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谢选骏全集

2023年9月16日星期六

谢选骏:长城也要抽税到百姓头上吗


《中国经济:地方政府财政危机下仍未推房地产税 背后有何争议?》(BBC 2023年9月15日)报道:


中国经济在疫情限制放开后,复苏疲弱,尤其是地产领域。这使得依赖卖地收入的地方政府财政紧张。


在此背景下,9月6日,中国的立法机构十四届人大常委会召开立法工作会议,并披露了该机构的立法规划,让外界一窥其五年任期内计划审议或加紧研究的法律草案,其中并未提及房地产税法,引起市场关注。


根据官方文件,人大常委会的立法规划分为三类:一、条件成熟、任期内拟提请审议的法律草案,共79件;二、需要抓紧工作、条件成熟时提请审议的法律草案,共51件;三、立法条件尚不完全具备、需要继续研究论证的立法项目。


房地产税法均未在三类中出现,令舆论诧异,因为早在2021年就已经完成一轮对房地产税法草案的征求意见,甚至在当年10月,人大常委会就授权国务院在部分地区开展房地产税改革试点。


对于中国经济而言,政府刚刚推出刺激房地产市场的种种政策,没有房地产税作为变量,或许更利于这个领域的复苏。


对于普通中国人,可能意味着两点:未来五年不必担心多交一笔税;这一信息对不同城市的房价会有不同影响。


为什么要搞房地产税?


中国过去20年房地产行业大爆发,不仅房企过度借贷,快速扩张,地方政府也在卖地中获得巨额收入。地方政府再把收入投入地方基建,推高地方经济,以此继续拉动房价。


但随着楼市走高,无论企业还是居民,都在大举借贷,风险不断累积,像一个内部翻滚的压力锅。


当资产带来的收入不足以支付利息,一些房企甚至个人只能进行借新还旧的“庞氏骗局”式融资,压力达到峰值,随时可能爆炸。


为了防止这一幕,2020年中国推出一系列政策,深刻改变房地产金融格局,火热的楼市骤然遇冷,恒大、碧桂园等房地产企业陷入困境,相应地方政府的土地出让金收入也罕见地出现大幅下滑。


土地市场遇冷,政府土地出让收入快速下行,尤其是以往对土地财政依赖度较高的地方,需要新的税种弥补土地财政收入的不足,而房地产税是理想的收入来源,因此为了改革地方财政依赖卖地的现状,征收房地产税被摆上桌面。


此外,在中国税制改革的大背景下,也需要房地产税。


2017年,时任财政部长肖捷也发表过一篇文章,其中把房产税放在“深化税收体制改革,健全地方税体系”一节下,称在持有环节征收的房产税是未来地方税收的重要来源,还称“不会因为骂声而改变”。


这一说法的背景是,习近平在第一个任期推进了营业税改征增值税的改革后,地方政府的税种进一步减少。分析指出,长远来看,地方政府还是需要自己掌握主动权的税种,房地产税成为理想选择。


此外,习近平还指出是推房地产税是为了“共同富裕”。他曾在中共党刊《求是》上的一篇《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文章中称,中国要防止两极分化,要推进房地产税立法和试点。


碧桂园等房地产巨头公司最近面临的危机,揭示了中国房地产市场更深层次的问题。经济金融专家给BBC评估后续风险。


千呼万唤不出来


2011年,中国在上海和重庆进行了首轮房产税试点。


上海和重庆的试点征收方式不同:


上海主要针对的是本市居民家庭在本市新购且属于该居民家庭第二套及以上的住房(包括新购的二手存量住房和新建商品住房,)和非本市居民家庭在本市新购的住房。


重庆则针对的是个人拥有独栋商品住宅、个人新购的高档住房以及在重庆市同时无户籍、无企业、无工作的个人新购的首套及以上的普通住房。

简要来说,上海针对的是拥有多套房的居民,而重庆针对的是高端豪宅。


虽然上海和重庆的试点已经落地很久,但过去十年间,关于房地产税进一步推行的说法一直是雷声大雨点小。


2017年底,中国时任财政部长肖捷在官媒《人民日报》上发表了文章,明确推进房产税立法和实施,并订下时间表:新开设的税种,力争在2019年完成所有法律程序,2020年完成落实税收法法定原则的改革任务。


但这个时间表终究成空,2019年即没有完成任何立法程序,更遑论2020年的落实。


直到2021年10月23日,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宣布,授权国务院在部分地区开展房地产税改革试点。在上海、重庆启动中国第一轮房产税试点十年之后,这一备受关注的新税种看似终于有了新的实质进展。


此次试点地区的房地产税征税,对象是居住用和非居住用等各类房地产。但没有明确试点的范围以及具体税率,仅称:“国务院制定房地产税试点具体办法,试点地区人民政府制定具体实施细则。国务院及其有关部门、试点地区人民政府应当构建科学可行的征收管理模式和程序。”


另外,决定授权的试点期限为五年,试点实施启动时间将由国务院确定。


此后该房地产税试点再无声息,两年过去后,最新的立法规划中不见房地产税的踪影,可能意味着,未来五年依然不会看到房地产税落地。


令市场始料未及的是,中国在疫情政策放开后,并没有迎来预想中的快速反弹,反而复苏疲弱,尤其是地产领域。分析称,如果要刺激楼市回暖,此时推进房地产税则不合时宜。


今年6月和7月,中国100家最大房地产开发商的新房销售量,甚至比去年封城之时还下降了30%左右。


甚至房企中的“优等生”碧桂园也陷入巨额亏损资金链断裂的风险之中。


到7月底,在中国政治局会议上,反常地没有提到“房住不炒”,这被视为放松的信号。


到8月25日,中国住房城乡建设部、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联合印发《关于优化个人住房贷款中住房套数认定标准的通知》,推动落实购买首套房贷款“认房不认贷”政策措施。


“认房不认贷”指的是,不管购房者有没有贷款记录,只要购房者证明其名下无房,就可以按照首套房认定。此举推高了市场的热度。


在这轮刺激下,刚刚开始有回暖迹象的楼市,如果推出房地产税则可能打断这一进程。


香港中文大学副教授杨扬此前向BBC中文表示,如果征收房产税,在房产供过于求的城市,房价可能出现下降的情况;但在一线城市,住房需求远远大于供给,房价不太可能下降。多一个房地产税其实只是进一步把总价再抬高,把大家买房的成本再抬高一点而已,还是转嫁到了买房者手中或者租金上。


在当前刺激房地产市场复苏的过程中,似乎两种情况都不理想:一方面政府不希望打压四五线城市房产过剩的楼价,影响销售;另一方面,如果继续推高一线城市本已经很高的房价,则可能会抑制消费。


中国房地产业过去20年迅猛发展,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的房价跃居世界前列。据世界银行报告,房地产行业约占中国GDP的30%。


争议


居民已经就国有土地付了70年租金,给了钱还征收税,出现重复征税,成为争议的焦点。


杨扬解释,开发商在拿土地的前期过程中已经付了各项费用,比如土地增值税、城建税、耕地占用税,这些费用其实在交易环节已经一次性转移给了买家。


“在制定房地产税的时候,因为必然要包括地税,怎么样整合或降低前期建设和交易环节的税收来避免重复征税,其实也是政府在制定新政策时面临的一个问题”,杨扬说。他还表示,其他的争议点还包括税率的设置、范围等。


在法理上讲,中国的土地是国有的,并不是私有的,所以征收主体就不存在。相比之下,欧美等国的物业税是基于财产属于私有这一事实,换言之,土地是居民个人的,那么对这块土地征税就要居民个人支付;但中国的土地是国有的,居民只是租70年,那么对土地征税,应该是土地所有者支付(即国家)而非居民个人支付。


此前,原中国国家税务总局副局长许善达说, 推进房地产税的立法有两个难点:一方面,随着时间的推移,土地价值在升值,而房屋在贬值,税基难以统一;另一方面,土地属于国有,而房屋属于私有,一个统一的税如何对两个不同的纳税主体征收,也是重大的挑战。


谢选骏指出:在共产党专政之下,中国人其实是没有房地产所有权的,中国人的房屋其实就像长城一样,属于“国家财产”——居民的住房地基,居民只有居住权却无所有权,政府可以随意征用但居民却无产权保护的。如此说来,贪官政府如果真的要对长城抽税,居民也不得不乖乖交税——因为“国防人人有责”,你就是不住长城,也等于使用了长城,所以必须人人缴税。长城也要抽税到百姓头上吗?当然了,否则如何叫做“无产阶级专政”呢!

2023年9月15日星期五

谢选骏:卢梭三十岁收到了魔鬼的信息


《卢梭与「百科全书派」有何矛盾?》(2014-12-23)报道:


关于卢梭(Jean-Jacques Rousseau)的文章比较长,但毕竟是故事,所以其实很好读。


故事要开始于1742年,这一年,卢梭30岁,来到巴黎定居。这时的卢梭,写过一些戏剧和剧本,在音乐领域有一定的造诣。并且是一个以「能被伏尔泰注意到」为梦想的青年作家。


在巴黎,卢梭结识了狄德罗,后来《百科全书》的主编。真正的故事也是从这里开始的。


狄德罗小卢梭一岁,当时也是在巴黎已经小有一点名气的作家。1745年的时候,法国的一家出版商邀请狄德罗将英国所出版的《百科全书》翻译成法语。这个邀请,促使狄德罗想要自己写一部《百科全书》。这也就是后来《百科全书》派的形成。


卢梭和狄德罗两个人于1742年认识。到了1749年的时候,两人已经认识了7年。正如我在前文提到的,卢梭早年在音乐方面有着一定的造诣,而这时狄德罗邀请卢梭写《百科全书》中关于音乐的章节。此时的卢梭,已经是巴黎上流社会与知识分子间的熟客。


而卢梭的生命开始真正出现转折的,是1749年。这一年狄德罗因为《哲学思想录》被法院查禁,后来又因无神论的言论被投入监狱。1750年,狄德罗一直被软禁在樊尚宫里。有一天,卢梭手里拿着一本法国报纸去看望狄德罗,在路上,卢梭看到了报纸上有一则新闻。是当时法国第戎科学院的一个征文比赛。题目是「科学和艺术的发展是否有利于道德的升华」。


当时卢梭对这个问题苦思冥想,之后根据卢梭自己的记载,他说他像是被雷击中一般得到了真理。他自己的形容是「我感到被强烈的心跳所压迫」「行走间呼吸困难,我倒在一棵树下」「我泪流满襟,但是没有感到自己在哭」。


为什么?用卢梭的形容是,自己当时突然获得了真理,明确的知道一个思想,这个想法之后维系了卢梭整整几十年的思想。那就是「人的本性是善良的,是社会制度使人变恶。」


想到这个之后,卢梭决定去参赛,参加这场关于科学和艺术的讨论。之后卢梭写下了题为《论科学和艺术》的论文,我也许要把这篇论文的思想归结为「科学和艺术使人堕落」。


要知道,当时的法国,正是艺术复兴的高峰,戏剧兴起。卢梭本人早年也写过戏剧,并且对于伏尔泰的戏剧赞不绝口。而科学也是一样。百科全书的唯理性派更是推崇科学。也就是在这里,卢梭已经开始和百科全书派出现分歧。并且越走越远。


1750年的时候,卢梭给因为一次误会而写信给伏尔泰澄清。必须要说明的是,此时两人的关系还是一个听说过另一个,另一个视一个为偶像。


然而令人没想到的是,7月份,卢梭这篇反对科学与艺术的论文竟然拿到了第戎科学院的头奖,在巴黎产生轰动。


伏尔泰对这本书的回应是什么?没有任何证据表明当时伏尔泰曾经阅读过这本书,而之后伏尔泰只说过一句话:「我深居普鲁士王宫,看不到小学生们为第戎学院奖写的命题作文」。


1753年的时候,第戎学院又一次公布了新的征文比赛题目。题目是「人类不平等的起源是什么,它是否符合自然规律?」


两年后,卢梭写下了那本《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


这一次卢梭的思想依旧,人生而为善,但是私有制开始人类就已经变恶。社会制度与科学的发展让人越来越恶下去。


也就是在1755年这一年,是卢梭和伏尔泰交恶的开始。


这一年,也是伏尔泰移居日内瓦的日子。我们知道,卢梭出生于日内瓦。卢梭这一辈子尽管经历过几次更换宗教,然而一直都以日内瓦公民自居。在卢梭写给日内瓦的一名牧师凡尔纳的信中。这个凡尔纳不是之后写海底两万里的那个凡尔纳。提到了伏尔泰移居日内瓦的事情。并且说「如果人们仅仅和他的学问打交道,那么就要一辈子拜服在他的膝前」。然而卢梭把仅仅两个字加了着重号,也就是当时,事实上卢梭已经对伏尔泰这个人产生了一些意见。并且,卢梭更担忧的是伏尔泰的到来会败坏日内瓦的风气,带来戏剧。因为刚刚已经提到,事实上卢梭是反对艺术的。这件事情此后闹得越来越大,不可收拾。


之后卢梭寄给了伏尔泰一本他的新书,也就是这本《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在伏尔泰回复的感谢信中,他的原话是这么说的:


「先生,我收到了您写的反对人类的新书。深表谢意……至今还没有人如此煞费苦心地要让我们与禽兽同类。读了您的著作,人们意欲四足爬行。不过我已经失去此习六十年之久,复习恐怕力不从心。很遗憾。」


在之后伏尔泰关于卢梭这本书的评注中,有三十五条笔记,全是反对。并且用诸如「第欧根尼的猴子,你应该上树。」之类的话语来评价卢梭。第欧根尼是希腊犬儒主义的代表人物。据说家就是一个酒桶。


当时的伏尔泰认为卢梭是可笑的,根本不值一提。


卢梭与百科全书派的全面决裂


卢梭在第一次去看望狄德罗时,产生了写下《论科学与艺术》的想法。这个时候两人关系尚好,狄德罗还鼓励卢梭把自己的文章交给狄德罗审阅,并且拿去投稿参赛。


时间到了1757年,《百科全书》第七卷出版。这一年还有另外一件事情,是卢梭对于狄德罗所著的《私生子》的评价。几乎将狄德罗视为对手,在和狄德罗的争辩中,直至和狄德罗闹翻。


初次之外,卢梭依旧认为戏剧的表现力是虚伪的,除了使人堕落之外没有任何用处。然而狄德罗却认为艺术有助于现代公共生活的构建。


这一年百科全书的第七卷中有达兰贝尔所写的一篇题为《日内瓦》的文章。达兰贝尔是《百科全书》的合著人之一。也是当时著名的数学与物理学家。在当时院士的名头几乎拿到手软。


前边已经提到,事实上卢梭对于日内瓦有很深的感情。而达兰贝尔在这篇文章中所写的一条,让卢梭很不爽,那便是倡导在日内瓦开设一个剧院。


所以事情到了这一步,我们已经明白。达兰贝尔倡导开一个剧院,卢梭反对剧院。这个剧院要开在日内瓦,卢梭爱日内瓦。卢梭于1758年三月写了一份信给达兰贝尔,信的标题为《关于戏剧艺术致达兰贝尔的信》。


而这封信的全标题是什么呢?全标题是:


《日内瓦公民让-雅克·卢梭致法兰西学院院士、巴黎皇家科学院院士、普鲁士皇家科学院院士、伦敦皇家科学院院士、瑞典皇家文学院院士、波伦亚院士达兰贝尔的信,论他在<百科全书>第九卷<日内瓦>文章中提出的在该城市建立剧院的建议》


在这里可以看出,卢梭的意义在于,期盼自己以一个「日内瓦公民」的身份可以对抗达兰贝尔所有的院士头衔。


而这和伏尔泰有什么关系呢?


