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谢选骏全集

2020年7月12日星期日

谢选骏:美联社向北韩乞和



《化解危机?华府、平壤 保持私下接触》(世界日报编译黄秀媛/综合11日电 2017年8月12日)报道:

川普再撂狠话,若北韩胆敢攻击关岛或任何美国领土,将立刻后悔。

川普总统警告北韩领导人金正恩,一旦攻击关岛或任何美国领土,将立刻后悔。

北韩与美国互相恫吓剑拔弩张,可是川普政府几个月来一直透过非正式管道私下与平壤保持外交接触,以营救被北韩囚禁的美国人,以及处理双方不断恶化的关系;透过这个被美联社形容为「宁静外交」(Quiet Diplomacy)的管道,有可能为双方正式对话铺路,化解此次危机。

「美联社」报导,外界早就知道华府与平壤有对话,促使北韩6月间释放一名美国大学生,可是不知道这种接触一直在继续,并扩及其它事务。

熟悉内情的消息人士说,这些互动并未能遏制北韩发展核子武器和飞弹,导致当前的军事对抗危机,可是如川普总统和北韩的金正恩决定放弃近日的好战言论同意对话,原有的幕后连系将为双方进行更严肃谈判提供基础。

消息人士说,代表双方接触的是美国国务院北韩政策特别代表尹汝尚(Joseph Yun),以及北韩驻联合国代表团高级外交官朴成日(Pak Song Il,音译),而这个「纽约管道」的功能,主要是交换信息。

川普扬言用「全世界前所未见的战火和怒火」对付北韩之时,他的国务卿提勒森却表示只要平壤停止试射飞弹,美国愿意与平壤谈判。提勒森甚至暗示双方之间仍存在非正式沟通管道,确保互通信息。

这种互动可能显示川普政府对北韩的威胁保持某种程度的务实态度,平壤也愿意谈判。

川普对北韩在某些方面比欧巴马更有弹性;消息人士说,美国多年来一直透过类似「纽约管道」的途径,断断续续的与北韩保持接触,可是欧巴马卸任前七个月,平壤因美国制裁金正恩愤而断绝连络,欧巴马也没有设法恢复,而川普就任后很快就重建沟通管道,只是双方互不信任,无法进行有建设性的对话。

北韩最近数周加速试射飞弹之时,仍迂回的表示愿意谈判,条件是美国必须放弃对北韩的敌对政策和核子威胁。

「新美国」智库高级研究员苏珊·狄马乔说,北韩正评估其选项,他们知道到某个时候他们必须返回谈判桌解决危机,而他们现在正衡量谈判时机。

谢选骏指出:也许美联社还不代表美国,但在这个时候发出这种论调进行报道,无异于向北韩献媚乞和。大国的悲哀!“要北韩弃核”,变成了“向北韩乞和”!这是小国时代特有的风景。

谢选骏:中美大国“唯北韩小国之马首是瞻”



大国已经到了“唯小国之马首是瞻”的衰弱底部。

大国冲突促成小国时代。但魔鬼一旦出瓶,就难以回笼了。

《4.5万军队进驻中印边境 随时战斗》(2017-08-11东网)报道:


中印两军对峙接近两个月,两国对抗的危机一触即发。印度传媒报道,印军已调派了士兵驻守东部接壤中国的边界地域,截至周六(12日)凌晨,共有45000名印军进入高海拔地区,可以随时投入战斗,并且提高了军队的警戒级别。

据印度最大通讯社《印度报业托拉斯》引述军方高层消息,印军已在邻近中国的阿鲁纳恰尔邦(即中国藏南地区)及锡金地区部署更多士兵,并已指派了"保护东部中印边界"的任务。

另有报道指,印度军方继续"低调而坚定"地增兵,包括陆军33军第17、27和20山地师。每个师有官兵10000至15000人。第3军和第4军(分别下辖有各3个山地师或者步兵师)也向中印边境推进。

另外,《今日印度》指中印军方高层周五(11日)在两国边境的乃堆拉山口举行会晤,但会谈并没有实质结果。报道指在会面中,中方要求印度军队立即撤出洞朗;但印方则继续坚持双方要"同时撤军"。

以上是大国冲突。

以下是小国时代。


《朝鲜局势失控后果不堪设想 全世界不安》(2017-08-11参考消息)说:


外媒援引美国前官员和专家的话说,与朝鲜发生任何新的军事冲突都可能迅速升级到动用核武器的地步,从而导致二战结束以来从未见过的巨大伤亡并给全世界带来无法估量的经济损失。
据路透社8月10日报道,他们说,尽管60多年来美国一直与朝鲜维持一种令人不安的平静状态,紧张局势升级也不新鲜,但最近反复无常的美国总统特朗普和朝鲜之间充满火药味的言论使双方出现误判的风险升级,这种误判可能令噩梦成真。
专家告诫说,大声威吓可能加大误判风险,而这种误判可能导致规模超过1950-1953年的朝鲜战争的冲突。


