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谢选骏全集

2023年6月11日星期日

谢选骏:鲁迅是日本的别动队


《晚清名医猜测百年后的中国,地铁、飞艇都有,鲁迅斥其胡说八道》(2023-06-04 搜狐)报道:


晚清时候,国力衰弱,国家动乱不安。西方列强对于中国虎视眈眈,就等着瓜分蚕食这块肥肉。


看着风雨飘摇的国家,无数仁人志士开始自发的站了出来,想要用自己的微薄之力来拯救自己的祖国。


许多人改变了自己原本的志向,选择了自己认为的更适合的方法去救亡图存。这些人里面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弃医从文的鲁迅先生。


于是他脱下了白大褂,拿起笔杆子,试图用自己辛辣的语言唤醒国人已经麻木不仁的灵魂。


没有人知道的是,除了鲁迅先生,在当时,还有一位先辈也放弃了自己学医的初心,进入文学创作的领域,开始写起了小说。


他的小说讲述了中国一百年后的情形,大胆猜测了百年后的中国的样子。但是他对于百年后的中国的预言,却让鲁迅先生嗤之以鼻。


那么这位能大胆预测中国百年后情形并且大部分还一一验证正确的前辈是谁,鲁迅先生又为什么会说他是在胡说八道呢?今天就来认识一下这位被鲁迅先生嗤之以鼻的陆士谔先生。


医生世家之后陆士谔


十九世纪八十年代,陆士谔出生于上海一个普通的家庭。


从小,他就展现出了自己对于医学方面的喜爱,别人出去玩耍时候,只有他会安静坐在桌子前钻研医学,不断的汲取医学相关的知识。


在勤勤恳恳跟随唐纯斋先生学习医术的同时,只要一有空闲时间,陆士谔就会一头扎进书房,埋头在那阅读各类小说。


大量的小说阅读积累,为日后陆士谔进入文学领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时间一转眼来到陆士谔二十七岁,他开始自己在上海摆摊行医求生。


上海有个医术高超的年轻医生这个消息在患者之间传开了,来上海找他看病的患者数量也与日俱增。


但是在为患者看病治疗的同时,陆士谔也没有放下阅读小说的喜好。


甚至到了后来,没能找到自己喜欢的小说了,他就自己动手,一边看病,一边在空闲之余写起了一些短篇小故事来满足自己的娱乐。


到上海的第二年,《精禽填海记》就被发表了出来。


这是陆士谔以“沁梅子”为笔名发表的第一部小说。在这之后,他陆陆续续写了上百部的短篇小说,均被发表。


陆士谔的小说也并没有被局限在某一个种类或者某一个方面之中。他的小说不仅数量很多,小说涉及到的种类也较为繁杂,有医学的,也有历史武侠的,甚至言情小说都有。


与鲁迅先生,胡适之先生等人写一篇成一篇相比,陆士谔顶多算个自娱自乐的小作家。而他当时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就是这部被鲁迅先生怒斥胡说八道的《新中国》。


神奇预言之作《新中国》


1910年,年仅32岁的陆士谔创作出了《新中国》这部小说。《新中国》一书以梦为贯穿全文,作者在书里以“陆云翔”为第一视角,讲述了陆云翔在梦里的所闻所见。


小说大概讲述了一个这样的故事:在1910年的正月,陆云翔在家闲来无事,无聊之下喝了好友送给他的花雕酒。没想到这一喝,神奇的事情就出现了,喝完酒的陆云翔发现自己居然已居然穿越到了1951年的上海了。


四十多年后的上海已经不再是西方列强的租界,外国人已经无法在中国的地界横行霸道。上海到北京的火车也开通了,国人不再崇尚洋货,国货品牌开始崛起。


海军的军事实力上,中国也成为了数一数二的国家,各种新式的武器炮弹层出不穷,成为名副其实的“海洋霸主”。


与此同时,中国的各类高校和外国的留学生前来上学,全世界都开始说起了中国话,汉字成为目前全世界文字势力最大的语言文字。


在为游客专门设置的休息的地方,棋牌房、书画房、藏书楼、阅读室等一应俱全,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它没有的。


烟花燃放在空中可以有不同的花样和图案,人们还用一种“从化学成分里面出来的去污能力很强并且能够杀死一切细菌”的“汽”。


更为神奇的是,现在的中国人凭借自己的智慧制作出了能够在水面上自由行走的“水行鞋”,能够随时乘坐的“空行自行车”,能够轻松就捕到许多鱼儿的“听鱼机”和“测水镜”,甚至还有外国人都造不出来的“飞艇”。


人们还发明出了“除恶药”,吃了这个药,人们身上的劣根性就会被驱除,社会治安得到稳定的保障,私家侦探已经没有了用武之地。


另外人们的经济也得到快速的提升发展,在国内已经找不出一个贫穷的百姓。


在故事的结尾,作者从梦里清醒过来,才发现刚才所看见的那些东西,都只是自己的一场美梦。虽然小说仅仅只有2万字,但是里面的内容在今天看来都被证实了。


在里面最让人感到惊讶的地方就是陆士谔居然准确的写出了以后的上海会举办“万国博览会”,并且还指出举办的地方就在浦东地区。


因为他小说里面的内容大多数在今天都成为了现实,《新中国》一书也被誉为“奇书”,陆士谔也因为此书被称为“神人”。


对于现在的人来说,《新中国》可以称为神作,但是在那个年代,对于《新中国》这样的小说,人们其实并不大相信。


此书一经发表就引起了大家的议论,大多人觉得书里面描述的场景完全就是异想天开,痴人说梦,在未来的中国根本不可能看见这样的场景。


当时的清政府无能,面对西方列强的虎视眈眈,清政府软弱无力,面对流离失所的百姓,他又层层剥削,导致百姓民不聊生。


百姓们在清政府的统治下,连生存都成为了一大难题,更别说可以过上书里那种繁华的生活。所以没有人能相信百年之后,中国的未来可以像书里描绘的那样强大而又美好。陆士谔也因此遭到了不少的批判。


骂他的人不仅包括了那些不出名的文人,甚至连大名鼎鼎的鲁迅先生都说这本书是一派胡言,胡说八道,书里所描绘的内容全都是糟粕谬论。


鲁迅先生认为国难当前,这样的作品只会磨灭大家的斗志,让大家以为不用努力,只用躺平就可以有一个辉煌美好的未来,那新中国就没有人会去努力建设。


对于鲁迅先生对自己作品的评价,陆士谔当然不会接受,也发表了文章,表示自己只是想要在这个艰难的时刻给大家一些心理上的安慰,并没有在胡言乱语,因为现在的人们需要的是希望而不是打击。


其实陆士谔的本意是希望给大家描绘一个强大和平的国家,让大家对祖国的未来重新燃起希望的火苗。


只不过当时的百姓们正在被黑暗的乌云所笼罩,完全看不到希望在哪里,因此对于陆士谔所描绘的未来景象全都嗤之以鼻。


但是没有人能想到,陆士谔书里所说的这些场景会在未来一一实现。


而现在的女性早就摆脱封建社会的束缚,变得独立自主,每个人都能去实现自己的理想和价值。


对于外国,新生代的中国人也不会再去高高捧起,可以平等自由的站在同一个高度跟他们进行友好的沟通。


而中国也不再是人人可欺,现如今的中国,国家的实力越来越强,科技飞速发展,武器装备快速更新,经济不断攀升,在国际上享有绝对的话语权。


“梦境基于现实”


书里面的内容全都一一实现了,那么这是不是可以说明陆士谔身上真的带有预言的能力,所以能够这么准确的就预言出百年后的中国的情景呢?


其实不然,对于陆士谔是否拥有预言的能力,他的孙子陆贞熊给予了否定的回答。


陆贞熊认为自己的祖父之所以能在当时的情况下描绘出现代中国的景象,并且大多数还都得以实现。


要是准确的来说,《新中国》这部小说更多的是一部幻想小说,不是所谓的预言书。


因为预言更多的是作家的远见和神奇,但是幻想体现出的是作者的丰富的想象力和对未来的美好寄托。


陆士谔虽然医术高超,知识渊博,但是也只是一个普通人,他的身上并没有预言的能力。


陆士谔处于当时那种艰难的环境中,面对现实的黑暗,想要去改变却又无能为力。


可能有人会说,如果仅仅是想象,怎么会想的这么准确呢?虽然没有百分百实现,但是书里说的大部分的可都是正确的呀。


对此,陆贞熊也进行了解释。


关于书里所说的修建跨江大桥,哪处通了地铁都成为现实,陆贞熊表示他的祖父是个医生,平时给人家上门看病,几乎跑遍了上海滩。


而且祖父幻想的某些事物,在当年其实是已经存在的,并不是他自己幻想。


例如轻轨,虽然上海没人见过,但是当时的国外已经拥有,祖父知识渊博,平时也会关注西方的发展,因此才能在书里面提出这个概念,希望未来自己的祖国也能拥有如此先进的交通工具而已。


喝水不忘挖井人,如今我们享受着幸福生活的同时,也不能忘记正是由于前辈们不顾性命,前赴后继的拼搏,经过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努力,才能换来我们今天的衣食无忧和强大自信。


