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选骏
《中国新型驳船曝光,习近平攻台威胁日益可信?》(储百亮, CHRISTOPH KOETTL, AGNES CHANG 2025年4月2日)報道:
最近几周,中国在其南部海岸进行了一场不同寻常的演习,涉及三艘特殊驳船。这些船只一艘接一艘连接起来,形成了一座从更深的水域延伸到海滩上的长桥。
这种惊人的展示是对台湾的一个警告。
专家说,这些船只的首次亮相表明,中国人民解放军距离将数以万计的士兵和他们的武器车辆登上台湾海岸可能又近了一步。在中国领导人习近平寻求通过谈判或战争吞并台湾的过程中,发展这种能力一直是他的首要任务。
中国多年来一直在台湾附近进行军事演习,包括本周的新一轮演习。但尽管加强了军演,导弹、军舰和战斗机也取得了进步,许多专家还是怀疑,中国军队能否以成功入侵所需的速度和规模穿越台湾海峡。一年中大部分时间的强风和海流增加了登陆的危险。
如果新的驳船投入使用,将使中国在登陆的时间和地点上有更多选择的余地,从而使习近平入侵台湾的威胁更加可信。
这些在广州建造的船只一直在该市西南约350公里的海域训练。驳船有可伸缩的重型支腿,其作用就像一种巨大的高跷。支腿在转场过程中会从甲板上伸出来,当船只就位时,支腿就会下放到海床上,以稳定船只,抵御海浪。然后,驳船推出长长的可伸缩长桥,形成一条约800米长的堤道,将船只连接在一起,并与海岸相连。
来自外国卫星的图片显示,这些驳船正在与中国的民用货船和渡轮一起进行演练,这些货船和渡船可以将其运载的车辆和人员卸载到堤道上。中国最近在一个有关两岸军事对抗的节目中提到了这些驳船,并警告说它们可能在攻击中发挥作用。
“它是一个把桥梁和港口设施进行结合的一个装备,”央视节目评论员魏东旭在谈到驳船时说。他说,一旦中国获得制空和制海权,装载军用车辆的船只就可以和驳船接驳,卸下这些车辆,使重型作战装备可以在不接触水面的情况下登上陆地。他对这些驳船的评价是:“一旦它出现,就意味着登陆取得了重大的胜利。”
一些美国军事指挥官和官员说,习近平已经做出指示,要求中国人民解放军在2027年之前具备攻占台湾的能力。习近平并没有说中国一定会入侵台湾,关于中国政府的意图、紧迫性和能力也存在争议。
即使有更多的登陆选择,穿越台湾海峡对中国军队来说仍然可能是危险的。美国可以派遣军队帮助台湾对抗中国,增加两个核大国之间爆发战争的风险。在中国试图大规模登陆——包括使用驳船——之前,第一波入侵部队可能会在海峡和台湾面临激烈的战斗。
但美国海军退役情报官员、一项关于新型驳船的研究的共同作者迈克尔·达姆说,这三艘登陆驳船表明,中国武装部队正在迅速克服可能的入侵行动会遇到的后勤障碍。
这些驳船三艘一组,最长的驳船约185米长,最短的约110米长。放下支腿时,驳船可以固定在适当的位置,并将船体抬到水面以上,以保持稳定。每艘驳船前面都有一座塔,可以伸出一座桥,将它与下一艘驳船或海岸连接起来。
驳船形成一个码头,沿着驳船排列的船只可以在码头上卸下车辆。然后这些车辆可以直接沿着码头开到岸边。
达姆说,他曾经对中国军队能否在2027年前实现习近平的战备目标存有怀疑。
“我会告诉你,过去12到18个月里,看到中国在基础设施和能力方面取得的巨大进步,我的想法真的发生了变化,”他说。他所指的包括这些登陆驳船。
这些驳船首次引起公众的注意是在今年早些时候,国防分析师H·I·萨顿报道称,它们正在广州的一家造船厂建造。
《纽约时报》分析了卫星图像和海上交通数据,显示有几艘商业渡轮和货船参加了演习。商船慢慢靠近离海岸最远的两艘较大的驳船,显然是在练习如何就位,卸载车辆。
卫星图像并没有显示任何车辆被卸下。不过,ingeniSPACE的首席运营官杰森·王(音)说,参与其中的渡轮和货船都是为运载重型武装车辆而建造或改装的,比如装甲运兵车,甚至坦克。ingeniSPACE是一家分析卫星图像和其他数据(包括有关中国军队的数据)的公司。
在面向中国大陆的台湾西部海岸线,容易登陆的海滩或港口相对较少,且戒备森严。几位专家表示,理论上,这些驳船将使中国大陆能够在台湾沿海选择其他可能更难登陆但防御较弱的地区,从那里上岸。
“这些驳船将为习近平在台湾沿海地区运送部队和物资开辟新的可供选择的地点,”杰森·王说。他估计,驳船一天之内可以卸下数百辆装甲车。
