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谢选骏全集

2023年8月24日星期四

谢选骏:中国重回油灯时代

《西方记者辛苦耕耘六十年 一夜回到“毛时代”》(2023-08-19 美国之音)报道:


林培瑞评论文章:在毛时代,西方记者有关中国的报道,一般都不能发自中国。他们身在海外,尤其在香港。工作方法主要是读北京发出来的官方报道的英文翻译,再加点自己的分析,很难深入,只能反映中共自己愿意说的政治表层。唯一的例外是一位匈牙利老传教士,拉达尼神父(Father Laszlo Ladany)。他中文好,头脑灵,能“倒着读”官方媒体,归纳出一些较深入的消息。比如看到这么一条消息:“英勇的解放军战士在合肥附近抢救13名煤矿工人”,拉达尼就知道在合肥附近大概发生过可怕的大规模矿山灾难。拉达尼从1953年到1982年出版定期刊物“中国新闻分析”(China News Analysis)。


西方学者的情况与记者差不多,只能远距离看中国。我1966年春天在哈佛大学跟傅高义(Ezra Vogel)念了一门“当代中国社会”的课程。傅教授此前在香港访问过从中国大陆跑过来的难民,讲课的内容主要是从访问录抽出来的。这方法虽然不理想,可是比任何别的办法好。商人进不去中国,极少数的游客能进去,但只能看到被清理好的表面。欧洲外交官在北京有那么几个,美国没有。美国60年代派了三个人到月球,到中国是零。


邓小平改革开放,西方看中国视野更宽广


毛死以后,邓小平宣布“改革开放”,许多西方媒体派记者到北京。能报道的还是有限,但比以前深入一些,视野也比以前广阔多了。综合性的书开始出现。纽约时报记者福克斯·巴特菲尔德(Fox Butterfield),中文名叫包德甫,出了他的“苦海余生”(China: Alive in the Bitter Sea)。杰伊·马修斯和琳达·马修斯(Jay and Linda Mathews)夫妻俩,一位是华盛顿邮报记者,一位是洛杉矶时报记者,合编了他们的“十亿:一篇中国编年史”(One Billion: A China Chronicle)。对西方读者而言,要是说毛时代是吃小摊子,那现在是进了超级市场。


能进中国的学者也比以前多多了,做野外考察,民意测验,高级访谈都有可能。六四屠杀之后有几年交往退步,但在90年代后半部和00年代又恢复了,局面也进入了一种有中国特色的“正常”。西方学者和记者掌握了中共的规则,也学会了怎么对付。


但到了习近平时代,这种较平稳的互相认可被打断了。外国记者能行动的空间被压缩了,中国人被警告不要接受外媒采访。到了2020年,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和华盛顿邮报驻中国的记者被赶走。疫情之后,在中国工作的西方记者和学者比十几年以前少多了。结果有点像毛时代:搜集材料,做分析,写稿子,常常只好在海外进行。


习治下,一切回到毛时代?


因此记者和学者都开始问:绕了一个大圈子了吗?花甲一轮,六十年以后是否回到了毛时代的状况?


问题问得好,但我的回答是否定的。我们没有回到60年代。不管是今天的外国记者还是今天的中国社会,与六十年代绝然不同。


先说记者吧。60年代的西方记者(把拉达尼放在一边做例外)不会中文,完全依靠口头与书面的翻译,对中国历史与文化的了解限于皮毛,而且主要是那种“通商口岸”传下来的“欧亚”文化。现在的记者不同,很多基本上会说过关的普通话,也愿意打听中国底层和偏僻地方的社会经验。美国记者何伟(Peter Hessler)和张彦(Ian Johnson)是明显的例子。何伟2001年出版的“江城”(River Town: Two Years on the Yangtze)非常朴素和真实地描写了四川涪陵区老百姓的日常生活。


张彦最近的一本书叫“星火:中国民间历史学家为未来而战”(Sparks: China’s Underground Historians and Their Battle for the Future),深入记载了艾晓明、江雪、谭合成、唯色和其他几位民间历史学家在官方的压制和阻扰下坚持发现和表明自己国家的真实历史。这两个记者还有别的著作,深度都比60年代西方记者的书有天地之别。持有这种水平的作者,不管以后能否进中国,不可能回到毛时代的那种洋人记者的天真。毛时代有一部分记者被“共产香格里拉”的理想吸引住了,专门写海市蜃楼,不写实际。这些人今天还有他们的继承者,例如加拿大的贝淡宁(Daniel Bell),但主流学者不买账,这与60年代很不同。


毛习时代民间意识大不同


再说中国社会六十年来的变化。习近平想做毛泽东根本做不成。他没有毛的聪明,也没有他的魅力。但更关键的区别是毛统治的社会与今日的社会很不同。在60年代,一个普通老百姓只能认识顶多几十个人,有看法的话,根本没办法知道有多少别人有同样的看法。“集体”“主流”“国家”都怎么想,他只能听“领导”说。但今天,有了网络,一个人能够跟无数人有联系,知道他们对事情的看法。独裁者,毛与习,他们的目标没变:希望控制民间的思想。毛的独家宣传很有效,很多老百姓真把它信了。但在习时代,信息的来源多,老百姓的想法五花八门,也包括调侃。独裁者照旧想统一民间思想,但民间能敷衍,能装信。


举个例子来说明毛时代和习时代民间意识的不同。1970年3月5日,北京的小学和中学老师带了一批一批的年轻学生到北京朝阳区的工人体育场,让他们目睹枪毙过程。那天后脑勺吃子弹的是27 岁的遇罗克,他的过错是写过文章批评共产党。57年后,2023年6月15日,也是在同样的工人体育场,阿根廷与澳大利亚的足球队进行国际比赛。突然有一位中国球迷,十八岁,跑到球场上热情地拥抱了阿根廷球星梅西(Lionel Messi)。公安人员出来想抓,小伙子奔跑规避,公安跟着,一时追不上。这插曲本身挺好玩儿,但我想指出来的是观众的反应。全体欢呼鼓掌,支持小伙子,一会儿又齐声叫“牛逼!”这种反应在毛时代做梦也见不到。


我的意思不是说我对中国的将来乐观。老百姓能运转的空间比毛时代多是事实。但习近平所追求的(而毛没有的)科技极权主义也是可怕的事实。但无论如何,中国社会无法重回毛时代。


网民嚎叫:


鬼见愁 今天 04:40

duoguoyimin这厮能办百万个国家的护照,可拿中共国共匪头目圣地中南海嫖娼特别通行证,自由出入并隐藏身份嫖中共国国母,

heihei 今天 01:07

69护照、移民办理:可办理全新身份和原国籍无关联,隐藏身份财产保护人身安全,黑户、体制内也可办理。微信:duoguoyimin

jinpingxi 2023年08月19日 22:01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改革开放这几十年,老百姓真正了解和体会了什么才是发达国家的美好生活,事情往好的方向发展,大家都愿意接受,但要是开倒车,尤其是影响到了老百姓的日常生活,等民怨到一定程度,就会爆发,大家都在等这一天。

lary 2023年08月19日 20:37

换句话说,西方对于中国的物质援助并非一无所获,有些东西是回不去的。


谢选骏指出:林培瑞,高加索人,是个“中国的半通”,半瓶子水摇得响,六四屠杀之后他把方励之藏入汽车后备箱里,带进驻北京的美国大使馆。之后,离开中国就再也没有回去过。林培瑞的主要言论之一就是《我对中国的年轻人感到失望,除了韩寒》(05/23/2010)——

南都周刊:现在对韩寒也有一些不同的看法,比如《时代周刊》的报道,哥伦比亚大学的文学教授刘禾(Lydia Liu)就认为“韩寒精心考虑的叛逆代表了他这一代人和执政党之间建立的默契,那就是:让我们尽情享乐,我们也不挑战你管理国家的权利。韩寒以尖锐批评政府和体制著称,但实际上他只是一个将年轻人的不满能量导入消费主义程序的自愿参与者。”您怎么看?

林培瑞:我不太同意这种看法。韩寒跟政府有“默契”吗?韩寒损政府的那么多方面,包括敏感问题(比如最近的福建三网民事件),点击率又那么高,难以置信官方会欢迎甚至跟他建立“默契”。假设说有默契的话,为什么有那么多“五毛党”出来批评韩寒,批评《时代周刊》给韩寒提名最有影响力的人?要是有人跟政府有这种“默契”,那我觉得应该说是“新左派”。刘禾兼任清华大学教授,清华就有不少这种“小骂大帮忙”的新左派的声音,有些问题上刘禾自己的声音也属于这种“新左”的声音。


谢选骏指出:根据我对中国的了解,如果现在世界各国突然消失了,那么中国就将一直退化下去,废除外语、废除科学、废除一切现代知识……重回油灯时代。因为对于华人最感兴趣的“升官发财”来说,油灯时代的一切已经完全可以满足需求了。当然,皇帝的陵墓里可能会装上电灯,但老百姓家里就不必了,省得天天上网翻墙。除非,华人社会改掉“官本位”的毛病。不过我看,连台港澳海外华人社会都不能改,何况中国大陆的“封建社会”。


谢选骏:抽象就是歪曲


《人类大脑是何时进化出抽象能力的?》(2012-11-06 双语对照)报道:


人类大脑是何时进化出抽象能力的?或许史前的壁画艺术能给我们一些启示。


拉斯科洞窟的毕加索:人类大脑如何进化,史前艺术告诉你——


阿尔塔米拉洞穴的野牛,绘于25000年前


“是什么使人类成为人类?”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观点,如果你曾是一名文科生,你可能不加犹豫地回答道:“人性。”可能你还会说得更详细一点,引用评论家霍尔丹?麦克福尔(Haldane McFall)的话:“史前人不懂艺术,也就比荒野上的野兽强那么一点。”


好的,这种观点让你觉得自命不凡,但是这种回答对吗?不尽然。通过艺术家和历史学家对洞窟绘画、雕刻和其他史前艺术的研究,古生物学家倾向认为,表达自我能力的提升促进了现代人类认识世界的能力。表现各类事物的符号可能预示着语言的起源。用木炭、富含铁的赭石、动物的碎骨和尿作画,意味着史前人明白怎样的材料结合能形成具有新特性的物质。设想十万年后在南非海岸的一个洞窟,人们发现油漆存储在鲍鱼壳里——做这事的前提是创新和规划。


袋鼠、野狗、龟以及一些装饰性的圆点,澳大利亚纳玛吉国家公园,绘于40000年前


上个世纪70年代以来,人们一直纠结人类是什么时候开始艺术创作,才使人类产生了人性的。斯坦福大学的理查德?克莱因(Richard Klein)认为德国霍伦斯泰因的斯塔德尔洞窟发现的3万年前“狮子人”雕像( Lion Man of Hohlenstein Stadel,右图)证实了他的理论,即4万年前的一场基因突变导致我们的祖先心智忽然进步发展(智人已经存在20万年,但是显然他们大多数时间没创作出什么有意义的作品。)然而,1991年,南非挖掘出的77000年前的珠子和红色赭石的雕刻碎片颠覆了克莱因的假设。这一发现意味着象征性思维的出现比我们想象得要早——甚至在那时现代人的形体已经形成。发掘出的古老人工制品,推翻了改变游戏规则的基因突变设想。2012年,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的古人类学家柯蒂斯?马里恩(Curtis Marean)对史密斯森协会(联合国博物馆)艾琳?韦曼(Erin Wayman)阐述传统智慧时说:“一直影响现代人类行为和形成现代人独特性的传统智慧,这些在早期人类身上就已出现。”


好像那时的人类已经具备抽象能力。今天可以说,抽象图像无处不在,从现代艺术博物馆(Museum Of Modern Art)的墙壁到我们智能手机上图标。可是如何通过史前艺术来理解这种抽象能力?拉斯科洞窟(Lascaux)、内尔哈(Nerja)、肖维(Chauvet)洞窟的画像看起来远非高度写实主义。有种解释简单地认为,当人类刚出现时,我们祖先没有时间或技能描绘牛马。神经科学研究者怀疑,旧石器时代的抽象画可能真的反映了我们对世界的认知过程。


