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谢选骏全集

2021年9月27日星期一

谢选骏:鲁迅“先生”被淫荡的毒妇鲁瑞克死了



《鲁迅母亲的矛盾行为:“为儿子好”,却也成了绑住儿子的道德枷锁》(腾讯新闻客户端)报道:


说起鲁迅的母亲鲁瑞,很多人第一印象都是迂腐顽固,甚至是感觉带有一丝阴森森的刻板在里面,因为鲁迅的母亲鲁瑞强行让鲁迅娶了朱安,间接性地毁掉了朱安的一辈子,也成为了鲁迅身上抹不去的一个污点。


但是事实上的鲁瑞,却不只是大家印象中的这样,正是因为有她的存在,才造就了之后文坛上的鲁迅,她的日常生活中的一言一行都深刻影响着鲁迅。


鼓励儿子向外飞


鲁迅的母亲鲁瑞不只是刻板传统的家庭妇女,她还非常地开明,在当时时局颇为动荡的年代里,鲁瑞鼓励自己的儿子学习当时最先进的思想,积极追赶时代的潮流,不仅没有按照传统的框架来养儿子,反而鼓励儿子朝着自己想要的方向去努力。


也正是在母亲鲁瑞这样的支持之下,鲁迅才毅然决然选择出国去学习医学,在日本留学学医的过程中,鲁迅又深感当时的时局并非是医生可以救治的,医生只能医疗肉体,而医疗不了精神。


于是鲁迅弃医学文,开始了文学创作的道路,这些同样也是被自己的母亲鲁瑞默许的,母亲鲁瑞并没有强制要求儿子必须走自己规划好的道路,而是任由鲁迅去尽情的飞翔。


至于之后的鲁迅能够创造出多大的成就,母亲也都没有过过多的要求。之后鲁迅的母亲鲁瑞有先后将二儿子、三儿子都送出了家门,让他们到外面去闯荡,去学习,即使自己孤身一人在家生活,也不想要将孩子们困在自己的身边,她清楚知道这样只会耽误孩子们。


所以从这一点上看,母亲鲁瑞并不是迂腐之人,在国内的她收到儿子的信之后,也积极做了响应,剪短了头发,放开了足。甚至于鲁瑞还到街上去劝谏很多人剪辫子和放足,对于当时很多先进的思想也都有接触。


并且鲁迅对于文学的热爱也是一定程度上受到了母亲的影响,母亲鲁瑞并不是目不识丁的女子,相反,她也酷爱文学。年少的时候,就曾经读过很多书,虽然家里的人多次制止,但是鲁瑞凭借着自己的喜欢,偷偷将很多小说读了个遍。


并且,鲁瑞喜欢读的并不是那些太过于古板的儒家经典,满本都是仁义道德,鲁瑞喜欢的是具有故事性质的各类小说。年少时读了这些书,在之后的人生里,她也曾给自己的儿子当做故事讲起过,这间接地影响了鲁迅。


企图用朱安困住儿子


母亲鲁瑞对儿子鲁迅的影响有多深,其实从后来鲁迅的诸多反应就可见一斑,鲁迅在很多事上都非常听母亲的话,并且对于母亲很是孝顺,也一直供养着母亲,同母亲很亲近,所以母子两个的关系是非常好的。


这才有了后来母亲强行给儿子定下了与朱安的亲事,鲁迅万般不愿,经过新思想洗礼的鲁迅想要的是自由的恋爱,他并不想就这样与一个自己不认识,也没有任何思想上共鸣的人在一起,那只会是折磨。


但是碍不住母亲各种哀求,并且母亲年纪越来越大,身边确实需要人照顾,家里却已经没有人能够和母亲相依为命,无奈之下的鲁迅认下了朱安,但却也用事实表达着自己对于这桩婚事的不满。


因此之后的朱安一直都是同鲁迅的母亲鲁瑞生活在一起,并没有与鲁迅有太多的接触。这怕是当时鲁迅能做到最大的妥协了,但这件事情也着实给母子二人之间造成了隔阂。


这也是后来大家对于鲁迅母亲鲁瑞古板迂腐印象的来源,这样的思想存在确实也很矛盾,明明接受了众多的新思想,却还是坚持给儿子娶了一个并不喜欢的女子进门,这其中的缘由真的很难理清楚。


有人说鲁瑞是想要借此来困住儿子的鲁迅,让儿子留在自己的身边,但是当初放心让儿子去外面闯荡,学习的也是母亲鲁瑞,这样的说法颇显得前后矛盾。


但是转念想想,这大概也与年龄的不断增长有关吧!自己年轻的时候可以放任儿子们去外面飞,等到了年老的时候,却开始想念儿子在身边时的快乐,天伦之乐又何尝不是每一个老人想要的呢?


所以她才会想要为儿子娶来朱安,这样一个老实本分的女子定然不会和鲁迅一起去外面世界闯荡,自然而然就能够留在自己的身边了。如果这样想的话,真的没有办法太过于苛责,这同样也是一个母亲对于儿子的爱呀!


谢选骏指出:上文的意思是说,“鲁迅被鲁瑞克死了”。确实的,这个女人命太硬了,性情淫荡喜读黄色小说,不仅克掉了丈夫、牺牲了儿媳,还迫使长子用自己的娘家姓,还顺势克死了鲁迅“先生”。先生先死,此之谓乎。


网文《鲁瑞(鲁迅母亲)》报道:


鲁瑞(1858~1943),浙江绍兴乡下安桥头人。鲁迅的母亲。她没有正式上过学,幼小时,塾师给她的兄弟上课,她只能站在门外偷听。不久,连这个权利也被剥夺了。她就自己找些书看,遇到不认识的字,问问别人,终于以自修获得看书的能力。

鲁瑞最初读的是弹词之类,随后看的是小说,鲁瑞书看得很多也很快。每隔一段时间,她就会说:“老大(指鲁迅),我没有书看哉!”鲁迅后来曾说,因为母亲要看书,他必须到处搜集小说,而且老人家记忆力特别强,改头换面,内容千篇一律的东西,经她一看就发现了。“这和那本书上的故事是一样的。”——这虽然使鲁迅在找书上费了不少心力,却也使他清楚了许多书的来源。这对鲁迅后来编著《中国小说史略》、《小说旧闻钞》、《唐宋传奇集》、《古小说钩沉》等书不无帮助。

鲁瑞的祖父、父亲当过京官,在偏僻的安桥头可谓是大户人家了。她从小接受传统的家庭教育,不仅孝顺父母、公婆,相夫教子,尽心尽职,而且待人和蔼、宽仁而富于同情心。她时常把自己不多的零用钱,送给急需的人。家里人有时对佣人说话不和气,她总是说:“不要大声小气说他们,即使他们做错了,可以同他讲么!……”她还给雇工王鹤照做鞋、袜、衣服。2013年绍兴鲁迅故居内,还陈列着她做针线活用的工具,和亲手为王鹤照缝制的一只袜船。 鲁瑞还热心教王鹤照识字,并说:“我就苦得不会写,你学起来,可以记记账。”

鲁瑞乐观、开朗。有时,媳妇们因生气不吃饭时,她便说:“你们每逢生气的时候,便不吃饭了,这怎么行呢?这时候正需要多吃饭才好呢,我从前和你们爷爷吵架,便要多吃两碗,这样才有气力说话呀。”用周作人的话来说:“这虽然一半是戏言,却也不难看出她强健性格的一斑。”

鲁瑞也是个思想开明,容易接受新事物的人。天足运动兴起,她就放了脚。本家中有人扬言:“某人放了大脚,要去嫁给外国鬼子了。”她听到这话,不屑置辩:“可不是么,那倒真是很难说的呀。”1902年,鲁迅在日本给母亲写信,要她放足、剪发,她回信说:“老大,我年纪已大,头发以后剪,足已放了。”后来鲁瑞又剪了头发。绍兴光复后,她还劝有的男人把辫子剪掉。年纪较大时,看到青年人织毛衣,她也要学,做得不好就拆掉重织,一次又一次,日日夜夜,坐下就拿着织针,终于,连复杂的花纹都给织出来了,衣服也编成功了。鲁迅看了也佩服地说:“我的母亲如果年轻二三十岁,也许要成为女英雄呢!……”

鲁瑞性格坚韧刚强。她经历了中年丧夫,晚年丧子等一个个的巨大打击,但她仍能泰然处之,沉着应付。自丈夫周伯宜死后,她就挑起了全家生活的重担。虽家庭破落,生活贫困,但她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仍一心要把三个儿子培养成才。所以,当鲁迅提出求学要求时,她顶住来自各方面的非议,变卖首饰,送鲁迅去南京的洋务学堂读书,以后又让鲁迅东渡日本去留学,接着鲁迅的二弟周作人、三弟周建人也一一走出了家门。

1936年,她接到同乡宋紫佩送去的鲁迅病逝的电报,虽悲痛万分,但很能控制自己的感情,只是颜色阴沉,待送走宋紫佩后便嚎啕大哭,说:“我不能累宋先生难受。”事后,她广集儿子死后的一切记载,当看到各方面人士对于儿子普遍的悼念,真诚的爱戴,她自慰自解地说:“还好,这样子,儿子死得不太冤枉。”

总之,鲁瑞是一个慈祥、乐观、开明和坚强的人,是一个伟大的女性。这影响了鲁迅兄弟三人。我们不难发现鲁迅和他的母亲在性格上有着相似的一面。在鲁瑞的培养和影响下,周家出了被称为“中华民族之魂”的鲁迅,也出了被史学家称为中国现代史上的“周氏三杰”。她不愧为是一位伟大的母亲 ,值得后人敬佩和纪念。

鲁瑞共养育了三个儿子,即中国现当代史上著名的周家三兄弟:周树人(鲁迅)、周作人、周建人。三个儿子后人众多:周树人一房有子周海婴及其子女周令飞、周亦斐、周令一、周宁;周作人一房有子周丰一,女周静子、周若子;周建人一房有子周丰二、周丰三、有女周鞠子、周晔,周瑾,周蕖。


谢选骏指出:成王败寇,有钱能使鬼推磨——在上文笔下,鲁瑞这么一个不守妇道的毒妇,竟然成为温良恭俭让的节妇了。

保路运动反对满洲鞑子的社会主义国有化政策

 



网文《保路运动》报道:

保路运动(Railway Protection Movement)又称铁路风潮。1910年(宣统二年),英法德美四国银行团逼清政府订立借款修路合同。1911年5月9日,清政府为了向四国银行团借款用来镇压革命,在邮传大臣盛宣怀的策动下,宣布“铁路国有”政策,将已归商办的川汉、粤汉铁路收归国有。四川修筑铁路的股东,不仅来自绅士、商人、地主,还有农民,而且农民购买的股份占很大比例。清政府颁布 “铁路国有”政策以后,收回了路权,但没有退还补偿先前民间资本的投入,因此招致了四川各阶层,尤其是广大城乡劳动人民的反对,从而掀起了轰轰烈烈的保路运动。清政府为了镇压革命,不惜丧失国家主权,将铁路收归国有,且大肆派兵屠杀保路人士,通过此举,全国人民充分看清了清政府卖国求荣的本质。

事件背景

1911年6月1日,为了偿还在上海橡胶股票风暴中向列强的借款,邮传部尚书盛宣怀和督办大臣端方联名向川督王人文发出“歌电”,告以度支部决定的川汉铁路股款处理办法:对公司已用之款和公司现存之款,由政府一律换发给国家铁路股票,概不退还现款。如川人定要筹还现款,则必借洋债,并将以川省财政收入作抵。此电明示,不许川省股东保本退款,而只允换发铁路股票,即政府不但收路,而且夺款。邓孝可原认为“政府接收路,并非接收款”,至此方知政府款路皆收。王人文收电后,知此电一宣,全省必大乱,于是竟压下不宣。盛宣怀、端方又径电川汉铁路公司驻宜昌总理李稷勋,询问是否见到“歌电”,李即致电成都总公司索阅,总公司转询督署。王人文便只得抄示公司,电文公开,全省舆论大哗。同时,端方、盛宣怀等又迭催王人文派员清查铁路公司各地帐目,以便接收,查帐员遭拒。

事件经过

13日,四国借款合同寄到成都,罗纶起草文章,逐条批驳,并联合2400余人请求王人文代奏朝廷。邓孝可也勃然大怒。他以《卖国邮传部!卖国奴盛宣怀》为题著文,痛骂“盛大臣卖国奴”。

铁路公司举行紧急会议,决定马上组织保路同志会,不能等待特别股东会,连夜即发通知,翌日即宣布成立。

国家存亡

成都岳府街上水泄不通。大会开始后,罗纶、邓孝可、刘声元等相继演说,声泪俱下。罗纶登坛,向满场一揖,开口便说:“川汉铁路完了!四川也完了,中国也完了!”言罢大哭,顿时满场号啕,连在场的警察也在哭。哭声长达二三十分钟。随后罗纶一拳砸在桌上,吼道:“我们要誓死反对!我们要组织一个临时的机关,一致反抗,反抗到底!商人罢市!工人罢工!学生罢课!农人抗纳租税!”台下同呼“赞成!”保路同志会就此成立,会长举蒲殿俊,副会长举罗纶。下分四股办事,为总务股、文书股、交际股、游说股。

大会临时动议,与会人员全体到总督衙门向王人文请愿,要求代奏。王人文出见群众表示同情,说只要于国计民生有关休戚的事,他无论怎样也应当据理力争。17日,王人文致电内阁:“本日未前,各团体集公司开会,到者约二千余人,演说合同与国家存亡之关系,哭声动地,有伏案私泣。”“惟哀痛迫切之状,实异寻常”。19日,王人文再奏说:“成都各团体集铁路公司大会,到者一千余人,讨论合同及于国家铁路存亡之关系,一时哭声震天,坐次在后者多伏案私泣,臣饬巡警道派兵弹压,巡兵听者亦相顾挥泪。日来关于铁路合同攻难之文字、演说纷纷四出,禁不胜禁,防不胜防。”同时上疏严参盛宣怀丧路权、国权,要求治以欺君误国之罪,并请将自己治以“同等之罪”,“以谢盛宣怀”。27日,他又把罗纶等2400余人签注批驳川汉、粤汉铁路借款合同的原件及公呈人全体姓名上奏,并附片自请处分。清廷申谕严饬,并将王人文革职。

铁路风潮

清朝末年掀起的保路运动也称作“铁路风潮”,是四川、广东、湖南、湖北等省人民反对清政府将民办的川汉、粤汉铁路出卖给帝国主义的群众运动。

帝国主义为了进一步奴役中国人民和掠夺中国财富,从19世纪末以来,开始对中国进行铁路投资,争夺铁路的修筑权。粤汉、川汉铁路是沟通南北和深入内地的两条重要干线,因而成为帝国主义争夺的目标。

征集“民股”

为了夺回这两条铁路的自办权,广东、四川、湖南、湖北四省人民,采用征集“民股”的办法,由地方政府在税收项下附加租股、米捐股、盐捐股、房捐股等,来筹集筑路的资金。经过几年的筹集,不仅四省的绅商、地主成了股东,连一些农民也握有股票。粤汉铁路已开始修筑,川汉铁路从宜昌到万县的一段也已动工,从当时情况看,这两条铁路是可以靠自力修成的。但是,帝国主义不肯让中国自己修成铁路,就利用清政府财政困难进行要挟,迫使清政府订立了铁路借款合同,宣布了铁路干线国有政策。根据借款合同,英、美、法、德等帝国主义不但掌握了铁路权,而且还要以湖南、湖北两省的盐税厘金作为抵押,所以,所谓铁路“国有”,不但剥夺了中国人自办铁路的主权,而且实际上是把川汉、粤汉铁路完全拍卖给帝国主义了。广大人民在两路筹办时期内,吃尽了苦头,当他们看到清政府公然出卖路权,更加愤恨,许多绅商也因铁路国有损害了他们的利益,非常不满。于是,一个具有广泛群众基础的、轰轰烈烈的保路运动爆发了。

武装起义

首先起来反抗的是湖南人民。1911年5月14日,长沙举行了万人群众集会。接着又举行了长沙至株洲的万余铁路工人的示威,并号召商人罢市,学生罢课,拒交租税以示抗议。在湖南人民的带动下,湖北、广东、四川的人民也都积极行动起来,保路运动很快发展成为声势浩大的武装起义。 其中,同盟会会员龙鸣剑等发动武装起义,建立了以同盟会员吴玉章、王天杰为首的荣县军政府。这是在武昌起义之前建立起来的第一个资产阶级地方革命政权。这次保路运动,不仅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和清政府的统治,而且为武昌起义的胜利创造了条件,为当时全国革命形势的发展开辟了道路,因而它有着重大的历史意义。

辛亥革命前奏

20世纪初,随着帝国主义侵略势力的深入和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力量的逐渐增长,收回铁路主权的呼声日益高涨。早在1903年9月,清政府为了推行“新政”,允谁招商局集商股成立铁路、矿务、工艺、农务等项公司。此后,各省的铁路公司陆续成立,商办铁路开始兴建。1903年,新任四川总督锡良,在四川人民的强烈要求下,不得不奏请自办川汉铁路,并于次年成立了“川汉铁路公司”。随着各省铁路公司的成立,收回路权的斗争也开展起来了。湖南、湖北、广东3省绅商要求收回粤汉铁路主权的斗争,是全国收回路权斗争的发端。粤汉铁路收回以后,又展开了一场保路运动。

保路运动是由帝国主义掠夺中国路权和清政府卖国求荣而引起的。帝国主义为了扩大对中国的侵略,十分注意夺取铁路修筑权。因为一旦窃取了铁路,不仅可以利用它调运军队,镇压人民的反抗,而且可以直接控制铁路沿线的城镇乡村和矿产资源。清政府本来就是靠帝国主义的刺刀来维持的反动政权,当然不敢得罪帝国主义。

责任内阁

1911年春,清王朝搬弄立宪骗局,成立所谓“责任内阁”。这个皇族内阁一出场,就在5月9日颁发“上谕”,实行所谓“铁路国有”政策,宣布各省原已准交商办的铁路干线,一律“收归国有”,准备以“国有”为名,出卖全国铁路主权。5月18日,清政府任命满族贵族端方为“督办粤汉、川汉铁路大臣”,要他去强行接收湖南、湖北、广东、四川4省的商办铁路公司。5月20日,皇族内阁的邮传部大臣盛宣怀同英、美、德、法四国银行团签订600万英镑的《湖北湖南两省境内粤汉铁路、湖北境内川汉铁路借款合同》,把湖北、湖南、广东3省人民在1905年收回路权运动中从美国侵略者手中赎回的粤汉铁路和川汉铁路的修筑权,又重新出卖给帝国主义。它不仅侵害了广大人民、特别是民族资产阶级的利益,而且威胁着中华民族的生存。因此,清政府的这种卖国政策,激起了各阶层人民的愤慨。与粤汉、川汉两干线相关的湖南、湖北、广东、四川4省大举展开了保路斗争。

出卖国家主权

湖南的保路运动发起早、行动快。早在1908年冬,湖南全省就掀起了“拒债”、“集股”为中心的保路热潮。清政府“铁路国有”政策公布后,湖南全省人民奔走呼号,抗议清政府出卖国家主权。1911年5月13日,湖南绅、商、学界各团体发出传单,抨击清政府的卖国行径。14日,长沙举行了各阶层人士参加的万人大会,决议拒外债、保路权。16日,长沙、株洲1万多铁路工人游行示威,倡议商人罢市,学生罢课,人民抗租税。18日,湖南各界人士聚集在巡抚衙门前,抗议卖国的“铁路国有”政策。在湖北,清政府宣布“铁路国有”政策后,各界人士奋起争路。宜昌到万县的铁路本已动工修筑,清政府迫令停工,筑路工人和商人立即聚集起来与之抗争。清政府调兵前来镇压,数千筑路工人抡起铁锤,挥动棍棒,同前来镇压的清军展开激烈搏斗,当场打死清军20多人。

