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谢选骏全集

2016年9月6日星期二

谢选骏:朝鲜和日本都应“改名”

谢选骏:朝鲜和日本都应“改名”

(一)
2016年1月31日的报道指:朝鲜将修改国名 现名是日本给改的。
朝鲜2015年8月15日通过朝鲜中央电视台播出了敲钟仪式现场视频,对海内外正式宣布朝鲜从此使用“平壤时间”。最新消息称,朝鲜即将修改国家的名字。
综合韩国媒体1月31日报道称,“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英文目前是“the Democratic People's Republic of Korea”,但是从5月开始,朝鲜英文名字将改为“the Democratic People's Republic of Corea”。一个字母之差,可笑不可笑?应该读成“靠利亚”,还是读成“操利亚”?
金日成综合大学博士生朴学哲在论文中指出,“朝鲜”的英文本来就是“Corea”,但是在朝鲜半岛沦为日本殖民地时期,日本帝国主义强制把“Corea”改为“Korea”。因为按照英文字母的顺序,“Japan”的“J”在“Corea”的“C”之后,日本方面非常不满。所以就强制把“Corea”改为“Korea”,这样“K”就永远在“J”后面。有分析称,当时日本主要是考虑到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式时国家的出场顺序。
朝鲜打算在5月的劳动党全国代表大会上修改国家的英文名字,或许是想摆脱日本帝国主义殖民时期的阴影。但是,韩国仁荷大学教授李英浩认为,查看日本20世纪初期的书籍可以发现,日本并不关心“K”和“C”。即使“C”是正确的,但是如果修改国家的名字现实上是非常困难的。首尔大学教授朴顺爱称,修改商品的品牌都需要投入物理性的费用,而且价值层面也会有损失,就别谈修改国家名字了。
其实,如果从民族尊严、文化独立的角度看,无论“朝鲜”还是“日本”。这两个名字都应该改掉。因为这两个名字,都是从中国的方位取得的。“朝鲜”的本意为“朝日鲜明”,“日本”的本意是“太阳升起的地方”,这都是从朝鲜地方和日本地方的西方也就是中国方向来说的。也就是说,朝鲜和日本,不是中国人说的,就是说给中国人听的,都没有独立自称的含义。

