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谢选骏全集

2022年9月10日星期六

谢选骏:英国政治比周朝政治大大退步

《读中古英国历史-为什么英国王朝能持续800年?》(2022-05-15 岳岭)报道:


编者按:王孟源,长于台南,台湾清华大学物理系毕业,哈佛大学物理硕士及博士,后转往金融界,在华尔街历任巴黎银行研究主管,瑞士联合银行经理(于2001年发明世界第一个全自动交易程序),瑞士信托经理,现已退休,居住在美国。


他是一位充满正义和中国情怀的智者。他的家国情怀、胸怀天下的品格令人敬仰!


本文是王孟源先生关于政权更迭思考的一篇文章,非常有公益价值,转载以希望更多的人看到并了解这些历史知识。


以下为正文:


最近在重读英国中古史,亦即12世纪的威廉征服者(William The Conquer)之后的几个王朝(有一句玩笑话:所谓“现代”是自己出生之后,“近代”是曾祖父出生之后,在那之前都算“中古”),目前还只读到蔷薇战争(Wars of the Roses,请注意英文的原文里,Wars是复数,所以精确的翻译应该是“蔷薇战争系列”才对)。


我之所以会选择这个閲读题材,除了天生喜欢读历史之外,更重要的是因爲英国的王朝在世界政治历史上算是一个特别稳定而长寿的异数:八百多年来,虽然有好几次所谓的朝代更替,实际上只不过是外甥取代儿子当国王,国体(亦即封建体系)和统治阶级都没有经过重大的变动。一直到21世纪,英国上院的贵族们仍然可以追溯祖先800多年到威廉征服者的时代。相比之下,中国历史上的主要王朝大多只有200多年的寿命;只有王权虚悬的周朝和更早的夏、商才有类似的享国。


这当然不是因爲英国君王的治理水平高于中国的皇帝。事实上因爲中古英国只有非常原始而微弱的官僚体系,即使在英明君主之下政策的执行力也很有限,在平庸的国王手下几乎总有几个佞臣,昏庸离谱的程度超过中国的朝廷。总体来看,中古英国的平均治理能力显然是远低于中国的。我认爲英国王朝长寿的秘诀,除了孤悬海外、外敌难以入侵,以及国家规模小、治理相对容易得多之外,前四百年受益于低效但稳定的封建制度(与夏、商、周相同),国王的权力和责任都不是绝对的,就算把中央搞成一团糟,地方诸侯(即伯爵和男爵级别,分别管理县和镇;其实英文的“县”,“County”,字面上就是“伯爵属地”的意思)还是原班人马,内战打完,依然要由上一任明君的后裔来当国王。


现代的西方宣传喜欢拿13世纪的大宪章(Magna Carta)来说事(起因是下面提到的17世纪共和运动,开始严重夸大大宪章的历史地位),这不只是混肴因果(正确的说法是因爲王权有限所以有了大宪章,不是因爲有了大宪章所以王权被限制),说到英国兴起、进而称霸,是因爲大宪章限制了王权,那就已经到了颠倒黑白的地步。首先当时根本没有宪法这种观念,大宪章只是国王与地方贵族之间的一纸停战协议,预期的效力顶多只有一代,也就是一旦签署的那一批人过世或失权了,根本没人会再管那张白纸上写了什麽(事实上的预期效力,可能只有一年;因爲同一批地方贵族,在1215、1216和1217连续三年强迫同一个弱势国王,把稍微不同版本的大宪章签了三次)。


其次,中古英国的国王与贵族的争权,来来往往,所定的“宪章”(“Charter”)很多,大宪章既不是王权的低潮线、也不是高潮线,除了它的征税条文(即必须有国会同意才能加新税)在后世的宪章里广汎重现(但是也有例外)之外,对后世英国政体的实际影响几乎不存在。换句话说,大宪章主要只有象征性的意义,因爲它是威廉征服者之后,第一个限制王权的停战协议。也幸亏大宪章没有太大的持久后果,英国才避免步上后来波兰王权受宪章严格限制而很快亡国的命运。事实上,真正限制中古英国王权的,是封建体系;而在大宪章之后几百年,环顾欧洲的封建体系里,英国的王权其实算是相对较强的(并且如同欧陆,中古英国的王权随着民族国家意识的兴起而越来越强),否则就不可能爲了强占半个法国而去打英法百年战争。


到了16、17世纪,殖民美洲带来了历史性的经济助益(相对于欧洲当时的GDP,绝对是人类文明史上独一无二的资本红利注入),成爲西欧国家近代化的推力。英国得利于地理位置,收益特别大,对政治的冲击也早于欧陆国家。然而这样的经济剧变引发的内战,虽然和100多年后的法国大革命一样,产生了将国王斩首的共和体制,一旦共和派首领Cromwell过世,王朝又得以延续。这只能算是运气了:当时英国还没有工业化,以农业为基础的封建体系仍旧存在;法国的大革命发生的晚,社会结构已经有了基本性的变化,19世纪的人民不可能再接受完全的中世纪式君主复辟(拿破仑三世其实不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君主,而是一个投机政客,我以后再详细解释)。


这种极佳的运气,居然一直延续了几百年。早先因爲地理位置而率先商业化,政治上又平稳度过了共和革命这一关,使得英国在18世纪得以引领工业革命,并且因此而在19世纪成爲世界霸主。到了20世纪,霸主的位子被和平转让给自己的旁支:美国。我一直认爲中国历史上,主要王朝只能持续200多年,并不是一个偶然的巧合,而是在统一和集权的官僚体系下,政治和社会结构自然僵化(亦即既得利益阶级的兴起和掌权)的必然结果。很不幸的,统一和集权的官僚体系是唯一能高效管理大国、创造现代盛世的先决条件,英美也不例外。英国的现代盛世有200多年历史了,能够慢慢衰落成爲中等国家已经算是很幸运的。美国的盛世只有100多年,其腐化的进程却远为严重;对于这一点,我在下一篇文章再仔细讨论。


【后注】有关于大宪章的讨论,我再补充一点:政府的第一要务是保护底层人民,所以真正有意义的宪法,必须要遏制贵族/土豪/财阀/世族等等的权力,来保障底层民众的基本人权。大宪章限制王权,来保障贵族的财富,其实是反其道而行的一种退步;尤其在16、17世纪的啓蒙时代,国王往往是平民与贵族斗争的盟友。英国之所以能够快速崛起,成爲世界霸主,大宪章早已失去实效是必要因素之一。


网民嚎叫:

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权利是理所当然的, 你现在所拥有的一切, 要么是你自己挣来的, 要么是你的先辈为你挣来的!我们的目标是星辰大海!加油!!!


谢选骏指出:对!目标应该是征服英国——回应鸦片战争提出的历史挑战!英国王朝虽能持续800年,也没能破了周朝的纪录。有些方面,英国政治还比周朝政治大大退步了。但是对于我所说的这一要点,台湾出身的哈佛大学的博士文章却完全没有认识,这是因为陈腐的西方中心论还在作祟啊。



网民对话——


一剑飘尘 007@yjpc007:网友提供给我的,发生在成都的图片,看得我触目惊心!刚刚还评述说,中国朝鲜化无法阻挡。看了这个,我必须说:中国集中营化近在眼前!习包子不是要搞文革2.0,他是要搞奥斯威辛集中营2.0!习包子连任,中国很可能变成人间地狱。而只要中共不发动对外战争,欧美就只会停留在嘴皮子上骂妈卖逼而已。


谢选骏指出:这是学了英国在澳大利亚推行的“种族灭绝”的经验。

老鮮卑獨孤汧@zunwangrangyi:英王室與天朝周王室相類,周人也是對敵人“夷其種族,破其國,隳其宗廟”。

谢选骏指出:灭族是从秦始皇开始的,周朝还是保留了商朝及其多数封国……所以我说,英国政治比周朝政治大大退步了。

老鮮卑獨孤汧@zunwangrangyi Replying to @xxj2040:

周王室懷柔四方,祗對不服王化者徴討之,存亡繼絕,與諸侯共治天下。

谢选骏@xxj2040:非常赞同。

mu@concertocheng Replying to @xxj2040:英政府对自己的国民好,对其他国家就是另一回事了。

谢选骏@xxj2040:英政府也搞国内大屠杀的,BBC都揭露过。

唐辛子@xinzitang:英联邦的君主制并不是躯壳。女王也并不是吉祥物。更多的是一种古典主义的精神——这种不变的精神,对于瞬息万变的现代是重要的。它是一种牵制与平衡。人的灵魂应该是自由的,但精神应该是坚定的。女王的存在,赋予了精神以坚定的美感,所以这么多人爱她。

谢选骏指出:英国是种族灭绝的急先锋。


湘女@bqB9Ml6aFloKS2F:为什么伊丽莎白二世英国国王去世获得全世界极大注目、哀悼?因为英国开启了百年以来人类文明新篇章!因为女王遵守契约、守法、极度自律、维护传统价值、坚守普世价值,从而赢得全世界尊敬!

谢选骏指出:因为英国鬼子贩卖鸦片,全世界的总统和贱民全都吸毒上瘾了。


瑞典茉莉@SwedenMoli2017:1997年,查理斯代表英女皇出席中国接收香港的仪式。按照王室人员外访惯例,查理斯回到英国后写下名为《香港主权移交》的回忆日誌,并分发给约100名亲友作内部传阅,尖刻地批评当时江泽民发表「样板」演说,又形容中共官员是「可怕的老蜡像」,并质疑「解放军腐败威胁港人」。

谢选骏指出:这是典型的英国鬼子——当面说好话,背后下毒手……对香港人民见死不救。


谢选骏:大英帝国僵尸的斩首礼

《特拉斯白金汉宫觐见国王查尔斯三世 能否保住君主制?》(综合新闻 2022-09-09)报道:


当地时间9月9日下午,英国首相特拉斯在位于伦敦的白金汉宫觐见新任国王查尔斯三世,这也是查尔斯三世作为国王首次接见英国首相。


当地时间6日,在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去世前两天,特拉斯在苏格兰接受女王的正式任命。8日,伊丽莎白二世在苏格兰巴尔莫勒尔城堡去世。


英国国王查尔斯三世现年73岁,是英国历史上担任王位继承人身份时间最长的王储,也是英国历史上登基时年龄最大的君主。


由于伊丽莎白二世女王70年的超长执政,绝大多数世人都还不太习惯英国的君主是“国王”而不是“女王”


年过七旬的新国王:查尔斯能否保住君主制?


当地时间9月8日中午刚过,英国民众都收到了一个相当突然的新闻推送,正驻跸在苏格兰巴尔莫勒尔城堡的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的健康状况突然急转直下,已进入医疗监护状态,英国王室成员都在第一时间从伦敦赶向苏格兰。白金汉宫通告里非常谨慎的用词,以及英国广播公司(BBC)的新闻播音员纷纷换上的黑色外套和领带,让所有英国人都清楚,那个大家都不愿面对的事实真的要来了。


下午6点半,BBC所有频道切断了正在播出的节目,主播用最低沉的语气宣读了来自白金汉宫的讣告,96岁的伊丽莎白二世女王平静离世。她的继承人查尔斯王子即位英国国王,名称确定为“查尔斯三世”。新国王和王后当天会在巴尔莫勒尔城堡过夜,并将在第二天白天返回伦敦。


在查尔斯三世国王返回伦敦后,他会向全国民众发表讲话,并即刻召见刚刚上任三天的首相特拉斯以及重要内阁成员,商议敲定女王的丧事安排。本周六,英国议会也要周末加班,全体议员将循惯例向新国王宣誓效忠。同时,英国将进入十天左右的国丧期,直至女王的国葬举行。


70年的老王储


新任英国国王查尔斯三世,全名查尔斯·菲利普·亚瑟·乔治,于1948年11月14日出生于伦敦白金汉宫,是当时的王位推定继承人伊丽莎白公主与丈夫爱丁堡公爵菲利普的长子。在其祖父乔治六世国王于1952年驾崩并将王位传给他的母亲伊丽莎白后,时年仅仅三岁的查尔斯就成为了英国和英联邦所有王国的第一顺位王位继承人。至今年5月,查尔斯王子正式超越了上世纪初在位的列支敦士登亲王弗朗茨一世,成为世界历史上等待王位时间最久的王储。随着女王去世,这个纪录最终定格在了70年7个月零2天。


依据查尔斯的父系血缘,他拥有一个很长的姓氏:石勒苏益格·荷尔施泰因·索恩德堡·格吕克斯堡,这个姓氏继承自他的五世祖,丹麦的格吕克斯堡公爵弗里德里希·威廉。而他的父亲,原本是希腊和丹麦两国王子的菲利普在迎娶伊丽莎白公主之后,为了避免可能的继承权冲突,改为母姓“蒙巴顿”,因此查尔斯出生后的姓氏就是父母姓氏的合体“蒙巴顿·温莎”。如今他即位后,英国和所有英联邦王国也都将维持“温莎王朝”的王朝名字不变。


