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谢选骏全集

2020年7月9日星期四

谢选骏:纽约时报宣传纳粹主义



网文《不要看着你的宝贝痛苦死去》说:

在过去15分钟里,你刚出生的儿子山姆(Sam)在你臂弯里窒息。你非常确定,在接下来的15分钟里,他会死去。两天前出生时,他被诊断患有“18-三体综合征”。结果证明,这种疾病并没有阻止他立刻并永远成为你们一生的挚爱。你的妻子已经专门给他写了一首摇篮曲:“山姆,山姆,小小人儿。”但是,在过去的24小时里,你和妻子以及其他三个孩子得知了山姆面临着极其困难的战斗。

“三体”指的是“三个染色体”。你儿子身体里的每一个细胞都应该拥有一对科学家称为第18号的健康染色体。然而,基因命运的残酷改变却给了他第三个严重致畸的染色体。

山姆是在艾奥瓦州埃姆斯市玛丽·格里利医院(Mary Greeley Hospital)的紧急手术中以臀位出生的。你和妻子接受了主治医生的建议,用医用直升机将他立刻送往艾奥瓦市立医院(Iowa City Hospitals)的婴儿重症监护室。你被告知,山姆无法自主呼吸,虽然甚至没人问你是否同意给他连上呼吸机。你无意中听到急救人员用医疗术语转告用飞机送往艾奥瓦城的原因:小头畸形,耳位低,面中部扁平,身材矮小,拇指近端,可能存在男性生殖器官畸形。你后来知道,所有这些都是基因异常的症状,而且有迹象表明他会“智力迟钝”——你的一个朋友艰难地说出了这几个字。

不是所有患18-三体综合征的人都有问题。根据文献报告,有十几位患者活了十年。18-三体综合征支持组织SOFT甚至报告称,有些患者活到了20多岁或30多岁。还有些具有镶嵌和易位症状的患者可能活的时间更长,更幸福,给父母、姊妹和朋友带来快乐,而且没有负面症状。三体综合征有各种功能障碍,具有山姆这种症状的患者,预期寿命极短。

山姆的病例属于最糟糕的一种。他的大脑无法控制自己的肺。他在你妻子的身体里成功长大,适应了环境,因为母亲的血液为他提供了氧气。现在,他的妈妈无法再帮他呼吸,基因顾问温和地告诉你,他自主呼吸的可能性很小。

美国每年大约有1100名婴儿出生时患有18-三体综合征。很多患者死于心脏衰竭或呼吸暂停,也就是有时会暂停的不规律呼吸。山姆完全无法自主呼吸。你的妻子问道,在医疗技术不发达的年代,山姆是不是出生时就会死去?是的。即使靠着如今的呼吸机、心脏支持设备和抗生素,近30%的患儿也会在第一个月死去,90%的患儿会在一岁生日前死去。那些活下来的患者大多会有严重的认知缺陷,根据最新版本的《精神障碍诊断和数据手册》(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这种症状被称为“深度智力障碍”。

你是怎么知道的呢?你向山姆的遗传学专家提出这个问题。他是一个和蔼的40多岁男人。他在思量怎么回答好。他拥有医学博士学位,已经从事三体综合征研究和治疗15年。你喜欢他。从他的声音里,你能听出多年的医疗实践、医学研究和从医智慧。从他的眼睛里,你能看见一位父亲的脸庞。是这样,他说,在基因状况的诊断方面,目前染色体分析的准确率达到99.9%。那么,诊断结果是什么呢?不幸的是,山姆的18-三体似乎让他的大脑不可能成功地刺激和协调呼吸道的活动。

你确定吗?如果你移除粘在他脸上的气管会发生什么?你们试过了吗?是的,试过一次,拔掉了几秒钟。他的肺没有显示出任何开始自主运作的迹象。为了试验而把管子移除更长时间将是不人道的。他无法呼吸。

但那有可能改变吗?有可能。有些和山姆症状一样的18-三体综合征婴儿最终有所改善,不再需要呼吸机。有些离开医院,开始对父母的疼爱做出反应。但大多数始终没有离开医院,始终没有对其他人的存在做出过反应,还连在呼吸机上时就去世了。

我们有哪些选择?有些父母选择使用一切办法延续孩子的生命,希望孩子能够战胜逆境,最终克服这些问题。还有些选择让孩子死去,免受痛苦的折磨。

别管统计数据,别管别人做了什么或者没做什么。我们只想知道我们的山姆是否有机会,能让生命对他来说达到有价值的程度。但是这个问题没有答案。没有人可以告诉你,从你儿子自己的角度来说,或者从你的角度来说,他是否值得活下去。我们不能说你的儿子是否可以自主呼吸或看着你。我们只能说,研究表明,他的机会非常小。

在孕期,没有人警告你和妻子说,孩子可能有基因异常。你们有机会进行羊水穿刺检查,这种测试可能会揭示他的状况。你们拒绝对胎儿进行基因检测,因为你妻子从神学和道德角度拒绝堕胎。因此提前得知孩子具有基因异常不会提供任何有用的信息。基因测试是为了允许父母选择堕掉具有严重问题的胎儿。但是你的妻子永远不会堕掉她的宝宝,所以没有必要进行测试。

在决定让宝宝死亡时,你们两人得到了帮助:你妻子教会里最好的朋友和她远在2000英里之外的母亲和姊妹,还有你自己的母亲和父亲,你的两个兄弟和一个姊妹,以及他们的所有家庭成员,他们都从300英里之外赶来聚在一起。他们可以帮助你思考拔掉呼吸管的决定。他们与你一起局促不安,犹豫地对你发表意见。最后,他们表示支持你的决定。你的兄弟把这称之为“勇敢”。

