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谢选骏全集

2023年10月1日星期日

谢选骏:米田共也想流芳百世

《许家印的罪与罚 醉酒后他曾问部下如何才能流芳百世》(兽楼处 2023-10-01)报道:


2018年冬天,许家印的父亲许贤高身体有点不行了。


老人家两年前就病危过一次。那一年,恒大河南公司的一号工程叫“福寿园”。“福寿园”跟一家上市公司重名,不过主要工作场地是在许老板老家:


河南省周口市太康县聚台岗村西北的麦田里。


在这片麦田里,他们置换了几家村民的耕地,迁走了几家村民的坟,花了小一年时间,盖起了一个占地面积十几亩的长方形大院。


大院的围墙三米来高。大门青砖灰檐,正中央大门写着“寿安门”。院子里有假山、喷泉、凉亭,还有很多移植过来的古树。


大院不是别的,是许老板的祖坟。恒大河南公司的一号工程,工作不是别的,是而给许老板:修祖坟。


1


“福寿园”工程当时有预案,要给可能去世的许贤高修坟。


不过2016年那次,许老板父亲扛了过来。但两年后,他又病危了,跟许老板说:落叶归根吧。


富贵不归故乡,如衣锦夜行。许老板于是陪着老父亲,回了一趟周口。这是恒大成为宇宙房企、许老板成为福布斯中国首富后,首次回老家。


都说恒大报像人民日报,恒大开会布置像两会。许老板回家的排场,也遥遥领先。


许老板计划在2018年12月15日到周口。恒大河南公司几个中层11月10号就到了周口,之后那一个月,他们基本就待在周口。


他们得准备很多事。给首富修完祖坟,他们从郑州调了好几个保安,替首富看祖坟。


许老板要在自己老家房子吃忆苦思甜饭。他家院子几十年都没人住过了,员工就把院子打扫干净,房间收拾好。


他们家门朝西。一出来就是一个南北路,中间有个四五十平米的空地。他们把这块空地做了硬化,弄了地坪。


2018年12月15日上午,许老板父亲乘私人飞机到了周口。许老板飞机晚到一点点。


到了周口,他父亲直接住进了太康县人民医院,包下了一整层,医护人员都是从深圳带过去的。


为了迎接首富回乡,市里修了一条从县里直通他老家门口的柏油路。


路是临时抢修的,路边还做了绿化。因为扬尘治理,县里没有柏油。市里就把其他县正在修公路的沥青,都调过来支援。


这么重视首富回乡,不为别的。是因为首富说给老家一个惊喜,要在周口新区建一个世界顶级的CBD,新上三五个大项目,比如海洋馆、童世界、水世界:


恒大童世界超过迪斯尼儿童乐园。


这种空头支票,首富以前开过好多。比如他在很多城市说过,要给当地做世界顶级的主题公园恒大童世界。但为了平衡成本,需要地方政府搭配一些便宜的住宅用地。


借着这个噱头,他在全国圈了几十个项目。这些住宅用地,后来卖了几千亿的房子。但恒大童世界,一个都没搞出来。


同样的话术,在恒大做汽车时也复制过。夏海钧曾说过,恒大在汽车领域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是地方政府会配套住宅和生活用地:


这是别的汽车厂没有的。


打着造车的噱头,恒大当时拿了好多块住宅地。


这次说要在老家加大投资,许老板老家的领导们都信了。也许他们觉得许老板再怎么诓,也不会诓老乡吧。


几年后回过头看,他们图样图森破了。许老板回周口的唯一目的是:给父亲一个体面。


懒熊体育说,回聚台岗村那天,县城通往聚台岗村的路上,全是警察。各级领导陪同,还安排了部分邻居、同学到现场与首富叙旧。


保镖们把守着首富老宅的胡同出入口。只有获得允许的人才能进去。


许老板沿路给村里的孩子发糖,挨家挨户给村民发了3000元现金,一袋10斤的恒大大米,和一桶5L的恒大食用油。


在破旧的老房子里,许老板和乡亲们一起吃午饭。桌上摆着往日常吃的口粮:地瓜、黑窝头、煮白菜萝卜、地瓜汤。


一年后,恒大河南公司的合作方对项目合资公司审计,发现合资公司账目上,多出了一笔莫名其妙的帐目:200多万元的大米粮油支出。


合作方问怎么会有这么一笔费用。恒大河南公司的高管说,我们一年前做活动送客户的。


合作方嘀咕,送200多万元大米粮油呀,得送多少客户呀。


也就四五千人。聚台岗村的人口。


虽然贵为中国首富,但许老板个人奢侈的支出,基本都是公司出的。


从包括空客ACJ330、空客ACJ319在内的4架私人飞机,到香港的酒窖,再到修祖坟、送乡亲伴手礼,就连前几年许老板的公子哥结婚,办宴席的钱,都是恒大深圳公司出的。


也不多,办个宴席,也就小一千万。对于恒大一万多亿的债务来说,九牛一毛。之前网络流传一张恒大集团的EXCEL接待表,外界甚为震惊,但恒大员工都很诧异:这算个啥。


回到老家太康十几天后,2019年1月1日,96岁的许贤高在医院去世。


他走得圆满。没有目睹自己儿子——中国前首富的坍塌。


2


许老板那次回乡,和儿时同伴、长辈拍了不少照片。照片里,有个短发的中年女人,一直站在许老板身边,很引人注目。


后来恒大铺天盖地的宣传出街,大家才知道,她是许老板的发妻丁玉梅。这是她第一次公开露面。


1982年,许老板从武汉钢铁学院冶金系毕业后,被分配到河南舞阳钢铁厂工作。在钢铁厂,许老板和丁玉梅相识,结为夫妻。


一些文章把许太塑造成那个与许老板相濡以沫、一直在背后默默支持许事业的女人。丈夫虽然拥有巨额财富,但一直洁身自好,对婚姻和家庭负责,从没做过伤害家庭的举动。


首富则说自己投资无数,但他觉得自己的婚姻才是最成功的投资:别的我不敢说是公司第一,但夫妻感情一直是恒大员工学习的榜样。


包叔说,这就是他一直做不了中国首富的原因,吹牛还是会脸红。


回乡之前的2017年,恒大把公司总部从广州搬到了深圳。之所以搬到深圳,有两个说法,一个说法是为了借壳深深房上市;另一个说法,说当地一位领导落马,有恒大的会所涉案。许老板出走深圳,实为避祸。雪松在广州的崛起,和这次出走也有关系。


总部搬去深圳后,许老板带着许太去深圳湾1号看房。他看了主卧非常满意,说我就住这个房间。又看了一个小一点的次卧,扭过头来跟许太说:你住这个房间。


最终他花了1个亿买了深圳湾一号次顶层,许老板发现900平米的房子有点窄巴,住不下自己的保镖;他想把顶层也买了,因为:我卧室上面不能有人。


但深圳湾一号的徐老板一口回绝了。


许老板没办法,只能又花1个亿,在楼下买了一层。买完后他开始装修,想把所有玻璃都换成防弹玻璃,但也被物业拒绝。


有钱任性的他,索性又买了深圳湾一号的别墅。围挡一拦,开始装修,别墅你总拦不住我换防弹玻璃吧!


许老板在深圳的总部大楼,是租的卓越的写字楼,总共42层。


一般人只能上到40层。40层是一个特别大的会议室,专门用来接待省市级领导。有权限上到41层、42层的人不多。除了许老板自己,还有名为总裁办、商务办的部门。


41层有餐厅、茶室、健身房和KTV。那两年宴请不少,许老板一般会要求喝路易十三,因为喝惯了茅台的客人喝不惯洋酒:这样许总就能掌控全场。


在这家十几万员工的公司里,许老板就是真正意义的皇帝。任何一个高管,不管是凌晨几点钟,只要错过他的电话,都会有发配边疆的风险。


42楼是会所。出入的也都是总裁办、商务办的小姐姐。许太有所听闻,特意去过一次42楼。


她是黑着脸出来的。


许太第二次出名,是在2021年9月10日,恒大财富刚暴雷时。


那一天,首富开了个全体大会,说自己得知买恒大财富的员工有几万人,很多都是家里亲戚朋友一起买,自己压力很大,要求必须集全恒大之力来解决。


我可以一无所有,但不能让财富的投资者一无所有。


首富很无辜。不管是恒大财富暴雷,还是物业公司134亿不翼而飞,他都是最后一个知道的人。


但那一天,有内部员工曝光了恒大财富的内部流水。一位和许太同名的女士丁玉梅,理财产品到期日本应是2021年7月14日。但7月8日,丁玉梅将2300万的投资本金全部提前兑现,遥遥领先其他投资者。


许太第三次出名,就是上个月。


有媒体曝光她已经跟许老板办完了离婚手续,变成了前许太。


他们离婚是在恒大暴雷前夕。有领导听说这对“夫妻感情是恒大员工学习的榜样”,完成了财产切割,拍案而起。但又无能无力。


今年以来,许老板其实已经基本不参与恒大集团的运营;半个月前,秘书其实已经联系不上许老板了;国庆节前,上市公司终于公告,许老板因涉嫌违法犯罪,被依法采取强制措施。


这个措辞,和2021年国庆节前,海航陈峰的公告,如出一辙。


前许太后来一直在香港。今年7月下旬,听闻一些风声,她抛夫弃子,迅速飞离香港。


这个前钢厂女工,和恒大前总裁夏海钧一样,持有加拿大护照。


她也和夏海钧一样,隐匿在海外,不知所踪。


3


前许太消失后,官方对恒大问题的处理,明显加速了。


9月15日,海港人寿在一天之内拿到了筹建、开业和接盘恒大人寿的三道批文。从海港人寿股权比例看,深圳国资似乎成为处置恒大风险的主力。


由深投、深业、深圳市机场、深铁等五家深圳国资组成的鹏联投资,抱走了海港人寿51%的股份,而广东国资只占8%。


海港人寿接盘恒大第二天,恒大财富董事长杜亮等人,被深圳警方采取刑事强制措施。紧接着,恒大最重要的一位高管也失联了:朱加麟。


2017年之后的四年时间里,朱加麟担任过恒大集团金融板块最重要的几个职务:恒大金融集团总裁、恒大人寿董事长、盛京银行董事、恒大常务副总裁。


进入恒大之前,他花31年,当上了中信银行副行长。


杜亮管理的四五百亿规模恒大财富,与朱加麟干的大事相比,只能算小打小闹。


2015年,险资通过爆火的万能险,开创了一个资产驱动负债模式。安邦、生命人寿等险资获取大量现金流。


姚振华在前海人寿加持下发动的宝万之争,也触动了所有地产商的神经。


这一年9月,重庆产权交易所迎来了史上最激烈的竞拍大战。


经过4小时45分钟的激烈争夺,恒大南昌公司战胜龙光、北京百悦等对手,以39亿的价格,拿下中新大东方人寿50%的股权。


年底,中新大东方人寿更名为恒大人寿。许老板终于像真正的资本大佬一样,拥有了一张保险牌照。恒大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膨胀力量。


恒大人寿之后,恒大接着举牌盛京银行。不断增持,成为东北地区规模最大城商行的第一大股东。


这些被恒大控盘的金融机构,最后都成为了恒大的钱袋子。金融加持下,恒大迅速开启了狂飙模式。


第二年,恒大就登上了财富杂志,跻身世界500强。


朱加麟是恒大奇迹的核心操盘手。那几年,恒大人寿创下过一个月卖100亿保险产品、三年内做千亿资产规模的记录,到2020年,总资产高达2415亿。


这些资金的流向,很容易穿透。


包括恒大集团1300亿战投在内,很多企业的投资款,自有资金只是一部分,其余部分是:


通过恒大人寿搭桥获得融资,转而以股权投资形式,又回到了恒大集团。


2017年,朱加麟甚至请恒大高层,一起帮忙找壳公司,然后恒大人寿借道,放款给地产。很多恒大高管都有参与,夏海钧、柯鹏都通过高息融资,赚得盆满钵满。


柯鹏曾是财经记者。2008年遇到了落难的许老板,遂加入了恒大。


可谓是抄了许老板的底。2009年,恒大很快上市。公司强壮的品牌和媒介体系,都由柯鹏一手搭建。


许老板给了他极大信任,在恒大,宣传是比公司治理重要一万倍的工作。


柯鹏后来做过恒大集团深圳公司董事长、恒大地产集团的总裁。在他负责深圳的短短几年,利用旧改项目融资1500亿,很多融资年化15%起。


巨额的表外融资,导致深圳公司不得不一直用项目滚动,覆盖成本。整个体系犹如吸毒,停不下来。


恒大最先出问题的,也是金融板块。


在恒大财富兑付危机前的2020年底,盛京银行万亿资产中,金融投资额度已达3580亿。联合资信一封报告说,盛京银行最大单非同业客户的风险暴露规模,达1552亿。


许老板尝试过给自己续命。2020年恒大回A失败后,许家印拉着张近东、王文银、广田董事长叶远西等全体战投搞了个大仪式,宣布1300亿中,有863亿战投同意转为普通股长期持有。


两个月后,恒大公告说,1300亿战投里,已有1257亿签订协议,转为普通股。


但就在这封公告的两个月后,恒大人寿投资的珠海合源融泰和珠海合源融实,悄悄将一笔资金,通过股权投资的形式,流进恒大地产战投方嘉寓集团旗下,一家不起眼的子公司:嘉寓新新投资集团(临邑)有限公司。


这样的互投,在嘉寓、广田、宝鹰等恒大上下游供应商身上,已经发生过很多次了。


盛京银行出险不久后,盛京银行恒大系高管朱加麟、潘大荣、季昆、邱火发等人,相继逃离盛京银行。


但为时已晚。他们已经捅破天了。


2022年初,第一批恒大高管因为盛京银行业务被留置。一位恒大南方某省份公司董事长取保后,和另一位恒大省公司一把手吃饭。


在饭桌上:他痛哭流涕。


4


还有一批攫取到恒大利益的人,至今杳无踪迹。


2017年6月9日,河南许昌恒丰路以西370亩住宅加80亩商服用地,悄悄完成出让。


此时,中国棉纺织50强企业,许昌裕丰纺织的一个工厂,仍在这片土地上轰隆隆地生产。


拿下这块地的企业,是许昌裕丰房地产公司。公司全资股东叫宋磊,他另一个身份是:


裕丰纺织一家子公司的董事长。


当时周边地块的价格,已经涨到300万一亩。宋磊只用5.3亿元,就拿下了这450亩土地,每亩也就100万出头。


裕丰房地产拿地一个多月后,宋磊就将公司全部股份,转给了许昌裕昌恒。那会裕昌恒刚成立一周,裕丰纺织是两大股东之一。


没有人知道,裕丰纺织在这个过程,做了什么样的努力。


这450亩土地,原本就是裕丰纺织的土地,只不过是工业性质。裕丰纺织凭借过硬的关系,让工业用地被重新收储,变更为住宅商业用地,接着低价挂牌出让。


那场土拍,实际只有裕丰房地产一家公司参与。


但做了这么多,裕丰纺织才拿到裕恒昌37%的股份。裕恒昌的大股东,是:许昌三昌实业公司。


三昌实业成立于1999年。公司在南阳有一个储量888万吨的张行庄铁矿。老板是许昌著名的三兄弟:苏玉民、苏玉林、苏玉军。


苏玉军是老三。他将在一年后被选中,担任上市公司天玑科技董事长,两年后担任:恒大音乐股东。


2010年,恒大斥资8.5亿,在北京注册了恒大文化产业集团,许家印挖来宋柯、高晓松,恒大音乐应运而生。


2019年9月,恒大文化将恒大音乐全部股份,转给了北京家医堂公司。后来,北京家医堂的股份被一分为二。苏玉军独立持有恒大音乐10%的股份,其余90%股份,给了更名后的北京傲视投资控股。


北京傲视的两位股东,持有北京新润投资的全部股份。北京新润也是天玑科技第三大股东。


天玑科技这家每年营收只有几个亿的公司,背后似乎隐藏着一种能量。


早在2016年,河南人就见识过苏家的能量。那年,苏怡、苏玉林二人持股的南阳义和信公司,在南阳黄河路用6400多万,买下了一块2.6万平米的住宅用地。


很快,恒大郑州公司就溢价上亿元收购了公司55%的股份。


裕丰纺织的老板显然把这一切看在眼里。裕丰房地产拿地后没多久,奇迹诞生了——裕丰房地产5亿多拿地款,恒大借给了三亿;拿地5个月后,恒大郑州公司收购了裕昌恒75%的股份,作价是:19.8亿。


恒大不仅溢价15亿收购项目,且协议说如不能及时付款,恒大需按照年化12%计息。


从收购项目,到恒大暴雷的四五年时间里,河南公司已经付给对方21亿。其中有14亿现金,7亿商票,还欠将近5亿收购款未支付。


恒大在这块地上开发的悦龙台项目烂尾后,地块还有近一半未开发,至少价值大几亿元。


去年,裕昌恒安排了一次行程。据说一个男人在许昌喝了一场大酒后,项目剩下的土地,又被委托给了裕昌恒。


5


2009年恒大上市后,跟许老板相熟的投行朋友跟我说,老许以后会稳健起来。我当时表示了怀疑,许老板这种性格:一块钱总想搏二十块钱的事。


事实证明,许老板在追求“大大大”的路上不会有尽头。在他眼里,只要敢赌,公司就能一直做大。


他的狂妄和愚蠢,侮辱和损害了很多人。


2021年12月10日晚上19点34分,恒大集团营销中心策划组东部片区员工小游下班,离开广州恒大中心。


12月11日凌晨三点左右,他出现在恒大中心以南两公里处的猎德大桥,一跃而下。


恒大几天后的通告中说,这位年轻的985大学毕业生,应该没有购买员工理财。


也是2021年年底,江苏南通,一个恒大的合作方老板,在出租房内里点燃了一个木炭盆。


老板姓曹,南通人,自杀时才30多岁。他在2015年创业,做广告活动公司。因为在恒大内部有些关系,公司业务七八成来自恒大。


和恒大合作过的人清楚,这是一家干完活才走付款流程的甲方,合作方常常全额垫资。一旦和恒大合作三年以上,就很难退出了。越来越多的钱滚在里面,不合作恒大就更不付款了。


由于恒大付款不及时,加上创业也没太多本钱,曹老板都是靠高利贷平衡公司现金流。他创业多年都没有买房,在南通市靠租房生活。


曾有老领导提醒过曹老板,要他注意风险,万一恒大倒了。曹老板说:恒大不可能倒的。


2021年秋天,恒大真的暴雷了。


曹老板大几百万款项收不回来了。那段时间,有人在路上偶然看到过他,脸上是被现实狠狠打了一拳的绝望、无奈。


没过多久,他用网购来的酒精和碳,在出租房内离开了世界。在他老家如东县,留下了一个正在上小学的儿子。


外人眼中的许老板,是爱马仕哥,是中国首富,是世界一百强企业的缔造者,自信风流倜傥,大而不倒。


只有接近他的人知道,这位民营企业家内心,充满了不安全感。


恒大早年的高管,都知道内部一种名为“恒大宝典”的礼品。宝典不是书,而是意大利牛皮做成的小箱子,里面装着纪念币,一种是金币,一种是银币。


一些重要的场合,恒大宝典就会出现,被送给一些需要送的人。许老板幼年恃怙,是跟着奶奶长大的。他很早就知道:多一层圈子,就多一分安全感。


一次喝醉酒后,他曾问部下:我怎样才能流芳百世?聚台岗村村民后来给许老板做了一个功德碑,上面就写,许家印为国育才、造福后代:流芳百世。


他的确将被人铭记很多年。不过,不是流芳百世的那种。


谢选骏指出:许家印是个共产党干部、一个典型的米田共,这个农民哪里知道——财富和流芳百世不可兼得!


《别轻信要“把一切献给国家”的人,比如许家印》(海边的西塞罗 2023-10-01)报道:


若真能长个记性,全国人民每人花小两千块钱,这个教训买的也不算太亏。


先讲个关于富翁的段子。


说汉武帝的时候,朝廷打匈奴打的国库里没钱了,汉武帝就开始想招从民间敛财,这个时候有一个叫卜式的大商人,突然上书给汉武帝,提出把自己家产的一半捐给国家,并自行运到边境,充当军资。


汉武帝看了当然很感动,但同时又有点疑惑,虽然我号召爱国吧,但这世上真有这样傻缺的商人吗?我一号召他就信?于是为了核实情况,他派使者前去调查。


使者到了卜式家,开门见山就问:"你想当官吗?”卜式回答说:“我从小牧羊,不知道怎样当官,也不想做官。”使者又问:“你有没有仇人?如果有,就讲出来。”


话说到这个地步朝廷就有点不顾体面了——卜式要是真有仇人,他捐钱助国,朝廷帮他宰人,这不成了商人花钱买命了么?


