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谢选骏全集

2021年1月2日星期六

谢选骏:独裁者为何需要接班人



《消费心理学:诱惑你多花钱的诀窍》(BBC 2019年10月5日)报道:


你买一杯咖啡,可能已经注意到,大、中、小三种容量——中杯价格几乎和大杯差不多。为了这明显的小便宜,你是否曾经选择过最大杯最贵的?


如果这样,你就被一种名为“诱饵效应”的认知偏见所蛊惑。这种认知偏见会提出一项不太吸引人的额外选择——比如相对昂贵的中杯咖啡,诱使你支付超出理性选择的钱。哈佛大学心理学家琳达·张(Linda Chang音译)表示:“如果你以特定方式设计选项,就能推动人们转而选择价格更高的产品。”


最初研究诱饵效应,是将其作为一种潜在的营销策略,用以影响消费者选择。但最新研究表明,它也可在招聘、医疗、甚至政治方面产生强大的影响。它表明,呈现事实的过程中,我们的判断是多么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即使那些额外信息可能没有干扰整体判断。


理解诱饵效应,你会较少被这种不自知的意识所影响。你甚至可能把它作为说服别人的工具。


与困扰我们的许多认知偏见一样,诱饵效应在20世纪80年代首次被记录下来。最好的理解方法是看一下这个例子。


假设您正在从以下选项中选择航班。


A航班价格400美元,中途停留60分钟。


B航班票价330美元,中途停留150分钟。


C航班票价435美元,中途停留60分钟。


在这种情况下,研究人员发现大多数人会选择A航班:它比C航班便宜,而且又比B航班停留时间更短,虽然价格比B航班贵很多。


现在看看另一组航班组合:


A航班价格400美元,中途停留60分钟。


B航班票价330美元,中途停留150分钟。


C航班价格330美元,中途停留195分钟。


在这种情况下,大多数人的首选是B航班。


从逻辑上讲,B航班没有任何变化:第二个组合中的B航班和第一个组合的B航班,无论是停留时间和价格都完全相同。但是由于C航班的改变,中途停留时间更长,价格变得和B航班一样,因此就改变了参与者对航班选择的感受。所以第二个例子中,他们宁愿忍受更长时间的等待,以获得更便宜的价格。


在各种情况下,C航班这个“诱饵”都与设计者期望胜出的目标选项相似,但吸引力略低。这种对比会增强目标的受欢迎程度。研究这类选择实验发现,使用精心设计的诱饵,可以改变多达40%的观点。这表明我们的决定很容易被选项设计方式所左右。


至关重要的是,正如买咖啡场景所显示的那样,设置无用选项甚至可能意味着消费者愿意支付更多的钱,从而产生营销人员非常感兴趣的诱饵效应。


心理学家们仍在争论这种特殊效应的确切原因,但有一种观点是,将其与诱饵进行比较,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容易的理由,来为一个原本武断的决定辩护。如果只比较A航班和B航班,很难确切知道如何评估成本和等待时间之间的关系——90分钟的额外等待时间到底值多少钱?但是,如果其中一个选项明显优于诱饵(C航班),那么你就有现成的理由来解释自己的选择喜好。


从啤酒到电视、汽车和房子,对许多不同种类的商品,人们都观察到了这种行为模式。


在《可预测的怪诞行为学》(Predictably Irrational)一书中,作者艾瑞里(Dan Ariely)描述了《经济学人》杂志如何利用诱饵效应,鼓励读者选择更昂贵的订阅方式。出版商提供的数字版订阅仅为59美元,印刷版订阅为125美元,第三个选项是印刷版和数字版订阅结合,价格相同,也是125美元。那个只提供印刷版的选项显然是一个诱饵,因为它提供的产品明显劣于印刷版和数字版结合。艾瑞里发现,它的存在,大大增加了合并订阅(而不是数字版订阅)的使用量。事实上,当只有第一和第三这两个选项时,读者选择最便宜的数字版订阅的可能性比有三个选项时高52%。


在高端商品销售中,这种诱饵效应也很普遍。英属哥伦比亚大学(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最近的一篇论文记录了钻石市场的诱饵效应。该论文发现,质量稍差但同样昂贵的钻石产品,可以为零售商贡献逾20%的利润。


研究人员表示,这种诱饵效应适用于从机票到碳酸饮料等各种消费——并非所有人都容易受到诱饵效应的影响。根据对认知偏见的研究,研究人员发现这取决于个人的思维方式。例如,问卷调查可以确定一些人是否更倾向于服从他们的直觉,或者更善于分析,更喜欢深思熟虑的推理。(直觉更好的人最有可能受到诱惑。)


有趣的是,激素也会起到一定的作用:例如,睾丸激素水平越高,越容易冲动,这意味着他们更容易受诱饵效应的影响。甚至有更多证据表明,生物学意义上的男性是“理性性别”,这一历史性概念是完全没有根据的。诱饵效应在集体决策中也很普遍——我们不能依赖他人来消除我们的思维偏见。


除了确定谁更容易受影响外,科学家们还探索了除了消费之外其他情况下的诱饵效应。例如,艾瑞里发现它可能存在于约会中。根据他的研究,如果一个人和另外一个长相相似但吸引力稍低的“诱饵”一起出现,我们往往会更喜欢这个人。如果你正在浏览Tinder(婚恋交友网站)上的个人资料,这点是值得注意的。你对某人魅力的评判将取决于谁在他/她之前或之后出现过。


诱饵效应也可能影响我们的选举投票和招聘决定。在这些情况下,“诱饵”可能是意外出现而不是被故意设计为选项,但如果你遇到的两个候选人是类似的,其中一个略优于另一位,你对他的关注度会比其他竞争对手更高。


琳达·张对招聘决定中的诱饵效应进行了研究,她想知道,随着算法开始筛选候选人并向招聘者提供选项,这是否会成为一个特别的问题。她说:“可能摆在你面前的,是由诱饵组成的选项,实际上是在鼓励招聘者选择某些选项。”不仅招聘人员可能会受到影响,最近的实验表明,诱饵效应也会影响应聘人员对工作单位福利的选择。


更积极的一面是,英国科学家也开始考虑诱饵效应是否可以用来鼓励人们选择更健康的生活。例如,伦敦大学学院(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行为科学与健康的研究员瓦格纳(Christian Von Wagner),最近就探讨了人们对重要但令人不快的结肠直肠癌筛查的态度。他发现,如果要在接受一次检查或不做检查之间做出选择,许多人选择不做。但如果同时给他们提供第三种选择——在不太方便、等待时间较长的医院预约,即设置诱饵,他们会受强烈影响。


诱饵效应也会影响你的爱情生活,约会网站中个人图片的特定顺序会影响你选择未来的对象——正如我们在其他例子中所看到的,这并不是因为人们选择了不受欢迎的诱饵,它只是让起初那家医院的筛查显得不那么繁重。在后来的研究中,瓦格纳还让女性参与者选择由性别相同的医生(偏好)或性别不同的医生(诱饵)进行检查。诱饵的存在再一次增加了人们接受筛查的意愿。瓦格纳表示:“这是非常明确的证据,证明了诱饵效应的存在。”事实证明,这种策略比其他策略更有效,比如通过强调参加筛查者的数量来吸引人的从众心理。


在这里,诱饵效应可能会挽救生命。但我们都可以在个人和职业生涯中运用它来提升自己的说服技巧。例如,如果你正在和朋友讨论旅行计划,但还没有决定去哪里,你可能会在你选择的城市提出两种不同的安排,但其中一种是稍贵一些的酒店。这样,即使你的朋友可能已经选择了另外的城市,这种比较可能让他们认同你的首选。


只是你自己不要成为它的受害者。无论你是在买耳机,还是在决定退休计划,你都要谨慎地问自己,你是否真的选择了你需要或想要的东西,你的选择是否你的初心所寻,还是你被一个故意设置的糟糕选择分散了注意力。就像一个训练有素的狙击手,需要避免错误目标,可能会发现他的判断突然变得更加敏锐。