在你看来,杀死你的宝宝和让他死去,二者之间似乎有所区别。你要让山姆死去。你父亲把全家人召集到一个房间里,一共有将近20个成年人和孩子。你们握起手来,合唱着一首赞美诗,流着泪听完祖父的祷告。所有人都离开了。你的妻子试图给山姆唱摇篮曲,这是最后一次了,山姆,再会,但是她哽咽失声。她把山姆交给你。她无法承受。你的兄弟和母亲提出可以陪你,但你决定你必须独自完成这件事。只有你和山姆。

护士进来了,房间里鸦雀无声。你看着他,他在睡觉。他看上去似乎很平静。你点了点头,她轻轻拉出了管子。它很快滑落出来,好像他也在帮忙把它赶走。没有了这条生命线,他一动不动。一分钟后,他的眼睛睁开了。这是你第一次看到他的眼睛。他的头稍微向前抽搐。他没有哭。他只是默默挣扎着呼吸。他的眼睛又闭上了。你几乎想大声叫来护士,请求她把管子放回来。为了阻止自己这样做,你祈祷,与上帝争辩,说对他最好的方式还是让他死去。五分钟后,他脸色苍白,然后变成了病态的紫色。他小小的胸部不规律地抽搐,试图将空气吸入肺部,却没有成功。20分钟后,他安静地躺在那里。他的手指变灰了。

30分钟。没有明显的生命迹象。你摇晃着他毫无生气的身体,泪水落在蓝色的毯子上。你想着自己到底是个怎样的畜生。45分钟。祖母进来看望,面如死灰,一眼就知道一切已经结束了。很快,你的妻子出现了。她立刻把儿子的身体搂在怀里,爱抚他。她坐在那儿,和他一起待了三个小时。

你不应该让你的宝宝死去。你应该杀死他。

几年后,想起他在最后20分钟的可怕挣扎,你产生了这样的想法。你不知道谈论他的生命是否有意义,因为他从来没能拥有过构成生命的东西:思想、需要、欲望、兴趣、回忆、未来。但是假设他有想法,在人生最后一分钟里,他最强烈的想法肯定会是:“这太痛苦了。谁能帮我停止它?”他不知道你的名字,但如果他知道,他会说:“爸爸?求求你。快。”

对于可能死亡的新生儿的父母,医疗界似乎没有提供太多选择。我们可以让宝宝继续接在呼吸器上,希望产生最好的结果。或者拔掉软管,看着孩子备受痛苦地死去。难道我们不应该有另一个选择吗?一剂致命的药物或一粒止痛药,那些狗主人可以选择的快速而人道的选项,难道我们就不可以有吗?

几年来你压抑着这个想法。后来,一个清晨,你再次回忆起最后那几分钟,你意识到那令人憎恶的想法已经变成合情合理。从绝不可以,变成了对的、好的。无痛。迅速。在训练有素的医生帮助之下。

你本应该杀死你的宝宝。

谢选骏指出:《纽约时报》叫嚣“你本应该杀死你的宝宝”,这其实是在宣传纳粹主义。纳粹主义搞优生学、消灭“犹太害人虫”;就像犹太变态马克思孵化出来的共产党毛主席要搞阶级斗争、“消灭一切害人虫”一样,都宣称自己的残暴行为是出自“良好的愿望”,因为他们自视为穆罕默德一样的救世主,可以决定别人的生死命运。但是圣经的十诫说了,“不可杀人”——虽然欧洲文明的老祖宗希腊人是不理这一套的,他们的西欧继承人不久之前还在美国拆毁了十诫的石碑。

网文《什么是杀婴制,起源于斯巴达》报道说:

一、杀婴制是古代希腊城邦斯巴达特有的残酷的优胜劣汰的新生儿选择制度,将出生不久的新生儿交友长老检查,强壮健康的留下,不健康不强壮的直接扔掉,任其自生自灭。

二、七岁以下的小孩由父母抚养,7岁后的男孩交由国家教育场所集中教养,实行军事化管理,接受严格的军事训练,接受力量、格斗技巧甚至是忍耐力的极限挑战,很多人又会在这一轮的选择中被淘汰。

三、正因为如此,斯巴达人在希腊城邦中军事实力陆军最强,单兵作战素质最高,有着极强的军事动员能力,斯巴达与雅典并称南北双雄。在对抗波斯大流士对希腊的入侵中,二者是盟友,但是后来兵戎相见,经过多年伯罗奔尼撒战争,以斯巴达为首的伯罗奔尼撒联盟获胜。

三、为什么斯巴达会有如此残酷的杀婴制?