(二)
据说小时候被人虐待的人,长大了也会虐待别人。一个民族或族群也是如此。日本人从中国获得了名字,内心深处永远不是滋味,所以一有机会就强迫别人改名字。
“创氏改名”,在今日韩国亦被称为“日本式姓名强要”,是朝鲜半岛日治时期朝鲜总督府于昭和十四年(1939年)颁布的一项将韩式名字改为日式名字的法令,属皇民化运动的一环。原先韩国人名中使用的是韩国的姓而不是日本的氏,根据昭和十四年制令十九号的规定,日本统治之下的韩国人有创造自己的氏(即创氏)的义务;而根据昭和十四年制令二十号的规定,当地人可以任意改为日本式名字,并可以获得一定的报酬。该法令的颁布推翻了之前朝鲜总督府颁布的禁止韩国人使用日本名字的法令,但其颁布的真正动机,目前说法不一。
禁止使用日本名字的规定
1909年,大韩帝国在大日本帝国的操纵下起草民籍法,开始确立韩国现代户籍制度。根据该法令,女性父亲的姓氏、年龄等相关资料都要被官方记载存档,避免与朝鲜传统的习惯产生冲突。这项法令的起草直到1910年4月韩国被日本吞并后尚未完成。而此时,一部分韩国人将自己的名字改为日本式名字,从而引发了混乱。因此朝鲜总督府于1911年11月1日颁布了总督府令第124号“朝鲜人姓名改称相关文件”(総督府令第124号“朝鮮人ノ姓名改称ニ関スル件”)。
禁止当地人使用“会与内地人产生混淆的姓名”,严格限制韩国新生儿使用日本式姓名进行登记。此外,已登记使用日本式姓名的朝鲜族被责令改回韩式姓名。
创氏改名法令的颁布
由大丘广域市法院公布的创氏改名公告,其公告内容由假名、谚文和日本汉字混合使用。(日韩并合)
1939年和1940年之际,随着昭和十四年制令第十九号和第二十号的颁布,朝鲜总督府对韩国人姓名的政策也有所改变。同日本在台湾所施行的改名政策一样,改名政策的最初目的仅仅是允许更改姓和名。然而由于朝鲜族的姓较少(只有约250个姓),长期实行本贯制度和同姓同宗不婚的制度,为了延续当地的这种传统制度,朝鲜总督府创立了一种新的方法:韩国人必须为自己的名字创立氏,并在官方登记。
根据朝鲜总督府的法律规定,创氏包括“设定创氏”(个人选择性创造氏)和“法定创氏”两种。在1940年2月11日至8月10日间的半年里,由韩国人本人自己创造氏并登记(前者);超过这段时间的,由官方强制改为其家族族长的氏(后者)。创氏之后,韩国人的姓名就同日本人一样,同时拥有了姓、氏和名,原先的本贯制度则被废除。而且,一个家庭的所有成员必须使用同一个氏:妻子嫁给丈夫之后,其氏由父亲的氏改为丈夫的氏,而其姓则保持不变。
此外,韩国人使用日本式发音读自己氏名也是合法的;他们也可以将自己的名字改为日本式名字,并可以获得一定报酬。同时,收女婿为自己养子(婿养子)这项原先在韩国禁止的制度从日本传入,并被朝鲜总督府定为合法。
自行选择氏和更改韩国名字的法令(1940年2月)最初是以自愿为原则施行的。然而,在4月举行的道知事会议上,由于各地接到了“必须采取特殊手段,在7月20日之前完成使用氏家庭户数的任务”的训示,便开始强制执行这项政策。从当年4月起,使用氏登记的家庭户数急剧上升。在当年4月,仅仅3.9%的当地人使用氏;但是到了8月10日,朝鲜使用氏的百分比却已经高达80.3%。同时,根据《内部安全法》,反对创氏改名的韩国人都受到了警察的调查。
对于此数字的急剧增长,学界有不同的观点:许多学者认为朝鲜总督府强迫朝鲜族改为日本式的氏,是一种使用强权进行的扰民行为;另一种观点认为当地人创氏改名是一种自愿性行为,其目的是为了避免受到日本人的歧视。
事实上,虽然日本对朝鲜族改为日本名的行为进行奖励,但在日治朝鲜生活的韩国人,更改自己的名为日本式名字的仅仅只有9.5%;而在在日朝鲜族中,创造自己氏的人仅占总人数的14.2%。
朝鲜姓名复旧令
1945年日本投降以后,驻扎南韩的美军政厅(United States Army Military Government in Korea)颁布《朝鲜姓名复旧令》,同意韩国人根据自己的意愿改回原名。然而,并不是所有朝鲜族都改回原来的姓名。不少曾经创造自己氏的在日朝鲜族没有改名,以争取日本人对他们的认同感。库页岛的高丽人,在桦太厅被苏联占领之后,依旧使用日本式姓名直到现在。