自从母亲登基后,当时仅三岁的王储查尔斯,就自动获得了一长串属于英国王储的传统封号——英格兰的康沃尔公爵,苏格兰的罗萨西公爵、卡里克伯爵和仁弗鲁男爵等等。1958年,他又被母亲授予属于英国王储的最高封衔——威尔士亲王。在查尔斯7岁时,白金汉宫宣布,他们将打破英国王储只接受私人家庭教育的传统,将王储送往西伦敦的一间私立学校就读。1967年,中学毕业后的查尔斯王子再次打破了英国王储成年即参军的传统,选择去大学深造。他选择了剑桥大学最负盛名的三一学院,就读考古和人类学(后转为历史学)。在此期间,他还前往威尔士大学学院交换了一学期,学习了威尔士语。他不仅成为了第一位拥有大学学位的英国王储,也成为了第一位能真正掌握威尔士语的“威尔士亲王”。


大学毕业后的查尔斯跟随父亲的脚步,在英国皇家海军服役了5年。在军队服役的过程中,他掌握了驾驶固定翼飞机和直升机的技能,还曾在皇家海军布罗宁顿号扫雷艇上担任指挥官。当然,可以理解的是,和他的弟弟约克公爵安德鲁不同,作为王位第一继承人的查尔斯王子不会被派往一线战场执行任何有危险的任务,他的主要任务仍然是学习如何做好一名王储,以及时刻准备好成为一名合格的君主。


王子的爱情与婚变


毋庸讳言,查尔斯王子最为世人所知的故事,莫过于他与威尔士王妃戴安娜的婚姻以及随后的婚变。这个故事也要从王子的青年时期讲起。他的舅祖父、那位著名的英军参谋长和末代印度总督蒙巴顿勋爵曾经教导他:“以你的情况来说,在最终安稳下来之前,你要尽可能多地播种野燕麦,尽量多接触女人。但谈到婚姻,因为你的妻子最终会登上王座,她如果有恋爱经验,那就会很麻烦。”


需要承认,这句话放在今天,的确十分刺耳,甚至非常有损王室的形象。但必须意识到,在1960和70年代,当时贵族的道德标准、行为规范、性别平等意识,甚至包括整个社会对于王室贵胄花边新闻的接受和容忍度,和今天相比可谓是大相径庭。不出意料,查尔斯王子在婚前并不缺少女友,这其中有英国驻西班牙大使家的千金,有第八代威灵顿公爵家的小姐,还有戴安娜的姐姐莎拉-斯宾塞,以及后来婚变的另一位主角卡米拉-尚德,也就是今天的卡米拉王后。


1980年,时年31岁的查尔斯开始和第八代斯宾塞伯爵的小女儿、年仅19岁的戴安娜约会,两人的绯闻很快占据了英国八卦小报的版面。起初懵懂的戴安娜对于陪伴王储出入感到敬畏和无所适从,不过王储的父亲菲利普亲王建议查尔斯,他应该尽快决定是否迎娶戴安娜,否则八卦媒体的猜测对于这位伯爵小姐的名誉将造成无可挽回的伤害。何况,年轻且没有情史的戴安娜也很符合蒙巴顿对于未来王妃的“建议”。


查尔斯王子采纳了父亲的建议,在1981年年初向戴安娜求婚,当年7月,两人的世纪婚礼在伦敦圣保罗座堂举行。青春美丽的戴安娜成为威尔士王妃,在全世界传为佳话。第二年,两人的长子威廉出生,1984年,次子哈里出生。戴安娜王妃也凭借她美丽的形象和优雅的举止,成为了英国王室的一张名片。


但近13岁的年龄差,让两人的婚姻很快出现了裂痕。婚后五年,查尔斯和当时已嫁为人妇的卡米拉旧情复燃,而同时戴安娜也先后与其保镖和骑马教练传出外遇绯闻。1992年,两人正式分居。1995年,在英国广播公司(BBC)最出名的《广角镜》节目中,戴安娜说出了那句著名的“这段婚姻中有三个人,所以有点拥挤”。转过年来,感情已经彻底破裂的两人正式离婚。1997年,戴安娜与新欢多迪-法耶德在巴黎遭遇致命车祸,香消玉殒,原因至今难解:躲避狗仔队、司机酒驾毒驾甚至阴谋论猜测,不一而足。在这一“时代悲剧”过后,王室永远为戴安娜保留了“已故威尔士王妃”的头衔,卡米拉则只能获得“康沃尔公爵夫人”这个低一级的封号。


不过,自从2005年查尔斯王子和卡米拉结婚后,这对伉俪的确做到了远离绯闻并慢慢修复了王储因婚变破坏的形象。时隔20多年后,查尔斯和卡米拉在英国民众中的认可度一直缓慢提升。2022年,伊丽莎白女王在她的在位70周年白金禧庆典御旨中,明确表示“真诚希望”在她身后,卡米拉可以获得“王后陛下”的尊号,从而解决了原本十分令人困扰的“王后”还是“伴妃”的身份难题。


最繁忙的使节和慈善家


英国君主作为英国的国家元首和英联邦的元首,无疑拥有尊崇的地位,但其作为“立宪虚君”,又不能实际承担政治上的决策职责。而且根据英国传统,女王本人对于英国国内的很多大小俗务都有责任参与、听取和签署,公务极为繁忙,不可能经常抽出时间外访。于是,作为英国王储,也是英联邦的元首继承人的查尔斯王子,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就在承担代表英国和英国王室出访的职责。其中最为中国人所知的出访,就是他代表女王出席了1997年香港主权移交中国的典礼。


近十几年来,由于女王和菲利普公爵年迈,查尔斯王子承担了越来越多的王室礼仪性职责。2008年,《每日电讯报》形容查尔斯是工作最勤奋的王室成员。此言不虚,2008年,查尔斯出席了560场官方活动,2010年是499场,2011年更突破了600场。而且,仅从2014年至今,查尔斯王子的官方外交出访活动就超过了百次,说他是英国最繁忙的“使节”也绝不为过。


除了出席国内外的活动,查尔斯还是众多英国国内和国际慈善公益组织的赞助人,他赞助了超过400间慈善组织和机构。1976年,查尔斯建立了“威尔士亲王信托基金”,新成立了16家慈善组织并担任全部的主席。如今,这些慈善组织每年都能募得超过一亿英镑的款项,用于教育、可持续发展、建筑环境、商业责任等等领域。作为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的王储,查尔斯也在这两国复制了“亲王基金”模式,并运转良好。


查尔斯对于建筑和城市规划与环境的关系有着特别的关注,他致力于通过建设或者翻新能效更高、环境更友好的建筑,来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亲王信托基金为重建遭受地震的海地太子港、翻新战火蹂躏的阿富汗喀布尔历史建筑等项目都投入过大笔资金。同时,查尔斯和他赞助的公益项目对于环境保护、应对气候变化、救助难民等等事业也都参与颇深。


今年五月,由于女王健康的状况已经不允许她穿着华丽的王室礼服参与国会开幕大典,查尔斯王子第一次代表母亲主持了国会开幕典礼。可以预见的是,在未来的一些年里,他仍将在每年五月履行这项重要的王室职责。只不过,以后他出席的身份,就不再是威尔士亲王查尔斯,而是联合王国国王、英联邦元首——查尔斯三世陛下。届时,英国的卡米拉王后陛下也将会伴随在他的身边。


无可否认的是,由于伊丽莎白二世女王70年的超长执政,不止英国人,恐怕绝大多数世人都不会习惯英国的君主是“国王”而不是“女王”。女王的猝然离世,势必会引发外界,尤其是英国以外的国家对于英联邦体制甚至英国君主制度的疑虑。


而且查尔斯三世现在也已年事不小,他的在位时间必定会短于他非凡的母亲。如今世界正处在数十年未有的变局的十字路口,过去几年,英国王室也不缺新闻甚至丑闻。英国和英联邦能否保持君主制的稳定,对于查尔斯国王和整个英国王室来说,都是未来必须面对的难题和挑战。女王离世,的确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结束,而作为元首的查尔斯三世国王,又将会带领英国和英联邦走向何方,仍需观察和期待。(作者系政治评论人,剑桥大学社会学系博士候选人)


网民嚎叫:


Sam大树 发表评论于 2022-09-09 23:43:04

谁是老板?首相有权,国王则只负责娱乐大众,不要搞反了。

Maui2021 发表评论于 2022-09-09 23:23:46

还不祥的预兆呢。墙国人在水深火热中,一边忍饥挨饿没饭吃,一边天天被捅嗓子眼,一边还不忘诅咒别人。

京城老炮1950 发表评论于 2022-09-09 10:43:51

国王查尔斯三世能否保住君主制,那就看国王查尔斯三世的智慧了。大英帝国真的要废除王室了吗?那得需要一位英国的戈尔巴乔夫才可以做到。那谁又是英国的戈尔巴乔夫呢?难道真是刚上任执政的首相特拉斯吗?没准儿是她!女版的戈尔巴乔夫。因为她的政治理念是一位坚定的共和派,而共和派的政治理念就是以废除王室为终身的奋斗目标。还有非常蹊跷的是特拉斯与女王首相交接后的二天以后,女王就驾崩了,按照老百姓的说法,显然是特拉斯把女王给克死了。许多香港的风水师定居在英国,他们这几天可有事情做了。这是老天有意的安排呢?还是.....?无论如何,对大英帝国来说,这是一个不祥的预兆!

横流沧海 发表评论于 2022-09-09 17:42:32

退位做太上皇吧


谢选骏指出:查尔斯一世(查理一世)是被斩首示众的。现在查尔斯三世登基了,如果他也不能保住君主制,那么伊丽莎白二世的葬礼就将成为死亡多年的大英帝国僵尸的最后斩首礼了。

2022年9月9日星期五

谢选骏:宋永毅志大才疏,不明事理


网文《读<重审毛泽东的土地改革:中共建政初期的政治运动70周年的历史回顾>——揭党国最重要最本质的“嘴脸”和政体》(2022/8/20于洛杉矶)报道:


题记:与世界著名学者教授的一篇中国专题旳文化交流,以及有关中国前途命运走向的随笔。


2022年8月17日,收到著名学者美国大学教授宋永毅主编的大作(书名见上)。

宋永毅主编的书中收录了国际“共产主义受难者基金会”主席李·爱德华(Lee Edwards)的《中国共产主义的罪恶和现状》论文,以及,著名的38位学者、历史学家、专家、博士教授(上、下两册1300页)的专题论文,可谓,鸿篇巨帙。专题论文从不同的视角和观点阐述了什么才是土地改革,一致否定了毛泽东的“土地改革”。下为书样:


这是中国当代历史上一部独一无二,中外专家博士教授们对毛泽东“土地改革”的一次最彻底,最客观的批判和否定的散文集。


感慨万分!恰巧,我也写了上下两部这方面的作品。如图:


在前辈巨人脚下(笔下),忽然想到李白黄鹤楼的诗句:“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其实写诗与政论研究不同,在借鉴的同时,说出自已的观点,用自己的作品与专家作品进行比对的本身,就是一次有益的学习和提高的过程。


首先,写得非常好!肯定38位学者专家的论文;但有小分歧。如上册11页,主编宋教授开篇就说:“今年,2019年,是中共建政后发动的第一场政治运动——土地改革运动以及一次平行的镇压反革命运动70周年”。

显然,宋教授把毛泽东的“土地改革运动”的时间定义在1949年。我认为这样的定义是不对的,或者说不准确。我给共产党、毛泽东的“土地改革”运动是这样定义的:

毛泽东的“土地改革”,必须要加双引号,不加双引号是不对的;因为,它根本就不是一场真正的土地改革,而是与中共夺取政权之前的“土地革命”,及其杀戮掠夺的本质和性质一样。

其次,时间也不对。毛泽东的“土地改革”不是发动始于1949年,而是1927年的朱、毛“井冈山会师”的杀戮——“打土豪分田地”!这场运动,从1927年延伸至1949年共23年;中共夺取政权后,为了改变它杀人血腥的土匪形象,将“土地革命”改称为“土地改革”,简称“土改”;实际一样,还是“土地革命”。

从这个意义来看,中共的“土地改革”,根本不是宋教授说的始于1949年至1953年(在他的书中有说:个别省延伸到1955年。延伸说,我还是认同的),但我认为中共统治下的中国不存在土地改革,只有“土地革命”;始于1927年,延伸至1949年共23年(按“土地革命”名称计算);而实际是26年,从1927年至1953年(按客观事实和本质计算:毛泽东的“土地改革” = “土地革命”,如果延伸至1955年,就是28年之久!)

