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谢选骏全集

2023年10月1日星期日

谢选骏:连环杀手的一生大部分时间还是“好人”


《吉林“保姆连环杀手”案:扭曲癫狂的心》(2022-06-15 拍碎感觉)报道:


1997年,吉林市铁东南区16号楼102室。


客厅正中央的佛龛前烛火明灭,线香燃起的青烟背后,菩萨表情慈悲不明。


与之一墙之隔的厨房里正在上演一场人间惨剧,残疾人张舒红将照顾自己父亲的保姆李春花狠狠剁成小块。


“你别怪我,是你自己惹我的......如果你不说那句话......”


天色已晚,江水滔滔,装着李春花的两个麻袋被沉进松花江,这个年轻的生命就像水滴一样融进河里再不见踪影。


回到小区,张舒红依旧是那个可怜又善良的佛教信徒。


没人知道他和家里保姆的突然失踪有关,也没人能猜到,这场13年前的凶案拉开了吉林市连环保姆杀人案的序幕。


失踪


2010年7月,盛夏。42岁的保姆刘凤杰离开前任雇主家,怀里揣着几百块生活费和儿子工作后送她的金戒指,只身前往吉林市东市场劳务中心找活干。


这个流动务工人员集散地是吉林市最大的两个劳务市场之一,大部分招工需求都是保姆和力工。


刘凤杰对这里已经非常熟悉。丈夫离世后,她离开老家夹皮沟镇,靠着在吉林市做家政、保姆,以一己之力养大了儿子刘伟。


如果没有遇到张舒红,刘凤杰大概再辛苦几年就会“光荣退休”,回到老家带带孩子,坐在楼下晒晒太阳。


前几年刘伟进厂做技工后,就已经让刘凤杰别再打工,他的工资足以养活他们母子二人。她现在之所以还在兢兢业业地工作,纯粹是想给儿子攒彩礼。


2010年7月8日,在东市场转悠几天的刘凤杰看见有一男一女在市场上招保姆。女的穿着蓝衣,男的拄着拐杖。两人的态度都很好,尤其是哥哥,语气和蔼,慈眉善目,一看就是个好雇主。


据招工的蓝衣女子称,他们是替家里老人出来招护工,害怕年轻保姆吃不了苦,所以想找个年纪大点的,老实踏实。酬劳也不错,一个月有1200元,还包吃包住。


刘凤杰连忙向两人介绍自己,并表示自己经验丰富,也有力气,一定能胜任这项工作。很快,她和瘸腿男子及蓝衣女子谈好工资,便随着这两人离开。


一个月后,失踪的刘凤杰的照片出现在警方发布的寻人启事上。


“大海捞针”


2010年8月中旬,东市场劳务中心一如既往地人头攒动,但这种琐碎的平静已经隐隐被打破,找工作的人中流传着一个消息,最近不少保姆从这儿离开后就失踪了。


有几个在人流中四处穿梭的人,在表情疲惫的劳工中显得格外醒目,那是吉林市刑侦大队的刑警们。


他们带着包括刘凤杰在内四张失踪保姆的照片,在东市场里走访。除了各家中介机构外,警察们逢人便问:“你们有没有见过这几个人,有没有看见她们和谁接触过?”


据当时媒体报道称,刘凤杰几人的失踪案是吉林省公安部门当年要解决的重案要案。为了找到犯罪嫌疑人,吉林市警方成立了专案组进行调查。


事情怎么会突然恶化到这一步?我们先将时间调回一个月前。


2010年7月9日后,刘伟再也没拨通过母亲的电话。起初他并没有太担心,一是因为他平时忙,和母亲联系也不频繁。二是母亲毕竟是在别人家做保姆,常有不方便通话的时候。


但时间过去一周多,他和母亲刘凤杰还是没联系上,这时刘伟有些慌了。很快,他去了离东市场最近的吉林市站前派出所报案,表示已经和母亲长时间联系不上,怀疑她被拐卖或者遇害。


刘伟的报案没有引起警方重视,他们告诉刘伟,“这个(刘凤杰失踪原因)要等我们调查后才说得清楚,你先回去继续联系你妈。如果联系上了或者有其他线索,就立即和我们联络。”然后便把刘凤杰的失踪搁置在一旁。


过了大半个月,和刘凤杰案类似的第二桩中老年保姆失踪案被摆在警方面前。失踪保姆姓庞,55岁,是吉林市本地人。她最后一次和家人联系,是说自己当时的雇主“太难伺候”,所以她辞职了,准备换一份工作。从那之后,庞淑云再无音信。


此时,仍没有人把庞淑云的失踪和最初刘凤杰的消失关联起来,因为庞淑云家人和她失去联络时,正值“吉林728洪灾”期间,他们觉得,“也许她被洪水冲走了”。


直到当年8月9日和14日,吉林市警方又接连接到两名中年女性张金娥、皮亚坤家属的报案,他们整理卷宗资料时发现,这4个失踪者有惊人的相似——都做保姆工作,都去过东广场劳务市场求职,都是家住农村,已经离异或丧偶的中老年女性。


这个发现引起公安部门高度重视,他们怀疑这几起失踪案均为一人所为,并且凶手还有继续犯案的可能。很快,吉林市警方调取精锐警力,兵分三路进行调查。


留在警局的警员将失踪人员信息录入全国失踪人员信息库,并对刘、庞等四人对近亲家属采取血样,留待DNA鉴定所用。同时他们从东市场所有中介及公司、工厂处调取了用工信息,与失踪人员进行比对。


另一部分警员前往四户报案人家及失踪者过往雇主家中走访,询问记录失踪者的体貌特征、着装、生活习惯,以及社会关系,收集有价值的破案线索,并分析排除这些人是否有作案嫌疑。


经验老到的刑警则进入东市场劳务中心地毯式摸查。一方面他们希望能寻找到目击证人,了解四人失踪前最后的行踪,另一方面也想看看,是否还有没有掌握的失踪人员。


但在偌大的吉林市想找到几个保姆,无异于大海捞针。


当时的东市场还没有安装监控设备,所以他们无法得知刘、庞几人最后和谁离开了那里。


东市场流动务工人员大部分都来自外地,他们在劳务市场停留的时间不会太长。第一个失踪的刘凤杰已经消失一个多月,想找到当时的目击证人非常困难。


因为中介费占月工资的十分之一,大部分打零工的保姆会选择独自在市场上游走寻找雇主,她们不会签正式合同,没有在劳务部门留下备案,那些雇主也不会留下身份信息。


同时大部分保姆们没有与家里保持通话的习惯,家属们也很少及时掌握她们的具体行踪。


所幸警方的努力没有白费。经过一系列调查,刑警们从东市场的中介和皮亚坤的女儿那里获得了重要线索。


嗜血信徒


东市场的中介们告诉警察,2010年7——8月间,他们经常看到一个瘸子带着一个女人来市场上晃悠,“一个月里,他来了至少有10天,有时候头一天找完,第二天又来找。昨天(8月13日第四个保姆皮亚坤失踪后)他还来这儿找保姆,但当时没找到,后面也没看见他俩来了。”


这个人去过几家中介公司问招保姆的事,大家起初对这男的印象都挺不错。因为他衣着整齐,谈吐文雅,身上有檀香味,看起来脾气也很好。但问过几次,交易都没成功,他还是在路上游走,和其他零工交谈。


这让中介们开始起疑,觉得这人更像是来抢生意的黑中介。尤其是当他已经带走零工后,隔几天又来招工,这种猜测更让他们想打探究竟。


有个和他差不多岁数的女中介主动上前和他攀谈,问他怎么老是来这儿,这人告诉她,“人家不干了,走了。”


还有人表示,他曾看到过有一个失踪的保姆跟着瘸子回家。


这件事和警方从皮亚坤女儿皮丹那里收集到的信息产生了重合。


皮丹回忆起和母亲见过的最后一面,就是在8月12日她找到工作之后。那天下午皮亚坤本来已经去了雇主家里,却发现自己包里误装着女儿的身份证和钱包。于是她匆匆回家把东西还给女儿,顺便还和女儿聊了几句。


