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谢选骏全集

2024年10月9日星期三

谢选骏:大禹謨與堯典、舜典之真僞談

 (一)


網文《虞书》報道:


《虞书》是《尚书》组成部分之一。相传是记载夏朝之前虞朝之书。今本凡《尧典》、《舜典》、《大禹谟》、《皋陶谟》、《益稷》五篇。其中《舜典》由《尧典》分出,《益稷》由《皋陶谟》分出。

作品内容


1、《尧典》

昔在帝尧,聪明文思,光宅天下。将逊于位,让于虞舜,作《尧典》。

曰若稽古帝尧,曰放勋,钦、明、文、思、安安,允恭克让,光被四表,格于上下。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黎民于变时雍。

乃命羲和,钦若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民时。分命羲仲,宅嵎夷,曰暘谷。寅宾出日,平秩东作。日中,星鸟,以殷仲春。厥民析,鸟兽孳尾。申命羲叔,宅南交。平秩南为,敬致。日永,星火,以正仲夏。厥民因,鸟兽希革。分命和仲,宅西,曰昧谷。寅饯纳日,平秩西成。宵中,星虚,以殷仲秋。厥民夷,鸟兽毛毨。申命和叔,宅朔方,曰幽都。平在朔易。日短,星昴,以正仲冬。厥民隩,鸟兽鹬毛。帝曰:“咨。汝羲暨和。期三百有六旬有六日,以闰月定四时,成岁。允厘百工,庶绩咸熙。”

帝曰:畴咨若时登庸?”放齐曰:“胤子朱启明。”帝曰:“吁!嚣讼可乎?”

帝曰:“畴咨若予采?”欢兜曰:“都!共工方鸠僝功。”帝曰:“吁!静言庸违,像恭滔天。”

帝曰:“咨!四岳,汤汤洪水方割,荡荡怀山襄陵,浩浩滔天。下民其咨,有能俾乂?”佥曰:“于!鲧哉。”帝曰:“吁!咈哉,方命圮族。”岳曰:“异哉!试可乃已。”

帝曰:“往,钦哉!”九载,绩用弗成。

帝曰:“咨!四岳。朕在位七十载,汝能庸命,巽朕位?”岳曰:“否德忝帝位。”曰:“明明扬侧陋。”师锡帝曰:“有鳏在下,曰虞舜。”帝曰:“俞?予闻,如何?”岳曰:“瞽子,父顽,母嚣,像傲;克谐以孝,烝烝乂,不格奸。”帝曰:“我其试哉!女于时,观厥刑于二女。”厘降二女于妫汭,嫔于虞。帝曰:“钦哉!”


2、《尚书·舜典》

虞舜侧微,尧闻之聪明,将使嗣位,历试诸难,作《舜典》。

曰若稽古帝舜,曰重华协于帝。浚咨文明,温恭允塞,玄德升闻,乃命以位。

慎徽五典,五典克从;纳于百揆,百揆时叙;宾于四门,四门穆穆;纳于大麓,烈风雷雨弗迷。帝曰:“格!汝舜。询事考言,乃言底可绩,三载。汝陟帝位。”舜让于德,弗嗣。正月上日,受终于文祖。

在璿玑玉衡,以齐七政。肆类于上帝,禋于六宗,望于山川,遍于群神。辑五瑞。既月乃日,觐四岳群牧,班瑞于群后。

岁二月,东巡守,至于岱宗,柴。望秩于山川,肆觐东后。协时月正日,同律度量衡。修五礼、五玉、三帛、二生、一死贽。如五器,卒乃复。五月南巡守,至于南岳,如岱礼。八月西巡守,至于西岳,如初。十有一月朔巡守,至于北岳,如西礼。归,格于艺祖,用特。五载一巡守,群后四朝。敷奏以言,明试以功,车服以庸。

肇十有二州,封十有二山,浚川。

象以典刑,流宥五刑,鞭作官刑,扑作教刑,金作赎刑。眚灾肆赦,怙终贼刑。钦哉,钦哉,惟刑之恤哉!流共工于幽州,放欢兜于崇山,窜三苗于三危,殛鲧于羽山,四罪而天下咸服。

二十有八载,帝乃殂落。百姓如丧考妣,三载,四海遏密八音。

月正元日,舜格于文祖,询于四岳,辟四门,明四目,达四聪。“咨,十有二牧!”曰,“食哉惟时!柔远能迩,惇德允元,而难任人,蛮夷率服。”

舜曰:“咨,四岳!有能奋庸熙帝之载,使宅百揆亮采,惠畴?”佥曰:“伯禹作司空。”帝曰:“俞,咨!禹,汝平水土,惟时懋哉!”禹拜稽首,让于稷、契暨皋陶。帝曰:“俞,汝往哉!”

帝曰:“弃,黎民阻饥,汝后稷,播时百谷。”

帝曰:“契,百姓不亲,五品不逊。汝作司徒,敬敷五教,在宽。”

帝曰:“皋陶,蛮夷猾夏,寇贼奸宄。汝作士,五刑有服,五服三就。五流有宅,五宅三居。惟明克允!”

帝曰:“畴若予工?”佥曰:“垂哉!”帝曰:“俞,咨!垂,汝共工。”垂拜稽首,让于殳斨暨伯与。”帝曰:“俞,往哉!汝谐。”

帝曰:“畴若予上下草木鸟兽?”佥曰:“益哉!”帝曰:“俞,咨!益,汝作朕虞。”益拜稽首,让于朱虎、熊罴。帝曰:“俞,往哉!汝谐。”

帝曰:“咨!四岳,有能典朕三礼?”佥曰:“伯夷!”帝曰:“俞,咨!伯,汝作秩宗。夙夜惟寅,直哉惟清。”伯拜稽首,让于夔、龙。帝曰:“俞,往,钦哉!”

帝曰:“夔!命汝典乐,教胄子,直而温,宽而栗,刚而无虐,简而无傲。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夔曰:“于!予击石拊石,百兽率舞。”

帝曰:“龙,朕堲谗说殄行,震惊联师。命汝作纳言,夙夜出纳朕命,惟允!”

帝曰:“咨!汝二十有二人,钦哉!惟时亮天功。”

三载考绩,三考,黜陟幽明,庶绩咸熙。分北三苗。

舜生三十征,庸三十,在位五十载,陟方乃死。

帝厘下土,方设居方,别生分类。作《汩作》、《九共》九篇、《稿饫》。


3、《尚书·大禹谟》

曰若稽古大禹,曰:「文命敷于四海,祗承于帝。」曰:「后克艰厥后,臣克艰厥臣,政乃乂,黎民敏德。」

帝曰:「俞,允若兹,嘉言罔攸伏,野无遗贤,万邦咸宁。稽于众,舍己从人,不虐无告,不废困穷,惟帝时克。」益曰:「都。帝德广运,乃圣乃神,乃武乃文。皇天眷命,奄有四海,为天下君。」禹曰:「惠迪吉,从逆凶,惟影响。」益曰:「吁!戒哉,儆戒无虞,罔失法度;罔游于逸,罔淫于乐;任贤勿贰,去邪勿疑,疑谋勿成,百志惟熙;罔违道以干百姓之誉;罔咈百姓以从己之欲,无怠无荒,四夷来王。」

禹曰:「于!帝念哉!德惟善政,政在养民。火、水、金、木、土、谷,惟修;正德、利用、厚生,惟和;九功惟叙,九叙惟歌。戒之用休,董之用威,劝之以九歌,俾勿坏。」帝曰:「俞!地平天成,六府三事允治,万世永赖,时乃功。」

帝曰:「格汝禹!朕宅帝位,三十有三载,耄期倦于勤,汝惟不怠,总朕师。」禹曰:「朕德罔克,民不依;皋陶迈种德,德乃降,黎民怀之。帝念哉!念兹在兹,释兹在兹;名言兹在兹,允出兹在兹。惟帝念功!」

帝曰:「皋陶,惟兹臣庶,罔或干予正。汝作士,明于五刑,以弼五教,期于予治。刑期于无刑,民协于中,时乃功,懋哉!」皋陶曰:「帝德罔愆,临下以简,御众以宽,罚弗及嗣,赏延于世,宥过无大,刑故无小,罪疑惟轻,功疑惟重。与其杀不辜,宁失不经。好生之德,洽于民心,兹用不犯于有司。」帝曰:「俾予从欲,以治四方风动,惟乃之休。」

帝曰:「来!禹!降水儆予,成允成功,惟汝贤。克勤于邦,克俭于家,不自满假,惟汝贤。汝惟不矜,天下莫与汝争能;汝惟不伐,天下莫与汝争功。予懋乃德,嘉乃丕绩,天之历数在汝躬,汝终陟元后。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无稽之言勿听,弗询之谋勿庸。可爱非君,可畏非民,众非元后何戴,后非众罔与守邦。钦哉!慎乃有位,敬修其可愿,四海困穷,天禄永终。惟口出好兴戎,朕言不再。」禹曰:「枚卜功臣,惟吉之从。」帝曰:「禹!官占,惟先蔽志,昆命于元龟。朕志先定,询谋佥同,鬼神其依,龟筮协从,卜不习吉。」禹拜稽首固辞。帝曰:「毋,惟汝谐。」

正月朔旦,受命于神宗,率百官若帝之初。帝曰:「咨禹!惟时有苗弗率,汝徂征。」禹乃会群后,誓于师曰:「济济有众,咸听朕命。蠢兹有苗,昏迷不恭,侮慢自贤,反道败德。君子在野,小人在位,民弃不保,天降之咎。肆予以尔众士,奉辞伐罪,尔尚一乃心力,其克有勋。」

三旬,苗民逆命。益赞于禹曰:「惟德动天,无远弗届。满招损,谦受益,时乃天道。」帝初于历山,往于田,日号泣于旻天、于父母。负罪引慝,祗载见瞽瞍,夔夔斋栗,瞽亦允若;至诚感神,矧兹有苗。禹拜昌言曰:「俞!班师振旅。」帝乃诞敷文德,舞干羽于两阶。七旬,有苗格。


4、《尚书·皋陶谟》

曰若稽古皋陶,曰:「允迪厥德,谟明弼谐。」禹曰:「俞,如何?」皋陶曰:「都!慎厥身修,思永。惇叙九族,庶明励翼,迩可远、在兹。」禹拜昌言曰:「俞。」

皋陶曰:「都!在知人,在安民。」禹曰:「吁!咸若时,惟帝其难之。知人则哲,能官人;安民则惠,黎民怀之。能哲而惠,何忧乎驩兜?何迁乎有苗?何畏乎巧言令色孔壬?」

皋陶曰:「都!亦行有九德;亦言其人有德,乃言曰:载采采。」禹曰:「何?」皋陶曰:「宽而栗,柔而立,愿而恭,乱而敬,扰而毅,直而温,简而廉,刚而塞,强而义;彰厥有常,吉哉。日宣三德,夙夜浚明有家;日严祗敬六德,亮采有邦。翕受敷施,九德咸事;俊乂在官,百僚师师,百工惟时。抚于五辰,庶绩其凝。无教逸欲有邦。兢兢业业,一日二日万几。无旷庶官,天工人其代之。天叙有典,勅我五典五惇哉;天秩有礼,自我五礼有庸哉。同寅协恭和衷哉。天命有德,五服五章哉;天讨有罪,五刑五用哉。政事懋哉懋哉。天聪明,自我民聪明;天明畏,自我民明威。达于上下,敬哉有土!」

皋陶曰:「朕言惠,可厎行。」禹曰:「俞,乃言厎可绩。」皋陶曰:「予未有知,思曰赞赞襄哉。」


5、《尚书·益稷》

帝曰:「来,禹!汝亦昌言。」禹拜曰:「都,帝!予何言?予思日孜孜。」皋陶曰:「吁!如何?」禹曰:「洪水滔天,浩浩怀山襄陵;下民昏垫。予乘四载,随山刊木。暨益奏庶鲜食。予决九川,距四海;浚畎浍,距川。暨稷播奏庶艰食;鲜食,懋迁有无化居。烝民乃粒,万邦作乂。」皋陶曰:「俞,师汝昌言。」禹曰:「都,帝!慎乃在位。」帝曰:「俞。」禹曰:「安汝止,惟几惟康,其弼直;惟动丕应。徯志以昭受上帝,天其申命用休。」

帝曰:「吁!臣哉邻哉!邻哉臣哉!」禹曰:「俞。」帝曰:「臣作朕股肱耳目:予欲左右有民,汝翼。予欲宣力四方,汝为。予欲观古人之象,日、月、星辰、山、龙、华虫、作会,宗彝、藻、火、粉米、黼、黻、絺绣,以五采彰施于五色,作服,汝明。予欲闻六律、五声、八音,在治忽,以出纳五言,汝听。予违,汝弼;汝无面从,退有后言。钦四邻,庶顽谗说,若不在时,侯以明之,挞以记之;书用识哉,欲并生哉。工以纳言,时而扬之;格则承之庸之,否则威之。」

禹曰:「俞哉,帝!光天之下,至于海隅苍生,万邦黎献,共惟帝臣。惟帝时举,敷纳以言,明庶以功,车服以庸。谁敢不让,敢不敬应?帝不时敷,同日奏、罔功。无若丹朱傲,惟慢游是好,敖虐是作,罔昼夜頟頟;罔水行舟,朋淫于家,用殄厥世。予创若时,娶于涂山,辛壬癸甲;启呱呱而泣,予弗子,惟荒度土功。弼成五服,至于五千;州十有二师,外薄四海,咸建五长。各迪有功,苗顽弗即工。帝其念哉。」帝曰:「迪朕德,时乃功惟叙。皋陶方祗厥叙,方施象刑,惟明。」

夔曰戛击鸣球,搏拊琴瑟以咏,祖考来格,虞宾在位,群后德让。下管鼗鼓,合止祝柷,笙镛以间;鸟兽跄跄。《箫韶》九成,凤皇来仪。夔曰:「于!予击石拊石,百兽率舞,庶尹允谐。」

帝庸作歌,曰:「敕天之命,惟时惟几。」乃歌曰:「股肱喜哉,元首起哉,百工熙哉。」皋陶拜手稽首,扬言曰:「念哉!率作兴事,慎乃宪,钦哉!屡省乃成,钦哉!」乃赓载歌曰:「元首明哉,股肱良哉,庶事康哉!」又歌曰:「元首丛脞哉,股肱惰哉,万事堕哉!」帝拜曰:「俞,往钦哉!」

作品影响

《虞书》记载中国上古唐、虞时代的历史,对当时的历史和政治思想的研究有重要作用。


谢选骏指出:人説“《虞書》”——我看《尚書·虞書》五篇在古代中國的地位,有些近似《摩西五經》在古代希伯來的地位;可惜其中不乏僞作。


(二)


網文《大禹谟》播报:


「国学经典」四书五经之《尚书》第三篇:虞书·

《大禹谟》,就是一篇僞作。

作爲儒家“五经”之一的《尚书》中的一篇散文,《大禹谟》作者不详。这篇文章的内容可分四部分:第一部分是序,介绍写作《大禹谟》《皋陶谟》《益稷》的缘由;第二部分,舜帝与大禹、伯益讨论政事,赞美帝尧的美德,阐述了各自的治国见解;第三部分,记叙舜禅位于禹的经过;第四部分,叙述大禹征伐苗民,最终以德感化苗民。

《大禹谟》屬於“伪古文”,后世儒学整理编撰《大禹谟》,是为了上联《尧典》《舜典》,下接《商书》《周书》各篇,构建“二帝三王”的古史体系,宣扬古帝一脉相承的道统。

作品原文:


《大禹谟》

皋陶1矢2厥3谟4,禹成5厥功,帝舜申6之。作《大禹》、《皋陶谟》、《益稷》。

曰若稽古,大禹曰文命7,敷8于四海,祗9承于帝。曰:“后克艰厥后10,臣克11艰12厥臣,政乃乂13,黎民敏14德。”

帝曰:“俞15!允16若兹17,嘉言罔18攸19伏,野无遗贤,万邦咸宁。稽于众,舍己从人,不虐无告20,不废困穷,惟帝时克。”

益曰:“都21,帝德广22运23,乃24圣乃神,乃武乃文。皇天眷25命,奄26有四海为天下君。”

禹曰:“惠27迪28吉,从逆凶,惟影响29。”

益曰:“吁!戒哉!儆30戒无虞31,罔失法度。罔游于逸32,罔淫33于乐。任贤勿贰,去邪勿疑。疑谋勿成,百志34惟熙35。罔违道以干36百姓之誉,罔咈37百姓以从己之欲。无怠无荒,四夷来王。”

禹曰:“於!帝念哉!德惟善政,政在养民。水、火、金、木、土、谷,惟修38;正德、利用、厚生、惟和39。九功40惟叙41,九叙惟歌。戒之用休42,董43之用威,劝之以九歌俾44勿坏。”

帝曰:“俞!地平天45成,六府三事允治,万世永赖46,时乃功。”

