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谢选骏全集

2024年5月5日星期日

谢选骏:但丁的《神曲》不如草芥

《跟所看到的神迹相比 “我写的如草芥”》(刘晓 2019-07-25)报道:


在中世纪意大利著名诗人但丁创作的《神曲》第三部“天堂”中,经历过地狱、炼狱目睹了种种罪恶的灵魂后,诗人终于见到了幸福的灵魂的归宿:他们是行善者、虔诚的教士、立功德者、哲学家和神学家、殉教者、正直的君主、修道者、基督和众位天使,这其中就包括他在第四层天堂遇到的意大利中世纪最著名的神学家和哲学家、死后被封为“天使博士”(或天使圣师)的圣托马斯‧阿奎纳(St.Thomas Aquinas)。阿奎那的一生,都在努力证明神是真实的存在。


出身贵族 投身神学


托马斯‧阿奎纳1224年底或1225年春出生于意大利南部的一个城堡,上有5个姐姐和3个哥哥。他的父母都是当地望族,家族里的许多人与教会和皇帝都保持着密切的联系,比如他的父亲曾服务于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腓特烈二世,他的叔叔是卡西诺山本笃会修道院院长。


因为良好的家庭背景和殷实的家境,阿奎那5岁就进入离家不远的著名的卡西诺山本笃会修道院学习。在修道院9年的时间里,他是个循规蹈矩的学生,但天资的聪颖,使他每日都能一字不差地背诵出老师所讲授的课程内容,而天生的求知欲也让他在关于“神”的问题上陷入思索,他常常问老师:“什么是神?”


1239年发生政教冲突后,卡西诺山本笃会修道院的学生被奉命送到那不勒斯本笃会修道院,并在著名的那不勒斯大学继续完成学业。阿奎那在学业上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而他的才华和多才多艺也逐渐显现,老师和同学们更是对他那超乎寻常的记忆力感到惊讶。不过,阿奎那对神学情有独钟。1243年,18岁的他如愿加入了修会“多明我会”,并在第二年成为会士。阿奎那之举让他的父母非常震惊,他们原本希望聪颖的小儿子读书后能投身政界。其后,阿奎那被带回家,并被软禁了一年。


在此期间,他的母亲不断与教会斡旋,但没有成功,而阿奎那则在软禁期间,利用所有的时间研读《圣经》和其它书籍,他甚至能够背诵全部《圣经》和相关著作,这为他后来着书写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最终,阿奎那的父母看到无法改变他的想法,只好在1245年决定任其发展。同年7月,里昂第一届大公会议由教皇诺森四世主持召开,主要处理教会和神圣罗马帝国间的冲突。会议将腓特烈二世逐出教会,并宣布免除其职位,而阿奎那家族则被控谋反,家中长子被处死,家人逃回北方的家族城堡。


巴黎求学 成为神学讲师


在家族遭遇变故的时候,阿奎那则被送到法国巴黎的圣雅克会院学习,受教于名师大阿尔伯特。1248年,大阿尔伯特回到科隆的神学院,阿奎那又追随其并担任了他的助教,协助其新课程的规划。


由于阿奎那常常专注于思考问题,极少与同学们交谈和嬉闹,因此得到了一个绰号“西西里哑牛”。一天,一位同学好心地向他讲解大阿尔伯特的授课内容,阿奎那表示感谢,但为了使同学不误入歧途,他修正了这位同学的若干错误,并告诉他许多老师还没有讲的新知识。同学们这才发现原来阿奎那是一个“大智若愚”的人。


大阿尔伯特非常欣赏阿奎那善于思考的品质,有时会在课堂上问他一些难题,阿奎那总能对答如流,有时他的回答还能对老师产生启发的作用。大阿尔伯特不无感慨地向学生们宣布:“我敢预言,你们所称呼的哑牛,不鸣则已,一鸣惊人,而且将震撼世界。”


1252年,27岁的阿奎那被大阿尔伯特推荐到被尊为“哲学家之城”的巴黎大学攻读博士学位。4年后,阿奎那取得了神学博士学位,并开始了为期三年的在巴黎大学的任教生涯。


在任教期间,阿奎那于1258年开始撰写一套讲义,破无神论之说,立有神论的观点。这套讲义前后历经六年至1264年完成,这便是《反异教大全》。该书分为四卷481章。第一卷论证上帝的存在、上帝的特质和上帝的作为。第二卷讨论上帝与世界的关系。第三卷主要论证善恶问题以及人们对于善恶的态度,同时还讨论了人性对善恶应该具有的态度,以及人在择善避恶的选择过程中所面临的各种困难和化解之道。第四卷是关于神学与信仰问题的讨论。


1259年,在结束了巴黎大学的任教工作后,阿奎那回到了意大利。从1260年到1272年,他除了讲学、教书、管理教会事务外,还完成了多项注释工作,并投入相当大的精力撰写他最为著名的大作《神学大全》。1272年,他回到佛罗伦萨担任了修道会的院长,并同时在那不勒斯大学担任教授。


《神学大全》(Summa Theologica,亦作 Summa Theologiae,或简称 Summa)是意大利哲学家托马斯‧阿奎那的著作。


代表作《神学大全》与遇见神迹


可以说,《神学大全》集中体现了阿奎那的思想,这本书完美详细地诠释了天主教的主要教义。出版至今,已经翻译成多国语言,也是基督教必读的古典书籍。


整本书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说上帝,第二部分说人的行为,最后一部分说基督。整本书参照亚里士多德的逻辑思维,并且从哲学角度论述神学的方方面面。


不过,在《神学大全》即将完稿时,也就是在1273年12月的一天,阿奎那突然终止了写作。原来他在一次弥撒仪式时,看见了神迹。他如此解释道:“我写不下去了……与我所见的神迹和受到的启示相比,我过去所写的一切犹如草芥。”后来有人说阿奎纳在祷告时听到了来自神的声音,称赞他的写作;还有修道士说曾看到他凌空飘起。


证明神的存在


在这部没有完成的著作中,阿奎纳虽然相信人类天生便有能力在没有上帝启示的帮助下了解到许多知识,但他指出“任何能使人类认清真理的智慧都是由上帝所先行赋予的”。他相信上帝所给予人类的启示可以分为两种:一般的启示以及特别的启示。一般的启示可以透过观察上帝创造的自然秩序而获得,这样的观察可以透过逻辑思考而获得重要的结论,例如认知到上帝的存在。为此,阿奎纳提出了著名的“五个论证的方法”,来证明神的存在。


这五个论证的方法是:一、从事物的运动即变化方面论证。一件事物,只要是现实的,它就在运动。凡事物运动总是受其它事物推动。一个事物的运动为另一事物所推动,以此类推,但又不能推到无限。因此,必有一个不受其它事物推动的第一推动者,这就是神。


二、从动力因来论证。在现实世界中,我们发现一系列的因果关系,甲作用于乙,乙作用于丙等等。总之,有果必有因,但又不能推到无限。因此,必须有一个最初的动力因,这就是神。


三、从可能性和必然性来论证。自然界事物都在产生和消灭的过程中,事物若不凭借某种已存在的东西,就不会产生。每一必然的事物,其必然性有的是由其它事物所引起,有的则不是。不能不承认有某一物,它本身就具有自己存在的必然性,并使其它事物得到它们的必然性,这就是神。


四、从事物的真实性的等级来论证。一切事物的真、善、高贵都有由低到高的不同等级。在最高处必定有一至真、至善、至高贵的存在,使世上一切事物得以存在并具有不同等级的真实性,对此,人们称祂为神。


五、从世界的秩序(即目的因)来论证。任何生物都为某一目标而活动,它们谋求自己的目标,不是偶然的,而是有计划的,必定有一个智慧在指向它们的目的。这个智慧就是神。


上述论证前三种是宇宙论论证,后两种是目的论论证。


不过,阿奎纳认为,人虽然可以透过对一般启示的逻辑思考认知到上帝的存在以及一些与上帝有关的事物,但有一些其它知识必须是要透过特别的启示才能得知的。在本质上,一般的启示和特别的启示是可以互相补充的,而非对立。


阿奎纳将审慎、节制、正义以及坚忍列为人类的四大美德,而三大神学上的美德:信仰、希望以及慈善是超自然的,他们的目标也与其它美德不同。神学美德的目标是上帝本身,上帝是所有事物的尽头,超越了我们的理性所能取得的知识。


在阿奎纳来看,人类存在的目标是要与神结合并且建立永恒的连结,这个最终的目标也与人在世时的作为有关。阿奎纳指出个人的意志必须被指挥朝向正确的方向,例如慈善、和平以及神圣,他认为这是达成幸福的途径。


去世后被封圣


据记载,阿奎那一生温文谦恭,敬事守信,爱人爱神,潜修德行,一生两袖清风。1274年3月7日,阿奎纳突然因病去世,时年不足50岁。去世后他被教会封为“天使博士”、“教会圣师”、“主保圣人”。阿奎纳的思想不仅对于之后的基督教神学有着极大的影响,而且也对西方哲学产生了重大影响。


对于那些怀疑神是真实存在的世人而言,阿奎纳一生的研究和经历,或许可以让他们重新思考,毕竟肉眼凡胎的我们,在现有的实证科学下,还有许多没有参透的谜团。



谢选骏指出:上文只知阿奎那说跟所看到的神迹相比 “我写的如草芥”——上文却不懂得按照这个标准,但丁的《神曲》还不如草芥。


2024年5月3日星期五

谢选骏:《永乐大典》《古今图书集成》《四库全书》之异同


(一)


“你知道《永乐大典》与《四库全书》的本质区别吗?”(网文 2017-03-15)报道:


《永乐大典》和《四库全书》都太有名了!要说两者的共同点,大家一定能够轻易想到:这两部书的规模都极其庞大!


《永乐大典》编纂于明朝永乐年间,汇集古今典籍7000种以上,分为11095册,总字数多达3.7亿字!《四库全书》编纂于清朝乾隆年间,汇集古今典籍3500多种,分为36000多册,总字数不少于8亿字!