可是人家卜式又说,“我从来没有和别人争执过,看到邻居家里穷得吃不上饭,我就借钱给他;遇到做了坏事的人,我就会劝他做好事。我无论到哪里,大家都很尊敬我,我怎么会有仇人呢?”


换而言之,这人是个大善人啊,也没有花钱买命的想法。


使者感到很疑惑,继续问 :“如果是这样,那你捐这么钱给朝廷,到底图什么呢?”


卜式慷慨陈词:“皇上讨伐匈奴,这是利国利民的好事,我认为贤能的人就应该帮忙出谋划策,有钱的人就应该捐款支持,这样的话,就可以更快地剿灭匈奴,让百姓安定!”


话说的正能量满满,使者回去给汉武帝一说,皇上感动的鼻涕泡出来了——这是忠臣,啊不,忠商啊!要不然就俯允所请、再重重表彰一下呗?


可是这个当口,宰相公孙弘把汉武帝拦住了,公孙弘说了一番道理,揭示了之后两千年朝廷与商人之间难解的猜疑链所在——他说:“只要是个人,就莫不图利,商人尤其如此。这世上哪有人不想当官的?哪有不图回报的?卜式的行为明显违背人之常情。这家伙很可能心怀不轨,请陛下小心为妙!”


当然,《汉书》后来的记述,汉武帝最终还是任用了卜式,而卜式如此主动捐资助国,确实“另有所图”。他很可能是汉代一位难得的自由商贸主义者,想通过从政的方式劝谏汉武帝降低赋税、少对经济活动进行政府干预、甚至逐步撤销已经搞起来的盐铁专卖。这就属于太不看火候了——汉武帝是什么人?能听得进这种话?所以卜式虽然前期巧妙布局,一步步爬上高位,但最终还是一步步被打压罢黜,没有实现他的目标。


这样说来,公孙弘当年的预言其实只能算说对了一半:崇尚自由经济,是否算心怀不轨呢?这事儿值得讨论。但说卜式捐资助国,确实是有所图,甚至“所图者甚大”,这总是没错的。所以我们似乎能从上述故事当中得到一点启示,当有人,尤其是商人,宣称自己的亿万家产都“属于国家”的时候,你千万别急着夸他爱国。人家一定是有后招的。


这方面的突出代表,不妨看看刚刚翻车的许家印。


中国恒大9月28日晚间在港交所公告,公司接到有关部门通知,公司执行董事及董事会主席许家印因涉嫌违法犯罪,已被依法采取强制措施。


作为曾经的中国首富、国庆阅兵上过观礼台的人,许家印老板当年曾经说过很多一度被认为感人至深的话,比如“恒大的一切都是国家给的,社会给的。所以我和恒大的一切财富都属于国家、属于社会。”今昔对比一下,好么,卜式当年才说自己捐一半的财产,许老板这一句话,上百亿的身家,夸一下子全“属于国家、属于社会”,这觉悟看上去比卜式高多了吧?


不仅表态姿态高,许老板当年还创造了很多“奇迹”,比如在中国这个“足球荒漠”上,他居然豪掷几十亿扶植起了一支阵容豪华的恒大队,仅用了四年多的时间,就一举夺得了亚俱杯的冠军,2013年的时候,我记得那会儿我刚毕业,广州天河体育场4万多球迷高唱《歌颂祖国》庆贺恒大足球获得亚洲俱乐部杯冠军,场面之壮观一时无两。而当导播非常聪明的镜头给了许老板,场上一片欢呼沸腾——那个时候,似乎没人会怀疑许家印绝对担得起“爱国商人”甚至“爱国首富”这个名号。他带领中国足球咸鱼翻身了么!


不仅对外的场面活做的漂亮,据说恒大内部宣传也非常的正能量。许老板在集团里办过一张《恒大报》,画风这样的,你感受一下。


正能量到居然连环球时报都觉得他太装了。


是的,“装”,梳理许家印这些年的行迹,你可以感觉到这个字眼基本就是他和他麾下企业的调性。就像许老板搞他的足球队沉迷于买球星、名教却不把钱投在真正关键的青训上一样。恒大的房地产帝国也显而易见的是一个高杠杆、高风险、沉迷于在刀头上舔血的企业。2016年的时候,我买房,当时看过一些恒大的楼盘,感觉至少在我所在的这个城市,恒大楼盘各方面做的是很不用心的,甚至比一些“跨行打劫”的企业还不如。所以当时凭直觉就没选他家的房子。后来有了更多了解以后,才知道这个直觉是对的。就跟红火一时的“恒大足球”一样,“恒大地产”其实也是一个噱头大于内容的花架子。许老板的那个玩法,完全是在赌国家不敢压制房地产泡沫的恶性膨胀,赌房子会像当时那样一直涨下去,这样他那套寅吃卯粮的把戏就永远没有破功的那一天。


也许也正是因为知道自己赌的就是这一点,许老板才会那么卖力在各种场合表现自己“爱国”,他肯定很怕,怕风向变了,他这个浪潮里裸泳的人会暴露自己。


可是2017年,“房住不炒”的概念首次提出以后,风向其实就已经变了。到那个时候为止恒大其实依然有自救的机会,许老板如果那个时候开始就迷途知返,是完全有可能完成自救的。因为恒大的体量确实已经大到了让人害怕的程度,政府也不希望让它倒。可是许老板看来是玩杠杆玩上瘾了,2017年,恒大买房子所获得的销售净利率就已经跌到7.8%,但是通过极高的杠杆,许老板许诺给投资者的回报是三成以上的净资产收益率。


如果人类经济学不推倒重来,或者许老板没有发明什么点金术。如此悬殊的差距,唯一的解释就只能是拿新投资者的钱去还老投资者账的经典“庞氏骗局”了。


在国家政策已经转向的情况下,恒大却非要装作这场盛宴依然在继续,最终滚出一个史无前例的2.44万亿的债务。这很奇怪么?这不奇怪。


所以我想许老板的倒掉,我们最该反思的不是他怎么从“中国首富”变成“中国首负”,而是他的这出把戏就在我们眼前一步步的发生?为什么却没有人上去戳破这个皇帝的新装。专业的财经媒体,正规的舆论监督在哪里?为什么没有人事先警告过那些“掏空六个腰包”买恒大房子的普通百姓,多长这个心眼?


许老板这套把戏,做的真的并不隐蔽。


我想原因之一,可能就是之前说的那个问题——许老板这个人,真的太会装、太会绑定了,他说“恒大的一切都是国家的,都是社会的”,让很多人感动的同时,其实也就暗含下另一层意思:唱空我恒大就是唱空国家、唱空社会。


这给罪过可就太大了,所以虽然恒大的财报就摆在那里,很多明眼人也只能选择看破不说破——劝告自己的亲友,看到恒大的项目,绕着走就是了。真要写一篇文章出来警报风险,收到恒大的律师函,扣你一个危害我就是危害房地产市场秩序,危害房地产秩序就是危害国家的罪名,一般人是受不住的。


同样的,2020年以后,当恒大的资产状况逐步恶化,许家印开始有计划地向国外转移资产,甚至与妻子“技术性离婚”以规避必然到来的追债时,国内依然相对寂静。


格力集团的董事长董明珠倒是曾在一次企业家会议上暗讽过许老板,说“坑蒙国家,坑蒙社会,这叫什么首富啊!再看看现在,那些所谓的成功人士、有钱人,要么卷款而逃,要么负债累累。不少前首富现在都已经爆雷,没有精神的财富,就像行尸走肉,猪躺在那里又吃又喝,你说他富有吗?”


但我想董明珠之所以能这么说,只是因为她是董明珠。同样的话,在许家印真正倒之前,虽然不少人都能看出来,却很少有人会这么公开、这么明确的说出来——甚至就连董明珠,也没点许家印的名么。


于是终于等到了国家出手,许家印被抓。大家(包括我自己)都出来说,抓得好、早该抓了。可是这个时间点其实已经太晚了。有关部门亲自下场抓捕许家印这个行动信号过于明确,但凡许家印对稳住债权人、等房人们的信心还有那么一丁点儿用,有关部门都不会在这个节骨眼儿对其采取强制措施。许家印的被捕,说明恒大的倒台终于成为了一个公开的秘密,那么这个时候抓不抓他,其实已经无所谓了。


而我不太相信许家印能够在看守所里吐出多少有助于补窟窿的情报的。因为时机已经太晚,而窟窿也太大了——2.44万亿,这是个什么概念?这么说吧,刚刚因为“哪李贵了”翻车的网红带货明星李佳琦,那么顶流,顶峰时一年据说也就挣18个亿。也就是说,如果我们把李佳琦拉来给许家印还债,他要搞1300多年“工作努力”的直播,才能把徐老板的债还上。1300年前,那会儿还是盛世大唐,李白才刚出生呢!


如果你嫌这还不够夸张,那么我们换另一种算法,2.44万亿除以全中国14亿人口,每个人分得1742块钱,也就是许家印这么一倒,恒大的债如果真的如许老板所说“属于社会、属于国家”,每个中国人都要替许老板还小两千块钱。


我觉得,如果最终,许老板的债如果真的追不回来,国家和社会真的要替翻车的恒大埋这个单。这个亏我们也不应该白吃,吃一堑长一智,记住一个教训就行,这个教训两千年公孙弘其实就告诉过汉武帝了——那种动不动宣称要把自己的一切“献给国家”的作秀,不符合人之常情,尤其是商人的常情。跟这种人打交道,一定多留个心眼。


经典经济学之父亚当·斯密曾经说过:“杀猪的给我们提供猪肉,酿酒的给我们提供美酒,面包师给我们提供面包,并非出于他们的仁慈,而是出于他们自身的利益。”所以一个靠谱的社会,应该允许参与社会协作的所有人,怀着一颗坦荡的利己之心各从其事。房地产商你就安心盖好房子,保质保量的交房,赚你该赚的那份钱。


而当一个地产老板,像许家印一样,又是什么足球队、又是什么文工团、还隔三差五喊什么“我的一切都是国家给的”时,你就应该能感觉到,这个家伙恐怕是有点问题的。


可是恰恰这么一个一看就有问题的许家印,不仅曾混成了全国最大的房地产商,甚至一度成了全国首富……


到底这是为什么?


为什么他那些并不高明的把戏能在我们眼前发生?


我想,如果咱真能把这个问题想明白、长个记性。


全国人民每人小两千块钱,这个教训买的也不算太亏。


网民嚎叫:


好NAN 发表评论于 2023-10-01 14:44:26

相信事实换人了吗?越来越客观中肯了嘛,墙倒众人推,以前大家都捧现在大家都踩

天涯天涯 发表评论于 2023-10-01 14:20:29

楼下五毛皮厚神勇,这个地也能洗?

OldPortland 发表评论于 2023-10-01 14:07:00

Xu Jiayin, Ren Jianfei, Ma Yun, Zhong Nanshan, Zhang Boli, Li Lanjuan, Chen Wei, etc. are all liars


谢选骏指出:上文又在鼓吹“缴学费”——却不知道只有改朝换代、结束米田共专政,许家印这样的骗子才能就地正法。


《恒大集团党委书记许家印受邀在天安门城楼参加建党百年庆典》(2021-07-01 人民网)报道:

   

7月1日上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全国政协常委,恒大集团党委书记、董事局主席许家印受邀在天安门城楼参会,共同庆祝党的百年华诞。


许家印表示,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矢志不移团结带领亿万人民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作为一名党龄超过35年的老党员,要永远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专心专注、兢兢业业做好企业的经营管理,一如既往积极投身公益慈善事业和乡村振兴伟业,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新的更大力量。


据了解,恒大党委是广州市第一家民营企业党委,从2002年成立初期的6个党支部、100多名党员,发展到现在已有35个党委、18个党总支、1023个党支部、10841名党员。在党建引领下,恒大积极践行社会责任,已累计为慈善公益和脱贫攻坚捐款超185亿元,助力贵州、广东、河南等9省区75个县打赢脱贫攻坚战。


谢选骏指出:许家印,是典型的红顶商人,是一个典型的共产党吸血鬼子。

谢选骏:富人之仁犹如骆驼穿过针眼

《世界第二富豪突然被查!身家高达 1.4 万亿元?》(21世纪经济报道  2023-10-01):


华尔街日报报道,法国检察官正在调查法国亿万富翁、LVMH 集团董事长伯纳德 · 阿尔诺和一名俄罗斯商人之间可能存在的洗钱交易。


据报道,巴黎检察官办公室周五表示,他们的调查是在法国反洗钱部门 Tracfin 发出警告后进行的,初步调查自 2022 年以来一直在进行。该检察官办公室不予进一步置评。


检察官发表声明之前,法国《世界报》报道称,法国反洗钱机构发现了阿尔诺与俄罗斯商人 Nikolai Sarkisov 之间可疑的资金转移活动。这些交易与阿尔诺在 2018 年收购位于法国阿尔卑斯山 Courchevel 的房地产有关。该报援引 Tracfin 的一份文件称,这笔交易让 Sarkisov 在没有任何明显理由的情况下获得了约 200 万欧元的利润。


报道称,初步调查结束后,法国检方可以决定展开正式调查或放弃此案。


身家高达 1.4 万亿元


一度超越马斯克成世界首富


根据彭 / 博亿万富翁指数,阿尔诺是奢侈品帝国 LVMH 集团的首席执行官和控股股东,也是仅次于马斯克 ( Elon Musk ) 的世界第二富豪。


此前,2022 年 12 月 14 日,阿尔诺曾正式超越马斯克,以 1650 亿美元的身价成为彭 / 博亿万富翁榜单的首富,这是他首次荣登富豪榜首。


据福布斯实时富豪榜,截至 9 月 30 日,马斯克以 2698 亿美元(约合人民币 2 万亿元)稳坐世界首富宝座,阿尔诺以 2007 亿美元(约合人民币 1.47 万亿元)位居第二,而贝佐斯排名第三。​​​​​​​


据红星新闻,今年 6 月,紧随马斯克的步伐,LVMH 总裁阿尔诺也现身北京,冒着 40 度的高温开启了他在疫情后的首次访华之旅。6 月 27 日,从王府中环、SKP 到国贸,阿尔诺马不停蹄地巡视了旗下品牌在北京核心商圈的零售门店。6 月 28 日,阿尔诺又现身成都,到成都 IFS、太古里、SKP 巡店。


俄富商收购大量房产套利 其背后是 LV 老板?


巴黎检察官办公室的一份声明称,正在调查涉及阿尔诺和俄罗斯保险公司 Reso-Garantia 创始人尼古拉 · 萨尔基索夫的一笔可疑交易。


据报道,法国司法系统反洗钱部门 Tracfin 于 2022 年 12 月发布的一份文件,其中将阿尔诺和萨尔基索夫在法国阿尔卑斯山度假胜地库尔舍韦勒的房产交易列为了 " 可能具有洗钱特征 " 的交易。


文件显示,在 2018 年秋天的短短几周内,俄罗斯亿万富翁尼古拉 · 萨尔基索夫旗下的公司通过一个涉及法国、卢森堡和塞浦路斯的复杂空壳公司网络,以 1600 万欧元在库尔舍韦勒收购了 14 处房产。文件称,尽管萨尔基索夫的名字并未出现在进行收购的 SNC La Fleche 公司的账簿上,但这位俄罗斯寡头是该公司的实际所有者。


同一时期,SNC La Fleche 以 220 万欧元的价格从一家名为 SNC Croix Realty 的公司手中收购了同一街区的另外三处房产。SNC Croix Realty 同样为萨尔基索夫所有,该公司通过这笔收购交易赚了 120 万欧元。


伯纳德 · 阿尔诺和尼古拉 · 萨尔基索夫


法国金融调查人员怀疑,萨尔基索夫在这一系列交易角色可能是法国首富伯纳德 · 阿尔诺的 " 代购 "。文件显示,阿尔诺为这笔交易通过其私人控股公司向萨尔基索夫提供了 1830 万欧元的贷款。随后,他在 2018 年 12 月收购了 SNC La Fleche," 实际上成为了该房地产投资组合的所有者 "。


现年 74 岁的伯纳德 · 阿尔诺财富估值约为 1840 亿美元,仅次于马斯克,是全球排名第二的富豪。他和家族成员拥有 LVMH 集团 41% 的股份,该集团旗下拥有众多奢侈品牌,包括手袋品牌 LV、Mo t 香槟、轩尼诗干邑、珠宝商蒂芙尼和钟表制造商泰格豪雅等。


LVMH 集团 1987 年由阿尔诺将路易威登与酩悦 · 轩尼诗公司合并而成。其主要业务是葡萄酒及烈酒、时装及皮革制品、香水及化妆品、钟表及珠宝和精品零售,旗下拥有 50 多个品牌,包括路易威登、宝格丽、迪奥、娇兰、纪梵希、芬迪、丝芙兰等。


调查机构称交易 " 动机 " 存疑或涉嫌洗钱


Tracfin 的一份文件称,阿尔诺在收购拥有这些资产的公司前,首先将这笔钱借给了萨尔基索夫旗下的一家公司。萨尔基索夫从这次交易中赚了 200 万欧元,但尚不清楚他为这笔贷款支付了多少。


调查人员指出,所有权的复杂变更可能是为了 " 隐藏资金的确切来源 ",以及最终受益人的身份。文件中写道:" 房地产收购的最终受益所有人的变化往往会掩盖资金的确切来源,使交易和真正买家的身份变得复杂,并反映出隐瞒所有这些交易的实际受益人的愿望,即伯纳德 · 阿尔诺。"


因此,这加剧了调查人员对其中涉嫌 " 洗钱 " 的怀疑。媒体报道补充道,调查必须 " 确定这种明显不协调的原因 ",并 " 解释阿尔诺为什么需要让萨尔基索夫作为这些交易的中间人 "。


一位消息人士透露,这项调查于 2022 年开始,由法国经济部的金融情报部门主导,但目前仍处于 " 初步调查 " 阶段,尚未确定是否存在犯罪行为。据了解,双方都否认存在任何不当行为。


Reso-Garantia 公司发言人伊戈尔 · 伊万诺夫表示:" 这笔交易是由该公司专业投资于欧洲房地产的投资部门负责,包括从不同的私人业主手中收购库尔舍韦勒一栋旧大楼里的公寓,以期在整栋大楼被买断后将其出售给开发商。"


他表示,所有交易均由法国公司进行,各方均由法国律师通过法国公证人进行。这是一笔普通的房地产交易,"Reso-Garantia 和萨尔基索夫本人都没有参与报道中描述的交易。萨尔基索夫和阿尔诺从未见过面。" 这位发言人还表示,萨尔基索夫和 Reso-Garantia 都没有收到法国当局或其他国家当局的联系或提供文件的要求。


与此同时,LVMH 集团拒绝置评。一位接近阿尔诺的人士称,这笔交易是在完全尊重法国法律的情况下进行的。


阿尔诺 5 个子女均在 LVMH 集团任高管


LVMH 集团 2023 年第一季度财报显示,期内集团整体销售额同比上涨 17% 至 210 亿欧元,有机收入也实现 17% 的增长。得益于本土消费者以及国际游客需求推动,该集团在欧洲和日本的销售额分别取得 24% 和 34% 的增长,美国市场上涨 8%,亚太其它地区也随着疫情的好转而实现反弹,同比增长 14%。


据报道,LVMH 集团 1987 年由阿尔诺将路易威登与酩悦 · 轩尼诗公司合并而成。其主要业务是葡萄酒及烈酒、时装及皮革制品、香水及化妆品、钟表及珠宝和精品零售,旗下拥有数十个品牌,包括路易威登、宝格丽、迪奥、娇兰、纪梵希、芬迪、丝芙兰等。


当地时间 1 月 11 日,LVMH 集团发布公告,宣布调整旗下两大品牌迪奥和路易威登的管理层,引发外界关注。根据公告,过去 4 年执掌迪奥的彼得罗 · 贝卡里将接替迈克尔 · 伯克,出任路易威登的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


值得注意的是,LVMH 集团首席执行官伯纳德 · 阿尔诺的女儿,现年 47 岁的德尔菲娜 · 阿尔诺也在本次的集团管理层改组中获得晋升,被任命为迪奥的首席执行官。


报道称,在本次集团管理层改组之前,去年 12 月,阿尔诺的长子安托万 · 阿尔诺刚被任命为家族控股公司的负责人。


《费加罗报》称这次人事变动是 "LVMH 罕见的大规模高层改组 "。英国《卫报》称,阿尔诺正在加强其家族对集团的控制,很多时尚界人士认为戴尔菲娜与弟弟安东尼之间将会有一场 " 继承人之战 ",其他兄弟姐妹也可能加入,因为阿尔诺的 5 个子女目前都在集团担任管理职务。不过,继承人可能需要一些时间才能接管家族企业,因为去年该集团修改了公司章程,允许首席执行官经营公司至 80 岁。