帝曰:“格47,汝禹!朕宅帝位三十有三载,耄期48倦于勤49。汝惟不怠,总50朕师51。”

禹曰:“朕德罔克,民不依。皋陶迈52种53德,德乃降,黎民怀54之。帝念哉!念兹在兹,释55兹在兹,名言56兹在兹,允出57兹在兹,惟帝念功。”

帝曰:“皋陶,惟兹臣庶,罔或干58予正。汝作士,明于五刑59,以弼五教60。期61于予治,刑期于无刑,民协于中62,时乃功,懋63哉。”

皋陶曰:“帝德罔愆64,临下以简,御众以宽;罚弗及嗣,赏延于世。宥65过无大66,刑故无小;罪疑惟轻,功疑惟重;与其杀不辜67,宁失不经68;好69生之德,洽于民心,兹用不犯于有司70。”

帝曰:“俾予从欲以治,四方风动71,惟乃之休72。”

帝曰:“来,禹!降水73儆予,成允成功,惟汝贤。克勤于邦,克俭于家,不自满74假75,惟汝贤。汝惟不矜76,天下莫与汝争能。汝惟不伐77,天下莫与汝争功。予懋乃德,嘉78乃丕79绩,天之历数80在汝躬81,汝终陟82元83后84。人心惟危,道心85惟微86,惟精87惟一,允执厥中。无稽之言勿听,弗询之谋勿庸。可爱非君?可畏非民?众非元后,何戴88?后非众,罔与守邦?钦哉!慎乃有位,敬修其可愿,四海困穷,天禄永终。惟口出好89兴戎90,朕言不再。”

禹曰:“枚卜91功臣,惟吉之从。”

帝曰:“禹!官占惟先蔽92志,昆93命于元龟94。朕志先定,询谋佥95同,鬼神其依,龟筮96协从,卜不习97吉。”禹拜稽首,固辞98。

帝曰:“毋!惟汝谐99。”

正月朔100旦,受命于神宗101,率百官若帝之初。

帝曰:“咨,禹!惟时有苗102弗率103,汝徂104征。”

禹乃会群后,誓于师曰;“济济105有众,咸听朕命。蠢106兹有苗,昏迷107不恭,侮慢自贤,反道败德,君子在野,小人在位,民弃不保,天降之咎108,肆予以尔众士,奉辞伐罪。尔尚一乃心力,其克有勋。”

三旬,苗民逆命。益赞109于禹曰:“惟德动天,无远弗届110。满招损,谦受益,时乃天道。帝初于历山111,往于田,日号泣于旻天112,于父母,负罪引慝113。祗114载115见瞽叟116,夔夔117斋118栗119,瞽亦允若。至諴120感神,矧121兹有苗。”

禹拜昌122言曰:“俞!”班师振旅。帝乃诞123敷124文德,舞干125羽126于两阶,七旬有苗格127。 [1]

注释译文

词句注释

1.皋(gāo)陶(yáo):偃姓,舜帝之臣,掌管刑狱。

2.矢:陈述。

3.厥(jué):其。

4.谟(mó):计谋。

5.成:陈述。

6.申:重视。

7.文命:大禹的名字。

8.敷:治理。

9.祗(zhī):恭敬。

10.后:君主。

11.克:能够。

12.艰:看得很艰难。

13.乂(yì):治理。

14.敏:勤勉。

15.俞:副词,表肯定。

16.允:的确。

17.兹:这。

18.罔:无,不要。

19.攸(yōu):所。

20.无告:无处求告的人,指鳏寡孤独者。

21.都:叹词,表赞美。

22.广:大。

23.运:远。

24.乃:语助词。

25.眷:顾念。

26.奄:尽。

27.惠:顺。

28.迪:道。

29.影响:影随形,响应声。

30.儆(jǐng):戒备。

31.虞:预料。

32.逸:放纵。

33.淫:过分。

34.志:念虑。

35.熙:广。

36.干:求。

37.咈(fú):违反。

38.修:治理。

39.和:宣扬。

40.九功:水、火、金、木、土、谷,叫六府;正德、利用、厚生,叫三事。六府三事合称九功。

41.叙:次序。

42.休:美德。

43.董:监督。

44.俾(bǐ):使。

45.天:万物。

46.赖:利。

47.格:来,呼唤之语。

48.耄(mào)期:八九十岁称耄,百岁称期颐。这里指年迈。

49.勤:辛苦。

50.总:总领。

51.师:众人。

52.迈:勤勉。

53.种:树立。

54.怀:归附。

55.释:通“怿”,喜悦。

56.名言:称颂。

57.出:推行。

58.干:冒犯。

59.五刑:指墨、劓、荆、宫、大辟五种刑罚。

60.五教:五常之教,即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

61.期:当,合。

62.中:中正,公平。

63.懋(mào):鼓励。

64.愆(qiān):过失。

65.宥(yòu):宽恕。

66.无大:不论多大。

67.不辜:无罪。

68.不经:不守正道。

69.好:爱惜。

70.有司:官吏。古代每个官位都各司专职,因此称有司。

71.风动:风吹草动,比喻各方响应。

72.休:美德。

73.降水:洪水。

74.满:盈满。

75.假:虚假,夸大。

76.矜:夸耀,自以为贤。

77.伐:夸耀,自夸有功。

78.嘉:赞美。

79.丕:大。

80.历数:历运之数,指帝王相承的次序。

81.躬:自身。

82.陟(zhì):升登。

83.元:大。

84.后:君王。

85.道心:合于道义的思想。

86.微:不显露。

87.精:专诚。

88.戴:拥戴。

89.出好:说出善言。

90.兴戎:引起战争。

91.枚卜:逐次占卜。古代用占卜的方法选官,对被选的人逐一占卜,吉者入选。

92.蔽:断定。

93.昆:后。

94.元龟:大龟。

95.佥:都。

96.龟筮(shì):龟甲和蓍草,二者都是古代占卜的工具。

97.习:重复。

98.固辞:坚决推辞。

99.谐:适合。

100.朔:阴历的每月初一。

101.神宗:尧帝的宗庙。“神”在此表尊敬。

102.有苗:指三苗,古代的一个部族。“有”是名词词头,无意义。

103.率:遵循。

104.徂:往。

105.济济:众多的样子。

106.蠢:骚动。

107.昏迷:昏暗迷惑。

108.咎:灾祸。

109.赞:见。

110.届:到。

111.历山:指舜帝当初种田之处。

112.旻天:天空。

113.慝(tè):邪恶。

114.祗:恭敬。

115.载:侍奉。

116.瞽叟(gǔ sǒu):舜的父亲。

117.夔夔(kuí kuí):恐惧的样子。

118.斋:庄敬。

119.栗:战栗。

120.諴:诚信。

121.矧:何况。

122.昌:美。

123.诞:大、广。

124.敷:施行。

125.干:盾牌。

126.羽:用羽毛做的舞具。

127.格:到,这里指归顺。 

白话译文

皋陶陈述他的谋略。大禹陈述他的功绩,舜帝对他们的言论很重视。史官记录下他们之间的谈话,写作了《大禹谟》《皋陶谟》和《益稷》。

查考往古旧事,可知大禹名叫文命,他治理四海,恭敬地秉承尧舜二帝的教导。大禹说:“君王把当好君王看成难事,臣子把当好臣子看得也不容易,政事就能得到很好的治理了,众人也会勤勉地执行德教了。”

舜说:“对!这样善言无所隐匿,朝廷外没有被遗弃的贤人,万国之民就安宁了。政事同众人研究,舍弃私见,依从众人,不虐待无告的人,不放弃困穷的事。只有帝尧能够这样。”

伯益说:“尧德广远,这样圣明,这样神妙,这样英武,这样华美;于是上天顾念,他尽有四海之内,而做天下的君主。”

禹说:“顺从善就吉,顺从恶就凶,就象影和响顺从形体和声音一样。”

伯益说:“啊!要戒慎呀!警戒不要失误,不要放弃法度,不要优游于逸豫,不要放恣于安乐。任用贤人不要怀疑,罢去邪人不要犹豫。可疑之谋不要实行,各种思虑应广阔。不要违背治道获得百姓的称赞,不要违背百姓顺从自己的私心。对这些不要懈怠,不要荒忽,四方各民族的首领就会来朝见天子了。”

禹说:“啊!帝要深念呀!帝德应当使政治美好,政治在于养民。六种生活资料:水、火、金、木、土、谷,应当治理,正德、利用、厚生三件利民的事应当配合,这九件事应当理顺,九事理顺了应当歌颂。又用休庆规劝人民,用威罚监督人民,用九歌勉励人民,人民就可以顺从而政事就不会败坏了。”舜说:“对!水土平治,万物成长,六府三事真实办好,是万世永利的功勋。”

舜说:“您来呀,禹!我居帝位三十三年了,年岁老耄被勤劳的事务所苦。您当努力不怠,总统我的众民。”

禹说:“我的德不能胜任,人民不会依归。皋陶勤勉树立德政,德惠能下施于民,众民怀念他。帝当思念他!念德的在于皋陶,悦德的在于皋陶,宣德的在于皋陶,诚心推行德的也在于皋陶。帝要深念他的功绩呀!”

舜说:“皋陶!臣民没干犯政事,是因为您作士官,能明五刑以辅助五常之教,合于治道。施刑是为了达到无刑,人民合于中道。这是您的功劳,做得真好啊!”

皋陶说:“帝德无失误。简约治民,宽缓御众;刑罚不及于子孙,奖赏施及后代;宽宥过失不论罪多大,处罚故意犯罪不问罪多小;罪可疑时从轻,功可疑时从重;与其杀掉无罪的人,宁肯自己陷于不常的罪。帝爱生命的美意,合于民心,因此人民就不冒犯官吏。”

帝舜说:“使我依从人民的愿望来治理,象风一样鼓动四方人民,是您的美德。”

帝舜说:“来,禹!洪水警戒我们的时候,实现政教的信诺,完成治水的工作,只有你贤;能勤劳于国,能节俭于家,不自满自大,只有你贤。你不自以为贤,所以天下没有人与你争能;你不夸功,所以天下没有人与你争功。我赞美你的德行,嘉许你的大功。上天的大命落到你的身上了,你终当升为大君。人心险恶,道心精微,要精研要专一,诚实保持着中道。无信验的话不要听,独断的谋划不要用。可爱的不是君主吗?可畏的不是人民吗?众人除非大君,他们拥护什么?君主除非众人,没有跟他守国的人。要恭敬啊!慎重对待你的大位,敬行人民可愿的事。如果四海人民困穷,天的福命就将永远终止了。虽然口能说好说坏,但是我的话不再改变了。”

禹说:“请逐个卜问有功的大臣,然后听从吉卜吧!”

帝舜说:“禹!官占的办法,先定志向,而后告于大龟。我的志向先已定了,询问的意见都相同,鬼神依顺,龟筮协合,况且卜筮的办法不须重复出现吉兆。”

禹跪拜叩首,再辞。帝舜说:“不要这样!只有你适合啊!”

正月初一早晨,禹在尧庙接受帝舜的任命,象帝舜受命之时那样统率着百官。

帝舜说:“嗟,禹!这些苗民不依教命,你前去征讨他们!”

禹于是会合诸侯,告戒众人说:“众位军士,都听从我的命令!蠢动的苗民,昏迷不敬,侮慢常法,妄自尊大;违反正道,败坏常德;贤人在野,小人在位。人民抛弃他们不予保护,上天也降罪于他。所以我率领你们众士,奉行帝舜的命令,讨伐苗民之罪。你们应当同心同力,就能有功。”经过三十天,苗民还是不服。

伯益拜见禹,说:“只有修德能感动上天,那是没有远而不至的。盈满招损,谦虚受益,这是自然规律。帝舜先前到历山去耕田的时候,天天向上天号泣,向父母号泣,自己负罪引咎;恭敬行事去见瞽瞍,诚惶诚恐尊敬战栗。瞽瞍也信任顺从了他。至诚感通了神明,何况这些苗民呢?”禹拜谢伯益的嘉言,说:“对!”

还师回去后,帝舜便大施文教,又在两阶之间拿着干盾和羽翳跳着文舞。经过七十天,苗民不讨自来了。

创作背景

《大禹谟》的创作有多种说法:

1.

大禹,姒姓,史称夏禹、戎禹。相传他是上古夏后氏族部落的首领。禹继承父亲鲧未竟的治水事业,历经十三年,胼手胝足,三过家门而不入,终于治平水患。这篇文章就是为记录舜帝与大臣禹、益、皋陶谋划政务而创作的。《虞书》中,为了补充《尧典》《舜典》所缺少的君臣之间的嘉言善政,而成《大禹谟》《皋陶谟》《益稷》三篇,其中,因为禹治水的功劳最高,所以《大禹谟》列于三篇之首。

2.

《大禹谟》是伪古文。后世儒学整理编撰《大禹谟》,是为了上联《尧典》《舜典》,下接《商书》《周书》各篇,构建“二帝三王”的古史体系,宣扬古帝一脉相承的道统。宋代儒学又从舜对禹的训示中撷取“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称为“虞廷十六字”,作为舜受自尧并传于禹的“三圣传授心法”。这十六字成为维系古帝道统的精神核心,而《大禹谟》正是研究中国古代思想史,特别是宋代理学的重要史料。

3.

根据清代学者的考证,《大禹谟》这篇文章,属于《伪古文尚书》,作伪者乃三国魏时的学者王肃。其中某些语句是从其他先秦典籍中摘取后经过改饰拼缀而成的。

作品鉴赏

整体赏析

《大禹谟》叙述了三件事。第一件,是舜、禹、皋陶、伯益开会交流政治见解,近似于今人常说的理论务虚会。其时,禹已处于摄政地位,但舜仍位居天子之尊。皋陶则是大法官。

他们三人的讨论由禹开始,以舜对禹的赞赏而告终。禹发言三次,其政见可以概括为:在政治伦理方面,无论君臣,都要尽职尽责;在政治原则方面,要顺道而行,除恶扬善;在政治事务方面,要做好各种事务。前两点务虚,后一点务实,虚实结合,建构了一个比较全面的施政纲领。这个纲领中的大部分内容,都汇人到历代中国政治信条中了,譬如恪尽职守、正身以德、厚生养民,等等。相对于禹的正面立论,伯益的两次发言各有特色:第一次发言主要在于颂扬尧的美德,为舜和禹提供了一个可以效仿的政治榜样;第二次发言的主题可以概括为“为政之禁忌”。

在此值得注意的是,因为父亲是皋陶,伯益在舜、禹主导的政治体系中,享有比较特殊的话语权。这也许是他可以在舜、禹面前放言高论的原因。这个原因,也许还可以解释,为什么舜与禹之间的对话,他可以参与并自由发言。至于舜的两次发言,都是对禹的认同,体现了长者的宽容与鼓励,至于他的个人观点,则不甚突出,主要是野无遗贤、舍己从众、救济贫苦,等等。

《大禹谟》叙述的第二件事,是讨论舜、禹之间的帝位禅让问题,参与讨论的也是三人,除了舜、禹之外,还有伯益的父亲皋陶。这次会议,不再“务虚”,而是一场实质性的政治决断,再现了舜、禹之间的禅让过程。此情此景,仿佛尧、舜之间禅让过程的再现。

《大禹谟》记载的第三件事,是舜让禹去征讨苗民,理由是苗民不大驯服。禹带领各路诸侯,经过三十天的征伐,苗民还是不服。苗民的理由是:尚未晓之以理,便胁之以兵,这属于以力服人,当然不服。正在僵持之际,皋陶的儿子伯益出面劝说禹:“施德可以感动上天,无论多么偏远的人都会受到感召。满招损,谦受益,这是天之常道。遥想舜帝当年,面对父之恶,他常常向上天号泣,向父亲号泣,克己自责,不责于人。他总是恭敬地对待父亲,终于感化了父亲。只要怀着一颗至诚之心,神明都可以感动,何况这些苗民呢。” 禹认为伯益说得对,于是班师还朝。撤兵之后,舜大兴文德之教,并编出象征文德的舞蹈。果然,过了七十天,苗民主动前来朝拜。

这件事有些蹊跷。其一,苗民之君已成邪恶的象征,上天已经为他定了罪,禹的讨伐属于代天而罚。但是,义正词严的“天罚”,却是征而不服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僵持不下,只好收兵。这就说明,奉上天讨伐、奉舜帝讨伐的正当性依据是有疑问的。在一定意义上说,收兵就是对“天降之罪”“代天而罚”的否定。其二,通过武力不能征服苗民,在自家门前跳上70天“文舞”就让苗民心悦诚服,似乎让人难以置信。因为,要说施文德之教,这本来就是舜的拿手好戏。舜之为君,本来就是以德正身,以德治国。换言之,注重文德之教,乃是舜的一以贯之的政治原则,任何时候都没有间断。

对于这一点,苗民想必是清楚的。但苗民并没有因此而归顺。苗民为什么长期抗命、军事征伐也不服,待人家编排“文舞”之后就服了。如果苗民在此时此刻的归顺确有其事,那么,在施文德之教与跳文教之舞以外,一定还有其他一些原因。只是这些原因,不甚清楚而已。

