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谢选骏全集

2023年9月7日星期四

谢选骏:“伤害民族感情”行为列入治安处罚条例——把共产党员都抓起来

《中国拟将“伤害民族感情”行为列入治安处罚条例引发争议》(2023年9月7日 BBC)报道:


中国当局计划将“伤害中华民族感情”的行为列入治安拘留范围,在互联网上引发争议。


正在修订的 《治安管理处罚法》 草案在近日公布,已经过中国最高立法机关全国人大常委会一次审议,正在征求公众意见。


如草案获得通过成为法律,被认定为有“伤害中华民族感情”行为者将被处以拘留及罚款。


根据草案第34条当中的第二和第三款规定:“在公共场所或者强制他人在公共场所穿着、佩戴有损中华民族精神、伤害中华民族感情的服饰、标志的”,可以最多被处以15日拘留,并处5000元人民币(685美元)罚款。


“制作、传播、宣扬、散布有损中华民族精神、伤害中华民族感情的物品或者言论”,也同样可能遭到拘留或罚款处罚。


然而,修订草案并未对“伤害中华民族感情”或“有损中华民族精神”的行为做出具体定义,这导致很多法律人士和网民质疑其可能演变成新的“口袋罪”。


这是中国17年来首次对公共治安的处罚条例作出全面修改,当中涉及广泛领域,包括侮辱烈士、传销、考试作弊、无人机飞行等。


定义不明确或引致“滥权”


拟议中的法律变动还包括禁止“以侮辱、诽谤或者其他方式侵害英雄烈士的姓名、肖像、名誉、荣誉,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的行为,破坏和污损英雄烈士纪念设施的行为也在被禁止之列。


但是,当中引发最大争议的是关于“民族精神”和“民族感情”的部分。


在中国互联网上, 人们质疑执法者如何单方面确定民族的“感情”和“精神”是否受到了“伤害”。


“什么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和感情,一个管理治安的警察叔叔能说了算吗?”新浪微博上一些评论说,“穿西装打领带算不算?马克思主义也是西方来的,算伤害民族感情吗?”


法律专家也纷纷在网络上发文对相关条例表示质疑和批评,指该法律处罚标准模糊,若成为法律很可能会导致纵容滥用公权力。


中国政法大学法学教授赵宏在周三(9月6日)发表的文章中评论称,如果单纯以情感冒犯作为惩戒的标准,这种法律对个人自由的干预“不具有正当性”。


“那是因为泛道德化的法律惩戒将处罚依据诉诸于公众情感、社会价值等抽象观念,结果不仅会纵容公权的滥用,也会使刑罚和行政处罚蜕变为推行某种特定道德观念的工具,进而伤害由法治国家所保障的权利和自由,”她在文章中写道。


她引用去年苏州一名女子因穿和服而被指控“寻衅滋事”一事作为事例——2022年8月,一名中国女子身穿和服在东部城市苏州的日式风情街拍照,被警方带走,质疑其穿和服是“煽动民族仇恨”,在社交媒体上引发轩然大波。


赵宏在文中指,如果“公职人员可以凭个人偏好和观念信条,随意扩张解释和适用法律”,将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


“‘有损民族精神,伤害民族感情’作为相对抽象的观念,在具体实践中往往为公职人员的个人认知所替代,从而演变为对他人开启道德审判甚至发动国家惩罚的工具,”她写道,“对此,不可以不警惕。”


法律专家指,对“伤害民族感情”的模糊定义将导致执行上的问题


清华大学刑法学教授劳东燕认为,由于该法律处罚标准模糊,“势必导致行政权力的选择性执法”,而国家权力直接干预公民个人的日常穿着领域,“明显有过度干预之嫌”。


“这样的立法规定可能会刺激民粹主义或极端民族主义情绪的肆意蔓延,进一步恶化公共领域的舆论环境,不当压制个人在日常穿衣与言论的自由空间,”她在微博上写道。


华东政法大学宪法学教授童之伟也对该法律持批评态度,他表示“中华民族精神”由谁和按什么程序确认,是“几乎无法循法治原则操作”的问题。


“若全国人大常委会按现在的草案通过该条,执法司法上必造成循长官意志抓人、定罪的实际后果,会贻害无穷。”他在社交媒体上写道。


香港大学法律学院教授刘思达在微博上写道:“这种模糊性极大、容易被滥用的词语,我建议还是不要出现在法律条文里比较好,尤其是涉及限制人身自由的条文。”


不过,也有一些人对该修订表示支持,认为这些条文有助于打击“为军国主义罪行洗地”的行为,有利于弘扬爱国情感。


中国互联网上近年不乏通过对“伤害民族感情”的行为进行民粹式的攻击引发热议甚至打击的行为。


今年三月,中国警方在海口拘留了一名在夜市穿着日本军服复制品的女子。


上月初在台湾歌手张惠妹的北京演唱会上,身上穿戴有任何彩虹元素服饰的观众被禁止进入场。


有网民对于“一件衣服没穿好,一句话没说对,就可以被拘留或者罚款”表示担心。但也有网民表示,相信如果草案最终成为法律,将会有相关的明确解释。


中国官媒《环球时报》的前总编胡锡进表示,中华民族的精神和感情“需要维护,不容伤害”,但是表示有必要对相关内容进行具体化。


最早于2005年颁布的《治安管理处罚法》 规定如何处罚不构成犯罪的轻微违法行为,前身是1987年实施的《治安管理处罚条例》。中国媒体报道称,此次修订是该法实施17年来的一次大修。


除了上述引发争议的条款,修订草案还新增了数种可以处罚的行为,包括考试作弊、组织领导传销、以抢夺方向盘等方式妨碍公共交通工具驾驶、升放携带明火的孔明灯、无人机在未获许可情况下飞行等。


这是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上台以来试图对模范中国公民进行重新定义的又一例子。


2019年,中共中央发布《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当中包括网络自律、低碳出行以及对共产党抱有理想信念等要求。


谢选骏指出:马列主义的祖国英格兰不懂,马列主义严重伤害了中国民族的感情,因此按照“伤害民族感情的行为列入治安处罚条例”的做法,应该把共产党员都抓起来!英国鬼子不想看到第三期中国文明的成长,所以“逢中必反”、保护共产党员。

谢选骏:马赛克国家阿美利加



《除英语、西语外 华语在纽约加州等6州是第3常用语》(联合新闻网  2023-09-03)报道:


美国联邦政府没有规定官方语言,根据人口普查局数据,英语和西班牙语是全美家庭最常用的前两大语言,有91.6%人口使用这两种语言。至于第三大常用语言,则因州而异,其中华语在纽约州、加州、华盛顿州、堪萨斯州、宾州和德拉瓦州这六州,是仅次于英语和西语的第三常用语言。


91.6%人在家中最常用英语、西语


「每日邮报」(Daily Mail)引用由WordFinder创建的一张地图,清楚展现美国各地语言的多样性。


德语第三常用 其次法语、华语


德语,是在英语和西班牙语之外,美国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于全美13个州广泛使用,明显多于其他语言。在德语之后的常用语言依次是:法语、华语、葡萄牙语和阿拉伯语。


另外还有一些较罕见语言,如阿留申语(Aleut,两种现存的爱斯基摩方言之一)、达科他语(Dakota)和亚洲方言苗语(Hmong),在美国部分地区占主导地位。


美国目前约有540万华裔。来自中国的工人最早自1850年代移民美国,除了当黄金矿工,也从事农业和在工厂工作,服装业尤其多;西部的铁路建设,华人移民扮演关键角色。


全美13州 第三常用德语


德语,在美国13个州是第三大最常用语言,明显多于其他语言。根据2021年人口普查数据,全美有4200万人有德国血统。在以德语为第三大常用语的13个州中,威斯康辛州居住最大比例的德裔居民,北达科他州也有很多德国移民定居。爱达荷州、蒙大拿州、内布拉斯加州和科罗拉多州也普遍使用德语。


全美这7州 第三常用法语


法语,在全美七个州以及华盛顿特区是次于英语和西班牙语的第三常用语言。全美约940万人有法国血统。法语在路易斯安那州、南北卡罗来纳州、缅因州、马里兰州、新罕布夏州、佛蒙特州和华盛顿特区流通使用。


葡萄牙语,是犹他州、新泽西州、康乃狄克州、罗德岛州和麻州的第三常用语言。全美约有55万人有葡萄牙血统;其中三成住在麻州、罗德岛州和康乃狄克州。


阿拉伯语在俄亥俄州、密西根州、爱荷华州和田纳西州,是继英语和西班牙语之后的最常用语言。 1880年代大量阿拉伯移民开始来美。据估计,全美近370万人的根源可溯至阿拉伯国家。


明尼苏达 常用亚洲苗语


在明尼苏达州,苗语是除英语、西语之外,最多人使用的语言。自越战结束,美军撤出后,成千上万的苗族难民从1975年起陆续定居到明尼苏达州。


网民嚎叫:


弟兄 发表评论于 2023-09-03 04:38:12

靠文化传播的比靠血緣传播的快

size0 发表评论于 2023-09-03 02:57:30

所以说华人,以及其他少数族裔,还是应该站队民主党


谢选骏指出:虽然联称“英语国家”,美国和英国大不相同,因为这里是马赛克国家阿美利加。


《曾指控英国王室“杀死”戴安娜和他儿子 埃及大亨去世》(参考消息 2023-09-02)报道:


据法新社9月1日报道,穆罕默德·法耶兹离世的消息于1日晚些时候宣布,终年94岁。他梦想成为英国贵族,收购了英国商铺圣殿哈罗德百货公司、伦敦的一个足球俱乐部,甚至是苏格兰的一座城堡。但这位埃及千万富翁从未在英国获得他梦寐以求的认可。


由于戴安娜王妃与他儿子多迪的关系,他曾认为自己要报复给他起了“假法老”外号的英国上流社会。但是他在没有证据的情况下不断指控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和菲利普亲王策划了1997年8月导致戴安娜和多迪死亡的车祸,无异于亲手签署了自己的放逐令。


这个口无遮拦的人卷入了许多可疑事件,在英国度过了生命中的大部分时光,但令他非常失望的是,他的英国国籍申请数次被拒。2000年,法院甚至给出了“性格问题”的理由。


穆罕默德·法耶兹于1929年1月27日出生于埃及亚历山大市郊的一个普通家庭,父亲是一名小学教师。他的职业生涯始于售卖柠檬水,然后是缝纫机推销员。


埃及前总统纳赛尔实行国有化后,法耶兹被迫离开埃及,于20世纪60年代初移居伦敦。他居间参与了大量交易,很快拥有了可观的财富。1979年,他与兄弟阿里一起买下了巴黎的丽兹酒店。1985年,两人成功收购了哈罗德百货公司。


穆罕默德·法耶兹在伦敦遭到排斥与鄙视,在巴黎却受到欢迎。法国前总统希拉克曾授予他荣誉军团勋章。


网民嚎叫:


Dalidali 发表评论于 2023-09-02 13:40:12

不作不死的典型事例!也给阴谋论者提供了一个口水话题!