她告诉皮丹,自己这次的雇主“是个瘸子,人挺好的,信佛”。她还给皮丹留下了雇主家的位置信息,“他家在延安街附近,那边好像要动迁了。”


延安街,这一位置信息恰巧和其他家属的证词对上。失踪的另外三个保姆也和家人提过雇主的家在“延安街那边”。


于是这些线索迅速组成了凶嫌画像——一个住在延安街的中老年男性,年纪大约50岁,腿部残疾。


圈定了嫌犯的活动范围后,为了不打草惊蛇,警员们乔装成自来水公司或社区工作人员在延安街一带进行走访。经过三日走访,2010年8月18日,他们确定住在铁路住宅铁东南区的一户人家有重大嫌疑。


“这家人很奇怪,明明是一楼,大白天还一直拉着窗帘,晚上又不睡觉,常常整晚亮着灯。”


“站在门口就闻到屋里的檀香味。”


他们还从邻居那里了解到,住在这里的正是一个腿部残疾的男子和他老婆,之前也看到过有几个陌生中年女子和他们一起回家。在邻居的描述中,这几个中年女子的模样与衣着和失踪的几人基本一致。


这家的户主,正是张舒红。


2010年8月19日14点,警方正式对张舒红及其妻子(后确认为前妻)李艳秋批捕。前者在吉林市船营区搜登站镇的岳母家被抓获,后者则在她另一处出租屋被捕。整个抓捕过程非常顺利,两人都没有反抗,仿佛早就知道这天会到来。


戴上手铐前,李艳秋提出一个请求,就是让她把家里狗的食盆水盆装满,“我养它好多年了,求求别让它饿死。”


证物搜查也出乎意料地顺利,“他好像根本就没认真隐藏过痕迹,在菩萨面前居然还能做出这种事。”


打开张舒红家大门,客厅里供奉的菩萨前香灰才刚燃尽。客厅隔壁的厨房,角落还有几处没擦干净的血迹。警方还在厨房里搜查到了一把菜刀,一把斧头,以及一条尼龙绳。


死者留下的贵重物品,比如金项链、戒指、手链则压在后院的一块砖头下。据皮丹指认,这条手链正是她送给母亲的礼物。


“杀了十几个吧”


看到警察在张舒红家进出,邻居们才反应过来自己身边居然住着个连环杀人犯。


“他是个挺好的人,平时很有礼貌,在这儿住了很久了,大家都认识他。”在邻居们的印象中,张舒红常年吃素,平时总是笑呵呵的,对人很有礼貌,还常关心别人。有邻居家雨棚破了,他还提醒对方,“有没有啥怕浇的啊。”


大家对他总体的印象都是,一个善良的可怜人。


“他心理素质很好,智商高,很傲”,参与审讯的吉林市昌邑区第五责任区刑警队教导员刘宇鹤则这样形容张舒红。


2010年8月19日17时,审讯开始。被提审的张舒红态度轻蔑,面对警方他毫不紧张,依然强词夺理,“她们嫌活不好,走了。去哪儿我不知道,我又不是你们公安局,还能管人家去哪?指不定后来被人骗了卖了。”


当警察告诉他,不要再死撑,有个词叫作“抗拒从严”,他理直气壮地说,“你们少唬我!以为我是法盲?我告诉你们我最懂法律!你们单凭怀疑就能抓人?赶快放我出去,不然我就去法院告你们侵犯我的权利!”


见张舒红坚持不松口,警方拿出他们在他家里搜查到的首饰等证物,让他明白自己罪行已经败露。


赃物摆在面前,张舒红笑了笑,在随后的几个小时里,他给出了四版截然相反的口供。


第一版口供,他说自己把保姆们卖了:“我在丰满认识了个男的,他说卖一个女的给他可以拿2000,我就卖了三个女的过去。”


次日凌晨1点,当警方把屋内血迹DNA和皮亚坤匹配吻合的报告提起来给他看后,张舒红又改口说了第二版口供,说实际上他确实杀了一个人,那人就是皮亚坤。她被自己带到丰满后,从桥上推到江里去了。之后,他又接连两次改口,说出不同的杀人方式。


双方的僵持持续到次日凌晨2点,或许是已知无路可退,张舒红终于松口承认自己杀了三个人,“这事我妻子不知道,都是我一个人干的,我杀她们就是为了和她们发生关系。”


见识过张舒红满口胡话的刑警并不相信这就是这件案子的真相。之后两天他们对张舒红多次提审,张给出了最终答案。


警方:“你到底杀了多少人?”


张:“数不清了,有十五个吧。”


这句话让在场所有人都震惊了,因为他们很难想象看起来完全没有作案能力的残疾人张舒红手里竟有这么多条人命。


所以是什么让他一次次提起屠刀?


我从张舒红邻居、亲属的采访及后续他的口供中零零整整拼凑出他可悲又癫狂的一生。


错上加错


1959年,张舒红出生在吉林市一个中产家庭中,父亲是高级工程师,母亲是中学老师。他在家排行第五,有一个哥哥三个姐姐,还有个妹妹。


在周围邻居看来,能出生在这个家庭是非常幸运的事,父母收入高,还有文化,对孩子教育也很看重,可以说前途无量。只是张舒红并不这么想,因为他就是这个家里唯一的不幸。


张舒红幼年时患了小儿麻痹,右腿留下了终身残疾,平时连基本生活都难以自理。


因为行动不便,健康的兄弟姐妹们可以在外玩闹奔跑,他只能自己坐在家里。


另外,从他读书开始,就常常受同学欺负。据他的中学同学回忆,初中时他就是班里被孤立的对象。


充满阴霾的求学之路影响了张舒红的学习成绩。中学毕业后,他没考上大学(有说法是当时大学不接受身体有残疾的学生),便进入工厂工作。而他的兄弟姐妹都进入了高等学府,在单位担任重要职位,收入颇丰。据未证实的消息称,张家大哥三姐小妹后来还去了美国留学,就此定居美国。


这种落差感让张舒红变得格外偏执。他把一切归罪于“命不好”,明明自己也很聪明,就是疾病害苦了他。也因为从小没有得到平等对待,他执着于追求别人的尊重。


其实张舒红在家里依旧是最被父母照顾的那个,但他或许并不想要这种偏爱。他在外界受到的歧视让他更加好面子,想要被平视,而不是被可怜。父母每一次特别关注,在他看来就更像是一种“施舍”。


进入社会后的张舒红,在他人看来,融入得不错。在工厂里,张舒红口碑和人缘都很好,工友们称道他是个聪明热心的好人,因为他手巧,性格好,见人就笑。平时还爱主动帮忙,会说好听话。


1982年,张舒红在去医院看病时认识了同患过小儿麻痹症的前妻李颖。两人类似的成长经历让他们迅速走到一起。同年,他们举办了婚礼。


婚后不久,张舒红在父母的资助下开了个小吃店,他负责买菜烧菜,妻子李颖则掌管收银、洗碗、大堂服务等工作。除此之外,张舒红还接一些算命、修表修车的活,几项收入加在一起,他们日子过得很是不错。


好景不长,结婚4年,李颖始终没有怀孕,等她在家里翻到张舒红的精子检测报告才知道,原来他有生育障碍。


为了避免被外人笑话,张舒红痛下决心,做了毕生以来最错误的决定。1986年,他多次找到大哥张磊,向大哥请求“借精生子”,“我也想有个孩子给我养老。”经不住弟弟跪下来苦苦哀求,张磊也一起劝说了原本对此坚决反对的李颖,最后和她生下女儿张乐乐。


虽然有“后”了,但张舒红的性情愈发古怪,他不仅变得更加迷信,平时枕头下面都要放着枪、子弹、剪刀等凶器,还对李颖不忠。


他想寻求更多的“真实的尊重”,于是私下里和多个女人混迹在一起,以李颖的话来说“非常风流”。他还告诉李颖,“你别管我,不论我在外面什么样,我肯定还顾家”。


1990年,张舒红在外面拜的算命师傅替他算了一卦,告诉他,“你得和李颖离婚,这个女人命硬,再过下去会对你不利。”


