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谢选骏全集

2023年7月28日星期五

谢选骏:刘仲敬确实不会翻译《英国史》



《刘仲敬翻译的休谟著<英国史>》(David 2014-08-10)报道:


羞煞严复,气煞休谟——评刘仲敬译《英国史》


在晚年,休谟一直念兹在兹的就是这部《英国史》,并在给书商的信中一再以“一个人的前半生不足以写一部作品,而一个人的后半生也不足以修订一部作品”自警。但就是这部与吉本的《罗马帝国兴衰史》和罗伯逊的《苏格兰史》并称于世,堪称18世纪“哲学历史学”之鸿篇巨制的《英国史》,在中国却遇人不淑,被汉译活生生地糟蹋了!


尽管刘仲敬曾狂妄地以严复自况,并在各种公开场合大谈其玄妙的翻译经,但人们只要肯核查一下网上很容易获得的《英国史》原文,刘译虚有金玉之表的败絮本质便立马暴露无遗,因为仅仅《英国史》开篇第一自然段,就至少有三处明显的错误。首先,对于“Ingenious men, possessed of leisure, are apt to push their researches beyond the period, in which literary monuments are framed or preserved; without reflecting, that the history of past events is immediately lost or disfigured, when entrusted to memory and oral tradition, and that the adventures of barbarous nations, even if they were recorded, could afford little or no entertainment to men born in a more cultivated age”这段话,刘译为“有闲暇的才智之士自然应该越过文字的丰碑已经得以确立和保存的时代,深入简策微茫、史料残缺的远古。野蛮民族的功业一向依赖记忆和口传的历史,即使有文字记录残存,也不足以引起比较文明的各民族的兴趣。”但凡粗通英文之人不难看出,刘译完全颠倒了休谟的原意,因为休谟实际上是“反对”将历史研究延伸至史料微渺的远古时代的。正确的译文应该是:“有闲暇的才智之士易于将他们的研究推至简策微茫、史料残缺的远古,而没有意识到:当人们将过往史事委诸记忆和口头传统时,不免有立马湮灭或失真之虞,而即便将这些蛮族的历险登录在册,也很少甚或根本就不能为生于更为文明时代之人提供任何消遣。”将“are apt to(易于)”错译为“自然应该”,而又不明白“without reflecting”这个关联句所起到的转承作用(这或许是漏译的原因),颠倒原意、指鹿为马也就在所难免了;其次,刘译将“the convulsions of a civilized state”译为“文明国家遭受的冲击”也是莫名其妙,好像是“convulsions”是来自国家外部似的。正确的译法应该是“文明国家的悸动”,因为“convulsions”更多地是指一个国家内部的兴衰沉浮、治乱更替;最后,刘译将“but the sudden, violent, and unprepared revolutions, incident to Barbarians, are so much guided by caprice, and terminate so often in cruelty”译为“在大多数情况下,由于命运的反复无常,突如其来的暴力、意料之外的革命、事出偶然的蛮族入侵大体都以血腥和残暴结局”更是堪称神译。且不说刘译将逻辑完整、语义明晰的句子胡拆乱分,随意增删文义,居然还把“incident to Barbarians”译成“事出偶然的野族入侵”,真是让人哭笑不得!岂不知“incident”除了“偶然”,还有“相伴相生”之意,再说,何来“入侵”之说?!其实,这句话的正确译文应是“与蛮族如影随形的突然、暴烈而毫无先兆的剧变大多起于无常而终于残暴”。


或许有读者会认为,刘译开篇所出现的这种错误只是事出偶然的小概率事件。但我要说的是,无论就出错“频率”之高而言,还是就错误的“严重”程度而言,开篇这一段都绝非孤例。刘译的错误是大面积的、系统性的,概括地讲,主要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第一、译者的英文水准明显不过关。


这首先表现在望文生义,对一些常见英文单词的意涵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从而造成大量的错译。比如,不知道“object”除了“反对”还有“目标”之意,故而将“they could not possibly have any other object than to pillage the provinces for present gain”(除了为眼前的利得而劫掠各省,他们不可能有其他的目标)译为“他们不可能反对劫掠行省,增加目前的收益”(第2卷:中文4,英文2);不知道“(this)world ”除了“世界”还有“现世”(相对于“来生”)之意,把“besides the severe penalties, which it was in the power of the ecclesiastics to inflict in this world”(德鲁伊僧侣除了有权在现世施加的严厉惩罚)翻译为“德鲁伊僧侣不仅借助教权,用严厉的惩罚把世界束缚在恐怖之中”(第1卷:中文5;英文21);不知道“economy”除了“经济”还有“俭约”之意,将“want of economy and an ill-judged liberality were Henry’s great defects ”(不知俭约和不得其所的慷慨是亨利最大的缺点)译为“亨利最大的弱点就是财政困难和欠考虑的慷慨赏赐”(第2卷:中文18页,英文13页);不知道“calling”除了“呼声”还有“职业”之意,把“But there are also some callings, which, though useful and even necessary in a state, bring no particular advantage or pleasure to any individual)(但还有一些职业尽管在国家而言是有益甚至是必需的,但却并给不能给个人带来任何专门的收益或享受)译为“不过,还有另一些呼声认为:有些行业既有用又必须,却不能给个人带来利益或娱乐”(第3卷:中文110页,英文90-91页);不知道“cause”除了“理由”还有“讼案”之意,把“The king himself often sat in his court, which always attended his person: He there heard causes and pronounced judgment”(国王经常亲自列席法庭,在那里听讼并判案)译为“国王经常亲自列席法庭,听取双方的理由和法庭的判决”(第1卷:中文366,英文339);不知道“licence”除了“特许状”(执照)之外还有“放纵”之意,把“They condemned celibacy and monastic vows, and thereby opened the doors of the convents to those who were either tired of the obedience and chastity, or disgusted with the licence, in which they had hitherto lived”(改革者谴责独身和隐修誓言,由此向那些要么厌倦了服从和贞洁,要么对他们此前的放浪生活感到憎恶之人打开了修道院的大门)译为“改革者谴责独身和隐修誓言,修道院的门户由此打开。有些修道士厌倦了顺从和贞洁,或是不满他们迄今仰仗的特许状,可以就此离开”(第3卷:中文115,英文95);不知道“raise”除了有“供养”之外还有“提高”之意,把“The committee of danger in April 1648 voted to raise the army to 40,000 men”(1648年4月,危机委员会投票决定将军队增至4万人)译为“1648年4月,危机委员会投票通过决议:供给四万大军”(第6卷:中文108,英文94);不知道“turn”除了“弯曲”还有“风习、倾向”(natural inclination)之意,把“Such a military turn at that time prevailed among the English”(那时,这种尚武从征之风颇盛)译为“那时,这种曲线从军的方法在英国人当中极其盛行”(第6卷:中文91,英文79),把“by the turn of his character”(由于其性格倾向)翻译成“曲与周旋”(第2卷:中文209,英文180);不知道“drop”除了“落下”之外还有“放弃”之意,把“the whole clergy gradually dropped the more rigid principles of absolute reprobation and unconditional decrees”(全体神职人员逐渐放弃了绝对谴责和无条件判罚的严苛信条)译为“全体神职人员还是渐渐落入更严厉的信条:绝对为神所弃和无条件的神意”(第5卷:中文110,英文97);不知道“minute”除了“短暂”之外还有“微屑”之意,将“Such circumstances, though minute, it may not be improper to transmit to posterity”(这种情况尽管微不足道,或许并非不宜传诸后世)翻译为“这种情况虽然短暂,大概并非不宜传诸后世”(第5卷:中文197;英文176);不知道“trial”除了“审判”之外还有“尝试”之意,将“The great men, having proved, by so sensible a trial, the impotence of law and prerogative, would return to their former licenciousness”(经过如此明显的一次试探,显贵们已证实了法律和特权的无能,遂回复到他们此前的恣睢状态)译为“显贵业已践踏法律和特权,现在意识到以往的恣睢将会重新面临审判”(第5卷:中文218,英文195);不知道“oracle”除了“神谕”之外还有“圣人”之意,将“Sir Edward Coke, the great oracle of English law”(英国法律的大圣人爱德华.科克爵士)翻译为“英国法律的神谕所爱爱德华.科克爵士”(第6卷:中文350,英文302);不知道“material”除了“材料”之外还有“重要的”之意,将“Waller was the first refiner of English poetry, at least of English rhyme; but his performances still abound with many faults, and what is more material, they contain but feeble and superficial beauties”(沃勒最先致力于精练英诗,至少是英诗的格律;但他的作品仍然错误百出,更为重要的是,它们只含有微弱的浮表之美)翻译为“沃勒最先致力于精练英诗,至少是精练英诗的韵律;但他的作品仍然错误百出。素材越多,文笔之美反而更肤浅、更虚弱”(第6卷:中文112,英文97);不知道“minister”除了“大臣”之外还有“牧师”之意,把“Such dangerous societies had been suppressed by Elizabeth; and the ministers in this conference moved the king for their revival”(伊丽莎白压制这种危险的宗教集会,在这次会议上,牧师们游说国王对宗教集会网开一面)译为“伊丽莎白压制这种危险的结社活动,在这次会议上,诸位大臣游说国王网开一面”(第5卷:中文10,英文7-8);不知道“necessities”除了“必需品”、“必要”之外,还有“经济窘迫”之意,把“the great necessities , to which the king was reduced”(国王所陷入的巨大的财政窘迫)译为“贬低国王的巨大必要性”(第5卷:中文283,英文253);不知道“assume”除了“认定”之外还有“获取”之意,把“the king had even assumed powers incompatible with the principles of limited government”(国王甚至已获取了根本就无法与有限政府原则相容的权力)翻译为“甚至他设想中的王权都无法跟有限政府的原则相容”(第5卷:中文233,英文210);不知道“cultivate”除了“文明、开化”还有“培植、耕作”之意,把“As no man, by reason of this custom, enjoyed the fixed property of any land; to build, to plant, to inclose, to cultivate, to improve, would have been so much lost labour”(由于这种习俗,任何人都没有固定的地产;建设、种植、圈地、培育和改良都是徒耗劳力)译成“由于这种习俗,任何人都没有不动产。建筑、种植、圈地、文化和进步都无从说起”(第5卷:中文39,英文32);不知道“speculative”除了“推测的”还有“玄思性的、理论性的”之意,把“the king’s despotism was more speculative than practical”(国王的专制主义更多是理论上的,而非实践上的)译为“国王的专制主义主要是思考推测,而不是实际行动”(第5卷:中文37,英文30)。


刘不仅对许多英文单词的意涵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而且还搞不懂一些极其简单、极其习见的英文短语——如“on this head”、“in some measure”、“It is however remarkable”,结果出现了一些让人啼笑皆非的译法:将“Edward, that he might give them satisfaction on this head, had applied to Lewis of Bavaria, then emperor”(爱德华在这方面可以满足他们,已向当时的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巴伐利亚的路易提出了诉请)译成“他们的首领爱德华就向当时的皇帝巴伐利亚的路易申请,以便让他们满意”(第2卷:中文163,英文140);将“This remark is, in some measure, though imperfectly, justified by the conduct of Edward III”(这种评论尽管在某种程度上不尽完善,但却由爱德华的行为予以坐实)译成“这就是说:爱德华有些举措虽然不完善,却有正当理由”(第2卷:中文217,英文186);将“It is however remarkable……”(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译成 “无论多么异乎寻常……”(第6卷:中文111,英文96)。


然而,对刘仲敬构成最致命挑战的还是他根本就看不懂的英文语法和句式。正是由于这种根本性的缺陷,导致译文错谬百出,从而不仅严重歪曲了《英国史》的原意,而且也对中文读者造成了无可估量的误导。比如将“Sensible, that the people, at all times, especially when their understandings are obstructed by ignorance and bad education, are not much susceptible of speculative instruction”([阿尔弗雷德]意识到,在所有的时代,人民都不易接受玄奥的教导,尤其当人民因无知和缺乏教育而民智未开时)翻译成“在任何时代,即使是蒙昧的风气和恶劣的教育闭塞了人类的慧根,才智之士也不易流于臆断”(第1卷:中文67;英文70);将“By an act of the fifth of this reign, it is made felony to cut out any person’s tongue or put out his eyes”(亨利在位第五年的一项法案将挖眼、割舌列为重罪)翻译为“亨利在位第五年的一项法案规定以挖眼、割舌惩治重罪”(第2卷:中文276,英文245);将“Of all men, nature seemed least to have fitted him for being a tyrant”(就本性而言,他是所有人中最不适合做暴君的)翻译为“所有的人自然视他为暴君”(第2卷:中文50,英文37);将“Reasons for and against Toleration”(支持和反对宽容的理由)翻译成“反对宽容的论证”(第3卷:中文337,英文290);将“unwilling to sacrifice to politics his inclination”(不愿为政治牺牲他自己的偏好)翻译为“不愿牺牲政治偏好”(第5卷:中文27,英文23);将“They aspire not to the sublime; still less to the pathetic ”(它们无意于崇高之情,更无意于感伤之情)翻译为“(它们)不能激发崇高之情,充其量不过感伤而已”(第6卷:中文113,英文97);将 “the king full of hopes of receiving supply; the commons, of circumscribing his prerogative”(国王满心希望收到补助金,而下议院则满心希望限制国王特权)翻译为“国王对补助金寄予厚望。下议院对国王的特权多加限制”(第5卷:中文31,英文26);将“yet Henry scrupled not to tread in his footsteps, and to encourage the same abuses in elections”(然而亨利出于顾虑,既没有重蹈理查德的覆辙,也没有在选举时鼓励同一种滥权)翻译成“但亨利毫不踌躇,如法炮制,照旧鼓励操纵选举的滥权行径”(第2卷:中文273,英文242);将“To these passions of Henry, as well as to his suspicious politics, we are to ascribe the measures, which he embraced two days after the battle of Bosworth”(我们将亨利在博斯沃思战役两天后所采取的举措,完全归因于他的这些激情及猜忌性政治)翻译为“亨利意气用事、心存猜忌的政策,我们归因于他在博斯沃思战役两天后采取的举措”(第3卷:中文6,英文4);将“the protector, from a spirit of ostentation, ordered them to be transported by land to London”(护国公出于炫耀,下令将战利品由陆路运往伦敦)翻译为“护国公无意炫耀,下令将战利品由陆路运往伦敦”(第6卷:中文61,英文51);将“And he entirely commanded their affectionate regard, by his abilities and success in almost every enterprize, which he had hitherto undertaken”(凭借在此前所从事各项事业中所展现出来的能力以及所取得的成功,他[克伦威尔]完全赢得了军队的衷心爱戴)翻译为“迄今为止,将军几乎战无不胜。他处处体贴军队”(第6卷:中文63,英文53);将“But the spectacle the most shocking to every one, who retained any sentiment either of honour or humanity, still remained”(但那种让所有仍怀有荣誉或人道情感之人深感震惊的场景仍历历在目)翻译为“但围观者大为震惊地发现,所有的俘虏仍然保持着幽默和人性”(第2卷:中文265,英文236);将“The more prudent covenanters had concluded, that their pretensions being so contrary to the interests, and still more to the inclinations of the king”(更审慎的盟约派已经得出结论:他们的主张不仅与国王的利益严重冲突,而且更与国王的性向相悖)翻译为“更审慎的盟约派已经得出结论:他们的权利主张比实际利益更倾向于国王”(第5卷:中文220;英文197);将“The desire of power, likewise, which had engaged Charles in these precipitate measures, had less proceeded, we may observe, from ambition than from love of ease”(同样,我们或许可以注意到,促使查理做出这些鲁莽举动的权力欲与其说源于野心,不如说源于对闲适的喜好)翻译为“这些鲁莽的举动需要强烈的权力欲,国王的动力每况愈下。我们已经看到,查理爱野心不如爱舒适”(第6卷:中文204,英文177);将“But the effects of these dispositions on both sides became not very sensible, till towards the conclusion of his reign”(直到其统治末年,这些倾向对于双方的后果才变得十分明显)翻译为“不过直到本朝末年,双方的立场倾向都没有收到满意的效果”(第5卷:中文27,英文23);将“The feudal system, with which the liberty, much more the power of the commons, was totally incompatible”(封建制度与人民的自由,尤其是与人民的权力水火不容)翻译成“封建制度及其自由与人民权利的增长水火难容”(第2卷:中文44,英文33);将“In all these transactions appears clearly the opinion, which Elizabeth had entertained of the duty and authority of parliaments”(透过所有这些事务,伊丽莎白对议会的义务和权威所秉持的看法便一目了然)翻译成“所有这些情况清楚地表明了国会对伊丽莎白的忠诚和敬畏”(第4卷:中文117,英文99);将“Had the king been impowered to levy general taxes at pleasure, he would naturally have abstained from these oppressive expedients”(假如国王曾被授权随意征收普遍性的赋税,他自然不会求助于这些压迫性的权宜之计)翻译成“国王已经掌握了随意普遍征税的权力,自然不会放弃这些压迫性的权宜之计”(第3卷:中文53,英文41)。


以刘的这种英文水准,不难想见,在面对一些更为复杂的句型时,出现各种与原义截然相反,甚至明显违背历史常识的“低级错误”就势所难免了!比如将“These clowns, who assume to themselves the name of barons, abound in every thing, while we are reduced to necessities”(那帮自命为男爵的乡巴佬们无所不有,而我们却在经济上入不敷出、捉襟见肘)翻译为“我们筹集必需品,已经焦头烂额,那些装腔作势、自称男爵的小丑还在四处插手”(第2卷:中文18,英文13);比如将“His wit, to use the expression of one who knew him well, and who was himself a good judge, could not be said so much to be very refined or elevated, qualities apt to beget jealousy and apprehension in company, as to be a plain, gaining, well-bred, recommending kind of wit”(用一位对他知之甚深、其本人也是一位优秀的鉴赏家的话来说,他的机智与其说是那种过于精雅或过于高邈而易于招致猜忌和忧惧的那种,不如说是平易、招人喜欢、有教养和值得推荐的那种)翻译成“最熟悉他的人士说,他的机智本身就是最好的法官。他的机智精练高雅无以复加,足以招致同伴的嫉妒和恐惧。他的机智质朴、迷人、有教养,使他受人欢迎”(第6卷:中文330,英文285);将“They then openly asserted, that the levying of tonnage and poundage without consent of parliament, was a palpable violation of the ancient liberties of the people, and an open infringement of the petition of right, so lately granted”(然后,他们公开宣称:未经国会同意便征收吨税和磅税,这一行为明显地侵害了英格兰人民的古老自由,是对新近获批的《权利请愿书》的一次公然践踏)翻译成“然后,他们公开宣称:国会没有批准吨税和磅税,明显侵犯了国民的古老自由,公然违背了最近批准的《权利请愿书》”(第5卷:中文168,英文149),于是乎,经刘仲敬这么一译,侵犯国民的“古老自由”并践踏《权利请愿书》的罪魁祸首俨然变成国会了!不仅如此,刘仲敬还将斯密评价休谟的这段话“And that gaiety of temper, so agreeable in society, but which is so often accompanied with frivolous and superficial qualities, was in him certainly attended with the most severe application, the most extensive learning, the greatest depth of thought and a capacity in every respect the most comprehensive”(虽然这种欢快的性情在社交中最令人愉悦,但它常常与那些轻佻浮薄的品性相生相伴,但在休谟那里却当仁不让地与最严谨的努力、最广博的学识、最深刻的思想、最广泛的能力结合在一起)译成“他天性愉悦、合群易与,但他最严格的操守、最渊博的学识、最深刻的思想、包罗万象的理解力经常伴随着轻佻、肤浅的品质”(第1卷:中文11,英文19),天可怜见,经刘仲敬这么一译,斯密简直就是在拐弯抹角地骂休谟是轻佻浮薄之徒!


第二、译者缺乏翻译《英国史》所应具备的基本史学素养。


尽管刘仲敬以“世界史”为专攻,尽管有学界前辈以“学贯古今中西”对其倍加称誉,但是,当他史无前例地将“包税商”(farmers)翻译为“农夫”(如“关税由农夫[farmers]征收,而非由专员征收”,“多年来,海关用农夫[farmers]和关员征收磅税、吨税和新税”,分别见第5卷:中文113、240,英文100、215),当他把“亚琛和约”(Treaty of Aix-la-chapelle)翻译成“六章条约”(第6卷:中文142,英文124),当他将“恩税”(benevolences)翻译成“福利税”(“本朝第一次出现征收福利税[benevolences]的记录”,见第2卷,中文262,英文226)时,我们便不难得出这样一个让人大跌眼镜,但却颠扑不破的结论:刘仲敬不仅英文不过关,而且还缺乏翻译《英国史》所应具备的最低限度的史学素养。


其实,像我上面所提到的这种让人瞠目结舌、匪夷所思的专业性错谬在刘译中比比皆是。简单一点的比如把“law of nations”(万民法)译为“邦国法律”(“国王襁褓即位,现年三十六岁,居然对邦国法律(law of nations)如此无知,似乎令人惊讶”,第5卷:中文20,英文14);把“the Roman pontiffs”(历任罗马教皇)译为“历任罗马主教”(第1卷:中文172,英文164);把“civil magistrates”(民政官员)译为“治安法官”(第2卷:中文282,英文249);把“Institution of the garter”(创立嘉德勋位)译为“袜带授勋”(第2卷:中文193,英文168);把“the commission of trailbaston”(刑事委任状)译为“徭役”(“恢复供应徭役”[the renewal of the commission of trailbaston],见第2卷:中文220,英文188);把“募兵委任状”(commission of array)译为“专员制”(“本朝首创专员制”[The first commission of array, which we meet with, was issued in this reign],见第2卷:中文299,英文263);把“purveyors”(承办商、采买人)译为“包税人”(第2卷:中文257,英文234);把“the Indies”(西印度群岛或印度群岛)译为“印度”,结果无中生有地让西班牙的Phillip II到“印度”迫害异端(“他颁布严令,在西班牙、意大利、印度[the Indies]和低地国家迫害异端”,见第4卷:中文42,英文35);把“positive statute”(成文法、实在法)翻译成“肯定性法案”(“英国司法体系确定了基本原则:国王虽然不能准许道德上的非法行径,却能许可仅仅由肯定性法案[positive statute]禁止的行为”,见第6卷:中文350,英文302)。更有甚者,由于不知道“conversion”有“宗教改宗”之意,从而将“but the generous nature of the prince was averse to such sanguinary methods of conversion”(但国王天性慷慨,对这种以暴力胁迫改宗的方法心存厌恶)译为“但国王天性慷慨,不愿意以这样残暴的方式改变态度”(第2卷:中文281-282,英文249);不知“elect”有“选民”之意,从而将“that doctrine affords the highest subject of joy, triumph, and security to the supposed elect, and exalts them, by infinite degrees, above the rest of mankind”(这种教义为假定的选民提供了最高层次的欢愉、胜利和安全,并将他们无限度地抬高,从而高踞于其余人类之上)翻译为“这种教义为设想的选择提供了最高层次的欢愉、凯旋和稳固,无限升华,高踞于其余人类之上”(第5卷:中文110,英文97);不知“janizaries”有“土耳其近卫军”之意,从而将“The military confessors were farther encouraged in disobedience to superiors, by that spiritual pride, to which a mistaken piety is so subject. They were not, they said, mere janizaries; mercenary troops inlisted for hire, and to be disposed of at the will of their paymasters”(由于这种精神骄傲——错谬的虔诚常常滋生这种精神骄傲,军队里的忏悔师进一步受到鼓励,以不服从上级为能事;他们说:他们可不是土耳其近卫军,那种拿人钱财、唯东家是从的雇佣军)翻译为“军队忏悔师误解虔诚的真义,以精神的骄傲进一步鼓励了忤逆犯上的行径。他们说:他们可不是区区守夜人,像唯利是图的雇佣兵一样拿人钱财、听凭东家使唤”(第5卷:中文393,英文359);不知“divan”有“东方国家的议事厅”之意,从而将“After all this discourse, more worthy of a Turkish divan than of an English house of commons, according to our present idea of this assembly”(毕竟,根据我们目前的国会观念,这种话语更适合土耳其的议事厅而非英格兰的下议院)翻译为“根据我们目前的国会观念,这种谈论更适合土耳其咖啡馆,而非英格兰下议院”(第4卷:中文276,英文242)。当然,其中最令人瞠目结舌的当属把“The great charter had laid the foundation of this valuable part of liberty; the petition of right had renewed and extended it”(《大宪章》奠定了宝贵自由的基石;而《权利请愿书》则更新并扩展了《大宪章》的内容)译成“《大宪章》奠定了宝贵自由的基石。请愿权不仅复兴,而且扩展”(第6卷:中文270,英文235),居然能把“the petition of right”译成“请愿权”,这实在是滑天下之大稽!