湾区范儿 发表评论于 2023-09-02 13:19:00

穆斯林和基督教徒相爱,过程很曲折,结局很悲惨。

天上星星 发表评论于 2023-09-02 12:13:41

国人想法很可笑,他们的恋情被世俗和王室阻扰,是因为他们的穆斯林身份,而不是什么“玩”前王妃, 一定要这样遣词用句,sounded so ignorant and low!

zhongguoren8 发表评论于 2023-09-02 11:26:05

戴安娜死于车祸?自己上网查查,你懂的。

风云再起888 发表评论于 2023-09-02 10:33:47

你在人家国家公然玩他们前王妃 而且现在是前王后和未来国王的王太后 人家会放过你么?

其实王室都是封建余孽 英国王室也不见得比沙特王室干净 都见不得别人玩他们老婆前妻什么的

jinzhengping 发表评论于 2023-09-02 10:13:27

他的儿子玩了很多明星 哈 玩到过气王妃 哈 过头了

beepee 发表评论于 2023-09-02 07:49:00

英国是世界上最邪恶的国家

谢选骏指出:这位冒险家在美国一定大受欢迎,因为马赛克国家阿美利已有几百万阿拉伯人了,而且连英国王室的难民哈里一家,也在美国好整以暇。

2023年9月6日星期三

谢选骏:思想决定气候


《最重要洋流可能在30年内崩溃 冰河世纪要来了》(2023-09-01 环球科学)报道:


如果你与一个气候学家聊起“临界点”,那么多半会听到这样一个词:AMOC。AMOC的全称是“大西洋经向翻转环流”(Atlantic Meridional Overturning Circulation),这是一条巨大的洋流系统,它携带热带温暖的海水向北前往北大西洋,又将北大西洋底层的冷水运向赤道。 


可以说AMOC直接影响着从赤道到北大西洋的热量分配,从而维持着全球气候系统的平衡。在9个可以影响全球的气候临界点中,AMOC的崩溃就是其中之一。 


关于气候临界点,2018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威廉·诺德豪斯曾有一个形象的比喻:当一叶漂浮在水面上的小船刚刚开始倾斜、进水的时候,还能维持平衡;但当倾角达到一定程度时,小船就会倾覆——造成小船倾覆的这个倾角就是气候上的“临界点”。一旦跨越,就会导致不可逆转的后果。 


同样,作为堪称最重要的洋流系统之一的AMOC,这条环流也承载了人类关于气候变化最极端的想象。跨越这一临界点的可能后果甚至曾被具象地展示在我们眼前:在2004年上映的电影《后天》中,正是由于AMOC崩溃,北美一夜之间变成了一片冰天雪地,地球再次进入了冰河世纪。


可以松一口气的是,现实中的情况多半不会像电影中那样极端——至少这样的变化不会在一夜之间发生。何况直到不久之前,我们对AMOC的稳定性还相对乐观:在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2021年发布的最新评估报告中,有“中等”信心认为在本世纪AMOC不会崩溃。


然而,最近发表于《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的一项研究给出了极为震撼的新预测:本世纪AMOC有95%的可能性会崩溃,最快甚至可能就发生在2年后。


气候纽带


这样紧迫的现实,可能就是两位作者在论文标题中加入了“警告”(warning)一词的原因。


地球上的海洋看似被分隔成了几片,但其实有一条巨大的传送带连通了几乎所有大洋,这条传送带被称为温盐环流,是调控全球气候的关键纽带,而AMOC正是这条纽带的关键部分。


从赤道出发,AMOC携带着赤道地区温暖的浅层海水向北前往北大西洋,在这里,浅层温暖的海水会被冷却。随着海水变冷、密度增加,这部分海水将会沉入底部,并从深层向南返程流动,如此完成了一场跨越半球的热量交换。


然而问题在于,海水的密度除了受到温度影响,还会受盐度影响(这也是温盐环流这一名称的来源——温度和盐度驱动的海水环流)。随着格陵兰岛的冰盖和冰川不断融化,更多淡水进入北大西洋表层海水,就会使这里的海水密度变低,更难下沉——这也正是我们正在面临的问题。


2018年,两项发表于《自然》(Nature)的研究,分别利用岩芯中的沉积物颗粒和温度标志物评估了AMOC的强度变化。结果显示,AMOC正在随着全球变暖进一步减弱,目前正处于1600年来的最弱水平。显然,人为导致的气候变化正在削弱AMOC这一重要的气候纽带。


小舟将倾


然而削弱与真正的崩溃存在着巨大区别,这关系着是否跨过那个“令小船倾覆”的临界点。


在地球历史上,最近一次的AMOC崩溃事件发生在上个冰期。受AMOC的崩溃和恢复影响,以大约数千年为周期,发生了25次剧烈又快速的气候波动,这被称为Dansgaard-Oeschger 事件(D-O事件)。在一些事件中,北半球的平均气温在十年间变化了10℃~15℃。而作为对比,我们目前经历的气候变化“仅仅”是在一个世纪内变暖了1.5℃。


更多的研究试图预测AMOC崩溃会对如今地球气候造成的影响。这个过程可能会在十几年,甚至几十年间发生,结果将是整个北半球(陆地和海洋)的地表温度大大降低,热量将集中在南大洋和南大西洋,已经在面临高温考验的热带地区,很可能将会加速升温。


同时受到影响的还有主要降雨区,这会导致欧洲、北美和中美洲、北非和中非以及亚洲的降雨量大大减少,而亚马孙、澳大利亚和非洲南部的降雨量则更多。这样堪称颠覆的气候变化将会改变全球粮食和水的供应能力,基础设施也将需要大量投资来适应和应对这些变化。


99.9%的重大风险与1%的可能性


如此看来,新研究带来的消息的确称得上“警告”。研究者利用过去150年北大西洋海水温度数据,找到了他们认为最合理的预警信号:就是北大西洋的表层海水温度——研究者在论文中称其为证明AMOC强度的“指纹”。统计发现,最近北大西洋的海面温度已经出现了明显的异常,这种预警信号的变化幅度已经显著超出了自然变化的范围。


这样的异常可能预示着最终崩溃的发生:气候模式的重建结果显示,如果仍按照目前温室气体排放量的增长速度,AMOC将在 2025-2095年间崩溃,“其确定性高达 95%”。这很可能在 34 年后,即 2057 年发生,为整个人类社会带来重大挑战。


然而,作为一个极为复杂的系统,模拟北大西洋的动态非常困难。而这项新的研究又几乎推翻了此前人们的共识,这使得许多研究者对这一结果产生了一些质疑。


北大西洋海水系统非常复杂,至少存在三个可能的深层海水形成区域(图片来源:Eric S. Taylor/Woods Hole Oceanographic Institution)


“这项研究强调,AMOC正显示出不稳定的迹象,可能表明会发生崩溃,”埃克塞特大学全球系统研究所皇家学会研究教授Andrew Watson(未参与这项研究)评论道,“我不太相信这会是一场灾难性的崩溃……北大西洋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至少有三个可能的深水形成区域。而他们在图中显示的模型是‘中等复杂性’,并且总体上不如IPCC使用的CMIP模型可靠。”


同样,数据的缺乏也在影响我们对这个问题的理解。美国海洋学中心海洋物理和海洋环流主任、首席研究员Penny Holliday(未参与这项研究)也认为,论文中的判断存在一些问题。“研究者使用北大西洋副极地环流的海面温度,来代表AMOC的强度,然而这一有效性仍在受到持续的争论——因为它只是基于模式结果,并没有得到真实世界数据的证明。”尤其考虑到AMOC本身受其他气候因素的自然波动,可能需要数十年的观测结果,才能更准确地预测AMOC的动态,然而“自2004年才开始针对AMOC的连续观测。”


尽管如此,这并不代表我们可以忽略AMOC所面临的严峻局面。正如德国波茨坦大学的Stefan Rahmstorf教授所说:“AMOC的临界点在哪里仍然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但这项新研究进一步证明,它比我们想象的更接近。一项研究提供的证据有限,但如果未来的更多数据给出了相似的结论,我们就必须非常认真地对待这一可能性。尤其是当我们谈论我们真正想要以 99.9% 的确定性排除的风险时。而现在我们甚至不能排除在未来一两年内跨越临界点的可能性。”


谢选骏指出:气候变化确确实实,但是到底变暖还是变冷,那就是思想决定的了。思想决定气候,而不是气候决定思想——所以在同一的气候变化面前,产生了许多不同的气候定义,因为是思想创造了不同的气候定义。而人们,并不能直接谈论气候,只能谈论气候的定义。

谢选骏:中国能否找到夏商周的语言

《古希腊古斯巴达方言 察科尼卡 尽管时间蹂躏,仍然活着》(帕特里夏·克劳斯 Patricia Claus September 1, 2023)报道:


希腊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的故乡,拥有数千座无价之宝。但也许任何地方的物理结构都比直接起源于古代世界的口语的活纪念碑更重要。


尽管希腊在古代斯巴达的语言列昂迪奥-察科尼卡(Leonidio-Tsakonika)中知道,尽管时间的蹂躏和命运的许多逆转,一种这样的语言今天仍然存在,这种战士国家成为异常严格和有条不紊的社会的代名词。


尽管在大约55,100年前被西哥特人袭击和征服后被放逐到离城邦34-62公里(2-400英里)远的丘陵和山脉,但说这种语言的人以某种方式保持了它的活力,即使他们原来的城市被遗弃了几个世纪之后。


两千人仍然说察科尼卡语


列奥尼迪奥及其周边地区的两千人仍然说Tsakonika,这是一个最古老的国家中最古老的现存语言,这个国家本身就是地球上最古老的连续文明之一。


语言专家说,Tsakonika是基于希腊语言的西部多立克方言,甚至比希腊语早3,100年。


希腊喜悦支持希腊


希腊语来自爱奥尼亚语和阁楼语,是同一语系的东部分支。


根据语言学家的说法,Tsakonika 的发音不同,甚至有一些不同的字母和语音符号,实际上比今天所说的现代希腊语更像古希腊语。


位于希腊伯罗奔尼撒半岛南部的佩拉梅拉纳(Pera Melana)山村主要是Tsakonian丰富的文化遗产今天仍然蓬勃发展的地方。


多立克方言被称为“拉科尼亚语”,是该语言在古代的称呼,在中世纪开始被称为“Tsakonian”之前。


骄傲的斯巴达人的后裔所说的语言标志着他们作为一个独特的人口亚群的身份,并赋予他们知识,他们是被称为古代斯巴达人最古老的连续遗产的一部分。


不幸的是,主要是因为该语言在一段时间内被视为仅在内地使用的农村方言,因此属于察科尼亚人口亚群的2,000人中只有约10,000人仍然说察科尼卡语。


演讲者为保护古代语言而战


然而,令人惊讶的是,英国广播公司最近报道说,佩拉梅拉纳周围的十三个城镇、村庄和小村庄仍然使用这种语言。Tsakonika通常是在家里说的语言,在那里的公共场合也听到它。然而,流利地说这句话的主要是长辈——如果要将这种与过去的无价联系延续到未来,就必须扭转这种局面。


