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谢选骏全集

2023年8月24日星期四

夏商周秦都是内陆民族的入侵所形成的结石吗

 


《周秦汉唐:为中国制造最强的“文化基因”》(中国国家地理 2017年第10期)报道:   

夏商周秦的千年兴替,黄土高原始终是中华文明的主舞台。让今人津津乐道的汉唐盛世,更是黄土高原的巅峰之作。全球四大古文明中,中华文明是唯一延续至今不曾断绝的一个。是什么“文化基因”,赋予了它绵延不绝的生命力呢?黄土高原给出了答案。

半两币,为战国秦惠文王至西汉初所使用的通行货币。由于传世较多,在一般人眼里并不珍贵,但从货币史的角度看,它是货币趋向统一的标志,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秦以后两千多年,外圆内方的形制被保持沿用下来。有人说,一枚“半两”重如其文,即重量为半两(一两为24铢,半两即12铢)。不过,大部分秦代半两币,单枚重4至6克,相当于5—6铢,并非“重如其文”。从秦半两完成货币统一始,国家牢牢掌握货币的铸造权和发行权。圆形方孔钱能够通行的优势是:使用中可减少钱身的磨损,贯穿、携带十分便利。很多历史文献和文学作品将钱币称为“孔方兄”,也是由此而来。

夏商周秦以降的千年兴衰更替中,黄土高原始终是中华文明的主舞台,它演绎了河图洛书的神秘悠远、两周战汉的百花齐放、魏晋风度的玄妙清朗。当然,在农耕的主基调中,夹杂着汉牛与胡马的博弈,中原与塞外的融合——稳健中有飘逸,开放中有内敛。

世界四大古文明中,古巴比伦、古印度、古埃及都已湮灭,化成碎片融于其他文明,唯独古代华夏文明始终传承不断,维系它的是家国一体、是宗法伦理、是礼乐诗书,以及承载这些“规则”的各种载体——这就是我们的“文化基因”。

谢选骏指出:在我看来,这种“文化基因”乃是地缘政治的产物——夏商周秦都是草原民族的入侵所形成的结石。


《黄土 农牧交错带:中华民族在这里融合》(中国国家地理 2017年第10期)报道:   

农牧交错带又被称为“生态脆弱带”、“生态危急带”或“生态环境敏感带”等,它是农牧业交会过渡地带,也是我国生态环境和地域经济的一个重要分界地段。专家们通过梳理3000 年来多次气候冷暖干湿的变化发现:由于温度变化导致降水变化,降水变化进而导致半农半牧、时农时牧生产方式的转变。这也凸显出一个有趣的现象:农牧交错带就像一个巨大的熔炉,农耕文化和游牧文化在这里互为砥砺、吸收借鉴,并最终在这里形成极具特色的中国文化融合带。

北方农牧交错带处于东部湿润区与西北干旱区之间的过渡地带

黄土高原北部是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的核心区域,也是中原民族与北方游牧民族进行大碰撞、大融合的舞台。多数学者把农牧交错带的空间范围界定为内蒙古高原东南缘、东北西部半干旱地区和黄土高原北部。北方农牧交错带处于东部湿润区与西北干旱区之间的过渡地带,处于亚洲季风的尾闾,降水年际变化较大,促使农牧分界线多次进退,并导致土地利用方式的转变。农牧交错带在我国生态环境保护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是遏制荒漠化东移及南下的生态屏障。


《黄土 黄土高原:为什么文明在这里诞生延续》(中国国家地理 2017年第10期)报道:  

从旧石器时代到新石器时代的文明诞生期开始,黄土高原就是中华文明的根脉所在。到夏商周秦以降的千年兴衰更替中,黄土高原更始终是中华文明的主舞台。这座由黄土堆积而成的高原为什么如此神奇而重要?它到底具备了什么样的特点,才使得它在中华文明的诞生和延续过程中,发挥了如此巨大的作用?除了自然之外,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又做了哪些努力,让黄土高原的活力一直延续至今呢?

