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谢选骏全集

2021年12月11日星期六

谢选骏:官官相护猪狗不如



《王刚鉴宝时误把价值2亿瓷器砸碎,收藏者将他告上法庭,法院判了》(2021-12-09 搜狐)报道:

  

一声脆响,价值2亿的永宣瓷器“甜白釉压手杯”碎落一地。


谁砸的呢?是大家都很熟悉的,曾在《铁齿铜牙纪晓岚》中扮演和珅的王刚。那被砸的瓷器又是谁的呢?是一个河北的医生,名叫付常勇。两人在此之前并无任何交集,事后付常勇将王刚告上了法庭,怎么回事呢?


其实两人之间并无宿怨,完全是因为一档节目才被联系到一起。这档节目就是当时非常有名的鉴宝节目《天下收藏》,2003年10月中央电视台制作的文化类节目《鉴宝》播出后,掀起了一股古玩收藏热潮,鉴宝节目也层出不穷,《天下收藏》就是其中之一。




这个栏目在当时之所以出名,是因为节目中有一个特别的环节——当众砸赝品。经过节目组专家鉴定为赝品的藏品,会被主持人王刚当众砸碎。因此上节目的藏家需要和节目组签一份“生死协议”,也就是一旦专家鉴定为赝品,摔碎后节目组不负任何责任,后果由藏家自己承担,也就是是说藏家是知道藏品有被砸碎的风险的。


2012年付常勇的“甜白釉压手杯”在节目中被专家认定为赝品,是现代的仿制品,于是被王刚亲手用铁锤砸碎,付常勇当然心疼,但他怎么也不相信他的是赝品,因为他在上节目前就已经找专业的机构验过,是真的。于是他把碎片捡起来,找了另一家专业鉴宝机构验证,经过碳14测定,这对杯子出自明朝永宣时期,是极其珍贵的“永宣瓷器”。


明朝谷泰撰《博物要览》中记载:“压手杯,坦口,折腰,沙足滑底,中画双狮滚球,球内篆‘大明永乐年制’六字,细若粒米,此为上品。”而“永宣瓷器”。是中国瓷器制作最高水平的代表,价值千金。鉴定机构告诉付常勇,他的这对“甜白釉压手杯”在完好无损的情况下,价值可达2亿。




这让付常勇认为节目组的专家非常不负责任,只是粗粗看了几眼就说是赝品,于是一纸诉状将王刚和节目组告到了节目组。如果付常勇的“甜白釉压手杯”是真的却被节目组砸了,那么节目组是否需要对付常勇作出赔偿呢?


2013年10月14日,法院开庭受理“砸宝”案。并派出两位具有司法部颁发的司法鉴定资格的人,对付常勇的“甜白釉压手杯”碎片提供专业建议,最后认为整器及瓷片系明代中期成化至嘉靖期间所造的寄托款器物,并非现代仿品,而是“古代仿品”。也就是说节目组确实砸了个古玩。


但最后付常勇败诉了,不但没有得到赔偿,还要出3300元案件受理费。败诉的主要原因就是那份“生死协议”。法院认为:


一、作为电视节目,《天下收藏》有相对固定的流程和模式,付常勇参加的是《天下收藏》第41期节目录制,在此之前已经对该档电视节目的“砸宝”环节有所了解。录制节目当天付常勇签署的《生死文书——天下收藏>藏品鉴定约定书》及《藏宝人承诺书》中也明确,付常勇认可节目邀请的鉴赏专家的鉴定意见,并同意在藏品被鉴定为赝品的前提下,由主持人王刚代为砸毁赝品。


二、在节目录制过程中,主持人王刚在“砸宝”前多次询问是否退出,但付常勇明确表示“不退”,由此说明对于藏品被砸毁的风险付常勇是明知的,也是接受的。


根据原《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六条 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应当承担侵权责任。根据法律规定推定行为人有过错,行为人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而王春城、翟健民作为受邀的鉴赏家对藏品给出自己的甄别意见,主持人王刚按照事先公布的节目流程砸毁被认定为赝品的藏品,北京电视台作为《天下收藏》节目的组织方和播出方,均不存在过错。


最后驳回了付常勇的全部诉讼请求。


当然法院并不是要去偏袒节目组和专家,而是因为文物鉴定本身是一个非常复杂精细的工程,专家们有不同的意见很正常,现在国内也没有专门鉴定文物艺术品的个人鉴定资质,沿着判别真伪的方向审理,也许极难出现一个让人信服的判决!


这件事当时闹得沸沸扬扬,人们可惜那对“甜白釉压手杯”,对鉴宝节目和鉴宝专家失去了信任。尤其是在后来“齐白石画”事件后,人们对鉴宝节目和鉴宝专家的印象更是恶劣了。说是一女子带着一幅齐白石的画上节目让专家鉴定,结果专家说是假的,随即女子表明身份,自己是齐白石的曾外孙女,这是家里传下来的画,这画便被鉴定为真品了。


鉴宝节目为了达到一定的收视效果,不可避免会要设立一些噱头,但也要对藏家负责,应该做到精细缜密地进行专业鉴定,并结合专家的建议,给出正确的结果。而藏家也需要对自己的选择负责,这样才能达到良性的循环。


虽然现在鉴宝节目少了,但并不妨碍人们了解古代的珍奇古玩,随着国家的日益强盛,“文化自信”也成了一股时尚潮流,诸如《如果国宝会说话》《国家宝藏》等节目也在向我们展示着古代人民的智慧。


谢选骏指出:戏子王刚是电视台的,而电视台是共产党开的,法院也是共产党开的——共产党的法院当然不会判决共产党的电视台输掉官司——这些官官相护,全都猪狗不如。结果自然是弱势者倒霉了。这些狗娘养的“专家”,错了却无需赔偿,真是天下奇闻。不过比起共产党专政,这只是小巫见了大巫。

谢选骏:只有原子弹才能救日本



《日本明星采访偷袭珍珠港的飞行员:是否意识到自己杀人》(ZAKER2021-12-09)报道:


夏威夷时间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挑起太平洋战争。80周年之际,日本新闻网站"myjitsu"9日刊文称,演艺圈红人樱井翔采访一参与偷袭的前日军战机驾驶员时,提出的一个问题在网络上引发极大争议。


"myjitsu"称,6日播出的日本电视台节目"newszero"中,日本知名男子偶像团体"岚"前成员樱井翔采访了参与偷袭珍珠港的103岁前日军战机驾驶员吉冈政光。采访中,樱井翔问道:驾驶鱼雷机时投下鱼雷的那一瞬间"有什么感受"?吉冈回答称:"我感到有鱼雷‘在手’令人非常安心。"随后,樱井翔进一步问道:"当然我明白当时正在打仗,不过,‘自己杀了美国兵’,你有没有这种意识?"


面对樱井翔的问题,吉冈政光宣称:"我收到的命令是去击沉航母与战舰,不是去杀人,我遵守了命令。"听起来像是对自己在珍珠港事件中击杀美国兵"问心无愧"。此外,在采访中吉冈还声称:"能够参加战斗让我非常高兴。"值得注意的是,在日本海军攻击珍珠港时日本并没有对美国宣战,而是一次偷袭。


103岁战机驾驶员在回忆偷袭珍珠港表现出好战的态度,不过,在日本网络上遭遇"网暴"的却是提问者樱井翔。文章称,大量日本网民抨击樱井翔的提问"粗鲁",有不少人称"打心底轻蔑樱井翔""樱井翔和节目制作组应该用一生去反省",甚至还有人声称:"前战机驾驶员们年轻时抱着‘为了日本’的信念战斗,才有现在和平的日本,这个提问粗鲁且残酷。"此外,还有不少日本网民开始辱骂二战时期的英美,涉嫌质疑反法西斯阵营在二战中的胜利。


另一方面,也有部分冷静的日本网民认为,如果这是一个"反战"的节目,樱井翔的提问正是应该被问及的问题。其中有网民分析称:"如果(吉冈)回答有罪恶感,就能强调‘强制人干这种事的战争’是多么可怕。如果回答没有,那就能体现‘破坏善恶观的战争’是多么可怕。电视台希望达到这种效果,所以才问出这个问题。"


不过,从日本网络主流舆论来看,这名网民分析的电视台期望的效果落空了,至少在网络上留言的日本人大多并没有感受到"战争是多么可怕"。


谢选骏指出:七八十年过去了,日本主流意见依然如此支持战争,由此可见,当时只有原子弹才能救日本。如果不是扔下了原子弹,还不知道要枉死多少人,才能结束鬼子发动的战争。所以我说,只有原子弹才能救日本。