谢选骏指出:独裁者的接班人往往都是接不了班的,但是独裁者还是需要接班人——独裁者为何需要这些注定接不了班的接班人?因为独裁者需要这些不得人心的接班人作为诱饵、“故意设置的糟糕选择”,来转移群众的注意力,以便增加自己的人望、稳定他那并不稳定的统治。

谢选骏:时间就是催命符



《时间概念与人们的错误认知》(BBC 2020年2月1日)报道:


如果记忆仅仅像录像带,那么想象一个新环境将会变得很困难。


“时间”是英语中使用频率最高的名词。我们都知道时光流逝是什么感觉。现在发生的事很快就变成了过去;今天转眼就变成了昨天。如果生活在温带气候,每年你都还能看到季节更替。随着我们长大成人,我们越来越意识到时光飞逝。


神经科学家一直无法确定大脑中哪个部位负责感知时间流逝,但人类特别擅长感知时间。如果有人说将在五分钟内到达,我们大概能估计什么时候他们就快到了。我们还有周复一周、月复一月的感觉。因此,大多数人会说,人类感知时间的能力是相当明显的:它以一致和可测量的速度,从过去到未来、沿着固定的方向流逝。


当然,人类对时间的感觉可能不仅仅是生物学上的,也可能是由文化和时代所塑造的。例如,亚马逊地区的阿蒙达瓦(Amondawa)部落就没有“时间”这个词。有人说,这意味着他们没有时间的概念,没有一个事件发生的框架。关于这是否纯粹是语言学问题,或者他们是否以不同方式感知时间,尚存在争议。与此同时,我们很难用科学的方法精确地了解古代人们是如何构想时间的,因为关于时间感知的实验只进行了150年。


我们所知道的是,亚里士多德认为,现在是一种不断变化的东西。公元160年,罗马帝国哲学家马可·奥勒留(Marcus Aurelius)把时间描述为一件件流逝的事件。至少在西方,许多人仍然认同这些观点。但是物理学有不同的解释。无论多少人感觉时间像是朝一个方向流动的东西,一些科学家却不认同。


如果记忆仅仅像录像带,那么想象一个新环境将会变得很困难。


上个世纪,爱因斯坦的发现打破了我们对时间的传统理解。他告诉我们时间是由事物创造的;不是在那里等着这些事物在时间里面发挥作用。爱因斯坦证明了时间是相对的,如果一个物体移动得快,时间的速度就会慢一些。事物不是按既定的顺序发生的。在牛顿物理学中,并不存在单一的普遍意义的“现在”。


的确,宇宙中的许多事件都可以按顺序排列,但时间并不总是被整齐地划分为过去、现在和未来。一些物理方程式的计算结果中,时间可以双向运动。


一些理论物理学家,比如畅销书作家和物理学家卡洛·罗维里(Carlo Rovelli)甚至更进一步,推测时间既不流动,也不存在。这只是一种幻觉。


当然,尽管一些物理学家认为时间不存在,但我们的时间感确实存在。这就是为什么物理学的证据与生命的感觉不一致。人类对“未来”或“过去”的共同理解可能并不适用于宇宙中的其它地方,但确实反映了地球上的现实生活。


然而,就像牛顿的时间绝对论,时间如何影响人类,大众的理念也可能是错的。也许有更好的方法去理解。


虚假的过去


我们很多人都有时间观念,其中一个内容就是我们如何看待过去:就像一个巨大的视频库,我们可以利用它来检索生活中的事件记录。但心理学家已经证明,自我记忆根本不是那样。大多数人忘记的事情比记得的要多得多,有时我们完全忘记了发生的事情,尽管别人坚持认为我们在场。有时,即使被提醒也不能唤起回忆。


我们可以改变记忆,使之更有意义。每当我们回忆起一段过往,我们就会在脑海中重新构建这些事件,甚至改变它们,以适应任何可能出现的新信息。这比凭空创造要容易得多,让人们相信其实从未存在过的经历。心理学家伊丽莎白·洛夫图斯(Elisabeth Loftus)对此做了几十年的研究,她让人们回忆起自己曾亲吻过一只巨大的绿色青蛙,或者曾在迪士尼乐园遇见过兔八哥(因为他是华纳兄弟的角色,不可能出现在迪斯尼)。即使是向朋友讲述一件轶事,也可能意味着我们对那个故事的记忆已经发生了轻微的改变。


人们可以被说服,去"记住"那些从未发生在他们身上的事情。我们犯的另一个错误是以为想象未来与想象过去是完全不同的。事实上,这两个过程是相互联系的。我们用大脑中相似的部分来回忆过去或描绘我们未来的生活。正是拥有了记忆,我们才能想象未来,在脑海中预览未来的事件。这一技能使我们能够预先制定计划,并尝试不同的可能性。


这些奇怪的感觉就是源于我们大脑处理时间的方式。一个几乎没有自我记忆的婴儿总是活在当下。她快乐、哭泣、饥饿、悲伤。婴儿会经历所有这些,但不会回想起上个月有多冷,也不会担心气温很快会再次下降。然后慢慢地,一个蹒跚学步的孩子会开始建立自我意识。随着这一发展,便开始理解时间,理解昨天与明天的区别。


尽管如此,在那个年纪想象自己的未来仍然是一个挑战。心理学家珍妮·巴斯比·格兰特(Janie Busby Grant)发现,如果你问三岁大的孩子第二天可能做什么,只有三分之一的孩子给出的答案被认为是可信的。心理学家克里斯蒂娜·阿坦斯(Cristina Atance)给小孩子们吃了一些椒盐圈,然后让他们选择是吃更多的椒盐圈还是喝点水,感到口渴的孩子大多数都选择了水,这并不奇怪。但接着问他们第二天回来想要吃什么时,大多数人还是选择水。成年人会选择了椒盐圈,因为知道明天回来他们又会觉得饿 。小孩子们则无法预计未来会和现在有什么不同。


对时间的经验是由我们的思想主动创造的。各种因素对于时间经验的构建都至关重要——记忆、注意力、情感,以及我们对时空关系的感知。我们的时间感植根于我们现实的感观。时间不仅决定我们安排生活的方式,也决定我们体验生活的方式。


当然,你可能会说,根据物理定律,我们能否准确地感知时间并不重要。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在不需要记住时间的情况下继续行走,无论你感觉世界有多平,它都是球形的。尽管我们知道是地球而不是太阳在移动,但我们仍然谈论太阳在早晨升起,在晚上落下。我们的感知跟不上科学的发展——我们只能用我们所拥有的感观来创造我们对世界的日常体验。


如果有人让你想象乘坐漂浮的塑料充气床垫上去上班,我们大多数人都会很容易想象那个场景。同样,我们也不能忽视对时间的主观体验。不管你对四维时空了解多少,感觉上和朋友一起吃午饭的时光很短暂,但等晚点的火车却需要很久。时间长短无法改变,但可以改变对时间的态度,因此让时间流逝中的我们自我感觉更好。


时间改变


我们不应把过去、现在和未来看成一条直线,而是应尽量把记忆当成资源,让我们得以思考未来。这是至关重要的。人类能够在思想上进行时间旅行,前瞻或者后顾。因此我们能够做那么多与众不同的事情,比如,计划未来,或是创造一件艺术品。其中记忆的重要性前人早已知晓:例如,亚里士多德的眼中,记忆并非生活的档案,而是想象未来的工具。


我们很难准确回忆过去,这以前看起来是一个缺陷,但实际上却是一个优势。如果记忆仅仅像录像带一样准确,那么想象一个新环境将会变得很困难。如果我请你想象你下星期二早上去上班,不是你通常的路线,而是乘坐一个漂浮的塑料充气床垫,沿着两岸开满热带鲜花的蓝绿色的运河划过去,经过一座座熟悉的建筑,抵达你办公楼的大门,在那里你的老同学们会拿着鸡尾酒迎接你。瞬间你就能够想象出来这样的场景。除非是患有严重自我记忆丧失缺陷的人。


你的记忆如此的灵活,可以在瞬间唤起记忆中你工作的街道、躺在地板上的感觉、你老同学的面孔、热带花朵和鸡尾酒。你不仅找到了所有这些可能中间相隔几十年的记忆片段,还把它们拼接在一起,创造出一个你从未见过、甚至从未听说过的场景。从认知角度看,这像是一项艰苦的工作。事实上,我们记忆非常灵活,这很容易做到。