报道称,即使常规冲突也会导致巨大伤亡,因为朝鲜在朝韩边界附近部署了数以千计的大炮,其中至少有1000门能打到人口密集的韩国首都首尔和其中心地区,这里居住着约2500万人。

另据法新社8月10日报道,这一对峙的最新升级令世界陷入不安,造成股市下跌,草木皆兵的观察家们正在公开探讨是否真的存在核冲突风险。

五角大楼已制订了关于可能与朝鲜发生的冲突的详细计划,并就其中一些计划与韩国同僚演练多年。但报道认为,与一个拥有超过100万现役军人的国家进行任何种类的军事对抗都将带来巨大风险。美国在韩国驻有2.85万名军人,而首尔距离韩朝边界——朝鲜在那里集结了大量炮兵部队——仅约55公里。即便是进行有限的炮击和火箭弹袭击也可能会给那座城市造成大量人员伤亡。

专家警告,任何冲突都将迅速升级,从而令全球经济发生巨变并造成大量人口丧生。美国国防部长马蒂斯曾多次就毁灭性的结果发出警告,称那将“不同于我们自1953年(朝鲜战争结束)以来看到的任何情形”。朝鲜投放核武器的前景令潜在的结果愈加凶险。

谢选骏指出:小国时代,使得大国已经到了“唯小国之马首是瞻”的地步——2017年8月11日,美国总统川普和中国主席习近平就北韩议题再度通话,根据中国官方媒体所发布的新闻稿,习近平特别要求川普克制言行,避免激怒北韩……央视新闻报导,习近平强调中美在朝鲜半岛无核化方面有共同利益,“有关方面要保持克制,避免加剧朝鲜半岛局势紧张的言行。解决朝鲜半岛核问题,归根结底还是要坚持对话谈判、政治解决的大方向。中方愿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和美方保持沟通,共同推动朝鲜半岛核问题妥善解决”。根据此新闻稿,川普则向习近平表示,充分理解中方在北韩核问题上发挥的作用,“美方愿和中方继续就共同关心的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保持密切沟通。” 实际上,中国主席要求美国总统去做的,正是中国自己已经做得很好的了。这样进行下去,就是中美大国“唯北韩小国之马首是瞻”了。

谢选骏:大国终于对小国俯首



如果说《纽约时报》在某种程度上“代表了美国主流社会的舆论”,那么,下面的文章就是代表了“大国终于对小国低头”。

《金正恩:一个手握核武器的80后》(CHOE SANG-HUN 2017年8月11日)报道:

韩国首尔——在中国,扬言要向美国发射导弹的这个男人常常被嘲笑为胖小子。在美国,一名参议员最近称之为“这疯狂的小胖子”。唐纳德·特朗普总统曾叫他“不折不扣的疯子”。

但作为上述冷嘲热讽的对象,现年33岁的朝鲜领导人金正恩一直以来都被低估了。

在金正日(Kim Jong Il)的三个儿子当中,金正恩年纪最小,却越过两名兄长,继承了父亲手中的权柄。当他在27岁的年纪上台的时候,很多分析人士将他贬为没有政治经验的傀儡;有人甚至预测,他的统治绝不可能长久。但将近六年过后再看,毫无疑问,他牢牢地掌控着权力。

在面临一种极为渺茫的可能性的情况下,他接近于让孤立而又贫穷的朝鲜,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有能力以搭载核弹头的导弹袭击美国的国家之一。

一些人不断敦促特朗普开启与他的谈判。但尚不清楚金正恩对谈判是否感兴趣。他已经把打造核武库当成重中之重,宣称只有这样朝鲜才能保障自身安全、发展本国经济。

至于他的终极动机,则像他生活中的很多细节一样,并不为人所知。自从上台以来,金正恩尚未踏出国门一步,也未以东道主的身份招待过其他国家的最高领导人。朝鲜外部的人士只有少数几个获准与他相见——前篮球明星丹尼斯·罗德曼(Dennis Rodman),一名制作寿司的日本厨师,以及古巴的副总统和中国的副主席。

关于金正恩的一鳞半爪的信息表明,他非常无情,不过在意识形态上具有某种灵活性。

韩国情报官员称,金正恩已经处决了众多高级官员,其中包括他的姑父,一名被视作其导师的老谋深算的权力掮客。他还被认为下令刺杀了同父异母的哥哥金正男(Kim Jong Nam),后者于今年2月在马来西亚吉隆坡国际机场(Kuala Lumpur International Airport)被人以VX神经毒剂毒杀。

不过金正恩也有受到称赞之处,他放松了政府对经济的控制、促成了些许增长,并让民众在某种程度上重拾了对金氏王朝的信心——他祖父掌权的时候,民众的信心还是很足的,但他父亲的统治以一场灾难性的大饥荒而为世人铭记,那期间民众对金氏王朝失去了一些信心。

