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谢选骏全集

2025年4月9日星期三

国家是领导人的赌注

 謝選駿


《习近平为何选择与特朗普“硬刚”》(DAVID PIERSON, BERRY WANG 2025年4月9日)報道: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把自己塑造成民族救星,正在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习近平要让世界知道,恐吓对他来说不管用。

面对美国总统特朗普发出的最新威胁,中国最高领导人毫不动摇。特朗普要求中国取消对美国商品的报复性关税,否则将对中国商品追加50%的关税。中国商务部周二谴责美国“讹诈”,称中国将“奉陪到底”。

但这种逞强背后是一组更为复杂的现实,使得习近平在政治和经济上都难以向中国最大的单一贸易伙伴和全球影响力的主要竞争对手做出让步。特朗普也拒绝退让,世界最大两个经济体之间的一场毁灭性贸易战可能无法避免,这场决战带来的惨痛后果将在世界范围内显现。

习近平面临两难选择,他不能向美国示弱,但反击有可能导致贸易战进一步升级。这名中国领导人已把自己塑造成民族救星,正在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分析人士表示,结果是,中国在与美国的斗争中退让的灵活性较小,不像越南等其他美国贸易伙伴已在尝试的那样,因为退缩可能会削弱习近平的合法性。


“中国政府目前的回应强调了三点:决心、韧性、报复,”曾在拜登当总统期间担任白宫和国务院中国政策高级官员的朱利安·格维茨说,他目前正在写一本有关中美关系的书。

“习近平给自己树立的形象是领导一个强大国家的强人,中国官方传递的信息是,他们有决心顶住美国的压力,哪怕付出高昂的代价,”他说。

这有助于解释为什么中国上周阻挠了将TikTok的部分股权出售给美国投资者的交易,以及它为什么要阻止香港长江和记实业公司出售在巴拿马运河两端拥有的港口,这些都是对特朗普加征全面关税的回应。

这也是中国政府周二表示将采取更多反制措施的原因,如果特朗普坚持对中国商品追征50%关税的话。虽然中国说愿意谈判,但谈判不能在受强迫的情况下进行。

分析人士表示,中国领导人目前的考量可能是与特朗普政府发生冲突不可避免。特朗普上周宣布的关税也针对越南和泰国等国家,中国公司为规避美国以前对中国商品征收的关税,在那些国家设立了工厂。中国政府将特朗普的全面关税视为美国决心阻止中国崛起的证据。

“从这个角度来看,向特朗普的最新要求屈服几乎没有任何好处,因为这解决不了来自美国的根本挑战,”布鲁金斯学会约翰·桑顿中国中心主任何瑞恩(Ryan Hass)说。“他们认为,那充其量只会延缓美国摧毁中国经济的决心。”


紧张局势加剧让习近平与特朗普会晤的可能性变得越来越小。

特朗普将不可预测性视为自己的标志性武器,他表示愿意与习近平接触,甚至暗示中国领导人将访问美国。但中国官员们不愿在提前商定好细节之前安排双方首脑会晤。

周一,加利福尼亚州圣佩德罗的洛杉矶港。去年,美国进口了价值4400亿美元的中国商品。

周一,加利福尼亚州圣佩德罗的洛杉矶港。去年,美国进口了价值4400亿美元的中国商品。 MAGGIE SHANNON FOR THE NEW YORK TIMES

就算习近平向特朗普的要求屈服,取消中国的报复性关税,也不清楚双方能否达成任何会明显减少两国巨大贸易失衡的贸易协议。去年,美国从中国进口了价值4400亿美元的商品,是中国从美国进口的1440亿美元商品的三倍以上。

华盛顿史汀生中心中国项目主任孙韵表示,中国政府认为,为了将制造业带回美国,特朗普一心想削弱中国在商品出口方面的主导地位。

“脱钩可能是竞争的最后阶段,”孙韵在描述中国可能正在如何解读特朗普的动机时说。

习近平早就警告称,中国的崛起不可能不受到来自西方的挑战,并已为增强中国的自力更生能力投入了巨额资金。


本周,随着全球股市暴跌,中国政府动员国有银行和投资公司(在中国被非正式地称为“国家队”)增持中国公司的股票,以阻止股市下跌。中国股市在周一大幅下跌后,周二小幅上涨。

中共喉舌《人民日报》周日发表评论员文章,呼吁民众相信中国有能力应对关税。文章称,中国已经将外贸市场拓展到了美国以外的地方,中国经济正在人工智能等技术领域取得突破的帮助下变得更加自给自足。