在广东,广东粤汉铁路股东召开万人大会,一致抗议清政府的“铁路国有”政策,提出“万众一心,保持商办之局”,并致电湖南、湖北、四川各省,谓“铁路国有,失信天下。粤路于十日议决,一致反对”。

在很短的时间内,湖南、湖北、广东的保路风潮连成一片,声势浩大。全国各地以及海外侨胞、留学生,也纷纷集会,并通电、写信予以声援。

群情激昂

在两湖和广东的保路斗争迅速发展时,四川的保路斗争也在广泛持久深入的进行。川汉铁路公司在成都召开铁路股东代表大会,会场群情激昂,大骂盛宣怀卖路卖国,决心为争回路权奋斗到底。会上宣布成立“保路同志会”,推举咨议局议长蒲殿俊为会长,副议长罗纶为副会长。大会还发表宣言,确定了“破约保路”宗旨,并通电全国,痛斥清政府的卖国政策。会后还派人到全省各地进行广泛宣传,通知各州县成立分会。四川省人民对“铁路国有”的卖路卖国的实质是很清楚而深恶痛绝的。所以,当时全川142个州县的工人、农民、学生和市民纷纷投身于保路运动之中,保路同志会的会员不到10天就发展到10万人。

押解回籍

反动媚外的清政府对保路运动采取严厉的高压政策,责令各省官吏对参加保路运动的人“严行惩办”;各省派到北京请愿的代表,也被“押解回籍”。清政府的高压政策,加剧了人民对它的仇恨,而且从和平保路转向了武装斗争。这时,四川同盟会会员龙鸣剑与王天杰等认为革命时机已到。他们邀请哥老会首领秦载赓、罗梓舟、胡重义、孙泽沛和张达三等在资州(今资中)罗泉井召开秘密会议,决定武装起义。他们把“保路同志会”改称为“保路同志军”,在新津和华阳设立总部,并推定秦载赓和张达三分别负责川东南与川西北的起义工作。

这样,四川的保路运动比之两湖和广东更为激烈,群众基础更为广泛。在四川的农民群众中,哥老会有相当大的势力。在同盟会会员的宣传、组织下,使这场保路运动转向反清的武装斗争,而且形势锐不可挡。

新任四川总督赵尔丰诱捕咨议局正、副议长蒲殿俊、罗纶以及保路同志会和川路股东会的负责人。消息传开,数万群众前来请愿,要求放人。赵尔丰竟下令军警向手无寸铁的群众开枪,当场打死30多人,造成骇人听闻的“成都血案”。当晚,曹笃和朱国琛等人裁截木板数百块,上写“赵尔丰先捕蒲罗,后剿四川,各地同志速起自保自救”字样,然后将木板涂上桐油,投入江中,顺流而下,这些被人称为“水电报”的木板把消息传遍川南、川东各地,更进一步掀起了各地群众揭竿而起的革命形势。

保路同志军进围成都,附近州县群起响应,纷纷成立保路同志军,数日之内,队伍发展到20多万人,形成了群众大起义的局面。同志军围攻成都十几天,由于缺乏统一的组织指挥和作战经验,武器装备又不足,没能攻下成都,他们就分散进入地方各州县。

群众基础好

在四川的各州县中,荣县的群众基础较好,同盟会会员王天杰就在这里从事革命的联络和组织工作,并组织民团1000余人。9月25日,同盟会员吴玉章、王天杰等宣布荣县独立,这是辛亥革命时期革命党人最先建立的革命政权,成为成都东南反清武装斗争的中心。继川西的同志军起义后,川东地区的群众也纷起响应,占领城口县城以及大足县城。这时,西昌地区的彝族和川西北的藏族与羌族群众,也都加入同志军的行列,同清军作战。到10月上旬,同志军起义的烽火已燃遍了四川全省。

清政府获知成都被围和四川各地同志军起义的消息后,吓得手忙脚乱,在不到半个月的时间里先后调派端方从湖北带新军日夜兼程入川(端方带兵到四川资州时被新军斩首),并命令曾担任四川总督的岑春煊前往四川,会同赵尔丰办理剿抚事宜,还从湖南、广东、陕西、甘肃、贵州、云南等省派兵前往四川增援。但是,湖北新军被调入川,却造成了武昌空虚,给武昌革命党人发动起义提供了一个绝好的机会。

声势浩大、规模壮阔的保路运动,沉重地打击了清王朝及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极大地鼓舞了革命党人的斗志,直接导致了辛亥革命的总爆发,为中国民主革命立下了不朽的功绩。

《申报》记载

1911年7月17日《申报》10版题名为《四川人之争路热》:四川保路同志会开会於成都铁路董事局,到者二千馀人,首由谘议局员程伯君演说,因借债而路亡,因路亡而国亡……演说力驳路归国有与借款合同之损失。

1911年9月28日《申报》4版题名为《川路滴滴血(八)》:“今政府未与协议,一旦收归国有,富者无端失此大利,心已不甘,路股七百余万金,政府又镶为己有,贫民减衣缩食之所积遂归乌有之乡,痛在切肤,情何能忍,于是倡议争路。而官吏阻之,遂不得已罢市罢课……。”

《申报》关于此次事件报道多达数百篇。


谢选骏指出:“清政府”的要害不是什么“卖国求荣”,而是一个依靠抢劫起家的匪政权到了晚年还想抢劫,还是已经力不从心了。保路运动反对满洲鞑子的社会主义国有化政策,虽然促成了辛亥革命,但半个世纪以后还是倒在了苏联鞑子的“公私合营”和“社会主义改造”之下。这是因为,满洲鞑子是腐朽的苏联鞑子,而苏联鞑子却是新兴的满洲鞑子。从1949年开始,苏联鞑子在中国样样重复了满洲鞑子三百年前的整人运动。现在苏联已死,根基已断,一个依靠抢劫起家的匪政权到了晚年还想抢劫,那就十分危险。


(摘自:谢选骏全集第179卷《对外战败导致改革开放》)


狗奴李鸿章是第一个中国总统


网文《东南互保》报道:


东南互保(The Southeast Mutual Protection)是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期间刘坤一、张之洞等东南督抚所策划的中国近代史上的历史事件。

义和团运动兴起后,英国深恐波及属其势力范围的长江流域,便策动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等与列强合作,经买办官僚盛宣怀从中牵线策划,由上海道台余联沅出面,于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6月,与清朝南方各省督抚达成“东南互保”协议,东南督抚与各国驻沪领事商定《东南保护约款》和《保护上海城厢内外章程》,规定上海租界归各国共同保护,长江及苏杭内地均归各省督抚保护。慈禧向十一国宣战后,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两广总督李鸿章和闽浙总督许应骙、四川总督奎俊、铁路大臣盛宣怀、山东巡抚袁世凯,即和各参战国达成协议,称东南互保。他们称皇室诏令是义和团胁持下的“矫诏、乱命”,在东南各省违抗支持义和团的命令。此举使得清廷颜面扫地,革命势力得到发展。 

东南互保是防止义和团运动向南扩展,抑止人民反抗斗争的产物,是东南督抚同帝国主义既妥协又矛盾的产物,也是东南督抚与清廷之向心和离心两个合力的产物。既使河北、山东以外的地区免义和团与八国联军战乱的波及;同时亦使地方的政治与军事权力进一步扩张,中央的权力大为削减。并与之后辛亥革命各省在武昌起义后相继宣告独立,地方势力崛起、中央权力式微关系密切。

中文名东南互保外文名


事件背景

清朝建立后,以督抚为行省常设的长官,与六部平等出入。由于督抚权大责重,朝廷为了牵掣事权,又设置承宣布政使司和提刑按察使司。布政使掌管官吏考核与财政统筹,按察使控制着司法事务。前者隶属于吏部和户部,后者隶属于刑部,都不是督抚的属官。两者分割了督抚的事权,而且便于户部控制一省财政。雍正帝还授予了两司专折奏事的权力,以便达到“与督抚有相制之势”的效果。而早在康乾之际就颁布了“则例”确定督抚的职责范围。同时清政府在统治中贯彻“以满驭汉”的用人原则,“康、雍两朝,专用满人为西北督抚,累朝膺间外重寄者。咸丰时兼用汉人,勋业遂著。清中叶以前,开疆扩土多靠满人。中叶以后,拨乱反正多就汉人”。咸丰之前,就已形成了“大小相制”、“内外相维”成熟的督抚政治体系,维护了君主集权和满族统治。

在太平天国运动之前,清廷中央政府对全国的军事、政治、财政等均予以直接控制,各省督抚完全听命于朝廷,并无独立的军权和财权。但太平天国等一系列农民起义的爆发,逐渐使清王朝中央权威日益削弱,传统的中央集权框架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八旗不堪征战,绿营弊病种种而屡战屡败。军事失利迫使清廷组建新的军队,咸丰三年(1853年),咸丰帝谕令在籍官绅举办团练,组织地方武装,对抗太平军。湘军制度代替了绿营制度,将帅自招的募兵制代替了兵部的世兵制。其归属也由兵部控制变为督抚掌握,拥有调兵权力的兵部名不符实,战时无兵可调。光绪末年,清廷更是一兵一卒全都要依仗督抚。

洋务运动兴起后,户部被迫允许督抚就地筹款。这样,督抚不仅保留了镇压太平天国的厘金、捐输等权力,而且财政收入途径进一步扩大,包括常例征收的剩余部分、部分关税、田赋附加、官业官股收入、发行纸币、铜元余利、举借外债内债。同时清廷被迫重用汉人,下放部分权力。曾国藩、胡林翼等督抚积极改变旧制,掌握了军权、财权和人事权,政令军令得以统一而行。但随着督抚权力的膨胀,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中央与地方的权力失衡。于是,督抚势力膨胀的局面开始出现。

督抚实力的增强引起了统治集团的不安。为了防止汉人威胁清政府统治,清廷在镇压太平天国运动和捻军起义之后,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力图通过整顿逐步收权。但旧制度已无法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其后从洋务运动到清末新政,与西方有关的内政外交几乎都由督抚操办,因此清廷不但没有收回在下移的权力,反而使更多的权力落入督抚手中。

甲午战争后,列强瓜分中国的局势愈演愈烈。由于各国外交官对清廷政情漠不关心,以致造成了外交官的沟通困难。而戊戌政变后,清廷忧虑慈禧太后掌权的合法性及地位。但西方则一味强调镇压义和团,同时公使团又对政变后的新政权及“己亥建储”持蔑视态度,由此误导清廷以为列强有推翻慈禧太后、复辟光绪的企图。实际上,列强的主要动力是大国地缘政治,以及防止别国侵占更多权益,政府更迭不是列强关注重心。


随着公使团与清廷误解加深,及在华外交官的表现,使清廷确信列强有复辟光绪的阴谋,由此造成慈禧太后不愿与公使团合作,并逐步改变对义和团的政策。当义和团蔓延到京津后,公使团作出了一系列错误判断和决定:在京的外国人并未受到威胁时就将卫队召进北京;组织西摩尔远征军去解救尚未被围的使馆区;自作主张在京城内剿杀义和团;决定夺取大沽炮台去解救远征军。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列强发动了夺取大沽炮台的战斗。至此,慈禧太后被迫宣战。

直接起因

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义和团运动在山东兴起后,目标直指外国教会势力。以慈禧太后为首的清政府一方面迫于列强的压力,对义和团“加意弹压”。另一方面,出于利用义和团泄私愤的目的,又对义和团“剿抚兼施,以抚为主”。到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5、6月间,义和团运动声势日益高涨,已使得帝国主义恐慌不安。

同时,列强对清政府“剿抚不定”的政策极为不满。于是以保护使馆、帮助平叛为由,组成八国联军。时机紧迫,清政府必须在是和还是战的问题上做出抉择。在这个问题上,清朝统治集团内部却出现了重大的意见分歧。在义和团运动兴起、发展时期,清廷及地方官吏在对待义和团问题上,各行其是,甚至发展到清廷对于各地方官的“逆旨”行为都置若罔闻,概不追究。而这一时期,清廷政策的含糊与混乱,为盛宣怀联络刘坤一、张之洞等东南督抚组织东南互保提供了条件。 

事件经过·督抚密谋

在清廷尚未向各国宣战之前,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两广总督李鸿章、邮政大臣盛宣怀等即商议如何保存东南各行省的稳定,避免列强有借口入侵;同时密议盘算倘若北京失守而天子、太后不测,当由李鸿章出任总统支撑局面。

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6月21日,慈禧太后以光绪的名义,向大英帝国、美利坚合众国、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德意志帝国、俄罗斯帝国、奥匈帝国、大日本帝国、意大利王国、西班牙帝国、荷兰殖民帝国、比利时王国十一国同时宣战。当时宣战诏书下至各地方,邮政大臣盛宣怀下令各地电信局将清廷召集义和团民及宣战诏书扣押,只给各地督抚观看,并且电告各地督抚,不要服从此命令。而时任两广总督李鸿章听到消息后立马致电朝廷:“此乱命也,粤不奉诏”,此一电报也鼓励了东南各省督抚。时局日益糜烂,湖广总督张之洞随后提出“李鸿章大总统”方案:一旦北京不保,就共同推举李鸿章出任中国“总统”以主持大局。李鸿章幕僚刘学询并去信孙中山谓:“李鸿章因为北方义和团运动想要广东省独立,想要以您为助手,请立马来广东协同进行。”

随后,刘坤一、张之洞、李鸿章、闽浙总督许应骙、山东巡抚袁世凯、浙江巡抚刘树棠、安徽巡抚王之春和广东巡抚德寿(往后李鸿章北上议和,由德寿署理两广总督兼广东巡抚),称东南互保,另外陕西巡抚端方、四川总督奎俊虽然没有加入东南互保,但是亦是支持东南互保。他们称皇帝敕令是拳民胁持下的“矫诏、乱命”,“乱命”一词是李鸿章精心选择的政治术语,李鸿章深知“如果不自量力而轻易尝试一战,恐怕数千年的文物之邦,从此到这里就结束了”,故在东南各行省违抗“支持义和团”的命令,以为“乱民不可用、邪术不可信,兵衅不可开”“无论北方情形如何,请列国不要进兵长江流域与各省内地;各国人民生命财产,凡是在辖区之内的,都依照条约保护。”

签订合约

6月26日,在刘坤一、张之洞等人的支持下,由盛宣怀从中牵线策划,上海道余联沅邀请各国驻上海领事举行会晤,并议定了“《东南保护约款》九条和《保护上海城厢内外章程》十条”。从24日盛宣怀正式提出到26日正式订约,前后仅三天,可见其速度之快,各督抚要求之迫切。当然,东南互保运动是各督抚长期酝酿、谋求自保的结果,也是列强为避免两线作战、保障其在长江流域商业利益的选择。同年7月14日,闽浙总督许应骙签订《福建互保协定》。据盛宣怀的《愚斋存稿》记载,《东南互保章程》九条如下:

一、上海租界归各国共同保护,长江及苏杭内地均归各督抚保护,两不相扰,以保全中外商民人命产业为主。

二、上海租界共同保护章程,已另立条款。

三、长江及苏杭内地各国商民教士产业,均归南洋大臣刘、两湖总督张,允认真切实保护,并移知各省督抚及严饬各该文武官员一律认真保证。现已出示禁止谣言,严拿匪徒。

四、长江内地中国兵力已足使地方安静,各口岸已有的外国兵轮者仍照常停泊,惟须约束人等水手不可登岸。

五、各国以后如不待中国督抚商允,竟至多派兵轮驶入长江等处,以致百姓怀疑,借端启衅,毁坏洋商教士的人命产业,事后中国不认赔偿。

六、吴淞及长江各炮台,各国兵轮不可近台停泊,及紧对炮台之处,兵轮水手不可在炮台附近地方练操,彼此免致误犯。

七、上海制造局、火药局一带,各国允兵勿往游弋驻泊,及派洋兵巡捕前往,以期各不相扰。此军火专为防剿长江内地土匪,保护中外商民之用,设有督巡提用,各国毋庸惊疑。

八、内地如有各国洋教士及游历洋人,遇偏僻未经设防地方,切勿冒险前往。

九、凡租界内一切设法防护之事,均须安静办理,切勿张皇,以摇人心。

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6月30日,一艘英国炮舰开赴汉口,盛宣怀立即根据《东南保护约款》,询问此行目的。英国领事说明并非是军事目的,并答应电告英国水师提督“以后不再派船入江,如有更调,必先知照”。正因为这一约款的某些内容有碍于英帝国主义的侵略行动,所以英国政府始终没有正式批准。7月4日,即约款订立的一周以后,英国首相向中驻英公使声明:“英国政府对东南督抚维护商教的措施予以极高的评价。英国乐于执行那些便于执行的条款。但是,英国政府绝不能把它作为对自己有约束力‘约章’来看待,因为它包含有英国不能委弃的条约特权,并且把中国政府理应承担的义务加诸英国政府。”德国、法国、日本、美国政府也先后表示同意实行部分条款,但不肯“明立条约”。7月13日,上海领事团照会上海道余联沅,各国政府不同意在约款上签字。西方列强不愿意因签字而束缚自己的手脚,恰恰证明这一约款具有遏制侵略的作用。

范围扩大

经张之洞、刘坤一发出号召,由盛宣怀从中斡旋联络东南各督抚纷纷加入“互保”。条约既定,盛宣怀首先给闽浙总督许应骙去信说:“粤督李鸿章、江督刘坤一、鄂督张之洞三帅均‘已遵旨联络一气,力保东南’,洋人亦允不派兵相扰……闽、浙海疆同在东南,如钧处同此办法,即电商三帅联络,共保大局。”许应骙忙回电答应,并称:“敝处早经会各领事,力任保护,与江、鄂办法不谋而合。”当盛宣怀征询浙江巡抚刘树棠意见时,刘树棠则主动请求盛宣怀替其在章程上画押。南方沿海和长江中下游已经互保连网后,盛宣怀又电告袁世凯说;“粤、闽、浙、长江各省已与各国商定互相保护,各领事询山东如何,或以各国牵制一国何如?但须先任保护各国商民,盖与岘、香二帅商之。”袁世凯告诉盛宣怀他不仅同意加入互保,而且已经实施,他除在烟台“仿照南方各省出示派兵妥保护口岸”外,对于内地洋人则“均派兵护送烟暂避;教堂仍饬属保护,并言明倘有猝不及防,照数认赔。”盛宣怀又询问四川总督奎俊:“川中教堂甚多,如允保护,令其归并。”奎俊忙以同意列名回电。这样,“互保”的范围就扩至东南、中南乃至西南了。因而“维持秩序”范围已达半壁河山。 

事件结果

东南互保于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6月建立,于光绪三十年(1904年)因为西太后指派的练兵处襄办大臣铁良南下改革削弱了东南督抚的权力、核心人物刘坤一、李鸿章的谢世而瓦解,同光时期建立的满汉一体的政治格局也随之解体。清廷内部失去了一批可以平衡各种政治势力并在缓冲满汉矛盾的中心人物,导致了袁世凯势力的急剧扩充和企图重建权威的满族亲贵与袁世凯的斗争激化,最终造成北洋集团的一家独大。

