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谢选骏全集

2024年10月16日星期三

谢选骏:纽约能刮三十年“中国风”不容易


《纽约书店“中国风”》(2006-11-27 纯属个人视角)報道:


一个华人到了海外,一辈子不进书店照样活得很好,尤其在超市餐馆林立年代;但是一个人如果进了书店,或许这一辈子还能活出更多的趣味来,尤其是那些远离母国飘零异乡的游子。以此而言,纽约的中文书店,其人文价值远超越其商业价值,尽管它首先必须以商业经营的形式生存。 “如果开书店很赚钱,那么法拉盛就不会有那么多超市而应该到处是书店了”,这是“中国风”书店负责人冯倩的话。“文化是一种积累”,这是另外一句,你可以将此当作是一个书店经营者对顾客购买力的怂恿和长期性挽留,也可将此解读成一个爱书者的肺腑之言。


1 有一种奢侈叫阅读


90年代初,法拉盛还没有成规模的、主要卖大陆出版物的中文书店。94年底,有一家名为“大陆文化书店”的中文书店出现在缅街。之所以起这样一个名字,或许是为了提示“中国大陆出版物”的文化背景吧,因为之前的书店主要销售台、港出版的中文书籍。2002年2月,书店所在地“黄金商场”被一温州籍老板以千万之巨买断改成超市和小商品市场,因此迁至更东边的缅街43-12号,皇后区植物园的边上。书店的英文名字还叫“China Books & Publication,Inc”但中文名字改成了“中国风”,店名是国家图书馆馆长任继愈题的字。


94年,“大陆文化书店”刚开张的时候,来过位“直言不讳”的顾客,对正在店里把书一本本摞上架的冯倩说:“书店刚开呀?等关门收摊的时侯记得通知我一声,连书带书架我全收了。”2003年10月13日,经营书店近十年的冯倩仍然对当年的事儿记忆犹新:“对一家刚开张的书店讲这样的话,你说是不是让人生气?”后来知道他是当年写手抄本《九级浪》的毕先生。现在我见到他提到这件事情,他还说:“其实我说的是实话,是说在纽约开中文书店,十有八、九要赔钱的。”


“大陆文化书店”在经历了创业时期的艰难之后,凭借经营者对于出版物判断与挑选的专业眼光和书店特有的“人文”气质,不仅生存下来,还在华人社区、特别是对文、史、哲感兴趣和从事学术研究的学者群里,建立了极佳的口碑。现改名为“中国风”的店主对其经营之道有自己非常明确的看法与判断:


“开书店的目的,首先当然就是生存。所为一种生存手段,开书店本质上和开超市开餐馆是一样的,都是商业经营,但书店除了产品本身有其精神文化层面的特点之外,就是如果经营得当,生存是可以的;而发财呢,就几乎没有开餐馆那么大的可能。因此,‘中国风’要生存并不断发展,就必须有自己独特的生存之道,我们的基本理念就是把国内最好的书引到海外来,以此建立自己的客户群。”


店主对美国中文书店的顾客有一个基本判断,那就是中华文化的内聚力,这种内聚力使得这里一些移民和他们的后代与中国文化割舍不断的共存关系。因此即使在美国这样以英文做为社会交流的环境下,还是想了解中国的状况并保持了中国文字的习惯。


“你知道么,在英文世界里,看中文书可以算是一种‘奢侈’了”,店主说:“为什么说是奢侈呢,有两方面原因,一个是买书要花钱,再一个就是读书要花时间。象美国这样的商业社会,时间就是金钱,到美国创业的移民,房子、车子、孩子,有很多事情要做,哪方面不需要花费精力和时间呢,每周休息,还不出去玩玩,人都到美国了,人文风光都值得一看那,所以说忙里偷闲读中文书,真算得上是奢侈的精神富有者了。正因为这样,作为书店的经营者,我们就千方百计帮顾客选好书、精选书。不让他们浪费,无论金钱还是时间。”