网民嚎叫:


一只熊 发表评论于 2023-10-01 17:35:29

LV这个老板不知为什么总有点医美过度的感觉。好像是去眼袋去过头了,或者是开眼角开过头了,反正眼睛那里不对劲


谢选骏指出:中国俗话“为富不仁”,圣经教导“富人进天国比骆驼穿过针眼还难”——都说明了财富的毒性不浅。这个卖包致富的法国鬼佬,充分证明了这一点。他钱难挣,他屎难吃,要有多少钱,需缺多少德——他们舔痔得了车。

谢选骏:变态分子征服世界

《知名鳄鱼专家涉奸杀39只狗 案情恐怖法官震惊》(香港01 2023-09-29)报道:


英国知名鳄鱼专家布里顿(Adam Britton)涉嫌姦杀39隻无辜狗隻,图为他在社交网站上传的图片(FB@Adam Britton)


英国知名鳄鱼专家布里顿(Adam Britton)在澳洲被控60宗涉及兽交、虐待狗隻、传播虐待儿童资讯等的控罪,据外媒9月26日报导,他承认犯案。他涉嫌性虐待多达42隻狗,导致39隻狗死亡,法官直斥是怪诞和反常的残忍行为,并形容单是聆听案情也足以令人受精神打击。


综合澳洲广播公司(ABC)、英国天空新闻(Sky News)26日报导,在澳洲北领地警方及联邦警方联合展开调查后,2022年4月拘捕布里顿,如今他承认全数控罪。


布里顿被指控性虐待42狗隻,导致39狗隻死亡,他并会录下自己的犯案片段。警方也在他的电脑内搜出15个有关虐待儿童资讯的档案。


他被指会利用网站寻找新的狗隻,并与一些因不同理由如工作关係而要放弃饲养动物的主人建立融洽关係,继而饲养他们的狗隻,一些主人之后会再联络布里顿,查问狗狗的近况,布里顿便会传送在虐待狗隻前拍下的照片给他们。


检方指,布里顿拥有一个装有拍摄设备的货柜,然后在此“折磨、性虐待和杀死狗隻”,他又会用化名在网上论坛分享自己虐待狗隻的影像。他在其中一个网上留言写道“我一直压抑着它,在过去几年,我又把它释放出来,现在我停不了。我不想。”


最终有人把其中一段视频传送到澳洲北领地的动物福利部门,再转交警方,警察调查后拘捕布里顿。


由于案情恐怖,法官在审讯期间甚至提醒部份人离开,他担忧单是聆听案情也足以令人受到精神打击(nervous shock)


网民嚎叫:


Richard505 发表评论于 2023-09-30 02:28:00

英国那地方出变态,很极端的那种,不知什么原因

风云再起888 发表评论于 2023-09-29 21:09:58

欧美人真不把猫狗马当外人

zzbb-bzbz 发表评论于 2023-09-29 17:40:10

杀狗灭口

BeckyLin 发表评论于 2023-09-29 14:54:00

奸就奸了。为什么要杀呢?

super-talent 发表评论于 2023-09-29 14:11:09

头一次听到还有性虐待狗的,居然还把狗给奸淫奸死了,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啊,他应该奸杀鳄鱼嘛。

云一片 发表评论于 2023-09-29 13:19:00

变态

Nevermind666 发表评论于 2023-09-29 13:15:06

难道狗不咬他?

ljcn 发表评论于 2023-09-29 12:36:08

丢到监狱去,就老实了,每天享受被qj的滋味。

noborders 发表评论于 2023-09-29 12:35:43

畜生,把他喂鳄鱼

华伦久费 发表评论于 2023-09-29 12:15:53

判不了死刑,但是真他么的恶心。

吃素的狼 发表评论于 2023-09-29 11:43:28

呵呵,狗可杀不可辱,兲朝玉林的狗儿们表示震惊,居然还有歪果狗给自己垫背的。

大风车转转 发表评论于 2023-09-29 11:35:26

这家伙估计和仑子一样,脑子瓦特了

blondiedoggy 发表评论于 2023-09-29 10:52:20

死刑 这种人真的不能称为人 五马分尸都便宜了他

方到佳境 发表评论于 2023-09-29 10:37:00

这种人不配当人,应该找一百个大猩猩虐死他

弟兄 发表评论于 2023-09-29 10:02:01

连鳄鱼也震惊了


谢选骏指出:人说“英国那地方出变态,很极端的那种,不知什么原因”——我看“英语民族”变态分子特多,所以才能征服世界。因为历史已经证明,变态分子征服世界。反过来看,征服世界以后,更能激发变态分子,所以伦敦开膛手席卷全球、变态分子征服世界——这是互相激荡、颠扑不破的真理。

谢选骏:连环杀手的一生大部分时间还是“好人”


《吉林“保姆连环杀手”案:扭曲癫狂的心》(2022-06-15 拍碎感觉)报道:


1997年,吉林市铁东南区16号楼102室。


客厅正中央的佛龛前烛火明灭,线香燃起的青烟背后,菩萨表情慈悲不明。


与之一墙之隔的厨房里正在上演一场人间惨剧,残疾人张舒红将照顾自己父亲的保姆李春花狠狠剁成小块。


“你别怪我,是你自己惹我的......如果你不说那句话......”


天色已晚,江水滔滔,装着李春花的两个麻袋被沉进松花江,这个年轻的生命就像水滴一样融进河里再不见踪影。


回到小区,张舒红依旧是那个可怜又善良的佛教信徒。


没人知道他和家里保姆的突然失踪有关,也没人能猜到,这场13年前的凶案拉开了吉林市连环保姆杀人案的序幕。


失踪


2010年7月,盛夏。42岁的保姆刘凤杰离开前任雇主家,怀里揣着几百块生活费和儿子工作后送她的金戒指,只身前往吉林市东市场劳务中心找活干。


这个流动务工人员集散地是吉林市最大的两个劳务市场之一,大部分招工需求都是保姆和力工。


刘凤杰对这里已经非常熟悉。丈夫离世后,她离开老家夹皮沟镇,靠着在吉林市做家政、保姆,以一己之力养大了儿子刘伟。


如果没有遇到张舒红,刘凤杰大概再辛苦几年就会“光荣退休”,回到老家带带孩子,坐在楼下晒晒太阳。


前几年刘伟进厂做技工后,就已经让刘凤杰别再打工,他的工资足以养活他们母子二人。她现在之所以还在兢兢业业地工作,纯粹是想给儿子攒彩礼。


2010年7月8日,在东市场转悠几天的刘凤杰看见有一男一女在市场上招保姆。女的穿着蓝衣,男的拄着拐杖。两人的态度都很好,尤其是哥哥,语气和蔼,慈眉善目,一看就是个好雇主。


据招工的蓝衣女子称,他们是替家里老人出来招护工,害怕年轻保姆吃不了苦,所以想找个年纪大点的,老实踏实。酬劳也不错,一个月有1200元,还包吃包住。


刘凤杰连忙向两人介绍自己,并表示自己经验丰富,也有力气,一定能胜任这项工作。很快,她和瘸腿男子及蓝衣女子谈好工资,便随着这两人离开。


一个月后,失踪的刘凤杰的照片出现在警方发布的寻人启事上。


“大海捞针”


2010年8月中旬,东市场劳务中心一如既往地人头攒动,但这种琐碎的平静已经隐隐被打破,找工作的人中流传着一个消息,最近不少保姆从这儿离开后就失踪了。


有几个在人流中四处穿梭的人,在表情疲惫的劳工中显得格外醒目,那是吉林市刑侦大队的刑警们。


他们带着包括刘凤杰在内四张失踪保姆的照片,在东市场里走访。除了各家中介机构外,警察们逢人便问:“你们有没有见过这几个人,有没有看见她们和谁接触过?”


据当时媒体报道称,刘凤杰几人的失踪案是吉林省公安部门当年要解决的重案要案。为了找到犯罪嫌疑人,吉林市警方成立了专案组进行调查。


事情怎么会突然恶化到这一步?我们先将时间调回一个月前。


2010年7月9日后,刘伟再也没拨通过母亲的电话。起初他并没有太担心,一是因为他平时忙,和母亲联系也不频繁。二是母亲毕竟是在别人家做保姆,常有不方便通话的时候。


但时间过去一周多,他和母亲刘凤杰还是没联系上,这时刘伟有些慌了。很快,他去了离东市场最近的吉林市站前派出所报案,表示已经和母亲长时间联系不上,怀疑她被拐卖或者遇害。


刘伟的报案没有引起警方重视,他们告诉刘伟,“这个(刘凤杰失踪原因)要等我们调查后才说得清楚,你先回去继续联系你妈。如果联系上了或者有其他线索,就立即和我们联络。”然后便把刘凤杰的失踪搁置在一旁。


过了大半个月,和刘凤杰案类似的第二桩中老年保姆失踪案被摆在警方面前。失踪保姆姓庞,55岁,是吉林市本地人。她最后一次和家人联系,是说自己当时的雇主“太难伺候”,所以她辞职了,准备换一份工作。从那之后,庞淑云再无音信。


此时,仍没有人把庞淑云的失踪和最初刘凤杰的消失关联起来,因为庞淑云家人和她失去联络时,正值“吉林728洪灾”期间,他们觉得,“也许她被洪水冲走了”。


直到当年8月9日和14日,吉林市警方又接连接到两名中年女性张金娥、皮亚坤家属的报案,他们整理卷宗资料时发现,这4个失踪者有惊人的相似——都做保姆工作,都去过东广场劳务市场求职,都是家住农村,已经离异或丧偶的中老年女性。


这个发现引起公安部门高度重视,他们怀疑这几起失踪案均为一人所为,并且凶手还有继续犯案的可能。很快,吉林市警方调取精锐警力,兵分三路进行调查。


留在警局的警员将失踪人员信息录入全国失踪人员信息库,并对刘、庞等四人对近亲家属采取血样,留待DNA鉴定所用。同时他们从东市场所有中介及公司、工厂处调取了用工信息,与失踪人员进行比对。


另一部分警员前往四户报案人家及失踪者过往雇主家中走访,询问记录失踪者的体貌特征、着装、生活习惯,以及社会关系,收集有价值的破案线索,并分析排除这些人是否有作案嫌疑。


经验老到的刑警则进入东市场劳务中心地毯式摸查。一方面他们希望能寻找到目击证人,了解四人失踪前最后的行踪,另一方面也想看看,是否还有没有掌握的失踪人员。


但在偌大的吉林市想找到几个保姆,无异于大海捞针。


当时的东市场还没有安装监控设备,所以他们无法得知刘、庞几人最后和谁离开了那里。


东市场流动务工人员大部分都来自外地,他们在劳务市场停留的时间不会太长。第一个失踪的刘凤杰已经消失一个多月,想找到当时的目击证人非常困难。


因为中介费占月工资的十分之一,大部分打零工的保姆会选择独自在市场上游走寻找雇主,她们不会签正式合同,没有在劳务部门留下备案,那些雇主也不会留下身份信息。


同时大部分保姆们没有与家里保持通话的习惯,家属们也很少及时掌握她们的具体行踪。


所幸警方的努力没有白费。经过一系列调查,刑警们从东市场的中介和皮亚坤的女儿那里获得了重要线索。


嗜血信徒


东市场的中介们告诉警察,2010年7——8月间,他们经常看到一个瘸子带着一个女人来市场上晃悠,“一个月里,他来了至少有10天,有时候头一天找完,第二天又来找。昨天(8月13日第四个保姆皮亚坤失踪后)他还来这儿找保姆,但当时没找到,后面也没看见他俩来了。”


这个人去过几家中介公司问招保姆的事,大家起初对这男的印象都挺不错。因为他衣着整齐,谈吐文雅,身上有檀香味,看起来脾气也很好。但问过几次,交易都没成功,他还是在路上游走,和其他零工交谈。


这让中介们开始起疑,觉得这人更像是来抢生意的黑中介。尤其是当他已经带走零工后,隔几天又来招工,这种猜测更让他们想打探究竟。


有个和他差不多岁数的女中介主动上前和他攀谈,问他怎么老是来这儿,这人告诉她,“人家不干了,走了。”


还有人表示,他曾看到过有一个失踪的保姆跟着瘸子回家。


这件事和警方从皮亚坤女儿皮丹那里收集到的信息产生了重合。


皮丹回忆起和母亲见过的最后一面,就是在8月12日她找到工作之后。那天下午皮亚坤本来已经去了雇主家里,却发现自己包里误装着女儿的身份证和钱包。于是她匆匆回家把东西还给女儿,顺便还和女儿聊了几句。


她告诉皮丹,自己这次的雇主“是个瘸子,人挺好的,信佛”。她还给皮丹留下了雇主家的位置信息,“他家在延安街附近,那边好像要动迁了。”


延安街,这一位置信息恰巧和其他家属的证词对上。失踪的另外三个保姆也和家人提过雇主的家在“延安街那边”。


于是这些线索迅速组成了凶嫌画像——一个住在延安街的中老年男性,年纪大约50岁,腿部残疾。


圈定了嫌犯的活动范围后,为了不打草惊蛇,警员们乔装成自来水公司或社区工作人员在延安街一带进行走访。经过三日走访,2010年8月18日,他们确定住在铁路住宅铁东南区的一户人家有重大嫌疑。


“这家人很奇怪,明明是一楼,大白天还一直拉着窗帘,晚上又不睡觉,常常整晚亮着灯。”


“站在门口就闻到屋里的檀香味。”


他们还从邻居那里了解到,住在这里的正是一个腿部残疾的男子和他老婆,之前也看到过有几个陌生中年女子和他们一起回家。在邻居的描述中,这几个中年女子的模样与衣着和失踪的几人基本一致。


这家的户主,正是张舒红。


2010年8月19日14点,警方正式对张舒红及其妻子(后确认为前妻)李艳秋批捕。前者在吉林市船营区搜登站镇的岳母家被抓获,后者则在她另一处出租屋被捕。整个抓捕过程非常顺利,两人都没有反抗,仿佛早就知道这天会到来。


戴上手铐前,李艳秋提出一个请求,就是让她把家里狗的食盆水盆装满,“我养它好多年了,求求别让它饿死。”


证物搜查也出乎意料地顺利,“他好像根本就没认真隐藏过痕迹,在菩萨面前居然还能做出这种事。”


打开张舒红家大门,客厅里供奉的菩萨前香灰才刚燃尽。客厅隔壁的厨房,角落还有几处没擦干净的血迹。警方还在厨房里搜查到了一把菜刀,一把斧头,以及一条尼龙绳。


死者留下的贵重物品,比如金项链、戒指、手链则压在后院的一块砖头下。据皮丹指认,这条手链正是她送给母亲的礼物。


“杀了十几个吧”


看到警察在张舒红家进出,邻居们才反应过来自己身边居然住着个连环杀人犯。


“他是个挺好的人,平时很有礼貌,在这儿住了很久了,大家都认识他。”在邻居们的印象中,张舒红常年吃素,平时总是笑呵呵的,对人很有礼貌,还常关心别人。有邻居家雨棚破了,他还提醒对方,“有没有啥怕浇的啊。”


大家对他总体的印象都是,一个善良的可怜人。


“他心理素质很好,智商高,很傲”,参与审讯的吉林市昌邑区第五责任区刑警队教导员刘宇鹤则这样形容张舒红。


2010年8月19日17时,审讯开始。被提审的张舒红态度轻蔑,面对警方他毫不紧张,依然强词夺理,“她们嫌活不好,走了。去哪儿我不知道,我又不是你们公安局,还能管人家去哪?指不定后来被人骗了卖了。”


当警察告诉他,不要再死撑,有个词叫作“抗拒从严”,他理直气壮地说,“你们少唬我!以为我是法盲?我告诉你们我最懂法律!你们单凭怀疑就能抓人?赶快放我出去,不然我就去法院告你们侵犯我的权利!”


见张舒红坚持不松口,警方拿出他们在他家里搜查到的首饰等证物,让他明白自己罪行已经败露。


赃物摆在面前,张舒红笑了笑,在随后的几个小时里,他给出了四版截然相反的口供。


第一版口供,他说自己把保姆们卖了:“我在丰满认识了个男的,他说卖一个女的给他可以拿2000,我就卖了三个女的过去。”


次日凌晨1点,当警方把屋内血迹DNA和皮亚坤匹配吻合的报告提起来给他看后,张舒红又改口说了第二版口供,说实际上他确实杀了一个人,那人就是皮亚坤。她被自己带到丰满后,从桥上推到江里去了。之后,他又接连两次改口,说出不同的杀人方式。


双方的僵持持续到次日凌晨2点,或许是已知无路可退,张舒红终于松口承认自己杀了三个人,“这事我妻子不知道,都是我一个人干的,我杀她们就是为了和她们发生关系。”


见识过张舒红满口胡话的刑警并不相信这就是这件案子的真相。之后两天他们对张舒红多次提审,张给出了最终答案。


警方:“你到底杀了多少人?”


张:“数不清了,有十五个吧。”


这句话让在场所有人都震惊了,因为他们很难想象看起来完全没有作案能力的残疾人张舒红手里竟有这么多条人命。


所以是什么让他一次次提起屠刀?


我从张舒红邻居、亲属的采访及后续他的口供中零零整整拼凑出他可悲又癫狂的一生。


错上加错


1959年,张舒红出生在吉林市一个中产家庭中,父亲是高级工程师,母亲是中学老师。他在家排行第五,有一个哥哥三个姐姐,还有个妹妹。


在周围邻居看来,能出生在这个家庭是非常幸运的事,父母收入高,还有文化,对孩子教育也很看重,可以说前途无量。只是张舒红并不这么想,因为他就是这个家里唯一的不幸。


张舒红幼年时患了小儿麻痹,右腿留下了终身残疾,平时连基本生活都难以自理。


因为行动不便,健康的兄弟姐妹们可以在外玩闹奔跑,他只能自己坐在家里。


另外,从他读书开始,就常常受同学欺负。据他的中学同学回忆,初中时他就是班里被孤立的对象。


充满阴霾的求学之路影响了张舒红的学习成绩。中学毕业后,他没考上大学(有说法是当时大学不接受身体有残疾的学生),便进入工厂工作。而他的兄弟姐妹都进入了高等学府,在单位担任重要职位,收入颇丰。据未证实的消息称,张家大哥三姐小妹后来还去了美国留学,就此定居美国。


这种落差感让张舒红变得格外偏执。他把一切归罪于“命不好”,明明自己也很聪明,就是疾病害苦了他。也因为从小没有得到平等对待,他执着于追求别人的尊重。


其实张舒红在家里依旧是最被父母照顾的那个,但他或许并不想要这种偏爱。他在外界受到的歧视让他更加好面子,想要被平视,而不是被可怜。父母每一次特别关注,在他看来就更像是一种“施舍”。


进入社会后的张舒红,在他人看来,融入得不错。在工厂里,张舒红口碑和人缘都很好,工友们称道他是个聪明热心的好人,因为他手巧,性格好,见人就笑。平时还爱主动帮忙,会说好听话。


1982年,张舒红在去医院看病时认识了同患过小儿麻痹症的前妻李颖。两人类似的成长经历让他们迅速走到一起。同年,他们举办了婚礼。


婚后不久,张舒红在父母的资助下开了个小吃店,他负责买菜烧菜,妻子李颖则掌管收银、洗碗、大堂服务等工作。除此之外,张舒红还接一些算命、修表修车的活,几项收入加在一起,他们日子过得很是不错。


好景不长,结婚4年,李颖始终没有怀孕,等她在家里翻到张舒红的精子检测报告才知道,原来他有生育障碍。


为了避免被外人笑话,张舒红痛下决心,做了毕生以来最错误的决定。1986年,他多次找到大哥张磊,向大哥请求“借精生子”,“我也想有个孩子给我养老。”经不住弟弟跪下来苦苦哀求,张磊也一起劝说了原本对此坚决反对的李颖,最后和她生下女儿张乐乐。


虽然有“后”了,但张舒红的性情愈发古怪,他不仅变得更加迷信,平时枕头下面都要放着枪、子弹、剪刀等凶器,还对李颖不忠。


他想寻求更多的“真实的尊重”,于是私下里和多个女人混迹在一起,以李颖的话来说“非常风流”。他还告诉李颖,“你别管我,不论我在外面什么样,我肯定还顾家”。


1990年,张舒红在外面拜的算命师傅替他算了一卦,告诉他,“你得和李颖离婚,这个女人命硬,再过下去会对你不利。”


已经极度迷信(我更认为是借精生子这件事让他心里始终有疙瘩)的张舒红立刻回家向李颖提出离婚。因为李颖不同意,他狠狠掐住她的脖子,几乎将她掐死,李颖踢翻地上的洗脚水,让张舒红滑倒,这才逃过一劫。