拉斯科洞穴的大角鹿,画面下方有一排圆点


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脑与认知中心主任,也是《会讲故事的大脑:一位神经科学家探求是什么让我们有了人性》(The Tell-Tale Brain: A Neuroscientist's Quest for What Makes Us Human )一书的作者威斯?拉马钱德兰(VS Ramachandran)是这个理论的主要支持者。拉马钱德兰概述了审美的十条基本原则,只有它们能让我们大脑视觉皮层神经兴奋和愉悦。其中一条提到峰值移动(peak shift),他说:“我们发现故意变形的刺激物比刺激物本身更让人兴奋。”1950年科学家尼科·丁伯根(Niko Tinbergen)首次发现峰值移动。他注意到海鸥幼雏敲打母亲的嘴喙,以求母亲给它们喂反刍的鱼,丁伯根想知道鸟喙为什么产生这种反应。他给银鸥幼雏展示末端画着一个红点的木棍,就像成年海鸥的喙端。幼雏啄击的很快。接着,他给那个木棍添上二个红点,木棍再次出现在幼雏面前时,幼雏啄击地更加急切。实验结果显示海欧幼雏对刺激物的反应增强,源于刺激的红点增多。丁伯根称这种反应为“峰值移动”(因为所有高峰值啄击都发生在刺激物发生变化以后。)


拉马钱德兰洞察到了幼雏兴奋啄击与早期人类描绘周围世界之间的联系。如果我们的祖先也天生对夸大的刺激物反应更强烈,那么意味着这种倾向也能在他们的艺术中找到。果然,在西班牙和澳大利亚的洞穴壁画中,我们的祖先大部分着重于描绘动物:野牛的细腿托着健硕的身体,犀牛长着巨大的犀角,笨重的熊有着非常大的下巴。人类的表现形式简明扼要。1908年在奥地利发现了11厘米高的维纶多夫的维纳斯(Venus of Willendorf)雕像,表现的是25000年前的女性:下垂的乳房,肚子凸起,女性生殖器突出。她没有胳膊或面部特征,因为它们对表现女人的生育能力无足轻重。更古老的一个雕像——费尔斯洞穴的维纳斯( Venus of Hohle Fels),她几乎没有头和四肢,通过宽臀和精心雕刻的骨盆带来表现她的性感,生育和丰满。


费尔斯洞穴的维纳斯


人类学家仍然在争论这些雕像的意图,它们是宗教符咒,艺术品,儿童玩具,还是史前人的色情作品?新西兰惠灵顿维多利亚大学的一组研究人员认为性感的雕像“象征着希望群体有很好的营养”;用神经科学来解释,拉马钱德兰推测那是我们早期祖先希望健康、顺利生产的标志。他们生活在冰河时代末期,要面对可怕的冬天和食物匮乏。肥胖的妇女或孕妇雕像,会让他们的大脑充满快乐和关注,这没什么可奇怪的。


《今日心理学》上的一篇乔纳·莱勒(Jonah Lehrer)关于峰值移动的文章,记述了这样一项研究,受试者看卡通漫画比照片更容易认出像理查德·尼克松那样的名人。大脑对面部识别的这部分叫梭状回(fusiform gyrus),它擅于解读事物的特质并进行区分,尤其是比实际表现稍微变形的对象。莱勒把尼克松实验和富于想像的抽像画家毕加索联系起来,毕加索画的格特鲁德·斯泰因的肖像(portrait of Gertrude Stein)通过谨慎的抽象处理来强化真实感。莱勒书里引用立体派艺术大师的话:“艺术是用谎言来揭示真理”。


洞穴艺术显露出了史前世界的一些真相:野牛肉让晚餐变得丰盛;女人似乎具有不可思议的生育能力;狮子的脑袋和血盆大口引人注目。(它也提醒我们,我们的祖先是冷酷的猎人——最不能让人忘怀的是一些洞窟描画的动物,包括洞熊、野牛、爱尔兰麋鹿和披毛犀,可能是我们的祖先使它们灭绝的。)


但峰值移动并不能完全解释阿尔塔米拉(Altamira)和拉斯科洞穴一些动物图像上覆盖着奇怪的图案——不规则网格点、线和没明显参考点的网格。我们可以参考透视法以及基本形状、色彩的排列关系。也许我们的祖先认为这些刺激物好看、愉悦是因为一看到它们神经元就变得兴奋。但是研究人员对另一种理论着迷,他们认为洞窟壁画并不都是抽象图案,而是如实描述洞窟艺术家深刻的幻觉。


法国肖维洞穴的马与犀牛,绘于30000年前


2007年,伦敦精神病学家多米尼克·H·福奇(Dominic H. Fftche)用他的新发明做实验。把发光二极管附着在护目镜上,向受试者发出闪光,制造一种“白噪声”,阻止受试者看清任何东西。视神经在缺乏视觉线索情况下,大脑中的神经噪声变大,原本不存在的信息产生了,形成幻觉。即使他们闭上眼,也能看到闪光的点、线和交叉的影线——就像那些欧洲洞窟动物画上的图案一样。


19世纪人们对南非的一些丛林部落进行的访问与上述实验产生了某种联系。200年前,丛林中的布须曼人在德拉肯斯堡山脉的墙上装饰了类似法国和西班牙洞穴发现的的抽象画。部落成员向访问者解释,部落艺术家作画之前,进入了一种催眠状态。他们的故事引人深思,旧石器时代洞穴所有的点、线和条纹是洞穴人在缺乏光线的情况下对视觉画面的捕捉。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史前时代最抽象的图像,可能需要的抽象思维最少。


阿根廷的圣塔科鲁兹洞穴,绘于9000至13000年前


洞窟壁画是艺术作品还是一件神经科学的工艺品?我们早期的祖先凭直觉归纳了视觉规则,创造性地运用视觉美,让我们为他们杰作啧啧称赞。不知为何,毕加索在《格特鲁德·斯坦因》的脸上画出粗重的线条,让她的长鼻子和畸形的眼睛使人着迷。同样,不论史前艺术家想表达什么,我们已无法知道。


几乎世界各地每个地方的洞窟艺术,包含一个最后标记:手的形状。同样,时间已经模糊了它们的含义。他们是艺术家的署名?还是与石壁交流思想的萨满仪式的一部分?也许五个手指的图像仅仅标志着“到此一游。”今天,因为祖先的绘画,我们知道,我们的祖先曾在这里生活过,而且他们的心智与我们很像。


谢选骏指出:抽象其实就是歪曲,抽象能力就是歪曲能力——歪曲导致了创造,还是创造导致了歪曲?不论谁导致了谁,这都超出了“真实世界”的范围,是催眠状态的产物,是梦境,是歪曲,绝不是为唯物主义所说的“反映”,因为人不是镜子。


谢选骏:蚁王维多利亚用血友病消灭了欧洲君主制度

 

《欧洲祖母维多利亚女王与她九个子女的恶劣关系》(戈德里克山谷)报道:


英国的维多利亚女王在位足有64年,她开创了独属于她的“维多利亚时代”。她一生共生育了九个子女,一个成为英国国王,四个成为其他王国的王后。她的外孙一辈有德国皇帝,也有俄国沙皇的皇后;重孙辈现在还有人坐在王座上。


维多利亚女王的子女们终身都在学习如何行为得体,尽管只有一个人可以继承王位,但所有人都必须为此作准备。他们要学习社交、举办舞会,以及所有王室成员必备的礼仪训练。他们将来要会见其他国家的王室,所以有着高强度的语言训练。


长女维多利亚公主:腓特烈皇后

维多利亚公主的长子就是发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德国皇帝威廉二世(前西班牙王后索菲亚之外曾祖父);

一个女儿索菲公主是希腊王后(今西班牙王后索菲亚之祖母)

维多利亚公主昵称维姬,她非常聪明。她在父亲的指示下,一岁半就开始学习法语。维姬是父亲最宠爱的孩子,她很小的时候就会说法语、德语和意大利语,读莎士比亚。


维姬十七岁出嫁到普鲁士的时候,她的父母为分别而伤心。维多利亚公主的长子威廉二世出生时因为难产导致手臂不一样长,这给他的人生产生了重大影响。怀孕期间她的母亲就曾写信告诉她,听说女儿怀孕简直是个极其可怕的消息。


长子爱德华七世:英国国王(1901~1910)娶了丹麦国王克里斯蒂安九世的大女儿亚历山德拉公主为妻,有3女2子;他们的二儿子是后来英王乔治五世,女儿莫德公主是挪威王后。

与优秀的姐姐相比,爱德华是个不爱学习的纨绔子弟,在牛津毕不了业,让教师很伤脑筋。他从小就让父母失望,维多利亚女王讨厌他的长相,谈及儿子就满怀厌恶。爱德华不认为自己会继承王位,因为他的姐姐比自己聪明得多,也更得父母宠爱。


维多利亚女王夫妇在安排爱德华与丹麦公主的政治联姻时竭力想淡化政治目的,将年轻人爱情的表象展现给公众。可爱德华早年与军妓有染,这深深得罪了他的父母,气得他父亲病入膏肓。这桩轰动一时的丑闻使得爱德华被拒之政治之外许多年,甚至动荡了王室。阿尔伯特亲王冒雨和儿子交涉此事感染了风寒,不久去世。维多利亚女王认为丈夫是被爱德华气死的,因此对其大为不满,余生都不愿见他。爱德华出于对父亲的内疚,于是向丹麦公主亚历山德拉求婚。


亚历山德拉漂亮而善良,但不是很聪明,对很考验智力的东西都不敏感。参加婚礼的女王一身丧服,守在亡夫的半身像旁边,对儿子爱答不理。女王安排儿子儿媳住在离白金汉宫不远的地方,连媳妇的生理周期都要了如指掌,控制欲很强。


爱德华与丹麦公主结婚后并不忠于妻子,几次卷入桃色官司,但是他对妻儿还算体贴。爱德华的长子艾伯特天生智力有缺陷,在剑桥学不会任何东西,在军队也无法理解和服从命令。但即使是这样他本能却很强,纵欲过度甚至产生同性恋倾向。爱德华只好为艾伯特找个妻子,希望在妻子管束下能恢复正常。结果还没结婚艾伯特就去世了,未婚妻只好嫁给艾伯特的弟弟乔治五世。


爱德华有许许多多的毛病,但他却没有吸烟的恶习。


爱丽丝公主:黑森和莱茵大公夫人嫁给黑森和莱茵河畔大公路德维希四世,有5女2子;他们的大女儿维多利亚公主的一个女儿路易丝后来成为瑞典王后;

另一个女儿是英国菲利普亲王的母亲;小女儿是俄国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的皇后亚历山德拉·费奥多萝芙娜;另一个女儿伊莲妮公主嫁给爱丽丝公主姐姐的儿子;唯一的儿子娶了爱丽丝公主弟弟阿尔弗雷德王子的女儿。

爱丽丝公主小时候非常叛逆,被她的母亲称为“家里的魔王”。父亲去世后,姐姐已经嫁人,爱丽丝成了家里最大的公主,不得不担负起已故父亲的角色。维多利亚沉浸在丧夫之痛中,国家的运转陷入僵局,爱丽丝公主便充当起中间人,联结女王和朝臣。过度劳累让她得了厌食症。


父亲在世时,曾给爱丽丝安排过嫁给德国王子路易斯·汉斯的婚事。为了尊重丈夫的遗愿,维多利亚女王老大不高兴地在丈夫去世六个月后安排爱丽丝公主结婚,据说婚礼沉闷的像个葬礼。爱丽丝生育后用母乳哺养婴儿,反而被维多利亚斥为母牛,并将农场里一头奶牛称为“爱丽丝公主”。


爱丽丝公主反对女王安排的海伦娜公主嫁给克里斯蒂安王子,母女俩的战端开始了。爱丽丝致力于护理和医学,对妇产科有兴趣。她甚至在现代护理业之母南丁格尔的建议下在德国建立组织改革医护行业。


阿尔弗雷德王子:萨克森-科堡-哥达公爵娶了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唯一的女儿玛丽亚·亚历山德罗芙娜女大公,有5女1子;他们的长女玛丽公主是罗马尼亚的王后,外孙是罗马尼亚的卡罗尔一世,外曾孙是末代罗马尼亚国王迈克尔一世;长外孙女罗马尼亚的伊丽莎白公主是希腊国王乔治二世的王后;次外孙女罗马尼亚的玛丽公主是南斯拉夫王后。