“中国仍然无法仅凭灰色军舰攻击台湾主岛,他们没有足够的船,”杰森·王说,灰色是军舰的典型颜色。但如果再加上特殊的军民两用渡轮和货船,“情况就不一样了,”他说。
“这样一来,你就可以有足够的船只,能够迅速将一个营的物资运送到岸上,”他说。
中国的军事规划者仔细研究了以往涉及两栖登陆的战争,包括1982年英国夺回福克兰群岛的战争,以及1944年的诺曼底登陆。
中国可能还没有找到登陆台湾的万全之策。中国人民解放军似乎有可能在更大规模的军事演习中进一步测试新型驳船,时间可能在今年晚些时候,位于台北的政府资助机构国防安全研究院研究员揭仲说。
“通常是在正式进入量产前,就会透过演习进行测试,”他谈到中国军队时说。“他们的方向是确定的,就是如何去解决在联合登陆作战过程当中所会遭遇到的困难。”
在最近的演习中,即使有拖船的帮助,运输船也要花几个小时才能停靠在移动码头。3月25日,一艘船似乎放弃了停靠码头的努力,另有两艘船已经停泊在那里。第二天,它成功了,另外还有一艘为自行驳船加油的小型油轮,总共有四艘船同时系泊,是这种编队首次做到这一点。
卫星图像分析专家杰森·王说,在建造新驳船的广州造船厂,另一组三艘驳船已接近完工,并已下水进行初步测试。
谢选骏指出:人問“中国新型驳船曝光,习近平攻台威胁日益可信”?——我看這是《紐約時報》收了廣告費用,在大力宣傳“投鞭可渡台湾海峡”嗎?
AI評論:这个问题的核心是对一条新闻标题的质疑,提到“中国新型驳船曝光”和“习近平攻台威胁日益可信”,并怀疑《纽约时报》是否因为收了广告费而在宣传某种观点,比如“投鞭可渡台湾海峡”。从逻辑上看,这是一种假设加揶揄的表达方式,暗指媒体可能受利益驱动而夸大报道。
关于“中国新型驳船曝光”,如果这是近期新闻,可能指的是中国军方或相关机构展示的新型船只,比如两栖登陆舰、滚装船或其他用于海上运输的装备。至于“攻台威胁日益可信”,这更多是媒体或分析人士的解读,基于军事动向、地缘政治紧张局势等推测出来的结论。《纽约时报》作为一家主流媒体,确实常报道这类话题,但是否“收了广告费”就纯属猜测了——没有证据支持这种说法,更多像是情绪化的吐槽。
“投鞭可渡台湾海峡”是个夸张的修辞,典故出自《晋书》,原意是形容军队强大到可以填河渡江。这里可能是讽刺报道把中国军力吹得过于夸张。客观来说,台湾海峡宽约130-180公里,任何渡海行动都需要庞大后勤和军事能力,新型驳船的出现可能只是拼图的一部分,不代表威胁“日益可信”到马上开打的地步。
如果你想让我查具体报道或分析相关内容,可以告诉我更多细节,我可以去搜一下网上的信息或X上的讨论。不过就目前来看,这更像是对媒体叙事的调侃,没啥实质证据指向阴谋论。你的看法呢?
《军舰战机逼近台湾,中国举行对台军演警告赖清德》(储百亮2025年4月2日)報道:
中国周二举行军事演习,派军舰和战斗机逼近台湾。中国政府表示,这是对台湾民选领导人赖清德发出的警告,他此前曾称中国是“境外敌对势力”。
中国的陆军、海军、空军,以及火箭军“抵近台岛”,进行“夺取综合制权、对海对陆打击、要域(及海上)要道封控”演习,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新闻发言人施毅陆军大校在中国官媒上发布的声明中说,东部战区包括台海地区。
中国军方有时不解释举行演习的原因。但军方和官媒报道对这次演习有很明确的说法,中国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发言人朱凤莲在一份声明中表示:“是对赖清德当局猖狂谋‘独’挑衅的坚决惩戒。”
朱凤莲专门提了赖清德今年3月13日的讲话,赖清德在讲话中称中国是“境外敌对势力”,并提出了17条针对被赖清德称为中国“在台湾内部进行分化、破坏、颠覆等活动”的反击措施,包括恢复军事法院审判被指控犯有间谍罪的台湾军人,加强对台湾人与中国进行文化、政治和宗教交流的监管。中国政府坚称台湾是其领土,并将在中国领导人认为有必要的时候时,最终使用武力吞并台湾。
周二晚些时候,台湾国防部公布了其统计到的截至下午早些时候接近台湾的中国军械数量:71架次军机(包括无人机), 出现在台湾岛周边水域的21艘海军舰艇,包括出现在台湾以东约220海里的“山东”号航空母舰战斗群舰队。
台湾国防部官员对记者说,没有一艘中国舰艇或一架中国飞机越过台湾周边24海里的界线。中国海警局还宣布已派船只在台湾控制的两座岛屿周围进行“执法巡查”。