(一)落后生产力的限制。斯巴达处于希腊南部平原区,以农业为主,落后的生产力孕育出专制的政治制度,落后的医疗条件要求必须生育出合格的劳动者和战士,所以有杀婴制产生。

(二)专制制度推波助澜。商业相对落后,也缺乏优质良港,与雅典相比商业落后、海军也落后,希腊孕育出民主制度。斯巴达孕育出专制制度,只有再专制制度下才会有这种不人道的新生儿选择制度。

(三)军事斗争需要。杀婴制的确流水线一般生产出优秀的战士,使得陆军较当时的希腊其他城邦都有优势。

四、虽然斯巴达最终战胜雅典成为希腊霸主,但是惨烈的战争破坏力整个希腊的生产力和活力,元气大伤的希腊重新被波斯人欺凌,随后崛起的马其顿轻松征服希腊。值得一提的是斯巴达战胜雅典是专制战胜民主,落后征服先进,但是先进文明不是轻易可以征服的,马其顿帝国实际上就是希腊化的产物,随后崛起的罗马共和国和罗马帝国将希腊文明发扬光大,而希腊文明的核心是雅典文明,而非斯巴达。

还有研究说斯巴达的婴儿呱呱落地时,就抱到长老那里接受检查,如果长老认为他不健康,他就被抛到荒山野外的弃婴场去;母亲用烈酒给婴儿洗澡,如果他抽风或失去知觉,这就证明他体质不坚强,任他死去,因为他不可能成长为良好的战士。男孩子7岁前,由双亲抚养。父母从小就注意培养他们不爱哭、不挑食、不吵闹、不怕黑暗、不怕孤独的习惯。7岁后的男孩,被编入团队过集体的军事生活。他们要求对首领绝对服从,要求增强勇气、体力和残忍性,他们练习跑步、掷铁饼、拳击、击剑和殴斗等。为了训练孩子的服从性和忍耐性,他们每年在节日敬神时都要被皮鞭鞭挞一次。他们跪在神殿前,火辣辣的皮鞭如雨点般落下,但不许求饶,不许喊叫,甚至不许出声。

谢选骏指出:斯巴达人这样残暴虽有他们的理由,但他们如此坚韧不拔,最后还是灭亡了。因为耶和华的命令是高于一切的。难怪耶稣说“你们若不悔改都要这样灭亡”——(《路加福音》)就在那时候,有几个在那里的人,把加利利人的事告诉耶稣,就是彼拉多把他们的血和他们的祭物搀在一起的事。他回答:“你们以为这些加利利人比其他的加利利人更有罪,才这样受害吗?不是的,我告诉你们,你们若不悔改,都要这样灭亡。你们以为从前西罗亚楼倒塌的时候,压死的那十八个人,比一切在耶路撒冷的居民更有罪吗?不是的,我告诉你们,你们若不悔改,也都要这样灭亡。”是的,想想自己吧,我们若不悔改,也会这样灭亡。

谢选骏:中共外交部沦为“西奴”



《中国外交部:诺贝尔和平奖授予刘晓波是“亵渎”》2017年7月14日说:

中国著名异议人士、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刘晓波7月13日在中国沈阳病逝,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表示,将诺贝尔和平奖授予刘晓波是对和平奖的“亵渎”。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耿爽星期五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把和平奖授予这样一个人,完全违背了这一奖项的宗旨,也是对和平奖的亵渎。”

但是中国外交部发表在其网站上的记者会记录里没有有关刘晓波的问答。

中国最著名的良心犯刘晓波星期四去世,享年61岁。刘晓波死于肝癌,他的逝世与他的一生一样充满争议。

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刘晓波生命的最后八年是做为政治犯在狱中度过的。他肝癌晚期才获准保外就医,最后在沈阳一家医院去世。沈阳司法局宣布,死因是多脏器功能衰竭,抢救无效。

美国驻华大使布兰斯塔德的声明说:“中国失去了一位有高度原则的典范,刘晓波应得的是我们的尊重和赞美,而非牢狱之灾。”

挪威诺贝尔委员会也就刘晓波逝世发表声明,称刘晓波的逝世中国政府负有主要责任。诺奖委员会主席安德森在声明中写道:“我们对刘晓波在其病情转为末期癌症前未能被送往有关机构接受足够的治疗深感不安。中国政府对于刘晓波的早逝负有重要责任。”

中国对德国、法国、美国和联合国人权专员对中国的批评表示抗议。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耿爽指责“某些国家”干涉了中国的“司法独立”。

耿爽表示,中国是法治国家,刘晓波事件属于中国的内政,外国无权指手画脚。

中国官媒《环球时报》13日发表未署名的社论,指责刘晓波保外就医期间,西方舆论“扰乱”无助于他平静接受治疗。社论写道,中方一直把精力放在对他的救治上,但“西方的一些力量”却试图把此事政治化。

《环球时报》的社论还写道:“刘晓波生活在中国几百年来发展最快的时代,这是被广泛称为‘中国奇迹’的时代,但他却在西方势力支持下示范对国家主流的对抗,从而决定了他的人生悲剧。”

美国国务卿蒂勒森呼吁中国解除对刘晓波妻子刘霞的软禁。蒂勒森在声明中表示:“我谨向刘晓波的夫人刘霞以及他所爱的所有人致以诚挚的悼念。我呼吁中国政府解除对刘霞的软禁并允许她按照自己的意愿离开中国。”

国际组织“人权观察”(Human Rights Watch)中国部主任索菲-理查森(Sophie Richardson)在声明中表示,中国当局在刘晓波生命的最后时刻仍然控制并孤立他和他的家人,拒绝让他自由选择医疗方式。她说:“中国政府的傲慢、残忍和冷酷令人齿寒──但刘晓波为中国人权与民主奋斗的理念必将长存。”

谢选骏指出:说“将诺贝尔和平奖授予某人就是对和平奖的‘亵渎’”,这就把诺贝尔奖神圣化了,这种神圣化诺贝尔奖的做法,无疑是“西崽”、“西奴”的行径。这一行径,其实不是现在“沦为”的,而是共产党诞生那天就开始“预设”的——俄国共产党是西崽西奴,中国共产党也是西崽西奴;俄国共产党是德国特务,中国共产党是苏联特务,真是一代不如一代,一茬不如一茬。德国真是世界的祸根,英国的图书馆让这个祸根长大成人。马克思这个德太祸根,造就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腥风血雨。共产党为什么如此忌惮刘晓波,因为他们享有共同的精神资源——“来自西方的真理”不能“亵渎”。这就是兄弟阋墙的惨烈,甚至超过了外人。国民党和共产党这两个西崽西奴党国也是如此凶残相待。所以王希哲1996年忽悠刘晓波一起签署《双十宣言》,这就犯了大忌——结果刘晓波进了监狱,王希哲却逃之夭夭。对刘晓波的受难,王希哲真的没有一分责任吗?还是王希哲本来的任务就是充当诱饵、给刘晓波设下一个精心围猎的圈套?这是人心险恶还是世风日下、人心不古?