各方反应

改良派汪康年在戊戌变法失败之后,并没有放弃变革的理想和希望,相反在前段活动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交往面,为寻求变革的道路进行了更广泛的尝试。义和团运动爆发后,汪康年先后向张之洞、刘坤一、李鸿章等上书进言,请其北上勤王,剿匪议和。但是东南督抚并没有采纳汪康年的建议,相反,对国会(中国议会)大相嫉恶。因为“国会”要求“保全中国疆土与主权;力图更新日进文明;保全中外交涉和平之局;入会者当以联邦交、靖匪乱为责任,不承认通匪矫传之伪命。” 而“其中又有以下三点宗旨:尊光绪帝;不承认端王、刚毅等;力讲明新政法而谋实施之。”表面上与汪派政治宗旨相似的东南督抚们,一不能容忍激进的变政主张,为了保证自己的权力和辖区的利益,二不会同意北上勤王,诛杀端王、刚毅,因为他们“权力的合法化基础来自朝廷任命和西太后信任,同时又心存自保善终之意。”对汪康年的一再上书建言,他们不以为然。

汪康年亲自参加了东南互保的发起工作,他在参与发起并且在推动“东南互保”形成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据汪诒年记载,汪康年“闻诸国将遣兵轮入长江保护侨民,以为此时欲靖北方,非先保南方不可,非先与各国切实订约,使中外相安不可。遂赞助上海各官绅,商请两江、两湖总督委派江海关道与驻沪各国领事订约护保东南。”但由于汪派的宗旨与督抚的利益存在根本分歧,因此在请求各督抚率兵北上同时,汪康年等人企图联络民间会匪武装武力变政,先后派人到扬州、湖北等地联络民间武装。井上雅二指出:“中国国会与张、刘很难两立,若不破除东南互保,难于发动国民大运动,同时不能与各国共同协商。”

同时出于对东南督抚在国会中予以支持的希望,汪康年对“东南互保”还是持肯定态度的。他在主办的《中外日报》中对东南互保给予了相当高的评价:“端逆,刚毅等盗窃兵柄、窥伺神器、征外兵、发伪诏、务使通国皆从其为贼而后逞志。幸而东南督抚,半皆老成,洞烛奸伪,相约共不遵奉,复与各国互订保护条约,于是东南十数行省,得以暂获安全,则一、二疆臣之力也。”

官办商绅

官僚买办看到北方的混乱局面后,担心义和团的南下和帝国主义的出兵干涉,会严重影响自己的既得利益,因此也迫切需要社会安定,保住自己的经济利益。盛宣怀是其代表及东南互保的推动者与活跃分子。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起,实业家盛宣怀就受命督办铁路总公司,负责向外国借款。他在长江流域和京津地区都有着巨额投资以及庞大的洋务企业,而义和团所到之处无不破坏铁路电线,这些都是他发家致富的根本,直接触犯了盛宣怀的实业利益,同时他又是清廷的臣子。因此,为了保护自己的经济实力、保持与列强友好的关系和清廷勉强和平的局面,他主动充当东南互保的总导演,内外主导了东南互保。

盛宣怀利用丰富的政治资源、灵活的外交手段做着穿针引线和出谋划策的工作。义和团如日中天时,盛宣怀立即电告李鸿章、刘坤一等,邀其尽保宗社义务,联合安定西方各国的野心。一经提出,立刻得到了东南各督抚的响应。可时任长江巡阅使的李秉衡与江苏巡抚鹿传霖反对,最终盛宣怀将二人排挤出长江流域。

在联合的同时,盛宣怀将使西方列强暂时放下野心工作重点。而他与驻美公使伍廷芳、驻英公使罗丰禄、驻德公使吕海寰等洋务派人士大多私交甚好,因此他联合各驻外公使的力量,为对外交涉提供方便。盛宣怀还尽力促使列强坐下商讨并订立合约。他极力在帝国主义面前表示和谈诚意。随即,美国国务卿海约翰表示无意介入,并对刘、张全力保护在东南地区的外国人的生命财产安全表达谢意,各大公使也表示支持,盛宣怀对清廷驻外公使的催促对列强支持东南互保起到了一定作用。 

盛宣怀的一系列措施,博得了东南各督抚和各国之间的相互信任,最终东南互保一事得以实现。盛宣怀导演的这一场东南互保,使自身利益以及洋务利益得到了最大化的保留。

民间买办

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6月17日,列强海军攻取大沽炮台,继而天津清军联合义和团围攻租界。6月22日,时任职轮船招商局的郑观应致函盛宣怀,清军和义和团对天津外国租界的进攻和北方战局的进展必将对南方产生相当大的影响,列强鉴于这种形势极有可能进行类似于瓜分中国的行动,特别是由于英国在上海,在整个长江流域具有重要的经济利益,因此随着形势的演变,英国军队极有可能在上海登陆,进而占据吴淞炮台,复派兵进入长江流域进行惊扰。果如此,东南大局不堪设想。他建议盛宣怀,经与有关方面协商,为避免不必要的损失,各公司宜早筹备,将资产安全转移至外国名下,这样或许有利于保护。郑观应的建议当天已与商人徐润商量过,徐润所属各公司“亦拟换旗”,并告知各位董事商量妥善,各位董事意见不一,所以他在请盛宣怀予以定夺并示知。

东南督抚

早在宣战前夕,英国驻南京领事孙德雅曾拜访过刚从北京回来的刘坤一。在事后给上级部门的报告中,孙德雅声称:他所看到的这位两江总督,对主战势力的扩大感到非常沮丧。刘坤一私下里告诉孙德雅:慈禧的政府已经完了,她已经不能继续维持帝国秩序。

徐梵澄在“蓬屋说诗”第十六则中记载:“有云:‘臣罪侍东南,不敢奉诏。’南皮(张之洞)奋然掷烟枪而起曰:‘这老寡妇(慈禧太后)要骇她一下!改:臣坐拥东南,死不奉诏!”

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6月,张之洞致电刘坤一、盛宣怀“力请主剿,沥陈外兵必来代剿,大局将危”。张之洞十分担心各国出兵干涉。16日,为了劝说朝臣,他还致电慈禧宠臣荣禄:“从无一国与各强国开衅之理。且拳匪乃乱民妖术,无械无纪,断不能御洋兵”。认为中国万不可与各强国开战,并强调义和团无法抵抗洋兵。

除了致电同僚,张之洞也在密切关注各国对华的政策,竭力阻止各国派兵。18日,他致电驻英公使罗丰禄“已添兵弹压”。这表明一他为防止义和团南扩,已经增兵保境安民,无需各国插手;二伺机“与英联络妥商办理”。同时,直接上书反对开衅。20日,张之洞发表联合声明劝阻战争:“无国内乱民横行而可以治国者,无与六七强国开衅可以自全者”。清廷宣战上谕发出后,张之洞拒绝执行,认为端王载漪“矫诏”,并“秘而不发”。

由于倡导东南互保无异于“公开抗命”“欺君罔上”,张之洞积极在“向清”与“背清”之间寻求链接点。他抓住上谕中“各督抚互相劝勉,联络一气,共挽危局”等文字,认为“东南互保”即为“联络一气”。这就把督抚擅自缔结和约变为政府授权下的合法行为,也为以后和谈提供了条件。其次,张之洞联络中国驻外使节,22日,致电各驻外公使称“长江沿海一带各督抚力任保护之责,诸国洋人均可无庸顾虑”。27日,驻德公使吕海寰致电“长江一带如果力任保护商教确有把握,决不派兵”,这表明列强的侵略重在商业利益。此时张之洞俨然代表政府,并实际上主导了中国的外交政策。张希望的东南互保也转达给各国政府,并得到列强的支持。

而议和本就是清廷的真实意图,等到“两宫西狩”后,慈禧任命李鸿章与庆亲王奕劻办理议和,并着张之洞奉旨“随时函电会商”。西方各国有“惩办祸首”和“两宫回銮”两项条件。张之洞对此表示同意,并上奏惩办主战派。为了满足列强要求,张之洞要求河南巡抚于荫霖惩处董福祥、毓贤,以获取支持。在处理“两宫回銮”上,张之洞主张洋兵撤后回銮。10月3日,他致电刘坤一:“暂未回銮者,因洋兵未撤,不免忧虑。幸陕非迁都,事定必回”。张之洞更是为慈禧辩解,认为联军侵华是因为“无端为群昏所误,遂致两京沦陷,二圣蒙尘”,把慈禧发动战争开脱为“为群昏所误”。最终,在张之洞的坚持下,列强放弃两宫立即回銮的要求。

西方列强

甲午战争后,各国进行资本输出,在东南地区拥有巨大侵略利益。然而,在义和团高潮的影响下,从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2月开始,南方的反洋教情绪逐渐高涨。 [37]  因而,列强担心如果义和团向南方蔓延,势必会造成商民逃散、贸易终止。所以,列强迫切需要与东南督抚达成协议从而保证长江流域的安定,以维护在这一地区的侵略权益。

英国在中国拥有巨大的政治优势和经济利益,长江流域已经成为英国的势力范围。正当西摩联军为义和团和清军所阻的时候,英国驻上海总领事霍必澜急电英国外交大臣索尔兹伯理伯爵,认为“长江流域的任何骚乱将会造成巨大的损失”。英国汇丰银行在给本国外交部的函件中,也强调上海的重要性。指出“英国在上海的货物和财产的价值估计有数百万英镑”而且“在英国国内退休的人们中,有很大一批人依靠从上海的财产中所得到的收入生活”,因此,“如果上海遭到破坏,将造成最严重的灾难”。所以,出于维护长江流域的利益考虑,英国不希望此地区发生任何骚乱。此外,英国还想阻止其它列强插手长江流域,达到其独占此地区的目的。当时英外臣向俄国建议说列强除组织联军在华北“统一行动”之外,还应“个别地及独立地在自己的利益范围内行动”。而一旦义和团运动向南发展,“英国可能没有办法叫别的国家不加干涉。”海关总税务司英国人赫德电令金陵海关税务司韩森要其速与刘坤一商议维护东南各省秩序。而此行即是为了“清除干预的借口”,如果“任何国家进行干预时,英国就有理由叫他们干预”。英国为了达到既能够镇压义和团,而又能实现其独占长江流域的野心,便积极地利用东南督抚充当其政治工具,着手策划“东南互保”。

大沽口开战后,霍必澜奉命向刘坤一、张之洞提出派遣英舰开赴长江各口岸,并保证“在维持秩序时将得到女王陛下的支持”,同时,海军部训令上海舰队派出“仙女”、“红雀”舰分赴南京、汉口。因被张之洞视同“外人窥伺”之野心暴露,而遭到两总督婉拒。面对中方抵制,霍必澜坚持表示“赴汉口之脱乃黎(红雀号)、又赴南京之恩密赫(仙女号)两舰,均于廿一上驶,未便追回”,而英国政府则在原政策路线上有所回收,训令在长江海军高级军官“避免任何示威”。针对长江流域的军事干预未继续扩大,但已开赴口岸的军舰获得了继续驻留的理由,“英舰入江”被解释为一般性的“例行访问”。领事当局不甘心,后来又企图抢先控制炮台、兵工厂等战略要地。大沽开战后,英国当局又渲染列强攻占吴淞炮台的风险,继续向中方试探“归英代筹”的可能。

德国密切关注英国的举动,如果英国“真欲利用现在的混乱,把拥有两亿两千万居民的扬子江流域拉入英国势力范围之内”,那么英国“将冒孤立的危险”,因为“几乎没有一个以扩充与保证贸易关系为其首要任务的国家将赞成英国之独占该庞大地区”。德国一向反对英国独占长江流域,早在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德国外臣就曾宣布“绝不承认扬子江为英国的势力范围”,“有伟大的利益阻止我们把扬子江放弃给英国。”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7月下旬,英国外相表示希望把长江流域的一切军事行动单独保留给英国。德国政府获悉后,立即表示反对,要求共同保护上海租界,接着又主张由联军各国共同监视停泊在长江的清朝军舰。英德两国关系一度紧张起来。8月下旬,德皇威廉二世在接见到访的英王储时强调“长江流域在平等条件下对各国开放,不论对英国或德国,都是政治上所必需的原则。”

法国外长德加赛站在与英国完全反对的立场,他对英国顾虑很深,尤其在长江方面,很能牵制英国,几乎时时刻刻影响着英国的行动,这种形势,于维持东南的平静增加了不少间接力量。法国总领事白藻泰在上海相当活跃,也很有政治手腕。在长江地方的英国官商,最初原没有互保意思,疑虑很重,所以一再建议增派军舰,并且想占领江阴炮台,甚至希望南方各省自动请求英国保护,进而独占整个长江流域。白藻泰极为注重英国的行动,随时报告给本国政府,此外他也曾暗地里让中国士绅了解霍必澜的阴谋,而且暗中由福开森劝告中国不要受其愚弄。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6月25日,驻上海各国领事于中外会谈前一天举行的领事团会议中,白氏长江中立的提议,正是对英国的一种防御,当时就获得通过,奠定了各国尊重南省自保的基础,使各国对长江的态度获得第一个共同的协议。以后的发展,在各国共同行动上,差不多都是本着这个原则。白藻泰的意思,是利用各国来防止英国的扩张。

甲午战后,日本急遽扩充势力,政府、民间双重势力通过长期经营,拓展对华人脉,赢得清朝官绅普遍好感,而驻沪代理总领事小田切万寿之助尤为重要。其人勇于任事、擅长交际,为扩张权利不遗余力。义和团初期,以西德二郎为首的驻京使馆对局势有所误判。而小田切的报告,内容翔实且覆盖面广,西交民巷被围困后,沪领馆更成为外务省的情报来源。况且张之洞等倾心于日本调停,小田切在战时交涉中的作用越加显著。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6月以后,小田切一直关切英舰动态。当时日舰只有“赤城”舰在沪,小田切判断,一旦变乱波及,现有力量将不足以应付局面;“应向上海及长江方面派出帝国军舰数艘,向清国官民示我军力之绰有余裕,此为扩张我势力利益之最佳手段”。除组织本地日侨建立义勇队外,6月16、18、23日连续建议政府向上海增派军舰。与“赤城”舰协力保护“长江一线在华利益及臣民生命财产”。

日政府对军事干预的态度仍趋向谨慎,外相青木周藏发出训令,要求各地领事馆在时局危急时安排全体人员撤退,避免再蹈北京覆辙,相当保守,“此时日本政府对南方暂采守势,只企求与各国一致行动”。而英舰开赴长江,为是同样在长江流域有重大利益的日本所不乐见。小田切建议增兵,当他意识到政府策略与本人理想仍有差距,面对英人咄咄逼人又不甘轻易就范,于是转而试图利用订约互保来维持均势。这就是“东南互保”缘起之一。

朝廷主和派

辜鸿铭曾提议“江南独立”。据兆文钧《辜鸿铭先生对我讲述的往事》一文记载,辜鸿铭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曾向张之洞提出江南独立计划。辜鸿铭说:我提出江南独立计划,暂作缓冲,……我们好乘机尽快整军备战,并唤起举国人民同仇敌忾,和敌人作长期战斗,保家卫国,北上勤王,争取获得最后胜利。

荣禄把抵制宣战的主要希望寄托在地方督抚身上。“宣战”甫经决定,他即私告李鸿章说:“对北京的谕旨不必继续予以重视。”荣禄态度的这一变化,引起了在京使馆各国使节的极大关注,他们认为:“荣禄正企图同汉族总督合作,并反对端王。”

事件影响

东南互保是清末各地官方实力派汉族人物首次公然反抗朝廷的典型事件。互保运动达成后,东南督抚利用它,作为对付外人的良好武器,阻止了列强的登陆,维护了山东、直隶以外地区的稳定。 

东南互保的达成对保全国力进而维护清廷统治来说意义十分重大,财赋全国第一的东南地区得以保全,就保住了清廷的半壁江山,“西狩”以后的一切供应,也主要依靠东南地区。互保运动虽然为大清帝国维持了半壁江山,使河北、山东以外的地区得以免于义和团及八国联军战乱的波及,但也正因为东南督抚的避战互保才使得清廷威信扫地,其虚弱表露无遗,加速了清廷的“西狩”。清廷“西狩”之后,中央权威丧失殆尽,致以后地方权力愈加膨胀,终成尾大不掉的半独立局面。 

而除袁世凯外的清廷武卫诸军也在义和团运动与抗击八国联军中消耗殆尽,而山东巡抚袁世凯率领的最精锐的武卫右军,因参加互保运动,故而保存完整。此后,清廷为了缓和统治危机,进行了改革,反而壮大了袁世凯的势力,加速了自己的灭亡。各省亦因八国联军入侵而自觉需有自卫的武力需要,因此清廷治下各省及各实力人物由此开始军阀化,至辛亥革命时,各省外籍主官均被驱逐,即为此军阀化过程的结束,并由此拉开民国军阀时代的序幕。 

地方影响

东南互保的达成,对东南而言,地方上获得了完整无缺,避免了兵祸,保全了民命。由于实行互保,东南各省的社会经济非但未受破坏,而且还有很大的发展。《东南保护约款》的订立,稳定了包括上海在内的东南地区的局势,客观上有利于南方经济的稳定和发展。由于北方战乱,东南地区稳定,所以不少绅商携资南下,一批纺织缫丝、面粉工厂又得以兴办,据统计,从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到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上海、苏常等地新办工厂企业有62家之多。张謇的大生纱厂自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开工到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就盈利近20万元。义和团运动后,南方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固然与清政府推行“新政”、奖励工商业及民族资本家的实业救国息息相关,但若没有互保期间的物质基础也是不可能的。

同时,因东南地区的稳定,大批文化人士也纷纷迁居上海,以此作为避难的场所。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翻译家、教育家严复就是在战乱中从天津南下上海的。天津北洋大学堂的师生也因战乱,成群地拥入上海,教员王宠惠、陈锦涛等率学生进入南洋续学,南洋公学因之特设了铁路班。据上海租界人口统计,上海公共租界的人口总数由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的29万多人增加到44万多人。《保护上海城厢内外章程》第三条写道:“拟请租界工程局添办新扩各路工程,城内则令疏通河道,并且道台挑选精壮充当勇丁,务使闲民有事,可致消患无形”,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有利于上海市政建设的发展。

外交影响

东南互保的达成,意味着北方的清廷和义和团再也得不到东南的支持。它使列强免除了后顾之忧,可以倾全力对付清廷中枢,加速了义和团的失败。互保运动虽然阻止了列强的南下蹂躏,但也使列强在东南地区的经济实力未遭损失,而且有所增长。以洋纱的销售情况为例,长江下游的芜湖、九江、岳州、长沙、宜昌等七口棉纱市场在1894年至1898年洋纱的输入量平均每年为21万担,而1900年至1902年,年平均输入量达到了23万担以上。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至光绪三十一年(1906年)年间,各国在长江流域投资兴办的厂矿企业约有40多个,资本额为6000多万元。

历史评价

对于“东南互保”的性质,传统观点认为,张之洞一派为了维护自身利益,与洋人勾结,置国家利益于不顾,这是一种卖国行径;而现代则有其它观点认为,在当时之条件下,张之洞等人的行为起到了保境安民,为国家保存实力之作用。 

李侃:东南互保表现了东南地区当权的洋务派官员与西方列强合作抵制义和团的意向,并在推行过程中保全了西防侵略者在长江流域和华南的利益,维护了这些地区督抚的势力。他们之间的互相勾结,破坏了东南各省人民反帝斗争的发展,同时有利于帝国主义集中兵力镇压义和团。

