浮雕,浮雕所表现的紧张的搏斗,人与怪兽的撕扯生动逼真。天神们或威武或飘逸或闲散的姿态巧妙地贯穿在一起,那肌肉的弯曲、战袍的飘扬、眼神的哀喜无不透露出雕刻者对美的热爱和对生命理性的思索。

雅典娜女神庙在山门右前方。雅典娜女神庙全由蓬泰利克大理石建成,蓬泰利克大理石的产地就在雅典附近。18英尺长、12英尺宽的神庙内有一个爱奥尼亚式门厅和一个约呈方形的内庙组成。一条饰以高凸浮雕、宽18英寸的中楣饰带,围绕在建筑物外部。神庙分前庙、正庙和后庙,在神庙东面有一个执盾的雅典娜神像浮雕。

希腊雅典卫城修建于公元前5世纪,集古希腊建筑与雕刻艺术之大成。雅典卫城是希腊最杰出的古建筑群,阿克罗波利斯建造的神庙,是综合性的公共建筑,为宗教政治的中心地。现存的主要建筑有山门、帕特农神庙、伊瑞克提翁神庙等。这些古建筑无可非议的堪称人类遗产和建筑精品,在建筑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迄今保存下来的大量的珍贵遗迹,集中展示了希腊的古代文明。雅典卫城的山门正面高18米,侧面高13米。山门左侧的画廊内收藏着许多精美的绘画。多利亚式的帕特农神庙、大理石造的楼门普罗彼拉伊阿、埃莱库台伊神庙、雅典娜神庙等均建造于公元前五世纪的雅典黄金时期。

卫城的建筑与地形结合紧密,极具匠心 。如果把卫城看作一个整体,那山岗本身就是它的天然基座,而建筑群的结构以至多个局部的安排都与这基座自然的高低起伏相协调,构成完整的统一体。它被认为是希腊民族精神和审美理想的完美体现。卫城的古迹中,著名的有山门、帕特农神庙、伊瑞克提翁神庙和雅典娜胜利女神庙。

如果设想卫城的平面图是一片树叶,那卫城的入口就是叶柄。走进入口,迎面第一个建筑群就是山门。 它建于公元前437—前431年,由尼西克利斯设计。这是一座大理石建筑,中间是宽大的门廊,两边是柱廊,通往卫城的圣道即由此开始。门廊的两翼不对称,北翼过去曾是绘画陈列馆,南翼是敞廊。土耳其人占领时期,曾将山门作为火药库,土耳其总督也曾在此居住。1640年,山门因遭雷击而受到严重破坏。

卫城里各座建筑雄伟壮观,远远望去,十分庄严。这里各座神庙散发着浓厚的宗教气息和古典韵味,别出心裁的雕刻技术,各种装饰点缀其中,述说历史的沧桑,展示古老的魅力。卫城建在一个陡峭的山岗上,仅西面有一通道盘旋而上。建筑物分布在山顶上约280×130米的天然平台上。帕特农神庙位于卫城最高点,体量最大,造型庄重,其它建筑则处于陪衬地位。卫城南坡是平民的群众活动中心,有露天剧场和长廊。卫城在西方建筑史中被誉为建筑群体组合艺术中的一个极为成功的实例,特别是在巧妙地利用地形方面更为杰出。2500多年以来,这座白色石灰石所建的神殿,在蓝天艳阳交互辉映下,展露庄严而绮丽的风姿。登临山上可饱览雅典市内新旧建筑交杂的情景,别有风味。

卫城建筑群的中心是帕特农神庙,它耸立在旧雅典娜神庙南面,由当时著名建筑师伊克蒂诺斯和卡利克拉特在执政官伯里克利主持下设计,费时9年,于公元前438年完成。同年,著名雕刻家菲迪亚斯在神庙内建成高大的雅典娜神像 。神庙为长方形周柱式建筑,建在50厘米高、70厘米宽的三层阶梯基座上,东西长约70米,南北宽不足31米,原高超过13米。神殿四周由48根带半圆凹槽和锥形柱头的多利克式大理石圆柱支撑,圆柱直径1.9米,高10余米。3层柱廊上支承的大理石条石额枋屋檐,由带竖条的石板和带浮雕的石板间隔组成。东西两端檐部之上是饰有高浮雕的三角形山花。神殿外观整体协调、气势宏伟,给人以稳定坚实、典雅庄重的感觉。通过两道柱廊,人们进入神庙内的“百步大厅”,这里曾经坐落着12.8米高的雅典娜神像,她全副武装,头带饰有战车飞鹰的头盔,左手持帝盾,右手托胜利女神。通体使用金片包裹,面部、手臂和脚趾用象牙装饰,双眼则以宝石镶嵌。为了紧急情况下便于转移运输,神像主体用香木制作。她是菲迪亚斯的得意之作,是古希腊雕刻艺术“黄金时代”的代表作品。今天,神像原作已经不存在了,但是,许多大理石和青铜的雅典娜塑像却是仿照它制作的。帕特农神庙在建筑美学方面还有其独到之处,东西两端的基础和檐部呈翘曲线,以造成视觉上更加宏伟高大的效果。另外,4根角柱比其他石柱略粗,以纠正人们从远处观察产生的错觉。神庙中大量以神话宗教为题材的各类大理石雕刻成为其艺术整体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厄瑞克赛翁神庙是雅典卫城建筑群中又一颗明珠,其建筑构思之奇特复杂和建筑细部之精致完美,在古希腊建筑中是不多见的,特别与众不同的是其女雕像柱廊和窗户,在古典建筑中是罕见的,据记载,该神庙建于公元前421—405年,是为纪念雅典娜之子、雅典王厄瑞克阿斯。它依山势而建,坐落在三层不同高度的基础上,平面为多种矩形的不规则组合,近似于克里特岛上著名的米诺斯迷宫。女雕像柱廊在神庙的北部,共有6尊,各高2.3米,体态丰满,仪表端庄,朝向北面,头顶平面大理石花边屋檐和天花板。雕刻栩栩如生,衣着服饰逼真。它们像神圣的女神,无言地注视着几千年人世变换、沧海横流。神庙主殿南北墙壁都开设窗户,与矩形方石块构成的墙壁协调对应。厄瑞克赛翁神庙是古希腊建筑的又一个杰作,因此,许多西欧人千方百计将其精华部分据为己有。例如,自西数第二个女雕像就被英国埃尔金勋爵盗运到伦敦。

古代雅典人民还在卫城的西北侧建立了亚革拉广场、大会堂、竞技场和狄奥尼索斯剧场。该剧场设有18,000个座位,可容纳近2万人。其奇妙之处还在于其音响效果,在巨大的半圆形剧场的边缘,观众仍然可以和前排的观众一样清楚地听到演员轻微的叹息和撕开纸片的声音,古希腊建筑大师在运用声学原理于建筑方面的技巧令今天的工程师赞叹不已。正是在雅典卫城,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一大批睿智的古希腊哲学家著书立说、教书育人,埃斯库罗斯、阿里斯托芬等风趣幽默、妙语联珠的戏剧大师上演其千古不朽的悲剧和喜剧,伯里克利等胸怀韬略、富有远见的政治家发表滔滔宏论,而菲迪亚斯、伊克蒂诺斯和卡利克拉特等才华出众的艺术家、建筑师充分地施展自己巧夺天工的技艺,为后人留下传世之作。如今,雅典卫城是欧洲最古老且保存最完整的古典文明遗迹,被认为是欧洲文明诞生地之一。作为古希腊文明的标志,不仅希腊人民珍惜这块圣地,而且世界各国人民也热爱它。每年,雅典卫城都吸引着超过300万人的游客。

建设的主要目的是:第一,赞美雅典,纪念反侵略战争的伟大胜利和炫耀它的霸主地位;第二,把卫城建设成为全希腊的最重要的圣地,宗教和文化中心,吸引各地的人前来,以繁荣雅典;第三,给各行各业的自由民工匠以就业的机会,建设中限定使用奴隶的数量不得超过工人总数的25%;第四,感谢守护神雅典娜保佑雅典在坚苦卓绝的反波斯入侵战争中赢得的辉煌的胜利。在这种情况下,自由工匠的积极性很高。古罗马的历史学家普鲁塔克(Pluttarch,约46—120年)写到卫城建设时说:“大厦巍然耸立,宏伟卓越,轮廓秀丽,无与伦比,因为匠师各尽其技,各逞其能,彼此竞赛,不甘落后。”雅典建筑群达到了古希腊建筑群、庙宇、柱式和雕刻的最高水平。

雅典被称作“西方文明的摇篮”和民主的起源地。公元前5世纪至4世纪,雅典在文化和政治上的成就对欧洲以及世界文化产生了重大影响。自由民民主制度促进了经济的大繁荣与平民文化中健康、积极因素的进一步发展。公元前5世纪上半叶,希腊人以高昂的英雄主义精神在一场生死攸关的艰险战争中(公元前500—前449年),打败了实行专制制度的波斯的侵略,进入了古典主义时期。民主政治、经济和文化都达到了光辉的高峰。希腊建筑也在这时结出了最完美的果实。作为全希腊的盟主,雅典城邦在古雅典全盛期领土面积约1600k㎡,有25万人口。而同时期的科林斯有9万人口,阿各斯(Argos)约45000人,有些城邦只有5000人或更少,公元前5世纪中叶,在希波战争中,希腊人以高昂的英雄主义精神战败了波斯的侵略,战后进行了大规模的建设,城市类型丰富了许多,建造了元老院、议事厅、剧场、俱乐部、画廊、旅馆、商场、作坊、船埠、体育场等公共建筑物。而建设的重点是卫城。

古代雅典是一个强大的城邦,是驰名世界的文化古城。雅典至今仍保留了很多历史遗迹和大量的艺术作品,其中最著名的是雅典卫城的帕特农神庙和伊瑞克提翁神庙是西方文化的象征。雅典的著名建筑主要坐落在市内的三座小山上。339米高的利卡维托斯山上建有国家图书馆、雅典科学院、雅典大学(1837年重建)等。尼姆夫斯山上建有天文台(1842年建)、新王宫(1891—1897建)。举世闻名的帕特农神庙坐落在阿克罗波利斯山上。位于雅典市中心的希腊历史文物博物馆是雅典的另一重要建筑。这里陈列着从公元前4000年以来的大量文物、各种器具、精巧的金饰及人物雕像,生动展现了希腊各个历史时期的灿烂文化,可称是古希腊史的一个缩影。


谢选骏指出:

1

几经周折,我终于从罗马到了雅典了,现在坐在卫城的山下,好累,因为昨夜坐车,今夜又要启程,所以没有旅社,无法寄存行李。早上五点到的,天还没亮,我又坐车去看了爱琴海,来回花了五个小时。爱琴海真平静,就像湖泊甚至比湖泊还平静。围绕着它形成了许多盆地,既有天然防卫,又有耕地可用,还可以通航,这就是希腊文明的地缘基础。

2

“现代文明”,与其说是“基督教文明”,不如说是“希腊文明的复活”,尽管其中掺有大量的“基督教元素”,但其基本精神却是希腊异教的现世主义和人文主义。“欧洲基督教国家”的异教成分,自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科学主义盛行以来,就日渐多于基督教成分了。因此可说,帕特农未死,希腊诸神变身为种种人文主义,复活了!

3

希腊人也有类似的毛病,小国自大,易遭覆亡。他们古代的城邦,其实就是村镇,小盆地里的蜗居。这甚至影响到拜占庭帝国的覆灭:小谷地、小海湾之间的起源,使得希腊人无法胜任大帝国的统治。他们虽从罗马人那里继承了帝国传统,却不能有效传承下去。

4

希腊人的洗手间是最为恐怖的,比匈牙利人的更瘆人。列车的马桶里,水都抽不出来,也排不出去,随着列车的晃动不断激荡!他们却不维修一下。这在其他国家都没有出现过。

5

现代希腊人就是不行了。火车晚点!比他们周围的蛮族(土耳其人、斯拉夫人)还都不如。可见时移世易,希腊人自己已经沦为蛮族了,就像现代中国人一样,比日本人和韩国人还要野蛮。

6

考其缘由,可能是“野蛮人遵守秩序,是以逐渐开化文明;文明人不守规矩,是以退化为野蛮”。

7

从陆路到雅典的路几乎是断绝的,七拐八拐、很不通畅,萨洛尼卡一天才有一班车。这是具有象征意义的。说明直到今天,希腊与欧洲的联系主要还是通过海路进行。

8

心向伯罗奔尼撒之旅:希腊人一度辉煌,后来就很平庸了,甚至还不如中国人屡仆屡起,这也许因为中国人终究不能老老实实地相信某种东西,结果在此不幸之中,反而意外地保持了思变的能力?

9

现在的希腊,与其说像西方,不如说像东方,他们的集市甚至比东欧国家,更像土耳其和穆斯林世界的。这也许不仅是土耳其几百年奴役的结果,而且是因为希腊文明确有其“东方的起源”。

10

雅典卫城似乎比耶路撒冷圣城还要高大险要(其实并不见得),但现在却是一座死城、死地,这是因为建设和支持它的精神及其人类载体,已经不复存在了。难怪拜伦哀鸣“哀希腊”(就此而言,近代英国人确实背叛了上帝)。相比之下。罗马的斗兽场还更著名一些,因为它比卫城更能满足海盗精神的贪欲。斗兽场虽然不在山上,不像一座高高的灯塔,但却切入了人的内心,因为人类迄今喜爱沉迷于斗兽杀人的游戏,甚至以此贩卖图利,各种游戏软件的火爆销售,可见其中一斑。

11

和罗马人的油腔滑调相比,雅典人可算是真诚一些了。虽然罗马人毁掉了异教的遗迹(斗兽场应该不算宗教建筑),而雅典人还保存了帕特农神庙(罗马的万神殿则不那么醒目)——我在遗迹间坐了几个小时,那里真的没有一点宗教气氛,只有一点艺术的感觉,连怀古都没有,真的很奇怪。这个结果可能和希腊人的性格有关。

12

回教徒为何不在帕特农神庙的山上盖座清真寺?却要在圣索菲亚大教堂上面强行盖一座清真寺?因为他们认为希腊精神已死?没有资源可供掠夺了?在这种意义上,被人掠夺的人有福了,至少说明他们还有可供掠夺的价值。美洲和澳洲的人民有福了,所以欧洲人才会前来掠夺他们的土地,让他们陷入种族灭绝的悲惨境地。

13

雅典的中心街头,一个光着黑脚的女子带着一个半黑的孩子躺在草地上,这个孩子除了咀嚼和嚎叫,什么也不管。这时候一个老太过来给女人一包零食,她不知道这个孩子长大了可能成为一个恐怖份子甚至成吉思汗。另外一个女人则露出半边乳房哺育一个更小的孩子,让人联想到文革时期的一句口号:“解放军是毛泽东思想哺育的大学校。”一个上不了大学的人处心积虑地要自己办大学。这就是中国的闹剧。

14

基督教天使的儿童造型,是从希腊神话的魔鬼崇拜里嫁接过来的“文艺复兴之果”。遥看明月缓缓上升,听着周遭的喧嚣,觉得雅典是个容易满足的地方。雅典人的火把舞术真是娴熟,达到了文艺复兴的高度。能让这种街头杂耍入了法眼,他们应可骄傲了。山下的火炬舞蹈和山上的黑暗神庙,形成奇异的对照……但是实则相通,因为那是同一批基因的产物。时间在此好像停滞了。也许,这就是希腊意义的永恒吧。

15

我想自己为何这么努力?因为要赶路,车票会过期。如果动作缓慢,不仅是贵了吃住的费用,而且耽误了车票使用期。我是尽量坐夜车,这样,可以节省时间。卧铺经常是唯一的选择,所以这等于住了旅店。这是表面的理由。实际上,在任何状态下,一想到“明天就能离开”,我总是满怀希望,并且十分开心。如果一想到“今天还必须在老地方寻找吃住的地方”,我就烦了。虽然我很怀念雅典和罗马带给我的某些记忆,但那我也不愿意留下来不走,何况是其他的城市或地点?罗马是平面的伟大,雅典是立体的伟大——但我知道必须继续前进,才能保持住对于这些“伟大”的记忆,否则它们就会退化为一些废弃的石头。只有生命的活性,才能给予废弃的石头以艺术。所以当地居民对于古代遗迹早已麻木,只有外来的游客才会欣喜。

16

意大利文艺复兴的源头,其实是雅典的Acropolis——因为在整个意大利都没有这样一座值得纪念的象征标志了。没有这样一个让人终日仰望的异教神坛,没有这样一个名正言顺的招魂幡。


诗云:

雅典卫城黑暗背景,

惊悚妖魔无言潜行,

欧洲异端美丽神奇,

石柱女鬼离魂倩影。

(另起一页)

二一

布拉格


布拉格(Prague)是捷克共和国的首都和最大的城市,位于该国的中波希米亚州、伏尔塔瓦河流域。布拉格市地处欧洲大陆的中部,距离柏林,维也纳等其他国家的主要城市较近。与大部分周边国家边境的距离一般为100—200公里。在交通上一向拥有重要地位,与周边国家的联系也相当密切(特别是在地理上恰好介于柏林与维也纳这2个德语国家的首都中间)。

2006年3月,布拉格的面积为496 平方千米,人口为118.3万。位于欧洲半岛中心,跨伏尔塔瓦河两岸。地形波状起伏,最低点海拔190米,最高点海拔380米。布拉格气候为典型的中部大陆型,属于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季寒冷干燥,夏季温暖潮湿。年降水量500毫米左右,全年平均气温7.9度。7月平均气温19.5℃,1月—0.5℃。年降水量约500毫米。

布拉格是一座著名的旅游城市,市内拥有为数众多的各个历史时期、各种风格的建筑,其中特别以巴洛克风格和哥特式更占优势。布拉格建筑给人整体上的观感是建筑顶部变化特别丰富,并且色彩极为绚丽夺目,号称欧洲最美丽的城市之一,也是全球第一个整座城市被指定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城市。

根据传说,布拉格的创建者是莉布丝公主和她的丈夫,农夫培密索尔,并以培密索尔的名字命名,建立了霍什米索王朝(Premyslid)。传说公主在她位于中波希米亚的莉布新(Libusin)城堡中说了许多预言(得到7世纪以前考古学发现的证实)。其中一个预言说,她预见到了布拉格的荣耀。一天,她在异象中“看见一个伟大的城市,它的荣耀能达到天上的繁星!我看见它在在森林中伏尔塔瓦河畔陡峭的悬崖之上,那里有一个男人,他正在为房屋凿出门槛(prah),在那里要建起一座名叫布拉格(Praha)的城堡。王子和公爵们都要在门槛前弯腰,他们要向城堡和环绕它的城市低头。它将得到尊敬,得到人所共知的荣誉,整个世界都要赞美它。”无论这个传说是真是假,布拉格确实是以9世纪在伏尔塔瓦河右岸居高临下建造的高堡(Vysehrad)为核心,而逐渐形成的。后来在河对岸建造了另一座城堡,就是今天的布拉格城堡。

新石器时代,布拉格即有人类居住。数千年来,布拉格所在伏尔塔瓦河段为南北欧之间商路上的要津,城堡始建于公元9世纪。1345—1378年,在查理四世统治时期,把历代国王建造的城堡和宫殿联在一起,被称为布拉格堡,并在老城区以南兴建新城区,一度成为欧洲最大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之一。布拉格成为神圣罗马帝国兼波希米亚王国的京城,而达到鼎盛时期,并兴建了中欧、北欧和东欧第一所大学——查理大学。

15世纪和17世纪,在布拉格先后由于宗教原因发生2次掷出窗外事件,分别引发了胡斯战争和影响深远的欧洲三十年战争(1618年—1648年)。

17世纪中叶,被外族占领,经济衰退。18世纪,中欧局势稳定,经济又获发展。工业革命以后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布拉格曾属于欧洲工业较发达的城市之一,在奥匈帝国拥有举足轻重的地位。1845年通铁路,19世纪90年代出现电车。1918年成为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国首都。城市职能扩展,工业发展迅速。1920年将周围郊区合并,形成大布拉格。当时布拉格也曾是一个多民族混居的城市,多元文化是其显著特色,不过经过两次世界大战之后,布拉格已经基本上成为单一捷克民族的城市。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被德国占领。1945年5月5日获得解放,进行重建,同时为保护和恢复历史名胜进行了规划。全市分为10个行政区。在冷战时期,布拉格又发生过数次震动世界的事件:1948年共产党上台、1968年的布拉格之春和1989年的天鹅绒革命。1993年1月1日,捷克和斯洛伐克各自独立。布拉格为捷克首都。

布拉格为全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工业以机械制造为主,产品有运输机械(汽车、机车和车辆)、机床、电机、矿山机械、建筑机械、农机等。还有化工、纺织、皮革、印刷、食品加工等。工业主要分布于城市的西南郊和东南郊。公共交通以汽车、电车为主,并建有地铁。伏尔塔瓦河上有客运航船。附近有国际机场。市内有查理大学(又称布拉格大学)、工学院、音乐学院等高等院校和国家科学院、农业科学院等科研机构。剧院、博物馆和美术馆众多。古建筑风格多样,包括布拉格城堡、王宫、教堂等。音乐久负盛名,每年一度的布拉格之春音乐会,为世界上重要的音乐盛会。市内多公园、绿地。布拉格是一座著名的旅游城市,市内拥有为数众多的各个历史时期、各种风格的建筑,从罗马式、哥特式建筑、文艺复兴、巴洛克、洛可可、新古典主义、新艺术运动风格到立体派和超现代主义,其中特别以巴洛克风格和哥特式建筑更占优势。布拉格建筑给人整体上的观感是建筑顶部变化特别丰富,并且色彩极为绚丽夺目(红瓦黄墙),因而拥有“千塔之城”、“金色城市”等美称,号称欧洲最美丽的城市之一。

城市依山傍水,古迹众多,国家重点保护的历史文物达2000多处。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在老城区每一条大街小巷,几乎都可以找见13世纪以来的各种形式的建筑物,如始建于1344年的著名圣维特教堂,建于1357年的伏尔塔瓦河上的圣像林立、艺术价值无比的查理大石桥,建于1348年的中欧最古老的高等学府查理大学以及金碧辉煌的布拉格宫和历史悠久的民族剧院等。老城区的一些偏僻宁静的街巷迄今依然保持着中世纪的模样,街道用石块铺成,街灯是古老的煤气灯式,许多房屋带有宗教色彩的壁画。随着城市交通的发展,老城区的许多街道已经显得过于狭窄,只准许汽车和电车单行通过。老城中心的老城广场已经存在900多年了,是群众集会的场所。广场上的老市政厅,建于1338年,是一座哥特式建筑。广场南面有名的卡罗利努姆宫,它是查理大学最古老的建筑物。卡罗利努姆宫附近有著名的伯利恒教堂。火药门楼,是老城13座城门中的仅存者。

广场上有一座建于1410年的钟楼,尽管钟楼的外墙墙皮因年代久远已部分剥落,但它却以精美别致的自鸣钟而闻名于世。凡是到布拉格的游人,总要前往老城广场观赏这座古老的钟楼,路经钟楼的布拉格市民也常常停下来校对自己的手表。每到整点,钟上的窗门便自动打开,钟声齐鸣,12个圣像如走马灯似地一一在窗口出现,向人们鞠躬。这个复杂而又奇妙的自鸣钟,是15世纪中期由一位钳工用锤子、钳子、锉刀等工具建造的,至今走时准确,成为人们观赏的一件珍品。新城区是繁华的商业区,这里有著名的瓦茨拉夫广场、德沃夏克博物馆等。另外,还有保存着中世纪风貌的小城区,这里有许多以巴罗克式风格为主的宫殿式建筑。城区大多是弯曲狭小的街道,这里最著名的建筑是建于17世纪至18世纪的圣尼古拉斯教堂,被称为布拉格巴罗克式宗教建筑的典范。


(谢选骏指出:1989年六四屠杀之后,北京知识界流行捷克作家的一本小说《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这本米兰昆德拉的书,写出了当时北京人的苦恼,同是共产党的沦陷区,相逢何必曾相识。北京的凡夫俗子也回到他的祖国捷克。)


捷克,这所文学的家园,今天的童话依然在继续中。在捷克,城堡固然是布拉格的主角,但也是它的背景,没有它作为背景,画面也少了主题。电车很有节奏的在街巷中行驶,街道两旁尽是风格各异的建筑,一幢连一幢,流光异彩般从车窗闪过。最漂亮,最夺目的是卖水晶的店铺;最可爱的是那些卖木偶的店铺,而热情的店老板会教你如何操作他们。女巫造型的木偶,穿着黑麻布袍,戴着尖尖帽,骑着扫帚,本应让人感到恐怖,但这些木偶女巫却一幅倒霉相,实在滑稽。出来找到查理大桥上,这是连接古堡和旧城的一座古桥,而桥下就是湍急的伏尔塔纳河。查理大桥上最为著名的就是那一尊尊古老的雕塑。桥上游客众多,加上小贩,好不热闹。桥两端是高高的桥塔,在古时起着极其重要的守卫和防御作用。站在桥塔的最高处,整个布拉格城尽展在你眼前了。布拉格傍晚的旧城广场热闹非凡,在路边的咖啡馆要杯咖啡,就坐在广场的角落里看着夕阳落山,设计独特的天文钟一到整点就会有耶稣十二门徒的木偶轮流出来报时,同时下方的死神还会牵动铜铃。整个过程以雄鸡的鸣叫结束。入夜的布拉格如同一个精灵的城市。旧式马车载着好奇的游客穿梭在广场,马蹄撞击着石板路发出清脆的得得之声;城堡的阁楼忽明忽暗闪烁的灯火,仿佛故事里的公主会随时出现在窗口;酒馆里嘈杂的音乐和清脆的玻璃杯的碰撞声,让人感到温暖与亲切。此时仿佛置身在中世纪的欧洲,抑或是一个童话的世界,游人会本能地忘却时间的存在,掉进了时空隧道迷失在布拉格广场。

布拉格城堡位于伏尔塔瓦河的丘陵上,已有1000多年历史,60多年来历届总统办公室均设在堡内,所以又称“总统府”,城堡包括以下部分。

布拉格城堡画廊新近重新整建完毕的布拉格城堡画廊(Obrazarna Prazskeho Hradu)收藏了许多古典绘画,最早从16世纪开始,而以16到18世纪绘画为主,涵括了意大利、德国、荷兰等各国艺术家作品,共有4,000余幅。布拉格城堡画廊的原址是城堡马厩,在改建为城堡画廊的过程中,发掘出布拉格城堡最早的教堂—圣女教堂,部分遗迹存放在城堡画廊中。

圣维塔大教堂圣维塔大教堂(Katedrala sv. Vita)是布拉格城堡最重要的地标,除了丰富的建筑特色外,也是布拉格城堡王室加冕与辞世后长眠之所。圣维塔大教堂历经3次扩建,西元929年的圣温塞斯拉斯圆形教堂,在西元1060年时扩建为长方形教堂,西元1344年查理四世下令建造的哥德式建筑,却一直到西元1929年才正式完工。圣维塔大教堂的几个参观重点包括20世纪的彩色玻璃窗、圣约翰之墓和圣温塞斯拉斯礼拜堂。走进教堂入口,左侧色彩鲜丽的彩色玻璃就是布拉格著名画家穆哈的作品,为这个千年历史的教堂增添不少现代感;绕过圣坛后方,纯银打造、装饰华丽的是的圣约翰之墓,他是1736年的反宗教改革者,因此葬在圣维塔大教堂中,并以纯银华丽的装饰作为纪念。继续往前就是圣温塞斯拉斯礼拜堂,相较于前面纯银的圣约翰之墓,圣温塞斯拉斯礼拜堂呈现出金碧辉煌的光彩,从壁画到圣礼尖塔都有金彩装饰,相当具有艺术价值。从外观来看,哥德式的圣维塔大教堂有许多经典建筑特色,例如大门上的拱柱和飞扶壁,都装饰的相当华丽。

旧皇宫(Stary Kralovsky Palac)是以往波西米亚国王的住所,历任在位者对不同部分进行修缮。整个皇宫建筑大致分为3层,入口一进去是挑高的维拉迪斯拉夫大厅,也是整个皇宫的重心,往上层的新领地大厅有许多早期书记的图像;下层有哥德式的查理四世宫殿,和仿罗马式宫殿大厅,大多数的房间在西元1541年的大火中受到毁坏,因此部分是后来重建的遗迹。

圣乔治教堂圣维塔大教堂(Bazilika sv. Jiri)后方有双塔的红色教堂就是圣乔治教堂,圣乔治教堂是捷克保存最好的仿罗马式建筑,920年完成后扩大修建多次,一次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教堂的基石和两个尖塔从10世纪一直保存着。一旁的圣乔治女修道院是波西米亚第一个女修道院,曾在18世纪被拆除改建为军营,为国家艺廊,收藏14至17世纪的捷克艺术作品,包括哥德艺术、文艺复兴和巴洛克等不同时期的绘画作品。火药塔这里的火药塔(Prasna Vez—Mihulka)与旧城广场的火药塔一样,原本都是作为守城护卫的要塞,后来则为存放火药之用。16世纪时,国王让术士居住于此研究炼铅成金之术,18世纪后改为圣维塔大教堂储藏圣器的地方,则是展出中古艺术、天文学和炼金术文物的博物馆。

黄金巷(Zlata Ulicka)是布拉格古堡最著名的景点之一,观光客的拥挤程度与查理大桥不相上下,卡夫卡曾居住过的22号,是一家小巧可爱的书店,当然也贩售卡夫卡的作品集。黄金巷在圣乔治教堂与玩具博物馆之间,拐进一条小巷后到了这个小屋林立的黄金巷,宛如童话故事内的小巧房舍,是布拉格最诗情画意的街道。黄金巷原本是仆人工匠居住之处,后来因为聚集不少为国王炼金的术士,因而有此名称,然而在19世纪之后,逐渐变成贫民窟。20世纪中期重新规划,将原本的房舍改为小店家,每家商店内可看到不同种类的纪念品和手工艺品,例如16号的木制玩具、20号的锡制布拉格小士兵、21号的手绘衣服,19号的外观最有看头,是花木扶疏的可爱花园小屋。

作为日耳曼城市,先前的布拉格也是欧洲的文化重镇之一,历史上曾有音乐、文学等诸多领域众多杰出人物,如作曲家莫扎特、斯美塔那、德沃夏克,作家莱纳·玛利亚·里尔克(Rainer Maria Rilke1875—1926),弗兰兹·卡夫卡(Franz Kafka 1883—1924)、米兰·昆德拉(Milan Kundera,1929—)、瓦茨拉夫·哈维尔(Vaclav Havel 1936—2011)等人在该城进行创作活动,今天该市仍保持了浓郁的文化气氛,拥有众多的歌剧院、音乐厅、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电影院等文化机构,以及层出不穷的年度文化活动。

位于日耳曼心脏地区的布拉格是众多悲欢离合故事的起点和终点,这里浓缩了艺术的精华和历史的悲欢。它的美丽璀璨高雅,也带着一丝淡淡的忧郁。它是莫扎特和维瓦尔第的音乐,是卡夫卡和米兰昆德拉的小说,是一个艺术和梦想交织的地方?

“好兵帅克”和忧伤的钟声:漫步是布拉格最好的交通方式,可以慢慢地体会城市的心跳和脉搏。在布拉格,你几乎可以走进任何一家高级餐厅和咖啡馆,因为他们的价格通常都在你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在布拉格吃饭好吃不贵,顿顿可以去到好的餐厅,而且一定要尝尝捷克饺子,捷克烤鸭等等传统烹饪。捷克是啤酒大国,啤酒不仅特别好喝,而且价格是所有饮料里最便宜的,比矿泉水和可乐都低,真是难以置信。这里的酒吧门口都挂着捷克著名的啤酒牌子。最多是BUDVOR,就是捷克百威,有两百多年历史,是世界上啤酒产量最大的厂。帅克餐厅是捷克闻名世界的小说《好兵帅克》的主题餐厅,因此装饰透着浓浓的捷克本土特色,主营传统的捷克风格和中欧烹调风格的菜肴,它坐落在老城和犹太区的交界处,深受当地人和游客的欢迎。

老城广场周围那些建筑几乎每一座都有着奇特美丽的名字和独特的装饰,比如石羊屋、公牛屋、可怜人屋、独角兽屋、蓝星屋等等。仅仅这些名字就能让人联想到它们背后隐藏的神秘故事。广场中央耸立着的是中世纪捷克宗教改革领袖,思想者圣·胡斯和他的追随者们的雕像。旧市政厅大楼下早就聚集了很多人,大家都兴奋地望着高处那两面巨大的闪着金属光泽的天文钟,因为每当天文钟上的指针移向正点,钟面上就有两个木偶出来拉动钟绳,接着钟上角的两个小窗口突然打开,从里面出来耶稣的12门徒雕像,从窗前依次缓缓转过,清脆的钟声随之响起。这是来布拉格不可错过的景致之一,可爱精美的天文钟蒙上了一层忧伤:在1410年,当天文钟完工后,自私贪心的执政者为了不让钟的设计者以后造出更好的钟,居然派人弄瞎了设计师的双眼,悲愤的设计师最后跳进了自己设计的天文钟,结束了生命。所以,布拉格是一座音乐都市,是“唐璜”首演和成名的地方,布拉格的各家音乐厅几乎每晚都有演出,节目繁多。其中最出名的音乐厅应当是斯美塔那音乐厅,里面装饰豪华。每年布拉格之春的开幕式就在这里举行。斯美塔那的交响组曲——我的祖国的第二章,也是每年布拉格之春开幕式的开场曲。

老城往南,就到了布拉格最繁华的商业大道——瓦茨拉夫大道(瓦茨拉夫广场区域也被称为新城,因为它的历史比老城年轻3个世纪),这里充满的是熙熙攘攘的人流,留下的是忙碌的脚步。不要小看它啊,近代捷克历史上的重大历史事件大都在这里发生。瓦茨拉夫大道的尽头,矗立着波希米亚最重要的守护神——瓦茨拉夫的骑马雕像。雕像正对着的是雄伟的国家博物馆,这是一座巨大的新文艺复兴式建筑,青铜色的中央凸起和四周的角楼,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国家博物馆的外墙面古旧质朴,颜色就像旧线装书一样,博物馆门前的阶梯气势非凡,真有一种王者风范,内部装饰真是金碧辉煌!尤其是那个有着宽大楼梯的主大厅,几乎让古老的收藏品黯然失色。

月夜下的查理大桥和布拉格城堡:布拉格有句俗话:没有走过查理大桥就不算到过布拉格。建于1357年的查理大桥是伏尔塔瓦河上最著名的桥,几乎成了布拉格的象征。伏尔塔瓦河是捷克的母亲河,滔滔水声是布拉格的心跳,它将布拉格一分为二。一侧是老城和新城(新城并不新),布满各个时代的华丽建筑,一侧是起伏的山丘,上面点缀的是布拉格城堡。河上有韵律地点缀着包括查理大桥在内的很有味道的17 座桥梁,它520 米长,不到10米宽,有29座雕像,其中第8尊圣约翰的前面有很多游人等着摸雕像底座上的两个金属浮雕,摸得它们闪闪发亮。据说这样可以向圣人许个心愿。桥上可以买到各式艺术品,如人像和风景写生、泥塑和泥塑画、特色乐器演奏、提线木偶表演、民间首饰等等。太阳下的石头桥栏上,缕缕清风吹来,静静地感受着伏尔塔瓦河。这时脑海里忽然出现了斯美塔那的“伏尔塔瓦河”乐章的旋律河上的浅水坝,让伏尔塔瓦河面形成了一道永远波动的浪纹,河面上婀娜多姿的天鹅,时而翘首,时而俯瞰,时而展翅飞翔。查理大桥之于我们有着比“桥”更多的含义。查理大桥的另一端通往著名的布拉格城堡。夜晚在河边遥望城堡,昏黄的灯光照耀着河面,对面是一片黑黝黝的山丘,中间镶嵌着宛如悬在半空的城堡。照射城堡的光并不绚丽,甚至不明亮,只是淡淡地把城堡烘托出来,营造出了神秘的氛围,令人向往。神秘的城堡,其实是最不神秘的。它作为捷克的总统府,除正在使用的办公区,其他部分都免费开放。城堡内的皇宫宫殿大厅是特别的木制地板。传说查理大帝宴会之时,会让骑士们在大厅里格斗。圣维特大教堂,对于这个号称能触到上帝足尖的建筑,人们除了仰视,所能做的还是仰视。它内部的华丽和外部的宏伟并称,窗户上的细腻绘画以及教堂内各种雕塑,堪称是一个世界的奇迹。整个城堡到今天的样子,历经十个世纪。最初从九世纪晚期开始兴建城堡,925年修建圣·威图斯教堂,以后经历了几次被毁坏重修,和几次整修、扩建,并在不同年代,按照不同君王的想法,增减设施。于是,仅从布拉格城堡区,我们就可以看到丰富多彩的建筑形态。

布拉格不仅仅有着欧洲古老的风采,也有着它现代的一面。伏尔塔瓦河畔的新建筑“舞裙”,连获世界建筑大奖。金属和水泥勾勒出的飘逸线条,在周围历史感的颜色搭配中,丝毫不显造作,使城市更显露出勃勃生机。现代的布拉格带给人们的已经不仅仅是波西米亚式的浪漫了。布拉格的公共交通设施是一个完整的交通系统,包括地铁、电车、公共汽车、一条上山的索道,以及布拉格动物园的架空缆车。该市的地铁于1974年开始投入使用,现有A、B、C3条线路,总长20多公里,共计有54个车站。电车开通于1920年代,其中包括著名的91路“怀旧电车”。所有这些服务使用一个共同的售票系统,并都由首都布拉格交通公司(Dopravni podnik hl. m. Prahy)统一运营。

1842年,布拉格兴建了第一条铁路。布拉格是捷克铁路网的枢纽,从这里可以到达捷克共和国的每个地方,以及邻国的许多地方。布拉格有2个国际火车站,和许多较小的郊区车站。

布拉格瓦茨拉夫·哈维尔国际机场是捷克的国家航空公司(Flag Carrier)捷克航空公司的总部,是一个年客运量达500万人次的大型国际机场。每天这里有一些往返英国和其他国家廉价航班。鲁济涅国际机场被认为是欧洲最现代化的机场之一。


谢选骏指出:从保加利亚的首都索菲亚前往捷克首都布拉格的路上,在东欧蛮荒地带的核心塞尔维亚,可以看到美国电影,人就像被充了电一样。特别是当我发现当地土人也喜欢看这个东西,就仿佛获得了某种安全感。虽然这些土人喜欢的镜头电影,总是充满了毫无理由的暴力,仅仅是为了满足观众的兽欲。

不到长城非好汉,到了长城亦非好汉,否则,毛泽东死到临头就不会哭哭啼啼的了。枪拔出来了,就要把子弹打出去!否则对方也不会放过你,因为对方从你拔枪的瞬间开始,就再也没有安全感了。“收刀入鞘”是可以的,但前提必须是先把对方干掉,然后再来谈论和平。只有上帝的儿子可以不按这个牌理出牌,因为他是神的逻辑。

成功也好,失败也好,总比什么都没有的好。因为从人生的角度看,什么都没有,那才是彻彻底底的失败,连“失败一次的机会”也没有。

从一个民族的叫花子,可以看出这个民族的本性,例如在查理桥上,捷克人的乞丐就是把头埋下、长跪不起、遮住颜面,不像中国的乞丐那样死缠烂打,也不像日本的乞丐闷声不响、美国的乞丐不卑不亢……但是毕竟,东欧人会跟人要烟抽的,这是在西欧甚至南欧都是绝对见不到的!可能就是他们,把这个习俗传到了美国?

斯拉夫人只是一个语族,不是一个种族,不仅起源于亚洲保加尔人的保加利亚人如此,起源于北欧人的罗斯人,起源于其他地区的斯拉夫人也是如此。例如捷克人像是德国人的杂种,塞尔维亚人像是土耳其人的杂种。塞尔维亚与其说是斯拉夫人还不如说更像是土耳其人,在这种意义上,他们挑起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确实有效地报复了西方世界,把尖刀插入了欧洲的心脏地带,完成了几度围困维也纳而没有攻克的土耳其人所没有完成的使命。

巴尔干半岛的复杂人种,是构成其“火药桶”的基本要素。有些成群结队的矮小金发人,似乎是这个火药桶的雷管。

一棵树和一片树是一样,品种是最为重要的存在。


诗云:

桥头风景年年都在,

纵横五国进布拉格,

日日营生唯一买卖,

季季花开转瞬忘怀。

(另起一页)

二二

汉堡


汉堡汉萨自由市(Freie und Hansestadt Hamburg)位于不莱梅东北部易北河岸,是德国北部一座美丽的港口城市,是德国第二大城市,仅次于柏林。在行政上,它是一个州,相当于中国的直辖市,与德国其他15个联邦州地位相同,面积755.3平方公里。市中心有2个美丽的湖泊,都汇入Alster河。西北面100千米处北海中的3个小岛也属于汉堡州。汉堡的地理坐标北纬53度33分、东经10度0分,面积755平方公里,人口173万,其中14%为外国人。汉堡是一座拥有1000多年历史的城市,是德国的古老城市之一。早在公元前4世纪,汉堡一带已成为居民定居点。公元8世纪末到9世纪初,罗马帝国的查理曼大帝在这里修筑古堡设施,建立城镇,称为汉马堡。到12世纪后期,由于港口和工商业的发展,促进了城市的繁荣。进入13世纪后,汉堡同英国、荷兰、挪威、西班牙,葡萄牙等国建立贸易往来,并先后同北德和北欧地区100多个港口城市组成对中古欧洲经济起过积极作用的自由贸易联盟——“汉撒同盟”,被称为“自由贸易市”。16世纪后期,汉堡是仅次于荷兰阿姆斯特丹的欧洲重要物资集散地。17世纪,汉撒同盟解体后,汉堡仍是北德地区保存下来的3个贸易市中的最大贸易市,迄今仍称为“汉堡汉撒自由市”。

公元八世纪,在阿尔斯特河畔距易北河的入河口不远的地方产生了最初的定居区。公元830年,神圣罗马帝国曾在此建镇,称“汉马堡”(Hammaburg)。834年,汉堡被“北方使徒”Ansgar主教选为主教座堂所在地。845年,600只维京战舰进入易北河摧毁汉堡,当时那里有500居民。十二世纪易北河变得更为重要。北欧地区的贸易发展迅速。1189年汉堡从巴巴罗萨皇帝那里得到特许权,在易北河上征收关税,而后成为了“帝国自由市”。十三世纪后,与北德各港口城市建立自由贸易联盟——汉萨同盟。易北河口附近的库克斯港为汉堡的外港。16世纪20年代,该市皈依路德会,汉堡接收了从荷兰和法国来的新教徒难民。那时它在丹麦统治之下,也是神圣罗马帝国一部分,1768年,丹麦承认它是一个帝国自由城市。中世纪时期在北欧产生了一个城市同盟:汉萨同盟。汉堡成为汉萨同盟最重要的北海港口,同时亦是粮食、布匹、毛皮、鲱鱼、调味品、木材和金属的转运地。汉堡本身则因其最重要出口产品—啤酒而闻名。

汉堡曾归属于丹麦,也曾被法国占领过,1815年加入德意志联邦,1937年成立大汉堡市。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汉堡城市遭到严重破坏,古老建筑几乎荡然无存,战后得以重建。作为德国三大州级市(柏林,汉堡,不来梅)之一,汉堡却是德国第二大城市,也是德国最重要的海港和最大的外贸中心、德国第二金融中心,同时是德国北部的经济和文化大都市,有“世界桥城”的美称。汉堡号称是德国北部重要的交通枢纽,是欧洲最富裕的城市之一,也已成为德国的新闻传媒与工业制造业中心。汉堡是世界大港,被誉为“德国通往世界的大门”。世界各地的远洋轮来德国时,都会在汉堡港停泊。据说,除美国西雅图外,汉堡是世界上第二大飞机制造区,生产“空中客车”,因此,汉堡大多数工业和外贸有关。

汉堡历史的四大事件:

1.从1806年到1814年被拿破仑的军队占领。占领一方面给汉堡带来了民主的革新,另一方面给汉堡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苦难。

2.1842年的大火灾,在这次火灾中城市的三分之一被烧毁。但这场火灾也有其积极方面:汉堡得以进行新的现代化建设。

3.1943年的轰炸。轰炸是对德国攻击的回应,但是它给汉堡人民带来的沉重打击只有世界上少有的几个其它城市可比,汉堡大部分被摧毁,几万人死亡。

4.1962年的大洪水,德国北部的广大地区和汉堡淹没在水中。

汉堡市距离北海和波罗的海不远,海轮可从北海沿易北河航行而抵达汉堡,易北河的主道和两条支道都横贯汉堡市区,阿尔斯特河、比勒河以及上百条河汊和小运河组成密密麻麻的河道网而遍布市区,因而汉堡港是河、海两用港,成为欧洲河与海、海与陆联运的重要枢纽。历史上,汉堡港的远洋航运和贸易往来已扩展到亚洲、非洲和美洲,1912年的海运吞吐量已位居第三,仅次于伦敦和纽约。今天的汉堡港,不仅是德国最大港口,也是国际上最现代化的港口之一。港口面积100平方公里,约占城市总面积的1/7。有大小码头60多个,可同时停泊250多艘大型货轮。航道低潮时水深也在11米以上,万吨巨轮可沿120公里的易北河航道从北海驶进港口。该港拥有300多条国际航线,同世界上1100个大型港口保持联系,每年进入港口的船只近两万艘,年吞吐量6000万吨左右,素有“德国通向世界的门户”的称号。

汉堡市风光秀丽,文化古老,名胜众多,每年接待300多万游客,是国际著名的旅游城市。圣米歇尔教堂是一座著名的巴洛克式建筑,始建于1750年,重建于1907年,教堂塔顶有130多米高,可登临顶端眺望全市风景。建于1897年的市政大厅,外部雕刻富丽堂皇,内部装饰华贵高雅,地下餐厅声名远扬,是一座漂亮的文艺复兴式建筑。建于1868年的汉堡美术馆,收藏有德国和荷兰著名画家的艺术珍品,是德国著名的美术馆之一。

圣詹姆士教堂、圣凯琳教堂、傅斯麦纪念塔、历史博物馆、德国话剧院、州立歌剧院等都是著名建筑。素有“汉堡明珠”之称的阿尔斯特湖,分为内外两个湖区,内湖沿岸几条古老街道上,林木苍郁,花香袭人,外湖湖面白帆点点,天鹅成群,游人如潮。建于1907年的哈根贝克动物园,占地广阔,保持着原始自然环境,各类动物自由栖息,是世界上著名的自然动物园之一。市中心附近的“植物与鲜花公园”,遍栽各种植物、花卉,并建有花坛、温室、图书馆、展览厅等。汉堡市是欧洲著名的“水上城市”,拥有大小桥梁2400多座,比意大利威尼斯城还要多5倍,是世界上桥梁最多的城市,这些桥梁如一件件艺术品装点着城市。现存最古老的石桥是建于1633年的“关锐桥”,仅10多米长,造型简单,显得朴实无华。最现代化的桥是跨越易北河的柯尔布兰特公路桥,建于1974年,长约4000米,高50多米,桥面可并行4辆汽车,号称“百桥之首”。

汉堡是北德的文化中心,建于1919年的汉堡大学是全国最大的大学,还有音乐、美术学院以及工程、航海等专业学校。汉堡的交通发达,船只可沿河道从四面八方抵达市区中心,许多人乘船上班或购物。陆上交通密如蛛网,地下铁路四通八达,主要河道的河底有隧道相通。穿越易北河河底的隧道长450米,与河面上的柯尔布兰特公路桥构成两岸联系的两条纽带。

汉堡中央火车站在德国北部是国际枢纽火车站,是德国一等火车站(最高等级)之一,拥有客流数在德国也排名前列。有通向柏林、科隆、法兰克福、慕尼黑等德国国内重要城市的直达高速列车,也有通往丹麦,波兰,捷克,奥地利,瑞士等周边国家的直达国际列车。工商企业多与港口(海港兼河港)、外贸相联系。主要有电子、造船、石油炼制、冶金、机械、化工、橡胶、食品等工业。德国重要铁路枢纽和航空站。文化、银行和保险业发达。设有汉堡大学、艺术、航海等专业院校以及博物馆等。1842年大火及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曾先后遭严重破坏,战后重建,并在市北兴建新的商业中心。阿尔斯特湖滨地带集中了全市主要文化设施、旅馆、办公大楼等。

除美国西雅图外,汉堡是世界上第二大飞机制造区,生产“空中客车”。汉堡大多数工业和外贸有关。汉堡是音乐家门德尔松和勃拉姆斯的故乡。有多座剧院和6座博物馆。有两所大学,多所高等学校。汉堡分为7个区域,分别是:汉堡中(Hamburg—Mitte)阿通纳(Altona)、 Eimsbüttel,汉堡北(Hamburg—Nord)万茨贝克(Wandsbek)、伯格多夫(Bergedorf)和哈堡(Harburg)。加上下萨克森和Schleswig—Holstein 州的邻近区域,共同组成大汉堡都会区。

汉堡大学是一座位于德国汉堡市的大学,它是德国最大的大学之一,2013QS世界大学最新排名201—300段第5位。它是1919年建校的。大学校区位于汉堡—爱斯布图勒,地理位置为北纬53度34分,东经9度59分。1529年马丁·路德的好友约翰内斯·布根哈根来到刚刚引入新教的汉堡来建立新的教育和教会制度。他在过去的汉堡圣约翰修道院设立了一座高等学校,约翰高等学校。与此同时1479年建立的市图书馆也被更新。由于这座中学非常受欢迎,也为了减少年轻人从施塔德和不来梅的高级中学转到汉堡1613年在汉堡成立了一座“学术高级中学”。在这里学生可以在两年的学期中准备进入大学的课程。一开始这个高级中学有四名教授,后来六名。17世纪后市议会和公民逐渐忽视了市内的公共学术教育。汉堡是一个商业共和国,其经济兴趣在远洋,而市内的大亨则可以通过家庭教师和私人学院来自己满足其教育需求。这些私人教育设施中最重要的是“汉堡商业学院”,它是1768年建立的,其最著名的毕业生是亚历山大·冯·洪堡。另一个重要的学术设施是1801年设立的汉堡天文台,其最主要的任务是导航。邻近的阿通纳现代化的克利斯蒂安中学受到了丹麦国王的大力支持,这从1738年开始更加加剧了汉堡市本身对公共高等教育的兴趣。1806年汉堡有13万居民,但是约翰高等学校只有125名学生,而学术高级中学只有18名学生。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汉堡的高等学校开始收录非新教学生。19世纪末学术高级中学被关闭,市政府设立了一个今天依然存在的“一般继续教育和普及科学教学堂”(Allgemeines Vorlesungswesen zur Weiterbildung und Verbreitung der Wissenschaft),其教师来自汉堡其它科学研究设施的客座教师。1900年市政府又设立了航海和热带病研究所(Institut für Schiffs— und Tropenkrankheiten)。1910年汉堡开始了市内首个公共高等女子学校。

20世纪初市内有钱的商人企图建立一座国立大学。他们向市政府和议会提出的建议却没有获得批准。尤其非常有影响的商会反对这个计划。1907年支持者成立了“汉堡科学基金会”,1908年“殖民研究所”。基金会的宗旨在于支持教学堂赢得学者以及资助研究旅行。殖民研究所的宗旨在于研究所有与远洋有关的教育和研究工作。同年市政府批准了一块地让教学堂建立一座新的建筑(建筑的钱是私人捐的)。1911年新建筑建成,今天这里是大学的管理机构的所在地。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搁置了在汉堡建立大学的计划。战后汉堡首次进行自由选举,1919年一名大学支持者被当选为市长,市议会通过了“汉堡大学和人民高校的临时法律”。汉堡的教授数量从19名提高到39名。除国立研究所外殖民研究所、教学堂和艾本多夫医院(今大学附属医院)也被合并入大学。魏玛共和国时期汉堡大学达到了其第一个顶峰。当时大学里有四个系,数千学生。阿比·瓦尔堡和恩斯特·卡西尔等著名学者曾在这里任教。到1931年大学的教授数提高到75名。由于当时尤其学生受到经济状况的打击1922年成立了“汉堡学生帮助协会”。同年秋该协会开设了汉堡第一座学生宿舍,次年夏又开设了汉堡第一座学生食堂。纳粹时期汉堡大学被改名为汉萨大学。被纳粹认为是不善的作家的书被从图书馆剔除。约50名学者被解雇(其中包括恩斯特·卡西尔和威廉·斯登),至少七名学生因为与白玫瑰有联系或者被怀疑与白玫瑰有联系而被捕,后来死在狱中。1945年战后大学以汉堡大学的名称重新开办。教学和研究工作逐渐重新开办。一开始大学有四个系(法学和社会学、医学、哲学和自然科学)。1954年增设(新教)神学。法学和社会学系分开,社会学和经济学自成一系。50年代末、60年代初大教室和哲学高楼建成。植物研究所和植物园被迁移到市外。70年代随着学生数量的剧增许多新的、今天成为大学地标的建筑建成。虽然如此原来的校园不够大,今天在汉堡全市各地均有大学的建筑。随着五月风暴60年代末在汉堡大学也爆发学运。1969年汉堡议会通过了新的大学法。原来的系被解散,改分15个新的系。大学的自主权被加强,学生和职员的参与权利被书明在法律内。1979年由于法庭判决部分这些判决又被回退。2000年两个法学系合并。从1990年代中开始大学的费用不断被削减,同时大学采取措施缩短平均学习时间和中断率。为了协和欧洲各国大学的学程(波洛尼亚进程)大学不得不对管理和学习制度进行改革,这个改革过程至今依然在进行。2005年4月1日不顾被涉及的两座大学的一致反对汉堡经济和政治大学被合并入汉堡大学。在汉堡有11所高校,汉堡大学是其中最大的。这些高校具有完全不同的风格,各有在内容上的不同安排和不同的重点。学业课程同样多样化,在每个学期都会设置新的、多种多样的国际和跨学科的学习阶段。

在汉堡除了传统的学业教育理工科硕士、国家考试和文科硕士外,现今很多专业也可以申请在国际上更流行的学士和硕士学位。使用英语教学的课程持续增加。此外,汉堡有大量的外国留学生和教师,使这座高校城市成为国际交汇的地方,在这里不同的文化能够辩论和理解。大都会汉堡作为港口城市和世界城市为此提供了最好的前提条件。汉堡大学学生4万1千多名,其中外国学生3千5百余名,是德国大学中学生人数最多的五所大学之一。当下该校有教授将近500名,另有科学工作者和兼职研究人员1千7百名。汉堡濒临大海,所以汉堡大学的海洋和气候研究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和很强的实力(有着两个特殊研究方向和两条科学考查船),这些也为环境研究提供了有利条件方面,比如为地质化工等相关学科提供帮助。作为一个国际开放的大都市的象征,汉堡大学为学生提供了范围极广的近100个专业。汉堡大学的研究重点集中于生物分子技术(医学和应用植物学)方面。图书馆及计算机资源:值得一提的是有百年历史的汉堡大学医院拥有1千张床位,是汉堡最大的医院。另外汉堡大学总共拥有130多所图书馆,总藏书达3百万册。汉堡大学和40多所国外大学有着校际联系。

汉堡在歌剧领域同样十分闻名,德国的第一座公共歌剧院便于1678在汉堡落成。当时热爱艺术的汉堡人要求拥有一个为所有人开放的歌剧院,而非只为贵族阶级。音乐剧《Dafne》由Jacopo Peri 作曲,于1598年在佛罗伦萨的贵族高尔西的宫中上演,获得了极大成功。这就是人们所认为的历史上的第一部歌剧,当时被称为Melo dramma(音乐剧),保存下来的乐谱只有其中的四段,其余大部分均已失传。《达芙妮》的脚本由里努契尼撰写,它描写了一个动人的神话故事,仅由四百多行诗句组成,故事的主要情节是:“达芙妮”是一位居于山林水泽中的仙女,是专门供奉月亮和狩猎之神狄安娜的。美男子阿波罗神爱上了她,然而,达芙妮拒绝了阿波罗的爱。为此,阿波罗极为不满,常跟随她并用种种招术控制她,最后,达芙妮的爸爸终于设法将她变成了月桂树。现今汉堡的国家歌剧院举世闻名,西班牙著名女歌剧演员Montserrat Caballé从这里走向世界,被誉为世界三大男高音的多明戈、帕瓦罗蒂等举世闻名的歌剧演员都曾在这里演出。

除此之外,在汉堡也能经常欣赏到优秀的话剧和音乐会。


谢选骏指出:在欧洲的火车上很难上网,四五天没住旅馆了所以有点与世隔绝的,尽管我一天到晚都在这个世界上奔忙着。我已经走过了布拉格,现在去到汉堡,然后再去英国。

头等车厢没有饮用水,德国也和其他欧国一样,而餐厅确实经常关闭的。即使车站上的厕所,也是收费的,而且到了晚间就会关闭。和美国和中国相比,这些欧洲小国真是弹丸之地,难怪他们做起事来也是小里小气的。不过德国列车厕所的设计还是高人一等的:它的水龙头使用脚踏的方式启动的,可以保持用者清洁。这在全世界似乎都是独一无二的,而且是很老的东西,并非新进的玩意儿。为什么其他的国家就是学不会呢?

“汉堡人的精神”绝不同于刻板的“德国印象”:汉堡人和柏林人可以说是两个不同的民族,这使得我想到,如果是由汉萨同盟而不是由普鲁士王国“统一了德国”,那么德国甚至世界就会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样子了!在那里,你不会迷路的,因为一切都是比较精确的虽然说不上精致,但一切都是实用的,而且耐久。德国(尤其是西德)人自己也是如此。这就被说成了“优秀”。其实的德国人自己并不优秀,但是它们的工作却是按部就班,他们的工作成果确实可以说是优秀的。


《德国人为何会崇拜朝鲜》(谢选骏)说:

拿撒勒的耶稣说了,最大的先知在天国都是最小的——这正是对回教创世人穆罕默德的“精准预言”。

《刚刚,又一个盟友宣布与美国划清界限》(2017—8—23大国天空)说:

美国咄咄逼人的军事外交政策越来越不得人心,不仅遭到俄罗斯、伊朗、朝鲜等国的强烈抵制,连美国的一些昔日亲密盟国已纷纷倒戈。就在刚刚,美国的昔日盟国、欧洲最大军事强国之一的德国,也高调发声在朝鲜问题上与美国划清界限。

8月23日,俄罗斯卫星新闻网援引《商报》网站发布的录像资料称,德国总理默克尔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如果美国和朝鲜爆发军事冲突,德国是不会自动站到美国一边。寥寥几句话,默克尔把德国与美国之间的界限划了一清二楚,说白了就是:打不打朝鲜是你美国的事,就算真打起来,也别指望德国帮你站队!

近期,朝鲜与美国开启了新一轮互怼模式。先是朝鲜接连进行洲际导弹试射,触发了美国制裁机制,接着朝鲜威胁用4枚导弹打击美国关岛,美国总统特朗普也不甘示弱,叫嚷到“今夜就做好开打准备”。事态稍稍平息不久,美韩又开启为期10天的“乙支自由卫士”联合军演,让半岛局势火上浇油。

纵观美军历次对外动武,每一次几乎都有几个甚至十几个国家跟在后面打转,还美其名曰“联合国军”,妄图让对外用兵占据道义和法理制高点。而此次,美国之所以在对朝是否动武上举棋不定,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还没有得到足够的外部支持,虽然凭一己之力,美国也能拿下朝鲜,但是毕竟要背负骂名,因此特朗普一直在等待盟国能够站出来搭把手。但是令其失望的是,德国却在关键时刻隔岸观火。默克尔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明确表示:“不认为朝鲜问题能通过军事手段解决,而且这种手段完全是错误的。”

其实,不仅仅德国,连半岛问题直接当事国之一的韩国也是极力反对美国鲁莽动武。8月21日,文在寅接见美国两党众参议员团时重申“不容对朝动武”,并表示即使十分有限的军事选项也可能酿成韩朝军事冲突,决不能让在废墟中崛起的韩国重新沦为废墟。2天后,文在寅再次隔空喊话“半岛问题应由韩国主导解决”。

美国现在渐成孤家寡人,与其一意孤行在半岛碰一鼻子灰,不如按照中俄的“双暂停”提议,把半岛局势缓和下来。坐下来谈总比撕破脸强,毕竟一旦动起手,就是个杀敌一万自损八千的事,到头来谁都讨不到便宜。

《默克尔不会追随特朗普卷入美朝战争》2017年8月24日据德国N—TV电视台报道,一旦美国向北朝鲜开火,德国不会自动站到美国一边参战。这是默克尔总理表明的态度。

默克尔在柏林表示,在美朝出现战争的情况下,德国国防军不会盲目站到美国这一边参与战争。她认为,军事解决不了北朝鲜问题,而“外交手段还远远没有用尽”。她还说,美国显然也这么看,目前也正在“采取多种外交行动”。她还说,目前她没有看到有战争危险。

就欧美关系,默克尔说,整体而言,欧洲和美国的合作不应受到怀疑。危险来自北朝鲜的核项目,这一点人们不应忘记。但在与《商报》的谈话中,默克尔没有就北约协议中的盟友责任进行细谈。根据协议,一北约成员国受到攻击时,其它成员国必须伸出援手。

默克尔还谈到,欧盟可做出更多外交努力,以平缓局势,但她拒绝让德国在美朝之间承担调停人。

她还说,中国、日本和南韩等国都对制伏北朝鲜很感兴趣,但德国面对北朝鲜则没有这样的直接兴趣,但与中国、俄国、美国和其它国家有丰富多样的双边关系。


谢选骏指出:上述情况一点也不意外。在德奥旅行的时候,可以发现“日耳曼人”也就是讲德语的人们特别关注敢于“以小博大”对抗美国的北朝鲜,而且他们在公共场合观看有关电视的时候,不仅聚精会神,而且透露着一股交织着迷惑和赞叹的表情。这大概是因为,小小北韩,竟然能够对抗“把德国踩在脚下”的美国,让这些德语民族的机械化头脑,感到不可思议。

当然,德国对朝鲜的这种崇拜,不是孤立的,而是日耳曼人整体堕落一个体现,《讽刺民粹主义 德国一超市下架所有外国产品》(2017年8月25日博闻社)说:

8月19日是德国大型连锁超市Edeka的“国货日”,该超市汉堡分店决定在当天下架所有外国产品,只卖纯国货。结果,几乎整个货架都是空的……

只有酒品区,架子还都是满满的,毕竟,德国是啤酒之国。

Edeka超市此举不是为了抵制外国货,恰恰相反,他们是想以这样的方式,讽刺狭隘民族主义的荒谬,让人们意识到,“多样性”才是创造生活的关键。

空空的货架上都立着牌子,牌子上写着“这个架子很无聊,因为它没有多样性”

沙拉吧的台子上写着“我们精心为您选择了今天能买的货品”。这意味着沙拉台上没有西班牙西红柿、希腊橄榄,只有一个奶酪柜台,还是空的。

奶酪柜台上的牌子则写着,“没有外国货就是这么空”。

超市的发言人说:“Edeka代表多样性,我们在德国不同地区生产各种各样的食物。但是要与其他国家的产品一起,我们才能创造出我们客户所珍视的独特多样性。”

超市这种讽刺民粹主义的行为,不仅没有被愤怒的爱国民众围堵,反而收到了一致好评。超市发言人说,“我们很高兴收到了关于星期六的行动的很多积极的反馈。”


谢选骏指出:看来,德国人1918年所说的“西方国家的衰落”,经过整整一百年战争与革命,已经发展为“白人国家的衰落”。本来,奥斯瓦尔德·斯宾格勒在一战初期看好德国的胜利,所以他所说的“西方国家的衰落”,仅指德国以西的法国和英美的衰落。但是事不由己,再大的先知也难料世事,因为拿撒勒的耶稣说了,最大的先知在天国都是最小的(这正是对回教创世人穆罕默德的“精准预言”)。——这不,德国以西的法国和英美的衰落,把德国自己和德国以东的全部欧洲甚至包括俄罗斯的殖民地都裹挟了进来……德国的空心化已经有目共睹了。

正如希特勒临死之前说的,德国人不争气,“未来是属于强大的东方民族的”。现在苏联瓦解,北韩就成了“强大的东方民族”的代表了。


诗云:

汉萨同盟法度仍在,

街头细民遗留风采,

棚户整齐二战后续,

工匠民族不遗余力。

(另起一页)

二三

伦敦


女王宫前村夫解带,

大英帝国甚矣吾衰,

仪仗只剩戏剧表演,

中国仍缺航空母舰。


伦敦(London)不仅是英国首都,也是第一大城及第一大港,是欧洲最大的都会区之一兼世界三大金融中心之一,与美国纽约和日本东京并列。2005年,伦敦市区人口为750万,都会区的人口则超过1200万人。伦敦位于英格兰东南部的平原上,跨泰晤士河,距离泰晤士河入海口88公里。自18世纪以来,伦敦一直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艺术和娱乐中心之一。1908年7月13日,第四届奥运会在英国伦敦开幕。1829年9月29日,伦敦警察重组,即后来著名的“苏格兰场”。2012年伦敦第三次举办奥运会。伦敦是英国的政治、经济、文化、金融中心和世界著名的旅游胜地,有数量众多的名胜景点与博物馆。现代的伦敦是多元化的大都市,居民来自世界各地,一座种族、宗教与文化的大熔炉城市。使用的语言超过300多种。

早期的伦敦最早是一个凯尔特人的城镇,由罗马入侵者于公元50年左右建立,作为泰晤士河畔的一个港口,并命名为Londinium。公元61年,布迪卡女王(Boudicca)带领民众反抗罗马人的统治,她所领导的军队进军到伦敦。伦敦在战火中被毁,战乱后伦敦又被布迪卡女王重建。2世纪后叶,在伦敦修建了6米高的环伦敦石城墙,此时的伦敦人口已经增长到英国当时最大的城镇。

公元407年,随着最后一批罗马军队撤离了英国,伦敦城镇也开始衰落。大批居民离城而走,住在城墙内的居民也仅剩少数的渔民和农民。伦敦也失去了城市的功能。但不久伦敦就又重新发展起来,在伦敦文特哥登的城墙外科出现了一座新城。新城不大,人口也仅有10,000人左右。597名来自罗马的修道士来到伦敦,他们是从撒克逊人转教的基督教徒。604年,一名主教被派往伦敦。640年伦敦开始铸造银币。

842年和851年,丹麦人两次入侵英国,抢劫和烧毁了大多数的城镇。侵略军占领了包括伦敦在内英国北部和东部领土。878年,丹麦人被阿尔弗烈德大帝所击败,英国的国土被分为两部分,丹麦人拿走了英格兰的东部领土,包括伦敦。而阿尔弗烈德大帝则保持住了南部和西部地区的土地。通过和平谈判,阿尔弗烈德大帝于886年重新收复伦敦,他重新修整了破败的旧罗马城的城墙。为了得到保护,居住在罗马城以外的伦敦人在阿尔弗烈德大帝统治时期又从新搬回到城里来居住。1994年,伦敦人击退了丹麦人并迫使他们撤离此地。继盎格鲁撒克逊人之后,在英国历史上留下深深印记的是来自法国西北部的诺曼人(Normans)。他们的领袖威廉声称因血缘关系有权继承盎格鲁撒克逊人王帝爱德华(Edward the Confessor)的王位而大举发动进攻。公元1066年,威廉军事行动成功,成为英格兰的君主威廉一世,号称“征服者威廉”。虽然此时英格兰的首都设于伦敦西南部的温彻斯特(Winchester),但是威廉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也在伦敦东部修筑了坚固的伦敦塔以防御反抗者的进犯,这也作为宣示自己权威的一种手段。在诺曼人的统治下,伦敦终于在公元12世纪成为了英格兰的首都。伦敦不少著名建筑物的前身就是在这个时期兴建的,其中包括著名的伦敦桥(London Bridge)。它是在公元1176年开始建筑,到1209年完工,其后屡经拆建。伦敦在第14到17世纪之间和欧洲大陆一样的受到瘟疫之侵袭。致命的黑死病瘟疫大流行让伦敦的人口急剧减少。据估计,只有三分之二的人口存活。

1642年,英国议会党人与保王党人之间的战争开始。1643年保王党人试图攻占伦敦,但双方的军队在圣保罗大教堂以西10公里处相遇,议会党人的军队的战斗力要强于对方,所以保皇党人的军队被击退。

1666年,伦敦发生了历史上最严重的一场大火——伦敦大火(Great Fire of London)。大约13,200座房屋被大火所毁,其中就包括了圣保罗大教堂。大约80万人流离失所、无家可归。国王命令海军帮助城市中露宿的灾民搭建帐篷,为防止此类情况的再发生,国王下令所有今后在伦敦建造的房屋一律使用石头和砖瓦为建筑材料,而不再使用木材。

17世纪下半叶,一些时尚设计风格的房屋开始在伦敦的布鲁斯伯里区(Bloomsbury)和去往骑士桥的路上兴建,在这些区域内百年中还兴建了几家医院:包括威斯敏斯特(Westminster,1720年)、盖伊(Guys,1724年)、圣乔治(St.Georges,1733年)、伦敦(London,1740年)和米德尔塞克斯郡(Middlesex,1745年)。

伦敦在第18和19世纪急速发展,随着工业革命和商业繁荣,伦敦的人口也不断增加。1834年,国会大厦被大火烧毁,后又重新兴建。新建的国会大厦还包括一个大钟,就是我们所称的“大本钟”(Big Ben)。从1859—1875年因霍乱的爆发而使得下水道系统的诞生。从此以后,因传染性疾病而死亡的病死率大为降低。

19世纪,伦敦有一批新的博物馆建成,包括维多利亚和艾伯特博物馆(Victoria&Albert,1852年)、科学博物馆(Science Museum,1857年)和自然历史博物馆(Natural History Museum,1881年)。新苏格兰场(New Scotland Yard)则建造于1891年。

到了20世纪初,伦敦人口已经有660万,是全世界最大的都市,而今天的伦敦仍然是欧洲的最大都市。在20世纪爆发的两次世界大战给伦敦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其中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伦敦受到的破坏仍然有部分可以在今天看到。

1940年代初,纳粹德国空军飞机对包括伦敦在内的英国城市进行了密集轰炸,造成了财产和人命方面的严重损失。在德国空军的轰炸下,估计有大约3万5千名伦敦市民丧生,大约5万人受重伤,受损或被摧毁的建筑物数以万计,其中包括圣保罗大教堂、伦敦金融城内的多家教堂。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1944年,由于伦敦人口的急剧膨胀,权威人士提议并计划在距离伦敦城20—30英里的周边地区地方建立卫星城并吸引熟练工人从伦敦来到卫星城工作,从而减轻伦敦城市人口过多的压力。20世纪50年代开始,伦敦进入繁荣时代,汽车和飞机制造业发展的很快。码头也非常繁忙,从业人员已经达到30,000人。但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因大英帝国的逐渐瓦解而受到影响。

伦敦位于英格兰东南部,跨泰晤士河下游两岸,距河口88公里,海轮可直达。由“伦敦城”和32个市组成“大伦敦”,面积1,605平方公里。在伦敦城周围的12个市,相当于市区,称“内伦敦”,面积303平方公里。 

伦敦气候冬暖夏凉,偶尔下雨,且持续时间不长。一般来说,6月份气候就逐渐好转,天空晴朗,阳光温和;7、8月进入真正的夏天,艳阳高照,但温度在20度左右,白昼特别长。9、10月份秋高气爽,11月下旬慢慢进入冬天,12月到来年的2、3月气温在10度以下,但下雪的机会也不是很多。4、5月回暖,但还是保持在15摄式度以下的低温。平均气温1月为4.5℃,7月为18℃,年降水量为1100毫米左右。伦敦受北大西洋暖流和西风影响,属温带海洋性气候,四季温差小,夏季凉爽,冬季温暖,空气湿润,多雨雾,秋冬尤甚。伦敦市区因常常充满着潮湿的雾气,因此有个叫“雾都”的别名。20世纪初,伦敦人大部分都使用煤作为家居燃料,产生大量烟雾。这些烟雾再加上伦敦气候,造成了伦敦“远近驰名”的烟霞,英语称为London Fog(伦敦雾)。因此,英语有时会把伦敦称作“大烟”(The Smoke),伦敦并由此得名“雾都”。1952年12月5日至9日期间,伦敦烟雾事件令4000人死亡,政府因而于1956年推行了《空气清净法案》,于伦敦部分地区禁止使用产生浓烟的燃料。时至今日,伦敦的空气质量已经得到明显改观。 

伦敦行政区划泰晤士河穿过伦敦,将城市划分为南、北两部分。伦敦的议会大厦和大笨钟整个“大伦敦地区”(Greater London)一共被分为“伦敦市”(伦敦)(City of London)与32个自治市镇(Borough)。伦敦市(City of London)拥有独立的行政与立法权限,位阶较高;而西敏市(City of Westminster)虽称为市,但仍属于伦敦自治市之一。伦敦市和众自治市属于标准一级行政区——单一管理区(Unitary Authority Region)之一。而这33个行政区中,以“内伦敦教育局”(Inner London Education Authority)的定义来说,靠近中心的12个被合称为“内伦敦”(Inner London),外围的20个合称为“外伦敦”(Outer London),总共33个区域。 

伦敦市(City of London)拥有独立的行政与立法权限,位阶较高;而威斯敏斯特市(City of Westminster)虽称为市,但仍属于伦敦自治市之一。伦敦市和众自治市属于标准一级行政区——单一管理区(Unitary Authority Region)之一。而这33个行政区中,以内伦敦教育局(Inner London Education Authority)的定义来说,靠近中心的12个被合称为内伦敦(Inner London),外围的20个合称为外伦敦(Outer London),共33个区域。 

伦敦是欧洲第三大都市。据2001年人口普查,伦敦市区及其自治市(镇)(约610平方英里)拥有7,172,036人口。其中大约71%为白人,10%是印度、孟加拉或巴基斯坦后裔,5%为非洲黑人后裔,5%为加勒比海黑人后裔,3%混血人种,还有大约1%为华人。58.2%的人口信奉基督教,15.8%的人口则无宗教信仰。大约有21.8%的伦敦居民出生在欧盟以外地区。虽然伦敦的人口不及莫斯科与巴黎,但要是把生活在伦敦都会区(6,267平方英里)内的人口(约13,945,000人)也算进去,就超越了巴黎,成了欧洲最大的都会区,其人口之多已超越了苏格兰、威尔士和北爱尔兰的人口总和。许多人仍然相信,英国是盎格鲁—撒克逊人的国家,白人占绝大多数。事实并非如此,初次访问伦敦的客人大概会对这里有如此之多的黑人、东方人而感到惊。作为过去大英帝国的首都,伦敦不仅收纳了旧殖民地的遗产,也收纳了大量的移民,由此产生了各种深刻的社会问题。但从另一方面来说,这也是成为国际性大都市的条件之一。 

伦敦是全国的政治中心,是英国王室、政府、议会以及各政党总部的所在地。威斯敏斯特宫是英国议会上、下两院的活动场所,故又称为议会大厅。议会广场南边的威斯敏斯特大教堂,1065年建成后一直是英国国王或女王加冕及王室成员举行婚礼的地方。内有20多个英国国王、著名政治家、军事家以及牛顿、达尔文、狄更斯、哈代等科学家、文学家和艺术家的墓地。白金汉宫是英国王宫,坐落在西伦敦的中心区域,东接圣詹姆斯公园,西接海德公园,是英国王室成员生活和工作的地方,也是英国重大国事活动的场所。白厅是英国政府机关所在地,首相办公室、枢密院、内政部、外交部、财政部、国防部等主要政府机构都设在这里。白厅的核心是设在唐宁街10号的首相府,它是英国历代首相的官邸。伦敦不仅是英国的政治中心,还是许多国际组织总部的所在地,其中包括国际海事组织、国际合作社联盟、国际笔会、国际妇女同盟、社会党国际等。

伦敦城是大伦敦市33个行政区中最小的一个,面积只有1.6平方公里。它拥有自己的政府、市长和警察部队,不受大伦敦市议会管辖。伦敦城是英国的金融和商业中心,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金融和贸易中心之一。伦敦城共有500多家银行(至1991年),银行数居世界大城市之首,其中外国银行有470家,在伦敦拥有的资本总额达1000多亿英镑。伦敦城每年外汇成交总额约3万亿英镑,是世界最大的国际外汇市场。伦敦城还是世界上最大的欧洲美元市场,石油输出国的石油收入成交额有时一天可达500多亿美元,占全世界欧洲美元成交额的1/3以上。英国中央银行——英格兰银行以及13家清算银行和60多家商业银行也均设在这里。清算银行中最有名的是巴克莱、劳埃德、米德兰和国民威斯敏斯特四大清算银行。伦敦城是世界上最大的国际保险中心,共有保险公司800多家,其中170多家是外国保险公司的分支机构。在伦敦保险业中,历史悠久,资金雄厚,信誉最高的是劳埃德保险行。 大约有一半以上的英国百强公司和100多个欧洲500强企业均在伦敦设有总部。全球大约31%的货币业务在伦敦交易。伦敦城中的伦敦股票交易所为世界4大股票交易所之一。此外,伦敦城还有众多的商品交易所,从事黄金、白银、有色金属、羊毛、橡胶、咖啡、可可、棉花、油料、木材、食糖、茶叶和古玩等贵重或大宗的世界性商品买卖。 