“聪明、务实、果断,”首尔国民大学(Kookmin University)朝鲜问题专家安德烈·兰科夫(Andrei Lankov)提及金正恩时说。“但也任性、喜怒无常,容易起杀心。”

金正恩于2010年9月首次在朝鲜国有媒体上亮相,再过一年多一点儿,他就会接替他父亲担任该国最高领导人。但直到那时,人们尚不清楚他是否能继承父位。外界此前甚至从未见过他成年后的照片。

金正日的长子金正男原本被普遍视为理所当然的继任者,直到他于2001年被逮到试图持假护照去逛东京迪士尼。2015年,有人看到金正日的次子金正哲(Kim Jong Chol)在伦敦现身埃里克·克莱普顿(Eric Clapton)的一场音乐会,但尚不清楚他为何没被选为继承人。仅有的几条线索之一来自藤本健二(Kenji Fujimoto)。曾是金家御用寿司厨师、于2001年逃离朝鲜的他,在出版于2003年的一本回忆录里写到,金正日觉得这个儿子太“柔弱”。
不过金正日很喜爱三儿子金正恩,在他很小的时候就从他身上看到了自己的那种霸气,以及其他一些领导特质。

“他从小就了解权力是如何运作的,”首尔东国大学(Dongguk University)研究朝鲜问题的教授高有焕(Koh Yu-hwan)说。
金正恩据信曾假扮成一名朝鲜外交官之子,在瑞士的公立学校里求学,从1996年至少学到2000年。老师以德语授课,那门语言让金正恩颇为挠头。当时录制的一段视频显示,金正恩在音乐课上很不自在地敲击着手鼓。

有证据表明,年少时在欧洲,或许还有其他地方的经历,给金正恩留下了深刻印象。藤本健二在其回忆录中忆及了他与少年金正恩的对话。当时,未来的朝鲜最高领导人表达了对本国电力短缺的沮丧之情,还对海外的百货商店赞叹不已。藤本健二写到,金正恩曾表示,朝鲜应该学习中国的以市场为导向的经济政策。
这类描述让一些分析人士抱有希望。

“待时机成熟,金正恩应该会采取可以缓解本国孤立处境的政策,拥抱来自西方的美好事物,”首尔城外世宗研究院(Sejong Institute in Seoul)朝鲜问题专家白鹤淳(Paik Hak-soon),在2月份发表的一篇以金正恩的领导力为题的文章中说。

但首先浮出水面的是韩国官员口中的“恐怖统治”。

父亲去世后,金正恩对权力的掌控被认为岌岌可危。朝鲜外部的很多人一度认为他只是名义上的最高领导人,握有实权的则是他的姑父兼摄政张成泽(Jang Song Thaek)。

韩国情报官员称,张成泽当年似乎帮助侄子进行了一场系统性的大清洗,换掉了朝鲜很多颇有影响力的将军和官员。

但上台两年后,金正恩对自己的姑父采取了行动,派身穿制服的人员在一场中央政治局会议上当着数以百计的党代表的面将其逮捕。张成泽后来被处决,罪名包括在金正恩进入会场时“敷衍了事”地鼓掌,以及阴谋推翻金正恩的统治。

金正恩自上台以来,据信总共处决了140余名高级官员。

“他迅速而又无情地采取了行动,”阿拉巴马州特洛伊大学(Troy University)驻首尔的国际关系专家丹尼尔·平克斯顿(Daniel Pinkston)说。“我想大多数人都没料到,这么年轻的一个人会如此善于进行独裁统治。”

金正恩允许开展更多市场活动,从而拓展了人们获取食物和商品的渠道。他还在平壤发动了一场建设热潮。那座城市是只有最忠诚的国民才会获准居住的地方。

但在作为展示窗口的首都之外,情况依然很惨淡;要进一步促进增长,或许得让限制朝鲜与外界的贸易往来的制裁走向终结。这意味着放弃核项目。

而金正恩似乎对此问题有不同看法。自从1990年代的大饥荒以来,已有超过3万人逃离朝鲜;脱北者说,他必须让朝鲜保持孤立,因为担心韩国将其吞并。

核武库由此进入他的视野。他的政府宣称,需要以核武器保卫自己不像其他放弃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政府那样被推翻——国有媒体已经点了穆阿迈尔·卡扎菲(Moammar Gadhafi)和萨达姆·侯赛因(Saddam Hussein)的名。

但朝鲜还表示,希望利用核武器迫使包括美国在内的世界各国按照朝鲜自己的条件接纳它为国际社会的正式成员。

“金正恩会掌权数十年,他在放眼于长远,”东国大学教授高有焕说。“他相信,随着时间推移,国际社会将别无选择,只能承认朝鲜是有核国家。”

