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谢选骏全集

2021年9月16日星期四

谢选骏:太空游戏可能是压断地球环境的最后稻草



《SpaceX发射“灵感4” 走向太空的平民都有谁》(乔纳森·阿莫斯BBC科学事务记者)2021年9月15日)报道:


Space X已经从佛罗里达肯尼迪航天中心发射升空,将四名乘坐“灵感4”太空舱的宇航员送入轨道。


四人中有1名亿万富翁和3名“普通公民”组成,接下来的三天,他们将和这个“龙”太空舱一起围绕地球飞行。


现年38岁的埃塞克曼从SpaceX买下了“灵感4”。埃塞克曼靠开发信用卡支付系统发家。但是,在他看来,这次飞行的真正意义并不只是“和钓鱼伙伴出去郊游”。


于是,他把相邻的三个座位赠送给了拥有励志故事的人。


29岁的阿尔塞诺( Hayley Arceneaux)或许是最能说明这一点的人。她从小战胜了骨癌,长大后回到治愈她的医疗机构田纳西州孟菲斯市的圣祖德儿童研究医院工作。埃塞克曼希望为圣祖德医院筹集2亿美元。


51岁的普罗克托(Sian Proctor)是一名地球学家和科学传播者。2009年,她差点成为美国宇航局宇航员,但在最后一轮选拔中被淘汰。普罗科托博士因自己的艺术家角色以及企业家技能赢得了座位。她打算一边画画一边看着“龙”的圆顶窗户。


42岁的先布罗斯基(Chris Sembroski)是一名美国空军退伍军人,在洛克希德·马丁航空公司(Lockheed Martin)担任工程师。他向圣祖德捐了一笔钱,这也让他有机会参与第四个舱位的抽奖。


先布罗斯基先生没有中奖,但他的一个朋友中了,并请他代替他的位置。


四人已经在SpaceX进行了6个月的高强度训练。不过,机上计算机系统将控制他们的"龙"太空舱,SpaceX的地面团队进行监视。


“龙”不会靠近国际空间站。它正在“自由飞行”,目标高度为575公里。这在轨道实验室上方大约150公里,大致相当于哈勃空间望远镜观测宇宙的高度。


即使他们没有一个目的地,四人有足够的任务让他们忙个不停。他们在“龙”太空舱里进行科学实验,SpaceX公司还对他们的临时住所进行了改造,增加了一个大窗户,宇航员们在休息期间肯定会用这个大窗户看看下面的地球。


这次发射是太空旅游市场的又一里程碑,这个市场在停滞十年后开始复苏。


今年夏天早些时候,亿万富翁理查德·布兰森(Sir Richard Branson)和杰夫·贝佐斯(Jeff Bezos)乘坐自己的太空飞行器进入太空。


这次最新的任务后,将有两艘私人太空飞船访问国际空间站:其中一艘将在10月,搭载一名俄罗斯电影导演和一名女演员,另一个将在明年早些时候。


SpaceX和“灵感4”称, 周三(9月15日)的发射是首次“全平民轨道飞行任务”。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对“平民”的定义。第一个在月球上行走的人阿姆斯特朗严格来说是个平民,他在1960年辞去了海军职务,这是在阿波罗11号登月9年前。但毫无疑问,埃塞克曼指挥的“龙之旅”意义重大。


太空活动,甚至载人太空飞行正变得越来越商业化,人们可以进入主要国家太空机构管辖范围外的轨道的想法将变得越来越正常。


2000年代,有几个超级富豪在国际空间站上呆了两周。2009年,俄罗斯火箭上的空余座位被买下供美国宇航局宇航员专用,这一特殊的太空旅游时代从此终结。第二个时代似乎更有发展机会,因为有更多的私营太空公司在竞争这项业务,这应该会为更广泛的客户群降低价格。


SpaceX创始人马斯克(Elon Musk)致力于让人类成为“一个多星球物种”。


埃塞克曼将“灵感4”视为事件发展的指示牌。他非常希望他的“龙”能飞得比宇航员高。自从2009年哈勃最后一次维修任务后,还没有人到达过海拔570千米以上的地方。


“我们去空间站(420公里)已经有一段时间了,那里正在有令人难以置信的科学、研究和成果诞生。但如果我们要再次登上月球,要去火星或更远的地方,我们必须稍微走出我们的舒适区,朝着那个方向迈出下一步。”“这就是(我们选择海拔高度的)理由。”


一些评论人士对太空飞行对地球气候的影响表示担忧。


SpaceX公司的猎鹰9号火箭使用高度精炼的煤油燃料,这种燃料会产生温室气体二氧化碳和氮氧化物,它们也会导致气候变暖。与航空工业相比,火箭发射的排放量仍然很小,尽管预计会增长。


谢选骏指出:马斯克是个太空骗子,但愿他为了圈钱而采用的太空游戏,不要成为压断地球环境的最后稻草。太空游戏为何可能成为压断地球环境的最后稻草?这不是危言耸听,不信看看与太空冒险的同时,地球上发生了什么事情——


《气候变化:气温超过50C°的日子》(BBC 记者 2021年9月15日)报道:


BBC记者梳理历年气候数据,发现过去40年来酷暑天气逐年频繁,最高气温超过摄氏50C°的天数翻了一番,出现这种极端气候的地区也在增多。


这一气候和环境的变化对人类生存条件、生活方式和健康状况构成新的挑战。


1980-2009年期间,平均每年有14天日最高气温超过50C°,2010-2019年期间增加到26天,平均每年日最高气温超过45C°的天数增加了二个星期。


气候科学家弗雷德里克·奥托(Friederike Otto)说:“这个增势百分之百归咎于燃烧化石燃料。”


随着地球变暖,极端气温出现几率增大,程度加深。


高温酷暑对人类和自然环境有致命危险,对建筑物、发电站和公路桥梁也是重大隐患。


超过50C°极高温主要出现在中东和波斯湾地区。


2021年夏季,意大利录得破纪录最高气温,48.8C°,加拿大录得破纪录最高气温49.6C°,举世惊诧,科学家再次警告世界,如果不减少化石燃料废气排放,更多地方将出现类似的异常高温天气。


减排须尽早,越快越好。


气候研究学者李思涵(音)说:“碳排放增多,又缺乏应对行动,时间长了不但极端高温酷暑气象状况会更严重、更频繁,应急行动也会更艰巨。


BBC的数据分析还发现,过去10年的最高气温比1980-2009年间平均值升高了0.5C°。


不过,气温升高的幅度不同地区各不相同:东欧、南部非洲和巴西升幅最大,超过1C°,中东和北极部分地区曾录得气温升高超过2C°。


科学家们将在2021年11月召开的联合国气候问题峰会上向世界各国领袖呼吁,言行一致,立刻采取行动控制地球气温上升。


极高温酷暑的冲击


“在50C°高温下生活”( Life at 50C)是BBC推出的纪录片系列报道,揭示极端高温气候对世界各地造成的影响。


不过,即使低于50C°,高温和高湿度也是人类面临的重大健康隐患。


罗格斯大学(Rutgers University)2020年发表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如果地球变暖趋势按目前的速度持续,那么到2100年全球将有多达12亿人面临高温气候带来的压力和挑战,是今天的四倍。


高温酷暑对自然环境、地形地貌的改变,也会对人类生活造成重大影响,包括洪涝旱灾、森林野火等。


伊拉克中部一个村庄,村民卡比(Sheikh Kazem Al Kaabi)深受高温酷暑之害——村民们赖以生存的大片肥沃麦田现在变成干涸的荒漠,寸草不生。村民大部分迁往他乡另谋生计。


方法释疑


有的地方气温超过了50C°,但在这里没有显示,为什么?


破纪录的最高气温数据通常来自各地的气象站,而我们在这个系列报道中使用的数据覆盖面积比单一的气象站的更广。例如,美国南加州死亡谷国家公园是地球上气温最高、最热的地方之一,夏季山谷里有些地方气温经常超过50C°。但是,测绘大面积区域平均气温时,要采用多个不同来源的数据,经过一番计算,死亡谷的平均气温还不到50C°。


数据来源?


BBC 采用 ERA5 数据集里的日最高气温值;这个数据集由哥白尼气候变化数据中心编制。这些数据通常用于全球气候变化趋势研究。


ERA5 数据集把包括气象站和卫星在内的许多不同观测点的实际气候测录数据,跟不同的气象观测模型相结合,综合处理而成。


这个处理过程弥补了散落在世界各地气象观测站覆盖面局限造成的缺陷,有助于更全面了解气候变化状况。


分析1980-2020年期间每日最高气温数据,可以看出50C°以上酷暑出现的频率,根据出现50C°以上酷暑的天数和地区数,可以看出一段时期内的趋势。


此外,我们还分析了最高气温在一段时间内发生了什么变化,做法是计算2010-2019年和1980-2009年期间陆地和海洋的平均最高气温,然后比较两个计算结果。


连续至少30年数据的平均值属于气候学数据,30年气候学数据用于显示一段时期内气候的变化情况。


“地区/地点”在这里的定义


每一个地区大致方圆25平方公里,赤道带是27-28平方公里,用组成网状的方格表示。这种网格覆盖的地域可能很广,包含许多不同的地形地貌。


谢选骏指出:1980年以来,加入太空游戏的国家越来越多,直到许多私人公司也参与进来,它们的太空游戏所制造的垃圾也越来越多,它们消耗的地球资源也越来越多——在在显示,压断地球环境的最后稻草正在越聚越多!

谢选骏:维基百科的胡乱编辑


《史无前例 维基百科对数名中国大陆编辑下达禁令》(VOA 2021-09-14)报道:


由网民自行管理及编辑撰写词条的中文维基百科近日史无前例地下达禁令,撤销7名中国大陆用户的登录权和其他12名用户的管理和编辑权。


根据香港英文媒体《香港自由新闻(Hong Kong Free Press)》星期二(9月14日)独家报道,维基百科基金会之所以作出这一决定,是因为这些中国大陆用户利用职权威胁要向香港警方国安处举报维基百科的香港编辑或管理员。


《香港自由新闻》今年7月曾经报道说,自2019年香港爆发反修例抗议示威运动以来,香港和大陆的维基百科编辑对事态认定和描述方面出现政治分歧。报道说,在中国大陆维基编辑的QQ群里,有人发话说,“将香港用户组都(向国安处)举报了吧。”一位资深的香港维基编辑用户向《香港自由新闻》表示,QQ群组对话内容属实,此事还促使维基百科管理高层召开紧急会议,并提供避免遭到人肉搜索的指引。


港版国安法去年在香港实施后,维基百科曾经发表声明称,不会将非公开的用户资讯与政府分享,除非有明确的法治要求或是有立即的生命危险。


另据《香港自由新闻》报道,中国维基编辑与香港维基编辑还曾为什么是可靠消息来源发生争论。中国大陆编辑中有人希望将北京官媒,例如中国环球电视网(CGTN)当作可靠消息来源,而将已被迫关闭的“苹果日报”和“立场新闻”视为不可信消息来源。香港编辑则对这些认知持反对态度。相关争论在涉及香港发生的警民冲突等事件时就因为定性和描述上的分歧就更趋严重。


据报道,自2019年起,6名新当选的新中文维基管理员中,只有两名为香港人,其中一人曾表态支持中国政府,另一位则未作政治表态。


维基百科管理员拥有相当大的权力。他们可以对问题提出建议,可以关闭问题讨论,可以决定是否删除相关文章,可以将违规的用户禁言,更可以将有争议的文章置于保护状态,防止编辑互攻或恶意损毁。


维基百科会在用户中举行管理员选举,而管理员一旦当选不仅可以掌控用户的更多资讯,而且拥有更高级别的编辑权限。过去就有报道说,中方管理员竞争者曾经在维基体制外违规为自己拉票。


维基百科基金会副总裁麦吉∙丹尼斯(Maggie Dennis)星期二在网上发表的一项声明中表示,维基百科基金会对中国大陆一个“并不认识的用户群”进行了调查,并发现有“渗透维基系统,包括获取个人可识别信息以及对选举机制施加影响力”等问题。


丹尼斯所说的是中国大陆一个拥有将近300人的维基用户群。维基百科基金会承认香港的维基用户群,但是并不承认中国大陆的维基用户群。


中国政府2019年开始屏蔽了维基百科,但是某些用户仍然很活跃。


丹尼斯说,有些维基用户因为这些渗透而遭受了“身体伤害”,但是并没有透露细节。“由于这一点得到证实,我们没有选择,只能作出断然和适当的回应。”


不过丹尼斯强调,基金会并不认为任何用户的个资遭到泄漏。


丹尼斯承认,对中国大陆7名用户实施不得登录维基百科的永久禁令,同时取消其他12名用户的管理员特权是相当“极端”和“前所未有”的行动。


谢选骏指出:很久以来我就一直奇怪,“维基百科”的资料为何充满了低级错误?从不核实就可以随便发表不实信息?现在他们的窝里斗揭示出了冰山一角,他们就是这样胡乱编辑的。


《对维基百科的破坏》(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报道:


维基百科的破坏的实例——

在网络百科全书维基百科上,破坏是指一些具有恶意的破坏性行为,例如恶作剧,添加与事实不符或是具有侮辱性内容等等。由于任何人都可以编辑维基百科,维基百科上经常出现相关破坏行为。


大多数人为破坏经常是一时的冲动的而写下的无聊内容。频繁的破坏目标包括热门的条目或有争议的话题和时事。知名人物可能会被虚报为已死亡。


常见破坏——


最常见和明显的破坏类型包括插入虚假的资讯、广告言语、高度党派意见、自我观点的文句、删除不利于自身的语句或者是其他类型的垃圾邮件等,面对这些破坏行为时大多情况下维基百科社群能够借由编辑修改的方式删除错误资讯,甚至能够完全消除特定页面的破坏纪录。然而一些较为少见的破坏行动则可能更难以被察觉到,包括强硬修改成为自己喜爱的格式内容、对条目的标题或者是分类页面中的解释进行破坏的页面语义,甚至是直接修改条目文章的底层代码等等,一个典型的例子是“LTA:114.27”的破坏,其破坏方式若不即时处理,久了甚至看不出来被破坏过。


然而由于破坏的次数与可行性,使得维基百科长期以来和其他百科全书相比一直面对这个独特的挑战。而这也使得维基百科被批评浏览者始终无法肯定自己当前的文章是否有受到破坏,在一定机会上文章可能在先前就被插入虚假的资讯,又或者实际重要的内容反而遭到删除等等的破坏。前《大英百科全书》主编罗勃特·麦克亨利(Robert McHenry)便提到了维基百科面临破坏威胁的困境:


“到访维基百科的条目以认识某事物、确定某些事实的用户,就像前往公共厕所一般。他可能一眼就看出来该地方污秽不堪,这样便会让他知道要小心翼翼的作出判断;又或者他看到这地方还算是干净,反而可能让他产生了一种虚假的安全感,唯一可以肯定的是他一定不知道在这之前有谁使用过。”——罗勃特·麦克亨利(Robert McHenry)


明显的破坏通常很容易从维基百科的文章中移除,根据实验维基百科在检测且修复破坏的平均时间大约是几分钟。然而在美国政治人物约翰·席根塔勒在其个人经历部分参入了虚假的资料,却一直到这项破坏编辑过后4个月才被发现,并且随即被新闻各个媒体大幅报导。在这次事件之中约翰·席根塔勒、发现此事的《今日美国》编辑部主任和自由论坛(Freedom Forum)暨范德堡大学创始人则询问威尔士是否有任何方式能够知道是谁编辑这些错误资讯,威尔士在第一时间则回答说并没有办法。虽然最终能成功追查到肇事者并要求出面道歉,这一事件也导致维基百科其网站上政策的修订,特别是针对那些在世人物的的传记文章要求更加严格的验证标准。


破坏与预防和处理


维基百科采取了各种措施以预防和修复破坏。这些措施包括:


历史功能:维基百科中的条目设有历史记录,保留了条目之前的所有版本,以便恢复文章到破坏发生之前的最后一个版本。这种恢复功能被称为“回退”破坏。大多数破坏都能被迅速回退。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可以发现破坏行为:

机器人:在很多情况下,破坏行为可以被机器人自动检测出来并进行处理。破坏者会在无人干预的情况下被警告。

最新更改巡查:维基百科有一个特殊的页面,列出了所有最近更改。有些编者会监视这一页面,以便从速修复破坏。


监视列表:已注册用户可以通过“监视列表”功能关注页面的建立和修改,也可以用于监视对页面的破坏行为。

偶然发现:读者如果恰好遇到破坏,也可以直接处理破坏。2008年的一份报告指出,这种“偶然发现”的稀少表明了其他破坏清理方法的功效。


页面保护:部分页面会被锁定,只允许确认用户进行编辑,在部分情况下会只允许管理员进行编辑。“半保护”条目只允许被称为“自动确认用户”的用户进行编辑。在中文维基百科,“自动确认用户”需要注册至少7天并做出至少50笔编辑,如果是透过tor编辑的用户,则需要注册至少90天并做出至少100笔编辑。在英文维基百科,“自动确认用户”需要注册至少4天并做出至少10笔编辑,英文维基百科还有一个“进阶确认用户”的权限等级,“进阶确认用户”需要注册至少30天并做出至少500笔编辑。“全保护”条目只允许管理员进行编辑。保护通常在一个或多个编者在特别的页面提出请求之后由管理员按照维基百科的保护方针来进行。

封禁用户:有些情况下,持续进行破坏的用户会被封禁一段时间甚至永久封禁以阻止其进行编辑。封禁破坏者不是出于惩罚,而是出于防止其进一步破坏。

在被封禁之前,编辑者通常会被收到警告。维基百科使用四个层次的警告,这些警告分别是:

第一层次的警告:假设编者出于善意,以一种比较轻和的语气来警告用户;

第二层次的警告:不再假设编者出于善意,属于事实上的警告;

第三层次的警告:假设编者出于恶意,并警告用户如果继续破坏会招致封禁;

第四层次的警告:是最后的警告,表示继续破坏会被立刻封禁;

在此之后,其他用户也可能会发出其他警告。实际上只有管理员能够进行封禁。

2005年,有人在英文维基百科中建立约翰·席根塔勒的条目,并称其与美国前总统约翰·肯尼迪及其弟罗伯特·肯尼迪之死有关。约翰·席根塔勒批评维基百科未能发现和更正错误而且允许匿名用户进行编辑。之后英文维基百科为了防止破坏,开始要求只有已注册用户才能建立新条目(中文维基百科至今依然没有此限制)。


英文维基百科在一些条目尤其是在世人物条目中要求编辑内容被审核并被确认不属于破坏之后才能通过(待审保护)。在一些情况下还要求检查是否提供了精确的来源。


相关破坏


席根塔勒传记事件:2005年5月一位匿名用户在英文维基百科发布了一篇涉及美国著名记者约翰·席根塔勒的恶搞条目,条目错误地指出席根塔勒有暗杀美国总统约翰·肯尼迪和司法部长罗伯特·肯尼迪的嫌疑。这起恶作剧直到2005年9月才被发现并改正过来,之后席根塔勒在《今日美国》撰写了他的经历。这起事件引发对维基百科及其他缺乏传统纸媒和出版资料法律责任的用户生成内容网站可靠性的质疑。

于2006年,《滚石》杂志一篇关于美国女演员荷尔·芭莉的报导错误引用维基百科上的恶作剧破坏内容。

2006至2007年,一名来自波兰罗兹的用户不断在波兰语维基百科的政治人物和天主教有关的条目上加上了阴茎和肛门的图片。

高尔夫球手福兹·佐勒尔曾经控告一家迈阿密公司在维基百科上增加关于他的负面内容。

斯诺登在英语维基百科中的描述曾被修改为卖国贼,IP地址显示修改者来自美国参议院。


谢选骏指出:上述文字显示“维基百科”这个“自由的百科全书”把所有的责任都归于“对维基百科的破坏”。其实这是推卸责任。例如,维基百科上有关我的“谢选骏”词条,就充满了不实之词,我试图修改,但都被挡驾了。有时好不容易改过了,却又被他们改了回来。种种迹象显示,这个“自由的百科全书”,其实是受到严格控制的。只有在他们需要卸责的时候,才说这是“自由的”,甚至是“对维基百科的破坏”的结果。


《维基百科台湾词条背后的编辑权之争》(2019年10月7日 BBC)报道:


台湾到底是“国家”还是“中国的一个省”?香港示威者是“抗议者”还是“暴徒”?维基百科(Wikipedia)本是向所有人开放编辑和分享知识的网络社区,现在正经历每天被改来改去的编辑之争。


而在幕后维护维基百科运转的“维基人”个人信息被泄露,并遭死亡威胁。维基百科被指已成为“讲好中国故事”的“中国大外宣”的新舆论场。


如果让搜索引擎谷歌和人工智能助理软件Siri定义台湾,他们的英文版本显示,是东亚的一个国家。中文版本会告诉你,它是位于亚洲东部的岛屿。但今年9月,他们的回答是“隶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个省份”。


许多搜索引擎、数字助理和电话软件都把维基百科视作核查事实的工具。大约5年前,有相当大数量的新闻教授反对学生记者将维基百科视作核查消息源的工具。但经过多年的发展,维基百科成为普罗大众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信息工具。


但BBC Click节目记者卡尔·米勒(Carl Miller)报道说,维基百科却突然发生了变化。


台湾这一词条的定义,一天之内被改了又改,争夺词条的主导权变成了场拔河。 “今年非常疯狂,”维基百科台湾的董事会成员林洁仪(音译: Jamine Lin)叹息道: “许多关于台湾的维基百科词条被攻击。”


编辑战


任何人都可以在维基百科上编写或编辑条目。在地球上几乎每个国家都有“维基人”,撰写条目和维护站务。它免费向所有人开放,任何人都可以编辑词条,这是数字时代的最大成就。但是在林洁仪和同事们眼中,维基百科正被攻击。


有关台湾的编辑战只是冰山一角。缘起定义问题,“香港抗议”的页面一天内发生了65次修改变化。他们是抗议者还是暴徒?


北京想要讲好中国故事 但外宣功夫不如俄罗斯


中国官媒香港示威报道被指涉偏颇,遭英国监管机构调查

谷歌推特脸书封号暴露中共官媒“讲好中国故事”的不菲代价。


尖阁列岛的英文条目称它们是“东亚岛屿”,但今年年初,简体中文页面已被改为“中国的固有领土”。


1989年的天安门广场抗议活动用简体中文进行了更改,将其描述为“平息反革命暴动六四事件”。在英语页面,达赖喇嘛是藏族难民。简体中文则描述他是中国流亡者。


愤怒的意见分歧一直在维基百科上发生着。但对林洁仪来说,情况则不同。她继续说:“这是由(中国)政府控制的” ,“那太可怕了。”


“社会主义价值观”


BBC Click节目的调查发现,22篇政治敏感的文章被有意向性地修改近1600次。BBC无法验证是谁进行了这些编辑,编辑的原因或它们是否反映了更广泛的民意。但有迹象显示它们不是随机的机器行为。


中国境内的官员和学者都已开始呼吁政府和人民系统纠正他们认为整个维基百科普遍存在的严重的反华偏见。维基百科上有一篇名为《中国对外传播在维基百科平台中的机遇与挑战》的文章,并于今年发表在中国《社会科学杂志》上。


其中,学者甘莅豪和翁彬婷认为:“由于外国媒体的影响,维基百科条目对中国政府有很多偏见”。


他们认为:“中国对外传播亟待鼓励网民参与维基百科平台的编辑活动,积极培养维基平台意见领袖,在遵守国际话语规则的同时讲好中国故事。”


观念转变


另一篇文章则是由中共控制的中国国际出版集团的丁洁撰写。这篇文章辩称:“维基百科关于中国的主要政治言论的内容缺乏系统的整理和维护。”文章也敦促“在词条中反映我们的声音和观点,以客观、真实地反映中国道路和中国思想对其他国家和历史影响”的重要性。


香港中文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助理教授徐洛文(Lokman Tsui)告诉BBC Click节目:“讲中国故事"这个概念在过去两年获得了极大的关注”。 他们认为,“海外很多对中国的看法确实有误解。”


徐洛文认为,中国的网络控制已经开始越界向外界延伸。这是一个重大的转变。


自成立之初,维基百科就一直面临被破坏的问题。你可以看到所有的修改痕迹,破环行为可以在短时间内被制止,页面可以被锁。该网站被机器人和编辑共同守护。


从一开始人们就尝试操纵维基百科。而其他人则尽力阻止他们。


但维基百科台湾董事会成员林洁仪描述的许多活动并非完全是故意破坏。例如台湾主权之争,则是要在维基百科上把一项有争议的主张置于其它声音之上。还有一些,例如在简体中文中因政治需要对语言进行修剪也很微妙。


香港抗议活动应该被视为“反对”中国吗?应该称这群人是“汉族后代台湾人”还是“汉族的分支——台湾当地人”?


在语言领域里,发生着许多激烈的战斗。


对于香港示威的话题也被来来回回改很多遍。


协调战略?


攻击通常不是针对维基百科的内容,而是针对维基百科人。


林洁仪说:“有人告知我们,因他们持不同意见,他们的个人信息被曝光。”


也有针对台湾“维基百科人”的死亡威胁。在向公众开放的关于维基百科的加密软件Telegram频道上,有一则消息说,“警察将享受你母亲的法医报告”。拥有更大权限的维基百科上的管理者职位选举,也同样明显地划分地缘政治区别。


将网络活动归于国家行为不太可能。这些编辑行为与中国政府之间也没有直接的和已证实的联系。


此前社交媒体“脸书”和“推特”关闭了一些散播“假新闻”的帐号,并称中国政府在背后主导。


与几乎所有其他在线平台相比,维基百科是一个诱人甚至显而易见的目标。


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数字文化高级讲师希瑟·福特(Heather Ford)说:“我一点不惊讶。”他的研究重点是维基百科的政治编辑。“我很惊讶竟花了这么长时间……毕竟这是查询全世界事实与知识的首要来源。”


当然,每个国家都在乎其声誉。


维基百科词条上的细小修改也会改变读者的观念。


伦敦政治经济学院高级访问学者于泽(Shirley Ze Yu)说:“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正在做任何其他处于这种地位的国家要做的工作。今天,中国确实欠世界一个自己的故事,一个从中国角度讲的中国故事。我认为这不仅是中国的特权,而且是一种责任。”


台湾本身就陷入与中国的信息战中,有着自己的地缘政治观点,而且在编辑这些误解的人眼中,许多误解可能是真实的。


那么,这是讲中国故事还是网络宣传?


至少在维基百科上,答案取决于你对互联网用途的两种截然不同的想法。有种观点认为,它是有开放知识和源代码,并由志愿者主导的社区哲学。


但是现在它可能会面临另一种力量:那些在地缘政治中努力界定真相的各国在线力量,现在已增长并扩展到了像维基百科这样的地方。而像维基百科这样的地方已经变得太大太重要,以至于他们无法忽视。


BBC已联系中国大使馆发表评论,但未收到回复。


谢选骏指出:不论维基百科背后的黑手是谁,都显见维基百科不是专家控制的,而是黑手操纵的。

谢选骏:“回到过去”是失败的开始

《新加坡八成人口完成新冠疫苗接种,但生活并未回归常态》(Jason Dasey Posted Tue 14 Sep 2021 at 5:45pmTuesday 14 Sep 2021 at 5:45pm)报道:


人们在新加坡的户外影院看电影,保持着社交距离的新加坡人。


上个月,新加坡迈过了两剂疫苗接种率80%的大关。但他们的例子表明,即便达到了这座澳大利亚梦寐以求的里程碑,也并不能保证民众回到疫情前的生活。


新加坡是世界上接种疫苗最多的国家之一,有81%的人接种了疫苗——但本月,新加坡录得一年多来最高的日新增率!

流行病学家表示,疫苗接种率需至少达到90%才能预防德尔塔毒株——在录得一年多以来最高的日新增率后,新加坡不得不推迟重开计划,并在上周重新开始实施一些限制措施。


周日,这个拥有570万人口的国家报告了555个新增本地新冠病例。这个数字是自2020年8月以来的单日峰值。


一天前,新加坡也录得了第58例新冠死亡病例。该病例是一名已完成部分接种的80岁男性,有糖尿病、高血压和心脏病史。


由于近期在一些公司的员工食堂和茶水间出现聚集性感染,新加坡卫生部上周也禁止了人们在工作场所群聚。据信,这些感染是由员工在公共区域摘下口罩而导致的。


在社交聚会被限制在每天一次的同时,新加坡联合领导抗疫跨部门工作小组的联合主席颜金勇(Gan Kim Yong)也表示,“令人忧心”的感染高峰 “可能会达到每天2000个新病例”。颜金勇同时将未来的二到四周描述为抗疫 “关键期”。


新加坡国立大学(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的传染病模型专家亚历克斯·库克博士(Alex Cook)表示,尽管新加坡是世界上疫苗接种率最高的国家之一,但民众的生活并没有 “像我们期望的那样”得到改善。


新加坡目前主要施打的是辉瑞(Pfizer)和莫德纳(Moderna)疫苗,少数老年居民也选择接种中国的科兴疫苗(SinoVac)。上个月,新加坡刚与澳大利亚达成50万剂辉瑞疫苗的交换协议。


“在接种率达到80%后,社区病例实际上有所增加。一部分原因是我们开始允许那些接种疫苗的人参加更多的社交活动。我也可以说,控制措施也出现了更多疲态,”库克博士告诉ABC。


他表示:"我们从东南亚各地可以学到的一课是,阻止德尔塔毒株的传播是非常困难的。就像新加坡的例子所显示的那样,即便高疫苗接种率也不会对阻止传播产生很大帮助。”


莫里森和李显龙见面,两个人隔着一段距离站在一起,都穿着黑色西服。

今年6月,澳大利亚总理莫里斯与新加坡总理李显龙会面。在莫里森为澳大利亚制定的“四步走”解封路线中,疫苗接种率达80%被当作是接触封锁的关键指标。(Reuters: Ministry of Communications and Information/Handout)

“我们在接种疫苗的人群中发现了相当多的破防感染,但是,这些感染大多症状轻微或无症状。”


根据新加坡卫生部的数据,新加坡只有35名新冠重症病例,其中7人在重症监护室(ICU)。


同时,随着50%的新加坡人获准重返工作岗位,而其中大多数人都搭乘公共交通工具上下班,新加坡上周也发现与8个公交汽车站相关的300多个新冠病例。


60岁以上老人常光顾的唐人街街区也发现了44例感染病例,该街区随后被关闭。


80%接种率“对预防德尔塔来说太低”


新加坡洛菲诊所(Rophi Clinic)的传染病专家粱浩南(Leong Hoe Nam)表示,德尔塔毒株已经拉高了社区接种率的必要门槛。


人们戴着口罩穿过马路,几个孩子互相牵着手

一些新加坡的专家现在认为,80%的疫苗接种率或不足以保护民众健康。(Reuters: Caroline Chia)

“他们设定了80%的目标,但这太低了……对阿尔法毒株来说可行,但这是德尔塔毒株,是原先病毒的一个变种。其传播性很容易提高两到三倍,”梁浩南表示。


“现在需要疫苗接种率至少达到90%。但是因为那些顽固的反疫苗人士或拒绝承认新冠存在的人,这在实际操作上是不可能的。”


梁浩南表示,80%的接种率“还不够,因为它仍然会给医疗系统带来巨大负担,也会带来太多超额死亡”。


“考虑到未来几周可能出现的情况,这些数字让人震惊,”他说。


根据澳大利亚总理莫里森(Scott Morrison)设定的疫苗接种目标,当两剂疫苗接种率达到80%时,就会触发澳大利亚解封“四步走”计划的第三阶段(Phrase C)。


然而,由于澳大利亚疫苗接种率只基于16岁以上人口进行计算,达到80%的接种率门槛实际要求更低。


而新加坡的接种率门槛则是以总人口为基数进行计算。


心理健康问题增加


虽然新加坡没有像悉尼或墨尔本那样经历多次封锁,但临床心理学家安娜贝尔·周(Annabelle Chow)说,从疫情开始以来,在她诊所寻求咨询的人数增加了20%至30%。


安娜贝尓·周的诊所位于距新加坡市中心不远的诺维娜(Novena)和纽顿(Newton)区。她表示,新加坡新增加的感染率已经造成了一定后果。


“我们在疫情期间所经历的疲劳感与其他国家没有任何不同。而且别忘了,我们大多数人都在狭小的空间中生活,我们没有澳大利亚那样的乡间田野。


“尽管新加坡的疫苗接种率达到了80%,但新加坡在开放方面采取了保守的做法……鉴于我们的人口如此集中,任何的传播都会蔓延得非常迅速,”她表示。


超过70岁的老人们坐在疫苗接种等待室中。


新加坡人可以选择接种辉瑞、莫德纳或中国的科兴疫苗。(Reuters: Edgar Su)

“所以,心理治疗师们正努力帮助新加坡人适应在这种新常态中的生活,同时接受频繁改变的规则,而不是想着回到一个旧常态。”


在新加坡经营范媒体集团(Van Media Group)的美国电台主持人格伦·范·朱菲恩(Glenn van Zutphen)说,要适应新冠 “不断变化的官方指导 ”十分困难。


“我们知道我们会度过难关,但与此同时,那种不知道何时、以何种形式出现的不确定性正对这里的人们造成经济、身体和精神上的影响,”他表示。


新加坡对德国开放


一位30岁左右的女性在泳池中和孩子们嬉戏。


心理咨询师安娜贝尔·周表示,新加坡和德国开启的旅行泡泡可以让很多新加坡人感到一丝解脱。


作为知名的国际枢纽,新加坡上周开放了一条限制性旅行通道,允许完成疫苗全程接种的人士进入该国,且无需接受隔离。


这条“免疫者旅行通道”(Vaccinated Travel Lane)对来自德国和文莱的旅行者开放。但人们仍需在出发前和抵达樟宜机场时进行核酸检测。


亚力克斯·库克说,该计划带来的风险可以忽略不计。鉴于目前的高感染率,“即使旅行者中再有50个病例,对社区风险的影响也非常小”。


“由于90%的适合年龄段人群都已经接种了疫苗,大众现在对严重疾病的抵抗力比较强,因此应该考虑扩大旅行通道的覆盖范围,”亚力克斯·库克表示。


安娜贝尓·周也说,由于邻近的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居民仍然在实行边境封锁,能够再次踏上飞机,让因封锁而濒临崩溃的新加坡人精神一振。


她表示:“鉴于我们与德国和文莱都建立了旅行泡泡,而且我们现在也可以五人一组外出就餐,暗道的尽头已经出现了一线光明。”


“把饭喂到嘴边”


谈到在提高疫苗接种率至80%等方面,澳大利亚能从新加坡的例子中学到什么,梁博士表示,澳大利亚联邦政府得“把饭喂到嘴边”。


“有很多人愿意接种疫苗,但发现去接种中心很不方便,”梁浩南说。


“但是,如果你找到他们,包括那些卧床不起或有其他疾病的人,他们也会接受疫苗。这就是我们在新加坡所做的。”


安娜贝尔·周曾在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Victoria)的蒙纳士大学(Monash University)和迪肯大学(Deakin University)学习。她警告目前正在封锁中的澳大利亚人,不要把80%的疫苗接种率当成是万能的灵丹妙药。


她表示:“正如我们在新加坡看到的那样,这[80%接种率]并不意味着疫情就此结束。


“接种率80%只是盖在问题表面的一块膏药。膏药下的伤口会如何发展仍然是未知数。”


ABC/路透社


谢选骏指出:疫苗厂家为了销售而制造神话,政府医院为了证明自己的存在而拥护神话,但是他们的目的都是想“回到过去”,却不知道这是防疫失败的开始。事实揭破了他们的种种谎言。瘟疫扩散的基本法则就是利用肮脏,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不洁接触来传播病毒。“回到过去”就是重新开始肮脏的接触,这能不失败吗。人们只想消灭病毒,却不想改变自己的肮脏习俗,这能不失败吗。大家看看吧,每一次新的疫情高峰,都是企图“回到过去”的“重启”带来的!而且一次性比一次严重,疫苗注射基本没用。由此可见,“回到过去”,是防疫失败的开始!

