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谢选骏全集

2023年4月10日星期一

谢选骏:中国经济增长三十年来是七倍还是四十倍

《塞尔维亚总统写下1组数据 大赞中国发展令人着迷》(中国新闻组 2023-04-10)报道:


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6日在连任总统周年纪念日上称赞中国,他说,1992年中国的GDP是5000亿美元,而现在预计中国的GDP是19兆美元,看看人家,短短30年增长了40倍,这个国家的发展令人着迷。


塞尔维亚媒体Politika报导,现场视频显示,武契奇在黑板上写下5000亿的数据。报导称,武契奇还提到,他说北京不会放弃一个中国原则,而美国的想法是,要阻止多极世界的形成。武契奇还表示,单极世界将不再存在,塞尔维亚更适合多极化世界,塞尔维亚不想与北约或集安组织国家结盟。


另据参考消息报导,由中国企业承建的塞尔维亚E763高速公路新贝尔格莱德-苏尔钦段通车仪式1日在首都贝尔格莱德举行。武契奇和总理布尔纳比奇和中国驻塞尔维亚大使陈波等出席仪式。


武契奇在致辞中说,中国有句话说得好:「要想富,先修路」。新贝尔格莱德-苏尔钦段高速公路是包含自行车道和人行道的现代化公路,该路段通车将大幅缩短其他城市来往贝尔格莱德的距离。


武契奇对中国领导人和中国人民表示感谢。他说,感谢中国朋友们一直与塞尔维亚站在一起,塞尔维亚将继续维护并促进塞中两国友谊。


新贝尔格莱德-苏尔钦路段是E763高速公路的起始段,连接贝尔格莱德市区与已完工的E763高速公路苏尔钦-奥布雷诺瓦茨段,全长7.9公里,由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承建。该路段通车后,E763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已达140公里,其中约87公里由中国企业承建。


中华网报导,中国的经济发展如此迅速,确实是人类经济发展史的奇迹,中国制度的优势最为重要,其二就是中国人的勤奋,这是亿万万中国人背井离乡拚出来的国力!别人只有羡慕的份,因为别的国家没有中国这样的优势。


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4月1日在塞尔维亚E763高速公路新贝尔格莱德-苏尔钦段通车仪式上致辞。


谢选骏指出:从纸面上说,中国经济增长三十年来有四十倍之多;但是从金价上说,中国经济增长三十年来只有五倍——因为1992年国际金价是350美元,而2023年国际金价已经突破了2000美元。金价升值六倍了,全球GDP等于下降了六倍,结果物价飞涨、民不聊生。大家都辛苦,白忙了一场——越是勤奋就越穷,因为挣的钱越多,钱的贬值就越快了。这样一来,中国经济增长三十年来的四十倍纸面,仅仅剩下了中国经济增长三十年来只有七倍的“黄金价格”。

谢选骏:广场舞、暴走团,都是中国内战的产物

 

《没人管得了?21世纪「新社会公害」 暴走健身团》(中国新闻组 2023-04-09)报道:


21世纪新路霸「暴走健身团」,近年在中国各地迅速开花。「暴走团」屡劝不听的违法行为,透露了中国多地执法效率不彰,以及法治教育亟待推进的乱象。


继广场舞之后,「暴走团」又成为一个不少人眼中的「社会公害」,一群人在公共道路上大批移动甚至阻碍交通所造成的「危害」,比起广场舞更是有过之无不及。而不管舆论如何批评,这些多是老年人的「暴走者」仍依然故我,甚至反呛「我有走路的权利」,有些地方连交警也束手无策。


最近一个「暴走团」引发众怒的例子是2023年3月19日发生在辽宁阜新。综合观察者网、中华网、羊城晚报等报导,当晚6时48分许,一名男子得知家里老人突发疾病,心急火燎开车往家里赶,没想到半路碰见了一群身穿黄色统一制服的老年暴走团下在路中间拐弯掉头,其中一名大妈直接张开住双手拦在车头前不让其通过,并要男子等几分钟再走。


不要命 横行马路还挡车

网传视频显示,大妈身后长长的队伍依然不为所动的在道路中央活动着身体,没有一个人让出信道让男子先过去,也没有人走过来查看情况。尽管这名男子大声解释说家里有病人在等着,大妈依然不为所动,指着她后面的长队,非让他等暴走团横穿完马路再开车。男子再三恳求,大妈竟丢下一句「让病人等着!」。


男子气得无计可施,将视频发布到网络上,引来网民众怒:「曾经何时,在中国,大妈挡路运动比人命还重要了?」,「忘记悲剧了吗?有一次司机见到暴走团慌了,油门一踩撞到四个」,「快来管管他们吧,随意占用机动车道拐弯,简直不要命」,「看得我已经开始上火了」。但据报导,截至2023年4月6日,仍不见当地政府或警方公开回应或依法处理。


报导指出,依「道路交通安全法」,行人应当在人行道内行走,没有人行道的靠路边行走;行人、乘车人、非机动车驾驶人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关于道路通行规定的,处警告或者5元(人民币,下同)以上50元以下罚款。对屡教不改者还可依「治安管理处罚法」处警告或者2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


罚则轻 「每人不过缴10元」

以上相关适用法令,让许多网民也看懵了,不禁要问:「才罚这么些钱?就算罚到最重,50个大妈们分摊罚款,每人也不过只要缴10元」,「警方有一次拘留50个大妈的胆识?」,「处罚这么轻,难怪大妈们有恃无恐把道路当运动场了」。


观察者网风闻社区「乌鸦校尉」评论指出,暴走团是一个半自助式的旅游互助组织,本质上是在徒步过程中发现美景,感受乐趣而自发的组织。但大致是在2010年后,越来越多的暴走团偏离了中心思想,在行走过程中肆意占用机动车道,面对他人的说劝不仅不听,仗着人多势众更加猖狂。


暴走团原是在徒步过程中感受乐趣而自发的组织,但在2010年后就变质了。

徐州的暴走团算出现比较早,2014年,每晚有上万人围着云龙湖暴走,规模大一点的队伍前都有一人扛着大旗,写着暴走团名号;成员们着装统一,每隔几十米有一人腰间挎着小音箱,大声放着音乐。宽敞的大马路就成了他们的首选。当时徐州的公园、景区、校园到处都是暴走团的身影,江苏师范大学曾特意公告禁止校外人员在校园内开展跳操、暴走等健身活动。


酿事故 占快车道遭车撞

随着暴走团在中国蔓延,因违法暴走而引发的争议时有所闻。2017年7月8日5点22分,山东临沂一辆蓝色出租车撞上一队早起晨练的暴走团。这个暴走团不仅在机动车道上运动,还是在左侧的快车道。当地交警说,行人进入机动车道违反交通安全法,但是司机的责任更大:「操作失误是造成这起事故的主因,次要原因是这群暴走人群占用机动车道」。 


这可让许多网民们看不下去了,有网站发起「你觉得这起事故谁的责任更大」的投票,参与投票的几千名网民中,有超过九成的人认为暴走团的责任更大。这起事故让暴走团被舆论口诛笔伐:「随意横穿马路,不走人行道,不看交通灯,不走斑马线,谁给他们的权利?就因为『人多力量大』?」。


而尽管民气可用,暴走团引发的乱象仍未解。临沂这起事故发生后5天,当地另一支暴走团就开始在马路上继续暴走,因为此前发生在8日的事故,这团每个人身上都穿着一件反光衣,还在队伍最后安排了一辆无牌叉车,彻底断绝「追尾」可能性。叉车并插上了队伍的旗子,「这样感觉比较有气势」,一名队员说。


也许是看到临沂的前车之鉴,暴走团众多的青岛在一个多月后,分时段封闭青岛八大峡广场附近的巫峡路、瞿塘峡路等路段。交警称这是为让机动车给平时经常在这里活动的暴走团让行,保证暴走团成员的安全。这又引起网上几乎一面倒批评「因为暴走团要占马路就禁止机动车通行?那人行道是干嘛的?」,因争议大,这项措施不到一星期就取消。