如果说上面如此简单的专业术语刘仲敬都能译错,那么凡涉及到较强专业知识的翻译就更可想而知了!如想当然地将“barons of exchequer”(财政法院的法官)译为“财务卿”(“他们宣布,每一届国会开幕第三天,国王就应该重新任命这些官员,只有两院法官和财务卿[barons of exchequer],见第2卷:中文172-173,英文147),将“The Parliament of Paris”(巴黎高等法院)译为“巴黎的国会”(“巴黎的国会身为法律和正义的尴尬之城[The parliament of Paris itself, the seat of law and justice]”,见第4卷:中文44,英文37;而且撇开原文不说,这句中译本身就是文理不通的病句!),将英国内战史上有着特殊内涵的专有名词“the good old cause”(美好的古老事业)翻译成“古老和正当的目标”(第6卷:中文84,英文73)。此外,由于不知道“cautionary towns”为荷兰独立战争时期英格兰应邀在荷兰所设立的“警戒城镇”,从而想当然地将“cautionary towns delivered”(第5卷第47章的“分标题”,意为“交还警戒城镇”)翻译为“市镇防范于未然”(第5卷:中文41页,英文38);由于不知道“Statute of Mortmain”为《没收法》或《死手法》之意,不知道“use”作为法律术语意指“用益设计”,从而将“The Statutes of Mortmain was often evaded afterwards by the invention of uses”(此后,人们常常通过发明各种“用益设计”来规避《死手法》)莫名其妙地翻译为“以后,永业立法经常以虚构用途的方法规避”(第2卷:中文110页,英文90页);由于不知道“states”、“estates”尚有“等级会议”之意,从而悖谬地将“often without consent of the states or great council”翻译为“经常不经国家(states)或大议事会同意”(第2卷:中文314,英文293),将“without any advice of parliament or estates”翻译为“没有国会或有产者(estates)的建议”(第5卷:中文37,英文37);由于对霍布斯及英国内战史事缺乏最基本的了解,从而将休谟品藻霍布斯的这句话——“Timidity is the principal fault”错误地翻译为“羞怯是他遭到责备的主要缺点”(第6卷:中文114,英文98)。尽管“timidity”除了“胆小”还有“羞怯”之意,但但凡了解霍布斯生平或知晓霍布斯曾自称是“恐惧”的“孪生子”这一典故的,都会毫不犹豫地将其译为“胆小畏葸是其主要的缺点”;由于不知道“权力源于财产”是17、18世纪英国宪政学说中的一句至理名言,从而将休谟的“As power naturally follows property, this revolution alone gave great security to the foreigners”这句话无厘头地翻译为“因为权力源于地产,这场革命就已经保证了外国人的地位”(第1卷,中文162,英文156)。


译错也就罢了,如果能一路走到黑,“持之以恒”地错下去,那也算错得有风格、有节操!但刘仲敬则不然,他不仅译错,而且要变着花样错!当他把“the statute of provisors”(圣职法)一会儿译成“《临时条例》”(第3卷:中文149,英文122),一会儿译成“补充条例”(第3卷:中文156,英文128);当他把“dispensing power”(“搁置权”或“豁免权”)一会儿译成“授权”(第2卷:中文252,英文218),一会儿译成“执行权”(第2卷:中文17,英文12),一会儿又译成“王权强化”(第2卷:中文219,英文188);当他把“purveyance”(“先买权”或“采买权”)一会儿译成“王室供应徭役”(第2卷:中文219,英文187),一会译成“徭役”(2卷,中文165,英文142),一会儿译成“补给征用权”(2卷:中文24,英文17),一会儿又译成“食物供给”(第4卷:中文289,英文258)时,你不能不怀疑这不仅是一个史学素养不达标的译者,而且也是一个心思游移、敷衍塞责的译者!


第三,译者态度轻薄倨傲,对原著缺乏最起码的尊重。


如果说英文不过关、史学素养不到位尚属“水平”问题,那么,我下面所要说的就属于“态度”问题了。


首先,刘译中存在着大量的漏译。在述及《人身保护法》时,休谟曾对其负面影响进行了某种颇具保守主义之特色的反思,也即“It must, however, be confessed, that there is some difficulty to reconcile with such extreme liberty the full security and the regular police of a state, especially the police of great cities. It may also be doubted, whether the low state of the public revenue in this period, and of the military  power, did not still render some discretionary authority in the crown necessary to the support of government”(第6卷:英文235),但就是这么一段既长、又十分重要的段落却在刘译中莫名其妙地不见了踪影(它本应该出现在刘译第6卷第270页)!又比如,在论及“光荣革命”与英国自由体制之间的关系时,休谟曾说过这么一段被后世研究者频频“引述”的话,也即“And it may justly be affirmed, without any danger of exaggeration, that we, in this island, have ever since enjoyed, if not the best system of government, at least the most entire system of liberty, that ever was known amongst mankind”(第6卷:英文338),但同样,经过刘仲敬的翻译,这段话也神秘地“被失踪”了(它本应该出现在刘译第6卷第391页)!实际上,因这种敷衍塞责的翻译态度而被遗漏、“被失踪”的段落在刘译中又是何其多也!


其次,“指鹿为马”,错把“杭州”当“汴州”。正是由于译者对原著倨傲、对译事轻薄,从而导致了许多“指鹿为马”,错把“杭州”作“汴州”的错误。比如将“Cassivelaunus,one of their petty princes”翻译为“他们最杰出的王子卡斯维拉努斯”(第1卷:中文6;英文22)。在这里,刘仲敬显然是把“petty”误认为是“pretty”了!又比如将“the ecclesiastics called aloud for the punishment of his disciples”翻译为“神职人员声嘶力竭地要求惩治他的教义”(2卷:中文265,英文236)。在这里,刘仲敬又显然是把“disciples”(门徒、信徒)误认作“principles”了!又比如将“His army was retained entirely by pay, and looked on the quarrel with the same indifference, which naturally belongs to mercenary troops, without possessing the discipline, by which such troops are commonly distinguished”翻译为“王师完全为军饷作战,对双方的争论同样无动于衷。雇佣军自然如此,没有军队通常的原则”(第5卷:中文218,英文195),在这里刘仲敬显然又把“discipline”误认作“principle”了!还比如,将“The more early French writers are liable to the same reproach. Voiture, Balzac, even Corneille, have too much affected those ambitious ornaments”翻译成“越早期的法兰西作家越容易受到同样的批评。伏尔泰、巴尔扎克,甚至高乃伊都纵情于华丽词句”(第5卷:中文125;英文108)。在这里,刘仲敬又显然是把“voiture”看成是“Voltaire”了!又比如,将“he purposed by arbitrary power to establish liberty, and, in prosecution of his imagined religious purposes, he thought himself dispensed from all the ordinary rules of morality, by which inferior mortals must allow themselves to be governed”翻译为“他企图借助武断权力,奠定自由。他实现想象的宗教目标,自以为不受任何普通道德规范的约束。低级的规范必须从属于高级”(第5卷,中文409,英文371)。在这里,显而易见,刘仲敬又把“inferior mortals”(低贱的普罗大众)误认作是“inferior morality”了!


最后,在翻译时罔顾原文,信“笔”雌黄。如将“he again returned with his army into Gaul, and left the authority of the Romans more nominal than real in this island”翻译为“(他)再度凯师高卢,留置罗马官守,外示归治、内实羁縻”(第1卷:中文6-7,英文22),原义不过是指“他再度与军队一道回师高卢,留在这个岛上的罗马人的权威更多是名义上的而非实际上的”,我不知道何来“外示归治、内实羁縻”之说!又比如,将“but he himself had the misfortune, he believed, to be the first Christian man that had ever married his brother’s widow”翻译成“但他相信,他不幸成了第一个娶了寡婶的基督徒”(第3卷:中文157-8,英文129),明明是“寡嫂”,怎么在刘的笔下就升格成“寡婶”了呢!同样,将“Oxford is said to have payed no less than fifteen thousand marks, as a composition for his offence”译为“据说,牛津伯爵至少为这次冒犯付出了一万五千镑贡献”(第3卷:中文60,英文46),明明是一万五千“马克”,怎么在刘的笔下就变戏法地成了一万五千“镑”了呢!又比如将“We may remark, that a man of a thousand marks of stock was rated equal to one of two hundred pounds a-year”译为“我们必须注意到,一个人拥有一千马克动产都相当于岁入一千镑”(第3卷:中文361,英文309),分明是“两百镑”,怎么在刘的笔下就突然增值了五倍,变成了“一千镑”了呢!又比如将“What Fitz-harris’s intentions were, cannot well be ascertained: It is probable, as he afterwards asserted”翻译为“埃弗雷德的意图难以判断,大概跟他后来的表示一样”(第6卷:中文296,英文257),明明是菲茨-哈里斯,怎么就“李代桃僵”成了“埃弗雷德”了呢!


翻译诚非易事!故而但凡稍有翻译经验的人都不难承认:在翻译中出现少量差池不仅在所难免,而且在某种意义上也情有可原。也正是出于这种原因,我对那种对译者的一两处无心之失只“攻其一点,不及其余”的市侩作风向来不以为然。但是,刘仲敬所译的《英国史》则截然不同,因为其所表现出来的英文水准之低下,历史素养之粗劣,翻译态度之轻佻,错误名目之繁多实乃近年所罕见,从而也致使其所译的《英国史》成了不折不扣、名副其实的“数卷残编”! 


谢选骏指出:面对如此全面攻击,刘仲敬无法招架,干脆不予答辩了。都说“谣言止于智者”,但是真言却是不会止于智者的——


《梅祖蓉:谈刘仲敬译大卫·休谟《英国史》——荒唐错漏何其多》(澎湃新闻 2018-05-02)报道:


  提起大卫·休谟的六卷本《英国史》,历史学界无人不知。他也正是因为这部书,首先以历史学家而非哲学家的身份获得公众普遍认可。直到现今,休谟的名字在不列颠图书馆的作者编目中,依然被归入“历史学家”一类。该作甫一出版,便销量惊人。尽管它卖价昂贵,1762年达每套4磅10先令,但1754~1764这十年中,各分卷——“斯图亚特时代”(又分上与下)、“都铎时代”、“古代”分别卖出了3775、3475、3225、2750册。这在当时的同类作品中几乎是很难超越的销售记录。


如果说,销量的庞大不足以充分说明其价值,学者的评价当可为之佐证。休谟的《英国史》刚刚完成,英国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菲利普·斯坦霍普便将它称誉为“唯一一本将传之于后代的《英国史》”;法国哲学家与历史学家伏尔泰则将它与当时备受赞誉的法国历史学家拉潘·图瓦雷多卷本《英国史》相比较,认为休谟的《英国史》“可能是各种语言里写得最好的”;其公正无偏的态度使休谟“在论及人的软弱、过失、残酷时,就像一位医生谈论流行病”。(维克多·韦克斯勒:《大卫·休谟历史思想新景象的发现》,《十八世纪研究》1976-1977年第10卷,第198页)


当然,批评意见并非没有,而且后世也从未断绝,但即便是认为休谟的著作“不幸充满偏见”,建议将之“放在最后读”的美国《独立宣言》起草人、学问渊博的托马斯·杰弗逊也承认,“休谟的风格和笔调是如此迷人”,假如这本著作“翔实可靠,就堪称有史以来最优秀的历史著作”(托马斯·杰弗逊:《杰弗逊集》,商务印书馆2012年版,第716-718页)。这显然还是肯定了休谟的《英国史》的价值。


岁月流逝近百年。到19世纪中期,休谟的《英国史》依然盛名不衰,或者可说名声益隆。1849年,《北美评论》,这份在美国具有重要学术影响力的刊物,发表文章,该文作者风趣地写道,“谴责休谟的《英国史》如今已成一种时尚,几乎每隔一、二年就有新的成果发表,揭露其错误、缺陷与观点的不当。……但把这些错误都算上,它也还是一部不朽之作。它把它之前所有的英国史著作都从普通图书馆的书架上扫落下去。……对于任何一位勤奋地研读英国史的学生来说,所能给他的最好建议就是:首先读休谟,再读亨利、林加德、哈勒姆、布罗迪、基佐、艾金等人。而就一般人来说,休谟后面这些人的作品,如果不读,也不会有实质上的损失;只有休谟是必不可少的”。(《北美评论》1849年第69卷,第527页)


这位作者并未言过其实。休谟的确取代了在他前面的拉潘,而他后面的历史学家对他敬畏有加。19世纪伟大的英国历史学家、政治家托马斯·麦考莱在撰写《英国史》时,只从休谟停笔的时代开始,而未敢挑战或改写休谟已写的历史。他的《英国史》因此被视为休谟的《英国史》的续作,后者的经典地位已然确立。


文章之为经典,固然是因天纵英才,然而若非天才的严谨以及他对读者的体贴,恐怕它也难成经典。


休谟于1752年动手撰写英国史,1776年去世。15年间8易其稿。据文献学家的统计,仅将1754年出版的“斯图亚特王朝”两卷与1778年版的作者最后定稿作比对,便可发现2692处修改。修改内容涉及多个方面:结构与风格的调整;观点与材料的删减与补充;参考更权威的历史档案;动词、形容词、副词等修饰词的替换;用英格兰英语替代苏格兰用语;将妨碍行文之流畅的论述改为注释;较长的段落分成多个小段,等等。如此殚精竭虑的反复修改,有时是大规模的重写,所为何来?只为使其著作准确无误。1776年4月,休谟在临终前不久表示,他在“尽其所能,给世人留下一部完美的《英国史》”(格雷姆·斯莱特:《休谟对<英国史>的修改》),《文献学研究》1992年第45卷,第132页)。


遗憾的是,这位伟大的18世纪英国历史学家却在21世纪的中国,没有得到翻译其作品的学者应有的尊重。刘仲敬所译休谟《英国史》(吉林出版集团2012年出版),可谓荒唐错译之典范。笔者仅就所比对的第11章“约翰”(比对文本取自刘仲敬译本所依据的版本,即自由基金出版公司1983年版的大卫·休谟《英国史》),略谈几点。


史家撰著,断不可少时间与事件的交代。因此,休谟不但在各章标题下按序列出历史事件,以为文章结构与阅读导览;还在正文边页注明年代、事件,重要事件列出日期。这样处理,既不妨碍作者行文之流畅与风格的呈现,又使读者明了各事件发生于何年何月乃至何日。但是,刘仲敬的译本(后文以“刘译本”代)只保留了标题下的事件排列,正文边页中的时间与事件提示全都不见。其中缘故,笔者无从猜测。所可问者:哪一位负责任的译者肯将如此重要的信息省略?


然而刘译本所省略的不只是边页中的提示,正文内容同样随心所欲地脱漏。最多见的是“but”、“though”、“again”、“so”、“yet”等表转折、频度、程度的副词的脱漏,其他还有实义词或词组的脱漏,笔者以其数不胜数,忽略不计,仅将整句、从句与插入语作一粗略统计。一章之内,脱漏至少20余处。各举一例。


整句的脱漏。第324页第2行,“他说:‘随法国人去吧,他们一年夺走的,我们一天就能夺回来’”。此句前,原文有“If he ever mentioned war, it was only to give himself vaunting airs, which, in the eyes of all men, rendered him still more despicable and ridiculous”一句,刘译本未见译出。顺带说,刘译中“他们一年夺走的”,实应为“花了数年……”,原文为“cost them years”。


从句的脱漏。第343页倒数第8行,“国王不得以任何贵族的领地偿付王室债务”后,原文有从句“if the baron possesses as many goods and chattels as are sufficient to discharge the debt”,刘译本未见译出。由于这个从句的脱漏,《大宪章》中带有条件的规定,在刘译本中成了无条件的绝对条款。对此脱漏一无所知而又细心的读者,难免会怀疑:休谟对《大宪章》的解释是否准确?实则休谟的解释并非如此武断。


插入语的脱漏。第319页倒数第3行,“他说服安格拉姆伯爵让女儿退婚,自己也和王后离婚”,此句中,原文有插入语“on some pretence or other”,表示约翰王凭着借口或其他方式与王后离婚,也表示休谟在描述约翰王性格的虚伪,但这不难译出的插入语在刘译本中未曾译出。


假如将脱漏解释为粗心或无意中犯下的错误,那么,刘仲敬的豪杰译就不大好解释了。


所谓豪杰译,指译者不拘小节、率性而译,往往脱离原文自由发挥。豪杰译风气颇古,日本明治维新时便有译家如此作为,中国则自西风东渐以来时有名家效仿,“天纵之英豪,文坛之骄子”梁启超便是其中一位。不过,豪杰译豪则豪矣,却早已不为翻译界提倡。毕竟,忠实于原文与原作者,是译者负有的第一责任。所谓“修辞立诚”,译事楷模;“切忌改窜”与发挥,也是翻译界前辈留给后人的忠言(参看杨振华:《翻译研究》,商务印书馆1935年版,第87页)。


刘仲敬的豪杰译表现在哪些地方?笔者仅择两例以作说明。


例1.第325页第3行,“诺曼底樊篱尽撤,各省门户洞开”。这一句显系译者想象力充分发挥的产物。原文是说,作为诺曼底防护壁垒的盖亚尔城堡一旦失守后,整个诺曼底就由菲利普长驱直入和侵占——“When this bulwark of Normandy was once subdued, all the province lay open to the inroads of Philip”。“整个诺曼底”怎么就变成了“各省门户洞开”?


例2.第320页第11~12行,“但国王恃强而骄,得寸进尺,王军贵族兔死狐悲,普遍的不满蔓延开来”。其中这“兔死狐悲”的译法,应为译者在理解有误的基础上引申而来,且完全不符合原意。原文为“But the king, elated with his superiority, advanced claims, which gave an universal alarm to his vassals, and diffused still wider the general discontent”,显而易见,“which”一句是说国王的“恃强而骄,得寸进尺”引起了众封臣普遍的警惕——国王正欲侵夺其权利,该文上一段说的正是贵族们要求国王恢复和保障其特权,因此之故,后文中才有“普遍的不满情绪更加扩散”。所谓“兔死狐悲”从何说起?


例3.第339页倒数第7行,“虽然朗格顿大主教为罗马教廷的利益明目张胆地侵渔英格兰民族,但英格人仍然应该永远尊重他”。这句话实在超越普通人的想象力。哪个民族会同意:即便受到某人明目张胆地侵渔,也应该永远尊重他?回到原文,看休谟如何说。原来“为罗马教廷利益明目张胆侵渔英格兰民族”云云,根本是译者的强加。原文实应译为:“尽管朗格顿大主教是由罗马教宗在他扩张教皇权利时强加给这个民族的,英国人应该永远尊重他”——“though he was obtruded on the nation by a palpable incroachment of the see of Rome, ought always to be respected by the English”。大主教怎样产生是一回事,他自身怎样行为又是一回事。译者却任由想象力无限制粘合,将二者混为一谈。


豪译之外,还有种种错译。笔者这里所谓“错译”仅指最基本的语法与词汇错误。以下略举两例。


例1. 第319页第5行,“国王不可能获得满意的解决”。这一句将原文意思完全译反。原因出在哪里?不妨先读原文,“Nothing enabled the king to bring this war to a happy issue so much as the selfish, intriguing character of Philip, who acted in the provinces that had declared for Arthur, without any regard to the interests of that prince”。显然,这一句是说,由于菲利普的自私与阴谋个性,毫不顾及阿瑟的利益,约翰王得了一个令人高兴的结局,即后文马上说到的,阿瑟的母亲康斯坦蒂亚设法将阿瑟秘密弄出巴黎,投奔约翰王。后文还紧接着说,这件事使菲利普明白,他不能再指望通过战争从约翰手里弄到更多东西,因此只好与英国君主缔结和约。约翰王自此满以为可高枕无忧。从头到尾,原文都没有说明国王(即约翰王)在哪里不满意。所谓“国王不可能获得满意的解决”,无疑是因译者不懂得“nothing …so much as …”的译法。其实这句话不难,无非是说,“没有什么比菲利普的自私与阴谋个性更能为约翰王带来更好的结果”。刘仲敬不懂得这个短语如何译,却又不肯通过后文揣摩前文意思,反而硬生生地将一句不该截断的话断为两截,将那自相矛盾的译文呈现在读者眼前。其英文水平显得那样的捉襟见肘。类似的问题还出现在第336页倒数第3行,“那时,法国贵族不像英国这样愚昧迷信”。真是这样吗?看原文,“The French barons were in that age little less ignorant and superstitious than the English”。显而易见,休谟的意思又一次被颠倒。因为他说的是,“那个时代的法国贵族,其无知与迷信与英国人其实不相上下”。


例2. 第346页倒数第8行,“由于无论直接还是间接,政府都不得不忍受保证或监督《大宪章》的机制”。这句话倘若不找出原文,读者绝不可能猜出它错在哪里,只不过感觉费解:什么叫“不得不忍受保证或监督《大宪章》的机制”?比对原文:“And as there was no circumstance of government, which, either directly or indirectly, might not bear a relation to the security or observance of the Great Charter”,恍然大悟。哪里来的“不得不忍受保证或监督《大宪章》的机制”?分明说的是,“政府事务没有一样不直接或间接与《大宪章》的安全与遵行有关系”。译者将“bear a relation to something”(与……有关系)译成“忍受……的机制”,真可谓奇思臆想,令人惊愕。


前文所列——漏译、豪译、错译,是笔者在刘译中发现的可归类、可分析的错误;以下所列,是在笔者看来难以理解、难以容忍的翻译错误,而且不好以死译、胡译等类属归类,只好以荒唐译命之。


例1. 第330页倒数第3行,“群众庆典停止举行”。此处上下文所涉及的背景是,罗马教廷对英国实施了禁教令的惩罚,故而教堂外的宗教活动禁止举行。譬如弥撒,必须关门举行。休谟也正是这样描述的:“Mass was celebrated with shut doors”。然而刘仲敬竟将它译成了“群众庆典停止举行”。而且凡是“弥撒”出现的地方(笔者所比对的第11章中),他均译为“群众”。


例2. 第331页第3行,“在楞特,人们不得食肉,有些则面临最严厉的罚金”。这段译文与“群众庆典停止举行”在同一段,再次表现了译者宗教常识的匮乏。他所说的地名“楞特”,是宗教节日“大斋节”(Lent);他所说的“罚金”,是修士们的“苦修”(pennance)。因此原文的意思是,就像在大斋节或进行最严格的苦修时那样,人们禁止取用肉食——“the people were prohibited the use of meat, as in Lent, or times of the highest pennance”。


史家名著,当敬畏视之,忠实反映原文面貌。然而刘译最大的问题就在于不忠实于原作与原作者;对于译事、名作,缺乏敬畏之心。译文中大量错漏荒唐处,令人匪夷所思。即便抛开这些不谈,就他自己引为得意的地方来看——以古汉语译古英语,也恰好反映出,他未能体会休谟撰著时的用心:体贴读者,增加可读性。


刘仲敬曾经举过一个例子,以示其译文古雅——“蛮夷逐我兮沧海涛,波臣逐我兮夷狄饕,饮血锋刃兮眠鱼腹,何以异兮,哀遗黎!”(刘译本第12页)。这段译文的原文,是休谟从一段拉丁文翻译过来的18世纪英语,即休谟那个时代的人使用的英语。刘仲敬似乎未曾想过,休谟为何要将它翻译为18世纪的英语,而不译成莎士比亚时代的英语。休谟的意思难道不是说,要让他的同时代人看懂他的著作,并且看得趣味盎然?可惜,刘仲敬反其道而行之。他常常将原作中明白如话的句子译成一般读者很可能看不懂的文言文,譬如“命厄阳九,紫盖蒙尘”、“帷薄不修”之类。这样译法,除了着意卖弄以外,笔者想不出其他理由。


谢选骏指出:四年不到,从《刘仲敬翻译的休谟著<英国史>》(David 2014-08-10)的网络匿名之作,到《梅祖蓉:谈刘仲敬译大卫·休谟《英国史》——荒唐错漏何其多》(澎湃新闻 2018-05-02)的报刊署名批驳,“在野党”变成了“执政党”。由此可见,刘仲敬确实不会翻译《英国史》。


《北大教授何怀宏推荐:来到中国的<英国史>》(2019-01-10 搜狐)报道:


近来还是特别喜欢读历史,包括啃一些大部头。休谟的《英国史》像吉本的《罗马帝国衰亡史》,也是一本六卷巨著。英国开始有上千年不断的攻伐,打来打去,最后是三个条顿民族撒克逊人、丹麦人、诺曼人加上原来英国土著的混合,以及国王、贵族、教会、平民的争斗和妥协,形成了现在的英国民族和宪政历史。如果说对前面的迷信、杀戮和混乱印象深刻,再读卷首休谟回顾他一生经历和著述的、清明与平和的自述,会吃惊这之间不过就隔了几百年。即便在1215年国王和贵族们签署了权利大宪章,后面还是经过了不少重申、流血和权力的博弈才比较稳固地确定下来,且将权利保护的范围扩大到社会所有成员。


阅读此书可能会涉及到对译文的争议。其译文可能会有些人很喜欢,觉得够味;也可能会有些人很不喜欢,觉得离谱。译者刘仲敬的风格比较古奥,因为要适应这种文体,可能有些地方会有疏漏,即为了“雅”,或许会稍稍损“信”。无论如何,这是一种风格,一种让人想起清末民初几个高手译著的风格,至少对于我来说,现在难得重睹,反而别有滋味。(何怀宏: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


谢选骏指出:刘仲敬明明不会翻译《英国史》,北大教授为何还要推荐他的翻译?就因为毛泽东在那里当过图书管理员?还被山东来的学生煽动分子傅斯年打过几个耳光,五十年后终于公报私仇、解散了北京大学?