前边已经提到,伏尔泰于1755年移居日内瓦。并且买了一栋别墅。在这栋别墅里,伏尔泰一直邀请自己的朋友们在别墅里上演戏剧。并且在日内瓦附近搭台演戏。影响越来越大。


而达兰贝尔和伏尔泰关系一直甚好。于是这里就有了一个谜团,似乎达兰贝尔是在伏尔泰的授意之下,在《日内瓦》这篇文章中倡议建立一个剧院。


所以到这里就可以明白,卢梭知道这背后一定有伏尔泰的意思。这封信表面上是在反对达兰贝尔,而背后的反对也让人明了。


这封信在日内瓦引起了轩然大波,日内瓦的虔诚的宗教徒们想要借这个机会达成禁止戏剧演出的禁令。而且,他们很快成功了。议会禁止在日内瓦开设剧院。


伏尔泰起初对这封信没有回应。只是在写给达兰贝尔的信中提到了卢梭,并评价道:


「一个自称是自由的日内瓦公民,像獾一样躲进森林,靠包租人的施舍过日子,并且一如既往的仇恨人类。」


伏尔泰随后的回应很简单,「疯子」、「第欧根尼的狗杂种」、「神经病」。铿锵有力,掷地有声。


而玻璃心卢梭在1760年6月份,又写给了伏尔泰另一封信。很可能是因为,伏尔泰没有理那封写给达兰贝尔的信。


这封信是卢梭写给伏尔泰的语气最强硬的一封,我在这里摘录给各位看。


「先生,我根本就不喜欢你。我是你的追随者和拥戴者,可是你却伤害了我,这种伤害触及心灵。


……


你断送了日内瓦,这就是你对这个城市收容你的报答。你使我和我的同胞离异,你使我无法回到我的祖国。你逼得我要客死他乡。唯一的葬礼就是被扔进垃圾场。而你却在我的祖国获得了一个人能享有的所有荣誉。我恨你。」


卢梭看到伏尔泰的戏剧对日内瓦的影响,卢梭看到了日内瓦的人疯狂追随一个和自己的思想完全相反的人。这是卢梭对伏尔泰由「爱」转「恨」的原因。


之后卢梭在给所有人的信中,提到的伏尔泰已经不是那个文豪,而是「小丑」与「卑鄙的小人」。


伏尔泰对于这封信的回应是:


耸耸肩,然后说:「让-雅克已经疯了,竟然比人们想象的还要疯狂。」


然而真正让伏尔泰发怒的,是随后日内瓦禁止伏尔泰在日内瓦演出戏剧,并且禁止本国居民在城内上演任何戏剧。


随后,1761年,卢梭的小说《新爱洛绮丝》出版。这本书也成了牺牲品。伏尔泰疯狂的攻击这本书,在整整三个月的时间里,写信必提。


其次遭殃的是1762年出版的卢梭所著的《社会契约论》和《爱弥儿》。这两本书之后对思想界的影响不用再提。然而在伏尔泰这里却遭了殃。


虽然伏尔泰在公开发表的文章中说道:「惩罚他的唯一方法是:既不要看他,也不要看他的酒桶(第欧根尼的酒桶),不予理睬比打他更有效。」


然而这两年里,伏尔泰对卢梭的「我恨你」报以「恨」的回答。这两年里,伏尔泰对卢梭疯狂攻击,以至于之后孔多赛对此的评价是:「要不是他对卢梭的一点点不公正……使人们感到他还是一个人的话,人们简直会相信他是一个神。」


在《社会契约论》与《爱弥儿》出版不久,法国很快就禁了这两本书,理由是亵渎宗教。并且下达了逮捕令来逮捕卢梭。不过机智的卢梭已经先一步离开法国。到达瑞士的伯尔尼。并且,随着法国的禁令下来。很快的,日内瓦当局也宣布了查抄焚毁这两本书,并且下令,如果卢梭出现在我们的领土上,应当将他拘捕。


没想到过了一个月不到,伯尔尼政府也宣布卢梭是不受欢迎的人,没有去处的卢梭只好到了普鲁士和瑞士交界处的一个山谷里,莫蒂埃镇。


此时的卢梭,已经无法再去法国,日内瓦,伯尔尼。只能躲在普鲁士的领土上避难。


这时卢梭认为,查抄自己书的唯一幕后黑手便是伏尔泰。毕竟,以伏尔泰的名望和影响力,不可能对于法国与自己故乡日内瓦的政局没有影响。甚至是在伯尔尼卢梭依旧这么认为。此时的卢梭,对于日内瓦已经心灰意冷。在卢梭的笔下写道:


「一个由诗人和杂耍师统治的国家和我毫不相干。」


从此之后,卢梭再也未能回到自己的故乡。


这时的卢梭,已经不在乎自己当世之名到底是什么。卢梭认为后世终究会给自己一个正确的评价。并且,卢梭的身体每况愈下,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卢梭开始动了写下自己传记的念头,这本传记后来名为《忏悔录》。在开篇里他写道:


「不管末日审判的号角什么时候吹响,我都敢拿着这本书走到至高无上的审判者面前,果敢地大声说:『请看!这就是我所做过的,这就是我所想的,我当时就是那样的人。』 看看有谁敢于对您说:‘我比这个人好!’”」


时间到此,卢梭的一生已经过去大半辈子。也已经完成了和自己大多数朋友的交恶。他和伏尔泰的争吵依旧。两人已不再给对方写信,然而争论未休。


卢梭和休谟


然而事情远未结束,让我们把时光跳到1765年,这一次,被卢梭伤害的是休谟。


1766年,卢梭在莫蒂埃的山谷里已经待了四年。在友人的建议下,卢梭联系上了在英国的休谟。一开始,在休谟给卢梭的信中,休谟表现出了对于卢梭的赞赏。并且直言卢梭是「自孟德斯鸠去世后,所有欧洲文人中我最敬佩的一位。」


在1766年,卢梭经过巴黎在休谟的陪同下来到伦敦。并且暂住在休谟的家里。这里必须要指出的是,卢梭回到法国的一切手续,都是由休谟一手操办的。可见当时休谟对于卢梭的珍视。到达伦敦之后,没过多久卢梭便搬出了休谟的家。和自己后来的妻子泰雷兹住在离伦敦200公里的地方。


在休谟接待卢梭之前,曾经有人告诉休谟,说他不可能不和卢梭吵一架。并且直言卢梭是一条毒舌,总有一天会被蛇咬。


远在欧洲大陆的伏尔泰,更是对此事暗加嘲讽,伏尔泰对此事评论道:


「让-雅克去英国了,他肯定呆不长久。……他已经开始说要去马洪港,或是科西嘉岛(也就是拿破仑出生的地方)。他在日内瓦、巴黎、伯尔尼、莫蒂埃时就已经疯了,他到了英国,马洪港或者科西嘉岛仍然是个疯子,直到断气。」


然而休谟对于此事并未放在心上,不仅如此,休谟还想帮卢梭在英国国王那里申请一份年金以维持生计。起初,休谟在征求卢梭的意见之时,卢梭答应说没有问题。


然而卢梭认为,国王要将津贴保密过于挑剔。自己索性不要他说自己并不拒绝「国王陛下的美意。」但是他希望「能在自己全心全意地领受这番美意的时候才接受。」


休谟不明白为什么,难道是因为保密?或者是只是客气。文人休谟在此时充分脑补了卢梭可能的各种想法,然而玻璃心卢梭却只字不说。休谟认为申请这份年金是好的。索性继续帮他申请条件,并且和国王说明去掉这个保密条约。


就这样,年金申请下来了。休谟连忙把这个好消息告诉卢梭。卢梭想做的全部办到了。


没想到过了四天,卢梭回信了。信的内容却让休谟大吃一惊。在信里卢梭写道:「我原以为您心知肚明,可是您却视若罔闻。您把我接到英国来,表面上是让我找到了避难所,实际上却让我身败名裂。真不愧您的良心。我不想再和您有任何往来,这是我写给您的最后一封信。」


休谟看到了这封信大为震惊。然而休谟还是不愿意放弃,写信问卢梭原因。卢梭不愿再回。


事后,休谟对卢梭的评价是「世上绝无仅有的、最残忍、阴险的恶徒,是人类的耻辱。我将一只毒蝎焐在怀里,结果被咬。」


一个月之后,达兰贝尔去拜访伏尔泰,临走之际告诉伏尔泰:「我差点忘了,告诉您一件大新闻,休谟先生和让-雅克闹翻了。」


伏尔泰只是拿着报纸,头都不抬,面无表情的说:「这又一次证明让-雅克是一个疯子,一个凶恶的疯子,十分遗憾。」


在卢梭之后给休谟解释的信中,卢梭直言。他认为这一切都是休谟,伏尔泰与达兰贝尔三个人的阴谋。目的就是为了让他身败名裂。不过他早已经不在乎这一切。


休谟本来想要将此事原原本本写出来,并且在巴黎出版。然而却被达兰贝尔劝阻住了。达兰贝尔一是觉得不值,二是不愿意将哲学家们之间的争吵公开化,以免让宗教徒嘲笑。


随后,伏尔泰写信给休谟,并且将这封信公开发表。在信中,伏尔泰第一次披露卢梭将自己的五个孩子扔在孤儿院里,或者是卢梭曾经感染梅毒。对于第一件事,之后卢梭在《忏悔录》里证实确实发生过。对于第二件事,卢梭否认。


在这封信中,伏尔泰用了所有能攻击卢梭的言语来攻击卢梭。先是说「我看休谟先生和让-雅克这场纠纷的最终结果是,卢梭招徕公众的唾弃,休谟先生得到应有的尊敬。」


随后在整封信中,伏尔泰的用词都是:「彻底疯了」、「凶恶的疯子」、「大疯子」、「惊人之疯」、「据说他很快就会被送到伦敦的精神病院」、「一个既凶恶又荒唐的江湖骗子」、「骗子」、「在伦敦游行,标价一先令」、「这个骗子是当今世上最危险的无赖」、「让-雅克只配被世人遗忘」。


伏尔泰无论如何也不会想到,这个叫做让-雅克的江湖骗子,之后直接或影响了这个世界上几场大革命。


卢梭对此的回应是:「我对我的名声主意已定,不想再作任何辩解。至少在我有生之年,我心甘情愿地听凭我那些不知疲倦的敌人对我的处置。」


因为,卢梭的回忆录已经快写完了。


1767年,卢梭在和英国所有人都闹翻了之后,回到了法国。


此时法国的通缉令依旧在,然而却未在卢梭身上生效。1768年,卢梭和泰雷兹结婚。对此,伏尔泰的评价是:「巫婆终于如愿嫁给了巫师,我不敢相信这世上有一个人能同让-雅克配对,一切圆满。」


在两人最后的十年里,两人依旧沿着不同的轨道前进。卢梭在法国完成了《忏悔录》,《让-雅克对话卢梭》与未完成的《一个孤独漫步者的遐思》。


而伏尔泰产量颇丰,依旧活跃在欧洲文坛上流社会。


1778年,两人共同去世。2月10日,伏尔泰回到巴黎。收到了巴黎人热烈的欢迎。此后伏尔泰卧床,5月30日归天。


而卢梭在等到伏尔泰去世之后不久,于7月2日,在患有精神分裂症的情况下,于巴黎东北部去世。据说死时穷困潦倒,被马车撞翻,然后被恶狗扑残。


十几年后,法国爆发大革命。卢梭与伏尔泰的思想对这场革命影响深远。而法国人民也将伏尔泰和卢梭的灵柩一前一后的迎进先贤祠。两人各自有一个最大的墓室。面对面,卢梭的棺木上写着「自然与真理之人」。伏尔泰的棺木上写着「诗人、历史学家、哲学家」。在先贤祠中,两人共度了两百多年。


哲学家们也是人,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远者如卢梭伏尔泰狄德罗休谟等人等人。近者如叔本华与黑格尔,维特根斯坦与罗素,萨特与加缪,对于我们这些普通人而言,这些人除了带给我们无穷的思想之外,更能带给我们这些趣事,让我们知道,原来他们也是人。


编辑于 2014-12-23 02:41

百科全书学派是巴黎的一个文人圈子。其主要人物包括但不限于霍尔巴赫(男爵,为成员提供物质支持和政治庇护),狄德罗,达朗贝尔(百科全书主编副主编),格里姆(《文学通信》编辑),以及伏尔泰。之所以把伏尔泰放在最后,是因为伏尔泰并不经常跟巴黎这群人混在一起,而且他当时的声望远远高于前面这些人,以后在喷卢梭的时候,他也基本都是各种单杀,不屑于跟巴黎的文人们合作。


百科学派里面还有两位特殊的人,一位就是卢梭。卢梭是百科学派很早的成员,但是后来因为种种原因跟这个圈子决裂。另一位就是休谟,休谟作为英国驻法国大使的一段时间,在巴黎跟百科学派的文人们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因此虽然不算正式的“百科学派成员”,但是确实是这个圈子里的成员。


这是一个群星闪耀的时代,上述的这些人,除了格里姆之外,都能在百度百科有独立的词条。当然,本篇文章并不是讨论他们的成就,而是讨论他们之间的关系,尤其是其他成员跟卢梭之间的关系。


卢梭的成名的时间很晚。他30岁离开华伦夫人,来到巴黎,结识狄德罗,开始了二人15年的友谊;33岁才跟伏尔泰有书信交流;36岁结识了霍尔巴赫,以及埃皮奈尔夫人(曾经是卢梭的挚友,同时也是格里姆的情人);37岁结识格里姆,38岁终于在灵感的迸发之下写出了名篇《论科学与艺术》并且一举成名。


应该说,卢梭在成名之前,跟他的朋友们关系还是很愉快的。卢梭在去世前写的最后一部书《一个孤独的散步者》中曾含蓄地表达,他确实也怀念那段朋友之间倾心相交的时期,即使那些人都是在哄骗他。而他们之间关系的真正转折点是卢梭的戏剧《乡村占卜师》的发表。这件事所造成的连锁反应彻底地改变了这些曾经的好友之间的关系。


如今的卢梭更多的被定义为社会学家、政治学家。但在当时,介绍卢梭的时候却是《乡村占卜师》与《新爱洛伊斯》的作者。《乡村占卜师》是卢梭最著名的音乐作品,在当时红极一时,更重要的是,法国国王和贵族们都很喜欢这部剧。路易十五看完这部剧之后非常高兴,准备召见卢梭,并给卢梭一份年金——资助艺术家是那个时代欧洲君主的爱好。


但是,卢梭却拒绝了。


他给出的原因是,一旦拿了国王的钱,以后就不能自由自在的写作了,并且他认为靠写作来换取面包会令自己的灵感枯竭,自己还是像以前那样想写什么就写什么为好。


他的这种行为后来被众多的左翼文人所继承,所以现在大家看来也没什么奇怪的。不过以当时的人看来,拒绝一个国王的好意既傲慢又愚蠢,尤其是在卢梭本身经济条件不太好的情况下。


狄德罗自相识以来第一次跟卢梭吵架,他认为卢梭就算拒绝了国王的召见,至少应该接受年金。应该说,狄德罗是作为朋友提出中肯的建议,卢梭也承认狄德罗应该是出于好心,但是,他无法接受别人来要求他怎么做事,于是他跟狄德罗的友谊第一次出现了裂痕。