谢选骏指出:《纽约时报》已经被无可奈何的情绪俘虏了。这实际上是一种代表发言,也就是一般人所说的“代言”。这种代言的背后,就是大国对小国已经无计可施,所以他们把这个情况归咎于一个特殊的例外,而痴痴不肯承认大国已经陷入“小国时代”的泥沼之中。而对于那些没有核武库的“大国”,例如日本和德国,俯首之后的称臣,恐怕难以避免了。

谢选骏:瑞士独立于恐怖袭击



在《瑞士为何没有恐怖袭击》(2017-06-05)里我曾经指出:

瑞士好不容易发生了“恐怖袭击”,但却还是“和恐怖袭击无关”。这不禁让人们思考——瑞士为何没有恐怖袭击?想知道答案,就需要了解何为恐怖袭击,以及恐怖袭击的根源是什么?
在我看来,恐怖袭击实际上是一种城市游击战,就像过去中共发动的农村游击战一样。那时,中共天天打土豪分田地,摸黑到地主老财家里割人头抢妇女,其实就是一种现代意义的恐怖活动。
既然恐怖袭击是一种城市游击战,那么很显然,作为没有敌对国家的“永久中立国”的瑞士,就不会收获恐怖袭击的炸药包了。
由此可见,恐怖袭击并不可怕,因为它比常规战争的杀伤力,实际上要小得多。
此外,恐怖袭击并非不可预测,因为没有敌对国家就不会有恐怖袭击。
最后,恐怖袭击其实很容易消除,那就是成为一个永久中立国,或者,直捣敌对国家,彻底消灭“恐怖袭击”的战争策源地。
那时,一个全球政府就会出现在历史的地平线上了。
谁能做到这一点,谁就能创造未来文明的走向。

……

其实,瑞士之所以没有恐怖袭击,还有一个重要原因——瑞士这个国家就是独立于恐怖袭击的,换言之,瑞士自己就是恐怖主义的产物,所以对恐怖袭击天然免疫。

《瑞士民族英雄威廉-泰尔》指出:

每个人几乎都听说过那个手持弓弩射中儿子头顶上的苹果的民间故事。对瑞士人来说,威廉-泰尔是他们的民族英雄,是争取自由和独立的象征。

但是威廉-泰尔到底是谁呢?传说中他来自乌里州的一个名叫比格尔的小村庄,是一位好猎手、令人尊敬的好父亲,而且是一名出色的射手。有关他的性格、家庭和生活的内容传说中并没有过多描述。

民间只是流传着他的事迹:1307年11月18日,威廉-泰尔来到乌里州首府阿尔特多夫。他从广场中穿过,没有向绑在一个柱子上的国王的帽子鞠躬。

而当时正是哈布斯皇朝(Habsburger)统治时期,地方总督盖斯勒(Gessler)下令将国王的帽子绑在柱子上,每个在此经过的人都必须对帽子鞠躬行礼以示对国王的尊敬。违背这条规定者,将被判处死刑。

射中苹果

但是威廉-泰尔拒绝向国王的帽子低头,由此招来了厄运。第二天,他被传唤到广场上,勒令当众认罪。

总督盖斯勒承诺饶威廉-泰尔一命,如果他能射中儿子瓦尔特头顶上的苹果。威廉-泰尔射中了苹果,但是威廉-泰尔臧了另一支箭,他本想如果他的第一支箭未能射中苹果,他会用第二支箭射死盖斯勒。因为被查出藏箭,威廉-泰尔被捕了。他被压上通往监狱的船。

当湖上忽然暴风骤起,威廉-泰尔被松了绑,受命划船。他因此可以趁机跳船逃走。

第三天威廉-泰尔躲在从圣哥达通往苏黎世必经的一条狭窄通道(Hohlen Gasse)的一棵树后,射死了盖斯勒。故事就此结束了。

威廉-泰尔也从此销声匿迹了。但是瑞士同志会争取独立的斗争依然继续,而这位比格尔神射手并未再被提及。这样一位功劳显赫、深受爱戴的人物怎么会就这样消失得无影无踪呢?莫非威廉-泰尔这个形象从头到尾就是被虚构出来的,所以故事必须这样匆匆收尾?

传说还是史实?

历史学家试图寻找威廉-泰尔存在的依据,但是无论在维也纳还是在乌里地区山谷背后最偏僻山村中的教堂资料库中都没有找到任何有价值的资料可证明他的存在亦或不存在。可能这个人根本不叫这个名字。介于时间上的差距和当时人们的文化水平——文盲的比例相当可观,因此混淆姓氏也是难免的。

在乌里地区曾经有一位乡绅姓“冯-泰尔”。在1300年这家户主的名字叫康拉德而不叫威廉,而且康拉德是一个性格非常中和的人,这也与威廉-泰尔的形象相差甚远。至于康拉德是不是有一位亲戚姓泰尔就不得而知了。