这位王子比他的哥哥聪明,有抱负。因为怕他被哥哥带坏,父母将其与爱德华王子分开。阿尔弗雷德王子在海军的时候和年轻女士有了不正当关系,这气坏了他母亲。女王不肯原谅阿尔弗雷德,母子关系变得糟糕。这位王子也是风流韵事不断。他曾遭遇过暗杀,子弹击中了他的后背但是没有很严重的伤害。维多利亚女王得知后毫不同情。


海伦娜公主: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的克里斯蒂安王子的王妃

海伦娜公主与克里斯蒂安王子一共育有六名子女,但只有四名子女活至成年;两个儿子都未婚无后代,一个女儿未婚无后代,一个女儿离异无后代

维多利亚女王认为海伦娜公主是五位公主中最不好看的,女王自己又矮又胖,却斥责海伦娜公主没能好好控制体重。但是女王把海伦娜嫁给贫穷的克里斯蒂安王子,以此求得夫妻俩住在温莎城堡离不开自己。爱丽丝公主反对这门婚事,遭到母亲斥责。


路易丝公主:阿盖尔公爵夫人

嫁给英国阿盖尔九世公爵约翰·坎贝尔,丈夫是后来的加拿大总督,无子女

路易丝公主被维多利亚女王斥为“顽固不化”,她的母亲严格限制她交友。路易丝公主长得漂亮,擅长雕塑。她在1868年前往国家艺术培训学校,称为学习雕塑的第一代女性先驱。人们认为路易丝推动了19世纪女性解放,尽管她的雕塑进程经常被女王母亲阻拦。


路易丝公主和她的雕塑老师波姆走得很近,维多利亚女王派她的心腹约翰·布朗去监视女儿。女王认定路易丝公主只能嫁给王室成员,但是欧洲正值战乱,使得女王放弃将露易丝公主嫁往欧洲,开始选择英国贵族。这是一个革命性举措。最后露易丝嫁给王室以外的英国贵族,成为她一生最伟大的一次公关活动。


但不幸的是,露易丝公主的丈夫是一位同性恋者。更糟糕的是,露易丝在探望她的雕塑老师波姆的时候,波姆突然猝死。外界风言风雨,不少人怀疑波姆的猝死是因为和公主偷情。露易丝为自己辩解,称自己有侍女陪同,波姆是在搬动雕塑时劳累过度突然猝死的。


亚瑟王子:娶了普鲁士公主玛格丽特,有2女1子;他们的女儿玛格丽特公主是瑞典的太子妃(在丈夫继位之前就去世了);瑞典太子妃玛格丽特的长子于1947年在丹麦的哥本哈根的机场因飞机失事坠毁而去世,他与妻子西比拉公主(维多利亚女王的曾孙女,利奥波德王子的长孙女)唯一的儿子就是当今的瑞典国王卡尔十六世·古斯塔夫;她唯一的女儿是丹麦女王玛格丽特二世的母亲,前丹麦的英格丽德王后,后者就是为纪念早逝的母亲而以其名字为自己的长女——丹麦女王命名。


亚瑟王子是维多利亚女王最喜欢的儿子,但是亚瑟的家庭教师认为这孩子并不聪明,但是很努力。他成功地成为一个殖民地大使,努力清除性丑闻取悦母亲。女王认为亚瑟有其父亲的责任感和品质。


利奥波德王子:奥尔巴尼公爵、克拉伦斯伯爵和阿克洛男爵娶了瓦尔德克-皮尔蒙特的海伦娜公主,有1子1女;女儿是爱丽丝公主,嫁给乔治五世的玛丽王后的幼弟,丈夫是后来的加拿大总督;

他的遗腹子卡尔·爱德华在其因血友病过世后约四个月出生,一出生即继承了其奥尔巴尼公爵爵位,在16岁时又成为了萨克森-科堡-哥达的公爵,其长女是现任瑞典国王的母亲。


女王认为利奥波德王子性情最像阿尔伯特亲王,他也比哥哥们聪明。他患有血液不能凝固的血友病,是从母亲那里遗传来的。但是女王本人并没有这种病。自此开始,血友病在欧洲王室蔓延,西班牙、德国和俄国君主饱受其折磨。因为这种病利奥波德王子成了流行文化的代表。


因为病痛,利奥波德王子没福气跟着哥哥们周游世界,但他比哥哥们有音乐天赋,弹得一手好琴。利奥波德王子1884年在游艇俱乐部的台阶摔倒,这次事故造成严重的内出血。他立即给妻子写信称自己病痛和被母亲控制的痛苦快结束了,当晚,利奥波德王子去世。


比阿特丽斯公主:巴腾堡的亨利王子的王妃

嫁给巴登堡的亨利王子,有3子1女。他们的唯一女儿维多利亚·尤金妮亚公主嫁给西班牙的阿方索十三世,成为后来的西班牙王后,也就是现任国王的祖母。

在父亲阿尔伯特亲王去世后,比阿特丽斯公主就被母亲牢牢控制,晚上都要睡在一起。她被维多利亚当成了哀悼的对象,母亲像吸血鬼一样试图在当时年仅四岁的比阿特丽斯身上汲取力量。维多利亚的病态被人们视为她宁可失去孩子也不愿失去丈夫。


维多利亚女王的女儿纷纷出嫁,她竟然希望比阿特丽斯公主不嫁人一直陪伴自己。女王似乎不希望比尔特丽斯长大,这使得小公主一生都是孩子气。在母亲令人窒息的控制下,比尔特丽斯过早衰老,身体发福并患上风湿。小公主唯一的一次忤逆母亲就是宣布她想和巴登堡的亨利王子结婚,女王气得一连半年都没和小女儿说话。不过最后女王还是妥协了,但条件是女儿女婿都得和她一起住在温莎城堡。


总体来说,欧洲的王室祖上基本都是一家人,尤其是子女众多的维多利亚女王,因为欧洲自古以来等级严明,贵族和平民不得通婚,因此各个王室之间只能相互通婚,著名的就是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简直就是遗传病的大合集。


由于不断地通婚及其后代,因而维多利亚女王才有了“欧洲祖母”的称号。


但虽然维多利亚子女众多,但是因为出了名的控制欲,让她和自己的孩子们关系并不是很好,这一辈子都和子女们相互折磨,尤其是爱丽丝公主,爱丽丝公主是这些子女中对母亲非常依恋和好的人,可惜被母亲忽视,在她活着的时候,女王把她当做继女养着,事后才后悔当初没有对她好一点。


《维多利亚女王:欧洲的祖母,17年生育9个孩子,血友病传遍王室》(2023-08-12 名人庄)报道:


1932年,年仅6岁的伊丽莎白说:我以后,要成为维多利亚那样“伟大的女王”。


岁月的轮齿,似乎在这一刻有了碰撞:4年后,叔父爱德华八世为爱放弃王位,传位伊丽莎白的父亲乔治六世,本应一生无缘王位的伊丽莎白,成为了王储。


这一幕,与1837年的维多利亚,何其相似。


1837年,英伦君王威廉四世突然病逝,清晨刚刚睡醒的维多利亚,坎特伯雷大主教已经在房门前,等候多时。


18岁妙龄的维多利亚,在一脸懵圈的情况下,成为了英伦女王,开启维多利亚时代。


这里,有着两个趣事,或是说有两个小小的巧合。


首先是维多利亚的名字,维多利亚出生的时候,她的父亲莱肯公爵想为她取名伊丽莎白。


结果遭到了摄政王的拒绝,摄政王告诉莱肯公爵:按规定,她应该延续母姓,叫维多利亚。


这是第一个巧合,维多利亚,差一点就叫了伊丽莎白。


第二个巧合是:维多利亚其实与伊丽莎白一样,本来无权继承王位的,当时的国王威廉四世,是维多利亚的叔父。


威廉四世英年早逝,未曾生有子女,莱肯公爵比威廉四世更早逝:于是就有懵圈的维多利亚继承王位的一幕。


从这,也不难理解,为何多年以后,伊丽莎白将维多利亚视为自己的人生目标:不仅是因为维多利亚时代,是英伦最辉煌的时代,更因为两人的命运,有过微妙的碰撞。


伊丽莎白女王一生,都在效仿维多利亚,希望可以再度开创维多利亚辉煌,只可惜:维多利亚的日不落时代,早已经落幕,英伦注定无法恢复那个时代的高光。


事实上,不仅是在成就这件事上,伊丽莎白逊色于维多利亚,在爱情更是如此。


伊丽莎白女王的婚姻,看似丰满,74年的夫妻恩爱,让人羡慕,但个中苦楚,唯有女王自知:菲利普亲王70余年,出轨成性,私生子都有上百人。


反观维多利亚女王,她的爱情婚姻,被人誉为“如诗如画”。


维多利亚女王的婚姻仅仅只维持了21年,伴随着另一半阿尔伯特的离世,维多利亚的婚姻生涯轰然倒塌。


虽然维多利亚女王的婚姻维持时间不长久,但在这21年的婚姻生涯中,维多利亚先后生育9个孩子。


有趣的是:维多利亚的生育生涯,与她那如诗如画的爱情,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在嫁给阿尔伯特之前,维多利亚女王是有过一段刻骨铭心的初恋的。


维多利亚女王的初恋对象是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二世。


两人同龄,在彼此都情窦初开的年龄相遇,彼此深爱对方,但这段爱情,注定失败。


那时候的俄国,正在疯狂的扩张,那时候的英伦,正在缔造属于自己的辉煌。


英国与俄国的关系,在当时前所未有的恶劣:彼此都想要吞噬对象,铸就属于自己的辉煌时代。所以,无论是维多利亚,还是亚历山大二世,都遭到了两国君王的奉劝:远离她(他)。


维多利亚的爱情,就这样在政治的影响下,无疾而终,这也为阿尔伯特的出场,埋下了伏笔。


维多利亚继位后,阿尔伯特作为贵族之子前来行觐见礼,初遇阿尔伯特的维多利亚,直接惊呆了,痴痴的望着阿尔伯特,喃喃自语道:“好美的人儿”。


两人的爱情,也随着维多利亚的“花痴”,得到了开始。


三年后,维多利亚与阿尔伯特步入了婚姻的殿堂。


步入婚姻殿堂之初,两人的爱情还很美好,但很快两人就发现了:他们的婚姻遇见了难题。


维多利亚爱“美人”阿尔伯特,她更爱自己的权位。


这在背后,还有一个英国的小小故事:英国人,是醉心权位的,决不允许外人指染自己的权利,在权利面前,夫妻都是“外人”。


而在这个小故事的背后,还有一个维多利亚与阿尔伯特的小爱情故事,也是这件事后:不爱生育的维多利亚,一口气用17年的时间,为阿尔伯特生育了9个娃,铸就了维多利亚欧洲之母的名誉,也让英王室的血友病,传遍了欧洲王室。


故事是这样的:阿尔伯特无心于权力,故而他很少去沾染维多利亚的事业,这让维多利亚很满意阿尔伯特的懂事。


但阿尔伯特却反感维多利亚的醉心权力,于是他决定小小的报复一下维多利亚。


有一天晚上,维多利亚处理完国事后,回到寝宫,发现自己与阿尔伯特的寝宫被紧闭着。


维多利亚很是诧异,平日里阿尔伯特从不会干这样的事情,难道……阿尔伯特有了别的想法?


维多利亚心中一惊,但她还是决定先敲门。


阿尔伯特听到敲门声后,询问道:谁?


维多利亚:女王。


随后,房内就没有了任何的回应。


维多利亚等待片刻见门还没有打开,随即再度敲门,里边再度响起阿尔伯特的询问:谁?


聪明的维多利亚立刻反应过来:自己这段时间醉心国事,忽略了阿尔伯特,让他有些生气了。


结果维多利亚发现,房门还是没有打开,于是三敲门。


同样的,里边响起的是阿尔伯特的询问:谁?