谢选骏指出:鲁迅是日本的别动队,所以他巴不得中国晦暗沉沦,就怕中国强大起来——这个绍兴师爷,最喜欢用刀笔凌迟对手了。

谢选骏:马恩列斯毛是最大的剥削阶级

《工作不该是“用爱发电”》(SIMONE STOLZOFF 2023年6月7日)报道:


上个月,华纳兄弟探索公司的首席执行官戴维·扎斯拉夫就该公司的流媒体2023年一季度盈利5000万美元接受采访,他当时对全国广播公司商业频道说,他相信,出于“对这个行业的热爱和对工作的热爱”,美国编剧工会的罢工终将结束。

这场罢工已进入第六周,编剧们的坚持不懈让一个事实变得更清晰:遗憾的是,热爱支付不了账单。

一种普遍持有的信念是,热爱是工作保障、工作场所保护或公平报酬的合适替代品,尤其是在写作、烹饪以及艺术等所谓梦寐以求的行业,有幸干这类工作本身就被认为是某种形式的报偿。

但是,工作是一种激情或“为爱发电”的说法混淆了工作是经济契约的现实。工作不是契约的假定为剥削创造了条件。

其实,创造性的、使命驱动的、高声望的行业经常利用从业者对自身工作的热爱占他们的便宜。据2020年的一项研究,如果雇主认为员工对自己的工作有激情,就会更坦然地接受恶劣对待员工的做法,比如指望他们加班但不拿报酬,或要求他们做不属于其工作范围、有失尊严的任务。这是因为雇主们有一个心照不宣的假定:即使不给报酬,他们的员工也会做这项工作。

这似乎是一些美国编剧工会成员得到的信息。“写作是个崇高的职业,”正在洛杉矶参与罢工的剧作家、节目统筹查尔斯·罗杰斯说。“但这个行业现在的做法是,让编剧们觉得他们应该为身在这个行业而心存感激。”雇主然后利用从业者的感恩心态,以及门外有很多乐意取代他们的人这种老生常谈,为付给工人低于他们应得的工资作辩护。

从业者不是为钱工作的观念在其他旨在帮助他人的行业也相当普遍,例如教育。“投身教育是一种召唤,”纽约市市长埃里克·亚当斯几周前发推文说。“从事教学的人不是为钱工作,而是因为相信教室里面的孩子们会成功。”

这听起来像是尊崇,但纽约市教师工会的合同已于去年9月到期,而亚当斯一直反对给教师加薪,让薪水与通货膨胀同步增长。教师们需要更好的报酬,而不是庆祝教师感谢周的陈词滥调。

在2018年的一篇论文中,时任图书管理员的福巴兹·伊塔尔生造了一个词来描述她身处的行业里,众人眼中的高尚如何掩盖了其中存在的问题。艾塔尔将这一现象称为“职业敬畏”(vocational awe),她将其定义为一种信念:作为一个工作场所,图书馆本身是个高尚的地方,因此被认为不能批评。按照她的说法,在一个大家认为高尚的工作场所,员工更容易受剥削。“在文化和自由的宏大使命面前,倡导充足的午餐时间给人斤斤计较的感觉,”她写道。

伊塔尔从十几岁起就知道自己想成为一名图书管理员。她读图书馆学学位时,教授们喜欢富有诗意地把当图书管理员称为一种使命,把图书馆的作用描述为最后一个真正的民主机构。

但坐在参考书咨询台前,她看到的是这个行业的理想主义如何掩盖了低薪。艾塔尔拿到图书馆学学位后获得的第一份工作的主管告诉她,“没有人当图书管理员是为了挣基本生活工资。”(她当时年薪4.8万美元。)她最终离开了这个行业。

新冠病毒大流行期间,职业敬畏得到了全面展现。人们对教育工作者说,他们在从事神圣的工作,但也告诉他们只能靠有限的资源凑合。医护人员被认为必不可少,但他们往往得不到与工作中面临的严重危险程度相符的报酬或保护措施。在让人钦佩的行业里,大家眼里的高尚掩盖了恶劣的工作条件,就像是给烧焦的蛋糕涂上糖霜。

虽然职业敬畏在积德行善的行业中很常见,但也存在于所有依靠品牌力量转移人们对从业人员真实经历注意力的领域。以动物园管理员为例,据Indeed的数据,该职业的平均工资是每小时16.51美元。虽然动物园管理被浪漫化了(整天与能动物在一起!),但这种工作普遍上班时间长、辛苦,还要清理粪便。

研究组织行为的学者杰弗里·汤普森和斯图尔特·邦德森在一项研究中发现,响应使命召唤当上动物园管理员有得有失。“一方面助长了职业认同、卓越意义和职业重要性,”他们写道,这抵消了“另一方面的死板责任、个人牺牲和高度警惕”。他们得出的结论是,低工资、不佳的福利以及恶劣的工作条件往往是从业者为从事他们喜欢的工作而做的牺牲。

正如我在新书中描述的那样,这种责任感和个人牺牲不仅可能导致从业者将产出与他们的自我价值混为一谈,也有可能对他们揭露错误行为的意愿产生寒蝉效应。当你从事伟大行业、有一份让你觉得有幸得到的工作时,害怕失去会让你更难站出来说话。

但幸亏劳动者正在认识到他们的集体力量。全国各地各行各业的从业者已经组织起来,正在争取更好的工作条件。

在好莱坞,编剧们在要求更多的工作保障,得到更高的复播追加酬金。在密歇根州安阿伯市,密歇根大学的研究生们也在罢工,他们要求将最低年薪从大约2.4万美元提高到3.85万美元。在俄勒冈州,护士们在要求增加人员配置,以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他们得到了很多支持。据盖洛普去年的一份民意调查,71%的美国人支持工会,这在盖洛普自1965年以来的记录里是最高的。

正如伊塔尔对我说的那样,“劳动者看到,除非他们联合起来做斗争,否则将被机构榨干耗尽。”作为第一步,雇主们需要认识到,我们工作不仅是出于热爱。


谢选骏指出:看来马恩列斯毛是最大的剥削阶级了——他们的劳动竞赛,是奴役的鞭子;他们的模范工人是催命的小鬼。他们用革命的名义“发电”,空口许诺共产主义的大饼,让百姓穷死、饿死、绝望死了!所以我说,马恩列斯毛是最大的剥削阶级。

谢选骏:美国向苏联提供多项援助奠定了冷战的基础


《美国向苏联提供多项援助帮助赢得二战胜利》(ShareAmerica 2023 五月 02)报道:


2011年在莫斯科的高尔基公园(Gorky Park),90岁的俄罗斯二战退伍军人斯特潘·佩图霍夫(Stepan Petukhov)坐在二战年代美国制造的威利斯吉普车上。(© Alexander Zemlianichenko Jr/AP Images)


美国在1941年12月投入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已经在向苏联提供军火和设备援助,支持苏联反击纳粹入侵。


虽然苏联和德国在1939年8月签署了互不侵犯条约,但是,1941年6月在德国向苏联发动进攻,双方联盟崩溃。苏联与德国反目为敌,投入到对抗纳粹德国的战争中。富兰克林·罗斯福(Franklin D. Roosevelt)总统告诉美国国会,美国应向“对捍卫美国至关重要的”国家提供军事援助。


他说,“我们不能够,我们也绝不会,只因为他们当下无力购买武器——我们知道他们绝对需要这些武器——而[对他们]说,他们必须投降”。


美国根据在加入二战前九个月通过的《租借法案》(Lend-Lease Act),向英国、中国和苏联运送战争物资。虽然美国和苏联在其他领域存在分歧,但是,希特勒对世界的威胁使两国形成一个共同目标。


1943年2月在俄罗斯别尔哥罗德(Belgorod)的列宁街(Lenin Street)上,苏联红军士兵站在一辆美国制造的坦克车旁。 (© AP Images)


名义上说,美国是出借那些物资。罗斯福面对具有成本意识的美国人这样说:


“假设我邻居家的房子失火了。……如果他能把我浇花用的水龙带接到他的水龙头上,我也许可以帮他扑灭这场火。现在我怎么做?我不会在做之前先对他说,‘邻居,这条水龙带花了我15美元;你必须付我15美元’。我不想要15美元——我想让我的水龙带得到归还。换话句话说,如果你借出了某些军火,它们在战争后归还,这对你来说是可以的”。


最终,美国基本没有寻求或期待得到货币形式的偿还。一些战争债务后来以很低的利息了结。《租借法案》基本上是美国——这个被罗斯福称之为“民主的兵工厂”的国家——向反抗纳粹主义和法西斯主义的伙伴国家提供的赠款。


提供红军装备

Soldiers move anti-tank guns, trucks follow (© Sovfoto/Universal Images Group/Getty Images)

1942年9月苏军在北高加索地区布置反坦克炮,旁边是一队通过美国租借法案提供的美国制造的卡车。(© Sovfoto/Universal Images Group/Getty Images)