以上,我的观点在宋教授编写的著作中,谭松教授的《从土地革命到土地改革到土地财政》一文,观点相似。见上册书中339页:

“1949年……这时不叫‘土地革命’,而是把几年前解放区用的名称搬来叫着土地改革。”

还有,宋教授编写的作品中有大量准确的数据,非常值得学习借鉴。如书中17页写到:

中共1949年至1953年“土地改革”,就杀戮地主、富农高达4705996人。数据统计,来自国家统计局:一、《全国土地改革前各阶级占有耕地情况》;二、《建国以来农业合作化史料汇编》。

书中18页写到:

“有关看到过机密中共文件的作者泄露,到毛泽东死的1977年,传中国地主大约还有279.7万人幸存。换句话说,自土地改革以来的24年里,中国的地主阶级共有1808.3万人死亡。”——出处:马建辉《党对地主富农及其治理政策的变迁》,登载于《炎黄春秋》2000年12期(见35页注解)。

而我在《鲜为人知的新中国》书中只是较为笼统的说过:

“土地革命”杀戮中国人的精英地主富农4,500,000以上。

其实,如果把1949年之前,中共滥杀地主富农的数据统计进去,宋教授所说的数据,还差太多。


太可怕了!在中共肆虐神州大地,发动五十多场的政治运动中,毛泽东发动的“土地革命”是一场时间最长、最能反映中共及其党国“嘴脸”和政体、国家机器运作,最重要、最本质的政治运动。《重审毛泽东的土地改革:中共建政初期的政治运动70周年的历史回顾》,与我的作品比较,区别在宋教授主编的是专家专题散文集;我创作的上下两部《鲜为人知的新中国》,第一部是用形象的社会生活,以文学的表现手法,描绘出真实的“土地革命”,及其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一个家族、个人,及其用窥一斑而知全豹的表现手法,揭示整个中国的前途命运;第二部作品,主要从理论上分析论述“土地革命”的本质和全过程。

两部作品,同属揭示一个主题和专题:《鲜为人知的新中国》、 “土地革命”、“土地改革”。

作品里阐述的主要观点:

“土地革命”、“土改”是中共建党、统治中国百年来,无数政治运动中最主要、最重要的;作为一个中国人,如果不了解这段历史,谈不上了解共产党和中国。“土改”,改变中国土地的性质,就改变了中国人的命脉。毛泽东共产党对全中国人民的所作所为,作者概括成最重要和关键的四或五个字:

夺权、固权——夺权和固权!

毛泽东共产党发动的“土地革命”的这段血淋淋历史不堪回首,又必须重新认识批判!它使得整个中华民族、中国历史前进的车轮嘎然停止及反转!

我相信,《重审毛泽东的土地改革:中共建政初期的政治运动70周年的历史回顾》,以及我的两部作品,对整个中华民族文化的复兴、人民的觉醒有着重要的现实和历史的意义。

最后,我想讲一个人人关心,偏离主题的话题就是国际“共产主义受难者基金会”主席李·爱德华(Lee Edwards)书中讲到,中国什么时候会发生政治体制转型,走向“人民作主的民主社会”。见书中第9页:

“政治分析家刘戴蒙指出,如果三个条件能同时满足,就能实现政权替换。……第一个条件是大规模的社会抗议;第二个条件是一个富有生命力的对立派(出现);第三个条件是美国政府对一个新政权在适当的时候承认。”

看得到,这两个外国人、政治家,对中国的“土地革命”和中共专制的认识不足和不深,就如同《西游记》的作者,幻想一个“孙悟空”的出现,为民消灭人间妖魔鬼怪的道理一样;中国不可能同时出现上述三个条件。所以说,他们讲的是废话。


我常听到大陆文友对中国前途命运悲观的说法:

“中国有14亿人,但有13亿8千万的愚民和傻逼”……无人能敌!

我认为凭当今的中国现实的条件,只有文化能真正地改变中国:改变中国人的整体文化结构、消灭党“文化”、改变愚昧“文化”在中国的占有比例,相信文化一定能救中国。

如果读者、学者精英们还不认可我的观点,请读一下对文明、进步社会毁灭,最高级别、最邪恶的高手党魁老毛的语录:

“凡是要推翻一个政权,总要先造成舆论,总要先做意识形态方面的工作。革命的阶级是这样,反革命的阶级也是这样。”

老毛说的“造成舆论”,其实说的主要就是控制新闻、出版、舆论自由;全面地掐死控制文化走向。面对一个几千年的封建文化载体,在党“文化”的洗脑后,共产党绑架14亿中国人,拥有了一个庞大的愚民群体,我们不能忘了“朝鲜战争”的博弈,美国只死5万多人,中国“自愿军”已经死人超过美国的十培,50万人还多,中国士兵的生命,下贱如泥土……最后要求和平谈判的不还是美国人吗?换到今天国家主席王歧山的话:

“ 我們中國老百姓,不買養老保險、不看病、不開車、不洗澡、不吃肉、光吃草,壹年兩年沒問題 !妳美國人,受得了嗎 ?”…………

看到了吗?党国——的确天下无敌!

所以我说,只有文化救中国,只有文化能改变愚昧,改变中国整体文化和人口结构的占有比例。就文化人口的占有比例而言,我有两个不同的概念:

一,指中国人口文化的整体;二,精英群体,只占全体人口20%人的文化比例,以及他们的思想文化倾向(这才是改变中国的主力军)。

八二法则常识告诉我们(百分之80和百分之20),人群相似于羊群,社会走向一般由前面20%精英的“领头羊”,领着往前走;后面的80%“羊”,其实只看屁股;只要改变精英的领头羊方向,整个“羊群”的方向就会改变!精英层次,一般都是些清醒的人,愚昧傻逼少,只要改变20%里不到10%,甚至5%的人,整个方向和历史的潮流就有可能改变。

如果按此速度、此比例改变中国整体人群的文化结构:

从毛泽东时的愚昧傻逼99%,降到邓小平时的70%(后经30年的舆论封锁,党“文化”的再洗脑,此比例有可能改变),如果比例再降至60%至50%,中国就有希望;另一方面,精英群体的愚昧傻逼比例很小,只要再降至10%,甚至5%;中国的政治体制就必然会转型。这也可以说是历史的潮流的必然,不可阻挡!

所以,不必悲观。

社會文化就如同一個人身上的細胞;一個社會文化的改变,如同一個人身上的細胞的衰老,细胞的衰老最终結束人的生命;社会文化的改变会提升文明的程度,必然会迎来和结束一个社会,以及其腐朽政治体制、政权的寿命和命运!

如同一个人的生命,懂得保养,以及这个社会体制对他不造成伤害,没有意外事件的话,这个人的生命就获得最大的延长道理相似。

中国的专制、宫廷政治、皇朝、皇帝的更替、重复了3千多年,可以说,中共的专制王朝是其中所有皇朝专制,最懂得保养的,也就是说:

中共政权,集千古宫廷政治之大成,对反对者的砍草除根和固权,最具历史经验;又集马列党“文化”,从人的思想、灵魂、文化上,对人民更深层的改变和毒害,消除异己思想文化最具施政经验;乃忽悠、愚弄、奴役人民最成功的皇权专制政体;其杀戮无辜,最能令人民恐惧、最能令人民无力于反抗,从而形成了一个相对稳定的、最暴力的、最凶残的政权。

互联网时代,世界文明的进步加快,一定会促使中国人民加快觉醒的步伐;相信这个专制政权,绝对活不过百年!

如果要了解中共这个专制政权全貌和本质,以及他们在神州大地肆虐近百年的历史,请研究中共最主要、最能反映其本质、时间最长的“土地革命运动”;订阅宋教授的《重审毛泽东的土地改革:中共建政初期的政治运动70周年的历史回顾》,以及我的上下两部作品《鲜为人知的新中国》。

致谢宋教授送我的书,我不但学习而且提高了!其实,上述谈及的我们的四部作品,就是我说的文化改变中国的“两滴水”,相信用“两滴水”去影响他人,影响更多的人,只要中国人,不再被党“文化”忽悠、愚化、毒害;人人能动脑、人人动口发声、人人动手行文,就会汇成“千万滴水”……势必会形成一股摧枯拉朽的改变中国的历史洪流!

下我将书《鲜为人知的新中国》给“土地革命”下的定义,供学者专家广大读者参考:


毛泽东共产党发动的美其名所谓的“土地革命”或“土地改革”,简称:“土改”。

按行为性质可分为:一、打土豪,分田地的直接杀戮抢劫;二、“减租减息”迎合国民政府政策的间接掠夺;三、以取得内战急需的兵源徭役和给养;四、以固权为根本目的的——共四类“土改”。

按照历史阶段可分为五个时期:

(一)中华苏维埃时期(1927年-1934年)

毛泽东带领共产党人上井冈山,正式展开打家劫舍、“打土毫分田地”。(1931年11月7日)在江西瑞金宣布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采用“打土豪分田地”的办法建立政府财政,并将此违法抢劫方式自称为“土地革命”。(所谓“土豪”,就是当时相对有钱的人);

(二) 长征西退抗战初期(1934年10月-1937年)

国民政府剿匪期间,共产军中共称“红军”,江西溃退后在占领区(川鄂陕等地边区)继续用“打士豪分田地”(名义上称“土地革命”)筹集粮饷,积蓄有生军事力量;

(三)抗日战争后时期(1938年-1945年9月2日)

,受到来自西安事变和苏联的压力(1936年12月),中华民国与“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停战。(1937年9月6日)中共取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号,改称:“中华民国陕甘宁边区”。放弃“阶级斗争、共产革命”,取得国民政府接纳参加抗日战争(中共自称“抗日统一战线”:1937年7月—1945年8月),改“打土豪分田地”为“减租减息”政策所代替;

(四)撕毁《共同纲领》发动内战时期(1945年8月-1949年9月) 内战开始后(1946年6月),以取得内战急需的兵源、徭役和军队给养为根本目标和性质的“土改”。发布了地区性的《土地法大纲》,在满洲国东北三省、晋察冀、冀鲁军事占领区全面实行“土改”; 

(五)见政后时期(1949年10月-1953年)

共产党夺取政权胜利后,以固权为根本目的的“土改”。共产党建立了中央政府,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法(草案)》简称《土地法》,继续在全国推行“土改”(此时主要在中南和西南地区)。

“土地革命”从开始到结束23年;共产党(1949年)夺取政权后,祖国山河土地上的私有土地财产已经是统治者的囊中之物,将  “土地革命”改称“土改”(规避了血腥“革命”之字眼,温和好听了),但杀戮、抢掠的本质没有改变,延伸至1953年的“土地改革”,实质还是  “土地革命”。因此,共产党的“土地革命”全过程实际是26年。

2022/8/20于洛杉矶


谢选骏指出:宋永毅志大才疏,不明事理。作为一个“历史学者”,他竟然不知“中华人民共和国”只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僵尸化妆,更不知“解放区土地改革”不过是“苏区土地革命”的群魔舞会——这样缺乏小学常识的大学教授,以为凭借开开会议、出出论文集就可以成为学者,真是便宜便宜真便宜的“美国大学的特产”了。


谢选骏:政治宠物与权力宠物



《恶狗政治学》(连清川为纽约时报中文网撰稿 2013年7月5日)报道:


现在,似乎变成了一场对峙,一场道德与人品的决胜时刻。

战场的一边是动物保护人士,再精确一些,爱狗人士;战场的另外一边,是反对动物权益者,或者再精确一些,反恶狗人士。几乎没有什么灰色地带或者中间界限。而且,诡异的是,这场战争几乎变成了一场纯民间的战争,官方虚悬其上,作壁上观。

这场争端必须从广西玉林的荔枝狗肉节开始说起,尽管其实争端由来已久。6月21日传统的玉林狗肉节从一开始就争议重重,但那个时候,天平是偏向动物保护人士的。上万条狗当街被屠宰,惨状自然不堪目睹,因此,在那时,人们对于“无辜”被屠宰的狗似乎有更多的同情心。

但是,形势很快就发生了逆转,动物保护人士已经陷入了被重重攻击的境地之中,微博上甚至连那些以家国天下为己任倡导自由人权的公知们,都已经偏向了反狗阵营。缘由就在于近期集中发生了多起藏獒或其它烈性犬咬人致人死伤的惨剧。

《北京晚报》6月30日发表了一个综合性的报道,包括大连、四川泸州和贵州遵义5-6月间发生的三起极端案例。网络上还有一段山西运城小女孩被藏獒追咬,后被路人救起的视频记录,画面中看见一只藏獒追咬小女孩,一直到女孩完全没有动静。在视觉震撼的效果之下,这段视频传播极广,我相信即便是那些动物保护人士或者爱狗人士,也讷讷难辩。

于是由此,对于养狗是否合理,或者动物权益的事情又到了一个死结。双方都难以说服对方,惟有认为对方道德败坏人品低劣而已。爱狗人士指责对方没有慈悲同情之心,对于同为动物的狗也能痛下杀手,简直不配为人;而反狗人士对于对方嗤之以鼻,以为这些妖人们把狗的权力至于人之上,看着如此惨烈恶状,居然也能无动于衷,实在也是形同畜生了。

