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谢选骏全集

2024年3月4日星期一

谢选骏:不打核战全球统一就不行

《美国国防部长:乌克兰如打败仗 北约将被卷入对俄战争》(编译周辰阳/即时报导 2024-03-01)报道:


新闻周刊与POLITICO报导,奥斯丁因秘密住院风波面对共和党籍议员轮流开砲,民主党籍议员则使出转移焦点,将大部分质询时间用来攻击共和党卡住了追加军援乌克兰的预算。奥斯丁则在答复其中一位众议员时预测,如果俄罗斯打赢了乌克兰战争,普亭总统也不会「停止」。


根据逐字稿,奥斯丁表示,「我们明白,如果普亭成功了,他不会停止,他将继续在该区域采取更具侵略性的行动。全世界的其他领袖、其他独裁者将观察此事,他们会受到鼓舞,因为事实是发生了这种情况,而我们未能支持一个民主国家」。


奥斯丁接着指出,拉脱维亚、爱沙尼亚与立陶宛等波罗的海国家特别容易受到普亭未来扩张主义野心的影响,「如果你是一个波罗的海国家,就真的会担心自己是不是下一个」。


奥斯丁表示,「他们懂得普亭,知道他的能耐…很坦率地说,如果乌克兰失败了,我真的相信,北约将跟俄罗斯打一仗」。


谢选骏指出:

俄罗斯是全球的阴极,时刻威胁世界和平,

牠不打仗就浑身痒痒,要被处决才会过瘾。


《普亭发表年度咨文 警告北约派兵援乌将引发核战》(编译徐榆涵 2024-02-29)报道:


俄罗斯总统普亭2月29日发表国情咨文,警告西方国家若派兵到乌克兰,将面临核战风险,称莫斯科拥有能击败西方目标的武器。


CNN和NPR报导,普亭在年度国情咨文中表示,西方有人称俄罗斯似乎计划攻击欧洲是「无稽之谈」,但他警告俄罗斯可能会用核武攻击西方国家。


普亭指出,若力挺乌克兰的西方国家加深对战争的介入,像是派遣军队,那「入侵者」将面临「悲剧性」后果,并有可能引发核战。


他表示,「他们必须意识到,我们也拥有可以击中其领土目标的武器,所有这些都非常危险,因为真正可能引发动用核武」,「他们现在建议的和拿来恐吓世界的,都提高爆发一场将意味着毁灭文明的核冲突真实威胁」。


法国总统马克宏几天前表示,西方国家不应排除向乌克兰派兵的可能性。对此,包括美国在馁的北约盟友相继公开表达反对。


此外,普亭也驳斥美国指称俄国准备在太空部署核武的说法,称是华府的「伎俩」,也是美国大选年的噱头,目的是把莫斯科拖进「依照他们条件」进行的武器管制谈判。


普亭也不忘吹捧俄国的新先进武器,包括「锆石」、「匕首」高超音速飞弹已在乌国战场证明其效力,并提到最近的「特别军事行动」战果,表示俄军战力已增强数倍,正在多个区域稳步进攻。


在经济方面,普亭说俄国经济表现强劲,去年成长率高于全球平均水准,且超过七大工业国集团(G7)所有国家。


谢选骏指出:

核战争是世界的底线,

俄罗斯很想过过瘾,

送去一万个核导弹,

否则全球统一就不行!


谢选骏:宇宙的本质是庄周梦蝶还是蝶梦庄周?


《梦境与现实》(2022-03-08 铁剑)报道:


现实中有什么,梦境中就有什么。或许,梦境是现实的镜像。


人们在现实中受到什么刺激,在梦境中就会浮现什么事情,或者由此进引发了艺术化的想象。可以说,《周公解梦》就是一本图解梦境的艺术书籍,而不是什么迷信的书籍。


人们经过很多梦境,就会对梦境进行归类,归类之后,似乎能说明梦境的预示作用。但往往不能明确说明,只是一种类比,而不是确切的实指。


毕竟,人们的意识是灵活的,肉体受到意识的指引,并不能说明梦境指的是什么。要是有人迷信梦境,是不是会自动受了潜意识的影响,去迎合梦境?


梦境是潜意识的语言,也是潜意识的艺术化展示。


潜意识制造了梦境,也一定会受到梦境的影响。当人们自觉梦境成真的时候,就迷信了梦境,其实只是潜意识一种综合判断之后的艺术化展示,也是一种预示,一种提前报告。因为潜意识具备很高的智能,能够自动综合分析,也能够指挥第六感,以直觉的方式显示,以梦境的形式显示,给人们带来很多神秘感。


“日有所思,夜有所梦。”白天经受什么事情,夜里就会梦到什么事情,或者梦到类似的事情。这种论断有个前提,就是白天的事情足够刺激人,让人印象深刻,或者有某些物件或情感给人的潜意识以刺激,而人的显意识并不一定能够察觉。


于是,很多人在梦境中看到一些物件,干一些事,总是觉得莫名其妙,和白天的经历没有什么关系,但只要细想想,就能想起来,白天受到了什么和梦境相关的刺激。当然,梦到桃花,就不一定要交桃花运,也可能命犯桃花,被女人算计了,当然也可能根本和女人没设么关系,只是白天看到了桃花,或者看到了别的花,想到了桃花。梦到掉牙,也不一定就有什么不好的事发生,可能身体有病,阴阳不平衡,亦或是上火了,或者什么事都没有,就是梦到了掉牙,也就没什么预警作用了。


梦就是有自动释放,是人的意识经过扭曲之后的释放。白天可能会有意识紧张,神经紧张的时候,到了夜里,睡觉的时候,意识放松,就会产生一定的意识片段组合,但组合并不一定就是真的就那么随机,要是随机组合就不会产生有头有尾的故事,也不会让人们觉得自己在现实之中,也不会产生“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的感觉。


梦境具备一定的意识片段连接的属性,但这种属性并不是简单的连接,而是具备艺术性的连接,而且是由潜意识编织的,和人的白天的心理有关系。于是,就有了“日有所思,夜有所梦。”的现象,也就有了白天实现不了的愿望,在梦境中实现的现象。


或许,梦境就是上帝给人们安慰的东西,也是让人们意识得到释放的东西,只是,人们大多没有想到释放潜意识的自由,而是想到了梦境的隐喻意义,于是,就有了释梦,而且带了很大的功利性。


其实,梦境没有什么功利性,只是潜意识的一种艺术化的表达,当然也有可能对身体提出预警,对一些事提出预警,当然不能做太多的类比和连类譬喻,以免解释错了梦境。不过,现实中还真有解释错了的梦境,因为有的梦境和现实对照,有的和现实正好相反,有的只是一种无意义的表达,人们当然也就捕风捉影,莫衷一是了。要是算命先生随便解释一下,而且都朝着好的方向解释,就会让人们喜上眉梢,当然就会多掏银子了。人们受到了良性的心理暗示,或许就会时来运转,当然也有的根本就没什么事。那么,梦境也就真的是镜花水月,和现实没什么关系了。


梦境照进现实,会对现实产生影响。而现实进入梦境,就会让人真假莫辨。


一些人经常在梦中到了陌生的地方,遇到陌生的人,以为纯属荒诞。可是,第二天或过一段时间以后,他们惊奇地发现自己竟然到了陌生的地方,遇到了陌生的人,竟然和梦境中的别无二致!难道命运是真的?抑或许,人们真的命中注定要经历什么?


按照科幻的说法就是,人生活在一定的时空序列里,只能往前走,不能往后退。在这一段时空序列里,所有的事,所有的人都已经注定了要出现,注定了要发生,人们无法改变。就是有人想改变,也只是一种命中注定,而不是超出命运的想法和做法。


还有平行宇宙的说法,说的是人们做梦就是在另一个平行宇宙中发生的一些事,只是人们浑然不觉而已。人们只是生活在一个宇宙中,还有很多平行宇宙同时运转。每一个平行宇宙中都会有一个相同的人在生活,在做事。或许,人在做梦的时候,意识无意之间闯入了平行宇宙,当然也就经历平行宇宙中的事了。


平行宇宙和现实宇宙相对照,当然会有一些类似,有一些预示作用了。


果真如此,梦境就成了现实,现实也就成了梦境。两千多年以前,庄周梦蝶,不知道庄周做梦变成了蝴蝶呢,还是蝴蝶做梦变成了庄周。梦境和现实不分,在那时就已经出现了庄周思想的智慧闪光,到现在仍然对人们有着一定的启示意义。


谢选骏指出:在我看来,庄周梦蝶是潜意识活动,蝶梦庄周是显意识活动——也就是说,活着的人其实可能是来自另外一个世界的投影。就像量子力学所说的那样——


《宇宙可能是一个“全息投影”,量子纠缠为我们指明了一个思考方向》(2021-09-11 原创)报道:


几百年前,人类走上了工业发展的道路,工业的基础是各种理论科学。没有各种理论科学的出现和突破,科学技术就无法发展,在众多的科学分支中,物理学处于领先地位。


物理学是自然科学的领头羊,从肉眼看不见的微观粒子到宏观无限空间。人类科学史上的伟大科学家,基本上都在物理学领域为人类做出了巨大贡献,比如牛顿和爱因斯坦的物理学。


这个世界的本质大部分属于物理领域,尤其是人类要想研究和探索宇宙的奥秘,就需要物理学家的研究和探索。物理学在科学界占有重要地位,是其他学科的理论基础。它代表了人类对宇宙本质的认知。


通过研究物质运动的规律和形式,我们开始一步一步地了解世界,了解地球以外的宇宙。物理对人类很重要,决定了人类文明的等级实力。掌握更多物理领域的知识,可以让人类变得更强大,更好地探索宇宙的奥秘。


虽然人类已经进入科学技术时代几百年了,但物理学基础理论真正辉煌的时期其实是20世纪初。20世纪初可以说是物理学的辉煌阶段。当时物理理论的不断出现,为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如果物理学家按照20世纪初的发展速度前进,人类的科技实力很快就会迎来一次又一次的重大突破,很快就会成为强大的星际文明。但在20世纪中后期,很多物理学家发现,人类物理学的发展似乎遇到了“瓶颈”,发展速度逐渐变慢,变得越来越慢。


有些朋友可能不明白:既然物理学在上个世纪中后期发展越来越慢,为什么人类科技在最近50年发展得这么快?其实这里要简单解释一下,物理学家发展慢并不代表科技发展慢。物理学家说物理学在50年前就开始减速了,主要是没有重大的理论突破,尤其是基础理论。


基础理论是科技质变的关键。事实上,我们现在应用的各种科学技术都是将上世纪初物理学家提出的基本理论从理论应用到现实。无论是电磁理论还是相对论,都影响了后来的科技发展。我们目前所有的应用技术都没有脱离上世纪初的各种伟大的物理理论。


为什么物理学从上世纪中后期开始变慢?科学家认为,主要原因是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的理论不统一。


相信我所有的朋友都知道,宇宙中有四种基本力,分别是强合力、弱合力、电磁力和引力。上世纪初,科学家们通过努力,有了自己的物理框架理论。然而,当科学家们想要统一四种力量时,他们遇到了巨大的阻力。爱因斯坦晚年的愿望是统一宇宙四大基本力,但没有成功。


现在人类形成的四种基本力理论只能在自己的框架内进行研究和探索,并不能真正统一起来,证明目前人类的物理理论还不完善,存在很多缺陷。


为了统一四种基本力量,科学家提出了“大统一论”。只有把四种基本力统一起来,才能解释宇宙的本质和目前许多无法理解的物质现象。大一统理论对人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所以很多科学家都加入了这个行列,希望找到统一他们的方法。


我们可以预见,谁能统一这四种力量,谁就一定能够替代爱因斯坦。但直到现在,还没有人做过。对于大一统理论,只有两种理论还在猜想之中。


一、弦论,弦论的基本观点是,自然界的基本单位不是电子、光子、中微子、夸克等点粒子,而是微小的线性“弦”。弦理论在理论上统一了四种基本力。可惜没有实验证明弦理论的正确性。


另一种理论是“宇宙全息论”。这个理论更颠覆了人们的认知。它认为这个宇宙中的物质是不存在的,人类感知的一切都只是“信息”,我们的宇宙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是一个“全息投影”。


相信大家都知道全息投影,其实是一种虚拟现实技术。虽然人类目前的虚拟现实技术还远没有真正实现,但是从目前的研究成果可以看出,一旦未来虚拟现实技术实现,当我们进入虚拟世界时,你很难区分它是真实的还是虚拟的。


在全息宇宙学中,我们的宇宙是一个投射的虚拟现实,宇宙的本质是无数的信息。为什么科学家会提出这样一个颠覆性的理论?科技基础是什么?其实科学家提出全息宇宙学的原因主要来自于量子纠缠。


宏观背后是微观,微观研究探索理论是量子力学。在量子力学的世界里,有很多现象完全颠覆了宏观理论,比如量子纠缠。量子纠缠是物理学中的一大难题,爱因斯坦曾称之为“鬼”。


量子纠缠是指当系统中的两个粒子纠缠在一起时,无论分开多远,都可以实现不分空间和距离的即时反应。这是一个完全颠覆我们认知的超距离动作。当多个粒子相互作用时,它们将形成一个整体。


形成一个整体后,即使粒子分离,仍然纠缠在一起。即使两个粒子相隔几十光年或者几百光年,也可以瞬间相互影响,完全忽略距离和时间。这种影响速度远远超过光速,而不是我们认知中的超光速传输。


量子纠缠只发生在量子系统中,而宏观宇宙中没有这种现象,但我们不要忘记宏观是由微观组成的。理论上,宏观和微观应该是同步的,微观中的量子纠缠也应该存在于宏观宇宙中。但现实是没有,这是怎么回事?