伦敦的艺术、娱乐形式极为丰富。歌剧、音乐剧、古典音乐、摇滚、爵士乐、皇家芭蕾、踢踏舞,应有尽有,而且票价便宜得难以置信。 伦敦至少有1000个以上的剧场,大多上演莎士比亚、萧伯纳的作品。伦敦剧场大体可分为两种,商业性剧院以著名演员演出的著名作家作品为主。最为著名的有国家剧院和皇家莎士比亚剧院。在小型剧院中可以观赏到一些初出茅庐的作家的创作,剧场气氛轻松愉快。在伦敦欣赏古典音乐会倍感轻松惬意,音乐厅音响效果非常好,音乐会票价却很便宜。每年7月——9月,伦敦都要举行“古典音乐夏季盛会”,邀请世界著名的指挥家和乐队在皇家艾伯特大厅演出。伦敦有名的音乐厅有伊丽莎白女王音乐厅、艾伯特音乐厅、皇家音乐学院等,其中皇家庆典音乐厅可称为伦敦的顶尖音乐厅。票价以座位及演出者质量而定,大体如下:戏剧—20,音乐剧—30,歌剧或芭蕾—60,古典音乐会—30,摇滚或爵士乐音乐会—25。伦敦的摇滚或爵士音乐会票价也不高,还可以到迪厅去跳跳舞。

体育比赛赶上8月中旬——5月上旬的赛季,游客还可以观看英格兰足球联赛和足总杯赛。在英国,人们一般称足球为football,而不说Soccer。为了与“Rugby football”即橄榄球相区别,他们也说“Soccer football”。

伦敦的节日主要有圣诞,新年,复活节(3月—4月某一天,春分后第一个星期日),感恩节(11月第四个星期四),其他还有BANK HOLIDAY(4月,5月,8月,圣诞节后,一共有四个不定日期的和其他节日相关的星期一),还有皇室宣布日(一般是女王生日等),以上说的是休假的节日,其他还有很多和国际上分享的节日,比如情人节,万圣节,父亲节,母亲节,都是不休假的。

伦敦是世界文化名城。大英博物馆建于18世纪,是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集中了英国和世界各国许多的古代文物。博物馆内的埃及文物馆,陈列着7万多件古埃及的各种文物;希腊和罗马文物馆,陈列着各种精美的铜器、陶器、瓷器、金币、绘画以及许多古希腊、古罗马的大型石雕;东方文物馆,陈列有大量来自中亚、南亚次大陆、东南亚和远东的文物。馆内还有西亚文物馆、英国文物馆、金币徽章馆、图书绘画馆等。除大英博物馆外,伦敦还有著名的科学博物馆、国家画廊等文化设施。伦敦大学、皇家舞蹈学校、皇家音乐学院、皇家艺术学院和帝国理工学院等是英国的著名院校。

伦敦城的舰队街,是英国报业的集中地,著名的报刊有《泰晤士报》、《金融时报》、《每日电讯报》、《卫报》、《观察家报》、《周刊》等。英国广播公司(BBC)和路透社也设于此。

伦敦是英国学生数量最多的城市,拥有数量众多的大学、学院、学校及学术研究机构。伦敦大学(University of London)、帝国理工学院(Imperial College London)、皇家音乐学院、皇家艺术学院、皇家舞蹈学校等是英国的著名院校。伦敦大学(University of London)成立于1836年,现设有60多个学院,是英国及欧洲规模最大的大学,拥有125000名学生在读,并由50多个学院组成。

市内交通伦敦的地铁、公共汽车和出租车都是方便的交通工具,当你漫游伦敦时,它们会给您带来极大的便利。公共汽车交通工具中最令游客跃跃欲试的是红色双层巴士,在伦敦没有什么能比乘公共汽车更方便更令人惬意的了。伦敦有两种巴士穿梭于大街小巷。一种为老式的,乘客由车的尾部上下,车本身没有门,即使没有到站,比如在等绿灯或堵车时,乘客也可以上上下下。但是请注意不要强行登车或下车。巴士车站有两种,一种是巴士到站必停(除了满员车以外),一种是必须举手示意才停。站台上对其均有不同的标示。英国人等车时自然也要排队。但排在前面的人不一定乘坐同一路车,如果不在队中举手示意,有的车会直接开过去的。此外,在英国,人们习惯于把手伸直向前示意。出租车和双层巴士一样著称的是伦敦的黑色出租车,通称“Black Cab”,最近,很多出租车已被允许漆上五颜六色,不再只是单调的黑色,搭乘这种外型古典气派的传统出租车实在是奢侈的享受,一上车至少3英镑,计程车司机都受过严格的训练,服务亲切。 出租车起价为.00,此后依里程来计算。车价在计价器上表示,到了站后一般要在原车价上再附加10%左右的小费。 

地铁俗称“Tube”,意即试管、管道。地铁是人口稠密地区最快的交通运输方式。英国拥有世界上第一条地下铁路。伦敦地铁共有11条线路,不同的线路用不同的颜色表示。地铁方便快捷,在上下班的交通高峰期最繁忙的地铁站每隔2分钟就有一列火车通过。伦敦地铁公司经营的地铁长度为408公里,有273个地铁车站,运输高峰期约有460列火车正在运营,拥有世上最繁忙、历史最悠久的铁路网络。只是价格非常不合理。

城际铁路是大多数人的选择,英国的铁路网历史悠久,四通八达。在主要的干线上有高速火车运行,从伦敦到爱丁堡,只需四个半小时左右。英国的干线列车一般有头等(First Class)和普通(Standard)两种车厢。普通车票(Standard Open)可以在任意时刻坐车,但非常昂贵。火车票可以在火车站购买,也可以在网上预定。长途汽车英国的公路网发达完善,长途汽车的覆盖面大大超过铁路系统,价格又相对便宜。

伦敦的航空运输十分发达,有希思罗和盖茨维克两个机场。希思罗机场位于伦敦西郊,是欧洲客运量最大的机场,有时一天起降飞机近千架次,空运高峰期间,平均每分钟有一架飞机起降。伦敦的市内交通方便,地铁是市内主要交通工具。1863年1月10日,世界上第一条地下铁路——伦敦地下铁道开始通车。至1991年,伦敦全市地铁干线有9条,全长414公里。伦敦地铁的技术和管理设备先进,所有调度和信号系统均为自动控制。1897年,伦敦开始有公共汽车服务,是世界上最早有公共汽车的城市之一。至1991年,大伦敦市区共有公共汽车线路350多条,总长度为2800公里,公共汽车6600多辆,且都是双层公共汽车。此外,伦敦还有约1.3万辆出租汽车。伦敦港是英国最大的港口,也是世界著名的港口之一。全港包括皇家码头区、印度和米尔沃尔码头区、蒂尔伯里码头区,与70多个国家的港口建立了联系,年吞吐量约4500多万吨,仅次于鹿特丹、纽约、横滨和新加坡等港口。伦敦发达的交通业和引人入胜的古迹使其成为旅游胜地,伦敦每年接待外国旅游者达800多万人。

伦敦港是全英国最繁忙的港口,水路交通及码头等相关设施主要集中在泰晤士河沿岸。但由于泰晤士河过于狭窄,因此较大型的船只无法进入伦敦市区,而改在泰晤士河下游停靠,尽管如此,伦敦市区的船只往来仍十分频繁。

伦敦是个车水马龙、熙熙攘攘的热闹城市,很多建筑物都是维多利亚时代的遗物。市区中最高的建筑是邮政电信塔,高189米。设有皇家学会、伦敦大学、不列颠博物馆、不列颠图书馆(藏书700万册)等。1864年第一国际在此成立。流氓无产阶级的革命导师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曾在此领导国际共产流氓运动;海格特墓地有马克思墓。有许多著名的建筑物,如托威尔城堡(建于1087年)、圣保罗教堂(高110米)、白金汉宫、威斯敏斯特教堂等。城东南格林尼治天文台原址,为地球经度起算点(本初子午线)。

如果将泰晤士河喻为银河,那么伦敦的各部就是银河周围的星辰,中心地带是特拉法尔加广场。由此去各主要景点,步行均不超过45分钟。地铁则以查灵十字站为中心,由此乘坐地铁到各主要景点只需15分钟。不妨先到广场对面的国家画廊,之后再决定去哪个方向。向东可以探寻伦敦城、伦敦塔。往西到西境娱乐购物最佳。北面到大英博物馆可以参观人类文化遗产。向南,可以听听大本钟的轰鸣,再到白金汉宫照个纪念照。自罗马人定居于此后,泰晤士河上逐渐建起了一座座的桥梁,28座建筑风格不同的桥梁把泰晤士河两岸连成一片。滑铁卢大桥是英国人为纪念威灵顿将军击败拿破仑而命名的。最漂亮的大桥是伦敦塔桥,这座塔桥风格独特,气势磅礴,在两个巨大的桥墩上建有5层楼的高塔。桥面是开启式的,每当有高过桥面的船只通过时,桥面可分开吊起。连接双塔顶层的是一条高出水面140米的行人桥,站在塔顶可观赏附近的绮丽风光。伦敦市是围绕着伦敦城逐步发展而成的。站在塔顶可观赏附近的绮丽风光。

伦敦博物馆聚集了世界上的各种奇珍异宝。到了大英博物馆,可以一睹从埃及、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直到印度、中国、日本的各种文化遗产。在国家画廊里可以领略到大师们的精彩作品。这里的博物馆、美术馆宽敞宏大而又舒适文雅,展品丰富。虽然有一部分博物馆和画廊正在推行商业经营,但大英博物馆等地却仍是免费的(有时会有非强制性的募捐活动)。此外,各博物馆,美术馆,除圣诞前夜(12月24日),圣诞节(12月25日),新年(1月1日)及圣诞后第一个周日以外,多数时间都开放。


谢选骏指出:经过二十二年的延误,我终于到了希特勒都到不了的鬼地方——英格兰,这里的灌木有时长得都比欧陆要高……英国人的野性也许就是来自于此。但是更多的时候,英国的灌木比欧陆的矮小,所以这片不毛之地上的野人喜欢扩张到更加肥沃的地方去。1996年,我曾经在空中俯视过这里,就发现了英格兰与荷兰的巨大差异。每个国家不仅地貌不同,而且每个城市的人类活动所造成的色彩和形态都是不同的。

英国如此阻碍与欧陆的交流:比利时到伦敦的车票,竟然比美国到欧洲的机票还要贵!所以英国脱欧并非心血来潮,而是蓄谋已久。由此可见,英国一直拒绝真心实意地入欧,这与其“大英帝国的全球遗产”显然密切相关。大英帝国死而不僵,贼心不死。

英国人迟钝野蛮,没有什么创造力,他们的好东西都是从拉丁人那里学来的。但是他们踏实,像日本人和德国人一样。由此可以想见,休谟、贝克莱等人的“哲学”其实是“否定哲学”,是英国人及其奴仆的心态体现。为何说“英国人及其奴仆”?因为贝克莱是爱尔兰人,休谟是苏格兰人,都是英国人胯下的亡国奴。难怪贝克莱少年天才,但后来却智力中断了。

英国伦敦和西德的汉堡等地简直没法相比,肮脏、破旧、缺乏效率。英镑的购买力极为低下,是一种很贱的货币(尽管他们吹嘘说这是因为“英国的生活费用高”),这使得英国人的生活比美国人远为困苦。英国再脱欧也没有用。伦敦的指挥系统混乱不堪,地铁里的工作人员会发出全然不同的指令,让旅客简直无所适从。这样的国家太老旧了,再脱欧也无法自新了,除非自己先悔过。

英国入欧,相当于岛国的亡国,英国脱欧相当于岛国的复国。但其前提,应该是封闭英吉利海峡的海底隧道。

如果和美国相比,伦敦就像是纽约与华盛顿的结合。威斯敏斯特教堂与国会并列,仿佛遥遥拱卫着白金汉宫,真是可耻之至。如此“政教合一”,难怪在独立革命后的美国遭到了禁止。我怀疑美国的政教分离,就是针对英国的状况而发的。

谁说英国人绅士风度?英国女人还不照样坐在椅子上抠脚弄袜子?而且是在公共场合。难道,只有英国的男人才好一点?显然那也是一面之词。有怎样的母亲就有怎样的儿子。英国女人确实像北欧女人一样凶悍粗鲁,难怪英国海军可以像北欧海盗一样横行霸道五洲四海,比纳粹还要厉害。英国男人都是被他妈妈的悍妇给调教出来的猛犬,但是英国女人比北欧女人多了一点拉丁人的骚劲,能够诱使男人带上了她们,结果可以到海外继续兴风作浪,不像北欧人那样遭到了土著的同化。

本来以为英国更接近日耳曼国家,现在却通过亲身体会发现英国更像拉丁国家。英国和法国、西班牙、意大利一样,狂征铁路附加费,而日耳曼国家德国、奥地利、瑞士却没有这样做。其实,德国、奥地利、瑞士的铁路服务却比英国、法国、西班牙、意大利更为出色和人性化。这种差异,也许可以部分地解释“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源”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延续”。看来,拉丁人还保持着千年之前的征战遗风,外加五百年前的海盗精神……而这些巧取豪夺,反而是日耳曼国家德国、奥地利、瑞士所缺乏的。


诗云:

泰晤士河小儿把戏,

伦敦桥头乌烟瘴气,

地铁腾贵小民怒愤,

恐怖袭击才能泄气。

(另起一页)

二四

里昂


里昂(Lyon),是市区人口仅次于巴黎和马赛的法国第三大城市,奥弗涅—罗讷—阿尔卑斯大区的首府和罗讷省的省会,并于2015年1月建立了带有部分省级管理权力的“里昂大都会”(Métropole de Lyon),也称为“大里昂”(Grand Lyon)。

里昂市区位于罗讷河和索恩河交汇处,其主城区以河流为界大致可分为三大部分:西侧为富维耶山,老城区位于两河之间的半岛上,新城区则主要集中在东部。里昂是法国重要的工业城市和除巴黎之外最重要的科教中心,机械、电子、化工、重型汽车、计算机等产业实力雄厚,拥有20余所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通常被认为是法国的第二大都市区。

里昂也是法国乃至欧洲重要的文化与艺术中心,以丝绸贸易而闻名,在罗马时代就相当繁荣,1998年里昂老城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里昂也是世界电影的诞生地和二战期间参加抵抗运动的城市。此外,里昂还是国际刑警总部的所在地,里昂足球俱乐部也位于里昂。

里昂是法国最古老的城市之一,其城市的形成可溯源至公元前6世纪。因其位于两条河流(索恩河和罗讷河)交汇处的地理位置,水上运输方便,为里昂的早期发展提供了条件。根据里昂西部的富维耶山高卢城遗址的发掘信息,部分历史学家推断,里昂可能为当时的高卢人(Gaulois)的首府,其人口数量甚至可能一度超过20万。

公元前43年,恺撒的代表吕西·姆那提尤斯·普朗库(Lucius Munatius Plancus)占领了里昂,建立了卢格杜努姆(Lugdunum),这也是现代里昂城市的前身。但由于战乱,此后近1000年间里昂的地位不断衰落,直到中世纪中期才逐渐恢复。

470—534年间,里昂曾为勃艮第王国(Royaume de Bourgogne)的都城。

843年,根据《凡尔登条约》,里昂乃成为了中法兰克王国一部分。一直至十四世纪,里昂才开始由法兰西王国控制。

11世纪,伴随着罗讷—索恩河航道的开辟,里昂出现了规模宏大的商业集市,主要包括商品包括东方丝绸、香料、珠宝以及食品等。

13世纪,里昂成为了成为欧洲重要的宗教中心之一。

14世纪,里昂行省(Lyonnais)成立,里昂成为这一地区的法定行政中心。

15—16世纪,纺织、皮革、印刷、金属加工等工业发展。随着文艺复兴,意大利商人影响力传到法国,里昂经济在15世纪后期,开始有明显的增长。当国际银行从阿姆斯特丹移到热那亚时,里昂更成为法国的银行中心。文艺复兴期间,里昂的丝绸贸易发展迅速。

18世纪开始,里昂逐渐成为工业城市,市区人口数量达到了10万。法国大革命期间里昂一度被革命军大肆破坏,逾两千人被处死。直至拿破仑上台后,才展开了一系列的重建工作。1790年3月4日,里昂行省被撤销,新建立了罗讷—卢瓦尔省,省会为里昂。1793年,罗讷—卢瓦尔省被拆分为罗讷省和卢瓦尔省,罗讷省省会依旧为里昂,而卢瓦尔省的省会则为圣艾蒂安。此后,里昂所处的省级行政区划及其省会地位再未发生变化。

工业革命时期,里昂地区发展迅速,成为铁路交通和金融中心,丝织业兴盛。以后又逐渐发展化工、机器制造、电机、人造纤维、染料等部门。经济繁荣,人口大增,至第一次世界大战前,人口已接近50万。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里昂是纳粹德国的占领地,一直至大战结束后才光复。20世纪30年代以来,里昂郊区扩展迅速,维勒班(Villeurbanne)、韦尼雪(Vénissieux)等重要卫星城镇开始大规模发展,并逐渐与里昂市区连为一体。里昂郊区人口从1941年的15万左右,增加到1975年的70万,而同一时期的里昂市区人口则略有减少。

1956年,法国成立了新的一级行政区划——大区(Région),里昂成为了罗讷—阿尔卑斯大区的首府。该大区共包括7个省,总人口为363万(1954年数据)。1969年,包括里昂在内共有56个市镇建立了“里昂城市共同体”。1998年12月5日,里昂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人文遗产城市。到20世纪末,里昂在工商、交通和科教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发展,其城市圈内的人口已达127万,成为法国仅次于巴黎的第二大都市区和经济文化中心,在国际上也享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2015年,罗讷—阿尔卑斯大区与相邻的奥弗涅大区合并,成立新的奥弗涅—罗讷—阿尔卑斯大区,里昂仍为首府。同时,原有的里昂地区被撤销,新建立了里昂大都会,其总人口达到了133万。里昂城市发展翻开了新的一页。

里昂是法国奥弗涅—罗讷—阿尔卑斯大区罗讷省(69省)的一个市镇(Commune),也是该省的省会(Préfecture)和大区首府(Capitale Régionale)。

在法国,法定的行政区划仅有“省”(Département)和“市镇”(Commune)两个基本等级。在此基础之上,省与省之间可以自由组成“大区”(Région),而市镇之间既可以组成相对稳定的“地区”(Arrondissement)和“县”(Canton),同时又可以跨县甚至跨省进行新的组合,形成“社区”(intercommunauté)、“都市区”(Unité Urbaine)、“城市圈”(Aire Urbaine)和“就业集中区”(Zone d'Emploi)等。不过,除了省和市镇之外,其它的行政级别在法国宪法当中没有明确的规定和说明,但这些行政区可以根据自身需要,行使一定的管理权、立法权、行政权以及财政支出。

2015年1月1日起,原有的里昂城市圈(Communauté Urbaine de Lyon)重新组成了一个新的副省级行政单位:里昂大都会(Métropole de Lyon,又称为Grand Lyon),并被赋予了大量的省级行政管理权力,而原里昂地区(Arrondissement de Lyon)被撤销,里面不属于里昂城市圈的101个市镇全部划分给了相邻的索恩河畔自由城地区。

2013年,里昂市镇范围内(Commune de Lyon)的人口数量为509,233人,其中外来人口8,518人,本地人口为500,715人。

2014年,里昂大都会(共包括59个市镇)的总人口数量为1,281,971人。

由于法国国家统计局(INSEE)没有对“民族”一项进行过官方统计,故而以下数据资料仅供参考:里昂市区内的法国人占85%以上,此外也有一些瑞士人、意大利人和德国人。非欧洲裔移民主要来自于非洲,主要包括科特迪瓦、加纳、塞内加尔、摩洛哥和毛里塔尼亚。此外,里昂地区发达的教育资源也吸引了不少外国留学生,他们主要来自中国、马里、日本、阿尔及利亚等国。里昂作为一座国际化的城市,市内各种宗教种类较多,天主教教堂、基督教教堂、清真寺和犹太教堂等在里昂市区均有分布。

从纬度分布和海陆位置来看,里昂大致可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但由于其四周地形相对封闭,来自地中海的气流可向北沿罗讷河河谷长驱而入影响这一地区,同时也可能受到来自东北的大陆气流控制,故而这一地区的气候又带有大陆性和地中海性的特征。具体表现为:夏季温暖,冬季较为寒冷,偶有极端气温出现;日照充足;降水量夏季略多于冬季,但总体较为平均。

里昂西部山区的煤炭资源较为丰富,这为里昂的工业发展提供的能源保证,并使得里昂在19世纪一度成为欧洲重要的工业城市之一。二战后,随着煤炭资源的枯竭和环境治理的不断加深,里昂附近不再进行煤炭资源的开采,相应的煤矿也均已关闭。里昂地区的现代能源主要依靠外界输送的石油和电气。里昂以南大约110公里处有大型核电站,为里昂的城市运转提供基本保障;而距离里昂以东大约100公里的阿尔卑斯山则是法国水电资源较为丰富的地区。

里昂地区金属资源匮乏,仅部分山地地区有储量稀少的铁、铜等资源。里昂地区植被覆盖率较高,特别是西部山区,主要植被类型为落叶阔叶型乔木,其树种包括欧洲山毛榉、野生栗树、梧桐和松树等,靠近河流和湖泊的地带还有杨树和柳树出现。里昂地区因城市化和工业化程度较高,开发历史较早,人口密集,故而市域范围内罕有野生动物出现。

2014年,里昂都市圈的GDP总量为746亿欧元,在欧洲城市圈中排名第17位;人均GDP为4.33万欧元,在欧洲城市圈中排名第13位。

第一产业:里昂东部地区地势平坦,水源和光照较为充足,适合农作物生长。里昂大都会范围内的农业用地面积大约为1万公顷,主要种植谷物和小麦类的农作物,同时包括了一些集约化的畜牧业加工厂,其产量基本能满足里昂的城市的粮食日常需求。尽管里昂市区东部有较为广袤的田野,但里昂的第一产业在经济比重中所占比例不到2%,相关就业人口数量仅占总人数的0.1%。此外,里昂紧邻法国两大重要的红酒产区——博若莱产区(Beaujolais)和罗讷河谷产区,分别位于里昂北部地区以及南部的罗讷河沿岸,这两个地区拥有大量的葡萄种植园,主要的葡萄品种为莎当妮(Chardonnay)和佳美(Gamay)。

第二产业:里昂是一个现代化工业城市,被称为“丝绸之都”,其纺织业需要印染技术,需要各种合成纤维,因而又带动了化学工业的发展。里昂已成为法国化工中心之一,人造丝产量居全国首位。里昂的工业区主要分布在其市郊,北部为纺织工业区,南部为化学工业基地,东南部卫星城韦尼雪是重要的汽车工业基地之一。制造业部门多样,以机械、化学、纺织为主,能源(炼油、电力)、冶金、食品工业也占一定比重。里昂也是法国的化学工业中心之一,化学工业自19世纪下半期起开始发展,其中石油化工占主导地位,有原油加工能力达980万吨的费赞炼油厂。里昂是全区最重要的纺织工业中心,纺织工业中以传统的丝织业著称,人造纤维工业有一定地位。不过随着自动化技术的推广,第二产业所提供的直接就业岗位数量也在不断减少。2013年,里昂市镇范围内从事第二产业的就业人数仅占总人数的8.7%。

第三产业: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发展,里昂的第三产业开始快速的发展,特别是银行业、商业等方面,里昂商业银行(LCL)是法国五大银行之一,在整个欧洲都有分布。同时,里昂作为交通枢纽,物流业也非常发达,多个国际性物流公司都将里昂作为欧洲重要的仓储和中转基地。此外,里昂也是法国著名的旅游城市。老里昂(Vieux Lyon)的中心地区保存有丰富的历史遗迹,有罗马时代和文艺复兴时期的古建筑,被誉为“拥有一颗粉红的心脏”,新城区和郊区也有多处休闲公园和绿地。其发达的旅游资源带动了餐饮、娱乐等多个产业的发展。2013年,里昂市镇范围内从事第三产业的就业人数占总人数的92.2%,其中服务业就占了77.1%。

里昂属于里昂司法管辖区(Cour d'Appel de Lyon),建于1847年,该区域管理三个省(安省、卢瓦尔省和罗讷省)境内的所有司法机构,其中里昂大都会范围内包括1所高级法院、1所警方法庭、1所警方自治法庭、2所中级法院、1所商业法院和1所工业仲裁院。

里昂司法管辖区的监督机关为里昂高级检察院(Parquet général de Lyon)。截止2016年1月4日,该院共由4个检察小组组成,最高检察官为赛勒维·穆瓦松(Slyvie Moisson)先生。里昂的市级立法机构为里昂地方参议院(Le Conseil Municipal de la Ville de Lyon),该机构与法国国民议会相互协调和监控,具有一定的地方性立法权。截止2016年3月,里昂地方参议院共有3名参谋长和48名参议员。

里昂是法国东部最重要的交通枢纽。这座城市扼守巴黎到地中海沿岸的主要通路,东连瑞士、意大利,南下西班牙、北上德国、卢森堡,向西则可连接法国大部分地区。1981年,巴黎和里昂之间建成了欧洲第一条高速铁路——法国高速铁路东南线(LGV Sud—Est),此后地中海线(LGV Médittérrannéen)和罗讷河—隆河线也相继通车,使得里昂成为了法国东部最重要的铁路枢纽。里昂市区内共有两个主要的火车站,其中最大的是里昂帕丢站(Gare de Lyon—Part—Dieu),该站每天开行前往法国各地以及巴塞罗那、法兰克福、日内瓦等地的列车;其次为里昂佩拉什站(Gare de Lyon—Perrache),该站主要开行区域列车(TER),以及部分TGV。此外,里昂市区东部的里昂机场也配套有一个里昂机场站(Gare de Lyon—Saint—Exupéry—TGV),该站主要停靠一些由巴黎前往阿维尼翁和格勒诺布尔方向的TGV列车,以及Ouigo。

里昂机场,全称“里昂圣埃克絮佩里机场”(Aéroport Lyon Saint—Exupéry)(IATA代码:LYS,ICAO代码:LFLL),以在该城出生的著名作家和飞行员、《小王子》的作者安托万·德圣埃克絮佩里的名字命名。位于里昂市区东部大约25公里,可在里昂帕丢站乘坐有轨电车机场线前往。该机场每天有大量前往欧洲及北非各地的航班,是法国的第二大航空枢纽。机场外形为圆弧形的建筑,具有醒目性和高张力的视觉效果,给人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是法国现代化建筑的一个重要样本。

里昂市区公共交通由里昂公共交通公司(TCL)运营,其线路网非常发达。截止2016年2月,里昂地铁共有4条线路,总长25公里。1992年,地铁D线上开始行驶世界上第一列无人驾驶的大型地铁列车,名叫maggaly,单向运输能力为每小时20800位乘客。每隔一分半钟通过一列地铁。截止2016年初,里昂一共开通了5条有轨电车,分别是T1、T2、T3、T4、T5,其中T3为机场线,可以直接达到里昂机场。此外,里昂还有数条无轨电车及公共汽车若干。

里昂公共自行车系统为世界上第一座公共自行车系统“Vélo'v”。是由一个法文单词Vélo(脚踏车)和一个英文单词love(爱)所组成的,意为爱的脚踏车,是里昂市内的自助式自行车网络。2005年5月起,里昂市政府建立了一个总共有2000多辆自行车,100多个Vélo'v站的自助式自行车网络。市民或游客可通过在站点购买不同类型的自行车票使用自行车,其中市民更是可以通过购买年票获得更多优惠。

里昂是一座拥有2000多年的悠久历史的城市,在15世纪时就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丝织品产地之一,17世纪曾一度成为法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而今,它是一座大学城、工业城。在群山环抱中的里昂老城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更为其增添了几分神秘的色彩。在罗讷河和索恩河的交汇下,里昂呈现出独特的“两水三岸”的格局,其市区根据大致可分为三个旅游地理单元,从西往东依次为:富维耶山、里昂老城和里昂东部。

富维耶山(Fouvière),又译弗合耶山,位于里昂市区西侧,罗讷河西岸,其平均海拔相对于里昂老城区高出了100米左右,被称为“祈福山”,在山顶可俯瞰里昂市区全貌。

富维耶圣母堂(Basilique Notre—Dame de Fourvière)位于里昂市区西侧,高耸于富维耶山丘,常被视为里昂标志,可利用登山缆车抵达,或沿陡峭斜坡步行上山。修建于1872—1896年,它的外表采用了罗马和拜占庭风格,窗花、马赛克和装饰十分华丽,内部的镶嵌画和壁画精美绝伦。外观由拜占庭和中世纪风格融合而成,以大理石装饰,玻璃闪耀着五彩斑斓的花纹,内有精美的镶嵌画和壁画。右边相连的圣母礼拜堂塔顶上,玛利亚塑像亭亭玉立,在阳光下金光闪闪。站在教堂左侧的平台上,可俯瞰里昂全城的景色。

富维耶金属塔(Tour métallique de Fourvière)是里昂这座城山上的一个现代化金属塔,和埃菲尔铁塔有些相似,它修建于1893年(仅比埃菲尔铁塔晚4年),主要用于发送电视信号。

高卢—罗马文化博物馆(Musée de la civilisation gallo—romaine)位于富维耶山上,依山势而建。这里展出了罗纳河谷考古发现的艺术品和文物,包括约公元前700年的四轮战车残骸以及许多华丽的镶嵌艺术品。入口处设在五楼,每经一朝代,便下一层楼。一路蜿蜒下来,便走过了历史的长河。镇馆之宝是1528年发现的克劳狄青铜板,上面铭刻着罗马皇帝克劳狄一世公元48年在元老院的演说。还可以欣赏到许多艺术品,例如战车车轮或青铜海神塑像。从窗户望出去是两座罗马露天剧场,恰似中国园林的借景手法,使人恍如置身于罗马时代。两千年前的里昂即以这一大一小两座剧场为中心,周围有城墙围绕,是一座山丘上的都市。气吞山河的恺撒大帝就是以这里作为征服高卢的基地。现在附近街道已无当时的景况,只能在罗马剧场遗迹上缅怀过去的光荣。博物馆南边是始建于公元前15年的罗马剧场和小剧场。

里昂老城(Vieux Lyon)主要位于索恩河与罗讷河所交汇的狭长型半岛上,同时也包括索恩河西岸的部分地区。里昂老城于1998年被评为世界文化遗产,是中世纪与文艺复兴结合的作品。里昂老城保存着许多15到17世纪的古色苍然旧宅居,橙红色调鲜艳醒目。沿着狭窄的街巷信步走去,许多哥特式、文艺复兴式及古典式的房屋彼此相连,几百年前的建筑物和一带凝重的空气混合起来,令人感受到浓厚的古老气氛,仿佛置身于中世纪。除了上文提到的圣让首席大教堂外,里昂老城内有众多的历史文化遗产:里昂市政厅位于沃土广场东侧,建于1655年。1702年完成了外部装饰并保存至今。

里昂国家歌剧院(Théatre de Lyon)位于市政厅东侧,其前身建于1831年,后来在1993年翻新建成了一座现代化的剧院。它的玻璃弧形拱顶很有特色。它是一个六层的、由玻璃和钢铁构成的半圆柱形建筑,与以大理石为饰的古老歌剧院和谐地成为一个整体,它如同一个极其现代化的庞大背景,将剧院上方的雕塑衬得愈加醒目。夜晚,这座新建筑点燃一片红灯,被里昂人亲切地称为“面包烤炉”,这六层建筑的完成使歌剧院的面积增长了三倍,是用来供彩排和演艺人员日常排练的场所。同时,建筑师还在歌剧院的底层挖掘和建筑另外五处为主建筑服务的场地。

里昂美术馆(Musée des Beaux—Arts de Lyon)是法国与欧洲最大的博物馆之一,位于沃土广场南侧,建于17世纪。博物馆占有一万五千平方米的面积,共有六千三百多项藏品。馆中收藏了欧洲各地在各个时代的优秀雕塑和绘画作品。这个博物馆的清理、修复用了大量资金和八年的漫长时间。1998年4月,装饰一新的里昂美术馆重新开门迎客,重新开馆后,博物馆新添了四十幅印象派画家和现代派画家的作品,其中有莫奈的《阿尔坚泰雪景》、雷诺阿的《年青女子肖像》等,也有毕加索、德加和英国画家弗朗西斯·培根的作品。馆内数量众多的艺术藏品使它一跃成为全法国仅次于巴黎罗浮宫的重要博物馆。

印刷博物馆(Musée de l’imprimerie)位于一座古老的庭院里,集中展出了15世纪80年代里昂的印刷技术。

丝绸和装饰艺术博物馆(Musées Gadagne):里昂的丝绸纺织业在城市的繁荣和发展中占有过十分重要的地位。自从16世纪起,它就是这里最重要的手工业,丝绸生产给城市带来了最早的一大批财富和不可忽视的政治地位。16世纪之前,欧洲最大的丝绸产地是意大利,法国王室和贵族们所用的丝绸及丝绒计划都是从那里进来的。1536年,里昂设置了第一个丝绸纺织作坊,在此工作的所有熟练工匠都是专门从意大利的热那亚聘请来的。法兰西国王法兰西斯一世对发展丝绸纺织业抱有极大热情,到了1544年,里昂的丝织工人人数一跃达到了一万二千多人,法兰西王室对这项工业的发展和扩大提供了各种优惠条件,甚至在税收方面也放宽一码。到了17世纪,里昂变成了全欧洲最重要的丝绸产地,里出产的产品不仅是上等的衣料,而且也成了珍贵的室内装潢用料,许多城堡和宫殿的豪华大厅内的帏幔、窗帘、壁布、家具镶料都用它,其中包括枫丹白露堡、凡尔赛宫和巴黎城内的罗浮宫。为了使人们更好地了解里昂的丝织业发展史,里昂人把昔日的市政府建筑辟为丝绸博物馆。丝绸和装饰艺术博物馆展示了里昂历史上高超的丝织工艺,展品中有来自法国和亚洲各地区的纺织品和地毯、欧洲18世纪的家具、壁纸、陶器和银制品。

白莱果广场(Place Bellecour)位于里昂老城中心,一度被称为皇家广场,广场上最重要的、也可以说唯一的点缀是一座高大的路易十四的威武骑马雕像。白莱果广场同一般的城市中心广场的最大区别在于,它的地面全部是由红土铺成。这一物征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一些不喜欢它的人将之称为一个“巨大的网球场”。广场的红色调同里昂老城内建筑的红屋顶极为和谐。白莱果广场曾是19世纪中期里昂纺织工人暴动的重要舞台。广场周围大部分为19世纪初建造的四五层楼房,附近花店、咖啡座、餐馆林立。广场东南面坐落着装饰艺术博物馆(Musée des arts décoratifs)。

商业交易所(Palais de la Bourse)是里昂最精美的历史建筑之一,修建于1856—1860年。1862年在拿破仑三世的命令下里昂市中心的小巷由主干道代替,而交易所也于同期正式投入使用。里昂的商会总部、里昂地区经济发展署等市政机构就设在这里。

圣布吕诺教堂(église Saint—Bruno des Chartreux)位于里昂老城北部,是一座天主教教堂,也是里昂唯一一座巴罗克风格的教堂,建于16世纪末法国反宗教改革及天主教复兴时期,它是当时此地新建和扩建和一大批宗教建筑之一。

圣尼济耶教堂(église Saint—Nizier)得名于6世纪的里昂主教圣尼济耶,它的原址在历史上曾经是一座罗马时代的神庙。第28任主教圣尼济耶曾见证圣迹,他的遗骨吸引了众多教徒和信众瞻仰。

圣让首席大教堂(Cathédrale Saint—Jean)位于富维耶山山脚下,索恩河西岸。从历史文化的角度来看,大教堂通常被认为是里昂老城的一部分。它建于11世纪末至16世纪初,其正面采用了华丽的哥特式风格,入口处装饰着280块14世纪早期的四方形的石刻图案浮雕。教堂内有个巨大的自鸣钟,每天正午,下午两点,四点,六点报时。这座教堂并不算特别宏伟,但却以资格老、地位高著称。据说,里昂大主教享有首席大主教的地位,因而他的座堂冠以首席大教堂的名称。这里曾目睹过教皇约翰二十二世加冕的典礼,也曾欢庆过法王亨利四世与王后玛丽·德·美第奇的盛大婚典。

波拿巴桥(Pont Bonaparte)横跨在索恩河上,在历史上曾历经数次重建。它将两岸的圣让首席大教堂和白莱果广场连接起来。

沃土广场(Place des Terreaux)位于里昂半岛的中心偏北,被称为里昂的心脏。广场中央是一座建于19世纪的艺术喷泉,描绘了4匹身拉战车的骏马,它们象征着河流一路奔腾入海,作者是巴托尔迪(自由女神像的作者)。

圣埃克絮佩里街(Rue Saint—Exupéry)位于白莱果广场西南侧,其街名来源于《小王子》的作者圣埃克絮佩里(Antoine de Saint—Exupéry)(1900—1944年),其出生的房子坐落在圣埃克絮佩里街东段的南侧,门牌号是8号。

策勒影剧院(Théatre des Célestins)位于同名广场西北侧,开幕于1877年,得名于曾在这里驻扎的天主教策肋定会。它所在的这片区域曾被圣殿骑士团占据近400年,原有的修道院在1778年被拆除,由民宅和剧院取代。18世纪后,广场的外观几乎没有任何改变。

从里昂老城出发,向东跨越罗讷河,便进入了一片地势开阔的平原。这一地区在历史上并没有固定称呼,俗称里昂东部。不过,从19世纪中期开始,随着铁路的通车和人口的拥入,这块土地得以大面积开发,现里昂东部已成为里昂的科教中心和主要的居民区。里昂东部由于开发较晚,故而历史遗迹较少。其旅游景点主要为生态风光和现代建筑物。

金头公园(Parc de Tête d'Or)是里昂面积最大的城市公园,占地达117公顷,修建于19世纪60年代。院内拥有湖泊、带有温室的植物园、阿尔卑斯山花园、动物园和玫瑰园(Roseraie)。其中金头公园的玫瑰园曾于2006年获得世界最佳公园景区的称号,全世界仅22家公园拥有此项殊荣。

里昂灯光节可以追溯到1852年,原本是里昂市民为感谢圣母玛丽亚驱赶瘟疫而举行的宗教节日。每年的灯光节为期4天,在十二月初举行。灯光节时,里昂的每户居民都会在自家窗户外摆放点着的蜡烛,以营造满街烛光的效果。同时,城中的宗教场所或一些公共场所也会摆放蜡烛。其中最有名的地点包括富维耶圣母院和沃土广场。每年有超过四百万游客来到里昂观赏灯光节,为此,近年来不少公共建筑在灯光节时会设计特殊的灯光效果,以增加节日气氛。里昂“灯光节”的来历,比较有名的是“鼠疫”说和“普鲁士攻城”说。在第一种传说中,中世纪里昂城里肆虐的鼠疫夺走很多人的生命。1643年,为了拯救城市,当地官员和贵族向圣母玛利亚祈福,不久瘟疫就销声匿迹了。里昂人为了感恩决定在每年12月初点燃窗前的小蜡烛。另一个传说是,1870年普鲁士人在攻下法国城市第戎后继续南下,包围了里昂城。兵临城下,里昂人向圣母祈祷,如果里昂城躲过一劫,则为圣母重修一座大教堂。果然,普鲁士人退兵,于是人们开创“灯光节”来纪念圣母。据史料记载,真正的“灯光节”的由来更具传奇色彩。1852年,里昂人重建大教堂的钟楼,并重塑圣母玛利亚的镀金铜像。原计划在当年9月8日即圣母诞生日举行纪念活动,但是索恩河突然涨水,纪念活动不得不推迟到12月8日。孰知12月8日上午,里昂下了一场特大暴雨。正当大主教准备宣布再次推迟纪念活动、里昂人也变得垂头丧气时,大雨在傍晚时分终于停下来,天空完全放晴。兴奋的人们纷纷在窗前点起蜡烛,并走上街头载歌载舞。满城的烛光直到次日天明才渐渐熄灭。自此,12月8日就正式定为“灯光节”的开始日,并最终演变成一个世界著名的节日。


谢选骏指出:穿过了科隆、布鲁塞尔,我到达伦敦停留一天,在白金汉宫前方便了一下。然后用出租车穿过巴黎,现在到达法国的里昂停留半天,前往西班牙的马德里……

里昂可以说是一个“没有权力没有文化的巴黎”,像是一个“被砍去了头颅的南方巴黎”,但是她的四肢和胴体还是有其独到之处,不同于北方的巴黎。里昂比巴黎略有秩序,这仿佛在说,一个社会越有文化就越容易陷入某种程度的混乱……不过话也说回来,我觉得法国南部总的来说要比法国北方更有秩序,这可能因为法国北部在二战期间惨遭德军蹂躏,而南部却因为战败投降而躲过了一劫,所以得以保持了传统的优雅和从容。由此想到中国,不仅二战期间惨遭日本蝗军全面蹂躏,而且战后惨遭共产红军全面蹂躏、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和无产阶级文化革命……而且在此之前还有将近三百年的满清蹂躏和百年的蒙古蹂躏……所以现在的中国不再是优雅的中国、从容的中国,而是野蛮的中国、狂躁的中国。

拿着意大利罗马的车票(真坑人),吃着德国汉堡的面包(真难吃),嚼着英国伦敦的牛肉(真昂贵),坐着法国里昂的出租车(真难找),喝着瑞士日内瓦的果汁(真沉重),这就是二十一世纪的我(2017年),阔别二十一二年之后(1996年)的我,在欧盟小国里的西部行程。

在家,就是吃喝拉撒生儿育女,旅行,就是看人吃喝拉撒生儿育女……从理性上说,哪儿都别去是最好的,因为去了一个地方就破了一个地方的神秘感,就扼杀了有关她的无穷想象。

我横扫欧洲:西——东,东——西,西——东,走了三条线,然后北上回罗马:

第一条线就是罗马—威尼斯—维也纳—布加勒斯特—伊斯坦布尔—雅典,都用火车。

然后呢,第二条线就是雅典—索菲亚火车,索菲亚—布拉格,汽车,布拉格—汉堡—伦敦—巴黎—里昂—马德里,火车。

最后第三条线就是,马德里—巴塞罗那—瑞士日内瓦、伯尔尼、苏黎世—米兰—热内亚—比萨—西西里岛,火车。

最后收尾从西西里的巴勒莫乘船前往那不勒斯,那不勒斯—庞培,索伦多,罗马——轮船+火车+汽车……一共20天。

这个名副其实的欧洲之星(eurostar),厕所堪称豪华,却连水都没有,大概是火星上的工程师造的吧!


网文《欧洲没有被穆斯林化的转折之战:图尔战役》说:

背景:伊斯兰教势力全面入侵中亚和欧洲。谈到中世纪,一些人总是指责基督教的十字军圣战的侵略性,历史的真相到底是什么?是基督教先侵犯了伊斯兰的领土呢,还是伊斯兰圣战首先全面入侵并且占领了本属于基督教的四大教区:耶路撒冷教区、(叙利亚)安提阿教区 、(埃及)亚历山大教区、(土耳其)君士坦丁教区。事实是:首先是伊斯兰侵占了本属于基督教的四大教区,才导致了后来基督教保卫教区的十字军东征圣战。

从公元7世纪初至8世纪初,在伊斯兰教先知默罕穆德创教后的一百来年时间里,穆斯林一手持剑,一手持可兰经,异常迅速地将伊斯兰教势力从阿拉伯半岛扩张至整个西亚,北非地区。

到了公元8世纪初,以阿拉伯人和来自北非的帕帕尔族(Berber)为主的穆斯林渡过了直布罗陀(Gibraltar)海峡,侵入伊比利亚(Iberia,现今的西班牙和葡萄牙)半岛,并于公元711年夏击败了当地的西哥特人(Visigoth),建立了占据伊比利亚达700余年之久的伊斯兰教政权 。历史上将这支侵入西南欧洲的穆斯林称作摩尔人(Moor),被摩尔人占领的欧洲地区又别称为安达卢斯(al—Andalus)。这个故事后面有详细交代!

从摩尔人入侵之时起,当地的欧洲民众就开始了反抗侵略的斗争,前后历时700多年,被称为收复失地运动(Reconquista)。至公元1492年,终于结束了摩尔人在西南欧洲的盘踞。西班牙历史上著名的英雄人物罗德里哥.迪亚斯(Rodrigo Diaz,1044—1099),又称埃尔.希斯(El. Cid),是几百年收复失地运动中的代表人物,其生平曾被好莱坞拍成电影。

公元732年十月,法兰克(Frankish,欧洲中西部的古称,包含法兰西和部分德意志地区)贵族查里(Charles)率军在图尔—波第埃(Tours—Poitiers,位于当今的法国境内中部)大败穆斯林侵略军。这场在历史上称为图尔之战(又称波第埃之战)的战役,被许多历史学家认为是历史上重大的转折性事件。

在图尔之战之前,欧洲人在穆斯林的进攻下屡屡失败,丧失了整个西南欧。图尔大捷之后,欧洲的基督教势力开始了漫长的反攻,一步步地将伊斯兰教势力从欧洲赶回北非,形成了当今基督教社会和伊斯兰教社会在地中海北南两岸分海而处的格局。可谓是影响至今。英国的史学家爱德华·吉本(Edward Gibbon)甚至说,假如查里的法兰克军队在图尔之战中失败的话,如今牛津大学的学生就都要研习可兰经了。


诗云:

南国巴黎曾筑高墙,

回教魔鬼在此抵挡,

而今只有寻常百姓,

青年旅社喝着剩汤。

(另起一页)

二五

马德里


马德里(Madrid)是西班牙首都及最大都市,也是马德里自治区首府,其位置处于西班牙国土中部,曼萨纳雷斯河贯穿市区。市内人口约340万,都会区人口则约627.1万(2010年),均占西班牙首位。其建城于9世纪,是在摩尔人边贸站“马格立特”旧址上发展起来的城市;1561年,西班牙国王腓利二世将首都从托莱多迁入于此,由于其特殊的地位而得到迅速的发展,成为往后西班牙殖民帝国的运筹中心,现今则与巴塞罗那并列为西班牙的两大对外文化窗口。

马德里同时也是西班牙的商业中心和“总部经济”中心。其位置处于西班牙国土中部,曼萨纳雷斯河贯穿其中。位于伊比利亚半岛梅塞塔高原中部,瓜达拉马山脉东南麓的山间高原盆地中,海拔670米。南下可与非洲大陆一水为限的直布罗陀海峡相通,北越比利牛斯山可直抵欧洲腹地,因此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在历史上因战略位置重要而素有“欧洲之门”之称。

马德里也是南欧地区的旅游、文化中心,历史文化遗迹丰富,现代旅游设施齐全,服务业发达。虽然现时马德里(Madrid)坐落的位置于史前就已有人活动,在罗马帝国时期马德里是属于Komplutum教区(现时的埃纳雷斯堡)之内。可是关于马德里的第一次历史记载却是9世纪,穆罕默德一世命令于现时马德里皇宫的地址上兴建一座小小的皇宫。环绕皇宫亦兴建了一座堡垒al—Mudaina。邻近皇宫是曼赞拿利斯河,穆斯林称为al—Majli(阿拉伯语“水的来源”)。正因为这条河的名称,人们就将此地命名为Majelit,成为日后Madlid这个字的雏形。1085年在阿方索六世进军托莱多的途中这个堡垒被他征服了。他将该地的清真寺圣化为要塞粮仓的圣母玛利亚教堂(Virgin of Almudena/almudin)。1329年,西班牙的立法部门(Cortes Genelales)首次于此地进行会议,为斐迪南四世提供治国建议。瑟法底犹太人和摩尔人继续于该市居住直至15世纪被驱逐为止。

在一次大火灾之后,恩里克三世(1379年—1406年在位)重建了该市,并将自己安全地置于有城墙保护的帕尔多王宫(El Pardo)内。斐迪南二世与伊莎贝尔一世迁入马德里的盛大欢迎仪式宣布结束了卡斯蒂利亚与阿拉贡的争斗。

第一说法:这个城市名字的由来是“乌尔萨利亚”(Ulsalia,在拉丁文里是“熊群之地”的意思),因为在邻近的森林里发现了大量的熊与草莓树,从中世纪就做为城市的象征。

第二说法:西班牙传说古时马德里有大量熊,侵害百姓。一天,一对小朋友在玩捉迷藏,妈妈担心其安全来找他们,一只熊在她身后。小朋友大叫'madre—id, madre—id'(妈妈,快跑,妈妈,快跑)。

第三说法:而这个城市的古名“马格立特”(Magelit)则来自于公元九年时建立在曼萨纳雷斯河上的堡垒,其名称的意思是“丰水之地”。

第四说法:普遍相信这座城市今名的起源是来自公元前二世纪罗马帝国建立在曼萨纳雷斯河岸上的新拓居地。这第一个村落的名字叫做“马翠斯”(Matlice,是因流过该村落的河流而取的)。

而面对接下来在第五世纪时日耳曼的苏维汇人、汪达尔人与奄蔡人的入侵,罗马帝国完全无力保卫它在伊比利半岛上的领土,而也因此造成了西哥特人的大量入侵。这些当时的“蛮族”后来控制了马翠斯。在七世纪时,穆斯林征服了伊比利亚半岛,并将这座城市的名字改为“梅里特”(Maylit),这个词是由阿拉伯文中“Mayla”这个词(指如同“森林”或“生命赠与者”的水)和伊比利亚拉丁语中意指“地方”的后缀“it”组合而成。这个名字“Mardrid”则是从莫札勒布语的“Matlit”,这个名词仍做为马德里人的称呼。

首都位于托莱多的卡斯蒂利亚王国与首都位于萨拉戈萨的阿拉贡王国被查理一世结合成现代的西班牙。尽管查理偏袒马德里,但是他的儿子腓利二世(1527年—1598年在位)才是将王宫迁到马德里的第一人,他在1561年将王宫迁到马德里。虽然他的官方没有正式宣布迁都,但是事实上马德里已是西班牙的首都。塞维利亚继续控制西属印度,但马德里却控制着塞维利亚。有一段短时间,1601年—1606年,当腓利三世于巴利亚多利德建立自己的王宫时,马德里的财富就真正反映了西班牙的财富多少。西班牙16世纪及17世纪“黄金世纪”时期,马德里与其它欧洲国家的首都并不相似:马德里的人口在经济上都依赖于王室自己的生意。

腓利五世认为马德里作为一个欧洲首都,现时的规模绝不适合代表西班牙,所以在他治下马德里大兴土木,包括兴建新的皇宫(包括马德里皇宫)。可是,直至查理三世(1716年—1788年)之前马德里还未成为一个现代城市。查理三世是马德里历史中最著名的一个国王,在他统治的那个时期市民都称:“国王,是最佳的市长”。查理四世(1748年—1819年)成为国王的时候,马德里的市民发生了起义。在他自己的儿子斐迪南七世率领人民起义后,卡洛斯四世退位,但斐迪南七世的统治非常短暂:1808年5月拿破仑的军队攻入了马德里。1808年5月2日(西班牙语Dos de Mayo),马德里的人民起义反抗法军,法军的残暴镇压对法国于西班牙的统治造成持久的影响,并向整个欧洲展示了法国的野蛮形象,因为西班牙比法国更加野蛮。

西班牙独立战争(1814年)后,斐迪南七世重新统治西班牙,但自由主义者之后发动了军事政变,拉斐尔·德尔列戈要求斐迪南发誓要对宪法给予尊重。这开始了自由与保守政府轮流交替的时期,直到伊莎贝拉二世(1830年—1904年)即位为止。

伊莎贝拉二世登位后未能缓和政治上的紧张局势,这造成了另一次的起义,西班牙第一共和国的建立。君主制恢复后,终于又导致建立西班牙第二共和国及西班牙内战的爆发。于内战时期(1936年—1939年),马德里是其中一个受到重大影响的城市,马德里的街道成为战争场地。由1936年7月开始马德里是共和党人的据点。马德里的西面郊区是1936年11月佛朗哥的民族主义军队欲夺取马德里时,共和党人与佛朗哥军队奋战的地区。之后,马德里被围攻接近三年,直至1939年3月投降为止。内战期间马德里是第一个遭受特别针对平民的战略轰炸的城市。

弗朗西斯科·佛朗哥的独裁统治期间,特别于六十年代之后,马德里的南部变得非常工业化,大量人口从农村地区迁徙到城市居住。马德里的东南部成为了一片广阔的贫民区,是一个积极的文化与政府机构的基地。佛朗哥逝世之后,陆续兴起的一些政党(包括左翼与共和主义思想的政党)都接受了佛朗哥的安排,由胡安·卡洛斯一世继位——以获取政党的长久稳定及实行民主制度——带领西班牙的君主立宪政体踏上正轨。

从1980年代的繁荣时期开始,与伊比利亚半岛上的其它城市比较,西班牙的首都巩固了她于经济、文化、工业、教育及科技的领导地位。

无论从政治上、还是地理上,马德里都是西班牙的中心。南欧高原炽烈的阳光给了马德里热情似火的气质,也许不甚优雅,但热辣的眼神令她与欧洲任何一个国家的首都相比都毫不逊色。虽然马德里的辉煌史仅始于卡斯蒂利亚王国建都,远不如西班牙其他城市久远。但只有在马德里的博物馆里,才能看到西班牙各个时代的精华凝聚;也只有在马德里的街巷中,才能感受到西班牙各个民族文化的交融。更不用说马德里周围遍布的古镇乡村,都在吸引着游人去寻幽览胜。

现在的马德里,市区人口约340万,都会区人口则约627.1万(2010年),均占西班牙首位。这里有2013QS世界大学最新排名451段—500段的马德里理工大学。马德里除了是西班牙首都外,还是马德里省和马德里自治区的首府。马德里位于欧洲西南伊比利亚半岛中心,地处梅塞塔高原,海拔670米,是欧洲地势最高的首都。这里的现代建筑与文物古迹相映成辉,市内有36个古代艺术博物馆、100多个博物馆、18家图书馆和100多个雕塑群。马德里自治区面积8,028平方公里,与卡斯蒂利亚—莱昂自治区(从北到西)和卡斯蒂利亚—拉曼查自治区(从南到东)接壤,地处伊比利亚半岛中心,欧洲的东南部。是通往欧洲的理想门户,也创造了马德里本地旅游的优势。

马德里平均海拔650米,某些地区如山区地带则超过了700米,边界清晰。北部山脉纵横,皆属于中央山系,数座重要的山谷和山峰点缀其中;南部则是塔霍河(Tajo)流经马德里形成的河谷。

马德里自治区为单一行省自治区,马德里市是最重要的城市和首府,同时也是西班牙的首都。它荡漾在曼萨纳雷斯河(Manzanares)的碧波中,这条河是哈拉马河(Jarama)的支流,与塔霍河交汇。马德里全年平均气温:16℃。受地理位置影响,马德里自治区属于大陆性气候,夏冬两季温差很大,冬季白天气温大多在9℃—16℃间,夜间气温在2℃—5℃间,低温在零度以下的天数不多。夏季最高温度可达36℃左右,低温一般在21℃以下。秋冬两季雨水较多,6月、7月、8月为旱季,雨水稀少。

如今马德里已经成为了整个西班牙经济的发动机,西班牙中央经济区的综合性经济中心。在当地农业原料基础上发展了纺织、食品等工业。1960年代以后,兴起飞机、汽车、机器设备、光学仪器、电子、电气器材、化学、塑料以及军火工业等部门。由于高原内部原料、燃料缺乏,工业向高精尖和综合利用方向发展。附近山间盆地盛产棉花和葡萄、橄榄、柑橘等果品,并利用天然草场发展起畜牧业。全国主要的陆上交通枢纽。辐射状的铁路将马德里与国内其他城市和沿海地区联系起来,并有几条连接法国和葡萄牙的国际铁路。巴拉哈斯机场为全国最大的国际航空港。马德里自治区是西班牙运输、物流、研发、消费和高新技术产业的中心。国内生产总值(GDP)占全国的17% ,和高新技术相关的外国投资占全国的72% 。国际货运占全国的60%。马德里大区同时也是西班牙的商业中心和“总部经济”中心。营业额最大的100家西班牙公司有64家总部设在马德里自治区。西班牙75家最大的企业集团中有49家总部落户于该区。全国性电信运营商也均聚集在该区。该区70.7%的人口拥有手机,43%的家庭装有电脑,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马德里是全国大多数企业及外企聚集的重地,同时又拥有为数众多的新兴科技公司,如因陀罗、telefónica、Lucent Technologies、微软及IBM。其中IBM更是在2005年决定于马德里建立一家面向整个欧洲、非洲和中东的分处。马德里的博览会IFEMA包括了欧洲很多重要的诸如SIMO、Fitur的展出。

马德里巴拉哈斯国际机场T4和T4S车站设计新颖,运转能力强大。它的落成,加固了其世界重要机场及连接欧洲和伊比利亚美洲之间大门的地位。马德里交通便利,陆路、空中、地下四通八达,是欧洲交通运输网最完整和发达的城市之一。与国内20多个城市有航线,六条高速公路干线延伸到全国各地,构成了一个密集的运输网。市内12条地铁主线,1条支线,全长293多公里,日客运量达100万人次以上。公共汽车线路总长度居欧洲各城市之首,地铁里程数在欧洲仅次于伦敦,名列世界第五,出租车人均占有量仅排名赫尔辛基之后。苏亚雷斯—巴拉哈斯国际机场修建于1931年,2006年2月5日新建部分投入使用。年客流量为7000万人次,为世界10大机场之一,欧洲首屈一指。

马德里是一个不断革新的城市,近年来的变化使其位于欧洲城市的前列。由于其地理位置及与欧洲大陆所有国家的历史关系,马德里如今已成为欧洲的门户和汇集各民族及其文化的城市,成为西班牙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每年接待来自世界各地500多万游客,很快成为了一座拥有多元文化、热情好客的首都城市。

马德里市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它们经历过一段飞速的变迁时期。同时,马德里也是融合了传统艺术与开放的新观念的城市,是欧洲音乐、歌剧、舞蹈、电影、绘画、建筑及设计的先锋。长达10分钟路程的艺术长廊收藏了世界绘画巨匠最著名的作品。从普拉多国家博物馆的哥雅、委拉斯盖斯、蒂斯亚诺或格雷科到苏菲亚王后国家艺术中心博物馆的先锋派奇才达利、毕加索、米罗,再到泰森—伯尔内米萨博物馆的杜勒罗、加纳雷多、布鲁艾赫尔、加乌兴、加丁斯基的作品一应俱全。文化机构不断完善并年复一年实施发展计划,向当地人民和游客提供了更广泛多样化的文化年会,如汇演、展览和节日庆典,使城市更加开放并充满活力。

环绕马德里散步就如一次对不同历史时期艺术风格的探索,漫步于马德里奥地利大街和伯尔伯尼斯大街,游人们可以观赏到最具本土历史特色的遗迹。比如马约广场、维亚广场、皇宫或植物花园。马德里共有1962座古建筑,其中包括阿尔卡拉门、西比勒斯大桥、太阳门或哥勒斯宫这样的标志性建筑,这些古迹也使马德里成为一座真正的博物馆型城市。这是世界上唯一一座半径为100公里的城市,它被四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定的人类文化遗产城市所环绕:托莱多、阿维拉、塞哥维亚、阿尔卡拉·德·艾纳勒斯。体现着历史与艺术之结合的马德里,拥有鲜活的文化和历史,囊括了从罗马时期起的建筑、遗产及历史艺术品,直到今天仍然保存得完好无损。凡是来到马德里观光的游客毫无疑问将会认识到,无论是白天还是夜晚乃至黎明,马德里都是世界上欢乐、喧闹的首都之一。特别是周末,卡拉OK、迪厅、酒吧、爵士吧、俱乐部、现场音乐会和酒会都聚集着来自各阶层的人士。

由于全年气候条件适宜,将休闲娱乐活动移至大街上,乃是马德里人的传统。西班牙首都会举行著名的弗拉门哥艺术节和斗牛时最重要的活动—拉斯·奔达斯斗牛场举行的圣伊斯德罗游艺会。对艺术家而言在马德里的成功就是世界认可的名片。马德里越来越像百老汇。每个季度在马德里的舞台上演出的五到六场音乐剧都能获得一次又一次的成功。

马德里自治区教育产业发达,所辖范围内共有高校13所,在校学生超过30万。该区每年的研发投入超过GDP的2%,占全国研发总支出的31.2% 。研发技术人员占全国的30% 。

东方宫即王宫,其名称来源于宫殿东侧的东方广场。公元九世纪时为阿拉伯城堡,十一世纪时为卡斯蒂利亚王国的军事要塞,1562年腓利二世定都马德里后,成为王宫,1734年毁于大火,腓利五世立即下令重建。1738年正式奠基,1764年竣工。整个建筑由白色大理石砌成,气魄雄伟,典雅壮观,具有新古典风格。殿内陈设富丽,既是一直使用的王宫,也是一座艺术宝库,珍藏着大量油画、壁毯、古家具等文物、艺术品。卡洛斯国王登基后对市民开放,一些重要典礼活动仍在此举行,如国王宴请来访的外国国家元首、举行国内最高规格的官方活动、接受外国大使的国书等。宫后的御花园秀丽幽雅,花木掩映。97年底,随着东侧地下行车道和停车库的兴建以及对面皇家剧院修复工程的相继竣工,恬静幽雅的东方广场把雄伟的王宫和豪华的剧院连成一片,昔日交通造成的喧闹和不便消失了,王宫前出现了平静祥和的气氛。

蒙克洛亚宫即西班牙首相府,位于马德里西北近郊。1606年,西国王腓利三世大兴土木,辟地封侯,始建这片园林。1617年,腓利三世赐封当时的园林之主安东尼奥为“蒙克洛亚”伯爵。几经流传,于十八世纪始称“蒙克洛亚宫”。此后的几百年间,这里一直是王公贵族的府第。本世纪初,曾由西班牙艺术协会负责管理和修缮,后辟为博物馆。1936年西班牙内战爆发,蒙克洛亚宫成为敌对双方争夺之要地,遭到严重破坏。内战结束后,佛朗哥下令重建蒙克洛亚宫,1953年竣工,用作国宾馆,接待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重建后的蒙克洛亚宫虽然名称依旧,但建筑风格和内部装修却全然一新。1970年和1989年再度扩建,增加了不少新的建筑,但风格仍与原建筑群保持谐调,两者浑然一体。

蒙克洛亚宫不仅是政府所在地,而且也是国家重点文物博物馆,宫内珍藏着大量极有价值的历史文物。普拉多画宫

建于1758年,是典型的新古典风格。原为自然科学博物馆,1819年改为绘画博物馆,收藏绘画、雕塑佳作约5千件,生动地记载了西班牙数百年来艺术风格的演变发展,许多珍品被誉为欧洲绘画史上的瑰宝。在这里可以集中地欣赏到西班牙历代名师的代表作,尤其是十六、十七、十八世纪三位绘画艺术巨匠格列柯、委拉斯开兹和戈雅的作品。

蒂森博物馆是以亨里希·蒂森·博内米萨男爵名字命名的博物馆,艺术品均属蒂森家族的私人收藏。该收藏始于1920年,800多幅从早期的佛兰德和意大利艺术风格至二十世纪的表现主义、流行艺术作品充分展示了西方艺术史的演绎,主要画家有提香、戈雅、梵高、毕加索等。1992年艺术收藏正式陈列在马德里一家十八世纪的建筑内,次年捐赠给了西班牙。很多艺术评论家认为,这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私人收藏。

大广场由著名建筑家埃雷拉设计,1590年开始动工,1617年前后完工,时值腓利三世晚期。广场呈四方形,周围楼房阳台整齐划一。1848年,伊莎贝尔二世女王命令将位于田园之家公园的腓利三世骑马塑像迁于广场中央。由于两次被大火烧过,十八世纪末曾进行过修缮。当时广场主要用于一些重要的民事、宗教仪式活动,现在是马德里市民和外国游客散步休闲之处。

西班牙广场是西班牙和马德里最有代表性的地方之一,广场中央矗立着西班牙文学巨匠塞万提斯的纪念碑,碑身及碑前有骑士小说《堂吉诃德》中的一些人物,如策马向前的绅士堂吉诃德及骑毛驴紧随其后的仆人桑丘·潘萨的铜像等。在塞万提斯碑的正后方,是两座百余米高的摩天大楼——西班牙楼和马德里塔。

哥伦布广场地处市中心交通繁忙地段,广场上最重要的建筑是1886年所建的哥伦布纪念碑,为雕塑家梅里达的作品,哥伦布的大理石塑像立于新哥特式的碑基上。纪念碑的东侧是“大发现公园”。与纪念碑相对应的是记载发现美洲大陆的大石雕。广场下面是马德里市的文化中心和多层地下停车场。

欧洲门位于马德里城北的卡斯蒂利亚广场,由两座外形一致、相对倾斜的塔楼组成。两楼各27层,高115米,倾斜角度约为15度,每层面积约为1170平方米。每楼有8部高速电梯,其运行速度为每秒4米,载客量为21人。两楼顶部均有直升机停机坪,承重量为4吨。大楼工程由美国约翰·布杰建筑研究院设计,结构设计由美国罗伯森工程协会完成,由西班牙本国的建筑企业负责施工。1990年8月动工,全部工程于1996年5月完工。

皇家剧院始建于1818年,因工程几经中断,直到1850年11月1日才首次启用演出歌剧。1925年起因安全原因而停止演出,此后进行维修,工程持续了40年,1965年改成交响音乐厅。1991年决定重建歌剧院,1997年10月11日修复工程竣工,再次启用。这次重建,共耗资210亿比塞塔,约合近2亿美元。其中仅舞台机械装置便耗资50亿比塞塔,约占总投资的四分之一,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舞台设备。皇家剧院建筑面积为7.1万平方米,舞台空间高75米,舞台前后面积为1030平方米。除此还有一个与舞台演出部分同样大小的排练舞台。乐队、合唱队、舞蹈队等排演场所宽敞舒适。座位共1700个,此外还有皇家包厢。整个剧院内部装饰豪华、富丽,既有皇家宫廷风格,又具有现代气派。

埃斯科里亚尔王陵位于马德里西郊约50公里处。正名圣洛伦索修道院,是腓利二世为纪念1557年圣金廷战役中打败法国侵略者而建造。工程历时22年,于1584年完工。从空中俯视,整处建筑群就像是一个倒扣的烤炉架。相传圣徒圣洛伦索就是在这种烤炉上被烤死的。圣金廷战役胜利之日正好是圣洛伦索的命名日,故以他命名,正门有他的塑像。

建筑风格庄严肃穆,是复兴主义杰作,在世界建筑史上享有盛名。建筑群呈四方形,由大教堂、修道院、王宫、陵墓、图书馆、博物馆组成,四角建塔楼,共有16个内院、86组楼梯、88个泉井、2千扇窗户、13个小礼拜堂。内藏大量珍贵文物。陵墓内室四壁用铜和深色大理石装修,西班牙历代君王棺柩均安放在这里,可供参观。

死难者山谷位于距埃斯科里亚尔王陵约8公里处瓜达拉马山的一条山谷内。于1959年建成,前后历时近20年。主要是为了纪念1936年至1939年西班牙内战中的死难者而建。因其风景秀丽,现也是马德里郊外一处较著名的风景点。建有修道院和大教堂等,尤其是建于一个挖空的小山丘中的大教堂,气势宏伟、壮观,天顶高达46米,绘有巨幅基督画像;筑于山丘之上的十字架,高达150米,横梁长度为46米。大教堂内葬有西班牙长枪党创始人何塞·安东尼奥和独裁统治者弗朗西斯科·弗朗哥。

马德里每年的五月都会有一些书展,包括五月初在静修大道(Paseo de Recoletos)的旧书展,伊莎贝尔二世广场的马德里丛书展,以及五月底到六月初在丽池公园举行的大型书展,世界各地的重要出版商都会来丽池公园参展。作为首都的马德里算是一个大城市,整个城市划分为21个区,但游客必访的观光景点大部分集中在市中心的旧城区,以太阳门广场为核心向四周辐射。期间还坐落着许多漂亮的建筑,非常适合步行游览。喜欢参观博物馆和艺术品的游客可以在市中心东侧的普拉多博物馆、索菲亚美术馆等地进行室内参观,而在市中心西侧则有美轮美奂的马约尔广场和马德里王宫等地值得探访。虽然马德里不像巴塞罗那和瓦伦西亚那样小偷猖獗,但近年来每况愈下的经济环境依然使马德里的犯罪率居高不下,游客在城市中的马约尔广场、太阳门广场等游人众多的室外景点观光时,请格外留心贴身财物,随时保持警觉,特别要注意故意佯装亲切搭讪的人。建议不要在偏僻昏暗的地区穿行,尽量不要在夜晚单独活动。护照、贵重物品尤其需要妥善保管,在人多的地方看好自己包,外出时只带够出行所需要的现金。西班牙人的作息时间普遍比较晚,一般比中国的习惯晚1—2小时,而且有午休的习惯,需要在安排旅行计划时特别注意。特别是在实行夏令时期间,下午14点到17点是悠闲的午休时间,晚上20点之后才准备晚餐,夜生活则要到午夜之后才开始。

马德里还是金融和商业的一大中心。南欧文化名城之一,具深厚的文化传统,但其现代西班牙文化中心的地位已被巴塞罗那取代。


谢选骏指出:马德里很像回教国家,所以才能战胜回教?这也是异端裁判所兴起的真正背景。所以说,与其说异端裁判所是基督教的遗产,不如说异端裁判所是伊斯兰的遗产。这也难怪,因为马德里这个名字都是来自阿拉伯语的!有了西班牙的野性,才有法兰西的文雅,否则,回教就会北侵,把法兰西变成西班牙。这就是“边疆”和“内地”的区别。在意大利和日耳曼的关系上,也许也有这个因素的存在。毕竟,德国没有烧死布鲁诺。只有土耳其人击溃过的捷克干掉了胡斯。

在西班牙的马德里,男男女女打喷嚏都不捂着,更不道歉,毫无愧色,真是体现了一个野蛮国家的作风。马德里只有王宫前面的地方是干净的。也许只有这样的野蛮才能击败穆斯林并进军新大陆。不过话说回来,马德里人倒是和华人一样,当众打喷嚏,但不会觉得不妥。只是这样一来,马德里就可以说是欧洲西部最为野蛮的社会了……所以他们竟然能够创造一个奇迹:有效击败了回民的八百年入侵,是世界上唯一一个能够迫使伊斯兰教后撤的国家。也许反过来说,他们的野蛮正是穆斯林留给他们的遗产。在这种意义上,在那里投资就和在伊斯兰社会投资具有了相似的风险了。

那天我很晚才赶到旅馆,街上却是灯红酒绿,马约尔中心广场上万头攒动,我经过时大家竟然朝我一起鼓掌,我也像戏剧中的场景那样向大家挥手致意,就像在检阅仪仗队一样。这大约就是拉丁人的浪漫吧。


诗云:

马德里人异常粗犷,

回教遗风至今猖狂,

南征西讨创建帝国,

不能持平在水一方。

(另起一页)

二六

阿维农


阿维农(Avignon),也译作“阿维尼翁”,是法国东南部沃克吕兹省一区,市内人口89,300(2004),整个区的面积64.78平方公里,人口有290,466(1999)。阿维农市(Avignon),是法国东南部沃克吕兹省一区,市内人口89,300(2004),整个区的面积64.78平方公里,人口有290,466(1999)。该市是法国普罗旺斯—阿尔卑斯—蔚蓝海岸城区沃克吕兹省行政中心,是大阿维农地区的核心下辖12个区。最为有名的是教皇宫(Palais des Papes),14到15世纪时曾有数位教皇和非法定教皇(antipopes)在此居住。小城阿维尼翁,却是法国南部东西方向交通线上的一个重镇。在相当于中国西汉时期,阿维尼翁就已经存在了。不过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阿维尼翁城墙,却建于14世纪,19世纪进行过重修,墙上雨水冲刷的痕迹凸显它的沧桑。城里街道不宽,有两排绿树相夹。漫步其间,不时可以听到路旁饭馆和咖啡馆里传出的杯盘相碰声,使人感受到一种悠闲、祥和的生活气息。

到了阿维尼翁,离地中海就不远了,往南再走85公里,就是法国南方的海港城市马赛。阿维尼翁正在连接法国南方和北方的要道上。从陆路往来于意大利(亚平宁半岛)和西班牙(伊比利亚半岛)也要经过阿维尼翁,所以阿维尼翁也是法国南部东西方向交通线上的一个重镇。由于地处要害,从古罗马时代起阿维尼翁就是一处繁华地。1840年,人们在阿维尼翁城里发掘出一枚古币,上面铸有6个字母:AOUNIO(阿乌尼奥),这是阿维尼翁的前身。据专家考证,这种货币是公元前120年由马萨里亚(古代马赛)发行的。换句话说,在我国西汉时期,阿维尼翁就已经存在了。另有史料说,阿维尼翁的历史可以上溯到更远的公元前500年,相当于我国东周时期,其最初的居民是克尔特—利古里亚人。当时,这座小城名叫阿崴尼翁(AOUENION或AOUENNION)。按克尔特人解释,阿崴尼翁意为大风城;按利古里亚人解释,阿崴尼翁意为河神城。两种说法各有根据:因为阿维尼翁建在多姆山上,所以风大;又因为它守在罗纳河边,所以有河神,两种说法正好概括了这座城市的自然特点。

阿维尼翁引人注目的景物不少,城墙就是其中之一。这里的城墙是完整的一圈,总长近5000米,由大块方石砌成,坚固而厚重。城垛、城塔和城门都完好无缺。城墙建于14世纪,19世纪进行过重修,墙上雨水冲刷的痕迹凸显它的沧桑。城里街道不宽,有两排绿树相夹。漫步其间,不时可以听到路旁饭馆和咖啡馆里传出的杯盘相碰声,使人感受到一种悠闲、祥和的生活气息。城里的房子都是不怎么高的古建筑,有些墙上画着假窗。原来,从前阿维尼翁城里收税是按家里是否有钢琴、开了几扇窗户来计算,有的人家为了少纳税,建房时就少开窗,房子建好后在外面画上假窗。1995年阿维尼翁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如今阿维尼翁老城里只有1.5万居民,为了保护古城风貌,政府对老房维修提供财政补贴。

1348年,普罗旺斯的女领主让纳以8万弗罗林(古佛罗伦萨金币)的价钱将阿维尼翁卖给了教皇克雷芒六世。虽然后来的教皇格雷戈里一世于1377年将教廷重新迁回罗马,但阿维尼翁仍属教皇的领地。直到1792年,法国在完成了大革命以后才重新将其收回。

阿维尼翁还有一处有名的古迹——贝内泽桥。传说,800多年以前,15岁的牧羊少年贝内泽受到神灵启示,决定在罗纳河上建一座桥。他独自将一块十几个人都抬不动的巨石搬到河边,确定了建桥的位置。当地民众在他的率领下,历时8年,终于将大桥建成。在很长的时间里,这座桥是罗纳河下游唯一的桥,通过它往来于西班牙与意大利之间的朝圣者及商务人士无不感到欣喜。大桥本来长900多米,有22个拱孔,是欧洲中世纪建筑的杰作。有一首老歌《在阿维尼翁桥上》唱道:“在阿维尼翁桥上,人们跳舞,在阿维尼翁桥上,人们围成圆圈跳舞……”这首歌使大桥声名远扬。不过,大桥建成后曾多次被洪水冲垮,又多次重修,直到17世纪,人们决定放弃这种努力。如今的贝内泽桥是一座仅余4个拱孔的断桥。站在罗纳河中的断桥上举目四望,更能体会古城的沧桑,断桥也成了阿维尼翁的一处胜景。

城中教堂多,钟也多。敲钟时,丁当之声此起彼伏,余音缭绕,悦耳动听。教堂之所以多,有历史缘由。从1309年到1403年教会重新迁都罗马,在长达百年的时间内,相继有9位教皇在此居住,阿维尼翁在政治、外交、艺术、商业上繁荣一时,成为基督教世界的中心、罗马第二(Altera Roma)。建于600多年前的教皇宫曾被誉为“世界上最坚固、最漂亮的房子”,它巍峨矗立在多姆山脚,外观雄伟。如今宫内虽然看不到什么装饰,家具也不多,壁画因年深日久也脱落了颜色,但当时欧洲各民族国家尚未形成,教皇等于全欧洲的皇帝,这座宫殿就成为全欧洲最高权威的住所。

阿维农之囚(1309—1377年),是指法国国王腓利四世强制罗马教廷迁至法国阿维农地方,并受法王控制的一个历史事件。史称“阿维农之囚”,期间大部分红衣主教及教皇都是法国人。