而就在这个时候,北京“悄悄地”进行着一场对于大型犬(身高超过35厘米)的扫荡。说是“悄悄”,只不过因为官方从未公开宣扬,也不见于任何媒体报端,微博上爱狗人士喧嚣咒骂,自然无济于事。但其实,6月22日《纽约时报》驻北京记者杰安迪(Andrew Jacobs)已经报道了这场打狗运动。自然,在有限的能够搜索到的信息中,这场扫荡所针对的乃是违禁的大型犬与无证的宠物狗:官方有充分的法律理由,或言,名正言顺地进行这场屠杀,并且携公众对于烈性犬伤人反感之势,动物保护人士有口难言。

我所居住的上海市,有着一套完整的养狗条例。不过,法律规定与具体执行相差甚远。总结来讲,具体执行中有几项关键性条件:房产证(或者租赁证明,面积必须超过市区平均居住面积两倍),四户以上邻居的同意,警署的同意。还有各种信息差异很大的一点:大狗(烈性犬)不给养。

我居住的小区附近有大量的犬只。我没有调查其中到底有多少有正式狗证的。我还可以很负责任地说,其中有很多禁养的烈性犬。这套程序走下来,保守估计是两个月,并且如果你真的按照所有的规定来做的话,你未必做得下来。但是,中国的事,你懂的。

在传说中,上海也在打狗。但是我没有明确的证据可以证明这个传闻。而且,我所知道的,历来的打狗,从来就不是针对那些未经证实是否的确有杀伤力的所谓“烈性犬”,而只是针对那些没有狗证的。多数情况下,也就是罚款了事。哭天抹泪的,基本上都不是那些攻击性很强的狗的主人们,多数是那些舍不得一年花2000块钱办狗证的老人们,或者那些不幸出门没有带狗证的人们。

打狗永远不像在消除隐患,打狗永远像在收钱。

再回到玉林狗肉节的事情上来。官方说,从来没有组织过狗肉节,但是也不能反对。玉林市食品药品监督局局长苦笑说,你要是敢干涉他们吃狗肉,他们会提刀杀人的。(6月25日《羊城晚报》)。

我确切地知道中国的确是有吃狗肉的传统的,并且我几年以前还在吃。但是我也确切地知道,吃狗肉已经越来越成为一种与国际趋势并不协调的一种“恶习”。我并不认为那些喜欢吃狗肉的人真的都是些罪恶的人,因为我确切地知道我有几个好这一口的朋友,人品是多么地正派,为人是多么地善良。但是,保留吃狗肉的传统与提倡动物权益之间,却并没有根本的矛盾。因为如今在世界上被普遍认可的“动物福利”运动,并不是禁绝人们合理地进食动物,而只是要求给予动物合理人道的待遇,其中包括了生理福利、环境福利、卫生福利、行为福利和心理福利。包括哪些饲养成为“肉狗”的狗,也应当享有这样的福利。

这是人类对于自己的期许。因为人类已经知道了“人是万物之灵”乃是一种僭妄的概念,而如果人类要永续性地发展并且寻求幸福的话,就必须学会与自然之间和谐相处,其中就包括了动物。这也是人之所以成为人并且如果可能还能进步的一种趋向。因此,桂林狗肉节这种违反自然法则、违反人类天性、违反现代精神的运动屠狗,不管政府的参与程度多大,他们都应该积极并且坚决地进行干预和阻止。这是政府无可推卸的责任,不管,就是渎职。

恶狗伤人这件事,看起来像是狗主自己的事情,却同样只能充分说明了政府不作为所带来的恶果。在国外恶犬伤人这件事情也同样并不罕见。但是恶犬的主人必须付出惨重的代价,甚至会带来牢狱之灾。

饲养宠物乃是公民的自由。但是一个公民的自由必须不妨碍别的公民的自由和安全。这是现代社会的基本原则,对于饲养宠物这件事也同样适用。政府对于公民私人事务要进行干预,就必须有合理的原则与有效的执行。譬如,如何让每一个有意饲养宠物的公民都能够简便易行地获得饲养证?如何引导规范公民控制宠物?何为恶性犬有没有一个客观的标准?北京和上海范围广泛的禁养犬种中,有多少经过论证是烈性犬?狗伤人甚至死人,狗主应该负何等的刑事责任?

管理不是收钱,责任并不是打狗。这是最基本的政治常识。

一种缺乏质询与制度化的政治就是这样,它在所有的范围内与常识和公民为敌。在玉林狗肉节这种应当禁止的恶习上,它不作为;在恶狗伤人应该追究狗主责任时,它规避了;在公民养狗的流程上应该简便合理上,它只管收钱;在必须细致管理和日常维护的服务中,它只管粗暴打狗。

一边是那些力图与现代接轨,保护与爱护动物,提倡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良好公民;另一边,是痛恨恶狗伤人,富有慈悲与同情心的良好公民。一种坏的制度与执行,把两边良好的公民变成了势不两立对峙的战团,这就是一种恶狗政治学。在动物福利制度缺失上,在恶狗伤人流布上,首恶,全都是公权力。

连清川为IBTimes中文网总编辑。


谢选骏指出:环顾地球村里,除了恶狗,还有宠物;恶而狗咬人,宠物魅人——


网民嚎叫:


中共有个最大的反对党:宠物党。目前的中国,宠物权大于人权,养宠物的人享有比普通民众更多的公共服务权利和政治权力。这已成中国显著的社会不公平议题。一旦养宠物,就有高于其他公民的社会地位。宠物主们集结而成的政治组织(#宠物党),已干扰了中国的政策,导致中国狂犬病发病率堪比最不发达国家!


除了猫狗宠物,还有政治宠物和权力宠物——例如拿了陈水扁二十万美元国务机要费的八九学生王丹等人,活到老吃到老的“海外政治宠物”或解放军少将毛新宇、环球主编胡叼盘、各种文工团演艺界等,属于“国内权力宠物”。


谢选骏:真相是一种思想(三题)


(一)


《徐贲:关注“小真相”的知识分子》(爱思想 2017-09-08)报道:


最近网上似乎引发了一次新的“知识分子”讨论,还有许多议论起哄取乐,所幸的是,还是有一些认真讨论的文章。但与每次类似的“知识分子”讨论一样,最基本的问题还是概念模糊不清。美国著名的已故公共知识分子托尼·朱特(Tony Judt)在他的思想自传《思虑20世纪》中,提出了一个“关注小真相的知识分子”概念,可以拿来做一个定义。


这样的知识分子对具体公共事件和问题有敏锐的观察力和针砭时弊的言论,针对的是不公不义的社会现象、生活中的阴暗面、被隐藏或扭曲的真相、生存环境的破坏和危机,等等。他们以知识根据和真诚之心来揭示这些真相,而不是主张或宣扬某种“更高的真理”。


如朱特所说,“问题的关键就是道明实情,而非找出何为更高的真理,然后遵从这个真理。你要尽自己所能告诉世人你所知道的一切”。关注具体问题的小真相和大是非,拒绝在权力的威迫和金钱的利诱面前放弃自己应有的独立思想、判断和言论立场,这是公共知识分子对自己的基本要求。

 

一、知识分子的责任

  

知识分子之所以被视为“公共”,是因为他们积极介入和参与对一些公共生活基本问题的讨论。正义和公正、真相和事实、政府的权力和责任、民众的权利和义务,这些都是公共问题,也是广大民众需要关心的问题。但是,一般人由于忙于日常生计,没有时间和精力,或缺乏深入思考问题的能力,事实上无法真正关心这些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把这些问题提出来,并给予讨论,便成为知识分子的责任。能尽到这一责任的知识分子便是公共知识分子,他们对民众的影响是以民众是否理解他们,在什么程度上信任他们,在什么情况下同意他们的看法来衡量的。


在历史的不同阶段,特别关注和善于讨论这些问题的主要职业人群并不相同。朱特指出,从19世纪90年代到20世纪40年代的典型知识分子,大多是文学家,“无论你想到的是萧伯纳,还是埃米尔·左拉、安德烈·纪德、让-保罗·萨特或斯蒂芬·茨威格,这些人无不是成功地将他们的文学造诣转化为大众影响力”。从20世纪40年代起到70年代,公共知识分子中更多的是“各种社会科学家:历史学家、人类学家或社会学家,有时是哲学家”。由于这个时期大学的规模变得更大了,所以不少公共知识分子是大学教授。在这段时期,“知识分子更可能是那些以学院教学而非以写小说作为正职的人”。


20世纪50年代,由于大众传媒影响的扩大,许多公共知识分子意识到知识分子与大众和大众文化的脱节。这也是公共知识分子影响开始变弱的一个原因。公共知识分子的危机成为公共知识分子关注的新问题,“理查德·霍加特(Richard Hoggart)的《识字的用途》(The Uses of Literacy)和雷蒙·威廉斯(Raymond Williams)的一些早期文章都探讨了这一问题。对这一状况的担忧变得十分普遍,即虽然你现在拥有了一种丰沛的公共交流空间,但受过教育的外行却越来越没有能力做出反应”。


由于多种不同的原因——包括对知识分子的丑化、自我陶醉的蒙昧和反智主义、许多知识职业人士的自身堕落、传统知识分子话语和观念的老旧过时——这种情况在中国延续到21世纪的今天。一波又一波“反公知”浪潮相继涌来,有人认定“传媒技术”和“工具迭代”是这一趋势的主要成因。这是在淡化逼仄的大环境作用。在美国,朱特是一位受尊敬的公知,至今如此。


在传媒技术和更频繁的工具迭代下,为什么朱特这样的公知没有过时?没有被鸡汤写作者或毒鸡汤写作者所取代?


反思这一问题,需要思考如何缩小知识分子与大众和大众文化的脱节,如何更新他们的话语和观念——如“精致”与“粗鄙”,或“精英文化”与“大众趣味”的黑白两分、居高临下的启蒙态势、对市场的鄙视和排斥、对专门知识权威的沾沾自喜。


这种反思是一件严肃的事情,不仅关乎知识分子在当今社会里应该发挥的作用和影响,而且也关乎由谁来言说知识与认知、道德与情感、个人选择与共同价值、正义和公正、真相和事实、政府权力和公民权利、国家发展和社会优化等一系列重大而复杂的问题。


讨论这些问题需要运用一种与其严肃和重要性相称的公共语言,讨论者需要具备相当的知识素质:理性说理、逻辑论证、言之有据、条理清晰、结论明确、既有批判又有建言。


不幸的是,现有的一些“反公知”言论根本不具备这样的知识素质。许多反公知的文章出语轻狂、轻佻浅薄、概念不清、逻辑混乱、东拉西扯、一味指责和挖苦嘲笑,既无论证又无证据。这样的文章缺乏基本的公共说理能力,经常连一个像样的段落都写不成。这种粗糙、浅薄的话语根本不足以担负起讨论知识分子问题的任务。


哲学家法兰克福(Harry Frankfurt)把那种只顾逞口舌之快,故做惊人之语,但又完全没有实质见解和看法的说话方式称为“胡扯”。他在《论胡扯》(On Bullshit)中指出,胡扯是一种不同于谎话的不实之辞。胡扯与其说是隐瞒真相、说谎骗人、黑白颠倒,还不如说是自以为是、不懂装懂、夸大其词。说谎话的人知道什么是真,什么是假,说谎话因此是故意隐瞒真情,以此欺骗别人。而说胡扯的人则不知道,也不在乎什么是真,什么是假,他只想出语惊人、表现自己、显摆学问,所以要么夸大其词,奇谈怪论,要么没话找话说,为了出风头,胡说一通。


法兰克福认为,“就影响效力而言,胡扯远比说谎更严重,是‘真实’的更大敌人”。为什么这么说呢?这是因为,说谎还要顾虑到“真”,而胡扯则根本就对“真”采取一种虚无主义、犬儒主义的态度。谎言是真实的对立面,谎言虽然掩盖和歪曲真实,但毕竟还知道有真实的存在,还把真实当一回事,否则也就不会花气力去掩盖和歪曲真实了。胡扯则根本无视真实,根本不在乎什么是真实或者到底有没有真实。因此,胡扯对真实的态度极为轻佻,如同儿戏。


谎话使人们看不到真实,胡扯则使人不想看到真实,根本就对真实不感兴趣。反公知的胡扯从根本上取消了讨论公知的必要。这种胡扯正在越来越严重地败坏当今知识分子问题讨论应有的深入思考和理性话语。在这种情况下,重温朱特在《思虑20世纪》中对知识分子问题的理性、深入思考也就有了非常现实的意义。

 