1991年12月,李颖和张舒红离婚了,女儿被判给李颖。在民政局,张舒红又一改之前的嘴脸,一直哭着和李颖说自己非常后悔,但这段婚姻再无挽回的余地。


拿到离婚证的张舒红对李颖说了一句话,“君子报仇,十年不晚。”


离婚后,张舒红的事业也开始走下坡路。没有前妻做帮手,他的小吃店很快关门,最终又回到父母身边啃老。他找过李颖复婚,但李颖坚决拒绝了他。


但在工厂做工赚钱养家的李颖无力负担女儿上学和上舞蹈培训班的开销,她常找张舒红,希望他能提供一点抚养费。张舒红一再拒绝,表示自己没钱。


无奈之下,李颖时不时带着女儿上张舒红大哥张磊家里,希望他看在张乐乐是他的亲生女儿的分上,给点经济支持。


这件事成为张舒红第一次杀人的导火索。


他说,“这事传出去,邻居都在背后说孩子不是我的,我大哥也骂我害了全家。我当时一事无成,身有残疾,疾病缠身,生意倒闭,婚姻破裂,现在连个后代都没有,心里真的特别难受。”


“非常想发泄,很想杀人。”


1998年初,张舒红父亲生病住院了,家里只剩张舒红和保姆李春花。有一次,李春花因为忘记把豆腐放进冰箱,被张舒红数落了一通,不服气的她顶嘴,表示是张舒红没说过一定要放进去。


于是积攒无数愤怒的张舒红将李春花按在床上,狠狠朝她的头砸下拳头,直至她没了呼吸。


杀女


杀死李春花后,张舒红第一反应是毁尸灭迹。当晚,李春花的尸体被家里的斧头和菜刀分成小块,然后沉进江里不见踪影。


有人问起小保姆的去向,他便说,她赌气不干了,已经辞职跑掉,“反正她(李春花)家人都不知道女儿在我这儿工作,我也不怕有事。”


经过李颖多次讨要赡养费一事后,本就和张舒红关系一般的兄弟姐妹和他更是渐行渐远。


他们觉得正是张舒红的错误决定让全家人差点身败名裂,他的哥姐趁自己去美国深造的机会,离开中国,从此不再与他联络。这让本就跌入谷底的张舒红,更深感自己是个“孤家寡人”。


他一腔愤满无处发泄,女儿对他的排斥,又成为他第二次杀人的最后一根稻草。


起初,张舒红对这个女儿是非常疼爱的。李颖回忆起过去,说张舒红出门给孩子买东西,鞋子都能一口气带六双回家。


但随着孩子长大,她逐渐不愿意和父亲再有过多接触。“她去学跳舞,宁愿自己跑去学校都不坐我的(残疾人)电动车。”张舒红在审讯时称。


这让他开始起了疑心,认为有人跟孩子说过她不是自己的亲生女儿。这个猜想让他对女儿动了杀心,“反正杀一个也是杀,多杀几个也一样。”


后来警方问他,怎么忍心杀一个才11岁的孩子,从血缘关系上,至少这还是他的侄女。张舒红带着无奈的语气回答,“唉,哪有什么办法呢?我是要一个孩子养老,才冒着丑闻曝光的风险。现在不能养老了,还留着这个隐患干什么?”


“她出生在我们这种人家,长大了也是受苦,还不如死了干净。”


1998年,张舒红找到李颖,他告诉前妻,自己办了低保,如果把女儿改判给他抚养,可以多领低保费。他多次上门劝说李颖,告诉她在张家,有父母高额的退休津贴,有他的低保,至少女儿不会为学费发愁。


同年7月,李颖同意了张舒红的要求,结果五天后,女儿失踪了。


那天李颖接到女儿舞蹈老师的电话,问她张乐乐怎么缺课了。匆忙跑去张家找人的李颖在中途接到母亲出车祸的消息,只能转头先去医院,错过了找人的最佳时机。


李颖后续和父亲几次找过张舒红问女儿下落,张舒红有时回答孩子第一天就跑走了,有时又说她回家找李颖了,逼急了也会说,女儿被他杀了。


虽然李颖及家人四处打探,去报纸上刊登寻人启事,还报了警,但一直没有收获。


张乐乐到底去哪了?


据张舒红交代,当时他给女儿喂了有安眠药的饮料,准备随后将她杀了。动手之前他犹豫了很久,毕竟自己对女儿还是有感情的。但眼见安眠药药效将过,他还是闭上眼对女儿一边流泪,一边乱刀捅去。


女儿死后,他把孩子的尸体像李春花一样装进麻袋,从吉林市哈龙桥老桥上丢进松花江里。


如果李颖坚持深究,或许张舒红在当时已经落网。但有两件事让李颖暂停了对张舒红的追究。


一是她在去张家找孩子时,有邻居悄悄告诉她,孩子没死,是被送走了,“看到他们把她送去机场,应该是到美国那边了。”这让她猜测,张舒红说自己杀了孩子,是为了骗她,让她死了见女儿的心。


我个人认为,这个邻居的话,更像是张舒红刻意留下线索,为的就是让自己脱罪。


二是李颖发觉张舒红对自己有杀心。


她不止一次在从工厂回家的路上看到张舒红在跟踪自己,回想起过去张舒红在家里藏的那些凶器,她觉得自己处境很危险。为了安全,她上下班都拉着朋友和她一起走,避免落单被害。


更可怕的是,有次她发现张舒红站在工厂的院子里朝她在的车间窥视,托保安盘问后,保安从张舒红随身携带的包里搜出一把匕首。这让她坚定自己必须远离前夫的心。很快,她卖掉房子,去外地躲起来。


后来张舒红承认,他觉得自己落到家破人亡的境地,就是李颖害的,“我当时就是想杀了她,只是这女人精得很,我没找到机会。”


“我活不长了,想给你留点钱”


1999年,张舒红没有成功杀死前妻,他又想到别的报复手段。


他在手下亡魂李春花的遗物中发现了她给家里写的要钱的信,这让他感觉自己可以把李春花的死嫁祸给前妻的家人。


此时距离李春花被害已经过去一年多,张舒红笃定李春花家人还不知道她过世的消息,便给李家写信。


第一封信是匿名信,告诉他们李春花被拐卖了。第二封则模仿李春花的语气自述,自己被拐卖到桦甸一个叫李刚的人那里。


李春花父亲两次将信作为证据交给吉林市警方,想让他们解救女儿。不过,第一封信里给的地址是假的,而随着第二封信的线索,警方一度锁定了张舒红,因为,这个李刚,正是李颖的弟弟。


分析李刚的社会关系后,警方把两封匿名信及李春花的身份证保存在吉林市船营刑警四中队,并告知李春花家属,他们会进行笔迹对比鉴定。


只是不知道为何,张舒红进了警局又很快“洗清嫌疑”。即使李春花父亲又向长春市公安局报案,这个案子还是没有结果。


同年,因父母年事已高,残疾的张舒红无法照顾父母起居,他从劳务市场里找到比他小7岁的保姆李艳秋来服侍父母。两人相处多年后产生了感情,等张舒红父母去世后,他们就去登记结婚。


在张舒红看来,健全的李艳秋不嫌弃他,对他和父母都好,他对这个女人非常满意。


“她对我家很好,功劳很大。”


两人婚后,唯一不足的就是经济条件,因为两人都不工作,全靠低保金过活,张舒红父母去世后,额外的养老金收入也没了,生活很是清贫。


2009年,50岁的张舒红给自己算了一卦,预计自己活不过53岁。已经身患糖尿病等多种疾病的张舒红认为卦象很准。


他在想,自己死后,李艳秋该怎么生活,这让他做出最终决定,反正也活不长了,就多杀几个人求财,给妻子留点钱。毕竟这个女人是世界上唯一还关心他的人。


“我这辈子已经这么惨,那我也不让别人好过。”


他告诉李艳秋,我没几年好活了,但你不一样,我想让你后半辈子过得好点。李艳秋没有反驳他的话。


经过商量后,他让妻子去登报征婚,企图把几个有钱男人绑来杀掉讹钱。


为了避免事情曝光牵连到妻子,张舒红决定和李艳秋假离婚。他专门给李艳秋在外租了一套房,只要是要动手,他就会让妻子回避。


只是这个计划很快流产,因为李艳秋已经40多岁,没财没貌,前来应征的人不仅年纪大,身上更没几个子。


希望破灭后,张舒红改了策略。他在报纸上打了个付费算命的小广告,称“寻有缘佛友,助人转运”。很快,24岁的待业人员李明亮上钩了。去吉林市求职一月无果的他找妹妹借了100块,就迅速奔赴张舒红家中。


到了之后,张舒红先拉着李明亮坐下聊天,句句不离佛经典籍,给他留下佛家高人的印象。获取李明亮信任后,他给李明亮拍了几张照片,并询问记录对方家庭背景等详细情况,最后还拉着李明亮办了一张银行卡。


前期准备到位,张舒红开始筹备动手。他先是给李明亮端来一杯含有安眠药的“神水”,等他昏迷后,立刻将其杀死、搜身并抛尸江中。


万万没想到,花了240元刊登广告的张舒红只从李明亮身上摸到20元,深感自己做了亏本生意的他又转用备用方案。


他让妻子李艳秋装成国际婚介所工作人员给李明亮的妹妹打电话,说她哥哥给她报名了相亲,让她来一趟。自己则伪装成私人医院及护工的身份朝李明亮家里两次写信勒索。


“我们救了你儿子,不然他就没命了,你们要是有良心的话就汇钱。”


他在信中附上了李明亮的银戒指和照片作为证物,企图让李明亮父母相信。


事实上这次勒索也是失败的,看到信中错字颇多,语句不通顺,李明亮家属迅速报警。只是这次张舒红依旧成了漏网之鱼。因为面对李明亮父母的三次报案,长春市及吉林市警方分别以“失踪时间不长无法立案”等理由拒绝立案。


眼见写信勒索效率太低,最终张舒红选择了拐骗保姆杀人求财这条路。


从2009年5月开始,一直到2010年8月张舒红夫妻二人落网,张舒红策划杀害了7名保姆。


在筛选受害者的过程中,他找过中介介绍的保姆,也找过流动零工,当他和对方聊天了解到中介那里都有出工记录后,受害者被他锁定在“零工”“外地人”“离异”这几个条件中,因为她们失踪后被发现的可能性大大减少。


每次作案的过程,都是他先给保姆算命,骗她们有血光之灾,然后给她们三道符护身,并叮嘱其中一道需要烧成灰喝掉。这时他给保姆端来下了安眠药的水。等保姆昏睡后,他便用事先准备好的尼龙绳勒住对方脖子,直至其窒息死亡。


杀过几次人后,他处理尸体的手法已经相当老练。先是将其拖到厨房,对尸体进行搜身后,再用菜刀斧头将其肢解。死者流出的血他会放进锅里煮成黑色倒进下水道,其余部分就装到塑料袋,扔进距离他家一千多米外的江中。


后经尸检发现,有些死者死后还遭到了张舒红的性侵,这也是他在最开始录口供时称,“我杀她们是因为想强奸她们”的原因。


在2010年8月13日最后一次犯案后,张舒红在东市场的电线杆上看到前一个被他杀死的保姆的寻人启事,他有预感,自己快被发现了。


他让李艳秋躲到他在外给她准备的出租屋内,自己则跑到李艳秋父母家里“做客”。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几天后张舒红二人落网。


“下辈子我还想待在看守所”


在审讯室内,张舒红坚称,所有事都是他一人所为,妻子李艳秋并不知情。


他始终否认杀人是为了留钱给妻子,至于为什么杀人,又是如何动手的,他表示自己都记不住了。


有人出于好奇问过张舒红,你吃素信佛,为什么还能犯下如此深重的杀戒?他笑着说,吃素是因为我有糖尿病,佛是我爹妈信的,我就摆着做样子,根本不信。


2011年1月19日,进入监狱后,张舒红还企图以协议离婚的方式让李艳秋脱罪。


但他对妻子的维护毫无作用,太多细节表明李艳秋已经深度参与这件事。她数次陪他去招工,死者留下的质量、款式不错的衣物、生活用品都由李艳秋使用。


随着警方在松花江中来回打捞起受害者尸块,对张舒红迟来的审判也一步步临近。


2013年,吉林省最高院对他们进行了判决:


“张舒红、李艳秋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用暴力手段劫取他人财物…...被告人张舒红、李艳秋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在监狱关押期间,张舒红没有等来任何一个亲人探望他。曾有一次他拿出一个电话给监狱管教陈怀增,希望陈怀增能帮忙联系自己留在吉林的四姐给他寄点钱。等陈怀增拨过去后,冰冷的机械女音提醒该号码为空号。


得知此消息,张舒红只说,“那就当(她)是死了吧。”


张舒红在上刑场前表示自己最怀念,也是唯一怀念的地方就是看守所,“这里,真没待够。如果有来生,还希望在看守所度过。”


因为在这里他在关押期间多次因病住院,是看守所出的钱,还有狱警陪护。即使没人给他交钱开病号饭,厨房依旧给他提供了特殊餐食。


吉林市看守所秘书科科长褚天博对他的评价带着一丝怜悯,“我觉得他并不是一个十分仇恨社会的人,而是心理有问题。他十分想被尊重,可是不知道如何让人尊重他。”


李艳秋也在回忆丈夫张舒红时表示,“他是个很善良的人,就是脾气不算太好,也说不上来是不是偏激。”


或许这是他“家破人亡众叛亲离”后收获的最后一点点温暖。


但对于我个人而言,我觉得这对受害者们并不公平。张舒红诚然可怜,可是他手下的亡魂又有什么错?


他生活凄惨潦倒,但被害的保姆们活得并不比他好到哪里去。吉林市东市场的劳务市场,除了以“零工集散地”出名外,还因一个地方被众所周知,那就是五元女子宿舍。


要知道,杀了这么多个人后,张舒红在这群保姆身上薅下的所有首饰现金加在一起都没超过3万元。


这些生活艰难的保姆还在努力工作,凭什么张舒红就能以傲慢的态度决定她们的生死?


2013年12月25日,张舒红的刑事裁定书已下,判决他死刑于次日执行。得知自己生命已不足18小时,张舒红笑了笑,抖抖腿,心情甚至有些轻松。


他说,“作恶多端,我应该的,我应得的。”


临刑前一晚,管教多次问他,你是否后悔过,他晃晃左臂说,没有后悔,也没有考虑过对被害者家属是否有愧疚之情,“没必要道歉”。


他只提了一个要求,“上路前,能不能让我见见我媳妇?”


在驶往刑场的囚车上,李艳秋和张舒红见了最后一面。


2013年12月26日早上9点,张舒红被执行死刑,一共活了54岁,比他算命得来的寿命多了一年。

谢选骏指出:人说慈眉善目的连环杀手“在菩萨面前居然还能做出这种事”,我看菩萨不是说他们的工作就是“度人”的吗?


《韩国华城连环杀人案:一场笼罩韩国社会33年的“杀人回忆”》(2019-10-24 07:43 刘栋 澎湃新闻)报道:


“我知道这一天终会到来。”


说出这话的,是韩国历史上最臭名昭著的连环杀人案嫌犯——一个让几代韩国人陷入噩梦,与英国“开膛手杰克”、美国“十二宫杀手”这些历史上最“知名”罪犯“齐名”的人。


2019年9月18日晚上7点36分,韩国警方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经过DNA比对,韩国历史上首起、也是迄今为止最严重的连环杀人案嫌犯的身份被确定。只用了22分钟,“华城连环杀人案”就登上了韩国网络热搜的第一位。


次日,正是华城连环杀人案第一起受害者被发现整整33年周年的日子。在1986年至1991年的6年时间里,10名从13至71岁不同年龄的女性在首尔以南70公里的京畿道华城地区遭到野蛮强奸和杀害,犯罪手法之残忍,震惊韩国。


10月22日,据《韩国先驱报》报道,已有韩国国会议员针对已过公诉时效的华城案正式提出一项特别法案,旨在将嫌犯绳之以法,对此,韩国国家警察厅已表示了支持。


33年来,警方为侦破此案投入了创纪录的200多万人次警力,前后调查2万多人,比对4万多份指纹,然而真凶迟迟没有归案,成为韩国警界的巨大耻辱。找到真凶,俨然已成为韩国公众的“国民心结”。


根据这一案件改编的影视作品屡次被搬上荧幕。2003年,韩国导演奉俊昊拍摄的《杀人回忆》更是成为韩国历史上最成功的电影之一,也因着这部电影,华城案被中国观众了解。在电影结尾,演员宋康昊闪着泪光的眼睛死死盯着镜头的凝视,让许多人难以忘怀。这里面既包含着渴求真相的呐喊,也有着苦苦找寻真相无果的愤怒。凶手到底是谁?这个被无数人问了无数次的“灵魂拷问”,终于在2019年等来了迟到的答案。


金时根(音译)做梦也不会想到,他居然亲手抓到了华城连环杀人案的嫌犯。


据《韩国时报》报道,1994年1月15日,韩国忠清北道清州警局接到了一起报案,一名两天前失踪的年轻女性的遗体在一家五金店的仓库中被发现。


案情并不复杂,受害者的姐夫、31岁的李春在成为了最大的嫌疑犯。1月13日,李春在给受害者打电话,让她来家中见面设法劝说之前吵架离家出走的妻子回来。


据上述报道,警方在李春在家中找到了受害者的血迹,在审问中,他很快承认了自己的罪行。根据当年的判决书和搜查证词,李春在在妻妹喝的果汁中混入安眠药,在其意识不清之际对其实施强奸,在实施性暴力后,用钝器击打其头部将其杀害。


报道称,今年已62岁的金时根回忆起当年的这起案件时,有一个细节仍记忆犹新。当时尸检时在遗体头部发现了3处凹陷部位。但李春在一直称自己“分明打了4下”。 最终,经过全面尸检,发现有一次是打偏的,李春在的记忆是正确的。“当时我就想,他怎么能把残忍杀害人的过程记得这么准确呢?”金时根说。


在一审与二审中,李春在都被判处死刑,然而韩国最高法院在终审时认为其并非蓄意谋杀,而改判无期徒刑。这一改判,为日后找到华城连环杀人案的凶手提供了可能。


2019年9月19日,在宣布找到华城案嫌犯身份的次日,为了回应举国上下巨大的关注,警方再次举行记者会披露了更详细的内幕。警方表示,尽管该案的诉讼时效早已在2006年到期,然而由于案件的特殊性,警方并没有停止调查。在两个月前,调查组委托韩国国立科学调查研究院对现场的部分证据重新进行了DNA鉴定。结果发现,在目前可供鉴定的10件物证中,在连环杀人案第5、7、9起案件等3件现场证物中检测出的DNA与在押犯人李春在的DNA一致。警方表示,DNA证据的误差可能性极低。


此时,李春在正被关押在距离华城300多公里的釜山监狱服刑。也就是说,在华城连环杀人案最后一起案件发生3年后,他就因为另一起命案而被“阴差阳错”地逮捕收监,至今已服刑25年。


韩联社的报道称,在釜山狱警的眼里,李春在沉默老实,服刑期间从未受到过任何惩罚。如果不是因为无期徒刑,以他的优异表现早可以假释出狱。直到被认定为华城案嫌犯时,监狱的工作人员和狱友都无法相信这名“模范囚犯”可能就是韩国历史上穷凶极恶的连环杀手。


起初,李春在拒不认罪。警方调集了57人组成的专案组,再次对案发时的15万余项调查记录和证据进行分析,并派出9名经验丰富的犯罪心理分析师与李春在进行对话。


根据警方的说法,DNA铁证、此案公诉时效已过、假释可能性几乎为零以及犯罪心理分析师强大的攻势,最终击溃了李春在的心理防线。


“我知道自己做过的事情总有一天会败露。”在10月1日的第9次询问中,李春在终于坦白交代了自己的罪行。他不仅承认犯下全部10起华城连环杀人案,而且还交代了强奸并杀害另外4名女性的犯罪行为。此外他还声称,在华城案发前,自己曾犯下30次强奸或强奸未遂的犯罪行为。对此,警方表示正在逐一核实。


在交代自己作案的过程中,李春在通过画图的形式详细介绍了部分案件的行凶地点、时间和周围的情况,这也使得警方认为他的供述可信度很高。


10月15日,警方宣布对嫌犯李春在正式立案,尽管华城案已过诉讼时效,即便定罪,也可能无法再追究他的法律责任,但警方表示无论如何,还是会将此案所有的真相调查清楚,给所有人一个交代。


