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谢选骏全集

2022年10月9日星期日

谢选骏:第四权也是一种日益腐化堕落的权力



网文《第四阶级》报道:


第四阶级(英语:the Fourth Estate),又称第四权(英语:the fourth power),指的是媒体、公众视听。

“第四阶级”一词引申自欧洲传统观念中的三个“王国国民阶级”(英语:estates of the realm),即在法国大革命之前一段时期,社会分为神职人员、贵族及平民三种阶层。该词的产生汇集多位思想家和作家的贡献,包括埃德蒙·伯克、理查德·克莱尔(Richard Carlyle)和19世纪《泰晤士报》的领导人亨利·里夫(Henry Reeve)。里夫在1855年10月的《爱丁堡评论》(Edinburgh Review)上撰文写道:“今天新闻界已经真正成为了一个国民阶级;甚至比其他任何的阶级都更为强大”。


第四阶级的观点认为,新闻界在宪法里担负着一个非官方但却是中心的角色。他有助于公众了解问题、发表公共见解,因此可以领导和成为对政府的一种制衡。但是要达到这种功能,新闻界就必须独立和免于受到审查。


网文《第四权》报道:


第四权又名第四权力,是指在“行政权、立法权、司法权”之外的第四种政治权力。事实上,即便是欧美发达国家,也没有具体的宪法、法律、规令来解释、设立第四权,第四权是自然而然形成的。第四权所指的即是媒体、公众视听。

以美国来说,美国最高的行政权代表为总统,最高立法权为国会(由参议员、众议员所组成,包括参议院、众议院),最高司法权为最高法院。三权分立、三权相互制衡,不过在第四权(媒体)出现后,制衡的力量又多了一个,可防止前三者的滥权与偏误发生。

传统新闻自由理论

传统的表现自由理论均把新闻自由作为言论自由的一种,未作区分。其实在实践操作中,也很难区分。但是,随着新闻媒体所具有的信息流通枢纽的功能不断加强,以新闻自由而论,今日亦赋以广泛的涵义,而概括一切资讯的自由流通,已不限于发讯的自由,还包括采集的自由,传达的自由与连受的自由,可知新闻自由的内涵不但是与时俱进,其寓意亦常因地域而不同。仅仅运用传统的言论自由的理论,不能充分说明为什么要给予新闻机构高度自由的理论和意义。

新自由的萌芽

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大法官P.斯特瓦特认为,将新闻自由解释成言论自由就会丧失其意义。在今天,新闻自由已不是言论自由的附属品,而是思想自由、言论自由的基础。言论自由保护的是个人基本权利,而新闻自由则更多从一个制度性权利的方面反映出来。“新闻自由作为一种制度理论,其目的就是通过保护新闻自由,达到使新闻媒体发挥监督政府的功能。”柏克在《法国革命论》中就说“舆论的作用是与滥用权力的人数呈反比的。为能使政府权力不至腐化,从霍布斯、洛克一直到孟德斯鸠,西方政治制度思想中逐步形成并完善了三权分立,主权在民的理论建构,并同时得以在各国建立、实施。三权分立的精髓在于防止各政府机构权力的滥用,体现出相互制衡的原则。它所依靠的是政府机构之间的权力制衡机制,但事情往往并不这样简单。正如杰弗逊所说,再好的政治体制也不能保证不出现权力的腐败,人民才是统治者唯一的监督者;政府组织庞大、严密,而人民则处于弱小、分散的地位,这便需要一个代表人民公意,起到监督政府作用的机构:新闻媒体。

正式形成

1974年11月,斯特瓦特在演讲中,根据新闻媒体在现代社会的重要作用,从法学角度提出了“第四权力”理论。他认为,宪法之所以保障新闻自由,其目的就是保障一个有组织的新闻媒体,使其能够成为除政府三权之外的第四权力,以监督政府,防止政府滥用权力,发挥制度功能。他是这样解释新闻自由条款的:“宪法保障新闻自由的最初目的是要在政府之外建立第四部门,以监督官方的三个部门。”

第四权力理论强调新闻规定的言论自由。它不同于在新闻媒体工作的每个个人所享受到的宪法规定的言论自由。这是因为新闻媒体运作的复杂性,使得它报容易受到政府的操纵及压力,从而伤害其自主性。根据上述理由,第四权力理论指出,“宪法保障新闻自由的目的是为了维持媒体的自主性,使媒体能够提供不受政府控制或影响的信息、舆论和娱乐节目,促进人们关心政府的工作,对公共事务进行讨论,以发挥监督政府的功能。”

特点介绍

第四权力理论以其侧重点不同,它所构筑的新闻自由观有与以往新闻自由观不同的特点:

第一,新闻自由是一项制度性权利。即它与宪法中保护的作为个人基本权利的言论自由不同,是保护民主社会的一项基本制度。

第二,新闻自由的权利主体是新闻媒体。言论自由是任何人都可以享有言论自由来监督政府,但新闻自由必须是新闻媒体才可以享有。新闻自由保障一些特殊的权利,使得新闻媒体可以更有效地发挥监督政府的责任。

第三,保障新闻自由的目的不是为了媒体自身的利益,而是为了制衡政府的权力,保障人民的民主权利。这就需要一些言论自由未能提供的保障。

意义

从自然人的言论自由经过爱默生的过渡到第四权力理论,三者的发展密切地和当时的社会联系在一起,秉承着思想上的演进关系,在逻辑内治的基础上反映了传媒技术与社会经济结构的进步。同时,新闻自由与表达自由,以及言论自由和出版自由的意义在精神上已经形成一体,无非将一种思想扩散于外,且对他人发生影响,则其来源都起于个人思想自由的权利,而演化为集体的表达自由。

从天赋人权性质的思想自由市场到制度性的第四权力理论,体现了新闻自由观念的历时性过程。一种理论的产生并不意味着另一种的过时与失效,相反,三者之间存在着相辅相成的关系,只不过各个注重点不同而已。在现代社会中,与思想与表现自由相对应的言论自由和出版自由需要与第四权力相对应的新闻自由作为表达形式和保障,而新闻自由如果失去了言论与出版自由则显得毫无意义。当然这三种理论在参与实践中时,会受到经济、政治、文化习惯等等因素的中和,有时甚至会产生背离其初衷的现象。但从总体上来看,基本上保证了新闻业的正常发挥其作用,从而适应了资本主义制度的要求。

应用

人肉搜索与第四权

网络搜索与“人肉搜索”网络搜索已经成为广大民众学习、工作、生活必不可少的工具,人们借助网络丰富的资料储备、利用网络便利快捷的方式,迅速获取自己所需要的各类信息。提高学习、工作、生活质量与效率。这样的网络利用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最要表现。然而,网络发展和运用的速度远远超出了人们的想象,在极短的时间内,网络搜索对象就由虚拟的存储资料走向了现实社会,把对储备资料的搜索转向现实社会中的人和事,这种对现实的搜索被人们称为网络“人肉搜索”。这种现象一出现,很快就在社会上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从根本上分析,“人肉搜索”实际上是传统新闻工作者“无冕之王”意识的延续。这里必须从“第四权力”谈起。

在新闻传播的发展进程中。美国著名思想家杰斐逊最早提出“第四权力”的思想。1804年,杰斐逊在反对派报纸的大力攻击下,竟以压倒的优势连任总统。他说,如果一个政府在批评面前站不住脚,就理应垮台,而联邦政府的真正力量在于接受公众的批评,而且有能力抵挡批评。自由报刊应是对行政、立法、司法三权起制衡作用的“第四种权力”。但新闻界被赋予的这种力量也只是人们理想的愿望。现实无法实现的,在网络上终于有了实现的可能,“人肉搜索”一诞生,就受到空前响应。

无论是何种体制、何种时代,新闻工作者都拥有双重身份,一方面,在普通民众心目中,他们长期有“民众代言人”甚至是“无冕之王”的声誉,有“凌驾于民众之上”的能量,可以做成一些普通人不能或很难做成的事;另一方面,他们也是普通民众的一员。但现实中的这种双重身份是相互纠合在一起的。普通民众甚至新闻工作者自己都难以将其截然分开:这让多数人往往只看到前一种身份及相关的能量,使得普通民众对新闻工作者有了一种崇敬之情。而当网络出现,可以满足普通人的这种“自由话语权”愿望时,他们会在相当程度上充当起新闻工作者的角色——不管事情是否能说,都一概参与。但这种未加区分“普通人”与“无冕之王”两种不同身份、地位的话语行为,便引发了虚拟与现实的矛盾,也就形成了滥用网络“人肉搜索”的情形。

网络“人肉搜索”,是利用网络的便利条件,借助新闻工作者“无冕之王”的地位来实施的一种行为。“人肉搜索”的流行,隐喻着公众的一种信息饥渴——由于信息渠道不畅通,现实中无法获取的信息就求助于网络,一个人无法完成的任务则拆解为多个人共同分担。这一行为基本上都会呈现“无冕之王、民众喉舌(代言人)——舆论审判(道德审判)——现实冲突”的进程,这正是网络“人肉搜索”的基本存在基础。

只有明确这种现象产生的社会原因、个人原因,以及新闻传播的学理,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引导、规范。


谢选骏指出:三权分立是一种进步,但是这种进步就像一切进步那样,迟早也会带来自身的腐化堕落。第四权新闻媒体也是一样,这种进步迟早也会走向“日益腐化堕落的抛物线下半场”——因为“权力导致腐败”,就像“有生必有死”一样,乃是宿命的历史力学。第四权也是一种日益腐化堕落的权力,于是记者就沦为妓者了。

2022年10月8日星期六

谢选骏:主权国家的存在是对地球的犯罪



《为什么说普京的战争是对地球的犯罪》(托马斯·弗里德曼 2022年9月30日)报道:


普京对乌克兰愚蠢、无端的入侵在任何时候都是错误的。但眼下这个时机尤其坏。因为它转移了缓解气候变化所需要的全球注意力和资源——而这可能是在我们变得完全束手无策之前,仍然有机会处理现已不可避免的极端气候的最后十年。

不幸的是,乌克兰和俄罗斯之间发生的事情并没有止于二者。那是因为,世界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来得更平。

我们已经把这么多人、这么多地方、这么多市场联系起来——然后去掉了那么多旧有的使我们免受彼此过分之举影响的缓冲区,并以润滑脂取而代之——一个节点的不稳定现在可以扩散得非常远、非常广,也非常快。

这就是为什么我一直认为,俄罗斯对乌克兰的攻击是真正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现在,地球上三分之二的人可以在他们的智能手机上看到它;而且在经济上、地缘政治上,也许最重要的是——环境上,几乎每个人都已经或将要受到这场战争的影响。

要了解这一点,最好的方法就是与生活在世界上一些最偏远的生态系统中的人们交谈。我指的是居住在森林深处的原住民,他们守护着世界上仅存的森林,特别是那些没有道路、电线、矿山、城市和工业化农业的巨型森林。从亚马孙河和刚果河流域,再到加拿大、俄罗斯和厄瓜多尔,这些原始森林是世界的生命维持系统。它们从大气中吸收数十亿吨二氧化碳,产生氧气,过滤淡水供饮用,并在总体上增强了我们对气候变化压力的适应能力。

这些森林及其原住民已经感受到了全球经济力量的压力,但普京的战争引发了一连串的负面效应:俄罗斯是世界上最大的化肥生产国之一,是全球市场最大的石油出口国。世界上超过四分之一的小麦通常由俄罗斯和乌克兰出口,为数十亿人提供面包,此外,它们还是大麦、葵花籽油和玉米的主要产地。由于战争和对俄罗斯的制裁,这些大宗商品出现短缺和价格飙升,全球各地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压力——拿出更多的原始森林用于石油钻探,供农业企业种植农作物,开辟土地用于养牛。

上周,一个为守护这些濒危森林的原住民提供支持的全球非营利组织Nia Tero邀请我主持一场公开讨论,与会者是来纽约参加气候周的原住民领袖。该组织指出,根据统计数据,原住民领土覆盖了超过三分之一的地球原始森林和其他重要生态系统的类似部分,世界生物多样性的相当一部分受益于此。例如,储存在亚马逊原生森林中的碳,远不像私有或其他未受保护土地上的碳那么容易流失到大气中。

不幸的是,我们对这些森林、泥炭地和红树林破坏得越多,就越不可能接近巴黎气候协定的目标,将全球气温上升限制在不超过工业化前水平1.5°C的范围内。

内蒙特·内奎莫曾代表厄瓜多尔(地球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十个国家之一)的原住民社区领导了一场法律斗争,并因此获得了2020年的“戈德曼环境奖”。“这场斗争导致法院做出裁定,保护了50万英亩(约合2000平方公里——译注)的亚马孙雨林和瓦拉尼领土不受石油开采的影响,”颁奖词说。“内奎莫的领导力和这起诉讼为保护厄瓜多尔原住民的权利提供了一个法律判例,其他部落正在效仿她的做法,以保护更多的热带雨林不受石油开采的影响。”

这是很大的荣誉。但她上周告诉我,尽管在法律上取得了胜利,乌克兰战争引发的油价飙升还是给她所在的原住民地区的森林带来了新的压力。正如她所说,“石油在森林里,他们认为我们的家园是解决方案。”

正如Nia Tero的资深经济学家约翰·里德解释的那样,“来自乌克兰和俄罗斯的供给冲击,变成了世界各地的需求冲击,包括对原始森林的需求,因为原始森林对农业大宗商品、黄金、石油、天然气和木材等所有东西来说,都是巨大的潜在供给地。”(里德和托马斯·洛夫乔伊著有《常青:拯救大森林就是拯救地球》(Ever Green: Saving Big forest Save the Planet)一书,这是本阐述原始森林在维持生物圈方面所起重要作用的杰出入门书。)

欣杜·奥马鲁·易卜拉欣是乍得姆博罗罗游牧民族的领袖。她告诉我,乍得湖已经失去了大约90%的水和许多物种,这已经够糟了,但现在她所在社区的人问她:“为什么面粉和燃料的价格涨了这么多?俄罗斯和乌克兰离我们很远,为什么我们受到了伤害?”他们不明白乌克兰战争的冲击是如何辐射到这么远的地方,甚至影响到撒哈拉以南的内陆国家乍得。

“战争开始时,”易卜拉欣补充说,“非洲国家被要求选边站。而我们想的都是我们需要食物。这场战争已经成为我们所有人面临的一个大问题。”她还说,她无论走到哪里,都能看到中国企业在为工业化农业寻找土地,这对她的游牧民族来说,是个巨大的问题。

“对原住民来说,土地就是一切,”易卜拉欣上周在南非的《邮报与卫报》上撰文写道。“土地是我们的食物、住所和药品的来源,也是我们的文化和历史的源泉。从数不胜数的先辈那里,我们学会了如何在我们的土地上好好生活。我们知道如何保护它,如何修复它,如何成为土地的工程师和养护者,而不是破坏者。”

不幸的是,一些贪婪的领导人,如巴西总统雅伊尔·博索纳罗,对原住民控制着宝贵资源的事实感到愤怒,就巴西而言,原住民控制着该国13%的领土,其中大部分是原始森林。去年,巴西从俄罗斯购买了价值35亿美元的化肥,但现在由于西方对俄罗斯的制裁,巴西的化肥进口受到限制。因此,战争刚开始制造化肥短缺问题时,博索纳罗就脱口说出了“这场危机对我们来说是个好机会”的话(据《华盛顿邮报》报道)。他还说,“有原住民土地的地方,就有财富在下面。”