无奈之下,维多利亚只好决定先哄好丈夫,随即答道:你的妻子,阿尔伯特。(英国嫁人后,需要冠夫姓,女王也不例外。)


听到自己的满意回答后,阿尔伯特才为维多利亚打开了房门。


随后,趁着这个机会,阿尔伯特与维多利亚表示:自己希望有属于自己的孩子。


对于孩子这件事,维多利亚一直不感冒,她不喜欢孩子,甚至有些讨厌孩子。


但维多利亚也觉得,自己醉心国事,的的确确忽略了阿尔伯特,这很对不起他。


也许,给阿尔伯特生个孩子,方才对得起这段爱情与婚姻。


生孩子这个念头一开,就无法止住:维多利亚直接连生九胎,缔造了庞大的英王室血统。


在那个年代,英伦贵族至上,这也意味着:阿尔伯特与维多利亚之间,其实算是近亲结合的。


所以两人的孩子中,有好几个出现了近亲繁殖导致的血友病,最为著名的大约是维多利亚与阿尔伯特所生的“五大公主”。


得益于时代背景,那个时代的欧洲王室,其实与英王室一样,极度注重血缘的贵族身份的。


所以公主一般都是嫁给王室,不出意外,这五位公主通过联姻,嫁给了不同的王室,别的王室又嫁公主到英王室……


这一番联姻过后,维多利亚这位开创了“欧洲辉煌”的伟大女王,背负了一个美誉性的骂名:欧洲之母。


欧洲之母,就是指维多利亚女王的儿女,要么是迎娶他国公主,要么是嫁他国王子。


再加上维多利亚时代的英伦强盛无比,这为维多利亚赢得了尊重。


但血友病,也随着这场浩浩荡荡的联姻,传遍了欧洲王室。


这也是欧洲之母背后的另一个含义:维多利亚女王,是血友病的源头。


谢选骏指出:维多利亚痴肥像猪,多产像是蚁王,近亲乱伦传播血友病——紧接着发生的世界大战不知是否与此有相关,但在事实上消灭了欧洲君主的网络……残余的王室纷纷和平民通婚,挽救自己的生存。蚁王维多利亚是欧洲君主制度的最后辉煌,她用血友病消灭了欧洲君主制度。

谢选骏:事隔五十二年,俄罗斯再现林彪坠机事件

《瓦格纳首领普里戈津据报坠机死亡 有分析将矛头指向普京》(2023年8月24日 BBC)报道:


一架据报载有瓦格纳集团(Wagner)首领普里戈津(Yevgeny Prigozhin)在内的私人飞机,8月23日傍晚在俄罗斯首都莫斯科以北的特维尔地区(Tver Region)坠毁,机上10人全部罹难。


克里姆林宫尚未证实普里戈津已死亡,但与瓦格纳有关的Telegram频道“灰色地带”(Grey Zone)已宣布普里戈津的死讯。


普里戈津曾是俄罗斯总统普京多年的亲信,其雇佣兵组织在2022年2月俄军全面入侵乌克兰后发挥关键作用。但普里戈津今年6月23日发动兵变进逼莫斯科,事败后与普京关系破裂。


在俄罗斯国内,大多数人对坠机事件并不惊讶,甚至有人很诧异没有更早发生。有民众到瓦格纳总部大楼摆放鲜花悼念。


俄罗斯问题专家Tatiana Stanovaya分析指,飞机坠毁的原因并不重要,更重要是它向其他潜在叛变者发出的信息:“每个人都会将此视为报复和报应行为......从普京以及许多军事官员的角度来看,普里戈津的死应该是一个教训。”


坠机细节

涉事的私人飞机属於普里戈津名下,据报坠落时正从莫斯科飞往圣彼得堡,机上有3名机组人员和7名乘客,包括普里戈津及其副手乌特金(Dmitry Utkin)。


俄罗斯紧急救援部门表示,已找到机上10人的遗体。警方封锁坠机地点附近一带,俄罗斯航空管理局也成立特别委员会调查事件。


俄罗斯官媒称,飞机在空中飞行不到半小时就着火了。


但与瓦格纳有关的Telegram频道“灰色地带”称,飞机是被俄罗斯军方击落的。


路透社引述航班追踪网站Flightradar24的主编伊恩-佩特切尼克(Ian Petchenik)指,飞机在当地时间傍晚6时19分突然垂直向下,约30秒内,飞机从2.8万英尺巡航高度急速下降了8000多英尺,“无论发生了什么,一切都来得很快”。


他指出,飞机在最后30秒急速下降前,并没有任何故障迹象。


在社交媒体广泛流传的影片显示,一架飞机从空中坠落,伴有烟雾。BBC核实该影片,认为坠机是发生在俄罗斯特维尔地区(Tver Region)的库真基诺(Kuzhenkino)。


BBC Monitoring 的俄罗斯编辑维塔利-舍甫琴科(Vitaly Shevchenko)表示,看了一些目击者拍摄的影片,他们说听到两声爆炸声,并得出了飞机被击落的结论,“但这是未经证实的,是推测”。


涉事飞机是巴西航空工业公司制造的Embraer Legacy 600喷射机,该型号于2002年投入使用,至今生产近300架,安全记录良好,据International Aviation HQ网站报道,该机型20多年来只在2006案发生过一宗事故,事故原因是人为失误而非机械故障。


俄罗斯传媒报道,这次坠机事发前,普里戈津在莫斯科与国防部官员开会。在事发后不久,另一架与普理戈津有关联的私人飞机飞往圣彼得堡途中紧急折返莫斯科,并安全降落。


坠机消息传出时,普京正在库尔斯克参加苏联战胜纳粹德国80周年的纪念活动,并发表讲话。


普京没有提及坠机事件,但他向在乌克兰“勇敢而坚决地战斗”的俄罗斯士兵致敬。


当天稍早,普京出席了在南非举行的金砖国家峰会,他在会上表示,他致力结束乌克兰战争,并指责西方挑起这场矛盾。


俄罗斯国内的反应


俄警方在坠机现场附近一条路上执勤。


BBC驻莫斯科记者威尔·弗农(Will Vernon)报道,俄罗斯民众对事件并不意外,大多数人甚至很惊讶事件没有更早发生。普里戈津两个月前兵变失败后,俄罗斯国内早已猜测满天飞,猜想他的命运会如何。


值得留意的是,俄罗斯联邦航空局在坠机约一小时后发表声明,确认普里戈津在乘客名单上。有关当局以往对于同类事件都反应缓慢,这次反应异常迅速,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俄罗斯官媒都没有大幅报道坠机事件,只引述政府官员称不予置评。官方控制的第一频道在其主要晚间新闻中,仅用30秒钟报道了有关事件。在俄罗斯,国家电视频道通常要等接到官方指示,才会确定报道的基调。


另一方面,与瓦格纳集团有关的Telegram频道“灰色地带”赞扬普里戈津是英雄和爱国者,称他死于“俄罗斯叛徒”之手。有部分支持者将矛头指向俄罗斯政府,另一些支持者则将矛头指向乌克兰,因为乌克兰将于周四庆祝其独立日。


入夜后,位于圣彼得堡的瓦格纳总部大楼亮出一个巨大的十字架,以示哀悼。俄罗斯媒体上的图片显示,人们在大楼附近摆放鲜花和蜡烛。


拜登暗示普京是幕后推手


美国总统拜登表示,并不清楚发生了什么事,但对普里戈津可能死於空难不感惊讶,他指在俄罗斯发生的很多事情,总统普京都是幕后推手。


拜登上月与芬兰总统尼尼斯托(Sauli Niinisto)举行记者会时,曾谈到普里戈津可能面临的危险。他说:“如果我是他,我会小心我吃的东西,但玩笑归玩笑......我想我们谁也无法确定普里戈津在俄罗斯的未来是什么。”


一周后,美国中央情报局局长伯恩斯(Williams Burns)也说:“我认为普京是一个相信君子报仇,十年不晚的人......如果我是普里戈津,我不会解雇我的试菜师。”


路透社引述美国前中情局高级行动官员、曾任中情局莫斯科站站长的霍夫曼(Daniel Hoffman)指,他确信坠机事件是在普京的命令下发生的,“你想让自己的人知道,你是残酷无情的,任何背叛普京的人都将付出终极代价。”


华府智库“欧洲政策分析中心”(CEPA)专家鲁金(Pavel Luzin)则表示,事件反映出俄罗斯精英阶层的裂痕。


“克里姆林宫内部的矛盾日益加剧,俄罗斯领导层不同部门之间的协调确实很糟糕。......如果普京如此强大,他为什么不逮捕普里戈金?”


谢选骏指出:俄罗斯已经玩过“波兰政府飞机失事”的把戏了,那是“波兰总统专机失事事件”——


2010年4月10日,一架载有波兰总统莱赫·卡钦斯基、政府和立法机构众多高官的图-154型专机在俄罗斯斯摩棱斯克坠毁,机上包括多名波兰政府高官、国会议员及军事将领,连同机组人员在内共96人。浩浩荡荡,全部遇难!为何如此悲剧?因为卡钦斯基一行预定访问斯摩棱斯克参加纪念卡廷大屠杀70周年的活动——如此揭开俄罗斯的历史疮疤,魔鬼岂能容忍?即使活动组织者选择苏联研制的图-154型客机,以对东道主示好,那也无济于事。因为在苏联策划的卡廷大屠杀中,数万波兰人遭到阶级灭绝。


《瓦格纳首领飞机失事 拜登:意料之中》报道:


俄罗斯当局表示,8月23日周三晚间,一架私人飞机在莫斯科北部坠毁,无人幸存,遇难者包括俄罗斯雇佣军瓦格纳首领叶夫根尼?普里戈津。普里戈津曾发动兵变,外界曾猜测他可能会被暗杀。据报道,与“瓦格纳集团”有关的Telegram频道“灰区”稍早时声称,这架莱格赛飞机是在特维尔地区被俄罗斯防空部队击落。


俄罗斯官方媒体俄新社发布的视频显示,一架与巴西航空工业莱格赛600外形相匹配的飞机从空中坠落,似乎一个机翼已经缺失。这与瓦格纳首领普里戈津注册的飞机相匹配。


视频中能够明显看出,飞机在螺旋坠落时失去了控制。据报道,此时普京正在观赏一场音乐会。


在被记者问及俄罗斯飞机失事事件时,美国总统拜登表示,“你可能还记得,当我被你们问到这事时,我说我会小心我乘坐什么。我实际上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但我并不感到惊讶。”


正在内华达州度假的拜登还说:“在俄罗斯发生的事情很少有普京不在幕后操纵的。但我对飞机失事事件知道的还不够多,无法知道答案。”


在普里戈津6月份带领瓦格纳发动一场“短命”的军事叛变后,拜登就曾表示,“如果我是他,我会小心我吃的东西。我会密切关注我的菜单。”


白宫国家安全委员会发言人阿德里安?沃森周三针对飞机失事事件发表声明说,“我们已经看到了这些报道。如果得到证实,任何人都不应该感到惊讶。在乌克兰的灾难性战争导致一支私人军队向莫斯科进军,现在——这似乎——又导致了这一切。”


美国国务院也表示,如果确认普里戈津在飞机上,“没有人应该对此事件感到惊讶”。


爱沙尼亚总理卡雅?卡拉斯告诉CNN,“如果属实,这表明俄罗斯总统普京将消除对手,这会吓到任何想要表达与他不同意见的人。”


英国政府发言人说,“我们正在密切关注事态发展”。英国议员、议会外交事务委员会主席艾丽西娅?卡恩斯在社交媒体平台X上表示,“俄罗斯防空部队击落这架飞机的报道表明,普京正在发出一个非常响亮的信息。”


波兰外交部长拉乌接受国家新闻频道采访时说:“我们很难认为这是一个巧合。被普京视为对其权力构成威胁的政治对手不会自然死亡。”


乌克兰总统顾问波多利雅科指出,这是俄罗斯总统普京在明年大选前对国内菁英发出的信号。


而对于研究中国问题的专家以及中国国内的网民而言,普里戈津死亡的方式让他们想起坠机于蒙古的前中国二号领导人林彪。


谢选骏指出:事隔五十二年,俄罗斯再现林彪坠机事件——两个亲密战友同室操戈,这是共同毁灭的前奏。

夏商周秦都是内陆民族的入侵所形成的结石吗

 


《周秦汉唐:为中国制造最强的“文化基因”》(中国国家地理 2017年第10期)报道:   

夏商周秦的千年兴替,黄土高原始终是中华文明的主舞台。让今人津津乐道的汉唐盛世,更是黄土高原的巅峰之作。全球四大古文明中,中华文明是唯一延续至今不曾断绝的一个。是什么“文化基因”,赋予了它绵延不绝的生命力呢?黄土高原给出了答案。