已经极度迷信(我更认为是借精生子这件事让他心里始终有疙瘩)的张舒红立刻回家向李颖提出离婚。因为李颖不同意,他狠狠掐住她的脖子,几乎将她掐死,李颖踢翻地上的洗脚水,让张舒红滑倒,这才逃过一劫。


1991年12月,李颖和张舒红离婚了,女儿被判给李颖。在民政局,张舒红又一改之前的嘴脸,一直哭着和李颖说自己非常后悔,但这段婚姻再无挽回的余地。


拿到离婚证的张舒红对李颖说了一句话,“君子报仇,十年不晚。”


离婚后,张舒红的事业也开始走下坡路。没有前妻做帮手,他的小吃店很快关门,最终又回到父母身边啃老。他找过李颖复婚,但李颖坚决拒绝了他。


但在工厂做工赚钱养家的李颖无力负担女儿上学和上舞蹈培训班的开销,她常找张舒红,希望他能提供一点抚养费。张舒红一再拒绝,表示自己没钱。


无奈之下,李颖时不时带着女儿上张舒红大哥张磊家里,希望他看在张乐乐是他的亲生女儿的分上,给点经济支持。


这件事成为张舒红第一次杀人的导火索。


他说,“这事传出去,邻居都在背后说孩子不是我的,我大哥也骂我害了全家。我当时一事无成,身有残疾,疾病缠身,生意倒闭,婚姻破裂,现在连个后代都没有,心里真的特别难受。”


“非常想发泄,很想杀人。”


1998年初,张舒红父亲生病住院了,家里只剩张舒红和保姆李春花。有一次,李春花因为忘记把豆腐放进冰箱,被张舒红数落了一通,不服气的她顶嘴,表示是张舒红没说过一定要放进去。


于是积攒无数愤怒的张舒红将李春花按在床上,狠狠朝她的头砸下拳头,直至她没了呼吸。


杀女


杀死李春花后,张舒红第一反应是毁尸灭迹。当晚,李春花的尸体被家里的斧头和菜刀分成小块,然后沉进江里不见踪影。


有人问起小保姆的去向,他便说,她赌气不干了,已经辞职跑掉,“反正她(李春花)家人都不知道女儿在我这儿工作,我也不怕有事。”


经过李颖多次讨要赡养费一事后,本就和张舒红关系一般的兄弟姐妹和他更是渐行渐远。


他们觉得正是张舒红的错误决定让全家人差点身败名裂,他的哥姐趁自己去美国深造的机会,离开中国,从此不再与他联络。这让本就跌入谷底的张舒红,更深感自己是个“孤家寡人”。


他一腔愤满无处发泄,女儿对他的排斥,又成为他第二次杀人的最后一根稻草。


起初,张舒红对这个女儿是非常疼爱的。李颖回忆起过去,说张舒红出门给孩子买东西,鞋子都能一口气带六双回家。


但随着孩子长大,她逐渐不愿意和父亲再有过多接触。“她去学跳舞,宁愿自己跑去学校都不坐我的(残疾人)电动车。”张舒红在审讯时称。


这让他开始起了疑心,认为有人跟孩子说过她不是自己的亲生女儿。这个猜想让他对女儿动了杀心,“反正杀一个也是杀,多杀几个也一样。”


后来警方问他,怎么忍心杀一个才11岁的孩子,从血缘关系上,至少这还是他的侄女。张舒红带着无奈的语气回答,“唉,哪有什么办法呢?我是要一个孩子养老,才冒着丑闻曝光的风险。现在不能养老了,还留着这个隐患干什么?”


“她出生在我们这种人家,长大了也是受苦,还不如死了干净。”


1998年,张舒红找到李颖,他告诉前妻,自己办了低保,如果把女儿改判给他抚养,可以多领低保费。他多次上门劝说李颖,告诉她在张家,有父母高额的退休津贴,有他的低保,至少女儿不会为学费发愁。


同年7月,李颖同意了张舒红的要求,结果五天后,女儿失踪了。


那天李颖接到女儿舞蹈老师的电话,问她张乐乐怎么缺课了。匆忙跑去张家找人的李颖在中途接到母亲出车祸的消息,只能转头先去医院,错过了找人的最佳时机。


李颖后续和父亲几次找过张舒红问女儿下落,张舒红有时回答孩子第一天就跑走了,有时又说她回家找李颖了,逼急了也会说,女儿被他杀了。


虽然李颖及家人四处打探,去报纸上刊登寻人启事,还报了警,但一直没有收获。


张乐乐到底去哪了?


据张舒红交代,当时他给女儿喂了有安眠药的饮料,准备随后将她杀了。动手之前他犹豫了很久,毕竟自己对女儿还是有感情的。但眼见安眠药药效将过,他还是闭上眼对女儿一边流泪,一边乱刀捅去。


女儿死后,他把孩子的尸体像李春花一样装进麻袋,从吉林市哈龙桥老桥上丢进松花江里。


如果李颖坚持深究,或许张舒红在当时已经落网。但有两件事让李颖暂停了对张舒红的追究。


一是她在去张家找孩子时,有邻居悄悄告诉她,孩子没死,是被送走了,“看到他们把她送去机场,应该是到美国那边了。”这让她猜测,张舒红说自己杀了孩子,是为了骗她,让她死了见女儿的心。


我个人认为,这个邻居的话,更像是张舒红刻意留下线索,为的就是让自己脱罪。


二是李颖发觉张舒红对自己有杀心。


她不止一次在从工厂回家的路上看到张舒红在跟踪自己,回想起过去张舒红在家里藏的那些凶器,她觉得自己处境很危险。为了安全,她上下班都拉着朋友和她一起走,避免落单被害。


更可怕的是,有次她发现张舒红站在工厂的院子里朝她在的车间窥视,托保安盘问后,保安从张舒红随身携带的包里搜出一把匕首。这让她坚定自己必须远离前夫的心。很快,她卖掉房子,去外地躲起来。


后来张舒红承认,他觉得自己落到家破人亡的境地,就是李颖害的,“我当时就是想杀了她,只是这女人精得很,我没找到机会。”


“我活不长了,想给你留点钱”


1999年,张舒红没有成功杀死前妻,他又想到别的报复手段。


他在手下亡魂李春花的遗物中发现了她给家里写的要钱的信,这让他感觉自己可以把李春花的死嫁祸给前妻的家人。


此时距离李春花被害已经过去一年多,张舒红笃定李春花家人还不知道她过世的消息,便给李家写信。


第一封信是匿名信,告诉他们李春花被拐卖了。第二封则模仿李春花的语气自述,自己被拐卖到桦甸一个叫李刚的人那里。


李春花父亲两次将信作为证据交给吉林市警方,想让他们解救女儿。不过,第一封信里给的地址是假的,而随着第二封信的线索,警方一度锁定了张舒红,因为,这个李刚,正是李颖的弟弟。


分析李刚的社会关系后,警方把两封匿名信及李春花的身份证保存在吉林市船营刑警四中队,并告知李春花家属,他们会进行笔迹对比鉴定。


只是不知道为何,张舒红进了警局又很快“洗清嫌疑”。即使李春花父亲又向长春市公安局报案,这个案子还是没有结果。


同年,因父母年事已高,残疾的张舒红无法照顾父母起居,他从劳务市场里找到比他小7岁的保姆李艳秋来服侍父母。两人相处多年后产生了感情,等张舒红父母去世后,他们就去登记结婚。


在张舒红看来,健全的李艳秋不嫌弃他,对他和父母都好,他对这个女人非常满意。


“她对我家很好,功劳很大。”


两人婚后,唯一不足的就是经济条件,因为两人都不工作,全靠低保金过活,张舒红父母去世后,额外的养老金收入也没了,生活很是清贫。


2009年,50岁的张舒红给自己算了一卦,预计自己活不过53岁。已经身患糖尿病等多种疾病的张舒红认为卦象很准。


他在想,自己死后,李艳秋该怎么生活,这让他做出最终决定,反正也活不长了,就多杀几个人求财,给妻子留点钱。毕竟这个女人是世界上唯一还关心他的人。


“我这辈子已经这么惨,那我也不让别人好过。”