谢选骏:《外交政策》不懂外交政策——来自敌国的间谍也是一项财富


《美中关系紧张:越来越多华裔专家离美返中》(2023-07-19 世界日报)报道:


研究报告显示,在美中政治气氛紧张下,越来越多的美国华裔研究人员选择离开美国,转往中国或香港等地任职。不久前离开华盛顿智库的资深华裔学者李成认为,“麦卡锡主义”正在美国捲土重来。


美国外交政策杂志(Foreign Policy)日前报道提到上述现象,并指这对华盛顿来说是个坏消息。专家警告,如果这种人才流失趋势持续下去,长期来说可能对美国的科研工作造成重大打击。


报道指出,几十年来,华裔科学家为推动美国科技发展做出了贡献。但随著美中政治关係恶化、美国政府针对中国及华裔研究人员的审查增加,导致他们越来越多人离开美国。


报道指出,6月间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发表的研究报告指出,2010到2021年,离开美国的华裔科学家人数有所上升,其中2018至2021年离开的速度尤其快,很多人选择回到中国。


这项报道提到,上述现象与时任美国总统川普(Donald Trump)推出的 “中国行动计划”(China Initiative)不无关係,但这为华裔研究人员及与中国的相关合作造成寒蝉效应。

报道引述亚利桑那大学高等教育研究中心的教授李伊(Jenny Lee)对此表示,目前在美国,与中国合作正面临污名化。


上述研究报告指出,在对1304名美国华裔研究人员进行调查发现,89%的受访者希望为美国科技领先地位做贡献。但却有72%认为身为研究人员在美国“感到不安全”,有61%因此考虑在美国以外寻求工作机会。


哈佛大学费正清中国研究中心的前主任墨菲(Daniel Murphy)表示,他担心美国在处理这个问题时,过分关注风险而没有充分考虑益处。而且,这种情况在美国两党都存在。


根据报道,在越来越多华裔研究人员离开美国的同时,中国政府正努力吸引科学家回国。上述报告指出, 2010年离开美国的华裔科学家中,将近一半迁往中国和香港,近几年来迁往中国的比例不断上升。


2022年11月,著名结构生物学家、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颜宁宣布将从普林斯顿大学辞职,返回中国协助创建深圳医学科学院,就曾引起关注。今年6月,在美国布鲁金斯学会工作17年的学者李成离职,7月1日起转往香港大学任教,并将领导港大新成立的“中国与世界治理中心”。


南华早报先前报道,李成曾表示,他已经准备好离开华盛顿,因为他觉得华盛顿“越来越陌生”,麦卡锡主义正在美国捲土重来,像他这样的华裔美国人在美国生活变得“不那么自在”。


李成提到,越来越多的人要求他澄清,他是在为哪一方说话。 “当我说『我们』时,人们会问,『我们』指的是谁”?


外交政策报道认为,随著美中关係跌到历史低点,双方的鹰派论调和沟通困难似乎成为新常态。虽然拜登政府结束了“中国行动计划”,但阴影仍然笼罩著美国的华裔科学家。

 

网民嚎叫:


fulm 13分钟前

喜讯!海外华二代, 三代有救了!!!

agostic 今天 11:22

回去,都送夹边沟去!

相食 今天 10:43

哈哈,xynet说得好,那些现在往回跑的,要么屁股上有屎,要么脑子里有水

L01_北美02 今天 10:40

世界日报是中共大外宣,不要相信该媒体的报道,如果真是这样的话,对美国是个大好消息,这些绝大部分都是中共得特务或间谍,快点滚回中国去,问题是,连这种报道都是假的,这个是什么破媒体

七号洞 今天 10:38

喜讯!许多中国裔盗者回到猪国怀抱!

相食 今天 10:30

快跑,不送

UnknownID 今天 10:28

那些五十年代“毅然投入新中国怀抱”的人的下场,没有任何启发吗?这些短视之徒,为眼前一点利益,不接受教训,所以历史一再重复!不过呢,两姓奴才少些,对美国有好处,因为都是潜在的间谍和偷窃贼。

注册笔名2 今天 10:20

破棉袄,你也傻了呀,也被骗的以为真的了,哈哈哈。。。

注册笔名2 今天 10:17

根本没这事。事实是反的都往美国来。这作者就一专业5毛

注册笔名2 今天 10:13

看看, 是党的“世界日报”说的。胡说八道的!回去的本就期满该走,或再偷风险高或自知作案了得走的。真实情况是都在往外走。还拿着快一个世纪前的事来唬人。二战被圈的日本人都得以赔钱陪礼,黑人更是被优待。

Hi 今天 09:53

一群吃里扒外的东西,好走不送

xynet 今天 09:02

不敢继续呆在美国的大部分屁股上有屎,怕东窗事发被一网打尽。再加上一些脑子进水的。那个因盗窃可口可乐涂层秘密被判刑的女人还没回去就发现被国内欺骗了。尔虞我诈就是他们和国内的真实关系,一旦他们偷回去的技术被人家掌握就失去了所有利用价值。

ccpccp 今天 08:53

这些人走了,对美国华裔是好事。

100656392000 今天 08:41

海归早就是海带了。不要忽悠了。颜宁在美国拿不到钱了,自己没路走了只能回去。饶毅呵呵,跟美国移民局撒谎,用作废的美国护照闯关被抓,被惩罚永远不能入境美国。施一公也是Running Out Grant才走的。MD Anderson有一帮老中,被约谈后勒令离开。但凡能留下来的,不会动心思回到习近平的怀抱。

江南司马 今天 06:08

這篇文章不真實。

海外愚公 今天 05:23

走了好, 省得人在曹营心在汉, 成间谍入狱.

海不归6 今天 05:13

胡说八道,能说出几个回国的名字么?看看今天那成百上千走线的大陆中国人,哪里来的返乡潮?这狗屁文章信口雌黄。

人类厄运共同体 今天 03:16

不存在所谓的麦卡锡主义,当今美国也没有这样的土壤,这些逃回厉害锅的都是拿过厉害锅的钱,为专制暴君助纣为虐。

奥维尔 今天 02:18

这篇左媒仇川文宣已是三年来几十次炒作了吧?

guitarmanzw 今天 01:50

要走抓紧!

mwzqjw 今天 01:41

担心麦卡西主义所以离开美国!那你离开美国不让人家更加认为麦卡西主义是正确的吗?正

鬼见愁 今天 01:37

这种人必定与中共国、共匪和习胖团伙有千丝万缕的关系,人在曹营心在汉。它们呆在美国因它们的作为时刻担心被怀疑而心神不安。它们也明知共匪治国邪恶,但又因暗上共匪贼船,回中共国是以求自保。上贼船容易,下贼船难。这是共裔的无奈。

爱党妈 今天 01:34

吃里爬外有案底的赶快跑,不然真抓起来。

老莘 今天 01:13

建议想回去的美籍华人,先坚持看一星期的CCTV的新闻联播,起码先了解一下国内的媒体。如果你能感觉到新闻联播中说的都是真话,你就可以心安理得的回去了,因为你很适合那个环境。

g2j2 今天 00:56

专家警告,如果这种人才流失趋势持续下去,长期来说可能对美国的科研工作造成重大打击。

……但是且慢。

没有长期,选择回中国,他们是最后一代。现在美国大学高精尖的科技,不让中国学生学了!

老莘 今天 00:56

有统计数据吗?没有!华裔专家是指加入美国国籍的人,周恩来说过这样的人应该遵守当地国的法律,李显龙说,这样的人已经不是中国人了,他们在美国已经扎根。他们是有头脑的,他们会考虑前后得失。美国是一个法制国家,中国目前还是一个极端人治的国家,投奔中共而后悔的不知道多多少少。这篇文章是不是大外宣的作品?值得怀疑。

专怼五毛 今天 00:18

破棉袄也够烂,人家回不好,不回也不好,你这种烂人活着干嘛,穷瘪三一个

qazxswedc 今天 00:03

好好学习新时代思想

破棉袄 今天 00:01

7月1日起转往香港大学任教,并将领导港大新成立的“中国与世界治理中心”——在共产党的地盘上搞“中国与世界治理中心”,能是个什么东西,大家心里都清楚。这个中心只能是党领导的特务组织,对其他国家搞情报和策反。

破棉袄 2023年07月19日 23:59

回到中国工作,是他们的自由,但是必须记住,中国的生存条件更苛刻,更缺乏自由,对里通外国是0容忍,甚至不能容忍说一句不太合规的话。


谢选骏指出:《外交政策》其实不懂外交政策——难道,来自敌国的间谍也是一项财富吗?如果来自敌国的间谍也是一项财富,那么也是一些两面谍或三面谍,是两面三刀的两面刃或三面刃。

《资本论》不如《思想主权论》——《国富论 第一篇 第二章 论分工的原由》评注



引出上述许多利益的分工,原不是人类智慧的结果,尽管人类智慧预见到分工会产生普遍富裕并想利用它来实现普遍富裕。它是不以这广大效用为目标的一种人类倾向所缓慢而逐渐造成的结果,这种倾向就是互通有无,物物交换,互相交易。

述种倾向,是不是一种不能进一步分析的本然的性能,或者更确切地说是不是理性和言语能力的必然结果,这不属于我们现在研究的范围。这种倾向,为人类所共有,亦为人类所特有,在其他各种动物中是找不到的。

其他各种动物,似乎都不知道这种或其他任何一种协约。两只猎犬同逐一兔,有时也象是一种协同动作。它们把兔逐向对手的方向,或在对手把兔逐到它那边时,加以拦截。不过。这种协同动作,只是在某一特定时刻,它们的欲望对于同一对象的偶然的一致,而并不是契约的结果。我们从未见过甲乙两犬公平审慎地交换骨头。也从未见过一种动物,以姿势或自然呼声,向其他动物示意说:这为我有,那为你有,我愿意以此易彼。一个动物,如果想由一个人或其他动物取得某物,除博得授与者的欢心外,不能有别种说服手段。小犬要得食,就向母犬百般献媚;家狗要得食,就作出种种娇态,来唤起食桌上主人的注意。我们人类,对于同胞,有时也采取这种手段。如果他没有别的适当方法,叫同胞满足他的意愿,他会以种种卑劣阿谀的行为,博取对方的厚意。不过这种办法,只能偶一为之,想应用到一切场合,却为时间所不许。一个人尽毕生之力,亦难博得几个人的好感,而他在文明社会中,随时有取得多数人的协作和援助的必要。别的动物,一达到壮年期,几乎全都能够独立,自然状态下,不需要其他动物的援助。但人类几乎随时随地都需要同胞的协助,要想仅仅依赖他人的恩惠,那是一定不行的。他如果能够刺激他们的利己心,使有利于他,并告诉他们,给他作事,是对他们自己有利的,他要达到目的就容易得多了。不论是谁,如果他要与旁人作买卖,他首先就要这样提议。请给我以我所要的东西吧,同时,你也可以获得你所要的东西:这句话是交易的通义。我们所需要的相互帮忙,大部分是依照这个方法取得的。我们每天所需的食料和饮料,不是出自屠户、酿酒家或烙面师的恩惠,而是出于他们自利的打算。我们不说唤起他们利他心的话,而说唤起他们利己心的话。我们不说自己有需要,而说对他们有利。社会上,除乞丐外,没有一个人愿意全然靠别人的恩惠过活。而且,就连乞丐,也不能一味依赖别人。诚然,乞丐生活资料的供给,至部出自善人的慈悲。虽然这种道义归根到底给乞丐提供了他所需要的一切东西,但没有,也不可能,随时随刻给他提供他所需要的东西。他的大部分临时需要和其他人一样,也是通过契约、交换和买卖而得到供给的。他把一个人给他的金钱,拿去购买食物,把另一个人给他的旧衣,拿去交换更合身的旧衣,或交换一些食料和寄宿的地方;或者,先把旧衣换成货币,再用货币购买自己需要的食品、衣服和住所。

由于我们所需要的相互帮忙,大部分是通过契约、交换和买卖取得的,所以当初产生分工的也正是人类要求互相交换这个倾向。例如,在狩猎或游牧民族中,有个善于制造弓矢的人,他往往以自己制成的弓矢,与他人交换家畜或兽肉,结果他发觉,与其亲自到野外捕猎,倒不如与猎人交换,因为交换所得却比较多。为他自身的利盎打算,他只好以制造弓矢为主要业务,于是他便成为一种武器制造者。另有一个人,因长于建造小茅房或移动房屋的框架和屋顶,往往被人请去造屋,得家畜兽肉为酬,于是他终于发觉,完全献身于这一工作对自己有利,因而就成为一个房屋建筑者。同样,第三个人成为铁匠或铜匠,第四个人成为硝皮者或制革者,皮革是未开他人类的主要衣料。这样一来,人人都一定能够把自己消费不了的自己劳动生产物的剩余部分,换得自己所需要的别人劳动生产物的剩余部分。这就鼓励大家各自委身于一种特定业务,使他们在谷自的业务上,磨炼和发挥各自的天赋资质或才能。

人们天赋才能的差异,实际上并不象我们所成觉的那么大。人们壮年时在不同职业上表现出来的极不相同的才能,在多数场合,与其说是分工的原因,倒不如说是分工的结果。例如,两个性格极不相同的人,一个是哲学家,一个是街上的挑夫。他们间的差异,看来是起因于习惯、风俗与教育,而不是起因于天性。他们生下来,在七八岁以前,彼此的天性极相类似,他们的双亲和朋友,恐怕也不能在他们两者间看出任何显著的差别。大约在这个年龄,或者此后不久,他们就从事于极不相同的职业,于是他们才能的差异,渐渐可以看得出来,往后逐渐增大,结果,哲学家为虚荣心所驱使,简直不肯承认他们之间有一点类似的地方。然而,人类如果没有互通有无、物物交换和互相交易的倾向,各个人都须亲自生产自己生活上一切必需品和便利品,而一切人的任务和工作全无分别,那末工作差异所产生的才能的巨大差异,就不可能存在了。

使各种职业家的才能形成极显著的差异的,是交换的倾向;使这种差异成为有用的也是这个倾向。许多同种但不同属的动物,得自天性的天资上的差异,比人类在未受教育和未受习俗熏陶以前得自自然的资质上的差别大得多。就天赋资质说,哲学家与街上挑夫的差异,此猛犬与猎狗的差异,比猎狗与长耳狗的差异,比长耳狗与牧畜家犬的差异,少得多。但是,这些同种但不同属的动物,并没有相互利用的机会。猛犬的强力,决不能辅以猎狗的敏速,辅以长耳狗的智巧,或辅以牧畜家犬的柔顺。它们因为没有交换交易的能力和倾向,所以,不能把这种种不同的资质才能,结成一个共同的资源,因而,对于同种的幸福和便利,不能有所增进。各动物现在和从前都须各自分立,各自保卫。自然给了它们各种各样的才能,而它们却不能以此得到何种利益。人类的情况,就完全两样了。他们彼此间,那怕是极不类似的才能也能交相为用。他们依着互通有无、物物交换和互相交易的一般倾向,好象把各种才能所生产的各种不同产物,结成一个共同的资源,各个人都可以这个资源随意购取自己需要的别人生产的物品。 

谢选骏指出: 以上与其说是经济观察,不如说是哲学分析;但亚当斯密显然不懂,社会分工之所以能够进行,是因为人具有了语言的能力。而基于语言的社会分工,显然提供给了“巧舌如簧的人”极大的利润空间。所以我看,与其说“资本运作”,不如说“语言操纵”——《资本论》不如《思想主权论》。


谢选骏:“最后一代”是一个全球现象

《德国警方对“最后一代”发起大规模搜查行动》(德新社,南德意志报2023年7月19日)报道:


周三,德国警方在七个联邦州发起了针对激进派气候保护组织“最后一代”的搜查行动,行动中并没有人被捕,但警方冻结了一部分涉案资金和账户。


(德国之声中文网)周三,德国警方和检察机构对"最后一代"发起了大规模搜查行动。慕尼黑及巴伐利亚刑警机构表示,凌晨时分,警方以"涉嫌组织及支持犯罪团伙"罪名对分布在七个联邦州内的15个住宅进行了突击搜查。


调查对象为七名年龄介于22至38岁的嫌疑人,但行动中无人被捕。其中两名嫌疑人涉嫌曾在2022年四月策划对一个输油管道采取破坏行动。


检察机构表示,采取本次搜查行动,是因为此前接获了大量刑事诉状。"最后一代"是一个激进的气候保护组织,一段时间以来,该组织成员以堵塞公共交通、涂抹博物馆展品等形式,希望唤起公众社会对气候变化严重后果的重视。抗议行动中,"最后一代"成员经常用胶水将自己粘在公路路面和博物馆艺术品上,以增加警方驱离他们的难度。


“最后一代”成员在高速路上发起抗议行动时用胶水将手粘在路面上,增加警方驱离的难度。


警方和检察机构表示,此次搜查行动的重点是查清"最后一代"组织发起的一项募捐行动,以便为今后的抗议活动筹措资金。据称募捐行动已经筹措了至少140万欧元。警方表示,现有证据显示,上述资金中的大部分已经被用于发起抗议行动。而有关资金的来源,将是今后调查工作的重点。警方拒绝透露他们没收资金的具体金额。警方还表示,通过此次搜查行动,希望能够掌握"最后一代"成员的构成情况。


环保活动人士对搜查行动极为不满


警方表示,此次搜查行动覆盖了七个联邦州,包括汉堡、慕尼黑以及德累斯顿等城市,整个行动进展顺利,没有发生暴力行动。按照检察机构的要求,警方还没收和关闭了该组织的网站。


气候保护积极分子则对警方的行动提出强烈批评。"末世"组织发布推文称,搜查行动的对象是"那些对气候危机发出警告的人,却放过了那些破坏气候的人。" "最后一代"也发表推文质问,"警方何时会去搜查那些院外游说团体,何时会去没收政府通过石化能源获取的资金。"


过去几周以来,"最后一代"积极分子的处境非常艰难。封堵道路的行动中,他们常常遭到司机们恶语相加,甚至拳打脚踢。而波茨坦地方法庭也表示,该团体已具备"犯罪团伙"的初步嫌疑。本周德国总理肖尔茨也首次就"最后一代"公开发声,他表示,用胶水将自己粘在公路路面的行动"愚蠢至极"。


"最后一代"阻塞交通的抗议行动,也引起许多开车人士的不满。。


"最后一代"此前曾提出应制定"抢救食品法",以遏制食品浪费的问题。最近的诉求则是高速公路实施时速100公里普遍限速,以及长期实施九欧元公共交通月票。


警察工会:搜查行动"发出了正确的信号"


针对"最后一代"的调查工作,由"巴伐利亚打击极端主义和恐怖主义中心"负责协调。慕尼黑检察院一位发言人强调,这一分工并不意味着将"最后一代"纳入极端主义和恐怖主义范畴。"根据现在掌握的情况,我们是以犯罪团伙的控罪,而不是以极端组织控罪,对'最后一代'展开调查。"定性问题最终将由法庭定夺。


德国警察工会对搜查行动表示赞赏。警察工会主席温特(Rainer Wendt)在柏林表示:"司法机构终于采取行动了,这是法治国家发出的正确信号。"


左翼党副主席波伊廷( Lorenz Gösta Beutin)表示,警方此次发起的搜查行动完全是"小题大做"。他表示,"最后一代"成员只是以非暴力不合作的方式,去唤醒人们对气候灾难以及德国政府失职的关注。



维也纳的利奥波德博物馆(Leopold-Museum)现在也成了袭击目标:“最后一代”团体的积极分子将一种油状液体泼在了画家克里姆特(Gustav Klimt)的名作“生与死”上,一名积极分子还将一只手用胶水粘在了这幅画的玻璃护板上。这些环保积极分子表示,同画家笔下的人物一样,我们也不愿意接受死亡的威胁。


谢选骏指出:“最后一代”是全球现象——


《CDT网语——2022年5月:“我们是最后一代”)(06/07/2022)报道:


网民的声音一直是中国数字时代关注焦点之一。尽管中国的言论审查和舆论操控日趋严峻,国家对公民的监控无处不在,但我们依然可以看到那些不服从的个体,顶着被删号、被约谈,甚至被监禁的风险,对不公义勇敢发出自己的声音。


这些声音虽然渺小,却精准地道出了时代的病症,而“发声”背后的勇气和良知,也终将改变潮水的方向。正如詹姆斯·斯科特所言:“犹如无数的珊瑚虫形成了杂乱无章的珊瑚礁,无数个体的不服从与逃避行为也形成了自身的政治或经济堡礁……当国家的航船搁浅在礁石上时,人们通常仅仅关注船只失事本身;他们没有注意到,正是大量微不足道的行为才是造成失事的原因。”


中国数字时代在“每日一语”栏目中以字卡的形式记录下了这些声音,同时在“网语馆”、“公民馆”中对这些不服从的声音进行存档。同时,在每月的“CDT 网语”栏目中,精选当月的“流行语”(如有)和值得关注的“每日一语”,并详细展开这些话语背后的故事。


本月流行语:“最后一代”

原以为没有比“这世界不要俺了”更有痛感的话,直到今天看到了。


“最后一代”出自5月11日开始流传的一段视频:


视频中,一个穿着防护服的警察威胁一位不愿意集中隔离的居民:“如果你不执行市政府的命令,就要对你进行处罚,进行处罚以后,要影响你的三代!”,而这位居民则立即反击:“这是我们最后一代,谢谢。”


“最后一代”的表述引发了大量公民,人们纷纷在社交媒体转发这段视频和重复这个词,而当局也迅速将这段视频删除,并对“最后一代”相关讨论均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清理和屏蔽。


一位微博网民形容自己的感受:“我不知道这是在报复谁,但我的确有种报复的快感。”,另一位微博网民称:“想起曾经看到过,哪吒自刎是一种精神弑父。‘我们这是最后一代’也是一种同样的报复,无法开口的人用肉身作筹码向权力刺出一把剑。可能只要人类的政治性一直延续,父权和公权的强暴就永远无法被制弊,但是命如蝼蚁的下位者也可以作出这样最后的反抗,如同纵身跃入一片大海般义无反顾。”而1984年的电影《谭嗣同》中一句台词也被重新找出作应景注脚:“这样的中国,多一个孩子不是多一个奴隶吗?”


警察的说法并不只是口头恐吓,如果因拒绝集中隔离而被行政或刑事拘留,相关记录都会保留,直接影响到签证申请活移民时必须提交到《无犯罪记录证明》;同时,子女也可能因直系亲属有犯罪记录,而在考取公务员、入伍的时候无法通过政治审查。


现今中国经济并不景气,考取公务员成为许多高等院校毕业生最主流的职业选择,而政治氛围的紧张和无处不在的监控,也让“润”(即移民)成为不少中产阶级都在考虑的选项,因此警察的威胁不可以说没有杀伤力。


但面对公权力这样的威胁,视频中的公民并没有选择低头,而是勇敢却又悲壮地喊出了“这是我们最后一代”。在端传媒的文章《“最后一代”作为一种中国式抗争:没有行动的反抗能激起火花吗?》中,作者简素写道:“‘最后一代’指向的是行动不可能之后,一代人用沉沦来收场。在这个意义上看,它既是悲壮的,也是犬儒的……这一心态的转变,本身就是现实政治风暴的结果,而这场风暴还远远未到结束的时候。这可能才是我们能够从‘最后一代’的悲鸣中嗅出的一点历史线索。”


法律学者张雪忠也对此评论道:“这句极富悲剧意味的话,表达的是种最深刻的绝望。说话的人宣布了一个生物学意义的决定:我们不会繁衍后代。这个决定的背后,是一个心理学和存在论意义上的判断:我们被剥夺了值得向往的末来。可以说,这句话是位年轻人对他所处的时代,可能作出的最强烈的控诉⋯⋯”


而一位网友“暗室四知”的评论更让人感到悲哀:“几乎所有小孩都幻想过用自己的死亡来惩罚令他们伤心的大人,因为孱弱的身体和尚末成型的社会关系令他们只能了结自己,从而激发强者的懊悔⋯⋯我突然发现,即使此地人们终于摆脱宗族、伦理的种种束缚,费尽心机建立了自己的生活,拥有了独立的社会网络,进入了巨大的企业机器开始劳作,我们手里珍爱的玩具也依旧能在三十、四十、五十岁的时候被一只大手轻易夺走。于是,遥远的来自童年的记忆一路回响到面前——原来我们自始至终都是小孩,而我们最后能做的竟然还是五岁时候的那个反应:关掉开关,潜入水中,等待风暴过去,然后不再从海浪里抬起头来。”


5月22日,上海部分地铁公交线路,恢复运营。多家媒体直播报道当日恢复通车的情况,然而却出现了民众并没有叫好的,反而批评防疫政策的情况。


当天,上海人民广播电台官方微博“话匣子FM”在现场直播地铁恢复情况时,记者问乘坐地铁的上海市民:“什么样的心情啊现在……坐上地铁”,这位上海市民答道:“今天,特别高兴,因为封了将近两个月了吧。自从我出生到现在,还没受过这样的日子,被关在家里不能出去,真是天大的笑话。”当记者听到“还没受过这样的日子”的时候,立刻讲麦克风从市民嘴边拿开,而市民说道“天大的笑话”的时候,镜头也马上移开。目前该视频和直播已被“话匣子FM”删除。


澎湃新闻也在采访时遭遇了“翻车”。一位市民在被问到出行体验时说:“在这里我们也真的是太难了,在这里五十多天物资什么都没发”,记者的麦克风和镜头也立刻移开。目前该视频和直播也已被澎湃新闻删除。


“天大的笑话”也道出了此次上海防疫的荒诞性,奥密克戎本身毒性不高,但传染性很强,采用和对待原始病毒一样的封控方式抗击奥密克戎,所造成的次生灾害远大于病毒本身的危害。上海封控期间,连因亲中被网民戏称为“谭书记”的世卫总干事谭德赛都表示,考虑到新冠病毒的特性以及对未来的预期,中国的清零防疫政策是不可持续的。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在回应时表示,“希望有关人士能够客观理性看待中国的疫情防控政策,能够更多地了解事实,不要发表不负责任的言论。”而在两年前,谭德赛因亲中受指责时,外交部长王毅表示,世卫组织的国际地位和历史评论,不会因个别国家的好恶而改变,给世卫组织泼脏水的人只会弄脏他们自己。


这真是“天大的笑话”。


在这次上海疫情中,许多是非黑白都被当局创造的“抗疫新话”所颠倒。网民 @金佳蓝金佳蓝 点精准点出了官方话术的荒谬:“他们把直面病毒、改进疫苗、生产药物、努力工作、恢复经济、重振教育、扩充医疗叫做躺平,却把足不出户、生产停滞、企业倒闭、学校停课、经济衰退叫做抗疫”。


中国在2020年以严格封控和对公民行程进行全面监控为方法,在抗击新冠原始病毒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之后不仅高调召开“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官媒还不停嘲讽西方国家“与病毒共存”的做法是对生命不负责任,“抄中国作业都抄不好”。而在2022年,当高传染性、低毒性的奥密克戎变种来袭之时,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都已经恢复了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而中国则采用了比2020年时更加严苛的监控和限制公民人身自由的手段,造成了难以估量的次生灾害,也严重影响了经济和人们的正常生活。


但为了给习近平的“清零政策”辩护,宣传机器一方面无视科学,严格审查支持“共存”的言论和西方国家生活恢复的事实;另一方面,则用“新话”涂抹“皇帝的新衣”,将人为决策造成的次生灾害歪曲为病毒导致,并将所付出的沉重代价称之为“伟大战疫”。


有网民贰條写了《用中文战胜奥密克戎》一文,详尽展示了中国的抗疫新话。文章发布不久后即遭删除,这是文章内容的节选:“通过静态管理、动态管理、全域静态管理、静默管理、全域静默管理、准静态管理、网格化管理、切块化管理、轮动式管理、闭环管理、气泡式管理、时间-网格化管理、空间-网格化管理、气泡式管理,进行精准管控、全市管控、疫情防控、联防联控、常态化疫情防控、统筹疫情防控,采取入室消杀、错峰下田、错峰种地、压茬推进、宿舍制动、就地过节、相对静止、原地相对静止、居家隔离、强制隔离、集中隔离、硬隔离、健康监测、居家健康监测等措施,坚决做到非必要不离/留校、非必要不返乡、非必要不出门、非必要不要离境/回国、非必要不亮码,可以发放春耕证、农活证、干农活出 入证、居民出入证、疫情通行证,但要禁止恶意返乡、一意孤行离乡、侥幸返乡、恶意种地、扎堆春耕,最终实现动态清零、社会面清零、社会面动态清零、社会面基本清零、总体社会面清零、社区清零和社会面基本清零。做到以上这些,我们便可实现有序开放、逐步开放、点式复工、全面复工。”


在上海因防疫导致的次生灾害引发大量民愤之时,越来越多有关中共高层有着不同意见的传言也开始流传。5月16日,华尔街日报发表文章《李克强走出习近平阴影,努力修复中国经济》,称长期被边缘化的总理李克强正在发挥作用,力促习近平回调了一些可能对经济造成重大负面影响的政策。文章还援引消息人士的话称,李克强还尝试在物色自己的接班人选上发挥影响力。


在这篇文章发布前后,中国民间也有越来越多关于中共二十大“习下李上”的传言,但不少政治分析人士指出,目前并没有看到太多支持这一传言的证据。


5月17日至19日,李克强到云南曲靖、昆明考察,期间也前往云南大学听取毕业生就业和双创情况汇报。网上流传的视频显示,在到访云南大学时,李克强和随行官员、工作人员,几乎都没有戴口罩,有分析称,这个行为本身即表达出了李克强对“清零政策”的态度。之后,在微博、微信等社交平台上,“总理在云大”、“总理亲临云大”等相关话题都遭到了屏蔽。


在云南大学考察期间,李克强曾说:“祝同学们拿到称心如意的岗位!”,面对李克强明年即将卸任总理一职和“习下李上”的传言,有网民调侃说:“祝总理也一样啊!”


