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谢选骏全集

2020年6月30日星期二

谢选骏:从马学为体到无体唯用——中国化的马列主义是披着羊皮的恶狼



从十九世纪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到二十世纪的“西医为体、中医为用”,中国争论了一百多年。

从毛泽东的“马学为体”到邓小平的“无体唯用”,共产党也折腾了将近一百年了。

(一)

《论‘体无定用,惟变是用;用无定体,惟化是体’》说出了这种“不成体统”的“理论”:

梅花心易中体用关系一直是一个比较有争议的话题,古本梅花以静卦为体,张延生则以动卦为体。根据我们在实践中,有些应,有些不应。重观《皇极经世·观物内篇之二》里边有一句:“体无定用,惟变是用;用无定体,惟化是体。体用交而人物之道于是备矣。”这里的体无定用,惟变是用,用无定体,惟化是体应该是绍康节想要表达梅花体用关系的最完整的描述。

我们来看看上面这句话,这句话里分别从两个角度来阐述体用,一是从体的角度来说用的,即:体无定用,惟变是用。这句话的意思是‘体没有固定的用,在这个系统里只要是变化的卦都可以称之为用’,这里包括了梅花卦中的用卦。这也是我们传统体用来源的一个根据。

接着我们再看第二句:“用无定体,惟化是体”。这句话是从用的角度来说明的,这句话比较难以理解,因为前一句表述的是用是不定的,而这一句又说体是不定的,那么,体用都不确定,我们怎么来解断呢?不可能都瞎说吧!那这句话应该怎么理解呢?我们不如先从字面上来理解一下,这句话白话意思‘用没有固定的体,在同一个系统里使它发生改变的都是体’这句里的‘化’在这里是被、、、改变的意思。这样我们就不难理解了,其实梅花里的体用都需要先确定一种,这样才能确定另一种。这里有另一种比较通俗的说话可以说明它,即,先后关系,或主客关系。谁先动谁就是用,谁后动谁就是体。这里不是指梅花卦本身,而是指事情的本身。

如:一个人来求占,问‘寻人何日能归’,得到否之讼。

在得到这个卦的时候,我们要先确定谁是体,谁是用。这件事里因为有人先走失了,所以才会有求测这件事。所以先动的是走失的人,后动的是求测者,那么在这个卦里不动卦代表了求测者,动的卦代表了走失的人。即,这个卦体乾就是体,用卦坤就是用。

再如:一人来求占,请某人办事能成否,得萃之否。

在这件事里,我们再来看体用,这个求测者想要找对方办事,这件事对方还不知道,所以动在先的是这个求测者,我们说先动的为用,被动的为体,这个时候这个卦的体用关系就应该是,求测者为用,要求人办事为体。即,卦体坤为要办事的人,用卦兑为求测者。

其实体用关系说白了应该是对人事关系里的深度思考。这样才不会有失偏颇。如上面第二个例子,按常理来断的话,体为求测者,用为对方,坤体生兑,为体生用,吉凶断为小凶。但如果体用关系颠倒,则是用生体,那么这个事就是吉。在断卦的时候结果往往会很不一样。

另外,《梅花易数》里的各种占例绍康节有个重要的论点,就是‘不动不占’,为什么要不动不占,看了上面的文章我们就不难理解,他要将体和体合一,而不至于让自己处在用的位置,所以古语里‘不动不占’是有道理的。因为你先动,则你处在用的位置,那么依据体无定用,为变是用这句话,你很难理清用变关系,这一点不能不值得我们深思。

所以梅花古占里,所有例皆是动在先,绍康节占在后,以应体卦与事体的合一。所以现在我们占测不防多思考体的位置,是不是适合做占。举个例子,如有人在还没有男朋友的情况下就占测丈夫的情况,这个时候我们不免要思考,求测还没有发生的事,我就处在用卦的位置。要怎么来看这个体卦,则要三思而行。

体用之道,浅则如1+1=2,深则如1+1=?。我们占测唯有从一个高度来整体看一件事情,才能做到分清体用,即‘体用交而人物之道于是备矣。’

我觉的大家可以看看《渔樵问答》、《观物外篇》绍康节在这本书里对体用之道有比较详细的阐述,话虽多,然道至简,惟心而矣!

特别说明:此篇短文多是与黄睿之版主讨论而有感,随及研看《渔樵问答》、《观物内篇》二篇所得,其中还有许多错漏和不足的地方,希望能得到更多朋友的完善。

(二)

有的马列主义分子则企图逃离牢笼、回归祖先,《“马学为体,西学为用,国学为根”——兼论哲学社会科学的总体创新原则和思维方针》这样说:

“体用说”由来已久,源远流长,且其分类大致有三:一是古代体用一致说,如佛教体用一致。体是根本,因为其表在形式。二是张之洞提出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其西学主要指自然科学、科学技术,包括军事武器,也适当涵盖一些社会科学知识。三是毛泽东的“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其中,“洋为中用”,不仅要借鉴,为我所用,也要批评,而程恩富所倡导之“马学为体,西学为用,国学为根”便属此类。因此,在运用马克思主义指导实践和应用的同时,还要吸收西方有用的知识。“国学为根”是指我们当代人的理论研究,包括经济学理论都有其理论渊源,其思想源头甚至可追溯至中国古代。例如,人口、土地、财政、税收理论等早在春秋战国时代就已经大量出现,并持续发展至今。

对于马学、西学和国学之间的关系,有没有范例呢?康有为是中国近代国学中少数几个伟大的理论家之一。康有为的学说具有空前的前瞻性,其中《大同书》可谓中国近代史上严格意义上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其社会政治理想与目标诸如人类终极关怀和价值观都是颇有见地的,因而只能说在其实现的过程中寄希望于统治阶级依赖变法维新,这还是不成熟的。用马克思主义的语言来表达《大同书》主要思想,即一切生产资料归全世界人民共同所有;全球统一计划经济;按劳分配,如农业劳动者收入约分十个等级,工商业劳动者收入约分二十个等级;取消现存国家,成立全球政府,重新划分行政区域。甚至微观至家庭,其中也有“去家界”具体的操作建议。康有为采用国学的语言如“去财产界限”,与马克思主义的公有制不谋而合,早于十月革命而提出。虽然他出身于封建社会,但留学归来,站在全世界的高度主张的是全球社会主义类型的经济社会模式。“因此,康有为在政治上虽然是保皇的改良主义者和君主立宪的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但其《大同书》是用国学的语言和智慧表达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和终极经济模式,是具有中国风格的最具想象力的空想社会主义著作,足以名列世界伟大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之列,并在一定意义上成为国学的集大成者和终结者,成为马学的同盟者”,而洪秀全《天朝田亩制度》及《资政新篇》,只是反映了农业空想社会主义和工商业资本主义经济思想和政策主张。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则属于小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

“世情为鉴,国情为据”,进行“综合创新”:在“马学为体,西学为用,国学为根”的学术原则下,要“综合创新,推陈出新”。

“世情为鉴,国情为据,党情为要”:中国共产党理论创新、理论研究或政策制定最终根据国情而定,但还须对“世情”有所了解。无论是改革开放,还是涉及发展的重要举措,应该是先了解世情和国情,再作一定规范,然后去试点或推行。如果把这个顺序颠倒过来,比如先进行心中无数的试点,或者根据长官已有意志进行肯定性的所谓试点,那么很有可能处于无法、无规章的境况,推广起来往往会留下一大堆让人头疼的后遗症和弊端。

(三)

谢选骏指出:从马学为体到无体唯用,再到国学为根——显示了外来(苏联)统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本地化过程。但是,这是远远不够的,因为披着羊皮的狼终究不是头羊,不能带领羊群正常生活。同样,中国化的马列主义终究是马列主义,不能带领中国走向民族复兴的坦途。