尽管我们知道是地球在移动,但我们仍然在谈论日出日落。所以不应该抱怨记忆不可靠,会让我们失望。因为它们可以改变,我们就可以把生活中不同时期的数百万个记忆片段重新组合起来,为未来提供无限的想象。


事实上,当记忆受损时,我们思考未来的能力也会受影响。神经学家埃莉诺·马奎尔(Eleanor Maguire)让人们想象未来站在博物馆里的场景。有人说它有一个圆顶天花,也有人说是大理石地板。但健忘症患者却无法预测未来,因为人类依赖记忆来思考未来。


我们不应仅把记忆当作方便的视频档案,我们应当了解,对某一事件的记忆可能并不完美,而其他人对同一事件的记忆可能也非常不同。


慢下来


我们还可以做一件事。写完一本关于感知时间的书后,我最常被问到的一个问题是,我们怎样才能让时间慢下来?但不知我们是否应该小心翼翼地许愿。人到中年,一年四季仿佛都在飞逝。但我们的时间感部分是由新记忆的数量决定的。当你回顾一个繁忙的假期时,即使那时感觉过得很快,回想起来好像是很多年前的事。这是因为日常状态之外度过的一周带给你很多新的记忆。如果你觉得生活过得很快,这可能是生活充实的标志。


如果你感到无聊、沮丧、孤独或挫折,感觉时间确实会过得慢些,但这些都不是我们想要的。正如小普林尼(Pliny the Younger)在公元105年所写的那样,“越快乐,时间似乎越短暂。”


如果你真的想在周日晚上摆脱这种快乐稍纵即逝的感觉,你应当努力在周末寻找新的体验,参加新的活动,去新的地方,而不是去同一家酒吧或电影院。所有这些新体验意味着时间飞逝,但因为你留下了更多的记忆,因此到了周一早上,会感觉这个周末很长。


正如小普林尼在105年所写的那样,“越快乐,时间似乎越短暂。”当然,有些例行公事是不可避免的。但如果你能在当下创造一种既新奇又有趣的生活,那么回顾过去的几周或几年,你会觉得很长。即使是换一换上班的路线,也会有所不同。你在日常生活中创造的记忆越多,回首往事时,你就会感到生命越长。


我们头脑中体验时间的方式,与物理学的最新发现永远不一致。我们都知道时间流逝是什么感觉。虽然无法改变大脑感知时间的方式,但我们可以从更好的角度思考时间。即便如此,某些情况下时间被扭曲将继续让我们感到惊讶和不安。最后,或许圣奥古斯丁(St Augustine)提出了最好的问题 :“那么,时间是什么?”如果没人问我,我还知道。如果有人问起,我就向他解释,我也不知道。"


克劳迪娅·哈蒙德是《时间扭曲:揭开时间感知的秘密》(Time Warped: Unlocking The Secrets Of Time Perception)一书的作者。


谢选骏指出:奥古斯丁不知道时间是什么,上文也不知道,时间就是催命符——在催人向前的意义上,“错误认知”成了“有效杠杆”。时间就是催命符,所以自认可以进入天国的主教神父,无法理解它。

谢选骏:如何让盗窃行为合法化



《家庭债务摇摇欲坠:个人降杠杆惨烈开始…》(2021-01-01 财经冷眼)报道:


12月初,浙江省发布《浙江法院个人债务集中清理(类个人破产)工作指引(试行)》,这也意味着继深圳于今年8月通过《深圳经济特区个人破产条例》后,第二个实施个人破产制度的省市开始出现。


近两年,包括最高法、发改委在内的多个部门陆续提出要研究推动个人破产制度、积极为个人破产立法,正是在这一顶层设计思路的指引下,才出现了深圳和浙江的地方性个人破产条例,相信今后会有越来越多的省市出台相关法律条文,个人破产、债务清零将成为今后社会去杠杆的一个新方式。


一、


在当前的中国,政府每出台一个措施,必定是有深意的。要了解为什么在全国开始推行个人破产法,就必须要了解中国个人主要有哪些破产的风险因素,为什么会破产?中国个人的杠杆到底有多高?这些杠杆和债务是如何产生的?


那么什么是杠杆?说白了其实就是债务。比如,村民王小二为耕种施肥、产粮种菜,向农信社借了5万块钱的惠民贷,这是杠杆;城里的大强为了小本生意经营,向银行借了50万的经营贷,这是杠杆;买房按揭贷款、房屋装修贷款、信用卡消费、白条/花呗分期购物……


这都是贷款,当然也都是负债,所以也都是杠杆。


了解了什么是杠杆后,我们再讨论一个更为宏观的问题:社会经济为什么会发展?财富为什么会被创造?财富为什么又会消失?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其实很难。


简单的回答无非是“大家都努力工作呗”,是的,以前的农民、工人和小商贩工作都很努力,但简单重复劳动太多、生产效率提不上去,所以并不富裕。深刻点的回答应该是“科技进步下的生产效率提高,才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可问题是,科技研发出成果、管理创新出模式、产品制造出爆品……这些都不是随便就可以实现的,需要很高的条件和要求。


那到底是怎么实现的呢?不断的试错、不断的尝试、不断的探索。而在这个过程中,就需要成本的付出,其中的一个成本就是投入的钱打了水漂,说白了就是债务成本。


还是就我们刚才举的几个例子来说。比如王小二买的肥料不适合自家的土壤和农作物,种的粮食蔬菜又因病虫害而大幅减产,5万块的惠民贷看样子是没法还了;大强的小生意因不符合消费者的口味需求,进的货全砸在了自己手中,50万的经营贷看样子也得违约;按揭贷、装修贷、信用卡、网购分期等各种负债都会因为借款人下岗失业、生意亏钱、没有收入等而不能清偿到期的本息。


可不管王小二还是大强或是其他的债务人,都是协助社会试错、促进社会发展的必要成本付出:提供了失败的案例、创造了可被分析的数据、生产了可资借鉴的信息……其他人能引以为戒“此路不同”、进而寻求其他突破。杠杆降除、债务清零,给债务人一个市场退出及重新开始的机会,让社会发展在试错中匍匐前行。


这是西方破产保护的初衷,很多西方的名人也利用破产来保护自己,当然,这中间也有很多灰色操作,但大体上个人破产法对于社会进步有积极的意义。


当然,以上算是良性的试错成本导致个人破产。但是还有一些恶性的试错成本,也会导致个人破产。比如说P2P、长租公寓等跑路事件中的破产,这些平台从一开始设立就是为了诈骗目的而来的,由于法制和监管不健全以及个人的贪婪,最终让这些骗子得逞了。而那些家庭财产被骗得一干二净的中产家庭,还有那些刚毕业贷款支付房租的长租公寓年轻人,很多也会处于破产的边缘。他们也同样希望得到破产保护。


二、


有些债务是永远不可能清偿的,如僵尸企业的债务、负债量过大的个人债务,有的几辈子都还不完,也因为它们的存在让社会杠杆一直居高不下,并对经济产生负面的影响。


僵死企业不债务出清,就会一直占据着土地、劳动力、行政等资源;无还款能力的个人不债务出清,就无法开启新的社会试错实践。又因为这些债务没有出清,就会一直作为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资产来看待……而这些债务根本就收不回来,进而会影响银行等放贷机构真实资产优劣的体现——看起来很优质,但因为有不可能收回债务的存在,实际资产并不优质。所以就需要去杠杆:反映资产的真实优劣、为社会腾挪出资源、让更多的人重获试错的机会。


去杠杆无非就是通过以下几种形式来完成:


第一种是赚钱还债、去降杠杆。通过提高效率、发现机会赚更多的钱,用利润清偿掉之前的债务,这是整个社会最欢迎的良性去杠杆模式,但也是最难的。


第二种是债转股。债有刚性本息支出、是必须要还的,而股则是投资行为、不用还本付息,没有刚性现金支出,这是去杠杆的第二种形式。比如恒大就将苏宁200亿的债务转成了股份,赚钱和亏钱大家一起承担,不用恒大还本付息。这样压力就会小很大、这也算是消除债务去杠杆的一种办法。