随后,青岛警方对八大峡广场附近人行道进行了优化改造,并在人行道和车行道之间还加装了硬质隔离护栏,实现人车分离。但道路拓宽之后。依然有人在机动车道上进行暴走。围绕暴走团的争论在临沂事故前后到达了巅峰,在此之后就又逐渐降温。


3月19日,辽宁阜新,一名大妈挡在急着回家看生病家人的男子车前,要男子不准再往前开,让大妈们的运动队伍先过。(取材自观察者网)

待修法 侵权究责无前例

2022年4月10日晚,河南郑州天明路红专路附近,一支近百米长的暴走团队员举着大旗,在没有安全保护措施下,走上天明路机动车道暴走锻炼。前面的人举着大旗,后面两人一排紧随其后由南向北暴走,队伍约七八十人,穿梭在马路上的车阵中。该暴走队伍遇到红灯时,竟选择了无视,直接闯过。


郑州市交警支队相关负责人表示,群众自发组织的锻炼影响交通,目前以劝导为主,通常会将其劝导至不影响交通,没有安全隐患的地方。所以,由此看来,对违法的暴走团除了不太重的罚则外,即使交警出动,也只是劝导。


有律师表示,除了「道路交通安全法」等法,根据「民法典」第1198条规定,如果群众性活动的组织者,未尽到安全保障义务,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也就是说,如果发生交通事故,暴走团的组织者要承担责任。但近年以此法令追求暴走团的案例几乎难寻。


「暴走团」成中国新「社会公害」,一群人罔顾交通法则在道路中移动甚至阻碍交通。图为警察教小学生遵守交通信号。(中新社数据照片)

诡商机 举旗、服装有赞助

2022年8月16日,周口一队老年暴走团不仅在机动车道进行运动,也是「进化」到连红绿灯都不看了。和辽宁阜新案例情况一样,同样有人在路口拦停车辆,硬生生等了三个红绿灯之后,被拦的车辆才终于通过了这个路口。当地孙先生表示,这些人大多都是退了休的老头老太太,每天早上五六点到晚上,拿着大喇叭放音乐,围绕着县城行走,连在高考期间都没有消停过。


面对这些暴走团的行为,许多网民说他们「是为了博眼球,行人见了得避让」,因为不管是公路还是商场,暴走团出现的地方都属于人流量众多的公共场所,而他们的行为确实让很多人侧目。由此推断,很多时候,网民们在奇怪为什么暴走团能够无视周围的目光之际,很可能他们自己却在享受这些四面八方投过来的目光,也就是他们说的「气势」。


报导说,不少人认为中国国内公共体育设施和场地不足,是暴走团横行道路的重要原因,其中的商机也是一个隐蔽缘由。徐州早期就出现暴走团由当地企业赞助,成员们穿着印有赞助企业品牌服装,举着印有公司名称的大旗为企业宣传,规模在千人以上的暴走团甚至有两到三个赞助商。很多参加暴走团的老人还会给卖保健品的盯上。


那么大力扩建运动场地、增添运动器材,能够解决这个问题吗?报导认为,确实能够解决一部分,但也只能减少因为缺少场地才跑到马路上的暴走团。对于那些已经明显影响道路安全的暴走团,除了谴责之外,恐怕还非常需要执法部门进行管理和处罚。


谢选骏指出:为何广场舞、暴走团都没人管得了?因为这些都是中国内战的产物——从“扭秧歌迎解放”、“动员民工支前”发展而来的抽风痉挛。例如徐州,所以盛产铁链女,就是因为那里属于国共恶狗相斗的重灾区——这俩狗子,防狼不行,咬人内行。如果禁止了广场舞、暴走团,解放台湾就没戏了,中国统一的前景就乌有之乡了。因为广场舞、暴走团的群众疯狂,都是老年人的怀旧,禁止它们,必须等到中国内战结束以后!

2023年4月9日星期日

谢选骏:一个非洲狂徒妄想控制亚欧大陆的思想主权

 《马斯克的大脑植入设备真能读取你的思想吗?》(2023-04-08 德国之声)报道:

 

据报道,马斯克的公司正在寻求在今年之内进行神经链人体临床试验的许可。在大脑植入设备可能对人类健康产生变革性影响,这些设备到底可能产生怎样奇异的效果呢?


马斯克的大脑植入设备真能读取你的思想吗?


"未来将会有些怪异。"马斯克(Elon Musk)在 2020年解释他的神经技术公司开发的大脑植入芯片"神经链"(Neuralink)的潜在用途时说。


在过去的七年里,该公司一直在开发一种植入大脑的计算机芯片,它可以监测数千个神经元的活动。

这种芯片的官方名字是"脑机接口"(BCI),它由3,000 多个电极组成一个微型探针,这些电极连接到比人的头发还细的细线上。


马斯克希望将大脑与计算机连接起来,以便下载大脑深处的信息和记忆,就像 1999 年的科幻电影《黑客帝国》中的情节一样。


除了使用该技术尝试治疗失明和瘫痪等疾病外,马斯克还表达了使用神经链实现人类心灵感应的雄心,他说这将帮助人类在与人工智能进行的战争中获胜。他还表示,他希望这项技术能够为人们提供"超级视觉"。


科幻与现实


这些想法可行吗?简短的回答:不。


"我们无法读懂人们的思想。我们可以从大脑解码的信息量非常有限。"美国芝加哥大学的神经工程师瓦莱(Giacomo Valle)说。


英国伦敦帝国理工学院的脑机接口研究员阿尔瓦罗·加列戈(Juan Alvaro Gallego)对此表示赞同,他认为很难想象脑机接口能在他这一生中读懂我们的思想。


"根本问题是我们并不真正知道思想在大脑中的存储位置或存储方式。如果我们不了解思想背后的神经科学,我们就无法读懂思想。"加列戈告诉德国之声。


记录大脑的运动计划


马斯克在2019年首次展示了神经链技术,介绍了一只脑部植入了神经链芯片的猪,以及一段猴子用意念控制乒乓球拍的视频。


但脑机接口的潜力远远不止是动物玩游戏。


加列戈说,这项技术最初的目的是帮助因脊柱损伤或闭锁综合症等情况而瘫痪的人进行交流,这种情况下患者完全清醒,但除了眼睛之外不能移动身体的任何部位。


"如果你(能够)将他们的内部交流转化为计算机上的文字,那么他们的生活将大为改观。"加列戈说。


在这些情况下,脑机接口旨在记录来自运动皮层神经元的电信号,然后将这些信号发送到计算机以文本形式显示。


运动皮层通常不被认为参与思考,而是将移动指令发送到身体的地方,例如说话时舌头和下巴肌肉的运动。


电极真正记录的是运动计划——更准确地说,是大脑不同部分(感觉、语言、认知)对移动或说话所需的所有处理的最终结果。


所以脑机接口并不是真的在记录你的想法,而是大脑计划将一根手指移动到这里,将一条腿移动到那里,或者张开你的嘴巴发出"啊"的声音。


"科学家们还表明,他们可以读取运动皮层绘制字母的意图。"加列戈说,"使用复杂的建模(与连接的计算机),让瘫痪的参与者每分钟可以输入10个单词,这是一个突破。"


找回失去的感觉


另一个突破发生在 2016 年,时任美国总统奥巴马握住科普兰(Nathan Copeland)的机械手——遭遇车祸而瘫痪的科普兰感觉奥巴马的握手如同双方在进行皮肤接触一样。


"这证明了脑机接口的不同能力。"加列戈说,他们不是使用电极从大脑中记录并解释预期的动作,而是用微小的电流刺激大脑以产生感觉。


在科普兰的案例中,一种称为犹他阵列(Utah array)的脑机接口被植入他的大脑,用以改善他的神经系统受损部分的功能。


由神经链的竞争对手生产的这款设备,被植入他的感觉皮层,并与他机械手末端的传感器相连。


当科普兰与奥巴马握手时,这些传感器发出信号,使感觉皮层中的电极刺激大脑的"手"区域,让科普兰"感觉到"总统的手。


脑机接口的这些新功能代表了下一代深部脑刺激,一种涉及将电极植入大脑区域以帮助运动障碍患者的治疗方法。


"这些技术已经存在了一段时间。自 1990 年代以来,深部脑刺激已被用于帮助数十万帕金森病患者。"加列戈说。


人人都做一次脑部手术?