阿维农之囚的时间是在1309—1377年之间。

如今,人们通称天主教领导人为罗马教皇,因为教廷长期位于意大利的罗马。可是,1305到1378年,不可一世的天主教教廷,不得不屈尊迁居法国的阿维农。1305到1378年,七任教皇都是法国人,受法国国王的支配,成了法王的御用工具。罗马教廷为何迁往阿维农?教皇权力为何如此衰落不堪?这要从教皇卜尼法斯八世谈起。

1294年,专横顽固的教权至上论者、卜尼法斯八世任罗马教皇。这时候,具有强大王权的统一民族国家正在欧洲普遍兴起。特别是在法国,腓利四世雄心勃勃,仗着武力兼并了许多伯爵的领地,一心要把整个法兰西置于他的权力之下。然而,罗马教皇严密控制着法国天主教徒,神职人员享有无尚的特权,严重地阻碍着腓利四世实现自己的目标。强大起来的王权与专制的神权狭路相逢,少不了要作一番龙虎斗。

腓利四世同卜尼法斯八世的第一次较量是对法国财政权的争夺。为了支付战争费用,腓利四世向素来享有免税特权的法国神职人员征税,这直接触犯了卜尼法斯八世的利益。1296年,他下了一道敕令,申明教会的免税特权不容侵犯,没有教皇特许,国王不得向教士征税,教士也不得向国王交税。腓利四世哪里吃这一套?立即通令全国,未经国王允许,不得把金银、货币、武器、马匹等输往国外。禁止这些物品出口,就是禁止法国的诸侯、教士向教皇纳贡。尽管禁令只字未提及教皇,但事实上是断绝了教皇在法国的财政来源。卜尼法斯八世碰了个硬钉子,不得不允许法王向教会征税。

第一个回合败下阵来的卜尼法斯八世当然不会善罢甘休,他耿耿于怀,寻机向法王示威。1301年,听说腓利四世拟订了一个限制教皇权力的条例,他便责成法国巴米叶地区的大主教进行干预。大主教狐假虎威,指责腓利四世。腓利四世先是置之不理,继而雷霆大怒,要把大主教交给法国世俗法庭审判。 面对腓利四世的挑战,教皇决心反击。卜尼法斯八世一连发出三道通谕,指责腓利四世的教会问题上犯有严重罪行,声明大主教只能接受罗马教廷审判,宣布取消以前的财政上的让步。

腓利四世则当众烧毁了教皇的通谕,庄严宣告他的子孙后代,除了上帝,永远不会服从任何外来权力。 在巴黎圣母院,腓利四世召开了法国历史上第一次贵族、教士和市民三个等级的会议,巧妙地利用小贵族和市民的反教会情绪,压制教士服从国王。三个等级分别写信给教皇,申明国王只服从上帝,教皇不得干涉法国的内政。

面对王权的严重威胁,卜尼法斯八世孤注一掷,颁布了一道“圣一至圣”教谕,这是封建时代天主教会最为闻名的教谕。宣称人欲得救,必须服从罗马教皇,并开除了腓利四世的教籍。腓利四世针锋相对,列举了卜尼法斯八世的29条罪状,决定以国王的名义在法国审判教皇,并派军队赴罗马传讯教皇。

1303年9月的一天,卜尼法斯八世正在阿南尼宫召集枢机主教秘密会议,策划对腓利四世的惩罚。忽然,法军闯进宫来,声称禀法王的旨意,令教皇到法国受审。卜尼法斯八世口头上气壮如牛,一见这个场面,吓得仰面倒在床上,浑身打颤,胸前的十字架抖个不停,整整三天,没有喝上一口水,没有吃进一点东西,受尽了法军的戏弄。教皇气得伸长脖子,拍着脑袋说:“这是我的头,这是我的脖子,你们可以处置,但我是教皇,死也要死得像教皇。”

卜尼法斯八世终被营救出来,但经受这般凌辱以后,终日忧闷,气愤难忍,不久,便决绝的死去。卜尼法斯八世死后,人们这们评价他:爬上教皇宝座时像只狐狸,行使职权时像头狮子,死时却像条狗。

在同教皇的权力斗争中,腓利四世大获全胜。1305年,腓利四世授意法国波尔多大主教任教皇,即克莱门特五世。新教皇长期滞留法国,后来索性将教廷迁往法国阿维农。从此,罗马教廷凌驾于世俗君王之上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历史学家把在阿维农这段尴尬日子中的教廷,称为“阿维农之囚”。

阿维农的教皇宫(Palais des Papes)就是法国扶植的傀儡教皇的居住处,它坐落在罗纳河畔,是一座城堡式的建筑,始建于1334年,占地约1.5万平方米;先后有7位教皇在此居住。教皇宫分旧殿和新殿两部分。旧殿朴实无华,属罗马建筑风格;新殿富丽堂皇,为典型的哥特式建筑。教皇宫矗立在古城的最高处,以一种君临天下的姿态观看着它的辖区。建筑内部极尽豪华奢靡之能事。城堡外围则以宏伟的城楼为防御,并以重兵驻守,10座塔楼雄据宫殿四周。但在法国大革命期间,内部摆设几乎完全被摧毁、洗劫一空,如今从宽阔、挑高的会议厅与教皇卧室上方精雕细琢的天花板,依稀可以想见当年冠盖云集的模样。

卡佩王朝时期法国国王腓利四世与罗马教皇卜尼法斯法斯八世就法王向法国境内教士征税问题产生权力冲突,冲突的结果是教皇失败,卜尼法斯八世在被法王羞辱后抑郁而终。随后在腓利四世的支持下,枢机主教团选举波尔多枢机主教克莱蒙五世成为新教皇,新教皇在法王暗示下将教廷从罗马迁至教皇在普罗旺斯的飞地阿维尼翁,从而开创了“阿维尼翁之囚”时代(1305—1378),阿维尼翁也成为该时期七位正统教皇(克莱蒙五世,约翰二十二,本尼狄十二,克莱蒙六世,英诺森六世,乌尔班五世,格里高利十一)和随后的两位对立教皇(克莱蒙七世和本尼狄十三)居住的地方,教皇宫亦建于此时。

宫内建筑:

雄鹿室(Chambre du Cerf)位于教皇宫二楼,原为克莱蒙六世(Clement)的书房,被公认为教皇宫中最美的房间,房内优雅的壁画是1343年绘制的,但现在墙面上除了池塘捕鱼、狩猎季的图案外,只剩下被狗咬住的鹿腿,完整的雄鹿画面已不复见。雄鹿厅的动物图案在中世纪晚期颇有开创性的意义,成为之后欧洲各国宫廷模仿对象。

教皇寝宫(Chambre du Pape)整个从天花板至四个墙面甚至地砖,全是蓝色系色彩艳丽的彩绘壁画装饰,这是整个教皇宫中令人觉得较具有温暖人情味的房间。法国有一则笑话流传:据说当年教皇如果失眠睡不着觉,不是数绵羊而是数着小鸟才入眠的。

晋见室Chambre de parement

位于教皇寝宫隔壁的晋见室是教皇私人晋见之所,因为19世纪期间士兵曾在此驻扎,所以损坏程度较大。

红衣主教室Chapelle du Consistoire

位于一楼的红衣主教室与雄鹿室相同,一样也有着14世纪意大利画家所绘制的精美壁画,但是在15世纪初期的一场大火而被烧毁,天花板于20世纪重建。

管家室位于教皇宫一楼,为教廷管家居住之地,阿维尼翁教皇时期多由马赛枢机主教担任,管家室旁边有楼梯直接通向二楼的教皇寝宫,方便管家私下觐见教皇。墙壁上原先也会有精美壁画,19世纪被征作军营期间遭到损坏,现已模糊不堪。

前塔是教皇宫最重要的防御设施,有哨兵把守,负责监视远方和守卫宫殿。

宴会厅内悬有18世纪勾伯蓝(Gobelins)的挂毯,此处也是枢机主教集会推选教皇的地方。紧邻宴会厅是教皇宫的厨房塔,厨房墙壁四周设有烤肉架等设施。

教廷金库位于教皇宫地下室,当年由教廷司库掌管,房间内有八个地窖用于存放教廷财产。现在房间内展有中世纪货币、钥匙、锁等相关文物。

大礼拜堂是教皇宫内空间最大的房间,此处是当年教皇加冕及举行弥撒的场所。


谢选骏指出:我被西班牙和法国的“铁路联军”在法瑞边境的误点给重创了,措手不及。丢盔卸甲、溃不成军之余,让我想到拉丁人就是不行。不过我也因此得以在阿维农逗留,那里是法国国王扶植的傀儡教皇所在地。那天我夜班经过阿维农换车,没有时间前往教皇宫参观。只能站在风中遥望怀古。法国国王好像大获全胜,其实却为五百年后的法国大革命埋下了伏笔——1、开创了三级会议,为法国革命提供了合法性,2、审判教皇为国王受审准备了先例;3、犯上作乱、暴力对待教皇,为攻克巴士底狱树立了样板。这叫做“天道好还”。在神权瓦解到政权瓦解之间,具有逻辑的关系。 


诗云:

阿维农望教皇别宫,

只能遥感不能入中,

回家品味网络图像,

千古悬念一一放松。

(另起一页)

二七

日内瓦


日内瓦(Geneva)是瑞士第二大城市,位于日内瓦湖西南角,湖上的大喷泉是日内瓦的象征,日内瓦湖光山色四季皆具吸引力,它同时是世界各国际机构云集的国际化城市。日内瓦以其深厚的人道主义传统,多彩多姿的文化活动、重大的会议和展览会、令人垂涎的美食、清新的市郊风景及众多的游览项目和体育设施而著称于世。日内瓦也是世界钟表之都,钟表业与银行业成为日内瓦的两大经济支柱。

日内瓦是一座著名的国际都市,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国际联盟的总部就是设立在此地。日内瓦在国际上享有的高知名度主要得益于这里无数的国际组织或办事处,包括有红十字会的总部。属于联合国的组织有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日内瓦办事处等。在2006年的世界最佳居住城市评选中日内瓦高据全球第二位。


(谢选骏指出:当然,最让日内瓦出名的是窝藏黑钱的瑞士银行。)


据考古资料表明,早在公元前的一至二万年——冰河时期稍后,已有人类聚居于流入现今日内瓦湖的罗纳河(Rhone)河口两岸,而日内瓦的名字来源于公元前凯尔特人在此建造的古城。日内瓦第一次在拉丁语中出现是在恺撒的著作《高卢战记》中他对高卢战争的看法里。这个名字最初有可能与位于利古里亚地区的Genua(现热那亚)城相同,意思是“膝盖”,也就是指日内瓦的特殊地理位置在一个角落里;然而日内瓦这个名字的由来更有可能建立在gen—“诞生”著个字根上(Genawa位于河流的源头日内瓦湖上;也许日内瓦的意思便是“水的诞生”)。在被罗马征服后,日内瓦变成了“罗马行政区”(Provincia Romana)纳尔榜南西斯高卢(Gallia Narbonensis)的一部份。公元前58年,恺撒在日内瓦包围了西行的赫尔维蒂人。天道好还,将近千年之后,罗马帝国早已瓦解,日内瓦在9世纪成为勃艮第首都。虽然日内瓦一直是勃艮第人、法兰克人和神圣罗马帝国争夺的对象,但在实际上日内瓦一直都是被其主教掌治,直到宗教改革,日内瓦成为共和国。

由于加尔文等人带领的宗教改革换汤不换药,日内瓦常被喻为“新教的罗马”。16世纪日内瓦是加尔文新教派的中心;老城区的日内瓦圣彼得大教堂便是加尔文自己的梵蒂冈。英格兰的玛丽一世时期大力迫害新教徒,因此大量新教学者逃向日内瓦其中包括后来监督翻译日内瓦圣经的威廉·惠丁汉(William Whittingham)和他的合作者迈尔斯·卡佛岱尔(Miles Coverdale),克里斯托弗·古得曼(Christopher Goodman),安东尼·吉比(Anthony Gilby),托马斯·桑普森(Thomas Sampson)和威廉·科尔(William Cole)。对于日内瓦的人民来说,登城事件是他们独立的象征。它标志几位沙维斯公爵企图吞并日内瓦以作为他们阿尔卑斯山以北的首府的欲望彻底破灭。登城事件便是他们跨世纪一系列的进攻的句号。这最后一次进攻发生于1602年12月11至12日,传说中市民猛烈抵抗,甚至将煲、壶等厨具作为武器猛掷侵略者,结果公爵未能得逞,因此这个日子被定为登城节。每年在日内瓦老城区都会举行马队,大炮和穿着当时服装的士兵的游行仪式以作庆祝。

从19世纪后期开始,到瑞士旅行成了英国贵族们追求的时尚。他们带着随从和财富,首先来到日内瓦,由此成就了瑞士成为一个旅游国家。这些使得当时在欧洲已经很有名的经营钟表的商店和经营珠宝、贵金属的商人激增,从而也建立了日内瓦作为商业城市的地位。

日内瓦位于北纬46°12东经6°09',在日内瓦湖的西南角流入罗讷河之处。其南、东、西三面都与法国接壤,自古是兵家必争之地。从地图上看,日内瓦从瑞士的版图上突出来,中间最狭窄的地方只有4公里,许多地方的土地都是和法国所共有的,克万特兰国际机场的一半也是属于法国的。日内瓦市占地15.86平方公里,而整个日内瓦州为282平方公里,包括两块被沃州(Vaud)包围的土地(Céligny)。日内瓦州仅有4.5公里的边境与瑞士其它州接壤。在107.5公里的边界线中,103公里是与法国接壤:北面是安省(Ain),南面是上萨瓦省(Haute—Savoie)。难怪它那么拉丁化。

日内瓦被两大山脉环绕着,阿尔卑斯山山脉和侏罗山山脉。日内瓦的海拔高度为373.6米,也就是上个冰河时期遗留下来的两块从湖中突起的巨石中最大的一块Pierres du Niton的海拔高度。这块石头纪尧姆·亨利·迪福尔将军选作所有瑞士测量工作的参考点。日内瓦第二大河叫做阿尔沃河,并在城中心偏西流入罗讷河。属与日内瓦州的湖面积达38平方公里,并通常被称作“小湖”。

日内瓦是许多国际组织的所在地,包括联合国欧洲总部、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世界卫生组织、国际劳工组织、联合国难民署、联合国人权事务高级专员办公室、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国际电信联盟、世界气象组织、世界贸易组织、诸国会议同盟、欧洲核子研究中心、国际标准化组织、世界教会协会、互联网虚拟图书馆、世界经济论坛、国际红十字委员会和国际艾滋病协会。日内瓦是国际联盟的所在地(1920年——1946年解散),最初在Wilson宫,然后搬进其后一直作为联合国所在地的万国宫。许多的跨国公司,例如宝洁公司、雪兰诺、Firmenich以及Givaudan都将欧洲总部设在日内瓦。

《日内瓦公约》是1864年至1949年在瑞士日内瓦缔结的关于保护平民和战争受难者的一系列国际公约的总称。1862年瑞士人亨利·杜南在《沙斐利洛的回忆》中描写了1859年法、意对奥战争中沙斐利洛战役的惨状,以唤起世人对于战时救护伤病员问题的注意,并提倡各国创立救护团体。1863年创立红十字会组织的日内瓦国际会议希望使伤员和医务人员“中立化”。1864年8月22日,瑞士、法国、比利时、荷兰、葡萄牙等12国在日内瓦签订《改善战地武装部队伤者病者境遇之日内瓦公约》。公约规定了军队医院和医务人员的中立地位和伤病军人不论国籍应受到接待和照顾等。 上述公约曾于1906年和1929年进行过两次修订和补充,形成了《关于改善战时伤者病者待遇的日内瓦公约》和《关于战俘待遇的日内瓦公约》。

1949年8月12日,63国代表在日内瓦举行的会议上,将原来的两个公约扩充为四个公约,即《改善战地武装部队伤者病者境遇之日内瓦公约》(geneva convention for the amelioration of the condition of the wounded and sick in armed forces in the field,即日内瓦第1公约)、《改善海上武装部队伤者病者及遇船难者境遇之日内瓦公约》(geneva convention for the amelioration of the condition of wounded, sick and shipwrecked members of armed forces at sea,即日内瓦第2公约)、《关于战俘待遇之日内瓦公约》(geneva convention relative to the treatment of prisoners of war,即日内瓦第3公约)和《关于战时保护平民之日内瓦公约》(geneva convention relative to the protection of civilian persons in time of war,即日内瓦第4公约 )。截至1994年,共有187个国家和地区以不同方式成为《日内瓦公约》的缔约方。该公约被认为是国际主义人道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约束战争和冲突状态下敌对双方行为规则的权威法律文件。中国于1956年加入此公约,同时对公约提出四项保留:保护国的代替必须经被保护者本国的同意;战俘或平民被移交他国后,原拘留国仍不应解除责任;占领区以外的平民也应适用公约的保护;战争罪犯不得享有战俘地位。日内瓦四公约于1950年10月21日生效。1977年6月10日在日内瓦又签订了日内瓦四公约的两项附加议定书,并于1978年12月7日生效。在1864年日内瓦公约基础上,经过1906年、1929年和1949年先后几次修订和补充,发展为1949年的日内瓦四公约,分别是:

1、《改善战地武装部队伤者病者境遇的日内瓦公约》,即1949年日内瓦第1公约;共有64条正文及两个附件,主要内容是:确认敌对双方伤病员在任何情况下应该无区别地予以人道待遇的原则;禁止对伤病员的生命和人身施加任何危害或暴行,特别是禁止谋杀、酷刑、供生物学实验或故意不给予医疗救助及照顾;医疗单位及其建筑物、器材和人员不受侵犯,但应有明显的白底红十字或红新月及红狮与日标志。

2、《改善海上武装部队伤者病者及遇船难者境遇的日内瓦公约》,即1949年日内瓦第2公约;共有63条正文及1个附件,是对1907年海牙第10公约的修订和补充。它在适用范围、保护对象、基本原则等方面,与第1公约完全相同,只是结合海战的特点,规定了海战中保护伤病员、医院船及其人员的特殊原则和规则。该公约仅适用于舰上部队,登陆部队仍适用日内瓦第1公约所规定的原则和规则。

3、《关于战俘待遇的日内瓦公约》,即1949年日内瓦第3公约;共有143条正文和5个附件,是对1929年同名公约的修订和补充。它扩大了公约的适用范围和保护对象。主要内容是:战俘系处在敌国国家权力管辖之下,而非处在俘获他的个人或军事单位的权力之下,故拘留国应对战俘负责,并给予人道待遇和保护;战俘的自用物品,除武器、马匹、军事装备和军事文件外,应仍归战俘保有;战俘的住宿、饮食及卫生医疗照顾等应得到保障;对战俘可以拘禁,但除适用刑事和纪律制裁外不得监禁;不得命令战俘从事危险性和屈辱性的劳动;战事停止后,应立即释放或遣返战俘,不得迟延;在任何情况下,战俘均不得放弃公约所赋予的一部或全部权利;在对某人是否具有战俘地位发生疑问的情况下,未经主管法庭作出决定之前,此人应享有本公约的保护。

4、《关于战时保护平民的日内瓦公约》,即1949年日内瓦第4公约。共有159条正文和3个附件。在1899年海牙第2公约和1907年海牙第4公约附件中只有一些零散的保护平民的条文(见海牙公约)。此公约是对这些条文的补充和发展。其主要内容是:处于冲突一方权力下的敌方平民应受到保护和人道待遇,包括准予安全离境,保障未被遣返的平民的基本权利等;禁止破坏不设防的城镇、乡村;禁止杀害、胁迫、虐待和驱逐和平居民;禁止体罚和酷刑;和平居民的人身、家庭、荣誉、财产、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应受到尊重;禁止集体惩罚和扣押人质等。 

上述四公约于1949年8月12日由中华民国、苏联、美国、英国、法国等61个国家在日内瓦签订,并于1950年10月21日生效。至1994年8月,共有187个国家和地区以批准、加入或通知继承等不同方式成为日内瓦四公约的缔约国。

日内瓦是瑞士有名的游览胜地,有许多名胜古迹。有著名的宗教改革国际纪念碑、圣—皮埃尔大教堂、大剧院、艺术与历史博物馆、日内瓦大学等。在日内瓦众多的博物馆内,收藏了很多中国、日本、希腊及罗马等古国的珍贵文物,在钟表博物馆(Watch Museum)内可找到人们对寻求时间的认知所作出努力的历史。

钟表博物馆,万国宫,圣皮埃尔大教堂,迪亚布烈斯,大喷泉,大花钟,圣瓜斯,伊华东利斯班斯,阿里亚纳博物馆。山丘上的欧式建筑古朴凝重。街道两边挂着黄绿相间的圆形标牌的是古玩商店,建在日内瓦湖边的城市是日内瓦的新城区。日内瓦湖畔远望,可以看见环抱这座城市的阿尔卑斯山和汝拉山脉白雪皑皑的群峰——勃朗峰的雪顶,烟波浩淼的莱芒湖,终年蓄满了高山雪水,清澈如镜。湖中,一把闪光的长剑直冲云日内瓦湖两岸有活水公园、玫瑰公园、英国公园、珍珠公园和植物园,日内瓦湖的人工美与自然美相映生辉,无以伦比。穿过汝拉山曲折的小路,便到了山顶。越过古老的城墙是威严的圣彼得大教堂。日内瓦的著名风景包括花钟、艺术与历史博物馆、国际红十字和红新月博物馆和万国宫。

日内瓦最著名的建筑是万国宫,是联合国日内瓦总部所在地。坐落在莱芒湖右岸的阿丽亚娜公园内,占地32.6万平方米。建筑装修处处体现“万国”特色。建造大街外部用的是意大利的石灰,华河罗讷河及侏罗山的石灰石,内部用法国、意大利和瑞典产的大理石,地上的棕麻地毯产自菲律宾。各成员国捐献了各种装饰和陈设物品,西班牙名画家保塞·玛利亚·塞特描述的征服战争、歌颂和平的组画最引人注目,美国为纪念伍德罗·威尔逊总统而赠送的浑天仪,征服宇宙纪念碑是由前苏联为纪念其在航天技术领域所取得的成就捐赠的。这里还有德温纳·桑兹为纪念国际儿童年所创作的雕塑及各成员国捐送的松、柏及其他良种树木。日内瓦通用法语,英语也很普及。

根据一些饮食指南的记载,日内瓦是世界上按人均计算餐馆最多的城市。在这座著名的国际城市里,有1100多家餐馆,它们风格迥异,品味独特。市中心一带,不用走多远,您便可大饱口福,品尝全球各地美味佳肴。当然请别忘记到市区风味小馆、乡村酒店和湖畔豪华饭店,伴着日内瓦葡萄酒,品尝本地的四季特色菜。瑞士的白葡萄酒不但醇香味浓,而且极富特色。另有含酒精的果味饮品,较著名的有Marc, Kirsch,Pflumli, Williamine。由于文化的差异,瑞士为大家提供了异常的各种烹调。在法、德和意大利语区,法、德和意的影响颇盛,但质量都是好的。每个地区都有其特色;法语区干酪火锅和Raclette;德语区的香肠、烤肉和烤土豆饼;在格劳宾州地区的风干牛肉片和火腿;以及在担契诺的意大利特色。瑞士的面点和甜食点心是世界有名的。瑞士葡萄是很好的,特别当你在盛产葡萄地区要酒时——总是应当要当地的葡萄酒。瑞士的啤酒也是一流的。烈性酒口感好,但度数高,如Marc ,Kirsch,Pflumli ,Williamine最有名。

2013年8月,日内瓦市人口为194,458,日内瓦州共438,500人。2000年,共645,000人生活在日内瓦市及其周边地区,包括周围的法国和沃州人口。沃州的人口分为145,200,日内瓦本州人(33.1%),123,400其它州的瑞士人(28.2%)和169,000来自180个不同国家的外籍人士(38.7%)。包括持双国籍的人,54.4%的居住在日内瓦的人口持外国护照。根据2000年调查结果,日内瓦虽然一直被看作一座新教的城市,但实际上现在居住在这个州里的人更多的是天主教信徒(39.5%)而不是新教(17.4%)。由此可见,加尔文他们的改教业绩是多么勉强而虚假。22%市民表示他们不信仰任何宗教。其余的分为回教(4.4%),犹太教(1.1%),其他宗教以及没有回答的人。

日内瓦的经济主要是第三级产业。这个城市有古老的金融业,特别是私人银行业务(管理约1万亿美元的资产)和国际贸易融资。日内瓦有悠久的制表传统(百达翡丽、江诗丹顿、劳力士、万国表、伯爵表、萧邦表)。日内瓦市政府与瑞士联邦政府共同成立的钟表检测单位(1886年成立)对于在日内瓦生产的钟表进行非强制性的检测,通过者可以在机芯上鑴刻日内瓦印记,有日内瓦印记的手表基本上等级比较高。世界两大香精和香料生产商芬美意和奇华顿的总部和主要生产设施设于日内瓦。许多的跨国公司的国际总部位于日内瓦,例如日本烟草国际、地中海航运公司、贡沃尔集团、通用验证、意法半导体、SITA、Vitol、Weatherford International。许多的跨国公司,例如宝洁公司、杜邦都将欧洲总部设在日内瓦。惠普欧洲、非洲和中东地区的总部设在日内瓦附近的梅兰。每年三月在日内瓦国际机场旁的日内瓦Palexpo展览会议中心举行的日内瓦汽车展,也是全球重要的车展之一。

日内瓦以其深厚的人道主义传统,多彩多姿的文化活动、重大的会议和展览会、令人垂涎的美食、清新的市郊风景及众多的游览项目和体育设施而著称于世。日内瓦也是世界钟表之都,钟表业与银行业成为日内瓦的两大精神支柱。日内瓦亦是主要文艺表演的集中地,国际演艺家定期在各大剧院演出音乐及歌剧。日内瓦是全世界交汇之点,超过了200个的国际重要机构设于日内瓦,其中包括了联合国驻欧洲总部、国际劳工组织、万国红十字会等、童子军总部、妇女和平自由联盟,可谓是一个国际的政治、经济及文化中心。每年,数以百计的会议、展览和庆祝活动在这里举行,吸引了各国来客。日内瓦的著名风景包括花钟、艺术与历史博物馆、国际红十字和红新月博物馆和万国宫(联合国欧洲总部)。

水,天然气和电都由州政府所有的日内瓦工业服务公司(SIG)提供给日内瓦州所属地区。大部分饮用水(80%)从日内瓦湖提取;其余的20%来自阿尔沃河渗透形成的地下水。日内瓦州30%的电力需求在当地生产,主要由三座建于罗纳河上的水力发电站提供(Seujet,Verbois和Chancy—Pougny)。其外,13%的州产电力来自Les Cheneviers公司的废物燃烧工厂。其余的电力需求(70%)由瑞士其它州和其他欧洲国家提供;SIG 只购买由可再生能源产出的电,尤其不买核反应堆和化石燃料燃烧产出的电。日内瓦市内及州内三分之二的地区都接通了天然气管道并由瑞士公司Gaznat从西欧购买天然气。SIG还通过它的“Voisin,voisine”计划给一部市民提供电讯服务,主要分布在Charmilles区。

日内瓦大学由加尔文建于1559年,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大学之一。日内瓦还有一所世界最古老的国际学校之一,日内瓦国际学校,同国联建于1924年。世界声望最高的国际关系学校之一,国际关系研究院也在日内瓦安家。还有其他国际学校,例如日内瓦英语学校和Lancy国际学院(建于1903年)。

公共交通服务包括公共汽车和有轨电车由日内瓦公共交通(TPG)提供。除了负责市中心的交通,其网络遍布全州,并还延伸至周边的法国城镇。而由日内瓦海鸥公司(Mouettes genevoises)提供的船上公共交通连接着湖的两岸,主要用于旅游业。瑞士联邦铁路公司(SBB—CFF—FFS)提供的地区性火车服务连接着日内瓦主要的科尔纳万火车站(Gare Cornavin)与机场以及市外的数个小火车站。铁路也和法国国营铁路公司(SNCF)的路网联通,包括直通巴黎和马赛的高速列车(TGV)线路。火车还没有用在城市内部交通上,但CEVA计划(Cornavin — Eaux—Vives — Annemasse)已经开工。这个最初于1884年构想的计划将连接该城火车总站,州公立医院,奥维夫枢纽站(Eaux—Vives)和法国安纳马斯市。火车总站至La Praille编组站一条线现已存在,并将从地下延伸至医院及奥维夫,然后接通现有的通向法国的线路。此外,日内瓦还连接着瑞士A1高速公路和法国的高速公路。日内瓦国际机场(Aéroport international de Genève, Cointrin)是瑞士的重要航空枢纽,有铁路与科尔纳万火车站连接。去日内瓦航班 AZ791 AZ578 AF129 AF2442

主要报纸是《日内瓦论坛报》,日报由James T. Bates创立于1879年二月一日并拥有大约187,000名读者。 创办于1868年的Le Courrier最初由天主教掌管,但从1996年年开始便完全独立运作。主要集中在日内瓦的Le Courrier也试图向瑞士法语区其它州扩张。瑞士时报(总部设在日内瓦)和瑞士法语早报都在日内瓦有许多读者。主要覆盖日内瓦的电视频道有瑞士法语电视台TSR。

欧洲核子研究中心位于瑞士日内瓦附近,跨瑞士和法国边境,是全球重要的粒子研究机构,重点模拟研究宇宙大爆炸之后的最初状态。该机构大型强子对撞机建于地下100米、总长约27公里的环形隧道内,它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粒子加速器,用于研究宇宙起源和各种基本粒子的特性和相互作用。2010年,大型强子对撞机圆满完成质子束流对撞和铅离子加速及对撞试验。此后对撞机进行停机保养。2011年1月31日,欧洲核子研究中心发布公告说大型强子对撞机将从2月开始持续运行至2012年底。

日内瓦最醒目的标志是一个日内瓦湖中的喷泉,日内瓦的老城区也是别有风味的一处旅游景点,可以在它的狭窄的街道中漫步或去看看圣彼得大教堂。大喷泉位于日内瓦湖上,能喷射出140米高的水花。是日内瓦的象征,也是当地人的骄傲。花钟象征瑞士是钟表业中心地的花钟,放置于日内瓦湖畔的英国花园(Jardin Anglais)内,是世界上拥有最长秒针的植物钟,它的秒针长达2.5米,各秒点的距离为27厘米。表面的倾斜度在钟表的精密度上起着重要的作用。钟表周长为15.70米,直径为5米。此花钟由6,500种各色各样的植物装饰而成。 

联合国欧洲总部:有可供参观学习的团体旅游安排。

国际红十字会博物馆:纪念出生于日内瓦的亨利·杜南所建立的国际红十字委员会。可以通过录像等多种方式了解红十字会的活动,还提供中文语音导游解说服务以方便中国游客。

圣皮埃尔大教堂:建于12世纪的大教堂,是罗马式、哥特式、希腊—罗马式三种风格相互融合的建筑,是老城区的标志性建筑,它向人们讲述着悠长而错综复杂的古老历史。地下有考古学博物馆,是欧洲最大的考古学博物馆。

宗教改革国际博物馆:以加尔文为中心推行的宗教改革,使日内瓦声名远扬。博物馆建在宗教改革圣地—圣皮埃尔大教堂旁,从规划到开放历时45年。1536年5月日内瓦的宗教改革宣言正式在此进行的。博物馆充分利用1719年的内部装饰,又配以最新的视听设备和技术,向游客介绍宗教革命。博物馆通过地下通道和圣皮埃尔大教堂地下的考古学资料馆相连,是Espace St.Pierre的一部分。

塔沃馆(Maison Tavel):是日内瓦最古老的私人收藏博物馆。这里陈列着种类繁多的民俗用具和精致的小镇模型等,将小镇的历史和人们的生活体现得栩栩如生。

卢梭纪念馆:让·雅克·卢梭诞生的出生地。位于老城区Grand Rue 40号。

百达翡丽钟表博物馆(Patek Philippe Museum):向人们展示了世界钟表史及各种珍贵手表和精致的瓷釉收藏品。阿里亚纳美术馆:这里收藏了欧洲屈指可数的陶瓷器和玻璃工艺品。

美术历史博物馆:瑞士唯一的百科全书式博物馆,涵盖了从古至今西方艺术的全部。在这座面积达7,000平方米的雄伟建筑里,展示着考古学的历史和美术作品,它们包括从文艺复兴时代到现代的巨匠们的作品。

普蒂帕莱美术馆:收集了1880年—1930年的法国印象派作品的私人美术馆。

日内瓦湖畔:夏季里的湖畔公园将盛开万余朵鲜花。7—8月间,这里还举办各种免费演唱会。

日内瓦国际汽车展:世界最著名的汽车展之一,每年3月举行。

日内瓦节(Fete de Geneve):每年7月底、8月初举行节日几游行等。

攀城节:每年最接近12月11、12日的周末,是日内瓦最具特色的民俗节庆之一。


谢选骏指出:“日内瓦不如前往日内瓦的道路。”这也许是很有寓意的,因为很多事物都是这样的,目的地还不如前往目的地的过程有意思。法国和瑞士边境的山水美丽,远远超过了日内瓦市区的周边,因为那具有一种延伸的神秘感,更有一种延伸的期待。但到了日内瓦,反倒粉碎了这一期待。

我就这样到了瑞士,然后一连走过了瑞士最大的三个城市,日内瓦、伯尔尼、苏黎世,然后去意大利,第一天晚上到了米兰,第二天晚上就到了最南边的西西里。欧洲各国就是这么小,还比不上中国的一个省区。

瑞士没有入海口,三面受敌,只有出卖自己的身体当兵吧,或出卖自己的头脑得计。他们真的喜欢开天窗可能由于天气的阴郁,但是他们努力美化自己的环境和他们自身,以此对抗命运的不济。

日内瓦是拉丁人和德国人的混合,拉丁人的成分显然更多一些,它的成功,显然得益于湖山之间的地缘。在日内瓦前往伯尔尼的途中,阿尔卑斯山的村庄真美,但很不自然,像是精雕细琢的工艺品。但就在附近的列车上,一位白种男士状似金发碧眼,用完了厕所竟然也会不冲,还故意关门以掩其臭,可见其人格属于垃圾级别。但是,不会有人写作《丑陋的白种人》,因为白人还是独霸着话语权。


《我的自由就是不能让你自由》(谢选骏)说:

法国的讽刺作家伏尔泰说过一句笑话:“我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许多人把这句话中的“说话的权利”牵强为“言论自由”,其实是错的。因为你虽然可以说话,但还是要为说出的话负责,并无不受惩罚的自由。但这个意义上,任何独裁社会都有“言论自由”,没有暴君可把人人嘴巴都封锁起来;同样,任何自由社会也没有施行“言论免责”。

不仅言论自由如此虚幻,广义的“自由”更是一个语义矛盾,这是因为,从人性的角度看,“我的自由就是不能让你自由”。

下面,可以用自由国家瑞士联邦的例子来看,“我的自由就是剥夺你的自由”。

瑞士联邦是欧洲中西部的一个内陆国。东与奥地利、列支敦士登接壤,南邻意大利,西接法国,北连德国。 瑞士境内多山,大约58%的面积属于阿尔卑斯山区,分为中南部的阿尔卑斯山区,西北的汝拉山区和瑞士高原三个自然地形区。 

《狮子纪念碑》介绍说:

狮子纪念碑(Lion Monument)是卢塞恩数一数二的雕刻作品,一支箭深深地插进了濒临死亡的雄狮背上,狮子面露痛苦的神情,前爪按盾牌和长矛,盾牌上有瑞士国徽。

这是为了纪念1792年法国大革命,革命攻击法国杜乐丽宫(Tuileries)时,为了保护法王路易十六及玛丽王后而死的786名瑞士走狗所建的纪念碑,意在祈求世界和平,碑的下方有文字描述了此事件的经过。美国小说家马克吐温曾赞颂卢塞恩的石狮是“世界上最哀伤、最感人的石雕”,真是不能免俗。

狮子纪念碑是世界最有名的雕像之一,1821年由丹麦雕塑家雕刻在天然岩石上。雕刻在整块的崖壁上的石像,是由丹麦的雕刻家特尔巴尔森设计的。这是为了纪念在1792年8月10日,为保护法国国王路易16世家族的安全,而全部牺牲的786名瑞士雇佣兵。

当年,瑞士是一个自由的国家,但是自由的男子却纷纷到欧洲各个专制国家充当雇佣兵。这些要钱不要命的瑞士雇佣兵,忠于雇主,英勇善战,残酷镇压争取自由法国人民。“荣誉和金钱”掩盖不了雇佣兵制度的残酷,这次事件之后,瑞士停止出口雇佣兵,仅留下在梵蒂冈为天主教廷服务的近卫军,就是那支著名的瑞士卫队。由于狗一样的忠勇,教廷的这支瑞士近卫军一直服务到现在。后来,美国作家马克·吐温来到卢塞恩,将“濒死的琉森狮子”誉为“世界上最悲壮和最感人的雕像”。

这是为了纪念1792年法国大革命,起义的巴黎人民进攻法国杜乐丽宫(Tuileries)时,为保护法王路易十六及玛丽王后而死的786名瑞士军官和警卫所建的纪念碑,意在祈求世界和平。


谢选骏指出:这不是“意在祈求世界和平”,这是说明了以下的道理——他们的自由就是不能让我们自由,不仅如此,他们的解放还是不能让我们解放,而且,他们的民主更是不能让我们民主……如此看来,“让一部分人先民主起来”,像“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一样,纯粹是帮闲文人的嚼舌。


诗云:

日内瓦湖平庸无奇,

紧守门户法兰西奴,

掉头东去阿尔卑斯,

雪巅粼粼矗立穹庐。

(另起一页)

二八

伯尔尼


伯尔尼(德语:Bern、法语:Berne、意大利文:Berna、罗曼什语:Berna)是瑞士的联邦政府所在地(瑞士宪法规定瑞士不设首都),位于瑞士的伯尔尼高地,是仅次于苏黎世、日内瓦和巴塞尔的第四大城市,伯尔尼州的首府,是瑞士的政治和文化中心。阿勒河把该城分为两半,西岸为老城,东岸为新城,横跨阿勒河的7座宽阔大桥把老城和新城连接起来。旧城区(伯尔尼古城)今日已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核定的世界遗产。

伯尔尼,意思是“熊出没的地方”。伯尔尼城始建于12世纪末,至18世纪建成我们看见的规模,至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自从1848年瑞士联邦政府设立在这里以来,伯尔尼一直是瑞士的政治和文化中心。伯尔尼位于瑞士西部高原中央山地,坐落在莱茵河支流阿勒河一个天然弯曲处,湍急的河水从三面环绕伯尔尼老城而过,形成了一个半岛。伯尔尼气候温和湿润,冬暖夏凉。

1191年,柴林根家族利用阿勒河形成的半岛状地带,创建了伯尔尼城。伯尔尼这个名字来源于该城的象征—熊(柴林根公爵在该地区狩猎到的第一个猎物,因而命名该城为bern,意为熊)。

1218年成为独立城邦,1339年摆脱德国统治获得独立,1353年,伯恩成为联邦瑞士的第八个州,于1405年一场大火之后彻底重建。1848年新的联邦宪法将伯恩定为瑞士首都,或是更精确地称为联邦之城。这个旧城区于1983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定为世界文化遗产。伯尔尼新城在右岸,老城在左岸,有七座桥梁相连。居民主要讲德语。伯尔尼面积(包括郊区)230多平方公里,市区人口12.4万,海拔550米。伯尔尼作为瑞士联邦的首都,同时具备了便利的现代化大都市的功能体系,观光胜地处不胜数。这里有欧洲最早的长达6公里的拱型长廊商品购物中心。有众多的博物馆、咖啡店、餐厅和商店。还有每周开放一次的市场及年底热闹的圣诞市场。另外,由于伯尔尼是瑞士的首都,因此还可以顺便去位于旧城区市中心的国会大楼去看看。伯尔尼的交通非常方便。如果想用一天的时间来了解瑞士的话,那么去伯尔尼是再好不过的选择了。

这里的工业有电机、精密机器、纺织、化学、制药、食品、印刷等部门。以经营钟表著称,“表都”闻名于世。伯尔尼汇集了80多家外国驻瑞士大使馆,许多国际组织机构也在这里落脚。如万国邮政联盟、国际铁路运输总局、国际版权联盟等均设在这里。伯尔尼城市面积的30%是树林和公园。伯尔尼市政当局对新的城市建设项目控制得非常严格,并制定了有关的法律,如旧城区不许修建新建筑,新市区也只能修筑办公楼、生活服务设施和住宅。楼房的高度也有一定限制,并要求建筑风格和式样同原有的建筑物相协调。伯尔尼市政府在城市建设中重视发扬民族传统和风格,老城至今仍完整地保留着中世纪的建筑风貌,并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伯尔尼市内,形式各异的喷泉、带拱廊的走道、高耸的塔楼。伯尔尼市政厅前面的广场是到2009年1月为止,保存最好的中世纪广场。在伯尔尼众多古迹中,钟楼和大教堂独具特色。建于12世纪的钟楼,其内部和面向城市的一面都是木结构的。1405年一场大火曾将其烧毁,后又用石头重建。

伯尔尼是一座静谧安详的袖珍城市。伯尔尼在德语中是“熊”的意思,原来伯尔尼的创建者一日突发奇想,决定去城外打猎,并用猎获的第一头野兽为城市命名,而他在邻近的森林里最先猎到的是一头熊,“熊城”由此得名。钟楼始建于12世纪,楼台下有四幅已染上烟灰色的古画,绘着贵族狩猎黑熊和修建城市的场景。旧城区冬面的公园里饲养着象征伯尔尼的熊。州旗上绣着一只壮硕的黑熊,样子庄严而俏皮,与飘在旁边的红底、白十字的瑞士国旗相映成趣。老城离奇的安静,城脚下的河畔更是静谧,城内城外皆在自然的怀抱里。伯尔尼的旧城区是世界文化遗产之一。瑞士过去在很长时间内没有固定的首都,1848年11月28日,伯尔尼被定为联邦政府所在地和全国政治和外交中心。联邦政府和联邦议会设在阿尔河北岸铜绿色的联邦大厦中,这是一组用花岗石建造的宫殿式的大型建筑群,建于1852年—1857年。大厦左右两翼是联邦各部的办公楼 ,中间圆顶下面是联邦议会两院的会议厅。大厦于1894—1902年进行扩建,1993年再次进行修缮,并添置了电子表决装置。

由于市民反对噪音和地势等原因,伯尔尼未建大型机场,仅有一小飞机场,设有通往西欧主要城市的航线。伯尔尼有通往全国各地的高速公路,也是全国铁路枢纽之一。次大战后,伯尔尼主要是行政和银行业中心,同时也是一个文化和旅游城市。市内有古老学府之一的伯尔尼大学,建于1834年,以研究宇宙射线著称。此外,还有历史、自然史、艺术、兵器等不同类型的众多博物馆,伯尔尼还是万国邮政联盟和国际铁路运输总局所在地。历史上,许多阴谋活动家都曾在伯尔尼居住过。恩格斯1848年秋曾到伯尔尼指导瑞士的工人运动。列宁从1914年9月到1916年初也曾在伯尔尼附近的齐美瓦尔德和昆塔尔逗留过,并写过不少攻击第二国际的文章。冒名顶替的爱因斯坦在时间之城伯尔尼联邦专利局工作期间,业余钻研物理学,发表了他的惊世之作“相对论”,伯尔尼将此引为骄傲,至今还保留着爱因斯坦的住所(已辟为博物馆)。

伯尔尼老城,原本是木质结构的建筑。中世纪的几次大火,把木质建筑全都烧毁。后来重建,改为石头结构,至今保持完好。圆石铺就的光亮街道,街道两旁彼此相连的拱廊,红瓦白墙相映生辉的古老房屋,各有典故的街心彩柱喷泉,16世纪的钟塔以及始建于1421年的哥特式大教堂等,使伯尔尼老城显得古香古色,充满中世纪的神秘色彩。因此,伯尔尼老城已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1983年根据文化遗产遴选标准C(III)被列入《世界遗产目录》。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伯尔尼古城,公元12世纪建在阿勒河环绕的山丘之上,1848年成为瑞士的首都。从伯尔尼古城的建筑,可见历史的变迁。古城保留了16世纪典雅的拱形长廊和喷泉。这座中世纪城镇的主体建筑在18世纪重新修建,并保留了原来的历史风貌。漫步伯尔尼老城,古迹处处可见。特别是从火车站到熊苑这一条几公里长的路上,吸引游人的古迹名胜最多也最为壮观。顺正义街走到阿勒河弯曲处过桥,就到了伯尔尼最古老的地区。14世纪的奈戴格教堂里竖立着伯尔尼的缔造者扎灵根公爵的雕像。而大门上的青铜浮雕,描绘耶稣的故事,至今保存照旧。

坐落在阿勒河边上的伯尔尼大教堂全名为MUNSTER ZU ST.VINZENZ是典型的哥特式建筑,造型宏伟壮观。建筑工程开始于1421年,历经一个多世纪才建成,中堂大殿前后修建了150年。19世纪末,在教堂顶上修建了尖塔,塔高100米,成了瑞士最高的教堂。1611年在教堂里铸造了一个重10吨的大钟,这个大钟颇具传统特色,声音洪亮。它至今仍是瑞士最大的钟。这座教堂最伟大的艺术品,是15世纪末由明师ERHART KUENG创作的浮雕《最后的审判》。教堂里15世纪的彩画玻璃和其他雕像,也都有颇高的艺术价值。在定期的音乐会和圣诞节时,能听到18世纪的管风琴奏出的美妙音乐。沿着254级台阶的螺旋楼梯登上塔楼的第二层,可到瞭望台鸟瞰伯尔尼全景。每到圣诞前夕,教堂的广场上都有会有圣诞市场,而每个月的第一个周六则是手工业品市场。由大教堂向西南走,就是铜绿色顶盖的联邦宫,这是一组用花岗石建造的宫殿式大型建筑群,建于1852年—1857年。联邦政府和联邦议会就设在大厦里。联邦宫里有许多名贵的宫廷壁画,反映联邦历史的雕塑,和稀奇珍宝。除了节假日和议会开会期间,每天都有免费导游带领游人参观。联邦宫前的空地叫联邦广场。它是停车场、菜市场,也是民众集会或抗议示威的场所。每逢周二、周六,小贩一早就在广场上搭棚设摊,蔬菜、水果、鲜花、小吃,人流熙熙攘攘,一片生机祥和。在老城里还有许多历史文化价值很高的景点。比如伯尔尼火车站的地下通道里,陈列着600年前伯尔尼防御工事的遗址,行人进出站口随时可以观赏。火车站斜对面,有一座基督教教堂,建于1720年。据说它是全瑞士最重要的巴洛克风格的宗教建筑。伯尔尼历史博物馆则是16世纪哥特式风格的建筑,门前有高大的青铜雕塑和古典式的喷泉水池。而博物馆本身就是一件艺术品。还有珍藏着伯尔尼著名画家保罗·克利大量作品的“伯尔尼美术博物馆”;展示滑雪知识的“瑞士阿尔卑斯博物馆”;被称为集邮爱好者乐园的“瑞士邮电博物馆”;名列欧洲前茅的“伯尔尼自然历史博物馆”;“伯尔尼兵器馆”等等。

伯尔尼有着闻名世界的拱廊。其中以火车站前的医院街到克莱姆街的古老钟楼这一段最为精彩。拱廊结构独特,是典型的中世纪建筑。沿街的楼房底层门前是便道,便道的顶部向外延伸,偏形成了走廊。走廊临街的一面有拱柱支撑,两柱之间好似宽大的拱门,廊道相连,拱门相接,蜿蜒漫长,形成拱廊。这种建筑风格是中世纪的文化特征。在老城,这种拱廊总共有七、八公里。如今的拱廊里面集聚着大商场、时装店、珠宝店、古董店、钟表店、工艺品店、甜食店、巧克力店、咖啡店和饭馆等等。而市场街和医院街等街道上的店铺里全都是最新款式的奢华时装和摩登饰物;米兰的前卫时装则在贵族街和教堂街上轮番登场;杂货街、邮局街、正义街上店店货品琳琅满目,家家服务细致周到。

沿拱廊向东去到市场街,会看到一座300年前建造的狱塔。当年狱塔也是瞭望台,如今成为了伯尔尼旅游咨询中心的所在地。狱塔前的巴伦广场上有露天餐座和棋坛茶座。大棋盘就画在地上,棋手提着特大棋子,来回走动对弈,成为伯尔尼街头的一景。继续向东走到克拉姆街,街头上就是驰名世界的古老钟塔。正点敲钟时,硕大的钟盘下面,就会有一个浑身披金的小机器人开门出来,用锤子敲打头上的钟,报出时间,同时,又有“时间老人”挥动手中琵琶,一只公鸡打鸣拍翅,一对小熊走马灯似的鱼贯而过,整个表演极为奇妙有趣。这座钟的机件是16世纪瑞士制造,至今保养得完好,运转无误。古老钟楼不仅是科技发展的象征,也是瑞士钟表工业的象征,海尔维希亚文化艺术的象征。在几百年里,它接受过多少人的瞻仰,又和多少人合影,无从计算。走过老城,来到熊苑东边高坡上的玫瑰园。园里种植各色名贵玫瑰,品种格外齐全。玫瑰园是伯尔尼的骄傲。从玫瑰园眺望伯尔尼,老城的全貌尽收眼底。哥特式的建筑错落有致,房屋街道上下排列,建筑群中片片绿荫,整个城市宛如一个立体花园。在园中咖啡店前的露天餐桌选一个座位,要一份瑞士雪糕或一小杯浓缩咖啡,来慢慢品尝一下伯尔尼老城的味道吧。贵族街两旁是伯尔尼城最豪华的宅邸。据说其中一所宅邸有搬家鬼出没,他们常在夜间搬移家具。

联邦首都伯尔尼是瑞士电子通讯、电脑技术、医学保健和服务行业的中心。伯尔尼具备瑞士标准城市的所有优点,如经济、政治和经济稳定性。伯尔尼的机械、仪表、电器、制药、纺织、食品、建筑和印刷工业逐年发展,但均系一些中小企业,在瑞士经济中不占重要地位。伯尔尼主要是行政和银行业中心,同时也是一个文化和旅游城市。伯尔尼市内有古老学府之一的伯尔尼大学,建于1834年,以研究宇宙射线著称。伯尔尼的经济特色是拥有很多中小型企业。出产于伯尔尼的不仅有Ovomaltine和Toblerone巧克力。伯尔尼在电子通讯和电脑技术方面也拥有优势,此外较强的还有医学包括药品工业,精细工业(如制表、工具机械、微电子工业等)。服务行业、环保技术和能源、以及设计和奢侈品也是伯尔尼的经济重点。

伯尔尼火车站位于城中心。伯尔尼—贝尔普机场(Berne—Belp Airport)位于城市东南9公里处,与柏林、维也纳、慕尼黑、巴黎通航。从伦敦赴伯尔尼最快的路径是搭航班至巴塞尔,再转火车。市内公共交通主要由无轨电车、有轨电车和公共汽车组成。

1530年,当地的一批能工巧匠制做了一座精巧的天文日历钟,该日历钟除了显示日期、时间和日、月、星球的位置外,还有玩偶戏表演,古钟仍照原样由钟楼上的小铜人打钟报时,被认为既给儿童带来了喜悦,又使来伯尔尼观光的游客赞叹不已。伯尔尼哥特式大教堂建于1421年,1893年完工,历时472年。尖塔有100米高,入夜灯火通明。此外,伯尔尼还有1492年建造的尼德格教堂,1852至1857年建造的文艺复兴时期宫殿式的联邦政府大厦。爱因斯坦曾在伯尔尼发明了相对论,为了纪念这位科学家,伯尔尼市还专门建立了爱因斯坦纪念馆。瑞士国立图书馆、伯尔尼市立图书馆和伯尔尼大学图书馆收藏了大量珍贵的手稿和珍本图书。另外,伯尔尼市内还有历史、自然、艺术、兵器等博物馆。

伯尔尼南部高地包括阿尔卑斯山地,有芬斯特拉峰(4,274米)和少女峰(4,153米)。水力发电发达。山区有养牛、养马、奶酪、家禽、木材采伐业等,为著名旅游地。中部是肥沃农业区,葡萄种植业发达。工业以手表和机器制造业为主,还有制陶业。主要城市还有比尔、布格多夫、土恩等。伯尔尼气候温和湿润,冬暖夏凉,这是一个保护得十分完好的中世纪小城,塔楼、喷泉、鹅卵石街面、红瓦屋顶。甚至连它最著名的钟楼上那个装饰独特的大钟也成了重要的艺术品。伯尔尼虽然不大,人口只有14万多,但环境优美,建筑别致,吸引了许多游人。阿勒河在这里形成一个回环,城市最早就建在河湾的半岛上,三面临水。经过数百年来的发展,城区已扩大到河谷两岸,造型优美的7座桥梁将西岸的旧城区和东岸的新城区连为一体。在树木掩映之下,阿勒河蜿蜒南去。阿勒河两岸的建筑,高低参差不齐,给人新颖别致的感觉。漫步于半岛上的旧城区,那老式的房屋,狭窄的街道,尖尖的塔楼,带有走廊的商店,街心的彩色石刻喷泉等,处处都显示出古老、典雅的风貌。建于1421年、重建于1573年的哥特式大教堂的尖顶直插云天,是全市最高的建筑物。同大教堂相对的是联邦议会大厦,是建于1857年带有文艺复兴时代风格的建筑,那绿色圆顶,高高突出在市区一片红瓦房顶之上,十分醒目。坐落在旧城区主要十字路口的钟塔,建于1530年,是欧洲最古老的钟塔,直到今天人们仍然能听到它那洪亮的报时的声音。从市区遥望东南方向的阿尔卑斯山高峰——少女峰,山腰间层层云雾缭绕,洁白的雪峰顶着蓝天,晶莹闪烁,人们形容它是伯尔尼的王冠。市区还有建于1834年的伯尔尼大学和博物馆等。阿勒河东岸的山岗是伯尔尼的一处旅游景点,岗上有玫瑰公园,玫瑰盛开之时,万紫千红,芳香扑鼻,游人如织。岗下沿河岸是著名的“熊苑”,这里从1513年开始养熊,那些熊可以随着饲养员的口令,作站立、卧倒、躺地、向左走或向右走等表演,那优美的姿态,滑稽的动作,引得游客笑声朗朗。伯尔尼最富想象力的景物是那些建于16世纪的街心喷泉,有的表现的是英雄人物,有的则是恐怖的魔怪。这些喷泉形象多样,每个泉都有泉柱塑像,泉水从雕塑的柱石中潺潺流出,而这里的每一个雕塑都讲述着一个传说、一个童话,形象生动,引人入胜。在医院街,有一座名泉叫“风笛手泉”,饱经风霜的风笛手肯定有一个动人的故事。市场街上的两座街心泉的雕塑别具风格,一座是“节饮女神”,正在用水兑酒,衣裙飘舞,姿态优美。另一座是一位“旗手”,两腿夹着一只身披铠甲姿态可爱的小熊。附近的谷仓广场上还有一个泉,雕塑是一个神话故事,泉顶有一个魔鬼,右手抓住一个小孩,正要咬掉他的脑袋,左手一个口袋里面还有一些小孩,看来他要慢慢受用,这一形象是为了吓唬顽皮的孩子。克拉姆街上,竖立着的“扎灵根泉”,是为了纪念最初建城的扎灵根公爵而建造的。在克拉姆街北,有一座15世纪初的哥特式建筑,就是伯尔尼市政厅。正门下面是一对高台阶,是典型的早期伯尔尼建筑。市政厅前的小广场上,有“旗手泉”。旗手全副戎装,手执伯尔尼旗帜,造型精细,栩栩如生。走到正义街,会看到伯尔尼最精彩的街心泉——“正义泉”。泉上的塑像是“正义女神”,一手执剑,一手端着天平。她的脚下是教皇、国王、高官显贵等人物的形象,寓意即使是帝王将相,最终也逃脱不了正义的裁决。“信使泉”在不远处的信使广场上,是为了纪念古时一位不畏强暴的伯尔尼信使。

伯尔尼大教堂广场周围都是昔日权贵们的豪宅。大门上的浮雕创作于15世纪,名为《最后的审判》,表现的是有罪的人被投入地狱接受永世惩罚的情景。教堂内部装饰画以更生动的形象表现了同样的主题。这些彩色玻璃上的装饰画作于1561年,主题是《死亡之舞》。伯尔尼人喜欢花。每年五月开始直到岁末,天竺葵市场的鲜花装点着城市的每一座建筑物,使伯尔尼变成了一个大花园。伯尼尔市面繁华,汽车川流不息,但听不到刺耳的喇叭声,市区也没有工厂,不存在工业污染问题,更听不到机器的马达声和其它嘈杂的声音。在公共场所,人们谈话轻言细语,见不到大声呼叫的现象,整个城市显得十分宁静。据说瑞士其他城市也大都是这样。

联邦政府和联邦议会设在阿勒河北岸铜绿色的联邦大厦(也称作国会大厦)中。从高处眺望整座城市的时候,它那绿色的圆形铜制屋顶非常醒目。联邦大厦让这座钟表之城有了十足的首都风范。

伯尔尼一直保持着中世纪的风格。大概就因为这个缘故,伯尔尼人常被认为反应迟缓,谨小慎微。瑞士人打趣说:“千万别在星期五对伯尔尼人讲笑话,不然的话,他会在星期天做弥撒的时候笑出声来。”

提及瑞士,人们自然会联想到钟表,因这个国家以钟表工业闻名于世,享有“钟表王国”的美称,而首都伯尔尼也以“表都”著称,钟表商店比比皆是,即使到了郊外山乡小镇,也随处可见装潢雅致的钟表铺。走在伯尔尼大街上,犹如漫游在钟的海洋,表的世界,到处都是醒目的钟表广告。随意走进一家钟表店,橱窗里陈列的钟表使人眼花缭乱:有的表小得似一颗有机玻璃扣子,玲珑精巧;有的表有豆腐干那么大,敦敦实实;有的是专门为小学生生产的塑料表,表面上绘有各种生动的小动物图案,价格非常便宜;有供国际旅行用的双面手表,一面表盘上显示国际标准时间,另一面显示当地时间;还有安装在打火机,钢笔和计算机上的表;有的手表采用黄金、宝石、金钢钻镶嵌而成,是一件珍贵的工艺品。

伯尔尼市区街道中有许多街心泉,所以伯尔尼也被称为“泉城”。伯尔尼市内有11座喷泉矗立在街道的中央,不但为人民了解瑞士和伯尔尼的历史文化提供了可视的物件,逛街时口渴也可作为饮用水。希姆逊喷泉(Simsonbrunnen)生动地刻画了圣经中的英雄人物希姆逊(Simson或Samson)战胜了一只雄狮的情景,该喷泉位于克拉姆大街(Kramgasse)的中部。安娜塞勒是伯尔尼小岛医院(Inselspital)的组建人。为了纪念她的功绩,安娜塞勒喷泉(Anna—Seiler—Brunnen)被建在马尔克特大街(Marktgasse)上。正义女神喷泉(Gerechtigkeitsbrunnen)。正义女神手持尚方宝剑(实行死刑和宣判的宝剑)及象征公正的天平,以示正义的存在。正义女神喷泉坐落在正义大街(Gerechtigkeitsgasse)上。“吃小孩的人”是人们对犹太人的称谓,中世纪时曾传说,犹太人有吃小孩的嗜好。吃小孩喷泉(Chind lifresser brunnen)矗立在康浩斯广场(Kornhaus platz)上。罗伊发(Lufer)曾经是瑞士负责传播信息的人,罗伊发喷泉坐落在罗伊发(Luferplatz)广场上。

摩西喷泉(Mosesbrunnen)纪念圣经中手拿十诫的摩西,喷泉位于教堂广场(Münster platz)之上。风笛喷泉(Pfeiffer brunnen)旁这位手持风笛的吹奏手被雕塑得惟妙惟肖,风笛曾是在瑞士广为流传的乐器。风笛喷泉坐落在医院大街(Spitalgasse)上。黎夫里喷泉(Ryffli brunnen)上雕塑的是传说中著名的弓弩手黎夫里(Ryffli)。黎夫里喷泉矗立在阿尔贝格大街(Aarbergergasse)上。射手喷泉(Schützen brunnen)之上是一位来自16世纪的射手,射手喷泉建立在马尔克特大街(Marktgasse)上。

文纳喷泉(Venner brunnen)里有位身穿戎装的伯尔尼旗手,文纳喷泉建立在议会大厦广场(Rathaus platz)上。查宁根喷泉(Zhringer brunnen)是为纪念伯尔尼城的命名人来自Zhringen(查宁根)的Berchtold五世而修建的。它坐落在克拉姆街(Kramgasse)著名的大钟楼(Zytgloggen)之下。


谢选骏指出:伯尔尼比日内瓦更乱更土一些,但人情味似乎更多一点,只是它的老街却充斥了国际名店,好煞风景。不过,伯尔尼人的办事效率是很高的,现代时间起源于伯尔尼的钟楼,有其道理。虽然离开伯尔尼不远,意大利人却是很没有时间观念的。当然比起中国人来,还是好了很多。但是任何事物都有两个方面。伯尔尼的钟楼也是如此,它激励了欧洲人发展出时间观念,也让现代物理学走入歧途,形成了所谓的相对论。


BBC报导,瑞士伯尔尼(Bern,又译伯恩)的市中心,退休工程师马库斯·马蒂(Markus Marti)每周三、四次会带领一小群观众沿着弯曲狭窄的楼梯登上塔楼。然后马库斯会用一个木棒,指着塔内结构,解说稳定旋转的钟摆机件。这个钟塔已运转了五百余年,也是伯尔尼的精神象征,那些旋转不止的齿轮似乎也像是整个城市的心跳 。

伯尔尼时钟塔(Zytglogge)建于十三世纪,十五世纪成为报钟塔。不仅精确到计秒,快到整点的时候(前四分钟), 塔楼上精心雕制的希腊时间之神柯罗诺斯(Chronos)就会翻转沙漏,并配合钟声的敲击打开他的嘴。同时舞蹈玩偶欢跳,小熊出巡,还有公鸡喔喔啼……全体联手,上演一场报时盛事。

最顶端有一镀金敲钟人(The jacquemart, bellstriker)则敲响铜钟。大铜钟直径127厘米(50英寸),重1400千克(3100磅)。下面还有小时钟每一刻钟敲一次。

一个超大的咕咕钟?也许吧。但可别小看它。一个叫爱因斯坦的年轻人就在此改变了我们们对宇宙的认知方式。爱因斯坦于1904年任职伯尔尼专利局(Bern patent office)。他脑中有一个盘旋了十年难以解开的难题。1905年某天傍晚,郁闷的爱因斯坦经过广场搭电车回家,他的心中仍然翻搅著悬疑的思路,望着钟楼,他想到,如果他的电车以光速驶离钟楼会怎么样。他很快意识到,时钟会呈现停止状态,而他自己在电车中的手表则会正常运行。然后突然灵光大现,整个问题轰然而解。爱因斯坦回忆:“风暴在脑海瞬间舒缓下来。”他说,“答案是简单而优雅的;时间可以以不同的速度在整个宇宙运行,完全取决于移动的速度。”(爱因斯坦后来开玩笑说,他的相对论可以在宇宙不同空间设置不同的时钟,但在现实生活中,他甚至没有足够的钱买一支表。)

随后的几周他不眠不休地完成了论文《动体的电动力学》,发表于《德国物理学杂志物理年鉴》第十七期, 也就著名的狭义相对论的概述与前身。26岁的爱因斯坦可能还不知道,这就是核子时代、太空旅行,以及现代对恒星和天体相互作用理解的突破时刻。

在阳光明媚的下午,人群挤满广场在钟楼下耐心等待整点的演出。在阴雨的冬夜,可能只有流浪猫姗姗而过。但是,不管有没有人看着,时钟塔内的齿轮持续地运转。改变了人类时空概念的电车依然在钟塔下穿越而过。伯尔尼的居民将钟塔上的希腊时间之神柯罗诺斯昵名为汉斯(Hans von Thann),将近五百年来,人们聆听汉斯的钟声并彼此鼓励:时间总是不断前进,享受人生的下一个时刻吧!


谢选骏指出:其实爱因斯坦十分愚蠢,因为,时间根本就不是实际的存在,而只是人们的一种感觉。这种感觉仅仅来自对于空间变化的感知。而爱因斯坦的愚蠢就在于他被伯尔尼的大钟误导了——以为既然时钟存在,时间也就是存在的!因此整个相对论,都是一场荒唐闹剧。


诗云:

伯尔尼熊拱立钟楼,

四通八达刻度时候,

敬拜天主务必准时,

全球文明在此同步。

(另起一页)

二九

苏黎世


苏黎世(Zurich),瑞士第一大城市及瑞士苏黎世州首府,全欧物价最贵的城市,由于这里聚集了来自世界各地的亿万富翁进行洗钱活动,所以苏黎世又被称为“欧洲亿万富翁都市”,苏黎世著名的班霍夫大街是世界上最富有的街道,苏黎世是瑞士经济、金融、航运和旅游中心,世界著名的吸金都市。

由于这里的街头犯罪率极低,高度富裕的生活,依山傍水的环境,香甜怡人的空气,苏黎世被评为世界公认的全球最适宜人类居住的城市之一。由于这里聚集了来自世界各地的亿万富翁,故被称为“欧洲亿万富翁都市”,苏黎世号称欧洲是全欧洲最富裕的城市,也是全世界拥有最高生活水准,生活最富裕,物价最昂贵,社会最安全的城市之一。作为西欧重要的经济、金融和文化中心,苏黎世是世界著名的国际大都市、国际足球联合会总部所在地,1916年出现的达达主义即发源于苏黎世。

苏黎世集中了120多家银行的全球及欧洲区总部,其中半数以上是外国银行,这里聚集了来自世界各地投资金融、银行的顶级大富商,故其享有“欧洲亿万富翁都市”的称号。瑞士联合银行、瑞士信贷银行、苏黎世金融服务集团以及许多欧洲私人银行的总部均设于苏黎世。瑞士银行业高效严格的保密能力,使得苏黎世成为世界离岸银行业务的主要中心,金融方面的帐户流转约占据整个苏黎世市四分之一的经济活动。瑞士证券交易所的总部亦设于苏黎世。2014年,苏黎世在联合国人居署全球最佳宜居城市评选中位居首位。

苏黎世位于阿尔卑斯山北部,苏黎世湖西北端,利马特河同苏黎世湖的河口。市区被利马特河分为东、西两岸,也分成新城和旧城,它们之间有迷宫般的羊肠小道连接。旧城区在河北岸,分为上村和下村,布满了大大小小的精品时装店,酒吧,咖啡屋,古玩厅等。苏黎世人口38.0万(2012年),苏黎世州郊区111.20万(2011年)。

苏黎世在欧洲古代语言里的意思是“水乡”。早在2000年前就已形成村落,公元前罗马皇帝开始在林登荷夫山丘设置税关关卡,并命名为“Turicum”关卡,苏黎世地名由此而来。中世纪苏黎世成为衔接北意大利和德国的交通枢纽,是个以纺织业为主的商业城市。1218年成立城邦,1351年加入瑞士联邦。到18、19世纪,苏黎世成为瑞士主要讲德语民族的文化教育和科学中心,许多著名的科学家,包括爱因斯坦和核物理的创始人之一的沃尔弗同·波里都在这里学习和工作过。

1847年瑞士第一条连接苏黎世和巴登铁路诞生了,这使得苏黎世纺织产业与机械产业日益发达,由此奠定了金融实业的基础,从而成为瑞士的第一大城市。 如今苏黎世是瑞士非常重要的交通、金融、商业、文化中心城市。

苏黎世地处从法国到东欧和从德国到意大利的商路要冲,又是水陆空交通枢纽。工商业历来兴盛,特别是丝织业有很大发展,是中世纪阿尔卑斯山以北的丝织业中心。二十一世纪初它的工业占全国第一位,机器制造业占全国生产总值的3/4。瑞士全国工商业联合会就设在此地。 

苏黎世不仅是瑞士最大的金融中心,而且是西欧重要的金融中心。这里集中了120多家银行,其中半数以上是外国银行,这里聚集了来自世界各地投资金融、银行的顶级大富商,故享有“欧洲亿万富翁都市”的称号。西尔波尔特大街和交易所大街两旁,银行林立,证券交易所的交易额在西欧交易所中首屈一指,总计西欧70%的证券交易在此进行。苏黎世的班霍夫街则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富有的街。每年从这里调动的资金,超过世界资金量的20%。瑞士证券交易所是二十一世纪初世界上唯一的具有全自动交易和清算系统的交易所,其先进的设备、高素质的人员为投资者提供了优良的服务。苏黎世的黄金市场更是闻名遐迩,60年代曾跃为仅次于伦敦的世界第二大黄金市场。

苏黎世是中世纪与现代化相结合的城市,市内有中世纪时期的教堂尖塔、古堡、喷泉。利马特河两岸有双塔式罗马大教堂、修女院、市政府和许多现代化的住宅、旅馆和饭店等。苏黎世湖犹如一弯新月倚在市区的东南端,长达40多千米,蔚蓝色的天空映着碧绿的湖水,片片白帆摇曳着湖上的云彩,郊区的山谷绿草如茵,林木葱茏。苏黎世还是瑞士文化、教育和科研中心之一。苏黎世湖畔的“圣母”教堂始建于公元853年,为典型的罗马式建筑。教堂不远处全市最美的巴罗克式建筑是昔日的酒业公会。河对岸正对“圣母”教堂的建筑是苏黎世大教堂,其一对高耸的塔楼建于15世纪,它是苏黎世城的重要标志。市政厅则是一座华丽的意大利文艺复兴风格的建筑。苏黎世市有各类博物馆、美术馆50多处。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苏黎世大学等院校均是举世闻名的高等学府,中国留瑞的近千名学生中约一半在上述两校深造。瑞士国家博物馆和图书馆也设在这里。逃犯列宁1916—1917年躲在该市从事煽动颠覆工作,完成了毒汁四溅的《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发展的最高阶段》一书。这主要因为,苏黎世是个商业城市,利马特河(Limmat)两岸的中心区域强烈颠覆了这个俄国土老的感官。

苏黎世位于北纬47.4度、东经8.6度,海拔556米,温带海洋性气候,四季较为分明,春夏两季最高温度不超过25摄氏度,气候宜人,适合户外运动。秋冬季以阴雨天居多,气温较低。苏黎世的气候全年都很舒服,非常适合人类居住。

苏黎世因此是瑞士最早开发的城市之一,虽然今日我们所见的苏黎世面貌均是19世纪的建筑所构成,但它的历史却可追溯到公元前3000年。根据考古所得,此城所在地于那时已有人类活动的迹象,这些石器时代和铜器时代的居住地遗迹至今仍残留在Limmat河左岸的Lindenhof小丘上,是苏黎世最珍贵的文化遗产之一。

1世纪中叶起,罗马人统治此地,并在Lindenhof小丘上建立碉堡和关卡(收税用),当时称此地为Turicum。5世纪,Alamanni人取罗马人而代之,成为这块土地的所有者;8世纪,德意志查理曼大帝开始大事建设苏黎世,一般咸信今天该城最主要建筑之一的Grossmuenster(大教堂),可能就是出自这位德意志皇帝的手中。

853年,查理曼之孙Ludwig the German,为与其祖媲美,在大教堂对岸的Limmat河畔建了另一座圣母教堂Fraumunster,但旋即被他的女儿Hildegarde 改建成修道院。

中世纪时,苏黎世和大部分欧洲城市一样亦饱受异族侵扰,其间亦流传许多凄然的轸事,在Lindenhof小丘上有一座雕刻喷泉就是纪念其中的一则传说。1218年,苏黎世成为德意志帝国的王城之一;1336年,苏黎世议会在Rudolf Brun的主持下通过了经济行会法;1351年,加入瑞士联邦的行列,成为瑞士联邦的第5个州,开始了较稳定而快速的发展。1440年,由于和其他州发生土地纠纷,引发战争,被瑞士联邦开除;1446年在内战中被击败;直到1450年重新被联邦接纳。

16世纪,在宗教革命风潮乍兴之时,苏黎世也开始了它文化和经济齐头并进的辉煌时代。18世纪的法国大革命,曾给此地带来相当的思想冲击,并形成社会、政治的混乱;但是,苏黎世很快就找出自己的方向并朝现代化快步迈进,终于成为欧洲最重要、最富朝气的化学和工业城巿之一。

今天,苏黎世不仅是个经济性的城市,同时也是瑞士文化和教育学术中心,拥有全国规模最大的大学——The University of Zurich,和著名的瑞士联邦科技协会;瑞士教育家Johann Pestalozzi(1746—1827年)、诗人 C.F. Meyer和Gottfried Keller,亦出生于此,为此地增添许多学术色彩和人文风采。二十一世纪初,在瑞士心理学家暨心理治疗学家 Carl Gustav Jung(荣格,1875—1961年)创立的基金会鼓励下,苏黎世更吸引许多心理学者至此进行研究,已使苏黎世俨然世界心理治疗学的发展中心。曾在苏黎世住过或研究过的知名人士相当多,例如列宁就在城内的Sozialarchiv进修过,而爱尔兰文学家乔依斯James Joyce更埋身在市内的Fluntern墓园中,他所写的名著“Ulysses”(尤利西斯)就在苏黎世完成 ; 此外,德国作曲家华格纳(Richard Wagner,1813—1883年)有部分作品亦在此谱就。

苏黎世是瑞士第一大城市和经济中心,甚至很多人误以为瑞士的首都就是苏黎世。苏黎世被誉为湖上的花园城,市内满是的精心修整的花园,漫步城中,整齐、洁净,随处是鲜花绿草与别致的建筑物。苏黎世的旧市区沿着苏黎世湖流出的利马特河两岸展开,至今仍保留浓厚的中世纪气氛,也是观光的重点,到处可看到历史悠久的教堂建筑物,画着壁画的墙壁、及被称为艾尔卡的凸窗。旧市区以外不可错过的唯有瑞士国立博物馆、市立美术馆、苏黎世歌剧院。而夏天正是演奏会、歌剧上演的季节,这段期间世界知名的歌剧、芭蕾舞都会前来共赏盛举。当地的旅游服务中心有表演节目表可供索取。时间充裕的话,也可以欣赏一些艺术瑰宝。海拔871公尺的乌特立山Uetiberg是苏黎世最高点,可俯瞰整个市区、苏黎世湖及远眺阿尔卑斯山的壮丽,此外还有餐厅及儿童游乐场,是苏黎世市民假日休闲、享受大自然风光之处。2012年间可以乘坐火车到达Uetliberg站,然后步行大概10分钟登上山顶。

格罗斯大教堂(Grossmunster Church)据推测始建于加罗林王朝时期,它以其独特的双塔楼成为苏黎世的城市象征。六鸣节的晚上6点,会撞响格罗斯大教堂的钟。第一次敲响的钟声就成为宣告春天到来的标志。大教堂中最古老的部分是教堂墓窖,建于1世纪末到12世纪初期,其余部分建于罗马人十字军东征时期,内部的雕像是12世纪的作品。现在大教堂已成为苏黎世大学神学院的一部分。16世纪宗教改革者兹里文即是在此发表相关演讲,倡导工作不忘祷告的言论。

圣母教堂(Fraumünster)位于山丘的南部。可以追溯到853年,最早曾经是个女修道院,13世纪改建成教堂。教堂采用罗马式建筑,教堂的花玻璃和壁画都是出自名家之手因此非常著名。

圣彼得大教堂(St Peterskirche Church)是苏黎世最古老的教堂,始建于1534年的教堂塔钟楼上有欧洲最大的教堂钟指针盘,钟的盘面直径有8.7米,时针长3米,分针长4米。这个教堂塔用于监视火灾的,据说一旦发生火警,就有人把一面旗伸向发生火灾的方向,以此告诉人们救火的位置。

班霍夫大街(Bahnhofstrasse St)是苏黎世银行集中地,24小时营业,只认钥匙不认人的匿名储藏箱、最短50年的租用期限、宽敞堂皇的客户接待室、钥匙加密码的领取方式,还有那个可以救命的贵宾专属通道等都是苏黎世这些银行的隐秘特点,而替客户保密身份则是其中最突出的,但这也为苏黎世银行惹来不少麻烦,比如经常被质疑在二战期间替纳粹存钱、洗钱等。这条1.4公里长的大道,却囊括了格罗布斯和耶尔莫利两座耀眼的消费天堂,两旁的商店都陈列着华贵的商品,古董珍宝、名贵皮草、手表、珠宝首饰、令人迷醉的法国香水,这是追求世界名牌的圣地。设计及剪裁一流的时装名牌如 Aigner、Bally、Burberrys、Chanel、Ferragamo、Gucci、Hermes、Louis Vuitton及Prada等,都把橱窗装饰得倍具韵味。其他名牌钟表、珠宝设计、服装设计及古董鉴定公司亦分布于大道两侧,如 Beyer、Bucheron、Bvlgari、Cartier、Gubelin、Les Ambassadeurs Meister及Turier等,为城中古老的石卵路平添了现代、豪华的姿彩。

