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谢选骏全集

2024年10月13日星期日

谢选骏:特蕾莎修女服侍的是上帝還是瑪門

《特蕾莎修女:生前被誉“贫民圣人”,死后揭开伪善的遮羞布》(2021-06-13 凯凯)報道:


“虽笑未必和,虽哭未必戚。面结口头交,肚里生荆棘。”——孟郊


著名画家梵高曾言:“爱之花开放的地方,生命便欣欣向荣。”远古时代人类之所以逐渐同动物有所区分,是因为人类懂得制作和使用工具。


但在上万年的人类发展历史之中,人与动物最大的区分却并非是因为聪明的头脑,而是因为在这个万物生长的蓝色星球之上,唯有人类拥有闪耀的情感,冲动、热情、仁慈,这些品质唯有在人类的身上才会存在。


人类思想之中的痛苦唯有爱能够得以化解。细数古今中外,无论是动荡不安的战争年代还是持续稳定发展的和平时期,总有人能够将自己心中的大爱似春雨一般播撒给还陷在痛苦之中的底层人民,他们被誉为“慈善家”。


大多数慈善家们耗费自己的心血与金钱,不求名利和权势,只为能够让挣扎在生死边缘的同胞能够感受到一份温暖,但只为追求名利被人称赞的“伪君子”却也曾混迹在慈善家的行列之中。


曾经便有一位特蕾莎修女,她生前被赞誉为“贫民圣人,而死后却被曝光出曾经所从事的慈善事业阴霾重重,暗藏污垢。那么这位被盛誉的“圣人”究竟是做了些什么才在死后被人发现身上那层虚伪的外壳呢?


神爱世人


“我们必须在爱中成长,为此我们必须不停地去爱,去给予,直至成伤。”


在著名人物传记《特蕾莎修女》一书中,以敬仰又赞叹的触笔写下了十四章关于特蕾莎修女生前所做的事情,在书中特蕾莎修女犹如是上帝怜悯这凄苦的世界才派遣下凡才的一只天使,纯洁且仁爱,好似没有污垢能够沾染她的内心,阴影也永不会遮蔽她心中的太阳。


特蕾莎修女出生于1910年的斯科普里,她出生的家庭平平无奇,父亲是个杂货商人,母亲只是个家庭主妇。


斯科普里即如今的北马其顿共和国首都,城中居民大多是穆斯林与新教徒,而特蕾莎修女的家庭却是信奉着耶稣的天主教,在亲人的熏陶下,特蕾莎也成为了一名彻彻底底的天主教徒。


“神说,要有光,于是便有了光。”特蕾莎在年幼识字时,便开始阅读圣经。她似乎被耶稣为世人献身的精神所感动,在尚且年幼的时候便已经向往着要像《圣经》之中的耶稣那般做出善举,于是她才12岁便加入了当地的儿童慈善会,并一直尽自己所能的帮助着受苦的大众们。


在特蕾莎21岁时,她选择进入教堂成为修女,将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慈爱的上帝。


对于特蕾莎修女而言,世界的光芒由天主自天堂挥洒而下,而自己身为在光芒之中沐浴成长的信徒,她应该怀揣着天主的慈悲与爱,去拥抱每一个同胞。神爱世人,而此时的特蕾莎修女也一如神那般爱着世人。


诺贝尔和平奖得主


在进入教堂之后,特蕾莎修女依旧没有停止对身边深陷困境的人们伸出自己的援手,甚至她开始在游历世界,前往更为动荡和贫穷的地区。


她时常穿着罗瑞托修女所穿的蓝色教袍,身材称不上高挑甚至有些瘦小,平凡的脸庞上永远带着和煦的笑容,那双蓝色眼眸之中是从未褪去的悲悯与哀伤,因为她看见了更多流离失所没有家园的人们,看见了更多丧失学习机会只能在废墟中灰头土脸的孩子。


特蕾莎曾经前往印度加尔各答,那里有着一块庞大的平民窟区域,那里的苦难与泪水犹如是尼罗河的河水般从未停止。


在平民窟之中,她换下了自己常穿的那身教袍,穿起了当地妇女所穿的衣物,为受伤的孩子包扎伤口,为生病的人购买药物。


当她发现,当地的孩子们因为贫穷无法念书,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的时候,同样没有多少钱的特蕾莎修女通过自己的努力为孩子们建立了一所露天学校,这所学校虽然简陋,却充满着爱与希望的光辉。


