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选骏(Xie Xuanjun 1954年-),中国旅美学者、自由撰稿人。1978年凭借著文革前连小学都未毕业的学历,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是当时中国年龄最小的研究生之一。1981年毕业,获得硕士学位。主要研究内容集中在哲学、历史、神话、宗教。1987年受邀参与中央电视台政论纪录片《河殇》的撰稿工作,1988年完成第一稿,1989年六四事件后,《河殇》遭到禁播、查封、批判,幷被定为“反革命暴乱的蓝图”——谢选骏也因参与《河殇》的制作过程而受到牵连入狱,以后不能继续举办讲座、发表文章、出版书籍。但谢选骏没有选择放弃,相反,用了三十五年时间,孤军奋战至今——完成《谢选骏全集》三百六十卷。其中的主要著作为《神话与民族精神》、《五色海》、《天子》、《新王国》、《现代南北朝的曙光》、《全球政府论》、《思想主权》、有关基督教的十卷书籍,以及《外星看地球》60卷、《硅基時代》60卷。其中谢选骏自认最有创见的著作是《思想主权》,他把《思想主权》比喻为其著作的塔尖——因为【思想主权】的概念,来自圣经记载的 【神说:“要有光。”就有了光。】 【【以上是对于《维基百科》的修正。】】
2018年5月28日星期一
谢选骏:人生就是在拖延死亡的时间
《为什么作家迷恋描摹“拖延的死亡”?》(MEGHAN O’ROURKE
2013年7月30日)报道:
死亡,长期以来都是一个重要的文学题材。因此,你可能会认为,就此主题,能讲的已所剩无几。但是,近几十年来,死亡文学出现了新颖有趣的转机:作家实时记录着自己的死亡。
在《终点》(Endpoint [2009])中,约翰·厄普代克(John Updike)详细记述了他生命的最后几年,以及他与转移性肺癌的斗争。在《人之将死》(Mortality [2012])中,克里斯托弗·希钦斯(Christopher Hitchens)记录了自己患癌的残酷经历,这也成为他为《名利场》杂志专栏供稿的绝笔集;罗杰·伊伯特(Roger Ebert)亦然,成书《生活本身:回忆录》(Life Itself: A Memoir);《华盛顿邮报》专栏作家马乔里·威廉姆斯(Marjorie Williams)也将自己惨痛的散文集结为《在华盛顿动物园的女人》(The Woman at the Washington Zoo)。更早一些的例子,包括曾任《〈纽约时报〉书评》杂志编辑的阿纳托尔·布鲁瓦亚尔(Anatole Broyard),作者得知自己患有晚期前列腺癌,而后便在《沉醉吾疾》(Intoxicated by My Illness[1992])中冥思死亡;保罗·茨威格(Paul Zweig)著回忆录《启程》(Departures [1986]);詹姆斯·梅利尔(James Merrill)有绝笔诗集《四散人间的趣语良盐》(A Scattering of Salts[1995])。如今,构成死亡文学的一个主要分类,是“弥留文学”。
为什么如今有人书写这些作品?首先,我们生活在这个“基于现实”的年代,我们这个时代无非就是无止境的自我记录。但是,我们对疾病和死亡的体验发生了重大的社会性转变,这些作品同时也是在转变下滋生的一种自然产物。去年夏天,《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JM)回顾创刊以来的200年历史,指出“疾病自1812年以来已发生了改变”。肺炎和胃肠道感染,致命速度曾相对更快,曾是致死的主要原因。今天,则是癌症和心脏病(此二者得益于医疗技术进步,致死速度均已逐渐慢下来)。当然,浪漫主义时期曾有一种著名的缓慢死亡法:肺结核。事实上,我们迷恋英年济慈,以及他那些直面死亡的诗歌,充分说明了我们对自身“将死”风格的看法。
