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谢选骏全集

2023年10月5日星期四

谢选骏:汉武帝也是个私生子吗

《汉武帝分明是庶出身份,母亲出身也很卑微,为何依旧能登上皇位?》(2021-08-23 搜狐)报道:


对于这个问题,利利认为应从三个方面理解:


一,西汉对于皇后的出身并不在意。


今天的人把皇后看成是最高尚的白富美,这是今人以后世的经验看待过去的皇后,这个观点到底成不成立?最少西汉是不成立的。


为什么这样说呢?


以史为证。


刘邦是开国皇帝,刘邦的皇后是吕后。吕后是一个农家女孩,算不得最高尚的白富美。


至于刘邦的妃子就更不好说了。


戚夫人很美,但是不能算白富美。


薄夫人就更不用说了,她原是魏王豹的女人,到刘邦这里最少是二婚。


刘长的母亲是刘邦女婿张敖的歌姬。


刘邦儿子刘盈的皇后是刘邦的外甥孙女张嫣。


张嫣喊刘盈为舅舅。


至于其她皇妃之类就更谈不上白富美了。


第三个皇帝是文帝,文帝的皇后是窦漪房。


窦漪房是农家女孩,之前是刘邦身边的侍女。


第四个皇帝是景帝,景帝的皇后是薄皇太后的远房侄女薄巧慧。


薄巧慧嫁给景帝,是景帝的奶奶与景帝母亲撮合的结果。


后来,景帝以薄巧慧没有皇子废除了。


之后是栗夫人与王夫人争皇后。


这两人都不能算最高尚的白富美。具体情况留在后面说。


第五个皇帝是汉武帝,汉武帝的第一个皇后是陈阿娇,陈阿娇的命运与薄巧慧一样,因为没有皇子被废除。


汉武帝的第二个皇后是卫子夫,卫子夫是私生女,原是汉武帝姐姐的歌姬。


汉武帝的嫔妃李夫人是歌女,钩弋夫人是犯罪官员的女儿。


第六个皇帝是汉昭帝,汉昭帝的皇后是上官桀的孙女,霍光的外甥孙女。


第七个皇帝是汉宣帝,汉宣帝的第一位皇后是许皇后,是汉宣帝流落民间找的女人。


许皇后的父亲许广汉,曾经是一名犯人。


第八个皇帝是汉元帝,汉元帝的皇后是王政君,在入宫之前也是个寡妇。


第九个皇帝是汉成帝,汉成帝的第二个皇后赵飞燕虽然很美,但是出身也很卑贱。


汉成帝之后的皇后都是皇权斗争的牺牲品。


以上列举的史料可以看出,西汉对于皇后的出身并不十分在意!


二,汉武帝登基是权力斗争的结果。


汉文帝原本有八个皇子,等到汉景帝登基后,汉文帝的八个儿子只剩下汉景帝刘启与汉景帝的弟弟刘武。


汉景帝为了拉拢弟弟刘武,对刘武说,我百年之后传位给你。


刘武信以为真,将汉景帝的话告诉母亲窦皇太后。


窦皇太后为了小儿子刘武,逼迫汉景帝封刘武为太子。


汉景帝为了对付母亲窦皇后的逼迫,慌忙册封栗夫人的儿子,也是长子刘荣为太子。


刘荣被册封为太子后,景帝的姐姐刘嫖为了女儿陈阿娇的前程,不顾羞耻,亲自上门,对栗夫人说:“ 我准备把自己的女儿陈阿娇许配给你儿子刘荣做老婆。”


栗夫人讨厌刘嫖以姐姐的身份常常入宫,为景帝送美女,因此委婉地说:“我儿子还小,不急于找老婆。”


刘嫖受到如此羞辱,转身到王娡那里。


王娡有个儿子叫彘儿,刘嫖对王娡说:“我把女儿陈阿娇许配你的彘儿,你同意吗?”


王娡脑筋急转弯,刘嫖是什么人?长公主。王娡立即同意了。


王娡是什么人?


王娡是臧儿的女儿,臧儿是原来燕王臧荼的孙女。


臧荼造反,被刘邦剿灭后,臧儿趁机来到长安。


王娡先是嫁给金王孙,生有一女,叫金俗,后被母亲送入皇宫。


王娡拉上刘嫖这层关系后,刘嫖为了自己女儿陈阿娇的前程,不断在景帝面前诽谤栗夫人,吹捧王娡与王娡的儿子彘儿。


景帝听多了姐姐的话,对栗夫人很厌恶,之后由于各种原因废除了刘荣的太子。


景帝的母亲窦皇太后听说景帝废除了刘荣的太子,又逼迫景帝封自己的小儿子刘武为太子。


景帝为了对付窦皇太后的逼迫,匆忙册封彘儿为太子。


王娡的儿子彘儿从某种程度上说,捡了个便宜。


三,汉武帝也是有故事的人。


王娡的儿子彘儿能册封为太子,尽管某种程度上说,算是捡了便宜,但是彘儿也是个有故事的人。


这里简单介绍三个故事。


第一个故事,红日入怀。


景帝还是太子的时候,宠幸王娡。


王娡对景帝讲了一个红日入怀的故事。


王娡说:“我昨晚梦见一轮红日落入我的怀中。”


景帝说:“这是好征兆。”


后来王娡就生下儿子彘儿。


第二个故事,改名“彻”。


有一天,景帝的心情特别好,便问身边的儿子彘儿说:“彘儿,你想不想做皇帝?”


彘儿回答说:“做不做皇帝,彘儿说了不算。不过,彘儿会按皇子的要求好好修身养性。”


景帝听了龙颜大悦,便将“彘儿”的名字改为“彻”,由此可以看出景帝对彘儿的喜爱。


第三故事,“金屋藏娇”,这个故事知道了人很多,就不在此赘述了。


这三个故事,孤立看,似乎没有什么意义,联系起来看,却是意味深长。


第一个故事,说明汉武帝是有来历的人。


汉高祖是母亲赤龙伏胸而怀孕才有了汉高祖,汉文帝是母亲梦见龙王伏胸而怀孕才有了汉文帝,汉武帝是母亲红日入怀而怀孕才有了汉武帝,这样联系起来想,就可知汉武帝登基指日可待。


第二个、第三个故事,都说明汉武帝从小天资过人,具备了天子的资质。


由此说明,汉武帝的太子尽管是捡来的,但是汉武帝本身也并非等闲之辈,能登基做皇帝也是实至名归!


综上所述,汉武帝能登基做皇帝,是时代的产物,也是汉武帝自身具备做皇帝的资质的必然结果,与其出身与其母亲地位卑微没有多大关系!


谢选骏指出:上文以西汉皇室喜欢乱伦和捡破烂为由,来论证“汉武帝分明是庶出身份,母亲出身也很卑微,为何依旧能登上皇位”……却没能更深一层地思考一下,王娡的儿子彘儿,有没有可能是个“宫外孕”?就像秦始皇的母子一样?


“人说“汉武帝刘彻,出身离奇。他的母亲王氏进宫前已婚,曾嫁作金家妇,生有一女。她的母亲亦即是后来的汉武帝的外祖母,强将她从金家夺回,进与当时的皇太子、后来的景帝。”我看汉武帝分明是庶出身份,母亲出身也很卑微,为何依旧能登上皇位?这可能是一场宫廷阴谋的结果,所以“刘彻生于公元前156年,至141年登基,实足年龄当不过15岁。”而后来的卫青和汉武帝互娶对方的姐姐,一开始是汉武帝的小舅子,然后又成了汉武帝的姐夫”——人们惊讶汉武大帝重用的霍去病竟是私生子,那是因为他们不懂汉武帝也有这个嫌疑——他的妈妈和秦始皇的妈妈都是“二锅头”,不是原装的。偷梁换柱的可能性太大了,而秦皇汉武的名义以上的先皇,又偏巧是窝囊废。

中国史书为何“秦皇汉武”经常相提并论?因为这俩“雄才大略”可能都是私生子——例如,这俩活宝的“母亲偷人”都是板上钉钉的!毛泽东不懂这个,所以说“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他要是多读点历史,再多点脑浆,就会写到“惜秦皇汉武,都是私生……不识弯弓射大雕”了。


纵观汉武帝的一生,种种折腾,都不像正常人所为,尤其他割掉司马迁生殖器一事,完全是个性变态分子的犯罪行为——严重怀疑他有私生子情结。

谢选骏:美国最怕“中国崩溃”

《习氏中共国一旦崩溃谁最害怕?》(2023-10-04 江夏编译)报道:


美国《1945》(19FortyFive)网站发表该刊高级编辑韦彻特(Brandon J. Weichert)的文章说,自2021年秋恒大债务危机爆发以来,占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约30%的中国房地产市场一直在坍塌,加上习近平主席灾难性的新冠肺炎“清零”政策,促使中国经济出现了近代史上最大的调整。现在,中国事务专家正在认真讨论中共国崩溃的问题。


在清朝结束后的二十世纪头几十年,中国陷入了无法无天的军阀时代。最终,毛泽东的共产党掌握了政权,并有效地建立了新的中共王朝。当毛泽东去世,邓小平继任时,中国共产党的意识形态基础被削弱了。邓小平优先考虑拥抱资本主义西方,并将中国经济从纯粹的马克思主义结构重塑为国家资本主义模式。这种模式一直是中国过去40年历史性增长的引擎。但这也是高度集中,很容易崩溃的模式。今天中国经济虽然比毛泽东时代更加分散,却仍然比西方经济更加集中。这意味着经济陷入逆境时,国家的政治稳定将受到威胁。


中国现任统治者——专制独裁的国家主席习近平,已经掌握了比毛泽东以来任何一个中共领导人都大的权力。在这种情况下,当事情进展顺利时,所有的功劳都归他。当事情不顺时,他会受到指责。因而习近平不得不进一步攫取更多的政治权力,以防自己被推翻。为了分散人民对自己失败的注意力,习近平对四邻尤其是台湾越来越好战。但如果习氏中共国的情况变得非常糟糕,他可能会被中共领导层中的竞争对手赶下台,一个更有能力的中共领导人可能掌权。

或者就像清朝覆灭后那样,习近平下台后可能出现各种派系,基本上形成一场多边内战。可以想象,那是一种核武器和整个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库处于松散状态,灾难性的军阀时期。对美国来说,可能面临比中共现政权更大的危险。


在这样的中国新军阀时代,即使许多西方公司减少对中国经济的依赖,中共国在短期内全面崩溃,也会使全球经济崩溃,引发几十年来最大的全球衰退,甚至可能是萧条。一切都会受到影响,据估计每年有价值5,600亿美元的基本产品来自中国工厂,在任何中共政权垮台期间,这些工厂都会关闭。


中国青年失业严重 


无论如何,美国战略家需要为中共国经济崩溃导致更大政治内爆的真正可能性做好准备。换言之,这可能导致中国至少在一段时间内,就像二十世纪初军阀时代那样巴尔干化。川普政府正是因为中国共产党制度固有的不稳定性,正确地试图减少美国在贸易商品方面对中国的依赖。然而,美国自称为精英的人士拒绝支持美中贸易关系的任何变化。由于这种顽固不化,华盛顿没有人做好准备。如果中共国的纸牌屋经济真的崩溃,美国人民将受到严重伤害。


而这一次,有如此多的先进武器系统可能落入中国新的准军阀之手,美国可能会发现自己处于这些装备精良、不受约束的后中共军阀中任何一个的瞄准镜中。虽然这种不测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与中国今天的现实相距甚远,但却存在。总之中共国可能会崩溃,但五角大楼没有人为这类突发事件做计划。


网民嚎叫:


BBC12 2023年10月04日 14:21

剿灭1991年漏网之鱼中共,埋葬今天在东亚已成孤家寡人白字佬习氏马列独裁政权,帮助青藏,新疆,南蒙古,陕甘宁斯坦,满洲,大粤,川鄂,齐鲁,吴越,南诏等地区统统独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是中国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工农民主政权的根本法,1931年11月在江西瑞金由第一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通过,1934年1月由第二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修改,共17条。

————————

十四、 中国苏维埃政权承认中国境内少数民族的民族自决权,一直承认到各弱小民族有同中国脱离,自己成立独立的国家的权利。蒙古,回,藏,苗,黎,高丽人等,凡是居住在中国地域内,他们有完全自决权:加入或脱离中国苏维埃联邦,或建立自己的自治区域。中国苏维埃政权在现在要努力帮助这些弱小民族脱离帝国主义国民党军阀王公喇嘛土司等的压迫统治而得到完全自主,苏维埃政权更要在这些民族中发展他们自己的民族文化和民族语言。

sleepy_cat 2023年10月04日 14:03

靠,这就是中共卧底米国的第五纵队所说的,中共不能倒的歪理。中共必倒,分裂成7块,八块最好。米国乘机出手操纵沿海城市和省区,利用当地人建立民主自由强大的地方国家政权并且握有核武器。这些地方和米国具有历史渊源的友好互信,从清朝起就有“东南互保”的经验,在政治经济军事金融具有压倒性优势,建立一个大陆上民主自由繁荣的标杆,利于那块土地的彻底转型。

外星人 2023年10月04日 13:29

拜登,因为小丑小学博士习近平是拜登隐藏在中国的一条狗,这条狗身背一个大猪头祸害中国无底线。

foxnews 2023年10月04日 11:31

所以呀,一定不能让独裁政权攫取很大的国土面积,让他们统治像朝鲜那么大的国土即可。再折腾也起不了多大的浪来。


谢选骏指出:上文的意思是说,美国政府最怕“中国崩溃”——因为那会导致全球大乱,白宫老大定会首当其冲。所以这是让共产党放心,美国政府不仅不会促成“中国崩溃”,而且为了美国自己的利益还要稳定中国。我看按照这个逻辑,美国政府才会在1940年代把中国大陆让给了共产党。

谢选骏:文化沦为残雪的罪恶

《诺奖提名作家残雪:摧毁天才的是我们的文化》(凤凰网 2023-10-04)报道:


我心目中的伟大作品,是那些具有永恒性的作品。即,这类作家的作品无论经历多少个世纪的轮回,依然不断地得到后人的解释,使后人产生新感受。这样的作家身上具有“神性”,有点类似于先知。


就读者的数量来说,这类作品不能以某段时间里的空间范围来衡量,有时甚至由于条件的限制,一开始竟被埋没。但终究,他们的读者远远超出那些通俗作家。


人类拥有一条隐秘的文学史的长河,这条河在最深最黑暗的地底,她就是由这些描写本质的作家构成的。她是人类多少个世纪以来进行纯精神追求的镜子。


我不喜欢“伟大的中国小说”这个提法,其内涵显得小里小气。如果作家的作品能够反映出人的最深刻、最普遍的本质(这种东西既像粮食、天空,又像岩石和大海),那么无论哪个种族的人都会承认她是伟大的作品——当然这种承认经常不是以短期效应来衡量的。


对于我来说,作品的地域性并不重要,谁又会去注意莎士比亚的英国特色,但丁的意大利特色呢?如果你达到了深层次的欣赏,地域或种族完全可以忽略不计。


说到底,文学不就是人作为人为了认识自己而进行的高级活动吗?作家可以从地域的体验起飞(大概任何人都免不了要这样做),但决不应该停留在地域这个表面的经验之上,有野心的作家应该有更深、更广的追求。


而停留在表面经验正是中国作家(以及当今的美国作家)的致命伤。


由于过份推崇自己民族的传统,他们看不到或没有力量进入深层次的精神领域。这就使得作品停留在所谓“民族经验”“写实”的层次上,这样的作品的生命力必然是短暂的,其批判的力度也是可疑的(这只要看看当今中国大陆文化人的普遍倒退和堕落,看看多数美国人民对于伊战的狂热,以及历来对于战争的狂热就可以得出佐证)。


伟大的作品都是内省的、自我批判的。在我的明星列表中,有这样一些作家:荷马、但丁、弥尔顿、莎士比亚、塞万提斯、歌德、卡夫卡、博尔赫斯、卡尔维诺、圣·德克旭贝里、托尔斯泰、果戈里、陀斯妥耶夫斯基等等。


这个名单中的主流是西方人和具有西方观念的作家,因为我认为文学的源头就在西方,而中国,从一开始文学就不是作为独立的精神产物而存在。中国文学自古以来缺少文学最基本的特征——人对自身本质的自觉的认识。


也就是说,中国文学彻底缺少自相矛盾,并将这矛盾演绎到底的力量和技艺。传统的文学从来都是依附的,向外(即停留在表层)的。


即使是《红楼梦》那样的伟大作品,在今天看来也已经很大程度上过时了,因为并不能促使人自省和奋发向上,对于人心的描述也过于浮浅,没有涉及内心矛盾,相当于关于人的幼年的文学。


鲁迅先生写过一些伟大的作品(“野草”全部和“故事新编”中的一些),但数量太少太少,文化对于他的压迫使他未来得及发展自己的天才。在这个意义上,大陆的文学始终处在危机之中,探讨深层次人性,提升国民性的作品远没有形成潮流。


在我看来,中国的作家如果不能战胜自己的民族自恋情结,就无法继续追求文学的理想。


所以在大陆的文坛,很多作家到了四十来岁就开始退化,要么写不出作品,要么用赝品来敷衍,蒙骗读者。这种现象产生的根源在于民族自大的心理。我们的文化摧毁、毒害了我们的天才。


中国文化中精神的缺失导致当今的大陆文学不能生长、发育,就像一些长着娃娃脸的小老头,永远是那么的老于世故,永远能够自圆其说,具有世界上最出色的匠人的精明,却唯独没有内省,没有对于自身的批判。在所有涉及自身的方面,大部分大陆作家都或者用一些白日梦来加以美化,或者用古代文化提倡的虚无主义来化解矛盾。


没有精神追求的文学是伪文学,描写表面的经验的文学则是浅层次的文学。这在当今的文学发展中好像是个世界性的问题。物质世界的飞速发展已经使得大部分作家越来越懒,越来越满足于一些表面经验,而读书的人,也在一天天减少。