目前,犹他阵列这样的脑机接口只被用于像科普兰这样的特殊一次性案例,而神经链的技术只在动物身上进行过测试。


"脑机接口的所有临床应用仍处于研究阶段,尚未在临床实践中实施。"瓦莱说。


马斯克的神经链公司去年曾试图获得美国联邦药品监管机构的批准,以在人体试验中测试其技术,但是权威机构以重大安全问题为由予以拒绝。


该设备由96个微小而灵活的探针组成,这些探针必须分别插入大脑。


脑部手术可不是闹着玩的。即使将脑机接口连接到大脑所需的侵入性手术进展顺利,设备感染或免疫"排斥"的可能性在植入后很长一段时间内仍然存在。


据报道,马斯克的公司正在寻求在今年晚些时候进行人体临床试验的许可。


神经伦理学的争论


瓦莱说,从长远来看,脑机接口会引发"各种伦理问题",研究人员、公司、资助机构、监管机构和用户本身需要加以仔细考量。


这项技术催生了一个新的道德探究领域:神经伦理学。正是在这里,讨论变得更加科幻。


"例如,当数据与人们的思想相关联时,隐私泄露的后果是什么?我们如何才能确保芯片植入不够时不会加剧社会不平等?当这些信息可以直接输入大脑时会发生什么?"瓦莱说。


毕竟,科幻小说的作用是让我们为未来可能发生的事情做好准备。


关于监视和技术控制的警告在20世纪早期的小说如《美丽新世界》和《1984》中随处可见。我们听见它们说什么了吗?


谢选骏指出:马斯克是个非洲狂徒,却妄想控制亚欧大陆的思想主权……这可能吗?

谢选骏:碳基生物人心不足蛇吞象



《人到晚年才意识到的20个残酷事实,希望早点知道》(2023-04-07 丹尼尔先生)报道:


无悔地活着,听起来很简单,但现实中却很难做到。因为生命短暂且没有第二次,太多的人,最后都是怀着悔恨的心,咽下最后一口气。然而,有些遗憾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临终的五大遗憾》一书的作者,布朗尼?韦尔(Bronnie Ware),是一名澳大利亚护士,她花了十多年时间照顾即将结束生命的病人。当她询问患者是否有遗憾时,有五个反复出现的共同遗憾:


1)我希望有勇气过真正属于自己的人生,而不是按照别人的期望生活;2)我希望我没有那么拼命工作;3)我希望我有勇气表达我的感受;4)我希望能和朋友们多联络;5)我希望能让自己过得更开心。


最常见的遗憾,就是第一个:我希望有勇气过真正属于自己的生活,而不是按照别人的期望生活。本期推文,分享20条过来人提供的人生经验,或许会帮助我们早做准备,少些遗憾。

如果我们照顾好当下,岁月就会照顾好我们——


NO.1 过好自己的生活很重要,不要活在别人的期待中


人们在生命结束时最常见的遗憾之一,是没有过好自己的生活。因为顺应他人的期望和想法过完一生,而不是追随自己内心的意愿。


奥斯卡?王尔德说:“做自己,其他人都有人演了。”他们的想法是别人的意见,他们的生活是模仿,他们的激情是引述。


而过着不真实的生活是很痛苦的。当你所做的事与心中所向往的,或灵魂所渴望的不符时,你便是在为自己制造痛苦。解决办法是尽可能地追随你的梦想,过你自己的生活。


人只有一次生命,没有彩排的机会。如果感到犹豫,就请不断提醒自己:一个真正坚强的人不需要别人的认可,就像狮子不需要绵羊的认可一样。


人到晚年才意识到的20个残酷事实,希望早点知道


NO.2 要为了生活而工作, 而不是为了工作而生活


工作很重要,找到自己热爱的职业,并试图取得职业上的成就。


但是,人们在生命的尽头最常见的遗憾之一,就是将工作置于生活之上。典型的一个例子就是,一个父亲整周都在工作而忽略了家人,以至于工作成为了生活的全部,却忘记了陪伴亲人也是人生的一部分。


虽然你的工作很重要,但不要让它占用你所有的时间。你应该为你的兴趣腾出空间,尽量在工作之余,过有质量的生命。


正如诺埃尔?加拉格尔所言:“不是为了工作而活着,工作是为了生活。人类如果终其一生,如同机器人一样永不停息的工作,生命便失去了意义。”


NO.3 害怕失败是心理障碍, 要正视你内心的恐惧


很多人阻止自己实现梦想,因为他们不想面对失败。他们宁愿与平庸和解,降低自己的门槛,生活在自己的舒适区,而不是走出去,追逐自己的目标,经历失败去接近梦想。


如果你害怕失败,可能就会经历以下症状:不愿尝试新事物或参与具有挑战性的项目;自我破坏——例如,拖延、过度焦虑或从不开始;低自尊或不自信;以及过度完美主义,只尝试能完成的事情。


问题是,不经历某种失败几乎是不可能的。没有经历过失败的人,也没有真正的活过。那些永不气馁的人,是因为他们知道没有失败就没有成功。


那些过来人会告诉你,人生成功一次就够了,失败才是生活的常态。


NO.4 自我斗争是内耗, 要学会接纳自己


你接受自己吗?这听起来像是一个奇怪的问题。但事实证明,我们中的许多人,仅仅拥抱自己好的、有价值的或积极的一面,而无法接受自己消极和丑陋的部分。


根据治疗师Russell Grieger的说法,“无条件的自我接纳,是你拒绝与自己处于敌对关系。你承认你犯了错误,你有缺陷,但你不让它们定义你。”


你意识到自己是个半成品,独一无二,并不完美,但具有可塑性。


当你练习无条件的自我接纳时,你就可以开始爱自己,拥抱真实的自己,并努力改善你不太理想的特质和品质。换句话说,你开始有意识地支持自己,更频繁地进行积极的自我对话,而不是逃避、打压或拒绝承认


NO.5 物质永远不会, 让你真正快乐


很多人认为物质的满足,会带来快乐和幸福。研究人员甚至用一个词,来形容这种暂时的满足感:购物疗法。但事实证明,物质满足可以提供的快乐非常短暂。


为什么购买东西,只能提供暂时的幸福感?“当我们购买,或得到我们想要的东西时,会暂时感到快乐和满足。快乐的原因,不是因为得到了想要的,而是因为在很短的一段时间内,我们不再想要了,因此我们体验到平静和快乐。”


我们的购买成本,比意识到的要高。亨利?梭罗一针见血的指出:“任何东西的价格,都是你用生命换来的。我们不是用钱买东西,我们是用生命中的时间来买的。”


考虑到生命有限,不应将时间浪费到短暂的愉悦中。我们可以试着将欲望导向持久的追求中,通过优先考虑重要的事情,并努力发挥自己最好的一面,你所体验到的内心平静和幸福是无与伦比的。


NO.6 害怕孤独的代价, 比孤独本身更大


自古以来,当我们被社会群体接纳,并共同面对威胁时,一切都变得更容易。因此,人类天然的害怕孤独,并用各种行动,比如低级娱乐,无效社交等,去逃避一个人的独处。


但遗憾的是,人可以在社会中学习,却只能在孤独中成长。当你渴望内心的强大时,凝望孤独的深渊,必然是终其一生的必修课。心理学家Julia Bainbridge认为:“孤独是人类体验的一部分。与自己坐在一起,无论多么不舒服,都可以重新审视自己。”


如果我们将大部分时间,花在与其他人在一起,那么我们总是必须时时“在线”。独处的时间,是充电和放慢速度的好时机,帮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自己。


享受独处意味着,你是自己最好的朋友。


NO.7 你的过去并不是你的未来, 除非你自己选择住在那里


每个人都有过去、现在和未来。无论我们是否愿意,过去都是我们重要的组成部分,花一些时间回忆过去是必要的,回顾那些让你畏缩的决定,经历的艰难和动摇,会帮助我们更好应对现下的状况。