高天厚土 蔚为大观

黄土高原,世界上黄土分布面积最广、黄土厚度最大、黄土地貌发育最为典型的地区,是我国特有的、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地理景观。从空中俯瞰黄土高原,不论是宽广辽阔的黄土大塬,还是连绵延伸的黄土墚,抑或是一座座浑圆的黄土峁,一道道深切的沟壑,无一不让人感到震撼。这是一种雄浑大气的美,有一种震人心魄的力量。


《黄土高原上苍为中国特制的“舞台”》(中国国家地理 2017年第10期)报道:   

作为地球上唯一一座“黄土”高原,黄土高原的诞生可谓是一场造化的奇迹。就像冥冥中有一种力量,精心创造了各种条件,又经过千万年来的悉心打磨,一点点塑造出了一个神奇的“舞台”,让其屹立在东亚大陆上,只等着登上这座舞台的人,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创造出绵延不绝的辉煌篇章。

拔地而起的大塬,犹如一座天然的舞台

顶部平坦宽阔、四周陡峭的黄土大塬,犹如一座座天然的舞台拔地而起。万年以降,无数华夏先民们在这些大塬上繁衍生息、开垦良田、建立村镇,在中华文明创立的过程中书写下了浓墨重彩的篇章。

“我家住在黄土高坡,大风从坡上刮过……”生在黄土高原长在黄土高原的我,年轻气盛荷尔蒙无处释放的时候,总喜欢在刮大风时爬上村后的黄土坡,迎风嘶吼。我自小五音不全,却希望能唱出振聋发聩的效果,所以每当我吼一曲《黄土高坡》的时候,路人每每侧目而视、避之不及。而我在灌一肚子风、吃满嘴土后,却会觉得自己是陈胜口中的“鸿鹄”、高尔基笔下的“海燕”,旁人都理解不了我的气概,只有那敞天敞地的黄土高原才能安放下我胸中的万丈豪情。

黄土堆积前的古地形条件

黄土高原形成之前,一系列地壳变动为它的形成创造了条件。鄂尔多斯高原以鄂尔多斯台地为基础,四周被河套地堑、银川地堑、渭河地堑、六盘山中山和吕梁山中山所包围,在第四纪时期表现为大面积均匀抬升,地形高差较小,为大面积的黄土堆积准备了古地形条件。

年岁渐长,心也渐渐沉静,我开始思索更多的东西,关于自我,关于人生,关于世界……在走出黄土高原,见识了许多不同的风景,特别是一次北京之行看到中山公园社稷坛“青、赤、黄、白、黑”的五色土后,我才恍然明白,原来土并非理所当然都是黄色,原来我司空见惯的塬、墚、峁,在别处却是难得一见的景观。于是我萌生了强烈的好奇:黄土和其他颜色的土有什么不同吗?人常说“高天厚土”,黄土高原的土究竟有多厚?还有那些大气雄浑的塬墚峁,它们到底是怎样形成的?


《长城:这里有最典型的农牧交错带》(中国国家地理 2017年第10期)报道:   

在黄土高原地区,长城不偏不倚修筑在400毫米等降水量线上,这条线的西北是游牧人的天空,东南则是农耕文明的乐土。长城不仅要抵御游牧民族的入侵,还是一道事实上的防沙墙。不过,这道边墙最终还是无法阻挡两侧农耕与游牧文明之间的交融,农牧交错带的奇特故事也就此在长城沿线上演……

广武长城的农牧交错带特点非常明显

位于山西朔州市山阴县新广武村的广武长城,这里的农牧交错带特点非常明显:既有牧民放牧的绵羊,也有大片的耕地。广武长城全长10公里,于明洪武七年(1374年)修建,万历三年(1575年)重建,为内长城,全部为砖石包砌。

我有幸吃到了长城脚下毛乌素沙地里出产的稻米

去年国庆节那一天,我们一群长城爱好者背着大包,在茫茫的毛乌素荒漠之中,沿着黄沙掩埋的陕北榆林长城一侧行走。临近中午时,长城在一个墩台前突然消失,只见脚下望不到尽头的沙地猛地裂开一条大沟。沟内清溪淙淙,绿树成荫,阡陌纵横。紧贴溪水一侧的台地上,还坐落着几处窑洞院子。

当我们筋疲力尽地走下沟谷的陡坡,进入这个“世外桃源”时,一位名叫王德彪的老汉走出窑洞,让我们受到了最隆重的款待:不仅有猪肉、美酒、新鲜蔬菜,最令人惊讶的是,连吃好几天方便面的我们,竟然吃到了王老汉自家地里种的大米。

谢选骏指出:看看以上的内容,就会对1986年出版的《神话与民族精神——几个文化圈的比较》、1988年播出的《河殇》(走出黄河心理),具有了更深一层的体味。夏商周秦都是草原民族的入侵所形成的结石,唯有突破这些结石所造就的长城,中国文明才能整合全球!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谢选骏:人類只有趨利避害、崇拜瑪門的“意志自由”

(一)如何理解這句話——人類只有趨利避害、崇拜瑪門的“意志自由”…… 這句話的核心意思是:人類在做出選擇時,往往受到利益驅使,以追求最大利益為目標,而這種行為背後隱含著對物質財富的崇拜。 讓我們來逐一分析這句話的含義: 趨利避害: 這是一個基本的生存本能,也就是說,人類在做出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