陈旭麓:东南互保对当时的中国产生过两重影响。一方面,它压抑了南方地区的反帝运动,另一方面,它又阻止了八国联军的南下蹂躏;一方面,它免除了列强在扑杀北方义和团时的南顾之忧,另一方面,它又使战胜之后的列强在处置中国时不能不正视驻守东南的几十万军队。 

吕思勉:朝廷权利之丧失既多,体面亦可谓丧失净尽了。是时东南诸督抚,和上海各领事订立互保之约,不奉北京的伪令。虽得将战祸范围缩小,然中央的命令,自此更不行于地方了……满清政府至此,遂无可维持,而中国国民,乃不得不自起而谋政治的解决。

王尔敏:庚子五月,拳乱起于近畿,仇洋杀教,围攻使馆,以致酿成巨衅,东北尤罹浩劫。而南方各省,得免于兵祸,保全半壁河山,实由于各督抚应付得力,其重要关键,则在南省立约互保的成功。 

戴玄之:东南互保使风雨飘摇的中国,幸免瓜分之祸。糜烂仅限于大河以北,东南半壁未睹烽烟。

吴文星:东南互保订约运动的倡行,是当时上海中外官绅盛宣怀、沈瑜庆、汤寿潜、蔡钧、沈曾植、余联沅、何嗣焜、福开森(J.C.Ferguson)、汪康年、赵凤昌等在盛宣怀的领导下,欲使张(之洞)、刘(坤一)等以实力镇压叛乱,维持地方秩序,向洋人承诺保护教堂,拒阻洋兵入侵东南各省之作为合理合法化的活动。

戴海斌:“东南互保”是一个包含了复杂原因和曲折过程的、动态的历史事件,而并非仅牵涉两个“章程”是否签字的问题。为今人所乐道的章程文本有其阶段性的意义,却很难用它来代表整个事件的面貌。以换文告终的“互保”交涉,对中外双方都算一个可以接受的结果,但利益损害相对更大的,仍然是中方。对列强而言,拒签约款意味着在享受保护的同时,保留了将来自有行动的余地,而不必担负条约义务。尤其视长江利益为禁脔的英国,始终没有放弃军事干预的计划,最后英军登陆上海,以及法、德、日军接踵而至的事实,令本来抱有期待的中国人大失所望。稍后,日本强行出兵厦门,也是一次效仿英国而功败垂成的冒险。这一系列来自外部的冲击,尽管没有整体动摇“互保”格局,但清楚印证了列强国家对待中国的野心和傲慢,也提示了在中外权势失衡的前提下“互保”的脆弱性质。 

王树增:在大清帝国历史上,一半的朝廷命官居然公开指责朝廷的圣旨是错误的,并且明确表示坚决不予执行,这是帝国历史上无前例的一次大意外。这个意外至少可以说明:在洋人们以军舰大炮开路,同时裹挟着工业制品、科技成果、贸易观念以及社会文明等等附属物强行进入中华帝国的同时,也为这个古老的帝国带来了近代欧洲的政治风格。这种风格随着商品贸易和经济生活的日益活跃而悄悄地改变着帝国某些官员的思维方式,从而风蚀岩石般缓慢但却是无法逆转地影响了这个帝国的政治格局和统治模式。它标志着在封建帝国内具有近代政治意识的官员第一次在国家政治事务中显示出鲜明的独立性和抗争性。

费正清:在正式宣战之前就可以清楚地看出,清廷正在沿着一条灾难性的路线行动。……各省当局虽然不能左右朝廷政策,却急于要保护他们的辖境不受拳民的破坏和外国人的惩罚。朝廷在6月21日宣战时,主要的省级官员——如广州的李鸿章、南京的刘坤一、武昌的张之洞和山东的袁世凯——都一致拒绝承认这个行动,坚决认为它是未经皇帝正当授权的“乱命”。他们封锁了宣战声明的消息,另外伙同闽浙总督同各国驻上海的领事非正式地约定,他们愿在管辖区内保护外国人的生命财产和镇压拳民,而列强则要制止其军队进入他们的地区……整个中国东南半壁避免了义和团的灾难和外国人的入侵。这些督抚为他们的行动辩护的理由是:拳民和反动派已控制朝廷,所发纯系乱命;与几个外国列强同时开仗是件蠢事;各使馆中的外国人生命必须予以救护。他们敦促朝廷指派纪律严明的军队护卫各国使馆,并要继续承认和如期支付外国债款。这种种理由已经足以暴露出地方离心的倾向,但实权派荣禄与他们背道而驰。 


谢选骏指出:如果说八国联军是辛亥革命的预演,那么东南互保就是各省独立的预习了,由此拉开了“现代南北朝”的序幕。而李鸿章也就成了第一个“中国总统”了——这真可悲。因为李鸿章是一个胡扯“三千年一大变局”、签订《马关条约》的劣等狗奴。由此可见,中国总统这个名头,从一开始就带有一股贱人的味道了。只有像梁启超这那样的超级软骨变形记,才会说什么“吾敬李鸿章之才,吾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鸿章之遇。”——真乃臭味相投也。

伪朝满清同治十一年(1872年)五月,李鸿章在复议制造轮船未裁撤折中称:“臣窃惟欧洲诸国,百十年来,由印度而南洋,由南洋而中国,闯入边界腹地,凡前史所未载,亘古所末通,无不款关而求互市。我皇上如天之度,概与立约通商,以牢笼之,合地球东西南朔九万里之遥,胥聚于中国,此三千余年一大变局也。”——它不懂五胡乱华、蒙古入侵,比清末的局势严重得多。后来以讹传讹,此语更衍化为“三千年未有之变局”,用来开脱满洲鞑子霸占中国的恶果。

(摘自:谢选骏全集第179卷《对外战败导致改革开放》)

国民党改组的动机是在孙中山病入膏肓、走投无路之下,所进行的绝望挣扎

 网文《1924年国民党改组》报道:


中国国民党,简称国民党,是中华民国主要政党之一,也是目前中华民国最大在野党、立法院第二大党,现中央党部位于台湾台北市中山区中仑,现任党主席为立法委员江启臣。最初前身为1894年11月24日成立于夏威夷共和国檀香山的革命团体兴中会,后先后改组为中国同盟会、国民党、中华革命党,1919年10月10日经孙中山于上海法租界改组而改用现名。从1928年中华民国国民政府完成国民革命军北伐并在形式上统一中国起,该党曾长期是中华民国的执政党,直到2000年总统选举落败而首次成为在野党,2008年到2016年二度执政,2016年总统选举败选后二度在野至今。以该党为首的泛蓝阵营,与以民主进步党为首的泛绿阵营并列为台湾两大政治阵营。


中国国民党的最早前身为孙中山等人于1894年11月24日在夏威夷檀香山成立的革命组织兴中会,试图以共和政体取代中国当时的君主专制政体-大清帝国。1905年兴中会联合其它革命团体于日本东京组成同盟会,孙中山成为同盟会总理。1911年由同盟会领导的辛亥革命成功后,次年1月于南京建立中华民国,同年8月,同盟会又和一些政团合并,以“共和之制,国民为国主体,吾人于使人不忘其义”为由改称国民党。8月25日下午1时,国民党成立大会在湖广会馆召开,正式宣布国民党诞生。1913年初,国民党于首次国会选举中在参议院与众议院皆获得最多席次成为国会最大党,代理理事长宋教仁却于3月20日被暗杀,舆论怀疑凶嫌受时任大总统袁世凯唆使,国民党遂发动二次革命却失败。11月4日,袁世凯勒令解散国民党,孙中山流亡日本。


1914年7月,孙中山于东京另组中华革命党号召继续革命,1919年10月10日,中华革命党在上海法租界改组为中国国民党,简称为国民党。1924年1月20日至30日期间,国民党举行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领袖孙中山提出联俄容共,以取得俄共的军火与财力支援,同时引入俄共顾问,参与重组党务。并宣布党内改组完成。1925年,孙中山逝世,同年蒋中正领导黄埔军校师生发动国民革命军东征,占领广东,并在广州成立国民政府。1926年1月中国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议决接受总理遗嘱和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所定的政纲,重申了“反帝、反军阀”的政治主张。大会议决继续执行联俄容共的政策。[37]。1927年国民革命军北伐期间,国民党内部以蒋中正为首的清共势力和以汪精卫为首的容共势力发生宁汉分裂[38]。


国民党从1928年北伐成功、国民政府统一全国。1929年3月,国民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正式宣布军政时期结束,“以党治国”的训政时期开始[39]。1931年由于国民党内部分裂,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由宁、粤、沪三方分别举行。1931年12月15日四届一中全会召开,宣告国民党统一。会议对宁、粤、沪三方大会选出的委员一概承认;中央政治会议不专设主席,改常委制。1937年7月7日发生卢沟桥事变(七七事变),使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国民党副总裁汪兆铭主张与日军媾和。1939年1月1日,国民党中央执委会临时会议决议,开除汪兆铭的国民党党籍和一切公职。1945年5月,国民党六全大会在重庆开会,推蒋中正连任总裁,并决定于11月12日召开国民大会[40]:46。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以“国民党左派”为基本骨干的三民主义同志联合会(简称“民联”)和中国国民党民主促进会(简称“民促”)分别在重庆和广州成立,国民党“左派”与“右派”渐行渐远,1948年更在香港宣布成立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目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大党。同时,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领导的国民政府(1948年5月改组为中华民国政府,仍由国民党执政)间的国共内战如火如荼地进行,战况对国民党方愈发不利。


1947年4月,国民政府改组,设国务会议,由中国国民党、中国青年党、中国民主社会党人士及社会贤达,分任国民政府委员,蒋介石仍被推选任国民政府主席,而以孙科任副主席,一党训政自此结束[40]:51。


1949年2月1日,国民党“中央党部迁往广州办公”[41]:148。4月22日,中央常务委员之下设“非常委员会”[41]:188。5月17日,中央执行委员会电请蒋中正“打销遁迹远隐之意”[41]:205。7月16日,国民党在广州成立中央非常委员会,规定“非经该委员会批准,政府一切政令均无效”[42]:689。1949年8月,中国国民党总裁办公室在台北草山成立[40]:60。



金门大胆岛的“三民主义统一中国”心战墙,1986年8月金防部司令赵万富上将令烈屿师长龚力少将兴建,翌年同因三七事件去职。另有一面设于二胆岛哨墙上。

1949年底,国民党党中央随同中华民国政府迁至台湾地区。1950年,“中国国民党中央常务委员会决定管制党员出国,任公职党员未经批准不得出国”[43]:309。3月1日,蒋中正复行视事后,“中国国民党总裁办公室”随即撤销,3月31日迁入阳明山脚下士林官邸[44]:137。8月,中国国民党改造委员会正式成立,改委员宣誓就职[40]:65。9月,中国国民党中央改造委员会通过“党员归队实施办法”[40]:66。12月18日,中国国民党中央改造委员会通过“反共建国联合阵线计划纲要”[43]。12月23日,“中国国民党中央改造委员会号召党员归队”[43]。因在大陆地区经历中共煽动人民暴动以及为了防范共谍动摇台湾局势,迁台后至1980年代间,国民党借由戒严及动员戡乱实现一党专制,成为中华民国长期的执政党。


1975年4月5日,国民党总裁蒋中正逝世[40]:133。1975年4月28日,蒋中正之子蒋经国继任党主席。1981年十二全会通过了《贯彻以三民主义统一中国案》以及《中国国民党党章修正案》,成立了三民主义统一中国大同盟[45][46]。1988年1月13日蒋经国逝世。1月27日,李登辉成为代理主席,7月正式成为国民党主席。国民党内部爆发主流派(拥李)与非主流派(反李)之争,由李登辉领导的主流派胜出。此后,非主流派的赵少康、郁慕明等人从国民党出走,另创新党。


2000年总统选举败选后,国民党首次成为在野党。国民党败选后,党内长期不满李登辉的人士要求其辞去党主席一职。在宋楚瑜宣布将在党外组织亲民党之后,李登辉即将国民党主席一职交予连战代理。连战在国民党十五届中央委员会接任党主席后,宣布举行国民党党员重登记,整顿国民党党务。2001年9月21日,由于为政治立场相左的台湾团结联盟候选人站台,李登辉正式被国民党开除党籍。2001年立法委员选举中,国民党再度遭到挫败,失去立法院第一大党的地位,但连同亲民党及新党,泛蓝仍获得过半席次。2003年2月,国民党和亲民党决定共同推出一组候选人连战、宋楚瑜角逐2004年总统大选,结果以不到3万票之差败选。


2005年,连战与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北京进行会谈,并达成五点共识。之后,连战表示不再续任国民党主席,时任国民党副主席、台北市市长的马英九击败时任立法院院长王金平并当选国民党主席[47]。2007年2月13日,马英九因特别费案遭到起诉,辞去党主席职务,副主席吴伯雄代理并当选党主席。2008年马英九当选总统,并在2012年成功连任,兼任党主席。2013年爆发九月政争,最终王金平在获法院保留党籍的情况下,继续出任立法院长。2014年九合一选举国民党惨败,同年12月3日马英九再次辞去党主席。


2015年国民党主席补选中,时任新北市市长朱立伦当选第七任主席。7月时任立法院副院长洪秀柱在国民党全国代表大会上成为国民党总统候选人。10月17日国民党中央委员会召开临时全国代表大会上,决定废止洪秀柱提名,改征召时任新北市市长兼党主席朱立伦参选总统。2016年中华民国总统选举落败后朱立伦立即辞去党主席,同时在基隆立委落败的郝龙斌也请辞副主席,由另一副主席黄敏惠(前嘉义市长)代理党主席。2016年党主席补选,洪秀柱当选,成为国民党创党史上首位民选女性党主席,完成余下主席任期,走亲共路线,党的路线一度改为一中同表。2017年党主席选举,前副总统吴敦义当选党主席,国民党的路线重新恢复为马英九时期的一中各表;2020年总统副总统及立法委员选举,高雄市市长韩国瑜担任国民党总候选人,最终败选后,吴敦义宣布为承担败选责任而辞去党主席,15日中常会通过请辞案后由中常委林荣德代理党主席。[48]2020年党主席选举,立法委员江启臣当选国民党主席,完成余下主席任期。2020年6月6日高雄市市长韩国瑜被罢免,成为首位被罢免的直辖市市长。9月6日全代会通过改革委员会提出之改革案,执行“财务稳健”、“组织改革”、“青年参与”、“两岸论述”四大方向改革。[49]


党纪誓词

党员誓词


蒋中正加入中华革命党时的誓词

凡中华民国国民年满十六岁以上,信仰三民主义,经地方党部检验合格且愿遵行党章及党员守则者,得依规定申请入党。而其宣誓词内容如下∶


余誓以至诚,加入中国国民党为党员,信仰三民主义。遵行本党党章及党员守则,为建设台湾为人本、安全、优质的社会,实现中华民国为自由、民主、均富和统一的国家而奋斗。绝不参加或支持其他政党,如有违背,愿受党纪处分,谨誓。

——中国国民党入党誓词

党主席誓词

党主席选出后,须在中央党部所在地宣誓就职,而其宣誓词内容如下:


余誓以至诚,奉行三民主义,秉持中国国民党建党精神和奋斗方向,深切体察民意,贯彻党内民主,凝聚党员心力,落实改革目标,以建构优质政党,并全力维护中华民国主权和尊严,有效监督国家施政,让本党浴火重生,奠定永续发展基础,再创辉煌荣景为使命。谨誓。

——2020年江启臣就任中国国民党主席并于会中宣读誓词

政治立场

政治主张

依据《中华民国宪法》,两岸同属一个中国,叫做中华民国,反对台独[50]和中共的一国两制。[51]

反共主义(党章第2条)[52][53][54]

反对民主进步党所定义两岸为特殊的国与国关系,反对台湾取代中华民国作为国号[55][56]

反对年金改革[57]

反对去中国化及文化台独[58]

支持重启核四,用核能取代一部分的燃煤和燃气发电[59]

支持海峡两岸签署两岸和平协议[60][61][62]

签订海峡两岸货品贸易协议[63]

反对境外势力影响透明法[64]

反对反渗透法,推动反并吞中华民国法。[65]

捍卫中华民国 [66]

捍卫宪政民主价值(党章第2条)[67]

反对台湾国产高端疫苗通过紧急使用授权生产[68]

历史上的政治主张

中国同盟会的政治纲领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69]

1912年国民党的党纲有五条:(一)保持政治统一、(二)发展地方政治、(三)厉行种族同化、(四)采用民生政策、(五)维持国际和平。

中华革命党以讨伐袁世凯、“实行民权、民生主义”为宗旨,以“扫除专制统治、建设完全民国”为目的。[来源请求]

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布,国民党之主义即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民生)。[来源请求]

实现三民主义统一中国。[70] [71]

社会民主主义

台海两岸立场

蒋中正总裁时期:主张以武力消灭中共政权,进而“光复大陆国土,解救大陆同胞”。[72]

蒋经国主席时期:前期仍维持蒋中正总裁武力“反攻大陆”的主张,后期提出“三民主义统一中国”之具体政策。[73]

李登辉主席时期:初期设立国家统一委员会、行政院大陆委员会和海峡交流基金会,并制定国统纲领,延续蒋经国时代方针。但后期因应现状主张特殊的国与国关系的“两国论”。经济上,在面对台商团体开放投资中国大陆之主张,以戒急用忍政策回应。其任期内之1992年,两岸举行“辜汪会谈”,与会秘书苏起在2000年宣称此一会谈结果乃有“许多共识”,并简称为“九二共识”,但不被李登辉所承认。[来源请求]

连战主席时期:以“一个中国,各自表述”的“九二共识”来推动“国共和解、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来源请求]

马英九、吴伯雄主席时期:继续以“一个中国,各自表述”的“九二共识”来维持两岸的发展。[来源请求]

朱立伦主席时期:解释九二共识为“两岸同属一中,但内涵定义有所不同”,有别于马英九的“一个中国 ,各自表述”,[74][75][76][77][78][79]

洪秀柱主席时期:选总统期间曾主张“一中同表”,批评马英九的一中各表不为大陆当局所接受[80],在与中共总书记习近平会晤时,对九二共识的定义为:“求一中原则之同,存一中含义之异”。

吴敦义主席时期:改以“一中各表”的“九二共识”来试图维持两岸的交流。[来源请求]

江启臣主席时期:呼吁中国大陆政府不可借台独逼商、不该以专断作为处理COVID-19疫情与香港反送中运动、应放弃对台武力威胁,路线则改为“亲美和陆”[81]、“反共不反中”路线 [82]、“没有中华民国,就没有九二共识”、“拒绝一国两制”[83][84]、推动中美复交和美军协防台湾[85][86]。

组织架构

更多信息: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会和中国国民党全国代表大会

中国国民党的党务组织采委员会制,通称为“党部”(1924年为因应联俄容共的以俄为师之决策,将其党制改组成以列宁提出、各国共产党实行的民主集中制为基础,改良而成的民主集权制,后为因应戡乱时期之反共情势形式上改为委员会制,实质上并没改变),主要分中央委员会[87](即中央党部)、县市级委员会、区级委员会等三级。昔日国民党设有多个由中央党部直接管理的“专业党部”,例如台湾戒严时期代表中华民国国军系统的“王师凯党部”、“贺定成党部”、“岳忠义党部”、中华民国警察特务系统的“刘中兴党部”、内政部警政署刑事警察局中设有“曹大风党部”、大专院校系统的“孔立德党部”、台湾省政府部门系统的“田单党部”和台北市政府机关的“阳明党部”等,惟经过多次党务组织改造与精简后,目前仅余军系及荣民系统的“黄复兴党部”为唯一的专业党部。