纳粹德国1941年6月进攻苏联后,美国在8月份即向苏联运去了第一批物资。


美国援助的规模在俄罗斯政府报刊(《俄罗斯报》[Rossiyskaya Gazeta])的在线刊物《焦点新闻外的俄罗斯》(Russia Beyond)上有详细介绍,也得到许多历史学家的记述,其中包括美国政策分析人士艾伯特·威克斯(Albert L. Weeks)2004年撰写的《俄罗斯救生线:二战对苏租借援助》(Russia’s Life-Saver: Lend-Lease Aid to the USSR in World War II)一书。


最终统计显示,美国向盟国俄罗斯运送了以下装备:


– 40万辆吉普车和卡车


– 14000架飞机


– 8000台拖拉机


– 13000辆坦克


Four air crew members in front of aircraft (© Sovfoto/Universal Images Group/Getty Images)

二战中苏军夜袭机组成员站在美国制造的道格拉斯A-20浩劫(Douglas A-20 Havoc)轰炸机前。(© Sovfoto/Universal Images Group/Getty Images)

此外还有下列物资:


– 150多万条盖毯


– 1500万双军靴


– 17.7万吨棉花


– 270万吨石油产品(用于飞机、卡车和坦克燃料)


– 450万吨食品


1943年6月,在俄亥俄州辛辛那提(Cincinnati, Ohio)的克罗格(Kroger)食品杂货和面包公司,工人在制作基于《租借法案》运往苏联的猪肉罐头(俄文:svinaia tushonka )。(Library of Congress/U.S. Farm Security Administration/Office of War Information/Howard R. Hollem)


美国人还提供了枪支、弹药及爆炸装置,铜、钢、铝材料,医药、战地电台、雷达工具、书籍以及其他物品。


美国甚至将一个制造军用轮胎的福特公司(Ford Company)的整座轮胎厂搬到苏联。


从1941年至1945年,美国向苏联提供了113亿美元的物资和服务,相当于2016年时的1800亿美元。


援助产生的影响


1943年12月7日,在伊朗德黑兰举行的德黑兰会议期间,苏联领导人约瑟夫·斯大林和美国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在苏联大使馆交谈。(© Underwood Archives/Getty Images)

1941年11月苏联领导人约瑟夫·斯大林(Josef Stalin)在给罗斯福总统的信中说:


“总统先生,苏联政府怀着诚挚的谢意接受您决定向苏联提供的10亿美元无息信贷物资和原材料,这是对与共同敌人——嗜杀无度的希特勒主义——进行艰苦卓绝作战的苏联的亟需援助”。


1943年12月在德黑兰会议(Tehran Conference)期间,斯大林在与同盟国领导人的一次餐会上祝酒时还说,“美国……是机器之国。如果没有使用通过《租借》得到的那些机器,我们会输掉这场战争”。


1953年至1964年担任苏联领导人的尼基塔·赫鲁晓夫(Nikita Khrushchev)同意斯大林的评价。赫鲁晓夫在他的回忆录中,描述了斯大林如何强调《租借》援助的重要作用:“他直截了当地说,如果美国没有帮助我们,我们不会打赢这场战争”。


展现被遗忘的历史


位于莫斯科的前“同盟国与《租借》博物馆”(Museum of the Allies and Lend-Lease)曾陈列着美国援助苏联对德作战的实物见证。


这座博物馆2004年开馆时,苏联将军罗科索夫斯基(K.K. Rokossovsky)的儿子将父亲二战时的美国造威利斯吉普车(Willys jeep)捐赠给博物馆。博物馆不仅展出这部仍可开动的吉普车,而且偶尔还让它上路行驶。博物馆也收藏了一批独特的军服纽扣,纽扣正面是苏联的标志,反面有“芝加哥制造”的字样。


现在这座博物馆已不再开放,但是,前馆长尼古拉·博罗金(Nikolai Borodin)仍然致力于传播《租借》史话。他说,美国除了提供军事援助外,还送给俄罗斯老百姓食品、衣物和玩具。


他说,根据《租借》,“要什么就得到了什么”。


领导人的回溯


2005年5月9日,俄罗斯总统弗拉基米尔·普京(Vladimir Putin)在纪念同盟国战胜纳粹德国60周年的莫斯科游行检阅仪式上发表讲话,纪念俄罗斯人作出的牺牲——苏联在二战中的死伤人数超过任何一个参战国——同时指出盟国对赢得二战胜利的帮助。


普京提到,“61个国家和世界近80%的人口”受到这场战争的某种影响,盟国的支援对击败希特勒不可或缺。


Three smiling soldiers with arms around each other and hats raised in air (© B.I. Sanders/AP Images)

1945年8月22日,苏联、美国和英国的士兵在柏林合影。(© B.I. Sanders/AP Images)

普京说,“亲爱的朋友们,我们从未将胜利分为我们的和他人的”。他说,“我们将永远牢记盟国的援助:美利坚合众国、英国、法国和反希特勒联盟的其他国家,[还有]德国和意大利的反法西斯人士”。


1945年4月,英国首相温斯顿·邱吉尔(Winston Churchill)在罗斯福总统逝世后不久在英国下院发表讲话时,赞扬这位美国已故总统在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军事冲突中确保了美国向盟国提供援助。


邱吉尔说,罗斯福“设计出这个叫做《租借》的非凡的援助方案,它将作为历史上任何一国最无私和最无瑕的经济行动永载史册”。


而最令美国领导人欣慰的是,《租借法案》帮助实现了目标:打败希特勒。


本文最初刊发于2020年4月29日。


ShareAmerica本网站由美国国务院(U.S. Department of State)国际信息局(全球公共事务局)管理。


谢选骏指出:这哪里是什么“美国向苏联提供多项援助帮助赢得二战胜利”?这是“美国向苏联提供多项援助奠定了冷战的基础”!罗斯福这条丧心病狂的瘸狗,就这样害惨了中国人民!毕福剑说,“毛泽东那个老屄养的把我们都害惨了”!我看,罗斯福那个脑残也不遑多让。

谢选骏:亡羊补牢——美国国会纪念六四屠杀34周年

《美国国会纪念六四:永远不忘当年天安门广场》(RFI 2023-06-06)报道:


周一(6月5日)晚美国国会众议院美中战略竞争特设委员会6月5日在国会山召开圆桌讨论,纪念天安门大屠杀34周年和中国争取自由的奋斗。国会两党领袖罕见同桌表达了相同立场的信息。


美国众院议长麦卡锡在与会前表示,天安门大屠杀周年纪念日提醒大家,为什么美国精神如此强大和必要,以及为什么中国共产党不能获胜。


麦卡锡发言说:“自由是人的本性。重要的是我们永远不要忘记天安门广场的这个日子。作为议员……我们在任何地方都会为自由站出来……当我们发言时,我们的声音是一致的。”


麦卡锡强调:“作为立法者,我们通过立法支持自由是很重要的,不管在世界上什么地方。 所以我们今天所做的,我希望大家能理解,我希望全世界都明白,当我们在这里发言时,你可能会看到我们在很多不同的议题上争论不休。 但是当我们谈到自由时,当我们谈到中国时,我希望世界开始看到,我们正在用同一个声音发声,两党是团结在一起的。”


据美国之音报道:在这场以“从民主墙到天安门广场到四通桥”为题讨论活动上,会议现场放置了三张大大的照片,分别是1979年的中国民主墙,1989年天安门广场上的坦克人,以及2022年北京四通桥上的抗议横幅。


众议院美中战略竞争特设委员会主席迈克·加拉格尔(Mike Gallagher)表示,无论是34年前还是现在,中国共产党一直都很偏执(paranoid)和恶毒(vicious)。“为什么北京如此执着于要压制所有提及天安门大屠杀的讨论?因为他们很害怕会失去对他们最重视的论述之一的控制,他们的说法是,中国人民渴望的是党提供的安全保障,胜于任何令人讨厌的良心自由”


“这就是为什么中共这个星期移除了中国地图软件上四通桥的地标,那是彭立发去年10月著名的‘四通桥勇士’抗议,那次活动导致了后来的‘白纸运动’。”


加拉格尔强调,彭立发在四通桥的抗议活动告诉我们,今天不仅是回忆34年前发生的事情,这也是关于我们这个时代的学习教训。


加拉格尔认为,美国在34年前天安门事件发生后抱有错误的期望,做出了错误的决定。


“我们将贸易状态和人权脱钩,我们帮助他们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我们告诉我们自己这个童话故事,随着中国在经济上的自由化,中共将在政治上实现自由化。但结果恰恰相反。”加拉格尔表示,美国现在汲取教训还为时不晚。“我们发出了一个信号,那就是我们记得,我们不会忘记,”


委员会首席民主党议员拉贾·克里希纳莫提(Raja Krishnamoorthi)呼应了国会共和党人的呼吁,表示国会不会忘记这段历史。克里希纳莫提说:“习近平主席说他会严厉镇压那些‘敌对势力’领导人的颠覆和分裂活动,他在告诉世界中共会派出坦克来压制那些为自由而战的人。今天,我们两党以一致的声音说:不能再这样了,不能再这样了。我们将为自由发声。”


网民嚎叫:

zzbb-bzbz 发表评论于 2023-06-07 12:06:18

美国做梦都想在天安门广场升起花旗,永远不会忘

welgoindco 发表评论于 2023-06-07 12:01:58

Fishman1962 发表评论于 2023-06-07 10:12:05

反苏联成功了,但六四没有成功。几十年后的今天,看看东欧,看看俄罗斯,也许你能得出六四的结论。上天保佑中华民族能够有自已的尊严生活下去

毛毛们都是时空倒换的高手。明明是六四成就了东欧剧变的导火线,再导致苏联的倒台。你应该庆幸六四才令到你党妈的洗心革面,不管白猫黑猫论求发展。呵呵

几十年后的今天,看看东欧,俄罗斯就不好?毛毛现在又对俄爹比较悲观啦?呵呵

生肖迷宫 发表评论于 2023-06-07 11:03:43

民敢招致了暴君的敏感

祭奠触痛了独夫的G点

Fishman1962 发表评论于 2023-06-07 10:14:40

我有时问为什么西方那么敌视中国人?