2021年12月9日星期四

谢选骏:西台湾来自现代南北朝的思想与现实

《德手游广告竟把大陆标成“西台湾”》(2021-12-09 观察者网 阮佳琪)报道:


“小粉红心碎满地了辣”,德国游戏开发商最近一则广告又让岛内绿媒集体嗨翻。


据台媒9日报道,德国游戏开发商“Bytro”近日就旗下一款手机游戏在海外社交媒体上投放广告,有网友发现广告中的一副世界地图把中国大陆标注为“西台湾”,这让岛内媒体大为兴奋,尤其是一众绿媒又自嗨起来了。


台媒报道称,这款手游是德国游戏开发商“Bytro”推出的“国家冲突:第三次世界大战”(Conflict of Nations:WW3)。


根据官方介绍,“国家冲突:第三次世界大战”是Bytro在2016年推出的网页游戏,2018年Bytro与Dorado Games合作将游戏搬上了Steam平台,直到2020年才将作品移植到手机双平台。


游戏以第三次世界大战为主题,为实时战略多人连线游戏,同时可有超过百人进行游戏,游戏的战略武器单位多达100种,玩家可各自研发自己的科技树解锁军队,并选择入侵其他国家获取资源。


截图自Bytro官网


最近厂商为手游吸引玩家,在海外社交平台Facebook上投放宣传广告。《自由时报》等绿媒报道称,有网友发现广告中出现的一幅世界地图,除了正常显示台湾位置,还将中国大陆标注为“西台湾”。


“西台湾”的说法其实出自于外国网民,是一个用来在台海两岸问题上故意揶揄中国大陆的代称。但点开这则游戏广告,内文并没有对“西台湾”的标注加以解释,帖文内容也与此毫不相关。《自由时报》则辩称不知道将大陆标为“西台湾”是厂商“刻意为之”,还是“误用到网络上的梗图”。


而除了台媒所指出的,这张地图还有更多错漏,比如中国新疆部分地区被单拎了出来,“九段线”等标识也不见了等。

谢选骏指出:“西台湾”的直接来源是“西菲律宾海”,这是菲律宾对于南中国海的新造说法,为的是争夺南海主权归属。“西台湾”的间接来源则是“南北朝”——我著有《现代南北朝的曙光》一书详述此事。


《中国反对以“两德、南北朝”模式处理两岸关系》(2000年06月13日 中新社)报道:


外交部发言人朱邦造今天在此间严正指出,台湾问题只能在一个中国的框架下解决。中国希望台湾当局认清形势,放弃分裂主张,尽快明确接受一个中国原则。


据知,台湾有人提出用“两德、南北朝”模式来处理两岸关系。


朱邦造在今天的新闻发布会上指出,台湾问题纯属中国的内政,在产生的原因和性质上不同于德国问题或朝鲜问题,因此不能相提并论。


他说,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战遗留的问题,解决台湾问题是中国的内政。他重申,国际社会公认,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代表全中国的唯一合法政策。


这位发言人指出,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正是在这一基础上,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了外交关系。虽然海峡两岸尚未统一,但是中国领土和主权并未分割,仍然是一个中国。这与前东、西德以及朝鲜与韩国都是得到国际社会普遍承认的主权国家情况完全不同。他说,中国政府始终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反对用处理德国问题和朝鲜问题的方式来处理台湾问题。


他说,台湾当局援引两德模式、两朝模式来处理两岸关系,其目的是抗拒统一,是根本不能得逞的。


谢选骏指出:中国大陆外交部可谓“此地无银三百两”。恰恰证明了“现代南北朝”并不仅仅是谢选骏的光辉思想,而且是一个基本的历史事实。

谢选骏:口音为何是身份的名片



《口音与偏见:新研究揭示外国口音英语可能受歧视的原因》(2021年12月8日 BBC)报道:


每个人说话时都或多或少带有一定的口音,特别是如果所说的语言并非母语。


英语是全球使用最广泛的语言之一,许多人由于工作、学习以及生活等原因都要用英语交流。


我们经常能听到各种各样的口音,它反映了我们成长过程中的语言环境,本不应该有什么社会意义。但现实生活中,人们可能会以口音来评判一个人,并歧视那些讲话带外国口音的非英语母语者。


这是伦敦大学皇家霍洛威学院(Royal Holloway,University of London)最近调查的结果。


该学院心理学讲师西里·勒瓦利(Shiri Lev-Ari)在英国学术分析网站“对话”撰文介绍调查结果和减少口音歧视的对策:


外国口音的负面印象


对英国和美国讲英语者的调查发现,尽管某些口音——例如法语口音——听上去更加令人愉悦,但总的来说,人们对外国口音的印象往往是负面的。


比如,如果销售人员有外国口音,人们会觉得他们知识少,并且缺乏说服力。还有研究还显示,人们不大可能推荐或提升有外国口音的人。


有趣的是,这种歧视与该外国口音是否被认为更可取没有关系。


例如,同外国口音相比,听到由英语母语者推销咖啡店现金券,人们似乎更感兴趣,无论那种外国口音是否是上面提到的人们更喜欢的法语口音,或是中文口音。


偏见的部分原因似乎来自外国口音意味着说话者是“圈外人”这样一种事实,即某人不属于自己通常的交往圈子。人们总是喜欢自己圈里的人,而不是圈外人。这一行为开始于婴儿时期,它可能意味着某人是否熟悉以及是自己“社交群体”一部分的直接暗示。


不仅仅是偏见


最近的一项调查显示,即使人们没有偏见,但还是可能歧视非英语母语者,这是因为人们在听外国口音时感觉更难,其发音跟母语规范不同,包括那些我们并不讨厌的口音。如果口音让人难听懂和消化的话,人们就不太容易相信其所表达的信息。


同样,人们对一些像“太阳每小时缩小5英尺”(约等于1.5米)这样琐事声明录音的态度也很相似。相比由一位有波兰口音的人说出来,如果由英语母语者来朗读,参与者认为这可能更是真的。


如果说偏见部分来自于更难听懂外国口音,那么,让参与者更容易听懂,至少应该增加他们对非英语母语者的信任度。


通过已有研究我们知道,经常接触不同口音可以帮助人们听懂外来口音。因此,我们让一半参与者听有波兰口音的人读英语故事,另一半则听由英语母语者讲故事,然后再让他们评分。


首先,我们检查听波兰口音的英语是否改善了参与者对该口音的理解力,通过测试发现的确如此。


这一研究的重要发现在于,参与者通过听带有波兰口音的英语,也减少了他们对非英语母语人士的偏见。


虽然在经过听波兰口音训练后,参与者对由波兰口音朗读声明的信任度仍低于由英语母语者朗读的同样声明,但之间差别在缩小。


我们还发现,那些在口音理解练习中表现更佳的参与者也更可能相信由有波兰口音朗读的一些琐事声明。


庆祝不同口音


研究还显示,只要简单地增加人们听外国口音讲话的频度就能减少理解口音的难度和偏见。


因此,通过创造一种更多样化的环境,让讲母语者和非母语者经常互动,就可以潜在地帮助抵消基于口音的无意识歧视。


此外,母语者与非母语者之间的接触也能有助于减少偏见。


与此同时,还需要文化改变。除了促进多元化之外,作为第一步,所有人都应该意识到的一个事实是,每个人都有口音。这种口音只不过是来自于成长的语言环境中的声音而已。


口音并不反映智力,也与我们所掌握的语言熟练程度没有关系。


事实上,非母语人士即使讲英语时带有本国口音,也仍然可以非常流利地使用这门语言。


谢选骏指出:口音与偏见,或曰口音造成歧视,并非英语特有的问题,而且无所不在的,存在于任何一个社会与地区之众的现象。那么,为何如此呢?在我看来,口音是身份的名片——不同的口音代表了不同的身份。为何如此呢?因为口音是一个人的历史体现,是其活生生的履历表!