随着调查的深入,这场笼罩韩国社会长达33年的“杀人回忆”,再一次被召唤回来。


所有的噩梦都要从1986年9月15日那个清晨开始。


那天清晨6点,71岁的李某在女儿家住了一夜之后,因为惦记家中忙碌的农活,连早饭也顾不上吃便匆匆踏上回家的路。


第二天,她被发现陈尸于田地中,下半身赤裸,手脚以X字被捆绑,趴在田地上。


仅仅一个月后,第二起案件接着发生。受害者是25岁的朴某,她和第4起案件的受害者、21岁的李某分别于1986年10月20日和1986年12月14日在回家途中失踪。几天后两人的遗体被人们发现,手法如同一人所做:双手被胸罩反绑,头被盖上紧身短裤,朴某的胸口还有4处类似螺丝起子造成的伤口。事后调查发现,这两起案件的发生地点距离当年李春在的住处不到7公里。


第3起案件的受害者、24岁的权某的遗体在遇害131天后才被人发现,发现时遗体已经腐烂,死者的脸上也被盖上内裤,与此前的案件一样,死因也是勒死。尸检推测她的遇害时间应该是在1986年12月12日。


就在这个时候,已在京畿道警察厅担任30多年刑警的资深警员河升均(音译)被派至华城案专案组,正式开始涉入调查此案。从此,他的一生就和这起连环杀人案紧紧地捆绑在了一起。


2019年9月18日,当华城连环杀人案的嫌疑人李春在的身份被披露后,整个华城都轰动了,当地人纷纷聚在一起,谈论着当年发生的事情。


如今已是《韩国时报》社长的李俊熙(音译)当年曾采访过华城连环杀人案,他在《韩国时报》上撰写的一篇回忆当年报道华城案的文章中写道,“一开始以为这只是一起普通的案件,但是在现场看到遗体后,我被残忍的景象所震惊,此后便一直关注着警方对该案的调查。


33年后,当嫌犯的身份终于浮出水面时,《韩国时报》再次派出记者走访了当年案发地并进行了深入的调查。


“我抓起一坨稻草,准备去喂牛,结果发现草堆下面露出一条女性的腿。”83岁的崔载文(音译)回忆起30多年前的那一幕仍感到不寒而栗。1987年1月10日,第5名受害者——刚刚高中毕业的18岁女生洪某,在从邻近的水原市回家途中被害,次日遗体被发现在田地中,双手反绑,嘴巴被袜子塞住,衣服被脱掉后再盖到身体上,死因是被围巾勒死。


“自那天后,村里的气氛就一直很不安,发现那孩子(遗体)的路,我再也没有去过。”她在接受《韩国时报》采访时说道。


“在这起案件之前,(韩国)是没有什么‘连环杀人’概念的。当年警方投入了特别多的人力去查此案,只要是20至40岁间的华城居民,基本都接受过警察的调查。”李俊熙回忆称。


居住在当地的李春在也不例外,根据警察的说法,在第6起案件发生后他甚至一度被认为是犯罪嫌疑人,但是最终因为血型和脚印不匹配而将其释放。当时警方认为,疑犯的血型可能是B型,而李春在的血型是O型。


李春在被放走之后,华城地区的杀人案仍在继续。1988年9月8日,第7起案件的受害者、54岁的家庭主妇安某在回家途中遇害,遗体在小河附近的草丛中被发现,双手被胸罩反绑,嘴巴被袜子和手帕塞住,死因是勒死,凶手还在她的下体内塞入了异物。在这起案件中,有巴士司机和乘务员称目击到了搭车的嫌犯。


据韩国《东亚日报》的报道,第8起案件和第10起案件发生时,警察还对李春在进行了讯问,但因没有确凿的证据最终不了了之。事实上,直到最后一起案件发生4个月后的1991年8月,韩国警方才开始首次引进DNA鉴定技术,然而此时李春在已搬离华城地区。


30多年来,最备受煎熬的,莫过于调查此案的警员和受害者的家属。2006年华城案所有案件的诉讼期限即将到期,而追查凶手一辈子的河升均也行将退休,那一年,他带着满腔的悲愤和羞辱给华城案凶手写了一封数千字的公开信:


“作为刑警我觉得自己是受到恩惠的人。1971年当上警察开始,我抓到了292个杀人犯,送进牢房的犯人达数千之多。可是,这又能怎样,我始终没有抓到你。


“我和同事们曾经几个月不回家,在誓死要把你抓捕归案的念头下疯狂调查,哪怕忘记了妻儿的生日也不会忘记你全部的犯罪日期和作案手法。


“我有部下过劳倒下,至今半身不遂。还有另一个部下因为对疑犯刑讯逼供而犯下了致其死亡的悲剧。我也曾因此被解职。


“就在这期间你像是要嘲笑我们似的,从容地再次作案。为什么呢?


“你一定已经到了中年了吧,你结婚了吗?有孩子了吗?


“受害人中连70岁的老婆婆都有。你没有想到过自己的母亲?还有刚结婚的女性,年轻的20岁姑娘,尚年幼的女初中生、高中生。她们肯定有向你哀求饶命吧。你怎么下得了手呢?


“请千万不要比我先死,我一定要见到你!”


苍天不负有心人,这位73岁的老刑警终于等到了这一天。据《韩民族日报》报道,9月18日,他曾经的下属在看到新闻后马上拨通了他的电话,在得知嫌犯身份终于查明的消息后,两个人拿着电话像小孩一样哭了好一阵子。


许多人等这一天等得太久了。


这个让成千上万人念念不忘的凶手,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


李春在其人


“嗯,我觉得这很像我的孩子(李春在)。”这是75岁的金某看到警方提供的凶手素描后说出的第一句话。


李春在的身份曝光后,正在京畿道华城医院接受治疗的其母金某在接受《韩国时报》采访时表示,对于儿子被警方指认为华城案嫌犯感到震惊,她至今仍不相信自己的儿子会犯下如此严重的罪行。


“他是个很听话的儿子,没怎么让我担心,他的童年很普通,青春期也不反叛。他已经为自己的冲动(1994年杀害妻妹的案件)付出了20多年的代价。如今你们告诉我他是华城案的嫌犯,我无法相信……”她说。


随着媒体的调查和警方披露的信息,李春在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呈现出两种截然不同的说法。


据上述报道,出生成长于华城郡泰安邑济南里地区的李春在,在当地学校读书长大。1986年1月,服完兵役后,他在离家约4公里的一家电器厂工作。华城连环谋杀案发生期间,他就住在当地。


李春在的父亲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我和邻居们都无法想象我们村里会有这样的杀手。”他说,“突然之间,有许多记者来找我,告诉我我的儿子被确认为罪犯。我不相信,对我来说,春在是个好儿子。是一个温柔的孩子,不是一个做这种事情的人。”


这种印象也在李春在曾居住村庄的村民中得到了印证,据SBS电视台的调查,大多数认识李春在的人反映称:他内向、安静。 一位在济南里居住了一辈子的80岁老人说:“我和(他们家)住在同一个街区,对李春在非常了解,我不认为他会是犯罪嫌疑人。他的家庭环境虽然不富裕但也不错,他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也都很善良,都是好人。”


曾经一起服兵役的同伴也表示,李春在在军队生活中表现很平凡,人际关系不错,性格并不暴力。他的中学同学回忆称,他是一个安静的人,没有什么特点,记忆中甚至好像想不起他讲过什么话,也从来没有看到他抽烟或与其他人打架。


据上述报道,1990至1991年之间,李春在搬到距离华城110公里的清州,成为了一名挖土车司机,并与当地一家建筑公司的一名女员工结婚。与此同时,华城连环杀人案在1991年4月之后没有再发生新的案件。直到1994年1月,李春在在清洲的家中强奸并杀害了妻妹,被捕时,他已有了一个3岁的儿子。


在1991年到1993年的3年时间里,李春在经历了新婚、生子,这些变化是否使得他暂时停止了继续作案,还是有其他犯罪发生,目前仍有待警方进一步调查。


从警方披露的调查资料和媒体的报道中可以得知,李春在在结婚后经常对妻子实施家庭暴力,甚至包括性变态行为。1994年9月,上诉法院在起诉李春在的起诉书中将他形容为“有暴力倾向的性格”。调查显示,他甚至会虐待年幼的儿子。当妻子离家出走威胁要离婚时,他曾向周围的人说:“我要在妻子身上刻上纹身,这样她就永远无法再嫁给别人了。”


首尔数字大学前警察专业教授、犯罪心理分析师裴相勋(音译)在接受《韩国时报》采访时表示,“李春在显示出的是暴力连环杀手的特征:在比你强的人当中保持安静,而在比你弱的人当中显示出过分的暴力。”


韩国京畿大学犯罪心理学教授李秀贞在接受CBS电台采访时则认为,追求变态的性满足被认为是李春在的犯罪动机之一,这从华城案的受害者都是女性,年龄从13岁初中生到71岁的老妇人都有,大部分遗体都有被强奸的痕迹等特征看出。根据一位狱友的证词,他一直偷偷地保存着10张女性私密部位的照片,他印象中李春在唯一一次发火,也是因为他向李春在索要其中的一张照片遭到拒绝。


“他并未停止残忍的杀戮,而他的邻居们根本没有注意到。”李秀贞指出,“他所涉及的犯罪行为中的关键词是 ‘变态性行为’。虽然有许多方式可以解决性的需求,但是他却选择对他人造成可怕痛苦的变态行为。在他的所有罪行中,都涉及性侵或性侵未遂,他是一个仍然可能进行性犯罪和谋杀的人。”


李秀贞认为,另一个可能的作案动机是嫉妒之心。根据连环杀人案发生前的连环强奸及强奸未遂案的警方记录,李春在曾向被害女性提出以下两个问题:第一, 你老公是干什么的? 第二,你有几个孩子,几岁?专家分析称,从中可以推断他的犯罪动机不仅仅是追求性满足,还有想破坏别人生活的嫉妒之心。


此外,《东亚日报》报道称,李春在曾在调查中向警方透露自己在小学的时候被同乡的一个姐姐性侵过。警方表示,儿时经历的强迫性性经验有可能会扭曲性取向,并成为成人后的犯罪动机。不过目前这一点尚无法证实。


33年来,华城连环杀人案对韩国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


“华城连环杀人案”发生的时间——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到90年代初期,对于韩国人来说,是一段令人难忘、记忆深刻的时期。那个年代,正是韩国体制混乱、人心迷茫、社会失序、技术薄弱的年代。


韩国导演奉俊昊2003年上映的电影《杀人回忆》是记录这场“国民谋杀案”和其时代背景的影视作品中的佼佼者。直到今天,人们仍经常通过电影中关键的场景来记住该案。


在多次接受采访中,奉俊昊说过:“华城连环杀手案对韩国人来说是一个令人震惊的事件。它给韩国社会造成了很多创伤。当我拍这部电影时,我对罪犯有很多思考。我竭尽全力以不同于其他谋杀案的方式来表达它。我想说的是一个人的死亡如何给周围的人带来极大的悲伤,而这其中反映出当时时代的无能,是整个社会的缺陷,这是我这部电影要极力说明的。”


影片中有个细节颇能透露这一点。当命案发生前有人常点的音乐在广播中响起时,天也下起了雨,警官们知道凶手又要杀人了。但他们没有足够的人手去阻止。


奉俊昊在电影结尾留下的办案警官对着镜头的凝视,其实也有相同的意味。在电影海报上,写着一句“疯狂地想找到”,这既是奉俊昊自己的心里话,也是所有看过这部电影的人的心声。2013年,《杀人回忆》上映10周年时,奉俊昊曾专门组织过纪念活动,甚至一度认为凶手有可能来到现场。


如今,我们已经知道,2003年电影上映时,李春在已经在监狱里服刑9年,电影结尾那个死死的凝视,他很有可能从未看过。


而16年后,正在威尼斯参加电影节的奉俊昊收到了比获得最佳影片奖更让他激动的消息—— 嫌犯终于找到了。


曾经看过《杀人回忆》并留下深刻印象的韩国人申在原对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表示,从电影中,人们可以更多感受到的是对于那个时代的批判, “华城杀人案”中的凶手一直未能被“抓住”,跟当时韩国的刑侦体系、办案人员的素质以及刑侦技术装备的落后有着很大的关系。”每一个小细节如同滚动的雪球,越滚越大导致了这个案件无法告破。”他说。


当年正是在华城案侦破过程中,韩国警方首次使用了DNA鉴定技术。只是当时,韩国还未掌握此项技术,而不得不将样本送往日本进行鉴定。而33年后,DNA技术的发展和数据库的建立是警方得以破获华城案的关键。


据韩国法务部的数据,根据2010年7月份开始实施的DNA法,直至今年7月为止已经从17万6960名犯罪分子身上提取了DNA。根据犯罪类型,涉及暴力行为的犯罪分子最多(71485名),其后分别为强奸罪(29101名)、盗窃抢劫罪(24043名)、贩卖毒品罪(14359名)。


所采取的DNA则在解决包含华城案在内的多起未解案件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据韩国检察部门在其官网公示的数据显示,通过提取的DNA,检方解决的未解案件从2010年的33件升到了7583件(截至2016年)。自从韩国警方创造了DNA采取及管理系统后,直到去年为止,重新开始调查的案件也高达5679件。


从2000年2月起,韩国还引进了犯罪分析调查法,设立犯罪心理分析师一职,协助警方预测罪犯行动。此制度的引进最初目的正是为了解决华城连环杀人案。韩国媒体认为,华城案中李春在最后的认罪,正是由于犯罪分析师的参与,最终使李春在心理上发生了变化。


而33年来公众对“华城杀人案”真凶追查的持久关注与热议,更是推动韩国司法体系中对“公诉时效”制度的改革的原始动力之一。


韩国2007年修改的《刑事诉讼法》规定,韩国杀人犯罪的诉讼时效为25年、盗窃10年、强奸10年(情节严重者15年)、放火15年。在2015年7月24日,韩国国会以199票赞成、0票反对、4票弃权的结果通过《刑事诉讼法》的再次修订,此后25年杀人犯罪公诉时效被废除,杀人犯罪案件将被永久追诉。


华城案因为发生在修改法律之前,而且追溯时效已于2006年失效,所以李春在即使最终被认定为真凶,也可能无法受到起诉,但富戏剧性的是,李春在最终因为自己的恶行而锒铛入狱。虽然现实对所有人都开了一个长长的“玩笑”,但正义的审判最终还是没有缺席。


谢选骏指出:人说他“和日本军国主义有血海深仇,而不是和日本人民有血海深仇。改革开放,日对华无偿援助最多,这是血海深仇?武汉疫情爆发,日本上下为中国募捐,是血海深仇吗?”

我看连环杀手的一生大部分时间还是“好人”再坏的连环杀手也不可能经常杀人——即使杀过一两百人,杀手的一生大部分时间还是“好人”,许多人还热心社区服务,大做慈善事业……


《对话杀人魔》(2022-11-04 北京文化领域)报道:


只有杀人和做爱,才能给他快感。


奈飞最近又出了一部爆款:《怪物:杰弗瑞·达莫的故事》。新剧主人公杰弗瑞·达莫是美国臭名昭著的连环杀手,《沉默的羔羊》中汉尼拔的人物原型。

汉尼拔对美国的影响实在太大,凭一个名字就能成为好莱坞影视剧的流量密码。《怪物:杰弗瑞·达莫的故事》自今年9月21日首播以来,连续三周雄踞奈飞收视率榜首,播放流量仅次于《怪奇物语4》的剧集。

以奈飞为代表的流媒体平台,近年来以连环杀手真实经历为题材的影视作品层出不穷,带动了「连环杀手热」。为了让作品更好看、更刺激,对杀人犯的呈现往往添加了大量的「艺术创作与美化」,结果之一就是在社交媒体上涌现了一大批「连环杀手粉丝」。

一个臭名昭著的杀人犯为什么在全世界有这么多的粉丝?对于受害者及其家人来说,这些作品的走红又意味着什么?

雪莉·休斯(Shirley Hughes)是杀手达莫的受害者之一托尼·休斯(Tony Hughes)的母亲。30多年过去了,雪莉依然没有走出丧子之痛。在接受《卫报》采访时,雪莉痛苦地表达这部剧对她的二次伤害:「我不懂他们为什么可以这么做,把我们的名字拿去使用……事情并不是他们拍的这样。」

或许是为了回应这种指责,也或许单纯只是为了「蹭」到自家的流量,奈飞紧锣密鼓地在10月推出纪录片《对话杀人魔:杰弗瑞·达莫访谈录》。

《对话杀人魔:杰弗瑞·达莫访谈录》剥离了影视剧惯用的艺术加工手法,简单直接地将对达莫的采访录音,和当时的律师警察记者邻居等人的采访拼接创作而成,将一个连环杀人犯的一生血淋淋的展示在人们的眼前,让人们更加了解「汉尼拔」背后的故事。

杀人魔被抓

故事从达莫被抓开始说起。

1991年7月22日的晚上,威斯康星州密尔沃基市安静的街道上,一名黑人青年只穿着一条内裤在狂奔,终于在慌忙中拦下了路边的一辆警车。他的手被人用手铐锁住,身上还有刀伤。由于无法打开青年手上的手铐,两名警探罗斯(Routh)和罗尔夫·米勒(Rolf Mueller)只好带着他来到一个叫牛津公寓的地方。根据这名受害者描述,他刚刚就是在这被一名白人男子袭击,并带上手铐的。

警探敲响了公寓的门,一位白人男子走了出来,警探要求他拿出手铐的钥匙。白人男子显得非常合作,交出了钥匙。

事情差点就此了结,但一名警探出于慎重决定进入卧室进行搜查,很快,他就被眼前的景象震惊了:卧室床垫上有大量血迹,床下还扔着一把刀;墙上贴满了拍立得相片,上面都是尸体被肢解的过程;整个房间弥漫着血腥腐烂的臭味。

他立即要求另一名警探拘捕白人男子。尽管遭到疯狂的反抗,男子最终还是被警探制服。警探随后在卧室里发现了更多的残余尸体,在冰箱里还发现了三颗人头,被用塑料袋装起来。

图片

两名警探在阴差阳错之中抓获的这名男子,正是全美最臭名昭著的连环杀手之一——杰弗瑞·达莫。

被打开的潘多拉魔盒

1960年5月21日,达莫出生于威斯康星州密尔沃基一个六个孩子的家庭,排行第二。年幼时,他性格内向但却非常英俊,因此得到父母格外的关爱。但在四岁时接受过疝气手术,让他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感到「害怕和不适」。

由于面容清秀,达莫更是屡遭邻家男孩的性骚扰。这让他自幼便对「性」产生逆反心理,甚至导致成年以后无法进行正常的性行为。

小时候的达莫

在达莫8岁的时候,随家人搬到了俄亥俄州的巴斯镇。在那里,这个习惯独来独往的男孩开始以虐待小动物为乐,将狗、猫和麻雀的头切掉之类。父母发现后,却认为这只是男孩子的一种游戏。

10岁的时候,达莫已经开始拿小动物做「试验」:他将它们的尸体进行分割,并用硫酸类液体处理尸骨——这几乎就是他日后连环杀人作案手法的雏形。

达莫第一次对人下手,是在1978年6月高中毕业后。那一年暑假,达莫的父母关系破裂。母亲把父亲赶去汽车旅馆住,然后带着弟弟离开了家。于是,达莫独自在空旷的家里住了好几个月,孤单、无聊,又抑郁——没人知道,那些日夜他是如何度过的。

正是在这段时间,他犯下了第一起谋杀案。

那是一个想搭便车的嬉皮士年轻人史蒂文·希克斯。他光着上身,体格健美。达莫很喜欢他,想要和他发生关系,于是主动邀请他去家里做客。但是对方并不是同性恋,没坐一会儿功夫,便起身要走。达莫不想那个男人离开,于是顺手拿起哑铃,朝史蒂文头上砸去。随后,他切下了年轻人的头、胳膊和腿,然后用塑料袋包裹起来,埋在了房子的后面。

杀人之后,达莫并没有感觉到恐惧和害怕,他反而感觉很满足、很兴奋。但是良知和本能提醒他,杀人是严重犯罪,一旦被抓住就会走上死路。

这起谋杀案无人知晓,达莫得以继续平静的生活。

在此之后,因为酗酒问题,达莫陆续被大学和军队开除,只好投奔住在威斯康星州西艾利斯市的祖父母。

青年达莫

1985年,他在密尔沃基市的Ambrosia巧克力公司找到一份搅拌员的工作,同时开始出没各种同志酒吧,寻找一夜情。有一回,他和一个男人去酒店开房。第二天醒来后,发现房间里到处都是血。

原来,他把那个男人打死了。可达莫醉的不省人事,什么都不记得——他意识到自己失控了。

潘多拉魔盒一旦被打开,就无法再关上。

于是,达莫不再挣扎。「我被我自己打败了,我再也无法控制。」他彻底在欲望中沉沦,成为一个杀人机器,「也许执行魔鬼的工作就是我的宿命。」

猎杀行动就这样开始了。他先是在酒吧、街上物色对象,大部分是非洲裔美国人。他给他们钱,说自己想帮他们拍照,将这些人骗回自己的公寓。他将安眠药放进咖啡里,在迷晕后再把他们杀死。有时候,达莫会与尸体发生性行为。