但如果你在‘过去’花太多时间,一遍又一遍地重播事件,你可能会成为它的囚徒,并被永远禁锢在过去的伤害里。过去影响你是谁,但并不能定义你是谁。


“实际上,这是教育的目标之一。帮助人们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以不同的方式理解他们的经历,实现不同的思维方式和对问题的反应。在这些实践中付出的努力,使我们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让我们成为什么样的人。”


经历塑造了我们是谁,但并不能控制我们可以成为什么样的人。我们总能从过去中吸取教训,让自己变得更好。


NO.8 人生就是选择,没有完美的选择


人生就像一条路,有些道路通向单身或婚姻,有些通往权势或名利,还有些通往贫穷或孤独、快乐或悲伤,胜利或失败。


在做出选择之前,你并不知道这条路会把你引向何方,是停留在原地,还是选择新的征程,往往困扰着很多人。因为你最终到达的目的地,将取决于你所有的选择。很多人因此在做出选择时,陷入恐慌,甚至因为太过忧虑而原地踏步。


然而,人生没有完美的选择,也没有证据表明,一直做正确的选择,就最终能够通往幸福。


全心全意爱一个人,不一定保证会得到回报,获得名利不一定保证幸福。可能的结果太多了,你唯一能确定的是,做出选择承担后果。


不要害怕改变,更改路径、切换车道或掉头重来,都是人生的一种体验。人生,没有一步路是白走的。只要做好准备并愿意全力以赴,那么一切皆有可能。


NO.9 不要为了给别人取暖而自焚,做一个给予者而不是牺牲者


作家Penny Reid有一句名言:“不要为了给别人取暖而自焚。”这句话的意思是,一个人不应将他人的需求,置于自己的幸福之上,尤其是不能为了取悦他人,而过分委屈自己,甚至自我内耗和伤害。


虽然慷慨和帮助你所爱的人没有错,但有一个限度。当你把自己完全交给别人时,你就陷入了过度自我牺牲。心理学将自我牺牲定义为,为了他人的幸福而放弃个人利益。这意味着你否认自己的某些个人需求,压抑你的情绪或忽视你的感受。


具有“自我牺牲”的人总是很忙,全神贯注于他人,因此生活在不断的压力之下。往往会与焦虑、抑郁、怨恨和倦怠感作斗争。


可以做一个给予者,但不要做一个牺牲者。只有你爱自己的时候,你给别人的爱才有意义。


NO.10 时间和经历, 能让痛苦变小


每个人的一生,都难免经历情感上的、精神上的,或身体上的痛苦。无论你正在经历怎样的煎熬,一定都听过这句话:时间可以治愈所有伤口。


其背后是一种假设和期望,只要有足够的时间,痛苦就会逐渐消失。但实际上,时间并不具备改变任何事情的能力,治愈我们的是在时间的旅程中,我们越来越丰富的经历。


心理学上对此有个解释,假设黑色的圆圈,代表生活经历;红色的圆圈,代表伤害性事件,当我们随着年龄,阅历越来越丰富,体验越来越多时,伤害性事件看起来,就会显得越来越小。


因为痛苦不仅来自痛苦本身,还来自于它在你生活中所占据的百分比。你的伤害性经历,可能曾经非常大,但随着经历越来越多,黑色圆圈越来越大,红色圆圈就会看起来很小。


NO.11 没有什么是永恒的,这一刻就是最好的


使生活独一无二和有价值的是,你永远不会在同一时刻经历两次,所以珍惜当下很重要。


人世间,没有什么是永恒的想法,不应该让我们感到悲伤。相反,它鼓励我们充分利用一天中的每一刻,因为我们的时间是有限的。


“你的生命,不在你出生和死亡的时刻之间。你的生命,就在现在和下一次呼吸之间。当下、此时此地,是你所拥有的全部生活。”


正如一位知名作家所言:当你回想过去或担心未来时,很难活在当下并享受其中。你无法改变你的过去,但你可以通过担心你的未来而毁掉现在。吸取过去的教训,规划未来。你越活在当下,越享受当下,你就会越快乐。


NO.12 及时清理障碍物, 别让烦恼越来越多


你上床准备睡个好觉,却觉得有点想要去厕所,外面很冷,所以你决定忍住。你告诉自己,我很快就会睡着。


结果可能是,你辗转反侧两个小时,最终还是披上衣服,冲向厕所。你本可以一开始就去,而不是浪费两个小时来犹豫。


当生活中有什么事情困扰你时,无论是鞋子里的沙子、拖欠已久的家庭作业、校园霸凌、办公室性骚扰,记住,都要正视问题,聚焦矛盾,并尽快想办法解决。


因为烦恼只会越拖越多,只有先解决烦恼或问题,才能真正一劳永逸。否则一粒鞋中的沙子拖久了,也会让你忍不住放弃全世界。


NO.13 生命的缩小或扩大,与一个人的勇气成正比


作家阿奈斯宁曾说过这样的话:“生命的收缩或扩张,与一个人的勇气成正比。”它简短却完全正确。当你无所畏惧时,生活的可能性似乎无穷无尽,你的生活会自动扩展。反之,一旦你害怕失败或拒绝前进,就会限制发展的可能性,你的生活就会自动缩水。


如何生活取决于我们自己。如果我们选择懦夫般的胆怯生活,将失去提升能力和获得自我成长的机会。如果我们选择大胆勇敢的生活,最终将会开阔人生的视野。


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说:“在每一个成功的故事中,你都会找到做出勇敢决定的人。”亚里士多德也有一句名言:“如果没有勇气,你将永远无法在这个世界上做任何事情。这是仅次于荣誉的最伟大的思想品质。”


勇气,最终决定了一切,包括结果。


NO.14 真爱不仅是一种感觉,还是一种选择和承诺


人生中,没有一件美好的事情,是容易发生的。通常,它需要我们有意识的努力和投入时间,才能最终变成现实并持续下去。


爱情也一样,感觉自己坠入爱河很容易,但失去那种感觉也同样容易。真正的爱,需要80%的承诺和20%的爱情,某种程度上来说,真爱始于喜欢与激情,忠于选择与承诺。


心理学教授伊莱恩?哈特菲尔德(Elaine Hatfield)表示:“人们在一段关系中,早期感受到的爱,与后来感受到的不同。”早期,爱是“充满激情的”,这意味着我们对我们的伴侣有强烈的渴望。长期的关系会发展出“伙伴之爱”,它可以被描述为一种深厚的感情,以及强烈的承诺和亲密感。


所以,爱一个人,不仅仅是因为你爱他,还因为你选择爱他,并承诺爱他。


NO.15 小心选择你的敌人,因为他们会定义你


尼采说:“谨慎选择你的敌人,因为你很可能成为他。”这句话的意思是,事物通过其对应物的存在而显现。你只是在别人身上,看到你在自己身上想要的东西。


赫尔曼?黑塞有个类似的说法:“如果你讨厌一个人,你就会讨厌他身上属于你自己的某些东西。”也就是,当你选择某人作为敌人时,无论是出于鄙视、恐惧,还是仇恨等,都是因为他身上某些东西,映射了一部分的你,只是你自己可能没有意识到而已。


所以,有一个推论:明智地选择你的朋友,但更谨慎地选择你的敌人。因为凝视深渊,深渊也在凝视你。你对敌人的过分关注,不仅在唤醒你某些无意识的内在,还在重塑你,直到你与敌人越来越像。


NO.16 想要看穿一个人, 就观察他的朋友


我们无法选择家人,却可以选择朋友和伴侣。作家Anais Nin说:每个朋友都代表我们的一个世界。一定程度上,一个人如何,是由他朋友的质量来衡量的。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将朋友分为三类。第一类称之为“效用型”朋友,指的是因为提供帮助而接近的朋友,彼此成为朋友是为了获得好处。这类关系不会持久。