这么多字全是徒手抄出来的。


《永乐大典》的编辑和抄写工作动用2000多人,其中既有当朝重臣,也有普通的“抄书匠”。《四库全书》仅抄书匠就招了近4000人,参与古籍收集、整理、编辑的官员更是不计其数。


有趣的是,清朝的编修官必定深知抄书的辛苦,所以特别推出一套“激励机制”。他们从落榜秀才中挑选字迹好看的,规定每人每天至少抄1000字,抄满五年后按字数多少归入不同等次,按等次授予官职——要是抄满200万字,就能直升市领导!


有人要问了:既然抄书辛苦,为什么不印刷呢?


因为这两部书的套数都太少了。《永乐大典》只抄了一套,专供永乐皇帝本人阅读。《四库全书》多一点,抄了七套,但制版印刷的成本仍然远远高于手工抄写。


说了半天,无论是规模庞大,还是套数稀少,都是这两部书的共同点。它们的本质区别在哪里?一定要触及“本质”噢!


只要你翻过这两部书,就能瞬间找到答案。


《四库全书》分为经(儒家经典)、史(史书典籍)、子(诸子百家)、集(诗词歌赋)四部分,所以叫“四库”;内容包罗万象,所以叫“全书”。从本质上讲,这是一套“丛书”,而且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丛书。


“丛书”的概念我们并不陌生,最家喻户晓的丛书恐怕要数“四大名著”了。这四部小说各自独立,没有关联性,你取你的经,我造我的反,贾宝玉管不了三国事,诸葛亮进不了大观园。出版社觉得它们都属于古典小说,所以搞了个“捆绑销售”。


《四库全书》不是用来卖的,不用考虑销售问题,但里面包含的每一种古籍同样是独立的,内容是完整的。


“经史子集”四类书册分别使用绿红蓝灰四色封面,象征春夏秋冬四季。


《永乐大典》就不一样了,它不是丛书,而属于我国古代一种极具特色的图书形式:“类书”。


类书是一种工具书。编者把许多书籍中主题相近的语句摘抄在一起,汇编成与各种主题有关的资料集——好吧,肯定有人没看懂,咱们举一个例子:


这是《永乐大典》第2272卷的一页纸。看到“湖”字没有?这就是这一卷的“主题”。编者首先摘录了与“湖”字有关的“诗文”,最先摘抄的是宋代《黄氏日抄》和《家则堂先生瀛州集》这两种书里各一篇文章。


《黄氏日抄》和《家则堂先生瀛州集》是不是总共只有两篇文章?绝对不可能。其他文章可能抄在了《永乐大典》其他书册里,也可能被《永乐大典》抛弃了。


这种编辑方式是不是很像现在的百科全书?


《永乐大典》确实被誉为世界有史以来最大的百科全书。假如你对某一类事物感兴趣,可以顺着一个“主题”(或者说“词条”)一直读下去,会觉得很过瘾——明朝嘉靖皇帝就是这么干的,他崇尚道教,对《永乐大典》里的道教内容百读不厌。


但类书与百科全书还是有区别的。如果翻开《中国大百科全书》,找到“湖泊”这一词条,你会看到与湖泊有关的各种知识,比如湖泊的定义、分类、形成原理乃至世界著名湖泊列表,所有这些内容都经过编者的总结和润色。


类书就不一样了。类书的编辑只负责摘抄原文,绝不删减文字或者添油加醋。《永乐大典》因此保留了明朝以前大量文献资料,而且是原文资料,所以非常珍贵。


有人要问了:《永乐大典》好是好,可一万多册书,如果查阅某个特定的“主题”,岂不是要找昏头?


不用担心。就跟我们查字典一样,《永乐大典》里的“主题”也是按“拼音”排序的——你没看错,明朝也有拼音!


注意到书页右下角的“六模”了吗?“六模”跟“湖”这个主题有什么关系呢?


“模”(念mu)正是明朝“拼音”里的一个韵母,表示普通话里念第一声或者第二声的“u”。


你也许还记得语文老师曾经说过,古人把汉语发音称为“四声”,分别指平声(相当于普通话第一声和第二声)、上声(普通话第三声)、去声(普通话第四声)、入声(普通话里没有)。在明朝“拼音表”里,“模”(也就是“u”)是排在平声部分的第六个韵母,所以称为“六模”——这一大圈子够绕吧!


“湖”字的拼音是“hu”,韵母是“u”,对明朝人来说属于“六模”。如果你熟练掌握“明代拼音表”的韵母排列顺序(就跟我们熟知英文字母表一样),再结合《永乐大典》的目录,就能很快找到自己想要的那册书。


这张书页的主题是“斋”字,归入平声第七个韵母“皆”,也就是念第一声或第二声的“ai”。


不过,现在查阅《永乐大典》就不用担心书册太多了——因为这套书96%的书册没能保存下来。


《永乐大典》编纂于明朝永乐年间,后来嘉靖皇帝下令誊写了一套副本,永乐那套便神秘消失了,不知是遭了火灾还是被嘉靖带进了坟墓。清朝末年,嘉靖本《永乐大典》屡遭偷盗和战火,流传至今的只有400多册。其中最大一部分,即222册,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


幸好乾隆皇帝做了一点补救,让《永乐大典》与《四库全书》做了一次跨越时空的精神交流。


再次回到这张记录“湖”字的书页。大家还记得《家则堂先生瀛州集》吧。


“则堂”是南宋理学家“家铉翁”的号,《家则堂先生瀛州集》是家铉翁的诗文集,到清朝乾隆年间已经失传了,幸好这部书的内容被分散抄录在《永乐大典》的不同书册里。


当时宫里收藏的嘉靖本《永乐大典》还有8000多册,算是比较完整。于是乾隆皇帝做了一件大善事。他要求编修官把分散在《永乐大典》各处的失传古籍篇章重新抄录在一起,编入《四库全书》,《家则堂先生瀛州集》因此“复活”了!


如此复原的古籍被称为《永乐大典》辑佚本,总数多达385种,可以说代表了《四库全书》最重要的历史贡献!


相比支离破碎的《永乐大典》,《四库全书》的运气实在要好很多。


乾隆命人抄写了七套《四库全书》,流传至今的有三套半。保存在圆明园文源阁、镇江金山寺文宗阁、扬州天宁寺文汇阁的三套基本毁于战火。原藏杭州圣因寺文澜阁那套仅存三分之一,重抄补齐后移交浙江省图书馆。紫禁城文渊阁和沈阳故宫文溯阁的两套基本完整,现藏于台北故宫和甘肃省图书馆。


但最完整的一套还要数中国国家图书馆收藏的文津阁《四库全书》。


凭什么说国家图书馆这套最完整?因为只有这套《四库全书》不只有书而已。


顾名思义,文津阁《四库全书》原本收藏在承德避暑山庄内的文津阁,是乾隆皇帝为自己消夏避暑准备的读物。1909年,清政府决定将这套书拨给筹建中的京师图书馆(国家图书馆前身)。五年后,文津阁《四库全书》被整体调运至北京。


文津阁,承德避暑山庄


什么叫“整体调运”?就是除了书册以外,装书的木制书函、盛放书函的书架也要统统运来!甚至连包装用的夹板、丝带、铜环都是清代原物!


保存如此完整的《四库全书》仅此一套!


文津阁《四库全书》的另一个珍贵之处是校勘质量高。


据记载,乾隆皇帝曾亲自参加校阅,总纂官纪晓岚更是校对多达三次,非常罕见。台北故宫和甘肃省图书馆那两套都出现过零星散佚的情况,都根据文津阁本进行了补抄。至于散失大半的杭州文澜阁本更是补充了大量文津阁本的内容。


2013年9月,国家图书馆打开文津阁《四库全书》库房的展示门,全部36304册书籍、6144件书函、128个书架完整呈现在普通读者面前。时光倒流两百年,曾经映在乾隆皇帝眼中的,或许就是这般光景。


(二)


《所有古书都收录在四库全书中吗?》(网文 2014-02-25)报道:


1,《钦定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编纂《四库全书》时,将“著录书、“存目书”逐一撰写提要,于乾隆四十六年(公元1781年)汇编成此书,200卷。收录古籍计10289种,是内容丰富、较系统的研究古典文献的重要工具书、解题式书目的代表作。为便于翻检,次年另编《四库全书简明目录》二十卷。不收存目书,提要从简。中华书局一九六五年新印《四库全书总目》。《钦定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简称四库全书总目、四库总目、四库提要,共二百卷,是中国清代纪昀等编纂的一部大型解题书目,是中国古典目录学方法的集大成者。(《四库全书简明目录》20卷,著录图书3470种。)


2,《钦定四库全书》


清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开始编纂,历时9年成书。共收书3503种,79337卷(据文溯阁本79897卷),36304册,近230万页,约8亿字。整套书收録了从先秦到清乾隆前一部分古籍(一部分被列为禁书),涵盖了古代中国几乎所有学术领域。编撰四库全书,收书3503种,同时禁、毁图书3100多种。编纂《四库全书》时,清廷为维护统治,大量查禁明清两朝有所谓违碍字句的古籍,见四库禁书,据统计,在长达10余年的修书过程中,禁毁书目3100多种(另一种说法为2855种),15万部以上。并且大量篡改古籍。现存文渊阁本、文溯阁本、文津阁本、文澜阁(剩半部);文源阁、文汇阁、文宗阁及底本翰林院本均毁于战火。


3,《四库全书荟要》


乾隆四十三年,第一部《四库全书荟要》完成,藏于紫禁城坤宫宁御花园的“摛藻堂”。次年,又誊缮一部,藏于圆明园内的“味腴书屋”(此本毁于火烧圆明园),以备乾隆随时阅鉴。《四库全书荟要》共463种,20828卷,11178册,下设若干子目。其中,经部173种,3576卷;史部70种,6535卷;子部81种,2866卷;集部139种,7851卷。《荟要》从编纂宗旨与《四库全书》不同,《四库全书》面向世人,而《荟要》仅供皇帝御览,从未流向过民间,因此,《荟要》有着《全书》无法与之相匹的特色。第一:选编慎重,卷帙精约。《四库全书荟要》所收书籍的种类只有《四库全书》的七分之一,而册数是《四库全书》的三分之一,可谓“全书中的全书,精品中的精品”。第二:内容真实,少经删篡。《荟要》供仅皇帝御览,其所收图书在内容上也就务求完整,没有大量删改的必要。在原本保存、内容真实方面,《荟要》胜于《全书》。第三:书品精美,质量上乘。由于清廷十分重视这部丛书,修书务求精美而不计资费,因此,《荟要》的书品达到了极为精善的境界。第四:校勘翔实,版本珍贵。《荟要》依据底本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内府刊刻本,这些刻本主要来自于清内府图书刊刻机构“武英殿”;二是内府所藏历代善本和抄本;三是乾隆三十八年以后在民间征求到的书籍,在内府藏本和民间奉献的遗书中自然不乏宋元时期的旧本。