在执行上级“清零”和“上门消杀”任务的过程中,中国多地都出现过民宅被征用,或是强制要求交出钥匙进行上门消杀的案例,仅凭一句“这是紧急状态”,公民的私有财产和各项合法权利就可以被随意践踏,并且执法人员常常理直气壮,以“不服就去和上级反映”反驳抵抗命令的居民。


在一段网上流传的影片中,一位身为“密接”(密集接触者)在隔离后返回自己家中,却发现家中许多物品都丢失了,损失了约六千元人民币,为此投诉却没有部门回应;另一段视频显示,几位身穿防护服的防疫人员,在一户人家的客厅中喷洒大量消毒水,并将冰箱中的食物统统带走。


网友冈瓦纳评论道:“入室消杀就是一种防疫表演。阳性从拉走到回家至少7天,一般都十天或更长,回家后居家七天健康观察不会接待外人,哪来风险? 还有些社区给阴性家庭消毒,更是不可理喻……消杀公司强调入室消杀是为了分一杯防疫生意的汤。真正受损的只有普通居民。”


而在李文亮医生的微博上,网友 寄意寒星18 评论道:“上海所谓的‘抗疫人员’的所作所为和强盗有什么区别?简直可以把病毒比作一个强盗,上海所谓的‘抗疫人员’则是另一个强盗。两个强盗闯进了上海。”(更多留言可以参见中国数字时代“中国哭墙”栏目)


华东政法大学法学教授童之伟5月8日曾发文指,将民众强制送往方舱隔离是非法的,且中国的《传染病防治法》没有授权任何组织和个人强行获取居民住宅钥匙,进入居民家中进行“消毒”。但这篇文章发表后即遭全网封杀,童之伟的微博等社交账户也遭到禁言。


一句强调公民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的法律格言曾说,“风能进,雨能进,国王不能进”,但到了“清零压倒一切”的中国,只要上级有命令,随便谁穿上了防护服都能进入家中进行“消杀”,必要时还能对你家住宅进行征用。一位匿名网友创作段子调侃这一令人心酸又愤怒的现实,“如果花几百万、几千万买的房子,别人想进来就进来的话,那这个房子就不叫房子,叫韭菜盒子。”


谢选骏指出:各国反动政府啊,“天国近了,你们必须悔改!”“最后一代”是一个全球现象!

2023年7月27日星期四

经济学家也被看不见的手的指引



《西方经济学必须纠正对<国富论>的断章取义》(2012-08-11 李学俊)报道:  


导语: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有一段关于市场“看不见的手”能够引导私人在追逐利润时产生有利于社会的“自利利他”的现象的描述。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萨缪尔森据此说亚当·斯密论证指明了自由的市场经济中“公众利益和私人利益之间的和谐一致性” 。


如果你认真阅读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后会令你惊讶不已,因为亚当斯密从来没有论证“公众利益和私人利益之间的和谐一致性”,反而用了不少篇幅揭露与谴责私人资本为了私利伤害消费者,损坏社会公众利益,胁迫政府、国会,暴力伤害国会议员等等丑行,充分证明他们的私利与公众利益之间的不一致性。


萨缪尔森编著的《经济学》已经出版18版,误导了全球一代又一代的经济学人,因此,虽然撒翁已去,但是西方经济学必须纠正对《国富论》的断章取义。否则,西方经济学就没有了学术的道德底线。


目 录


一、西方经济学最大的神话 2


1、亚当斯密关于“自利利他”现象的描述 2


2、萨缪尔森断章取义说:亚当·斯密证明了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和谐一致 2


二、亚当斯密证明: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冲突与矛盾 3


三、亚当·斯密从未证明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和谐一致性 4


四、当代西方经济学制造的最大理论冤案 5


五、亚当斯密到底反对什么? 6


1、萨缪尔森说亚当斯密反对政府干预经济论据文不对题 6


2、斯密揭露谴责私人为了私利最大化胁迫政府与伤害国会议员 7


3、斯密认为,私人资本造成的危害比封建王公的危害还大 8


六、对于资本本性的全面认识 9


1、资本是中性的,人性是复杂的 9


2、资本自利利他的条件 10


3、资本损人利己的必然性 10


七、斯密的确反对国家不当干扰经济,但主张国家适当干预 12


八、萨缪尔森绝笔的修正 13


一、西方经济学最大的神话 [1]


1、亚当斯密关于“自利利他”现象的描述


亚当·斯密的《国富论》被尊为西方经济学的圣经。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关于市场经济中私人资本追逐利润最大化时产生的自利利他现象的描述更是西方经济学经典中的经典:


“每个个人都努力把他的资本尽可能用来支持国内产业,都努力管理国内产业,使其生产物的价值能达到最高程度,他就必然竭力使社会的年收入尽量增大起来。确实,他通常既不打算促进公共的利益,也不知道他自己是在什么程度上促进那种利益。由于宁愿投资支持国内产业而不支持国外产业,他只是盘算他自己的安全;由于他管理产业的方式目的在于使其生产物的价值能达到最大程度,他所盘算的也只是他自己的利益。在这场合,象在其他许多场合一样,他受着一只看不见的手的指导,去尽力达到一个并非他本意想要达到的目的。也并不因为事非出于本意,就对社会有害。他追求自己的利益,往往使他能比在真正出于本意的情况下更有效地促进社会的利益。”[2]


正是亚当斯密这段关于市场中私人资本追逐利益最大化时常常产生自利利他现象的描述,引来后世西方经济学家们制造出一个经济学神话:自由的市场经济中,社会公众利益与私人利益的和谐一致。


西尼尔借助斯密对市场中个人中追逐利润时候常常产生的为社会带来利益好处的描述,提出“个人经济利益最大化”公式,约翰·穆勒再将其提升为理性的经济人假设奠定的第一块基石“自利利他原则”。之后,弗里德曼,萨缪尔森等进一步根据这一段关于市场经济中人们逐利时产生的自利利他现象的描述,将其夸张到极致。


2、萨缪尔森断章取义说:亚当·斯密证明了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和谐一致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萨缪尔森在其影响巨大的《经济学》中说:


“市场经济的有序性最早为亚当·斯密所揭示。斯密以其最著名的论断,即在本章开篇所引的《国富论》中的一段话,指明了公众利益和私人利益之间的和谐一致性。他强调即使个人‘所追求的仅仅是自己的安全或私利。但是,在他这样做的时候,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在引导着他去帮助实现另外一种目标,尽管该目标并非他的本意。追逐个人利益的结果,是他经常地增进社会的利益,其效果比他真的想要增进社会的利益时是更好。’[3]”


经过西方经济学家们如此这般的提炼,完善,亚当·斯密在关于私人资本追逐利益最大化时常常产生有利于社会公众利益现象的描述就被定格为萨缪尔森权威定论,而从不顾及亚当·斯密其余大量的反证,最终将神话完成:


斯密“《国富论》中的一段话,指明了公众利益和私人利益之间的和谐一致性”。所以,自由市场经济就是公众利益和私人利益之间和谐一致的经济。


读到萨读缪尔森美妙的赞美,令我们想起一句话:


所有逝去的人都可能被变成活人任意打扮的玩偶。


伟大的斯密也没有逃脱这个魔咒,成为被任意打扮的玩偶。


不错,白纸黑字,斯密的确描述了人们追逐私利时常常发生自利利他,被看不见的手牵引着常常产生对社会有益的现象,但就此说斯密 “指明了市场经济中私人利益和公众利益之间的和谐一致性”纯粹是断章取义。


反之,斯密却大量记载与揭露了私人追逐利润时,不择手段损人利己,伤害社会公共利益,与社会公共利益矛盾冲突的现象。


二、亚当斯密证明: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冲突与矛盾


在比较乡绅农业家与资本家的时候,斯密就指出他们的利益与公众利益的矛盾:


“在一切人民中,乡绅与农业家算是最少有卑劣的独占精神的人,这对他们来说是很大的光荣。大制造厂企业家,如果发觉附近二十哩内新建了一个同种类工厂,有时会惊慌起来。……乡绅与农业家,散居国内各地,不易于结合,商人与制造业者,却集居于城内,易于结合。他们都沾染城市所盛行的专营同业组合的习气,他们一般取得了违反各城市居民利益的专营的特权,自然竭力设法取得违反所有同国人的专营的特权。保障国内市场独占、限制外国货物输入的方法,似乎就是他们的发明。” [4]


斯密还指出,由于美洲的发现,本来是可以通过自由贸易给各国人民带来利益的,但是欧洲资本家损人利己的蛮横却“成为若干不幸的国家遭到摧残和破坏的根源”:


“美洲的发现给欧洲各种商品开辟了一个无穷的新市场,因而就有机会实行新的分工和提供新的技术,而在以前通商范围狭隘,大部分产品缺少市场的时候,这是决不会有的现象。劳动生产力改进了,欧洲各国的产品增加了,居民的实际收入和财富也跟着增大了。欧洲的商品对美洲来说几乎都是新奇的,美洲的许多商品对欧洲来说也是新奇的。于是发生了一系列以前从未想到过的新的交易,它当然对旧大陆有利,但自然对新大陆也同样有利。由于欧洲人蛮横地侵害别人的权利,一件对所有国家本来都是有利的事情,却成为若干不幸的国家遭到摧残和破坏的根源。”[5]


“劳动者的雇主即靠利润为生的人,构成第三个阶级。推动社会大部分有用劳动活动的,正是为追求利润而使用的资本。资本使用者的规划和设计,支配指导着劳动者的一切最重要动作。但他们这一切规划和设计,都是以利润为目标。利润率不象地祖和工资那样,随社会繁荣而上升,随社会衰退而下降。反之,它在富国自然低,在贫国自然高,而在迅速趋于没落的国家最高。因此,这一阶级的利益与一般社会利益的关系,就和其他两阶级不同。在这一阶级中,商人和制造业者通常是使用资本最大的两阶层。因为他们最富裕,所以最为社会所尊敬。他们终日从事规划与设计,自比大部分乡绅具有更敏锐的理解力。可是,因为他们通常为自己特殊事业的利益打算,而不为社会一般利益打算,所以,他们的判断,即使在最为公平(不总是如此)的场合,也是取决于关于前者的考虑,而很少取决于关于后者的考虑。他们比乡绅高明,与其说是由于他们更理解公众利益,倒不如说是由于他们更理解自身的特殊利益。由于这种比较优越的理解,他们往往利用乡绅的宽宏施行欺骗手段,使他老老实实地相信,他自身的利益不是公众利益,唯有他们的利益才是公众利益,并使他仅仅凭了这单纯而诚笃的信念,舍弃自己的利益和公众的利益,去迁就他们。其实,不论在哪一种商业或制造业上,商人的利益在若干方面往往和公众利益不同,有时甚或相反。扩张市场,缩小竞争,无疑是一般商人的利益。可是前者虽然往往对于公众有利,后者却总是和公众利益相反。缩小竞争,只会使商人的利润提高到自然的程度以上,而其余市民却为了他们的利益而承受不合理的负担。因此,这一阶级所建议的任何新商业法规,都应当十分小心地加以考察。非小心翼翼地、抱着怀疑态度作了长期的仔细检查以后,决不应随便采用。因为他们这般人的利益,从来不是和公众利益完全一致。一般地说,他们的利益,在于欺骗公众,甚至在于压迫公众。事实上,公众亦常为他们所欺骗所压迫。”[6]


此刻,工商资本家们欺骗公众,压迫公众,何来自利利他呢?


何来“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和谐一致性”呢?


还是斯密说得准确:


“他们这般人的利益,从来不是和公众利益完全一致。一般地说,他们的利益,在于欺骗公众,甚至在于压迫公众。事实上,公众亦常为他们所欺骗所压迫。”


斯密大量直接揭露谴责私人追逐利益最大化时贪婪人性损人利己,伤害社会公众利益的论述,西方经济学为何不据此说亚当斯密指出了“私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相矛盾的不和谐一致”呢?


不知斯密仅仅是关于个人逐利中可能产生的“自利利他现象”的描述,怎么就被萨缪尔森变成了是斯密在“《国富论》中的一段话,指明了公众利益和私人利益之间的和谐一致性”呢?


这显然与斯密的该论断本身相矛盾,与斯密的全面论述全面矛盾,当然与客观现实更是矛盾。


三、亚当·斯密从未证明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和谐一致性


让我们再回头仔细分析斯密论断本身吧:


首先,从逻辑上分析,我们把斯密的论断整理为一个规范的判断。


斯密的原文是这样的:


“每个个人都努力把他的资本尽可能用来支持国内产业,都努力管理国内产业,使其生产物的价值能达到最高程度,他就必然竭力使社会的年收入尽量增大起来。确实,他通常既不打算促进公共的利益,也不知道他自己是在什么程度上促进那种利益。由于宁愿投资支持国内产业而不支持国外产业,他只是盘算他自己的安全;由于他管理产业的方式目的在于使其生产物的价值能达到最大程度,他所盘算的也只是他自己的利益。在这场合,象在其他许多场合一样,他受着一只看不见的手的指导,去尽力达到一个并非他本意想要达到的目的。也并不因为事非出于本意,就对社会有害。他追求自己的利益,往往使他能比在真正出于本意的情况下更有效地促进社会的利益。”[7]


英文原文是:


By pursuing his own interest, he frequently promotes that of the society more effectually than when he really intends to promote it·


“frequently” 一词有三个基本意思:①、时常发生的,频繁的;②、经常的;③、(脉搏)快的,急的。显然第三个意思与此无关,那么就是第一第二种意思了。因此显然,亚当斯密并不是认为“他追求自己的利益,任何时间、地点、事情都他能比在真正出于本意的情况下更有效地促进社会的利益。”而仅仅是常常,经常,往往能够有利于社会利益。


根据“他追求自己的利益,往往使他能比在真正出于本意的情况下更有效地促进社会的利益”这个判断的原意,将其整理为一个规范的逻辑判断就是:


“他(私人)在市场中追逐利润的时候往往能够自利利他。”


显然可见,斯密的这个理论判断不是一个全称判断,即不是对他(私人)这个对象全部行为结果的判断,而是一个特称判断,即对他(私人)行为的部分结果的判断:


“往往使他能比在真正出于本意的情况下更有效地促进社会的利益” 的完整准确意思就是个人在追求自己的利益过程中,有的人、有的时候,有的地点,有的事情“能更有效地促进社会的利益”,但并不是任何人、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事情“都是更有效地促进社会的利益”。因此,与此对应的等值判断就是:


“他(私人)在追逐利润过程中,有的人、有的时候,有的地点,有的事情不能有效地促进社会的利益。”


“有时甚至损害社会的社会利益。”


由此可见,亚当斯密的这段论述本身在逻辑上是比较严密准确的,是符合客观实际的:私人在追逐利益的时候有两面性:有时利于社会公共利益,有时伤害社会公共利益。


这种个人追逐利益时有利于他人与社会的现象的确常常发生,这是市场经济最普遍的现象之一。但同时,损害他人利益、社会利益的事情也常常发生,同样是市场经济最普遍的现象之一。过去大量发生、现在正在大量发生的普遍事实,将来还会不断大量发生。任何人已经见惯不惊,举不胜举。


个人为了私利给他人,给社会造成的伤害触目惊心,所犯下的罪行罄竹难书!华尔街制造的“有毒的金融衍生品”在全球的泛滥成灾,导致全球金融危机就是少数金融资本追逐私利最大化时损害全球利益的结果,中国每年的“3·15”打假活动所曝光揭露的哪些厂商们令人发指的罪恶勾当仅仅是实体经济中不可胜记案例中的冰山一角。如果我们在此耗费笔墨篇幅来加以罗列,那反倒是一件对读者人生经验与洞察力的轻视与不尊重。读者诸君,难道不是吗?


四、当代西方经济学制造的最大理论冤案


亚当·斯密明明白白的大量揭露与谴责了私人资本损人利己,伤害公众利益的行为,论证了私人资本与社会利益的矛盾性,为什么西方经济学家们却非得强说是亚当斯密论证了私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和谐一致呢?


是西方经济学家们没有看到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的这些论述吗?


如果的确是没有看见斯密的这些论述,那么可见他们作学术研究的作风是何等的草率轻浮,以致如此武断地断章取义,扭曲阉割了斯密的思想,这是严重恶劣的学术腐败,其立论极其不严谨,强加给斯密的理论就是谎言。


但是,这很难令人相信。


因为当代被称为“经济学家”的,几乎都是西方经济学家。因此,这不是仅仅少数几位大师,而是一个庞大的群体,分布在全世界各个国家,难道这么多人都没有看到亚当斯密的这些论述吗?


我认为大师们至少应该是熟读《国富论》的,因为《国富论》是被他们奉为西方经济学《圣经》的。牧师、神父们怎么可能不熟读《圣经》呢?


我认为所有的能够被称为经济学家的人们,无论是中国的,还是外国的,至少应该是通读过《国富论》的,这些高智商的信徒们怎么可能不通读呢?可知《国富论》是被他们奉为经济学《圣经》,经常引用来教导弟子,写论文专著,博取名利地位、攻击弹压论敌的,怎么可能不读呢?!


如果我们这样的判断成立,那么,如何解释西方经济学家们集体的无视或阉割他们尊为经济学之父的亚当斯密的思想呢?


我不知道。


我真的不知道。


也许他们自己知道。


希望无论是中国的西方经学家还是外国的西方经济学家们能够告诉人们,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不过,我确确知道的是,无论是有意为之还是无心之过,西方经济学已经制造“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的一段话,指明了公众利益和私人利益之间的和谐一致性’,所以,私有制与私有制下的自由市场经济就是最有效率的经济,公众利益和私人利益之间和谐一致的经济”这个经济学最大神话的同时,制造了经济学最大的冤案:


即是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的一段话,指明了公众利益和私人利益之间的和谐一致性”的冤案。


更为可悲、可怕、可怖的是这种虚假害人自由市场经济中私人利益与社会利益和谐一致的完美神话还在继续流传,在毒害各国政府缴械投降,让各国国家经济思想不设防、政策不设防、经济不设防,彻底的自由化,国际私人资本集团长驱直入,疯狂掠夺他国人民的财富,毁人家国。


五、亚当斯密到底反对什么?


1、萨缪尔森说亚当斯密反对政府干预经济论据文不对题


西方经济学在论证自由市场经济的合理完美的时候,常常滥用权威来为自己观点作证。萨缪尔森也不例外,他说:


“斯密用几百页的篇幅抨击了政府数不胜数的干预蠢举。不妨回顾一下17世纪那些试图改进其产业的纺织行业的会长。当时城镇行会规定:‘如果纺织者要想用自己发明的方法织布,则应该首先取得行会中四个最年长的商人和四位最年长的纺织者的同意;其次还要经过城镇法官的准许,才可以使用一定数量和一定长度的纱线。’斯密辩驳说,这类约束——无论是由政府规定还是由垄断者提出,也无论是关于生产还是对外贸易——都会限制市场体系的正常运行,并最终损害工人和消费者的利益。”[8]


我本以为大师萨缪尔森说“斯密用几百页的篇幅抨击了政府数不胜数的干预蠢举”会信手拈来许多亚当斯密反对政府干预市场的有分量的论据,可是很失望。因为他没有能够找出什么有力的论据。他提供的这个论据是根本不能证明他的的观点。


第一、阻止技术发明与创新的,不是政府,而是中世纪的同业行会。因为需要获得行会中最年长的四位商人和四位最年长的纺织者同意。最年长的商人和最年长的纺织者,他们恰恰是市场经济中的主角,因此他们如果阻止技术进步,与政府何干? 反之,这个案例恰恰证明阻止技术进步的是市场经济中的主角们自己:一个个的私人。


第二、他举证是法官阻止技术进步。在西方立法、司法与行政三权分立国家,法官不属于行政系统,法官批准不批准是依法办事,并不能证明他就阻止技术进步。即使法官阻止了技术进步,他不属于政府,与政府何干?显然萨缪尔森混淆了政府与司法系统的概念。


由此可见,萨缪尔森所举的所谓事实论据完全文不对题,一点都不能证明“斯密用几百页的篇幅抨击了政府数不胜数的干预蠢举”。


2、斯密揭露谴责私人为了私利最大化胁迫政府与伤害国会议员


斯密的确反对政府不当干预对经济的伤害。但在所谓几百页的抨击论述中,有的是反对政府官员的错误作法,有的是反对错误的立法,而大量反对的是一些大私人资本出于自私自利胁迫政府制定有利于自己的政策,加害不听他们的话的正直的国会议员,反对他们对自由贸易的严重阻碍与破坏:


“不能期望自由贸易在不列颠完全恢复,正如不能期望理想岛或乌托邦在不列颠设立一样。不仅公众的偏见,还有更难克服的许多个人的私利,是自由贸易完全恢复的不可抗拒的阻力。如果军队的将校,都象制造业者反对在国内市场增加竞争者人数的法律那样激烈和那样一致地反对缩小兵力,都象制造业者鼓动他们工人,以暴力攻击这种法律的提议者那样激烈和那样一致地鼓动他们的士兵,以暴力攻击缩减兵力的提议者,那末要想缩编军队,正如现在想在任何方面减缩我国制造业者既得的危害我们同胞的独占权同样危险。这种独占权,已经在那么大的程度上增加了某些制造业的人数,他们象一个过于庞大的常备军一样,不但可以胁迫政府,而且往往可以胁迫立法机关。赞助加强此种独占权提案的国会议员,不仅可获得理解贸易的佳誉,而且可在那一个以人数众多和财富庞大而占重要地位的阶级中,受到欢迎与拥护。反之,要是他反对这类提案,要是他有阻止这类提案的权力,那末,即使他被公认是最正直的人,有最高的地位,有最大的社会功绩,恐仍不免受最不名誉的侮辱与诽谤,不免受人身的攻击,而且有时有实际的危险,因为愤怒和失望的独占者,有时会以无理的暴行,加害于他。”[9]


显然这不是政府干预经济,恰恰是工商大资本家们绑架政府国会,胁迫政府动用国家权力来实现他们的私利。


私人资本或资本集团出于私利胁迫政府与国会不当干预经济,不仅存在于英国,也存在于所有资本主义的国家。不仅过去如此,现在如此,将来还会如此。


2008年,美国华尔街金融资本制造了危及全球金融海啸后危及自身,却到国会要求国家出钱来拯救他们,他们骗到巨额的钱后首先不是用于恢复金融活动的正常运转,而是分发高管们巨额的奖金。


2011年美国国会两党为提高债务上限的令人作呕的政治作秀,难道不就是大资本利益集团胁迫政府与国会最经典的演出吗?


