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谢选骏全集

2022年4月14日星期四

谢选骏:川普邪教与法轮功



《恩明:川普现象已变成一种邪教现象吗?》(独立笔会 4月 14, 2022)报道:


编者按:大选虽过,余波未平。围绕反川和挺川,两派还在争论不休。这种争论由于持续而激烈,很多人已经心生厌恶,对于不同意见的陈述和理由已经很难听下去,这就加深了自由派内部的撕裂。本刊赞同不同意见人士互相辩论,对于不同不同意作者意见的观点,也欢迎来稿。


所谓川普现象指的是由上届美国总统川普引发的反建制民粹浪潮而出现的现象。虽然川普在去年十一月三曰的总统大选输给了获得八干一百万选票的拜登,但他仍获得七千四百万选票,显示他提出“让美国再次伟大(Make America Great Again(MAGA))”民粹主义(populism)式的口号是很得人心的。他的反移民、反全球化的主张是得到很多中下层的美国人支持的,尤其是那些失去了待遇较好的工会工作的、没有受过大学教育的白人。再者,他以所谓政治素人参选二〇一六年总统选举并胜出,令很多人甚为惊畏。对于美国以外地区,尤其是港台及全球各地支持民主、反对中共的社群,出现川普现象,主要是因为川普看似反共。


社交媒体的影响是川普现象形成的重要因素。无可否认,川普通过他的推特账号跳过现有的传媒体制,直接诉诸选民,达到了他宣扬民粹主义的手段和目的。


川普现象形成的起因是可以理解的。


问题是川普在他的推特以及其他场合的发言,据不完全统计,在他四年任期内,共讲了超过三万次经事实测试(fact-check)証明是谎话,大概创下了所有总统说谎的记录。从二〇二〇年总统大选一开始,川普在他的推特中重複地说选举有“大规模舞弊”,并说他以“压倒性”(landslide)驘了选举。一月六日支持川普的暴民沖击国会大厦,企图阻止国会认証总统大选结果。在这之前,共和党参议院多数党领袖麦康奈尔(Mitch McConnell)已警告说:“总统(川普)致力于消弱人民对二〇二〇年总统选举结果合法性的信心,其产生的实际威胁,令美国民主陷入”死亡漩涡“”。暴民沖击国会事件后,他又称:这些暴徒是被灌输了“谎言”,由川普及其他权势人士“挑动”的。并说:“川普(对于沖击国会事件)在实际上及道德上是要负责任的(he is practically and morally responsible)”。


但是,许多川普支持者完全相信川普的谎言,认为大选被民主党人偷走了。完全不理会美国各州的选举官员、各级法庭以及联邦最高法院法官、多位联邦政府高官、共和党内多位资深领袖、以及参众两议院的大多数,都一致声明:二〇二〇年总统选举结果的合法性。这些川普所谓“铁粉”(hardcore fans)在他们的社交媒体中还宣称:沖击国会是由反法西斯主义义的左翼份子发动的,无视甚至拒绝承认大量証据,包括被逮捕的是众多右翼激进份子和川普狂热支持者。


这就不能不引起本文题目的问题:川普现象已变成一种邪教现象了吗?


最近,笔者看了一篇题为“川普邪教存在吗?(Is there a cult of Trump?”的文章,作者是Michael Brown。文中从七方面分析川普邪教存在的特徵。从中你可测试你是否已成为川普邪教信徒?现简译如下,仅供参考:


1、你相信川普,只有川普是可以相信的。你不但拒绝相信主流传媒的“假消息”,不但看穿左派的谎言,只是你只相信川普、而不相信其他任何人。如果川普辱骂Jeff Sessions(原川普内阁的司法部长),那么Jeff Sessions 一定是坏人。如果川普辱骂William Barr(另一位川普内阁的司法部长),那么William Barr 一定是坏人。如果川普辱骂联邦最高法院的法官们,那么他们一定是坏人。如果川普辱骂Mike Pence(原川普副总统),那么Mike Pence一定是坏人。只有川普是可信的。


2、你不能忍受任何批评川普的人和事。一定要绝对、完全忠心于川普。任何不同意或质疑川普就会被认为是不忠心。你只能是支持他或反对他,没有中间立场。


3、如果你的朋友和亲人不支持川普,你就会对付(turn on)他们。川普是一分界线。就算是你的牧师(神父),如果他不支持川普,你的牧师(神父)就成为可疑份子。他可能是被菁英收买了、或是一秘密左派份子(港人称为“左胶”)?(笔者附加:在华裔社群中,一些川普"铁粉“更认为:”不支持川普的就是共产党“)


4、为了保卫川普,你会放弃你的(道德)标准。以前认为是不可思议的或污秽不堪的事情,你现在会觉得是合理的。你会说:“我们需要斗士,不需要弱者。”没有任何川普辱骂、诽谤、侵犯他人人格的行为,会使你不支持他。


5、你把你所有的疍都放入了川普的篮子里。你相信川普是所有政治领袖中唯一可以拯救美国的。他一人可以保卫自由世界。他一人可以保卫教会及以色列。其他人都已被感染、被妥协、或太软弱、或是“沼泽”的一部份。只有川普可以改变局面。


6、凡是有关川普的任何消息及报导,你都不可能理性地看完它。你会更可能相信甚至是最离谱的阴谋论,而不会对它有所质疑。就算川普说了些与事实不付并已被証实是谎言的,你会千方百计找理由支持他的谎话。例如,当他说:“谁都知道对方偷窃了选举,尤其是他们也知道的”。你完全相信他说的,虽然相反的事实已被証明才是真相。


谢选骏指出:川普是法轮功的偶像之一,法轮功大肆吹捧川普的结果,却是川普的滑铁卢——这到底是川普邪教呢还是法轮功邪教呢?或者都是邪教。为何它们都是邪教呢?因为它们都崇拜活人,而崇拜活人,就是邪教的基本特征。为何崇拜活人的都是邪教呢?因为人有酒色财气的血肉之躯,不可能做到无邪,崇拜这样的活人,不能崇拜教主身上的邪恶。当然,与此类似,毛泽东崇拜、斯大林崇拜,也无一不是邪教的了。

谢选骏:共产共妻自食恶果



《中国共青团称“极端女权已成网络毒瘤” 引发争议》(2022年4月14日 BBC)报道:


中国共青团中央周二(4月12日)通过社交账号发文,批评“极端女权已成网络毒瘤”,引发巨大争议。


共青团中央在网帖中称,其账号近期发布的一组反映中共革命历史事件的图片,被很多网友攻击为“故意忽略女性”,其新闻编辑人员也遭到“网络暴力”。 该组织称, 这些行为“突破了底线”。


共青团中央还贴出了一些网友评论的截图,其中一则留言说:“一共六张图连一个女性也没有,都是男性,你们是怎么如何避开这些为国家鼎力奋斗的女英雄?”


共青团中央全称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中央委员会,是官方青年组织共青团的最高领导机构。几乎大多数中国年轻人都是共青团员。


“‘极端女权’兴风作浪久矣,虽然每次‘发作’都能蒙蔽不少网友,好在时间越长,其真面目暴露越明,”拥有1700多万微博粉丝的共青团中央账号在网帖中写道。


它进一步批评说,凡事都能莫名其妙往“女权”上引的人是为了制造“性别对立”,吸引流量和借机敛财。


“近期一连串事件表明,‘极端女权’已经越来越猖獗,毒性越来越剧烈。全网齐心切除‘毒瘤’,还网络一份清朗,已经刻不容缓!”文章补充说。


共青团中央的严厉警告迅速引发讨论。截至北京时间4月14日下午,该帖子被转发了近60万。


图像来源,WEIBO

不过,很多转发的网友并不认同这种说法,一些人指责该组织带头对女权进行“污名化”。


“不关注疫情形势,不跟进丰县‘铁链女’,在女性权益受到侵犯时漠不关心,却揪着个别人的言论不放,到底是谁在制造对立?”有网友批评道。


“把极端男权也发出来看看吧,我经常收到骚扰留言,从来没人管,”另一名网友写道。


还有一些网友指责共青团中央列出的所谓“极端女权”言论仅获得3个赞,并没有代表性。


原帖的评论区似乎在引发争议后被关闭。


在中国社交媒体上,女权主义是一个高度争议性的话题。一些批评男女不平等或女性遭到不公待遇的网民常被贴上“影响社会稳定”的标签,或被指责在煽动“性别对立”。


中国官方也不断加强对于女权声音的管控。2018年,在#MeToo运动风起云涌时,拥有近20万粉丝的“女权之声”的社交媒体账号被审查者永久封禁。


一些网友还使用“女拳”这样的谐音词来形容他们认为激进的支持女权或反对男性沙文主义的人。


在同一日,官方媒体《北京晚报》也以《岂任“女拳”兴风作浪肆意播毒!挥舞大棒的假女权是时候管管了》为题发表评论,称“‘女拳’乱打,已成为当下舆论场不容忽略的奇葩现象。”