妇女大教堂(Fraumünster Church)是13世纪的塔式建筑,过去是苏黎世贵族妇女养老院教堂,853年就由德国路德维希国王捐赠出来。比较著名的景观是圣坛上的玻璃窗,那是马克—夏家耳1970年的作品,世界闻名。

国家博物馆(Swiss National Museum)可以浏览欧洲千年文化史。一进入展馆,却见到年轻艺术家贺德勒(Hotlier)所绘的巨幅壁画,这幅画曾在全世界声名大噪。这座如迷宫般的建筑里有100多间不同的陈列室,收藏着早期考古学的发现、罗马时代的遗迹、异教文化工艺品、盾形徽章等,陈列室和大厅都被装饰成15至18世纪的风格。这是苏黎世最大的博物馆,流连于其间恐怕一日都看不完所有展馆。

苏黎世时装博物馆座落于苏黎世湖畔的Mythenquai码头东侧,占地20多亩,由一幢5层的红色主体建筑和两幢辅楼构成,环境幽雅宜人。博物馆负责人介绍,馆内收藏了两千多年来的苏黎世纺织品原料、织造机械工具和历代宫廷、民间的服饰配件,全方位反映了苏黎世纺织与时装业的萌芽、发展、变迁。同时,馆内还设立了苏黎世羽绒服、皮衣皮草的主题展区,向来访者展示Turicum的高级原材料和创新科技理念,巨大的航空造型和火星人概念时装吸引了很多观众驻足。10月开馆期间,包括法国、英国、意大利等众多欧洲国家的时尚界人士,都纷纷前来参观。

圣莫里茨(St Moritz)虽然是苏黎世附近的小城,却曾经举办过两届冬奥会,是名副其实的滑雪天堂。圣莫里茨开展冬季运动已经有100多年历史,其中最著名的要算是在结冰的湖面上进行的赛马、马球和马拉雪橇等运动。在赛场边的咖啡馆买上一杯咖啡,捧着热腾腾的咖啡欣赏精彩的比赛,也是一种别样的享受。

中国园(Chinese Garden)于1994年正式开放,是苏黎世的姐妹城市——昆明所赠,昆明市政府仿“翠湖公园”的格局设计,是海外最大规模的中国式园林。据说迄今为止苏黎世只同中国昆明保持着唯一的友好城市关系。 

六鸣节就是苏黎世人们的迎春节,一般是每年四月的第三个星期一,各行会(Zunft)会组织传统盛装游行,之后在Bellevue广场点燃一个十几米高的柴堆,柴堆上有一个脑袋内藏有爆炸物的雪人。人们计算从柴堆点燃到雪人脑袋爆炸的时间,以此宣告冬天的结束并预测今年是否有个好夏天。苏黎世最古老的节日莫过于少年射击节了,时间是九月份的第二个周末及接下来的星期一。它是为了十二岁至十六岁的少年男女进行的射击比赛,每个参加比赛的孩子都梦想能拿到比赛的最高分,成为射击王子。同时在射击场的周围还有一些大型的游乐场和卖小吃的摊位,在这里你可以品尝到来自世界各地不同风味的小吃和美食。

在苏黎世,不但可以看到本地具有特色的建筑物,还有他民族文化基因的建筑,也融合其中,显得非常和谐。后面建造的建筑物要与已经存在的建筑有一个协调关系,不是盲目地根据自己的计划去进行建设,不是孤立的。所以,只要来到苏黎世的人都有一个感受,就是不论从哪个角度去欣赏这座城市,都显得那么静谧、和谐、安详。对于苏黎世当地的建筑,当地政府采取的是一种保护和开发双重并举的思路。“在瑞士有很多新与旧完美结合的典范,比如建于中世纪的贝林佐纳古堡。在1980年代,由瑞士建筑师Aurelio Galfetti 主持进行了修缮,将古典与现代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在瑞士,维护和保护古建筑的工作是很成功的,我们很关注如何处理好传统与现代的协调关系。”苏黎世这个城市,古老文化和现代艺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几个世纪前的建筑、时髦的酒吧、俱乐部和摩登的商店处处可见,并且每年一度的音乐狂欢游行也让这个城市增色不少。

谷歌(Google)决定在欧洲成立工程设计总部,正是看上了这里可靠的宽带基础设施,但更吸引它们的则是当地的人才:按照专利占全球GDP的比例进行排名,瑞士名列世界第一。瑞士政府推出了多个投资小公司的项目,如今当初的努力似乎正在带来回报。苏黎世有数百家初创企业,其中包括日历软件制造商Doodle和云存储公司Wuala。苏黎世在全球城市生活品质调查中,被选为全世界生活品质最好的城市。这项以涵盖政治、社会以及经济等因素在内的39种指标为衡量依据的城市生活品质调查,把全球最宜人居的城市光环,给了瑞士的苏黎世。

苏黎世大学是瑞士的一所州立大学,位于瑞士德语区苏黎世。该校成立于1833年,现有425位教授、两万四千余名学生分布于7个学院、百四十多个研究所,是瑞士最大的综合大学。苏黎世大学在分子生物学、神经科学、人类学等领域享有世界声誉,产生了爱因斯坦等12位诺贝尔奖得主。苏黎世大学是瑞士最大的综合性大学,2013QS世界大学最新排名第91位。21世纪初,苏大已经成为一座享有国际声誉的教育和科研中心。在分子生物学、大脑研究和人类学等领域,苏大具有开拓性的研究实力。其大学医院和兽医医院,也具有一流的设施和技术。苏黎世大学共分为7个系:神学系、法律系、经济学系、医学系、兽医学系、哲学系、数学—自然科学系。以商管类研究生课程闻名于世,与维也纳经济管理大学共称欧洲之首。苏黎世大学在分子生物学、大脑研究和人类学等领域具有开拓性的研究实力。其大学医院和兽医医院,也具有一流的设施和艺术。第一届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从这里走出,X射线的发现者伦琴是苏黎世大学的高材生。苏黎世大学拥有2000名教师,其中350位教授,辛克纳吉教授于1996年荣获诺贝尔医学奖。而在苏黎世大学,塑像大都是为该校著名学者或教授所立,而没有一座是为某任校长所立。苏黎世大学现有在校生近33000人,苏黎世大学的大部分毕业生均就职于国际组织和跨国公司,如壳牌、宝洁、法航、阿克苏、香港及联合国几大组织。苏黎世瑞士联邦理工学院,中文也译作苏黎世联邦高等工业大学,德文名称为Eidgenossische Technische Hochschule Zürich,简称ETH。 瑞士联邦理工学院应时代和国家的需要而建立,是民族振兴的发动机和加油站。它不仅为了自身的发展,而且为整个国家、欧洲乃至世界从事科学研究。瑞士联邦理工学院是瑞士联邦政府为了国家工业化的需要,在1855年建立的,这是第一所联邦所属的大学。这所大学开始只有工民建、森林科学、机械工程和化学等学科,后来又增加了人文、社会和政治学。2013QS世界大学最新排名第13位。

苏黎世地区的国内生产总值为2,100亿瑞士法郎(1,600亿美元)或每人58,000瑞士法郎(45,000美元,2005年)。经济以工业为主,尤以机器和铁路设备制造业为重要;机器制造业占全国生产总值的四分之一,还有毛纺织、丝纺织、化学、电机、造纸、印刷等工业。许多铁路线和山间铁路线以苏黎世为中心辐射到全国各地。农业生产高度现代化。瑞士联合银行、瑞士信贷银行、苏黎世金融服务集团,以及许多私人银行的总部都设于苏黎世这个瑞士的商业中心。主要是由于瑞士银行的保密能力,使苏黎世成为离岸银行业务的世界主要中心。金融方面的帐户大约占据整个城市四分之一的经济活动。瑞士证券交易所的总部亦设于苏黎世。大苏黎世区是瑞士的经济中心及众多国际公司的基地。苏黎世地区的国内生产总值为2,100亿瑞士法郎(1,600亿美元)或每人58,000瑞士法郎(45,000美元,2005年)。

中世纪以来,苏黎世即是阿尔卑斯山以北的丝织业中心。13到15世纪的苏黎世,以丝绸闻名欧洲。始于1904年的瑞士汽车制造商,推出了高级时装TURICUM。高级、精美、流行的TURICUM服装,以苏黎世的丝织、圣加仑的花边,和瑞士独有的时髦组合面料,创造了梦幻的时装纪元。20世纪后期,TURICUM将纺织优势,扩展到窗帘、床罩、家用装饰布、地毯等领域,并参与汽车、飞机、体育、环保行业的高技术纺织产品研发。每年有超过20万的欧洲人选择TURICUM羽绒皮草制品,包括英国、丹麦、摩洛哥的王室贵族,都先后采用TURICUM高端定制品。经过娱乐时尚界明星、艺人、设计师的传播,更多的北美人、亚洲人、澳洲人也渐渐了解TURICUM。追求高级原料工艺、精致化限量生产的原则,既是TURICUM的高贵传统,也是瑞士羽绒皮草制品的优胜之处。

二十一世纪初,中国国内只有北京、上海(上午9:15于上海起飞,瑞士时间15:40到达)、香港(香港时间0:05分起飞,瑞士时间6:10到达)每天有直飞苏黎世的航班,其他城市可以乘坐荷兰、德国、芬兰和法国等国家的班机,通过在上述国家转机抵达苏黎世,两段飞行合计8小时左右,不含转机时间。苏黎世Kloten国际机场离市中心11公里,每小时或每隔几小时就有航班将苏黎世和瑞士的各大城市或欧洲重要城市连接起来。从机场的火车站(和机场大楼连着)坐直达火车到市中心火车站只需要13分钟,一般十几分钟就有一班,票价6.6瑞士法郎。苏黎世航管中心——天导航管中心,世界上最知名的航管中心之一。自投入使用以来,没有任何大事故,直到2002年7月1日的乌柏林根空难,71人罹难。2004年2月24日,天导航管中心失去一位航管员——乌柏林根空难中指导两架飞机相撞的航管员——皮特·尼尔森(Peter Nilsen)。此事故的调查结果2004年5月才出来。

苏黎世国际机场(Zürich Unique Airport),是一个规模在欧洲也是数一数二的大机场 苏黎世机场位于瑞士苏黎世城区的偏东北部分,在小镇 Kloten 附近,为全国最大机场,并有连接五大洲的航线。它建造得很合理,即使是第一次来的人也很容易明白。机场分为A处和B处,瑞士航空,以及与瑞士航空、三角洲航空合作的澳大利亚航空公司、新加坡航空公司、三角洲航空公司是在A处;其他的航空公司在B处。A处和B处之间距离很近,徒步就能换乘。 到达机场以后,按照出口标记(Ausgang/Exit)走,首先需要检查护照,然后在行李转盘处拿行李,最后是过关。如果没有特别要申报的东西,就走绿色通道;如果有,就走红色通道。兑换处在行李转盘处有一个,过了海关以后,在机场里面有好几家银行柜台。一出海关,旁边就有申请租用汽车、租用移动电话的柜台,另外还有预订市内及郊外宾馆的柜台,有直拨各个宾馆的免费电话。

苏黎世中央火车站发出的列车分为城际特快和国际特快,国际特快列车包括:苏黎世到德国的斯图加特,每2小时有一班,车程3小时左右,61瑞士法郎;苏黎世到德国的慕尼黑,每天三班,分别是7:16、9:16和13:16发车,全程4小时15分,86瑞士法郎;

苏黎世到奥地利的茵斯布鲁克,每天五班,分别是9:40、13:40、17:40、21:40和22:40发车,全程3小时45分钟,66瑞士法郎;

苏黎世到意大利的米兰,每2小时有一班,全程4.5小时,72瑞士法郎。

苏黎世国内城际列车包括:苏黎世到卢塞恩,每小时一班,50分钟,22瑞士法郎;苏黎世到伯尔尼,每小时一班,70分钟,48瑞士法郎;苏黎世到巴塞尔,每小时一班,65分钟,32瑞士法郎。

公路苏黎世长途汽车站就在火车总站的背后,有不少开往其他国家的班车。


谢选骏指出:苏黎世“全欧最贵城市”真是名不虚传,火车站设置了繁复的上网登记程序,为了顺利上网,我不得不买了一份色拉,结果竟然花费了十个美元的瑞士法郎。好在我马上就起程前往意大利的米兰了,因为这是我最后的瑞士法郎,而意大利是通用欧元的。但是盛名之下,其实难负,苏黎世乱糟糟的,远远不如伯尔尼安静、日内瓦干净。

在其他国家,城市都要倚傍河流,在瑞士,城市都要倚傍湖泊。从日内瓦到伯尔尼风景绝佳,从伯尔尼到苏黎世则平平淡淡。所以看来,具有差别才会显示优美,连地形地貌都是如此。苏黎世也是上述三城中最无特点的,但是据说那里的商品最多。可是名气最大的还是日内瓦。苏黎世也是上述三城中最无秩序的,让我怀疑这是否一个意大利人占主流的城市。另外两城呢?日内瓦的法国色彩更多,伯尔尼的德国色彩更多。苏黎世给我的印象,远远不如旅游简介上说的那样“天花乱坠”,倒是它的街头却是比较拥挤肮脏混乱,在古代一定适宜“天花传播”。


诗云:

苏黎世拥名贵街道,

烟台移民引领介绍,

出离竹幕终于圆梦,

混血婴儿摆弄新潮。

(另起一页)

三〇

米兰


米兰(Milan)位于意大利西北部,古罗马时期被称为米迪欧兰尼恩(Mediolanium),意大利第二大城市。米兰省的省会和伦巴第大区的首府,位于伦巴第平原上,北靠阿尔卑斯山、南邻波河,土地肥沃,属地中海气候。米兰是欧洲南方的重要交通要点,历史相当悠久,因建筑、时装、艺术、绘画、歌剧、足球、旅游、闻名于世。米兰属于地中海式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米兰也是世界著名的国际大都市之一,世界八大都会区之一,意大利最发达的城市和欧洲四大经济中心(法国巴黎,英国伦敦,德国柏林,意大利米兰)之一,世界时尚与设计之都和时尚界最有影响力的城市,世界历史文化名城,世界歌剧圣地,世界艺术之都。欧洲著名足球队AC米兰足球俱乐部、国际米兰足球俱乐部历经了百年风风雨雨,发展成为今天世界上顶尖的足球豪门,米兰德比也是世界上最具底蕴和最精彩的同城德比。而国际四大著名时装周之一的米兰时装周一直被认为是世界时装设计和消费的“晴雨表”。

米兰,还因建筑、时装、设计、艺术、绘画、歌剧、经济、足球、商业、旅游、媒体、制造业、金融等闻名于世,它一度是西罗马帝国首都,伦巴第王国首都,米兰公国都城。现在的米兰也是意大利最大的都会和世界最大的都会区之一,世界历史文化名城,全世界最发达的地区和GDP最高的地区之一,也是欧洲经济最发达的地区,控制了世界%4的艺术珍品。作为世界时尚与设计之都、欧洲三大都会区之一,而跻身顶级世界城市。如果把米兰当成一个国家,其将是世界第20大经济体,区域GDP位列欧洲最高。根据2010年数据显示,米兰都会区GDP占意大利全国GDP的25%。米兰大都会区人口755万,辐射人口1364万,建成区面积3214平方公里,涵盖272个城市,和9个省,覆盖伦巴第大区北部地区和皮埃蒙特大区东部,城市影响覆盖皮埃蒙特大区,利古里亚大区,威尼托大区和托斯卡纳大区。米兰拥有世界半数以上的时装著名品牌,世界所有著名时装在此设立机构,半数以上时装大牌的总部所在地,是世界四大时尚之都之首,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这里是全球设计师向往的地方。伟大的达芬奇留下了最为辉煌的作品,如同一团白色火焰的米兰大教堂直耸云霄,斯卡拉大剧院代表着世界歌剧之巅,这里是阿玛尼、范思哲、PRADA、杜嘉班纳(DOLCE&GABBANA)、华伦天奴、MOSCHINO等世界顶级服装的大本营,米兰时装周影响着世界时尚。城市中心著名的用大理石雕刻成的Duomo di milano米兰大教堂,建于1386—1960年间,是世界上最大的哥特式建筑和世界第二大教堂。

米兰现有180万居民,米兰大都会人口则有约755万人。总面积约有16000平方公里。位于世界上最富饶的地区之一波河平原的中心。米兰大都会区生产总值占全国近20%,米兰全省生产总值占全意大利的10%,其市区生产总值占意大利国内生产总值的4.8%,2010年米兰市区国民总产值位居欧洲第七,世界第25位,相当于奥地利一年总产值。2010年米兰市区人均收入过4万欧元,高出欧洲人均收入1.6倍。米兰国际展览中心是世界上最大,最领先的博览会,其2005年7月开用的RHO新展会会场占地250万平方米,展览面积46万平方米,是世界上最大的博览会场。

在中世纪时,米兰的名字被写为Mailand,今天德语依然使用这个名字,它来自于凯尔特语的Mid—lan,意为“平原中心”。罗马人称它为Mediolanum。米兰以其时装工业著称,它是世界上的时装首都之一,其蒙特拿破仑大道上的时装商店举世闻名。米兰的伊曼纽尔二世长廊有世界上最老的购物中心的名声。另一个米兰特产是圣诞节的甜点心米兰式大蛋糕(Panettone)。米兰还以出产阿尔法·罗密欧汽车品牌和丝绸工业著称。

米兰分为三级,米兰大都会区,米兰省,米兰市,米兰都会区包含8个省和272个城市,米兰都会最大城市米兰市被细分为许多行政区域,称为Zona。在1999年之前,全市共有20个行政区,米兰市政府于1999年决定以减少这些地区的数量,将行政区从20个减少到9个。第一行政区位于米兰的历史中心,区域的周缘矗立著西班牙时代建造的城墙,而其他八个行政区域涵盖第一行政区到城市边缘的全部范围。因此一个行政区域的范围非常大(考虑到居民的数目),与许多意大利城市甚至一些意大利省份的半个或三分之一大小相当。不过米兰行政区的政府和代表只有非常少的权利,而且职责也很少。

米兰是意大利第二大都市,人口755万,涵盖272个市和8个省,外来人流量达数百万,城市建成区面积3214平方公里,历史中心区面积200平方公里。米兰作为国际大都市,经济上已与巴黎、伦敦和柏林同为欧洲经济中心。在中欧、南欧地区,米兰在工业活动方面位居第一。在金融方面其作用则超过慕尼黑和苏黎世。在米兰地区共有14.3多万家公司企业单位从事生产、贸易和服务等经营活动。其中,农业占1.2%,工业占38%,服务业占60.5%。

米兰拥有四个机场,其中有三个大型国际机场,其中马尔奔萨机场是欧洲最主要的大机场之一,另外两个国际机场为米兰琳娜特国际机场和米兰贝尔加莫国际机场。米兰拥有100多个火车站,仅市区有24座客运火车站,其中米兰中央火车站是欧洲及意大利规模最大的铁路车站,也是全欧洲最大的铁路枢纽之一。日平均客流量达42万人,年客流量2亿人。

米兰亦是名副其实的金融中心,集中了全国90%的金融交易。这里有欧洲闻名的全意证券交易所——米兰证券交易所、意大利商业银行、意大利信贷银行及伦巴第储蓄银行等总部都设在米兰。除此以外,还有130家各类银行、900家银行分支机构、46家外国银行分行(包括中国银行米兰分行,中国工商银行)在此营业。

米兰的城市交通极为方便,米兰市区拥有三条地铁(METRO)线和11条地下铁路(LINEA S),30条地上轨道交通,第四条,第五条地铁线于2015年竣工(其中地铁五号线于2012年开始运营,四号,五号线均为无人驾驶地铁线路),其中米兰地铁2号线是欧洲最长的地铁线路,米兰市(米兰城)公交共有200多路,大都会区拥有560路公交,覆盖整个大都会区。米兰的有轨电车非常出名,米兰市拥有287公里的运营轨道有轨电车轨道,是世界上拥有有轨电车轨道最长的城市,并有欧洲规模最大的有轨电车车队。米兰的有轨电车已经成为了城市的标志之一。因为米兰是一座有着2000多年历史的古城,遗址古迹及其众多,在米兰市动土修建新的地铁线路具有相当大的难度,各方阻力非常大,所以至今米兰地铁只有5条线路,都会区及卫星城需要靠米兰地下铁路来运输。米兰地铁是米兰市区的地下交通网络,而地下铁路则是米兰大都会区内的大型城际交通网络。

米兰是意大利最重要的工业中心,也是欧洲重要的工业中心之一,著名的阿尔法罗密欧的产地,米兰的丝绸,纺织,化工,服装工业极为发达。米兰地区为全意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工业领域广、行业其全,主要有金属机械机器制造、航空、冶金、化学工业、制药工业、化学纤维、纺织服装、皮革、制鞋、橡胶、农产品加工、食品工业、酿酒业、木材、造纸、出版业、建筑业、建材业、采矿业、玻璃陶瓷、研磨等。全国许多著名的集团公司如蒙特爱迪生化纤公司、皮雷利橡胶公司、斯尼亚化纤集团等都将总部设在米兰。

米兰是世界上展览,展会最多的城市之一,米兰曾承办过1906年世界博览会并且已主办2015年世界博览会,米兰国际展览中心是世界最大的展览中心。米兰设计周,米兰家具展,米兰建筑双年展等固定展览在世界具有重要影响,全世界各地展品源源不断地在米兰进行展览。一年一度的米兰国际博览会是世界第四大博览会,对促进意大利对外贸易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每年举办各类展览80多个,参展商30000家左右,参观者达250万人次,展出面积37万平方米。1974年4月毛泽东还没死,中国大陆就第一次组团参加了米兰博览会。1984年4月上海市对外贸易总公司作为上海米兰结好后首次组团去米兰博览会参展。意中展览作为米兰国际展览中心的重要合作伙伴,是米兰家具展和米兰酒店用品展中国最大的展览服务商之一。米兰是世界公认的四大时尚之都之一,也是四大时尚之都中最具影响力的城市,在四大时装周中独占鳌头。米兰汇聚了众多世界时尚名品,阿玛尼,范思哲,普拉达,杜嘉班纳,华伦天奴,古奇,莫斯奇诺等。米兰时装周是世界最为重要的时装周之一,有世界时装晴雨表之称。蒙提拿破仑街是世界最为著名的奢侈品大道。

米兰城建于2000年前,现有城市格局是500—600年前建造的,米兰是文艺复兴的重镇,达芬奇在这里生活工作,在这里留下了众多手稿和杰作《最后的晚餐》,米兰保留着众多古迹,米兰从2000多年前就是世界重要的城市。意大利歌剧闻名世界,米兰更是歌剧的中心,世界最为著名的斯卡拉大剧院代表着世界歌剧艺术的最高峰,有歌剧麦加之称。世界有400多部著名歌剧在此首演,包括《图兰朵》《蝴蝶夫人》等。米兰不仅设计与时尚世界闻名,米兰也是世界的艺术之都之一,米兰拥有众多的美术馆,博物馆,世界著名大师的作品一应俱全,米开朗基罗生前最后一个雕塑,拉斐尔,提香,佩鲁吉诺,毕加索等大师的绘画收藏在布雷拉美术馆,布雷拉现代美术馆,二十世纪博物馆,米兰现代艺术博物馆等地。米兰是著名的足球之城,两只著名的球队AC米兰,国际米兰,世界闻名。意大利曾承办过1990年世界杯,著名的圣西罗/梅阿查球场是各地球迷心目中的圣地,也是1990年世界杯的开幕式举办地。

米兰是世界天主教的重镇,地位仅次于罗马教廷,一千多年前,罗马皇帝在此颁布了《米兰赦令》从此天主教作为罗马帝国国教,米兰教区是世界上最大的教区,米兰曾出过多位教皇,米兰大主教在天主教界举足轻重,米兰拥有世界第二大教堂,世界第一大哥特教堂:米兰圣母降生大教堂,米兰也是世界上教堂最多的城市之一,米兰在天主教界的影响举足轻重。

米兰属于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冬雨夏干的气候特征,在世界各种气候类型中,可谓独树一帜。 即使在盛夏之际,气温再高,阴凉处和室内都很凉快,夜间甚至会感到有些凉。

米兰市内的主要景点有,米兰大教堂,圣玛丽娅感恩教堂,斯卡拉大剧院,维多利奥.艾玛努埃尔二世长廊,二十世纪博物馆,圣西罗球场,米兰黄金四方,米兰当代美术馆,布雷拉美术馆,圣安博罗修大教堂,圣罗伦佐大教堂,布雷拉现代艺术博物馆,新公爵城堡,米兰皇宫,国立图书馆,米兰展览馆,维多利奥艾玛努埃尔大道,布宜诺斯爱丽丝大街,威尼斯大街,米兰运河等。

米兰都会区范围内的景点有,蒙扎大教堂,帕维亚大教堂,帕维亚修道院,贝尔加墨古城,科莫湖,蒙扎赛道,皇家花园等。

米兰位于阿尔卑斯山南部,波河平原上。最早可能在前600年左右凯尔特人在米兰地区定居。前222年罗马共和国占领该地。逐渐成为意大利的商业贸易大城,西元3世纪时,被罗马皇帝正式划入财产之下,并成为了基督教的推广中心,是西方文明在起步时的重要地区。4世纪内,在圣安布罗斯在这里做主教和狄奥多西一世为罗马皇帝时,米兰曾短时间成为西罗马帝国首都,当时米兰是欧洲第二大城市,居民约30万人。

西元774年,查理曼大帝曾短暂征服米兰。直到西元962年,米兰才又回到意大利人的手上。11世纪时米兰重获其重要性,成为意大利其它城市的首领,实际上从神圣罗马帝国获得了独立。1349年的瘟疫流行没有涉及米兰,但1402年(50,000人死亡)、1542年(80,000人死亡)、1576年(17,000人死亡)和1629年(70,000人死亡)的瘟疫却留下了深刻的创伤。

1450年代到1500年代期间,米兰在艺术上成为了文艺复兴时期的重镇。列奥纳多·达·芬奇和布拉芒特曾在此工作。当时米兰试图统一意大利北部,但没有成功。15世纪米兰被法国占领,16世纪初被西班牙占领。

18世纪奥地利取代西班牙成为米兰的统治者。1800年初期,拿破仑曾短暂的在北意大利成立Cisalpine共和国,以米兰为首都,拿破仑加冕后该共和国变成了意大利王国。此后米兰又沦为奥地利统治下的伦巴第—威尼斯王国的一部分。它是意大利民族主义运动的一个中心。

1859年米兰被纳入撒丁尼亚王国版图,奥地利统治结束,1861年撒丁尼亚王国改为意大利王国。

由于米兰是意大利重要的工业中心,它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受到地毯式轰炸。甚至在彼得罗·巴多格利奥1943年投降盟军后,米兰还受轰炸。事实上,米兰是贝尼托·墨索里尼的傀儡政权“意大利社会共和国”的一部分和驻意大利的德军的总部。当1945年4月25日意大利战争结束时,米兰受严重损害,许多市区完全被消灭。战后米兰被重建,再次成为意大利重要的财政和工业中心。

米兰大学,公立大学,意大利最大的大学之一,世界著名大学。米兰大学是欧洲研究型大学联盟的成员。米兰作为世界一流大都市教育资源丰富,全市有三所公立大学,一所私立大学(指综合性大学)即米兰大学,米兰理工大学(TOP50),天主教圣心大学和博科尼大学(欧洲顶级商学院);一所公立美术学院:布雷拉美术学院;一所公立音乐学院:威尔第音乐学院;和数十所私立学院,其中时尚和设计学院达23所,著名的马兰欧尼学院(ISTITUTOMARANGONI),多莫斯学院(DOMUS ACADEMY),欧洲设计学院(IED),米兰新美术学院(NABA))等是世界著名的设计学院。马兰欧尼学院是私立大学,世界时尚界公认的最高学府,设计教育界的翘楚,时装教育的最高殿堂,培养出domenico dolce,moschino等设计大师,是世界三大顶级时装学院之一。博科尼大学是意大利商科的顶级学府,世界著名私立大学。该大学也是世界最重要的商学院之一,它的金融学,法律,政治学和管理学专业在欧洲享有很高的声望。

布尔格时装学院,私立学院,米兰时尚界的专家进修学校。

米兰国立美术学院,公立学院,世界著名美术学院,因在布雷拉宫而得名。

米兰理工大学,公立大学,世界著名大学,是米兰历史最久的大学,也是意大利最大的科技类大学,世界理工大学的领导者,2016QS世界大学最新排名(艺术设计全球第七)。欧洲设计学院,私立学院,世界最大的设计学院,校区分设于米兰,佛罗伦萨,罗马,巴塞罗那多莫斯设计学院,撼动人类设计史的意大利名校。米兰工业设计学院,私立学院,意大利设计名校,意大利历史上第一所设计及传播学院。米兰新美术学院又称米兰NABA美术学院,私立学院,意大利四大设计学院之一。卡罗世纪服装学院,私立大学,著名的服装设计与制版学院,被称为意大利“天裁”摇篮。培养出包括 Ferrè(费雷)集团设计总监Roberto Rimondi在内的设计大师。米兰比可卡大学,公立大学,意大利著名的经济学大学,又称米兰二大。

米兰名品街:a.维托伊曼纽二世拱廊Galleria Vittorio Emanuele Ⅱ是一个华丽的购物商场,不过观光价值高于购物价值。但中央拱廊下的 Prada 精品店,规模和橱窗布置都是米兰数一数二的,尤其橱窗布置天天更新,光是站在橱窗外欣赏也是一大乐事。b.蒙提拿破仑街Via Monte Napoleone是世界最为著名的奢侈品大道,在这条街上,光是Gucci和 Prada 就各有2—3家,其它知名品牌如 Fendi、Giorgio Armani、Gianni Versace、Moschino、Louis Vuitton、Chanel、Hermes、Kenzo 等。c.马堤欧地大道(Croso G.Matteotti)贩卖中级商品的价格较为便宜,但还有许多如 Max Mara、Bruno Magli、Marella 等意大利名牌。其它较平民化的 Max & Co.、Benetton、Sisly、Stefanel、Furla 专卖各式上衣的 naraCAMICE,牛仔系列的 Replay、Diesel 都在这条街上。

意大利的夜生活遵循美国和英国的模式。有许多夜总会和迪斯科舞厅,年轻人聚在这些地方听音乐、跳舞、谈天。这类场所的汰换率高,几个月内即可能关门或开张。米兰和佛罗伦萨是夜间狂欢的热门地:米兰以当地的摇滚和迪斯科闻名。Plastic,由唱片节目主持人尼科拉奎杜奇(Nicola Guiducci)挑选各种风味的曲子播放。Capolinea,所有名气响亮的be—bop乐团都聚集在这里。可边用餐边欣赏音乐。Le Scimmie,好听的传统爵士乐。Acqua Sporca,1940年代式的大型乐团表演,每夜演出,纳维里区。La Budindria,一个让不具知名度的意大利新歌手一展才情的地方。Magia,来自意大利北部各地的摇滚乐团到这里演奏。现场音乐,不过禁止跳舞。Rolling Stones, Corso XXII Marzo, 733172。[纯]迪斯可舞厅,可能有机会在此欣赏到知名的名国摇滚歌手表演。Odissea, Via Forze Armate, 4075653。是一家一流的迪斯可舞厅。

在米兰,可以欣赏到世界最为著名的斯卡拉剧场Teatro alla Scala的歌剧。斯卡拉剧场公演的第一天是每年米兰的守护圣人、圣安布洛乔的节日——12月7日。一直到5月底,从标准的作品到现代的作品节目很广泛。夏天则举办音乐会或者上演芭蕾。门票一般在当天开演前1个小时开始出售,受欢迎的节目则需排队等候,包厢则实行预售制度,在剧场事务所购买。

意大利各地酒吧间很多。意大利的酒吧就像中国的茶馆,人们在业余时间习惯到酒吧间饮咖啡,谈天说地,消磨时光。酒吧间也出售面包、冰激凌等小吃。早上,人们最喜欢饮一杯卡普奇诺,这是意大利特有的一种带泡沫的饮料,用前加点白糖,十分可口。

中央车站的问询处背靠站台,在正面一方,可以预约旅馆。旅游问询处在大教堂正面右边建筑物的一层,在那儿可以得到很多关于米兰和伦巴第的情报、小册子及地图。虽然不能预订饭店,但是可以代为确认有没有空房间。另外一个在丽娜特机场也设有办公室。中央车站二层的问询处旁边的兑换所,牌价昂贵却是24小时营业盘剥。在中央车站,也有Banca Nazionale delle Comunicazioni的支行,那儿的牌价一般。市区的银行中,大教堂广场上离长方形会馆较近的Banca Cesare Ponti的牌价还可以,非常方便,利用价值较高。营业时间是周一到周五的8:30—13:30,一般周六、周日都休息。在意大利北部,有不少银行下午营业1个小时。

从斯福尔采斯科城堡前的卡斯特罗广场 Piazza Castello,有去往湖水地区、近郊城镇及利米Rimini的里亚斯特Trieste的汽车。另外,还有发往巴黎、伦敦等邻近国家的国际线路(集中在Autostradale社等3家)、Autostfadale社的问讯处在卡斯特罗广场旁边。

米兰主教大教堂(Duomo & Piazza del Duomo)是雄伟壮观的哥德式建筑,为世界第二大教堂,世界上最大的哥特式建筑:纷繁复杂的塔尖,独特华丽的设计,或许这座教堂正式米兰时尚精神的源泉。这座教堂曾举行过拿破仑的加冕礼,也让达芬奇为其苦思冥想,拥有者无比的力量。更有甚者,为了这座教堂,达芬奇还发明了电梯。如今,这座教堂已经不仅仅是宗教精神的象征,更是时尚的象征,独特的象征,意大利的象征。来到意大利的米兰,不妨来参观一下这个宏伟的教堂,给身体和心灵一次震撼的洗礼。教堂始建于1386年,马克吐温称之为“一首用大理石写成的诗歌”。可登上屋顶欣赏2245尊大理石雕像。piazza del duomo 位于市中心,是米兰市的象征。它包含duomo和monumento equestre a vittorio emanuele II,这里经常有游人,鸽子逗留。米兰人通常匆匆忙忙奔向商店,办公地点。在大广场,duomo诞生之前,有两个教堂:Santa Tecla 和Santa Maria Maggiore。维多利亚二世拱廊(Galleria Vittorio Emanuele II):古典又华丽的购物区,有许多Bar及高级的餐厅。回廊呈十字交叉,有象征美洲、亚洲、非洲、欧洲四大陆的镶嵌画。斯卡拉歌剧院(Teatro della Scala)位于拱廊的另一端,是声乐家们梦寐以求的表演舞台。隔壁有博物馆。圣玛丽亚感恩教堂(Santa Maria delle Grazie)内有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1999年中刚修复完成,现已开放参观。米兰黄金四街(Corso Vitt. Emanuele & Via Monte Napoleone):世界级设计师的作品尽集于此。

米兰的布雷拉画廊是意大利绘画展览馆。位于米兰,却是1809年由拿破仑一世创办。最初展出的为米兰美术学院收藏的名画,以后展品陆续增加,以文艺复兴时代的绘画作品为主,另有荷兰和佛兰德斯画家的一些作品。著名的如G.贝利尼的《圣母子像》、A.曼泰尼亚的《哀悼基督》、皮耶罗·德拉弗兰切斯卡的《布雷拉祭坊画》、拉斐尔的《圣母的婚礼》、丁托列托的《圣马可的奇迹》等。馆址为17世纪所建宫殿,由F.M.里基诺设计,共38个展室。布雷拉画廊原为基督教会学校,1651年由建筑师里基尼于设计扩建,1870年曾为米兰国家图书馆,后成为美术馆、天文馆,现为画廊。整个大厦共分40室,收有许多著名画家的作品。


谢选骏指出:米兰最重要的历史意义,就是颁布了《米兰敕令》,给予基督教合法化地位,彻底改变人类的命运。米兰敕令(拉丁语:Edictum Mediolanense,英语:Edict of Milan,又译作米兰诏令、米兰谕旨或米兰诏书)是君士坦丁一世和李锡尼313年在意大利的米兰颁布的。他是世界历史上第一位信仰基督教的君主,313年颁布的米兰诏书,就是承认基督教为合法且自由的宗教,并于330年将罗马帝国的首都从罗马迁到拜占庭,将该地改名为君士坦丁堡。此外,他的一系列配套改革措施为社会过渡起到了重要作用,因此被称为西方的“千古一帝”。

我初到米兰,火车晚点,已经半夜。我半夜抵达预定的旅馆,却被穆斯林旅馆多收了五块钱。但总算一切平和,第二天离开那里。米兰令人意想不到地破败,说不清什么地方很像纽约,肮脏混乱,但是公车便宜,适宜穷人生存。米兰的令人赏心悦目的地方,就是大教堂附近,那里紧靠名店街,形成奇异的对比。罗马人和很多意大利人一样,很懒,你问他事情,一句“我不懂”就完了。这和德国人可不一样,德国人会把这个当做东西来学习,总想弄得自己不懂的东西。当然意大利人比穆斯林和黑人还是好了很多,后者会经常对自己不懂的东西任意发言,误导别人。不过,米兰人也许和意大利其他部分的人有些不一样。我在火车上请教一位看起来大大咧咧的米兰人,他竟然专门为我画下了一张精确的转车地图,让我惊叹“意大利制造的奥秘原来在这里”……这是因为米兰人更多一些日耳曼蛮族的血统?所以,我放下了对于米兰的失望,一步三回头地离开了。但是,前往西西里的行程却是残酷的——没有慢车,必须付出40欧元的加快费,而事后证明,这果然又是一个意大利式的骗局,火车竟然迟到了五个小时,使我无法运用定期票返回罗马。为此,我只好从巴勒莫乘船去了拿波里(那不勒斯),但也因此体验了地中海的风平浪静。


诗云:

米兰教堂购物街旁,

世俗神圣济济一堂,

华丽都市难寻厕所,

楼道后面百世流芳。

(另起一页)

三一

热内亚


热内亚(Genoa),意大利最大商港和重要工业中心,利古里亚大区和同名省份热内亚省的首府。位于意大利西北部,利古里亚海热内亚湾北岸。热内亚历史悠久,曾是海洋霸主热内亚共和国的首都,2004年热内亚被选为当年的“欧洲文化首都”。热内亚还是著名航海家克里斯托夫·哥伦布和小提琴大师尼科罗·帕格尼尼的家乡。热内亚及其所在的利古里亚海岸沿岸为著名旅游胜地。

热内亚又称杰诺瓦。意大利语叫GENOVA,曾经也叫ZENA,而ZENA在阿拉伯语里的意思是“一个漂亮的城市”。这表明意大利曾遭伊斯兰教的蹂躏,虽然它地处意大利北部。中世纪时,这座城市叫做Janua。在拉丁语里,janua的意思是“门户”。它不仅指安装在合页上、可以开关的门扇,而且指把一个人封闭的居处同无垠的宇宙隔开的门槛和出口。所以,janua不仅是门户,它还是通向新的一天的出口,是从昨天走向明天的门槛;它是凝视着未来,同时又回顾过去的目光。Janua还是罗马传说中保护家室的门槛和城市入口的一位神灵,也就是著名的两面神。它是一个对称形的怪物,在过去和未来之间划出一条界限,而使现今变得比蛛丝还要纤细。这个罗马的神灵表现为一个具有两张面孔的生物。一张脸向前看,一张脸向后看,虽然这两张面孔不过是同一个头颅的两个部分。每年的第一个月叫做January,即来源于这个神灵的名字。它立足于旧的一年的最后时刻,那时在隆冬的严寒和呼啸的风雪里已经可以听到日益临近的春天的声音。热内亚出现了一个人物,他试图关上旧世界的大门,而打开通向新大陆的出口。这个人就是哥伦布。当美洲的黄金充斥了欧洲,新大陆的西印度排挤了东方的旧印度时,把欧洲通过热内亚这个门户带向古老的东方的宽阔大道就冷落萧条了。


(谢选骏指出:这是一个错误的表述。实际上,因为土耳其人切断了东进的贸易道路,西欧人才被迫寻求新航路的。)


热内亚是意大利利古里亚大区首府,也是意大利最大的港口,是地中海沿岸仅次于马赛的第二大港。人口约60万。濒临利古里亚海的热内亚湾。北面有利古里亚的亚平宁山脉,有一系列山隘与波河平原相通。热内亚与米兰和都灵构成了意大利的工业三角区。

热内亚是个历史很悠久的古城。早在古罗马兴建城之前,利古里亚人已经住在当地。它后来成为罗马帝国的一个行政区,在罗马帝国灭亡之后,落入拜占庭手中,后来又相继被伦巴底和法兰克人所占领。公元12—16世纪,热内亚藉十字军东征而逐渐繁荣起来,并建立一个独立而强壮的海洋共和国,与威尼斯、比萨和阿马尔菲齐名。热内亚共和国从今日的热内亚向外伸展,直到今日的利古里亚及皮埃蒙特。她在地中海沿岸有好几个殖民地,分别位于中东、黑海、西西里岛、撒丁岛和北非。在最强盛的时期,热内亚完全控制了意大利半岛以西的第勒尼安海的所有,包括科西嘉岛。亦曾与威尼斯之间进行过激烈的权力争夺及经济竞争,在向东方扩张失败后,被迫向西部发展,帮西班牙获得了新大陆。到19世纪初期,拿破仑的扩张使热内亚共和国变成法兰西帝国的一部分。1815年,根据维也纳条约,除科西嘉岛以外的热内亚共和国领土都被割让与撒丁尼亚王国,并稍后随着撒丁尼亚王国统一意大利半岛,成为意大利王国的一部分。

热内亚共和国是源于12世纪早期,当寻找印度的黄金的人和渴望见识一下耶路撒冷的长明神灯的人都一心向往着东方的时候,热内亚就成了地中海地区城市皇冠中的皇冠,成了打开大地门户的钥匙。在早期的几个世纪,热内亚是一个重要的贸易城市,只是仅次于威尼斯这个大城市。热内亚的重要贸易遍布地中海和黑海。它的主要对手是比萨,但最终被热内亚打败,在13世纪晚期从它手中夺取了科西嘉岛。在1283年西西里晚祷后安茹和阿拉贡王国的争夺西西里控制权的时候,热内亚的商人们幸运地选择了胜出的一方,并全副精力主导西西里经济、给予统治阶级贷款、及组织和控制糖和丝绸的生产。 除此之外,因热内亚当地是无粮食出产的,所以热内亚要依赖西西里谷物去支持它的人口。因此商人们也垄断了西西里的谷物出口,但马格里布也需要西西里的谷物,所以热内亚以谷物与马格里布作交换,得到了非洲的黄金。

为了争夺东方的商业霸权,热内亚跟威尼斯共和国进行4次大的战争,威尼斯人马可·波罗就是在热内亚的监狱里完成他的东方见闻录的。1380年,热内亚舰队深入亚得里亚海,在威尼斯近海摧毁其舰队,包围了威尼斯城近半年,直到威尼斯黑海舰队回航才解除封锁,这次挫折加上冒升中的奥斯曼帝国夺取了热内亚在爱琴海的领地,封锁它进入黑海的通道。热内亚明显衰落了,大量的人才为寻找出路,涌向西部的西班牙王国,结果哥伦布为西班牙发现了新大陆,在1499年至1528年的意大利战争中,热内亚共和国经历了它的最低谷,在这段时间共和国差不多连续地被法国占领。西班牙人和她的盟友,热内亚的“旧贵族”们于热内亚背后筑起山城堡垒围困该市,并于1522年5月30日夺取了热内亚,并令热内亚置于残酷的掠夺浩劫之下。当热内亚海军上将安德鲁·多利亚(Andrea Doria)联合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理五世驱逐法国人并维持热内亚的独立时,复兴的迹象开始了:1528年热内亚的银行第一次借贷给查理五世。

在这之后,热内亚成为西班牙帝国统治下的自治共和国,热内亚银行家们于他们在塞维利亚的账房特别提出资金支持多位西班牙国王的外交行动。在尼德兰革命爆发后,西班牙攻陷了布鲁塞尔后,欧洲的经济中心转移到热内亚,历史学家甚至称1557年至1627年的这段时期为“热内亚的时代”,“现代的观光者一旦经过热内亚Strada Nova或via Balbi色彩艳丽的风格主义及巴洛克式的建筑前门,都不会不知道热内亚拥有着无比的财富。但这些财产并不是热内亚人所共享,事实上热内亚的财富是集中于一个组织严密的银行金融家圈子里,他们是真正的“风险资本家”。

热内亚银行的借贷活动是起源于1557年西班牙国王腓利二世宣布国家破产,令德国银行业务陷于瘫痪,完结了西班牙金融家支配银行业的时候。热内亚银行家给予周转不灵的哈布斯堡王室一笔流动的贷款和一笔可信定期的收入。为偿还贷款,他们让来源不可靠的美洲白银用船迅速地由塞维利亚运送到热内亚,提供资金予银行为他们作更长远的投资。例如,热内亚银行家岩布斯奥·史宾路拿,他就利用资金自己集结和带领了一支军队参与17世纪荷兰的八十年战争。17世纪西班牙的衰落也带来了热内亚的再次衰落,而西班牙王室屡次的破产,亦特别地令很多热内亚商人倾家荡产。

热内亚于18世纪继续慢慢衰落,在1768年因科西嘉岛发生地方叛乱而被迫将科西嘉卖给法国。这是继4个世纪前失去塞浦路斯岛对于共和国的又一次重大打击。1797年共和国被出身于科西嘉的拿破仑率领的法国革命军占领,并推翻了以往热内亚历史中统治该市的领主,并以知名的利古里亚共和国代替。拿破仑在夺取法国的权力之后,对热内亚颁布了更保守的法规,但利古里亚共和国只存在一段短时间——在1805年它被法国吞并,成为法国的亚平宁省、则尼斯省和芒特鲁堤省。当1814年春季拿破仑被打败之后,英军代表怂恿热内亚地区的领主们宣布恢复热内亚共和国,但热内亚在维也纳会议中决定给予撒丁王国。英军于1814年12月撤退,而热内亚于1815年1月3日被撒丁王国吞并。独立的热内亚的历史结束了。

热内亚因此也有许多名胜古迹,主要有圣·劳伦佐主教教堂(Cattedrale di San Lorenzo,热内亚市的主教教堂,20世纪初曾出过一位教皇)、圣马利亚教堂、圣乔治宫、新街博物馆(包括比安科宫,罗索宫)及伟大航海家哥伦布故居及欧洲规模最大的水族馆。其中热内亚的新街和罗利宫殿体系(意大利语:Le Strade Nuove e il sistema di Palazzi dei Rolli)是世界文化遗产。灯笼塔(Torre della Lanterna)是热内亚港口的主要灯塔。其重要性除了体现在夜航之外,还是热内亚的地标建筑,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同类建筑之一。它修建在圣贝尼尼奥山丘上,距离桑彼埃尔达雷纳区很近。灯笼塔高76米,海拔117米,塔身有基督教符号鱼和圣乔治十字架。

热内亚港2005 年吞吐量为1,624,964TEU,下降 0.2 %,世界排名第五十八位。2005 年热内亚港吞吐量有所减少,影响了意大利很多货物的进出口。由于港口是公有化还是私有化的问题一直有争议,使该港错过了最佳的发展期。加上意大利在全国范围内冻结了港口发展基金,在某种程度上,使港口发展遭遇了不少尴尬,直接制约着热内亚港的发展。但是,随着港口改制问题的逐步解决,热内亚港的发展将会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目前,热内亚港正在对其 Calata Bettolo 码头进行扩建,以使该港成为连接欧洲南方的集装箱中转中心。该工程将新增620米岸线码头,水深达到16米,堆场总面积增加到 42公顷。2008年工程完工后,码头的年吞吐量将从45万TEU增长到85万TEU。

工程三期将于2011年完工,将再增加 620米的码头岸线,吞吐量将达到110万TEU。海运业务是热内亚城市的主要经济来源,运输及保险业非常发达。另外,还有石油化工、钢铁、冶金、食品及造船业。它也是造船工业中心,全国三分之二的船舶在此建造。还有机械、铁路器材、炼油、钢铁与纺织等工业。设有通往伦巴第区的输油管,至瑞士与德国的中欧输油管道亦以此为起点。是意大利北部至西地中海的主要出海口。出口以纺织品、橄榄油和葡萄酒为主。旅游业发达,多教堂、宫殿等中世纪古迹。

热内亚是意大利西北部交通枢纽之一,有铁路和公路与法国以及西欧各国相通,通过铁路可以到达罗马、米兰、都灵、佛罗伦萨、比萨、那不勒斯、利沃诺、皮亚琴察、拉斯佩齐亚、萨沃纳、因佩里亚、文蒂米利亚、亚历山德里亚等意大利各大主要城市以及法国的尼斯等。铁路出行是热内亚人每天最常用的交通出行方式之一,热内亚市区内有大小火车站10余座,最主要的火车站为热内亚王子广场火车站(Stazione di Genova Piazza Principe)和热内亚布林纽雷火车站。热内亚是意大利最大的海港,也是地中海沿岸第二大港口,通过轮渡,可以到达撒丁岛、西西里岛、科西嘉岛以及地中海沿岸各主要城市。

热内亚克里斯托夫·哥伦布国际机场(意大利语:L'Aeroporto Internazionale "Cristoforo Colombo" di Genova)位于热内亚市塞斯特里区,距离热内亚市中心7公里,可飞往罗马(费乌米契诺机场)、卡塔尼亚、那不勒斯、奥尔比亚、的里雅斯特、特雷维索、巴黎、马赛、伦敦(盖特威克)、马德里、慕尼黑、法兰克福、巴塞罗那、日内瓦、地拉那、伊斯坦布尔等欧洲城市。热内亚也是意大利为数不多拥有地铁的城市之一,热内亚地铁(Metropolitana di Genova)单线上的7个站点为60万城市居民出行提供便利。年客流量大约为800万人次。热内亚港口外的热内亚高架路(Strada sopraelevata di Genova)长大约6千米,也是热内亚市一道靓丽的风景。

热内亚为自己的地方传统而自豪,这些传统随着时空的变迁被继承了下来,而且当地人致力于重新开发它们的价值,努力重新发掘那些已经失传的东西。

热内亚当地的特色食物是加了罗勒酱的意大利面食(la pasta al pesto),绿色的罗勒酱搭配美味的意大利面食,从视觉和味觉上都给人以食欲。

利古里亚大区的手工艺品种类繁多,制作异常精美,即使是在大区之外也有很好的销路。利古里亚大区的手工艺人们总是能够非常巧妙地运用自己大区或者通过海上贸易等途径到达大区的原材料,制作出精美的手工艺品。

Campo Ligure 的金银丝加工,Val Fontanabuona 的石板艺术品,Lorsica 的丝绸锦缎艺术和Zoagli的天鹅绒艺术,Chiavari的花边座椅,都是当地最著名的传统手工艺品,在经过了历史的洗礼后仍然焕发着活力,是大区特色产品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坐落于桑彼埃尔达雷纳区的费乌玛拉购物中心(Centro Commerciale Fiumara)和九月二十日大街上的柯因商场(Coin)是热内亚最大的两座商场。热内亚市区内还有LV、Gucci、Prada、Burberry、H&M、Zara等众多知名品牌专卖店。离热内亚市不远的奥特莱特购物中心(Serravalle Designer Outlet)每年1月份和7月份都有换季促销,吸引很多当地人和游客购物。

热内亚是意大利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2004年热内亚成为当年的“欧洲文化首都”。国际航海博览会(意大利语:Salone Nautico Internazionale,英语:Genoa International Boat Show)是一年一度的世界顶级航海船舶博览会,每年10月份在热内亚举行,1962年举办第一届航海博览会。欧洲之花国际花卉植物展览(Euroflora)每5年在利古里亚大区首府热内亚举办一次,是世界5大花卉植物展之一,举办时间是在举办年份的1月份。帕格尼尼国际小提琴大赛(意大利语:Concorso internazionale di violino "Niccolò Paganini" 或 Premio Paganini )是以意大利著名的小提琴大师尼科罗·帕格尼尼的名字命名的国际小提琴比赛,创始于1954年,每两年在意大利的热内亚举行,时间是举办年份的9—10月。为纪念意大利著名航海家克里斯托夫·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500周年,1992年热内亚专业性世界博览会于5月15日至8月25日在热内亚市圣乔治宫举行。热内亚还于2001年7月20日—22日举办了当年的八国峰会。

热内亚大学(Università degli Studi di Genova)是意大利成立最早的大学之一,大学于1471年成立,现有11个院系,培养了包含前天主教教皇本笃十五世、意大利第一位宇航员弗朗科·马雷尔巴等众多知名校友。热内亚音乐学院(Conservatorio Musicale "Niccolò Paganini"),也称做热内亚“帕格尼尼”音乐学院,是意大利著名的音乐学院。

克里斯托夫·哥伦布(Cristoforo Colombo,1451—1506)生于热内亚,作为著名航海家,是因为发现美洲新大陆,虽然他并不知道那是新大陆,以为只是到了印度。除他之外,还有以下名人:安德雷亚·多利亚(Andrea Doria,1466—1506):生于欧内利亚,是十六世纪热内亚共和国海军司令、执政官、著名的军事家。尼科罗·帕格尼尼(Niccolo Paganini ,1782—1840):出生于热内亚,意大利小提琴演奏家、吉他演奏家、作曲家,欧洲浪漫主义音乐早期代表人物,主要作品有《bE大调协奏曲》、《二十四首随想曲》等。朱塞佩·马志尼(Giuseppe Mazzini,1805—1872):出生于热内亚,意大利革命家、政治家、作家,意大利独立三杰之一,意大利统一运动的重要人物。1831年马志尼创立青年意大利党的宗旨是发动革命起义,推翻奥地利封建主的统治,把意大利联合成为一个自由、独立、统一的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本笃十五世(Papa Benedetto XV,1854—1922):生于热内亚,是罗马天主教第258任教皇,支持教廷严守中立的政策,反对第一次世界大战。战后他在1917年提出七点和平计划,致力于战后国际和解。伦佐·皮亚诺(Renzo Piano, 1937—):生于热内亚,世界著名建筑师,主要作品有蓬皮杜艺术中心、大阪关西国际机场等。1998年第二十届普利兹克奖得主。因对热内亚古城保护的贡献,他亦获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亲善大使。


谢选骏指出:热内亚的没落,是罪有应得,因为他们是罪恶的叛徒,直接导致君士坦丁堡的陷落:由于屡战屡败,伤亡惨重,军队中的厌战情绪上升,并形成了以宰相哈利勒为首的反对派。他们以西方援军将至为借口主张撤围,却终于不能打动穆罕默德二世。但穆罕默德二世也不得不重新考察君士坦丁堡的城防虚实,制定新的进攻措施。后来,他发现城北的金角湾水面不宽,拜占庭人主要依靠铁索横江来阻挡进攻,倘若能绕过铁索,从水路登陆,进行偷袭,定能在敌军毫无防备的情况下攻破城池。然而,如何使船只绕过铁索抵达城下,却是一件颇费脑筋的事。穆罕默德和部下苦思冥想,终于想出了一个旷古未闻的妙计奇策。他派人到热那亚商人据守的加拉太镇去,用优裕丰厚的报酬收买了那里的商人,使商人们允许他在加拉太北面铺设一条陆上船槽。船槽是用坚厚的木板铺成的,由高往低的滑行面,槽底又涂上很厚的一层牛羊油脂。靠着这条船槽,土耳其人经过一夜的努力终于奇迹般地将80艘战船拖运到了金角湾的侧面。在那里他们架起了浮桥,筑起了炮台。1453年5月29日拂晓,穆罕默德二世再次发动全面攻击。他甚至把自己精锐的侍卫队亦派上阵去。守城军队在他们的指挥官犹斯底尼亚的领导下,进行殊死的抵抗,使战况进入胶着状态。但不幸的是,犹斯底尼亚受伤倒下。之后,由于守军人数太少,城墙上的一处小门在混战中无人把守,使一队土耳其人乘虚而入,跃上城墙从背后攻击守军,由雇佣军组成的守城部队顿生恐慌,无心坚守,抵抗力大降。土耳其军队终于攻进了城池。东罗马帝国的末代皇帝君士坦丁十一世看到大势已去,决心死战殉国,在混战中被土耳其人所杀。当天夜里土耳其人占领君士坦丁堡全城。土军在城内烧杀抢掠,历代的艺术珍品被洗劫一空,华丽的建筑物被付之一炬。君士坦丁堡的陷落,标志着延续1000多年的东罗马帝国的灭亡。随后,土耳其把君士坦丁堡改名为伊斯坦布尔。

热内亚与威尼斯,意大利城邦的两个霸权中心,区别在于“山城与水乡”,前者霸气,后者秀气,故前者少见观光,后者充满游客。可是真正震撼我的是热内亚而不是威尼斯。热内亚,北有群山作为屏障和要塞,旁有海湾,舰队云集……一时称霸无两,它的建筑到今天都是伦敦无法匹敌的。可以想见,当奥斯曼帝国崛起,热内亚海战失利,他们是多么不甘心。后来有些热内亚人还是有骨气的,不像威尼斯商人那样的下三滥。所以,他们对于君士坦丁堡的陷落所感受到的痛苦,应是感同身受。哥伦布就是热内亚人!而且正好出生在君士坦丁堡陷落的前两年。他的一生,就是在土耳其威胁的阴影下度过的。他的新航路,无疑就是这一压力的产物。君士坦丁堡的鲜血没有白流!热内亚人厚积薄发,郁积的力量冲破了历史的限制。拜占庭帝国虽然不再,但却通过热内亚的遗风,在西班牙借尸还魂,创造了美洲帝国。只是无辜的美洲人倒霉了,成为穆斯林侵略的间接牺牲品。同样的命运也降临到了俄罗斯扩张所杀害的亚洲人民。


诗云:

热内亚城依山傍海,

层出不穷雄风犹在,

败绩催活哥伦布魂,

屠杀美洲自称应该。

(另起一页)

三二

比萨


比萨(Pisa)是意大利中部名城,位于阿尔诺河三角洲,人口10余万,面积190平方公里,纺织、制革业和商业较发达。同时也是著名的文教中心,有1813年由拿破仑创建的比萨高等师范大学,比萨大学是欧洲最古老的大学之一。


(谢选骏指出:拿破仑四处插手意大利事务,实在异乎寻常。这表明他在内心其实还是个意大利人。后来他深陷西班牙泥潭,和意大利一再遭受西班牙的骚扰,也有很深关系,实际上可以理解为这是一种“为意大利复仇”。)


比萨因比萨斜塔而闻名于世。比萨是兴建于公元前1世纪的古城,原为埃特鲁利亚人的重要城市,公元前2世纪被罗马人占领,并古罗马时期得到大规模的开拓。中世纪时,热那亚的领土都在沿河一带,不断遭受萨拉森人窜犯蹂躏。被逐出家乡的人们成群结伙逃到比萨避难,这样就促使比萨发展壮大,成为意大利中部重要的海上共和国(《佛罗伦萨史》第一卷第三章)。这是在意大利的各城市中最早独立成城邦的国家。后来,比萨在与佛罗伦萨的对抗中不断削弱,地位急剧下降。1406年被佛罗伦萨击败后并入该城邦。1860年成为意大利王国比萨省的省会。

公元1564年2月,天文学家、数学家、物理学家伽利略·伽利莱即出生于此,更于比萨斜塔推翻亚里斯多德的自由落体论。比萨的名胜古迹以奇迹广场为中心,包括主教座堂、洗礼堂和钟楼(即比萨斜塔)等,其中以比萨斜塔最为著名。大理石像及天鹅绒等高级纺织品亦为世所闻名。比萨斜塔位于意大利托斯卡纳省比萨城北面的奇迹广场上,广场的大片草坪上散布着一组宗教建筑,它们是大教堂(建于1063年—13世纪)、洗礼堂(建于1153年—14世纪)、钟楼(即比萨斜塔,建于1173—1350年)和墓园(建于1278年—15世纪),它们的外墙面均为乳白色大理石砌成,各自相对独立但又形成统一罗马式建筑风格。

比萨大教堂钟楼的建造开始于1173年8月,工程曾间断了两次很长的时间。它的建造完全遵循了最初的设计,但它的设计者至今未知。在钟楼入口右侧墙上发现的碑铭记录了钟楼开始建造的年代:“A.D. MCLXXIV. CAMPANILE HOC FUIT FUNDATUM MENSE AUGUSTI”,意为“此钟楼奠基于公元1174年8月”(注:实为1173年8月,当时比萨使用的纪年同现在通用的公元纪年相差一年)。这个年份也多次出现在历史档案和同时代的编年史中。

过去人们曾一度认为钟楼是故意被设计成倾斜的,但是现在人们清楚地知道事实并非如此。作为比萨大教堂的钟楼,1173年8月9日开始建造时的设计是垂直竖立的,原设计为8层,高54.8米,它独特的白色闪光的中世纪风格建筑物,即使后来没有倾斜,也将会是欧洲最值得注意的钟楼之一。但是1185年,当钟楼兴建到第4层时发现由于地基不均匀和土层松软,导致钟楼已经倾斜偏向东南方,工程因此暂停。期间的1198年,记载了钟楼内撞钟的存在,这标志着钟楼虽然倾斜,但至少悬挂了一个撞钟,实现了它作为钟楼的初衷。1231年,工程继续,第一次有记载钟楼使用了大理石。建造者采取各种措施修正倾斜,刻意将钟楼上层搭建成反方向的倾斜,以便补偿已经发生的重心偏离。1278年进展到第7层的时候,塔身不再呈直线,而是为凹形。工程再次暂停。1292年,乔凡尼·皮沙诺用铅垂线测量了钟楼的倾斜度。1360年,在停滞了差不多一个世纪后钟楼向完工开始最后一个冲刺,并作了最后一次重要的修正。1372年摆放钟的顶层完工。54米高的8层钟楼共有7口钟,但是由于钟楼时刻都有倒塌的危险而没有撞响过。

比萨大教堂和比萨斜塔形成了视觉上的对称性。比萨斜塔毫无疑问是建筑史上的一座重要建筑。在发生严重的倾斜之前,它大胆的圆形建筑设计已经向世人展现了它的独创性。虽然在更早年代的意大利钟楼中,采用圆形地基的设计并不少见,类似的例子可以在拉文纳、托斯卡纳和翁布里亚找到,但是,比萨钟楼被认为是独立于这些原型,更大程度上,它是在借鉴前人建筑经验的基础上,独立设计并对圆形建筑加以了发展,形成了独特的比萨风格。比如,钟楼的圆形设计被认为是为了同一旁的大教堂建筑形成反射而相对应,因此有意地模仿教堂半圆形后殿的曲线设计。更重要的是,钟楼与广场上对圆形结构的强调是相一致的,尤其是在宏伟的同样是圆形的洗礼堂奠基以后,整个广场更像是有意设计成耶路撒冷复活教堂(Anastasis)的现代版本。这种的设计正是来源于经典的古代建筑。钟楼的装饰格调继承了大教堂和洗礼堂的经典之作,墙面用大理石或石灰石砌成深浅两种白色带,半露方柱的拱门,拱廊中的雕刻大门,长菱形的花格平顶,拱廊上方的墙面对阳光的照射形成光亮面和遮荫面的强烈反差,给人以钟楼内的圆柱相当沉重的假象。大教堂、洗礼堂和钟楼之间形成了视觉上的连续性。

奇迹广场上的宗教建筑群,从左到右分别是洗礼堂、大教堂和比萨斜塔。几个世纪以来,钟楼的倾斜问题始终吸引着好奇的游客、艺术家和学者,使得比萨斜塔世界闻名。比萨斜塔为什么会倾斜,专家们曾为此争论不休。尤其是在14世纪,人们在两种论调中徘徊,比萨斜塔究竟是建造过程中无法预料和避免的地面下沉累积效应的结果,还是建筑师有意而为之。进入20世纪,随着对比萨斜塔越来越精确的测量、使用各种先进设备对地基土层进行的深入勘测,以及对历史档案的研究,一些事实逐渐浮出水面:比萨斜塔在最初的设计中本应是垂直的建筑,但是在建造初期就开始偏离了正确位置。比萨斜塔之所以会倾斜,是由于它地基下面土层的特殊性造成的。比萨斜塔下的有好几层不同材质的土层,各种软质粉土的沉淀物和非常软的粘土相间形成,而在深约一米的地方则是地下水层。这个结论是在对地基土层成份进行观测后得出的。最新的挖掘表明,钟楼建造在了古代的海岸边缘,因此土质在建造时便已经沙化和下沉。

根据现有的文字记载,比萨斜塔在几个世纪以来的倾斜是缓慢的,它和它地基下方的土层实际上达到了某种程度上的平衡。在建造的第一阶段第3层结束时,钟塔向北倾斜约0.25°,在第二阶段由于纠偏过度,1278年第7层完成时反而向南倾斜约0.6°,1360年建造顶层钟房时增加到1.6°。1817年,两位英国学者Cresy和Taylor用铅垂线测量倾斜,那时的结果是5°。1550年Giorgio Vasari的勘测与1817年Cresy和Taylor的勘测之间相隔267年,倾斜仅增加了5厘米。因此人们也没有对斜塔进行特意的维修。然而1838年的一次工程导致了比萨斜塔突然加速倾斜,人们不得不采取紧急维护措施。当时建筑师lessandro della Gherardesca在原本密封的斜塔地基周围进行了挖掘,以探究地基的形态,揭示圆柱柱础和地基台阶是否与设想的相同。这一行为使得斜塔失去了原有的平衡,地基开始开裂,最严重的是发生了地下水涌入的现象。这次工程后的勘测结果表明倾斜加剧了20厘米,而此前267年的倾斜总和不过5厘米。1838年的工程结束以后,比萨斜塔的加速倾斜又持续了几年,然后又趋于平稳,减少到每年倾斜约1毫米。因为比萨斜塔的倾斜和它同时具有的美丽,从1173年建造伊始至今,它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在建造过程中,起初人们先是采用特殊的建筑设备试图阻止倾斜的继续,其后又替换掉柱子和其他破损的部件,现在人们又在地基间插入材料,大大地减少了倾斜程度,保证塔楼能够维持更长时间而不倒下。

传说1590年,出生在比萨城的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曾在比萨斜塔上做自由落体实验,将两个重量不同的球体从相同的高度同时扔下,结果两个铅球同时落地,由此发现了自由落体定律,推翻了此前亚里士多德认为的“重的物体会先到达地面,落体的速度同它的质量成正比”的观点。伽利略在比萨斜塔做自由落体实验的故事,记载在他的学生维维安尼(Vincenzo Viviani,1622年—1703年)在1654年写的《伽利略生平的历史故事》(1717年出版)一书中,但伽利略本人、比萨大学和同时代的其他人都没有关于这次实验的记载。对于伽利略是否在比萨斜塔做过自由落体实验,历史上一直存在支持和反对两种不同的看法。另据记载,1612年有一个人在比萨斜塔上做过这样的实验,但他是为了反驳伽利略而作这个实验的,结果是两球并没有同时到达地面。事实上,根据现代流体力学的理论,即便不考虑塔顶常年的大风,由于空气阻力和湍流的影响,两球也是无法同时到达地面的。

进入20世纪以后,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政府部门的投入,对比萨斜塔维护的研究工作有了进展,专家成立委员会评估任何一个可能导致倾斜加剧的危险可能性,并研发阻止继续倾斜直至逆转倾斜的方法。由于倾斜程度过于危险,比萨斜塔曾在1990年1月7日停止向游客开放,经过11年的修缮,耗资约3960万美元,斜塔被扶正44厘米,基本达到了预期的效果。专家认为,只要不出现不可抵御的自然因素,经过修复的比萨斜塔,300年内将不会倒下。2001年12月15日起再次向游人开放。比萨斜塔从地基到塔顶高58.36米,从地面到塔顶高55米,钟楼墙体在地面上的宽度是5.09米,在塔顶宽2.48米,总重约14453吨,重心在地基上方22.6米处。圆形地基面积为285平方米,对地面的平均压强为497千帕。目前的倾斜约10%,即5.5度,偏离地基外沿2.3米,顶层突出4.5米。

入选世界遗产:1987年4月,国际文化纪念物与历史场所委员会提名意大利比萨城的奇迹广场(包括大教堂、洗礼堂、比萨斜塔和墓园)为世界文化遗产,认为其满足以下四个获选条件——奇迹广场上的四座建筑堪称建筑杰作,它们在空间上的设计从艺术上角度是独一无二,“代表了人类创造精神的杰作”(文化遗产标准一);奇迹广场的建筑深刻影响了从11世纪到1284年的建筑发展和14世纪的艺术发展,“通过建筑或技术、有纪念意义的艺术品、城市规划或景观设计,展现了在一段时期内或在一个文化区域中进行的有重要意义的人文价值的交流”(文化遗产标准二);奇迹广场包含了几座典型的宗教建筑,各自拥有不同的宗教作用,共同组成了一个中世纪基督教建筑的典范,“突出地代表了某一类建筑或技术的,并且展示了人类历史上的某一段或几段非常重要的时期”(文化遗产标准四);19岁的伽利略在比萨大教堂内观察铜制吊灯的摆动,从而发现了小摆动的等时性定律,这是他动力学研究的序幕;在比萨斜塔顶的实验使他得出了自由落体定律,奇迹广场上的两座建筑直接同物理学的历史相联系,“直接或明确地同某些具有突出的、普世的价值的事件、现实的传统、思想、信仰、文化作品或文艺作品相联系”(文化遗产标准六)。1987年12月,联合国教育科学文化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第11次会议决定将其收入世界遗产名录,编号第395号。


谢选骏指出:昨天奔袭意大利三城米兰,热内亚,比萨,看了斜塔。在著名比萨斜塔所在地的火车站等车,半个多小时都没有等到,这时,有些吉普赛女贼专门在车上围住乘客挤来挤去、动手动脚,甚至把贼手伸进客人的口袋,太放肆了。不过比萨斜塔没有白去,令人震撼的倒不是比萨斜塔,而是比萨斜塔周围的教堂,印象最深的是那个巨大圆形的洗礼堂,在这个欧洲都是罕见的,真让人纳闷在这样一个偏僻的地方,怎么会有这样一个并不出名的建筑,而且具有五百年以上的历史。

意大利参与了英法西班牙的铁路搜刮行动——什么欧洲之星,好像比中国1980年代的火车还慢!仅仅从米兰到比萨就晚点两个多小时,以后直到西西里就这样沿袭了下去,毫无提速的努力。拉丁人就是不如日耳曼人,不仅打仗如此,火车都是这样。连英国这样半拉丁化的伪日耳曼国家也是如此。

不到此地,感觉不到斜塔的巨大,周边的圆顶白色大理石教堂更大雄浑。想象不到十三世纪的欧洲能够筑造如此庞然大物。我觉得,和比萨斜塔所置身的奇迹广场相比,比萨斜塔多少有点浪得虚名了。因为那个广场和大教堂的搭配,比斜塔更加令人震撼。所以尽管半夜没睡,我也觉得好生值得。因为火车晚点两小时,夜里两点才上车。今早七点就被几个西西里人闹醒了,这些西西里人可比意大利人野蛮多了。现在前往西西里途中,后天准备返回。车票明天到期,如果来不及了,只好回程坐船看海。这个欧洲之星,车厢竟然无法充电,因为插头不对。还有几天就要结束欧洲之行了,感谢上帝。


诗云:

比萨斜塔暮色底下,

巨石筑造基督之家,

无言见证黑暗中世,

设计磊建规模庞大。

(另起一页)

三三

巴勒莫


意大利西西里首府巴勒莫(Palermo),位于西西里岛西北部。西西里岛位于亚平宁半岛的西南,滨第勒尼安海的巴勒莫湾,仿佛是意大利那只伸向地中海的皮靴上的足球,它是地中海最大的岛。这里辽阔而富饶,气候温暖风景秀丽,盛产柑橘、柠檬和油橄榄。由于其发展农林业的良好自然环境,历史上被称为“金盆地”。巴勒莫的古迹建筑没有金碧辉煌的傲人外观,特色是诺曼、拜占庭及伊斯兰三种风格的建筑物并存,一些建筑物还具有浓厚的阿拉伯色彩,比如圆柱及墙壁雕刻,意大利文豪但丁讽刺这里是“世界上最美的回教城市”。巴勒莫也是西西里的第一大城,是个地形险要的天然良港,歌德曾经称这里是“世界上最优美的海岬”。

巴勒莫人口约130万,面积4992平方公里。有机械、造船、化学、纺织、食品、印刷和玻璃等工业。农产品集散地,渔港,商业繁荣。输出柑橘、谷物、鲜鱼等。多阿拉伯、罗马、哥特式古代建筑。有大学与国立博物馆。巴勒莫市区很大,但主要的景点都集中在火车站往西北方向的区域,两条最主要的大街向北延伸,东是罗马街(Via Roma),西是马克达街(Via Maqueda),而从四角区向西的艾玛纽大道(Corso Vittorio Emanuele),则通往大教堂及王宫这两个最重要的景点。旅游业很盛。巴勒莫还有木偶剧,这里的木偶比中国的木偶尺寸要大些,服饰华丽,舞台的装饰也相当考究,尽管没有乐队,音乐和伴奏是从录音机里传送出来的,但是效果却相当不错,好像真人在现场表演一样。

作为西西里自治区的首府,也是这个传奇性岛屿的菁华所在,这座拥有开埠2800年的古城,有的不只是游客几乎不可能碰上的黑手党。历经腓尼基人、古罗马人、拜占庭帝国、阿拉伯帝国、诺曼人、神圣罗马帝国、西班牙王国、那不勒斯王国、西西里王国和意大利王国的统治,巴勒莫所承载的文化记忆,教人悠然神往。

在巴勒莫旧城区中心西南隅矗立了1200年的诺曼王宫,将诺曼、拜占庭和阿拉伯的建筑风格共冶一炉。当然,西西里王国早已灰飞烟灭,王宫也在二战之后改成西西里自治区议院。不过,游人可以在后门买票参观部分建筑。顺着拱门进入后院,爬上二楼,钻进一道不起眼的小门,昏黄的灯光下,映入眼帘的竟似满室生辉——那是巴拉蒂娜小教堂。这个王家小教堂虽小,视觉震撼力却犹胜梵蒂冈的西斯汀小教堂,小教堂的四壁下半部镶着大理石;上半部镶了金的精致壁画和装饰性图案(多为十字军东征图,可当年负责装饰的竟是回教徒工匠,可见回教徒多是屈服于权势的人),及无比细腻的用色,则无愧于“金碧辉煌”四个字。两边分隔主殿和边廊的六个阿拉伯式尖拱形结构,为这个原是为圣彼得而建的小教堂,制造了视觉和文化底蕴两方面的立体感。

走出诺曼王宫,经过一座公园,不远处的大教堂(Duomo)更是毫不客气地抢尽游人的目光。站在这座同是砸钱不手软的西西里国王的遗产,宛如一座刻上精致几何图案的巨型浮雕的巍峨建筑面前,咱们只疑身在阿拉伯。不过一踏进教堂,里头还是百分百的天主教味儿。巴勒莫现存最阿拉伯的建筑,要数当年回教徒统治西西里时兴建的吉沙宫(Castelladei Zisa)。宫的二三楼改成博物馆,展出阿拉伯文物。巴勒莫确实是意大利境内最有东方味的城市,满街随处可见融入阿拉伯风格的店屋。

普雷托利亚喷泉。整个喷泉四周,精心安置了二十多尊神话中的河神、仙女、精灵等的裸体石膏像。在炎阳底下仰视高低远近不一却异常协调的裸像,竟是如此的圣洁秀雅。如果这座喷泉原来所属的豪宅花园还在,该是一番情景交融的醉人风光。可市容几番变迁,喷泉一度被后来在旁兴建的教堂的卫道教友斥为“羞耻之泉”。教堂的地下室充当墓穴,巴勒莫最奇异的旅游点,是拥有几百年历史的地下墓穴。罗马市郊也有地下墓穴,而且历史更久远(超过千年)、面积更大(据说绵延20公里),那儿的墓穴里头长长的甬道两旁,长眠着一具具的骷髅。

“如果不去西西里,就像没有到过意大利:因为在西西里你才能找到意大利的美丽之源。”——这是格斯在1787年4月13日到达巴勒莫时写下的句子,这是他为寻找西方文化的根源第一次来到意大利。的确如此,这个地中海上最大的岛屿,也是意大利面积最大的省份,的确是一块巧妙的土地,这里迷人的自然风景与人文风景非常的和谐地融合为一体,自然有从古至今曾经居住在这里的人们为证:这里曾经居住过希腊人、古罗马人、拜占庭人、阿拉伯人、诺曼人、施瓦本人、西班牙人等,他们的文化已然印证在这里了。

从地图上看,西西里位于地中海的中心,辽阔而富饶,气候温暖风景秀丽,盛产柑橘、柠檬和油橄榄。无论是东海岸,还是西海岸,到处是果实累累的橘林、柠檬园和大片大片的橄榄树林。由于其发展农林业的良好自然环境,历史上被称为“金盆地”。

富饶的土地历来都免不了遭受列强的践踏。西西里岛最初的统治者是西西里人和色堪人。公元前8世纪,希腊人建立了重要的殖民地,保存至今的庙宇和剧场遗址成为岛上最著名的景点。罗马把这里当做帝国的第一个省份。阿拉伯人带来丰富物产:柑橘、柠檬、甜瓜。开心果,以及新型麦种。诺尔曼人的影响可以从城堡、大教堂和蓝眼睛后代身上体现出来。而长达数世纪的时间里,西班牙和奥地利贵族正是从建在巴勒莫的宫殿出发开始岛上探险的。本世纪初,黑手党成为这一系列征服者、统治者名单上的最后一个。

西西里岛范围广大,但有三处是最好的移动据点,一是首府巴勒莫,往近郊的Monreale或Segesto遗迹都很方便;二是卡塔尼亚(Catania),有南意米兰之称,意大利作曲家贝里尼出身此地,且北有陶尔迷(Taormina)小山城,南有萨拉库撒(Siracusa);三是阿格利真托(Agrigento),神殿之谷绝对值得一访,有诸神的居所的美称。

随着统治者改朝换代,巴勒莫历经多种不同宗教、文化的洗礼,因此市区建筑呈现截然不同的风貌。曾有一位地理学家这样形容巴勒莫:“凡见过这个城市的人,都会忍不住回头多看一眼。”这里的古迹建筑虽然没有金碧辉煌的傲人外观,但不论是何种风格,都和公园绿地、市街广场融合一体,丝毫不觉突兀。因为都保存有珍贵的中世纪文化遗产,许多人把巴勒莫和翡冷翠相提并论;巴勒莫当然远不及意大利中部文艺复兴之都翡冷翠的伟大,但却是个极为生活化、充满异国情调的城市。

巴勒莫市区很大,主要的景点都集中在火车站往西北方向的区域,两条最主要的大街向北延伸,东是罗马街、西是马克达街;而从四角区向西的艾玛纽大道,则通往大教堂及王宫这两个最重要的景点。

阿格利真托是“诸神的居所”,希腊抒情诗人品达尔(Pindaros)曾称赞阿格利真托是人间最美的城市!城市的规模早在公元前581年就已建立。公元五世纪起先后被迦太基人、罗马人占领,后来又历经拜占庭、阿拉伯王国统治,但后来阿格利真托的重要性被西西里岛东岸的城市所取代,昔日繁华忙碌不再,只留下许多神庙的遗迹。这些神庙是今日阿格利真托最重要的观光资源。

阿格利真托可游览的景点很集中,最重要的神殿之谷距离市中心及火车站约三公里,而餐厅、购物区则都在火车站广场旁斜坡上不远。两个区域之间可以步行,也可以搭乘巴士,车程只要十分钟。阿格利真托往南七公里有个很受当地人欢迎的圣雷欧海滩(San Leone),可以游泳及进行水上活动,一到夏天总是人潮汹涌,搭乘巴士约半小时可到达。

屡次从火山浩劫中重建的卡他尼亚,是西西里岛重要的工商大城,经济繁荣,有南意大利米兰之称。意大利作曲家贝里尼出身此地,更增添它的旅游价值。卡他尼亚的火车站在市区的东南角,沿威玛努二世街西行,便是市区最重要的大教堂广场。从教堂广场向北延伸好几公里长的艾特街,是市区最主要的街道,所以餐厅、商店都集结于此。

小镇陶尔迷也是西西里岛的一个重要景点。这里一面是悬崖,一面临大海,城市建筑在层层山石之上,形成它那上接青天,下临大海,岿然耸立的气势。夜晚,远远望去,它的点点灯火和天上的繁星完全连成一片,使人分不清哪是天上,哪是人间。陶尔迷那一向以火山和海滨浴场著名,这里气候常年如春,风光旖旎,山城不仅有古希腊、罗马的古迹,而且有现代化的旅游设施。全城15000人口,全部依靠旅游业为生。一个小小的城镇就有100家旅馆,上万张床位。为旅游者服务的餐馆,咖啡店、各种商店……更是布满了大街小巷,生意非常兴隆。走在街上,时常可以见到这样的景象:市民聚集在金色阳光下沐浴的广场上;青少年嘻笑着从街这头儿溜到那头儿,然后像回游的鱼群一样又从那头溜到这头。60岁以上的老人们三五成群围坐在一起,穿着仔细熨烫过的材衫,戴着羊毛绒帽子。在陶尔迷可以吃到口味不错的海鲜料理,而且有一些餐厅提供旅客套餐,对于观光客而言是比较划算的。通常,套餐包含一道意大利面、一道主菜(海鲜、牛肉或是鸡肉),还有口感不错的面包,至于饮料就要另外点了,不收Table费及服务费,大多数的餐厅都接受信用卡。

与中国人相同,西西里人十分重视“根”的概念。他们的根深植于对家乡满怀的激情与热爱中:阴郁的暴雨云里时隐时现着易变的群山;盛开的柠檬和橘树林香气袭人;如茵草坡上,撒满片片雪绒般细小的野花。人们顽强地保持着历经变革沿袭下来的宗教传统,而一切西西里人传统的核心便是家庭观念。年轻人远走他乡,并不疏离家庭。他们认为,家庭成员应该亲密无间,哪怕不住在一起。单枪匹马行事的风格在西西里人看来是奇怪而不可思议的。(谢选骏指出:“与中国人相同,西西里人十分重视‘根’的概念。”——是否因为他们都是屡遭外族征服的费拉社会呢?)