3、斯密认为,私人资本造成的危害比封建王公的危害还大


斯密认为,个人独占的垄断与胁迫政府干预市场造成的危害比封建王公大臣造成的危害还更大:


“国际通商与个人通商一样,原来应该是团结与友谊的保证,现在,却成为不和与仇恨的最大源泉。王公大臣们反复无常的野心,在这世纪及前世纪,对欧洲和平所造成的危害,并不大于商人和制造业者们狂妄的嫉妒心所造成的危害。人间支配者的暴力与不正,自古以来即是一种祸害。我认为,按照人事的性质,这种祸害是无法除去的。至于不是亦不应该是人间支配者的商人和制造业者们,其卑鄙的贪欲,其独占的精神,虽也许不能改正,但要不让他们扰乱别人的安宁,却是极其容易的。


最初发明这种原则传布这种原则的,无疑是独占的精神;最先倡导这种原则的人并不象后来信奉这种原则的人那么傻。在任何国家,人民大众的利益总在于而且必然在于,向售价最廉的人购买他们所需要的各种物品。这个命题是非常明白的;费心思去证明它,倒是一种滑稽的事情。如果没有这班商人和制造业者自私自利的诡辩混淆了人们的常识,这亦不会成为什么问题。在这一点上,这班商人和制造业者的利益与人民大众的利益正相反。象同业组合内自由人的利益在于阻止国内居民雇用其他人而只雇用他们自己一样,这班商人和制造业者的利益,在于自己保有国内市场的独占权。因此,在英国,在欧洲大多数其他国家,对于几乎一切由外国商人输入的商品,都课以异常重税。因此,凡能输入本国,与本国制造品竞争的一切外国制造品,都课以高的关税,或禁止输入。因此,对于贸易差额被认为不利于我国的那些国家,换言之,对民族仇恨异常激烈的国家几乎一切货物的输入加以异常的限制。[10]”


由于资本的独占垄断,“葡萄牙人独占东印度贸易几乎达一百年之久,其他欧洲国家要把任何货物运到东印度去或从东印度购入任何货物,都须间接经过葡萄牙人之手。上世纪初叶荷兰人开始侵入东印度时,他们把全部东印度的商业交由一家独占公司经营。英国人、法国人、瑞典人和丹麦人随后都仿效他们的先例,所以,欧洲任何大国都没有享受到对东印度自由贸易的利益。[11]”


可见,正是葡萄牙人的垄断和英国人、法国人、瑞典人和丹麦人仿效他们垄断,导致欧洲任何大国都没有享受到对东印度自由贸易的利益。


斯密反复指出,资本家们不仅如此独占,而且他们损人利己的卑鄙贪欲还危及国家之间的和平,这种危害不仅比王公大臣危害大,也比政治家们造成的危害还大,呼吁“商人和制造业者的独占观念和卑鄙贪欲,虽然无法改正,但至少别去扰乱人民的安宁”:


“国际通商,本应和人与人之间通商一样,是团结和友谊的保证;但是现在,却成为不和与仇恨的根源。在本世纪与上世纪,商人和制造业者狂妄的妒忌心对欧洲和平造成的危害,比政治家反复无常的野心造成的危害还大。商人和制造业者的独占观念和卑鄙贪欲,虽然无法改正,但至少别去扰乱人民的安宁。[12]”


综上所引可见,斯密虽然承认个人追逐利润的时候往往会自利利他,同时也指出往往损人利己,危害社会。这种危害比王公贵族和政治家造成的损害还大,因此特别反对大资本垄断操控市场,胁迫政府与国会干预经济,伤害议员。


通读《国富论》,看不到斯密关于所谓“自利利他”现象是“市场经济的核心原理”的论证,看不到斯密关于“私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和谐一致”的任何论证,反复看到的倒是斯密对个人逐利时不择手段,损人利己的揭露与谴责。


由此可见,对市场中普遍存在的这种私人损人利己,伤害公众利益的行为,任其放任自流,国家不予适度干涉,绝对不是斯密的本意与主张。


因此,强说斯密完全反对政府干预市场,主张放任自流的自由市场之说显然没有根据的。所谓斯密反对政府干预经济恰恰主要是反对少数工商大资本出于私利胁迫政府进行的干预。


综上所引可见,现代西方经济学强说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那一段关于市场经济中私人资本常常产生自利利他现象的论述是斯密论证了“私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一致性”的理论表面上是神话了亚当·斯密思想,其实质是阉割了亚当斯密的理论,是西方经济学制造的最大的理论冤案,是对亚当·斯密伟大人类精神的强暴。


六、对于资本本性的全面认识


1、资本是中性的,人性是复杂的


其实资本是中性的,所以资本的确没有人性、没有是非、没有善恶、没有道德、没有法律、没有祖国、没有阶级等等。


资本逐利时之所以表现出自利利他或损人利己的两面性,完全取决于作为个别资本所有者的人。而人性是复杂的,人既不是中国儒家所说“人之初,性本善,”天生圣贤,也不是天生的恶魔。但是毫无疑问,人都有维护自己利益的自然本性。这种自然的自利的本性在不同是社会、思想、精神与文化条件下就会有不同的变现,有的人(例如虔诚的佛教徒)精神得到深华而自利利他,“毫不利己,专门利人”;有的人因思想观念堕落而异化,“毫不利人,专门利己”;而大多数人却是具有两面性,有时也自利利他,有时也损人利己,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社会现实的条件与行为规则。因此,个人在市场经济中追逐利润的时候就会因为市场条件、规则与自己获利的情况不同而展现出相反的两面性:


既可能自利利他,也可能损人利己。


这就是普通人的常态,是资本追逐利润最大化时的两种相反的常态。


当然,最异化、最愚蠢、最变态、最疯狂的行为是:


损人并不利己。


2、资本自利利他的条件


由于私有制的市场经济中所有个别资本的代表都是个人,因此,个人的意志通过资本得以表现,或者说个人意志表现为资本的意志,于是当我们说个人自利利他或损人利己行为的时候,就往往表现为资本的行为。于是,资本好像不再是中性的,而是有意志与倾向的。


市场中,资本之所以还经常表现为谦谦君子,还能自利利他,是因为市场需求量远远大于供给,还能够满足资本自我增殖的需要,满足资本所有者利益最大化的需要。这时,它的确表现出斯密所描绘的个人(资本)在追逐利润的时候常常自利利他,有利于社会公共利益。此刻,它象一个文明使者或经济福音的使徒,走到哪里,都可能带来经济的繁荣发展和文明的进步:


“每个个人都努力把他的资本尽可能用来支持国内产业,都努力管理国内产业,使其生产物的价值能达到最高程度,他就必然竭力使社会的年收入尽量增大起来。确实,他通常既不打算促进公共的利益,也不知道他自己是在什么程度上促进那种利益。由于宁愿投资支持国内产业而不支持国外产业,他只是盘算他自己的安全;由于他管理产业的方式目的在于使其生产物的价值能达到最大程度,他所盘算的也只是他自己的利益。在这场合,象在其他许多场合一样,他受着一只看不见的手的指导,去尽力达到一个并非他本意想要达到的目的。也并不因为事非出于本意,就对社会有害。他追求自己的利益,往往使他能比在真正出于本意的情况下更有效地促进社会的利益。”[13]


也就是说,如果现有的市场条件能够满足资本利益最大化的要求,资本就是规规矩矩的,在自利的时候为他人,为社会带来利益好处——这也是人类整个市场经济中常见的现象。


由此可见资本自利利他现象的发生是有条件的,并非无条件的。这个条件就是在市场的供给与需求关系能够满足资本实现利益最大化,公共利益与他人利益不防碍他个人自己利益最大化的时候。


3、资本损人利己的必然性


不可否认,个别资本在追逐自己利润的同时,的确也常常会造福社会。但是,这仅仅是市场的供给与需求关系能够满足资本实现利益最大化,在公共利益与他人利益不防碍他个人自己利益的时候如此。


也就是说,一旦当公共利益或他人利益等现实的条件不能满足资本利益最大化的需要,被异化的贪婪的人性弱点就会驱使资本毫不犹豫地损人利己,伤害公共利益。私人资本几乎毫不犹豫地跨过这条红线,用各种方式抢夺他人利益,其冷酷无情远远超过冷酷无情的夏洛克,不仅一定要割掉安东尼奥胸脯上的一磅肉,甚至必欲置对方于死地而后快!


在利润率面前,在利益最大化面前,道德、法律与良知能为其所用的时候,就为其所用;不能为其所用的时候,那些尚属善良有德,坚守人性的资本家可能就此止步,而那些被利益最大化的贪婪欲火烧烤的资本家们不能自已,必定践踏这一切。


异化的人性与逐利的疯狂使其胆量倍增,敢于践踏妨碍资本增殖、利益最大化的任何国家法律、道德、良知、宗教信仰。从物质到精神,从物质毒品到精神毒品,从破坏环境到制造军火,从明火执仗的武装入侵它国到阴谋颠覆它国,从股票市场到外汇市场,从现货市场到期货市场,从黄金市场到能源市场,从实体经济到虚拟经济,从金融产品到金融衍生品。哪里能够增殖,哪里就有它的存在与活跃的身影;哪里能够利益最大化,哪里就有私人资本的疯狂。


马克思对资本这种被异化的本性,引用19世纪中叶英国的一位评论家的著名评论给予了最深刻的揭露:


“资本害怕没有利润或利润太少,就象自然界害怕真空一样。一旦有适当的利润,资本就胆大起来。如果有10%的利润,它就保证到处被使用;有20%的利润,它就活跃起来;有50%的利润,它就铤而走险;有100%的利润,它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有300%的利润,它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着绞首的危险。”[14]


其实,当今的许多私人资本集团他们通过制造的种种谋利方式,利润率早已超过300%,因此,当今许多势力强大的个别资本或资本集团,当现有社会市场条件不利于他们获取暴利的时候,他们就可以制造社会矛盾,甚至制造战争或所谓的“革命”,从中获取超高额的暴利。


为了自身吸血的需要,资本这时就变成流寇强盗,从这个国家流窜到另一国家,从一个国家打劫到数个国家。有时集聚成一支支资本军团,围攻一个或数个国家。毁人家国,还厚颜无耻地昂起头颅说:这是正当的投资获利,这是资本的自由。而自由主义市场经济学说客观上就变成了他们的枪手与帮凶。


对私人资本的这种贪婪恶劣的本性,斯密还通过对英国公司在印度操控鸦片市场予以揭露和谴责:


“英国的公司还不曾有充分时间在孟加拉建立这么完全的破坏制度。但他们政府的计划,却有这种趋势。我确信,公司分支机构的头脑往往命令农民掘翻罂粟良田以栽种稻米或其他谷物。其借口为防止粮食缺乏,而其真实理由,则是给他以机会,使能以较好的价格,售卖他手上的大量鸦片。有时,他却命令农民掘翻栽种稻米或其他谷物的良地以栽种罂粟,如果他预先看到,售卖鸦片可得异常的利润。公司的职员,为自己的利益,曾几次企图在一些最重要的国外和国内贸易部门中建立独占。如果允许他们继续这样做,他们早晚定会企图限制他们要想独占的特殊商品的生产,使其数量不超过他们所能购买的数量,而且使其数量能在售卖时给他们提供自己认为满足的利润。英国公司的政策,也许会在这情况下,在一世纪或二世纪内,象荷兰的政策一样,也完全有破坏性。[15]


所以,在私人资本一切以利润最大化为资本军团的铁血军规面前,道德、法律、良知、宗教等等均不起任何作用。


综上论述可见,由于资本利益最大化是永无止境的,因此,市场的有限性总会出现不能满足私人资本利益最大化的时候,因此,损人利己,伤害社会公共利益就是必然的。


所谓自由市场经济中个人“自利利他”的原理,“自利利他”普遍绝对原则实际上是不存在的;个别资本损人利己伤害社会是经常的必然发生的;“公众利益和私人利益之间的和谐一致性”是有限的,公众利益和私人利益之间的矛盾则是经常发生的。


而现代西方经济学理论却对这些视而不见。针对现代西方经济学缺少对人性的关怀,不顾人类的道德与精神的严重缺陷,彼得·德鲁在《走向下一种经济学》论文中呼唤道:


“以生产率为基础的经济学可能成为所有伟大的经济学家努力追求的东西:既是一种‘人性’,一种‘道德哲学’,一种‘精神科学’,又是一种‘严谨的科学’。”[16]


七、斯密的确反对国家不当干扰经济,但主张国家适当干预


亚当斯密的确反对国家主观的不当干涉经济。例如他就反对不懂经济的政治家与立法家干涉投资:


“关于可以把资本用在什么种类的国内产业上面,其生产物能有最大价值这一问题,每一个人处在他当地的地位,显然能判断得比政洽家或立法家好得多。如果政治家企图指导私人应如何运用他们的资本,那不仅是自寻烦恼地去注意最不需注意的问题,而且是僭取一种不能放心地委托给任何个人、也不能放心地委之于任何委员会或参议院的权力。把这种权力交给一个大言不惭地、荒唐地自认为有资格行使的人,是再危险也没有了。”[17]


同时,反对国家立法不当干预其他经济活动,阻碍经济的发展。例如他反对通过立法强迫农民兼营谷物:


“禁止制造者兼营小卖业的法律,企图强使资本用途的这种划分发展得比原来更快些。强迫农业家兼营谷物商业务的法律,却妨碍这种划分的进行。这两种法律,显然都侵犯了天然的自由,所以都是不正当的;因为不正当,所以都是失策的。为了任何社会的利益,这一类事情,都是不应强制,也不应妨碍的。以劳动或资本兼营无经营必要的行业的人,决不会以比他的邻人更贱的价格售卖货物,从而伤害其邻人。他也许会伤害他自己,事实上大都会伤害他自己。谚语说,兼营一切事业的不富。法律应该让人民自己照应各自的利益。人民是当事人,定然比立法者更能了解自己的利益。但在这二种法律中,最有害的,却是强迫农民兼营谷物商业的法律。”[18]


但是,这并不等于斯密反对国家对市场经济活动彻底的无所作为,任其放任自流。因为他已经洞察到私人为了自己利益严重伤害社会公共利益的一面,而为了防止这种伤害,通过国家立法与政府干预就是自然的选择。所以,他认为国家应该适度干预经济活动:


“大制造业经营者,如果由于在国内市场上突然遇到了外国人竞争,不得不放弃原业,其损失当然不小。通常用来购买材料支付工资的那一部分资本,要另觅用途,也许不会十分困难。但固定在工厂及职业用具上的那一部分资本,其处置却不免造成相当大的损失。对于他们的利益,公平的考虑,要求这种变革不要操之过急,而要徐缓地、逐渐地,在发出警告很久以后实行。要是立法机关的考虑,不为片面利益的吵吵嚷嚷的要求所左右,而为普遍幸福的广大见地所指导,那末它为此要特别小心,不建立任何新的这一类独占,也不推广已经建立的独占。这样的法规,在一定程度上给国家带来紊乱,而后来的救济,也难免引起另一种紊乱。”[19]


显然,斯密强调国家立法“不为片面利益的吵吵嚷嚷的要求所左右,”即不被私利所蛊惑,其意思就是主张国家立法应该坚持公正独立,防止私人资本对国家立法和经济决策的干扰,对社会公共利益的侵害。


不仅如此,斯密还主张国家通过税收政策、奖励政策等等来保护国防等战略产业以及帆布火药等民用产业:


“如果某一种制造业确是国防所必需,那末靠邻国供给这种制造品,未必就是聪明的办法。如果这一种制造业非奖励即不能在国内维持,那末对其他一切产业部门课税,来维持这一种制造业,亦未必就是不合理的。对于英国制造的帆布及火药的输出奖励金,也许都可以根据这个原理来加以辩护。”[20]


八、萨缪尔森绝笔的修正


西方自由主义市场经济学家基于自由市场经济中私人利益与社会利益是和谐一致的神话,得出了政府不应该干预市场的结论,否则会损失市场的效率。


但是,萨缪尔森面对这个神话的破灭,不得不承认:


“在经历了两个多世纪的时间和思考之后,我们逐渐认识到这一学说的适用范围和现实的局限性。我们发现存在着‘市场不灵’,并且市场也不总是产生最有效率的结果。市场不灵的一种情况是垄断以及其他形式的不完全竞争。‘看不见的手’的第二种不灵表现为市场的外溢性或外部性:正面的外部性包括科学发现等,而负面的外溢效果包括环境污染。[21]”


再次读到这句话,读者诸君只要回顾一下我们以上引用的斯密揭露的大量个人资本自由地欺骗公众、自由地垄断,自由地胁迫政府与国会,自由地损人利己的记载,应该生疑费解:


萨翁等等诸君怎么才“在经历了两个多世纪的时间和思考之后,我们逐渐认识到这一学说的适用范围和现实的局限性” ?


斯密早就在《国富论》中将个人欺骗与垄断对市场效率的损害写得清清楚楚。两百多年了,难道那么多经济学家都没有读到亚当斯密的这些明明白白地揭露与谴责?而且还说这是亚当·斯密的学说,亚当·斯密真实冤枉死了。


为何会出现如此怪事?


哎!真叫人晕!


不过好歹萨缪尔森在自己的绝笔之作,第18版《经济学》中承认了神话的破灭,并且承认了经济活动中,离不开政府的作用:


“关于政府成就和政府不灵的争论再一次提醒我们,合理划分市场和政府的界限是一个长期而持久的课题。在刻画自由放任的市场机制和民主政府规制干预之间的黄金分割线的问题上,经济学是能够帮助社会的必不可缺的基本工具。一个好的混合经济应当是、且必须是有限制的混合经济。那些希望将政府缩减为警察加灯塔的人只能生活在梦幻的世界中。每个有效率并且讲人道的社会都会要求混合经济的两面——市场和政府都同时存在。如果没有市场或没有政府,现代经济运作就孤掌难鸣。”[22]


在人类已有的经济形态中,自然经济形态是人类初始的经济形态。之后是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形态。显然,已经出现过的僵死的计划经济是效率低下的经济,虽然分配较为公平,但结果是共同贫困。市场经济较计划经济是比较有效率的经济,但是,却存在私人利益对社会利益的严重伤害和社会的严重对立。如果完全的自由主义,就像萨缪尔森承认的,只是梦想。客观的说,萨缪尔森最后的经济学绝笔终于说出了市场经济的真相:


“每个有效率并且讲人道的社会都会要求混合经济的两面——市场和政府都同时存在。如果没有市场或没有政府,现代经济运作就孤掌难鸣。”


欧洲的民主社会主义是一种混合式的市场经济,中国式的市场经济也是一种政府干预的市场经济,一种正在探索的混合经济。中国需要坚定的是不要被自由主义市场经济神话所忽悠误导,应该坚持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萨缪尔森编著的《经济学》已经出版18版,误导了全球一代又一代的经济学人。因此,虽然撒翁已去,但是西方经济学必须纠正对《国富论》的断章取义。否则,西方经济学仍旧明知故作,将一个亚当斯密没有论证的观点,一个公开反对的观点强加给亚当斯密,以讹传讹,已近误导世人很久,又制造了经济学冤案很久,还不纠正,就彻底的丧失了学术的道德底线。


2012年8月9日改于成都


--------------------


[1] 本文是根据根据作者三十年研究,最近将出版的《冲破经济学危机——世界和谐共富论》中第四篇“市场论”中内容整理而成。


[2] 亚当·斯密著 郭大力 王亚南 译《国富论》第四篇 第二章 论限制从外国输入国内能生产的货物


[3] 保罗·萨缪尔森 威廉·诺德豪斯《经济学》第18版 P·25萧琛主译 人民邮电出版社2008年1月第1版


[4] 亚当·斯密著 郭大力 王亚南 译《国富论》第四篇 第二章 论限制从外国输入国内能生产的货物


[5] 亚当·斯密著 郭大力 王亚南 译《国富论》第四编第一章重商主义或重商主义者原理


[6] 亚当·斯密著 郭大力 王亚南 译《国富论》第十一章 论地租


[7] 亚当·斯密著 郭大力 王亚南 译《国富论》第四篇 第二章 论限制从外国输入国内能生产的货物


[8]保罗·萨缪尔森 《经济学》第18版 P·26 萧琛主译 人民邮电出版社2008年1月第1版


[9] 亚当·斯密著 郭大力 王亚南 译《国富论》第四篇 第二章 论限制从外国输入国内能生产的货物


[10] 亚当·斯密《国富论》第四篇 第三章 论对其贸易的差额被认为不利于我国的那些国家的各种货物的输入所加的异常限制 第一节 即使根据重商主义的原则,这种限制也不合理


[11] 亚当·斯密著 郭大力 王亚南 译《国富论》第四篇 第一章 论重商主义


[12] 亚当·斯密著 郭大力 王亚南 译《国富论》第四篇 论政治经济学体系 第三章 论对其贸易的差额被认为 不利于我国的那些国家的各种货物的输入所加的异常限制


[13] 亚当·斯密著 郭大力 王亚南 译《国富论》第四篇 第二章 论限制从外国输入国内能生产的货物


[1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P.829页注。人民出版社,1972年


[15]亚当·斯密《国富论》第四卷第七章 论殖民地 第三节 美洲的发现,和经由好望角到东印度的通路的发现,对于欧洲有什么利益 王亚楠 郭大力译


[16] 彼得·德鲁克《走向下一种经济学》见[美]丹尼尔·贝尔 欧文·克里斯托尔编《经济理论的危机》P·29。上海译文出版社 1985年3月第一版


[17]亚当斯密《国富论》第四卷第二章 王亚楠 郭大力译


[18] 亚当斯密《国富论》第四卷第五章《论奖励金》 王亚楠 郭大力译


[19] 亚当斯密《国富论》第四卷第二章 王亚楠 郭大力译


[20]亚当斯密《国富论》第四卷第五章《论奖励金》 王亚楠 郭大力译


[21] 保罗·萨缪尔森 威廉·诺德豪斯 《经济学》第18版 P·25 萧琛主译 人民邮电出版社2008年1月第1版


[22] 保罗·萨缪尔森 威廉·诺德豪斯 《经济学》第18版 P·36 萧琛主译 人民邮电出版社2008年1月第1版


谢选骏指出:上文不懂,亚当斯密的写作,其实也受到一只看不见的手的指引——“但是,在他这样做的时候,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在引导着他去帮助实现另外一种目标,尽管该目标并非他的本意。追逐个人利益的结果,是他经常地增进社会的利益,其效果比他真的想要增进社会的利益时是更好。’”——作者往往说出了并非其本意的话来。于是,亚当斯密的说法被资本家引申并且夸大了,同样亚当斯密的说法也被共产党引申和夸大了——这些反向努力并不奇怪,正是传播现象的题中应有之义。上文是共产党写的,它当然会说资本家写的不对了。而共产党为了替自己的垄断性推卸责任,竟然连“资产阶级政府”也一并予以辩护了!法院和国会都不算政府——这是简直是邓小平的认识水平啊。这都是因为,他们见利忘义,所以被市场摆布如刍狗。——不像刍狗,如何领赏?

谢选骏:福音书论金融


《耶穌對錢財的警喻》报道:

環顧全球,平常對股票市場、利率變化毫不在意的人,也開始注意財經新聞了。搖搖欲墜的世界經濟體系,讓我們察覺到,在今天這個反覆無常的世界裡,要找到一個安全無虞的財務保障,實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要找到一位能帶領我們安然度過金融危機的理財專家,似乎也是個不可能的任務。

積累財富的藝術

當經濟體系瀕臨崩潰的時候,一個「唯利是圖、功利至上」的社會會有什麼下場?在過去的幾十年裏,世界上最富裕的國家,積攢了大量的「財貨」。高薪和俯拾可得的信用貸款,使他們過著史無前例的富裕生活。如今,全球經濟的蕭條,使許多人喪失了原先擁有的生活條件,而持續的衰退直接威脅著世界金融市場的穩定。這種積財的手段使我們蒙受了巨大的損失。

一份洛杉磯加州大學對新生的調查報告指出,近75%的學生認為「經濟富有非常重要」。另據美國知名的皮尤研究中心的民意測驗顯示,80%年齡在18-25歲的受訪者中,都以追求富裕作為他們人生的最高目標。

雖然追求財富的觀念不是始於我們這個世代,但是我們的確把累積的手段發揮得淋漓盡致。當前的經濟衰退,可能削弱人們對財富、物質的追求,不過,這種改變只是暫時的。人們追求經濟繁榮的基本渴望,不會因著世界金融市場的動盪而改變。我們對未來的展望需要調整,但是該往哪裡尋求方向、指引呢?