中国国民党最高权力机构为中国国民党全国代表大会,每2年召开一次,闭会期间由中央委员会行使职权[88]。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闭会期间,由国民党中央常务委员会执行职务,并对其负责,是国民党的最高决策机关[88]。中央委员会内设有若干单位,以负责日常的党务运作。


谢选骏指出:国民党改组的动机是在孙中山病入膏肓、走投无路之下,所进行的绝望挣扎。既然对内革命无望,就对外勾结外敌列强,引狼入室,抢班夺权。国民党改组的方式,则使用联俄容共的策略吸收苏联的资助,壮大国民党的势力,打破中国政治的平衡,使之倾斜到孙文阵营。

(摘自:谢选骏全集第179卷《对外战败导致改革开放》)

八国联军占领北京是西方列强的最后晚餐


网文《八国联军》报道:


八国联军是指1900年(清光绪二十六年)为了镇压义和团运动以军事行动攻入大清的英国、美国、法国、德国、俄罗斯、日本、奥匈帝国、意大利的八国联合军队。


八国联军军队的人数最早是三万人,后来增至约五万人。八国联军把北京分成不同的占领区,东四南大街以北由日军占领,东四南大街以东由俄军占领,东四南大街以西由意大利军队占领,皇城东北由德军占领,皇城东部由日军占领,皇城东南由英军占领,崇内大街以西东长安街以南由德军占领。西城由美军、法军、英军、意军占领,外城由英军、美军、德军占领,实行军事统治。日占区设立“安民公所”,德占区设立“华捕局”。八国联军直接造成义和团被消灭,以及京津一带清军的溃败,迫使慈禧太后挟光绪帝逃往陕西西安;最终清廷与包含派兵八国在内的十一国签订《辛丑条约》,付出赔款,签条约允许各国在北京驻军及构筑永久要塞。

1894年清朝甲午战争战败,1895年和日本签订《马关条约》,除了巨额赔款,更向日本开放通航通商,各国工业品、传教士借机大量涌入,对中国传统的手工经济形成冲击。1897年11月1日山东省曹州府钜野县发生曹州教案,虽未查明凶手,但1897年11月14日德军借此强占胶州湾,俄罗斯、英国、法国和日本等列强亦随即武装争夺殖民地,驱逐当地清朝官员并巩固殖民地,清政府未能作出有效反制。1898年梅花拳拳师赵三多首次提出“扶清灭洋”的口号。


1899年10月17日,朱红灯率团民在山东省西北的平原县发生民教冲突,平原知县蒋楷前去弹压,18日在森罗殿与前来弹压的清军七百人交战,激战数小时,击毙击伤清军十余人,民团首次开始自称为“义和团”并广为接受,开始“扶清灭洋”活动,大举进京“勤王”,杀害外国人及恐吓中国基督徒,攻击外国使馆和机构,烧教堂破坏捣毁洋行与售卖洋货的商铺,并攻进天津租界,各国公使要求清廷取缔义和团,但未获回应。


1900年5月31日,“义和团”波及北京,东交民巷的各国大使馆多次要求“加强保护使馆”,并借此要求在北京驻军。清廷要求各使馆人员暂离京回避,各国不允,清朝被迫允许,英、俄、法、美、义、日六国从天津派水兵及海军陆战队349人登岸,乘火车于当晚抵北京。6月3日,德、奥又派兵83人抵北京。


6月10日,北京使馆对外通讯断绝,各国驻天津领事及海军将领召开会议后,决定在清朝许可的军队之外,组成约2000人联军,由英国海军中将西摩尔率领于次日乘火车前往北京。此时北京东交民巷各使馆筑起防御工事,由英国全权公使窦纳乐负责指挥抵抗。使馆区内被围者约三千人,当中二千人为寻求保护之华人,外国男性400人,女性147人,儿童76人。保护使馆的包括409名外国水兵及陆战队员,配备三支机关枪及四门小火炮。使馆内有足够水井及粮食。英使馆内更有小马150匹可供食用。


6月11日,前往接应西摩尔的日本驻清使馆书记杉山彬被刚调入京的清兵甘军所杀,开腹剖心并遭马蹄踏尸。


6月11日,西摩尔率领之联军二千余人,从大沽出发,经天津,欲进军北京。6月12日,义和团为保护北京拆毁天津到北京的铁路,与清军董福祥、聂士成部联合作战在廊坊和杨村之间包围擅自闯入的联军。数千团民及二千名清军(聂士成指挥之武卫前军)在廊坊袭击联军,联军死伤三百余人,义和团死伤人数不详。


6月14日,德国驻华公使克林德率士兵攻击围聚在使馆周围的义和团拳民,下令见义和团民杀无赦,打死约30人。


6月15日晚,天津义和团决定以400余人开始攻进天津租界“紫竹林”。


6月16日,天津租界之对外电报中断。各国海军将领会议,决定占领大沽口炮台。17日留守大沽口清军击沉六艘军舰杀敌两百余人后,守将罗荣光中弹死亡,大沽口炮台失守。同日,慈禧召开御前会议后,发出解散义和团民的上谕。


6月17日,慈禧太后收到一则情报,其中表示洋人不肯离京暂避,而以保卫使馆名义向北京大举派兵,亦为逼她归政光绪帝;于是太后态度一百八十度转变,命留守派载勋任步军统领,会刚毅、载漪、载濂、载澜等亲贵统领义和团。在此前后,日本使馆书记生在前往永定门接应西摩尔联军时被清兵当作间谍处死。


6月20日,德驻华公使克林德代表各国去清廷总理府衙门要求保护使馆区的情况下途中被清军神机营军官恩海伏击杀死。


6月21日,清廷以光绪帝的名义,正式公布“宣战诏书”,战争真正意义上爆发。号召全国军民抵抗侵略者;同时,还以银两悬赏捕杀洋人:“杀一洋人赏五十两、洋妇四十两、洋孩三十两”。义和团及官军(主要为荣禄手下之甘军)开始围攻使馆区。


清政府宣战后,俄、英、德、美援军数千人,闯入天津海河西岸紫竹林租界,对天津城及其外围发动进攻,义和团投入天津保卫战。董福祥率义和团一部进攻老龙头火车站,毙伤俄军500余名(一说112人),张德成率义和团及清军一部围攻紫竹林,以“火牛阵”踏雷区,冲入租界。聂士成部清军坚守城南海光寺一带。


7月9日,八里台一战,聂士成身中7弹,血竭而亡。


7月14日,联军伤亡900余人(一说882人)的代价,在发射毒气炮后攻陷天津。守将聂士成曾镇压义和团,一直与义和团有矛盾,认为义和团无组织纪律是拳匪,而义和团则被聂士成派上前线,遭联军机枪扫射,撤回时又遭聂军机枪扫射,死伤惨重,导致义和团在聂士成阵亡后偷袭其部后方。


8月14日凌晨,联军两万余人来到北京城外,发起攻打北京,进攻东便门、朝阳门、东直门,袁世凯为了保存实力避而不战。8月中从天津进至北京的部队其实只有七国(当中两国只为象征式的掌旗兵)约一万六千人。分别为:日军八千人,俄军四千八百人,英军(主要由印度人组成,还包括香港及威海卫华人)三千人,美军二千一百人,法军八百人(主要由越南人组成),奥军五十人,意军五十三人。董福祥率甘军在广渠门与英国军队作战,下午2时,广渠门被攻占,董后撤至东便门、朝阳门、正阳门一带继续顽强抵抗,击毙沙俄军团长安宁科夫。法国人佛甫爱加来、施米侬所写的《庚子中外战纪》记载,董福祥是保卫北京最为奋勇的一支部队。董福祥亲自提刀在正阳门督战,正阳门四层箭楼被大炮长时间轰击为两层。董福祥部分嫡系部队在保卫正阳门时战死,包括马福禄及其堂弟马福贵、马福全、侄子马耀图、马兆图,汉族、回族、撒拉族兵勇共三百余人。最后董福祥从彰仪门撤走,余部有人纵马劫掠。


8月15日,联军进抵北仓,受到清军马玉昆、吕本元等部及李来中所部义和团阻击,再次施放毒气,攻占北仓。联军付出死伤635人(一说400余人。其中日军近300人),毒气炮(“列低炮”)也被击毁。英军率先由广渠门破城窜入。14日,北京失陷。至15日当晚,联军已占领全城;在董福祥护卫下,慈禧太后、光绪帝和亲贵大臣仓皇离京,途中慈禧太后指定李鸿章为与列强议和全权代表。


9月,德国陆军元帅阿尔弗雷德·冯·瓦德西出任联军总司令赴华。德军在北京陷落之后两个月才到达中国。


此后,俄军在攻占秦皇岛、山海关同时,集中庞大兵力,分五路对东北地区实行军事占领。10月中旬,德军统帅瓦德西率兵3万来华,攻占保定、张家口等地。但法、德联军在侵犯井陉、娘子关一带时,受到清军刘光才部的阻击后败退。八国联军大军增兵,全力清剿义和团,清军配合清剿。由京津出兵,分攻山海关、保定、正定等地,甚至进入山西境内。


12月22日,英、俄、德、美、法、日、义、奥以及西班牙、荷兰、比利时等十一国公使联合向奕劻、李鸿章递交《议和大纲》十二条。清政府于27日同意接受。


1901年1月15日,奕劻、李鸿章在《议和大纲》十二条上正式签字画押。2月21日,清政府接受了列强要求处死的十二人名单,即载漪、载澜、载勋、英年、赵舒翘、毓贤、启秀、徐承煜、徐桐、刚毅、李秉衡、董福祥等;到4月,列强要求严惩的地方官员,共达142人之多。


1901年5月11日,奕劻、李鸿章照会列强公使,接受四亿五千万两赔款总额的要求。5月23日,德皇威廉二世电召瓦德西回国,并转告各国政府取消他所担任的联军总司令职务。5月26日,清政府照准各国赔偿四亿五千万两,四厘息。


1901年8月8日,八国联军从北京撤退完毕。


1901年9月7日,总理外务部事务和硕庆亲王爱新觉罗·奕劻和文华殿大学士北洋大臣直隶总督李鸿章,代表清廷与八国签订了《辛丑条约》十二款及其十九个附件……条约规定:中国赔银4亿5千万两;北京使馆区及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交由外国驻军;禁止中国人民组织反对洋人组织等。


俄国入侵


海兰泡惨案中,俄军绑缚中国人准备屠杀——

八国联军进攻期间,消息传到圣彼得堡,沙皇尼古拉二世认为是侵略中国的大好机会,如同德国强占胶州湾,在积极参加八国联军之外,1900年7月16日,制造了海兰泡惨案,居住在海兰泡的数千名中国人被沙俄军队杀害,泅水逃生的不到百人。17-21日,俄军又先后将江东六十四屯居民万余人赶至黑龙江边枪杀或用斧头砍死,剩下的跳入黑龙江,只有极少人泅水得生。8月28日,俄军攻占齐齐哈尔,黑龙江将军寿山自杀;9月22日,占领吉林,28日,占领辽阳;10月1日,进入盛京(沈阳)。俄军所到之处,烧杀掳掠,无恶不作。


1900年11月,俄国要求奉天将军增祺签订《奉天交地暂且章程》,要求把军事占领合法化,把俄国独占东三省以法律形式固定下来,因遭清政府及列强反对而作废。俄军得到大量中国东北的金矿、煤矿和森林资源。


失地赔款:

1.付出庞大的赔款,并丧失多项国家主权,华北大乱之际,东南各省督抚自行宣布中立,从此清中央政府权威低落,汉族权臣抬头,客观而言,八国联军加速清朝的灭亡,后来美国向清政府减少约1千万两白银的赔款,退款主要用于中国向美国派遣公费留学生,清华大学也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建立,美国的两次退款,产生很大的国际影响,加上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中国也是战胜国,因此停止对战败的德、奥赔款支付;各国都表示愿与中国“友好”,以便用和平的办法维护和扩张其在华利益,所以都紧跟美国的脚步,其中英、日、荷三国将庚款余额修改偿付办法,一方面间接促进中国向西方学习的进程,另一方面,加强列强对中国的控制,另外,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俄国部分的庚款余额,苏联亦在1920年宣布放弃。


2.俄占满洲:俄国因为西伯利亚铁路已过半完工,趁机在八国联军时派出20万大军占领中国东北,并拒绝履行辛丑和约的撤军条款,展现出永久占领东北的企图。因为史无前例的庞大俄军及称雄亚洲的先进武器出现在东北亚(后来俄军又增至四、五十万),使俄国实质上成为东亚第一军事强国,打乱了列强势力均衡的地缘格局,英国遂在1902年结日抗俄(英日同盟)、鼓动日军发动1904年的日俄战争。俄军占东北也再次提升中国严重的民族危机:中国民间发起抵制俄货运动、斥责俄国的违法违约,而清廷也在失地赔款的巨大压力和颜面尽失的背景下,强化改革西化的决心及行动。


经济方面

八国联军军事行动,以清政府与总共十一个国家签订《辛丑条约》为终。

其中规定清政府赔款白银4亿5千万两,分三十九年付清(这样巨额的赔款是紧接着《马关条约》向日本赔款白银两亿两之后,可谓雪上加霜。中国这时战争不断,内忧外患,早已国库空虚,国民总产值低落,要付清4.5亿的战争赔款只有分期偿还,并且还向有关各国银行借债还贷用以支付赔款),被称为庚子赔款。为了从经济、政治和军事等方面加强了对清政府的控制。《辛丑条约》规定,以海关税及盐税作为偿还赔款之用,但这两项税收为清朝政府最主要的一项财政收入。控制海关就基本上能够左右中国财政。赔款共分39年才还清,本息共计9.8亿两白银,翻一倍多,也使得中国在后来的几十年中的经济跌入低谷,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翻不了身,经济实力极度落后。《辛丑条约》的赔款数额比较特别,列强要求赔款4亿5千万两,当时中国人口4亿5千万,用意就是要每个中国人都要向他们交1两白银的“罚金”;发生过反帝斗争的城镇,又被要求一律停止科考五年。巨额赔款使中国社会经济更加凋敝,人民生活更加贫困。中国因而彻底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给各国影响

1900年,非洲各英属殖民地政府响应英国召唤,协同八国联军北伐中国。在此期间,澳大利亚联邦宣告成立。因此,中国之战不仅是澳大利亚殖民军的首次亚洲之战,更是澳大利亚联邦的首次海外军事行动。


谢选骏指出:连非洲黑人和澳洲土人都参与了侵华战争,可见中国已在满鞑子胯下沦为世界倒数第一,这就是满鞑子必须灭绝的自然原因。所以十一年后的辛亥革命与其说是一个政治革命,不如说是一个自然过程。与此同时,八国联军占领北京,也是盛极而衰的西方文明的最后晚餐,仅仅十四年以后,这八个强盗国家(“列强”)就因为分赃不匀而大动干戈,终于玉石俱焚了。“西方的没落”来临了!一战以后,他们就开始吐了,那就是“民族解放运动”的兴起。二战以后,西方就不仅仅没落了,而且解体了!纷纷吐出自己的殖民地来。

(摘自:谢选骏全集第179卷《对外战败导致改革开放》)

2021年9月26日星期日

看似主动的北伐,其实是第一次世界大战衍生出来的被动结果

 



网文《国民革命军北伐》(维基百科)报道:


国民革命军北伐,又称国民政府北伐、中国国民党北伐,是1926年至1928年间,中国国民党领导的国民革命军向北洋军阀发动之内战,因为国民革命军战场由南向北推进,故又简称“北伐”或“北伐战争”。


1926年7月9日,国民政府成立国民革命军,由蒋介石担任总司令,起兵广东,连夺长沙、武汉、南京、上海等地;进至华中,国民政府内部因对苏联与中国共产党态度不同而分裂,北伐陷于停顿。宁汉复合后,国民革命军继续北上,加入西北冯玉祥、山西阎锡山后,1928年6月攻克北京。奉系军阀、安国军总司令、安国军政府海陆军大元帅张作霖从北京撤往东北,随后因皇姑屯事件被炸死,其子张学良于同年底宣布东北易帜,归顺国民政府。


国民政府在北伐战争中,除了透过直属的国民革命军,也吸收中国各地反北洋势力,成功将北洋军阀及其掌控的北洋政府瓦解。北伐结束后,国民政府完成形式上的中国统一,成为中国在国际上唯一代表的政权。


历史背景


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引发各地连串反清,是为辛亥革命,次年中华民国成立,南京的民国临时政府与北京的清廷北洋军领袖袁世凯达成南北议和,由袁世凯取代孙中山出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换得满清宣统帝逊位。为限制袁世凯,中华民国临时参议院通过《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政体。


1913年,中华民国第一届国会议员选举结束,代表南方革命势力的国民党取得议会多数。国民党干事长宋教仁在赴北京组阁途中,被暗杀于上海。国民党断言袁世凯是暗杀主谋,与其势成水火,发动一系列战争反袁及其后的北洋政府。


1915年,12月12日袁世凯称帝,改元洪宪,25日蔡锷、唐继尧、李烈钧等在昆明宣布云南独立,发起护国运动。1916年贵州刘显世、广西陆荣廷响应,江苏都督冯国璋、江西都督李纯、浙江都督朱瑞、湖南都督汤芗铭、山东都督靳云鹏等五大帅联合逼宫,而且各国公使纷纷表示反对,3月袁世凯下令撤销洪宪帝制,6月6日忧愤而卒,袁世凯逝世之后,北洋军人各行其是,内部分裂,形成三股主要的势力:段祺瑞为首的皖系、曹锟为首的直系和张作霖为旁支的奉系。他们为控制北洋政府而多次混战。


1919年,孙将革命势力改组为中国国民党。1920年代初,孙在苏联帮助下,组建黄埔军校,与中国共产党合作。中国共产党员加入中国国民党本属一种策略,并非放弃其原有立场,共产党党员在中国国民党中秘密组织党团,把中国国民党领导人分为左右两派,联络左派,打击右派,制造党派分裂[1]:39。1925年7月1日,在讨伐陈炯明后,蒋介石在广州改组中华民国陆海军大元帅大本营为国民政府,以黄埔军校组建国民革命军。第一次国共合作推动全国革命形势,1925年7月1日,广东革命政府在广州成立,组建国民革命军,为北伐战争准备条件[2]。在广州,革命政府根基尚未稳固,地方军阀仍然盘踞广东各地,尤以东江地区之陈炯明势力最强,威胁最大[1]:36。


1920年,曹锟与段祺瑞爆发直皖战争。1922年,发生第一次直奉战争。


1924年第二次直奉战争后,奉系张作霖击败直系吴佩孚。10月,冯玉祥发动甲子兵变,推翻直系大总统曹锟,驱逐废帝溥仪,并电邀孙北上共商国事。孙抵达北京前,冯玉祥事先与张作霖商定,邀段祺瑞入北京任“临时执政”摄行大总统,终止《临时约法》和取消中华民国初年国会。[来源请求]12月4日,孙抵天津,受到盛大欢迎,因劳累并受风寒,身体感觉不适。12月31日,孙扶病至北京,发表《入京宣言》,及对欢迎民众之书面谈话。孙坚持召开民选的国民会议以解决国是,段祺瑞却主张召开军政商学实力派组成的善后会议。