Fishman1962 发表评论于 2023-06-07 10:12:05

也算经历过,说说个人看法

要放到全球看六四,一定要与苏联一起看。那时中苏关系正要改善。苏联那是西方主要对手,为什么?因为全球性大财团割不到他们的羊毛。这些大财团的智慧与达到要永久统统这个世界的能力是起过任何国家的政客。

这些财团利用学生对老共不满,发动所谓的民主运动,来推翻共党统治。同时在东欧俄逻斯发动反苏联运动。这些政治运动不是一个美国政府能做到的,一定有一个更大的集团。

反苏联成功了,但六四没有成功。几十年后的今天,看看东欧,看看俄罗斯,也许你能得出六四的结论。上天保佑中华民族能够有自已的尊严生活下去

welgoindco 发表评论于 2023-06-07 06:38:00

朝军的主力是共军朝鲜族部队,能征善战才打破朝韩平衡引发朝鲜战争……共军先颠覆民国又无能统一台湾,造成国土的永久分裂,也可能永远不会再回归了,这是国殇。

懒得编笔名 发表评论于 2023-06-07 02:26:21

洋知青 发表评论于 2023-06-07 01:47:10

1950年6月25日, 中朝联军打过三八线,朝鲜战争爆发。两天后,美国第七舰队驶入台湾海峡,中美开始了毛泽东引起的第一次对抗。结果就是中国落后世界三十多年,大批中国人饿死,两岸分离至今。

--

插队的时候没学好历史?朝鲜战争是志愿军开始打的?看你这意思是支持50年解放军应该收复台湾而不是帮着金胖胖?

洋知青 发表评论于 2023-06-07 01:47:10

1950年6月25日, 中朝联军打过三八线,朝鲜战争爆发。两天后,美国第七舰队驶入台湾海峡,中美开始了毛泽东引起的第一次对抗。结果就是中国落后世界三十多年,大批中国人饿死,两岸分离至今。

1979年邓小平访问美国。中美关系在两国领导人努力下逐渐恢复正常。中国开始改革开放。

1989年六四,中美关系又进入低谷,美国人终止了几乎一切中美合作。1997年10月26日,江泽民访美。中美破冰。外国资本进入中国,中国经济腾飞。

1999年轰炸大使馆事件, 2001年撞机事件,中美关系又经历了考验。幸运的是中国那时没有呲牙咧嘴的战狼,没有愚蠢如牛的一尊。1999年中国在美国帮助下加入世贸,中国经济发展更加一马平川。

2018年,掌握了大权的习性近平开始了战狼式外交。战狼们除了喷就不会别的了。从此,台湾成了香饽饽,各国政要相继访问台湾,美国开始公开向台湾出售武器。中国从此从闷声发大财到了臭嘴人...  查看完整评论

Brain424 发表评论于 2023-06-07 01:18:33

老布什在64后的绥靖政策让党妈找到了一条养猪脱贫之道。

海鷗 发表评论于 2023-06-07 01:04:00

哈哈哈…..被惡心到了

蓝靛厂 发表评论于 2023-06-07 00:23:10

佛州的阳光 发表评论于 2023-06-06 23:46:15 从叙利亚偷石油,制裁也门引发粮食危机,和盗取阿富汗在美国的银行账户这些事永远别纪念

——

偷石油搞粮食危机的事是美帝自己的媒体爆出来的。这种事情在永远伟光正的我党那里是不会被曝光的。美帝是是坑外国人,我党是虐自己人。你可以说美帝二皮脸,我党不要脸。

蓝靛厂 发表评论于 2023-06-07 00:18:24

Frank1818 发表评论于 2023-06-06 22:33:27 就是你们美国干的呀,你们当然纪念啦。你们是煽动民众造反,分裂其他国家的专业户。

——

美帝表示去你的,双轨制官倒儿的锅本帝不背。

佛州的阳光 发表评论于 2023-06-06 23:46:15

从叙利亚偷石油,制裁也门引发粮食危机,和盗取阿富汗在美国的银行账户这些事永远别纪念

佛州的阳光 发表评论于 2023-06-06 23:43:27

五毛应该高兴,中国的历史有人惦记,黑人命贵草草了之

白云蓝天 发表评论于 2023-06-06 23:28:28

Frank1818 发表评论于 2023-06-06 22:33:27

就是你们美国干的呀,你们当然纪念啦。你们是煽动民众造反,分裂其他国家的专业户。

-----------

大外宣的宣传简直已经深入到了你的人心了!

六四本质上确实是场反共运动,但跟美国没有任何关系。六四发生原因主要在于,当时邓让西方自由思潮完全左右了民情,而又没有给人民看到任何中国未来的希望,反之腐败现象盛行。虽然从现在看,中共那时倒台弊大于利,但六四本身也是一个进步运动,至少很大程度地刺激了中共的进步。但接着如果习大粪把中国前途毁了,那么那时中共倒台却利远大于弊,因为没有了中共,二货国贼习大粪就是一个背大粪的货,绝不可能有机会祸国殃民了。

来梦 发表评论于 2023-06-06 23:25:00

表面叫喧几句而已,骨子里是支持的。欧美自由世界是农场主,共党是牧羊犬,管理14亿小绵羊。中国人的智慧,勤劳,自然资源要是都释放出来,3个美国也顶不住。

山龙 发表评论于 2023-06-06 22:55:00

五毛你就骂吧,美国做的就是你党妈不爽的事,怎么地?谁叫你你党妈做反人类的事呢?

henry008 发表评论于 2023-06-06 22:47:01

强国的六四就像是灯塔国的一支强力春药,每年都要打一针,以保证坚挺不倒。

Frank1818 发表评论于 2023-06-06 22:33:27

就是你们美国干的呀,你们当然纪念啦。你们是煽动民众造反,分裂其他国家的专业户。

蓝靛厂 发表评论于 2023-06-06 22:10:26

当我们在这里发言时,你可能会看到我们在很多不同的议题上争论不休。 但是当我们谈到自由时,当我们谈到中国时,我希望世界开始看到,我们正在用同一个声音发声,两党是团结在一起的。”

——

美帝团结靠我党?我党发展靠美帝?这特么听起来很和谐的样子


谢选骏指出:美国国会纪念六四,发誓永远不忘当年天安门广场——但愿这样的“亡羊补牢”能够救救美国!因为美国国会曾经忘记当年天安门广场屠杀的血腥场景,而与共产党大做“性交易”,结果弄得美国财尽民贫、社会虚脱、瘟疫横行、人心败坏……现在亡羊补牢,开始重新纪念六四屠杀周年,企图改弦更张。

谢选骏:“发展中国家”就是丐帮国家



《中国为什么非要当“发展中国家”?享尽这些好处》(2023-06-09 中央社)报道:


中国媒体今年报导,宁波舟山港年货物吞吐量连续14年蝉联全球第一。


美国联邦参议院外交委员会今天通过法案,支持剥夺中国在一些国际组织里的“发展中国家”地位。身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凭著这个标签,在国际组织享尽好处与优惠。


“发展中国家”地位目前让中国享有世界贸易组织(WTO)的贸易救济与反倾销豁免权、世界银行(World Bank)的金融援助、国际组织的科技与金融支援、许多出口产品享有低关税,并享有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的农业支援,以及已开发国家给予的科研资金,还被给予更多时间来制定符合国际标准的保护智慧财产权法。


一名中国网友在微博发文说,“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可以获得国际支援,以应付环境和气候变迁挑战,并获得促进永续发展的技术和资金”。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 Development Program)和世界卫生组织(WHO)都在中国启动了一系列社会与经济发展项目,若从“发展中国家”变成“已开发国家”,这些项目将面临存续危机。


这名网友指控部分“爱国”网红夸大了中国的经济与科技发展,反而变成美国政治人物拿来指控中国在国际享有特权的砲弹。


美国众议员指,中国利用“发展中国家”地位申请援助和贷款,用作“一带一路”债务外交骗局的一环;图为中国一带一路倡议中,与马来西亚合作的“马东铁”工程。新华社


广东一位专栏作家称,如果中国被列为已开发国家,将不能再享有低关税,出口也会下降,“随著外国对中国实施更严格的技术出口管制,中国科技将无法取得必要的技术和零件”。


同时,如果中国变成已开发国家,将无法向多边开发银行申请低利贷款,就连对北京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AIIB)也不行。


