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谢选骏全集

2024年10月25日星期五

谢选骏:基辛格是洛克菲勒家族的兩面狗


《基辛格的发迹上位史》(上官茂华 2023-12-02)報道:


基辛格是德国犹太人,1923年(癸亥年)5月27日出生。纳粹上台时,众所周知的原因,他们家跑到了美国。他后来在美国上大学,一直读到哈佛哲学系博士,随后在哈佛教书育人。


哈佛期间,他淘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只是他自己当时不知道。那时哈佛精英荟萃,大批后来在政坛上叱咤风云的人物都在哈佛教书,比如著名的布热津斯基(后来这人也干到了卡特总统的国家安全顾问)。当时他们就在哈佛做同事,平时没事就瞎唠嗑,建立了友谊。基辛格一辈子消息灵通路子野,跟他到处都有要人朋友有很大关系。


基辛格前半生一直忙学术,不过内心一直不宁静,就像咱们这些公号作者一样,经常写文章讨论时政,并经常上广播,给大家解读新闻。那时候的广播相当现在的直播,很容易圈粉。


由于对时政有深刻认识,他终于被权贵给发掘出来,搭上了纳尔逊·洛克菲勒。此人就是我们熟知的那个洛克菲勒的第五代孙。这个“洛五代”想竞选州长,然后竞选总统。这需要一堆出谋划策的人,于是就把基辛格从大学弄了出来,当他的选举顾问,承诺将来等到他当上总统,基辛格就是总统顾问。


在基辛格的不懈努力下,这个洛克菲勒五世却没能选上总统,反倒是基辛格自己成功当上了总统顾问。


这倒不是因为基辛格善于玩“草船借箭”,而是基辛格太耀眼,在他们圈里的名声已非常大,并且写了几本重量级的书,加上给洛克菲勒五世当顾问这个平台,更是让他的名气如雷贯耳。以至于新当选的总统肯尼迪对他印象非常好。


当时肯尼迪有个小算盘,想在美国搞“四权分立”。


众所周知,美国是“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这“三权”说的是:负责打官司的法院,负责制定法律的国会,还有总统带领的政府,他们仨互不归属地分立着。


但在真实运行过程中,政府并不是铁板一块。政府内部往往还有个小圈子,官僚们自己决定哪些命令听总统的;如果总统的命令让他们很反感,他们就阳奉阴违,兢兢业业地把总统的想法搞砸,然后老百姓就会骂总统。


其实这种现象在哪都有,无论是总统还是皇帝,任何想法都需要官僚来替他们搞定。如果最高意志想做的事官僚不同意,有一万种办法给你搞砸。


所以肯尼迪私下说,美国是四权分立,司法、立法、总统和官僚。特朗普上台后一直也说这事,说“有刁民要害朕”,说美国有个deep state,不听他话,阳奉阴违不要脸。由此可见肯尼迪的影响还是很大的,隔了几代的特朗普还在追随。


为了解决这种情况,肯尼迪想了个办法,从大学找了一大堆学者进入政府。这些人没根基,跟官僚不是一伙,唯一能依赖的就是总统,所以对总统忠心耿耿。


如果大家看着眼熟,也正常,我国历史上就这样。皇帝管不住手底下的大臣们,就启用太监,或他老婆家里的人,也就是外戚。在美国,这些学院派的人,跟中国古代的太监外戚其实是一样的,没根基,需要依附总统,天然和官僚们合不来。


在这个背景下,基辛格和其他一大批哈佛同僚进入肯尼迪政府当顾问。不过肯尼迪只当了一千多天总统就被爆头了。这个过程中,基辛格的工作一直也没啥起色。究其原因,肯尼迪对基辛格的国际战略思想倒是非常看好,但基辛格一直都不是肯尼迪核心圈里的人。


肯尼迪天天跟他弟弟在一起混,有啥事他俩一起商量,甚至找妓女他俩都找同一个,江湖上传言他俩和玛丽莲·梦露同时有一腿。


后来肯尼迪死了,基辛格又跟着继任的约翰逊混,约翰逊对他也没啥好感。这两个总统在位期间,基辛格基本上啥都没干成,真正上位,要到中国人熟知的尼克松。


1968年大选,基辛格回到老东家洛克菲勒五世那里,帮助他竞选总统,对手就是尼克松。


据基辛格的传记作家说,基辛格在这次大选中两边下注,一方面帮助洛克菲勒全力去赢,但背地里向尼克松提供了大量他在政府内部打听到的消息,最终哪边上台,他都能赢。


果然,富二代花花公子洛克菲勒没拼过老滑头尼克松。尼克松上台后,第一件事就是把基辛格叫去当自己的国家安全顾问。


基辛格特别会做人,洛克菲勒这人没心眼,不知道他搞两边下注。基辛格确认要跟着尼克松混,还跑去跟洛克菲勒搞了个君子之约,说好基辛格在政府里对洛克菲勒能帮就帮,而洛克菲勒作为民间大佬,也要给多年兄弟力所能及地支持,双方要面向未来,合作共赢。然后基辛格就高高兴兴去当他的安全顾问了。