第三种形式就是我们今天要说的,通过消灭债务、抹掉债券来去杠杆。这里又包括被动的抹债和主动的抹债,企业死亡(破产)、个人死亡后,都不用还债了,准确的说是超出其资产的债务不用还了,这是主动抹债去杠杆,通过重组谈判、债务减免则是主动的抹债务、去杠杆。


个人破产法就是在人没有死亡的情况下,主动抹债务、去杠杆。那会不会有人滥用个人破产法呢?肯定会有。但这与制定该法的本质相违背,会逐渐的补上各种漏洞,因为并不是所有的债务都可以减免的。


个人破产法针对的是“诚信而不幸”的债务人,只有因“生产经营和生活消费”而债务无法偿还时才可以申请个人破产,当然那些因为被诈骗而带来大量负债,无法偿还的,当然也适合。若借贷用于豪车、奢侈品、甚至黄赌毒等非合理消费时,自然无法申请个人破产。并且,破产宣布后会有一个破产期(浙江6年、深圳3年),破产期内的超额收入仍需偿债,只有度过破产期后才会彻底“自由”。或许,很多人都不关注个人破产法,但它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三、


政府每出台一项法律,背后都是有深意的。不管是出台企业破产法、个人存款保险制度,还是今年推行数字货币,都不是无缘无故的,都是一盘大棋。为什么中国在这个时候出台破产法?我认为有以下几个原因:


第一、在居民杠杆率和债务压力巨大的情况下,降低社会负债率能降低系统的金融风险。


自从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发达国家去杠杆、债务率降低,发展中国家债务率温和走高,只有中国债务率“一枝独秀”:快速攀升。近两年,居民部门杠杆率都呈现快速攀升态势,从2015年末的39%一路攀升至2019年年末的56%。浙江、上海、广东等发达地区的杠杆率甚至达到70%、80%以上,都赶上超过了一些发达国家。没有富裕就先欠一屁股债,超前消费,特别是中国的发债急剧上升,这是非常危险的。


今年上半年,中国车贷、房贷逾期创出了历史新高,逾期之后如果不能继续还款就是违约、断供了。如果没有破产保护,很多人为了还旧债,就会不断借新债还旧债。就像我说过两次的不停办信用卡还房贷,最后结果就是信用卡和房贷同时违约,数额更加巨大,影响更加恶劣。相反,如果在房贷无法还款的时候能申请破产,就不会出现后面继续举债的情况,就会降低银行的风险。


所以从这点来说,破产法不仅保护债务人,也在保护债权人银行,防止双方的债务风险失控。


第二、为未来楼市挤泡沫作准备,防止债务违约后可能发生极端情况。


中国的房产泡沫是必然要破掉的。现在房住不炒的定位,给房产开发商断资金的手法,只是让楼市横盘,尽量压制泡沫吹大,但是真要挤泡沫,还要下狠手。有朋友问,为什么深圳等南方大城市新房价格还在涨?对于这个问题,首先要看到长江以北的大城市二手房价格很多下跌了不少,是普遍的现象。南方房价涨可能是北京经济衰退和资本撤离的挤出效应。这种趋势能持续多久还不好说。


其次,房子是金融抵押品,楼市横盘后必然要选择方向。如果向下的话,抵押价值不足,家庭必须追加抵押物或违约,银行也面临大量房贷坏账风险。所以,还不如一不做二不休,继续做大泡沫,让房价涨,银行和家庭的财务报表上都非常好看,至于泡沫破灭后是否洪水滔天,不是他们考虑的问题。但这一天是必然会到来的,就看谁接盘的问题。


就个人而言,因为中国没有《破产法》,中国的债务都是无限责任的,比如说房贷,如果未来房价下跌到抵押水平之下,就算银行收走了你的房子,你也不能了事,你还要继续还款抵押金额不足的那部分,有可能一辈子处于给银行还款的状态中。当然,如果发生违约,房子被收走,还可能出现一些极端事件,比如说供房者跳楼、自杀,这些都会带来不良社会影响,给社会带来恐慌,甚至会冲击政权的合法性。


一旦房价泡沫破灭,房价大跌,房贷断供,无数房奴将会破产。届时如果没有个人破产制度来保护这些刚需的话,后果会非常严重,这就太恐怖了。所以,出台《破产法》就是为了防止这些极端情况发生,维护社会的基本秩序和稳定。当然,这种破产法也会保护一些因为在金融诈骗中导致破产的人,比如说P2P、长租公寓等,这样的目的同样是维护社会稳定。


第三、刺激消费。


经济想要繁荣,想要增长,必定需要适当的负债,但为了防止大规模资不抵债而造成系统性风险,就必须出台个人破产法。负债意味着加杠杆,而杠杆超过一定程度的话,就会压缩消费。据《中国区域金融运行报告(2019)》估算,居民杠杆率水平每上升1%,社会零售品消费总额增速会下降0.3%左右。


今年以来中国政府一直在提经济的内循环,其实,就是希望鼓励大家消费,来拉动经济增长。但现在看,刺激消费的效果一直不理想,一个主要原因就是负债过重。破产法可以释放那些无法正常还贷的居民债务,刺激消费。


第四、能给人重新开始的机会,鼓励民众创业。


这些年,中国政府一直在鼓励民众创业,比如前几年李克强提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等,比如这几年搞的上山下乡养猪、种核桃、砍树年收入60万等报道,基本都是这种创业思维引导的结果。为什么鼓励大家创业?就是因为失业的多了。


今年初,李迅雷预测中国的失业率达到20%,新增失业7000万;后来又有北京的学者统计中国的失业率也差不多是20%,认为有1亿人失业。习近平已经在着手安排学生去边远艰苦的地方了,其实就是上山下乡2.0版。只要这些人到了农村,就都不算失业。这是在为中国极端的失业潮来临做最坏的准备。


就业和失业问题都十分严峻,那些信用卡违约、房贷面临断供的人怎么办?靠吃老本能维持多久?让他们破产之后,重头开始创业,赚不赚的到钱是其次,能让他们充满希望,缓和一下焦虑和矛盾也是好的。这也许是《破产法》出台的第四个目的。


总而言之,《破产法》里面的学问和名堂很多,是一个漫长的、不断完善的过程。中国家庭负债中70%以上是房贷,破产法正式颁布的话,对于刚需也有一个最后的退路,因为个人破产法的初衷肯定是好的,它的目的不是为杠杆兜底,而是为了保护弱势债务人群体,而刚需购房者正是最大的债务人群体。


凡事都是双刃剑,个人破产法实施的同时,也会面临更多问题。债务大是当前和楼市泡沫一样的棘手问题。债务可以转移,但是很难消失,除非通过违约、破产的方式进行出清,债务才会消灭。但是这样的代价就是,个人或家庭债务出清了,但是风险全部转移到了银行等债权人的身上。而银行的烂摊子又要由清算公司、不良资产管理公司来处理,就像上个世纪末为了清理银行坏账朱镕基成立的四大资产管理公司一样,必然增加整体金融体系的风险。


为了刺激消费、保基层组织平稳运转而出台的《破产法》只是将家庭的债务风险,转移到了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头上。最终必然是印钱解决债务,通胀这个大老虎的成本最终必然还是由老百姓承担。


所以,《破产法》在深圳、浙江等地的出台,意味着中国人将进入个人资产清零,从头创业,从头再来的时代!老农们30年白忙了,一夜回到改开前!唯一值得庆幸的是,你多了一个选项:可以申请破产,不用为债务承担无限责任。3年、5年后可以再白手起家!


不知道这到底是中国人的幸运还是悲哀……


谢选骏指出:在美国,有不少人渣,利用破产法极力举债投机,然后宣告破产,类似川普的以此“抵税”。更有甚者,故意滥刷信用卡,然后宣告个人破产——以此完成了“合法盗窃”的底层设计,可以和盗国贼的顶层设计遥相辉映矣!