一名重庆网友说,中国也有可能因此失去最惠国待遇(MFN),这能让中国出口商享有优惠关税待遇,尤其会特别伤害中国的机械与电子产品出口,并使得燃料和矿物进口成本提高。


其他评论家则称,中国若被列为已开发国家,可能在减少碳排上将面临更大国际压力。中国目前因为发展中国家地位,在减碳进程上享有更大弹性。


中国早在2005年就超越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二氧化碳排放国。根据欧洲联盟旗下联合研究中心(Joint Research Centre,JRC),中国的2021年碳排放量达到130亿7800万吨,创下历史新高,远远超越美国的52亿8900万吨,以及欧盟的34亿3800万吨。


美国参院外交委员会无异议通过的这项“终止中国发展中国家地位法案”(Ending China's Developing Nation Status Act)中,美国国务卿须致力改变中国在国际组织内的发展中国家地位。


美国联邦众议院今年3月以415票赞成、无人反对的结果一致通过一项类似法案。法案发起人、共和党籍众议员金映玉(Young Kim)指出,中国在发展中国家豪掷数兆美元从事基础建设计划,“作为其‘一带一路倡议’债务外交骗局的一环”,却仍利用自身“发展中国家”地位,向国际组织申请开发援助和贷款。她表示,中国提领了真正发展中国家所需贷款,作为其一带一路计划资金,“我们早就应该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了”。


法案将要求国务院倡导国际组织将中国的地位从“发展中国家”变更为“中高收入国家、高收入国家或已开发国家”,以更适当地反映中国作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地位。


“亚洲时报”(Asia Times)报道,中国评论家警告,如果失去发展中国家地位,中国可能面临更高关税、生产成本提高、更多的减碳义务,以及大大减少国际优惠贷款,这些加总可能导致中国就业率降低。


对于美国国会推动的法案,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彬日前表示,“中国是各方公认的最大发展中国家。美国想要给中国送一顶发达国家的帽子,对不起,这顶帽子,中国戴不了”。他表示,“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有著充分事实依据。2022年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毛额为1万2741美元,是发达经济体的1/5,仅相当于美国的1/6。2021年中国人均国民总收入位列世界第68位,人类发展指数世界排名第79位,与主要发展中国家排名相当…中国的发展中国家地位不容剥夺”。


谢选骏指出:所谓“发展中国家”,其实就是丐帮国家,说得好听点,也就是“吃低保的国家”。当丐帮、吃低保,是福利,决不能丢!


《哪些国家大力援助过中国?中国大力援助过哪些国家?》(郑谈)报道:


国与国之间应该互帮互助,互相交流,共同进步,这才是最和谐的外交关系。多年以来,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受援国之一。

一、哪些国家大力援助过中国?

多年以来,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受援国之一。据不完全统计,1979年-2003年,中国接受的官方援助总额为1072亿美元。

到2009年,中国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儿童基金会及欧盟、日本德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20多个国际组织和政府,在扶贫、环保、教育、卫生、体改、能源等30多个领域开展了富有成效的发展合作,共接受无偿援助近67亿美元(约469亿人民币),实施项目近2000个。

其中,年均援助额居于前5位的国家依次是日本、德国、法国、英国、西班牙,美国位居第六。

作为第一个向中国援助的国家,澳大利亚1978年就给中国提供优惠贷款,截至2011年,共向中国提供12亿澳元援助。

澳大利亚是第一个向中国提供援助的国家。早在1978年11月,澳大利亚就主动表示愿向中方提供一笔5000万澳元的贷款,此后澳方不断给中方提供优惠贷款,直至1996年终止。1981年10月,中澳签署《中澳技术合作促进发展计划协定》。截至2011年,澳大利亚共向中国提供12亿澳元援助,已完成合作项目132个,涉及农、林、牧、能源、交通、纺织、教育、卫生、城市规划、环境保护、综合扶贫、体制改革、能力建设、农村发展等领域。正在执行项目4个,包括环境发展伙伴项目、卫生与艾滋病项目、发展合作小项目和发展奖学金。2011年,澳宣布正式停止传统对华无偿援助。

自1979年开始,日本31年对华援助近2900亿人民币,占对华援助的66.9%,是中国最大的援助国。

日本对华经济援助(ODA)开始于1979年。自1981年日本政府开始对华无偿援助。根据日本外务省日本官方发展援助(ODA)数据显示,1979年-2010年间,中国共获得日本33164.86亿日元(约2638亿元人民币)的开发优惠贷款、1557.86亿日元(约124亿元人民币)的无偿援助以及1739.16亿日元(约138亿元人民币)的技术合作资金,总金额高达36461.88亿日元(约2900亿人民币),涉及项目200多个。30多年来日本是中国最大的援助国,中国是日本最大的受援国,中国的外来援助中有66.9%来自日本。

至2010年底,日本共向中国提供援助资金共执行各类项目144个,涉及卫生、环保、教育、农业、扶贫等多个领域。进入21世纪之后,日本援助的重心也开始从码头、能源、港口、铁路、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领域转向环保、技术和人才培养等,贷款的发放方式也由五年一大笔,改为一年一笔。在人员交流、培训方面提供年度金额约3000万美元的援助。截止2003年,日本国际协力机构就曾为中方培训了15000名以上的管理人员,日本海外技术者研修协会则培训了超过22000名的中国人。

有人或许认为日本近30年来援助的近3000亿人民币,今年看来不是太多,但对比今天的物价与20年前、30年前的水平,日本当年援助的3000亿人民币相当于现在总有3万亿、5万亿不止吧,这是一个非常巨大的数字。

中国是德国政府对外无偿援助的最大受援国,自1982年开始,30年间德国共向中国提供无偿援助12.1亿美元

1982年10月13日,中德两国政府签署了技术合作总协定,德国政府开始对华提供无偿援助。截止2011年底,德国政府共向中国提供无偿援助12.1亿美元。中国是德国政府对外无偿援助的最大受援国。

2009年10月德国经济合作部长迪尔克·尼贝尔表示:"德国必须将援助资金集中使用,给那些最困难的地方,庞大的经济体如中国和印度已不再符合这样的标准。"尽管德国向中国的财政援助已于2008年末中止,但2009年仍面向中国开展了总额达2750万欧元的技术援助;德国表示所有之前已做出的对华援助承诺将继续兑现,而尚在执行的援助项目也将有始有终。

2010年起,德国正式停止对华传统的货币形式的经济援助,即德国经济合作与发展部的传统对华年度双边预算终止。但德国经合部仍通过其区域合作基金对华开展合作。同时与德国环境部及财政部也与中国签署新型的发展合作框架协议。新型合作的主要领域为气候变化、环境政策、自然资源管理、金融等。

2005年,中国成为法国开发署提供资金的最大受援国,到2009年共对华提供无附带条件的贷款5.52亿欧元

法国在援华方面一直比较积极,根据2008年经合组织的数据显示,法国是仅次于日本、德国的第三大对华经济援助国。财政部和法国开发署的合作始于2003底。2004年10月,双方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与法国开发署合作框架协议》。根据合作框架协议,法国开发署每年对华提供总额约1.2-1.5亿欧元不附带条件官方发展援助贷款,主要用于改善全球大气环境领域项目。

2005年,中国已成为法国开发署提供资金的最大受援国,当年法国资助的项目总贷款达1.52亿欧元,资金主要流向西部五省区市:云南、广西、贵州、四川、重庆,用于能源、公路、铁路、电站等项目建设。截至2009年,中国利用法国开发署贷款共实施了10个项目,总金额达5.52亿欧元。

2011年英国宣布停止传统对华援助后,2012年依旧对华提供约2.7亿人民币援助,23年共无偿援华23亿人民币

1999年中英两国政府签署《发展合作谅解备忘录》,此后英国政府通过英国国际发展部对中国提供无偿援助,将"减贫"作为其援外宗旨。英国国际发展部曾在2006年高调启动了《2006年-2011年对华援助计划》。该《计划》明确这5年英国对华援助工作的总体框架,确定援助的重点仍是帮助中国减贫和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日标",援助的主要领域是基础教育、艾滋病防治、肺结核防治、供水与卫生。根据商务部国际经贸关系司,2012年底,中英已开展合作项目24个,金额总计2.3亿英镑。领域集中在卫生、教育和环境及气候变化三个领域。2011年3月,英国宣布结束传统对华发展援助,6月两国政府签署新型发展合作谅解备忘录,商定未来围绕全球发展议题及减贫的具体发展问题加强合作。

尽管英国已于2011年表示停止援助,但事实上只有对俄罗斯的小额援助项目已经停止。据英国《每日邮报》的报道,英国国际开发事务部的数据显示,英国2012年仍然向中国提供了2740万英镑(约合2.7亿元人民币)的经济援助。

截至2012年,美国33年共计对华援助总额约为5.56亿美元,涵盖藏人社区文化保存、艾滋病预防与治疗等30多项援助。

根据美国国际开发署的公开数据,美国对中国的援助开始于1980年。其中,1980-1998财年之间的19年间,美对华援助为1941万美元,1999年以来是美国对华援助的快速发展阶段。从1999财年到有公布统计资料的2012财年的14年间,美国对华援助总额约为5.36亿美元。就项目和参与机构而言,美国对华援助项目目前有30种左右,近20个政府机构负责提供资金和项目实施。

例如,美国对华提供经济支持基金援助始于1999年,至2009财年已达1.1亿美元,年均达1000余万美元,占同期美国对华援助的1/4。主要用于促进人权和藏人社区的文化保存、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国际开发署负责资助和实施的对华发展援助(DA)项目,主要涉及法治和环境保护两大领域。此外,国际开发署还通过发展援助项目与中国的大学和研究机构开展环境、资源、建筑等方面的合作。公共卫生类援助项目在美国对华援助中也占有较大比重,主要由美国卫生部和国际开发署实施,具体援助项目主要包括疾病控制、研究和培训项目、全球HIV/AIDS倡议、儿童生存与健康、2008年新设立的全球健康与儿童生存等。2001-2009财年间,此类援助总额达8260多万美元,约占同期美国对华援助的20%。

二、中国大力援助过哪些国家?