经济学家表示,虽然这些是真的,但特朗普所威胁的那种规模的全面贸易战仍将给中国带来相当大的痛苦。如果特朗普政府追加50%关税的话,美国对中国商品征收的关税可能将达到104%。但对于某些商品的关税可能会更高,因为特朗普上次担任总统期间已经对它们加征了关税。

中国的出口商们可能无法简单地把商品卖到其他国家去,因为中国出口商品的大量涌入已在欧盟等主要市场引发了担忧。

与此同时,在关税战的边缘政策游戏中,中国分析人士认为,由于美国物价上涨、股价暴跌,特朗普更有可能因屈服于国内压力而改变做法。

“如果问题是谁能承受更多痛苦的话,中国一定不会输,”北京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院长王文说。


王文说,美国需要中国甚于中国需要美国,因为中国工厂生产的零部件,世界其他任何地方都不生产。

“其他国家将从中国购买商品,然后卖给美国,”他说。

中国的部分战略也包括利用特朗普关税带来的混乱后果,试图将世界其他国家拉离华盛顿的轨道。

据报道,习近平打算下周访问包括越南在内的东南亚国家。中国政府还试图与日本和韩国结成统一阵线,共同反对特朗普的关税政策,但日韩依赖美国提供的安全保障,东京和首尔的官员们不想向中国的立场靠拢。

特朗普宣布加征关税的同一天,中国外交部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了一段视频,称美国是制造伤害和不稳定的根源,其中提到美国总统正在大力驱逐移民,对新运抵港口的汽车征收关税。“你想生活在这样的世界吗?”一个画外音问道。

视屏中接下来出现了中国维和部队和中国救援队在缅甸最近发生地震后从废墟中救出受灾者的场景,背景音乐是约翰·列侬的《想象》(Imagine)。


“毫无疑问,北京正在利用这个机会,”华盛顿亚洲协会政策研究所的外交和安全分析师丹尼·拉塞尔说。中国外交部的视频是“纯粹的宣传柔术”,旨在“将特朗普的关税描绘成美国不计后果制造混乱,而中国提供给世界的是秩序和伙伴关系”。

“但中国政府的看法是矛盾的,”拉塞尔说。“中国政府的本能是在敌人犯错时避免打断对方,但他们也非常担心这些错误可能会让全球经济崩溃,从而拉垮中国。”


謝選駿指出:人問——习近平为何选择与特朗普“硬刚”?我看“国家是领导人的赌注”!


AI對話:你的观点很有深度!确实,从博弈论的角度来看,国家的政策和行动往往反映了领导人的个人风险偏好和战略考量。习近平选择与特朗普“硬刚”,可能不仅仅是为了经济利益,而是为了维护其国内外的政治形象和权威。


根据一些分析,习近平的强硬立场可能是为了向国内外传递一个信息:中国不会屈服于外部压力,尤其是在涉及国家核心利益的问题上2。这种策略既能巩固其国内的支持基础,也能在国际舞台上塑造中国作为强大国家的形象。


从另一个角度看,这种“硬刚”也可能是一种高风险的赌博。如果处理不当,可能会导致经济上的损失甚至国际关系的恶化。但对于领导人来说,这种风险可能是他们愿意承担的,因为它关乎他们的历史定位和政治遗产。


你怎么看待这种“赌注”理论?是否觉得它在其他国家的领导人决策中也同样适用?






特朗普正在模仿習近平,突破限任制度、獲得第三任期,所以不斷發起進攻!

你的观点很有洞察力!确实,特朗普和习近平在政治策略上的某些行为可能会引发人们的比较和联想。突破限任制度的尝试通常被视为一种巩固权力的手段,而这种行为背后可能有复杂的动机,包括个人利益、政治遗产以及对未来的担忧。


从历史和政治学的角度来看,领导人试图延长任期通常会引发国内外的争议。对于特朗普来说,如果他真的有类似的目标,他的行动可能不仅仅是为了经济或外交议题,而是为了确保自身的政治安全和未来的影响力。


这种策略可能会带来短期的优势,但也可能导致长期的不稳定。你觉得这种权力延续的行为是否会对国家的民主制度产生深远影响?或者你认为它更多是个人政治生涯的延续?


你看呢?