对此,科学家们开始通过量子纠缠的神奇现象来怀疑宇宙的本质。如果宇宙是全息投影,可以说明量子可以忽略距离,达到瞬间纠缠效应。因为宇宙本身就是一个整体,如果在整体之下分离,一切都可以瞬间相互影响。


如果宇宙是全息投影,那么投影源来自哪里?科学家推测,可能是二维世界的三维投影。人类所经历的一切都可能来自于二维世界中真实发生的事情。这个理论颠覆了我们的认知,大部分人还是不愿意相信这样的事情。


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随着对量子纠缠认识的加深,越来越多的科学家试图从各个方向证明这个理论。这个颠覆性的理论目前只停留在猜想阶段。无论是弦理论还是全息宇宙理论,都不容易通过实验来证明。


比起公认的宇宙全息理论,我们更愿意接受弦理论。因为弦理论至少可以证明我们的宇宙是真实的宇宙,而不是二维世界的三维投影。然而,事情的真相往往出人意料,我们不知道宇宙的本质是什么。


谢选骏指出:真实宇宙像庄周梦蝶,量子纠缠像蝶梦庄周——宇宙的本质到底是什么?是庄周梦蝶还是蝶梦庄周?

2024年3月3日星期日

谢选骏:我为什么不过生日?

 

《你为什么不过生日?》(知乎 2014-10-25)报道:


问题:今天我生日,记得初中毕业后就没过过生日了,本人只是觉得没必要过,想问问大家不过生日的原因。


答案1:大概是性格所致吧。


过生日拿着钱找几个朋友吃喝一顿,似乎也不会让感情一下增进,没有这一个步骤感情也不会动摇。至于父母家人则一直比较朴素,不看重这些,我个人自然也觉得平淡的度过反而更加舒适。让自己主动告诉别人“嘿,明天我生日,抽空一起来吃饭玩一玩吧!”,挺难受。


倒不如在生日那天早起,吃顿营养的早餐,然后抽出一些时间泡上一杯茶,反思度过的年月,想想当下的情况,晚上去跑跑步,睡前祝自己生日快乐。


然后提醒自己: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


答案2:过生日,会提醒我,看,你连个给你过生日的朋友都没有。


答案3:参加别人生日的时候感觉特别麻烦,所以特别不想麻烦别人。


答案4:有规律的欢乐总有些虚假的成分。


答案5:你想体会一帮人围着你在唱生日祝福歌,就你一个人在强颜欢笑的感觉吗?


谢选骏指出:母亲去世之后,我就不过生日了,那时我十八岁。


《我从来都不过生日》(郭懋)报道:


今夜太美,而你无心睡眠。来聊聊天吧……


有人问我为什么从来不过生日?

我觉得生日是特殊的,你一个人的,他人无法获得共鸣的节日。

它不像其他节日,不限制过不过,也不指定和谁过。

它很局限,很私人。别人过不过取决于你过不过,任何人必须且只能和你过。

我没听说过张三和李四约会,给王五过生日的。

所以大多数人过生日都是自己发起的。

用短信、电话、朋友圈、微博,喊着:今天是我的生日,我需要礼物和祝福!

然后收到几份或真诚或敷衍的礼物。

即使没有朋友,也会收到QQ强制煽动朋友为你送上的“网名+生日快乐”,尴尬至极。


但也许礼物不对,也许送礼物的人不对,总之你的生日并没有期待中的快乐。

实际上你也不知道在期待什么。

一份不可能的祝福?朋友更为真诚的陪伴?

总之,你没有得到。


期待破灭后的失望,比任何失望的叠加都令人沮丧。

你甚至觉得今天很孤独,比一年的其他364天还要孤独。

你最后明白,今天确实是特殊的,但只是对于你自己而言。

我是一个不太喜欢麻烦别人的人,不擅长手心朝上索取什么。

时间一久,我厌倦了过生日。


过生日,让我觉得自己在索取,索取礼物和特殊对待、索取关注和被爱。

可事实上,这种被爱从来不会满足。平时没有满足,今天也不会满足。

生活也不会因为今天是我生日,把困难模式改成简单模式。

所以20岁之后,我从来没过过生日。

不让自己有所期待,也就不会觉得失望和难堪。


今晚的配乐是我今天在咖啡厅偶然听到的一首歌,很久之前听过却无法想起,回来找了好久,听了一遍又一遍好像起了什么事情,但是我又忘了。


时间不早了,早些去睡吧


做个好梦,晚安


2018-07-31 03:13


谢选骏指出:看了前一半,还以为这是孤儿写的呢……后来才说20岁以后才不过生日了。


《“过不过生日”是人与人之间的最大差距?》(李文涵2022.3.11)报道:


我们普遍认为过生日只是一种计算年龄的方式,过不过都不会有太大影响。然而实际上过不过生日的人生实际上差别很大,通过观察我们能够发现,那些每年都会规律过生日的人,人生往往更加顺遂,更有可能成功,而人与人之间的最大差距在于“过不过生日”。


生日、礼品(Piqsels)

人与人之间的最大差距在于“过不过生日”(Piqsels)

那么这个平时被我们忽略的生日,究竟是如何影响我们的?


过不过生日对一个人造成的第一个影响便是自我认同感(Self identity)。自我认同对决定人们如何在世界中行动具有重要作用,自我认同感高的人在社会活动、人际关系中往往会更自信、更游刃有余。


他们不会过于沉迷于消极的情绪中,能够及时的表达自己的需求,并且能够客观地评价自己,正视自己的优缺点。


心理学家埃里克森(Eriksson)曾提出,所谓自我认同是指个体知道自己是谁,并清楚的知道自己能做什么想做什么,能够对自己产生持续稳定的认同。


过不过生日对一个人造成的第一个影响便是自我认同感(photoAC)

过不过生日对一个人造成的第一个影响便是自我认同感(photoAC)

通常情况下,自我认同是由先天特质和重要的早期养育者的言传身教所共同创造的,而过生日就是其中一种很重要的影响方式。


通过过生日的方式,能够让个体感受到自己的存在,感受到自己被重视,从而对自己形成自信心。人心是极其敏感的,一丁点风除草动都足以让一颗心震颤。


父母如果始终给孩子规律的过生日,孩子便能感受到十足的安全感,从而发展出自我认同,反之则反。


自我认同感低会阻止人们利用客观资料实事求是地看待自己的能力和局限,导致个体在面对困难很容易被打败。


他们经常会生活在挫败中,做出错误的选择,从而无法发挥出个人真正的潜力。他们的人生会相对走得更艰难。


再者过生日能够给个体创造复盘人生的机会。人类很擅长为自己打造舒适圈,一旦习惯了舒服、放松的状态,形成了惯性思维很容易沉溺其中不思进取。长此以往,不过生日的不止不幸福,还难以拥有幸运人生。


研究发现大脑只占我们人体质量的2%,当我们抛弃杂念集中心念开始思考的时候,大脑每分钟要消耗大约1.5卡路里。


我们每一次的思考都需要消耗一定数量的卡路里,但人体能够自我提供的能量毕竟有限,当损耗过多,大脑的自我控制能力就会大大下降,这种情况下大脑会自动依赖已经形成的思维习惯做反应。


而要打破这一惯性思维需要主体主动自发地反省自己,而生日就是一个反省的契机。


人们习惯于在年龄的节点复盘自己过去的人生,规律的过生日能够促进主体规律的反思自己已经做过的事情,从而查漏补缺,推进自己更好的前进。


最后规律的过生日有助于幸福感的提升。人类灵魂深处最迫切的渴望就是被看见,一个被看见的人格会获得丰厚的满足感,让其内心更安定,幸福感更强。


观察那些规律过生日的人,他们普遍的幸福感都很强,因为他们通过过生日这一活动,使得自己的灵魂被看见了,内心从而更丰盈。


心理学家说:“被看见是每个生命体的根本需求”,被看见意味着生命被接纳了、被认可了、被呼应了。


这种看见具有治愈的力量能催生出生命体的力比多,力比多是指一种力量,人的一切心理活动和行为的驱动力,生命力。


并且这种看见带来的疗愈力量是惠及双方的,张德峰曾提出过一个概念“黄金投射”,即当个体在别人身上看到了美好的特质,那么意味着他自己人格里的这一特质也被激发了,只是个体没有特别去挖掘、联络这些特质。


所以看见和被看见其实是一种双向治愈,这些看见能够滋养我们身上美好的正能量。世界的一切物质人事之间能量其实是流动的,生命是彼此呼应的。


过生日这一活动能够让生命个体感受到温暖、疗愈彼此。况且生命是害怕孤独的,但被看见、过生日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消除我们的孤独感。


过生日行为活动背后的“被看见”,其实是伴随一生的心灵渴求,无论我们身处什么生命阶段,如若有看见与·被看见的疗愈力量,人生的体验感将大大提升。


因此,如果你是父母,那么绝对不要忽视给自己的孩子过生日;如果你已经成年,也不要忘记给自己过生日,除了提醒自己反省,也是自我疗愈的一条道路。


谢选骏:人说经过生日庆典的仪式,“人生往往更加顺遂,更有可能成功”——我看这把“顺遂”和“成功”等同的想法,过于片面了。至于需要“通过过生日这一活动,使得自己的灵魂被看见了,内心从而更丰盈”的人,我看那是还没长大成人,还在“勉为其难”。对于成年人来说,不过生日,就不会反省吗?就不懂得每年要取得一个突破吗?


谢选骏:自制力就是专做自己不喜欢做的事情


《自制力的本质是什么?怎样才能变得自律?》(2020-06-11 常自在)报道:


前提


首先,自律、自制力、毅力等只是一个伪概念,这世上根本就不存在自制力这回事。


在大众观念里的自制力,通常是指:一个人能够比一般人更好的控制他的行动与情绪,更够更好的执行他所做的决定,并且能够抑制住自身那些负面和消极的欲望,情绪,和行为。这个词带有积极的属性。


但问题就在于这里,「自制力」这个词只是对人类的一些行为及状态的总结的命名,而大部分人却囿于文字的概念,对此产生了错误的理解。


自制力并不是并不是一种可以学习和提升的品质,自制力并非是对自己非常的克制,硬逼着自己去做到你原本坚持不了的事,也不是你拼命忍耐让自己不被欲望左右,不被外界事物诱惑。


所谓的自制,它只是那些拥有符合「自制力」的定义的人的一种自然而然的表现出来的状态而已。


一个没有自制力的人,如果仅仅想从自己的外在行为和表现上约束自己,努力让自己的拒绝诱惑,努力让自己咬牙坚持,那么他将几乎不可能拥有自制力。


因为他的出发点已经是错的了,在这个基础上他所做的一切努力,都仅仅只是在令他的行为去符合自控力的定义而已。


但是所谓的自控力只是人的一种「自然而然」的行为表现,这种行为表现是因为有他内在的「对世界的认知,思考习惯,思维逻辑」等内部因素的驱动,所以那些在没有自制力的人看来十分困难的『 坚持投入的做有价值的事,推迟满足感,抑制住欲望』等,他才能够做到。甚至是轻而易举、自然而然的他就抵制住了诱惑,推迟了满足感。


并且一个有自制力的人也根本不会思考什么是自制力,怎样拥有自制力,怎样才是有自制力的表现等这些问题,他只会正在做那些有自制力的事,她正在抵制美食对她的诱惑而努力锻炼,他正在全身贯注的做着自己的事业,他正在一丝不苟的看着书。


他所做的这些事的确是符合「自制力」的定义,但他却不是为了让他自己成为一个有自制力的人,为了令他自己的行为符合自制力的标准而去做,他所关注的是事情的本身,而不是为了去符合文字上的定义和令他自己成为一个怎样的人。


我们如果想探究自制力的本质,应该思考的是那些拥有自制力的人为什么能够自制的真正的、深意识层面的原因,在他们的思维模式,在他们的内心深处,在他们看待问题的角度等一些内在因素中去寻找答案。


「如果我们能够理解自制力的本质,那么我们自然而然就能够到达自律的状态。」


然而大部分人却往往一叶障目,被表面的现象所迷惑,舍本逐末。


他们妄图通过外在的努力、坚持之类的看起来很励志,并且也是被大多数人所认可的方式来改变自己,妄图通过『逼迫』自己去『习惯』做自己本身不想做的事,然后把自己在『习惯』和『适应』后的『麻木』当成是自己『真正』的成长与改变。


这种思维方式不仅是错误的,而且十分的愚蠢。


大众所谓的正常,其实许多都是一种病态的平庸。


人们倾向于去相信努力,坚持,专注等一些看起来很有道理,看起来能够解决问题的答案,因为这些答案的确符合逻辑,并且从某种角度上来看也的确是对的。


但问题就在于,一个不努力的人如果不改变他的思维观念或者受到重大的压力和刺激很难改变,一个没有自制力的人更不可能知道了有自制力是好的他一下子就变得有自制力了。


所以有许许多多的文章,许许多多的回答,都只不过是看起来有道理,看起来能够解决问题但却不会有丝毫实际效果的屁话而已。


真正能够解决问题的,是那些告诉你怎样令你做到努力,怎样令你变的专注的解答。


但很有意思的是,很多人反而不愿意去接受那些真正能够解决他的问题的解答。因为但凡是真正能够解决你的问题的方法,在现实生活中都是十分的复杂,十分的麻烦。


比如:你这次考试没有考好,真正的原因在于你英语听力是弱项,你对于很多单词拼写有错误,你语文课文都没有背熟,有好多生僻的字还不会写,数学的二次函数一塌糊涂,物理不会被最基本的定理,历史记不住人物和年表。


这个时候如果要解决你的问题,你就要一项一项的、去练习英语听力,多背单词,背语文课文,练字,做方程,背定理,背人物年表。


但是这个真正解决你的问题的方法对你而言太麻烦了,更多的原因在于你讨厌英语听力,讨厌背课文,讨厌物理定理,所以你更愿意去相信『努力就有回报』『坚持就能成功』这样听起来很有道理的话。


因为这样事情就变的简单了起来,这样你就不用面对你真正头疼的问题,你就不用去练习你讨厌的英语听力,不用背令你头晕的人物年表。


你只需要做出努力和坚持的样子就可以了,你只需要熬夜看几遍那些你早已掌握的、再看多少遍也不会对你有帮助的知识点,你只需要连做50道你擅长的数学大题,然后你就可以告诉自己已经付出了努力了,你已经很坚持了,所以接下来问题就该解决了。


但是自始至终你都没有去面对你身上真正的问题,自始至终你都没有付出切实的有效的努力,你只不过是在用『努力就有回报』『坚持就能成功』这样的道理来掩饰你自己的懒惰,以此来欺骗自己,感动自己罢了。


在大众心理中还有许许多多的类似于以上的这种集体自欺的陷阱,我上面举的这个例子是为了帮助你从集体自欺中清醒过来。如果你现在明白了我说的这个「清醒」是什么意思,请继续向下看。


什么是自制力?