有好东西就给的隔壁邻居——朝鲜

中国对朝鲜的多次援助,“一五”计划期间,自己资金都捉襟见肘,仍慷慨相助朝鲜。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中国出动100万志愿军支援,战争费用高达7万亿人民币(旧币),1953年,中国与朝鲜签订合作协定,我国将战时军费一笔勾销,并无偿赠送8万亿人民币给朝鲜。

中朝共同作战

1960年,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抱怨朝鲜过于亲华,单方面大幅度削减对朝经济援助,中国于是承担起更大的对朝援助义务。

1994年,中国在金日成去世后,一次性对朝无偿援助10万吨粮食,被朝中社称赞为“兄弟情深”。

但是北京仅以两票之差丧失了2000年奥运会举办权的时候,许多人都流下了伤心的眼泪。

这次申奥,没有人会认为中国会失败。一切都在算计之中,所以在投票的时候广播电视高规格报道,满以为又可以激起一次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的高潮。可是在全国民众翘首盼望的时刻中国却失败了,而出问题的就是朝鲜将关键的一票投给了悉尼。

2012年1月,中国红十字会从辽宁省丹东市向朝鲜新义州提供了6000箱方便面、约相当于30万元的物资。2月下旬,中国政府对朝鲜进行大规模无偿援助,物资包括粮食、建材等,价值高达6亿元人民币,相当于15万吨大米或者26.5万吨玉米,规模是1994年的两倍。

一直以来,中国对朝鲜的援助不断,无论是物资还是资源,而且都是大量的援助。如今形势在变化,有些东西不言而喻。

慷慨援助越南

1950年,中国第一个站出来承认越南的主权,并大量出资援助越南,抵抗法国殖民军。50年中国在繁重的抗美援朝的中,已经透支了,但是,越南请求中国支援1500吨-2000吨大米,中国还是决然答应了。

1950年至1978年中国对越南直接提供的物资和中国部队赴越的军费开支,按当时国际价格计算,总额在200亿美元以上,放在今天就更加没法估量了,为中国对外援助历时最长,援助数额最大。在上述援助总额中,除无息贷款约14亿元人民币外,其他均为无偿援助!

战争结束后,中国仍不断援助,帮助越南复苏经济,一直到1975年越南南方解放,中国减少援助。中国当时并不是富有的国家,拿国力,民族牺牲去援助,这是中国人最无私的表现,曾建并肩作战,结下深厚友谊。然而,时过境迁,越南对曾经的盟友并不是很信服,一度想扩张势力,79年入侵柬埔寨,中国果断出兵阻止,中越战阵爆发,直到1991年恢复正常外交关系。

那么今天,越南和我国关系也是最一般,2016年越南还在南海叫嚣,发难中国。

不断索取的阿尔巴尼亚

我国和阿尔巴尼亚1949年建交。曾经,在1960年,阿尔巴尼亚劳动党不同意赫鲁晓夫攻击中国,此后,中阿两国便有了“兄弟”之称。中国自古以来的,滴水之恩,涌泉相报,阿失去了苏联的援助,中国主动承担阿的援助,几乎有求必应。1960年中国正式灾荒时期,却还是经济援助阿尔巴亚5万吨粮食。

一直以来,中国像阿无私的支援,1954年支援阿100多亿,并帮助培养技术骨干,然而,阿并不满足,不断索取,先后不断索要烟草,沥青,原油等等。1970年,中阿恋情降温,阿依然向中国请求各种支援,但是,这次,我国没有提供那么多,反被阿在1974年含沙射影攻击。直到邓小平复出,才结束这畸形的外交。

知道索取,却毫无回报,甚至都没偿还。滴水之恩,涌泉相报了,然后回到普通。

目前中国以非洲国家为援助重点,2018年中非合作论坛峰会是中国根据中非合作论坛非方成员的愿望,着眼于中非关系发展的现实需要而决定召开的峰会,本次峰会以“合作共赢,携手构建更加紧密的中非命运共同体”为主题。

中国经济援助最多的非洲国家前10名:

坦桑尼亚

刚果

赞比亚

埃塞俄比亚

莫桑比克

尼日利亚

喀麦隆

塞内加尔

肯尼亚

加纳


谢选骏指出:共产党一边以“中国”的名义向发达国家进行乞讨,一边以“革命”的名义向地狱国家进行撒币——据不完全统计,几十年对外讨来了一千多亿美元,但却对外撒出了两千多亿美元——典型的赔本赚吆喝,难怪中国大陆的老百姓越来越穷。“发展中国家”就是丐帮国家,但是共产党中国却是一个装阔的乞丐——天天乱叫“厉害了我的锅”!

谢选骏:天堂的颜色就是大气层的颜色



《为什么蓝色是最多人喜欢的颜色》(马克·埃尔伍德(Mark Ellwood)2022年6月19日 BBC)报道:


一名男子伸开双臂,全身沾满蓝色粉末——1993年,美国蜡笔制造商绘儿乐(Crayola)进行了一项不太严谨但很有趣的调查:让美国孩子说出他们最喜欢的蜡笔颜色。大多数孩子选择了标准蓝色,另有其他三种蓝色也上了榜。


七年后,该公司再次进行了实验。标准蓝色再次位居榜首,而其他六种蓝色也出现在前十名中,其中包括名字就让人赏心悦目的“暴风雪蓝”(blizzard blue)。这是一种调和了紫色、绿色和粉色的色调。


罗得岛大学(University of Rhode Island)的副教授劳伦·拉布雷克(Lauren Labrecque)专门研究颜色在市场营销中的作用。她对蓝色在榜单中的主导地位并不感到惊讶。她经常让班上的学生说出最喜欢的颜色。在得到答复之后,她演示文稿:“我已经做好一张幻灯片,上面写着‘80%的人选择蓝色’,”拉布雷克通常是对的。“因为长大成人后,我们都喜欢蓝色。这似乎是跨文化的,并没有太大的国界区别——人们就是喜欢蓝色。”(有趣的是,日本是少数几个把白色排在前三名的国家之一)


我们往往在童年时爱选择最喜欢的颜色:问喜欢的颜色是什么,大多数孩子,手里拿着蜡笔,都会抢着回答。研究表明,婴儿对颜色的偏好相当不一致。不过,他们确实更喜欢浅色系。但是,随着年龄增长,孩子对特定颜色就更加喜爱,这是基于他们接触颜色的经验。他们可能将橙色、黄色、紫色或粉色等明亮的颜色与正面情绪联系在一起。


一项针对330名4至11岁儿童的研究发现,他们在画“好人”的时候使用自己最喜欢的颜色,而在画“坏人”的时候倾向于使用黑色(尽管其他研究没有发现这种联系,所以情感联系和颜色的关系不是直接的)。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社会集体意识也会对颜色选择产生很大影响——比如女孩的衣服和玩具倾向于粉色。


看不见的颜色是什么颜色?

红色如何影响我们的意识

颜色真的会改变我们的情绪吗?


尽管蜡笔颜色选择很多,但孩子们最常用的只有几种自己喜欢的颜色——人们普遍认为,进入青少年时期,孩子选择的颜色会变得更暗,但这点也没有太多的研究结论支持。例如,在英国,青春期的女孩被发现喜欢紫色和红色,而男孩喜欢绿色和黄色。一项关于英国青少年男孩卧室颜色选择的研究发现,他们倾向于选择白色,而他们最喜欢的颜色是红色和蓝色。


随着长大成人,人们喜欢的颜色似乎会趋于一致。有趣的是,虽然大多数成年人说他们喜欢蓝色,但他们不喜欢的颜色可能也很相似:暗黄的棕色通常被认为是最不受欢迎的。


为什么我们有最喜欢的颜色呢?更重要的,是什么因素催生这些偏好?