托马斯·库尼亚(Thomais Kounia)因其对语言的完美掌握而被称为“察洛尼卡皇后”,她告诉BBC的采访者:“如果没有真正的老师,我们正在失去察科尼卡。在过去的40年里,我一直在努力保护它。我有责任这样做。


来自附近Tsakonian文化中心Leonidio镇的Tsakonika教师和作家Eleni Manou对此表示赞同。“如果我们失去了语言,我们就不能声称自己是察科尼亚人,”她宣称。


当然,拉科尼安语是古代斯巴达人所说的方言,他们作为勇敢的战士载入史册,他们以镇定的态度面对每一个敌人,即使寡不敌众也从不放弃。


列奥尼达斯国王在温泉关战役中说出的“Molon Labe”或“来拿他们!”这句话,因为他的战士被波斯国王薛西斯挑战投降并放弃他们的武器,这句话已经载入史册,也许是战场上最精辟的名言。


事实上,在历史上许多其他战役中,甚至包括美国独立战争,在佐治亚州的莫里斯堡,它都被用于类似情况。


在德克萨斯革命期间,它再次被说出来,当时它成为德克萨斯分离主义者使用的旗帜上的座右铭,他们从墨西哥赢得了自由,在被并入美国之前宣布自己是一个独立的共和国。


察科尼卡是斯巴达联系的活生生的证明


“察科尼卡是我们斯巴达联系的主要证明,”马努解释说。“就内心而言,我们是直系后裔。对于我和许多其他察科尼亚人来说,当我们去斯巴达时,感觉就像家一样。


事实上,西哥特人在公元396年洗劫并摧毁了古代斯巴达的大部分地区,将人口分散到丘陵和山区,这使得该语言得以生存 - 不像其他语言和方言,在他们的使用者输掉战斗和战争并且他们的人数被大量减少后,无疑已经从地球上消失了。


仍然使用该语言的山区社区在很大程度上与周围的世界隔绝,直到1829年赢得希腊独立战争之后,民众开始接受正规教育,并在全国各地建造了新的道路和学校。


库尼亚在BBC的报道中解释说:“道路和港口的建设为人们提供了一条离开村庄的出路。许多居民再也没有回来。


随着时间的推移,就像世界各地的情况一样,随着工业革命的到来和人口向大城市的迁移,说当地方言的人越来越少。


1950年代,电力的出现来到该地区,无线电广播开始被听到,将现代希腊语口语引入他们的小世界。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察科尼卡语列为“极度濒危语言”


与此同时,全国各地的许多人前往国外的绿色牧场,包括帕诺斯·马内里斯(Panos Maneris),他提高了赌注并前往美国。


他现在是Tsakonika的老师,也是一位诗人和词曲作者,他使用他原来的母语,以便为下一代保持活力。他还主持了一个名为Tsakonika的语言网站。


“直到1970年,当我前往美国时,泰罗斯和我长大地区的其他村庄都说100%的Tsakonika,”他解释道。“但每年我回来访问,越来越多的人不说它,这让我很困扰。从太空人到列昂尼迪奥的道路建于1958年。二十年后,人们不再说Tsakonika。


现在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极度濒危”语言,马内里斯和他的老师们是现代军队的一部分,就像古代斯巴达人一样,他们拒绝接受拒绝的答案,并坚持认为他们的古老语言将在未来继续使用。


值得庆幸的是,这种语言只由粗犷的乡下人使用的观点现在已成为过去,当时世界各地的许多人已经培养了对历史和过去濒临灭绝的文化的新认识。


“在1960-70年代,人们对Tsakonika的态度发生了变化,认为这是值得珍惜而不是隐藏的东西,”马努说。“事实上,许多年轻的察科尼亚人对他们的父母和祖父母没有对他们说察科尼卡语感到愤怒。我恳求父亲对我的孩子说这句话,但他拒绝了。现在它很流行年轻一代。


甚至路牌现在也有察科尼亚语和希腊语,这种语言在博物馆和档案馆中都有特色,包括 Tsakonian 档案馆,该档案馆成立于 1954 年,旨在保存书面的 Tsakonian。


在夏季,该地区甚至还有一个节日,称为Melitzazz,这有助于保持语言传统的活力。


早在1986年,库尼亚的叔叔甚至出版了三卷本的词典,并努力在网上提供。Tsakonika课程现在也可以在线获得,由Manou教授。


由Tsakanika作家Sotiris Steniotis撰写的新词典也在编写中。


“没有写的东西会消失。在这个互联网信息化的时代,我们不应该失去一种语言。每个察科尼亚村庄都应该有一个为居民开设察科尼卡中心,斯巴达和雅典应该提供察科尼卡课程。


谢选骏指出:在希腊可以找的“古代的斯巴达方言”,那么在中国,能否找到古代的夏商周的语言呢?看来共产党中国没有拨下这笔“研究经费”,所以“学者”们只会经营“夏商周工程”,不会认真寻找古史的真迹。所以说,专制制度无法培养知识环境。

谢选骏: “母狗摇尾·公狗上背”的观察

《特级教师出书称“女生是早恋主要责任人”引争议》(红星新闻 2023-08-30)报道:


据湖北经视8月30日报道,网传湖北仙桃“某中学一位省级特级教师出书,称女生是早恋主要责任人”,该言论引发网友吐槽。此外,有网友认为,书中把14岁的女孩称为女人、对女孩用“勾引”等词汇,也不太妥当。


红星新闻记者检索发现,上述内容源于由长江文艺出版社于2015年出版的《班主任修炼之道》一书。


该书第三章“班主任专业化的首要前提”段落中,阐述了进入青春期后男孩与女孩的不同变化情况。书中提及,“女孩子比男孩子发育早两年左右,那么当女孩子14岁的时候,有可能就具备了生儿育女的能力,而此时的男孩,却还只是一个小毛孩。一直到14岁,有的男孩都没有初次遗精。那么也就是说,在14岁以前的男孩与女孩之间传出‘绯闻’,那就应该是一个女人与一个小男孩的故事。大家觉得有没有道理?”


书中还称,“我们说句不好听的话,一旦有所谓的‘早恋’,女孩应该是主要的责任人,她们暗示或勾引的居多。因为此时的女生已经相对早熟,男生还只是孩子。明白了男孩女孩的生理成熟的时差,再出现这类似的事情,班主任老师最好不要专门找男生了。女生可能就是真正的‘罪魁祸首’。”


红星新闻记者注意到,此前在某网站对该书的打分评价中,就已有读者表示不认同:“(该书)内容充满了一位男性老师对女生,尤其是青春期女性的偏见”“重男轻女思想的糟粕之书”……


公开资料显示,《班主任修炼之道》作者肖某某任教于湖北省仙桃市杨林尾镇某初级中学,系教育硕士,正高级教师,湖北省特级教师。此外,他还是全国首届乡村教育家,全国知名班主任专家,湖北省优秀农村教师,湖北省首届十大新锐班主任,新教育实验“全国实验先进个人”,全国班主任研究会创立者,教育专业写作实践者和倡导者,出版有《班主任入门》等四部教育类书籍。2020年,肖某某的班主任名师工作室获得了当地教育局的批准。


8月30日下午,红星新闻记者就网友热议多次联系肖某某本人,截至发稿未获回复。记者注意到,肖某某拥有1000多个粉丝的抖音账号显示已被禁止发布作品,疑被网友投诉所致。


同日下午,该书出版方长江文艺出版社工作人员向红星新闻记者介绍,《班主任修炼之道》一书因销量不好已于6年前下架,目前市面上已不再售卖此书。此外,由于该书版权也已过期,出版社也无法再次修改内容。


而对于书中有关早恋内容的言论审核问题,上述工作人员表示,“会向上级领导反馈”。


谢选骏指出:这个特级教师,大约是“赵忠祥的动物世界”看多了,所以得到了“母狗摇尾·公狗上背”的观察。然而赵忠祥毕竟是个共产党的色狼,他的观察难免受到了共妻党思想的影响,所以女权主义者绝不赞同。即使在动物世界,母狗摇尾也不一定就是邀请公狗上背,因为她没有立下任何字据,足以证明这一点。


2023年9月5日星期二

谢选骏:欧洲人说欧洲才是人类的故乡



《最古老的人类祖先可能在九百万年前在小亚细亚进化》(2023 - 9-418:42 内森·法尔德)报道:


现代人类最早离开非洲,在60万至000万年前迁移到欧亚大陆。但是,在小亚细亚中部发现的具有令人惊讶的类似人类特征的骨骼化石表明,智人的古代人类祖先更早地朝着相反的方向旅行。这些以前未被发现的古人类可能在五百万年前从地中海东部地区迁移到非洲,它们的进化路线最终产生了目前被认为是人类祖先的所有古人类物种。


这是来自土耳其几所大学和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的一组研究人员得出的惊人结论,他们最近在《通信生物学》杂志上发表了对中新世晚期化石床出土的完整颅骨的深入分析。他们认为这个头骨属于一个以前未被发现的古人类属,他们称之为Anadoluvius,它可能是从10多万年前在中欧和西欧进化的古代灵长类动物进化而来的。


如果研究人员是对的,这意味着“走出非洲”的迁徙之前是“走出亚洲”的迁徙,这为智人的进化史增添了一个引人注目的新方面。


现代人类与至少五个古老的人类群体杂交


向双足动物的进化飞跃发生在树木上

该分析中包含的分类群的系统发育与此处介绍的大多数分支图一致。


正如研究作者所解释的那样,数百万年前这些古人类在非洲以外的存在对现有的人类进化理论产生了根本性的影响。


“我们的研究结果进一步表明,古人类[所有古代和现代灵长类动物和人类]不仅在西欧和中欧进化,而且在那里进化了五百多万年,并传播到地中海东部,最终分散到非洲,可能是由于环境变化和森林减少,”人类学家和研究合著者David Begun博士说, 在多伦多大学的新闻稿中。


“Anadoluvius所属的这种辐射的成员目前仅在欧洲和安纳托利亚被发现。


化石颅骨几乎包括了该生物的所有面部结构,特别是允许研究人员将其与其他古人类物种联系起来。


一个成年的Anadoluvius turkae标本将与雌性大猩猩的大小大致相同。然而,它的生活方式会大不相同。


“我们没有四肢骨骼,但从它的下巴和牙齿,在它旁边发现的动物以及环境的地质指标来看,Anadoluvius可能生活在相对开放的条件下,不像现存的类人猿的森林环境,”研究负责人Ayla Sevim Erol博士说。“更像是我们认为非洲早期人类的环境。有力的下颚和大而厚的搪瓷牙齿表明饮食包括来自陆地来源的坚硬或坚韧的食物,如根和根茎。


虽然Anadoluvius的古人类特征很显露,但它与古人类物种的相似性并不是研究人员将其确定为现代人类和我们非洲祖先的进化先驱的唯一原因。


位于Çankırı的Çorakyerler遗址已经产生了来自许多不同物种的惊人种类的化石标本。在阿纳多卢威乌斯居住的时候,研究人员知道该地区居住着后来迁移到非洲的动物,包括长颈鹿、犀牛、羚羊、斑马、大象、鬣狗、疣猪和与现代狮子非常相似的猫状生物。


Sevim Erol博士说:“来自地中海东部的现代非洲开放国家动物群的建立早已为人所知,现在我们可以将非洲猿类和人类的祖先添加到参赛者名单中。


换句话说,当非洲的动物在数百万年前离开安纳托利亚并向西迁移到非洲时,阿纳多卢威乌斯一定和它们一起去过那里。这就是埃罗尔和他的研究人员所相信的,这似乎是一个合乎逻辑的推论。


我们人类祖先的既定进化论真的会被推翻吗?