谢选骏:自由主义的限度



网文《旅美作家余杰揭露中国对美国各层面“软性渗透”》报道说:

旅美作家余杰爆料中国大陆当局对美国各层面进行“软性渗透”的严重性,呼吁美政府审慎立法因应。

人在台湾的旅美作家余杰,2017年7月13号接受自由亚洲电台访问,分析中国大陆透过留学生、访问学者、移民、基督教会、孔子学院等管道,对美国媒体、影视产业、大学教育、宗教文化等全面性的“软性渗透”,比冷战时期苏联对美国的渗透更严重,西方政府应审慎立法因应。

逃亡至美国的中国大陆富豪郭文贵,首次接受美国媒体专访爆料中国大陆情报系统在美国布署的间谍逾四万人,引起热议。

旅美作家余杰受访则警告,北京当局靠有钱、腰包很鼓,为所欲为,比起真正有间谍身分的少部份人,透过更加广义的影响跟渗透更危险。

余杰指出,美国各州的华裔同乡会、陆生学生会,几乎都被中国大陆驻美大使馆控制,他曾受邀到大学演讲,批评中共,演讲完后,学生会就投票把邀请他的会长罢免,背后就是有大使馆补贴运作。

此外,北京通过“孔子学院”控制研究中国大陆问题的学者,余杰说:“比如说你如果为中国(大陆)说好话,孔子学院就会邀你到中国(大陆)去访问,住星级酒店,甚至安排跟中国(大陆)官员一起吃饭见面,你如果批评中国(大陆),孔子学院就负责收集你的言论,你就会被列入到黑名单,你甚至连去中国(大陆)的签证都得不到。”

余杰还提到从他订阅的《华盛顿邮报》,发现媒体被渗透的严重性:“每隔一两个星期里面,就会有一张四个整版的报纸,看上去跟《华邮》的正文报纸一模一样,因为它夹在一起,它的报头是《中国观察》,如果你不仔细看还以为是《华邮》做的关于中国(大陆)的报导,结果它的报头最下面写着最小号的字,写着这几页内容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提供。后来据我所知,这四个版面的报纸插进《华盛顿邮报》,就像广告的插页一样,他们每年给《华盛顿邮报》数百万美元。”

余杰还说,西方大媒体中文网明显有大量为北京说话的内容,不仅美国华文媒体、中文报纸、广播几乎沦陷,他住的大华府地区有约十份中文免费报纸都受控制,经常全篇引用《人民日报》,这种渗透力对西方主流媒体也开始攻城掠地,这已是对美国国家安全造成危害。连华府智库专家也揭露有好莱坞电影上映前竟容许北京中宣部审查。

余杰透露这次访问台湾也亲身经历“中国因素”,一场原订在台中的新书发表会生变:“昨天就传来消息,酒店老板拒绝提供这个场地,他说他们的酒店有很多中国(大陆)客人,如果得罪了中国(大陆),他就没有这些客源,他希望我们能理解他。”

余杰还说,最近澳洲也揭露中国大陆政府支持亲中华裔澳洲人参选议员,澳洲方面立法禁止。余杰呼吁欧美、日本等西方大国重视北京当局全面性渗透的现象。

谢选骏指出:以前被目为“自由主义”的家伙,一旦自己的生存遇到问题,就会放弃自由主义了。按照同样的道理,一国政府之所以能够宽容反对意见,无非是因为没有遇到生存问题。由此可见,自由主义往往是一个富裕社会的流行,在不那么富裕的社会里,自由主义则是为了富裕社会的人们提供间接服务的。这就是所谓的“思想买办”。等到思想买办无法从业的时候,就会放弃自由主义,甚至转向暴力革命。而在暴力革命之前,也会有一个主张立法“限制自由”的阶段。什么是“限制自由”?限制自由,就是鉴别良莠,禁止“有钱能使鬼推磨”的自由主义。所以从“超越意识形态的词汇”看,“西方政府立法禁止中共渗透”和“中共反腐斗争”其实异曲同工,都是反对自由主义、反对市场规律。自由主义就是自由贸易,那是强者的武器、弱者的道具。

谢选骏:国家主权拔河赛的牺牲品



《一篇关于刘晓波博士的文字,情真意切:永别》(2017-07-12 于建嵘博客)说:

我是非常不希望写这篇文章的。这是由于,这些年来,我除了为母亲写过此类文字外,许多亲朋好友的离世,如陈子明、蔡定剑、高华等等,我都没有表达过生离死别之类的心情。不是我不热爱和尊敬他们,而是感到他们有许多朋友,我想倾诉的悲哀,大家都在诉说,我成为一位听众就行了。当然,您有更多的朋友。您将离去,已经引起了全世界的震撼和悲伤。可我还是决定,与正在病危的您,有一个正式的告别。