二、警惕社会文化大众化的知识分子


朱特讨论知识分子,是从对知识分子的界定出发的。他运用的不是一种抽象、普遍的定义,而是一个有限的,与讨论问题直接相关的定义,也就是“特指”(stipulation)定义:知识分子是对种种圈子——学术、族群、民族、职业、权力利益等大大小小的共同体——保持独立的思考者。他敢于游离在自己的群体之外,承受圈内人的歧视和排斥,执着地坚持自己自由的智识生活和批判思考方式。朱特就是以这样的“圈外人”来说明自己的知识分子角色的。


在任何社会中,圈子都是由利益来划分的,朱特认为,“最无可能为利益各方或利益诉求而遭拉拢的知识分子,是那些一开始便与他们碰巧生活其中的国家只有松散联系或毫无联系的人。我想到了爱德华·萨义德,他住在纽约,但智识上关心的是中东。我还想到布雷滕·布雷滕巴赫,他介入非洲的公共事务,但常常为非洲以外的受众发言和写作”。


“对任何知识分子来说,一开始的问题必定如此:问题不在于我如何看待自己作为一名美国知识分子、一名犹太裔知识分子,或其他任何非开放性论辩的参与者,而在于,我如何看待问题A、决断B或困境C?我可能碰巧住在纽约或其他什么地方,但这不应当影响我对这类关切做出回应的方式”。


这样的知识分子是针对公共问题来写作的公共知识分子。他们有明确的普遍伦理意识,把明确的伦理介入倾注到对问题的讨论中去。他们不同与专业主义的“学者”“专家”。他们能跳出狭隘的专业领域,对公共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并因此成为公共的知识分子。他们对局部问题的讨论总是包含着普遍的议题或主题,“没有一个怀有任何持久兴趣的知识分子会在一个地方性的论题里画地为牢。另一方面,世界实际上是地方性空间的集聚,任何标榜自己游离在这些空间之外的人都会对大多数人的日常现实没什么话可谈。一位对法国无话可谈的知识分子迟早会在法国失去听众——即便在美国,他的吸引力最终也会丧失”。


这是知识分子与媒体人的区别所在,“一旦在一个确定的情境中建立起了信誉,知识分子便需要证明,他为地方性对话做出贡献的方式原则上是为那些超越该对话本身的人所感兴趣的。要不然,每一位政策专家和报纸专栏作家都有望要求知识分子的身份”。而在某些情境下,由于知识分子的退场,许多媒体人和记者成为一种新型的公共知识分子。


公共知识分子只参与他知识所及的话题的对话,他们清楚有哪些问题是自己能够介入的,对哪些问题应该保持沉默,“有一些类型的对话局外人可从中获得自在感,并可能有所作为,但其他的对话他最好保持沉默”。如果说他对公众有启蒙的作用,那也只是他智识活动的“副产品”,“智识活动跟诱惑有点儿相像。如果你直奔目标,几乎肯定不会成功。你若想成为一个对世界历史论争有所贡献的人,假如你一开始便是奔着对世界历史论争做贡献去的,那你几乎肯定不会成功”。公共知识分子作用在于揭示真相而不是指示真理,“我们的主要任务不是设想更好的世界,而是考虑如何避免更糟的世界。这是一种略为不同的处境,在这里面,那些勾勒理想化的、进步的宏伟蓝图的那一类知识分子可能并不是最值得我们倾听的”。


知识分子是社会群体中智识——阅读、写作、分析、思考——能力最强的那一部分人,因此而担负更多的道义责任,这是一种不应该转换为特权,包括话语特权的责任。在公共言说中知识分子有责任以一般人能懂的方式说话,表述清晰、尊重常识、逻辑合理,不囿于术语的堆叠。


公共知识分子是以明达具体、清晰说理和逻辑表述来要求自己的写作者,他们是认真对待语言的人,他们深知自己必须更多地担负起抵抗语言腐蚀的作用。健全的社会离不开清晰、逻辑、明了的公共语言,“民主国家很快被腐蚀了,它们是在语言或修辞上被腐蚀了,如果你愿意这么说的话——这也正是奥威尔对语言的看法。它们被腐蚀是因为大多数人对它们漠不关心……”。


公共知识分子不是大众知识分子,而是警惕社会文化大众化的知识分子,“大众文化跟大众的识字能力在某种程度上已经脱节了。如今大多数发达社会,人们都是普遍识字的,但有思想的公共论辩的听众数量实际上却在萎缩”。


在现代的大众社会里,已很难有哪个知识分子还能对社会产生任何一致性的影响。深知自身影响的有限性而仍能恪守真诚,而不献媚于权力或公众,这是今天知识分子所应具备的操守。


在朱特自己的知识分子写作中,他关心和批判最多的是知识分子群体自身,他的知识分子观正是在这一持续的关心和批判中形成的。


三、假如我们有朱特

  

朱特是一位历史学家,历史研究是他的职业,但他也是一位在媒体上经常发表时事和文化事件评论的公共写作者。他同时从事两种不同的写作,一面撰写《战后欧洲史》和其他著作,一面给《纽约书评》和其他刊物定期写稿。在后一种写作中,他关注和讨论的都是具体事件或问题的小真相。一个真正优秀的学人应该能够把两种不同的写作都做得很好,能这样做的学人并不多。应该承认,这样的知识分子在当今中国还很稀缺。

朱特享有很高的学术声誉,于1996年当选美国文理科学院院士,于2007年当选英国社会科学院院士。但是,他并不愿意做一个“纯粹的历史学家”,“我决不愿耗费时间单创建一条历史学家的职业道路”。他觉得自己从“不是纯粹的历史学家中受益匪浅”。在他的写作中,朱特对像加缪那样勇于担当道德责任的“道德家”(moralistes)表示了欣赏和崇敬。


他对此作了解释,“法国人用一个词来形容他们从蒙田到加缪的一些最伟大的作家:他们称之为moralistes,这个词比英语的‘道德家’意涵更为丰富,又少了其隐含的贬义意味。法国的moralistes,无论是积极地从事小说写作,还是研习哲学或历史,都远比英国人和美国人更有可能将明确的伦理介入倾注到作品当中(至少在这一点上,以赛亚·伯林也是一名moraliste)”。朱特以这样的“道德家”为自己的楷模,“虽然没有过高的雄心抱负,但我认为自己也已投身于这些方面:我的历史研究数量不比我的专栏文章少,是由一系列明确的当代关怀和公共责任感所推动的。我也是一名moraliste,不过是美国式的”。


朱特给自己的定位是“政治知识分子”,一个不是投身于“某种宏大政治真理或叙事真理”,而是“贴近更小的真相或真实性”的知识分子。他说,怎么当这样的知识分子,“这是我对20世纪提出的一个问题,或许也是对我自己提出的一个问题。在我自己开始作为一名政治知识分子进行写作的同时,我也试图回答这一问题。”


政治知识分子是一个有学术专业,但不囿于学术专业的公共知识分子,他进行公共写作,“在政治的多事之秋肩负着一项独特的责任。……这在我看来差不多就是公民责任的定义”。朱特回顾道,“《纽约书评》让我成为了一个就公共知识分子进行公共写作的人,而纽约则使我成为了一名公共知识分子。……因为2001年的‘9·11’事件,我逐渐以一种论战的姿态介入到了美国的公共事务当中”。


作为一位公共写作的知识分子,朱特说,“我学会了谴责,也学会了赞美。这很可能是(思想)成熟的自然作用”。在公共写作中,他对许多20世纪有影响的思想人物——汉娜·阿伦特、库斯勒、柯拉科夫斯基、普里莫·莱维、马内·施佩贝尔和卡罗尔·沃伊蒂瓦、阿尔都塞、马丁·艾米斯(Martin Amis)、吕西安·戈德曼——贬褒分明,写作风格完全不同于历史学的专业写作风范。


朱特的自我评价是,由于这样的公共写作,“我毫不怀疑,我的工作因此大有长进”。这样的写作与朱特作为一个历史学家的“史学写作”之间有着内在的联系,因为他的“史学写作”本来就不太受学院规范的约束。他批判法国左派知识分子的《未竟的往昔》(1992)出版后,成为史学界的一部有争议的著作。朱特回顾道,那主要是因为这部著作的道德家语调。


朱特重视史学的公共意义,他认为史学的职业伦理是与史学的公共意义联系在一起的。史学伦理最重要的是“真实”和“真相”。史学家必须诚实,“你不能出于当前的目的而虚构或利用过去。……今天的许多历史学家事实上都将历史视为实际政治论辩的一次演练。其要义是要揭示某些为传统叙事所遮蔽的过去:纠正对过去的某种误读,通常是为了迎合当前的偏见(parti pris)。这么做的人对之毫无羞耻之心,我觉得这种行为很令人失望。它如此明显地背叛了历史的目的,即理解过去”。


历史并不只是为学术圈的“圈内人”而写的,其他的人文学科也不应该只是以少数越划越小的“圈内”人为读者。好的历史著作应该在学术圈子之外的公共社会里也有读者。善于公共写作(如通俗读物、报刊写作、时评和时论)的史学家比纯粹学院派的史学家有着明显的优势,“但这类作家始终不太常见:历史作品的市场非常巨大,但大多数专业的历史学家根本无法满足它。”好的历史著作需要运用普通读者喜闻乐见的明快语言和清晰逻辑,而不是奥涩的专业语言和似是而非的“辩证”逻辑。


在这一点上朱特的主张和实践与乔治·奥威尔(也是一位杰出的公共知识分子)相似。这是因为史学家和学者有责任为公众写作,“对一个开放社会来说,熟知其过去是极为重要的……操纵过去是最古老的知识控制形式:如果你掌控着对过去发生之事的解释权,那么现在和将来便任凭你摆布了。所以,确保国民对历史的了解,纯属民主的审慎”。


朱特称史学家的这种责任为“公民责任”,他说,“我们不只是历史学家,而且还始终是公民,我们有责任将我们的技能用于公共利益。很显然,我们必须原原本本地书写历史”。历史的基本伦理责任是提醒人们真切发生的事情,真实的事迹和苦难,他们在此情形下的生活,以及他们以这样而非那样的方式结束的生命。无论这些人是在世界的什么地方,他们这些经验的深层道德现实都跟其他地方人们的经验没有什么两样,或至少是他们能够理解的,并在这个意义上是真实的。


因此,朱特认为,人类的深层道德现——也就是最基本的道德价值——是共同而普遍的,无论哪个国家里,公民史学家的知识分子工作都需要了解其他国家,惟有如此,他们所坚持的价值观才有可能体现人类普遍的深层道德现。


在美国,朱特经常被视为爱德华·萨义德之后最优秀的公共知识分子。假如朱特生活在今天的中国,他又会被网众或“网红”们怎样对待或糟践呢?会成为他们起哄取乐的对象吗?他会被嘲笑为“过时落伍”吗?他能在“观点市场”上得以幸存吗?不能幸存,那是他活该吗?


今天当然需要像朱特这样的知识分子。这样的知识分子不是一个自以为在捍卫和推进宏大抽象理念,或对事事都急于表态的知识人士,而是一个在学术活动之外,意识到并行使自己责任的知识分子。这样的知识分子是任何一个社会所不可缺少的。出于对人类普遍深层道德的信念,他赞同民主、自由、平等和人的尊严。在他那里,社会和生活中所有与这些价值有关的小真相都是他义不容辞要去言说并坚持的重要真相。


谢选骏指出:上文似乎没有明白,“胡扯(Bullshit)”为何值得一论——因为在我看来,西方哲学的源头例如柏拉图的对话基本上就是《论胡扯》(On Bullshit)。因为因为上文始终没有弄懂,人们所说的“真相”,其实只是人们的一种思想。至于中国的诸子百家,也是如此这样莫衷一是。在我看来,作为动物的人类,先天地受到了感官的局限,是永远也不可能弄的宇宙的真相的。


(二)


《作为真之本身的“后-真相”》(2018-04-10 清华大学哲学系 夏莹)报道:


《探索与争鸣》杂志第4期发表的多篇讨论“后-真相”的文章分别从哲学、政治与历史学的角度触及到了目前思想界新近萌生的最新动向,它虽应运而生于诸多社会现实的问题,但却在根本上触及到了当代哲学思想界中有关“真理”、“现实”、“政治”等诸多元理论问题。在这一组文章当中,概括说来,以下两个问题引发了我的兴趣:第一,作为由情感诉求的影响所形成的公共意见,后-真相的观念与后现代思潮,换言之,主观主义的泛滥有着密切的关联。第二,在真(truth)失去了其固有的普遍性和绝对性之际,它正在变成为一种话语实践(修辞术)的操作,并最终让真的本质转变为一种政治问题。以上两点分别由表及里,将后-真相的本质及其表现展现的淋漓尽致。


但纵观整个讨论,难以掩饰的是各位学者讨论后-真相时代时候所带有的否定性基调:“困境”、“危害”、“泛滥”、“瓦解”、“治理”等词汇频频出现。后-真相所带来的是一种社会的病症,它带来了绝对真理的缺失,公共意见的混乱,以及对政治丑闻的频繁曝光等等。由此“后-真相”成为思想家为之忧心忡忡的一个“症候”。重建新秩序成为治疗后-真相的基本路径。