他告诉李艳秋,我没几年好活了,但你不一样,我想让你后半辈子过得好点。李艳秋没有反驳他的话。


经过商量后,他让妻子去登报征婚,企图把几个有钱男人绑来杀掉讹钱。


为了避免事情曝光牵连到妻子,张舒红决定和李艳秋假离婚。他专门给李艳秋在外租了一套房,只要是要动手,他就会让妻子回避。


只是这个计划很快流产,因为李艳秋已经40多岁,没财没貌,前来应征的人不仅年纪大,身上更没几个子。


希望破灭后,张舒红改了策略。他在报纸上打了个付费算命的小广告,称“寻有缘佛友,助人转运”。很快,24岁的待业人员李明亮上钩了。去吉林市求职一月无果的他找妹妹借了100块,就迅速奔赴张舒红家中。


到了之后,张舒红先拉着李明亮坐下聊天,句句不离佛经典籍,给他留下佛家高人的印象。获取李明亮信任后,他给李明亮拍了几张照片,并询问记录对方家庭背景等详细情况,最后还拉着李明亮办了一张银行卡。


前期准备到位,张舒红开始筹备动手。他先是给李明亮端来一杯含有安眠药的“神水”,等他昏迷后,立刻将其杀死、搜身并抛尸江中。


万万没想到,花了240元刊登广告的张舒红只从李明亮身上摸到20元,深感自己做了亏本生意的他又转用备用方案。


他让妻子李艳秋装成国际婚介所工作人员给李明亮的妹妹打电话,说她哥哥给她报名了相亲,让她来一趟。自己则伪装成私人医院及护工的身份朝李明亮家里两次写信勒索。


“我们救了你儿子,不然他就没命了,你们要是有良心的话就汇钱。”


他在信中附上了李明亮的银戒指和照片作为证物,企图让李明亮父母相信。


事实上这次勒索也是失败的,看到信中错字颇多,语句不通顺,李明亮家属迅速报警。只是这次张舒红依旧成了漏网之鱼。因为面对李明亮父母的三次报案,长春市及吉林市警方分别以“失踪时间不长无法立案”等理由拒绝立案。


眼见写信勒索效率太低,最终张舒红选择了拐骗保姆杀人求财这条路。


从2009年5月开始,一直到2010年8月张舒红夫妻二人落网,张舒红策划杀害了7名保姆。


在筛选受害者的过程中,他找过中介介绍的保姆,也找过流动零工,当他和对方聊天了解到中介那里都有出工记录后,受害者被他锁定在“零工”“外地人”“离异”这几个条件中,因为她们失踪后被发现的可能性大大减少。


每次作案的过程,都是他先给保姆算命,骗她们有血光之灾,然后给她们三道符护身,并叮嘱其中一道需要烧成灰喝掉。这时他给保姆端来下了安眠药的水。等保姆昏睡后,他便用事先准备好的尼龙绳勒住对方脖子,直至其窒息死亡。


杀过几次人后,他处理尸体的手法已经相当老练。先是将其拖到厨房,对尸体进行搜身后,再用菜刀斧头将其肢解。死者流出的血他会放进锅里煮成黑色倒进下水道,其余部分就装到塑料袋,扔进距离他家一千多米外的江中。


后经尸检发现,有些死者死后还遭到了张舒红的性侵,这也是他在最开始录口供时称,“我杀她们是因为想强奸她们”的原因。


在2010年8月13日最后一次犯案后,张舒红在东市场的电线杆上看到前一个被他杀死的保姆的寻人启事,他有预感,自己快被发现了。


他让李艳秋躲到他在外给她准备的出租屋内,自己则跑到李艳秋父母家里“做客”。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几天后张舒红二人落网。


“下辈子我还想待在看守所”


在审讯室内,张舒红坚称,所有事都是他一人所为,妻子李艳秋并不知情。


他始终否认杀人是为了留钱给妻子,至于为什么杀人,又是如何动手的,他表示自己都记不住了。


有人出于好奇问过张舒红,你吃素信佛,为什么还能犯下如此深重的杀戒?他笑着说,吃素是因为我有糖尿病,佛是我爹妈信的,我就摆着做样子,根本不信。


2011年1月19日,进入监狱后,张舒红还企图以协议离婚的方式让李艳秋脱罪。


但他对妻子的维护毫无作用,太多细节表明李艳秋已经深度参与这件事。她数次陪他去招工,死者留下的质量、款式不错的衣物、生活用品都由李艳秋使用。


随着警方在松花江中来回打捞起受害者尸块,对张舒红迟来的审判也一步步临近。


2013年,吉林省最高院对他们进行了判决:


“张舒红、李艳秋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用暴力手段劫取他人财物…...被告人张舒红、李艳秋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在监狱关押期间,张舒红没有等来任何一个亲人探望他。曾有一次他拿出一个电话给监狱管教陈怀增,希望陈怀增能帮忙联系自己留在吉林的四姐给他寄点钱。等陈怀增拨过去后,冰冷的机械女音提醒该号码为空号。


得知此消息,张舒红只说,“那就当(她)是死了吧。”


张舒红在上刑场前表示自己最怀念,也是唯一怀念的地方就是看守所,“这里,真没待够。如果有来生,还希望在看守所度过。”


因为在这里他在关押期间多次因病住院,是看守所出的钱,还有狱警陪护。即使没人给他交钱开病号饭,厨房依旧给他提供了特殊餐食。


吉林市看守所秘书科科长褚天博对他的评价带着一丝怜悯,“我觉得他并不是一个十分仇恨社会的人,而是心理有问题。他十分想被尊重,可是不知道如何让人尊重他。”


李艳秋也在回忆丈夫张舒红时表示,“他是个很善良的人,就是脾气不算太好,也说不上来是不是偏激。”


或许这是他“家破人亡众叛亲离”后收获的最后一点点温暖。


但对于我个人而言,我觉得这对受害者们并不公平。张舒红诚然可怜,可是他手下的亡魂又有什么错?


他生活凄惨潦倒,但被害的保姆们活得并不比他好到哪里去。吉林市东市场的劳务市场,除了以“零工集散地”出名外,还因一个地方被众所周知,那就是五元女子宿舍。


要知道,杀了这么多个人后,张舒红在这群保姆身上薅下的所有首饰现金加在一起都没超过3万元。


这些生活艰难的保姆还在努力工作,凭什么张舒红就能以傲慢的态度决定她们的生死?


2013年12月25日,张舒红的刑事裁定书已下,判决他死刑于次日执行。得知自己生命已不足18小时,张舒红笑了笑,抖抖腿,心情甚至有些轻松。


他说,“作恶多端,我应该的,我应得的。”


临刑前一晚,管教多次问他,你是否后悔过,他晃晃左臂说,没有后悔,也没有考虑过对被害者家属是否有愧疚之情,“没必要道歉”。


他只提了一个要求,“上路前,能不能让我见见我媳妇?”


在驶往刑场的囚车上,李艳秋和张舒红见了最后一面。


2013年12月26日早上9点,张舒红被执行死刑,一共活了54岁,比他算命得来的寿命多了一年。

谢选骏指出:人说慈眉善目的连环杀手“在菩萨面前居然还能做出这种事”,我看菩萨不是说他们的工作就是“度人”的吗?