也许正是这样的精跳细选吧,来书店的顾客都觉得实惠和有收获。通常,去过“中国风”书店的客人会一直保持定期去看看的习惯。


“我知道这家书店是看到他们原来的店要搬家在打折,很多书都卖五折。以前常去中国城的,‘东方’和‘世界’,但发现了这个地方之后,一比价格和内容,就改成定期来这里了。他们一搬家,我也跟来了这里。”家住布鲁仑的陈先生隔一段时间就来这里一次,选个三、五本书:从我住的地方到这里,要一个半小时,连看书带路上时间,每次都要花四、五个小时。这边最大的特点我感觉是对大陆出版的书反应特别快。这些年大陆变化也特别大,出版界的变化也特别大,看书么,总想读到一些新的东西,特别是自己国家发生的一些事情,历史啊,文化啊,社会潮流啊,这里比别的书店反应快,而且比较知道读者的口味”。陈先生,94年自广州来美,出国前曾做过12年的教师。“能看繁体字,但‘世界书局’大陆的图书很少,港台的书,包装排版印刷设计质量都很不错,但内容不多。有时侯,大陆出版的一本书,他们出版就变成了上、下两册,价格就明显贵很多。”


2 知识很深文化很浅


“我们开书店,就是因为感觉到从90年代开始,就移民角度讲,开始出现大陆读者市场了。随着留学生和移民人树的迅速增长,大陆出版的中文书一定有它的市场,毕竟很多人在出国前都读过大量的中文书。对于母国文化的依恋和对于祖国的关注,使得即使是纽约这样一个人员构成非常复杂、有些老移民已经是第三代第四代了,还有读中文书的愿望。中国文化就是有如此强大而神秘的内聚力。”


86年就爱在波士顿中文书店找书看的刘先生是“中国风”的老客人了,用他的话说就是:自从发现了这家书店,其他书店基本不去了,光在这里买的书就堆了小半间屋子。问他为什么喜欢这里,回答是这里的书好,对脾气。“这里关于大陆的政治文化经济的书都有,我们这代人,对政治军事肯定更感兴趣啦。港台的书籍人文方面比较薄弱,都是些怎么交朋友啊,怎么驭夫啊,或者是怎么穿衣服怎么做菜的多,要不就是言情小说,这些我不太爱看。”刘先生属于革命后代,做学生时去过新疆和越南要想解放全人类,后来到陕北插队,对文学、特别是诗歌非常入迷。老刘来美观快20年了,对中国文化和中国书痴心不改。


“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你非得沉进去才能有所体会。现在很多留学生,读书是块好料,在专业领域里也很有成就,但兴趣面很窄。有些人知识(专业)很深,也许文化很浅。有些人除了专业书,基本不看书,不管中文还是英文,最多看看黄色画报或者上互联网瞄几眼。其实这是一种遗憾和缺失。现在的博士里面,能通顺写封中文信已经不容易了,甭说别的,光是错别字儿就让人受不了。”


老刘说的现象是否属实,有待考证。但读书对于人生是一种良好的修养是不争的事实:“我的确看到有些人,念了博士、毕业找了很好的工作的留学生,早已买下几十万的大房子,但家里没有书,连书橱都见不到。有的家里倒是有书橱,但架子上摆着的,基本上都属于用来装门面的书。”在美国生活了十多年的大陆某日报编辑高先生感慨道。


“其实,80年代初开始到美国求学的留学生,20年后基本上都工作稳定生活安定了,过去的穷学生变成了美国的中产阶级,而完成这种身份转化的力量是什么?绝大多数靠的是在大陆奠定的知识基础和知识背景。大陆的留学生能如此迅速地适应美国社会,并以优异的成绩取得学位而顺利进入美国社会?因为中华文化给了你知识的同时,也给了你生存智慧,也就是中国的文化和方法论,正是凭借这种无形的力量,让人迅速适应了身份和社会地位的转换。”“中国风‘的经理认真地说:“我想表达的意思并非片面强调中国文化的重要性,我是想说,如果我们不放弃中文世界,包括阅读中文书籍,中华文化仍然能给你很多活力性因素,包括能帮助你创造财富的智慧和能力。这也是我拼命想把中国的好书选出来,推荐给读者的一个原因。”