谢选骏:一半谎言比全部谎言还有效



A:一半的真实比全部谎言还可怕。

B:一半的谎言比全部的谎言还可怕。因为一半的谎言让你看见一半的真实,然后借着这个真实把你带到谎言里面。

(一)

How To Spot Fake News是国际图书馆协会联合会提出如何识别假新闻的资讯图表。

假新闻(Fake news)是刻意以传统新闻媒体或是社会化媒体的形式来传播的错误资讯,目的是了误导大众,带来政治或是经济的利益。假新闻为了增加读者或网路分享,常会配合吸引人的标题或是完全假造的新闻故事。假新闻类似标题党,主要都是靠所产生的广告收入,不管内容的正确与否。假新闻容易取得广告收入、增加政治上的两极分化,因为社会化媒体的无所不在,据说Facebook newsfeed和假新闻的散布有相当的关系。一些没有标示维护者或编辑者的匿名网站,由于很难针对制造假新闻的作者起诉,也会成为假新闻的媒介之一。

新闻工作者提出识别假新闻的几点基本步骤,概括如下:

设立预警系统:不轻信令人哗然的图片或文章。

讯息源头要清楚:判断来源的可信度。

不要只看标题:可能文不对题,要看完内文才转发。

留意评论:参考读者留言澄清错误。

留意日期:留意报道日期,是否旧闻新推。

搜寻相片:利用Google图片搜索,看看是否旧相乱用,或文不对图。

有片未必有真相:要判断片段前后发生甚么事。

调查及统计数据要细心读:避免统计误用。

小心断章取义:要留意前文后理,撮录有无扭曲。


(二)

《“后真相”时代,谁来定义假新闻?》2016年12月6日说:

1987年,96名支持利物浦足球俱乐部(Liverpool Football Club)的球迷,在英国谢菲尔德市的希尔斯堡体育场(Hillsborough)丧生,他们在被迫进入过度拥挤的笼状“围栏”后,死于踩踏事故。英国的报纸听信警方的谎言,发消息称醉酒的球迷对这场灾难负有责任。

2003年,伊拉克战争爆发前夕,世界各地的报纸都充斥着与萨达姆·侯赛因(Saddam Hussein)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有关的子虚乌有的文章。

自从有新闻那天起,就有伪装成新闻的谎言。在“假新闻”正引发恐慌之际,我们要把这段历史铭记于心。唐纳德·J·特朗普(Donald J. Trump)的胜选,让假新闻狂潮——尤其是社交媒体上的假新闻狂潮备受关注,很多人都把这股狂潮视为特朗普获胜的关键助力。不过,有太多讨论忽略了假新闻的悠久历史,也没意识到当代政治真正的特别之处。

过去,政府、主流机构和报纸可以操纵新闻和信息。现在,任何拥有Facebook账号的人都可以这样做。过去的假新闻都经过精心的编排,现在冒出的谎言则混乱无序。真正的变化不在于新闻造假,而在于旧有的新闻守门人丧失了权力。正如精英机构已经失去对选民的控制一样,它们定义什么是新闻、什么不是新闻的能力也受到了侵蚀。

对假新闻的恐慌让人愈发相信,我们生活在“后真相”(post-truth)时代。《牛津英语词典》(The 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已经把后真相选为“年度词汇”,并将其定义为“诉诸情感及个人信念,较陈述客观事实更能影响舆论的情况”。不过,与假新闻的情况相仿,关于后真相的真相——要是仍然用这个词的话——比许多人所声称的都要复杂。

政治从来不只建立在关于这个世界的事实之上。它还有赖于用以解释事实的意识形态框架。不妨思考一下或许会在特朗普的任期之初备受关注的某些大问题。应该推行穆斯林登记制吗?应该驱逐无合法身份的工人吗?酷刑是可以接受的吗?应该把堕胎归为非法吗?

过去,这些框架主要是由左派和右派之间的政治分歧构建而成。每一种框架都提供了一种不同的意识形态透镜,用以观察这个世界,对相同的事实做出不同的解释,并就政策得出不同的结论。

这些政治框架眼下已经支离破碎,而且在很大程度上是由身份而非意识形态塑造的。现如今,被关键断层线分隔开来的并不是左派和右派,而是拥抱更加全球化和技术官僚化的世界的人,以及感觉自己遭到遗忘、一无所有、没有发言权的人。

特朗普的支持者和批评他的自由派人士分别处于这条新界线两侧。特朗普的很多支持者都认为,其经济上的不稳定和政治上的失语是由全球化和移民入境造成的。很多自由派人士则把这些选民视为“遭唾弃之人”。双方都借助自身特有的政治和文化框架来解读事实和新闻。

由此引发的焦灼讨论,主要围绕那些活在回音室内和封闭社会世界中,只听得见让其产生共鸣的观点的人们,以及社交媒体在此类社会世界中所扮演的角色展开。研究显示:这种担忧有夸大的成分;例如,Facebook用户就可以听见相反的观点。

更重要的是,社交媒体并非制造了一个支离破碎的世界。它们只不过是折射并放大了既有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传统机构的权威受到了剥蚀,推动政治变革的旧有手段日渐消失,而且怒火常常在传统政治途径以外喷薄而出。
如果说假新闻问题比人们通常以为的更复杂,那么相关方面给出的解决之道则常常比问题本身更糟糕。有人提议,Facebook应该审查信息流,清除假新闻;还有人提议,应该用法律严惩传播假新闻者。但应该由谁来决定什么是真、什么是假呢?

我们真希望让马克·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或者美国政府决定真相由什么构成吗?我们真希望回到只有“官方”假新闻这一种假新闻的年代吗?

假新闻是个问题。但我们不应夸大其新奇度,误解其原因,或者推介比问题本身还要糟糕的解决之道。

谢选骏指出:上文有些语无伦次,既然“过去,政府、主流机构和报纸可以操纵新闻和信息”,那么现在,“旧有的新闻守门人丧失了权力。正如精英机构已经失去对选民的控制一样,它们定义什么是新闻、什么不是新闻的能力也受到了侵蚀”,就不应该被看作坏事,因为这毕竟打破了谎言的垄断。而有比较才有鉴别,打破了政府、报纸、主流机构对于谎言的垄断,应被看作是一个积极的发展。


(三)

《VOA记者手记:郭文贵采访中没有放出的“核弹”》2017年4月30日说:

美国之音在4月19日对郭文贵的采访被迫中断,引發了外界的各种猜测。在采访之前,郭文贵曾经宣称他将会放出“核弹”,而我们在采访计划中也进行了充分细致的准备。美国之音各级领导当时为这次采访提供了从参考资料到直播技术手段等各方面的支持。这种支持在4月17日中国外交部施压之后发生突然的改变。

原定采访计划中的各种细节只有我们两人最清楚。根据与郭文贵团队的谈判商定,郭预先为我们提供采访参考的文字和有声资料,我们同意对此次专访全程直播。而他在直播中提供的资料在播出之前不能向任何人透露。没有播出的资料也不能透露。因此尽管美国之音上层一再要求我们交出掌握的材料,我们本着保护与尊重消息来源的原则,信守约定与承诺,没有向上级提交。不过,我们在采访之前多次将采访的提纲报告给华盛顿总部相关的负责人。

