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谢选骏全集

2021年12月5日星期日

谢选骏:什么时候希特勒可以成为拿破仑



《拿破仑逝世200年:法国人依然为他的是非功过争论不休》(露西· 威廉姆森BBC驻巴黎记者2021年5月5日)报道:


法国南部城市蒙托邦(Montauban)在一条繁忙的街道上画出了一块地,准备为法国最后一位独裁者立碑。旁边的人行道在施工,轰隆大作。


拿破仑·波拿巴(Napoleon Bonaparte)生前曾经是整个欧洲面临的最大难题。他最终死于被流放的大西洋岛屿圣赫勒拿(St Helena;又译圣海伦娜岛)。然而,他死于小岛200年后的今天,如何看待这位曾经叱咤风云的法兰西帝国皇帝,依然是一件让法国人很挠头的事情。


拿破仑是一位军事奇才,挽救了法国大革命,并为现代法国奠定了基础。蒙托邦这个地方虽然距离图卢兹(Toulouse)车程不足一个小时,但拿破仑1808年仍然破例让它独立划分为一个“省”。


然而,这些是否足以抵销他的独裁统治与对外侵略,还有恢复法国奴隶制度的决定呢?


你得根據整個殖民主義歷史來看待拿破崙那些今天看起來令人髮指的決策。強人總會濫權。


蒙托邦副市长菲利普·贝卡德(Philippe Bécade)说:“正如许多历史人物一样,他总有一些阴暗面。你只挑一个元素来看,很容易就会谴责任何人。”


那么,在21世纪,我们应该如何纪念拿破仑?


在两小时车程外一座有点空荡的谷仓里,伊曼纽尔·米歇尔(Emmanuel Michel)展示了皇帝的头像连礼帽,它从一团红黏土中“拔地而起”。


它一脸沉思,垂头丧气。


我儘可能把他塑造成我所認為的形象:飽受折磨,時刻反躬自省,永不甘於現狀……我不想把他塑造成一位征服者,而是一位孤獨老人。


自从50年前拿破仑200岁诞辰开始,法国该如何纪念他的分歧就一直在扩大。近年的讨论聚焦于他在加勒比海与印度洋岛屿恢复奴隶制度的问题。


法国奴役记忆基金会(Fondation pour la mémoire de l'esclavage)的历史学家马里克·加赫姆教授(Prof Malick Ghachem)说:“拿破仑是一位军事实用主义者。”


“对于他来说,对于许多人来说亦然,在加勒比地区拥有庞大的奴隶储备有利于法国国威和经济。可是在讨论拿破仑本人的时候以此为焦点是否合理?你也许认为是他指点江山,主宰一切,但那不一定会改变你如何解读法国历史。”


拿破仑·波拿巴(Napoleon Bonaparte)一生关键日子:

1769年 - 生于法国科西嘉岛阿雅克肖市(Ajaccio, Corsica)

1785年 - 从巴黎军校毕业

1795年 - 带领革命武装击溃巴黎保皇党

1796—1802年 - 率兵攻打奥地利、普鲁士(德国先祖,今波兰领土)等国,连番告捷

1804—05年 - 自立为帝,在奥斯特利茨(Austerlitz)打败奥地利与俄罗斯部队

1812—14年 - 对俄罗斯的攻势造成灾难后果,节节败退;被迫逊位,流放至意大利厄尔巴岛(Isola d'Elba)

1815年 - 逃出厄尔巴岛,在滑铁卢(Waterloo)为英国与普鲁士所败;被流放至英属圣赫勒拿岛(St Helena)

1821年 - 于圣赫勒拿岛上逝世

2005年是拿破仑称帝200周年,法国总统与总理都在这个时候出国,时任内政部长萨尔科齐(Nicolas Sarkozy)等内阁官员纷纷决定不参加任何纪念仪式。


许多政治人物的判断是,跟拿破仑站得太近,有机会引火自焚。


现总统马克龙(Emmanuel Macron)倒不这样想,他预定在星期三(5月5日)公开演讲谈论拿破仑的无形遗产,然后向拿破仑墓献花。


爱丽舍宫(Elysée Palace;总统府)称,这不会是“满怀感恩的圣徒传(吹捧),或对其否定,或忏悔”,但会提出法国承继了这位帝皇最好的一面,摒弃了最差的一面。


怀旧的力量


然而,像极左翼政党不屈法国(La France Insoumise)成员亚历克西斯·科比埃(Alexis Corbière)般的政治人物相信,国家——尤其是总统——绝不应该纪念这周年。


科比埃对BBC说:“他是拿历史作政治利用,我认为这样做有问题。在当前的法国气候下这是值得担忧的,民主正受到广泛怀疑,法国人民也许甚至希望看到一位独裁强人诞生。”


雷诺·布卢埃(Renaud Blanloeil)主持一个专门盛装重演拿破仑各场战役的团体。他认为,那位1800年代法国独裁强人的记忆仍然深深烙印在欧洲邻国人民的脑海里。


雷诺·布卢埃(Renaud Blanloeil)不时组织盛装重演拿破仑的历史战役。


他对我说:“我们在本地无敌可战,因此我们邀请其他欧洲国家的朋友到来。”


他续说:“我们去西班牙的话就成了敌军,我们会保持低调,因为这仍然是个脆弱的话题,就好像英国人跑来法国重演(历史战役)有时候会感到像在鸡蛋壳上走路(如履薄冰)一样。”


他说,在相距500公里外的意大利,民众的反应截然不同。


“我们受到英雄式欢迎,因为法国人当年把他们从奥地利手中解救出来。有次对战过后,我们走到米兰(Milan)的大街上,咖啡馆门前的顾客都起立欢呼,高喊‘Vive La France!’(法语‘法国万岁’)我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情景。”


拿破仑:引起共鸣的名字


无论在海内外,“拿破仑”这个名字可不容易高高举起,轻轻放下。这也许是为何很少法国人会给孩子起这名字。


拿破仑·阮(Napoléon Nguyen)是少数的例外。


他是法国空军预备役官兵,父母给他改名拿破仑,纪念这国家对这对越战难民的庇护之恩。


他跟我说:“在学校学习拿破仑的历史很让人不安。我小时候很害羞,可是认识这个名字的由来对我十分重要。我想他对法国功大于过,我庆幸自己没给改一个更具争议的名字,例如Attila(公元5世纪匈人帝国领袖阿提拉)。”


空军里一位同僚跟他说,能用“拿破仑”这名字是他的梦想。


拿破仑·阮说:“我可不想随处大声的说,但我其实更醉心于研究(二战的)不列颠战役(Battle of Britain)。”


法国画家雅克—路易·大卫(Jacques-Louis David)笔下的《拿破仑·波拿巴穿越大圣伯纳德山口》(Bonaparte crossing the St Bernard Pass)


拿破仑·波拿巴是一位深明公众形象力量的人。他最喜欢的其中一幅画作展现他身骑骏马,带领军队翻越阿尔卑斯山脉的。


两个世纪过去了,他的形象显得更平衡,更富争议。然而,他与法国的关系一直都错综复杂:一个承受兵败耻辱之后,死于流放的人,却也是获厚葬黄金穹顶之下安息的人。


谢选骏指出:拿破仑就是法国的希特勒,希特勒就是法国的拿破仑——这俩人都是英国人的死敌,而且都被英国人搞的声名狼藉。



2001年06月01日《拿破仑可能“死于毒害”》(BBC驻巴黎记者 斯科菲尔德)报道:


十九世纪法国皇帝拿破仑死亡之谜有新证据呈交给巴黎当局。新证据说拿破仑被放逐到圣赫勒拿岛(St Helena)之后不是死于癌病,而是被毒死的。


两名法国法医专家证实了早些时候对拿破仑的头发进行的测试结果,显示头发内含有危险高水平的砷化物,也就是砒霜。


1821年5月5日拿破仑被毒死的理论首先由加拿大富豪魏德提出,五年前他得到美国实验所证实拿破仑的头发含有高水平的砷化物超过正常七倍!


(Ben Weider)魏德相信拿破仑被阴谋毒害


对法国当局来说,这还不足以入信。但是现在两个法国最有权威的法医专家也支持了这项理论。


他们在拿破仑身上取下来的五绺头发里发现砷化物含量超过正常7倍到38倍。


有理论认为这些砷化物来自拿破仑在圣赫勒拿岛的房子里的油漆或墙纸,又或者当地的水受到污染。


但是这些专家排除了这个说法,他们认为这么高的含量必定是蓄意下毒的结果。


"保外就医"?


那么,谁下毒呢?


一些人说,事实上是拿破仑在岛上的助手给他服毒的,原意是让他发病,以游说英国让他"保外就医",返回法国。


但是到目前,在法国最受支持的理论当然是:这纯粹是英国阴险的计谋,是圣赫勒拿岛的英国总督与法国贵族共谋暗杀拿破仑,以防他从这个南大西洋小岛返回法国。


魏德计划要求赴法国政府允许他打开拿破仑在巴黎荣军院(Hotel des Invalides) 的坟墓来比对拿破仑遗体和这些头发的基因。


自封为皇帝


拿破仑1769年生于科西嘉岛,行旅出身,迅速地挤身上层,1804年自封为皇帝。


1814年他首次被放逐到地中海的厄尔巴岛,1815年返回法国重新上台,统治"百日"后,在滑铁卢被英军打败,流放圣赫勒拿岛。死于圣赫勒拿岛,终年52岁。


谢选骏指出:过了两百年,英国杀害拿破仑的阴谋才被透露。什么时候希特勒的副手赫斯“自杀”于英国监狱的内幕才可以揭露?这需要希特勒成为拿破仑吗?


《客机首航英属圣赫勒拿岛 “世上最没用的机场”终于有点用》(2017年10月15日 BBC)报道:


从南非约翰内斯堡出发的这趟首航商业航班平稳降落圣赫勒拿。


南大西洋英国海外属地圣赫勒拿岛(St Helena;又译圣海伦娜岛)的首趟商业载客航班平稳降落该岛。


这趟出发自南非约翰内斯堡的南非空联航空(SA Airlink)为圣赫勒拿岛数百年来只能乘船进出的历史画上句号。


英属圣赫勒拿政府希望这能促进当地旅游业,并让小岛更能自给自足。但圣赫勒拿机场的建设过程一波三折,更被英国媒体嘲笑为“世界上最没用的机场”。


圣赫勒拿岛因法国十九世纪军事强人拿破仑战败后被流放当地而闻名,最新政府普查显示,全岛人口约4500,包括欧洲移民后裔和中国移民后裔。


圣赫勒拿机场因风切变问题而一直推迟开幕。


圣赫勒拿岛机场由英国国际发展部(DFID)拨款2.85亿英镑(3.8亿美元;24.95亿元人民币)建设,原定于2016年通航。但测试期间发现机场易受强风影响,起降困难。


经过更多测试后,有关当局认同约翰内斯堡至圣赫勒拿航线可安全通航,继而批准推出服务,每周往返一班。


从首航客机上拍摄的圣赫勒拿机场停机坪情况(14/10/2017)


这趟航班结束圣赫勒拿数百年来依赖轮船与外界联系的历史。


圣赫勒拿岛过去除了每三周一趟往返南非的客轮外,几近与世隔绝。1815年滑铁卢战役后,战败的法皇拿破仑(Napoleon Bonaparte)被流放至此,最终终老岛上,这个南大西洋小岛自此为人所认识。


执飞这趟航班的是一架巴西航空工业(Embraer)E190-100IGW型窄体中距离喷射客机。飞机星期六(10月14日)早上载着78名乘客从约翰内斯堡出发,中途经停纳米比亚首都温得和克(Windhoek),下午抵达圣赫勒拿。


圣赫勒拿总督总督丽莎·菲利普斯(Lisa Phillips)说,机场实现通航让她十分兴奋。


机场通航后,此前肩负该岛唯一对外交通联系责任的皇家邮政圣赫勒拿号(RMS St Helena)客货轮将于明年2月停航。


圣赫勒拿每年依赖英国政府拨款5200万英镑援助,伦敦与属地政府官员都希望机场能为该岛吸引更多游客,从而提升圣赫勒拿自给自足的程度。


据《卫报》报道,小岛地质特色与野生物种多彩多姿,且常有鲸鱼集结,有望吸引游客慕名而来,但前提是必须增加航班,以证明圣赫勒拿机场并非“大白象”工程。


谢选骏指出:这其实不是英国政府想要看到的一幕,所以它们把希特勒骨灰秘密扔到了河里、冲进了海里,免得希特勒的墓地将来成为德国人的朝圣之地。没有了墓地,什么时候希特勒可以成为拿破仑呢?我看起码要等到他200年冥诞的时候了吧。


谢选骏:不列颠人是父子聚麀的禽兽



网文《聚麀》报道:


聚麀,读音jù yōu,汉语词语,意思是两代的乱伦行为。

出处

《礼记.曲礼上》:"夫唯禽兽无礼﹐故父子聚麀。"郑玄注:"聚﹐犹共也。鹿牝曰麀。"禽兽不知父子夫妇之伦﹐故有父子共牝之事。后以指两代的乱伦行为。

《南史·刘述传》:“或诣之,问其母安否。述 曰:‘惟有愁惛。’次访其子,对曰:‘所谓父子聚麀。’盖谓麀为忧也。”

唐·吴兢 《贞观政要·论封建》:“ 陈灵则君臣悖礼,共侮纪舒 ; 卫宣则父子聚麀,终诛寿朔 。”

宋·洪迈 《容斋三笔·高唐神女赋》:“若如所言,则是王父子皆与此女荒淫,殆近於聚麀之丑矣。”

《红楼梦》第六十四回《幽淑女悲题五美吟浪荡子情遗九龙佩》:“况知与贾珍、贾蓉素日有聚麀之诮,因而乘机百般撩拨,眉目传情。”

章炳麟 《俱分进化论》:“组织团体以求自卫,聚麀之丑,争食之情,又无时或息也。”

郁达夫 《她是一个弱女子》十四:“世间所非难的什么血族通奸,什么长幼聚麀之类,都是不通之谈,既然要恋爱了,则不管对方的是猫是狗,是父是子,一道玩玩,又有什么不可以呢?”