2021年12月8日星期三

谢选骏:俄罗斯是中国最大的少数民族



《世界大战一触即发?拜登-普亭「乌克兰战云」危机热线》(转角24小时 2021-12-08 01:18


「如果俄国17万大军当真入侵乌克兰,美国、欧盟与北约真有『不惜一战』的决心吗?」针对战争风险再一次剧烈升温的乌克兰-俄罗斯边境对峙,美国总统拜登7日下午与俄国总统普亭紧急展开了长达2个小时的在线高峰会。在闭门密谈中,拜登正面而严肃地警告普亭「出兵乌克兰」的严重后果,将是极为严酷、包含国际金融强制断线的最高经济制裁,并强调北约盟邦已做好「最坏准备」,绝不允许2014俄国并吞克里米亚半岛的历史重演。


面对拜登的高压警告,态度相对轻松的普亭则不显动摇,甚至重申莫斯科近期才紧缩的「战略红线」,反控当前的乌克兰危机,全是欧美的不作为与「北约的侵略性东扩行为」所致,比起对俄国合法军演指指点点,美国才该认真施压乌克兰政府遵从已经签定的「新明斯克协议」,把俄国期待的乌克兰重修宪法问题、顿巴斯亲俄共和国的特殊自治权问题搞定,并出示法律文档担保「北约不再东扩介入乌克兰」,当前的乌俄危机才可能得到结构性缓解?


莫斯科、华府强调 会议坦率直接

尽管会谈过后,莫斯科与华府都共同强调这场闭门视频会议「非常坦率又直接」,但双方并没有发表联合宣言、也没有约定下一次的接触时间,在完全「没有承诺任何共识」的状态下,双方就这样在「世界大战的气氛边缘」紧张散会。


但拜登口中「经济制裁与『其他手段』」指的是什么?普亭这回会再一次虚晃一招,还是强势突袭?北约的其他盟邦,又是否作好了「为乌克兰开战」的终极准备?


乌东冬季危机 年内2次武装对峙


目前发生在乌克兰东部边境的「乌东冬季危机」,是2021年年内乌克兰-俄罗斯所面临的第二次边境武装对峙。早在今春4月,俄国国防部就已「春季扩大军演」的名义,从俄国远东与南方战区抽调大量战斗部队,并将10数万大军的集结在俄国西部边境——也就是乌克兰的国门之前。


当时,俄军在乌东边境的动员集结,让乌克兰中央政府与欧美各国都高度警戒,担心普亭总统恐欲「趁疫开战」,在美国拜登政权上台初期的交接不稳,与欧洲各国苦于国内第三波疫情的当口,以强势武力一口气解决困扰莫斯科将近10年的「乌克兰问题」。


虽然在4月份的乌东危机中,乌克兰中央政府军与乌东亲俄的顿巴斯独立军,都各自随情势近入「战争动员」。谁知在国际压力的战争关注下,莫斯科却突然宣布「军演圆满结束,全军撤收归队」,紧张了好几个星期的军事对峙,自此重回过往云烟。


然而到了11月初,乌东的局势再度出现异常动静。俄国社群网络与俄系的军情观察组织中,不断传来「各地军队大动作西进」的机动消息。但各种目击影片、转播证词却很快被「不明网管封杀」,仅知道俄国再度从南部军区、中央军区,派出大量机械化步兵与装甲兵团「朝乌克兰东部边境集结前进」。


之后不久,乌克兰国防部与国安局也开始发出「国际警告」,控诉俄国再度在国界上动员重兵。到了12月初,甚至连美国国防部、中情局都主动对外释出「战争警报」,指普亭已下令要在元旦前后调集「17万5000兵力的庞大军队」,恐打算在2022年1月底、2月初的凛冬之际「兵分三路入侵乌克兰」。


在美方主动释出的情报指控中,美国判断俄军目前在乌东边境,已完成了至少50个营级战术战斗群、超过7万兵力的战斗部署。预计到2022年1月还会再增加10万部队到位,届时俄国将动用100个营级战术战斗群的力量,兵分三路同步入侵乌克兰本土。


相关的报导与说法认为,俄军的开战规画可能会分成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克里米亚半岛北上,以海空军的火力掩护突袭乌克兰军队的「乌东前线后方」,接着亲俄的顿巴斯共和国部队与边境俄军也会同步朝西打击。


假若克里米亚与顿巴斯两路出兵能解决战争,俄国就将以此迫使基辅政权倒台;但如果战况的速度与效率不如预期或明显受阻,俄军才会再从北方投入预备部队,直接从东北朝西南方向、甚至借道军事同盟白俄罗斯,直接朝首都基辅「斩首」攻击。


俄:乌总统故意挑衅的「人造危机」


但对以上种种「战争情报」,莫斯科方面却是嗤之以鼻,除了强调俄国的军队在自家国内的军演训练「本来就正常合法」,更强调当前的乌东紧张局势,明显是乌克兰总统泽伦斯基故意挑衅的「人造危机」,


克林姆林宫认为:乌克兰政府2015年就已签署了「明斯克II号协议」,这本是国际共同认证的「乌东和平框架」。但此协议的关键重点——制定乌克兰新宪法并担保乌东「顿内次克人民共和国」与「卢干斯克人民共和国」...等亲俄或俄语族群的特殊自治主权地位——却一直遭到基辅当局「恶意杯葛」始终没有进展,乌克兰政府军甚至挟北约自重、从欧美各国取得大批军援,进而扩大对乌东亲俄区的消耗战攻击。


俄国独立媒体「梅杜莎」分析认为,普亭近一年来屡屡在乌东边境集结重兵,一方面是试探北约与美国对「协防乌克兰」的模糊承诺底线与战力弹性;二方面则是莫斯科对于基辅的泽伦斯基政府已经逐渐失去了交涉耐心,原本普亭以为「喜剧演员」出身的素人总统泽伦斯基,应该会在乌东与北约问题上更有配合俄国的政治弹性,不料泽伦斯基近期不断发动对乌克兰亲俄派「买办」与富豪中间人的政治肃清,更把自己改造成「反俄先锋」、对外积极展示不与普亭妥协的战斗决心。


在众多问题之中,莫斯科不仅对于「明斯克II号协议」的迟不兑现感到厌烦,在2020年白俄罗斯爆发「拖鞋革命」的未竟民主抗争后,普亭对于欧盟/北约势力东扩的恐惧与愤怒,也就更难平息——像是在过去几年内,美国不断向乌克兰提供军事贷款、军援装备,并供应乌克兰标枪飞弹等对俄关键的作战装备;北约各国在美国的带头下,也积极协助乌克兰的军事改革与偕同军演。考虑到乌克兰已经申请「加入北约」多年、将近6成的民意也都力挺乌军与北约缔结更正式的军事同盟,俄国方面这才会对于「北约的侵门踏户」与「干涉民族内政」感到无可接受。


事实上,在今年4月的乌东对峙后,普亭总统与克林姆林宫也在今年夏天发表了一篇争议论文〈俄罗斯人与乌克兰族的历史统一〉,内容直接阐明他认为俄罗斯与乌克兰「本为、也该是团结合一的同一民族」。相关的讨论原本就是普亭时常透露的历史观点,但通过总统府与俄国官方公开宣布,则令国际社会高度警觉:普亭是否已经下定决心要完成「统一大业」并吞乌克兰?


在争议论文之后,莫斯科对乌克兰的外交压力也日益增强,像是在冬季边境大增兵的同时,俄国外交部就不断宣称「乌克兰危机起因北约野心」,并称欧盟与美国若有意化解干戈,那就应该权力催促基辅「运行明斯克协议」,而北约方面也应该提出具法律效力的文档「明文承诺北约绝不东扩乌克兰,绝对不会干预乌俄内政」。


俄向北约施压 中断与乌军事合作


但根据德国「明镜周刊」报导,俄方向北约的施压「红线」,不仅只是北约承诺不纳乌克兰为正式成员国而已,更要求北约必须中断所有与乌克兰的军事交流、军援合作,无论是军售、军事顾问团、联合军演「一概不得继续」——因此以拜登为首的欧美盟军,才认为普亭的要求「不可理喻」,其背后的目的若不是为了测试北约的政治反应速度,就是真的已经打算「入侵乌克兰」。


在俄国大军动员之际,草木皆兵的乌克兰政府也不断加码备战,总统泽伦斯基先是宣布「破获了一起俄国煽动乌克兰政变的阴谋」,接着也下令前线部队进入战争准备,并大声疾呼北约与美国盟军应该作好「参战准备」,除了提供乌克兰迫切需要的防空武力与各式飞弹外,更应该展示「支持乌克兰不惜一战」的决心姿态,「否则凭武力说话的普亭,是不会退让的。」