除了Anadoluvius之外,生活在遥远过去的希腊(Ouranopithecus)和保加利亚(Graecopithecus)的类人猿也与最早发现的古人类有着许多有趣的特征。土耳其和加拿大人类学家的研究证实,巴尔干半岛和安纳托利亚的猿类是西欧和中欧前辈的后裔,特别是Anadoluvius令人惊讶的先进人类特征,表明向现代人类的进化运动始于欧洲和亚洲,而不是非洲。


“这些发现与长期以来认为非洲猿类和人类仅在非洲进化的观点形成鲜明对比,”贝京博士总结道。“虽然早期人类的遗骸在欧洲和安纳托利亚很丰富,但在非洲完全没有,直到大约七百万年前第一个古人类出现。这一新证据支持了古人类起源于欧洲并在九到七百万年前与许多其他哺乳动物一起分散到非洲的假设,尽管它并没有明确证明这一点。


如果理论是正确的,那么在迁徙路线的某个地方,一定有属于Anadoluvius turkae或其近亲的化石遗骸。如果发现这样的标本,目前公认的人类进化故事将不得不彻底和永久地改变。仅靠这项新研究不足以实现这一目标,但它可能是朝着最终推翻现有范式迈出的重要一步。


谢选骏指出:人说人类祖先“‘走出非洲’的迁徙之前是‘走出亚洲’”;我看他们接着说的却是;走出亚洲之前人类祖先在欧洲生活了几百万年——原来欧洲才是人类的故乡?看来这些加拿大人的祖宗是欧洲来的,土耳其人不过是他们的地陪。


《新研究声称最早的人类移民分三波来到欧洲》(2023年4月22日 内森·法尔德)报道:


直到 2021 年,大多数学者仍然认为现代人类大约在 42,000 年前首次抵达欧洲。但 2022 年的一项研究项目提供了 54,000 年前占领欧洲土地的早期移民浪潮的证据,动摇了常设理论的核心。现在,这项 2022 年研究的主要作者刚刚发表了新研究的结果,这使情况进一步复杂化。


在发表在PLOS One杂志上的一篇论文中,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CNRS)的考古学家和文化人类学家Lubovic Slimak确定了大约45,000年前从非洲到欧洲的史诗般的跋涉的第三波人类定居者。


“直到 2022 年,人们认为智人是在 42 世纪到 45 世纪之间到达欧洲的。该研究表明,第一次智人迁徙实际上是向欧洲大陆的三次主要迁徙浪潮中的最后一次,深刻地改写了人们对欧洲智人起源的了解,“Slimak在向科学媒体发表的一份声明中说。


从非洲到黎凡特,再到欧洲:追踪古代人类迁徙


此前,与欧洲现代人类有关的最古老的确认文物是在保加利亚和意大利发现的几颗牙齿,其历史可追溯到公元前 40,000 年左右。然而,在 2022 年的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研究中,Slimak 和一个国际考古学家团队透露,在法国南部罗纳河谷的 Grotte Mandrin 遗址发现的一颗牙齿属于生活在 54,000 年前的现代人类,当时只有尼安德特人被认为占据了现代欧洲的土地。


新证据表明人类在公元前52,000年使用弓箭


混合血统如何塑造欧洲特征

这项研究的研究人员发现,在附近的洞穴Grotte de Néron中发现的古代牙齿和石器之间存在联系。基于这种关系,他们将史前法国新发现的居民称为尼罗尼亚人。在南欧和东欧发现的42,000年前的牙齿与欧洲原始狩猎采集文化的创始人Protoaurignacians有关。


在他最新的研究项目中,Slimak对主要从两个考古遗址收集的数以万计的石器进行了比较研究:前面提到的Grotte Mandrin,Slimak已经领导了三十年的挖掘工作,以及黎巴嫩的Ksar Akil(他看到的一些工具是在这两个洞穴附近发现的)。后一个遗址是在地中海东部或黎凡特地区发现的许多古代人类定居点之一,其中包括现代以色列,巴勒斯坦,黎巴嫩,叙利亚和约旦的土地。


该论文为欧洲智人从东地中海沿岸早期迁徙的3次不同浪潮提供了证据。该图显示了这些智人迁徙的3种技术传统。第一阶段,大约在第 1 个千年,以尼罗尼亚/旧石器时代初期为代表;第 54 阶段由 2 世纪左右的夏泰尔佩罗尼亚/旧石器时代早期,第 45 阶段由 3 世纪左右的原始奥里尼亚克/南部早期艾哈迈尔人完成。(Ludovic Slimak / CC-BY 42.4/ PLOS ONE)


该论文为欧洲智人从东地中海沿岸早期迁徙的3次不同浪潮提供了证据。该图显示了这些智人迁徙的3种技术传统。第一阶段,大约在第 1 个千年,以尼罗尼亚/旧石器时代初期为代表;第 54 阶段由 2 世纪左右的夏泰尔佩罗尼亚/旧石器时代早期,第 45 阶段由 3 世纪左右的原始奥里尼亚克/南部早期艾哈迈尔人完成。(Ludovic Slimak/CC-BY 42.4/ 公共图书馆一号 )


研究人员认为,黎凡特是第一批离开非洲探索遥远土地的人类的主要入口,这意味着数万年前定居在黎凡特的人可能与其他人类移民直接相关,这些移民一直在移动直到他们到达欧洲。为了验证这一假设,Slimak决定将黎凡特发现的石器与在欧洲出土的石器进行比较,看看是否有显著的相似之处。


他发现有。


来自Grotte Mandrin的54,000年前的Neronian工具与在Ksar Akil发现的工具的风格相同,这表明它们是由共同文化的成员创造的。但最值得注意的是,Slimak的分析确定了每个地区三个不同的工具制造时代,可追溯到大约54,000,45,000和42,000年前。将两者放在一起,Slimak推测,连接这两个地区的三个平行工具制造序列意味着移民首先到达黎凡特,后来在大约12,000年的时间里分三波到达欧洲。


50万年前的头骨可能显示人类与尼安德特人的杂交起源于黎凡特,而不是想象中的欧洲


史前中东文化是否访问了欧洲,催生了艺术文化,然后离开了?

“在非洲大陆智人的早期迁徙期间,我在欧洲和东地中海人口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Slimak在接受Live Science采访时说。


这项研究的一个迷人方面是,它颠覆了之前关于尼安德特人成就的结论,尼安德特人在欧洲与智人一起生活了几千年,然后最终消失了。似乎某些归功于尼安德特人的人工制品很可能是由人类制造的。


在法国许多不同的挖掘地点发现,被称为Chatelperronian的工具制造行业可以追溯到大约45,000年前,或旧石器时代早期。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这些工具是由尼安德特人制造的,因为它们不符合旧的时间表,该时间线声称人类在Chatelperronian文化开始其工具制造活动后首次抵达欧洲。


但正如Slimak所发现的那样,在黎凡特发现的一些工具无疑是由人类制造的,与Chatelperronian工具非常相似。巧合的是,这些工具也可以追溯到旧石器时代早期。


不用说,Slimak并不认为这是巧合。


“Chatelperronian文化是西欧最早的现代传统之一,从那时起归因于尼安德特人,实际上应该标志着欧洲第二波智人移民浪潮,深刻影响我们对最后尼安德特人文化组织的理解,”Slimak在他的声明中说,为他的三次移民浪潮理论添加了最后一个要素。


三波,四波...谁真正知道有多少

由于Lubovic Slimak是第一个报告将史前黎凡特与欧洲第一批现代人类联系起来的常见工具制造的三个不同阶段的人,他的三波理论必然会引起争议和进一步的研究。


“我看到这篇论文产生了许多研究项目来支持或反驳它,”该研究的英文翻译,康涅狄格大学考古学家Christian Tyron在发给Live Science的电子邮件中预测道。“人们现在需要以批判的眼光看待这里的一些考古遗址,看看他们是否看到了与Slimak报告的相同类型的技术细节。我怀疑这是一个漫长过程的开始。


应该指出的是,有证据表明(不被认为是决定性的)现代人类群体早在公元前 54,000 年左右最古老的确认移民到达之前就已经在欧洲旅行。随着古代人类从非洲迁移到欧亚大陆的问题继续被探索,最终可能会变得清晰,人们在众多浪潮中迁移到欧洲,并且这些群众运动始于比当前共识所承认的更远的古代。


谢选骏指出:好不容易给了尼安德特人的一些荣誉,又被剥夺掉了——原来还是人类自己做的,只是属于不同批次的。


《英国最古老的人类DNA揭示了英国两个不同的古代部落》(2022年10月25日 萨希尔·潘迪)报道:


末次冰盛期(LGM)是地球历史上冰盖面积最大的最近一次,下降始于大约15,000-14,000年前。在英国冰河时代末期,我们今天与之相关的地理领土被划分为基因和文化上不同的部落,口味完全不同。


英国三分之二的土地在冰河时代曾被冰川覆盖,使得该国大部分地区无法居住。上一个冰河时代始于30万年前,这是北半球的全球降温事件,导致世界各地形成了巨大的冰盖。然而,明显的变暖开始开放以前无法居住的地区,包括英国。在英国六个不同地点发现的一些最古老的遗骸证明了这一点。