谢选骏指出:光棍集团年轻的时候杀人越货、烧杀奸淫,号称“共产共妻”;但是发福之后就日日噩梦了——担心别人也来共他们的产、共他们的妻,终于感觉自食恶果了。


《当女权成为“女拳”:中国的女性主义者为何在互联网遭到“反击”》(BBC 2021年1月11日)报道:


在中国,一些批评者将女权称之为“女拳”,但也有一些女权人士采纳了该称呼,认为它能体现女权主义的力量。

图像加注文字,

在中国,一些批评者将女权称之为“女拳”,但也有一些女权人士采纳了该称呼,认为它能体现女权主义的力量。


去年年末,当以在脱口秀中对男性进行犀利讽刺而著称的喜剧演员杨笠再站上舞台时,并没能让所有人都捧腹大笑。


在七分钟的演说中,身穿宽松白色西装的杨笠面带微笑地与台下观众分享自己对于男性的观点,她用带着几分调侃的语气说:“男人还有底线吗”。这似乎点燃了一个积蓄已久的火药桶。


一些知名人士公开向杨笠的脱口秀开火,感到被冒犯的网友也纷纷发帖批评她“侮辱男性”。一个活跃的反女权账号更发起一场运动,号召网友们给中国媒体监管部门递交投诉信,举报杨笠和节目“宣扬仇恨”、“制造性别对立”。


尽管杨笠并未公开表示自己是一名女权主义者,但在社交媒体上,纷至沓来的批评留言都用“女拳”的字样形容她和她的支持者。 


在汉语中,“拳”和“权”同音。过去一段时间里,“女拳”这个词被越来越多的中国网友用来形容他们认为激进的支持女权或反对男性沙文主义的人。


“她们就知道无理取闹,什么事都能上升到男女对立上去,然后开始打拳啊”,23岁的江苏大学生小杨对BBC说,他只愿意透露自己的姓氏。


读大四的小杨常在网上批评女权主义者。他认为“女拳”这个谐音词相当贴切,因为“拳头”正体现了他眼中女权主义者胡搅蛮缠、胡乱出击的样子。“他们不是要平权,而是要特权,”他说道。


但杨笠后来回应称,她的话之所以在很多女生中反响热烈,是“因为观众觉得有共鸣”。


在中国,女权运动曾是一种长期存在但小众的呼声。2018年,来自好莱坞的#MeToo运动传入中国,并掀起了一阵女性对性骚扰和性侵者的控诉潮,这让女权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和讨论。但与此同时,女权主义者在互联网上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反击”。


“出圈”

2012年6月的一天,当上海繁忙的南京西路地铁站出现了两名头戴黑色头巾的蒙面女子时,不少人感到惊奇。她们手里分别拿着两个平板电脑,一个写着“要清凉,不要色狼”,另一个写着“我可以骚,你不能扰”的标语。


她们是两名女权主义者,来到这里是为了抗议上海地铁在社交媒体上的一则言论。此前,上海地铁第二运营公司通过官方微博发了一张显示一名女性穿着半透视黑色纱裙的图片,下方的配文称:“乘坐地铁,穿成这样,不被骚扰才怪”,这让一些女权人士认为是在将性骚扰的责任推卸给受害者。


尽管只是简单地驻足展示标语,但对中国这个此前鲜有与性别相关的运动的国家来说已相当罕见,这次事件被很多中国女权活动人士视为首个公开进行的反性骚扰活动。


2012年,中国的几名女权人士通过“带血的婚纱”行为艺术,抗议家庭暴力。


三年后,一场未遂的活动成为了中国女权运动的另一个里程碑。五名女权人士因计划举办一场提高公众对公共交通性骚扰关注度的活动被警方拘留了逾一个月。这一事件引发海内外高度关注,被称为“女权五姐妹案”。


尽管在这几年中,中国各地的女权人士举办了各种“脑洞大开”的行为艺术展或温和抗议,例如占领男厕所或身穿带血的婚纱来呼唤社会关注公共厕所男女厕位不均衡和家庭暴力等问题,但学者认为,当时互联网上的共鸣者并不算多。


“我们当时一直在跟上海地铁的活动,但我清楚地记得那时有调查的结果是有70%的人都是反对的,他们认为性骚扰和穿得少就是有关系的,”中国女权主义学者熊婧对BBC说。当时,她所在的中国知名女权自媒体“女权之声”跟踪报道了这一活动。


熊婧认为,2018年夏天席卷中国的#MeToo运动是让女权思潮在中国“出圈”的标志性事件。她表示,直到这一年,普通人前所未有地关注到女性所遭到的性骚扰和性别欺压。


2018年席卷中国的#MeToo运动被视为是女权思潮在中国“出圈”的标志性事件。


据不完全统计,从2018年1月至9月,有超过30名中国社会名人被控曾进行性侵或性骚扰,被控者涵盖学术界、公益界、宗教界和媒体界等多个行业。其中,全国政协常委、中国佛教协会会长释学诚因此落马。另一关键案件——央视知名主持人朱军被控性骚扰女实习生案——去年12月在北京海淀区法院开庭。


除了性侵与性骚扰,家庭暴力也不断成为中国网民议论的话题。例如,2019年知名的仿妆艺人宇芽公开自己被前男友拖到电梯中施暴的录像,以及2020年藏族网红博主拉姆遭前夫泼洒汽油纵火去世等话题,在微博上均有数以亿计的累计阅读量,很多网友纷纷呼吁当局加强《中国反家庭暴力法》的执行。


“女拳”

但随着越来越多的女性开始关注和坦率地说出生活中碰到的性别歧视和不愉快经历,反对声也随之而来,有人指责她们中的一些人成为极端的“女拳”分子,还有人质疑她们加剧了社会撕裂。


例如,在杨笠因此次脱口秀而引发争议之前,她在去年夏天因脱口秀中的另一句话惹恼了很多男性:“他明明为什么看起来那么普通,但是他却可以那么自信?”


当时,她正将男性与女性进行比较,她表示相对于很多不自信的女生,男生无论在长相和学业上都更加自信。这句话后来成为很多女权主义支持者标志性的口头禅,用于批判不尊重女性或有大男子主义倾向的人。一些人还创造了“普男”等简略版词汇。


“为什么要将男性一棍子打死?”表示不喜欢“普男”这个词的小杨说。“她们可以批评一个具体的人,但不能说男性都怎么样怎么样,这对其他的男性不公平。”他还认为,一些女权人士如今在依靠女权“收割流量”,用出格的话吸引粉丝。


对这句口头禅感到不满的人还包括国际关系学院法学教授储殷,他在抖音上表达了自己的抗议。“你真的以为你是小公主吗?”他反问道。“没有公主命,还得了公主的病。”


储殷在12月还撰写了长篇博客文章,批驳杨笠等人在搞西方社会的“性别政治”。他警告这是资产阶级“为了瓦解劳动阶层的团结而制造出来的社会运动”。


围棋世界冠军柯洁曾与女权人士在互联网上交火。


与女权主义者多次交锋的知名人士,还有被称为“棋王”的柯洁。


今年23岁的他曾多次代表中国获得围棋世界冠军,但他在微博上的很多帖子被认为不尊重女性,其中包括他将一名女明星的生产比喻为“下蛋”、嘲讽女棋手相貌和使用emoji符号讽刺女权人士是“女拳”等。这引发了他和女权支持者之间旷日持久的网上对战。


2020年5月,柯洁被云南省提名为“全国先进工作者”,但一些网民很快发起举报运动,向当局发送了其进行网络骂战的截屏,最终他没有入选。


是否极端?