谢选骏:为了10%的版税希特勒干掉了上千万德国人

谢选骏:为了10%的版税希特勒干掉了上千万德国人


网文《我的奋斗 (阿道夫·希特勒著书)》报道:


《我的奋斗》(Mein Kampf)出版时间1925年12月8日第一卷正式出版,1926年出版第二卷装——是由纳粹德国元首希特勒(Adolf Hitler)口授,由同僚鲁道夫·赫斯执笔撰写的一本自传。在初稿时被希特勒取名为《四年来同谎言、愚蠢和胆怯的斗争》。它影响着二战前以及二战时所有的德国年轻人,这不仅因为它是纳粹元首希特勒的著作,更是纳粹主义的理论的最集中的体现,也是研究希特勒法西斯思想的必读之物。


《我的奋斗》系统地阐述了希特勒心目中的“理想”:“创建第三帝国”。全书充满了民族主义狂热和对马克思主义、犹太人的仇恨。他认为日耳曼人是上帝选定的“主宰民族”,宣称“新帝国必须再一次沿着古代条顿武士的道路进军,用德国的剑为德国的犁取得土地,为德国人民取得每天的面包”,夺取新的“生存空间”。2020年3月,亚马逊禁掉了《我的奋斗》。


作品简介


《我的奋斗》,无论其理论水平,还是逻辑性,都不高明。但是,它却影响着二战前所有的德国年青人,这是因为它是元首希特勒的著作。


1925年12月8日,《我的奋斗》第一卷正式出版,1926年又出版了第二卷。1928年,希特勒又开始口授《我的奋斗》续篇,由马克斯·阿曼打字记录,后来经过30余年的周折,1961年在西德出版,书名为《希特勒的第二本书》。


《我的奋斗》系统地阐述了希特勒的“理想”,“创建第三帝国和征服欧洲”。全书充满了民族主义狂热和对马克思主义、民主制度的敌视。


作者简介


阿道夫·希特勒(Adolf Hitler)(1889年4月20日18时30分—1945年4月30日15时30分),奥地利裔德国人,德国国家社会主义工人党即纳粹党的总裁和德意志第三帝国的元首,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头号战犯。同时,他也是一个出色的演讲家,政治家和敢于冒险的军事家,以及野心家、阴谋家。


作品销量


《我的奋斗》一书在1930年销售了54000册,1931年为50808册,1932年为90351册,1933年为854127册。希特勒向财政部申报的1933年的收入为1232335马克,他声称其中的一半被用于职业支出了。接下来的几年里埃尔出版社支付给《我的奋斗》的版税为100万到200万马克,但希特勒未全部支付。1944年他在出版社的财产为5525811马克。《我的奋斗》主要是纳粹党徒的必读书籍,当时的新婚夫妇结婚时也会得到赠送。


作品现状


德国


德国巴伐利亚州政府宣布,将在2015年后出版希特勒自传《我的奋斗》的德语注解版。《我的奋斗》在德国可谓“第一禁书”。二战结束后,拥有该自传版权的巴伐利亚州政府一直反对这本书在德国再版,而此次宣布重新出版计划,是为了除去这本书的神秘面纱,帮助青年人正确看待历史。对于这一再版消息,德国舆论反应平静,德国犹太人中央理事会对此表示欢迎,称相信这是“负责任”的行为。


希特勒于1924年在巴伐利亚监狱中完成自传《我的奋斗》,里面除了描写自身经历外,也表达了他宣扬雅利安人“纯种论”、憎恨犹太人等观点。在1945年希特勒自杀前,这本书曾印制数百万册。英国广播公司称,包括意大利法西斯独裁者墨索里尼在内的很多读者都认为该书非常枯燥无味。


二战后,德国实际上并没出台法律禁止《我的奋斗》的出版与发行,但为防止纳粹思想的传播,拥有版权的巴伐利亚州政府一直反对该书再版,所以这本书从二战结束后一直没有在德国再版,书中内容也几乎没有在任何报纸或杂志上出现过。2012年1月,巴伐利亚州还成功阻止一家英国出版商在德国再版《我的奋斗》的节选本。但人们可以在二手市场或网络上购买二战结束前的版本或其他国家出版的版本,书的内容也很容易在网上获取。


依照德国法律,版权在作者去世70年之后不再受法律保护,巴伐利亚州拥有《我的奋斗》的版权在2015年到期,从2016年开始,第三方将无需获得巴伐利亚州许可,即可出版该书。为了防止不负责任的出版商因追求经济利益炒作此书,巴伐利亚州财政部长马库斯·泽德24日宣布,巴伐利亚州将出版带有历史学家评论注解的版本,其目的旨在消除这本书的神秘性,显示它的荒谬内容,并且表明这些危险的想法给世界带来了多大的灾难。除专业评论注解版本之外,面向学生的注释语言浅显易懂的教科书版本也将问世,以帮助青年人正确看待历史。


巴伐利亚州宣布这一决定后,大部分德国媒体没有表现出过多的关注,即使以耸人听闻见长的德国销量最大报纸《图片报》也仅仅在头版发表了一篇简短的叙述性文章。德国《明镜》周刊虽然以“《我的奋斗》将要成为教科书”为标题报道了此事,但其内容中的观点也显得较为客观和中立。


德国犹太人中央理事会对这一决定表示欢迎,该组织主席格劳曼认为这是一个“负责任”的行为,他表示:“首先我当然希望这本书从此人间蒸发,不再出现,然而那是不可能的。如果一定要出版,我倾向于由巴伐利亚州出版带注解的版本,反对那些为了赚钱而取悦纳粹分子的版本。”《德意志犹太之声》报发行人拉法尔称:“德国社会已经非常民主和成熟,足以接受该书的再次出现。”


不过,还是有人对《我的奋斗》再版表示担忧。巴伐利亚州左翼党发言人埃娃·布林—施勒特表示,出版带注解的《我的奋斗》其实是一种自我欺骗,是在科学历史研究的掩饰下进一步传播法西斯思想。注解版的危害并不比无注解版低,左翼党将用一切法律手段阻止《我的奋斗》的再版。美国《纽约每日新闻》网站评论称,这本书的再版恰逢“右翼势力在整个欧洲有所抬头”之际,“时间将会证明巴伐利亚的这一决定是否正确。”


日本


已经出现有日本教材引用了希特勒自传《我的奋斗》的部分内容,供学校选用,对此,日本民进党议员向政府提出质疑。 


2017年4月14日的内阁会议上,日本政府确定了回复民进党议员的答辩书的内容,表明了政府的态度。答辩书中说,可以使用希特勒自传《我的奋斗》的部分内容作为教材使用,答辩书称,“在授课中,使用书中部分内容作为教材,让学生了解书籍编写时的历史背景,这样的例子是存在的”。 


日本网友:政府真的在发疯


日本政府对日本教材引用书中相关内容的态度,在日本国内引发巨大的争议和质疑。有日本网友在社交网站上批评说,政府真的在发疯,还有网友说,这是世界的敌人、人类的敌人,知道这是给世界发送了什么信号吗?不能相信,不能原谅。


作品新版


随着德国巴伐利亚州持有的版权在2015年年底到期,纳粹德国元首希特勒的自传《我的奋斗》新版,于周五(2016年1月8日)起在德国发行,这是自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的首次。这本自传融合了希特勒的极端意识形态,并成为日后纳粹德国发动侵略战争的思想纲领。


这个附有注释的再版书籍,由慕尼黑一所当代史研究机构发行,他们在德文原版的70年版权期2015年底届满后,便立即推出这本备受争议的自传,是希望有助外界撕去希特勒的神秘面纱。


当代历史研究所教授维尔申:“书籍暴露了希特勒所散播的错误信息、谎言和似是而非的歪理,这完全是基于宣传的效应。”


希特勒在1923年的“啤酒馆政变”失败后,以叛国罪被捕判监5年,期间在巴伐利亚州一处监狱,写作了《我的奋斗》,讲述希特勒的生活经历及其世界观,最核心的思想为宣扬极端民族主义,以及“反犹太”和“反共产主义”。纳粹党1933年夺权后,书籍印行了数百万册。