3 选书、读书、爱书


纽约的中文书店,其实是伴随着中国移民的人流潮涨潮落的。六、七十年代的港台留学生,形成了最早的中文媒体市场,其中当属联合报系的“世界书局”为代表,主要经营台港出版的书籍。“世界日报和世界书局对法拉盛在上个世纪的最后20年中成为‘第二个华埠’起了重要的作用”,法拉盛华人工商促进理事长傅鹤鸣对此感触尤深:“中国人有中国人的文化,就象中国人的胃有自己的吸收习惯而更适应中餐一样,中文报纸的兴起,中文书店的出现,满足了中国移民的阅读习惯,特别是刚到美国、英文又不行的新移民,读中文抱看中文书是他们愿意留在这里的重要原因之一。”


而八、九十年代大陆留学生的蜂拥而至,使老牌如中国城伊丽萨白街的“东方文化事业公司”的业务如日中天、蒸蒸日上,也使一些带有明显大陆特色与背景的书店如“大陆文化书店”、“现代书店”应运而生。


“单纯从商业经营的技术性角度、资金规模来讲,‘中国风’书店似乎弱于其它书店;但是,从选书的精凖来看,中国风’书店有非常强的优势。而近十年来大陆的出版业变化和发展都非常大,从出书量上也使传到海外的大陆中文图书更加丰富。我举一个例子,就可以看出大陆出版业的变化。94年中国大陆的年出版物大概在10万到12万左右,但2002年底的统计数字显示已经有17万中之多了。就算是一年365天不间断地看书,平均每天也要读465种书。”书店经理侃侃而谈。


的确,如何从这么大量的出版物里面甄选出适合纽约华人的精品,就是一项很繁重的工作。既要有经营头脑,又要具备出版专业知识,还要大量地阅读、要目光敏锐、要搭得准大陆政治经济文化的脉搏。


“有一家书店的经理到我这里进大陆的书,对我介绍的一大堆书感到意外,他吃惊地问我:这么多书你说得头头是道,你自己亲自读过这些书么?我说是啊我都看过。结果这位王经理连声说:我不行、我不行。”


“中国风”书店的经理,大学中文背景,且具出版社工作经验,因此挑起书来得心应手。中文书店在海外华人世界中仍起着重要的精神维系作用,尤其是对一些知识分字而言,这里是与大陆的知识界、学术界保持同步性的桥梁,也是华人华侨与中国社会最新的发展变化、生活环境保持间接接触的重要界面。


“我们书店就是希望通过自己的专业眼光,向关心母国文化和社会发展的人提供一个能够代表某些潮流和风向性的东西。中国的文化创造力实在太强了,强到连我们这些专门研究出版、经营书店的人都吃惊,每次回国进书我都会有这种感觉。图书出版能够从文字的方面记载和反映时代风云。”


从经营角度讲,当然也要顺应读者的需求,特别是中港台三地读者各种不同的阅读习惯。例如大陆移民买政治历史文化类的书较多,买休闲类的书少;台湾客人里面学生和主妇较多,对言情小说着迷,有时侯一买就是一、二十本,显得既有钱又有闲;香港读者对风水命理、旅游饮食兴趣较浓。


经理举例说:同样是大陆来的移民,福建人的读书热情似乎比广东人要高。“福建的教育质量其实在全国是名列前矛的”,来自华东师范大学,现在美国政府部门工作的托尼插言道:“不知道你有没有印象,以前最有权威性的高考复习资料都是福建出的。”