现居美国的吕频是中国知名的女权活动人士。她承认如今中国支持和反对女权的声音在不断变得“极化”,两者也在很多不同问题上势同水火。


“我能理解一些观点,让另外一个性别会有些尴尬,”吕频对BBC说。“你发现现在也没有中间立场了,中间的地带在不断缩小。”


吕频认为,一些激进的发言没有“在就一个具体的性别权利问题提出一个协商,而是不自觉地把这些问题与另一个群体所对立”,当进行到这一步时,另外一个群体可能会觉得自己的回旋的余地也比较小,从而导致反弹。


一个典型的案例是2020年4月,一名微博用户发帖讲述自己在女权意识觉醒后试图让孩子改成母姓却遭到反对,最终决定离婚的经历。此事一出便引发中国网友们的激烈争执。一些女权支持者认为这是正当的要求,但反对者指责她“小题大做”,在炒作性别议题。


2017年,一名妇女正在参观上海的一个反对家庭暴力的展览。


中国藏族网红拉姆直播时遭前夫纵火身亡引爆反家暴讨论

随着争议发酵,很多网友前往让孩子随夫姓的网络名人“Papi酱”社交账号留言,批评她标榜自己是“独立女性”却不注重“冠姓权”,甚至使用了一些侮辱性的绰号,这一度引发了社会舆论对女权的不满。


不过,吕频认为造成该现象的更主要原因是女权人士提出的很多问题和政策性期待长期没有被认真对待或获得回应,其中包括很多“制度性问题”,让很多女性觉得能通过协商解决诉求的空间很小。


让中国很多女权人士失望的是,今年新实施的《民法典》中,中国的立法部门不顾舆论反对,在离婚程序里增加了30天冷静期制度。这使夫妻双方获准离婚之前,双方有时间重新考虑他们的决定,一些人担心家暴受害者可能会在这段时间内遭到更多暴力,而他们中的大多数是女性。


此前,中国便出现了诸多遭到家暴却“离婚难”的案件。2020年8月,河南省商丘市的一名24岁的女子被丈夫狠狠殴打后,从窗户跳下逃生,导致双下肢截瘫。但当这名女士试图和丈夫离婚,并向法院提供了这一事件的闭路电视录像作为证据后,法院拒绝批准离婚,并要求双方调解处理。


中国新颁布的《民法典》在离婚程序里增加了30天冷静期制度。


后来,她将视频上传到社交媒体上引发广泛关注。在愤怒的舆情面前,法院批准了她的离婚。


此外,很多女权人士在#MeToo运动中呼吁建立高校防治性骚扰机制,也在经历了民间大讨论后变得遥遥无期。2020年中国高考结束后,一个民间组织给中国的55所大学打了电话,询问学校是否有防范性骚扰的措施,但没有一所表示有反性骚扰培训、申诉渠道或调查处理机制。


“天然的同盟”

中国女权主义者面临的反击并不是特例。#MeToo运动后,世界上一些其他国家也出现了对于女权主义的质疑甚至是反对声浪。


在传统保守思想深厚的韩国,随着女权主义一路高歌猛进,一些感到不满的男性站了出来,走上街头进行反女权示威。组织者表示,他们致力于“争取法律公正、反仇恨和真正的性别平等”。


在法国,巴黎市政府在上个月被意外地罚款90,000欧元(约合110,500美元),原因是市长在2018年任命了更多的男性晋升,被认为违反了法国促进就业性别平等的法律。


但吕频认为,与其他国家不同的是,中国女权主义者面临的舆论压力与来自政治的压力紧密相关。


“我们的政府的确从来都没说支持男权,但实际上中国本身是一个父权的政治,这些指责女权的人拥有的制度性支持永远比女权主义者要多,”她说道。


弦子控朱军性骚扰案去年12月在北京开庭,很多支持者前往声援。


她表示,因为女权挑战了现有的文化和秩序,女权主义经常被贴上“影响社会稳定”的标签,在一切以稳定为优先的中国,反女权人士拥有了“天然的制高点”。


2018年,在#MeToo运动风起云涌时,拥有近20万粉丝的“女权之声”的社交媒体账号被审查者永久封禁。一些读者和女权人士写信向百余名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呼吁关注被封号一事,但未收到任何回复。还有人向网信部门提交了信息公开申请,但也杳无音信。


“(政府)不仅是他们拉的一个保护伞,而是他们本身就是天然的同盟,”她补充道。“现在很多人说女权是境外势力。他们的这种话术为什么会有效,因为他们完全复制和延伸了政府的话术。”


2020年12月,在上文提及的央视知名主持人朱军被控性骚扰案开庭前,有百余名支持者前往法院门口声援指控者弦子,但这一事件几乎未见诸报端——中国并没有禁止媒体报道正在进行的诉讼案件的法律条款——唯一报道该事件的媒体“财经网”在发稿后的数小时内突然删除了相关报道,但未给出原因。


法院后来宣布休庭。与官方媒体的沉默形成对比的是,不久后很多有影响力的社交媒体博主在未提供证据的情况下,指责弦子“勾结境外势力”,并通过舆论干扰司法。


改变


尽管中国的女权运动遇到了很多阻力,但熊婧对于女权的未来还是比较乐观。她称,并不担心女权被“污名化”。


“批评声大,首先是因为赞同的声音是更大的,”熊婧说道。“在中国,相比于很多其他的权利问题,女权还是有一定的合法性和存在空间,来让大家慢慢推动这个议题。”


例如,一项全国性的草根运动正在推动在中国大学和中小学的女厕外设立卫生巾互助盒,以打破月经耻辱。该计划目前已拓展到中国至少338所学校。流行歌手谭维维在电视演出中演唱了由真实家暴案件改编的歌曲。


中国东部的浙江省则在去年7月宣布,将向公众开放家暴历史查询系统。婚恋对象只需要提供正式身份证、结婚伴侣的身份证资料,即可查询。


熊婧认为,如今很多人对于女权运动仍缺乏了解,认为这是“没事找事”,但这“并不局限于性别议题本身”,而是处于某一种优势地位的人很难通过同理心了解和自己处境迥异的人的想法。


“比如你在晚上一个人回家的时候,有人跟在你后面,一般的男人是不会觉得是一个多么恐惧的事,但这种不安感是女性几乎天天都要忍受的,”熊婧说道。“男性需要跳出自己的视角。”


在杨笠的脱口秀引发争议后,曾在中美两国都小有名气的脱口秀演员黄西公开表示赞扬。“她嘴里的‘男人’并不是指所有的男人,是指一些没底线的男人……她抖的包袱是很多男性的盲点,也许因此不被认可。​”


熊婧表示,尽管性别不平等的受害者或受影响最大的人是女性,但男性也同样是受害者。


“很多男性本身也因这种文化背负了沉重的期待,比如要买车买房、要挣钱,他们当然会有压抑,会有不满,”熊婧补充道。“但他们应该想一想什么才是真正需要改变的东西。”


谢选骏指出:黄俄光棍利用妇女流氓暴力夺权,用完之后就当作垃圾一样扔掉了,就像对待不务正业的农村地痞。但是被煽动起来的游民不肯善罢甘休,他她们要继续革命,这就让共产党自食恶果了。

谢选骏:吻戏就是卖淫



《甜美女星出道20年“坚持不拍吻戏”亲曝真实原因》(2022-04-13 中时新闻网)报道:


大陆知名女星李小萌,16岁时就凭着甜美外表与一双浑圆大眼演出电视剧《谁说我不在乎》,并藉由此剧入围金鸡奖最佳女配角奖,演技备受肯定,清纯形象深植人心,也因此获得“纯洁女神”的封号。不过她即使出道20年,却始终不肯接拍吻戏,日前网友也挖出她与老公王雷一同登上节目时所公开的背后真正原因,引起网友热烈讨论。


李小萌出到20年坚持不拍吻戏。 (图/微博@李小萌)