“去伊斯兰化”就是“消灭恐怖主义”


“ABC中文”《中国清真寺穹顶和尖塔遭拆除 英国驻华公使发图引关注》(Dong Xing 和 Max Walden

Posted Yesterday at 2:02am Chinese mosque with dome removed)报道:


中国各地都有清真寺拆除穹顶和宣礼塔的事件。(Reuters: Thomas Peter/File)


一名英国高级外交官在社交媒体上对中国西部几座清真寺尖塔被拆除一事发表评论,引起人们对中国打压穆斯林问题的关注。


关键看点:历史悠久的东关清真大寺的绿色穹顶和尖塔已被拆除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开展了一场将伊斯兰教和其他宗教“中国化”的运动

英国和其他一些西方国家的议会宣布中国对待新疆穆斯林的方式是种族灭绝

英国驻华大使馆副馆长兼公使司徒娜(Christina Scott)本周在推特上发布了两张关于东关清真大寺的照片:一张是一本旅游指南上的介绍图片,另一张是该清真寺没有了伊斯兰风格的穹顶和尖塔的现状照片。


“我的旅游指南过时了。它建议去东关大清真寺。所以我照做了。清真寺因为翻修而关闭。(翻修似乎包括拆除圆顶和尖塔),”司徒娜女士写道。


一个人回帖说:“我7月份在那里的时候,尖塔还清晰可见。”


一些人在司徒娜的帖子下回复了这座清真寺的旧照,照片上显示,这座清真寺曾经有一个巨大的绿色穹顶和两个高高的尖塔,融合了传统伊斯兰和中国的建筑元素。


东关清真大寺是青海省历史最悠久的清真寺,靠近新疆地区,始建于14世纪的明代,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


A large, ornate mosque which incorporates both Chinese and Islamic architecture

2011年东关清真大寺的照片。(Flickr: Kevin Schoenmakers)


司徒娜女士注意到附近另一个清真寺的伊斯兰新月标志已经被移除。


清真寺出现变化的大背景是中国共产党正在推行宗教“中国化”,对穆斯林和其他宗教团体也在进行打压。


詹姆斯库克大学(James Cook University)政治学高级讲师安娜·海斯(Anna Hayes)表示:“中共的最终希望是根除党外的信仰和运动。”


“我们在20世纪90年代对法轮功[持续的]镇压和迫害中看到了这一点,我们长期以来在西藏群体、家庭基督徒、穆斯林等人群看到了这一问题。”


A child rests near the entrance to a mosque where a banner in red reads "Love the party, Love the country".

中国一座清真寺上的一块牌子上写着"爱党,爱国"。(AP: Ng Han Guan, File)

“在这种宗教缺失中,中共相信,人民将用对党的爱和忠诚取代宗教和宗教信仰。”


伊斯兰教与外部世界的联系“可能受到怀疑”


中国政府于2018年启动了一项将伊斯兰教“中国化”的五年计划。


根据该计划,伊斯兰教义需要推广“有中国特色的伊斯兰教”和爱国主义。


悉尼大学(University of Sydney)研究中国西部问题的专家戴维·布罗菲(David Brophy)表示:“中国政府希望在中国的伊斯兰教看起来和听起来都更中国化。”


“因此,任何象征着与更广泛的伊斯兰世界联系的东西都可能受到怀疑。”


布罗菲博士说:“在这种情况下,南亚或中东那些类似伊斯兰建筑上独特的穹顶被拆除了。”


“这种情况在全国各地都在发生,而且不只是与宗教建筑有关。”


Imams and government officials pass under security cameras at a mosque in Kashgar, China.


有维吾尔人报告说,他们受到了中国政府的大规模监控。(Reuters: Ben Blanchard/File)


澳大利亚战略政策研究所(Australian Strategic Policy Institute) 2020年的一份报告估计,自2017年以来,新疆约有1.6万座清真寺被摧毁。


中国政府斥责此类报道为“诽谤性谣言”。


中国社会科学院的习五一曾在社交媒体平台微博上的一篇文章中写道,在中国一些贫困县,“阿拉伯风格的豪华”清真寺数量已经超过了学校。


习教授表示,在沙特阿拉伯、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和科威特等国的资助下,中国西部欠发达地区的清真寺建设正在增加。


中国政府表示,中国的“人均清真寺数量超过许多穆斯林国家”。


然而,习近平主席还是推动了“中国特色宗教”的发展。


专家称英国试图让中国“难堪”


自2017年以来,中国政府一直被指控侵犯人权,包括在新疆大规模拘留、强迫劳动和进行监视,并称这是打击“极端主义”所必需的行动。


随着讲突厥语的维吾尔族和哈萨克族等其他群体受到了最严厉的管制,近年来也有报道称回族穆斯林的宗教崇拜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限制。回族穆斯林在文化上与中国占人口多数的汉族更相似。


例如,2018年在回族穆斯林聚居的宁夏回族自治区,当地试图阻止拆除一座清真寺,政府称该清真寺没有建造许可证。


去年,英国外交官司徒娜在推特上发帖称,宁夏另一座清真寺的穹顶和尖塔被拆除。超过三分之一的宁夏人口是穆斯林。


“其目的显然是让中国政府难堪,并引起人们对这个问题的关注,” 布罗菲博士在谈到这些帖子时说。


“限制对伊斯兰教表达虔诚信仰现在是中英外交中的一个敏感话题,最近一些英国人因为公开代表维吾尔族发声而受到中国的制裁。”


英国议会宣布,认为中国对维吾尔族实施种族灭绝。


本周社交媒体上的帖子显示,司徒娜还去过西藏。自20世纪中期接管西藏以来,中国政府一直试图将西藏佛教徒“文化融合”。


达赖喇嘛称中国的西藏政策是“种族灭绝”,一些维族人士也用这个词来形容新疆对穆斯林的镇压。


本月,一个维族“人民法庭”正在伦敦开庭审理,评估所谓中国对维族人侵犯人权的行为是否构成种族灭绝。


“鉴于新疆各地有大量清真寺、圣祠和圣地遭到严重破坏,其中许多是重要的历史和宗教遗址,像澳大利亚这样的国家需要推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国际古迹和遗址理事会( ICOMOS,International Council on Monuments and Sites)等组织谴责中国,并向他们发出警告,” 海斯博士说。


“作为一个大国,这是不可接受的行为,应该受到谴责。”


包括美国、加拿大和英国在内的一些西方国家议会,已经给中国对待新疆维吾尔族和其他少数民族的政策贴上了种族灭绝的标签。


记者联系了中国外交部和英国驻北京大使馆请求置评,但没有在截稿前收到回应。


谢选骏指出:上述没有签署日期的报道显示了两种观点——1、“去伊斯兰化”就是“消灭恐怖主义”;2、“去伊斯兰化”就是“种族灭绝”。但是在我看来,这两种观点所说的事情是一致的,只是用了不同的语言。也就是说,既然要想“消灭恐怖主义”,就必须铲除“恐怖主义的温床”——那就是谢选骏:“去伊斯兰化”就是“消灭恐怖主义”


“ABC中文”《中国清真寺穹顶和尖塔遭拆除 英国驻华公使发图引关注》(Dong Xing 和 Max Walden

Posted Yesterday at 2:02am Chinese mosque with dome removed)报道:


中国各地都有清真寺拆除穹顶和宣礼塔的事件。(Reuters: Thomas Peter/File)


一名英国高级外交官在社交媒体上对中国西部几座清真寺尖塔被拆除一事发表评论,引起人们对中国打压穆斯林问题的关注。


关键看点:历史悠久的东关清真大寺的绿色穹顶和尖塔已被拆除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开展了一场将伊斯兰教和其他宗教“中国化”的运动

英国和其他一些西方国家的议会宣布中国对待新疆穆斯林的方式是种族灭绝

英国驻华大使馆副馆长兼公使司徒娜(Christina Scott)本周在推特上发布了两张关于东关清真大寺的照片:一张是一本旅游指南上的介绍图片,另一张是该清真寺没有了伊斯兰风格的穹顶和尖塔的现状照片。


“我的旅游指南过时了。它建议去东关大清真寺。所以我照做了。清真寺因为翻修而关闭。(翻修似乎包括拆除圆顶和尖塔),”司徒娜女士写道。


一个人回帖说:“我7月份在那里的时候,尖塔还清晰可见。”


一些人在司徒娜的帖子下回复了这座清真寺的旧照,照片上显示,这座清真寺曾经有一个巨大的绿色穹顶和两个高高的尖塔,融合了传统伊斯兰和中国的建筑元素。


东关清真大寺是青海省历史最悠久的清真寺,靠近新疆地区,始建于14世纪的明代,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


A large, ornate mosque which incorporates both Chinese and Islamic architecture

2011年东关清真大寺的照片。(Flickr: Kevin Schoenmakers)


司徒娜女士注意到附近另一个清真寺的伊斯兰新月标志已经被移除。


清真寺出现变化的大背景是中国共产党正在推行宗教“中国化”,对穆斯林和其他宗教团体也在进行打压。


詹姆斯库克大学(James Cook University)政治学高级讲师安娜·海斯(Anna Hayes)表示:“中共的最终希望是根除党外的信仰和运动。”


“我们在20世纪90年代对法轮功[持续的]镇压和迫害中看到了这一点,我们长期以来在西藏群体、家庭基督徒、穆斯林等人群看到了这一问题。”


A child rests near the entrance to a mosque where a banner in red reads "Love the party, Love the country".

中国一座清真寺上的一块牌子上写着"爱党,爱国"。(AP: Ng Han Guan, File)

“在这种宗教缺失中,中共相信,人民将用对党的爱和忠诚取代宗教和宗教信仰。”


伊斯兰教与外部世界的联系“可能受到怀疑”


中国政府于2018年启动了一项将伊斯兰教“中国化”的五年计划。


根据该计划,伊斯兰教义需要推广“有中国特色的伊斯兰教”和爱国主义。


悉尼大学(University of Sydney)研究中国西部问题的专家戴维·布罗菲(David Brophy)表示:“中国政府希望在中国的伊斯兰教看起来和听起来都更中国化。”


“因此,任何象征着与更广泛的伊斯兰世界联系的东西都可能受到怀疑。”


布罗菲博士说:“在这种情况下,南亚或中东那些类似伊斯兰建筑上独特的穹顶被拆除了。”


“这种情况在全国各地都在发生,而且不只是与宗教建筑有关。”


Imams and government officials pass under security cameras at a mosque in Kashgar, China.


有维吾尔人报告说,他们受到了中国政府的大规模监控。(Reuters: Ben Blanchard/File)


澳大利亚战略政策研究所(Australian Strategic Policy Institute) 2020年的一份报告估计,自2017年以来,新疆约有1.6万座清真寺被摧毁。


中国政府斥责此类报道为“诽谤性谣言”。


中国社会科学院的习五一曾在社交媒体平台微博上的一篇文章中写道,在中国一些贫困县,“阿拉伯风格的豪华”清真寺数量已经超过了学校。


习教授表示,在沙特阿拉伯、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和科威特等国的资助下,中国西部欠发达地区的清真寺建设正在增加。


中国政府表示,中国的“人均清真寺数量超过许多穆斯林国家”。


然而,习近平主席还是推动了“中国特色宗教”的发展。


专家称英国试图让中国“难堪”


自2017年以来,中国政府一直被指控侵犯人权,包括在新疆大规模拘留、强迫劳动和进行监视,并称这是打击“极端主义”所必需的行动。


随着讲突厥语的维吾尔族和哈萨克族等其他群体受到了最严厉的管制,近年来也有报道称回族穆斯林的宗教崇拜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限制。回族穆斯林在文化上与中国占人口多数的汉族更相似。


例如,2018年在回族穆斯林聚居的宁夏回族自治区,当地试图阻止拆除一座清真寺,政府称该清真寺没有建造许可证。


去年,英国外交官司徒娜在推特上发帖称,宁夏另一座清真寺的穹顶和尖塔被拆除。超过三分之一的宁夏人口是穆斯林。


“其目的显然是让中国政府难堪,并引起人们对这个问题的关注,” 布罗菲博士在谈到这些帖子时说。


“限制对伊斯兰教表达虔诚信仰现在是中英外交中的一个敏感话题,最近一些英国人因为公开代表维吾尔族发声而受到中国的制裁。”


英国议会宣布,认为中国对维吾尔族实施种族灭绝。


本周社交媒体上的帖子显示,司徒娜还去过西藏。自20世纪中期接管西藏以来,中国政府一直试图将西藏佛教徒“文化融合”。


达赖喇嘛称中国的西藏政策是“种族灭绝”,一些维族人士也用这个词来形容新疆对穆斯林的镇压。


本月,一个维族“人民法庭”正在伦敦开庭审理,评估所谓中国对维族人侵犯人权的行为是否构成种族灭绝。


“鉴于新疆各地有大量清真寺、圣祠和圣地遭到严重破坏,其中许多是重要的历史和宗教遗址,像澳大利亚这样的国家需要推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国际古迹和遗址理事会( ICOMOS,International Council on Monuments and Sites)等组织谴责中国,并向他们发出警告,” 海斯博士说。


“作为一个大国,这是不可接受的行为,应该受到谴责。”


包括美国、加拿大和英国在内的一些西方国家议会,已经给中国对待新疆维吾尔族和其他少数民族的政策贴上了种族灭绝的标签。


记者联系了中国外交部和英国驻北京大使馆请求置评,但没有在截稿前收到回应。


谢选骏指出:上述没有签署日期的报道显示了两种观点——1、“去伊斯兰化”就是“消灭恐怖主义”;2、“去伊斯兰化”就是“种族灭绝”。但是在我看来,这两种观点所说的事情是一致的,只是用了不同的语言。那就是说,既然要想“消灭恐怖主义”,就必须“铲除恐怖主义的温床”——那就是“去伊斯兰化”。

谢选骏:不用穆斯林的方法就打不过穆斯林



《阿富汗20年 — 塔利班、反恐战和战争的代价》(BBC 2021年9月11日)报道:


阿富汗过去40年战乱不断,现在大部分阿富汗人不知道和平生活的含义——塔利班在阿富汗重新执掌政权,组建新政府,外国军队全部撤离,标志着阿富汗自前苏联入侵以来持续了40年的战乱结束。


(谢选骏指出:BBC对塔利班的这个祝福未免太早了。)


过去20年的阿富汗战争和911恐怖主义袭击密不可分。


2001年9月11日,纽约曼哈顿世界贸易中心双塔被飞机撞毁,举世惊骇。本·拉登和他领导的伊斯兰激进组织基地(卡伊达、盖达)作为元凶出现在世人眼前。本·拉登的大本营在阿富汗,为他提供庇护的是塔利班。


塔利班是什么人?

1989年苏联军队撤离,阿富汗内战爆发,伊斯兰激进组织塔利班开始活跃在西南地区和巴基斯坦边境。当时塔利班的口号是打击腐败、维护安全,同时严格遵循伊斯兰教义。


1996年开始,塔利班逐渐控制了全国绝大部分地区,在全国推行伊斯兰法,规定男子必须蓄发,女子必须穿全身罩袍,禁止影视、音乐。


基地组织(卡伊达)和创始人本·拉登经常出入阿富汗。911袭击后,塔利班拒绝交出本·拉登,美国决定军事干预,推翻塔利班政权,在阿富汗建立民主制度,消灭恐怖主义势力。


塔利班被推翻、驱散后,又在巴基斯坦边境地区集结,准备重振旗鼓。


九张图表看懂阿富汗过去20年发生的改变


瓦罕走廊的历史与中国和阿富汗的现实联系


2004年,北约与美国和新成立的阿富汗政府联手从塔利班手中夺取控制权,但塔利班没有停止武装抵抗,致命的暴力袭击持续不断。虽然美国总统奥巴马2009年宣布在阿富汗“扩军”,驻阿富汗美军骤增,塔利班势力受到重创,但并未根除。


2014年被称为过去20年来阿富汗最血腥的一年。这一年年底,北约宣布结束在阿富汗的作战行动,将国防安全保护的职责和权力移交给阿富汗军队。


塔利班视之为重振旗鼓的机会,陆续夺回了多个地方。美国政府和塔利班多番谈判,最后在多哈签订合约。


2021年,美军撤离阿富汗。塔利班在喀布尔成立新政府,经过20年战乱后再度夺取阿富汗政权。


阿富汗20年大事纪

从2001年911袭击开始,到2021年美国领头的外国军队完全撤离,塔利班组建阿富汗政府,20年来发生过哪些大事?