“福建人爱读书,也爱买书,在东百老汇大道上有一家书店,价格要比其他地方高,但生意照样很火,顾客大多数是福州移民。你看象架子上的‘兵器知识’、‘舰船知识’’,福建顾客来买的很多。”


随着新移民的大量涌入,愈来愈多的中国人渴望在美国的土地上也能感受到自己熟悉的文化气息。“中国风”书店顺应这一特定时代潮流,把一批批中文图书和杂志引入美国的移民社区:《读者》、《收获》、《十月》等等都是国内销量很大的杂志,《大众电影》、《人民文学》这些当年流传甚广的刊物也都可以买到,而且价格几乎和人民币没有太大的差距。一些现在大陆风行的读书和历史类杂志如《万象》、《炎黄春秋》、《百年潮》、《新华文摘》以及香港出版的《21世纪》都是“中国风”代理或经销的出版物。


“我们每年都会选出一些对中国当代政治文化有一定影响力的书,把它们推荐给读者。象何清涟的《现代化的陷阱》、曹锦清的《黄河边的中国》等书,都是我们精挑细选出来的。再比如二月河的书,我们推荐的时间比国内《雍正王朝》引起的轰动效应整整早了一年。”


“如果开书店很赚钱,那么法拉盛就不会有那么多超市而应该到处是书店了”,这是“中国风”冯倩的话。“文化是一种积累”,这是另外一句,你可以将此当作是一个书店经营者对顾客购买力的怂恿和长期性挽留,也可将此解读成一个爱书者的肺腑之言。


《杂感:中文 书 文化》


中国人自称唐人、全世界华人聚集的地方都有唐人街,这与“唐”这个朝代当时的强盛不无关系;进一步说,与唐朝的威仪:人口、版图、财富、文化上的优越有关。当我们置身美利坚,惊叹其强大与活力的时候,无法否认着个历史短暂的新国家在文化上的开放态度和容纳百川的胸怀。有学者曾比较说:在中国历史上,惟有“唐朝”这么开放。


暂且不讨论强大与开放的关系,只说中华文化在海外的传承:既有文化本身的内力,也有人为的努力,因此形成一种合力。作为表现与表达的载体,中国文字是起了很大作用的。而文字最重要的记录和出版形式就是书了。秦始皇修长城未必修得过朱元璋,其牢固程度连孟姜女都敢质疑,但尽管他干过“焚书坑儒”这等惨烈之事,秦王赢政毕竟统一了中国的文字,中华文化倒因此有了稳固的、记录语言和思想的形式。


中国文化通过中文书籍得以纯净的延续和发展;中国文字对于中国的文化具备超越地域、语言、意识形态的功能。无论来自哪里、说怎样的方言、代表什么党派或者集团,只要进入中文的世界,都“大一统”了。从这个意义上说,任何的中文媒体如书店、报社、电视台,不管传播者的主观意愿如何,客观上都有传承中国文化的功效,只要“唐人”自身有足够的耐心与胸襟。


因此在海外,中文媒体与文化事业的兴起,是一件好事,这预示着一个以华人移民为主的社区在商业文化方面成熟繁荣的开始。那些中文报纸、电视、书籍其实都兼具传播中国文化的功效。


“文化对人有‘安身立命’的功能;个人想寻求精神的归宿仍舍文化莫属”(余英时语)。移民离开自己熟悉的生活环境、离开了自己的文化本土,但在精神上仍然拥有原有的丰富文化资源,“他们凭借这些文化资源才能在新土重建基业”,而中文,正是担当了把中国文化资源发扬光大、让移民在精神层面有亲切感、归属感的重任。正是有了中文媒体的参与和推波助澜,华人觉得自己和周围世界的紧密联系,并因此而有了精神上的“舒适感”和“认同感”。


然而从问题的另一个方向看,中国文化是否也具有包容世界文明特别是美国文化的胸怀呢?就象在美国的唐人街到处都可以看到美国人对于中文的默认与容忍,而华人怎样以中国文化赋予的智慧,走出传统“唐人街”因封闭而引起的不安与偏执呢?更进一步说,在海外华人一代一代逐步融入美国社会却暂时未能完全被美国文化认同的过渡期,人们怎样既能保留和继承中国文化、在中文世界找到安身立命的寄托,而不是以将英文书和英文书店隔绝在社区之外呢?