据说实验小说在日本这样的国家已经很难得到出版了,而集体自杀的事件在这个国家倒屡屡发生;又据说连在德国,这个思想之父的国度里,人们也不看实验小说了。


幻灭感如同黑色的幽灵在世界游荡。然而我仍然相信,那条隐秘的长河是不会断流的,尽管历史有高潮也有低谷。


任何时代总会有那么一小部分人,以自己默默的劳动为那条河流注入新的活力。延续了几千年的理想还将延续下去,同这个浮躁、浅薄而喧闹的世界对抗。


伟大的作品都是彻底个人化的。因为人只能在真正个人化的写作中达到自由。不在写作的瞬间抛开一切物质的累赘,不同物质划清界线,灵感就无法起飞。而这种活动力图达到的就是个人的人格独立。


要做到这一点对于一位中国大陆作家是特别困难、特别需要勇气的事。文学的实践就是这样一种操练。


像西方作家但丁或歌德那样来认识、拯救自身,并将其作为最高的目标的人在大陆太少太少。一谈及文学,人们就理所当然的认为只同表面的经验,“共同的”现实有关,接下去自然就只能涉及如何样完善表达的“技巧”,如何样将陈词滥调弄出些“新意”的问题了。


文坛上很有一些高调的理论家,提出要肃清纯文学的影响,大力提倡所谓“现实关怀”。且不说此处对于“纯文学”的定义含混滑稽,所谓“现实关怀”这种陈词滥调我们已经听了好几十年,实在是同真正的文学无关。


只有个别作家注意到了在我们的经验世界之外,还存在着另一个广大得多的世界等待着我们去遭遇,去开拓。我认为,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的拥有者,中国作家在这方面本应是得天独厚的。


问题只在于你是否能战胜自己的文化的惰性,从另一种文化中去获取这种开拓的工具。我们不去开拓,那个广大无边的领域就根本不属于我们。


一位作家,不论他用什么方法写作,只要他有认识自我的好奇心,改造自我的冲动,有开阔的胸怀,就一定会进入人性探索的深层领域,将那个古老的矛盾进行我们历史上从未有过的演绎,在自救的同时影响读者,改造国民性。


伟大的文学并不是高不可攀的,她就属于踏踏实实地追求的作家,她的内核就是人的本质。每一位能在文学创造中将理想尽力发挥的作家,在写作的瞬间都是伟大的作家,这样写出的作品则是伟大的作品。


当然各人的先天能力有大小,能否成为明星并不重要,只要处在伟大的追求境界中去完成自己,就是最大的幸福。我想用莎士比亚的话来结束这篇文章:


“上帝造我们,给我们这么多智慧/使我们能瞻前顾后,绝不是要我们/把这种智能,把这种神明的理性/霉烂了不用啊。”


她是冷门的世界级中国作家,在国际上的知名度远超莫言;她是唯一获得美国最佳翻译图书奖的中国作家,她的小说成为美国哈佛、康奈尔、哥伦比亚等大学及日本东京中央大学、国学院大学的文学教材,作品在美国和日本等国多次入选世界优秀小说选集。


在世界范围内,她在当代中国作家中有三最:作品被翻译得最多,作品入选外国高校教材最多,拥有为数众多的专门研究她的机构。


苏珊·桑塔格说:“如果要我说出谁是中国最好的作家,我会毫不犹豫地说:残雪。”


◎ 中国近年来最革新的作家


残雪被称为“中国的卡夫卡”,她写的小说,是中国近年来最具有开拓性、最革新的——她的小说好像不能放进任何一个单一的范畴。残雪是踏踏实实地追求的作家,她写作的内核就是人的本质。


“告别革命”的刘再复称:“残雪是一位真正进入文学状态的孤独者,在城市的喧嚣中默默走进经典与历代大师相遇的奇才。”


◎ 极致的精神追求,让她“大器晚成”


32岁,残雪才正式开启了文学创作之路。在一个高度混乱的世界里,残雪追求高度的创造力,以极其内省的、自我批判的个人化写作方式,越过文学的表层,探索深层的人类精神世界。因其作品的小众化,残雪一直备受争议和冷落。直到66岁,她才被大众熟知。


她深度的写作,也导致很多读者读残雪后称读不懂残雪。在残雪的故事中,其实不必读真的懂什么,而是随她侵入充满幻想的世界中,感受独特生命体验。正如王蒙所说:“我把残雪的小说当诗来读。”


◎ 不是写给中国人,而是写给全世界


残雪是“反焦虑”达人,她的文字知现实而超现实,打破常规,带你跳出思维禁锢圈,看到人生的多种可能性。她的写作,是她的生活方式——受了那么多苦难,依然那么天真自然地笑出声来。


她的小说,不是写给中国人,而是写给全世界,是作为“人”为了认识自己而进行的精神活动。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读她的作品,可以加深对人自身本质的认识,拓宽生命的维度。


网民嚎叫:

___1984___ 发表评论于 2023-10-04 18:29:35

共产主义,让资本世界胆战心惊。现在看来这种恐惧不是没有道理。共产主义扼杀的是人性。

Leah_lee 发表评论于 2023-10-04 18:27:00

中国唯一值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是鲁迅,其他都是瞎掰。

洋知青 发表评论于 2023-10-04 18:04:15

实际摧毁天才的是西方洋马列,和中华文化没太大关系。中华文化保存最好实际是台湾,出了四个诺贝尔奖获得者,按比例并不比西方差。实际最恶心的是用马列垃圾来代表中华文化,这才是摧毁中华文化,阻碍中国发展的主要原因。

小二儿 发表评论于 2023-10-04 15:56:00

70岁啦,大器晚成,已经到了脑袋不好使的年纪。可惜。

三本正经 发表评论于 2023-10-04 15:43:40

楼下㈤耄豿把豿脸漏出来看看?

zzbb-bzbz 发表评论于 2023-10-04 15:18:38

又蠢又丑,诺贝尔文学奖钟情的中国作家

不好吃懒做 发表评论于 2023-10-04 15:13:14

摧毁天才的是我们的文化 - Absolutely true and it's for thousands of years. Now people seem to expand such culture!

zhangaa2008 发表评论于 2023-10-04 14:33:00

儒家思想框架下的傳統文化就是教化奴性的工具。

556517 发表评论于 2023-10-04 14:04:43

中国宣扬传统文化已经到了很荒诞的地步,教育孩子从小背诵古诗词,频频举办诗词大赛,不仅压制了创造性,而且摧残了人的本性,实为自残自虐之举。

gd 发表评论于 2023-10-04 13:49:24

代表作:《赤脚医生》《水乡》《黄泥街》《五香街》《最后的情人》等。

小毛er 发表评论于 2023-10-04 13:38:37

儒家文化下培养的人才都不敢挑战权威。所以出不了天才。在共产党统治下更是如此。连思想都统一了,哪还会有什么天才的想法?

bluewave69 发表评论于 2023-10-04 13:36:43

又俗又土的笔名

幸福的老山羊 发表评论于 2023-10-04 12:16:00

来个作品目录怎样?

纷纷 发表评论于 2023-10-04 12:09:23

伟大的作品都是彻底个人化的,而这种活力就是个人的人格独立。

三本正经 发表评论于 2023-10-04 11:26:35

没读过她的作品,但看她的发言还是很有深度的。中国文学(小说)很不幸确实不如西方,红楼梦算是巅峰了。中国直到宋代平民百姓的生活才出现在历史记录上,之前要么是王侯将相要么是为了王侯将相,离开了生活显然不会有像样的小说。

三本正经 发表评论于 2023-10-04 11:21:09

准确的理解是不是为中国人特供的。

FollowNature 发表评论于 2023-10-04 07:47:00 

这人的观点像是一个哲学家。中国人也是人,非要说她的小说不是写给中国人,而是写给全世界。好像中国不是世界的一部分?

量子纠结 发表评论于 2023-10-04 11:18:17

天才整天胡思乱想,是社会不安定的因素,为了长治久安,必须把天才的想法摧毁在成熟之前。

lhy86 发表评论于 2023-10-04 10:26:15

赞残雪,敢于说真话,曹雪芹养了多少闲人?

aloevera 发表评论于 2023-10-04 10:19:23

难道中国文化里丑恶的东西还少吗?承认自己文化的问题才是进取进步的开始。

我今年十二 发表评论于 2023-10-04 10:03:34

东方文化也许没有西方文化对天才有帮助。但是以西方文化作为标准来评判东方文化的结果只能是推崇东方的自恨性文学家。她的作品里(不出意外的)充斥着丑恶,仇恨,和愚昧。如果说莫言获奖是遮遮掩掩的反向文化洗脑,残雪获奖就是赤裸裸的文化强奸。这种臭哄哄的捧臭脚文字也必定源自自恨。一句话,有病得治,别出来现。

孤岛侠客 发表评论于 2023-10-04 08:51:24

培养奴才的学校,如何出产天才!

liu98065 发表评论于 2023-10-04 08:46:24

作家又不是哲学家。文学作品的价值光强调其精神层面的深度,就如同唱歌光强调高音有多高,完全是以偏概全,误入歧途。

西岸-影 发表评论于 2023-10-04 08:00:13

养过孩子的才会知道摧毁天才的是正规教育,而不是什么文化的问题。正规教育必然导致趋同现象,就会影响孩子自我发挥。孩子是在世界观还没有形成的阶段,寻求趋同是必然会发生的,谁也不希望在学校成为不能融进群体生活的人。这就意味放弃自己的兴趣,选择其他人中时髦的兴趣。尤其是写作,作曲这些需要独自实现的事情,就是需要放弃的。小家伙在幼儿园获得两次绘画大奖,是全校唯一连续两年获得这个奖的,到了小学就放弃了。 11岁时写小说剧本,网上几千16岁左右的女孩跟随,上了中学也不再做了。16岁时抱着个吉他作曲写歌,获得学校创作奖,但高中也放弃了。倒是一直是学霸,而且是超级学霸,美国没几个那种,top 0.1%,但众多的原来有过的兴趣都放弃了,能力也就失去了。所谓一个作家,攻击自己的文化是最愚蠢的事情,因为这是你唯一存在价值的因素。这个逻辑关系似乎此人不懂。

biophysics 发表评论于 2023-10-04 08:00:00

摧毁天才都从“不要输在起跑线上”开始,拔苗助长害了多少代人。

FollowNature 发表评论于 2023-10-04 07:47:00

这人的观点像是一个哲学家。中国人也是人,非要说她的小说不是写给中国人,而是写给全世界。好像中国不是世界的一部分?真没看过她的作品。谁能告诉我她的代表作是什么?

白云蓝天 发表评论于 2023-10-04 07:45:10

就这个标题,纯粹就是胡说!改开后,小说根本没有禁区。不说经典小说,现今通俗小说中国是最好的(之前的通俗小说其实也是中国最好)。

老街口瓜子 发表评论于 2023-10-04 07:38:00

凡是骂中国的都有获奖的可能,凡是赞中国的一定被删。

lbrobertca 发表评论于 2023-10-04 07:36:12

不会被历史遗忘的作品才是好的作品

jin_yin_hua 发表评论于 2023-10-04 07:33:15

等拿了奖再说

dream_pillow 发表评论于 2023-10-04 07:17:56

刚刚骂倒了莫言,看样子还要接着骂残雪。国人任重道远啊。

秦河 发表评论于 2023-10-04 07:15:54

理论一大套,单看这一句“看看多数美国人民对于伊战的狂热“, 这是残雪说的,还是小编说的?如果是残雪说的,中国的”卡夫卡“就这个认识水平?

时不时来看看 发表评论于 2023-10-04 07:07:00

"伟大的作品都是内省的、自我批判的。..."伟大的作者从来不因为环境而改变自己而变得平庸,换个说法,受环境改变的作者都成不了伟大的作者。


谢选骏指出:俗话说“睡不着怪床”,现在是“天才毁了就怪文化”——她说“中国文化中精神的缺失导致当今的大陆文学不能生长、发育”,文化沦为残雪的罪恶。但是我无法设想,一个拥有《离骚》的中国文化,如何会有“精神的缺失”?


网文《殘雪》报道:


殘雪(1953年5月30日—),本名鄧小華,原名鄧則梅,女,湖南耒陽人,生於長沙,中國當代作家,被譽為先鋒派文學的代表人物。瑞典學院院士馬悅然稱她為「中國的卡夫卡」[1],但她本人不喜此稱號,認為自己「可以超越卡夫卡」。[2]由於作品在日本大量翻譯,亦在日本享有很高的聲譽,2009年《殘雪研究》期刊在日本東京創刊。殘雪的兄長為中國哲學家鄧曉芒。近年來,殘雪的作品被全球越來越多的讀者所接受,並收到高度評價,其一度成為諾貝爾文學獎強有力的潛在候選人。


生平

殘雪的父母是中共黨員,1949年後在報社工作,父親鄧鈞洪曾任新湖南報社社長,母親李茵著有《永州舊事》。1953年5月30日,殘雪出生於新湖南報報社的宿舍。鄧鈞洪為其取名鄧則梅,後來殘雪自己改名鄧小華,「殘雪」是鄧小華走上文學之路後的筆名[3]。1957年父母被劃為右派下放勞動,於是殘雪便交由外祖母撫養。老人略帶怪異的行為,對殘雪性格的形成及後來寫作的影響很大[4]:79, 130。


1970年殘雪進入一家街道工廠工作,做過銑工、裝配工、車工。1978年,與身為回城知青的丈夫結婚。1980年,殘雪退出街道工廠,與曾為木匠的丈夫一起開起了裁縫店[4]:290-291。


1985年,在其他作家朋友以及丁玲的幫助下,殘雪發表了她的第一篇小說《黃泥街》(原名《突圍表演》。1988年,殘雪加入湖南作協[4]:282-283[5]:59-62。


影響

據殘雪稱,她自小便熱愛閱讀。她讀了許多經典,但一直到七十年代末期才有機會閱讀現代派作品[4]:6。自那時開始,殘雪開始閱讀卡夫卡、博爾赫斯、卡爾維諾以及但丁的作品。她也十分喜歡魯迅,尤其是《野草》和《故事新篇》[6]。她尤其深受卡夫卡的影響[5]:71-72,並為這些作家寫了數十萬字的評論文章。


殘雪的童年經歷同樣影響了她的寫作。她作品中許多意象,如小蛇、昆蟲、外婆、父親等,都可追朔到她童年的經歷中[4]:280-290。湖南的「巫」文化對她的寫作也有一定影響[5]:86-96。


評價

主流觀點認為,殘雪是當代中國女性主義意識最為尖銳的作家,其獨特氣質難以歸類。殘雪以她冷僻的女性氣質與怪異尖銳的感覺方式,不僅與此前的中國女性的寫作決別,而且與同時代的男性作家分庭抗禮。[7] 殘雪的小說用變異的感覺展示了一個荒誕,變形,夢魘般的世界,陰鬱,晦澀,恐懼,焦慮,窺探和變態的人物心理及人性醜惡的相互仇視與傾軋。她的作品不僅寫出了人類生存的悲劇,而且寫出了人的某種本質性的醜陋特點。[8]


殘雪在《黃泥街》的序言裏說:「在事無巨細的庸常現實之下,時刻涌動着生命的洪流。」正是這股對於生命體驗不懈追求與對精神世界的無窮探索,塑造了殘雪作品的精神內核,也使其成為全球視野中漢語寫作的一座獨特的豐碑。


作品

文集

《殘雪文集》(四卷),湖南文藝出版社,1998年

《殘雪自選集》,海南出版社,2004年

《茶園:殘雪全新小說自選集》,山東文藝出版社,2020年

長篇小說

《突圍表演》,香港青文書屋,1990年

《五香街》,海峽文藝出版社,2002年(即《突圍表演》)

《單身女人瑣事記實》,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2004年

《最後的情人》,花城出版社,2005年

《邊疆》,上海文藝出版社,2008年

《呂芳詩小姐》,上海文藝出版社,2011年

《新世紀愛情故事》,作家出版社,2013年

《黑暗地母的禮物(上)》,湖南文藝出版社,2015年

《黑暗地母的禮物(下)》,湖南文藝出版社,2017年

《赤腳醫生》,湖南文藝出版社,2019年

《水鄉》,湖南文藝出版社,2021年

《激情世界》,人民文學出版社,2022年

中短篇小說

《黃泥街》,台灣圓神出版社,1987年

《天堂里的對話》,作家出版社,1988年

《種在走廊上的蘋果樹》,台灣遠景出版社,1990年

《思想匯報》,湖南文藝出版社,1994年

《輝煌的日子》,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

《奇異的木板房》,雲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

《美麗南方之夏日》,雲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

《蚊子與山歌》,中國文聯出版公司,2001年

《長發的遭遇》,華文出版社,2001年

《松明老師》,海峽文藝出版社,2002年

《愛情魔方》,民族出版社,2004年

《從未描述過的夢境》,作家出版社,2004年

《雙重的生活》,台灣木馬文化,2005年

《傳說中的寶藏》,春風文藝出版社,2006年

《暗夜》,華文出版社,2006年

《末世愛情》,上海文藝出版社,2006年

《少年鼓手》,人民文學出版社,2021年

《西雙版納的女神》,人民文學出版社,2022年

散文及評論

《靈魂的城堡:理解卡夫卡》,上海文藝出版社,1999年

《解讀博爾赫斯》,人民文學出版社,2000年

《殘雪散文》,浙江文藝出版社,2000年

《地獄的獨行者》,北京三聯書店,2003年

《藝術復仇》,廣西師大出版社,2003年

《殘雪訪談錄》,湖南文藝出版社,2003年

《置身絕境的操練》,十月文藝出版社,2004年

《溫柔的編織工:殘雪讀卡爾維諾與波赫士》,台灣邊城出版社,2005年

《殘雪文學觀》,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7年

《趨光運動:回溯童年的精神圖景》,上海文藝出版社,2008年

《黑暗靈魂的舞蹈:殘雪美文自選集》,文匯出版社,2009年

《殘雪文學回憶錄》,廣東人民出版社,2017年

《新葉》,湖南少年兒童出版社,2023年

譯作

《斯大林晚年離奇事件》(與鄧曉芒合譯),新華出版社,2005年

對話錄

《於天上看見深淵》(與鄧曉芒合著),上海文藝出版社,2011年

《旋轉與升騰》(與鄧曉芒合著),上海文藝出版社,2017年

作品外文譯本

《天堂里的對話》,美國西北大學出版社,1989年

《蒼老的浮雲》,日本河出書房新社,1989年

《布穀鳥叫的那一瞬間》,日本河出書房新社,1990年

《殘雪小說集》,意大利理論出版社,1991年

《繡花鞋》,美國霍特出版社,1997年

《天空裏的藍光》,美國新方向出版社,2006年

改編

殘雪的短篇小說《雙重的生活》已經被改編重新創作為歌劇《泉》並於2010年在第十一屆慕尼黑音樂節首演成功。《泉》由慕尼黑音樂節委約給中國作曲家王琳(又名王瀅喬),劇本由王琳和殘雪共同完成。

參考文獻

 马悦然.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2-10).