“在英国,这个时代的人类遗骸很少;也许来自六个地点的十几个人,“约克大学生物考古学讲师Sophy Charlton博士说。这是英国环境的一个重要时期,因为会有显著的气候变暖,森林数量的增加以及可供狩猎的动物类型的变化,“她补充说,作为这项研究的主要作者。


冰河时代的伽利利人在全球冰融化期间茁壮成长

小冰河期及其对人类历史的巨大影响


研究人员正在观察肯德里克洞穴的人类遗骸。(Rhiannon Stevens博士,Tom Booth博士)(J 特里普 / 自然)


萨默塞特集团和威尔士集团这项引人入胜的新研究的发现发表在《自然生态学与进化》杂志上,查尔顿和她的同事分析了“萨默塞特群”和“威尔士群”。前者在萨默塞特郡的高夫洞穴安家,起源于法国南部或西班牙西北部,尽管他们在15,000年前在英国安家。


后者在威尔士兰迪德诺的肯德里克洞穴安家,大约 13,500 年前从近东抵达。他们的饮食主要是以海洋为基础的,包括鱼类和贝类。另一方面,萨默塞特集团吃马鹿、野牛和马。到上一个冰河时代结束时,英国肯定存在不同的祖先、饮食、文化和丧葬习俗。


来自肯德里克洞穴(北威尔士)的人类遗骸,其历史约为13,600年。(R.史蒂文斯/自然)


伦敦大学学院考古研究所考古科学副教授Rhiannon Stevens博士补充说:“对骨骼的化学分析表明,肯德里克洞穴的个体吃了很多海洋和淡水食物,包括大型海洋哺乳动物。然而,高夫洞穴的人类没有表现出吃海洋和淡水食物的证据,主要吃陆生食草动物,如马鹿,牛,如野牛和马。



此外,还发现他们带来了独特的石器,骨器,洞穴艺术和潜在的食人仪式习俗的文化。现场用作水杯的人类头骨证明了这一点。高夫洞穴(Gough's Cave)以容纳“切达人”而闻名,切达人生活在10万年前——当时西欧狩猎采集人口的典型成员。


与我们的远古祖先一起“卒鞠”——历代石器

蓝眼睛黑皮肤的英国猎人结束种族辩论

肯德里克洞穴中的人类牙齿、下巴和其他遗骸可追溯到大约 13,600 年前。分析了这个人的DNA(R. Stevens / Nature)


早期人群由什么组成?

Selina Brace博士是英国自然历史博物馆的首席研究员,研究古代DNA(aDNA)。


“我们真的很想更多地了解英国这些早期人口可能是谁。我们从以前的工作中知道,包括对切达人的研究,西方狩猎采集者大约在10,500年前就在英国,但我们不知道他们何时到达英国,以及这是否是唯一存在的种群。


查尔顿博士和她的同事对遗骸进行了广泛的同位素分析,揭示了不同食物来源对饮食的贡献。据《卫报》报道,这有助于完善放射性碳测年过程。 在此之后,他们分析了两个人的核和线粒体DNA。


高夫洞穴的遗骸来自一位生活在14,900年前的女性,她在那里被人吃。她与在比利时的一个洞穴中发现的个体有着共同的祖先,被称为Goyet Q2,他生活在15,000年前。这种祖先及其做法与来自西南部的欧洲群体有关。他们的做法被标记为马格达莱尼亚文化,在高夫洞穴中发现了这种风格的文物。


高夫洞穴食人族的史前盛宴

史前英国人蚕食死去的亲人,用骨头创作艺术

与此同时,肯德里克的洞穴确实有一个马格达莱尼亚风格的石器和一个与另一只雌性同时期的切割牛骨。这是一个生活在13,500年前的男性,与在意大利北部维拉布鲁纳发现的14,000年前的男性有共同的祖先。这种祖先与从东南欧和/或近东扩张的西方狩猎采集者有关。


人口的连续性?

然而,研究人员很快指出,现代英国人和这些部落中的任何一个之间都不太可能有任何连续性。NHM古代DNA实验室的Ian Barnes教授说:“没有证据表明这一时期延续到现代人群。根据我们目前对遗传数据的理解,自从居住在高夫洞穴的人出现以来,欧洲至少有五次人口更替事件。


无论如何,这项出色的研究有助于促进旧石器时代欧洲生活的新兴描绘。它还有助于确定英国过去的世界的有用遗传信息。这些基因组序列代表了英国遗传史的最早篇章,使其成为研究人员前进的一个令人兴奋的命题。


住在高夫洞穴的人被认为实行了同类相食,甚至用人的头骨制作了看起来像杯子的东西。 


谢选骏指出:这些英国人不是现代英国的祖先——因为他们吃人,而且用人的实体制造用具……看起来有点像像是纳粹分子。

谢选骏:“安诺石印”说明了“亚洲一体”


《从安诺石印看东亚印系的边界》(胡嘉麟)报道:


2000年在安诺遗址发现了一枚青铜时代的石印,上面镌刻的古代文字既不是近东地区的文字系统,也不属于印度哈拉帕印章,而是与中国史前时期的陶文符号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本文通过分析安诺石印的形制和书写系统,从艺术史的角度提出安诺石印是青铜时代东亚印系书写系统西传的制品,并且认为安诺及其邻近遗址出土的印章没有自成体系的传统,主要表现为对周边多元文化的吸收和模仿。


2000年9月,美国—土库曼斯坦联合考古队在土库曼斯坦的安诺遗址发现了一枚煤精石印,上面镌刻的古代文字立即在学术界引起了轩然大波。这个发现首先由发掘者之一的弗雷迪克·T. 赫伯特(Fredrik T.Hiebert)在土库曼斯坦公布发掘成果,后又在当年的《探索》期刊上撰文发表。

《费城问询报》、《纽约时报》、《泰晤士报》等西方媒体也迅速刊登了这个重大发现,推动了中西方学术界对此事件的关注。对早期东西方文化交流颇有研究的梅维恒(Victor H.Mair)认为,这是四千年前中亚文明中已经消失的一种文字,并推测中国印章的发展,或者说中国的文字书写体系在某种程度上是受到中亚文化的影响。约翰·卡拉鲁索(John Colarusso)著文猜测安诺在公元前三千纪得到很大发展,其影响扩展到了中国。

与西方学者观点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李学勤的《中亚安诺遗址出土的印章》、《安诺石印的启发》两篇文章,引发了将安诺石印和中国史前陶器符号联系的思考。水涛的《关于中亚安诺遗址出土的印章及其相关问题》修订和补充了李文对于安诺文化和BMAC的相关介绍。


陈星灿的《〈纽约时报〉关于安诺出土“石印”的争论》是针对西方学者关于“是否文字”、“是否汉字”、“地层是否有误”三个方面的讨论。汪涛和汪海岚夫妇合著的《安瑙印章及其引出的问题》认为,即使目前无法释读印章文字,但是仍不能排除这是汉印的地方仿制品的可能性。


一、安诺石印的发现背景


安诺(Anau)遗址在中亚土库曼斯坦与伊朗的边界科佩特(Kopet)山北麓平原的阿什哈巴德(Asnkhabad)附近,地处卡拉库姆(Kara Kum)沙漠的边缘,这是古代中西交通的十字路口。向东进入阿富汗、新疆等地,东南到达印度河流域,向南经由康特支纳河谷(Keltichinar river)可以越过科佩特山进入伊朗,向北沿阿姆河抵达草原地带。

这个遗址是南北两个巨大的土丘,彼此相距500米。1886年,沙俄将军A.B.库马洛夫(A.B.Komarov)首先在北丘挖了一条沟,在地层内发现了各种遗物和骨架。发掘资料虽未完全公布,但是简略的新闻报道却引起了华盛顿卡耐基基金会组织的土库曼斯坦考察队的重视。1904年,考察队领队庞佩利(Raphael Pumpelly)和考古学家施米特(Hubert Schmidt)进行了大规模的考古发掘,根据地层关系构建了安诺Ⅰ期—Ⅳ期(石器时代—铁器时代)四个文化期。

苏联考古学家М.Е.马松和Б.А.库夫廷在与安诺遗址相邻的纳马兹加(Namazga Depe)、阿尔丁(Altyn Depe)、卡拉(Kara Depe)等遗址展开了积极的发掘工作。后来的学者将这些青铜时代的遗址归入巴克特利亚—玛尔吉亚纳考古学文化类型(Bactria-Margiana Archaeological Complex,简称BMAC)。BMAC是阿姆河文化的早期形式,以阿姆河中游两侧的巴克特利亚和穆尔加河下游三角洲的玛尔吉亚纳来命名,这些遗址同时具有农业文明和游牧文化的一些特点。M.E.马松根据典型遗址纳马兹加Ⅰ期—Ⅵ期来确定,即纳马兹加Ⅰ期—Ⅲ期为铜石文化时期,绝对年代在公元前3700—前2500年;Ⅳ期—Ⅵ期为青铜文化时期,绝对年代在公元前2500—前1000年。


1995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考古学家赫伯特和土库曼斯坦文化遗产中心的卡喀穆拉德·库尔班萨科哈托夫(Kakamurad Kurbansakhatov)组成联合考古队再次对安诺遗址进行发掘。1995—2000年,联合考古队在南丘AS/1和AS/2—5(AS/2、AS/3、AS/4、AS/5)两个地点进行发掘,这次的发掘位置毗邻1904年庞佩利发掘的“B”区阶地。(图2)AS/1(5米×20米)此处南丘的最高处,根据地层显示年代序列为青铜时代中期(公元前2200年)到铁器时代(公元前500年)。AS/2—5是由四个小方块(5米×5米)组成的田字形结构,出土的陶器表明与BMAC早期阶段的同类器有着相似的风格。

2000年度的发掘主要在AS/2和AS/5两个探方内进行,主要划分为三个地层,年代依次排列为第6层(纳马兹加Ⅴ期中段)、第7层(纳马兹加Ⅴ期早段)、第8层(纳马兹加Ⅳ期晚段)。最初是想研究在纳马兹加Ⅴ期早段,居址如何转变为结构更为庞大、更为专业化的建筑。这枚石印出土于AS/2,发现过程也只是一个不经意的结果。

通过对AS/2的发掘,发现这是由一个建筑物的房间(1区)、一个入口处(2区)、一个庭院(3区)和一条街道(4区)四个区域组成。(图3)建筑物的墙基超过2米,墙壁用50厘米×25厘米×10厘米的泥砖砌筑,地板和墙壁涂有数层石膏,表明这个房屋经过了多次的修整和重建。发掘的早期建筑的房屋出入口开设在西北方向,在二次建筑过程中西北口被堵塞,新的出入口开设在东北方向并且通向街道。通过文化堆积显示,这座建筑最初可能是一个仓库,之后可能是一个管理机构,其地板、墙壁和台阶上有许多印记,表明它们在不同时期的不同用途。