在满足完自己的欲望后,他会想尽一切办法去保存尸体。或对受害人头部钻孔,注入酸溶液;或肢解尸块,精挑细选,进行烹饪。等一切处理完毕,他就寻找下一个。如此循环往复。

在达莫被抓之前,从1978年至1991年,他至少谋杀了17名男性。

看上去他是个好人

达莫被抓捕后,意识到案情严重,警方紧急将公寓周边封锁。为了避免引起民众恐慌,甚至不让媒体进入拍摄。

令人惊讶的是,达莫在审讯室没有丝毫辩解,甚至主动求死:「你们为什么不一枪把我打死,因为我做了那些事。」

他的辩护律师建议他保持沉默,他却每天一封弃权书扔给律师,并向警方坦承了每一起命案的过程。

达莫看上去并不像是一个坏人,这或许是他一直没有被警察抓住的最大原因之一。记者的描述中也不忘夸赞他的长相:「他看起来并不像一个连环杀手。」

在亲友眼里,达莫是个积极阳光的大男孩。在纪录片引用的视频资料中,他和大家的对谈十分友好,还多次邀请别人去他的独居公寓玩,邻居觉得他是个好人。一次,邻居找他借钱,达莫二话不说就掏口袋,甚至暗示不用还。但,这都只是表象。

实际上,达莫十分善于伪装。不仅狡诈,而且严重缺乏同理心。

1988年,他因性诱惑一个13岁男孩被起诉。检方心理医生评估后认为,此人很危险。喜欢利用人,毫无同理心,应该被拘禁。但是,达莫在法庭上表现出决心悔改的样子。最终只被判处1年外役监。在此期间,他又犯下许多罪案。

他不是没想过那些受害者的感受,但一点也不在乎。他只是想满足自己的欲望,立刻、马上。

为达莫辩护的律师曾这样描述:他从来没见过达莫这样的人。他没有任何朋友,不和任何人说话,没参加过派对,没看过电影。他只对结实健美的男性肉体十分迷恋,而且无法忍受和这些人分离。于是,他就用杀死的方式将他们留住——保留他们的器官,食用他们的内脏,都是因为「爱」呀。

他被这种畸形的欲望所控制,最终成为成了一个杀人狂魔。

不要迷恋杀人犯

就像根据达莫而创造的经典人物汉尼拔在美国民众中拥有大批拥趸那样,现实中,达莫在监狱中每年都会收到很多礼物。有人把他当成偶像,有人竟然想嫁给他。

其实这种罪犯崇拜一直都存在,而颜值高的杀人犯更受欢迎。

2014 年,美国加州警方将因枪支犯罪入狱的杰里米·米克斯的大头照上传网络,以警示斯托克顿市的团伙犯罪行为。不料,杰里米帅气的面庞征服了网友,在网络上瞬间走红,甚至被封为「史上最帅罪犯」。

随后,多家模特经纪公司向其伸出橄榄枝,愿意以每月 3 万美元的薪酬聘请他为服装模特,其中还包括范思哲和阿玛尼在内的国际大牌。最后,杰里米不仅迷倒了大批脑残粉,还收获了百亿豪门千金的青睐,结婚生子,走向人生巅峰。

类似的事情还发生在日本。一个名叫市桥达也的杀人犯因为拥有一张明星脸,以及在被捕时候的落寞神情,被粉丝赞为「颓废美」,在网络上引发了热烈的讨论,年轻的日本女孩公开表示「想嫁给他」。

这些「脑残粉」或许比罪犯本人还要更加可怕。一个简单却容易被忽略的常识是:我们不应该被杀人魔的神秘和疯狂吸引。

面对任何一宗恶性犯罪,最重要的是去认识和避免悲剧的发生。因为人性中的私欲和黑暗永远存在,社会中的偏见和缺陷也无法避免。但无论多么强大和痛苦的理由,都不足以剥夺无辜者生命。

从来没有任何力量推动达莫去杀人。他无法控制的,只是自己荒谬而疯狂的欲望。


谢选骏指出:人说“猎杀行动就这样开始了。他先是在酒吧、街上物色对象,大部分是非洲裔美国人。他给他们钱,说自己想帮他们拍照,将这些人骗回自己的公寓。他将安眠药放进咖啡里,在迷晕后再把他们杀死。有时候,达莫会与尸体发生性行为。”我看这个杀手还是个种族主义者,好像在为奴隶主报仇雪恨。而那些崇拜杀手的人,其实就是一些残废的白人杀手。连环杀手也很悲催,因为只有杀人才能带给它们快乐,而这些两脚狼的一生,大部分时间还是“好人”,除了勾结粉丝,无法快乐;就像过去祸害亚洲、现在脱亚入欧的日本人一样。”一个人干点坏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不干好事,专干坏事“——这样的人还能存活下去,岂非奇迹。


谢选骏:英联邦民主开始自相残杀


《加拿大印度外交风波升级:特鲁多获得的全球声援为何如此之少》(霍莉·洪德里奇(Holly Honderich)BBC记者 发自华盛顿2023年9月24日早上8点49分)报道:


加拿大总理贾斯汀·特鲁多(Justin Trudeau,杜鲁多)上周在纽约聆听记者提问时,他一直以来的招牌微笑却开始褪去。


毫无意外的是,记者会上几乎所有的问题都涉及到印度,有关特鲁多在上周提出震惊各方的指控:加拿大有可信的证据表明印度政府参与了在加拿大境内,对一名加拿大公民的非法谋杀。死者是名锡克教活动家,生前被印度指控散播恐怖主义。


新德里方面否认与谋杀案有任何关联。


特鲁多回应记者询问时语调缓慢且谨慎,严谨地固守他的谈话要点:“我们不是要挑衅或制造问题,我们是在维护基于规则的秩序。”


但一些记者问道,加拿大的盟友在哪里?一名记者对特鲁多说:“迄今为止,您似乎孤立无援。”


至少在公众眼中,在与印度这个世界上增长最快的经济体之一对峙时,特鲁多似乎被多数人忽略。而印度的人口是加拿大的35倍。


自从特鲁多做出爆炸性的宣布以来的几天里,五眼情报联盟中的盟友提供了读起来规规矩矩的公开声明,但远远未达给予加拿大全面的支持。


英国外交大臣詹姆斯·克莱弗利(James Cleverly,柯维立/祁湛明)表示,英国“非常严肃地对待加拿大的指控”。澳大利亚则用几乎相同的措辞表示对指控“深感担忧”。


但是,也许最令人不安的沉默是来自南边的邻居美国。这两个国家是亲密盟友,但美国并未为加拿大发声,表达愤怒。上周,在联合国发表演讲时,美国总统乔·拜登(Joe Biden)曾提到印度,但不是谴责,而是赞扬该国协助全球建立新的经济路径。


拜登的国家安全顾问杰克·苏利文(Jake Sullivan)后来否认美国与加拿大之间存在“隔阂”,他说与加拿大有着密切磋商。但美国其他的公开声明则很淡漠,更多地是对“深感担忧”的赞同点头,同时又肯定印度对西方世界日益重要。


有专家告诉BBC,对加拿大来说,问题在于加拿大目前的重要性,还有能给予的利益,相对于印度对全球的庞大战略重要性而言可说是相形见绌。


华府智库威尔逊中心(Wilson Center)加拿大研究所的研究员泽维尔·德尔加多(Xavier Delgado)便忧心地表示:“美国、英国和所有这些西方和印太区域(Indo-pacific)的盟友已经制定了一个主要关注印度的战略,以成为对抗中国的堡垒和平衡。这是他们无法舍弃的东西。”


“他们没有公开支持加拿大,这表明了地缘政治的现实。”


美国驻加拿大大使大卫·科恩(David Cohen)对加拿大媒体CTV表示,“五眼联盟”伙伴成员国已分享了有关此事的情报。但对于有报道称,这些盟友拒绝了加拿大公开谴责谋杀案的呼吁,他只是说“不习惯评论私人外交对话。”


此外,针对此事相对的寂静,事实上也可能反映了加拿大在全球舞台上的不足——它是可靠的西方盟友,但自己并不是一个全球大国。


加拿大研究所所长克里斯多福·桑德兹(Christopher Sands)向BBC分析称:“这是一个软弱的时刻。”


他指出:“现在,我们正在见证一个硬实力的时刻,这并非加拿大光环罩身的时候。全球关键性的事务都是与武力、权力和资本有关,而加拿大不具备这些东西。”


在印度以外,很少有人对特鲁多公开披露指控的决定提出异议,而且,如果指控属实,这将意味着一个民主国家在加拿大境内实施了政治暗杀。但涉及的道德指控可能不足以改变全球局势。


而对特鲁多来说,这个冷酷的地缘政治现实,意味着他度过了几乎孤立无缘的几天。另一方面,加拿大与印度的紧张关系不断升级——包括外交驱逐和旅行警示,而最引人注目的是,印度停止了为前往印度旅行的加拿大人提供所有的签证服务。


更令人沮丧的是,这个漫长的一周恰好在加拿大自由党领袖主政以来,一个“漫长的夏天”正要结束时发生。


在特鲁多对印度的指控事件发生之前,加拿大人正在通胀和高利率下苦苦挣扎,有关中国涉嫌干涉加拿大选举的消息传出,批评者称特鲁多及其内阁对此事已有所察觉,但未予以重视。


紧接着,还有加拿大最恶名昭彰的连环杀手保罗·贝尔纳多(Paul Bernardo)被转移到了中度安全级别监狱的消息,此事亦引起了全国的愤怒。特鲁多团队再次面临批评,被打了个措手不及。


到了9月,特鲁多的支持率已降至他连任以来的最低点,有63%的加拿大人不支持他。他第一次赢得总理大位是在2015年。


加拿大无党派研究团体安格斯·里德研究所(Angus Reid Institute)所长沙奇·库尔(Shachi Kurl)向BBC分析:“在八年的时间内,他的支持率从未降到这么低。开始有一些非常直接的问题对着总理提出来了,比如说:您会继续留任吗?您会下台吗?”


对特鲁多来说,这是另一个冷酷的现实——他在总理办公室起步时只是一名全国小明星,拥有压倒性的多数席位。


加拿大《环球邮报》(Globe and Mail)首席政治主笔坎贝尔·克拉克(Campbell Clark)说,“特鲁多是加拿大前从未见过的这样一位政治明星,拥有全球广泛的支持。当他赢得大位后,声望开始飙升。”


但是,当了八年备受瞩目的总理之后,加拿大人可能已经受够了。克拉克向BBC表示,特鲁多的明星魅力似乎已然褪色,特别是在最近几个月。


特鲁多在结束漫长的一周后,迎来了来自泽连斯基总统的友好访问。


然而,一些专家提醒说,尽管特鲁多似乎在国际舞台上孤立无援,但与印度的争端反而能为他的国内事务提供了一个亟需的支援。


克拉克说,“这事让他暂时摆脱了所有内政问题的纠缠”。


而且,当特鲁多结束了上周行程时,他站在另一位盟友,以及一位更出名的名人旁边——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Volodymyr Zelensky)身旁,这也不会对特鲁多造成政治损伤,因为,至少是在这么一天,他似乎是与好朋友站在一起。


谢选骏指出:印度和加拿大都是英联邦的民主国家,它们开始自相残杀,英联邦的其他成员国,无法选边站队,否则的话,整个英联邦都要开始全面的自相残杀了。

2023年9月30日星期六

谢选骏:柬埔寨是共产党殖民地还是难民地

《“一带一路”下的“中国租界”:柬埔寨七星海特区幕后的中国企业》(曼谷分社 BBC 2023年9月28日凌晨5点13分)报道:


柬埔寨七星海特区是“一带一路”的重点项目之一,被一些人称为“中国式殖民地”,反映了洪森政权与中国政府及企业千丝万缕的利益交织。BBC记者深入当地,发现随着中国经济出现危机和资金链断裂,该项目已经近乎停滞,但对当地居民和环境的影响难以逆转。


高速公路穿过森林,延伸到海边,通往全球最大的旅游项目之一。


位于柬埔寨南部的七星海(Dara Sakor)滨海旅游度假特区已签约15年,仍然进展甚微。


这是一家中国公司的宏伟规划,旨在建造自成一体的旅游城市。有人称之为“中国式殖民地”,开发企业称之为“盛宴和狂欢”的场所,配有国际机场、深海港口、发电站、医院、赌场和豪华别墅。


机场还在兴建,一座结合五星级酒店和公寓的赌场孤零零地坐落在海边,旁边是尚未完工的道路,周围是建筑工地。


作为旅游项目,这里才刚刚起步,但它已经破坏了自然环境,并影响成千上万的本地居民。


中国在柬埔寨的经济足迹令其他国家相形见绌,当地一半的直接投资和大部分的对外援助来自中国。


柬埔寨积极响应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该政策由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旨在把中国建设和投资的基础设施扩展到世界各地。这当中很多是有效益的,也有很多投资显得投机、仓促和规划不当。


与七星海隔海相望的西哈努克(Sihanoukville,又称西港)以前是宁静的海边小镇,在短短几年转型成规模庞大的建筑工地,以满足中国人对赌场的需求。


这助长了犯罪浪潮,博彩业在新冠疫情期间经济崩溃,镇上到处都是建了一半的空塔楼。七星海项目有充分理由会重蹈覆辙。


“这就像是没有面粉的烘焙。”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的柬埔寨学者索法尔·亚尔(Sophal Ear)说。


“你不能依靠不可持续的做法去实现可持续发展。中国的房地产泡沫怎麽办?中国打喷嚏,柬埔寨就会感冒。”


洪森式发展


七星海是柬埔寨前首相洪森首肯的开发项目。


该项目规模庞大,但项目初期几乎完全保密。BBC发现,项目对居民或环境的影响评估极少。


参与项目的中国公司也几乎没有提供任何关于自己的信息,部分公司的记录令人生疑。该项目还让国际社会质疑中国在柬埔寨这个地区可能另有企图。


中国在援助和投资方面“无需解释”的态度吸引了洪森,洪森以强人自居,在上世纪90年代结束了柬埔寨长达30年的内战和革命后,他推动柬埔寨飞速发展,领导其赶上邻国。


但实现这种程度的经济增长很大程度是通过给予亲信和外国公司慷慨的优惠政策,特别是大片租地。


“柬埔寨没有制度规章,”《洪森领导下的柬埔寨》作者塞巴斯蒂安·斯特兰吉奥(Sebastian Strangio)说。“这个体制依靠的是保持让有权势的人满意。”


柬埔寨地图


七星海项目可追溯到2008年初,当时位于天津的民营企业优联集团(UDG)以100万美元押金获得99年租约,那是柬埔寨法律允许的最长租期。该公司取得最初36000公顷的开发权後,又追加了9000公顷。


UDG在十年内无需再支付任何费用,此后每年只需支付区区100万美元——对于占据柬埔寨整个海岸线五分之一的控制权而言,如此慷慨的安排让人讶异。


由于这块土地位于波东沙哥国家公园(Botum Sakor National Park)内,且大大超出了任何单个项目都不得超过一万公顷的法定限制,如果外界知悉此事肯定会引起很大争议。


但由于当时没有公布该笔交易的资料,柬埔寨媒体也没有对此进行讨论。


有12个村庄的居民因为七星海项目流离失所,包括索姆·缇的一家。


当地渔民索姆·缇(Som Thy)骑着摩托车带BBC记者穿过森林中的沙路,来到UDG占地内他以前居住的地方。大部分树木已砍伐殆尽,剩下几棵孤零零的巨树依然矗立,周围是荒芜的废墟。


非政府组织全球森林观察(Global Forest Watch)指出,自2008年以来,该国家公园已流失近两成的原始森林。千余个家庭被迫离开家园,索姆·缇的家庭就是其中之一。


“看到这里杂草丛生,我就很想哭。”他眺望着曾经的家园和稻田说。果园里还剩下几棵腰果树,那是他家过去用来帮补耕种和捕鱼收入的。


有12个村庄的居民因为七星海项目流离失所,和他们一样,索姆·缇也在2009年搬到了该公司在离海岸几公里处建造的一座小木屋。


最初几年曾发生多次抗议活动,如今,索姆·缇仍是拒绝接受企业赔偿方案的少数人之一。


他说,他们无法靠分到的小块土地谋生,该公司赔偿的金额只是他们原有土地实际价值的一小部分。


他有时会偷偷回到七星海区域开船出海捕鱼,他还曾赴泰国寻找工作机会。他抗议者的身份,让他无法像他弟弟那样在赌场周边的建筑工地找到工作。


UDG为投资者制作了华丽的宣传册,上面充满美好的画面,包括修剪整齐的高尔夫球场、整齐划一的别墅和享受海滨休闲的幸福家庭等。还有一些复杂的地图,将这个度假模范城的各个部分绘制在一起,包括科技教育新城片区、世贸城市中心和山林雅居片区。


波东沙哥国家公园自2008年开始流失了五分之一原始树林


这一切都与今天的景象相去甚远,我们看到的是荒芜的树林、流离失所的居民,以及还没建好的道路和建筑。


中国环保组织永续全球环境研究所(Global Environmental Institute, 简称GEI)曾在2016年发表关于七星海的报告,报告指出该公司未发布按照柬埔寨法律要求进行的环境影响评估。


该组织也找不到任何资料,说明受保护的森林区是如何被划定为开发区。GEI表示,它已向UDG表达了担忧。


“他们没有回应这些疑虑。”项目主任季琳告诉 BBC。


“他们还是坚称已遵守当地相关法律法规。他们还看不到问题所在。这种行事风格对中国的形象有很负面的影响,很多国家会认为中国公司只是来掠夺资源。中国企业在海外缺乏处理当地不满的意识和能力。在中国,这些不满地方政府都会帮忙处理掉,但在国外完全是两码事。对中国企业来说,这还是个学习的过程。”


追逐中国影响力


该项目的庞大规模也惊动了美国。


2020年,美国财政部宣布制裁UDG,理由不仅包括驱逐村民侵犯人权,也因为中国建造的新机场可能有军事用途。对于这个偏远旅游地点来说,新机场跑道远超小型客机所需的长度。


美国已对西哈努克附近的云壤海军基地表示担忧,该基地正由中国政府出资升级改造,华盛顿认为中国海军将来可能会使用该基地。


中国官宣柬埔寨云壤海军基地“升级改造” 时间线与战略意义


习近平在经济规划中强调“军民融合”,以及官方要求中国海外项目达到军用标准,都让美国对中国建造的基础设施越来越不安。


制裁声明称:“中华人民共和国利用UDG在柬埔寨的项目推进其在全球展示实力的野心。”


UDG称制裁无理,指美国的行动是基于“部分势力捏造事实,散布造谣”,并称其“始终严格遵守柬埔寨相关法律法规及合同约定”。


该公司称,如此大规模地修建机场是为了使七星海成为“全球交通枢纽”。该公司还提出了一些雄心勃勃的目标,其官网称,到了2030年将拥有130万长期居民,每年有近 700万游客到访,并为100万人提供就业机会。


上述数字很惊人,目前柬埔寨全国的游客人数仍未恢复到2019年的600万人次的高峰。


UDG也很不满美国政府将其描述为国有企业,该公司强调自己是民营企业。


这可能是事实,但从项目的最初阶段开始,中国政府就给予大力支持。


作为中国最高经济规划机构的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改委),甚至在交易签署前就已批准项目,并继续对其进行监督。时任天津市委书记张高丽也很早就参与其中,2008年底曾到柬埔寨出席签约仪式。


张高丽后来晋升为中国最高级别的领导人之一,2015年起负责“一带一路”倡议。虽然七星海项目比“一带一路”早了五年,但官方现在称它为“一带一路”倡议的重点项目。


UDG还与柬埔寨执政党高层建立了密切关系,它曾多次向洪森夫人文拉妮(Bun Rany)管理的柬埔寨红十字会捐赠大额款项,并出资一百万美元建造一座纪念洪森功绩的纪念碑。


该公司与柬埔寨前国防部长狄班(Tea Banh)关系尤为密切,他领导该国最有势力的政治派系之一。


UDG的公开财务资料非常少,外界很难评估其运营大型项目的能力。


在七星海为数不多的已知投资,是2017年由中国国家开发银行承销的债券发行。但那只是1500万美元,与UDG承诺投资的近40亿美元相比只是九牛一毛。


而现在,UDG的主导地位似乎已被另一家公司中国城市建设控股集团(中城建)取代。2014年,出于尚不清楚的原因,中城建介入了七星海项目,当时该公司在中国之外几乎无人知晓。