 残雪:我可以超越卡夫卡.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10-02).

 卓今. 残雪评传. 湖南文藝出版社. ISBN 9787540440282.

 殘雪. 为了报仇写小说——残血访谈录. 長沙: 2003. 湖南文藝出版社. ISBN 9787540430931.

 卓今. 《残雪研究》. 長沙: 湖南文藝出版社. 2012. ISBN 9787540460280.

 殘雪. 《不朽的野草——读鲁迅的野草》. 湖南出版社. 2004.

 楊匡漢主編. 共和国文学五十年.

 陳思和主編. 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

外部連結

殘雪的新浪博客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殘雪在麻省理工大學的個人頁面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楊小濱:〈宏大話語與卑瑣現實的喜劇:論殘雪先鋒派時期小說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楊小濱:〈永久縈繞的噩夢:論殘雪先鋒派時期小說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李天明:〈殘雪《山上的小屋》的象徵意義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翰·唐納蒂契:〈殘雪,愛的難度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近藤直子:〈陌生的敘述者——殘雪的敘述法和時空結構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谢选骏指出:残雪在国际走红是有代价的——她先锋到了“谢选骏:文化沦为残雪的罪恶


《诺奖提名作家残雪:摧毁天才的是我们的文化》(凤凰网 2023-10-04)报道:


我心目中的伟大作品,是那些具有永恒性的作品。即,这类作家的作品无论经历多少个世纪的轮回,依然不断地得到后人的解释,使后人产生新感受。这样的作家身上具有“神性”,有点类似于先知。


就读者的数量来说,这类作品不能以某段时间里的空间范围来衡量,有时甚至由于条件的限制,一开始竟被埋没。但终究,他们的读者远远超出那些通俗作家。


人类拥有一条隐秘的文学史的长河,这条河在最深最黑暗的地底,她就是由这些描写本质的作家构成的。她是人类多少个世纪以来进行纯精神追求的镜子。


我不喜欢“伟大的中国小说”这个提法,其内涵显得小里小气。如果作家的作品能够反映出人的最深刻、最普遍的本质(这种东西既像粮食、天空,又像岩石和大海),那么无论哪个种族的人都会承认她是伟大的作品——当然这种承认经常不是以短期效应来衡量的。


对于我来说,作品的地域性并不重要,谁又会去注意莎士比亚的英国特色,但丁的意大利特色呢?如果你达到了深层次的欣赏,地域或种族完全可以忽略不计。


说到底,文学不就是人作为人为了认识自己而进行的高级活动吗?作家可以从地域的体验起飞(大概任何人都免不了要这样做),但决不应该停留在地域这个表面的经验之上,有野心的作家应该有更深、更广的追求。


而停留在表面经验正是中国作家(以及当今的美国作家)的致命伤。


由于过份推崇自己民族的传统,他们看不到或没有力量进入深层次的精神领域。这就使得作品停留在所谓“民族经验”“写实”的层次上,这样的作品的生命力必然是短暂的,其批判的力度也是可疑的(这只要看看当今中国大陆文化人的普遍倒退和堕落,看看多数美国人民对于伊战的狂热,以及历来对于战争的狂热就可以得出佐证)。


伟大的作品都是内省的、自我批判的。在我的明星列表中,有这样一些作家:荷马、但丁、弥尔顿、莎士比亚、塞万提斯、歌德、卡夫卡、博尔赫斯、卡尔维诺、圣·德克旭贝里、托尔斯泰、果戈里、陀斯妥耶夫斯基等等。


这个名单中的主流是西方人和具有西方观念的作家,因为我认为文学的源头就在西方,而中国,从一开始文学就不是作为独立的精神产物而存在。中国文学自古以来缺少文学最基本的特征——人对自身本质的自觉的认识。


也就是说,中国文学彻底缺少自相矛盾,并将这矛盾演绎到底的力量和技艺。传统的文学从来都是依附的,向外(即停留在表层)的。


即使是《红楼梦》那样的伟大作品,在今天看来也已经很大程度上过时了,因为并不能促使人自省和奋发向上,对于人心的描述也过于浮浅,没有涉及内心矛盾,相当于关于人的幼年的文学。


鲁迅先生写过一些伟大的作品(“野草”全部和“故事新编”中的一些),但数量太少太少,文化对于他的压迫使他未来得及发展自己的天才。在这个意义上,大陆的文学始终处在危机之中,探讨深层次人性,提升国民性的作品远没有形成潮流。


在我看来,中国的作家如果不能战胜自己的民族自恋情结,就无法继续追求文学的理想。


所以在大陆的文坛,很多作家到了四十来岁就开始退化,要么写不出作品,要么用赝品来敷衍,蒙骗读者。这种现象产生的根源在于民族自大的心理。我们的文化摧毁、毒害了我们的天才。


中国文化中精神的缺失导致当今的大陆文学不能生长、发育,就像一些长着娃娃脸的小老头,永远是那么的老于世故,永远能够自圆其说,具有世界上最出色的匠人的精明,却唯独没有内省,没有对于自身的批判。在所有涉及自身的方面,大部分大陆作家都或者用一些白日梦来加以美化,或者用古代文化提倡的虚无主义来化解矛盾。


没有精神追求的文学是伪文学,描写表面的经验的文学则是浅层次的文学。这在当今的文学发展中好像是个世界性的问题。物质世界的飞速发展已经使得大部分作家越来越懒,越来越满足于一些表面经验,而读书的人,也在一天天减少。


据说实验小说在日本这样的国家已经很难得到出版了,而集体自杀的事件在这个国家倒屡屡发生;又据说连在德国,这个思想之父的国度里,人们也不看实验小说了。


幻灭感如同黑色的幽灵在世界游荡。然而我仍然相信,那条隐秘的长河是不会断流的,尽管历史有高潮也有低谷。


任何时代总会有那么一小部分人,以自己默默的劳动为那条河流注入新的活力。延续了几千年的理想还将延续下去,同这个浮躁、浅薄而喧闹的世界对抗。


伟大的作品都是彻底个人化的。因为人只能在真正个人化的写作中达到自由。不在写作的瞬间抛开一切物质的累赘,不同物质划清界线,灵感就无法起飞。而这种活动力图达到的就是个人的人格独立。


要做到这一点对于一位中国大陆作家是特别困难、特别需要勇气的事。文学的实践就是这样一种操练。


像西方作家但丁或歌德那样来认识、拯救自身,并将其作为最高的目标的人在大陆太少太少。一谈及文学,人们就理所当然的认为只同表面的经验,“共同的”现实有关,接下去自然就只能涉及如何样完善表达的“技巧”,如何样将陈词滥调弄出些“新意”的问题了。


文坛上很有一些高调的理论家,提出要肃清纯文学的影响,大力提倡所谓“现实关怀”。且不说此处对于“纯文学”的定义含混滑稽,所谓“现实关怀”这种陈词滥调我们已经听了好几十年,实在是同真正的文学无关。


只有个别作家注意到了在我们的经验世界之外,还存在着另一个广大得多的世界等待着我们去遭遇,去开拓。我认为,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的拥有者,中国作家在这方面本应是得天独厚的。


问题只在于你是否能战胜自己的文化的惰性,从另一种文化中去获取这种开拓的工具。我们不去开拓,那个广大无边的领域就根本不属于我们。


一位作家,不论他用什么方法写作,只要他有认识自我的好奇心,改造自我的冲动,有开阔的胸怀,就一定会进入人性探索的深层领域,将那个古老的矛盾进行我们历史上从未有过的演绎,在自救的同时影响读者,改造国民性。


伟大的文学并不是高不可攀的,她就属于踏踏实实地追求的作家,她的内核就是人的本质。每一位能在文学创造中将理想尽力发挥的作家,在写作的瞬间都是伟大的作家,这样写出的作品则是伟大的作品。


当然各人的先天能力有大小,能否成为明星并不重要,只要处在伟大的追求境界中去完成自己,就是最大的幸福。我想用莎士比亚的话来结束这篇文章:


“上帝造我们,给我们这么多智慧/使我们能瞻前顾后,绝不是要我们/把这种智能,把这种神明的理性/霉烂了不用啊。”


她是冷门的世界级中国作家,在国际上的知名度远超莫言;她是唯一获得美国最佳翻译图书奖的中国作家,她的小说成为美国哈佛、康奈尔、哥伦比亚等大学及日本东京中央大学、国学院大学的文学教材,作品在美国和日本等国多次入选世界优秀小说选集。


在世界范围内,她在当代中国作家中有三最:作品被翻译得最多,作品入选外国高校教材最多,拥有为数众多的专门研究她的机构。


苏珊·桑塔格说:“如果要我说出谁是中国最好的作家,我会毫不犹豫地说:残雪。”


◎ 中国近年来最革新的作家


残雪被称为“中国的卡夫卡”,她写的小说,是中国近年来最具有开拓性、最革新的——她的小说好像不能放进任何一个单一的范畴。残雪是踏踏实实地追求的作家,她写作的内核就是人的本质。


“告别革命”的刘再复称:“残雪是一位真正进入文学状态的孤独者,在城市的喧嚣中默默走进经典与历代大师相遇的奇才。”


◎ 极致的精神追求,让她“大器晚成”


32岁,残雪才正式开启了文学创作之路。在一个高度混乱的世界里,残雪追求高度的创造力,以极其内省的、自我批判的个人化写作方式,越过文学的表层,探索深层的人类精神世界。因其作品的小众化,残雪一直备受争议和冷落。直到66岁,她才被大众熟知。


她深度的写作,也导致很多读者读残雪后称读不懂残雪。在残雪的故事中,其实不必读真的懂什么,而是随她侵入充满幻想的世界中,感受独特生命体验。正如王蒙所说:“我把残雪的小说当诗来读。”


◎ 不是写给中国人,而是写给全世界


残雪是“反焦虑”达人,她的文字知现实而超现实,打破常规,带你跳出思维禁锢圈,看到人生的多种可能性。她的写作,是她的生活方式——受了那么多苦难,依然那么天真自然地笑出声来。


她的小说,不是写给中国人,而是写给全世界,是作为“人”为了认识自己而进行的精神活动。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读她的作品,可以加深对人自身本质的认识,拓宽生命的维度。


网民嚎叫:

___1984___ 发表评论于 2023-10-04 18:29:35

共产主义,让资本世界胆战心惊。现在看来这种恐惧不是没有道理。共产主义扼杀的是人性。

Leah_lee 发表评论于 2023-10-04 18:27:00

中国唯一值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是鲁迅,其他都是瞎掰。

洋知青 发表评论于 2023-10-04 18:04:15

实际摧毁天才的是西方洋马列,和中华文化没太大关系。中华文化保存最好实际是台湾,出了四个诺贝尔奖获得者,按比例并不比西方差。实际最恶心的是用马列垃圾来代表中华文化,这才是摧毁中华文化,阻碍中国发展的主要原因。

小二儿 发表评论于 2023-10-04 15:56:00

70岁啦,大器晚成,已经到了脑袋不好使的年纪。可惜。

三本正经 发表评论于 2023-10-04 15:43:40

楼下㈤耄豿把豿脸漏出来看看?

zzbb-bzbz 发表评论于 2023-10-04 15:18:38

又蠢又丑,诺贝尔文学奖钟情的中国作家

不好吃懒做 发表评论于 2023-10-04 15:13:14

摧毁天才的是我们的文化 - Absolutely true and it's for thousands of years. Now people seem to expand such culture!

zhangaa2008 发表评论于 2023-10-04 14:33:00

儒家思想框架下的傳統文化就是教化奴性的工具。

556517 发表评论于 2023-10-04 14:04:43

中国宣扬传统文化已经到了很荒诞的地步,教育孩子从小背诵古诗词,频频举办诗词大赛,不仅压制了创造性,而且摧残了人的本性,实为自残自虐之举。

gd 发表评论于 2023-10-04 13:49:24

代表作:《赤脚医生》《水乡》《黄泥街》《五香街》《最后的情人》等。

小毛er 发表评论于 2023-10-04 13:38:37

儒家文化下培养的人才都不敢挑战权威。所以出不了天才。在共产党统治下更是如此。连思想都统一了,哪还会有什么天才的想法?

bluewave69 发表评论于 2023-10-04 13:36:43

又俗又土的笔名

幸福的老山羊 发表评论于 2023-10-04 12:16:00

来个作品目录怎样?

纷纷 发表评论于 2023-10-04 12:09:23

伟大的作品都是彻底个人化的,而这种活力就是个人的人格独立。

三本正经 发表评论于 2023-10-04 11:26:35

没读过她的作品,但看她的发言还是很有深度的。中国文学(小说)很不幸确实不如西方,红楼梦算是巅峰了。中国直到宋代平民百姓的生活才出现在历史记录上,之前要么是王侯将相要么是为了王侯将相,离开了生活显然不会有像样的小说。

三本正经 发表评论于 2023-10-04 11:21:09

准确的理解是不是为中国人特供的。

FollowNature 发表评论于 2023-10-04 07:47:00 

这人的观点像是一个哲学家。中国人也是人,非要说她的小说不是写给中国人,而是写给全世界。好像中国不是世界的一部分?

量子纠结 发表评论于 2023-10-04 11:18:17

天才整天胡思乱想,是社会不安定的因素,为了长治久安,必须把天才的想法摧毁在成熟之前。

lhy86 发表评论于 2023-10-04 10:26:15

赞残雪,敢于说真话,曹雪芹养了多少闲人?

aloevera 发表评论于 2023-10-04 10:19:23

难道中国文化里丑恶的东西还少吗?承认自己文化的问题才是进取进步的开始。

我今年十二 发表评论于 2023-10-04 10:03:34

东方文化也许没有西方文化对天才有帮助。但是以西方文化作为标准来评判东方文化的结果只能是推崇东方的自恨性文学家。她的作品里(不出意外的)充斥着丑恶,仇恨,和愚昧。如果说莫言获奖是遮遮掩掩的反向文化洗脑,残雪获奖就是赤裸裸的文化强奸。这种臭哄哄的捧臭脚文字也必定源自自恨。一句话,有病得治,别出来现。

孤岛侠客 发表评论于 2023-10-04 08:51:24

培养奴才的学校,如何出产天才!

liu98065 发表评论于 2023-10-04 08:46:24

作家又不是哲学家。文学作品的价值光强调其精神层面的深度,就如同唱歌光强调高音有多高,完全是以偏概全,误入歧途。

西岸-影 发表评论于 2023-10-04 08:00:13

养过孩子的才会知道摧毁天才的是正规教育,而不是什么文化的问题。正规教育必然导致趋同现象,就会影响孩子自我发挥。孩子是在世界观还没有形成的阶段,寻求趋同是必然会发生的,谁也不希望在学校成为不能融进群体生活的人。这就意味放弃自己的兴趣,选择其他人中时髦的兴趣。尤其是写作,作曲这些需要独自实现的事情,就是需要放弃的。小家伙在幼儿园获得两次绘画大奖,是全校唯一连续两年获得这个奖的,到了小学就放弃了。 11岁时写小说剧本,网上几千16岁左右的女孩跟随,上了中学也不再做了。16岁时抱着个吉他作曲写歌,获得学校创作奖,但高中也放弃了。倒是一直是学霸,而且是超级学霸,美国没几个那种,top 0.1%,但众多的原来有过的兴趣都放弃了,能力也就失去了。所谓一个作家,攻击自己的文化是最愚蠢的事情,因为这是你唯一存在价值的因素。这个逻辑关系似乎此人不懂。

biophysics 发表评论于 2023-10-04 08:00:00

摧毁天才都从“不要输在起跑线上”开始,拔苗助长害了多少代人。

FollowNature 发表评论于 2023-10-04 07:47:00

这人的观点像是一个哲学家。中国人也是人,非要说她的小说不是写给中国人,而是写给全世界。好像中国不是世界的一部分?真没看过她的作品。谁能告诉我她的代表作是什么?

白云蓝天 发表评论于 2023-10-04 07:45:10

就这个标题,纯粹就是胡说!改开后,小说根本没有禁区。不说经典小说,现今通俗小说中国是最好的(之前的通俗小说其实也是中国最好)。

老街口瓜子 发表评论于 2023-10-04 07:38:00

凡是骂中国的都有获奖的可能,凡是赞中国的一定被删。

lbrobertca 发表评论于 2023-10-04 07:36:12

不会被历史遗忘的作品才是好的作品

jin_yin_hua 发表评论于 2023-10-04 07:33:15

等拿了奖再说

dream_pillow 发表评论于 2023-10-04 07:17:56

刚刚骂倒了莫言,看样子还要接着骂残雪。国人任重道远啊。

秦河 发表评论于 2023-10-04 07:15:54

理论一大套,单看这一句“看看多数美国人民对于伊战的狂热“, 这是残雪说的,还是小编说的?如果是残雪说的,中国的”卡夫卡“就这个认识水平?