总结《大禹谟》记载的三件事,可以发现,舜、禹交替时期的朝政,很能是“三驾马车”的状态:舜是资深的政治领袖,禹是候补的政治领袖,但皋陶、伯益家族同样享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甚至记录这些言行的人,有可能就是皋陶、伯益势力集团中的人。否则,《大禹谟》中的人物,就不会如此安排了。

当然,做出这样的推断,是假定《大禹谟》与《尧典》《舜典》一样,都出自虞舜时代的史官。如果它真是后人伪造的,虽然上文的主要结论依然可以成立,但就不能说记录这些言行的人,就是皋陶、伯益势力集团中的人了。 

点评

因此人說《大禹谟》:“虽然全篇皆伪,但是我们不应轻视本文的思想意义。其中‘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十六字在中国思想史上影响巨大,而‘惟德动天,无远弗届’与‘满招损,谦受益’这几句可以肯定为至理名言。”

谢选骏指出:堯典、舜典本來就是後人追記,近乎僞作,而《大禹謨》更是偽中之偽——但是,越是僞造的東西,越能影響後來的歷史……這就是中國歷史的特點。


(三)


“如何分辨《尚书》各篇的真伪”(刘起釪 思想探索 2015-09-10)報道:


第一节从《书》到《书经》

我国有一部最古的史书,叫做《尚书》,它是属于最早的几个王朝夏商周等的历史文献汇编。“尚”是上代的意思,“书”就是历史简册,用现代的话说,《尚书》就是“上古的史书”。但两千年来儒家却把它作为儒经中最重要的一部经典,尊称为《书经》。而这部《书经》却有一半是假的,那是晋代出现的“伪古文”各篇;只有一半才是真的,即汉代传下的“今文”各篇。


这一半真的“今文”,主要是商周两代统治者的讲话记录。不过商代的几篇在流传中受周代语言文字的影响,经过加工,有些篇是到周代才由商的后裔宋国人写定的。另有关于虞夏的四篇,其中最简短的《甘誓》,可能是夏代作为口耳相传的重要祖训传下来,到商代写成文字,到周代重新加以写定的。其余三篇当是战国时根据一些古代所传资料及神话传说等加工编造成的。只有西周几篇才是保存下来的当时的原有文献。


这些真文献原来只称《书》,是经常跟在统治者左右的史官记下来的。当时左右的史官分别用竹简记“言”和记“事”,记“言”,就成为上面所说的统治者的讲话记录,保存下来的就是《尚书》;记“事”,就成为编年大事记,保存下来的是《春秋》,后来还发现了《竹书纪年》。《尚书·多士》记周灭商后,商遗民不服,周公就对他们说:“惟尔知,惟殷先人有册有典,殷革夏命”。是说商的上代传下来的典册(即竹简,“典”是放在架上的竹简,“册”是绳子编连着的竹简)里,记载着商汤革掉夏命的事,说明周革商命,是有你们祖宗的先例可援的,你们也就用不着怨恨周人了。由这就可知商代史宫的记载到周初还存在。《墨子·贵义》说:“昔者周公旦朝读《书》百篇”,说明当时存在的《书》确实还不少,周公掌握了它们,所以很熟悉商代史事。


但是由于竹简容易毁坏,经过二三百年后就无法保存下去,这只要看传下来的《春秋》就知道了。《春秋》本是鲁国的编年史记,当然应从鲁国第一位国君伯禽开始。可是传下来的《春秋》却从伯禽以后的第十四位国君隐公开始,就是因为鲁隐公以前的竹简,在鲁哀公以后整理时已毁坏了。即使是隐公以后的也断烂了不少,例如《桓公十四年》云:“夏,五”,《庄公卄四年》云:“冬,郭公”,这显然是残缺的结果。可见古代史官虽然记下了大量史书,却又遭到了大量的毁坏。加上统治者有意的破坏,如《孟子·万章下》所说;“诸侯恶其害己也而皆去其籍”。《史记.六国表》所说:“秦既得意,烧天下诗书,诸侯史记尤甚”。有了这些情况,就使古代历史文献受到很大摧残,能传下来的就很少了。


到战国时代,百家争鸣,是我国古代学术繁荣时期,各家都鼓吹自己的学说,尽量拿往古的历史来做论证,因而都设法搜集古代文献史料,于是百不存一的古代的《书》,也就被先秦学者搜集了一些。当时引用《书》的次数最多的是《左传》,共达五十多次,所引到的篇名有十八篇,而《墨子》引到的达二十二篇,其余儒、法、杂等百家及一些史书都纷纷引用,除了泛称《书》的以外,所引到的篇名合计达四十余篇,其中三十余篇是现存《尚书》中所没有的,可知道这些战国人读过的《书》,后来又失传了。而传到汉代的二十八篇中,先秦诸子没有引用的也有十四篇。可知在战国时《书》的存在情况颇纷歧。就是战国人所引的各篇,彼此的出入也很大,例如儒家的《书》中有《甘誓》,《墨子·明鬼下》也有,二者中心内容完全相同,但文句有很大歧异。又即使墨学一家所引同一篇书,也互有纷歧。例如《墨于·非命上、中、下》三篇都引《仲虺之诰》,文字却各有出入;又《天志中》及《非命上、中、下》都引《泰誓》,文字也各有不同,当然与儒家《孟子》及《左传》引的更有出入。这是由于竹简在流传中易造成损坏断烂,更因各家传抄,又易有错乱脱误,以致造成了这许多纷歧现象。


更有一情况是,战国时各家利用旧文献,只是要求为自己的学说服务,如果原有适合自己的,他自然正好利用;如果没有完全适合的,他们可以改造,甚或索性自己来编造。《韩非子·显学》说:“孔子、墨子俱道尧、舜,而取舍不同,皆自谓真尧、舜。尧、舜不复生,将谁使定儒、墨之诚乎”?正说明了这种情况。所以儒家就编造了作为虞夏时代的《尧典》、《皋陶谟》、《禹贡》等篇。前两篇就是儒家把自己的政治理想作为古代固有的历史提出;后一篇《禹贡》原是战国之世走向统一前夕的总结性的地理记载,是两千多年前的地理学家关于亚洲东部地理的一部科学杰作,可是儒家却拿它来作了大禹时代的作品,把禹美化为继尧舜后的一个圣王。把这三篇和《甘誓》同商、周两代的《书》配起来,儒家的古史系统就结构完备了,他们宣传自己的主张就有本本做凭据了。


大抵在战国时,儒、墨等学派手中都有《书》,而且还按王朝汇编成了《夏书》、《商书》、《周书》。不过在战国时还没有《虞书》一词,《左传·文公十八年》出现过一次,顾炎武《日知录》已辨其非;又还没有《尚书》一词,《墨子·明鬼下》曾出现过一次,王念孙《读书杂志》已校订为“尚者”之误。《尚书》这一书名,是汉代今文家提出的。


战国时儒家的课程原是“诗、书、礼、乐”四项,《礼》、《乐》只是他们经常在讲堂外排练的实习课,因此讲堂上的课本只有《诗》、《书》两种。可以说《诗》是他们的文学课本,《书》是他们的历史课本。由于儒家的教育宣传影响大,《诗》、《书》就成了当时士大夫的两本典型读物,《商君书》提出要秦国禁绝的也就是这两种。但到孟子、荀子时的儒家课程中加上了《春秋》,成为五种;到《礼记·经解》中又加上占卜用的《易》,成为六种,合称“六艺”。(《庄子·天下》亦列此六种,《天运》有了“六经”之名,然此二文不属《庄子·内篇》,其写成时代较晚)。因为古时“乐”的谱子无法写成本本传下来,所以到汉代就只有《诗》、《书》、《礼》、《易》、《春秋》五种,作为“五经”。这部原来的古史文献《尚书》,便成为儒家所宣扬的“二帝”(尧、舜)、“三王”(夏禹、商汤、周文武)及周公、孔子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煌煌圣典,尊为《书经》。儒家所倡导的“道统”就靠这部《书经》坚实地树立下来。


第二节《今文尚书》、《古文尚书》和《伪古文尚书》


汉代的这部经书(“《尚書》”),是由秦博士伏生藏在屋壁里躲过秦的焚书和楚汉战乱才传下来的。他从屋壁里取出时,竹简又断烂了不少,经过拼凑整理,只存得下列二十八篇;


《虞书》、《夏书》:《尧典》、《皋陶谟》、《禹贡》、《甘誓》。


《商书》:《汤誓》、《盘庚》、《高宗肜日》、《西伯戡黎》、《微子》。


《周书》:《牧誓》、《洪范》、《金縢》、《大诰》,《康诰》、《酒诰》、《梓材》、《召诰》、《洛诰》、《多士》、《无逸》、《君奭》、《多方》、《立政》、《顾命》、《吕刑》、《文侯之命》、《费誓》、《秦誓》。


伏生使用这二十八篇在齐鲁之间传授门徒,门徒中经过数传后,形成了西汉《尚书》学三家:欧阳氏学,大夏侯氏学,小夏侯氏学。在汉武帝到宣帝时,先后列于学官(等于现在的大学,但在王朝内),所教的是伏生二十八篇和武帝时民间所献伪《泰誓》,共二十九篇(欧阳氏把《盘庚》分为三篇,共三十一篇)。伏生的本子最早应是秦朝原通行的小篆字体,后来改用了当时通行的隶书,等到西汉中后期古文本出现后,便被称为“今文”,意为汉代现今用的文体,这三家便被称为“今文三家”。今文家原是些方土化了的儒生,他们在汉代神学“阴阳五行说”的思想指导之下解释《尚书》,以之与谶纬之说相结合,使经学成了“神学的侍婢”。他们的说法神秘、空疏、繁杂,而又特别强调“家法”、“师法”,必须严格遵守。他们又强调“通经致用”,常举一些经文做标签,用方士式的神秘说法为汉王朝服务。至汉末熹平年间,把欧阳氏本《尚书》刻入《汉石经》,作为统一文字的官定本。


汉代又曾出现《古文尚书》。所谓“古文”,是指早于小篆的先秦和六国所用的大篆或籀文等字体。当时离先秦时间不远,出现这种文字的本子是完全可能的。计自西汉中期开始,先后相传出现过好几次。第一次是《史记·儒林列传》所说的孔子十一世孙孔安国家传本,比今文多“逸书”十余篇。第二次是《汉书·艺文志》所说的“中古文”,刘向用以校三家经文。第三次是《汉书·儒林传》所说的成帝时张霸献的“百两篇”,即离析二十九篇为百篇,又加这百篇的“书序”编成的两篇。当时以中古文相校,发现它是伪造的,便被废黜,但“百两篇”中所载的《书序》却从此流传,成了《尚书》学上影响最大的事。第四次是《汉书·楚元王传》中刘歆《移太常博士书》所说的鲁恭王坏孔子宅所得壁中古文,多出“逸书”十六篇(其篇名载《尚书·尧典·正义》),由孔安国献上,刘歆请把它和其它三部古文经立于学官,遭到今文家反对,从此引起了中国学术史上两千年之久的今古文之争。第五次是《汉书·景十三王传》所记东汉初年始有的传说,谓河间献王得到《古文尚书》。以上五个本子只有第一部孔子家传本较确切,其余诸本都有些扑朔迷离,又诸本只有经文,而没有传注。第六次是《后汉书·杜林传》所说的杜林所得漆书古文本一卷,他整理加工,并授门徒,传下同于今文篇目的二十九篇,没有所谓古文“逸书”。由门徒卫宏,再传贾逵、马融、郑玄等,先后都做了传注,马、郑本并将《盘庚》、《泰誓》各分为三篇,《顾命》中分出《康王之诰》,共为三十四篇。这些古文家的注,不同于今文家宣扬神学和漫无边际的杂说,而是在尊祟“圣道王功”前提下多做文字训诂、制度名物等的解释,因此使《古文尚书》大显于世,终汉之世虽没有立于学官,却取代了今文三家的地位。后来到魏晋时,贵戚王肃做了注,终得立于学官,并在魏正始年间刻入了《三体石经》中。


西晋永嘉之乱,文籍丧失,今、古文都散亡,连石经也遭破坏。司马氏逃到江南建立东晋,仍要靠儒家思想维持统治,又广求经典。豫章内史梅赜献了一部《古文尚书》,计有经文五十八篇,其中包括西汉今文二十八篇,但把它析成三十三篇(分《尧典》下半为《舜典》,《皋陶谟》下半为《益稷》,《顾命》下半为《康王之诰》,《盘庚》仍分三篇)。又从百篇《书序》中采十八个篇题,从当时有的一些古籍中搜集文句缀成二十二篇(十八篇中《太甲》、《说命》各作三篇),另新撰《泰誓》三篇,这就是伪古文二十五篇,用此来凑成刘向、郑玄所说的古文五十八篇之数。全书各篇有标为《孔安国传》的注,并有一篇《孔安国序》。但从《史记》、《汉书》看,孔安国并没有做过这些东西,又二十五篇与刘歆所举孔安国逸书十六篇的篇题也不一致,它的破绽显然存在。但它积聚了八百年来人们所称引的《尚书》和四百年来今古文经师的解说,加以章栉句比,做到每句都有解释,这在《尚书)学上是一个很高的成就,因此为人们所乐于接受,加上王朝的提倡,于是就盛行于世,一直传下来,被人们看成是汉代孔安国所传的真古文。


孔颖达《尚书正义》


到唐代,命孔颖达撰《五经正义》,《尚书》就以这部《孔传》作正注,孔颖达撰的《正义》作疏,成为官定本颁行全国,其经文并刻入《唐石经》中。宋代把《孔传》和《正义》合成《尚书注疏》,明清时刻在《十三经注疏》中。


到宋代,有了与汉学不同的学术思想,经过吴棫、朱熹等人的探索,由蔡沈总括两百年间探索成果,撰成《书集传》一书,明清时刻在《五经大全》中。它是宋学的代表作,与《尚书注疏》分别代表了《尚书》学史上的两个时代。此后它就成了科举法定本,元明以后民间乡塾中都只读它。


既然是伪书,不论怎样被推崇为神圣的经典,迟早总要被人识破。所以唐代就开始有人怀疑它,宋代吴樾正式提出了考辨,以后递经明梅鷟、清阎若璩、惠栋等人进行了严密考证,最后判定这部书是“伪《古文尚书》”,《孔安国传》是“伪《孔传》”,这一本子是“伪孔本”。但伪孔本中保存了今文二十八篇,它们是商周文献的孑遗,仍是今天研究古史的珍贵史料。


第三节清代及近世学者对《尚书》的研究


这些珍贵史料的最大的问题是艰涩难懂。因为它主要是三千多年前岐周地区一个民族的方言,早成了死文字,战国时人就只引用少数好懂的句子。到汉代更难懂,司马迁就只把一些能懂的抄到《史记》里,而对于一些明明是重要史料的“殷盘周诰”,只因它不好懂,就都一笔带过。加以后来“又有脱简、错简,今文三家及古文、伪古文各有传抄错误,到唐代改写成楷书时又有改错,就使此书非常难读,因此韩愈以“佶屈聱牙”作为此书的特点。幸喜自清代中叶的学者开始用文籍考辨之学去研究它,至今已二百余年,留下了不少有价值的成果。如段玉裁、王念孙父子、俞樾、吴大澂、孙詒让及皮锡瑞、章炳麟等,都有很好的研究。还有江声、王鸣盛、孙星衍、陈乔枞等搜集的资料亦有参考价值。近代又在清人成就的基础上,加上西方学术影响,以及甲骨文、金文研究的成熟,新材料的增多,把《尚书》研究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如王国维、杨树达、郭沫若、陈梦家及于省吾、胡厚宣、徐中舒诸先生等,皆有新成就。顾颉刚先生更以极精博的功夫研究它的一个个问题,从而把《尚书》的研究推向日益深入。在经过这样的科学整理研究之后,这部最古的历史文献,必将很好地应用到历史研究中去。


如果读者手中有一部《尚书》,要很快就能辨别其中各篇的真伪,以免把伪篇误作真材料使用,只消知道上文所举西汉今文二十八篇才是真的就行。或者查看蔡沈《书集传》,其中在篇题下注明“今文古文皆有”的,就是真的,“今文无、古文有”的,就是伪的。


谢选骏指出:人説“如何分辨《尚书》各篇的真伪”——我看其實,《今文尚書》也不全是真的,只不過那是戰國時代的作僞,不比《偽古文尚書》是魏晉時代的作僞。


(四)


博文“《尚书》的篇数与篇目数”(2017-03-07 转载)報道:


作为一本书,《尚书》是比较惹人麻烦的。三千年前,它就因散佚过多,让人抱怨。两千年前,又冒出一个今古文的问题,让人大动干戈。而最近这一千年,真伪的问题成为人们关注它的新的焦点。当然最大的讨厌是一直都很难读懂。