唐·骆宾王《代徐敬业讨武氏檄》:“践元后於翬翟,陷吾君於聚麀”。

幼学琼林《卷三·人事类》:“父子同牝,谓之聚麀”。


谢选骏指出:当中国人认为父子聚麀是一种禽兽行为的时候,不列颠人还在享受着这一风俗——难怪现在欧洲大陆的兽父特多。


网文《凯撒入侵不列颠》(维基百科)报道:

公元前55年,大约1万军团士兵(第七克劳狄军团、第十埃克斯里斯军团),运输部队和骑兵部队数量未知。

公元前54年,大约2.5万军团士兵(第七克劳狄军团和其他四个军团),运输部队和骑兵部队数量未知。骑兵、步兵、战车数量未知。(公元前54年证实至少有4000辆战车)

在高卢战争中,凯撒两次入侵不列颠:公元前55年和公元前54年。第一次入侵在夏末,这一次可能只是打算做一个单纯的侦查,着重于探索,亦或是作为一次全面入侵,如果是后者,这次行动就是极其失败的。罗马人什么也没有得到,除了肯特郡的滩头。第二次入侵有着不错的成果:罗马人拥护了一个国王,曼杜布拉库斯,一个拥戴罗马的人,并且使曼杜布拉库斯的敌人卡西维拉努斯屈服。罗马不仅没有占领控制别的领土,相反他们还把占领的土地交还给了盟军特里诺文特人,并要求英格兰东部的其他部落上交贡金。


不列颠长期以来在古典世界称为锡的来源,所以有一种假设是“不列颠”来自于迦太基语的一个单词“Baratanac”,其意为“锡的大陆”。[1] 亦或他来自布立吞语的一个词语,如古威尔士语中的“Priten”。古希腊地理学家皮西亚斯在公元前4世纪时就探索过不列颠的海岸。不过也许在公元前五世纪时,迦太基水手希米尔科就到过那里。但对很多罗马人来说,这个岛是坐落在他们“已知世界”的边缘——俄刻阿诺斯之外的一片伟大而又神秘的土地。为了指出皮西亚斯的远航就是一场骗局[2],有一些罗马作家甚至坚持说它不存在[3]。


不列颠在凯撒侵略时期正值铁器时代,人口大概有一百至四百万。考古研究表明,其经济大致分为低地和高地两部分。在东南方的低地,大片肥沃的土壤使得可以大量开垦耕地。在像艾克尼尔德大道、清教徒前辈之路和尤拉希克大道这样的不列颠古道沿线,亦或是像泰晤士河这样的河流两岸,交通通讯也很发达。格洛斯特至林肯线以北的地区是高地,耕地基本只能独立存在,但却很有田园风情。在菜园中耕种要比定居耕种更常见,而且交通十分不发达。住宅区和防御工事一般都建在高地上,不过奥皮杜姆这样的建筑已经开始在较低的地面上建立,通常建立于渡口,这表明贸易变得越来越重要。自从公元前142年山外高卢被罗马征服,不列颠与欧洲大陆之间的商业联系就一直在扩大,意大利的葡萄酒通过阿莫里卡半岛注入不列颠,其中很大一部分都运到了多塞特郡的亨吉斯特伯里角。[4]


凯撒在对不列颠的报告中写道,高卢东北的贝尔盖人之前曾在不列颠进行过侦查,并在沿海地区建立了一些定居点。而且在人们的记忆中,迪维夏库斯(苏埃西翁人的王)也曾经权倾高卢和不列颠。[5] 从货币学的角度看这一时期的不列颠,就可以看出一个复杂的入侵过程。公元前100年以前,不列颠就已出现的最早的高卢-贝尔盖(Gallo-Belgic)硬币,主要分布在肯特郡。这表明不列颠也许早在公元前150年就被高卢入侵过。后来相似类型的硬币也陆续在不列颠发现,而且从南部海岸到西部的多赛特郡都有分布。这表明了他们的影响力尽管确实进一步传播到西部和内陆地区,但这股力量的中心仍然聚集于东南沿海地区。


第一次入侵(公元前55年)

计划与侦查


一艘罗马划桨船,凯撒可能会使用它——尽管它完全不适合暴风雨以及海峡的潮水。

凯撒声称,他在征服高卢的过程中,布立吞人曾支持内地高卢人对他的抵抗,高卢贝尔盖人的逃犯都逃到不列颠,在那里定居。[6] 控制该岛航运贸易的人,阿莫里卡的维纳特人曾要求从他们的不列颠盟友得到援助,来支持他们于公元前56对凯撒战斗。[7] 斯特拉波说,公元前56年维纳特克叛乱原本是为了防止凯撒入侵英国,对他们的商业造成损害,[8] 这表明不列颠探险队这个计划可能在那时已经被考虑到。


在公元前55年的夏末,尽管高卢战争即将落幕,凯撒还是决定向不列颠排出一个探险队。他召见去不列颠贸易的人,但他们都不能或不愿给他任何有关不列颠居民和战术的有用的信息。他们也不愿透露他们使用的港口,大概是不想失去垄断跨海贸易的地位。随后他派遣了一位保民官盖乌斯·沃卢森纳斯,让他用一艘单舰去侦查海岸。他可能侦查了肯特郡的海斯 (肯特)到桑威治一带的海岸,但是没法登陆,因为他“不敢离开他的船,让自己任那些野蛮人宰割”。[9] 五天后,他归来并将他设法收集的情报递交给凯撒。


到那时候,来自不列颠的一些国家的大使,警告那些贸易商人防备即将到来的入侵,侵略者到达时向其屈服还算有前途。凯撒将他们送了回去,他的盟友科密乌斯(高卢阿特雷巴特人的王)也一道前去,利用他们的影响力尽可能的来赢得其他国家的支持。


他聚集了一支由80艘运输船组成的船队,足以携带两个军团(第七克劳狄军团、第十埃克斯里斯军团),并且还有在财务官统领下数量未知的战舰,驻扎在莫里尼境内一座未明确提出名称的港口,几乎可以肯定是伊图乌斯 帕图斯(今滨海布洛涅)。另外还有十八个运输骑兵的运输船从一个另一个的港口起航,很有可能是昂布勒特斯。[10] 这些船可能是三列桨座战船或双层桨座战船,也可能是改造自凯撒曾经见过的威尼托船的设计,甚至可能是直接从威尼托的部落征用来的。这显然是在赶时间,凯撒留下了在港口留下了守军,于8月23日的“第三值班时——大概是午夜过后”与各军团出发[11],并且让骑兵独自登船出发,与凯撒的部队会合。其后他们一直点着灯光,这是不是战术上的一个错误亦或并不打算完全征服那里(随着军团来的并无辎重或重型攻城器械)[12]。


登陆


一块用来纪念此次入侵的石板。


多佛尔白崖区域的测量图

凯撒最初试图在度布里斯(今多佛尔)登陆,那是一个天然良港,曾被沃卢森纳斯确定为一个合适的登陆地点。然而,当凯撒到达岸边眺望时,布立吞人的军队都聚集在群山和多佛尔白崖中远眺,企图阻止他从那里登陆。因为峭壁几乎紧贴岸边,飞来的标枪可以摧毁一切在那里登陆的有生力量。[13] 军队在那里停驻了九个小时(大概下午三点)后,补给舰从第二港口跟了上来,凯撒遂召开了一场战争会议:他命令他的下属主动采取行动。然后舰队延开阔的海滩航行了大约七英里长的路程。由于登陆点缺乏考古证据,这片海滩是最有可能位于沃尔默,从白崖海岸到这里的距离很符合。[14] 在十九世纪,登陆的地点被认为在迪尔堡附近,因为那有个叫SPQR的房子,但现在认为还要再往南半英里,如今那里有一个水泥的纪念板作为记号。


不仅有不列颠的骑兵和战车沿着海岸一路追踪过去反登陆,而且更糟糕的是,罗马的船太大以至于不能靠近岸边,就算有来自浅滩的攻击,部队也不得不在深海下船。虽然起初部队不情愿,但根据凯撒的叙述,他让第十军团的鹰帜手盖乌斯·沃卢森努斯作为例子第一个跳下去,并大喊:


“跳下来吧,战士们,除非你们想让你们的军鹰落到敌人手中去,至于我,我是总得对我的国家和统帅尽到责任的!”[15]

虽然不列颠部队最终逼退了罗马的蝎弩,但是战船上的投石机却攻击到了其部队暴露的侧翼。这才使得罗马军队控制了这片地区,并将不列颠军队赶走。骑兵部队却因逆风延误,仍没有到达,所以也就没有办法追击布立吞人。凯撒对此感到很气愤,毕竟以他一贯的自我感觉良好的作风,他已经“习惯了胜利”。[16]


滩头

罗马人建立了一个后来有发现考古遗迹的营地,随后就遇到了不列颠送来的使者和科密乌斯,一个曾一到不列颠就被抓住的人,现在不列颠人将他送了回来。凯撒宣称他在谈判中占据优势地位,指不列颠领导者归咎于是平民百姓攻击凯撒,而且会把一些人质在四天内送来,一些立即送来,另一些从内陆带来,并且解散他们的军队。那时,凯撒的骑兵部队在滩头出现了,但随后就散开了,迎着暴风雨回到了高卢,同时食物也很匮乏。而凯撒,一个一直生活在没有潮汐的地中海岸边的人,完全被不列颠的潮汐搞得措手不及。涨潮时,搁浅的战船被灌满了水,他停泊在岸边的运输船,互相撞击着。许多船都被破坏了,很多人控制其他重要设备的损失而保证其适航,以免威胁到回归之旅。


不列颠人意识到了这一点后,就希望留凯撒在不列颠过冬,因此他因饥饿而被迫投降。同时不列颠人发动了一轮新的攻击,袭击了罗马军营附近寻找食物的第七军团。这造成了正抢割麦子的罗马人的混乱与伤亡,若非凯萨本人及时带兵解围,这很可能成为一场屠杀。在其仅仅重组几天后,在一场暴风雪中不列颠人又对罗马军营发起了一次更大的袭击。不过这次进攻事前已为凯萨知悉,罗马军得以在阵营前列阵进行对其有利的正面交战,同时凯萨也临时编组了30名蛮族骑兵作为突袭兵力之用。再一次的,凯萨在著作中宣称获胜,不过他在战后焚毁了营地退回较接近滩头的地点。


结局

不列颠人再次派使者和凯撒谈判,这次他们加倍了人质的数量,但凯撒意识到他们真的要顶不住了,他决不敢冒险度过暴风雪肆虐的冬天。凯撒在这场战争中决定得实在太晚,已经到了冬至时分,所以让他们在高卢把人质交还,并且带着尽可能多的可以用失事船只的残骸修复的船只返回了。就算在这种情况下,也只有两个畏惧凯撒的部落真正送了人质。(其他部落都完全无视了凯撒的要求)