如果非要给自制力下一个本质的定义的话,其实它是指一个人对自身与现实的卓越的认知能力。重点在于『卓越』。


比如:


一个学生大学每天早上六点钟起床去图书馆学习。这是因为他很清楚他的目标是考研,所以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去学习。而图书馆的座位是有限的,他必须早起才能抢到座位。


而不是因为他觉得:啊!我是一个有自制力的人啊!我要努力啊!我要奋斗啊!我要早起才算是自律啊!


一个孩子在试验中选择忍耐半小时不吃手中的糖,半个小时后他得到了两颗糖。他之所以能够抵制住诱惑是因为他清楚的认识到只要他忍耐这半小时,他就能得到两颗糖,如果他不忍耐,他就只能得到一颗,权衡利弊后,忍耐比不忍耐获得的利益更大。


而不是因为他觉得:我要推迟自己的满足感!只有善于忍耐才能成功!小不忍则乱大谋!


现实中的确不乏因为觉得自己应该努力,应该忍耐,应该奋斗而早起占座,推迟满足感的人。但是这种人的自制力只是建立在一种虚无的意义感之上,而在现实中没有明确的实际的落脚点。所以他们的这种自制力只不过是一种暂时的假象而已。


人类的一切行为在最本质上的动力来自于趋利避害,一个人是否拥有自制力,也是在于他对于趋利避害后的衡量。如果他「相信」自律的『利大于害』,那么根本不需要外界的强制,不需要他如何努力,他自然而然的就能够去选择自律。


而重点就在于两点,第一,他选择自律后的结果的确是利大于害。第二,他认同并且相信选择自律后的结果的确是利大于害。


很多时候人们都能够意识到选择自律能给他带来的利是大于害的,但问题就在于他并没有认同、相信、并且接受这一点。或者在他的价值观里,他认为自律所要付出的代价比不上选择安逸,选择懒懒散散带来的舒适感。


原因在于大众的短视,与急功近利。他们想要的是一旦付出马上就能得到回报,他们对于未来是否能够因为坚持自律而得到回报没有明确的答案,他们担心的是即便自律了依然无法得到想要的回报。所以很多时候在一开始他们就放弃了自律。


所以我会说自律的本质是指一个人对现实的卓越的认知能力。


一个人如果能够对于他自身和现实都有着清醒的认知,他就能够正确的权衡利害关系,他就能清醒的认清自己的问题,他就会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所以他会知道自己该做什么。


当他知道自己该做什么的时候,那么自律就自然而然的降临到他身上了,他会变得对自己负责,他就能毫不犹豫的付出专注和努力。


但在这背后还有一个问题,那就是大部分人对于「利」与「害」有着错误的认知。


利与害,其实分为心理上与现实中的利害,长期的与短期的利害。


心理的利害是指:你感觉的好与坏,符合还是违背你的价值观,你获得意义感还是虚无感等等。往往带着主观的因素。


比如,同样是和美女上床,对于一个好色之徒而言这无疑是极大的好事,这对他而言是一种“利”,所以他会很愉快。


但假如是小明很喜欢小红,他这辈子决定只和小红上床。那么和这个美女上床对于小明而言其实是一种“害”,因为这违背了他的价值观,损害了他的个人感觉。


现实中的利害是指那些客观的,可衡量的,所有人都能分辨清楚的。


长期与短期的利害是指:你选择做一件事,他给你带来的益处和害处是会在短期内兑现还是会在很久以后兑现。


人总是对短期的利害很敏感,而对长期的利害不敏感。


我们在幼年时通常没有受到太多的磨练,也没有做过能长期给予我们回报的事,因此导致我们对于长期的利害没有经验,我们童年时有父母的照顾,不需要忧虑自己的生存。因而即便我们养成了好吃懒做,逃避责任,不愿付出之类的坏习惯,也不会马上就对我们造成太大的影响与害处。


所以我们在潜意识里会习惯性的以为自己是安全的,会相信自己的堕落与坏习惯并不会毁了我们,所以我们会变得短视,变得拖延,变得没有自制力。


但大部分人对于利害的认知仅仅停留在你给我带来实际的好处就是利,你损害了我实际的利益就是害的层次上。


然而人作为拥有主观意志的动物,我们的许多行为其实是首先基于内在价值观、思维习惯、心里舒适度的利弊权衡之后再去考虑现实的因素。


你要明白,「人所做的一切选择都是对于那个时候的他而言是最好的选择。」


赵四和刘能是大学室友,赵四选择每天认真学习,作息规律,十分有自制力。刘能选择每天打游戏,逃课,晚睡晚起,极度不自律。


赵四选择自律是因为他能意识到他的做法会在将来带给他回报,并且他相信他现在的付出是值得的,因此他能够自律和努力,这对他而言就是最好的选择。


刘能没有选择自律是因为,他不认为付出自律的代价能在将来带给他足够的回报,与其选择痛苦的自律,不如选择能带给他舒适感和快感的放纵与安逸。所以对刘能而言,在他的认知概念和意识水平内,一时的放纵和安逸就是最好的选择。


但是如果落实到个人的身上,无论是自律还是不自律这都是一种自然的状态,可能你主观上想改变自己,但到了现实生活中你还是做不到。


你给自己定了计划每天要跑步,可你坚持不了几天就找借口放弃了;你上班时强制自己不看手机,可你坚持了没多久又忍不住打开了手机;你想改掉晚睡的习惯,可是一上床打开了手机不知不觉就十二点之后了。


最根本的原因在于,你没有真正的权衡清楚利弊关系,你不知道自己自律的动力何在,你不知道你是想通过自律得到什么回报。


怎样做到自律?


不仅仅只是自律这一点,一个人的自我改变与自我提升都是建立在他自身对于『利害』关系做了权衡之后,他才能真正的意识到自己该做的是什么并且真正的付出行动,真正的改变。


你首先要建立对自身,对现实的「清醒」的认知。


对自身:你得明确自己的价值观,了解自己的真实想法,那些想法是你在自欺欺人,你想要的是什么,哪些事情能够给予你动力,什么是你真正想追求的。


你要明白你自身的自由意志是决定你做还是不做一件事的很大的影响因素,你其实很难强迫自己做你不喜欢的事。你讨厌数学课,那在数学课上你自然昏昏欲睡。你喜欢语文课,那么到了语文课你自然生龙活虎。


但这并非是说你完全无法让你做自己不想做的事,人生苦难重重,总有许多你不想做的事是你要去面对的。那么真正支撑你、能够令你心甘情愿的去面对自己不喜欢做的事的、是因为在更深的层次上是有一个更大的动机在支撑着你。


比如你很喜欢一个男生,爱他爱得要死。他承诺你只要期末数学能考90分他就愿意和你在一起。那么当你在上数学课时你就不会再抗拒了,你反而会很投入。因为这个你原本讨厌的东西现在已经变成了一个更大的、你喜欢的东西的一部分。


如果你不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你不了解自己的动力何在,且不说你根本就不可能达到真正的自律,即便你能够养成看起来很自律的习惯,那对你而言也是毫无意义的。


但是一旦你能够找到自己的目标,你知道了自己想要什么,那么你根本不需要任何外界的激励,你自然而然的会变得很努力,很自律。


人的一切行为在其潜意识里都有一个真正的动机,你拥有了动机,自然就会努力的去行动。


但是如果你没有这个动机,不管别人怎样告诉你要努力,不管那些鸡汤文怎样激励了你,你依旧会很难付出行动。


所以,透过现象看本质,先学会了解你自己,这才是最重要的。


对外界:其实我们所看到的世界并非是真正的世界,而是我们的大脑加工和处理后的结果。


同样我们对于现实的认知也是经过我们个人价值观、思维模式的筛选。


所以这造成的一个问题就是,我们大部分人对于现实有着错误的认知,和不切实际的幻想。


为了令自己好受点,我们会安慰自己其实不小心一句话伤到的那个人不会恨自己的啦;为了不用面对问题,我们会欺骗自己说没事,反正过阵子问题会自己解决的;为了不用付出努力和行动,我们会天真的幻想幸运和好事会自动降临到我们的身上。


我们任何主观意志对于现实的扭曲,无论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从长期来看都在损害我们的行动力和解决问题的执行力。


如果你能够敢于去面对现实中真正的利害关系,那么你就不会再心安理得的打着游戏,你就不会对自己的问题视而不见,你就不会再用虚假的、无用的努力来欺骗自己。


你选择接受现实之后你才能发自内心的愿意付出真正的行动,你才能尊重现实的去解决真正的问题。


你的自律是建立在现实的利害关系之上,这样的自律才是有效的,自然而然的,不会被你轻易放弃的。如果你对于显示没有清醒的认知,你就会更容易自欺欺人和得过且过,你会目光短浅,沉溺于一时的欢娱和放纵,而忽视了你真正的问题。


你不可能通过「想让自己变得自律」然后去做一些事情,按照别人教给你的一些方法你就能变得自律了,自律它本身就不是你能通过刻意的追求而达成的。


自律只是你在找到了自己的目标,你有了属于自己的动力之后的一种『表现』,最本质的问题还是在于你要如何找到自己的动力,如何找到自己的目标。


但是有些人会说他们的确通过一些方法而改变了坏的作息,也的确变的自律了起来。但是这种自律,在本质上只不过是你养成了一种习惯而已,它在某种层面上并不是你自己主动的、清醒的选择,这也不是你真正有意识的选择的结果。因为你没有一个真正的远大的目标。


我不想贬低和否认这种「自律」,但这种自律只是一种横向的改变,而非纵向的提升。


那么如何找到自己的动力?怎样找到自己的目标?怎样知道自己喜欢做的是什么?


三个字,多尝试。


走出自己的心里舒适区,接触更多的新鲜事物,扩大你对现实的认知层面,这个世界这么大,有那么多的职业,那么多的工作,但你真正了解接触过的有多少?


很多人口口声声说活的迷惘,没有理想,没有目标,但却从不做出改变。


如果你一直保持现状不变的话你将永远不可能找到答案,也许你的使命是做一个画家,但你却在做着销售;你适合当程序员,却在发廊里剪发;你喜欢写小说,却在事业单位里写着假大空的宣讲稿。


你从不去尝试,你从来没有迈出那一步,你怎么可能知道前方是不是有着正适合你的工作在等着你呢?你不改变自己,你凭什么幻想着会有好运降临到你的身上?