第二类为“快乐型”朋友。他们有共同的兴趣,在参加一些活动时,享受彼此的陪伴和交流,但这类朋友在本质上也是短暂的。活动结束,友谊也随之结束。


亚里士多德认为最好的友谊形式,是“善良型”朋友。这种友谊,通常基于某种善良的美德,因此能够持续很长时间。


因此,想要看穿一个人,就观察看他身边最好的三个朋友。终究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NO.17 生命没有标准答案, 生命应该尝试去理解


纵观现代历史,人类问得最多的问题之一是:生命的意义是什么?人类执着于为生命赋予意义,但很多人来到这个世界上,并不是源于个人意愿。因此追求终极答案和意义,往往让人陷入迷茫。


心理学家维克多?弗兰克尔认为:“人不应该问他生命的意义是什么,他只能通过为自己的生命负责来对生命负责,他只能用负责任的态度来回应生活。”


当你读一首诗时,你会试图通过解释作者所选择的词语,来弄清楚作者的意图。例如,如果一位诗人将爱描述为“监狱”,你可能会将其含义解释为他的感情被他的爱所束缚。


但这些看似正确的答案,其实都是个人理解而已,很多时候,生命没有标准答案。每个场景、每个事件、每个上下文、每个人生旅程,我们不过是丰富自己的经历,然后在经历中不断丰富自己的理解。


NO.18 人生最大的冒险,是没有选择冒险


很多老人都为自己年轻时,没有做些新尝试,没有试着突破极限而遗憾。他们为自己从未冒险而后悔,等到意识到想要抓住那些新鲜感时,人生往往已经充满了无能为力。


冒险,并不是指做危险的事情,而是在充满变化的世界,不断突破舒适区,不断尝试不同的东西,体验不一样的人生。正如福尔摩斯所言:被新体验拉伸的头脑,永远无法回到原来的维度。


当我们尝试新事物时,大脑和身体都会受到挑战。神经递质或肌肉也会受到冲击。我们因而感觉更强壮。而且尝试新事物,还会改变我们的视角,让我们以不同的方式看待事物,让我们看到新的可能性。


尝试新事物,有助于我们打破常规的单调,并改变我们的生物节律,在智力、情感和身体上震撼和刺激我们。如果我们保持尝试新事物的习惯,我们就会对变化、新体验和新的可能性持开放态度。


NO.20 健康生活很重要, 你只有一个身体


感受这个世界,尽可能多的去体验。对于人生来说很重要,但你需要一个载体,这个载体就是健康的身体。大多人在意健康,都是从失去健康开始的。


很多人没有意识到,你能掌控自己的生活,从你能掌控自己的身体开始。体魄健康生胆魄,身体健康少精神问题。多病往往与多灾相联系,也和多愁忧绪有关。现代科学早已证明,你所有的外在表现,大多都和你各个器官的健康相关联。


如果你觉得生活糟透了,卡壳了,放下手机,多一点睡眠,去散散步,吃点营养的美食,锻炼锻炼身体。你会发现,让生活好起来,其实很简单。


人到晚年才意识到的20个残酷事实,希望早点知道


一个人应当好好地安排生活


要使每一刻的时光都有意义

网民嚎叫:

多做少说 今天 12:09

找出20个完人估计没有一个能做到20.


谢选骏指出:上文作者和他所提及的人们,都是些人心不足蛇吞象的碳基生物,生于泥土,终将回归于泥土,白活了一辈子还不知感恩,胡说什么“人到晚年才意识到的20个残酷事实”,好像上帝还对不起他们了,真是一些梦想移山的愚公啊。其实我看,这些碳基生物,无论如何“活得卑微”,都已物有所值了——除了自己以外,没谁觉得它们的重要。所以我说,这些蛇蝎心肠的人,真是“人心不足蛇吞象”啊。难怪圣经上说犹太人是毒蛇的种类,因为夏娃已经沾满了蛇蝎,她的子孙又怎能免俗呢?

2023年4月8日星期六

谢选骏:基督受难提醒我亏欠了主的荣耀

《为何耶稣的受难日被称为“好的星期五”》(读者网 2023-04-07)报道:


问:我不理解人们为什么称耶稣受难日为“美好的星期五”(Good Friday),对我来说耶稣的死是一场悲剧,因为一个无辜的人失去了生命,那有什么好处呢?


答:在某种程度上,你说的很对。从人的角度来看,耶稣是无罪的,他不应该受死。你说耶稣的死是一场悲剧,这也没错,确实是这样。


为什么基督徒称耶稣死的那日为“美好的星期五”?因为那天耶稣为我们成就了救恩。重要的是我们要知道耶稣是谁,他为什么来到世上?耶稣不单单是一个普通的人,他也是有肉身的神,耶稣称“人看见了我,就是看见了父”(约14:9)。


耶稣来到世上是为了解决人类面临的最严重的问题,就是我们的罪。耶稣是完美无罪的,但是在十字架上,他背负了我们的罪,他代替我们死去。我们本应该承受十字架的惩罚,但是神担当了我们的罪,为我们受死。因着他的死,我们得到神的饶恕,所有的罪被神洗净。


是的,耶稣的死确实是一场悲剧,没有别的办法可以除去我们的罪,没有其他的方式可以打开通往天堂的门,唯有藉着耶稣的死。耶稣愿意这么做,因为他爱我们,他不希望我们永远与他隔绝,请敞开你的心门接受耶稣基督,这样以来,耶稣受难日这就会成为你的“美好的星期五”。


Good Friday:God's Friday


对全世界的基督徒来说,Good Friday是耶稣基督被钉十字架受难的日子,各地教会都举行系列的纪念仪式,来纪念耶稣基督在十字架上所遭受的痛苦。受难日的命名也说明了这一天的含义。


然而在英文中,耶稣受难日称为“Good Friday”,直译出来是“好的星期五”或者“美好星期五”。耶稣被钉十字架让人感到残忍和痛苦,一些人似乎很难理解耶稣受难的日子究竟“Good”好在哪里呢?


英国驻华使馆曾经在官方微博发文解释了耶稣受难日英文名称Good Friday的由来和意义。


复活节到临的前一个星期五被称为Good Friday即耶稣受难日,来纪念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受难而死。如此悲伤的一天,为什么要用“Good”一词呢?有人相信这是从“God”变化而来,意为“God's Friday”更贴切。也有人认为“Good”表示耶稣替世人承受苦难,这种拯救将带来好的馈赠。”


对于基督徒来说,Good Friday是相信上帝仍在掌权,虽然这一天耶稣基督被辱骂鞭打,最后被钉十字架并死在十字架上,但是却因为他的代赎和舍己,给人类带来了新的道路。三天后,上帝让他从死里复活,给信徒以盼望,称之为复活节。所以受难日和复活节,不仅代表基督的受难,更代表上帝的拯救,上帝仍在掌权,是上帝的恩典。


复活节的象徵物


复活彩蛋


蛋象征新生命,就如同耶稣复活一样,让相信他的人可以得到一个新的生命的开始。


依据欧洲古老的传说,野兔是终日不闭眼的动物,它们能在夜间观看其他动物,因此他们就如同黑暗中一轮皎洁的明月。除此之外,复活节的计算是以春分月圆为基准,春天繁殖力强的野兔就如同复活节的一个象徵。这个习俗传到美国后,美国人更为复活兔取了另一个可爱的名称"邦妮兔"。


百合花象征神圣与纯洁,就如同耶稣基督的圣洁。


谢选骏指出:基督受难提醒我亏欠了主的荣耀,因为圣经说——“主耶稣被卖的那一夜,拿起饼来,祝谢了,就掰开,说,这是我的身体,为你们舍的(舍有古卷作掰开)。你们应当如此行,为的是记念我。饭后,也照样拿起杯来,说,这杯是用我的血所立的新约。你们每逢喝的时候,要如此行,为的是记念我。”

谢选骏:赫斯特家族黄色新闻流毒百年

《每天有7亿人在看“新黄色新闻”,技术竟是罪魁祸首》(蓝鲸财经2023-04-08)报道:


19世纪末,美国两位著名报业大亨威廉·赫斯特与约瑟夫·普利策的竞争掀起了一股黄色新闻的浪潮,彼时的美国社会被那些虚假的、煽动性、刺激性的报道所充斥。


100多年后的今天,由黑底黄字做标题、惊悚音乐做背景、一句不痛不痒回应做采访所构成的新一轮黄色新闻浪潮正在短视频平台卷土重来。


"当时觉得挺有意思的就拍了,没想到会火"


短视频时代黄色新闻卷土重来


不知道在短视频平台上,你是否刷到类似这样的新闻视频,它们大多带有一句当事人标志性的采访:"当时觉得挺有意思的就拍了,没想到会火。"


形式上它们简短快捷、批量生产、流量至上。


这类新闻往往在标题上做足了功夫,标题即内容,少则一行,多则四五行,原则就是能在3秒内看完的内容绝对不拖到5秒钟。


它们通常采黑底黄字或者黄底黑字的配色,用加大加粗后的字体贴满屏幕,一股浓浓的"牛皮癣广告"风扑面而来,布局格式一言难尽。加大号的煽动性标题和刺激性的撞色搭配,让打开视频后的观众仿佛置身于不可描述的低俗网站,怎一个"土"字了得?


内容方面,它们从搞笑、娱乐到血腥暴力无所不有,但新闻的6要素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大多只占一两样。


可以说,大多数内容毫无营养,几年前的新闻也能拿出来重新发一遍,观众看完后不知所云,甚至有的是自导自演的假新闻。


对于这类新闻而言,事件的细节不细节不重要,只要观众能笑的点上一个赞,那么这条新闻就算成功了。


什么样的内容是"新黄色新闻"?


我们来举几个例子,例如:


《女子坐在船上拍照,一条鱼突然蹦到船上》


这样一条视频全程大约只有10秒钟,内容被标题一句话概括,经各大蓝V转发后,点赞高达六七千;


《女生坐飞机过安检脱掉长筒靴,很社死路过的人都要看一眼》


短短不到10秒的视频,加上一句当事人的回应,点赞超过60万;


《喝懵了也挡不住听八卦的心,眼睛都对不上焦点了》


一条17秒的视频,没头没尾不知所云,轻松获得15万点赞。


此类视频存在的最大意义或许就是博观众一笑,虽然不能给观众提供仍何有价值的信息,但好歹标注了时间地点,具有一定的新闻性。而下面这些视频则连最起码的新闻性都不具备,有的甚至旧闻当新闻发,比如:


《宝宝怎么哄都哭,爸爸一句豆腐就不哭了》


一条没有标注时间地点,普普通通的哄孩子视频被当做新闻发出,轻轻松松收获15万点赞


下面这条更为离谱:


《清明祭祖时请美女坟前跳舞,让祖先看看花花世界》


一条槽点满满的视频被各大媒体转发,但后经求证发现是两年前的消息,而并非近期发生。


还有一些摆拍编造的事件也能收获大量点赞,例如:阜阳敏姐"摆拍"家暴"视频;资助老人3000元,摆拍后收回2800的伪慈善;"史上最凶班主任"竟是cosplay……


没错,这就是这个时代的"黄色新闻",也称作"新黄色新闻"。


为什么没营养的新闻越来越多?


黄色新闻的出现可以追溯到十九世纪末的美国,美国的"黄色新闻"(Yellownews)不等同于我国语境中的黄色(色情)新闻,它是煽情新闻的一种美国化表达,只是因为当初《世界报》和《新闻报》竞争,抢夺以"黄孩子"为主角的连载漫画的作者群,故把以这两个报纸为代表的新闻报道类型(煽情新闻)称为黄色新闻,这类新闻中包括性的煽情,也包括暴力煽情、政治煽情和伪科学煽情。


讽刺普利策和赫斯特的漫画


"黄色新闻"的这种处理手法,主要目的是刺激人们的感官,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以引起人们的注意力,从而带来经济效益,而对新闻形式与内容的和谐却很少考虑,这是一类没有灵魂的新闻思潮,作为一个报道流派,虽然"黄色新闻"存在的时间非常短暂,但却对后世的世界新闻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美国的新闻学者埃德温·埃莫里曾评价:"赫斯特制造出了有史以来最坏的新闻,将美国新闻事业的水准降到了最低。"


历史是一面镜子,当下的短视频平台的资讯类视频似乎正在复制100多年前的美式"黄色新闻"路径,巨大商业流量利益驱使的大环境下,新黄色新闻的浪潮正在上演。


每次出现一个热门事件,至少在平台上刷到五六遍,配上个抓眼球的标题,把人家的视频缝缝补补,再加上一段不痛不痒的采访、几个热门评论,称之为搞笑段子合集也不为过。也许在路上等个车、上个厕所、吃个饭的时间,十几条这样新闻一刷而过,它们不但没有新闻性,甚至内容空洞、毫无营养、摆拍作秀、低俗粗鄙……


快餐新闻的出现,究其原因是对流量的过度崇拜。有人认为在当下的媒体环境中不随波逐流就抢不到饭吃,甚至是抢不过所谓的没有任何专业素养的自媒体用户,对下沉读者口味的持续迎合迫使大众传媒更偏向娱乐属性,新闻理想在快餐时代难以为继。


3月28日上午,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再次提出了关于部分短视频的捏造事实、主观臆断、蓄意炒作和翻炒旧闻等问题。


这些短视频涉及民生、教育、性别、就业、婚恋等社会热点话题,机位恰到好处,对话特别清晰,情节特别完整,运用街拍、访谈、情景再现监控视角等纪实新闻拍摄手法,刻意营造真实感,总能以极强的情绪感染力,将网民集体破防,追本溯源,摆拍新闻始终为了吸粉引流,寻求网红出位后接广告带货,流量变现。


专家如何看待新黄色新闻?


当下的新黄色新闻和美国100多年前的黄色新闻浪潮有什么异同点?为什么如今没有营养的新闻为何越来越多?严肃深度报道逐渐式微甚至消失?长此以往,新黄色新闻的狂欢会对新闻行业产生什么影响?是否会颠覆传统的新闻行业?


对此,蓝鲸记者联系了多位专家,和他们聊了聊短视频时代的新黄色新闻。


张志安:媒体人想做好短视频新闻,不能只顾"趣味性"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张志安对蓝鲸记者表示,如果要以新黄色新闻来定义上述视频的话,那么这里"新黄色"的本质是"趣味的、娱乐的、煽情的"。


从形式来看,新黄色新闻大概可以分两种。


一种是公众所拍摄的有趣经历,这样的爆料不算严格意义上的新闻,它不具备完整的5"W"1"H"新闻要素,主要还是从新闻价值中相对较弱的趣味性这个角度出发的,其自身新闻的重要性不足,严格来说用这种用爆料制成的视频只能算是一种软资讯。这类视频多为自媒体账号发出的。


另一种是专业媒体发布的视频,他们做了一点当事人的采访补充,这类可以称为软新闻,但无论是哪一种,他们新闻价值的重要性都是不强的,更多是以娱乐性为主。


对比来看,那个年代的黄色新闻通过完整的煽情叙事来带动发行量,而现在短视频,他恰恰没有通过完整的故事去叙事,而是用一个简短的趣味性的片段来吸引流量。


如今的新黄色新闻和历史上的黄色新闻,本质上他们商业化逻辑还是一样的。


只不过过去黄色新闻是市场选择,而今天的新黄色新闻是市场和平台双向的选择。因为在算法推荐的机制里总体还是偏向流行的原则,而不是权威的原则,所以在这个特定的平台逻辑里,创作者就需要生产更多的带有煽情性的、趣味性的短视频内容,简单地说就是,过去内容生产者只需要考虑受众,现在需要考虑平台和受众两个方面。


张志安认为,一个合格的新闻工作者在生产短视频新闻时需要注意两个方面。


第一是把趣味性和其他的新闻价值相结合。因为新闻价值包含真实性、时效性、接近性、重要性、趣味性等很多属性。


短视频新闻要在很短的时间把所有要素都兼顾非常难,故比较可行的方式是,如果确定以趣味性为主导那么需要再加上一两个比趣味更重要的要素,例如"趣味+重要性、趣味+时新性、趣味+接近性"等。