追求事業的成功、經濟的保障,或是擁有私人財產是人的本性,這些都沒有什麼不對。但是,身為基督的追隨者必須警醒,不要讓累積財富的心思,使我們跨越界線,進入了仇敵的領域。面對金融財務的危機,不論是全球性的,或是個人的,在處理金錢事務時,我們迫切需要的是基督的智慧。而這些智慧,就在祂教導的不朽比喻中。

無知財主的比喻

耶穌曾經對「貪愛錢財的」法利賽人說:「人所尊貴的,是上帝看為可憎惡的」(路加福音16章15節)。毫無疑問,我們都看重財富與成功。難道耶穌總是厭惡我們所嚮往的嗎?祂有一套細膩的手法,讓我們省視自己的心靈,直探我們生命的核心。在無知財主的比喻(路加福音12章13-21節)中,祂迫使我們面對、審視、探究自己的內心深處。

耶穌對症下藥

耶穌在前往耶路撒冷的時候,吸引了一大群人。

路加福音記載著說:「有幾萬人聚集,甚至彼此踐踏」(路加福音1 2章1節)。與此同時,祂的敵人也開始「極力催逼他,引動他多說話,私下窺聽,要拿他的話柄」(路加福音11章53-54節)。在這既有眾人熱烈的歡呼,又引起敵人刻骨仇恨的處境中,耶穌囑咐祂的門徒要勇敢無畏地為祂做見證(路加福音12章1-3節)。

人群中有一個人,對周遭發生的事情毫無興趣。他的出現,是為了家族中遺產的事。顯然,他是兩兄弟中為弟的。按著猶太的律法,他的兄長是遺產的執行人,也是遺產的最大受益人。通常,長兄都希望保持家產的完整。但是,為弟的心裏卻不是這樣的盤算。他希望能拿到他的那一份,任他處置。

按照當時的慣例,碰到律法上的爭議時,都會請受委任的拉比來處理。故此,那位弟弟脫口而出,問耶穌說:「夫子,請你吩咐我的兄長和我分開家業」(路加福音12章13節)。顯然,他並不是讓主做一個判斷,而是請求主站在他這邊,並以此對抗他兄長。就像許多人一樣,他想透過耶穌來實現他的發財夢。

主耶穌拒絕扮演這樣的角色:「你這個人!誰立我作你們斷事的官?」(路加福音12章14節)耶穌並不是受委任的拉比,在律法上沒有介入這種案例的身分。

更重要的一點是,這樣的事並不是祂神聖事工的一部分。正如利昂·莫理斯所說:「祂來是要把人帶到上帝面前,而不是將財產帶到人面前」(《路加福音研究》The Gospel According To St. Luke,212頁)。

這是非常重要的真理。尤其當有人教導說,基督徒可以、也應該指望主耶穌供應物質上的富裕和興盛時,心裏更要謹記這個真理,以辨真偽。對於這位作弟弟的,即便他受到兄長的錯待,耶穌幫他爭取到應得的權利,也未必對他有益。在這裏,耶穌指出了一個比家產分配不公更深沉的課題和更大的危機。

當耶穌轉向眾人時,心裏思考的正是這個危機,祂說:「你們要謹慎自守,免去一切的貪心,因為人的生命不在乎家道豐富」(路加福音12章15節)。

開宗明義,耶穌直指危機的根源:「你們要謹慎自守,免去一切的貪心。」它既不是一個抽象的理論,也不是可能發生的一個假設。在耶穌看來,「貪心」不只是罪,而且是後果嚴重的罪,但是它又很詭祕微妙、不易察覺。有一些罪是顯而易見的,信徒可以辨明,並且指出身陷其中的後果,但很少有人把貪心看成可怕的罪。即使針對通姦和酗酒的罪,耶穌也沒有像反對貪婪一樣用詞強烈。「貪心」一詞,簡單的意義是「強烈地妄求更多」,隱含貪得無厭、意欲佔有的意思。它與真誠敬虔得到的知足,完全相反(提摩太前書6章6節)。

約翰·洛克菲勒是美國的首位億萬富翁,曾經有人問他需要多少錢才能滿足,他回答說:「再多一美元。」一顆貪得無厭的心永遠不能滿足。

但如果我們認為這只是一個數量問題,那就錯了,其實,它更是一種心態的問題。窮到至極的人會起貪心,富可敵國的人總可以避免貪慾吧;但事實上,「擁有」的危險是:它會激起「想要擁有更多」的慾望。

金融家伊凡·博士奇(Ivan Boesky)曾因內線交易而入獄,並繳交一億元的罰金。在入獄之前若干年,他是華爾街的寵兒。他曾在一所著名大學的畢業典禮中公開演講:「貪婪沒有什麼不對,我想讓你們知道,我認為貪婪是健康的。你可以抬頭挺胸、理直氣壯地貪。」

正如1986年12月1日的《新聞週刊》中所評論的:「現在回首,讓人費解的不只是伊凡?博士奇在商學院的畢業典禮上竟然說這樣的話,而是他的演講還贏得了聽眾的笑聲和熱烈的掌聲。」

但是,我們不可以對貪婪一笑置之,它實質上是偶像崇拜(歌羅西書3章5節)。主耶穌不容置疑地說:「人的生命不在乎家道豐富」(路加福音12章15節)。

唯有上帝是我們的生命之源;唯有祂是我們命運的主宰;唯有上帝賞賜生命。

耶穌對貪婪的描繪

在無知財主的比喻中,耶穌不只是給我們一個口頭上的警告,祂還向我們介紹了第一世紀中上階級的一位年輕專業人士。

耶穌就用比喻對他們說:「有一個財主田產豐盛,自己心裏思想說:『我的出產沒有地方收藏,怎麼辦呢?』又說:『我要這麼辦:要把我的倉房拆了,另蓋更大的,在那裏好收藏我一切的糧食和財物,然後要對我的靈魂說:靈魂哪,你有許多財物積存,可作多年的費用,只管安安逸逸地吃喝快樂吧!』上帝卻對他說:『無知的人哪,今夜必要你的靈魂,你所預備的要歸誰呢?』凡為自己積財,在上帝面前卻不富足的,也是這樣。」(路加福音12章16-21節)

財主生財有道,得以購置田產、豐收穀物。他的財源、獲財的方式、財富的增加都無可挑剔。關鍵在於他如何運用這些財富。甚至,重點不在他的行為,而是動機。按照他的價值觀,興建一個更大的倉庫是聰明、務實之舉。然而,這正是問題的根本:到底什麼是他的價值觀?

總結他的人生觀,正好呼應著歷代人類的價值體系:

 ˙人不為己,天誅地滅。

 ˙成敗論英雄,富窮定成敗。

 ˙生命的富足在於大的倉庫、豪宅或汽車。

 ˙如果錢財買不到幸福,但至少可以及時行樂、提供保障。

誰知黃粱一夢,轉眼成空。「無知的人哪,今夜必要你的靈魂,你所預備的要歸誰呢?」這不僅是上帝對那個無知財主的審判,也是對所有貪心靈魂的定罪。上帝明察秋毫、絕不寬待。這裏有三點值得注意:

1.他是無知者,不是成功者。無疑地,在眾人眼中財主讓人羡慕,但在上帝看來,他是個可憐的無知者。

「無知」一詞在聖經中不是指智力有問題,而是缺乏靈性的洞察力。在舊約的箴言和詩篇中,「無知」是指一個人在是非的選擇中無視上帝的存在,也不按照上帝的話去生活。這個財主滿口是「我」和「我的」,心中也充滿自私的慾望,從沒有想過上帝的存在。

2.他是奴僕,不是主人。財主相信自己是生命的主宰,財富給了他掌控的能力。但上帝的話在此清楚地表明,他連自己眼前的局面都無法掌控:「今夜必要你的靈魂。」「要」是一個商業用語,指將借出去的東西「要」回來。在這個緊要關頭,財主發現了一個我們遲早都要明白的真理:只有上帝擁有生命,我們能夠在地上存活,是因為祂將生命「借」給了我們。所以,祂有權隨時向我們「要」回。

無知者也沒有能力掌握未來:「你所預備的要歸誰呢?」正如傳道書的作者所言:「我得來的(財富)必留給我以後的人。那人是智慧,是愚味,誰能知道?」(傳道書2章18-19節)

3.他是窮人,不是富翁。在關鍵時刻,這個富有的財主認識到他雖然努力工作,最後得到的卻甚少。他所有的投資都是暫時的,在永生裏卻未投分文。死亡之所以令人難以接受,是當我們面臨死亡時,心裏估算的全是損失。這位財主離世的時候,兩手空空,他所建立的糧倉、所管理的工人,以及所擁有的地位和聲望,沒有一樣他能帶走。死亡讓他赤身而歸,並讓他明白,自己只不過是一個「為自己積財,在上帝面前卻不富足」(路加福音12章21節)的人。

這個比喻最後的結語不得不讓我們捫心自問:「我在上帝眼中是無知的人嗎?祂將如何評價我的人生?」宣教士艾吉姆(Jim Elliot)的話引人深思:「付出那不能保有的,而得著那永不會失去的,這人一點也不傻。」

主耶穌還希望我們認清另一種無知。在耶穌的比喻中,愚味人說:「上帝對我而言是無關緊要的」,「我永遠都不夠。」錢財的力量讓我們覺得自己可以掌控。不過,門徒們面對的卻是另一種無知,那就是:「上帝並沒有看顧。」撒但會誤導我們,讓我們以為如果撇棄一切跟隨主,我們可能會有許多的缺乏。

耶穌提供另一種選擇

路加明白地指出,路加福音12章22-34節的教導不是對眾人說的,而是針對門徒。經文隱含的教訓是:對基督的跟隨者而言,憂慮是一個不易擺脫的罪,其中的道理不難明白。做門徒的條件是非常嚴格的。順服呼召意味著全然地倚靠基督,但究竟順服所代表的是什麼?

財務的難題赫然聳現。如果我真的拋棄所有財產,主能供應我日用的所需嗎?理性上我們相信祂能,但心中卻沒有安全感。就如箴言書的作者所說:「人心憂慮,屈而不伸」(箴言12章25節),這是生理上正常的反應。有人注意到,人們得潰瘍大多不是因為他們吃了什麼,而是受情緒的啃蝕。焦慮可以讓人性情煩躁,心靈不安。

僅僅告訴我們不要憂慮,其實無濟於事。當人們如此說的時候,常常顯得不切實際,表示他們不明就裡、沒有進入狀況,或是虛應故事、心存施捨的態度。主耶穌迫使我們去思考:為什麼不要憂慮。

首先,祂說憂慮是愚昧無知的表現(路加福音12章22-24節),如同無知的財主,相信生命的價值在乎產業的多寡。但是生命勝於飲食和衣裳,上帝應許看顧我們勝過飛鳥。憂慮之所以無知,是因為我們忘記了上帝是眷顧我們的父親,我們是祂最寶貴的孩子。

其次,憂慮是毫無益處的(路加福音12章25-28節)。它不能讓人的壽數多加一刻,反會使人短命。上帝能使野地裏的百合花美麗芬芳,當然不會讓人赤貧如洗。焦慮表示我們否定上帝的關愛,以致萬念俱灰。所以我們應該選擇對上帝完全地相信,而非漫不經心。稍微地深思一下,我們可以認識清楚,絕大多數的憂慮,源自於無法改變的過往事實、無法掌控的當前景況,以及無法預知的未來。因此,信靠上帝真是好得無比的選擇!

第三,憂慮是缺乏信心的表現(路加福音12章29-31節)。若我們一直掛慮肉體和個人的需要,最後將會失去信心。如果福音是真的,我們生活的品質就應該與非信徒有別。

章伯斯(Oswald Chambers)在他的《贏得當今競賽》(Run Today’s Race)一書中說到:「我們所有的煩躁與焦慮,皆因沒有將上帝包括在自己的盤算裡。」憂慮是因為我們對天父的認識不夠。對於我們的困境,天父不但理解,更會用行動來關心我們。對上帝的認識將直接影響我們生活的態度──這個態度也會決定什麼才是該憂慮的。

我們最大的需要是去擔憂值得憂慮的事。什麼是應該憂慮的事呢?那就是「求上帝的國」。我們雖然不能避免憂慮,卻可以優先考慮最重要的事,從而減輕對次要事情的負擔。只有上帝的國才是我們最終和最有價值的追求。

焦慮的孿生兄弟就是懼怕,主耶穌在路加福音12章32-34節特別提到這點。祂要我們對個人的財產採取果斷的行動。我們不可以仰賴個人的財富,而是應當將它們投資在永恆價值的事上。事實上,對錢財最安全、最保值的投資就是將其投資在天上。財寶在哪裏,我們的心就在那裏。如果我們的財寶在天上,我們的心也必定關切天上的事。正如大衛·古丁(David Gooding)所寫:「對於無心將籌碼投資在天上的人,天國是不存在的;同樣的籌碼,對於願意投資在天上的人,天國卻是越來越真切」(《路加福音》According To Luke,241頁)。

生命的意義不在於財富的多寡,而在於它們存放的地點。財主將他的財富積存在地上,他的無知是把自己的生命完全依託於短暫又終必無用的錢財上。門徒的呼召是成為上帝眼中富足的人,並在天上積攢永不朽壞的財寶。慕迪(D. L. Moody)曾說:「要知道一個人的財寶在哪裡並不難,大部分的人只要15分鐘的交談,你就可以知道,他們的財寶在地上,還是在天上。」

沒有人願意被上帝稱為無知。那麼,如何做才能避免「無知」的稱號?首先,要勤儉節約,不奢侈浪費,我們的財寶才能投資在天上;培養同情心,戒除貪心;最重要的是,信靠上帝,而非錢財。

美鈔上印有「我們相信上帝」的字樣,這句話說得真好──但我們是為了財富才相信上帝,還是將我們的財富交託給上帝?一位朋友在財源緊缺而需求日增的時候,如此寫著:「如果感到自己即將滅頂,我們求救的對象不是『山姆大叔(鈔票)』,而是『天父』。因為只有天父深知我們一切的需要,也唯有祂掌管所有能幫助我們的資源。」這人真正學到了上帝的智慧。

精明管家的比喻

耶穌所講的比喻有一個共同特點,就是它們會給人帶來巨大的震憾,讓人驚歎不已。比喻中的「主人翁」也同樣是出人意料,其中最突出的是那位不義的管家(路加福音16章1-13節)。這一故事在解經學者中引起了不少的質疑和爭論。儘管這個比喻引起許多的爭執,但它使身為門徒的我們,不得不正視生命中一個最根本的真理。耶穌首先在路加福音16章1-8節中講了一個比喻,緊接著就對這個故事的原則和教導意義作了詳盡的解釋。

耶穌提出精明管家的比喻耶穌又對門徒說:「有一個財主的管家,別人向他主人告他浪費主人的財物。主人叫他來,對他說:『我聽見你這事怎麼樣呢?把你所經管的交代明白,因你不能再作我的管家。』那管家心裏說:『主人辭我,不用我再作管家,我將來做甚麼?鋤地呢?無力;討飯呢?怕羞。我知道怎麼行,好叫人在我不作管家之後,接我到他們家裏去。』於是把欠他主人債的,一個一個地叫了來,問頭一個說:『你欠我主人多少?』

他說:『一百簍油。』管家說:『拿你的賬,快坐下,寫五十。』又問一個說:『你欠多少?』他說:『一百石麥子。』管家說:『拿你的賬,寫八十。』主人就誇獎這不義的管家做事聰明。」(路加福音16章1-8節)

這比喻要告訴我們的是一個財務和職責的問題。

這名管理者只是一個受雇的管家,他的主人常年在外。

他負責管理主人一切的生意和財產。按照常理,他的職責應該是忠於主人的託付,為主人謀最大的利益,而不是為他自己牟利。但是,私慾的誘惑實在太大,他辜負了主人的信任,大肆揮霍,浪費主人的錢財。他的惡行最終傳到了主人的耳中,所以當他面臨怠忽職守的指控時,無言以對。

這種情形和耶穌在馬太福音18章中,無情僕人的比喻類似。故事一再地重複,說明了失信在古代社會與現今一樣,是相當普遍的現象。這人被解雇是咎由自取,但是,重點在主人對他說:「把你所經管的交代明白,因你不能再作我的管家」之後,他能精準地抓住機會。

在現代的公司裏,要解雇一位員工時,通常會要求他立刻收拾辦公桌離開,否則,公司就要代他收拾。但耶穌的比喻中,這位管家還有機會扳回一局。精明管家雖然被主人解雇,但還沒有成定局,也尚未公開宣佈。

在他把所有帳目交代清楚之前,還有一些活動的餘地,但是,時間非常緊迫,他必須立刻採取行動。

在這個節骨眼上,管家的精明表露無遺。他心知肚明自己沒有太多的選擇。賣勞力吧?體弱;討飯吧?怕羞。為了將來免遭惡運,現在就得立刻行動。正如一句諺語所說:「投桃報李,禮尚往來。」如果先給一些人好處,也許將來他們會回報自己。

他的做法非常簡單,他把主人的顧客請來,然後修改了他們的帳單。畢竟,他一直經手這些帳目,到目前為止,也還是主人的合法代理人。

˙「你欠多少?」「八百簍橄欖油。」「這兒是你的借條,你可以改寫成四百簍,我在上面簽字就行。」

˙「你欠多少?」「一千石的小麥。」「可以把它改成八百,我來簽字。」

我們不能確切知道第一世紀商業行為操作的流程,一些解經家認為管家的行為是欺詐,與他人合夥騙取主人的錢財。雖然有這樣的可能,但是,發生的機率並不大,因為那些欠債的人與主人大概會繼續有生意往來。看似最可能的是,管家巧妙地遊走在律法的邊緣。

按照摩西律法規定,猶太商人不可以向同胞收取利息。但是,這樣的規定使得商業交易窒礙難行。於是,變通的方法應運而生。按照律法,借錢給別人時,在借據上載明利息是違法的。因此借條上只陳明一個總數:本錢加利息再加管理費。總額是用貨品(如油、麥子等)來計算,而不是用錢幣。如此一來,就沒有違法之虞。

果真如此,管家可能是把借據的面額扣除了利息。

既然利息有違猶太律法,主人也沒有理由對他採取行動。也許那些債務人會懷疑他如此行的動機,但畢竟是得了實惠,當然就欣然接受。所以,管家的這番作為,有了法律的保障,使得主人對他束手無策。更重要的是,他能藉此巴結這些債務人,讓他們記得自己的好處,以便為將來鋪路。

比喻最後的描述是「主人就誇獎這不義的管家做事聰明」(路加福音16章8節)。這句話隱含的意思非常重要。主人的意思並不是滿意管家的行為,而是,不得不折服於他的精明。管家既讓主人對他沒輒,又達到了自己的目的。主人確實對管家先前的所作所為非常不滿,不過,如同一位失敗的運動員挖苦對手的技法與策略,主人不得不承認管家的伎倆得逞。

「精明」一詞是這個比喻的精髓,所以要清楚明白它的意思。它的希臘文原意是「深謀遠慮的行動」,耶穌曾用這個詞形容聰明人預見未來的風雨,而將房子建在磐石上(馬太福音7章24節)。此詞還用來形容五個聰明的童女,她們預見將來的需要,準備了額外的燈油(馬太福音25章1-13節)。這就是那個不義管家的聰明之處。他果斷地把握眼前的機會,為將來預留餘地。他的行動符合當時的處境。他能著眼未來,認識自己的危機,抓住機會積極預備,而不是被當前的危機困住。他的聰明充分表現在機警務實的判斷和處理問題上。

這個故事有些令人費解。精明的管家似乎是一個英雄,其實不然。就他的行為而言,雖然是非難辨,但是,其中有一項特質,是門徒必須具備的,好讓他們在世上的生活有果效。主在接下來的經文中詳細闡明了這個特質。

耶穌談論精明門徒的原則

主人就誇獎這不義的管家做事聰明,因為今世之子,在世事之上,較比光明之子更加聰明。我又告訴你們:要藉著那不義的錢財結交朋友,到了錢財無用的時候,他們可以接你們到永存的帳幕裏去。人在最小的事上忠心,在大事上也忠心;在最小的事上不義,在大事上也不義。倘若你們在不義的錢財上不忠心,誰還把那真實的錢財託付你們

呢?倘若你們在別人的東西上不忠心,誰還把你們自己的東西給你們呢?一個僕人不能侍奉兩個主,不是惡這個愛那個,就是重這個輕那個。你們不能又侍奉上帝,又侍奉瑪門。(路加福音16章8-13節)

精明的門徒使用錢財成就永恆目標。主在路加福音16章8-13節中首要的信息是,聰明的使用錢財可以產生永恆的果效。「要藉著那不義的錢財結交朋友」(路加福音16章9節)。「瑪門」一詞不僅有金錢之意,也包括所有財產。耶穌在比喻中很清楚地指出,「瑪門」有著巨大的能量。它不是單純的中性物,若不是為主所用,就有可能成為上帝的對手、誘人犯罪的偶像。因此,它不單是「世俗的財富」,而是「不義的瑪門」。

主叫我們要認識到錢財的有限。「到了錢財無用的時候」(路加福音16章9節),字面意思是「在它失去作用的時候」。這裏是指死亡,不是指借貸。正如保羅所言:「因為我們沒有帶甚麼到世上來,也不能帶甚麼去」(提摩太前書6章7節)。這樣的智慧告訴我們,金錢雖然有影響力但也有侷限,是暫時的、世俗的。金錢的一大特點就是,到終了時,它終究是無用之物。正如修道士聖伯納德在幾百年之前就寫到:「金錢無法滿足心靈的飢渴,就像空氣無法滿足人們對食物的需要一樣。」面對死亡的時候,這句話再真切不過了,沒有人能帶著錢財離世。

真正在金錢上聰明的人,應該關注如何使用錢財,使它有永恆的意義。耶穌說:「結交朋友,到了……他們可以接你們到永存的帳幕裏去」(路加福音16章9節)。每一位信徒都可以進入天國,但不是每一位在天國裏都有許多朋友歡迎他。當我們用錢財供應信徒的需要,以及擴展福音事工的時候,它就有了永恆的價值。

慈愛的天父也會向我們主內的弟兄姊妹顯明,我們的錢財如何幫助了他們的歸信和需要。

當你重遊曾經服事過的舊地,人們爭相分享你對他們生命的影響時,鮮少有其他的經驗,能比這種分享更有成就感。絕大部分的影響都在潛移默化中產生,這些人可能完全出乎你的意料、或是你完全不認識的。想想看,在天上的接待豈不更盛大!

主耶穌教導我們要將錢財明智地用在永恆的事上。可是一份統計報告顯示,從1968年到1985年之間,31個基督教宗派的信徒,個人可支配收入的比例上升了31%,但教會和基督教機構收到的奉獻只有2%(芝加哥論壇報,1988年7月31日)。也就是說,98%增加的收入都花費在追求生活的享受。在今天這個屬靈的需求和宣教機會激增的世界裡,基督徒這樣的理財方式,實在稱不上精明。

信徒的生活方式也同樣需要理財的智慧──有策略、計畫和夢想,不但要精打細算還要有獨到的遠見。非常時期要有非常的手段,如同比喻中不義管家的表現。主的呼召不是要我們像世人般照章行事。一個聰明的基督徒需要自問:「我如何才能為永生積攢更多的錢財?」我們應該儘量避免隨心所欲或意氣用事的花費及餽贈。主願意我們成為腳踏實地、頭腦清醒和有遠見的聰明人。

精明的信徒按著永恆的目標運用錢財。在路加福音16章8-13節中有三個主要的信息。第一是聰明地使用錢財,可以成就永恆的目標。第二是管理錢財的態度,會產生永恆的後果(路加福音16章10-12節)。做到智慧理財的原則非常簡單。第一原則也是最大的要求:「所求於管家的,是要他有忠心」(哥林多前書4章2節)。第二原則是獎賞,耶穌在第10節中解釋說:「人在最小的事上忠心,在大事上也忠心;在最小的事上不義,在大事上也不義。」

許多時候,小事會帶給我們最大的考驗。正如著名的傳教士哈得遜·泰勒所說:「小事就是小事,但在小事上忠心卻是件大事。」

一個人在錢財上忠實與否,能反映出他的品格。

一位現代傳記作家,對於自己為何重新增改惠靈頓公爵的傳記,解釋得非常有見地:「我得到了比原來更多的資料。因為我發現了一本舊賬簿,詳細記載了公爵的經費開銷。它比讀公爵的信件或演講更能深入瞭解他的思想。」主耶穌更是用這樣的標準看待門徒。

「精明」讓我們從一個有趣的角度看待「瑪門」。

在16章10-12節中,路加用對句法類比:「最小的事」(10節),「不義的錢財」(11節),「別人的東西」(12節)。另外,又類比「大事」(10節),「真實的錢財」(11節),「你們自己的東西」(12節)。耶穌說世上的錢財確實是小事,實際上它根本就不屬於我們。我們是管家,不是主人。如果我們以為現有的財富屬於自己,不把它們看成是屬於主的,那我們的行為就與不義的管家無異。我們是一切產業的管家,不過,沒有一樣產業是屬於我們的。所以對錢財的使用是要照主人──上帝的意思而行。地上的錢財主要是一個訓練的工具,讓我們練習如何管理「真正的財富」,那就是天國的事務。

所以,真正的聰明人是站在永恆的角度看待和使用金錢。這包括在地上為主拓展事工的機會,還有享受將來在天上服事的殊榮。

精明的門徒是金錢的管家,而不是奴隸。路加福音16章8-13節中的第三個信息是在13節:「你們不能又侍奉上帝,又侍奉瑪門」。換言之,聰明的門徒明白,認清自己是管家,就不會受制於金錢。我們可以用金錢來侍奉上帝,但永遠不能既侍奉上帝又侍奉金錢。我們一定要做選擇,只能有一個主人。耶穌要我們明瞭,我們不可能成為瑪門的主人。只能在成為它的管理者,或是它的奴僕之間做一個選擇。但瑪門總是奮力不懈地冀望取代上帝的位置。

認清自己是管家,就不會受制於金錢。我們可以用金錢來侍奉上帝,但永遠不能既侍奉上帝又侍奉金錢。

耶穌非常生動地用擬人法,說明在上帝與瑪門之間沒有中間立場。要麼我們的錢財屬於上帝;要麼我們屬於錢財。正如作家亨利·菲爾丁所言:「如果把錢財奉為你的神,錢財會像魔鬼一樣折磨你。」

 我們都在服侍某事或某人。耶穌沒有兼差的門徒,瑪門也不雇零工。所以我們必須作出最終忠實於誰的選擇。當我們選擇耶穌為唯一的主人時,祂並不會取走我們的錢財。實際上,祂將錢財轉化成我們的助手、夥伴。錢財既可以作為賭金、用來嫖娼或買毒品;也可以用它買聖經,挖水井或支持宣教士。精明的管家用金錢打好關係,為未來鋪路;同樣地,智慧的門徒用金錢投資福音事工,建立主內永恆的友誼。選擇不同的主人,就會產生不一樣的結果。

一個精幹的門徒,若想效法以下這個故事中的特異「主人翁」,果斷地把握眼前的資源,為未來求取最大的利益,在理財的方面,他必須考慮:我們要如何賺取錢財?用它購買什麼東西?何時和如何奉獻我們的錢財?應該如何運用我們的錢財?