1925年1月1日,孙因病发住进协和医院治疗,1月20日以后,病势严重,不能饮食,经西医诊断为肝癌末期,救治无效。3月12日9时30分,孙中山逝世。早在孙中山生前,不少中国国民党员已反对改组,孙死后中国共产党员势力扩张,反共人士被迫离开广东[1]:39。11月,旅居上海、北京等地之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邹鲁、谢持等在北京西山举行会议,决定取消容共政策,另设中央党部于上海,广州中国国民党中央不予承认,指为非法,中国国民党遂开始分裂[1]:43。


1925年2月1日,善后会议召开。同月,蒋中正率黄埔军校师生共三千人攻打陈炯明,巩固广东国民政府根据地。国民革命军东征打败陈炯明,至1926年初,广东全省底定,李宗仁也统一广西,并归附国民政府,两广革命根据地统一,奠定基础发动北伐战争[1]:36。1925年7月,中华民国陆海军大元帅大本营改组,并设立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改编黄埔学生军和辖下各地方部队。中国国民党成立国民政府,组织国民革命军,并得到苏联派遣顾问及提供武器弹药等援助[1]:36。同时,加大收编南方各省降部,何应钦、谭延闿、程潜、吴铁城、唐生智等中国近代著名人物,均于此时加入国民政府和中国国民党。直至1926年7月,国民政府共收编扩充国民革命军至八个军。


江浙战争


1925年10月,吴佩孚、孙传芳指挥直系军阀于长江流域争夺北洋政府领导权,向张作霖的奉系军阀发动反奉战争。1926年4月,国民军撤出北京和天津,退往河北西北部及山西北部,驻守南口、多伦一带;直军、奉军和晋军组成联盟进攻国民军,双方在南口一带激战,到8月国民军不敌,退往绥远、甘肃;吴佩孚亲自率领主力部队全力对付国民军而无暇南顾,牵制北洋军阀大量兵力,予北伐军以可乘之机[1]:43。北洋各军阀在长江流域实力削弱,无力顾及国民政府。


在国民政府北伐之前,当时中国政治和军事形势呈现多方格局,国民政府控制两广一带。1926年奉系张作霖称霸于北方,号称兵力35万[1]:36。张作霖掌控北洋政府,并辖有华北、东北等地。直系吴佩孚再起后,割据中原,兵力约20万[1]:36。吴佩孚占据湖南、湖北和河南三省以及河北、陕西部分地区,同时握有京汉铁路。在东南方面,孙传芳自称五省联军总司令,兵力约22万[1]:36。孙传芳在长江中下游地区,控制苏浙沪赣等地。三大集团形成鼎足之势,其兵力虽远超广州国民政府,但彼此对立,未能团结一致;此外,国民军倾向革命盘踞西北,而湖南军阀唐生智又愿意归附,都有利于北伐[1]:36。阎锡山掌握山西。


孙中山一贯主张发动北伐战争以统一中国,在1917~1924先后组军发动三次北伐(第一、二次护法运动和第二次直奉战争中的皖奉粤联军)。但却先后失败于1918年的南北军阀议和与七总裁制、1922年的六·一六事变及1924的广州商团事变。[1]:43。


国民革命军北伐

北伐经过

参见:1920年代中国

苏联对北伐的态度

1920年代,苏联在远东地区的最大威胁始终是日本,因此从中国各路势力中寻找反日派系并大力扶持,是苏联外交的核心。在1925年孙中山去世后,各路军阀中,奉系和皖系残余是亲日派,直系军阀与日本关系最差但其同时对苏联也颇为冷淡,政治倾向亲英美。因此,此时苏联的扶植对象是北方的冯玉祥和南方的汪兆铭、蒋中正(国民党内高层最反苏的许崇智、胡汉民因廖仲恺被刺案已被迫下野),积极参与筹备国民政府北伐。不料,1925年10月10日,江浙军阀孙传芳(直系)突然联合皖、赣、苏、闽组成五省联军起兵反奉,并邀同为直系军阀吴佩孚出山,吴通电受14省拥戴就任讨贼联军总司令起兵讨伐奉系张作霖。这一事件使苏联对北伐态度立即逆转,接替鲍罗廷担任联络的季山嘉表示强烈反对北伐。蒋中正对苏联的态度变化大感意外,但他并不了解,季山嘉的态度实际上是莫斯科的意见。因为全力策划反奉战争的莫斯科担心广州国民党发动北伐,会使南方军阀吴佩孚、孙传芳腹背受敌,从而使反奉战争半途而废,最严重时甚至可能逼迫直系奉系军阀合流共同对抗北伐军。因此,刚一听说国民党有北伐计划,共产国际东方部部长就明确告诉其在中国的代表称:“我们强烈谴责北伐。”[3]。


中国共产党对北伐的态度

根据文献记载,包括中国共产党的党史等,中共当时支持和积极配合在广东的国民政府准备北伐[4][5]:256[6][7][8]。2月,在北京,中国共产党中央特别会议提出出兵北伐推翻军阀统治的主张[9]:41。3月,蒋怀疑中山舰叛变,逮获中共党员,又限制中国共产党员在中国国民党中之活动,鲍罗廷力主暂时退让,汪精卫称病出国,蒋掌握大权,仍采容共政策[1]:39。1990年代起有学者对于以前有观点称陈独秀反对北伐提出反对意见,列出证据认为总的来说陈独秀是赞成北伐的[7][8][10]。


誓师北伐

维基文库中相关的原始文献:国民革命军北伐宣言

1926年5月,湖南代理省长唐生智归附国民政府[9]:41。5月,北伐军先遣部应唐生智请求进入湖南,进展顺利[1]:37。与此同时,随着湖南形势的恶化,吴佩孚命叶开鑫为湘军总司令,率部进攻唐部[9]:41。至5月底,国民革命军第七军(军长李宗仁)第八旅和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军长李济深)叶挺独立团先期入湘,增援唐生智部,打开北伐前进道路[9]:41。以防御吴佩孚军队进攻。6月初,叶挺独立团和第七军第八旅分别在渌田和金兰寺等地击溃叶开鑫一部,双方对峙于渌水、涟水一线[9]:41。


1926年6月5日,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临时全体会议通过迅速出师北伐案[9]:41。7月4日,在广州,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临时全体会议通过《国民革命军北伐宣言》,陈述向北洋政府发动北伐的理由,其中提到:“统一政府不成立,则外祸益烈,内乱益甚,中国人民之困苦,亦将如水益深,如火益热,中国人民将无噍类矣。”


1926年7月9日,蒋介石就职国民革命军总司令;国民革命军在广州誓师北伐[9]:41。宣示北伐之目的是打倒军阀和帝国主义,寻求中国之统一和独立自主[1]:37。在苏联顾问帮助下,决定采取集中兵力行各个击破的战略方针,首先歼灭吴佩孚军,然后消灭孙传芳军,最后消灭张作霖军[9]:41。初期策略是:“先打吴佩孚,联络孙传芳,不理张作霖。”[1]:37国民政府以两广为基地,以主力进军湖南[9]:41。北伐军兵分三路:主力部队进攻湖南、湖北;中路进入江西;东路驻守广东东部,伺机进入福建[1]:37。北伐初期反帝国主义运动,以英国为第一对象,日本初持静观态度,蒋亦曲意联好[11]:576。北伐军兵力约10万人,由蒋介石担任总司令[1]:37。中国共产党在扩大会议上与第三国际指示中,均强调中国共产革命的根基是解决农民问题。在北伐中,中国共产党组织农会,扩大工农运动,迅速扩张势力。国民政府内分裂成左右派。


进军湖南、湖北


北伐军在准备进攻武昌的阵地前


1927年北伐时期国民革命军接管位于汉口的英国租界

在民众大力支援下,北伐军进展迅速[1]:37。1926年6月初,叶挺独立团和第七军第八旅分别在渌田(今湖南安仁北)和金兰寺等地击溃叶开鑫一部,双方对峙于渌水、涟水一线[9]:41。陈铭枢部与张发奎部分别由高州和琼崖两地开拔援湘。7月﹐北伐军攻下长沙,贵州、四川等军阀宣称归附[1]:37。7月上旬,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第十师、第十二师和叶挺独立团及第七军、第八军分别在安仁、永丰(今湖南双峰)地区集中后,分路并进[9]:41。第四军克醴陵,第八军三个师占湘潭,另两个师和第七军一个旅攻宁乡[9]:41。7月11日,国民革命军进占长沙,迫叶开鑫部退守汨罗江北岸。8月,北伐军攻下湘北重镇岳州,吴佩孚匆忙率兵南下增防[1]:37。8月12日,国民革命军召开军事会议,决定以第四军、第七军、第八军直取武汉;国民革命军第二军、国民革命军第三军集结醴陵、攸县,对江西警戒;国民革命军第六军和国民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第二师为总预备队,随主力跟进[9]:41。8月19日,第四军攻克平江,向通城进击;第七军占领浯口,向羊楼司进发[9]:41。8月22日,第八军攻克岳阳[9]:41。叶开鑫部万余人退据粤汉铁路上的要隘汀四桥,吴佩孚急调一个混成旅和一个团驰援,企图凭险固守[9]:41。8月26日,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六个团发起攻击,激战一昼夜,不克[9]:41。吴佩孚亲临督战,下令“退却者杀无赦”,双方互有胜负,湖北汀泗桥几度易手。8月27日,张发奎亲督三十五团,和叶挺独立团迂回吴军侧后,突然猛攻,占领汀泗桥。吴军前后受攻击,退守贺胜桥[9]:41。吴佩孚亲率两个师增援[9]:41。


8月30日,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第七军与吴军展开激战,第八军首先攻入吴军阵地,其他各部随即扩大战果,取得贺胜桥大捷。8月底,北伐军攻下通下往武汉之险要门户汀泗桥和贺胜桥,吴军兵败如山倒,从此一蹶不振[1]:37。吴军退守武汉[9]:41。9月1日,第四军、第七军逼近武昌,9月3日、9月5日两次攻城不克,遂封锁围困[9]:41。这时,汉阳守军一个师起义,吴佩孚率一部退往河南信阳。第八军9月6日进汉阳,9月7日占汉口,主力乘势进占武胜关[9]:41。10月初,武昌守军曾两次突围失败。10月8日,守卫城南的吴俊卿第三师准备投诚,10月10日,他打开城门迎接北伐军入城,[12]:238当日,叶挺独立团首先攻占蛇山,国民革命军占领武昌,二万多守军全部被歼[1]:37-38[9]:41。生擒刘玉春、陈嘉谟,至此吴佩孚在武汉军力被全部消灭[13]:12。北伐军占领两湖,声威大振[1]:38。


进攻江西

北伐初期,孙传芳按兵不动,拟坐收渔利,到北伐军攻下长沙,才派兵增援江西,同时令闽军进犯广东[1]:38。8月下旬,孙传芳见吴军濒于崩溃,决定从江苏、浙江、安徽调兵十万,会同驻江西部队两万余人,向南浔铁路沿线和江西湖北边境集中,企图截断武昌至长沙铁路,攻取湖南、湖北[9]:41。蒋于击破吴佩孚后,决进取江西,兵力约五万人[11]:550。北伐军进抵武汉后,也调兵进攻江西,与孙军发生激战[1]:38。在江西南部,第二军第五师和第五军第四十六团协同独立第一师攻占赣县(今赣州市)后,沿赣江北上。在江西西部,第三军和第二军主力出萍乡,连克宜春、万载、分宜,在新喻(今江西新余)与孙军激战后,分别向高安、樟树(今樟树市)进发。在江西西北部,第六军和第一军第一师先后攻占修水、铜鼓、高安[9]:41。孙军虽在兵力上占有优势,但指挥不统一,未能协力作战[1]:38。9月19日第六军第十九师乘势攻占南昌,遭孙军反扑,加之增援的第一军第一师又在牛行(今属南昌市)战败,乃于9月24日退向奉新[9]:41。蒋加派援军2万人。


10月上旬,第二军主力攻占樟树、丰城,第三军歼灭孙军一部于南昌西山万寿宫地区;由湖北东南部进入江西西北的第七军,在箬溪重创孙军一个师后,攻占德安,形成了围攻南昌的态势[9]:41。由于孙军回师救援,国民革命军各军又未协同,德安得而复失,第六军攻永修失利,第三军在牛行、乐化受挫。这时,第二军和第一军第二师冒然第二次进攻南昌失利,被迫于10月13日撤退[9]:41。南昌又为孙军夺回。国民革命军吸取教训,决心集中兵力先破南浔铁路之敌,尔后再图南昌,并调第四军由湖北入江西[9]:41。10月20日,国民革命军第十四军在第二军配合下攻克临川(今抚州),截断江西福建通路[9]:42。10月,蒋下命令进入福建部队,攻破周荫人主力后,调往江西参战;先后攻克樟树、丰城、建昌、德安、永修、抚州,孙传芳乞和,蒋拒绝[13]:12。11月2日开始第三次进攻南昌。第七军再克德安,第四军攻占马回岭,两军又在德安南面的九仙岭击溃孙军两个师,截断南浔铁路[9]:42。11月,攻克九江,南昌守军负嵎顽抗,蒋亲临督战攻克,孙传芳在江西军力被全部消灭[13]:12。永修、乐化等地孙军溃逃,在滁槎附近被歼一万五千人;11月8日,国民革命军攻占南昌,歼灭守军万余人[9]:42。蒋通电各省促人民自决[13]:12。孙军残部败退安徽南部及江苏浙江一带[9]:42。孙军大溃,精锐尽丧,为北伐以来规模最大战役[11]:550。


占领福建

孙传芳军驻福建的五省联军福建总司令周荫人部四个军三万余人,为策应江西作战,进军粤东,试图将国民革命根据地连根拔除。然而消息于进军前已透露[14]。


1926年9月,蒋命令潮汕部队进攻福建[13]:12。10月上旬,攻占广东蕉岭、松口、饶平等地[9]:41。由于周荫人于直隶出生,对闽系来说是客军而非地主,因此国民革命军第一军军长何应钦决定主动出击击溃其主力,同时蒋介石也派遣李大超前至闽军中收买分化[15]。10月中旬,何应钦整合广东保安团与黄埔军校在学生作为防御主力,第一军第三师谭曙卿则作为攻击矛头,于10月9日和第十四师主力进袭击周部后方,占领永定,然后回师松口;此时,周部第二军两个师在蕉岭起义,并配合作战,歼灭周部第三军[9]:42。在福建方面,由于闽军平日横行霸道,民怨极深,各地民军蜂起[1]:38。由于周部于福建之风评不佳,在永定战斗之役遭受国民革命军与城内民众的联合夹击崩溃,仅带少数侍卫逃出。是日,第十四师冯轶裴则于击溃闽军刘云峰旅。此役国民革命军俘虏4,000人,缴获4,000余支枪械与十多门火炮。周部第四军和第二军残部退往长汀[9]:42。北伐军势如破竹,闽军望风而逃[1]:38。10月13日,第一军于梅县松口战斗击溃刘俊、李宝珩旅,在不到一星期,周荫人主力已损近半。受此影响,曹万顺与杜起云两旅于10月17日接受国民政府收编建议,倒戈改组为国民革命军第十七军。何应钦则升任为国民革命军东路总指挥,挥军福建。10月下旬,第十七军由上杭沿汀江两岸向北推进,在由江西入福建的第十四军第二师配合下,相继占领龙溪、晋江、莆田、永泰,逼近闽侯[9]:42。


蒋令入闽部队在攻破周荫人主力后赴赣参战,先后攻下樟树、丰城、建昌、德安、永修、抚州。11月,先后攻下漳州、泉州,福建全境平定[13]:12。12月初,自江西东部入福建的第二军第六师进占建瓯,切断福建、浙江孙军的联系[9]:42。驻福建海军第一舰队起义,于12月2日决定接受广东国民政府改编。周部驻闽侯一个旅投诚,国民革命军于12月9日占领闽侯,周部退往浙江[9]:42。东路军于12月间占领福建全省,向浙江挺进。


攻取南京

主条目:南京事件 (1927年)


行进至上海附近的北伐军

孙传芳连遭失败,求援于奉军。张作霖企图乘机夺占孙、吴的地盘,几一部接防江苏、安徽北部,一部入河南增援吴佩孚[9]:42。孙传芳收集残部八万余人,分布在沪宁铁路、沪杭铁路沿线和安徽南部地区[9]:42。1927年初,国民革命军为肃清长江下游之敌,分三路进军[9]:42。中路军(分江左军和江右军)分别由湖北、江西沿长江向安徽、江苏推进,主攻南京;东路军由福建、江西分路入浙江,进军淞沪,助攻南京;西路军由湖北入河南,钳制北面之敌[9]:42。1月上旬,东路军国民革命军第二十六军在富阳遭孙军一部反击,退至衢县(今衢州)[9]:42。1月27日,第一军协同第二十六军反击,在龙游附近击溃孙军,2月上旬,进占金华、兰溪,继而在桐庐和富阳击败孙军,2月18日占领杭县(今杭州)[9]:42。2月底,国民革命军占领浙江全境。3月上旬,东路军开始进攻淞沪,至3月20日,一部经太湖以西进占武进(今常州),截断沪宁铁路,主力连克松江、吴县(今苏州),逼近上海[9]:42。3月21日,中国共产党上海区委员会决定于当日把工人罢工转入工人武装暴动。计其武装:手枪二百五十支、手榴弹二百枚。周恩来等中国共产党人领导上海工人举行第三次武装起义,激战两天一夜占领上海后,东路军才开进市区[9]:42。中路军(第二军、第六军)的江左军由湖北东部向怀宁(今安庆)挺进,孙军陈调元、王普等部相继起义,怀宁不战而下。中路军的江右军从江西境沿长江南岸东进,相继攻克芜湖、当涂,3月23日占领南京[9]:42。3月24日南京事件发生,造成英国2人,美、法、日、意各死1人。美国受伤3人,英、日各2人受伤。蒋拒绝孙传芳求和。3月底基本消灭北洋军阀吴佩孚、孙传芳军队[16]:472。


夺取政权与国共分裂

主条目:宁汉分裂和中国国民党清党

自北伐展开后,中国共产党员加紧夺取领导权,与中国国民党斗争日趋激烈,1927年2月在鲍罗廷控制下,中国国民党中央党部及国民政府迁设武汉,议决削减蒋权力[1]:39。1927年3月10日至3月17日,在中国国民党第二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后,其执监委暨候补委员80名中,中国共产党员约居三分之一,亲共之左派亦居三分之一,国民党中央党部各部部长暨其秘书,共产党员亦占一半以上,至此国民政府已由苏联顾问与中国共产党势力全权把持[17][18]。在北伐军进攻上海时,中国共产党策动工人起事,企图夺取上海政权,引起商民疑虑[1]:39。3月24日,发生南京事件,国民党中右派势力称[19]中国共产党策动部分国民革命军针对英美日领事馆及外国教堂、寺庙、学校、医院、商店、住宅进行烧杀打劫等排外运动,英、美军舰出于报复部分中国的这种行为,向南京开炮,中国军民死伤无数。


鲍罗廷并在武汉成立“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暨国民政府委员会临时联席会议”,凭借掌握中共与国民党左派进而取得政治主导权,以所谓“提高党权”、“反对军事独裁”、“打倒新军阀”为理由,于1927年3月10日,中国国民党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统一党的领导机关决议案》,通过“统一革命势力”、“统一党的领导机关案”等反蒋方案,随即在蒋北伐途中剥夺蒋主席职务,降其为普通委员[20]。蒋在南昌发表《告黄埔同学书》,表明不接受该决议。