从某种意义上来看,建筑的特征和器物的组合说明房间应该具有行政职能。这枚印章出土在房屋西北口两层台阶附近区域的堆积中,由于体积小、质地轻的特点,发掘者起初并未在原址地层中注意到,而是通过筛土的方法拣选出来的,发现时被浅棕色的黏土包裹着。

弗雷迪克·T. 赫伯特:《文明黎明时期的中亚村落:土库曼斯坦安诺遗址发掘》,宾夕法尼亚大学考古与人类学博物馆2003年。


二、安诺石印的年代问题


安诺石印(图4)通高1.5厘米,桥形钮高0.7厘米,有孔可穿绶带。印面边长1.3厘米,厚0.8厘米,右边界略残打破字口,左下角有残缺。阴刻有四个(或者三个)符号,钤印文字为白文。字口宽度0.8~0.9毫米,内残存有红色的颜料痕迹,可能是赤铁矿粉或赭石粉。印面有多处划痕,表明这是经过长期使用的。

这枚石印是用一块黑色的煤精制作的。煤精属于晚第三纪褐煤的一种,是由于特殊的地质作用而形成的一种质地细密、质轻坚韧、富有光泽的黑色结晶体。古代使用煤精作饰品尤其受到北方草原民族的喜爱,进而影响到中原地区。辽宁沈阳新石器时代的新乐遗址ꨁ、陕西宝鸡茹家庄西周墓地、长安张家坡西周墓地都可以看到煤精制品。1959年在新疆尼雅文物普查中征集的一枚煤精印(图5),边长2厘米,高1.57厘米,阴刻篆书“司禾府印”,是汉代在西域管理屯田机构的印章。尼雅印和安诺石印的质地相同,文字字形和样式也非常相似,或者说明两者属于同一个文化系统。

尼雅印的风格与汉代官印基本相同,所以发现者认为应该属于汉代的官印。但是,裘锡圭认为尼雅印并非一定是来自汉代中央政府的官印,很有可能是尼雅地方政府对汉印的一个仿制品。并推测安诺印也是汉印的中亚仿制品,时代不早于公元1世纪,可能是混入遗址早期文化层中的晚期物品。对于地层问题的质疑,发掘者赫伯特做了详细的说明,排除了地震的影响和动物的扰乱,坚信地层从未被打破。

如果地层确实无误,安诺石印出土的层位是在第8层和第7层之间,即纳马兹加Ⅳ期晚段到纳马兹加Ⅴ期早段。由于地层内有比较丰富的文化堆积,包括有陶器和人物陶像的残件、动物骨骼、植物种子以及可用于放射性碳元素测量的炭化木料。通过碳14测定(经树轮校正),第8层的一组数据为公元前2870—前2445年,第7层的三组数据为公元前2310—前1920年、公元前2480—前2205年、公元前2280—前1920年。碳14数据推断的石印年代大致在公元前2000年。

但是,根据库兹米娜对金属器的分期,认为纳马兹加Ⅲ期和Ⅳ期的年代为公元前三千纪中期到公元前二千纪中期,Ⅴ期的年代为公元前15—前13世纪、Ⅵ期年代为公元前12—前8世纪。那么,这枚石印作为公元前15世纪左右的产品,也并非没有可能。

从新疆到土库曼斯坦,是否可以用两枚印章将如此广大的地域联系起来,大英博物馆收藏的一枚青铜印章就提供了绝好的例证。这枚青铜印章(图6)边长1.8厘米,四字铭文的文字字形和结构与汉印相似,尤其是“ ”字在上述两枚印章上都有出现。这枚印章的出土地不明,原是亚历山大·古宁汉姆爵士的收藏品。古宁汉姆曾任印度考古考察队的第一任队长,在印度地区进行了多次的发掘工作。根据有些学者的推测,青铜印章很可能来自印度西北或阿富汗地区。

20世纪初,大谷光瑞组织的“中亚探险队”前后三次进入西北地区进行考察,所发掘的计有120多枚印章现藏旅顺博物馆。其中一枚煤精石印(图7)高1.24厘米,桥形钮。印面略残,也刻有相同“ ”字,边长为1.31厘米×1.26厘米,重2克。研究者推断,这批印章的年代大部分为东汉后期至魏晋南北朝时期。其年代的判断是否准确,却没有相关的出土资料能够佐证。

尽管卡拉鲁索猜测尼雅印要远远早于汉印,可能为公元前700年或更早。但是,尼雅印所体现在公务活动中使用的官方性质非常明确。假设它是仿制品,那么这种仿制也不仅是形式上的,功能和内涵一并吸收。换言之,这是中原王朝对西域政治影响的结果,时代不会太早。单纯的形式仿制,在新疆地区也有不少的发现。斯坦因在尼雅遗址东南部发现煤精石印(N.0015)上刻着类似汉文的文字ꨄ,根本不能释读。在尼雅木简(N.XY.167)上发现的一个封泥戳印的四个文字(图8),也不能将之当作汉文。文字的结构和布局虽然非常接近汉印,仔细发现其中有三个字的字形基本是完全相同的。这些印章和封泥的年代大体在公元1—5世纪,因此以仿制程度的高低作为时代的判断标准似乎并不可取。


值得注意的是,对于安诺石印时代的讨论应该建立在印章风格和相关文化传统进行比较的大背景下展开。在两河流域、埃及、中国、印度河、爱琴海及希腊的古代文明中都发现了能够反映个人身份、地位的象征,或传递公共权利和私有制信息的印章,它们之间是否有模仿的因素或是嬗变的条件。


三、安诺石印的印文风格


安诺石印虽然发现在远隔数千公里之外的中亚土库曼斯坦,但是它的印文风格明显具有东亚印系的特点,与同时代以苏美尔和阿卡德滚印为代表的西亚印系、以哈拉帕平印为代表的南亚印系截然不同。

印文风格可以分为印文布局和文字系统两个方面。首先来看印文布局,安诺石印仅有文字,不设图像。这个特点是东亚印系文字印最重要的一个表现,即强调文字本身的艺术性和功能,基本不使用图案进行补充和装饰。但是,在早期的东亚印章中这种特点并非表现得那么绝对。2010年河南安阳刘家庄北地H77祭祀坑内出土的 印ꨁ(图9),时代为殷墟二期。方形青铜印边长2.2厘米,厚0.45厘米,鼻钮高0.46厘米。印文上部并排两个“ ”字,下部为龙纹。

“ ”是商周金文中比较普遍的一种族徽,学界通常释作“尺”。1992年河南安阳苗圃南地墓葬出土了数量众多的 族青铜器,比如M47出土的 己鼎(图10)。印文的龙纹也是商周青铜器比较流行的纹饰,一般作为主体纹饰的补充。这枚印章的主题是族徽“ ”字,龙纹不是印文所强调的内容,只是起到了“补白”的作用。这种风格的印文(文字+装饰)与苏美尔滚印(图11)、哈拉帕平印(图12)的布局非常相似,三者的文字系统确大相径庭。需要说明的是,中国这类印章数量极少,此后基本不见。


当然,这种相似性或许只是偶尔的即兴作品,不能将之看作是东亚印系的整体风格。从中国出土和传世的早期印章来看,文字印和肖形印则是两个比较独立的部分,功能和内涵也不相同。例如,2009年殷墟西南部王裕口村南地M103出土的 印ꨁ(图13),相传殷墟出土的亚禽示印ꨂ(图14)、 印(图15)等都是比较有代表性的文字印。 印略呈方形,青铜材质稍有变形,印面边长2.2~2.4厘米,厚0.45厘米,鼻钮高0.89厘米。印面作阴文,同出器物的年代显示应为殷墟二期。

并且甲骨文中出现的“ ”是武丁时期的一位贞人,属于宾组卜辞,青铜器和卜辞年代可以互证。

按照通例甲骨文和金文中的族徽,往往都是人名、族名、国名三者合一。所以, 印是目前所见通过正式发掘年代准确的第一枚文字印。


另外,1998年殷墟东南部安阳市水利局院内出土的兽面纹印(图16)、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兽面纹印ꨂ(图17)则是肖形印的代表。安阳水利局的兽面纹印是在一处夯土房基中(T2F1)被发现的,边长1.5~1.6厘米,厚0.33厘米,鼻钮高0.49厘米。印文为阳文的兽面纹饰,地层显示其年代在殷墟三期、四期之际。

中国学者普遍认为印章的产生很大程度上受到制陶工具陶印模的影响或启发,但是商代的文字印已经脱离了图案化的模式,与青铜器铭文之间的联系更加密切。族徽印文起到标识印章主人家族姓氏的作用,与后世所用标识主人私名的用法基本相同。《逸周书·殷祝》记载:“汤放桀而复薄,三千诸侯大会。汤取天子之玺,置之天子之坐左,退而再拜,从诸侯之位。”《后汉书·祭祀志》有:“至于三王,俗化雕文,诈伪渐兴,始有玺印,以检奸萌。”这些文献提到夏商时期帝王已经开始使用玺印,即私玺。考古发现有力地佐证了文献记载,表明私印在当时社会已经开始比较流行。然而,肖形印的图案却是当时比较普遍的青铜器纹样,反映的是一种通用题材,不具备私人属性。

商代文字印的印文布局本身不乏艺术性,比如亚禽示印的“亚”字形边框,以“禽”字为中心左右对称的两“示”字就显得装饰意味更加强烈。这种艺术性的族徽铭文在商代青铜器上屡见不鲜。安诺石印的行款为竖款右读,虽然没有明显的界格,但是已经出现了文字分格的意识。第一个字形较大,占据上下两格空间,第二字、第三字分占两格,整体布局十分工整。这样的表现形式在商代金文中已经比较普遍,比如 父乙簋(图18)三字铭文的布局。而且一枚相传出自殷墟的青铜印章(图19),印文已经有了明显的界格。

反观之,近东地区的西亚印系则更加注重图案内容。与中国印章的起源不同,两河流域印章可能起源于用陶筹在泥球上压制记号的活动。最早的印章只是一些简单的标记,在泥板上印下证明货主身份的标志,先后出现了扁圆平印和圆筒滚印两种类型。扁圆平印的时代比较早,例如公元前4500—前3600的鹿形印(图20)。但是这种样式的印章却没有能发展下去,逐渐被可以设计图案展示面积更大、更为复杂的圆筒滚印代替,使之成为西亚印系的标志性印章。