死亡本身可能不变,但人类对死亡的体验则不然。如果每个时代都自有其弥留的——或曰将死的——风格,以及相应的道德伦理与文学观,那么从“驯服的死亡”到“美丽的死亡”,我们这个时代肯定属于“拖延的死亡”——走向一个缓慢的、医药治疗化的终点,钜细靡遗地描绘着过程。作者发现自己身陷窘境,一方面感到活力充沛,生机可能前所未有如此勃勃,另一方面则面临着将至的大限。这是一种颇具古典主义讽刺意味的状态。因为今日复杂的医疗诊断与治疗手段,致使死亡过程变得更缓慢,所以作家具有了前所未有的机会,得以深思熟虑地记录自己逝去之事,最终释怀且留以身后。
给“拖延的死亡”这种文学下定义,其明确特征就是其沉迷于身体的恶化过程——尤其是在医院这种陌生背景下。无疑,一部分是因为,我们讲的这些作家,即使不是无神论者,也大多都是不可知论者,所以他们关注的焦点是死亡的过程——这个过程艰难恼人、充满了实验室的味道、扎满了注射器针管。如希钦斯所述,在我们这个时代,一个人能够“通过史无前例的高级护理挽救自己生命,但同时受到的折磨,其程度之深也是前人所无法负担或承受的。”我们的临终卧榻,不与心灵相关,倒满满萦绕着心电图。
希钦斯的《人之将死》是一本非凡的书,书中生动、精巧刻画了死亡过程的场面,而作者对感伤的不情愿,以及对自怜的仇恨,更像是给“将死”二字标记了着重号,强调了进行时(作者丢失了对写作的控制,是此处明显隐患之一)。一天,希钦斯发现自己因放疗而浑身起红疹——“说这皮疹疼,那毫无意义。我努力要传达的,是这种疼的方式:‘钻心’。”他描述自己“最近被安排做一个外周导入中心静脉置管的手术”——这个过程本应只要10分钟。而两小时后,他躺在“两张床垫中间,床垫上大量缀饰着干涸或凝块的血迹”。他嘲讽那些医疗文件(“肿瘤镇的诅咒”),调侃“从慢性便秘到突然间戏剧性急转直‘下’的无聊切换”,所提供细节之完备,是诺拉·艾芙伦(Nora Ephron)笔所未及的——后者生前曾写道:不愿亲友因这些细节而承受负担。这就是慢性死亡独具的一种屈辱——(希钦斯提醒我们)西德尼·胡克(Sidney Hook)将最后这段日子所发生的地点称为“床垫坟墓”。希钦斯令我们就此种现代化死亡的中心问题沉思默想:这些缓慢的、药物治疗的过程,与其带来的痛苦相比,是否值得?——不值得,你残忍地思忖——但是他却承认他很庆幸为自己争取到了更多时间。
所有这些作品中,反复出现的一个主题,是一种重为基本的压抑事实:时间有限。正如约翰·厄普代克在浴室镜子里瞥见自己,惊讶地发现自己看起来明显特别老,他扪着最诚挚的碎心自问:“那雀斑男孩去了哪里?他曾窥看/前厅镜中的自己;去上学了么?”同样,希钦斯也写到:
“我被一种折磨人的‘废’感严重压抑。我曾为下一个十年订立确实的计划,曾感觉我是通过辛苦工作,才获得这来之不易的机会。我是否真的无法活着亲眼看见孩子们结婚?看见世贸中心再度崛起?……但我明白,这种“无思”的本质其实就是:感伤和自怜。”
当然,希钦斯是正确的,他将这样的计划诊断为一种“无思”——我们不是命运女神,无法掌控自己生命之线,虽然我们可能都希望自己可以。然而,如此“无思”正是我们今天对于死亡的思考。我们惊愕发现,人生逝去得那么快,以至于其终点与我们的计划简直太不同步。理想的人生故事(“她在睡梦中去世,享年95岁”)背离了航线,这似乎令我们困扰。当代世俗西方人,是否也许就是这个星球上最遭迷惑的、不免一死的凡人?希钦斯发现,就死亡而言,我们当然是被误导了,而且是在一些最基本的层面被误导。他回忆起自己确诊癌症前:“我曾相当沾沾自喜地告诉我回忆录的读者,面临‘灭绝’,我想要完全自觉和清醒,因为我要主动地‘去’死,而不是被动的死去。”希钦斯提醒我们:死去,或去死——这可不是大多数人能够自己选择的,不比你选个菜、或是选个工作。