后来他采取行动通过立法,允许企业从原住民的森林里开采钾,这样巴西就能自己生产更多的化肥。

还有乌克兰本身。战争之前,乌克兰有大片的古老森林,据世界自然基金会的说法,“这些森林一直未曾受到人类的影响。”据经合组织今年7月发布的报告,自从俄罗斯入侵以来,俄军的活动已经破坏了“900个自然保护区”,“受破坏面积估计已达120万公顷,约占乌克兰所有保护区的30%”。

除此之外,俄罗斯、白俄罗斯和乌克兰去年的木材贸易额占全球的四分之一。由于战争以及对俄制裁,其他木材生产和出口国正在为弥补木材贸易的缺口变本加厉,包括放松环境保护措施。据《金融时报》报道:“今年2月俄罗斯入侵后不久,乌克兰政府就取消了禁止在春季和初夏砍伐受保护森林的规定”,以帮助筹集作战所需的资金。“环保组织担心,这一决定可能会给已经存在非法采伐和森林管理不善问题的地区造成大规模的森林损失。”

里德指出,在过去的半个世纪里,“各国在保护环境和环境管理方面取得了集体性的巨大飞跃,例如,美国在1970年通过了《清洁空气法》,巴西1988年的宪法承认了原住民有控制自己土地的权利,他们对这些土地已经保护了几千年。自1990年以来,全世界受保护的土地已增加了一倍多。”现在,一个男人在世界粮仓的中心无缘无故地发动了一场凶残的战争,突然之间,所有这些规范和法律方面的进步都面临着与森林一起被摧毁的危险。

这就是为什么普京的战争不仅是对乌克兰和人类的犯罪,也是对我们共同的家园——地球的犯罪。


谢选骏指出:作为主权国家的走狗,上文作者只能认识到“普京的战争是对地球的犯罪”,却不能认识到“主权国家的存在是对地球的犯罪”。因为普京的罪行无一不是主权国家的日常勾当,例如巴西,显然不是普京的势力范围;但它毁灭热带雨林的罪行并不亚于乌克兰战争。


《关于北溪天然气管道泄漏,我们目前所知道的》(STANLEY REED 2022年9月29日)报道:


本周早些时候,始于俄罗斯的两条巨型天然气管道分别发现了三个泄漏点。管道中充满燃料,破裂产生了宽度达800米的气泡,上浮到丹麦博恩霍尔姆岛附近的波罗的海表面。

就在泄漏发生前,附近检测到了爆炸,而欧洲各国政府尚未确定被称为北溪一号和北溪二号管道泄漏的原因。欧洲和美国的政治领导人表示,这是一起蓄意破坏行为。

相关猜测指向俄罗斯,该国的国有能源公司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下称俄气公司)是这些管道的主要所有者。俄罗斯总统普京的发言人德米特里·佩斯科夫驳斥了有关俄罗斯参与的指控,称其“愚蠢”,并将矛头指向美国。

目前的事态就像一部间谍惊悚片。但是分析人士说,破坏管道可能是乌克兰战争开始以来一直在进行的能源代理战争的一次重大升级,这场战争可能对整个欧洲成百上千万家庭和企业产生严重后果。加拿大皇家银行资本市场大宗商品策略主管海利马·克罗夫特说,实际上,无论是谁破坏了管道,可能都是想向欧洲人表明,“没有什么地方是安全的。”

受损的管道是俄罗斯和西欧之间的重要连接。

这两条主要管道是为了从波罗的海海底将俄罗斯的天然气输送到德国。

直到前不久,自2011年开始运营的北溪一号一直是向德国输送天然气的主要管道,足以供应该国超过一半的年消耗量,还将一部分输送给邻国。这条管道长约1223公里,大部分在水下。

第二条线路北溪二号的建设于去年完成,其目的是将运输量增加一倍,为燃气进入欧洲西北部提供一条现代化的大型线路。但它始终没有全面投入使用:今年2月,就在俄罗斯开始入侵乌克兰之际,德国政府搁置了这个项目。

尽管欧洲国家为了应对高价格和政府的恳求,减少了天然气的消费,但这种燃料对家庭取暖和维持企业运转仍然至关重要。

事故发生时,这两条管道都没有在大量输送天然气。俄气公司最近以技术问题为由缩减了北溪一号的流量。批评人士认为,随着乌克兰战事的持续,此举是俄罗斯的政治手段。

泄漏可能会推高能源价格,从而给俄罗斯带来好处。

从某些方面来说,破坏石油管道对任何方面来说都没有直接的意义。而且,表面上暂时看不出莫斯科为什么会想要破坏俄气公司花费数十亿美元建造和维护的设施。预计泄漏事件将推迟一切通过管道输送燃料的可能收入。

另一方面,天然气市场受到惊吓,有助于俄罗斯提高天然气价格。周一,欧洲天然气期货价格较8月份的高点下跌了近一半。在泄漏消息传出后,价格上涨了近20%,达到每兆瓦时约205欧元(约合人民币1430元),大约是一年前的五倍。

在经历了数月的上涨和波动后,能源市场最近开始稳定下来,因为人们越来越乐观,认为欧洲可以通过寻找替代供应和填充天然气储存设施,避免今年冬天的短缺。

这些破裂也可能是莫斯科的提醒:如果欧洲国家继续支持乌克兰,重要的能源基础设施可能会遭到破坏。多年来,专家们一直就潜在袭击带来的危险提出警告。分析人士表示,任何中断都可能带来麻烦,因为德国和奥地利等一直依赖俄罗斯天然气的欧洲国家几乎没有出错的余地。

在过去的一年里,俄气公司和俄罗斯政府采取了一些措施,比如改变北溪一号管道的流量,分析人士说,这些措施意在加剧政治紧张局势和能源价格。

能源咨询公司伍德麦肯齐负责天然气研究的副总裁马西莫·迪·奥多尔多说,这起事件令市场感到不寒而栗,因为它凸显出不受俄罗斯控制的管道存在“中断的风险”。

受损的管道正在喷出天然气,其中主要是甲烷,这种气体是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

据丹麦能源署局长克里斯托弗·博特绍夫说,截至周三,管道中超过一半的燃料已经泄漏。到周日可能会全部泄漏完。

博特绍夫说,泄漏造成的损失可能相当于丹麦年排放量的32%,他还说,“这对气候有重大影响,因为甲烷对气候的破坏比二氧化碳大很多倍。”

Kayrros公司利用卫星追踪油井和天然气处理设施的甲烷泄漏,该公司联合创始人安托万·罗斯坦德估计,受损管道释放的甲烷量相当于全球油气行业一天的甲烷排放量。

科学家们希望,正在冲向海面并扩散到大气中的气体不会对泄漏附近水域的动植物产生重大影响。

破坏原因指向爆炸装置。

管道由涂有混凝土的钢铁建造,因此可以承受水下压力。换句话说,破坏它们需要很大的力量。

“这种性质的气体泄漏极其罕见,”博特绍夫说。“不太可能在24小时内的一次性发生三处气体泄漏。”

瑞典地震学家周一在后来发现泄漏的地方附近检测到两次互无关联的水下爆炸。北溪一号的两条管道都受到了破坏,北溪二号只有一条管道破裂,这意味着,至少在理论上,天然气可以通过第二条管道流动。

瑞典皇家理工学院教授汉斯·立旺表示,通过检查海底坑的大小和管道的损坏程度,可以发现炸药大小和爆炸地点。

他对《瑞典日报》表示:“通过观察底部的痕迹,我们或许能够确定爆炸装置放在哪里。”

但他还说,泄漏的气体可能会吹走重要证据,特别是如果像一些人猜测的那样,破坏活动是使用无人潜航器或潜水员进行的。

丹麦当局周三表示,正在进行刑事调查,以确定破裂原因。目前尚不清楚调查结束后,修复损失需要多长时间。


欧洲一家管道铺设公司的一名官员表示,只有在建立安全的环境(包括从管道中清除任何气体或海水)之后,工作才能继续进行。

西方对俄罗斯的制裁也可能使清理和修复工作复杂化,因为承包商可能不想做这项工作。此外,俄气公司不再履行商业承诺和合同,所以目前还不清楚将由谁支付费用。

其他通往欧洲的管道也可能受攻击。

尽管俄罗斯已经限制了天然气出口,但该国的天然气仍在通过乌克兰和其他管道流向欧洲。如果乌克兰的战争继续对莫斯科不利,俄气公司可能会通过减少这些供应来加大压力。

来自阿尔及利亚、利比亚和阿塞拜疆的其他管道网络都支撑着欧洲国家的经济,而且它们漫长的管道很容易受到破坏。无论是谁袭击了北溪管道,都可能是在向挪威传递信息。挪威已经取代俄罗斯,成为向欧盟输送管道天然气的最大供应国。挪威也是英国天然气的重要供应国。

从挪威到波兰的“波罗的海管道”于周二开通,这可能不是巧合。这条管道是为了缓解华沙对俄罗斯的依赖而设计的,离此次泄漏的地方不远。

俄罗斯在战争期间袭击了乌克兰的能源基础设施。

能源已成为乌克兰战争中的一个战场。普京已经表明,他将不惜抛弃与德国等国建立了几十年的商业关系,以期让这些国家服从他的意愿。

而且,随着战斗的进行,乌克兰的能源基础设施一再成为俄罗斯的目标。

在本月被乌克兰的攻势击败后,俄罗斯对乌克兰的发电厂和电网发动了一系列火箭和导弹袭击。同样是在本月,据乌克兰国家核能公司能源原子称,一枚俄罗斯导弹击中了距离南乌克兰核电站仅270多米的地方。

这个夏天,乌克兰官员一直在指责俄军在攻击连接另一个核设施扎波里日亚核电站和乌克兰电网的一段高压电线。他们表示,此举的动机是令乌克兰无法从该核电站获得电力供应。

对输送管道的攻击,可能是这场能源战的又一动作。“这显然是冲突的升级,真的非常可怕,”Kayrros的首席执行官罗斯坦德说。


谢选骏指出:不论这次袭击是谁干的,都是主权国家所犯下的最新一个罪行——所以我世纪之初就已号召“平定主权国家·建立全球政府”了。因为主权国家是战争的策源地!而战争大大加速了诸如“全球暖化”、“物种灭绝”一类的世界灾难。主权国家的存在是对地球的犯罪,保护地球的最佳方式,就是消灭主权国家的存在!


2022年10月7日星期五

谢选骏:“安静辞职”就是“西方文明的安乐死”



《欧美年轻人也躺平:“安静辞职”到底是什么?》(36氪  2022-10-07)报道:


这场疫情带来的最大改变之一,便是工作模式的改变。因为疫情严重时很多人必须在家隔离,导致在家办公成为了主要的工作方式。但在家办公又意味着工作与生活纠缠不清,但又不能因此获得额外报酬。于是老外也开始萌生躺平的想法,当有人在 TikTok 上将“安静辞职”(quiet quitting)的想法说出来时,大家似乎一下子找到了共鸣。本文探讨了安静辞职背后的经济学,以及各种相关的叫法。文章来自编译。


划重点:


安静辞职意味着:放弃工作的上进心。


只做好份内工作,拒绝做无报酬的工作。


不再认同奋斗文化(Hustle culture)。


设立明确的边界,不让工作打扰生活。


放弃从工作中获得成就感。


过去几周,“安静辞职”(quiet quitting)的概念像超新星一样在媒体的世界里大爆发。


这场大爆炸始于 TikTok ,有个叫做 Zaid Khan 的 20 多岁工程师上传了一段视频。在钢琴演奏的拉格泰姆风格的背景音乐以及纽约夏天街景镜头的加持下,Khan 用 17 秒的视频向数百万人介绍了这个想法。


Khan说:“我最近学到一个新的词汇,叫做安静辞职,是指你不是直接辞职,而是辞掉你心中那个在职场上,期待追求卓越超群的自己。你仍在履行职责,但不再认同工作必须是你的生活的那种奋斗文化(hustle culture)心态。现实不是这样的——你的个人价值不是由你的劳动来定义的。”


换句话说,安静辞职不是真辞职。这更像是一种工作干到刚刚够的哲学。


在日本,工匠(shokunin)的概念很火,意思是指对自己的手艺全情投入的匠人,不管做什么,他们总是要追求完美。安静辞职恰恰相反。安静辞职就是要把自我与谋生分开,而不是追求完美。设定边界,并在可获得报酬的时间内做完该做的任务——不提供不必要的服务。你不再向老板或客户“磕头”。周末或晚上你不再加班,不再不停地检查电子邮件。


工作狂已经是过去时。随波逐流的时代已经到来。你可称之为工作与生活平衡宣言。


探究疫情后时代思潮


大多数观察家似乎都同意,最近对安静辞职的热情说明了一股疫情后时代思潮。由于劳动力市场的供不应求,为员工提供了多种工作选择,也由于在对远程工作的保留和扩展方面正在进行着一场持续的战斗,许多员工似乎正在重新评估他们应该在哪里工作以及如何工作。


也许安静的退出只是“大辞职”(The Great Resignation,或者,也许用我们改过的名字“The Great Renegotiation”更合适些)的延伸。也许是因为过去我们大部分人只能打电话反馈诉求,但现在有了社交媒体,所以他们的影响力更大,品牌效应更好了。也许是人们觉得疫情前自己为了上班每天都要多走路,最后却落得被集体裁员的下场,感觉自己就像傻子一样。或者,也许安静辞职只是一种胡说八道的伪趋势。说实话,我们也不知道。但至少有部分数据表明,劳动力的心理确实发生了一些变化。


ZipRecruiter 的首席经济学家 Julia Pollak 说:“随着近年来裁员和解雇的人数创下历史新低……人们拥有了前所未有的工作保障。被解雇的风险因此更低了。所以努力工作的动力自然也会下降。被发现逃避责任的后果没有以前那么严重。第一,因为公司承受不起解雇员工的代价。 第二,也是因为就算真的失业了,还有很多选择。”


与此同时,美国政府的数据显示,过去两个季度生产力出现了历史性下降。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有很多:供应链问题、换工作频率的创纪录、在经济异常时期做出的企业招聘决定、疫情造成的创伤、大规模采用远程办公带来的痛苦在增加等等。但有些人认为,安静辞职之类的事情可能与生产力下降也有关系。这肯定会影响到部分美国最大型公司表达出来的情绪:根本就是自己的员工效率不够高。


盖洛普最近对安静辞职进行了一项调查,调查统计了报告称在工作中既不投入也不“主动摸鱼”的员工。他们发现,这些安静辞职的人至少占了美国劳动力的一半。总体而言,盖洛普的数据并没有真正展现出过去几年员工对工作的看法发生了显著变化,这表明安静辞职可能是美国职场的正常特征。不过,有个领域数据确实展现出了部分显著变化,那就是年轻员工。盖洛普发现:“从 2019 年到 2022 年间,35 岁以下敬业员工的比例下降了 6 个百分点。”这表明虽然对许多美国人来说,对工作感到不满也许是意料之中,但更有可能发生在 Z 世代和千禧一代身上。


盖洛普写道:“很显然,安静辞职是管理不善的表现。”该组织建议公司的经理要进一步做好与下属的沟通。 “盖洛普发现,管理者要想取得成功,最好是要求他们养成每周与每一位团队成员进行一次有意义的对话——大概在 15-30 分钟左右。”