在征得被采访人同意之后,我們在这里公布我们制定的部分采访计划。在谈到计划本身之前,想先解释一下为什么原来的直播计划是三个小时。

美国之音周一至周四,北京时间晚上9点到10点播出《时事大家谈》,电视、广播、网站和社交媒体同步直播,一直如此。

对郭文贵的访谈,就是在《时事大家谈》节目时间进行的。由于我们预期对郭文贵的访谈会有非常重要的内容,一小时的时间不够,因此中文部的各位节目负责人都同意将这次节目的时间增加到三个小时,包括按照该节目的传统,给予观众半个小时提问的时间。

在阅读了大量关于郭文贵的报道以及其它媒体的访谈之后,我们作出了一些关键的决定。

首先,我们会将访谈的内容只限于郭文贵本人所经历过的事情上。我们明确表示不会让他在节目中指控任何非公众人物。

第二,在采访之前,我们決定用大量的时间来与采访对象沟通,并且尽可能地检查证据。我们在电视与网络上不会出示任何没有经过多渠道查证的图像。

第三,我们将尽可能地向中国官方进行求证。我们圈点出来一批与郭文贵有关的案件,包括农行32亿的贷款、马建等国安官员与他的关系、项俊波的落马,等等。这些案件已经由中国媒体部分公布出来,郭文贵是被指控的人,我们可以听听他的说法。

在直播采访的前两天,我们两人和郭文贵交谈了十几个小时。他对我们提出的各种质询和问题进行了相当详细的回答。最后,我们将采访的重点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郭文贵本人发家的历史。按照中国媒体的说法,他从来就是个奸商。媒体用不屑的口气,说他就是个“农民”。虽然我们实在不明白出身于农民而不是红二代有什么错,但是觉得观众听众都会有兴趣了解他本人的背景,包括他实际的出身、他致富的途径、他目前的身份与国籍,等等。

(二)中国政府指责郭文贵行贿。我们会问他到底是否非法行贿,还是被索贿。如果有行贿或者被索贿的情况,是给什么人,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通过什么方式来支付的。有什么样的人证物证。尤其是按照政府的指控,他行贿的对象是中国政府一大批高级官员。这些官员有的已经在监狱里面。是否还有没有进监狱的官员。如果有的话,他们是谁,受贿多少。在受贿之后,他们给予郭文贵以及他的商务的好处是什么?如果是索贿的话,这些官员给他的威胁是什么?我们会追问他一些非常具体的事件,让他谈这些事件的前后经过。比如为开发商业房地产廉价购买土地,这里面存在着数额惊人的利益,也是中国最近二三十年来有些人能够迅速地积累了大量财富的主要手段之一。这中间大量腐败的细节,外人无从得知。我们希望能通过对郭文贵的采访揭露出重要的黑幕,特别是希望他能具体地谈谈所谓“白手套”的问题。

(三)郭文贵与国家安全部门长期合作,已经是被公开的事实,他自己也丝毫不否认。他是否安全部门的成员?亦或是安全部门通过某种方式来胁迫他合作?他在自己拥有的旅馆中安装录像设备,监视入住的人,尤其是政府官员。这种做法是他的授意还是国安的做法?如果他是国安的忠实成员,那么这是不是他得以发财致富的手段之一?如果他不是国安的成员,那么他又是如何被胁迫的?国安与他合作的方式有哪些?根据郭文贵自己的说法,国安在他的大楼中设有办公室,从来不交房租。都有哪些人在他的高档旅馆中被录像或录音?他手里是否掌握这些资料?其中有的高官被揭发、起诉、判刑,但是否还有许多仍然在高位的?中国国安部门的权力究竟有多大?安全部门与大批商界富豪的所谓“商务挂靠”到底是如何运作的?我们希望郭文贵以亲身的经历来为公众描述这种政府操作形式。

(四)郭文贵在2014年夏天离开中国,之后他的女儿曾经被当局逮捕,他的兄弟们以及数百员工与生意伙伴都进了监狱,但是却没有判刑。根据郭文贵的说法,与他有关的这些人在被逮捕与监禁时遭受了酷刑与人身侮辱。我们希望他就这种说法提供具体的证据。我们也希望只身在海外的郭文贵能够谈谈他在这种境况下的个人感受。

没想到的是,我们这次采访竟然引来了中国政府出乎意料的反弹。采访定于4月19日星期三举行。我们在4月14日星期五那天进行了预告。星期一,大连公安局对已经在国外将近三年的郭文贵发出了逮捕令。当天下午,美国之音驻北京记者站主任被中国外交部约谈,指责我们的采访“单方面让一个中国政府通缉的罪犯说话”、“干涉中国内政”、“干预十九大进程”,等等。

中国方面的强烈反应促使我们决心维护新闻独立与自由的原则。当美国之音上层强力要求我们停止直播的时候,我们争辩说,如果改变直播计划,将导致外界认为美国之音屈服于中国政府的压力,对美国之音的声誉将造成巨大损害。不过我们同意加倍谨慎,包括按照华盛顿方面的要求,多次播出免责声明。

就在采访的前夜,中国政府通过国际刑警组织对郭文贵发出红色通告。这个没有法律效力的通告经常被误译为紅色通缉令。这条突发新闻也让我们稍微改变了原定的采访计划。郭文贵对“红通”的反应,成为采访中的第一个问题。这也是被中国政府发出红通令的人首次通过自由媒体对中国以举国之力发出的指控进行辩解。不幸的是,在各种压力之下,我们原定的直播被突然中断,也使得这次采访成为我们记者生涯的终身遗憾。

谢选骏指出:美国之音的“记者手记”说“没有核弹”,但是既然没有核弹为何引起如此激烈的国际反弹?这次访谈的爆炸力,似乎超过了北朝鲜的核爆炸。一半谎言比全部谎言还有效,因为这是一种“谎言交织的混战”。鲍彤写到:“尽管朝鲜半岛核危机是当今第一等大事,郭文贵爆料却是北京街头巷尾议论的大热点”。

谢选骏:合法的行贿受贿



《向希拉里看齐?奥巴马演讲收40万引争议》2017年4月29日报道说:

美国前总统奥巴马今年9月将在华尔街Cantor Fitzgerald大会上发表演讲,并收取40万美元酬劳,相当于美国总统年薪,引起同党议员议论。

佛蒙特州《独立报》(Independent)4月28日报导,民主党国会参议员桑德斯(Bernie Sanders)认为奥巴马收取高额演讲酬劳是“令人厌恶的”(distasteful)。

桑德斯28日告诉CNN,奥巴马的这笔“交易”,不是“一个好主意”,“很遗憾奥巴马做了这个选择”。“我觉得这事看起来不太好”,桑德斯说,“我认为这是令人厌恶的 ,他(奥巴马)做这个决定,不是一个好主意。”

桑德斯去年在争取民主党提名参选总统时,经常批评对手希拉里对华尔街银行界发表演说,并收取高额酬劳,要求希拉里公开演说内容。

桑德斯说:“我觉得在这个时候,特别是美国存在收入和财富不平等问题,以及人们对金钱政治反感的时候,我觉得他这样做不是很恰当。”

民主党另一位有影响力的国会参议员沃伦(Elizabeth Warren)也对奥巴马收取高额演讲表示关切。她在27日表示,奥巴马的这项决定让她感到“很困扰”。她并且关注金钱对政治界的影响。

沃伦27日接受Sirius XM访问时表示:“我在书中谈到金钱(对政治)的影响这件事,我将它形容为穿过华府的一条蛇。 而且在华府,这种情况(金钱政治)以不同方式呈现。”

这段访问在《福克斯与朋友们》节目中播出,总统川普(特朗普)28日在推特上转发。

对于外界疑虑,奥巴马发言人舒尔茨(Eric Schultz)26日发表声明表示,正如之前所宣布的,奥巴马将不时地发表演讲,有些会收取费用。

企鹅蓝灯书屋(Penguin Random House)2个月前以超过6,500万美元的价码,抢下奥巴马与妻子蜜雪儿各自撰写8年白宫回忆录全球版权,创下美国卸任总统出书签约金的新高纪录。