這個故事講的是一個人因船舶失事而流落在無名的島上。他驚訝地發現自己並不孤單,因為島上居住著一個大部落,並且部落的人對他非常友好,他也因此感到高興。原來他們封他作王,並且迎合他一切的要求。這讓他既高興,又百思不得其解。自己何德何能,可以享受如皇室般的待遇?在與部落群體互相交流的過程中,他才得知原來這是他們的習俗。這個部落每年都選一個人作王。當一年期滿的時候,他將被遺棄到一個孤島上。

 於是,他起初的喜樂變成了痛苦的哀傷。最後,他

想出了一個精明的計畫。在接下來的幾個月,他分派一

部分人專門去整理那個孤島,並在那裏耕地。接著又建

起了漂亮的房屋,種下了農作物。最後選了一批好朋友

住在島上等他。到了放逐的時候,他離開王位,遷入預

備完善的島上,還有成群的朋友等著接待他。

 門徒行旅的終點不是荒島,我們的歸宿是天父的

家。只是我們在地上做的一切預備,都會隨著我們到天

家。如果我們夠精明,就會有永恆的獎賞和朋友在天家

迎接我們。無知之人事奉瑪門,最終卻一無所獲;聰明

的信徒則事奉上帝,並且投資在永恆的國度裏。

2

抱怨工人的比喻

比爾·波頓出生於貴族,並繼承了豐富的產業。他

父母都是英國的貴族,他的父親因著在芝加哥的不動產發財致富,也在科羅拉多州擁有銀礦。在1908

年,比爾21歲時,已坐擁百萬家產,這個數目相當於今

天的4千萬。他還是個美男子,既聰明又接受過良好的教育,倍受大家的歡迎。

在1912年,比爾25歲的時候,他做了兩件登上頭版新聞的決定。首先,他捐出了全部的財產,一半在美國推展上帝的事工,另一半支持海外宣教事工。第二,他決定到回教世界宣揚福音,先在埃及學習阿拉伯語,最後,又到了中國偏遠的地區傳道。

比爾的行為,在眾人眼中,甚至是他許多基督徒朋友們看來,都似乎是極大的浪費。特別是他回到開羅後久,就罹患腦膜炎去世了。他放棄的不僅是錢財和事業,甚至獻出了寶貴的生命,最後成就了什麼呢?

比爾·波頓的作為對世人有什麼提醒呢?是什麼讓一個人放棄眾人以為寶貴的東西,去完全遵行他所相信之上帝的旨意?對他而言這一切意味著什麼?從這種的投資中能獲得什麼報酬?

我們為什麼事奉主耶穌?對這個問題,耶穌和門徒有一段非常有意思的討論。彼得提出了「獎賞」的問題。耶穌用一個比喻敦促門徒,也包括今天的你我,要深刻地思考一個屬靈的課題:我們服事的動機、原動力是什麼?馬太福音對此作了詳細的記載,在耶穌與富有的少年人相遇之後,他們開始了這段討論(馬太福音19章16-26節)。

賞賜的應許:使徒的祝福

《今日心理學》專門就金錢對人們生活的影響作了一個調查研究。其結果顯示過於在意金錢的人,往往不願意與人建立美好的愛的關係,並且經常處於擔心、焦慮和孤獨之中。少年財主的故事雖然令人惋惜,但卻非常貼切地闡明了錢財主宰人們生命的能力。少年財主的可悲,並不是在於他擁有了家產,而是他成了家產的奴隸。所以他無法變賣財產,把握從上帝之子而來的永生。他倚靠的是他的錢財,不是他的上帝。

在當時的社會,普遍認為財富是得到上帝的認可和接納的記號。然而,主耶穌的講論讓門徒們深感不安:「駱駝穿過針的眼,比財主進上帝的國還容易呢!」(馬太福音19章24節)因為得到救恩並不是靠著富裕和成功,而是靠著上帝的恩典。救恩是上帝賜予的禮物,白白地給我們,只需謙卑地接受。

耶穌對救恩的生動描述,並沒有引起彼得的注意力。他更在乎的是耶穌對少年財主的應許:「可去變賣你所有的,分給窮人,就必有財寶在天上;你還要來跟從我」(馬太福音19章21節)。彼得的注意力完全被耶穌「有財寶在天上……來跟從我」的話所吸引,他必定是暗自思量:「如果這人跟從主就有財寶在天上,那麼我們呢?」「我已經撇下漁網跟隨耶穌了。我的財寶在哪裡呢?」於是,彼得脫口而出:「看哪,我們已經撇下所有的跟從你,將來我們要得甚麼呢?」(馬太福音19章27節)

只有極度自欺的人才會苛責彼得。我們也許不會為「我會在那裏得什麼?」的想法引以為傲,但它或多或少會在心裏掀起漣漪。我們在歌中唱到:「天天事奉耶穌,天天必蒙福,在世每一步都蒙福。」只是有時,獎賞似乎遲遲未見兌現。我們面對的是疲勞、挫折、失敗或是疾病,而非祝福、喜樂和滿足。「我的好處在哪裡?什麼時候才能得到天上的財寶?該怎麼做才能得到?」

耶穌並沒有指責彼得的問題,而是一再地闡明。在乎獎賞、永恆的祝福,或是「天上的財寶」,並沒有錯。耶穌在福音書中經常給賞賜的應許賦予新的意義(馬太福音5章10-12節;6章19-21節;10章41-42節;24章45-47節;25章20-23節)。這些獎賞不是有損人格的賄賂,也不是促銷活動的獎金。那是合上帝心意的生活,帶來的必然結果,因上帝必「賞賜那尋求他的人」(希伯來書11章6節)。

於是,主將彼得的注意力引導到禧年的國度:「到(萬物)復興的時候,人子坐在他榮耀的寶座上」(馬太福音19章28節)。整本的舊約都在預言這個時候,上帝要在地上建立彌賽亞的國度,滿有祂的權柄和榮耀(但以理書7章13-22節),而且受造物本身也將變成「新天新地」(以賽亞書65章17節;66章22節)。這也正是所有門徒引頸盼望的時刻。

那時,在新天新地裡,不僅是主耶穌坐在祂榮耀的寶座上,使徒們也將一起分享祂的榮耀。「你們這跟從我的人……,也要坐在十二個寶座上,審判以色列十二個支派」(馬太福音19章28節)。當十二門徒得悉這個大好信息時,心中想必充滿了難以言喻的雀躍之情。對猶太人而言,彌賽亞是他們一生的渴望,所有的身家性命都投注在「耶穌就是應許之子」的信念上。他們所得的賞賜超乎他們最瘋狂的夢想:以色列要成為地上最強大的國家,他們要在耶穌基督的王權下,治理這地!

馬太福音19章28節是專門針對十二使徒所賜的應許。但是這個應許也擴展到了所有的信徒。耶穌再來之時,與祂同作後嗣(羅馬書8章17節)的我們,也將一同分享祂的榮耀,與祂在地上同掌王權(啟示錄5章10節)。實際上,我們不僅審判這世界,也要審判眾天使(哥林多前書6章1-3節)。雖然我不知道這一切該怎麼執行,但耶穌的應許是非常清楚的。在基督裏的信徒是彌賽亞國度的皇族,分享王室的權能和榮耀就是「天上的財寶」的一部分。

但是,什麼是享受這項恩典的條件呢?在馬太福音19章29節中,主耶穌列出了獎賞的原則。眼前世上的犧牲,成就的是永恆的殊榮。「凡為我的名撇下房屋或是弟兄、姐妹、父親、母親、兒女、田地的,必要得著百倍,並且承受永生。」按照馬可的記載,又加上了「在今世得百倍」(馬可福音10章30節)。顯然,這句經文不能按字面意思理解,難道有人還會想著得一百個妻子或兩百個弟兄嗎?我們若把它當成計算收益的公式,就是:「奉獻100元,可以收回10,000元」的功利想法。

果真如此,我們就比那個少年的財主還糟糕。因為若是由這個觀點出發,少年財主的悲哀不是因為他愛錢甚過愛上帝,而是他錯失了一個大好的投資機會!

這樣的解讀經文是不對的。主耶穌闡述的重點是:門徒在今世和永生得到的祝福,遠遠超過他們所付的代價。無論跟隨耶穌需要付出什麼代價(一定要付代價,因為要有所捨棄),救主將會豐豐富富地施恩於你。追隨的當下看似得不償失,但是,主必按著祂的時間和方式,賜下豐盛的恩典。

於是主耶穌在此總結了兩點。「有許多在前的,將要在後」(馬太福音19章30節)。從世俗的眼光來看,這個富有的少年人應該是在前的,他可以說是一個成功者。但在面對基督救主這個嚴峻的抉擇時,他選擇了拒絕真財富。世人認為的成功者往往是生命的失敗者。相反的,「在後的,將要在前。」門徒們代表在後的人,他們背井離鄉、放棄自己的事業,跟隨一位被棄絕的夫子到處漂泊。如同比爾?波頓一樣,門徒們冒了巨大的風險,似乎一無所獲。但是,這只是讓人誤會的表面現象。將來在千禧年的國度裏,他們坐在大君王耶穌旁邊的寶座時,就顯明他們在上帝面前,是地上為首的。

彼得的問題:「主啊!我們將來要得什麼?」這時候就得到了回答。耶穌實際上是回答他:「我所賜予的超過你的所求所想。你捨棄了自己原本就無法把握的,將要得到的卻永遠也不會失去。」這個答案對我們來說也是如此。雖然現在還不能完全看到,但是,上帝必會賜下祝福和獎賞。

對於彼得的提問,還有一個麻煩需要解決。在「我們要得什麼」的背後,暗示了一種汲營私利的動機。這個動機有違基督徒最根本的生活準則。它主要是態度的問題。耶穌特別在馬太福音20章1-16節,葡萄園工人的比喻裏,強調了這個問題。耶穌不僅僅是針對彼得,也包括我們在內。這個比喻的最後一節經文和剛剛討論過的19章的最後一節經文相互呼應,將兩個比喻緊密聯結在一起。

抱怨工人的比喻:使徒的原動力如同耶穌的許多故事一樣,馬太福音20章1-16節的比喻將我們帶回了古代以色列日常生活的場景之中。由此可見主耶穌對生活敏銳的觀察力。祂的故事很容易引起迴響,因為祂引用的都是發生在周遭的生活常規。要注意這個故事的重點不是勞資關係、不是救恩、甚至連獎賞都不是。耶穌要我們思想的是作為門徒,應該用什麼態度服侍祂。

在耶穌的時代,臨時工是非常普遍的。在當時的農業社會裏,沒有像今天一樣的工會和約聘人員。找工作的人通常聚集在城鎮的市場,雇主可從中挑選自己需要的工人。按照舊約律法的規定(利未記19章13節;申命記24章14-15節),他們先講好一天的工錢,然後工人開始工作,在一天結束的時候,按事先講好的工錢付款。

這個故事的敘述直截了當。在清晨6點鐘,一個葡萄園主去市場招工。工人們講好一天的工價後就開始工作。這裏沒有任何信息,表明招來的工人比別人有特殊的專長和能力。他們剛好有空、願意接受這樣的工錢和工作條件,就開始工作。

後來,出於某種原因,家主感到需要更多的工人。也許是惡劣的天氣或合約交貨期限的原因,葡萄必須立即採收。更有可能的是,家主看到沒有工作的人就發善心幫助他們。不論什麼原因,家主在上午9點鐘又去了市場,看見許多人等待雇用。家主對他們說:「你們也進葡萄園去,所當給的,我必給你們」(馬太福音20章4節)。雖然沒有簽約,他們還是進去工作了,因為他們相信園主的許諾和品格。如此,家主又去了市場三次,分別是中午、下午3點和5點,招來了三批工人。

到了收工的時候,家主交代他的工頭發放工錢,從剛來1小時的工人發起。這些人驚喜地發現自己得了一整天的工價,即一錢銀子。顯然他們不應該得這麼多,但一錢銀子是一個家庭一天最基本的生活費。家主如此慷慨地付出,不是因為工人配得,而是因為他們的需要。在這個葡萄園主看來,人們的需求比利潤更重要。

聽到如此的好消息之後,工作了12小時的工人興奮地期望得到更多額外的薪酬。「如果他們得一錢銀子的話,我們就應該得12錢。」該他們領錢的時候,他們已經在腦子裏計畫好如何使用那12錢銀子。所以,當他們發現只領取到一錢銀子的時候,心裏不知有多惱恨!但事實上,他們與家主講好的工價,就是一錢銀子(20章2節)雖然家主遵守當初的允諾,他們心裏仍然忿忿不平,「他們只工作了一小時,而我們卻是在酷熱難耐的高溫下整整做了12個小時。這怎能叫公平呢?」

家主的回答非常直接。他認為沒有虧負他們,工錢都是事先講好,雙方同意的。做工少的人得到同樣的報酬,是家主的慷慨,與公平無關。

從葡萄園主的話語中,我們可以聽出主對彼得溫和的責備。這個比喻,對於門徒侍奉時容易陷入的險境,提出了三個警告。

功利思想的危險。有一則古老的猶太拉比的故事與耶穌的比喻相似,但警語完全不同。面對工人的抗議,拉比的回答讓埋怨者啞口無言:「這個人兩個小時完成的工作,比你一整天做的還要多。」我們可以理解那樣的回答。同工同酬,所得的報償必須與他所做的工相符,才算公平。工會可以抗議,但是,我們知道公平的原則是──同工同酬。

但在天國裏的經濟法則卻迥然不同。如果為了工價而工作,我們所得到的就是工價,不多也不少,如此我們成了一個靠自己的才能謀生的雇工。但是,當上帝的兒女是何等有福,我們倚靠的是天父的慈愛慷慨。我們無須向上帝追討我們服侍祂的工價,如果將獎賞的事交託給上帝,我們必會為祂的慷慨,讚嘆不已。競爭心態的危險。當做了12小時工的工人看到別人只做了1小時,就開始拿自己與其相比,聖經記著說:「他們以為必要多得」(馬太福音20章10節)。當定睛在別人所得的時候,他們就無法滿足於自己的所得。掃羅開始因戰勝非利士人而高興,但當大衛的聲譽高於自己的時候卻惱怒他(撒母耳記上18章1-16節)。對門徒而言,比較和競爭都不相宜。

埋怨態度的危險。「他們得了,就埋怨家主」(馬太福音20章11節)。主教導我們,這樣的怨言,是對上帝仁慈和憐恤的責難。再者,它暴露了人心的敗壞。「因為我作好人,你就紅了眼嗎?」(20章15節)豈不知我們埋怨的是自有永有、聖潔公義的上帝嗎?我們有甚麼資格埋怨祂?以色列人在曠野挑起上帝怒氣的,就是不停的怨言。抱怨就像傳染病,會奪走我們和我們身邊眾人的喜樂。那些患得患失,為自己所付出的門徒代價扼腕的人,就會與上帝的恩典擦肩而過,錯失經歷上帝慷慨的奇蹟。

主用發人深省的馬太福音19章30節作為此段比喻的總結:「這樣,那在後的將要在前;在前的將要在後了」(20章16節)。不過,這裏並不是信徒與非信徒的比較。祂的重點是提醒我們,外在環境不是永恆獎賞的關鍵。在這個比喻裏,清晨六點進入葡萄園的工人是「在前的」。

我在孩童時期得救信主,自幼就被教導要愛基督,年輕時就蒙召作傳道人。所以,我就像那些「在前的」人。我的許多朋友信主,比我晚得多,他們為主做工的時間也比我少。難道他們將來得到的獎賞一定會比我少嗎?不會,上帝賞賜人是看他的忠心,上帝的一切作為都慷慨有餘。

1857年12月4日,在大衛·李文斯頓剛返回非洲的時候,他對自己生命的意義和價值作了如下的總結:「我一直為上帝託付給我的事工感到欣慰和高興。對於我獻身於非洲的事奉,大家都在討論我的犧牲。但是,如果我這樣做,只是以點滴『回報上帝湧泉之恩』,哪裡談得上是犧牲。我們欠上帝的債甚多,永遠也無法還清。服事上帝,使我們的心靈得到最深的滿足,使我們的能力得以發揮,更使我們的生命大有希望和期待,這個服事談得上犧牲嗎?再也不要用這個字眼。絕對不是犧牲。確切地講,這是『殊榮』!」

彼得所犯的最大錯誤是,他只計算代價和獎賞(馬太福音19章27節),卻沒有想到如此服侍是無比光榮的特權。

我們為什麼服侍上帝?是因為懼怕嗎?是義務嗎?是為出名嗎?是為獎賞嗎?動機不可能全然的純淨,各種因素都在不同程度地影響著我們。但是,我們畢竟不是雇工,只為報酬而工作。我們是上帝的兒女,當以能為祂做工而歡喜快樂,且深信慈愛慷慨的上帝必不偏待人。

谢选骏指出:上面涉及到了“福音书论金融”的主题,似乎不错,但我发现,它却遗漏了重要的内容。

馬太福音25:14-30(Chinese Standard Bible):

受託銀子的比喻

14 「天國又好比一個人要出外旅行,就叫來自己的奴僕們,把他所擁有的交託給他們。 15 他按照每個人自己的能力,一個給了五千兩銀子[a],一個給了兩千兩[b],一個給了一千兩[c],然後就出外旅行。 16 那領了五千的,立刻用這些錢去做生意,另外賺了五千。 17 那領了兩千的,也照樣另賺了兩千。 18 可是那領了一千的,卻出去挖地,把他主人的銀子藏起來。

19 「過了很久,那些奴僕的主人回來,與他們清算帳目。 20 那領了五千兩銀子的,帶著另外的五千兩上前來,說:『主啊,你交託給我五千兩銀子,請看,我另外賺了五千兩。』21 「主人對他說:『做得好,忠心的好奴僕!你在少許的事上忠心,我要委任你統管很多的事。進來分享你主人的快樂吧!』22 「那領了兩千兩銀子的也上前來,說:『主啊,你交託給我兩千兩銀子,請看,我另外賺了兩千兩。』23 「主人對他說:『做得好,忠心的好奴僕!你在少許的事上忠心,我要委任你統管很多的事。進來分享你主人的快樂吧!』24 「接著,那領了一千兩銀子的也上前來,說:『主啊,我知道你是個嚴厲的人,不是你播種的地方,你收穫;不是你投放的地方,你收集。 25 我懼怕,就去把你的銀子藏在地裡。請看,你的銀子在這裡。』26 「主人回答他,說:『你這又惡又懶的奴僕!你既然知道:不是我播種的地方,我收穫;不是我投放的地方,我收集, 27 你就應該把我的銀子存到錢莊裡,這樣我回來的時候,可以連本帶利得回來。28 「所以,你們把那一千兩銀子從他那裡拿走,給那個有一萬兩的; 29 因為凡是有的,還要賜給他,使他豐足有餘;那沒有的,連他有的也將從他那裡被拿走。 30 把這個無用的奴僕丟到外面的黑暗裡去!在那裡將有哀哭和切齒。』

谢选骏指出:有人曾说,天主教只是教人劳动,却没有叫人赚钱、投资、从事金融活动;但是我看,比天主教更为古老的福音书,已经有了“耶稣论金融”的内容——谁说资本主义起源于新教呢!所谓“资本主义”,明明是法治社会的特点。而法治社会,又是起源于基督教的“圣约”思想。

(《谢选骏全集》262卷股市就是赌场
THE STOCK MARKET IS A CASIMO)

谢选骏:中国民族主义迟早会杀死中国共产主义



网文《中國民族主義》报道:


20世紀初期,中國的民族主義情緒急劇高漲,以1919年的五四運動為代表。

中國民族主義,或稱中華民族主義、大中國主義等,是一種民族主義政治主張與意識型態等,它聲稱中國人民是一個民族,並促進全中國人民的文化和民族團結。它與漢族民族主義不同,漢族民族主義是一種僅適用於漢族的中國民族主義形式,在極端情況下,純粹的漢族人會感受到一種沙文主義,他們會認為自己優於其他民族(或稱大漢族主義)。同時,該主張也不同於其他主張單一民族建國的地方民族主義或分離主義等,中國民族主義主張在凡擁有中國國籍的各民族人民都為中華民族一員,由各民族共同組成之中華民族建立一統一之民族國家的國族認同。根據孫中山在《三民主義》中的概念,中國民族主義應該是一種建立在統一價值觀之上的公民民族主義形式,但這並沒有得到後人的充分承認或在實踐中得到應用。


中國民族主義興起於清朝末期,以應對甲午戰爭的慘敗和八國同盟對北京的入侵和掠奪。在這兩種情況下,後果都迫使中國支付經濟賠償並給予外國人特權。中國作為宇宙中心優越的天朝帝國的形象破滅,舊體制現代化的最後努力沒有成功。這些最後一刻的努力最好的例證是晚清改革者梁啟超,他在 1896 年改革清政府失敗,後來被驅逐到日本,在那裏他開始研究其中國民族主義思想。


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影響不斷塑造著中國的民族主義。儘管加入了協約國,但中國再次受到 1919 年凡爾賽條約的嚴重羞辱,該條約將給予德國的特權轉移給了日本帝國。這導致了 1919 年的五四運動,它發展成為全國性的抗議活動,中國民族主義情緒高漲。軍閥時代,由中國國民黨領導的大規模軍事行動壓倒了地方軍閥,大幅降低了外國人的特權,進一步加強了中國各地民眾的國族認同感。


日本帝國在二戰中戰敗後,隨着中國收復先前遭日本奪去的領土,包括滿洲地區和臺灣島等,中國民族主義再次獲得支持與關注。然而,國共內戰(因日本入侵而暫停)隨後全面恢復,破壞了中國統一之形象。隨着中國國民黨政權撤退至臺灣,中國共產黨在1949年取得勝利。在毛澤東的領導下,中國共產黨繼續將中國民族主義作為政治理念及工具。後來,中國共產黨也以貫徹中國民族主義等為理據,控制中國境內各地分離主義運動等。由於中美關係之變化,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在回覆有關該主題的媒體問題時,經常引用中國民族主義之相關論述。


歷史


中國古代民族主義思想核心是「非我族類,其心必異」,最重「華夷之辨」;20世紀初,中國知識精英開始有「中華民族」概念,漸漸形成建立近代民族國家為核心之近代民族主義;經過第一次世界大戰及十月革命,中國民族主義與國際主義(或稱世界主義)聯繫;中國人——包括中國共產黨和中國國民黨——更自覺用世界眼光觀察中國,以民族主義應付近代中國危機和挑戰。


在中國民族主義形成之前,大漢族主義是晚清中國影響較為廣泛的民族主義思潮,大漢族主義之「排滿」是清帝國最後十年間影響力較大的民族主義主張,就如1907年《民報》刊同盟會章炳麟《天討》之「今日之討滿,乃種族革命與政治革命並行者也」,同盟會亦有「驅逐韃虜、恢復中華」的大漢民族主義主張,甚至有人主張排滿重於排洋——在目睹1911年辛亥革命中武昌城內屠殺滿人的慘境後,梁鼎芬語黎元洪「謂滿洲為異種人,西洋各國獨同種乎?何以於此則殺惟恐不盡,於彼則待之惟恐不親」,而後來的國民黨原來胡漢民也承認:「正惟『排滿』二字之口號,極簡明切要,易於普遍全國。」


維新運動、辛亥革命、新文化運動等運動促進了西方民族觀念在中國進一步傳播,而1905年的「抵制美國華工禁約」運動、1915年的「抵制二十一條」運動、1918年的「抵制中日密約」運動、1919年的五四運動以及第一次世界大戰等一些列事件也給中國的民族資產階級和工人階級帶來了發展機遇,社會結構和階級結構的這種變化,促成了中國近代意義上民族主義的萌生。


自1895年以來,隨着西方列強持續入侵中國,中國的知識分子感到民族危機迫在眉睫,對舊有的政治制度感到不滿,意圖改造中國的傳統體制。雖然如梁啓超在內的早期民族主義者支持維護傳統儒家,但是在1910年代的新文化運動中李大釗、陳獨秀等新民族主義者則開始將危機歸咎於民族文化的缺陷,猛烈抨擊舊的文化制度。而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如奧匈帝國、奧斯曼帝國、俄羅斯帝國等老牌帝國主義國家倒台,各色基於民族自決原則建立的國家在歐洲湧現,而後日本也迅速崛起,取代西方成為侵略中國的主要列強,同樣刺激了當時的中國思想界。民族救亡思想在隨後的1919年五四運動中達到了高潮,中國在凡爾賽和會的外交失敗將民眾導向到全國性的民族主義政治運動,民眾不再相信西方的自由主義、國際主義、帝國主義,中國民族主義也由此崛起。