现年36岁的李小萌由童星身分出道后,就曾公开表示自己不拍吻戏,因为她认为“可以拍吻戏,但只跟自己爱的人拍”,因此只要有接吻场景的戏剧都不接,也使得她出道多年作品量却相当少,平均一年接不到一部戏,而她在2006年因合作电视剧认识大3岁的男演员王雷后,两人便开始交往,爱情长跑7年终于在2015年结婚,并陆续生下2名孩子, 婚姻生活相当幸福,至今从未有过诽闻。


另外,李小萌曾自嘲“心眼小”不想看到老公亲别的女人,因此爱妻的王雷也为了李小萌尽量不接拍吻戏,不过他后来的戏剧作品中仍有与蔡少芬接吻的场景却没跟老婆报备,直到李小萌看到剧照后发现,不过李小萌并没有因此生气,还忍不住调侃王雷表示“我长大了,不会在意这种事”,让王雷有点不知所措, 但两人从相识到结婚17年所累积的信任与坚定的感情还是让许多人相当称羡。


谢选骏指出:这个女性以为“可以拍吻戏,但只跟自己爱的人拍”就对了?其实不然,因为吻戏就是卖淫——“只跟自己爱的人拍吻戏”,也还是卖淫,因为她的片子还是拿去卖的。在我看来,拍吻戏和三级片的区别,只是“尺度”上的——但就其“卖淫”的意义而言,是完全一致的。


《娱乐圈那些曾为爱拒绝演吻戏的5大女星,最后一位直接退出娱乐圈》(晓雨 2021-07-14)报道:


2013年话题郑爽因出演《胜女的代价2》再次爆红,她在多次接受采访时直言自已只接受跟张翰的吻戏,不接受跟其他任何男演员的吻戏。


韩雪自出道之今,完全没有拍过激情戏,甚至连吻戏都很少拍,这跟她身后稳定的另一半有关,这说明韩考时时虑另一半的感受,不想因为拍戏影响两人的感情。


嫁入豪门之后再复出,刘涛选择作品的标准是:“首先不能有激情戏。其实我也看过很好的剧本,但是一看,感情戏太多,自己首先就放不开,第二不希望老公吃醋。


出道以来就以清新气质和邻家女孩般感觉独树一帜的孙俪,曾在《金山》等片中有激情床戏,和自己的形象相距甚远让人大跌眼镜。但为了顾及爱侣邓超的面子,孙俪之后的作品再也不见激情戏,中规中矩的演出。


陆毅和鲍蕾的爱情故事是娱乐圈的佳话,但当初陆毅曾因鲍蕾在《天使的翅膀》中火辣的激情戏而负气离去,差点造成分手的局面。所以,已为人妻的鲍蕾此后再也不敢有越轨的演出,尽管自己有火辣的身材和脸蛋,也只能让自己老公欣赏,无缘现于荧幕。


谢选骏指出:“为爱拒绝演吻戏”所为何来?因为这“5大女星”通过早年经历已经深知——吻戏就是卖淫!所以,要想保持基本尊严的,就只好“直接退出娱乐圈”了。

谢选骏:台港澳海外华人世界2022年还属南朝



《妈妈意外曝光女儿入外籍 中国户籍被注销》(衡水公安 2022-04-12)报道:


近日,冀州区公安局民警工作中发现郑某疑似有双重国籍,将此线索第一时间转交给户政大队。


3月18日,冀州区居民李某的中国护照到期,到冀州区出入境管理大队办理业务。民警办理业务核查时发现,母亲李某持有女儿郑某的加拿大护照复印件。经过户政大队民警进一步核实,确定郑某已加入加拿大国籍,并在加拿大定居,但未注销中国国籍。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法》第三条及第九条之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不承认中国公民具有双重国籍;定居外国的中国公民自愿加入或取得外国国籍的,即自动丧失中国国籍。因此,郑某自动丧失了中国国籍,其中国户籍应予注销。


冀州区公安局户政大队民警向郑某履行告知程序后,注销了其中国户籍。


警方提示


关于取得外国国籍或赴港、澳、台定居人员注销户口的温馨提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法》第九条规定:“定居外国的中国公民,自愿加入或取得外国国籍的,即自动丧失中国国籍。”我国不承认双重国籍,当我国公民取得其它国籍后,我国国籍就自然丧失。


如果您或您的家人已取得外国国籍,请携带本人或已取得外国国籍或赴港、澳、台定居家人的居住国(地区)永久居留资格证明或外国有效护照、具有资质机构出具的翻译件、《内地居民申请前往香港/澳门定居批准通知书》(经出入境管理部门批准前往香港、澳门地区定居的提供)、《注销户口通知书》(经出入境管理部门批准前往台湾地区定居的提供)以及居民户口簿、居民身份证原件到户口所在地派出所办理户口注销手续。


网民嚎叫:


zzaizai 发表评论于 2022-04-14 05:36:14

roliepolieolie 发表评论于 2022-04-12 13:05:00

取得外国国籍的自动取消中国国籍就算了。去台湾定居的中国人怎么也失去中国国籍?你们不是天天念经似的说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吗?

去台灣定居的大陸人,如果換領了台灣身份證,是需要回原籍辦理戶籍遷出的證明,也就是放棄大陸戶籍,還是在一個中國的範疇,只是戶籍地換成了台灣

一条小路 发表评论于 2022-04-13 14:10:10

古怪凌有北京非法戶口嗎?

冷水1938 发表评论于 2022-04-13 14:00:08

zzbb-bzbz 发表评论于 2022-04-12 16:33:08

美国、日本等国家双重国籍也是非法,执法不严而已,或者说需要派驻间谍方便而已


谢选骏指出:上述情况说明,台、港、澳、海外华人世界,即使在2022年,还被划归另外一个中国,也就是“现代南北朝”里的“南朝”——甚至“回归”了北朝的香港澳门,依然划在北朝之外!这就是“现代南北朝”的格局!

谢选骏:美国政府五百亿美元出卖了俄罗斯



《比尔·克林顿:我曾试图让俄罗斯走上另一条道路》(2022年04月14日 CND)报道:


当我第一次成为总统时,我说过,我将支持俄罗斯总统鲍里斯·叶利钦在苏联解体后建立一个经济良好、运转顺畅的民主制度的努力——但我也支持北约扩张,纳入前华沙条约组织成员国和后苏联国家。


我的政策方针是为最好的结果而努力,同时做最坏的打算。我担心的是俄罗斯极端民族主义的回归,用帝国的野心取代民主和合作,就像彼得大帝和凯瑟琳大帝那样。我相信叶利钦不会这么做,但谁知道他之后会发生什么呢?


如果俄罗斯继续走在民主与合作的道路上,我们将共同应对我们这个时代的安全挑战:恐怖主义;种族、宗教和其他部落冲突;以及核武器、化学武器和生物武器的扩散。如果俄罗斯选择回归极端民族主义帝国主义,一个扩大的北约和一个不断壮大的欧盟将巩固欧洲大陆的安全。


1999年,在我第二任期即将结束时,波兰、匈牙利和捷克共和国不顾俄罗斯的反对,加入了北约。北约在随后的几届政府中又增加了11个成员国,同样遭到了俄罗斯的反对。


最近,一些人批评称是北约扩张激怒了俄罗斯,甚至为俄入侵乌克兰奠定了基础。扩张当然会带来后果,我仍然相信这个决定是正确的。


作为联合国大使和后来的国务卿,我的朋友马德琳·奥尔布赖特(Madeleine Albright)直言不讳地支持北约扩张。国务卿沃伦·克里斯托弗(Warren Christopher)、国家安全顾问托尼·雷克(Tony Lake)、他的继任者桑迪·伯杰(Sandy Berger)以及另外两位在该领域有第一手经验的人也是如此:包括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约翰·沙利卡什维利(John Shalikashvili),他出生于波兰,父母是格鲁吉亚人,十几岁时来到美国;以及副国务卿斯特罗布·塔尔伯特(Strobe Talbott),1969年和1970年我们在牛津大学做舍友时,他翻译并编辑了赫鲁晓夫的回忆录。


不过,在我提议北约扩张的时候,另一方也有很多令人尊重的意见。以在冷战期间倡导遏制政策而闻名的传奇外交官乔治·凯南(George Kennan)认为,随着柏林墙倒塌和华沙条约组织解体,北约已经失去了它的作用。《纽约时报》专栏作家汤姆·弗里德曼(Tom Friedman)说,北约扩大后,俄罗斯会感到羞辱、认为被逼入绝境,当它从经济疲软中复苏后,将会做出可怕的反应。在俄罗斯问题上备受尊敬的权威迈克·曼德尔鲍姆(Mike Mandelbaum)也认为这是一个错误,他认为这不会促进民主或资本主义。


我知道可能会发生新的冲突。但在我看来,冲突是否会发生,跟北约的关系不大,而更主要是取决于俄罗斯是否仍然是一个民主国家,以及它在21世纪如何定义自己的伟大。它会建立一个基于科学、技术和艺术人才的现代经济,还是寻求重建一个以自然资源为动力、以强大的威权政府和强大的军事为特征的18世纪帝国?