北伐战争节节胜利推进,严重威胁著着帝国主义[21]:1465;蒋决定“以快刀斩乱麻的方式清党,把越轨的左倾幼稚分子镇压下去”[22]:467;先后在赣州、南昌、安庆、九江等地发动清党,蒋即表示:不用武力或任何群众暴动改变租界之地位[21]:1465。4月,中国国民党中央监察委员在上海召开紧急会议,指责中国国民党内之中国共产党员受共产国际指使,破坏国民革命,要求对“中共首要”采取紧急处理,清除党内中国共产党分子[1]:39。4月12日,蒋在上海发动清党(或谓四一二政变),4月18日另立南京国民政府[9]:42。设“清党委员会”,实行武力清党,在上海、南京、广州等地缉捕中国共产党员[1]:39。鲍罗廷也秘密策动郭松龄将军反对张作霖。中共土地改革路线为:“有土皆豪,凡绅必劣”。张蒋两人1926年秋天就开始秘密接触,两人分别派唐生智和杨宇霆作为代表,展开秘密会晤,达成共同驱逐共产国际势力协议。4月6日,“南京事件”后不到两周,蒋于北伐途中清党,张作霖即于北京搜查苏联大使馆,逮捕中国共产党人李大钊等,表明与国民革命军皆反共,不必互相为敌[23]:233-237[24]:472-474。张作霖得到公使团同意,搜查远东银行、中东铁路办公处,逮捕58名中国人。在搜出的秘密文件中,竟发现莫斯科苏联共产党打电报给当时尚是革命政府顾问的鲍罗廷[25]:65。还清查出苏联企图赤化中国之千余文件[26],查获并向外界公开共产国际发来大量指示、训令、颠覆材料(与冯玉祥合作企图取代北洋政府文件、红枪会及煽动农民纪录、中国共产党文件等,“苏联文证企图汇编”),证实苏联全面指挥颠覆中国政府的运动。苏联与中国共产党则强烈谴责中国国民党粗暴侵犯苏联使馆尊严,并认为此事件乃“帝国主义的挑拨,中国政府已沦为帝国主义者工具”。4月19日,苏联召回北京驻华代办及大使馆职员[27]:65。4月,汪精卫回国,秘密前往武汉,武汉国民政府迎汪复职,“四一二事变后”开除蒋介石党籍,下令讨伐;南京国民政府也调兵遣将,对武汉政府军事包围和经济封锁,史称“宁汉分裂”[1]:39。武汉国民政府决定继续北伐[9]:42。此时武汉政府仍受鲍罗廷及共产党员控制,共产党员在湖南、湖北积极推行工农运动,组织工人罢工和没收地主土地,引起军人反抗[1]:39-40。当时,入河南奉军五个军约十万人,分布在西平以北铁路线及开封、郑县等地,企图南犯[9]:42。国民革命军由唐生智率三个纵队五万余人,从驻马店地区分路北进[9]:42。


继续北伐·江淮

1927年5月兵分三路渡江进攻徐州[13]:14。李宗仁率左路军5月11日由芜湖渡江,白崇禧率中路军5月15日由南京渡江,何应钦率右路军5月20日从镇江和江阴渡江。[28]6月12日进驻徐州,本欲乘胜追击,但6月下旬武汉国民政府的唐生智率军东征南京,蒋介石从徐州调兵回防,结果8月6日在徐州战斗中败于直鲁军,得而复失。[28]孙传芳乘机率安国军沿津浦铁路南下,渡淮河,攻占滁县、宝应。8月26-27日,孙传芳分由浦口、大河口、扬州三处渡江,反攻南京栖霞山。[28]8月31日,在决定性的龙潭战斗孙军大败,残部二三万人分乘小船或泅水渡江退回江北,南京自此平定。[28]


河南

1927年5月中旬,第二纵队歼灭奉军七个团占领西平、漯河;第一纵队击败奉军一部于上蔡,迫其一个旅投降[9]:42。奉军约七万人,企图在临颖决战[9]:42。5月27日,第二纵队发起进攻,受挫,第一纵队驰援,奉军伤亡逾万,向北撤退[9]:42。5月28日,唐生智部占领临后,分别向郑县、开封挺进[9]:42。冯玉祥率部参加北伐战争后,进军甘肃、陕西,转师东进,5月27日攻克洛阳,6月1日与唐生智部会师郑县[9]:43。6月,克复郑州、许昌[13]:14。6月7日,清江浦克复,孙传芳通电下野[13]:14。6月2日,国民革命军占领开封,奉军败走河北、山东[9]:42。不久,吴佩孚率少数卫队逃往四川[9]:43。7月,“云南易帜”[13]:14。四川刘湘通电归附中央[13]:14。


二次北伐后中华民国情势,蓝色部分为南京国民政府控制力较高区域,其他部分多由地方军阀武装控制

统治中国

参见:1928年中国和济南惨案

1927年8月13日,由于作战失利,南京国民政府蒋中正下野辞总司令职,8月19日宁汉复合。[1]:40。9月10日,国民革命军在全椒打败安国军。安国军一路北撤。1927年12月3日至12月10日,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在上海召开第二届中央执行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预备会,会议最后一天恢复蒋为国民革命军总司令。


1928年1月4日,蒋介石进南京呈报正式复职[13]:15。此时北方冯玉祥和阎锡山均愿意归附[1]:40。蒋致电冯玉祥、阎锡山及各将领准备北伐[13]:15。2月28日,中国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决议冯玉祥为第二集团军总司令,阎锡山为第三集团军总司令,并命统归蒋指挥[13]:15。


1928年4月,蒋联合冯玉祥、阎锡山及李宗仁共同讨伐张作霖[1]:40。国民革命军所向克捷,连续攻克郯城、台儿庄、郓城、韩庄、临城、枣庄[13]:15。第三军团在鱼台失利,蒋电令各军赴援。[13]:16张宗昌下总退却令,惟孙传芳纠集余部,尚图顽抗。[13]:16是月下旬,屡次攻克巨野、嘉祥,经西关攻克济宁、滕县、界河、鱼台、汶上、邹县、大名。[13]:16连续攻克宁阳、兖州、曲阜、金乡。[13]:16连续攻克莱芜、平阴、泰安、肥城。[13]:16张宗昌部败退滦州,孙传芳在北京宣布下野,张、孙残部向国民革命军投降。


日本为干涉国军北伐,借口保护侨民,派军登陆山东,进驻济南,伺机寻衅[1]:40。日本于1928年4月19日决定再次出兵山东暗助军阀张宗昌,4月21日驻天津的3个步兵中队抵达济南,4月25至27日,日军又连续在青岛登陆,沿胶济铁路运兵济南市,到4月28日,驻济日军已达3,000余人。日军在邻接济南城的济南商埠以纬四路为中心线,划为东西两个警备区,构筑工事,收容日本侨民。1928年5月1日,攻克济南,日军出阻,造成五三惨案,国民政府外交特派员蔡公时遇害[13]:16[29]。国民革命军当时在北军仍掌握制空权下,由第一军团刘峙指挥之顾祝同第九军所辖之第三师,首先攻入济南城内,各路会师完成任务,5月2日蒋总司令抵达济南并要求日军撤退,日军应允并撤出工事。蒋严戒北伐军勿予还击,并严令入济南部队,于5月3日夜退出城郊,派员与日军师团长福田商约束部队,未得要领[13]:16。蒋同时命令济南驻军一律撤出,免生冲突。5月4日、5月5日,日军仍继续放枪发炮,并引张宗昌以飞机炸北伐军司令部。蒋为完成北伐,忍辱负重,勿予计较,限令北伐军星夜渡河,仅饬留李延年步兵团驻守[13]:16。不料5月3日上午贺耀祖部队与日军双方发生冲突。5月6日,蒋移节党家庄,继续提兵北进,并吁召汪精卫、胡汉民回国,又切告奉系早日觉悟,日本阻碍北伐之阴谋,于是粉碎[13]:16。另从外交交涉,向日军司令及日本外交部严重抗议,要日军同时撤出济南,请英美协助调停。北伐军连续攻克平阴、禹城、石家庄、临沂、德州、定县、张家口[13]:16。蒋无视日本侵略者,与冯玉祥在济南以南党家庄车站会晤,绕过济南继续北伐。克复保定[13]:16。


北伐结束

主条目:东北易帜

1928年五卅惨案发生后,5月9日,张作霖呼吁双方南北双方停战,合力对抗日本侵略,在通电中表示“佥以国内苦战,外侮趁虚而入”应“以侮释嫌,合力抗外,必得世界之同情,对内更多符多年国民之要求”。他表示愿意派人到南京召开善后会议,商讨统一问题。[30]:377-3785月底,国军包围京、津地区[1]:40。6月3日晚,张作霖撤离北京,退出山海关外。张作霖坐火车抵达沈阳附近皇姑屯车站(京奉铁路和南满铁路交叉的三洞旱桥)时,被日本关东军预埋炸药刺杀[1]:40。张作霖身负重伤,稍后死亡,为皇姑屯事件。6月8日,国民革命军第三集团军商震部开入北京,[30]:382光复京、津,宣布北伐结束,将北京改名北平[1]:41。两周后,张作霖儿子张学良赶回沈阳,继任父职,东北局势复趋稳定[1]:40;12月29日,张学良宣布东三省易帜,全国出现形式上统一局面[1]:41。


国民革命部队详细资料请参考北伐部队情况条目。北伐前全国兵额约140万,北伐后增至230万人,军饷开支超过国家全部收入,所以亟需裁军,以减少军饷支出[1]:44。


评价

中国共产党认为:“国民革命军指导员的英勇奋战,广大工农群众的积极支援,才迅速发展并取得伟大胜利,基本消灭吴佩孚、孙传芳的军队,沉重打击北洋军阀的统治。”[9]:43

包遵信认为,“北伐”只是孙中山《建国大纲》中所设想军政、训政和宪政三步骤中的“军政”,是以武力扫除一切施行宪政之障碍,统一中国是孙中山希望在中国实现宪政第一步。

北伐及背后的共产国际势力,引起当时一些中国名人的恐惧及厌恶,梁启超、王国维等保皇派勉强接受辛亥革命但称北伐“毫无道德”。[31],反清派章太炎也将北伐视为“叛国行为”。

注释

 因孙中山联俄容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开展第一次国共合作,所以该时期国民革命军北伐也有共产党军队的一定程度的参与,但四一二清党之后,国共合作破裂,南昌起义爆发后,国民党不再允许中共方面及其党员所指挥军队参与国民革命军北伐。


参考文献

 王尔敏校订. 现代教育研究社编辑委员会,编. 《會考版中國歷史(中學五年級適用)》. 香港: 现代教育研究社. 1993. ISBN 962-11-2588-X.

 國民革命軍北伐. [2016-10-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19).

 沈志华,《苏联援助下的国民革命》

 北京特别会议(1926年2月21-24日),中国共产党新闻网,于2015-05-05查阅. [2015-05-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02).

 唐宝林、林茂生,《陈独秀年谱》,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12月

 陈独秀,论国民政府之北伐,向导1926年7月7日. [2015年5月5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年12月8日).

 相禹,要全面认识陈独秀对待北伐的态度,《军事历史》1992年第04期

 苗体君,试析陈独秀的北伐观,《人文杂志》1997年第05期

 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中国历史》编辑委员会 (编). 《中國大百科全書·中國歷史Ⅰ》. 北京: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92.

 唐宝林、林茂生,《陈独秀年谱》,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12月,256页

 郭廷以. 《近代中國史綱》(上、下冊) 第三版. 香港: 中文大学出版社. 1986. ISBN 9622013538.

 刘红. 蒋介石全传1 第一版. 北京: 团结出版社. 2017年10月. ISBN 9787412660206.

 陈布雷等编著. 《蔣介石先生年表》. 台北: 传记文学出版社. 1978-06-01.

 《北平世界日报》:陈炯明周荫人计划三路入粤

 功在黨國的李大超. [2011-04-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8-07).

 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军事》编辑委员会编:《中国大百科全书·军事I》,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9年5月,ISBN 7500002440

 郭廷以:《中华民国史事日志》第二册,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84年

 李云汉:《从容共到清党》下册,台北:中国学术著作奖助委员会,1966年5月

 费正清. 剑桥中华民国史.

 王渔:《林伯渠传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 〈蒋介石〉. 《中华民国史·人物传》. 北京: 中华书局. 2011-07-19. ISBN 978-710-10-7999-9.

 王成斌等主编 (编). 《民國高級將領列傳》(1). 北京: 解放军出版社. 1998. ISBN 7506502615.

 沈云龙:〈从历史观点看张作霖〉,见张玉法:《民国史事与人物论丛》,台北:传记文学出版社,1981年

 陈锡璋:《细说北洋》第三册,台北:传记文学出版社,1971年

 蒋经国:《风雨中的寜静》,台北:正中书局,1988年

 郭华伦:《中共史论》,台北:国立政治大学国际关系研究所、东亚所出版,1969年

 郭廷以:《俄帝侵略中国简史》,1985年6月,台北:文海出版社

 军阀战争时期. 江苏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 [2021-04-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17).

 濟南慘案. [2013-08-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28).

 刘红. 蒋介石全传2 第一版. 北京: 团结出版社. 2017年10月. ISBN 9787512650206.

 梁启超在一九二五年五月五日给孩子的信中写道:“所谓工会、农会等等,整天任意宣告人的死刑,其他没收财产等更是家常茶饭。而在这种会中(完全拿来报私怨,他们打的是“打倒土豪劣绅”旗号,其实真的土豪劣绅,早已变做党人了,被打者只是无告的良民)主持的人,都是社会上最恶劣分子,半年以来的两湖、最近两个月的江西凡是稍为安分守己的人,简直是不容有生存之余地。这种罪恶当然十有九是由共产党主动,但共产党早已成了国民党附骨之疽——或者还可以说是国民党的灵魂——所以国民党也不能不跟着陷在罪恶之海了。”


谢选骏指出:从毫无道德的“叛国行为”中能够产生“宪政”,这似乎是天方夜谭——因为如此宣称的包遵信,是个被同党开除的共产党员,有其反复不定的党派偏见。实际上,看似主动的北伐,其实是第一次世界大战衍生出来的被动结果。不论布尔什维克革命暴乱、反对凡尔赛的五四运动还是国民党的改组、北伐军掀起的内乱,都是一根线上的几个蚂蚱。


(摘自:谢选骏全集第179卷《对外战败导致改革开放》)

谢选骏:犹太人不是一个民族而是一种教徒

《新书:<虚构的犹太民族>》(2021-01-06 何新文)报道:


[内容简介]《圣经》为何会成为记录一个民族起源的可靠史籍?以色列人是犹太民族直系和唯一的后裔吗?


以色列著名历史学家施罗默·桑德认为,大多数犹太人的故土遍布中东和东欧,这些分散的不同群体之所以能形成一个犹太民族,进而成为一个犹太国家,只可能诉诸被改编过的历史。以色列人强烈排他的民族认同并非古已有之,而是始自19世纪下半叶,由历史学家、考古学家等人类记忆的代言者发明而成。


这是一本批判性民族史,它拆解了犹太人的整套民族记忆架构,极具胆量地批判了广为传布的主导性叙事和史学话语,运用现代民族主义理论澄清了古老的神话。无论是了解以色列的过去、中东的现状,还是解决争端、构想未来,本书都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我不认为书籍能够改变世界,但当世界开始改变之时,它会寻求与众不同的书籍。我可能天真幼稚,但我希望眼前这本书会成为那类书籍中的一本。


——施罗默·桑德


《虚构的犹太民族》,作者犹太人施罗默·桑德。作者在这本书里指出:所谓的“犹太民族”其实是一个伪概念,是虚构出来的,犹太人并不像一般以为的那样,是从《旧约圣经》里所说的时代起就成为一个民族了。


作者是基于什么理由,提出了这样的观点呢?


提起以色列,我们一般都认为,这是一个犹太人的国家;而一说起犹太人,我们就会想到聪明、精明、虔诚、有钱、勤奋,对这个民族的印象基本上是不错的。


很多人会觉得,犹太民族有着长达数千年的悠久历史,尤其是当我们了解到,犹太人自从公元70年以来,就被赶出了他们祖先定居的土地,从此再也没有自己的国家,只能在其他民族中寄居,经常被人赶来赶去、被迫到处流浪的时候,我们可能会更加觉得,犹太民族今日的成功,以色列这个国家在今日的存在,简直是一个十分励志的故事了。要知道,两千年里没有自己的土地、家园,换一个别的民族,恐怕早就消亡了,可犹太人却能一直保持着自己的民族特性,他们的忍耐、顽强、坚韧、虔诚,实在令人敬佩。


但是如果有一个人告诉你,其实犹太人根本就不是一个民族,它过去两千年间的兴衰和流浪史,全都是有人出于某种目的虚构出来的,你会感到惊讶吗?


这就是我要讲的这本书《虚构的犹太民族》的核心观点。本书的作者是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的教授、历史学家施罗默·桑德。这本书出版于2008年,是他在长达三十多年的研究和思考后,出版的个人第一本学术著作,书一问世就受到国际关注,被译成了二十多种文字。桑德的学术勇气和洞察力广受称赞,当然,他也因此被很多人视为以色列的敌人。


桑德是以色列公民,拥有稳定的教职,跟以色列官方并没有利益冲突。那他为什么要写这么一本招骂的书呢?这还得从他的家庭环境说起。桑德的父母都是波兰犹太人,但他们当年都放弃了犹太教,信仰共产主义,这对桑德产生了直接的影响。桑德长大以后,逐渐形成了对以色列的官方意识形态,也就是“犹太复国主义”的敌对立场。这种意识形态强调以色列是犹太人的国家,必须压制和排斥这片土地上原先住着的巴勒斯坦人。


桑德认为,这种态度不仅有违正义,有违历史的走向,也是中东不安定的根源。而他本人在大学任教后,更是对那些没有以色列国籍的巴勒斯坦学生产生了同情。故而才写了这样一本书,来驳斥官方意识形态的谎言。


在《虚构的犹太民族》之后,桑德还出版了一本《我为何放弃做犹太人》,并在书里宣称,“由于无法忍受以色列法律强加于我虚构的民族属性,更难以忍受它在世界其他民族面前自诩上帝选民俱乐部的成员,我愿意放弃做犹太人并不再自认为是犹太人”。可以说,他写《虚构的犹太民族》其实就是为了反犹太复国主义,而后来放弃犹太人身份,则进一步坚定了自己要“彻底消解犹太性”的态度,展望了一种世俗的、非排他性的、超越犹太复国主义的以色列身份认同。


接下来,我就从三个方面,为你详细解读这本书的核心的内容。我们一起跟随桑德的研究来看看,究竟是谁虚构了“犹太民族”的神话,他们为什么要虚构,以及这种虚构取得了怎样的结果。


我们先来看第一个问题,是什么让我们误认为犹太人是一个民族呢?