英国《每日邮报》(Daily Mail)报导,奥巴马27日在纽约市的A&E网络(A&E Networks)一场活动中发表演讲,并收取40万美元。

谢选骏指出:发达国家的行贿受贿和落后国家的行贿受贿方式是不同的。正如发达国家多用转账交易,而落后国家多用现金交易。同时,发达国家比较讲究诚信,因此它的行贿受贿也是比较讲究诚信的。二十多年前在日本的时候就听说,日本企业行贿日本官员的方式,不是在他任上奉送金钱,那样做是违法的,而且并不体面。日本企业行贿日本官员的方式,是在他卸任后送上职位,甚至赞助他进入大学充当教授,那样做是合法的,而且体面。当然,演讲和出书,更是一种趁机奉送大笔金钱回报的行贿方式。

谢选骏:中国是一个装睡的巨人



网文《拿破崙最早提出中國睡獅論嗎?》2014年4月3日说:

3月27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訪問法國,在巴黎出席中法建交50周年紀念大會上發表演講,提到拿破崙的名言:「中國是一頭沉睡的獅子,當這頭睡獅醒來時,世界都會為之發抖。」此話在國內流傳甚廣,從中學生表達愛國主義的蹩腳作文,到專家們分析國際關係的重磅評論,都不難見到這頭獅子的身影。

「中國睡獅論」是一起橫跨歐亞大陸,歷時兩個世紀的話語製造事件,中外學者都所提及,拿破崙也時常被擺出來。但是他是否進行過這番預測,又在何種場合說了這番話?仔細考據,說法紛繁複雜;中國究竟是否是一頭獅子,沉睡或蘇醒也表述各異。

2004年2月,《環球時報》發表過一篇小文章,題為《拿破崙「中國睡獅論」怎麼來的》。作者史鴻軒先講述了1816年英國使臣阿美士德伯爵(William Pitt Amherst, 1st Earl Amherst)拜訪拿破崙一事,而後引述了這位法蘭西英雄對中國的看法:「……中國並不軟弱,它只不過是一隻睡眠中的獅子。……中國一旦被驚醒,世界會為之震動。」這個故事聽上去有板有眼,入情入理,可惜此文沒有提供任何史料出處。

1980年代末,中央電視台曾播放曾引發爭議的紀錄片《河殤》,該片第一集便提出了沉重的歷史問題:「曾經令蓋世無雙的拿破崙警告西方不要去驚醒的一頭睡獅,為什麼會在近代落到任人宰割的境地呢?」這頭獅子再次被稱為出自拿破崙之口。

多年後,我通讀了法國學者阿蘭·佩雷菲特(Alain PeyreFitte)所著的《停滯的帝國》(L\'empire immobile ou le choc des mondes)。此書結尾記敘了1816年由阿美士德伯爵率領的一次英國使團訪華之行。返歐旅程中,阿美士德順道拜訪了當時囚禁在聖赫勒拿島上的拿破崙,兩人交談的話題自然離不開中國。讀到這些段落時,我期待着拿破崙的獅子躍然出場。

結果卻令我失望。根據這些談話的記載,拿破崙只發出過一句意義相近的警告:「如果你們(英國人)想刺激一個具有兩億人口的民族拿起武器,你們真是考慮不周。」佩雷菲特在書中還問道:「為什麼他們(中國人)至今尚未證明他(拿破崙)可能說過的預言:‘當中國覺醒時,世界也將為之震撼’呢?」注意「可能」兩字——連這位淵博的法國學者也不能肯定預言的確鑿來源。

今天英語世界經常引用的拿破崙名言,主要有三個翻譯版本。它們的前半句基本一致:「讓中國睡着吧,因為當她醒來……」;後半句意思相近,語態和程度有所不同:「世界將會發抖」,「她將動搖世界」,「她將征服世界」。只是不論哪個版本,我們都看不到那隻獅子。就我近年閱讀英文出版物所見,有人引用此言用「巨人」(giant),有人用「卧龍」(sleeping dragon),沒有人用過「獅子」。

更系統的史料查證也肯定了這一點。據美國學者伊薩克斯(Harold Isaacs)在《我們意識中的痕迹》(Scratches on Our Mind: American Images of China and India)一書查閱,在1890年到1940 年的五十年間,有六十多篇論文和三十多部美國著作的標題使用了「喚醒中國」的表述方式。這些標題中的喚醒對象往往是「中國龍」或「中國巨人」,沒有哪個使用了「睡獅」一詞。台灣學者楊瑞松檢索了1750年到1985年間的英國《泰晤士報》,僅在1936年的檔案中找到一篇相關材料,可它也沒有提到獅子。我終於在2011年10月英國《每日電訊報》的一篇文章中發現了拿破崙的中國睡獅,再看一下作者身份,署名「Xué Xinran」,自稱是個出生在北京的中國人。

那麼,拿破崙究竟有沒有將中國和獅子聯繫在一起呢?澳大利亞學者費約翰(John Fitzgerald)在《喚醒中國》(Awakening China: Politics, Culture, and Class in the Nationalist Revolution)一書中對「睡獅論」作過一番考證。該書一條腳註稱,大英博物館東方手稿部主任曾遍查館內資料,仍未能找到拿破崙名言的可靠出處。而據費約翰的研究,清末外交官曾紀澤才是提出「中國覺醒論」之第一人。1887年,曾紀澤在英文刊物《亞洲季刊》(Asiatic Quarterly Review)上發表《中國先睡後醒論》。根據曾紀澤的著作《皇朝蓄艾文編》紀錄,此文在「歐洲諸國,傳誦一時,凡我薄海士民,諒亦以先睹為快」。

曾紀澤在文中寫道:「中國不過似人酣睡,固非垂斃也。(China was asleep, but she was not about to die)」這一酣睡不死的國家形象,不僅出於對外交流宣傳的需要,更緣於國內政治鬥爭的較量。大清國身處「三千年未有之變局」,各派改革力量都傾向於將中國描繪為一個昏昏沉沉的夢中人,而改良或革命則成為令其「慚醒」或「猛醒」的必要舉措。梁啟超在《五十年中國進化概論》中回憶,甲午戰敗好似讓國人「睡夢中着了一個霹靂」。《喚醒中國》則紀錄孫中山喜歡說:「(中國)從前失去民族精神,好比是睡着覺,現在要恢復民族精神,就要喚醒起來。」

此後,中外學人逐漸勾勒出了覺醒論在曾紀澤之後的演化路徑。在「喚醒政治」的歷史背景下,維新派和革命黨人先後馭使了獅子這一新時代的政治神獸。1899年,梁啟超發表《動物談》,其中一則寓言稱某人在倫敦博物院看到一個貌似獅子的傢伙,還謂其「先睡後醒之巨物」,此為睡獅比喻之濫觴。革命黨人吸收了曾紀澤的「覺醒論」和梁啟超的「睡獅說」,但兩人均屬敵對陣營。

有中國學者推測,宣傳家們張冠李戴,將其著作權轉移給死無對證的西方偉人。據中國社科院文學所的施愛東先生統計,1920年前後,中國報刊上睡獅論提出者包括拿破崙、普魯士宰相兼外交大臣俾斯麥和德皇威廉二世等人。最終還是拿破崙來頭大,壓過了其他西方政治家,將中國獅子拉到自己名下。本文開頭提及的《環球時報》文章,可謂這一話語生產過程的最後一步,即將睡獅論嫁接到拿破崙與英國使者的會面故事中。

行文至此,有些讀者可能會擔心,習近平主席在演講中犯了引用不當的錯誤。費約翰在考證拿破崙的名言來源後,曾信誓旦旦地宣稱:「十有八九,他(拿破崙)從未說過這句話」。一位大國領袖在別國聽眾面前,引用這國偉人從未說過的話,這情何以堪?