胜利与推动

简而言之,对于罗马人来说这场战争并未成功。如果他打算将此次战争作为全面战争,入侵并占领不列颠,那么这场战争就打败了。哪怕它被看做是一次侦查敌方军事力量,是一次展示其力量来制止未来不列颠人支援高卢人的行动,他都没有如愿以偿。毕竟凯撒是带着罗马的荣耀前往不列颠的,当罗马元老院接到凯撒的报告后,他们颁布了一个为期二十天的诸圣祈祷日(感恩节)法令。


凯撒对于入侵的借口是“在整场战争中,那个国家一直在援助我们的敌人高卢人”。这还算合理,尽管它可能是为了去探索不列颠的矿产资源和经济潜力:后来,西塞罗指出发现令人极其失望,岛上没有一点黄金和白银。[17] 苏埃托尼乌斯也描述道凯撒曾说过去不列颠寻找珍珠。[18]


第二次入侵(公元前54年)

准备

第二次入侵计划在公元前55年的冬天到公元前54年的夏天。西塞罗给他的朋友特雷巴图斯和他的弟弟昆图斯写信,他们两个人都在凯撒的军队中当兵,表达对自己的广大前途而感到兴奋。他强烈要求特雷巴图斯俘获一辆战车来,并请求昆图斯写下在岛上的经历。特雷巴图斯因为某种原因并未去往不列颠,不过昆图斯去了,并在那装作凯撒本人给西塞罗写了几封信。[19]


凯撒使下不要犯像去年一样的错误的决心,并且召集了比之前两个军团相比更多的五个军团,再加上两三千名骑兵。运输船则根据威尼托造船的技术,由凯撒亲自设计,比公元前55年的更适合于抢滩,并且更不容易搁浅。这次它被以出发点命名为蒂图乌斯波图斯。[20]


渡海与登陆

拉别努斯被留在了蒂图乌斯波图斯,来监督到不列颠滩头的补给运输。而军舰混入了一队以罗马人为首领的商船队伍,当地的高卢人希望在这个绝好的贸易时机捞到一大笔钱。估计凯撒更有可能向那个船队(八百艘船)报了价格,尽管船队中不是单单是运输船,还掺杂着商船。


凯撒登陆在他去年认为最好的登陆地点,但是不列颠人并未来阻挠。很显然,那些部落都被如此大规模的舰队吓到了。但同样,这可能是一个战略上的小伎俩,为了有充分的时间去让他们召集部队。不过也有可能是反映了不列颠人对这并不太关注。


肯特战役

当军队登陆后,凯撒就留下昆图斯·阿特里亚乌斯守卫滩头,然后趁着月色立即向内陆行军十二英里。他在一条河边遇到了一支不列颠的部队,那条河可能就是斯陶尔河 (肯特)。不列颠人首先发起了进攻,但是被击退,并且试图退回森林中(那个地方或许是比格伯里丛林中的一个山间堡垒)重组部队,[21] 但却再一次被打散。因为正值午夜时分,而且凯撒还对这个是非之地留有戒心,所以他就命令部队不再追击,并且退回岸边。


然而第二天早上,当凯撒准备继续前进时,他收到了来自阿特里亚乌斯的消息,他停泊在岸边的船再次因为风暴而互相撞击,受到巨大损伤。罗马人不习惯大西洋的气候、英吉利海峡的潮汐和风暴。尽管如此,凯撒想到他去年所遭受的损失,那是他的计划考虑不周的一部分。不过凯撒可能以夸大船失事的情况来放大自己抢救的功劳。[22] 他回到海边,将先行军团召回,并立即着手修复他的船队。他的手下们将船拖上岸并且日日夜夜修理了10天后,并且在海岸边扎了营。这个消息被寄给拉别努斯,让他再多送一些船来。


凯撒于当年9月1日写了一封信给西塞罗,必须要让整个罗马知道他的女儿茱莉亚死了,西塞罗没有回复,“因为为此而感到悲痛”。[23]


向内陆进发


第二次入侵时罗马军队的进军路线。

凯撒回到了斯陶尔河的浅谈,发现不列颠人已经集结起他们的力量。泰晤士河北边的一个军阀卡西维拉努斯,在这之前他曾对大多数不列颠部落发动过战争。他最近推翻了强大部落特里诺文特人的王,并且流放了他的儿子曼杜布拉库斯,结果现在不列颠人却让他领导整个不列颠联合大军。经过几次小冲突后,不列颠人的部队攻击了盖乌斯·特雷波尼乌斯下辖的三个征收粮草的军团,不过被打败并且被罗马骑兵追击,在这一过程中罗马的一位鹰帜手昆图斯·拉贝利乌斯·杜鲁乌斯战死。


卡西维拉努斯意识到他不能一举击败凯撒,于是他解散了他大部分的军力,依靠他那4000辆战车的机动性和对于地形的熟悉,利用游击战拖慢罗马部队的前进。当凯撒到达泰晤士河河畔时,可供他涉水而过的地方都有一个由削尖的木桩阻挡,远处的河岸也都被保护。不过从二世纪的一个消息来看,凯撒曾在这场战争中使用过一头佩戴着盔甲、携带者弓手的巨象。当这头不明生物过河时,布立吞人丢盔弃甲,战马也受惊逃跑,罗马军队很轻易的过了河,进入了卡西维拉努斯的领土。[24]


那些被卡西维拉努斯所迫害的部落,都派遣大使,想要帮助凯撒并提供补给。曼杜布拉库斯已经服从于凯撒,他想夺回他的王位,特里诺文特人也送来人质和粮食。而且塞尼马尼、塞贡蒂亚希、安卡利特斯、比布洛奇和卡西这五个部落已经向凯撒投降,并且提供了卡西维拉努斯营地的位置(可能是惠特汉普斯特的一个山间堡垒)[25],凯撒准备围攻那里。


卡西维拉努斯给他在肯特郡被称为“坎蒂四王”[26]的盟友桑加托瑞克斯、赛格威克斯、卡尔维里乌斯和塔克西马格鲁斯传话,让他们佯攻海滩,吸引罗马军队。但是这次佯攻失败了,卡西维拉努斯无计可施,只好投降。因为凯撒急于返回高卢安定民心,所以这次谈判由科密乌斯主导。卡西维拉努斯送来了人质,同意每年进贡,并且并保证不再攻打特里诺文特部落。凯撒在那年9月26日给西塞罗写信,确认了这场战争的结果,而且除了人质并无别的战利品。然后他召集军队返回高卢,[27] 并且留下了几个罗马士兵进行结算。不过那些部落是否又送过贡金就不得而知了。


余波

凯撒在阿特雷巴特的盟友科密乌斯后来倒戈了,加入了维钦托利的叛乱。在和罗马军队签下了很多战败条约后,他为了减少损失又逃回不列颠。弗朗提努斯在他的《谋略论》中介绍了科密乌斯以及他的追随者们怎样在凯撒的追击下登上他们的船。尽管已经涨潮,他们的船还是搁浅了,科密乌斯急中生智,下令扬起风帆。距离凯撒追来还有一段距离,可是船已经起航,他也只能取消追击。[28] 考古学家约翰·克雷顿相信这件轶事犹如传奇,科密乌斯被作为一个友好的国王送回不列颠,这是他与马克·安东尼的停战协定的一部分。[29] 随后科密乌斯在汉普郡建立了一个王朝,并且使用高卢-贝尔盖钱币。克劳狄一世征服不列颠时期一位流亡的国王韦里查,自称是科密乌斯的儿子。


关于不列颠的发现

对于不列颠的战争元素,尤其是战车的使用,令罗马人大吃一惊,凯撒也对此有深刻印象,之后他便着手研究不列颠的地理、气象和人种。他经史料和传闻获得的经验可能要比他亲身调查的多的多,毕竟他并未深入内陆。


地理和气象

凯撒的首次发现即是在东肯特郡和泰晤士河谷,不过这里发现的资料甚是可以用来分析整个岛的地理气象。尽管测量不太准确,不过在皮西亚斯的一些研究资料的帮助下,基本的结论也已经构成:


气候比起高卢要更为温和,冬天不至于冷得刺骨。[30]

这岛的形状呈三角形。它的一条边面对高卢。这条边的一只角就是肯特郡,凡从高卢出发的船只差不多都航行到这里,是面向东方的;另外较为下方的一只角,朝着南方。这条边大约伸长达五百英里。另一条边面向着西班牙,即西方的这一条边外面有一个爱尔兰岛,其大小据估计约为不列颠岛的一半,但从该岛航行到不列颠的航程却和不列颠到高卢差不多。在航行途中有个岛,叫做莫纳。据说附近还有几个较小的岛屿。关于这些岛屿,有人记载识冬至节时,接连有三十天是黑夜。但当我们查询此事时,却问不出什么,经过精确的滴漏校核,我们发现那边的夜间反较陆地上短了一些。按照土人的说法,这一边的长度是七百英里。第三边面向北方,没有什么陆地面对着它,但这边有一只角却差不多正对着日耳曼。这一边的长度据说为八百英里。因而这个岛的全部周长约达二千英里。[31]

在凯撒登陆以前,罗马人对于不列颠岛的港口以及登陆地点都一无所知,所以凯撒的发现给罗马带来了军事上和贸易上的利益。沃卢森纳斯的侦查在第一次航行时发现了天然港湾度布里斯(今多佛尔),不过凯撒没从那里登陆。他又去那里侦查了几年,发现可能是因为多佛尔港口对于大军来说实在太小。更大的天然港口应该在鲁特皮埃(今里奇伯勒),一百年之后克劳狄一世就从这里登陆入侵不列颠。凯撒可能不知道这个港口,可能不想用这个港口,也可能是当时那里根本不存在支持如此庞大的一股军团登陆的条件。毕竟当时对于那个时期的瓦恩特萨姆海峡的地貌学研究尚且有限。


通过一个世纪的贸易与外交,以及四次失败的入侵后,罗马人更加了解这座岛屿。然而,人们可能已经遗忘了凯撒在公元前55年和公元前54年所使用的计划,而是使用克劳狄一世的计划。


社会文化

根据其一夫多妻制和其他许多方面与高卢人相似的社会习惯,布立吞人被定义为蛮族,[32] 尽管如此,击败他们仍会给罗马带来荣耀:

住在不列颠内地的人,据他们自己历代传说,是岛上土生土长的,住在沿海地区的人,则是为了劫掠和战争,早先从贝尔盖迁移过去的,通常就用他们原来出生的那个国家的名字称呼他们,打完仗之后,他们就在这里居住下来,并且开始耕种田地。居民很多,简直难于计数;他们的房舍建得很密集,大部分跟高卢的相象。他们认为兔、公鸡和鹅不可食用,只饲养了作观赏或娱乐之用。

当时最文明的国家都居住在肯特郡,这完全是一个滨海区,他们习惯和高卢人也没多大不同。大部分的内陆居民做不种田,靠牛奶和肉生活,一般用兽皮包裹来保存。所有的布立吞人都在战斗中为自己染上靛蓝色,因为在这种场合下,这样能使他的外表更加令人惧怕。他们留长发,并且把除了头发和上唇以外的毛发全部剃光。妻子们是由每一群十个或十二个男人共有的,特别是在兄弟们之间和父子们之间共有最为普通,如果这些妻子们中间有孩子出生,则被认为是当她在处女时第一个接近她的人的孩子。[33]

军事

除了骑兵和步兵,布立吞人还使用战车,在交战中,罗马人对此感到很新奇。凯撒这样描述它的用途:


他们战车的战斗方式是这样的:首先,他们先将战车四处乱开,期间投掷他们的武器。仅凭他们战马的嘶鸣声混杂着车轮与地面摩擦的声音,就足以冲散敌人的队伍。当他们突入骑兵行列之后,便跳下战车来进行步战。同时驾车的人驱车退到离战斗不远的地方,把它们安放在那边,以便车上跳下来的战士们因敌人人数众多,陷入困境时,可以随时退回到自己人这里来。这样,他们在战斗中便表现得跟骑兵一样的灵活,步兵一样的坚定。再由于日常的应用和演习,他们的技术变得十分纯熟,即使从极陡的斜坡上冲下来,也可以把全速奔驰的马突然控制住,使它在一瞬间停止或打转。他们又能在车拉上奔跑,或直立在车轭上,甚至在车子飞奔时,也能从那边一跃上车。[34]

科技

在凯撒内战期间,凯撒使用了一种他在不列颠见到的船,很像爱尔兰克勒克艇和威尔士小圆舟。他是如此描述的:


船的龙骨和肋拱都由轻木制成,船体其余部分则用藤条编就,最后蒙以皮革。[35]

宗教

“据传他们这套制度(德鲁伊),原来起源于不列颠,以后才从那边传到高卢来的,直到今天,那些希望更进一步通晓它的人,还常常赶到那边去学习。”[36]

经济资源

凯撒不仅发现了那些,同时也证明不列颠是一个贡品和贸易的丰富来源:


牲畜的数量也极多。他们使用铜和铁制的戒指、或者以称好一定重量的铁牌,作为货币。锡生产在那边的中部地区;铁在沿海产出,不过数量很少。他们使用的铜都是进口来的。那边也跟高卢一样,有各种树木,只缺山毛榉和松树。[30]

本文关于锡的产出和贸易的描述是错误的,不列颠的锡应该产出于英格兰西南部的德文郡和康沃尔郡而不是“中部地区”,而且也吸引了皮西亚斯以及其他贸易者。然而,凯撒的足迹最远只达到埃塞克斯等郡,因此接收的贸易报告时,很容易认为是从内部运来的。


成果

凯撒并未征服不列颠,但是他拥护的国王曼杜布拉库斯则标志着那里从属国制度的开端,从而使本岛进入罗马的政治势力范围。之后一个世纪的外交和贸易,提供了永久征服那里的条件,最终,克劳狄一世在公元43年征服了那里。塔西陀这样评价道:


事实上,尤利乌斯(凯撒)是最先入侵不列颠的:他用一场大胜吓住了当地人,并且控制了海岸。不过他只是开了一个头,并未真正将不列颠收归罗马。[37]

后世的文学和文化影响

古典时代作品

瓦莱里乌斯·马克西穆斯于公元一世纪所著的《难忘的言行》中赞美了一个凯撒麾下的百夫长 Marcus Caesius Scaeva[译名请求] 的勇敢。他被队友抛弃,在一个小岛上,独自对抗一群英国人对峙,最终游到安全地带获救。[38]

波利艾努斯二世纪所著的《战略》描述了,当卡西维拉努斯攻击渡河的凯撒时,凯撒通过使用佩戴装甲的大象,这吓跑了的不列吞人。[24] 这可能是和克劳狄一世罗马征服不列颠时使用大象的情境搞混了。[39]

保卢斯·奥罗修斯于五世纪所著的《反世俗的历史》其中就包含了凯撒入侵的简介,[40] 那造成了一个广为流传的错误:死在不列颠的护民官昆图斯·拉贝利乌斯·杜鲁乌斯,被误称为“拉别努斯”,使得之后所有中世纪英国的史料都发生了错误。

中世纪时代作品

比得在他的《英吉利教会史》中[41] 有对凯撒入侵不列颠的描述。这段描述几乎是和保卢斯·奥罗修斯的一模一样,这表明比德在韦尔茅斯-雅罗的修道院的图书馆读本笃·波斯哥从罗马带来这部作品时将其抄了下来。

由内尼厄斯所著的《历史上的不列颠》给出了一个混乱的结论,[42] in which Caesar invades three times, landing at the Thames Estuary rather than on a beach in Kent. His chief opponent is Dolobellus, proconsul of the British king Belinus, son of Minocannus. Caesar finally defeats the Britons at a place called Trinovantum.

Henry of Huntingdon于十二世纪所著的《英国的历史》gives an account based on Bede and the Historia Britonum, and gives Caesar an inspirational speech to his troops.[43]

蒙茅斯的杰弗里在他的《不列颠诸王史》一书中,[44] has Caesar invading Britain, and has Cassibelanus (i.e. Cassivellaunus) as Caesar's primary opponent, but otherwise differs from the historical record. As in the Historia Britonum, Caesar invades three times, not twice, landing at the Thames Estuary. His story is also largely based on Bede and the Historia Britonum, but is greatly expanded. Historical elements are modified - the stakes placed in the Thames by the Britons become anti-ship rather than anti-infantry and anti-cavalry devices[45] - and other elements, such as Cassibelanus's brother Nennius engaging in hand-to-hand combat with Caesar and stealing his sword, called Crocea Mors, are not known from any earlier source. Adaptations such as Wace's Roman de Brut, Layamon's Brut and the Welsh Bruts largely follow Geoffrey's story.

中世纪的威尔士三题诗也提到过凯撒的入侵。Some of these references appear directly related to Geoffrey's account, but others allude to independent traditions: Caswallawn (Cassivellaunus) is said to have gone to Rome in search of his lover, Fflur, to have allowed Caesar to land in Britain in return for a horse called Meinlas, and pursued Caesar in a great fleet after he returned to Gaul.[46] The 18th century collection of Triads compiled by Iolo Morganwg contains expanded versions of these traditions.[47]

十三世纪法国著作《Li Fet des Romains》contains an account of Caesar's invasions based partly on Caesar and partly on Geoffrey. It adds an explanation of how Caesar's soldiers overcame the stakes in the Thames - they tied wooden splints filled with sulphur around them, and burned them using Greek fire. It also identifies the standard-bearer of the 10th legion as Valerius Maximus's Scaeva.[48]

十四世纪法国骑士文学作品 《佩塞福雷传奇》 Caesar, a precocious 21-year-old warrior, invades Britain because one of his knights, Luces, is in love with the wife of the king of England. Afterwards, a Briton called Orsus Bouchesuave takes a lance which Caesar used to kill his uncle, makes twelve iron styluses from the head, and, alongside Brutus, Cassius and other senators, uses them to stab Caesar to death.[48]

二十世纪的大众文化

E·内斯比特1906年出版的儿童小说《五个孩子和一个护身符》depicts Caesar on the shores of Gaul, contemplating an invasion.

在罗伯特·格雷夫斯于1934、1934年出版的小说<我,克劳迪亚斯》和《被神化的克劳狄和他的妻子梅萨利纳》中, Claudius refers to Caesar's invasions when discussing his own invasion. In the 1976 TV adaptation of the two books they are mentioned in a scene during Augustus's reign where young members of the imperial family are playing a board game (not unlike Risk) in which areas of the empire must be conquered and arguing about how many legions it theoretically needs to capture and hold Britain, and again in the speech in which Claudius announces his own invasion ("100 years since the divine Julius left it, Britain is once again a province of Rome").

1957年英国广播节目《傻瓜秀的一个小插曲《老普林尼的历史》, a pastiche of epic films, involves Caesar invading Britain, defeating the Britons who think the battle is a football match and so only send 10 men against the Romans, and occupying Britain for 10 years or more.

1964年电影《艳后嬉春》中出现了Caesar and Mark Antony (not present during either invasion) invading Britain and enslaving cavemen there.

勒内·戈西尼和阿尔伯特·优德佐在1965年的连环漫画《高卢勇士救英国》中, 凯萨利用了不列颠勇士“每天下午都会为享用下午茶停止战斗(不过由于茶还未传入欧洲,他们喝的是兑热水的牛奶)”的习惯成功征服了不列颠。

在《叛逆的鲁鲁修》系列动画中, in the year 55 BC, Julius Caesar attempts to invade Britain, but is met with strong resistance from the local tribes, who elect a super-leader: the Celtic King Eowyn, who summarily became first member of the Britannian royal line.

引用和注释

 "The History of the Anglo-Saxons, from the Earliest Period to the Norman Conquest. Volume I." by Sharon Turner, 1852, pp. 51

 e.g. 斯特拉波, Geography 2:4.1, written soon after Caesar; 波利比乌斯, Histories 34.5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although his demolition of Pytheas may have been to glorify his own more modest Atlantic expedition - 参见巴里·坎利夫, The Extraordinary Voyage of Pytheas the Greek

 普鲁塔克, Life of Caesar 23.2 Archive.is的存档,存档日期2019-12-19

 谢泼德·弗里尔, Britannia: a History of Roman Britain, third edition, 1987, pp. 6-9

 《高卢战记》 2.4, 5.12

 《高卢战记》 2.4, 5.12 - although whether Iron Age settlements of this period were "贝尔盖人" in our sense of the word is debated.

 《高卢战记》 3.8-9

 Strabo's Geography — Book IV Chapter 4, 洛布古典丛书, via 拉克丝·库尔提乌斯

 《高卢战记》 4.22

 Frere, Britannia, p. 19

 Science-Nature Doubt over date for Brit invasion 请检查|url=值 (帮助). BBC News. 1 July 2008 [2 Jul 20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0-22). See also: Tide and time: Re-dating Caesar’s invasion of Britain. 得克萨斯州立大学. 23 June 2008 [2 Jul 20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8-27).

 《高卢战记》 4.30

 《高卢战记》 4.23

 "Caesar's Landings", Athena Review 1,1. [2014-09-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8-22).

 《高卢战记》 4.25

 《高卢战记》 4.26

 西塞罗, Letters to friends 7.7; 《致信阿提库斯》 4.17

 苏埃托尼乌斯, 罗马十二帝王传: Julius 47 Archive.is的存档,存档日期2012-05-30. Caesar did later dedicate a thorax decorated with British pearls to Venus Genetrix in the temple to her that he later built (Pliny, Natural History : IX.116 Archived 2011-09-17 at WebCite) and oysters were later exported from Britain to Rome (Pliny, Natural History) IX.169 Archived 2011-09-17 at WebCite and Juvenal, Satire IV.141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致信吾友》 7.6, 7.7, 7.8, 7.10, 7.17; Letters to his brother Quintus 2.13, 2.15, 3.1; Letters to Atticus 4.15, 4.17, 4.18

 Invasion of Britain. unrv.com. [25 Apr 20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8-27).

 弗雷尔, 《不列颠尼亚》 p. 22

 《高卢战记》 5.23

 西塞罗, 《致信其弟昆图斯》 3.1

 Polyaenus, Stategemata 8:23.5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弗雷尔, Britannia p. 25

 《高卢战记》 5.22

 《致信阿提库斯》 4.18

 弗朗提努斯,《谋略论》 2:13.11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约翰·克雷顿, Coins and power in Late Iron Age Britai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0

 Commentarii de Bello Gallico 5.12

 Commentarii de Bello Gallico 5.13

 cf. his similar ethnographic treatment of them in Commentarii de Bello Gallico 6.11.20

 Commentarii de Bello Gallico 5.14

 Commentarii de Bello Gallico 4.33

 Caesar, 《Commentarii de Bello Civili》 1.54

 Commentarii de Bello Gallico 6.13

 Tacitus, 《Agricola》 13

 Valerius Maximus, Actorum et Dictorum Memorabilium Libri Novem 3:2.23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Cassius Dio, Roman History 60.21 Archive.is的存档,存档日期2012-07-17

 Orosius, Historiarum Adversum Paganos Libri VII 6.9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Bede, Ecclesiastical History 1.2

 Historia Britonum 19-20

 Henry of Huntingdon, Historia Anglorum 1.12-14

 Geoffrey of Monmouth, Historia Regum Britanniae 4.1-10

 Compare De Bello Gallico 5.18 with Historia Regum Britanniae 4.6

 Peniarth Triads 32; Hergest Triads 5, 21, 50, 58

 Iolo Morganwg, Triads of Britain 8, 14, 17, 21, 24, 51, 100, 102, 124

 Homer Nearing Jnr., "The Legend of Julius Caesar's British Conquest", PLMA 64 pp. 889-929, 1949

谢选骏指出:据上文记载,不列颠杂种们的“妻子们是由每一群十个或十二个男人共有的,特别是在兄弟们之间和父子们之间共有最为普通,如果这些妻子们中间有孩子出生,则被认为是当她在处女时第一个接近她的人的孩子。”——这些人的后代入侵中国以后却成了绅士。

谢选骏:我的第二本非正式出版物



《26个字母vs几万个汉字,中国人的打字机造得多艰难?》(差评2021-12-05)报道:


大家好,我是差评君,今天的稿件,出自我写稿时的一次奇思。


当我在飞速打字时,突然意识到,现在打字虽然是通过拼音,但总还是基于输入法的啊!


但在那个还没有输入法和电脑的时期,有没有出现过一台汉字打字机?


如果出现过,那发明这台打印机的人有着怎样的巧思?如果真的要把几万个表意文字塞进小小的键盘,又经历了怎样的艰辛呢?


以下是文字稿▼这是一块键盘。


在现在这个时代,电脑用实体键盘,手机和平板用触摸键盘。


在脑机接口成熟之前,键盘是依旧是我们和各种电子设备最主要的沟通方式。


可是,你有没有思考过这样的问题?