半两币,为战国秦惠文王至西汉初所使用的通行货币。由于传世较多,在一般人眼里并不珍贵,但从货币史的角度看,它是货币趋向统一的标志,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秦以后两千多年,外圆内方的形制被保持沿用下来。有人说,一枚“半两”重如其文,即重量为半两(一两为24铢,半两即12铢)。不过,大部分秦代半两币,单枚重4至6克,相当于5—6铢,并非“重如其文”。从秦半两完成货币统一始,国家牢牢掌握货币的铸造权和发行权。圆形方孔钱能够通行的优势是:使用中可减少钱身的磨损,贯穿、携带十分便利。很多历史文献和文学作品将钱币称为“孔方兄”,也是由此而来。

夏商周秦以降的千年兴衰更替中,黄土高原始终是中华文明的主舞台,它演绎了河图洛书的神秘悠远、两周战汉的百花齐放、魏晋风度的玄妙清朗。当然,在农耕的主基调中,夹杂着汉牛与胡马的博弈,中原与塞外的融合——稳健中有飘逸,开放中有内敛。

世界四大古文明中,古巴比伦、古印度、古埃及都已湮灭,化成碎片融于其他文明,唯独古代华夏文明始终传承不断,维系它的是家国一体、是宗法伦理、是礼乐诗书,以及承载这些“规则”的各种载体——这就是我们的“文化基因”。

谢选骏指出:在我看来,这种“文化基因”乃是地缘政治的产物——夏商周秦都是草原民族的入侵所形成的结石。


《黄土 农牧交错带:中华民族在这里融合》(中国国家地理 2017年第10期)报道:   

农牧交错带又被称为“生态脆弱带”、“生态危急带”或“生态环境敏感带”等,它是农牧业交会过渡地带,也是我国生态环境和地域经济的一个重要分界地段。专家们通过梳理3000 年来多次气候冷暖干湿的变化发现:由于温度变化导致降水变化,降水变化进而导致半农半牧、时农时牧生产方式的转变。这也凸显出一个有趣的现象:农牧交错带就像一个巨大的熔炉,农耕文化和游牧文化在这里互为砥砺、吸收借鉴,并最终在这里形成极具特色的中国文化融合带。

北方农牧交错带处于东部湿润区与西北干旱区之间的过渡地带

黄土高原北部是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的核心区域,也是中原民族与北方游牧民族进行大碰撞、大融合的舞台。多数学者把农牧交错带的空间范围界定为内蒙古高原东南缘、东北西部半干旱地区和黄土高原北部。北方农牧交错带处于东部湿润区与西北干旱区之间的过渡地带,处于亚洲季风的尾闾,降水年际变化较大,促使农牧分界线多次进退,并导致土地利用方式的转变。农牧交错带在我国生态环境保护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是遏制荒漠化东移及南下的生态屏障。


《黄土 黄土高原:为什么文明在这里诞生延续》(中国国家地理 2017年第10期)报道:  

从旧石器时代到新石器时代的文明诞生期开始,黄土高原就是中华文明的根脉所在。到夏商周秦以降的千年兴衰更替中,黄土高原更始终是中华文明的主舞台。这座由黄土堆积而成的高原为什么如此神奇而重要?它到底具备了什么样的特点,才使得它在中华文明的诞生和延续过程中,发挥了如此巨大的作用?除了自然之外,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又做了哪些努力,让黄土高原的活力一直延续至今呢?

高天厚土 蔚为大观

黄土高原,世界上黄土分布面积最广、黄土厚度最大、黄土地貌发育最为典型的地区,是我国特有的、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地理景观。从空中俯瞰黄土高原,不论是宽广辽阔的黄土大塬,还是连绵延伸的黄土墚,抑或是一座座浑圆的黄土峁,一道道深切的沟壑,无一不让人感到震撼。这是一种雄浑大气的美,有一种震人心魄的力量。


《黄土高原上苍为中国特制的“舞台”》(中国国家地理 2017年第10期)报道:   

作为地球上唯一一座“黄土”高原,黄土高原的诞生可谓是一场造化的奇迹。就像冥冥中有一种力量,精心创造了各种条件,又经过千万年来的悉心打磨,一点点塑造出了一个神奇的“舞台”,让其屹立在东亚大陆上,只等着登上这座舞台的人,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创造出绵延不绝的辉煌篇章。

拔地而起的大塬,犹如一座天然的舞台

顶部平坦宽阔、四周陡峭的黄土大塬,犹如一座座天然的舞台拔地而起。万年以降,无数华夏先民们在这些大塬上繁衍生息、开垦良田、建立村镇,在中华文明创立的过程中书写下了浓墨重彩的篇章。

“我家住在黄土高坡,大风从坡上刮过……”生在黄土高原长在黄土高原的我,年轻气盛荷尔蒙无处释放的时候,总喜欢在刮大风时爬上村后的黄土坡,迎风嘶吼。我自小五音不全,却希望能唱出振聋发聩的效果,所以每当我吼一曲《黄土高坡》的时候,路人每每侧目而视、避之不及。而我在灌一肚子风、吃满嘴土后,却会觉得自己是陈胜口中的“鸿鹄”、高尔基笔下的“海燕”,旁人都理解不了我的气概,只有那敞天敞地的黄土高原才能安放下我胸中的万丈豪情。

黄土堆积前的古地形条件

黄土高原形成之前,一系列地壳变动为它的形成创造了条件。鄂尔多斯高原以鄂尔多斯台地为基础,四周被河套地堑、银川地堑、渭河地堑、六盘山中山和吕梁山中山所包围,在第四纪时期表现为大面积均匀抬升,地形高差较小,为大面积的黄土堆积准备了古地形条件。

年岁渐长,心也渐渐沉静,我开始思索更多的东西,关于自我,关于人生,关于世界……在走出黄土高原,见识了许多不同的风景,特别是一次北京之行看到中山公园社稷坛“青、赤、黄、白、黑”的五色土后,我才恍然明白,原来土并非理所当然都是黄色,原来我司空见惯的塬、墚、峁,在别处却是难得一见的景观。于是我萌生了强烈的好奇:黄土和其他颜色的土有什么不同吗?人常说“高天厚土”,黄土高原的土究竟有多厚?还有那些大气雄浑的塬墚峁,它们到底是怎样形成的?


《长城:这里有最典型的农牧交错带》(中国国家地理 2017年第10期)报道:   

在黄土高原地区,长城不偏不倚修筑在400毫米等降水量线上,这条线的西北是游牧人的天空,东南则是农耕文明的乐土。长城不仅要抵御游牧民族的入侵,还是一道事实上的防沙墙。不过,这道边墙最终还是无法阻挡两侧农耕与游牧文明之间的交融,农牧交错带的奇特故事也就此在长城沿线上演……

广武长城的农牧交错带特点非常明显

位于山西朔州市山阴县新广武村的广武长城,这里的农牧交错带特点非常明显:既有牧民放牧的绵羊,也有大片的耕地。广武长城全长10公里,于明洪武七年(1374年)修建,万历三年(1575年)重建,为内长城,全部为砖石包砌。

我有幸吃到了长城脚下毛乌素沙地里出产的稻米

去年国庆节那一天,我们一群长城爱好者背着大包,在茫茫的毛乌素荒漠之中,沿着黄沙掩埋的陕北榆林长城一侧行走。临近中午时,长城在一个墩台前突然消失,只见脚下望不到尽头的沙地猛地裂开一条大沟。沟内清溪淙淙,绿树成荫,阡陌纵横。紧贴溪水一侧的台地上,还坐落着几处窑洞院子。

当我们筋疲力尽地走下沟谷的陡坡,进入这个“世外桃源”时,一位名叫王德彪的老汉走出窑洞,让我们受到了最隆重的款待:不仅有猪肉、美酒、新鲜蔬菜,最令人惊讶的是,连吃好几天方便面的我们,竟然吃到了王老汉自家地里种的大米。

谢选骏指出:看看以上的内容,就会对1986年出版的《神话与民族精神——几个文化圈的比较》、1988年播出的《河殇》(走出黄河心理),具有了更深一层的体味。夏商周秦都是草原民族的入侵所形成的结石,唯有突破这些结石所造就的长城,中国文明才能整合全球!


2023年8月23日星期三

印欧人想要脱贫



《古希臘DNA分析改變了印歐語系的搖籃,揭示了原始希臘人》(瓦西盧迪斯迪莫斯泰尼 7月2023)报道:


新的DNA分析重新定位了印歐語系的搖籃,揭示了原始希臘人。

最近對來自所謂的南弧(即南歐和西亞)的777個古代基因組進行了DNA分析,重新定位了印歐人的搖籃,並揭示了原始希臘史前的過去。


眾所周知,希臘語屬於印歐語系,就最新的遺傳分析顯示,就該語系的起源及其在其他地區的傳播而言,希臘地區非常重要——然而,新的DNA研究對原始希臘語消費者和第一批印歐語系有什麼看法?


據說,族裔認同主要基於一個社區對共同起源和獨特的主觀信仰。然而,由於無法獲得史前民族的主觀種族自我意識,因此只剩下一種客觀的方式來追溯特定群體的起源。這涉及檢測交流工具,換句話說,將某些民族團結起來,從而區分不同的社會和文化。


當我們談論希臘人的起源或希臘文明的「開端」時,傳達了原始希臘語人口從另一個地區“來到”希臘大陸的印象。當然,這個概念源於古代書面資料中一些有爭議的資訊,也證明希臘語本身存在某些非希臘血統的單詞和地名(“前希臘底層”)。


然而,上個世紀主導考古學的對移民的解釋已經影響並繼續影響著關於印歐語系傳播的主要理論。


希臘喜悅支持希臘


在過去的幾十年裡,移民現象通過更系統的過程考古學方式得到了重大修正。它不應再被視為一個不言而喻的問題,而只是許多有待評估的假設。通過發展新的考古理論思想,專家們強調,關於移民的重要性,正在向研究土著發展的根本轉變。


原始希臘語與印歐語系「進化」問題


專家認為希臘語是印歐語系的一員。由於這種地位,希臘語的起源使印歐語系的衍生成為問題。原始印歐語系起源最流行和最長壽的主要理論是涉及南俄羅斯草原(庫爾幹理論)的理論。後來的另一種觀點也將原始印歐語系的家園放在安納托利亞東部,也就是現在的土耳其(安納托利亞或“久坐不動的農民理論”)。


這個複雜的印歐語系問題的特徵問題是,隨著時間的推移,語言古生物學的研究產生了操縱考古研究的趨勢。因此,很難找到一個共同和平等的工具來調查人類的過去。


1950年代DNA的發現帶來的革命被認為是與考古科學密切合作以闡明古代遷徙模式的科學部門利用的巨大機會。儘管最初的熱情很高,但各種問題表明,僅靠DNA無法闡明複雜的問題。


基因的突變率,以及基因突變與特定地理區域之間的鑒定,是仍在研究中的問題,這就是為什麼許多基因研究的跨學科結論不能被毫無疑問地接受的原因。


儘管如此,印歐語系問題仍然對許多學者和研究專案具有歷時誘惑作用,儘管許多理論經常陷入僵局,沒有對印歐語系的傳播進行有說服力的非語言解釋,以解釋所有使用相關語言的地區。


此外,當代研究說明瞭從舊石器時代晚期到青銅時代末期的連續文化階段的全球系統概述,這些階段大多在時間和空間上精確定位。特別是,我們不能再將希臘地區的史前史視為“黑暗”。


新遺傳研究和邁錫尼DNA;原始印歐語系精英強加給當地人還是別的什麼?