《韩国华城连环杀人案:一场笼罩韩国社会33年的“杀人回忆”》(2019-10-24 07:43 刘栋 澎湃新闻)报道:


“我知道这一天终会到来。”


说出这话的,是韩国历史上最臭名昭著的连环杀人案嫌犯——一个让几代韩国人陷入噩梦,与英国“开膛手杰克”、美国“十二宫杀手”这些历史上最“知名”罪犯“齐名”的人。


2019年9月18日晚上7点36分,韩国警方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经过DNA比对,韩国历史上首起、也是迄今为止最严重的连环杀人案嫌犯的身份被确定。只用了22分钟,“华城连环杀人案”就登上了韩国网络热搜的第一位。


次日,正是华城连环杀人案第一起受害者被发现整整33年周年的日子。在1986年至1991年的6年时间里,10名从13至71岁不同年龄的女性在首尔以南70公里的京畿道华城地区遭到野蛮强奸和杀害,犯罪手法之残忍,震惊韩国。


10月22日,据《韩国先驱报》报道,已有韩国国会议员针对已过公诉时效的华城案正式提出一项特别法案,旨在将嫌犯绳之以法,对此,韩国国家警察厅已表示了支持。


33年来,警方为侦破此案投入了创纪录的200多万人次警力,前后调查2万多人,比对4万多份指纹,然而真凶迟迟没有归案,成为韩国警界的巨大耻辱。找到真凶,俨然已成为韩国公众的“国民心结”。


根据这一案件改编的影视作品屡次被搬上荧幕。2003年,韩国导演奉俊昊拍摄的《杀人回忆》更是成为韩国历史上最成功的电影之一,也因着这部电影,华城案被中国观众了解。在电影结尾,演员宋康昊闪着泪光的眼睛死死盯着镜头的凝视,让许多人难以忘怀。这里面既包含着渴求真相的呐喊,也有着苦苦找寻真相无果的愤怒。凶手到底是谁?这个被无数人问了无数次的“灵魂拷问”,终于在2019年等来了迟到的答案。


金时根(音译)做梦也不会想到,他居然亲手抓到了华城连环杀人案的嫌犯。


据《韩国时报》报道,1994年1月15日,韩国忠清北道清州警局接到了一起报案,一名两天前失踪的年轻女性的遗体在一家五金店的仓库中被发现。


案情并不复杂,受害者的姐夫、31岁的李春在成为了最大的嫌疑犯。1月13日,李春在给受害者打电话,让她来家中见面设法劝说之前吵架离家出走的妻子回来。


据上述报道,警方在李春在家中找到了受害者的血迹,在审问中,他很快承认了自己的罪行。根据当年的判决书和搜查证词,李春在在妻妹喝的果汁中混入安眠药,在其意识不清之际对其实施强奸,在实施性暴力后,用钝器击打其头部将其杀害。


报道称,今年已62岁的金时根回忆起当年的这起案件时,有一个细节仍记忆犹新。当时尸检时在遗体头部发现了3处凹陷部位。但李春在一直称自己“分明打了4下”。 最终,经过全面尸检,发现有一次是打偏的,李春在的记忆是正确的。“当时我就想,他怎么能把残忍杀害人的过程记得这么准确呢?”金时根说。


在一审与二审中,李春在都被判处死刑,然而韩国最高法院在终审时认为其并非蓄意谋杀,而改判无期徒刑。这一改判,为日后找到华城连环杀人案的凶手提供了可能。


2019年9月19日,在宣布找到华城案嫌犯身份的次日,为了回应举国上下巨大的关注,警方再次举行记者会披露了更详细的内幕。警方表示,尽管该案的诉讼时效早已在2006年到期,然而由于案件的特殊性,警方并没有停止调查。在两个月前,调查组委托韩国国立科学调查研究院对现场的部分证据重新进行了DNA鉴定。结果发现,在目前可供鉴定的10件物证中,在连环杀人案第5、7、9起案件等3件现场证物中检测出的DNA与在押犯人李春在的DNA一致。警方表示,DNA证据的误差可能性极低。


此时,李春在正被关押在距离华城300多公里的釜山监狱服刑。也就是说,在华城连环杀人案最后一起案件发生3年后,他就因为另一起命案而被“阴差阳错”地逮捕收监,至今已服刑25年。


韩联社的报道称,在釜山狱警的眼里,李春在沉默老实,服刑期间从未受到过任何惩罚。如果不是因为无期徒刑,以他的优异表现早可以假释出狱。直到被认定为华城案嫌犯时,监狱的工作人员和狱友都无法相信这名“模范囚犯”可能就是韩国历史上穷凶极恶的连环杀手。


起初,李春在拒不认罪。警方调集了57人组成的专案组,再次对案发时的15万余项调查记录和证据进行分析,并派出9名经验丰富的犯罪心理分析师与李春在进行对话。


根据警方的说法,DNA铁证、此案公诉时效已过、假释可能性几乎为零以及犯罪心理分析师强大的攻势,最终击溃了李春在的心理防线。


“我知道自己做过的事情总有一天会败露。”在10月1日的第9次询问中,李春在终于坦白交代了自己的罪行。他不仅承认犯下全部10起华城连环杀人案,而且还交代了强奸并杀害另外4名女性的犯罪行为。此外他还声称,在华城案发前,自己曾犯下30次强奸或强奸未遂的犯罪行为。对此,警方表示正在逐一核实。


在交代自己作案的过程中,李春在通过画图的形式详细介绍了部分案件的行凶地点、时间和周围的情况,这也使得警方认为他的供述可信度很高。


10月15日,警方宣布对嫌犯李春在正式立案,尽管华城案已过诉讼时效,即便定罪,也可能无法再追究他的法律责任,但警方表示无论如何,还是会将此案所有的真相调查清楚,给所有人一个交代。


随着调查的深入,这场笼罩韩国社会长达33年的“杀人回忆”,再一次被召唤回来。


所有的噩梦都要从1986年9月15日那个清晨开始。


那天清晨6点,71岁的李某在女儿家住了一夜之后,因为惦记家中忙碌的农活,连早饭也顾不上吃便匆匆踏上回家的路。


第二天,她被发现陈尸于田地中,下半身赤裸,手脚以X字被捆绑,趴在田地上。


仅仅一个月后,第二起案件接着发生。受害者是25岁的朴某,她和第4起案件的受害者、21岁的李某分别于1986年10月20日和1986年12月14日在回家途中失踪。几天后两人的遗体被人们发现,手法如同一人所做:双手被胸罩反绑,头被盖上紧身短裤,朴某的胸口还有4处类似螺丝起子造成的伤口。事后调查发现,这两起案件的发生地点距离当年李春在的住处不到7公里。


第3起案件的受害者、24岁的权某的遗体在遇害131天后才被人发现,发现时遗体已经腐烂,死者的脸上也被盖上内裤,与此前的案件一样,死因也是勒死。尸检推测她的遇害时间应该是在1986年12月12日。


就在这个时候,已在京畿道警察厅担任30多年刑警的资深警员河升均(音译)被派至华城案专案组,正式开始涉入调查此案。从此,他的一生就和这起连环杀人案紧紧地捆绑在了一起。


2019年9月18日,当华城连环杀人案的嫌疑人李春在的身份被披露后,整个华城都轰动了,当地人纷纷聚在一起,谈论着当年发生的事情。


如今已是《韩国时报》社长的李俊熙(音译)当年曾采访过华城连环杀人案,他在《韩国时报》上撰写的一篇回忆当年报道华城案的文章中写道,“一开始以为这只是一起普通的案件,但是在现场看到遗体后,我被残忍的景象所震惊,此后便一直关注着警方对该案的调查。


33年后,当嫌犯的身份终于浮出水面时,《韩国时报》再次派出记者走访了当年案发地并进行了深入的调查。


“我抓起一坨稻草,准备去喂牛,结果发现草堆下面露出一条女性的腿。”83岁的崔载文(音译)回忆起30多年前的那一幕仍感到不寒而栗。1987年1月10日,第5名受害者——刚刚高中毕业的18岁女生洪某,在从邻近的水原市回家途中被害,次日遗体被发现在田地中,双手反绑,嘴巴被袜子塞住,衣服被脱掉后再盖到身体上,死因是被围巾勒死。


“自那天后,村里的气氛就一直很不安,发现那孩子(遗体)的路,我再也没有去过。”她在接受《韩国时报》采访时说道。


“在这起案件之前,(韩国)是没有什么‘连环杀人’概念的。当年警方投入了特别多的人力去查此案,只要是20至40岁间的华城居民,基本都接受过警察的调查。”李俊熙回忆称。