时不时来看看 发表评论于 2023-10-04 07:07:00

"伟大的作品都是内省的、自我批判的。..."伟大的作者从来不因为环境而改变自己而变得平庸,换个说法,受环境改变的作者都成不了伟大的作者。


谢选骏指出:俗话说“睡不着怪床”,现在是“天才毁了就怪文化”——她说“中国文化中精神的缺失导致当今的大陆文学不能生长、发育”,文化沦为残雪的罪恶。但是我无法设想,一个拥有《离骚》的中国文化,如何会有“精神的缺失”?


网文《殘雪》报道:


殘雪(1953年5月30日—),本名鄧小華,原名鄧則梅,女,湖南耒陽人,生於長沙,中國當代作家,被譽為先鋒派文學的代表人物。瑞典學院院士馬悅然稱她為「中國的卡夫卡」[1],但她本人不喜此稱號,認為自己「可以超越卡夫卡」。[2]由於作品在日本大量翻譯,亦在日本享有很高的聲譽,2009年《殘雪研究》期刊在日本東京創刊。殘雪的兄長為中國哲學家鄧曉芒。近年來,殘雪的作品被全球越來越多的讀者所接受,並收到高度評價,其一度成為諾貝爾文學獎強有力的潛在候選人。


生平

殘雪的父母是中共黨員,1949年後在報社工作,父親鄧鈞洪曾任新湖南報社社長,母親李茵著有《永州舊事》。1953年5月30日,殘雪出生於新湖南報報社的宿舍。鄧鈞洪為其取名鄧則梅,後來殘雪自己改名鄧小華,「殘雪」是鄧小華走上文學之路後的筆名[3]。1957年父母被劃為右派下放勞動,於是殘雪便交由外祖母撫養。老人略帶怪異的行為,對殘雪性格的形成及後來寫作的影響很大[4]:79, 130。


1970年殘雪進入一家街道工廠工作,做過銑工、裝配工、車工。1978年,與身為回城知青的丈夫結婚。1980年,殘雪退出街道工廠,與曾為木匠的丈夫一起開起了裁縫店[4]:290-291。


1985年,在其他作家朋友以及丁玲的幫助下,殘雪發表了她的第一篇小說《黃泥街》(原名《突圍表演》。1988年,殘雪加入湖南作協[4]:282-283[5]:59-62。


影響

據殘雪稱,她自小便熱愛閱讀。她讀了許多經典,但一直到七十年代末期才有機會閱讀現代派作品[4]:6。自那時開始,殘雪開始閱讀卡夫卡、博爾赫斯、卡爾維諾以及但丁的作品。她也十分喜歡魯迅,尤其是《野草》和《故事新篇》[6]。她尤其深受卡夫卡的影響[5]:71-72,並為這些作家寫了數十萬字的評論文章。


殘雪的童年經歷同樣影響了她的寫作。她作品中許多意象,如小蛇、昆蟲、外婆、父親等,都可追朔到她童年的經歷中[4]:280-290。湖南的「巫」文化對她的寫作也有一定影響[5]:86-96。


評價

主流觀點認為,殘雪是當代中國女性主義意識最為尖銳的作家,其獨特氣質難以歸類。殘雪以她冷僻的女性氣質與怪異尖銳的感覺方式,不僅與此前的中國女性的寫作決別,而且與同時代的男性作家分庭抗禮。[7] 殘雪的小說用變異的感覺展示了一個荒誕,變形,夢魘般的世界,陰鬱,晦澀,恐懼,焦慮,窺探和變態的人物心理及人性醜惡的相互仇視與傾軋。她的作品不僅寫出了人類生存的悲劇,而且寫出了人的某種本質性的醜陋特點。[8]


殘雪在《黃泥街》的序言裏說:「在事無巨細的庸常現實之下,時刻涌動着生命的洪流。」正是這股對於生命體驗不懈追求與對精神世界的無窮探索,塑造了殘雪作品的精神內核,也使其成為全球視野中漢語寫作的一座獨特的豐碑。


作品

文集

《殘雪文集》(四卷),湖南文藝出版社,1998年

《殘雪自選集》,海南出版社,2004年

《茶園:殘雪全新小說自選集》,山東文藝出版社,2020年

長篇小說

《突圍表演》,香港青文書屋,1990年

《五香街》,海峽文藝出版社,2002年(即《突圍表演》)

《單身女人瑣事記實》,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2004年

《最後的情人》,花城出版社,2005年

《邊疆》,上海文藝出版社,2008年

《呂芳詩小姐》,上海文藝出版社,2011年

《新世紀愛情故事》,作家出版社,2013年

《黑暗地母的禮物(上)》,湖南文藝出版社,2015年

《黑暗地母的禮物(下)》,湖南文藝出版社,2017年

《赤腳醫生》,湖南文藝出版社,2019年

《水鄉》,湖南文藝出版社,2021年

《激情世界》,人民文學出版社,2022年

中短篇小說

《黃泥街》,台灣圓神出版社,1987年

《天堂里的對話》,作家出版社,1988年

《種在走廊上的蘋果樹》,台灣遠景出版社,1990年

《思想匯報》,湖南文藝出版社,1994年

《輝煌的日子》,河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

《奇異的木板房》,雲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

《美麗南方之夏日》,雲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

《蚊子與山歌》,中國文聯出版公司,2001年

《長發的遭遇》,華文出版社,2001年

《松明老師》,海峽文藝出版社,2002年

《愛情魔方》,民族出版社,2004年

《從未描述過的夢境》,作家出版社,2004年

《雙重的生活》,台灣木馬文化,2005年

《傳說中的寶藏》,春風文藝出版社,2006年

《暗夜》,華文出版社,2006年

《末世愛情》,上海文藝出版社,2006年

《少年鼓手》,人民文學出版社,2021年

《西雙版納的女神》,人民文學出版社,2022年

散文及評論

《靈魂的城堡:理解卡夫卡》,上海文藝出版社,1999年

《解讀博爾赫斯》,人民文學出版社,2000年

《殘雪散文》,浙江文藝出版社,2000年

《地獄的獨行者》,北京三聯書店,2003年

《藝術復仇》,廣西師大出版社,2003年

《殘雪訪談錄》,湖南文藝出版社,2003年

《置身絕境的操練》,十月文藝出版社,2004年

《溫柔的編織工:殘雪讀卡爾維諾與波赫士》,台灣邊城出版社,2005年

《殘雪文學觀》,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7年

《趨光運動:回溯童年的精神圖景》,上海文藝出版社,2008年

《黑暗靈魂的舞蹈:殘雪美文自選集》,文匯出版社,2009年

《殘雪文學回憶錄》,廣東人民出版社,2017年

《新葉》,湖南少年兒童出版社,2023年

譯作

《斯大林晚年離奇事件》(與鄧曉芒合譯),新華出版社,2005年

對話錄

《於天上看見深淵》(與鄧曉芒合著),上海文藝出版社,2011年

《旋轉與升騰》(與鄧曉芒合著),上海文藝出版社,2017年

作品外文譯本

《天堂里的對話》,美國西北大學出版社,1989年

《蒼老的浮雲》,日本河出書房新社,1989年

《布穀鳥叫的那一瞬間》,日本河出書房新社,1990年

《殘雪小說集》,意大利理論出版社,1991年

《繡花鞋》,美國霍特出版社,1997年

《天空裏的藍光》,美國新方向出版社,2006年

改編

殘雪的短篇小說《雙重的生活》已經被改編重新創作為歌劇《泉》並於2010年在第十一屆慕尼黑音樂節首演成功。《泉》由慕尼黑音樂節委約給中國作曲家王琳(又名王瀅喬),劇本由王琳和殘雪共同完成。

參考文獻

 马悦然.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2-10).

 残雪:我可以超越卡夫卡.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10-02).

 卓今. 残雪评传. 湖南文藝出版社. ISBN 9787540440282.

 殘雪. 为了报仇写小说——残血访谈录. 長沙: 2003. 湖南文藝出版社. ISBN 9787540430931.

 卓今. 《残雪研究》. 長沙: 湖南文藝出版社. 2012. ISBN 9787540460280.

 殘雪. 《不朽的野草——读鲁迅的野草》. 湖南出版社. 2004.

 楊匡漢主編. 共和国文学五十年.

 陳思和主編. 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

外部連結

殘雪的新浪博客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殘雪在麻省理工大學的個人頁面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楊小濱:〈宏大話語與卑瑣現實的喜劇:論殘雪先鋒派時期小說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楊小濱:〈永久縈繞的噩夢:論殘雪先鋒派時期小說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李天明:〈殘雪《山上的小屋》的象徵意義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翰·唐納蒂契:〈殘雪,愛的難度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近藤直子:〈陌生的敘述者——殘雪的敘述法和時空結構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


谢选骏指出:残雪在国际走红是有代价的——她先锋到了断言“中国文化中精神的缺失导致当今的大陆文学不能生长、发育”——我倒是觉得,她的这一决绝的态度,倒像“中国文化的残血”。


谢选骏:税吏的史观

《黄仁宇<十六世纪明代中国之财政与税收>结构梳理》(经济史 2022-11-24)报道:

目录

第一章 财政组织与通行的做法

第一节 政府机构

第二节 农村组织和税收基础

第二章 16世纪的现实和主要财政问题

第一节:国家的收入水平和变动因素

第二节:土地和人口数据(十年上报一次)

第三节:军队的维护

第四节:货币问题

第三章 田赋(一)——税收结构

第一节 税收结构的复杂性

第二节 区域性的差异

第三节 役及其部分地摊入田赋之中

第四节 税收结构进一步调整

第四章 田赋(二)——税收管理

第一节 地方政府的税收管理

第二节 影响一般税收管理的因素

第三节 征收水平

第四节 税收收入的支出(钱都花到哪了?花了多少?如何分配?)

第五节 田赋制度最后分析p331

第五章 盐的专卖

第一节 专卖机构

第二节 政府管控

第四节 国家收入、盐价和消费者关系

第五节 专卖制度为啥失败

第六章 杂色收入

第七章 财政管理

第八章 结语

第一节 过分简化的风险

第二节 明代财政管理及其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

花了两周时间看完啦这本书,老师说这是明代财政比较详细和全面的一本,边看边记了一些关键点,比较零散,故在此整理。明朝的财政问题十分庞杂,税收问题尤其复杂,黄仁宇是从病理性的视角去分析明朝财政出现的问题,这些问题都有相应的源头。例如田赋定额制度问题,朱元璋的勤劳肯干、事必躬亲从某方面看就好像他只信任他自己,整个天下就是他布置的棋局,只要按照他设计的方案来执行就好了,里甲、编户也反映了这一点,但是事实情况远非那么简单,现实情况并不是非黑即白的,因此黄仁宇说田赋定额是非常僵化的制度。再者就是明朝的货币制度有非常大的问题,这一点黄仁宇的书中没有展开来讲,但是也提及了很多内容。包括宝钞、白银、铜钱等问题,明朝在货币的制度上是非常失败的,明朝并没有在宋朝纸币成功的基础上更上一层楼,纸币在明朝完全崩坏了;白银一方面明朝禁用金银,另一方面又允许大量的税收折银,这是源于大量实物税收产生(当时需要的就是实物税收);铜钱在明朝停铸了70年,再铸时屡屡失败(私铸、挑拣现象严重)……

读完了以后我对明朝的整体财政状况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但是很多细节上的问题还有待进一步了解。也有许多人对黄仁宇的研究提出了反对和批评,但我认为这本书对于整体把握明代财政很有帮助。(以上个人解读,请批评指正……)

第一章 财政组织与通行的做法

明代财政组织的主要特征:

大体沿用前朝经验,但农村经济观念起步

巨大地理差异存在,追求各地平均发展,忽视经济部门的落后。

在落后的情况下,上层制定的财政方案无法与下层具体情况相适应。

第一节 政府机构

皇帝:财政没有中枢机构管理,皇权至上(始于开国皇帝“劳模”朱元璋,事必躬亲)

宦官:不具备财政管理职能,是财务主管是皇帝。

“明朝皇帝基本职责是在一个豪华的地方履行无休无止的朝廷典礼。”

病理一:宫廷开支与公共资金混淆不清,后勤体系管理软弱无力,明朝一直缺乏彻底深入的税收改革。

户部和户部尚书:

户部尚书风险极高,1380年以后明朝共任命了89名户部尚书,多数不得善终,其命运受控于专制君主反复无常的性格和对宠臣近侍的喜好。

角色:财政顾问,大型会计管理部门,不是执行机构。

其他各部

吏部:关注开纳事例

刑部:关注脏罚收入

礼部:关心给外国朝贡使团的赏赐和僧侣的度牒纳银

工部:在许多地方设局,截取渔课,从各地征用物资和资金。

一般土木建筑:普通劳动力从民众中征发,需要技巧的劳动力从匠户中征发。随着这些义务被折纳成银两,工部逐渐成了一个税收机构,与户部竞争。

京师特供:“坐办”要求与原材料产地的各省直官员来完成征税。早期是办事机构,后逐渐关心财政管理

地方政府的财政管理机构(省、府、州、县)

基本指导方针:县是基本的税粮征收单位,府是一个基本会计单位,省是一个中转运输单位

县:由知县(下属是县丞、主簿、典史)统一管理,没有分权。财政责任最重。——京师的两个县需要为每3年一次的会试提供食物、金钱和笔墨。

府:知府负责稽核各项事务,拨正钱粮正常解运、保存得当。对税收额度可以有影响。

州:知州——类似于管理一个较小区域的知府,或是一个大县知县。

省:缺乏统一性

按察使司:有权检查治水计划、漕粮、屯田、盐务、驿传,有监察职能,有时会越权。按察使司还有自己的银库,收入来自于罚赎、徭役等。负责检察和矫正在税收管理中的权力滥用。——税收立法者(潘季驯、庞尚鹏对一条鞭法都有贡献)

布政使司:掌管统计数据,调整预算、税收,管理银库、粮储、仓库。布政使司是例行公事,对财政失职行为负责。

巡抚:设立动机不清晰。刚开始代表中央巡行各省,后来地位在省。直接奏请皇帝(特殊事宜)。

军队的财政管理:早期积极,晚期影响缩小(名义职责还在),表现:1425洪熙皇帝和1435正统皇帝两次让文官取代武官的位置,削弱了武官财政权利

贵族阶层:不能干预政府工作,仅仅拥有贵族头衔领取俸禄。(藩王等,早期被禁止供职文武禁止参加科考,禁止从事商业贸易。但后来王氏宗亲数量庞大,16世纪晚期,这些限制被废止。)

第二节 农村组织和税收基础

黄册

1381年开始攒造黄册,编订里甲制度。

一式四份:县、府、布政使司、中央政府各一份。

四类人户:民户、军户、匠户、灶户(商人没有专籍,另有乐户等属于杂户,无偿为国家服务)

职业按户分累——子承父业

目的:确保军队补给和政府差役完成

里甲制度和役法

在乡村中,人户被编成里甲。每110户为1里,摊丁粮多者10户为长,余下百户为10甲,每甲有10户。同样,每年“现年里长”带领十甲中的一甲应役,催征钱粮,勾摄公事。其他各甲则要完纳钱粮,但不承应那年职役。在10年时 间里,所有各户都要轮应一年职役。10 年一周期之后要进行新的人口登记,依照10年间发生的变化重新编审里甲。城市也以同样的原则编成坊、厢,但略有不同。

里甲承担的服务性义务——役(不仅是劳役,还有物资贡纳和管理)

笔墨纸、弓箭剑、药材、食材等物品定额供应,一年一供,“岁办”。不定额的称为“杂办”。地方政府的采购称为“坐办”

意义:适应农村经济,管理闲散劳动力,解决政府后勤问题和管理费用。

结果:中期以后职责复杂,役法负担过重,难以调整。

民户的其他差役:解运——粮长类似于镇长,管理10、20、30个里(梁方仲)

田赋评估的主要特点

沿袭前朝“两税法”,夏税(麦)、秋粮(米)

粮食一石,可以折纳

因为土地贫瘠、肥沃不同,所以不以标准亩为标准来征收税粮,而以“税亩”(产量低的土地则以1亩半、2亩、3亩甚至8亩为1税亩)

病理二:庞大的帝国强制征收单一的田赋,这种中央集权的做法超出了当时的技术能力。复杂多半的地形也为税收部门增加了障碍。

第二章 16世纪的现实和主要财政问题

主旨:王朝建立之初朱元璋把权利握在自己手中,回避了建立合理有效的行政机构以提高行政效率的可能性,过分依赖于君主自己不断调整和监督。认为技术困难可以通过暴力来克服。明朝财政结构一开始就没有建立在一个合理的原则基础上。导致明朝晚期财政问题越发不可收拾。

第一节:国家的收入水平和变动因素

黄仁宇提出明代的税收定额制度使税收与耕地面积相脱离,十分僵硬。

病理三:财政收入过低(最终收到国家的收入)预算不足

造成的问题:税收过低会导致政府不能最充分地管理帝国资源,对纳税人反而不利。还会导致官员俸禄低得可怜,造成腐败。 定额制度和税收收入不足,导致上级政府总是将责任推给下一级政府,下一级政府为了弥补赤字尽其所能,转嫁给民间税收代理人。

病理四:缺乏服务保障

大运河管理:水路经费由征发徭役来维持,得不到政府资助。运输费用也从纳粮户中分散征收,政府不但不负责,反而还抽取管理收入。军官们难以维持生计自杀、出家者甚众。私人夹运出现。

原因:

国家收入匮乏

京军冗员严重

宫廷开支巨大:1369年宦官60名*,明朝结束时,宦官70,000人。宫廷开支巨大,税收负担更多落到穷人身上,被征召无偿服役。

第二节:土地和人口数据(十年上报一次)

土地:田土总数修正后接近5亿亩。

人口:受腐败的影响,人口少报是趋向。有些地区常年上报人口不变。与黄册相对的“白册”是世纪的税收管理手册。

第三节:军队的维护

军队自给的传说:完全是夸大说法。事实是由文职政府来供应军队。

卫所制度衰落:补给短缺,士兵减少,粮饷被折成棉布、胡椒等。皇帝的1528年一额诏令“卫所军士粮多有经年累月不得关支”,大量军士逃亡。逃亡士兵需要亲属和邻居顶冲,但办法迟缓,还没来得及实施,一些逃亡又发生了。

政府并无专项收入用于军队开支,而军队自给这种不切实际的神话却还在继续。这样不仅它的财务出现了问题,而且卫所制度本身也成为16世纪管理者的一项负担。虽然这一制度的效率已经降到最低,但它既没有被废除,也不进行改革。对于后代的管理者来说它虽然是国家的一项基本制度,但已经没有什么财力供其支配,也不敢冒风险对其进行改革。仅仅在1643年,明朝灭亡的前一年,户部尚书倪元璐大胆地建议彻底免除军籍,但是他的建议被崇祯皇帝拒绝了。

第四节:货币问题

宝钞

影响:明初滥发纸币导致宝钞破产,进一步引起铜钱以及后来的税收管理中用银的失败

作用:最初以赏赐名目授予给皇子、官员,作为外国朝贡使团回礼,也购买粮食、赈灾。

发行量:仅在1390年就发行了7500万贯新钞,造成通胀。

贬值:1425年,宝钞价值只有最初的1/4到1/7

限制私下交易(为了保证宝钞的价值):私下交易1两白银罚钞10000贯。但没效果,因为白银相对充足,切私下交易分散。

● 如何保持宝钞价值?

