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谢选骏全集

2024年3月3日星期日

谢选骏:我为什么不过生日?

 

《你为什么不过生日?》(知乎 2014-10-25)报道:


问题:今天我生日,记得初中毕业后就没过过生日了,本人只是觉得没必要过,想问问大家不过生日的原因。


答案1:大概是性格所致吧。


过生日拿着钱找几个朋友吃喝一顿,似乎也不会让感情一下增进,没有这一个步骤感情也不会动摇。至于父母家人则一直比较朴素,不看重这些,我个人自然也觉得平淡的度过反而更加舒适。让自己主动告诉别人“嘿,明天我生日,抽空一起来吃饭玩一玩吧!”,挺难受。


倒不如在生日那天早起,吃顿营养的早餐,然后抽出一些时间泡上一杯茶,反思度过的年月,想想当下的情况,晚上去跑跑步,睡前祝自己生日快乐。


然后提醒自己: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


答案2:过生日,会提醒我,看,你连个给你过生日的朋友都没有。


答案3:参加别人生日的时候感觉特别麻烦,所以特别不想麻烦别人。


答案4:有规律的欢乐总有些虚假的成分。


答案5:你想体会一帮人围着你在唱生日祝福歌,就你一个人在强颜欢笑的感觉吗?


谢选骏指出:母亲去世之后,我就不过生日了,那时我十八岁。


《我从来都不过生日》(郭懋)报道:


今夜太美,而你无心睡眠。来聊聊天吧……


有人问我为什么从来不过生日?

我觉得生日是特殊的,你一个人的,他人无法获得共鸣的节日。

它不像其他节日,不限制过不过,也不指定和谁过。

它很局限,很私人。别人过不过取决于你过不过,任何人必须且只能和你过。

我没听说过张三和李四约会,给王五过生日的。

所以大多数人过生日都是自己发起的。

用短信、电话、朋友圈、微博,喊着:今天是我的生日,我需要礼物和祝福!

然后收到几份或真诚或敷衍的礼物。

即使没有朋友,也会收到QQ强制煽动朋友为你送上的“网名+生日快乐”,尴尬至极。


但也许礼物不对,也许送礼物的人不对,总之你的生日并没有期待中的快乐。

实际上你也不知道在期待什么。

一份不可能的祝福?朋友更为真诚的陪伴?

总之,你没有得到。


期待破灭后的失望,比任何失望的叠加都令人沮丧。

你甚至觉得今天很孤独,比一年的其他364天还要孤独。

你最后明白,今天确实是特殊的,但只是对于你自己而言。

我是一个不太喜欢麻烦别人的人,不擅长手心朝上索取什么。

时间一久,我厌倦了过生日。


过生日,让我觉得自己在索取,索取礼物和特殊对待、索取关注和被爱。

可事实上,这种被爱从来不会满足。平时没有满足,今天也不会满足。

生活也不会因为今天是我生日,把困难模式改成简单模式。

所以20岁之后,我从来没过过生日。

不让自己有所期待,也就不会觉得失望和难堪。


今晚的配乐是我今天在咖啡厅偶然听到的一首歌,很久之前听过却无法想起,回来找了好久,听了一遍又一遍好像起了什么事情,但是我又忘了。


时间不早了,早些去睡吧


做个好梦,晚安


2018-07-31 03:13


谢选骏指出:看了前一半,还以为这是孤儿写的呢……后来才说20岁以后才不过生日了。


《“过不过生日”是人与人之间的最大差距?》(李文涵2022.3.11)报道:


我们普遍认为过生日只是一种计算年龄的方式,过不过都不会有太大影响。然而实际上过不过生日的人生实际上差别很大,通过观察我们能够发现,那些每年都会规律过生日的人,人生往往更加顺遂,更有可能成功,而人与人之间的最大差距在于“过不过生日”。


生日、礼品(Piqsels)

人与人之间的最大差距在于“过不过生日”(Piqsels)

那么这个平时被我们忽略的生日,究竟是如何影响我们的?