在卢梭的《忏悔录》中很清楚的表达,虽然当时在巴黎他认识很多人,但他最要好的朋友就是狄德罗、格里姆和埃皮奈尔夫人。在《乡村占卜师》大热后的一段时间,由于厌烦了巴黎的喧嚣,卢梭决定回到自己的故乡日内瓦。但是自己的敌人(当时还没有彻底决裂)伏尔泰住在日内瓦,这令他开始犹豫。在此时,好友埃皮奈尔夫人力邀卢梭住在自己附近,于是卢梭离开巴黎,住进了”归隐庐“,开启了一段至少他自己看来还是很幸福的时光。


卢梭跟埃皮奈尔夫人的关系原本是极其要好的,但是由于卢梭在45岁的时候,开始了与埃皮奈尔夫人的小姑子,乌德托夫人的恋爱,两个好友之间的关系逐渐发生了裂痕。顺便提一句,一般认为乌德托夫人就是《新爱洛伊斯》中朱丽的原型。这本小说是浪漫主义文学的始祖之一,当时火遍全欧洲,为卢梭赢得了无数女性读者。


卢梭完全无法理解埃皮奈尔夫人为什么对自己的恋爱这么抵制(当然了,大家都知道是什么原因),二人开始怀疑与争吵。而在卢梭离开巴黎前后这段时间,他和其他百科学派成员的关系也变得恶化。亲密的朋友狄德罗和格里姆不停地策划如何让卢梭回到巴黎的计划,以至于经常鼓动卢梭的女友和女友的母亲离开卢梭,无论他们是否出于善意,都让卢梭觉得这些朋友开始背着自己做什么隐秘的事,不能再完全相信了。而卢梭再次进入霍尔巴赫的家中时,他也逐渐发现朋友们不像原来那样欢迎他,而是窃窃私语,似乎在议论他。卢梭把这种改变归咎于《乡村占卜师》的大热令朋友产生嫉妒,但更可能的理由是,他的朋友们无法理解这个拒绝国王年金的疯子为什么离开了如花似锦的巴黎,而居住在萧瑟的乡下——他是不是在沽名钓誉?还是狂妄的觉得巴黎的朋友们配不上自己?霍尔巴赫这段时间对卢梭的态度也变得粗暴,使得卢梭不愿意再登门拜访。但是,当在归隐庐的卢梭听到霍尔巴赫的夫人去世的时候,他回忆起往日的那些温馨的日子,于是写信安慰霍尔巴赫,两人的关系继续维持着不好不坏的关系。


卢梭真正与他的好朋友们开始决裂源于一件小事。埃皮奈尔夫人声称自己得了肺病,希望卢梭能陪她去日内瓦看病。这件事情确实很蹊跷,因为卢梭刚刚跟埃皮奈尔夫人谈过话,完全没有什么问题,怎么忽然就病了呢?后来卢梭多方打听,并且综合判断,认为埃皮奈尔夫人很可能是怀孕了,并且孩子就是好友格里姆的。(这件事在历史上是否真实,是存在争议的,但在当时确实是一个流传甚广的说法,并不单纯是卢梭的幻想。)


于是卢梭以身体不好为由拒绝了埃皮奈尔夫人的要求。此时狄德罗给卢梭写信,认为他应该回报埃皮奈尔夫人的友谊,陪她去看病。然而,卢梭看出来了这封信实际上是格里姆写的,并让狄德罗把它转交给自己。怒不可遏的卢梭直接来到了埃皮奈尔夫人和格里姆的面前,将自己充斥着责备的回信朗读出来。最终,卢梭与两人绝交。


这件事发生之后,狄德罗来看望卢梭,卢梭面对挚友大倒苦水,把最近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一些私密的事情告诉了狄德罗——过了几天全巴黎都知道了。狄德罗毫无疑问是一个品德高尚的人,但是他也确实有嘴巴不严的缺点。于是,卢梭跟狄德罗也彻底绝交了。


不过,虽然跟三个最要好的朋友绝交,但是之后卢梭跟他们三个人的关系却不完全一样。卢梭和狄德罗曾有15年货真价实的友谊,虽然绝交,但是在狄德罗被人指责的时候依然会为其说话,狄德罗也几乎没有说过什么卢梭的坏话。埃皮奈尔夫人也是如此,卢梭本来准备在生前发表自己的自传《忏悔录》,但是埃皮奈尔夫人表示抗议,因为《忏悔录》的下卷里面有很多对她名誉有损的事情。卢梭于是决定把《忏悔录》下卷在他死后15年(1793年)发表,因为他认为那时书中所写的人都已经去世了——这点卢梭倒是估计错了,因为格里姆还孤零零地活到1804年。这位卢梭曾经最要好的朋友,惊恐地看着这位有些神经质的友人居然被神话成自由的象征。卢梭对格里姆的怨念是最大的,因为他认为格里姆从来没有真正的喜欢过自己。


在跟狄德罗、格里姆断交之后,卢梭跟其他百科全书学派成员已经不可能再维持良好的关系了。霍尔巴赫跟他的关系逐渐变得恶劣,巴黎的文人们也开始对他开始了第一波集体攻势。


需要指出的一点是,卢梭跟达朗贝尔的关系其实要比一般人想象中的要好。卢梭曾经为了驳斥达朗贝尔和伏尔泰的观点,曾经写了一封著名的《致达朗贝尔的信》,跟快要气疯了的伏尔泰不同,达朗贝尔看过后还觉得蛮有意思的,并且把其跟自己的观点一起发布出来。后来,卢梭发表《爱弥尔》的时候,达朗贝尔也诚挚地献上了祝贺,跟伏尔泰悄悄地在书中注释不同,达朗贝尔直接夸赞这本书可以令卢梭“超越其他一切文人”。或许正因为如此,当需要卢梭帮助的时候,达朗贝尔可以坦荡地给卢梭写信(卢梭跟很多贵族关系很好),请求卢梭托关系解救自己的朋友,卢梭也欣然应允。即使后来,由于卢梭和休谟的问题,巴黎的文人对卢梭群起而攻,达朗贝尔自己也为休谟撰写描述“真相”的小册子,他依然强调要“尽量公正,给卢梭同样辩驳自己的机会。”同时,达朗贝尔还怒斥写匿名信诋毁卢梭的英国作家沃波尔,认为他无端伤害了一个无辜的人,应该终身愧疚。


顺便一提,狄德罗跟达朗贝尔一样,在学术上有着极其宽广的胸襟。《论科学与艺术》是卢梭的成名作,其中的思想跟狄德罗的思想完全相反,但是狄德罗却鼓励好友去投稿。《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更是完全否定了狄德罗这类启蒙思想家关于理性和进步的观点,但是狄德罗对此爱不释手。正是由于他的鼓励,卢梭才写出了这两篇知名的论文。


但是伏尔泰并不是这样的人。


跟卢梭其它“敌人”不同的是,伏尔泰和卢梭原本几乎没有什么私人恩怨,两人甚至只擦肩而过一次。但是伏尔泰特别厌恶卢梭的观点,卢梭写完《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之后》,满心欢喜地寄给了偶像伏尔泰,但是伏尔泰的评语非常刻薄称其为“反人类巨著”——当然,伏尔泰万万没想到,这本他认为不值一提的书,在后世比他所有的书都要出名。


后来,由于不满伏尔泰在《里斯本的毁灭》中所透露出的悲观主义精神,卢梭给他写了一封宣传乐观主义精神的信。伏尔泰没有正面回应,但是有一种说法是,在伏尔泰最著名的小说《老实人》中,那个满嘴乐天知命的哲学教师就是讽刺卢梭而设定的角色。


在日内完居住的法国人伏尔泰主张在日内瓦设立戏院,而卢梭,作为一个居住在法国的日内瓦人则表示坚决反对。当卢梭将那封《至达朗贝尔的信》寄出之后,伏尔泰和卢梭的关系变得更差了。最后,一件小事终止了两人的关系——卢梭曾经给伏尔泰写的信被流出,并且很可能被别用用心的人牟利。卢梭写了一封绝交信给伏尔泰,这封信令伏尔泰气急败坏,但是却又从来不给别人看。至此,两个人的关系彻底破裂,并且直到一起被葬在先贤祠之前,再也没有书信交往或者碰面。


伏尔泰对卢梭的厌恶达到了令人匪夷所思的地步。考虑到卢梭在文人中的人缘很差,性格孤僻且敏感,所以伏尔泰厌恶他是不足为奇的。但是,伏尔泰为了诋毁卢梭,经常写匿名信痛骂他,甚至还曾经污蔑日内瓦的剧院是卢梭烧的,这就稍微有些过分了。卢梭的《新爱洛伊斯》发表之后,伏尔泰几乎三个月的信都在骂它——他似乎还没意识到,以他的知名程度,越骂这本书,这本书就越火。再后来,他骂卢梭的话越来越难听,什么猪啊,猴啊,泥啊,屎啊,用词如此粗俗,很难想象是那个理性、典雅的伏尔泰能说出口的。客观的说 ,伏尔泰的行为加剧了卢梭晚年的“被害妄想症”,不过卢梭为了辩驳伏尔泰对自己的诋毁,写出了文学名著《忏悔录》,这对全人类来说,或许也是一件好事。


至于休谟和卢梭的关系,篇幅有限,先暂且不写。毕竟休谟也不是真正意义上百科全书学派的成员。不过,两人真正的关系和决裂的原因远远比市面上那种“卢梭幻想症发作”的解释要复杂的多。这方面的中文资料比较稀缺,我只看过一本《卢梭与休谟——他们的时代恩怨》,至少我个人认为写的还比较客观,大家感兴趣可以看一看。


最后说一句,由于卢梭关于政治学的思想和他后世粉丝的行为,自由主义的知识分子们往往存在着过于丑化他的倾向。我的建议是,无论是你是否喜欢他,都应该在看完他的著作之后再对他进行评价。事实上,知乎作为一个平均学历比较高的社区,对于卢梭的评价也有相当多的来自于想当然和道听途说。当然,本人的水平有限,如果有什么错误也欢迎大家指正。


编辑于 2020-02-23 04:07

卢梭同百科全书派的矛盾主要体现在对启蒙运动和启蒙理性的态度之上。可以关注,卢梭同伏尔泰之间的数次书信,以及卢梭为了回应达朗贝尔给《百科全书》中日内瓦这一词条中主张在日内瓦建立一个剧院的建议。


在卢梭和伏尔泰的争论中,对论不平等的讨论比较多,在伏尔泰看来,卢梭的思想是想要人回归到四足爬行的动物状态。与此同时,卢梭则指责伏尔泰没有对论不平等进行审慎的阅读。卢梭写作论不平等的本意,是为了告诉人们,我们的理性,应该受到限制,并不是说去帮助人无限满足自己的欲望。


相比之下,卢梭对达朗贝尔的批评。在某种程度上有点类似于柏拉图在理想国中对诗歌的批评,对是卢梭在批评的时候也有引用柏拉图的观点,在他们看来,诗歌都是刺戟和激发个体的欲望,并不利于人们保持勤俭节约的淳朴品质,使人逐渐走向堕落。


所以,卢梭同百科全书学派决裂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对人类理性的看法的不同。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看到,卢梭的思想是具有预见性的。卢梭在启蒙运动刚刚开始的时候,就预示到了理性的发展,对人的欲望的推波助澜的作用。所以,卢梭是提出了现代性危机的第一个思想家,而这个观点比当时讴歌启蒙运动带来的理性的胜利的思想家要超前很多。


发布于 2020-09-11 21:01


《百科全书》主编为狄德罗,副编为让·勒朗·达朗贝尔。在编篡《百科全书》之前,狄德罗已经开始与一些志同道合的自由思想作家结成了一个学术圈子,主要人员有孟德斯鸠、魁奈

、杜尔哥、伏尔泰、卢梭、布丰、孔迪亚克、达朗贝尔、马布利、霍尔巴赫、爱尔维修等不少法国启蒙运动时期之著名人物。这些人也都参与了《百科全书》的编辑。


简单概括一下他们之间的恩怨,就是卢梭跟这个团体里的很多重要成员都从很好的交情开始发展到最后互相撕逼,包括卢梭自己。


狄德罗:刚到巴黎时,卢梭见到狄德罗,后者比他小一岁,两个人都没什么名气。1749年狄德罗因为自己的《论盲目》被投入监狱,卢梭给法国实际控制者蓬巴杜夫人写信请求陪狄德罗一道下狱。同年,第戎学院面向全法征文,题目是“论科学和艺术之复兴对道德可能产生污染还是净化的作用”。卢梭凭此文一举成名,被第戎学院评为第一。这篇文章就是著名的《论艺术与科学》,主旨就是科学艺术的进步已经使政府摧残了个人的自由,导致了道德的败坏。


当时启蒙运动的主要思想家都是鼓吹科学艺术进步的,卢梭这篇文章可以说是狠狠黑了他们。尽管如此,狄德罗还是惊叹他的天才,热心安排这篇论文的出版。后来还有一位格林,再加上霍尔巴赫,这三位都是一块去逛八大胡同的交情。


然后1756年,因为卢梭的老婆,三个人撕逼了。


撕逼的起因是卢梭从来没爱过自己的正妻泰雷兹,而且他很穷,还想在外面包养情妇。格林、狄德罗和霍尔巴赫三个人看不下去了,筹了400镑的年金赠予泰雷兹和泰雷兹的娘,并且约定不让卢梭知道以免伤害他的自尊。卢梭知道了之后大发雷霆,认为这几个人是在侮辱他。


狄德罗:你那地方太冷了,你搬家吧。


卢梭:你在侮辱我。


狄德罗:你那房子不适合住老年人,你搬家吧。


卢梭:你在侮辱我。


狄德罗写戏剧里有句台词:好人生活在团体中,只有坏人孤独地活着。


卢梭:你嫉妒我隐居生活的安静。


狄德罗:……


然后因为卢梭泡人家老婆,狄德罗劝他承认(其实这事在当时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卢梭答应又反悔,两人又撕了一次逼。


达郎贝尔以及其它百科全书派成员:


卢梭跟“百科全书”派彻底决裂是在1758年。这里面有双方哲学观点的不同,也有各种情妇老婆的烂事儿。但一开始跟卢梭撕逼的主要是狄德罗,达郎贝尔纯属躺枪。


百科全书第7册里有一篇文章是达郎贝尔论加尔文教的,主题是应当在加尔文教地区开设剧院。卢梭于是在1758年发表了一封致达郎贝尔的公开信,说开设剧院败坏道德。这封信指桑骂槐说狄德罗出卖他,还把斗争矛头指向了伏尔泰。


达郎贝尔收到此信莫名其妙,也没怎么理。后来卢梭逃亡时,达郎贝尔还帮他联系过普鲁士国王腓特烈大帝。


伏尔泰:伏尔泰比卢梭大18岁,当时在文坛算是一哥,卢梭的老前辈。伏尔泰本来极为欣赏卢梭的才能,但卢梭发表公开信跟百科全书派决裂后,百科全书派认为卢梭背叛了他们。伏尔泰骂卢梭犹大,卢梭骂伏尔泰小丑。


伏尔泰跟卢梭是启蒙运动一前一后两支健笔,影响力很大。两个人都很自信自己的文才,又都有点神经过敏,所以撕逼撕得异常惨烈。


卢梭给伏尔泰这么写过信:


我不喜欢你,先生。对我,你的这位门徒和狂热者,你加予莫大的伤害。


卢梭崇拜过伏尔泰,所以这封信的语气还有点被抛弃幽怨。但伏尔泰在跟达郎贝尔来往的信里就很直接:


他从第奥根尼的桶子里找到了四、五片腐烂的木头,爬了进去就对着我们狂吠。


不得不说卢梭跟伏尔泰的撕逼大大加强了卢梭的战斗力。他在接下来的几年里写出了《社会契约论》和《爱弥儿》,但也因为后者遭到巴黎主教指控。卢梭于是逃出巴黎。


当时伏尔泰读了这本书,觉得其中有很多很好,但可惜是出自这类骗子手中。不过当他听说卢梭无家可归了,他曾邀请卢梭到他家来避难。卢梭拒绝了。


然后他逃到日内瓦。日内瓦有一些自由派为他辩护,但是辩护失败。卢梭又怒了,写了封信跟日内瓦大议会撕逼,放弃市民权。


休谟:休谟不算百科全书派的,但卢梭跟休谟打交道的历史比较能代表卢梭的性格。


卢梭1766年到伦敦,休谟全程安排。休谟一开始对他印象很好。但卢梭很快就不愿意跟英国上流社会打交道(部分原因是因为他认为自己的老婆泰雷兹太寒酸,拿不出手),于是又找地方隐居。有个人给他提供了一栋房子。卢梭一开始知道,跟休谟埋怨说,打发我就像打发乞丐一样,而且你肯定在背后使坏了。


然后过了一个小时(据休谟记载):


“他突然坐在我的膝上,双手抱住我的颈部,热情地吻我,而眼泪沾湿了我的脸,大声叫着:‘你能永远原谅我吗?亲爱的朋友?从你那边得到真挚的友爱后,最后我竟以此种愚蠢与恶劣的行为来报答你……’”


然后,写出过《人类理解论》的休谟得出结论:卢梭基本快疯了,他不疯就是我疯了。


卢梭自己离开伦敦,卢梭回到巴黎,写出了《忏悔录》。基本上,你很难在人类著作史上找到第二部这么诚实的作品。卢梭在这部书里描写了自己从年少时渴望被性虐、露阴癖以及沉溺自慰的经历,并分析了自己的心理状态。


这部书其实可以看到,卢梭是一个极度敏感,有抑郁症和被迫害妄想症的人。他的这些心理问题跟他的文笔才情,以及他身上的浪漫气质纠结在一起,捏成了他这么一个怪人。


晚年他还写了另外一本书:《卢梭审判让·雅克》,这就是为什么我说,他连自己的逼都一起撕。(卢梭全名为让·雅克·卢梭)


卢梭跟伏尔泰此时还一直保持撕逼状态,但有人骂伏尔泰,卢梭还为他辩护过,伏尔泰对卢梭也是如此。大体上,可以想象为两个小婊砸的惺惺相惜。


1778年伏尔泰逝世,卢梭听闻此消息后,说:“我俩生命一体,我的生命将无法较他为长。”


不到两个月后,卢梭逝世。


谢选骏指出:以上这些西欧小丑,在各国之间来回流窜,国王供养的看不起贵族供养的,贵族供养的反咬国王供养的,勾心斗角,冠冕堂皇,毫无自省,不亦乐乎。这似乎直接起因于卢梭三十岁的时候收到了魔鬼的信息——“人的本性是善良的,是社会制度使人变恶。”后来形成的民主自由教徒包括共产党团员们,大致都是遵循了这样“改造社会”的路数。他们不愿承认自己是原罪的奴隶。卢梭三十岁收到了魔鬼的信息,所以他自己先写作戏剧却反对别人再写戏剧。这和纳粹的文化部长如出一辙。


谢选骏:霍乱病人嘿格尔死于天理不容

《哲学家的晦涩》(《中国科学报》 2020-06-04 韩连庆)报道:


哲学家们知道,适度的晦涩既是思想表达的需要,也是思想深刻的标志。哲学史上流传下来的著作都是晦涩的。如果你写得淡如白水,谁还会研究你?


1831年11月14日,德国哲学家黑格尔去世,享年61岁,死因是流行性霍乱。


那年的欧洲流行霍乱。夏天的时候,黑格尔一家人离开柏林,跑到乡下避难,等到秋季学期开学时,才重新回到柏林。一个周日的早晨,黑格尔突然感到身体不适。医生起初认为不是霍乱,后来病情加剧,几位医生会诊后,确诊为霍乱。三天之后,黑格尔病逝。


黑格尔的遗孀却对他的死因表示怀疑。她曾对他的妹妹说:“你能从这些东西里面看到一丝霍乱的症状吗?”黑格尔死于“没有外部症状的”霍乱。法国电影《屋顶上的轻骑兵》就是以这场霍乱为背景,讲述了一个“霍乱时期的典雅爱情(courtly love)”的故事。电影中染上霍乱的症状是发高烧和呕吐。


黑格尔11岁的时候,他的家乡斯图加特屡遭瘟疫的袭击,死亡率很高,他的母亲就是死于一场痢疾。尽管黑格尔活下来了,但却一直受到痢疾后遗症的折磨。


黑格尔死后,当地的“霍乱管理委员会”封锁了黑格尔的住处,按照当时的规定进行了消毒。两天之后,黑格尔的葬礼在柏林举行。法国哲学家雅克·董特所写的《黑格尔传》以这场“不同寻常的葬礼”为开端描写黑格尔的一生。他说,黑格尔总是从反面去理解事物,所以如果理解了黑格尔的死,就能更清晰地理解他的生。


董特推测,在某些特定的情况下,宣布为霍乱致死可以免除很多怀疑,尸体可以被迅速地处理掉,也可以防止事后的纠纷。“无论如何,黑格尔至死都始终保持着他的内在性格特征:矛盾和犹豫。”


读到这里,不禁吊起了我的胃口:难道黑格尔死于一场“阴谋”?我期待作者为此能提供一种新的解释,但又怕落入流俗的窠臼。在随后的章节中,作者似乎忘了这个话题,直到进入黑格尔晚年的章节才又回应了这个话题,认为霍乱或许是黑格尔的“代用毒药”,使他避免了最糟糕的状况。


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曾用“他出生、他思考、他死去”来描写亚里士多德的一生,斯洛文尼亚哲学家齐泽克也曾用“他出生、他写书、他死去”作为自己的简历,似乎哲学家们都是在思考和写作中度过一生的。


可是,亚里士多德教导过亚历山大大帝,成了“帝王之师”;海德格尔在希特勒上台后出任弗莱堡大学的校长,试图改革大学教育,他的“纳粹问题”至今还是个烫手的话题;齐泽克也曾参选过斯洛文尼亚的总统,别人想请他担任文化部长,而他却说自己想当秘密警察局的局长。哲学家从来都不是“省油的灯”。


死前的黑格尔担任柏林大学的校长,声誉如日中天,当时的人尊称他为“哲学家先生”。不过他也开始感觉到了“高处不胜寒”。从表面上看,黑格尔是体制内统治权力的“同谋”。他赞成君主立宪制,无论是在当时还是在后来的历史评价中,都被认为是对自由和民主精神的背叛,是开历史的倒车,是落后的封建思想的表现。


但是,黑格尔又经常和反对普鲁士政权的人搅合在一起,以至于当局几乎在每一个案件的卷宗中都能找到黑格尔的名字。在日常的教学中,黑格尔经常传授一些“秘密口授”的思想,被认为含有反宗教和反政府的倾向,遭到了检举。


黑格尔的这些行为引起了教会和普鲁士政府的怀疑,他开始受到攻击和排挤。他的有些学生不像他那样谨小慎微,试图将思想诉诸行动,可黑格尔又谴责他们的排外主义、排犹主义和盲目的暴力是“德国式的愚蠢”。其实马克思早就把这个问题看穿了,他曾说:“在黑格尔与宗教、政府等等之间,不可能是和解的问题。”


在董特的这部传记中,篇幅最长的一章叫“入世”,从当时的社会和政治大背景出发,描写了一个在“思考”和“写书”之外积极入世的黑格尔。由于被认为宣扬无神论和支持各种反政府的政治活动,他与教会和普鲁士政权的冲突逐渐白热化。所以董特才认为,“在黑格尔临终之时,破裂的临界点似乎就要来临了……人们通常认为他死得‘是时候’”。


理解了黑格尔的死,再来看他的“生”。黑格尔的哲学以晦涩著称,甚至被认为就是一些“字谜”。即使与他同时代的歌德也曾说过,黑格尔的精神如此杰出,但却很难表述自己。


晦涩是哲学的代名词,这是从康德开始的,就连黑格尔也指责康德的不可理解,可他又搞了一套比康德还晦涩的体系。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曾预言,由于社会发展和职业分工的需要,将来会出现“哲学家”的行业。这也是从康德开始的。


哲学成了一种职业,自然需要一些晦涩的“黑话术语”,以显得这是个专业的“圈子”。哲学家们知道,适度的晦涩既是思想表达的需要,也是思想深刻的标志。哲学史上流传下来的著作都是晦涩的。如果你写得淡如白水,谁还会研究你?


黑格尔年轻时写的读书笔记和日记还是很清楚的,可是一旦写作哲学就变得晦涩了。所以董特认为,黑格尔似乎是养成了晦涩的“天赋”,他能熟练地运用自己的晦涩。


在黑格尔生活的年代,有专门的“拆信局”审查信件。他在与友人通信时,不得不用一些隐晦的语言和反话来讨论问题。他在《法哲学原理》中拥护当时的“长子继承制”,因为他要是不这样说,这部著作根本无法出版。黑格尔既用晦涩来阐述他的思想,也用晦涩来规避各种风险和隐藏思想的锋芒。


董特认为,最大的晦涩乃是那些不明显的晦涩,也就是说,读黑格尔的著作时,那些我们自以为读“明白”的地方,才是真正“晦涩”的地方。黑格尔有句名言“现实的都是合理的”,他的意思并不是说,例如一个腐败的政府是“合理的”。他所说的“现实”指的是理念的实现,所以他的意思是说,只有实现了国家理念的政府才是合理的。


谢选骏指出:上文说黑格尔的霍乱病是假的;不过在我看来,黑格尔的一生所言,都是霍乱病人胡言乱语。岂有它哉。尤其是,他所使用的语言,是“和马才说的德语”。


《是谁用德语跟马说话?》(梁老师的德语课 2018-12-27)报道:


在我们德语界,一直流传着一个说法,“说德语感觉像是马在说话”。被很多人引以为笑谈,今天我们就来说说这句话的背后故事。


据说这句话和一个人有关系。他就是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理五世(1500-1558,德语是Karl V.,即卡尔五世)。对于他到底算不算德国人,一直都是一个疑问。从他的父亲那边来看,他是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的一员,但他不是纯粹的奥地利血统。他的母亲是西班牙人, 西班牙也是他的帝国的核心。但他的母语却是法语,因为他是在“低地国家”(包括今天的比利时,卢森堡,荷兰)长大的。他除了法语之外,还精通拉丁语和东佛兰芒语,而相较之下,他的德语只是局限于一些词汇。至于西班牙语,则是要等到他成年之后才花了很多力气进行学习。


但是,作为西班牙国王,西班牙其实也是他权力的核心区域,所以他一直将西班牙语看作是他王位的直接体现。因此,他在罗马和教皇也不用拉丁语交流,而是用西班牙语。到了德意志境内,他也要求人们用西班牙语来欢迎他。这多多少少也让一些德国人感觉到不太舒服。所以,有一次,卡尔五世的西班牙公使来被派到波兰宫廷,在和德国同事闲聊时,他说:上帝将亚当夏娃驱赶出伊甸园时,一定用的是德语。因为德语是这样一种铿锵有力的语言。而德国人不知道出于什么考虑,说了这样一句话:没错,蛇引诱夏娃用的一定是西班牙语。


很快,这句话就在欧洲传开了。在罗马,有个意大利作者故意写了一出戏剧,在里面,上帝使用铿锵的德语,亚当使用人性化的意大利语,夏娃使用充满魅力的法语,而蛇则使用的是西班牙语。这个故事让当时的西班牙人很恼火,对此一直愤愤不平。于是,大概到了1600年左右,他们决定利用他们的伟大国王查理五世说事,给他杜撰出来了一个名言:


Hablo español con Dios, italiano con las mujeres,


francés con los hombres, y alemán a mi caballo.


—Emperador del Sacro Romano Carlos V


朕用西班牙语向天主祈祷,用意大利语对女士调情,用法语和绅士寒暄,用德语调教朕的马匹。


于是,慢慢的,这句贬低德语,但对其他语言都还有一定敬意的话语在欧洲逐渐传播开来。因为三十年战争后的德国却是乏善可陈,于是沦为了被嘲笑的对象。这句话用德语是这样的:


Spanisch spreche ich mit Gott, Italienisch mit Frauen, Französisch mit Männern und Deutsch mit meinem Pferd.


这就是这句话的由来,虽然它是杜撰的,但确实很流行。


谢选骏指出:马仔黄俄为德国祖宗漂白西地,不遗余力。而在我看来,欧洲人虽然互咬,但在华人看来同属胡言。


《黑格尔与霍乱》(2021-01-20 吴兴人)报道:


哲学家黑格尔曾任德国柏林大学校长,1831年却不幸死于当时的流行病霍乱,享年61岁,他比马克思少活了四年。


1831年,霍乱在英国的桑德兰港口首次突袭登陆。此后,到1854年,英国前后流行了四次大霍乱。瘟疫的突临与和高病死率,使昔日的“日不落帝国”英国如临黑夜。在黑格尔61岁生日那天,也因为霍乱的流行,前来道贺的友人寥寥无几。黑格尔的学生,一位不太知名的诗人,海因利希奥古斯特·斯提哥利茨却在黑格尔生日那天给他的老师写了一首题为《呈黑格尔》祝寿诗:“在诸神下界的午夜来临,请接受我的祝福吧,精神王国的君主,我不断地从内心,欢愉地对您赞颂,愿师尊万福。”这个生辰及以前,黑格尔的威名显赫达到了顶峰,也正是这一年,黑格尔的生命走到了尽头。


1831年,流行性霍乱虽已不再猖獗,但还是造成了柏林市民大量的死亡。黑格尔在这一年的夏天,像许多人一样为了逃避危险,暂时躲避到了乡下。但到了柏林大学秋季学期开学时,黑格尔重新回到了校园内,照常给学生讲课。当时他的身体状况看上去不错,在课堂上,他一如既往地凭借着机智而幽默的谈吐,吸引着每位柏林大学听课的青年学生。然而,过了一周,黑格尔突感身体不适,谢绝了当日原本要会面的朋友。后因病情加重,请了医生前来看病。医生起初还很乐观,认为不是霍乱。然而,当晚病情急转直下,医生们赶来会诊,确诊了黑格尔的确患上了可怕的霍乱,并开药治疗。可是,疫病无情,在第三天晚上,黑格尔便悄然离世,没有痛苦,似乎是在睡眠中离开的。而叔本华得以逃生,一直到1860年逝世,多活了29年。


11月16日那天一早,柏林街头行人寥寥。黑格尔的尸体被放置在一辆由四匹马拉着的灵车后面,由他的遗孀与两个合法的儿子牵引着,后面跟着浩浩荡荡的大学教师和学生的送葬队伍。在那个霍乱流行、尽量避免外出的年代,参加黑格尔葬礼的人都有一份格外的勇气。


谢选骏指出:如果黑格尔不是死于霍乱,那是死于什么呢?死于天理不容吗?黑格尔为何捏造辩证法?因为“有合法的儿子就有非法的儿子”——


《你不知道的黑格尔》(谢盛友 2008年1月2日)报道:


我把餐馆的窗户打开,依窗外望,班贝克雷格尼茨河对岸的州立图书馆,曾经是拿破仑的行宫。

1807年,37岁的黑格尔是《班贝克日报》的总编辑,他亲眼看到了雷格尼茨河边的拿破仑。那时的拿破仑皇帝正率领他那支不可一世的法国军队与普鲁士征战,然而奇怪的是,黑格尔却似乎对这位“敌人”充满崇敬之情。有一天,身材矮小的拿破仑骑着高头大马,趾高气扬地从黑格尔以及其他班贝克市民面前经过时,站在街边角落里的黑格尔发出了这样的感慨:“我看见拿破仑,这个世界精神,在巡视全城。当我看见这样一个伟大人物时,真令我发生一种奇异的感觉。他骑在马背上,他在这里,集中在这一点上他要达到全世界、统治全世界。”


黑格尔这句感叹变成了传世名言。


黑格尔还有一句名言:“凡是合理的都是存在的,凡是存在的都是合理的。”(Was vernuenftig ist, das ist wirklich; und was wirklich ist,das ist vernuenftig.)。此句出自《权利的哲学纲要》一书(《Grundlinien der Philosophie des Rechts 1820》。


我尝试把这句话重新翻译一下:理性就是现实,现实需要理智。


我之所以这样翻译,主要是考虑到当时的德国历史现实和黑格尔当时的现实生活。


当年的黑格尔生活潦倒,得到歌德的关照,在耶拿找到一门教书的差事,不过月薪才100塔勒(当时德国的货币)。拿破仑大军压城,士兵到处烧杀无数,黑格尔为了抢救自己的作品,带着未完成的《精神现象学》手稿逃亡,后来Friedrich Immanuel Niethammer帮助他找到《班贝克日报》任总编辑的肥差事。但是,黑格尔由于不满巴伐利亚的独裁统治,更加不满巴伐利亚的新闻检查制度,当《班贝克日报》总编辑一年后就辞职不干了。Friedrich Immanuel Niethammer再给他找到纽伦堡文理中学校长一职。

黑格尔在班贝克完成了他的《精神现象学》,但是,他的生活仍然拮据,这时他和家庭庸人的私生子出生,他还是尽职抚养自己的儿子,但后来儿子仍然认为黑格尔这个父亲“无情”,最后父子决裂。


格奥尔格·威廉·弗里德里希·黑格尔(Georg Wilhelm Friedrich Hegel,1770年8月27日-1831年11月14日)认为,法国大革命是人类有史以来第一次在西方社会中引入真正的自由。但正因为是绝对的初次,它也是绝对激进的。因为在革命消灭了它的对立面后,革命所唤起的暴力高潮无法自我平抑,结局是无路可去的革命最终自食其果,得之不易的自由自毁于残暴的恐怖统治。所以,黑格尔又说:“历史往往会惊人的重现,只不过第一次是正史,第二次是闹剧。”


历史总是在对过失的自我学习中前行的:正是这种经验,也只能在有了这样的经验之后,一个由自由公民组成的既能行使理性政府的职责,又能实现自由、平等的革命理想的宪政政府才有可能得以出现。


黑格尔被后人利用,历史学家将黑格尔学派分为两个阵营,黑格尔右派和左派。右派追随者拥护福音正统的宗教观念,拥护后拿破仑时代的政治保守主义。


现代德国的黑格尔哲学基本上是右派黑格尔,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邦德国政府、班贝克市政府和班贝克大学每年六七月份都举行“黑格尔周”,每次一个主题,全球黑格尔学家蜂拥而来,研讨黑格尔和社会现实。


黑格尔左派,有时也被称为“青年黑格尔派”,他们继承黑格尔学说中的革命成分,在宗教方面主张无神论,在政治领域主张自由民主,其中包括费尔巴哈和年轻时代的马克思和恩格斯。在1830年代和1840年代,这些年轻的黑格尔信徒经常在柏林的希贝尔酒吧聚会、争论,这里的氛围造就了对以后150年有很大影响的思想家们,形成了无神论、人文主义、共产主义、无政府主义、和利己主义的基本观念。


奇怪的是,没有一位黑格尔左派(包括马克思)宣称自己是黑格尔的追随者,反而是黑格尔哲学的批判者。


乔治·卢卡奇对黑格尔有一个发现,他将黑格尔的理论带到马克思经典中去。卢卡奇在《历史与阶级意识》(1920年)中论述“阶级意识”。根据卢卡奇的阐述,每个阶级都有一个确定的阶级意识。自由主义哲学的意识基于个人主义与社会契约,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意识则不同,它不是起源而是目标,它是必须透过阶级斗争去赢得的。


国内科技部的代表团来班贝克,由我陪同,他们个个都是厅局级干部,我带他们从大教堂一路走来,到达黑格尔故居。“噢,这就是黑格尔,他对马克思影响很大,来来,来来,我们照个相。”


“进去里面看一看嘛,黑格尔和家庭庸人的私生子就是在这里出生的。”

“那有什么了不起,陈良宇还有十六个情妇呢。不用了,没有时间。”厅局级干部继续谈论他们的“北京帮”“上海帮”,陈希同、黄菊、陈良宇。 站在黑格尔面前, 他们根本不顾黑格尔的存在。


谢选骏指出:左派右派都是黑格尔的崽子,一个私生的,一个官宣的。卡尔马克思算私生子,自己又搞出一堆私生子,淫乱世界各个国度。


《黑格尔的爱情:太阳下面没有新事物,既折磨他人又折磨自己是爱情》(2022-11-14)报道:


黑格尔 (公元1770年8月27日—公元1831年11月14日),德国哲学家。 柏林大学(今日的柏林洪堡大学)的曾经校长。是德国19世纪唯心主义哲学的代表人物之一、 德国古典哲学的代表人物之一。建立了世界哲学史上最为庞大的客观唯心体系,极大的丰富了辩证法。对后世哲学流派,如存在主义和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代表作品:精神现象学、《逻辑学》、哲学科学全书纲要、法哲学原理。


“只折磨自己是单相思,只折磨他人是虐待狂,既折磨他人又折磨自己是爱情。”


黑格尔对于爱情的思考充满了理性的色彩,这和他的情感经历息息相关。


黑格尔曾在一个房产主的家里当过房客,房产主的妻子叫克里斯蒂安娜·布克哈特。后来,克里斯蒂安娜·布克哈特怀上并为黑格尔生下了孩子, 费歇尔。黑格尔向克里斯蒂安娜承诺,一旦她成了寡妇,他就同她结婚。克里斯蒂安娜默从了这个诺言,让黑格尔清清白白地走了。其实也说不上是克里斯蒂安娜默从了诺言,或许她本就不怎么在乎,毕竟, 费歇尔已经是她的第三个私生子了。


显然,黑格尔没有也不可能兑现他的诺言。反而是随着他的成就愈发伟大,他的地位愈发崇高,他愈发不关心他的第一个孩子,后来甚至断绝了与他的父子关系。


在黑格尔接近不惑之年的时候,他已经事业有成,思想也在不断走向成熟。但是长年累月的工作,让他忘记了还有一件很重要的事情要做,那就是成家。这么多年来,他一直都是一艘漂泊着的小船,如今他需要一个能够遮风挡雨的港湾。


于是,他坦率地写信给自己的好友尼特哈狱尔,希望他和他的夫人能为自己物色一个生活伴侣。然而,还没有等到朋友们伸出援助的手,黑格尔便情有所钟。他的意中人是一位出身于纽伦堡世家的贤淑的小姐玛丽 · 冯 · 图赫尔。


虽然玛丽姑娘比黑格尔年轻二十岁左右,但是年龄的悬殊并没有妨碍她对这位大哲学家的爱慕之情。1811年 4 月16 日,哲学家正式向她求婚,她以羞怯而敬畏的眼光注视着这位才华横溢、学识渊博和阅历丰富的求婚者,感到将自己的终身依托给这个可靠的、成熟的人是会幸福的。没有同家庭成员商议,她就答应了他的求婚。玛丽的允婚使哲学家受宠若惊,当天晚上兴奋得几乎彻夜未眠。第二天一大早,黑格尔便把喜讯告诉给尼特哈默尔。


黑格尔颇费周折地获得了女方父母同意后,两人于1811年9月结婚。婚后夫妻一直感情很好,家庭和睦。他们育有多位子女。


婚后的琐碎生活并没有让黑格尔停下创作思考的脚步,相反他的著作《美学》《逻辑学》《法哲学》都是在这一时期完成的。


不仅如此,黑格尔还虐得一手好狗,他在婚后给友人的信中写到:“我终于实现了我的愿望,一有公职,二有爱妻,人生在世,夫复何求。”


黑格尔与玛丽结婚后把已经十岁的私生子费歇尔接回到家中,在此之前费歇尔都是在孤儿院中度过的。因为理性的存在,黑格尔成为了一位严厉的父亲,虽然他对长子抱有很大的期望,但当他听人说到费歇尔偷钱这件事,就果断地与费歇尔脱离了父子关系,并把他赶出家门,最后费歇尔在很年轻时就悲惨死亡了。


1826年,56岁的黑格尔享受着天伦之乐。无论是事业还是家庭,都已经是美满丰收。他生日的时候,朋友们为他热烈地庆祝了一次。他们到赌场里面尽情地玩一顿,黑格尔玩一种类似桥牌的纸牌游戏十分尽兴,以至于到了午夜还浑然不知。


12点的时候,朋友们一同举杯,在一通叮叮当当的杯子碰撞声中,黑格尔开心地像个孩子。那一刻的黑格尔不再是高不可攀的伟大哲人,他只是所有世俗幸福中的一份子。


1829年,黑格尔当上了柏林大学的校长,事业达到巅峰,他热情洋溢地发表了就职演说。但可惜的是,仅仅在柏林大学校长的位子上干了两年,黑格尔就因为感染霍乱与世长辞了。


没有天生的伟人,也没有完美的英雄。作为“人”的黑格尔与其他人并无二致,他有自己的生活,有自己的性格,有自己的缺点,有自己的癖好。认识到生活中的黑格尔是一位平凡的人,才更能凸显他作为哲学家、思想家成就的伟大。


谢选骏指出:马列狗屎劲歌诵黑格尔,因为马克思也有一个私生子,而且也被他抛弃了。


谢选骏:钢铁长城开进大海能不沉没吗

《中国在西太平洋大规模军演,反击美国施压》(DAVID PIERSON, AMY CHANG CHIEN 2023年9月15日)报道:


本周,中国在西太平洋展开大规模军事演习,部署了一艘航空母舰、数十艘海军舰艇和战机来彰显武力,反击美国的施压。

在本轮联合演习之前,美国近几周才与日本、澳大利亚和菲律宾等盟国在该地区举行了一系列军演。周六,美国和加拿大的海军舰队驶过台湾海峡。

已知情况

据日本和台湾政府称,从周二开始,至少有20艘中国海军舰艇被发现在日本、台湾和菲律宾附近海域航行,中国“山东号”航母也在其中。

日本官员确认的其它船舰包括导弹驱逐舰、护卫舰和补给舰。

台湾国防部表示,中国周四派遣了至少68架战机飞近台湾领空,比周三的35架更多。其中一些飞机参加了海军演习。日本防卫省表示,已发现有飞机在“山东号”上起降。

中国尚未公布“山东号”参与任何演习的情况。“山东号”是中国第一艘国产航母,也是中国现役的两艘航母之一。

专家观点

演习的重点似乎是弥补人民解放军的一些短板:在远离海岸的地方持续作战的能力,以及水上和空中不同部队之间的协作。

“在我看来,他们是在结合航母演习,对西太平洋持续空中作战的能力进行演练,这种演习规模是前所未见的,”华盛顿的独立防务问题专家本·刘易斯表示,他一直在追踪中国在台湾周边的军事活动。

刘易斯表示,中国军队可能在演练对台湾周边海域实施封锁。北京宣称拥有该自治岛屿的主权,并威胁要以武力夺取该岛。如果台湾被中国入侵,封锁将给美国对台援助带来更多麻烦。

“中国希望通过这次演习来证明其有能力飞越第一岛链,”台北淡江大学助理教授林颖佑表示,第一岛链指的是距离中国海岸最近的一系列主要群岛,即日本、台湾和菲律宾。

“通过派遣大量战机和军舰,中国希望让该地区的其他势力明白,它有能力发动海空联合攻击,”他还说。

背景

中国增加了战机和船舰的部署,以挑战美国在该地区的主导地位。与此同时,中国也对美国加强与亚洲盟友安全联盟的努力愈发不满。

上个月,美国与日本韩国签署了一项三边协议,旨在遏制中国对台湾等地区的侵犯。中国批评美国试图阻止中国正当崛起的行为是在挑起另一场“冷战”。

前中国军官、北京评论员宋忠平表示,中国本周军演所传递出的信息,就是中国军队“在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问题上是毫不含糊”。

其他专家则表示,中国对台湾愈发咄咄逼人的姿态引来了更多国家的警觉,导致了适得其反的效果。菲律宾等国甚至提出加强与美国的安全合作,开放更多军事基地准入。

“中国海上战斗力的增强将进一步加剧台湾地区的紧张局势,”位于台北的台湾国防安全研究院专家苏紫云表示。“但与此同时,中国在该地区肯定也会树敌更多。”

谢选骏指出:劫匪军虽然自吹自擂“钢铁长城”,但却内战内行、外战外行——既然是长城,机动性就差,以至于尾大不掉,它开进大海能不自行沉没吗?


谢选骏:欧洲思想背叛了基督教,欧洲政治陷入了疯狂、迷乱、自杀


《<论科学与艺术>——对当今人类的质问》(Seaborgium 评论 论科学与艺术  2011-12-31 2008年06月06日 星期五 23:57)报道:


作为十八世纪最杰出的哲学家之一卢梭的最早一篇作品,《论艺术与科学》对于初步接近,探索这位大师的思想,我想,是很有意义的,于是,在老师的推荐下,我找到了这本何兆武教授翻译的薄薄的小册子,静下心来细细品味。

1749年盛夏,卢梭由问桑尼去巴黎访问他的好友、百科全书派的领袖狄德罗,途中小憩的时候偶然翻阅到一份《法兰西信使报》,看到上面再有第戎学院的一篇《论艺术与科学的复兴是否有利于敦风化俗?》,一时有感,就构成了这篇论文的论点。而且正好在卢梭见到狄德罗之后谈及此事时,也得到了狄德罗的鼓励。论文写成之后,也曾交狄德罗阅读,狄德罗深感兴趣,还提出了一些修改意见。最终,卢梭的这篇文章获得了1750年第戎学院的奖金,而且更重要的是,卢梭因这篇文章便一炮走红,他的发迹正是由此开始的。

据说卢梭最初本想从正面回答这个征题的,但狄德罗劝他说从正面做文章大家都会,不如反面立意,卢梭听取了狄德罗的劝告,才确定了这篇文章的主旨。但是按何兆武老师的看法,这种说法并无根据,因为这篇文章所发挥的主旨和卢梭后来一贯的思想体系是一致的,并且实际上可以看成是他后来思想体系的一个前导。

作为初步接触哲学,接触卢梭思想的我,也不用考虑上述这个事件的真实性,而是仅仅去认真阅读,思考,体味这篇文章的内容。

这篇文章的论题是以疑问的形式提出的,而卢梭在序言中就明确的给出了坚决的否定回答:科学与艺术的复兴不但不助于敦风化俗,而且反而是伤风败俗的。

正如卢梭在序言的开头提及到,这个论题历来就是及其人们讨论的最崇高和最重要的问题之一,而他在这篇论文中要讨论的乃是人类幸福所攸关的真理之一。

卢梭其实已经预料到人们将很难宽恕他所采取的大胆立场,因为他所反对的恰恰是人人都尊崇的事物,而且他同时也觉得他所要说的话是难以得体的,因为他所作的这篇论文正是在欧洲最博学的团体之一面前贬斥科学,在一所著名学院里颂扬无知,并且还要把对学术研究的蔑视与对真正有学识的人的尊敬调和在一起,对于这些矛盾,这的确是一件相当困难的事情,然而他也同时解释到:“我所攻击的不是科学本身,我是要在有德者的面前保卫德行。”并且同时说道:“忠诚对于善人要比博学对于学者更可贵的多。”

的确,他的这个思想是贯穿于这篇论文的始终的,卢梭在这篇论文之中反对科学与艺术的发展的原因即是有关道德的问题,宗其主旨,卢梭认为正是随着科学与艺术的到来并且不断繁荣发展,人类从愚昧无知过渡到了有知识有文化,与此同时的一个更加重要的问题是,人类的道德风尚随之败坏,并且越来越堕落,而人类的道德正是作为人的人性的关键内容,也是人类幸福的关键所在!