清华简的入藏,以及释读者隔三差五的放风,大有将上述三千年来需要解决的《尚书》问题一并解决的态势。因而,人们的目光再一次聚焦到了《尚书》身上。


但我想要解决的问题,却是一个比较无奈的问题。一个跟《尚书》有关,却和经学、史学、古籍学、目录学、版本学、训诂学、哲学等等凡是想得到的与《尚书》内容有涉的学科都无关的问题,就是题目所示。确切来说,是个数学问题,还是个极其简陋的只用得上加的四则运算题。


要想搞清楚《尚书》的篇数与篇目数,听起来其实连“算”都不用,只需要会数数即可。比如从第一章数到第十章,很好,此书一共十篇,问题解决!然而,这样一个问题,却很难从出版物中得到答案,甚至,十本介绍《尚书》的书恐怕十本都是错的。难道学文科的真的全是算术白痴么?当然,肯定有知道的。但起码,我是自己算了一遍才搞清楚。


算这个,需要知道背景,所以我连介绍背景带算一起写,注意各种数字。


先秦时候,《尚书》经过孔子汇总结集和删选,最后定为一百篇成为了孔门的教科书,这本教科书平稳地被使用了三百多年,直到秦朝。秦始皇的大火,让这本书消失在了人间。汉朝时候,出现了一位老博士叫伏生,这位老先生年届九十,百篇《尚书》只记得了二十八篇,汉朝人用改良的文字将这二十八篇写定,后世称为“今文《尚书》”。事情到这里都还很清楚。接下来版本开始分乱了。


《汉书》说,伏生传了“二十九篇”,这跟之前所言的二十八篇多了一篇。有的人认为多出来的这一篇是《序》,有人认为是《太誓》。


这两种看法,都让后来的事情变得越来越复杂。认为是《序》的,咬定此《序》系出孔子,于是当然可以和《尚书》的篇章一样取得经典的地位。那么《序》称为《尚书》篇章自然也就是合理的。而认为是《太誓》的,是因为汉武帝的时候,有一位女子又找到了一篇《尚书》,而这篇《尚书》为伏生所不传,就是《太誓》。我们把伏生二十八篇《尚书》称为伏生本,把加入《太誓》或《序》的叫今文本。


汉景帝时,鲁恭王刘余拆毁孔子旧宅来扩建宫室,在墙壁里发现了《尚书》,因为这批《尚书》未遭秦火,所以还是当年战国文字写成,区别于伏生的今文,这批尚书叫“古文《尚书》”。古文《尚书》有今文《尚书》的全部内容,除此之外,还多出了十六篇。所以,这批《尚书》一共有四十五篇,称为古文本。


今文本立了官学广为流传,而古文本没有被立为官学,一直被深锁宫中,在民间的流传也兴盛不起来。所以,东晋的时候由于战争,古文本还是被大火烧了,就此断了根。但之前,汉朝的大学者郑玄一帮人曾经利用今文本和古文本互参,并做了注。


郑玄把今文本进行了改动,比如将《盘庚》分成了上中下三篇、《太誓》分成了上中下三篇,《顾命》分成《顾命》和《康王之诰》。这样本来一共二十九篇就成了三十四篇。称为今文析本。


然后他发现古文本多出来的两篇《舜典》和《益稷》被伏生融入了《尧典》和《皋陶谟》里,他于是把这两篇抽出来,再将《九共》一篇分成了九篇。这样这十六篇就成了二十四篇,称作古文析本。古文析本的二十四篇加上今文析本的三十四篇就成了郑注的五十八篇本《尚书》,加上《书序》一共五十九篇。称为郑玄注本。


东晋时候,藏在深宫的古文本被五胡南下时候焚毁,所以只剩下来民间流传的今文析本。算到这里,有两大个疑问我百思不得其解,其一、郑玄乃是当时的大儒,注《尚书》的权威就如同中华书局标点二十四史,既然现在的今本也是沿用今文析本的分篇法,一共是三十四篇。那么,没理由剩下的古文二十四篇无传。


其二、《太誓》一篇虽然不源自伏生本,但却是与伏生本相合的,可现在查阅汉武帝时期的文献,可以发现当时的《太誓》与现存的《太誓》并不是一个本子,即《太誓》也属于伪作。如果说今古文两支分立,古文析本的被焚毁导致二十四篇无传,那为什么身处今文本中的《太誓》会独独跟着古文本一起消失呢?


据说郑玄只是把古文二十四篇附录存目,只注了今文析本的三十四篇。不管怎么说,总之那二十四篇算是没了。五胡乱华以后,有个叫梅赜的人不知从何处又搞了一本《尚书》,这本《尚书》有篇五十八,有篇目一百,存目四十二。称为梅赜本。就是这个本子后来被考据家认为是伪造的。


梅赜本有篇目的也是五十八,但连上有目无篇的则一共有一百,正好凑成了先秦的数。这五十八篇拿来和郑玄本对照,相同篇目的一共四十五篇,相同内容篇四十一篇,因为《盘庚》《太誓》各增两篇篇目,另有十四篇不同,不同篇目各十三篇一共二十六篇。郑玄本十三篇不同篇目集中在五篇内容上,梅赜本十三篇不同篇目集中在九篇内容上。郑玄本五篇可以从梅赜本的存目中找到,分别是《汩作》《九共》《典宝》《肆命》和《原命》。梅赜本十三篇目连上存目里剩下的二十九篇,一共四十二篇都是新鲜东西。存目中本有四十二篇,除去五篇有三十七篇,因为《九共》析成九篇,故衍出八篇,所以存目仅剩二十九篇。这样,梅赜百篇除去新出现的四十二篇,剩下的就是照搬郑玄五十八篇了。


现在,可以计算《尚书》篇数了。今文本一共二十九篇,因为《太誓》认定为伪作,所以可靠的今文本《尚书》共二十八篇。这二十八篇现在被拆为三十三篇,即可靠的《尚书》,以篇目算三十三,以内容算二十八。


梅赜本比伏生本要多三十篇目,但只多十九篇内容,衍出的十一篇篇目分别是,《舜典》合入《尧典》、《益稷》合入《皋陶谟》、《太甲》分为三篇增出两篇篇目、《盘庚》分为三篇增出两篇篇目、《说命》分成三篇增出两篇篇目、《太誓》分成三篇增出两篇篇目,《康王之诰》合入《顾命》。


郑玄本比伏生本要多三十篇目,多出十五篇内容。衍出的十五篇篇目分别是,《舜典》合入《尧典》、《益稷》合入《皋陶谟》、《康王之诰》合入《顾命》、《盘庚》分为三篇增出两篇篇目、《太誓》分为三篇增出两篇篇目、《九共》分为九篇增出八篇篇目。


最后总结:伏生本共二十八篇目,二十八篇。今文本共二十九篇目,二十九篇。今文析本共三十四篇目,二十九篇。古文本四十六篇目,四十三篇。古文析本二十四篇目,十六篇(在这里《舜典》《益稷》分别算一篇)。郑玄本共五十八篇目,四十六篇。梅赜本共一百篇目,有篇五十,计五十八篇目。


综上所述,订正上海古籍出版社李民、王健《尚书译注》前言的错误如次:


1、27页句“到了东晋梅赜所献古文《尚书》,其总篇数仍然是五十八篇,但其中只有三十四篇的篇名完全与郑注本相同,另二十四篇则是新多出来的。”改为“到了东晋梅赜所献古文《尚书》,其总篇数仍然是五十八篇,但其中有四十五篇的篇名完全与郑注本相同,另九篇则是新多出来的。”新多出来的篇目数则为十三篇。


2、同页“郑玄注古文五十八篇篇名:九共(共8篇)”改为“郑玄注古文五十八篇篇名:九共(共9篇)”。


3、同页“郑玄注古文五十八篇篇名”改为“郑玄注古文五十九篇篇名”,或者删去表中“书序一篇”。


4、28页“伪《孔传古文尚书》中仅存篇目的有四十篇”改为“伪《孔传古文尚书》中仅存篇目的有四十二篇”。


5、同页“九共(共8篇)……咸沃(共3篇)”改为“九共(共9篇)……咸沃(共4篇)”。


谢选骏指出:人説“《尚书》的篇数与篇目数”——我看還有一個命數,例如兩個姓梅的,一個作僞,一個辨僞——东晋梅赜作僞,明代梅鷟辨僞。這就是“祖宗欠債後人償”。


(五)


網文《今文尚书》報道:


今文尚书,是书名,为儒家经典《尚书》的一种,二十八篇,我国先秦时期历史文献的汇编。先秦儒家所传《尚书》原有百余篇,经秦焚书亡失。汉初,秦博士伏胜传二十八篇。后学者递相授受,分大小夏侯及欧阳三家。因为是以汉隶书写,区别于当时的古文《尚书》,故称“今文尚书”。


图书由来


先秦时期的《尚书》经秦焚书亡失,山东济南的秦博士伏生(名胜)初为避兵乱逃亡,把自己手中的《尚书》藏在屋壁中。汉初天下安定,伏生回乡,从壁中取出藏书,其竹简大多蠹坏,经过整理得完整的二十八篇,在齐鲁传授,学者甚众。后学者递相授受,分大、小夏侯及欧阳三家。

汉文帝时,求能治《尚书》者,时人推举伏生,但当时伏生已经九十余岁,老不能行,文帝便遣太常事史掌故晁错前往求教,由伏生口授,晁错笔录,传得二十八篇,被立于学官;到了汉武帝时,民间得《太誓》一篇(一说是汉宣帝时河内女子坏老屋所得),合伏生所传的二十八篇为二十九篇,故《史记》、《汉书》的《儒林传》中说《尚书》为二十九篇。不过后来这篇《太誓》被马融等人发现为伪作,遂废,仍为二十八篇。

据学者考证,实际上当时还保留有不少的古《尚书》篇章,远不止二十八篇,但是根据当时的规定,只有有师说的才能被立于学官,无师说者不得立,晁错笔录的这二十八篇因为有伏生的传授,故得立于学官;其它残存的篇章因为没有师说,故而不得流传。2008年7月,清华大学入藏了一批战国竹简,总数约2500枚。经专家鉴定,其内容全部都是古书,其中有许多经、史一类的文献。此前,清华简第一辑和第二辑整理报告分别于2010年和2011年年底出版。此次公布的清华简中,《傅说之命》三篇引发关注,其内容与东晋时期出现的伪古文《尚书》的《说命》篇完全不同,再次证明,传世的伪古文《尚书》系后人伪作。 

图书篇目

1、虞书(2篇。汉今文与马融、郑玄古文与《夏书》合称为“虞夏书”)

《尧典》、《皋陶谟》

2、夏书(2篇)

《禹贡》、《甘誓》

3、商书(5篇)

《汤誓》、《盘庚》、《高宗肜日》、《西伯戡黎》、《微子》

4、周书(19篇)

《牧誓》、《洪范》、《金縢》、《大诰》、《康诰》、《酒诰》、《梓材》、《召诰》、《洛诰》、《多士》、《无逸》、《君奭》、《多方》、《立政》、《顾命》、《吕刑》、《文侯之命》、《费誓》、《秦誓》。

内容构成

经过历代学者的考证辨析,基本认为《今文尚书》二十八篇是可信的先秦文献,记述的内容上起于五帝时代的帝尧,下至于春秋时代的秦穆公,但是其创作时代不一。这些篇章多为史官所作,属于当时王室所藏的官方文献档案,主要是王和大臣、诸侯在一些重要活动中的讲话、对话记录,所谓诰、誓、命、训。其一部分是出自对古史事件的追述,一部分是当时史官的笔录,还有部分是后人的拟作。其中《虞书》的部分虽然记录的时代很早,但是产生最晚,和《夏书》中的《禹贡》篇一样,是战国时期的拟作,所以其文体内容和其它篇章全然不同,且有“大一统”的思想。西汉时所传的五经(诗、书、礼、易、春秋),都是根据师传,用当时的隶书写的,所以称为“今文经”;到了西汉末,刘歆在秘阁校书时,发现了一批用古文写的书,包括《周礼》、《尚书》、《左氏春秋》等,称为“古文经”。

《甘誓》则当是史官的追记,是夏后启伐有扈的誓词,《墨子·明鬼下》认为是禹伐有苗的誓词,所以称为《禹誓》。《商书》的部分基本是属于追述,其中可能有部分是商代史官的作品,如《盘庚》、《高宗肜日》等,也有部分是周代史官追述的作品,当然这些作品都经过后来周史官的编辑和改造,主要是为了便于时人阅读。《周书》大部分是周代史官的笔录,记述的言论和事件都比较质朴近实。

汉代传授

《汉书·儒林传》记载了西汉伏生所传今文三家的传授系统,同时在一些有关经师的传文里补充了不少材料。其中主要的内容有:欧阳氏学派再传之后,出现了“平陈之学”。即其再传弟子平当、陈翁生所传授增益的欧阳氏学。大夏侯氏学派一传再传之后,出现了“孔许之学”。即其一传弟子孔霸、再传弟子许商所传授增益的大夏侯氏学。小夏侯氏学派再传之后,出现了“郑张秦假李氏之学”。即其再传弟子郑宽中、张无故、秦恭、假仓、李寻所传授增益的小夏侯氏学。

这三家中,欧阳氏学隐隐成了《尚书》今文学的主干,尤其到了东汉后奄有一代,后来“汉石经”所刻《尚书》即据欧阳氏本。大夏侯氏学则主要宣扬阴阳五行说(其余二家也宣扬,以此派最出色)。自夏侯胜从夏侯始昌受《洪范五行传》,即主要传习此书,由其弟子周堪再传许商,许商又撰《五行论》(《汉书·艺文志》作《五行传记》),进行宣扬,影响深远。小夏侯学则主要在搞很多非常繁琐的章句,形成了一家特色(其余二家也搞很多章句,但以此派称最);同时此派李寻也以好《洪范》五行灾异擅名,有论灾异表奏。这是三家在共性相同之下各自的特色。

这三家构成西汉《尚书》传授的全局,其它另外有所师承或师承不明者参互其间,而终以此三家为其归。但由于各派的章句、师说不同,纷纭不定,汉宣帝甘露三年(前51年)召开石渠阁会议,就五经同异进行辩论,为反映家法的大辩论。

特点介绍

汉代今文经学有以下几个特点:

1、儒生方士化,经学神学化。特别重视鬼神,以阴阳五行说释经。

2、倡“通经致用”来为王朝服务,使经学渗透到政治活动中。

3、章句繁琐,解说空疏。

4、严于家法、师法,后学不得背离。

清代研究

从晋代以后,所谓的《尚书》是指今、古文《尚书》的合编,但这里面的“古文尚书”已经不是汉代的“古文尚书”,而是魏晋时期人造的伪书,清代阎若璩《尚书古文疏证》一书问世后,这个“古文尚书”是伪书已成为定讞,所以从清代中叶的乾隆时期开始,清代学者把主要精力放在了研究今文二十八篇上,极力推崇汉代今文,用功甚勤,名著迭出,蔚为大观,给后人研究《尚书》提供了很大方便。因为《尚书》以“佶屈聱牙”最难于读懂著称,又以错乱分歧最难于梳理著称,清代朴学者便踏踏实实地针对这两方面做了许多研究,下了极大功夫。

一方面,有的学者做了大量搜集资料的工作和校勘的工作,把汉代古文,汉代今文尽量追寻出它的原貌,凡可搜集到的汉代古文、今文材料,尽量都搜集起来,提供给后代治《尚书》者;另一方面,有的这些则从语言、文字、音韵、训诂、词汇、语法等等方面做了许多精深的研究,使许多本来无法读懂的文句大抵可以探索到它的一些意义,就比以前好读多了。因此,清代的《尚书》研究是近代《尚书》研究的先导,同时也是近代《尚书》研究丰厚的基础。

清代今文《尚书》学主要有吴派、皖派和常州学派。吴派著作主要为后来者搜集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如江声《尚书集注音疏》、王鸣盛《尚书后案》等;皖派则在考订和论断上成绩卓著,如段玉裁《古文尚书撰异》、孙星衍《尚书今古文注疏》等;常州学派讲求致用,尊今文,也不主张废弃古文,代表著作如庄述祖《尚书今古文考证》、刘逢禄《尚书今古文集解》、陈乔枞《今文尚书经说考》等。清人的研究成果,开创近、现代《尚书》学研究的先河。


谢选骏指出:人説“今文尚书”——我1983年寫作《神話與民族精神》的時候曾經記錄心得說——

“《尚書》之前沒有成文經典,故多采集民間傳説以爲歷史、神話以爲佐證。一般説來,神話材料多見於今文尚書,偽古文尚書存之甚少,因其理性説教色彩過於濃厚——試比較一下今文的大禹謨與古文堯典、舜典,可以看出區別。(儘管古文堯典、舜典,也是戰國作品而而非遠古真傳。)

谢选骏:大禹謨與堯典、舜典之真僞談

(一)

網文《虞书》報道:

《虞书》是《尚书》组成部分之一。相传是记载夏朝之前虞朝之书。今本凡《尧典》、《舜典》、《大禹谟》、《皋陶谟》、《益稷》五篇。其中《舜典》由《尧典》分出,《益稷》由《皋陶谟》分出。
作品内容

1、《尧典》
昔在帝尧,聪明文思,光宅天下。将逊于位,让于虞舜,作《尧典》。
曰若稽古帝尧,曰放勋,钦、明、文、思、安安,允恭克让,光被四表,格于上下。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黎民于变时雍。
乃命羲和,钦若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民时。分命羲仲,宅嵎夷,曰暘谷。寅宾出日,平秩东作。日中,星鸟,以殷仲春。厥民析,鸟兽孳尾。申命羲叔,宅南交。平秩南为,敬致。日永,星火,以正仲夏。厥民因,鸟兽希革。分命和仲,宅西,曰昧谷。寅饯纳日,平秩西成。宵中,星虚,以殷仲秋。厥民夷,鸟兽毛毨。申命和叔,宅朔方,曰幽都。平在朔易。日短,星昴,以正仲冬。厥民隩,鸟兽鹬毛。帝曰:“咨。汝羲暨和。期三百有六旬有六日,以闰月定四时,成岁。允厘百工,庶绩咸熙。”
帝曰:畴咨若时登庸?”放齐曰:“胤子朱启明。”帝曰:“吁!嚣讼可乎?”
帝曰:“畴咨若予采?”欢兜曰:“都!共工方鸠僝功。”帝曰:“吁!静言庸违,像恭滔天。”
帝曰:“咨!四岳,汤汤洪水方割,荡荡怀山襄陵,浩浩滔天。下民其咨,有能俾乂?”佥曰:“于!鲧哉。”帝曰:“吁!咈哉,方命圮族。”岳曰:“异哉!试可乃已。”
帝曰:“往,钦哉!”九载,绩用弗成。
帝曰:“咨!四岳。朕在位七十载,汝能庸命,巽朕位?”岳曰:“否德忝帝位。”曰:“明明扬侧陋。”师锡帝曰:“有鳏在下,曰虞舜。”帝曰:“俞?予闻,如何?”岳曰:“瞽子,父顽,母嚣,像傲;克谐以孝,烝烝乂,不格奸。”帝曰:“我其试哉!女于时,观厥刑于二女。”厘降二女于妫汭,嫔于虞。帝曰:“钦哉!”