与济慈不同的是,今天的作家对于浪漫化的疾病,抱持怀疑态度,不小的一部分要归功于苏珊·桑塔格(Susan Sontag)——她的《疾病的隐喻》(Illness as Metaphor [1978])改变了疾病观的范式。因此,虽然济慈感叹“而现在,哦,死更是多么富丽:在午夜里溘然魂离人间”(此句查良铮译文——译者注),取而代之的,我们则有约翰·厄普代克对旷日弥留的振臂疾呼。在《轻淡了的生活》(A Lightened Life)中,厄普代克写道“寄出了支票,我停车加油,然后彻底忘了/如何拧开油箱盖”,又问道“怎么了?我还剩下些什么?”这不是最精美的诗歌,但作为文献记录则相当有力。厄普代克写诗,读者能有所感觉,因为韵律和诗行控制了文字,令人宽慰;这些诗,因为韵律和诗歌形式限制,避免了自怜和无病呻吟。作者在死亡阴影之下也必需坚持打造艺术,这一点令见证者感动。要做一个电脑断层扫描,他写道“我听见机器和专家们喃喃议论着我”,继而发现自己在思考着“有创意的想法……计划纷纷开花、梦想。/一切都会好的,我觉得,所有的一切”。
如果我们不将疾病浪漫化,那么这并不是说,我们的“现实主义”就一定没有充满否认。一而再、再而三地有作家表达,他们惊讶于发现自己的思想其实并不安置于身体内。确诊癌症后,阿纳托尔·布鲁瓦亚尔在一篇1989年首刊于《纽约时报杂志》的文章中写到,虽然这个诊断没能令他相信癌症“最终会杀死我”(尽管这最终当然还是发生了),但“我遭到的打击是,我震惊地意识到,某一天,某个什么东西,无论它是什么,终究要终止我悠闲前进的人生脚步。这话听起来老掉牙,但我唯一能说的就是,我第一次意识到:我并没有永远”。在《人之将死》附注里,希钦斯则指出:“一向引以为自豪的是我的推理能力和斯多葛学派唯物主义。我并非拥有一个身体;我就是一个身体。但还是经常有意识地假装这并非事实真相,或者认为好像我将成为一个例外。”
寿终正寝的过程对作家而言,立刻成为一个刺激且吓人的主题:在我得以描述它之前,它是否会先夺走我描述它的能力呢?你无法描述那些你最终无法经受的体验。因此,虽然这些纪实作品迷人,但它们不可避免的有所局限。作家无法写完他们笔下这些作品的最后一章,因为最后一章就是死亡;从这层意义上讲,对死亡的描写仍是奇怪的虚构。读者自己填补空白。事实上,《人之将死》第八章就由希钦斯一些草略的笔记组成——最感人的、可能的结论,比任何文笔优美的散文更着重传达了日渐消亡的真实。这一不足,于这些作品的力量而言,却很有必要,即使读者有时渴求的是成型的篇章,或精美收笔的对象。正如阿纳托尔·布鲁瓦亚尔写道:“故事是对抗疾病与痛苦的抗体。”
“艾滋病文学”显然也帮助文学铺平了一条道路:对于“死到底是什么样”这个问题,开放程度达到了新的高度。在艾滋病最致命的年代,我们看到,由陪护者撰写的疾病回忆录激增(其中有些作者在创作过程中自己也患了病),包括保罗·莫奈(Paul Monette)的《借来的时间》(Borrowed Time [1988])和马克·多蒂(Mark Doty)的《天堂的海岸》(Heaven's Coast [1996])。因为这些回忆录并不仅仅是文学记述,而更是社会见证者的深刻举措——将这一悲剧赋予人性化并帮助洗清其污名——所以,这些作品为某种有关死亡的写作开辟了空间,而这种写作可能之前一直被美国人认为病态(回想一下,对于致命疾病的患者来说,直到20世纪70年代,医生才开始习惯性地告诉他们命不久矣的实情;而更早之前,通常认为最好不要告诉绝症患者坏消息)。
那一时期我最喜欢的作品,包括提姆·德鲁格斯(Tim Dlugos)后期的诗歌。它们具有弗兰克·奥哈拉(Frank O'Hara)那种“我做了这个,我做了那个”的轻快风格,语调则因死亡的沉重和庄严而产生一些变化。德鲁格斯,与其他作者类似,盘点了身体的物理退化过程:“闪亮亮的/像树脂封着个汉堡包的/是我脸上一大块病创;/小点的伤我胡乱涂抹/一些妆粉;丢失了/四十磅体重,仅此一年。”但他也从受苦经历中寻找了意义,总结道:“病症像水藻一样漂浮/在恩典的表面,是这恩典/今天令我振作、高涨。”他的作品卓尔不凡,回旋与对一个朋友哗然喧嚷的大胆采写——“‘我恨这一切,我恨你/得了病、得了艾滋/而且躺在医院里/以致我见你还必须/办访客通行证’”——与超然的希望之间:
当
奥黑尔上周飞来小聚,*