4,《四库全书珍本初集》


商务印书馆1935年出版,沈阳出版社翻印,以文渊阁《四库全书》为影印蓝本,采用仿古线装书样式,繁体竖排,分22函,110集,16开,9000余万字。影印工作开始于1934年7月,由故宫博物院,中央图书馆,商务印书馆及有关各方代表组成的临时监察委员会同至上海,监视开箱,按目检出各书,点明册数、页数,分期交付商务印书馆就地影印。至1935年7月,《四库全书珍本初集》共计231种,分装1960册,先后分四期陆续出齐。


5,《四部丛刊》


由近人张元济主编,主要收集了古代主要经史著作、诸子百家代表作、历朝著名学者文人的别集。所谓“四部”,即将书籍按照中国古代的图书分类法分成经、史、子、集四大类别,而丛刊是指丛书。清政府灭亡之后,《四部丛刊》作为一个小型的《四库全书》,在当时的目录学界起主导作用。 从1922年到抗战爆发为止,《四部丛刊》共出了初编、续编、三编,共502种书,前后有三编:初编初印2100册,二印2112册,精装报纸本110,平装报纸本440,初编二编三编合编本3122册,续编510册,三编500册。是二十世纪初期中国新出版规模最大的丛书。


6,《四部备要》


中华书局1920-1936年陆续编辑排印。这部丛书收书336种,依经、史、子、集四部分类,用丁氏仿宋活字排印,个别影印。这部丛书性质和《四部丛刊》相仿,但《四部丛刊》着眼于选择宋元明珍本影印,而《四部备要》则偏重于实用——选印较有代表性的校本、注本,可以说是学习和研究古代文献的常备书籍。


7,《四库未收书辑刊》


主要根据本世纪二十年代末三十余位国学大师编订的《四库未收书分类目录》所收录的清乾隆四库馆臣未见和清乾隆以降至清末问世的书籍,几乎网罗了当时存世《四库全书》以外的优秀书籍,共收录典籍近2000种,分十辑精装影印出版,每辑据所收部类按经、史、子、集排序,版本均力遵“分类目录”著录的版本征访,每种书前均加书名页,其中著录书名、卷数、作者、版本等。《四库未收书辑刊》以“尊重历史、保存典籍,择善而从、整旧如旧”为编纂出版的宗旨,于1997年12月由北京出版社影印出版,16开精装300册。


8,《续修四库全书》


该书沿袭《四库全书》体例,按经、史、子、集四部分类,用绿、红、蓝、赭四色装饰封面,16开本、精装1800册,分经部260 册,史部670册,子部370册,集部500册。它与《四库全书》配套,构筑起一座中华基本典籍的大型书库,中国古代即1911年以前的重要典籍,可大致荟萃于此。《续修四库全书》总共收书 5213种,比《四库全书》增加51%。在编纂、出版过程中,曾向国家图书馆、上海图书馆等82家藏书单位商借底本,每种入选图书,均选取最佳版本影印,其中大量的宋元刻本、名家稿本,为四库馆臣所未见。 《续修四库全书》的收录范围包括,对《四库全书》成书前传世图书的补选,《四库全书》成书后著述的续选。补选之书主要是:被《四库全书》遗漏、摒弃、禁毁,或列入“存目”而确有学术价值的图书;《四库全书》已收而版本残劣,有善本足可替代的书籍;四库馆臣对戏曲、小说持鄙视态度而未予收入的书籍。《续修四库全书》从1994年开始启动,历时8年,到2002年4月完成了全部1800册的编纂出版工作。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


9,《四库全书存目丛书》


根据《四库全书》卷首所载乾隆帝有关编纂工作的历次上谕和凡例,当时四库馆臣将内府所藏和全国各地督抚学政及私家进献的图书中,含有批评清王朝统治内容者,含有反礼教、反传统或宣传异端倾向者,“未越群流”的平庸之书、“归于小道”的无谓之书、“难以考信”的伪托之书,以及著作时代切近者、重复之书均列为存目。列为存目者达6793种、93551卷。历经300年来的天灾人祸,存目之书亡失严重,现存4000余种、6万余卷,分藏在全国200多个图书馆,三成以上已成孤本。1992年夏,中国东方文化研究会历史文化分会正式提出编纂出版《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的计划,1992年12月23日获国务院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批准,列为国家级重点项目。1993年1月组成了《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编纂出版工作委员会,由季羡林担任总编纂,有全国50多所大学和研究机构以及台湾、日本、美国等地的近百位文史专家和古籍学者参加的《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编纂委员会,开始编纂工作。编纂出版工作于1997年10月全部完成。该书共收录散藏于国内外116所图书馆、博物馆及少数私人藏书家手中的四库存目书4508部中,其中宋刻本15种,宋写本1种,元刻本21种,明刻本2152种,明抄本127种,清刻本1634种,清抄本330种、稿本22种,有三成以上为孤本或稀见本。分为经、史、子、集四部,其中经部收录734种,史部收录1086种,子部收录1253种,集部收录1435种。卷帙浩繁,洵为大观。 1997年10月由齐鲁书社影印出版,16开精装1200册。


10,《四库全书存目丛书补编》


2001年,齐鲁书社又影印出版《四库全书存目丛书补编》,收入《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所遗存目书200余种,其中国图藏19种。多为稀见的珍本秘笈(包括罕见的海外藏品)。全书共100册,并附有《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正编、补编综合索引,包括书名索引和著者索引及总目录。


11,《四库禁毁书丛刊》+《补编》


四库禁毁书丛刊是编修《四库全书》期间被抽毁和全毁的书籍,其中以集部书占多数,部分著作实属中国文化之精品。其次是史部的书籍,其禁毁重点是关于辽事(入关前满汉关系)和南明史的著作,目的是企图抹杀、毁灭、篡改历史事实。经部、子部和丛书中的一些书籍在禁毁狂潮中也未能幸免。《四库禁毁书丛刊》具体地是以姚观元《清代禁毁书目》、孙殿起《清代禁书知见录》、雷梦辰《清代各省禁书汇考》和陈乃乾《索引式的禁书总录》所著录的图书为主要收录范围。它不是清代所有禁书的总汇,不收录清乾隆以后的各种禁毁小说、戏曲。所收禁毁书以刻本、活字本、抄本为主,石印本、铅印本、影印原刻本酌情收录,点校本不予收录。本书共分十期,每期内依经、史、子、集四部排列。1997年6月由北京出版社出版,16开精装310册。2008年出版补编90册,经部三册收书十二种,史部二十七册收书七十三种,子部十二册收书三十八种,集部四十八册收书一百六七七种,九十册共收书二百九十种。正编、补编正文合计四百册,收书九百三十四种。目前网上未见补编的电子版。


12,《四库提要著录丛书》


《四库全书》的底本中大量“抵触本朝”、“非圣无法”、“离经叛道”的内容,所以在编纂《四库全书》时,对底本进行了无数多的篡改、删节和重写,以符合其政治、社会、教化的需要,致使《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著录的3461种典籍大多面目全非,失去了文献原貌,流传至今,真伪莫辨,极大损害了其文献价值。因此, 2008年始纂《四库提要著录丛书》,丛书为一部“原生态”保存中国古代典籍的旷世丛书,为还原《四书全书总目提要》“著录”的3461种古代典籍原貌,用10年时间以国家图书馆所藏善本为核心,旁及海内外百余家图书馆、博物馆、档案馆及私家藏书,征访到3000余种未被200多年前四库馆臣遵乾隆旨意篡改、删节和重写的存世“原生态”典籍。分经、史、子、集四部出版,各自独立编号。各部正文排序因典籍征访之先后并完全按照《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排列。该丛书收书3000余种,分装约1200册/套,,每册700页左右,每册分上下两栏,精装16开影印,2012年底全书完成,北京出版社出版。


13,《四庫文叢》


是整理和研究中國歷史文獻的學術叢刊。以各地館藏未刊文獻为基礎,以目録、版本、辨僞、考釋、輯佚及文獻學家的研究爲重點,集中刊發有關文稿、題跋、日記、函牘、年譜、家譜、方志、檔案、文書、石刻等文章。崇尚樸實文風,尊重學術發展脈絡和前人研究成果。


14,四库禁书


四库禁书是《四库全书》禁止收录之书。禁书书目2855种,与《四库全书》所收录3461种著作相差不远,是修纂四库全书之同时对扫荡对于满清先史与夷夏之防等可能挑起反政府思想著作的结果。清朝乾隆帝纂修《四库全书》,搜集全国藏书之际,伴随着查毁禁书,自乾隆三十九年,到乾隆五十七年,并有诏令禁止鼓吹反政府以及违背儒家道德伦常的野史、笔记、文集等诸多书籍收入《四库全书》。清政府也销毁其中少数禁书,主要针对特定文人,如乾隆三十四年六月,钱谦益所著《初学集》、《有学集》;乾隆三十八年五月十七日上谕将某些书籍抽去,“止存书名”,不收其书,汪子祜《西四集》因“卷五吊岳武穆诗语意偏谬”遂列入禁书;魏焕《九边考》,因“多指斥文句”,予以禁毁。宋人王柏《诗疑》、《书疑》,因质疑儒家经典《诗经》、《书经》内容,被四库提要指责“师心杜撰,窜乱圣经”;夏允彝《幸存录》、夏完淳《续幸存录》因带有强烈反清思想,遭到禁毁。然而仍有部分禁书为私人收藏,如天一阁与其他江南官宦大族之藏书;其他诸多未销毁之禁书则秘密保存于清宫内府。且各省地方蒐罗禁书的宽严不一,地方官往往有疏漏,致使乾隆帝于乾隆三十九年八月怀疑选书过程有所隐瞒:“乃各省进到书籍不下万余种,并不见奏及稍有忌讳之书。岂有裒集如许遗书,竟无一违碍字迹之理!”