其實擔心大可不必。習近平引用此語不僅得體恰當,而且有利於塑造國家形象。

學界有一條規矩:說有容易,說無難。史學家們沒有發現相關證據,並不能證明拿破崙沒有說過這話,況且他的確表達過相近的意思。連費約翰也不得不承認,拿破崙還有十之一二的可能性預言中國覺醒。我曾在國外的史學論壇上看到有人提起,1803年拿破崙曾指着一幅世界地圖的中國部分發出了「沉睡巨人」的斷語。這位外國網友還強調,「巨人」在其他版本中也作「獅子」,可惜他並未指明出處。一代梟雄原話如何,仍然不得而知。

況且,政治和學術屬於兩個論域,對於政治話語,傳播的有效性同真實性至少是並重的。既然世人都相信這句名人名言,政治家就可以使用它。這裡我們不必太學究氣,將司馬遷的留給司馬遷,拿破崙的留給拿破崙便好。

問題只有一個:遺憾的是,拿破崙的預言長期沒有應驗,是日本而非中國在過去兩百年間動搖了世界。直到1990年代,伴隨着中國經濟的迅猛增長,這句名言再次被西方人記起。1997年,英國《經濟學人》雜誌列舉了一系列冠以「中國覺醒」的出版物,《中國震撼》、《中國衝擊》等新近之作則瞠乎其後。《經濟學人》還以該刊慣有的幽默口吻評論道:「或許這話也該睡覺了吧。」

它還不該睡覺,因為其他國家並不了解睡獅覺醒後的模樣。曾紀澤發表《中國先睡後醒論》之際,全世界不少有識之士已注意到中國將要覺醒,並為此疑慮重重。曾紀澤消解了他們的困惑:「有問中國有三萬萬人,如一時俱醒,而自負其力,其作事得無礙於中西之和局否?……余應之曰:決無其事!蓋中國從古至今,只為自守之國,向無侵伐外國之意,有史書可證。」中國學者單正平中肯地評價道:「曾紀澤與其說是宣布中國已經覺醒崛起,不如說是在申明中國沒有野心。」

近年來西方流行起了「中國威脅論」,類似的擔心重新出現,與此同時中國又多了十億人。拿破崙的預言也因此「內銷轉出口」,流傳海內外。費約翰就此寫道:「今日的人們在重複這一預言時的杞人憂天和興風作浪的語調,完全不合於1887年它在倫敦首次被表達出來時的那種合理的訴求和節制的語調。」在國家地位穩步上升之時,習近平在演講中宣稱:「中國這頭獅子已經醒了,但這是一隻和平的、可親的、文明的獅子。」這一轉折隱隱回應了一個百多年前曾紀澤為中國復興定下的宣傳基調。

可有一點,西方論述的中國形象多為巨人與巨龍,獅子作為代言人還是第一次被推介到外國聽眾面前。它是否比龍或熊貓更勝一籌?2009年左右,中國互聯網上出現了一次公共討論,爭辯哪種動物更有資格代表中國形象。龍和熊貓的支持者各執一詞,互不相讓。其實,這兩種動物分別體現了中國形象的某一方面,在對外宣傳中都比較片面。熊貓柔弱憨厚,龍則有幾分霸氣和妖氣。二十世紀的中國知識分子更將龍視為皇權象徵,如聞一多便在其文《龍鳳》中表達了對龍的厭惡之情。如果非要給這個民族選定一個圖騰,聞一多寫道:「那就還是獅子罷,我說還是那能夠怒吼的獅子罷,如果它不再太貪睡的話。」

雄獅勇猛精進,莊嚴有力,可用於美化大國形象。不過,即使在革命時期,也不是所有人都喜歡獅子。根據《朱執信集》記載,1900年代,同盟會的宣傳家朱執信曾言:「在這個時代,還要說我(中國)是獅子,好說,也是夢還沒有醒。」胡適在為詩《睡美人歌》所作的序言中也講:「余以為以睡獅喻吾國,不如以睡美人比之之切也。……矧東方文明古國,他日有所貢獻於世界,當在文物風教,而不在武力……」朱執信和胡適心中的獅子,想必是頭窮凶極惡,野蠻襲人的惡獸。他們看來是忘卻了,蘇東坡早在《師子屏風贊》中便稱讚這種貓科動物「雖猛而和」,生性剛柔相濟。如果你從未在動物園裡見過一隻文明可親的獅子,不妨想想動畫片《獅子王》里的主人公辛巴。

谢选骏指出:上述文章所引用的多种睡法虽然多有不同——沉睡、睡眠、酣睡、睡夢中、先睡後醒、貪睡,并且冠以“睡獅”、“睡美人”的名号,但都是指实实在在的睡。因此,这些人都误解了中国的睡。在我看来,中国的睡不是一种真实的睡,而是一种装睡。

“你无法叫醒一个装睡的人”,因为叫醒了他就是害了他。因此之故,一切启蒙运动在中国都一无例外地先后失败了。

中国不需要启蒙,中国需要的是拿掉“装睡的根源”,也就是怯懦和造成怯懦的、令人恐惧的“恶霸”。

在谢选骏看来,你可以叫醒一个装睡的人,那就是消除他装睡的根源。

什么是迫使中国这个巨人装睡的根源?大家好好想想吧。

什么是迫使中国这个巨人装睡的根源?我认为,就是“外来的武力征服”:蒙古、满洲、日本、苏联。法国人可以放心,只有中国真正从苏联魔咒的催眠下解脱了出来,才有可能震撼世界。

谢选骏:学霸、学阀与恶霸、军阀



《台湾才女作家 林奕含留遗书上吊自杀》2017年4月28日报道说:

台湾美女作家林奕含周四被曝光上吊自杀,让喜爱她的书迷震惊。林奕含曾是台南女中的学霸,喜欢打排球,参与过青年社,患有重度抑郁症的她如此离世,让家人不舍,社会惋惜。

林奕含1991年出生在台南,父亲是绰号“台南怪医黑杰克”的知名皮肤科医生林炳煌,哥哥也是一名医生。林奕含本人身高168公分,五官立体,有明星气质。

尽管林奕含是满级分从台南女中毕业,但从16岁起就罹患重度抑郁症,并因此固定到精神科接受治疗,并在就读台北医学大学医学系后,只坚持了2个星期就休学。之后,她再度考上政大中文系,但仍因抑郁症,在大三时休学。

林奕含今年2月才出版第一本小说《房思琪的初恋乐园》,受到书迷追捧,至今已经印刷第五次。她的突然离世,一度让人以为是假消息,直到她的丈夫确认,她在台北寓所上吊自杀,人们才接受这一事实。

林奕含书中遭性侵的女主角,其实就是她本人的投影。

父母惊爆“曾被补习名师诱奸”

台湾美女作家林奕含,日前在台北市住所上吊身亡。网民在网络上转载其父母发出的声明,证实林奕含书中遭性侵的女主角,其实就是林奕含本人的投影。

周五早上9时55分,《游击文化》出版社于脸书粉丝团由编辑代发林奕含父母声明回应事件:

“各位好友:
谢谢大家的不舍……
我们夫妻有几句话想说……
(1)奕含这些日子以来的痛苦,纠缠著(着)她的梦餍,也让她不能治愈的主因,不是忧郁症(抑郁症),而是发生在8至9年前的诱奸。
(2)《房思琪的初恋乐园》,是奕含在年轻时,被一个补习班名师诱奸后,引发痛苦忧郁的真实记录和心理描写。
(3)书中的女主角,思琪、晓奇、怡婷等人,都是奕含一人的亲身遭遇,但她为了保护父母和家庭,才隐晦分写。
(4)她写书的目的,是希望社会上不要再有第二个房思琪,希望天下的父母、善良的男孩、女孩和男人,都能用温柔和温暖的心灵来一起保护房思琪们。
(5)我们的孩子离开了,我们再也听不到她再叫我们一声:比比和妈咪,但希望大家都能记得她可爱的样子。
(6)最后,如果大家不舍奕含,请大家帮我把我和嘉芳的心声,用各种方法,FB、LINE、Instangram……传给台湾每一个人,然后帮我们夫妻买奕含的书,去给每一个需要帮助的父母和孩子看!千万个真心的感谢大家!林炳煌、赖嘉芳 2017-04-28凌晨”

《名师的正妹后宫 被诱奸的不止是才女作家》2017年4月30日说:

才女作家A女前天晚间惊传自缢亡,得年仅26岁,令人唏嘘不已,其父母公开信指出,主因是她曾遭“一个补习班名师诱姦”。律师赖芳玉3年前曾对类似现象撰文,探讨该问题。

赖芳玉2014年6月29日在专栏曾以“名师的正妹后宫”为题,文中举例的对象就是补教界名师,显见才女作家A女案例不只一人,社会可能还有许多的“A女们”,可见一斑。赖芳玉今天也在脸书分享该篇文章。

她提到,补教名师惯用技俩,以特别班或课后加强班等名义,招揽且选择面容姣好的少女加入,藉此吸引该名师在补习班任教,任由该名师追求女学生。直到有少女发现不堪的行径,质问为何噼腿?老师才安抚着说,她才是真爱,少女起初信以为真,后来发现老师的手法如出一辙,甚至为他情伤且接受治疗。

从法律角度来看,学校师生间发展出与性或性别有关的人际互动,有违专业伦理,依校园性骚扰相关规定是禁止该行为;若非属校园内,要视老师是否以交往,做为交换学习有关权益条件的性徇私,以性骚扰处理或者依其行为态样论拟《刑法》上利用权势或机会性交罪。

赖芳玉提醒,集体崇拜的氛围中,多一分觉察,也希望补教业者切勿成为狼师的帮凶,吁政府更应对补教业多作性骚扰防治的提醒与监督。

谢选骏指出:才女作家是学霸,但是,学霸却抵不过补习班和教育部的学阀。因为学阀才是终极的学霸。这正如,中国社会恶霸横行,但是恶霸却抵不过军阀:1949年解放军进城,毛泽东一声令下,消灭了无数的“恶霸”。因为,军阀才是终极的恶霸。

《26岁美女作家揭诱奸上吊 网友人肉搜索他》报道说:

“令人心碎却无能为力的真实故事。如果这件事情正在发生,我们要怎么假装世界上没有人以强暴小女孩为乐?”26岁林姓女作家昨在台北住处上吊身亡,生前在遗作留下这句话令人心碎。父母今发声明爱女罹患忧郁症主因,是9年前遭补习班名师诱姦所致。不少人希望能追出书中指的国文狼师“李国华”到底是谁,女作家遗作也大缺货。有律师表示被告“李国华”恐涉妨害家庭、或利用权势性交罪嫌,但让被告定罪恐困难。

曾以学测满级分荣耀,获得媒体关注的林姓女作家,如今因自己的真实故事离开人世,让全台譁然不捨,“初恋是李老师。因为李老师把她翻面,把他的东西塞进去。那年的教师节oo才十三岁,这个世界和她原本认识的不一样。”

“如果这是爱情,为什么觉得暴力?为什么觉得被折断?为什么老师要一个女学生换过一个女学生?如果这不是爱情,那满口学问的李老师怎么能做了以后,还这么自信、无疑、无愧于心?”林姓女作家遗作一字一句写着亲身遭遇“如果我爱老师,老师说爱我的方式是将阳具塞进十三岁的我嘴里;老师说我是全世界最好的礼物,却残酷撕裂地折着我的身体。”

即使林女父母28日傍晚透过出版社声明澄清,不是要求大家向任何个人究责,也并非想追求(书本)销量。即使出版社也强调“我们想要提醒各位的是,即使本书是真人真事改编,也请不要轻率将作品内容和作者经历百分之百画上等号。”但这个星期五却让许多网友、民众心情相当低落。

目前除了林姓女作家的遗作因需求量过大,出版社紧急印制中,市面上缺货。大家也都想了解书中的狼师到底是谁,希望能揪出来踹共。

女作家小说写到,遭到国文名师化名“李国华”性侵,补教老师一家人搬进来的时候,曾经探访女主角,甚至书中提到李国华带礼物回家,最多的是从骨董店搜来的清朝龙袍,不管其女儿年龄,还是爱收藏骨董的兴趣,都成为乡民们在网上扮演柯南追查的蛛丝马迹,想帮忙讨公道,但现实生活中却恐怕有难度。

28日晚间李国华、书名线上版、诱姦等词成为Google热搜关键字。对此,名律师吕秋远表示,要构成涉罪前提是这位补习班老师跟她有上下监督隶属关系,“而且这位补习班老师利用这样的情况来发生性交行为,这时候才有可能构成(利用权势性交罪)这个构成要件。”

推算9年前,还在读高中的女作家已满16岁,如果双方是合意发生性行为,加害人不会有刑责,再来犯案老师有没有涉犯其他罪行?如果是利用权势性交罪,目前还在20年的追诉期内,不过需要有相关证据。

吕秋远指出“如果父母愿意提告,那在属于告发的状态之下,检察官或许可以介入侦办。”不过因为女作家过世缺乏证据,单凭小说内容跟父母声明,如果没有其他人作证或其他证据,恐怕难以将老师定罪。

作家父母选择勇敢站出来,透过声明揭露,或许也是知道法律上制裁不了这名曾经伤害过女儿的补教名师,只希望能让更多人持续阅读这本书,让作家承受的痛苦被理解,使社会上有更多力量来保护性侵受害者。

另外,曾在妇幼专组侦办性侵案的前检察官、现为中理法律事务所执行长的律师杨智纶,28日接受电访表示,以该声明稿推测时间点可能是在林女17岁时,很可能她迫于老师的身分、权势而发生关系,该师就涉及利用权势性交罪,面临6月以上至5年以下徒刑。

但因事发时间点并不明确,杨智纶提到,目前来看只知道是在林女高中时期,若是高一、15岁时,“不管双方是否合意发生性关系,该师都涉及‘对14岁到未满16岁少女性交’”,触犯妨害性自主罪。

杨智纶补充,该案事发已久,“可能在证据上比较薄弱”,仅靠林的小说内容和父母的声明稿,很难将该师定罪。他也表示,妨害性自主罪为公诉罪(非告诉乃论),既然事件已曝光,真相到底为何,检警应可主动分案办理,无须待林的父母提出告诉,不过最终仍须视有无相关证据判定。

另外其实狼师也涉有妨害家庭疑虑,妨害家庭分成“和诱”、“略诱”,依据刑法240条及241条,和诱或略诱未满20岁男女,脱离家庭或其他有监督权之人者,意图营利,或意图使被诱人为猥亵之行为或性交,分别可处6月以上5年以下有期徒刑,以及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此案仍在追诉期内,只是“举证非常困难”。