居住在当地的李春在也不例外,根据警察的说法,在第6起案件发生后他甚至一度被认为是犯罪嫌疑人,但是最终因为血型和脚印不匹配而将其释放。当时警方认为,疑犯的血型可能是B型,而李春在的血型是O型。


李春在被放走之后,华城地区的杀人案仍在继续。1988年9月8日,第7起案件的受害者、54岁的家庭主妇安某在回家途中遇害,遗体在小河附近的草丛中被发现,双手被胸罩反绑,嘴巴被袜子和手帕塞住,死因是勒死,凶手还在她的下体内塞入了异物。在这起案件中,有巴士司机和乘务员称目击到了搭车的嫌犯。


据韩国《东亚日报》的报道,第8起案件和第10起案件发生时,警察还对李春在进行了讯问,但因没有确凿的证据最终不了了之。事实上,直到最后一起案件发生4个月后的1991年8月,韩国警方才开始首次引进DNA鉴定技术,然而此时李春在已搬离华城地区。


30多年来,最备受煎熬的,莫过于调查此案的警员和受害者的家属。2006年华城案所有案件的诉讼期限即将到期,而追查凶手一辈子的河升均也行将退休,那一年,他带着满腔的悲愤和羞辱给华城案凶手写了一封数千字的公开信:


“作为刑警我觉得自己是受到恩惠的人。1971年当上警察开始,我抓到了292个杀人犯,送进牢房的犯人达数千之多。可是,这又能怎样,我始终没有抓到你。


“我和同事们曾经几个月不回家,在誓死要把你抓捕归案的念头下疯狂调查,哪怕忘记了妻儿的生日也不会忘记你全部的犯罪日期和作案手法。


“我有部下过劳倒下,至今半身不遂。还有另一个部下因为对疑犯刑讯逼供而犯下了致其死亡的悲剧。我也曾因此被解职。


“就在这期间你像是要嘲笑我们似的,从容地再次作案。为什么呢?


“你一定已经到了中年了吧,你结婚了吗?有孩子了吗?


“受害人中连70岁的老婆婆都有。你没有想到过自己的母亲?还有刚结婚的女性,年轻的20岁姑娘,尚年幼的女初中生、高中生。她们肯定有向你哀求饶命吧。你怎么下得了手呢?


“请千万不要比我先死,我一定要见到你!”


苍天不负有心人,这位73岁的老刑警终于等到了这一天。据《韩民族日报》报道,9月18日,他曾经的下属在看到新闻后马上拨通了他的电话,在得知嫌犯身份终于查明的消息后,两个人拿着电话像小孩一样哭了好一阵子。


许多人等这一天等得太久了。


这个让成千上万人念念不忘的凶手,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


李春在其人


“嗯,我觉得这很像我的孩子(李春在)。”这是75岁的金某看到警方提供的凶手素描后说出的第一句话。


李春在的身份曝光后,正在京畿道华城医院接受治疗的其母金某在接受《韩国时报》采访时表示,对于儿子被警方指认为华城案嫌犯感到震惊,她至今仍不相信自己的儿子会犯下如此严重的罪行。


“他是个很听话的儿子,没怎么让我担心,他的童年很普通,青春期也不反叛。他已经为自己的冲动(1994年杀害妻妹的案件)付出了20多年的代价。如今你们告诉我他是华城案的嫌犯,我无法相信……”她说。


随着媒体的调查和警方披露的信息,李春在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呈现出两种截然不同的说法。


据上述报道,出生成长于华城郡泰安邑济南里地区的李春在,在当地学校读书长大。1986年1月,服完兵役后,他在离家约4公里的一家电器厂工作。华城连环谋杀案发生期间,他就住在当地。


李春在的父亲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我和邻居们都无法想象我们村里会有这样的杀手。”他说,“突然之间,有许多记者来找我,告诉我我的儿子被确认为罪犯。我不相信,对我来说,春在是个好儿子。是一个温柔的孩子,不是一个做这种事情的人。”


这种印象也在李春在曾居住村庄的村民中得到了印证,据SBS电视台的调查,大多数认识李春在的人反映称:他内向、安静。 一位在济南里居住了一辈子的80岁老人说:“我和(他们家)住在同一个街区,对李春在非常了解,我不认为他会是犯罪嫌疑人。他的家庭环境虽然不富裕但也不错,他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也都很善良,都是好人。”


曾经一起服兵役的同伴也表示,李春在在军队生活中表现很平凡,人际关系不错,性格并不暴力。他的中学同学回忆称,他是一个安静的人,没有什么特点,记忆中甚至好像想不起他讲过什么话,也从来没有看到他抽烟或与其他人打架。


据上述报道,1990至1991年之间,李春在搬到距离华城110公里的清州,成为了一名挖土车司机,并与当地一家建筑公司的一名女员工结婚。与此同时,华城连环杀人案在1991年4月之后没有再发生新的案件。直到1994年1月,李春在在清洲的家中强奸并杀害了妻妹,被捕时,他已有了一个3岁的儿子。


在1991年到1993年的3年时间里,李春在经历了新婚、生子,这些变化是否使得他暂时停止了继续作案,还是有其他犯罪发生,目前仍有待警方进一步调查。


从警方披露的调查资料和媒体的报道中可以得知,李春在在结婚后经常对妻子实施家庭暴力,甚至包括性变态行为。1994年9月,上诉法院在起诉李春在的起诉书中将他形容为“有暴力倾向的性格”。调查显示,他甚至会虐待年幼的儿子。当妻子离家出走威胁要离婚时,他曾向周围的人说:“我要在妻子身上刻上纹身,这样她就永远无法再嫁给别人了。”


首尔数字大学前警察专业教授、犯罪心理分析师裴相勋(音译)在接受《韩国时报》采访时表示,“李春在显示出的是暴力连环杀手的特征:在比你强的人当中保持安静,而在比你弱的人当中显示出过分的暴力。”


韩国京畿大学犯罪心理学教授李秀贞在接受CBS电台采访时则认为,追求变态的性满足被认为是李春在的犯罪动机之一,这从华城案的受害者都是女性,年龄从13岁初中生到71岁的老妇人都有,大部分遗体都有被强奸的痕迹等特征看出。根据一位狱友的证词,他一直偷偷地保存着10张女性私密部位的照片,他印象中李春在唯一一次发火,也是因为他向李春在索要其中的一张照片遭到拒绝。


“他并未停止残忍的杀戮,而他的邻居们根本没有注意到。”李秀贞指出,“他所涉及的犯罪行为中的关键词是 ‘变态性行为’。虽然有许多方式可以解决性的需求,但是他却选择对他人造成可怕痛苦的变态行为。在他的所有罪行中,都涉及性侵或性侵未遂,他是一个仍然可能进行性犯罪和谋杀的人。”


李秀贞认为,另一个可能的作案动机是嫉妒之心。根据连环杀人案发生前的连环强奸及强奸未遂案的警方记录,李春在曾向被害女性提出以下两个问题:第一, 你老公是干什么的? 第二,你有几个孩子,几岁?专家分析称,从中可以推断他的犯罪动机不仅仅是追求性满足,还有想破坏别人生活的嫉妒之心。


此外,《东亚日报》报道称,李春在曾在调查中向警方透露自己在小学的时候被同乡的一个姐姐性侵过。警方表示,儿时经历的强迫性性经验有可能会扭曲性取向,并成为成人后的犯罪动机。不过目前这一点尚无法证实。


33年来,华城连环杀人案对韩国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


“华城连环杀人案”发生的时间——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到90年代初期,对于韩国人来说,是一段令人难忘、记忆深刻的时期。那个年代,正是韩国体制混乱、人心迷茫、社会失序、技术薄弱的年代。