简单地说,我们有最喜欢的颜色,因为我们有最喜欢的东西。


至少这是生态效价理论(ecological valence theory)的要点,是由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University of Wisconsin-Madison)的心理学助理教授卡伦·施洛斯(Karen Schloss)和同事们提出的一种观点。她的实验表明,颜色,甚至是米色,都远非中性。更确切地说,是人类给颜色赋予了意义,大多来自人的主观经验,因此创造出高度的个人因素来判断令人反感或喜欢的颜色。


施洛斯说:“这就解释了为什么不同人对同一种颜色有不同的偏好,以及为什么你对特定颜色的偏好会随着时间推移而变化。”随着新的与颜色的关联增加——无论是与周围的世界的接触,还是人为的有意识的构想——我们喜欢的颜色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改变。


同时意味着生与死的颜色

语言——改变你我眼中的色彩

施洛斯通过几项实验,包括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Berkeley)进行的一项实验,完善了这个理论。她和团队向参与者展示屏幕上的彩色方块,要求他们对这些方块的喜爱程度进行评分。然后,研究人员走开,预示下一步即将开始。


研究人员再次向参与者展示彩色图像,只不过这一次,他们看到的不是普通的正方形,而是物体。每幅图像都由四种色调中的一种主导。以黄色和蓝色为主色调的图片作为对照:这些图片描绘的是中性物体,比如订书机或螺丝刀。然而,红色和绿色的照片被故意扭曲了。一半的参与者看到的红色图片应能唤起美好的记忆,如情人节多汁的草莓或玫瑰,而绿色图片则被设计成令人厌恶的物品,如粘液或池塘浮渣。另一半人则看到了一组相反的联想:红色的伤口,绿色则是起伏的山丘或奇异果。


此后再次进行颜色偏好测试,施洛斯和团队发现了偏好变化。正面强调的颜色影响了参与者的选择,而厌恶色调的选择则几乎没有减少。第二天,参与者回来,再次进行测试,看看这种偏好是否能持续一夜,结果没有。施洛斯说,实验引起的这种变化似乎被参与者在现实世界中体验到的颜色所压倒。


施洛斯说:“实验告诉我们,我们的经历不断地影响着我们看待和理解世界的方式。把对颜色的偏好看作是你对颜色经验的总结:你在这个世界上的日常经验会影响你的判断。”


施洛斯关于颜色偏好的研究可能在某种程度上不经意地解释了为什么蓝色受到如此普遍的喜爱。自19世纪最早有记录的色彩研究以来,对蓝色的喜爱一直没有中断过。我们对这种颜色的大多数体验应是积极的,比如深邃的海洋或晴朗的天空 。虽然我们有“蓝色忧郁”的习惯语,但也仅在英语中使用。同样,研究也可解释为什么浑浊的棕色如此受人嫌弃,因为它与排泄物或腐烂的食物联系在一起。然而,每年有一段短暂的时间,这种颜色会受到青睐,这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节气改变了自然界的色彩。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对颜色的偏好会发生变化,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受我们和周围世界的关系所影响——一项实验中,施洛斯团队要求新英格兰志愿者每周追踪他们对颜色的喜欢和厌恶,这项实验的目的(或至少一部分的目的)是弄清最喜欢的颜色是否是人格本质的一部分,且不会发生改变。结果是喜爱的颜色直接受周围环境的影响,喜恶的升降与大自然的色调同步。“随着环境颜色的变化,人们的偏好也在变化,”她说。最大的上升出现在秋天,暖色——比如暗红色和橙色,赢得了更高的赞誉,然后,树叶飘零,这种喜爱也随之凋零。


当被问及为什么秋天会出现对暖色的喜爱时,她给出了两个解释。首先,她进行这项研究的地区因其秋色而闻名。赏叶在新英格兰是一项旅游项目,所以参加者可能已经为这种偏好做好了准备。然而,更有趣的是,她也相信颜色喜好发生变化的原因。“这是很有趣的推测,也许是环境的快速、急剧的变化,然后就消失了。冬天是白色和棕色的,但我们很少到户外去看。”


生活环境也以其他方式影响着我们对颜色的偏好。施洛斯进行的另一项研究调查了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和斯坦福大学的学生,结果显示,大学运动代表队的颜色会影响学生最喜欢的颜色。学生越是接受和支持学校的价值观和精神,这种偏好就越高。


我们很容易假设,生态效价理论需要时间来验证,在我们所看到的世界中嵌入那些社会线索。但实验心理学家多米斯勒·乔诺斯凯特(Domicele Jonauskaite)认为这是错误的。她在瑞士洛桑大学(University of Lausanne)研究颜色认知和情感内涵,并观察了男孩和女孩如何看待蓝色和粉色——他们在很小的时候就表达了对颜色的偏好。


女孩们对粉色的喜爱呈钟形曲线,在5、6岁的时候达到顶峰,到了青少年时期就下降了。“但男孩们从小就不喜欢粉色,至少五岁左右。他们认为‘我可以喜欢任何颜色——就是不喜欢粉色’。男孩喜欢粉色真的很叛逆”,她说。“在成年男性中,很难找到一个会说‘粉色是我的最爱’。”


一些研究人员曾提出,这种特定的颜色偏好,植根于性别,是一种进化。 该理论认为,女性是狩猎-采集社会的采集者,因此需要对与浆果相关的颜色产生偏好。乔诺斯凯特说,这完全是胡说八道。他引用了最近几篇研究地域文化中颜色偏好的论文。例如,秘鲁亚马逊河流域的村庄和刚果共和国北部的部落中,没有一个女孩表现出对粉色的偏爱。她说:“男孩有这种偏好或厌恶,是因为有一套性别认同的准则。”事实上,在20世纪20年代之前,粉红色被认为是典型的男性颜色,直到20世纪中期才开始与女孩联系在一起。


英国萨塞克斯大学(University of Sussex)萨塞克斯色彩小组和婴儿实验室(Sussex colour Group & Baby Lab)负责人爱丽丝·斯凯尔顿(Alice Skelton)表示,即使最小的孩子也能感知颜色,并表达好恶。她特别感兴趣的领域是婴儿和儿童,希望更好了解幼龄对颜色的偏好如何转化为成年生活中的审美。“认为婴儿看不出颜色是一个很大的误解——他们可以,”她说,眼睛的发育是不平衡的。在出生时,对绿色和红色比对蓝色和黄色的感官更成熟,所以浓烈的红色最容易被新生儿识别。


如果你选择的颜色能让你在人群中脱颖而出,那就说明你敏感度有多高——生态效价理论认为,我们认知物体的意义与颜色密切相关,即使最低龄者也是如此。“孩子们注意到颜色,只是因为与之相关的功能。他们不会真正注意颜色,除非他们从中学到一些东西,”斯凯尔顿说。


假设有两个瓶子。一个是绿色的,另一个是粉色的。绿色的瓶子里装的是可口的液体,粉色的瓶子里装的是酸味混合物。孩子们会注意并记住这些颜色,因为识别差异会带来认知上的提升。斯凯尔顿说:“这就像一根成熟的香蕉——颜色是对物体某些特性的有用提示。”


当然,成熟的香蕉可能是黄褐色的,这是敏感的成年人在实验中倾向于避免的颜色。斯凯尔顿为不喜欢蓝色的人提供了安慰的解释。那些喜欢普遍不讨喜色调的人群可能成长于某个特定时期,对美好童年充满了怀念——想想20世纪70年代依偎在棕色沙发上(一种经典羊羔绒面料沙发)的婴儿吧。但还有另一种有趣的可能性。大多数人都认为蓝色在视觉上有和谐、愉悦和积极的感觉,也因此被吸引。


她说:“这可能是因为有些人希望拥有身心宁静,有些人则是寻求感官刺激,就像百灵鸟和猫头鹰的分别(前者擅晨鸣,后者爱夜啼)。想想艺术家,他们的主要工作就是不断挑战,希望突破视觉常规和审美定式。”


毫无疑问,他们都不是会选取蓝色蜡笔的人。


谢选骏指出:多数人喜欢蓝色,所以天堂的颜色就是蓝色了。但其实呢?蓝色不过是大气层的颜色,也是地球的标志颜色。人说“晴朗的日子里,当你仰望天空时,就会发现天空是蓝色的。天空为什么是蓝色的呢?我们知道,地球表面包围着一层空气。空气中含有许多微小的尘埃、冰晶、水滴等。而太阳光看上去是束白光,实际上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等有色光线组成的。当太阳光通过空气时,波长较长的红色光透射力最大(其次是橙、黄色光),它能透过大气中的微粒射向地面;而波长较短的蓝、紫、靛等色光,很容易被悬浮在空气中的微粒散射开,使天空呈现蓝色。当太阳光照射到大海上,红光、橙光这些波长较长的光,能绕过一切阻碍,勇往直前。它们在前进的过程中,不断被海水和海里的生物所吸收。而像蓝光、紫光这些波长较短的光,虽然也有一部分被海水和海藻等吸收,但是大部分一遇到海水的阻碍就纷纷散射到周围去了,或者干脆被反射回来了。我们看到的就是这部分被散射或被反射出来的光。海水越深,被散射和反射的蓝光就越多,所以,大海看上去总是碧蓝碧蓝的。”——既然如此,那么蓝色应该是地球的颜色,为何蓝色反被说成是天堂的颜色呢?看来传统绘画应该改改了,因为真正的太空是一片漆黑的,只有少量星光散布其间,神的能力就在其中运行。天主教会的圣徒弗兰西斯说,“整个宇宙的黑暗也不能消灭一只蜡烛的光辉”,只是他并不懂得,宇宙里并无蜡烛燃烧的可能,只有神的光可以穿行。看来圣徒已是人文主义者,不是神秘主义者了。