复活节前的“圣周”仪式是西西里岛隆重的节日。老老少少全加人到游行集会和戏剧演出的热潮中,纪念耶酥的死亡和复活。仪式从圣星期五下午5点开始,空气凉爽,树影婆娑。扛着棺木的男子沿那条窄窄的石径缓缓走近,葬礼的哀歌从随行乐中沉沉升起。抬棺者们眼中满含泪水。“耶酥的死对我们来说是重大的时刻,抬起棺木,我们就找到了表达痛苦的方式”。夜色渐重,气温也有些寒冷。戴着帽子的男人们点燃火炬——五颜六色的用电池充电的灯笼。游行队伍上山后返回城里,一声鼓响,仪式结束。瞬时间,高悬在阳台四周的霓虹灯串瞬间将广场照得通明。

西西里岛盛产葡萄,葡萄园处处可见,但大多数葡萄酒却名不见经传。60年代末,卢齐奥的父亲朱佩伯爵着手改进葡萄品种和发酵技术来酿造“好酒”。现在,在卢齐奥和他31岁的儿子带领下,庄园每年出产240万瓶各类葡萄酒,其中1/3出口。1991年,他的“加登内”酒被评为“意大利最佳白葡萄酒”。

意大利面里的世界海阔天空,从对意大利面的喜爱,到试着亲手料理意大利面,再由意大利餐的料理方式和中国菜的几许类似的地方,进而发现这两个国家虽然相距如此遥远,性情上却有相近之处,这是个有趣的过程。中国人在面皮里包馅,大的称水饺,小的是馄饨;意大利人也有类似的面饺,形状或圆或方,馅料有牛肉馅、起司馅、火腿馅、蔬菜馅,口味更五花八门。这就是他们的突出之处,意大利面在外形有、颜色、口味上,有更多姿彩的表现。水管通心面、倦通心面、斜口通心面,螺旋面、蝴蝶面、贝壳面、细面,扁细面、耳朵面、面疙瘩、面饺、细面、宽扁面以及制作千层面的面皮等,光是从外形上分辩,面的名称就多远三百多种。面条颜色除小原色外,还有红、橙、黄、绿、灰、黑等。红色面是在制面的过程中,在面中混入红甜椒或甜椒根;橙色面是混入红葡萄或番茄;黄色面是混入番红花蕊或南瓜;绿色面是混入菠菜;灰色面是葵花子粉末;黑色面堪称最具视觉振憾,用的是墨鱼的墨汁,所有颜色皆来自自然食材,而不是色素。三种基本酱汁主导面的口味,分别是以番茄为底的酱汁,以鲜奶油为底的酱汁和以橄榄油为底的酱汁。这些酱汁还能搭配上海鲜、牛肉、蔬菜,或者单纯配上香料,变化成各种不同的口味。

也就是说,烹调一道意大利面的选择项目,包括使用什么面、煮多少时间、搭配的食材、用哪种酱料,以及色相想呈现何种样貌,比如,想来一盘最有意国相的红、白、绿三色国旗面,可由酱和面条的颜色来搭配。诸如此类等等,每一项细节都是个人手艺,极尽花哨之能事。当然,好吃还是重要的,意大利面花费不多但很像话的欧洲美食,仅可以由喜爱开始,再试着亲手料现看看,然后从食物里体验不同国籍人也有的相同性情。


谢选骏指出:意大利南部土地贫瘠,多为各色沙地,但是意大利人好笨,他们的灌溉技术极为原始,在一块地里不停地喷水,而没有采用以色列那样的滴灌技术系统。这是否因为他们的水源充沛而无须节省?不过,比起中国的“灌溉”,意大利的“喷溉”显然还是合理得多。我想,如果中国运用了滴灌的技术,干旱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了。火车在岔道里停停走走,两个小时都绕不出迷魂阵,这就是意大利半岛的靴底,通往西西里的开端,这里的快车比慢车还要慢。

我今天住在西西里的首府巴勒莫了,这里晚上好热闹,一点不像在欧洲,像在回教国家,马德里也是同样的,尽管他们分属西班牙和意大利。我已经买好了明天晚上去拿波里的船票,说是十二个小时到,后天一大早就会抵达。到了拿波里以后到处看一看,后天夜里会在那里过夜,再后天启程会罗马。隔天就飞了。

从西西里的巴勒莫通往那不勒斯的游轮启动了,这使我想到了44年前的一幕:1973年,妈妈死了!我再也不想在南通那个鬼地方再待下去了。送走哥哥的时候,看见码头上的江轮冒出黑烟,汽笛长鸣,那时我多么想往“攻克冬宫”的阿芙乐尔号巡洋舰所冒出的黑烟……也想去参加一次革命,走遍天涯海角,为母亲的屈死报仇雪恨。这就是我从此浪迹天涯的开端。现在四十多年过去了,我始终无法全然回到正常的生活,在西西里的巴勒莫前往那不勒斯的轮船上,再度想起了这一幕……

我现在轮船上,看着太阳西沉,那边也是我刚刚经过的地方,西班牙。我正在想,用什么办法回到罗马,然后就可以等飞机了。现在只需要再熬两个晚上就可以了。

从拿破仑的头上(科西嘉)到达罗马?不是法国人的拿破仑征服法国,不是德国人的希特勒征服德国,不是俄国人的斯大林征服俄国,不是中国人的毛泽东征服中国……他们虽有国际影响,但是他们最后坑害的,就是他们首先征服的。


诗云:

西西里岛海水诡谲,

色彩滚动流淌碧血,

种族变化层层叠加,

今有悍匪如波拿巴。

(另起一页)

三四

那不勒斯


(一)


那不勒斯(Naples,又译那波利、拿坡里,古称:尼亚波利Neapolis),是意大利坎帕尼亚大区以及那不勒斯省的首府,著名旅游城市。那不勒斯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由于这个大都市因地处地中海中央部,亦是南意大利最大的港口城市,故现在仍是地中海交易的重要据点。同时是世界三大夜景之一。

公元8世纪,成为独立的公国,並成为那不勒斯王国的首都(1282—1860年)。而披萨饼(Pizza),其实是那不勒斯人发明的。1995年,那不勒斯历史中心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那不勒斯作为意大利重要港市和南部工业中心,也是著名旅游城市、坎帕尼亚区首府。位于意大利半岛南部西侧第勒尼安海的那不勒斯湾北岸,西北距罗马 193公里。人口120.85万(1984)。地处那不勒斯平原,城东南为丘陵山地,有著名的维苏威火山,火山南麓有庞培古城废墟。那不勒斯湾形势险要,港阔水深,外侧南北有卡普里和伊斯基亚等小岛,防浪避风,为军、商两用的天然良港。冬季温暖湿润,夏季炎热干旱。1月平均气温8.2℃,7月24.2℃。年降水量825毫米。公元前8—前6世纪古希腊城邦国家侵入意大利半岛南部,公元前600年在此建帕拉奥波利城。公元前326年被罗马征服后建新城,改今名。曾为罗马皇帝的避暑地。公元6世纪为拜占廷帝国统治。7世纪成为一个独立的拜占廷公爵领地。12世纪为西西里王国的一部分。1282年为那不勒斯王国的都城。14世纪是伊比利亚半岛上阿拉贡王国的海外领地。1860年并入意大利王国。那不勒斯地理位置优越,长期来是罗马帝国和意大利南部的军事重镇和经济中心。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遭受严重破坏,战后重建,城市扩大,工业生产和人口不断增加。石油化工、造船、汽车、飞机、钢铁等重化工业得到较大发展。1970年代以来,电子、电器、机床等部门发展较快。有纺织、食品等轻工业。市郊的葡萄、柑橘等果树园艺业发达。港湾外围有传统的珊瑚、珍珠养殖业。意大利南部地区的铁路、海运中心。有铁路通罗马、塔兰托以及北部的工业城市。港口年吞吐量1500万吨左右,设有自由港区。建有全国最大的海军基地。多历史文物,有世界著名的国立博物馆,珍藏古希腊的雕塑及庞培、赫库兰尼姆两古城的出土文物。还有国立美术馆和许多中世纪教堂。旅游业发达。

那波利历史悠久,风光美丽,文物众多,颇具魅力,是地中海最著名的风景区之一。它被人们称颂为“阳光和快乐之城”,这里一年四季阳光普照,那波利人生性开朗,充满活力,善于歌唱,那波利的民歌传遍世界。 

位于意大利亚平宁(APPENNINO)半岛西南海岸那不勒斯(NAPLES)湾的顶端,濒临第勒尼安(TYRRHENIAN)海的东侧。又名那波利(NAPOLI)港,是意大利的主要海港之一。始建于公元前6世纪,曾是罗马皇帝的避暑胜地。现在发展成为意大利的主要炼油中心之一,也是钢铁工业中心之一。主要工业有炼油、钢铁、造船、机器、化学、汽车装配、纺织及食品等。还有较多的古代艺术、文物及风景游览区,旅游业发达。港口距国际机场约8km,有定期国际航班飞往各地。该港属亚热带地中海式气候,上午多北—东北风,下午多南—西南风。年平均气温最高37摄氏度,最低—4摄氏度。全年平均降雨量约700mm。平均潮高:在大汛高潮时为0.45m,低潮时为0.06m;小汛高潮时为0.03m,低潮时为0.18m。装卸设备有各种岸吊、可移式吊、集装箱吊、浮吊、卷扬机、吸粮管、铲车及滚装设施等,其中浮吊最大起重能力达150吨,集装箱吊达45吨,集装箱堆场面积为16万平方米,粮仓容量达4.2万吨。装卸效率:煤每小时4000吨,谷物每小时520吨。油码头最大可靠9万载重吨的船舶。还有炼油厂,每年炼油能力达300万吨,有管道及油泵与码头连接。大船锚地在港外,水域宽广,可泊70多艘船舶,水深在20m以上。本港自由贸易区法规有4条:(1)外国商品在自由贸易区储存或以后再出口,可以免交关税及其它各种进口税;(2)凡在区内消费或使用的外国商品,以及外国建筑材料、生产资料等,必须交纳关税。如运出自由贸易区而转在国内消费或使用,也要纳税;(3)区内允许商品的装卸、转运、储存、加工、转让和批售;(4)对于国家专营的商品,如烟草、盐、糖精、奎宁、宝石、轻武器及零件、成药、衣服、毛皮及其它贵金属等,在区内储存需符合特别规定。主要出口货物除石油制品外,还有煤、水果、钢铁、食品、建材、蔬菜及化工品等,进口货物主要有原油、矿石、谷物、木材、化肥、鱼、钢材及石油产品等。1992年集装箱吞吐量为16.3万TEU,年货物吞吐能力约3000万吨。在节假日中如果需要,可以安排作业,但应加付100%的加班费。油船连续作业的不受此限。 

最早为那不勒斯所吸引的是古希腊人。公元前8世纪他们漂洋过海到这里,定居在如今蛋城堡(Castel dell Uvo)所在的岸边小岛上。接着,意大利内陆的库马尼人来到蛋城周围今天称为皮佐法科内的高地,并将其命名为Palaepolis,希腊语意为“旧城”。而此时的罗马还只是台伯河边的几个小村。到公元前470年前后,希腊移民在旧城周围建起“新城”,希腊语为Neapolis(那不勒斯,意大利语为“Napoli”拿波里)。变成为以后沿用的城市名称。 

100多年后的公元前4世纪末期,罗马人逐步统一整个意大利半岛,那不勒斯老城区的棋盘式街道布局,便是罗马人留下的。再过约800年,即公元4世纪罗马帝国衰亡,来自欧洲北部的哥特人和来自意大利北部米兰地区的伦巴第人先后征服那不勒斯。公元8—11世纪,那不勒斯公国定都于此。随后法国人、西班牙人又先后占领此地,直到1861年意大利王国成立,那不勒斯才最终告别近3000年异各族统治的历史。 

那不勒斯几乎被欧洲所有主要民族统治过,多种外来文化融合,也难怪形成特有的当地文化;为应付频繁更替的统治者而生存下来,那不勒斯人养成了出名的个性:热情刚烈而又自由散漫,圆滑而善于夸张和表现——意大利人戏称那不勒斯是永恒的剧院,那不勒斯人自然是最佳演员。

商业是那不勒斯经济主体。工业发展良好,已形成几个市郊工业中心。主要有金属加工、机械、化学、石化、造船、食品和建材。纺织制鞋、皮革加工和服装业是以半手工的方式进行生产的。位于皮弗雷山向维苏威火山延伸的山坡上。风光旖旎,是地中海最著名的风景胜地之一。

那不勒斯王宫位于那不勒斯市中心,是一栋米白色的3层建筑。以宫顶中间矗立的3层钟塔为中轴线,王宫二三层左右两侧的20扇窗户互相对称,一层则为左右对称的拱门。1888年时,在相隔的拱门间放置了8尊那不勒斯重要国王的雕像。从对面的民意表决广场(Piazza del Plebiscito)望去,整栋建筑质朴大气,格外开阔。 王宫建于1600年,是西班牙统治时期那不勒斯王的居所。之后的数次修建都是那不勒斯历史交替的见证。18世纪波旁王朝统治期间,王宫被作为波旁王朝的宫殿,王宫后的御花园便是建于这一时期。1841年,王宫经历了一次大的重修。1860年后,意大利国王曾居住于王宫。1925年,王宫内设国家图书馆。王宫内部以白色为主色调,国家图书馆是王宫的重要部分,图书馆中珍藏有凡尼斯(Farnese)藏品、出土自赫库兰尼姆的沙草纸和5世纪的《科普特教徒圣经》等书籍。图书馆之外,王宫中还有多处可参观之处。由于居住过多位要人,王宫内部的装饰及其讲究。沿白色的楼梯上到2楼,便来到了历代国王的娱乐室——王宫剧院。王宫剧院中保留着国王的座位和其他古董摆设,以及雕塑等装饰物。王宫剧院之外,几个介绍各代居住者生活方面的展室亦位于2楼,这些展室包括客厅、睡房和起居室等,其内保存有当时的家具、餐具、陶瓷器、雕塑、油画和织锦画等。从2楼的露台,可以看到远处的维苏威火山和那不勒斯港的海景,十分美丽。

国家博物馆(Musuo Archeologico nazionale)收藏了许多希腊、埃及黄金时代的画像、雕刻、青铜器等古物,而自庞贝废墟出土的器物也大多在此展示。博物馆内设美术馆,有拉斐尔、齐齐亚诺等人的名画。 

桑塔露琪亚(Santa Lucia)海岸是那不勒斯最秀丽的地方。此地的散步道与民谣齐名,特别出色的市日出的景色。隔着那不勒斯湾,可以了望到维苏威火山。 

维苏威火山(Vesuvio)有登山电车,并且登山并不困难。这是一座典型的双重式火山,外重逊玛山,北面极峰的高度是1120米,耸立火山口中央的内重山才是维苏威火山,高度1277米。近几年前它曾活动,岩浆一直流向东方海岸。

新城(Castel Nuovo)建于1279年,是法国安杰诺王朝统治时期,由查理一世所建,城墙上四座圆筒形高塔和四周的护城河,是典型法式城堡的风格。城堡入口处有一座纪念阿丰索1世入城的凯旋门,建于1467年,上面刻有赞美其家族的浮雕,被誉为哥德式至文艺复兴式过渡期的代表杰作。现时城堡内设有小型博物馆(The Civic Museum),收藏描绘那不勒斯历史的油画。

卡波迪蒙特王宫(Palazzo Reale di Capodimonte)建于1738年,是波旁皇族查尔斯的新王宫,近一个世纪才完工。宫殿掩映在曾是贵族猎场的繁茂林地里,淡红橙色和灰色相间,十分抢眼。经过数十年的修复,加建卡波迪蒙特画廊博物馆(Museo e Gallerie di Capodimonte),里面展示凡尼斯重要的收藏品,还有大量包括贝里尼(Bellini)、波提切利(Botticelli)、卡拉瓦乔(Caravaggio)、柯雷吉欧(Correggio)、马萨乔(Masaccio)。


谢选骏指出:适合做港口的地方都不适合于游泳,拿波里的海水真是干净,由于有了外岛链与防护堤?但是拿波里的空气真是肮脏!能够享受干净海水的只是少数人,他们还把自己的区域划为步行道。剩下的多数人却不得不吸进了肮脏的空气,就心肺都变黑了,尤其那些公务人员,穷凶极恶、敲诈勒索。谁说生态环境不会影响社会呢?古代庞贝城的罪恶,是否转移到了现代的那不勒斯?

那不勒斯人就是下流:1453年,当时的那不勒斯国王阿方索假装派出一支10艘船的舰队前往爱琴海支援拜占庭对抗土耳其入侵,不过后来却“因故召回了这支舰队”。可以想象,如果不是那不勒斯人的背信弃义,君士坦丁堡可能不会陷落,至少那个时候不会陷落。那不勒斯的经历使我想到,革命?那不是什么“一个阶级推翻另外一个阶级的暴烈的行动”,而是一群不知趣的人们纠缠在一起互相耍流氓的无耻的行动。在无法形成革命形势的情况下,这群人渣就变成了黑社会和私人武装。一切都是可以讨价还价的,不过,要按照实力来决定价格!


(二)


庞贝(拉丁文:Pompeii),或译庞培,为古罗马城市之一,位于那不勒斯湾维苏威火山脚下,“庞贝”的词根来自奥斯坎语中的“五”,可能是此地有五个村落,或者最初是一个庞贝宗族。庞培于公元79年8月24日被维苏威火山爆发时的火山灰覆盖。公元79年受维苏威火山喷发影响之地区,其中即包含庞贝城。

庞贝于公元前600年左右在意大利沙诺河畔的一个小丘上建城。这个地方当时已经成为希腊人和腓尼基人的良港。当时当地的希腊人非常强大。萨姆尼特人还扩大了这座城市。公元前89年,罗马当权者苏拉的军队包围庞贝,公元前80年,罗马占领庞贝,庞贝很快就重新建立起来了。公元79年在经历几次地震等火山活动征兆的一周后,维苏威火山爆发,一夜之间将庞贝活埋于火山灰下。庞贝被掩盖在六米多深的火山灰下。它的名字和位置被人遗忘了。1599年,因开辟地下水道欲引沙诺河水时发现了有雕刻的古墙,建筑师多梅尼科·丰塔纳被召多城。1738年,与庞贝遭到同样命运的古城赫库兰尼姆被发掘出来,1748年在那不勒斯国王和王后的资助下,庞贝也被重新发现,然而他们只是挖掘古代艺术珍品来装饰自己的宫殿。据说,1599年那个建筑师发现庞贝时挖出了一些色情的壁画,当时的宗教观念对这些色情艺术的控制非常严,因此他又悄悄地将它们掩盖了。虽然这个传说至今为止并未完全被证明,但后来的挖掘者的确报告说他们有时发现有的地方是被挖开过后来又被填上了。挖掘后,发现有的化石有尸体在内,是罹难者尸体。

朱自清在散文《庞贝古城》中就有这样的描述:“庞贝的淫风似乎甚盛。他们崇拜男根,相信可以给人好运气,倒不像后世人做不净想。街上走,常见墙上横安著黑的男根;器具也常以此为饰。”

市内的中心广场、许多房屋和一些别墅都被保存得非常好。在市外不远的地方还发掘出一个旅馆。

庞贝是今天世界上唯一的一座其构造完全与当时相符的城市,它一点变化也没有。今天许多意大利的城市的结构都已经被改变了。庞贝的街道完全是棋盘似的纵横交错的,这是正宗的古罗马的传统。街面铺有多边形的石块,它们完全是东西或南北走向的。

1997年,庞贝城考古区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庞贝为我们今天提供了一个宝贵的历史的一瞬,宛如时光胶囊。通过对庞贝的挖掘,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了解到了许多1世纪罗马人的生活情况。在火山爆发的那一刻,庞贝是一座繁华兴旺的城市。比如在一个巨商的房子的地面上写着“钱,欢迎你。”(Salve, lucru)这句话可能是诙谐的意思,但也有可能是符咒,它反映了当时商人的思想。在其他的房子里,考古学家发现了许多关于当时的职业和等级的记录,墙壁上涂鸦展示了拉丁俚语到底是怎样的。

19世纪对庞培大规模挖掘时,发现在一些空洞内有人和动物的骸骨,考古学家相信数百位火山罹难者,尸体的肉已消灭,只留下骨头和人形躯壳。当时负责庞贝工作的朱塞佩·菲奥勒利(Giuseppe Fiorelli)想到一个方法来处理这些躯壳,他将巴黎石膏灌入躯壳做成铸像,记录下当时庞贝的惨状,令庞贝闻名于世。但制作铸像的过程同样也破坏了残留的遗体,由于罗马人流行火化尸体而导致存世古罗马人遗体标本数量有限,因此这些在此处被发现的遗体被破坏造成了无可弥补的损失。现在较新的一种技术是,发掘者灌入透明的玻璃纤维。这样可以看到骨头和器物。

火山爆发时庞培大约有20,000人居民。大多数在他们的假日别墅中。通过对庞贝的发掘考古学家们才了解到文献中提到的当时的许多服务性行业到底是怎样的,如食品商场(Macellum)、磨场(Pistrinum)、酒吧(Thermopolia)、小酒店(cauporioe)和剧院。

2002年庞贝的港口也被发现了。科学家们发现那里也住人,他们住在类似于今天的威尼斯的运河上。对这里的研究不断进行中。

意大利私铁环维苏威铁路(Circumvesuviana)的终点站在庞贝。


谢选骏指出:那不勒斯,人类幸灾乐祸的心理根深蒂固,所以去看庞贝古城的人,比看什么“古迹”的都多,哪怕连“人类最古的城市耶利哥”也比不上。


(三)


索伦托(Sorrento,又译苏莲托)为意大利南部城镇,属于坎帕尼亚区,人口约为16,500人,位于索伦托半岛北岸,濒那不勒斯湾,北距那不勒斯27公里,是一个观光胜地。意大利名曲《重归苏莲托》(Torna a Surriento,G·第·库尔蒂斯作词,埃尔内斯托·第·库尔蒂斯作曲。词、曲作者是兄弟。)中,作者所向往的即是这里。

城筑于海滨的峭壁上,为橘、柠檬、油橄榄与桑等树丛所围绕,为一景色绮丽的游览区。主产葡萄酒与橄榄油,捕鱼亦较重要。细木镶嵌、花边等手工艺品著名。有十四世纪修道院与中世纪雕刻、绘画艺术。

网文《寻访女妖故乡苏莲托 探秘悬崖上最惊艳的春天》说,苏莲托(Sorrento)这个词来自希腊文,意思是“苏莲女仙的故乡”,传说中女妖出没的地方。如果你恰好在春天来到苏莲托,在小镇的悬崖公路上走一趟,迎接你的将是左手鲜花怒放右手波光潋滟,哎呀,被女妖迷惑的感觉也不过如此嘛……

希腊神话里,奥德赛带领在特洛伊城得胜的同胞路经一个小岛,苏莲仙女发出飘渺仙音、展曼妙身姿,引虚幻美女歌声作蛊,欲使船触礁沉没,水手毙命。水手们最终用蜡丸封耳,并将奥德赛五花大绑吊在桅杆上,方逃此一劫。这个故事中女妖出没的地方就是苏莲托。这座建在悬崖边的小城还以那首著名的《重归苏莲托》闻名于世。(谢选骏指出:这个传说的作者显然没有地理知识,因为苏莲托所在的意大利西海岸,显然不在特洛伊回希腊的爱琴海地区。)

从苏莲托到阿玛尔菲海岸的线路,被美国国家地理杂志评选为:“世界上一生中最值得一去的50个地方之一”。驾车驶过苏莲托的悬崖峭壁应该是最惊险也是最享受的事情了。一边是开满鲜花的山体,一边是万丈悬崖直入地中海。春天怒放的鲜花姹紫嫣红,阳光下的地中海蓝得让人陶醉。而五颜六色的小船静静地点缀其中。不时有豪华游艇在平静的海面翻出白色的水花,上面则是接近裸体的俊男美女。

相比嘈杂的夏天,春天的苏莲托显得更为欢快。老宅的阳台上花朵处处怒放,你连觉得枯燥的机会都没有,因为这里的景和这里的人都如春天般活力充沛。街上时髦的咖啡店和招揽游客的可爱马车让人充分感受到度假休闲的气氛。特别是塔索广场附近最热闹,沿着广场右侧可到达林海的Villa Comunale公园,通过这里可以俯瞰海水浴场、远眺维苏威火山,左边还隐约可见普罗奇达岛轮廓的美丽风景。在特拉诺巴博物馆内收藏有这里出生的诗人塔索的遗物、考古学上的物品等。

重归苏莲托

Come Back To Sorrento

苏莲托又称索伦托,是意大利那不勒斯海湾的一个市镇。这里临海,风景优美,被誉为“那不勒斯海湾的明珠”。苏莲托这个词来自希腊文,意思是“苏莲女仙的故乡”。苏莲托的许多建筑都建在面海的悬崖峭壁上,景色颇为壮观。 

《重归苏莲托》是一首著名的意大利歌曲。它由G·第·库尔蒂斯(1860年7月21日—1926年1月15日)作词,由埃尔内斯托·第·库尔蒂斯(1875年10月4日—1937年12月31日)作曲。词、曲作者是兄弟俩,哥哥作词,弟弟谱曲,该曲作于1902年,1904年由出版商Bideri出版。它优美抒情的旋律配上精美的歌词使这首歌突破了时空的界限,超越了国界,在全世界广为流传,经久不衰。一百年来它传遍了全世界,但除了意大利人外,世界各地歌手都把它当作爱情歌曲来吟唱,而意大利人却把它当作游子思乡的歌曲来传唱。

原来,《重归苏莲托》的创作初衷并不是因为失恋而送给女友的,这是库尔蒂斯兄弟俩为了家乡的繁荣昌盛而为另一个男人创作的。那个男人便是当时的意大利总统扎那德利(Giuseppe Zanardelli)。

1902年,扎那德利总统来到苏莲托渡假视察,看到苏莲托在发展中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交通道路堵塞杂乱无章,商业服务短缺,房屋乱拆乱建,地方行政缺章少法……总之,令扎那德利总统失望摇头的地方太多太多。所以,当总统的好朋友、苏莲托市长Signor Tramontano提议扎那德利总统,希望他能同意由政府出资在苏莲托建造一个新邮局的时候,扎那德利总统默默无语,毫无反应。而扎那德利总统下榻的旅馆Hotel Tramontan碰巧是G. 库尔蒂斯工作的地方,他在那里作室内装璜。为了不让总统对苏莲托失去希望,同时也敦促总统为苏莲托的发展和繁荣作些能所力及的实事,他写词并让他弟弟E. 库尔蒂斯作曲,只花了一个小时便创作完成了《重归苏莲托》,并献给了扎那德利总统。在歌中,他们不但把苏莲托的景色描绘得山青水秀景色怡人,而且声情并茂地把苏莲托拟人化了,把它比作是一个将被遗弃的恋人,恳切地希求心上人“请别拋弃我,别使我再受痛苦”,意下希望扎那德利总统对苏莲托不要撒手不管,不闻不问,等苏莲托整顿好以后再来看看,那时候“重归苏莲托,你回来吧!”

扎那德利总统听了兄弟俩的作品后,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六个月后,在苏莲托由政府出面建造了一个崭新的邮电局。所以说,苏莲托今天能够成为世界著名的旅游景点,歌曲《重归苏莲托》功不可没。今天人们在苏莲托扎那德利总统下榻的旅馆Hotel Tramontan门前,修建了一个G. 库尔蒂斯的塑像,表彰他和他弟弟对苏莲托的贡献。

世界著名男高音帕瓦罗蒂在他的电影《重返那坡里》中,对《重归苏莲托》一歌著墨最多,他一语道出了大多数意大利人对《重归苏莲托》的看法。他说:“世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的人比意大利人更多地歌唱故乡。无论我走到世界上哪一个地方唱歌,我总是唱起一首最美的令人思念意大利的歌,那是一首描写那坡里南方海边小镇苏莲托的歌——《重归苏莲托》。”他说,对远离意大利的人来讲,《重归苏莲托》就好比是一个独特的讯号,无论是在世界哪一个角落,当远方游子听到这首歌时,就好像听到了家乡的呼唤:“重归苏莲托,你回来吧!”

英文歌词

Come Back To Sorrento 

O'erthe sea the sunlight dancing 

waking thoughts of tender feeling

I have seen your eyes reflecting

this same light that makes me dream

When I pass a lovely garden

breathing scent of many blossoms

There's a mem'ry and a picture of but you within my heart

Now you say goodbye

I'm leaving this poor heart of mine is grieving

Can it be that you've forgotten

Can it be that love is gone

Say not farewell and leave a heart that's borken

Comeback to Sorrento

that I may live

由于英文歌词是由意大利文翻译的,在我国有多种版本,各种版本有一些差异。 中文歌词译文也有多种,常见的有两种。

中文歌词

重归苏莲托 

作词:G·第·库尔蒂斯 作曲:埃尔内斯托·第·库尔蒂斯

一、尚家骧译

看,这海洋多么美丽!

多么激动人的心情!

看这大自然的风景,

多么使人陶醉!

看,这山坡旁的果园,

长满黄金般的蜜柑,

到处散发着芳香,

到处充满温暖。

可是你对我说“再见”,

永远抛弃你的爱人,

永远离开你的家乡,

你真忍心不回来?

请别抛弃我,

别使我再受痛苦! 

重归苏莲托,

你回来吧! 

二、佚名译

看,那海浪轻轻荡漾,

心中激起无限欢笑,

漪旎风光令人奢望,

花坡春水路满香。

看,这果园一片金黄,

蜜橘长满在山坡上,

传来一阵阵的芳香,

心中充满阳光。

但是,你向我说再见,

从此远离我的身旁,

离开你可爱的家乡,

永远留在远方。

请别抛弃我,

不要再使我悲伤。

重归苏莲托,

回到我身旁。

我的音乐心情——我的心灵之声

心中的旋律


谢选骏指出:苏莲托的悬崖确实别致:悬崖上面有一座城市,悬崖下面也有一座城市;上面的是观光区,下面的是生活区。上面的道路和下面的道路是交叉的,站在上面的路口,可以看到下面的车辆就从自己脚下的悬崖穿行而过,好深好深的,颇为惊悚。而在自己的旁边下去一点,就是下面街道上延的峭壁了,里面竟然凿有房屋,还有酒吧开业。我在对面的酒吧外面坐了一夜,那里有遮阳棚可以挡风,让我逍遥随意,遥看星落日出。凌晨两点后行人渐少,到了三点几乎绝迹了。不过到了四点钟,开始有了环卫工人,五点钟第一批谋生者已经出现了。这就是苏莲托,只有一个小时的睡眠,而我呢,一分钟都没睡。坐着沉思。遥看夜空。

末班车不仅是许多人的指望,而且真能搭救他们于困境之中。

何时能够重归苏莲托的悬崖……


诗云:

那不勒斯断肠多时,

何年追随庞贝城池?

维苏威火远山迷惑,

我在悬崖看苏莲托。

(另起一页)

三五

地中海


地中海(Mediterranean Sea)是欧洲、非洲和亚洲大陆之间的一块海域):北面是欧洲大陆,南面是非洲大陆,东面是亚洲大陆,东西共长约4000千米,南北最宽处大约为1800千米,面积(包括马尔马拉海,但不包括黑海)约为251.2万平方公里,是世界最大的陆间海。

地中海以亚平宁半岛、西西里岛和突尼斯之间的突尼斯海峡为界,分东、西两部分,平均深度1450米,最深处5121米。盐度较高,最高达39.5‰。地中海有记录的最深点是希腊南面的爱奥尼亚海盆,为海平面下5,121米。地中海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海,历史比大西洋还要古老。地中海沿岸还是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这里有古埃及的灿烂文化,有古巴比伦王国和波斯帝国的兴盛,更有欧洲文明的发源地(爱琴文明、古希腊文明以及公元世纪时地跨亚、欧、非三洲的古罗马帝国以及现代西方文明)。

地中海因介于亚、欧、非三大洲之间而得名。土耳其人和希腊人为区别黑海,有时称其为白海,中国古籍《岭外代答》称其为西大食海。西经直布罗陀海峡通大西洋,东北以土耳其海峡连接黑海,东南经苏伊士运河出红海,是沟通大西洋和印度洋的重要交通要道,被称为海上交通枢纽。地中海以亚平宁半岛、西西里岛和突尼斯之间突尼斯海峡为界,分东、西两部分,平均深度1450米,最深处5267米,记录的最深点是希腊南面的爱奥尼亚海盆。盐度较高,最高达39.5‰。地中海还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海,历史比大西洋还要古老。地中海航运发达,是联系欧洲南部各国和亚、欧、非三洲的重要水域。

地中海西部通过直布罗陀海峡与大西洋相接,东部通过土耳其海峡(达达尼尔海峡和博斯普鲁斯海峡、马尔马拉海)和黑海相连。西端通过直布罗陀(Gibraltar)海峡与大西洋沟通,最窄处仅13公里(8哩)。航道相对较浅。东北部以达达尼尔海峡—马尔马拉海—博斯普鲁斯海峡连接黑海。东南部经19世纪时开通的苏伊士运河与红海沟通。  

地中海的沿岸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暖湿润,被称作地中海性气候。植被,叶质坚硬,叶面有蜡质,根系深,有适应夏季干热气候的耐旱特征,属亚热带常绿硬叶林。这里光热充足,是欧洲主要的亚热带水果产区,盛产柑橘、无花果和葡萄等,还有木本油料作物油橄榄。 

最早犹太人和古希腊人简称之为“海”或“大海”。因古代人们仅知此海位于三大洲之间,故称之为“地中海”。全名意为“陆地中间之海”,该名称始见于公元3世纪的古籍。公元7世纪时,西班牙作家伊西尔首次将地中海作为地理名称。 

地中海曾被认为是以前环绕东半球的特提斯(Tethys)海的残留部分。其大陆棚相对较浅。最宽的大陆棚位于突尼斯东海岸加贝斯(Gabes)湾,长275公里(170哩)。亚得里亚海海床的大部分亦为大陆棚。地中海海底是石灰、泥和沙构成的沉积物,以下为蓝泥。海岸一般陡峭多岩,成很深的锯齿状。隆河、波河和尼罗河构成了地中海中仅有的几个大三角洲。大西洋表层水的不断注入是地中海海水的主要补充来源。整个地中海海盆构造活跃,常有地震发生,是世界上强地震带之一。这里水下地壳破碎,地震、火山频繁,世界著名的维苏威火山、埃特纳火山即分布在本区。 

西西里岛与非洲大陆之间有一海岭将地中海分为东西两个部分。西地中海中有3个由海岭隔开的主要海盆。由西向东分别为︰阿尔沃兰(Alboran)海盆、阿尔及利亚海盆和第勒尼安(Tyrrhenian)海盆。地中海东部为爱奥尼亚海盆(其西北为亚得里亚海)和勒旺(Levantine)海盆(其西北为爱琴海)。地中海中的大岛屿有马略卡(Majorca)岛、科西嘉岛、撒丁尼亚岛、西西里岛、克里特岛、塞浦路斯岛和罗得岛。海域中的南欧三大半岛及西西里岛、撒丁岛、科西嘉岛等岛屿,将地中海分成若干个小海区:利古利亚海、第勒尼安海、亚得里亚海、伊奥尼亚海、爱琴海等。地中海海底起伏不平,海岭和海盆交错分布,以亚平宁半岛、西西里岛到非洲突尼斯一线为界,把地中海分为东、西两部分。东地中海要比西地中海大得多,海底地形崎岖不平,深浅悬殊,最浅处只有几十米(如亚得里亚海北部),最深处可达4000米以上(如爱奥尼亚海)。

地中海气候,表现为夏季干热少雨,冬季温暖湿润,这种气候使得周围河流冬季涨满雨水,夏季干旱枯竭。地中海风光地中海气候的特点是:冬季受西风带控制,锋面气旋活动频繁,气候温和,最冷月均温在4—10℃之间,降水量丰沛。夏季在副热带高压控制下,气流下沉,气候炎热干燥,云量稀少,阳光充足。全年降水量300—1000毫米,冬半年约占60%—70%,夏半年只有30%—40%。冬雨夏干的气候特征,在世界各种气候类型中,可谓独树一帜。地中海气候的分布规律是位于南北纬30—40度之间的大陆西岸。地中海气候是唯一的除南极洲以外,世界各大洲都有的气候类型。地中海气候的分布地区中,以地中海沿岸最为明显。其他地区如北美洲的加利福尼亚沿海、南美洲的智利中部、非洲南端的好望角地区和澳大利亚西南及东南沿海等。其分布区大多经济比较发达,也是世界热点地区。

地中海在交通和战略上均占有重要地位。它西经直布罗陀海峡可通大西洋,东北经土耳其海峡接黑海,东南经苏伊士运河出红海达印度洋,是欧亚非三洲之间的重要航道,也是沟通大西洋、印度洋间的重要通道。沿岸重要海港有直布罗陀(英)、马赛(法)、热那亚、那不勒斯(意)、斯普利特、里耶卡(克罗地亚)、都拉斯(阿尔巴尼亚)、阿尔及尔(阿尔及利亚)、塞得港(埃及)等。地中海是欧、亚、非三大洲的交通枢纽,是大西洋、印度洋和太平洋之间往来的捷径,因而在经济、政治和军事上都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长期以来,地中海就成为列强争夺的场所。18世纪初,英国曾把地中海当作自己的“内湖”。19世纪初,拿破仑横行欧洲时,就曾想夺取英国对地中海的控制权。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地中海成为交战双方海军积极活动的地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意海军同英国的海军在地中海进行过激烈的争夺。时至今日,西方大国正在地中海进行着日趋激烈的争夺。从第二次世界大战迄今,美国第六舰队一直以地中海为根据地,欧洲一些国家的海军舰只也经常在这里游弋,加剧着紧张气氛。为了保护国家的主权与安全,沿岸国家纷纷提出“地中海是地中海沿岸国家的地中海”,要求军事大国的舰队和军事基地全部撤出地中海。 

1869年,苏伊士运河开凿通航,地中海东南得以经苏伊士运河与红海相通,经红海出印度洋,从此,从西欧到印度洋,通过直布罗陀海峡——地中海——苏伊士运河——红海这条捷径,要比绕非洲南部好望角节省路程1万千米以上,这使地中海一跃而成为世界上运输最繁忙的海路。目前,每天大约有2000多艘各种船只在地中海航行。西欧输入的石油约有85%是通过地中海运送的。

地中海作为陆间海,比较平静,加之沿岸海岸线曲折、岛屿众多,拥有许多天然良好的港口,成为沟通三个大陆的交通要道,这样的条件,使地中海从古代开始海上贸易就很繁盛,还曾对古埃及文明、古巴比伦文明、古希腊文明的兴起与更提起过重要作用,成为了古代古埃及文明、古希腊文明、罗马帝国等的摇篮。现在也是世界海上交通的重要地点之一。腓尼基人、克里特人、希腊人,以及后来的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都是航海业发达的民族。著名的航海家如哥伦布、达·伽马、麦哲伦等,都出自地中海沿岸的国家。

地中海是欧洲主要的亚热带水果产区,盛产柑橘、无花果和葡萄等,还有木本油料作物油橄榄。由于海水中所含海洋生物必需的磷酸盐、硝酸盐比较贫乏,地中海鱼类资源不很丰富。有小规模的捕渔业。最重要的鱼类有︰无须鱈、鮃鲽、鳎、大菱鮃、沙丁鱼、鯷鱼、蓝鳍金枪鱼、狐鰹和鲭鱼。亦出产贝类、珊瑚、海绵和海藻。海生动植物的过量捕捞仍为严重问题。西班牙、西西里、利比亚和突尼西亚沿岸发现了石油,亚得里亚海发现了天然气。本地区特产为橄榄、柑橘、葡萄和软木。旅游业为地中海沿岸许多国家的重要收入来源。由于地中海是一个最大的陆间海,冬暖多雨,更热干燥,海水温度较高,蒸发作用非常旺盛,使海水含盐度高达39‰左右,盐业生产成了沿岸各国的一项重要经济活动。由于地中海四周几乎都是陆地的地理环境,造成了海水环流的严重障碍,海洋生物赖以生存的氧气和养料的混合被严重阻隔,成为地中海的生物比之其他靠大陆海区的生物要稀少的主要原因。

地中海中沿岸海岸线曲折、岛屿众多,大岛屿有马霍卡(Majorca)岛、科西嘉岛、撒丁尼亚岛、西西里岛、克里特岛、塞浦路斯岛和罗得岛。其中西西里岛是地中海上的第一大岛,撒丁岛排位第二,塞浦路斯第三,科西嘉岛第四,克里特岛列第五。塞浦路斯是地中海东部的一个岛国,位于土耳其以南。至少在公元前800年腓尼基人就在此定居,后来相继被亚述人、埃及人、波斯人、马其顿希腊人、埃及人、罗马人(公元前58年)占领。拜占庭从公元395年到1191年统治该地,并在第三次十字军东征时被英格兰理查德一世占领。1489年被威尼斯兼并。1571年被土耳其征服。1914年大不列颠宣布拥有其统治权。1960年塞浦路斯独立。尼科西亚是其首都和最大的城市,人口642,731。现在塞浦路斯的居住主要分为两大人群:土耳其人与希腊人。科西嘉岛距离海岸193公里,在法国东南海岸,岛面积为8480平方公里,是地中海群岛中第4大岛,居民约55万人。在葱翠高山和湛蓝大海之间科西加岛为一绝佳度假胜地。科西嘉岛与其他几个岛屿一样充满了动荡,这里最先是腓尼基人的殖民地,曾经被罗马人占据,然后又被比萨与热那亚共和国占领,1769年又成为法国领土,这一状态一直保留到今天。这个岛屿不仅产生了著名的政治人物拿破仑,而且产生了许多航海家与地图制作者,其中不乏阿拉伯人。马耳他也是个不能忽视的,全境由五个岛屿组成,其中马耳他岛面积最大,面积316平方公里,它处在地中海东西方的交界处。马耳他位于地中海中部的岛国,有“地中海心脏”之称。海岸线长180公里。属亚热带地中海式气候。年平均气温21.3度,最高气温40度,最低气温5度。年平均降水量560毫米。该岛人口主要组成为阿拉伯人、西西里人、(法国)诺曼底人、西班牙人、意大利人以及英国人。当地人说英语和一种带有闪族特点的马尔它语,也有很多人说意大利语。所有人信仰罗马天主教。历史上马尔它曾经最先被腓尼基人占领,后来是希腊人,再后来迦太基人,最后是罗马人。后来阿拉伯人、诺曼人、土耳其人,最后是拿破仑。19世纪初期英国人驱逐了法国人这里成为英国殖民地。

地中海沿岸国家共有19个,分为——欧洲国家:(从西往东按顺序)西班牙、法国、摩纳哥、意大利、 马耳他(岛)、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波斯尼亚黑塞哥维那、黑山、阿尔巴尼亚、希腊。 

亚洲国家:(从北到南按顺序)土耳其、叙利亚、塞浦路斯(岛)、黎巴嫩、以色列、巴勒斯坦自治政府。非洲国家:(从东到西按顺序)埃及、利比亚、突尼斯、阿尔及利亚、摩洛哥。 

曾经在地中海附近活跃过的国家:

Kingdom of Egypt 埃及 

Hittite Empire 赫梯帝国。赫梯人是公元前 2000—1200年间居住在叙利亚北部及小亚细亚的古代部族。 

Kingdom of Israel 以色列王国 

Kingdom of Judea 朱迪亚:古代巴勒斯坦南部地区,包括今以色列南部及约旦西南部。耶稣在世时,它是由希律王室所统治的王国,也是罗马帝国叙利亚行省的一部分。 

Assyrian Empire 亚述帝国

Babylonian Empire 巴比伦王国

Persian Empire波斯帝国

Macedonian & Greek Empire 马其顿和希腊帝国 

Roman Empire 罗马帝国

Byzantine Empire 拜占庭帝国

Sassanid Empire 萨珊王朝:波斯国的一个王朝(公元 224—651年),也是被阿拉伯征服以前的波斯国最后一个国王。萨珊时代以对罗马人、亚美尼亚人和匈奴人发动的战争及祆教的复兴为标志 。 

The Caliphate 哈里发(伊斯兰帝国)

The Crusader Kingdom 十字军统治时期 

Saladin’s Empire 萨拉丁帝国 

Mongol Empire 蒙古帝国

Ottoman Empire 土耳其帝国 

European colonialism 欧洲殖民统治时期 

地中海联盟:

2009年7月,由法国总统萨科齐一手“孕育”、“催生”的地中海联盟,在声沉影寂逾半载之后,7月又在巴黎重新启动。联盟的四十三国代表应法国之请联席检讨今后的发展路向。尽管法国对联盟的顺利展开运作寄以厚望,但随着中东局势的日益复杂化,恐怕并不容易。地中海联盟这次在巴黎重新启动,法国抛出一个新理念,就是唯合作计划马首是瞻,换言之即各国商讨定出多项发展计划,然后各国研究如何合作落实进行,其间不涉政治成见。地中海联盟至今未获环地中海的大国之一利比亚加入,亦使联盟的地位更形复杂化。加上美国、俄罗斯等多国近年来纷纷在北非产油区一带进行频繁的外交及经济活动,使这一区域的国际形势益更微妙,欧盟意欲透过地中海联盟发挥其地区影响力,恐怕亦非无制肘,甚或每须避重就轻。地中海联盟的首要目标是于2010年成立自由贸易区。

鼠疫是一种古老的疾病,它的寿命可能和鼠类的历史一样长,在2000年前的文字中就有关于鼠疫的记载。鼠疫爆发对人类的伤害堪比世界大战。在世界范围内,曾发生三次鼠疫大流行,第一次发生在公元6世纪,从地中海地区传入欧洲,死亡近1亿人。(谢选骏指出:这次鼠疫,直接导致伊斯兰教的暴力兴起。)第二次世界范围内的鼠疫大流行发生在1346年—1351年,这场鼠疫差一点毁灭了整个欧洲。1347年,由寄生在老鼠身上的跳蚤携带的耶尔森氏鼠疫杆菌经地中海各港口传到西西里岛,到1350年传遍了整个欧洲大陆。而在整个14世纪,这次鼠疫大流行总共复发了4次,夺去了亚洲、欧洲和中东地区2500万人的生命。(谢选骏指出:这次鼠疫,是蒙古帝国的产物;就像欧洲殖民主义引起了全球瘟疫传播。)鼠疫第三次大流行和两次世界大战几乎同步,它始于19世纪末(1894年)日清战争前后,是突然爆发的,至20世纪30年代达最高峰,总共波及亚洲、欧洲、美洲和非洲的六十多个国家,死亡达千万人以上。

1969年5月15日18时左右,西班牙海军的一架“信天翁”式飞机在地中海的阿尔沃兰海域莫名奇妙地栽进了大海,机上有8名工作人员,飞行高度很低,驾驶员很可能是想强行水上降落而未成功,机长麦克金莱上尉侥幸还活着,被救起后却说不清飞机出事的原因,出事地点离海岸仅一海里,人们打捞起两名机组人员的尸体,军方派军舰和潜水员仔细搜寻了几天,另外5名人员始终没有找到。1969年7月29日15时50分左右,西班牙海军的另一架“信天翁”式飞机在同一海域执行反潜警戒任务时又神秘失踪,机长博阿多上尉发出的最后呼叫是“我们正朝巨大的太阳飞去”。这令人们无法破译,军事当局动用10余架飞机和4艘水面舰船搜寻了广阔的海域,仅仅找到失踪飞机上的两把座椅。1975年7月11日10时30分,西班牙空军学院的4架“萨埃塔”式飞机正在这一海域进行集结队形的飞行训练,突然一道闪光掠过,紧接着4架飞机一齐向海面栽去.营救队仅找到了5名机组人员的尸体。阿尔沃兰海域被称为西地中海的“死亡三角区”。据统计,从二战结束到1969年的20多年和平时期,此处竟发生过11起空难,229人丧生。飞机经过该海域时,机上的仪器和无线通讯都会受到奇怪的干扰,甚至定位系统也常出毛病,以致搞不清自己所处的方位。该海域被飞行员惊恐地称为“飞机墓地”

在地中海土伦湾海域,从1964年到1989年的25年里,有6艘潜艇失踪,而这段时间里全世界潜艇遇难事件共有11起,这6艘遇难潜艇有4艘是法国的,土伦海域的海底有许多深沟,被任务是试验深潜器性能的好地方。1968年1月20日,载有52名艇员的法国潜艇“密涅瓦”号在该地试验时突然失踪。法国军方派出30多艘装有先进声纳仪的海军舰船、侦察机及救生机立即搜寻。应法国政府要求,美国也派出专门用于海底搜寻工作的船只“海燕”号进行协助。此时“海燕”号也在同一海域搜寻两天前失踪的以色列潜艇“达咯尔”号。经仔细搜寻没有找到任何遗物,“密涅瓦”号和“达咯尔”号永远地从地球上消失了。 

千百年来,在古希腊的寓言、神话和史诗中都先后多次提到地中海边曾经有过一个极其强盛的城市──埃及“法老城”。希腊“历史之父”希罗多德所著《历史》中,详细地描述了访问埃及“法老城”时的见闻,例如港口伊拉克利翁和城中壮观的“大力神”庙宇殿堂,该地是当时许多宗教的朝圣之地。但这个文明城市却在2400多年前神秘消失了。更令人奇怪的是在古埃及的正史里却没有该城市的任何文字记录。自从1870年德国考古学家海因里希·施里曼根据《荷马史诗》中的描述发掘出特洛伊古城后,人们才相信《荷马史诗》并不是神话。但失落的“法老城”又在那里呢?1988年,由世界著名考古学家组成的专家小组借用电磁波在内的高科技,才在埃及北部的亚历山大港海岸30米深的海底下发现了“法老城”可能所在地。考古学家在海中打捞出黑色的狮身人面像和伊希斯神像,据推测可能是女王克利奥佩特拉的父亲──托勒密十二世法老。2000年6月,当身着潜水服的考古学家最终潜入海底时,终于发现了该城的宫殿遗址。根据文物判断,该城大约修建于公元前7世纪—公元前6世纪。考古学家们还发现房屋倒向同一方向,预料可能是地震使该城迅速沉入海底,因为这里地处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2000年6月3日,“法老城”被发现的消息通过电波传遍了全世界。埃及考古权威人士阿里·贾拉巴兴奋地说:“(这)是海洋考古史上最伟大的发现。古埃及神秘地从地上到海中,实在太丰富了。”考古学家们将会同有关专家对法老城和打捞上岸的黑色狮身人面像、伊希斯神像进行最后的鉴定。最后证实“法老城”以及水下的宫殿就是克利奥佩特拉父亲的宫殿。神秘的地中海及其周边古代文明,尽管神秘莫测,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进步,人们总会有一天能够揭开它们的神秘面纱,把其真面目查出个水落石出。


(谢选骏指出:为什么埃及历史上对于所谓的“法老城”毫无记载?因为这是在埃及亡国之后许久才发生的历史事件,严格的说,这应该属于“希腊化时代文明史”,而不是“埃及法老文明史”。)


所谓地中海式饮食指的是食用大量水果、蔬菜、豆类、谷类和摄入橄榄油之类的非饱和脂肪酸(unsaturated fatty acid);吃少量的乳类产品、肉类、鸡鸭;“适量的”多吃鱼类;以及用餐时喝点葡萄酒。哥伦比亚大学的研究小组过去也曾经发表报告,说明这种饮食习惯能够减少患上老年痴呆的风险。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医疗中心的医生斯卡米斯在最新一期的《神经病学》杂志上说,老年痴呆症患者在进食的时候越严格遵照地中海式饮食(Mediterranean—style diet),生命就能延长越久。较早时,在英国进行的另一些研究也发现,地中海式食物能帮助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改善症状。 

地中海周边国家众多,民风各异,但是独特的气候特征还是让各国的地中海风格呈现出一些一致的特点。通常,“地中海风格”的家居,会采用这么几种设计元素:白灰泥墙、连续的拱廊与拱门,陶砖、海蓝色的屋瓦和门窗。当然,设计元素不能简单拼凑,必须有贯穿其中的风格灵魂。地中海风格的灵魂,目前比较一致的看法就是“蔚蓝色的浪漫情怀,海天一色、艳阳高照的纯美自然”。地中海风格的美,包括海与天明亮的色彩、仿佛被水冲刷过后的白墙、薰衣草、玫瑰、茉莉的香气、路旁奔放的成片花田色彩、历史悠久的古建筑、土黄色与红褐色交织而成的强烈民族性色彩。一如西班牙蔚蓝海岸与白色沙滩、希腊白色村庄在碧海蓝天下闪闪发光、意大利南部向日葵花田在阳光下闪烁的金黄、法国南部薰衣草飘来的蓝紫色香气、北非特有沙漠及岩石等自然景观的红褐、土黄的浓厚色彩组合。取材于大自然的明亮色彩。地中海风格的基础是明亮、大胆、色彩丰富、简单、民族性、有明显特色。重现地中海风格不需要太大的技巧,而是保持简单的意念,捕捉光线、取材大自然,大胆而自由的运用色彩、样式。

克里特文明是地中海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曾在此发掘出公元前10000至公元前3300年新石器文化遗迹。约从公元前2600至公元前1125年,岛上涌现了著名的米诺斯文化,艺术、建筑和工程技术空前繁荣,并建立了统一的米诺斯王朝。克里特此时出现了欧洲地区最早的文字,初呈图形,后字体逐渐简化为线形,向音节符号演进,人称线形文字A,至今仍未被释读。克里特岛林木茂密,东部平原适于农耕,农业以种植谷物、橄榄、葡萄为主,粮食而外,橄榄油和葡萄酒也是出产的大宗,王宫皆特置贮藏室以巨瓮存储油和酒,往往库房连接成行,瓮缸数以千百计,可见油、酒在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的重要。克里特在经济发展方面的主要成就还有工商业和航海贸易。它的手工产品以精巧秀丽著称,铜器和金银制作的日用品和工艺品皆相当精美。陶器尤为杰出,古王宫时期生产的一种称为卡马雷斯的彩陶,秀巧可爱,彩绘优雅,被公认为古代世界最精美的彩陶。它的造船业也很发达,商船来往地中海各地。克里特的城市和王宫都不设置厚墙高垒,与其他古代文明之重视城防建筑完全异趣。克里特以其农工产品和地中海各地广作贸易,和埃及的联系尤为密切。克里特一开始便以王宫为政治中心,王权较强,这是它和日后希腊奉行共和政治的城邦制度的一个最大的差别。后来,克诺索斯的米诺斯王朝不仅统治克里特岛,还包括基克拉迪斯群岛以及爱琴海和小亚细亚的许多殖民点,其影响及于小亚的米利都、希腊本土的迈锡尼、雅典和底比斯以及意大利一些地方。此外,克里特和埃及的联系也更为密切,可能已经建立了友好关系,商业交往更趋频繁。海外商业的发达和海军的强大使米诺斯王朝建立了海上霸权,被日后的希腊人传为美谈。

20世纪初,在该岛北部发掘出克诺索斯王宫遗址,规模宏大,与传说中的迷宫隐隐相符,集中代表了米诺斯文化的成就。王宫是克里特文明最伟大的创造,这里不仅是米诺斯王朝的政治、宗教和文化中心,也是经济中心,因为宫中有众多的库房、作坊、存放经济档案的办公室和征收税款的机关。新王宫时期最后落成的王宫是一组围绕中央庭院的多层楼房建筑群,面积达2.2万平方米,宫内厅堂房间总数在1500间以上,楼层密接,梯道走廊曲折复杂,厅堂错落,天井众多,布置不求对称,出奇制巧,外人难觅其究竟,因此古希腊神话传说中誉之为“迷宫”。它依山而建,中央为长方形庭院,四周有国王宫殿、王后寝殿,有宗教意义的双斧宫以及贮藏室、仓库等相环抱,各建筑物之间有长廊、门厅、复道、阶梯等相连接,千门百户、曲折通达。素有“迷宫”之称。各个宫室和长廊,都画有瑰丽多姿的壁画,尤以《戴百合花的国王》最著名。宫外西北角有剧场,附近还有皇家别墅和陵寝的遗址。克里特岛上还有其他众多古迹,为该岛增添了无穷的魅力。现在王宫遗址已得到充分发掘和部份复原,其建筑总体呈长方形,按米诺斯宫室的通例,四周不设围墙望楼,全宫以长方形中央庭院为中心(长60、宽30米),倚山而建,地势西高东低,因此庭院以西楼房有两三层,以东楼房则有四五层,从东麓远望王宫,但见层楼高耸,门窗回廊参差罗列,其景观为古代王宫所罕见。庭院西面楼房主要用于办公集会、祭祀和库存财物,东面楼房则是寝宫、客厅、学校与作坊。各层各处都有楼梯相连,尤以庭院东面的中央大楼梯最为宏伟,它有天井取光,三面构成柱廊,梯道宽阔,彩绘艳丽,被誉为王宫建筑最杰出的纪念物。其旁之双斧大厅分内外两室,以折叠门扇相隔,冬可保暖夏可通风,显示米诺斯建筑的灵巧。厅旁的王后寝宫则是一套典型的米诺斯豪华住房,内壁绘有海豚戏水的壁画,优美雅致,相连小间有浴室和冲水厕所,这种卫生设备在古代是独一无二的。和建筑的高度水平相仿,王宫各处的壁画也是古代艺术的上乘之作,显示了克里特文明注重灵巧秀逸的特色,和东方各国的威严沉重有别。

地中海是世界各国达官名流与观光客向往的度假胜地,而位于其东部的爱琴海,不仅是西方欧洲文明的摇篮,现代民主的滥觞。 

关于爱琴海的传说:在远古的时代,有位国王叫米诺斯,他统治着爱琴海的一个岛屿克里特岛。米诺斯的儿子在雅典的阿提卡被人阴谋杀害了。为了替儿子复仇,米诺斯向雅典的人民挑战。在神的惩罚下,雅典正充满灾荒和瘟疫。在米诺斯的挑战下,雅典人向米诺斯王求和。米诺斯要求他们每隔9年送7对童男童女到克里特岛。米诺斯在克里特岛建造一座有无数宫殿的迷宫,迷宫中道路曲折纵横,谁进去都别想出来。在迷宫的纵深处,米诺斯养了一只人身牛头的野兽米诺牛。雅典每次送来的7对童男童女都是供奉给米诺牛吃的。这一年,又是供奉童男童女的年头了。有童男童女的家长们都惶恐不安。雅典的国王爱琴的儿子忒修斯看到人们遭受这样的不幸而深深不安。他决心和童男童女们一起出发,并发誓要杀死米诺牛。雅典民众在一片哭泣的悲哀声中,送别忒修斯在内的七对童男童女。忒修斯和父亲约定,如果杀死米诺牛,他在返航时就把船上的黑帆变成白帆。只要船上的黑帆变成白的,就证明爱琴国王能再见到自己的儿子忒修斯了。忒修斯领着童男童女在克里特上岸了。他的英俊潇洒引起米诺斯国王的女儿,美丽聪明的阿里阿德涅公主的注意。公主向忒修斯表示了自己的爱慕之情,并偷偷和他相会。当她知道忒修斯的使命后,她送给他一把魔剑和一个线球,以免忒修斯受到米诺牛的伤害。 

聪明而勇敢的忒修斯一进入迷宫,就将线球的一端拴在迷宫的入口处,然后放开线团,沿着曲折复杂的通道,向迷宫深处走去。最后,他终于找到了怪物米诺牛。他抓住米诺牛的角,用阿里阿德涅公主给的剑,奋力杀死米诺牛。然后,他带着童男童女,顺着线路走出了迷宫。为了预防米诺斯国王的追击,他们凿穿了海边所有克里特船的船底。阿里阿德涅公主帮助他们,并和他们一起逃出了克里特岛,启航回国。经过几天的航行,终于又看到祖国雅典了。忒修斯和他的伙伴兴奋异常,又唱又跳,但他忘了和父亲的约定,没有把黑帆改成白帆。翘首等待儿子归来的爱琴国王在海边等待儿子的归来,当他看到归来的船挂的仍是黑帆时,以为儿子已被米诺牛吃了,他悲痛欲绝,跳海自杀了。为了纪念爱琴国王,他跳入的那片海,从此就叫爱琴海 

爱琴那岛是距离雅典最近的一个岛屿。这里曾是美丽的人间仙境,宙斯最动人的情妇就在此掩藏,也许那满山遍野的无花果树就是当年他们爱情的果实。真正让爱琴那岛扬名的是拯救希腊的萨拉密斯。当波斯王大流士率领庞大水师进犯希腊,蝗虫般的舰只遮天蔽日。小小的雅典城邦危如累卵,但是,希腊有他们的英明统帅铁米斯托克力思,是他,率领精悍的水师在萨拉密斯水路一举消灭了3倍于己的战舰,让希腊的太阳重新升上天空。岛上建于公元前6世纪末5世纪初的阿菲亚神庙,是希腊古典时代后期典型代表建筑。 

伊兹拉岛离雅典约3个多小时航程,小岛细长细长的,干干净净的小巷里,毛驴载着游人悠闲地晃来晃去。白的墙、蓝的窗、粉红的屋顶,衬得小岛越发的可爱。小院里不时探出一丛丛红花、紫花,柠檬树上结满了明黄的柠檬果,累累的,压得枝头都弯了。这里海水的透明度是最高的,而且,海岸上有许多深入岛内的河口、海湾。这些僻静的河口是那些喜欢独处的游人游泳的好去处。18—19世纪,伊兹拉的海上贸易非常发达,有不少的商人因此腰缠万贯。在1821年开始的独立战争中,他们武装自己的船队,积极投入作战,作出了巨大贡献。直到现在,伊兹拉岛在希腊人的心目中依旧是英雄的岛屿。岛上有不少豪宅大院,都是这些富商的家产,也是岛上的风景之一。因为小岛宁静优美,自古以来便有世界各地的年轻艺术家来到此地从事艺术创作,因此有“艺术家之岛”之称。他们制作的金银首饰、玻璃瓷器、装饰品都摆出来任人选购,常常会看到一些造型独特的工艺品,价钱也算公道。10欧元可以买到一个很别致的手绘玻璃瓶,卖东西的小姑娘笑得很纯净,“这玻璃瓶真的很好呀,价格也是最好的了,我妈妈过生日,我都给妈妈买了好几个。”小姑娘最后的一句话打动了我,我买的玻璃上的HYDRA岛,有纯净的天空,纯净的人。 

波罗斯岛是座风光秀美的岛上山城,山城上点缀着柠檬树和橄榄树的青翠,葱茏中掩盖着清晰明亮的白色屋檐。岛上的建筑以白色为主,式样古拙,在白墙的氛围中不时透出烂漫的花丛,云涛海浪中,一条石板铺就的甬道蜿蜒而上,渐行渐远,延展到了历史记忆的深处。 

以风车作标志的米其龙士岛是爱琴海群岛的代名词。窄巷、小白屋、或红或绿或蓝的门窗、小白教堂,海滨广场旁白色圆顶教堂不远的几座风车磨坊,更使它成为各岛中的佼佼者。米其龙士岛是希腊南部基克拉泽群岛中的一座,也是爱琴海上最享盛名的度假岛屿之一。岛上居民很少,每年大约半年的非旅游时间,岛上相当安静。四月以后,旅游季节开始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就像候鸟一样络绎不绝地飞来岛上,享受地中海的阳光和海滩。在岛上漫步,看到房顶都是用大石块垒起的平顶,觉得很奇怪。问了当地的居民后才知道,岛上冬天寒冷,风特别大,只有这些结实的屋顶才能抵御寒风。在岛西南面海边的小山丘上,有5座基克拉泽式的风车,这是米其龙士岛的标志。白天,海湾内的沙滩是人们游泳、晒日光浴的好去处。

仙度云尼岛看最美的日落:据说,该岛位于世界两大大陆板块最深的海沟之间,原来是圆形的。3500年之前的一次火山爆发,岛屿被震出一个大洞,一大块月牙形的就成了主岛,周围还有几个小岛,其中一个小岛纳亚卡美尼至今还是活火山。

科西嘉岛是地中海第四大岛,位于法兰西共和国大陆东南,南隔博尼法乔海峡与意大利撒丁岛相望。面积3352平方英里。人口约30万。科西嘉原为法兰西共和国一省,后改设两省。该岛战略地位重要。历史上曾有多种人争夺该岛的控制权。1796年并入法兰西共和国版图。科西嘉是个多山的岛屿。森林覆盖率约占全岛面积20%。水力资源丰富,以农牧业为主。主要城市有阿雅克肖和巴斯蒂亚。岛上港口之间有铁路线连接。和法兰西共和国本土有班轮和班机来往,交通便利。科西嘉岛行政上包括上科西嘉、南科西嘉两省。岛长185公里,最宽85公里,面积8,680平方公里。人口30万(2008年)。山地为主,最高点钦托山海拔2,706米。多海湾、海岬和小岛。生产谷物、水果和橄榄油。有食品加工、酿酒、养羊和养鱼业。有铜、银、铅等矿产。

撒丁岛,属于靴子王国的小岛,在欧洲,它是皇室政要和明星们趋之若鹜的度假地,原因大概就是因为这是块美丽而淡泊的天堂之地。撒丁岛位于意大利西部,过去称撒丁尼亚,座落于地中海中部,是一庞大岛屿。撒丁尼亚拥有独特的意大利文化,同时也是欧洲最古老的地区之一。公元前227年,撒丁尼亚成为古罗马的一个省,多年后这里被汪达尔族占领。到了14世纪,撒丁尼亚成为爱比利亚(今天的西班牙)的一部份,在被其统治的400年间,撒丁尼亚吸取了大量的西班牙文化,这也是为什么撒丁岛是西班牙国王非常喜爱的帆船度假地了。王室和名人们之所以选择撒丁岛,正是看中了它的清幽。当年,英国王妃戴安娜与富翁男友法耶兹如胶似漆之时,为寻得一处既景色优美,又不会被人注意之地度假时,煞费了一番苦心。因为二人都是镁光灯追逐的公众人物,一旦被好事者发现,总会引起轩然大波,而如果太偏僻的地方,环境又不够享受,养尊处优的他们必定无法忍受。想来想去,他们觉得撒丁岛是最合适的选择。一方面,这座岛上居民生性淡泊,管你什么大人物来,我自不理会;另一方面,也因为明星来得太多,大家已经见怪不怪了。可谁知道百密一疏,他们的悠闲假期才刚刚开始,狗仔队就将他们的在豪华游艇上的合照拍了下来,这下子可好,不但为娱乐头条贡献了重磅新闻,也给自己带来了100万美元的进账。另一个与撒丁岛有些渊源的就是意大利总理贝卢斯科尼,这位性情总理本是花花老头,在凭借雄厚的财力通过竞选步入政坛后,曾多次在公开场合表示不满,说总理的职位让他太过忙碌,以至于自己停在撒丁岛海湾的豪华邮轮从买来后只上去过一次,还有那遍布岛上的豪华别墅,也因为此原因无暇享受。因为岛的生性淡泊,在撒丁岛生活的居民也普遍长寿。其最主要的原因是那里的人一直都能保持快乐的心情。岛上居民的家庭结构比较庞大,家庭成员可以共同分享生活的喜悦并解决出现的问题和麻烦,所以家庭中的长者不会因为上了年纪而感到孤独。正是这种积极面对生活的态度使那里的许多老人能够“永葆青春”,从容地度过百余年的岁月。或许这点也是这个岛屿成为度假胜地的原因吧,王室显贵们也可能是想通过生活在撒丁岛的短暂时光,学习岛民的生活习惯与处世态度,也能让自己长命百岁?不过,这可是缘木求鱼。

环境污染:自2001年起,由于海洋运输量日益增加,违反国际法规现象频繁发生,地中海的环境正面临越来越大的威胁。专家们呼吁有关国家在海运管理方面加强合作,防止海运事故引起环境污染。调查显示,地中海已经成为世界上污染最严重的海。现今在地中海海滨游泳,人们可以轻易地看见海水里漂荡的垃圾。根据绿色和平组织日前公布的世界海洋状况报告,在地中海位于西班牙的水域,人们有可能在每平方米水里看到33种残渣。在污染最严重的水域,每升海水的碳氢化合物含量竟然高达10克。报告特别提到塑料对地中海造成的污染。塑料是目前地中海上最常见的垃圾。地中海在西班牙、意大利和法国地段的水域是污染最严重的水域。除去固体污染物以外,液体残渣同样令人忧虑。地中海最直接的污染来自江河和城市的污水处理系统。地中海沿岸居住着1.5亿居民,此外每年还有2亿观光游客。这都加大了地中海的负担。

治理措施:地中海属于半封闭海域,海水更新缓慢。一旦受到大规模污染,海水全部更新至少需要100年左右。因此,加强防范、事故发生后及时处理,以及相关的国际合作便显得异常重要。他们指出,在地中海沿岸20个国家中,目前只有阿尔及利亚、塞浦路斯、埃及、法国、希腊、意大利、西班牙、突尼斯等12个国家制定了针对海运事故污染的紧急措施,而这些国家在20世纪70年代签署的一些合作议定书已不适应现状。专家们认为,只有所有地中海沿岸国家都重视加强海运管理,积极采取必要的安全防范措施,加强合作,地中海的环境才能得到有效的保护。地中海是全球最繁忙的水域,全世界30%的商业船只在这里航行,1.5亿居民在其沿岸居住。然而,商业的繁华和人口的密集导致污染加重。污染最严重的区域是大的港口,比如巴塞罗那。严重的污染导致大量海洋物种消失。而那些能抵御污染的生物在吸收了污染物以后,又进入了人类食物链,对人类健康带来损害。在美国,政府和专业人士提醒孕妇和儿童要慎食一些来自地中海的海产品。


谢选骏指出:

1、如此说来,“地中海饮食”正在成为一种反讽。这就是历史的循环吧。

2、地中海是今日世界上最大的内海,没有潮汐,因而除风起浪涌外,也没有可怕的波涛。地中海,由于海面平滑,岛屿棋布,没有显著的潮汐现象的,因为它几乎是一个内湖,只有一个通道跟大西洋相连。尽管因为它足够大,所以内部的海水还是可以在潮汐力的驱动下流动,在个别地方形成显著潮汐。

3、大海是相通的,但海水的颜色为何不同?尤其在西西里岛,同片海水竟有不同颜色,堪称一怪,难怪那里是黑手党的故乡。

4、大海是均等开放的,海岸对所有的船只一视同仁,而陆地则不同,没有修建道路则是无法通行的,而地形地缘的不同则决定了一个地方的价值。所以在地中海的海岸,并容易陷入贫穷。环境依旧而文明不再,是因为更大的环境发生了改变。例如新航线的发现以及新机器的使用。

5、在地中海航行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情,那里是不会晕船的,所以海轮上竟然设有坐席而不是只有卧铺。那里的航行感觉和在长江里差不多,只有摇动,没有晃荡。正是在这样的“海洋”中,才产生了四通八达的地中海文明。由此想到“亚洲地中海”的说法只在地形上有其意义,而在航运上没有意义的。因为海轮在太平洋沿岸刚刚出到河口以外,已经感觉不对了,有了晃荡的感觉,人就开始晕了。所以亚洲的海轮没有坐席,只有卧铺,最差的也是统仓卧铺。

6、地中海文明的亲身感受:地中海行船犹如内河,就像茶杯里的风暴。

7、战争和贸易,是一体两面的怪兽,战争和贸易把人类连接起来。因此统而言之,人际关系,不是贸易就是战争。

8、从地缘文明的角度看,现代中国的位置前所未有地有利于交流和接受外来刺激——太平洋也可赋予中国以某种“中心”处境,成为东西两方的交汇之处,不再是孤零零的“远东”了。地方没有变,地缘却变了。机动船舶的发明和使用,改变了地缘,使得太平洋也成为地中海了。

9、从关系上而不仅仅从规模上说,欧洲内部或欧亚非三洲所交界的地中海区域内部的地缘和人缘,仅仅相当于美国国内或中国国内,甚至更为密切接近。只是,前者目前的政治整合不足,尽管前者在历史上的整合程度,曾经高于当时的中国(如东汉末年和三国时代),更加高于十八世纪以前的北美大陆。