五四運動後的1920年代,國家統一和民族獨立已成為中國政治人士的共識,促使中國國內所有的政治派別聯合起來。李大釗、陳獨秀在內的五四運動領導人成立了中國共產黨,而另外一些領導人加入了中國國民黨。國共雙方聯合起來對抗北洋政府。強烈的民族主義情緒使得中國國民黨在1927年與蘇俄、共產黨決裂,前者指責後者在外蒙古等地煽動民族獨立,最終中國國民黨在1928年獨自完成了中國統一。在1930年代,國民黨還組織「民族文藝主義」以對抗共產黨組織之左聯,反對鼓吹階級鬥爭之文藝,提倡文藝發揮民族精神、喚醒民族意識。國民政府對外還面臨着日本的嚴重威脅,日本在滿洲、熱河、上海持續侵略中國,日本的侵略與反日情緒的流行也促成中國民族主義的流行。雖然中國國民黨自己認為已經完成了其純粹的民族主義革命使命,但在中國共產黨看來國民政府只是「形式上「統一中國,所謂的「國家統一」不過是建立在與北方較強大的各股軍閥武裝結成的脆弱聯盟的基礎之上,所謂「民族獨立」也不過是與帝國主義列強握手言和,讓外國經濟繼續左右本身民族經濟的發展,而在抗日戰爭中中國共產黨因為其反對帝國主義、要求全面抗戰的主張贏得了民族的信任,中國共產黨所在的延安不僅是共產主義者的發源地,也逐漸成為了中華民族抵抗日本侵略者的象徵,中國共產黨將其抗日的民族主義主張灌輸給全國的農民,將他們對日本的抵抗意識轉化為現代民族意識,從而動員了更多農民參與革命,同時也擴大了中國民族主義的傳播。


1945年抗戰結束後,中國戰勝了日本並躋身聯合國五大國之列,當時的國民黨政府宣稱是自己結束了民族的「百年國恥」;而在隨後到來的內戰中,中國共產黨將中國國民黨宣傳為美國帝國主義代理人,將內戰宣揚為中華民族的「解放戰爭」,並最終推翻了中國國民黨在中國大陸的統治,1949年毛澤東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大典上講的「中國人民站起來了」也是中國結束「百年國恥」的標誌之一。


毛澤東時代的中國大陸

早期的許多中國共產黨建立者是在救亡圖存的中國民族主義價值驅動下接受共產主義,托洛茨基語之為「救世主式的革命民族主義精神」,例如李大釗將中國之命運歸咎於資本主義世界,在資本主義壓迫下中華民族全體都屬於世界無產階級一員,中國的解放亦為人類解放事業的一部分,因而支持各種民族自決運動。莫里斯·邁斯納在《李大釗與中國馬克思主義的起源》如此評價民族主義在中國馬克思主義發展的作用:「民族主義提供了通過統一戰線開展群眾運動的條件,並最終促使中國共產黨人依靠農村和農民起義爭取革命的勝利。」毛澤東也同李大釗一樣,論證了民族鬥爭與階級鬥爭的一致性,將民族主義融入到他自己的思想中。毛澤東本人的民族主義意識不僅體現在他對共產國際的敵視上,還體現在他對「中國革命是世界革命進程的中心」的認知上,他認為所有的中國人都是潛在的革命者,可以通過激發民眾的民族情感來達成自己的共產主義目標。在第二次國共內戰期間,毛澤東領導下的中國共產黨成功利用民眾的反帝國主義、反封建主義、反官僚資本情緒構建了基於社會主義的新的國家民族主義(state nationalism)意識形態,這一意識形態強調國家的所有人民,不再區分民族成分。而在中國共產黨的政治話語中,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是中華民族的「偉大歷史飛躍」,改變了舊中國四分五裂的局面,真正贏得了民族獨立。


在毛澤東時代,毛本人對於國家統一也扮演了重要角色,韓戰、中印戰爭、中蘇衝突以及後來的中越戰爭都對中國民族主義興起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雖然中國共產黨繼承了中國國民黨關於「中華民族」的論述,當更多的強調「國家統一、民族團結」而不是孫中山所講的「民族的統一」,這主要是因為而在社會主義的階級鬥爭意識形態中,民族主義只是一種過渡階段,因此不論是大漢族主義還是其它少數民族的民族主義都沒有政治空間,作為社會主義國家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更加強調社會主義與帝國主義、人民與公敵之間的階級鬥爭,因此民族主義在中國大陸從來就沒有被中國政府公開肯定過,而這一壓制民族主義的「民族平等」也促成了中國大陸前30年的民族融合。而強大的傳統地方勢力和地方觀念同樣阻礙着現代民族意識(中國民族或中華民族)的發展,就如1954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的內容所言:


我國各民族已經團結成為一個自由平等的民族大家庭。在發揚各民族間的友愛互助、反對帝國主義、反對各民族內部的人民公敵、反對大民族主義和地方民族主義的基礎上,我國的民族團結將繼續加強。國家在經濟建設和文化建設的過程中將照顧各民族的需要,而在社會主義改造的問題上將充分注意各民族發展的特點。


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人將領土統一作為一項繼續解決的使命,中國共產黨迅速掃清了中國大陸的國民黨殘餘勢力,並在1951年駐軍西藏拉薩,對於中國共產黨來說最大的問題莫過於中國國民黨統治下的台灣。中國共產黨在1950年夏季進攻台灣的計劃由於美國派遣第七艦隊進入台灣海峽而被迫終止,而俄國在中國北方旅大等地的佔領也阻礙着中國共產黨完成其民族主義使命。1949年後中國共產黨驅逐外國人動受到了民族主義情緒高漲的中國民眾的歡迎,中國共產黨認可的「民族資產階級」可以享受較好的社會待遇,但在1957年雙百運動中人們開始批評蘇聯對於中國東北的破壞時,中國共產黨痛斥這些人為「反蘇、反社會主義的民族主義分子」——1958年,毛澤東又開始擔憂中國過度依賴蘇聯,提出了大躍進的「自力更生」原則,還在廬山大會上批評彭德懷「背着祖國,裏通外國」與赫魯曉夫一道干涉中國內政,晚年的毛澤東認為文化大革命的勝利可以確保社會主義在中國勝利,正如他在1930年預測的「中國革命是世界革命進程的中心」,他將蘇聯作為其革命民族主義的主要攻擊對象,最終促成了中美關係緩和。在毛澤東死後,作為「中華民族解放者」,仍舊受到中國共產黨的正面肯定。


改革開放的中國大陸

隨着中國1980年代開始全面改革開放,中國思想界進入繁榮。同時,面對中國經濟水平落後,與港台及西方國家差距巨大的現實,除對中國政治現狀和社會主義制度的否定外,中國社會和知識分子開始對中國及中華文明進行全面批判,全盤西化論興起。1988年,劉曉波在接受採訪時稱,中國應當接受全盤西化,並提出中國需成為西方國家「三百年殖民地」的觀點。他認為「香港一百年殖民地變成今天這樣,中國那麼大,當然需要三百年殖民地,才會變成今年香港這樣,三百年夠不夠,我還有懷疑。」當年中國官方媒體製作的《河殤》更直接表達了對西方文明的嚮往,被視為全盤否定中國及中華文明的典型,是為六四事件前奏,1989年亦被視為全盤西化論的頂峰。但由於示威者衝擊了中國共產黨的政權,最終中國政府將這波民主、自由派思潮以武力清場方式收尾。


與六四事件同一時間開始的東歐劇變,開啟了1990年代一系列共產主義政權倒台的序幕。蘇聯解體之後,共產主義政權式微。中國與越南、老撾、古巴三國,成為僅剩的以馬克思列寧主義為意識形態的社會主義國家。反和平演變是1990年代中國政治生活中心。此後,隨着中國經濟發展,國家實力提升,中國民眾可能因經濟差距巨大而倒向「西方懷抱」的擔憂被銷解,並導致全盤西化論衰退。


中國政府在進入1990年代後,除將先前的學潮歸咎於崇洋媚外,強調用歷史和國情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提高青少年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並在1990年代頒佈了《愛國主義實施綱要》,而後來的1993年的銀河號事件、1997年香港回歸、1999年的澳門回歸和中國駐南斯拉夫大使館被炸事件也將中國大陸的民族主義、愛國主義情緒推向高潮。在另一方面,長期奉為官方意識形態的馬列主義在六四後逐漸失去了吸引力,中國共產黨轉而擁抱其一直反對的中國傳統文化價值,新左派知識分子也以愛國主義者的形象抨擊自由主義,文化上的保守性與「反激進」與1980年代的民主主義、自由主義思潮形成了鮮明對比,中國民族本位與中國文化被放在與西方文化霸權的對立面——1993年的文明衝突論也衝擊了中國的知識界,而1996年出版的《中國可以說不》開始明確而狂熱地宣揚民族主義,「愛國主義」在這些進程中逐漸成為了中國大陸社會凝聚力的核心,為「維穩壓倒一切」提供了必要的精神紐帶,至今仍然影響者中國政治、外交和社會生活。


習近平在2012年出任中共中央總書記和中央軍委主席,成為中國最高領導人,執掌這個擁有14億人口的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習近平首先提出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作為他執政的核心思想。在處理國際關係上,習近平採取更加進取的手段,甚至發起「戰狼外交」,傳言稱習近平視美國為中國的頭號敵人。美國印太司令部司令戴維森出席聯邦參議院軍事委員會聽證會時說,習近平將統一台灣作為其中一個優先考慮策略,在2019年向台灣提出「一國兩制臺灣方案」遭抵制和反對,在民主進步黨籍的蔡英文連任中華民國總統後,習近平又積極部署「武統台灣」,海峽兩岸關係空前緊張。據部分新聞媒體報導,中國大陸很可能會在6年內攻打台灣,並企圖在亞洲地區取代美國影響力。吉迪恩?拉赫曼指出,為了鞏固統治,拋棄辯證看待西方好與壞的思維,加強愛國主義建設、教育以及控制外部資訊下,同時與自我審查的言論環境等共同作用,會形成不理智的中國反西方情緒,年輕世代漸漸趨於極端。近年來中國經濟與市場快速提升,即使是移民和留學生民族主義也非常強烈,美國之音報導,中國民族主義正從過去的防衛和屈辱意識,隨着軍力與工業技術力的爆發式發展,思想轉移到擴張與推進的形式,如果不加以控制,民族主義有趨於極端的傾向,那給中國帶來民主反而可能會激化這種情緒,從而導致更大的危害性。


1949年後的臺灣

1949年國民政府遷臺後,敗退的中國國民黨在臺灣仍以中華正統自居,這也將中國民族主義帶到臺灣,蔣中正在臺灣長期主張反共復國,為建立「中華文化認同」、確立以「中華民國」為核心的「一個中國認同」從學前教育到高等教育各個階段,灌輸「中國意識」,教導學生要繼承「中華文化道統」,在1960年代開展中華文化復興運動,促成了臺灣人的「中國認同」或「中華民國認同」。從1970年代開始,隨着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在外交上取得突破,國民黨所堅持的中國正統意識陷入了危機,台灣出現台灣鄉土文學論戰、台灣意識論戰等有關於民族主義的討論,台灣獨立運動或台灣主體意識的支持者開始持續挑戰中國國民黨的中國民族主義意識形態。而在保釣運動中,台灣大學中堅持中國民族主義的保釣師生一直受到台獨派、自由派以及國民黨派學生與校方乃至「國府」的聯合圍剿。


在台灣民主化後,代表「中國民族主義」或「中華民國認同」的以中國國民黨為首的泛藍陣營和代表台灣民族主義和台灣認同的以台灣民進黨為首的泛綠陣營在民族意識上一直存在交鋒,而根據國立政治大學的自1992年開啟的有關國族認同的民意調查,自2007年後台灣島內民眾認為自己「只是台灣人」的比例已經超過「既是台灣人也是中國人」的比例。2014年爆發的太陽花學運,被認為是臺灣民間對馬英九政府長期的中國民族主義傾向之反彈。


政治主張


象徵五族共和的五色旗是現代中國國族(中華民族)的象徵之一

國族觀念

主條目:中華民族

中華民族的概念最早是由清末立憲派提出,用於對抗革命黨人的排滿主張。


針對於革命派主張之大漢族主義,君主立憲派的楊度、梁啓超、嚴復等人則反對漢族單一建國的觀點,主張「合五族之人民為中國之人民,合五族之土地為中國之土地」。梁啓超是最早把現代民族主義概念引入中國的人。在1901年,梁啓超在《國家思想變遷異同論》中向中國人第一次介紹了「民族主義」(nationalism)和「民族帝國主義」(imperialism)的區別,更在《中國史敘論》一文中明確「中國民族」的概念,爾後在1902年他在《論中國學術思想變遷之大勢》一文中首次創造出「中華民族」的概念,用他自己的話來講,「欲救中國,無他術焉,亦先建設一民族主義之國家而已」,認為中國亟需整合全國之人力、物力,建立起一個現代民族國家,但在梁氏早期論述中,「中國民族」或者「中華民族」或指漢族、或指國族。楊度在1907年的《金鐵主義》中則用「國家主義」指代國族觀念,提出了「五族合一」、「五族一家」,並認為「五族分立」是「亡國之政策」。而嚴復也在《天演論》中稱「今之滿、蒙、漢人,皆黃種也。由是言之,則中國者,遂古以還,固一種之所君也」。這些觀點最終演化了辛亥初年的「五族共和」口號,也影響了後來的中國民族主義。


晚清亦初次引入近代的國籍觀念,於1909年3月28日頒佈的《大清國籍條例》是中國第一部國籍法,也是中國第一部有關國籍的法律。《大清國籍條例》將中國各個民族包括滿、漢、回、蒙等統轄於中國中華大「血脈」之中,亦認同了不同於大漢族主義的國族觀念,採用血統主義原則認定國籍。而在中華民國建立以後,原本主張大漢族主義的孫中山等人也接受了「五族共和」的思想,在《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宣言書》中稱「合漢、滿、蒙、回、藏諸地為一國,即合漢、滿、蒙、回、藏諸族為一人,此為民族之統一」,由此「五族共和」成為了民國初年的官方民族觀念。後來的中國政府都採納了「中華民族」作為官方民族概念。


當代發展


重新崛起與構建完成

陳學明將1990年至2006年間的中國民族主義分為三個階段:1990年至1995年為民族主義醞釀期(中華人民共和國愛國主義教育),1995年至2001年為第一個高潮,2002至2005年為第二個高潮。1990年代與民族主義相關的事件,主要聚焦於中美關係。2000年後,多聚焦於中日關係。


1996年出版的《中國可以說不》,是1990年代中國民族主義重新崛起、萌芽階段的標誌。也有研究者將它視為1990年代以來,中國反西方主義的第三波。第一波是,1990年代初何新的反西方言論。第二波是,1994年後,張頤武、陳曉明的後殖民文化批評,甘陽、崔之元的制度創新說和盛洪的文明比較論。


研究者將民族主義重新崛起,概括為三個原因:一、綜合國力增長與西方國家打壓之間的矛盾;二、傳統意識形態(即馬克思列寧主義、共產主義)功能弱化與重建政府合法性的需求;三、經濟全球化影響與國家戰略利益調整的選擇。


有觀點認為,是中國政府開始主張和鼓動中國民族主義鞏固政權,宣揚中華民族文化,反對國家分裂,放棄階級鬥爭,並推動愛國主義教育鞏固政權。對於反對中國共產黨的一切力量,往往也上升到「反華」的民族主義高度來批判。


特徵

對於1990年代後中國民族主義的特徵,有多種描述,它是中國社會自下而上自主式構建;為應激性、非宗教、世俗性的民族主義,具有情緒傾向性和內容空洞性,理性與非理性雜糅;有中國社會進入網絡時代,互聯網言論影響的時代特性。


鳳凰國際智庫研究員在金融時報撰稿,認為現在中國大陸官方推崇的民族主義則具有以下特點:


帶有濃重的儒家文化色彩。儒家作為一種倫理學說,它的核心之一是「禮」,包含一系列對群己關係和人際關係的規範,強調孔子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因此部分中國大陸人常常會把台灣(人)、香港(人)矮化為兒女,台灣(人)、香港(人)的許多行為看作是對大陸「母親」的「不孝之舉」。這種將台灣、香港、中國大陸放在家庭倫理中思考的視角就是儒家倫理規範的特點之一;

帶有濃重的工具色彩。作為對共產主義意識形態的補充,民族主義被官方當做一種整合社會意識的工具以及發泄民眾負面情緒的窗口。中國官方相信民族主義作為一種意識形態,可以使得民眾更加地擁護執政黨和國家。因為民族主義在政治訴求上主張「民族是國家存續唯一的合法基礎」。另一方面,在中國當前的政治體制下中國民眾缺乏表達政治訴求的渠道,而當前積累的社會矛盾又迫切需要一個發泄負面情緒的出口,那麼民族主義就能作為一個對官方來說是相對「安全的」發泄情緒的工具,而民眾也會默契地配合。這解釋了為什麼網絡上或者現實中民族主義表現得最激烈的,往往是底層民眾。由於受到的社會不公最多,因而他們的「負能量」也是在各個階層當中最大的。

「我們中國四萬萬(人)不但是很和平的民族,並且是很文明的民族」,來主張應該把中國所有各民族融成一個中華民族。


註釋

 《中國近代思想家文庫》編纂委員會 (編). 〈總序〉. 《中國近代思想家文庫》. 北京: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014.

 沈潔. 辛亥革命前后民族主义是如何深入民心的. 東方早報.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2-01) (中文(簡體)).

 中国共产党诞生为何是“大事变”--理论-人民网. theory.people.com.cn. [2019-09-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2-01).

 Welle (www.dw.com), Deutsche. 德国眼中的五四运动 | DW | 04.05.2019. DW.COM. [2019-09-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2-01) (中文(中國大陸)).

 Meisner, Maurice J.; 杜蒲; 李玉玲. 毛泽东及其后: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2. 成都: 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2. ISBN 7220010303. OCLC 29457890.

 張玉法. 民族主义在国民党历史上的角色 (PDF). 二十一世紀. 1993, (15): 33 [2019-09-30].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19-09-30).

 Babones, Salvatore. The Birth of Chinese Nationalism. Foreign Policy. [2019-09-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2-01) (英語).

 National Humiliation in China. E-International Relations. [2019-09-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2-01) (英語).

 莫里斯·邁斯納. 第八章 民族主义与国际主义. 李大钊与中国马克思主义的起源. 北京: 中共黨史資料出版社. 1989: 286 [2019-09-30]. ISBN 978780023088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2-01) (中文).

 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新华网. www.xinhuanet.com. [2019-09-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2-01).

 Development of nationalism in China. www.cogentoa.com. [2019-09-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2-01).

 中国民族主义的源流 --兼论从革命的民族主义转向建设的民族主义. www.modernchinastudies.org. [2019-10-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2-01).

 Bbc中文網, 蒙克. 评论:辛亥革命和“救国主义”. BBC News 中文. [2019-10-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2-01) (中文(簡體)).

 劉洋波. 摘要. 全盘西化思潮的兴衰(1979-2007) (碩士論文). 北京大學. 2008-05-00 [2019-09-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2-07) (簡體中文).

 Lingnan He, Haoshen Yang, Zhiwei Lin, Kaisheng Lai, Zhian Zhang. (2017) Can nationalistic information spread like virus?: A cascade tree analysis of diffusion pattern on WeChat moments. 2017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Behavioral, Economic, Socio-cultural Computing (BESC), pages 1-6.

 徐聖龍、胡建. 《改革开放以来民族主义的嬗变及其对中国现代化实践的影响》. 社會科學文摘 (上海市: 上海社會科學院). 2018, (2018年第11期): 25–27. ISSN 2096-197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2-25) (簡體中文).

 吳秋蘭. 改革开放 30 年青年学生爱国主义表达的变化轨迹 (PDF). 中國青年研究. 2009-01: 21-24 [2019-10-01].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0-09-14).

 90年代自由主义思想在中国的复兴. www.modernchinastudies.org. [2019-10-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2-01).

 陳曉明. “文化民族主义”的兴起 (PDF). 二十一世紀評論. [2019-10-01].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0-11-05).

 金哲. 习近平的“东升西降”世界观与现实的矛盾. 美國之音. 2021-03-24 [2021-03-2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12) (中文(簡體)).

 美印太司令警告「中國恐6年內攻打台灣」 將與台灣軍隊聯合訓練維持防衛力. 2021-03-10 [2021-03-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12).

 Helen Davidson. China could invade Taiwan in next six years, top US admiral warns. Taipei. 2021-03-10 [2021-03-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28).

 存档副本. [2021-04-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3-15).

 民族主義“習”卷中國 毒藥還是仙草?. [2021-08-2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9-23).

 刘红:“两蒋时期”对台湾社会“国家认同”的构建和影响. www.zhongguotongcuhui.org.cn. [2019-09-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2-01).

 1970年代“民族主义论战”与台湾庶民身份认同-东方早报. www.guancha.cn. [2019-10-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21).

 王筱瑩. 臺灣政黨政治發展史. 崧燁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2018-05-01 [2019-10-01]. ISBN 978957563053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2-01) (中文(臺灣)).

 公告:臺灣民眾臺灣人/中國人認同趨勢分佈(1992年06月~2019年06月) - 政治大學 選舉研究中心. esc.nccu.edu.tw. [2019-10-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0-12).

 太陽花學運週年/吳叡人:台灣民族國家形成的徵兆[太陽花學運週年/吳叡人:台灣民族國家形成的徵兆. 自由時報. 2015-03-15 [2015-03-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21).

 中国儒学网 >> “中华民族”是谁首提的?. www.confuchina.com. [2019-09-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2-01).

 辛亥时期“五族共和”论的思想渊源_宪法研究_中国宪治网. www.calaw.cn. [2019-09-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2-01).

 《大清國籍條例》與近代「中國」觀念的重塑 The nationality regulations of the Great Qing Dynasty and the reconstruction of the concept of "China" in modern times 互聯網檔案館的存檔,存檔日期2015-09-25. 新疆哲學社會科學網 Xinjiang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 network

 陳學明. 《当代中国民族主义思潮研究综述》. 廣東省社會主義學院學報 (廣東省廣州市: 廣東省社會主義學院). 2006, (2006年第1期): 104–108. ISSN 1671-694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05) (簡體中文).

 中共又展出“民族主义”丑态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shows "nationalism" ugliness again. [2017-04-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1-21).

 [1]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何曉清 He Xiaoqing:中國崛起與民族主義 The rise of China and nationalism

 「中國特色民族主義」的弊端 The drawbacks of "nation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金融時報(中文版), 2016-01-28 , Financial Times (Chinese version) , 2016-01-28

 孫中山 Sun Yat-sens:三民主義·民族主義第四講 S: Three Principles of the People Fourth Lecture

 〈民九修改黨章之說明〉,據《中央黨務月刊》第七期,1929年2月:「現在說五族共和,實在這五族的名詞很不切當。我們國內何止五族呢?我的意思,應該把我們中國所有各民族融成一個中華民族(如美國,本是歐洲許多民族合起來的,現在卻只成了美國一個民族,為世界上最有光榮的民族);並且要把中華民族造成很文明的民族,然後民族主義乃為完了。」 "explanation of the revision of the Party Constitution by the nine members of the people. " According to the seventh issue of the Central Monthly Journal of Party Affairs, February 1929: "It is really not appropriate to say that the five ethnic groups are a republic. There are more than five tribes in our country? I mean that we, the peoples of China, should be merged into one Chinese nation (for example, the United States, which was the union of many nations in Europe, is now a nation of the United States, the most glorious nation in the world) ; And we will make the Chinese nation a very civilized nation, and then nationalism will be finished. "

外部連結

張灝:〈關於中國近代史上民族主義的幾點省思〉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1989)

黃克武:〈民族主義的再發現:抗戰時期中國朝野對「中華民族」的討論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陳方正:〈論中國民族主義與世界意識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劉紹華:〈中國民族主義的崛起與挑戰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馮崇義:〈民族主義與當代中國的自由主義者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施正鋒:〈中國的民族主義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白魯恂:〈中國民族主義與現代化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陳彥、鄭宇碩:《認同與全球化: 當代中國民族主義悖論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豬口孝:〈從日本的角度透視中國的民族主義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Hu Ping胡平@HuPing1:平常人们都说,民族主义是双刃剑,可是当今中国的民族主义是单刃剑,只有一个刃。因为今天的中国民族主义有流氓性、犬儒性、虚假性。这些所谓民族主义者其实都很清楚,在什么问题上表现民族主义,什么问题上不要表现民族主义。什么问题上可以做得很过火,什么问题上要低调要沉默。这些都是精打细算的。


谢选骏指出:上文说毛泽东“認為所有的中國人都是潛在的革命者”,但是我看毛泽东专杀中国人——毛泽东它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反革命分子。我相信,中国民族主义迟早会杀死中国共产主义,就像苏联和东欧发生的那样。

谢选骏:《老子道德经》的三千多字是谁混杂进去的

《英语世界最牛中国经典<道德经>——2000多种译本,到底流传着多少种“道”?》(《文汇报》2023年1月27日 辛红娟)报道: 自17世纪开启西译历程以来,《道德经》成为被译介得最多的中国传统典籍,在英语世界的发行量和发行频次仅次于《圣经》。据美国汉学家邰谧侠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