我尽我所能帮助俄罗斯做出正确的选择,成为21世纪伟大的民主国家。作为总统,我的第一次出境旅行是去温哥华会见叶利钦,向俄罗斯提供16亿美元的担保,使其有能力从波罗的海国家召回士兵,并为他们提供住房。


1994年,俄罗斯成为第一个加入”和平伙伴关系”的国家,这是一个务实的双边合作项目,包括北约和非北约欧洲国家之间的联合训练演习。同年,美国与俄罗斯和英国签署了《布达佩斯备忘录》,保证乌克兰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以换取乌克兰同意放弃当时世界上第三大核武库。


从1995年开始,在《代顿协定》结束了波斯尼亚战争之后,我们达成了一项协议,将俄罗斯军队加入北约在波斯尼亚的地面维和部队。


1997年,我们支持《北约-俄罗斯创始法案》,使俄罗斯在北约事务中拥有发言权但没有否决权,并支持俄罗斯加入七国集团(G7),使其成为G8。


1999年,科索沃冲突结束时,美国国防部长比尔·科恩(Bill Cohen)与俄罗斯国防部长达成协议,俄罗斯军队可以加入联合国批准的北约维和部队。在整个过程中,我们为俄罗斯最终加入北约敞开了大门,这一点我曾向叶利钦明确表示过,后来又向他的继任者弗拉基米尔·普京确认过。


除了所有这些让俄罗斯参与北约冷战后使命的努力之外,奥尔布赖特和我们整个国家安全团队也努力促进积极的双边关系。美国副总统阿尔·戈尔(Al Gore)与俄罗斯总理维克托·切尔诺梅尔金(Viktor Chernomyrdin)共同主持了一个委员会,以解决共同关心的问题。我们同意各自销毁34吨武器级钚。我们还同意将俄罗斯、欧洲和北约的常规部队从边境撤出,尽管普京在2000年就任俄罗斯总统时拒绝执行这一计划。


我与叶利钦总共见过18次面,与普京见过5次面——两次是在他担任叶利钦政府总理期间,三次是在我们总统任期重叠的10个多月期间。这只比1943年至1991年的所有美苏领导人会议少了三次。认为我们忽视、不尊重或试图孤立俄罗斯的想法是错误的。是的,尽管俄罗斯反对,北约还是扩张了,但扩张的意义不仅仅是美国与俄罗斯的关系。


2007年,美国前总统克林顿与俄罗斯总统普京在莫斯科


当我的政府在1993年开始执政时,没有人确信冷战后的欧洲会保持和平、稳定和民主。遗留下来的大问题包括:东德与西德的融合,旧的冲突是否会像巴尔干半岛那样在整个欧洲大陆爆发,以及前华沙条约组织成员国和新独立的苏联共和国将如何寻求安全,不仅仅是对抗俄罗斯入侵的威胁,而是来自彼此、来自边界内的冲突。加入欧盟和北约的可能性,为中欧和东欧国家投资于政治和经济改革、放弃各自为政的军事化战略提供了最大的激励。


欧盟和北约都不能停留在斯大林1945年划定的边界之内。在捷克共和国的瓦茨拉夫·哈维尔、波兰的莱赫·瓦文萨以及匈牙利年轻的亲民主人士维克多·欧尔班等鼓舞人心的领导人的带领下,许多曾经处于铁幕后的国家与欧盟和北约一起寻求更大的自由、繁荣和安全。每当我在布拉格、华沙、布达佩斯、布加勒斯特、索菲亚等地演讲时,成千上万的普通市民挤满了广场。


正如瑞典前首相兼外交大臣卡尔·比尔特(Carl Bildt)在2021年12月的推特上所说,”不是北约想要走向东方,而是前苏联的卫星国和加盟共和国想要走向西方。”


或者正如哈维尔在2008年所说的那样:”欧洲不再、也绝不能再违背人民的意志,分裂为任何利益或势力集团。”仅仅因为俄罗斯的反对而拒绝中欧和东欧国家加入北约,就已经达到了分裂的目的。


扩大北约需要当时的16个成员国一致同意;需要有时持怀疑态度的美国参议院三分之二的赞成票;需要与潜在成员国密切磋商,以确保其军事、经济和政治改革符合北约的高标准;还需要对俄罗斯作出几乎不间断的保证。


马德琳·奥尔布赖特擅长每一步。事实上,很少有外交官能像玛德琳那样完美地适应这个时代。玛德琳小时候生活在饱受战争蹂躏的欧洲,她和家人曾两次被迫逃离家园——第一次是因为希特勒,第二次是因为斯大林。她明白,冷战的结束为欧洲提供了一个机会,自欧洲大陆上出现民族国家以来,这是第一次有机会建立一个自由、团结、繁荣和安全的欧洲。作为联合国大使和国务卿,她努力实现这一愿景,击退威胁这一愿景的宗教、种族和其他部落分歧。1999年,她动用了她这位著名外交官的所有工具,以及她在国内政治上的智慧,为捷克共和国、匈牙利和波兰加入北约铺平了道路。


其结果是20多年来欧洲越来越多的地区实现了和平与繁荣,并加强了我们的集体安全。捷克共和国、匈牙利和波兰的人均GDP增长了两倍多。自加入北约以来,这三个国家都参加了北约的各种任务,包括在科索沃的维和部队。到目前为止,我们的防御联盟没有一个成员国被入侵。事实上,即使在铁幕倒塌后的最初几年,仅仅是加入北约的前景就帮助平息了波兰和立陶宛、匈牙利和罗马尼亚以及其他国家之间长期存在的争端。


现在,俄罗斯毫无来由、毫无道理地入侵乌克兰,这并不应该让人怀疑北约扩张的智慧,反而证明了这一政策是必要的。如果没有北约扩张,俄罗斯显然不会成为一个满足于现状的强国。导致俄罗斯两次入侵乌克兰的原因,并不是乌克兰加入北约的直接可能性,而是该国向民主的转变威胁了普京在国内的专制权力,以及控制乌克兰土地下宝贵资产的愿望。而正是北约联盟的实力和其可信的防御力量威胁,阻止了普京威胁从波罗的海国家到东欧的成员国。


正如《大西洋月刊》的安妮·阿普勒鲍姆(Anne Applebaum)最近所说,”北约的扩张即使不是美国过去30年唯一真正成功的外交政策,也是最成功的……如果我们没有这样做,这场战争现在应该是在东德进行。”


俄罗斯民主的失败,以及它转向复仇主义,并没有北约激发的。它是普京在莫斯科做出的决定。他本可以利用俄罗斯在信息技术方面惊人的技能,为硅谷创造一个竞争对手,建立一个强大的、多元化的经济。相反,他决定垄断和武器化这些能力,在国内推行威权主义,在国外造成破坏,包括干预欧洲和美国的政治。只有一个强大的北约能抵御进一步的侵略。因此,我们应该支持乔·拜登总统和我们的北约盟国向乌克兰提供尽可能多的军事和人道主义援助。


我和玛德琳·奥尔布赖特的最后一次谈话是在她去世前两周。她还是那个我熟悉的玛德琳,犀利而直率。很明显,她想大步迈出去,支持乌克兰人争取自由和独立的斗争。谈到自己日渐衰弱的健康状况,她说:”我得到了很好的照顾。我在尽我所能。我们不要在这上面浪费时间了。重要的是,我们将给我们的子孙留下一个什么样的世界。”玛德琳把自己为民主和安全而奋斗的一生视为一种义务和机会。她为自己的捷克血统感到骄傲,并确信她的人民和他们在中欧和东欧的邻居将捍卫他们的自由,”因为他们知道失去自由的代价。”我担任总统时,她对北约的看法是正确的,现在对乌克兰的看法也是正确的。我很想念她,但我还能听到她的声音。我们大家都应该这样做。


(新世纪转发自大西洋月刊 翻译:胡安)


谢选骏指出:克林顿这个撒谎成性的性犯罪者,掩盖了自己的历史性错误——他当政的时候,美国政府仅仅为了食言五百亿美元的经济援助,就出卖了俄罗斯改革!而现在呢?仅仅为了一个武汉肺炎,就花费了几万亿美元!再加上即将登场的乌克兰核平,又该废掉成千上万个五百亿!