2、《尚书·舜典》
虞舜侧微,尧闻之聪明,将使嗣位,历试诸难,作《舜典》。
曰若稽古帝舜,曰重华协于帝。浚咨文明,温恭允塞,玄德升闻,乃命以位。
慎徽五典,五典克从;纳于百揆,百揆时叙;宾于四门,四门穆穆;纳于大麓,烈风雷雨弗迷。帝曰:“格!汝舜。询事考言,乃言底可绩,三载。汝陟帝位。”舜让于德,弗嗣。正月上日,受终于文祖。
在璿玑玉衡,以齐七政。肆类于上帝,禋于六宗,望于山川,遍于群神。辑五瑞。既月乃日,觐四岳群牧,班瑞于群后。
岁二月,东巡守,至于岱宗,柴。望秩于山川,肆觐东后。协时月正日,同律度量衡。修五礼、五玉、三帛、二生、一死贽。如五器,卒乃复。五月南巡守,至于南岳,如岱礼。八月西巡守,至于西岳,如初。十有一月朔巡守,至于北岳,如西礼。归,格于艺祖,用特。五载一巡守,群后四朝。敷奏以言,明试以功,车服以庸。
肇十有二州,封十有二山,浚川。
象以典刑,流宥五刑,鞭作官刑,扑作教刑,金作赎刑。眚灾肆赦,怙终贼刑。钦哉,钦哉,惟刑之恤哉!流共工于幽州,放欢兜于崇山,窜三苗于三危,殛鲧于羽山,四罪而天下咸服。
二十有八载,帝乃殂落。百姓如丧考妣,三载,四海遏密八音。
月正元日,舜格于文祖,询于四岳,辟四门,明四目,达四聪。“咨,十有二牧!”曰,“食哉惟时!柔远能迩,惇德允元,而难任人,蛮夷率服。”
舜曰:“咨,四岳!有能奋庸熙帝之载,使宅百揆亮采,惠畴?”佥曰:“伯禹作司空。”帝曰:“俞,咨!禹,汝平水土,惟时懋哉!”禹拜稽首,让于稷、契暨皋陶。帝曰:“俞,汝往哉!”
帝曰:“弃,黎民阻饥,汝后稷,播时百谷。”
帝曰:“契,百姓不亲,五品不逊。汝作司徒,敬敷五教,在宽。”
帝曰:“皋陶,蛮夷猾夏,寇贼奸宄。汝作士,五刑有服,五服三就。五流有宅,五宅三居。惟明克允!”
帝曰:“畴若予工?”佥曰:“垂哉!”帝曰:“俞,咨!垂,汝共工。”垂拜稽首,让于殳斨暨伯与。”帝曰:“俞,往哉!汝谐。”
帝曰:“畴若予上下草木鸟兽?”佥曰:“益哉!”帝曰:“俞,咨!益,汝作朕虞。”益拜稽首,让于朱虎、熊罴。帝曰:“俞,往哉!汝谐。”
帝曰:“咨!四岳,有能典朕三礼?”佥曰:“伯夷!”帝曰:“俞,咨!伯,汝作秩宗。夙夜惟寅,直哉惟清。”伯拜稽首,让于夔、龙。帝曰:“俞,往,钦哉!”
帝曰:“夔!命汝典乐,教胄子,直而温,宽而栗,刚而无虐,简而无傲。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夔曰:“于!予击石拊石,百兽率舞。”
帝曰:“龙,朕堲谗说殄行,震惊联师。命汝作纳言,夙夜出纳朕命,惟允!”
帝曰:“咨!汝二十有二人,钦哉!惟时亮天功。”
三载考绩,三考,黜陟幽明,庶绩咸熙。分北三苗。
舜生三十征,庸三十,在位五十载,陟方乃死。
帝厘下土,方设居方,别生分类。作《汩作》、《九共》九篇、《稿饫》。

3、《尚书·大禹谟》
曰若稽古大禹,曰:「文命敷于四海,祗承于帝。」曰:「后克艰厥后,臣克艰厥臣,政乃乂,黎民敏德。」
帝曰:「俞,允若兹,嘉言罔攸伏,野无遗贤,万邦咸宁。稽于众,舍己从人,不虐无告,不废困穷,惟帝时克。」益曰:「都。帝德广运,乃圣乃神,乃武乃文。皇天眷命,奄有四海,为天下君。」禹曰:「惠迪吉,从逆凶,惟影响。」益曰:「吁!戒哉,儆戒无虞,罔失法度;罔游于逸,罔淫于乐;任贤勿贰,去邪勿疑,疑谋勿成,百志惟熙;罔违道以干百姓之誉;罔咈百姓以从己之欲,无怠无荒,四夷来王。」
禹曰:「于!帝念哉!德惟善政,政在养民。火、水、金、木、土、谷,惟修;正德、利用、厚生,惟和;九功惟叙,九叙惟歌。戒之用休,董之用威,劝之以九歌,俾勿坏。」帝曰:「俞!地平天成,六府三事允治,万世永赖,时乃功。」
帝曰:「格汝禹!朕宅帝位,三十有三载,耄期倦于勤,汝惟不怠,总朕师。」禹曰:「朕德罔克,民不依;皋陶迈种德,德乃降,黎民怀之。帝念哉!念兹在兹,释兹在兹;名言兹在兹,允出兹在兹。惟帝念功!」
帝曰:「皋陶,惟兹臣庶,罔或干予正。汝作士,明于五刑,以弼五教,期于予治。刑期于无刑,民协于中,时乃功,懋哉!」皋陶曰:「帝德罔愆,临下以简,御众以宽,罚弗及嗣,赏延于世,宥过无大,刑故无小,罪疑惟轻,功疑惟重。与其杀不辜,宁失不经。好生之德,洽于民心,兹用不犯于有司。」帝曰:「俾予从欲,以治四方风动,惟乃之休。」
帝曰:「来!禹!降水儆予,成允成功,惟汝贤。克勤于邦,克俭于家,不自满假,惟汝贤。汝惟不矜,天下莫与汝争能;汝惟不伐,天下莫与汝争功。予懋乃德,嘉乃丕绩,天之历数在汝躬,汝终陟元后。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无稽之言勿听,弗询之谋勿庸。可爱非君,可畏非民,众非元后何戴,后非众罔与守邦。钦哉!慎乃有位,敬修其可愿,四海困穷,天禄永终。惟口出好兴戎,朕言不再。」禹曰:「枚卜功臣,惟吉之从。」帝曰:「禹!官占,惟先蔽志,昆命于元龟。朕志先定,询谋佥同,鬼神其依,龟筮协从,卜不习吉。」禹拜稽首固辞。帝曰:「毋,惟汝谐。」
正月朔旦,受命于神宗,率百官若帝之初。帝曰:「咨禹!惟时有苗弗率,汝徂征。」禹乃会群后,誓于师曰:「济济有众,咸听朕命。蠢兹有苗,昏迷不恭,侮慢自贤,反道败德。君子在野,小人在位,民弃不保,天降之咎。肆予以尔众士,奉辞伐罪,尔尚一乃心力,其克有勋。」
三旬,苗民逆命。益赞于禹曰:「惟德动天,无远弗届。满招损,谦受益,时乃天道。」帝初于历山,往于田,日号泣于旻天、于父母。负罪引慝,祗载见瞽瞍,夔夔斋栗,瞽亦允若;至诚感神,矧兹有苗。禹拜昌言曰:「俞!班师振旅。」帝乃诞敷文德,舞干羽于两阶。七旬,有苗格。

4、《尚书·皋陶谟》
曰若稽古皋陶,曰:「允迪厥德,谟明弼谐。」禹曰:「俞,如何?」皋陶曰:「都!慎厥身修,思永。惇叙九族,庶明励翼,迩可远、在兹。」禹拜昌言曰:「俞。」
皋陶曰:「都!在知人,在安民。」禹曰:「吁!咸若时,惟帝其难之。知人则哲,能官人;安民则惠,黎民怀之。能哲而惠,何忧乎驩兜?何迁乎有苗?何畏乎巧言令色孔壬?」
皋陶曰:「都!亦行有九德;亦言其人有德,乃言曰:载采采。」禹曰:「何?」皋陶曰:「宽而栗,柔而立,愿而恭,乱而敬,扰而毅,直而温,简而廉,刚而塞,强而义;彰厥有常,吉哉。日宣三德,夙夜浚明有家;日严祗敬六德,亮采有邦。翕受敷施,九德咸事;俊乂在官,百僚师师,百工惟时。抚于五辰,庶绩其凝。无教逸欲有邦。兢兢业业,一日二日万几。无旷庶官,天工人其代之。天叙有典,勅我五典五惇哉;天秩有礼,自我五礼有庸哉。同寅协恭和衷哉。天命有德,五服五章哉;天讨有罪,五刑五用哉。政事懋哉懋哉。天聪明,自我民聪明;天明畏,自我民明威。达于上下,敬哉有土!」
皋陶曰:「朕言惠,可厎行。」禹曰:「俞,乃言厎可绩。」皋陶曰:「予未有知,思曰赞赞襄哉。」

5、《尚书·益稷》
帝曰:「来,禹!汝亦昌言。」禹拜曰:「都,帝!予何言?予思日孜孜。」皋陶曰:「吁!如何?」禹曰:「洪水滔天,浩浩怀山襄陵;下民昏垫。予乘四载,随山刊木。暨益奏庶鲜食。予决九川,距四海;浚畎浍,距川。暨稷播奏庶艰食;鲜食,懋迁有无化居。烝民乃粒,万邦作乂。」皋陶曰:「俞,师汝昌言。」禹曰:「都,帝!慎乃在位。」帝曰:「俞。」禹曰:「安汝止,惟几惟康,其弼直;惟动丕应。徯志以昭受上帝,天其申命用休。」
帝曰:「吁!臣哉邻哉!邻哉臣哉!」禹曰:「俞。」帝曰:「臣作朕股肱耳目:予欲左右有民,汝翼。予欲宣力四方,汝为。予欲观古人之象,日、月、星辰、山、龙、华虫、作会,宗彝、藻、火、粉米、黼、黻、絺绣,以五采彰施于五色,作服,汝明。予欲闻六律、五声、八音,在治忽,以出纳五言,汝听。予违,汝弼;汝无面从,退有后言。钦四邻,庶顽谗说,若不在时,侯以明之,挞以记之;书用识哉,欲并生哉。工以纳言,时而扬之;格则承之庸之,否则威之。」
禹曰:「俞哉,帝!光天之下,至于海隅苍生,万邦黎献,共惟帝臣。惟帝时举,敷纳以言,明庶以功,车服以庸。谁敢不让,敢不敬应?帝不时敷,同日奏、罔功。无若丹朱傲,惟慢游是好,敖虐是作,罔昼夜頟頟;罔水行舟,朋淫于家,用殄厥世。予创若时,娶于涂山,辛壬癸甲;启呱呱而泣,予弗子,惟荒度土功。弼成五服,至于五千;州十有二师,外薄四海,咸建五长。各迪有功,苗顽弗即工。帝其念哉。」帝曰:「迪朕德,时乃功惟叙。皋陶方祗厥叙,方施象刑,惟明。」
夔曰戛击鸣球,搏拊琴瑟以咏,祖考来格,虞宾在位,群后德让。下管鼗鼓,合止祝柷,笙镛以间;鸟兽跄跄。《箫韶》九成,凤皇来仪。夔曰:「于!予击石拊石,百兽率舞,庶尹允谐。」
帝庸作歌,曰:「敕天之命,惟时惟几。」乃歌曰:「股肱喜哉,元首起哉,百工熙哉。」皋陶拜手稽首,扬言曰:「念哉!率作兴事,慎乃宪,钦哉!屡省乃成,钦哉!」乃赓载歌曰:「元首明哉,股肱良哉,庶事康哉!」又歌曰:「元首丛脞哉,股肱惰哉,万事堕哉!」帝拜曰:「俞,往钦哉!」
作品影响
《虞书》记载中国上古唐、虞时代的历史,对当时的历史和政治思想的研究有重要作用。

谢选骏指出:人説“《虞書》”——我看《尚書·虞書》五篇在古代中國的地位,有些近似《摩西五經》在古代希伯來的地位;可惜其中不乏僞作。

(二)

網文《大禹谟》播报:

「国学经典」四书五经之《尚书》第三篇:虞书·
《大禹谟》,就是一篇僞作。
作爲儒家“五经”之一的《尚书》中的一篇散文,《大禹谟》作者不详。这篇文章的内容可分四部分:第一部分是序,介绍写作《大禹谟》《皋陶谟》《益稷》的缘由;第二部分,舜帝与大禹、伯益讨论政事,赞美帝尧的美德,阐述了各自的治国见解;第三部分,记叙舜禅位于禹的经过;第四部分,叙述大禹征伐苗民,最终以德感化苗民。
《大禹谟》屬於“伪古文”,后世儒学整理编撰《大禹谟》,是为了上联《尧典》《舜典》,下接《商书》《周书》各篇,构建“二帝三王”的古史体系,宣扬古帝一脉相承的道统。
作品原文:

《大禹谟》
皋陶1矢2厥3谟4,禹成5厥功,帝舜申6之。作《大禹》、《皋陶谟》、《益稷》。
曰若稽古,大禹曰文命7,敷8于四海,祗9承于帝。曰:“后克艰厥后10,臣克11艰12厥臣,政乃乂13,黎民敏14德。”
帝曰:“俞15!允16若兹17,嘉言罔18攸19伏,野无遗贤,万邦咸宁。稽于众,舍己从人,不虐无告20,不废困穷,惟帝时克。”
益曰:“都21,帝德广22运23,乃24圣乃神,乃武乃文。皇天眷25命,奄26有四海为天下君。”
禹曰:“惠27迪28吉,从逆凶,惟影响29。”
益曰:“吁!戒哉!儆30戒无虞31,罔失法度。罔游于逸32,罔淫33于乐。任贤勿贰,去邪勿疑。疑谋勿成,百志34惟熙35。罔违道以干36百姓之誉,罔咈37百姓以从己之欲。无怠无荒,四夷来王。”
禹曰:“於!帝念哉!德惟善政,政在养民。水、火、金、木、土、谷,惟修38;正德、利用、厚生、惟和39。九功40惟叙41,九叙惟歌。戒之用休42,董43之用威,劝之以九歌俾44勿坏。”
帝曰:“俞!地平天45成,六府三事允治,万世永赖46,时乃功。”
帝曰:“格47,汝禹!朕宅帝位三十有三载,耄期48倦于勤49。汝惟不怠,总50朕师51。”
禹曰:“朕德罔克,民不依。皋陶迈52种53德,德乃降,黎民怀54之。帝念哉!念兹在兹,释55兹在兹,名言56兹在兹,允出57兹在兹,惟帝念功。”
帝曰:“皋陶,惟兹臣庶,罔或干58予正。汝作士,明于五刑59,以弼五教60。期61于予治,刑期于无刑,民协于中62,时乃功,懋63哉。”
皋陶曰:“帝德罔愆64,临下以简,御众以宽;罚弗及嗣,赏延于世。宥65过无大66,刑故无小;罪疑惟轻,功疑惟重;与其杀不辜67,宁失不经68;好69生之德,洽于民心,兹用不犯于有司70。”
帝曰:“俾予从欲以治,四方风动71,惟乃之休72。”
帝曰:“来,禹!降水73儆予,成允成功,惟汝贤。克勤于邦,克俭于家,不自满74假75,惟汝贤。汝惟不矜76,天下莫与汝争能。汝惟不伐77,天下莫与汝争功。予懋乃德,嘉78乃丕79绩,天之历数80在汝躬81,汝终陟82元83后84。人心惟危,道心85惟微86,惟精87惟一,允执厥中。无稽之言勿听,弗询之谋勿庸。可爱非君?可畏非民?众非元后,何戴88?后非众,罔与守邦?钦哉!慎乃有位,敬修其可愿,四海困穷,天禄永终。惟口出好89兴戎90,朕言不再。”
禹曰:“枚卜91功臣,惟吉之从。”
帝曰:“禹!官占惟先蔽92志,昆93命于元龟94。朕志先定,询谋佥95同,鬼神其依,龟筮96协从,卜不习97吉。”禹拜稽首,固辞98。
帝曰:“毋!惟汝谐99。”
正月朔100旦,受命于神宗101,率百官若帝之初。
帝曰:“咨,禹!惟时有苗102弗率103,汝徂104征。”
禹乃会群后,誓于师曰;“济济105有众,咸听朕命。蠢106兹有苗,昏迷107不恭,侮慢自贤,反道败德,君子在野,小人在位,民弃不保,天降之咎108,肆予以尔众士,奉辞伐罪。尔尚一乃心力,其克有勋。”
三旬,苗民逆命。益赞109于禹曰:“惟德动天,无远弗届110。满招损,谦受益,时乃天道。帝初于历山111,往于田,日号泣于旻天112,于父母,负罪引慝113。祗114载115见瞽叟116,夔夔117斋118栗119,瞽亦允若。至諴120感神,矧121兹有苗。”
禹拜昌122言曰:“俞!”班师振旅。帝乃诞123敷124文德,舞干125羽126于两阶,七旬有苗格127。 [1]
注释译文
词句注释
1.皋(gāo)陶(yáo):偃姓,舜帝之臣,掌管刑狱。
2.矢:陈述。
3.厥(jué):其。
4.谟(mó):计谋。
5.成:陈述。
6.申:重视。
7.文命:大禹的名字。
8.敷:治理。
9.祗(zhī):恭敬。
10.后:君主。
11.克:能够。
12.艰:看得很艰难。
13.乂(yì):治理。
14.敏:勤勉。
15.俞:副词,表肯定。
16.允:的确。
17.兹:这。
18.罔:无,不要。
19.攸(yōu):所。
20.无告:无处求告的人,指鳏寡孤独者。
21.都:叹词,表赞美。
22.广:大。
23.运:远。
24.乃:语助词。
25.眷:顾念。
26.奄:尽。
27.惠:顺。
28.迪:道。
29.影响:影随形,响应声。
30.儆(jǐng):戒备。
31.虞:预料。
32.逸:放纵。
33.淫:过分。
34.志:念虑。
35.熙:广。
36.干:求。
37.咈(fú):违反。
38.修:治理。
39.和:宣扬。
40.九功:水、火、金、木、土、谷,叫六府;正德、利用、厚生,叫三事。六府三事合称九功。
41.叙:次序。
42.休:美德。
43.董:监督。
44.俾(bǐ):使。
45.天:万物。
46.赖:利。
47.格:来,呼唤之语。
48.耄(mào)期:八九十岁称耄,百岁称期颐。这里指年迈。
49.勤:辛苦。
50.总:总领。
51.师:众人。
52.迈:勤勉。
53.种:树立。
54.怀:归附。
55.释:通“怿”,喜悦。
56.名言:称颂。
57.出:推行。
58.干:冒犯。
59.五刑:指墨、劓、荆、宫、大辟五种刑罚。
60.五教:五常之教,即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
61.期:当,合。
62.中:中正,公平。
63.懋(mào):鼓励。
64.愆(qiān):过失。
65.宥(yòu):宽恕。
66.无大:不论多大。
67.不辜:无罪。
68.不经:不守正道。
69.好:爱惜。
70.有司:官吏。古代每个官位都各司专职,因此称有司。
71.风动:风吹草动,比喻各方响应。
72.休:美德。
73.降水:洪水。
74.满:盈满。
75.假:虚假,夸大。
76.矜:夸耀,自以为贤。
77.伐:夸耀,自夸有功。
78.嘉:赞美。
79.丕:大。
80.历数:历运之数,指帝王相承的次序。
81.躬:自身。
82.陟(zhì):升登。
83.元:大。
84.后:君王。
85.道心:合于道义的思想。
86.微:不显露。
87.精:专诚。
88.戴:拥戴。
89.出好:说出善言。
90.兴戎:引起战争。
91.枚卜:逐次占卜。古代用占卜的方法选官,对被选的人逐一占卜,吉者入选。
92.蔽:断定。
93.昆:后。
94.元龟:大龟。
95.佥:都。
96.龟筮(shì):龟甲和蓍草,二者都是古代占卜的工具。
97.习:重复。
98.固辞:坚决推辞。
99.谐:适合。
100.朔:阴历的每月初一。
101.神宗:尧帝的宗庙。“神”在此表尊敬。
102.有苗:指三苗,古代的一个部族。“有”是名词词头,无意义。
103.率:遵循。
104.徂:往。
105.济济:众多的样子。
106.蠢:骚动。
107.昏迷:昏暗迷惑。
108.咎:灾祸。
109.赞:见。
110.届:到。
111.历山:指舜帝当初种田之处。
112.旻天:天空。
113.慝(tè):邪恶。
114.祗:恭敬。
115.载:侍奉。
116.瞽叟(gǔ sǒu):舜的父亲。
117.夔夔(kuí kuí):恐惧的样子。
118.斋:庄敬。
119.栗:战栗。
120.諴:诚信。
121.矧:何况。
122.昌:美。
123.诞:大、广。
124.敷:施行。
125.干:盾牌。
126.羽:用羽毛做的舞具。
127.格:到,这里指归顺。 
白话译文
皋陶陈述他的谋略。大禹陈述他的功绩,舜帝对他们的言论很重视。史官记录下他们之间的谈话,写作了《大禹谟》《皋陶谟》和《益稷》。
查考往古旧事,可知大禹名叫文命,他治理四海,恭敬地秉承尧舜二帝的教导。大禹说:“君王把当好君王看成难事,臣子把当好臣子看得也不容易,政事就能得到很好的治理了,众人也会勤勉地执行德教了。”
舜说:“对!这样善言无所隐匿,朝廷外没有被遗弃的贤人,万国之民就安宁了。政事同众人研究,舍弃私见,依从众人,不虐待无告的人,不放弃困穷的事。只有帝尧能够这样。”
伯益说:“尧德广远,这样圣明,这样神妙,这样英武,这样华美;于是上天顾念,他尽有四海之内,而做天下的君主。”
禹说:“顺从善就吉,顺从恶就凶,就象影和响顺从形体和声音一样。”
伯益说:“啊!要戒慎呀!警戒不要失误,不要放弃法度,不要优游于逸豫,不要放恣于安乐。任用贤人不要怀疑,罢去邪人不要犹豫。可疑之谋不要实行,各种思虑应广阔。不要违背治道获得百姓的称赞,不要违背百姓顺从自己的私心。对这些不要懈怠,不要荒忽,四方各民族的首领就会来朝见天子了。”
禹说:“啊!帝要深念呀!帝德应当使政治美好,政治在于养民。六种生活资料:水、火、金、木、土、谷,应当治理,正德、利用、厚生三件利民的事应当配合,这九件事应当理顺,九事理顺了应当歌颂。又用休庆规劝人民,用威罚监督人民,用九歌勉励人民,人民就可以顺从而政事就不会败坏了。”舜说:“对!水土平治,万物成长,六府三事真实办好,是万世永利的功勋。”
舜说:“您来呀,禹!我居帝位三十三年了,年岁老耄被勤劳的事务所苦。您当努力不怠,总统我的众民。”
禹说:“我的德不能胜任,人民不会依归。皋陶勤勉树立德政,德惠能下施于民,众民怀念他。帝当思念他!念德的在于皋陶,悦德的在于皋陶,宣德的在于皋陶,诚心推行德的也在于皋陶。帝要深念他的功绩呀!”
舜说:“皋陶!臣民没干犯政事,是因为您作士官,能明五刑以辅助五常之教,合于治道。施刑是为了达到无刑,人民合于中道。这是您的功劳,做得真好啊!”
皋陶说:“帝德无失误。简约治民,宽缓御众;刑罚不及于子孙,奖赏施及后代;宽宥过失不论罪多大,处罚故意犯罪不问罪多小;罪可疑时从轻,功可疑时从重;与其杀掉无罪的人,宁肯自己陷于不常的罪。帝爱生命的美意,合于民心,因此人民就不冒犯官吏。”
帝舜说:“使我依从人民的愿望来治理,象风一样鼓动四方人民,是您的美德。”
帝舜说:“来,禹!洪水警戒我们的时候,实现政教的信诺,完成治水的工作,只有你贤;能勤劳于国,能节俭于家,不自满自大,只有你贤。你不自以为贤,所以天下没有人与你争能;你不夸功,所以天下没有人与你争功。我赞美你的德行,嘉许你的大功。上天的大命落到你的身上了,你终当升为大君。人心险恶,道心精微,要精研要专一,诚实保持着中道。无信验的话不要听,独断的谋划不要用。可爱的不是君主吗?可畏的不是人民吗?众人除非大君,他们拥护什么?君主除非众人,没有跟他守国的人。要恭敬啊!慎重对待你的大位,敬行人民可愿的事。如果四海人民困穷,天的福命就将永远终止了。虽然口能说好说坏,但是我的话不再改变了。”
禹说:“请逐个卜问有功的大臣,然后听从吉卜吧!”
帝舜说:“禹!官占的办法,先定志向,而后告于大龟。我的志向先已定了,询问的意见都相同,鬼神依顺,龟筮协合,况且卜筮的办法不须重复出现吉兆。”
禹跪拜叩首,再辞。帝舜说:“不要这样!只有你适合啊!”
正月初一早晨,禹在尧庙接受帝舜的任命,象帝舜受命之时那样统率着百官。
帝舜说:“嗟,禹!这些苗民不依教命,你前去征讨他们!”
禹于是会合诸侯,告戒众人说:“众位军士,都听从我的命令!蠢动的苗民,昏迷不敬,侮慢常法,妄自尊大;违反正道,败坏常德;贤人在野,小人在位。人民抛弃他们不予保护,上天也降罪于他。所以我率领你们众士,奉行帝舜的命令,讨伐苗民之罪。你们应当同心同力,就能有功。”经过三十天,苗民还是不服。
伯益拜见禹,说:“只有修德能感动上天,那是没有远而不至的。盈满招损,谦虚受益,这是自然规律。帝舜先前到历山去耕田的时候,天天向上天号泣,向父母号泣,自己负罪引咎;恭敬行事去见瞽瞍,诚惶诚恐尊敬战栗。瞽瞍也信任顺从了他。至诚感通了神明,何况这些苗民呢?”禹拜谢伯益的嘉言,说:“对!”
还师回去后,帝舜便大施文教,又在两阶之间拿着干盾和羽翳跳着文舞。经过七十天,苗民不讨自来了。
创作背景
《大禹谟》的创作有多种说法:
1.
大禹,姒姓,史称夏禹、戎禹。相传他是上古夏后氏族部落的首领。禹继承父亲鲧未竟的治水事业,历经十三年,胼手胝足,三过家门而不入,终于治平水患。这篇文章就是为记录舜帝与大臣禹、益、皋陶谋划政务而创作的。《虞书》中,为了补充《尧典》《舜典》所缺少的君臣之间的嘉言善政,而成《大禹谟》《皋陶谟》《益稷》三篇,其中,因为禹治水的功劳最高,所以《大禹谟》列于三篇之首。
2.
《大禹谟》是伪古文。后世儒学整理编撰《大禹谟》,是为了上联《尧典》《舜典》,下接《商书》《周书》各篇,构建“二帝三王”的古史体系,宣扬古帝一脉相承的道统。宋代儒学又从舜对禹的训示中撷取“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称为“虞廷十六字”,作为舜受自尧并传于禹的“三圣传授心法”。这十六字成为维系古帝道统的精神核心,而《大禹谟》正是研究中国古代思想史,特别是宋代理学的重要史料。
3.
根据清代学者的考证,《大禹谟》这篇文章,属于《伪古文尚书》,作伪者乃三国魏时的学者王肃。其中某些语句是从其他先秦典籍中摘取后经过改饰拼缀而成的。
作品鉴赏
整体赏析
《大禹谟》叙述了三件事。第一件,是舜、禹、皋陶、伯益开会交流政治见解,近似于今人常说的理论务虚会。其时,禹已处于摄政地位,但舜仍位居天子之尊。皋陶则是大法官。
他们三人的讨论由禹开始,以舜对禹的赞赏而告终。禹发言三次,其政见可以概括为:在政治伦理方面,无论君臣,都要尽职尽责;在政治原则方面,要顺道而行,除恶扬善;在政治事务方面,要做好各种事务。前两点务虚,后一点务实,虚实结合,建构了一个比较全面的施政纲领。这个纲领中的大部分内容,都汇人到历代中国政治信条中了,譬如恪尽职守、正身以德、厚生养民,等等。相对于禹的正面立论,伯益的两次发言各有特色:第一次发言主要在于颂扬尧的美德,为舜和禹提供了一个可以效仿的政治榜样;第二次发言的主题可以概括为“为政之禁忌”。
在此值得注意的是,因为父亲是皋陶,伯益在舜、禹主导的政治体系中,享有比较特殊的话语权。这也许是他可以在舜、禹面前放言高论的原因。这个原因,也许还可以解释,为什么舜与禹之间的对话,他可以参与并自由发言。至于舜的两次发言,都是对禹的认同,体现了长者的宽容与鼓励,至于他的个人观点,则不甚突出,主要是野无遗贤、舍己从众、救济贫苦,等等。
《大禹谟》叙述的第二件事,是讨论舜、禹之间的帝位禅让问题,参与讨论的也是三人,除了舜、禹之外,还有伯益的父亲皋陶。这次会议,不再“务虚”,而是一场实质性的政治决断,再现了舜、禹之间的禅让过程。此情此景,仿佛尧、舜之间禅让过程的再现。
《大禹谟》记载的第三件事,是舜让禹去征讨苗民,理由是苗民不大驯服。禹带领各路诸侯,经过三十天的征伐,苗民还是不服。苗民的理由是:尚未晓之以理,便胁之以兵,这属于以力服人,当然不服。正在僵持之际,皋陶的儿子伯益出面劝说禹:“施德可以感动上天,无论多么偏远的人都会受到感召。满招损,谦受益,这是天之常道。遥想舜帝当年,面对父之恶,他常常向上天号泣,向父亲号泣,克己自责,不责于人。他总是恭敬地对待父亲,终于感化了父亲。只要怀着一颗至诚之心,神明都可以感动,何况这些苗民呢。” 禹认为伯益说得对,于是班师还朝。撤兵之后,舜大兴文德之教,并编出象征文德的舞蹈。果然,过了七十天,苗民主动前来朝拜。
这件事有些蹊跷。其一,苗民之君已成邪恶的象征,上天已经为他定了罪,禹的讨伐属于代天而罚。但是,义正词严的“天罚”,却是征而不服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僵持不下,只好收兵。这就说明,奉上天讨伐、奉舜帝讨伐的正当性依据是有疑问的。在一定意义上说,收兵就是对“天降之罪”“代天而罚”的否定。其二,通过武力不能征服苗民,在自家门前跳上70天“文舞”就让苗民心悦诚服,似乎让人难以置信。因为,要说施文德之教,这本来就是舜的拿手好戏。舜之为君,本来就是以德正身,以德治国。换言之,注重文德之教,乃是舜的一以贯之的政治原则,任何时候都没有间断。
对于这一点,苗民想必是清楚的。但苗民并没有因此而归顺。苗民为什么长期抗命、军事征伐也不服,待人家编排“文舞”之后就服了。如果苗民在此时此刻的归顺确有其事,那么,在施文德之教与跳文教之舞以外,一定还有其他一些原因。只是这些原因,不甚清楚而已。
总结《大禹谟》记载的三件事,可以发现,舜、禹交替时期的朝政,很能是“三驾马车”的状态:舜是资深的政治领袖,禹是候补的政治领袖,但皋陶、伯益家族同样享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甚至记录这些言行的人,有可能就是皋陶、伯益势力集团中的人。否则,《大禹谟》中的人物,就不会如此安排了。
当然,做出这样的推断,是假定《大禹谟》与《尧典》《舜典》一样,都出自虞舜时代的史官。如果它真是后人伪造的,虽然上文的主要结论依然可以成立,但就不能说记录这些言行的人,就是皋陶、伯益势力集团中的人了。 
点评
因此人說《大禹谟》:“虽然全篇皆伪,但是我们不应轻视本文的思想意义。其中‘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十六字在中国思想史上影响巨大,而‘惟德动天,无远弗届’与‘满招损,谦受益’这几句可以肯定为至理名言。”
谢选骏指出:堯典、舜典本來就是後人追記,近乎僞作,而《大禹謨》更是偽中之偽——但是,越是僞造的東西,越能影響後來的歷史……這就是中國歷史的特點。