中心思想

这个民族英雄故事似乎更象一个传说,而不是史实。但是这一形象,是瑞士老同志会成立时期的一个真实代表。

威廉-泰尔代表的是一个民众,他们接受政权,但是如果这一政权变成了专制,他们会不惜一切代价全力反抗:这就是一个普通农民变成英雄的原因。

这一人物并没有任何特殊的地方,因此完全有可能是真实人物。所以是传说还是史实其实并不重要。每个人都可以凭自己的想象来渲染威廉-泰尔的故事。不管怎样,这是一个700年来最有教育意义的历史故事。

谢选骏指出:上面这个历史故事具有怎样的教育意义?具有恐怖主义的教育意义。按照现代标准,进行暗杀活动的威廉泰尔显然是一个“恐怖分子”和“刑事罪犯”——由此说来,恐怖主义不仅是少数人反抗多数的主义,不仅是个人或组织反对国家主权的主义;而且,恐怖主义还是一切国家主权得以形成的基本主义。瑞士联邦,不过对此提供了一个侧面的一个事例。

谢选骏:“诺贝尔和平奖”来自诺贝尔弟弟的血肉



诺贝尔(瑞典语:Alfred Bernhard Nobel,1833年10月21日-1896年12月10日)是瑞典化学家、工程师、发明家、军工装备制造商和矽藻土炸药的发明者。他曾拥有Bofors军工厂,主要生产军火;还曾拥有一座钢铁厂。在他的遗嘱中,他利用他的巨大财富创立了诺贝尔奖,各种诺贝尔奖项均以他的名字命名。人造元素锘(Nobelium)就是以诺贝尔命名的。

1860年,诺贝尔开始从事硝化甘油炸药的研究。

1863年,诺贝尔返回瑞典,与父亲及弟弟共同研制炸药,因意外爆炸事故炸毁工场,炸死弟弟,政府禁止他们再进行试验。他因此一度把实验室设在了斯德哥尔摩市外马拉湖的一条驳船上。该年秋季,诺贝尔成功发明硝化甘油炸药用雷管;10月,获得硝化甘油炸药的专利。

1864年,因硝化甘油工厂爆炸,弟弟耶米尔惨死,关闭瑞典工厂,前往在德国建厂;10月,成立硝化甘油炸药公司。

1865年,在德国汉堡设立火药公司,并在克鲁伯建厂。

1866年,硝化甘油爆炸事件不断在世界各地发生,因此各地争相取缔,硝化甘油公司陷入困境,同时发明了甘油炸药。

1867年5月,获得英国的炸药专利,新的诺贝尔雷管发明成功。

1867年,在欧洲各地开设诺贝尔公司,炸药事业鼎盛,与父亲同时获得瑞典科学研究院的亚斯特奖。

1871年,在英国创办炸药公司,与保罗·鲍合作创业。

1873年,定居巴黎。

1876年,雇用斯陀夫人为秘书,之后逐渐热衷于和平运动。

1878年,完成发明可塑炸药;5月,加入石油业,成立诺贝尔兄弟石油公司。

1880年,获得瑞典国王创议颁发的科学勋章,又得到法国大勋章。

1884年,被推荐为伦敦皇家协会、巴黎技术协会、瑞典皇家科学协会的会员。

1887年,取得喷射炮弹火药的专利。

1890年,受法国人迫害,而离开居住十八年之久的巴黎,搬到意大利圣利摩,在当地创立研究所。在此后的六年间,他不断致力于各种各样的新发明,涉及到化工、机械、电气、医疗等领域。

1893年,成为瑞典芜普撒勒大学的荣誉教授,讲授哲学。
1895年11月27日,立下遗嘱,诺贝尔奖因此产生。
1896年12月10日晚上,在圣利摩的米欧尼德庄去世,终年63岁。

诺贝尔的父亲伊曼纽尔·诺贝尔是位发明家,他发明了家用取暖的锅炉系统、设计了一种制造木轮的机器、设计制造了大锻锤、改造了工厂设备。1853年,俄国沙皇尼古拉一世为了表彰伊曼纽尔·诺贝尔的功绩,破例授予他勋章。伊曼纽尔·诺贝尔是个对发明兴趣极浓的人;同时,诺贝尔的母亲罗琳娜·安德丽塔·阿尔塞尔有着意志坚强、吃苦耐劳的性格,夫妇俩对诺贝尔的一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诺贝尔对文学有长期的爱好,在青年时代曾用英文写过一些诗。后人还在他的遗稿中发现他写的一部小说的开端。鲜为人知的是诺贝尔同时也是一位剧作家,但是一直到他垂危的时候,他唯一的一部剧作才得以复印。可惜的是,他的作品被认为是“诽谤滋事、亵渎神明”,诺贝尔过世就几乎全都被销毁了,只有区区三份得以幸存。一直到2003年,首部幸存版才在瑞典出版。除了世界语外,这部戏剧还没有被翻译成其它语言,包括英语。