中城建高层目前在UDG担任领导角色,该集团表示,是中城建而不是UDG负责“该旅游特区规划和开发总体方案的设计”。


泡沫爆破


中国企业在柬埔寨西哈努克港大量兴建赌场,但这里也成为诈骗集团的犯罪天堂。


中城建是一家国有企业,也是一家问题企业。


该集团本来由中国住建部管辖,2016年突然宣布根据政府命令私有化,被知名度低的惠农投资基金接管。


这个消息在香港金融市场引起了动荡,让购买了数亿美元中城建“点心债”的投资者惊恐失措,点心债是为规避中国资本管制而在香港发行的债券。他们试图赎回债券,但中城建无法筹集足够的现金支付。


中城建财务状况持续恶化,信用评级受损,并被迫出售一些较有前景的业务。


另据披露,2016年接管中城建的基金公司惠农由财政部间接拥有,这使得中城建在严格意义上再次成为国有企业。这种不透明性让外界很难评估中城建的真实财务状况,而中城建很可能受到近期中国房地产市场崩盘的影响。


“在2014到2016年‘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之初,中国对外投资出现了一段狂潮。”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21世纪中国中心主任史宗瀚(Victor Shih)说。“但到了2016年,中国政府变得更加谨慎。他们不再在投资上一掷千金,或者在批准项目时干脆利落。”


七星海(Dara Sakor)的另一位投资者是中国企业家佘智江(She Zhijiang),他因在泰缅边境经营赌场而声名狼藉,当地曾发生大规模人口贩卖和诈骗罪案。他目前在泰国被囚,等待引渡回中国。


有来自泰国、台湾和菲律宾的受害者说,他们被强行关押在七星海项目园区的诈骗中心,需要救援。


柬埔寨的中国投资园区有诈骗中心的消息吓怕了中国游客,这让作为当地经济支柱的旅游业复苏缓慢。


但塞巴斯蒂安·斯特兰吉奥认为,柬埔寨新首相洪玛奈(Hun Manet)不太可能改变做法。他是洪森儿子,曾在西方接受教育。


“他将被这个体制绑架。他权力有限,即使他希望这样做,也无法控制其过度行为。”《洪森领导下的柬埔寨》作者塞巴斯蒂安·斯特兰吉奥说。


上周,洪玛奈在接替其父的首相职位仅一个月后就访问北京与习近平会面,并向他保证中柬关系坚如磐石。


事实上,七星海只是该地区几块大型土地特许经营权中的一块,当中大部分都给了与执政党关系密切的柬埔寨当地企业。


柬埔寨沿袭已久的掠夺式经济发展模式让既得利益集团拥有绝对力量,这同时也导致这种发展模式本身很难被改变


目前,这座国家公园八成的土地都在进行商业开发,环保人士一再警告却无人理睬,他们担忧柬埔寨即将失去其中一个最重要的自然栖息地。


其中一位环保人士是一位20多岁的女性,她和BBC记者同行来到七星海。她2021年因企图组织抗议另一宗土地侵占案被判囚18个月,目前正在保释中。


她冒着很大风险和我们来到UDG租赁地。她看着荒芜的森林说:“我们别无他选。”


“我们必须冒着坐牢或更糟的风险,努力保护留给下一代的东西。”


谢选骏指出:柬埔寨与其说是共产党殖民地,还不如说是共产党难民地。


谢选骏:魏斐德到底是谁给喂肥的

谢选骏:魏斐德到底是谁给喂肥的


《魏斐德:地下室里长出来的历史学家》(单读 2017-12-12)报道:

   

魏斐德是研究中国历史的美国学者。他讲一口字正腔圆的汉语,在北京生活的时候喜欢骑着自行车在大街小巷游逛。大多数人所习惯的历史叙述或许还停留在中学课本里枯燥而生硬的年表和解说,他却凭着自己的专注、热忱、以及史学家的想象力,在书写与讲述中传达历史的份量和魅力。今天是他诞辰八十周年,单读获魏斐德遗孀梁禾授权,刊发几年前《新史记》对她做的采访,纪念魏斐德为中国历史研究所作的贡献。


“魏斐德对我说,你明白我们为什么要穷追不舍,到灯光昏暗的地下室、到空气闭塞的阁楼翻找档案了吧。没有扫描仪,没有复印机,全靠抄写。为什么坚持下来?就是这些档案所透露的历史奥秘吸引着我们啊!”——梁禾


魏斐德( Frederic Wakeman Jr.,1937 - 2006 )是伯克利加州大学哈斯讲座教授、东亚研究所所长。他不仅是美国当代最著名的历史学家之一,曾任美国社会科学理事会主席、美国历史家协会主席;而且也是中美文化交流的奠基人之一,他的学术成就主要是研究中国史——从清朝开国历史,到戴笠和国民党特工。近年来,随着中国大陆出版魏斐德一部部专著,人们也慢慢熟悉了他晚年的伴侣、他的助手兼部分作品的中译者梁禾。


《新史记》记者通过电话专访居住在加州的梁禾博士。


梁禾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大学,而后赴美留学获意大利文学博士,在美国诸大学执教十多年,并长期从事意大利文和英文经典著作的翻译和文学评论。魏斐德逝世后,她整理、翻译其遗著,是中英文版《讲述中国历史》和《红星照耀上海城》的主编。


与其说是对梁禾专访,不如说是听梁禾阐发。《新史记》记者提前准备了一个采访提纲,用电子邮件发给梁禾,但在电话交谈中,快人快语的梁禾无须记者提问来开啓思路,无数感受、颖悟与印象在她胸中积攒了太久,仿佛决堤洪水,滔滔奔涌。


原来历史可以这么叙述


首先我得说,我是文学人,却不是史学工作者,只是跟着先生,一点一点地懂了很多,对历史叙述也有了感觉。


叙述一个凭空想象的故事,与历史也就是“一线之隔”,这个“一线”,就是 possibility(可能性)。小说是写出一种可能性,历史就是可能性变成了现实。但是如何客观地将史实叙述出来,很需要功夫——一线之隔的小说那一边可以有充分的想象空间,历史这一边就有很多约束。


我本来对文学感兴趣,进入历史之后,历史书让我感到了份量和魅力。精彩的历史叙述让人们身临其境,可把遥远的故事带到我们今天的生活之中,而这个叙事本身应该能向人阐明为什么要了解、要关注那一段过去岁月。这是我跟着先生——包括在他身后——学到的一点心得:历史叙述的奥秘何在。


斐德非常有热忱,他认为热忱是人生的一种资源。但作为历史学家,光有热忱还不够,还得有想象力和判断力,置身于自己所研究的历史场景之中,才能在笔下展现久远的往昔。他讲述元朝入侵中原,他写康熙皇帝射箭膂力如何惊人,如何一定要出去骑马,详细描绘拉弓的力度,射箭的准确,马如何强壮,人如何勇猛……想象力的来源,就是他对日常生活细节的兴趣。他喜欢中国历史,也喜欢中国人,体会到中国人不像西方人那样溢于言表,谦卑的表象下很有深度,需要去挖掘——热忱和想象,是史学家的要素。


▲ 2001 年,深夜工作的魏斐德。


很多史学界人士说,跟着魏教授才明白:原来历史可以这么叙述!我读中学时老师一讲历史,我的脑子就不转了——不是皇帝就是朝代,春秋战国、焚书坑儒……跟我有什麽关系?记那些东西干嘛?历史对我来说,就是一堆僵死数据的罗列、或者博物馆的刻板解说。历史是我当时学得最差的一门课!


他忙他的历史,我读我的文学


我后来陶醉在文艺复兴时期的雕塑、绘画和音乐和论文里,那些论文都写得很美,对人性有很深洞察,绝不像中国那些八股。与斐德结婚之后,他忙他的历史,我读我的文学。后来跟他参加一些活动,在他引导下认识了一大批中国历史学者和西方研究中国的学者。他写了东西,会给我看,聊这些话题,一点一点将我吸引进去。


我与他认识,是在美国北卡一个国家人文中心(National Humanity Center),这个机构每年资助一些学者到这里交流和研究。1990 年时,我先生——那时还不是我的先生——受邀在那儿写出了“上海三部曲”的第一部《上海警察》。我那时在位于北卡的杜克大学和北卡大学两边同时当讲师,一边还在写博士论文,日程紧张得要命,个人生活压缩到零……那时美国东岸研究中国的学者不多,魏斐德从加州来到这边,中心让我也参加接待。我开头没同意,哪抽得出空儿啊。可他们不停打来电话坚持要我去,我只好去了。一进门,看见正坐在沙发上的斐德,一下就打动了我,可以说一见钟情吧,尽管那时我有归属,有很爱我的丈夫。


魏斐德与东岸学者很不同,那些教授等级森严,打着领带,裤缝笔挺,他穿着很随意,一看就是充满活力那种类型。我那时靠意大利语在学术圈生存,英文还在赶紧学,但他特别能理解我和另一个中国人的窘迫,也不管周围很多教授,马上就来照顾“弱势群体”,跟我们讲起中文——北京话。他的中文,先在美国的语言中心学了一点,然后到台湾待了四年,在那里做研究,领导斯坦福大学在台湾的语言中心,自己请了一位爱新觉罗家族的亲属、1949 年之后流落到台湾的孙老师给他上中文课。他的国语发音比你我还标准,字正腔圆,一见中国人开口是这么个味儿:“这位您怎么样啊?”他学了文言文,马上就用,到布店里就说:“吾欲买帛。”(笑)


▲ 九十年代初的魏斐德。


与邓小平握手说“酱油酱油”


他从哈佛毕业之后就到了法国政治学院拿到硕士。冷战时期中美是敌对的,斐德认为,政治上的敌对,很多情况之下都是因为不了解。究竟是不是敌人?如何化解敌意?第一步是要去了解,这是知识群体首要的责任。他说,对太平洋彼岸一个遥远、陌生的国家,敌对了半天,我们得先搞清楚啊。后来像巴勒斯坦和以色列的冲突,几次试图和解都失败,他也说,可惜到了晚年,要是还年轻,我就去学阿拉伯文,把穆斯林文化搞清楚。


当年中国不允许美国人进去,他就从历史开始:掌握他们的语言,看他们怎么叙述自己的故事?他在法国不觉得有挑战,他的法文说得跟法国人一样好;他觉得还是学中文好,更有挑战,更新鲜,别人也不会将他当中国人,长着一张西方面孔么。


他最大的洋相是那次接待邓小平,握手时想说“久仰久仰”,一不小心,说成“酱油酱油”了!邓小平看着他,他想,坏了,这两个词又搞混了,赶快说“久仰”,邓小平才释然。


七十年代初,他出版《中华帝国的衰落》,经久不衰,到现在还是美国和西方大学的教材,中文版最近又出了简、繁体版;关于中国当代,写过论文总有几百篇吧;五部书:“上海三部曲”,《间谍王——戴笠和国民党特工》,还写过《历史与意志——毛泽东思想的哲学透视》。他说,中国上个世纪经历过三次革命,建立三个政权:1911 年推翻满清之后袁世凯领导的共和国,1927 年蒋介石与中共决裂之后领导的民国,1949 年中共建立的新政权。他研究蒋介石政权南京十年的书,就是《上海警察》。斐德认为,政权的形成和解构、维持和崩溃,有很多方面值得探究,蒋介石的首都是在南京,但是经济基础是在国际性大都市上海。蒋管理统治的秘诀,体现在这里。推翻政权,夺取政权,相对来说还比较容易,但是要维持政权,是更大的考验。从这个意义上讲,警察的作用就很重要了。


《上海警察》叙述的是 1927 年到 1937 年;第二部《上海歹土》虽然短,写的是一个最复杂的汪精卫时期。“歹土”指的沪西一带,当初很荒凉混乱,有英租界,法租界,也有中国人地盘,这里有傀儡政府,李士群的“76号”,有国民党和中共地下党,政治暗杀十分血腥。警察如何在其中运作?


▲ “上海三部曲”:《红星照耀上海城》《上海歹土》《上海警察》,人民出版社,2014 年版。


为汪精卫留下重新诠释的空间


有意思的是,他完成这部书是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末,中国朝野对汪精卫有固定的看法:大汉奸,傀儡政府头儿。但斐德凭着历史学家的敏感,为汪精卫留下了一个重新定位和诠释的空间:假若历史资料全部公开,他并不是像人们想象的那样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汉奸。这是斐德的睿智,他写到汪精卫,认为不那么简单,“汉奸”是打引号的。汪的特务头子李士群怎么会定期向潘汉年、向中共通报情况?每当日本人要到江苏一带清剿,李士群就会通知中共安全转移。这是一种有组织的合作,不是潘汉年的个人魅力、搞好私人关系能解释的。斐德有自己的解读,不过,除非寻找到史料来证实,他不会说。他对汪精卫政权与中共、与潘汉年的关系很感兴趣,可惜他没做完。


斐德不做 small talk,他关注宏大叙事,对比国民党和中共政权:国民党蒋介石那些人多是受过高等教育、留学外国,有孙中山的三民主义理念的召唤,有精忠报国的精神,共产党与国民党是难兄难弟,连口号都一样,为什么几次国共合作,都崩了?他一直苦苦追寻答案。


魏斐德写上海的第三部《红星照耀上海城》时,发生了“911”,随后布什打响了伊拉克战争。美国军队很快打下了巴格达,但我们都看到了,真正的挑战是打下之后怎么办?中国的1949 年,是两个政治势力更复杂的博弈。上海市民虽然拥护共产党,但是这个城市毕竟在国民党手里管治了那么多年。政权交替基本顺利,斐德非常关注,怎么做到的?农村包围城市,最后怎么征服城市?他认为,不亚于农村包围城市重要性的,就是城市的地下工作。


多少政权在崩溃时,不甘心新政权来接管,就全炸了烧了,留下一片废墟。可上海没有这样。若中共没有打入警察内部,潜伏多少年,不断地了解内情、进行宣传、策反,做好铺垫,怎能在解放关头,一举接管全部警察?中共出奇制胜的一招,就是控制警察。到后来,对军警控制运用得非常专业化,成为维持政权的关键。斐德从这里看到的,正是政权的维持、巩固、崩坏的折射。


在写“上海三部曲”的过程当中,他写了戴笠和国民党特工。魏斐德的一位学生,也是后来的柏克利同事,来自台湾政治人物家庭,她为斐德打开了一些台湾的门窗,他可以去查阅到别人无法看到的台湾部分机要资料。辛亥百年,台湾当局公布了军统全部档案,人们发现,全世界写戴笠的书和文章那麽多,唯独魏斐德的这本经得起档案的验证。


▲ 2017 年新星出版社出版的精装本魏斐德著作:《大门口的陌生人》《间谍王——戴笠与中国特工》《洪业:清朝开国史》。


历史档案魅力何在?


魏斐德关注潘汉年是早年埋下的种籽。八十年代,他曾经被酝酿提名当美国驻华大使,后来因为共和党和民主党的党派之争,他被左审右审弄得很累,最后觉得搞政治,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太严格,还是当学者吧。他在美国驻北京大使馆筹建文化处,又被北大周培源校长亲自请去,成了北大第一个教中国历史的外国教授。他兴奋得很,骑着自行车在北京大街小巷游逛,天冷了,他跟北京老百姓一样,戴上大口罩,穿上厚厚几层棉毛裤……他了解到大量文化习俗的细节——历史是要靠细节来支撑的。


那时他的前妻在北京外国语学院做外籍专家,正写一部关于中国知识分子的传记。北外的助教小马来当翻译,小马的父亲是潘汉年的手下。小马跟斐德讲起家世,斐德觉得这很有挖头:他从小马的父亲一步一步追索到潘汉年……


他也从美国这方面找材料。当年的发小、同学,有的是美国苏联问题专家,斐德通过他们,获得了克格勃的潘汉年、陈云当年与共产国际联系的资料。后来我们还计划到莫斯科去查档案,但是叶利钦时代控制得很严,签证特别复杂。到了普京时代,才发现这些资料很值钱,也可以交换。他这时已经只能坐轮椅了,到那些古老城市并不方便。后来对方寄过来很多资料,可惜他没有来得及写完。


潘汉年三十年代中期绕道抵达莫斯科,共产国际方面并不认识他,谁知道是什么人派来的?要进行一系列 interview。看那份笔录,我难以描述内心激动:我 1956 年出生时,故乡的这位副市长就被抓走,谁也不知其下落,成为一个神秘甚至恐怖的疑团。突然我看到 20 多岁的潘汉年回答问题的笔迹!对方软硬兼施要查他的底细,他则想方设法赢得对方信任,又不能泄露自己党的机密。在回答中他体现了尊严和很高的素质。我心潮澎湃。斐德对我说,你明白我们史学家为什么要穷追不舍,到灯光昏暗的地下室、到空气闭塞的阁楼翻找档案了吧。没有扫描仪,没有复印机,全靠抄写、拍照。为什么我们坚持下来?就是这些档案所透露的历史奥秘吸引着我们啊!


▲ 2002 年,上海。


没有精神贵族,社会不会提升


斐德很大气,很贵族气——我说的不是装束,而是精神上。每个人跟他打交道,都感觉是跟一个不凡的人打交道。他的文字也有一种贵族气,中西方读者都能感觉到。这来源于他深广的知识底蕴,超越学院政治和各种利益的境界,还有精神上的大气与豪迈:既然站到这个领域,就定要保持这个领域的高度。他踏实治学,不拉拉扯扯,不趋炎附势,他认爲搞裙带呀、猫匿呀,专业质量就成了牺牲品。


所谓“贵族”,与“精英”概念还不一样。有一定知识,就可以说是精英;但是贵族,是精神上的,气质上的。斐德治学和做人紧密结合。他有理想,有做人原则,有责任感,有英雄主义。没有精神贵族,这个社会是不会提升的!


1963 年,他还在攻博士时,写了篇小论文《一个历史学家的肖像》,写的是法国马克·布劳克,布劳克对法国的深远影响,不仅源于他本人对法国历史的经典研究和培养了大批史学人才。1934 年当布劳克终获索邦大学经济史讲座教授席位,总算可以清静地沉浸在专业生涯了,却正如斐德告诉我们的:他作为荣誉军团的骑兵出现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1939 年,他虽已是六个孩子的父亲,却志愿上前线抵抗德国法西斯,又参加了法国地下抵抗运动,最后被捕,被害。布劳克的精神一直激励着斐德,从青年到老年。真诚热爱史学的斐德坚定地认爲:史学家必须要有良知,而不能只将历史看成一个饭碗。


他认为,如果你有某种特别条件、渠道,能看到一些难得史料,披露出来,这只是一个工匠。谈得上大师,得有通过叙事阐释历史的功力。后现代派有人认为,哪有什么真实,真实都是人为的。但维柯在《新科学》中说,历史是能够探索真实的,因为历史是我们自己走过的路途。学术并非道德至上、道德唯一,但是不能没有道德的评判和坚守。


这种精神,在美国已经衰落,在中国就更匮乏了!


▲ 2002 年,上海。


罗曼蒂克的傻瓜


斐德是一个真诚、憨厚的孩子。我跟他说,要吵架一定要用中文吵,若用英文吵,他就占优势;一开口用中文吵呢,他字正腔圆,我们就再也吵不下去了!


后现代的今天是不注重爱的时代,中国更每况愈下,30 年改革之后,商品经济压挤下,爱变得越来越生疏、越稀缺。但他自称一辈子都是个罗曼蒂克的傻瓜,我跟他一样,是个爱情至上主义者,为了爱情可以放弃一切既得利益,所以最终能走到一起。


刚才说,我们是一见钟情,但我们当时各有羁绊,我的婚姻还没结束——我前一次婚姻很温馨,前夫非常优秀,对我非常好,他精通中英文,为我校译……但但我对他没有那种 chemistry,我老认为自己情商比较低,不会爱,可又没什么理由去打破婚姻。斐德虽已经离婚,是独身,但他这样有魅力的男人很招女人爱,也在很麻烦的、痛苦的、藕断丝连的关系中挣扎。他从小就跟着父母到处旅行,他是作为少年才子,进哈佛时才 16 岁。他认为自己的人生十分完满,碰到我那会儿,爱情是他生活中唯一塌陷的角落,但他认命。我见到斐德,觉得冥冥中等待的人就在眼前,可我又觉得两人太悬殊了,他是学术大师,我连博士都还没拿到,在全世界势利的眼光看来,想必我看上的是他的权力、地位、名声……我很怕舆论!