第二个是把关,专业新闻媒体和自媒体最大的区别在于核实,需要对内容的真实性负责,媒体需要对爆料者进行核实以确定视频不是摆拍或假新闻,有了核实的基础再来强调趣味。


张志安表示,社交时代的网络新闻传播最大变化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审核把关机制的让步,从过去编辑记者的权威把关转变为算法推荐,算法推荐的把关对整个内容分发体系产生了根本性的革命;二是对于数据流量的迷恋;三是网络新闻传播都趋向于流行、趣味、煽情的内容。


可以看到的是,新黄色新闻的出现都与上述三个变化有关,由此可见新黄色新闻是互联网时代网络新闻传播大趋势下的一个微观缩影。


郭全中:新黄色新闻泛滥,并非媒体门槛变低,而是内容门槛变低了


"中央民族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郭全中也分享了他对新黄色新闻的看法。


郭全中对蓝鲸记者表示,19世纪末,美国黄色新闻主要是威廉·赫斯特与约瑟夫·普利策两位报业大亨之间的竞争,参与主体为《纽约新闻报》和《世界报》两家媒体,随后引起了全美报纸的效仿。而当下短视频时代的新黄色新闻参与的主体是比较多元的,除了自媒体外,也有不少地方媒体甚至主流媒参与其中。


其次是表现形式的不同,过去是传统的报业媒体,如今新黄色新闻的主要表现形式为短视频。


共同点都是为了激烈的生产竞争、为了获取流量。他们在新闻形式上比较相似,例如标题党,内容具有虚假性、煽动性、夸张化,擅长利人心理特点抓住用户的眼球。


其本质都是在新的媒介形态下为了流量进行的一种过度的、畸形的创新。


对于新黄色新闻的成因,郭全中认为,新黄色新闻变多的本质还是流量导向,对所有媒体来说,流量是考核重要标准,对自媒体而言更是流量至上。


就媒体来说,严肃新闻报道生产成本高,花了很大精力做出来,它具有很大的社会价值,但流量不一定行。


反之新黄色新闻能够抓住用户的痛点,获取流量更加容易轻松,这也使得更多地自媒体、地方媒体去效仿这种形式,从而形成一个恶性循环,在这种劣币驱逐良币的环境下,严肃报道逐渐式微。


其次,短视频时代,用户需求更加多元化,教育、医疗、娱乐等内容是刚需,但新闻资讯却并非刚需,这给新黄色新闻的生长提供了很大的空间,严肃类新闻资讯内容的比重进一步被稀释。


随着新黄色新闻的不断泛滥,不少用户甚至开始质疑媒体的门槛越来越低。


对此郭全中表示,从本质来看,并非媒体的门槛越来越低,而是技术带来的平权效应使得内容的门槛越来越低。相较文字创作时代,短视频时代吸引了更多自媒体创作者参与其中,这也导致生产出来的内容良莠不齐。


从短期来看,新黄色新闻会给传统的严肃新闻带来一定的冲击,但从长远来看不会对新闻行业产生革命性的影响。真正会对传统新闻行业产生冲击的,本质并非新黄色新闻本身。技术的变迁、媒介形态的变革、用户需求变化等才是颠覆传统新闻行业的本质原因。


赖黎捷:流量至上的生产逻辑严重违背新闻价值规律,最终导致媒体功能失灵


重庆师范大学新闻与传媒学院副院长赖黎捷对蓝鲸记者表示,目前短视频平台中盛行的"新黄色新闻"虽与美国"黄色新闻潮"没有历史渊源,但其产生的社会影响却与美国黄色新闻相似。美国的"黄色新闻"(Yellownews)是煽情新闻的一种美国化表达,包括暴力煽情、政治煽情和伪科学煽情等。两者均以吸引受众眼球为最终目的,忽略了对新闻内容与形式的关照。


与美国"黄色新闻潮"不同,新黄色新闻的传播渠道往往以短视频为主,借助多类社交平台实现快速"繁殖"。基于此,新黄色新闻呈现出"多级传播"特征,从短视频社交平台到朋友圈,甚至再到对话圈。此外,新黄色新闻的新闻性已流失,视频内容日常化、生活化的趋势极为明显,"日常琐事""搞笑抓拍"也会进入大众视野成为新闻。


对于当下新黄色新闻的泛滥和严肃深度报道的式微,赖黎捷认为,技术赋予了普通人拍摄、剪辑视频的基本能力,人人都是记者的生产模式为新黄色新闻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语料来源。此外,在流量当道的短视频时代下,流量即收益,"短频快"的新黄色新闻是收割用户注意力的最便捷的方式,以蓝V为代表的新闻媒体对此更加趋之若鹜。相反地,以文字报道为主的深度报道受众面更窄,加之受众流失导致媒体生存压力剧增,倒逼更多媒体人放弃据守十数年的深度报道。


谈及新黄色新闻的成因,赖黎捷表示,可以说导致该现象的原因是多重的,流量导向或是重要因素,但媒体门槛或非该现象的解释归因。在我看来,中国的现代传媒教育发展日新月异。数十年来,已为传统媒体、新媒体输送了大量优质传媒人才,传统媒体的入职门槛是"不降反增"的。我认为,流量逻辑下的媒体争抢注意力是根本因素,供需逻辑下的受众触媒习惯是新黄色新闻泛滥的市场因素,大数据时代的全新采编流程是新黄色新闻繁殖的技术因素。


注意力经济时代下,流量是当下媒体的生存资源。视频的点击量、阅读量或播放量是考核记者、编辑的绩效指标。为获得更多点击量,新闻采编者选择猎奇、娱乐、琐碎的"黄色新闻"报道。这恰恰迎合了短视频时代下受众的触媒习惯和消费心理。以猎奇、娱乐为触媒表征的短视频用户往往更喜欢收看"不费脑"且有趣的视频内容,在娱乐至上的消费观念指引下,用户更多只是"图一乐"。


此外,新媒体技术也为新黄色新闻的传播提供了便捷。传统媒体的新闻生产需经过"策划-采访-编辑-刊发"等流程。其中,诸多党报媒体还严格执行"三审三校"的编审制度。目前,以人工智能、大数据为代表的新媒体技术代替了传统的"策划-采访-编辑"过程,大数据会自动分析互联网空间中的"热门新闻",记者只需在热门中挑选内容即可,人工智能还加速了新闻内容的合成。如此一来,这一新闻生产流程导致"热度"代替"新闻性"成为新闻的核心价值。


赖黎捷强调,流量至上的生产逻辑严重违背新闻价值规律,最终导致媒体功能失灵。在我国,新闻媒体具有舆论引导的重要功能。一度追逐流量只会导致"媒体追着事件跑"的不良生态格局,设置话题和舆论引导的作用将荡然无存。其次,新黄色新闻持续高走将导致新闻工作者过度依赖技术而忽略媒体社会责任。揭示新闻事件本质、指明事件未来走向是深度报道的重要价值意义,是媒体社会责任的重要体现。而深度报道则需要记者在深刻践行"四力"的基础上打磨与沉淀,依靠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生产"短频快"的短视频新闻与深度报道的生产逻辑完全相悖。


最后,一味迎合受众不利于新闻内容质量的提升。诸多新黄色新闻是基于对用户生产新闻的二次编发,持续生产新黄色新闻不仅违背新闻生产规律,也不利于形成健康、优质的新闻内容生态。


那么作为新闻工作者,我们应该如何生产一条合格的短视频新闻?


赖黎捷称,首先要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指引严格律己,秉持新闻价值规律,拒绝流量诱惑。其次,学习新技术、更新技术观念,做到人机协同、人机适配,避免造成短视频新闻内容"格式化""工厂化"。最后,坚持"新闻是跑出来的"实践旨意,须知,短视频新闻的内容依旧是文字,媒体人应践行"四力"为群众挖掘优质的新闻报道。


网民嚎叫:

cheeseney发表评论于2023-04-0805:44:21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习思想不是更好吗?