你说生活艰难,去尝试要付出的成本太大了,你怕。


没关系,这就是我前面说的人的一切行为都是在他权衡利害之后的最好的选择。你不敢去尝试,你害怕,你没有迈出那一步对于你而言是很正常的。


但我这样说并不是为了给你一个安慰自己的借口,并不是让你对自己不敢追求梦想心安理得,而是要你意识到,不管怎样你永远拥有着属于你自己的主观意志,你敢或不敢除了现实因素之外更多的是取决于你自己怎样看,怎样想。你要明白你完全有能力迈出那一步的,未来和现实之所以可怕更多的是来自于你自己的想象。


但我也并不是在鼓励你,不是的,我不是要给你打鸡血,给你正能量,给你祝福。我一直相信那些会被心灵鸡汤和别人的鼓励变得更积极的人,也同样会很轻易的因负能量和别人的否定而变得消极。


我只是在向你阐述一个事实,你必须认清这个现实,看到事物的两面性。然后,你自己去衡量。


不要依靠别人,不要再相信什么道理,不要再欺骗自己,你静下来心认清现实,权衡利害。


这句话你可要好好思考:


「人的一切行为都是在他权衡利害之后的最好的选择。」


谢选骏指出:上文的作者,一看就是缺乏自制力的人。他不懂得什么是自制力。那么我来教教她——“自制力就是专做自己不喜欢做的事情!”、“自己和自己对着干!”、“惩罚自己!”就这么简单。这样一来,自己就可以随心所欲地支配自己。这就是自制力。

谢选骏:英国王八罗素送给共产党征服中国人的三大法宝


《“我不愿揭中国人的短,但中国人有三大缺点”》(2024-02-29 理象国读书)报道:


中国人待我不薄,我不愿意揭他们的短处。


但是出于对真理负责,也出于对中国人的考虑,隐讳不是好主意。我只要求读者能记住,平心而论,我认为中华民族是我所遇见的世界上最优秀的民族之一。


同时,我准备起草一份严肃的起诉书,控告任何一个欺侮中国的列强。——伯特兰·罗素


1920年,英国哲学家罗素应梁启超之邀来中国讲学一年。


这一年里罗素目睹了残破落后的中国,也独具慧眼地看到了中国人所具有的西方人没有的优点和缺点。


罗素一生撰作甚丰,作为二十世纪最有影响力的哲学家、数学家和逻辑学家之一,他被无数人视为时代的先知。也被评价为具有“穿越时空的仁慧目光”。


他的文章也往往直指人心,发人深省。


1922年罗素归国后撰下《中国问题》一书。在书中畅谈他对中国的认识和所见所闻。


本文节选于书中《论中国人的性格》一章,百年之后读来颇有“穿越时空”之味。


对中国人的主要性格缺点,他以犹豫的心情谈了三点:“贪心,懦弱和缺乏同情心”。


他认为中国的历史就是一部王朝更替史,每个王朝都是从兴旺到衰落,做臣子的渐渐地不听从王命,政府几乎瘫痪,社会动荡不安。有时长达百年之久。等到新王朝取代了旧王朝,中央集权又再次得到巩固。


罗素认为孔子是个注重实际的政治家,他更多地阐述了君王的治国之策,他所希望培养的美德不是彼岸世界的来世幸福,也不是要人们承受亚当和夏娃犯下的原罪,而是希望造就社会的繁荣。孔子思想跟西方宗教的武断行为有着本质区别。


自信是每一个中国人的品质,但是给罗素印象最深的是中国人的忍耐力。“他们坐等不幸自行消退,象汽水的泡沫一样自行消退”。


百年变迁,于人于我,于好与坏,其中玄妙,各怀感慨。


01、缺乏同情心


在我快要离开中国之前,有一位著名的中国作家诚恳地要求我谈谈中国人性格的主要缺点。我以犹豫的心情谈了三点:贪心,懦弱,缺乏同情心。


说起来很奇怪,这位作家非但不生气,反而承认我的批评公正中肯,并和我继续讨论可以对这些缺点进行医治的办法。


这也生动地体现了中国知识分子的一种最大美德。


中国人的缺乏同情心,使每个西方人感到震惊。他们缺乏人道主义的冲动,而这种冲动促使西方用百分之一的精力,去安慰自己用百分之九十九的精力给他人造成的不幸。


如果一条狗被汽车严重辗伤,十有八九过路的中国人会停下来对这条可怜的狗的痛嚎感到好笑,并以此取乐。


看到痛苦本身并不会引起一般中国人多少同情心。事实上,他们好像看到别人痛苦还感到很惬意开心。


从中国历史以及1911年以前刑事法典来看,中国人决不是没有残忍行为的心理冲动,但我本人并未遇见这种情况。


有一点必须指出,所有的西方列强都是残忍行为的实践者,只不过我们西方人用伪善部分地掩盖了我们的残忍行为。


02、懦弱


懦弱,是中国人的令人一看便知的一个缺点。但是我并不相信他们真的就缺乏勇气,贪生怕死。


在战场上两军相战,双方都想逃离战扬,胜利就属于首先发现对方溃退的一方。但是这只能说明中国士兵是明智的人。


因为没有什么重大的冲突,军队也纯粹是由雇佣兵组成。


当势态严重时,例如,“太平天国起义”,据说中国人打得非常勇猛顽强,特别是他们在有良帅骁将时更是如此。


中国人的忍耐精神是少有的。


中国人会为了在许多好战的民族的人看来全无必要的动机,如只是为了不肯说出别人隐匿被盗物的地方而忍受折磨,甚至死亡。


尽管比较起来他们缺乏战斗的勇气,但他们一点也不比我们西方人更怕死,他们随时准备承担自杀的义务就是一个明证。


03、贪心


贪心,我以为是中国人最大缺点。


生活艰苦,很难挣钱,为了得到金钱,除了极少数受过良好教育的人外,许多人会贪污犯罪。


仅仅为了几分钱,几乎所有苦力阶层的人都会甘受一次死的危险。


中国与日本打仗陷入困境,主要是因为大多数的中国政治家根本不能抵制日本人的贿赂。


我认为这种贪婪的缺点可能是根源于经济条件。也许多少年代以来,品行廉洁的人在生活中吃亏了,得不到所需要的钱。只有当经济条件改善了,这种贪婪的情况才会减少。


我不相信今日中国的贪污腐败,要比欧洲18世纪的情形还要糟。我从没听说过中国的将军比乌尔伯勒公爵更腐败,也没有听说中国的政治家比卡迪纳尔杜布瓦贪污受贿更甚。


因此,随着中国工业化的进程,中国人完全有希望变得像我们西方人那样的诚实。当然实际上西方人是否真的廉洁,只有我们自己知道。


04、我不相信“东方人阴险”


到过中国的旅游者发规,独具魅力的中国优良文化传统颇难保持下去,它必将随着工业化的到来而消失。


但是,有些东西仍然可以保留下去,如中国人的某些无与伦比的优秀道德品质,这些优秀的品质正是现代社会生活最最迫切需要的。


在中国人所有的道德品质中,我最欣赏的是他们平和的气质。


这种气质使地们在寻求解决争端时更多地是讲究平等公正,而不是像西方人那样喜欢仰仗实力。


西方人中间有一种论调:中国人不可思议,满脑子的神秘思想,我们难以理解。


如果到中国去长期生活体验一下,可能也会使我抱这样的观点。但是,依我在那个国家讲学期间的所见所闻,并没有发现有任何迹像可以证明这种论点是正确的。


中国人相当有教养,聪慧而明智。我根本不相信“东方人阴险”的神话。


我确信,在一场互相欺骗的游戏中,一个英国人或一个美国人十有八九会战胜一个中国人。


05、“不文明”是误认


我记得在一个炎热的夏天,我们一行人坐在轿子里,被抬着穿过山丘地带,路途崎岖险峻。


这些抬轿子的苦力十分辛苦。当旅途到达山的最高处时,我们要求他们停下来歇十分钟。


他们立即生成行拿出烟斗,又说又笑,似乎对世界上一切都毫不在意。


如果在其他任何国家,只要稍微有点心计的人都会在这种情形下抱怨这炽热的天气,以此要求增加小费。


我们在那时却担心汽车是否已在指定的地点等候我们。


一个欧洲人在向旅游者推荐下榻地点时,往往告诉你,那里乘火车很方便,因为对欧洲人来说,在选择任何一个地方的住处时考虑交通便利是最重要的。


但是,中国人却会对火车只字不提,即使你问起,他也会答非所问。他兴致勃勃地告诉你的是,哪儿有一个古代皇帝营造的宫殿,哪儿湖中有一个栖身之地是唐朝一名忧心天下的著名诗人所建的。正是这种文化视野和看法不同,而被西欧人误认为不文明。


06、谦恭并且自信


中国人,上至高官显要,下到平民百姓,都有一种冷寂而内向的尊严,即使是一个受过欧洲文化教化的人,也不会损失这种特性。


中国人无论是个人还是整个民族都是很谦恭的。


他们的自豪感来自于自信。


他们承认中国军队不如外国军队强,但中国人却认为国家的强大主要来自于人或民族的素质。


我认为,中国人从心底里认为自己的国家是世界上最伟大、最文明的国家,而西方人对此不能接受,因为判断的标准截然不同。


我们西方人崇尚“进步”,这只不过是渴望环境发生变化的一种伦理上的幌子罢了。


如果有人问我,机器是否真正地改善了这个世界?这个问题会使我们的回答语无伦次:机器确实给世界带来了很大的变化,因此,它使世界取得了巨大的进步。


我们确信,十有八九所谓崇尚“进步”的西方人,所谓爱好“进步”实际上是嗜好权力,喜欢根据自己的主观意愿,使事物发生变化和差异。


07、“死要面子”是为了实现尊严


中国人的“死要面子”,经常使在中国的外国人感到荒唐可笑。


然而,中国人仅仅是要求实现与他们社会生活方式相一致的个人尊严。


每个人都要“面子”,甚至连社会地位最卑下的乞丐也是如此。


如果你不想严重触犯中国人的道德规范,那你就不要使他丢面子,不然你就是在羞辱他。


如果你用违反中国道施规则的方式和一个中国人讲话,那他一定会嘲笑你;如果中国人不想把你的行为看作是一种冒犯,那你的话必定被他们当作了笑料。


有一次,我认为我教的一些学生不像我期望的那样用功,我就像以前对我的英国学生那样谈了些看法。


但我很快发现自己犯了一个错误。这些学生都很不自在地笑了。我对此感到很惊讶,后来我才搞清楚了其中的原因。


中国人,甚至那些最文明的人远比我们西方人更讲究客套。然而这种习惯不利于提高效率,更为严重的是不利于在人与人之间建立诚挚而真实的关系。


如果我是中国人的话,我将希望减少一点表面客套带来的痛苦。但是,中国人由于遭受西方列强的欺辱已经养成了一种温文尔雅的心性。


中国人的彬彬有礼与我们西方人的直率相比,究竟孰优孰劣,我尚不敢断言。


08、会要创造出更灿烂的新文明


在中国我遇到一些人,他们像我们西方国家教授那样熟知西方文化。


然而,他们并没有失去文化心理上的平衡,也未脱离自己的人民。


他们认为,西方一些不好的东西,如野蛮好战,动乱不安,欺负弱小,利欲熏心,追求纯粹的物质享受目标等,是不可取的。


而一些好的东西,特别是西方科学,中国人则希望学习采纳。


古老的中国本土文化已经变得几近僵死,其文化与艺术已不像过去那样具有生机,孔子的儒教已不再能满足现代中国人的需求了。


凡受过欧美教育的中国人都认识到,他们需要外来的新因素来振兴他们的传统文化。因而,他们开始转向西方文明,渴望使中国传统文化得到新的活力。


但是,他们并不希望创建一种类似我们的文明。他们期望开拓一条更为理想的文明之路。


假如中国人不被煽动尚武精神,那他们一定会创造出一种新的更加灿烂的文明。这种新文明将比我们西方人现在所能创造出的任何文明更令人神往。


罗素超乎常人、超越时代的清醒,来自他思想的博大、深刻和睿智。他曾引发数学界的理论危机,成为分析哲学界领军人物,他谈论过的话题,几乎包含了你所能想到的所有范畴。

 

网民嚎叫:


Sans2000 2024年03月01日 15:51

羅素不認得「精神勝利法」,故而謂之自信。

Sans2000 2024年03月01日 15:22

Q人的自信就是靠吹牛,無疑世界第一,不過最近烏克蘭可能追上了,甚至要超過,Q民加油!

破棉袄 2024年03月01日 13:44

伯特兰·罗素说这三点,是比较客气的。没有点出令人难堪的缺点:撒谎。有一个词叫“高贵精神”,要有贵族才能有“高贵精神”,其基本点就是诚实。中国是皇帝,官僚和庶民组成的社会,没有贵族,所以不存在“高贵精神”。庶民被官僚盘剥,靠忍耐生存,靠耍刁(撒谎)改善。官僚对上奉承对下欺压,全靠撒谎度日,升官。只有皇帝没有必要为讨好别人而撒谎,但是处于被讨好的谎言中,对真相也抵抗。所以中国社会就是一个由谎言构成的虚拟社会。

注册笔名2 2024年03月01日 13:06

101Beijing,罗素说的缺点是指的中国“人”的。毛时代,中国哪有“人”啊?都是些机器。

fangbin 2024年03月01日 13:06

楼下101反狗屁。中国人堕落到今天正是毛泽东治下达到的最丑陋的极点。以至于那个时代几乎没有什么人敢说自己手上没有他人的血。文革的疯狂整人都是毛泽东搞出来的,他坐山观虎斗,欺骗愚民自相残杀。说毛泽东好的人,其心可诛。

fangbin 2024年03月01日 13:01

说得非常准。

101Beijing 2024年03月01日 12:52

中国人这三大缺点唯一改善的时候是毛时代,改革后精英反毛,中国人一切向钱看,三大缺点卷土重来变本加厉,现在一半人支持普金和喜禁评,另一半支持加沙大屠杀,没好人了。

88765a- 2024年03月01日 08:11

中国的唯一出路,受过西方教育的明君逐步改造国人,从上至下的实行类似于君主立宪制的民主制度。

88765a- 2024年03月01日 08:02

这种精神再加荣誉感,让正义能够战胜邪恶,可惜我们不拥有。

88765a- 2024年03月01日 07:41

拥有自己的封地和财产的骑士围坐在大圆桌旁,将佩剑放在桌上,“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88765a- 2024年03月01日 07:32

不列颠也被古罗马和条顿民族统治多年,英国人有古罗马和条顿武士的基因。

屎壳郎屎 2024年03月01日 07:30

中国自春秋战国秦王朝统一华夏后就丢失了先秦时代诸子百家的思辨思想的大碰撞,尤其是汉王朝董仲舒把诸子百家的“教导诸侯为明君”的儒家思想改窜为“教导民众为良民”的新儒家后,中国就进入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夫为妻纲”的三纲时代!如鲁迅一众知识分子咬牙切齿的“名为儒家实为法家”两千年封建王朝,虽然历经王朝更迭,但也是一定程度上保留了中国和东亚文化的完整性和延续性……这一文化最终在日本得以传承弘扬和更新……那是另一个故事线了!