他问我觉得在纽约
这些年里哪时最好;
我说“今天”,我很认真。
希望死亡把我拎起来
抓着我的头发,就像
希伯来神话里的天使,
力道恰似睡眠的拥抱,
然后温柔地将我放下,
恰好放在我本必须
置身的那个地方。
(*奥黑尔指乔·奥黑尔[Joe O'Hare]——译者注)
不过,有关拖延的死亡,对我而言最伟大的一首诗是詹姆斯·梅利尔的《圣诞树》(Christmas Tree)。这首诗写成于他生命的最后几周内。弥留之际的梅利尔当时身患艾滋病,虽然直到他死后多年,这一信息才公之于众。梅利尔那本诗集里还有很多关于人之将死的非凡诗篇,其中许多都是文字的自画像。书中最动人的是最后一首诗:《向上的一望》(An Upward Look)。诗中将世界描述为“这个广阔的设施,生者/以至亲而来,只为一死”——宛如将所有的存在都医疗化了。但是,在某种意义上,这本书的墓顶石,是书中没有收录的那一首:《圣诞树》。这是一首具象诗,采用一棵圣诞树右半边形状为格式,诗文缩拢于树干根部。内容是一段戏剧性的独白,出自一棵树之口,它被某家人“从叹息的冷山上”买走,下山妆点这个家。这棵树知道自己肯定马上就要死了。虽则如此,它仍然说自己承蒙盛情款待,发现:“老实说,/这确实挺有帮助:珠宝缠身,将它们/闪烁的色彩从貂皮孔隙中呈射而出,/那是我从头到脚裹着的,芬芳的黝黑丧衣。”
这首诗之所以引人注目,我认为,是因为它结合了丰富的描述性语言,以及对身体缓慢凋零的不加掩饰的强烈反映;因为它既能够传递生命那种痛苦的鲜活,又能够表达肉体在物质层面上渐弱的悲伤缄默。济慈《夜莺颂》(Ode to a Nightingale)中的讲话者,冥思着夜莺那升华的不朽崇高,以及轻轻松松无痛而释的死亡;与此不同的是,梅利尔的《圣诞树》必须反映自身与躯壳的脱离,及其肉体的解散:
是的,是的,前面等着什么
非常清楚:剥光,冰冷的街,我的化学物质各种药
奋力耕犁,重回大地,为了新生的来到——
这无疑是一份福恩,一份收获,但同时令任何人都无法
无论此刻或永远,详述或思量。生长至如此单薄。
尖针与嶙峋瘦骨。小男孩的双手碰触着我的“棘”椎。
这首诗的形状有力加剧了对死亡的现实化,并且形象地展现了死亡(正如同希钦斯零落溃散的笔记展现了他的死亡)。最末,诗文转化为短短数行句子的碎片:
没有恐惧。没有辛酸。终结的开始。今天的
黄昏的房间
最后的一次
在烛光中映红。
容光因爱焕发,
脚下堆着礼物。
仍要如此泰然,如此
善感。仍要回忆、仍要称颂。
所有这一切都提出了一个问题:我们为什么要读死亡的回忆录?至于作家为什么要写,相当清楚。正如厄普代克所指出的,在做电脑断层扫描时,他幻想着未来的计划,这让他感到“一切都会好的”。作家写作,很显然,是为了获得一些貌似控制的感觉;为了理解正在发生的是什么;为了将一部分不朽的自己以艺术方式留以身后;为了以最终自画像的形式纪念自身。桑塔格曾说,写《疾病的隐喻》是“非常具有宣泄作用的……它将癌症转化成一种知性的冒险,将灾难变成某种积极的东西”。与桑塔格类似,希钦斯写作也是为了纠正错误印象、文化错觉、虚假隐喻,以及那些老生常谈的“抗击癌症”和所谓“杀不死你的总会令你变得更强大”。
不过我认为,我们之所以读这些作品,与海伦·文德勒(Helen Vendler)所谓作家后期作品的“奇怪双视风格”有关。写作的人“还活着,但意识到死亡的紧迫”而且“希望触发那个在深深的暗影之下,却又如此生动警觉的时刻”。这种警觉,这种双重现实,令我们获得全方位的感官认识,提醒我们:即使我们不是宗教信徒,也可能会希望以更深刻的觉悟,认真考虑我们行将就木的日子如何分配。梅利尔的诗就找到一种方法,得以将生命的强烈,及其终点逼近时的急迫,编织为一线动人的语丝——如果不多愁善感的话,那就具有救赎的能量。这也提醒了我们,我们求助于艺术的一个原因,不是为了幻觉中的虚假完结,而是为了接触我们最远远回避的现实。对于某些人而言,对死亡的恐惧,因为对来生的信念而有所改善;对其他人而言,唯一可为代偿的宗教则是艺术。