现在所有的中文输入法,都依赖于预测推荐。那么在电子计算机出现之前,在打字机时代,中国人要怎么打出汉字呢?


大家好,我是差评君,今天我想跟你讲讲,汉字打字机的故事。


这段故事中,有着大量中国学者和工程师的努力,各种各样奇怪的发明和改良,甚至几度想要放弃传承几千年的汉字,全面拉丁化。


(为什么汉字这么难和键盘兼容,甚至在美国社会一直到现在都有很多嘲讽性的漫画。在电子时代,即使我们没有拼音,也完全可以用各种代码来完成,可是机械时代呢?)


对于拉丁语系的人民来说,键盘的设计是非常直观的,第一台打字机长这样。


虽然机械结构和成熟时期的有很大差别,但是在最基本的原理上是差不多的。


特别是键盘部分,只要把需要的26个字母,10个数字以及标点符号放在键盘上就好,剩下的只要不断优化布局。


很快,他们搞定了英文世界,以雷明顿和安德伍德为代表的公司更是克服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题,将便利、快捷的打字机送到了世界各地。


他们通过增减按键数量、重新设计键盘,将意大利语、俄语、法语、印地语等文字,纳入了现代打字机的世界版图;通过调整列印杆的方向,实现了“从右往左”打字,研发出希伯来语打字机。


安德伍德甚至通过把韩文切割成几个部分的方式,搞定了韩文键盘,这里可能很多同学不知道,韩语谚文虽然长得很像象形文字,但是实际上是个表音文字,所以键盘只需要把二十四个字母,辅以切换键,选择要敲入的地方,就可以流畅输入了。


但是当他们进入中国的时候,他们搞不定了。


理由很简单,因为汉字实在是太多了,且完全没办法和字母兼容。


QWERTY排列的打字机之所以影响深远,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它几乎完美的代替了英文手写。


首先,它能像手写一样所见即所得,按下的是什么,打出来的就是什么。


其次,组成所有英文单词的二十六个字母,都能放在触手可及的桌面上。


而这看似废话的两点,无论要实现哪个,对机械时代的中文打字机来说,都是个巨大的挑战。


汉字数量的庞杂,意味着将成千上万个,与汉字对应按键平铺的放在一起,是完全不现实的。所以要做到输入的完整性,就需要在发明(打字机)机械机构的同时,发明一种文字检索方法。但涉及到了文字检索,就必然会和第一点冲突。


所见即所得与完整性不可兼得。这个矛盾即便是信息时代的我们,也没能完全做到。


所以对那时的国人来说,这种语言差异带来的困难,使得发明中文打字机这件事,几乎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汉字和键盘打字机的“不兼容”,仿佛寓示着传统中国与技术语言现代性的不匹配。


因为这个,西方人没少创作讽刺漫画。


别说老外了,在当年那个年代,就连不少的中国人也都曾觉得汉字是个“累赘”,希望将汉字废除,彻底转向拉丁字母


好在虽然打遍全球几个打字机公司,还是有不少国人在坚持。不少执着的国人靠着自己对汉字的理解,找到了应对汉字数量的解决方法,做出了真正意义上的中文打字机。


最初的汉字打印机


第一批设计者延续了英文打字机的思路,将重点放在了最符合人类直觉的——所见即所得上。


汉字虽然有上万个,但常用字也就几千个而已,我们退而求其次,单个字块做的小一些,打字机器做的大一些,还是能将常用字逐个排列出来的,生僻字块在需要使用的时候再加进去,不就可以了么。


顺着这个思路,1919年商务印书馆的工程师舒震东在前同事的基础上,成功制造出了中国第一台有实用价值的中文打字机——舒式打字机。


它与传统打字机没有一丝相像。键盘变成了拾字板,十指打字变成了双手找字,几千个常用字块加上额外的生僻字块,使用频率高的汉字优先中间排列,再附上这样一张字表,就是这台打字机的完全体。这样一台更像是检字机的中文打字机,在1926年的美国费城世博会上正式向全世界亮相,成功打破了国外讽刺漫画里中文打字机的丑陋形象。


但(叹气),虽然能用,虽然它的确做到了打字的功能,但这种看着问题就很多的打字机,的确存在不少问题。


其中最致命的一点,就是打字速度慢、很慢。这个问题甚至可以让这类中文打字机的存在,都成为一个问题。打字机的出现本就是代替书写,如果还没有个人书写的速度快,那中文打字机存在的意义何在呢?


明快打印机


所以这时候,有一位你我都认识的人物出现了。


他就是林语堂。


喜欢捣鼓东西的他,在1916年就开始筹划发明一个体积小、效率高,并且学习门槛又低的中文打字机。


据说每天早上,林先生便会在书房里抽着烟斗,翻阅着《机械手册》,修改着自己的设计草图。


外出开会时,也常常去拜访一些工程师,打听些关于打字机的知识,并且买了一堆的打字机回家,把它们拆开后进行研究。


在1931年,林语堂先生就完成了打字机的设计图,但是因为自己口袋里票子不够,并没有把这玩意儿做出来。


但是林语堂会写书啊,所以为了完成他的打字机梦想,就开始疯狂写书赚钱。


在1947年,林语堂的中文打字机终于横空出世,它被命名为“明快中文打字机”。


而此时距离他构思这台机子开始,已经过去了30多年。


但这台机子可就牛X了,它的大小和英文打字机相当。


而且还结合了“常用字理论”和“组合理论”,学习门槛极低,据说普通人花个几天时间,就能达到每分钟四五十字的打字速度,就算不是识字,也能达到每分钟二十个的速度。


其中不得不说的,就是林语堂自创的“上下形检字法”,你只要知道一个汉字的左上和右下部分,就能完成输入。


第一次看到的时候很迷茫,在没有计算机技术的帮助下,怎么可能能完成这样几乎可以称之为输入法的操作呢?


好在林语堂当年在1952美国为这台机器申请了专利,这些专利文件很好地保存到了现在,帮助我理解了明快打字机的运作原理。


明快打字机的关键在于这个看起来就异常精致的三级滚滚筒


这个大滚轮下,有六个中滚筒,而在每个中滚筒中,又有6个小滚筒,每个小滚筒有8个面,每个面有28个字模。


总共有8064个字符,可以完成常用中文、英文、数字甚至标点符号的输入。


打个比方,我们要输入一个“信”字,首先找到键盘上的“亻”,按下,背后的一级转轮就会开始转动,带动二级滚轮,定位到所有“亻”存在的最后一级滚轮上。


再按下“口”键,整个转轮会继续移动,移动到含有这两个部首的8个候选字上。


在这台打印机的顶部有一个小窗,这是一个放大镜,会聚焦到这8个候选字。


最后敲下数字,选择你想要的候选字。


这简直和现代电子计算机最初的输入法逻辑如出一辙,如果你用过智能ABC之类没有什么词库的输入法,和这个明快打印机的体验应该是差不多的。


1959年世界上第一台汉字电子计算机Sinotype,也是用类似于这样的部首检索输入,但显然发明这台计算机的考德威尔和远东语文学系杨联陞对于汉字的理解和林语堂之间差了至少几十个胡适吧。


因为这台电脑只能打出2000余个汉字。


最重要的是,他们没有发现汉字笔画输入的冗余性,所以必须要输入每个笔画,才能完成输入。


所以明快打字机,绝对是领先年代的产物。


连林语堂自己也高兴地说到:这是我送给中国人的礼物。


只不过。。。


最后明快打字机还是没能真正地投入量产,因为当时中国时值内战,由于担心市场的不稳定,并没有国外厂商愿意花大价钱生产这个东西。


但此时的林语堂,却已经在打字机上投入了快12万美元,他不仅花光了自己的稿费,还四处举债,欠下了不少的钱。


所以明快打字机只有当初唯一的一台原型机。


可以说相当可惜了,我非常希望见到有大佬能够复现这台极其精妙的机器。


双鸽打字机为代表的活字印刷式打字机


尽管很多文章都把明快打字机的流产归结为政治动荡,但以我的推测,以当时的技术水平,这个玩意儿应该是做不到量产的。因为建国后生产的打字机依旧是以“舒式打字机”为基础改良来的,舒式打字机虽然看起来很笨,但起码造价便宜、可靠能用。


天津红星工厂成功生产的“文化牌”打字机、上海打字机厂推出的万能牌打字机、飞鸽牌打字机、双鸽牌打字机等,都是这个时期中文打字机的代表品牌。


中文打字机的基本形态虽然确定,尽管在机械结构上相较于二三十年前,有着很多改进空间,但在这种固定的形态下,打字速度依旧还是快不起来,熟练打字工的打字速度甚至没办法突破每分钟五十字。


这真的是中文打字机的极限了吗?


1952年洛阳的一位打字员张继英,站在使用者的角度给出了一份天才的答案,重构了打字机字盘的排列方式。


我在这里暂停一下,如果是你,远比那时候见多识广的你来给这个70*35的字盘想一种排列方式,加快拣字速度,你会怎么做。


前面说到,传统打字机的字盘里,将两千多常用字以使用频率进行排布。但看似合理的排布其实有悖中文的特征的。中文词语中大部分是双音节词,也就是说通常多个字之间是有联系的。如果我经常打三连、三连,那我为什么不把“三”字与“连”字放在一起呢?让我们再进一步,“三连”同样经常和“一键”一起使用,“一”又与“定”字使用。。。


各位明白其中的奥妙了么?没错,张继英发明的这种排布,就是现在几乎所有输入法都会带的一个功能——预测输入。


张继英十八盘拣字法的发明,在中文打字机发明的几十年的时间里,以非技术的方式,让整体生产效率提高了40%以上。将中文打字机的打字速度提高到了每分钟100字上下。


但这也是中文打字机最后的高光时刻,底子上的设计问题,使得这些改进根本做不到瑕不掩瑜。


100字每分钟的打字速度,也始终比不上英文打字机的效率。


重新排布的字盘是很好,但这并不解决词语使用习惯的变迁,花大力气调好的字盘一定需要及时更新排布,而这又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改变。


除此之外,这样的给予调整字盘提高打字效率的方式,完全不具备通用性。银行打字员使用时一定会涉及到银行工作的数字等字块放在顺手的区域;警局文员可能更倾向于将描述地名、行为的字块放在一起。


这样的情况,直到80年代后也没有得到解决。但幸运的是,我们撑到了数字时代的到来。


计算机时代输入方式


打字机时代里,汉语遇到的这些问题,其实是世界范围内,所有表意文字的共同挑战。虽然表意文字在文化传播、信息量等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但在人类社会进入信息时代之前,在表达效率上,始终跟不上以拉丁字母为代表的表音文字。中文打字机一言难尽的打字速度就是一个典型的体现。


而英文、法语、西班牙语等基于拉丁字母体系的语言却都能几乎完美适用QWERTY键盘,这套键盘布局也得以应用至今。所以当计算机时代到来之后,西方世界发明的这个布局,就自然的被带到了计算机输入上来。


而脱离了物理限制的计算机代码,使得打字机时代里“机械设计”的问题迎刃而解,唯一需要的就是一套将键盘按键与汉字连接起来的规则,一套科学、简单的规则。


在1980年我国颁布汉字编码国家标准之后,中文输入法开始了群雄逐鹿的时代。


在当年,如果你想输入一个文字,你能用到的输入法种类可能超乎你的想象。


比如你要输入充电的“电”字,如果你是赛博玩家,可以不要任何输入法直接输入汉字在计算机里的区位码“2171”。


如果你是硬核玩家,可以选择走拆字的形码流,例如:五笔输入法、仓颉输入法、郑码输入法等等,特点是打字效率高、但有一定的上手门槛,多需要像五笔一样背会与键盘对应关系的“字根”表。


但如果你只是休闲玩家,拼音输入法是最合适的选择,虽然打字速度不及一众形码,但随着输入法的版本更新,能做到友好的对内交流也不成问题。


当然结合两者优点的音形结合码也曾出现在现代计算机当中,曾经用来下载搜狗输入法的智能ABC输入法、二笔输入法等,就是以拼音加上汉字笔画或者偏旁为编码方式。


汉字输入虽然比机械时代要好解决一些,但是关于汉字在计算机里的编码、输入问题以及打印输出依旧非常麻烦,在这个过程中,又出现了很多汉字拉丁化的声音。各位如果有兴趣,可以再单独开一期聊聊汉字在计算机时代的故事。