无墨 发表评论于 2006-12-15 05:53:34

这是博主的文章里我最喜欢的一篇,呵呵!

记得很久以前,有人跟我说:“我想,我的女朋友一定是在书店里认识的,~~~~~”

糖芋头 发表评论于 2006-11-30 11:29:55

书是心灵的对话.阅读要有舒适感. 网上的东东让人心生倦怠.

倒 发表评论于 2006-11-28 18:11:35

偶也很热爱读书, 因为读书多了会有比较纯的气质


(二)


《飘在北美的中文书香》(陈蓬《中华读书报》2012年08月08日)報道:


纽约附近一家电脑公司做事的邹先生,每月都要到市内华人集中的法拉盛逛一逛。邹先生通常办三件事:在大排档吃一顿地道的西安酿皮,在茶叶店买一桶新茶和到书店选几本中文图书。


另一位在俄亥俄州做心理咨询工作的王先生,来美国已经近12年了。从上学、工作到定居一路下来,逐渐习惯了一些北美的文化和生活方式,不过,对书店显眼处摆放的名人畅销书还是有“距离”,鲜有国内书店里看见崔永元、白岩松面孔的感觉,因此不时在网上买些中文书。


像这两位爱读书的华人在北美为数不少。据美国人口普查局2009年统计,全美5岁以上居民在家使用中文的人数为260万,足以构成规模不小的读者群。在华人比较集中的网站,都有自发组织的读书社区,所讨论的内容既有古诗词也有《平凡的世界》这样的当代小说以及热门畅销书《好妈妈胜过好老师》。如今,华人获取中文图书的途径已越来越多,中文图书已构成北美华人文化生活的一部分。


机构藏书:立足研究与服务社区


大学和研究机构是中文图书最大的收藏者。北美“东亚图书馆协会”目前共有47家机构会员,其中包括美国国会图书、哈佛燕京图书馆、哥伦比亚大学东亚图书馆和加拿大多伦多大学东亚图书馆等。这些机构中文图书总藏达974万册,其中美国国会图书馆收藏了109万册,哈佛大学燕京图书馆的馆藏为77万册,位居前两位。每年,这两家图书馆的中文图书采购数都达两万多册。


哥伦比亚大学东亚图书馆是美国中文图书馆馆藏的另一重镇。该馆的前身为“哥伦比亚大学中文图书馆”,与哥大中文系一起,成立于1902年,也是北美首家正式以“中文图书馆”命名的机构。该馆中文部主任王成志博士告诉笔者,经过一百多年的建设,目前馆藏有42万多册中文图书,还有几十万册的电子文本。哥大每年购进的中文图书达1万多册,平均每天就有300多本。哥大的收藏与其他重要的东亚馆一样,主要集中在人文和社科领域,特别是中国历史、文学、政治和法律等方面,其中,珍稀图书文献资料不少。哥大藏书的原则是强调研究、多元和深入。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在国际社会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研究和选修与中国有关的学生也大增。最近几年,在东亚系所选修中文和中国研究课程的本科生和硕、博士的学生每学期平均有一千二百人。王博士说,国内图书品种日益丰富,与哥大联系供货的机构也多样化并出现良性竞争,这都对海外图书馆及时选购好图书提供了方便。另外,他还注意到国内优良图书越来越多,图书装帧质量普遍提高,有的特别图书也开始用适合图书馆长久保存的纸张。


王成志主任还介绍,除了特别设有东亚图书部门的大学,北美其他大学图书馆里都会散见些中文图书。当然,研究型大学图书馆主要为师生和学者教学和研究服务。普通读者可以在一些公共图书馆乃至公立大学图书馆借到中文图书。纽约市公共图书馆的研究层次的读者,可通过简单手续而到私立大学哥大免费借用图书,这一开始不久的创举,很受读者欢迎。