(三)

“如何分辨《尚书》各篇的真伪”(刘起釪 思想探索 2015-09-10)報道:

第一节从《书》到《书经》
我国有一部最古的史书,叫做《尚书》,它是属于最早的几个王朝夏商周等的历史文献汇编。“尚”是上代的意思,“书”就是历史简册,用现代的话说,《尚书》就是“上古的史书”。但两千年来儒家却把它作为儒经中最重要的一部经典,尊称为《书经》。而这部《书经》却有一半是假的,那是晋代出现的“伪古文”各篇;只有一半才是真的,即汉代传下的“今文”各篇。

这一半真的“今文”,主要是商周两代统治者的讲话记录。不过商代的几篇在流传中受周代语言文字的影响,经过加工,有些篇是到周代才由商的后裔宋国人写定的。另有关于虞夏的四篇,其中最简短的《甘誓》,可能是夏代作为口耳相传的重要祖训传下来,到商代写成文字,到周代重新加以写定的。其余三篇当是战国时根据一些古代所传资料及神话传说等加工编造成的。只有西周几篇才是保存下来的当时的原有文献。

这些真文献原来只称《书》,是经常跟在统治者左右的史官记下来的。当时左右的史官分别用竹简记“言”和记“事”,记“言”,就成为上面所说的统治者的讲话记录,保存下来的就是《尚书》;记“事”,就成为编年大事记,保存下来的是《春秋》,后来还发现了《竹书纪年》。《尚书·多士》记周灭商后,商遗民不服,周公就对他们说:“惟尔知,惟殷先人有册有典,殷革夏命”。是说商的上代传下来的典册(即竹简,“典”是放在架上的竹简,“册”是绳子编连着的竹简)里,记载着商汤革掉夏命的事,说明周革商命,是有你们祖宗的先例可援的,你们也就用不着怨恨周人了。由这就可知商代史宫的记载到周初还存在。《墨子·贵义》说:“昔者周公旦朝读《书》百篇”,说明当时存在的《书》确实还不少,周公掌握了它们,所以很熟悉商代史事。

但是由于竹简容易毁坏,经过二三百年后就无法保存下去,这只要看传下来的《春秋》就知道了。《春秋》本是鲁国的编年史记,当然应从鲁国第一位国君伯禽开始。可是传下来的《春秋》却从伯禽以后的第十四位国君隐公开始,就是因为鲁隐公以前的竹简,在鲁哀公以后整理时已毁坏了。即使是隐公以后的也断烂了不少,例如《桓公十四年》云:“夏,五”,《庄公卄四年》云:“冬,郭公”,这显然是残缺的结果。可见古代史官虽然记下了大量史书,却又遭到了大量的毁坏。加上统治者有意的破坏,如《孟子·万章下》所说;“诸侯恶其害己也而皆去其籍”。《史记.六国表》所说:“秦既得意,烧天下诗书,诸侯史记尤甚”。有了这些情况,就使古代历史文献受到很大摧残,能传下来的就很少了。

到战国时代,百家争鸣,是我国古代学术繁荣时期,各家都鼓吹自己的学说,尽量拿往古的历史来做论证,因而都设法搜集古代文献史料,于是百不存一的古代的《书》,也就被先秦学者搜集了一些。当时引用《书》的次数最多的是《左传》,共达五十多次,所引到的篇名有十八篇,而《墨子》引到的达二十二篇,其余儒、法、杂等百家及一些史书都纷纷引用,除了泛称《书》的以外,所引到的篇名合计达四十余篇,其中三十余篇是现存《尚书》中所没有的,可知道这些战国人读过的《书》,后来又失传了。而传到汉代的二十八篇中,先秦诸子没有引用的也有十四篇。可知在战国时《书》的存在情况颇纷歧。就是战国人所引的各篇,彼此的出入也很大,例如儒家的《书》中有《甘誓》,《墨子·明鬼下》也有,二者中心内容完全相同,但文句有很大歧异。又即使墨学一家所引同一篇书,也互有纷歧。例如《墨于·非命上、中、下》三篇都引《仲虺之诰》,文字却各有出入;又《天志中》及《非命上、中、下》都引《泰誓》,文字也各有不同,当然与儒家《孟子》及《左传》引的更有出入。这是由于竹简在流传中易造成损坏断烂,更因各家传抄,又易有错乱脱误,以致造成了这许多纷歧现象。

更有一情况是,战国时各家利用旧文献,只是要求为自己的学说服务,如果原有适合自己的,他自然正好利用;如果没有完全适合的,他们可以改造,甚或索性自己来编造。《韩非子·显学》说:“孔子、墨子俱道尧、舜,而取舍不同,皆自谓真尧、舜。尧、舜不复生,将谁使定儒、墨之诚乎”?正说明了这种情况。所以儒家就编造了作为虞夏时代的《尧典》、《皋陶谟》、《禹贡》等篇。前两篇就是儒家把自己的政治理想作为古代固有的历史提出;后一篇《禹贡》原是战国之世走向统一前夕的总结性的地理记载,是两千多年前的地理学家关于亚洲东部地理的一部科学杰作,可是儒家却拿它来作了大禹时代的作品,把禹美化为继尧舜后的一个圣王。把这三篇和《甘誓》同商、周两代的《书》配起来,儒家的古史系统就结构完备了,他们宣传自己的主张就有本本做凭据了。

大抵在战国时,儒、墨等学派手中都有《书》,而且还按王朝汇编成了《夏书》、《商书》、《周书》。不过在战国时还没有《虞书》一词,《左传·文公十八年》出现过一次,顾炎武《日知录》已辨其非;又还没有《尚书》一词,《墨子·明鬼下》曾出现过一次,王念孙《读书杂志》已校订为“尚者”之误。《尚书》这一书名,是汉代今文家提出的。

战国时儒家的课程原是“诗、书、礼、乐”四项,《礼》、《乐》只是他们经常在讲堂外排练的实习课,因此讲堂上的课本只有《诗》、《书》两种。可以说《诗》是他们的文学课本,《书》是他们的历史课本。由于儒家的教育宣传影响大,《诗》、《书》就成了当时士大夫的两本典型读物,《商君书》提出要秦国禁绝的也就是这两种。但到孟子、荀子时的儒家课程中加上了《春秋》,成为五种;到《礼记·经解》中又加上占卜用的《易》,成为六种,合称“六艺”。(《庄子·天下》亦列此六种,《天运》有了“六经”之名,然此二文不属《庄子·内篇》,其写成时代较晚)。因为古时“乐”的谱子无法写成本本传下来,所以到汉代就只有《诗》、《书》、《礼》、《易》、《春秋》五种,作为“五经”。这部原来的古史文献《尚书》,便成为儒家所宣扬的“二帝”(尧、舜)、“三王”(夏禹、商汤、周文武)及周公、孔子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煌煌圣典,尊为《书经》。儒家所倡导的“道统”就靠这部《书经》坚实地树立下来。

第二节《今文尚书》、《古文尚书》和《伪古文尚书》

汉代的这部经书(“《尚書》”),是由秦博士伏生藏在屋壁里躲过秦的焚书和楚汉战乱才传下来的。他从屋壁里取出时,竹简又断烂了不少,经过拼凑整理,只存得下列二十八篇;

《虞书》、《夏书》:《尧典》、《皋陶谟》、《禹贡》、《甘誓》。

《商书》:《汤誓》、《盘庚》、《高宗肜日》、《西伯戡黎》、《微子》。

《周书》:《牧誓》、《洪范》、《金縢》、《大诰》,《康诰》、《酒诰》、《梓材》、《召诰》、《洛诰》、《多士》、《无逸》、《君奭》、《多方》、《立政》、《顾命》、《吕刑》、《文侯之命》、《费誓》、《秦誓》。

伏生使用这二十八篇在齐鲁之间传授门徒,门徒中经过数传后,形成了西汉《尚书》学三家:欧阳氏学,大夏侯氏学,小夏侯氏学。在汉武帝到宣帝时,先后列于学官(等于现在的大学,但在王朝内),所教的是伏生二十八篇和武帝时民间所献伪《泰誓》,共二十九篇(欧阳氏把《盘庚》分为三篇,共三十一篇)。伏生的本子最早应是秦朝原通行的小篆字体,后来改用了当时通行的隶书,等到西汉中后期古文本出现后,便被称为“今文”,意为汉代现今用的文体,这三家便被称为“今文三家”。今文家原是些方土化了的儒生,他们在汉代神学“阴阳五行说”的思想指导之下解释《尚书》,以之与谶纬之说相结合,使经学成了“神学的侍婢”。他们的说法神秘、空疏、繁杂,而又特别强调“家法”、“师法”,必须严格遵守。他们又强调“通经致用”,常举一些经文做标签,用方士式的神秘说法为汉王朝服务。至汉末熹平年间,把欧阳氏本《尚书》刻入《汉石经》,作为统一文字的官定本。

汉代又曾出现《古文尚书》。所谓“古文”,是指早于小篆的先秦和六国所用的大篆或籀文等字体。当时离先秦时间不远,出现这种文字的本子是完全可能的。计自西汉中期开始,先后相传出现过好几次。第一次是《史记·儒林列传》所说的孔子十一世孙孔安国家传本,比今文多“逸书”十余篇。第二次是《汉书·艺文志》所说的“中古文”,刘向用以校三家经文。第三次是《汉书·儒林传》所说的成帝时张霸献的“百两篇”,即离析二十九篇为百篇,又加这百篇的“书序”编成的两篇。当时以中古文相校,发现它是伪造的,便被废黜,但“百两篇”中所载的《书序》却从此流传,成了《尚书》学上影响最大的事。第四次是《汉书·楚元王传》中刘歆《移太常博士书》所说的鲁恭王坏孔子宅所得壁中古文,多出“逸书”十六篇(其篇名载《尚书·尧典·正义》),由孔安国献上,刘歆请把它和其它三部古文经立于学官,遭到今文家反对,从此引起了中国学术史上两千年之久的今古文之争。第五次是《汉书·景十三王传》所记东汉初年始有的传说,谓河间献王得到《古文尚书》。以上五个本子只有第一部孔子家传本较确切,其余诸本都有些扑朔迷离,又诸本只有经文,而没有传注。第六次是《后汉书·杜林传》所说的杜林所得漆书古文本一卷,他整理加工,并授门徒,传下同于今文篇目的二十九篇,没有所谓古文“逸书”。由门徒卫宏,再传贾逵、马融、郑玄等,先后都做了传注,马、郑本并将《盘庚》、《泰誓》各分为三篇,《顾命》中分出《康王之诰》,共为三十四篇。这些古文家的注,不同于今文家宣扬神学和漫无边际的杂说,而是在尊祟“圣道王功”前提下多做文字训诂、制度名物等的解释,因此使《古文尚书》大显于世,终汉之世虽没有立于学官,却取代了今文三家的地位。后来到魏晋时,贵戚王肃做了注,终得立于学官,并在魏正始年间刻入了《三体石经》中。

西晋永嘉之乱,文籍丧失,今、古文都散亡,连石经也遭破坏。司马氏逃到江南建立东晋,仍要靠儒家思想维持统治,又广求经典。豫章内史梅赜献了一部《古文尚书》,计有经文五十八篇,其中包括西汉今文二十八篇,但把它析成三十三篇(分《尧典》下半为《舜典》,《皋陶谟》下半为《益稷》,《顾命》下半为《康王之诰》,《盘庚》仍分三篇)。又从百篇《书序》中采十八个篇题,从当时有的一些古籍中搜集文句缀成二十二篇(十八篇中《太甲》、《说命》各作三篇),另新撰《泰誓》三篇,这就是伪古文二十五篇,用此来凑成刘向、郑玄所说的古文五十八篇之数。全书各篇有标为《孔安国传》的注,并有一篇《孔安国序》。但从《史记》、《汉书》看,孔安国并没有做过这些东西,又二十五篇与刘歆所举孔安国逸书十六篇的篇题也不一致,它的破绽显然存在。但它积聚了八百年来人们所称引的《尚书》和四百年来今古文经师的解说,加以章栉句比,做到每句都有解释,这在《尚书)学上是一个很高的成就,因此为人们所乐于接受,加上王朝的提倡,于是就盛行于世,一直传下来,被人们看成是汉代孔安国所传的真古文。

孔颖达《尚书正义》

到唐代,命孔颖达撰《五经正义》,《尚书》就以这部《孔传》作正注,孔颖达撰的《正义》作疏,成为官定本颁行全国,其经文并刻入《唐石经》中。宋代把《孔传》和《正义》合成《尚书注疏》,明清时刻在《十三经注疏》中。

到宋代,有了与汉学不同的学术思想,经过吴棫、朱熹等人的探索,由蔡沈总括两百年间探索成果,撰成《书集传》一书,明清时刻在《五经大全》中。它是宋学的代表作,与《尚书注疏》分别代表了《尚书》学史上的两个时代。此后它就成了科举法定本,元明以后民间乡塾中都只读它。

既然是伪书,不论怎样被推崇为神圣的经典,迟早总要被人识破。所以唐代就开始有人怀疑它,宋代吴樾正式提出了考辨,以后递经明梅鷟、清阎若璩、惠栋等人进行了严密考证,最后判定这部书是“伪《古文尚书》”,《孔安国传》是“伪《孔传》”,这一本子是“伪孔本”。但伪孔本中保存了今文二十八篇,它们是商周文献的孑遗,仍是今天研究古史的珍贵史料。

第三节清代及近世学者对《尚书》的研究

这些珍贵史料的最大的问题是艰涩难懂。因为它主要是三千多年前岐周地区一个民族的方言,早成了死文字,战国时人就只引用少数好懂的句子。到汉代更难懂,司马迁就只把一些能懂的抄到《史记》里,而对于一些明明是重要史料的“殷盘周诰”,只因它不好懂,就都一笔带过。加以后来“又有脱简、错简,今文三家及古文、伪古文各有传抄错误,到唐代改写成楷书时又有改错,就使此书非常难读,因此韩愈以“佶屈聱牙”作为此书的特点。幸喜自清代中叶的学者开始用文籍考辨之学去研究它,至今已二百余年,留下了不少有价值的成果。如段玉裁、王念孙父子、俞樾、吴大澂、孙詒让及皮锡瑞、章炳麟等,都有很好的研究。还有江声、王鸣盛、孙星衍、陈乔枞等搜集的资料亦有参考价值。近代又在清人成就的基础上,加上西方学术影响,以及甲骨文、金文研究的成熟,新材料的增多,把《尚书》研究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如王国维、杨树达、郭沫若、陈梦家及于省吾、胡厚宣、徐中舒诸先生等,皆有新成就。顾颉刚先生更以极精博的功夫研究它的一个个问题,从而把《尚书》的研究推向日益深入。在经过这样的科学整理研究之后,这部最古的历史文献,必将很好地应用到历史研究中去。

如果读者手中有一部《尚书》,要很快就能辨别其中各篇的真伪,以免把伪篇误作真材料使用,只消知道上文所举西汉今文二十八篇才是真的就行。或者查看蔡沈《书集传》,其中在篇题下注明“今文古文皆有”的,就是真的,“今文无、古文有”的,就是伪的。

谢选骏指出:人説“如何分辨《尚书》各篇的真伪”——我看其實,《今文尚書》也不全是真的,只不過那是戰國時代的作僞,不比《偽古文尚書》是魏晉時代的作僞。

(四)

博文“《尚书》的篇数与篇目数”(2017-03-07 转载)報道:

作为一本书,《尚书》是比较惹人麻烦的。三千年前,它就因散佚过多,让人抱怨。两千年前,又冒出一个今古文的问题,让人大动干戈。而最近这一千年,真伪的问题成为人们关注它的新的焦点。当然最大的讨厌是一直都很难读懂。

清华简的入藏,以及释读者隔三差五的放风,大有将上述三千年来需要解决的《尚书》问题一并解决的态势。因而,人们的目光再一次聚焦到了《尚书》身上。

但我想要解决的问题,却是一个比较无奈的问题。一个跟《尚书》有关,却和经学、史学、古籍学、目录学、版本学、训诂学、哲学等等凡是想得到的与《尚书》内容有涉的学科都无关的问题,就是题目所示。确切来说,是个数学问题,还是个极其简陋的只用得上加的四则运算题。