“后-真相”的命名之罪


对于后-真相时代的担忧与斥责从反面彰显了当代思想界对于古典哲学基本精神所持有的“浪漫主义”的乡愁。当代学者们似乎更愿意保留对绝对真理的热衷,作为后-真相发生的理论基石,后-现代思潮自上个世纪40-50年代开始成为了普泛化的流行思潮,对其诟病也始终不绝于耳。它或者被视为一种学术时尚,或者被视为绝对真理之敌人。作为一种学术时尚,后现代主义更注重表象,而否弃本质;注重流动,反对永恒。在“怎么都行”的喧闹声中,后现代主义消解了所有神圣的、永恒的、权威性的统摄性理念。就其命名法则来看,Post-被附加在现代主义(modernism)之后所构筑的后现代思潮(post-modernism),其本意意指着一种彻底的思想的断裂,同时也隐含着面对这一思潮之观念的迷茫,即不知该如何来把握这个貌似光怪陆离的思潮,在无法归类之余将其简单的归入到“现代之后”。这一命名之方式让这些所有附带“post”的命名都与“无可命名”的非确定性相关联:后-工业社会,后消费主义、后奥运时代等等诸如此类的命名层出不穷。在这些命名的背后,隐含着一种意指:这注定都是一个过渡时代,是一个旧秩序正在解体,新秩序还未生成的年代。


于是当我们以“后-真相”时代来称呼近来以英国的脱欧、特朗普的上台等一系列事件所构筑的事件集合的时候,我们实际上完成了一个类似于巴迪欧的命名(nomination),通过这一命名,诞生了一个事件主体的生成空间。它的作用,从某种意义上说,并不在于揭示出诸事件的本质,而在于构筑抑或激发出一个主体群,他们面对类似事件,有了共同的分析视域,那些目前诸多无法理解的“事件”,即一个脱离了既有的因果序列,因此不可捉摸的现象激发我们产生新的解释系统:特朗普作为一个不懂政治的领导人成功当选美国总统,并不意味着美国固有的政治实践失效,而可能意味着新媒介流行的时代,一个新的政治实践的诞生。


因此,作为一种命名行为,“后-真相”的概念是富有革命性的和效用性的。但问题在于,我们如何命名这个时代,却可能预设对这样一种时代的分析和理解的阐释路径。在此,我并不是很赞同于“后-真相”的说法。首先,“post”的前缀让这个新的时代失去了它自身的特质,转而变成了充满非确定性的、旧时代的一个延续,这种命名方式本身从根本上失去了巴迪欧对于事件命名原本具有的革命性。因为“post-”的命名会让呼应这一命名的事件主体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这一时代与旧有时代的对比当中,并实际上以旧的价值诉求去言说、分析新的时代。换言之,post-的命名方式是我们试图将新事物纳入到旧的解释系统之内的有效方式,尽管分析中可能无法忽视这一新的事件集合所带来的新的境遇(conjucture),但这一命名的结果总是会让我们在面对与之相关的新事件的时候采取了否定性的态度,正如大多学者们目前面对“后-真相”时代所持有的基本态度。


其次,2016年的《牛津字典》中所提及的这个年度热词为post-truth,直译应为“后-真理”。当其在我们的中国学界的讨论中被转译为“后-真相”的时候,其中所内涵对“真”的诉求层面发生了转换。换言之,真理不是真相。真理是真相得以形成的前提,真相是真理的表现方式,因此,真理并不一定能够获得其真相式的表达,但真相的表达却必须要以真理为其支撑。真理与真相如同一个人的遗传基因与面孔。基因虽然决定了一个人诸多根本性的特质,但却无法左右其面孔究竟是什么样子。但基于《牛津字典》对post-truth的具体阐释,我却又不得不说,中文的这个转译是很准确的,因为按照其具体的规定: It is defined as an adjective relating to circumstances in whichobjective facts are less influential in shaping public opinion than emotionalappeals,(它被界定为一种与诸环境相关联的客观性,在其中,对于塑造公众观念的影响,客观事实要弱于情感诉求)post-truth作为一个形容词——蓝江教授在《后真相时代意味着客观性的终结吗?》的对这一词语的形容词性的强调颇有道理——其所形容的是一个客观事实(objective facts)被人的主观情感所干扰的境遇。它是一个带有事件色彩的境遇(conjoncture),的确属于表象层面,因此将其转译为“真相”的确是道出这一界定本身的核心内涵。于是,命名的错位实际上源发于英文表述当中。《牛津字典》对于Post-truth的界定与其字面意思之间带来的错位,让这个原本只是对一个特定情景的表达突然生发出思想界的恐慌,因为其字面的意思似乎是在言说“真理”的消逝,于是,尼采对于上帝之死的呐喊再一次被唤醒,有关真理的一曲曲挽歌此起彼伏。


但究其根本,从这一概念诞生的源起(英国脱欧,特朗普上台)到对这一概念的界定,我们看到的不是真理的消逝,而是客观事实的消逝,因此,与其说我们进入到所谓的post-truth的时代,不如说我们已经进入到了一个post-facts(后-事实),post-objective(后-客观性)的时代,似乎更能表达这一特定情境所解释的真相。


何为客观性?


遭到后-真相观念所直接冲击的是社会事实的客观性,以及与不同客观性相关的不同的真理系统。20世纪的现象学运动曾经试图冲击科学主义意义上的客观性本身,坚持用被给予性的事实悬置科学主义所给出的种种规定。然而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对于科学主义的客观性的诉求有增无减。事实,相对于主观任意,需要以数据来证明自身的客观性程度。客观性成为无可置疑的代名词。因此当特朗普的上台有违大数据的统计,并使得所有预设变成笑谈的时候,人们首先质疑的不是这一数据化的客观性的合法性,反而质疑与这一客观性相左之结果的真实性,并在此基础上构筑了所谓的后-真相的概念。


后-真相的提出,从另一个向度向我们展现了在科学主义笼罩之下存在着的被异化了的客观性。客观性,作为一个哲学的观念,从来不能被简化为大数据的统计。在德国古典哲学的发展历程当中,客观性是一个极为复杂的观念。它并不是一个与主观性相对立的观念,从康德开始,客观性,就总是与一种主观的普遍性相关联。对此黑格尔也赞赏有加:“康德把符合思维规律的东西(有普遍性、必然性的东西)叫做客观,在这一意义下,他完全是对的。”康德实际上开启了客观性的思想维度。黑格尔在抛弃了康德的二元论体系之后,自然而然地将客观性转变为一种客观思想:“思想的真正客观性应该是,思想不仅是我们的思想,同时又是事物自身或对象性东西的本质”。换言之,这里的客观性本质上是思想内在的自我分裂与统一。它即不是主观思维无法把握的物自身,又不是一个纯粹的任意的主观性,而它的深刻之处也正在与此。客观性,在思辨维度上,并不是现存,而更趋近于黑格尔的现实(Wirklichkeit),即现存符合事物之本质的那种样态。客观与主观的分裂成为一桩哲学的丑闻,其形成原因固然可以上溯至柏拉图的理念世界与现实世界的二分,但现代社会以粗陋的唯物主义为基石所形成的科学主义的思维倾向更是对其推波助澜。德国古典哲学与当代的现象学,就其思想缘起处而言都与消解这一分裂的丑闻有着或多或少的关联。统一性,成为思想之客观性的题中应有之义。


与之对立的是一种被异化了的客观性。它表现为一种“纯粹的客观性”,它认为,只要以通过各种方式将人的主观意志、情感排除在客观性之外,就可以获得一个纯粹的客观性的规定。在当代,这种客观性正在被日臻完善的数据化倾向(量化)所阐释。一旦我们的现实出现了与这一数据化倾向相违背的事实,那么我们习惯性将其归结为非理性的、主观主义的、因此是非客观,并将其视为“问题”。这些问题的集聚,将会成就一种让当下学界为之恐惧的后-真相时代。


殊不知,真正的客观性既非德国古典哲学视域下的客观思想,亦非科学主义框架下的异化了的纯粹的客观性。前者本质上仅是一种思辨的主观性,即便黑格尔也并不例外,他所谓的事物自身(sache seblst)作为一种人伦关系不再是与人的主观完全无涉的物自身(Ding),因此其最终的事物自身向思想自身的趋近,不过是思想内部的自我统一。后者基于数据所构筑的客观性,在其表现形态上似乎与前者相对,但其本质上却与前者是一回事。数据化的客观性本质上仍然是逼迫事实向主观观念(表现为一组组数据)趋近,它其实是一种更为彻底的主观主义的表现方式。客观性,作为真正地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事实本身,有着自身的坚硬性,这一坚硬性,意味着会产生一种主观观念与其遭遇的过程中所特有的创伤。这是法国思想家拉康的思想核心。这种创伤性之真,隐蔽在象征界(语言系统)所构筑的和谐统一背后,在常规化的生活秩序当中成为不可见的事实真相。而语言、逻辑以及诸多理论工作实际上成为了这种创伤性真实的遮羞布,它们通过某种统一性逻辑的构建来回避与这一真实创伤的遭遇。康德对于物自体的设定,虽然在某种意义上触及到了这个真正的客观性,但却因其最终谨慎地将理性限定在认识论的层面而从根本否定了这一物自体显现的可能性。黑格尔的工作,虽然以辩证法的方式试图将被康德否定的物自体内化到是思维演进的过程之中,但却显然消解了物自体的自身脱离主观主义的坚硬性。创伤被弥合的同时,真实的客观性也被消解为主客体的统一性。由此可见,任何试图与真正的客观性之真相遇的人都应正视任何一种悖谬的存在。那些脱离了既有阐释系统的“事件”,成为触及客观性之真的有效方式。在这一意义上说,英国的脱欧事件,美国特朗普的当选,并不是意味着非确定性的后-真理时代,而是意味着一种新的真理形态的诞生,这些已经发生的“事件”就是后-真相时代的真相,是其真理得以显现的唯一方式。


关于后-真理时代的讨论得到国内学者的普遍关注,恰好印证了这一事件真理系统的有效性。目前出现的事件(后-真相)触动学者的正是其对既有理论体系的违背。真理不是有待认知的对象,它在当下的语境中将变成为一种操作,法国思想家阿兰·巴迪欧的基本观点在此获得了鲜活的体现:特朗普的逆袭作为美国政治体系中的一个断裂点,恰好构筑了一个真理显现的境遇(conjoncture),特朗普的施政倾向(民粹主义)抑或其特有的竞选、施政模式(以网络社交媒体为主导的形象塑造方式)就是这个时代此前不愿承认,抑或逃避的真实。


今天,我们如何成为一个柏拉图主义者?


在法国思想家阿兰·巴迪欧巴黎高师的研讨班中,柏拉图一直是近几年的讨论主题。他是为数不多地在今天重新将柏拉图提上思想议程的思想者。多年来卡尔波普在《开放社会及其敌人》一书中对于柏拉图的判定,虽颇为粗陋,但却影响深远:柏拉图的主张总是集权主义、专制主义思想的源头活水。尼采以及当代法国的新尼采主义都将柏拉图思想视为表象哲学的原罪。在这样的历史氛围中重提柏拉图是危险的,但巴迪欧却似乎对此津津乐道。这一方面源于其对于柏拉图思想的唯物主义式的解读,另一方面,更为重要的是柏拉图思想形成的历史时期与当代似乎有着异曲同工之处。柏拉图的时代,诡辩论盛行,以人是万物之尺度的观念所标榜的主观主义大行其道。其情境如同今日之后现代思潮的博兴。的确,纵观哲学史,时代精神的变迁历史中,以“多元”对抗“一元”,以“相对”对抗“绝对”,以“怀疑”对抗“确定性”的思想斗争总是周期性的爆发。柏拉图与诡辩论者的争论,在近代或可被转变为休谟对康德的警醒,以及康德为克服休谟对形而上学的颠覆所做出的艰苦努力;时至今日,后现代主义成为了新一轮的多元主义、相对主义的大行其道的思想外衣,时代的确需要新一轮的柏拉图式的努力去遏制主观主义的泛滥。从这一意义上说,巴迪欧总是不断的重申自身的柏拉图主义的立场,的确显现出一个思想者的历史担当。