在一些华人集中的城市,公立图书馆都有中文图书借阅。纽约州首府奥尔巴尼地区,有近五千华人工作和生活。在奥尔巴尼市公共图书馆的检索系统,读者会发现专门提供有馆藏的中文图书和影视目录。在该馆工作近10年的李晓非女士介绍,当初到这上班时,看到华人社区在奥尔巴尼已初具雏形,就向馆里申请专款用于中文图书的采购。那时美国经济还不错,图书馆购书的拨款比较充裕,每年都能拿到几千美元用于中文图书和影像制品。工作中,她又分析了读者群,发现经常借阅的华人很多都在州政府、大学和公司工作,阅读兴趣相对“雅”些。于是有针对性的采购图书。经过近十年的努力,尽管每年会处理些旧书,但积累下来的中文书也有上千册。这些中文图书也构成了该馆除英文、西班牙文外的第三大语种藏书,更重要的是,中文藏书也成了本地华人社区文化建设的组成部分。


实体书店:夕阳业中的亮色


上世纪70年代,随着台湾地区在北美的移民增多,一些大城市出现了兼售中文图书的小店。1980年,纽约及新泽西地区的华人已近16万人,由此形成了较大的市场需求,催生了第一家成规模的中文书店。1984年,台湾联合报系在纽约曼哈顿中国城开设了“世界书局”,此后“世界书局”的匾额相继出现在费城、芝加哥等地,并形成连锁经营直到现今。


有机构做过统计,1990年左右,在纽约、洛杉矶、旧金山、温哥华、多伦多五大城市有中文书店大约132家。不过,很多店经营并不景气。一则读者有限;二则流通速度缓慢,旧书积压,结果又影响新书的购进。因此,只有40多家出售的图书比较多,其余除图书外还兼做其他业务,而且主要以经营港台出版的图书为主。


进入上世纪90年代,从国内移民留学的人数迅速增加,纽约华人聚居的地区出现经营国内出版书籍的书店。“大陆文化书店”便是其中一家。书店1994年在法拉盛开业,后来改名为“中国风”。一晃近20年过去了。回想当初开书店的情况,负责人高先生说,其实和中国超市、饭店和药店一样,有了需求后,自然会有人来经营书店。只是卖的东西不同,挑选的眼光不同。高先生认为,在北美读中文书是件非常“奢侈”的事情:一是书价,二是时间。人们在这里除了为工作家庭忙碌,闲暇时间可选择的活动很多,而阅读中文图书在短期内似乎并不能带来很直接的“效益”,所以,购书读书的人选择性很强,再加上长途运输,库房有限,都要求经营者选书要非常精心。得益于以前在国内教育和做出版的背景,多年来,书店经营者一直把握国内知识界、学术界的走向,慢慢吸引积累了一批忠实顾客。


到了本世纪,国内出版机构也开始直接将门市设在了海外华人“家门口”。2008年,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与当地华人联手,在法拉盛开设了新华书店的首家分店。之所以选择法拉盛,是因为在这个居住30万人的区域中,有一半是华人。在位于缅街的这家书店,笔者见到书店营业面积近500平方米,图书品种有上万种,此外还有杂志、音像和文化用品等。据书店人员介绍,由于国内合作伙伴的支持,书店进货很快,与国内图书市场在品种和上市时间上的差距越来越小。据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的资料,该集团先后还在圣地亚哥、新泽西、布鲁克林、曼哈顿开办了四家新华书店。


在网络和电子图书冲击下,全球实体书店普遍不景气,这显得北美的中文书店的生存和发展成为一个“例外”。维系这个“例外”的是来自对母国文化和图书的钟爱,“中国风”的高先生说:“法拉盛各种商店林立,但逛一小时商场和逛一小时书店,收获是完全不一样的,我们乐于让书店开门迎客。”