9/11恐袭举世震惊,也改变了历史走向


奥萨马·本·拉登领导“基地”组织(Al-Qaeda,卡伊达,盖达)在美国本土发动恐怖袭击。四架民航班机被劫持,两架撞向曼哈顿世界贸易中心双塔,一架在华盛顿特区撞击五角大楼,一架在宾夕法尼亚州坠毁。911恐袭死亡人数将近3千。


2001年10月7日 - 首次对阿富汗实施空袭

美国领头的多国部队向阿富汗境内的塔利班和基地组织营地实施空袭,攻击目标包括喀布尔、坎大哈和贾拉拉巴德。


阿富汗被前苏联占领10年后落入塔利班控制,之后爆发内战,但自始至终没有交出本·拉登。塔利班的空中军事力量被一举歼灭。


北方联盟武装占领喀布尔


2001年11月13日 - 占领喀布尔

反塔利班武装团体“北方联盟”在国际联军支持下攻占喀布尔,赶走了塔利班,没有逃离的塔利班成员悉数被俘或投降。其他重镇随后陆续落入北方联盟控制。


2004年1月26日 - 新宪法颁布

经过支尔格大会(Loya Jirga,又称大国民会议)漫长曲折的谈判,阿富汗新宪法出台,为2004年10月的总统选举铺平了道路。


2004年12月7日哈米德·卡尔扎伊(Hamid Karzai)在阿富汗新宪法公布后的首次大选中当选总统。他连任两届,执政10年。


阿富汗总统任期5年,卡尔扎伊连任两届


2006年5月 - 英军进驻赫尔曼德省

英国出兵阿富汗,英军进驻塔利班根据地、位于南部的赫尔曼德省。英军最初的任务是为阿富汗战后重建提供支持。在阿富汗战争期间,英军死亡人数超过450人。


2009年2月17日 - 奥巴马强势增兵

美国总统巴拉克·奥巴马批准向阿富汗大量增兵,驻阿富汗美军最多时一度达14万人。奥巴马此举被称为“陡增”,在战略上效仿了美国在伊拉克的模式,简单说就是美军一手保护平民,一手歼灭抵抗分子。


2011年5月2日 - 本·拉登之死

基地组织领袖本·拉登在巴基斯坦阿卜塔巴德一个院落被美国海军海豹突击队击毙。本·拉登尸体海葬。这次军事行动是美国中情局(CIA)长达10年追缴本·拉登的收官之战。本·拉登生前隐匿在巴基斯坦的消息助长了美国国内对巴基斯坦的指责和怀疑,认为庇护本·拉登证明巴基斯坦不是美国反恐战的可靠盟友。


2013年4月23日 - 穆拉·奥马尔之死

塔利班创始人,穆拉·默罕默德·奥马尔(Mullah Mohammed Omar)去世,但这个消息被隐瞒了二年多。阿富汗情报机构的消息显示奥马尔是在巴基斯坦的卡拉奇市一所医院病逝,但巴基斯坦否认他生前曾在巴基斯坦。


2014年12月28日 - 北约停止作战行动

北约在喀布尔宣布终止对阿富汗的军事作战行动。随着增兵行动结束,美国开始减少驻阿富汗军队,撤兵数万,留在阿富汗的美军主要负责训练和支持阿富汗安全部队和武装力量。


2015年 - 塔利班起兵反叛

塔利班发起一系列暴力攻击行动,自杀炸弹、汽车炸弹,等等。喀布尔的议会大楼和昆都士发生袭击事件。伊斯兰国(ISIS)武装分子开始在阿富汗活跃。


阿富汗时任总统阿什拉夫·加尼(Ashraf Ghani)2019年1月25日说,自2014年他就职总统以来,共有4.5万名阿富汗安全力量官兵丧生。这个数字大出意料。


2020年2月29日 - 美国与塔利班签约

美国政府和塔利班谈判代表在卡塔尔的多哈签订和约,承诺为阿富汗“实现和平”。美国和北约盟国承诺,如果阿富汗反叛武装遵守合约,则美军和北约军队在14个月之内全部撤离。


和平协议中写明从阿富汗撤军的时间表


2021年4月13日 - 从阿富汗撤军

美国总统拜登宣布美军在2021年9月11日之前全部撤离阿富汗。


2021年8月16日 - 塔利班重新掌权

塔利班在一个多月时间内重新控制了阿富汗各地,包括首都喀布尔,阿富汗政府武装力量在塔利班攻势之下溃败。


战争代价多大?

阿富汗战争20年,死亡人数难以准确统计,但大致而言美国领头的联军伤亡人数远低于阿富汗平民。


美国布朗大学一项研究认为,阿富汗安全部队的死亡人数约6.9万,平民和武装分子死亡人数都在5.1万左右。


自2001年以来,国际联军官兵死亡人数超过3500人,美军占三分之二。


联合国数据显示,阿富汗因战乱离乡背井的人数居世界第三。自2012年以来,约500万阿富汗平民流离失所,或在国内逃亡,或到邻国避难。


布朗大学的研究显示,截止2020年,美国在阿富汗战事上的花费总计约9780亿美元(7969亿英镑),包括在阿富汗和巴基斯坦的军事和重建开支。





谢选骏指出:西方国家为何在阿富汗浪费二十年还赔了夫人又折兵?因为它们坚持不用穆斯林的方法,所以就没有办法打败穆斯林了。反观中国,由于采用了穆斯林的方法,所以就压住了回民起义的烽火燎原——这是以中国历代的基本经验为基础的。但是西方白左却很不赞同,斥责这是“文化灭绝”甚至“种族灭绝”。结果呢?就只能从阿富汗铩羽而归了。对了,这还不仅是西方白左的问题,而是整个西方主流的问题——因为从阿富汗撤军的投降协议,是川普这个中间偏右的家伙亲自签署的。我早就说过了——“用穆斯林的方法才能打败穆斯林”。现在的事实再次证明,“不用穆斯林的方法就打不过穆斯林!”

2021年9月15日星期三

西方文明诞生于十字军东征的结束


西方哲学史第二卷

第十二章 公元十三世纪

 


中世纪于公元十三世纪里达到了极点。自从罗马帝国灭亡后,逐渐建立起来的综合体系业已完备得无以复加。公元十四世纪带来了各种制度和各派哲学的瓦解;而公元十五世纪则带来了我们在今日仍旧认为是近代事物的开端。公元十三世纪的伟人都是十分卓越的:尹诺森三世、圣法兰西斯、弗里德里希二世和托马斯·阿奎那等,他们以不同的方式,各自成为其类型的杰出代表。此外,还有一些巨大的成就但这些却与伟大人物没有什么确切的关系,例如:法兰西哥特式大教堂,有关查理曼,阿瑟王和尼伯龙根的浪漫主义,大宪章和众议院中的立宪政治的创始等。然而,和我们直接最有关系的却是经院哲学特别是由阿奎那所阐述的经院哲学;但我要把它留在下一章去讲。我想先大致讲一讲对于形成这一时代精神面貌最有影响的一些事件。 

本世纪初叶的中心人物是教皇尹诺森三世(公元1198-1216),他是一位机敏的政治家,具有无穷的精力,并坚信教皇具有无上的权力,但在秉赋中却缺少基督的谦逊。在接任圣职时他择了一段经文说教道:"看,我今日立你于各民各国之上,去拔掉和打碎,去毁坏和推翻,并去建设和树立。"他自称为"万王之王,万主之主,是一个遵照麦基洗德的等次的永世大祭司。"他在厉行这一观点时,利用了一切有利的情况。西西里早先被罗马皇帝亨利六世(死于公元1197年)所征服,亨利和诺曼族诸国王的女继承人康斯坦斯结了婚。当尹诺森接任教皇时,新王弗里德里希才三岁。这时西西里国内多乱,康斯坦斯需要教皇的帮助。她请教皇作了幼王的监护人,借着承认教廷的优越权,取得了教皇承认幼王在西西里的统治权。葡萄牙和阿拉贡对教廷的优越权也有过类似的承认。在英格兰,国王约翰经过了顽抗之后,终于被迫把他的王国献给尹诺森,然后,把它当作教皇的采邑重新领回。


在某种程度上,威尼斯人在第四次十字军中曾占过教皇的上风。十字军士兵本拟在威尼斯乘船出发,但却得不到足够的船只。当时除了威尼斯人之外再没有这么多船只,但他们却主张(纯粹是为了商业的理由)与其攻打耶路撒冷不如攻打君士坦丁堡——无论如何君士坦丁堡是块有用的踏脚石,而且东罗马帝国对十字军战士又从来不很友好。——结果大家认为有必要向威尼斯作出让步;君士坦丁堡被攻陷,并且选立了一个拉丁系的皇帝。最初尹诺森曾感到烦恼;但是他又想到现在或有可能把东西两方的教会重新联合起来。(这个希望以后终成泡影)除了在这件事上,我尚不知道有什么人在什么程度上占过尹诺森三世的上风。他派遣了大批十字军去讨伐阿勒比占西斯派,这次十字军把法兰西南部的异端教派,幸福,繁荣和文化一起都给根绝了。他因图路斯伯爵,雷蒙德对这次十字军抱着不冷不热的态度而把他废黜,同时并把大部分阿勒比占西斯派的土地赏给这次十字军的统帅西蒙·德·蒙特富尔(议会之父的父亲)。他和德意志皇帝奥托发生了争执,因而号召日耳曼人废黜奥托。他们执行了他的指示,并且又按着他的提议选立了刚成年的弗里德里希二世。


然而为了支援弗里德里希,他却勒索弗里德里希答应付出一笔惊人的代价——然而,弗里德里希已决心尽快地背弃这项诺言。


尹诺森三世是第一个没有神圣素质的大教皇。教会的改革使教阶制对它的道德威信感到安全,因而也就使它确信无需再为圣洁问题有所挂虑了。从那时起,权力的动机,日益专擅地支配了教廷,因而甚至在他还在世的时候就引起了一些虔诚教徒的反对。为了增加教廷的权力他将教规编为法典;


瓦勒特·梵·德·符格勒外德①称这本法典为"地狱给予人类的一本最黑暗的书。"教廷虽然仍能取得一些显赫的胜利,但其日后衰落的景象却已可预见于此了。


曾为教皇尹诺森三世所监护的弗里德里希二世于公元1212年去到德意志在教皇的支援下当选为皇帝来接替奥托。


尹诺森没有活着见到他培养了一个多么可怕的攻击教廷的敌人。


弗里德里希——历史上最出色的统治者之一——在艰难困苦中度过了童年和少年时代。他父亲亨利六世(巴巴罗撒之子)征服了西西里的诺曼人,娶了该王朝的继承人康斯坦斯。亨利六世建立了一支为西西里人所痛恨的日耳曼人驻防部队;他死于公元1197年此时弗里德里希才三岁。康斯坦斯于是开始反对日耳曼人并试图抛开他们而借助于教皇的支持进行统治。日耳曼人大为愤慨,于是奥托乃试图征服西西里;


这正是他与教皇发生争端的原因。弗里德里希长大的地方,帕勒尔摩曾经历一些其他的动乱。那里的回教徒不时暴动;为了攻占西西里岛,比萨人同热内亚人并同其他任何人等进行着战争。西西里的显要人物经常视战争中的一方肯否为叛变行为付出更大的代价而归顺于一方或另一方。可是在文化方面,西西里却得到极大益处。穆斯林,拜占庭,意大利和日耳曼文化的交融为其他任何地方所不及。希腊语和阿拉伯语那时还通行于西西里。弗里德里希能流畅地操六种语言,而①德国中世纪的吟游诗人(1165-1230)。——译者且在各种语言的使用上都能作到出言机智的地步。他精通阿拉伯哲学,并和回教徒有着友好的关系。这使虔诚的基督徒颇为愤慨。他是一个霍恩施陶芬皇族,在日耳曼可以被算是个日耳曼人。但在文化和情感上却是一个意大利人,带有阿拉伯和拜占庭的色彩。与他同时代的人以惊异的目光注视着他,但这种惊异却逐渐变为恐怖;他们称他为"世界的奇迹和奇异的改革家"。当他还在世时就已成了许多传奇故事里的主角。他被人认为是《·三·大·骗·子·论》一书的作者——三大篇子指摩西、基督、穆罕默德——本来世上从来没有这样一部著作,但很多教会的敌人却先后被说成是该书的著者。其中最后的一个便是斯宾诺莎。


规勒夫(教皇党员——译者)和基伯林(皇帝党员——


译者)两词的使用开始于弗里德里希和皇帝奥托互争雄长的时代。规勒夫和基伯林是两个对手的姓"魏勒夫"和"外布林根"的转讹。(奥托的侄子是英国皇室的祖先。)


尹诺森三世死于公元1216年;而败于弗里德里希的奥托死于公元1218年。新任教皇霍诺留斯三世和皇帝弗里德里希两人之间,起初还友好,但为时不久就发生了纠葛。首先弗里德里希拒绝参加十字军;继之,他又和伦巴底诸城发生了纷争,伦巴底诸城之间于公元1226年,订立了为期二十五年的攻守同盟。他们仇恨日耳曼人;他们中间的一个诗人曾写下了攻击日耳曼人的如此激昂的诗句:"你们不要爱日耳曼人,让这些疯狗,远远地离开你们。"这似乎表达了伦巴底人的普遍的感情。弗里德里希本想要留在意大利来对付这些城市,但霍诺留斯于公元1227年时死去,教皇位由格雷高里九世继任,这是个热烈的禁欲主义者,他热爱圣法兰西斯,并为圣法兰西斯所热爱。(法兰西斯死后二年格雷高里封他为圣徒)。格雷高里认为什么事情也不象十字军这般重要。弗里德里希因不参与十字军而被他给予破门处分。弗里德里希娶了耶路撒冷王的公主兼王位继承者,如有可能是十分愿意前往的;同时他已自称为耶路撒冷王。公元1228年还在破门期间,他竟参军前往;这次他比前次不去时更使格雷高里恼怒,试想十字军队伍怎能由一个被教皇开除了教籍的人来领导呢?


弗里德里希到了巴勒斯坦之后,和回教徒进行了和解,并向他们解释:虽则耶路撒冷很少战略价值,但基督徒却很重视它。他终于成功地劝使他们把该城和平地返还给他。这事使得教皇更加恼怒了——基督徒应该和异教徒作战,而不应该同异教徒进行和谈。但,不管怎样,弗里德里希却在耶路撒冷被正式地加了冕,并且谁也不能否认他是成功的。公元1230年教皇与皇帝重归于好。


在此后短暂的几年和平期间里,皇帝专心致力于西西里王国的政务。在彼得·德拉·维格纳首相的协助下颁布了一部新法典。新法典导源于罗马法并显示出其南部国土的高度文明;为了便利希腊居民这部法典立即译成了希腊文。他在那不勒斯创办了一所重要的大学。又铸造了一种金币,名叫"奥格斯塔勒斯",这是许多世纪以来西方的第一批金币。他制订了较比自由的贸易制度,并全面废除了内地关税。他甚至召集各城选出的代表参加他的参议会,不过,这种会议却只有咨议权。


这一段和平时期由于弗里德里希和伦巴底联盟于公元1237年重开战端而告终,教皇和联盟诸城命运与共,再次将皇帝开除教籍。从这时起一直到公元1250年弗里德里希死去时为止,战争不但从未间断,而且对于双方变得越发剧烈、惨酷和诡谲多端。期间双方互有得失,直到皇帝死时为止,胜败犹未可预卜。但那些试图继承弗里德里希事业的皇帝们却没有他那份魄力,他们逐次败北,留下了意大利四分五裂,和教皇获得胜利的局面。


教皇相继死去,但对当前斗争的形势却没什么影响;每一个新接任的教皇实际上原封不动地奉行了其前任者的政策。格雷高里九世死于公元1241年;公元1243年弗里德里希的死敌,尹诺森四世当选为教皇。路易九世尽管是一个十足的正统教派,却试图调解格雷高里、尹诺森四世间的嫌隙,但亦终归于无效。特别是,尹诺森拒绝接受来自皇帝的任何建议,并使尽一切权谋术数来反对他。尹诺森宣告罢黜他为皇帝,组织十字军讨伐他,并把所有支持他的人给以破门处分。托钵僧到处宣讲他的坏话,回教徒起而叛变,并且就在名义上支持他的一些显要人物中也有一些阴谋活动。这些事使得弗里德里希日益残酷起来;密谋者遭到了酷刑,囚犯往往被挖掉右眼和斩掉右手。


在这巨大的斗争中弗里德里希曾一度想创立一个新宗教。在这种宗教里他充当弥赛亚,彼得·德拉·维格纳首相充当圣使徒彼得①的角色。他没有把这项计划考虑成熟从而把它宣布出去,而只是在信中写给德拉·维格纳。可是,突然间他确信彼得正在密谋反对他,这也许正确,也可能不正确;他刺瞎了他的眼睛,并把他放在囚笼里示众,然而彼得却以自杀摆脱了更多的苦楚。


尽管弗里德里希有他的才能,却终于不能成功,因为当时反抗教皇的力量是虔诚的和民主的,而他的目的却有些类似要恢复一个异教的罗马帝国。在文化上他是开明的,但在政治上他却是反动的。他的宫廷是东方式的;他设有一个附有太监的后宫。可是意大利的诗歌,就是在这个宫廷里兴起的;而且作为诗人,他也有过几分才情。在同教廷的冲突中他曾几次发表有关教会专政危害性的反对论,这在十六世纪或许会博得赞赏,但在他所处的时代却没有产生任何效果。异端者本该成为他的同盟力量,但他却认为他们止于是些叛徒,而且为了讨好教皇他甚而迫害过他们。那些自由城市,若非为了皇帝的缘故,倒很可能去反对教皇的;只因弗里德里希要求他们投降,他们才欢迎教皇来当他们的同盟者。这样,他虽然摆脱了当代的迷信,并且在文化上远远超过当代的其他统治者,但皇帝的地位迫使他去反对一切政治上抱自由主义见解的人们。他无可避免地失败了,然而在历史上所有的失败之中,他的失败却是最有兴趣的一个。