输入法的意义以及抛弃汉字会有什么严重后果


我们现在主流使用的五笔和拼音,在输入效率上并不会比拉丁语系慢,可以说凝结了无数前人智慧的结晶,但更宝贵的是,他们守住了底线,把汉字留了下来。


这非常难得,因为汉字,已经是现在唯一被广泛使用的表意文字了,两河流域的楔形文字和古埃及圣书字已经消失,韩文已经完全表音化,日文也是表意的汉字和表音的假名混用。越南曾经出现喃字,可是在19世纪也被完全拉丁化。


表意文字当然有自己的缺点,和打字机和电子计算机的不兼容就是典型缺点,但是就像美国“汉学之父”卫三畏在《中国总论》说的,一旦废止汉字,中国将不复存在。


好像欧洲采用的拉丁语系,因为各地方言的读音不同,慢慢文字的拼法也就不同了,拼法的不同又进一步加强了语言的分裂,所以欧洲从语言学的角度来说,就很难成为一个统一的国家。


但汉字,尽管一直在演化,但他的字形不会因为各地的读音不同而发生改变,最终守住了中华文明的一致性。


谢选骏指出:1980年代,那时中国还在铅字打印机时代。我所在的单位有一部打字机,有一张桌子那么大,还有一位专职的打字员,她会拣字。但是要让她帮我打印东西,那是根本不可能的。于是我自己花钱到街上的誊印社打印了我的第二本出版物——《荒漠·甘泉——文化本体论》的第一章,花了一百多人民币,这是1982年,当时化了我一个多月的工资。不过也是靠着它作为敲门砖,1987年我打开了正式出版此书的大门。至于我的第一本非正式出版物,则是1980年请我的中学同学挚友袁新民先生手刻油印的诗集《祭坛》(五卷本)。当时印了一百份,拿到各个大学予以出售。最后是第三份非正式出版物,是1985年为函授大学编写的《神话学》讲义,已经是铅字印刷了的。第二年在此基础上正式出版了《神话与民族精神——几个文化圈的比较》一书,终于开始了历史的突围。

谢选骏:钮先钟逃兵行为促成南京大屠杀



<钮先钟译《西洋世界军事史》:坚持“愚不可及”同样值得自豪>(孟繁强2021-09-17 澎湃新闻)报道:


假使你希望和平,就应了解战争。——李德·哈特

1963年,英国皇家国防安全联合军种研究所最高荣誉切斯尼金奖第一次由两位作者共同获得,用以表彰他们“为发展军事科学,增进军事知识而做出的优异贡献”。跻身前辈获奖者阿尔弗雷德·赛耶·马汉(《海权论》作者)、温斯顿·丘吉尔、海军上将赫伯特·威廉·里士满爵士(“也许是他那一代人中最杰出的海军军官”)之列的是富勒和李德·哈特。他们在20世纪的军事研究领域双峰并峙二水分流,影响无远弗届,而将两人著作引入汉语世界正是钮先钟。


钮先钟,江西九江人士,1913年7月20日生于南昌。祖籍浙江绍兴的钮家是九江望族,国民政府秘书长钮永建(1870-1965)、戴季陶的夫人钮有恒(1886-1942)与九江钮家皆为同宗。钮先钟的父亲钮传锜和大伯钮传善(1875-1941)都是清末日本留学生。钮传锜当过知县县长和南昌法官;钮传善曾任清朝重庆府知府,民国成立后出任全国烟草专卖局首任局长、财政次长。

年幼的钮先钟和大哥钮先铭(1912-1996)的第一任老师应当是他们的母亲。钮先钟跟着母亲认字读书,背诵《古文观止》。钮先铭依偎在母亲膝下学会了《心经》,二十年后救了他一命。(钮先铭毕业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南京保卫战时任教导总队桂永清部工兵团营长及团附,与部队失散后躲入永清寺伪装成和尚,靠背诵《心经》才躲过日本兵的盘查。)钮家的藏书楼藏有二十四史、《资治通鉴》、《丛书集成》等大部头的书,钮先钟早年就走活动楼梯登楼读书。

1931年,钮先钟从九江中学堂毕业,进入金陵大学学习,“九一八事变”后同学们组织抗日义勇军,他虽然因为高度近视无法投考军校,但开始阅读《孙子兵法》,从此一生与军事学结下不解之缘。1934年,大学毕业的钮先钟准备庚子赔款留英考试,但卢沟桥的枪炮声改变了他的命运。为躲避战火,他前后辗转九江、南昌、益阳,为《扫荡报》做过翻译、记者工作,还当过中学老师。经遵义向重庆撤退时,他坐的汽车遭到日军轰炸,身负重伤。1944年,他由钮先铭介绍进入军事委员会外事处和滇缅空运指挥部做翻译;抗战结束后,任上海联合国救济署专员。当时台湾第一任省主席魏道明是钮先钟的表叔(魏家也是九江大族,魏钮两家多有姻亲关系),他推荐钮先钟赴台任台湾《新生报》主笔兼总编辑。之后,钮先钟做过“中央广播公司”广播评论员;当过“国防计划局”编译室主任,主持翻译国际最新政治动态及战略理论(基辛格1957年出版的名著《核武器与对外政策》第二年就被钮先钟译介过来,隔年大陆也出版了北京编译社的译本);最后进入淡江国际事务与战略所直至2000年退休;2004年因心力衰竭病逝于台北。

纵观在台数十年,除钮先钟自我期许的“战略思想家”之外,他用力最勤、贡献最大的仍是最为人熟知的军事译介事业。1952年4月1日,钮先钟创立军事译粹社,从此台湾才开始系统、稳定地出版军事图书。那一天是西方的愚人节,所以他就以“愚人愚事”自勉,认为坚持“愚不可及”的军事学术研究和译述,“也未尝不是一件值得自豪的事情——尽管愚公的头上是已经满头的白发”。钮先钟先后翻译过克劳塞维茨、李德·哈特、安德烈·博弗尔等人的著作,其中瑞士军事家约米尼的《战争艺术》还被蒋介石评为“译笔甚佳”。而在他的所有译著中,1968年初版、1976年再版的《西洋世界军事史》实为执牛耳者。

《西洋世界军事史》是既有实际军旅经验、又有理论创新精神的英国军事史家J.F.C.富勒耗费三十年光阴写就的不朽传世名著。他从1923年开始收集资料,1939至1940年出版两卷本《西方世界的决定性会战》,但作者本人并不满意。第二卷出版不久,全部存书都毁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火。富勒反而以此为契机重写全书:将原有的两卷扩为三卷,在原有的29章中改写了28章,删去了一章,另增加了23章新材料,又添加了新写的“大事记”和“导言”。这就是我们今天看到的《西洋世界军事史》。这部卷帙浩繁的西方战争通史以对西方历史有极重要影响的决定性会战为主结构,详细描述其经过和影响;同时以带有丰富评论的大事记填充过渡,串联起各会战之间的政治发展与战争的由来。会战各章好像海浪的高峰,而大事记则像其间夹着的低谷,这样高低起伏就形成了3500年的西方战争史。

钮先钟对这本书有极高的评价:“这是一部经得起时代考验的经典名著,凡是研究军事学和历史学的人,都有加以研读之必要。”他认为该书“博观约取,考证严谨,议论精辟,识见超迈”,实为不易之论。本书中文译本出版以来深受重视,大陆军事科学院1981年即已出版,后又有过多个版本。这些版本除校正个别手民误植、改用通用译名之外,与台版内容并无区别。近日推出的最新版本,则补全原书3000余条注释,将意译、简译部分改为贴近原书本来面目的直译,修订原有译文错误,增补漏译文字,全书较以往版本共增加近20万字,对涉及的历史、地理、人物、事件增加简要注解,可能是目前最能反映富勒著作原貌、最适宜阅读的一版。

今年恰逢钮先钟译文引进大陆40周年,《西洋世界军事史》再次出版一方面让这本绝版已久的巨著重新与读者见面,另外也有纪念钮先生在这一领域开创之功的意义在。“愚人”何止一人,“愚事”也总要做下去。是为记。《西洋世界军事史》,英,J.F.C.富勒/著 钮先钟/译,文化发展出版社,2021年5月版

《西洋世界军事史》,英,J.F.C.富勒/著 钮先钟/译,文化发展出版社,2021年5月版


谢选骏指出:这个钮先钟,打了败仗也不好好投降,或是干脆自杀卸责;而是当了逃兵混入平民队伍,连带平民遭到整肃、受到屠杀,这种劣等的逃兵行为无形之中促成了南京大屠杀。这些兵痞人渣实在可恶,还好意思拿来宣扬,真是恬不知耻也。

谢选骏:夺下台湾、拿回蒙古、走向隋唐



《美多名专家警告:中共夺下台湾 全球都要遭殃》(自由时报 2021-12-05)报道:


  专家警告,若中国夺取台湾,控制了半导体的生产,包括美国在内的国际社会都将受害。


  中国对台湾咄咄逼人的行径,愈加受到国际重视,美国“福斯新闻”3日报导,多名专家正发出警告,由于台湾在半导体制造上的主宰地位,若中国夺取台湾,控制了半导体的生产,形同赢得了一张“王牌”,受害的将不仅是居住在台湾的人民,还有包括美国在内的国际社会。


  报导指出,全球半导体短缺在去年达到紧要关头,对科技、汽车产业造成重大伤害;全球半导体产量有63%来自台湾,相较之下,2019年美国半导体产量仅佔全球的12%、去年中国佔全球产量的16%。近日有关若中国掌控半导体产业,情况会是如何的忧虑升高,专家警告,更大的问题在于,这样会让中国握有多大的筹码。


  美国联邦众议院外交事务委员会首席共和党议员麦考尔(Michael McCaul)说,“如果让中共控制大部分的半导体产业,他们就将对贸易伙伴握有非常可观的筹码,而且他们会运用这个筹码”;麦考尔说,中共会使用任何能加强他们权力的胁迫手段,他们已经展现出愿意用使人们消失、言论噤声和在经济上打击国家等方式。


  华府政治风险谘询公司“巴隆公共事务”(Baron Public Affairs)董事富希戈特(Jeremy Furchtgott)向“福斯新闻”说,“很令人担心的是,中国在台湾周边的行动可能意外挑起中国与美国、或者其它国家的军事对峙”,“由于台湾在半导体供应链的关键地位,中国透过夺取台湾所得到对经济或者其它国家经济的筹码,会形同给它一张王牌。”他认为,中国经济依赖商贸关係,不至于会迅速切断对外国的供应,但是美国在多项重要货物对中国的依赖,“给中国类似于对一些外交政策决定的否决权”。


  聚焦中国政治的风险顾问公司“战略风险”(Strategy Risk)执行长石宇(Isaac Stone Fish)警告,中国拿下台湾可能造成全球势力动态的转移,使中国更胆敢以会挑起多国回应的方式行事;防范第三次世界大战、防范北京对日本、南韩和菲律宾侵扰和施展更大军力,以及阻止中国的外部扩张,这些事情似乎比供应链的干扰还要重要。他提醒,“一场为了台湾的战争,现在比过去数十年来还更有可能”,“中国对台湾的战争,不管成功或失败,都肯定会是21世纪最重要的事件”。


网民嚎叫:


马年生 发表评论于 2021-12-05 16:38:56

台湾问题到了必须解决的时候了,操作越热,台湾资金更加速外流,经济越发下行,社会越发动荡,届时,何须武力?

老哈哈 发表评论于 2021-12-05 15:56:23

所以现在是湾湾携芯片产能逼美参战——这事会有正果吗?门都没有!

zzbb-bzbz 发表评论于 2021-12-05 15:40:38

所以美国让台湾和韩国的半导体产业搬到美国本土

zzbb-bzbz 发表评论于 2021-12-05 15:40:29

所以美国让台湾和韩国的半导体产业搬到美国本体

相信事实 发表评论于 2021-12-05 14:35:39

中国的统一是必然的,不可避免的,如果这文章说的是事实,那么全球遭殃就是必然的啦。

haohao88 发表评论于 2021-12-05 13:50:51

美国是由金融和军火商所控制,决定了它要不断挑起战争和冲突,以获取最大利益。 世界上除了中国以外,都希望中国爆发战争,可惜中国不想战争意愿已被美国看穿,并以此不断地勒索中国。

TNEGI//ETNI 发表评论于 2021-12-05 13:41:25

台湾是中国的问题。这个问题中国总是要解决的。至于对外部的影响,没那么所谓的“灾难性”。各国看着办好了。

Tom_1971 发表评论于 2021-12-05 12:56:15

小柳同学想一想,如果中国大陆自己可以做芯片了,直接废了台积电,世界格局会有什么改变?你小子近视严重又太纠结于台积电了。当今世界,一切皆有可能。

apache2000 发表评论于 2021-12-05 12:33:35

湾湾吓尿!五杂吓哭!