谢选骏指出:上文只知“基辛格的发迹上位史”卻不知道“基辛格只是洛克菲勒家族的兩面狗”。原來尼克松提拔了基辛格,基辛格後來還是對尼克松落井下石,就是因爲奉了洛克菲勒家族的命。


《基辛格與洛克菲勒》(梁海明 2023-12-05)報道:


美國前國務卿、著名外交家基辛格(Henry Kissinger)日前逝世,享年100歲, 他的離世引發了全球各國民眾的廣泛關註。美國另一名百歲老人離世時獲得全球同樣高度關注的,則是美國洛克菲勒家族最年長者戴維洛克菲勒(David Rockefeller)2017年去世,享年101歲。


對於大名鼎鼎的洛克菲勒家族,在上世紀美國有個比較有趣的說法:民主黨是屬於摩根家族的,而共和黨是屬於洛克菲勒家族的。共和黨和洛克菲勒家族的關繫非本文探討的主題,但作為共和黨籍的基辛格與洛克菲勒家族族長戴維洛克菲勒之間的異同,卻體現美國兩位百歲老人的價值觀,尤其是對中國的態度,頗值得去考究一番。


在生活方面,基辛格生活習慣並不「健康」:工作狂、不愛好運動、常吃油炸、熏制食物、熬夜、喝酒。「富三代」戴維洛克菲勒則是較為簡樸、低調的,他雖然擁有龐大的財富支配權,卻不煙不酒不玩牌不去舞廳,生活堪稱樸素。


在政治方面,基辛格曾於1969年到1974年擔任理尼克遜(美國第37任總統)政府國家安全助理,於1973年到1977年擔任美國國務卿。戴維·洛克菲勒則對加入政壇興致不高,早在1979年,時任美國總統卡特曾邀請戴維洛克菲勒出任財政部長及美聯儲主席等職,均遭婉拒。


在外交領域,基辛格作為「有職責的外交官」,1971年7月9日,在時任美國總統尼克遜的授意之下,基辛格來到中國,與中國領導人討論中美外交關係正常化的相關問題。從1971年基辛格第一次秘密訪華算起,至今他訪問中國已有逾百次。基辛格離開白宮之後退而不隱,多年來仍活躍於國內和國際政治舞台,創辦政治咨詢公司基辛格事務所(Kissinger Associates),連中國政府也是該事務所的顧客。


戴維洛克菲勒則自稱為美國「沒有職責範圍的外交官」。他在1979年曾和時任國務卿基辛格共同說服時任總統卡特,允許當時遭到驅逐的伊朗國王入美就醫。戴維洛克菲勒在擔任大通銀行董事長期間,曾到訪包括中國在內的數十上百個國家,以商界領袖身份協助美國政府斡旋。


戴維洛克菲勒還是最早到訪新中國的美國銀行家。1973年,戴維洛克菲勒跟隨尼克遜、基辛格的「破冰之旅」訪華,並獲得了時任國務院總理周恩來的親自會見。在會談中,戴維洛克菲勒提出由他擔任會長的對外關係協會與北京的民間外交組織——人民外交協會之間建立一個非官方聯繫渠道的想法,得到了周總理的贊同。同時他還建議,由他擔任理事長的洛克菲勒醫學研究所與中國的有關機構進行合作,加強技術和人才方面的交流。


為期十天的訪華結束後,洛克菲勒更宣佈大通曼哈頓銀行已經取得受官方支持的中國銀行在美國紐約的代理行地位,可以辦理中美之間的諸多資金往來業務,從而成為第一家同中國建立業務關係的美國銀行。他隨後發起成立了促進美中貿易全國委員會,並擔任該會副主席,還主張給中國最惠國待遇。戴維洛克菲勒此舉一方面可建立與外國政府高層的私人關係,另一方面又能樹立自身國際商業領袖的形象,而且還能給大通銀行帶來國際新業務和經濟效益。