事实上,我们读这些书就是经历某种认知失调,虽然其对于死亡可能的过程刻画精准。死亡有可能意味着什么?答案在许多地方都被模糊了,被各种程序意义上的注意点,被(厄普代克笔下的)“仁慈的淡金色大机器”以及“电脑断层扫描穿刺活检”遮掩了。但这种认知失调,对读者而言,非常有用,因为它迫使我们去辨识我们自身面对否认与内心压抑的策略,无论我们是不可知论者还是宗教信徒。在厄普代克最后几首诗中,他自己也不免俗地转向大自然与宗教,寻求慰藉。他从窗外的五叶爬山虎中学到了一课,虽然当时还未能使其化于内在;他指出:“最微弱的一拽”将爬山虎扯下墙,“就好像是说:活着挺好/但不活的话……仍然面朝太阳舒展身体——/也挺好,所有的光合作用/都弃之不要。”
阅读今日世俗非宗教的死亡文学,读者最终意识到,医学语言是一层纱幕:一方面,它以一种纯粹描述性的方式,“记录”着医院里奇怪的时间;但另一方面,其异质性颇具内涵。这种语言,下意识地服务于作者;作者面对自己身体发生的一切时,以其表达自身疏离这些事实的根本性异化过程。这是作者一厢情愿的希望——希望这一切都维持非现实态——即使他自己全面经历这一切,完全浸润在希钦斯描述的所谓生活在“另一个国家”的状态中。这里的这种失调,是指死去的过程并不真就像是进入了“另一个国家”。正如桑塔格精准观察到的那样,这另一个国家,本就是我们自出生起所生活的故土:“每个人,只要出生,必都持有双重公民身份,一则属于健康王国,一则衰病王国。”但是,在一个缺乏死亡伦理规范的世界,比如我们这个世界,我们活着,却疏远着这层更深的知识。或许因为我们必须如此吧。
本文作者梅根?欧罗克(Meghan O’Rourke)是诗人、评论家。她的回忆录《漫长的告别》(The Long Goodbye)记录了当代美国丧悼。
本文最初发表于2013年7月7日。
翻译:江烈农
谢选骏指出:上文不懂,无论什么样的人生,其实都只是在“拖延死亡的时间”——人生在世,什么都不确定,只有注定的死亡是确定无疑的。只有愚蠢的人才会在“死到临头”的时候去思考死亡,因为在明智者看来,任何一个人,随时随地其实都面对死亡……这只是一个意识问题。但是人们什么都敢想象,就是对自己注定的死亡不去想象。这是因为,人从受孕的刹那,就注定走向死亡了,想也没用,不如不想。但是既然如此,为何又要发出半吊子的提问,问“为什么作家迷恋描摹‘拖延的死亡’”?——大概作者真的不懂,“拖延的死亡”才是“人的本质”!
订阅:
博文评论 (Atom)
谢选骏:俄罗斯要川普代表美国低头认輸
《川普乌克兰“和平方案”被曝 无须割让领土》(澎湃新闻 2024-11-07)報道: “我不会发动战争,我要停止战争。”当地时间11月6日凌晨,美国共和党总统候选人川普在向支持者宣布自己胜选时说。 在美国总统大选的同一天,共和党也在参议院选举中至少拿下超过半数的52席,获得控制权...
-
[《我的奋斗》美国出版史:希特勒与美国作家的战争](2019-01-08 | 徐悦东)报道: 2016年1月8日,德国新版《我的奋斗》的发布会。 出版宣扬极右翼思想的图书,是否会助长法西斯思想?是不是用一种批判性的视角出版就没有问题了?希特勒的自传《我的奋斗》的美国出版史也许...
-
《驻华记者:在中国我总被问是间谍吗 他们是认真的》(德国之声2023-07-04)报道: 《新苏黎世报》驻华记者讲述了他作为外国记者在中国屡次被初见面的人询问是不是间谍的经历,以及中国新通过的 #反间谍法 对媒体工作可能的影响。 作者写道,当他不断受到中国人怀疑他是间谍的时...
-
认同的重量:《想象的共同体》 [1] 导读 在这个世界中,我们公正地表现自我;我们尚未形成一致的思想境界,因为这种境界需要直言的批评、真实的创新以及真正的努力,而我们既未曾创造也未曾经历过这一切。 [2] — — 爱德华·萨义德(Edward Said) 同情弱小民族的“入戏的观...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