要想搞清楚《尚书》的篇数与篇目数,听起来其实连“算”都不用,只需要会数数即可。比如从第一章数到第十章,很好,此书一共十篇,问题解决!然而,这样一个问题,却很难从出版物中得到答案,甚至,十本介绍《尚书》的书恐怕十本都是错的。难道学文科的真的全是算术白痴么?当然,肯定有知道的。但起码,我是自己算了一遍才搞清楚。

算这个,需要知道背景,所以我连介绍背景带算一起写,注意各种数字。

先秦时候,《尚书》经过孔子汇总结集和删选,最后定为一百篇成为了孔门的教科书,这本教科书平稳地被使用了三百多年,直到秦朝。秦始皇的大火,让这本书消失在了人间。汉朝时候,出现了一位老博士叫伏生,这位老先生年届九十,百篇《尚书》只记得了二十八篇,汉朝人用改良的文字将这二十八篇写定,后世称为“今文《尚书》”。事情到这里都还很清楚。接下来版本开始分乱了。

《汉书》说,伏生传了“二十九篇”,这跟之前所言的二十八篇多了一篇。有的人认为多出来的这一篇是《序》,有人认为是《太誓》。

这两种看法,都让后来的事情变得越来越复杂。认为是《序》的,咬定此《序》系出孔子,于是当然可以和《尚书》的篇章一样取得经典的地位。那么《序》称为《尚书》篇章自然也就是合理的。而认为是《太誓》的,是因为汉武帝的时候,有一位女子又找到了一篇《尚书》,而这篇《尚书》为伏生所不传,就是《太誓》。我们把伏生二十八篇《尚书》称为伏生本,把加入《太誓》或《序》的叫今文本。

汉景帝时,鲁恭王刘余拆毁孔子旧宅来扩建宫室,在墙壁里发现了《尚书》,因为这批《尚书》未遭秦火,所以还是当年战国文字写成,区别于伏生的今文,这批尚书叫“古文《尚书》”。古文《尚书》有今文《尚书》的全部内容,除此之外,还多出了十六篇。所以,这批《尚书》一共有四十五篇,称为古文本。

今文本立了官学广为流传,而古文本没有被立为官学,一直被深锁宫中,在民间的流传也兴盛不起来。所以,东晋的时候由于战争,古文本还是被大火烧了,就此断了根。但之前,汉朝的大学者郑玄一帮人曾经利用今文本和古文本互参,并做了注。

郑玄把今文本进行了改动,比如将《盘庚》分成了上中下三篇、《太誓》分成了上中下三篇,《顾命》分成《顾命》和《康王之诰》。这样本来一共二十九篇就成了三十四篇。称为今文析本。

然后他发现古文本多出来的两篇《舜典》和《益稷》被伏生融入了《尧典》和《皋陶谟》里,他于是把这两篇抽出来,再将《九共》一篇分成了九篇。这样这十六篇就成了二十四篇,称作古文析本。古文析本的二十四篇加上今文析本的三十四篇就成了郑注的五十八篇本《尚书》,加上《书序》一共五十九篇。称为郑玄注本。

东晋时候,藏在深宫的古文本被五胡南下时候焚毁,所以只剩下来民间流传的今文析本。算到这里,有两大个疑问我百思不得其解,其一、郑玄乃是当时的大儒,注《尚书》的权威就如同中华书局标点二十四史,既然现在的今本也是沿用今文析本的分篇法,一共是三十四篇。那么,没理由剩下的古文二十四篇无传。

其二、《太誓》一篇虽然不源自伏生本,但却是与伏生本相合的,可现在查阅汉武帝时期的文献,可以发现当时的《太誓》与现存的《太誓》并不是一个本子,即《太誓》也属于伪作。如果说今古文两支分立,古文析本的被焚毁导致二十四篇无传,那为什么身处今文本中的《太誓》会独独跟着古文本一起消失呢?

据说郑玄只是把古文二十四篇附录存目,只注了今文析本的三十四篇。不管怎么说,总之那二十四篇算是没了。五胡乱华以后,有个叫梅赜的人不知从何处又搞了一本《尚书》,这本《尚书》有篇五十八,有篇目一百,存目四十二。称为梅赜本。就是这个本子后来被考据家认为是伪造的。

梅赜本有篇目的也是五十八,但连上有目无篇的则一共有一百,正好凑成了先秦的数。这五十八篇拿来和郑玄本对照,相同篇目的一共四十五篇,相同内容篇四十一篇,因为《盘庚》《太誓》各增两篇篇目,另有十四篇不同,不同篇目各十三篇一共二十六篇。郑玄本十三篇不同篇目集中在五篇内容上,梅赜本十三篇不同篇目集中在九篇内容上。郑玄本五篇可以从梅赜本的存目中找到,分别是《汩作》《九共》《典宝》《肆命》和《原命》。梅赜本十三篇目连上存目里剩下的二十九篇,一共四十二篇都是新鲜东西。存目中本有四十二篇,除去五篇有三十七篇,因为《九共》析成九篇,故衍出八篇,所以存目仅剩二十九篇。这样,梅赜百篇除去新出现的四十二篇,剩下的就是照搬郑玄五十八篇了。

现在,可以计算《尚书》篇数了。今文本一共二十九篇,因为《太誓》认定为伪作,所以可靠的今文本《尚书》共二十八篇。这二十八篇现在被拆为三十三篇,即可靠的《尚书》,以篇目算三十三,以内容算二十八。

梅赜本比伏生本要多三十篇目,但只多十九篇内容,衍出的十一篇篇目分别是,《舜典》合入《尧典》、《益稷》合入《皋陶谟》、《太甲》分为三篇增出两篇篇目、《盘庚》分为三篇增出两篇篇目、《说命》分成三篇增出两篇篇目、《太誓》分成三篇增出两篇篇目,《康王之诰》合入《顾命》。

郑玄本比伏生本要多三十篇目,多出十五篇内容。衍出的十五篇篇目分别是,《舜典》合入《尧典》、《益稷》合入《皋陶谟》、《康王之诰》合入《顾命》、《盘庚》分为三篇增出两篇篇目、《太誓》分为三篇增出两篇篇目、《九共》分为九篇增出八篇篇目。

最后总结:伏生本共二十八篇目,二十八篇。今文本共二十九篇目,二十九篇。今文析本共三十四篇目,二十九篇。古文本四十六篇目,四十三篇。古文析本二十四篇目,十六篇(在这里《舜典》《益稷》分别算一篇)。郑玄本共五十八篇目,四十六篇。梅赜本共一百篇目,有篇五十,计五十八篇目。

综上所述,订正上海古籍出版社李民、王健《尚书译注》前言的错误如次:

1、27页句“到了东晋梅赜所献古文《尚书》,其总篇数仍然是五十八篇,但其中只有三十四篇的篇名完全与郑注本相同,另二十四篇则是新多出来的。”改为“到了东晋梅赜所献古文《尚书》,其总篇数仍然是五十八篇,但其中有四十五篇的篇名完全与郑注本相同,另九篇则是新多出来的。”新多出来的篇目数则为十三篇。

2、同页“郑玄注古文五十八篇篇名:九共(共8篇)”改为“郑玄注古文五十八篇篇名:九共(共9篇)”。

3、同页“郑玄注古文五十八篇篇名”改为“郑玄注古文五十九篇篇名”,或者删去表中“书序一篇”。

4、28页“伪《孔传古文尚书》中仅存篇目的有四十篇”改为“伪《孔传古文尚书》中仅存篇目的有四十二篇”。

5、同页“九共(共8篇)……咸沃(共3篇)”改为“九共(共9篇)……咸沃(共4篇)”。

谢选骏指出:人説“《尚书》的篇数与篇目数”——我看還有一個命數,例如兩個姓梅的,一個作僞,一個辨僞——东晋梅赜作僞,明代梅鷟辨僞。這就是“祖宗欠債後人償”。

(五)

網文《今文尚书》報道:

今文尚书,是书名,为儒家经典《尚书》的一种,二十八篇,我国先秦时期历史文献的汇编。先秦儒家所传《尚书》原有百余篇,经秦焚书亡失。汉初,秦博士伏胜传二十八篇。后学者递相授受,分大小夏侯及欧阳三家。因为是以汉隶书写,区别于当时的古文《尚书》,故称“今文尚书”。

图书由来

先秦时期的《尚书》经秦焚书亡失,山东济南的秦博士伏生(名胜)初为避兵乱逃亡,把自己手中的《尚书》藏在屋壁中。汉初天下安定,伏生回乡,从壁中取出藏书,其竹简大多蠹坏,经过整理得完整的二十八篇,在齐鲁传授,学者甚众。后学者递相授受,分大、小夏侯及欧阳三家。
汉文帝时,求能治《尚书》者,时人推举伏生,但当时伏生已经九十余岁,老不能行,文帝便遣太常事史掌故晁错前往求教,由伏生口授,晁错笔录,传得二十八篇,被立于学官;到了汉武帝时,民间得《太誓》一篇(一说是汉宣帝时河内女子坏老屋所得),合伏生所传的二十八篇为二十九篇,故《史记》、《汉书》的《儒林传》中说《尚书》为二十九篇。不过后来这篇《太誓》被马融等人发现为伪作,遂废,仍为二十八篇。
据学者考证,实际上当时还保留有不少的古《尚书》篇章,远不止二十八篇,但是根据当时的规定,只有有师说的才能被立于学官,无师说者不得立,晁错笔录的这二十八篇因为有伏生的传授,故得立于学官;其它残存的篇章因为没有师说,故而不得流传。2008年7月,清华大学入藏了一批战国竹简,总数约2500枚。经专家鉴定,其内容全部都是古书,其中有许多经、史一类的文献。此前,清华简第一辑和第二辑整理报告分别于2010年和2011年年底出版。此次公布的清华简中,《傅说之命》三篇引发关注,其内容与东晋时期出现的伪古文《尚书》的《说命》篇完全不同,再次证明,传世的伪古文《尚书》系后人伪作。 
图书篇目
1、虞书(2篇。汉今文与马融、郑玄古文与《夏书》合称为“虞夏书”)
《尧典》、《皋陶谟》
2、夏书(2篇)
《禹贡》、《甘誓》
3、商书(5篇)
《汤誓》、《盘庚》、《高宗肜日》、《西伯戡黎》、《微子》
4、周书(19篇)
《牧誓》、《洪范》、《金縢》、《大诰》、《康诰》、《酒诰》、《梓材》、《召诰》、《洛诰》、《多士》、《无逸》、《君奭》、《多方》、《立政》、《顾命》、《吕刑》、《文侯之命》、《费誓》、《秦誓》。
内容构成
经过历代学者的考证辨析,基本认为《今文尚书》二十八篇是可信的先秦文献,记述的内容上起于五帝时代的帝尧,下至于春秋时代的秦穆公,但是其创作时代不一。这些篇章多为史官所作,属于当时王室所藏的官方文献档案,主要是王和大臣、诸侯在一些重要活动中的讲话、对话记录,所谓诰、誓、命、训。其一部分是出自对古史事件的追述,一部分是当时史官的笔录,还有部分是后人的拟作。其中《虞书》的部分虽然记录的时代很早,但是产生最晚,和《夏书》中的《禹贡》篇一样,是战国时期的拟作,所以其文体内容和其它篇章全然不同,且有“大一统”的思想。西汉时所传的五经(诗、书、礼、易、春秋),都是根据师传,用当时的隶书写的,所以称为“今文经”;到了西汉末,刘歆在秘阁校书时,发现了一批用古文写的书,包括《周礼》、《尚书》、《左氏春秋》等,称为“古文经”。
《甘誓》则当是史官的追记,是夏后启伐有扈的誓词,《墨子·明鬼下》认为是禹伐有苗的誓词,所以称为《禹誓》。《商书》的部分基本是属于追述,其中可能有部分是商代史官的作品,如《盘庚》、《高宗肜日》等,也有部分是周代史官追述的作品,当然这些作品都经过后来周史官的编辑和改造,主要是为了便于时人阅读。《周书》大部分是周代史官的笔录,记述的言论和事件都比较质朴近实。
汉代传授
《汉书·儒林传》记载了西汉伏生所传今文三家的传授系统,同时在一些有关经师的传文里补充了不少材料。其中主要的内容有:欧阳氏学派再传之后,出现了“平陈之学”。即其再传弟子平当、陈翁生所传授增益的欧阳氏学。大夏侯氏学派一传再传之后,出现了“孔许之学”。即其一传弟子孔霸、再传弟子许商所传授增益的大夏侯氏学。小夏侯氏学派再传之后,出现了“郑张秦假李氏之学”。即其再传弟子郑宽中、张无故、秦恭、假仓、李寻所传授增益的小夏侯氏学。
这三家中,欧阳氏学隐隐成了《尚书》今文学的主干,尤其到了东汉后奄有一代,后来“汉石经”所刻《尚书》即据欧阳氏本。大夏侯氏学则主要宣扬阴阳五行说(其余二家也宣扬,以此派最出色)。自夏侯胜从夏侯始昌受《洪范五行传》,即主要传习此书,由其弟子周堪再传许商,许商又撰《五行论》(《汉书·艺文志》作《五行传记》),进行宣扬,影响深远。小夏侯学则主要在搞很多非常繁琐的章句,形成了一家特色(其余二家也搞很多章句,但以此派称最);同时此派李寻也以好《洪范》五行灾异擅名,有论灾异表奏。这是三家在共性相同之下各自的特色。
这三家构成西汉《尚书》传授的全局,其它另外有所师承或师承不明者参互其间,而终以此三家为其归。但由于各派的章句、师说不同,纷纭不定,汉宣帝甘露三年(前51年)召开石渠阁会议,就五经同异进行辩论,为反映家法的大辩论。
特点介绍
汉代今文经学有以下几个特点:
1、儒生方士化,经学神学化。特别重视鬼神,以阴阳五行说释经。
2、倡“通经致用”来为王朝服务,使经学渗透到政治活动中。
3、章句繁琐,解说空疏。
4、严于家法、师法,后学不得背离。
清代研究
从晋代以后,所谓的《尚书》是指今、古文《尚书》的合编,但这里面的“古文尚书”已经不是汉代的“古文尚书”,而是魏晋时期人造的伪书,清代阎若璩《尚书古文疏证》一书问世后,这个“古文尚书”是伪书已成为定讞,所以从清代中叶的乾隆时期开始,清代学者把主要精力放在了研究今文二十八篇上,极力推崇汉代今文,用功甚勤,名著迭出,蔚为大观,给后人研究《尚书》提供了很大方便。因为《尚书》以“佶屈聱牙”最难于读懂著称,又以错乱分歧最难于梳理著称,清代朴学者便踏踏实实地针对这两方面做了许多研究,下了极大功夫。
一方面,有的学者做了大量搜集资料的工作和校勘的工作,把汉代古文,汉代今文尽量追寻出它的原貌,凡可搜集到的汉代古文、今文材料,尽量都搜集起来,提供给后代治《尚书》者;另一方面,有的这些则从语言、文字、音韵、训诂、词汇、语法等等方面做了许多精深的研究,使许多本来无法读懂的文句大抵可以探索到它的一些意义,就比以前好读多了。因此,清代的《尚书》研究是近代《尚书》研究的先导,同时也是近代《尚书》研究丰厚的基础。
清代今文《尚书》学主要有吴派、皖派和常州学派。吴派著作主要为后来者搜集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如江声《尚书集注音疏》、王鸣盛《尚书后案》等;皖派则在考订和论断上成绩卓著,如段玉裁《古文尚书撰异》、孙星衍《尚书今古文注疏》等;常州学派讲求致用,尊今文,也不主张废弃古文,代表著作如庄述祖《尚书今古文考证》、刘逢禄《尚书今古文集解》、陈乔枞《今文尚书经说考》等。清人的研究成果,开创近、现代《尚书》学研究的先河。

谢选骏指出:人説“今文尚书”——我1983年寫作《神話與民族精神》的時候曾經記錄心得說——
“《尚書》之前沒有成文經典,故多采集民間傳説以爲歷史、神話以爲佐證。一般説來,神話材料多見於今文尚書,偽古文尚書存之甚少,因其理性説教色彩過於濃厚——試比較一下今文的大禹謨與古文堯典、舜典,可以看出區別。(儘管古文堯典、舜典,也是戰國作品而而非遠古真傳。)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谢选骏:以中国为中心的G20峰会輸定了

《G20峰会:各国寻求与中国稳定关系,但暗流涌动》(MICHAEL D. SHEAR, 储百亮 2024年11月20日)報道: 本周,许多世界领导人齐聚南美,他们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进行了微妙的外交互动。 英国首相斯塔默呼吁与中国建立“稳定、持久”的关系。澳大利亚总理安瑟尼·阿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