可見,這兩位百歲老人,不管是否擔任「外交官」,由於熱衷於外交事務,擁有廣泛國際交流經驗,以及寬闊的國際視野,既利國家又利個人,都獲得了一舉多得的效果。


在學術上,基辛格和戴維洛克菲勒均為哈佛大學的博士。基辛格在哈佛大學師從著名美國歴史學家查爾斯艾略特(Charles Eliot)。他的這位老師曾為六任美國總統擔任過政治和歴史問題的顧問。在老師的關照和哈佛大學校友的幫助下,他多次出席戰後對國際形勢的研討會,積攢起了進入華盛頓從政的人脈,其中值得一提的是日後的日本首相中曾根康弘,就在這時候與其相識。


基辛格的博士論文是《被修復的世界:梅特涅、卡蘇裏及和平的問題1812—22》,論文主要觀點認為,維也納會議之後歐洲協調國際秩序下的百年和平,主要歸功於梅特涅和卡蘇里並沒有對戰敗的拿破崙法國採取過多的報復,而是更重視國際體繫下的力量均衡。基辛格被公認為是國際關繫學中世界秩序與現實主義權力平衡大師,其理論主要聚焦在美國處於劣勢的情況下,如何聯合各種力量遏制蘇聯的強勢狀態,從而達到兩極力量的相對的平衡。


因此,作為美國國家安全顧問和國務卿,基辛格積極推行了緩和政策,從而改善了與蘇聯及中國的關係。而且,他的穿梭外交幫助結束1973年阿拉伯和以色列的衝突;《巴黎和平協約》的談判也使美國得以擺脫越戰的長久夢魘。


基辛格的外交理念被支持者稱贊為「實用政治」。作為經濟科班出身的哈佛大學博士戴維洛克菲勒,同樣非常「實用主義」。戴維洛克菲勒師從被譽為「創新理論」鼻祖的哈佛大學的熊彼得 (Joseph Schumpeter),堅持自由市場資本主義、在貨幣政策和商業周期上的有開創性研究的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海耶克等名師。更多人不知道的則是,戴維洛克菲勒與當代經濟學泰斗、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保羅森穆遜(Paul A Samuelson)是同學,他們曾一起修讀熊彼得的課程,森穆遜的成績是A,戴維洛克菲勒的成績也不錯,獲得了A-。


在師長、同窗的潛移默化下,以及家族文化的熏陶,戴維洛克菲勒在他的博士論文《Unused resources and economic waste》裏強調,商人的決策,除了是逐利為目的,以期對盈虧表和收益報表的影響之外,還應對其工人以及更大範圍的社會帶來影響。他在其自傳《Memoirs》中更強調,「利潤方面的動機是成就的准則,但個人目標是通過社會形成的,而這些目標只有在符合和反映了社會的需求和目標時,才有意義和價值。」


這種兼善天下的價值觀,戴維洛克菲勒踐行了數十年。其所在的洛克菲勒家族的慈善事業龐大,戴維洛克菲勒的祖父、父親帶領兒孫進行的最大一個海外慈善項目,就是在當時羸弱不堪的中國,建立起北京協和醫學院。以多財著稱,也以散財出名的戴維洛克菲勒,也曾捐獻紐約土地供聯合國興建總部,此舉看似「吃虧」,但聯合國總部建成之後,帶動了周邊由洛克菲勒家族持有的土地價格、摩天大廈的價值大幅提高,經濟效益巨大。


拙文之所以將基辛格與洛克菲勒相提並論,是因為兩人均有「中國情結」,均是中美關繫近50年來的開拓和見證者,基辛格作為中美外交關繫的開路人之一,洛克菲勒作為中美貿易關係的開路人之一,也均對促進中美兩國的友好往來作出了貢獻。


未來中美友好關係要持續和發展,需要有更多的這些百歲老人的貢獻和推動——但問題或許是,現在美國,還有誰可堪此重任?


谢选骏指出:上文只說“基辛格與洛克菲勒”,卻不提及“當年尼克松提拔基辛格之後,基辛格卻又翻臉對尼克松落井下石”,難道因爲作者希望引入基辛格一樣兩面三刀的狗雜種嗎。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谢选骏:美国已经陷入两條路线的斗争、临终病人的死磕

《百日新政 川普將優先實施減稅 還有終止疫情補貼、限制糧食券、驅逐無證…》(記者胡玉立綜合報導 2024-12-01): 共和黨全面執政後,白宮與國會計畫推出新政,在川普上任百日內推動減稅、限制社會福利、削減預算赤字等重大施政。 川普與國會共和黨人贏得大選並全面掌權後,正雄心勃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