过不过生日对一个人造成的第一个影响便是自我认同感(Self identity)。自我认同对决定人们如何在世界中行动具有重要作用,自我认同感高的人在社会活动、人际关系中往往会更自信、更游刃有余。


他们不会过于沉迷于消极的情绪中,能够及时的表达自己的需求,并且能够客观地评价自己,正视自己的优缺点。


心理学家埃里克森(Eriksson)曾提出,所谓自我认同是指个体知道自己是谁,并清楚的知道自己能做什么想做什么,能够对自己产生持续稳定的认同。


过不过生日对一个人造成的第一个影响便是自我认同感(photoAC)

过不过生日对一个人造成的第一个影响便是自我认同感(photoAC)

通常情况下,自我认同是由先天特质和重要的早期养育者的言传身教所共同创造的,而过生日就是其中一种很重要的影响方式。


通过过生日的方式,能够让个体感受到自己的存在,感受到自己被重视,从而对自己形成自信心。人心是极其敏感的,一丁点风除草动都足以让一颗心震颤。


父母如果始终给孩子规律的过生日,孩子便能感受到十足的安全感,从而发展出自我认同,反之则反。


自我认同感低会阻止人们利用客观资料实事求是地看待自己的能力和局限,导致个体在面对困难很容易被打败。


他们经常会生活在挫败中,做出错误的选择,从而无法发挥出个人真正的潜力。他们的人生会相对走得更艰难。


再者过生日能够给个体创造复盘人生的机会。人类很擅长为自己打造舒适圈,一旦习惯了舒服、放松的状态,形成了惯性思维很容易沉溺其中不思进取。长此以往,不过生日的不止不幸福,还难以拥有幸运人生。


研究发现大脑只占我们人体质量的2%,当我们抛弃杂念集中心念开始思考的时候,大脑每分钟要消耗大约1.5卡路里。


我们每一次的思考都需要消耗一定数量的卡路里,但人体能够自我提供的能量毕竟有限,当损耗过多,大脑的自我控制能力就会大大下降,这种情况下大脑会自动依赖已经形成的思维习惯做反应。


而要打破这一惯性思维需要主体主动自发地反省自己,而生日就是一个反省的契机。


人们习惯于在年龄的节点复盘自己过去的人生,规律的过生日能够促进主体规律的反思自己已经做过的事情,从而查漏补缺,推进自己更好的前进。


最后规律的过生日有助于幸福感的提升。人类灵魂深处最迫切的渴望就是被看见,一个被看见的人格会获得丰厚的满足感,让其内心更安定,幸福感更强。


观察那些规律过生日的人,他们普遍的幸福感都很强,因为他们通过过生日这一活动,使得自己的灵魂被看见了,内心从而更丰盈。


心理学家说:“被看见是每个生命体的根本需求”,被看见意味着生命被接纳了、被认可了、被呼应了。


这种看见具有治愈的力量能催生出生命体的力比多,力比多是指一种力量,人的一切心理活动和行为的驱动力,生命力。


并且这种看见带来的疗愈力量是惠及双方的,张德峰曾提出过一个概念“黄金投射”,即当个体在别人身上看到了美好的特质,那么意味着他自己人格里的这一特质也被激发了,只是个体没有特别去挖掘、联络这些特质。


所以看见和被看见其实是一种双向治愈,这些看见能够滋养我们身上美好的正能量。世界的一切物质人事之间能量其实是流动的,生命是彼此呼应的。


过生日这一活动能够让生命个体感受到温暖、疗愈彼此。况且生命是害怕孤独的,但被看见、过生日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消除我们的孤独感。


过生日行为活动背后的“被看见”,其实是伴随一生的心灵渴求,无论我们身处什么生命阶段,如若有看见与·被看见的疗愈力量,人生的体验感将大大提升。


因此,如果你是父母,那么绝对不要忽视给自己的孩子过生日;如果你已经成年,也不要忘记给自己过生日,除了提醒自己反省,也是自我疗愈的一条道路。


谢选骏:人说经过生日庆典的仪式,“人生往往更加顺遂,更有可能成功”——我看这把“顺遂”和“成功”等同的想法,过于片面了。至于需要“通过过生日这一活动,使得自己的灵魂被看见了,内心从而更丰盈”的人,我看那是还没长大成人,还在“勉为其难”。对于成年人来说,不过生日,就不会反省吗?就不懂得每年要取得一个突破吗?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谢选骏:台湾完胜新西兰地震

《台湾地震: 二十年来的经验教训如何降低损失》(傅东飞(Rupert Wingfield-Hayes)BBC News 发自花莲2024年4月7日)报道: 当灾难发生时,尤其是当大地震发生时,全世界的媒体就会像苍蝇一样被吸引到遭破坏最严重的地方。这可以理解。但它这种关注会让公众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