韩国导演奉俊昊2003年上映的电影《杀人回忆》是记录这场“国民谋杀案”和其时代背景的影视作品中的佼佼者。直到今天,人们仍经常通过电影中关键的场景来记住该案。


在多次接受采访中,奉俊昊说过:“华城连环杀手案对韩国人来说是一个令人震惊的事件。它给韩国社会造成了很多创伤。当我拍这部电影时,我对罪犯有很多思考。我竭尽全力以不同于其他谋杀案的方式来表达它。我想说的是一个人的死亡如何给周围的人带来极大的悲伤,而这其中反映出当时时代的无能,是整个社会的缺陷,这是我这部电影要极力说明的。”


影片中有个细节颇能透露这一点。当命案发生前有人常点的音乐在广播中响起时,天也下起了雨,警官们知道凶手又要杀人了。但他们没有足够的人手去阻止。


奉俊昊在电影结尾留下的办案警官对着镜头的凝视,其实也有相同的意味。在电影海报上,写着一句“疯狂地想找到”,这既是奉俊昊自己的心里话,也是所有看过这部电影的人的心声。2013年,《杀人回忆》上映10周年时,奉俊昊曾专门组织过纪念活动,甚至一度认为凶手有可能来到现场。


如今,我们已经知道,2003年电影上映时,李春在已经在监狱里服刑9年,电影结尾那个死死的凝视,他很有可能从未看过。


而16年后,正在威尼斯参加电影节的奉俊昊收到了比获得最佳影片奖更让他激动的消息—— 嫌犯终于找到了。


曾经看过《杀人回忆》并留下深刻印象的韩国人申在原对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表示,从电影中,人们可以更多感受到的是对于那个时代的批判, “华城杀人案”中的凶手一直未能被“抓住”,跟当时韩国的刑侦体系、办案人员的素质以及刑侦技术装备的落后有着很大的关系。”每一个小细节如同滚动的雪球,越滚越大导致了这个案件无法告破。”他说。


当年正是在华城案侦破过程中,韩国警方首次使用了DNA鉴定技术。只是当时,韩国还未掌握此项技术,而不得不将样本送往日本进行鉴定。而33年后,DNA技术的发展和数据库的建立是警方得以破获华城案的关键。


据韩国法务部的数据,根据2010年7月份开始实施的DNA法,直至今年7月为止已经从17万6960名犯罪分子身上提取了DNA。根据犯罪类型,涉及暴力行为的犯罪分子最多(71485名),其后分别为强奸罪(29101名)、盗窃抢劫罪(24043名)、贩卖毒品罪(14359名)。


所采取的DNA则在解决包含华城案在内的多起未解案件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据韩国检察部门在其官网公示的数据显示,通过提取的DNA,检方解决的未解案件从2010年的33件升到了7583件(截至2016年)。自从韩国警方创造了DNA采取及管理系统后,直到去年为止,重新开始调查的案件也高达5679件。


从2000年2月起,韩国还引进了犯罪分析调查法,设立犯罪心理分析师一职,协助警方预测罪犯行动。此制度的引进最初目的正是为了解决华城连环杀人案。韩国媒体认为,华城案中李春在最后的认罪,正是由于犯罪分析师的参与,最终使李春在心理上发生了变化。


而33年来公众对“华城杀人案”真凶追查的持久关注与热议,更是推动韩国司法体系中对“公诉时效”制度的改革的原始动力之一。


韩国2007年修改的《刑事诉讼法》规定,韩国杀人犯罪的诉讼时效为25年、盗窃10年、强奸10年(情节严重者15年)、放火15年。在2015年7月24日,韩国国会以199票赞成、0票反对、4票弃权的结果通过《刑事诉讼法》的再次修订,此后25年杀人犯罪公诉时效被废除,杀人犯罪案件将被永久追诉。


华城案因为发生在修改法律之前,而且追溯时效已于2006年失效,所以李春在即使最终被认定为真凶,也可能无法受到起诉,但富戏剧性的是,李春在最终因为自己的恶行而锒铛入狱。虽然现实对所有人都开了一个长长的“玩笑”,但正义的审判最终还是没有缺席。


谢选骏指出:人说他“和日本军国主义有血海深仇,而不是和日本人民有血海深仇。改革开放,日对华无偿援助最多,这是血海深仇?武汉疫情爆发,日本上下为中国募捐,是血海深仇吗?”

我看连环杀手的一生大部分时间还是“好人”再坏的连环杀手也不可能经常杀人——即使杀过一两百人,杀手的一生大部分时间还是“好人”,许多人还热心社区服务,大做慈善事业……


《对话杀人魔》(2022-11-04 北京文化领域)报道:


只有杀人和做爱,才能给他快感。


奈飞最近又出了一部爆款:《怪物:杰弗瑞·达莫的故事》。新剧主人公杰弗瑞·达莫是美国臭名昭著的连环杀手,《沉默的羔羊》中汉尼拔的人物原型。

汉尼拔对美国的影响实在太大,凭一个名字就能成为好莱坞影视剧的流量密码。《怪物:杰弗瑞·达莫的故事》自今年9月21日首播以来,连续三周雄踞奈飞收视率榜首,播放流量仅次于《怪奇物语4》的剧集。

以奈飞为代表的流媒体平台,近年来以连环杀手真实经历为题材的影视作品层出不穷,带动了「连环杀手热」。为了让作品更好看、更刺激,对杀人犯的呈现往往添加了大量的「艺术创作与美化」,结果之一就是在社交媒体上涌现了一大批「连环杀手粉丝」。

一个臭名昭著的杀人犯为什么在全世界有这么多的粉丝?对于受害者及其家人来说,这些作品的走红又意味着什么?

雪莉·休斯(Shirley Hughes)是杀手达莫的受害者之一托尼·休斯(Tony Hughes)的母亲。30多年过去了,雪莉依然没有走出丧子之痛。在接受《卫报》采访时,雪莉痛苦地表达这部剧对她的二次伤害:「我不懂他们为什么可以这么做,把我们的名字拿去使用……事情并不是他们拍的这样。」

或许是为了回应这种指责,也或许单纯只是为了「蹭」到自家的流量,奈飞紧锣密鼓地在10月推出纪录片《对话杀人魔:杰弗瑞·达莫访谈录》。

《对话杀人魔:杰弗瑞·达莫访谈录》剥离了影视剧惯用的艺术加工手法,简单直接地将对达莫的采访录音,和当时的律师警察记者邻居等人的采访拼接创作而成,将一个连环杀人犯的一生血淋淋的展示在人们的眼前,让人们更加了解「汉尼拔」背后的故事。

杀人魔被抓

故事从达莫被抓开始说起。

1991年7月22日的晚上,威斯康星州密尔沃基市安静的街道上,一名黑人青年只穿着一条内裤在狂奔,终于在慌忙中拦下了路边的一辆警车。他的手被人用手铐锁住,身上还有刀伤。由于无法打开青年手上的手铐,两名警探罗斯(Routh)和罗尔夫·米勒(Rolf Mueller)只好带着他来到一个叫牛津公寓的地方。根据这名受害者描述,他刚刚就是在这被一名白人男子袭击,并带上手铐的。

警探敲响了公寓的门,一位白人男子走了出来,警探要求他拿出手铐的钥匙。白人男子显得非常合作,交出了钥匙。

事情差点就此了结,但一名警探出于慎重决定进入卧室进行搜查,很快,他就被眼前的景象震惊了:卧室床垫上有大量血迹,床下还扔着一把刀;墙上贴满了拍立得相片,上面都是尸体被肢解的过程;整个房间弥漫着血腥腐烂的臭味。

他立即要求另一名警探拘捕白人男子。尽管遭到疯狂的反抗,男子最终还是被警探制服。警探随后在卧室里发现了更多的残余尸体,在冰箱里还发现了三颗人头,被用塑料袋装起来。

图片

两名警探在阴差阳错之中抓获的这名男子,正是全美最臭名昭著的连环杀手之一——杰弗瑞·达莫。

被打开的潘多拉魔盒

1960年5月21日,达莫出生于威斯康星州密尔沃基一个六个孩子的家庭,排行第二。年幼时,他性格内向但却非常英俊,因此得到父母格外的关爱。但在四岁时接受过疝气手术,让他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感到「害怕和不适」。