笔名已被占用 发表评论于 2021-12-05 12:19:13

“美多名专家警告:中共夺下台湾 全球都要遭殃”

文章来源: 自由时报 

————————————————

事实是

美国全球输出意识形态

全球遭殃.中国全球和平建设

全球得益.

结论 中国强大使全球得益

柳小波 发表评论于 2021-12-05 11:57:49

不用日本,台积电晶圆厂停电一小时,整套设备就废了。不停电,整个无尘厂房里扔个烟头,也废了。难道中共强占台湾,ASML还会继续出口光刻机去台湾?甚至继续提供技术支持?都在想什么呢?以为是打红警,买个科学家,鼠标一划,钻进去十秒厂子就归你了?

柳小波 发表评论于 2021-12-05 11:52:39

楼下,川普加税是给中共留下多大的心理阴影啊,这么念念不忘的要黑一把?

所想即所得 发表评论于 2021-12-05 11:52:00

楼下很多一看就是对半导体产业一点都不懂的。如果日本禁止高端光刻胶出口,台积电立马就得停产。中国得到台湾都没用。

音乐色彩 发表评论于 2021-12-05 11:37:37

美国已经意识到特朗普增加中国的关税是一步臭棋,后悔都难补。台湾问题如果再走一步臭棋,那是补不回来的,就看美国会不会举一反三地学习了。

技术员 发表评论于 2021-12-05 11:29:42

不对吧,全球遭殃不就意味着美帝垮台吗?怎么可能?

anchoret98 发表评论于 2021-12-05 11:08:09

目前有近20個先進製程工廠正在我們大美國建設之中。等到這些工廠達到設計生產能力,下一步就是要打壓臺灣的半導體產業。這是實現我們大美國「全球半導體霸權」,必不可少的一步。美國未來那麼多芯片廠,必須要拿到全球絕大部分訂單,才能生存並健康發展下去。也就是說,最早5年之後,梧桐就將成爲「衆望所歸」。到時候,就看鄙賤毒,敢不敢自己去「點炮」了?

5mslj 发表评论于 2021-12-05 10:40:04

先把红线确定了再说,画了几十根红线了,擦了画,画了又擦,到底哪根算数啊。

dreamstory 发表评论于 2021-12-05 10:38:41

还没登陆时,点一把火就能将身产线烧成灰烬。

一条小路 发表评论于 2021-12-05 10:31:08

習豬頭沒這麽蠢,他當皇上挺過癮的,爲什麽要打仗,打仗對他有什麽好處。

柳小波 发表评论于 2021-12-05 10:21:14

美国如果不能保护台湾,那保护日本韩国菲律宾什么的承诺都不会再有说服力。那么可以想象这些国家都会寻求扩军,发展核武器,美国将无法阻止。所以中共认为那是好事?

edccde 发表评论于 2021-12-05 10:20:45

不怕不怕,台湾赶快把IC厂搬到美国,就安全了,是说世界就安全了。快搬啊。

橘猫的幸福家园 发表评论于 2021-12-05 10:05:00

不可能的事

LLFDD 发表评论于 2021-12-05 10:00:51

美多名专家警告,为了全球的福祉,台积电必须立马搬家美国!

Panda-2020 发表评论于 2021-12-05 09:49:00

美国没有军事市场要遭殃 希望南北韩也是和平统一。哈哈哈

soleil2002 发表评论于 2021-12-05 09:42:00

拿不拿下台湾,我们都要掌握半导体和芯片制造技术。

转帖司令 发表评论于 2021-12-05 09:40:19

唉呀,吓死朕乐

MonkeyWork 发表评论于 2021-12-05 09:39:47

"美多名专家警告:... 全球都要遭殃" -- 就此标题而言,有“拉人头”的风向

gameon 发表评论于 2021-12-05 09:30:27

刚喝完早咖啡,来给台湾归宿指明一下方向。台湾命悬两线。半导体工业和美国总统。一旦半导体工业被老共取代,台湾不战自降。如果美国有不可替代的利益需和老共达成,就是台湾再次被美国总统出卖之日。

LZ56 发表评论于 2021-12-05 09:20:52

自由时报 胡说八道

tesuji 发表评论于 2021-12-05 09:17:20

XM25 发表评论于 2021-12-05 09:07:00

胡说八道。台积电只是个工厂,原材料都是日本美国生产的。占领了台湾,中国的半导体供应链也断了

===

台积电最大的客户是美国,不是中国。

tesuji 发表评论于 2021-12-05 09:11:01

台积电其实是中国可以和平统一台湾的因素之一,从军事上而言,台湾和回归前的香港差不多,中国武力收回一点都不是(大)问题,问题是经济和政治上的,但台湾问题也不能一直拖着,特别是现在台独越闹越凶,大有反送中时港独的那种嚣张气焰,所以,中国有可能在台积电技术和生产能力全部成功转移到美国之前(5年?),开始和美国谈判和平收回台湾的问题,当然,这个谈判会是在密室中进行,不少人都把意识形态看成天下第一大事,岂不知在国家治国精英眼里,它只是工具,这是为什么美国会和苏联联手打纳粹,和中国联手对付苏联,在国家利益面前,意识形态永远都是要让路的,台积电产出现在占世界高端半导体产出的63%,这使得它既是中国的睾丸,也是美国的睾丸,如果中国像老邓当年告诉撒奇尔夫人那样坚定地告诉美国我在某个时间不惜发动战争也必须统一台湾,比如建国百周年前(这个有点晚),美国将会和中国谈判以什么样的相互让步来换取台积电被统一后还能照常运行...

Tom_1971 发表评论于 2021-12-05 09:08:01

已经没有自信了,准备放弃第一岛链,美国事实上在加固第二岛链。美国已经在做战略撤退的准备了,能够理解日本的担忧,可惜日本也事实上无能为力。湾湾好自为之,国共内战再起之日,台岛回归之时,到那时只有一国一制等着台胞了。和统是最好的选择。三月份阿拉斯加互相叫板之后,回头看看,美国全力进攻,中国以逸待劳,乱拳打在棉花上,新疆的长绒棉,更加松软。回望三十年,展望未来十年,美国现在需要强有力的政治家,台湾需要有智慧的执政者。现在民进党太混账,国民党太无能,柯文哲也许会带给台湾未来。


谢选骏指出:夺下台湾是远远不够的,还要拿回蒙古、西伯利亚,第三期中国文明才能走向隋唐。

谢选骏:毛泽东晚年是条断了脊梁骨的癞皮狗


《与毛不同,习近平只要官员假装忠诚和服从就够了》(上报邓聿文 2021年12月05日)报道:


习近平现在的个人崇拜,保留了毛时代的一些形式,又创造出一些新形式。(汤森路透)



中共政治局委员、天津市委书记李鸿忠最近刊发于人民日报的署名文章拉开了官方对习近平的新一轮造神运动或者个人崇拜的大幕。李前些年对习谗媚的「名言」——「忠诚不绝对,就是绝对不忠诚」一度在官场广为流传。但是此文对习的肉麻吹捧更有过之,讚习是「经过历史检验、实践考验、斗争历练的当之无愧的党的核心,是赢得全党全国人民衷心拥护爱戴的人民领袖,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领路人」,把维护习的两个核心地位上升到决定道路方向,事业成败,党的兴衰,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的高度。


李之文是中共高官学习领会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和第三个历史决议系列的一篇,在他之前,已有中纪委书记赵乐际和中办主任丁薛祥等在人日发文谈学习体会。然而从引发的外界反响来看,这二位的文章远不如李,唯一的解释是他们对习的跪拜还没有到李的程度,李文中令人噁心的文字几乎到处都是,除前述外,还有诸如「学史崇德,首先要崇尚对党忠诚的大德,做到始终忠于党、忠于党的核心、忠于党的信仰、忠于党的事业、忠于党的组织」;「向党中央看齐……在思想上高度信赖核心、感情上衷心爱戴核心、政治上坚决维护核心、组织上自觉服从核心、行动上始终紧跟核心,一切行动听从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的指挥」;「要把两个维护建筑于……对党的核心发自内心的敬仰、爱戴、忠诚、信赖、维护的深厚感情基础上」。说一千道一万,李就差点没有像林彪高举红宝书对毛喊出「四个伟大」那样来称颂习了,他形象地演绎了新形势下中国官方是如何操作个人崇拜以及中共高官是如何回应个人崇拜的。


对习近平借六中全会和历史决议大搞个人崇拜,很多人是看在眼裡记在心裡的,但也有一种看法认为,习并未在搞「个人崇拜」,第三份历史决议见不到明显体现对习个人崇拜的表述。在这种观点看来,文革之后中国再也搞不起个人崇拜来了,文革时期人们对毛的个人崇拜,那是发自肺腑的,是真心崇拜毛,可现在官员和精英们只崇拜自己,个个都觉得自己了不起,不会也不可能去崇拜别人。官方对习核心地位的强化和宣传,是中共作为一个组织的需要,这同个人崇拜无关。


中国官方似乎也是这种说法。今年8月发佈的《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与行动价值》一文针对拥护核心与个人崇拜的关係有以下表述:「历史和现实充分表明,全党有核心,党中央才有权威,党才有力量。党形成并拥护领导核心,决不是庸俗化的『个人崇拜』,党自成立之日起就坚决反对『个人崇拜』,并将『党禁止任何形式的个人崇拜』写入党章。」但中共的此番辩白只是在玩文字游戏。


上述看法以人民是否发自内心喜欢、拥护和支持领袖作为个人崇拜的惟一衡量标准,其实是不准确的,没有触及个人崇拜的本质特徵。所谓个人崇拜,最根本的就是把领袖个人的重要性强调和突出到一个不恰当的、与人们的认知、常识和实际所起作用严重背离的程度,甚至把领袖直接等同于组织和国家,好像没有他,就会党将不党,国将不国。当然,单有这一点,还构不成政治意义上的个人崇拜,必须是官方有组织有系统的利用在其掌控下的资源、工具和管道,去製造这样一个人间神,并强行灌输给大众,对大众进行洗脑。


有意识地造神


习近平上台后,尤其在他建立起了稳固的权力后,开始有意识地造神,把习塑造成一个向毛比肩的中共又一位历史稀世伟人,是他拯救了中共,拯救了中国,是他在毛的站起来、邓的富起来的基础上,让中国强起来,是他解决了困扰中国几千年的贫穷难题,把中国领向接近世界舞台的中心。这样一个党的领袖,不把权力交给他去行使交给谁,不把中国让他去「折腾」又给谁?而官方对六中全会出台的第三份历史决议著力宣传的重点,就是它的「两个确立」,即「确立习的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确立习的新时代思想的指导地位」,并认为这是该决议的最大价值及历史与现实意义所在。李鸿忠的文章,不过是在这方面做进一步的发挥,让人觉得太出格太噁心而已,稍有羞耻心的官员恐怕都接受不了。


事实上,习近平并不指望让官员和民众心悦诚服的接受对他的个人崇拜,官员们只要在形式上假装忠诚和服从就可以了。这是目下对习的个人崇拜和毛式个人崇拜的最大不同。它当然是中国几十年的开化开放和参与全球化的结果。从这个角度看,文革时的毛式个人崇拜可能永远也不会来。新时代的个人崇拜有新的表现形式,在语言上,它不再动辄高呼「高举习近平思想的伟大旗帜」、「习主席一句顶一万句」、「习总书记万岁万万岁」、「三忠诚四无限」之类的话,但也没有完全消失,李文就残留了这种痕迹;在行动上,也不再动辄举行大型的集会,发动群众运动,高举习近平的领袖画像,红海洋一片,那种激动万分甚至痛哭流泪的场景恐怕不会再重现了,但是习近平的画像在一些场合还出现。


现在的个人崇拜保留了毛时代的一些形式,又创造出一些新形式。比如,刻意将习和中共其他领导人的地位拉开,并仪式化,变成一种类似于中国传统帝制的君臣关係。官媒对习的报导和宣传,更是其他领导人望尘莫及。习自上台以来出版的著作和讲话种类,甚至已经超过了毛。各大学、研究机构、党校、军队乃至一些地方政府,争相成立习近平思想研究中心,像北京大学竟然成立了四个习近平思想研究中心,毛在世时,都没有这种现象。习的思想已经成为大学的必修课,正像官方讲的,要做到让习思想在全国人民入脑入心,带著忠心去维护习的核心地位。