但这种极为危险的「懦夫博奕」却让乌东危机不断升温,因此在美国公开向世界宣称「俄国恐将入侵乌克兰」之际,白宫也连忙安排了与克林姆林宫的12月7日「热线视频」。


在与普亭一对一连接之前,拜登已紧急派遣「内阁亲信」国务卿布林肯与CIA局长伯恩斯,与北约盟国——特别是欧盟内的法国与德国——联系,希望在整体局势不明的状态下,尽早团结西方盟军的「一致共识」。


但对此,美国收到的欧洲回应却是相对消极,因为人跑到中东外访的法国总统马克宏,目前似乎没有准备升级乌东谈判;而正忙于联合政府组阁的德国,则要等到本周三才会正式完成「梅克尔卸任的政府交接」,在此不稳状态下,苦于国内疫情政治的德国,根本不具备快速回应美国号召的条件。


美警告之外 没提出具体替代路线


于是,勉强说服欧洲盟邦配合美方政策的拜登,7日也就在国际高度关注的状态下,与普亭总统「闭门视频热线」——会谈中,拜登很明确地表明了美国「不会纵容俄军入侵乌克兰」,但在警告之外,美方却也没有提出降温局势的具体替代路线。


根据白宫会后的说法,普亭与拜登这组「老对手」的交互,相当顺利、坦率且单刀直入,双方彼此都承认了乌克兰局势目前的「危机化困境」,并就各自的底线与立场进行了直白的意见交流。


美方表示:拜登在会议上很明确地表达了「美国与北约不会迳行撤走对乌克兰的军援与交流」,假若俄国真的打算以武力解决乌东问题,美国也将联合欧洲与全球盟邦,对俄国实施毁灭性的「国际经济制裁」——根据白宫此前的规划,美方除了针对特定人物与产业的经济封锁外,最坏状况下更将禁止俄国使用SWIFT的国际金融交易系统,「换句话说,如果俄军入侵乌克兰,西方世界就要把俄国逐出国际金融体系,最大程度地掐断俄罗斯的国际贸易与金流活动,以封锁北韩、伊朗的制裁等级对付普亭。」


美方的恫吓与威胁,虽然象征着「对俄经济战」的开打序曲;但像是法国、德国……等欧洲盟邦,私下却都对于美方的反击手段「高度存疑」——一方面是美国的经济制裁,势必无法短期吓阻俄军征服乌克兰;再者是封锁俄国金融体系后,欧盟各国倚赖俄国进口的天然气、石油都将同步遭遇「停止交易」问题,若战争如期在明年1月开打,凛冬之中的欧洲恐将无力承受这样的连锁效应。


但如果经济战的威胁,无法说服普亭收手的话,美国、欧盟与北约,又真的有「因乌克兰而对俄国开战」的明确决心吗?对此,欧盟各国的态度则更为沉默,拜登总统团队亦不敢打破这种「战略模糊」,担心加码武吓反而会以战逼战、颠倒过来让无路可退的普亭「硬着头皮走向战争单行道」。


「我向俄国提出来的警告,我认为……将是最全面性与压力最大的『混合性手段』,如果普亭先生真的硬要选择我们担心的结局,这些回应必将逼使他三思、后行、接着放弃。」


拜登如此解释与普亭的谈判,并强调美方对俄方的警告包括「经济制裁与『其他手段』」,但其他手段指的是什么?是否包括军事回应?美国与俄罗斯都不予置评。


克林姆林宫方面强调,普亭与拜登的交互非常顺利、坦率与「就事论事」,与此前的隔空呛声不同,普亭总统无论在视频会议里,还是会后新闻稿内,都相当平稳、冷静、甚至有意强调两名总统的高手过招,却特别压低了「乌克兰危机的急迫性」——就像是俄国没有在乌克兰边境布署大军,或者战争威胁根本不存在一样。


法、德媒:俄早已取得战略胜利


法国「世界报」与德国「明镜周刊」都认为:无论普亭是不是真的打算对乌开战,在12月7日的会议开始前「莫斯科就已取得了战略胜利」。在此试探下,北约再度出现了成员步调不一致、底线浮动且不愿面对战争风险的结构性分裂;此外,美国虽然大张旗鼓的宣称要发动经济制裁,但谁敢在欧洲冬季能源危机的时候承担「断气结果」?以法国、德国为首的托推敷衍,也只会对美国强调「欧洲的难处」,却无法有效提出「如何团结抗俄」的一致性策略。


「世界报」表示,美军与北约顾问团目前在乌克兰大约各驻100人。以现在状况来看,北约各国都没有作出相应俄国的部队动员,于政治条件来看也没有出兵协防基辅的预期准备。


与此同时,根据俄国独立媒体「梅杜莎」的说法,俄军目前的冬季动员速度,其实没有美国情报警告的如此庞大且迅速——无论俄国媒体还是美国中情局方面,都只能确认「俄军的大规模动作符合开战特征」,但普亭是否已经下定了战争决心?却没有任何管道能够暗示或预期。


「就像『契诃夫之枪』一样,我们担心的是:如果普亭真没想过要入侵乌克兰,开枪的大军部队就不会一直出现在边境『全军演习』。」


谢选骏指出:人说“俄罗斯是中国最小的少数民族”,但我看“俄罗斯是中国最大的少数民族”——因为“普亭总统与克林姆林宫也在今年夏天发表了一篇争议论文〈俄罗斯人与乌克兰族的历史统一〉,内容直接阐明他认为俄罗斯与乌克兰「本为、也该是团结合一的同一民族」。”——按照这个逻辑,俄罗斯和中国早在八百年前的蒙古帝国的时候就结为一体了。俄罗斯怎能不是中国最大的少数民族呢?因为俄罗斯人有一亿多,超过了广西的壮族的1600万。俄罗斯在中国历史的定位,就是匈奴、鲜卑、突厥、回纥、吐蕃、契丹、蒙古、满清、日本。这些占领过中国的少数民族,无一能逃“中华民族”这个致命黑洞的吸引。


《乌克兰东部边境战云密布,拜登警告普京若入侵将采取“强硬措施”》(BBC 2021-12-08)报道:


普京在索契通过视频参加了虚拟会晤。


美国总统拜登(Joe Biden)与俄罗斯总统普京(Vladimir Putin)周二(12月7日)举行线上虚拟会晤。美国表示,由于担心俄罗斯入侵乌克兰,华盛顿正准备“强有力的回应”。


美国表示,拜登在视像会议中表达了对俄军在边境集结的深切关注,并威胁要采取“有力的经济和其他措施”。


俄罗斯则表示不会袭击乌克兰。普京指责基辅进行挑衅,并要求获得保证北约不会东扩以及避免在俄附近部署进攻性武器。


俄罗斯塔斯社(TASS)报道称,两国领导人的通话通过前几届政府建立的安全视频线路进行,但该线路以前从未被使用过。


开场画面显示拜登和普京进行友好问候,随后会谈闭门进行,持续了约两个小时。据塔斯社报道,普京在其位于南部度假胜地索契(Sochi)的官邸参加了会谈。


在周二的视频通话后,美国国家安全顾问杰克·苏利文(Jake Sullivan)对记者说,如果需要,华盛顿将在未来几周内准备具体的有力回应。


“我们在2014年没有做的事情,现在在准备做,”他所指的是西方此前对俄罗斯吞并克里米亚的反应。


在距离乌克兰约300公里处发现了集结的俄罗斯军队。


“双方有很多妥协,没有指责,但总统非常清楚美国在所有这些问题上的立场,”他说道。


美国的措施包括经济制裁和其他行动,如向该地区的北约盟国增派部队,以及向乌克兰提供国防物资。苏利文拒绝透露可能采取的经济措施,称美国更愿意直接就此与俄罗斯人沟通。


但苏利文表示,通往德国的新管道北溪二号(Nordstream 2)尚未投入运营,为美国及其盟友提供了“筹码”。


“如果普京希望看到天然气通过这条管道,他可能不想冒险入侵乌克兰,”他说。


早些时候的报道称,美国官员已与德国达成协议,一旦发生入侵,将关闭管道。据报道,其他可能的措施包括限制俄罗斯银行将卢布兑换成外币,甚至切断俄罗斯与Swift全球金融支付系统的联系。