10、地中海虽远,却深深影响了中国——中国文明的实体已经死亡。所以其抽象的延续性现在完全依赖文字传承,因为连文明中最为持久的建筑传统,现在中国也已经完全切断了。


诗云:

地中海水波澜不惊,

因此孕育海洋文明,

东亚激浪不宜远航,

濑户太小不够穿行,

如许地缘环球唯一,

破除挑战文明起因。

(另起一页)

三六

卡萨布兰卡和萨洛尼卡


这是两个本不相干的地方,一个在西北非洲的大西洋边,一个在东南欧洲的爱琴海边。但是在我的行程中它们却有一个共同点:过其门而不入。

在卡萨布兰卡机场,我停留了两个晚上,却一次也没有进城,因为那里没有公共交通,只有散乱的“出租车”,而航空公司安排的免费旅馆,竟要价50€才能进城,我倒不是担心落入陷阱,而是想到公共交通都没有的回教国家……肯定还比不上以色列的巴勒斯坦地区。


(一)


卡萨布兰卡(Casablanca)早在欧洲人来到以前已有人居住。16世纪,葡萄牙人来到,把当地的柏柏尔人村落夷平,开始了当地被欧洲人殖民的历史;1770年,摩洛哥国王下令在安法城旧址兴建一座新城,将其命名为卡萨布兰卡,意为“白色的房子”。18世纪末,西班牙殖民者取得了卡萨布兰卡的贸易特权,将其更名为卡萨布兰卡。在西班牙语中,“卡萨布兰卡”同样意为“白色的房子”。到19世纪末期发展成海上贸易中心。1907年被法国占领,并开始整备港湾设施。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卡萨布兰卡被亲德(维希法国)政权管治,后被盟军攻占。1956年,法军撤退。


谢选骏指出:在卡萨布兰卡机场,我停留了两个晚上,却一次也没有进城,因为那里没有公共交通,只有散乱的“出租车”,而航空公司安排的免费旅馆,竟要价50€才能进城,我倒不是担心落入陷阱,而是想到公共交通都没有的回教国家……肯定还比不上以色列的巴勒斯坦地区。


后来看到一篇网文《混沌卡萨布兰卡》(杨一帆2017—01—06)这样写道:

尘土飞扬在棕榈树叶上,飞舞在没有护栏的马路牙子边,翻滚在毛驴车和宝马车后,环绕于烂尾楼间。尘土,扑面而来的尘土,纵使天空湛蓝,尘土还是会不应景地出现在任何地方。这就是卡萨布兰卡,Casablanca,西班牙语中是白房子的意思,摩洛哥最大的城市,北非最重要的经济中心。“飞机场是一个国家的最前沿,而卡萨布兰卡是非洲的最前沿,你所看到的已经是最好的了,再往后啥都没有。”司机师傅半挖苦半自嘲地说。Abdelhadi是Airbnb房东Rachid给我们找的司机师傅,干瘦老头,出了飞机场的大门就看到他戴了个红色毛线帽子,举着一张旧纸板,上面写着我的名字。两旁是蔫蔫的棕榈树,空气有点冷,环境确实不太一样。Abdelhadi的法语不错,没什么口音,嗓音低沉且有磁性,说话极慢。我们左拐右拐,穿过一个不大的停车场,来到一辆韩国双龙越野车旁。“韩国车不错的。”Abdelhadi洋洋自得地说。

原来房东是司机老婆的弟弟,能让亲戚赚的钱就不要给外人,这和中国有点像。在飞机上快降时往下看并不能看到马路,只能看到马路上移动的车灯,看来这地方是没有路灯的。现在我们坐在车里,印证了这个假设。透过窗外,可以依稀辨别周围的景色,破破烂烂的围墙,稀稀拉拉的树,还有二十年前我在南疆看到的巨大的六边形垃圾箱,得用吊车才能吊起来的那种。突然在车灯的映照下,右前方出现了一辆毛驴车。“毛驴会自己在垃圾堆里找吃的了,吃的还都算是有机食物。”司机向我们介绍。

Abdelhadi1969年去了法国,在斯特拉斯堡读书工作,前几年回到了卡萨布兰卡,现在本地一所中学里教法语。“法国已经不是从前的法国了。”1969年法国正处于最辉煌的战后30年,想必那时候的Abdelhadi也是风华正茂。“斯特拉斯堡人太排外,他们总把自己当德国人。”感觉老愤青要开始飙车。“我以前在车后面贴了一段话,我们都说进口了太多中国货不好,但中国是世界上唯一不侵略别人的国家。”这时排挡杆旁伸过来一只手,我紧紧地把它握了一握。“我七十年代在集市上买过一把中国制造的玩具手枪,拆开以后发现是废弃的沙丁鱼罐头做的。当时我很吃惊,这真是叫中国智慧,现在我都在学校里给学生们讲这个故事。”七十年代还在文革,莫非是哪家国营玩具厂在那时就做起了循环经济并远销海外?一股民族自豪感瞬时在胸中升起。个人身世说完又开始北非局势,“欧洲为了摆脱俄罗斯的油气要从北非修一条管道到欧洲,阿尔及利亚明白了其中的诡计,没同意修,但是摩洛哥没有懂,居然同意了!”“撒哈拉的难民都想着摩洛哥人有钱,想往摩洛哥跑,也有往阿尔及利亚跑的,但是阿尔及利亚不同意,话说阿尔及利亚都不算个国家,一帮乌合之众就这么武装独立了!”老司机这是吃了多大的苦才对世界如此愤恨?其实是因为小额贷款。

当我问及他现在还经常回法国不的时候他告诉我他现在没钱了,都是小额贷款闹的鬼。让老百姓买车买房,最后天天还贷,政府就是这么坏。说到这里我们已经走上卡萨布兰卡的进城主干道,亮白的路灯略微晃眼。定睛左右观察,大部分为破破烂烂的小轿车,像是来自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大多已经掉漆。要不是零星几辆崭新的路虎宝马突然出现把我拉回二十一世纪,真的以为自己穿越了时空。卡萨布兰卡的出租车分两种,红色和白色。根据司机师傅的解释,这样的安排是来自于人的血管。在血管中有红细胞和白细胞,红细胞负责输送氧气,白细胞负责清除垃圾。红色的出租车在城内运行,白色的出租车联通城郊。

我们的住处毗邻“黑石”,是一个小公园,里面矗立着一座尖顶教堂,当年为周边居住的法国人所建,现在它的房顶已经被漆成绿色,教堂的尖顶也被改造成宣礼塔,变成了一个彻彻底底的清真寺,每天早晨六点钟会有阿訇念经的声音由喇叭传出。到了一天五次的礼拜时间,也会有阿訇的召唤。

在卡萨布兰卡最神奇的经历总是和汽车与公路相关。这是一个几乎没有红绿灯的城市,除了海边的主干道,城内基本上过马路靠闯。无论是身着传统罩袍的老太太,一袭紧身裤的妙龄少女还是西装笔挺的上班族,都要在尘土飞扬的马路上迅速穿行。没有斑马线,任何地方都可以穿,任何时间都可以穿,穿得成不成功就要看技术了。由于看到街上的公交车不是破了尾灯就是掉了漆,我们也没有胆量尝试。出租车倒是非常便宜,七八公里的里程大概20迪拉姆,也就是2欧元,起步价统一2迪拉姆,我们做了几次Uber,价格稍贵一些,从城东到城西不会超过35迪拉姆。有次叫了辆Uber却来了辆红色的出租车,原来这里有大约两百辆出租车和Uber有合作。在去哈桑二世清真寺的路上,司机师傅在一个路口等红灯时,突然把手伸出车窗外打了个手势。两秒钟后车窗旁出现一个男孩,用手拉开夹克的一边,摸出一根烟递给司机后深深地鞠了一躬,一溜烟又不见了,整个过程不到15秒。“一根烟2迪拉姆,买一包一会儿就抽完了,得一根一根买着抽。他们啥都卖,还卖咖啡,味道比咖啡机的好。”司机笑得一脸灿烂,我们一脸懵。

卡萨布兰卡的西面就是大西洋,风大浪大,一个滩涂上建着哈桑二世清真寺,宣礼塔上有一束激光直指麦加方向。往东一点就是老城区,在默罕默德六世大街上是巨大的小商品市场,扛活的,吆喝的,擦皮鞋的,低头发呆的,盯着我们看的,应有尽有,人生交响曲就在这片土地上闹哄哄地进行着,似乎从未停歇。

住宿推荐Airbnb。水一定要烧开了喝。卡萨布兰卡的自来水有点咸。

餐厅推荐Resto Zayna和Restaurant Al—Mounia。

室内交通主要以出租车为主,最好打表,不要一口价。

可以体验一下穆罕默德六世大街的混乱。

以阿拉伯语和法语为主要通用语言。一般法语就可以轻松应付一切。


谢选骏指出:我到了这次“美欧之行”的第一站非洲的卡萨布兰卡了,在这个北非名城,手机却好像接不通的。后来一到意大利,手机就通了。这就是欧洲和非洲的区别吧。我虽然没有进入城里,但是在机场区已经充分感受到摩洛哥的混乱状态。不过说实话,那里的出租司机,比以色列的阿拉伯地区伯利恒的出租司机,似乎还更有规则一些。这可能是因为卡萨布兰卡市机场的出租车,而伯利恒的则是车站的出租车。卡萨布兰卡机场的旅馆,虽然也是欧式的,但是它的庭院,还是具有回教风格。虽然这里还是非洲比较好的国家,可以上网。

可能由于世俗王权的控制而非宗教神权的控制,摩洛哥是个相对开放的社会,人民也较友善,妇女可以西化装束。但是摩洛哥人在国内懒散惯了,无故迟到,浪费一个多小时起飞航班不说,结果到了纽约因为误点而无法降落,被迫在长岛上空转圈半个小时等待降落,整整耽误了两个小时,使得旅客无法赶上回家的车。他们为拉拢顾客而不遗余力,甚至提供免费食宿,但这样一来却大打折扣了。


(二)


萨洛尼卡(Salonika)是希腊第二大城市和希腊马其顿地区首府和最大城市,也是中马其顿大区和萨洛尼卡州的首府,大都会地区总人口约有150万,该城属于地中海气候。萨洛尼卡以北属于巴尔干气候,冬季寒冷。

该城为于公元前315年由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所建,这里原来是Therma古城和26个村庄。萨洛尼卡迅速发展,公元前2世纪建造第一个围墙,围成一个大广场,和当时所有其他希腊城市一样,是马其顿王国的自治部分,有自己的代表国王的议会,并可以影响该城的各种内务。公元前168年,马其顿王国衰落以后,萨洛尼卡成为罗马帝国的一个城市。发展成一个的亚欧贸易中的重要节点,位于帝国的艾格那提亚大道(Via Egnatia)上,连接着拜占庭(君士坦丁堡)和迪拉丘姆(Dyrrhachium,现为阿尔巴尼亚的都拉斯)。该城是罗马在马其顿的四个区之一的首府。该城虽享有特权,但仍属罗马执政官统辖,并筑有一个罗马要塞。公元前1世纪中,曾有短暂时间统治希腊各省。由于该城在商业上的重要性,罗马人建造了管阔的港口,即著名的布罗港。该港直到18世纪一直支持着萨洛尼卡的贸易,后被填埋。港口的遗址今日可在Fragon街看到,靠近天主教堂。使徒保罗有两封书信(Thessalonians,帖撒罗尼迦前后书),就是写给这里的基督教会的。

萨洛尼卡的卫城位于郊外的北山,建于公元前55年,以抵御色雷斯人袭扰。还有一个有规模的犹太人居留地,建立于1世纪,是基督教的早期中心。使徒保罗在第二次行程在该城的犹太会堂讲道,为教会日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萨洛尼卡主要的基督教堂为圣德米特里厄斯教堂(Hagios Demetrios),以该城的圣徒德米特里厄斯命名。德米特里厄斯原为罗马帝国的希腊总督,于306年死于罗马皇帝戴克里先和伽列里乌斯对基督徒的大清洗中。传说圣德米特里厄斯殉道后曾多次显灵在斯拉夫人的进攻中包围城市,因而在动乱的中世纪与圣彼得其名。该教堂1988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纳入世界遗产名录。

罗马帝国分为东西两部(都城分别在君士坦丁堡和罗马)后,萨洛尼卡处于拜占庭帝国控制之下,其重要性仅次于君士坦丁堡。309年在针对拜占庭皇帝迪奥多西一世的叛乱后,该城7000到15,000名市民在城市的剧院遭到皇帝的报复性屠杀。这使得迪奥多西一世暂时被教廷驱逐教籍。此后直到拜占庭帝国衰落后的外族入侵潮为止,萨洛尼卡都在平静的繁荣发展。620年萨洛尼卡遭到地震的毁灭性打击,摧毁了该城的罗马集市和其他一些公共建筑。7世纪,萨洛尼卡遭到斯拉夫人入侵,城市虽未陷落,但导致一定规模的斯拉夫人在城市周围定居。9世纪,拜占庭决定让萨洛尼卡代替君士坦丁堡称为商业中心,但是由于色雷斯遭到保加利亚沙皇西米翁一世的入侵而作罢。

之后的几个世纪萨洛尼卡又遭到了新的入侵。904年,该城被以从克里特岛来的萨拉森人(即阿拉伯人)攻陷。阿拉伯人在劫掠十天后离开,两万两千居民沦为奴隶。1185年,该城被统治西西里的诺曼领袖卡多·达塞拉(Riccardo d'Acerra)的军队攻陷,城市本身遭到严重破坏。不满一年后,诺曼统治者被拜占庭军队击败,遂撤出萨洛尼卡。1204年的第四次十字军东征中,该城在君士坦丁堡陷落后被十字军统帅孟非拉特侯爵卜尼法斯一世攻陷。卜尼法斯一世在此建立了萨洛尼卡帝国,包括希腊北部和中部的大部分。1224年,该城被伊庇鲁斯国的迈克尔一世攻占,成为伊庇鲁斯国的一部分。而后在1246年被拜占庭帝国收复。

在以上时期,尽管萨洛尼卡不断遭到入侵,但城市仍然拥有大量人口和繁荣的商业。这些导致了思想和艺术的繁荣,并催生了大量教堂。时至今日,仍可在教堂的壁画中看见曾经在这些教堂里授业的学士们的名字(包括Thomas Magististos, Dimitrios Triklinios, Nikiforos Choumnos, Kostantinos Armenopoulos, Neilos Kavassilas等人)。

1915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协约国登陆萨洛尼卡,使用该城作为抵抗亲德国的保加利亚的基地。1917年,城市的大部分被一场原因不明的火灾事故摧毁。Venizelos 禁止重建市中心,直到准备好一个完全现代化的城市规划。萨洛尼卡转变成一个欧洲风格的城市。该城一半犹太人去了巴勒斯坦,还有一些去了美国。他们的数目迅速被战后几年间从其他的难民所代替,希腊和土耳其的战争(1919—1922),结果该城成为“难民首都”和“穷人的母亲”。萨洛尼卡于1941年到1944年被纳粹德国占领,后来该城遭受同盟国炸弹的严重损坏,几乎全部犹太人口被纳粹灭绝,仅有一千犹太人幸存。萨洛尼卡战后迅速得到重建,但1978年又被地震严重损坏。1997年,萨洛尼卡成为欧洲文化城市。该城有两所大学:萨洛尼卡亚里斯多德大学(希腊最大的大学,建于1926年)和马其顿大学。2004年,该城举办了2004年夏季奥运会的一些足球比赛。

萨洛尼卡大都会地区的人口是773,180(2001年统计),是一个主要港口城市和工商业中心。该城工业制造石油精炼、钢铁,石油化工、机器。萨洛尼卡直到1970年代才有高速公路。但现在已是整个东南欧的主要交通枢纽——连接索非亚、斯科普里、贝尔格莱德、莫斯科、维也纳、布达佩斯、伊斯坦布尔以及雅典和希腊其他主要地区,该城有希腊第二大港口。

网文《希腊游记之五 难忘萨洛尼卡》2013—11—30说:

萨洛尼卡(塞萨洛尼基)坐落在希腊北部,尽管它是希腊第二大城市,但是和我们国家的一些城市比起来,我还是叫它小城。小城濒临爱琴海,具有连续2300多年的历史,饱经战乱。1988年,塞萨洛尼基的早期基督教和拜占庭建筑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遗产。1997年,塞萨洛尼基成为欧洲文化城市。

小城水路陆路交通发达,机场航班可以通往德国、土耳其以及希腊本土多个城市,从法兰克福机场乘坐爱琴海航空公司的班机经过两个小时的飞行可以直达小城。

由于小城并非著名,因此小城里华人很少,尽管也有华人区,但是影响也不大。小城的标志性建筑是白塔,这里曾是奥斯曼帝国时期的监狱,现在是凝聚城市发展史的一座博物馆和城市的地标。城市的另外重要遗迹,就是位于今天市中的伽列里乌斯拱门、圣乔治教堂、圣索非亚大教堂。

小城的最大广场则是以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命名的亚里士多德广场,这里不仅是城市的商业中心,更是许多古代建筑和现代建筑的交互汇集之地。广场正面面对爱琴海,里面则是包括酒店以及商店在内的繁华商业中心。

小城不仅保存了大量的古代建筑,这也是它被命名为欧洲文化城市的原因之一,同时小城的现代建筑也颇具特色。城市依山傍水而建,站在山顶俯瞰,城市建筑错落有致;站在海边远眺城市,城市在海面的衬托下则显得唯美壮观。

小城不仅有中西融合的建筑可以供人们欣赏,这里的文化教育和体育在希腊也颇负盛名。这里有希腊人数最多的大学—亚里士多德大学;有一年一度的塞萨洛尼基国际电影节;有4支主要球队参加希腊足球甲级联赛,并成功承担过2004年雅典奥运会的足球比赛。

小城的海边是城市人锻炼休闲的场所。不论春夏秋冬,这里总会有大量的人散步、跑步或骑车,早晨,沐浴晨光看波光粼粼的大海,傍晚,伴落日余晖欣赏海面上日落时的美景,住在海边的人可谓是近水楼台,而距离稍远点的人们则驱车前往,傍晚,灯火亮起之际,海边俨然成为这个小城最亮丽的一道风景线。

在海边,人们可以看潮起潮落,可以看水鸟飞翔,可以自由地在海水里徜徉,也可以在海边休闲垂钓。小城虽然也笼罩在经济危机的阴影下,但是小城里的人们依然开朗和乐观。居住在小城的近一个月的时间里,我的足迹踏遍了城市的大多数地方,接触到人虽然不多,但是我仍然感到了这个城市的热情和温暖,体会到这个小城所充满的蓬勃向上的生机。


谢选骏指出:萨洛尼卡这个“文化名城”,就我此行来说,却可以说是毫无特点,因为我见过的场面太多了,因此只能割舍它,过其门而绝不能入了。就铁路沿线的状态看,萨洛尼卡这个城市不很繁荣,夜间照明不足,和君士坦丁堡的城郊夜间灯火通明是无法相提并论的。另外一面,君士坦丁堡的城内虽然不比雅典高明多少,但是却有极大面积的工业化郊区,火车开出去足足需要四五十分钟,是雅典望尘莫及的。由此可见,土耳其何以比希腊强盛得多。当然,这背后的因素是,土耳其有七千万人口,而希腊只有一千万人口。土耳其有78万平方公里的领土,希腊只有13万平方公里的领土。如果说,土耳其的力量相当于中国的最大的省区,那么希腊的力量仅仅相当于中国的一个最小的省区。


(另起一页)

三七

挪威


(一)


《挪威的绝望——“圆柱人生塔”与纳粹死亡营》(谢选骏)说:

挪威相当阴冷,是凶残的北欧海盗的故乡,难怪挪威人的内心充满绝望。这一绝望的体现,就集中在维吉兰雕塑公园。

维格朗雕刻公园简称“雕刻公园”,位于奥斯陆城内,由挪威雕刻家古斯塔夫·维格朗在1906—1943年间的雕刻作品组成,占地80公顷,按几何图形设置,共有192座雕像和650个浮雕。这些雕塑作品绝大部分为裸体,有石雕,也有铜雕,个个栩栩如生。桥的栏杆上装饰着58座青铜雕像。奥斯陆也被称为“雕刻之城”,因为这不是一个适合活人居住的地方。

(1)

维吉兰雕塑公园(Vigelang Park)又被称为福洛格纳( Frogner Park),位于奥斯陆的西北部。公园占地近50公顷,并以挪威雕塑师古斯塔夫·维吉兰的名字命名,园内有192座裸体雕塑,所有的雕塑中共有650个人物雕像,雕像由铜、铁或花岗岩制成。

公园有 192 座雕塑,总计有 650 个人物雕像。这些由铜、铁和花岗石制成的雕像,在公园内虽然雕像比比皆是,但是多而不乱,错落有致。园里有一条长达850 米的中轴线,正门、石桥、喷泉、圆台阶、生死柱都位于轴线上,主要雕像、浮雕分布其间。石桥两侧各有 29 座彼此对称的铜雕。喷泉四角,各有5 幅树丛雕,四壁为浮雕,中央是托盘群雕。圆台阶周围是匀称的 36 座花岗岩石雕,中央高耸着生死柱。全部雕像,形成几幅美丽的几何图案,匀称和谐,浑然一体。公园里所有雕像的中心思想,集中突出一个主题——人的生与死。如喷泉四壁的浮雕,从婴儿出世开始,经过童年、少年、青年、壮年、老年,直到死亡,反映人生的全过程。而四角的树丛雕,一角是天真活泼的儿童,一角是情思奔放的青年,一角是劳累艰苦的壮年,一角是垂暮临终的老年,组成人生的 4 幅画面。圆台阶的 36 座石雕,也是从婴儿出生开始的,游人依次环行,渐渐看到人生各个时期的形象:孩子们在捉迷藏,少年们在扭打玩耍,情人在窃窃私语,老人们熬度暮年,环绕一周,到第 36 座死亡球塔为止。石桥两边的护栏上,安放着反映日常生活的 58 座青铜雕像,塑造了许多青年男女和儿童。体格雄健的男子、绰约多姿的少女和纯真无邪的儿童组成了大组群雕。它们有的在尽情地跳舞,有的在谈情说爱,也有丈夫打骂妻子儿女的……维吉兰在这组雕像群中,穿插了一个新的主题思想——父亲与孩子们在一起。相传 20 世纪初期,在西方男人们的心目中,料理家务、养儿育女和经营“后方”乃是妻子们的事。他们一方面向往成家立业,另一方面却又不甘心陷入家庭生活的网套。他们厌烦婚后的生活,企图挣脱妻子儿女们的纠缠。但现实生活像一团团乱麻,剪不断,理还乱,将他们和家人盘绕在一起。最引人注目的是一尊嚎啕大哭的小男孩雕像,只见他跺着双脚,挥动着胳膊,仿佛寻求父母之爱。圆台阶中心的生死柱,无论在艺术技巧上,或是思想内容上,都算得上园中具有代表性的杰作。它是维吉兰花费 14 年心血雕成的。石柱高达 17 米,周围上下刻满了 121 个裸体男女浮雕。柱上死者惨相目不忍睹,有夭折的婴儿,不幸的青年,披头散发的妇女,骨瘦如柴的老人。这根“生死柱”描绘了世人不满于人间生活而向“天堂”攀登时,相互倾轧和相互扶掖的情景。人们有的沉迷,有的警醒,有的挣扎,有的绝望,组成了一个陡峭上升的旋律,令人惊叹不止。

(2)

入口在公园东侧临Kirkeveien 大道,一进入口即有一条信道直通公园中心,沿坡道步行约五分钟,即可看到一座宏伟的桥梁横跨于池塘。此公园的雕刻可分成五个区域,第一个即为桥上作品,在桥上的四个角落,有花岗岩柱,其中三条,雕着男人勇斗巨蜥蜴的景象,剩下的一条则雕着女人拥抱蜥蜴的景象,而桥的栏杆上,则装饰着58座青铜雕像,由老到少,由男至女,表露着不同的内心世界,人生百态在此表露无遗,为1926年到1933年之间的作品。

桥下的池塘畔为儿童游乐区,在池水之上有八个赤裸的婴孩所组成的青铜像。过桥前进,可见一座喷水池,池水中央有六个巨大的男人雕像捧着喷水池,周缘则是四个雕像,象征一个人的成长历程,分别为少年期、青年期、成年期、老年期。

喷水池周围的铺道,以黑白花岗岩拼成马赛克式的图样,且设计成颇有趣味的迷宫图,全长约三公里,据说是维吉兰用来象征人生的错综复杂。在喷水池后面的小山丘上有一座高塔,维吉兰称之为“幻影世界”(Monolitten)塔高17公尺,由上而下,有121个不同姿态的男女老少雕像,是园内最美妙的雕刻作品,维吉兰花了将近二十年的岁月才完成,其意在表达人生的历程,塔顶的婴孩及骸骨,表示人生的两个极端,自此而下是人生的演变转化过程。


谢选骏指出:这些雕塑,体现了北极动物的虚无主义,他们把人生仅仅看做一个与禽兽无异的生命过程,所以,一切雕像全是裸体,毫无礼义廉耻这些文明的附加。步行其中,最大的感受就好像到了猴山,看到的几乎全是裸猿。“维吉兰雕塑公园”其实就是“裸猿雕塑公园”。作为人类,这是真正的绝望,因为我毕竟相信,挪威人还是人,不是猿。

但是无可讳言,我认为这些令人绝望裸猿,是纳粹灭绝营的灵感来源。这不仅因为北欧海盗是纳粹的精神偶像,而且因为挪威人的绝望与德国人的屠杀之间其实具有逻辑关系——那就是人生没有禽兽以外的特殊意义,除非用禽兽不会的死亡艺术,才能让人类和禽兽区别开来。

“裸猿雕塑公园”,体现了欧洲人文主义和虚无主义的最深绝望。在其最后一年的“圆柱人生塔”上,北欧人众都像蛆虫般的纠缠在了一起,活像纳粹死亡营里的尸体横陈堆砌,令人作呕的程度无与伦比。


(二)


《挪威人的搜刮与跋扈》(谢选骏)说:

我不知道一个航空公司是否可以算作一个国家的缩影,但是挪威航空(Norwegian Air Shuttle)的搜刮手段真的是无孔不入。

例如,他们夜间航班,连白水都要卖钱,而且必须付出他们本国的货币,没有这些货币的旅客只能忍着饥渴。

再如,他们托运的行李一旦超重,就不准旅客减重后再行托运,必须按照当时的重量付出高额的罚款。

最后,当你提出不同意见时,她(他)们的态度相当跋扈,这一点在女性身上更为明显,个个都像那个水浒的扈三娘。

那么,在挪威生活的其它方面呢?


网文《对挪威人的印象》是这样说的:

最近我回国探亲期间,经常有朋友让我谈谈对挪威人的印象,他们特别想知道这个遥远的北欧之国的国民都有哪些主要特点,因为挪威这个国家和挪威人对国内不少人来说还是十分陌生的,甚至有点神秘,在某种程度亡和“天外来客”差不多。俗话说:“千人千面,万人万心”,世界上根本就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人,长得再像的孪生兄弟和姊妹也会有—些不同的地方。从这个意义上讲人与人之间总是有些差异的,不仅相貌不同,修养、谈吐、学识、性格、作风、生活方式等诸多方面都不会完全一样。

因此谈到对挪威人的印象或者说他们的特点,我也只能从总的方面谈点个人的看法和感受,充其量是一个大概的轮廓,你不可能拿着我的答案一一去和挪威人对号入座。以我在挪威的生活经历以及和挪威人的相处来看,我认为挪威人最大的特点是诚实,有些人甚至诚实得过于天真;第二个比较明显的特点是外表严肃,有点冷酷,而内心厚道,心地善良。

我认识一位在奥斯陆医院工作的华人朋友,他在这家医院的厨房做大师傅。他曾经很动情地告诉我,大多数挪威人都很诚实,有时候诚实得让人难以理解。我们中国人有句话:“近水楼台先得月。”我们还经常讲,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做饭的厨子饿肚皮,在国内还从来没有听说过。挪威人不仅没有我们这些说道,而且他们 “廉洁自律”的行为超乎了“人之常情”,他们“近水楼台”就是“不得月”,常在河边走,就是不湿鞋。医院里有规章制度,厨师不能沾公家的光,不得揩病人的油,不得随意动用厨房里的东西。尽管每天守着鸡鸭鱼肉,尽管抬头见黄油,低头见面包,挪威人就是能拒绝诱惑,坚决做到“出污泥而不染”。我这位朋友坦言,相比之下,中国人真是难以抵挡住“糖衣炮弹”的诱惑,肚子叫了,随便吃点东西没有什么了不起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和挪威人接触时间长了,我这位朋友也跟着“循规蹈矩”起来,遇到再好吃的东西也懒得张口了。不过,也有一位朋友告诉我,挪威人诚实本分没有什么说的,但有时候他们诚实得过了头,机械得让人不可理喻。说这话的是一位北京来的小伙子,他在奥斯陆—家餐馆打工,有一天他当班时正好家里出了点急事需要回去处理,他只好临时找了一个平时在一起做工的挪威人帮几个小时的忙。大家朝夕相处,谁也不敢保不用着谁。挪威人“有求必应”,十分爽快地帮了这个小伙子的忙,可是帮忙的时间他也计算的分秒不差,言外之意是干活可以,工钱可不能少给,这挪威人也真够“诚实”的了,“诚实”得在我们中国人看来都有点不近人情了。由于大多数挪威人都比较诚实,办事态度认真,也比较讲信用,因此挪威的许多公司和企事业单位制定的管理制度都建立在对职工的信任之上。比如,法律虽然规定8小时工作制,但是不少单位上下班的时间可以由职工自行调整,早来可以早走,晚到可以晚归,今天上班时办了点私事,明天可以加班再补上公事。上下班的时间基本上可以由自己灵活掌握和控制,规章制度的执行和实施几乎完全依据人的“觉悟”和诚实。钻政策空子,打“擦边球”的挪威人不能说绝无仅有,但绝对是不多见的。说到挪威人诚实,我不由想起了我在挪威报刊上看到的这样两条消息。去年有一个37岁的挪威人酒后驾车,在马路上轧死了一个30岁的人,当时现场没有目击者,闯了大祸的这位挪威人也没有敢声张,警方尽管经过多方努力,却一直没有破案。本来“时过境迁”,这件事差不多要不了了之了。可是这位挪威人良心上受到了责备,尽管事情相隔了很长时间了,他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最后还是想做一个诚实的人,主动向警方投案自首了。卑尔根有一位妇女1949年时去市场买鱼,当时鱼店多找给她5克朗,最近这位老妇女主动还给鱼店100克朗,这包含着差不多半个世纪的利息钱。她对鱼店的主人说:当时她太贫穷了,经不住金钱的诱惑,实在太抱歉了。从这些事情上我们不难看出不少挪威人“根子”上的诚实性,尽管他们也是人,有时候也会出于各种原因做出一些“不诚实”的举动。(谢选骏指出:这也可以反过来解释——挪威人“根子”上并不诚实,他们也是人,只是到了时过境迁的时候才会出于各种原因做出一些“诚实”的举动。。)

说到挪威人的又一个突出特点:外表严肃,看上去甚至有点冷酷和不近人情,差不多每一个短期来挪威访问的客人,或者与挪威人接触不多、交往不深的人都会有这方面的感觉。在公共场合,挪威人经常是—副“目中无人”表情严肃不苟言笑的样子,看那架式似乎要将人拒之于千里之外。我在挪威生活这么长时间,几乎还没有见过挪威人聚在一起无所顾忌开怀大笑的场面。有一次我去丹麦访问,在船上和几个丹麦人聊天,谈到挪威人和丹麦人的区别时,他们说一个丹麦人和一个挪威人站在一块儿几乎看不出有什么区别,两个以上的丹麦人在一起常常嘻嘻哈哈有说有笑,而挪威人则少言寡语显得“羞羞答答”的样子。一般来说,挪威人不仅表情过于“拘谨”和严肃,而且还缺乏“主动性”,这一点我是深有体会的。在挪威生活期间,不论你走到哪里,很少碰见和你主动打招呼的挪威人,在公园、在机场、在影剧院、在展览馆、在超级市场、在路上散步统统一样。陌生人如此,街坊邻居也是一样,我来挪威两年了,周围的邻居一个也不认识。早晨起来跑步,不巧和挪威人打个照面,碰到热情一点的也许向你点点头,多数人连头都懒得点,眼睛瞥一眼,便一晃而过。每次经历这种场面,我都不由自主地想到了这句话:“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走我的独木桥”。这句话用到在挪威的生活里是再合适没有了。挪威人性格比较孤僻,表情严肃认真的样子,不仅外国人有感受,挪威人自己也承认。

我曾经在一篇文章里写了这样一件事:1994年挪威小城利勒哈莫承办了冬季奥运会,为了使来自五大洲的客人体会到挪威人的热情好客,当地政府想出了一个“绝妙”的点子,他们让市民使用了一种特殊装置——笑容器。目的是让市民带上这种装置以后,脸上多一些笑容,多给远方来客一些友好的表情。你说挪威人逗不逗?带着设备“笑迎八方来客”,这简直可以载入吉尼斯记录大全了。不过你千万不要误会,就此以为挪威人真的是“不食人间烟火”的“冷血动物”。以我看来,挪威人表情的严酷,是他们长期在一种特殊环境下养成的一个民族的特征。挪威濒临北极,三面环海,境内多山,这种特殊的地理位置使挪威人长期生活在一个交通相对闭塞,生活相对单调和原始形态较为浓厚、基本自给自足的生存环境中。地广人稀、气候环境相对恶劣的挪威,使人际交往变得相当困难。长期与大自然同生死共存亡相依为命的生活方式,使挪威人更贴近自然,更远离人间。虽然到了近代社会,随着北海油田的开发,挪威人富裕了,社会进步和发展了,城市化水平提高了,科技教育发达了,然而挪威人从祖先那里继承下来的那种“与天斗”“不屈不挠”,“与兽斗”“无所畏惧”的精神,无疑在今天仍然透露着一股在困难和大自然面前“坚忍不拔”的“豪气”,这种“豪气”多了,便少了些许对人的“温情”,便时不时让人有一种“寒气袭人”的感觉,便让人不由自主地得出结论:挪威人“严肃有余,热情不足”。

……


谢选骏指出:上述《对挪威人的印象》与挪威航空(Norwegian Air Shuttle)的搜刮、跋扈,参照起来看,可能就比较全面一点了。这两者之间虽有差异,其实是同一表象的不同侧面。

总的来说,挪威人真是继承了北欧海盗的精神,把搜刮精神和跋扈态度贯彻到了生活的方方面面,贯彻到了社会人心的深处。

在这一点上,他们完全不像基督徒,而像北欧神话里的异教徒。

这样的国家推行什么“社会民主主义”一点都不奇怪,因为她完全无视个人权利。


挪威王国(挪威语:Kongeriket Norge,简称:Norge,新挪威语:Noreg,旧译那威)位于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西部,东与瑞典接壤,西邻大西洋。海岸线极其蜿蜒曲折,构成了挪威特有的峡湾景色。此外,挪威与芬兰、瑞典、俄罗斯接壤。挪威的领土也包括斯瓦尔巴群岛和扬马延岛,此外对南极洲的毛德皇后地和彼得一世岛有主权要求。首都为奥斯陆。2009年、2010年、2011年、2013年、2014年、2015年获得全球人类发展指数第一的排名。挪威是性别平等实践良好的国家之一,在2012年全球性别差距报告中,挪威排名第三,仅次于冰岛及芬兰。

挪威公元9世纪前后形成统一王国。13世纪进入全盛时期。14世纪中叶开始衰落。

1397年到1524年,与丹麦、瑞典结成卡尔玛联盟,受丹麦统治。

1814年,根据基尔条约,丹麦把挪威割让给瑞典,换取西波美拉尼亚,由瑞典方主导的瑞典—挪威联合于1905年解散。

1905年独立成为君主国,并选丹麦王子为国王,称哈康七世。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保持中立。二次大战中被纳粹德国占领,吉斯林作为德国傀儡建立独裁政权,哈康国王及他的政府流亡英国。1945年获解放。1949年加入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1957年哈康七世逝世,其子即位,称奥拉夫五世。1959年参加欧洲自由贸易联盟。

1972年和1994年曾两次投票加入欧盟,但都没有通过,此后反对加入欧盟的比率一直高于支持加入欧盟。但是挪威是申根协议的成员国。

2011年7月22日,发生爆炸及枪击事件,是该国自二次大战以来,最严重的恐怖袭击,共造成77人丧生。

挪威于19世纪由君主制转变为一个君主立宪王国,现任国王哈拉尔五世于1991年1月17日就任。

1898年实现对男性的普选权,直到1913年才实现对所有公民的普选权,包括女性拥有普选权。挪威成为全世界最先实行普选权的国家之一。

国会实行一院制议会(称Stortinget,意为大议会),目前有169名议员,议员由19个郡以比例代表制民选产生。

行政权由挪威首相为首的内阁负责。

全国有20多个政党,挪威工党为挪威国会的第一大党,是二战后主要的执政党。

2009年大选中,工党获得169席中的64席,工党与社会主义左翼党、中间党继续组成中间偏左的联合政府执政。首相由工党的延斯·斯托尔滕贝格担任。

2013年大选,中间偏右联盟取得胜利,保守党和进步党组成中间偏右少数联合政府,获自由党及基督教民主党在阁外支持政府信任动议。

挪威面积为385,054平方公里(包括斯瓦尔巴群岛、扬马延岛等属地)。位于北欧斯堪的纳维亚半岛西部,东邻瑞典,东北与芬兰和俄罗斯接壤,南同丹麦隔海相望,西濒挪威海。海岸线非常曲折,长2.1万公里(包括峡湾),多天然良港。斯堪的纳维亚山脉纵贯全境,高原、山地、冰川约占全境2/3以上。南部小丘、湖泊、沼泽广布。大部分地区属温带海洋性气候,沿海地区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较世界同纬度其他地带温和,大部分海面冬季不结冰。年降水量山地西坡约2000—4000毫米,内陆500—1000毫米,河流水量充足,水力资源居欧洲首位。

今天有近460万挪威人(挪威语:nordmenn)生活在挪威。挪威人是斯堪的那维亚族群的一支。以挪威语为母语。如同许多欧洲小国一样,挪威人遍布全世界。目前有超过10万名挪威公民长期居住在海外,主要居住于美国、英国和其他斯堪的那维亚国家。目前大约有450万美国人拥有挪威血统。


诗云:

北欧海盗惯于搜刮,

看穿人生团团乱麻,

一杯凉水二十五分,

只因祖先倍穷措大。

(另起一页)

三八

巴黎圣母院大教堂


巴黎圣母院大教堂(Cathédrale Notre Dame de Paris)是一座位于法国巴黎市中心、西堤岛上的教堂建筑,也是天主教巴黎总教区的主教座堂。圣母院位处巴黎的核心,市内发展均环绕着西堤岛,并以此为焦点向外作同心圆式开展。加上圣母院融合了古典及现代巴黎的建筑特色,更渐渐成为法国的宗教、艺术及旅游中心,于是,法国人便把圣母院的入口位置设为原点,然后将法国其它城市的坐标以此起算,所以,当人们站在圣母院前,也即是处于法国的中心点,可想而知,圣母院在法国人心目中的地位是何等重要。

圣母院约建造于1163年到1250年间,属哥特式建筑形式,是法兰西岛地区的哥特式教堂群里面,具有关键代表意义的一座,是巴黎大主教莫里斯·德·苏利决定兴建的,整座教堂在1345年全部建成,历时180多年。该教堂以其哥特式的建筑风格,祭坛、回廊、门窗等处的雕刻和绘画艺术,以及堂内所藏的13—17世纪的大量艺术珍品而闻名于世。

回顾一下。

1160年时,巴黎主教昴熙斯·德·苏利(Maurice de Sully)发起教堂的重建计划,教皇亚历山大三世(Pope Alexander III)在1163年亲自奠基(也有说是主教苏利奠基),开启了这座法国哥特式建筑代表作的建造工程。

1182年从唱诗堂开始建设,开工后教堂的修筑速度非常快,因此在1182年教皇的使者献出了新的祭坛之后,圣母院的基本功能算是大致成形。一直到这阶段后,工人们才开始将旧的教堂拆除(中古时代,旧教堂并不会在新教堂起建初期就拆除,以延续教堂日常的宗教性运作)。在圣母院的修建计划中,新的建物要比原建物东移,以便在教堂前方腾出一个可以作为游行用途的广场。为达到此点,昴熙斯主教将一个原本是孤立在西岱岛东边的小岛与本岛相连,以填土的方式产生出可以建筑教堂的用地。除此之外他也拆建了不少屋舍,以便能铺设一条全新的街道“新圣母院路”(Rue Neuve Notre—Dame),这条六米宽的街道是中世纪时巴黎最大的一条街。至于主教宅邸与教堂附设的医院(主宫医院),则因为岛上用地不足之故,被迫迁移到塞纳河南岸。

接着1208年建造了中殿。在1225—1250年间,建好了圣母院西侧立面和后面尖塔,在1235年到1250年期间在中殿内陆续增加很多礼拜堂。1250—67年尚·德·谢耶(Jean de Chelles)和皮耶·德·蒙特厄依(Pierre de Montreuil)负责扩建了教堂的十字交叉耳堂北面立面。在1296年—1330年,皮耶·德·谢耶(Pierre de Chelles)和尚·哈维(Jean Ravy)完成了半圆形后殿,其中谢耶将门龛改为现今看到的模样,而哈维则完成了唱诗班屏风。教堂双塔造型的正面一直到进入13世纪以后、在第三任建筑师尚·哈维的手上才动工,并在1220年代时,由第四位建筑师维优雷·勒·杜克与舱顶部分接合、一同完成。经由法国几代各式各样手工艺师傅们:石匠师、木匠师、铁匠师、雕刻师、玻璃雕切师们等等的前赴后继,圣母院最后在1345年完工,耗时近两个世纪。

1239年圣路易国王将荆棘花冠放在圣母院。

1302年飞利浦—勒柏尔(Philippe le Bel)在圣母院启开首次皇家国家召集大会。接着各式各样的仪式:恩典仪式、婚礼、加冕、受洗、葬礼等等。

1430年年轻的英皇亨利四世的加冕礼。

1455年平反圣女贞德诉讼。民族女英雄贞德为法国领兵征战大获全胜,但后来被出卖,遭火刑处死。多年后圣母院教会予以平反昭雪,举行平反仪式,在院内竖立贞德的雕像,从此后人尊称为“圣女贞德”。

1572年瓦卢斯(Valois)的玛格莉特(Margurerite)嫁给那瓦伐(Navarre)的亨利。

1687年举行大公爵的葬礼。

1708年路易十四依照他父亲的心愿修改祭坛,以荣耀圣母。

1804年12月2日教皇披耶七世(Pie VII)莅临加冕拿破仑帝王。

1811年罗马帝王在此接受受洗典礼。

1944年8月26日在圣母院里举行巴黎解放纪念典礼。

1945年宣读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的赞美诗。

1970年11月12日在此举行戴高乐将军的国葬。

1980年5月31日教宗保罗二世在此举行祈祷晚会。

圣母院的法文原名“Notre Dame”原意“我们的女士”,这位女士不是指别人,正是意指耶稣的母亲圣母玛丽亚。圣母院大教堂并不是在它位址上的第一栋宗教性建筑,根据教堂地底下挖掘出来的一些文物,该地点被作为宗教用途的历史,可以回溯到罗马的提庇留大帝(Emperor Tiberius)时代,在西堤岛的东半部上可能建有一座用来祭祀罗马与高卢神祇的神殿。至于在此地址上所修筑的第一座基督教教堂,则众说纷纭,圣母院的旧址有着曲折的历史,4世纪时是一座用来祭拜圣史蒂芬的基督教教堂,6世纪时又成为一座罗马式教堂,而这座教堂有12块基石取自原先罗马神殿的遗址。也有说法认为大教堂是在墨洛温王朝(Mérovingiens)的希尔德贝尔特一世(Childebert I)在528年时,以先前已经存在的教堂为基础进一步改建。

到了12世纪路易七世时期,原有的罗马式教堂已经毁损不堪,在1160年被选任为巴黎主教的莫里斯·德·苏利(Maurice de Sully)决定在这个地方建造一座可以和圣坦尼大教堂(the Cathedral of St. Etienne)媲美的宏伟教堂。也有史料显示,在这里曾有两个教堂,一个是圣坦尼大教堂,另一个是圣母玛丽亚教堂。圣坦尼大教堂早在10世纪时,就已经成为巴黎、或整个法国的宗教中心。但是,也正因为这样的重要性,人们开始发现原有的圣史蒂芬教堂与其所承担的重任不相符,再加上原本的教堂已经随着时间而老旧,而开始思索重新修筑教堂。

现在的巴黎圣母院曾是全欧洲工匠组织和教育组织集会的地方。因为这些历史渊源,巴黎最著名的索邦大学(Sorbonne),便坐落于此。18世纪末的法国大革命时期,教堂的大部分财宝都被破坏或者掠夺,处处可见被移位的雕刻品和砍了头的塑像,唯一的大钟幸免没有被熔毁,此时圣母院已是千疮百孔了。之后教堂改为理性圣殿,后来又变成藏酒仓库,直到1804年拿破仑执政时,才将其还为宗教之用。

法国著名作家维克多·雨果(Victor Hugo)曾在他的小说《巴黎圣母院》中对圣母院作过充满诗意的描绘。这本小说写成于法国文学史上的浪漫主义时代。1831年书出版后,引起很大的回响,许多人都希望修建当时残旧不堪的圣母院,并且发起募捐计划,也引起当时的政府当局对圣母院建筑惨状的关注。修复计划于1844年开始,由历史学家兼建筑师奥莱·勒·迪克(Eugene Viollet—le—Duc)主持,重现了圣母院久违的光彩。在1845年,拉素斯(Jean— Baptiste—Antoine Lassus,1807—1857)和维优雷·勒·杜克(Viollet—le—Duc)负责全面整修教堂,工程持续了23年,修缮了尖顶和圣器堂,因此今日我们见到的巴黎圣母院,有非常多的要素是由他们来重新诠释的。在今日,圣母院依然是法国哥特式建筑的旷世杰作,并几乎保持了最初的原始风貌。圣母院也展现了哥特式教堂的发展史。

建筑外观巴黎圣母院是一座典型的哥特式教堂。它建造全部采用石材,其特点是高耸挺拔,辉煌壮丽,整个建筑庄严和谐。雨果在《巴黎圣母院》比喻它为“石头的交响乐”。站在塞纳河畔,远眺高高矗立的圣母院,巨大的门四周布满了雕像,一层接着一层,石像越往里层越小。所有的柱子都挺拔修长,与上部尖尖的拱券连成一气。中庭又窄又高又长。从外面仰望教堂,那高峻的形体加上顶部耸立的钟塔和尖塔,使人感到一种向蓝天升腾的雄姿。巴黎圣母院的主立面是世界上哥特式建筑中最美妙、最和谐的,水平与竖直的比例近乎黄金比1:0.618,立柱和装饰带把立面分为9块小的黄金比矩形,十分和谐匀称。后世的许多基督教堂都模仿了它的样子。圣母院平面呈横翼较短的十字形,坐东朝西,正面风格独特,结构严谨,看上去十分雄伟庄严。巴黎圣母院正面高69米,被三条横向装饰带划分三层:底层有3个桃形门洞,门上于中世纪完成的塑像和雕刻品大多被修整过。中央的拱门描述的是耶稣在天庭的“最后审判”。教堂最古老的雕像(1165—1175年)则位于右边拱门,描述的是圣安娜(St. Anne)的故事,以及大主教许里(Bishop Sully)为路易七世(Louis Ⅶ,于12世纪下令兴建圣母院)受洗的情形。左边是圣母门(Virgin’sportal),描绘圣母受难复活、被圣者和天使围绕的情形。拱门上方为众王廊(Galerie des Rois),陈列旧约时期28位君王的雕像。这些雕像都是重建过的,原来的雕像在1793年法国大革命时被误认为是法国君王,于是被破坏拆除,到了1977年才被找到,现藏于克吕尼博物馆(Musee de Cluny)。后来,雕像又重新被复刻并放回原位。

“长廊”上面第二层两侧为两个巨大的石质中棂窗子,中间是彩色玻璃窗。装饰中又以彩色玻璃窗的设计最吸引人,有长有圆有长方,但以其中一个圆形为最,它的直径有九公尺(约10米),俗称“玫瑰玻璃窗”,其直径,建于1220—1225年,这富丽堂皇的彩色玻璃刻画着一个个的圣经故事,以前的神职人员借由这些图像来做传道之用。中央供奉着圣母圣婴,两边立着天使的塑像。两侧立的是亚当和夏娃的塑像。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巴黎人很怕德国人把它抢走,所以拆下来藏起来了。第三层是一排细长的雕花拱形石栏杆。在这里的设计中,瓦雷里·勒·迪克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力:他在那些石栏杆上,塑造了一个由众多神魔精灵组成的虚幻世界,这些怪物面目神情怪异而冷峻,俯看脚下迷蒙的城市;还有一些精灵如鸟状,但又带着奇怪的翅膀;出现在教堂顶端的各个角落里。它们或在尖顶后面,或在栏杆边缘,若隐若现,它们这些石雕的小精灵们几百年来一直就这样静静地蹲在这里,思索它们脚下那群巴黎城里的人们的命运。左右两侧顶上的就是塔楼后来竣工,没有塔尖。其中一座塔楼悬挂着一口大钟,也就是《巴黎圣母院》一书中,卡西莫多敲打的那口大钟。主体部分平面呈十字形,向所有的哥特式建筑一样,两翼较短,中轴较长,中庭的上方有一个高达90米的尖塔。塔顶是一个细长的十字架,远望仿佛与天穹相接,据说,耶稣受刑时所用的十字架及其冠冕就在这个十字架下面的球内封存着。圣母院后殿始建于1370年,它不但是整组建筑的终端,而且它本身还创造了一种影响到每一部位结构的动感,从高低脚拱到肋状构架,都体现了这种动感。高低脚拱半径达15米左右,别具一格的后殿建筑不愧为哥特建筑的杰出之作。走进这座教堂里,四处可见虔诚的信徒双手交叉合拢抵住下巴,闭眼凝神虔诚的祈祷,更突显巴黎圣母院的庄重肃穆。如今的圣母院兼具宗教、艺术和旅游价值与一体,是巴黎必到之处,登上巴黎圣母院顶端可眺望整个巴黎,欣赏绝美的塞纳河精致。走近巴黎圣母院,可见雕有基督教经典之作—《圣经》的三个桃状大门圣母门、审判入口大门和圣安娜们依次排列,雕刻栩栩如生。圣母院共三层,顶层风景极佳。矗立在塞纳河畔,巴黎圣母院是对古老巴黎历史的承载。

巴黎圣母院为欧洲早期哥特式建筑和雕刻艺术的代表,它是巴黎第一座哥特式建筑。集宗教、文化、建筑艺术于一身的,原为纪念罗马主神朱庇特而建造,随着岁月的流逝,逐渐成为巴黎圣母院早期基督教的教堂。哥特式,原是从哥特民族中演化过来的,指的是北方野蛮民族,含有贬义。但后来也就失去了它的褒贬性,变成了当时一种文化的名称了。哥特式建筑特征最重要的就在高直二字,所以也有人称这种建筑为高直式。哥特式教堂的平面形状好像一个拉丁十字。十字的顶部是祭坛,前面的十字长翼是一个长方形的大厅,供众多的信徒做礼拜用。教堂的顶部采用一排连续的尖拱,显得细瘦而空透。教堂的正面往往放一对钟塔。哥特式教堂的造型既空灵轻巧,又符合变化与统一、比例与尺度、节奏与韵律等建筑美法则,具有很强的美感。巴黎圣母院之所以闻名于世,主要是因为它是欧洲建筑史上一个划时代的标志。在它之前,教堂建筑大多数笨重粗俗,沉重的拱顶、粗矮的柱子、厚实的墙壁、阴暗的空间,使人感到压抑。巴黎圣母院冲破了旧的束缚,创造一种全新的轻巧的骨架券,这种结构使拱顶变轻了,空间升高了,光线充足了。这种独特的建筑风格很快在欧洲传播开来。

在教堂的平面上,承袭自老教堂的基本格局,圣母院被设计成有五个纵舱(Nave)的规划,包括一个中舱与两侧各两个的翼舱。但相对的,整栋建筑的尺度规模都放大许多,教堂全长128米,光是中舱就有12.5米宽,而整座教堂的全宽则为40米,穹顶(Vault)则为33米宽。东端是圣坛,后面是半圆形的外墙。走进大教堂里面,参观者首先为它的宏伟气势所震惊。几排直径5米的大圆柱将内部分为五个殿,而在十字交叉堂和唱诗堂周围还有两个回廊环绕。巴黎圣母院的内部并排着两列长柱子,柱子高达24米,直通屋顶。两列柱子距离不到16米,而屋顶却高35米,从而形成狭窄而高耸的空间,给人以向天国靠近的升腾感觉。主殿四周,连拱廊上方是一带双层窗户的走廊,在它之上是大窗子,透过这些窗子,一束束阳光宁静地射进堂内。于主殿翼部相连的侧殿位置上,是几座充满了17至18世纪艺术作品的礼拜堂。教堂内部极为朴素,严谨肃穆,几乎没有什么装饰。进入教堂的内部,无数的垂直线条引人仰望,数十米高的拱顶在幽暗的光线下隐隐约约,闪闪烁烁,加上宗教的遐想,似乎上面就是天堂。于是,教堂就成“向上帝祈祷”的地方。它是欧洲建筑史上一个划时代的标志。

主殿翼部的两端都有玫瑰花状的大圆窗,上面满是13世纪时制作的富丽堂皇的彩绘玻璃书。北边那根圆柱上是著名的“巴黎圣母”(Notre—Dame—de—Paris)像。这尊像造于14世纪,先是安放在圣埃娘礼拜堂,后来才被搬到这里。南侧玫瑰花形圆窗,这扇巨型窗户建于13世纪,但在18世纪时作过修复,上面刻画了耶稣基督在童贞女的簇拥下行祝福礼的情形。其色彩之绚烂、玻璃镶嵌之细密,给人一种似乎一颗灿烂星星在闪烁的印象,它把五彩斑斓的光线射向室内的每一个角落。圣母院内右侧安放一排排烛台,数十枝白烛辉映使院内洋溢着柔和的气氛。大厅可容纳9000人,其中1500人坐席前设有讲台,讲台后面置放三座雕像,左、右雕像是国王路易十三及路易十四,两人目光齐望向中央圣母哀子像(Pieta),耶稣横卧于圣母膝上,圣母神情十分哀伤。院内摆置很多的壁画、雕塑、圣像,因此前来观览的游客络绎不绝。厅内的大管风琴也很有名,共有6000根音管,音色浑厚响亮,特别适合奏圣歌和悲壮的乐曲。要享受独自一人片刻的宁静,不妨上去圣母院第三层楼,也就是最顶层,雨果笔下的钟楼。教堂正厅顶部的南钟楼有一口重达13吨的大钟,敲击时钟声洪亮,全城可闻据说在这座钟铸造的材料中加入的金银均来自巴黎虔诚的女信徒的奉献。北侧钟楼则有一个387级的阶梯。从钟楼可以俯瞰巴黎如诗画般的美景,有欧洲古典及现代感的建筑物,欣赏塞纳河上风光,一艘艘观光船载着游客穿梭游驶于塞纳河。

这个地下考古墓室收集了从罗马时代开始的这个城市的遗迹,从巴黎圣母院前面一个不惹眼的楼梯就可以进入。每年都会有很多游客来观赏这个著名的哥特式大教堂,但是如果下到地下墓室,你永远都不会觉得自己是在世界上最繁华的城市之一的中心。

巴黎圣母院内有件宝物,是木刻圣经故事《天库》。

从下面的价目表可以看出,巴黎圣母院虽然充满了“博物馆”性质,但毕竟没有像圣索菲亚大教堂那样被改造成为一个彻底的博物馆,所以她还有一点教堂的免费:

主教堂正楼:免费

教堂侧塔楼(钟塔): 8欧元/人,5欧元(18—25岁),17岁以下免费

教堂博物馆:3欧元/人

地下室:4欧元/人, 13岁以下免费,3欧元/人(60岁以上,失业者),2欧元/人(13—18岁)

塔楼:成人8.5欧元; 优惠:5.5欧元;11月1日— 3月31日每个月第一个星期天免费。

去巴黎圣母院有人说最好从教堂的北门(North Portal)步入,一进门就能撞见绚丽夺目的3个玫瑰画窗。

巴黎圣母院两边的商店也很有名气,可以买到很多精美的纪念品,有2.5欧元的椭圆形金属挂件,上面的图案是圣母抱着圣婴。还有一种造币机,投进一个2欧元硬币,它就会吐出个新的纪念币,其图案也是圣母抱圣婴。


谢选骏指出:巴黎圣母院和南美洲如墨西哥等处的天主教堂一样,都是建立在异教的神殿遗址上,甚至挪用了它们的基石。这就证明了天主教确实具有“混合主义”的历史渊源。此外,所有哥特式建筑,是来自与土耳其人的行营样式,而土耳其人的行营样式,又是来自中国的烽火台,也就是长城的城垛——长城的城垛只要再加上一个坚定和十字架,就是一座哥特式样的教堂了。可见哥特式,与军事要素息息相关,然后加上天国崇拜。正是这两者的相加,拯救了西方文明、发扬了西方文明。“国之大事,在祀与戎”,此之谓乎。


诗云:

巴黎圣母避难院所,

近代文明超越希罗,

耶稣基督虽被淡化,

万千君王无法胜过。

(另起一页)

三九

圣心大教堂


巴黎的圣心大教堂(Basilique du Sacré Coeur)呈白色,其风格奇特,既像罗马式,又像拜占庭式,兼取罗曼建筑的表现手法。它洁白的大圆顶具有罗马式与拜占庭式相结合的别致风格,颇具东方情调。教堂内有许多浮雕、壁画和镶嵌画。圣坛上方是巨幅天顶壁画,高大的耶稣伸开双臂站立中央,身后有光环,头上方有展翅飞翔的和平鸽,再上方是呈倒影式的天父,只露头和双肩,头戴三层宝冠,右手结印,三指伸直,无名指和小指弯曲。耶稣两臂斜上方有两排天使恭敬站立,圣母随侍右侧,左侧为举旗天使,脚下为下跪的主教与卫士,他们的后面站着向上帝祈祷的各色人物。

教堂门口有两座台阶,沿着山坡而上,使教堂显得更为高耸雄伟。大门口有三扇拱形门,门顶上有两座骑马的雕像,一座是国王圣路易(路易九世,1214—1270);另一座是法国民族女英雄贞德(1412—1431)的雕像。教堂后部有一座高84米的方型钟楼。里面有一口世界最大的钟——萨瓦钟,重19吨。圣心教堂又有巴黎“白教堂”之称,这当然是指外形颜色而言。蒙马特高地至高点上的这座突出的纯白建筑就是圣心教堂。

圣心教堂(Sacré—Ceour)以其视角广阔、景色如画而著称。在巴黎这个浪漫之都海拔129米的山丘之上,挺立着这座宏伟的建筑,因相对高度较高,圣心教堂让所有的参观者都有高山仰止的感觉。从圣心教堂所在的山丘往巴黎市中心看,巴黎的千年历史尽收眼底。人们也可以登临圣心教堂中心最高的大圆顶,从那里能看到周围方圆50公里内的景物。这里是艾菲尔铁塔之后巴黎的第二个至高点。从埃菲尔铁塔上看到的是辉煌的巴黎,犹如参观中国的故宫博物院,从这里俯视下去的巴黎则是一个平实的巴黎,好像闲逛北京小胡同的感觉。圣心教堂位于巴黎第十八区骑士路(rue de Chevallier)35号,如果乘坐地铁前往,可以坐地铁二号线在昂维(Anvers)站下车。

修建圣心教堂的动力来自于一段动乱年代的纷争。在1864年及1866年,普鲁士为了统一德国,先后击败了丹麦及奥地利,但法国却仍然在幕后操控南德意志诸邦,阻碍德国统一。为此,在普鲁士首相俾斯麦的策动下,以西班牙王位继承问题制造争端,令法皇拿破仑三世对普宣战,普鲁士借此团结德意志民族,进攻法国。法军在1870年8月2日于萨尔布吕肯地区向普军进攻为开端。表面上,是法军做好准备发动进攻。事实上,俾斯麦令毛奇参谋长事先制定好计划。法国随编成莱茵军团,于法德边境地带集结。该军团共有八个军,约22万人,但与此同时,普军亦集结了三个军团,约47万人。到了8月4日,普军已顺利击溃法军,进入反攻阶段。与此同时,法军在其余各战场相继失利,被逼退回国境,转入防御。至8月中旬,法军已被普军一分为二,一部由巴赞元帅的莱茵军团共17万人被普军包围于麦茨要塞;另一部由拿破仑三世和麦克马洪元帅率领的12万余人在8月30日与普军激战后被逼退守色当。在9月1日至2日,普法两军于色当进行决定性的大战,即色当会战。9月1日上午,普军占领了符里济、栋舍里等地,成功切断了法军西撤的道路,并从后堵截法军。而在当天中午,普军亦完成了对法军的合围,并以强大的火炮作出攻击。当时下午,在法军数次试图突围失败后,拿破仑三世被逼于下午4时半派人呈信威廉一世,表示愿“将他的佩剑交到陛下的手中”。9月2日,拿破仑三世正式率8.3万官兵向普军投降。在这场战役中,法军损失12.4万人,普军只损失了9000多人。法国举国哗然,民众趁机作乱,于法国国内发动政变,推翻帝制,9月4日巴黎发生革命,推翻第二帝国,宣布共和,成立以特罗胥将军为首的国防政府。9月4日成立的特罗胥国防政府未作积极抵抗。19日普军包围巴黎。为了保卫巴黎,巴黎市民建立了194个营的国民自卫军,人数达30万人,由市民选举产生的国民自卫军中央委员会领导。这是一支与第三共和国对立的政治力量。10月27日巴赞元帅率军在梅斯投降。1871年1月18日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在凡尔赛宫宣布成立德意志帝国,即德意志皇帝位。28日法德签订停战协定,规定法国投降,解除正规军武装,召开国民议会批准条约草案等,但巴黎国民自卫军继续保持武装,要求抗击德军。3月1日法国议会批准条约草案。3月18日巴黎发生无产阶级革命,凡尔赛政府调集军队与德军配合封锁巴黎。5月10日法德正式签订《法兰克福条约》,战争结束。条约条件苛刻:割让阿尔萨斯省和洛林省之大部给德国;法国赔偿50亿法郎,在赔款付清之前,德军留驻巴黎及法国北部诸省,占领军费由法国负担。法国政府随即与德国签署法兰克福条约,以割让与德国接壤洛林和阿尔萨斯两省,并赔款50亿法郎的代价,换取德国从法国撤军和释放战争中被俘的十万法国战俘,并随即用于镇压巴黎公社。巴黎公社起义是历史上第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无产阶级革命”,它仅仅在巴黎存在了72天(3.18—5.28),和中国1989年民主运动差不多(4.15—6.4)。这是有史以来第一个工人阶级政府,也是唯一的一个。巴黎公社是第一个也是唯一的一个由无产阶级来专政,而不是由某个共产党阴谋集团来操纵的国家。许多著名的工人运动活动家——瓦尔兰、迪瓦尔、若阿纳尔、塞拉耶等,都是巴黎公社委员。巴黎公社的政权性质和活动特点,明显地表现在公社存在的短暂时期内所采取的措施中。公社取消了常备军,代之以武装的人民,宣布教会同国家分离,取消了牧师的薪俸,使国民教育摆脱宗教影响。为了消灭失业现象,公社于4月16日颁布了关于恢复被业主遗弃的作坊的生产并将其转交给工人合作团体的法令,组织了生产子弹的作坊,取消了官吏的高薪并规定其薪额不得超过熟练工人的工资。公社的全部活动都具有旨在对社会进行革命改造的深刻的社会性,也具有国际意义。但是,在巴黎开始的革命没有在全国取得胜利。里昂、圣艾蒂安,图卢兹、纳博讷、马赛、波尔多等城市的公社被凡尔赛政府军队摧毁了。在主要是小佃农户和无地雇农居住的涅夫勒省的三个地区以及其它农业地区,农民的革命发动没有得到大规模发展,并于1871年4月被镇压。在法国的中心存在着两个相互对抗的国家政权:以公社为代表的无产阶级政权和以凡尔赛政府为代表的政权。凡尔赛政府利用公社的防御策略,加强和补充了自己的军队。公社也有成千上万的军队,但缺乏军事建设、制订计划和作战方面的经验。作为政权机关的巴黎公社是由各派代表组成的,它是无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党派的联盟。这导致了对纲领和实际工作中的许多重要问题出现严重分歧。公社领导的持久的辩论贻误了坚决行动,导致了主动权的丧失。国民近卫军是巴黎公社武装力量的基础。为了加强巴黎防御,根据人民群众的要求,大大扩充了近卫军部队。其数量从3月份的6万人增加到5月份的9万人(野战部队)。国民近卫军的补充起初是按自愿原则进行的。后来规定凡19到40岁的劳动者必须学习军事,实行地域(按区)补充原则,指挥员通过选举产生,同时也使用转到公社一边并在委员们监督之下工作的军事专家。在内战中,国民近卫军依托巴黎几个地区的防御工事(堡垒、要塞壁障)和在起义中构筑的街垒。公社社员注意发挥火炮的巨大作用。组织了军队供给勤务和卫生工作。公社的军事组织具有国际性。在公社社员行列里同法兰西人并肩战斗的还有波兰人、匈牙利人、保加利亚人、意大利人等。参加巴黎街垒战斗的俄国革命者有德米特里耶娃(托马诺夫斯卡娅)、科尔温—克鲁科夫斯卡娅(扎克拉尔)、拉夫罗夫,萨任、波塔片科等。马克思欺骗说,巴黎公社奠定了无产阶级国际主义原理,后来全世界的革命者又发展了这些原理。其实,后来的革命者都吸取了巴黎公社的反面教训,拒绝了民主原则,而诉诸领袖原则。用“党的专政”代替“无产阶级专政”,发明了“先锋队理论”来对全社会进行高压统治。

梯也尔政府利用公社社员尚在踌躇之机,于5月中旬调动10万大军扑向巴黎。这支军队中的士兵主要是普鲁士统帅部为了加强反革命力量而释放的法国战俘(6万人)。当时,公社的国民近卫军不到5万人。国民近卫军被改编为两个集团军:第1集团军由东布罗夫斯基指挥,负责防守巴黎西部;第2集团军由弗鲁布莱夫斯基指挥,负责保卫城市南部。5月份,连续进行激战。巴黎的劳动者死守阵地。但是,组织得更好、数量上占优势并得到普鲁士积极支持的梯也尔军队取得了胜利。反革命的残酷达到了空前的程度。梯也尔的兵在巴黎街头杀死了3万名公社社员,3.6万多人被交付法庭审判。列宁评价说:无产阶级“贬低了国内战争中纯军事行动的意义,没有向凡尔赛坚决进攻,以便在巴黎取得彻底的胜利,而是行动迟缓,使凡尔赛政府有时间纠集黑暗势力来准备五月的流血周”(《列宁全集》人民出版社1959年版,第13卷,第454页)。公社对工人阶级同农民结成联盟的重要性估计不足,无产阶级还不够成熟,组织性不强,受到小资产阶级思潮(尤其是蒲鲁东主义和新雅各宾主义)的消极影响,没有统一的领导力量——马克思主义极权主义革命政党。普鲁士军队和凡尔赛军队的封锁使巴黎断绝了同其它地区的联系。尽管有种种错误,巴黎公社还是十九世纪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最伟大的成就。列宁高度评价了巴黎公社的历史功绩,指出公社的活动提供了建立新型国家——无产阶级专政国家的范例(见《列宁全集》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第25卷,第405—406页)。巴黎公社教导无产阶级“具体地提出了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同上,第13卷,第455页)。公社唤起了无产阶级对社会主义革命胜利的希望。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在自己的著作中深刻分析了巴黎公社的作战经验,这些经验对制订无产阶级军事组织的原则和解决保卫社会主义成果的问题起了很大作用。列宁写道:“在当前的运动中,我们大家都依靠公社。”(同上,第8卷,第181页)俄国无产阶级注意到了巴黎公社的教训,特别注意到必须武装捍卫革命成果,在革命战争中必须实行进攻策略,在同革命的敌人斗争中必须坚决果断。而于1871年1月18日,普王威廉一世在凡尔赛宫的镜厅宣告建立德意志帝国,他本人成为首任皇帝。德国遂告统一。但德法两国于这次战争中的结怨,为日后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埋下伏线。这场血腥事件之后,两个资本家亚历山大·勒让蒂(Alexandre Legentil)(有趣的是亚历山大的姓“勒让蒂”的意思就是“善人”)和他的妹夫于伯赫·豪奥(Hubert Rohaut)建议修建一座纪念堂用以向公社保卫战中牺牲的同胞们献上他们崇高的敬礼。他们的这一举动是具有宗教性质的,他们希望能以此举得到耶稣基督圣心的宽恕,以求他能原谅他们所犯的错误。1873年,巴黎的大主教,红衣主教吉百赫(cardinal Guibert)接受了他们的这个请求,随后国家众议会声明该建筑是所公共建筑,归巴黎市政府所有,而不归教会。圣心教堂最后选址在巴黎西北方的蒙马特高地的马赫蒂赫陵(Mont des martyres)上,为的是全巴黎都能看到它,全城人民都能够感受到上帝的护佑。

去过印度泰姬陵的人都会对圣心教堂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一样的雪白,一样的玲珑剔透,一样的光彩夺目,一样的一大四小五个穹顶。1875年10月16日,圣心教堂的建筑设计师保罗·阿巴迪(Paul Abadie)在圣心教堂奠基仪式上为圣心堂的起建放下了第一块基石。据说整座教堂都采用的是同第一块奠基石一样的石材,这是一种叫“伦敦堡(London)”的特殊白石,当这种石头接触水或雨水便会分泌出一种俗称玻璃屑的白色物质,这种白色物质能使建筑在积年累月的风雨冲刷中越变越白,这也是为什么圣心教堂如此雪白晶莹的原因。在圣心教堂起建之前建筑工人们先在蒙马特山丘顶部打了一个深约33米的地基,整个地基奠定工程持续了近三年。1878年教堂的地下部分才正式开建,而教堂的地上部分则是三年后的1881年地下部分完工后才开始着手建造的。又是三年之后的1884年,圣心教堂最初的设计者保罗·阿巴迪(Paul Abadie)辞世,另五个设计师接手了圣心教堂的督建工作。他们修改了圣心教堂最初的设计方案,建成后的大教堂总长85米,宽35米。教堂内部使用了罗马诺—拜占庭(Romano—Byzantin)建筑风格,教堂顶部托伸出了一个55米高,直径16米的大穹顶。在这里您能看到世界上最高的马赛克拼图画,还有令人叹为观止的玻璃彩窗。这些玻璃彩窗的原始图画曾经在1944年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被摧毁,但在1946年又被按原样修复。自19世纪上半叶始,随着交通的便利,考古学的进展,出版业的发达,再加上摄影技术的发明,人们能非常方便地认识和掌握以往各个时代和各个地区的建筑风格。于是出现了诸如希腊、罗马、拜占庭、中世纪、文艺复兴和东方情调等风格的建筑格局在许多城市中纷然杂陈的局面。所以在这个时期建造的巴黎的圣心教堂,它的高耸的穹顶和厚实的墙身呈现着拜占廷建筑的风格,同时兼有罗马建筑的表现手法。

1914年圣心教堂主体建筑中的钟楼落成,建成的钟楼高84米,钟楼中有一只全法国最大的钟。这只重19吨的大钟由一只重850公斤的钟锤敲响后全巴黎城都可以听到它那悠扬的钟声。圣心教堂的这只名为萨瓦亚赫德(Savoyarde)的大钟由法国萨瓦地区的安纳西(Annecy)城的能工巧匠铸造。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暴发,圣心大教堂的建设工作曾一度停工。1919年10月16日,在第一块奠基石放下整44年后,圣心教堂举行了竣工典礼。现在每在风和日丽的日子里,在圣心教堂前宽阔的台阶之上,经常会有艺人演奏着各种乐器。在月琴清凌如流水的音乐声中您可以从圣心教堂所在的蒙马特高地放眼巴黎城,不用付费可有鸟瞰巴黎的机会。

谢选骏指出:1870年普法战争,法国战败,是由于此前法国国力包括战斗意志,都被拿破仑战争消耗得太厉害了,从此再也无法复原。这正如德国在两次世界大战之后的疲软,也是被此前被威廉二世和希特勒中消耗得太厉害了,从此再也无法复原。此后,法德这两个冤家也就只能抱团取暖,组合欧洲联盟,与美苏抗争,以求一己生存了。

在我看来,巴黎公社起义是历史上第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无产阶级革命”,它仅仅在巴黎存在了72天(3.18—5.28),和中国1989年民主运动差不多(4.15—6.4)。这是有史以来第一个工人阶级政府,也是唯一的一个。巴黎公社是第一个也是唯一的一个由无产阶级来专政,而不是由某个共产党阴谋集团来操纵的国家。许多著名的工人运动活动家——瓦尔兰、迪瓦尔、若阿纳尔、塞拉耶等,都是巴黎公社委员。巴黎公社的政权性质和活动特点,明显地表现在公社存在的短暂时期内所采取的措施中。公社取消了常备军,代之以武装的人民,宣布教会同国家分离,取消了牧师的薪俸,使国民教育摆脱宗教影响。为了消灭失业现象,公社于4月16日颁布了关于恢复被业主遗弃的作坊的生产并将其转交给工人合作团体的法令,组织了生产子弹的作坊,取消了官吏的高薪并规定其薪额不得超过熟练工人的工资。公社的全部活动都具有旨在对社会进行革命改造的深刻的社会性,也具有国际意义。但是,在巴黎开始的革命没有在全国取得胜利。里昂、圣艾蒂安,图卢兹、纳博讷、马赛、波尔多等城市的公社被凡尔赛政府军队摧毁了。在主要是小佃农户和无地雇农居住的涅夫勒省的三个地区以及其它农业地区,农民的革命发动没有得到大规模发展,并于1871年4月被镇压。在法国的中心存在着两个相互对抗的国家政权:以公社为代表的无产阶级政权和以凡尔赛政府为代表的政权。凡尔赛政府利用公社的防御策略,加强和补充了自己的军队。公社也有成千上万的军队,但缺乏军事建设、制订计划和作战方面的经验。作为政权机关的巴黎公社是由各派代表组成的,它是无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党派的联盟。这导致了对纲领和实际工作中的许多重要问题出现严重分歧。公社领导的持久的辩论贻误了坚决行动,导致了主动权的丧失。国民近卫军是巴黎公社武装力量的基础。为了加强巴黎防御,根据人民群众的要求,大大扩充了近卫军部队。其数量从3月份的6万人增加到5月份的9万人(野战部队)。国民近卫军的补充起初是按自愿原则进行的。后来规定凡19到40岁的劳动者必须学习军事,实行地域(按区)补充原则,指挥员通过选举产生,同时也使用转到公社一边并在委员们监督之下工作的军事专家。在内战中,国民近卫军依托巴黎几个地区的防御工事(堡垒、要塞壁障)和在起义中构筑的街垒。公社社员注意发挥火炮的巨大作用。组织了军队供给勤务和卫生工作。公社的军事组织具有国际性。在公社社员行列里同法兰西人并肩战斗的还有波兰人、匈牙利人、保加利亚人、意大利人等。参加巴黎街垒战斗的俄国革命者有德米特里耶娃(托马诺夫斯卡娅)、科尔温—克鲁科夫斯卡娅(扎克拉尔)、拉夫罗夫,萨任、波塔片科等。马克思欺骗说,巴黎公社奠定了无产阶级国际主义原理,后来全世界的革命者又发展了这些原理。其实,后来的革命者都吸取了巴黎公社的反面教训,拒绝了民主原则,而诉诸领袖原则。用“党的专政”代替“无产阶级专政”,发明了“先锋队理论”来对全社会进行高压统治。


诗云:

圣心教堂盘旋而上,

黄昏暮色闪闪发光,

民族和解要靠宗教,

惩恶扬善求神担保。

(另起一页)

四〇

巴塞罗那大教堂


巴塞罗那大教堂(Barcelona Cathedral)简称大主教堂,是巴塞罗那哥特区的一座哥特式建筑,是天主教巴塞罗那总教区的主教座堂,实际上是由康诺恩荷斯之家、德卡之家和依亚拉迪亚卡之家这三个中世纪教堂组成。