对安静辞职的强烈反应


自从安静辞职的概念开始在互联网上引起轰动以来,大家对这个东西的争议很大。支持者认为,安静辞职是一种保护手段,有利于保护心理健康,把家人朋友以及爱好放在第一位,并且可以避免倦怠。但很多权势人物都反对安静辞职。


阿丽亚娜·赫芬顿(arianna huffington)抱怨道:“安静辞职不只是放弃了一份工作,也是朝着放弃生活迈出了一步,”她认为安静辞职者如果能找到自己热爱的工作的话,情况会好一些。


商业思想领袖,明星投资人凯文·奥利里(Kevin O'Leary) 在 CNBC 上面说道:“那些到了下午 5 点就关电脑走人的人……他们不是在为我工作。我希望他们到我的竞争对手那里工作。”


其他人则担心安静辞职的行为消极攻击性太强,以至于无法实现员工真正想要的,还会给同事带来额外的负担。卡米·里克(Kami Rieck)在《华盛顿邮报》上撰文表示,“那些倦怠体验往往最强烈的人,比如女性和有色人种,可能承受不起‘安静辞职’。” 里克写道,与其一声不吭拒绝多干,不如 “向老板提出自己的关切,并集思广益,找到别的解决方案,这样也许更有建设性。”


汉密尔顿·诺兰(Hamilton Nolan)则在《卫报》上撰文强调,过去几代打工人也有过“共同的不适感”,但相对于随波逐流,他们将这种挫败感转化为了更有建设性的行动:建立工会。 “所有的打工人都没有辞职。他们也没有选择沉默。他们知道出了什么问题,并解决了问题。大张旗鼓地解决问题。”


就连美国劳工部长马蒂·沃尔什(Marty Walsh)最近也对安静辞职发表了自己的意见:“如果你是雇主,你应该尽早了解员工的不满与不快,然后你得跟他们面谈,对话。”


安静辞职的经济学


新古典经济学里面有个更简单的模型,讲的是在竞争性的市场里,工人拿到报酬靠的是“边际产出”。这意味着他们的生产力越高(每小时制造出来的额外部件越多),可获得的报酬就越高。在这样的卡通世界里,你会有强烈的动机反对安静辞职。因为工作越努力,得到的报酬就越高:如果得过且过的话,报酬也没那么多。而且,应该说,对于某些职场而言,这其实更接近于这个世界的运作方式。当老板认为你工作很努力时,你更有可能得到加薪和升职。


但是,当然了,相对于多劳多得、效率越高拿得越多的清晰,这个世界要混乱得多。职场更复杂一点的漫画模型叫做“委托代理模型”(principal-agent model)。在这个模型里,委托人(老板)聘请代理人(工人)为他们做特定的工作。问题是:对于代理人究竟在做什么,委托人并未掌握完整信息。他们的代理人在工作中是否效率很高?还是这帮家伙在摸鱼?为了确保代理人按照自己的要求行事,委托人必须想办法监督和激励他们。这个模型对我们近年来所看到的职场生活或缺乏职场生活所发生的巨大变化具有潜在影响。随着远程办公的大规模采用,许多经理似乎都在为如何有效地监控和激励员工而绞尽脑汁。


但仍有公司正在努力。 《纽约时报》最近的一项调查发现,“美国 10 家最大的私营雇主当中有 8 家都在跟踪员工个人的生产力指标,而且其中有许多是实时监控。”他们还发现,为了监督白领员工的表现,企业对“数字生产力监控”的投资出现了激增。“不管是远程办公还是现场办公,许多员工都会受到跟踪器、分数、‘空闲’按钮的影响,要么就是默默地不断积累工作记录。暂停可能会导致处罚,后果从扣钱到丢掉工作不等。”这就有点恶心了。


打工人的想法


当然,至少按照 TikTok 上的说法,安静辞职的意思其实不是说做不好工作。而是“放弃超过要求的想法”。但这个概念引起了很多批评——比方说用词不当。或者是为了掩盖“安静解雇”(quiet firing)的趋势,即公司消极攻击性地搞得员工的职场生活不愉快,以及“安静剥削”(quiet fleecing),这是指员工的工资增长几十年来一直都跟不上他们的效率提升水平。


本文联系了部分听众和读者,了解他们对安静辞职的看法。有些人不喜欢这个叫法。说这个词令人困惑。于是,他们提供了自己的“品牌重塑替代方案”,创造了这些替代名词:


Reverse hustle(反奋斗)


Work-life integration(工作生活融合)


Acting your wage(只对工资负责)


Workforce disassociation(劳动力脱钩)


Corporate coasting(躺平)


Working at work(上班才工作)


DYJ,Doing Your Job(只做份内的事)


Working to rule(怠工,照章办事)


Working to thrive(看钱办事)


Morale-adjusted productivity(效率要看心情)


有些读者还分享了自己是如何给工作设定边界的。以下是他们的部分评论。


部门经理 Sara M.:“自从疫情爆发以来,我觉得我的优先事项、价值观、对重要的人和事的看法都发生了巨大变化。我现在一到点就下班,回到家就不再想工作上的事情。我给工作设定了边界,非办公时间不看电子邮件,不联系同事。最重要的是,我对请假、休假不会有任何焦虑。尤其是请病假。以前我会为此感到苦恼。但现在我做这件事可以毫不犹豫。”


律师 Lane Sheldon:“我的许多朋友都在大律师所工作,虽然他们的薪水很高,但公司对员工的期望却非常苛刻,而且往往很不公平,有情绪虐待的情况。这些朋友们不能或不会划定类似的边界,“通常是因为害怕遭到报复,但其实他们都清楚到这对自己的身心健康造成的损失。很多人因此离职了。”


行政助理 Christy G.:“上午 7:00 之前或下午 4:30 之后我跟工作不再有任何关系。我在办公室工作,所以我的任务不是生死攸关的。如果有谁下班的时候要我做点什么,比如扫描文件之类的事情——不着急,可以等到第二天。但我的同事不这么觉得。他们在下班后,休假期间还是会接电话,回电子邮件。有时候我周一回来上班的时候,会看到上周六晚上 7 点同时发给我的 5、6 封电子邮件。”


James Holverstott:“我的能力范围就是老板要求的事情,其他任何事情我都做不了。认为‘安静辞职’适用于除了敲敲键盘、填填表格、开开会议之外的任何工作的这种想法显然是愚蠢的。这感觉更像是那些巴不得 24/7/365 工作好赚更多钱的人的一种领悟,啊,自己的生命被浪费在追求更多东西上面了,于是他们提出了一些可笑的想法,设法把‘我意识到自己干得太多了,但幸运的是我可以少干一点,因为反正没人会注意到!’这种想法努力变成工人权利的范式转移。我很反感的是,大家居然会觉得这可能对大部分劳动力都适用。”


大学研究助理 Nick Ivanov:“我的工作是没有界限的。我要尽一切努力好在将来拿到绿卡。我没有回头路。我得多付出 10 倍努力才能享受到美国公民认为理所应当的十分之一。”


校车司机 Adrian Brothers:“我的公司希望我自愿在个人手机上安装一个app。我没有装。……如果他们想与我交流工作,他们可以给我打电话,发短信,哎呀,甚至发封邮件也行。但我不会让公司访问我的手机。如果他们想让我登录那个app,以便可以每天给我发消息的话,那他们必须掏钱给我买部手机。”


护士 Misty Moore:“对于接受可处理范围内尽可能多的任务,并且依然做得很好,我是有边界的。我确实承担了额外的工作,但这 100% 是我自己的选择。没人应该因为不多做而被看不起。”


网民嚎叫:

nzder7 发表评论于 2022-10-07 12:39:00

本文大惊小怪!在欧美国家,工会的引导下我这种心态已经是主流。

投资小白学习中 发表评论于 2022-10-07 11:46:54

真好,没有前途的工作,还没法换,那只能这样。人只有几种情况下拼命:报酬大于期望和实际能力,自己的生意

size0 发表评论于 2022-10-07 09:37:30

很多要退休的人正相反,在工作积极。如果没有什么特殊的业余爱好,工作是脑力训练的唯一途径,对很多人来说。

黄过 发表评论于 2022-10-07 09:30:00

NPR的文章,啥叫“编译”?

偶偶地来一发 发表评论于 2022-10-07 06:54:41

年轻人和快退休的人不应该一个态度。

中航科工六院 发表评论于 2022-10-07 05:54:44

这个其实就是在时代背景下的一种平和的意识觉醒,大家意识到疫情的波澜将普通人的生活搞的一团糟,却丝毫没有影响普通人眼中的高阶层和特殊阶层,从日常生活到工资到吃喝玩乐,平民阶层普遍意识到在自己完成阶层晋升以前,自己积累的脆弱成果就有可能被疫情这种突如其来的事件全面颠覆,那么还不如享受和所谓“躺平”,这个是在现代福利社会必然产生的比较明显的一个趋势。如果倒退200年,500年,没有福利,而在全民意识觉醒和走投无路的情况下,与“躺平”相反,其实等待这个世界的就是一场类似李自成、巴黎公社那种彻底的大革命和平民造反。

Sweetiemm 发表评论于 2022-10-07 05:18:08

其实工作生活平衡没错。工作完成份内之事也没错。有的时候公司吊个胡萝卜讲职业发展什么的。愿意追求的人可以去卖命,或者去卷。但大多数人40小时内完成职责之内的事,拿40小时内完成工作对应的工资,就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公平交易,没什么不对。凭什么要求员工做超出职位要求以外的事,这种洗脑也是职场PUA吧。

cowwoman 发表评论于 2022-10-07 04:30:26

Nydct可以当老板了。看的很透。唯一能安静辞职就是有自己的地产做后盾。只要不差钱,随时可以辞职,不用安静辞职骗自己。

nydct 发表评论于 2022-10-07 04:21:54

这个叫work- life balance,欧美一直都是这样提倡,可不是什么新概念,但这具有积极的意义,爱家庭爱生活。安静辞职则是消极提法。工作应该是比安静辞职做得更好一点,稍微多做一点,有个度的掌控,否则一旦裁员大军来了就跑不掉了。老板同事都不傻,把别人当傻子糊弄最后愚弄的其实是自己

southkeys 发表评论于 2022-10-07 03:45:37

韭菜割太猛了,罢工了。


谢选骏指出:“安静辞职”本是应付社会主义暴政的法子,现在用来对付铜臭的资本家,那就是“西方文明的安乐死”了。


《学生抗议,纽大著名教授惨遭开除,理由竟是实事求是》(2022-10-06 Edtoday)报道:


美国知名有机化学教授琼斯(Dr Maitland Jones Jr)惨遭纽约大学开除,因为他被一群学生连署抗议“课程太困难”,导致大批学生停修,留下来的人分数也非常难看。尽管请愿书并未提及任何处分,校方却大刀阔斧解雇琼斯,引发教职员不满。


综合外媒报道,84岁的琼斯曾是普林斯顿大学明星师资,撰有一本有机化学教科书,至今已出版第5刷。学生们在连署书写道,“一堂课成绩如此之低、停修率如此之高,未把学生的学习和福祉放在第一位,也反映出化学系及整体机构的糟糕形象。”据悉,在本学期第二次期中考,学生平均成绩仅30几分。


尽管琼斯为课程辩护,同事们也站出来说话,他仍于8月被通知终止聘僱合约,因为“未能达到我们对教职员的要求”。校方解释,多名学生抱怨琼斯的教学态度“不屑、毫无回应、高傲且评分方式不透明”,教学评鑑也是“迄今为止最差劲的,不只在化学系,在本大学所有学士班的科学课程也是如此。”


有机化学是所有医科生必修的关键基础课程,因此不少人认为,绝对有必要严格把关。《纽约时报》指出,学生们之所以抗议,是因为担心“得不到进入医学院所需要的分数”。


化学教授亚罗拉(Paramjit Arora)指控,校方“想要对学校有正面评价的快乐学生,如此一来才有更多人申请,《美国新闻与全球报道》的全球大学排名也会不断上升。”助教本斯利曼(Zacharia Benslimane)也致信校方指出,学生请愿是不满考试成绩,而非遭受不公平待遇。


网民嚎叫:

songwukong 2022年10月06日 22:40

想不到美国也开始搞文革了,“知识越多越反动”,历史会惊人的在不同的时间地点重演——坏人干坏事,总是先拿文化说事。

g2j2 2022年10月06日 21:46

尤其政坛,老拜登应该没有报酬发光发热。

g2j2 2022年10月06日 21:45

每年递减10%

g2j2 2022年10月06日 21:45

美国老不死太多了,必须限制。比如70岁以上薪资每年递减10%,还需要取得医生的认知健康证明,到80岁就不计报酬发光发热。该教授也可以拿出5年前和十年前的考试卷子,看看难道到底增加多少,如果没有增加甚至更简单了,拿出来羞臊一下学生。

thevessel 2022年10月06日 20:07

楼下的贱民就根本不应该活着。你刁大大是不是也是个老不死的贼该腾地方了?给你一万个狗胆,你敢说么?

民贵 2022年10月06日 19:01

84岁,不管他曾经多牛,早该给年轻人腾地方了。

那时烟花乱 2022年10月06日 18:58

白左不灭,世界灭亡!

Sans2000 2022年10月06日 18:48

左派推動的美國的文革。


谢选骏指出:这个老头教授,不愿“安静辞职”,结果就被大学里的资本家一脚踹死、无法享受“西方文明的安乐死”了。

2022年10月6日星期四

谢选骏:“历史的终结”就是“西方文明的终结”


《以史为鉴:二十世纪三次世界范围经济危机揭示了什么》(2022年10月4日 BBC)报道:


根据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理论,衰退和危机是资本主义经济周期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必然会发生。过去100年中,世界目睹多次重大金融危机,其中几次还引发全球经济危机。


经济史学家发现,每一次全球危机前都是经济持续高速增长,而危机的爆发总是从金融剧烈动荡、崩溃开始。


下面梳理三次冲击最严重的全球经济危机。它们有一个共同点,都始于金融危机。


1929-1939大萧条


1920年代,美国经济增长了42%。从1922年到1929年,股票市场市值以平均每年20%的速度增长了218%,增势持续了七年。这种前所未有的股市盛况吸引了无数投机资金入市。


当时市场氛围一派乐观,没有人意识到繁荣不会永久,泡沫越大,破裂的后果越惨烈。


1929年10月25日,纽约股市崩盘,1300万股股票被恐慌抛售,一天内市值蒸发近300亿美元。


风暴很快蔓延到欧洲。1931年,从奥地利开始,欧洲数家银行先后倒闭,德国爆发货币和银行危机,进而蔓延到美国、英国、法国,演变成国际金融危机,最终导致全球螺旋式下降,跌入大萧条。


大萧条从1929年持续到1939年,是历史上最严重的经济衰退。到1933年,有1500万美国人失业,2万家公司破产,大多数美国银行倒闭。


1928年初,美国经常账户保持大量盈余,而德国经常账户则是大量赤字。当时德国公共和私营部门的借贷是通过荷兰、瑞士、奥地利,以美元计价的债券以及来自美国的信贷实现。美国股市崩盘、货币供应紧缩,最终殃及德国,德国央行外汇储备中的黄金和外汇急剧减少。


1931年5月,奥地利最大的银行克雷丹斯塔特银行倒闭,投资者恐慌,出现巨大的资本外流。为了阻止资本外流,德国被迫关闭银行,使马克贬值,实施外汇管制,迫使欧洲银行从英国撤出大量资产,导致英镑贬值。