(三)


《四库全书与古今图书集成的区别》


四库全书与古今图书集成

两者主要的异同点在哪里?为什么清朝要编纂两套图书总集?个人认为乾隆对康熙的感情是很复杂的,一方面是敬佩,另一方面又总想超越,也许这也是原因之一吧。


(一)两书相同点:

1、都是清朝的官员奉皇帝的命令进行收集和编纂的。

2、都含盖了中国古代文化的大多数方面。

3、都是钦定的官方书籍。

(二)不同点我用表格的形式列出来:

《古今图书集成》VS《四库全书》

朝代:康熙VS乾隆

历时:28年VS 9年

类型:巨型类书VS中国古代最大的丛书

来源:资料VS文献

(这点需要说明,所谓资料是指成书的和不成书的都有,而文献主要是指成书的。)

分类:6编32典VS 4部44类66属

侧重点:各家篇幅比例平均VS儒家占主导

编纂人数:人数较少VS数量庞大

清朝要编纂两套图书总集的原因:

1、《古今图书集成》是采取各家思想所占总书比例平均的做法(只是大致上的平均),至乾隆年间,统治阶级需要更进一步地控制文人思想,加大了儒家文化的比例,使儒家思想巩固了主导性地位。

2、上面的是我高中历史老师给我的解释,个人觉得还和康熙与乾隆的个性有关。

康熙是一个文化修养非常高的人,他对各方面知识都有相当程度的研究,所以在他治下修出的典籍,就有了这种“平均”的直观印象。

而乾隆,在他的手上查出了清朝最多的文字狱,他对所谓“异”文化有天生的排斥;再加上这个家伙有严重的大头症(看他“十全”的称号就知道了),喜欢显摆,想要立不世之功,所以就又在文化领域横插了一杆子。


四库全书不收的古书大约分为以下几类:

1 没有收录价值所以不收

2 被清朝统治者禁毁所以不收

3 四库全书编修同时代或更晚,所以不收

4 不属于以上3种情况,由于其他原因不收


谢选骏指出:人说——

1,流传过程中缺失。2,官方禁毁。3,官方修改。……大部分官修的类书、丛书,都对原本的内容进行了删改编撰,为了符合统治阶级的需求。而在清代这样一个异民族统治的朝代,所需要禁毁的东西相对得更多了。四库全书的编修,很大的目的就是寓毁于修。


如雍正乾隆年间修四库全书,一般认为是伟大的文化建设积累,盛世修史,有大的气魄。这是通常的评价。从文化史的角度看问题,也有其道理,大家都接受。但鲁迅不以为然,把此举视为一种“文化统制”,是“以胜者的看法,来批评被征服的汉族的文化和人情”,“文字狱只是由此而来的棘手的一种”。鲁迅认为官修史书往往把历史上的真实抹去了:明人刻古书而古书亡,清人修四部全书而古书亡,在他看来,这就是所谓篡改历史,强迫遗忘。——《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研究》


刚好看到这段了,就贴上来。


《四库》版本不太好,搞文献学的人如果不是实在找不到好的本子,一般是不用四库的。


毁禁篡改就不用说了,鲁迅总结:“ 乾隆朝的纂修《四库全书》,是许多人颂之为一代之盛业的,但他们却不但捣乱了古书的格式,还修改了古人的文章;不但藏之内廷,还颁之文风较盛之处,使天下士子阅读,永不会觉得我们中国的作者里面,也曾经有过很有些骨气的人。”


怎么看待鲁迅的说法?


我读书少,就只举一个满清糟蹋正经书的例子。下面是四库馆臣在《四库总要》里记录的一本明代书籍:


《周礼训隽》·二十卷(副都御史黄登贤家藏本),明陈深撰。深字子渊,长兴人。嘉靖乙酉举人,官至雷州府推官,是书略无考证,而割裂五官归于《冬官》,则沿俞庭椿辈之谬论,无足录也。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经部二十三 礼类存目一


这本书是一本明代学者关于《周礼》的学术著作,馆臣认为此书“沿俞庭椿辈之谬论”,所以没有收入进四库里面。也就是说当时(以及后世)的读书人是不太容易看到这本书的,四库馆臣对这本书的提要也几成定论。


但是,九十年代共和国重修《四库存目》,重新把这本《周礼训隽》收录了,陈子渊的观念也就得以被广大普通贫寒的研究者和爱好者看到。


然而,我们看到的是:陈子渊其实是俞庭椿等人持有的“冬官未亡说”的反对者。


而且熟悉经学历史的朋友可以发现,考虑到本书的年代,他可以算是明代最早明确反对“冬官未亡说”的人之一了。


原来四库馆臣原来不仅仅是毁禁篡改书籍,还有这种信口开河,杜撰瞎编的爱好。实在是让人齿冷。


12月2日增补


先生提到了《翁方綱纂四库提要稿》 我之前未曾读过 现摘录此条目于下:


这种文字,以纪昀的经学功底,哪怕是匆匆忙忙看上半分钟,也不会发送误解吧。这个条目,我觉得反而更加能证明“清人的用心不正”。2016-12-01


​谢选骏指出:还有人反对上述说法——


一些人就是无限夸大毁书的危害。其实细想想毁的都是什么书,不过就是一些很少有人涉及的杂书,根本上不了台面,就比如现在的三流四流的作家写的烂小说、励志文、鸡汤文。正统的儒家经典、周易、道德经、诸子百家、史书、诗词歌赋、医等哪有丢弃的?还洗脑,也是呵呵。真要洗脑的话,学秦始皇的焚史书、诸子书啊。2016-01-14


在我看来——《永乐大典》《古今图书集成》《四库全书》虽然都是“钦定的僵尸”,犹如汉墓出土的标本虽经阉割改制,总算聊胜于无。相比之下,《谢选骏全集360卷》就避免了这个缺点,我是照单全录网文以及读者的跟帖评论,看起来良莠不齐,实际上保存了完整风貌。


谢选骏:历史的想象重要还是历史的真相重要


《“赵氏灭族”真相:被掩盖的奸情、内讧和阴谋》(书生剑客 2020-04-26)报道:


清代小说《说唐全传》中,杨林杀死了秦琼的父亲,强收秦琼为义子,秦琼委曲求全,认杀父仇人杨林为义父,但秦琼意欲杀死杨林、替父报仇的决心未曾改变。


另一部清代小说《说岳全传》中,陆文龙父母在金兀术攻城后殉国,他则被金兀术收为义子并养大成人,变成对抗岳家军的猛将。但当陆文龙得知自己的身世后,决心为父母报仇,向金兀术展开了斗争。


类似的故事情节,在中国的戏剧小说中十分常见,通常围绕“恶人杀了孤儿全家——孤儿被恶人抚养长大——孤儿最终向恶人复仇”的叙述模式展开。由于这一模式最早、最成功的文本来自元杂剧《赵氏孤儿大报仇》,所以被后世统称为“赵氏孤儿型故事”。


《赵氏孤儿》堪称中国传统戏剧小说悲情叙事的经典,自问世以来,就在民间广为流传,并经过戏曲、电影、电视剧的不断重演而至今妇孺皆知。在欧洲,经过伏尔泰、歌德等大师的转译,《赵氏孤儿》同样具有非凡的影响力和生命力。王国维说过,元杂剧《赵氏孤儿》列入世界大悲剧中,毫无愧色。


然而,《赵氏孤儿》的影响还不止于此。


在一次次的传播和转述的过程中,它所讲述的故事已经变成了历史,而历史的本来面目反而被遗忘了。在这段忠奸对立、正邪较量的震撼人心的“历史”背后,是被掩盖掉的另一段无关忠奸和正邪、只关乎政治阴谋和利益分配的历史。


今天,我们要讲的就是历史上“赵氏孤儿”的真相,跟忠诚和正义完全没有关系的一段历史。


1、


元杂剧《赵氏孤儿》一般认为作者叫纪君祥。但这个故事不是纪君祥凭空想象出来的,他的故事原型来自于“史家之绝唱”《史记》,更具体来说,是来自《史记》中的《赵世家》。


司马迁在《史记·赵世家》中记载,春秋时期晋国势力最大的卿大夫家族——赵氏家族惨遭灭门,史称“下宫之难”。只有赵朔之妻、晋景公姐姐赵庄姬的遗腹子赵武,在门客公孙杵臼和友人程婴的保护下幸免于难,并在15年后依靠韩厥等人的帮助而复兴赵氏家业。


在司马迁笔下,这起赵氏灭门事件被写得大起大落,荡气回肠。具体情节如下:


屠岸贾在晋景公时出任司寇一职,并开始追究当年晋灵公被赵穿弑杀一案,借题发挥诛灭赵氏家族。韩厥劝赵朔逃走,赵朔不跑,并说:“你一定不会让赵氏香火断绝,我死了也就不会有遗恨。”韩厥答应了赵朔的要求后,谎称有病不出门。


屠岸贾不请示晋景公,直接率诸将进攻赵氏,残杀赵朔、赵同、赵括、赵婴齐,并将赵氏灭门。


赵朔之妻赵庄姬是晋景公姐姐(司马迁错写为晋成公姐姐),当时怀有赵朔的遗腹子。变乱中,她奔逃到晋景公宫内躲藏。赵朔的门客公孙杵臼对赵朔的友人程婴说:“你怎么不同赵氏一起赴死?”程婴回答:“赵庄姬有身孕,若幸而生男,我就奉他为主,助他复兴赵氏;若是女孩,我再死不迟。”


不久,赵庄姬生下一个男婴。屠岸贾获悉后,便带人入宫搜寻。由于婴儿如有神助,不哭不闹,没有一点儿声响,屠岸贾空手而归。


过后,程婴找公孙杵臼商议对策。公孙杵臼问:“复立孤儿与慷慨赴死,哪件事更难?”程婴答:“赴死容易,立孤难。”公孙杵臼便说:“赵氏先君对你不薄,你就勉为其难,而我去做那件容易的事,让我先行一步吧。”