88765a- 2024年03月01日 07:13

国人没有脊梁骨和正义感。欧美人的Nothing but honor是一种骑士的风格。中国自从被秦始皇统一后,就没有骑士阶级,只有主子和奴才。

屎壳郎屎 2024年03月01日 06:59

清风之后无士子,延安之后无真言!则是在崖山之后无中华后最后的自我放弃!

屎壳郎屎 2024年03月01日 06:57

自大清帝国派遣学童留洋西方以来近一百多年里尤其是我党王朝下,学习西方的都是“术”而非“道”,而自己文化中到“道”早在元帝国时就被泯灭了,自明王朝以来泥腿子因为自己从来没有拥有过所以感觉不到自己丢掉的是什么!而老毛则是完成最后一击把中国传统文化从骨头到皮毛全部打断了……我们的“道”断了!即使有明末王阳明龙场悟道也未能重兴传统儒家思想在中华大地的植根发芽!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底层认知底层思维底层行为的“马克思主义”思潮被我党奉为中华民族之圭臬,我们就彻底失去了中华民族的根文化和根文明!一直到现在我党还没明白自己到底丢失了什么,到底为什么中华大地本土再无大师!

屎壳郎屎 2024年03月01日 06:46

看中国出于无奈的善意和渴望!因为我们丢掉了的东西捡不回来了……真正入骨的刻画中国国民特质的只有鲁迅!中国人不是没有同情心而是没有同理心!我们没有把苦难和救赎推及世人的基督思想!所以中国人没有救世的情怀,只能表达内心的同情心!

jinpingxi 2024年03月01日 06:43

这三个缺点少了任何一个的都移民了。

屎壳郎屎 2024年03月01日 06:40

如果罗素生活在当下的天朝,估计他老人家也会哭着走开:)!罗素其实和自大清帝国崩塌以来所有的中国知识分子一样。

88765a- 2024年03月01日 06:13

中国贫瘠的土地上养育了太多的人口,为了活下去的奋斗,养成了中国人自私和残忍的个性。所谓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印度虽然人口众多,但气候温暖多雨,动植物丰富,活下去比中国人容易。个人感觉,印度人不如华人自私。

foxnews 2024年03月01日 04:24

百年未有之大骗局 18分钟前

汉人是最贪婪的物种,没有之一。看看厉害锅的官员和富人,贪得无厌,欲壑难填。最近几年被抓的贪官,哪个不是几十上百亿,不仅贪财,还贪色,贪名。厉害锅的官场是最大的博士硕士群体。富人也是,很不得把全世界的好处揽在手里,那么有钱了,还要来美国生孩子。没听说过别国富人干这事。——看来你的情绪不小啊……愤怒遮住了你的双眼,迷乱了你的心智了。淡定,一定要淡定……

百年未有之大骗局 2024年03月01日 04:03

汉人是最贪婪的物种,没有之一。看看厉害锅的官员和富人,贪得无厌,欲壑难填。最近几年b被抓的贪官,哪个不是几十上百亿,不仅贪财,还贪色,贪名。厉害锅的官场是最大的博士硕士群体。富人也是,很不得把全世界的好处揽在手里,那么有钱了,还要来美国生孩子。没听说过别国富人干这事。


谢选骏指出:罗素说,中国人有三大缺点:01、缺乏同情心,02、懦弱,03、贪心——我看这就是共产党征服中国的三大法宝;因为,根据中国人的这些三大弱点,共产党就制定了征服中国的三大法宝——“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针对中国人“缺乏同情心”的弱点,共产党就制定了“统一战线”的毒手;针对中国人“懦弱”的弱点,共产党就制定了“武装斗争”的毒手;针对中国人“贪心”,共产党就制定了“党的建设”的毒手——招招致命。我看这就是共产党根据中国人的三大弱点,所制定的征服中国的三大法宝——“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


人说,“1939年10月4日,《共产党人》杂志创刊,毛泽东在发刊词中总结中国共产党18年革命斗争的历史经验时指出:‘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大法宝’。”


我看,1920年,英国哲学家罗素应梁启超之邀来中国讲学一年,这正是共产党在中国嘉兴建立支部的前一年。看来,罗素这个英国王八,是不是来中国给共产党出谋划策了?并且面授了灭亡中国的毒计!英国王八罗素声称——“中国人待我不薄,我不愿意揭他们的短处。”他就是这样报答了待他不薄的中国人!这哪里是报答,这明明是暴打——其恶劣程度超过了英国军队炮击中国平民。此仇不报,非中国也!


谢选骏:记者就是老鼠


《逾百名美国驻中记者回忆“猫抓老鼠”:恐吓 刑具 监控 掐颈》(Next Apple 2024-03-02)报道:


被带到摆放施行酷刑刑具老虎凳的房间盘问,被政府逼迫不能报导领导人家属财富的秘密,把底片放在外国大学生内裤里送走,六四坦克人照片才被看到。逾百名美驻中记者在新书,忆述如何在封闭的国度挖掘真相。


《中国任务:美国驻华记者口述史》一书中文版最近在台湾出版,作者是1987至1995年担任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北京分社首任社长的齐迈可(Mike Chinoy)。


书中收录了从1945年至今逾百名横跨几代的美国驻中国记者,自述如何在政权总是遮掩真相的中国报导新闻。


记者们形容,监控跟踪已成为在中国生活的一部分。要顺利采访,需与官方玩猫捉老鼠游戏,特别是在监控力度惊人的新疆。


在报导的过程中,记者有时要承受无比的焦虑及压力,甚至人身安全的威胁。


书中讲述,《纽约时报》记者张大卫报导中国前总理温家宝家人财富的秘密,因担心自己及家人的安全又要保护珍贵的资料,一度离开中国到外地撰写文章,之后被中国政府催迫返回北京面谈,被警告不要发表报导。报导刊登前,是他“人生中非常煎熬的时期”、“被焦虑的情绪所吞噬”。报导刊出后,北京封锁了《纽时》网站。


书中又提到,2019年《洛杉矶时报》女记者苏奕安,在内蒙古报导中国政府强推普通话政策时遭警方拘留,她想拿手机向外求援,被人用手掐住她的脖子。


她被带到警察局内一个摆放着老虎凳的房间,凳子上有金属部件固定人的手臂和腿。对方说:“我会给你你要的人权,你不必坐那张凳子。”还说要对她搜身及没收她的手表和内衣。最后她的婚戒和手表被没收,由中国外交部人员送上前往北京的火车。


在最动荡的时代,也最考验记者的智慧。书中纪录了震撼全球的六四坦克人相片的由来。美联社记者韦德纳(Jeff Widener)在北京饭店房间的阳台,拍摄天安门广场的情况。


突然他看见一整排坦克开进来,一名提着购物袋的男子走到坦克前,开始挥舞袋子。一轮扫射后,一些人抓起那男子跑走。


韦德纳当时不知道自己有没有拍到照片,他走到饭店大厅,看到很多外国学生,请其中一人把底片藏在内裤里送回美联社办公室。这张相片被世人看到了。


书中形容,习近平领导下的中国正“向内发展”,自1976年毛泽东去世以来,当前中国比任何时候都更加孤立及停滞。中国在2020年驱逐了近20位美国主流媒体的驻中记者,并对在中国所剩无几的外国记者施加更多严厉措施。


齐迈可接受中央社访问时表示,中国关上了大门,要在中国以外报导中国,台湾成为外国记者的新据点。


他说,以前香港是亚洲的新闻中心,以及观察中国的重要据点,但2019年香港爆发持续数月的民主抗议活动,2020年实施国安法,突然间香港像中国,“没有人愿意跟记者说话”,而北京也不让被驱逐的记者转移到香港。


齐迈可说,中国增加对外国记者的限制只会适得其反,尤其是外国记者难以在中国境内亲身游历,接触不同阶层的民众,难以报导人情趣味、人性化的故事。


他说,久而久之有关中国的新闻聚焦在美中竞争、地缘地治、战狼外交等,“令中国变成缺乏深度的坏蛋角色”。


他说:“如果中国开放,当然不会立即所有新闻都变得正面,因为每个社会都有好与坏,但时间久了,会有正面与负面的新闻,会有一个平衡,也令人了解到中国社会的丰富、复杂和人性。”


齐迈可认为,中国增加对外国记者发出签证,是一个简单动作来表达善意,但当局都没有这样做,相信是中共领导人习近平集中权力下,没有官员敢自己作决定,尤其在敏感的事情上。


他说,一旦发生状况,官员可能乌纱帽不保,而且,迄今不知谁会接任中国外交部长一职,不知未来外交政策会如何。


齐迈可说,虽然驻中国的外国记者不像在乌克兰或加萨般会随时丧命,但仍要面对很大的心理及精神压力,部分中国民众受反外国、反媒体的谩骂式宣传所煽动,对外国记者愈来愈有敌意。


他说,记者还要承受被官方跟踪、监察、骚扰甚至有人身安全的风险。现在驻中记者被指违反法律的风险,较10年前大,“在中国,当你被拘捕,你就有罪”,这也同时取决于当时中国与相关国家的关系。


他认为,驻中记者面对的最大风险,还是随时被驱赶出境。对国际媒体来说,现在是自邓小平改革初期以来,最受限的时刻,很难想像会有好转的一天。


回想在中国工作多年,齐迈可最难忘是报导六四。CNN是当时唯一有24小时频道的新闻机构,把天安门广场的实况传播到世界,但之后中国官员到CNN的办公室,要求他们停止转播。


齐迈可说,CNN记者没有停止采访,并成功保留了一条电话线,连接美国总部做现场转播。之后曾把录像带拷贝送到机场,找一名观光客帮忙带到香港,再从香港传画面。


网民嚎叫:


Liantao 发表评论于 2024-03-02 21:14:30

这些所谓的妓者作贼心虚,或为了增加故意伪造所谓的“老虎凳”刑具。被抓后痛快认罪,获释后全部翻供,人品低下,没有底线。……“或”?你丫一个无耻五毛 还玩啥文字游戏。

nuinuima 发表评论于 2024-03-02 18:56:30

偶偶地来一发 发表评论于 2024-03-02 18:17:10

警察不知道的事情记者知道,警察当然要调查一下记者是怎么知道的。不意外。再说这种事独裁极权国家的包子国是常态,要不包子国怎么会被赞为罗刹国呢。


谢选骏指出:以前人说记者就是妓者,现在记者又成老鼠了!

谢选骏:虚拟现实是思想主权的典型体现


《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报道:


“Virtual Reality”在两个中国的不同译名


1、中国大陆(北朝中囶):虚拟现实

2、(以下为南朝中囻)台湾:虚拟实境、香港:虚拟实境、澳门:虚拟实境、新加坡:虚拟实境、马来西亚:虚拟实境与虚拟现实皆可。综合南北朝中国,可以把英语的Virtual reality(缩写VR),简称虚拟环境。这是利用电脑模拟产生一个三维空间的虚拟世界,提供用户关于视觉等感官的模拟体验,通过姿势追踪和3D显示器,使用户能够感受沉浸式体验。这种技术的应用范围涵盖娱乐(特别是电子游戏)、教育(例如医学或军事培训)和商业领域(如虚拟会议)。虚拟现实的另外两种显著类型是增强现实和混合现实,有时统称为扩展现实或XR,尽管由于行业尚处初期,对其准确的定义目前仍在发生变化。[1]


目前,标准的虚拟现实系统使用虚拟现实眼镜或多投影环境生成逼真的图像、声音和其他感觉,模拟用户在虚拟环境中的真实存在。使用虚拟现实设备的人能够四处观察、移动,并与其他的虚拟功能或物品进行交互。通常情况下,这种效果是通过头戴式显示器创建的,该头盔包含一个戴在用户眼前的屏幕,但也可以通过拥有多个大屏幕的特殊设计房间实现。虚拟现实通常包括听觉反馈和视觉反馈,同时也可以通过振动反馈提供其他感觉和力的反馈。


概念来源


《世界之表象(World Skin)》(1997)莫里斯·贝纳永的虚拟现实作品


“虚拟”一词自15世纪中叶以来一直具有“在实质或效果上是某物,尽管实际上或事实上并非如此”的含义。自1959年以来,“虚拟”这个词在电脑上的含义是“不存在于现实,但被软件呈现”的概念。[2]


“虚拟现实”术语的最早起源可以追溯到1938年,法国前卫剧作家安托南·阿尔托在一本名为《戏剧及其重影》的散文集中,将戏剧中人物和物体的虚幻性描述为“虚拟现实(la réalité virtuelle)。该书的英文翻译于1958年出版,名为《剧场及其重影》(The Theater and its Double),是针对“虚拟现实”一词的最早发表。“人造现实”这一术语则由迈伦·克鲁格创造,并从20世纪70年代使用至今。