同年9月,英镑和黄金脱钩,可以自由浮动。到1933年,35个国家放弃了黄金和黄金兑换标准。


1932年出口贸易额比前一年下降35%,德国下降40%,美国下降33%,而英国为7%,加拿大为19%。


在1930-32年期间,美国的货币供应量下降了26%,德国下降了27%,英国和法国下降了18%。


美国和西方世界深陷危机之际,美国总统罗斯福宣布实施“新政”,引入国家福利项目,包括联邦政府向失业者提供援助,为工人提供法律保护,实行严格的产业监管政策和社会保障计划。


英国、法国和德国的工业活动表明了经济复苏,美国在1933年4月和5月见证了工业的迅速好转。


历史学家普遍认为,“新政”是美国走出大萧条的第一步。


1997年东亚金融危机


1997年,正处于快速增长的东亚各国陷入严重的金融危机,引发更大范围的东亚经济危机。


这场危机打断了持续十年的无与伦比的经济增长、繁荣和希望,也暴露出东亚崛起中掩藏的经济治理体系缺陷。


造成这场危机的原因包括赤字巨大、地产和股票市场泡沫膨胀、监管松懈或缺位,以及多国货币与美元挂钩的汇率政策。汇率剧烈波动时,这些国家的国际竞争力便不复存在,且无法履行偿债义务。


危机始于泰国货币崩溃,引发多米诺骨牌效应。危机爆发前,泰国经常账户赤字和外债利息已超过GDP的4%,泰铢与美元以1:25的固定汇率挂钩,加上存款利率高,吸引了大量外国资金,包括国际投机资金。


泰铢与美元的固定汇率难以维持,1997年7月,被外国投资者抛售的泰铢贬值15-20%,政府干预无效,最终崩溃,风暴即刻席卷东南亚,进而整个东亚。


印尼、马来西亚、香港、韩国、日本、台湾等亚洲新兴经济体的崛起嘎然而止,货币断崖式贬值,恶性通货膨胀,金融体系崩溃或岌岌可危,失业率高企,经济增长停滞或下降。


香港虽得到北京出手相助,港币的遭遇不像泰铢、印尼盾那样一败涂地,却也未能幸免风暴的重创。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其他国际机构出资共约1000亿美元帮助亚洲各国度过难关,重振经济,东亚和董娜呀各国展开金融机构重组和资本重组,调整公共和私营部门的治理模式,加强透明度和问责制,同时设法减少对外部储蓄的依赖。


1998-99年,亚洲走出危机阴影,经济很快复苏。


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大衰退


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导致全球经济恶化,被视为自1930年以来最严重的世界经济衰退,也是二战结束后全球经济首次收缩。


次贷危机2007年在美国爆发,后蔓延到欧洲,冲击全球金融体系。危机爆发前,发达国家和新兴经济体连续多年保持增长,宏观经济政策和市场监管宽松,新兴市场日益融入全球经济体系,同时金融、地产和商品市场过热、失衡加剧。


和1930年前一样,市场泡沫膨胀,人们相信股票、房价和经济会一直保持增势。事实证明没有不散的宴席。


2008年第四季度,美国GDP下降近4%,标准普尔500指数从2007年的高点下跌45%。


全球GDP增长从2007年的5%减到至2008年的3.75%,2009年跌到2%。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估计,全球金融机构的坏账损失达1.5万亿美元。


2008年9月,美国投资银行雷曼兄弟破产倒闭,标志金融危机爆发。


信贷冻结使全球金融体系濒临崩溃的边缘,全球需求疲软压低了大宗商品价格,油价以及食品和其他大宗商品价格下跌50%以上,新兴股票市场市值蒸发超过40%。国际金融体系受到重创,破坏严重。


美联储和欧洲央行向信贷市场注入2.5万亿美元救市,美国通过经济刺激法案,动用公共资从银行购买陷入困境的资产,欧洲国家实施刺激计划,中国政府启动了4万亿元人民币(5860亿美元)刺激计划,扩大内需,刺激经济增长。


当时国际社会和各国政府的决策者面临一项艰巨的挑战:稳定金融,同时在经济增长放缓的条件下,一手抑制通胀,一手促进经济发展。


随后多年的事实证明,对于拉动世界经济走上复苏轨道,国际社会的多边努力特别重要,代表全球19个最大经济体的G20框架和欧盟成为处理全球危机的协调机构。许多研究注意到,在此期间,中国的地缘政治地位显著增强。


国际社会还启动了多边努力来填补管理和监督基础设施方面的空白。


发达国家和新兴经济体的政策行动包括:购买不良资产,使用公共资金对银行进行资本重组并提供全面的担保,大国央行协调降低政策利率。这些广泛而强势的措施支持了需求,提升了信心,降低了金融市场内在系统性风险的不确定性。


到2009年10月,经济增长止跌回弹,开始复苏,虽然速度缓慢,但大宗商品价格反弹,制造业回升,消费者信心恢复,对房地产市场的信心更加坚定。


到2010年4月,基于高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和支持性财政政策,世界GDP增长4.3%。


1929年大萧条打破了一战前基于金本位制的汇率稳定性,外国资本突然停止流向美国和欧洲。随着英镑贬值,发生了大规模的资本外逃,导致竞争性贬值、汇率限制、资本管制和贸易壁垒。


1944年布雷顿森林会议导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成立,并制定了一套应对挑战的规则。


1972年,布雷顿森林协定崩溃,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协定条款被修订,以使浮动汇率合法化。


随着发达经济体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出现失衡,20世纪下半叶和21世纪初,几个新兴市场国家都出现了资本账户危机,如1994年的墨西哥、1996/97年的亚洲经济体、1998年的俄罗斯、1999年的巴西和2002年的阿根廷。


2008年大衰退,就像1930年大萧条时期那样,全球经济经历了资本流动极度失常、外汇储备争夺、调整的代价分摊失衡、长期停滞以及担忧可能爆发货币战争,体现为货币贬值,汇率限制和贸易壁垒。


而危机带来的失业、经济挫折和社会紧张局势成为各国政府无法避免的挑战,也是危机遗留的长远影响。


谢选骏指出:1991年苏联解体,二战的战败国惊呼“历史的终结”——其实,这是“西方文明的终结”。从此以后,全球化开始,全球文明代替西方文明主导了历史进程,世界朝向全球政府的目标迅速前进。但是残余的西方文明却没有能力理解这一进程,他们还沉眠在马克思主义的迷梦之中,发出垂死的哀鸣——“根据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理论,衰退和危机是资本主义经济周期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必然会发生。”它们甚至会精神错乱到了时间混淆——把2008年的金融崩溃叫做“二十世纪经济危机”;它们甚至会精神错乱到了空间混淆——把1997年东亚金融危机叫做“世界范围经济危机”。这些迹象在在显示——“历史的终结”就是“西方文明的终结”……只是世人尚未更新大脑,还停留在过时的思想之中。马克思主义的猪狗们哪里懂得,景气循环就像春夏秋冬一样,是一种生物周期;一切政权都必灭亡,哪怕那是一个共产主义的乌托邦。这是“思想主权”说的。

2022年10月5日星期三

谢选骏:国教与宗教



百度百科《国教》报道:


由国家确立高于其它宗教的宗教——


国教(State Religion):全称国家宗教。指的是由国家确立的在本国具有高于其它宗教地位的宗教。国教往往负担着通过宗教宣扬国家思想的任务。国家宗教是实行国教制度的国家中占统治地位的官方意识形态,得到国家的支持和保护,并为维护国家政权的稳定和社会生活的秩序服务。

在古代和中世纪,许多奴隶制和封建制的国家都有强制性的官方宗教。在现代仍然有实行国教制的国家。在这些国家,国教的地位一般不能由某个党派予以变更或否定,其教义、教规和礼拜仪式也不得随意更改。宗教在实行国教制的国家与实行政教合一或没有国教的国家均有所不同。

在政教合一国家中,宗教的地位至高无上,国家元首和宗教领袖同为一人。例如今日之梵蒂冈(罗马教廷)和沙特阿拉伯、伊朗等。在没有国教的国家中,往往存在多种宗教,法律规定各种宗教的地位是平等的,宗教信仰自由。例如今日之中国、美国等。而在实行国教制的国家,国家政权具有独立性,不受国教的支配或约束,但是又需要依靠国教来确立自己的合法性和权威。同时,国教不具有凌驾于国家政权之上的权力,但是又通过满足国家政权的需要来获得优于国内其他宗教的生存、发展条件和特殊的地位。例如今日佛教之在泰国、锡金,圣公会之在英国,天主教之在意大利、西班牙,犹太教之在以色列,等等。

基本概念

国教是国家的政治价值所在。在通常情况下,有国家就有国家宗教。所谓国家宗教,是以特定的政治理念或政治信仰为核心,以特定的政治典礼为表现形式,以全体国民为教团成员,以国家行政组织为宗教组织,以国家道德为宗教道德,以特定的历史文献为经典的文化形态。从历史发展的宏观过程看,国家宗教非但无害,反而有益而且必要。没有政治信仰,政治伦理和政治秩序将失去终极价值的支持,因而也就失去了存在的合理性。

国家宗教是实行国教制度的国家中占统治地位的官方意识形态,得到国家的支持和保护,并为维护国家政权的稳定和社会生活的秩序服务。

国家信仰

对于追求理性的人类来说,任何存在于世间的事物都应该得到解释,都应该归属于终极存在。没有终极存在,具体事物也就失去了终极合理性或终极意义。国家是一种历史现象,既是一定历史时期的产物,又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演进。无论人们是为国家的存在而引吭高歌,还是对国家的存在深恶痛绝,都不会改变国家的性质,更不会改变国家的存在。从主流看,国家具有积极的政治功能。这一功能在于协调社会各阶层的利益,化解冲突,维护秩序,为社会整体服务。国家这一功能的削弱和丧失,也就意味着特定国家的沦落甚至覆亡。国家的存在本身就表明社会中存在冲突,要把冲突控制在一定程度内,就需要社会各阶层的整合。整合方式有二:一是物质关系的整合,一是精神关系的整合。就精神整合而言,它是政治价值的社会认同过程。 

政治信息

政治价值认同是一种思想运动,最终结果是形成政治信念。当一个社会中的绝大多数成员认为某种社会行为是对的,某种社会行为是错的,表明该社会已然有了特定的政治道德观,而政治道德又依赖于终极政治价值观的支持。政治价值观反映了对特定政治状况和政治结构的认同。人们形成一种特定的政治价值观通常不是独立思考之后的结果,更多地受到了社会环境的影响,对于社会下层民众来说尤其如此。在一个社会中,每一个人的政治价值观不完全相同,但在基本的社会道德准则方面却大体一致。如同人不能不吃饭、不能不睡眠一样,缺乏特定的政治价值观,一个人就难以容身于特定的政治和社会。政治价值观是一种“思想锁定”,它要求并限制人们依照一定的规则去做,却不要求人们进一步思考,为什么这样做。政治价值观是政治信念或政治信仰,而信仰是无条件的认同。

内涵定义

从某种角度看,信仰是一种宗教精神,而不是理性精神。理性面前无“定论”,而信仰的本质属性是“预设定论”。思想的僵化既是社会稳定的功臣,也是社会迟滞不前的罪魁祸首。任何一种政治价值观都是人为设定的,是一种政治选择。当它被社会中大多数成员认同并固化之后,便被视为“理性”。这种“理性”却不容讨论,在理论上是“盲点”,被确定为“纲常”和“基本原则”。这显然是逻辑上的悖论。历史的经验表明,在前一个历史时代中被奉为“理性”的信念,在后一个历史时代又往往被视为“非理”和愚昧,被拒斥和否定。人类政治精神的演进就是这种不断的自我否定过程,从粗陋走向精致。人类对政治文明的敏锐洞察力就在这一精致过程中钝化了。事实表明,生活在特定政治环境下的绝大多数人的思想都有局限性。这是一种“井蛙效应”。当蛙从原来所处的井中超越出来的时候,它才会蓦然发现,原来的井实际上是它认识世界的牢笼。宗教精神正是思想的牢笼。当我们作出这种认识判断的时候,并不表明我们对国家信仰持消极态度,更无意否定国家信仰的积极功能和意义。我们所要表明的是,国家信仰或政治信念是一柄双刃剑,而政治引导者的责任就在于认识政治信仰的双重功能,将政治引向日益昌明的通衢大道。

政治地位

国家宗教是实行国教制度的国家中占统治地位的官方意识形态,得到国家的支持和保护,并为维护国家政权的稳定和社会生活的秩序服务。在古代和中世纪,许多奴隶制和封建制的国家都有强制性的官方宗教。在现代仍然有实行国教制的国家。在这些国家,国教的地位一般不能由某个党派予以变更或否定,其教义、教规和礼拜仪式也不得随意更改。宗教在实行国教制的国家与实行政教合一或没有国教的国家均有所不同。

政府依存

在政教合一国家中,宗教的地位至高无上,国家元首和宗教领袖同为一人,国教可以对国家的政治和政策有很大影响力,有的国家内的人民更强制成为国教之信徒。但在宗教改革运动之后以至近代,国家多实行政教分离政策,国教不能再支配国家的政策和人民的生活。在宗教自由的思潮和世界人权宣言的推动下,人们大多可根据自己的判决选择宗教。而在实行国教制的国家,国家政权具有独立性,不受国教的支配或约束,但是又需要依靠国教来确立自己的合法性和权威。同时,国教不具有凌驾于国家政权之上的权力,但是又通过满足国家政权的需要来获得优于国内其他宗教的生存、发展条件和特殊的地位。在没有国教的国家中,往往存在多种宗教,法律规定各种宗教的地位是平等的,宗教信仰自由。

权力运作

国家信仰的形成既是一个自然的社会化过程,也是一个权力运作的政治化过程。中国古代国家形态几经变迁,在每一次国家形态的转型期都发生过新旧政治信念的冲突,旧的国家信仰体系和政治信念被淘汰是必然结局。这并不是说政治工具——政府及其权力不发挥作用,而是说随着政府性质的转变,旧的国家信仰失去了其存在的根基。任何政府都在利用一切手段尽可能宣扬自己的政治价值观。毫无疑问,政府是贯彻特定的国家观念的工具。然而政府本身需要权威,一个没有权威的政府形同虚设。

权威的获得通常依赖两种手段:一种手段是运用暴力,强制社会成员遵守既定的社会秩序;另一种手段是使政府本身偶像化、神圣化。实践表明,单独运用其中的一种手段特别是仅仅运用暴力手段并不成功,它往往导致作为政治工具的政府本身的毁灭。在历史上大多数情况下,是二者并用。如此一来,作为传布国家政治信念工具的政府或统治者首先被信念化、神圣化,成了政治信仰体系的中枢。于是我们看到,中国历史中有关部族领袖的神话和帝王神话是那样斑斓多姿,累累不穷。

典礼仪式

历史传承

政治信念和政治神话是抽象的,在各个不同的历史时代,它需要以一定的直观的形式表现出来,变成形象化的可视的语言。只有这样,信仰才能固化在人们心中,并进一步贯彻到人们社会生活的具体实践中。我们看到,宗教的演进过程就是信仰的不断抽象化过程,也就是对偶象崇拜和礼仪形式逐渐扬弃的过程。

然而在中国古代,几乎没有任何一种宗教,无论是国家宗教还是民间宗教,能完全摆脱偶像崇拜或典礼仪式。宗教仪式本身是一个历史范畴,宗教信仰的“外化”程度与人们抽象思维的能力成反比。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商朝实行的是周祭制度;而在中古时代,无论是封禅还是郊祀,政治祭祀在频率上和规模上都大为逊色。即使在现代政治中,国教典礼仪式依然存在。 