网络书店:摸索中崛起


对于在北美中部广大“玉米地”地区的华人来说,逛中文书店是不可能的事情。不过,通过国内和北美的电子商务网站,爱书的朋友已经可以轻松购到各种图书。国内的当当、亚马逊都提供图书的海外邮购业务。在美国也有多家主要经营中文图书的网站,比如“时代图书网”、“红螺”和“希言”等等,但网上书店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


早在本世纪初,总部位于西安的“虎酷网”曾在北美非常成功。“虎酷”用了大约五年时间,将销售网遍布美国48个州和加拿大,积累了上百万个用户信息,其中包括个人、图书馆、中文学校、中国超市、餐馆等等。可惜,2006年,由于版权方面的官司败诉,“虎酷”域名被没收,提供的服务也随之而去。看着书架上当时一美元一本买来的图书,笔者仍想念当年“虎酷”风光时候的服务——品种全、价格低、速度快。


“虎酷”的“瞬间蒸发”说明在北美经营电子商务的残酷,但丝毫没有阻止后来者进入市场。如今已颇具规模的“时代图书网”负责人谢向东先生,曾公派在美国进出口公司工作,切身感受到华人对中文阅读的渴求。2001年回国后即与新泽西州的几位朋友做起了图书贸易。当时还主要通过书展在美东地区进行销售,每两到三个月就在华人聚居的地区,如马里兰、底特律、波士顿、费城、纽约等地举办书展。其时正值网络书店发展初期,他们意识到网络售书必将成为一个趋势,便在2004年创立了“时代图书网”。谢先生说,与实体书店相比,电子商务的经营除要求有选书的眼光外,还面临经营方式的探索和学习。“虎酷”出问题后,对当时刚刚成立的“时代”震动很大,以前我们都是将“虎酷”作为经营的参考。现在这个样板没了,只能自己开始摸索。


他说,网络书店一建立就面临与国际“接轨”。书店的顾客都已经习惯北美其他网站的优质服务,比如浏览、挑选、付款、确认以及发货后的跟踪等等。一个环节不能满足要求,顾客就可能“丢掉”。可是像海上运输、海关和邮局等环节都是书店不可控的。比如,遇到邮件寄失的情况,书店只能退款或再寄一次。再如,网上书店强调网站更新速度,有时候网站上显示有货,但实际刚刚被另一位读者选购。这些情况,实体书店是不会遇到的,“时代”也是在“应付”这种问题中积累经验。


而要对读者阅读兴趣“号脉”更困难。实体书店可以有各自的特色,吸引不同兴趣的读者。网络书店则是完全开放的,读者订购的图书可谓“千奇百怪”,我们都得想办法满足。从北美地区华人阅读兴趣来说,总的情况是养生保健和儿童教育的图书最畅销。还有个有意思的现象,读者中还有许多购买中文版的英文书籍,比如有位大学工作的老师,订购了一批有关美国大学教育方面的翻译图书,后来我们了解,华人用母语可以加快阅读速度节省时间。


2009年,得益于国家鼓励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支持,“时代图书网”得到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的投资,将“时代图书网”更名为“时代图书——新华书店北美网”,首次将“新华书店”这个优质品牌通过网络延伸到北美地区。在扩充图书品种的同时,也增加海运次数,以加快品种的更新换代。


尽管网络书店让图书走到了更偏远的地区,包括美国本土外的夏威夷,但流动书展的形式还是被保留下来,毕竟一些不习惯上网的老人家更钟情于到现场挑选喜爱的产品,因此每次书展都是当地华人社区的一件“盛事”。谢先生说:“现在人们阅读手段越来越多元,比如网络、iPad、亚马逊电子书等等,但每次书展,总是很受欢迎,其中的原因正如一位旅美学者所说:华人在外手捧一本中文书,有如‘心灵还乡’”。


(三)