拜登政府曾希望在关注中国的同时,保持与俄罗斯的关系稳定,但美国已带头就俄罗斯对欧洲的潜在威胁与克里姆林宫针锋相对。


在拜登与普京通话前,美国与欧洲各国政府持续进行外交接触。在会晤前几周,美国官员与西方盟友分享了情报报告,显示莫斯科在乌克兰边境大规模集结军事力量。这显然使他们相信,需要严厉的制裁来阻止另一次入侵。


这正是拜登希望向普京展示的统一战线,目的是说服这位俄罗斯领导人,军事行动的代价将比他过去面临的任何代价都要高。他在会议前后与欧洲领导人通话强化了这一点。


美国仍在与欧洲密切协调,以最终敲定一项前所未有的制裁方案。一旦普京决定无视这一信息,随时可能启动制裁。


“可靠保证”


在另一边,克里姆林宫的一份声明表示,普京强调,俄罗斯不应为紧张局势负责,因为北约正在俄边境地带“危险地试图接管乌克兰领土,并增强其军事潜力”。


“因此,俄罗斯非常有兴趣得到可靠的法律保证,以排除北约东扩和在俄罗斯邻国部署进攻性武器系统的可能性,”声明补充道。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Volodymyr Zelensky)表示,尽管会谈不温不火,但他对拜登“坚定不移的支持”表示感谢。


乌克兰军人在顿涅茨克前线。


拜登和普京上一次面对面会晤是在今年6月,但双方除了同意恢复互派大使并开始就核军备控制展开对话外,进展甚微。


在周一(12月6日)的一次电话会议上,白宫表示,美国、英国、法国、德国和意大利领导人已制定了一项联合战略,一旦俄罗斯发动入侵,将采取措施“重创俄罗斯经济”。


战争会爆发吗?


2014年,乌克兰亲俄派总统亚努科维奇(Viktor Yanukovych)被推翻。同年,俄罗斯吞并了原本属于乌克兰南部的克里米亚半岛,并向乌克兰东部顿巴斯(Donbas)地区活跃的分裂分子提供支持。


东部的冲突一直持续至今。乌克兰表示,俄罗斯已向叛军控制区前线派遣了坦克、大炮和狙击手。但更引发外界担忧的,是有报道称,有超过9万名俄军士兵集结在乌克兰边境附近。


俄罗斯最初将其在克里米亚和乌克兰东部不远处进行集结的卫星照片描述为危言耸听,但在本月初,一名总统助理称,“我们有权在我们的领土上调动军队”。


莫斯科方面指责乌克兰在东部集结了该国近半数军队,即约12.5万人,并称基辅正计划攻击俄罗斯支持的分离主义分子控制区。乌克兰表示,这完全是为了掩盖俄罗斯自身计划而进行的“无稽宣传”。


尽管俄罗斯否认将发动进攻,但西方情报机构和乌克兰都认为,俄罗斯可能在2022年初的某个时候发动入侵,最早的时间点是在明年1月。


不过,莫斯科智库国际问题理事会(RIAC)主任安德烈·科尔图诺夫(Andrei Kortunov)对BBC说:“如果(靠近乌克兰的)的军事行动是光明正大进行的,那这就不会是直接的军事行动,而是普京想要发出的一个信号。”


他认为,俄罗斯向乌克兰发出的信号是不要鲁莽行事,比如夺回对顿巴斯的控制权。


科尔图诺夫表示,俄罗斯对西方传达的信息是要求其停止通过北约基础设施(包括新型武器)“渗透”乌克兰。


冲突点在何处?


长期以来,俄罗斯一直反对乌克兰向欧洲靠拢,主要诉求是乌克兰永远不要加入北约,并且阻止在乌克兰领土上兴建北约设施。


但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Jens Stoltenberg)表示,“乌克兰和30个盟友将决定乌克兰何时准备加入北约”。他表示,俄罗斯“没有否决权,没有权利干涉这一进程”。


美国明确表示,将致力于帮助乌克兰捍卫其“主权领土”,但拜登总统称,美国不会采取军事行动。


2021年3月俄罗斯在克里米亚的演习引发西方广泛关注。


目前,英国计划帮助乌克兰建立两个海军基地,分别位于黑海的奥恰基夫(Ochakiv)和亚速海的别尔江斯克(Berdyansk)。美国已向乌克兰提供了标枪(Javelin)反坦克导弹等设备,并派出两艘美国海岸警卫队巡逻艇增援乌克兰海军。


但以上行动,加之乌克兰军队近期在该国东部部署土耳其无人机打击俄罗斯支持的部队,以及西方在黑海进行军事演习,让俄罗斯感到恼火。


早在今年7月,普京便在克里姆林宫网站上发表了一篇冗长的文章,详细描述了俄罗斯和乌克兰的历史,并给乌克兰现任领导人贴上了实施“反俄计划”的标签。他称,对那些试图让乌克兰加入反俄阵营的人来说,“他们会毁掉自己的国家”。


俄罗斯还对2015年旨在停止乌克兰冲突的明斯克协议仍未实现感到失望。在分离主义地区,仍然没有安排进行独立监督的选举。


谢选骏指出:如果俄罗斯胆敢进攻,和欧美陷入混战,中国应该前进西伯利亚,一举统一俄罗斯本部,让它真正成为中国最大的少数民族。这样,统一的中华民族就可以展望“饮马泰晤士河”的历史复仇记了——鸦片战争的耻辱,可以洗一洗了。

谢选骏:论习近平是中国的戈尔巴乔夫(十一)



《竟把习近平比作戈尔巴乔夫,大外宣这回不装了?》(2021-12-05 阿波罗)报道:


  江泽民、曾庆红派系背景的《多维网》3日发文,名为《为何说选好接班人对于中共兴衰存亡至关重要》,不仅没有掩盖其中共大外宣的真实面目,文中很多地方似乎话里有话,对于习近平含沙射影。凸显出接班人这个问题是江泽民、曾庆红派系和习近平斗争的焦点。


  近一段时间以来,中共一些高层官员如赵乐际、丁薛祥、刘鹤、陈希等人先后在《人民日报》发文,对刚刚结束的六中全会进行站队表态。


  然而,由于陈希的中组部部长的特殊身份,再加上他在文中涉及到敏感的“接班人”问题,引发外界的关注和议论,同样,这篇文章更引发了习近平的政敌江泽民、曾庆红派系的注意。

  陈希在文中强调“必须抓好后继有人这个根本大计”。当然无须讳言,习近平要选拔的人才标准和江曾派系的想法显然截然不同,甚至完全相反。因此,江曾派系在文章中,用过去的苏共对习近平进行敲打。 


  文章中这样写的,“历史上有太多类似的正反面教训,单是以1970年代末到1990年代中共和苏共的对比,就能看出培养和选拔优秀的接班人之于一个组织、政权和国家的重要性。”


  文章引用俄罗斯历史学家麦德维杰夫(Roy Medvedev)在《苏联的最后一年》中所记录:“1980年,苏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的平均年龄接近75岁。在这一党和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中,出席会议、处理国家大事的都是老迈且疾病缠身者,他们的世界观相当教条,既缺乏意愿,亦未掌握资源,以对现行的体制进行必要的改进及变革。”其后,长期执政的勃列日涅夫(Leonid Ilyich Brezhnev)因病逝世后,已经病入膏肓的安德罗波夫(Yuri Vladimirovich Andropov)接任,执政仅10多个月便撒手人寰,继任的契尔年科(Konstantin Ustinovich Chernenko)同样年迈体弱,就职不久后健康更加恶化,13个月的任期大部分是在医院度过,直到辞世。


  因此,江曾派系文章接下来的部分,给人感觉开始对习近平进行含沙射影。


  文章称,正是在此严峻的干部危机下,契尔年科逝世后,苏共高层在仓促之中将当时年仅54岁、严重缺乏政治经验的戈尔巴乔夫(Mikhail Sergeyevich Gorbachev)推上总书记之位。戈尔巴乔夫虽然年富力强,但过于缺乏政治经验,仕途和生活可谓一帆风顺,未曾经历波折或重大考验,更无过人的政绩,在党内和民间都缺乏声望。


  在这里对戈尔巴乔夫的带有负面评价的描述,给人感觉似乎是影视习近平,虽然习近平曾经在评论苏联解体时曾经表态说”竟无一人是男儿”。


  就连这篇文章所配的图片说明中,也出现了带有暗示意味的话语——“一直以来,戈尔巴乔夫(左)坚持认为自己是信奉社会主义,但遗憾的是,他的一系列混乱、错误的改革,让本就危机四伏的苏联雪上加霜,直至解体。” 