大主教堂始建于巴塞罗那最鼎盛时期的13—15世纪。从开始修建到完工共耗费了150年的时间,环绕鹅井(Fuente de las Ocas)的回廊完成于1450年。而且在随后的漫长岁月里又经过了无数次的加工,新哥特式的立面修建于19世纪。因此教堂的各部分呈现出不同的建筑风格。教堂主体以哥特式风格为主,细长的线条是主要特色,圆顶和内部结构则显示出新哥特风格。通过教堂穹顶边的电梯可以上到教堂顶端,饱览巴塞罗那老城风光。

巴塞罗那大教堂的主体建于13—15世纪,教堂的正立面直到19世纪末才在一位银行家的资助下建成,因此教堂的各部分呈现出不同的建筑风格。教堂主体以哥特式风格为主,细长的线条是主要特色,圆顶和内部结构则显示出新哥特风格。大教堂回廊的各个祈祷室中供奉着各手工业行会的保护神。圣埃乌拉利娅礼拜堂中唱诗班的座椅、宗教壁画、雕塑和各式各样的金银器具华美夺目。此外埃乌拉利娅圣女墓穴(她被作为“巴塞罗那保护女神”崇拜)和莱潘多基督祈祷室也值得特别留意。通过教堂穹顶旁边的电梯可以上到教堂顶端,饱览巴塞罗那老城风光。

教堂东、西、南侧的“诞生立面”(Facanadel Naixement)、“复活立面”(Facanadela Passio)、“荣耀立面”Facanadela Gloria),目前只完成前ニ道;描述基督降生的“诞生立面”出自高迪之手,连同北面后龛的墙壁于1912年完成;描写耶稣与十二门徒最后晚餐的“复活立面”,线条简洁的巨大雕塑则是约瑟夫·萨巴拉奇斯(Josep M.Subirachs)于1990年完成的作品,耶稣赴场一景中的士兵形象,是参考米拉之家屋顶的雕塑所创。

高迪将“诞生立面”安排在教堂东方,自有其喻义;每早由东方升起的太阳照耀“诞生立面”,代表著生生不息的奇迹。不管熟不熟悉圣经故事,门上栩栩如生的人像雕塑、繁复的细节,都会教人啧啧惊叹。据说高迪为了要求雕像的姿势、律动都和真人一模一样,还拿人骨做研究;雕像的脸孔也不是凭空想象,而是由街上找来模特儿,再依照片去制模。在其中一扇门两旁各有一只海龟背负著侧柱,是高迪引东方海龟有长寿之意,象征耶稣永生。诸如此类的寓意与传说,更增添了教堂的可看性。

教堂内有电梯直达112米高的塔顶,在此游客可将巴塞罗那市容收入眼底。若体力许可的话,最好能沿著螺旋梯拾阶而上,别有一番感受。地下室为一间小小的博物馆,展出圣家堂的蓝图、模型,也能看到高迪为“诞生立面”所作的素描、石膏模型,更能体会他为求逼真所付出的心血。

巴塞罗那是一座极有个性和魅力的城市,她让人相信世上会有奇迹。当你从远处遥望这颗地中海明珠,城市天际线上有一座骄傲的建筑——高迪的神圣家族大教堂。有人说,圣家堂是超越了一般意义的建筑,是巴塞罗那的象征。事实上,其建造过程本身就是一个传奇的故事。建筑师安东尼奥·高迪(1852年—1926年)以他的天才和执着,塑造了这座城市的生命。高迪的作品多在巴塞罗那,著名的有米拉公寓和贵尔公园等,而圣家堂是他倾注了40多年心血的代表作。高迪与其同时代几位艺术家的努力,使得巴塞罗那独特的城市气质得以淋漓尽致地体现。高迪在加泰罗尼亚(巴塞罗那是该省的省会)建造的是一种理想。在这光荣和梦想之中,巴塞罗那被称为“高迪的城市”。

巴塞罗那大教堂回廊的各个祈祷室中供奉着各手工业行会的保护神。圣埃乌拉利娅礼拜堂中唱诗班的座椅、宗教壁画、雕塑和各式各样的金银器具华美夺目。此外,埃乌拉利娅圣女墓穴(她被作为“巴塞罗那保护女神”崇拜)和莱潘多基督祈祷室也值得特别留意。

巴塞罗那大教堂因此又称作“神圣家族教堂”、简称为“圣家堂”,堪称上帝的建筑,它是西班牙建筑大师安东尼奥·高迪的毕生代表作。它实际上是由康诺恩荷斯之家、德卡之家和依亚拉迪亚卡之家这三个中世纪教堂组成。巴塞罗那大教堂始建于巴塞罗那最鼎盛时期的13—15世纪。它位于西班牙加泰罗尼亚地区的巴塞罗那市区中心,目前仍在在修建中。尽管是一座未完工的建筑物,但丝毫无损于它成为世界上最著名的景点之一,是世界上唯一一个至今还在兴建中的天主教大教堂。这个巨型哥特式的教堂实际上是由康诺恩荷斯之家、德卡之家和依亚拉迪亚卡之家这三个中世纪教堂组成。巴塞罗那大教堂始建于巴塞罗那最鼎盛时期的13—15世纪。从开始修建到完工共耗费了150年的时间,而且在随后的漫长岁月里又经过了无数次的加工,后在1884年是由建筑师安东尼奥·高迪所设计修建,这是他设计生涯晚期的作品,具有十九世纪的新哥特风格。以其繁复的回廊、尖顶和拱形屋顶、讲道坛以及唱诗班而著称于世,它巍峨壮观的形态更是使它成为巴塞罗那的标志性建筑。巴塞罗那圣保罗广场上有阶梯可通往著名的巴塞罗那大教堂。

巴塞罗那大教堂整体设计以大自然诸如洞穴、山脉、花草动物为灵感。高迪曾经说:“直线属于人类,而曲线归于上帝。”圣家族大教堂的设计完全没有直线和平面,而是以螺旋、锥形、双曲线、抛物线各种变化组合成充满韵律动感的神圣建筑。巴塞罗那大教堂分为生门和死门两个出入口。死门所展示透露出的腐朽溶解的过程姿态,栩栩如生,和当时堕落的社会交相回音,并且其不正常的力学结构原理也让日本人赞不绝口.教堂共计18座高塔,以中央170米高那座代表耶稣基督,其周围将环绕4座130米,代表4位福音传道者的大塔楼,北面的一座后塔将有140米高,代表著圣母玛利亚,包括“荣耀立面”在内,目前没有一座是盖好的。其余分别置于各立面共12座塔代表耶稣的十二门徒,各有100米高。高迪在教堂四周保留相应的空地,形成四星状的广场,以获得最好的视觉艺术效果又尽量少占城市用地。从1883年至1893年高迪主要在原有平面上修改,不敢做太大变动。从1891年至上世纪初,由于米拉公寓、古埃尔公园建成的成功,高迪开始大胆修改教堂设计。高迪将教堂的三个立面分别以隐喻的手法象征耶稣一生的三个阶段:诞生、受难与复活,并将教堂原有的方塔改为圆塔而且增加到18个,分别代表耶稣的12个信徒、4个传教士和圣母玛利亚,而中央最高的一个塔尖象征着耶稣本人。

这座造型奇特的建筑物看上去像是用松软的粘土手捏制造的。但实际上是它是用真正的红色石头建造而成的。圣家族大教堂的墙上伸出各种怪兽滴水嘴、蜥蜴、蛇和蝾螈,还有其他许多雕塑。教堂的4个空心塔高耸入云,看上去就像是被穿透了数百个孔眼的巨大蚁丘。塔顶形状错综复杂,并且各色花砖来加以装饰。每个塔尖上都有一上围着球形花冠的十字架。这些塔几乎都有章鱼足状的外观。整个建筑没有采用直线条,看上去栩栩如生。

圣家堂初步的规划源于19世纪晚期,建造这座教堂的想法是由巴塞罗那书商朱塞佩·玛丽亚·博卡贝里亚提出的。他是圣徒约瑟夫崇敬会的创始人,该会的会员纷纷为此慷慨解囊。初期设计人是教区建筑师Francescodel Vil,教堂风格是学院派的新哥特式,并于1882年奠基,由于基金会与设计人有矛盾,1883年改由年轻的高迪设计,高迪才过而立之年便接下如此重要的工程式实不简单,谁知这项马拉松式的工程竟耗费了高迪几乎毕生的精力。直到1926年去世时设计还没有全部完成。

高迪接手任务后首先研究了教堂与城市总体规划的关系。19世纪80年代,在高迪的监工下,开始动工建造,高迪创造了一个与原始草图完全不同的设计圣家堂。

1926年6月10日,高迪病逝,终其一生,他始终没有见到圣家堂的完工。高迪死后直到西班牙内战,圣家堂的建设工作由Domènech Sugranyes接手。高迪自1883年开始主持该工程,直至1926年去世。在生前的最后12年,他完全谢绝了其他工程,专心致志于这一教堂的建筑。这是他一生中最主要的作品、最伟大的建筑,也可以说是他心血的结晶、荣誉的象征。大部分的设计都未在高迪生前真正建成。圣坛地下室建于1889—1892年,“诞生门面”建于1892—1930年,高第去世于1926年,“受难门面”建于1954—1977年,偏殿和中殿建于1978—2000年,“荣耀门面”还在建造当中,教堂中间的六座高塔还没开始建造。现在已建好、可以参观的是“诞生门面”和“受难门面”。“诞生门面”以基督的诞生为题,墙上的雕塑展现了由童贞玛利亚怀胎到基督长成的故事,因是欢迎庆祝基督诞生,以欢喜愉悦的雕塑为主。“受难门面”以基督的死亡为题,高迪为了表现受难的痛苦,设计了有棱有角的现代线条,雕刻家Josep M.Subirachs按照高第留下的图稿刻出了由最后的晚餐到基督被钉十架,到基督升天的故事。从高迪以后,现在的建筑师Jordi Bonet已是第四代了,目前,三个门面已建好“诞生门面”和“受难门面”,十八座高塔已建好“诞生门面”的四座钟塔和“受难门面”的四座钟塔,还差十座高塔,整个建筑完成了将近50%,预计还要二、三十年才会完工。

网文《巴塞罗那大教堂,低调在光芒的阴影下》 (2013—10—10)

如果提起巴塞罗那的教堂,更多人的反应一定是高迪的圣家大教堂,因为它太著名了,著名到在高迪的所有建筑作品里也首屈一指,吸引着世界各地的人们前来参观,风光无限,以至于原本作为城市中心的巴塞罗那大教堂被严重忽视,甚至无人知晓。

紧邻皇家广场的巴塞罗那大教堂正式名称为巴塞罗那圣埃乌拉利亚主教座堂(Catedral de Santa Eulalia de Barcelona),是天主教巴塞罗那总教区的主教座堂,是巴塞罗那教区的象征。

这座哥特式的大教座堂兴建于13到15世纪,从开始修建到完工共耗费了150年的时间。由于经费不足以及政治上的原因,教堂正面宏伟壮丽的哥特式立面直到19世纪末才依靠一位银行家的赞助得以最终完成。大教堂外观朴素,只用垂直扶墙装饰,教堂各部分呈现出不同的建筑风格,主体以哥特式风格为主,而圆顶和内部结构则显示出新哥特风格。

生活在如日中天的圣家大教堂的阴影下,巴塞罗那大教堂的光芒暗淡了许多,然而少了嘈杂却多了宁静,作为教堂这未尝不是“因祸得福”。用现在流行的话说,圣家大教堂高端大气上档次,而巴塞罗那大教堂则低调奢华有内涵,这一点在走进教堂内部之后体现的更加明显,巴塞罗那大教堂散发出来的那种浓厚的宗教氛围,远非圣家大教堂可比。巴塞罗那大教堂前方的Nova广场,这里是欣赏大教堂的最佳位置。

进入教堂,庄严肃穆的宗教气息扑面而来,如巨树般的高大立柱将教堂内部划分为中殿和两个侧殿,恢宏而壮丽。方形的教堂唱诗区又将中殿巨大的空间一分为三,唱诗区的外侧镶嵌着古老而精美的大理石浮雕。镶嵌着宗教故事的玻璃彩窗。以前看过一个电视节目,介绍有关教堂玻璃彩窗的制作过程,我们现在看到的只是一扇玻璃窗,但其背后却是用料成本巨大、镶嵌工艺复杂、制作时间较长等诸多问题,这远比有些教堂的马赛克镶嵌画要复杂的多。

教堂侧殿里有近三十个礼拜堂相对而立,围绕在中殿两侧。被栅栏保护起来的这些礼拜堂,里面是精美的彩色雕塑。穿过唱诗区,进入教堂后殿,与入门处相对的位置为祭坛,一侧有一部电梯可以上到教堂的顶层。祭坛正中是巨大的耶稣受难十字架,六位天使环绕四周。在祭坛的下方是教堂地下室,这里摆放的石棺中长眠着巴塞罗那守护女神—圣埃乌拉利亚。圣埃乌拉利亚是巴塞罗那出生的殉道者,在公元四世纪被罗马人处死,后来她成为巴塞罗那的守护神。教堂内有很多极精美的木雕,架在墙上的棺椁。死后能将棺木放置在教堂的都不是普通人。环绕教堂庭院鹅井(Fuente de las Ocas)的回廊完成于1450年。这里的各个祈祷室中供奉着各手工业行会的保护神。


谢选骏指出:我去大教堂之前,在市政厅前面,被特大暴雨所阻一个多小时,站在屋檐下动弹不了,因为那天是星期天,所有的办公地点关门。但是我也借此机会细细凭吊了城市全景,至今印象深刻。可见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坏事,任何不幸后面都有一个祝福。这场暴雨又仿佛一个洗礼,让我用特别的心情进入教堂。


诗云:

巴塞罗那磅礴雨景,

宇宙混一沁入灵明,

圣母怀抱上帝人子,

不可拟同兽性人情。

(另起一页)

四一

科隆大教堂


科隆大教堂(Hohe Domkirche St. Peter und Maria),是位于德国科隆的一座天主教主教座堂,是科隆市的标志性建筑物。在所有教堂中,它的高度居德国第二(仅次于乌尔姆市的乌尔姆大教堂),世界第三。论规模,它是欧洲北部最大的教堂。集宏伟与细腻于一身,它被誉为哥特式教堂建筑中最完美的典范。它始建于1248年,工程时断时续,至1880年才由德皇威廉一世宣告完工,耗时超过600年,至今仍修缮工程不断。

科隆大教堂大事记:

1164年“东方三王”遗骸运抵。

1180—1230年安放有“东方三王”遗骸的三王遗骨盒。

1248年8月15日奠基仪式。

1322年大歌坛落成典礼。

约1355年高157米的尖塔动工。

1744年歌德首次参观大教堂。

1814年部分中世纪时的西部正面设计图失而复得。

1816年发现另一半中世纪西部正面设计图。

1842年重新动工。

1880年10月15日建造时间长达632年又两个月的大教堂终于竣工。

1948年700周年庆典。

1998年750年周年庆典。

科隆大教堂位于科隆市中心,始建于1248年,几经波折1880年最后完成。大教堂是欧洲基督教权威的象征,是哥特式宗教建筑艺术的典范。它为罕见的五进建筑,内部空间挑高又加宽,高塔直向苍穹,象征人与上帝沟通的渴望。除两座高塔外,教堂外部还有多座小尖塔烘托。教堂四壁装有描绘圣经人物的彩色玻璃;钟楼上装有5座响钟,最重的达24吨,响钟齐鸣,声音洪亮。科隆大教堂内有很多珍藏品。二战期间,教堂部分遭到破坏,近20年来一直在进行修复,作为信仰象征和欧洲文化传统见证的科隆大教堂最终得以保存。

科隆大教堂是欧洲北部最大的教堂,它以法国兰斯主教堂和亚眠主教堂为范本,是德国第一座完全按照法国哥特盛期样式建造的教堂。考古发掘表明,在今天科隆大教堂高高耸立的地方,曾存在过一座罗马的神殿,围绕它的是富裕商人的豪宅。第一座基督教堂建于公元320年,当时的洗礼盆在今天的大教堂内还可以看到。

1996年,在世界遗产委员会第20届会议报告上,根据文化遗产标准C(I)(II)(IV),科隆大教堂被列入《世界遗产目录》。

科隆大教堂是科隆的骄傲,也是科隆的标志。德国科隆市如今,是莱茵区最大的国际商业中心,经常举行各类国际博览会。阳光明媚的日子,来到这座位于莱茵河中游的历史古城,可感受到浓烈的宗教气氛。科隆大教堂以轻盈、雅致著称于世,是中世纪欧洲哥特式建筑艺术的代表作,也可以说是世界上最完美的哥特式教堂建筑。它与巴黎圣母院大教堂和罗马圣彼得大教堂并称为欧洲三大宗教建筑。它除了有重要的建筑和艺术价值外,还在于它是欧洲基督教权威的象征。

传说舒曼进入这个大教堂即震慑于其气势,而萌发了写作《莱茵交响曲》的意念。它本身既是一个传奇,也是艺术史上非常出众的题材;爬上509级的阶梯登上教堂的钟塔,在那里可以看到全世界最大的教堂吊钟,并饱览莱茵河的水色与科隆瑰丽的市容。同时,自教堂完工后,科隆市政府即规定:城内所有建筑不得高过教堂,造成科隆许多大楼地上的建筑只有七、八层,地下却有四、五层之多的特殊现象。从建筑规模和装饰艺术质量来看,科隆大教堂均胜过它之前所有的哥特式建筑,因而使它成为世界上最著名的教堂之一。

塔高:157.3米(相当于现代建筑的45层楼高〔若以3.5米为1层楼来计算〕,在1880年代乃是全世界最高之建筑物,目前名列世界第3高之教堂)

大厅高度:42米

纵长:144.58米

横宽:86.25米

面积:7914平方米

地基:罗马式十字架型

形式:哥德式教堂

教堂占地80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6000平方米,东西长144.55米,南北宽86.25米,面积相当于一个足球场。它是由两座最高塔为主门、内部以十字形平面为主体的建筑群。一般教堂的长廊,多为东西向三进,与南北向的横廊交会于圣坛成十字架;科隆大教堂为罕见的五进建筑,内部空间挑高又加宽,高塔将人的视线引向上天,直向苍穹象征人与上帝沟通的渴望。自1864年科隆发行彩票筹集资金至1880年落成,它不断被加高加宽,而且建筑物全由磨光石块砌成,共16万吨石头如同石笋般建筑而成,整个工程共用去40万吨石材。教堂中央是两座与门墙连砌在一起的双尖塔,南塔高157.31米,北塔高157.38米,是全欧洲第二高的尖塔(仅次于乌尔姆大教堂),教堂外型除两座高塔外,还有1.1万座小尖塔烘托。双尖塔像两把锋利的宝剑,直插云霄。

科隆大教堂至今也依然是世界上最高的教堂之一,并且每个构件都十分精确,时至今日,专家学者们也没有找到当时的建筑计算公式。

夜色中的科隆大教堂最为壮观:在灯光的辉映下,教堂显得荧光闪烁,灿烂夺目,美不胜收。装在四周各建筑物上的聚光灯向教堂射出一道道青蓝色的冷光,照在宏伟的建筑上,蓝莹莹的璀璨晶亮,仿佛嵌上了蓝色的宝石,染上了绮丽的神秘色彩。教堂中央的双尖顶直剌云霄,一连串的尖拱窗驮着陡峭的屋顶,整座教堂显得清奇冷峻,充满力量。

自从科隆大教堂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这里更成为著名的游览胜地,游客们来到著名的科隆大教堂旁,由衷的赞叹不绝于耳。只见这座用磨光大理石砌成的大教堂,其内外雕刻物皆似鬼斧神工之作;教堂里森然罗列的高大石柱,鲜艳缤纷的彩色玻璃,精致的拱廊式屋顶以及凌空升腾的双塔皆气势傲然。登至150多米的塔顶,俯瞰市区,科隆美景一览无遗。科隆大教堂的巍峨壮观令所有瞻仰到它的人叹为观止。

科隆是阿尔卑斯山以北著名城市,有“北方的罗马”之称。公元前37年的罗马时代,罗马帝王奥古斯都女婿阿格里皮在此地建城,为罗马的殖民城市,其市名就是由Colonial(殖民地的)演变而来,此城遂成为罗马帝国军事要塞。公元50年,该城为罗马皇后克罗迪娅的出生地,并把它正式命名为科隆。

785年,罗马天主教会设置主教,莱茵河交易中心发展起来。795年被定为威斯特法伦大主教驻地后,科隆宗教地位日趋加强。因以大教堂为主一系列教堂建筑的兴建,科隆获得“北方的耶路撒冷”之名。1201年辟为自由市,发展为东西欧贸易中心和中世纪德国最大城市。由于此时贸易、手工业和艺术得到高度发展,手工业行会甚至选举自己的市长与罗马统治者分庭抗礼。成立汉萨同盟时,科隆成为主要城市。设有下莱茵——西法伦城市群本部。15世纪,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承认科隆为自由城市,该城获得城市自由权。15世纪后随着汉萨同盟的衰退,科隆在德意志中的经济地位逐步下降。

这种变化直接说明为何科隆大教堂以哥特式建筑手法建成。德国早期深受罗马文化影响,教堂建筑是典型罗马风格。12世纪以后,市民阶级兴起,政治和经济变化,建筑形式随之改变。大教堂的兴建是天主教和中世纪文化在欧洲勃兴的象征。1164年,德意志帝国皇帝、科隆大主教莱纳德征战意大利米兰时,夺得一件珍贵的战利品——朝拜初生基督的东方三圣王的遗骸。于是,科隆成为继西班牙的圣地亚图、意大利的罗马和德国的亚琛之后最有名的朝圣地。1238 年,法国国王从拜占庭皇帝手中购得耶稣受难时戴的荆冠,于是巴黎成为科隆最强有力的竞争者。为保住圣地的地位,来供奉这份遗骸,建筑风格选取当时新兴的哥特式。科隆主教选定在8月15日圣母升天节动工建堂,标志着新时代的开始;在当时德国这最大城市建世界第一大教堂为他们的共同愿望。

根据考古发现,教堂原址在罗马帝国占领时期是普通民居。从公元4世纪末或5世纪初起,在这个位置上开始建起了小规模的教堂。之后教堂不断扩建和改建,直到873年9月27日老教堂正式落成——今日科隆大教堂的前身。这座教堂在1248年4月30日的一场火灾中几乎毁坏殆尽。另有资料说“科隆大教堂位于德国的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是在希尔德博尔德遗址上修建的”。

整个建造工程前后跨越六个多世纪,它是德国中世纪哥特式宗教建筑艺术的典范。如今的科隆大教堂始建于1248年, 1880年竣工,若非19世纪的复古风席卷欧洲,那么这栋哥特式的经典之作恐怕永无完工之日。经过了七个世纪,它先后的建筑者都持有同样的信仰,而且绝对忠诚于原定计划。大教堂工程规模浩大,至今仍保存着成千上万张设计图。其建筑期长达632年,堪称世界之最。1248年,法国建筑家凯尔哈里特受邀设计建造科隆大教堂,公元1248年8月15日,科隆地区主教康拉德·冯·霍施塔登在圣母升天节这天为大教堂动工举行了奠基仪式,这标志着一个时代的开始。2.5万名市民期待已久的时刻到来了,在这个德国当时最大的城市里建造一座“世界第一”的大教堂是所有人的共同愿望——富人捐钱,穷人出力,艺术家贡献智慧,统治者全力支持。当时的规模较小,其建筑形式采用早期基督教时代的建筑方法,极为朴素。

最初的工程是从1248年到1322年的唱诗堂封顶。前期工程耗资巨大,以当时的技术条件来看简直难以想象。双顶教堂高达44米,且直上直下,既要保证底座地基的稳固,又要体现哥特式建筑所独具的垂直线性的效果。据说,当时的人们竟然是先修建直耸入云的柱子,再在其上安装木制起重机,最终实际“高空作业”。今日的人们已无缘看到那空中楼阁般的脚手架,但仅从它长达14米的中跨就可想见这个类似细长棱椎形的建筑物是如何拔地而起的了。木匠、泥瓦匠、石匠、搬运工乃至各种后勤人员日夜不停地加紧工期。夏天,他们趁着天亮每天工作14小时以上,冬天也要干七八个小时。有的工人三顿饭都在“天上”吃,其艰苦程度可想而知。打地基、修立柱、吊梁等相对容易的工作很快就完成了,最艰巨的任务便是封顶了。人们首先在地上浇铸屋顶平台,然后再将其吊至近60米的高空——为了减少重量和节省石料,木匠们和泥瓦匠们合作制成了木石结合的屋顶。尽管如此,人们还是担心“纤细”的立柱是否能代替承重墙将屋顶托住,并且依照节省和美观的原则,立柱上的许多石料被抽空,建成了玻璃隔屏。44米高的屋顶如果出现塌方,其后果不堪设想。好在建教堂不是搭积木,聪明的设计师利用了罗马式大教堂建筑中的拱门设计,创造了有尖角的拱门、肋形拱顶和飞拱,帮助立柱共同支撑穹隆式吊顶——这也便是哥特式建筑的精髓之所在。在科隆大教堂里,每一根主柱周围都有拱墙相对应,通常是五拱,也有三拱和七拱。尽管条件艰苦,工期紧张,但设计师们并没有丝毫马虎、在不具备现代几何学和力学知识的前提下,对于每一个细节部分,设计师们都反复研究,边试验边建造。甚至在没有统一的尺寸标准的情况下,那些不知名的伟大的建筑师们索性亲自去搭建模型和制造实物,为的是一次成功。在工程进展到了后期阶段,由于经费紧张再加上地区主教之间争权夺利,许多参与施工的人几乎就是靠着一个坚定的信念去完成本职工作的——他们笃信上帝,希望能造一座人间天堂请求上帝的赐福。1322年,地区主教海因里希·冯·维思伯格主持唱诗堂封顶仪式,科隆大教堂工程正式告一段落。

15世纪初,人们曾试图在原教堂的南面并排修一座教堂(南堂),但58米高的建筑未盖成便倒塌了,只剩下一台架在立柱上的木制起重机孤零零地成为了科隆市的标志。由于历次战争阻隔,特别是“30年战争”和“百年战争”两次悠长的宗教战争,建筑工程时断时续。1560年,教堂内大厅基本竣工,因德国宗教改革运动工程中断(有资料说曾遭受火灾)。

1842年,德国著名建筑家卡尔·腓特烈·辛格勒向市民呼吁重开大教堂工程,普鲁士国王腓特烈·威廉四世响应这个呼吁并给予财政支持,1842年9月4日,在威廉四世的主持下,大教堂第二次奠基。19世纪60年代,普鲁士帝国强盛,财力雄厚。科隆大教堂未尽的工程又被提上议事日程。德国人极欲表现自己的强国地位,下定决心在原教堂基础上建一座世界最高的教堂。早在此前,包括大文豪歌德在内的许多名人就提出重建大教堂的想法。到了1864年,科隆市发行彩票筹集资金直到1880年正式落成,科隆大教堂一层又一层地加高,一间又一间地加宽,形成了今日由两座“高塔”为主门。内部呈“十字心”为主体的建筑群。直到1880年10月15 日,这座当时荣膺世界最高建筑物的科隆大教堂举行了盛大的竣工典礼。成为建筑史上最杰出的成就之一。除了它自身特有的价值和其包含的艺术价值外,它还表现了欧洲天主教的力量和耐力。1942年,英美联合空军轰炸德国。科隆位居莱茵河要津,其下游腹地是化工业的集中区,成为挨炸最惨重的城市之一。战争结束时,科隆老城被毁百分之九十。由于德国天主教透过罗马教廷提出要求,这座古教堂才免遭轰炸。科隆大教堂虽然没有被毁掉,但也中了盟军十多枚炸弹。战争结束后,康拉德·阿登纳总理对于家乡科隆情有独钟,主持重修了科隆大教堂,使其焕然一新。科隆人对于两位“康拉德”——1248年的主教和1948年的总理的贡献推崇备至,而后者除了使科隆大教堂重现辉煌之外,还一手缔造了今日的新德国。

20世纪末泛酸的空气正无情地侵蚀每一块斑驳的石头,一波又一波的整修又开始了。保持大教堂的建筑特色,并对内部艺术陈设进行文物保护和管理。1999年起,大教堂修葺提出1720万马克预算。由于宗教界、个人及政府财政援助,作为信仰象征和新欧洲中部文化传统统一见证的科隆大教堂必能更好被保存下来。

大教堂内分为5个礼拜堂(有资料说是10座),中央大礼拜堂穹顶高43米,中厅部跨度为15.5米,是目前尚存的最高的中厅。各堂排有整齐的木制席位5700个,圣职人员的座位有104个,全用极厚木板制成。具中世纪晚期风格的唱诗台是德国最大的,它的特别之处在于各有一个预留给教皇和皇帝的座位。

教堂四壁窗户总面积达一万多方米,全装有描绘圣经人物的彩色玻璃,被称为法兰西火焰式,使教堂显得更为庄严。据说,画面如此漂亮,却只有用四种颜色,而且很有讲究:金色——代表人类共有一个天堂,寓意光明和永恒;红色——代表爱;蓝色——代表信仰:绿色——代表希望和未来。在阳光反射下,这些玻璃金光闪烁,绚丽多彩。是教堂的一道独特的风景。

教堂顶上一共安置了12口钟。最早的是3.4吨重的三王钟,铸造于1418年,安装于1437年(后来三次重新铸造)。之后是重达10吨的“Pretiosa”(当时西方最大的钟)和4.3吨重的“Speciosa”,分别于1448年和1449年安装。而教堂内目前最大的钟是圣彼得钟,重达24吨,直径3.22米,安装于1924年,被誉为“欧洲中世纪建筑艺术的精粹”。每逢祈祷时,钟声洪亮,传播得很远。登上钟楼,可眺望莱茵河的美丽风光和整个科隆市容。

堂内还有好几幅石刻浮雕,描绘出圣母玛丽亚和耶稣的故事。科隆大教堂里收藏着许多珍贵的艺术品和文物。其中包括成千上万张当时大教堂的设计图纸,仍保存第一位建筑师哈德设计教堂时用的羊皮图纸,为研究13世纪建筑和装饰艺术提供了重要资料。还有从东方去朝拜初生耶稣的“东方三圣王”的尸骨,被放在一个很大的金雕匣里,安放在圣坛上。这里还有最古的巨型圣经、比真人还大的耶稣受难十字架以及教堂内外无数的精美石雕。一些珍贵文物现保存在—个金神龛内,此金神龛被认为是中世纪金饰艺术代表作之一。在教堂祭坛摆放有中世纪黄金匣,由黄金和宝石组成。教堂内还有一座11世纪德国奥托王朝时期的木雕《十字架上的基督》,成为哥特艺术的先导,对后世的雕刻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在唱诗班回廊,还保存着15世纪早期科隆画派画家斯蒂芬·洛赫纳1440年为教堂所作的壁画和法衣、雕像、福音书等文物。这些都是教堂的古老珍藏,具有很高的宗教和艺术价值。20世纪80年代考古发掘教堂地基,发现了历次修建时基础工程的不同做法,十分珍贵。

“阴阳脸”:科隆大教堂由两座孪生的连体高塔组成,整个教堂是灰褐色的,左塔(北塔)有半截呈银白色,在夕阳的照耀下,一个鲜亮白净,一个灰头土脸,显得泾渭分明。原来,科隆是欧洲最重要的工业基地,也是德国最大的褐煤生产基地。泛酸的空气侵蚀着教堂的每一块石头,大教堂建成仅160多年,由于长期受到工业废气和酸雨的污染、腐蚀,双塔由原来的银白色变成了黑褐色。当地文物部门为恢复教堂原来的建筑风貌,用莱茵河的水给157米高的双塔“洗澡”。尽管不能恢复原来的光亮、明丽,但毕竟比原来清新了许多。后来市议会知道了,决定保留双塔被污染了的黑褐色,以引起世人对环保工作的重视,增强人们的环保意识。大教堂的“阴阳脸”,促使科隆市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消除和减少污染,保护好世界历史文化遗产和历史文化名城。如:加强对环境保护的立法;严禁尾气污染严重的车辆进入市区;搬迁市内污染严重的企业;正式成立“环境保护区”……特别超前的是,在上世纪中叶,他们就提出了“减少碳排放、节约能源、提倡绿色生活”的口号,成为“倡导低碳、防止气候变暖”的践行者。

科隆大教堂以轻盈、雅致著称于世,成为科隆城的象征,也是世界最高的教堂之一。而这一版面值均为5芬尼的邮票印刷于1948年,就是专门为科隆大教堂设计的。但是后来政府认为科隆大教堂被印刷成黄色是错误的,因此宣布这版邮票销毁。但是由于一些原因,邮票阴差阳错地保留了下来,如今成为了珍贵的历史资料。


谢选骏指出:我两次到过科隆教堂,一次是1996年进入其内部,朝拜圣堂;一次是2017年,意想不到在铁路转车时,就在车站上见到了大教堂的外部。二十多年的时间,大教堂似乎又黑了一些,也许这就是酸雨的侵蚀作用吧。但是感谢上帝,这真是意想不到的巧遇,让我体会到了奇异的恩典。在此期间,我对神秘的体验又增多了,并且立志回归了。


诗云:

科隆铁笼幽深座堂,

神人分别在此显彰,

他日中国基督教化,

不再捏造人间天上。

(另起一页)

四二

圣彼得大教堂


圣彼得大教堂一般指圣伯多禄大教堂(St. Peter's Basilica Church),又称梵蒂冈大殿。由米开朗基罗设计,是位于梵蒂冈的一座天主教宗座圣殿,建于1506年至1626年,为天主教会重要的象征之一。为最杰出的文艺复兴建筑和世界上最大的教堂,其占地23,000平方米,可容纳超过六万人,教堂中央是直径42米的穹窿,顶高约138米,前方则为圣伯多禄广场与协和大道,它虽然并不是所有天主教堂的“母堂”亦不是罗马主教(教宗)的主教座堂,圣伯多禄大教堂仍被视为是天主教会最神圣的地点。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多位建筑师与艺术家多纳托·伯拉孟特、拉斐尔、米开朗基罗和小安东尼奥·达·桑加罗等都曾参与圣伯多禄大教堂的设计。圣伯多禄广场的设计人是贝尼尼。堂内保存有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许多艺术家如米开朗基罗、拉斐尔等的壁画与雕刻。

根据天主教会圣传,圣伯多禄大教堂是宗徒之长圣伯多禄的安葬地点,历任教宗也大都安葬于此。圣伯多禄大教堂由于其礼仪作用,是著名的天主教朝圣地点之一。教宗每年会在此举行多个仪式,包括圣殿内外的人数,每次约有一万五千人到八万人参与。圣伯多禄大教堂与基督教历史上许多事件都有很强的关联,例如早期基督教、教宗国、宗教改革、反宗教改革等等。

圣彼得大教堂最初是由君士坦丁大帝于公元326—333年在圣伯多禄墓地上修建的,称老圣伯多禄大教堂,于公元333年落成,呈巴西利卡风格。

1503年犹利二世决定重建圣伯多禄大教堂,之后就是长达120年的重建,先后由意大利最优秀的建筑师主持设计施工,首任总监多纳托·伯拉孟特后,在1514年拉斐尔被委任了总监的职位,再之后的1538年为小安东尼奥·达·桑加罗和1547年则是米开朗基罗。1626年11月18日正式宣告落成圣伯多禄大教堂正前的露天广场就是闻名世界的圣伯多禄广场,建于1667年,主持设计施工的是一位那不勒斯人贝尔尼尼。

圣伯多禄大教堂是现在世界上最大的教堂,总面积2.3万平方米,主体建筑高45.4米,长约211米,最多可容纳近6万人同时祈祷,只不过必须衣冠整齐并通过安检才可以进入教堂。进门口的右边走廊里,有米开朗基罗23岁时的作品《伯多禄》。只能隔着玻璃欣赏,但是仍然能打动人心。Cappelladel Sacramento里有贝尼尼所建的祭坛,左侧以及与第二、第三礼拜堂相对的墙面上有波莱渥罗为伊诺欠兹奥八世建造的青铜纪念碑。登上圆顶的入口在面向教堂外侧的正面时的右手边。尽管有电梯,要到屋顶庭园还必须要登330级台阶。从屋顶眺望圣伯多禄广场的夕阳是最美的。

中央的圆顶是由米开朗基罗设计的,两重结构,内部很明亮。圆顶下是教皇的祭坛,用贝尼尼创作的青铜华盖覆盖着。那扭曲的粗圆柱似的独特形状很引人注目。下面的礼拜堂里有圣伯多禄墓。墓前跪着的是由新古典主义雕刻家卡诺巴作的教皇利奥六世像。里面上部有彩色玻璃作的鸽子,下面装饰着贝尼尼作的巨大的“圣伯多禄的椅子”,面前的左边有珍宝馆的入口,那些豪华的圣器皿类显示着梵蒂冈虚张声势的力量。

教堂前面是能容纳30万人的圣伯多禄广场,广场长340米、宽240米,被两个半圆形的长廊环绕,每个长廊由284根高大的圆石柱支撑着长廊的顶,顶上有142个教会史上有名的圣男圣女的雕像,雕像人物神采各异、栩栩如生。广场中间耸立着一座41米高的埃及方尖碑,是1856年竖起的,它是由一整块石头雕刻而成的。方尖碑两旁各有一座美丽的喷泉,涓涓的清泉象征着上帝赋予教徒的生命之水。所有走进圣伯多禄广场的人无不为这宏大的场面而感慨。

圣伯多禄大教堂门前左边树立着圣伯多禄高大的雕像,他神情自若、面带微笑,右手握着两把耶稣送给他的通向天堂的金钥匙,左手拿着一卷耶稣给他的圣旨。他头上的缕缕卷发、脸上的根根皱纹、下巴上的撮撮胡须和身上的层层长袍无一不被雕琢得细腻、逼真。但他的形象与其说是犹太人,还不如说是意大利人。如果把脸和头发涂上真实的颜色,一定会被当作真人。伯多禄是耶稣的12个门徒中的第一个,耶稣回天国前把金钥匙交给了他,伯多禄成为了天主教的首领,他来到罗马传教,后来,罗马的皇帝为了嫁祸天主教,放火烧了罗马城,然后归罪于天主教,并处死了伯多禄。圣伯多禄大教堂就是为纪念伯多禄而修建的。教堂门前的右边竖立着另一座高大精美的雕像,据说那是耶稣的另一重要使徒:保罗。而他曾是在耶稣回天国之后,逼迫基督徒的罪魁之一,后来在去大马士革的路上,被耶稣用光芒罩住并与之对话,从而得以认识耶稣,知晓耶稣原来是真神。从一个祸害基督教的人转变为基督教最重要的使徒,保罗是基督教除彼得之外最重要的传道者。

大教堂的外观宏伟壮丽,正面宽115米,高45米,以中线为轴两边对称,8根圆柱对称立在中间,4根方柱排在两侧,柱间有5扇大门,2层楼上有3个阳台,中间的一个叫祝福阳台,平日里阳台的门关着,重大的宗教节日时教皇会在祝福阳台上露面,为前来的教徒祝福。教堂的平顶上正中间站立着耶稣的雕像,两边是他的12个门徒的雕像一字排开,高大的圆顶上有很多精美的装饰。大教堂左边的大门有皇家卫队守卫,皇家卫队就是梵蒂冈国家的军队。卫士们个个高大魁梧,他们身穿红黄蓝三色条纹的古代骑士服装,手握长戟,威风凛凛。他们都是瑞士人,据说在16世纪初教皇受到了神圣罗马帝国的进攻,为了保卫教皇,100多个瑞士卫兵战死在教堂外,当时的教皇非常感动,于是决定世世代代雇佣瑞士卫兵保卫教堂。

走进大教堂先经过一个走廊,走廊里带浅色花纹的白色大理石柱子上雕有精美的花纹,从左到右长长的走廊的拱顶上有很多人物雕像,整个黄褐色的顶面布满立体花纹和图案。再通过一道门,才进入教堂的大殿堂,殿堂之宏伟令所有的参观者惊叹,殿堂长186米,总面积15000平方米,能容纳6万人。高大的石柱和墙壁、拱形的殿顶、到处是色彩艳丽的图案、栩栩如生的塑像、精美细致的浮雕,彩色大理石铺成的地面光亮照人。圣伯多禄大教堂是一座长方形的教堂,整栋建筑呈现出一个十字架的结构,造型是非常传统而神圣的,这同时也是目前全世界最大的一座教堂。教堂最早是建于西元324年,原始的构想只是一座小会堂,建于圣伯多禄墓穴的正上方,在十五世纪时开始改建,其中历经不少位顶尖的建筑师和艺术家参与修改,终于在1626年完成了的模样。圣伯多禄教堂不仅是一座富丽堂皇值得参观的建筑圣殿,它所拥有多达百件的艺术瑰宝,更被视为无价的资产。参观这座教堂的几个重要特色一定要把握,因其占地广阔,进入之后会不知从何看起。

教堂内部装饰华丽,华丽到令人惶恐不安,令人窒息。我们见到的教堂中央著名大拱形屋顶是米开朗基罗的杰作,双重构造,外暗内明。对于这个大圆顶,曾有过百年的波折,最先是布拉曼特于1506年设计,1514年他去世后拉斐尔接替了他。六年后,拉斐尔也去世了,教会对教堂顶部借鉴哥德式的设计,强调黑暗与光明的对比,采用了玫瑰花窗,于是出于对教堂入口处的光线对比效应的考虑,圆顶被取消。后来米开朗基罗在71岁高龄时接替了这项工作,以“对上帝、对圣母、对圣伯多禄的爱”的名义,恢复了圆顶。圆顶廊檐上有十一个雕像,耶稣基督的雕像位于中间,廊檐两侧各有一座钟,右边的是格林威治时间,左边的是罗马时间。

整个殿堂的内部呈十字架的形状,在十字架交叉点处是教堂的中心,中心点的地下是圣伯多禄的陵墓,地上是教皇的祭坛,祭坛上方是金碧辉煌的华盖,华盖的上方是教堂顶部的圆穹,其直径42米,离地面120米,圆穹的周围及整个殿堂的顶部布满美丽的图案和浮雕。一束阳光从圆穹照进殿堂,给肃穆、幽暗的教堂增添了一种神秘的色彩,那圆穹仿佛是通向天堂的大门。大殿内有很多巨大的雕像和浮雕,大殿的左右两边是一个接一个的小的殿堂,每个小殿内都装饰着壁画、浮雕和雕像,最著名的是米开朗基罗的圣母哀痛雕像和一座圣伯多禄的青铜塑像。我最喜欢的是刚走进大门处的两个小天使捧圣水缸的雕塑,从形象上看小天使只有一岁的样子,然而雕像的实际高度有2.5米。众多的统治者、勇士、殉难者的雕像给人们留下了太多的威严、冷峻和痛苦的记忆后,再看到这天真可爱的小天使时,一种安慰、一种美好的感觉油然而生。艺术家把小天使和圣水放在一起,是因为那时的人们视水为上帝赐予人的圣洁之物,水是生命之源。圣伯多禄大教堂的建筑风格具有明显的文艺复兴时期提倡的古典主义形式,主要特征是罗马式的圆顶穹窿和希腊式的石柱式及平的过梁相结合。

圣伯多禄大教堂是一座长方形的教堂,整栋建筑呈现出一个拉丁十字架的结构,造型是非常传统而神圣的,这同时也是目前全世界最大的一座教堂。教堂内部金碧辉煌,光线幽暗,神秘莫测,用大理石砌筑而成,里面的所有画像都是用不同颜色大理石拼接成图,工程十分浩大,不允许使用三脚架和闪光灯拍摄。教堂下面的廊檐上方有11尊雕像,中间是耶稣基督;两侧各有一座钟,右边是格林威治标准时间,左边是罗马时间。大殿下面有5扇门,平常一般游客都入中门。如果遇上机会,教徒们就可从右边的圣门进入大殿,不过这需25年才有一次。按规定,每时25年的圣诞之夜,圣门打开后由教皇领头走入圣堂,意为走入天堂。其他三门分别是“圣事门”、“善恶门”和“死门”。通过中门进入能容纳5万人的圣伯多禄教堂内部,呈现在眼前的简直是一座艺术宝库。屋顶和四壁都饰有以《圣经》为题材的绘画,不少是名家作品。最惹人注意的雕刻艺术杰作主要有三件:一是米开朗基罗24岁时雕塑作品《圣母哀痛》。圣母怀抱死去的儿子的悲痛感和对上帝意旨的顺从感在作品中刻画得淋漓尽手。这里所表现的圣母痛苦状与米开朗基罗以后的作品迥然不同;二是贝尔尼尼的雕制的青铜华盖。它由4根螺旋形铜柱支撑,足有5层楼房高那么高。华盖前面的半圆形栏杆上永远点燃著99盏长明灯,而下方则是宗座祭坛和圣伯多禄的坟墓,只有教皇才可以在这座祭坛上,面对东升的旭日,当着朝圣者举行弥撒;三是圣伯多禄宝座,也是贝尔尼尼设计的一件镀金的青铜宝座。宝座上方是于光芒四射的荣耀龛及象牙饰物的木椅,椅背上有两个小天使,手持开启天国的钥匙和教皇三重冠。传说这把木椅是圣伯多禄的真正御座,后经考证为加洛林国王泰查二世所赠送。除此三件艺术杰作外,站在米开朗基罗设计的穹窿顶下抬头上望,你会感到大堂内的一切都显得如此渺小。穹顶周长71米,为罗马全城的最高点。当您进入圣伯多禄大教堂内部的时候,第一眼看上去实在无法领略其宏伟的规模。若用人直观视觉去体测它的规模的话,很容易因教堂各个部分巧妙对称的布局形成错觉,需要借助一些实际资料才能说明它的实质:教堂的长度,包括门廊,为230米,拱顶的高度是38米。正殿尽头的彩色玻璃大窗上有一只圣灵信鸽,翼展达1.5米之长。这座教堂可容纳6万人。如果有时间,游客可乘电梯拾级而上,登顶俯瞰罗马全城。从教堂内出来,在教堂的左侧有一队卫兵。他们身穿的别致制服500年不变,据说是米开朗基罗设计的,手中的长戈也是15世纪的产品。游人如果想同卫兵合影留念,他们不会拒绝,但要想从这里进入教皇宫,却行不通。

进入圣伯多禄大教堂,你一定会被各种艺术珍品迷住了眼,但两位艺术大师的杰作是一定要仔细欣赏的。一位是被称为“巴洛克艺术之父”的天才雕塑家贝尔尼尼。另一位当然就是米开朗基罗。

殿堂的中央,贝尔尼尼的最伟大的杰作——青铜华盖被置于米开朗基罗最伟大的杰作——宏伟的穹顶之下,闪烁着金色耀眼的光芒。殿堂尽头是贝尔尼尼的不朽杰作——伯多禄宝座,其上有精美的“圣灵”像。殿堂内还有贝尔尼尼的其它杰作:教皇马尔巴诺八世纪念碑和教皇阿勒桑德罗七世纪念碑。

在大殿的右侧,母爱小堂中的《圣殇》被称为教堂中最优雅的作品,为米开基罗24岁时的杰作。而且是米开朗基罗唯一一件签名作品,其名字就在圣母身上横跨胸前的饰带上。

教堂外的圣伯多禄广场是建筑大师贝尔尼尼一生中最伟大的建筑艺术品,完成于17世纪。拥有两个四排共284根德斯金式圆柱和88根方石柱组成的半圆长廊,上有40位圣人雕像,仿佛圣伯多禄大教堂伸出的两个巨大手臂。

除去教堂外,位于台伯河上的圣天使堡也属于梵蒂冈的领地。最早的城堡是罗马皇帝为自己家族所建立的墓地。据说公元509年罗马传染病大肆流行,当时的教皇主持完弥撒后经过此地,突然出现一个拿宝剑的天使,自此以后传染病销声匿迹,所以改称此堡为圣天使堡。城堡和教堂之间有城墙相连,因此教皇从圣伯多禄大教堂到天使堡不用经过意大利的土地。

圣天使堡前横跨台伯河的圣天使桥是罗马城中最美的桥梁,桥上有十二尊天使的雕像,每个天使手上都拿着一样耶稣受刑的刑具,这十二尊天使都出自贝尔尼尼之手。教堂北面有著名的梵蒂冈望景楼,一座有几百英尺长的建筑物,把梵蒂冈宫和由罗马教皇英诺森特八世在一座小山顶上建造的望景楼别墅连接起来。

圣伯多禄是耶稣的12个门徒之一,也是耶稣最亲密和忠诚的门徒。原名叫西满,跟随耶稣后耶稣给他起名叫伯多禄。据说圣伯多禄就埋在这座教堂内,1940年梵蒂冈的发掘者声称,他们在圣坛下发现了伯多禄的遗骨。公元前1世纪在耶稣被钉在十字架后,它被记录在圣经《使徒行传—他的十二门徒之一》,西满被称为圣伯多禄,来自加利利的一个渔夫,在耶稣的信徒中占据领导地位,对基督教堂的成立影响重大。伯多禄的名字在拉丁语中是“peturs”,在希腊语中是“petros”的意思,源于在希腊中“petors”是“磐石”的意思。有一个悠久的说法,在公元64年罗马皇帝尼禄的统治时期伯多禄传教到罗马并且殉难在此地。他的死亡是随着罗马大火后的许多基督教徒的殉教。由于伯多禄的请求,他被倒钉十字架,即钉十字架的时候头朝下,因为他认为自己是罪人,不配和圣子耶稣以同样的方式死。十字架在尼禄古埃及方尖碑附近。方尖碑伫立着圣伯多禄广场,并被誉为伯多禄死亡的见证。这是古罗马几个方尖碑之一。伯多禄的遗体被埋葬在广场外,埋葬在从广场在梵蒂冈上坡通过科妮莉亚少于150米的地方。科妮莉亚是一条由东到西沿着广场的北墙和覆盖着教堂和广场南部部分地区的一条路,伯多禄的坟墓最初是一个简单标记着的红色岩石,象征他的名字。一些年后一个神社建立在这里。将近300年后,老圣伯多禄教堂建于这里。

君士坦丁的儿子孔斯继位后,为了进一步利用基督教的势力为帝国服务,将基督教确定为帝国的国教,为了表示对天主的崇敬,孔斯大兴土木,把原来简易圣伯多禄教堂推倒,在原地建起了数倍于原规模的大教堂。在此后的十多个世纪里,圣伯多禄大教堂又经历了多次扩建和重建,有趣的是,每经历一次大的扩建或重建,它的风格都会经历一次变异——君士坦丁第一次修建的教堂是希腊神庙式的,后来就演变成了古罗马式,其平面的十字结构也从希腊式改为拉丁式(横短纵长),但不管风格和结构如何变化,它的中心位置始终不变,伯多禄的墓一直处于十字的中心。

1939年,10年的考古研究开始了,在教堂的地窖下,自9世纪起就无法通过。这个地区被梵蒂冈城覆盖着,在广场被建之前曾经是一个公墓。它是一个大量处决的坟场并且包含着许多基督教徒的葬礼。或许是因为埋葬在这后多年,许多基督教徒选择埋葬在他的附近。发掘显示在不同水平下不同时期的神殿遗迹,从克莱门特八世到卡里克斯特二世和格里高利,建立的一个小型建筑物包含着黄金装饰的交叉组织和珍贵的骨螺紫色的骨头碎片。虽然还不确定那骨头是伯多禄的,但罕见的法衣显示出对埋葬的重视。1950年12月23日,在圣诞节前向世界无线电广播,教宗庇护十二世宣布发现了圣伯多禄墓。

网民评论:

1

圣彼得大教堂登顶:

第一、登顶全过程至少要一小时。如果是乘电梯上下时间会更长,因为要等电梯。共551级楼梯,电梯也只是上231级楼梯,其实这200多级楼梯很平缓很宽敞,很好走,费不了太多劲。反而电梯到达后必须走的320级楼梯上顶层观景台的,才是艰难的部分,楼道陡峭狭窄,光线昏暗,很不好走。

第二、登顶大教堂有三个看点:一是最高上到圆顶,登高望远,鸟瞰四面八方,整个梵蒂冈国一览无遗,包括向东看圣彼得广场、西看梵蒂冈花园;二是电梯出来,进内可看穹苍圆顶的底部、在内里环绕教堂一圈,从上俯视教堂主堂内部(这部分在下面教堂是栏着不让靠近的);三是在电梯间出来,有一片露天平台,这是距地面70余米高的屋顶大平台,在这可以最近距离看雄伟的大穹顶外观和拍照。

2

整个教堂所包含的信息量太大了,如果对天主教历史,对建筑,对雕塑,对米开朗基罗和贝尼尼的作品不了解的话,也没事先好好做功课,还是租个语音导览吧。除了好多好多大师的作品外,这里的每个细节,地砖纹样,穹顶,马赛克墙壁,都值得细究。

否则只是进去转一圈,看什么重点也不知道,然后感受到的只有:宏伟,开阔,华丽,还有很多人啊……这些比较粗浅的感受了。对了,一定要登顶!

3

今天刚去了大教堂,个人觉得合理安排景点行程很重要,本想到了排队免费进教堂参观的,一到现场傻眼了,长到吓人的队伍目测没三小时进不去,我和朋友不想在烈日下暴晒,就决定先去博物馆(这个门票可以网上提前预定并预约参观时间)我们按照预约时间三点才进去,博物馆大概能参观两小时人很多,建议租讲解器。西斯庭教堂其实就是博物馆里一个小的教堂,票和场地都跟博物馆连在一起,如果即想看旋转楼梯又想进去圣彼得教堂的朋友注意,大概快进入西斯庭教堂的楼梯往下走右转就是圣彼得大教堂,不用排3小时队就能轻松进入哦,旋转楼梯在另一个出口要经过长长的走廊在纪念品商店后边的位置,不怕走路的可以先穿过长廊去看旋转楼梯但不下去,拍完照再原路返回去找圣彼得教堂入口,可以沿途问问保安,都还蛮热情的,教堂里面超美的值得一去。

4

梵蒂冈博物馆+西斯廷礼拜堂是同一张门票,参观完出口直接到圣彼得大教堂门口。网上提前预约的,20欧。如果只进圣彼得大教堂,则在圣彼得广场的教堂门口排队安检,人很多,队伍绕广场半圈,但其实有两条安检队伍,不知道为什么另一条很短的没有人排,亲试是完全可以的。如果三个地方都去,就从梵蒂冈博物馆的门口进,离大教堂大概1公里多点,不预约的话队伍也很长哟。教堂非常大很漂亮,最爱的圣殇,可惜放得好远不能近距离观赏。

5

在梵蒂冈博物馆内并没有找到传说中通往圣彼得大教堂的通道,所以还是乖乖到广场排队。我们是下午从博物馆出来再去的,进入圣彼得广场先沿着两侧的长廊排一次队,进入广场后会再排一次队安检。人不算少,但是队伍排起来很快,前后不超过半小时。广场是贝尼尼设计的,宏大华丽的巴洛克风格,顶上的天使姿态自带圣洁与崇高感。在广场上安检进去后,左侧就是进入大教堂的入口,右侧是排队买票登穹顶。登顶的门票分楼梯和电梯票两种,电梯也不是直接到顶,依然要走一段。登顶票价步行6欧,电梯8欧,没必要2欧的钱。其中最痛苦的是上面的一段,无论如何都只能步行,中途由于比较狭窄无法停下休息,去之前做好心理准备。上到最顶上的那一小圈,最标志性的钥匙型广场就是在这里看的。人主要集中在这一侧,另一侧风景就稍显逊色了。我们是下午3、4点来的,阳光正好可以拍这个方向,早上估计会背光。从穹顶下来可以直接进入到大教堂内部参观,不需要另外排队。人不算多,都围在祭坛边上。祭坛不能过去,有贝尼尼设计的青铜华盖,底下是圣彼得墓。哀悼基督雕像在正门进去的右侧,现在有防弹玻璃罩着,不能靠近。看介绍是因为之前有人冲上去把雕塑打碎了碎成10几块,现在是好不容易一块块粘起来的……

6

圣彼得大教堂排队的人很多,但也没有夸张到7个小时的程度,拍3/4圈的队大约用时1小时。不管参观还是登塔都要排安检的队,进去后参观从左走,登顶从右走,票也是在右侧买。个人建议登顶,顶上的景色比较美,还能拍到梵蒂冈的样子,从顶上下来就直接参观梵蒂冈大教堂了。整个大教堂金碧辉煌,十分的气派,米开朗琪罗的作品《圣殇》在进门右手边,青铜华盖和圣彼得宝座在教堂中垂线的最底端,进门就能够望到。

7

世界上最大的教堂,即使不是信徒,也怀着朝圣心去的,震撼。

可特别留意:1. 穹顶(米开朗基罗);2. 雕塑圣殇(米开朗基罗);3. 青铜华盖(贝尼尼);4. 宝座(贝尼尼)。教堂登顶可以看圣彼得广场的全景,钥匙型的广场,标准明信片角度。可以花钱坐一段电梯,可以全程走上去,最难走的部分电梯到不了。

8

主殿很赞,进主殿的五扇大门莫忘了细细观赏。未进主殿时,面朝主殿的右手方向有条道是前往登顶的,在大早上最好避开人群先去登顶(否则晚些需要排大队),登顶能俯瞰罗马古城和梵蒂冈博物馆以及后花园,当然还有大翅膀。登顶电梯不值当,体力好的徒步走上去没几步。

9

圣彼得大教堂在罗马市内,就跟逛公园似的一个景点。因为宗教意义重要,外加另外复杂关系,最终自成一国,跟个小公园那么大。广场很大,每个角落都争先恐后的恨不能咆哮着告诉世人教皇昔日的威武!游客太多,好在广场够大,安检口开放很多个,这样才能容得下前来参观的游客。特别想了解宗教文化的朋友建议请导游讲解。里面的确有很多说道,慢慢走能看很多东西。中国旅游团很多,跟逛颐和园似的,抬头全是同胞。(谢选骏指出:这是中国来的旅游购物团,因为要逃避“中国政府收税太重,国内物价比国外高三到五倍”的窘况。)

10

整个大殿无论从宗教还是从艺术的层面来说,都是一个巨大的博物馆,更不可思议的是,即便那些珍贵大理石镶拼地砖足够构成国宝级别,我们也竟能直接在上面走来走去!满地的大理石,所有的图案,都不是画上去的,而是,拼嵌!只有在现场才能明白,在16世纪时期,工匠要将一块块不同色彩,不同质地的大理石切割打磨成如此有弧度的形状,并将它们无缝拼接在一起,这是多么可怕的精湛的工艺! 放在今天,有先进的切割机,未必能做出如此具有优美线条的图案来!

11

排队时长大约两小时,教堂周围是空旷无遮挡的大广场,不戴墨镜几乎睁不开眼睛。在教堂里流连许久,即使处于现代社会,宗教给予人的震撼之感仍让我静默许久……民智未开的时候,大约只有宗教才能给内心的迷茫指条明路了。(谢选骏指出:你们“民智一开”,就只有虚无主义和吸毒上瘾的伺候了。)

13

不愧为排名世界第一的大教堂,虽然在欧洲看过各式各样的教堂,但是还是被圣彼得大教堂内部的富丽堂皇震撼了,是一种无法用语言形容的感觉。参观教堂要排队,我们去的那天,大太阳天气很热,说是光排队就要两个小时,由于我们同行的一个伙伴腿脚不便,推的轮椅,于是所有人都走了fast track。这里是绝对值得看的地方!虽然并不是纯粹的天主教徒,但是当走进圣彼得教堂的时候还是感受到伟大的神性和宗教信仰。走在教堂里任何人都会被绝美的壁画,马赛克和精致的雕塑震撼到。(谢选骏指出:这是典型的偶像崇拜。)如果不是特别累,一定要登顶,可以选择乘一段电梯,最后一部分是没有电梯的,需扶着墙壁前行,当最后登顶后绝不会后悔爬了一路台阶。可能他们并不以挣钱为目的,游客必须的花费很少,纪念品小店里的东西也挺便宜,如果要买,就在教堂里面和旁边的小店买,出了广场的街边小店会贵很多。

14

要拍照下午登顶光线好,楼梯和电梯都可以,虽说电梯只到相对轻松的前300多级,年轻人拼一把也就到,但也算累,冬天都爬出一身汗,下来买楼梯票也可以做电梯,会出现在大殿中。

15

中国有句古话:泰山归来不看岳,五岳归来不看山。意大利归来就不再看教堂了!梵蒂冈这片儿算是登顶!登峰造极,极尽所能,无所不至!


谢选骏指出:圣彼得大教堂成为壮观,但是他毕竟不是耶稣基督亲在过的地方,所以,只能算是二流的。圣彼得大教堂与其说是宗教奇迹,不如说是艺术瑰宝;而且其艺术的兴盛正是信仰衰落的结果。这不是偶然的,而是一个普遍的文化现象,我早在二十多岁的时候,就准备拿这个题目来写作硕士论文了。而从上述网民的评论中不难看到,这些人多是冲着艺术玩物去那里观光的,这种活动只会对信仰有害。


诗云:

圣伯多禄化身导游,

圣品变成艺术魔咒,

广场滚动人山人海,

轮番舔舐巍峨宆楼。

(另起一页)

四三

圣马可大教堂


圣马可大教堂(Basilica di San Marco),位于威尼斯市中心的圣马可广场上,始建于公元829年,重建于1043—1071年,它曾是中世纪欧洲最大的教堂,是威尼斯建筑艺术的经典之作,它同时也是一座收藏丰富艺术品的宝库。教堂建筑循拜占庭风格,呈希腊十字形,上覆5座半球形圆顶,为融拜占庭式、哥特式、伊斯兰式、文艺复兴式各种流派于一体的综合艺术杰作。

圣马可大教堂又被称之为“金色大教堂”,是基督教世界最负盛名的大教堂之一,是第四次十字军东征的出发地。圣马可教堂是为纪念耶酥十二圣徒和收藏战利品而建,始建于公元9世纪。其后遭遇大火,历经修复成现今的规模。教堂的精华是位于中央祭坛后面的Psaaoro,始建于公元976年,其后多次修补、镶嵌宝石等,非常漂亮。位于教堂右侧的珍宝馆收藏、陈列有1204年十字军东征从君士坦丁堡基督徒那里无耻抢夺来的战利品。另外,教堂右侧洗礼堂的镶嵌画也非常美丽,到2楼的阳台即可近距离观赏,从正门进入后,右侧写着Loggia dei Cavalli的地方就是楼梯入口。这座教堂在1807年之前一直是威尼斯总督的私人礼拜堂。(谢选骏指出:难怪堆满了赃物。)

圣马可大教堂有1000年的历史,它是天主教最富丽和最重要的教堂之一。它曾是中世纪欧洲最大的教堂,是威尼斯建筑艺术的经典之作,它同时也是一座收藏丰富艺术品的宝库。 

圣马可教堂由于其中埋葬了耶稣门徒圣马可而得名。圣马可是圣经《马可福音》的作者,被威尼斯人奉为护城神,其坐骑是狮子,当威尼斯摆脱拜占庭的控制,成为一个城市共和国后,元老院决定圣马可为城市的新守护神,以代替狄奥多尔,所以威尼斯的城徽是一只巨大的狮子抱着福音书。 

教堂正面长51.8米,有5座棱拱型罗马式大门。顶部有东方式与哥特式尖塔及各种大理石塑像、浮雕与花形图案。中间大门的穹顶阳台上,耸立着手持《马可福音》的圣马可雕像,6尊飞翔的天使簇拥在雕像下。入口处的上部有4座青铜马像(复制品),真品现在收藏在教堂内,这是公元前四世纪的青铜驷马,威尼斯人在1204年掠夺自君士坦丁堡,虽然曾被做拿破仑带回巴黎,但后来又回到了威尼斯,在圣马可教堂的博物馆内可见到它们的踪迹。

教堂的正面五个入口及其华丽的罗马拱门是陆续完成于十七世纪,在入口的拱门上方则是五幅描述圣马可事绩的镶嵌画,分别是“从君士坦丁堡运回圣马可遗体”、“遗体到达威尼斯”、“最后的审判”、“圣马可神话礼赞”、“圣马可进入圣马可教堂”等五个设计师主题,金碧辉煌非常的耀眼。右边洗礼堂的镶嵌画也很美丽。位于中央祭坛的后面的Psaaoro是代表这座寺院的珍宝。制作于976年,其后经过修补,镶有宝石等,非常漂亮。寺院右端有珍宝馆(Tesoro),陈列在1204年十字军从君士坦丁堡带回来的战利品。

教堂内部有丰富的艺术展品收藏品,这些收藏都是来自世界各地的,因为从1075年起,所有从海外返回威尼斯的船只都必须缴交一件珍贵的礼物,用来装饰这间“圣马可之家”,圆形天花板上的镶嵌画是从圣经旧约全书中取题的。教堂的内部,从地板、墙壁到天花板上,都是细致的镶嵌画作,其主题涵盖了十二使徒的布道、基督受难、基督与先知以及圣人的肖像等,这些画作都覆盖着一层闪闪发亮的金箔,使得整座教堂都笼罩在金色的光芒里,教堂又被称之为“金色大教堂”。教堂内殿中间最后方的黄金祭坛,祭坛之下是传说的圣徒马可的坟墓。祭坛后方置有高1.4米、宽3.48米的金色围屏(Pala d'Oro),屏面上有80多幅描绘耶稣、圣母、门徒马可行事的瓷片,在这个画面上共有2500多颗钻石、红绿宝石、珍珠、黄玉、祖母绿和紫水晶等珠宝来装饰;中央的圆顶是一幅耶酥升天的庞大镶嵌画,是由一群威尼斯非常优秀的工匠在十三世纪所完成的。

圣马可教堂不仅是一座教堂,它也是一座非常优秀的建筑,它融合了东、西方的建筑特色,它原为一座拜占庭式建筑,15世纪加入了哥特式的装饰,如尖拱门等;17世纪又加入了文艺复兴时期的装饰,如栏杆等。从外观上,它的五座圆顶据说是从君士坦丁堡的圣索菲亚教堂盗窃来的;正面的华丽装饰是源自拜占庭的风格;而整座教堂的结构又呈现出希腊式的十字形设计。

拥有500多根石柱和4000多平方米的马赛克画。一方面它集合了拜占庭、哥特的风格,另一方面也具有东方风格,向东方文化开放。圣马可大教堂是东方拜占庭艺术、古罗马艺术、中世纪哥德式艺术和文艺复兴艺术多种艺术式样的结合体,结合得和谐,结合得协调。大教堂有五个圆圆的大屋顶,这是典型的东方拜占庭艺术。 

网民评论说:

红色狂飙 

整个威尼斯的精华就是圣马可教堂了。

由于此前看了攻略,要穿长裤,所以就穿着完全不搭配的衣服过去了,其实完全可以去威尼斯凹造型的,因为可以提供“遮羞布”,上身批一个,腰上系一个,so easy。建议去教堂前了解下历史,因为中国的教育对于宗教方面是空白的,更不要说西方宗教了。所以提前做功课或者下载美景听听,简单普及下。如果有兴趣可以了解下第4次十字军东征的故事,有些东西是那时候抢过来的。

最后一张照片就是所有的注意提示,直接看就好。另外补充如果带了大包就要放在一个小巷子里寄存,1个小时之内免费。如果对于宗教不太了解,去不去没啥区别,因为也不能拍照,不能“到此一游”,虽然说参观教堂免费,但是队伍很长,外面很晒,没有阴凉……拜占庭式教堂,入口处要求不能露肩膀不能穿短裤或短裙,有卖大块无纺布1欧还是2欧来着。

金色马赛克是特色,本来在一层觉得看不懂神马情况,有几个收费的小展览也不懂,然后付费上到楼上之后有一个两欧看导览的机器,做了几段简单介绍理解了一些。里面有历史沿革的一些墙壁残片,可以上到教堂顶部外面,其实也看到了圣马可广场和旁边的风景,所以就没有再上钟楼了。

LV.23

圣马可大教堂,上次来在维修,这次可以一睹芳容,开心。威尼斯守护神圣马可的安息之处,典型的拜占庭为主,融合了哥特式、伊斯兰式、文艺复兴式各种流派于一体的建筑杰作,外表的黄金马赛克,内部的黄金祭坛都很著名,因此又称为“金色大教堂”。

兰天白云 

圣马可大教堂融合了东、西方的建筑特色,它原为一座拜占庭式建筑,15世纪加入了哥特式的装饰,如尖拱门等;17世纪又加入了文艺复兴时期的装饰,如栏杆等。从外观上,它的五座圆顶,据说是来自土耳其伊斯坦堡的圣索菲亚教堂;正面的华丽装饰是源自拜占庭的风格;而整座教堂的结构,又呈现出希腊式的十字形设计,这些建筑上的特色让人惊叹不已。圣马可教堂最引人注目的,一是内部墙壁上用石子和碎瓷镶嵌的壁画;二是大门顶上正中部分,雕有四匹金色的奔驰着的骏马。大教堂是东方拜占庭艺术、古罗马艺术、中世纪哥德式艺术和文艺复兴艺术多种艺术式样的结合体,结合得和谐,结合得协调,美不胜收,无与伦比。

天高云淡天蓝蓝 

圣马可大教堂是基督教世界最富盛名的大教堂之一,无论外观还是内部装饰均华丽得令人叹为观止。教堂内收藏着据说是从基督戴的花冠上取下来的一枚荆棘,有无数的金银珠宝,而单单这极富建筑价值和艺术价值的教堂本身,就是无法估量的财富,堪称“意大利北部的圣彼得大教堂”。

bbzy6187 

我去的时候天气特别好,阳光明媚,游客众多,广场上有很多的鸽子,大家都在喂它们拍照留念,广场周边的咖啡馆露天咖啡座都有音乐表演,钢琴声,小提琴声,此起彼伏,很浪漫,加上海风的吹拂,和广场屋顶上敲钟小人,像足了电影里的片段,美好的记忆。我之前去是找的一家意大利自由行定制俱乐部安排的,这些都是他们生活在当地的达人告诉我的,不光能免费先做行程,还会有电子导游提供,让人在国外都能中文导航,景点也是可以中文讲解的。我们玩的挺好的啦,名字叫青蛙之旅,名字也好记的。

水清无鱼 

在这岛上,在这码头最显著的建筑就是马可教堂。马可,是耶稣的忠心门徒,写过圣经,深得信徒的爱戴,只是他后来死在埃及,门徒把他混在猪尸运回,所以信徒把这故事画在壁上。据说以前广场上很多很多鸽子干扰游客,但游客也喜欢。教堂前有几个飞狮的雕像,据说这飞狮是 保护 圣马可的吉祥物,828年,人们成功地把圣马可的干尸从亚历山大港偷将出来,运回威尼斯, 存放在圣马可大教堂 。飞狮左前爪扶着一本圣书,上面用拉丁文写着天主教的圣谕:“我的使者马可,你在那里安息吧!” 

心动身行 

圣马可大教堂是11世纪建造的拜占庭式建筑,有5个类似洋葱一样的圆顶。开放、繁荣的海上贸易,使得威尼斯人对来自各国的艺术,接受度很高。他们喜欢来自东方的鲜艳色彩,并把这些色彩运用到了这座教堂之上,当阳光灿烂时,圣马可大教堂会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jieZAI 

再给大家点建议。酒店千万不要在booking缤客上订!!!我付出了140欧的惨痛教训并在晚上在国外流浪街头找酒店。在米兰定酒店,店家办理入住时间规定下午1点到三点,但是缤客网上说可以有特殊要求,但必须提前付房款才能填写特殊要求。结果我们付钱了,填了晚上7点之后才可以办理入住。但是店家之后回复说不行。然后我联系店家要求退款,店家根本联系不上,电话不接,消息不回。最后只能联系缤客网,他们的中文服务超级差!电话能打几十个才能接通,之后就只知道说联系不上商家,然后一堆官话。在我连续几天催促后才发邮件说不能退钱。关键是我定了两天,第二天我可以那个时间办理入住,店家取消了我的预订,这样也要我赔偿全款。没发生入住还要我交10%的税!这就是我的教训,希望大家可以借鉴。

慕尼黑私旅行 

因为曾经被拿破仑称为“欧洲最美的客厅”,景点又非常集中,所以这是到威尼斯的必经之地了。广场其实并不大,但是建筑还比较宏伟,人和鸽子都很多。我是陪国内来的朋友过去的,当时正逢十一,国内的游客真的不少。可以在这里坐下休息发发呆,看看肥鸽子漫步。如果去玻璃岛丽都岛等地,也是从这里坐船去。

茂茂的wondertrip  

拜占庭文化影响非常之大的一座教堂,满满都是金灿灿的马赛克,由于常年受威尼斯涨水的影响,地面的马赛克瓷砖已严重变形,所以注意保护哦,最后说一句,如果您是背着背包,是不能进教堂的,需要到旁边的小巷寄存,教堂前有标志告诉您哪里可以寄存。

Willy 

圣马可大教堂有“金色大教堂”的称号,不仅因为其内部金碧辉煌的四壁和穹顶,还因为教堂外观会在夕阳的映照下发出淡淡的金光,圣洁华美。排队进入教堂之前需要先去存包,存包地点不在广场内,在离时钟塔不远的一条小巷里。强烈建议前往教堂二层的博物馆,不仅可以看到《但丁密码》中驷马铜像的真品,还可以站在观景台上观赏圣马可广场。博物馆的开馆时间比教堂晚,如果到的比较早,通往二楼的楼梯通道可能会没有开放。参观圣马可大教堂免费,参观博物馆需要单独收费。

闪闪红星 

圣马可大教堂风格很独特,很恢弘华丽,虽然排队时间比较长,但是还是觉得值得!


谢选骏指出:看来看去,都是生意经。威尼斯人真是聪明,他们的两手抓满了一切,既要精神又要物质,既要天国又要世俗,世界上的便宜都让他们占了——但是那又怎么样?后来呢?下头呢?下头快要没有了。后来也快要没有了。


诗云:

马可福音朴素无华,

马可教堂财货世家,

天国世俗两手都抓,

无奈陆沉好整以暇。

(另起一页)

四四

圣索菲亚大教堂


圣索菲亚大教堂(Holy Wisdom;英语:Hagia Sophia;拉丁语:Sancta Sophia or Sancta Sapientia)位于现今土耳其霸占的伊斯坦布尔,有近一千五百年的历史,因巨大的圆顶而闻名于世,是一幢拜占庭式建筑。圣索菲亚大教堂在希腊语里的意思是上帝智慧,解作“上帝圣智教堂”,教堂供奉在正教基督教神学里的耶稣,大教堂称为“圣索菲亚”,是特别献给天主圣智的那一位,即圣三中的圣言。这种对耶稣的称呼可能源自保禄从(保罗)对基督的描绘,格前1:24 “基督却是天主的德能和天主的圣智”。

在该教堂现在矗立的地点,曾经存在过两座被暴乱摧毁的教堂,公元532年拜占庭皇帝查士丁尼一世下令建造第三所教堂。在拜占庭雄厚的国力支持之下,由物理学家米利都的伊西多尔及数学家特拉勒斯的安提莫斯设计的这所教堂在公元537年便完成了其建造。刚竣工时的圣索菲亚大教堂是正教会牧首巴西利卡形制的大教堂,在1519年被塞维利亚主教座堂取代之前,圣索菲亚大教堂一直是世界上最大的教堂。

拜占庭帝国,即东罗马帝国,指的是罗马帝国在公元四世纪分裂之后,继承罗马帝国正统政权,且据有东半部领土的帝国。而拜占庭帝国的中心,就是拜占庭,即君士坦丁堡,也就是今日土耳其的伊斯坦布尔。

拜占庭(Byzantine)这个名字的由来,传说是由一位希腊人Byzas依循神喻,在欧洲与亚洲交界处、陆地与海洋交界的拜占庭找到理想之地,并以自己的名字为其命名而来。

而拜占庭登上世界历史舞台,一方面由于其位居要津,把守博斯普鲁斯海峡,控制了黑海与地中海间海陆交通要道的枢纽,另一方面则是罗马帝国君士坦丁大帝于公元312年夺权成功之后,为了向东拓展罗马帝国的影响力,而选定拜占庭做为新罗马的基督城,并于公元330年5月11日正式迁都拜占庭,改名为君士坦丁堡。

君士坦丁建造他的城市是为了夸耀罗马帝国的声势,同时吸引各国来归,于是他使用了各种装饰方式来美化君士坦丁堡:在街道上装饰喷泉和廊柱,又将来自丝路的丝绸、非洲的珠宝、欧洲的雕刻与工艺用品、埃及法老王的方尖碑、世界各地的香料、瓷器等等全搬过来。

公元325年,君士坦丁盖了一座大教堂,即圣索非亚大教堂(St.Sophia Church)。这是由君士坦丁大帝为供奉智慧之神索非亚,始建于公元325年的,后受损于战乱,公元537年查士丁尼皇帝为标榜自己的文治武功进行重建,它作为宫廷教堂,持续了9个世纪。

公元7世纪之后,阿拉伯半岛上出现新兴势力伊斯兰文明,接着十字军东征来到君士坦丁堡,但此时统治者已无力阻止联军与战争对城市的蹂躏。接着是土耳其人登场,东罗马帝国正式宣告结束。公元1453年,奥斯曼土耳其将君士坦丁堡改名为伊斯坦布尔,并将索菲亚大教堂改成阿雅索菲亚清真寺。

公元1453年6月,奥斯曼土耳其苏丹穆罕默德二世攻入了君士坦丁堡,他下令将教堂内所有拜占庭的壁画全部用灰浆遮盖住,所有基督教雕像也被搬出,并将大教堂改为清真寺,还在周围修建了4个高大的尖塔。


(谢选骏指出:此举说明,伊斯兰教的虚伪,因为偶像是可以被灰浆盖住的吗?如果不是偶像,何必要盖住他们呢?)