在民众中找到市场:15世纪早期允许用钞缴纳税课和脏罚,但是严格限制宝钞纳税额度。官员们对宝钞信心不足,不敢收大量宝钞,这要承担金融风险。因为政府没有预算盈余来保证宝钞稳定。

创造新税收专门收纳宝钞(市肆门摊税)

存在相关改革方案,但明朝无能力做到。后来仅作为财政单位、礼仪性货币存在下来。

铜钱

地位:行政职能超过其公共服务职能

1两=10钱=10个硬币 160个硬币=1斤

铸造:以模子压铸,为方便修磨锉治,掺杂锡、铅,引发盗铸。——资金不足,生产标准下降。

1433年以后铜钱铸造中断70年。铜钱大量流出国外(郑和远洋、日本使团),但在国内铜钱流通没有合法化。

1450年取消禁用铜钱和白银的禁令,产生“铜荒”,政府对此无所作为。——私铸现象更多,掺杂铅、铁、沙子。

1527嘉靖皇帝下令重新铸钱,改造工艺。但缺乏质量管理。

白银

用于税收管理和作为公共交换的媒介

彭信威:元代中国白银持续流入中亚。到了明代,进行官方交易时,白银供应不足,一直到明结束,民众手中只有25000万两白银。

16世纪晚期税收的解运基本上都是向北方运银锭。

对此更详细的研究是一般经济史学家的任务。但是站在财政史的角度,可以认为16世纪税收管理中白银的利用由于没有有效依托铜钱,产生了很多问题。提高白银(unminted silver)的地位实际上会阻碍投资。很清楚,个拥有10亿文铜钱财产的人不可能持有这么多铜钱,但是,明朝末年一个大财主可能会在其家中窖藏100万两白银。1580年的一份上奏透露出在长江以南的许多家庭确实贮藏有成千上万两白银。通常为了安全,都是将这些银条、银锭埋入地下。可以理解,白银广泛用于制车珠宝、首饰、器皿,它们在理论上可以看成是一种现实际上却减少了流通中货币的数量。不过,这一体系也有一个好处,它减轻了通货膨胀。

第三章 田赋(一)——税收结构

特点:明朝的田赋十分复杂

16世纪晚期的田赋结构

第一节 税收结构的复杂性

现象:土地的使用和占有变得混乱,官租很难与民田正赋区分开来。税收标准低。

明代任何时候都没有把白银宣布作为官方标准。!!!仍然以粮食石数作为财政单位。

复杂的原因:1.农耕方式,农地被分成小块;2.田赋的评估单位亩很小,但支付单位过大。与唐宋以铜钱为财政单位不同明代没有发展一套有效的货币体系。

结果:到16世纪晚期,明王朝的基本田赋结构变得过于复杂,已经无法再进行彻底的简化。任何深层次的改革都不可避免地会引发管理的完全崩溃。

● 总结:税收结构的复杂性是多种不同原因的产物。水稻耕种的方式,货体系的特性,税制原则的差异。地方政府制定法律必须符合中央法规,没有运用银行手段来管理公共资金,某些临时性调整却成为定例,中央政府不能进行普遍性的改革,地方政府权力有限,地方官员不能自由采取行动,所有这些都导致了税收结构的复杂。明代的田赋,在折衷了如此多的矛盾之后,已经不再是一个简单的财政体制问题,它必须同时也被视为一个政治和社会的制度性问题。

第二节 区域性的差异

长江三角洲

地形由于被冲击而多,土地占有和使用混乱

王朝之初,这一地区籍没的土地和其他的官田占了绝大部分,民田所剩无几。——但洪武皇帝没有建立一套机构来管理没收的财产,导致登记田产没有实效。

1547年庞大官田取消,所有纳税田都被确认为民田。

官田的创设和取消都没有正式法令。

北部中国:马政——在中国以外地区获得马匹。马屁太多,只能民牧。马户的田赋和其他差役负担可以减免。马户要交马、马驹。但是1466年起军马之役逐渐折银,1528年本应交25000匹马上供,结果只有3000匹马,其余折银。

第三节 役及其部分地摊入田赋之中

1500年以前的役:王朝早期,计丁派役、计田定赋,役和正赋分开来。后逐渐合并。

里甲体系重大调整:均徭法-将十年一循环分成五年一循环,十年服两次役,一年服劳役,叫均徭;一年提供物资、解运税收,叫里甲。原来九年间歇,变成四年。

役的四种类型

(a)里甲:税收征纳和各种物资征用,包括涉及解运的短期差役。

(b)均徭:全职的、全年的差役。

(c)驿传:维护驿站,提供服务。

(d)民壮:军役。

● 均徭法到一条鞭法改革

各地对物资需求增加,均徭制度不足以提供足够的税收。

驿传转变最快(特定财产资格,账目简单):福建漳州府的驿传转化为田赋的附加税,1520年完成,七估算标准按每石粮食附加0.12两白银用于驿传。税收负担完全并入土地。

里甲组织、十年轮役实际上阻碍了征税。依理而言,下一步骤应该是从所有的项目中解放均徭项目,按统一比例,将十年的支付分成平均的十等份,并且每年把它们均摊于每甲所有的丁及全部纳税田土之中,这种做法似乎更简单一些。当税收管理进入这最后的阶段,我们就能说,地方已经为进行一条鞭法改革做了很好的铺垫。各式各样的银差已经每年按照相同的比例确定,现在对于每个纳税人而言,已经合并为单一的支付额。合并的支付额能够进一步与正赋中折纳的部分合并。由于税粮不能也像这样折纳,因此余下的力差项目当然也就从这一文册上删除了。

一条鞭法改革和局限性

● 一条鞭法:起源1531,只是一个笼统的术语,没有明确的定义(于慎行)

丁不分上下,一体出银

粮不分仓口总收分解

差不分户,则以丁为准

粮差合而为一,皆出于地

● 黄仁宇定义

一条鞭法代表了16世纪明代管理者试图获得一种理想状态的各种努力:役被完全取消;里甲体系,不管在形式上,还是实质含义上,都不再存在;任何残留的人头税,都将并入田赋之中。而纳税人可以通过分期支付单一的、固定的白银来履行对国家的义务。

最终为何没完成:明代财政结构不能适应如此次彻底的重组。

京师宫廷坚决反对全面的税收改折。

力差涉及了纳税人亲自应役,虽然减少,但没有完全取消。

北方改革比南方晚

一条鞭法改革只修改了税收征收的方法,没有简化基本的税收结构,反而更复杂化了。

进步:

在乡村公布统一的税率,以代替非正式税收摊派。

减轻了中户的困难和生活的不稳定。

役摊入田赋的方式

以正赋税粮的石数作为基本单位,添加一个附加费用,类似于附加税。“随带税”

将役直接添加到每亩纳税土地中,实际上创造了总量增加。在北方广泛运用

以上两种混合。

● 丁四田六

役银接近或超过正赋——役银在北方省份可能很少,北方的役银通常比正赋低。

黄仁宇认为一条鞭法并不是一个经济公平的法令。

● 并没有将绝大部分差徭转移到大土地所有者身上,反而是将其扩展到大多数纳税人身上,包括可能只有5亩地的小户身上。

● 尽管表面上税收的基础很广泛,但实质上它的范围很狭窄,因为此后税收水平的进一步增长要受制于纳税人的支付能力,这些纳税人的支付能力很差。换句话说,链条的强有力性被它最弱的一环损害了。

第四节 税收结构进一步调整

兵饷(非永久性项目)

起因:东南倭寇

征收方法:对现有赋税收入普遍加征额外的费用。

对分割田赋结构的影响:提编产生的双重附加税

提编:本应下年服役的在当年应役,实际上是提供银山,上交战争金库,第二年的役由本应在第三年轮应之户来完成。多地丁银已经摊入地亩,相当于附加税的附加税。

附属附加税

农桑丝绢,影响不大

马草,负担更重,影响较大

杂税和无法征收项目的并入

这些项目早期被固定到宝钞,宝钞失败后摊入田赋,折成白银

第四章 田赋(二)——税收管理

主旨:明朝政府并没有保证平等征收税,造成了虽然上层的税收管理比较稳定,但下层摇摇欲坠。腐败现象根本产生于制度。

第一节 地方政府的税收管理

征税准备:次数、税额、折纳比率、钱粮文册(账面与实际相符才能防止受贿,保证纳税人利益)

一条鞭法的改革实际上就是想永久地固定这些税收账目。当税额被固定为一条鞭银以后多数地方官员反对修改钱粮文册,唯恐会破坏税收稳定。

税收代理人分派和职能:

政府管文书,民间代理人实际运作。

收兑:运粮食

听解:远距离解运和税银征收

柜头:当每个纳税户包封银两投入木柜中,他就履行了对政府的义务。大量银两随后由柜头保管,进行重铸,补足短缺。

总书:没有财政责任,更多是协调作用

催办人:有权为地方政府征收杂税,被指责奸巧--私侵纳税户钱粮入己——木柜制度不可靠。

税收支付

白银:耗银,在16世纪后期,部分留存于县的称做“常例”,供纳上级部门的叫“羡余”。

第二节 影响一般税收管理的因素

税粮定额产生的问题:

田土面积数据缺乏容易产生逃税问题

税收的重新分派问题——中央和地方册籍不同

地区差异大,税收制度陈旧

病理五:货币制度弊病百出。主要以粮食为计算标准,是一种倒退。无法进行统一的田赋折银。

因此,只要定额税粮作为全国性账目的唯一财政标准,粮食“石”就没有绝对的价值。银两有普遍价值,但却不是账目标准。同时又缺乏对全国田土数量的准确掌握,所以在京师的朝廷并不了解各地的实际纳税能力,也不清楚当前的税收征集水平。这使得正税税率的增加变得十分困难。在这种情况下,增加税收的办法通常是重新调整额外的里甲征索或者重新调整加耗。但这些办 法只会使税收结构更加复杂,而且增加的收入零星分散,数额不大。

由土地占有、租佃等引起的复杂情况:极少数富有大地主相对好管理,但是大量的次于巨富的一般地主最难管理,不仅自己逋欠赋税,而且包庇亲友。小户存在使得税率调整非常困难,易受农产品价格影响。农业缺乏保障,小户无法应对来自农产品价格下降和税率提高的双重挤压。

● 阻挠管理:“一田三主”:业主——大租主——佃户(粪主)“暴露了税收管理的无能”?

第三节 征收水平

● 各省税率(粮食石)--可靠程度有限--湖广和南直隶土地总数过多,云南贵州税率最高,都是反常的。

● 地方记载所表现的税收水平

其他资料税收水平(10个事例):

湖广安化县,粮价每石0.3两白银,税收占农田收入的3.9%

南直隶溧阳县,粮价每石0.5两,税收最高不到农田收入的5.4%,最低不到1%(最低税率)

山东汶上县,粮价每石0.37-0.52两,税收占农作物产量最高12.2%,最低5.8%。

福建漳州府,粮价石米0.5两,税额占粮食收益12%(税额高是因为同倭寇作战,提高了附加税。

山东曹州,粮价0.37时,纳税人税额占收入的12.6%

广东顺德,0.3,6.1%

浙江开化县,收益每亩1.5两,税额为每亩0.047两白银,小于农田收入的6%。

长三角地区税率比其他地区高五六倍,税额高二三倍,但由于折收金花银和官布,民众的负担却更轻松了。

● 总结:地方政府新部门的增加,宗藩人口的膨胀,都导致各种役的负担的增加,并使纳税土地减少,这些因素成为税收增加的重要原因。值得注意的是,地方志的作者也认为税收折银导致了普通民众的贫困。为了纳银,纳税户不得不在很低价格时卖掉他们的粮食。此外,“火耗”的征收也使实际税率高于所看到的税率。

● 税收的全面估计

● 到16世纪初,税收一般不超过粮食产量的10%,处于低水平。实际征收额很少超过甚至会低于计划收入的80%。

第四节 税收收入的支出(钱都花到哪了?花了多少?如何分配?)

● 公共建设,工资发放,食物需求,应对灾荒

● 山西临汾:军镇接受了最大份额的税收收入,管理费用很少,宗藩禄廪成为最大项目

● 南直隶苏州府吴县

● 总结

第五节 田赋制度最后分析p331

税率是否过高?

● 黄仁宇:一个依靠土地收入的大国,整个税收水平仅为农业产量的10%,这是很低的。

税收制度:由于税收定额(铁板税),税收被看成一种生产收入的工具,而不是将其当成一个可以调节的装置。当税收不能进行调节时,各地的土地所有、土地租佃以及利息率等情况合在一起就会将税收限制在通行范围之内,税收的任何增长都会让最低层的纳税人感到不可忍受。因此税收水平总是被认为是很高的。

皇帝内库和公共资金混淆不清

● 地方政府运作费用:非正式税收

● 低税的结果:地方工作人员收入低,得不到有效激励,人数也少。

● 地方政府运作费用来源:役银(看起来够,实际上不够!)

关于藏富于民

● 观点一:应该增加税收改进水利工程,才能保证农业灌溉,获得好收成。

● 观点二:正是税收制度让剥削成为可能。低税收只能保证土地所有者收入,但并不能直接惠及劳动者。

第五章 盐的专卖

主旨:盐的专卖最嗯那个表现出明朝政府府在商业管理的无力。出于管理目的,把单一产品划分为七八个不同类别。也属于僵化财政制度的一部分分。

第一节 专卖机构

● 国家层面:户部尚书。没有专门的中央机构。

● 都转运盐使司:分司(五个以上)扮演地方政府角色,维持法律秩序,保持水道通畅,兴修水利等。

● 专卖工作要依靠于对生产者的控制,灶籍保留,王朝早期要求每个灶丁每年上缴3200禁言灶户被免除日常的徭役。

● 分配方法:开中法(宋),商人必须获得盐引,去盐场取得食盐。

第二节 政府管控

灶户:世代产盐,多数贫困,却也有豪灶,他们雇佣员工,成为势力集团,或会截取政府潜在收入。

生产控制:官方为了保护盐等专卖会毫无迟疑地采取限制性手段。锅,盘铁。

盐商:受到不公正待遇时,寻求政府保护

15世纪盐的管理不健全因素

缺乏对灶丁的资助

管理部门分散、低效

分配设施不足

要求商人承担强制性义务政府资金和服务不足

由于常股盐越来越少和存积盐越来越多。渐渐地常股盐无利可图,官盐价格下降,国家收入减少。p368

不同部门缺乏合作

16世纪20年代危机

● 盐引壅积

主要在于资金供给问题。管理者们认为盐场中的食盐事实上远远超过了官方定额,多余部分以走私形式流通。然而把食盐控制在政府手中的最好的办法就是直接提供经费给生产者。盐务官员不时试图在常规定额之外增加新的食盐种类,由其他方法提供经费。官方销售的食盐被分成了不同的种类,这必然在专卖制度中产生差异。维持新种类的资金与常规定额争夺更有吸引力的供给和市场,使后者趋于消亡。新种类更大的利润空间也吸引了势要权贵。所有这些导致了权力滥用和制度崩溃。

16世纪60年代危机

● 简而言之,专卖制度,由于政府投资不足和接连的管理失误而受到妨碍,完全不能有效地利用可获得的全部资源。尽管这些资源十分丰富,可以想象其有无限的发展潜力,但是专卖制度无力去开发这些资源。管理者不切实际,他们被表面上的可能性所诱惑,有时试图强迫专卖制度创造出更多的国家收人,这些尝试仅仅能在短期内获得成功,然而从长远来看,将会导致专卖制度的完全崩溃。这成为食盐专卖管理危机周期性爆发的最根本原因。

第四节 国家收入、盐价和消费者关系

● 分配的计划性收入

● 较高的盐价和较低的国家收入

总之,食盐专卖使少数奸商和贪宵获得好处,而成千上万的人却备尝艰辛,国家从中所得收入也为数不多,甚省实际收入要比官方统计更少。国家赤字财政主要负担大都落到普通民众身上。政府在食盐交易中占用大量资金事实,鼓励了其他领域的高利息率,这又更加造成资金匮乏

第五节 专卖制度为啥失败

官员腐败

国家从来不向盐务官员提供必要的财力来管理这项工作

改革建议被忽视

第六章 杂色收入

主旨:每项收入性质含糊不清,进一步模糊了管理工作

杂色收入一览表

开纳事例:出售官衔;僧道度牒:购买者希望豁免徭役;脏罚:盗用20两罚款1000两。桩朋银,军队武器装备损坏赔偿。香税:朝拜者。轻赍银(容易地移交):作为漕粮的田赋要加征很重的路费米耗,支付路费。