祭奠礼仪

罗伯特·贝拉(Robert Ballah)在《美国的公民宗教》中提出,在美国社会中有一种存在于教会宗教(基督教、天主教、犹太教)之中,同时又超然于各个教会之上的为政治服务的宗教,他把这种宗教称之为“公民宗教”。沃纳尔(W. Lloyd Warner)对美国的国殇节神圣典礼作了专门研究,认为“国殇节是对死者的崇拜,但又不仅仅是对死者的崇拜,因为经过或认同于基督教会对上帝的礼拜而象征性地对为国捐躯者的祭奠,这些为国捐躯者的死亡成为一种强有力的象征,它组织、引导并不断地呼唤出社区和整个国家的集体理想”。因而,国觞节礼仪是典型的公民宗教仪式。

杰克·顾迪(Jack Goody)对典礼仪式素有研究,他把典礼仪式分为三类:巫术的,宗教的,世俗的。他认为“宗教典礼……是唯一的关涉神秘信仰或上帝,即超自然存在的”。韦斯勒(H. J. Wechsler)补充道:“典礼是一种象征性的陈述形式。”说得更明确些,宗教典礼是宗教信念和宗教精神的外化,是宗教精神的模式化和行为化。其重要意义在于,它使宗教精神得以强化和宣泄,使信仰变成了看得见的行为,并使宗教角色不断得以表达和确认。

政治典礼

人们往往有一种误解,认为政治礼仪或国教典礼无足轻重,甚至荒唐无稽。从国家宗教研究的立场看,实际情形刚好相反,政治典礼对国教信仰的维护至关紧要,有形的信仰与无形的信仰互为表里,不可或阙。不同时代有不同的政治信仰表达方式,在抛弃旧的信仰表达方式之后,有必要建立新的信仰表达方式。国教典礼仪式的真空或缺失同国家信仰的缺失一样,后果是严重的和灾难性的,它会造成政治价值的流失,并有可能导致特定政治秩序的衰亡。从表面上看,这样的主张与所谓“政教分离”的时代精神相悖,但历史已然表明,“政教分离”的根本要求在于,在一个民间宗教多元化的国度中,政府应该与某一种民间宗教或某一个宗教教派分离,而不是政治与政治信仰分离,也不是政治与为国家信仰服务的典礼仪式分离。这一点对我们认识国家宗教十分重要。

伦理秩序

道德追求

政治信仰的意义是为政治伦理或政治道德确立一个理论支点,为政治道德找到最终的依据。因而从实际上说,国家宗教追求的目标不是终极价值本身,而是植根于现实政治生活中的道德观念体系和政治秩序。在不同的历史时代和不同的国度中,政治道德千差万别,并且往往相互冲突,但它们有一个根本相同的特点,即与现实的政治秩序紧密结合在一起。国家道德或政治道德是一定政治状况的反映,它表明了一种需要,一种维持秩序的需要。如果说法律反映了这一需要的行为强制,那么,国家道德反映了这一需要的精神专制。法律限制人们的行为,而道德束缚人们的心灵,心灵束缚比法律限制更彻底、更深刻。政治道德反映了政治关系,并为政治关系服务。

教派差异

随着人类社会政治结构的变迁,政治道德或政治伦理也在发生相应的变化。在中国上古时代,它反映为维系部族之间关系的“天命”和维系部族内部等级关系的“礼”。秦汉以后,血缘国家解体,地缘国家形成,政治伦理也就演变成以三纲、六纪、五常为内容的新体系。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在现代人看来这样的说教不仅可恶,而且可笑。然而,董仲舒把三纲说成是上天的意志,朱熹更把这说成是天理。在尊天理、灭人欲的道德训条下,现实政治秩序变得神圣不可触犯,违背国家道德就是邪恶,甚至是大逆不道。

这种联系与区别在儒教道德观与佛教、道教道德观的比较中可以清晰地反映出来。作为中国中世纪的国家宗教,儒教强调的是政治纲常原则,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和“有道伐无道”等等,总之一句话,正像韦伯(Max Weber)反复强调的那样,儒教是“入世”的宗教。与儒教大相异趣,道教关注祛病健身和修炼成仙,佛教追求精神不死和涅盘境界。然而在基本的道德诫条方面,儒教与佛、道二教却有很大的相似性,儒教固有的仁、义、礼、智、信等道德准则被注入到道教和佛教道德准则中去,不杀生、不淫欲成了道教和佛教对儒教道德的进一步运用。 

国教道德是民间宗教道德向政治领域的延伸。用这一观点透视近代美国社会,可以从中发现许多相似性。哈切森(R. G. Hutcheson)指出,在美国历史上的宗教与公共道德关系上,“一方面人们所关心的是在这个具有多种宗教的社会中如何为所有的人提供充分的良知自由和同等的保护,但另一方面人们又关心如何形成一种民族的文化。所有的人……都一致认为,社会道德的支柱所在是宗教。正是这种关心导致这么多的人坚持要确立某种官方宗教”。他认为,这种官方宗教可能是“一种多信仰的国教”,因为在这里“显然没有一种单独的宗教能获得大多数的支持,而这种支持正是国教的必要条件”。与中国传统的儒教类似,美国的官方宗教也是隐性的,但却是存在的。它所具有的“公共道德”的基础,正是以基督新教、天主教、犹太教为主干的民间宗教道德体系。

信仰体系

古典形态

中国古代国家宗教作为一种隐性的宗教,它在以往没有引起广泛的注意和研究,乃在于它没有像民间宗教一样的教团组织和教会机构,以至于人们忽略了在民间宗教之外还存在所谓的“国家宗教”。正是由于这一历史原因,对国家宗教概念的运用可能会导致可怕的误解。在历史上民间宗教一元化的国家中,民间宗教通常与国家宗教合而为一,在信仰体系、宗教道德、宗教典礼、宗教组织、宗教领袖、宗教教义诸方面二者是混合的。缘于此故,人们用“国家宗教”来表述这种一体化的宗教。但是,从国家宗教研究的立场看,纯粹的“政教合一”是一种逻辑上的古典形态,它与我们所说的国家宗教既有一致性,也有差异性。这就犹如起初是一条大河,但在后来的流程中分成两条支流一样,我们既可以说支流之一与未分流前的大河有相同性,又应该注意到支流之一并不完全等同于未分流前的大河。 

政治属性

国家宗教是对具有政治属性、为政治秩序服务的宗教的规定和命名,是一种对属性的逻辑判断。当国家宗教与民间宗教走向二途以后,民间宗教从古典的一体化宗教中蜕变出来,建立起了自己的教团组织机构。但国家宗教的组织机构在哪里?其实,国教组织正是国家的行政组织,国教机构正是国家行政机构。“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国家组织作为国教组织、国家行政机构作为国教机构的真相,恰恰是由中国古代最不具有国教信仰特征的秦王朝赤裸裸地揭示出来的。秦朝丞相李斯声称:“以法为教,以吏为师。”如果把这话移植到汉代,当然是“以儒为教,以吏为师”。执掌国教布道职能的不是民间僧侣,而是政府的经学博士和士大夫,他们布道的对象正是治下的民众。因而实际上,国家行政组织充当着国教组织,各级官员兼任着国教牧师或政治牧师的角色。

普世价值

如果说在国家宗教与民间宗教一体化时期二者是平分秋色的话,国家宗教与民间宗教分离后,惟有国家宗教组织具有普世性,是全体国民的组织,而无论它的国民分属哪一种民间宗教。在民间宗教组织最初兴起的过程中,它们也试图建立一种普世性的组织,如太平道和五斗米道,但“国不堪贰”,国中之国或权外之权显然不能被官方接受。其结果众所周知,太平道和五斗米道后来均遭覆灭的厄运。在汉代以后的中国,严格意义上的民间宗教组织规模很小,政府通常规定某一个州、县大致固定的职业僧侣名额,以度牒作为合法僧侣的身份证件。作为臣民,可以自由选择某一种民间宗教信仰,但通常不被允许与某一民间宗教结成过于紧密的组织联系。也就是说,他们只能是一般化的信徒,而不得随意成为职业僧侣。一旦这一原则受到破坏,便预示着破坏这一原则的民间宗教的灾难来临。“三武一宗法难”的根源之一,正在于民间宗教组织的扩张危害了国教组织的独占性原则。

组织结构

综述

国教组织一旦得到确认,国教作为教团组织所由构成的成员身份也就暴露出来。同民间宗教一样,国家宗教也有自己的教主、教皇、教士和教徒。教主是特定宗教真实或虚拟的创立者。国教的教主未必是国家宗教的真正创立者,但他必定是国教精神的主张者或国教精神依托的对象。实际上,国教的教主自己未必与特定的国家宗教直接有关,甚至他自己可能根本就未料到死后会成为后来国教精神的创立者和神启者、国教经典的制作者、政治道德的立法者。在传统中国,自汉代至清朝,国教的主要教主是孔子。在汉代的政治神话中,孔子生不寻常,端门受命,制作六经,为汉家制度等等。一句话,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领袖,是民族文化的象征。国教教主追求一个理想国,这个理想国同民间宗教的追求相比是“入世”的,但对政治现实来说却是“出世”的,它追求的境界乃在虚拟的、从未真正存在的历史幻境当中。由于国家状况和政治历史的不稳定性,国教教主也呈现出动态的场面。当民间宗教之一被人们企图抬上政治舞台的时候,也会产生国教教主的多元化。国教教主的多元化虽可带来国教精神和教义的丰富多彩,但不同国教教义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又会削弱教义的稳定性和权威性,给政治增加难以预料的变数。于是,教义的整合变得必要,变得更具宽容性,从而形成新的国教教义或面目虽旧而精神开新的国教教主。

教皇

教皇是宗教组织内的最高统治者,既是最高主祭人,也是教义的裁定者。国教的教皇就是国家的最高元首。帝王作为君主时代国教的教皇,其地位和身份通常被认为是与生俱来的,是所谓的“天子”。当代一些学者对帝王最终裁决政治理论问题感到困惑不解,总是试图把政治实践与政治理论这二者的决断权剥离。从理性上说,国家元首未必是理论家,理论应该经过学术争鸣后自然生成。但在政治实践中,政治理论的本质在于它是国教的教义,而对教义具有裁断权和实施权的只有教皇。从这一立场看,国家元首决断政治理论问题(无论是真正的还是形式上的)是一种必然要求。在中国,皇帝裁断教典教义是通例,从《石渠议奏》、《白虎议奏》到所谓“御纂”,史不绝书。与此同时,国教教皇作为政治大祭司,是国家重大典礼仪式的主角。在北京,环绕在皇宫周围的各种各样的神坛——天坛、地坛、日月坛、先农坛等等,都是为皇帝准备的大显身手的场所,其他任何人不得染指。皇帝即位祭祖祭天,是为了表明受命于天,是承天继祖,只有这样皇帝作为大祭司才有政治合理性。在中国,教皇角色的继承从来就不是根据能力,而是根据血统,在通常情况下有血统就有合理性。朝代的更迭使血统发生断裂,为了找到统治合理性,于是人们制造出各种各样的帝王诞生神话和受命神话。学界已经普遍注意到帝王神圣这种文化现象,但其实质在于教皇神圣,教皇不但被看作是现实政治和国家的管理者,而且是带领着臣民走向理想国的精神领袖。不惟中国古代如此,已有学者指出,美国总统就是美国“公民宗教”的大祭司。哈切森认为:“总统在历史上一直起着宗教信仰统一的象征性作用……在某种意义上讲,总统创立和维系着公民宗教。除了那些立国的基本文献外,公民宗教在美国历史上形于言表的……几乎全部出自总统的公开言论。”扎多罗日纽克也注意到,“在美国,国民宗教(案:即公民宗教)不与《美国教会年鉴》列出的教义进行竞争,它更高居于这些教义之上,它使所有的信徒甚至非信徒确信,应崇拜最高存在——美国的庇佑者”。“艾森豪威尔一般被认为是最有名望的国民宗教的‘最高祭司’”。

教士

教士是教皇的属吏和传道者,又称为牧师。对于国教教皇来说,臣民通常不具备健全的人格,在某种程度上类似于牲畜,所以教皇要“牧民”、“畜民”。牧师正是作为教皇的助手出现的。在中世纪王朝,通常设置专职的政治牧师——经学博士,他们以读经、解经、传经为业,教授生徒,为国家培养后备官吏和政治牧师。他们是解经的专家,但并非解经的权威,因为最高的权威是教皇。他们的职业也不固定,随时可能由博士而为公卿大臣,因为公卿大臣身上同样承负着宣传国教道德的使命。在国家宗教中,除了数额有限的经学博士之外,各级官吏是兼职的国教牧师或政治牧师,他们承担着帮助教皇驯化国民的任务。“以吏为师”也好,“为民作主”也好,其义相同。这样一来,在官吏身上具有两种属性和要求:一方面,他们应该成为按国教教义处世的楷模,严格按教义教规办事;另一方面,他们应该具有一定的能力,以便治国治民。这就是传统上所说的德、才兼备。从一般情形看,德比才具有优先的地位和重要性,无能的庸官可以被容忍,而违背教义的能官决不会被宽宥。在汉代,具有普遍意义的选官制度是察举,察举的主要内容是孝、廉。汉代号称以孝治天下,孝成了儒教的根本道德。为了博取功名邀誉天下,汉代出现了无数可歌可泣的孝子。有了杰出的孝行就可能当官,而能力成了次等的要求,这是因为在某种意义上“身教重于言教”,官吏的政治牧师功能于此尽显。唐代科举制度实施以后,似乎找到了一条德才兼备两全其美的道路,但仔细考察科举考试的内容,仍旧以国教道德为核心,以经为范本。在生活中人们普遍注意到一种现象,一个普通的士人一旦戴上乌纱帽之后,人格面孔马上就变,变得官腔官调。福柯说,你以为自己在说话,其实是话在说你。这话用在政治牧师身上更合适。一个合格的政治牧师,至少应该是满嘴仁义道德的人,如能身体厉行诚然更善。于此我们不难理解,官场上屡见不鲜的言行不一、阳奉阴违,不过是教士人格与本性人格分裂的结果。

教徒

教徒(教民)是宗教的信众和布道的对象,是国教教义的接受者。如果说民间宗教信徒有信教与不信教自由的话,国教信徒的境遇便不那么自由了。从理论上说,一个国家内的全部臣民都应该是国教的信徒,执行国教教皇的命令,接受教士的训导,向教主顶礼膜拜。在民间宗教与国家宗教一体化的国家中,执行国家首脑的指令就是照精神领袖的旨意办事,国家道德就是宗教道德。在民间宗教多元化且势均力敌的国家中,民间宗教信徒的身份形形色色,比如有佛教徒、道教徒、伊斯兰教徒等等,但这并不影响他们成为国教信徒,因为从理论上说国教徒身份能够包容民间宗教信徒的身份,二者并不矛盾。从信仰的内容看,民间宗教信仰的对象是生命的主宰,而国教信仰的对象是政治的主宰,二者可以为二,也可以为一,通常并不矛盾。国家宗教强调世俗道德,一个不信奉民间宗教的人,却不得不信奉国教道德。民间宗教的异教徒之间潜在着敌意,而国家宗教的异教徒之间同样潜在着不满。“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这一古训是政教一体化情形下的国教心态;自恃肩负传布民主和自由使命,以拯救其他民族于水火而自居,则是国教教徒心态的现代翻版。