为尹诺森三世的十字军所讨伐以及为所有统治者(包括弗里德里希在内)所迫害的诸异端,无论就其本身抑或就其反映当代大众感情来说,都是值得研究的。因为关于大众感情方面若非通过诸派异端的研究,我们在当时的著作中是找不到任何暗示的。


异端中,使人最感兴趣的,而且是最庞大的一派,便是喀萨利派,他们在法兰西南部以阿勒比占西斯派著称。他们的教义是经由巴尔干诸民族由亚洲方面传来的;在意大利北部流布得很广,在法兰西南部受到绝大多数人的信仰,其中包括乐于寻求借口用以没收教会地产的贵族。异端所以传布得如此广阔,部分是由于十字军战败所产生的沮丧情绪,但主要却是起因于对僧侣阶级的富有和恶行的道德上的憎恶。


当时流行着一种类似后世清教主义般的崇尚个人圣洁的心理;这种心理是与崇拜清贫联在一起的。教会是富有的和十分世俗的:大多数祭司都是极端不道德的。托钵僧控诉一些旧有的教团和教区祭司,断言他们利用懴悔室来诱惑妇女;托钵僧的对手则以同样的指控反责。无可置疑,这样的指控多半是公正的。教会愈以宗教的理由要求教权高于一切,民众愈为教会的言行不符而震骇。最终导致宗教改革的同一动机,在十三世纪中已在起着作用。期间主要的区别则在于这时的俗界统治者还不敢把自己的命运和各派异端结合在一起;而这大半由于这时还没有一种现存的哲学能把异端教义与国王们对统治权的要求调和起来。


我们已无法确知喀萨利派的异端教义,因为我们所依据的只有来自其敌方的证言。此外由于教士们,通晓各派异端的历史,惯于根据一些不太贴切的类似点,把现存的异端教派贴上某种熟知的标签,并将以前各种异端教派的教义附会于某种现存的异端教派的名下。尽管这样,其中也还有许多事是令人无法置疑的。喀萨利异端似乎是二元论者,有如诺斯替教派一样,他们认为旧约中的耶和华是一个邪恶的造物主,真正的上帝只启示于新约全书之中。他们认为物质在本质上是邪恶的。并且相信善人死后并无肉体的复活。然而恶人,却要遭受轮回之苦,投生为动物。由于这种理由,他们都是素食主义者,就连鸡蛋,奶酪,牛奶都不食用。但他们却吃鱼,因为他们以为鱼类是无性生殖而繁殖的。他们憎恶一切性行为;有人说,结婚甚至比奸淫还要坏。因为结婚是持续的和自我满足的。另一方面,他们对于自杀却无异议。他们比正统教派还要拘泥于新约全书的字面解释;他们戒绝发誓,当有人打他们左脸时他们当真把右脸也给人去打。据其迫害者的记载,有一次一个被指控的异端信徒的人,曾为自己辩护说,他吃过肉,撒过谎,发过誓,并且是个上好的天主教徒。


该派严格的教规只让那些特别圣洁,被称为"完人"的人来遵守:其余的人是可以吃肉或甚至结婚的。


追查这些教义的来历是饶有兴趣的。它们是从保加利亚的一个叫波哥米勒斯教派,经由十字军军人,传至意大利和法兰西的:公元1167年喀萨利异端在图路斯附近召开会议时保加利亚代表也出席了会议。而波哥米勒斯教派则是摩尼教派和保罗教派二者混合的产物。保罗教派是阿尔美尼亚的一派,他们反对婴儿受洗,炼狱,祷念圣者,和三位一体;他们逐渐传入色雷斯,以后才传入了保加利亚。保罗教派信徒是马尔西翁(大约公元后150年)的追随者。马尔西翁认为自己在排斥基督教中的犹太成分方面是追随圣保罗的。他虽没成为一个诺斯替教派的信徒,但却和他们有着几分机缘。


此外我要提到的,另一个流行颇广的异端便是瓦勒都教派,他们是彼得·瓦勒都的信徒。瓦勒都是一个狂信者,他在公元1170年,发动了一次遵守基督律令的十字军。他把所有财产都周济了穷人,并且创立了一个社团名为"里昂穷人",厉行安贫乐道的生活。最初他们还得到了教皇的嘉许,但由于他们对僧侣的不道德斥责的有些过分,终于在公元1184年遭到维罗纳宗教会议的谴责。此后他们决定凡是善良的人都有资格传道讲经;他们自行指派传教士并废除了天主教祭司所行的礼拜仪式。他们传布到伦巴底后,又扩展到波希米亚,并在这里给赫斯教派铺平了道路。阿勒比占西斯派遭受迫害时他们也受到了影响,他们中间很多人逃往丕德蒙特。密尔顿时代中他们在丕德蒙特遭受迫害时,曾激起诗人写出"噢,上帝,为遭受屠戮的众圣徒复仇吧"这首十四行诗。至今在偏僻的阿尔卑斯山谷和美国还有该派的信徒。


所有这些异端都曾引起了教会的惊恐,于是教会采用了强力的手段来进行镇压。尹诺森三世认为异端教徒合该处以极刑,因为他们犯了背叛基督的罪。公元1209年他号召法兰西王发起一次十字军以讨伐阿勒比占西斯教派。作战之惨暴令人难以置信;特别是在攻克卡尔卡松纳之后,曾进行过一次骇人听闻的大屠杀。搜索异端原是主教们的工作,但这对另有其他职责的人来说是过于烦重的,于是格雷高里九世在公元1233年设立了宗教裁判所,来接办主教的这项工作。公元1254年以后,凡由宗教裁判所起诉的人都不准有辩护人。


并且一经定罪,财产即被没收——在法兰西则归于国王。当查明被告确属有罪时,便把他交给俗界当局同时并附以祈祷说愿他的生命获得赦免;但如俗界当权者未将犯人烧死,那末,他们自己也可能遭到宗教裁判所的传询。宗教裁判所不但处理一般的异端案件,而且审问妖术和魔法。在西班牙,宗教裁判所的主要活动是针对着秘密的犹太教徒。这项工作大半是由多米尼克教团和弗兰西斯教团的僧侣来担任。这种裁判制度从未渗入斯堪的纳维亚和英格兰。然而英格兰人却毫不犹豫地利用它以惩戒圣女贞德。总之宗教裁判所是很成功的;一开头,它就把阿勒比占西斯派彻底肃清了。


天主教会,在十三纪初叶,曾一度处于叛乱的危境之中,按其可怕的程度,并不比公元十六世纪时的叛乱稍有逊色。叛乱之得以避过,大半应归功于托钵僧团之兴起;圣弗兰西斯和圣多米尼克,为维护正统教义所做出的贡献甚至比最有力的教皇还要多些。


阿西西人圣弗兰西斯(公元1181或公元1182-1226年)是历史上最可爱的人物之一。他生于一个小康之家,少年时代并未曾厌弃通常的宴乐。有一天当他骑马路过一个麻疯患者的时候,他忽然为了一阵怜悯心感动得跳下马来,和那患者亲吻起来。嗣后不久,他决意放弃所有属世的财物,并献身于传道和慈善事业。他父亲,是一个相当有地位的商人,闻听之下,大发雷霆,但终亦不能制止他。不久他集聚了一伙追随者,人人立誓过清贫的生活。起初,教会以怀疑的眼光注视这一运动,因为这运动过分象"里昂的穷人。"圣弗兰西斯遣往远方去的第一批传教士,竟被当作异端,因为他们的确力行清贫,不(象修道僧那样)仅在口头宣誓,从不认真对待。但尹诺森三世却足够精明地看出如把这个运动保留在正统教义范围以内,它将是很有价值的。因此,在公元1209年或1210年他便承认了这个新教团。教皇格雷高里九世是圣弗兰西斯的私人朋友,他始终不渝地赞助他,但同时也强加给他一些戒律,而这些戒律和这位圣者狂热无政府主义的内心冲动是有所抵触的。圣弗兰西斯希望以可能的最严格的方式来解释清贫誓约;他反对他的信徒占用房产或教会。他们须以行乞为生,除碰到受人款待之外不许有住所。公元1219年,圣弗兰西斯到东方去游历并在苏丹王前讲道,王待之以礼,但未改变自己的回教信仰。他回来时发现弗兰西斯教团僧侣为他们自己修了一所房屋;他为此深感痛苦,但教皇却劝导他或迫使他作出让步。他死后,教皇追谥他为圣者,但却放宽了清贫戒律的尺度。


论圣洁也有和弗兰西斯不相上下的人,然而他那乐天的态度、博爱的精神和诗人的才华却使他超然立于其他圣者之上。他的善良,就象是浑然天成的一般,从来没有什么斧凿的痕迹。他爱众生,这不仅表现在他作一个基督徒,和一个慈善家,而且在作为一个诗人上面。在他临死之前写的太阳颂几乎象是出自伊克纳顿,——太阳的膜拜者的手笔,但也不尽然如此——尽管不甚明显,赋予这首颂诗性格的还是基督教。他自觉对麻疯患者负有责任,这全是为了他们,而不是为了他自己;他不象大多数基督教圣徒,他关心别人的幸福多于他自身的得救。他从未表示过任何优越感,即使是对那些最卑贱的和最奸恶的人也不例外。普拉诺人托马斯说,他在众圣徒中是一个超圣徒;在众罪人中他是他们中的一个。


假如真有撒旦的话,为圣弗兰西斯所创立的教团的来日必将使撒旦感到心满意足。作为教团首脑的圣徒的直接继承人以利亚兄弟是个穷奢极欲的人,他已全面容许放弃清贫的生活。在他们的创始人刚去世的几年里弗兰西斯教团的主要工作便是在规勒夫派与基伯林派残酷而血腥的战争中充当募兵官的角色。弗兰西斯死后七年成立了宗教裁判所,在某几个国家中这主要是由弗兰西斯派来领导。期间有少数称为属灵派的信徒依旧忠实于他的遗训;但其中有好些人却因异端罪名被宗教裁判所烧死。这些人认为基督和使徒们毫无财产,甚至连他们身上穿的衣服都不属于自己;这种见解在公元1323年为约翰二十二世判为异端。总之圣弗兰西斯一生努力的结果,只不过在于又开创了一个更为富有更为腐化的教团,用以加强教阶制度,并助长对所有道德忠信和思想自由的优秀人物的迫害。从他自己的宗旨和品德来看,我们当真无法想象世界上还有什么结局比这个更为令人苦笑的了。


圣多米尼克(公元1170-1221)的事迹还不如圣弗兰西斯的有趣。他是一个卡司提亚人,他和罗跃拉一样对正统教义有着狂热的信仰。他的主要宗旨是攻击异端,并以贫穷作为达到这个目的的手段。自始至终他参加了讨伐阿勒比占西斯异端的战争,虽然有人说他对这次战争中一些残虐行为也曾有过伤心落泪的事。多米尼克教团在公元1215年为教皇尹诺森三世所建立,并迅速获得了成功。我所知道的圣多米尼克所有的一点人情味就是他对撒克森尼人约但的自白:在青年妇女和老年妇女间,他更多地喜欢同青年妇女谈话。公元1242年教团发出一项庄严的教令指出这段记载,必须从约但著的多米尼克传中删掉。


多米尼克教团僧侣在教会裁判所的工作中比弗兰西斯教团僧侣更为积极。可是由于他们致力学术,他们曾给人类做出了一些有价值的贡献。然而这却不是圣多米尼克的本意;他曾命令他门下的托钵僧们"除经特别许可外不得学习俗界科学和文艺。"这条禁令在公元1259年撤消了。此后又采取了一切措施,以保证多米尼克教团僧侣的学术生活过得安适。在他们,体力劳动不是必尽的义务,虔修功课也缩短了,以便给他们更多的时间从事研究。他们致力于调和亚里士多德和基督;阿勒贝尔图斯·马革努斯和托马斯·阿奎那两人都属于多米尼克教团,在完成这项工作上,他们做到了一切能够做到的事。托马斯·阿奎那的权威更是凌驾一切,以致后世的多米尼克教团僧侣在哲学上竟没有获得更大的成就。虽然弗兰西斯教团僧侣比多米尼克教团僧侣更厌恶学问,但在紧接的下一个时期中,哲学界的伟大人物却都是弗兰西斯教团僧侣:如罗吉尔·培根,邓斯·司各脱和奥卡姆人维廉,都是弗兰西斯僧侣。托钵僧们在哲学上的成就,将作为从下几章中的主题。


谢选骏指出:我在《西方文明是一种异教文明》一文里曾经说过——“普世价值”或曰“普适价值”,是一种最不普世和最不普适的价值。同时也佐证了我的一贯看法——西方文明是一种异教文明。因为表面上,以文艺复兴、启蒙运动、科学主义为代表的西方文明,是由中世纪天主教会发展出来的;但实际上,那却是一种“背叛基督教”、“回归希腊罗马异教文化”、“殖民主义扩张运动”的混合产物。WEIRD社会的结局,就是堕入了无神论的虚无主义,流行吸毒等大众文化。这样的西方文明,能不是一种是一种异教文明吗?在《西方文明的挽歌》一文里我进一步说,西方文明由于背离其母体基督教,已经使得自己日益走向衰亡之路,甚至连教会神职人员,也无可救药地坠落于世俗化的浊流之中。与此同时,敌基督的势力却也日益投入这一衰亡的怀抱,从正反两方面与死神共舞。这真是历史的反讽。

现在我再说说,“西方文明诞生于十字军东征的结束”的有关问题。

我认为,十字军东征的结束不仅带来了东西方教会的永久分裂,切断了脐带从而创造了西方文明独立发展的空间;而且由于十字军东征的结束在事实上就是十字军东征的失败,所以教会的威信扫地,宗教的号召令人生疑,僧俗思想无不陷入极大的混乱……结果导致怀疑主义的盛行、世俗主义的兴起……这就是所谓的“西方文明诞生于十字军东征的结束”。

而在今天,如欲创造一种新的文明,就需要掀起一场新的十字军!

十字军作为战争关系到人类的命运


西方哲学史第二卷

第十一章 公元十二世纪

 


公元十二世纪里使我们特别感觉兴趣的事有以下四个方面: 

(1)帝国与教廷间的不断冲突;(2)伦巴底诸城的兴起;(3)十字军;以及(4)经院哲学的成长。


以上四项全都延续到下一世纪。十字军逐渐走向可耻的结局。然而,关于其他三项运动,公元十三世纪却标帜着那些在公元十二世纪时尚处于过渡阶段事物的最高发展。公元十三世纪里,教皇对皇帝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伦巴底诸城获得了稳定的独立,而经院哲学也达到了它的顶点。所有这一切全是由于在公元十二世纪中预先作好了准备的结果。


这四项运动中不仅第一项,就是其余三项,也都和教皇以及教会权力的增长有着紧密的联系。教皇同伦巴底诸城联盟反抗皇帝;教皇乌尔班二世发动了第一次十字军,相继的教皇们是后几次十字军的主要策划者;经院哲学家全是些僧侣,历次宗教会议则注意使他们谨守正统教义,或当他们误入歧途时给他们以惩戒。他们感到教会在政治上的胜利,并且以这胜利者的一员自居。这种胜利感无可置疑地激发了他们的思想主动性。


中世纪的怪事之一就是:人们虽有独创性而不自知。所有党派都假借好古的或拟古的议论来证明其策略的正确性。


皇帝在德意志则引据查理曼时代的封建原则;在意大利则引据罗马法和古代皇帝们的权柄。伦巴底诸城更远溯到共和时代的罗马制度。教皇派则部分以伪造的君士坦丁的赠与,部分以旧约圣经中所记载的扫罗与撒母耳的关系,作为其权力的根据。经院哲学家不是引据圣经就是先引据柏拉图然后再引据亚里士多德;当他们有所创造时,也试图把真相隐蔽起来。十字军则是这样一种企图,它打算恢复伊斯兰教兴起以前的局面。


我们不应被这种字面上的拟古主义蒙蔽住。只有皇帝方面的拟古主义才与事实相符合。封建制度日趋于衰落,尤其是在意大利;罗马帝国只存在于人们的记忆之中。因此皇帝被挫败了。意大利北部的一些城市,在其后期发展中,曾呈现了许多与古希腊城邦极其类似的性质,它们重现了古代的型式,但却不是出于模拟,而是出于环境的类似:一些小而富饶,具有高度文化的共和政体的商业社会受到四周文化水平较低的君主国家的包围。至于经院哲学家,不论他们怎样尊崇亚里士多德,他们在独创性方面却超过了任何阿拉伯人——甚而事实上也超过普罗提诺以后,或至少奥古斯丁以后的任何人。当时在政治上,一如在思想领域中,也具有同样显著的独创性。


帝国与教廷间的冲突


从教皇格雷高里七世起到公元十三世纪中叶为止,欧洲历史集中于教会与世俗国王间的——主要是和皇帝间的但也有时是和法兰西王、或英格兰王间的——权力斗争。格雷高里的教皇任期显然在不幸中结束了。但他的政策,却由乌尔班二世(公元1088-1099)以一种更加缓和的方式继承下来。


他重申反对僧职由俗界叙任的教令。并要求主教的选任经由僧侣和群众的自由选举。(无可置疑,群众的参与纯粹是形式的。)但在实践上,要是俗界选任的人善良,那末他也并不去争执。