● 收入估计

● 评价:虽然税收项目多,但金额不多。

第七章 财政管理

● 16世纪财政管理5个阶段

1501-1521:没有有力的领导力量 1521-1541:嘉靖皇帝即位,释放多余人员,加强宦官管理。但没有制度性改革 1541-1570:军事失败,一连串财政危机出现(1557年,北京三大殿联通正门被烧光,重建工作开始) 1570-1587:张居正时代,财政加强管理,仓库充实起来 1587-1600:军事行动又导致国库空虚。万历皇帝绕过文官系统派遣宦官充当各省的税使而恶化了。

● 应对:危机靠紧急措施应付过去,带来周期性财政压力,每次都是暂时性缓解,没有彻底的改革。

● 影响:不过,无可否认,16世纪的税收中白银使用量的增加是一一个重要的发展。尽管理论上它应该使政府的财源更加灵活多变,并因而有利于财政预算,可是实际上这种情形并没有发生。在前面的章节中已经相当详细地证明了明王朝体制的僵化阻止了它认识到这种变化中的许多潜在的好处。一条鞭法没有推进到它的逻辑终端即单一的土地税。纳税人的劳役不能彻底废除,税收项目也不能合成体。

● 16世纪的户部:表面膨胀,但实际职能没有变大,问题出在户部没有在各省建立地方的分支机构,户部成为了供给线的中断,本应该作为总的会计部门而不是执行部门的户部,在需要额外的资金时,本应该从任何一个收入机构中拨款专用,而通常是从各种税源中抽出小额资金,导致所有限行分配额普遍降低,节余的资金可专用于新的财政需要。显然这种方法不利于积聚大笔资金。

● 各省的管理(拆东补西,腐败严重);大规模水利计划(资金缺乏,地方官员缺乏组织才能);宫殿营建;军事开支不断上升(边境防守镇地的建立、修筑长城、火器的使用)

● 张居正的财政节流

张居正在位时的盛况:在他死去前不久,北京的仓库储存的粮食足支十年①。除紧急情况外并不动用分毫的太仓库旧库的储积已达到白银600万两以上②。太仆寺又存银400万两。南京的仓库同样也存有250万两②。省库也储满了谷物和现银。王士性(1546--1598年)根据他同地方官员的谈话,记述了在16世纪70至80年代,广西浙江与四川的省库和府库平均存有150000至800000两的白银③。这种情形似乎与16世纪政府财政的普遍状况自相矛盾。 为什么能够实现节流:1.当时同蒙古的俺答汗较好,倭寇劫掠活动页渐渐减少。大力减少政府开支,不必要不紧急的事务停止或推迟。领取补助的书目减少,宦官采办收到监督。2.严查财政账目。不依靠监察御史,对六部官员稽核。最大工程《万历会计录》3.重点在于行政纪律和税法严格执行,而不包括革新。 评价:万历皇帝从来没有充分地动员起帝国的财政资源。张居正的节流政策不过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消极方法。因为他们没有作出任何努力来加强财政机构,所以积累起来的库藏的好处只能是暂时性的。

第八章 结语

● 主旨:明朝缺乏与其他国家和民族进行军事和经济竞争的意识,因而并不关心行政管理效率。

第一节 过分简化的风险

王朝周期循环理论(不能充分说明制度的弱点)

王毓铨认为,明朝向农民征收过重的田赋榨干了中国的农业经济。

● 明朝后期有人提出加税,但实际上税收拖欠严重。这表明明朝的税收征纳由于历史原因,又一个明确的最高限度,一旦收入的要求明显的超过了这个限度,将会导致整个财政体系的崩溃。

● 评价明代财政管理:组织管理无力,方法僵化

● 制度缺陷在明代后期已经变得日益严重,道德重建已无力回天。

第二节 明代财政管理及其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

中央集权优先于技术能力

● 仅仅是财政职权的集中,而不是责任的集中。物资、商品、人力管理还停留在最底层次。

● 整个税收水平和地方税额应当是有弹性的,但却变成铁板一块不可更改。明代财政管理越来越缺乏条理,变得艺术化,不是解决技术问题,而是逃避问题。

理论和实践分离

● 定额税收制度虽然减轻人们负担,但没有考虑之后的影响。应该配套一系列保护措施后,建立起健全的货币体系。确保国家控制信用和利率、监督土地的典当、租佃等。

● 朱元璋所创立的组织机构不切实际、运转不力,而且流毒之深,回天乏术,只能有待于一个新的王朝的建立。这种制度明显地不能处理当时所面临的各种问题。在明代财政管理中,思想偏见,责任感僵化,行动范围分割,官吏俸给过低,政府工作人员不足,对于实际情况缺乏了解,中层后勤保障能力不力,公共投人不足(这些情况都是导因于低税政策),所有这些原因使得国家根本无力动员帝国的全部财力,其所能控制的资源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诸如盐课、海关税(番舶抽分)、内陆关税(钞关)、林木出产税(竹木抽分)以及矿银等都面临这样的情况。最终,纳税人不得不交纳更多,特别,是那些无法抵制的额外派征更是如此。当时绝大多数的学者都从未认识到正是官定税率的低下造成了民众税收负担的不断上升,能够认识到低税政策危害的人寥寥无几(见第四章第四节)。

衰落和迟滞

● 财政管理水平与唐宋比起来相去甚远。王安石的财政改革将民众的役折成现钱征收。国家逐步提高铜钱生产这样税收中不断增加的对货币要求抵消了潜在的通货膨胀的影响。元朝的田赋最初也是按铜钱估算,有助于保证财政账目的完整统一。而明朝完全摒弃了这些策略和手段。

主要特点

大而不变:皇帝拥有不可分割的财政权利,留给下层的只是财政责任

被动性:几乎没有中央计划

谢选骏指出:这篇论文是黄仁宇历史写作的出发点,因此我把他的著作成为“税吏的史观”。

《读黄仁宇<十六世纪明代中国之财政与税收>探讨明之税制》(子木 2023-05-30)报道:

本文尝试对明朝繁复的税制做一个简单的探讨。

如唐太宗所言:“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明朝作为封建中国历史上商业氛围最为浓厚的一个朝代,明明在手工业等行业已经孕育了资本主义的萌芽,但最终却未能像英美国家一样快速发展,与中央财政的混乱、民众的不堪重负密不可分。虽然从本书中能够获得的仅是对封建中国中央和地方财政制度和实施上的史实和看法,但其中所反映的经验教训,也不失为检验当今财政制度的一个历史视角。

明代的财政税收积弊深重是明朝经济当中非常突出的一个问题,如今回顾历史,不免想要探寻其积弊深重的原因。是税法本身具有极强的不合理性,是征税执行机构的效率低下,还是执行者的不合规?

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曾对中国古代历史上税制的变革做过一个简略的概括:“何谓积累莫返之害?三代之贡、助、彻,止税田土而已,魏晋有户调之名,有田者出租赋,有户者出布帛,田之外复有户矣。唐初立租庸调之法,有田则有租,有户则有调,有身则有庸,租出榖,庸出绢,调出缯纩布麻,户之外复有丁矣。杨炎变为两税,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虽租庸调之名浑然不见,其实并庸调而入于租也。相传至宋,未尝减庸调于租内,而复敛丁身钱米,后世安之,谓两税租也,丁身庸调也,岂知其为重出之赋乎?使庸调之名不去,何至是耶?故杨炎之利于一时者少,而害于后世者大矣!有明两税、丁口而外,有力差,有银差,盖十年而一值。嘉靖末行一条鞭法,通府州县,十岁中夏税秋粮存留起运之额、均徭里甲土贡顾募加银之例,一条总征之,使一年而出者,分为十年,及至所值之年,一如余年,是银力二差又并入于两税也。未几而里甲之值年者杂役仍复纷然,其后又安之,谓条鞭两税也,杂役值年之差也,岂知其为重出之差乎?使银差力差之名不去,何至是耶!故条鞭之利于一时者少,而害于后世者大矣。万历间旧饷五百万,其末年加新饷九百万,崇祯间又增练饷七百三十万。倪元璐为户部,合三饷为一,是新饷、练饷又并入于两税也,至今日以为两税固然,岂知其所以亡天下者之在斯乎?使练饷、新饷之名不改,或者顾名而思义,未可知也,此又元璐不学无术之过也。嗟乎!税额之积累至此,民之得有其生也,亦无几矣,今欲定税,须反积累以前而为之制,授田于民,以什一为则,未授之田,以二十一为则,其户口则以为出兵养兵之赋,国用自无不足,又何事于暴税乎?”

分析黄宗羲这段话的主要脉络,其对历代赋役制度演变的基本看法是:历代赋税制度的演变,是赋税层层累计增加而不减少。三代时只有田土税,到了魏晋时有了户调,除了田赋之外还有户赋。唐朝实行租庸调制,在田赋、户赋外又添丁赋。杨炎的两税法,是将庸和调并入租中。宋代没有减掉租中庸和调的成分,反而又征收钱米作为丁身税赋。后世认为两税是租赋,丁身税赋是庸调,然而这其实是重复的赋税。明代除了丁赋之外,有力差、银差,一条鞭法把银差力差并入两税,此外征收杂役,又是重复的赋税。万历年间加旧饷,万历末年加新饷,崇祯年间加练饷。倪元璐把三饷合而为一,于是新饷练饷也被加到两税里面。赋税累加至此,实在是百害而无一利。

从这短短的一段话中能够比较容易的提炼出几点信息:一是时至明代,加诸于百姓头上的赋税名目是五花八门,但其实质又多有重复征税之嫌,百姓的税收负担非常重;二是明代几乎囊括了古代中国可能有的所有税收名目,以明代为基础来探究古代中国的税收制度,能够对封建中国的中央和地方财政有一个全局的概念。

在本书中,黄仁宇对黄宗羲的“暴税”说法是持一定的肯定态度的。究其根本,黄仁宇认为,明太祖朱元璋的定额财政政策,是明代财政混乱无力的万恶之源,“国家根本无力动员帝国的全部财力,其所能控制的资源只是其中一部分” 。我也从我理解的角度,主要总结了明朝税制的诸多弊病:

弊病其首,是谓税收定额。在《明太祖实录》中,洪武十八年,太祖规定,“命户部以天下税粮课程,一岁收用之数,刊石于厅事”,这当然可以归结到朱元璋的“布衣情结”,但是同时,他也将复杂的动态财政问题化为了定制,这就使得明代的税收体制十分僵化,根本无法跟上瞬息万变的形式。事实上,由于中国国土本身的农耕土地就具有小块、分散的特点,加上当时存在有一些鼓励农户大力垦荒的官方政策,导致事实上的农耕面积在这百年间是在发生着巨大变化的。加之随着王朝的发展,农垦技术不断更新,单亩田地的产出也在不断变化。后期不断变化的土地面积、生产能力等动态因素与不变的定制之间的矛盾越来越激化,直至到了官府束手无策的地步。更糟糕的是,后世皇帝将朱元璋所定的数额奉为祖制,不加更改,甚至到了晚期的万历时期,还固执地认为“原额制田者,洪武之定数,不容增损”,认为自己是体恤民情的好皇帝、仁君。本就僵化的体制加上后期皇帝的不懂变通,使得国家机器已经被耗到了十分危险疲惫的地步,地方政府不得不通过许多非常态手段来攫取资源。

弊病其二,是谓明朝各级政府的相对自给自足的现象。明朝中央财政运转困难,地方财政同样寸步难行。明代县财政的基本特点,可以总结为“包干体制”,即县官在完成中央下达的财税征收任务的前提下,对本县财政实行包干,盈余部分灵活支配,亏空则由县官自行包赔,中央只关注地方最终呈上来的数额是否达到定额。然而这其中其实存在两个问题。第一,地方在缴纳完中央的定额后,财政钱粮支付完官员俸禄,仅有极少部分可用于进行少量福利开支,其余的行政管理经费,公共设施营建经费,加耗等等,虽然占了地方财政支出的主体,却要由地方政府自行筹措。尤其是明朝的解运规定,南方的漕粮解运的加耗(正兑、改兑)可高达总值的55%。因此,地方官不得不五花八门地增派各种名目的税收以补贴公用,同时,为了应付各种公共事业建设,地方官让地方的富民富豪出钱承包以减轻财政压力,总是如此还是十分紧张。第二,由于朱元璋对官员的“清贫官”的偏好,导致明朝官员的俸禄非常之低,连最基本的温饱和家仆的供养都难以满足,因此(尤其是地方)官员会从非正规渠道来获取利益,以维持其世家大族的威严。由于税收的相对自制,导致地方官员在向田户征收税粮的过程中存在着大量勒索现象,从而极大程度上加剧了普通农户的税收负担。

弊病其三,是谓名实不符。所谓“名实不符”,说的是明朝五花八门的税收名目的征收与它本身定义相差甚远。随着时间的推移,税收名目与实际征收性质、内容存在较大出入。比如曾经的里甲、均徭、驿传、民壮,本身都属于“役”的范畴,在性质上与“赋”存在根本上的区别。但实际上在明朝后期,只有在倭寇肆虐的南方还保留着一定的民壮,征召部分乡民直接参军,作为官府军的弥补,而事实上在北方地区基本上所有的里甲、均徭、驿传、民壮这些“役”都以白银的形式由官府直接支付,实际上是采取了“赋”的征收方式。再比如“金花银”这个名目,其实际上是征收白银来直供皇帝个人的开销。地方官员在“官米”的征收当中加入了这一部分白银的征收但没有另分名目,而又在向上递交的时候特地分出部分税收来扩充皇帝个人的私人腰包,通过灵活运用一些已不存在的税收名目来巧妙的服务于特定的目的,税收的征收又显得无序且随意了。

弊病其四,是谓税制与税收管理的整体性的缺乏,导致征税过程极其混乱。①部分税收名目只在少数地区征收,比如长三角粮食高产地区加征的漕粮、南粮、白粮等等,地区与地区之间的税收存在着较大的税目差异;②由于官吏与官吏之间实际上缺乏明确的权责划分,导致农户每隔几天就会碰到征租索钱的官吏,各个官吏中饱私囊,而农户在这日复一日的征索过程中,生活愈发艰难。并且由于官员的这种加征并不具有文书依据,很大程度上是随心而定,这就导致了这种加征可能并不存在一个明确的上限;③由于明朝的税目实在是过于五花八门、琳琅满目,导致后续一些有益的税制改革都很难推行,最终不了了之了。明朝初年还是较为单一的税收政策(比如官米、民米),在后期发展出了多达14项附加税(官米3项,民米7项,还有3种户丁计税和一些小的役银)。张居正的“一条鞭法”,周忱的“平米”制度,这些都是明朝官员为了改变明朝沉重的税收包袱所进行的税制改革,其核心思想就是尽量简化明朝当时的税收制度,以图在后续能够建立起章法严明,简单高效的税收制度,改变拖沓、臃肿、模糊不清的现状。很可惜的是,由于当时明朝的许多名目都有着自身的独特性,所以在比如抽象出“丁”来合并税目的过程中,所要撰写的例外条例与一本税法的条例都相当,那这种合并也就没有特别突出的意义,最终也只是流于表面,或是在某几个县推行了一番,最终还是不了了之;④明朝征税过程中还存在一个特殊的形式——“折色”,即将本身按照xx石米来计算的税收换算成白银的方式。非常有意思的是,这个折合方式它并不是固定的,同一地区的不同的税种、不同的地方同一税种,都可能存在不同的折合方式,导致原本可能相同的基数(比如0.3石米)在折合之后所征收的白银数有着天壤之别。当时的政府官员也具有相当的聪明才智,他们能够有效利用这其中的精妙差别来给不同的征税对象分派不同的税收压力,这大致也能算作是积弊下地方官员的一点有益的小想法吧。

弊病其五,是谓军费压力。与定额的财政相对,明代的军费却逐年飞速增长,这对本来就捉襟见肘的财政提出了更大的挑战。根据数据统计,以万历六年(1578)为例,太仓岁出银两4224730,其中3223051被挪用至军费,占比76.29%,到了万历四十年,占比甚至到达惊人的97.25%。在这种畸形的财政支出下,政府几乎无力拨款用于农业,手工业的建设发展和公共设施的兴建,而不定期战事不断爆发,又对财政收入提出新要求,于是,人民交税越来越多,生活水平却不见好转。

总结来说,明朝后期之所以会有这么大的税收弊病,其祸因在朱元璋开元之时就已经埋下。积年不变的定额和少得可怜的中央拨款,活络了地方官员的心思,拖垮了贫苦的农户,中央与地方财政对富余产品的混乱剥夺,导致民众从未有足够的私人资本来进行交易、发展商业,光是温饱就已不易,更不用说积累原始资本了。从这个角度来看,不难理解为什么资本主义的萌芽在明朝像那孱弱的幼芽,最终也未能汲取足够的养分蓬勃发展。

谢选骏指出:上文受到税吏史观的误导,把“资本主义的萌芽在明朝像那孱弱的幼芽”作为观察的依据,只能得到歪曲的观察、错误的结论了。

《新约圣经中税吏是什么意思》(2019-08-29)报道:

税吏就是税务人员,负责收税。

税吏就是收税的官员。在当时那个时代,是个贬义。

当时的犹太人,被罗马帝国殖民,收税都交给罗马国。这受到了犹太人的强烈反感。

当时的犹太国,是现在的以色列。

当时的罗马国,是现在的意大利。

回到圣经背景, 那个时候以色列被罗马统治,税吏是为罗马人向以色列人收税的以色列人。 比较拗口,通俗理解就是帮着敌人欺负自己人的人。 但是他们既不被罗马人高看也不被本族人尊敬,所以地位很是不高。 甚至以色列人是仇恨敌视税吏的。

谢选骏指出:税吏也许不全是坏人,但是用税吏的观点写历史,那产出的就不是历史,而是税吏的史观了。

《蒙召的马太: 罗马税吏为何成为 众矢之的》(关怀版 2020-08-28)报道:

   

税负加重,人民生活日益贫困,消费市场日渐萎缩,农业衰落又使工商业生产原料减少,而手工业和商业的衰落进一步影响到帝国的税收收入,最终帝国的税收与财政到了崩盘的边缘。

人们或许听说过《马太福音》,也听说过“马太效应”。但是,关于马太这个人,却知之寥寥。在成为耶稣的门徒之前,犹太人马太是迦百农的一名税吏,他终日坐在罗马税关之上,招呼着过往的人们缴税。而“马太效应”则出自《新约·马太福音》中的一句话:凡有的,还要加倍给他叫他多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

而马太受耶稣感召的场景成为后世艺术家们津津乐道的题材。其中最负盛名的,便是由意大利著名画家卡拉瓦乔绘制的教堂宗教画《圣马太蒙召》。

在绘制这幅画时,卡拉瓦乔并没有沿用圣经中所描述的地点,而是创造性地把场景设置在一个阴暗的角落里,我们很难分辨这是室内还是室外,或许是破旧的酒馆,甚至可能是赌场的一隅。画面左侧,马太和几个税官以及佩剑协助收税的士兵围坐在桌前,桌上随意散落着金币,他们似乎刚刚还在享受金钱带来的喜悦。

正当马太一伙人还在数钱的时候,耶稣和圣彼得突然从画面右侧出现。与桌边衣冠楚楚的人们不同,耶稣与圣彼得身着古旧的袍子,赤裸双脚,这是卡拉瓦乔为了表现出圣人的与众不同。耶稣伸出手指向马太,很多评论家认为,这弯曲的手势与米开朗基罗的作品中亚当诞生后接受上帝的点引有异曲同工之妙。

画中,一束光顺着耶稣手指的方向射进来,照在马太的脸上。画面就定格在那个瞬间——马太用手指着自己,似乎在说:“谁?我吗?”圣彼得也指向马太,同时转身对着耶稣,似乎在问:“是他吗?”“对,就是你,马太!”这三个人的手势让画面上的故事顿时生动起来,也将马太从世俗生活中剥离出来,从此税吏马太成为圣徒。

为什么画面中的马太一脸讶异,为什么圣彼得要反复追问?原来,税吏这一职业在当时人们心目中是十分罪恶的,税吏马太无疑会被人当作罪人。而圣人耶稣竟然愿意感召一名罪人,就连马太自己也感到诚惶诚恐。税吏为何会成为罪大恶极的职业,这要从罗马的税制说起。

罗马共和国时期,一方面,国土不断扩张,大量的财富与人口涌入罗马,财政事务复杂;另一方面,系统完备的财政管理机构和制度始终没有形成,管理水平低下。大量的财富资源得不到有效合理的安排与利用,严重阻碍了罗马经济的健康发展。

到了罗马帝国时代,各地经济发展水平极不平衡,经济财政领域矛盾重重。在征税方式上采用的包税制,就是其中最受诟病的制度之一。所谓包税制,指的是执政者将捐税包给商人或团体征收,这些包税商再雇佣一些税吏向当地纳税人征税的机制。这样层层盘剥,一方面政府不清楚收了多少,另一方面百姓也不知道该交多少。

而在以色列,这样的情况尤其严重。对犹太人而言,罗马人是践踏家园的侵略者,而马太这样的犹太税吏,在犹太人眼里,就是罗马入侵者压榨同胞的“帮凶”,无异于卖国贼。而且包税商通常一次性缴足他们所承包的税款,税吏则会以较高的数额向纳税人征收,赚取征收额与包缴额之间的巨大差额。就这样,中饱私囊的犹太税吏个个成为腰缠万贯的暴发户。正因如此,平民百姓们对税吏充满仇恨,路上若迎面遇到税吏,他们甚至还会往地上吐唾沫泄愤。

罗马帝国的税制,也为帝国经济政治的全面崩溃埋下了隐患。

首先,对城市元老的苛捐杂税严重动摇了帝国的统治根基。作为罗马帝国统治阶级基础的城市元老,大多是各自城市中的大商人和手工业主。他们通过“自愿捐赠”的方式为地方修筑公共工程,如道路、引水渠、神庙、公共浴场和剧场等。到了公元3世纪,帝国统治者为了维持国库的正常收入,制定一系列新的法律,将城市元老的“自愿捐赠”变成了强制性捐赠。很多城市元老为了躲避强制捐赠的沉重剥削,抵抗帝国的压榨,纷纷想方设法降低自己的社会地位,甚至不惜放弃元老的名号。针对城市元老的这些做法,罗马政府制定法令迫使城市元老的职位成为世袭,而城市元老也以逃亡的方式反抗。这严重损害了帝国的统治基础,帝国失去了最忠诚支持它的那一群人。

其次,对平民的征税和劳役也在日渐加强。征税官将居民召集到公共广场进行严刑逼供,迫使子女揭发父母,妻子揭发丈夫,仆从揭发主人,这些居民在棍棒之下只得凭空多说些土地的数目。而征税官还要变本加厉,把老人和小孩也算作纳税人。帝国还制定法律开始实行对粮食、原料、手工业品、钱币、船舶、牲畜等的征发制度。地方豪强也趁机变相课税。到帝国末期,沉重的赋税使农民纷纷破产逃亡,帝国的农业遭受重创。政府再也无法通过继续加重税负的手段来增加财政收入。

此外,由于纳税负担不断加重,人民日益穷困,消费市场日渐萎缩,农业衰落又使工商业生产原料减少,而手工业和商业的衰落进一步影响到帝国的税收收入,最终,帝国的税收与财政到达了崩盘的边缘。

了解这一段历史后,我们再回到这幅《圣马太蒙召》,就更能明白为何圣彼得如此惊讶和不满。税吏不但是犹太人之敌,还是罗马帝国衰败的助推者。作为税吏的马太是世俗贪婪的代名词,无论如何不该与“圣徒”二字有关。但耶稣却不这样想,他说:“健康的人不需要医生,生病的人才需要。我不是来召叫义人,而是来让罪人悔改。”

此后,马太不但终身追随耶稣,而且在耶稣升天后仍传教三十年,直到在埃塞俄比亚被杀害殉道为止。巧合的是,1597年,当卡拉瓦乔受邀为罗马市中心圣路易教堂内的康塔热里礼拜堂绘制祭坛画时,他同时绘制了《圣马太蒙召》与《圣马太殉难》。今天,这两幅光影对比强烈的画作依然静静悬挂在康塔热里礼拜堂内。一左一右,一得道一消亡,无言诉说着这位税吏波澜壮阔的一生。有意思的是,在圣马太撰写的《马太福音》中,他不但自谦地将自己的排名挪到圣多默之后,在提到自己时,还称自己为“税吏马太”,永远背负着众人唾弃之名——而这也成为他被后世颂扬的美德。 

谢选骏指出:税吏改邪归正就可以出奇制胜了。可惜黄仁宇死前没有机会像马太一样认识到自己“税吏史观”的错误,也就失去了认罪悔改的机会之窗了。否则的话,他或许可以写出好点的东西。

谢选骏:相信三毛是读者自己的问题

《谁在撒谎?马中欣花5年重访三毛之路,仅为论证三毛是个骗子》(2020-09-01 搜狐)报道:


“今生是我的初恋,今世是我的爱人!!每想你一次,天上飘落一粒沙,从此形成了撒哈拉!”


这句话想必很多人都不陌生,它与三毛紧密相连——熟悉的人能立马想到三毛那本《撒哈拉的故事》。


《三毛真相》揭发三毛骗局?


《撒哈拉的故事》记载了三毛与荷西在撒哈拉沙漠生活时的点点滴滴,其中异域的风土人情在三毛笔下仿佛活了起来,那一桩桩一件件的事,就好像发生在每个读者的心里。这是三毛出版的第一部作品。在读过这部作品之前,撒哈拉沙漠在我心里一直是荒凉的代名词,但在三毛笔下却是另外一番景象——在那有海,有鲜活的生命,也有爱。


可谁能想到,就是这么一部作品,在三毛逝世之后却成了一个人用来“揭发三毛骗局”的证据之一。那个人叫马中欣,是名摄影记者。他用了五年的时间,寻着三毛曾走过的路、留下的印记,台湾到西班牙、法国、德国再到撒哈拉、美国,号称访遍了与三毛熟识的人,写下了《三毛真相》。


他在书中是这么说的:“又老又丑,举止怪异,是个随便的女人。”在他看来三毛根本不是个正常人,而是个精神病患者。他对三毛与荷西的爱情都发出质疑,认为荷西是因为受不住三毛热切追求而做出了妥协。在那本书里,三毛被说得一无是处,无论是人还是作品都被给予了否定,甚至于在书的最后这么总结三毛的一生:“今世有报:克夫,无后,自缢。”


正确看待《三毛真相》


在我看来马中欣的文字是恶毒的带有明显的消极色彩,他断然否定了三毛的一切,恨不得连三毛的存在也说成是虚假的。先不提他得到的“证据”,单纯从一个人花五年时间去论证另一个人所描述的故事所讲述的爱情的真实性这么一点上来看,就会让人感到十分的不舒服。


人在看到一件文学艺术作品以后不是去体会这个作品带给了自己什么,而是去质疑作品的真实性,我认为用真与假来概括作品是不可取的。无论是文学还是艺术,都不可以用单一的字眼、片面的词组来描述,这些都只是它们很表面的一部分。


文学与艺术是人类表达自己所思所想的一种媒介,与语言一样,是有其涵义、是有所寄托的。难道单纯“好人”“坏人”这样的词就能概括一个人吗,很明显是不可以的。人具有其复杂性,而人所创作出的作品也同理。单从这一点,我就可以说我是不认同马中欣的。


其次,马中欣所述“证据”的真实性也令人质疑。这么说的理由是马中欣自称是在三毛生前与她有过交往,但当时觉得她为人并不真实、很夸张,这是在写《三毛真相》之前就对三毛抱有的负面认知与看法。怀着这种消极情绪,如何能在重寻三毛踪迹路上得出客观的证据呢。一开始就认为这个人不好,再去搜寻证据,搜来“这个人很好”这种证据的可能性想必极小,而这种小,是主观造成的,并不应该用于客观论证。


在光明日报有篇名为《读马中欣〈三毛真相〉》的文章,曾经将《三毛真相》定义为是“无赖派文学”。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该作者认为看完《三毛真相》以后并不能给该书下定义,进行个准确的分类。


这本书并不纪实——作者明显十分主观地在记述;也不算是人物研究——只肤浅地从表面现象以及不知真实性有多少的对谈记录中去得出三毛是个怎样的人。该作者认为马中欣寻找“三毛真相”这件事本身就具有不纯目的,他迎合了部分人的畸形趣味,让他们有了饭后的谈资。这也是我所持有的看法。


单从《撒哈拉的故事》中不难感受到三毛的积极、随性与热爱生活。比如她在《结婚记》中记述了她与荷西结婚的过程。他们是那第一对公证的新人,办完手续当天被告知第二天来结婚。读到的时候我就在想,怎么会有这样一对夫妻呢——不知道自己第二天要结婚。


“我找了一件淡蓝细麻布的长衣服。虽然不是新的,但是它自有一种朴实优雅的风味。鞋子仍是一双凉鞋,头发放下来,戴了一顶草编的阔边帽子,没有花,去厨房拿了一把香菜别在帽子上……”用香菜来装点帽子,这是多么可爱的一种想法啊。很容易就能感受到三毛对于生活的热爱,但同时她也是随性的,她并不要求有多隆重的典礼,不需要洁白婚纱,甚至于一开始连结婚都是可有可无的,只要她能跟荷西在一起,这一切就都是完美的。


真挚的文字不会骗人


三毛一直在用作品向读者传达着一种乐观的生活态度。在撒哈拉生活之艰辛其实不难想象,《素人渔夫》就记录了她与荷西生活拮据时下海抓鱼去卖的故事。


但是读完你并不会对他俩生活的困难而感到担忧,反而能读出快乐的意味,我觉得这就是三毛想向读者传递的情感讯息。马中欣说三毛是个骗子,但我认为情感做不了假。三毛努力传递正面美好的能量,而马中欣却一定要将其背后的艰难困苦摆到台面上,摊开来呈现到读者面前,这是何其的过分。他这是在将文学拆开来,变为物品来评判,这个好不好,那样值不值。


冰心说:“文学不是照相机、录音机,它是情感现实感受的混合体,让那些探险的人去了解人文作家的所谓真相,拿作者作品两相对比,实际上就是后探险人的“post”,也是文学的悲哀。”


由此我想说,马中欣或许是个探险家、摄影家,但他一定不是文学家。他不懂得文学作品背后所蕴含的作者的良苦用心,为了自己一点无聊的趣味与偏见,用作品来对作者冠以“骗子”之名,甚至不惜用上粗鄙之语将三毛贬低到了地里。文学不能被理解,这确为文学的悲哀,是我所不愿看到的。


正如前文所说,即便《三毛真相》曾引起轩然大波,成为了不少人茶余饭后的谈资,让不少人开始步入怀疑三毛、批评三毛的“陷阱”中。但凡认真读过三毛文章的人想必都不难看出三毛文字中的真挚与乐观,而不会被一本“他人言”而误导。


人的一生总要接触方方面面的信息,数量之庞大暂且不提,接收到的内容也可能截然相反,这时候就需要我们自己靠着自身经验、自身感悟来判断。不应因为他人的某个观点而刻意忽略了自己通过感受而得出的想法。他人观点固然重要,但是要记住,只有自己才不会骗自己。


谢选骏指出:相信不相信“三毛”,是读者自己的问题——就像吃不吃东西是顾客自己的问题,不是厨子和店小二的问题。从求真的角度看,三毛的名字都是假的,有人愿意相信她兜售的爱情故事,主要由于读者自己的生活匮乏因而如饥似渴,“没有了三毛”还会觉得怅然若失——但凡自己有个一块两块的,也不会如此痛惜三毛的丢失。如果自己有的更多,就会觉得“三毛”的问题都是小题大做甚至虚情假意的了。

谢选骏:英国的另类国王

《黛妃情人惊曝性丑闻 穿着粉红睡裙高价召妓》(2005年04月26日 东方网)报道:


詹姆士·休伊特曾是英国一位陆军军官,自从1986年担任黛安娜王妃的马术教练之后,就与黛妃发生了许多风流韵事,也成为英国媒体关注人物之一。事隔20年,这位英俊的王妃情人仍是媒体焦点人物。


近日,英国《世界新闻报》披露休伊特的私生活:他竟然不惜出高价500英镑每小时与瑞典妓女寻欢作乐,据说他年近半百仍性欲旺盛。更令人匪夷所思的是,他在性爱之前竟身穿妓女的粉红色睡裙,将自己打扮成一个“害羞”的十几岁女孩,称自己是一个不听话的坏女孩,让妓女打他的屁股……


黛妃情人是一个好色的老头儿!


目前,休伊特在英国也算得上是一个“人物”,许多媒体看准黛妃情人这一“品牌效应”,使得休伊特频频在公众场合亮相。


美国福克斯新闻频道就不惜巨资请休伊特负责伊拉克报道;前两天,休伊特还出席英国收视率很高的《名人摔跤比赛》节目。


但是,与休伊特鱼水之欢的瑞典妓女佩特·伦德格伦告诉《世界新闻报》记者:“从外表看休伊特是英国上层社会彬彬有礼的‘绅士’,但他骨子里却完全相反——他是一个多情好色的老头,对于性爱他乐此不疲,他可以十分慷慨地对我的性服务一次支付3500英镑!”


他竟穿着粉红色睡裙像一个不听话的小姑娘


据了解,这位黛妃前情人第一次与妓女人佩特相遇发生性行为是去年的事情。3月份,休伊特还邀请佩特共进晚餐,并告诉她为了这次约会自己准备了一些特殊礼物。佩特说,“当我调情地告诉他,在我的手提袋里放着晚上性爱所使用性玩具时,他一下子变得兴奋起来。然后告诉我看看餐桌下面,我低头一看才发现他的下体难以置信地膨胀着,将裤子撑出一个很明显的突出物。在主菜还未上来的时候,休伊特似乎已经耐不住了,他让我去洗手间将我的红色G形内裤脱去,还告诉我此刻他的脑子里全是如何与我性爱。”


当他们晚餐之后,佩特随休伊特来到他切尔西的公寓,在那里他们度过了一个性爱狂乱的夜晚。佩特说,“来到休伊特的公寓,他给了我一杯杜松子酒,还给了我一叠用信封装着的现金,这是我提供性服务的报酬。紧接着休伊特将我带进了卧室,他告诉我在性爱之前,他想打扮成一个14岁的小姑娘,这是他一生中最大的梦想。听完这番话令我大吃一惊。之后他竟穿着粉红色睡裙出现我的眼前,并羞答答地说,‘你真坏!’暗示着我用手去打他的屁股。此刻的他表现得就像一个十几岁小女孩,显得十分‘软弱可怜’,却又是一个不听话的坏女孩。”


佩特告诉《世界新闻报》记者,那天晚上休伊特的表现和“要求”让自己太吃惊了。她表示,休伊特经常在电视媒体,他就是英国无人不知的黛妃情人,很难想像他竟在现实接触中向我央求性爱,还穿着粉红睡裙打扮成害羞的小姑娘。到现在我还有些不相信自己的视觉,以及我们所发生的一切,这就像是在虚幻世界之中。


休伊特更喜欢多人组性游戏,想参加性爱俱乐部


更令佩特难以置信的是,休伊特对于性爱似乎更热衷于多人性游戏。他曾告诉佩特自己喜欢看佩特与另一位男子在一起翻云覆雨,他计划带着佩特前往巴黎参加一个放荡的性爱俱乐部。佩特称,当他们性爱时,休伊特兴奋且大声说出自己的性爱幻想,我很清楚他的性爱幻想就是希望搞多人性爱游戏,这样会更刺激。


他至今单身,只因念念不忘黛安娜王妃


性爱激情过后,佩特问休伊特为什么现在都46岁了却仍不结婚。休伊特告诉她,“这是因为我始终喜爱着黛安娜,我希望她我的心中能够永远那么完美,也不希望有任何人取代她。”


淫荡短信、手铐、丝巾、疯狂性爱和性神秘感


休伊特与佩特经过一夜性爱之后,第二天佩特接收到休伊特许多淫荡下流的手机短信息,其中还有几张休伊特对自己下体特写照片。有一条手机短信息的内容是:“宝贝!你喜欢看我的****吗?你知道吗?我希望你穿着性感长袜和吊裤带,同时不要穿着内裤。”


几周之后,休伊特又再次邀请与佩特约会。这一次约会地点在伦敦海德公园,他们漫步之后便直接开始他们之间的性交易。休伊特给了佩特1000英镑,将她带到卧室。佩特告诉记者,“这一次也不例外,变态的休伊特又想将自己‘变成’一个不听话的小姑娘。我这一次帮助他实现了他的最终梦想,我将自己粉红带红心的睡裙给他穿上。然后,我拿出一付手铐,将他铐在床边上,他全身裸体地伸展开,并希望用丝巾蒙上他的眼睛,让这个性爱之夜更富有情调。我猜测在以前的性爱中,他感觉缺少性神秘感。”


佩特表示,那个“不寻常”的晚上,休伊特共与我发生了两次性行为。他非常地好色,当我让他达到性高潮,他仍要求再来“一次”。


佩特坦言告诉《世界新闻报》记者,虽然我们之间是一种性爱金钱交易,我是为了生计才与休伊特发生性关系,但我不得不承认他是一个很好的情人,我宁愿在这种生活中迷失自己。


谢选骏指出:戴安娜是未来英国国王的母亲,她的姘头等于是英国的另类国王——比秦始皇的继父嫪毐还要神气活现……毕竟没有遭到满门抄斩,于是永远都是英国的另类国王了!