1982年,“虚拟现实”的术语在Damien Broderick的科幻小说《里斯曼达拉》(The Judas Mandala)中以首次作为科幻背景设置使用,但其中使用的范围与上述定义有些不同。由牛津词典列举的最早使用是在1987年的一篇题为“Virtual Reality”的文章,[3]但说明的并非是如今意义上的虚拟现实技术。


当代用法的“虚拟现实”则是由杰伦·拉尼尔和他的公司VPL Research创造并推广。VPL Research持有许多80年代中期的VR技术专利,他们开发了第一个被广泛使用的头戴式可视设备(Head Mount Display,HMD)EyePhone和触觉输出设备数据手套[4]虚拟现实的概念是由电影比如《头脑风暴(Brainstorm)》、《割草者》才逐渐向大众普及的。20世纪90年代的VR研究热潮是伴随着霍华德·莱恩格尔德的非小说类书籍《虚拟现实》(1991)。[5]这本书将这个名词去神秘化,使得更易于初级技术者和爱好者理解。


形式与方法


虚拟现实(VR)的主要实现方法涉及创造一个基于模拟的虚拟世界。以驾驶模拟器为例,这种系统通过预测驾驶员的输入和模拟车辆的运动,提供相应的视觉、运动和听觉反馈,使驾驶员感受到实际驾驶的真实感。其中,一般的虚拟现实设备至少包含一个屏幕、一组传感器及一组计算组件,这些东西被组装在这个设备中.屏幕用来显示仿真的影像,投射在用户的视网膜上、传感器则用来感知用户的旋转角度、计算组件则收集传感器的资料,决定屏幕显示的画面为何,额外的设备可能包括一台高阶电脑,用以补充计算组件的不足,也是把手及定位器,用以侦测用户的位置。


使用基于头像图像的虚拟现实,人们可以以实时影像和头像的形式参与虚拟环境。用户可以使用标准头像或实时影像,在由三维计算机图形创造的虚拟环境中与其他人交互,参与的方式取决于系统的能力。在基于投影的虚拟现实中,针对现实环境的建模对各种虚拟现实应用也相当重要,包括机器人导航、建筑建模和飞机模拟。基于图像的虚拟现实系统在计算机图形和计算机视觉领域中越来越受欢迎。在生成逼真模型时,需要准确注册获得的3D数据,通常使用摄影机对距离较近的小物体进行建模。


基于桌面的虚拟现实是指在常规计算机显示器上显示3D虚拟世界,而无需使用任何专业的虚拟现实定位追踪设备。这种技术广泛应用于第一人称视角游戏,使用各种触发器、响应性NPC角色和其他交互设备,使用户感受自己置身于虚拟世界中。然而,这种沉浸形式普遍受到批评,因为它缺乏周边视觉感,限制了用户对周围环境的理解能力。


相比之下,头戴式显示器(HMD)能够更充分地让用户沉浸在虚拟世界中。虚拟现实眼镜通常包括两个小型的高清晰度OLED或LCD显示器,为每只3D眼镜提供单独的影像以实现立体图形渲染形成3D虚拟世界。这些HMD还配备声3D音效系统,以及提供六自由度运动的位置和旋转实时动作捕捉。一些HMD还提供带有触觉反馈的运动控制,使用户能够以直观的方式在虚拟世界中进行物理交互,几乎没有抽象的概念,甚至还有全方位跑步机提供更多身体运动的自由度,使用户能够在任何方向上自由运动。


在其他分类中,增强现实(AR)是一种将用户在真实环境中看到的景象与由计算机软件生成的数字内容融合的虚拟现实技术。AR系统透过头戴式显示器、智能眼镜或移动设备的摄像机实时影像将虚拟信息层叠在真实环境中,使用户能够查看增强的三维影像。模拟现实是一种假设的增强现实,该理论将能够使用户产生现实一样真正身临其境,能够实现先进的逼真体验,甚至达到虚拟上的“永恒”。


历史


在文艺复兴时期,对于欧洲艺术中透视法的发展和查尔斯·惠斯通爵士发明的实体镜被视为虚拟现实的先驱。1935年,美国小说家格劳曼·斯坦利·温鲍姆的科幻小说《皮格马利翁的眼镜》(Pygmalion's Spectacles)[6],被认为探讨虚拟现实系统的第一部科幻作品,简短的故事中详细地描述了包括嗅觉、触觉和全息护目镜为基础的虚拟现实系统。


1950年至1970年


1950年代,莫顿·海利希提出了一种“体验剧场”的概念,旨在以全方位的方式包含所有感官,让观众完全融入屏幕上的活动。他于1962年建造了他构想的原型,被称为“Sensorama”的机械设备,同时制作了五部跨足多种感官,包括视觉、听觉、嗅觉和触觉的短片作为展示。此外,海利希还发明了他所称的“遥视头盔”(1960年申请专利),该头盔被描述为“用于个人使用的望远镜电视设备...观众可以完全感受到现实感,即彩色的移动三维图像,拥有100%的周边视野,双耳立体声声音,气味和微风。”[7]


1968年,伊凡·苏泽兰在他的学生罗伯特·F·斯普罗的协助下,创造了被广泛认为是用于沉浸式模拟应用的第一个头戴式显示器系统,名为《达摩克利斯之剑》。该系统在用户界面和视觉写实性方面相对原始,而用户佩戴的头戴式显示器非常沉重,必须悬挂在天花板上,技术上来说,这个设备可被视为一种增强现实设备,因为它具有光学通过功能。该设备所呈现的虚拟环境是一个由简单的线框模型构成的房间。[8]


1970年至1990年


1970年至1990年期间,虚拟现实主要提供用于医学、飞行模拟、汽车工业设计和军事培训等用途的设备。[9]


艾姆斯研究中心于1985年所设计的LEEP虚拟现实眼镜。


在1977年至1984年间,大卫·艾姆成为NASA喷气推进实验室首位制作可导航虚拟世界的艺术家。他创建的阿斯彭电影地图是一个粗糙的虚拟旅游系统,允许用户在三种街头模式(夏季、冬季和三维)中徜徉科罗拉多州阿斯彭的街道,他于1978年在麻省理工学院创建。[10]1979年,艾瑞克·豪列特开发了大范围、额外透视(LEEP)光学系统。这一系统创造一个具有足够宽视野的立体影像,以实现令人信服的空间感。用户对系统提供的深度(视野)感觉以及相应的逼真感印象深刻。原始的LEEP系统于1985年为NASA的艾姆斯研究中心重新设计,用于由斯科特·费雪开发的首个虚拟现实设备VIEW(虚拟交互环境工作站)在此后,LEEP系统为大多数现代虚拟现实眼镜提供了基础。


到了1980年代末,“虚拟现实”这一术语由该领域的现代先驱之一杰伦·拉尼尔普及。拉尼尔于1984年创办了VPL Research公司,该公司开发了多种虚拟现实设备,如有线手套、EyePhone、Reality Built For Two(RB2)和AudioSphere。VPL将有线手套技术授权给美泰,用于制造威力手套,成为当时最为经济实惠的虚拟现实设备使用。1982年,雅达利有限公司成立了一个虚拟现实研究实验室,然而受到1983年美国游戏业大萧条的影响导致公司在两年后关闭。旗下员工如拉尼尔、托马斯·G·齐默尔曼(Thomas G. Zimmerman)[11] 、斯科特·费雪,迈克尔·奈玛克和布兰达·劳雷尔仍继续从事与虚拟现实相关技术的研究和开发。


1988年,Autodesk的网络空间项目成为首个在低成本个人电脑上实现虚拟现实的项目[12][13]。项目负责人埃里克·古利克森(Eric Gullichsen)于1990年离开公司创立Sense8 Corporation,开发了WorldToolKit虚拟现实软件开发工具包[14] ,该软件开发工具包在电脑上提供了第一个实时材质贴图映射,并在整个产业和领域已广泛应用。[15][16]


在此期间,=虚拟现实并不广为人知,然而随着媒体的报导在80年代末逐渐增加。并针对其概念提出多种讨论,如将其视为赛博朋克社会变革的潜在手段,毒品文化则称赞虚拟现实不仅是一种新的艺术形式,更是一个全新的领域[17]。随着=虚拟现实开始吸引媒体的报导,人们开始意识到虚拟现实潜力。有些媒体甚至将虚拟现实与莱特兄弟发明飞机相比[18]。


1990年至2000年


1990年代是消费者头戴式设备首次大规模商业发售的时期。1992年,《电脑游戏世界》预测到“到1994年,VR 将成为人们买得起的产品”[19]。


1991年,世嘉宣布推出用于Mega Drive家用游戏机的Sega VR头戴式设备。该设备使用头盔上的LCD屏幕、立体声耳机和惯性感应器,使系统能够追踪并对用户头部的动作做出反应[20]。同年,Virtuality Group公司推出了虚拟现实娱乐系统,成为第一个大规模生产、网络化、多人参与的虚拟现实娱乐系统。该系统在全球多个地方推出,包括在内河码头中心设置的电子游乐场。每个娱乐系统系统的成本高达73,000美元,配备头戴式设备和手套,提供了最早的“沉浸式”虚拟现实体验[21]


2010年,IDL高级能源研究中心的CAVE系统


同年,来自电子可视化实验室的卡罗莱纳·克鲁兹-内拉、丹尼尔·J·桑丁和托马斯·A·德凡蒂创建了第一个立方体沉浸式房间,即CAVE自动虚拟环境。该系统则根据克鲁兹-内拉的博士论文所开发,皆产生一个多投影环境,允许人们看到他们的身体以及与房间中其他物体的关系[22][23]。MIT毕业生兼NASA科学家安东尼奥·梅迪纳则设计了一个虚拟现实系统,可以实时“操控”地球上的火星探测器,尽管存在相当大的延迟。[24]


1992年,妮可·斯坦格创建了《天使》(Angels),这是第一部实时交互的沉浸式电影,交互是通过数据手套和高分辨率眼镜实现的。同年,路易斯·罗森堡在美国空军阿姆斯特朗实验室创建了虚拟夹具系统,使用全身外骨骼,实现了物理上逼真的3D混合现实。该系统使物理真实的3D虚拟物体与用户对现实世界的直接视图相结合,实现了第一次真正的扩增现实体验,包括视觉、听觉和触觉[25][26]。



1992年开发的Virtual Fixtures沉浸式AR系统。


到1994年7月,世嘉已经在欢乐城室内主题公园推出了VR-1动态模拟器游乐设施[27],以及电脑戦记街机游戏。两者均使用了一种先进的头戴式显示器,被称为与Virtuality合作开发的“Mega Visor Display”;;[28][29]它能够在360度立体3D环境中追踪头部运动,由Sega Model 1街机系统板供电。[30] 苹果则推出了QuickTime VR,虽然使用了“VR”一词,但无法表示虚拟现实,而是显示360度交互全景。用户可以观看、制作可拖拽的全景照片,并通过在不同角度拍摄的图像来观察物体。


1995年,任天堂的Virtual Boy游戏机发布[31] 。西雅图的一个小组创建了名为“虚拟环境剧场”的“CAVE-like”270度沉浸式投影室的公共演示,由企业家切特·达吉特(Chet Dagit)和鲍伯‧雅各森制作[32] 。Forté于同年推出了VFX1 Headgear,这是一款由电脑供电的虚拟现实头戴式显示器。


1999年,企业家菲利普·罗斯代尔成立了Linden实验室,最初专注于VR硬件的开发。在早期形式中,该公司努力生产“The Rig”的商业版本,该版本以原型形式呈现为一个笨重的钢制设备,上面安装有多台电脑显示器,用户可以放在肩膀上。该概念后来被改编为基于个人计算机的3D虚拟世界程序《第二人生》。[33]


21世纪


2000年代是相对于商业化的虚拟现实技术而言,公众和投资都比较冷漠的时期。2001年,SAS3或SAS Cube成为第一个台式机立体空间,由Z-A生产,2001年4月在法国拉瓦尔完成。2007年,谷歌推出Google街景服务,显示越来越多的世界各地全景视图,如道路、室内置筑和农村地区。一个立体3D模式在2010年推出。[34]


2010年-至今


Oculus Rift原型耳机的内部视图。


2010年,帕尔默·拉奇创办欧酷拉,设计虚拟现实头戴式显示器Oculus Rift。2013年,任天堂申请专利,提出使用虚拟现实技术概念使2D电视拥有更逼真的3D效果。2015年7月,OnePlus成为第一家利用虚拟现实推出产品的公司。他们用虚拟现实的平台推出OnePlus 2,在谷歌应用程序Play商店,YouTube上发布。2016年4月27日,Mojang宣布Minecraft可以在三星Gear VR上使用。


2018年世界移动通信大会上配戴的HTC Vive耳机。


2013年,Valve发现了低余晖技术的突破,使得VR内容的无延迟和无拖曳显示成为可能[35]。这一突破被Oculus采用并使用于他们未来的所有耳机中。2014 年初,Valve展示SteamSight原型,该耳机具有独立的1K显示器、低余晖技术、大面积位置追踪以及菲涅耳透镜[36][37]。2016年,HTC和Valve推出了个人电脑VR眼镜产品HTC Vive和控制器,包括Lighthouse追踪技术,使用壁挂式“基地台”进行位置追踪。[38][39][40][41]