“细说《纽约风情》 华文作家协会出新书”(新唐人2018年05月10日)報道:


在纽约这座城市生活,每个人都有不同的体会,一群华文作家用笔墨写出了他们的感想,一起看看。


《纽约风情》是第一本由纽约华文作家协会,全体会员的集体结晶,甚至封面设计都是他们自己的创作。


纽约华文作家协会会长周匀之写的故事是,牛老头两次失忆的故事,希望呼吁民众要注意健康。


《纽约风情》主编 周匀之:“很多人连自己的名字都叫不出来,见到自己的儿子说,你是哪一位啊?你找谁啊?这是实际上生活中碰到的一个很现实的问题,所以我把它写出来。”


现年86岁的著名作家赵淑侠,曾旅居瑞士40年,她写了来纽约后的生活点滴。


著名作家 赵淑侠:“我在里面就写的,我到纽约来之后,开始新生活,我在法拉盛的淡素生活,我在这里反璞归真了,生活变得很简单。”


接下来,纽约华文作家协会将于5月12日(周六),下午两点,在法拉盛图书馆举办新书发表会。


《纽约风情》编辑 李秀臻:“当我看到印刷厂传给我,600多本书的照片时候,我非常激动,我激动到赶快把照片转发给其他的编委看,这是我们的第一个小孩出生了。”


《纽约风情》将在纽约法拉盛的“中国风书店”发售。


新唐人记者柯婷婷、韩瑞纽约报导


(四)


《中国风书店年终销售酬宾12/1-12/31 图书类人民币定价乘以0.2》(世界日報 纽约讯 2023-11-25)報道:


“中国风”书店对于大陆出版品,在种类、内容及品质上做了精心选择,以满足海外侨胞的需求。此外,该店应各界文人雅士要求,增设文房四宝专柜(毛笔、墨、纸、砚),以优惠价销售,欢迎前往选购。

位于纽约法拉盛的中国风书店一年一度的年终酬宾销售活动,将于下周六12月1日起至12月31日结束,特价书一本$1;其他图书人民币定价乘以0.2,先到先选,敬请把握一年一次的难得机会。


开业已20多年的中国风书店,在美东地区的中文书店中享有较高的声誉。首先,书店对于大陆年出版量达20多万种的图书,在种类、内容及品质上做了精心选择,以满足海外侨胞对于母国文化最新发展的了解需求;其次,从专业的层面上确保选择图书的学术水准及在其领域中的领先性质。因此,该书店曾获赠由中国国家图书馆馆长任继愈先生书写的「中国风」亲笔题词。


从20世纪开始至今,就国别史而言,中国毫无疑问是全球各国动荡、变化最大的国家,拥有最古老的文明、漫长的苦难历史、急剧变化动荡的现代与不确定的未来。正因为这样,才构成了今天中国文化出版的多样性、复杂性与丰富性。


该店各类丛书应有尽有、包罗万象,分门别类地排列整齐展示,举凡工具书、英语教材、当代大陆政治、经济、文化、文学、中国历史、民俗、中国医药、大陆电脑书籍、养生食谱、实用儿童书籍和CD等,每月都有最新的大陆书籍运到,欢迎侨胞前往参观选购。


中国风书店地址:43-12 Main St., 1st FL., Flushing, NY 11355(近植物园),电话:718-961-7107,营业时间: 10AM-6PM。


谢选骏指出:人説——纽约书店“中国风”……我看——纽约能刮三十年“中国风”,而且還能擺平三教九流……真不容易!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谢选骏:用伪造的货币购买虛假的艺术

《天价香蕉:它为什么值620万美元?买家孙宇晨是谁?》(ZACHARY SMALL 2024年11月22日)報道: 什么时候一根香蕉不只是香蕉?当它是一件艺术品的时候。在周三晚的苏富比拍卖会上,毛里齐奥·卡泰兰的这件概念作品以520万美元的价格成交,连佣金合计620万美元。 这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