第一所教堂被称为“大教堂”(Magna Ecclesia),在360年2月15日君士坦提乌斯二世在位时启用,大教堂建在正在兴建中的帝国皇宫旁。附近的伊莲娜教堂(Hagia Eirene,“圣和平”)在较早时已建成并作为主教座堂,直至圣索菲亚大教堂建成。这两所教堂同为拜占庭帝国最重要的教堂。君士坦丁堡的苏格拉底(Socrates of Constantinople,380年—440年)记述了第一所教堂,认为它是君士坦丁一世所建。它被建为拉丁柱廊式的大教堂,附有长廊及木制屋顶,还有一个天井。它在当时被誉为世上最出色的历史建筑物之一。君士坦丁堡牧首约翰一世与皇帝阿卡狄奥斯的妻子、皇后阿丽亚·尤多希亚(Aelia Eudoxia)发生冲突,因而在404年6月20日被流放,因此而起的连串暴乱使第一教堂毁于一旦,关于第一所教堂的一切在当今已彻底消失。

第二所教堂是狄奥多西二世下令兴建的,于415年10月10日落成,这个木制屋顶的教堂是由建筑师鲁弗留斯所建。532年1月,尼卡暴动引起的一场大火将第二所圣索菲亚大教堂烧成渣滓。第二所教堂的数块大理石残骸幸存至今,这些石块上的浮雕展示了十二羔羊、十二使徒等图像。这些石块原来是正门的一部分,现在展示在教堂的庭园内。这些石块是在1935年由A. M. 施奈德对西庭的一次挖掘当中被发现,由于担心损害现时的圣索菲亚大教堂建筑,发掘工作再也没有开展。

第三所教堂是在532年2月23日,在第二所教堂被摧毁后的仅仅数天,皇帝查士丁尼一世决定兴建第三所截然不同的大教堂,第三所教堂较前两所更为宏大雄伟。

查士丁尼一世选用物理学家米利都的伊西多尔和数学家特拉勒斯的安提莫斯为建筑师,但安提莫斯在不足一年内逝世。拜占庭史学家普罗科匹厄斯在《建筑》一书里描述了建造圣索菲亚大教堂的状况。皇帝将帝国各地的物料运送到君士坦丁堡,如以弗所阿耳忒弥斯神庙的古希腊圆柱。大石都是来自远处的采石场,包括埃及的斑岩、色萨利的绿色大理石、博斯普鲁斯海峡地区的黑石及叙利亚的黄石。超过一万人参与建造工作,这所新教堂马上就被认为是重要的建筑,展示了建筑师的创造力。建筑师们采用了希罗的理论,在广大的空间之上建造巨大的圆顶。皇帝与牧首梅纳斯在537年12月27日一起参与了盛大的落成仪式。教堂内的镶嵌画则在查斯丁二世在位时(565年—578年)才完成。

553年8月及557年12月的地震使主圆顶及东面的半圆顶破裂,558年5月7日发生的地震使主圆顶彻底倒塌,破坏了读经台、祭坛及其华盖。皇帝马上下令修复,让米利都的伊西多尔的侄甥伊西多拉负责修复工作。他使用了较轻巧的物料,又将圆顶提高了6.25米(20.5英尺),使教堂的内部高度达到现时的55.6米(182英尺)。修复工程在562年完成,使教堂在6世纪的面貌得以保存至今。拜占庭诗人示默者保罗(Paul the Silentiary)为教堂的重建创作了一首名为《读画诗》的长诗。562年12月23日,牧首优迪基乌(Eutychius)主持落成仪式。

圣索菲亚大教堂是君士坦丁堡牧首的座堂,并且是拜占庭帝王仪式的首要场地,如加冕典礼。大教堂为作恶者提供庇护,外国游客对此深受感动。

726年,拜占庭皇帝利奥三世颁布一系列的诏令抵制偶像崇拜,命令军队摧毁一切圣像,迎来了毁坏圣像运动。圣索菲亚大教堂内的所有宗教画像及雕像被移除。在伊琳娜女皇执政时期(797年—802年),圣像崇拜得到短暂的恢复,此后偶像破坏者卷土重来。拜占庭皇帝狄奥斐洛(Theophilus)深受伊斯兰艺术影响,而伊斯兰艺术是禁止偶像崇拜的。他将刻有画押字的青铜两翼门安装在大教堂的南面入口。

859年的大火对大教堂造成破坏,而869年1月8日的地震使一个半圆顶倒塌,巴西尔一世下令复修。

989年10月25日发生强烈地震,破坏了大教堂的大圆顶,巴西尔二世委托阿美尼亚建筑师、阿尼及阿吉涅大教堂的创造者梯利达特(Trdat)修复圆顶,西面的圆拱及部份大圆顶是他主要的修复部分。大教堂的损毁程度使修复工作持续了六年,大教堂在994年5月13日重开。

君士坦丁七世在他的《典仪论》(De Ceremoniis)里记载了帝王及牧首在圣索菲亚大教堂举行典礼仪式的详情。

在第四次十字军东征期间,大教堂被来自西方的拉丁基督徒洗劫及亵渎。据史学家尼基塔斯·蔡尼亚提斯(Niketas Choniates)所述,大教堂的一些圣物如耶稣墓碑的一块石头、圣母玛利亚之奶、耶稣裹尸布及多位圣人的骨头都被转送到西方,现今可在西方多个博物馆内参观这些圣物。在拉丁帝国的占领下,圣索菲亚大教堂成为了罗马天主教会的主教座堂。鲍德温一世于1204年5月16日在圣索菲亚大教堂依照拜占庭传统加冕为王。在1204年发动拉丁十字军的威尼斯公爵恩里科·丹多洛被葬在教堂内,碑文显示了他的名字,成为了地面装饰。1261年,重夺君士坦丁堡的拜占庭人向碑文啐唾泄愤。不过,1847年至1849年的复修工程却令公爵坟墓的真确性遭到质疑,该坟墓更像是一个象征式墓地以作纪念。

拜占庭人重夺君士坦丁堡后,大教堂已显得相当破败,西面的四道扶壁大概就是在这时加建。1317年,安德洛尼卡二世在教堂东部及北部加建四道扶壁。1344年10月的地震使教堂的圆顶崩裂,部分建筑在1346年5月19日倒塌,教堂在此后关闭。1354年,建筑师阿斯特拉及佩拉尔塔负责教堂的修缮工作。

奥斯曼土耳其人在1453年征服君士坦丁堡,圣索菲亚大教堂随即被转换成阿亚索菲亚清真寺。当时教堂已相当残破,多道门窗剥落。多个西方访客都描述了当时教堂的状况,包括科尔多瓦贵族佩德罗·塔富尔(Pedro Tafur)及佛罗伦斯的克里斯托福罗·布隆戴蒙提(Cristoforo Buondelmonti)。穆罕默德二世下令清理及将教堂转换为清真寺。继任苏丹巴耶济德二世建造了一座新的叫拜楼替代他的父亲所建的叫拜楼。

在十六世纪,苏莱曼一世在征战匈牙利后带来了两根巨大的蜡烛,放置在清真寺米哈拉布的两侧。在塞利姆二世统治时期,清真寺已显得老旧,被认为是世上首个地震工程师之一的科查·米马尔·希南在清真寺外面加筑支撑结构。除了强化历史悠久的拜占庭建筑结构外,希南又在西端加建两座大型叫拜楼、苏丹专用的前座,又于1577年在东南方建造塞利姆二世的陵墓。1600年代,穆拉德三世及穆罕默德三世的陵墓建在塞利姆二世陵墓旁。

后来,清真寺再加设苏丹楼座、一个以大理石装潢的敏拜尔、一个布道用的讲台及一个供宣礼员使用的凉廊。

穆拉德三世从帕加马运来了两个古希腊汉白玉大瓮,放置在清真寺正殿两侧。

1739年,苏丹马哈茂德一世下令复修清真寺,并加建一所伊斯兰学校、一所施食处及一所图书馆,又在1740年加建洗礼用的喷泉,将清真寺建筑转变为库里耶(建筑群)。与此同时,清真寺内再加设一个苏丹楼座及一个米哈拉布。

在1847年至1849年间,苏丹阿卜杜勒—迈吉德一世对清真寺开展了最为著名的一次复修,在瑞士及意大利籍建筑师兄弟加斯帕雷及朱塞佩·福萨蒂的监管下动用八百名工人。他们巩固了圆顶和拱顶、摆正圆柱及改变建筑内外的装潢。上层楼座的镶嵌画都被擦掉,古旧的吊灯被撤换。巨大的圆框雕饰被加挂在圆柱上,刻有阿拉、先知穆罕默德、四大哈里发(阿布·伯克尔、欧麦尔、奥斯曼、阿里)及穆罕默德两位孙儿(哈桑、侯赛因)的名字。1850年,福萨蒂加建一个拜占庭复兴建筑风格的长廊,连接清真寺后方的皇室楼阁。一座记时员建筑及一所伊斯兰学校建在清真寺外,叫拜楼也被修正为同一高度。复修完成后,清真寺在1849年7月13日举行盛大庆典并重开。

1935年,第一任土耳其总统及土耳其国父穆斯塔法·凯末尔·阿塔图尔克将圣索菲亚大教堂变为博物馆。地毯被移走,覆盖在镶嵌画上的石膏由专家煞费苦心地擦去,地面饰品得以展示。成为博物馆之后的圣索菲亚教堂被改名为阿亚索菲拉博物馆,实际上该博物馆的展品主要就是建筑物自身以及其中的镶嵌画艺术品。20世纪40年代中,由美国拜占庭研究会以及敦巴顿橡树园现场委员会(Dumbarton Oaks Field Committee)牵头的考古学家们开始了对圣索菲亚大教堂的修复工作。1985年,圣索菲亚大教堂所在的伊斯坦布尔文化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选为世界文化遗产。但是博物馆的维护工作并不到位,1993年,一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考察团在其报告中指出,博物馆缺乏维护,墙上的石膏正在脱落,有些破损的窗户没有及时被修复,大理石的清理工作也没有到位,一些颜料已经被潮湿的空气侵蚀了。同年,博物馆在其穹顶之下搭建起了整修用的脚手架,这一“临时”建筑一直在博物馆内存在着。1996年至1998年,阿雅索菲亚博物馆还被世界文化遗产基金会选为其百大濒危遗产。如今的阿雅索菲亚博物馆大约每年接待二百五十万外国游客,随着伊斯坦布尔当选为2010年的欧洲文化之都,对圣索菲亚大教堂的修复工作被重新提上议程。拆除重达160吨的脚手架似乎已经指日可待。 

圣索菲亚大教堂坐落在蓝色清真寺对面。在1453年以前,一直是拜占庭帝国的主教堂,此后被土耳其人占领,改建成为清真寺。拜占庭建筑最光辉的代表是君士坦丁堡的圣索菲亚大教堂,是东正教的中心教堂。是拜占庭帝国极盛时代的纪念碑。圣索菲亚大教堂是集中式的,东西长77.0米,南北长71.0米。布局属于以穹隆覆盖的巴西利卡式。中央穹隆突出,四面体量相仿但有侧重,前面有一个大院子,正南入口有二道门庭,末端有半圆神龛。中央大穹隆,直径32.6米,穹顶离地54.8米,通过帆拱支承在四个大柱敦上。其横推力由东西两个半穹顶及南北各两个大柱墩来平衡。穹隆底部密排着一圈40个窗洞,教堂内部空间饰有金底的彩色玻璃镶嵌画。 装饰地板、墙壁、廊柱是五颜六色的大理石,柱头、拱门、飞檐等处以雕花装饰,圆顶的边缘时40具吊灯,教坛上镶有象牙、银和玉石,大主教的宝座以纯银制成,祭坛上悬挂着丝与金银混织的窗帘,上有皇帝和皇后接受基督和玛利亚祝福的画像。

圣索非亚大教堂的特别之处在于平面采用了希腊式十字架的造型,在空间上,则创造了巨型的圆顶,而且在室内没有用到柱子来支撑。君士坦丁大帝请来的数学工程师们发明出以拱门、扶壁、小圆顶等设计来支撑和分担穹隆重量的建筑方式,以便在窗间壁上安置又高又圆的圆顶,让人仰望天界的美好与神圣。由于地震和叛乱的烧毁,圣索非亚大教堂经历过数次重修,尤其公元532年查士丁尼大帝投入一万名工人、32万黄金、并花费六年光阴装饰圣索非亚大教堂。教堂是当时的城市中心。圣索非亚大教堂的大圆顶离地55米高,在17世纪圣彼得大教堂完成前,一直是世界上最大的教堂。

圣索非亚大教堂是靠图形和数字设计的。设计者中的一位是来自特拉列斯的安提缪斯——是《燃烧的镜子》和《不平常的机械装置》这两篇著作的作者。第二位建筑师比安提缪斯年轻,他是来自米利都的伊西多尔,他针对亚历山大利亚的希罗的文章《论拱形建筑》写过一篇评论。安提缪斯和伊西多尔是阿基米德学科方面的大师。

圣索非亚大教堂是拜占庭式建筑的代表作,创造了以帆拱上的穹顶为中心的复杂拱券结构平衡体系。它是世界上唯一由神庙改建为教堂、并由教堂改为清真寺的建筑。

圣索菲亚大教堂内壁全用彩色大理石砖和五彩斑斓的马赛克镶嵌画装点铺砌。

这座古代建筑珍品的圆顶,由两个半球形拱门支撑。17世纪时,仿效公元前腓尼基人昂蒂帕特提出的“七大奇迹”的说法,提出现代世界“七大奇迹”,圣索菲亚教堂就是其中之一。从教堂内一侧的昏暗、狭窄的碎石铺就的通道蜿蜒而上,能到达环绕教堂内三面的两层长廊。圣索非亚大教堂内部的装饰,除了各种雕刻之外,也包括运用有色大理石镶成的马赛克拼图。从公元4到6世纪开始,教会逐渐对教义与救赎的观念有渐深的认知,同时希腊罗马文化圈重视肖像与肉体美的传统也逐渐对基督教产生影响,信徒除了透过传统的谕言故事与象征手法来理解教义,也逐渐产生将圣母、圣子、圣徒等人物画像化的需求。教会中认为圣人的人物画像就等于触犯圣经中不得膜拜偶像的规定的一派,与另一派认为人物画像可以让信徒更容易理解神的精神、有助传教,两派间的歧异日渐加深。

公元692年教会会议中授予基督人像化的合法性,但公元730年罗马皇帝利奥三世(Leo III)颁布禁令,禁止圣母、圣子、圣徒、天使以人物形象出现,自此揭开了两派人马长达二百年间的斗争,教堂里的画作遭破坏,画像的持有者和作画的工匠们也都遭到各种形式的迫害,社会动荡不安。一直到9世纪中叶,教会重新解释,愿对画像给予敬意、信仰崇拜,这才逐渐消释两派间的纷争,而这个日子也被称为“正统的胜利”(The Triumph of orthodoxy),每年在信仰东正教的国家里被盛大庆祝。然而雕刻艺术从来不曾得到教会的认可。

现在,这座建筑被用来收取门票:

开放时间

【4月15日—10月1日】9:00—19:00,18:00停止售票; 

【10月1日—4月15日】9:00—17:00,16:00停止售票; 周一休息。

门票价格

成人25里拉;0—12岁外国儿童免费;官方导游50里拉45分钟。

2007年,美国商人及政客克里斯·斯皮鲁(Chris Spirou)启动了一个名为“解放圣索菲亚大教堂会议”的运动,支持恢复圣索菲亚大教堂原本的用途。2007年6月20日,他在美国国会人权委员会核心小组上作证,在听证会完结时,核心小组主席及外交事务委员会的主席汤姆·兰托斯发言道:“人权委员会在25年来调查过的全球侵犯人权的个案里,当中最重要的是宗教自由,核心小组格外关注有关圣地被强迫转变用途的人权侵害,当中又以圣索菲亚大教堂最为重要。”


谢选骏指出:这座教堂的样貌和它的名声相比,太太太令人失望了。不过它还是可以帮助我们思考历史。基督教世界的历史上至少有两次“破坏圣像运动”:一是8至9世纪在拜占廷帝国发生的破坏基督教会供奉圣像、圣物的运动;二是1566年8月11日“破坏圣像运动”,是由尼德兰手工业者、平民和农民发动的反对天主教会和西班牙殖民统治的人民运动,是欧洲历史上著名的尼德兰革命的一个组成部分。拜占庭帝国的圣像破坏运动兴起于穆罕默德之后百年,正是伊斯兰扩张如日中天的时代,显然来自回教压力。那么,荷兰人的偶像破坏运动呢?也是来自回教压力吗?不错。因为荷兰人的偶像破坏其实是日耳曼人宗教改革的产物,而日耳曼人的宗教改革,其实标志着日耳曼异教的复兴,也是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回响。意大利文艺复兴,则是因为奥斯曼土耳其人的崛起所致。所以可说,两次偶像破坏运动的“背后黑手”,分别是阿拉伯人和土耳其人。

现在,我没有进入这个所谓的教堂,因为它竟然要求排队买票!这在基督教国家是不可想象的。这个地方,已经被回教给玷污改造了,所以不再是一个教堂,只是一个堆放杂物的博物馆了。悲恸!

基督教和帝国的结合:最谦卑的态度和最强悍的势力。这两者不仅不是互相冲突,而且是互相补充的——越是谦卑就越是容易强大,越是强大就越是依靠有容乃大。


诗云:

主的圣地已被玷污,

茫然不见十字军出,

宣召塔像鬼子炮楼,

欺男霸女飘来嚎哭。

(另起一页)

四五

威斯敏斯特大教堂


威斯敏斯特大教堂(The Collegiate Church of St Peter at Westminster),通称威斯敏斯特修道院(Westminster Abbey,意译为西敏寺),坐落在伦敦泰晤士河北岸,原是一座天主教本笃会隐修院,始建于公元960 年,1045年进行了扩建,1065年建成,1220年至1517年进行了重建。威斯敏斯特教堂在1540年英王创建圣公会之前,它一直是天主教本笃会(天主教的隐修院修会之一)教堂。1540年之后,变节成为圣公会教堂

威斯敏斯特的本义是西部大教堂的意思。由于这座教堂坐落在100年前伦敦的西部,便得此名。早在8世纪这里便有教堂了,但只是在爱德华忏悔王建立起这座教堂之后,这一带才成为身份不凡的地区。在这座教堂建成之后不过几日,忏悔王便死去了,也没有王位继承人。正当皇亲国戚为此争吵不休之际,诺曼野人威廉从法国而来,并一举压制、征服了英格兰。可是,怎样才能向公众展示自己是爱德华王的正当继承者呢?最终他决定在爱德华王建造的这座教堂内举行盛大的登基仪式。于是1066年,威廉在此登上了英国王位。从那以后,共有40位皇帝在此登基。在教堂或具有特别纪念意义的建筑物中,大都会专为杰出的人物划出一席之地。正如法国的名人葬在先贤祠,英国的名人身后则有幸进入威斯敏斯特教堂。他们或被埋葬在教堂内,或者在此树立纪念碑。这里一些著名政治家、科学家、军事家、文学家的墓地,其中有丘吉尔、牛顿、达尔文、狄更斯、布朗宁等人之墓。耳堂南翼的“诗人角”就是诗人和作家墓祠的荟萃地。这里还有著名的第一次大战时的无名战士之墓(1920年)。所以,这里墓室累累,纪念碑林立,堪称英国著名的历史文物陈列馆。而且,这些祠墓和纪念碑在建筑上还有一个妙用:有效地避免了教堂中轴线上气势非凡的纵深可能产生的枯燥感。威斯敏斯特教堂是历代国王加冕登基、举行婚礼庆典的地方,也是英国的王室陵墓所在地,可以说威斯敏斯特教堂是一部英国王室的石头史书。

威斯敏斯特教堂可以说是英国变色龙的象征之一。建成后承办了国王加冕,皇家婚礼、国葬等重大仪式。历任君主,以及一些“伟人”都葬在威斯敏斯特教堂。从巴耶彩图(彩织广景壁画,生动详细地记录了11世纪诺曼征服者威廉侵占英格兰的过程。传说为威廉的王后玛蒂尔达亲织,画中共有1152人和72幕场景)上看,这座老教堂建有中心塔楼、交成十字横线的两侧耳堂和铅板屋顶。威斯敏斯特教堂是由“忏悔者”爱德华(1042—1066年在位,因病未能参加威斯敏斯特教堂的封圣典礼。王后之兄哈罗德二世,成为末代撒克逊族英王。)扩建,并于1065年被封圣。亨利三世为了纪念爱德华,发誓建立一座哥特式的更加威严的教堂,致使原来的结构所剩无几。

来自法兰西诺曼底的威廉一世(征服者),是首位在威斯敏斯特教堂荣受加冕的国王。经过黑斯廷斯战役,他击败了英王哈罗德二世。他的加冕典礼于1066年的圣诞日举行,英格兰本地居民像走狗一样拥聚门前欢呼庆贺。但是胆怯得神经质的诺曼侵略者错误理解了这一马屁场面,威廉在整个典礼过程中惶惶惟恐丧命。加冕结束,诺曼士兵立即对人群发动攻击,还焚烧了周围的一些房屋。这种举动对始终不得安稳的英法关系来说,自然毫无改善。

自此之后,王室的加冕礼即在威斯敏斯特教堂举行,包括伊丽莎白女王在内的英国历朝历代君王,除了爱德华五世和爱德华八世两位外,无不是在威斯敏斯特教堂加冕登基,坐上王位。即便百年之后,也都长眠寺内。

从13世纪到16世纪,英格兰的国王们个个为其设计献力,结果把它弄成了各种风格的大杂烩。如此观察,它与今日的英国王室倒是相配——他们也是出自大量不同的祖源的杂种,而长久以来都将威斯敏斯特教堂作为“教区本堂”来举办婚丧仪式和加冕典礼。威斯敏斯特教堂既非大教区的主教堂,也不是教区里的教堂,而是人们所知的王室专属的教堂,行使管理的教长与其法规都要由王室决定。虽说平面图上标明入口在堂前左侧,实际上它设在了教堂侧面的北耳堂。英王“忏悔者”爱德华应教宗利奥九世之请求,将威斯敏斯特教堂敬献于圣伯多禄。据说,17世纪的英国护国主克伦威尔被杀后,头颅挂在威斯敏斯特大教堂尖顶上61年。这似乎是侮辱,但对可以屠杀欢迎群众的英国人来说,谁知道是什么意思。

18世纪上半叶,英国建筑家尼古拉斯·霍克斯穆尔建造了教堂西端的双塔。1875年起,教堂正面由英国建筑师、哥特复兴式建筑风格运动的领袖人物乔治·吉尔伯特·斯科特整修。这位沉湎于哥特式建筑风格的建筑师在承担修复工作时,常因傲慢地毁掉许多精美的非哥特式作品而引起时人的争议。不过,这种作风对西敏寺来说未尝不是一件幸事。目睹了剽窃大师牛顿葬礼的法国小人伏尔泰为之深深震动。他曾感慨道:“走进威斯敏斯特教堂,人们所瞻仰的不是君王们的陵寝,而是国家为感谢那些为国增光的最伟大人物的纪念碑。这便是英国人民对于才能的尊敬。”

在教堂内还有许多像亨利七世礼拜堂这样的献给死去君主的建筑,使人不由得不惊叹西敏寺教堂内别有洞天。如祭坛东端的圣·爱德华礼拜堂,其中央的爱德华祠墓建于1269年,是世界各地香客的朝圣之处。主祠周围还有亨利三世及其他国王祠墓,形成了各个时代的雕刻博物馆,尤其是东端的亨利五世墓堂更以雕饰华美著称。建筑西敏寺的初衷并非作为英国国王的墓地,然而事实上,从亨利三世到乔治二世的20 多位国王都葬在了这里。在圣·爱德华礼拜堂西侧有著名的爱德华一世加冕宝座,它高踞于祭坛前面的高台之上,宝座下有一块称之为“斯库恩”的圣石,它原是苏格兰国王传统的加冕座位,是其权力的象征,1297年,爱德华一世将它带到了伦敦。在教堂的祭坛前面的尖背靠椅,是历代帝王在加冕时坐的,据说那是件700年以前一直使用至今的古董。 椅子坐板下有一块大石头,被称为“命运之石”(Scone),它是爱德华一世在13世纪掠夺来的。原来,这是苏格兰王登基用的,据说现今苏格兰人中,还有人发起要把这块石头取回去的运动。于1996年,这块苏格兰人的至宝又回到了它的家乡。教堂内,还有一座特殊的小礼拜堂。说它特殊是因为这座小礼拜堂不是献给君主,而是献给勇赴国难者——牺牲于“不列颠之战”(1940年秋季发生的英德空军之战)的皇家空军战士的。小礼拜堂的彩色玻璃上绘有当年参战的68个空军中队的队徽。这为满目的皇家奢华中注入了一股刚健悲壮之气。教堂南侧是天主教本笃会的修道院,创建于13世纪,是一方形庭院,周围设开敞拱廊,拱廊周围另有许多附属建筑物。此外修道院庭院东南一侧,还有宝库厅和地下小教堂。后者为一长方形厅堂,现为寺院博物馆,馆内陈列着国王、王后和贵族们在葬礼中放置在无盖棺材中供人凭吊的雕像。这些雕像都是根据死后面容模制下来的,造型真实生动。这等于是不会朽烂的木乃伊,其中以爱德华三世(1312—1377年)的雕像最为古老,以英国海军中将纳尔逊子爵的雕像最为精致,这位被誉为“海洋权威的化身”的英国历史上最杰出的海军指挥官曾在一次海战中大败拿破仑,从而最终导致后者滑铁卢的失利。西敏寺的柱廊恢宏凝重,拱门镂刻优美,屏饰装潢精致,玻璃色彩绚丽,双塔嵯峨高耸,整座建筑既金碧辉煌,又静谧肃穆,被认为是英国哥特式建筑中的杰作。

教堂东端,即教堂中轴线的末端,原是圣母礼拜堂,后来毁坏。16 世纪初,在这个位置上建起了一个规模更大的礼拜堂(1503—1519 年,另说1502—1512 年),即著名的亨利七世礼拜堂,这是英国中世纪建筑最杰出的代表作品,由罗伯特·渥都设计。礼拜堂本身就是一个小教堂,有独立的本堂和两边侧廊,陵寝设在一端。其巨大的扇形垂饰和宛如倒挂着的晶莹华美的钟乳石拱顶,设计大胆,构思巧妙,拱肋图案别具一格,是整个建筑中最精彩之处。室内墙上满布壁龛,龛内共立有95 个雕像。这座礼拜堂装饰华丽精美,被认为是“所有基督教国家中的至美之所。

西敏寺主要由教堂及修道院两大部分组成。教堂平面呈拉丁十字形,主体部分长达156 米,本堂两边各有侧廊一道,上面设有宽敞的廊台。本堂宽仅11.6 米,然而上部拱顶高达31 米,是英国哥特式拱顶高度之冠,故而本堂总体显得比例狭高,巍峨挺拔。耳堂总长62 米,与本堂交会处的4 个柱墩尺寸很大,用以承托上部穹顶。穹顶以西是歌唱班的席位,以东是祭坛。教堂西部的双塔(l735—1740 年)高达68.6 米。平衡本堂拱顶水平推力的飞拱横跨侧廊和修道院围廊,形成复杂的支撑体系。

威斯敏斯特教堂可以说是英国地位最高的教堂。除了王室成员,英国许多领域的伟大人物也埋葬在此。英国人因此把威斯敏斯特教堂称为“荣誉的宝塔尖”,认为死后能在这里占据一席之地,是至高无上的光荣。其中著名的“诗人角”就位于教堂中央往南的甬道上。在这儿长眠着许多著名的诗人和小说家。如英国14世纪的“诗圣”乔叟,就安葬于此。陵墓周围还有一扇专门的“纪念窗”,上面描绘着他的名作《坎特伯雷故事集》里的情景。伴他长眠的有丁尼生和布朗宁,他俩都是名噪一时的大诗人。著名的小说家哈代和1907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吉卜林也葬在这里。“诗人角”中央,并排埋葬着德国著名的作曲家亨德尔和19世纪最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家狄更斯。还有些文学家死后虽葬身别处,但在这里仍为他们竖碑立传,如著名的《失乐园》的作者弥尔顿和苏格兰诗人彭斯,就享受着这种荣耀。

在教堂的北廊里,还伫立着许多音乐家和科学家的纪念碑。其中最著名的是牛顿,他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获得国葬的自然科学家。他的墓地位于威斯敏斯特教堂正面大厅的中央,墓地上方耸立着一尊牛顿的雕像,旁边还有一个巨大的地球造型以纪念他在科学上的功绩。此外,进化文化的奠基人、生物学家达尔文,天王星的发现者、天文学家赫谢尔等许多科学家都葬于此地。在物理与化学领域均做出杰出贡献的法拉第在去世后本来也有机会在威斯敏斯特教堂下葬,但因他信仰的教派不属当时统领英格兰的国教圣公会,威斯敏斯特教堂正是圣公会的御用教堂,因此拒不接受他在教堂内受飨。雪莱和拜伦这两位举世闻名的大诗人也因为惊世骇俗的言行被教堂拒之门外。(谢选骏指出:这其实是他们的荣幸,免得和血腥污秽的国王狗官们弄在一起。)在威斯敏斯特教堂内还安置着英国著名的政治家丘吉尔、张伯伦等许多知名人士的遗骸。后来因场地有限,部分伟人的坟墓被迁移至圣保禄大教堂。此外,两次世界大战中阵亡的英国官兵的花名册也保存在教堂内。在教堂大院正中还设有无名英雄墓,供人们在此地驻足停留、凭吊缅怀。(谢选骏指出:这其实也是一种未经许可的侮辱,结果给那些有名的混蛋贴了金。)

这座古老的教堂结构宏伟,装饰辉煌,外观是依拉丁风格建造的十字形。教堂正门向西,由两座全石结构的方形塔楼组成,这是圣保罗教堂的设计者雷恩的学生在18世纪设计的,双塔耸立,非常壮观。教堂主体部分长达156米,宽22米。本堂两边各有一道侧廊,上面设有宽敞的廊台。本堂宽11.6米,上部拱顶高达31米,是英国最高的哥特式拱顶,这样的结构显得本堂比例窄高而颀长,巍峨而挺拔。耳堂总长为62米,与本堂交会处有4个尺寸很大的柱墩,用以承托上部穹顶。穹顶以西是唱诗班的席位,以东是祭坛。而钟楼高达68.5米,高耸壮丽。整个建筑古典庄严,高大古朴,弓形的石雕精美细致,挺拔的立柱直指苍穹。教堂最上端立着由彩色玻璃嵌饰的尖顶,巍峨地冲向天际,如雕似刻,精巧绝伦。抬头仰望会有一种天堂般高远莫测的玄妙和神秘感。教堂四周高处的窗户都是用五颜六色的彩色玻璃装饰而成,它们使以灰色为主调的教堂在庄严中增加了几分典雅和华丽的情调。威斯敏斯特的柱廊恢弘凝重,拱门镂刻优美,屏饰装潢精致,玻璃色彩绚丽,双塔嵯峨高耸,整座建筑既金碧辉煌,又静谧肃穆,其精美豪华、富丽堂皇为英国教堂之冠,不愧是英国哥特式建筑中的杰作。

威斯敏斯特教堂全系石造,主要由教堂及修道院两大部分组成。有圣殿、翼廊、钟楼等堂组成。进入教堂的拱门圆顶,走过庄严却有些灰暗的通道,眼前豁然一亮,进入到豪华绚丽的内厅。教堂内宽阔高远构造复杂的穹顶被装点得美轮美奂,由穹顶挂下来的大吊灯华丽璀璨,流光溢彩。地上铺的是华贵富丽的红毯,一直通向铺着鲜艳的红色丝绒、装饰得金碧辉煌的祭坛,这就是举行王室加冕礼和皇家婚礼的正地。祭坛后是一座高达3层的豪华坟墓——爱德华之墓。祭坛前面有一座尖背靠椅,这是历代帝王在加冕时坐的宝座,据说是件有700多年历史的、一直使用至今的古董。宝座下面摆放着一块来自苏格兰的被称作“斯库恩”的圣石。宝座和圣石都是英国的镇国之宝。

威斯敏斯特教堂内还有大量馆藏,加冕用品以及勋章等庆典用品都收藏于此。还有英国宫廷收集的关于历史、艺术、科学等各个方面的资料,如1500年以来富于戏剧性的历史记录都保存于此。人们在赞叹威斯敏斯特教堂建筑艺术的同时,还可以从中了解到英国的历史。

威斯敏斯特教堂内有许多礼拜堂,除了巨大的天主教礼拜大堂,在圣坛后还有一个圣母堂,叫做亨利七世礼拜堂。这是教堂内最珍贵的宝藏,是16世纪都铎王朝的创始人亨利七世下令建造的,将近10年方才建好。礼拜堂的装饰极为华美精细,是英国晚期哥特式装饰风格的杰出代表。礼拜堂扇形的圆拱屋顶以纯白色的石材建造,上面装饰着中古时期骑士勋章图案的彩色旗帜。周围大面积的彩色玻璃窗使人几乎感觉不到墙壁的存在,灿烂的色彩令人目眩神迷。堂内拱券的券肋雕饰密布,精雕细琢,拱顶悬垂下许多漏斗形花饰,极为精巧,仿佛童话仙境一般,精美绝伦,观者无不叹为观止。在亨利七世礼拜堂后面是皇家空军礼拜堂,最突出的景观是四周的彩色玻璃窗,上面镶嵌着所有在1940年的不列颠战役中立功的飞行中队的徽章。作为英国中世纪建筑的主要代表,威斯敏斯特教堂的建筑风格和特点,虽然在马拉松式的建造年代中不断地推移变化,从诺曼式、哥特式,一直到早期文艺复兴的式样,不过它 的基本特色仍属于哥特式,所以历经700 多年的修葺而犹能保持原貌,实在多亏了斯科特这样的建筑师。

教堂建筑为哥特式,数个由彩色玻璃嵌饰的尖顶并列在一起,显得别致动人。教堂中间还有一处拥挤的墓场,埋葬有诸多伟大人物。由于人数众多,不得不将棺材竖起来埋放在地下。最终还是无处插针,才开始将伟人们向圣保禄教堂转移。

祭坛前面的尖背靠椅,是历代帝王在加冕时坐的,据说那是700年前一直使用至今的古董。椅子坐板下有一块大石头,被称为“命运之石”(Scone),它是爱德华一世在13世纪掠夺来的。原来是苏格兰王登基用的,据说现今苏格兰人中,还有人发起要把这块石头取回去的运动。在最里面的亨利七世礼拜堂中,并排陈放着悲剧性的女王玛丽,以及在伦敦塔惨遭杀害的年幼的爱德华五世及其胞弟的墓葬。(谢选骏指出:这简直是让受害者和杀人犯一起鬼混。)

华盛顿·欧文两百年前描绘的威斯敏斯特大教堂最初可能处于荒郊草莽中,如今,大教堂位于伦敦繁华的闹市中心,周围仅存十余棵绿树,那种现代化的氛围与读林纾译文时的感觉已相差甚远。威斯敏斯特不像坎特伯雷大教堂有绿树荫庇,但周围不远处有青翠的圣詹姆斯公园和金碧辉煌的白金汉宫。大教堂毗邻气势宏伟的议会大厦和高耸蓝天的大本钟楼,钟楼里14吨重的洪钟发出深沉的鸣响,通过电视和收音机传遍世界。泰晤士河缓缓流过威斯敏斯特,护养着大教堂里4000先贤长眠于地下的鬼魂。


谢选骏指出:村社流行宗教互助,都市流行商业互助,虽然两种互助实际上还可以互补,因为它们在人性的意义上都是一种交易。中国的《易经》在人性的意义上也是一种“有关交易的经典”。

我没有进入这个所谓的教堂,因为这里不过是一个国家公墓,相当于中国北京的八宝山革命烈士坟墓。不过我还是到隔壁的小卖部买了一个铜质的中古骑士,他戴着头盔面具,手指盾牌宝剑,是那里唯一可以入目的东西。我带着它走了,仿佛带走了英国的灵魂。


诗云:

英国西敏寺八宝山,

各色人等坐卧立满,

举目独朕不凑热闹,

手提卫兵四处横穿。

(另起一页)

四六

米兰大教堂


米兰大教堂(Duomo di Milano),意大利著名的天主教堂,又称“杜莫主教堂”,位于意大利米兰市,是米兰的主座教堂,也是世界五大教堂之一,规模居世界第二。于公元1386年开工建造,1500年完成拱顶,1774年中央塔上的镀金圣母玛丽亚雕像就位。1965年完工,历时五个世纪。不仅是米兰的象征,也是米兰市的中心。拿破仑曾于1805年在米兰大教堂举行加冕仪式。米兰始建于公元前4世纪,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

《米兰敕令》是值得所有基督教徒永生铭记的一部法令,可能敕令的原件永远无法得见天日,但米兰敕令在基督教史上的地位却不容动摇。当古罗马的君士坦丁大帝与统治巴尔干半岛和伊比利亚半岛的李锡尼会晤时,他们不可能知道,宣布基督教信仰自由、返还教会财产、承认基督教合法性的敕令开启了西方文明新的一页,基督教从古罗马帝国的疆域传播到了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他们的会晤就在米兰,时间是公元313年。

在米兰大教堂的大门雕塑中,《米兰敕令》颁布前的场景被艺术家形象再现,早期的基督教徒受到迫害,他们被处以各种惨不忍睹的刑罚,财产被没收,处境悲惨。在艺术家创作过程中,有多少灵感来自于他饱受迫害、担惊受怕的经历?那颠沛流离的生活是否让他亲身感受到2000年前加之于基督教徒身上的摧残?

米兰大教堂的铜门是开启历史的大门,是历史之窗,是壮阔的历史画卷。跨进这扇门,我们走进历史;跨出这扇门,我们希望走向未来。正如教堂大门上方镌刻的大字,“娱我心神者必定短暂”,“扰我心智者不会长久”,而在中央大门的上方则警示我们“只有永恒才值得追求”。

到公元395年,成为西罗马帝国的教城。米兰又是中世纪早期意大利境内兴起的独立的城市共和国之一。公元1158年和1162年在同神圣罗马帝国的两次战争中,整个米兰城几乎全部毁坏,断垣残壁,满目疮痍。到了14世纪后半叶,米兰又成了米兰国的首都。公元1796年,米兰城被拿破仑占领,次年被建为米兰共和国的都城,一直到公元1861年并入意大利王国。

据记载,高卢人于公元前六百年左右来到这里,建立居民中心,后成为凯尔特人首府。罗马人对这一中心很感兴趣,于公元234年占领了米兰并驻扎军队,米兰在军事、政治和经济上迅速发展,成为西罗马帝国科西米亚诺皇帝的宫廷所在地。公元313年,君士坦丁皇帝在此颁布赦令,使基督教会合法话,这一著名的《米兰赦令》在基督教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罗马帝国灭亡之后,米兰被外族占领,直到公元十二世纪才获得自治权,此后被维斯孔蒂等家族统治多年。文艺复兴时期,这一家族请来了达·芬奇等著名人文主义者,使这里的艺术、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米兰成为重要艺术中心。约十六世纪中期之后,米兰又被法国和西班牙、奥地利等占领,拿破仑就是于1805年5月26日在米兰加冕的。米兰人民进行了长期艰苦的反抗外国占领的斗争,与1847年底起义,1848年3月19日至23日进行了激烈的战斗,赶跑了奥地利统治者,成立了临时政府,后于1859年加入意大利王国。二战中,米兰一度被德国占领,1945年4月25日,德国投降前夕,以米兰为首的意大利北方一百多个城市才乘机赶跑了德国占领军。

战后,米兰在意大利经济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工业发展迅速,与都灵、热那亚一起组成“工业三角地带”,带动了全国的经济发展。米兰的工业门类齐全,有汽车、飞机、摩托车、电器、铁路器材、金属制造、纺织服装、化工、医药、食品等,商业、金融业也十分发达,是意大利最重要的金融中心。有全国最大的批发市场和证券交易所。米兰也是意大利北方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公路四通八达,铁路连接26条路线。这里也是全国的重要文化中心,有圣心天主教大学、国立米兰大学、博科尼商业大学、米兰工学院、音乐学院以及费米核研究院等研究机构。有很多博物馆、图书馆、档案馆、影剧院、体育馆和体育赛场的文化体育设施。很多大公司的总部也设在米兰。米兰大教堂是世界上最大的哥特式建筑,有“米兰的象征”之美称。主教堂始建于1386年,由米兰望族吉安·维斯孔蒂主持奠基。1500年完成拱顶,1774年中央塔上的镀金圣母玛丽亚雕像就位。1813年教堂的大部分建筑完工。1897年最后完工,历时五个世纪。1805年拿破仑曾在米兰大教堂举行加冕仪式。至1965年教堂正面最后一座铜门被安装,才算全部竣工。

1386年,在米兰的第一位公爵吉安·加莱亚佐·维斯孔蒂(Galeazzo Visconti Ⅲ)怂恿下,这座教堂开始兴建,各国工程师纷纷设计方案。吉安·加莱亚佐·维斯孔蒂希望这一举措能感动上帝.赐他一个男性继承人。上帝施恩于他,可就在15世纪早期,维斯孔蒂的后代——残暴的乔瓦尼·马里亚在上台后不久就遭暗杀。这一建筑工程持续了约5个世纪,完工前的装饰润色是于1809年根据拿破仑的命令完成的。1577年完成了初步的建筑,开始供信奉天主教人士参拜。1897年最后完工,历时五个世纪。

米兰大教堂虽经多人之手,但始终保持了“装饰性哥特式”的风格。教堂建成后,内部又陆续增建了不少附属物,直到19世纪末才最后定型。不久,维修工程也开始进行,1935年进行了大规模维修,二战后对1943年遭受轰炸的损毁处进行了修建,此后又更换了地板,维修了堂内的12根大型直柱。20世纪80年代中期最后完成维修工程。

米兰大教堂是世界上最大的哥特式建筑,是世界上最大的教堂之一,规模雄踞世界第二,是仅次于梵蒂冈的圣彼得教堂,也是世界上影响力最大的教堂之一。坐落于米兰市中心的大教堂广场,教堂长158米,最宽处93米。塔尖最高处达108.5米。总面积11700平方米,可容纳35000人。米兰大教堂在宗教界的地位极其重要,著名的《米兰赦令》就从这里颁布,使得基督教合法化,成为罗马帝国国教。在这里达芬奇·布拉曼特曾为他画过无数设计草稿,为使得大教堂更加壮丽。拿破仑曾在这里加冕,达芬奇为这座建筑发明了电梯。米兰大教堂也是世界上雕塑最多的建筑和尖塔最多的建筑,被誉为 大理石山。米兰大教堂也是天主教米兰总教区的主教堂,米兰教区则是世界上最大的教区。米兰大教堂不仅仅是一个教堂,一栋建筑,他更是米兰的精神象征和标志,也是世界建筑史和世界文明史上的奇迹。

米兰大教堂可供4万人举行宗教活动。它始建于公元1386年,到公元1485年才完成。这座教堂全由白色大理石筑成,大厅宽达59米,长130米,中间拱顶最高45米。教堂的特点在它的外形。尖拱、壁柱、花窗棂,有135个尖塔,像浓密的塔林刺向天空,并且在每个塔尖上有神的雕像。教堂的外部总共有2000多个雕像,甚为奇特。如果连内部雕像总共有6000多个雕像,是世界上雕像最多的哥特式教堂。因此教堂建筑格外显得华丽热闹,具有世俗气氛。这个教堂有一个高达107米的尖塔,出于公元15世纪意大利建筑巨匠伯鲁诺列斯基之手。塔顶上有圣母玛利亚雕像,金色,在阳光下显得光辉夺目,神奇而又壮丽。

米兰大教堂及其广场历经六个世纪才完工,德国、法国、意大利等国建筑师先后参与主教堂设计,汇集了多种民族的建筑艺术风格。十二到十五世纪,哥特式建筑风格在欧洲正流行,所以奠定了这座建筑的哥特式风格基调,在内部装饰上,由于十七、十八世纪巴洛克风格在欧洲的兴起,因此也融入了巴洛克风格。因此,它的建筑风格包含了哥特式、新古典式、新哥特式(又称巴洛克式),米兰大教堂虽经多人之手,但始终保持了“装饰性哥特式”的风格。教堂的建筑风格十分独特,上半部分是哥特式的尖塔,下半部分是典型的巴洛克式(Baroque)风格,从上而下满饰雕塑,极尽繁复精美,是文艺复兴时期具有代表性的建筑物。

米兰大教堂在装饰及设计方面,显得相当细腻,极富艺术色彩,整个教堂本身甚至可以说是一个艺术品。雕刻和尖塔是哥特式建筑的特点之一,米兰大教堂可以说是把这个特点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了。外部的扶壁、塔、墙面都是垂直向上的垂直划分,全部局部和细节顶部为尖顶,整个外形充满着向天空的升腾感,这些都是哥特式建筑的典型外部特征。教堂内外墙等处均点缀着圣人、圣女雕像,共有6000多座,仅教堂外就有3159尊之多。教堂顶耸立着135个尖塔,每个尖塔上都有精致的人物雕刻。

米兰大教堂整个外观极尽华美,主教堂用白色大理石砌成,是欧洲最大的大理石建筑,有“大理石山”之称,整个建筑呈拉丁十字形,长度大于宽度。米兰大教堂也是世界上雕像最多的哥特式教堂。整座教堂共有大理石雕像6000多座,3159座位于建筑外部,其中2245尊是外侧雕刻,雕像的主题多为圣经故事等宗教题材,各种雕像千姿百态。教堂外部还有96个怪兽形排水口,每个转角处的怪兽都各不相同。整个建筑外部分布着雕刻精美的窗花格,全长约半英里(1公里)。教堂正面被6个巨大方柱分隔出五扇铜门,完成于1896年至1965年,每座铜门上分有许多方格,每个方格内雕刻着教堂历史、神话与圣经故事。左边第一个铜门于1948年完成,表现的是君士坦丁皇帝的法令;第二个铜门是1950年所作,讲述的是圣·安布罗吉奥的生平。第三个最大的铜门位于正中,是1906年完成,重37吨,描绘的是圣母玛丽亚的一生。第四个铜门是在1950年完成的,讲的是从德国皇帝菲德烈二世灭亡到莱尼亚诺战役期间米兰的历史。第五个铜门1965年完成,表现的是从圣·卡罗·波罗梅奥时代以来大教堂的历史。 正面的方石柱上刻有几十幅大型浮雕和上百个人物像。

最不能错过的地方是教堂的顶层,教堂有6座石梯和两个电梯通往屋顶,顶上纵横交错着33座石桥,连接堂顶各个部分,登上堂顶可鸟瞰全市风光,在晴朗的日子里,还可以看到远处绵延到马特峰的阿尔卑斯山脉风光。经过920级阶梯徒步登顶,教堂顶部建有135座哥特式大理石尖塔,每一塔顶立有塑像,另有150个水道,410个大理石支架,上面均装饰有浮雕。尖塔之林直立挺拔,给人以飞腾升华、超脱尘世之感。英国小说家劳伦斯称大教堂“活像一只刺猬”。中央塔为其中最高,高108米,也是教堂的最高点,建于15世纪,由意大利建筑巨匠伯鲁诺列斯基建造。中央塔上的圣母玛利亚(Lady of Assumption)雕像于1774年才建成,高4.2米,为镀金铜像,圣母身裹3900多片金叶片,重700多公斤,整个圣母像在阳光下光辉夺目,代表爱,是所有米兰人的共同标记。大教堂最初的正式名称为“圣母诞生大教堂”就是由此而来。另有150个水道,410个大理石支架,上面均装饰有浮雕。

米兰大教堂的大厅有着显著的哥特式风格建筑的特点:中厅较长而宽度较窄,长约130米,宽约59米,两侧支柱的间距不大,形成自入口导向祭坛的强烈动势。 中厅高度很高,顶部最高处距地面45米。宏伟的大厅被四排柱子分开,大厅圣坛周围支撑中央塔楼的四根柱子,每根高40米,直径达到10米,由大块花岗岩砌叠而成,外包大理石。12根较小圆柱,柱子加上柱头总高约26米,直径3.5米。这些柱子共同支撑着重达1.4万吨重的拱形屋顶,柱与柱之间有金属杆件拉结,形成5道走廊。两侧束柱柱头弱化消退,垂直线控制室内划分,尖尖的拱券在拱顶相交,如同自地下生长出来的挺拔枝杆,形成很强的向上升腾的动势。两个动势体现对神的崇敬和对天国向往的暗示。教堂的地下有砖砌的深度为4—8米的空间。这儿能看见是大教堂基础的圣特库拉教堂的遗址。此外,在正面深处入口开始是地下的宝物库,从正中间靠里右手的入口可以去往屋顶。教堂内部也全由白色大理石筑成。厅内全靠两边的侧窗采光,窗细而长,上嵌彩色玻璃,光线幽暗而神秘。两柱之间的彩色玻璃大窗是哥特式建筑的显著装饰特色之一。米兰大教堂的玻璃窗可能是全世界最大的,高约20米,共有24扇,主要以耶稣故事作为主题,正中的太阳光彩图案寓意正义和仁爱,这些彩色玻璃造于500多年前,至今仍光彩夺目。当阳光透过彩色玻璃射入教堂时,霎时,让人明白宗教的美原来可以这样宣示。教堂东端的三个环形花格窗,宽约8.5米,高约21米,是意大利花格窗中的精品。教堂西端是仿罗马式的大山墙,众多的垂直线条和扶壁将墙面分成五个部分,扶壁上布满神龛雕像。在所有柱子的柱头上都有小龛,内置雕像,手工精美。顶四周刻有8座石像穹隆,殿内的雕像有800多座。

堂内还藏有许多艺术珍品和米兰名人的陵墓。 一直以来一些闻名的神父,选择了安葬在大教堂之下,所以米兰大教堂可以堪称神圣的圣殿。

教堂大厅供奉着十五世纪时米兰大主教的遗体,头部是白银筑就,躯体是主教真身。祭坛是哥特式建筑的装饰重点。殿内的大祭坛是佩莱格里尼于1581年设计的,四周设5尺高栏,正中圣体龛外有8根镀金铜柱,支撑着一个凯旋基督铜像的顶盖,将他罩于其中。其下由四个小天使抬着。祭台后共有4座大型风琴造于1542年,1939年扩充,成为一个有180个调音器、1.3万个音管的大风琴,声音柔扬悦耳,雄浑有力。传说屋顶藏有一枚钉死耶稣的钉子,教徒们为纪念耶稣,每年要取下钉子朝拜三天。当时著名科学家和画家达·芬奇为取送这枚钉子而发明了升降机。屋顶上还有一小洞,地上固定着一根金属嵌条,每天中午阳光由小洞射入,正好落在金属条上,被称为“太阳钟”。建于1786年,300多年每天都可准确地标出正午时分。其他主要的艺术作品包括教堂北耳堂中由7个部分组成的青铜蜡扦(14世纪)。这种模式最早是在法国、德国出现。南耳堂中耸立着一尊令人毛骨悚然的圣巴塞洛缪的大理石雕塑,他是被活活剥皮而殉教的(该雕塑正是描绘了圣人手拿折叠好的自己人皮的情景)。此外,还有过于铺张的“吉安·贾科莫·美第奇的纪念物”(1560—1563年)和通往屋顶的入口——游客的必去之处。

教堂前是著名的大教堂广场,建于1862年。这是米兰市的中心,是举行政治、宗教等大型活动的地方。中央是意大利王国第一个国王维多利奥·埃玛努埃尔二世的骑马铜像,由埃尔科莱·罗萨于1896年雕成,描绘他在圣马尔蒂诺战役中骑马激励士兵冲锋的场景。雕像四周有无数的鸽子在悠闲踱步,任人喂食、观赏。以大教堂为中心,有3条环形道路,其间还有不少道路连结,像米兰的俯视图一样。在米兰大教堂广场左侧有维多利奥·埃玛努埃尔二世长廊,建于1865 —1877年。长廊呈十字形,长196米,宽105米,高47米廊顶呈拱圆形,顶上装有彩色玻璃棚,是米兰的商业中心之一。地面是用大理石铺成的马赛克图案。巨大的拱形建筑富丽堂皇,长廊内有装潢考究的金银首饰、时装、礼品店、餐馆,咖啡厅和书店。这里是米兰市民的休闲中心,到处是休息的市民及观光客,常年很热闹。比较特别的是中心圆顶下地面上黄道带的金牛座图案,据说是站上去转个圈能带来好运。路人热心地为我们示范,但也说不上缘由。无论如何,凑这个热闹的人想必很不少,以致金牛身体某个部位被磨出一个锥形的深坑。

广场右侧黄色建筑是新古典主义建筑风格的王宫,1778年建成,已辟为当代艺术博物馆。穿过维多利奥·埃玛努埃尔二世长廊来到的斯卡拉广场(Piazza della Scala )上有列奥尔德·达·芬奇的雕像。在米兰教堂左侧的维多利奥·埃玛努埃尔二世(Galleria Vittorio Emanuele II)回廊是米兰十分重要购物场所,有很多国际知名的服装专卖店、商店、餐馆、咖啡馆等,满足游客的购物、餐饮、休闲娱乐的众多需求。


谢选骏指出:米兰大教堂却是不同凡响,因为它给人的感觉是白色的,完全不像一般的天主教堂都是深色的。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带点米黄色,让人感觉温暖,心旷神怡,不像摩门教堂那样白得瘆人,寒气逼人。不过,它的雕刻确实过于繁复,反而扼杀了人的想象力,这也是意大利艺术的一大弱点。即使文艺复兴三贤的绘画,也都因为过于细致而流于匠气太重了。


诗云:

米兰教堂反射阳光,

名店街棚金碧辉煌,

一左一右互相挑逗,

宛如伦巴两个心房。

(另起一页)

四七

美丽的魔鬼、西方的灵媒


雅典卫城是最著名的卫城,位于陡峭的山岗上,建于公元前5世纪中叶,是为祭祀女神雅典娜而建的住所。雅典卫城保存下来的建筑物有山门(propylaeum),即进入圣区的大门;帕特农神庙(Parthenon),即是雅典娜的主要神殿,又是提洛同盟(Delian League)的金库;伊瑞克提翁神庙(Erechtheum),是献给农业诸神、特别是伊瑞克苏尼阿斯(Erichthonius)的神殿;以及雅典娜的奈基(Nike)神殿,这是在雅典当局治理下多利亚人(Dorian)和爱奥尼亚人(Ionian)和谐相处的象征。  

伊瑞克提翁神殿(The Erechtheion),是雅典卫城的著名建筑之一,建于公元前395年,内部有一雅典娜的木雕像,在这座神殿南侧廊台的六尊女像柱(Caryatids),是属于爱奥尼亚式的变形;现在所看到的优美女像列柱结构完美,不至让视觉上产生不自然的现象,不过这些并非真品,由于空气污染,而由复制品取代。要看真品得到卫城博物馆及伦敦的大英博物馆。

如果说帕特农神殿庙是Doric柱式建筑的极品,那伊瑞克提翁神殿就是Ionic式柱的佼佼者,不对称的平面设计,有另一种柔美的感觉。里面的雅典娜像是所有雅典娜雕像所依据的形象,像前有金灯,一年只需加油一次,另有棕榈树形的烟囱和木雕神像。

伊瑞克提翁神庙位于埃雷赫修神庙的南面的一块凹凸不平的高地上,建于公元前421年—前405年之间,是雅典卫城建筑中爱奥尼亚样式的典型代表。它是培里克里斯制订的重建卫城计划中最后完成的一座重要建筑,设计非常精巧。

伊瑞克提翁神庙有三个神殿,分别供奉希腊的主神宙斯、海神波塞冬、铁匠之神赫淮斯托斯,分别有两条别具特色的柱廊把它们连接起来。北方廊柱的天花板和地板上都有方行孔,据说是被波塞冬的三叉戟刺破的。

伊瑞克提翁神庙东区是传统的6柱门面,向南采取虚厅形式。南端用6根大理石雕刻而成的少女像柱代替石柱顶起石顶,充分体现了建筑师的智慧,她们长裙束胸,轻盈飘忽,头顶千斤,亭亭玉立。由于石顶的份量很重,而6位少女为了顶起沉重的石顶,颈部必须设计得足够粗,但是这将影响其美观。于是建筑师给每位少女颈后保留了一缕浓厚的秀发,再在头顶加上花篮,成功地解决了建筑美学上的难题,因而举世驰名。庙中的雅典娜雕像直立戎装,是所有雅典娜雕像所依据的形象。像前有金灯,一年只需加油一次,另有棕榈树形的烟囱和木雕神像。神庙建筑历经沧桑,如今也只能依据这6根少女像柱想象当年的繁华了。

这个神庙的名字不容易让人记住,但那六个美少女却是记在了人们的心中,少女石柱是这里的代名词。伊瑞克提翁神庙的胳膊基本都是断臂的,有点意思,这样跟残缺的神庙倒是很搭,远看真的看不出是后来制作的,照片放大了才看出颜色与神庙墙体是有些差异的,这种做旧效果不错。

有两个石柱的面孔还比较清晰,每个少女都是一条腿向前微微曲起的站姿,显得灵动优美。衣服的式样好像都是一样的,但发髻好像有些些的不同,但差别并不是很明显,据说面容也是有差别的,但已经不好分辨了。这石柱之所以著名,一是因为少女的美感给这座神庙带来了不一样的气息,二来是采用人像做为石柱,设计师考虑到了人体颈部相对纤细,支撑力道会不足,特意在少女的颈部后面加上了浓密的头发,解决了支撑力的问题。六个少女石柱是左右对称的,前面四个,两侧各一个,左边三个是左腿微曲,右边三个是右对微曲。

据说少女脚下便是神话中雅典的始祖、阿提卡地区的国王刻克罗普斯的墓地。这位国王也是雅典娜和波塞冬争夺雅典保护神时的见证人。在照片上能看到顶部外檐上有些细小的花纹装饰,好漂亮。神庙所在的位置是传说中雅典娜女神和海神波塞冬争做雅典保护神而进行斗智的地方。雅典人民选择了雅典娜作为自己城市的保护神,但也未忘记海神给予的舟楫之便,居此一隅的伊瑞克提翁神庙就是献给波塞冬的,希腊神话中有一位英雄名叫伊瑞克透斯,他曾经当过雅典的国王,是女神雅典娜把他抚养大的,他把对雅典娜的崇拜传入雅典,并为雅典娜修了神庙。后来他和海神波塞冬融为一体,被称为波塞冬—伊瑞克透斯。伊瑞克提翁神庙就是用海神的这个名字命名的。神庙最早建于公元前421年,后来由于雅典同斯巴达的战争而中断,公元前409年再次开工,公元前406年竣工,建筑师是皮忒欧斯。

伊瑞克提翁神庙位于埃雷赫修神庙的南面的一块凹凸不平的高地上,也说建于公元前421年—前405年之间,是雅典卫城建筑中爱奥尼亚样式的典型代表。它是培里克里斯制订的重建卫城计划中最后完成的一座重要建筑,设计非常精巧。神庙最早建于公元前421年,后来由于雅典同斯巴达的战争而中断,公元前409年再次开工,公元前406年竣工,建筑师是皮忒欧斯。那时伯里克利已经离世,第一次伯罗奔尼撒战争刚刚结束,由于那时雅典在与斯巴达战争中损失惨重,神庙也修的断断续续,后来又赶上前413年的第二次伯罗奔尼撒战争,一直到战争结束的前一年,即前405年,才最终草草竣工。前404年,雅典在长达9年的战争中战败,提洛同盟废除,这也成为卫城最后一个大型公共神庙建筑。

如果说后者多立克多风格质朴雄浑,质朴平衡,前者爱奥尼风格则显得小家碧玉,不对称的设计且四个外立面处于不同水平线上,在希腊神庙中独一无二。

之所以这么不规整(四个主厅一个地下室)是因为神庙融合了若干元素:其主要用于供奉古老的雅典娜女神木像(东厅),西厅献给了波塞冬,其余则供奉了雅典早期国王伊瑞克透斯(Erechtheus,推广雅典娜崇拜,此神庙即以其命名),南面毗邻的是裁决雅典娜与波塞冬竞争的克刻洛普斯的墓地,同时有传说雅典娜与波塞冬斗法留下的三叉戟泉眼与橄榄树。

有种解释,认为与神庙合为一体的少女门廊上由六尊少女石柱,最初是用于惩戒在波希战争中站在波斯一边的卡利亚女子的象征,让其永远背负城邦的耻辱,战争结束后,雅典人不计前嫌,给予了其不同的含义(主要是自己也在伯罗奔尼撒战争中输了,随后就是罗马、马其顿、拜占庭、奥斯曼的殖民历史了),而今日人们则是赞叹其雕刻技艺的高超:通过头发、衣饰遮掩了承重的颈部与腿部,在功能与审美情趣间取得了平衡。6个女性雕像柱,每一个女像柱的女子衣着、发型和面容都不一样,有可能在古代的时候真正存在过。


谢选骏指出:其实这不是什么“少女像柱”,而是希腊女神也就是魔鬼雅典娜的侍女。这里就是美丽的魔鬼、西方的灵媒汇聚之地——伊瑞克提翁神庙(Erechtheion)。这里有恒久的美魔,而不是短暂的美模。雅典娜没能保护雅典,相反是雅典人为雅典娜殉葬了。这就是偶像崇拜的后果。希腊文明虽死,但这些妖精仍在勾引世人的视神经,企图颠覆新的文明。美丽的工作可能出自丑恶的人,反之亦然,优秀的人也可能做出丑恶的事情。大众种族主义者其深思之乎。

(大众种族主义认为,一个民族所有的人都是优秀的或劣质的,善良的或邪恶的。精英种族主义则不同,认为每一个体都有所不同,一个民族内部不可能所有的人都是优秀的或劣质的,一个种族的成员也不可能都是善良的或邪恶的。在历史上,像雅利安人、阿拉伯、蒙古人、欧洲殖民者,所奉行的都是大众种族主义,而非精英种族主义。)


(另起一页)

后记

再临欧洲


两次欧游,相隔二十一年(1996年/2017年)。在维也纳前往布达佩斯的火车上,邻座的英国学生说自己和家人移居到了德国的斯图加特,现在是前往布达佩斯探望友人……并且回问我去哪里。我说经过布达佩斯,前往尔加勒斯特,看看罗马尼亚革命的广场,然后去君士坦丁堡、雅典,回来以后再去英国……当我说起上次来到欧洲是在二十一年前的时候,对方睁大了眼睛发出了惊叹,因为那是自己的童年……这时我才惊觉我自己已经多么年长了。

二十多年来欧洲最大的变化之一就是:我第一次来欧洲的时候,很少能碰到华人,现在这次则是到处都可以碰到华人。稍微有名一点的地方,都有大队的华人游客。旅游点上的日语简介让位给了中文简介。二十多年的变化如此,如果再过二十年呢?

(以下是第一次欧游期间的随感摘录。)


1996年10月4日


每一次飞行,都是一次冒险;每一次祈祷,都是一次信靠。每一次祷告,都会带来一个恩典;每一个恩典,都会深化一次信靠。1996年10月3日我自美国飞往欧洲的航班受到感动:唯有放弃世俗的角斗,方能从注定奴役的命运下解放出来;如果强化这种角斗,只能自愿沦为残忍看客的俘虏。而残忍的观众,正是利用角斗士身上的绝望和卑贱,来赢得自己血腥的娱乐。

英格兰的上空之俯视:龟田。一群绿色乌龟的群集。绵延起伏的龟群国家。相对越南(西贡)上空之俯视:泡在水里的松软蛋糕,半腐烂但富有机的地土。从空中俯瞰英荷之间水域上的船只数目,有日中之间(包括韩、台)之间水域上船只数目的十倍至二十倍。这是否也意味着两端(欧亚大板块)社会之间开发程度的差异?

从空中俯视所获得的印象来看:更人工化的农田园林和更醒目的城镇建筑,荷兰人好像比英国人更倔强,更方形化,更远离自然。这有点生硬、不柔和但又充满自信创作欲和色彩的失调对比。

梵高为什么是荷兰人因而变得可以理解:色彩的刺眼的、不协调的对比、夸张,和几乎让人感到在不断浪费中的人为努力。但毕竟,即使荷兰也没有那么多“红毛”番。


1996年10月10日


会议即将结束并离开荷兰。还没有买到值得纪念的礼物。刚才我向上帝忏悔几天来充满罪性的发言,并在街边记录自己的感动,分享这在基督里的平安、满足、喜悦,并把荣耀归于我们的主。愿父上帝保守我们大家,直到世界的末了。阿们。

在阿姆斯特丹机场游荡十余小时,并录下数千字所思所想的笔记。回顾二十天(10月4日─10月24日)来的种种情境,深觉:没有,是遗憾;有过,是失落。而没有与有过之间的期待,则是紧张。这样的过程有意义吗?有“犯罪”的意义,而不是“灵魂”的意义。但人能不犯罪吗?不能?所以,犯罪便是人生的极致。


1996年10月11日


侵略性使人年轻,国家与文明也是如此;失去侵略势头的文明,不仅顿失光彩,而且颓然老矣。不同的国家,无情的草木生长得都不一样,有的盛,有的衰。所谓“衰草连天”之地,必属内忧外患之国。这里面除了可见的、技术上的原因如人为的破坏与人工的修葺等区别外;不可见的“人气”也至关重要,如果暴戾之气也会摧残草木生长的势头。在这种意义上,一个草木凋零的中国,不可能属于上帝而只能属于魔鬼。

旅行的目的不同于徜徉山水:前者是为了解人与社会、文明;后者是体验自然与神。

但即使在旅行中,我也常有这样的感动:主啊,你如此宠爱我,我何以回报?兴奋中夹杂着不安,但转念一想,我已经属于你,并在你里面得平安。在人生尽头,我终于看见你,并下跪口称耶稣基督是主,并把荣耀归于父上帝。


1996年10月12日


我时常想:1950年代以来被批判斗争的中国人如果不是在超强的政治威权下,而只是在内心的忏悔中忍耐这些苦待;那将是一种多么深刻的人间美德的觉醒啊。但这可能吗?

我时常想,如果1930年代以来常被劫夺、羞辱的中国人非以德报怨或以直报怨的态度,也非以“君子不与小人斗,男人不与女人斗”的态度;而是以先知的教导(如以赛亚)“他在剪毛人的手下,也是不开口”或主耶稣的期待“要拿的,就给他,打你这边脸的,把那边脸也伸过去”──来对待造反的穷人,并主动舍弃自己的财富亦如耶稣基督的教导……那么现在的中国将是一个多么美好的社会,一个美得让人流泪而不是丑得让人吐血的社会。

感谢主能让我来到卢浮宫,看到以前没有看到的许多东西。然后我才能知道:这些都是尘土,是转瞬即逝的。只有主是超乎万名之上的名;是超乎一切有形之体的无形之灵。奉耶稣基督的名,我们虽然也可以获得尘世中的一切,但却永不留连、执着于此,而是忘掉一切,继续前进。阿们。

卢浮宫,像是一座庞大的石建的四合院。竟与周边的建筑齐平;因而缺乏主权的神秘感,难怪法国平民会把卢浮宫的主人送上断头台。相反,中国的皇室则相当于欧洲王宫与教堂的相加。具有崇拜要素,构成向上膜拜的引力场。

只有看过法国的乡村,才能理解米勒的画;正如只有到过荷兰,才能知道梵高的绘画不仅是个人的生活,也是民族精神的写照。

作为拉丁人与条顿人的杂种,其文化与社会像其人,有特殊的秀气,兼得拉丁人的放纵与条顿的精密,而自成一体。

在这些所谓的“基督教国家”中(如荷兰、比利时、法国、西班牙,也许还包括我即将前往的德国),我很少还能感到基督精神的活动。和基督有关的事物,主要是作为遗迹甚至被当作售卖品来处理的。人们态度毫无高贵之象,使人怀疑这些国家就在不久之前的一二百年还是“贵族的封建领地”。

看维克多·雨果的故居,觉得事情十分荒唐:距离我们如此陌生的人与事物、环境(姑且不说如此遥远),所写出的作品,我们竟然可以“读懂”?亲临其故居,方知我们小时候并未读懂,而且终我一生也不可能懂;有的只不过是猜度罢了。这就是作品与读者的关系?看维克多·雨果的故居,觉出名人死后也不得安宁。其寝室门户洞开,任人参访,无论何等白痴,只要花上九个法郎,就可以随意出入。这里也可见出上帝的公平:名士、名人,名大功大过亦大,死后遭到种种亵玩、议论,也就在所不免。世上无一处王陵终得保全,其要素亦在于此。我在埃菲尔铁塔上“眺望”拿破仑的“金顶”墓,想到有一天这里也会和居鲁士大帝的陵墓一样荒凉,不禁兴趣索然了。巴黎终将沦为废墟!


1996年10月13日


法国──西班牙边界上的景观:法国南部的有些地方,可能比西班牙北部还要贫穷,就其建筑一目了然,但尽管如此,所谓更优雅的“法国风格”,还是顽强地冒出头来。尽管其人种,在边界两边其实判别不大。

西班牙大城巴塞罗那山上的景观……大雨磅礴……教堂的雄伟……冒充银制的圣母圣子龛多么精美,令人叫绝……与此形成反照的是,在巴塞罗那闹市区,人们在麦当劳店里用膳过后,竟扬长而去,要留待下一位顾客或服务员来收拾残局。西班牙人终究还是缺乏教养。


1996年10月14日


主啊,我现在出发前往德国,求主保守我一路平安,愿主的荣耀在我们中间,充盈,直到世界的末了。愿耶稣基督的圣名,永远充满我们的思想,阿们。


1996年10月15日


在德国人达到一定比例的地方,就出奇地安静,在这方面,德国人比较表里如一,不像日本人,在其国内像乌龟一样压抑,到了国外就肆无忌惮。尽管,德国人的目光经常冷酷锐利,好像对人很不友善,使人觉得这是一群木偶。但是当你反过去同样盯视他们的时候,他们就会慌乱地把目光移到一边,假装没有看你。

为什么德国曾经产生过那么众多的精神人物及其高昂的精神活动?因为那个社会太压抑、太封闭,人与人之间太隔膜了!窒息的人生只能通过偏执得近乎疯狂的精神冲动来缓解,否则,人的感情何以宣泄、平衡?

在柏林市内的夏洛特宫中,我找出普鲁士王腓特烈的像,并对业已作古两百多年的他说:伟大的君王,我们要学习你,在任何逆境下都要不遗余力地振兴祖国。我们不要你的王宫,而要你的精神。在你忧郁而柔和的眼神中,闪灼出民族的欢乐与刚毅。


1996年10月17日


柏林充满了一种边塞风格的野性。这和莱茵区的相对文雅,巴伐利亚的秀气,都是不和谐的。在一体化的程度上,应该说,德国人不及日本人那么显著。所以它在战后可以道歉,而在战时需要比日本更为强制性的意识形态来进行动员。在这方面,中国比德国同质性更低落,所以才会采用更为极端的动员手段。

纳粹的骷髅标志,有其天主教的背景。如基督受难像足下的白色骷髅,虽然受到十字架的征服、镇压、但最终爬上了党卫军的臂膀,成为“基督教徒”而不是基督徒的象征符号。


1996年10月18日


孤身一人流窜于欧洲几个王庭之间──卢浮宫及凡尔赛堪称雍容华贵;夏洛腾及波茨坦堪称精致俊逸;巴伐利亚王的慕尼黑“城堡”,则自然宽广。而波茨坦王的“王宫”很像军事贵族(容克)的边塞行营,二战,是他们的黄昏。

巴黎象征性强,慕尼黑装饰性强,柏林功能性强。慕尼黑,城堡式的;柏林,行宫式的;巴黎,宫廷式的;越往东方,街道越宽,表明公共权力越益扩大。到巴伐利亚,特能体会希特勒进占柏林后激发起来的世界性野心,该是那些拥有柏林传统的容克。

活着,就是要运动,身体的运动和精神的运动。

然而,在属世的偶然性,任何动人的努力、辉煌的成就(哪怕是建立庞大的教堂),也体现不了上帝的荣耀,只能格外体现出人的罪。例如,希腊诸神以致近代欧洲诸神(从胜利女神到自由女神),都是属世的魔鬼而非属灵的天使。

城市本身是最重要的也是最大的博物馆。虽然它活着,但实际上是死的。正如广告,是夸张人的罪性的艺术,虽然它的能动,实际上是被动的,被利润决定的。

而旅行,就是刚刚熟悉一个地方,就放弃这个地方。正如爱情,就是刚刚熟悉一个人,就厌倦这个人。凡此,都是由人的罪性智慧所规定的。


1996年10月19日


百闻不如一见。五天的德国之行,使二十年来我对德国的尊敬付之东流。什么德国的效率、精密,基本上是扯淡。其国际化程度之低令人匪夷所思,德国社会主要还是地方性的,要这样的民族来领导世界,其是强人所难。在德国,好像进入了卡夫卡的城堡,根本找不到出口的标志;也对尼采揭露德国的无文化,有了切肤之痛的认知……

这是一个由西德、东德、北德拼凑起来的杂种国家,人种混乱显而易见,就是在所谓的纯种的日耳曼人中间!各地的民风与种族也一样“多元化”。所谓“德国风格”只有一点共性:迟钝、自以为是。这样的民族在下一世纪的信息战中的落伍以致败北,将指日可待。

德国,哪有什么金发碧眼的猛兽?德国女人还需要回到厨房去?不必。她们即使裸体走上大街,都十分安全。尼采所谓的“母牛”,肯定以此为蓝本。在这一点上,巴伐利亚也许则有点例外。所以,希特勒1942年科冬天在狼穴,曾回忆慕尼黑时代的美女?失去了上帝的人们是多么可怜啊。

命运使德国一而再、再而三地与我为难。这是为什么?我现在并不知道,我知道的是,这破除了我对德国富有效率的想象,这也许倒会意义深远。


1996年10月20日


瑞典直到十九世纪还像中国二十世纪末一样虐待甚至杀害婴儿?他们的基督教精神哪里去了?他们的人文主义呢?他们的优良教养呢?──都被人的罪性和生存压力综合成为“罪行”掩盖、压抑甚至取消了。

但现在,欧洲尤其是西欧国家正在趋同,通过无战的和平兼并,夕阳般的恬静笼罩大地,人们都像被阉割的宠物般温驯尤其是男人们,只有那些四处流窜的外来移民尤其是有色移民还有热情。也许将来的人会说,这就是失去信靠上帝的惩罚。

西方人的业报:他们焚灭炸毁圆明园,不仅为满清断了气数,自己也就此兽性大发,不可收拾──从克里米亚战争到德国统一的三个战役,一直打到两次世界大战,终于败露其假文明、真“人性”的面目。西方人自己的良心,也被这样的罪行所瘫痪,从此,“西方软蛋了”。

西方人的软蛋性(如美国和南非的白人对黑人的节节败退,西方人开始怀疑西方中心主义,以及他们现在对前殖民地的慈善和援助),是由于他们以前犯罪太多,以致力不从心,跌入虚脱、内疚的历史低谷;而不是由于他们的人性忽然变好了。因为这样的变好,以前没有,以后也不会有,各民族凡有血气者,莫不如此。

被焚灭炸毁的圆明园,成了中华民族的一个超然悬念。随着时间的流易,这个悬念和对圆明园的“回忆录”会愈益扩张,直到变成一个新的蓝图,一系列新的行动,和一往无前的落实、凝固。


1996年10月21日


在欧洲,我时时会想起日本鬼怒川的峥嵘红叶,翘楚之间,仿佛镶嵌在蓝天的红宝石,那是生命的美与终极的挣扎……试问生命:你有意义吗?如果不是归在上帝的荣耀里,如果不能见证基督的恩。

在这种意义上,旅行实在是一种极好的隐居。因为它让人看清楚了人生的虚无。



(另起一单页)


版权页


书名

欧洲22年印象记

Europe 22  Years Impression




作者

谢选骏

Xie, Xuanjun


出版发行者

Lulu Press, Inc.


地址

3101 Hillsborough St.

Raleigh, NC 27607-5436

USA


免费电话

1-888-265-2129


国际统一书号

ISBN: 


定价

US$


2017年11月第一版

November 2017 First Edition


谢选骏全集第八十九卷

Complete Works of Xie, Xuanjun Volume LXXXIX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谢选骏:专栏作家是个危险的职业

[《光明日报》资深编辑董郁玉因“间谍罪”被判刑七年](王月眉 2024年11月29日)報道: 2017年,董郁玉在哈佛大学。他在中国政府鼓励与外国人交往的时代开创了自己的事业,但现在,这种交往受到了极大的怀疑。 周五,中国一家法院以间谍罪判处一家主要党报的高级编辑和专栏作家七年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