那时的特蕾莎修女年仅38岁,独自来到这样贫瘠而混乱的地区,只为给受苦难的人们带来爱和仁慈。也正是因为她如此博爱的胸怀,逐渐令各界人士注意到了这样一位其貌不扬的修女,却拥有着巨大的光明能量,于是大家纷纷踊跃捐款,将自己的爱心通过一张张钱币递到了特蕾莎修女的手中。


犹如是数千万条小溪最后汇聚成了大海,人们相信着这个宛若是带着上帝慈爱世人的使命降落凡间的天使,于是这笔资金多年来源源不断,直至塔雷莎修女去世之时,已高达几十亿美元。


1979年,特蕾莎修女被授予诺贝尔和平奖,无论是穷人还是富人都将她看作是圣人,她是“穷人的圣人”。


慈悲下的残酷


1997年,已87岁的特蕾莎修女因病去世,一时之间全世界有许许多多的人为她的逝去而哭泣而悼念。


特蕾莎修女一生之中在贫困地区开了成千上百所学校,并成立了一所名为“垂死之家”的疗养院,专门收容即将走至生命尽头的人,让他们在死亡面前也能保持属于人性的尊严,她还开设了仁爱传教修女会,带领着其他修女奔波在世界各个角落,用捐赠获得的钱帮助人们。


这样一个为救济世人慈爱且悲悯的人,她的逝去似乎是整个世界的损失,是人类的损失,但真相真是如此吗?


就在特蕾莎修女死后,有人开始深挖这位“圣人”的慈善生涯,并揭开了这隐瞒了几十年的虚伪外衣,并出版了一本名为《德兰修女:最后的审判》一书,将特蕾莎修女从未被人所知晓的黑暗面首次袒露在了阳光之下。


这位在传闻里虔诚且如神那般爱着世人的修女,她那双永远好似噙着泪水充满悲天悯人情怀的双眸最深处,却好似潜藏着一只极度冷漠且无情的怪兽。


世人所捐赠给她的资金高达几十亿美元,但特蕾莎修女却从未向大众公布过自己那所仁爱传教修女会的账目,那些钱没有人知道用在了哪里,用了多少。


但人们能够看见的是,曾经说自己将一生奉献给加尔各答的特蕾莎修女,却常年居住在环境美好且富裕的梵蒂冈,那片贫瘠的土地她仅仅只去过寥寥几次,每次也都只是匆匆居住几日便离开。


谎言说一千遍,也变不成真相。当人们褪下由媒体所包装出来的滤镜,便逐渐能够从蛛丝马迹之中发现,特蕾莎修女所传颂于世的真善美,像是一颗劣质难吃的糖果,被包装得再精美漂亮,品味起来却觉得深受欺骗。


虚伪的圣人


除了捐款资金账目的遮遮掩掩以外,人们更是逐渐发现,由特蕾莎修女所主持修建在贫穷地区的学校,在十多年之后仍是破破烂烂,没有经过任何修缮,也没有任何后续资金的投入。


当孩子们还是在露天场所里坐在地上,读着破旧的书本,艰难而缓慢地学习着的时候,特蕾莎修女还带领着自己的修女们坐在豪车上出行,前往较为富裕的地区传教。


而特蕾莎为垂死之人所专门创立的疗养院“垂死之家”则更是阴暗污浊。


垂死之家的器材设备没有经过任何改进和增强,在疗养院工作的护士和医生甚至都没有经过专业科目的培训和学习,全都是特蕾莎手下的那些修女,她们毫无医疗知识,甚至给行将就木的病人使用旧针头,那些针头连基本的消毒都没有做过。


曾经被全世界所赞誉的事迹犹如是泡沫一般,被一个一个地戳破,这位著名的“贫民圣人”逐渐展露她内心狰狞贪婪的面孔。


在虚假的慈爱与善良之下,特蕾莎修女摧毁的是千千万万还在困境的人最后的希望,是将死之人所剩无几的生命,是她自己的人性。


小结:


“慈善是心灵的,而不是手的美德。”或许特蕾莎修女在年轻时曾经真心对世界充满着爱,所以她才会愿意孤身前往贫穷的加尔各答,为孩子们建下第一个学校。


但慈善永远最重要的是保持内心的纯洁与善良,她在巨额的钱财与美好的生活里沉沦,忘记了自己曾经要怀抱着天主对世人的爱,她用一个一个谎言编织出自己生前的声誉,但却阻止不了谎言崩塌之际,曾经的富贵与名利早已成为浮云,她的冷漠与残忍将会永远书写在历史之上,不会消散。