他凭借他丰富的学识,列举了许多人类发展过程之中的事例,向我们展示了人类是怎样通过自己的努力而脱离了一无所有之境却走向了道德败坏的深渊。其中大部分事例是一个王朝或者部落的衰落正是由于其科学与艺术的发展,并且它们最终都是被另外一个没有科学艺术文明的完全归于自然的部落所打败并取代。其中包括名闻遐迩的塞所思特里斯所统治的古埃及自从成为哲学与美术之母后,不久就被古波斯的罔比斯,以及后来被希腊人、罗马人、阿拉伯人,最后被土耳其所征服;也包括居住过曾经亮度战胜过亚洲的英雄们的希腊,随着艺术的进步、风尚的解体,永远是博学、永远是淫逸和永远是被奴役的它,就在不断的革命中不断更换着主人。“德莫迪尼斯的全部雄辩竟再也鼓舞不起来一个已经被奢侈和艺术所耗竭的身躯了。”同样还包括古罗马,它曾是德行的殿堂,却在一群优秀的诗人出现之后,变成了“罪恶的深渊”,被异族所轻蔑和野蛮人所玩弄了。其中最令我感兴趣的是卢梭在这篇论文中还举到了中国,不过,在这里中国是以反面材料出现的:

“亚洲就有一个广阔无垠的国家,在那里文章得到荣誉就足以导致国家的最高禄位。如果各种科学可以敦风化俗,如果它们能够教导人们为祖国而流血,如果它们能鼓舞人们的勇气;那么中国人民就应该是聪明的、自由的而有不可征服了。然而,如果没有一种邪恶未曾统治过他们,如果没有一种罪行他们不曾熟悉,而且无论是大臣们的见识,还是法律所号称的睿智,还是那个广大帝国的众多居民,都不能保障他们免于愚昧而又粗野的鞑勯人的羁轭的话,那么他们的那些文人学士又有什么用处呢?他们所满载的那些荣誉又能得到什么结果呢?结果不是充斥着奴隶和为非作歹的人们吗?”

在读到这一段时,我的心里隐隐作痛,且不说这篇论文的中心主体了,只是感觉到当时的中国在西方人士的眼中原来就是这么个形象,这么个模样!

这些都是作为反例而出现在《论艺术与科学》之中的,而卢梭当然从正面也举了很多的例证,说那些为数不多的民族并没有沾染上这些虚浮的知识,他们以自己的德行造就了幸福并成为其他民族的榜样,比如:早期的波斯人,古代默契欧洲大陆上的塞种人,日耳曼人,等等等等。

卢梭就是这样就历史经验方面,验证了科学与艺术的作用是伤风败俗的,在第二部分,他又就艺术与科学的本身来论证这一点,其中一个很有意思的观点是:

“事实上,无论我们怎样翻遍世界的纪年史,也无论我们怎样再以哲学的探索来补充无法确定的编年史,都不会发现人类知识的起源能有一种史符合我们所愿望的那一种观点的。天文学诞生于迷信;辩论术诞生于野心、仇恨、谄媚和撒谎;几何学诞生于贪婪;物理学诞生于虚荣的好奇心;所有一切,甚至于道德本身,都诞生于人类的骄傲。因此,科学与艺术都是从我们的罪恶诞生的。”

初读看起来有些滑稽可笑,但细细品味,我们发现我们的这些科学难道不正是如此的吗?如此辨证而有趣的看法,也就只有卢梭这位哲学伟人能够想得出来了!

其实,虽然在表观上,通篇是在批判科学与艺术的进步,但我们更深层次看到的并不是一味地去驳斥科学与艺术,就如之前提到过的,他是在呼唤道德!也许是在卢梭所处时代的特征,这种对道德的需求,对道德的呼唤,对人类的正堕落入深渊的道德的提醒是必要的,而刚好在那个时代中科学与艺术恰恰在经历着一场复兴运动,于是,卢梭也正好借此来谴责那个特定的历史时代中占统治地位的贵族阶级的虚伪的科学和腐朽的艺术,也即是在抨击以社会不平等为基础的贵族统治阶级的所谓“文明”,因为,人类必定是在发展在进步的,人类的科学与艺术的发展也就成为了一种不可抗拒的流向,刻意地阻挠历史的前进,只会被这历史的车轮碾得粉身碎骨。

因此,尽管卢梭以坚定的笔锋强烈有力地论证了艺术与科学的发展只会伤风败俗,但我们并不是就因此而停止科学与艺术的发展,因此而复古,甚至于回复到人类最原始的自然状态了,人类需要发展,人类需要科学,人类需要艺术,这是毫无疑问的事,但我们也不能否认卢梭的这篇文章的价值,因为他在这篇文章中提出了许多有意义的问题,正是值得我们类所好好思考的,尤其在我们当今这个科技、社会迅猛发展的时代中,比如最最本质的幸福问题,与道德问题。

几千万年以来,人类确实在进步,尤其今天,进步得如此之快令人窒息,我们欣喜地解决了许多问题,用我们特有的力量改造自然为向着我们人类所希望的那个方向发展,但与此同时,也出现了许多以前人类历史上未曾有过,甚至未曾想到的问题,比如环境问题,心理问题,道德问题等等一系列的严峻形势,人类该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人类如何走向幸福,卢梭在这篇《论艺术与科学》中严肃地质问着当代的人类。

谢选骏指出:我不知道如此低劣一本文稿,为何能够得奖?大概因为“正因为它低劣,所以才能得奖”。但是无论如何,正是由于得了奖,才有了卢梭后来的连续写作——他的精神病因此得奖而彻底诱发起来了!此后的法国历史,就是在一个精神病患的引导前进的历史了!


《卢梭<论科学与艺术(Discourse on the Sciences and Arts,1749)>小摘要》(江绪林 评论 论科学与艺术  2013-03-21 19:35:35)报道:


[按语:《论科学与艺术,1749》是卢梭(Jean-Jacques Rousseau,1712-1778)的第一部作品,应第戎学院(Academie de Dijon)征文而作并于1750年获得奖金。在这篇不长的论文中,卢梭提出了一个普遍命题:科学和艺术的复兴败坏了德行。理由有两类:一类是历史证据,埃及、希腊、罗马等伴随着科学和艺术的兴盛而沦为被奴役者并罪恶充斥,相反早期波斯人、日耳曼人和斯巴达则在无知中具有德行和自由;另一类则直接分析科学和艺术源于罪恶,而且也导致闲逸、奢侈腐化和责任心缺失。

《论科学与艺术》的论述是粗糙的,但在自然与习俗之间却建立了令人印象深刻的对比,并一直影响到诸如《社会契约论》等作品。难以准确锁定出卢梭那理想的自然或自然状态的根源,但对日耳曼人、斯巴达人和老加图的纯朴和武勇的推崇或许构成了卢梭乌托邦的来源,同时也不排斥圣经伊甸园传统的间接存在。卢梭谈及塔西佗时的一句话或许透露了卢梭乌托邦的主要旨趣:“由于厌倦于记叙一个文明、富饶而骄奢淫逸的民族的种种罪行和黑暗,遂转而寄情于描写日耳曼人的单纯、清白与德行(Such were the Germans, whose simplicity, innocence, and virtue gave respite to a writer weary of detailing the crimes and heinous deeds of an enlightened, wealthy, and lewd nation)。”在以纯朴和无辜来反对科学和艺术的做法中,或许可以说:卢梭是真正的贱民,而贱民以及贱民视角决定性地进入、影响甚至支配了公共论述和公共政治。]

卢梭此书要回答的问题是:“科学与艺术的复兴有助于敦风化俗呢,还是伤风败俗呢(Has the revival of the sciences and the arts contributed to improving or corrupting morality)?”[卢梭:《论科学与艺术》,何兆武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页17,下同]卢梭认为科学和艺术会伤风败俗并贬斥科学,不过又说:“我自谓我所攻击的并不是科学本身,我是要在有德者面前保卫德行(It is not science, I said to myself, that I am attacking; it is virtue that I am defending before virtuous men)。”[18]并且自认是在捍卫真理。

第1部分

在简述了文艺复兴使欧洲从野蛮中摆脱出来后,卢梭为文明和社会给出了一个相当阴郁的视角,“身体的需要乃是社会的基础,精神需要则是社会的装饰。政府与法律为人民集体提供了安全与福祉;而科学、文学和艺术,由于它们不那么专制因而也许更有力量,就把花冠点缀在束缚着人们的枷锁之上,它们窒息了人们那种天生的自由情操——看来人们本来就是为了自由而生的,——使他们喜爱自己被奴役的状态,并且使他们成为了人们所谓的文明民族(The needs of the body constitute the foundation of society, those of the mind its ornamentation. While government and law provide for the security and well-being of people in their collective life, the sciences, letters, and arts—less despotic though perhaps more powerful—wrap garlands of flowers around the chains that weigh people down. They stifle the sense of freedom that people once had and for which they sensed that they were born, making them love their own servitude, and turning them into what is called a civilized people)。”[20-21;这句话后来重新响彻在《社会契约论》开头“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而这里提及的自由后面的描述似乎表明是塔西佗笔下的日耳曼式的自由或托克维尔笔下北方民族的自由。]因此科学文艺使得人“没有任何德行而装出一切有德行的外表。”[21]

“德行是灵魂的力量与生气(External apparel is no less foreign to virtue than strength and vigor are to the soul)。”[22]在艺术还没有形塑我们之前,“我们的风尚是粗朴的,然而却是自然的(our morals were rough-hewn but natural)。”[23]而艺术风尚则带来一种邪恶而虚伪的一致性,“我们不断地遵循着这些习俗,而永远不能遵循自己的天性。我们再不敢表现真正的自己。而就在这种永恒的束缚之下,人们在组成我们称之为社会的那种群体之中既然都处于同样的环境,也就都在做着同样的事情。”[23,这里卢梭使得自然与习俗形成强烈对比]失去了真诚,然而许多的罪恶以德行的名义被装饰起来。“我们的灵魂正是随着我们的科学和我们的艺术之臻于完美而越发腐败。…随着科学与艺术的光芒在我们的地平线上升起,德行(virtues)也就消逝了。”[25-6;或许卢梭的灵魂被过于搅动了,没有余下安息的部分了么?]而卢梭认为这是一个普遍命题。

卢梭给出了一系列的历史证据。埃及自从哲学和美术繁荣后就持续成为被征服者;希腊的艺术进步腐蚀了心灵,被奴役;辉煌的罗马到了Ennius和Ovid作家时代后,就堕落为蛮族所蹂躏;东罗马帝国的虽是科学和艺术的藏身之所,却有着最黑暗的腐化和罪恶;中国的被奴役。这里举的例子可见卢梭是以古老的政治自由人民为典范来理解德行的。

接下来卢梭给出了正面的历史证据:早期的波斯人、Scythians,以及塔西佗在《日耳曼尼亚志》中的日耳曼人和早期的罗马人。这里提及塔西佗时的一句话或许透露了卢梭的旨趣:“由于厌倦于记叙一个文明、富饶而骄奢淫逸的民族的种种罪行和黑暗,遂转而寄情于描写日耳曼人的单纯、清白与德行(Such were the Germans, whose simplicity, innocence, and virtue gave respite to a writer weary of detailing the crimes and heinous deeds of an enlightened, wealthy, and lewd nation)。”[29]这些人蔑视虚伪的高谈阔论。在此卢梭特别推重了斯巴达,“它那幸福的无知以及它那法律的贤明…斯巴达,你永远是对空洞理论的羞辱。”[31]雅典为颓靡的后人留下惊人作品,而斯巴达则是德行的化身。卢梭列举了苏格拉底作为抗议腐化潮流的贤者。但认为苏格拉底在赞美无知则似乎是一种误解?老Cato在罗马起着跟苏格拉底在希腊的类似作用。

但是科学、艺术和辩证法还是流行起来了,“自从学者在我们中间开始出现以后,好人就不见了。”[35]卢梭呼吁了Fabricius来谴责现时代。脱离永恒智慧为我们所安排的幸福的无知(blissful ignorance),其惩罚就是陷入骄奢淫逸和奴役。[37,但德行与无知之间似乎并无卢梭设想的必然关系,这个结论未必靠谱啊。]“人类本来就是邪恶的;假如他们竟然不幸天生就有知识的话,那么他们就会更坏了(Men are perverse; but they would be far worse if they had had the misfortune to be born learned)。”[38]

然而科学与德行真的不相容,正直维系于无知么?为了支持这一令人惊异的论点,卢梭需要进一步考察科学和艺术本身。

第2部分

天文学源于迷信,辩论术源于野心和仇恨,几何学诞生于贪婪,物理学诞生于虚荣,“所有这一切,甚至道德哲学本身,都诞生于人类的骄傲。因此,科学和艺术都是从我们的罪恶(vices)诞生的。”[39]这从科学和艺术的目的上可以看出,譬如法理学处理非正义。而“人人如果只是讲究自己做人的责任与自然的需要,人人只能有时间为祖国、为不幸者、为朋友而效力,那么谁还会把自己的一生用之于毫无结果的思辨(barren speculation)呢?”[40,对思辨的排斥绝对是新颖的;反理性,反启蒙,不信任理性。]

科学达到真理之路有诸多危险,也没有真理的标志,发现了真理也不一定能好好应用。科学的效果更危险,滋生闲逸(Idleness)。研究或真理也无用,“假如你们从未教给我们任何这类事物的话,我们是否因此就会人口减少,治理不善,不那么巩固,不那么繁荣或者是更加邪恶了呢?”[41-42]在《社会契约论》卷3章9中更以人口多少作为政治好坏的最重要标志。可见卢梭蔑视真理,因为无用。然而,不仅如此,有学识者“以他们那些致命的诡辩武装起自己以后,就在摇撼着信仰的基础并在毁灭德性了。他们鄙夷地嘲笑祖国、宗教这些古老的字眼,并且把他们的才智和哲学都用于毁灭和玷污人间一切神圣的事物。这倒不是因为他们从心底里仇恨德行或者我们的信条,而是因为他们仇视公认的见解。”[42]