过去70年以来,巴伐利亚州财政部拥有《我的奋斗》的版权,并藉此阻止这本书的再版,不过《我的奋斗》在德国并未被列为禁书,还经常在旧书书店或图书馆看到,并可在网上下载。德国政府表明,任何再版《我的奋斗》必须附有注释或评论,否则将会以“煽动罪”予以检控。


中文译本


以下版本是据美国英文节选本翻译:


《我的奋斗》郭清晨 编,香港:现代出版公司,1969年


《我的奋斗》西藏文艺出版社,1994年8月。ISBN 978-7-5361-0289-7


《我的奋斗》陈式 译,台南:文国书局,1988年,1995年4月、1999年再版。


以下版本是德文原版版权2015年失效后出版的完整翻译本:


上下册合订完整本《我的奋斗》,王诚 译,新加坡南洋出版社,2016年。


网民哀嚎:


这本书是由希特勒口授,由其党徒鲁道夫·赫斯执笔撰写的。1923年11月8日晚,希特勒率领一批冲锋队员,在慕尼黑贝克勃劳凯勒酒馆扣押了巴伐尼亚州的三名军政长官,当场宣布全国革命已经开始了!这就是所谓啤酒店暴动。然而第二天,在与警察的冲突中,16名纳粹分子被击毙,若干人受伤,其余逃散。11月11日,希特勒被捕归案。1924年2月,被判5年徒刑,由于陆军方面的支持,只服刑9个月。在狱中,由希特勒口授,开始撰写《我的奋斗》一书。1924年12月获释。1925年12月8日,《我的奋斗》第一卷正式出版,1926年又出版了第二卷。1928年,希特勒又开始口授《我的奋斗》续篇,由马克斯·阿曼打字记录,后来经过30余年的周折,1961年在西德出版,书名为《希特勒的第二本书》。

《我的奋斗》系统地阐述了希特勒的理想,创建第三帝国和征服欧洲。全书充满了民族主义狂热和对马克思主义、民主制度及犹太人的仇恨。他认为日耳曼人是上帝选定的主宰民族,宣称新帝国必须再一次沿着古代条顿武士的道路进军,用德国的剑为德国的犁取得土地,为德国人民取得每天的面包,夺取新的生存空间。《我的奋斗》一书,后来成为德国法西斯内外政策的思想基础和纲领,是德国法西斯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思想和行动的纲领,给世界人民带来一场空前的灾难。世界上一切善良的人们无不诅咒它,但是,一些法西斯残余势力和帝国主义的战争狂人,仍将其奉为至宝。

谢选骏指出:据说,“《我的奋斗》一书广为发行,每对德国夫妇结婚时都会收到这本‘领袖著作’,作为国家赠礼。后来该书进入学校,成为学生必读之书。二战时整个德国6000多万人口,约有1/5的德国人曾从头到尾读过它,其印刷量达1240万册。每销售一本《我的奋斗》,希特勒会获得售价10%的版税。”——希特勒上台前后,该书的销量相差十倍以上。因此可说,为了《我的奋斗》10%的版税,希特勒干掉了上千万德国人。这被说成是希特勒该死,其实,这也是德国人该死,所以他们接受了希特勒。有人担心希特勒阴魂不散,德国鬼子卷土重来——德国人真有这么愚蠢吗?就像川粉一样?为了一个夸夸其谈的家伙,赔上自己的身家性命!而且还是第二次上当受骗?

谢选骏:为什么不应该竭尽全力为老板工作



《为什么不应该竭尽全力工作?》(BBC 2017年1月16日)报道:


恐惧会催生"工作殉道者"——千禧一代尤其如此。


你是否感觉不能休假,因为没人能在你离开的时候接替你的工作?你是否会放弃所有的个人计划,利用晚上和周末的时间加班工作?甚至会因为按时下班感到愧疚?


如果你很熟悉这些感受,你或许正是不断增多的所谓"工作殉道者"中的一员。这些人给企业文化带来了巨大改变,导致同事压力倍增,身心俱疲。


比纳尔·帕特尔(Binal Patel)是第一个承认自己是"工作殉道者"的人,他因为把所有的自由时间都奉献给工作而感到精疲力尽。这位来自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罗利市的25岁数据科学家表示,他的问题始于两年前,他当时一心想着加入一家创业公司,为医疗行业分析数据。该公司当时只有12名员工,而帕特尔清楚地记得自己当时把标准定得过高:"每天工作12小时,完成200%的工作量。"


他人的积极认可起初令人上瘾,但这个刚刚从大学毕业不久的年轻人很快意识到,这种自虐式的工作方式根本不可持续。


如果你为了完成任务而加班工作,可能就会给自己一天所能完成的工作量设定不切实际的预期——"久而久之,你的公司会期望你按照最初的水平来工作,因为你之前就是这么干的。你自己也希望达到这种水平,因为你的确做到过。"他说,"但一直这么努力工作根本不可行。"


帕特尔发现,工作时间越长,工作效果和工作效率就越差。这还会影响情绪,"因为你希望自己能达到更高的水平。"


帕特尔并非个例。根据克劳罗斯劳动力研究院(The Workforce Institute at Kronos)的数据,美国有81%受薪雇员有过加班经历,29%每周至少加班3天。另外一项名为Project:Time Off的研究也发现,"千禧一代"比老一辈更有可能成为"工作殉道者",比例达到43%;而所有劳动者的平均比例仅为29%。


专家警告称,在办公室里待的时间越长,未必表示员工越称职,而老板也需要设定明确的目标,避免因为自己制定的计划导致整个团队精疲力尽。否则,当千禧一代担任管理职位时,过量工作产生的影响就会更加严重,因为他们会期待自己的手下也表现出同等程度的"出勤主义"。


"如果我们正在形成这样的心态,那么工作与生活之间的平衡未来将变成什么样子?"Project:Time Off首席研究员凯蒂·丹尼斯(Katie Denis)说。千禧一代需要大幅调整自己的态度,"否则会引发更加严重的问题。"


芬兰劳动卫生研究所的玛丽安娜·维尔塔宁(Marianna Virtanen)进行的研究,将过度工作跟很多与压力有关的健康问题关联起来,包括抑郁症、睡眠障碍和严重酗酒。与此同时,针对美国、澳大利亚和欧洲职场人士的一份新研究发现,与每周工作40小时的人相比,每周至少工作55小时的人中风风险增加33%,冠心病风险也增加13%。


在办公室里待的时间越长,就越有可能引发健康问题,而这往往不会让你变成更好的员工。


害怕与不确定


丹尼斯表示,18至35岁人群目前形成的"工作殉道者"趋势与健康的自我需要(例如追求成就感)和不健康的焦虑感都有关系。"很多人都听说千禧一代娇生惯养,但我们却发现,他们内心其实充满恐惧。"丹尼斯表示,在经济衰退高峰进入职场的千禧一代都很没有安全感。不仅如此,他们还要应对充满各种科技元素的办公室文化,但由于工作与生活的边界至今仍未明确,所以很多人感觉自己被束缚在自己的设备上无法挣脱。


"目前很少有一份指南能告诉我们,如何在职场中使用技术才是合适的,所以我们才感觉自己应该随时待命。"她说,"这会激发一种证明自己的强烈意愿。这在千禧一代中表现得尤其明显。"


Project:Time Off的报告发现,工作时间与职业发展之间没有任何相关性。恰恰相反,"人们达到了最大阈值。"丹尼斯解释道,"即便他们在办公室里待的时间更长——或者工作时间更长——但并不意味着他们比同事创造的价值更多。"


预防措施


REV绩效管理平台CEO泰-塔克(Ty Tucker)表示,其实很容易从一开始就避免这种职场行为的出现。"管理人员需要确定每个员工的目标,还要确定每个人的绩效评估标准。"他解释道。


如果你的目标定得太高,别人就会希望你达到甚至超过这一目标——管理者应该知道一周40小时所能完成的合理工作量,避免员工精疲力竭,从而在制定预算、人员和可以衡量的目标时做出适当的选择。通过加班工作,很多员工会在不知不觉间让管理者的任务越来越难以完成,项目初期尤其如此。