圆筒滚印注重图案化的特质决定了印文的内容基本是有层次的浮雕图案,多以动植物的几何纹样、搏斗和宴会场面、神话故事和宗教仪式等为主题,有少数是有文字或纯粹文字的。大体可以分为四个发展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以动植物形状为基础的“锦缎风格”,例如公元前3100—前2900年的蜘蛛纹印(图21)。第二个阶段是反映守卫者和搏斗场景的复杂图案,偶尔出现象形文字的铭文,例如公元前2340—前2279年的英雄与怪兽搏斗纹印(图22)。第三个阶段出现了神话故事和宗教仪式的场景,雕刻技艺更趋成熟和细腻,将主题放在一个连续的横栏中表现,例如公元前1800—前1700年的宗教人物印(图23)。第四个阶段的印文图案是用带框的铭文分开,构成一系列独立的画面,例如公元前1500—前1400年的楔形文字印(图24)。

如此看来,安诺石印的风格与两河流域、埃及和爱琴海诸文化没有什么联系。除了西亚印系,在印度河流域发展起来的哈拉帕印章尤其不能忽视。由于两河流域与印度河流域频繁的贸易交流,在乌尔城都发现有哈拉帕印章。考古资料证实了从近东地区、中亚到南亚次大陆都可以看到哈拉帕文化的影响力。

20世纪20年代在印度的摩亨佐达罗和哈拉帕发现了两个较大遗址,被称为“哈拉帕文化”。

50年代以后在印度和巴基斯坦又发掘了将近1000个哈拉帕遗址。这些遗址呈现出一种弧状分布,从印度河北部附近的西印度,横跨古加拉特省(Gujarat)和喀曲市(Kutch),通过巴基斯坦信德省和西部的旁遮普(Punjab),深入印度拉贾斯特邦(Rajasthan)和西旁遮普,直达新德里附近。


沿着阿拉伯海岸,直到伊朗边境和俾路支斯坦(Balochistan),甚至在中亚腹地的阿姆河附近也有发现。哈拉帕文化时代大约为公元前2500—前1700年,早期遗址主要在印度次大陆和伊朗边境,此后分布的范围更加广泛,到达俾路支斯坦和阿姆河流域,年代越晚的遗址距离印度东部和南部越远。

印度河流域在公元前3600年左右就有圆形或方形的印章,印文主要以动物和几何纹的图案为主。印钮样式却没有中国通常所见的大孔桥形钮,而是在圆柱钮或扁圆柱钮上钻小孔(图25),可能与穿物或是悬挂方式的不同有关。公元前2500年出现了图案与文字相结合的印章,即哈拉帕印章。哈拉帕印章多数为正方形,少数是长方形的皂石片。这种印材便于雕刻,阴刻的图案和铭文表示所有者的信息。目前大约出土有4000多枚印章,许多印章被损坏。

哈拉帕印章与两河流域印章的差异不仅表现在印章形制上,也体现在文字和图案功能的不同。

两河流域早期印章的持有者主要是社会等级较高的人群,印章上的特殊图案足以达到区分辨别的目的。偶尔有铭文的,也主要是神名或人名,头衔或职业铭文的大量出现相对较晚。随着印章所有者范围的扩大,几乎囊括了所有阶层,上到统治者、祭祀,下到士兵、书吏、厨师、商人及普通百姓,甚至从事某一行业的奴隶都拥有私人印章。由于印章的批量生产,图案是事先雕刻上去的,已经不能达到表明自己身份的目的。使用者不得不在印章的预留空白区域刻上铭文来标明身份,这就造成了很多印章中印文与图案没有任何联系的情况。

哈拉帕印章的情况恰恰相反,印文图案最多的是单体动物,比如长角的公牛,也有肉峰凸起的瘤牛(图26),以及水牛、山羊、短角兽、老虎、鳄鱼和大象等等。有的还在这些动物的前面放置一种物品,大体表现为野生或猛兽类动物前有类似盘碟的物体,和家畜前有类似一种篮子或柄状的物体。此外,还有一些印章用多种动物的组合(图27)来表达意义。这些图案揭示了哈拉帕人的社会组织信息,印章的私人持有者组成了超越一般家族的群体。例如,刻有一头牛的印章,表示持有者拥有共同的社会关系,可能属于同一部落或宗族成员。每一枚印章的图案表明持有者所在的某个部落或宗族,独角兽部族是印章中最普遍的一种图案。文字则是合适的名字及修饰物的符号,或者是能够分辨个人身份的信息。哈拉帕印章既有图案又有文字,两者的依存关系也明显不同于中国汉式印章和安诺石印。

其次来看文字系统。将安诺石印的文字符号归入东亚印系的书写系统,是因为四个符号基本可以在中国新石器时代找到类似的陶文符号,而且有的史前时期的陶文符号到了商周时期就转换成表意的汉字。安诺石印的文字符号是否具有与汉字相同的音读和意义还需要再研究,但是从符号来源看与中国史前时期陶文的关系非常密切,参看下表。

遗 址 文字符号 年 代 备 注

安诺石印 公元前2000—前1300年

姜寨陶文 公元前4900—前3800年

(仰韶文化半坡类型)

T109H103.

T254W157.

柳林溪陶文 公元前4400—前3300年

(大溪文化)

T1316.T0716.

T1016.T0817.

杨家湾陶文 公元前4400—前3300年

(大溪文化)

小河沿陶文 公元前3500—前3000年

(小河沿文化) M39

柳湾陶文 公元前2350—前2050年

(马家窑文化马厂类型) M935

马家湾陶文 公元前2350—前2050年

(马家窑文化马厂类型) T1

马桥陶文 公元前3300—前2000年

(良渚文化) C10

庙前陶文 公元前3300—前2000年

(良渚文化) T102.G3.

王油坊陶文 公元前2500—前2000年

(河南龙山文化) H8

二里头陶文 公元前17—前16世纪

(二里头文化四期) H81

藁城台西陶文 公元前16—前13世纪

(商代早期) T1.T13.

殷墟陶文 公元前13—前10世纪

(商代晚期)

上述所列仅为典型遗址出土的陶文符号,实际上“ ”的发现数量还要多,从西北到华南地区都有分布。而且延续性非常长,其早期意义并不十分明确,晚期的与甲骨文、金文的“五”字写法相同,已经明确属于汉字系统。但是在西亚的陶文符号中,仅在伊朗境内的乔威(Djowi)、沙赫达德(Shahdad)和巴基斯坦的梅加赫(Mehrgarh)发现有“ ”,且构形均是作横置。此外,印度的哈拉巴陶符也是这种横置的样式。另外三种符号在那些地区都未能发现相似的类型。

需要强调的是,虽然安诺石印可能借用了中国史前时期的陶文符号,但是在表意方面确是自成体系的。即使在史前时期的中国也不只甲骨、金文一种文字系统,还有丁公陶文、龙虬庄陶文等等。裘锡圭对柳湾陶符的研究表明,这种符号跟以象形符号为主要基础的古汉字不是一个系统的东西。ꨁ最近的人类学研究表明,纳西东巴文与柳湾符号有许多的相似性。其中“ ”在东巴文中表示“黄”,是由“金”字演化来的。ꨂ由此可见,一些古老的陶文符号可以长时间地流传和保留下来,并且被赋予当地文化的特殊含义。考虑到安诺石印与古代新疆出土印章的联系,这个区域当是具备了汉式风格影响和地域文化独立的双重特征。

安诺石印与苏美尔早期楔形文字、哈拉帕文字都属于表意文字,但是后两者会将一个或几个符号组合起来,表示一个新的含义。同时每个符号还表示一个音节,由此还构成了多音节的词组。例如哈拉帕文字的“ ”,表示的是一个人挑着一根杆,杆的两头各有一个容器。这个字实际上可以分解为“ ”和“ ”两部分。研究者从印度泰米尔地区的古代民族达罗毗荼人的方言入手,代表一根杆和器皿的“ ”音节是kā,同时又是表示“保卫”或“保护”的同音异义词。代表一个人的“ ”音节是āl,结合在一起就是一个双音节词“kāāl”。为了语音和谐,相邻的元音被辅音v或y隔开,写作“kāvāl”,翻译过来就是“保卫或保护的人”,这个是在私人印章上对其身份的标识。虽然安诺石印的词义不明,但文字符号都是单体符号,构词方法与早期楔形文字、哈拉帕文字明显不同。


四、安诺印章与中西交流


安诺以及邻近遗址还出土有数量不少的各类材质的印章,这些印章有的明显是受到近东地区陶文符号和哈拉帕印章文字的影响。从安诺以及邻近遗址的文化特征来看,充分展现了包括安诺遗址在内的纳马兹加文化在中西文化交流中的多元性和复杂性。

安诺AS/5出土了一件红陶纺轮(图28),根据地层显示年代为纳马兹加Ⅴ期中段。这件陶纺轮的底部刻有六个字的符号,实际上是三组两个字“ ”和“ ”的依次旋转排列。这组符号除了“ ”在仰韶文化的姜寨陶文中最早可以见到外,“ ”则是中国史前符号中出现相对偏晚的一种,可称作“亚”形符。在伊朗东南部的亚赫亚(Yahya tepe)遗址发现了两个陶文符号共存一处,年代大致在公元前2200—前1800年。其余如伊朗沙赫达德(公元前2500—前2000年)、叙利亚图图尔(公元前3000—前2000年)、叙利亚斯威哈特(公元前3000—前2000年)只有一种符号,未见到有“ ”形符。

1904年庞佩利发掘的“B”区阶地也出土有两件相似的红陶纺轮,“B”区地层的最底层还要稍晚于AS/5,即纳马兹加Ⅴ期晚段至纳马兹加Ⅵ期。两件红陶纺轮的具体层位已经不甚清楚,其中一件是两个符号的形式组合(图29),可以分为“ ”和“ ”两个单体符号。这两个符号见于亚赫亚陶文,其组合形式也是西亚陶文符号中常见的一种类型(图30)。另一件表面刻有一个陶符“ ”(图31),与图图尔陶文符号基本相同。后来这种符号演变为埃兰早期楔形文字的一种,在纳马兹加遗址发现有同样文字的印章。

阿尔丁遗址发现的印章与近东地区陶文符号的关系尤为密切,体现了对陶文符号的直接仿制,还有多种符号的组合形式。阿尔丁印章与陶文符号的时代大体相同或稍晚,从印章形制来看,有的显然是延续了近东地区的传统。例如Ⅰ石印不设钮,在背部一侧开小孔与近东早期的平印基本相同。Ⅲ铜印底边作折缘的凸起状,Ⅳ—Ⅷ印为背部不设钮的样式。由于不清楚这些形式的印章是否有残损,但从AS/5出土的青铜复合印来看,作为同类型的复合印的可能性很大(图32)。