  这让暗示的味道更加浓烈。


  不知江曾派系是否真的认为习近平像戈尔巴乔夫,这种政治暗示和外界对于习近平目前的判断可谓大相径庭,虽然人们确实曾经对于习寄予了厚望,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中共政治的不断左转,这种希望在人们的心中似乎消失殆尽。


  文章似乎把对习近平的怒火发散到了戈尔巴乔夫的身上,文中对戈尔巴乔夫进行了毫不留情的抨击。


  文章说,按照麦德维杰夫在书中的分析,戈尔巴乔夫“善于趋附迎合,能恰逢其时地博得所有上级的欢心”,缺乏深度,非常肤浅,不谙治国之道,“没有做好准备,以战胜我们的社会及国家所存在的根深蒂固的问题及沉疴”。这也是为何戈尔巴乔夫上任后的改革举措昏招迭出,谬误不断,一塌糊涂,造成巨大的混乱和民怨沸腾。作者写道,“我们所目睹的,是并非经过深思熟虑的改革,而是试图推行类似改革的杂乱无章的努力,这体现在各个方面,戈尔巴乔夫很少能够讲清楚,自己所做出的各类决策的动机及原因究竟是什么”,究其原因,是“苏共数十年所推行的人事乃至整个政策所导致的不可避免的、水到渠成的后果”,“这样的体系不可能产生任何天才,不可能挖掘出什么黄金来,这样的政策,这样的体系,会将最光彩夺目、最强有力的干部和真正能力出众的、独立思考的人排挤出去并加以抛弃”。最终,戈尔巴乔夫一系列混乱、笨拙的改革将危机四伏的苏联推向覆灭。


  在这段话中,如果把戈尔巴乔夫替换成习近平,会更加清楚的体会到江泽民、曾庆红派系的心情。


  看来,在他们心目中,习近平正在将危机四伏的中共推向覆灭,因此而忧心忡忡。


  这再一次清晰的展现出了在中共内部斗争中,许多中共高官虽然反对习近平,不断对习近平高级黑、低级红,但他们反的是习近平,而不是中共。他们只是想再和1949年前欺骗了无数工人、农民的中共一样,再来一次发动群众,利用海内外的正义力量,打倒习近平,换他们上台。 


  文章随后把邓小平抬了出来。


  文章称,邓小平执掌大权不久后,便因应当时干部队伍老人居多、青黄不接的严峻形势,主动提出“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人才方针,以尽快落实改革开放的新路线。邓小平采取了“团结老人,启用新人”的策略,建立干部离退休制度,既通过临时的顾问委员会制度,团结和安置大量有经验的老干部,又冲破许多条条框框的束缚和小圈子的限制,结合实际情况,不拘一格地启用了一大批有实干能力和改革意识的新人。


  然而,江系今天这么吹捧邓小平,可能忘记了邓小平追悼会上发生的那一幕,时任中共总书记江泽民在会上哭的涕泪交加、稀里哗啦。中国老百姓看到这一幕都在笑着说,江泽民哭的不是邓小平,真正的心里话是,”唉,总算把邓小平熬死了,总算千年的媳妇熬成婆“。


  很快,江泽民就让胡锦涛知道了熬成婆要有多难。


——————


延伸阅读(来自多维新闻):


为何说选好接班人对于中共兴衰存亡至关重要


撰写:应濯   2021-12-03 14:40:00


最后更新日期:2021-12-03 14:40


  12月1日,中共政治局委员、中组部部长陈希在中共机关报《人民日报》发了一篇学习不久前闭幕的中共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的文章。在这篇题为《必须抓好后继有人这个根本大计》的文章中,陈希从培养和选拔优秀干部的角度谈了他的看法。


  陈希这篇文章在总体上是沿袭中共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第三份历史决议的基调。关于选人用人的重要性,中共第三份历史决议里面写道:“党和人民事业发展需要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接续奋斗,必须抓好后继有人这个根本大计……源源不断培养选拔德才兼备、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特别是优秀年轻干部。”


  对此,陈希的文章表示,“一个政党、一个国家,能不能不断培养出优秀领导人才,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这个政党、这个国家的兴衰存亡”,“我们党历来重视选贤任能,把干部队伍建设作为关系党和人民事业的关键性、根本性问题来抓”。陈希文章还引述了习近平的一个说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归根到底在培养造就一代又一代可靠接班人。”


  可以看出,不论是习近平、陈希还是中共领导层,都至少在理念层面高度重视培养和选拔接班人,希望中国政治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后继有人。这是可取的。历史上有太多类似的正反面教训,单是以1970年代末到1990年代中共和苏共的对比,就能看出培养和选拔优秀的接班人之于一个组织、政权和国家的重要性。


  1970年代末的苏联,由于苏共自成立以来便始终未能解决政治继承问题,又加上干部退休制度的缺陷,故陷入严重的干部危机。曾任苏共中央委员的俄罗斯著名历史学家麦德维杰夫(Roy Medvedev)在《苏联的最后一年》中写道:“1980年,苏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的平均年龄接近75岁。在这一党和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中,出席会议、处理国家大事的都是老迈且疾病缠身者,他们的世界观相当教条,既缺乏意愿,亦未掌握资源,以对现行的体制进行必要的改进及变革。”作者提到,长期执政的勃列日涅夫(Leonid Ilyich Brezhnev)因病逝世后,已经病入膏肓的安德罗波夫(Yuri Vladimirovich Andropov)接任,执政仅10多个月便撒手人寰,继任的契尔年科(Konstantin Ustinovich Chernenko)同样年迈体弱,就职不久后健康更加恶化,13个月的任期大部分是在医院度过,直到辞世。


  正是在此严峻的干部危机下,契尔年科逝世后,苏共高层在仓促之中将当时年仅54岁、严重缺乏政治经验的戈尔巴乔夫(Mikhail Sergeyevich Gorbachev)推上总书记之位。戈尔巴乔夫虽然年富力强,但过于缺乏政治经验,仕途和生活可谓一帆风顺,未曾经历波折或重大考验,更无过人的政绩,在党内和民间都缺乏声望。


一直以来,戈尔巴乔夫(左)坚持认为自己是信奉社会主义,但遗憾的是,他的一系列混乱、错误的改革,让本就危机四伏的苏联雪上加霜,直至解体。(AP )


  按照麦德维杰夫在书中的分析,戈尔巴乔夫“善于趋附迎合,能恰逢其时地博得所有上级的欢心”,缺乏深度,非常肤浅,不谙治国之道,“没有做好准备,以战胜我们的社会及国家所存在的根深蒂固的问题及沉疴”。这也是为何戈尔巴乔夫上任后的改革举措昏招迭出,谬误不断,一塌糊涂,造成巨大的混乱和民怨沸腾。作者写道,“我们所目睹的,是并非经过深思熟虑的改革,而是试图推行类似改革的杂乱无章的努力,这体现在各个方面,戈尔巴乔夫很少能够讲清楚,自己所做出的各类决策的动机及原因究竟是什么”,究其原因,是“苏共数十年所推行的人事乃至整个政策所导致的不可避免的、水到渠成的后果”,“这样的体系不可能产生任何天才,不可能挖掘出什么黄金来,这样的政策,这样的体系,会将最光彩夺目、最强有力的干部和真正能力出众的、独立思考的人排挤出去并加以抛弃”。最终,戈尔巴乔夫一系列混乱、笨拙的改革将危机四伏的苏联推向覆灭。


  苏联解体后,戈尔巴乔夫有过深刻反思。据中国前外交部长李肇星在回忆录《说不尽的外交》中所描述的,有一次他碰巧和戈尔巴乔夫同坐一趟飞机,问了对方,为什么那么大的苏联,那么强的社会主义大国,在短短的几年内就解体了?戈尔巴乔夫犹豫了片刻后,面色凝重地回答:“关于这个问题,我想告诉你的是,在各国领导人当中,我最敬佩的是邓小平先生。而我们那里没有邓小平。”戈尔巴乔夫的反思是有道理。当年经历过反右、大跃进、文革的中国同样深陷严重的危机,稍有不慎,可能重蹈苏联覆辙,但邓小平发起和主导的改革开放,不仅让中国、中共和社会主义道路摆脱了危机,重获新生,而且如新加坡建国总理李光耀所评价的,“引领贫困的中国发展成今天的模样,成为世界最强大的经济体指日可待”。