《真实的戴安娜:父母离异,16岁辍学,情夫7个,最终找到真爱了吗》(2022-05-16 搜狐)报道:


当年,荷西追求三毛,这样问她:“你想嫁一个什么样的男人?”


三毛想了想:“要是看着顺眼的话,千万富翁也可以嫁,看不顺眼的话,亿万富翁也可以嫁。”


“说来说去,你就是想嫁个有钱的人。”荷西总结。


但三毛看了看荷西:“也有例外的时候。”


“如果是嫁给我呢?”


三毛叹了口气:“如果是你的话,只要够吃饭的饭就可以了。”


荷西又问:“那你吃得多吗?”


“不多不多,而且以后还可以少吃点。”


三毛的爱情观,某种程度上就是所有女性的爱情观:只想嫁一个自己顺眼的,多少钱无所谓,吃什么无所谓,只因为爱情。


已经故去多年的戴安娜若读及此处,想必会泪洒当场,因为她一辈子都在追求爱情,渴望真爱,但一遇查尔斯误终身。


很多人说戴安娜出生于贵族之家,是个幸运的女人,否则她根本没机会嫁入王室。但也正因为生于贵族,所以她又是个可怜人。


小的时候,父亲重男轻女,为了生个儿子,与母亲的关系日益恶劣。至戴安娜出生,她就变成了那个没人待见的多余者。


及至母亲生下弟弟,与父亲彻底一拍两散,离婚远走。戴安娜就成了更可怜的人:两个姐姐送去了寄宿学校,她则留下来陪着弟弟一起成长。


照顾弟弟,自己上学读书,生活中从来没有温暖可言。


9岁的时候,父亲又谈了新女友,她与弟弟一起被送去寄宿学校。


在这样经历中成长的戴安娜对家是渴望的,但渴望却不可及。她自卑、敏感、没有自信,总是想着让人承认自己的存在与优秀。


为此,戴安娜的学习成绩很差,英国文学、语言、历史、艺术、地理,没有一门是及格的,哪怕考高中都是经过了补考之后才被录取的。


“我什么都做不好,我对自己失望,感到自己是个走在别人后面的人。”

戴安娜曾这样说。


因此,高中没有读完,她16岁就辍学了。


这也就是说,真实的戴安娜其实只是中学毕业,她的学历实在低到可怜。


后来,在家人的帮助下,她成为了一名幼儿园的老师。


整个童年、青少年都处于爱的匮乏之中,及至18岁,戴安娜搬出家独立,做幼师的同时,兼职保姆、清洁工,什么都干。


因为她内心一直渴望得到别人的认可,得到他人的爱。


可惜,这一年戴安娜却遇到了查尔斯,在大了十多岁的查尔斯面前,她是个长相美丽,家世良好,人际简单,而且百分百听话的女孩。


但在戴安娜眼里呢?查尔斯是王储,是个成熟的男人,得到他的青睐与认可让自己感觉到从没有过的成就感。


就这样,约会了13次之后两人订婚、结婚,完成了一次世纪婚礼。


可惜,爱情不是童话,戴安娜以为就可以改变一生的命运,过上人人羡慕的幸福生活,结果却是一地鸡毛。


想必每个人都愿望承认,初结婚的戴安娜是深深爱着查尔斯的,讨他欢喜,与他分享快乐,一个人在规矩甚多的王室,承担起了一个王妃应尽的所有职责与义务。


可查尔斯不爱她,心里只有一个卡米拉。


在经历了各种努力,各种崩溃之后,戴安娜成长了,长成了向爱而生,同时坚定勇敢的女性。


戴安娜开始在婚姻之外寻找爱,寻找让自己内心安定的来源。于是,一任又一任的情人开始出现。


1989年,戴安娜认识了汽车销售员詹姆士·吉尔贝。


他们之间的地位相差很多,但他们爱得热烈。吉尔贝给戴安娜打电话,称她为“温香软玉”。后来电话录音被泄漏,两人只能各自罢手。


但尝到了真实爱情味道的戴安娜再也不想委屈自己,1991年,她在学习骑马的时候认识了詹姆斯·休伊特。


戴安娜不会想到,相恋3年的两个人在分手之后,却突然转身成为“出卖者”,靠着卖自己的隐私来损毁她的形象:“给我十万英镑,我告诉你全部发生的事。”休伊特的行为,真的很无耻。


1994年,戴安娜又与古董商人奥利弗·豪艾走到一起,当时奥利弗有婚姻在身,戴安娜为这件事差点成为拆散别人家庭的女人。


1995年,戴安娜在伦敦体育馆与同样有家庭,但为了她而果断离婚的威尔·卡林相遇。


可惜,这依旧是一场镜花水月。因为王室身份,并不是适应真正的爱情生长的土壤。


1996年,克里斯托弗·威莱出现,这时戴安娜已经进入即将离婚阶段。身为房地产开发商的威莱,也没办法让戴安娜停下脚步。


不过,在这期间,有一位心脏病医师汉斯纳特·科汉打动了戴安娜,他们是想要真正成为夫妻的。奈何科汉受到家人的影响,最终只能罢手。


1997年,戴安娜与多迪·法耶兹坠入爱河,一起度假,一起约会。甚至,有传闻说戴安娜曾向神父问询:是不是可以嫁一个异教徒。


这本是一切向好的开始,戴安娜若能真的嫁给了多迪,也不失为一种人间圆满,至少,她们当时是相爱的,是共同感受到温暖与幸福的合适人选。


但美好来得太快就容易失去太快,就在两个人同游巴黎的时候,一场车祸结束了所有的爱与被爱。


36岁的戴安娜,带着满心的遗憾永远地离开了这个世界。


一个从小被忽略的女孩,一直追求着爱的影子,希望得到它的垂青,它的眷顾。


她熬过了孤独的童年,度过了自卑的少年,在最好的年纪遇到了真正的王子。


可当戴安娜做好准备,去拥抱幸福的时候,才发现一切都不过是泡影。20岁的她一面承受无爱婚姻的打击,一面想要努力够得到爱情。


青涩如戴安娜,孤独如戴安娜,她独处王室,无助而紧张,丈夫帮不了她,王室用审视的眼光盯着她,世人为她扣上贪慕虚荣的帽子。


在这样的情况下,戴安娜完成了对自己自信的树立,她找到了自己,用真实而温暖的形象站立在世界上。


但最终依旧失去了婚姻,爱情也没能圆满,一生注定无法与爱同行。


这是一个悲伤的故事吧?


在爱情中,女性总是被要求很高。谈及金钱、地位就是现实,为爱不顾一切就是轻率。


戴安娜无辜,从小没人爱,也没人教她如何去追求爱情,维护婚姻。所以,她哪怕吃得再少,为职责付出再多,依旧是无法改变的背叛。


在这样的背叛面前,她的出轨又算得了什么呢?一只被逼急的兔子?这恐怕才是戴安娜真实的样子。


谢选骏指出:戴安娜如何如何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英国王妃如此这般地册封了英国的另类国王”——三教九流都有,惊世大观!大大超过了秦始皇的老妈。

谢选骏:诺贝尔病是人类原罪的证据

《诺贝尔病?为何有那么多伟大科学家最终会疯掉》(腾讯科技 2023-09-30)报道:


划重点:


1.对于科学家们来说,获得诺贝尔奖是他们终生追求的终极职业成就,然而功成名就也可能让有些人晚年患上诺贝尔病。


2.诺贝尔病通常用来形容诺奖得主经常出现的傲慢和毫无根据的自信,这促使他们晚年追逐不可能的、伪科学的或彻头彻尾的疯狂想法。


3.固态晶体管的发明者肖克利患有诺贝尔病,促使所谓的“八叛逆”离职,他们后来创立了英特尔、发明现代芯片技术以及创造集成电路。


4.两次诺贝尔奖获得者莱纳斯·鲍林晚年提倡各种替代医学,宣称维生素C可以治疗衰老、癌症甚至精神分裂症。


一年一度的诺贝尔奖又要宣布得主了。对于科学家来说,获得诺贝尔奖堪称是终极职业成就。这个荣誉如此受人崇敬,以至于诺贝尔奖得主可能会觉得他们的想法和判断永远不应该再受到质疑。这种超然的地位,加上名望带来的巨大压力,可能会导致诺贝尔奖得主在晚年追逐不可能的、伪科学的或彻头彻尾的疯狂想法。


在科学领域,获得诺贝尔奖可能是世界上最值得骄傲的成就。在专业领域,诺贝尔物理学、化学或医学奖得主可以在他们选择的任何地方度过他们职业生涯的剩余时间,研究他们想要的任何东西。获奖者将成为各自领域的代言人,他们也可以领导研究所或政府机构。他们代表了人类成就的顶峰。


但成名也有不利的一面。获奖者经常被要求对他们专业领域之外的事情发表评论。这可能充满危险,特别是如果话题涉及广泛的公众利益,比如政治、宗教抑或是外星人。虽然霍金不是诺贝尔奖得主,但他经常会遇到这种情况,而且他经常说些令人难以置信的蠢话。


此外,他们的职业生涯也可能遇到挫折。虽然大多数成功的科学家都在解决容易解决的问题,但诺贝尔奖得主往往发现,除了最重大的挑战之外,他们很难专注于其他事情。阿尔伯特·爱因斯坦(Albert Einstein)曾有大量惊人的发现,他本可以再获得四次诺贝尔奖。然而,他把晚年的大部分时间都花在了追求虚无缥缈的“大统一理论”(或称万物之理)上。


同样,该领域的另一位巨擘史蒂文·温伯格(Steven Weinberg)花了几十年时间钻研弦理论,追求自己的“终极理论”。诺贝尔奖得主理查德·汉明(Richard Hamming)是这样描述另一位获奖者的:“现在他只能研究重大问题了。”


然而,研究重大问题的不利之处在于,它经常导致获奖者患上所谓的“诺贝尔病”。


何为诺贝尔病?


《怀疑论者词典》对诺贝尔病的定义是“一些诺贝尔奖得主遭遇的痛苦,导致他们接受奇怪的或没有科学依据的想法,通常是在晚年发生。”


瑞士弗里堡大学认知与神经科学实验室的神经科学研究员塞巴斯蒂安·迪盖兹(Sebastian Dieguez)解释说,这些杰出的科学家之所以坚持可疑的理论,是因为他们“有意追求最奇怪、最禁忌、最令人震惊的东西,对科学界嗤之以鼻,以此展现自己的与众不同、大胆、开放。简而言之,展示自己的伟大之处。有些人认为他们永远是对的,即使他们是错的,他们也有权提出挑衅性的、不同寻常的观点”。


诺贝尔病的另一个特征是,诺贝尔奖得主开始研究他或她没有专业知识的课题。


迪盖兹补充说:“在获奖之后,你可以发展出一种浪漫的科学观,这种科学观不是基于对理性和推理准则的服从和尊重,而是基于一种将自己置于直觉层面的能力。无论如何,这种能力可能显得有点非理性,敢于提出被禁止或禁忌的问题。”


简而言之,智力并不能防止非理性。


肖克利令人震惊的行为


威廉·肖克利(William Shockley)是贝尔实验室现代固态晶体管的发明者之一。由于这一发现,肖克利及其同事约翰·巴丁(John Bardeen)共同获得了1956年的诺贝尔奖。但以谦逊、随和著称的巴丁厌倦了肖克利争名夺利的行为,离开了贝尔实验室,成为了一名大学教授。在这个位置上,他转而研究超导问题。这份新工作反而帮助巴丁赢得了第二个诺贝尔物理学奖。


另一方面,肖克利却患上了诺贝尔病。他在后来被称为硅谷的地方创立了第一家晶体管公司,他的声誉和智慧天赋吸引了无数顶尖的年轻物理学家为其工作。然而,获奖释放了肖克利最糟糕的特质,他偏执到强迫员工接受测谎。他自负地想要被视为一个伟大的天才,他让人们为他聪明却不切实际的想法去努力,当这些任务失败时,他又公开羞辱他们。


肖克利的傲慢最终迫使许多才华横溢的成员辞职,其中就有被他称为“八叛逆(The Traitorous Eight)”的年轻学者。这些人后来因自己的杰出工作而出名,包括创立英特尔、发明现代芯片技术以及创造集成电路等。


在这场灾难之后,肖克利重新回到了学术界,但逐渐离开了物理学领域,开始研究关于种族和智力的问题,最终导致他成为优生学的代表人物。肖克利贬低他的第一任妻子,因为她的基因“低劣”导致他的孩子变得不那么聪明,肖克利把精子捐赠给一个特殊的诺贝尔奖得主精子库。到去世时,肖克利已经是个不折不扣的疯子。


从科学到伪科学


物理学家布莱恩·约瑟夫森(Brian Josephson)因22岁时独自完成的博士论文而获得诺贝尔奖。在接下来的40多年里,他怎么能再次达到这样的成功呢?没有人会质疑约瑟夫森追求新想法的才华或判断力。因此,他对超验冥想产生了兴趣,这导致他花了半个世纪的时间进行研究,有时还支持心灵感应、超心理学、心灵能动和其他新时代的巫术。约瑟夫森并没有被同行的严厉批评所吓倒。他继续寻找真正的灵媒和超自然现象。他也热衷于冷聚变。


美国化学家、物理学家、两次诺贝尔奖获得者莱纳斯·鲍林(Linus Pauling)晚年提倡各种替代医学。他大力宣传维生素C可以治疗从衰老到癌症再到普通感冒的各种疾病,甚至声称大剂量的维生素C对精神分裂症有效,其发表的研究充满了偏见和错误。然而,尽管许多研究人员对维生素C的效果提出了质疑,但直到今天,许多人在开始感到不舒服时还会大量服用维生素C。


其他几位获奖者在后来的职业生涯中也遭遇了类似的情况。比如美国生物化学家、DNA结构的共同发现者詹姆斯·沃森(James Watson),他后来成为知名的种族主义者;吕克·蒙塔尼耶(Luc Montagnier)是艾滋病毒的共同发现者,后来成为各种边缘医学理论的公开支持者;美国生物化学家卡里·穆利斯(Kary Mullis)因发现了聚合酶链式反应(PCR)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他否认臭氧层空洞的存在和人类在全球变暖中的责任,甚至声称自己遇到过外星人。


并非只有诺奖得主才得病


当然,诺贝尔病并非只发生在诺贝尔奖得主之中,它也存在于某些不受欢迎的科学家身上。似乎智力并不能使一个人免受认知偏见的影响。因此,即使是非常聪明的人,当他们没有足够的动力去锻炼批判性思维技能时,尤其是当他们确信自己是对的时候,也可能会忽视这样做。


由于人格研究表明,极具创造力的科学家往往比其他科学家更自信。而在诺贝尔奖获得者中,所有人的智力之高不容置疑。因此,诺贝尔奖获得者必须警惕“智力超限”(对自己的能力假设过高),即错误地认为,因为一个人是某个领域的专家,他也很可能在其他领域表现出相当水平的专业知识。


请同情诺贝尔病患者


人们很容易嘲笑和轻视那些死于诺贝尔病的获奖者。谁会为一个满嘴胡说八道、固执或傲慢的人感到难过呢?然而,我们必须记住,古怪往往伴随着才华横溢。如果再加上名望带来的巨大压力,这可能会把一些古怪的人推向边缘。


因此,我们应该对诺贝尔病患者抱有同情心。对有些人来说,这种疾病往往是功成名就必须付出的代价。


谢选骏指出:俗话说“五岳归来不看山,泰山归来不看岳”——宇航员归来地球也会进入类似的状态,再也无法适应平常的生活。我看诺贝尔病也就是人类原罪的证据,诺贝尔得主不过是表现得比常人更为突出罢了——故步自封、丧失了奋斗目标。


谢选骏:美国的真孤立配合了中国的假开放

《美国“孤立主义”与中国“单边开放”: 表象之下的政治现实》(陈岩 BBC中文记者 2024年12月2日)報道: 特朗普的当选,在太平洋对岸的中国激起两圈相互矛盾的涟漪:中文社交媒体上,有众多特朗普的拥趸者,他们欢呼这个特立独行者的强势归来;另一边是忧心忡忡的精英人士,他们恐于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