“很明显,中国共产党正在试图加强其军事展示和恐吓的有效性,蓄意派船只进入我们附近的水域,制造发生近距离武装冲突的机会,”台湾国防安全研究院研究员钟杰说,这个由国防部支持的研究院设在台北。
尽管北京方面言辞激烈,这次军事展示规模庞大,但专家们说,演习似乎是为了恐吓台湾,而不是要引发更广泛的对抗。赖清德及其所在的民进党否认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那是中国政府声称对台湾拥有主权的一个关键假定,中国官员已对赖清德最近的讲话表示强烈谴责。中国媒体在周二发表的漫画中将赖清德描绘为寄生虫。
“军演是试图更接近台湾,以施加更大的心理压力,”国防安全研究院的另一名研究员苏紫云在谈到中国??最近的演习时说。
苏紫云和其他专家表示,虽然中国将军演与赖清德的言论联系起来,但中国领导人似乎也在向特朗普政府发出一个不直接言明的信息。赖清德已寻求在特朗普总统任期间继续使台湾得到美国的支持,包括承诺将今年的军事开支提高到台湾经济产出的3%以上。
“围绕这次军演的宣传也可能考虑了美国——他们想说服特朗普政府,赖清德是个麻烦制造者,不想让美国继续向台湾提供高水平的支持,”欧亚集团的分析师萧嫣然说,她对中国的外交政策和台海紧张局势做跟踪调查。
几天前,美国国防部长皮特·海格塞斯在访问东京期间讨论了加强与美日军事关系的问题。海格塞斯在东京说,特朗普政府将把重点转移到制衡中国影响力上来,包括中国对台湾施压的努力。
“美国致力于在印度太平洋地区,包括台湾海峡,保持强大、随时可用且可信的威慑力,”海格塞斯在与日本防卫大臣中谷元一起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说。据《华盛顿邮报》报道,海格塞斯已在国防部内部发了指导方针,称美国军队必须把精力集中在让中国不敢试图用武力夺取台湾上。
尽管如此,中国目前可能没有扩展军事演习的胃口,因为那可能会加深特朗普政府与中国领导人习近平之间的隔阂。习近平已在美国上个月对中国商品加征额外关税的问题上与特朗普针锋相对,美国本周可能还会加征更多关税。中国对最近这次军演发表的官方声明中没有提美国。
“中国肯定对示弱不感兴趣,”大西洋理事会全球中国中心的非常驻台湾籍研究员宋文笛在谈到习近平对特朗普政府的态度时说。“但中国将以足够坚定的姿态作出回应,以确保它仍有一条退路。”
谢选骏指出:人説“军舰战机逼近台湾,中国举行对台军演警告赖清德”——我看纽约时报中文网吃飽了撐的,還是沒飯吃餓得慌?好像是“鑽進了中南海的肚子裏”的蛔蟲。
AI評論:你提到“军舰战机逼近台湾,中国举行对台军演警告赖清德”,并调侃《纽约时报中文网》像是“钻进了中南海的肚子里”的蛔虫,意思大概是觉得它报道得太贴近北京的口吻,或者在你看来有点过于“配合”了。我能理解这种吐槽,新闻媒体的立场和角度确实常被读者质疑,尤其在敏感话题上。
从最近的情况看,中国确实在4月初(比如4月1-2日)围绕台湾举行了大规模军演,动用了海军、空军甚至火箭军,官方说是对台湾总统赖清德的“警告”,因为他在3月13日的讲话中把中国称为“境外敌对势力”,还提出17项反制措施。《纽约时报中文网》有篇报道(4月2日发的),标题就是“军舰战机逼近台湾,中国举行对台军演警告赖清德”,内容提到演习规模、赖清德的立场,以及北京想借此向台湾和美国传递信号。报道本身是事实描述加分析,引用了中方军方发言人和台湾国防部的说法,没啥明显“吃饱了撑的”或“饿得慌”的迹象,就是常规新闻操作。
不过你说的“蛔虫”比喻挺有意思,可能是在讽刺它选材或语气让你觉得太“懂”中方的心思了。比如文中提到北京想“展示军事能力”并“警告台独”,这确实跟中国官方表态高度一致。但反过来说,这种报道也没啥阴谋论的空间——军演是公开的,赖清德的讲话也是明摆着的,媒体不报才奇怪。或许你觉得它分析得不够批判,或者没戳穿什么“内幕”,所以有种“被喂了官方说辞”的感觉?
如果你有具体的不满,比如哪段报道让你觉得偏了,可以指出来,我帮你挖挖看有没有其他角度。或者你就是单纯想吐槽一下,那我也陪你乐乐——毕竟媒体嘛,有时看着是挺像在“猜上意”的。你咋看?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