最初乌尔班只有在诺曼境内才能获得安全。但是,公元1093年亨利四世的儿子康拉德叛变了自己的父亲,并与教皇结成联盟,征服了意大利北部,那里的伦巴底联盟——以米兰为首的诸城市的联盟——拥戴了教皇。公元1094年乌尔班举行了一次横贯意大利北部以及法兰西的胜利游行。他也战胜了法兰西王腓力普。腓力普曾因要求离婚,而遭到教皇的破门处分,并终于屈服于教皇。公元1095年,乌尔班在克雷尔蒙宗教会议上宣布发动第一次十字军,这事曾激起一阵宗教热潮并导致了教皇权柄的增长——和一场凶惨的犹太人大屠杀。乌尔班的晚年是在罗马安然度过的。这对过去的教皇来说是很少有的。


下一任教皇,帕司查勒二世和乌尔班一样,都出身于克律尼修道院。他继续为僧职叙任权而斗争,并在法兰西、英格兰取得了胜利。公元1106年皇帝亨利四世死后,亨利五世继位。教皇帕司查勒是个超凡的人,他因容许他的圣洁超过他的政治感觉而吃了亨利五世的亏。教皇建议皇帝放弃僧职叙任权,并以主教和修道院院长放弃世俗财产作为交换条件。


皇帝表示赞同;但待这项协议公开后教皇即遭到了教士们的猛烈反抗。当时皇帝正在罗马,他乘机逮捕了教皇。教皇迫于威胁不但在叙任权上作了让步而且还为亨利五世加了冕。


自此十一年以后,公元1122年,教皇喀列克斯图斯才借沃尔姆斯协定使亨利五世放弃了叙任权,以及交出在勃艮底和意大利境内选举主教事务中的管辖权。


斗争的最后结果,亨利三世时处于从属地位的教皇,自此竟变得和皇帝居于平等的地位。与此同时,教皇在教会中成为一个更为全面的统治者,通过派遣的教皇使节管理着教会。教皇权力的增强降低了主教们相对的重要性。教皇的选举现在已摆脱了俗界的控制,而僧侣们也一般比改革运动前变得更有品德了。


伦巴底诸城的兴起


下一阶段关系到皇帝弗里德里希·巴巴罗撒(公元1152-90)。他是一个富有才干,精力充沛,凡有成功可能的事业,就会做得成功的人。他受过相当教育,虽然说拉丁语时感到困难,但却能以阅读拉丁文为乐事。他的古典知识是相当渊博的,并且很崇拜罗马法。他自认是罗马皇帝的继承者,并希冀得到他们所享有的权力。但他作为一个德意志人在意大利是不孚众望的。伦巴底诸城——除去那些惧怕米兰而乞求他保护的城市以外——虽愿意承认他为正式的君主,却反对他来干涉他们的内政。米兰的帕塔林运动继续开展,并或多或少带有一种民主倾向;北意大利大多数城市,同情米兰,并团结一致反对皇帝。


哈德理安四世是个精力旺盛的英格兰人,曾在挪威当过传教士,于皇帝巴巴罗撒即位后二年,作了教皇,并在最初与巴巴罗撒很要好。他们之所以和解是因为有了同仇敌忾的对象。罗马市对教皇与皇帝双方提出了独立自主的要求,并邀请了一位圣者般的异端者布累斯齐亚人阿诺德前来支援斗争。他的异端说是很严重的:他断言有财产的僧侣,有领地的主教,拥有财产的修道僧都不能得救。他抱着这种看法是因为他认为僧侣们应该专诚地献身于属灵的事业上。他虽因异端被人认为邪恶,但却从来没有人怀疑过他那诚心的苦行。曾经猛烈反对他的圣伯纳德说:"他既不吃又不喝,但却象魔鬼一样只渴求着灵魂的血液。"哈德里安的前任教皇曾写信给巴巴罗撒指控阿诺德支援罗马民众派,这些人要求选出元老院议员一百人执政官二人、并自行拥戴一个皇帝。当时弗里德里希正向意大利进发,闻听之下,自然大为愤慨。罗马要求地方自治,在阿诺德鼓动下掀起了一场暴动,暴动中杀死了一名红衣主教。于是当选不久的教皇哈德理安立即下令停止罗马地区教会举行一切宗教活动。这时适逢基督复活节的前一周,迷信战胜了罗马市民;他们屈服了,并答应放逐阿诺德。阿诺德躲藏起来,但终于被皇帝的军队拿获了。他们把他烧死,把他的骨灰丢在提伯尔河里,唯恐人们把他的骨灰当作圣物加以保存。由于皇帝弗里德里希不愿在教皇下马时为教皇带缰扶镫,因而使加冕礼拖延了一段时期。公元1155年教皇在群众的反抗中为皇帝举行了加冕礼;这次反抗遭到了一场屠杀的镇压。


这个诚实人既被收拾了,注重实利的政客们就又可以任意恢复他们之间的争吵了。


教皇同诺曼人讲和后,遂胆敢和皇帝于公元1157年决裂。自此之后,以皇帝为一方,以教皇同伦巴底诸城为另一方的战争持续了几达二十年之久。诺曼人大体上是支持教皇的。反对皇帝的大部分战役是由于伦巴底联盟进行的。他们高唱"自由",并受到一种浓厚的群众感情的鼓舞。皇帝围攻了许多城市,甚而在公元1162年攻陷了米兰。他彻底破坏了米兰,同时更迫使其居民迁往别处。但五年后伦巴底联盟却重建了该城,而以前的居民也陆续重新返回。就在同一年中,皇帝带着一个事前准备好的敌对教皇①,大举进军罗马。教皇逃跑了,他的情况看来似已绝望;讵意当时时疫流行,毁灭了弗里德里希的大军,使他单身只影地逃回德意志。尽管在西西里之外还有希腊皇帝也来支持伦巴底联盟,巴巴罗撒还是进行了再次的进军,结果于公元1176年以雷格纳诺战役的败北而告终。这次战役之后,他被迫媾和,并给这些城市以自由的一切实质。然而这次和约的条款却未给斗争中的任何一方——皇帝和教皇——带来全面的胜利。


巴巴罗撒的结局还不错。公元1189年他参加了第三次十字军,而于翌年去世。


在这长时期的斗争中,诸自由城市之兴起终于证明是最为重要的。皇帝的权力和日趋于没落的封建制度联结在一起;


教皇的权力虽仍在增长,但这主要有赖于世人需要他去当皇帝的敌手;因此当帝国一旦不复成为威肻的时候教皇的权势也就随之衰落下去了;但是诸城市的势力却是新兴的,这是经济发展的结果,也是新的政治形态的一个源泉。这事在十二世纪时虽还没有出现,然而不久在意大利城市里,便发展出一种非僧侣的文化,并在文学、艺术和科学上达到了极其高度的水平。这些成就之所以取得是由于反抗巴巴罗撒获得成功的结果。


所有意大利北部的大城市都以营商为生,公元十二世纪较为安定的社会环境使商界较前更加繁荣。威尼斯、热内亚和比萨等海港城市从来不需要为自由而战斗,所以他们也不象阿尔卑斯山下一些城市那样仇视皇帝。阿尔卑斯山下的城市是通往意大利的门户,所以对皇帝来说是很重要的。正是由于这种原因米兰在当时,成了意大利各城市中最重要和最使人感到兴趣的城市。


一直到亨利三世以前,米兰人一向心满意足地追随着他们的大主教。但有如前章所述,帕塔林运动却改变了这种情况:大主教同贵族结成一伙,而另一方面则有一个强而有力的群众运动在反对大主教和这些贵族。由此产生了某些民主政治的开端,同时并制定了一项宪法,规定城市的诸长官需通过市民的选举。北部各城市,特别是勃罗纳,曾出现过一批精通罗马法的博学的俗界律师;不仅如此,从公元十二三世纪起,富有平民所受的教育,比阿尔卑斯山以北封建贵族所受的教育还要好得多。这批富有的商业城市虽然站在教皇一边来反对皇帝,但它们的世界观却不是教会性质的。公元十二十三世纪里,他们当中许多人持有一种类似清教徒的异端观点,就象宗教改革后英格兰和荷兰商人那样。以后他们倾向于当自由的思想家,在口头上拥护教会,但在心中丝毫不具真正的虔诚,但丁是旧派人物中最后的一个,而薄卡丘却是新派中第一人。


十字军


十字军作为战争是和我们无关重要的,但它们对于文化却具有一定的重要性。教皇带头发动十字军是一件很自然的事,因为十字军的目的(至少在表面上)是宗教性的;由于战争宣传和为其所激起的宗教热情,结果也使得教皇的权力有所增长。另一重要影响便是大量犹太人的惨遭集体屠杀;未遭杀戮的犹太人,也每每被夺去财产,并被强制受洗。第一次十字军期间,在德意志有很多犹太人遭到了杀害,在第三次十字军期间同样的事发生在狮心王理查即位时的英格兰。


第一位基督徒皇帝的发祥地约克恰好成为骇人听闻的反犹暴行的所在。十字军之前犹太人几乎垄断了全欧的东方物产贸易;十字军之后,由于犹太人遭受迫害的结果,这种贸易大部分都落入基督徒的手中。


十字军的另一不同影响在于促进了和君士坦丁堡的学术交流。由于这种交流的结果,在公元十二世纪和十三世纪初叶有许多希腊文文献被译成了拉丁文。人们和君士坦丁堡之间,特别是经由威尼斯人,一直进行着相当数量的贸易;然而意大利商人之从来不肯为希腊古典劳神,正象上海英美籍商人不肯为中国古典费心一样。(欧洲人对于中国古典的知识主要来自传教士。)


经院哲学的成长


经院哲学,就其狭义来说,早在公元十二世纪初叶便已开始了。作为哲学上的一个学派,经院哲学具有某些鲜明的特征。第一,它被各该作者局限于自己视为正统教义的范围之内;如果他的意见受到宗教会议的谴责,他常常自愿撤消其意见。这完全不能归咎于个人的懦怯;倒是类似一个法官之服从上级法院的判决。第二,公元十二、十三世纪里,人们对于亚里士多德逐渐有了比较全面的认识,在正统教义的范围内亚里士多德越来越多地被公认为最高权威;柏拉图再也保持不住首要的地位了。第三,经院哲学家都非常相信"辩证法"和三段论法的推理;经院哲学家的一般品质,与其说是神秘的莫如说是烦琐的与好辩的。第四,由于人们发现亚里士多德和柏拉图在诸共相问题上意见有所不同而把这一问题突出地提了出来;然而,假如认为当时哲学家们主要关心的是共相问题,却可能是错误的。


公元十二世纪,在这一问题和在其他问题上同样,给产生了许多伟大人物的十三世纪开辟了道路。然而早期的经院哲学家是怀抱着先驱者的兴趣的。在教条尚未使得思辩过于危险的场合下,尽管人们崇敬亚里士多德,他们也还是有一种精神上的自信,和一种自由活泼的理性运用。经院主义方法的缺点是过分强调"辩证法"时必然产生的结果。这些缺点是:漠视事实与科学,在仅凭观察才能决定的事物上偏信推理,以及过分强调语言上的区别和其精微意义。在论柏拉图时我们曾经述及这方面的缺点,但在经院哲学家中,这些缺点却具有一种更为极端的形式。


第一位可视为地道的经院哲学家的是罗塞林。关于他,人们知道得不很多。他大约在公元1050年生于贡庇涅,在布列塔尼的罗什讲过学,阿贝拉德即在此地受业于他。公元1092年在莱姆斯宗教会议上他被指控为异端,因怕那些好动私刑的教士用石头将他打死而撤消了己说。他逃到英格兰,但在那里却竟至卤莽得抨击了圣安瑟勒姆。这次他逃往罗马,并在此同罗马教会达成和解。公元1120年前后他的名字就不再见于史乘了;他的死期纯然出于人们的臆测。


除了一封写给阿贝拉德论三位一体的信以外,罗塞林的著作已全部佚失。在这封信里他轻视阿贝拉德,并奚落阿贝拉德之受人阉割。这使得宇伯威克,这个很少动感情的人,也批评说他不可能是个很好的人。除了这封信之外,罗塞林的观点主要是借助于安瑟勒姆和阿贝拉德的论战性的文章而被人知晓的。据安瑟勒姆所述,罗塞林曾说:诸共相只是elatus vocis,亦即"声息"。若按字面解释,意思就是说,一个共相是一个物理的事件,也就是说,它发生于我们读出一个词的时候。然而,我们却很难设想,罗塞林曾作过任何这样愚蠢的主张。安瑟勒姆说,根据罗塞林,·人不是一个个体,而只是一个共名,安瑟勒姆,正象一个忠实的柏拉图主义者一样,把这种见解归因于罗塞林只承认可感知的事物之具有实在性。一般说来,罗塞林似乎在主张一个具有部分的整体没有其自身的实在性,而只是一个词;真实性存在于部分之中。这种见解理应把他导向,也许已经把他导向一种极端的原子论。


不管怎样,这见解曾使他在关于三位一体的问题上遇到了困难。他认为·三·位是显然不同的三个实体,而只是由于语言习惯我们才没有把它说成三位上帝。按他看来,另外一种他所没有承认的见解据他说便是说不止圣子,就连圣父与圣灵也都化为肉身。所有这些思辩,只要其为异端,都经他在公元1092年的莱母斯宗教会议上撤消了。我们无法清楚地知道他究竟对诸共相问题作何想法。但无论如何,他显然是某种唯名主义者。


他的学生阿贝拉德,或阿拜拉德比他更有才干,也比他更为著名。阿贝拉德于公元1079年生于南特附近,在巴黎受业于唯实主义者,尚波人维廉,以后在巴黎一所天主教会学校内担任教员,在这里他驳斥了维廉的观点,并迫使维廉作了修正。他从拉昂人安瑟勒姆(并非那个作大主教安瑟勒姆)专攻了一个时期的神学之后,于公元1113年重返巴黎。


并在巴黎博得了作为一个教员的极大声誉。就在这时,他成了教会参事,富勒伯特的侄女厄罗伊斯的情人。富勒伯特把他阉割了。他和厄罗伊斯只好隐居避世了。他进了圣邓尼修道院,她进了一所在阿尔章特伊的女修道院。关于他们二人间著名的往来书信,据一位名叫施迈德勒的德国学者的考证,完全是由阿贝拉德当作一部文学作品所创作的。关于这种说法的正确性,我是没有能力来判定的。按照阿贝拉德的性格来说,这也不是不可能的。他一向自负,好辩,和瞧不起人;


在他遭到不幸之后,他总是感到屈辱和愤愤不平。厄罗伊斯的信件比较他的信件写得更为专诚。可以想象他之所以撰出这些信件正是当作他那受了重创的自尊心的解痛剂。


甚至在他的退休期间他作为一个教师还曾有过很大声誉;青年人喜欢他的智慧、辩证的技巧和他对其他老年教师的那种高傲。一些年长者则相应地不喜欢他,公元1121年他因论及三位一体的一本著作背离正统教义而在斯瓦桑受到谴责。经过了适当的屈服之后,他又当了布列塔尼地方圣吉尔塔修道院院长。他发现这里的修道僧都是些野蛮的乡下人。他在这里过了四年凄惨的放逐生活之后,才回到比较文明的地方。关于以后的事情,除了撒利斯伯理人约翰的证言中说他继续教书并获得很大成功之外,便一无所知了。公元1141年由于圣贝纳德的提议他在桑斯重新受到了谴责。于是他退居克律尼修道院,并于翌年死去。


阿贝拉德最有名的著作,是写于公元1121-1122年的《·是·与·非》。在这本书里他以辩证的议论来维护和反驳了许多论点,而经常是不想得出任何结论的;显然,他就是喜好辩论,并认为辩论有磨炼机智的功用。这本书在把人们从教条的沉睡中唤醒过来这一方面曾经起过相当的作用。阿贝拉德认为除圣经之外辩证法是通向真理的唯一道路。虽然没有一个经验主义者能接受这种观点,但它在当时作为各种偏见的一种溶解剂,却是很有价值的,同时它也鼓舞了理智的大胆运用。他说,除了圣经之外,什么都不能是没有错误的,就连使徒和教父也都有可能犯错误。


他对逻辑的评价,从近代的观点来看,是太极端了。他认为逻辑主要是基督教科学,并且玩弄了逻辑这个词的词源"逻各斯"。约翰福音说"太初有道"他以为这就足以证明逻辑的神圣性了。


阿贝拉德的重要性主要在于逻辑与认识论方面。他的哲学是一套批判的分析,多半偏重于语言的批判分析。论及共相,也就是说,能够用来表述许多不同事物的东西,他认为我们并非在表述一个·物,乃是在表述一个·词。从这种意义上来讲他是一个唯名主义者。但为了反对罗塞林,他指出"·声·息"(elatusvocis)是一物;而我们所表述的并不是作为一个物理事象的词,而是作为·意·义的词。这里他证诸亚里士多德的学说。他说诸物互相类似,而这些类似便生出诸共相来,但两个相似物之间的类似本身并不是一个物;而唯实论的错误就在于此。他还说了一些更为敌视唯实主义的话,譬如他说,普遍概念不是基于物的本性,而是许多物底混杂的影象。不过他并未完全拒绝给柏拉图的理念以一个位置:理念作为造物诸楷模,存于神的头脑之中;事实上,它们是上帝底概念。