我们相识是在三味书屋组织的一次演讲会上。那是十多年前的事了。那天,我是主角。我应邀向数十位听众讲述农民抗税费的维权行动,呼吁应取消农业税。您静静地坐在一个角落里,听着、记着、思考着,但始终一言不发。待我讲完要离开时,您才过来告诉我,您是广场那只黑手。我们握着手,哈哈一笑,算是相识了。

随后,我们走进了不远的一个路边小店,点了几个小菜,以茶代酒,对饮起来。记得,您风趣幽默地对那个一直跟在您身边的小伙子说:我们两个博士吃饭聊天,你就不用参加了吧。那小伙红着脸,退出了小店。我们天南地北地聊了许久,许多观点,相视一笑,算是告诉对方了。这之后,我们通过几次电话,聊过一些事情,都是点到为止,并没有深入。

2007年夏天,您给我电话,说想到我在郊区宋庄的农家小院住几天,讨论一些很重要的问题。我当然是欢迎的。但我希望,您不用晚上来,要在白天光明正大地来。您说:如果让他们发现,会对你不利的。我笑着告诉您:晚上来,他们也是知道的。

您是同张耀杰教授一起来宋庄的。当然是白天,而且是我亲自开车接你们大摇大摆过来的。您就住在东书房西边的客房里。当时,您正在思考起草那份后来成为您罪状的文件。您急需与远在他乡的朋友商量。您很神秘地告诉我,有一个软件,聊天不被监控,可以放心使用。我很惊讶您的单纯,竟然相信有如此神奇的技术。当然,出于礼貌,我还是许可您在我电脑上安装了这个神奇的软件,并让您用它与外面的朋友聊天。只是,您一离开东书房,我就将那软件删掉了。

您在东书房的日子里,除了看书和写作,就是聊天。您用有些结巴但富有激情的言语,系统而清晰地讲述了您对中国社会现实和未来的观察和思考。应该说,对您的基本观点,我原则上是同意的。只是,我反复表述的一个观点是,我不喜欢那种在宏大话语下,对个体特别是当今最弱势群体生存状态的无视。或者说:我从来不认同,那些希望受压迫者遭到更残酷的迫害好最后奋起革命的观点。对此,您很认真地听着和思考过。

您离开东书房不久,就发表了那份给您又一次带来牢狱之灾的文件。虽然,我基本上同意您文中表述的观点,但我还是坚守不联名,没有参与其中。

后来,您再一次彻底失去了自由。我当时想,我们还应该有机会再见的。直到有一天,我才有了另一种结论。那是在您获奖的那一天。当时,我同美国著名学者裴敏欣教授在社科院旁边的酒家吃饭。他在网上得知了您获奖的消息,一改以往斯文沉稳的风格,用力拍着桌子说:太好了!太好了!终于有机会出来了。而我却难过得泪流满面。我对惊讶不解的裴教授说:我们再见不到他了。

我想,我们此生是难以再见了。无论您是否能闯过病危这一关,都是如此。事实上,见面与否,并不是什么重要的事情。年过半百,对人性之恶有了较为深刻的理解,对这个世界的人与事也人就看得比较淡了。人总是要死的。无论是帝王将相,还是贫民百姓,都难免会从尘世中消失。这并不可怕。只是对于您来说,还有许多事情没有做,还背负着许多人的期待。这也许是件痛苦的事情。更让朋友们感到悲哀和愤怒的是,他们无视您最后的基本自由。而在我看来,无论他们如何对待您,都不应感到意外。我说过,您就是一座高山,无论多少人将您踏在脚下,都无损您的尊严与伟岸。

只是,就我们而言,相识一场,此生相见无望,我又不相信有什么来世,那就在此永别吧。

谢选骏指出:这篇相当私密的甚至涉及案情的文字,发表在刘晓波去世前一天……这也许只是一个巧合。但其中透露的信息却不是巧合,其中有两点特别值得注意——

1、刘晓波的行为牵涉了国家主权之间(“远在他乡的朋友”)的角逐,以至于要用秘密方式向国外发送消息。

2、诺贝尔和平奖害死了刘晓波(“我却难过得泪流满面”)。

表面上看,刘晓波是国家主权之间一场拔河赛的牺牲品:挪威作为一个主权国家,给予中国主权监狱里的囚徒以诺贝尔和平奖,这样,挪威主权就羞辱了中国主权,由于两个国家主权之间的拔河,这个囚徒就必须被绞杀在中国的监狱里……

实际上呢?刘晓波确实还是一个自由意志甚至思想主权的体现者,他只是不甘心受到国家主权的压制。虽然没有一个外国元首肯为他说一句话,甚至给他颁奖的挪威也是如此冷酷无情。但毕竟,他不是外国的代理人,他应该算是一个自由思想者。

有人也学会问:刘晓波这样值得吗?