于是二人便将别人的婴儿带在身边,裹上漂亮的小花被,藏到深山里。程婴偷偷找到搜寻赵氏遗孤的将军们说:“程婴不肖,不能保全赵氏遗孤。谁能给我千金,我就告诉他赵氏孤儿的藏身之处。”将军们大喜,应允了程婴的条件,并派兵攻打公孙杵臼。


公孙杵臼假意骂道:“程婴,你真是个小人啊!当日你不能随赵氏家族死难,还和我一起商量保护赵氏孤儿,今天却又出卖我。纵然不能立孤,你又怎忍心出卖这孩子呢?”骂完,抱着孤儿仰天长叹:“天啊!赵氏孤儿何罪之有?求你们让他活着,只杀我公孙杵臼一人吧。”


将军们不答应,杀了公孙杵臼和那个孩子,“以为赵氏孤儿良已死,皆喜”。


程婴则从此背负着卖友求荣的骂名,与真正的赵氏遗孤赵武隐匿于深山。


15年后,晋景公患重病,占卜的人称是冤死的大臣在作祟。韩厥趁机把当年下宫之难的实情告诉了晋景公,并告诉他赵氏孤儿并没有死。晋景公便将赵武召入,藏于宫中。


待诸将入宫问疾时,晋景公借助韩厥之力胁迫诸将面见并认可赵氏孤儿赵武,诸将与程婴、赵武一起进攻屠岸贾,夷灭其族。


屠岸贾既已伏诛,程婴遂告白于赵武跟前:“昔日下宫之难,大家都能追随主人而死。我不是不能死,我想的是要复立赵氏后人。现在你已长大成人,恢复了原来的地位,我要到地下报与赵氏族人和公孙杵臼知道。”


赵武哭着叩首请求:“赵武愿意报答您的恩德,您怎能忍心离开我去死呢?”


程婴回答:“不可以。公孙杵臼认为我能成就复兴赵氏的大业,所以先我而死。现在我不报与他知,他会认为我没有把事情办成。”


说完,拔剑自刎而亡。


赵武则为程婴“服齐衰三年,为之祭邑,春秋祠之,世世勿绝”。


司马迁的故事讲得相当精彩,也相当完整,后世的戏剧《赵氏孤儿》在情节上仅做了几点改动:一是将事件时间由晋景公期间改成了更早的晋灵公时期,因为晋灵公比较昏庸,可以随便黑;二是将被杀的孩子由第三者的孩子改成程婴自己的孩子,以增强程婴自我牺牲的悲剧力量;三是增加了程婴带着赵氏孤儿投身屠岸贾门下的情节,让赵武认屠岸贾为义父,以此增强复仇的戏剧冲突。


其他主要情节和人物设定,基本都是《史记·赵世家》内容的翻版。


但很可惜,这个代代流传的精彩故事,从《史记·赵世家》本身开始,就大概率是虚构和美化出来的,跟真正的历史几乎没有关系。



2、


历史真相无比残酷。


《左传》以其惜墨如金的风格,被认为是春秋史料最靠谱的第一手资料。它对“赵氏孤儿”事件的记载,看不到半点儿《史记·赵世家》的影子。相反,在它寥寥的几句话中,呈现了关于这个故事的另一个版本:


事件起源于晋景公十三年(公元前587年),“晋赵婴通于赵庄姬”。这是赵氏家族的大丑闻,赵朔之妻赵庄姬,跟赵朔的叔父赵婴齐通奸。


奸情败露后,第二年,“原、屏放诸齐”。赵婴齐的两个哥哥赵同(原)、赵括(屏)将赵婴齐逐出晋国。


又过了三年,晋景公十七年(公元前583年),“晋赵庄姬为赵婴之亡故,谮之于晋侯,曰:‘原、屏将为乱。’栾、郤为征。六月,晋讨赵同、赵括。武从姬氏畜于公宫。以其田与祁奚。韩厥言于晋侯曰:‘成季之勋,宣孟之忠,而无后,为善者其惧矣……’乃立武,而反其田焉。”


这段话信息量很大,简单翻译一下:赵婴齐被赶出国境三年后死亡,赵庄姬因此借通奸情人之死,向自己的弟弟晋景公进谗言,说赵同、赵括将要起兵作乱。晋国其他两大家族栾氏和郤氏,同时为赵庄姬作证。于是,当年六月,晋景公出兵灭了赵同、赵括。当时,年幼的赵武跟着母亲赵庄姬住在晋景公宫中,并未受任何影响。事后,晋景公想把赵氏家族的田邑封地转赐给祁奚。这时,韩厥向晋景公进言说,赵氏家族对晋国居功甚伟,如果让他们没有继承人,这会让功臣们都害怕呀!晋景公于是立赵武为赵氏宗主,将赵氏的田邑封地返还给他。


这就是所谓“赵氏孤儿”事件(下宫之难)的全部内容。这个版本,跟后世流传的“赵氏孤儿”故事全然不同。


在《左传》这个版本里,晋景公所诛灭的并非赵氏全族,而仅仅有针对性地选择了赵氏中的赵同、赵括家族,赵氏中的其他支系未受任何牵连。


这个版本,根本没有奸臣屠岸贾的身影,“赵氏孤儿”赵武也没有遭到追杀,相应地,程婴、公孙杵臼这些舍生取义、杀身成仁的英雄人物也并未现身。


这个版本,根本不是一个忠奸双方生死搏斗的故事,而是晋国内部公室与强卿之间、晋国几大强卿家族之间,以及赵氏家族内部的一场权力博弈。没有哪一方特别神圣高尚,也没有哪一方有资格以道德相标榜。


但为什么说《左传》这个版本比《史记·赵世家》靠谱呢?


这是因为,《左传》版本在其他先秦史料中,包括《国语》等,被反复记载,而《史记·赵世家》的版本则是“孤证”。甚至连司马迁本人,在《史记·晋世家》中,也采用了《左传》版本,与《史记·赵世家》的版本同时保留下来。


而最主要的证据则是,《史记·赵世家》的版本破绽太多,历代史学家对此一直持怀疑和否定态度。按照《史记·赵世家》的说法,赵氏灭门事件发生在晋景公三年(公元前597年),赵同、赵括、赵婴齐、赵朔等赵氏均死于这一年,但事实上,各种史料的记载显示,在这一年之后,这些赵氏族人仍然频繁活跃在晋国政坛上。


此外,公元前597年,“赵氏孤儿”赵武尚未出生,根据史料推算,赵武应出生在六年后,约公元前591年,可见当时的赵庄姬遗腹子纯属子虚乌有。如果把“赵氏孤儿”事件放到晋景公十七年(公元前583年),则此时的赵武是个年约8岁的小孩,也不是所谓的遗腹子和小婴儿。


清代大学者赵翼因此指出,“屠岸贾之事出于无稽”,“荒诞不足凭也”。为《史记》纠错而扬名的清人梁玉绳也说,“匿孤报德,视死如归,乃战国侠士刺客所为,春秋之世无此风俗,则斯事固妄诞不可信”。


这几条硬证据,显然足以推翻《史记·赵世家》版本的历史真实性。那么,对于同一个历史事件,司马迁为什么会在《史记》中进行两种截然不同的叙述呢?


众所周知,司马迁撰《史记》旁采博搜传说逸闻,用他自己的话说叫“网罗天下放失旧闻”。他生活的年代,显然可以听到和看到更多后来已经佚失的历史传闻与记载,而这些都成为他笔下的素材。


在《史记·晋世家》中,他延续了《左传》关于下宫之难的记载,从而保存历史之“真”。而在《史记·赵世家》中,他又接受了当时社会上关于这一事件的另一种表述,将下宫之难写成了一个充满道德正义性的“赵氏孤儿”故事,从而保存历史之“善”。这样,史书的真实性,及其所承载的道德责任,他都可以兼顾得到。这或许是司马迁经常在《史记》中保留同一事件的不同版本的根本原因。


3、


现在,我们来捋一捋从“下宫之难”到“赵氏孤儿”的演变真相,这段历史的改写和美化,究竟是怎么开始的。


春秋时期,晋国逐渐形成国君与异姓贵族联合执政的基本格局。在这个过程中,国君与异姓贵族,以及异姓贵族之间、同姓贵族内部,为了操纵政局,取得最有利的地位,经常互相结盟、对抗或倾轧。最终的结果,则是强卿家族的旋起旋灭,任是再强大的家族,一旦踩雷就很容易被灭门,先氏、狐氏、中行氏、邰氏、栾氏等大族,都难逃这一宿命。


只有赵氏家族在晋国政坛长盛不衰,绵延不绝。


公元前654年,晋国内乱,赵衰跟随晋公子重耳在外流亡了19年。重耳后来复位,成为晋文公,身为重要谋臣的赵衰由此跻身晋国政坛最高层,奠定了赵氏家族势力壮大的基础。


赵衰死后,其子赵盾承袭父职。赵盾执政20年,独掌军政大权,两立晋国国君,期间还发生赵氏族人赵穿弑杀晋灵公的事件,可见赵氏的势力已经极其强盛。


晋成公继位后,封重臣嫡长子为“公族”,开启了异姓贵族跻身公族的先例。身居高位的赵盾将“公族大夫”的位置转予同父异母的弟弟赵括,这一做法,有利于增强整个赵氏家族在晋国的分量,但却埋下了赵氏家族日后内讧的隐患——赵括这一支取得“公族大夫”身份后,在宗族中的地位比赵盾这一支高,但在国家政治中的地位却比赵盾这一支低。如果赵括这一支不满足于现有的地位,想更进一步,这种权力不平衡的现状就很容易引发家族内斗。


公元前601年,赵盾死后,其子赵朔代表赵氏家族占据晋国军政上的位置,但赵朔已无法取得赵盾一样的高位,因为来自晋国另外两个政治家族——栾氏和郤氏强势崛起,分割了赵盾原来的权力,并成为赵氏的政治对手。与此同时,赵朔的叔父辈——赵括、赵同、赵婴齐,则位居更低一级的官位。