晚年他开始创作小说,1861年写的《在最明亮的非洲》、1862年写的《姊妹们》,这两部作品抒发他对社会改革的观点,1895年写的喜剧《杆菌发明专利权》,则对现实持批评态度,作品充满了挖苦和讥讽。他唯一的一部正式出版的戏剧作品,是写于1895年的《复仇的女神》。

诺贝尔在少年时代深受英国诗人雪莱的影响,并因此做过想当诗人的“雪莱梦”。成年之后,尽管由于技术发明与商务发展两方面的事务极为繁忙,业余时间很少,但诺贝尔对文学的爱好与他对科学的爱好一样始终如一。可以说,文学与科学是诺贝尔的两大精神支柱。

诺贝尔不仅喜欢阅读文学作品,而且也曾尝试过进行文学创作。他写过诗,《一则谜语》就是他的一首自传体式的长诗。

诺贝尔也喜欢与文学密切相关的哲学,对于当时著名的欧美哲学家,他比较喜欢英国哲学家斯宾塞的实证主义哲学。在哲学方面,他曾列出过一些准备写的论文目录和提纲。

诺贝尔一生没有妻室儿女,他的爱情是悲剧性的。青年时代的欧美之旅中,诺贝尔曾在巴黎与一位法国姑娘有过短暂的恋情,但那位姑娘不久就病逝了。

1876年,奥地利大元帅弗兰兹·金斯基伯爵之女伯莎应聘做他的秘书,诺贝尔喜欢上了她,但是伯莎已经心有归属。同年秋,诺贝尔去奥地利进行商业旅行时,在维也纳的一家花店里结识了卖花女索菲。此后诺贝尔与索菲维持了近15年的关系(一说18年)。诺贝尔希望索菲成为他的伴侣,并为她在疗养地买了一幢别墅,还在巴黎富人区购置了一座华丽的公馆,但由于索菲没有文化且缺乏教养,不听诺贝尔的劝导,只知挥霍,诺贝尔感到忧伤与失望。1891年春天,索菲来信告诉诺贝尔说,她即将要生下一个孩子。诺贝尔看到这个消息后,彻底失望了,但还是写信去安慰和劝告她,并从此决定不再与她来往,通过一位律师为她提供了30万匈牙利克朗的养老费。

炸弹大王诺贝尔无疑是诺贝尔家族里最有名望的人,可在他还在世的时代,他却并不是最耀眼的一个。1895年,当这个富有的欧洲流浪汉在巴黎撰写遗嘱时,他的两位哥哥罗伯特(Robert)和路德维希(Ludvig)在高加索地区建立的石油公司,产量直逼世界第一。1896年,阿尔弗雷德去世。之后的几年里,围绕诺贝尔奖设立的争议不断,亲戚们意见也不统一。

当时掌管石油公司的伊曼努尔(Emanuel,路德维希的儿子)代表家族去面见瑞典国王,他将拳头“啪”一声敲在桌上,说没什么可讨论的,慷慨地同意无条件执行阿尔弗雷德.诺贝尔的遗愿。那时,他们几乎是东欧地区最富有的人。可当时谁也无法预料,十几年后,他们就陷入了几乎一无所有的窘境。1918年,苏共将诺贝尔家族的石油产业全部国有化,所有家族成员以难民身份离开俄国。最后一个离开的伊曼努尔甚至不得不打扮成农夫。
诺贝尔一生未婚,没有子嗣,他的两个哥哥各自生育了不少子女。1918年的逃亡让家族逐渐分化,罗伯特的后人逃往芬兰,并居住至今。路德维希的后人们则回到祖国瑞典。

谢选骏指出:一切荣耀后面都有辛酸和流泪,一切和平后面都有炸药和流血,一切长存后面都有寂寞和孤独。“诺贝尔和平奖”来自诺贝尔弟弟的血肉。

谢选骏:小国北韩超过大国苏联中国




《朝鲜:打关岛的4枚导弹“8月中旬就绪”》(2017-8-10 BBC)报道:

北韩朝鲜表示将在8月中旬做好向美国领土关岛附近发射4枚导弹的战斗准备。双方口头战斗威胁正在进一步加剧。

朝鲜国家媒体称,一旦领导人金正恩批准发射计划,"火星-12"火箭将飞越日本,落向距离关岛30公里的海面。

朝鲜还谴责美国总统特朗普"失去理智"。特朗普之前说要用"战火和怒火"应对朝鲜的战争威胁。
美国警告称,一旦上述行动付诸实施,将意味着朝鲜"王朝终结"。

在周三(8月9日)发布的第一份声明中,朝鲜宣称正在计划对关岛进行导弹打击。作为美军太平洋基地的关岛拥有超过16万人口,部署了大量战略轰炸机。

朝鲜随后又发表一份声明称,该计划将于八月中旬"最终完成"并向朝鲜领导人金正恩进行汇报,等待他的批准。

" 朝鲜人民军的'火星-12'火箭将飞越岛根县、广岛市以及高知县(均为日本领土)上空,"朝鲜国家通讯社朝中社引述朝鲜战略军司令官金乐兼(Kim Rak-gyom)的话说。