谢选骏:假新闻是怎么出笼的



《比尔·盖茨对下一场大流行做何预测?》(半岛电视台 2022年2月21日)报道:


比尔·盖茨对未来做出了什么预测?新冠长期症状如何耗尽患者身体?新冠病毒如何影响大脑、血液循环和肺部?新冠病毒与微血栓有什么关系?


比尔·盖茨喜称“新冠大流行”风险会降低,但警告会有更危险的流行病


根据《国会山报》网站报道称,我们从“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开始,他声称新冠大流行风险已显着降低,但警告可能会由另一种病原体引起另一场大流行。


这位亿万富翁在德国年度慕尼黑安全会议上接受 CNBC哈德利·贾姆比尔采访时表示,新冠病毒已经在足够多的人群中传播,“这种感染率大大降低了风险”。


奥密克戎变体最初在南非发现,并在假期前后被发现在美国像野火一样蔓延开来,盖茨表示,这种变异毒株被公认为不会引发严重疾病,但具有高度传染性,其“压倒”了为公众和先前感染者接种疫苗的卫生官员,尽管如此,“患重病的可能性,在患有肥胖症或糖尿病的老年人——由于接触感染,这些风险现在已大大降低。”


但盖茨警告说,世界上有很多病毒,另一场大流行很可能来自冠状病毒家族中的另一种细菌。


盖茨表示,“有很多疾病,”他并补充说,“我们将迎来另一场大流行,下一次将是另一种病原体。”


其他研究人员还表示,另一种流行病可能即将来临,其中包括全球发展中心。


盖茨解释说,如果世界从抗击新冠大流行中吸取教训,有两种解决方案可以应对下一场大流行。


“第一个解决方案是确保以更合理的方式分配可用数量(的疫苗),第二个解决方案是拥有足够大量疫苗,以至于可以在很短时间内为全人类提供两剂。”


盖茨呼吁世界现在投资于为未来大流行做准备的方法,他补充说,为世界生产足够的疫苗“应该成为我们所追求的事情。”


公共卫生专家警告不要宣布大流行结束,但各国在很大程度上取消了佩戴口罩及为抗击新冠大流行采取的限制措施,或者随着感染者人数下降正在计划取消这些限制。


新冠长期症状如何耗尽身体?

在感染新冠病毒康复后,数以百万计的人仍然会出现疲劳、认知问题和其他长期症状,这种被称为新冠长期症状的原因仍然未知。


作家乔什·基勒(Josh Keeler)在美国报纸《纽约时报》发表的一篇报道中表示,新的研究为疾病对身体的影响及其为何会如此耗尽身体提供了线索。


新冠长期症状

作者表示,感染具有高度传染性新冠病毒的患者可能最终会被送进医院或使用呼吸机,直到他们被确诊,而感染新冠病毒严重症状对身体会造成负面影响,包括肺炎、低氧和炎症,通常出现在传统的诊断测试中。


作者解释说,新冠长期症状有所不同,它是一种具有多种症状的慢性疾病,使用常规实验室检查难以诊断,诊断疾病的困难导致新冠长期症状被误诊为心身疾病,但长期钻研新冠肺炎患者诊断的研究人员发现,全身都有明显的功能障碍。


血液流通和新冠长期症状

作者表示,许多长期感染新冠肺炎的患者在最初感染后很长时间都难以进行体力活动,初步研究表明,如果他们锻炼,就会旧病复发,因为初步研究表明,循环功能障碍可能会损害氧气流向肌肉和其他组织,限制空气容量并导致极度疲劳。


据作者称,一项研究表明,尽管他们的心脏和肺很正常,但新冠长期症状患者对骑自行车有意想不到的反应,当他们骑自行车时,他们的肌肉只能从他们的小血管中提取一部分正常量的氧气,这大大降低了他们的运动能力。


作者解释说,造成这种情况的一个可能原因是慢性炎症可能会损害有助于控制血液循环的神经纤维,受损的纤维与心率、呼吸和消化等功能障碍有关,这在新冠长期症状患者中很常见。


微血栓

作者提到了南非研究人员在循环系统中发现的另一个问题,即微血栓,因为在最初感染新冠病毒期间形成的小凝块通常会自然溶解,但这些小凝块可能会在新冠长期症状患者体内持续存在,这些凝块可以阻塞将​​氧气输送到全身组织的微小毛细血管。


作者还表示,称为细胞因子的炎症物质在新冠长期症状患者体内通常会升高,可能会感染为身体细胞提供能量的线粒体,使它们无法利用氧气,血管壁也可能发炎,限制氧气吸收。


大脑和新冠病毒

作者在他的报告中指出,即使是新冠病毒轻症患者,也会遭受持续的认知障碍,包括注意力、记忆力和单词查找能力下降;根据国家神经疾病和中风研究所临床主任阿文德·拉纳斯博士说法称,新冠长期症状患者潜在的长期神经系统问题构成了重大的公共卫生危机,研究人员发现,新冠长期症状患者大脑中存在广泛的功能障碍。


作者指出,尽管尚不清楚病毒直接穿透大脑的频率,但研究人员表示,轻度感染似乎也会导致大脑出现严重的炎症。


一个研究小组还发现,新冠长期症状患者可能会出现供血量大大减少的情况,这一发现也出现在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身上。


肺和新冠病毒

呼吸急促是新冠长期症状患者的常见症状,但常规肺部检查结果通常会显示恢复正常,一组英国研究人员在一小群从未住院的新冠长期症状患者身体内发现了肺部损伤的初步证据,详细的肺功能检查显示,大多数患者消耗氧气的效率低于健康人,即使他们的肺部看起来正常,研究人员警告说,需要大量患者来证实这些发现。

(半岛电视台+通讯社 + 纽约时报 + 阿纳多卢通讯社)


谢选骏指出:上述报道传播了一个多月,到了中国的微信微博,就慢慢演化为一个典型的假新闻了——


《比尔·盖茨:奥密克戎就是天然疫苗》(2022-04-09 网易知鸦)报道:

感染奥密克戎,相当于注射了一次新冠疫苗?


这种说法听起来荒诞不经,但也可能并非虚妄。


2022年2月20日,慕尼黑安全会议上,比尔·盖茨(William Henry Gates III,简称Bill Gates)发表了简短的讲话,内容正是奥密克戎病毒的疫苗效果:


「令人伤心的是病毒本身,特别是奥密克戎的变种就是一个产生T细胞和B细胞免疫力的疫苗,而且它向世界传播,比我们用疫苗接种来得更快、做得更好。」


想要理解盖茨的意思,我们首先需要知道,T细胞(T Cell)和B细胞(B Cell)都是什么?