2015年科隆游戏展上配戴的PlayStation VR。


2014年,索尼宣布推出Project Morpheus(后来命名为PlayStation VR),是一款适用于PlayStation 4的虚拟现实头戴设备[50]。同年,Google发布了Cardboard,一种DIY立体查看器,用户将智能手机放在纸板支架中戴在头上。麦可·奈马克成为 Google新VR部门的首位“驻店艺术家”。2015年,一款提供运动追踪和触觉反馈功能的手套Gloveone成功筹集了超过15万美元的Kickstarter资金。同年,雷蛇公司推出了开源虚拟现实项目。


截止至2016年,至少有230家公司在开发VR相关产品,包括亚马逊、苹果、Facebook、Google、微软、索尼和三星都有专门的AR和VR团队。动态双耳音频在当年发布的大多数耳机中都很常见,但触觉接口尚未得到很好的发展,大多数硬件包都包含按钮操作的手机以实现基于触控的交互。从视觉上看,显示器的分辨率和帧速率仍然足够低,影像仍然可以被识别为虚拟的[42]。2016年7月,指挥家VRconductorVR发布全球首个大空间多人交互VR行业应用[43]。


2016年,HTC发售了第一批HTC Vive SteamVR耳机,标志着基于传感器追踪的第一个主要商业版本,允许用户在定义的空间内自由移动[44]。根据索尼在2017年提交的一项专利显示,他们正在开发一种与PlayStation VR的Vive类似的位置追踪技术,具有无线耳机的潜力。[45]


2018年1月,上海一个团队首先突破技术难点,于CES大会上推出了商用化的个人8K分辨率电脑VR眼镜,两眼各4K,有效消除了近距观看显示器时人眼的纱窗效应。[46][47]2019年,Oculus发布了Oculus Rift S和独立耳机Oculus Quest,这些耳机与前几代耳机中的外部由外向内跟踪不同,而是使用由内向外跟踪。[48]同年,Valve发布了Valve Index,该耳机拥有130°视野、离耳式耳机、可单独追踪手指的控制器等功能。[49]


瑞士VRM公司开发的Robinson R22虚拟现实训练设备[50]。


2020年,Oculus发布了Oculus Quest 2,该耳机具有更清晰的屏幕、更低的价格和更高的性能。Facebook(后来更名为Meta)最初要求用户使用Facebook账号登录才能使用新耳机[51]。2021年,Oculus Quest 2占所有VR耳机销量的80%。[52]2021年,欧盟航空安全局批准了第一个基于虚拟现实的飞行模拟训练设备,提高了旋翼机飞行员训练的安全性[53]。


2023年,索尼发布了PlayStation VR2,该耳机配备由内而外的追踪、更高清晰度的显示器、具有自适应触发器和触觉反馈的控制器以及更宽的视野。[54]同年6月,苹果发表了Apple Vision Pro,这是他们首次涉足VR耳机市场的产品,混合使用AR和VR来产生视觉效果,并且是少数纯粹使用手部追踪而不使用其他控制器的主流耳机之一,支持即时翻译等技术。[55]


沉浸式体验


沉浸理论(Flow theory)在1975年由米哈里·契克森米哈伊在其著作《超越无聊和焦虑》(Beyond Boredom and Anxiety)[56]中所提出,其书中解释为何当人们在进行某些日常活动时会完全投入情境中,并过滤掉所有不相关的感知与其它可能与外界产生的交互行为,此时参与者的感觉系统以一种与在真实环境中相同的方式来处理来自虚拟世界的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及味觉等感知行为。


有研究指出[57]人们常会运用五感来做为非语言的消息交流方式处理外界信息,而五感中的视觉约占83%、听觉约占11%、其他触觉、嗅觉及味觉则会小于6%,因此也造就许多虚拟游戏系统的硬件设备皆以视觉刺激,来触发参与者的沉浸感为主。


显示器分辨率


最小分辨率角(Minimal Angle of Resolution),表示屏幕上两个像素之间的最小距离,在该距离以下观察者可清楚查看这两个独立的像素点,同时此两像素点的最小可分辨距离也同时会与观察者的观赏距离有关,通常 MAR 以弧秒为单位测量。对于一般民众而言,分辨率约为 30-65 秒的弧度,加上距离,就是常讲的空间分辨率。如果用实际数字做粗略计算,观察者分别在距离1m和距离2m的地方观赏为示例,在1m的观赏距离,当两点间距小于0.29mm,一般人眼即无法清楚分辨出两个像素,而在2m的地方,点间距则要分开至0.58mm以下才会达到一样的效果。[58]


影像延迟时间与屏幕刷新率

大多数小尺寸的 LCD 屏幕所使用的60Hz 刷新率大约会引入约15 ms的额外延迟。如将刷新率提升至 120Hz 甚至 240Hz以上,显示器的延迟时间将降至 7ms 以下,因此能大副提升参与者的沉浸感,但在提高刷新率的同时,图形处理器(graphics processing unit, GPU)也要有能力可以处理高帧数 (frames per second, fps)的画面。[59][60]


屏幕与人眼视野的对应关系


除了够细致的画面外,另一个需要考虑的要素是人眼的“视野”,人类单眼可以接收的视野在水平视角部分约是120度,上下垂直则约为135度。如果同时考量到左眼和右眼的视野交集的部分,会有120度左右的范围是立体视觉(Stereopsis)[61],因此整体来说,在双眼同时运作的情况下,人眼看出去的视野约有200度 x 135 度的范围,但由于大部分是周边视野[62](Peripheral vision),而周边视野的落差会因人而异,采用平均值160度的水平视野会是比较保守的估算。因此在人眼不移动同时不转动的情况下,一般参与者的视野范围至少会有160度x 135 度的立体空间,而此视野刚好为360度全方位视野的1/6。


因此如果将屏幕的可视面积与1/6的全方位视野之间的比值来将抽象的沉浸感具体数值化,如底下视觉沉浸系数公式(Immersive Index)。



理论上,观看人的视野(黄色范围)


实际上,考量曲面显示器无法制做为球型,改以圆柱体显示,观看人的视野范围


疑虑


人体健康


虚拟现实被认为带来了一系列与人体健康和安全考虑相关因素。包括长时间使用可能引发多种不良症状[63],这些症状可能会减缓该技术的扩散。大多数虚拟现实系统都会附带消费者警告,其中包括癫痫发作、儿童发育问题、绊倒和跌倒、碰撞警告、不适感、重复性压力损伤,以及对医疗设备的干扰[64]。某些用户甚至在使用VR耳机时经历抽搐、癫痫发作或昏厥,即使他们以前没有相关症状。此类症状的发生率大约为每4,000人中的1人,即0.025%。短期内可能出现的不适感包括晕动病、眼睛疲劳、头痛和不适。儿童由于VR耳机的重量可能更容易感到不适,因此通常则建议儿童避免使用VR耳机。此外,用户在配戴套装后再环境的物理交互中可能会出现其他问题。包括就会失去对现实世界环境的意识,并可能因绊倒或与现实世界的物体碰撞而受伤。[65]。


与所有屏幕技术一样,长时间使用VR耳机可能导致眼睛疲劳,因为在观看屏幕时,人们通常会减少眨眼的频率,使眼睛更容易感到干燥[66]。尽管一直有担心虚拟现实耳机可能导致近视,但实际上,如果所显示的影像焦距足够远,它们不一定会导致近视。[67]


虚拟现实病(又称晕动病)是一种特殊的症状,当一个人在虚拟环境中感受到与晕动病相似的症状时,就会被归类为这种状态[68] 。女性相对于男性更容易受到VR耳机引起的影响,约为77%和33%[69][70]。最常见的症状包括全身不适、头痛、胃部不适、恶心、呕吐、脸色苍白、出汗、疲劳、嗜睡、迷失方向和冷漠[71]。其中,Virtual Boy因其带来的不良的身体影响而受到批评,包括“头晕、恶心和头痛”[72]。这些症状源于观看到的内容与身体其他部分感知到的内容之间的不一致,造成视觉辐辏调节冲突(VAC)[73][74]。大约25-40%的人在使用虚拟现实时会出现某种程度的不适感,因此多数公司至今积极查找减少不适感的方法。[75]


近期的报导指出,虚拟现实使用可能与身体伤害有关,包括腿部、手部、手臂和肩部受伤[76]。此外,VR使用也与颈部受伤和甚至死亡事件有关[77][78] 。


儿童和青少年的影响


对虚拟现实产生认识的儿童比例在历年逐渐提升,在美国的儿童调查中对VR一无所知的比例从2016年秋季(40%)降至2017年春季(19%),这一数字减少了一半[79]。


根据Piper Sandler 2022年的研究报告,仅有26%的美国青少年拥有VR设备,其中5%每天使用,而48%的青少年拥有者“很少”使用。未拥有虚拟现实设备的青少年中,9%计划购买一个,而50%的受访青少年对元宇宙表示不确定或没有兴趣,并且没有计划购买VR设备[80]。


研究表明,与成年人相比,年幼的儿童对虚拟现实可能有不同的认知和行为反应。虚拟现实将用户直接带入媒体内容中,对于儿童而言,这可能使他们的体验更生动和真实。例如,6-18岁的儿童报告了与19-65岁的成年人相比对虚拟环境的存在感和“真实感”更高的水平[81]。考虑到VR中存在的色情和暴力内容,对VR消费者行为以及其对儿童的影响进行深入研究是十分必要的。早期关于电子游戏中暴力的研究表明,暴露于媒体暴力可能会影响态度、行为,甚至是自我概念,尤其是在青少年中[82] 。早期对观察和参与虚拟现实游戏的研究显示,与观察者相比,参与者在虚拟现实游戏中可能会有更高的生理激动和攻击性思想,但并没有增加敌意情感[83]


儿童体验VR可能还涉及同时将虚拟世界的概念牢记在心中,同时又体验现实世界。过度使用具有极具感官特征的沉浸式技术可能损害儿童保持现实世界规则的能力,尤其是当佩戴封闭位置的VR头戴式显示器时,该设备会遮挡现实世界中物体的位置。对10名初次体验VR的儿童的观察表明,8-12岁的儿童在熟悉的情境中更有信心探索VR内容,例如儿童喜欢在《工作模拟器》的厨房情境中玩耍,并乐于挑战现实中不允许做的事情,比如放火[79]。


隐私权


所有VR系统所需的持续追踪使得这项技术特别适用于大规模监控,同时也更容易受到威胁。VR的扩展将增加个人行为、动态和反应信息的搜集潜力,并降低相应的成本。[84][85] 眼动追踪器的数据,预计将成为虚拟现实头戴显示器的标配功能,可能间接揭示用户的种族、个性特征、恐惧、情感、兴趣、技能,以及身体和心理健康状况。[86]


虚拟世界中性侵


在虚拟世界中性侵,是否属性侵犯,这个问题引起社会中关注及争议。在英国,有一位少女向警方报案,称她在玩虚拟现实游戏时,游戏中的身份,遭多名陌生男玩家性侵。正式对这起事件进行调查,成为首宗虚拟性侵案件。警方认为,虽然元宇宙中性侵没有涉及实体的性侵,甚至没有身体接触,但玩家受到的心理创伤,与真实世界被性侵受害者相同。同时负责调查的警员也认为,一个能在虚拟现实中性侵的人,在现实生活中一样会做出类似可怕的事。不过,由于目前当地的法律要涉及身体接触才能构成强奸罪,因此该少女无法就现行法律下提出诉讼。但事件引起社会讨论,有警务人员和专家认为有需要为此进行立法,保护市民免受虚拟世界中被强奸或性侵。[87][88]


参考来源

 Goode, Lauren. Get Ready to Hear a Lot More About 'XR'. Wired. ISSN 1059-1028 (美国英语).

 virtual | Search Online Etymology Dictionary. www.etymonline.com. [2023-12-12].

 Garb, Yaakov. Virtual reality. Whole Earth Review. Winter 1987, (57): 118ff.

 VPL Research. http://www.vrs.org.uk. [9 June 20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26). 外部链接存在于|website= (帮助)

 Rheingold, Howard. Virtual Reality. 1991 [2015-06-28]. ISBN 0-262-6812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7-09).

 "Pygmalion's Spectacles," Probably the First Comprehensive and Specific Fictional Model for Virtual Reality : History of Information. www.historyofinformation.com. [2023-12-12].

 published, Holly Brockwell. Forgotten genius: the man who made a working VR machine in 1957. TechRadar. 2016-04-03 [2023-12-12] (英语).

 Watkins, Christopher; Marenka, Stephen. Virtual Reality Excursions with Programs in C. Academic Press Inc. 1994: 58. ISBN 0-12-737865-0.

 National Center for Supercomputing Applications: History. The Board of Trustees of the University of Illinois. (原始内容存档于21 August 2015).

 Nelson, Ted. Report on Siggraph '81. Creative Computing. March 1982.

 Zimmerman & Lanier Develop the DataGlove, a Hand Gesture Interface Device : History of Information. www.historyofinformation.com.

 Barlow, John Perry. Being in Nothingness. Wired. 1990.

 Cyberspace – The New Explorers. 1989 [8 August 2019] –通过Internet Archive.

 Delaney, Ben. Virtual Reality 1.0 -- The 90s: The Birth of VR. CyberEdge Information Services. 2017: 40. ISBN 978-1513617039.

 Stoker, Carol. MARSMAP: AN INTERACTIVE VIRTUAL REALITY MODEL OF THE PATHFINDER LANDING SITE (PDF). NASA JPL. NASA. [7 August 2019].