青銅時代崩潰


這項新研究涉及許多希臘專家(例如哈佛大學人類進化生物學系和哈佛醫學院遺傳學副研究員約瑟夫·拉扎里迪斯),於2022年7月26日發表在《科學》雜誌上,報告了從居住在所謂的南弧(即南歐和西亞)的個體中提取的遺傳數據。


根據其他最近的古代安納托利亞人的DNA數據,這引發了關於印歐語系「傳播」的新問題,似乎安納托利亞人在青銅時代早期並沒有與草原牧民混合。這是唯一一個使用印歐語系相關語言的地方,即使沒有草原血統。


古代安納托利亞人講印歐語系現已滅絕的安納托利亞語言,在古典古代以及希臘化、羅馬和拜占庭時期,這些語言在很大程度上被希臘語所取代。主要的安納托利亞語言包括赫梯語、盧維亞語和呂底亞語,而其他證據不足的當地語言包括弗里吉亞語、帕拉語、盧維克語和邁西亞語。


新的印歐語系DNA研究還表明,在五到七千年前,安納托利亞基因組中來自高加索的祖先逐漸增加,可能是通過一系列來自東方的遷徙,其中大約三分之一的安納托利亞人的祖先可以追溯到高加索的某個地方。


在安納托利亞發現的相同高加索成分約佔Yamnaya牧民基因組的百分之五十,這一事實進一步暗示了印歐語系的謎語。鑒於這種神秘的高加索聯繫是Yamnaya人和古代安納托利亞人之間唯一的祖先共同點,這種來自高加索的神秘移民似乎將印歐語系的祖先形式帶給了這兩個民族。因此,印歐人的家園和“第一語言”必須放在高加索的某個地方。


我們必須指出,這些結論似乎主要證明瞭著名考古學家科林·倫弗魯(Colin Renfrew)和他的安納托利亞假說的合理性,並且確實與當代考古學的跡象非常吻合。英國考古學家將印歐語系的傳播等同於西元前七千年新石器時代生活方式從安納托利亞“故鄉”(可能是高加索)的傳播。


倫弗魯還將這種新石器時代的人口擴散與原始印歐語系的傳播及其隨後分化為子分支(即整個歐洲不同的新石器時代早期文化階段)聯繫起來。


關於史前希臘人口最有趣的結論來自對邁錫尼草原祖先的新估計(約1/10)。這項新研究表明,這一比例在人群中並不統一。事實上,即使在精英中,也有可能找到與Yamnaya沒有遺傳關係的人(例如所謂的皮洛斯格裡芬戰士的基因組)。


據專家介紹,草原移民並沒有對當地人建立統治並保持自我。相反,他們與他們混在一起,在希臘大陸,特別是在伯羅奔尼撒半島,仍然有沒有草原血統的人擔任精英角色。這意味著在希臘邁錫尼後期,新數據表明Yamnaya後裔對希臘社會結構的影響很小。


這一解釋也再次證實了C. Renfrew和許多其他學者,他們在過去幾十年中堅持認為,原始印歐人作為好戰的騎乘遊牧民族的形象不僅基於語言古生物學的濫用,而且還基於嚴重的時代錯誤。


米諾斯人、邁錫尼人、西安納托利亞人的遺傳相似性可能可以追溯到米諾斯青銅時代中期或晚期。


早期的基因組測序研究(2021年)也表明,愛琴海的第一個主要文明,即克里特島繁榮的米諾斯文明、愛琴海中部島嶼的基克拉迪文明和希臘大陸的希臘文明,在基因上比預期的更同質。


過去,人們認為這三種主要的不同文化是由基因不同的民族創造的,儘管他們非常接近和不斷接觸。然而,最近的研究結果對這一假設提出了質疑。看來,這三個偉大的愛琴海文明並不像專家最初假設的那樣相互孤立。相反,他們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早期的共同祖先,甚至追溯到過去的共同文明。


專家還認為,愛琴海居民與安納托利亞西部和北部的人口有著共同的DNA,他們與他們有著共同的建築和埋葬習俗。似乎西安納托利亞和希臘的第一批新石器時代人口是非常同質的,並且是從西元前七千年開始傳播到整個歐洲的共同原始農業人口的後裔。


這些結果很重要,因為它們表明,從新石器時代到青銅時代過渡期間發生的城市中心發展、金屬使用和密集的“國際”貿易等關鍵創新不僅僅是由於以前支援的外生因素和大規模移民,而且在很大程度上也是當地新石器時代人口文化連續性的結果。


如果人們認為愛琴海周圍第一批文化之間的α同語性可能與希臘語的前希臘底層有關,並且米諾斯語似乎與安納托利亞盧維亞語有許多共同點這一事實有關,那麼它根本不是不可能的。


谢选骏指出:印欧人想要脱贫了,想要摘掉“雅利安野蛮入侵者的帽子”。但是古代印度的文明难道不是被他们摧毁了的吗。

谢选骏:佛教信仰及其影响——引导了第二期中国文明的成长



《论东晋南朝时期陈郡谢氏的佛教信仰及影响》(《浙江社会科学 》2010年6期 聂葛明 姚培锋)报道:


东晋南朝是我国佛教大发展时期,此期佛教发展经历了从佛玄结合到佛教独立传播的过程,佛教经典大量系统地传译,佛教教义广泛地传播,信众奉佛的风气日趋浓厚,佛教已摆脱了汉魏时期的依附状态,开始“征服”中国。当时南北方佛教传播的方式可谓迥异,“南方偏尚玄学义理,上承魏晋以来之系统。北方重在宗教行为,下接隋唐以后之宗派。”①南方佛教这种偏尚玄学义理的风格,正好迎合了魏晋以来世家大族崇尚玄学的传统,因而赢得了世族的大力支持。作为东晋南朝社会地位和文学影响皆可比肩琅邪王氏的侨寓文化世族,陈郡谢氏自谢鲲开始,就与佛教结下了不解之缘,佛教信仰绵延不绝,代有其人。笔者将结合僧传和史料,对陈郡谢氏的佛教信仰作一些粗浅的介绍和评述。


一、陈郡谢氏的世系


谢氏家族祖居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世称陈郡谢氏。谢氏家族见于史载的第一世是曹魏齐王芳时任长安典农中郎将的谢缵,开始为谢氏家族的兴起奠定基础。此后,谢缵子衡、衡子鲲、鲲弟裒等相继在魏晋时期入仕为官,经过几代的积累,终于使谢氏家族从一般的官宦之家上升为世代为官的世族之家。永嘉之乱,晋王室南迁,原居于北方的世族为躲避战乱,“除了一小部分世家大族,北投幽州刺史王浚、平州刺史崔毖或西走河西走廊投奔凉州刺史张轨外,大部分世家大族率其宗族、乡里、宾客、部曲,南渡江南。”②陈郡谢氏也在这场战乱中南下,具体情形正如周昌梅所述:“西晋惠帝后期,谢鲲南去豫章;东晋初年,谢衡、谢裒带着族人到了建康;随后不久,谢衡又带领部分族人去会稽(今浙江绍兴)定居。”③建康和会稽遂成为陈郡谢氏南迁后最重要的两个据点,建康为谢氏子弟入仕提供机会,而会稽则成为谢氏置产之地和发展的经济后盾。但东晋中期以前,谢氏还没有成为如琅邪王氏那样的一流世族,家族成员仍不为当时所重。余嘉锡先生对此感叹说:“渡江之初,犹以王、葛并称。至于谢氏,虽为江左高门,而实自万、安兄弟其名始盛。谢裒(安父)父衡虽以儒素称,而官止国子祭酒,功业无闻……后来太傅名德,冠绝当时,封胡(谢韶)、羯末(谢渊),争荣竞秀。由是王、谢齐名……又可见一姓家门之盛,亦非一朝一夕之故也。”④


前揭谢鲲一支,子谢尚无子嗣,因而迅速衰亡。真正使陈郡谢氏在东晋南朝时期光大为与琅邪王氏齐名的世族是谢裒一支。谢裒在东晋先后担任过侍中、吏部尚书、吴国内史、太常卿等显职。他有六子,分别是奕、安、万、据、铁、石,这些人又大都子嗣众多,因此谢裒一支最为庞大。谢奕有八子四女,分别是寄奴、探远、渊、攸、康、靖、静、玄和道韫、道荣、道粲、道辉。其中最著名者为谢玄,玄之孙灵运及灵运之孙超宗,都可以称得上是谢氏家族的名人。谢据一支在东晋刘宋初年也是人丁兴旺,其重孙辈姓名载于史籍者就有十位,权位最高者为谢晦,这一支因谢晦在刘宋初年构祸伏诛,牵连兄弟子侄而衰败下去。刘宋以后谢氏人丁最为兴旺的是谢万一支,其中有名者是他的重孙谢弘微,弘微子庄,亦有五子,最著名者是谢胐和谢瀹。而谢瀹一支子孙姓名可考者十三人。正如前揭余嘉锡先生指出的那样,谢安是陈郡谢氏家族跻身东晋南朝最高门第的关键人物,他执政时也是谢氏家族在政治上权力最为显要、家族最为辉煌的时期。谢安一支后裔众多,其裔孙就有混、澹、肇、模、该、璞、峻等。南北朝时期,见于正史最后一位陈郡谢氏家族的人是谢贞⑤,其后,陈郡谢氏就湮没于史籍之中。


从东晋到南朝的二百多年间,陈郡谢氏见于正史传记的人数就有十二代共一百余人,他们大多晋升仕途,遍布政、军二界,甚至掌握朝廷实权。唐人柳芳在评论东晋南北朝世族时说:“过江则为侨姓,王、谢、袁、萧为大。”⑥谢氏紧随王氏,成为与琅邪王氏齐名的世家大族。正如郝昺衡先生指出的那样:


谢氏自谢裒以来,历晋宋齐梁陈五代、十世,二百余年,身有国封者四人,官至司徒,太保、太傅、大都督者三人,特进、卫将军、持节都督者五人,侍中、散骑常侍、尚书令、仆射尚书、中书监令、光禄大夫、太子詹事者十人,刺史、太守、内史、相长史等三十人,尚公主者三人,女为皇后者一人,王妃者二人,有文学者不下十人;而死于战乱者四人,死于诛戮者凡十有三人。于此知江左门阀之盛;而统治阶级互相猜贰,禄位既高,遂往往不得其死,此亦势之所必至也。⑦


这段话可谓形象概括了陈郡谢氏一门的荣辱兴衰。谢氏不仅是政治经济世族,而且同时是文化世族,一门之中,有文集留世者近四十人,其中不乏谢灵运、谢惠连、谢庄、谢朓这样影响南北朝文学发展的文学大家。谢氏之所以能累世显贵,正是他们代有人才,维系了文化世族的地位不坠。


二、陈郡谢氏信仰的转变


东晋时期许多世家大族,道教信仰优先于佛教信仰,“吴会诸郡,实为天师道之传教区”⑧,“三吴及边海之际,信之逾甚”⑨。据陈寅恪先生考证,东晋南朝时的许多世族,都是信奉天师道的世家。其中代表性的世家大族有琅邪王氏、高平郗氏、吴郡杜氏、琅邪孙氏、会稽孔氏等等。任继愈先生有所补充,并且把陈郡阳夏谢氏纳入其中,但同时指出“实际可能还不止此”⑩。而当时如庐江何氏那样的奉佛世家比之信奉天师道世家要少很多。由此可见,道教势力在东晋时,在世家大族中的传播要远远超出佛教。但东晋时的天师道世家并不排斥佛教信仰,其中很多人开始接触和信奉佛教。据《高僧传》卷七《释慧严》传载:


度江以来,则王导、周顗、庾亮、王濛、谢尚、郄超、王坦、王恭、王谧、郭文、谢敷、戴逵、许询,及亡高祖兄弟、王元琳昆季、范汪、孙绰、张玄、殷顗,或宰辅之冠盖,或人伦之羽仪,或置情天人之际,或抗迹烟霞之表,并禀志归依,厝心崇信。B11


这些都是永嘉南渡后的奉佛名士,大多出身天师道世家,但他们并没有排斥佛教信仰,佛道信仰可谓相得益彰。晋末刘宋初,是中国佛学思想界特别活跃的一个时期,道安、慧远、竺道生等佛学大师和鸠摩罗什、昙无谶等译经大师交相辉映。佛教发展到刘宋以后,开始压倒道教,成为士族的主要信仰。根据史籍记载,东晋南朝时期信仰转变具有代表性的世家大族,有吴郡张氏、吴郡陆氏、琅邪王氏、陈郡谢氏等。


谢氏在陈郡阳夏原籍时的信仰史无确载,南渡以后,起码自晋哀帝兴宁元年(363)谢安任“吴兴太守”开始,谢氏就有了道教信仰。据《云笈七签》云:“晋太傅谢安时为吴兴太守,见黄白光,以问(杜)昺。昺曰:‘君先世有阴德于物,庆流后嗣,君当位极人臣。’”B12杜昺即杜子恭,是天师道的实际创始人,而吴会(吴郡、会稽郡)即是他的传教区。这段记载印证了谢安与天师道确有交往。至于谢氏信奉道教的原因,正如有人认为的那样,是为了对付严重的家族遗传“痼疾”而采取的措施之一,即“归诚道门,冀神祇之佑”,从谢安“退身东山,以道养寿”,到谢灵运“承未散之全朴,救己颓于道术”,都清楚地表明了这一点B13。