各国国教

全世界以宪法或其他法律规定基督教为国教的有英国、挪威、丹麦、芬兰等国家。

规定天主教为国教的有梵蒂冈。

规定伊斯兰教为国教的有伊拉克、叙利亚、沙特阿拉伯等等多数中东阿拉伯国家及亚洲的马来西亚。

规定佛教为国教的有泰国、柬埔寨等国家。

政教合一,强制人民信奉国教(伊斯兰教)的有伊朗。

另外,虽强调宗教自由,但美国与西方许多国家,仍在某些制度设计(如1954年美国国会加入的“one nation, under God”的总统誓词)上,独厚特定宗教,在某程度上也可视为一种隐性的国教表征。“封建中国的‘国教’无疑是儒教”,而所谓儒教“是由统治阶级或执政当局定为国家的全民性信仰的宗教,它是一定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官方意识形态,是维护统治秩序的最重要的精神支柱”。也有学者提出“宗法性传统宗教”概念,认为在中国历史上有一种大的宗教一直作为正宗信仰而被社会上下普遍接受,并绵延数千年而不绝,这种宗教“就是宗教性传统宗教”,“宗法性传统宗教过分地依赖于国家政权和各阶层的族权,自身在组织上没有任何独立性,也没有教徒与非教徒的界限”。进而,宗法性传统宗教又被指认为“正统国家宗教”:“宗法性传统宗教是中国夏、商、周三代创立、至明清绵延不绝的正统国家宗教。它有一套完整的宗教理论和礼仪体系。”认为“儒教没有在政权组织之外建立自己的组织,政权组织同时也就是儒教的宗教组织”,并把儒教的形成确定在汉武帝时期。明确地说:中国“历代王朝都以儒教为国教,孔子为教主。”

而有些人认为这种说法欠妥。说法是:上述对于中国历史上国教的说法没有历史根据。中国历史上存在明确将某种宗教以国家法律的形式确立为国教的记载。如唐朝和宋朝就将道教确立为国教;元朝将喇嘛教确立为国教。


谢选骏指出:百度百科缺乏常识,因为它说“国教”是“由国家确立高于其它宗教的宗教”——它哪里懂得,“国教”就是“国家教化”,“宗教”就是“宗派教化”;国教与宗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东西!当然,国教与宗教是可以互相转化的;但是,宗教转化为国教之后就不再是宗教了。而百度百科却胡说“由国家确立高于其它宗教的宗教”——这就好像是说,“人类是由畜生进化而来的有别于其它畜生的畜生”。


百度百科《宗教》(Religion 社会特殊意识形态)报道:


属于社会特殊意识形态。“宗教”二字连用在汉语言系统中古已有之。早在宋代,“宗教”一词已经成为固定词组,意指佛教内部不同宗派及其教法。儒教、道教后来也使用这个词汇,同样用来指称其内部不同宗派、教法。但在古汉语语境中,这一词汇仍主要用以区分佛教内部教派。19世纪中后期,时人引用日本译法,将英语中的religion一词译作“宗教”, 泛指人类社会中一切宗教现象,现代意义上的“宗教”一词自此正式进入汉语言体系,成为习语,沿用至今。


宗与教

华严五教章卷一有“分教开宗”之说,即将宗教二字分开解释,一般以宗为主观的、个人的主义信念;教则有客观教说之意。又一宗之教旨,亦称宗教。此外,或以宗为无言之教,以教为有言之宗;或以宗为宗门,教为教门。

即谓宗门指教外别传之禅门,以禅乃离言教,采以心传心之方式传宗;教门指依大小乘之经论等言教而立之教宗,如天台宗、三论宗、法相宗、华严宗等均属之,相对于禅家而言,称之为教家。又有以宗为法相宗所说之八宗、华严宗所说之十宗;以教指天台所言之四教或八教、华严所判立之五教等;另有以教指三藏十二分教之一切经教,故知宗教一词可说涵盖佛教全体之意。

“宗教”二字的连用,最早出现于一些汉译佛典中,学术界通常认为该词有“以宗为主,以教为辅,以教阐宗”;“有所本而以为教也”;“佛教以佛陀所说为教,佛弟子所说为宗,宗为教的分派,合称宗教”等含义,并在后期发展中成为儒释道三教传统的代称。而与“宗教”概念相对应的“religion”,也经历了概念的演变史。从词源上讲,欧洲理论界一般认为“religion”一词源于拉丁词“religo”,最初指古罗马人对未知事物的敬畏和对罗马城邦诸神的崇拜。“religion”概念确立于中世纪,指基督教(天主教)的道德德性,这也是现代“religion”概念的直接来源。在近代基督教第三次传入中国时,“religion”的中文翻译有教、神教、神学等,传教士多用“钦崇”指代“religion”。现代的“religion”概念被日本人译为汉文的“宗教”一词。学界大多同意日文“宗教”一词是1869年日德签署条约时,为了翻译 “exercise of religion”一句而创制的。直到1874年,日本学界才广泛接受“宗教”一词,此后不久成为“religion”的标准日译,并于19世纪末传入中国。

自西方学术思想东传之后,一般皆以佛教所习用之“宗教”一词作为英、德、法等西语religion之译语。religion系由拉丁语religio而来,其语源有各种异说。或认为由ligare(结)之动词而来,含有神与人结合之意;或由legare(整理)之动词变化而来,表示严肃及仪礼之意。

religio一语,最原始之意义是指对超自然事物之畏怖、不安等感情而言,其后则有成为感情对象的超自然之事物,及成为感情外在表现的仪礼之意,由之更进而指团体性与组织性之信仰、教义、仪礼之体系。亦即人类对具有超人威力之神秘力量或现象赋予意义,视之为绝对理想之主体,并生起畏怖、神圣、信赖、归依、尊崇之念,进而实行祭祀、祈祷、礼拜等之仪礼,将戒律、信条等列为日常生活之规范,以期安心立命及向上发展完美之人格。

宗教之成立,其种类甚多,型态亦有种种不同,有现存者,亦有已衰微乃至不存者。其型态可大别为个人心理之宗教与集团社会之宗教。个人心理之宗教,指个人独自之宗教信念与体验,而不论其是否参与特定之宗教组织,或具有何种特定之信仰型态。若经由个人之虔诚信仰、深切体验,而积极向他人弘传,集合具有相同信仰之人群,即成为宗教团体,产生新兴宗教,主倡者称为此宗之开祖。若致力于对固有宗教之改革运动,则称改革者。

分类

集团社会之宗教,若由宗教发达史分类,可概分为原始宗教、国民宗教、世界宗教等。

(一)原始宗教,又称部族宗教,太古时代之宗教及未开化社会之宗教,如自然崇拜、精灵崇拜、图腾崇拜、巫觋教等。

(二)国民宗教,又称民族宗教,指行于部族、民族、国家等一定地域内之宗教,如日本之神社神道、印度之印度教、以色列之犹太教等。多与所处地域之社会风俗、习惯、制度等有密切之关系,而未必有宗教开祖或依据之经典,如日本神道,并无特定之教,而系以原始宗教为基础,根据国家组织而发展。

(三)世界宗教,如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等。此类型宗教多随个人之自由意志接受信仰,而顺从组织内之信条、仪礼、戒律等。通常多由特定之开祖所创倡,并以开祖之行迹及教说为中心,形成该教之教理与经典。教团之成立,多站在超越民族、国家等立场而创立,故其教法系以人类全体为中心,具有世界性与普遍性之性格。惟世界性之宗教虽以全体人类为中心,然实际上常以救济个人为基础,故具有探索心灵内面与侧重个人实践修行之特性。

依信仰对象之不同,可将宗教概分为三类:

(一)多神教(polytheism),即崇拜多种神灵,多系自然形成之信仰,存在于原始未开化之时代。随同人智之发达,渐对自然神赋予意义、理想,次第成为高级神,而祖先崇拜、英雄崇拜等,在进化之社会中亦并行不悖。或有由一神教发展为多神教者,即对具有种种最高神性格之一神,将其性格分别独立,成为最高神之权化分身,而个别崇拜之。

(二)一神教(monotheism),由崇拜自然之多神教,演进为崇拜具有诸神之德的一神。如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等,均为典型的一神教信仰。另如印度教中,虽有多神信仰之性格,然于众神之中,独尊一优于其他诸神者为最高神,乃诸神之代表,具有绝对之权威,此称单一神教(hemotheism),如湿婆派以湿婆为最高唯一之神,毗湿奴派以毗湿奴为唯一神。一神教亦可称交替神教(kathenotheism),如梵天、毗湿奴、湿婆等三位神祇,在不同宗派中有不同之地位,以湿婆为例,在湿婆派中为最高神,梵天与毗湿奴居次要而从属于湿婆。

(三)泛神教(pantheism),又称万有神教。上记之多神教、一神教等,以实际信奉而属实践性之宗教,泛神论与之相较,其性质偏重于阐释哲学理论之理论宗教,以为宇宙现象之内部,有支配现象界之原理法则,而将此原理法则神格化,认为此“道理神”遍满于宇宙现象。印度奥义书中之梵(梵Brahman)即属道理神,梵存在于“个人我”(梵a^tman)中,此乃最高理想“梵我一如”之基础。此外,十七世纪荷兰哲学家斯宾诺莎(Spinoza, Benedict, 1632~1677)之哲学所说之神亦属道理神。

文明国家多经过立法确认信仰之自由,合法之宗教不受压迫、排斥,亦有少数国家以特定之宗教为国教,又国家所认可之宗教团体得称宗教,未得认可者通常称为邪教。

宗教在人类生活中具有多种功能:

(一)宗教之原始功能,在灭除苦恼不安,获得希望与安心,主要系感情方面之功用。

(二)在善恶意志方面,宗教力量有助于匡正世道人心,确立伦理道德,乃至于发动社会反省、调整舆论风潮等积极之价值。

(三)与“科学”之关系,科学与宗教之间界限分明、不能互相取代,存在牢固的依存性。很多科学家在科学研究和实践中,从宗教中获得启迪,从而推动科学研究和实践的发展。

儒教

儒教又称“孔教”“圣教”。先秦被称为道教,以“儒家思想”为最高信仰。后为和崇尚黄老列庄等道家思想的道教区分,从南北朝开始叫做儒教又被称作圣教,跟佛教、道教并称为三教。“儒教是华夏土生土长的宗教”,儒教是礼乐文明的代表,上古宗教的直接继承者。

“儒教是华夏特有的传统宗教,历代王朝都以儒教为国教,孔子为教主(这是孔子生前没有料到的,正如老子被道教奉为教主没有被老子料到一样)。……儒教利用政教结合的优势得以成为国教,儒教的神权与皇权融为一体,不可分割。”

儒教又称孔教、圣教。“儒教”一词首先出现于《史记》,其《游侠列传》道:“鲁人皆以儒教,而朱家用侠闻。”到了汉朝末年,儒者蔡邕就正式使用作为名词的儒教:“太尉公承夙绪,世笃儒教,以《欧阳尚书》、《京氏易》诲受四方。学者自远而至,盖逾三千。”

魏晋时代,“儒教”这个概念逐渐流行开来。隋唐以后,就成为指称由古代圣帝明王开创和不断改进的、由孔子加以综合创新的、在汉代被国家立为国教的宗教。“儒教近而易见,故宗之者众焉。道意远而难识,故达之者寡焉。道者,万殊之源也。儒者,大淳之流也。三皇以往,道治也。帝王以来,儒教也。”

孔子以后不久,战国时代早期的思想家墨翟曾称儒教为“道教”,因为儒者们奉行着“道”。汉代末年,一部中国佛教著作《牟子理惑论》中,也称孔子的教为“道”教。直到晋代,皇帝在征召儒者到朝廷服务的诏书中,仍然称儒教为“道”教。古代中国人把儒教又叫做“圣教”。“礼有等差,君臣不杂,爰自近代,圣教渐亏”。

是以孔子为先师,圣人神道设教,“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倡导王道德治、尊王攘夷和上下秩序的国教。儒教以十三经为经典,以古代官僚机构为组织,以天坛、宗庙、孔子庙、泰山为祭祀场所,以郊祀、祀祖、祭社稷、雩祀、释奠礼、五祀为祭祀仪式。民国初年以来康有为的孔教运动倡导儒教和国家官僚组织分离,按基督教模式允许人人祭天,允许人人祭孔,因为“自共和以来,教化衰息,纪纲扫荡,道挨凌夷,法守集坏,礼俗变易,盖自羲轩尧舜禹汤文武周孔之道化,一旦而尽,人心风俗之害,五千年未有斯极”。

革命人士主张不再尊儒,而康有为、陈焕章等人成立孔教会,呼吁将孔教定为“国教”,并得到大总统袁世凯的支持。儒家与儒教有本质区别,儒教不能代表中国传统的思想学派,它只是以神道设教。由于中国传统文化五千年未曾中断,儒教思想与儒家学说在数千年的演变和发展中也未曾中断。

由于在东汉形成了“儒教国家”,“儒教的国教化”得以完成。“儒教国家”形成的指标应包括四点:1.作为正统思想的儒教体制的形成;2.儒教一尊体制的确立;3.儒教渗透到中央及地方官僚阶层并为他们所接受;4.儒教统治的形成。在这四个指标中,第一个和第四个指标是在章帝时期举行的白虎观会议上确立的;第二和第三个指标,则是在东汉初期就已经确立的。

换言之,东汉时期“儒教国家”的形成可以从章帝时期的白虎观会议上找到答案。“儒教国家”通过重新解释其所依据的经义来适应时代的变化,皇帝由儒教得到其支配正统性,并利用具有儒教教养的文人官僚和与他们同样出身的在地势力来进行统治,这种传统中国固有的国家支配体制,一直延续至佛教、道教隆盛之后。东汉“儒教国家”的支配体制与儒教的关系,是传统中国国家支配的理念基础。

佛教

佛典上总讲:中国有大乘根器,是佛法归处。佛教是中国现有五大宗教中历史比较悠久,影响也比较大的一个宗教。在中国有2000余年的历史。佛教最早传入中国大约是西汉时期,已经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佛教适应时代变化,从清净修行、处世无诤的传统形态转变为“上马杀贼、下马学佛”的战时佛教形态。佛教在中国社会有着悠久的传统和深厚的基础,在中国影响最大的一个宗教是佛教。

从晚清开始,试图改变中国面貌的知识分子就不断地从佛教汲取思想养料。佛教最终成为中国本土最为典型的“宗教”样本的原因,主要还是由中国宗教、社会的现实状况决定的:首先,佛教是制度化宗教, 具有相对完整的教主、教义、信徒系统、信仰行为及其组成方式。其次,佛教哲学的精深思辨及其包含的丰富的理性内容使之与民间宗教式的非理性“迷信”区别开来。第三,佛教的本土化特征天然地表现出一种反西方的对抗姿态。

佛教自创立以来,就在古印度广泛传播,总的说来,佛教在印度的发展主要分为四个时期,这四个时期分别是原始佛教时期、部派佛教时期、大乘佛教时期、密宗佛教时期。

佛教自创立以来,就在古印度广泛传播。与婆罗门教的教义相比,释迦牟尼的说法不立文字,简单易懂,且他一向主张众生平等,对于女性和奴隶也一视同仁,因此,佛教受到了社会底层百姓的欢迎。另外,由于许多僧院接近城市,一些商人和贵族与佛教多有接触,虽他们不能成为全职的僧人,但他们对佛教也有所扶植,甚至于一些王国的君王也成为了佛教的信徒。