塔克认为,老板往往是造成"工作殉道者"的罪魁祸首。他们不光为员工制定了错误的基调,还会最终拖累企业的发展,因为他们让企业离不开自己,以至于没有他们就无法推进任何事情。


"当你创造了这些由孤立的知识构成的堡垒时,作为一个组织,你的表现就会变差。"他说。


殉道者vs英雄


虽然"工作殉道者"可能陷入时间长、效率低的怪圈,但塔克认为还有可能得到另外一种健康的结果:工作英雄。"工作英雄会在出问题时介入进来,通过优异的表现挽回败局。"塔克解释道,"此人通常看重结果,而非时间,他们甚至不知道自己被人当做英雄。"


来自罗利的数据科学家帕特尔目前正在向后一个方向努力。他2017年开始了一份新工作,希望能够采取跟刚加入这家公司时截然相反的工作方式。


"当我开始新的工作时,肯定不会事必躬亲。"他说,"当然,我还是会认真完成自己的工作,但我会更加重视团队合作。"


谢选骏指出:这篇文章的标题错误——“为什么不应该竭尽全力工作”,最好改成“为什么不应该竭尽全力为老板工作”。因为一旦“竭尽全力为老板工作”了,自己就没有退路了,等于自己为自己设定了一个致命的工作量,而且会招惹同僚们的忌恨。但是,当一个自由人为自己工作的时候,还是应该竭尽全力,以便发挥最大效率,实现最大突破——完事以后不妨随意休息。而相形之下,为老板竭尽全力工作之后,员工就无法休息了;否则老板就会认为员工在偷懒。

2021年1月1日星期五

谢选骏:德国不愿续当美国的阉人太监了



《美国与德国:西方重量级伙伴关系恶化“难以修复”的原因》(BBC 2020年6月30日)报道:


法国总统马克龙、德国总理默克尔和美国总统特朗普2019年12月出席北约峰会。


德国外长马斯(Heiko Maas)最近说,同美国的联盟关系在经济,国防和安全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即使特朗普的竞选对手,民主党的拜登入住白宫,已经恶化的美德关系再无法恢复到从前的状态。


周日(6月28日)马斯对德新社说,德美关系发生了结构性的变化。美国全国广播公司商业频道报道说,美国和德国是西方最有影响的政治和经济集团,但自从特朗普担任总统以来,美德关系持续恶化。


美国和德国的分歧表现在经济,政治,外交和安全诸多领域。本月早些时候特朗普宣布减少在德国的驻军。另外俄罗斯经过波罗的海通往德国的天然气管道项目也遭遇美国的反对和制裁。


在贸易方面,特朗普一直批评德国和欧盟没有善待美国。特朗普说“我们在贸易上受到了损害,我们在北约受到伤害。”


特朗普威胁要对欧洲的汽车进口施加关税,那样将严重影响德国,德国是欧洲汽车生产的大本营。


美国与欧盟关系中的楔子——俄罗斯北溪天然气管道

华为争议让德国左右为难 美国加强对德国施压

德国总理默克尔访华 :世纪变局下中德大国互动

在西方七国集团内部特朗普的美国优先言论也引起非议。特朗普撤出关于伊朗核问题协议和巴黎气候协议。特朗普拒绝支持七国峰会公报,被德国总理默克尔形容为“有点令人沮丧”。


最近默克尔由于新冠疫情的原因拒绝了特朗普要求在华盛顿召开七国峰会的邀请。


德国的防务预算


德国的防务开支成为德国和美国的一个主要分歧。2014年北约的协议规定成员国的防务预算要达到各自国家GDP的2%。


根据北约的估计,德国在2019年的防务开支占其GDP的1.38%,而美国的防务开支占GDP的比例为3.42%。德国去年表示他们力求在2031年达到占GDP 2%的目标。


德国的汽车制造业


如果美国对欧洲的汽车进口施加关税,那样将严重影响到德国的汽车制造业


特朗普自从2016年当选总统后多次批评德国,说德国承担防务开支不够。今年6月特朗普说德国在防务开支问题上“捣蛋”(delinquent),说德国仍然没有满足把GDP中2%份额用于防务开支的义务。


本月早些时候,特朗普证实美国要从德国撤走9,500人的部队,说要“把军人数量减少到25,000人”。他还说美国在德国的驻军消耗了“美国极大的费用”。


白宫计划削减在德国的驻军引发五角大楼的担心,美国军方许多人认为大幅度减少在德国驻军会影响针对俄罗斯的防御。据美国CNN报道,特朗普的计划并没有得到现任国防部长埃斯珀的全力支持。


但深受特朗普信任的美国驻德国前大使,一度担任国家情报局代理局长的格雷内尔(Richard Grenell)和国家安全顾问奥布莱恩(Robert O'Brien)都大力支持特朗普的撤军计划。


德国《明镜》周刊去年曾对当时美国大使格雷内尔做过特写报道,其中接受采访的30多个美国和德国的外交官、内阁官员、议员、智囊专家等许多人都说格雷内尔是个像特朗普一样的虚荣、自恋、咄咄逼人、而且不能接受批评的人。


去年美国国会山报还报道说,德国联邦议会副议长,自由民主党主席沃尔夫冈?库比茨基(Wolfgang Kubicki)指责格雷内尔在德国颐指气使,像个钦差大臣。他呼吁德国驱逐格雷内尔。


北溪2号能源项目


德国同俄罗斯的关系,特别是能源合作,是另外一个有争议的问题。美国官员批评绕开乌克兰的北溪2号天然气管道工程。


特朗普在2018年说,德国被俄罗斯“完全控制”。在2019年12月美国在北溪2号工程即将完工的时候对该项目实施制裁。但是在北溪2号天然气管道工程上面,欧盟并没有同跨大西洋联盟的盟友美国站在一起。在布鲁塞尔的欧洲观察周二(6月30日)报道,面对美国的制裁,俄罗斯表示什么都无法阻止北溪2号工程。


周一俄罗斯驻欧盟的代表齐佐夫(Vladimir Chizhov)说,“俄罗斯的看法没有改变,即什么都阻挡不了北溪2号工程完工。我们让德国和其他欧盟成员国来评判美国对此采取的措施吧。”


德国认为美国的制裁是对德国和欧洲内部事务的干涉。德国外长馬斯表示,欧洲的能源政策应该由欧洲决定,不是由美国来决定。


据认为如果美国考虑对北溪2号实行进一步制裁,德国也会采取报复措施。彭博社周五报道说,两名熟悉讨论的德国官员说,默克尔政府正在考虑协调欧盟采取行动。


普京总统的发言人佩斯科夫(Dmitry Peskov)6月早些时候对美国全国广播公司商业频道说,美国对北溪2号工程进一步制裁“是为不公平竞争采取的行动,违反了国际法和国际贸易规则”。“我们认为这对于全球经济和经济环境十分危险。我们知道我们在德国和欧洲国家的伙伴也很担忧这种潜在的威胁,我们决心继续建设这个国际项目。”


谢选骏指出:有关“美国与德国的重量级伙伴关系恶化难以修复的原因”,上文说不到点子上。在我看来,美国与德国重量级伙伴关系恶化难以修复的原因,就是“德国不愿继续充当美国的阉人太监”了。所以

德国外长马斯说 德美关系发生了结构性的变化,很难恢复到原来的水平了!日本也有类似的问题,但由于日本在亚洲的孤立,目前还不敢像德国统一之后那样跃跃欲试地也想成为男人甚至壮汉。

谢选骏:日本衰落源于纵容六四屠杀



《日本解密“六四”后外交文书曝光“避免孤立中国”主张,30年后会重走老路?》(郑仲岚BBC中文特约记者2020年12月31日)报道:


中国新型国产"太原号"驱中国新型国产“太原号”驱逐舰2019年10月曾经访问日本。


日本外务省(外交部)上周解密26册外交文书,包含1987年到1990年日本外交政策史料。当时正值中共军队血腥镇压天安门学生民主运动后,西方国家包括日本重新评估与中国的关系。解密文件显示, 日本坚持西方不应该采取过硬措施针对中国。尽管遭到数个西方盟友反对, 但G7国家形成基本共识,“要避免孤立中国、才能让其走向改革”。