它们是人体中的两种淋巴细胞,负责免疫,即抵御外界的病毒。


区别在于,它们的具体作用不同。


T细胞负责进行细胞免疫。它被激活后会发出信号,唤醒B细胞或吞噬细胞来消灭病毒,相当于一个「闹钟」。


◎ 电子显微镜下的T细胞。图片来源:bt


B细胞则负责进行体液免疫,即分泌抗体,相当于「兵工厂」。这些抗体「士兵」将会在血液中流动,寻找病毒并使它们失去活性。


◎ B细胞。图片来源:Wikipedia


一旦人体感染病毒,就会触发这两种细胞,开始进行反抗。


消灭病毒的过程中,B细胞和T细胞将会产生记忆,记住这种病毒。在出现时,它们就可以立刻调动记忆,将病毒扼杀在萌芽之中。


这个过程被称为「后天免疫」(Adaptive Immunity)。


而感染,实际上是获得免疫最简单的方式。


在过去,它被称为「保护性免疫」(Protective Immunity),也就是盖茨本人在讲话中提到的「自然免疫」(Natural Immunity)。


2022年1月1日,《柳叶刀》针对新冠病毒的总结性文章《新冠病毒感染痊愈后的保护性免疫》(Protective immunity after recovery from SARS-CoV-2 infection )也印证了,感染新冠病毒,确实会带来免疫能力:


「那些以前感染过新冠的人,重复感染新冠的概率下降了80.5%到100%。」


疫苗则是另一种选择。


以新冠疫苗为例,它会在人体内触发一种新冠病毒内含有但无害的蛋白质,让T细胞和B细胞误以为,新冠病毒来了。


这样,接种者就可以跨过染病环节,直接获得抗体。


如此一来,核心问题就转移到了:


对于奥密克戎(BA)来讲,这两种选择中,是感染的代价更小,还是注射疫苗的效果更好?


◎ 奥密克戎病毒。图片来源:BBC


盖茨给出的答案,是前者。


目前,奥密克戎病毒的感染症状相对较轻的事实,已基本得到公认。


开普敦大学免疫学家温迪·伯格斯(Wendy Bogues)在研究了奥密克戎感染者的血细胞样本后,公开表示:


「数据现在非常有说服力,入院和确诊病例数正在『脱钩』。」


也就是说,有大量的人虽然已经确诊,但并不需要入院治疗,只需要在家休养几天,就可以自然痊愈。


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也说过:


「与其他毒株相比,奥密克戎毒株隐匿性、传播力更强,但感染者症状相对轻,重症较少。」


对于绝大部分患者都是轻症和无症状的奥密克戎,现有的新冠疫苗在效果上的优势并没有十分明显。


◎ 目前已经问世的新冠疫苗。图片来源:BBC


2021年4月12日,世界卫生组织免疫、疫苗和生物制剂的主管奥布莱恩(Kate Obrien)在记者会上表示过:


「几乎所有新冠疫苗的临床试验结果都显示,疫苗对于需要住院的重症病例的保护率更高,对于轻症乃至无症状感染者的保护率相应较低。」


实际上,早在1月12日,盖茨就在推特的问答活动中,隐晦地提出过对现有疫苗的质疑:


「这些疫苗仍然无法预防变种病毒感染,而且保护持续时间似乎非常有限。我们需要的是,能够防止重复感染并能持续保护多年的疫苗。」


◎ 爱丁堡大学全球公共卫生教授德维·斯里达尔 (Devi Sridhar)与比尔·盖茨进行了Twitter问答活动,图为宣传页。

图片来源:Twitter@Nasir Bhatti


作为新冠病毒的分支,奥密克戎已经再度变异,形成了亚种病毒BA.2,疫苗对于这些变种的免疫程度非常有限。


而盖茨提及的长效保护,在医学上有一个更接近的词:杀菌免疫(Sterilising Immunity)。


而目前,我们所注射的疫苗,只能实现「效果免疫」(Effective Immunity),即让接种者无法患病。


一旦感染,他可能会成为一个「无症状感染者」(Asymptomatic Infection),自己没有病症,但携带病毒,会传染给周围的其他人。


也许有人会说,如果全世界每个人都打了疫苗,不就没人会被传染了?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因为还有「突破性感染」(Breakthrough Infection)的存在。


突破性感染指的是,在注射疫苗14天之后,接种者再次感染新冠病毒,并有概率出现症状,甚至重症死亡的情况。


2021年10月18日,在博鳌亚洲论坛上,美国疾病管制暨预防中心(CDC)的数据就指出:


「截至2021年10月18日,已有约1.89亿名美国人完全接种疫苗,其中出现突破性感染的患者约有4万多名。」


◎ 2021年的博鳌亚洲论坛在长沙举办。各国代表在会上针对新冠肺炎疫情与全球化进行了专题讨论。

图片来源:ASIA


而只有实现了杀菌免疫的疫苗,才能使接种者既不会感染病毒,又不会在无症状的情况下,传染别人。


从这个层面上看,盖茨并不反对疫苗,而是认为「奥密克戎的专门疫苗比不上病毒本身的保护性免疫」。


前文我们提到过,奥密克戎病毒轻症的概率更大,那么,与流感相比如何?


3月3日,日本卫生部公布了他们近期的研究数据:


「奥密克戎的病死率约为0.13%。这低于疫情爆发初期4.25%的病死率,但仍高于季节性流感的0.006%至0.09%。」


这意味着,它的危险性介于原始新冠病毒和普通流感之间。


这实在是一个有些尴尬的位置,我们应该把奥密克戎当作「大号流感」,还是继续「审慎考察」?


答案也许还不甚分明,但比尔·盖茨的态度,为我们开启了一条通向前者的新思路。


也许,更开放的心态和更实用的举措,会更帮助我们更早地「柳暗花明」。


参考资料


Bill Gates at the Munich Security Conference discussing omicron and vaccines. YouTube@Chris Lawton's Railway and Organ video channel, 2022-02-19.


Bill Gates Gives Omicron More Credit Than Vaccines in Battling COVID. LOCKE, 2022-02-23.


Omicron Is 40% Deadlier Than Seasonal Flu, Study Finds. Bloomberg, 2022-03-03.


Bill Gates. My conversation with a global health researcher about COVID-19. Twitter, 2022-01-13.

关于「突破性感染」,这是目前所知的全部. 博鳌亚洲论坛,2021-10-18.


谢选骏指出:显而易见,上述报道做的很扎实,但却篡改了盖茨的讲话,因而构成了典型的“假新闻”。那么,假新闻为何栽在盖茨的头上呢?因为苍蝇不叮无缝的蛋——比尔盖茨是一个公认的“假慈善+阴谋家”,所以,他的嘴巴正好适合蛆虫的生长了。

2022年4月12日星期二

谢选骏:群众是真正的狗熊——王小波毛泽东也是如此



《德国人真的相信纳粹吗?成年人的世界里没有“洗脑”》(人神共奋 2022-04-12)报道:


“相信什么”与“相信谁”的科学


1/4 别把民众当三岁小孩


社会心理学领域有一部经典的著作《乌合之众》,之前的文章多次提及,它的核心思想是人在群体中的“非理性”,比如下面著名的诊断:


“人一到群体中,智商就严重降低,为了获得认同,个体愿意抛弃是非,用智商去换取那份让人倍感安全的归属感。”


“个人一旦成为群体的一员,他所作所为就不会再承担责任,这时每个人都会暴露出自己不受到的约束的一面。群体追求和相信的从来不是什么真相和理性,而是盲从、残忍、偏执和狂热。”


不过,近年有一本新的社会心理研究的著作,对《乌合之众》的观点提出挑战。


作者Hugo Mercier认为,群体中的大众并没有真正丢掉自己的“智商”,也不是盲从,大众的群体行为,是经过理性的利弊判断后做出的,他们常常表面响应群体的主张,私下里打自己的小算盘。


所以这本书的名字就叫《Not Born Yesterday》,老美俚语“I was not born yesterday”,相当于中国人说“我可不是三岁小孩”,所以这本书可以翻译成《别把民众当三岁小孩》。


这本书还有一个副标题,《The Science of Who We Trust and What We Believe》,就有点难翻译了。


Trust和Believe,做动词用,都是“相信”的意思,但语义指向有所不同:Trust是信任某人或某个组织,而且是从利益和关系上的信任;而Believe是相信某一个事实、观点和信仰,是一种内心对“真假对错”的判断。


作者认为:群体中的大众,很多只是Trust信任群体、组织或领袖,而不是Believe相信他们。


那么,民众是如何决定相信什么、不相信什么的呢?