罪恶之一就是奢侈(luxury)。奢侈会败坏心灵,而奢侈者的命运是被征服;在学士才人中引起矫揉造作。“奢侈必然的后果——风尚的解体(dissolution of morality)——翻过来又引起了趣味的腐化(corruption of taste)。”[46]勇敢和尚武的德行会消失,“科学研究都更会软化和削弱勇气,而不是加强和鼓舞勇气。”[49]这里卢梭描绘了从一个另类的伊甸园的坠落,“追怀太古时代的纯朴的景象。那是一幅全然出于自然之手的美丽景色,我们不断地在回顾它,并且离开了它我们就不能不感到遗憾。”[47]

科学教养“对于道德品质(moral qualities)就更加有害了。”[51]从最初的岁月起,毫无意义的教育在虚饰我们的精神,腐蚀着我们的判断,我们的责任心被遗漏了。我们“并不知道高尚、正直、节制、人道、勇敢这些名词究竟是什么。”[51]在注解中卢梭举了波斯的教育为例:最聪明、最正直、最有节操和最勇敢的四个人教育王子,“他们全都教给他善良,但没有一个人教给他学问。”[52]才智的不同和德行的败坏导致了可悲的不平等(deplorable inequality)和种种危险,“德行就会消沉而且湮没于潦倒无闻之中。…到处都要偏爱赏心悦目的才华而不爱真实有用的才华的原故了。”[54](卢梭在这里不忘对第戎学院拍马,学院规训文人洁身自好。)卢梭随后抨击了霍布斯和斯宾诺莎的学说的不确定和虚无,并且呼吁:“全能的上帝啊…请把我们从我们祖先的那些知识与致命的艺术里面解救出来吧;请赐还给我们那种无知、无辜和贫穷吧,唯有这些东西才会使我们幸福,并且在你的面前也才是可贵的。”[58]

但随后卢梭做了一个奇怪的让步,在某种意义上赞美了科学和艺术。把不配接近科学的芸芸众生阻拦在科学的圣堂之外,只让那些伟大的人物去从事科学和艺术的研究。同时君主应该招纳贤士,让权力与智慧结合,“被高贵的情操所激发的,并为了人类的福祉而在共同努力的德行、科学和权威,都能够做出什么事情来。”[60]这里卢梭明确重述了柏拉图的哲人王观念。

但对于普通俗人,应该只管尽义务。“德行…你的原则不就铭刻在每个人的心里吗?要认识你的法则,不是只消反求诸己,并在感情宁静的时候谛听自己良知的声音就够了吗?这就是真正的哲学,让我们学会满足于这种哲学吧!”[61]将名人们誉为雅典,自诩俗人为斯巴达之后,卢梭呼吁:“让他们知道怎样好好地说,让我们知道怎样好好地去做吧。”[61]

谢选骏指出:我感兴趣的不是卢梭,而是“卢梭为何风靡法国、征服了罗伯斯庇尔和拿破仑,而后拿破仑征服了欧洲”,正如我感兴趣的不是尼采,而是“尼采为何风靡德国、征服了希特勒,而后希特勒征服了欧洲”——我的答案是欧洲思想背叛了基督教,因此欧洲政治陷入了疯狂、迷乱、自杀。

2023年9月14日星期四

谢选骏:台湾进入南朝晚期

 

《郭台铭宣布委任艺人赖佩霞为竞选副手,分析指其长期颓势恐难逆转》(李澄欣 BBC中文记者 2023年9月14日早上6点25分)报道:


参加2024台湾总统大选的鸿海创办人郭台铭,周四(9月14日)宣布委任资深艺人赖佩霞为竞选伙伴,让其成为投身台湾大选的首位演艺圈人士,消息一出,震撼各界。


赖佩霞在Netflix数月前播出的热门台剧《人选之人-造浪者》中饰演总统候选人林月真,并在剧情尾声当选。


台湾网友纷纷留言称, “郭董(郭台铭)想体会人生如戏”、“第二季改以真人秀的形式开播”、“政治新闻瞬间成为娱乐新闻”,也有人指“佩霞当正的我才会投”、“请大家不要用演员这个身份来标注她”。


现年60岁的赖佩霞除了是演员,也是心理学学者和作家。专家分析指,郭台铭选她为副手是“好棋”,其知名度及亲和力短期内有助提升郭的声势,但长远而言选情难以逆转。


72岁的郭台铭8月28日宣布独立参选,他至今在各项民调中均落后另外三名候选人,包括民进党的赖清德、民众党的柯文哲及国民党的侯友宜。


“万中选一”


郭台铭是首位宣布副手人选的总统参选人,他在记者会上表示,赖佩霞是他选择竞选搭档时的唯一人选,也是“万中选一”的最佳人选。


他说,赖佩霞不仅是《人选之人》里的林月真,也是女性运动提倡者与推动者,更是追求和平的“身心灵工作者”,并有丰富学经历,对政治领域毫不陌生。


他表示,将依赖佩霞的女性视角,为台湾打造更公平对等的两性文化;借重赖佩霞对身心灵(身体、心理与灵性结合)研究专业能力,为台湾打造充满爱、慈悲的平和社会;藉由赖佩霞的沟通技巧,凝聚台湾社会的集体共识,“让台湾不再充满内耗与冲突,而是走向团结,因此更加茁壮”。


赖佩霞则表示,其任务是落实郭台铭“整合在野”的心愿,指自己研究了40年心理学,专长是沟通协调,“我要先做的是内部沟通、媒体沟通、在野党沟通,最重要的是和全国民众沟通”。


她坦言,在9月前并不清楚政治走向,收到郭台铭邀请后上网查资料,“真的很难想像,怎么会有人这么不讨喜?明明善良,聪明绝顶,能干有实力又有钱,怎么会把民调弄成这么低”。她说,如今郭台铭已经不是鸿海董事长,“我在这恳请郭董,请你先跟以前的竞争对手喝喝咖啡吧(避免树敌太多)”。


她提到另一个参选理由,是自2016年蔡英文政府推出“一例一休”政策(即每周一天例假日和一天休息日),看到原本生意兴隆的老店一家一家休业。她说作为心理学学者,“知道为了身心健康,必须关心台湾的经济,经济一旦下滑,人的精神会受影响,接着可能是家庭破碎,甚至一蹶不振”。


值得留意的是,赖佩霞17岁曾随母亲移居美国一年并拥有美国国籍,外界质疑她不符合《总统副总统选举罢免法》“具有外国国籍者不得登记”为候选人的规定。她透过经纪人发声明回应指,会尽快安排进行放弃美国国籍程序,“今天就会联络相关律师协助”。


分析:短期是好棋,长期难逆转


根据民主文教基金会13日发布的民调结果,民进党参选人赖清德的支持度约33%居首,民众党主席柯文哲约20%居次,国民党参选人侯友宜约16%排第三,独立参选人郭台铭约10%垫底。


美国德州山姆休士顿州立大学政治系副教授翁履中对BBC中文说,以赖佩霞为副手是一步“好棋”,演员参政有新鲜感,相信短期内会为郭台铭加分,但长远而言选情难逆转。


“赖佩霞是政治素人,她在《人选之人》表现好,但观众以年轻人居多,而年轻人支持的不是郭台铭——主帅已经决定了大部分的基本受众,赖只是副手,如果赖真能拉抬郭,人民就可以合理提问:为什么不是赖正郭副?”


新加坡国立大学政治学系副教授、卡耐基中国项目研究员庄嘉颖告诉BBC中文,赖佩霞在《人选之人》的演出有知名度,会让民众更关注郭台铭的选举活动及政见,但也要看郭赖二人如何平衡。


“一般来说,副手没有特别重要的正式角色,所以赖的专长是否能派上用场,就要看郭愿意给她多少空间。副手和正候选人之间的关系有时候不好拿捏。副手要给正候选人加分,但又不能过度吸引注意力,使焦点从正候选人身上转移。”


台湾东吴大学政治学系助理教授陈方隅表示,艺人的好处是形象正面、会表演和表达,对选举相当重要,国外也有不少演员参政的案例,不过从赖佩霞在记者会的发言内容来看,“情感上有做足,但实际上每一个段落与政策相关评论的逻辑连结仍然是不足的”。


陈方隅又质疑,郭台铭向来以“霸气总裁”着称,赖佩霞在郭的团队里会有多少影响力,可以左右政策制定过程,都是未知数。


赖佩霞1963年6月8日生於台北市,16岁开始在餐厅自弹自唱表演,18岁成为歌手出道,1984年发行首张专辑,此后参与多部电视剧、电影及舞台剧演出。


就在宣布担任郭台铭副手的同一天,她凭Netflix剧集《人选之人》入围第58届金钟奖女配角奖。该剧月前开播后大受欢迎,当中有关政治圈性骚扰的情节引爆了台湾#MeToo运动。


除了演艺事业,她也长期研究心理学,拥有暨南大学国际关系硕士学位、美国哈佛大学甘乃迪政府学院菁英领导及暨南大学法学博士学位,在阳明交通大学兼任教授,擅长领域包括研究非暴力沟通丶谈判与协商丶公共领导及国际关系等。


其作包括《回家》、《我要心动一辈子》、《想跟你好好说话》、《转念的力量》等,她是女性杂志《魅丽杂志》发行人,并曾担任企业培训师、心理谘询师。


赖佩霞长期研究心理学与其身世有关,她父亲是越战期间派驻台湾的美国军人,其母亲在一名美国将军家中担任保母,认识其父,未婚怀孕,父亲被派往越南后才知道赖佩霞的存在。越战结束后其父返美,母亲独立抚养她。


她的童年并不快乐,母女关系纠结。她在《今周刊》访问中形容两人“相爱相杀”,母亲经常情绪勒索她。她在自传《回家》中分享,母亲在保守年代未婚生女相当辛苦,常露出心不在焉的神情,彷佛在哀悼从未获得的爱情,即使母亲曾交往过几个男友也没有真正快乐过,这让赖佩霞一度认为,若没有自己,妈妈会过得更好。


在另一个专访中,赖佩霞对《镜周刊》说,父亲的缺席感一直都在,20岁时她带相本与母亲赴美国南方寻找生父,当年40岁的生父已经有妻小,她的心情复杂又忐忑,担心、迷惑、兴奋、兴师问罪都有,只记得看到他的第一眼,就有很多眼泪。


赖佩霞有过两段婚姻,1988年与设计师吕向荣结婚,生下两个女儿,1996年离婚,2000年与现任丈夫、丰康微流体晶片公司董事长谢志鸿结婚。其大女儿为艺人谢沛恩,继子Tony娶了台湾知名女星隋棠。


谢选骏指出:台湾很像进入了现代南北朝时代的南朝晚期。

谢选骏:碳基生物的无谓挣扎

 


《睡在杨振宁上铺的兄弟》(2023-02-02 23 八字路口)报道:


01、


电影《无问西东》结尾的彩蛋,都是清华大学历史上青史留名的大人物,其中唯一健在的,就是杨振宁先生。


杨振宁现在自然是无人不知的华人之光,他从西南联大毕业以后的人生轨迹,约略就像沈光耀的母亲所期望那样:建功立业,光耀门楣。


但我今天想谈谈另外一个人,一个今天早已被历史抛弃,也已经被世人忘记的人物:他叫赖钟声,当年在西南联大时,他是杨振宁的班长,也是睡在杨振宁上铺的兄弟。


赖班长是山东烟台人,长得相貌俊秀,脸面白净,杨振宁说他成绩比自己还要好。不仅如此,课间休息时,赖班长的一口单刀舞得虎虎生风——正是个能文能武的全才。


1942年本科毕业后,赖班长去了滇缅铁路工程处工作,杨振宁继续读物理学研究生。1944年,抗战局势吃紧,国民政府提出一个口号:“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号召青年学生参军。


此时,赖钟声已经考取了工程师资格。可能到底是山东人,实在,把笔一扔,就去参军了。而杨振宁这时研究生毕业,获得了庚子赔款的奖学金,准备去芝加哥大学留学。


临走前,他想和班长见一面,但兵荒马乱的,没有联系上。


赖钟声参军后,被选到国民党中央干部学校学习。既然叫干部学校,当然是培养干部的,很受重视,蒋介石亲自担任校长,“小蒋”蒋经国任教育长,主抓政工人才的培训。


毕竟是给杨振宁当过班长,赖钟声智商高情商也高,在校表现突出,很快就成为小蒋的得意门生,受到重用。


同时受到重用的还有王升,也就是电视剧《北平无战事》中曾可达的原型。蒋经国有个字,叫“建丰”,学生们都亲切地称他为“建丰同志”。


02、


1947年底,赖钟声被派到国民党青年军整编206师,任政工处少将处长。参军两年多就被授予了少将军衔,这是今天无法想像的速度。


他到部队后,很块就创办了一份今天看来名字也很潮的杂志:《革命青年周刊》,向官兵灌输“一个党、一个政府、一个领袖”的思想,并有专用电台与建丰同志随时保持联系。


他还擅长演讲。他的演讲很有西南联大特色,最后经常用这样一句来结尾:


战争不是我们的目的。我们的目的是在统一大业完成后,实现工业化!


人生如一个8字,循环轮回,兜兜转转。1948年3月洛阳战役爆发,206师全军覆没,赖钟声也被俘。


幸运的是,赖钟声没有被列为战争罪犯,关进监狱里仅仅三年,1950年就释放了,被安排到北京一所中学任物理教师。这也算是学有所用,人尽其才。


他的一位学生曾描述过他讲课的情景:


赖先生身材不高,较胖,戴一副金边秀朗眼镜,头发黑亮一丝不乱,衣着考究,透着学者气。他讲课,精气神十足,温和而严正,声音洪亮,略带胶东口音。几节课下来,同学们已被他渊博的学识、精当的点拨所折服。


“十年浩劫”中,赖钟声被当做反革命,丢了工作,经常被批斗和贴大字报,以拉板车、做炊事员为生。后来虽然可以上讲台了,但因替一位生病的同事代课,连续讲了多节课导致过劳中风。


1971年,已经获得诺贝尔奖的杨振宁在去国26年后,以美国公民身份第一次访问中国,受到了高规格的礼遇。毛主席接见,周总理亲自设宴招待。


杨振宁托人去联系上了自己的老班长,希望见面。但赖钟声左思右想后拒绝了,他的理由有两点:


一是自惭形秽,有可能杨振宁会看不起自己;二是孤芳自赏,自己有可能看不起杨振宁。


对于前一点,他觉得这是必然的情况,他也认了。对于第二点,他的解释是:


此生最大的慰籍,便是困难当头,日寇猖獗之时,我能够挺身而出,愿以血肉之躯,报效国家。而在相同的时刻,杨振宁选择了出国,虽不算逃兵,至少也算懦夫,懦夫是叫人看不起的!


赖班长这话说得很硬气,但是他心里真的无愧于自己的选择吗?也不尽然。


他曾经给自己的老长官写过一封信,里面说道:


我本一介书生,因响应蒋介石抗战救国的号召,放弃专业,考入军校......若不去当那个倒霉的青年军整编二〇六师少将政工处长,比如出国留学,学成而归,情况会有多大的不同。


环顾美籍中国学者,大半系我的联大同学,而我不过一中学教师,所以有时难免心烦意乱,大有“冠盖满京华,唯我独消瘦”之感慨!