谢选骏指出: 网友的人肉搜索没有法律效力,即使抓到坏蛋老师,也无能为力,因为,在学阀的后面,挺立的是军阀——“将军,你不能这样!”诗人如此哀嚎。但是将军就是要这样——枪杆子里面要出、出、出一切呢……

谢选骏:西方文明的终结不是人类文明的终结



《人工智能可能是人类文明史的终结》2017年4月27日报道:

物理学家斯蒂芬·霍金在2017全球移动互联网大会(GMIC)上,通过视频发表了题为《让人工智能造福人类及其赖以生存的家园》的主题演讲。他表示,人工智能的崛起可能是人类文明的终结。

以下为演讲原文:

在我的一生中,我见证了社会深刻的变化。其中最深刻的,同时也是对人类影响与日俱增的变化,是人工智能的崛起。简单来说,我认为强大的人工智能的崛起,要么是人类历史上最好的事,要么是最糟的。我不得不说,是好是坏我们仍不确定。但我们应该竭尽所能,确保其未来发展对我们和我们的环境有利。我们别无选择。我认为人工智能的发展,本身是一种存在着问题的趋势,而这些问题必须在现在和将来得到解决。

人工智能的研究与开发正在迅速推进。也许我们所有人都应该暂停片刻,把我们的研究重复从提升人工智能能力转移到最大化人工智能的社会效益上面。基于这样的考虑,美国人工智能协会(AAAI)于2008至2009年,成立了人工智能长期未来总筹论坛,他们近期在目的导向的中性技术上投入了大量的关注。但我们的人工智能系统须要按照我们的意志工作。跨学科研究是一种可能的前进道路:从经济、法律、哲学延伸至计算机安全、形式化方法,当然还有人工智能本身的各个分支。

文明所提产生的一切都是人类智能的产物,我相信生物大脑可以达到的和计算机可以达到的,没有本质区别。因此,它遵循了“计算机在理论上可以模仿人类智能,然后超越”这一原则。但我们并不确定,所以我们无法知道我们将无限地得到人工智能的帮助,还是被藐视并被边缘化,或者很可能被它毁灭。的确,我们担心聪明的机器将能够代替人类正在从事的工作,并迅速地消灭数以百万计的工作岗位。

在人工智能从原始形态不断发展,并被证明非常有用的同时,我也在担忧创造一个可以等同或超越人类的事物所导致的结果:人工智能一旦脱离束缚,以不断加速的状态重新设计自身。人类由于受到漫长的生物进化的限制,无法与之竞争,将被取代。这将给我们的经济带来极大的破坏。未来,人工智能可以发展出自我意志,一个与我们冲突的意志。尽管我对人类一贯持有乐观的态度,但其他人认为,人类可以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控制技术的发展,这样我们就能看到人工智能可以解决世界上大部分问题的潜力。但我并不确定。

2015年1月份,我和科技企业家埃隆·马斯克,以及许多其他的人工智能专家签署了一份关于人工智能的公开信,目的是提倡就人工智能对社会所造成的影响做认真的调研。在这之前,埃隆·马斯克就警告过人们:超人类人工智能可能带来不可估量的利益,但是如果部署不当,则可能给人类带来相反的效果。我和他同在“生命未来研究所”的科学顾问委员会,这是一个为了缓解人类所面临的存在风险的组织,而且之前提到的公开信也是由这个组织起草的。这个公开信号召展开可以阻止潜在问题的直接研究,同时也收获人工智能带给我们的潜在利益,同时致力于让人工智能的研发人员更关注人工智能安全。此外,对于决策者和普通大众来说,这封公开信内容翔实,并非危言耸听。人人都知道人工智能研究人员们在认真思索这些担心和伦理问题,我们认为这一点非常重要。比如,人工智能是有根除疾患和贫困的潜力的,但是研究人员必须能够创造出可控的人工智能。那封只有四段文字,题目为《应优先研究强大而有益的人工智能》的公开信,在其附带的十二页文件中对研究的优先次序作了详细的安排。

在过去的20年里,人工智能一直专注于围绕建设智能代理所产生的问题,也就是在特定环境下可以感知并行动的各种系统。在这种情况下,智能是一个与统计学和经济学相关的理性概念。通俗地讲,这是一种做出好的决定、计划和推论的能力。基于这些工作,大量的整合和交叉孕育被应用在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统计学、控制论、神经科学、以及其它领域。共享理论框架的建立,结合数据的供应和处理能力,在各种细分的领域取得了显着的成功。例如语音识别、图像分类、自动驾驶、机器翻译、步态运动和问答系统。

随着这些领域的发展,从实验室研究到有经济价值的技术形成良性循环。哪怕很小的性能改进,都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进而鼓励更长期、更伟大的投入和研究。目前人们广泛认同,人工智能的研究正在稳步发展,而它对社会的影响很可能扩大,潜在的好处是巨大的,既然文明所产生的一切,都是人类智能的产物;我们无法预测我们可能取得什么成果,当这种智能是被人工智能工具放大过的。但是,正如我说过的,根除疾病和贫穷并不是完全不可能,由于人工智能的巨大潜力,研究如何(从人工智能)获益并规避风险是非常重要的。

现在,关于人工智能的研究正在迅速发展。这一研究可以从短期和长期来讨论。一些短期的担忧在无人驾驶方面,从民用无人机到自主驾驶汽车。比如说,在紧急情况下,一辆无人驾驶汽车不得不在小风险的大事故和大概率的小事故之间进行选择。另一个担忧在致命性智能自主武器。他们是否该被禁止?如果是,那么“自主”该如何精确定义。如果不是,任何使用不当和故障的过失应该如何问责。还有另外一些担忧,由人工智能逐渐可以解读大量监控数据引起的隐私和担忧,以及如何管理因人工智能取代工作岗位带来的经济影响。

长期担忧主要是人工智能系统失控的潜在风险,随着不遵循人类意愿行事的超级智能的崛起,那个强大的系统威胁到人类。这样错位的结果是否有可能?如果是,这些情况是如何出现的?我们应该投入什么样的研究,以便更好的理解和解决危险的超级智能崛起的可能性,或智能爆发的出现?

当前控制人工智能技术的工具,例如强化学习,简单实用的功能,还不足以解决这个问题。因此,我们需要进一步研究来找到和确认一个可靠的解决办法来掌控这一问题。

近来的里程碑,比如说之前提到的自主驾驶汽车,以及人工智能赢得围棋比赛,都是未来趋势的迹象。巨大的投入倾注到这项科技。我们目前所取得的成就,和未来几十年后可能取得的成就相比,必然相形见绌。而且我们远不能预测我们能取得什么成就,当我们的头脑被人工智能放大以后。也许在这种新技术革命的辅助下,我们可以解决一些工业化对自然界造成的损害。关乎到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即将被改变。简而言之,人工智能的成功有可能是人类文明史上最大的事件。

但是人工智能也有可能是人类文明史的终结,除非我们学会如何避免危险。我曾经说过,人工智能的全方位发展可能招致人类的灭亡,比如最大化使用智能性自主武器。今年早些时候,我和一些来自世界各国的科学家共同在联合国会议上支持其对于核武器的禁令。我们正在焦急的等待协商结果。目前,九个核大国可以控制大约一万四千个核武器,它们中的任何一个都可以将城市夷为平地,放射性废物会大面积污染农田,最可怕的危害是诱发核冬天,火和烟雾会导致全球的小冰河期。这一结果使全球粮食体系崩塌,末日般动荡,很可能导致大部分人死亡。我们作为科学家,对核武器承担着特殊的责任,因为正是科学家发明了它们,并发现它们的影响比最初预想的更加可怕。