1940年2月11日是日本“皇纪纪元2600年”的纪念日,台湾总督府因此在这个日子公布《姓名法》,正式在朝鲜与台湾推动废除原本的汉姓改成日本姓名的运动。但到当年的4月为止,仅有3.9%的朝鲜人改日本姓名,之后日本改采压迫方式,因此到8月11日为止的半年时间,拥有2,500万人口的朝鲜,有80.3%的朝鲜人改成日本姓名(创氏改名)。但同一时间由于台湾是采用申请许可制,因此全台600万人,改为日式姓名者只有168人。到1941年底,改名的比例勉强增至1%,台湾总督府因此以朝鲜人踊跃改名为例,指责台湾人对于此事的漠不关心。为了鼓励台湾人改名,总督府给了“国语(日语)家庭”许多优惠措施,比如公家机关得以优先任用、将食物配给提高(当时是太平洋战争期间,食物短缺严重),子女在升学竞争上也占优势,因此到1943年底,全台湾有17,526户改为日本姓名,改名总人数增加到126,211人,但仍仅占当时人口约2%左右,“创氏改名”仍不是台湾社会的主流价值。
这可能因为,台湾人本来就自认为汉人,所以把形式看作祖先的信物,而高丽人(朝鲜人、韩国人)本来就知道他们的姓名都是从中国借用的,在跟着日本人改一次,并不伤筋动骨。
(三)
直到现在,日本人还要求那些“入籍归化”成为“日本人”的华人,放弃汉姓,取个日本姓名。
就是对于没有“入籍归化”的华人,日本人也喜欢按照中国式的方式来对待他们。
很多在日华人都表示,自己活了几十年,到日本后忽然“不是自己了”,很不习惯。甚至还有人怀疑,是不是日本人歧视中国人。《日本新华侨报》诉苦说,名字作为一个代号,是辨识人与人最简单的方法。在日华人如果想在名字上保留“中国特色”,不妨自己先说出来。
由于中国文化影响太深,大多数中文汉字都能在日语里被找到。但是,日语汉字经过历史演变,其发音已经和中文完全不同。按照日本人的习惯,称呼中国人时,爱给名字套上日语发音。很多刚到日本的中国人不习惯,往往要几个月甚至半年后才能第一时间反应,对方是在叫自己。
这种称呼方式不同于音译。很多在日华人都表示,自己活了几十年,到日本后忽然“不是自己了”,很不习惯。甚至还有人怀疑,是不是日本人歧视中国人。
日本人称呼在日韩国人时,曾经也是采取这种方式,但却引起了在日韩国人的强烈不满。1975年10月3日,一名崔姓在日韩国牧师起诉NHK(日本放送协会),称其在电视新闻里,故意将自己的名字读成日语发音,是侵犯人权。这一场持续13年的官司一直打到日本最高法院,最终以崔牧师败诉告终。
法院给出的理由是:这是社会习惯,不算违法。不过此后,日本媒体凡是涉及韩国或朝鲜人,都会在报道时采用音译姓名的方法,不再使用日语发音。
但是,综合中、日、韩、朝四个国家对彼此称呼方式来看,“相互主义”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也就是说,“你如何对我,我就如何对你”。韩国、朝鲜与日本相互使用对方的发音,中国与日本则相互使用本国汉字中的发音。而究其原因,首先,中文里没有日语的“假名”或朝鲜文字,音译难度较大。而且,韩日等国的名字本来就是汉字表示,再让中国人去音译念出来就很奇怪了。其次,日语或朝鲜语多为平舌音,而且不像汉语有四声变化,把这些国家的名字准确音译成中文是非常困难的。最后,由于中国幅员辽阔,地域文化繁茂,同一个字在不同地域有不同发音,对外国人来说更是难上加难。因此,中、日、韩、朝之间才形成了如今对名字的叫法。有部分在日华人一时不能习惯,也会要求学校或公司订正对自己的称呼,甚至为此产生了一些冲突。这非常可以理解,任何人都应受到这种尊重。但日本人的基本做法是,外国人在自我介绍时用了什么名字,他们就会一直这么叫下去。与其事后更改,华人们不如一开始就向学校、公司和周围的日本人说清楚。
《日本新华侨报》建议说:名字作为一个代号,是辨识人与人最简单的方法。在日华人如果想在名字上保留“中国特色”,不妨自己先说出来。
但是,《日本新华侨报》没有说:这样做的结果会是什么呢?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谢选骏:剝皮抽筋《共产党宣言》全文

《共产党宣言》(马克思 恩格斯 1848年)報道: · 1872年德文版序言 · 1882年俄文版序言 · 1883年德文版序言 · 1888年英文版序言 · 1890年德文版序言 · 1892年波兰文版序言 · 1893年意大利文版序言 共产党宣言 一、资产者和无产者 二、无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