可见,赖班长心里还是有怨气的,对人生感到不平。


杨振宁去了西方,他留在了东方。他们在选择时,并没有问西问东,但人生就此分出了西东。


03、


在西南联大师生里,后来走出201名院士,还有众多人文社会科学的大师,不过更多的,则默默无闻的名字。


从1937年11月成立,到1946年7月撤销的八年多时光中,学校共招生8000余人,最终只有3800名学生拿到了毕业证。


更多的学生,因为贫困、离乱、参军等原因,未能完成学业,没有机会成为所在领域的大家。但历史并未把他们遗落。


1941年,中美两军成了盟国,来华的美军增多,需要大批的翻译人员。当年9月,教育部下令各大学的外文系男生应征参加翻译工作。这次共征调了70多人,西南联大的学生占了一半。


在这其中,有一个江苏小伙子叫巫宁坤,被安排给“中国空军美国志愿援华航空队”当翻译。这支部队有个更通俗的名字,飞虎队。


两年后,巫宁坤同学又被派到美国,给中国在美受训的飞行员当翻译。抗战胜利后,他留下来,于1948年考入芝加哥大学,攻读英美文学博士学位。


在芝大,他还碰到了一位西南联大毕业的校友,两人随即成为好朋友。这位校友就是李政道。


1949年,这个国成立后,急缺人才,向留学生发出回国的号召。燕京大学向巫同学发出了邀请。祖国的召唤让他动了心,他决定放下写了一半的博士论文,回去报效祖国。


李政道听说他要回国,特地前来帮他收拾行李,在他的箱子上写了几个白色的粗体大字:“北京燕京大学巫宁坤”。


1951年8月份,巫同学到达北京,很快被安排到燕京大学上课,成了巫老师。五个星期后,他和京津地区三千多名高校老师,一起听周总理做了七个小时以“思想改造”为主题的报告。


巫老师还没站稳讲台,11月,“三反运动”开始,燕京大学解散了,被合并到其他院校。他也被调到了南开大学。从此就被卷入一场接一场的运动中,属于被运动的对象。


1953年斯大林同志逝世,很多师生怀着悲痛的心情去苏联总领事馆哀悼,只有巫宁坤被指责为“一个人非常勉强地参加了队伍,并且毫无悲痛的表现”。


还有人翻出了他1938年夏天在武汉参加国民党干训团的历史。干训团的团长是蒋介石。这下他跳进海河也洗不清了。虽然那时还是国共合作时期,干训团的副团长有陈诚,也有周恩来。批斗者认为:他不该说周恩来当过对岸人家的官。


更大的劫难还在后面。


1957年,巫老师被打成“资产阶级右派分子”,并且是“极右分子”,名列全校榜首,被开除公职,劳动教养。


也就是同一年,他的同学李政道,与杨振宁一起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此时的巫右派,先是和其他“同类”一起被关在北京的半步桥监狱,吃着发霉的窝窝头和咸得发苦的腌萝卜,后被派到北大荒劳改。1960年,又被转移到位于天津和唐山之间的清河农场劳动。


当时正值历史书上宣称的三年自然灾害时期,连窝窝头都吃不上了。巫右派的大舅子想办法给他送了一包烙饼,同牢房的一位刘的右派问他借了一张吃,还写了个欠条。他见对方的字很漂亮,相约以后给自己写个条幅。


几个月后,巫宁坤接到命令,去农场的角落挖坑。坑挖好后,一匹瘦马拉着一辆平板车走来,车上是一具盖着的尸体。他打开草垫子一看,就是那个借他烙饼的刘右派。


04、


直到“十年浩劫”结束,对错划的右派分子进行改正,巫宁坤才得以回到北京。来来回回,他一直用着当初离开美国时带的那个行李箱。箱盖上,李政道写的几个字“北京燕京大学巫宁坤”,虽然褪色了,依然可辨。


只是,当他再打开箱子时,可能会回想起揭开草垫子的场景。人生的西东,只有真相被揭开时,才能看得清。


1979年10月,他偶然从报纸上看到李政道回国讲学的消息。与赖钟声的反应不同,巫宁坤的心里没有多少想法,他立即前往北京饭店看望老同学。


因为李政道忙着备课,两人匆匆聊了一会儿。临别的时候,巫宁坤想:假如当年是他送李政道回国,那么李政道还会不会成为举世闻名的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呢?


1990年退休后,巫宁坤用英文写了一本传记A Single Tear,回顾了自己回国后的经历。这本书在英文世界引起轰动,是《纽约时报》当年评选的7本Notable Books(值得关注的书)之一。


在书的结尾,他用九个字概括了自己的人生:


我归来,我受难,我幸存。


“归来”是他的选择,也是他的真心,但此后的“受难”是他没有预料到的,幸运的是他“幸存”下来了。


晚年,他对来访的一个美国记者彼得•海斯勒(中文名何伟)说:


如果没有那些运动,我也许会是一个更有成就的学者,也许我会写出几部有关英、美文学的专著。但是那又怎么样呢?关於这一方面的专书早已汗牛充栋了。A Single Tear也许是一部更重要的作品。


选择不问西东,但不同的选择会造就不同的道路,塑造不同的人生。


我常常回想起 A Single Tear 中的那个场景:1951年7月18日的早晨,巫老师——当时还是巫同学从旧金山的邮轮码头出发回国,李政道博士前来送他。


临别时,他问了李博士一个问题,你为什么不回去工作呢?


李博士笑着说,我不愿让人洗脑子。


巫同学还没明白“脑子”是个怎么洗法,邮轮已经启动。


网民嚎叫:


独行者 2023年02月03日 05:26

冥冥之中命运有主宰,人们也许能选择所走的路,但不一定能主宰自己的命,这似乎是“天意”!

一冰 2023年01月31日 10:30

啥看得起看不起的,这位赖先生内心沟坎真多,其实就是自卑;如果能坦然面对现实,也许老同学讲几句话,还能改变他的生存条件。巫宁坤回国,是因为他是学文学的,在美国很难找到工作,因此学姐赵萝蕤在燕京大学给了他一个教书的好位置,就学位也不要了,立刻启程回国,还不是生存压力闹的,和爱国无关,他不像学理工科的李政道,研究专业容易留在美国。最不幸的是李政道的另一同学,本是上海的阔家少爷,物理发明天才,抗日时期脑子一热放弃德国留学奖学金,跑到抗战前线研制地雷,可是因为人又靓又帅,出身富裕,还极富才华,土八路嫉妒得发疯,用石头把他活活砸死了,他老师痛失英才。


谢选骏指出:可怜人类自视天才,结果还是碳基生物。



《杨振宁夫妇劲爆消息网上疯传,翁帆竟成日本间谍?》(2023-09-13 洛子帅谈历史)报道:


墙内自媒体洛子帅谈历史文章:深居简出的杨振宁和妻子翁帆,最近又有劲爆消息传出。


不过,这一次,消息的主角不再是杨振宁被病危、被去世,而是怀疑翁帆为“日本间谍”。


这一切源于网上流传着的一些照片,据说是翁帆在日本时参加宴会的照片。


日本倾倒核废水,在多国引起轩然大波。这个节骨眼上去日本参加宴会,显然不是明智之举。


有的文章标题起得危言耸听,十分暧昧。比如:翁帆“惹祸上身”,疑似日本间谍?杨振宁无能为力,真相瞒不住。


再比如:翁帆目的终于达成!频繁去日本被质疑是间谍?背后的3个反常行为惹人怀疑;


还有:3个行为很反常,被质疑是日本间谍?杨振宁一番话,暴露翁帆“真面目”等等。这些标题,成功激起了网友的好奇心。


一时间,翁帆再次喜提热搜,还是以如此不友好的方式。


对于这些媒体来说,翁帆去没去日本不重要,有人点开看,能获得流量才最重要。翁帆究竟做了什么,能让人一直惦记到现在呢?说到这些,就不得不提,她那段年龄悬殊,且举世震惊的婚姻。


一、


翁帆1976年出生于广东省潮州市,毕业于汕头大学。她先是在汕头一家企业短暂工作,后来跳到深圳一家球类俱乐部。在那里,她与来自香港的前夫结识,有了一段短暂的婚姻。不过,这段婚姻不到两年,就以离婚收场。


鉴于汕头大学学的是英语,翁帆于2002年考入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翻译系硕士班深造。2003年10月,传来物理学家杨振宁的妻子杜致礼病故的消息。


而翁帆与杨振宁夫妇的缘分,可追溯到1995年,那时的翁帆还是一名在校大学生。

彼时杨振宁应邀去汕头大学参加首届世界华人物理大会,他的妻子杜致礼随行。翁帆彬彬有礼,气质不俗,学校便安排她给杨振宁夫妇做向导。会议期间,翁帆始终陪伴在他们夫妻身边,帮他们处理需要应对的一切事务。


杜致礼很喜欢翁帆,她还鼓励翁帆,将来有机会可以去美国的大学深造。这短暂的相遇,让翁帆在杨振宁和杜致礼脑海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们常常书信往来,交流心得。因此,当得知杜致礼病逝的消息后,翁帆心里十分难过。


她知道杨振宁夫妇伉俪情深,如今一人离去,另一人肯定心碎难忍。于是,翁帆写了一封长长的信,劝慰大洋彼岸的杨振宁,让他重拾对生活的信心。2004年年初,杨振宁来到中国中山大学,约翁帆在那里见了一面。


这次见面之后三个月,杨振宁邀请翁帆一同去香港石澳游玩。再后来,两人又在北京清华园见了几次面。他们见面过程中发生了什么,我们无从知晓。只知道这几次会面,让两人的感情突飞猛进。


同年年底,杨振宁与翁帆在北京宣布订婚。


二、


杨振宁与翁帆之间差距巨大,他们的婚姻,注定不是平凡的婚姻。这为他们将来遭受无数人指手画脚,埋下了伏笔。


首先,年龄不匹配。时年杨振宁82岁,翁帆28岁。虽然从古至今老少配已屡见不鲜,但年龄相差54岁的,还是比较罕见。82岁高龄,从科学的角度来说,生理上无法与正当壮年的28岁相比,生活恐怕不那么幸福。


其次,家世不匹配。认识翁帆时,杨振宁已是世界级的物理学家,首个诺贝尔奖物理学奖中国得主。其父杨武之是数学家、教育学家;岳父杜聿明,前国军中将。一家子都是名人,小小的翁帆在这中间,显得十分微不足道。


再者,物质上的不匹配。不说其他,单论杨振宁退休后回国执教,清华大学送的那套别墅。那个地段、那个环境,是普通人奋斗一生,都住不进去的地方。翁帆靠婚姻为跳板,成功以女主人的身份入住“大师邸”,怎么不让人羡慕嫉妒恨。


因此,从杨振宁和翁帆公布喜讯的那天开始,几乎所有人都不看好这段婚姻。翁帆被网友喷得体无完肤,一无是处。什么心机女、捞女、靠男人上位等等。恨不得扒下翁帆最后的体面,好让她永远抬不起头来。


反观翁帆,对网上骂她的人,说无中生有的事,从未做出任何回应。她温柔而坚定地跟在杨振宁身旁,坚决地维护着丈夫的形象。人家骂她什么,她不在乎。但是,谁要是抹黑杨振宁,她绝不允许。


2018年3月2日凤凰卫视《锵锵三人行》的节目上,三位主持人就杨振宁放弃美国国籍一事进行讨论。当听到人家说杨振宁为人很“精”时,翁帆当即反驳。她从美国当局对待杨振宁的态度,以及遭受国民党驻美机构的辱骂和坚持自己的意见说真话这几个方面给予回应。


从这些细枝末节能够看出,翁帆的确非常崇敬和钦佩杨振宁,她对杨振宁的感情很真实。


三、


杨振宁和翁帆的感情,从最开始的不看好,到最后提及他们,全部嗤之以鼻。如今,两人的婚姻已经快进入第20个年头了。反目成仇、抢夺财产、撕破脸离婚对骂的场面并没有出现。有些人似乎见不得他们这样恩爱,这样合拍。


于是,更深的恶意来了,更大的谣言也来了。


不知是谁在网上截取了翁帆早前参加宴会的照片,模糊了周围人员和环境,只把翁帆留出来挑事。他们说,翁帆是日本间谍,最近频繁进入日本参加社交活动。什么真凭实据都没有,仅凭一张照片就定了她的“罪”。


翁帆這身打扮溫文爾雅,充滿知性美。


这恐怕比岳飞的“莫须有”之罪更加荒唐可笑。翁帆近十几年所有的社交活动,全部围绕着杨振宁展开。试问,她有什么必要独自去日本参加宴会。


还有,一个人的婚姻幸不幸福,要综合多方面的考虑。


如果杨振宁和翁帆不幸福,讲真,他活不到101岁。吵架是个劳神费力的活,他年龄那么大,多生几次闷气,可能都活不到现在。翁帆这二十年的付出,其实大家是有目共睹的。


好的家庭夫妻俩一起成长,达到精神上的统一和平和。差的家庭关系,只能靠消耗对方,降低期待把彼此都拉进万劫不复的深渊。


就冲这点来说,看看杨振宁现在的状态,他和翁帆的感情,不是好,简直是太好了。我们不能听网络上那些喷子、键盘侠胡扯,就将“间谍”等恶毒的头衔扣在翁帆头上。


杨振宁再伟大也是个普通人,他比翁帆大那么多岁。将来他离世了,翁帆还有好长一段路要走。真诚地希望各位网友不要人云亦云,杨振宁和翁帆婚姻好不好,不由我们来评判,他们才有资格评判对方。


翁帆是个什么样的人,不是凭几张照片就能让大家对她口诛笔伐。若真是做了对不起国家的事,拿出实证来,诉诸法律,让她得到应有的惩罚。如果全靠瞎扯淡,什么真凭实据都拿不出来,就不要别有用心地胡说八道。


网络不是法外之地,描黑别人,也要承担相应的后果。


网民嚎叫:  


frank_ly 今天 08:47

组织安排给找的象原夫人。土共的一贯做法,包括给林彪儿子选妃,和帮助陈景润找老婆。

BBC12 2023年09月13日 21:50

东方红, 太阳升, 延安出了个毛汉奸。。。

卡卡卡夫卡 2023年09月13日 21:05

共产党就是日本间谍,里应外合破坏中国。

voigt 2023年09月13日 19:18

没有翁女士,杨先生不会回到大陆。是不是也会有人怀疑杨先生?也说不定。

刁近平 2023年09月13日 19:11

在包帝昏君全民抓间谍的大背景下,这种不入流的自媒体造谣这种二逼新闻,这跟反右和文革时期的革命小将没有任何区别,我操你姥姥的

破棉袄 2023年09月13日 18:59

这娘们也变成了行走的50万,他能提供啥情报?提供老杨的吊有多大吗?

clml 2023年09月13日 18:24

胡扯!唯恐天下不乱!!

杨振宁47岁夫人翁帆现身,穿学生装气质出众101岁杨振宁罕见露面 容貌变化大 网友热议101岁杨振宁以视频方式两度露面 打破病重传言101岁杨振宁露面!脸颊凹陷嘴唇干裂似缺水101岁杨振宁最新发声19年了,不要再误解翁帆了101岁杨振宁老先生,身体有恙 似乎有点不乐观​101岁杨振宁老先生,身体有恙睡在杨振宁上铺的兄弟100岁杨振宁自曝被小54岁娇妻掌握全部财产


谢选骏指出:无谓挣扎碳基生物,格外需要黄粱一梦——嗡嗡叫,欲与天公试比高。


谢选骏:西方詭計——承認中共、分裂中國

《荷兰跟进澳洲 议会通过“未认定中国对台拥有主权”》(美国之音 2024-09-12)報道: 荷兰议会星期四(9月12日)以147比3的票数,通过对中政策跨国议会联盟(IPAC)共同主席、荷兰众议员扬·帕特诺特(Jan Paternotte)有关联合国大会第2758号决议的动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