现阶段,我对灾难的探讨可能惊吓到了在座的各位。很抱歉。但是作为今天的与会者,重要的是,你们要认清自己在影响当前技术的未来研发中的位置。我相信我们团结在一起,来呼吁国际条约的支持或者签署呈交给各国政府的公开信,科技领袖和科学家正极尽所能避免不可控的人工智能的崛起。

去年10月,我在英国剑桥建立了一个新的机构,试图解决一些在人工智能研究快速发展中出现的尚无定论的问题。“利弗休姆智能未来中心”是一个跨学科研究所,致力于研究智能的未来,这对我们文明和物种的未来至关重要。我们花费大量时间学习历史,深入去看——大多数是关于愚蠢的历史。所以人们转而研究智能的未来是令人欣喜的变化。虽然我们对潜在危险有所意识,但我内心仍秉持乐观态度,我相信创造智能的潜在收益是巨大的。也许借助这项新技术革命的工具,我们将可以削减工业化对自然界造成的伤害。

我们生活的每一个方面都会被改变。我在研究所的同事休·普林斯承认,“利弗休姆中心”能建立,部分是因为大学成立了“存在风险中心”。后者更加广泛地审视了人类潜在问题,“利弗休姆中心”的重点研究范围则相对狭窄。

人工智能的最新进展,包括欧洲议会呼吁起草一系列法规,以管理机器人和人工智能的创新。令人感到些许惊讶的是,这里面涉及到了一种形式的电子人格,以确保最有能力和最先进的人工智能的权利和责任。欧洲议会发言人评论说,随着日常生活中越来越多的领域日益受到机器人的影响,我们需要确保机器人无论现在还是将来,都为人类而服务。向欧洲议会议员提交的报告,明确认为世界正处于新的工业机器人革命的前沿。报告中分析的是否给机器人提供作为电子人的权利,这等同于法人(的身份),也许有可能。报告强调,在任何时候,研究和设计人员都应确保每一个机器人设计都包含有终止开关。在库布里克的电影《2001太空漫游》中,出故障的超级电脑哈尔没有让科学家们进入太空舱,但那是科幻。我们要面对的则是事实。奥斯本·克拉克跨国律师事务所的合伙人,洛纳·布拉泽尔在报告中说,我们不承认鲸鱼和大猩猩有人格,所以也没有必要急于接受一个机器人人格。但是担忧一直存在。报告承认在几十年的时间内,人工智能可能会超越人类智力范围,人工智能可能会超越人类智力范围,进而挑战人机关系。报告最后呼吁成立欧洲机器人和人工智能机构,以提供技术、伦理和监管方面的专业知识。如果欧洲议会议员投票赞成立法,该报告将提交给欧盟委员会。它将在三个月的时间内决定要采取哪些立法步骤。

我们还应该扮演一个角色,确保下一代不仅仅有机会还要有决心,在早期阶段充分参与科学研究,以便他们继续发挥潜力,帮助人类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的世界。这就是我刚谈到学习和教育的重要性时,所要表达的意思。我们需要跳出“事情应该如何”这样的理论探讨,并且采取行动,以确保他们有机会参与进来。我们站在一个美丽新世界的入口。这是一个令人兴奋的、同时充满了不确定性的世界,而你们是先行者。我祝福你们。

网民评论说:

咱老百姓 今天 13:03
你就是个科技骗子,玩你的黑洞去吧,别来装神弄鬼了。

谢选骏指出:斯蒂芬·霍金确实是一个骗子,因为他用“人类文明”来偷换“西方文明”,用“人类的灭亡”来偷换“西方人的灭亡”。其实,这两者的区分是一目了然的。正如霍金个人虽然瘫痪,我们也不能进行概念偷换,说霍金家族是一个瘫子家族。——霍金又怎么可以把现有的西方文明的终结说成是未来所有人类文明的终结呢?霍金又怎么可以把现有的一些人的灭亡说成是未来所有人类的灭亡呢?相反我相信,西方文明终结之后,人类还有能力发展出更为健康的文明。

谢选骏:特朗普承认中国对于朝鲜的统治权


《特朗普斥金正恩导弹试射对习近平太不敬》2017年4月29日说:

朝鲜不顾美国中国以及联合国警告而固执己见在今天稍早再次试射导弹。尽管朝鲜的导弹以失败告终,但朝鲜明显向各方挑战,评论指出无论美国还是中国甚至联合国都被朝鲜打脸。然而国际社会对此反响各异。

据法新社报导,美国总统特朗普以推文谴责朝鲜试射导弹,但重点指出这是对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的不敬。

特朗普的推文指出这是对盟邦中国不敬的表现。特朗普在导弹试射事件数小时后推文说:「朝鲜今天发射一枚导弹,虽然失败收场,还是不尊重中国及其备受尊敬国家主席的愿望。很糟糕!」

中国对此作出的回应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与美国总统特朗普保持接触与沟通。

据韩联社报导,朝鲜今天再度试射一枚弹道导弹,公然藐视美国推动国际严加制裁行动,以遏止朝鲜的核子威胁。

韩联社强调,美国总统特朗普才警告有重大冲突风险,造成朝鲜半岛紧张情势升温,朝鲜就又试射导弹。美国国务卿蒂勒森几小时前才在联合国安全理事会首度演说,呼吁在中国发挥重要作用之下,全球齐向朝鲜施压,以遏止平壤的核子和弹道导弹计划。

蒂勒森警告,如果现在不对这项全球目前最迫切的安全议题采取行动,可能招致灾难性后果。蒂勒森重申华盛顿的威胁,说美国的军事选项就摊在台面上。

蒂勒森说,中国对于同为共党盟邦的邻国朝鲜有独特的影响力。

中国虽然反对朝鲜核试验与导弹试射,但北京政府推称,期待由一个国家来解决冲突不切实际。中国外交部长王毅在安理会说:「诉诸武力不能化解歧见,只会带来更大的灾难。」王毅强调说,中国不应该是朝鲜半岛问题的焦点。他强调,化解朝鲜半岛核议题的关键不在中国手上。

法新社指出,俄罗斯与中国立场一致,表示军事回应将导致灾难性后果,呼吁重回谈判桌,逐步降低紧张。中国与俄罗斯的反对,导致美国提出的加强制裁朝鲜方案流产。

朝鲜今天稍早进行的导弹试射是战略弹道导弹,但升空后在朝鲜境内爆炸解体。这是朝鲜3个月以来连续第四次失败。

谢选骏指出:为何“特朗普斥金正恩导弹试射对习近平太不敬”就是“特朗普承认中国对于朝鲜的统治权”?因为“金正恩导弹试射”原来是对美国为首的国际秩序的挑战,结果特朗普却把这项荣誉拱手相让给了共产党中国,无异于变相承认了中国对于朝鲜的统治权。在特朗普的商人头脑想来,这样表态也许是在落实习近平的责任压力,但是在国际战略上却是一个极大的败笔,因为等于宣告放弃了美国“维持国际秩序”的超强地位。这样短视的做法从长远看来,也终会导致美元的崩溃。所以说,商人是不能治国的,例如吕不韦就引出了秦始皇。那么特朗普这个“床铺”,又是为谁准备的呢?

谢选骏:美国的真孤立配合了中国的假开放

《美国“孤立主义”与中国“单边开放”: 表象之下的政治现实》(陈岩 BBC中文记者 2024年12月2日)報道: 特朗普的当选,在太平洋对岸的中国激起两圈相互矛盾的涟漪:中文社交媒体上,有众多特朗普的拥趸者,他们欢呼这个特立独行者的强势归来;另一边是忧心忡忡的精英人士,他们恐于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