后-真相时代的非确定性,正如吴晓明教授在本次讨论中所洞见到的那样,的确是新一轮的主观主义泛滥的外在表现。这一点是无可置疑的,但问题在于,我们去处理这一次的主观主义泛滥的方式,是否就一定要重回经典柏拉图的立场,去构筑一个超验的理念世界,以克服经验世界中的流变和非确定性?这一点不仅是没有必要的,而且也是不可行的。自康德始,对于超验的消解已经悄然展开,尽管期间几经波折,被康德从认识论中赶出门的上帝,在实践理性的讨论中又被请了回来;本已经消融于黑格尔强大历史性过程中的超验性,在其绝对精神的最终统一当中被复活。然而上帝之死终究已经到来,查拉图斯特拉的呼喊虽然来得不合时宜,但却在时间的推演中终于获得了确证。被当代哲学极力推崇的内在性原则(the principle of immanence)本身表现出对超验性的强烈拒斥的决心。因此经典柏拉图以高高在上的理念来处理现实的主观主义的泛滥,在今天等同于重新复活久已被杀死的上帝。这是不可能的。


因此,面对后-真相时代的基本方式,在我看来,不得不首先建立在对多元主义的承认基础之上,于是产生两个理论问题的根本转变:其一,真理存在样态的转变,其二,“多”与“一”的关系必须被重构。两个理论问题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关于真理的观念,以其确定性、本质性的特质自古以来就与“一”的观念密切相关。当“一”的本体论基础被瓦解的时候,真理的理论体系也必然发生转变。正如在讨论中,汪行福教授所谈到的:“在根本意义上说,真相问题本质上是一个政治问题,而政治问题本质上是社会问题。没有社会公示就没有经验事实的真相。”因此“后真相现象是西方共识解体后形成的犬儒主义心态普遍流行的反映”。在此,汪行福教授没有特别区分真相与真理,但就通篇语境而言,两者实质上在其行文中总是一致的。据此,其观念颇有意味,并富有代表性。真理,在既有的多元主义背景之下,不再是可被表象(represent)的现成本质,抑或可以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展开自身的大全,多元化的存在样态冲击以“统一性”为基本特征的本体论之真。真理(真相)的存在正在变成多样化冲突相互博弈的一个过程,我们可以将其称之为“政治”,也可以如巴迪欧一般将其称之为“程序”(procedure),同时还可以将其视为列维纳斯意义上的“伦理”。无论怎样,这些说法都意味着对相互排斥与对抗性关系的承认,并从根本上否认消解这些对抗性的可能。换言之,真理不是思辨哲学的最终结果,因此并不意味着一个完成的统一性。相反,如果今天,我们还坚持对真理的讨论,那么真理只能在多元化的对抗关系当中直接呈现出来。这一真理不仅强烈的冲击了思辨哲学的领域,更直接成为现实的生活本身。如果说真理本质上是一种政治,那么其意在于,政治,作为一种发端于城邦制的共同体生活法则,其核心问题,正如阿兰·瑞安在《论政治》中所指出的那样,不过是“人们如何能最好地治理自己?此一问题带出了一连串其他问题,全部围绕着一个中心,即人究竟有没有管理自己事物的能力?”而在这种治理与管理当中,所面对的并不是普遍的共识,而是纷杂的公众意见。这些意见是否能够形成一个共识,并不是政治所关注的要点,政治的问题在于如何能够让这些意见在一个制度的操作(程序)当中获得合理、合法的表达。因此真理(真相)如果在本质上意味着一种政治,那么它就是一种程序、一种实践。这一现实生活的真理体系之转变在思辨领域中的反映以列维纳斯为代表,他之所以能够让“形而上学先于存在论”,[5]正是因为他试图将伦理学设定为第一哲学,而伦理学对于形而上学的冲击洽在于其对他人(他者)的承认,承认他者在总体性哲学中的不可消除性。列维纳斯那谜一般的表述:l’éthique est une optique(伦理是一种看法[抑或一种光学])意味着第一哲学注定要以人与人之间存在的不同视域为前提。因此“多”,作为一种溢出“一”的“无限”,在列维纳斯那里获得了一种形而上学的表达方式。这一观念,即无限,作为溢出的绝对的外在性,显然为20世纪法国思想中的多元主义提供了形而上学的理论基础。形而上学的这种转变,必然带来真理体系的转变,当对真理的诉求被转变为伦理学的问题之时,我们也获得了一种全新的“多”与“一”的关系。


在此,“一”不是在统摄“多”的层面上展现自身的真理性,换言之,我们不能将真理的获得视为对公共意见向普遍共识的转变,——从这一意义上,我不太赞同汪行福教授将后-真理时代视为共识解体后形成的犬儒主义心态普遍流行的反映之判定,因为这一判定隐含着对传统真理体系的认同,并将当下的公共意见的表达(多元主义)排除在真理体系之内。与之相反,我们需要认识到,公共意见的普遍化表达已经成为真理显现的必要条件,换言之,“一”的真理性内涵只有在“多”当中才能获得表达。后-真相自身就是当代真理的表达方式,它不是有待克服、规训的情景,而是在当代社会真理展现自身的唯一情景。在此并不是说公共意见直接就是真理,而是意味着这些公共意见无法被归入一个唯一共识的“溢出”(无限)就是真理的显现。正如我们对于后-真相时代的客观性的分析一样,真理(一)在当代正是依赖于诸多的悖谬而显现出来的。


谢选骏指出:“后-真相”是一个伪命题,因为它假定“真相”的存在。其实,人类永远都在“后-真相”或“前-真相”的状态之下,但从来不曾在“真相”的状态直线——因为,真相是一种思想。——谢选骏《思想主权》


(三)


《不懈追寻真相即是一种善》(人民法院报 2018-08-03)报道:


四十多年前,一部由高仓健主演的日本电影《追捕》,引发了中国的观影热潮,也由此,日本的影视作品开始进入中国人的视线。但是,近年来,在欧美大片的冲击下,除了几部口碑效应的动漫外,日本电影在中国似乎并不卖座,人们耳熟能详的,似乎仍是《追捕》。相较之欧美大片的火爆动作、英雄主义,日本影片充满着东方式的细腻情感,甚至在《追捕》这样的侦探悬疑片中也是如此,这样的风格,同样反映在是枝裕和导演、福山雅治主演的影片《第三度嫌疑人》中。

  《第三度嫌疑人》的日文名字是《第三度杀人》,故事说的是一起“杀人案”。律师重盛朋章为有犯罪前科的杀人犯三隅高司辩护,但三隅的供述不断地反复,使得重盛陷入“盲人摸象”般的困惑中。三隅最初供述说是心怀怨恨,故而抢劫杀人;而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又称受害人妻子为了骗取保险赔偿,委托他去杀人;到了受害人女儿山中咲江的口中,故事更为离奇:她常年受到父亲性侵犯,三隅感知了她的愤恨,为她杀害了父亲;在最终的庭审中,三隅竟然全部翻供,说自己并未杀人。这么多说法,是谎言,是故事,还是真相?到最后导演也没有给出回答,只留下律师重盛一个人站在空荡荡的十字街头,迷茫地仰望天空。

  对于《第三度嫌疑人》,虽被定位为犯罪悬疑类影片,但单纯对故事情节的曲折,抑或是港式警匪片的动作场面有所期待的话,观众恐怕是要失望。影片充斥着冗长的对白,有时候,两位主演相对而坐,如重盛与三隅在监狱的多次会见,进行长时间的对话,镜头中甚至只剩下相对的两张侧脸。然而,这部影片的精彩,或者说耐人寻味之处,也恰恰是在各种各样的对白之中。剧情的曲折反复,人物的内心波澜,都通过演员的话语,以及丰富的表情展现出来。

  在一系列对白中,律师、嫌疑人及检察官多次探讨的问题,正是犯罪的真相。嫌疑人反复修改自己的口供,律师重盛无奈坦言:“我们永远不知道真相到底是什么,只要有利于委托人就好了。”这一说法虽不符合人们的正义感,却也不违背律师的角色伦理,律师当然应忠实于委托人的权益。而面对几封邮件“编造”出的委托杀人故事,企图推翻检方指控时,愤怒的女检察官说,就是因为有你们这些律师,才使那些犯罪者不敢正视自己的罪行。重盛反问她:什么是“不敢正视”?女检察官说,就是从真实面前移开目光。这似乎又在提醒,律师或者犯罪嫌疑人,到底有没有勇气面对真相。最令人震撼的,是在死刑判决之后,三隅对重盛说:你相信我的故事吗,其实你们对真相没兴趣,只是想打赢一场官司。受害人的女儿咲江更是直言不讳:“这里没有一个人说的是真话!”可以说,什么是真相,到底如何对待真相,构成了影片的主题。

  影片剧情自然是虚构的,但它却投射了现实的影子。这一出围绕着杀人真相展开的戏中,透露的是审判中每个人不同的追求。作为检察官,她当然要确定犯罪的真实,不容拆开的塑封钱包、实施犯罪的铁榔头,都作为证据指向了杀人的真相;作为法官,他希望尽量能够按时完成审判,否则会使名誉受损;对于律师重盛,他通过追溯嫌疑人犯罪的动机,偷窃钱包的时间等,试图构建另一个真相,即是杀人后盗窃,而不是抢劫杀人,这能够帮助委托人减轻刑罚;受害人女儿咲江,她在律所,甚至差点在法庭上讲述另一种“真相”,按照重盛的说法,她只是想说出真相,“满足正义感”;最难以捉摸的嫌疑人三隅,或者是为了减轻刑责,或者是为了保护他人,又或者仅仅是满足自己掌控生命的畸形欲望,在不同的动机下,讲述了完全不同的犯罪“真相”,让参与审判的每个人,也让观众陷入有关真相的层层迷雾之中。

  这其中,涉及客观真实与法律真实的区别,也涉及法官、检察官与律师对真实的不同倾向。客观真实是特定案件或犯罪发生的原初真实,是因时间流逝而不可再现的;法律真实则是通过当事人陈述、证据、勘验等构建起来的真实,它可能接近客观真实,但二者永远不可能等同起来。

  更重要的是,法官、检察官和律师在审判中承担的职责不同,他们对于真实的理解各异。检察官承担追诉犯罪的职责,他当然力图要证明犯罪真实的存在,故不可避免地偏好于有罪的真实。律师则不同,他们受雇于委托人,只需要提出“合理的怀疑”,足以构成对检方犯罪真实的挑战,即算是完成了职责。正如德恩里克在《法的门前》所言,“律师的目标是胜利,是赢得争斗,而不是帮助法庭发现事实。”因此在极端的情况下,律师甚至会这样做:如果事实有害于委托人,而律师认为对方无法证明,他将不会承认这些事实的存在。如果律师知道,一位证人不准确的作证有利于自己的委托人,则律师会阻碍那个可能暴露其不准确性的交叉询问,他不仅会确保陷阱不被掀开,还可以“在陷阱上再撒几片叶子”。

  对真实的不同追求,源自于刑事审判的根本属性。刑事审判当然要寻求真相,但真相的发现只是一个目的,而非唯一目的。在分析美国司法体系时,德肖维茨说,不同于对客观真理的追求,形式审判偏好某种特定的真相。所偏好的真相,是认定嫌疑人并未犯罪,同时要求陪审团宁可错放,即使在某些案例中,被告似乎真的有罪。它源于根本的价值观,“误判一个无辜的人比错放有罪的人更糟。”因此,法官必须遵循一套严格的证据及事实认定标准。在刑事审判中,出于各种原因,证人改变证言,被告人当庭翻供,其改变或翻供后的陈述,如果得不到其他证据的印证,其真实性是难以得到保证的。经过与庭前供述笔录与当庭辩解真实性的对比分析,法官最终是将证据的真实性与可靠性作为采信证据的主要标准。

  当下我国正在推行“以审判为中心”的改革,很多学者强调了“司法的亲历性”,其中缘由,正是因为真相获得的不易。任何案件,总是案件的发生在前,而司法人员的认识在后,司法人员对案件的客观事实根本没有看到过,他们要认识的是已经成为过去的事实,即通过证据来建构的“法律真实”。犯罪分子为逃避追究,可能会采取各种手段掩盖、毁灭证据,侦查人员也会因各种原因发生错讹,这使得认识案件事实具有高度的复杂性,故法官需要亲历审判的过程,以准确认定案件事实,使之更加符合客观真实。

  事实上,绝对的客观真实并不可能再现,正如影片中三隅在隐秘昏暗的河边杀人,这一切几乎无法再现,即便是真的有摄像头能够记录下一切,三隅犯罪的动机也无法真实呈现,只能随着他的陈述陷入一个又一个真实的幻影。然而,作为一个法律人,对真相持之以恒地不懈追寻,已经可以称之为一种“善”,特别是在刑事案件中,更是如此。我们追求“真善美”,但是“善”首先建立在真实的基础上,没有真实,就很难有“善”,更不可能通往正义。因此,真正有良知、有责任感的法官,面对生死攸关的刑事审判,无不如履薄冰,谨慎行事,其原因就在于真相难寻,而真相又直接关乎正义的实现。学者惠特曼在追溯合理怀疑的起源时即指出,依照神学禁律,任何人都不得杀戮,故刑事法官们在审判时处于焦虑状态,不只形成了“排除合理怀疑”规则,还出现了欧洲大陆“存疑时有利于被告”规则,它其实是一个道德神学规则,波斯休斯追溯了道德神学后说:“首先,你应当知道,法官绝不能急于惩罚,而是必须仔细斟酌所有事项:仓促决定必定悔恨。他必须遵守正当的程序,然后尽力确定真相,只有做完这些以后,他才能判决。必须引导法官心怀怜悯地施以刑罚。”中国的司法审判自然与基于神学的欧美审判不同,但这一思想同样具有一定的启示,那就是,司法者面对真相、正义,必须保持敬畏。