"它们将飞行3356.7公里,耗时1065秒,打到距离关岛30-40公里的海域。"

火星系列火箭是朝鲜自制的中长距离运载武器。

第二份声明称,美国总统特朗普有关用"战火和怒火"应对朝鲜威胁的讲话是"一派胡言"。

"和这个失去理智的家伙对话是不可能的,只有绝对实力才有用。"声明说。

美国军事基地覆盖了关岛约1/4的面积。

来自美国的表态也在进一步升级。美国国防部长吉姆?马蒂斯(Jim Mattis)周三发出了一份措辞强硬的声明,敦促朝鲜停止武器试验。

"虽然我们的政府在想方设法通过外交途径解决这一全球共同面对的威胁,但必须强调的是,我们和盟友拥有地球上最精确、最训练有素和最先进的防御及打击力量。"

特朗普也炫耀了美国的核武器实力。正在新泽西度假的特朗普发推特称,美国的核武库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强大。

但美国国务卿蒂勒森一直试图说明朝鲜并不具有迫在眉睫的威胁。

正在关岛进行例行访问的蒂勒森说,希望得到了中俄两国支持的国际社会施压能够让朝鲜开启新对话,讨论"不同的未来"。

蒂勒森称,过去几天形势并没有发生大的改变,美国民众"夜晚应该能睡上好觉"。

中国呼吁各方保持冷静,称目前形势敏感而复杂。

关岛有多重要?

这座位于太平洋上菲律宾和夏威夷之间的小岛面积为541平方公里,由火山岩和珊瑚礁构成。

属于非建制的美国领土,人口为16.3万。

美军基地覆盖了该岛约1/4的面积。大约有6000名美军部署在此,还有计划增加数千名驻军。

这是美军二战期间的重要基地,是美军在太平洋区域采取军事行动的重要跳板,覆盖潜在的冲突区域,包括南中国海、朝鲜半岛以及台湾海峡。

谢选骏:小国北韩现在所干的事情,可以说是前无古人,一举超过了当年的大国苏联和现在的中国。苏联当年从古巴狼狈撤退,中国现在容忍美国在南海巡航。而小国北韩竟然史无前例地做出了偷袭珍珠港的日本都不敢公然作出的威胁美国之举,超过所有的大国。小国北韩前无古人,但并非后无来者。因为小国时代的理论分析指出:随着技术扩散的加剧,核国家必然越来越多,全球政府终将成为不想灭绝的人类的唯一出路。

谢选骏:挪威的绝望——“圆柱人生塔”活像纳粹死亡营



挪威相当阴冷,是凶残的北欧海盗的故乡,难怪挪威人的内心充满绝望。这一绝望的体现,就集中在维吉兰雕塑公园。

维格朗雕刻公园简称“雕刻公园”,位于奥斯陆城内,由挪威雕刻家古斯塔夫·维格朗在1906~1943年间的雕刻作品组成,占地80公顷,按几何图形设置,共有192座雕像和650个浮雕。这些雕塑作品绝大部分为裸体,有石雕,也有铜雕,个个栩栩如生。桥的栏杆上装饰着58座青铜雕像。奥斯陆也被称为“雕刻之城”,因为这不是一个适合活人居住的地方。

维吉兰雕塑公园(Vigelang Park)又被称为福洛格纳( Frogner Park),位于奥斯陆的西北部。公园占地近50公顷,并以挪威雕塑师古斯塔夫·维吉兰的名字命名,园内有192座裸体雕塑,所有的雕塑中共有650个人物雕像,雕像由铜、铁或花岗岩制成。

公园有 192 座雕塑,总计有 650个人物雕像。这些由铜、铁和花岗石制成的雕像,在公园内虽然雕像比比皆是,但是多而不乱,错落有致。园里有一条长达850 米的中轴线,正门、石桥、喷泉、圆台阶、生死柱都位于轴线上,主要雕像、浮雕分布其间。石桥两侧各有 29 座彼此对称的铜雕。喷泉四角,各有5 幅树丛雕,四壁为浮雕,中央是托盘群雕。圆台阶