2023年6月10日星期六

谢选骏:俄国鬼子越打越少直到滚出西伯利亚



《升国旗、唱国歌、军事训练:俄罗斯加强军事和爱国教育》(NEIL MACFARQUHAR, MILANA MAZAEVA 2023年6月6日)报道:


在俄罗斯远东地区,新版ABC字母歌是这样开头的:“A是军队(army),B是兄弟情(brotherhood)。”并在每个字母之间插入一个响亮的口号,例如“爱你的军队”。

在南部城市马格尼托哥尔斯克举行的游泳比赛中,青少年身着迷彩服潜入泳池,而其他参赛者则背着卡拉什尼科夫冲锋枪。

在俄罗斯中部一所小学,数学课的主题是“狙击手”,黑板上绘制了靶子,用纸星星代表弹孔的数量。


随着乌克兰战争进入第16个月,俄罗斯各地的教育项目充斥着围绕军事主题和爱国主义的课程和课外活动。


这些做法是克里姆林宫扩大俄罗斯社会军事化运动的一部分,目的是培养后代敬畏军队,并进一步巩固总统普京的说法——他上个月在一个仪式上郑重地宣称“一场真正的战争再次在我们的祖国发动”。


教育灌输的号角基本上始于俄罗斯2014年吞并克里米亚,但对乌克兰的全面入侵加速了进程。教育和科学部源源不断地发布材料,包括按部就班的课程计划和真实示例——比如一段学生音乐会的视频,用诗歌、舞蹈和戏剧来解释俄罗斯对外情报工作的历史。

“它包括从幼儿园到大学的所有年级,”正在自愿流亡中的独立俄罗斯工会“教师联盟”的负责人丹尼尔·肯说。“他们试图让所有这些孩子、所有学生直接参与对这场战争的支持。”

俄罗斯少先队成员5月在莫斯科红场参加由俄罗斯共产党组织的入队仪式。

多年来,俄罗斯领导人一直试图让其公民接受莫斯科的领导,其方法包括禁止学校涉及政治。现在,克里姆林宫希望说服公众积极支持战争努力,对于年轻男性来说则应该去参战。

然而,它也希望避免煽动过于猛烈的爱国火焰,以免促使俄罗斯人开始质疑战争的目的。就像普京克制征兵次数以避免激起反战情绪一样,克里姆林宫也给父母留下了一些回旋余地,让他们可以不用上宣传课。

在这方面,他们可能希望避免苏联时代出现的脱节,当时教育系统将这个国家描绘成共产主义的富足之地,但即便普通俄罗斯人也可以看到货架上空空如也。


“他们想要热情,但他们意识到,如果他们太过用力,可能会激起有组织的反对,”研究公众对战争反应的社会人类学家亚历山德拉·阿尔希波娃说。“他们不希望人们抗议。”

过去一个月对社会学家、教育工作者、家长和学生的采访,以及对学校和当地新闻媒体在网上发布的大量材料的审查,显示了政府在全面努力对俄罗斯所有4万所公立学校加强军事爱国内容。

这一行动的基石是去年9月启动的名为“重要谈话”的计划。每周一早上8点,学校应举行集会,在奏响国歌的同时升起俄罗斯国旗,然后就俄罗斯历史上的重要里程碑等话题召开一小时的课堂讨论。

教育部长谢尔盖·克拉夫佐夫没有回答书面问题。去年秋天该计划推出时,他告诉官方媒体塔斯社,“我们希望当代学童在完全不同的传统中成长,为自己的祖国感到自豪。”官方Telegram频道和网站都为课堂传播材料。

“勇气教育”或“我们中间的英雄”等课程为“重要谈话”提供补充。这些课程鼓励学生们写诗赞美祖国和俄罗斯士兵的战绩。无数视频显示小学生背诵诸如“所有骗子都逃离俄罗斯;他们都应该住到西方去;他们是歹徒,鸡奸犯。”


课程非常依赖从过去的一些战争中取材,特别是苏联成功击败纳粹德国。基于那个时代的建议有时看起来非常过时,比如鼓励学生为部队织袜子。

课堂上频频出现退伍军人,他们在课上详细介绍自己的经历。4月下旬,在莫斯科附近的一个小城市德米特罗夫,三名士兵向一屋子10至15岁的学生讲话,其中一些学生挥舞着小小的俄罗斯国旗。该会议的一段视频显示一名士兵谈论想要保护他的祖国免受“法西斯污秽”的侵害。


然而,总的来说没有使用单一的宣传机器,因为“重要谈话”的具体操作在很大程度上交给了当地学校领导来决定。

一些教师采取强硬的意识形态方法。Doxa新闻媒体发布的一段视频显示,一位老师要求学生在唱一首名为《我是俄罗斯人》的流行歌曲时挥舞拳头。老师咆哮道:“力量应该指向天空,指向北约。”

而有的老师甚至不提战争,尤其是在莫斯科这样的地方,那里的许多父母不赞成对孩子灌输思想的做法。

莫斯科一所精英高中的前学生心理学家尤里·拉普辛在接受采访时说,在研究一篇论文时,他发现了一些对该项目的独特诠释。例如,一位数学老师告诉学生,世界上最重要的对话是关于代数的,所以他的那堂课专门讲代数。在一个以“祖国”(fatherland)概念为中心的主题日,一位生物老师讲授了鲑鱼在当初它们孵化的河流中产卵的现象。

即使有战争课堂,有时也会难以展开。在圣彼得堡的一所理工学院,有一次校会请来两名士兵,学生基本上是在嘲笑他们。根据校会的录音,学生们质疑为什么在另一个国家打仗意味着他们在保卫俄罗斯,以及上帝会如何看待谋杀他人。当地报道称,校领导因这些问题斥责了至少五名学生。

去年秋天,17岁的高三学生萨莎·博伊琴科在符拉迪沃斯托克参加了四次“重要谈话”课程,后来她和家人离开了俄罗斯。她回忆说,百无聊赖的学生们嘲笑这些历史展览。她在接受采访时说:“下课后,我们都在想,我们到底为什么要来。”

在俄罗斯当了10年历史教师的亚历山大·康德拉舍夫说,他正在等待今年秋天的教科书修订版。Mediazona新闻组织获得的一份早期副本发现了一个根本性的变化;所有提到乌克兰首都基辅是俄罗斯成为基督教国家的起点的内容都被删除了。


“没有人认为‘重要谈话’是在学习生活中会派上用场的东西,就像那些物理、数学、地理或历史课上的知识,”康德拉舍夫在接受采访时说。

不服从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教师联盟建议家长们,他们可以正式选择不参加这些课程,而有些家长让自己的孩子在周一迟到或请病假。专家说,反抗让某些家长感到紧张,尤其是考虑到学校官员报告了十几起家长或学生不热情的案例。


47岁的扎雷马说,她担心自己在达吉斯坦上学的三个儿子。她送六年级的小儿子去上“重要谈话”课程时,告诉他永远不要参与政治。“我们现在对这里的一切都感到害怕,”她说。因为涉及批评这场战争,她要求不要使用自己的全名。

俄罗斯在很大程度上把这场战争说成贫困地区的经济机会,而在大城市的手段则相对含蓄。

“他们试图针对的是那些资源较少的人,”在普林斯顿大学做研究的俄罗斯社会学家格雷格·尤丁在接受采访时说。“他们给你一个选择,承诺金钱、地位、福利,除此之外,你还会成为英雄。”他指出,即使他们只说服了20%的年轻人参军,那仍然是一支很庞大的部队。

为此,教育部和国防部宣布,明年将让十年级学生接受强制性军事训练。女孩将学习战场急救,而男孩将学习操练队形和使用卡拉什尼科夫冲锋枪等技能。


尤丁指出,课程仍在制定中,但他说,已经出现的细节往往与普京的俄罗斯例外主义世界观相呼应,并称过去千年来针对西方统治的战斗还将持续千年。


谢选骏指出:“升国旗、唱国歌、军事训练:俄罗斯加强军事和爱国教育”——其结果就是“俄国鬼子越打越少直到滚出西伯利亚”!那时候,亚洲民族就从殖民统治下获得了独立和自由!


谢选骏:剝皮抽筋《共产党宣言》全文

《共产党宣言》(马克思 恩格斯 1848年)報道: · 1872年德文版序言 · 1882年俄文版序言 · 1883年德文版序言 · 1888年英文版序言 · 1890年德文版序言 · 1892年波兰文版序言 · 1893年意大利文版序言 共产党宣言 一、资产者和无产者 二、无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