我觉得,刘晓波要是一个理想主义者,他就赢了——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我觉得,刘晓波要是一个职业政客,他就输了——未能成为曼德拉、哈维尔、昂山素季那样的“诺奖得主而兼民选总统”。

至于刘晓波到底是理想主义者还是职业政客,人们的看法也许不同,但是他自己一定知道,所以只有刘晓波自己知道他的一生究竟是赢了还是输了。当然还有上帝知道。虽然上文的作者不相信上帝,但我相信上帝知道我所不知的秘密。

不论怎么说,刘晓波毕竟享有了中国人从未享有的“病情通报”,无形之中受到了超过毛、邓之死的全球关注,而且还有代表挪威以外的两个世界强权的医生,他们比白求恩还快地不远万里而且还是专程前来,这是任何中国人都不曾得到过的殊荣,这也说明现在中国的国际地位确实大有提高。

刘晓波到底是赢了还是输了——对此的不同答案,意味着回答者自己是否一个理想主义者、是否思想主权的追随者。

思想主权,迟早革新国家主权。那时,国家主权的牺牲品就可能成为国家主权的再生者。

2020年7月8日星期三

谢选骏:理解力与创造力是此起彼伏的关系



《中科院调查 30年1000余高考状元下场悲惨》(2017-03-10 中外学术情报)报道说:

【摘要】调查结果:“恢复高考以来的1000名高考状元,没有一位成为行业领袖”。教育为什么培养不出创新型人才?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这一阶段的教育有重大失误。
中科院震惊调查:30年1000余高考状元下场悲惨,无一成为行业领袖。面对这种情况,不禁有人问到:这几十年的教育怎么了?为什么培养不出创新型人才?

一、高考状元有用吗

请看中央教科院的调查结果:“我们调查了恢复高考以来的1000名高考状元,没有一位成为行业领袖”。
不仅如此,他们还有另一个调查结果:“调查了全国100位科学家、100位社会活动家、100位企业家和100位艺术家,发现除了科学家的成就与学校教育有一定关系外,其他人所获的成就和学校教育根本没有正相关关系。”
这说明了什么?
事实一:1977年以来,全国34年的高考状元(高考分省计分,3300名÷30个省市区÷34年≈3.2名,应该一个没漏啦),都没成为社会活动家、或企业家、或艺术家,也没在任何一个行业成为领军人物。
事实二:不知科学家的工作属不属于一个行业?如果属于,那就意味着:高考状元们也没成为一流科学家。
事实三:社会活动家、企业家、艺术家能获成就的大小跟他所受的学校教育并非正相关——即是说,学习成绩优秀的不见得能成这些“家”,而学习成绩不怎么样的则不见得不能成这些“家”。
事实四:科学家的成就与学校教育有一定关系——“一定关系”是多大的关系?强正相关、弱正相关、不同层次的科学家正相关程度不同?我们都知道,爱因斯坦读书的时候成绩并不怎么样,而且这样的例子还不少。
综合结论:中央教科院院长袁振国教授认为:“创新根本不是靠教育出来的。”请注意:此中的“教育”是指“中国自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到2011年6月的教育”。
这几十年的教育怎么了?为什么培养不出创新型人才?
上海市浦东区教育发展研究院程红兵先生说:“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这一阶段的教育有重大失误,就是没有给学生自由发展的空间……这一阶段的教育就是以填充式教育为基本特征的,由于巨大的就业压力,导致巨大的升学压力,学生要不遗余力地把所有的时间用于升学准备,所以学生在校学习时间全部由教师负责填满,学生在家时间比如双休日,则基本由家长负责填满,这个原因不仅是教育造成的,更主要的是社会造成的。”
可见全社会联手放出来的应试教育魔鬼是扼杀创新型人才的重犯!
可惜的是,在应试教育的沉重压力下,别说文科课程、就是数理化生等理科课程,能有几个老师认真、扎实地去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二、30年1000余高考状元的悲惨下场

中国相关机构对中国从1977年到2006年30年间1000多位“高考状元”进行了跟踪调查,调查结果显示,这么多曾经让人惊羡的高考状元,却没有一位成为顶尖人才。他们如今都过着平凡的日子,职业成就远低于社会预期。
笔者分析了其中的原因。
首先,他们成为高考头名,只是应试教育会作题的“状元”而已,只能说明他们的学习能力、记忆能力、学习计划性较强,但是在动手操作能力还是创新能力方面没有得到多少反映。也就是说,高考只是有限度地反映了学生学习应试能力,而应试能力不能衡量一个人在其他方面的发展能力。
其次,高考状元们喜欢在学习知识中追求完美无缺,追求无所疏漏,在考试中过分看重分数,使思维处在了僵化的神经质般的模式上。这种思维反映到将来的工作上,他们也只是过分看重僵死的书本知识的死记硬背,而又视学习现成知识为一种享受,而对其它则看得比较淡漠,而这种思维严重影响到了他们在事业上的发展。
第三,许多高考状元们对来自上方的指令,往往能够苛刻地按要求完成,而在完成任务时往往缺乏自己独到的见解。这种思维是对来自应试教育做现成试题而又想获得完美答案的一种重复。
第四,高考状元们只是在应试上取得了暂时的成功,而他们却又往往以这一次成功引以为一生的骄傲。过分地回顾过去,却丧失了以后为更高远目标努力的动力。
第五,高考状元们的家庭背景往往不太理想。他们在学习上心无旁骛,梦想摆脱某种困境。一旦实现理想,却又陷入了没有目标的窘境,而在就业上却又得不到家庭和社会的更为理想的指导,结果好多人也就听天由命。