北传佛教,又称北方佛教,它是指由西北印度途经中亚地区往东传入中国、朝鲜、日本等地的佛教,包括由尼泊尔传人西藏、蒙古地区的佛教。由于这类佛教是由印度向北传播,所以被称为北传佛教。从教义而言,北传佛教多以大乘佛教为主,流行梵文及汉藏文经典。

南传佛教,又称南方佛教,是指从印度传往斯里兰卡、缅甸、泰国、柬埔寨、老挝及我国云南省的佛教。由于它是从印度往南传播,所以被称为南传佛教。从教义而言,南传佛教主要为上座部佛教,流行巴利文经典。

藏传佛教,又名藏语系佛教,俗称喇嘛教,是指我国西藏、内蒙古等地区流行的佛教宗派。

佛教主张“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与其他宗教相较,佛教之教义哲学与实践法门所呈现者较符合合理性之要求,而最足以显示出佛教的宗教意义之合理性者为“法”(梵dharma,巴dhamma),包括三大要素:

(一)因(梵hetu,巴同),符合因果或缘起关系之合理性。

(二)德(梵gun!a,巴同),符合正见善恶之伦理性。

(三)教(梵s/a^sana,巴sa^sana),符合信仰上自利利他之宗教性。如此可谓涵盖人类生命知(因)、情(德)、意(教)等三大方面。而就整体言之,佛教乃广义之人间学,以完成人格、觉悟成佛为理想,故欲成为完人者,必须提升其知、情、意三大层面至最高理想;八正道、六波罗蜜等佛教修行项目,即为达成此最高理想之根本途径。

基督教

基督教是对奉耶稣基督为救世主的各教派统称,亦称基督宗教。公元1世纪,发源于罗马的巴勒斯坦省(今日的以色列、巴勒斯坦和约旦地区)。它建立的根基是耶稣基督的诞生、传道、死亡与复活。基督教主要包括:天主教、正教、新教三大教派和其他一些较小教派。在中国,因为历史翻译的原因,通常把新教称为基督教,为了说明“基督教”的确切概念,本词条称“新教”为“基督新教”,而不是惯称的“基督教”。

基督教信仰以耶稣基督为中心,以圣经为蓝本,核心思想是福音,即上帝耶稣基督的救恩,充分彰显了上帝对全人类和整个宇宙舍己无私的大爱。神爱世人,甚至将他的独生子(耶稣基督)赐给他们,叫一切信他的,不至灭亡,反得永生。

基督教与佛教、伊斯兰教并称三大宗教。但是,基督教无论从规模,还是从影响方面,都堪称世界第一大宗教。基督教在人类发展史上一直有着极为重要且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和深远影响。至今主要发达国家,除了日本,都是基督教文化主导的国家。尤其在欧洲、美洲、非洲、亚洲、大洋洲的广泛地区,无论是政治、经济、科学、教育、文化和艺术,基督教塑造了人类文明的方方面面。中国也是20世纪除了南美、非洲、亚洲的韩国等地,基督徒人数增长最快的地区之一。

基督教现有下列宗派:

天主教

1.隐修院修会

从隐修休会发展而来,后逐渐发展到有组织的集体隐修,遵守统一的规章制度的基督教教会。主要包括本笃会、苦修会、克吕尼修会、西多会、加尔都西会等。

本笃会:529年,本笃(一译尼狄克)在意大利中部卡西诺山建造了第一座本笃会修院。主要规定包括“发三愿”和咏唱“大日课”。该会规成为天主教修会制度的范本。

克吕尼修会:本笃会的一个分支,又称“重整本笃会”。该修会要求恢复本笃修道团严格的规矩,培育个人属灵的生活。史称“克吕尼修院改革运动”。

2.托钵修会

亦称“乞食修会”,始于13世纪。规定不置恒产,会士以托钵乞食为生。开始时,仅包括方济各会、多明我会、加尔默罗会、奥斯定会,15世纪后,续有增加。

方济各会:又译法兰西斯派、小兄弟会。该会会规要求会士必须效忠教皇,并提倡过清贫生活,衣麻跣足,托钵行乞。会士间彼此互称“小兄弟”。

多明我会:又译多米尼克派、布道兄弟会。该会以布道为宗旨,着重劝化异教徒和排斥异端,主要在城市的中上阶层传教。

3.耶稣会

该会反对宗教改革运动,仿效军队编成半军事性的组织,纪律森严,机构严密。正式会士需发四愿,并对会士进行长期的灵性训练和知识培养,也鼓励信徒为保卫天主教的利益进入世界。

(东)正教

1.君士坦丁正教会

最古老的自主正教会之一。4世纪在君士坦丁堡主教区基础上形成。7世纪开始在正教中起领导作用,使正教传入东欧和东南欧各国。后因奥斯曼土耳其的侵入,逐渐失势,仅保留有普世牧首的荣誉首席地位。

2.亚历山大里亚正教会

最古老的自主正教会之一,因埃及北部名城亚历山大而得名。现牧首尊称“亚历山大里亚和全非牧首”,府邸在亚历山大。

3.安提阿正教会

最古老的自主正教会之一。因叙利亚古都安提阿而得名。现牧首尊称安提阿和全东方牧首,是由圣主教公会和组成全体大会的平信徒代表秘密选出,府邸在大马士革。

4.耶路撒冷正教会

最古老的自主正教会之一。因基督教诞生地耶路撒冷圣城而得名。其教会被称为所有教会之母。其职能之一是保护巴勒斯坦圣地。现牧首尊称为“耶路撒冷圣城和全巴勒斯坦牧首”。

5.希腊正教会

亦称“埃拉多斯正教会”。为希腊国教。源于1世纪下半叶保罗的传教活动,4世纪起受君士坦丁堡管辖,19世纪中叶,君士坦丁堡教会教会承认其自主地位。大主教府邸设在雅典。当今世界主要的宗教有:基督教(包括天主教、新教、东正教)、伊斯兰教(包括逊尼派、什叶派)、道教、佛教、印度教、犹太教、神道教等。 

6.俄罗斯正教会

俄罗斯最大的正教组织。11世纪成立,原属君士坦丁堡牧首管辖,16世纪宣布自主。自主后的教会进行了改革,统一了礼仪,修订了俄译本《圣经》,后又取消牧首制改为主教公会制。1943年牧首制恢复。现为正教中最大的自主教会。 

(基督)新教

1.路德宗

亦称“信义宗”。因以马丁·路德的宗教学说为依据的各派思想的统称。,强调“因信称义”,认为人的得救在于信仰上帝,强调《圣经》的权威高于教会的权威,主张建立不受罗马教廷管辖的民族教会,采用民族语言和礼仪的形式。

2.加尔文宗

亦称“归正宗”、“长老宗”。因以加尔文的宗教学说为依据的各派思想的统称。主张《圣经》是信仰的根据和权威,强调因信称义,宣扬上帝预定,并在教会建立长老制。 

3.安立甘宗

即“圣公会”。16世纪30年代,从罗马教会中独立出来,但在教义、礼仪、组织制度等方面则保留了天主教会的大部分传统。同时也具有新教的基本信仰如坚持《圣经》为教义的最高权威等。

4.公理宗

采用公理制形式。公理会的多数教派采用正统加尔文派的观点,强调信仰自由、个人与上帝的圣约。主张各教堂独立自主,由教徒公众管理;教徒行政上没有各级总机构,只有团契联谊组织。

5.浸礼宗

17世纪初,浸礼宗从英国清教徒独立派中分离出来的一派。反对婴儿受洗,坚持成人施洗;主张全浸符合《圣经》原则,是合法的洗礼方式。

6.卫斯理宗

又称“循道宗”。其主要是以约翰·卫斯理的宗教思想为依据的各教会的统称。主要包括:卫理公会、中华基督教卫理公会、循道公会、圣道公会等。

7.灵恩派

灵恩派,即圣灵降临派。强调基督是上帝启示的中心,圣灵的位格是建立在与圣父圣子的关系之上,所以圣灵不只是圣灵本身,同时也是圣父的灵和圣子的灵。

8.福音派

亦称“新福音派”。强调耶稣基督福音、个人悔改得救、以圣经为唯一信仰基础的基督教新教教会及其信徒的通称。福音派是在中国影响较大的基督教派之一。

伊斯兰教

伊斯兰教是世界性的宗教之一,与佛教、基督教并称为世界三大宗教。中国旧称大食法、大食教、天方教、清真教、回回教、回教、回回教门等。截止到2009年底,世界人口约68亿人口中,穆斯林总人数是15.7亿,分布在204个国家和地区,占全世界的23%。

伊斯兰(al-Islam)系阿拉伯语音译,公元七世纪由麦加人穆罕默德在阿拉伯半岛上首先兴起,原意为“顺从”、“和平”,又译作伊斯俩目,指顺从和信仰创造宇宙的独一无二的主宰安拉及其意志,以求得两世的和平与安宁。信奉伊斯兰教的人统称为“穆斯林”(Muslim,意为“顺从者”与伊斯兰“Islam”是同一个词根)。7世纪初兴起于阿拉伯半岛,由麦加的古莱什部族人穆罕默德(约570~632,阿拉伯文儆)所复兴。

公元七世纪至十七世纪,在伊斯兰的名义下,曾经建立了倭马亚王朝、阿拔斯、法蒂玛、印度德里苏丹国家、土耳其奥斯曼帝国等一系列大大小小的封建王朝。经过一千多年的历史沧桑,这些盛极一时的封建王朝都已成了历史陈迹。但是作为世界性宗教的“伊斯兰”却始终没有陨落。起初,伊斯兰作为一个民族的宗教,接着作为一个封建帝国的精神源泉,然后又作为一种宗教、文化和政治的力量,一种人们生活的方式,在世界范围内不断地发展着,乃至成为21世纪世界的三大宗教之一。

伊斯兰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伊斯兰教世界的国家遍布亚、非两个大洲,总体算来也有大约五十个。此外,在各大洲很多国家里都有信仰伊斯兰教的人民(穆斯林)。这些国家包括一些西方国家诸如英、美、俄、法、德等国家。

道教

道家虽然从战国时代即为诸子百家之一,但道家与道教截然不同。直到东汉末期才有道教产生,益州(今四川)的天师道奉老子为太上老君。 至南北朝时在佛教的影响下,道教宗教形式逐渐完善。援佛入道是道教不断丰富并提升自我的重要手段。佛教产生的时间比道教早得多,在传入中国时佛教已经发展得相当完备,因此,道教产生后在很多方面都借鉴吸收了佛教。从东晋起,道教开始大幅度地融摄佛家之说。佛家的三界、五道、轮回、因果、天堂地狱、劫灾等说,或被原封不动搬进道经,或略加改造而成为道教的东西。道藏中文学性强的作品为数不多,且袭用佛经的痕迹明显。

道教是中国本土教派之一,以“道”为最高信仰。东汉末年出现大量道教组织,著名的有太平道、五斗米道。张道陵正式创立教团组织,道教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张陵正一盟威之道的直接渊源就是巴蜀氐羌民族的原始巫教——鬼道。鸦片战争以来,道教进一步衰败,在中国五大宗教中降为教团势力和政治影响最弱的一个。许多道士文化素质低下,宗教知识缺乏。20世纪中国知识人对道教的歧视,不能完全归结为明清以来士人传统的延续。对道教的批判乃是新文化人在更大范围内展开的社会和文化批判的一部分。关于道教与中国社会的关系,最有名的断语大概要算鲁迅说的:“中国根柢全在道教。在新文化人眼中,道教已成中国社会中“落后”因素的总代表。

道教为多神崇拜,道士是道教的神职人员,全国现有住观道士3万余人。宫观是道教徒活动的场所,全国现登记开放的宫观有2000余座。道教是发源于古代本土中国方术,它是一个崇拜诸多神明的多神教原生的宗教形式,主要宗旨是追求长生不死、得道成仙。 道教信仰在台湾、香港、澳门地区仍很普遍,那里信徒众多、宫观林立。

道教以“道”为最高信仰,以神仙信仰为核心内容,以丹道法术为修炼途径,以长生不老、得道成仙为终极目标。古时由于人类对宇宙的未知探索,以及表达人渴望不灭解脱的追求,进而相信现实世界之外存在着超自然的神秘力量或实体,使人对该一神秘产生敬畏及崇拜,从而引申出信仰认知及仪式活动体系,与民间神话一样,其也有自己的神话传说,彼此相互串联,本质是一种精神寄托和终极关怀。

学术界所说的道教,它是指在中国古代宗教信仰的基础上,承袭了方仙道、黄老之学和民间天神信仰等大部分宗教观念和修持方法,逐步形成的以“道”作为最高信仰。主要是奉三清为教主,其中太上老君是元始天尊徒孙,追求修炼成为神仙的一种中国的宗教。道教内容包括:道家哲学;谶纬、巫祝、阴阳、神仙、卜筮等术数性部门;辟谷、服饵、调息、导引、房中术等医术性部门;民众伦理性部门。道教是以这些为基本内容,仿效佛教归纳而成的宗教。

宗教同宗

从上文,宗教之俗、教、宗之分别。

其实,宗教虽异,却同宗同源,都是信仰“宇宙本源”。

宇宙本源,既是……又是……

宗教对于其信徒来说,绝非是一堆教训和理论这么简单,不应简单的将其理解仅仅存在于人脑中的意识。

优点与缺点

优点

宗教有让宗教信仰者行动的能力,如果一个宗教宣传积极向上的思想,无疑能使宗教信仰者做出有利于社会的行为,它可以使人断恶修善,惩恶扬善。

缺点

与优点相反,如果一个宗教宣扬不利于社会和平稳定发展的思想,那么宗教信仰者对社会的危害是很大的。 排他性:任何一个宗教的教徒或多或少都具有排他性,例如佛教徒认为道教最高神祉不过是未出轮回的天道众生,基督教与伊斯兰教冲突不断;以及出现诸多不符合逻辑和夸张的说法,因果也是灵活多变的,也不可能控制人的情感与思维。

生灭过程

第一,宗教现象是一个历史范畴的课题,考古学证实,宗教不是与人类社会历史相伴而生的,其也就必然只是一个阶段性的社会现象。因此,当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时,人类不再需要宗教的作用和功能,宗教就会消失。一个简单的例子就是人类先民的图腾信仰,图腾对于人类先民组成的部落来讲,这是非常神圣的东西,成为遗迹了,只有艺术家和历史学家对图腾感兴趣。

第二,从民族发展角度来看,不是世界所有民族都有宗教信仰,有宗教信仰的民族也不都是让宗教信仰成为主流社会意识。比如中华文明就被认为是缺乏宗教基因的文明,宗教一直不占主流意识。实际上,在中国的帝王术上,宗教是手段不是目的,孔子就说过“神道设教”,意思是老百姓愿意信就信去,只要把握好限度就行了。

第三,从宗教发展历史来看,宗教总的趋势是两个方向:一个是方向是全世界政教分离原则,宗教脱离对人类社会的控制,其逐渐成为一种纯精神的东西;一个方向是世俗化,也就是宗教的某些东西变为习俗,可宗教的特征逐渐减弱。

第四,人的精神需求是变化的,人还是在不断发展的,从古猿到人是一个过程,即使发展到人这个阶段以后不会停止,而人的发展必然包括人的意识和精神的发展,而宗教一旦提出一个信仰目标就不能变了,一个不变的东西是不会永远满足发展着的人的精神生活的需要。