为什么要製造对习的个人崇拜?简单地说,是为了更好地抓权,当然,会给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但这样做,源于人性的幽暗和权力的本性,还有建立此种不世之功的诱惑。就此而言,极权者往往都目的高尚和单纯,用极权和个人崇拜来实现该目的。毛就曾认为,中国革命需要个人崇拜。没有个人崇拜,权力的获取就缺乏支撑和正当性。


製造对习的「个人崇拜」是否能够达到官方期待的效果,如果以人们自愿接受来看,显然没有,但即使从这个角度说,也并非完全没有效果。人们能看到,还是有一部分人和官员,认识上发生了某种转变,已经对习的思想和做法表现出了认同和支持。而且随著时间推移,接受的人可能会更多。话说过来,即使没有效果也不能反证官方不在推个人崇拜。对习个人而言,或许他在某个时候意识到专权和个人崇拜的危害,但比起权力和宏大事业的诱惑来,让他不得不要在全党製造个人崇拜,而且专权者往往很自信,认为自己能够免于集权和个人崇拜之危害。然而,像华盛顿这样对权力的后果有高度自觉的人毕竟少而又少。虽然搞集权和个人崇拜的领袖刚开始也许想把集权和个人崇拜控制在一定范围,可一旦打开这个潘朵拉魔盒,事物就有它自身的发展规律。


在中共三代领导人中,邓小平是在经历了毛的文革以及六四的血腥教训后才反省到个人崇拜的危害,在跟李鹏、姚依林谈话时曾表示,不希望在新的政治局、新的常委会产生以后再宣佈他起一个什么样的作用。用他的话说,我的分量太重,对国家和党不利,有一天就会很危险。国际上好多国家把对华政策放在我是不是病倒了或者死去了上面。我多年来就意识到这个问题。一个国家的命运建立在一两个人的声望上面,是很不健康的,是很危险的。不出事没问题,一出事就不可收拾。至少是现在,习把邓的这番警告已经抛之脑后,历史就这样无意义地重複著,非要等到不受约束的权力滑向个人崇拜给这个国家和民族造成深重灾难,才会有一个觉醒过程。


谢选骏指出:这个邓聿文,1968年生的,毛泽东死的时候他才八岁,可以说是乳臭未干——由他谈论毛泽东,可知他不懂装懂,实在是外行领导内行的标配。这个情况,可能是他爹妈给了他错误信息,因为他妈生他的时候正值毛泽东翻云覆雨的高峰。所以他也就不知道了,当他三岁的时候,1971年林彪死后,毛泽东进入了晚年,活像一条断了脊梁骨的癞皮狗,再也没人理他了。比现在习近平都不如。大家阳奉阴违,甚至伪造他的诗词进行取笑,还编排江青的不伦故事,羞辱毛泽东。周恩来一死,大家假借悼念来气煞了毛泽东。把周恩来这个没种的太监当做打狗棍使用了。


2021年12月4日星期六

谢选骏:文化战失败的范例

 

《威尔逊·爱德华兹事件破案了?“无声信息”幕后传谣?》(立此存照 2021-12-03)报道:


Facebook及Instagram母公司Meta12月1日发表报告:经调查发现,一个与中国有关联的虚假信息网络使用了数百个社交媒体假账号,来宣传一项没有根据的说法。


2021年8月,中国官媒新华网、人民网、环球网等相继转载了一篇来自“瑞士伯尔尼的生物学家威尔逊·爱德华兹(Wilson Edwards)”的专家言论,称他被告知美国正试图要诋毁与中国合作调查新冠疫情起源的世界卫生组织(WHO)的科学家。之后瑞士政府质疑该报道为虚假报道,所谓的专家“威尔逊·爱德华兹(Wilson Edwards)”也并不存在,报道中引用的该专家Facebook账号才开通仅一周。瑞士驻华大使馆还在推特发起寻人“Looking for Wilson Edwards”、“如果你存在我们很想认识你”。之后,中国官方并未承认这一虚假报道,但多家官媒相继删除了有关评论以及引用威尔逊・爱德华兹说法的文章。


12月2日,Facebook及Instagram母公司Meta在其《对抗性威胁报告》中提供了“威尔逊·爱德华兹(Wilson Edwards)”这一虚假信息制造、传播的更多细节,并且披露了一个与中国有关的虚假信息网络正利用大量社媒假账号从事假宣传,而其中一些账户指向四川成都一家名为“无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的信息安全企业。


报告封面:


相关内容截图:


例如,报告当中提供的一张截图显示,在“威尔逊·爱德华兹(Wilson Edwards)”的相关言论发布在Facebook(7月24日)的两天之后,一个有着中国背景的账号发布了要求转发、互动的相关指令:


各位领导、同仁:请在海外社交媒体账号对以下内容进行联动转发。明天(7月26日)下午15:00前反馈传播情况(包括但不限于:传播数据、亮点互动、大V转发等),谢谢 ~ 雅虎新闻 Yahoo News刊发《Fauci and top Wuhan scientist cite same study to cast doubt on COVID lab leak》推送链接:https/news.yahoo.com/fauci-top-wuhan scientist-cite-173900362.html 2.Wilson Edwards贴文《世卫组织正进行病 毒溯源研究工作》推送链接: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 story_fbid=101513595554063&id=100070862673911


Meta指出这些账号主要针对美国、英国的英语受众,以及台湾、香港和西藏的中文受众。在发现这一系列传播链条后,Meta公司删除了524个Facebook账户,20个页面,4个群组,以及86个Instagram账户。Meta还称这是中国机构所策划的一次联合行动,也是它们首次见到。


Meta在报告中点明了“四川无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与“威尔逊·爱德华兹(Wilson Edwards)”的账户存在联系,该公司所持有的许多账户都尝试冒充西方人,并在2021年初分批创建,不过这类假账号的集中转发、点赞基本没有转化为任何真实的参与。因此,Meta也认为这一宣传行动“基本上并不成功”(a sprawling and unsuccessful network from China)。


不过,Meta也指出,它们没有发现四川无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与中国政府之间有任何联系。但仅从无声信息的官方简介来看,这家公司是“公安部重大活动网络安全保卫和CNCERT的优秀网络安全技术支撑单位,也是国家重要漏洞平台支撑单位。”享有大量涉密特殊资质,并且是一家“军民融合企业(单位)”。


四川无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成立于2000年,是一家致力于网络与信息安全领域技术研究、产品研发和技术服务的高新技术企业,是公安部重大活动网络安全保卫和CNCERT的优秀网络安全技术支撑单位,也是国家重要漏洞平台支撑单位。公司总部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区,在北京、重庆、贵阳、云南、西藏、西北、江西等地设有分支机构。现有员工两百余人,其中75%为技术型人员,汇聚了国内网络安全领域优秀专家学者、技术精英,形成了咨询、攻防、研发、服务4支核心技术团队。由业内顶尖攻防人员组成的双螺旋研究院,在国内网络安全比赛中多次取得优异成绩,尤其是在公安部 “护网-2018”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网络攻防实战演习中荣获“最佳攻击队伍”称号。 (公司简介)


无声大事记:1.2000年 企业正式成立 2.2003年 成为成都市政府定点采购单位 3.2005年 首批加入政府安全计划,获取查看微软操作系统源代码 4.2006年 获得涉密信息系统集成资质 5.2008年 获得安全服务资质 6.2015年 成立大数据安全研究所 7.2016年 成为成都网络安全处置中心 8.2017年 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单位保密资格// CNCERT/CC网络安全应急服务支撑单位//国家网络与信息安全信息通报机制技术支持单位 9.2018年 中国网络安全产业联盟会员单位。


网民嚎叫:


行者陌言 发表评论于 2021-12-04 08:20:17

这次党的宣传部门的造假工程被caught in red handed. 粉红蟑螂们居然还要狡辩, 太无耻了

DAHUAGOU 发表评论于 2021-12-04 08:12:01

无声信息放了一个闷屁,虽然以为无声很保险,但不幸的是是实在太臭,结果还是被周围的朝阳群众揪出来了。

一二三四五,

上山打老虎,

老虎不在家,

放屁就是它

行者陌言 发表评论于 2021-12-04 07:59:27

心理学认为:制造谎言并蓄意传播的目的 是避免做了恶事后被处罚.

seanie66 发表评论于 2021-12-04 06:54:22

CCP 是个邪恶的组织。

明天某人过生日 发表评论于 2021-12-04 06:49:34

这段Edwards的英文实在是low,跟一个经常在专业刊物上发表文章的科学家写作风格和用词习惯差太远了,先不论此人的出处,这写作也就能骗一下国内不学习的疯狂战狼小粉红

GoHabs 发表评论于 2021-12-04 05:01:21

五毛们在这则新闻下,偃旗息鼓,装死

RedSurfer 发表评论于 2021-12-03 23:01:00

今年的孔子和平奖就给爱德华兹了。

点点点点点 发表评论于 2021-12-03 22:16:00

文学城一定有有组织的无毛,他们发帖的时间和文法都类似,有时候连无耻的角度都一样,搞文案的有敷衍了事之嫌。

唐爽粉丝团 发表评论于 2021-12-03 22:14:03

进来错了,仔细一看,进了反中狗窝

唐爽粉丝团 发表评论于 2021-12-03 22:13:19

lovNordstrom 发表评论于 2021-12-03 21:29:19“各位领导、同仁:请在海外社交媒体账号对以下内容进行联动转发。明天(7月26日)下午15:00前反馈传播情况(包括但不限于:传播数据、亮点互动、大V转发等),谢谢”

哈哈哈,咱文学城这里肯定有大批的这些工作组的下线。稍微在这玩了几个月就发现他们是有组织的。

包括这里的论坛,每个论坛至少一名版主是明的

===================

相信此类说法的,不是傻,一般是坏。

这个黑寡妇大家都知道,她是傻坏。

点点点点点 发表评论于 2021-12-03 22:10:00

文学城的此类东西也不少。只是文学城的级别要低一点,文字质量明显弱一些,可能是一些低级人员或编外人员。

lovNordstrom 发表评论于 2021-12-03 21:29:19

“各位领导、同仁:请在海外社交媒体账号对以下内容进行联动转发。明天(7月26日)下午15:00前反馈传播情况(包括但不限于:传播数据、亮点互动、大V转发等),谢谢”

哈哈哈,咱文学城这里肯定有大批的这些工作组的下线。稍微在这玩了几个月就发现他们是有组织的。

包括这里的论坛,每个论坛至少一名版主是明的。

湾区范儿 发表评论于 2021-12-03 21:23:42

红色键盘侠业务水平不过关,必须关起来集中培训几年,提高专业技术,才能让他们上岗。

十里桃花在水一方 发表评论于 2021-12-03 21:19:00

经党中央真理部领导一致同意,追授瑞士著名生物学家威尔逊·爱德华兹教授“虚拟红色键盘侠”荣誉称号!

东方明月- 发表评论于 2021-12-03 21:13:35

不说假话,中共一天也活不下去

体温37 发表评论于 2021-12-03 21:12:00

骗子满地走,假新闻充满报纸电视网络。奇怪的国家

portfolio 发表评论于 2021-12-03 20:55:31

中华人民共和国,本质上是一个流氓共匪国,无耻至极。

逐风 发表评论于 2021-12-03 20:37:11

我一直觉得应该给威尔逊·爱德华兹颁一个疫情期间最搞笑的新闻大奖。

老寓公 发表评论于 2021-12-03 20:31:11

吃一堑, 长一智。 下次开个新账号继续干。

老寓公 发表评论于 2021-12-03 20:29:14

相信事实, 长剑也是四川无声信息公司的驻外员工。

lalalaland 发表评论于 2021-12-03 20:26:00

丢人现眼.

TwinTurbo 发表评论于 2021-12-03 19:51:28

国色被威尔逊·爱德华兹灭口了?是活埋还是装麻袋投河?


谢选骏指出:这是一个“文化战失败的范例”。有关人士,应该好好学习,天天造谣,更上层楼,不要辜负党的希望。

谢选骏:美国的真孤立配合了中国的假开放

《美国“孤立主义”与中国“单边开放”: 表象之下的政治现实》(陈岩 BBC中文记者 2024年12月2日)報道: 特朗普的当选,在太平洋对岸的中国激起两圈相互矛盾的涟漪:中文社交媒体上,有众多特朗普的拥趸者,他们欢呼这个特立独行者的强势归来;另一边是忧心忡忡的精英人士,他们恐于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