三、我们的反思:一所学校看得见的是校园,看不见的是共同的价值观和师生的行为方式

著名的科学家钱学森常说,他在科学上之所以取得如此的成就,得益于小时候不仅学习科学,也学习艺术,培养了全面的素质,因而思路开阔。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学习和工作期间,钱学森除了参加美国物理学会、美国航空学会和美国力学学会之外,还参加了美国艺术与科学协会。
他曾多次感慨:“在我对一件工作遇到困难而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往往是夫人蒋英的歌声使我豁然开朗,得到启示。”“我们当时搞火箭时萌生的一些想法,就是在和艺术家们交谈时产生的。”
是的,科学和艺术是永远连在一起的,诚如钱老说的“这些艺术里所包含的诗情画意和对人生的深刻的理解,丰富了人们对世界的认识,学会了艺术的广阔思维方法。或者说,正因为受到这些艺术方面的熏陶,所以才能够避免死心眼,避免机械唯物论,想问题能够更宽一点、活一点”。
几位成功的学习者还有一个共性:平时最喜欢的事都是读书。读书使人智慧。在美国加州一所小学的图书馆里,我曾看到这样一幅标语:你读得越多,知道得就越多;你知道越多,就会变得越聪明;越聪明,你表达思想的时候,你的声音就越有力。我始终认为,读书是养心的智慧。种桃,种李,种春风;养花、养草、养心灵。学校是文化场所,如果能培养孩子读书的好习惯,那将会让孩子受用终身。
最后,还是想说那几句老话:应试教育,虽然可以生产出一流的技术人才,却无从培养出真正的科学精神,无法造就创造未来的天才。知识不如能力,能力不如品质。当学生离开学校时,带走的不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是对理想的追求。学校要让孩子天性有展现的空间,智慧有表达的机会,美德在学习中扎根,梦想在勤奋中实现。一所学校看得见的是校园,看不见的是共同的价值观和师生的行为方式。学校文化是一只看不见的手,培养学生从情感开始而不是从知识开始。

谢选骏指出:在《激励你一生的警句格言》(王晖,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9年)一书里,收录了一句我二十多岁的时候写下的话:“一切在文化史上留下重要足迹的人,都不是按本来样态去善解人意的诠释家,而是独树一帜的创造者。”——这可以回答上述文章所提出的问题。这句话写作的时候,正是高考状元最受社会尊重的时候1980年前后。当时也是有感而发。蓦然回首,二三十年年过去了,这句话在《激励你一生的警句格言》一书里,已经排在德谟克利特之后、梁簌溟之前,谢选骏似乎已经成为古人也就是历史人物了。几年之前知道了这件事情之后,我猛然觉得自己似乎早已死去了。所以,我从那以后,我在感觉中,都是以“后谢选骏”的身份在发言,或者说,以“谢选骏后学”的身份在发言了。感谢互联网络,提供了这种确确实实“前无古人”的可能性。

谢选骏:印度为何沿袭英国殖民统治



《印巴交火已致7人死 印度严防平民示威》(2017-07-09 澎湃新闻)报道说:

印控克什米尔地区,戴着面具的抗议者朝当地的警察抛掷石块。

据外媒7月8日消息,印度与巴基斯坦边境官员均证实,当地时间8日早在印巴边境爆发的激烈冲突中,共造成7人死亡。

同一天,正值知名印度反政府武装领导人、青年指挥官布尔汗· 瓦尼被杀一周年纪念日。当天数以百计的当地群众在克什米尔地区纪念瓦尼,抗议者举着巴基斯坦旗帜和标语,高喊口号赞美瓦尼的献身,并誓言将继续在印控克什米尔地区发动"圣战"。目击者称,在印控克什米尔地区,有戴着面具的抗议者朝当地的警察抛掷石块,警察以催泪瓦斯和石块还击。

巴基斯坦GEO电视台8日报道称,巴总理谢里夫当天表示,印度不能在印控克什米尔使用武力压制人民对自由的向往。他还表示,克什米尔地区争取自由的斗争是固有的,并没有外界力量支持。他进而称赞瓦尼"为克什米尔争取自由开辟了新篇章"。

边境交火原因印巴各执一词

两国对于边境交火的起因各执一词。

印度军方发言人8日指责巴基斯坦"无缘无故"破坏了2003年的印巴停火协议,对查谟和克什米尔蓬奇县的前方哨所和村庄发动攻击,印度军队进行了有效的回击。印度媒体8日援引军方消息报道称,一名休假回家探亲的士兵和他的妻子在事件中丧生。

但巴基斯坦军方当天发表声明回应称,印军首先"无端"炮击巴控克什米尔地区,巴军方对此进行了"有效回应"。当地警方向路透社表示,"无端炮击"造成巴基斯坦一侧5人丧生、10人受伤。巴基斯坦外交部随后召见了印度驻巴高级别外交官,对印军跨越控制线"无端炮击"造成平民丧生的行为进行抗议。巴方敦促印方遵守双方于2003年达成的停火协议,对此事展开调查,并要求印军遵守上述协议,维护控制线附近的和平。

平民卷入武装反抗,愤怒达到历史新高

就在同一天,印控克什米尔爆发了一场暴力冲突。

据巴基斯坦GEO电视台报道称,印控克什米尔多地举行了纪念印度反政府武装领导人布尔汗· 瓦尼被杀一周年的活动,一些被禁足在家或监狱的领导人号召发起抗议活动。报道称,在示威者试图前往瓦尼的家乡时,冲突发生了。

法新社报道称,印度安全部队向投掷石头的示威者发射了催泪弹,双方发生了冲突,但报道未提及有人受伤。

据美国《新闻周刊》报道,8日当天,印度实施了一场大范围的宵禁,切断所有互联网服务并部署了数千人的军队在查谟和克什米尔。所有通往克什米尔南部瓦尼家乡的道路都被封锁,官方夺走了当地数千辆摩托车以阻止人们在村庄附近行动。克什米尔地区的居民称,这次宵禁是他们见过最严格的一次,一些村民说,他们曾被军方用武器威胁不能离开自己的家。