由于面容清秀,达莫更是屡遭邻家男孩的性骚扰。这让他自幼便对「性」产生逆反心理,甚至导致成年以后无法进行正常的性行为。

小时候的达莫

在达莫8岁的时候,随家人搬到了俄亥俄州的巴斯镇。在那里,这个习惯独来独往的男孩开始以虐待小动物为乐,将狗、猫和麻雀的头切掉之类。父母发现后,却认为这只是男孩子的一种游戏。

10岁的时候,达莫已经开始拿小动物做「试验」:他将它们的尸体进行分割,并用硫酸类液体处理尸骨——这几乎就是他日后连环杀人作案手法的雏形。

达莫第一次对人下手,是在1978年6月高中毕业后。那一年暑假,达莫的父母关系破裂。母亲把父亲赶去汽车旅馆住,然后带着弟弟离开了家。于是,达莫独自在空旷的家里住了好几个月,孤单、无聊,又抑郁——没人知道,那些日夜他是如何度过的。

正是在这段时间,他犯下了第一起谋杀案。

那是一个想搭便车的嬉皮士年轻人史蒂文·希克斯。他光着上身,体格健美。达莫很喜欢他,想要和他发生关系,于是主动邀请他去家里做客。但是对方并不是同性恋,没坐一会儿功夫,便起身要走。达莫不想那个男人离开,于是顺手拿起哑铃,朝史蒂文头上砸去。随后,他切下了年轻人的头、胳膊和腿,然后用塑料袋包裹起来,埋在了房子的后面。

杀人之后,达莫并没有感觉到恐惧和害怕,他反而感觉很满足、很兴奋。但是良知和本能提醒他,杀人是严重犯罪,一旦被抓住就会走上死路。

这起谋杀案无人知晓,达莫得以继续平静的生活。

在此之后,因为酗酒问题,达莫陆续被大学和军队开除,只好投奔住在威斯康星州西艾利斯市的祖父母。

青年达莫

1985年,他在密尔沃基市的Ambrosia巧克力公司找到一份搅拌员的工作,同时开始出没各种同志酒吧,寻找一夜情。有一回,他和一个男人去酒店开房。第二天醒来后,发现房间里到处都是血。

原来,他把那个男人打死了。可达莫醉的不省人事,什么都不记得——他意识到自己失控了。

潘多拉魔盒一旦被打开,就无法再关上。

于是,达莫不再挣扎。「我被我自己打败了,我再也无法控制。」他彻底在欲望中沉沦,成为一个杀人机器,「也许执行魔鬼的工作就是我的宿命。」

猎杀行动就这样开始了。他先是在酒吧、街上物色对象,大部分是非洲裔美国人。他给他们钱,说自己想帮他们拍照,将这些人骗回自己的公寓。他将安眠药放进咖啡里,在迷晕后再把他们杀死。有时候,达莫会与尸体发生性行为。

在满足完自己的欲望后,他会想尽一切办法去保存尸体。或对受害人头部钻孔,注入酸溶液;或肢解尸块,精挑细选,进行烹饪。等一切处理完毕,他就寻找下一个。如此循环往复。

在达莫被抓之前,从1978年至1991年,他至少谋杀了17名男性。

看上去他是个好人

达莫被抓捕后,意识到案情严重,警方紧急将公寓周边封锁。为了避免引起民众恐慌,甚至不让媒体进入拍摄。

令人惊讶的是,达莫在审讯室没有丝毫辩解,甚至主动求死:「你们为什么不一枪把我打死,因为我做了那些事。」

他的辩护律师建议他保持沉默,他却每天一封弃权书扔给律师,并向警方坦承了每一起命案的过程。

达莫看上去并不像是一个坏人,这或许是他一直没有被警察抓住的最大原因之一。记者的描述中也不忘夸赞他的长相:「他看起来并不像一个连环杀手。」

在亲友眼里,达莫是个积极阳光的大男孩。在纪录片引用的视频资料中,他和大家的对谈十分友好,还多次邀请别人去他的独居公寓玩,邻居觉得他是个好人。一次,邻居找他借钱,达莫二话不说就掏口袋,甚至暗示不用还。但,这都只是表象。

实际上,达莫十分善于伪装。不仅狡诈,而且严重缺乏同理心。

1988年,他因性诱惑一个13岁男孩被起诉。检方心理医生评估后认为,此人很危险。喜欢利用人,毫无同理心,应该被拘禁。但是,达莫在法庭上表现出决心悔改的样子。最终只被判处1年外役监。在此期间,他又犯下许多罪案。

他不是没想过那些受害者的感受,但一点也不在乎。他只是想满足自己的欲望,立刻、马上。

为达莫辩护的律师曾这样描述:他从来没见过达莫这样的人。他没有任何朋友,不和任何人说话,没参加过派对,没看过电影。他只对结实健美的男性肉体十分迷恋,而且无法忍受和这些人分离。于是,他就用杀死的方式将他们留住——保留他们的器官,食用他们的内脏,都是因为「爱」呀。

他被这种畸形的欲望所控制,最终成为成了一个杀人狂魔。

不要迷恋杀人犯

就像根据达莫而创造的经典人物汉尼拔在美国民众中拥有大批拥趸那样,现实中,达莫在监狱中每年都会收到很多礼物。有人把他当成偶像,有人竟然想嫁给他。

其实这种罪犯崇拜一直都存在,而颜值高的杀人犯更受欢迎。

2014 年,美国加州警方将因枪支犯罪入狱的杰里米·米克斯的大头照上传网络,以警示斯托克顿市的团伙犯罪行为。不料,杰里米帅气的面庞征服了网友,在网络上瞬间走红,甚至被封为「史上最帅罪犯」。

随后,多家模特经纪公司向其伸出橄榄枝,愿意以每月 3 万美元的薪酬聘请他为服装模特,其中还包括范思哲和阿玛尼在内的国际大牌。最后,杰里米不仅迷倒了大批脑残粉,还收获了百亿豪门千金的青睐,结婚生子,走向人生巅峰。

类似的事情还发生在日本。一个名叫市桥达也的杀人犯因为拥有一张明星脸,以及在被捕时候的落寞神情,被粉丝赞为「颓废美」,在网络上引发了热烈的讨论,年轻的日本女孩公开表示「想嫁给他」。

这些「脑残粉」或许比罪犯本人还要更加可怕。一个简单却容易被忽略的常识是:我们不应该被杀人魔的神秘和疯狂吸引。

面对任何一宗恶性犯罪,最重要的是去认识和避免悲剧的发生。因为人性中的私欲和黑暗永远存在,社会中的偏见和缺陷也无法避免。但无论多么强大和痛苦的理由,都不足以剥夺无辜者生命。

从来没有任何力量推动达莫去杀人。他无法控制的,只是自己荒谬而疯狂的欲望。


谢选骏指出:人说“猎杀行动就这样开始了。他先是在酒吧、街上物色对象,大部分是非洲裔美国人。他给他们钱,说自己想帮他们拍照,将这些人骗回自己的公寓。他将安眠药放进咖啡里,在迷晕后再把他们杀死。有时候,达莫会与尸体发生性行为。”我看这个杀手还是个种族主义者,好像在为奴隶主报仇雪恨。而那些崇拜杀手的人,其实就是一些残废的白人杀手。连环杀手也很悲催,因为只有杀人才能带给它们快乐,而这些两脚狼的一生,大部分时间还是“好人”,除了勾结粉丝,无法快乐;就像过去祸害亚洲、现在脱亚入欧的日本人一样。”一个人干点坏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不干好事,专干坏事“——这样的人还能存活下去,岂非奇迹。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谢选骏:所有在美國的外國人都是美國公民

《一文读懂美国出生公民权,特朗普能将其废除吗?》(PATRICK J. LYONS, ISABELLE TAFT, EILEEN SULLIVAN 2025年1月22日)報道: 第十四修正案规定:“任何在合众国出生或归化并受其管辖者,均为合众国及所居住州公民。” 特朗普总统周一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