SeSeYiYi发表评论于2023-04-0805:03:00

确实都是些垃圾。西方主流媒体的新闻报道分析就很专业,尽管有时候带有偏见。


谢选骏指出:赫斯特家族罪恶深重,黄色新闻流毒百年,和普利策一起流连地狱——这对活宝垃圾一个发财,一个出名,还留下了”普利策奖“这样的苍蝇代代繁衍。至于上文的马猎猪意黄俄,也中其毒,不知”马列主义的新闻观“其实也是一种黄色新闻,结果煽动了暴民政治,导致了暴君统治——全世界资产者还就此联合了起来。

谢选骏:80%的美国人从事的都是“伪工作”


《ChatGPT影响有多大?80%的美国人工作会被替代》(大洛杉矶LA 2023-03-28)报道:

一份最新的研究报告显示,类似 ChatGPT 的人工智能系统对生活和工作的影响是巨大的,一旦广泛应用后,有80%的美国工作岗位受到影响,其中个人财务顾问和经纪人、保险公司和数据处理商的职位高居榜首。


该警告来自 OpenAI(ChatGPT 的制造商)和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官方研究。该研究分析了 1016 个职业及其 1万9265 个岗位,并从劳工统计局提供的 2020 年和 2021 年职业就业系列中获得了就业和工资数据。


然后,该团队使用 AI 功能交叉分析数据,以查看在该技术完成后哪些位置可以运行得更顺畅。


总体调查结果显示,大约 15% 的员工任务可以通过 AI 以相同的质量水平显著更快地完成。“至少 10% 的工作任务受到人工智能的影响,而大约 19% 的员工可能会看到至少 50% 的工作任务受到影响。”


影响最大的包括法律秘书、临床数据管理员、网页设计师和记者编辑。而在薪资方面,例如数学家、会计师和作家,以及年薪至少 80,000 美元的职业都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参与这项研究的 OpenAI 研究员 Pamela Mishkin 在推特上写道:“今天的 GPT 可以做很多事情。“在过去的几年里,我们看到他们在解决越来越复杂的任务方面做得越来越好,相关任务的例子越来越少。”Pamela Mishkin说,“本文研究的是这种趋势,而不是当今可用的任何特定模型。”


但是,也有一些工种是影响很小甚至不受影响的,比如平面设计师、营销策略师和财务经理的影响不到 15%。洗碗工、电工和理发师等低薪工作也不受人工智能的影响。


创意机构 IZSRI 的创意总监兼 AI 负责人 Zak Saidi 已经使用 AI 来自动执行一些写作任务,他表示,未来三年内,许多行业都将感受到 AI 的影响。


大家怎么看这种趋势?


网民嚎叫:

ssbbnygss 发表评论于 2023-03-28 22:10:03

平面设计师应该是最受冲击的职业吧?

AI设计以后将全面普及,人工效率低成本高,肯定被取代。

vincentsjtu 发表评论于 2023-03-28 20:47:00

所以新移民就不要来了,来了就是trouble maker让社会治安恶化

zzbb-bzbz 发表评论于 2023-03-28 18:36:41

共产主义就要在美国实现了。


谢选骏指出:如此看来,80%的美国人从事的都是“伪工作”了。那么,什么是“伪工作”呢?伪工作就是没有灵魂的工作,就是可以被人工智能取代的工作。

《恐危及人类社会 马斯克与AI专家连署公开信 吁暂停训练强大AI》(编译黄淑玲综合外电2023-03-29)报道:

ChatGPT的出现,引发先进AI系统滥用疑虑。

特斯拉首席执行官马斯克(Elon Musk)与一群人工智能(AI)专家、业界高端主管,共同发表公开信,呼吁暂停训练比GPT-4还强大的AI系统六个月,理由是有可能危及社会与人类。


路透报导,这封公开是由非营利组织未来生活研究所发出,超过1,000人联署。除了马斯克,还有苹果共同创办人沃兹尼克(Steve Wozniak)、Stability AI首席执行官Emad Mostaque等科技业界名人。信中请求,在能够有安全协定让业界共同遵守之前,暂停先进AI系统的研发。他们主张,相关安全协定的设计必须经由独立专家来发展、应用和稽核。


公开信说:「强大的AI系统,唯有在我们有信心它的效应会是正向的,它的风险可以被管控,才能够研发。」这封信也详列了能力与人类匹敌的AI系统,可能会为社会与文明带来的各种风险,包括经济、政治的混乱。诉求AI研发者要与监管决策当局合作。


欧盟警察机构Europol本周一呼应对于ChatGPT这类先进AI的伦理与法律担忧。警告这类AI潜在的网络钓鱼、假消息、网络犯罪等不当使用。上述公开信接在Europol表达忧心之后发表。


自从微软支持的OpenAI去年推出ChatGPT之后,竞争者忙着推出类似产品,多家企业准备把这类技术集成到他们的应用程序或是产品之中。谢选骏指出:特斯拉首席执行官马斯克(Elon Musk)与一群人工智能(AI)专家、业界高端主管,共同发表公开信,呼吁暂停训练比GPT-4还强大的AI系统六个月?可能因为AI系统威胁到了他们的生存,因为他们从事的可能恰恰是伪工作——虽然他们的接口是说AI“可能危及社会与人类”。

《谁受ChatGPT影响最大?研究点「这一行业」:一半工作都能完成》(编译刘忠勇综合外电 2023-03-29)报道:

口译员也是最受生成式人工智能(AI)影响的职业。


最新研究发现,会计师是各行各业中最容易受生成式人工智能(AI)影响的职业。研究人员发现,至少一半的会计工作可以靠此技术更快完成。


这份由宾州大学和推出ChatGPT的OpenAI共同进行的研究也发现,除会计师外,数学专家、口译员、作家以及近20% 的美国劳动人口,也深受AI影响。


对于 ChatGPT,无论是公司、学校、政府还是一般大众无不跃跃欲试,因为 ChatGPT 有能力处理大量资讯,还能够根据用户的提示生成复杂的内容,让人既兴奋又焦虑。


这些研究人员本月在网上发布他们的工作报告,查看各职业对这种由大型语言模型软件驱动新技术的接触程度。这种技术可以分析并生成文本。他们分析了每一个职务的工作中若搭配GPT和结合GPT的软件,可将工作时间至少缩短50%的比率。研究发现,最先进的GPT在翻译、分类、创作和生成电脑代码等工作表现出色。


他们发现,大多数工作都将在形式上因GPT而改变,其中80%的劳工所从事的职业中,至少有一个工作任务可以通过生成式AI来加速完成。资讯处理的角色,包括公关人员、法庭记录员和区块链工程师,是最受影响的。最不受影响的工作包括快餐厨师、摩托车技师和石油和天然气杂工。


研究人员并未预测哪些工作会消失,也没有预测哪些人会失业。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校区助理教授比恩(Matt Beane)研究科技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他说:「影响程度多寡并不能预测工作将如何改变以及改变的速度,人类会抗拒自己利益受损的变化。」落实新技术的过程往往得经过协商、抗拒、「既恐惧又有希望」。


比恩表示,真正的挑战在于让公司、学校和政策制定者帮助人适应新技术。他说:「这是一个数以兆计美元的问题」,其中可辅导劳工和技术有效合作,重新设计工作以提高自主性、薪资和职业前景。

谢选骏指出:AI就地正法了一半的口译员和会计师!但是80%的美国人也将朝不保夕。因为她们从事的“工作”都是低于人工智能的“伪工作”,而且即将被AI证伪!

谢选骏:凍結存款就可以成为世界最大汽车出口国

《纽约时报:中国是如何成为世界最大汽车出口国的》(纽约时报 2024-12-03)報道: ​​​​​​ 仅仅二十年前,中国还几乎没有生产小汽车的能力,拥有汽车也被认为是一种新奇事物。如今,中国生产和出口的汽车比任何国家都多。 候任总统特朗普承诺对中国征收更多关税。包括美国在内的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