大约公元前589年,赵朔死后,留下守寡的妻子赵庄姬和一个三四岁的儿子赵武。至此,赵盾—赵朔—赵武这一支,由于赵武年幼,而面临强势的赵括这一支的权力侵夺。


两年后,发生了赵庄姬与赵朔最小的叔父赵婴齐的不伦之情。这段恋情是怎么发生的,已无法考证。但从后面发生的事情来看,赵庄姬从了赵婴齐,最有可能的原因是她想在赵氏家族内部找到庇护年幼儿子的力量。


史料记载,在赵同、赵括、赵婴齐三兄弟中,赵婴齐比较有远见,做事谨慎,很早就意识到栾氏、郤氏是赵氏的政敌,提醒两位兄长应该加以防范。但赵同和赵括则相对鲁莽激进,好勇而狂,曾在晋楚邲之战中盲目鼓动出兵,导致晋国惨败。


赵同、赵括借家族通奸丑闻,将赵婴齐逐出晋国,这使赵庄姬母子失去了家族内部的庇护。为了保住儿子的利益,赵庄姬在赵婴齐客死异国后,使了一个毒招,诬告赵同、赵括欲反。


这起诬告案,很快促成了晋国政坛几股力量的联合:晋景公从自身利益出发,削弱赵氏家族势力有利于加强君权,从个人情感出发,也肯定支持姐姐赵庄姬和外甥赵武,向赵同、赵括实施反击。而栾氏、郤氏也闻风而至,赵氏内讧,对这两大家族而言是利益最大化,所以他们主动跳出来替赵庄姬作证,说赵同、赵括确实要谋反。


经由晋景公、赵庄姬、栾氏、郤氏的共谋,针对赵氏部分灭族的下宫之难由此爆发。赵同、赵括这两支被灭门,晋景公削弱了赵氏势力,栾氏和郤氏打击了政治对手,而赵庄姬则扫除了儿子赵武继承家业道路上的障碍,三方各得其所。


二赵被诛灭后,晋景公并未奖赏栾氏、郤氏,而是将赵氏的土地赐予了与此次事件无关的人——晋国另一个要员祁奚。


晋景公这个决定,很有深意——如果赏赐给栾氏、郤氏,这两个家族会进一步坐大,这是他不愿意看到的;如果直接还给外甥赵武,则此次事件的目的就昭然若揭。所以他选择口碑颇佳的祁奚作为一只“白手套”。


在宣布赏赐给祁奚之后,此前受恩于赵盾的韩厥像串通好了似的站出来,进谏晋景公,说应该把赵氏的土地还给赵盾之孙赵武,并立赵武为赵氏宗主,这样才不会使赵衰—赵盾—赵朔这一系晋国功勋无人继承。吧啦吧啦说了一通,晋景公表示完全同意。


于是,下宫之难整个事件的最终受益者出现了——这就是赵武。


这起由家族通奸引发的灭族阴谋,从头到尾没有忠奸对错之分,有的只是参与各方的利益权衡和不良动机。所以,一旦赵氏后人掌握了书写历史的权力,他们一定会对这起赤裸裸、血淋淋暴露家族丑闻的事件进行重新铺陈。


4、


修改和美化本家族历史,几乎是每一个家族的本能。《史记·赵世家》讲述的“赵氏孤儿”故事,正是战国时期赵国对“下宫之难”这段不光彩的历史进行重新修饰和创作的结果。


下宫之难后,韩厥执政期间,将自己的儿子韩起和“赵氏孤儿”赵武提拔为卿,两家联手长期把持了晋国政权。


到赵武之孙赵鞅出场时,他已然可以在晋国擅做杀伐,像诸侯一样临朝听政,而晋国国君形同虚设。


公元前453年,赵鞅之子赵无恤联合韩家、魏家灭掉荀家(智伯瑶),三家分晋,自立为诸侯。


在三家分晋的过程中,赵氏势力最强,成为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的主导者。赵国建立后,在编撰国史时需要追溯光荣伟大的过往,神化赵国君主身世,相应地,那些涉及乱伦、诬告、内讧、阴谋和利益转移的不光彩的历史则需要更新。


在这种背景下,《左传》叙述的“下宫之难”版本——一个私通的母亲,为了替情夫报仇、给自己的孩子争夺家族利益,而诬陷对手谋反,从而假手国君和其他家族将其翦除——显然有损于赵氏一系的形象。因而,很快被服务于赵国的史官改写为“赵氏孤儿”版本——赵氏孤儿一出生,父母就遭奸臣害死,而他在忠义之士的帮助下幸免于难,长大后实施了伟大的复仇,并赢得百姓的承认。


正如我在前面所说,这个带有英雄神话色彩的全新故事版本,人物和事件处处与真实的历史发生抵牾,但为什么还能得到流传,并最终以虚构战胜了真实呢?


很明显,一个关于忠诚和正义的好故事,更容易得到国人的认可和传播。在被改写后的“赵氏孤儿”故事中,充满着忠君报国、抵抗邪恶、知恩图报、舍生取义、有冤必申有仇必报等传统文化十分推崇的思想,同时塑造了程婴、公孙杵臼这一对“生难死易”“一生一死”的英雄形象,很能戳中人的内心。


与此同时,历代尤其是两宋时期的官方宣传,让“赵氏孤儿”故事得到了官民的同步认可。


一方面,宋朝也是赵氏建立的政权,同为姓赵,非常乐意从“赵氏孤儿”的历史资源中寻找正面力量。宋神宗时,程婴、公孙杵臼获封侯立庙,“以旌忠义”。


另一方面,南宋开始和结束时赵氏面临的情境,跟“赵氏孤儿”的状态几乎是一样的。北宋靖康之变后,徽钦二帝及整个皇室被金人掳掠北迁,赵构成为当时帝位的唯一合法继承人,是一个事实上的“赵氏孤儿”。南宋末年,元军拿下临安,押走宋恭帝赵显和太后之后,宋端宗赵昰、宋幼帝赵昺孤悬南海,直至崖山海战,再次出现了“赵氏孤儿”的事实。历史情境的相似性,导致宋人对“赵氏孤儿”故事尤其有认同感。


进入元朝以后,元杂剧《赵氏孤儿》问世,宣扬为正义而牺牲,向奸邪复仇的精神,这本身就是宋亡后汉民族希望反元复宋的一种隐喻。


宋元以后,“下宫之难”的历史真相逐渐湮灭,“赵氏孤儿”的故事经过千万遍的讲述则上升为历史。历史重构战胜了历史真实。


用当代的眼光来看,《赵氏孤儿》仍然具有无可替代的审美价值,但当我们感动于其中的精神力量时,最好也提醒自己——这个震撼人心的故事,属于文学,不属于历史。


谢选骏指出:人说——《左传》版本在其他先秦史料中,包括《国语》等,被反复记载,而《史记·赵世家》的版本则是“孤证”。甚至连司马迁本人,在《史记·晋世家》中,也采用了《左传》版本,与《史记·赵世家》的版本同时保留下来。

我早就说过了,司马迁的《史记》多数内容是抄自他人的,少数内容是自己编的——因为史书不是论点,怎可无凭无据?《史记》真正属于司马迁个人创作的文字,不过是短短的“太史公曰”——就像我援引网文之后的点评文字“谢选骏指出”。

此外,上述有关《赵氏孤儿》的考证也提示了一个考题——历史的想象重要还是历史的真相重要?我看,不论历史的想象重要还是历史的真相重要,《赵氏孤儿》的流传表明,历史的想象似乎要比历史的真相更有分量!


谢选骏:以色列毒气属于纳粹的力学还是纳粹的美学

《以色列为何在黎巴嫩境内发动白磷弹袭击》(BBC 2024年4月19日)报道:


BBC独立证实了2024年3月4日黎巴嫩的马尔亚永(Marjaayoun)曾遭到白磷弹袭击。

以色列在过去六个月以来,不断越过边界向黎巴嫩南部发射白磷弹。白磷是一种有毒气体,会损害眼睛和肺部,可造成严重烧伤,因此受到国际法的严格管制。


以色列军方称,他们最近在加沙和黎巴嫩对武装分子使用这种有争议的武器是合法的。然而,人权组织认为必须将其作为战争罪进行调查。美国表示,他们将调查以色列在这两个地区使用白磷弹的情况。


在如此接近平民的地方使用这种弹药,以色列军队是否违法?还是他们在战争中的权利?


“它像白雾一样飘散,落地时就变成了粉末。”


2023年10月19日,黎巴嫩南部的48岁农民阿里·艾哈迈德·阿布·萨姆拉(Ali Ahmed Abu Samra)说,他发现自己被浓密的白烟吞没了。


“人们说气味像大蒜,但比大蒜更难闻。这种气味令人难以忍受。比污水还难闻。”来自南部小镇达伊拉(Dhayra)的阿里描述那次白磷弹袭击。


阿里·艾哈迈德·阿布·萨姆拉合上千名村民现在住在一所大学的临时居所里。

白磷弹的燃烧温度高达摄氏815 度,极易燃烧并有剧毒。


阿里说:“泪水开始从我们的眼睛里涌出。要不是我们用一块湿布捂住口鼻,今天可能就活不成了。”


BBC独立核实了在过去六个月中,确认以色列曾在达伊拉以及边界沿线其他三个村庄使用白磷弹。

1px transparent line

自加沙战火重开以来,以色列和黎巴嫩边境的暴力冲突不断升级,造成双方人员伤亡和数千人流离失所。


真主党与伊朗关系密切,是哈马斯的盟友,也是世界上装备武器最多的非国家军事力量之一。几乎每天都有真主党战士发动火箭弹和无人机袭击,以色列国防军则以空袭和重炮回击,包括使用白磷弹。


当白磷从炮弹中释放出来,会与氧气发生反应,形成厚厚的烟幕。这为地面部队提供了几乎即时的掩护,遮蔽敌方视线。


它非常有效,在某些条件下是一种合法的军事战术。但根据国际法,各方有责任在武装冲突中保护平民。


白磷何时曾用于战争?