谢选骏指出:人説——特蕾莎修女:生前被誉“贫民圣人”,死后揭开伪善的遮羞布;我看如果上述爲真,那麽特蕾莎修女所服侍的,就不是上帝,而是瑪門了。

馬太福音6:24記載耶穌說:「一個人不能事奉兩個主;不是惡這個、愛那個,就是重這個、輕那個。你們不能又事奉上帝,又事奉瑪門。」


瑪門(Mammon,也作Mammon、Maymon或者Amaimon)在新約聖經中用來描繪物質財富或貪婪 ,在基督教中掌管七宗罪中的貪婪,但在古敘利亞語是「財富」之意。


《基督徒真的不能服事瑪門嗎?從箴言中「財富觀」的反思》(記者林稚雯)報道:


馬太福音6:24,耶穌教導:「一個人不能侍奉兩個主,不是惡這個愛那個,就是重這個輕那個。你們不能又侍奉神,又侍奉瑪門。」


許多基督肢體或許想問,「服事上帝」是否意味著,要「完全排斥」對於錢財、物質、富足的任何想望?


針對此問題,徐萬麟教授、車龍淵教授各自透過〈箴言〉這卷智慧書,對於聖經中的「財富觀」進行解析與再思。


中台神學院於2023年5月22日舉辦「從聖經看當代經濟議題」研討會,第三場次由台灣神學院舊約助理教授徐萬麟,發表〈基督徒真的不能服事瑪門嗎?從箴言中財富觀的反思〉主題,並由台北基督學院教務長車龍淵教授分享回應。


徐萬麟指出,聖經中的〈箴言〉,收錄古近東不同智慧人的觀點。在寫成〈箴言〉之時,當時社會處於相對安穩的狀態,以色列傳統社會中的智慧得以傳承,在於個人面對日常生活中各樣挑戰時,有機會能從箴言中找到呼應的應用片段,據此得著解答。


箴言中的核心主題


〈箴言〉的特質,是包含6種不同文學類型的集錄;有的篇幅相對較長,但彼此成為脈絡縝密的詩歌體,也有簡短且各自獨立的語錄集,還有的是強調由「猶大王希西家的人所滕錄」,經過文士長時間編撰出的內容。


在釐清箴言中的文體風格後,徐萬麟針對「財富」、「貧窮」、「滿足」這三個概念的「相關經節」做查考,並整理出以下概念:


1.對於人擁有物質生活上的財富,抱持肯定態度:


箴言指出,人不能過於倚靠錢財,但對於財富,並非抱持「全然負面」的看法。


特別,人的財富可以是來自神的賞賜,代表神賜與人的祝福,是具體、物質的福分。經上記著:「耶和華所賜的福使人富足,並不加上憂慮。(箴言10:22)」、「敬畏耶和華心存謙卑,就得富有、尊榮、生命為賞賜。(箴言22:4)」


此外,當人擁有較多財富時,同時也擁有較高社會地位,能結交更多朋友,對社群生活產生影響力,如箴言10:15提到:「富戶的財物是他的堅城。」


這些記載皆與從創世記開始,族長們倚靠神所蒙福的結果一致,正如亞伯拉罕擁有豐富的家產。


因此,徐萬麟表示,在「敬畏神」的前提下,今天的我們可享受自己努力所得的成果,在物質豐富生活的享受上,將其看作是從神而來的賞賜,以及神給予人的祝福。


2.殷勤致富的報應神學:


箴言肯定人的勤奮,會帶來富足,也提及,人殷勤耕種自己的土地,土地會因此變得豐饒,工人也藉著勞動付出的過程,得著報酬,而且所得的「善人必從自己的行為得以知足。(箴言14:14)」


徐萬麟指出,這種「有種有收」的歷程,與申命記中的「報應神學」有類似之處,但不是在神與人的立約下,順服或違背律法招致的回應。


然而,可以持訂的原則是,人付出的行為、所得到的結果,是與各人行動相稱,在財富原則上一樣如此。若操之過急,箴言28:22則提醒:「守財奴想要急速發財,卻不知窮乏必臨到他身上。」


藉著查考前後章節,可知箴言中的財富觀點,是認為錢財實則對人有積極正面的益處,但要享受物質之餘,人必須殷勤、實際地工作,唯有勤奮努力,能換得財富滿盈的結果。


3.對於財富的探討,不能脫離貧窮的概念:


箴言中描繪的舊約時代,包括農業社會中,富足與貧窮是休戚與共的兩個觀念,相當有錢和相當貧窮,實則為光譜的兩端,在此光譜中,會有較富有、夠用的,與較為窮困等不同階級。