  为何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失败而邓小平的改革大获成功,这里有很多复杂因素,此处仅以邓小平解决干部危机为例,世人可窥一斑而知全豹。与苏共将严重缺乏政治经验、能力、智慧和声望的戈尔巴乔夫推选为最高领导人不同,中共在当时文革结束后的关键时刻,将一生三起三落,深孚众望,具有极其丰富政治经验和超前智慧的邓小平推上历史舞台。


  邓小平执掌大权不久后,便因应当时干部队伍老人居多、青黄不接的严峻形势,主动提出“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人才方针,以尽快落实改革开放的新路线。邓小平采取了“团结老人,启用新人”的策略,建立干部离退休制度,既通过临时的顾问委员会制度,团结和安置大量有经验的老干部,又冲破许多条条框框的束缚和小圈子的限制,结合实际情况,不拘一格地启用了一大批有实干能力和改革意识的新人。


1989年2月5日,江泽民、朱镕基陪同邓小平与上海市党政军领导共贺春节。(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正因这样,所以与当时苏共领导层要么垂垂老矣,身染重疾,缺乏革新意识和国际视野,要么人才匮乏的情况不同,中共高层干部有序更替,人才云集,改革风云人物辈出,就像奥地利作家茨威格(Stefan Zweig)的作品《人类群星闪耀时》所描述的,1980到1990年代的中国可谓是改革人才的群星闪耀时,共同造就了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功。


  苏共和中共的对比,对于今天中国依然有启发意义。无论多么宏大的理想,多么切中时弊的政 策,终究是需要人来落实的。不同品行、能力和智慧的人,落实的效果又会各不相同。同时 ,人的精力、身体状况和思维的敏锐度、判断力,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出现变化,任何人都无法摆脱生命规律的限制。所以说,建立一套可持续提供优秀人才的健康的选人用人机制,让国家发展总是有大量的人才来引领、推动和支撑,是一个国家能够长治久安的必要前提。今次中共第三份历史决议和陈希的文章都在强调培养和选拔后继者的重要性,要求选人用人“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坚持事业为上、公道正派”,的确是有道理的,但知易行难,关键在于能否落到实处,经受实践和世道人心的检验。

 

网民嚎叫:

镰斧帮 今天 12:37

包子給戈巴喬夫擦鞋的資格都木有吧

花蜜蜂 今天 06:50

中美保持若即若离斗而不破的局面可能要维持很久。实际上邓小平早就说过“中国美国好不到哪里去也坏不到哪里去。”不会亲密无间也不会直接对抗。这一批掌权发财的人,已经是跟毛泽东时代那批人不一样了,他们发财正在好路上,怎么会换下来?!

台湾的问题,还是不独不统维持现状。对双方斗有好处没有害处。

其实苏联那样崩溃,苏共死亡之后,跟世界的关系并没有多大变化。只不过国内换了一批人发财而已!他们听美国佬的吗?还是没有。

美国没有能力控制全世界,连阿富汗都摆不平,怎么可能同时对抗中国俄罗斯?!玩笑不要开大了。

嘿嘿!

fwzwhyc 今天 04:53

美国分解苏联是以中国崛起为代价,美国分解中国已经没有可能,只能挑起台海战争,以此为借口封锁和制裁中国,将会扼制和延缓中国发展至少十年时间,中国国内也将借机开始一次毛的人民战争(内运),清理美粉和美奸,重新分配财富(分田地),中国的历史也只能这样循环上演。美国八年换个总统,中国百年未必换个朝代

破棉袄 2021年12月05日 23:19

中国的改革之所以能够成功,邓小平的政策(发展经济,不出头挑战西方)加上西方的宽容(开始要联合中国搞垮苏联,六四后反恐需要中国的协助)。而苏联就是美国扼杀的对象,没有宽容,不给机会,即使戈尔巴乔夫投诚也不行。现在中国是威胁西方的头号敌人,中国也十分得意于这个角色,所以中国这出这个选择,其它怎么走,都不会得到西方的谅解。所以不可能再有邓小平的机会了。


谢选骏指出:见仁见智,反正习近平是中国的戈尔巴乔夫。

2021年12月7日星期二

谢选骏:川普再战2024年必将触发美国内战



《特朗普与2024年重返白宫》(半岛电视台 2021年10月20日)报道:


美国前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并不否认他希望重返白宫,以及他打算参加2024年的选举。特朗普强调,可能阻止他竞选总统职位的唯一原因是“来自医生或类似人士的糟糕呼吁,以阻止我这样做”。


美国法律并没有阻止前一届总统再次竞选总统,19世纪末前总统格罗弗·克利夫兰就经历了这种情况。克利夫兰在1884年的选举中获胜并统治到1889年初,他是美国第22任总统,然后在1888年底举行的选举中落败,离开白宫,然后在1892年的选举中获胜并返回,成为美国第24任总统。


特朗普给共和党人信息暗示,如果他们不宣布并重复他赢得了上次选举,他将致力于使共和党将失去即将到来的国会选举。


特朗普重返白宫取决于三个因素,这三个因素都表明他可能回归,并可能取得胜利;此外还有一个模糊的因素,其维度尚未明确,与针对特朗普的案件以及与他是否有权参加即将举行的选举的裁决结果有关。


促使特朗普回归的第一个因素,与他个人对再次成为总统的渴望有关,也可能与他希望对上次选举失利的报仇有关。特朗普几天前对爱荷华州的访问引发了更多的猜测,即他准备为即将到来的总统大选而战,以便在2024年重返白宫。爱荷华州是一个特殊的地方,它是总统大选两党初选的所在地,赢得它将给予候选人获得总统提名的有力推动。


特朗普在热情的支持者面前发表了近两个小时的讲话,攻击乔·拜登总统的所有立场,指责他将美国人带入深渊,并否认在上次选举中的失败。


特朗普含蓄地威胁共和党人,表示如果2020年总统选举中的舞弊问题得不到解决(并声称已记录在案),共和党选民将不会在明年的国会选举中投票。


特朗普给共和党人信息暗示,如果他们不宣布并重复他赢得了上次选举,他将致力于使共和党将失去即将到来的国会选举。


在拜登被宣布为选举获胜者后,特朗普曾要求共和党选民不要在佐治亚州参议院两个席位的重新选举中投票。特朗普告诉共和党选民,“不要在被操纵的选举中投票,共和党人应在参议院获得多数席位,如果民主党前所未有地赢得了这两个席位,他们将在参议院获得多数席位。 ”


2022年的选举为共和党提供了重新控制国会或至少其中一个议院的机会,以破坏进步议程,引发经济和社会领域的分裂。


特朗普回归的第二个驱动因素与渴望参加2024年大选的共和党人之间没有任何激烈竞争或面临重大挑战有关。共和党领导层没有人的支持率与特朗普相近,尽管他在国会大厦冲击事件中发挥了作用并被禁止使用社交媒体。有总统野心的共和党人没有一个敢于宣布竞选意愿,他们正在等待特朗普对2024年选举的竞选立场。


事实上,前国务卿迈克·蓬佩奥、佛罗里达州州长罗恩·德桑托斯、美国前驻联合国大使妮基·黑利和前副总统迈克·彭斯都表示,如果特朗普不竞选,他们打算参选。


特朗普在共和党选民中的压倒性支持是其他任何共和党人都无法匹敌的。尽管特朗普及其团队试图利用司法机构来改变2020年大选的结果,他们提起了62起质疑选举可信度并称之为欺诈的诉讼,但最终无一胜诉。然而,70%的共和党选民认为选举是被操纵的,以击败特朗普。


从这里开始,特朗普只能坚持否认他在过去选举中的失败。此外,特朗普在任何希望与他争夺共和党选票的其他候选人面前要做的最重要的事情是,宣传“特朗普没有被打败”。


这并不意味着没有对特朗普的反对。共和党中的一些传统领导人一方面积极参加活动,筹集资金对抗特朗普,另一方面支持那些反对特朗普的国会议员;由于1月6日国会大厦冲击事件,他们认为特朗普应对其支持者的行为负责,并且支持弹劾和罢免特朗普。其中包括特朗普的前国家安全顾问约翰·博尔顿,他正在领导一场筹款活动,以在明年的众议院选举中支持众议员利兹·切尼。