除了近东地区的影响,在阿尔丁遗址还发现有对哈拉帕印章的仿制品。例如,三枚印章(图33)的印钮形式与哈拉帕印章基本相同。第一枚石印文字太模糊,已经无法辨识。后两枚印章的材质为雪花石膏,其中一枚的印文为典型的哈拉帕文字,写作“ ”和“ ”。然而不同的是这枚印章仅有文字而没有图像,不符合哈拉帕印章用图案表示宗族的制度,可以确定这是对哈拉帕印章的仿制。另一枚“ ”文印却是广泛流行于西亚、中亚、南亚和东亚等许多地区的符号系统。在公元前4700—前4200年伊朗的乔威遗址首先发现有右旋的陶符“ ”,这个符号在遗址中出现了7次,是使用频率最高的一种陶文符号。在哈拉帕文字396个符号中,还没有发现这种符号。由此可见,这个符号在南亚次大陆出现较晚,大概是随着雅利安人的南迁带来的。这枚印章的特殊之处,就是结合了哈拉帕印章的外形和近东地区陶文符号的印文。

通过对安诺以及邻近遗址出土印章的情况说明,科佩特山北麓众多遗址的文化面貌不仅相同,由于处在中西文化交流的大通道上,对来自各个区域的文化都有吸收和模仿的能力。而且这种交流并非是单向的,而是双向展开的。例如AS/5出土的一件青铜印章(图34),从图片来看应该是一种复合式印章,有正、背两层,两面都有缺损。正面是团花图案,需要注意的是背面的双钮十分特殊。在东亚印系中,从未见到过有设双钮的样式,这种特殊的印钮可能是受到了铜镜镜钮的影响。

一般而言,具钮镜中最普遍的是单钮镜,在中国时代最早的是青海贵南尕马台M25出土的齐家文化铜镜。春秋时期开始出现双钮、三钮等多钮镜,例如辽宁朝阳十二台营子M2出土的(图35)和三门峡上村岭虢国墓地M612出土的双钮镜(图36),尤以后者的镜钮样式最为相似。多钮镜主要出土于东北地区,多钮的传统可能是反映草原游牧文化的一种因素,与我们在西亚、北非和地中海地区见到的具柄镜不同。

那么,这枚双钮复合印可能就是来自阿姆河上游的游牧文化对安诺遗址的影响。假设果真如西方学者所言,中国印章的起源是受到安诺石印的影响,那么,这种多钮的样式为什么没有直接影响中国早期的印章和铜镜,在大约一千年后的公元前7世纪才有一些零星的发现?在同一个遗址中年代相近的文化因素,传播到中原地区的年代差异竟然这么悬殊,这是难以理解的。合理的解释是安诺遗址并非是作为文化传播的主体,而是传播受体。无论是来自东亚、西亚,还是印度河流域和北方草原地带的文化进入这个区域,文化传播的能量则大大减弱再无扩散传播。

由于地理位置决定了安诺及其邻近遗址的文化会受到来自各个区域文化的影响,从而在根本上阻碍了自身文化的孕育和形成。有西方学者认为,安诺石印是当地文化的产品仍有待于商榷。原因有二,一是安诺及其邻近遗址出土的印章受到近东地区的影响最为强烈,其次是印度河流域,再次是东亚西北和东北地区。二是这种文字符号,在当地以及近东地区都找不到传统。在一个遭受外来文化影响比较强烈的区域,当地文化符号仅有个别发现显然也不合情理。而且,从遗址中出土的印章性质来说,有不少是对近东陶文符号的吸收利用,或是对哈拉帕印章的借鉴和仿制,那么安诺石印作为东亚印系的仿制品也是合理的。

五、余论

关于东亚印系的界定,孙慰祖在《汉唐玺印的流播与东亚印系》一文中从制度层面提出,从汉晋时期实物形态的传播到隋唐时期制度形态的传播,最终在唐代形成一种体系,即东亚印系。

本文所强调的东亚印系则是一种艺术史的概念,即印章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在不同文化体系下的表现和内涵。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材质和形制;二是书写系统和文字;三是功能和社会意义。史前时期的艺术史研究由于缺乏文献资料,很难对艺术在人类社会活动中的作用,以及与政治、经济、科技、宗教和哲学等领域的交互得到正确的认识。因此,对艺术形式和文化属性的研究就显得相当重要。青铜时代的东亚印系首先在印章形制、印文内容、表达观念以及使用方式上区别于西亚印系,其次又在印钮样式、文字体系等方面区别于南亚印系,形成了自身独特的艺术风格,并延续至汉唐时期。

安诺石印所反映的文化传播问题,对正确认识中西文化交流的意义十分重大。澳大利亚学者诺埃尔·巴纳德提出“文化滞后”理论ꨂ,指某些文化因素从传播主体出发,经中介地区传播到受体,不仅文化特征会发生某些变化,而且空间上会发生移位,时间上也将经历一个过程。因此,在传播受体发现有和传播主体相似的文化因素,乃是“文化滞后”的现象。本文研究则揭示了文化传播的另一种模式“共时论”,即重视传播主体和传播受体之间的传播中介。如果传播中介是北方游牧民族,那么传播特点就是速度快、影响小,宛如一场暴风骤雨,忽又戛然而止。从安诺石印与中国史前时期的陶文符号基本在中国西北和东北地区,恰好可以推测游牧民族在当中所起到的作用。

但是,作为族群迁徙或是商贸活动带来的文化传播,则是速度慢、持续时间长、影响大。这就能够说明,为什么在安诺以及邻近遗址中近东和印度河流域的文化因素强烈,而东亚和北方草原文化的因素较弱。

何努认为:“一个文化,其文化因素能传播多远,在空间距离上没有限制,决定性的原因在于文化中心的能量所转化的传播能量。”这个中心能量是对文化的认同,重点表现在对文字符号系统的使用。从这个意义上来看,可将安诺石印归入东亚印系。但是,东亚印系与汉式印章却并非是可以重合的概念,正如“中国”是一个逐渐形成的历史观念。除了汉字体系的印章之外,在中国历史上还广泛存在诸多非汉字的印章,以及至今仍有许多少数民族行用文字符号,却非汉字表达的情形。这些不同文化类型的印章有着相同的起源,可以在“东亚印系”这个大范畴内来讨论。


参考资料:


弗雷迪克·T. 赫伯特:《究竟是什么?中亚发现的独一无二的青铜时代印章》,《探索》2000年42卷3号,第48页。

《失落的文明》,《费城问询报》2001年4月30日。

《丢失的文化:废墟中石头上暗示的符号》,《纽约时报》2001年5月13日。

《来自失落的亚洲文明的第一个文字》,《泰晤士报》2001年5月15日。

梅维恒:《安诺印铭文注释》,《东方世界的精神文化专辑论文》第112号,宾夕法尼亚大学2001年。

约翰·卡拉鲁索:《关于安诺印和尼雅印的一些看法》,《东方世界的精神文化专辑论文》第124号,宾夕法尼亚大学2002年,第42、43页。

李学勤:《中亚安诺遗址出土的印章》,《中国文物报》2001年7月4日。

李学勤:《安诺石印的启发》,《中国书法》2001年第10期。

水涛:《关于中亚安诺遗址出土的印章及其相关问题》,《中国文物报》2001年8月19日。

陈星灿:《〈纽约时报〉关于安诺出土“石印”的争论》,《中国文物报》2001年11月30日。

汪涛、王海岚著,韩香译《安瑙印章及其引出的问题》,《西域文史》第六辑,科学出版社2011年版。

拉斐尔·庞佩利:《1904年探险:土库曼斯坦考察,安诺史前文明及其起源、发展和环境的影响》,华盛顿卡耐基出版社1908年版。

弗鲁姆金:《苏联中亚考古》,新疆维吾尔自治区1981年。

沈阳市文物管理办公室:《沈阳新乐遗址试掘报告》,《考古学报》1978年第4期。

赵永泽、卢连成:《关于西周的一批煤玉》,《文物》1978年第6期。

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沣西发掘报告》,文物出版社1963年版。

贾应逸:《新疆尼雅遗址出土“司禾府印”》,《文物》1984年第9期。

梅维恒:《安诺印铭文注释》,第4页。

弗雷迪克·T. 赫伯特:《安诺印的来龙去脉》,《东方世界的精神文化专辑论文》第124号,宾夕法尼亚大学2002年。


库兹米娜:《金石并用时代和青铜时代的金属制品》,《苏联考古学》V4-9,1966年。

王珍仁、孙慧珍:《新疆出土的肖形印介绍》,《文物》1999年第3期。

约翰·卡拉鲁索:《关于安诺印和尼雅印的一些看法》,第42、43页。

斯坦因著、向达译《西域考古记》,商务印书馆2013年版,第268页。

斯坦因著、巫新华译《古代和田:中国新疆考古发掘的详细报告》,山东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图版LXXⅡ。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队:《河南安阳市殷墟刘家庄北地2010—2011年发掘简报》,《考古》2012年第12期。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队:《河南安阳市殷墟王裕口村南地2009年发掘简报》。

黄濬:《邺中片羽》,(北京)尊古斋影印本1935年;于省吾:《双剑誃古器物图录》,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127—132页。

黄濬:《邺中片羽》;于省吾:《双剑誃古器物图录》,第127—132页。

何毓灵、岳占伟:《论殷墟出土的三枚青铜印章及相关问题》,《考古》2012年第12期。

何毓灵、岳占伟:《论殷墟出土的三枚青铜印章及相关问题》。

徐畅:《先秦玺印图说》,文物出版社2009年版。

黄濬:《邺中片羽》;于省吾:《双剑誃古器物图录》,第127—132页。

拱玉书:《日出东方——苏美尔文明探秘》,云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82—191页。

裘锡圭:《汉字形成问题的初步探索》,《中国语文》1978年第3期,第162页。

刘青:《青海柳湾陶器符号与普米族刻划符号及纳西东巴文之比较》,《昆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第1期。

孙慰祖:《汉唐玺印的流播与东亚印系》,西泠印社编《西泠印社》(总第32辑),2011年。

诺埃尔·巴纳德:《对广汉埋藏坑青铜器及其他器物之意义的初步认识》,《南方民族考古》1992年第五辑。

何努:《考古学文化因素分析法与文化因素传播模式论》,《考古与文物》1990年第6期。


谢选骏指出:不论“安诺石印”的来源为何、时代为何,它都是“文化交流”的见证。换言之,不论是中亚文化影响了东亚文化,还是东亚文化进入了中亚文化,都说明了“亚洲一体”,中亚和东亚不可分割。


谢选骏:歐洲殖民者後裔不敢面對祖先的罪惡

《印第安人的千年之“病”》(2002-12-23 朱步冲)報道: “在那些日子里一切都好,我们百病全无,而白人的到来改变了这一切。我们的贫穷开始了,战乱开始了,受苦受难开始了。”这段由17世纪初玛雅人写下的诗句,被频繁引用,作为欧洲对美洲灾难性征服的有力佐证。 墨西哥印第安人身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