 Cullen, Chris. Pioneering VR Stories Part 1: Idaho National Laboratory In The '90s. Idaho Virtual Reality Council. 13 April 2017 [7 August 2019].

 Chesher, Chris. Colonizing Virtual Reality: Construction of the Discourse of Virtual Reality. Cultronix. 199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8-08).

 Barlow, John Perry. Being in Nothingness: Virtual Reality and the Pioneers of Cyberspace. Electronic Frontiers Foundation. 199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1-20).

 Engler, Craig E. Affordable VR by 1994. Computer Gaming World. November 1992: 80 [4 July 2014].

 Horowitz, Ken. Sega VR: Great Idea or Wishful Thinking?. Sega-16. December 28, 2004 [21 August 20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1-14).

 Virtuality. YouTube. [21 September 20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2-11).

 Goad, Angela. Carolina Cruz-Neira | Introductions Necessary. Introductions Necessary. [28 March 2017].

 Smith, David. Engineer envisions sci-fi as reality. Arkansas Online. November 24, 2014 [28 March 2017].

 Gonzales, D.; Criswell, D.; Heer, E. Gonzales, D. , 编. Automation and Robotics for the Space Exploration Initiative: Results from Project Outreach (PDF). NASA STI/Recon Technical Report N. 1991, 92 (17897): 35. Bibcode:1991STIN...9225258G.

 Rosenberg, Louis (1992). "The Use of Virtual Fixtures As Perceptual Overlays to Enhance Operator Performance in Remote Environments.". Technical Report AL-TR-0089, USAF Armstrong Laboratory, Wright-Patterson AFB OH, 1992.

 Rosenberg, L.B. (1993). "Virtual Fixtures: Perceptual Overlays for Telerobotic Manipulation". In Proc. of the IEEE Annual Int. Symposium on Virtual Reality (1993): pp. 76–82.

 News & Information. Beep! Mega Drive. No. 1994–08. July 1994: [1].

 Kevin Williams. The Virtual Arena – Blast From The Past: The VR-1. VR Focus.

 Sega Teams Up With W. Industries For Its VR Game. Game Machine. No. 455. August 1993: [2].

 NEXT Generation. June 1995 [20 October 2015] –通过archive.org. |issue=被忽略 (帮助)

 Nintendo Virtual Boy on theverge.com.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4-01).

 Dye, Lee. Virtual Reality Applications Expand : Imaging: Technology is finding important places in medicine, engineering and many other realms. Los Angeles Times. 1995-02-22.

 Au, Wagner James. The Making of Second Life, pg. 19. New York: Collins. ISBN 978-0-06-135320-8.

 Google Street View in 3D: More Than Just an April Fool's Joke. 2010-04-06.

 Wasson, Scott. Not-quite-live blog: panel discussion with John Carmack, Tim Sweeney, Johan Andersson. The Tech Report. 2013-10-18 [2023-12-12] (美国英语).

 James, Paul. 30 Minutes Inside Valve's Prototype Virtual Reality Headset: Owlchemy Labs Share Their Steam Dev Days Experience. Road to VR. 2014-01-30 [2023-12-12] (美国英语).

 James, Paul. Valve to Demonstrate Prototype VR HMD and Talk Changes to Steam to "Support and Promote VR Games" – Road to VR. Road to VR. 2013-11-18 [2016-12-14] (美国英语).

 Valve showing off new virtual reality hardware and updated Steam controller next week. The Verge. 2015-02-24 [1 March 2015].

 Valve's VR headset revealed with Oculus-like features. The Verge. 2014-06-03 [1 March 2015].

 HTC Vive: Everything you need to know about the SteamVR headset. Wareable. 2016-04-05 [2016-06-19].

 VIVE. [2017-01-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2-02).

 The Untold Story of Magic Leap, the World's Most Secretive Startup. Wired. ISSN 1059-1028 (美国英语).

 VRoomXL. [2017-06-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1-09).

 Vive Shipment Updates - VIVE Blog. web.archive.org. 2016-06-30 [2023-12-12].

 Sony Patent Points to PlayStation VR With Upgraded Lighthouse-Like Sensors. Digital Trends. 2017-02-15 [2023-12-12] (英语).

 8K VR Headset from China – BS marketing. [2018-01-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7-11).

 8K Headset Proves. [2018-01-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05).

 Log in or sign up to view. tech.facebook.com. [2023-12-12] (中文(简体)).

 Headset. Valve Corporation. [2023-12-12].

 Loft Dynamics. Loft Dynamics. 2023-12-04 [2023-12-12] (英语).

 Robertson, Adi. Oculus Quest 2 review: better, cheaper VR. The Verge. 2020-09-16 [2023-12-12] (英语).

 Ochanji, Sam. Survey: Quest 2 Accounted for 80% of Headset Sales in 2021. Virtual Reality Times. 2022-03-27 [2023-12-12] (美国英语).

 EASA approves the first Virtual Reality (VR) based Flight Simulation Training Device. EASA. 2021-04-26 [2023-12-12] (英语).

 PS VR2 Tech Specs | PlayStation VR2 display, setup and compatibility. PlayStation. [2023-12-12] (en-SE).

 Integration of 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 and Augmented Reality: ChatGPT Meets Apple Vision Pro. International Research Journal of Modernization in Engineering Technology and Science. 2023-08-04. ISSN 2582-5208. doi:10.56726/irjmets43783 可免费查阅.

 Mihaly, Csikszentmihalyi,. Beyond boredom and anxiety [Experiencing flow in work and play]. Jossey-Bass Publishers http://worldcat.org/oclc/845372770. 2000. ISBN 0-7879-5140-4. OCLC 845372770. 缺少或|title=为空 (帮助)

 D., Rosenblum, Lawrence. See what I'm saying : the extraordinary powers of our five senses. W.W. Norton http://worldcat.org/oclc/659284172. 2011. ISBN 0-393-33937-8. OCLC 659284172. 缺少或|title=为空 (帮助)

 Davson, Hugh. The Physiology of The Eye.. Burlington: Elsevier Science https://www.worldcat.org/oclc/841909276. 1972. ISBN 978-0-323-14394-3. OCLC 841909276. 缺少或|title=为空 (帮助)

 Virtual reality headset. Wikipedia. 2021-09-24 [2021-10-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7-11) (英语).

 Xbox One, PS4 "too limited" for Oculus Rift, says creator. GameSpot. [2021-10-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7-12) (美国英语).

 Alex, Chuang. AR/VR 顯示器螢幕. Medium. 2017-07-04 [2021-10-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7-13) (英语).

 Strasburger, Hans. Seven Myths on Crowding and Peripheral Vision. i-Perception. 2020-05-01, 11 (3): 2041669520913052 [2021-10-04]. ISSN 2041-6695. PMC 7238452 可免费查阅. PMID 32489576. doi:10.1177/204166952091305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10) (英语).

 Lawson, B. D. (2014). Motion sickness symptomatology and origins. Handbook of Virtual Environments: Design, Implementation, and Applications, 531-599.

 Oculus Rift Health and Safety Notice (PDF). [13 March 2017].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6 July 2017).

 Araiza-Alba, Paola; Keane, Therese; Kaufman, Jordy. Are we ready for virtual reality in K–12 classrooms?. Technology, Pedagogy and Education. 2022-01-30, 31 (4): 471–491. ISSN 1475-939X. S2CID 246439125. doi:10.1080/1475939X.2022.2033307 (英语).

 Are Virtual Reality Headsets Safe for Eyes?. American Academy of Ophthalmology. 2017-02-28 [2023-12-12] (英语).

 Langley, Hugh. We need to look more carefully into the long-term effects of VR. Wareable.com. 2017-08-22 [11 September 2018].

 Kiryu, T; So, RH. Sensation of presence and cybersickness in applications of virtual reality for advanced rehabilitation. Journal of Neuroengineering and Rehabilitation. 25 September 2007, 4: 34. PMC 2117018 可免费查阅. PMID 17894857. doi:10.1186/1743-0003-4-34 可免费查阅.

 Munafo, Justin; Diedrick, Meg; Stoffregen, Thomas A. The virtual reality head-mounted display Oculus Rift induces motion sickness and is sexist in its effects. Experimental Brain Research. 3 December 2016, 235 (3): 889–901. PMID 27915367. S2CID 13740398. doi:10.1007/s00221-016-4846-7. hdl:11299/224663 可免费查阅.

 Park, George D.; Allen, R. Wade; Fiorentino, Dary; Rosenthal, Theodore J.; Cook, Marcia L. Simulator Sickness Scores According to Symptom Susceptibility, Age, and Gender for an Older Driver Assessment Study. Proceedings of the Human Factors and Ergonomics Society Annual Meeting. 5 November 2016, 50 (26): 2702–2706. S2CID 111310621. doi:10.1177/154193120605002607 可免费查阅.

 Hicks, Jamison S.; Durbin, David B. ARL-TR-5573: A Summary of Simulator Sickness Ratings for U.S. Army Aviation Engineering Simulators (PDF). US Army Research Laboratory. June 2011.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7 July 2018).

 Frischling, Bill. Sideline Play. The Washington Post. October 25, 1995: 11 –通过ProQuest.

 Lawson, Ben D.; Stanney, Kay M. Editorial: Cybersickness in Virtual Reality and Augmented Reality. Frontiers in Virtual Reality. 2021, 2. ISSN 2673-4192. doi:10.3389/frvir.2021.759682 可免费查阅.

 Caddy, Becca. Vomit Reality: Why VR makes some of us feel sick and how to make it stop. Wareable.com. 2016-10-19 [11 September 2018].

 A Possible Cure for Virtual Reality Motion Sickness. Fortune. [2023-12-12] (英语).

 Rodriguez, Sarah E. Needleman and Salvador. VR to the ER: Metaverse Early Adopters Prove Accident-Prone. The Wall Street Journal. 2022-02-01 [2022-02-02]. ISSN 0099-9660 (美国英语).

 Elgueta, Adriana. Man breaks neck playing virtual reality game. news.com.au. 2022-01-31 [2022-02-02].

 Tyler Wilde. Man dies in VR accident, reports Russian news agency. PC Gamer. 2017-12-22 [2022-02-02] (英语).

 Yamada-Rice, Dylan; Mushtaq, Faisal; Woodgate, Adam; Bosmans, D.; Douthwaite, A.; Douthwaite, I.; Harris, W.; Holt, R.; Kleeman, D. Children and Virtual Reality: Emerging Possibilities and Challenges (PDF). digilitey.eu. 2017-09-12 [2020-04-27].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8-05-17) (英语).

 Teens are split on the metaverse, most barely use VR headsets, survey shows. PC Gamer. 14 April 2022.

 Bailey, Jakki O.; Bailenson, Jeremy N., Blumberg, Fran C.; Brooks, Patricia J. , 编, Chapter 9 – Immersive Virtual Reality and the Developing Child, Cognitive Development in Digital Contexts (Academic Press), 2017-01-01: 181–200 [2020-04-27], ISBN 978-0-12-809481-5, doi:10.1016/B978-0-12-809481-5.00009-2 (英语)

 Funk, Jeanne B.; Buchman, Debra D. Playing Violent Video and Computer Games and Adolescent Self-Concept.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1996-06-01, 46 (2): 19–32. ISSN 0021-9916. doi:10.1111/j.1460-2466.1996.tb01472.x (英语).

 Calvert, Sandra L.; Tan, Siu-Lan. Impact of virtual reality on young adults' physiological arousal and aggressive thoughts: Interaction versus observation. Journal of Applied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January 1994, 15 (1): 125–139. ISSN 0193-3973. doi:10.1016/0193-3973(94)90009-4.

 Rogers, Sol. Seven Reasons Why Eye-tracking Will Fundamentally Change VR. Forbes. 2019-02-05 [2020-05-13].

 Stein, Scott. Eye tracking is the next phase for VR, ready or not. CNET. 2020-01-31 [2021-04-08].

 Kröger, Jacob Leon; Lutz, Otto Hans-Martin; Müller, Florian. What Does Your Gaze Reveal About You? On the Privacy Implications of Eye Tracking. Privacy and Identity Management. Data for Better Living: AI and Privacy. IFIP Advanc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576. 2020: 226–241. ISBN 978-3-030-42503-6. ISSN 1868-4238. doi:10.1007/978-3-030-42504-3_15 可免费查阅.

 首宗元宇宙性侵案 英國少女報警稱遭多男玩家侵犯. HK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1-14).

 英國出現首起VR集體性侵案,「元宇宙犯罪」未來該如何規範?. 关键评论.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1-12).

书籍:Choi, SangSu, Kiwook Jung, and Sang Do Noh. Virtual reality applications in manufacturing industries: Past research, present findings, and future directions. Concurrent Engineering. 2015. 1063293X14568814.


谢选骏指出:何谓虚拟现实?我看“虚拟现实”,就是“思想主权”的典型体现——它随心所欲,暗示了人类的来历和去处!

谢选骏:两个美联储主席匹配“两个美国”的分裂過程

  《明年精彩了,或有两个美联储主席 ,市场听谁的?》(华尔街见闻 2024-11-23)報道: 为了介入美联储政策决策,特朗普想到了“影子主席”这招。 据媒体最新消息,黑马候选人凯文·沃什(Kevin Warsh)有望赢下美国财长一职,并且还可能在鲍威尔的美联储主席任期于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