  在司法审判的现实中,我们看到一些冤案错案的发生,不是因为完全无法得到真相,而是个别司法者忘记了尽力追寻真相的职责,或因为某些证据所揭示的真相与其主观的意愿不合,就选择性无视,最终只能使司法裁判的结果偏离了正义。也即是说,司法者只有审慎地对待证据,不懈地让法律真实去接近客观真实,以真实达致良善,才能最终获得正义。


谢选骏指出:共产党的法院以“真相”的名义制造了大量冤假错案,不断地进行翻案和复审。因为他们的真相,就是他们自己的思想——因此那真相也是可以“与时俱进”的。

谢选骏:二十一世纪的美国依然还是英国的精神殖民地


《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逝世,享年96岁》(ALAN COWELL  MATT DUNHAM/ASSOCIATED PRESS 2022年9月9日)报道:


伦敦——英国在位时间最长的君主伊丽莎白女王二世于周四在避暑地苏格兰巴尔莫勒尔城堡去世,享年96岁。她70年的统治受到了广泛欢迎,经历了英国后帝国时代的结构性转变,并且经受了她后代的婚恋选择、失误和错综复杂的尴尬局面所带来的一系列挑战。


王室在网上宣布了她逝世的消息,称她“安详地去世”。该公告没有说明死因。她的逝世使她的长子查尔斯继承王位,成为查理三世国王。他在声明中说:


“我心爱的母亲、女王陛下的去世,对我和我的所有家庭成员来说是最悲伤的时刻。我们深深哀悼一位广受爱戴的君主和一名深受敬爱的母亲。我深知,整个国家、英联邦以及世界各地无数民众将深切感受到她的离去。”


医生“担心”她的健康。在夏天大部分时间里,她一直待在巴尔莫勒尔。周三晚上,医生建议她休息后,她突然取消了与枢密院成员的虚拟会议。


周二,她会见了即将上任的保守党首相丽兹·特拉斯——这是女王在位期间打过交道的第15位首相——不过,由于身体虚弱,女王打破了长期以来的传统,将会面地点设在巴尔莫勒尔,而不是白金汉宫。


在伊丽莎白作为君主的漫长岁月中,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在价值观不断变化的世界中,她试图将王室塑造为一个罕见的永恒堡垒并予以保护。


谢选骏指出:二十一世纪的美国依然还是英国的精神殖民地。因为,英国国王作为《独立宣言》公开批判的美国奴隶主,理应是美国人民的敌人。


《川普就英女王去世发表声明 这样高度评价她》(2022-9-8 美联社)报道:


美国中文网报道   美国前总统川普对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去世的消息做出回应。


川普在他的网站45office.com上发表声明说,“伊丽莎白女王历史性的卓越统治为大不列颠留下了和平与繁荣的巨大遗产。她的领导能力和持久的外交手段确保了英国与美国和世界盟友的关系。”


川普代表前第一夫人梅拉尼娅向女王的去世表示哀悼。“梅拉尼娅和我将永远珍惜与女王在一起的时光,永远不会忘记女王陛下慷慨的友谊、伟大的智慧和绝妙的幽默感。她是一位多么高贵美丽的女士——没有人能比得上她!” 川普在担任总统期间曾表示,他是伊丽莎白女王的“超级粉丝”。他曾对英国《太阳报》表示,“她真的从来没有犯过错误。”


川普在周四的声明中总结道:“愿上帝保佑女王,愿她在我们心中永远支撑一片天,愿上帝永远眷顾她和菲利普亲王。”


谢选骏指出:这只金毛落汤鸡说话虽不靠谱,但依然显示出一幅令人作呕的奴颜婢膝。


《美国总统拜登悼念英女王:她定义了一个时代》(2022-09-09 新闻)报道:


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8日在苏格兰巴尔莫勒尔堡去世,终年96岁。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等多家美媒最新报道,美国总统拜登当地时间8日在白宫网站发表声明称,他已下令白宫等地降半旗,纪念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


拜登在声明中称,“为纪念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根据美国宪法和法律赋予我作为美国总统的权力,我在此下令,女王葬礼当天,悬挂在白宫、所有公共建筑和场地、所有军事哨所和海军基地,以及哥伦比亚特区联邦政府所有海军舰艇、整个美国及其领土和属地上的美国国旗,应全部降半旗,直至日落。我还指示,悬挂在所有美国大使馆、公馆、领事办公室和其他海外设施,包括所有军事设施、海军舰艇和海军基地的美国国旗,都应在同样的时间内降半旗”。


美国总统拜登夫妇还就英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去世发表声明。声明称,英女王“不仅仅是一位君主。她定义了一个时代。”声明指出,“在一个不断变化的世界里,她是一个稳定的存在,是几代英国人的安慰和骄傲”。声明还表示,英国女王深化了英国和美国之间的基石联盟,让两国的关系变得特别。美国向英国王室致以最深切的哀悼。


谢选骏指出:不仅政要如此肉麻,电视台伦理也是连篇累牍地连轴重复播报,真是令人头皮发麻。在我看来,伊丽莎白二世发扬了独裁者一样的“死不退休”的精神,一点也不值得尊敬。但是在民主的美国,这样的坏蛋依然得到了广泛的赞扬,真是匪夷所思,唯一的结论就是——二十一世纪的美国依然还是英国的精神殖民地!非此莫属。当然,这也许算个反讽,因为伊丽莎白是大英帝国的出殡人,美国从她那里夺取了帝国然后进行悼念,也许是猫哭耗子假慈悲。但我要说的是,即便真是这样,那也不值得。

2022年9月8日星期四

谢选骏:中国一直是个“官本位”社会

《“厅局风”穿搭为何吸引中国年轻一代男性》(JOY DONG 2022年9月8日)报道:


国家主席习近平今年7月视察乌鲁木齐时穿着他标志性的蓝色夹克和宽松裤子。这种朴素着装已令人惊讶地在中国年轻人中成为一种时尚。


沉闷的蓝色外套,宽松的裤子,胸前一枚红色党徽,手提一个小公文包。这是典型中国官员的典型着装,长期以来与许多中国年轻人追求的形象相去甚远。但现在,这种干部装变酷了。

在引领潮流者交流时尚心得的中国社交媒体平台上,年轻人(主要是男性)分享他们穿着与在中共办公室上班的古板中年父亲类似着装的照片。他们把这个趋势称为“厅局风”——指的是典型中层官僚工作时穿的衣服。

中国最高领导人习近平是这种坚定沉闷外表的典范。他很可能在今年10月召开、将有2300多名党代表参加的中共全国代表大会上赢得继续掌权五年的机会。出席这个重要会议的许多官员穿西装、打领带。但现在,无数官员平时上班穿的都是习近平喜欢的那种暗蓝色防风夹克。


尽管习近平有巨大的影响力,但此前他并不被视为时装潮流引领者。一些追“厅局风”的人也许是穿着玩的,是在取笑中国墨守成规的时代。也有一些人说,他们穿这种服装是认真的,对许多中国年轻人来说,这种穿着意味着稳定的职业道路和体面的生活方式,可以说是共产党版本的预科生造型。

“相比于满是logo的衣服,这种比较端庄、大方,”安徽省21岁的电气工程专业学生杨占(音)在回复《纽约时报》提问的短信中写道。他在“小红书”上发了一张自己穿着父亲的藏青色夹克、戴着母亲党徽的照片。“小红书”是发展最快的中国年轻人社交媒体平台之一。

杨占(音)在中国年轻人常用的社交媒体平台“小红书”上晒了一张穿着父亲的藏青色夹克、戴着母亲的党徽的照片。

杨占(音)在中国年轻人常用的社交媒体平台“小红书”上晒了一张穿着父亲的藏青色夹克、戴着母亲的党徽的照片。

在小红书上,“厅局风”这个话题标签已积累了逾500万点击量。年轻的公务员们晒出日常着装,学生们也晒出了身穿干部服的自拍。一些年轻女性还炫耀公务员男友们的时尚。精明的服装销售商们甚至已开始在网络广告中添加了“厅局风”标签,这些衣服通常由中年男子购买。

干部形象的魅力是有限的。虽然杨先生晒的照片在网上获得了赞赏,但他说,他永远不会穿那种服装去上课。“同学会说我瞎臭美,”他说。“可能是成熟点了吧。”

虽然干部装远未主导时尚销售,但这种毫不掩饰的守旧形象的出现反映了中国政治的保守转向。

“这种夹克在干部中一直很受欢迎,”研究中国干部文化的专家、澳大利亚墨尔本斯威本技术大学名誉教授费约翰(John Fitzgerald)说。“这种风格很低调,像是在说‘不要看我’。它在年轻人中受欢迎是个新情况。”

干部们的穿戴曾经昂贵得多,佩戴奢侈的手表和昂贵的皮带等华丽配件。但那是在习近平于2012年开始反腐运动之前。习近平标志性的蓝色外套与毛泽东的中山装有异曲同工之妙,在20世纪80年代商业时尚和西装在中国兴起之前,许多中国人,尤其是官员,都穿中山装。

干部风格现在受到的欢迎也许反映了人们对政府固定职位的高度兴趣,尤其是在经济急剧放缓的时候。去年,报名参加中央政府机构招聘考试的人数达到了创纪录的200万。

“在互联网大厂都纷纷裁员的当下,厅局风却默默传递出踏实 、稳定、反内卷的气息,”中国时尚博主胡榛在最近发布的一段视频中说。

胡榛给初级工作人员的建议是,白色短袖衬衫,胸前的口袋大到足够装下一个小笔记本,以便公务员实地考察时随身携带。

迄今还没有官方媒体公开鼓励年轻人穿干部装,但如果官媒这样做了,也不足为奇。中国政府对网上青年文化的所有方面严格监控,将纹身图像模糊化,修改带有负面含义的歌词。出席政府活动或接受国家新闻媒体采访的流行偶像有时也会穿“厅局风”服装。

中国时尚博主胡震在“小红书”发布的一段视频中说,“厅局风”传递的信息是稳定可靠。

中国时尚博主胡震在“小红书”发布的一段视频中说,“厅局风”传递的信息是稳定可靠。 

实际上,习近平曾将年轻人的价值取向比做穿衣服扣扣子。“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

尽管如此,许多年轻人认为“厅局风”只是社交媒体上的短暂狂热。北京的商务顾问魏章南(音)在网上晒出自己穿干部装的照片后补充道,“厅局风”也许不会持续太久。“也许过一阵就不流行了,”他说。“并不是所有人都喜欢老干部风格。”

也有一些人对“厅局风”及其反映的公务员文化对人们的极大吸引力表示不以为然。

“公务员这个专业已经自带光环了,”来自东北辽宁省的法律系学生蒂娜·周说。“ 但是日常生活中刻意追求这种穿搭,我会觉得这个人有点古板严肃。”


谢选骏指出:上文以为服饰只是一种时尚,而不懂得在中国,易服色就像改正朔一样是改朝换代的象征。例如满清入关为了让中国易服色,不惜到处杀人放火。而共产党中国一个朝代,却换了好几次服饰,可见在这个政权没有体统,比满洲人还要不如。这是第一。第二呢,中国一直是个“官本位”社会,这个从王国到帝国再到民国和人民共和国,其实一成不变的。文革想让工农兵掌权,结果工农兵变成了吸血的官员,民国想让公仆掌权,结果公仆变成了吸血的官员——这和帝制只有名目上的区别,“官本位”的实质一点没变。而官府的大员又是狗官——好的是牧羊犬,坏的则是偷吃羊群的恶狼狗了,所以“官本位”的底子里,其实是“羊群的狗官崇拜”。中国一直是个“官本位”社会,而百姓就是羊群,这些羊你让他她们自由,他她们都不知道该往哪里走,非得弄个官府出来骑在自己头上,最好还是独裁的、一呼百应的——这才觉得心里踏实、满身舒服,因为政治确确了。

谢选骏:歐洲殖民者後裔不敢面對祖先的罪惡

《印第安人的千年之“病”》(2002-12-23 朱步冲)報道: “在那些日子里一切都好,我们百病全无,而白人的到来改变了这一切。我们的贫穷开始了,战乱开始了,受苦受难开始了。”这段由17世纪初玛雅人写下的诗句,被频繁引用,作为欧洲对美洲灾难性征服的有力佐证。 墨西哥印第安人身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