但据法新社援引一名印度警方高级官员表态称,当局并未实施宵禁,只是沿用了殖民时期的一项法律,即禁止超过四人的集会,该法律此前用于防止骚乱。

巴基斯坦《黎明报》8日介绍,印控克什米尔地区是众多反叛武装小组的聚集地,这些武装组织或争取克什米尔地区独立,或希望克什米尔地区合并进巴基斯坦。

报道称,自从瓦尼一年前死后,印控克什米尔平民在反对印度统治的叛乱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村民开始介入武装组织的突袭,向政府军投掷石块,制造混乱给反叛武装逃跑的机会。"现在是直接的对抗,在克什米尔地区,公众的愤怒和反抗已经达到前所未有的水平,"克什米尔历史学家瓦希德(Sidiq Wahid)说。

两天前,印度当局对瓦尼的家乡Tral实施了封锁。去年,瓦尼在与印度政府军的交火中被击毙。

法新社报道称,瓦尼的父亲当天表示,家里有大量的印度士兵驻守,"外面有很多士兵,我出不去,更不可能去给我儿子扫墓。"瓦尼父亲说。

谢选骏指出:印度切断所有互联网服务,证明我在2007年的《小国时代》里说的“印度是一个伪造的民主国家”,多么正确。此外,印度虽然独立了,却还沿用殖民时期的法律,禁止超过四人的集会,否则就暴力镇压,这证明他们的“不抵抗主义”是多么的伪善。“和平主义”只是在弱势的时候施行,一旦强势了,就改成“暴力镇压”——这和共产党的做法如出一辙:在野时要求民主,掌权后厉行独裁。怪不得现在的中印边界局势日益紧张。印度为何沿袭英国殖民统治?因为印度是一个伪民主国家。

在中印两国军队对峙时,印度东北部发生严重洪灾。同时,8日还与巴基斯坦在克什米尔发生炮击,造成7人死亡。据印度《第一邮报》报道,9日,廓尔喀人在德里举行集会,要求从印度独立出去。在这样一个四分五裂的地方,如果真的落实民主制度,就会造成国家分裂。尤其考虑到,印度是英国捏造出来的,不是自己打造出来的,分裂才是印度的常态。印度只是一个地区和文化的名称,不是一个国家的实体。这样的国家如果想要“崛起”——迟早要落入军管会手中,就像共产党中国一样。

谢选骏:请给基督徒一线生机



网文《耶路撒冷怎么办?可实行“一城两国”》(2017-05-30 严家祺)说:

前不久半岛电视台报道称,川普(特朗普)在伯利恒会见巴勒斯坦总统阿巴斯。在联合记者会上,川普表示,希望缔造巴以和平,并开始整个中东地区的和平进程。在这之前,川普作为美国总统首次访问耶路撒冷犹太教圣地,触摸了耶路撒冷的哭墙。

耶路撒冷是当代“以色列巴勒斯坦冲突的核心问题”,为缔造“以色列巴勒斯坦持久和平”,必须把耶路撒冷地位问题放在以色列巴勒斯坦和平问题的首位。

一个可行方案是在耶路撒冷实行“一城两国”。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在耶路撒冷城的分界沿着川普5月23日触摸的犹太教圣地——哭墙和耶路撒冷的“大马士革门”划界。

耶路撒冷可实行“一城两国”

看一看近二千年人类史,基督教、犹太教和伊斯兰教之间的矛盾冲突占据了其中一千年。伊斯兰曾经有两个辉煌时期,这就是穆罕默德後的7至8世纪以及16至17世纪奥斯曼帝国全盛时期。基督教(基督宗教包括天主教)世界近二百年中十字军东征,初衷就是收復被穆斯林統治的圣地耶路撒冷。16世纪奥斯曼帝国的崛起,阻断了欧洲与东方之间的旧的“一带一路”,才导致欧洲人寻找新航路、发现了新大陆。耶路撒冷是基督教、犹太教、伊斯兰教文明的中心,不能为以色列或巴勒斯坦中的一国独占。研究战争史和国际关系史的所有学者都知道,在21世纪的今天,耶路撒冷的“国际化”不能缔造中东和平。可行办法,就是耶路撒冷实行“一城两国”。

谢选骏指出:严家祺“一城两国”的想法不知是否来自“一国两制”?一国两制台湾都不接受,更把香港弄的神经分裂,怎么能够搬到中东呢?不知道严家祺去过耶路撒冷没有?如果去过,就应该知道,把圣城分割成为“犹太区”和“回教区”两国,等于是扼杀了基督徒的生机。

事实上,今天的耶路撒冷老城,早已分割为四个区域,其中有两个属于基督教区域。如果只把耶路撒冷分隔成为两国,生硬地减掉两个区域,恐怕会引起更大的动乱。

耶路撒冷不是一个普通的城市,也不仅仅是一个世俗的首都,耶路撒冷是上帝的脚凳,是耶稣基督受难升天的地方,耶路撒冷是全世界人民的共同财产和精神故乡——绝对不能允许分割,更不应该独霸;谁要是霸占了耶路撒冷,我看他也是无福消受的。

谢选骏:神奇預測9屆大選的專家不敢得罪金主马斯克

《選前堅稱「賀錦麗勝」神預測9屆大選專家認錯卻拉踩別人》(編譯周辰陽2024-11-07)報道: 美利堅大學歷史學家利奇曼選前堅稱副總統賀錦麗將贏得大選。 美利堅大學歷史系教授利奇曼(Allan Lichtman)以精準預測過去9屆美國總統大選結果而聞名,今年選前他堅稱副總統賀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