周围是匀称的 36 座花岗岩石雕,中央高耸着生死柱。全部雕像,形成几幅美丽的几何图案,匀称和谐,浑然一体。公园里所有雕像的中心思想,集中突出一个主题——人的生与死。如喷泉四壁的浮雕,从婴儿出世开始,经过童年、少年、青年、壮年、老年,直到死亡,反映人生的全过程。而四角的树丛雕,一角是天真活泼的儿童,一角是情思奔放的青年,一角是劳累艰苦的壮年,一角是垂暮临终的老年,组成人生的 4 幅画面。圆台阶的 36 座石雕,也是从婴儿出生开始的,游人依次环行,渐渐看到人生各个时期的形象:孩子们在捉迷藏,少年们在扭打玩耍,情人在窃窃私语,老人们熬度暮年,环绕一周,到第 36 座死亡球塔为止。石桥两边的护栏上,安放着反映日常生活的 58 座青铜雕像,塑造了许多青年男女和儿童。体格雄健的男子、绰约多姿的少女和纯真无邪的儿童组成了大组群雕。它们有的在尽情地跳舞,有的在谈情说爱,也有丈夫打骂妻子儿女的……维吉兰在这组雕像群中,穿插了一个新的主题思想——父亲与孩子们在一起。相传 20 世纪初期,在西方男人们的心目中,料理家务、养儿育女和经营“后方”乃是妻子们的事。他们一方面向往成家立业,另一方面却又不甘心陷入家庭生活的网套。他们厌烦婚后的生活,企图挣脱妻子儿女们的纠缠。但现实生活像一团团乱麻,剪不断,理还乱,将他们和家人盘绕在一起。最引人注目的是一尊嚎啕大哭的小男孩雕像,只见他跺着双脚,挥动着胳膊,仿佛寻求父母之爱。圆台阶中心的生死柱,无论在艺术技巧上,或是思想内容上,都算得上园中具有代表性的杰作。它是维吉兰花费 14 年心血雕成的。石柱高达 17 米,周围上下刻满了 121 个裸体男女浮雕。柱上死者惨相目不忍睹,有夭折的婴儿,不幸的青年,披头散发的妇女,骨瘦如柴的老人。这根“生死柱”描绘了世人不满于人间生活而向“天堂”攀登时,相互倾轧和相互扶掖的情景。人们有的沉迷,有的警醒,有的挣扎,有的绝望,组成了一个陡峭上升的旋律,令人惊叹不止。

入口在公园东侧临Kirkeveien 大道,一进入口即有一条信道直通公园中心,沿坡道步行约五分钟,即可看到一座宏伟的桥梁横跨于池塘。此公园的雕刻可分成五个区域,第一个即为桥上作品,在桥上的四个角落,有花岗岩柱,其中三条,雕着男人勇斗巨蜥蜴的景象,剩下的一条则雕着女人拥抱蜥蜴的景象,而桥的栏杆上,则装饰着58座青铜雕像,由老到少,由男至女,表露着不同的内心世界,人生百态在此表露无遗,为1926年到1933年之间的作品。

桥下的池塘畔为儿童游乐区,在池水之上有八个赤裸的婴孩所组成的青铜像。过桥前进,可见一座喷水池,池水中央有六个巨大的男人雕像捧着喷水池,周缘则是四个雕像,象征一个人的成长历程,分别为少年期、青年期、成年期、老年期。

喷水池周围的铺道,以黑白花岗岩拼成马赛克式的图样,且设计成颇有趣味的迷宫图,全长约三公里,据说是维吉兰用来象征人生的错综复杂。在喷水池后面的小山丘上有一座高塔,维吉兰称之为“幻影世界”(Monolitten) 塔高17公尺,由上而下,有121个不同姿态的男女老少雕像,是园内最美妙的雕刻作品,维吉兰花了将近二十年的岁月才完成,其意在表达人生的历程,塔顶的婴孩及骸骨,表示人生的两个极端,自此而下是人生的演变转化过程。

谢选骏指出:这些雕塑,体现了北极动物的虚无主义,他们把人生仅仅看做一个与禽兽无异的生命过程,所以,一切雕像全是裸体,毫无礼义廉耻这些文明的附加。步行其中,最大的感受就好像到了猴山,看到的几乎全是裸猿。“维吉兰雕塑公园”其实就是“裸猿雕塑公园”。作为人类,这是真正的绝望,因为我毕竟相信,挪威人还是人,不是猿。

但是无可讳言,我认为这些令人绝望裸猿,是纳粹灭绝营的灵感来源。这不仅因为北欧海盗是纳粹的精神偶像,而且因为挪威人的绝望与德国人的屠杀之间其实具有逻辑关系——那就是人生没有禽兽以外的特殊意义,除非用禽兽不会的死亡艺术,才能让人类和禽兽区别开来。

“裸猿雕塑公园”,体现了欧洲人文主义和虚无主义的最深绝望。在其最后一年的“圆柱人生塔”上,北欧人众都像蛆虫般的纠缠在了一起,活像纳粹死亡营里的尸体横陈堆砌,令人作呕的程度无与伦比。

谢选骏:脱贫就要脱裤,脱裤就能脱贫——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

《6旬老汉囚禁50女子自己享乐还出租出卖》(星岛日报2024-11-16)報道: 2004年4月份,一宗重大拐卖强奸案,在广东茂名中级人民法院宣判。令人震惊的是,这宗案件涉案的18名被告,大都是住在村里的孤寡老人,平均年龄60岁。其中主谋李家全,69岁高龄。被害人更超过50人,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