2/4 德国人真的相信纳粹吗?


《乌合之众》之所以被推崇,因为书中的观点在现实中有多例子,比如德国的纳粹政权、日本的军国主义政府,都是被狂热的民众捧上台的。


希特勒宣称“联合所有的德意志人为建立大德意志帝国而永远的不懈努力”,认为日耳曼人是上苍赋予了“主宰权力”的种族,而犹太人是劣等民族,应淘汰和灭绝,要求“废除凡尔赛条约,圣日尔曼条约等不平等的条约”,等等。


正是这些主张,让希特勒短短几年从无名之辈成为国家领袖,加上希特勒擅长演讲,所以,以理性著称的德国民众对纳粹的盲目追随,被当成是“群体行动理论”的典型案例。


但德国人真的从内心深处相信(Believe)纳粹的思想吗?他们真的觉得自己天生就是高人一等的民族吗?


有一个典型的例子,纳粹除了主张要消灭犹太人之外,还要消灭全国的残疾人,这两者在纳粹思想中是同等地位,后者也曾形成过一些政策,但由于遭到民众的抵制,最后不了了之。


区分一下这两个主张,消灭犹太人,可以合法地占有他人的财富,这种主张不道德,大家以前只是想想而已,可现在国家公开主张这一点,相当于给了大家一个合法“抢劫许可”,大家当然乐见其成。


但“消灭残疾人”就不一样了,谁还没个残疾人的亲友?此政策损害了每一个人的利益,当然不会得到执行。


书中还有一个统计:“数据证明,如果把希特勒曾经游说过的城市,和那些他没有去游说过的城市相互比较,其实它们对纳粹党的投票数并没有太多区别。纳粹的宣传,既没有改变反纳粹者的观点,也没有说服那些还没有作出决定的人。”


也就是说,在失业、通货膨胀、外交屈辱的困境中德国民众选择“信任”希特勒,但并非真的“相信”他的主张,只是认为纳粹的民族自决和“大德意志帝国”的主张对自己很有利,而且只选对自己最有利的政策去“信任”。


当然,在极端情况下,如果所有的选择都对自己“不利”,那么,民众只能选择对自己“不利”程度相对较小的,或者可以逃避当下“不利”的选择,这就是这些法西斯政权上台收紧人民的权利后,民众退而求其此的选择。


比如日本军国主义在二战后期的征兵政策,表面上看,民众狂热地支持政府的侵略战争,甘愿把自己的孩子送上战场当炮灰,但在当时日本的社会政治氛围下,如果“不支持”,如果设法逃避兵役,会遭受更大的痛苦,当兵也不见得都会死,至少眼前是安全的。


那么战争后,民众为什么还觉得自己是被纳粹和军国主义蒙蔽了呢?


3/4 从共识,到成势


刚刚从事广告业时,一位老前辈问过我一个问题:“你认为人们相信广告吗?”


我疑惑了,广告的作用不就是说服消费者使用我们的产品吗?


他的答案,很多年后我都记得:


第一、人们只相信他们一直相信的东西,广告并不想改变这一点;


第二、人们喜欢共(偏)识(见),这就是广告的第一个作用。


老前辈的话,意在阻止我做一件很多广告人都喜欢做的蠢事——教育消费者。而这一作用只能来自家庭、学校、社会、同伴的长期影响。


任何广告宣传,包括政治宣传,都是为了建立共识,而不是影响民众的观点,一个好的宣传,民众的感觉通常是“说出了我的心里话”,而不是“我被改变了”。


那么,对于那些没有共识的人,怎么办呢?


广告的第一功能,影响的只是一小部分人,其余大部分人都是无感,既不会盲目的相信什么,也不会努力地反对什么。所以,对于这大部分人,广告还有第二作用,就是告诉大家——


“很多人都在用这个品牌,所以你也应该用。”


大部分人选择一个品牌,并不是自己多么喜欢,而是身边的人都在用,至少比用不知名的品牌,更放心。这就是知名品牌、明星代言、渠道覆盖的作用,要让大家相信:这是大家的选择,至少你不会选错。


综合而言,广告真正起作用的机制是:


1、认同:找到第一批认同一种生活态度的人,让他们知道有这样一个品牌


2、传染:第一批使用的人中体验不错的,影响身边的人


3、成势:借“势”扩大品牌知名度,让更多人因为“大家都在用”而消费


前两步并不难,而最后一步才是希特勒政治宣传成功的关键。


4/4 人人都要为自己的选择付出代价


人为什么会上当呢?是因为傻,还是太贪婪?


都不是,作者认为,大部分人也会担心自己被骗,但他们还要考虑另一件事:


“虽然相信那些‘不值得信任的人’有一定风险,但是,当我们错误地不相信那些‘本应相信的人’时,同样有风险。”


也就是说,人们不但要评估“可不可信”,还要在“相信导致的损失和利益”和“不相信导致的损失和利益”之间,进行复杂的评估。


所以,德国民众对希特勒的相信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对应广告机制中的“认同”阶段:


作者认为:“这些领袖非常善于识别大众的情绪、弄清楚他们到底想听什么……,历史证明了,听众们的精神状态和物质条件比领袖们的说服力更重要。只有当人们准备好接受极端观点时,一个有魅力的领袖形象才能成为群体非理性的导火索。”


民众不傻,没有那么容易被洗脑,他们并非真的“相信”,只是基于现实的利益与不配合的恐惧,选择应该“信任”谁。这些人本来就仇恨犹太人,希特勒只是给了他们一个安全保证,让他们把这种仇恨公开表达出来。


就像川普,并不是他给民众灌输了种族歧视,而是这群支持川普的人,很多人本来就是种族主义者。


当然,在第一阶段,希特勒能够影响的只是一小部分人,大部分投票者只是不喜欢德国的现状,这群人到了第二阶段,才明白自己犯下了一个无法弥补的错误。


第二个阶段对应广告机制中的“成势”阶段


很多历史材料都说纳粹的宣传机器有多厉害,前线打了败仗都能宣传成胜仗,以鼓励民众支持战争,实际上,民众并不真的相信——可能一开始相信的,但发现被骗后,大家就要开始考虑一件事:到底该不该相信?


大部分民众在权衡相信与不相信的利弊后,还是选择了“相信”,虽然“相信”也没什么好处,但“不相信”就会惹上麻烦,既然大家都选择“相信”,我也就选择“相信”呗。


时间长了,大家也不去多想,都以为自己一直都相信,所以战后的责任都是纳粹的宣传机器太厉害,自己被蒙蔽了,也是受害者。


就像王小波说的:“假如人生活在一种不能抗拒的痛苦中,就会把这种痛苦看作幸福。假如你是一只猪,生活在暗无天日的猪圈里,就会把吃猪食看作极大的幸福,因此忘掉早晚要挨一刀。所以猪的记性是被逼成这样子的,不能说是天生的不好。”(以此纪念王小波逝世25周年)


所以,也别再说什么“很多日本民众被军国主义蒙蔽”这种蠢话了,成年人的世界里没有“洗脑”二字,相信什么,不相信什么,一切都是利弊权衡后的选择。


不管是主动的选择,还是被迫的选择,不管是Trust,还是Believe,每个人都要为自己的选择付出代价。


谢选骏指出:上文和毛泽东的观点差得不多——群众是真正的英雄;正如多数底层人类,大都自认为“三个臭皮匠,抵上诸葛亮”。不过在我看来,群众是真正的狗熊——文革期间我认识到了这一点。群众之所以是真正的狗熊,不仅在于他们愚蠢,而且在于他们见利忘义,所以很容易像狗熊一样跌入陷阱。王小波也是这样,最后死于他那位女同妻子李银河的陷阱了,正如毛泽东死于他那位生活秘书张玉凤之手。

谢选骏:两个美联储主席匹配“两个美国”的分裂過程

  《明年精彩了,或有两个美联储主席 ,市场听谁的?》(华尔街见闻 2024-11-23)報道: 为了介入美联储政策决策,特朗普想到了“影子主席”这招。 据媒体最新消息,黑马候选人凯文·沃什(Kevin Warsh)有望赢下美国财长一职,并且还可能在鲍威尔的美联储主席任期于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