谢灵运的信仰转变颇能说明陈郡谢氏甚至当时天师道世家信仰转变的轨迹。钟嵘《诗品》“谢灵运条”云:“初,钱塘杜明师夜梦东南有人来入其馆,是夕即灵运生于会稽,旬日而谢安亡。其家以子孙难得,送灵运于杜治养之。十五方还都,故名客儿。”钱塘杜氏本天师道世家,《南史·沈约传》载:“初,钱塘人杜炅,字子恭,通灵有道术。东土豪家及都下贵望并事之为弟子,执在三之敬。”B14谢灵运自小“寄养其靖室以求护佑,宜其即从其信仰以命名也。”B15但谢灵运的道教信仰并没有维持多久,成年之后的谢灵运“却成了一个完完全全的佛教徒,其于义熙七年见慧远可能是他信仰转变的转折点。”B16这就是《高僧传》所载:“陈郡谢灵运负才傲俗,少所推崇,及一相见,肃然心服”B17之事。此后,他与僧人的关系日益密切,是谢氏家族结交僧人最多之人,也是谢氏家族中佛教义理造诣最高之人。


谢灵运之后,谢氏家族彻底摆脱了道教信仰,从天师道世家转变成为奉佛世家。导致谢氏家族信仰转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与帝王的崇佛有关。东晋南朝皇帝大多崇佛,著名者如东晋时的元帝、孝武帝,刘宋的宋文帝、明帝,梁武帝等等。对此,胡三省曰:“上有好者下必有甚者焉,释教盛行,可以媒(谋)富贵利达,江东人士孰不从风而靡乎!”B18可见帝王的崇佛带动了士族佛教信仰,陈郡谢氏作为显贵家族自然不能例外。其次,佛教教义远比道教教义丰富,加之南方佛教偏尚玄学义理,迎合了士族的需要。东晋佛教和道教的传播,有一个重要差别,即佛教较重思想信仰,道教则偏于法术B19,“佛教经和论的唯心主义哲学思想,各宗派严整完备的戒律,以及与佛教相关联的文学、绘画、雕刻、音乐等等,都远比道教内容丰富。所以当时北方的寇谦之和南方的陶弘景,都企图采用佛教教义来改造道教,以便与佛教抗衡……许多道教经典是模仿佛经撰写的,佛教影响随处可见。这些情况都足以说明,为什么颇有道教徒改宗佛教,而很少见佛教徒放弃原来信仰去信奉道教了。”B20谢灵运改宗佛教便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再次,与东晋末年打着天师道旗号的孙恩之乱有着直接关系,陈郡谢氏所居之会稽是孙恩活动的主要地区,吴兴太守谢邈、永嘉太守谢逸、南康公谢明慧、黄门郎谢冲、谢琰、谢肇、谢峻都遇害,这恐怕是对谢氏家族道教信仰的致命打击,从而导致谢氏全面转向佛教信仰。


永嘉之乱后,“北方士族大量南迁,原来流行于士族中的玄学亦随之进入南方,与南方的佛教般若学说相结合,涌现出一批玄佛结合的名士”B21。其时,一批高僧亦来南方活动,如佛驮跋陀罗、法显、康僧渊、竺道潜、支遁、慧远、于法兰、于法开、于法邃、竺法义、竺道壹、帛道猷、昙猷、昙翼等。这些名士与高僧互相欣赏,交接友善,大谈玄理,使得“佛教般若学说依附于魏晋玄学,故能在上层士大夫知识阶层受到重视,而得以流行。”B22作为与琅邪王氏齐名的乔迁大族——陈郡谢氏,“自晋至陈二百多年的历史,陈郡谢氏绵延十余代,代代不乏崇佛之人,而一代之内,往往又有数人与佛教发生关联。”B23随着此期佛学的不断地发展和兴盛,他们对佛学的兴趣也日渐增长,最终由“天师道世家”转变为完全的奉佛世家,不仅广泛交结当时的名僧,积极参与佛教活动,而且在佛学义理方面都有较深的造诣,尤其是以谢灵运、谢庄这样的文学大家,在佛教著述方面也蔚为大观。


三、陈郡谢氏与名僧的交往


汤用彤先生认为:“陈郡谢氏之名人,与佛教常生因缘”B24。我们检阅《高僧传》、《续高僧传》等佛教史传以及《世说新语》等文献,可以看到东晋南朝时期陈郡谢氏与名僧交往甚多。


南渡以后,陈郡谢氏家族第一个被僧传记载与名僧交往的是官至豫章太守、太常的谢鲲。《高僧传》卷一《帛尸梨密多罗传》载其本为西域某国太子,以国让弟而为沙门,“晋永嘉中,始到中国,值乱,仍过江,止建初寺。丞相王导一见而奇之,以为吾之徒也,由是名显。太尉庾元规、光禄周伯仁、太常谢幼与、廷尉桓茂伦,皆一代名士,见之,终日累叹,披衿致契。”B25谢幼与即谢鲲,其与帛尸梨密多罗交往可谓密切。谢鲲之子谢尚官至尚书仆射,《高僧传》卷七《慧严传》载其对慧严十分敬仰,甚至要“禀志归依”。


谢鲲之从子谢安、谢万、谢石皆与当时高僧有结交。谢安,淝水之战后官至太保,权力达到顶峰,可谓是陈郡谢氏在东晋南朝时期之极盛期。《高僧传》载谢安与当时名僧支遁、于法开、道安、竺法汰、竺法旷并相友善。《高僧传》卷四《支遁传》云:


(支遁)每至讲肆,善标宗会,而章句或有所遗,时为守文者所陋。谢安闻而善之,曰:“此乃九方堙之相马也,略其玄黄,而取其骏逸。”……谢安为吴兴(守),与遁书曰:“思君日积,计辰倾迟,知欲还剡自治,甚以怅然。人生如寄耳,顷风流得意之事,殆为都尽。终日戚戚,触事惆怅,唯迟君来,以晤言消之,一日当千载耳。”……郄超问谢安:“林公谈何如嵆中散·”安曰:“嵆努力裁得去耳。”又问:“何如殷浩·”安曰:“亹亹论辩,恐殷制支,超拔直上渊源,浩实有惭德。”B26


此处可见谢安对支遁(道林)之赞赏无以复加,甚至与支遁成了交心之友。谢安原“终日戚戚,触事惆怅”,经过支遁的开导,方“晤言消之”,可谓良药了。嵇康、殷浩皆当时名士,而谢安认为二人都不如支遁。谢安为吴兴太守时,不仅与支遁友善,与竺法旷也是过从甚密,他亲至法旷所居之潜(今临安)石室,“故往展敬”。当时襄阳名僧释道安可谓引一代风流,开创了一个新的“释道安时代之佛教”。谢安对道安不无仰慕,写信要亲见道安,可见心诚。《高僧传》卷五《竺法汰传》载,谢安对其“钦敬无极”。谢安之弟谢万,也是当世名士,《世说新语·品藻第九》记载了支遁比较王胡之与二谢,说王“故当攀(谢)安提(谢)万” B27,意谓不如。《世说新语·排调第二十五》还记载了一件趣事:


王子猷诣谢万,林公先在坐,瞻瞩甚高。王曰:“若林公须发并全,神情当复胜此不·”谢曰:“唇齿相须,不可以偏亡。须发何关于神明·”林公意甚恶,曰:“七尺之躯,今日委君二贤。”B28


虽然谢万对支遁的玩笑开得有些过分,但也恰恰说明了两人的关系不疏,不然不至于如此“恶口伤人”。谢安之另一弟谢石,《高僧传》虽无明确记载其与佛教名僧交往的情况,但《出三藏记集》卷八记载谢石曾于司空任上舍建康家宅立道场寺,想必不会与僧人毫无瓜葛。


谢安之侄谢玄,也是淝水之战中的名将,《高僧传》载其与乃叔谢石,共拒苻坚,保住了东晋的半壁江山,也大大提高了谢氏的政治地位。《世说新语·文学第四》载:


谢车骑在安西谢奕艰中,林道人往就语,将夕乃退。有人道上见者,问云:“公何处来·”答云:“今日与谢孝剧谈一出来。”B29


刘孝标在此条下注引《玄别传》曰:“玄能清言,善名理”。支遁能到谢玄住处和谢玄相谈甚欢,可见谢玄颇欣赏善清谈的支遁。谢安之侄谢韶,据《高僧传》卷十《史宗传》载:“会稽谢邵(韶)、魏迈之、放之等,并笃论渊博,皆师受焉。”B30谢韶拜史宗为师,其与僧人交往可谓密切。谢安的另一侄子谢朗,《世说新语·文学第四》载:“林道人诣谢公,东阳时始总角,新病起,体未堪劳。与林公讲论,遂至相苦。”B31东阳即谢朗,因支道林常诣其家,得以自幼便与名僧交往。谢安的侄女谢道韫,乃东晋时期的才女,与僧尼也颇有渊源,《世说新语·贤媛第十九》就记载了济尼游谢、张二家以辨谢道韫、张玄姊优劣之事B32。


晋宋之交,谢灵运与名僧交往十分密切。据张伯伟先生考证,谢灵运一生交游的僧人多达十四人,他们分别是慧远、慧叡、慧严、慧观、慧琳、慧驎、僧苞、僧镜、僧维、法流、法纲、法勖、道生、昙隆等B33。仅《高僧传》记载与谢灵运过从甚密的名僧就有慧远、慧叡、慧严、慧观、僧苞、僧镜、昙隆等七人,谢氏甚至为慧远、昙隆两位法师写过碑文和诔文。


汤用彤先生在论及南朝时期陈郡谢氏的佛教信仰时,依据僧传和史书作过细密的梳理:“灵运之孙超宗,与慧休道人往来,为释道慧作碑铭。曾孙茂卿尝参与开善藏师之舍身忏。(谢)万之曾孙弘微,与慧琳为友。其子庄,雅重梵敏。庄子瀹,称许慧超。瀹子览,延僧旻讲经。览弟举,敬事法通,为之制墓碑。”B34我们通过梳理《高僧传》及《续高僧传》可以发现,谢灵运族侄谢朓在南齐时与僧旻相友好B35。谢超宗与道盛友善,“一遇(道盛),遂敬以师礼。”B36谢几卿与智藏颇有交往B37,还和湘东王(萧)绎一起各为慧超写过碑文B38。谢览之侄谢譓与慧开交好,对慧开“雅相钦赏……迎请讲说,厚加亲遗” B39梁武帝时,谢微“为临汝侯(萧)遒制《放生文》”B40。这些可补汤用彤先生关于谢氏子孙佛教信仰情况之阙。


东晋南朝时期,“自晋朝谢鲲至梁代谢举,谢氏家族历经八代,几乎每一代中都有人(甚至好几人)与高僧结缘。”B41可见在东晋南朝时期,陈郡谢氏子孙与佛教名僧有多么密切的交往。综合各方面的材料,此期陈郡谢氏子弟与僧侣交往人数之众多和交往程度之密切,在谢氏家族历史上可谓空前绝后,达到鼎盛。


四、谢氏子弟佛学造诣与佛教文学


陈郡谢氏与佛教的关系,不仅仅限于与名僧的交往,他们还积极参与舍宅为寺等佛教实践,在佛教义理和撰写佛教文章方面也堪称翘楚。


《建康实录》载谢尚舍家宅为庄严寺,谢石立道场寺,“谢氏世居乌衣巷。(谢)举湛深佛理。宅内山斋泉石甚美,梁时遂舍以为寺,故名为山斋寺。而建康城外之永丰寺,则宋元嘉四年谢方明所建也(上见《南朝佛寺志》)。”B42谢贞母出家宣明寺,“谢灵运须美,临刑,施为南海祗洹寺维摩诘须” B43,尤见其虔诚。谢贞在遗疏中曰:“气绝之后,若直弃之草野,依僧家尸陀林法,是吾所愿。”B44刘孝标引《谢氏谱》曰:“(谢)尚长女僧要适庾龢,次女僧韶适殷歆”B45。对于用僧名的情况,王鸣盛在其《十七史商榷》卷六十《南史部》“以僧为名”条云:


甚矣,南朝人之佞佛也。即如僧字,《说文》卷八上“人部”无,《新附》云:“浮屠道人也。”僧既浮屠之称,何得用为名·今散见各传者,不可枚举……唐陆龟蒙《小名录》采各书中所载南朝人小名,用僧名佛名亦多。B46


谢尚为东晋人,其二女皆以僧名,这说明其实早在东晋时期,就有以僧为名的情况,似可补王氏之论。


谢氏家族中,精研佛理且佛教撰述可观者,首推谢灵运。谢灵运自天师道改奉佛教后,佛教撰述数量相当可观。“其中既有佛经的翻译、注释,亦有佛理辩论文、与僧俗讨论佛理的书函以及为佛像、法师而作的赞颂铭诔等文学作品。”B47谢灵运与慧观、慧严等人用觉贤所译六卷本《泥洹经》,改治四十卷本《大般涅槃经》,而成三十六卷本《大般涅槃经》,即现存之“南本”。谢灵运参与改治《涅槃经》,为经文文采增色不少。元康在《肇论疏》卷上《序》曰:“谢灵运文章秀发,超迈古今。如《涅槃》元来质朴,本言改造‘手把脚蹈,得到彼岸’,谢公改云:‘运手动足,截流而度’。”B48汤用彤先生总结南北二本之不同时说:“一为品目之增加,此仅及北本之前五品。二为文字上之修治,则南北相差更甚微也。”B49但据孙述圻《谢灵运与南北涅槃经》研究,其实南本对北本文字上“修改甚多”B50。谢灵运对佛理颇有研究,他注释了《金刚般若经》这本当时很流行的大乘经典,并且还撰写了“诸字并众音异旨”的专著《十四音训叙》,考订梵文字母,对佛经的翻译可谓有很重要的指导作用。


东晋时期流行的般若学在晋宋之交逐渐被新兴的涅槃学所取代。促成这一风气转变的代表性人物就是提倡“一阐提人皆得成佛”及“顿悟成佛”的竺道生。此论一出,引起了广泛的争论。谢灵运十分支持道生的“顿悟义”,著《辩宗论》以阐发顿悟之义。王弘将此论转给竺道生看,得到了道生的高度赞誉,谓“究寻谢永嘉论,都无间然。有同似若妙善,不能不以为欣。”B51可见道生对谢灵运所理解的顿悟义是持肯定态度的。在著《辩宗论》之时,谢灵运还与法纲、法勖、慧琳、僧维、慧驎及王弘等人就“顿悟义”展开了返复辩论。陆澄《法论目录序》载:“《法勖问》往反六首;《僧维问》往反六首;《慧驎述、僧维问》往反六首;《驎杂问》往反六首;《竺法纲、释慧林问》往反十一首;《王休元问》往反十四首。”B52由此可知,谢氏与僧俗人士辩论甚为热烈,数量也颇为可观。遗憾的是,现存于世的只有其中的八篇而已,皆载于《广弘明集》,即《答法勖问》、《答僧维问》、《答慧驎问》、《答驎维问》、《答法纲问》、《答慧琳问》、《答纲、琳二法师》、《答王卫军问》等。从现存的答问来看,大多是关于“顿悟义”方面的辩难。此外,谢灵运还写过一些以佛教人物和事件为描述对象的作品。如《和从弟惠连无量寿颂》、《和范光禄祗洹像赞三首并序》、《维摩经十譬赞八首》、《佛影铭并序》、《庐山慧远法师诔并序》、《慧远法师碑》、《昙隆法师诔并序》、《过瞿溪山饭僧》、《石壁立招提精舍》、《石壁精舍还湖中作》等。可以说,谢灵运转入佛教信仰后,在佛教教义和理论水平方面都可堪称大家。


谢氏家族中有佛教造诣者不只谢灵运一人,从《和从弟惠连无量寿颂》一文可以推知,灵运之从弟惠连应写有《无量寿颂》。谢惠连还可能写有《祗洹像赞》一首,谢灵运在《答范特进书送佛赞》一文中曾提到,“从弟惠连,后进文悟,衰宗之美,亦有一首,并以远呈。”B53虽谢惠连原文不存,但灵运言之凿凿,恐非空穴来风。谢瀹在齐代还为齐武帝所造的禅灵寺撰写过碑文,《南齐书》载:“上起禅灵寺,敕瀹撰碑文”B54。齐、梁之际,范缜撰《神灭论》一文,批判佛教所谓“轮回”、“解脱”等学说,因此触及到佛教信仰者的根本,引起了神灭与神不灭之争。齐竟陵王萧子良、梁武帝先后发动和组织一大批名僧和士大夫与范缜辩论。谢氏家族也参与了这场辩论,《弘明集》卷十就存有谢绰、谢举《答释法云难范缜神灭论》各一篇,运用佛教义理来反驳范缜。谢举还为释法通撰写过碑文。谢几卿在《丹阳琅邪二郡断搜捕议》一文中对梁武帝“断杀、绝宗庙牺牲”一事进行了议论B55,反映了其已接受了佛教五戒的思想。此外,谢超宗还为释道慧撰过碑文。


综上可知,谢氏家族与佛教颇有渊源。陈郡谢氏自东晋以来,特别是南朝就是极有文学声誉的家族。他们因佛教信仰而撰写的一系列佛教文章,为文学史也添加了一笔宝贵的财富。


谢氏开创的山水诗题材,可以说是受其佛教信仰的影响的,也为晋宋文坛诗风的转变和革新作出过重大贡献。《宋书》卷六十七《谢灵运传》云:“仲文始革孙、许之风,叔源大变太元之气。爰逮宋氏,颜、谢腾声。灵运之兴会标举,延年之体裁明密,并方轨前秀,垂范后昆。”B56钟嵘《诗品序》说:“逮义熙中,谢益寿斐然继作。元嘉中,有谢灵运,才高词盛,富艳难踪,固已含跨刘、郭,凌轹潘、左。”B57可谓道出了谢混改革玄言诗风,灵运大兴山水诗的功绩。佛教与山水有不解之缘,同时也深深影响着山水文学的发展。佛教要义在于解脱,而最好的解脱出家就是寄情山水,静心修持,僧传之中也多有名僧与山水结缘的记载。如与谢氏交往密切的名僧,支遁居石城山、剡山等,慧远居庐山。这些名僧的行为对有着佛教信仰的谢氏家族子弟来说,是深有影响的。《晋书》载:“(谢安)寓居会稽,与王羲之及高阳许询、桑门支遁游处,出则渔弋山水,入则言咏属文”,“又于土山营墅,楼馆林竹甚盛,每携中外子侄往来游集。”B58谢安通过与名僧郊游、携子侄游玩,来营造谢氏子弟的山水情怀。谢灵运则是山水情怀的集大成者,在永嘉郡时,“肆意游遨,遍历诸县”,而于会稽“修营别业,傍山带江,尽幽居之美……寻山陟岭,必造幽峻,岩嶂千重,莫不备尽”B59。谢几卿罢官后“乘露车历游郊野”,谢庄则“游土山,使胐命篇,揽笔便就。”B60可以说,正是因为佛教信仰使得谢氏子弟钟情于山水,而山水又给谢氏子弟带来清新脱俗的山水文学,使得谢氏家族在东晋南朝文学上可谓声名显赫。


结语


总而言之,陈郡谢氏作为东晋南朝时期可以与琅邪王氏并称的世家大族,其政治、经济和文化地位都很高。陈郡谢氏家族在东晋南朝时期的佛教信仰主要表现于与名僧交往,舍宅建寺,撰写大量佛教文章等方面,其佛教信仰也影响了文学创作,谢氏家族开创的山水题材诗对南朝文学影响可谓巨大。纵览谢氏文学作品,发现其中无不若隐若现地出现受佛教影响的痕迹。


陈郡谢氏从天师道世家到佛道兼修,再到专门的奉佛世家,可以说陈郡谢氏有一个信仰转变的过程,也间接说明了佛教势力在东晋南朝时期一步步成长和壮大起来,并由东晋时期依附于玄学过渡到南朝时期的“独立自主”,势头压过道教,并由“般若学”逐渐改变成“顿悟说”为主的涅槃学说的流行,可以说也为隋唐佛教宗派的兴起奠定了基础。东晋南朝时期,特别是谢灵运改宗佛教后,陈郡谢氏可以被称为奉佛世家,其对东晋南朝佛教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因篇幅所限,这些只能留待以后去作进一步的考察了。


注释:


①B24B34B42B48B49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247页、第313页、第436~437页。


②王仲荦:《魏晋南北朝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321页。


③周昌梅:《六朝陈郡谢氏世系、郡望及迁居考论》,《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第34卷第2期,第58页。


④B27B28B29B31B32B45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307页、第532页、第228页、第227页、第669页、第846页。


⑤B44姚思廉:《陈书·谢贞传》,中华书局1972年版。


⑥欧阳修:《新唐书·儒学中·柳冲传》,中华书局 1975年版。


⑦郝昺衡:《谢灵运年谱》,《华东师大学报》(人文社科版)1957年第3期,第74页。


⑧B15陈寅恪:《天师道与滨海地域之关系》,《金明馆丛稿初编》,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17页、第9页。


⑨魏征、令狐德棻:《隋书·经籍志》,中华书局1973年版。


⑩任继愈:《中国道教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116页。


B11B17B25B26B30B36慧皎撰、汤用彤校注:《高僧传》,中华书局1992年版。


B12张君房:《云笈七签》,齐鲁书社2002年版,第609页。


B13丁红旗:《东晋南朝谢氏家族病史与道教信仰》,《宗教学研究》2006年第3期,第173页。


B14B60李延寿:《南史》,中华书局1975年版。


B16高文强:《东晋南朝士人与佛教关系之浅释》,《宗教学研究》2006年第3期,第73页。


B18司马光撰、胡三省注:《资治通鉴》卷155“梁武帝中大通三年条”胡注,中华书局1956年版。


B19田余庆:《东晋门阀政治》,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309页。


B20周一良:《论梁武帝及其时代》,《魏晋南北朝史论集续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45页。


B21姚培锋 齐陈骏:《东晋南朝时期西来高僧与浙东佛教》,《敦煌研究》2009年第2期,第91页。


B22任继愈:《中国佛教史》(第二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22页。


B23B41周昌梅:《陈郡谢氏的佛教信仰与文学》,《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3期,第120~124页。


B58房玄龄:《晋书》,中华书局1974年版。


B33张伯伟:《禅与诗学》,浙江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176~179页。


B35B37B38B39B51B53B55道宣:《续高僧传》,《大正新修大藏经》第50卷,新文丰出版公司 1983年版,第463页、第466~467页、第468页、第473页。《广弘明集》,《大正新修大藏经》第52卷,第228页、第200页、第293页。


B40李延寿:《南史·谢微传》中华书局1975年版。


B43程毅中点校:《隋唐嘉话》,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52页。


B46王鸣盛:《十七史商榷》,《丛书集成初编》第3523册,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576页。


B47高华平:《谢灵运佛教著述研究》,《中国文化研究》2006冬之卷,第156~165页。


B50孙述圻:《谢灵运与南本涅槃经》,《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 1983年第1期,第68~74页。


B52僧祐撰,苏晋仁、萧鍊子点校:《出三藏记集》卷12,中华书局1995年版。


B54萧子显:《南齐书·谢瀹传》,中华书局1972年版。


B56B59沈约:《宋书·谢灵运传》,中华书局 1974年版。


B57周振甫译注:《诗品译注》,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17页。

谢选骏指出:南北朝开始的第二期中国文明,是在佛教信仰的影响下成长起来的。因此可说,佛教信仰及其影响,引导了第二期中国文明的成长,就像基督教信仰及其影响引导了第三期中国文明的成长。

谢选骏:在野的基督教反對偶像崇拜,執政的基督教縱容偶像崇拜

《基督教有关圣像的神学美学论争及对圣像制作的影响》(陈璐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12年第1期)報道: 内容提要:公元3世纪到9世纪,西方教会和东方教会关于在基督教中使用图像的问题存在着不同的见解。在形象与原型的关系问题上,圣像反对者认为上帝是无形的、是不可描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