上个世纪,世界上大多数主要国家的军队都使用过白磷弹。


根据美国中央情报局(CIA)资料,苏联在二战期间广泛使用白磷弹。美国承认2004年曾在伊拉克使用白磷弹,2017年在叙利亚和伊拉克打击“伊斯兰国”时再次使用。


以色列也上报在2008至2009年进攻加沙期间使用过这种化学品。但在联合国称以色列军方“系统性地肆意使用”后,以色列国防军于2013年表示将“很快从现役中撤除”。


真主党武装分子一般以2至4人的小队行动,他们利用森林作掩护,经常向边界另一侧驻扎的以色列军队发射导弹和火箭。用烟雾吞噬他们也许是以色列方面干扰他们瞄准目标的一种方法。


阿里所在的村庄在10月10日至19日期间被击中,他说当时该地区没有武装组织。他说:“如果真主党在那里,人们会让他们离开,因为他们不想死。那里没有真主党。”


BBC无法独立核实袭击发生前几天,是否有任何武装组织身在达伊拉。


最先赶到达伊拉现场的是义务医疗救援人员哈利德(Khaled Qraitem)。他说,“我们开始疏散失去知觉的人“,但当救援队仍在努力救人时,他们遭到炮火袭击。


”他们向我们发射了三发炮弹,“哈立德说,“要么是为了阻止我们救人,要么是为了制造恐惧气氛。”他记得,至少有九个人被转移到提尔(Tyre)的意大利医院,其中包括他的父亲易卜拉欣(Ibrahim)。


65岁的易卜拉欣因严重呼吸困难住院三天。他的医生穆罕默德·穆斯塔法(Mohammad Mustafa)说,他治疗过许多接触过白磷的病人。


“来医院的病人都有严重窒息、大汗淋漓、长期呕吐和心律不齐的症状。”穆斯塔法医生说,“他们身上有大蒜味。他们的血液结果证实接触过白磷。”


三个月后我们再去见易卜拉欣,他的眼睛还是红红的。他的胳膊和脚上长满了红疹,皮肤脱皮,他说医生告诉他这都是白磷造成的。


他说:”1970年代以来我们一直经历战争,但没有一次像这次,爆炸离我们的家如此之近。“


他说自己试图逃离时,一枚炮弹落在离他的汽车六米远之处,头顶上有以色列国防军的无人侦察机,”他们看到我们,他们肆意开火”。


国际特赦组织表示,对达伊拉的袭击”必须作为战争罪进行调查,因为这是一次无差别攻击,至少造成九名平民受伤,民用设施受损,因此是非法的”。


针对有目击者称白磷弹被“肆意”用于人口密集地区,以色列国防军回应BBC说:”以色列国防军的指令要求,除某些例外情况外,不得在人口稠密地区使用含有白磷的烟雾弹。这些都是作战指令,属于机密,不能透露。”


白磷的证据


阿里的村庄遭到袭击后,网上立即出现相关报道。以色列军队起初否认使用白磷弹,后来转了口风,承认使用白磷弹,但表示是”在国际法范围内”。


BBC进行事实核查,独立核实了在过去六个月中,确认以色列曾在达伊拉(Dhayra)以及边界沿线其他三个村庄使用白磷弹。


在黎巴嫩南部村庄卡法基拉(Kfar Kila) ,BBC获得一枚落在两座民房之间的炮弹碎片,并进行化学测试。一位著名化学教授分析测试结果,他基于安全考虑要求匿名。


一位化学教授指,这是一种白磷弹药,是美国制造的。教授戴着防毒面具和全套个人防护设备,检查金属碎片内侧边缘上的几团深色粘稠物。他说:”这是155毫米榴弹炮炮弹的一部分。标记M825A1表明这是一种白磷弹药。这是美国制造的。”


他用打火机点燃粘在一起的碎块,碎块立即燃烧起来。“你想象一下,当这种材料燃烧并粘在你的皮肤上,而你要把它从衣服上弄下。”


他说即使过了30天,残余的白磷仍然可被点燃。


应急反应人员哈立德·克莱特姆(Khaled Qraitem)指责以色列蓄意使用白磷弹,以驱赶边境地区居民。他说:“我们曾有过美好的乡村生活。但他们开始故意用白磷弹轰炸森林地区,烧毁橄榄树和鳄梨果园。”


针对哈立德的说法,以色列国防军回应指,当局“完全拒绝任何关于使用烟幕弹是为了将黎巴嫩平民赶出边界的说法”。


以色列违法了吗?


白磷并没有被定义为化学武器,甚至连燃烧武器一词也存在争议。


联合国《特定常規武器公約》(CCW)对主要用于引发火灾或烧伤人的武器有所限制。但包括以色列在内的大多数国家都认为,如果白磷主要用于制造烟幕,而非火灾(即使偶然发生火灾),那么燃烧武器的法律就不再适用。


对此,人权观察(HRW)并不同意,指《特定常规武器公约》存在太多漏洞。


该组织研究员拉姆齐·凯斯(Ramzi Kaiss)说:“《特定常规武器公约》确实存在漏洞,尤其是在燃烧武器的定义方面。但根据国际人道法(IHL),冲突各方必须采取可行的预防措施,避免伤害平民。尤其是在使用含白磷的弹药时。”


独立律师兼军事专家比尔·布斯比(Bill Boothby)教授表示,断定以色列是否违反国际人道法的一个问题是“证据冲突”。


“以色列方面说他们的目的是制造烟幕。而村民说,他们制造烟幕没有任何目的,因为当时没有武装分子。这确实是使用白磷的目的吗?要想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就必须了解那些决定发动袭击的人的想法。”


布斯比教授说,“相称性”也很关键,造成的任何伤害都不能超过预期的军事利益。


“我们所说的是,有必要确定,预期的平民伤亡和对民用设施的破坏,相对于他们在袭击前预期获得的具体和直接军事利益而言,是过度的。”


他再次表示,这要了解发动袭击的决策者的想法,以及他们的目标。


BBC询问以色列国防军在达伊拉的目标是什么时,对方回答:“这些是作战指令,属于机密,不能透露。”


谢选骏指出:人问“以色列为何在黎巴嫩境内发动白磷弹袭击”——我看以色列的祖先大量死于纳粹的集中营和毒气室,照理说他她们应该极端反感和排斥毒气弹才对。但是不然,以色列人好像爱上了纳粹的力学,甚至迷恋纳粹的美学——那么,以色列毒气究竟属于纳粹的力学还是纳粹的美学呢?可能两者兼而有之吧!

谢选骏:美国卫生部门合谋武汉病毒


《新冠溯源最新进展:福奇涉有意隐瞒真相》(2024-04-16 小林编译)报道:共和党人通过向安东尼·福奇博士(Dr. Anthony Fauci)的前高级助手发出传票,进一步加大了对COVID-19起源的调查力度。


上周,冠状病毒大流行特别小组透露,福奇在国立卫生研究院(NIH)的高级助手——戴维·莫伦斯博士(Dr. David Morens)——曾据称在2020年使用个人Gmail账户讨论COVID-19大流行,以规避联邦要求信息透明的法律。


当时,莫伦斯的官方工作邮件可能会受到《信息自由法案》(Freedom of Information Act,FOIA)的约束,这可能会迫使公开他的日常通讯。


小组委员会主席、来自俄亥俄州的共和党众议员布拉德·温斯特罗普表示,莫伦斯使用Gmail是“故意(规避)联邦法律,以保护与COVID-19起源相关的讨论”。


现在,温斯特罗普已向莫伦斯发出传票,要求他提供个人电子邮件账户中,有关COVID-19、冠状病毒拨款和与福奇、以及前NIH主任弗朗西斯·柯林斯等其他高级卫生官员的通讯文件。


温斯特罗普要求莫伦斯在4月30日之前提交这些材料。


俄亥俄州的这位共和党人此前表示,一位“吹哨者”向他提供了上述信息。


吹哨者提供的电子邮件显示,莫伦斯使用一个“@gmail.com”账户与生态健康联盟(EcoHealth Alliance)的主席、研究非营利组织,也就是彼得·达赞克博士进行通信,讨论政府研究拨款。


在上周由生态健康联盟发布的一批文件中,达赞克在给莫伦斯的邮件中表示,“我们将从现在开始,通过Gmail与您通信”。


然后提到在武汉的冰箱里有“15000份样本”,可以帮助他们“对700多种冠状病毒进行全基因组测序”。


另一封电子邮件显示,莫伦斯似乎透露了福奇为生态健康联盟进行“止损”的尝试。


莫伦斯告诉达赞克,“他现在完全知道我得知的情况,我被告知他正在参与某种形式的止损,”


共和党人此前曾透露,生态健康联盟和武汉病毒研究所,与国家过敏和传染病研究所(NIAID)合作,于2018年向联邦官员提交了一份提案,寻求资金用于创造一种新的冠状病毒。


温斯特罗普指责生态健康联盟利用纳税人的资金,“资助了武汉病毒研究所进行危险的‘功能获得’研究”。


温斯特罗普此前表示,“这些电子邮件引发了关于联邦卫生官员可能掩盖大流行病起源的严重担忧,”


莫伦斯使用个人电子邮件与生态健康联盟的达赞克之间的通信涉及到NIH的拨款提案以及COVID-19起源的讨论。


该提案为2019年的一个名为“了解蝙蝠冠状病毒出现风险”的项目提供了661,980美元的资金。


另一封个人电子邮件的标题行写着“COVID-19更新(312):中国,SARS-CoV2起源,动物储存器,WHO任务”,表明两人确实正在讨论该疾病的起源。


莫伦斯的第三封电子邮件的主题行则提到了“我们中止的R01”,可能表明蝙蝠冠状病毒研究项目的资金在某个时候被停止了。


新冠溯源再掀波澜 福奇涉嫌有意隐瞒真相


然而在过去的采访中,莫伦斯曾否认删除任何有关COVID-19起源的记录。


但他此前在一次闭门会议中则向委员会承认,曾故意删除他不想在《纽约时报》看到的任何内容。


他解释说,他使用Gmail进行通信是因为他的NIH电子邮件经常受到FOIA请求的影响。


莫伦斯承认他故意隐藏通讯的行为促使温斯特罗普写信给在电子邮件中提到的波士顿大学教授杰拉尔德·克修士。


温斯特罗普已要求克修士教授在4月25日之前,提供与莫伦斯通信相关的文件和通信,以继续调查美国公共卫生当局可能掩盖COVID-19起源信息的问题。


本周早些时候,参议员兰德·保罗宣布,至少有15个政府机构,包括NIAID和国立卫生研究院(NIH),都掌握着有关武汉病毒研究所提案的信息。


尽管这些官员知道生态健康联盟、武汉病毒研究所和NIAID想要创造一种类似COVID-19的疾病,但他们并没有向公众透露实验室的意图。


保罗声称,福奇可能参与了影响围绕COVID-19起源的决策,使得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仍然认为COVID-19很可能来自蝙蝠,而不是中国的实验室。