一些评论家所预测,特朗普将与共和党人分离或建立新政党。特朗普证实,他无意这样做,他形容共和党是团结的。在即将举行的国会选举中,尽管特朗普已退出白宫,共和党候选人自豪地指出前总统在政治议程上推行了“美国优先”政策,并重申有超过7400万共和党选民投票支持特朗普。


推动特朗普回归的第三个也是最后一个因素与拜登总统的支持率普遍下降以及对其政策的满意度低于50%有关。对于总统在白宫的第一年来说,这是一个非常糟糕的百分比。


拜登对新冠疫情爆发和蔓延危机的立场和管理、经济政策和从阿富汗混乱撤军,以及处理美国南部边境移民的政策,使其支持率下降。


民主党没有高素质的候选人,再加上拜登总统的高龄,下次选举时将超过80岁,而副总统卡玛拉·哈里斯的丑态和她在公众面前的离奇失踪,让民主党人在即将举行的选举中目睹了一场同室操戈,间接让特朗普从中受益。


最终,到下次选举时特朗普将年满78岁,他的年龄和健康状况可能成为影响他做出决定的重要因素,但不排除他重返白宫的可能性。


谢选骏指出:看来,只有上帝出手才能阻止川普出手了。


《“特朗普噩梦”再次浮现》报道:


“特朗普噩梦再次浮现”,作者迈克尔·格森在《华盛顿邮报》上发表了一篇以此为标题的文章。他表示,美国政治的潜在噩梦表现为唐纳德·特朗普在2025年重新当选并将联邦政府掌握在手中。


谢选骏指出:“特朗普噩梦再次浮现”,意思是川普重出江湖将会肆无忌惮地为非作歹。但我更担心的是在这之前——川普再战2024年,就将触发美国内战!


《2024年美国大选又将是拜登和特朗普的对决?他们这么说》(第一财经2021年11-09)报道:


2024年的美国总统大选又将是拜登和特朗普的对决吗?

自从输掉上届美国总统大选之后,尽管美国前总统特朗普一直未公开表明他是否将参加2024年的大选,但却暗示不断。


“我确实在考虑,我们再等等看。”特朗普在美国福克斯新闻8日播出的采访中说,“我认为很多人都会对这个决定感到非常开心,也许会在(明年)中期选举之后公布。”


不过,特朗普也表示,这并不代表他就会等到那个时候才会宣布是否参选。“那样做(中期选举后)宣布可能更合适,但是许多人都等着我。”特朗普表示,许多共和党候选人都在等着他宣布决定后才会做下一步举动,“如果我参选他们就不会参选”。


对此,有美媒评论称,对特朗普来说,他什么时候将会开始竞选并不重要,而是他什么时候会停止竞选,因为他自卸任后就一直活跃在竞选前线。


已筹得9000万美元


其实,特朗普已经在几个重要的摇摆州举行过竞选集会,10月他刚刚在艾奥瓦州举行过集会。同时,他还会宣布支持心仪的竞选联邦和州内职位的候选人,并会在他们获胜后将功劳揽到自己身上。此外,支持特朗普的超级政治委员会“拯救美国”到目前为止已经筹集到9000万美元。


共和党策略人士表示,他们能够看到的是一位潜在政治候选人已活跃在政治舞台上,无论最终参选与否,他都能从中受益。


“他所做的一切都能让他无缝链接到2024年大选,这也让他一直在活跃在公众的视线内。”共和党策略人士威尔逊(Chris Wilson)表示,“有这样一个强大的政治力量基础,他在(大选)初选中做出的决定或者其他行动都将引发关注。”


也有策略人士表示,和其他没有筹款的候选人相比,特朗普竞选有充足的资金,因此,他完全可以不用很早宣布参选决定。


“如果他(特朗普)想成为共和党的提名人,对他而言,是轻而易举之事。”卡莱尔蒙特·迈克基纳学院政治系教授皮特尼(John Pitney)表示,“他处于一个独特的位置:他可以舒服地赚钱、让法律诉讼消失,出去集会还能获得群众的掌声。”


最新民调怎么说?


根据最新公布的一份民调,在距离下届美国大选不到3年的时候,拜登的民意一再下滑也让民主党选民非常不满,甚至有选民认为他“不适合参加下届大选”。


拜登曾在今年3月表示,他预计会在2024年参加竞选连任。


然而,根据美媒公布的最新民调,有将近40%的拜登支持者表示,他不应该寻求连任。


在另外一份针对两党选民所做的民调中,有超过64%的民众认为,拜登不应该再次参选,不仅如此,这份民调还显示,特朗普的支持者比拜登的支持者看起来“更忠诚”。


针对“如果大选今天举行, 你会投票给谁?”的问题,有44%的受访者表示,他们会投票给特朗普;有40%的表示会投给拜登;有11%的表示会投给第三方独立党候选人。


当被问及“你是否支持拜登2024年参选连任”时,有64%的受访者表示反对,其中民主党人占比28%。针对“你是否支持特朗普参选2024年大选”的调查,有58%的受访者表示反对特朗普竞选,其中包括24%的的共和党人。


在同中期选举有关的问题上,有46%的人表示,拜登的工作表现“比预期要糟糕”;46%的受访者则表示,他们计划在2022年的中期选举投票中投给共和党候选人;有35%的受访者表示,他们会投票给民主党候选人。


谢选骏指出:拜登其实不足为虑——他虽然干不出什么好事,但是作恶的能力也很有限。如此一来,2024年美国总统大选会是何种局面?这很难说,但有一点几乎可以肯定——川普如果再战2024年,必将触发全面内战!


《民调显示共和党人支持特朗普,但近半数希望2024年大选换一个候选人》(Mike Murphy,2021年9月13日)报道:


一项新的民调显示,近一半的共和党人认为,在2024年的美国大选中,领先的共和党总统候选人应该由特朗普(Donald Trump)以外的人来担任。


但有线电视新闻网(CNN)周日发布的、由SSRS进行的民意调查也发现,近三分之二的共和党人希望特朗普继续领导该党,这反映出对共和党未来的分歧。


在8月3日至9月7日对2100多人进行的一项民意调查中,63%的共和党人和倾向于共和党的独立派人士表示,他们希望特朗普成为共和党的领导人,另外37%的人持不同意见。但在2024年的总统选举问题上,只有51%的人表示,如果特朗普参选,共和党人赢得白宫的机会会更大;49%的人表示其他候选人会有更好的机会。在自认为是保守派和共和党人的人群中,特朗普的支持率更高。


这项民意调查的误差率为2.8个百分点。


谢选骏指出:共和党人虽然支持川普,但近半数却希望2024年大选换一个候选人。为什么?因为大家都懂得,川普再度成为总统候选人——这个情况太太太危险了!


《民调:80%共和党人仍希望特朗普2024年竞选美总统》(2021年10月21日 中国新闻网)报道:


视频:美国一高校公布民调:80%共和党人希望特朗普再次竞选总统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10月21日电 综合报道,根据昆尼皮亚克大学的一项最新民意调查,虽然大多数美国人表示他们不希望看到前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参加2024年的总统竞选,但近80%的共和党人却表示希望特朗普竞选。


民调显示,支持与反对特朗普角逐2024总统大选的共和党人比例分别为78%和13%。其中,表示支持的人比5月的民调增加了13个百分点。


另一方面,94%的民主党人和58%的独立选民认为,特朗普不应该出来竞选。


“尽管大多数美国人对特朗普的态度都是‘当过(总统)了,就行了’,而且有半数人认为他损害了民主,但特朗普在共和党内的支持度确实增加了。”昆尼皮亚克大学的民调专家蒂姆·马洛伊表示。


谢选骏指出:中国新闻网的这则报道,显然不同于上面一条报道,它把“民调显示共和党人支持特朗普,但近半数希望2024年大选换一个候选人”,变成了“80%共和党人仍希望特朗普2024年竞选美总统”!这说明什么》说明共产党希望川普再战2024年!因为这必将触发美国内战,可以大大削弱美国社会的综合实力!

谢选骏:歐洲殖民者後裔不敢面對祖先的罪惡

《印第安人的千年之“病”》(2002-12-23 朱步冲)報道: “在那些日子里一切都好,我们百病全无,而白人的到来改变了这一切。我们的贫穷开始了,战乱开始了,受苦受难开始了。”这段由17世纪初玛雅人写下的诗句,被频繁引用,作为欧洲对美洲灾难性征服的有力佐证。 墨西哥印第安人身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