所有这一切,不论其是否正确或错误,肯定是有说服力的。关于共相问题一些最近代的议论也还未能比他有更多的进展。


圣伯纳德的圣洁,并未能使他有足够的智慧,因此,他不仅未能理解阿贝拉德,而且还对阿贝拉德提出了不公正的控诉。他断言阿贝拉德讲三位一体时有如一个阿利乌斯教派,讲神恩时有如一个斐拉鸠斯教派,讲基督的位时有如一个奈斯脱流斯教派;又说阿贝拉德汗流浃背地证明柏拉图是个基督徒适足以证明他自己是个异教徒;此外,阿贝拉德还破坏了基督教信仰的优越性,因他主张人们凭借理性就能完全认识上帝。其实,阿贝拉德从来就没有主张过最后的一项。他虽象圣安瑟勒姆一样认为三位一体是可以不必借助启示而用理性证明出来的,但却总是给信仰留有宽阔的余地。的确,有一次,他把圣灵同柏拉图的世界灵魂等同起来,但当这种看法的异端性被人指出以后,他立即把它放弃了。他之所以被人控为异端,与其说是由于他的学说不如更多地归咎于他的战斗性,他那爱好批评知名学者的习气,使他在所有有力人物中间都极其不受欢迎。


当时大多数学者都不象阿贝拉德那样热中于辩证法。那时,特别在沙尔特学派中间有一种仰慕古代、追从柏拉图和鲍依修斯的人文主义运动。人们对于数学重新感到兴趣:巴斯人阿戴拉德在公元十二世纪初到了西班牙,并翻译了欧几里德的著作。


针对这种枯燥无味的经院主义的方法,当时曾有以圣伯纳德为领袖的一次强大的神秘主义。圣伯纳德的父亲当过骑士,死于第一次十字军。他本人曾当过西多教团的修道僧,并于公元1115年时任新建的克莱尔伍欧修道院院长。他对以下几项教会政治很有影响——扭转局面使之于敌对教皇不利,打击意大利北部和法兰西南部的异端,将正统教义的压力强加于大胆的哲学家之上;和鼓动第二次十字军。在攻击哲学家时,他一向是成功的;但自从第二次十字军瓦解后,他便失去了吉勒伯特·得·拉·波瑞的信任。吉勒伯特·得·拉·波瑞过分赞同鲍依修斯致使我们这位圣者风度的异端攻讦者颇感不平。圣伯纳德虽是个政客和顽固派,但却是一个具有纯正的宗教品质的人。他写的拉丁文赞美诗极其优美。①在受到他影响的人们中间,神秘主义逐渐取得了统治地位,并终于变为有些象弗罗拉人约阿希姆(死于公元1202年)的异端学说。然而约阿希姆的影响却属于以后的时代。圣伯纳德和他的追随者并不在推理中,而是在主观经验和沉思默想中寻求宗教的真理。阿贝拉德与伯纳德二人可能是各有所偏了。


伯纳德,作为一个宗教神秘主义者,对教廷醉心于俗世事务感到非常痛心,但同时对俗界的权力也颇为厌恶。他虽鼓动过十字军,但却似乎不了解战争需要组织,不能单凭宗教热诚来指挥。他经常抱怨着说:人们醉心于"查士丁尼法典,而不是上帝的律法。"他曾为教皇使用武力保护自己的领地,而感到惊愕。他认为教皇的作用在于灵性方面,因而他不应该试图进行实际的统治。不过这种观点是结合着对教皇的无限崇敬的。他称教皇为"主教之王,使徒的继承者,具有亚伯的首位权,诺亚的统治权,亚伯拉罕的族长权,麦基洗德的等级,亚伦的尊严,摩西的权威,在士师上是撒母耳,在权柄上是彼得,在涂油上是基督。"圣伯纳德种种活动的总的结果,当然是大大地提高了教皇在俗界事务中的权力。


撒利斯伯利人约翰,虽不是一个重要的思想家,但却写了一本漫笔录,这对我们认识他所处的时代是很有价值的。他曾三任坎特伯雷大主教的秘书,其中一度曾作过贝克特的秘书;他是哈德里安的朋友;晚年作过沙尔特的主教,并于公元1180年死于该地。对于宗教信仰以外的事,他是一个具有怀疑气质的人。他自称是一个学院派(就象奥古斯丁用这个词的意义一样),他对于国王们的尊敬是有限度的,他说"一个目不识丁的国王不过是一匹头戴王冠的驴子。"他很敬视圣伯纳德,但却深知伯纳德调和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的企图终必失败。他仰慕阿贝拉德,但却讥笑他的共相论,同时他对罗塞林的共相论,也持有同样的态度。他认为逻辑是学问的良好阶梯,但其本身却是无生气的和无所孕育的。他说亚里士多德,即便在逻辑方面,也还有改进的余地;对古代作家的尊敬不应当妨害理性的批判运用。对他来说柏拉图仍是"哲学家中的王。"他结识了大部分和他同时代的博学之士。并时常友谊地参加一些经院哲学的辩论。有一次他到一所三十年前到过的哲学学院去参观,发现他们仍在讨论着同样问题,他不禁为之哂笑一番。他经常出入的社会在气氛方面很象三十年前牛津大学的膳后休息室。在他行将终老的年代里,那些寺院附属学校都让位给大学了,从那时起,大学——至少在英格兰是这样的——一直延续到今日。


公元十二世纪中,翻译家为西欧学生译出的希腊书籍逐渐增多,这种译本有三大主要来源:君士坦丁堡,帕勒尔摩和投雷多。其中以投雷多最为重要,但出自这里的译本往往不是直接由希腊原文翻译的,而是由阿拉伯文转译的。公元十二世纪上半期的后半,投雷多大主教雷蒙德创办了一所翻译者学院,收到很大效果。公元1128年威尼斯人雅各译出了亚里士多德的《分析篇》、《正位篇》、《诡辩驳斥篇》;只是西方哲学家都感到《分析论后篇》不易了解。卡它尼亚人亨利·阿利斯提帕斯(死于公元1162年)翻译了柏拉图的《斐多篇》和《美诺篇》,但是他的译文却没有立即产生影响。公元十二世纪人们虽对希腊哲学知道得不全面,但一些博学之士已认识到其中还有许多东西有待于西方去发掘。那时曾有过一种获取古代全面知识的渴望。正统教义的桎梏并不象有时想象得那样严重;人们还可以著书立说,而于必要时经过充分的公开讨论,撤消其中的异端部分。当时,大多数哲学家都是法兰西人,法兰西作为反对皇帝时举足轻重的力量,对罗马教廷来说是很重要的。不管硕学的教士中间出现过什么神学的异端他们却几乎全体都是政治上的正统派。只有布累斯齐亚人阿诺德是一个例外,这就更显得他殊深恶劣。从政治上来讲,我们可以把整个初期经院哲学,看作整个教会争夺政权中的一个派生物。


谢选骏指出:罗素作为一个“哲学史家”却说出了这样物质的话,是令人极为震惊的——“十字军作为战争是和我们无关重要的”!因为绝对不是如此,因为十字军东征塑造了欧洲此后的全部历史。


《十字军东征是自卫行动》(2014年8月10日 首发 谢选骏)报道:


一直以来,十字军东征蒙受了不白之冤,好像这是无端的侵略;其实,活生生的现实证明给大家看到:十字军东征是自卫行动。2014年8年8日法新社报道:《ISIL追杀基督徒 斩下头颅挂十字架》!


“改信回教及付罚款,或去死。”是不是恐怖主义主义呢?

是也不是。

因为“改信回教及付罚款,或去死。”正是伊斯兰教的一贯主张和做法。在《古兰经》上有明明白白的记载,在一千四百年以来有每天的实践,正是因为这个缘故,回教的版图不断扩大,即使欧洲殖民主义猖獗了五百年,也没有扭转这一趋势。因为欧洲殖民主义扩张主要出于经济考虑,宗教动机相对是次要的。

不过在中世纪,正是因为回教的这样的“改信回教及付罚款,或去死。”的理论和实践,才激起了十字军东征的反抗行动。


回顾一下历史。


公元637年,阿拉伯人的铁蹄攻占了耶路撒冷以后,就在那里修建了清真寺与岩石殿,从此,圣地耶路撒冷多数时间都在阿拉伯伊斯兰教(中国人称为回教)徒的控制之下。四出扩张的阿拉伯回教徒虽然控制了圣城耶路撒冷,但由于阿拉伯人对本地基督徒实行怀柔政策,而外来的基督教朝圣者只是崇敬和向往圣地耶路撒冷,并没有夺取它的打算,因此两个宗教一直能够和平共处,这个局面一直延续到塞尔柱土耳其人在中东一带兴起之后。

公元1000年左右,一支塞尔柱土耳其人(Seljuk Turks)进入呼罗珊,即现今的伊朗东部及北部一带。1040 年塞尔柱人打败另一支突厥人建立的、以阿富汗为中心的伽色尼王朝,1055 年进入巴格达,并迫使哈里发封其为苏丹,建立起塞尔柱帝国 。从此,阿拉伯世界的“哈里发”开始为突厥的“苏丹”取代,并由此直接激起了“十字军运动”。而此后一千年间,回教国家与欧洲人的冲突,主要对象都是土耳其人而不是阿拉伯人。

当然,十字军东征不是一个偶然的历史事件,而是赎罪愿望、宗教修道、苦行朝圣的扩大化这时,《启示录》所说的“从天而降的圣城耶路撒冷”去,亲临沐浴神的荣耀光照,亲自在“圣城的光里行走”,已经成为每一个人的最大愿望。

这圣城耶路撒冷虽然是全部圣经的终点,其实也是近代一切乌托邦理想的起点:“我被圣灵感动,天使就带我到一座高大的山,将那由神那里从天而降的圣城耶路撒冷指示我。城中有神的荣耀。城的光辉如同极贵的宝石,好像碧玉,明如水晶。有高大的墙。有十二个门,门上有十二位天使。门上又写着以色列十二个支派的名字。东边有三门。北边有三门。南边有三门。西边有三门。城墙有十二根基,根基上有羔羊十二使徒的名字。对我说话的拿着金苇子当尺,要量那城,和城门城墙。城是四方的,长宽一样。天使用苇子量那城,共有四千里。长宽高都是一样。又量了城墙,按着人的尺寸,就是天使的尺寸,共有一百四十四肘。墙是碧玉造的。城是精金的,如同明净的玻璃。城墙的根基是用各样宝石修饰的。第一根基是碧玉。第二是蓝宝石。第三是绿玛瑙。第四是绿宝石。第五是红玛瑙。第六是红宝石。第七是黄璧玺。第八是水苍玉。第九是红璧玺。第十是翡翠。第十一是紫玛瑙。第十二是紫晶。十二个门是十二颗珍珠。每门是一颗珍珠。城内的街道是精金,好像明透的玻璃。我未见城内有殿,因主神全能者,和羔羊,为城的殿。那城内又不用日月光照。因有神的荣耀光照。又有羔羊为城的灯。列国要在城的光里行走。地上的君王必将自己的荣耀归与那城。城门白昼总不关闭。在那里原没有黑夜。人必将列国的荣耀尊贵归与那城。凡不洁净的,并那行可憎与虚谎之事的,总不得进那城。只有名字写在羔羊生命册上的才得进去。天使又指示我在城内街道当中一道生命水的河,明亮如水晶,从神和羔羊的宝座流出来。在河这边与那边有生命树,结十二样果子,(样或作回)每月都结果子。树上的叶子乃为医治万民。以后再没有咒诅。在城里有神和羔羊的宝座。他的仆人都要事奉他。也要见他的面。他的名字必写在他们的额上。不再有黑夜。他们也不用灯光日光。因为主神要光照他们。他们要作王,直到永永远远。天使又对我说,这些话是真实可信的。主就是众先知被感之灵的神,差遣他的使者,将那必要快成的事指示他仆人。看哪,我必快来。凡遵守这书上预言的有福了。这些事是我约翰所听见所看见的。我既听见看见了。就在指示我的天使脚前俯伏要拜他。他对我说,千万不可。我与你,和你的弟兄众先知,并那些守这书上言语的人,同是作仆人的。你要敬拜神。他又对我说,不可封了这书上的预言。因为日期近了。不义的,叫他仍旧不义。污秽的,叫他仍旧污秽。为义的,叫他仍旧为义。圣洁的,叫他仍旧圣洁。看哪,我必快来。赏罚在我,要照各人所行的报应他。我是阿拉法,我是俄梅戛,我是首先的,我是末后的,我是初,我是终。那些洗净自己衣服的有福了,可得权柄能到生命树那里,也能从门进城。城外有那些犬类,行邪术的,淫乱的,杀人的,拜偶像的,并一切喜好说谎言编造虚谎的。我耶稣差遣我的使者为众教会将这些事向你们证明。我是大卫的根,又是他的后裔。我是明亮的晨星。圣灵和新妇都说来。听见的人也该说来。口渴的人也当来。愿意的都可以白白取生命的水喝。我向一切听见这书上预言的作见证,若有人在这预言上加添什么,神必将写在这书上的灾祸加在他身上。这书上的预言,若有人删去什么,神必从这书上所写的生命树,和圣城,删去他的分。证明这事的说,是了。我必快来。阿们。主耶稣阿,我愿你来。愿主耶稣的恩惠,常与众圣徒同在。阿们。”(《启示录》二十一章10节—二十二章21节)


这样,去圣地旅行的朝圣活动,规模越来越大,于是,在公元1065年,就出现了一支由主教带领七千日耳曼信徒组成的朝圣队伍,浩浩荡荡地向耶路撒冷行进。当他们来到耶路撒冷这耶稣基督受难的地方,沿着当年耶稣基督身背十字架走过的道路,亲眼目睹耶稣基督被钉死的那座头骨形状的小山丘──髑髅地时,心中就感到了耶稣基督承受十字架的重负与苦难,来为世人赎罪的意义。自我赎罪的愿望,使得十字架不再是痛苦耻辱的象征,而是天国福音的象征,成为每一个信徒坚守信仰的标记。来到圣地耶路撒冷,就是通过苦难行程的考验,在灵魂的净化之中来走向新天新地。


但是,这个局面到公元1077年当塞尔柱土耳其人占领耶路撒冷以后,就完全改变了。基督教的朝圣者就开始受到限制,占领者还向朝圣者征收高额的费用,因为此时的塞尔柱土耳其人正在猛攻拜占庭帝国,需要源源不断的军费开支。取代了阿拉伯回教徒进行再度扩张的土耳其回教徒,连番征战得胜,势力直接插入欧洲基督教国家内部。在中东,当地的基督教徒不断遭受宗教迫害,许多信徒遭到勒索或杀害,另一些人被迫改信回教。土耳其人几次逮捕耶路撒冷的基督教总主教,然后拉着他的头发到街上游行,以达到恐吓勒索的目的。比阿拉伯人缺乏宽容精神的土耳其人从此切断了东西方之间的交通,朝圣的基督徒到耶路撒冷的道路被封,拜占庭帝国也被回教势力包围。到了公元1085年,日耳曼信徒前往圣地耶路撒冷的道路已被完全切断。1092年,已经横扫了拜占庭帝国后方的小亚细亚地区的塞尔柱土耳其人,又占领了离君士坦丁堡只有十来公里的尼西亚。据史家记载,那时在君士坦丁堡的皇宫里从窗户望出去,所能看到的地方就有很多不再属于拜占庭帝国了。不到四百年以后,1453年,另外一支土耳其人奥斯曼部落终于攻占了君士坦丁堡和拜占庭帝国的全部领土,并把君士坦丁堡一直占领到今天。


回到十一世纪,在拜占庭帝国苦苦坚持了三年以后,由于大苏丹的去世,塞尔柱土耳其帝国开始瓦解,拜占庭皇帝终于等来了收复失地的那一天。然而,经过多年的战争,拜占庭帝国早已衰弱不堪,没有能力承担起这一重任。于是,在公元1095年,拜占庭皇帝阿列克修一世向罗马教皇乌尔班二世求助,希望对方帮助其征募雇佣军,以便进行反攻。


来自拜占庭帝国的求助,得到了罗马教皇乌尔班二世〔Urbanus II,1042─1099年〕的积极响应,教皇在1095年11月28日发表演说,呼吁欧洲信徒组织自卫武装,反抗异教攻占圣地耶路撒冷的侵略行为。后来人们因为参加战争的民众佩有基督受难的十字标志,因此称他们为“十字军”〔Crusades〕。


乌尔班二世出生于法国贵族家庭,受过良好教育,年青时在兰斯任副主教,先后担任克吕尼隐修院修士、副院长、红衣主教,1088年当选为罗马教皇。1095年11月28日法国克雷蒙〔Clermont〕召开了一次宗教会议,会议有六七百名主教和修院院长参加。会议闭幕前夕,他面对数以千计的听众,发表了历史上最有影响力的演说,向出席者们叙述了土耳其人在耶路撒冷践污圣地、迫害基督教徒的情况,并呼吁他们组军东征,解救在东方遭受苦难的教友。这一演说不仅改变了世界历史,而且作出一个“宗教战略的典范之作”。在演讲中,他抗议侵占巴勒斯坦圣地的塞尔柱土耳其人亵渎上帝、污辱朝圣者。他声称东方教会再三求援,基督教世界已因回教徒的胜利而蒙羞。在这种情况下,他一面呼吁所有基督教国家联合起来,投入圣战,为“夺回主的陵墓”而进行十字军东征;另方面他指出,圣地是一片肥沃富饶的土地,宣布参加十字军东征可以免除一切苦行,其宗教上的罪行可以得到赦免。


分析家认为,乌尔班的演说以上述两个方面对动机最高尚的人和动机最卑鄙的人都具有同样的吸引力,结果在听众当中激起了澎湃如澜的热浪。在他的演讲结束之前,全体听众高呼:“这是上帝的旨意!”这个口号很快就成了十字军东征的口号。在几个月内,第一次十字军就出发了,随后就爆发了一系列长期的神圣战争,这场系列战争长达两百多年,完全改变了地中海国家的风貌。尽管乌尔班二世本人在第一次十字军占领耶路撒冷两周后就去世了,并未听到占领的消息,但若没有他的鼓舞就不会有十字军东征。虽然远征的条件已经成熟,但要掀起一场全欧运动,必须有一个宗教战略方面的核心人物,仅仅依靠政治领导是不够的。


乌尔班二世的《演说辞》堪称宗教之作为战略的典范:


“上帝的众子啊!你们既然应许天主要热忱维持彼此的和平,要忠实执行教会的法律,那么现在就有一个重要的任务在等待你们:这是一件你们自己和天主同样关心的事,这就是你们必须去救助那些住在东方的兄弟们,他们正迫切期待你们的援助,而且也时刻祈求你们的援助。


正如你们所知,一个来自波斯的民族,塞尔柱突厥人已经入侵我们东方兄弟的国家,他们一路攻到号称‘圣乔治臂膀’的地中海边境,在罗曼尼亚〔小亚细亚〕,突厥人七次攻打基督徒,七次获胜,又侵占了我们的圣地──耶路撒冷,他们在大肆蹂躏上帝的国度,毁坏基督教堂,掳杀虔诚的上帝子民,污辱贞洁的妇女,贪婪地饮着受洗儿童的鲜血。如果你们允许他们继续这样下去而不加干涉,他们就会更加猖獗地伸出魔掌,打击上帝所信任的子民,那将是件多么令人羞耻的事。所以我要勉励你们,也恳求你们──不是我,是主亲自勉励你们,基督的使者们,督促一切有封爵等级之人,乃至所有骑士、士兵、富人与穷人,都必须迅速予东方基督教徒以援助,把凶恶的突厥民族赶出我们的领土!我告诉在座的各位,也通知不在场的人:这是主的旨意。


让我们投入一场神圣的战争──一场为主而重获圣地的伟大的十字军东征吧!让一切争辩和倾轧休止,登上赴圣地的征途!从那个邪恶的种族手中夺回圣地!那个地方〔耶路撒冷〕,如同《圣经》所言,是上帝赐与以色列后嗣的,遍地流着奶和蜜。耶路撒冷是大地的中心,其肥沃和丰富超过世界上的一切土地,是另一个充满欢娱快乐的天堂。我们这里到处都是贫困、饥饿和忧愁,连续七年的荒年,到处都是凄惨的景象,老人几乎死光了,木匠们不停地钉着棺材,母亲们悲痛欲绝地抱着孩子的尸体。东方是那么的富有,金子、香料、胡椒俯身可拾,我们为什么还要在这里坐以待毙呢?