然而,不論物質上處於哪個位階,所有人都是神所創造,主耶穌才是宇宙萬物的源頭與供應。為此,富人需掛念孤兒寡婦、弱勢群體,同時也當做好明辨是非的決斷;而貧窮人也需留心,在自力更生的議題上,是否有做出該行且足夠的付出。每個課題都需要有「敬畏神」的智慧。


4.追求財富與滿足之間的弔詭:


箴言前9章的篇幅,都在召喚人要離棄愚蒙,學習聆聽智慧的呼喊,專心求聰明、並走明智道路,一旦找著智慧,財富、尊貴與生命可隨之而來。


然而,在追尋富足的同時,也不應忘記在飲食、眼目、工作上,懂得滿足。


「有節制,才不會在無止境的慾望中迷失,最終因此跌倒。」徐萬麟說。


5.運用財富的前提,是敬畏「雅威」:


箴言不否定人擁有財富,但同時切切提醒,得到財富的方法、對於財富的態度,都是要以「敬畏雅威」的信仰為前提出發。


實際上,箴言沒有具體的只將財富囿限為金錢,而是,增添智慧、透過錢財來得著智慧、認識智慧聰明,更勝過上選的銀子,這都是更重要的課題。


因為「得著智慧的就得著生命(箴言3:18)」,錢財最終只是人「得到智慧」的附帶成果。


瑪門或智慧的二選一課題


以上述5點來回應馬太福音6:24的記載,徐萬麟指出,單單只以基督徒不能服事瑪門作為倫理命題,容易落入「教條式」的思考模式,導致對於物質需求態度的否定。


車龍淵教授再以經濟學理論、當代趨勢作出補充,進一步提醒基督徒,在思考服事瑪門或追尋智慧的議題上,應有更全面的思考。


舊約不否定擁有財富的人,但是箴言對於財富的追求,是與對智慧的追求相提並論。


面對世上各種試探引誘,唯有以敬畏雅威作為前提,且對於財富的管理運用,都是以尊榮、榮耀上帝為目標。


徐萬麟呼籲,每個人都能從自身做起,在討論財富時,不忘尋求智慧與神的國。不羨慕他人的富有,就能避免事奉瑪門的心態,進而更多去關顧有需要者,則不會忽略信仰中的提醒與教導。


進一步談及服事神或服事瑪門的議題,車龍淵說明,在華人文化重視「中庸之道」的傳統下,很難避免人性想要尋求「二者兼顧」的心態。


以經濟學原理來看,人對於物質和非物質好處所產生需求和渴望,會驅使行動產生。滿足慾望的能力稱為「效用(utility)」,帶來越高滿足者、效用越大,反之效用則小。


然而,經濟學家也指出「資源有限,慾望卻無窮」,這導致人們最終必須做出選擇,才能讓滿足感與福利最大化。


傳道書5:10陳明:「喜愛銀子的,不因得銀子滿足;喜愛財富的,也不因得利益知足。這也是虛空。」除非收入不斷增加,否則隨著時間延長,薪資產生的效用只會不斷降低,使人因著對金錢的迷思,投入更長時間來換取錢財,因此就少了可用於事奉神的時間。


車龍淵指出,正是二者間存有「競爭關係」,馬太福音才會提醒「一個人不能事奉兩個主」,但不要忘記,馬太福音6:19-34,在談的都是如何處理財寶、瑪門的議題。


在當代,最容易引起比較心態的,是人們容易在社群媒體中看到的「豪奢消費」行為,許多大量資訊都在引起人內心的「貪慾」。車龍淵提醒,在敬畏耶和華、節制追求財富的同時,同時要謹慎使用各樣社群媒體。


節制地接收資訊,才能避免受害!當前的社會環境與趨勢,無法與百千年前的原始或農業社會相比,勉勵肢體們在節制求財、殷勤事奉之餘,也不與社會脫節,保持對他人與社會整體的關注。


谢选骏指出:人問“基督徒真的不能服事瑪門嗎?從箴言中「財富觀」的反思……”——我看這是利用舊約來批判新約,企圖從根本阻擋福音。這個胡説似乎可以用來支持“特蕾莎修女服侍瑪門”的活動,或許,這個胡説本身就是從特蕾莎修女假裝服侍上帝、其實服侍瑪門的雙面人生中……總結出來的!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谢选骏:蓝州聪明红州笨

《美选民组成多样!分析曝“教育程度”预测选民意向最准)(ettoday 2024-10-14)報道: ▲美选拉锯。 美国选民类型非常丰富,举凡性别、种族、地区等相当多样,这些因素都可以解释当前的政治状况。然而,根据长期民主党战略家索斯尼克(Doug Sosnik)分析,如今在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