这个时候发生了一件事:斐德开刀出了医疗事故,左腿一条神经被切断了,他再也不能站立,只能坐轮椅。我为此焦虑痛苦,我的前夫看到就说:三个人痛苦不如两个人幸福,你去吧,我来处理善后。


很偶然地,斐德与前夫见面了,我做了介绍,他们谈了十分钟,分手之后,我坐上斐德的车,他沈默许久,对我说:你为我竟然放弃了这么好的一个男人!真不敢相信!前夫给斐德的震撼远超我的想象。


因为斐德残疾,我们的生活当然受到限制;在心理上却是无边无际的。我真不知道我有这么大的能耐,而且这麽快乐,为他做所有的事我都愿意。别人也对他说:你失去一条腿,但是你找到了真的爱情。在一次学术年会上人们对斐德和我的新婚


聚会祝贺,要斐德致辞,本来他是见惯大场面,很会讲话的人,却泣不成声。我只好拿起话筒自我介绍:我不是学中文的,也不是他的学生,又拿自己开玩笑。没想到人们热烈鼓掌,排队来跟我拥抱祝福……


▲ 梁禾和魏斐德的合照。


斐德是个航海家,过去驾船的能力很强,他也有船,他不喜欢小港湾,喜欢到大海。他一条腿没了,我就要弥补,要让他恢复旅行能力。好在他是左腿坏了,右腿开车没问题。我们北到温哥华,南到墨西哥边境、圣地亚哥,在加州一号公路上,一边是悬崖峭壁,一边是茫茫大海和田园农舍……世界如此壮观,时光如此美丽!


那时我就预感到他的生命不会太长,他自己也知道。看到我教书跑去跑来,就问我:我们都不是很追求物质的人,如果你喜欢教书,那么就去干吧;但是你最喜欢做什么?我最喜欢写作,最喜欢跟他在一起。而教书评职称,就得忽略自己真正喜欢的东西,我们的生活也受到很大限制,何苦呢!


与他在一起的时间不是很多了,一天必须要当 48 小时来珍惜,我毅然辞掉了教职。自由了!我们到了台湾、里斯本……许多人有爱的能力,但没机会开发。而我潜在的爱被开掘了,我非常感激。可它又这么短促!


谢选骏指出:魏斐德在北京……好像鼹鼠……钻地下室……它是谁给“喂肥的”?魏斐德,是谁给喂肥的?还要送上一个邓文迪式的女人,一个可能是负有特殊任务的……那么请问,魏斐德只可能是哪里给喂肥的?还不清楚吗。


《欧立德:追忆我的老师魏斐德》(葛畅 译 2018-05-06 澎湃新闻 》报道:

欧立德(Mark C. Elliot)耶鲁大学学士、硕士,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博士,师从魏斐德,专攻清史。曾执教于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和密歇根大学。2003年起至今执教于哈佛大学东亚语言与文明系,任中国与中亚史讲座教授,现任哈佛大学副校长,主管国际事务。


魏斐德(Frederic Wakeman Jr.),杰出的现代中国历史学家、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亚洲研究名誉教授,于2006年9月14日因癌症逝于俄勒冈州奥斯维戈湖,享年68岁,离开了他的妻子梁禾,他的妹妹苏·法夸尔(Sue Farquhar),三个孩子:弗雷德里克三世、马修和莎拉,以及两个孙辈。


魏斐德被学界亲切地称为“斐德”(Fred),是几十年来美国汉学的领军人物之一。他是一位不知疲倦的研究者、完美的故事讲述人、循循善诱的导师,自1966年执教以来,培育了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一代又一代的学生。魏斐德在中国思想发展和社会制度发展方面,尤其在引导重建1970年和1980年代中美学者学术交流方面,都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魏斐德于1986年当选美国人文与科学院院士,获古根海姆奖(Guggenheim fellowship)等许多其他享有盛名的奖项。他是社会科学研究理事会主席(1986—1989)和美国历史学会主席(1992),并在1990年到2001年间的11年间任伯克利大学东亚研究所主任。在他2006年5月退休之际,学校授予他伯克利最高奖章,作为他光荣的职业生涯的恰当总结。他广博的历史视野、深入分析的能力、清楚阐明复杂问题的天赋,以及他伟大的幽默感和个人魅力,使他永远是一个广受欢迎的作家、评论家、顾问和发言人。人人都意欲撷其才华之一叶,却又往往望其项背,不能与之比肩。


鲜衣怒马少年游


魏斐德1937年12月12日生于密苏里州的堪萨斯城(他后来注意到那一天正是日本侵略南京之日)。从他来自堪萨斯一个富裕家庭的母亲玛格丽特那里,他继承到了谦逊的品德和爱讲笑话的性格;从他父亲,由广告公司主管改行做小说家和编剧的老弗雷德里克那里,他获得了对文学、历史和电影的爱好,以及强烈的好胜心。


少年时期

10岁前,他在堪萨斯城和曼哈顿接受了相当传统的教育。在老弗雷德里克(作为海军飞行员在太平洋被击落并被送回美国疗养)出版的两本书《上岸许可》(Shore Leave)(1943)和《小贩》(The Hucksters)(1946)大获成功后,他们的家运发生了戏剧性的转折。《小贩》因大肆揭露了纽约广告行业内幕而成为畅销书,还被打造了明星演员克拉克·盖博的主流公司搬上了银幕。


这些突如其来的好运使他的父亲老弗雷德里克成为富人,并把家庭带入了一个新的轨迹,带领全家走出纽约,周游世界。从此,魏斐德开始了他在墨西哥、古巴、百慕大、法国和西班牙等不同地区非常规和高度国际化的教育,这段经历培育了他对冒险和未有尽头的旅行的强烈兴趣。直到61岁时因医疗事故而迫使他坐上轮椅(很难说他因此受到了限制),他一直在路上,始终是国际学术界中一个活跃的人物。他的外语极好,游学的少年时代也培养了他对外语的热爱。当他在劳德代尔堡预备学校完成学业时,魏斐德已经掌握了西班牙语、法语和德语,以及一些拉丁文、意大利语和葡萄牙语。在大学里他又学了俄语,当然,后来他还学了汉语和日语。


在他短暂的一生里,魏斐德是一位求知若渴的学者,但绝非一个书呆子。他游泳,玩竞技帆船,还是一位优秀的滑雪者,与孩子们和朋友们共享其乐。十几岁时,他也曾学过武术,记得他曾告诉我,那是因为20世纪40年代在哈瓦那参加军事训练的时候,作为一个外国佬,他时常需要自卫。


如上所言,魏斐德过着所谓的“自在生活”。魏斐德的少年时代最大冒险当然是同他父亲追溯哥伦布的路线在西印度群岛帆船航行了一年。1992年年底美国历史学会的年会上,在华盛顿特区一个拥挤的舞厅中,魏斐德对这段航程中涉及的航行地点娓娓道来。他荣任了美国历史学会的主席,这仅是第二次由汉学家当选这个职位。


虽不及那段远航那般传奇,他一位高中时代的朋友撰写的回忆录中也透露了魏斐德的一些故事:斐德开着林肯大陆敞篷车,装点着劳德代尔堡阳光灿烂的林荫大道;也时常能看见他穿着一条褪色的Levis牛仔裤——那正是当时最时髦的打扮。他是学校最大的名人,然而他广受喜爱和钦佩的同时,也能平等、没有偏见地对待每个人,这一点即使是我们这些后来才认识他的人也深信不疑。


崭露锋芒


魏斐德带着国家奖学金被哈佛大学本科录取,并在1955年开始了学业。那时他已经决心要以学术为毕生志业,因为这可以使他稳定地从事他所挚爱的写作事业。2006年AAS在他即将退休之际为他举办的庆祝会上提到,在1955年哈佛大学的入学考试中魏斐德曾说过:“我最大的愿望就是像我的父亲一样,成为一个小说家,但我打算先拿到历史博士学位,这样我才能得到写作的学术背景。”


他的研究集中在他已经非常熟悉的欧洲历史和文学,他父亲经常强调其重要性,还会在餐桌上考他关于希罗多德、吉本和卡莱尔的问题。魏斐德本科时用笔名出版的《皇家棕榈大道17号》(17 Royal Palms Drive)(他自称卖得比他任何一部学术书籍都要好)中的一幕捕捉到了他父亲老弗雷德里克对他严格的智识期望的冰山一角:


我说,“爸, 嗯……我今晚可以开车送你到阿诺德,然后自己用一会儿车吗?”


“你明天晚上不是要出门吗?”


“是的,但是……”


“也许今晚你最好待在家里读一点柏拉图。”


即使在他后来的职业生涯还需承担管理责任,自律感也始终贯彻他的生活。他总是规律性地早起写作几小时,也经常工作直到深夜。


1959年以优异的成绩从哈佛大学毕业后,他拿着托尔奖学金前往巴黎索邦大学政治学院,计划在那里研究苏联政治。然而到了巴黎,他发现自己被法属印度支那研究所吸引,并通过那扇门,进入到了中国史研究的领域。大四时,偶然同毕业生保罗·科恩的一次谈话,点醒了他或有机会拜在费正清门下。于是魏斐德决定跟随费正清的最早的学生之一约瑟夫·列文森从事研究,而不是回到哈佛。列文森当时刚刚出版了他里程碑式的三部曲的第一部:《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命运》。


1960年秋天他和他第一任妻子一起搬到了伯克利(他们1957 年上大三的时候结婚的)。天才的魏斐德在第五年就拿到了他的博士学位。在1965年初他写给他哈佛同学们的信函中,他自己总结那些年的事:


我于1962年初(在伯克利)取得了中国现代史的硕士学位并攻读博士,在这段时间里,我有了孩子,撰写并出版了小说,开始投资当地的房地产。1963年春天,我以不错的成绩通过博士考试,和我的家人搬到台北,在福特基金会资助下继续学习汉语并撰写我的论文。去年9月我们离开中国台湾开始探索世界之旅:日本、中国香港、东南亚、印度、欧洲,现在我在伦敦,今年6月要完成我的博士论文答辩。7月我们将回到伯克利,我将在那里担任历史系助理教授职务。


60年代在伯克利时期的魏斐德

那篇博士论文《大门口的陌生人:1839—1861 年间华南的社会动乱》成为了魏斐德首部历史著作,1966年由加州大学出版社出版。在最近的一次采访中他说,这是在夏季的佛罗里达“充分构思完成的作品”,甚至也许具有小说性和电影特质。此书立即被誉为经典。


1965年魏斐德加入了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历史系,并在此安家度过了余生。但他从不会长时间停止漂泊。从1967年到1968年,他和他的家人移居中国台湾,在那里的一年他在台湾大学接管了汉语言研究校际课程项目。他汉语说得本就不错,那段时间里他又提高了自己的现代汉语知识水平,并且在被称为“亲王”的刘毓鋆(爱新觉罗·毓鋆)的指导下,熟悉了很多经典文本。


从台湾回到伯克利后不久的1969年,魏斐德的老师列文森突发意外不幸溺水身亡,于是他便接管了系里的中国史研究项目。在工作上他得心应手,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有天赋又有旺盛的精力,再加上他系内系外的诸多长期合作的同事也是如虎添翼,尤其是艾伯华、弗朗茨·舒曼、罗伯特·斯卡拉宾诺和吉德炜,使得伯克利发展成为了美国汉学的中心,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学生。


天才的历史学家


魏斐德作为历史学家的视野和胆魄是惊人的。当然很少有人能预言,他将持续进行19世纪中叶地方社会分崩离析压力下思想史的研究工作。《历史与意志:毛泽东思想的哲学透视》或许不是魏斐德最广为流传的著作,但它展示了其跨越欧洲和中国传统的视野宽度,勇敢地参与关于当代中国面临政治危机的思考与研究。


魏斐德的研究从20世纪跳回清朝时期,写作了一系列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文章。我个人最喜欢的作品之一仍然是《自治的代价》,它追踪被政治疏离的、曾经被视为全能的中国士大夫被不幸贬谪的历史,不难发现这篇于1972年发表在《代达罗斯》的文章反映了魏斐德及其他美国学者不得不面对的困境。1975年,他与卡洛琳·格兰特(他的第二任妻子,于1974年结婚)合编了一部具有影响力的论文集《中华帝制的冲突和控制》,选编ACLS会议中那些论述具有重大影响力的地方精英、社会秩序和国家的论文。大约在同一时间,他还完成了一本教科书《中华帝制的衰落》的写作,主要介绍清朝的历史。


魏斐德讲述,他写这本书是一个夏天和家人在希腊度假的时候,面临出版社的截稿期限,他全凭记忆而没有参考书的帮助完成了这本书。提到献辞“致小弗雷迪,驱赶寇拉的人”,他解释说,他的习惯是在户外写作,在阳台上,一天午饭后他发现他家养的山羊寇拉拿他放在桌上的打印稿当午餐吃。为防止这样的意外再次发生而影响计划安排,他指定他的儿子驱赶寇拉。


旅行还在继续。1976—1977年在剑桥大学基督圣体学院的一年,以及1980—1982年在北京大学做访问学者的两年,使他有机会推进这个10年前就开始业已着眼的项目:完整地叙述明清嬗代的过程。《洪业》于1985年出版,是一部1300页、需要分为两册专门盒装的大部头(为致敬马修·阿诺德,原题为《在黑暗的平原上》)。也许没有比本书能更好地证明魏斐德的叙事能力的作品了。这本书讲述了那场往返跨越长城的运动,记录了一系列非比寻常的历史人物(许多名字比如多尔衮,首次被引入到英语中),实至名归地获得了亚洲研究协会的列文森奖。《洪业》不仅开启了清早期历史一项新研究的大门,也在其值得瞩目的第一章,预示了中国向世界历史的融合。


他一直许诺要写一本关于18 世纪乾隆腐败统治的书,也于2001 年在哈佛大学就此方面发表过一篇论文。尽管他从未完全脱离清朝这一话题,但魏斐德余下的大部分职业生涯都用于探索20 世纪早期中国的犯罪、间谍和腐败。在绝妙而精密的三部曲:《上海警察》、《上海歹土》和《红星照耀上海城》这组大作中,他重写了与《洪业》相同的主题:共产党在上海的现代化建设时期的政治斗争、对权力的渴求和个人的弱小。只要看过他这些领域的研究,没人会怀疑他对在华盛顿和上海发现秘密警察档案的钟爱。读者也油然信服,对于掌控中国政治和盘绕在对“乱”的恐惧的可怕力量,魏斐德拥有十足的把握。在他去世之前, 魏斐德完成了《红星照耀上海城》的草稿,这是一本讲述上海情报工作的故事,从国民党统治的最后几年讲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


魏斐德同史景迁和孔飞力并称美国汉学三杰,教学生涯遵循着大致相似的轨迹,他们的书籍和文章通过精雕细琢、仔细的研究、尖锐的争论,展现了强大力量和新颖格局,深刻影响了这部分历史的研究。例如对民国史研究,他的贡献是建设了一个独立于上一代的学术研究领域。听闻魏斐德去世的噩耗,耶鲁大学的史景迁写道:


一直以来,斐德于我而言是吟游诗人和秘密特工的美妙结合。正如同他真正想要成为的那一类小说家一样,他选择分裂成不同溯流的故事,然后领读者们进出于内容丰富的脚注之中,进入他独特的、将次要情节作为注解穿插在主要情节的写作风格当中。同时,他还是一位真正的浪漫主义史学家——他把悲怆的情绪视为过去生活的中心。20世纪早期的上海是最适合他的:劳动战争、犯罪集团、鸦片、美女和秘密谍报。但是他也热爱17世纪,所向无敌的清兵扫除一切对立方,当他们露营到汉人的城墙外时,无法逃脱命运的中国文人们只是轻抚着琵琶。在我看来,魏斐德无疑是近30年内最出色的中国近代史学家。


尽管魏斐徳的确有他浪漫的一面,但在论争中他也有相当激烈的一面。一些思考对他来说都十分重要,我们见证了90 年代初有关对尤尔根·哈贝马斯提出的“公共领域”这一概念在中国的应用。这一点在魏斐徳的职业生涯中的体现可以参照哈佛大学教授孔飞力的评价。他在1964年与魏斐徳相识,作为毕业生的他们发现了彼此对于19世纪的反叛与革命精神起源的共同兴趣。孔飞力评价道:


斐德是极少的坚持将晚期帝国和近代史这两个领域视为一个整体来研究的学者之一。他拒绝局限在狭窄的路子里,并且鄙弃任何一个不能归属于一个更大范畴的个体问题。他广阔的视野和广博多样的知识对我们来说是一个了不起的典范。他写或做的一切事情中,没有任何一件是琐碎无意义的。


的确,魏斐徳似乎对他所研究的一切内容的政治指向都有一种直觉式的领悟力,而他自己的政治信仰却以一种非常耐人寻味的方式进行转变。年轻时,他想象自己正位于一场与共产党对立的战斗中(他深爱的古巴当时正位于卡斯特罗的控制之下),起码也动了加入中情局的念头。当他在伯克利修读学位时,校园论争与他在台湾的经历让他直接接触到了美国在越南战争中的军队调度,这致使他在冷战中转向了明确反对美国的政治干预的立场。1997年他曾对一位采访者说道:“尽管我是一名年轻的共和党,但我一生都在为民主党投票。”他的自由政治主张让他在中美关系中成为了一个不可或缺的幕后英雄。他也是1979 年吉米·卡特与邓小平签订成立的中美大学生交流互换项目的协调人之一。魏斐徳同时也在美国美中学术交流委员会担任数个领导职位,并作为对外关系和亚洲协会理事会的一名长期成员,频繁地在政府委员会之前对当代中国作出阐释。他从来不是一个真正的“集体合作”者,而是希望做一个独立的公共知识分子,1970—1980年代他经常为《纽约书评》撰文就是一个证明。


良师益友 润物无声


他有很多头衔,对他来说最契合的一个就是老师。除了他无能效仿的天才的健谈力,魏斐德在这一点上最大的天赋是做一个热情细心的倾听者。无论本科生还是研究生,他对每个学生作为知识分子的尊严都展现了真诚的尊重,并且有能力激发学生内在的自信。他依靠他和学生的共生关系来紧跟最新的学术研究趋势,享受他们的陪伴和来自他们的批评,并把他从学生那儿获取的东西认真地记录在自己的书上。在魏斐德身边,如果你停下来想想他是多么聪明、有多么惊人的记忆力,是很容易被吓倒的。但他并不因此而居高临下。对我自己来说,一个非常有才华的人能够如此保持富有人性和温暖才是非凡。一年一度的亚洲研究协会会议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中国研究中心举行,在招待会上魏斐德鲜明地展现了他这一品质:他主持星期六晚上的非正式会议,吸引了大量朋友们、学生们、崇拜者环绕在他身边。


他也是一个出色的通信者。也许是由于他有使用录音机来口述札记、备忘录和信件,然后被可信赖的助手记录下来的习惯,自然而然地和我一样,在这个领域里有很多人拥有了一大堆来自魏斐德的来信,从每封信中都仿佛可以听到他独特的声音,好像他本人就和你处在同一个房间里。


如此众多的学生将他看做导师,这就出现了一个问题:中国史研究的“魏斐德派”是否存在。乍一看,答案似乎是否定的。然而,看到非常众多的论文都曾由他指导,且进一步的调查表明,的确有一些因素在团结着魏斐德的学生:深究档案;对叙述非同寻常的尊重;挑战约定俗成说法的意愿。是魏斐德造就了我们,还是说我们因其所做的学问而迷上他,已经无从辨明了。不管怎样,作为我读的魏斐德的第一本书,《大门口的陌生人》以其引人入胜的内部视角审视英国帝国主义对广东乡村社会的影响,它处理历史渊源、谨慎组织的细节和宏观层面分析的精湛技巧,给人留下强有力的印象,为他带来了许多求学的门生,我自己就是其中之一。


在他所有的作品中,魏斐德都展现了极高的学术水平。在很大程度上来说,西方的中国史和中国研究领域正因为他的高水准才取得了巨大的进展。特别是在过去20年里,他的许多书和文章的翻译也使他在中国学术界受到尊重,并被赋予了外国汉学家少有人企及的学术地位。他的早逝,带走了一位指路明灯式的人物。他走后,谁还能继续为我们讲故事呢?


本文摘录自《魏斐德——壮阔人生远航者》,梁禾 编,人民出版社2018年2月,现标题为编者所拟,原标题为《他走后,谁还能继续为我们讲故事呢》


谢选骏指出:魏斐德不仅吹捧毛泽东,还久仰邓小平——他不仅因此被“喂肥的”了,而且还培养了一大批“职业学生”渗透美国,营造了一个“白左世界”。魏斐德是谁给喂肥的?还不清楚吗?否则的话,人民出版社、澎湃新闻网,会为他卖力鼓吹吗?现在的问题仅仅是——魏斐德,到底是哪个部门给喂肥的?

谢选骏:美国的真孤立配合了中国的假开放

《美国“孤立主义”与中国“单边开放”: 表象之下的政治现实》(陈岩 BBC中文记者 2024年12月2日)報道: 特朗普的当选,在太平洋对岸的中国激起两圈相互矛盾的涟漪:中文社交媒体上,有众多特朗普的拥趸者,他们欢呼这个特立独行者的强势归来;另一边是忧心忡忡的精英人士,他们恐于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