这是一场值得参加,终将胜利的战斗。让那些过去做强盗的人,现在去为基督而战,成为基督的骑士吧!让那些过去与自己的亲朋兄弟争斗不休的人,现在理直气壮地同那些亵渎圣地的野蛮人战斗吧!让那些为了微薄薪水而拼命劳动的人,在东方的征途中去取得永恒的报酬吧!身心交瘁的,将会为双倍的荣誉而劳动,他们在这里悲惨穷困,在那里将富裕快乐。现在他们是主的敌人,在那里将成为主的朋友!毫不迟疑地到东方去吧!凡是要去的人都不要再等待,赶紧回去料理好事务,筹备足经费,置办好行装,于冬末春初之际,奋勇地踏上向东的征途!


本着主赐予我的权柄,我郑重宣布:凡参加东征的人,他们死后的灵魂将直接升入天堂,不必在炼狱中经受煎熬;无力偿还债务的农民和城市的贫民,可免付欠债利息,出征超过一年的可免纳赋税。凡动身前往的人,假如在途中,不论在陆地或海上,或在反异教徒的战争中失去生命的,他们的罪愆将在那一瞬间获得赦免,并得到天国永不朽灭的荣耀。向着东方出发吧!不要犹豫,不要彷徨,为荣耀我主,去吧!”


他还建议,这支人民军队以“十”字标志为旗号,并在胸前或肩上配带十字徽章。


教皇的演说,让冒着风雪出席会议的信徒感动得流下了眼泪,现场情绪十分高昂。许多人在教皇演讲结束后,争着向他领取十字徽章,表明参军东征的意愿。在演说词的鼓舞下,十字军东征〔Crusades Expeditions,1096-1291年〕前后进行了八次。


乌尔班二世的克莱芒演说是用法语发表的,美国人汤普森所撰《历史著作史》中称,该讲稿有四份记录,但都不完整且辞章各异。有的版本还有以下开场白:


“各位敬爱的兄弟:我,凭借上帝恩赐而成为基督教教宗和整个世界领袖的乌尔班,向你们发出最紧急的呼吁。我作为背负天命的使者,来到你们这群上帝的仆人中间。我希望能在你们身上找到我所期待的那种对上帝的忠贞。但如果你们身上有任何有违上帝意旨的异端,我也将尽我所能,加以化解。上帝使你们生为他大家庭中的仆人,让上帝通过你们的服务感受到你们的虔诚,这将是你们由衷的幸福。你们被称作牧羊人,有鉴于此,你们不应当做为金钱的佣人,而应该做一个时刻手握牧杖的真正的牧羊人,不要偷懒,而要从所有的方面保护你的羊群。如果你玩忽职守漫不经心,导致狼叼走了你羊群中的任何一只羊,那么毫无疑问你将失去上帝许给你的奖赏。及后,你只能在地狱里追悔莫及地试图擦去你的污点。福音书上说:“你们是世上的盐。盐若失了味、怎能叫它再咸呢。以后无用、不过丢在外面、被人践踏了。”(《新约·马太福音5.13》)世界是多么需要盐啊(译者注:耶稣在山上宝训中把教徒比作盐)!对你们来说,确应像盐一样保持其特质,在对尘世的愚昧的低级趣味中开启智慧,否则当主对他的信徒们布道时,将从他们身上发现原罪导致的腐败与脓疮。他将发现他们的病痛,那就是罪恶──来自于他们对自己的责任马虎大意,他将把他们作为无用之物,投入充满不洁之物的深渊,因为他们愧对主的伟大牺牲,他必会将他们逐出他所爱的神圣之所。


对一个人来说,要持有“盐”的品质,应该做到谨慎而有远见、谦逊而有学识、平和而有警觉、虔诚而诚实、公正而纯洁。以其昏昏,何能使人昭昭?己不正,何以律人?若一个人憎恶和平,他怎能让他人保守和平?又或者一个以卑污之行玷污自己双手的人,他又能清洗他人身上的不洁?我们读到过,“若是盲人给盲人引路,二者都要掉在坑里。”(《新约·马太福音15.14》)首先正己,方可律正追随你的人。如果想让上帝对你友善,就得满怀欣喜地去做能取悦于他的事。你尤其必须做的是,让属于教会的一切权益,都遵守教会的法规。要谨防圣职买卖的罪行在你们之中生根,任何买或卖教会职务的人都将接受主的鞭笞,将被赶向混乱与毁灭。要保证教会和圣职的纯洁。要将什一税视为对上帝的奉献,诚实地缴纳土地中的一切出产,不得藏匿或私售,任何谋夺主教的人,将处以流放,任何谋夺教师教士、圣职人员、修女、以及其仆人商旅及朝圣者的人,将被革出教门,让所有的强盗、纵火犯及其同伙都被驱逐出教。任何拒绝布施的人,都将下地狱受诅咒,为何他会和抢夺者受同样的处罚?因为《路加福音(16:19)》上说,他窃取了本属于别人的东西,却没有好好利用属于他自己的东西。


如你们所见,长久以来,世界因为罪恶而陷于混乱。在你们的一些省份中形势尤坏,我早就告诫过你们,而你们在执行正义方面表现得如此不得力,以至于行路的旅人无论白天黑夜都难以免于强盗的袭击;无论在家里还是在外面,人们都时刻处在被抢劫和被诓骗的危险之中。因此,我们有必要停止纷争与冲突,重新实现我们神圣的父辈达成的“上帝休战”。我敦促并要求你们每一位,努力维护你们教区的休战局面,如果任何人由于他的贪婪或傲慢打破这一协议,将由权威的上帝与教廷予以制裁。


尽管如此,上帝的子民们,你们已经承诺将比以往更将坚定地维护和平,捍卫教会的权利,但还有一项重要的工作等待你们。你们必须拿出基于你们的正直的力量,去应答另一个就像来自上帝一样的号召。你们东方的兄弟正急切地需要你们的帮助,而你们必须向你们经常承诺的那样尽快地施以援手。


为主而死,那不是一种牺牲;为主而死,那是一个幸福。因为主说,今天你就和我在乐园里了。


谢选骏指出:号召基督徒组成保卫信仰的十字军,对异教徒进行军事讨伐,其实并非罗马教皇乌尔班二世的首创。早在公元1063年,法国贵族就组织了一支骑士队伍,代表基督徒向占领西班牙的阿拉伯人进行圣战,并发誓要将这些阿拉伯人赶走。不过,在阿拉伯人的大军面前,一队人数不多的骑士无济于事,结果只好败下阵来。随后在公元1073年,又有法国的贵族率领人马,前往西班牙与阿拉伯人作战,但仍然不是阿拉伯大军的对手。这就意味着十字军的圣战必须具有相当的规模,才能够在势均力敌的对阵之中保持不败。十多年过去了,在1085年,卡尔提斯王阿尔封斯六世率领来自西班牙、法国、德国的庞大骑士军团,取得了圣战的第一次胜利,攻克了阿拉伯人占领的托里多城,引起了诸多王公贵族的群起效法。所以,在一年以后,阿拉伯人击败阿尔封斯六世的时候,法国贵族立即率领军队进入西班牙。所有这些在西班牙进行的针对回教徒的圣战,都得到了罗马教皇们的支持,教皇允诺每一个去西班牙进行圣战的天主教徒,可以赦免一切罪恶。因此我们可以说,西班牙的“收复失地运动”,是十字军运动的先驱。


而教皇乌尔班二世的创造性在于,通过著名的演说,揭开了十字军东征的序幕。


首次的东征十字军共有两队。第一队是由隐修士彼得所率领,此支十字军是由二万名贫农组成,称为“农民十字军”,出发不久,巳有好几千人病死于途中。此支军队缺乏训练,从君士坦丁堡进入小亚细亚,很快就被土耳其人的正规军屠杀干净。这一生命与鲜血凝成的失败,使乌尔班二世不敢再掉以轻心,决心以骑士为骨干来组成精锐的主力部队。这些骑士或者是破了产的贵族,或者是没有长子继承权的贵族子弟,他们在一无所有之中渴望摆脱困境,除了有受宗教信仰驱动的一面之外,他们还表现出强烈的好战欲望与急于获得财富的贪心,关于这一点,早在西班牙对阿拉伯人进行圣战的时候就已经得到了充分的预演。公元1096年8月,由法兰西与意大利两国的王公贵族组建的以骑士为核心的十字军开始陆续出发,在君士坦丁堡汇合,这支圣战大军的人数在两万五千到三万人之间。


他们在1097年齐集君士坦丁堡,苦战数个月,占领了安条克等城市。但很快又被土耳其大军包围。经过了两年的苦撑,1099年十字军占领耶路撒冷。随即十字军建立了十字军国家耶路撒冷王国,同时还建立了三个附属小国:伊德萨伯国、的黎波里伯国、安条克公国。


1144年,塞尔柱帝国攻占伊德萨。耶路撒冷国王向法王路易七世和“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德意志国王康拉德三世求援,开始了第二次十字军东征〔1147-1149年〕。出动较早的德意志十字军在小亚细亚被土耳其人击溃。法国十字军攻占大马士革的企图也落了空,故这次远征未达到任何目的。


1187年,埃及苏丹萨拉丁攻占耶路撒冷,俘虏了耶路撒冷国王。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腓特烈一世〔红胡子〕、英国狮心王理查一世和法王腓力二世发动了第三次十字军东征〔1189年-1192年〕。腓特烈率其部队,沿上次远征的陆路穿越拜占庭。法国人和英国人由海路向巴勒斯坦挺进,途中占领了西西里岛。德意志十字军最初约十万人,一路上伤亡惨重,冲过了整个小亚细亚,但红胡子在横渡萨列夫河时溺死,其军队也就随之瓦解。腓力占领了阿克拉港后,于1191年率部分十字军返回法国。理查在叙利亚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攻占了塞浦路斯,并建立了塞浦路斯王国,以后,于1192年与埃及苏丹撒拉丁签订和约。据此和约,从提尔到雅法的沿海狭长地带归耶路撒冷王国所有,耶路撒冷仍然留在穆斯林手中。


1202年,教皇英诺森三世发起了第四次十字军东征〔1202年-1204年〕。最初的目标是埃及,后来改变了军事计划,攻占了君士坦丁堡,拜占庭帝国的大部分土地也被攻克,并建立了拉丁帝国〔1204年-1261年〕。儿童十字军〔Children's Crusade,也称童子军〕也在第四次十字军东征时兴起。当时人们鉴于十字军一再失败,认为是成年人有罪,不能解放“主的陵墓”,只有无罪的儿童才能解放耶路撒冷。1212年,法国的几万儿童组成军队出征东方,部分遭遇风暴被淹死,另外一部分被作为奴隶贩卖到埃及。随后德国的第二批童子军在翻越阿尔卑斯山时死亡大半,剩下的人被阻在意大利,会途中又因为饥饿、寒冷和生病死去许多人。


第五次十字军东征〔1217年—1221年〕酝酿很久。1213年4月19日,教皇英诺森三世要求信徒组建一支新十字军。不过,此教令得不到欧洲的君主们支持。于是,教皇要求教士进行布道宣传,将信徒、社会地位较低的贵族和破落的骑士加入十字军。1215年11月,教皇在拉特兰大堂主持召开了宗教会议,宣布组建一支以攻打埃及为目标的十字军,通过战胜埃及的穆斯林王朝进而重新夺取耶路撒冷。1217年,十字军先到地中海东岸的十字军城市阿克开拔。途中,君士坦丁堡拉丁帝国年迈的皇帝约翰、塞浦路斯的于格一世和安条克公国的王储博希蒙德四世也加入支持。其间,十字军按惯例沿途掳掠。在1218年6月,开始包围达米埃塔。但在几个月的战争中,疾病困扰着十字军。适逢此时,穆斯林苏丹阿迪尔死了。1219年11月,达米埃塔失守。十字军终打开了胜利之门。1221年,十字军企图进攻开罗。战役中,穆斯林军队借尼罗河水截断十字军的路,并包围十字军。9月,穆斯林收复达米埃塔。第五次十字军战争终告失败。


第六次十字军远征〔1228—1229年〕,是在“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腓特烈二世率领下进行的,这次远征使耶路撒冷在1229年暂回到基督教徒手中,但1244年又被穆斯林夺回。


法王路易九世发动第七次十字军东征〔1248年-1254年〕,进攻埃及惨败,路易九世被俘。1250年以大笔赎金赎回。


第八次十字军东征〔1270年〕还是由法王路易九世领导,进攻突尼斯。路上发生流行病,路易九世染病身亡,军队撤退。


此后,教皇或国王都号召不起东征,十字军在东方的领土逐渐落入穆斯林手中。1291年,最后一个据点阿卡〔今以色列北部城市〕陷落,耶路撒冷王国灭亡,十字军东征以失败告终。


十字军的参加者社会成分繁杂不一,武器装备也不统一。身裹甲冑的骑士装备的是中等长度的剑和用于刺杀的重标枪,一些骑马或徒步的骑士除剑外,还装备有锤矛或斧子。大部分农民和市民装备的是刀、斧和长矛。十字军采用的是骑士军战术,战斗由骑士骑兵发起,一接战即单个对单个的决斗,协同动作有限。与十字军作战的土耳其人和阿拉伯人的主要兵种是轻骑兵。交战时,他们先用箭击溃十字军的部队,然后将其包围,实施攻击,分隔成数个孤立的部分加以歼灭。


但十字军毕竟打开了东方贸易的大门,使欧洲的商业、银行和货币经济发生了革命,并促进了城市的发展,造成了世界走向现代化的条件。十字军还使东西方文化与交流增多,刺激了西方的文艺复兴,阿拉伯数字、代数、航海罗盘、火药和棉纸,都是在十字军时期内传到西欧的。十字军也通过失败促进了西方军事学术和军事技术的发展。如欧洲人开始学会制造燃烧剂、火药和火器;懂得使用指南针;海军也有新的发展,摇桨战船开始为帆船所取代;轻骑兵的地位与作用得到重视等。


十字军运动的失败,其直接后果就是拜占庭帝国的灭亡,和巴尔干半岛的沦陷,以及整个东欧和中欧的门户大开。但是这也从反面让我们见识到:宗教因素在欧洲安全战略上的重要作用。


后来,欧洲人通过向美洲和远东的扩张,来包围了回教世界。中国也遭受殖民之苦。在这种意义上,中国也是穆斯林扩张的受害者。而且,回教还深入中国内地,建立了许多殖民村落和自治区域,势力远远超过了欧洲殖民者。在中国引起了死人无数的“回民起义”。


在多数读者既不是基督徒也不是回教徒的中文网站上,我看到了6.76%的人支持这样屠杀基督徒,91.89%的人反对,1.35%的人不关心。


这说明,多数人类还有良知,所谓“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的。同时也说明,中国人已经意识到,回教扩张的战火已经燃烧到中国境内,再也不能隔岸观火了。


十字军作为战争关系到人类的命运!

谢选骏:中央文革来到美国

  《“你好日子不多了!”川普批评者担心遭报复 或走或隐居…》(纽约资讯 2024-11-12)報道: 据NBC News 11月11日报道 川普政府前官员奥利维亚·特罗伊(Olivia Troye)曾在今年8月的民主党全国代表大会上发表演讲谴责川普。最近,她在登机时,一名乘客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