是圣经,确切地说是犹太人的圣经,也就是通常被称为《旧约圣经》的那部书。犹太人是世世代代读着《旧约圣经》长大的,这部书从上帝创造世界开始说起,说犹太民族源于人类的始祖亚伯拉罕,亚伯拉罕生以撒,以撒生雅各,雅各生约瑟,逐渐繁衍出一个民族。后来摩西带领犹太人离开埃及,回到地中海东岸的犹地亚地区,这时的犹太人已经成为“上帝拣选的民族”,并与上帝立了约,遵守上帝颁布的律法。


在之后的历史中,犹太人围绕着耶路撒冷建立了自己的国家,有过大卫和所罗门两位国王,然后分裂、衰落。古代犹太人曾经从自己的家园被掳走,又曾陆续回归,但最终在公元70年,当时的罗马人镇压了他们的反抗,并把他们流放到了其他地方。此后近两千年,犹太人再也没有真正回到过祖先的故土,这片土地,在圣经里叫犹地亚,后来则被改了一个我们熟知的名字,那就是巴勒斯坦。


由此可见,按照《旧约圣经》的内容来看,犹太人起源于哪里,早年做过一些什么事,怎样辉煌,怎样衰落,后来又怎样被流放,一条线下来都很清楚。只要有了这么一段清晰的历史为证,这个民族的存在就毫无疑问。但是,书写历史的人,是在历史发生时写的,还是在历史发生之后,由后人写的?答案很明显,写历史的只能是后人,所以,所谓的“历史”其实多少都有讲故事的性质,而讲故事就不可避免地要带上一些虚构。


接下来,桑德要我们再用常识想一想,根据《旧约圣经》的记载,早期的犹太人处在由游牧部落向农耕社会定居转型的过程之中。他们是一些什么样子的人?这群人里的大多数,不管是牧羊人,还是农民,知识的普及率很低,事实上也没有什么知识,行动都是听命于领导者,而他们跟领导者之间也许连语言都不通。他们的行动也是缓慢的,一个一直种地的农民,也许一生都没有机会去看看国王长什么样,他们会知道自己是一个“民族”吗?


桑德在绪论里引用了这么一句话,“民族,就是由对其祖先的共同谬见,和对其邻人的共同厌恶所联结在一起的一群人”。这话虽然听起来有点极端,但桑德就是想告诉我们,所谓的“民族”都是事后制造的概念,目的是为了让一群人之间产生情感纽带,让每一个成员都觉得跟别人来自同一个祖先,从而产生归属感,进而愿意留在这个群体里并为它效力。


那么,如果那个时代的犹太人远远谈不上是一个民族,他们又是怎么聚在一起的呢?桑德说,那是因为他们信同样的宗教——犹太教。在两三千年前,宗教的力量是最强大的,也正是犹太教的神职人员,他们比较有文化,最有头脑,语言能力最强,他们会在民众中传播和发展一种“我们”的观念,告诉所有人说我们是一个共同体。宗教信仰,让族群内的所有人信了同一个上帝,但是,他们却未必了解自己的族长,自己的国王。(有另一种猜想,为什么宗教拥有了强大的力量,这在我们日后公众号中进行阐述)


既然《旧约圣经》具有明显的讲故事的特点,那么为什么它会被看作犹太人的真实历史,进而虚构出一个犹太民族来呢?这就是我们要说的第二个核心问题,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虚构?


桑德告诉我们,其实在过去的近两千年里,并没有多少人把《旧约圣经》当作完全、纯粹的历史来看。即便是犹太人读圣经,讲圣经,根据圣经来崇拜上帝,《旧约圣经》也是一个包含了很多神话的宗教文本,而不是真正的历史。但后来,到了19世纪后半叶,有一些欧洲的犹太知识精英认为,犹太人必须结束没有土地、没有国家的日子,否则早晚要灭亡。他们发起了一个运动,叫做“犹太复国主义”,其目的就是动员全世界的犹太人,一起找一块地方,建立一个国家。


后来这块地方就找在了巴勒斯坦地区。根据《旧约圣经》里的描述,巴勒斯坦地区,就是两三千多年前,犹太民族兴起、居住并且建立过自己的国家,创造过辉煌历史的地方。在圣经里,这块地的名字叫“犹地亚”。这样,如果《旧约圣经》里所说的事情都是真的,那么,犹太人要去这块地方,就可以打出“回归祖先土地”的旗号,看起来名正言顺,还能够大大唤起犹太人的热情。


但更重要的一点是,由于巴勒斯坦并不是一块空地,那里生活着巴勒斯坦人,现在犹太人要过来,很难避免会与巴勒斯坦人发生冲突,因此,把巴勒斯坦坐实为犹太人祖先的土地,对于犹太人来说,实在是太有必要了。


犹太复国主义者做了很多工作,告诉当时那些对国际政治具有影响力的人物说,巴勒斯坦的确是他们祖先的土地,而且,他们祖先则是在公元70年的时候,被罗马人从这片土地上彻底流放了出去,自此再也没有大规模地回去过,只能一代代人心心念念地向往故地,不停地缅怀他们祖先创建的伟大的耶路撒冷。而公元70年的这段历史,并不是纯粹的故事,它是有记载的,主要依据就是公元1世纪由犹太历史学家约瑟夫斯所写的《犹太战争》一书。


但是,施罗默·桑德指出,虽然公元70年确实发生过罗马人镇压犹太人的战争,但古代犹太人被从祖先的土地上流放出去,这又是一个人为制造的神话。“流放”这个概念,和“犹太民族”这个概念一样,也是虚构的,因为罗马人从未流放过所有被征服的民众。


对此,桑德给出了三个理由。首先,以那个年代的生产力和生产水平而言,放逐所有被征服的民众,让种地人口和纳税人口大大减少,对于统治者来说是无利可图的。其次,罗马统治者有条件血腥镇压反抗者,却缺乏放逐所有被征服民众的条件,因为他们没有现代世界可以使用的卡车、火车或大型战舰。


还有就是,约瑟夫斯的《犹太战争》,作为历史资料,是有很多疑点的。约瑟夫斯生活在两千年前,是犹太人被罗马人镇压时的幸存者,后来生活在罗马帝国,那么他是用什么样的方式了解清楚当时犹太人的整体情况的呢?他的数据很多都是夸大的。比如,约瑟夫斯说到当时的耶路撒冷有一百万人被罗马人杀害,桑德指出这不可能,他引用考古资料,说明当时耶路撒冷的居民不过六到七万。最重要的是,即便是约瑟夫斯,他那么热情地描写犹太人被镇压的惨烈,也没有说到罗马人流放了犹太人。


所以,“流放”这个概念也是虚构出来的,其目的是为了证明犹太人对巴勒斯坦地区拥有历史权利,证明他们的“回归”是名正言顺的。


在揭露了以上两个虚构之后,桑德接下去回答了一个重要的问题。如果犹太人并没有被流放,被彻底赶走,那么在两千年前,那些住在祖先土地上的犹太人都到哪儿去了呢?


这就又要说到犹太教了。前面已经说了,犹太民族不存在,但犹太教是存在的,任何人只要信了这种宗教,他就成了犹太人。因此桑德引用了众多资料证明,当年的犹太人没有被赶到其他地方,但为了生存,他们会改信其他宗教。在公元后的三四百年间,基督教正在兴起,最终成为拜占庭帝国的国教,因此有一些犹太人改信了基督教。


再后来,人类历史又发生了一次重大的变故。公元7世纪,伊斯兰教在阿拉伯半岛兴起,公元638年到公元643年间,伊斯兰军队占领了巴勒斯坦。然后发生了什么?桑德说,由于犹太人在伊斯兰的势力下得到了比过去更宽容的对待,巴勒斯坦的犹太人大规模地改信了伊斯兰教。


这个结论势必要引起轰动。众所周知,在当今的中东,犹太人的以色列和周围伊斯兰国家关系一直是紧张的,以色列建国70年来,双方打了几次大的战争,小冲突更是不断。而现在桑德断定,历史上犹太人曾经皈依伊斯兰教,这让很多人无法在情感上接受。


那么,这些皈伊斯兰教的犹太人,他们的后裔是谁呢?桑德继续给出了惊人的推断,他说,他们正是今天的巴勒斯坦人。桑德列出了一些学者的研究结果,它们证明,巴勒斯坦人的口语中保存着大量圣经术语,他们的山村、山脉、溪流、泉水、山谷、丘陵的地名都是来自《圣经》的,这证明了它们和古代犹太人有着紧密的文化联系。如果说巴勒斯坦地区是“犹太人祖先的土地”的话,那么巴勒斯坦人才是这些祖先合理合法的后代。


然而,事实恰恰相反。犹太复国主义运动从一开始就对巴勒斯坦人采取无视的态度,仅仅强调自己有权回归。1948年以色列建国,彻底牺牲了巴勒斯坦人的利益,他们的土地被占领,房屋被推倒,只能在犹太人给他们划定的区域里生活,或者去给犹太人打工。以色列建国后一直到今天,绝大部分巴勒斯坦人依然都是二等公民,依然拿不到以色列国籍,很少有人能爬升到社会上层,跟犹太人平起平坐,更不用说融入犹太人的群体了。


而以色列的官方意识形态通常都忽略不提国内存在巴勒斯坦人这回事,强调自己是一个“犹太国”。而当说到1948年建国时那些巴勒斯坦原住民的情况,以色列官方就会指出,他们不是一个民族,只是一些散居的阿拉伯农民,而我们犹太人则一直就是一个民族,我们对这片土地拥有历史权利。


施罗默·桑德论证指出,说“犹太人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民族”,以及“公元70年,古代犹太人被罗马人从犹地亚流放出去,从此再也未能回归故土”,这是犹太复国主义者刻意制造的两个神话,目的是给犹太人在巴勒斯坦建国找到有力的依据,获得国际支持。桑德说,实际上,犹太人根本不是合法地回归,而是殖民了巴勒斯坦。以色列这个国家,是在殖民巴勒斯坦人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那些来到巴勒斯坦的犹太殖民者,究竟是谁?他们到底是不是犹太人?


桑德的回答是:他们是犹太人,但他们并不是所谓“犹太祖先”的后裔,他们来自别的地方。


正如前面所说,宗教信仰是一种个人选择,可以改信,可以放弃,也可以皈依。住在巴勒斯坦的犹太人曾经放弃了犹太教,改信了伊斯兰教,而住在别处的人,也可以皈依犹太教,成为犹太人。桑德确认了一个事实,那就是,在公元70年前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在后来所说的巴勒斯坦这片地区之外,曾经存在大量的犹太人团体,有的还形成了国家,这是有很多史料和考古证据证明了的。


那么,他们是不是从巴勒斯坦被流放出去的犹太人呢?桑德说:No,他们是那些地方的人皈依犹太教而形成的。


在今天,犹太教是不传教的,它一般不欢迎外来的皈依者,但在公元前2世纪到公元后2世纪这四百年里,犹太教是在积极向外扩张的。我们知道,犹太教是历史上最先出现的一神教,意思是只信仰一个至高无上的神。它不能包容多神信仰,因此,信仰犹太教的人就会去传播它,告诉别人只能信一个神,其他的神都是假的或者恶的,所以应该皈依犹太教。而传教的过程则带有古代社会的野蛮色彩,是有着强迫意味的,如果被传教者不服从,他可能会面临被驱逐的危险。因此,犹太人的存在是传教的结果,而不是流亡的结果。桑德引用了历史资料证明,这股犹太教传教的潮流一直延续到公元4世纪早期才停止。


在整个这一段论证的过程中,桑德不仅利用了前人的各种研究资料,而且依然大量借助了常识。他反复提醒读者,不要高估古代人的流动性,那个时候的人远远不如今天的我们,拥有便利的交通,可以自如地来往很多地方。那个时候的人找到一块地方扎根生存下来,是非常不容易的,他们不会那么轻易地放弃家园。所以,如果皈依或者改信一种宗教就能让他们稳定地生活下去,他们一定会倾向于选择这样做。


根据这种常识,桑德让读者确信,犹太人并没有大规模地流浪,只是犹太教会传播,会在各个地方制造新的犹太人。而那些“回归故土”的犹太人,就是这种犹太教传播的结果。


桑德告诉我们,“回归故土”的犹太人,他们的主要来源是东欧。在20世纪初,东欧的犹太人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群落,语言也统一,可以说已经接近成为一个民族了。根据现有史料统计,从16、17世纪之后到20世纪三十年代,东欧犹太人的人口持续增长,分布地点也在集中。在俄罗斯、波兰、乌克兰、罗马尼亚、立陶宛、拉脱维亚等地,犹太人聚居的群落越来越大,拥有的地区影响力也在提升,其数量远远超过生活在其他地方的犹太人。在18世纪,单单波兰就有75万犹太人,而在汉堡,在伦敦,在巴黎,统共只有3000多犹太人。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为什么犹太人会在东欧聚集?


还是像前面说的,犹太人是通过信犹太教形成的。桑德引证了各种资料推论说,在公元8世纪,那时中亚有一个卡扎尔王国,它接受犹太教为其官方宗教,因此造就了卡扎尔犹太人。这个王国存在于公元8—12世纪之间,位置在里海和黑海之间。当卡扎尔王国消失后,卡扎尔犹太人就流落到了附近的东欧,又在那里聚集了起来。


虽然卡扎尔王国没有留下清晰准确的历史记载,但桑德告诉我们,只有承认卡扎尔王国的存在,才能解释为什么东欧有着这么多犹太人。


桑德说,这个东欧的犹太人群落差一点就成为民族了,他们已经形成了阶级,有了社会分工,政治架构也出现了雏形。他们拥有日常的文化生活,最重要的一点,他们有自己共同的语言——意地绪语,这是成为一个民族最关键的标志,因为只有语言统一,一群人才就能够通过无障碍交流来让自己真正形成一个共同体。不过,因为希特勒纳粹的兴起,这个成为民族的进程被打断了。希特勒迫害犹太人,将东欧说意地绪语的犹太人赶尽杀绝。但是,就算没有希特勒,东欧犹太人形成了一个民族,它仍然跟两千年前从圣经故土繁衍出来的那一批犹太人,是完全不同的两码事。


至此,桑德已经解释清楚,是谁虚构了“犹太民族”的神话,为什么要虚构,以及这种虚构取得了怎样的结果。犹太复国主义运动把一个虚构的故事变成了历史事实,在全世界宣扬了一个古老民族“回归故土”的信念,而实际上,这个民族完全就是子虚乌有的。在他们所说的犹太民族的源头,实际存在的只是一些信仰犹太教的人,他们曾经放弃信仰,曾经改变信仰,而其他地方的人则加入过犹太教,成为犹太人。也就是说,犹太人是一个范围在不停变动的群体。不存在一个固定不变的犹太民族,执着地流浪了两千年而恪守信仰,不改初心,最终回到祖先的土地上,建立自己的国家。这段故事听起来可歌可泣,但很遗憾,它仅仅是故事而已。


在《虚构的犹太民族》这本书中,桑德经常用肯定的语气来赞扬犹太复国主义的领袖们。他说那是一些杰出的人,他们思维缜密,处事果断,能够巧妙地利用形势达到自己的目的。但是,这并不能让虚构变成真实。事实就是,犹太复国主义运动利用虚构的历史叙事,建立了一种意识形态,靠着它来殖民巴勒斯坦,并且压制它们至今。根据这种意识形态,巴勒斯坦人根本就是可以被无视的,他们本来就不该呆在这里,他们的生存权不是犹太人需要考虑的。


对此,桑德用了一个特别浅显的方式发出了质问:倘若说犹太人在缺席了两千年后,依然拥有收回对祖先土地的权利,那么,巴勒斯坦人在这里也已生息了一千二百年,难道我们就该什么都不给他们留下吗?


虽然驳斥谎言,揭露神话,不过,桑德并不是一个激进的学者。他并没有愤怒地表示,犹太人应该退出这片土地,退出耶路撒冷,解散国家。他说,以色列最该做的,是放弃它所一直牢牢把持的“犹太性”,从而让巴勒斯坦人也对以色列产生认同。


他引用了历史上的案例指出,各种各样的占领和征服过后,留下的重重不满和仇恨,都需要矛盾双方运用理性和智慧来解决。例如,美国在建国的过程中非法剥夺了印第安土著的土地,但没有人会说美国就不该存在了。而英国人在一千年前遭到来自欧洲大陆的诺曼人的征服,后来也没有人要求把诺曼人赶回大陆去。


现在的以色列,同样是在战火和征服中问世的,它已经有了它的成就,它对这片土地已经投入了心血并且卓有成效。与其贬低和取消这些成果,不如督促它打开胸怀,去兼容之前被它故意忽略和恐惧的巴勒斯坦人。因此,在桑德看来,放弃“犹太性”,不再继续坚持“以色列是犹太人的以色列”,对巴勒斯坦人和对犹太人而言,都是最有利的。


桑德的结论仍然为他在国内招来了巨大的非议,因为以色列的宗教保守派势力十分强大,他们绝对无法容忍任何人贬低《旧约圣经》的真实性,更不可能接受犹太人和巴勒斯坦人的平等。因为,保守派仅仅将桑德看作又一个犹太人中的叛徒,一个幼稚的、同情心过剩的左派知识分子,而不会去关注他之前的论证。


桑德坦言,他自己就是以色列人,他无意挑战以色列政府,煽动大众去仇恨自己的国家、自己的民族,他写这本书的主要动力,是心中的不平。他亲眼目睹了他那些巴勒斯坦学生的困境,感受到他们无所依归的痛苦。这个国家不承认他们是和犹太人平等的公民,而他们带着巴勒斯坦人的身份,又很难移居到其他国家。他们在犹太同学面前抬不起头来,因为自己的身份而自卑,但又很难找到摆脱自卑的途径。桑德说,为什么犹太人可以自在地住在美国,巴勒斯坦人却不能自然地呆在以色列呢?


谢选骏指出:上文十分阴险——表面上赞同《虚构的犹太民族》一书,实际上诋毁了它!方法是,把《虚构的犹太民族》一书说成是一个共产党分子为了政治目的而写的书。实际上,按照我一贯的观点,“犹太人”不是一个民族而是一种教徒,因此是凝聚力不是血统、语言和聚居地、提供生活,而是一种共同的信仰,就像“穆斯林”、“基督徒”那样。因此我认为,《虚构的犹太民族》所说的看法没有新意,更不是为了政治目的而杜撰出来的。



《虚构的犹太民族》

内容简介

《圣经》为何会成为记录一个民族起源的可靠史籍?以色列人是犹太民族直系和唯一的后裔吗? 以色列著名历史学家施罗默·桑德认为,大多数犹太人的故土遍布中东和东欧,这些分散的不同群体之所以能形成一个犹太民族,进而成为一个犹太国家,只可能诉诸被改编过的历史。以色列人强烈排他的民族认同并非古已有之,而是始自19世纪下半叶,由历史学家、考古学家等人类记忆的代言者发明而成。 这是一本批判性民族史,它拆解了犹太人的整套民族记忆架构,极具胆量地批判了广为传布的主导性叙事和史学话语,运用现代民族主义理论澄清了古老的神话。无论是了解以色列的过去、中东的现状,还是解决争端、构想未来,本书都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本书目录

序言

绪论 记忆的重负

第一章 制造民族:主权和平等

第二章 神话与历史混合的史学:起初,上帝创造人民

第三章 虚构的流亡:改宗和皈依

第四章 沉默的王国:探求不再为人知的(犹太人的)时代

第五章 差异性:以色列的认同政治

后记 没有国土的民族,没有民族的土地?

致谢

译名对照表

谢选骏:反復拆建都是为了猛吃回扣

《告别盲目基建,有的城市开始拆除轻轨了》(冰川思想库  2024-11-13)報道: 在轨道交通建设热潮中,豪赌失败的远远不只是有柳州。 “烂尾”多年的柳州轻轨,还是没能逃脱被拆除的命运。 近日,柳州市召开扩大会议指出,经过反复、深入的科学论证,继续推进该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已不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