社会学总结,宗教在人类社会的存在是有条件的,也是一个阶段性的东西,这是毫无疑义的,而宗教消失的条件就是上述四个方面的发展和变化,马克思主义哲学表明随着时代迈进,科学精神及理性智慧的不断深化,宗教也一定会消失。


谢选骏指出:把Religion译作“宗教”,显然出自日本人的偏颇。因为按照中文原义,宗教系指佛教内部的不同宗派教义。在我看来,Religion译作“信仰”比较合适——信仰和科学相对,是一种相对稳定的世界观。在这种意义上,国家所推行的信仰,就是国教,即“国家教化”;宗派所推行的信仰才是“宗教”,即“宗派教化”。它们的共同点,就是“信仰”,例如《独立宣言》和美国宪法也是属于这个范围——这就是“公民宗教”的基础。因此我认为,美国的“国教”就是这个“公民宗教”,而基督教不过是美国现行诸多的“宗教”之一,所以才有“宗教平等”、“政教分离”的说法。但是,美国的公民宗教与美国的司法实践结合在一起了,这就意味着美国国教与美国宗教之间并非平等关系;同样,美国国教与美国政治实际上是不可分离的。


2022年10月4日星期二

谢选骏:法国的风情来自于乱伦的磨练


《一份震惊法国的“乱伦报告” 真相如此恐怖》(2022-10-03 想法)报道:

 

“我讨厌的两个词就是爱和家庭。我不想生孩子,不想有亲密(家庭)关系”。法国女演员马西埃罗(Corinne Masiero)最近在纪录片《乱伦,倾诉和倾听》(Inceste,le dire et l’entendre)中讲述了自己的经历。


少女伤痕累累,向看护者吐露心声


2022年夏天,16岁的法国少女步履沉重地走进医院,被发现伤痕累累,原因竟是自残……细心的医护人员察觉到了少女的心事重重,最后少女向医护人员吐露心声,说出了一个人神共愤的悲惨事件。


少女70岁的爷爷,竟然在长时间内性侵自己的三个孙女,最小的女孩才只有7岁。


检察官9月27日宣布,卢瓦尔河省Roanne镇一名70多岁男子因涉嫌强奸和性侵三个孙女被警察拘留。医学检查发现,强奸行为对三名现年7至16岁的受害者其中一人造成了妇科后遗症。


这起乱伦强奸始于2013年,一直持续到2022年。


调查发现事发于祖父母家中,三个孙女是他们的父母托付给祖父母照看的。老人承认“触摸”了她们,但否认强奸。


目前这位70岁的“禽兽”老人的监护权被解除,处于司法监控中。


然而,根据INED和Ipsos(益普索)的两份调查报告,有670万法国人称曾是乱伦的受害者。


法国乱伦及针对儿童性暴力独立调查委员会(Ciivise)近日也表示:


法国每年有16万名未成年人遭受性暴力。其中,22%以上儿童性侵案凶手是亲戚;51%以上来自亲生父母的乱伦行为;30%以上受害儿童亲眼目睹兄弟姐妹惨遭毒手……


一时间,法国社会再次聚焦“乱伦”话题。


小女孩受性暴力影响更大


女性比男性更容易受到性暴力的影响。


Ipsos报告指出,在670万名受害者中,78%是女性;法国每年约有13万女孩、3.5万男孩遭性侵,受害者平均年龄为10岁。


INED还注意到,女性的性暴力发生率远远高于男性,而且是在其一生中,“在所有情况下和所有年龄段”有可能发生。同样,小女孩比小男孩更容易受到家庭暴力的影响,无论其社会背景如何。相反,男性在儿童或青少年时期是更多家庭暴力的受害者。


超过4%的女性说她们在家庭和亲近的圈子里受到过性虐待,男性只有数据为1%;1.5%的女孩曾被强奸或试图被强奸,而男孩的比例为0.3%。


96%的乱伦案件由男性实施


INED的研究还指出,在96%至98%的案件中,乱伦的肇事者主要是男性,“男性亲属(父亲、兄弟、叔叔、祖父、其他男性亲属、继父等)或与家庭关系密切的人几乎代表了所有的性暴力实施者”。


去年10月,Ciivise曾表示,针对父亲性虐待子女的指控经常被置之不理。


Ciivise表示,去年成立之初的7个月中,他们收到了数百份来自绝望母亲的邮件,倾诉自己的孩子被其父亲虐待。


但这些声音并没有被重视,而是被怀疑操纵孩子损害父亲的名誉——尤其是针对正在分居的配偶。“许多妈妈面临两难选择:遵从法律,就只能让孩子与涉嫌乱伦的父亲共度时光;保护自己的孩子,就需要冒着被起诉的风险。”


受害人成年后仍深受困扰


今年9月21日,Ciivise根据一年内收到的16414份证词,发布报告称,童年时期的性暴力受害者在成年后将遭受创伤性后果,包括性欲减退、拒绝生育、吸食毒品、厌食症等。


Ciivise联合主席、法官爱德华·杜兰德(Edouard Durand)说:“这些电子邮件明显流露着痛苦,这是一种极端而持久的痛苦。不是回忆过去的痛苦,而是一直持续到今天的痛苦”。


“我的生命在八岁时就结束了”:在童年遭受过性暴力的人在成年后“几乎全部”继续遭受着创伤性后果——夫妻关系、同子女关系、性行为……其中四成女性遭受阴道痉挛导致的性交疼痛,近三分之一的男性患有勃起功能障碍,十分之三的受害者提到性欲或性生活缺失。


报告中一位女性说:“我花费了大量时间恢复正常性生活,大概二十年的时间里我患有阴道痉挛”。许多受害者因此拒绝成为母亲,或者害怕自己的孩子遭受性暴力。


大多数受害人逐渐走向不良行为:饮食失调、吸毒、具有攻击性、自杀……


其中,半数女性患有厌食症、贪食症等饮食障碍症;四成男性有酗酒、吸毒等成瘾问题。一位受害者说:“我用酒精或大麻来麻痹自己,不是为了消遣、快乐,只是为了避免做梦,因为我的梦基本上都是噩梦。”


Ciivise呼吁当局实施一系列“紧急措施”,包括保证和报销受害者心理创伤的专业医护,目前这种治疗很难获得且价格昂贵。


法国重拳出击


政府9月21日宣布了打击针对未成年人性暴力的措施。


Ciivise在同一天发布了上述关于性暴力对儿童的创伤性后果的报告,并宣布向议会提交立法修正案,在父母对子女进行乱伦性暴力被定罪后,取消其作为父母的权利。在这种情况下,法庭不会公布具体原因,而是宣布“出于特殊原因”。


应Ciivise的要求,政府还将在2023年初发起“打击针对儿童性暴力全国大型运动”,而上一次类似运动是在2002年。


此外,政府还将建立一个“为揭露儿童性暴力的专业人士提供建议和支持的机构”。在司法层面,政府还希望在整个刑事诉讼过程中加强“对儿童的支持……在父母不称职的情况下,通过受害者支持协会和临时行政人员进行干预”。


谢选骏指出:人们都说法国人很有“风情”,而且说不清楚着这种法国风情来自哪里。现在有点眉目了——法国的风情,可能来自于法国人从小受到的“乱伦磨练”!毕竟,法国总人口6524万,乱伦的受害670万就超过了十分之一!法不责众,而且带坏了社会风气——看来,法国人是遵循了希腊神话的幽灵,盛行事实上的“血婚”了。

谢选骏:大数据显示中国人口减半



《今天,中国点起3亿根香烟,生了4.5万个小孩…》(2022-10-02 智谷趋势)报道:

 

一、


结束平均6.69小时的睡眠,中国人的一天就开始了。


大多数人的一天从上午6点后开始,虽然这会让人感到有点睡眠不足,要知道仅仅在3年前,人们普遍还可以多睡两个小时。


“世界工厂”与普遍踏入互联网时代,996、007蔚然成风,没有哪个国家比中国人更爱加班了。


睁开眼坐起身,掉落在枕头上的头发又多了一簇。

过度辛劳加上缺乏锻炼,还有营养不均衡,如今每6个中国人中就有1个出现了脱发问题。


成年男性遭受的困扰尤甚,平均每4人中就有1个有脱发问题,且多以20到40岁为主,这比上一代人提前了20年。现在,你应该了解为什么“植发”广告越来越多了吧!


迷迷糊糊走进卫生间,拧开水龙头洗把脸。在之后的24小时里,全中国大大小小的水龙头还会断断续续开开关关,让16725亿升水流出来。这些水差不多可以填满十分之一个洞庭湖,其中百分之六十都被用在了农业上。


除去洗脸,健康的生活方式还包括晨起排便。正常人每日制造400到500克粪便。按14亿人口计算,正常情况下,一天会制造56万吨粪便,覆盖面积共计2.8平方千米,可以平铺600个白宫。


地铁是中国城市的动脉。北京因此成为中国醒得最早得城市,4条地铁不到五点就率先发车,敲响了清晨的第一钟。接下来,国内开通地铁的43座城市将在一天内迎来4800万人次的通勤,相当于一个中型国家的总人口。


2020年,全年最大日客流出现在12月31日,当天共有18城地铁客运量创下历史新高。很多人在地铁上度过了自己2020年的最后一天。


除去地铁,唤醒一个国家的还有公路。


马路上见证的不只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还有更多不易察觉的真相。


比如,每天会有180人因车祸丧生,其中16人死于“未按规定让行”。


比如,评论区各种调侃女司机,但男性违章次数高于女性,一年内男性平均违章7.32次,而女性只有5.17次。


比如,中国道路交通罚款最多的地方是天津、辽宁、上海。


生命的逝去,不仅仅是在马路上,更多的还是在病床上。


每个24小时,有一万名中国人癌症病发,其中6500人迎来心脏的最后一个颤音。也就是说,每分钟就有四到五人因癌症长眠不起,其中男性占比更高。


事实上,癌症并非中国人的第一杀手,近两年中风后来居上。另外,狂犬病制造的死亡让中国稳居世界第二。


二、


八点一过,2.8亿学生陆续走进校园。最近教育部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睡眠管理工作的通知》规定,小学上午上课时间一般不早于8:20,中学一般不早于8:00。而对于新疆学生,9点之后才开始上课。


掩映在透明玻璃下的星巴克,是小资新兴的早餐食堂。当然,它也是被商务会面钟爱的场所。一天下来,超过200万杯咖啡、茶饮见证着这个国家最具活力城市的商业融资,自习赶工,亦或闲暇休憩,他们价值6579万人民币。


11点之后,外卖平台将进入爆单时刻,骑手们早已枕戈以待。


各色铃声响起,蓝色与黄色便会一霎那填满城镇的大街小巷,哪怕是十八线的县城。


全国骑手将在这一天内配送0.48亿订单,日均交易规模23.2亿人民币。


每一天,平均会有1万8千5百吨粮食被收获、加工处理,直到送上餐桌。


并不是所有的食物都会结束在人体肠胃里,有13万吨加工好的食物的归宿是垃圾桶,平均下来中国人人均每天浪费95克食物,很少人去计算全国一年光浪费的食物就足够3000万到5000万人吃一年。


奶茶成为下午茶的新时尚,每个下午中国人要喝掉2亿人民币的奶茶,相当于2100万杯中杯珍珠奶茶。


一杯奶茶还没喝完,证券交易所已经闭市。一天的平均交易金额6104亿元,成交约450笔。


4点半左右,小学生已经准备放学。对大多数孩子来说,放学并不意味着回家休息、玩帅。学生们的下一站,连同家长们20%的家庭支出(以及刚刚股市亏了赚了的心酸肉疼),往往指向了散落各地的兴趣班、培训班。在补习2-4个小时之后,中小学生才会最终回到家。


这让他们可以完美的错过晚高峰。


在北京的晚高峰时段,司机们相同的路通常会比平时多两个小时。在一辈子累计约12325小时的通勤时间里,其中6260小时是在堵车。不同于普通人印象中的上海、深圳,哈尔滨、重庆、呼和浩特崛起为新的五大“堵城”。


返家的男性,通常不急着上楼,车内一根烟成为他们一天中最放松的时刻。如果全国烟民有着一种整齐划一的默契,那这段时间将会有三亿根香烟点燃亮起,以另一种方式照亮了中国的傍晚。


当然,会有2700包烟停留在上一支烟被取走的时候,再也不会少一根,因为2700位烟民见不到第二天升起的太阳。吸烟有害健康。所以,每天有15.6%的烟民在努力戒烟,还有16.1%的打算未来12月内戒烟,而计划在1个月内戒烟的比例只为5.6%。


三、


夜晚总是比白天更容易孕育着狂野的景色,中国也毫不例外。


一天之中,20岁左右的男大学生要进行平均18次性幻想次数,相当于清醒的时候平均一小时一次;而女生仅有5次,是男生的一半。


中国人的夜间消遣越来越依赖手机。


中国网民规模已经达到9.89亿,其中短视频用户达8.73亿,占网民整体88.3%。暗色中发着白光的屏幕,成了当代人发泄解压的捷径。


深夜也增加了网上购物的欲望。网络购物用户规模达7.82亿,占网民整体79.1%。网上购物日交易额达327万人民币,其中实物商品占比24.9%。


有12座的地铁在零点之后收班,它们将继续开到下一天。北京同样是最晚的,节假日的1号线末班车0:34从四惠东发车,1:29到达苹果园,为这座不夜城,也为整个中国画上一个短暂的句号。


中国铁路蜿蜒在偌大的土地上,每一天它会长长12公里,其中6公里是高铁,同时在银行的账户记下又亏损了5个亿。


这一天里,有4万人喜结连理,走向婚姻;这一天里,有1万人婚姻破裂,分道扬镳。


这一天里,中国大大小小的车辆要烧掉2007吨燃油,重达一艘护卫舰。


这一天里,有4.5万新生儿降临世界,也有超过2.7万人离去。


这是中国的一天,也是中国的第二天、第三天……


差不多是未来若干年,中国的每一天。


——————


参考资料:


星巴克2021财年第一财季财报


2020年中国城市地铁客运量报告


水利部《中国水资源公报》


2021喜临门中国睡眠指数报告


2018年中国成人烟草调查结果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阿里健康《拯救脱发趣味白皮书》、美团点评


中国健康促进与教育协会此前公布的“中国脱发人群调查”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开展的“中国义务阶段家庭教育成本调查”


《2019国内家庭子女教育投入调查》


DataEye《男女驾驶行为差异洞察报告》


《全国违章查询数据报告》


新华社、央视财经、CEIC


2018国家统计局、2019公安部交通局、2019国家癌症中心、国家卫健委


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粮农组织、美国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


谢选骏指出:大数据显示中国每天出生4.5万个小孩,那么一年下来是多少呢?似乎是1642.5万。其实,中国国家统计局2022年1月17日公布的2021年中国出生人口,仅仅1062万人。按照这个数字,到本世纪末叶,中国人口将只有82836万,再扣除一些相应的折损,那时的中国人口将是现在十四亿人口的减半了。

谢选骏:凍結存款就可以成为世界最大汽车出口国

《纽约时报:中国是如何成为世界最大汽车出口国的》(纽约时报 2024-12-03)報道: ​​​​​​ 仅仅二十年前,中国还几乎没有生产小汽车的能力,拥有汽车也被认为是一种新奇事物。如今,中国生产和出口的汽车比任何国家都多。 候任总统特朗普承诺对中国征收更多关税。包括美国在内的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