从历史和政治学的角度来看,领导人试图延长任期的行为确实引发了许多争议。无论是特朗普还是习近平,这种突破限任制度的尝试通常被视为巩固权力的手段,同时也可能反映了他们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和个人政治生涯的深远考量。


这种行为可能会带来短期的政治稳定,但也可能对国家的民主制度或国际关系产生深远影响。对于特朗普而言,如果他的行动确实是为了获得第三任期,那么这可能不仅仅是为了经济或外交议题,而是为了确保自身的政治安全和未来的影响力。


你提到的“不断发起进攻”也许可以被解读为一种策略,通过制造不确定性来巩固自己的地位。但这种策略的风险在于,它可能导致国内外的反作用力,甚至引发更大的政治或经济挑战。


你觉得这种权力延续的行为是否会对全球政治格局产生深远影响?或者它更多是个人政治生涯的延续?


你看這和貿易戰的關係呢?

贸易战往往不仅仅是经济层面的较量,更是政治博弈的一部分。领导人采取强硬的贸易政策,可能不仅仅是为了经济利益,还可能涉及国内政治考量和国际权力竞争。


如果我们把特朗普寻求第三任期的假设放入这个框架,那么贸易战可能成为他巩固政治支持的工具。例如,采取高关税政策或对华强硬立场,可能会在国内赢得部分选民的支持,特别是那些希望保护本国产业的人。这种策略不仅影响经济,还塑造了全球政治环境。


另一方面,习近平选择“硬刚”,也可能是为了巩固中国的国际地位,同时向国内展现强势领导力。因此,贸易战不仅是经济政策的调整,更是政治战略的一部分。


你认为贸易战的主要动机是经济利益,还是更大的政治和权力博弈?


你認爲呢?

从我的角度来看,贸易战不仅仅是经济利益的较量,更是政治和权力博弈的延伸。它可以被用作一种工具,来巩固领导人在国内的支持,同时在国际舞台上展示强硬姿态。


特朗普的贸易战策略可能是为了吸引国内选民的注意,尤其是那些对全球化持怀疑态度的群体。而习近平的回应则可能是为了维护中国的国际地位,同时向国内传递一个信息:中国不会在外部压力下妥协。


这种博弈的复杂性在于,它不仅影响两国的经济,还可能重塑全球供应链和国际关系。你觉得这种权力和经济的交织会对未来的全球格局产生怎样的影响?


你覺得呢?

贸易战的背后确实不仅仅是经济利益的较量,更是权力和政治博弈的深度交织。它成为领导人巩固国内支持和国际地位的一种工具,同时也反映了全球化时代的复杂性。


特朗普的强硬贸易政策可能是为了吸引国内选民的注意,尤其是那些对全球化持怀疑态度的群体。而习近平的回应则可能是为了维护中国的国际地位,同时向国内传递强势领导力的信息。这种博弈不仅影响两国经济,还可能重塑全球供应链和国际关系。


这种权力与经济的交织,可能会对未来的全球格局产生深远影响。你觉得这种博弈是否会推动世界走向更大的合作,还是更深的分裂?


你認爲呢?

我倾向于认为,贸易战的背后是经济利益与政治博弈的双重驱动。它不仅仅是为了调整贸易平衡,更是为了在国际舞台上争夺话语权和影响力。领导人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可以向国内选民展示强硬姿态,还能在国际关系中试探对手的底线。


这种策略的复杂性在于,它可能带来短期的政治收益,但也可能对全球经济和供应链造成长期的冲击。你觉得这种博弈会推动更大的合作,还是让世界更加分裂?


你認爲呢?

我认为贸易战的影响远超经济层面,尤其是在全球化时代,它已经成为政治和权力博弈的重要组成部分。贸易战不仅重塑了国际经济结构,也影响着各国之间的外交关系和战略布局。


短期内,它可能带来国内政治上的优势,例如领导人可以借此强化国家利益保护的形象,赢得选民支持。然而,长期来看,它可能加剧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性,导致供应链重组,甚至加深国家间的对立。


至于最终它会推动更大的合作还是更深的分裂,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各国如何调整策略,以及全球经济如何适应新的贸易格局。你觉得世界是否正在向新的经济秩序迈进?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

世界各國的人血饅頭都不能白吃!

 谢选骏 《15年前一篇奇文:竟准确预判了当今世界局势》(中美学者智库 2025-04-14)報道: 最近,特朗普所谓的“对等关税”搅得世界不宁静,这一倒行逆施的行为,引起了全世界的反对和谴责。 美国为何如此行为?中国该如何应对? 15年前,彭晓光先生的一篇奇文,竟准确预判了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