三十年后的今天,日本再次走到十字路口,面临如何与北京相处的两难选择。日益强大的北京在处理新冠疫情,新疆,香港和台湾问题上的做法越来越让国际社会警惕,以美国为首的多个西方国家认识到自身安危,选择强硬反制中国,与中共“脱钩”。但日本目前态度仍然暧昧。


针对此次外务省解密文件,日本《朝日新闻》刊载社论指出,30年以来中国的发展方向跟想象完全不同,中国已经成长为比日本大三倍的经济体。中国的强势已经对基本人权产生压迫,身为国际社会一员,日本应该要跟中国表示更明确的立场,反思当年软弱的态度,汲取教训。


冷战后的大批“极密”资料


这次公开的文书多达1万多页,其中不少内含“极密”的影印资料,让史学与外交政策研究学者大感惊奇,也次第二次大战后日本官方少有大量公开外交史料的一次。


根据日本现行的档案解密法律,基本不影响日本外交政策的文书,可以于30年期满后解密。这次公布的年份从1987年到1990年,这三年当中,日本的昭和天皇在1989年驾崩,改元号为平成。由于昭和期间发生第二次世界大战等,在日本人眼中当时也象征旧时代正式终结。


这三年间,世界遭逢共产主义阵营瓦解,苏联与东欧许多国家纷纷拥抱民主。89年6月中国爆发“六四”天安门镇压学生运动,震惊世界。 1987年台湾解除世界最久的38年戒严令,慢慢走向民主化;韩国则是于同年爆发对抗全斗焕政权的民主运动。 学者认为,当时作为发达的民主国家,日本如何看待东亚局势,特别是与中国的关系相当重要,对目前日本的对中政策取向很有借鉴意义。


日本前首相宇野宗佑

图像来源,REUTERS

图像加注文字,

日本前首相宇野宗佑(Sosuke Uno)


“天安门屠杀”后日本依然慎重

1989年6月,中共政权派军队血腥镇压追求民主的学生, 导致数百,甚至数千人死亡, 制造了“六四”天安门流血事件,受到国际社会强烈谴责。


根据解密文件,日本在事件后即对中国表示“就人道立场上来说,我们完全无法容忍”。 但对和其它先进国共同发表声明谴责北京,日本认为, “就长期上、大局上来看并非有效之策”。


该年7月在法国巴黎召开的G7高峰会上,七大工业国包括日本, 将要商讨发表对中国严厉谴责与进一步制裁行动的声明,却遇到来自日本的阻力。 在6月9日的一份“最速件”电报中,当时驻中国大使中岛敏次郎就写到“各国对中国持续施加压力,很可能让中国领导层态度出现变化。” 中岛认为制裁可能非良策。


随后的6月15日,当时外务省外物事务次官与首相宇野宗佑商讨今后对中政策之时,引用中岛的电报表态称, 不希望中国被孤立并建言: “只有在中国回到国际社会前提下,双方关系才可能恢复”。


最后在6月22日的一份对中政策文件中,日本官方表示”尽可能让事态的冲击愈小愈好, 用外力改变中国作用依旧有限。“并希望中国只要确保在改革开放的既有路线上,中日两国还是可慢慢推进关系正常化。”


当时日本的总经济生产力尚有中国的8倍之多,也是最大对中国援助国,在中国有大量投资。


“六四”后,日本政府冻结对中国的贷款援助。 89年巴黎G7高峰会前,主办国法国原先准备好声明谴责中国“无视人权的野蛮镇压”。不过根据解密的宇野宗佑谈话记录,7月6日宇野表示“中国是口头上跟面子上都很爱的国家,如果操作的不好反而导致反效果”。


到7月7日的行前准备会议时,日本仍认为不应该有太过强硬的声明,招来几个参会国的反对。当时有美国政府高官认为,日本这样的态度会让人觉得,日本只想守住自己的利益,“措辞过于软弱,中国接下来就会逮捕一万人了。”


日本认为,要避免孤立中国,才能让其走向改革。最后日本说服法国和美国,声明加入“避免孤立化”等较模糊的说法。不过,根据文件,在7月16日G7高峰会结束后,宇野宗佑就指示其手下在18日与中方表达日方的立场。解密文字记录显示,中国外交部人员反应是,反对日方干涉内政,不过北京又表示“日本跟西欧各国相比,采取更慎重的态度,日本这样站在前头,对将来中日关系是有利的。”


在1990年后,中日两国的外交出现蜜月进展,宇野宗佑之后的继任者首相海部俊树就在该年7月恢复了对中国的援助贷款。1991年更受邀访问北京,最后在1992年实现明仁天皇(当今上皇)访问中国,日本期盼的“稳健、开放的中国政策”看似如愿了。


30年后“围堵中国”?


当今,世界被新型冠状病毒笼罩下,对中国起初回应疫情不力指责不绝于耳,中共在香港与新疆维吾尔地区等实施严格管控,严重侵犯人权,破坏香港的“一国两制”,船舰在有争议的南海与东海水域不断进出,对台湾的军机干扰也持续进行。


对此,美国特朗普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与”中共“脱钩,包括制裁参与制定《香港国安法》的中共高层官员。其它一些西方国家包括澳洲和加拿大也强硬出击,批评北京。然而,此时日本的态度仍然相对模棱两可。该国《产经新闻》则批评说,30年来对中国态度是失策的,日本政府应该深切反省。该报认为习近平的独裁行为,用巨大经济力培养军事力量,这样的威胁日本也有其责任,并认为中国不重视人权问题下,不应该让习近平以国宾身份访问日本。


静冈县立大学,专攻中国现代政治教授诹访一幸就表示,香港曾经是大家所期待中国可以先行民主化的试金石,但却遭受到比想象中还大的压迫。面对“没有民主化可能的中国”一事,日本应该要综合30年前的经验,冷静判断下一步才是。


学者们认为,当年由于担忧还是发展中国家的中国,一但在国际社会遭受排挤,很可能会往极端共产主义或是刚解体的俄罗斯靠拢,因此日本才选择走向亲中路线。30年后,当年的文件解密下,也许或多或少有助于日本对未来东亚局势的判定。


京都大学教授中西辉政就评论,中日有其地理相近因素,原先日方当年期待邓小平领导出一个改革开放的中国,让日本走上亲中路线。 这种期待经济影响民主的作法,让世界都出现误判。如今日本倡导“开放的亚洲太平洋路线”,就是避免中国在政治上过度膨胀。


早稻田大学中国研究所前所长天儿慧就跟BBC中文表示:“当年台湾解除戒严,慢慢走向民主,其实日本国内政治氛围都蛮欢迎的。” 原先日本确实有认为中国也弥漫这样风气。 “天安门事件后,日本自然不赞成镇压,但如果全面孤立中国,让中国强调的经济改革开放路线顿挫、自然民主化的剧本就会崩解,”天儿慧就说。因此,天儿慧认为,日本最后是在当时综合战略判断下,认为先扶助中国经济优先为主。


谢选骏指出:上文缺乏纵深分析——1989年天安门六四屠杀的时候,日本的GDP有30,000亿美元,是中国大陆GDP3,400美元的十倍之多。日本2019年的GDP总量约为5.21万亿美元,只有中国2019年GDP总量14.4万亿美元的三分之一略多了——这不是“日本的衰落”,是什么?那么,日本衰落源于何处呢?我认为,源于“纵容六四屠杀”。六四屠杀以后,日本外交政策没有转向,所以注定沉沦。在这个意义上,欧美和日本也是一样的,虽然程度略轻。所以它们总体都在付出沉重的代价,逐渐失去他们的主导地位了。


谢选骏:绿色技术下面隐藏着血红的机密

《中国加快开采绿色技术所需金属 但在多国引发焦虑》(BBC 2024年4月30日早上8点46分)报道: 智利北部的阿塔卡马沙漠位于“锂三角区”,是锂的重要产地。 今年早些时候的一个夜晚,在位于阿根廷北部的宿舍里熟睡的艾清突然被屋外愤怒的口号声惊醒。 她向窗外望去,看到阿根廷工人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