“我们听说福奇经常非正式地拜访中央情报局。”


保罗表示,福奇的秘密行程很重要,因为“中央情报局官方仍然称‘COVID-19很可能来自动物。’”


保罗指出,中央情报局与能源部和联邦调查局的发现不一致,后者称大流行可能起源于中国武汉的一个实验室泄漏。


尽管最初的中央情报局评估发现实验室泄漏理论很可能成立,但该机构的高级官员否决了他们的发现。


这就意味着,根据保罗的说法,福奇很可能知道中国实验室想要创造一种新型冠状病毒,因为NIAID参与了该提案。


保罗告诉《每日邮报》,在2020年的1月和2月,福奇没有公开表示“他们向我们做了这个通报,看来他们最终做了通报的事情”,而是委托其他人说出完全相反的话。


这让他觉得他们可能在隐藏一些东西。


另外,彼得·达赞克博士预计将在5月1日在众议院公开作证。


生态健康联盟和莫伦斯博士没有回应评论请求。


网民嚎叫:


WHBD 2024年04月17日 19:06

武漢病毒是土共對全世界最偉大的貢獻,當然福奇功不可沒。希望川普的第二任期把武漢·病毒的來龍去脈一查到底。

豺狼虎豹 2024年04月17日 18:59

奥维尔 今天 12:52

奇怪,川黑都躲起来了。川黑们正在忙着领救济

奥维尔 2024年04月17日 12:52

奇怪,川黑都躲起来了。

一冰 2024年04月17日 02:06

福奇和谭德塞是病毒大流行的两个罪魁祸首,若不是这俩渎职助阵,本可以象上次那样控制在国境内

七号洞 2024年04月16日 22:33

看来,中共之所以这么狂妄,就是有这些出卖美国的左派在背后撑腰。武汉病毒是这些人利用美国纳税人的钱,制造出来的世纪灾难。

奥维尔 2024年04月16日 22:33

曾故意删除他不想在《纽约时报》看到的任何内容。哈,哈,此人做了个无用功:纽时是自己同志,只会帮忙撒谎遮掩,跟本不用耽心。

yaleboy 2024年04月16日 22:08

美國建制派政客、民主黨背後的金主、科學高科技巨頭全部都是邪惡群體,沒有國家概念,沒有祖國意識,是美國的敵人!可惜美國傳統力量也在墮落苟且,所以邪惡勢力越來月龐大蔓延。

吴敬中 2024年04月16日 21:23

福气靠反对川普,川普发言时站在川普背后挤眉弄眼瞬间成名,成为主流媒体吹捧的英雄。后来福气更喊出来那句名言“质疑我就是质疑科学!”


谢选骏指出:人说“新冠溯源最新进展:福奇涉有意隐瞒真相”——我看这就是“美国卫生部门合谋武汉病毒”了!因为这个福奇,自1984年起就出任美国的“国家过敏症和传染病研究所所长”,后来还担任任“总统首席医疗顾问”——福奇有意隐瞒武汉瘟疫真相,其不意味着美国卫生部门合谋了武汉病毒吗?


谢选骏:现在中囶类似古代埃及


《西方称“中国制造”太多了,但中国工人并不同意》(劳拉·比克(Laura Bicker)BBC驻中国记者

2024年4月18日上午9点02分)报道:


任文兵站在空荡荡的工厂,任文兵称,前雇主将生产线迁出中国后,他被拖欠了数万元遣散费。

任文兵(Ren Wenbing,音译)不愿离开这个由空心砖砌成的厂房,这儿曾是中国制造业中心东莞的一家繁荣的工厂。


“所有的工人都感到惊讶。”54岁的任文兵指着他曾经组装家具以及和工友们一起吃午饭的地方说道。


这家公司的老板已将生产线转移到东南亚,以降低成本。任文兵说,他被拖欠了八万多元人民币(1.1万美元;8800英镑)的遣散费,这对他来说可能要花好几年才能挣到。


在一台机器开始用大锤敲打窗户时,他补充道:“我们很失望,也很伤心。”


任先生哀悼的不仅仅是一家家具公司的倒闭,他也为中国曾经一路高歌猛进的经济的逝去而难过,数以百万计的工人如今更难找到工作。


对于像他这样的人来说,中国制造的产品还不够。


但西方一直在指责中国制造太多了——这是美国财政部长珍妮特·耶伦(Janet Yellen)近日访华时传达的主要信息。她指责北京从事“不公平的经济行为”,认为中国的产能超过了国内的需求,也超过了全球市场的承受能力。


东莞这家曾经繁荣的家具制造厂的地面上布满了拆卸厂房留下的瓦砾。


在世界各地许多家庭的T恤衫、桌子或电视上都能找到的蚀刻或缝制的“中国制造”品牌正在发生变化。如今,“中国制造”的核心品牌产品包括涌入德国的电动汽车和为欧洲可再生能源政策提供动力的太阳能电池板。这让西方感到担忧。


中国与美国日益紧张的贸易关系、严格的新冠封锁和全球经济的衰退意味着,一些曾涌向中国的制造商正在将目光转向别处。外商直接投资创下了30年来的新低。


现在,家具、服装和电器产品这些老工业支柱正陷入困境,北京正将目光投向“新质生产力”,包括太阳能电池板、锂电池和新能源汽车。


“我们的产品主要出口到英国、比利时、德国等欧洲国家,也出口到非洲、澳大利亚、南美、北美和东南亚。”销售员严穆(Yan Mu,音译)一边展示着公司的蓄电池一边说道。


在北京市郊一家经翻新改造的钢铁厂内举办的展览中,严穆所在的展位是数百家参展的绿色储能公司其中之一。


严穆所在的展位是数百家参展的绿色储能公司其中之一。中国越来越多地转向生产太阳能电池板、锂电池和电动汽车等清洁能源产品。


“我认为中国公司正在引领整个储能市场,包括创新能力、新技术、电池销售、PCS(电力转换系统)……几乎所有方面。现在,我认为80%到90%的储能设备都是在中国设计和制造的。”


从东莞驱车几个小时,就能看到更多展现这一产业规模的迹象:目光所及之处,到处都是太阳能电池板。


中国去年的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超过了美国过去十年来的总和。这里的大规模生产使成本降至去年的一半。


整个欧洲的制造商都在奋力与之竞争。在2023年,欧洲安装的太阳能电池板有97%来自中国。


但是,中国的新兴产业远不像曾经推动其经济腾飞的劳动密集型产业那样需要大量劳动力——它们转而需要专业的高技能工人,而且越来越多地需要机器人。在中国的青年失业问题受到更多关注时,中国城镇总体失业率也在5%以上。


美国和欧盟认为,这就是中国试图挽救其经济的方式——生产价格低廉、有国家补贴的绿色技术产品,然后销往国外。它们称,这种策略正在压低太阳能电池板和其他新兴技术的成本,并将西方公司赶出市场。


中国表示,它的成功在于创新,而不是政府补贴,而且随着各国从使用化石燃料向气候友好型能源转型,这些产品有着出口需求。


明日黄花


但是,任文兵在中国新的成功故事中找不到自己的一席之地。他十几岁时就离开了河南的家庭农场,来到南部沿海城市广东东莞,这里有众多的生产企业,被称为“世界工厂”。他甚至一度11年都没有回家。


他是近三亿中国农民工大军中的一员,他们从中国各地的村庄来到大城市寻找工作,大多数人都与家庭分隔:任先生的孩子由祖父母抚养,而他和妻子住在东莞,该市1000万居民中有四分之三被认为是外来人口。


“我的孩子们当然会想我。”他补充说,但他和妻子“别无选择”。


任文兵称其“别无选择”,只能把孩子留给祖父母,这样他可以在东莞谋生。

“我们挣得不多。除去日常生活开销、寄回家给父母的钱、孩子的教育支出……我们所剩无几。”


“所有的打工者都面临这样的问题。”他继续说道。“如果我们想养活我们的老人和孩子,就必须远离我们的亲人到外地工作。这就是现实。”


现在,中国的未来正处于十字路口,他们的生活也是如此。


任文兵和妻子现在住在一间只能放得下一张床和一张桌子的房间里。他坐在那里翻看手机,寻找招聘信息。大多数工厂提供的最低工资低于每小时16元人民币(2.5美元;2英镑)。有一则招聘广告列出的工资只有每小时13元人民币。


他需要遣散费,为此已向法院提起诉讼。但他的老板似乎已经出国,留下他和大约300名前同事陷入困境。


“我们见证了东莞的变化,对这片土地有着深厚的感情。这是我们的第二故乡。如果要离开这里,我们会感到非常难过和失落。我们不会忘记当地政府为了给我们更多福利所做的一切。正是因为政府的政策给了我们工作,我们才得以谋生。”


从大约1980年代中期开始,中国刚刚对外开放,东莞成为了中国主要的出口和制造基地。大批廉价的服装、玩具和鞋子在这里生产。


那时,成千上万的工人会在工厂门口排队,开始轮班生产出口到美国的鞋子。


在东莞的这个街区有一排排废弃的建筑,它们是以前服装厂和鞋厂的厂房,如今空无一人。

但近年来,工人们开始要求提高工资,而企业为了扩大市场进行降价,这进一步压缩了利润。随后,特朗普(Donald Trump)入主白宫,对包括鞋类在内的中国产品加征关税。许多企业为了寻求更低的运营成本和免受中美贸易战的影响,开始将目光转向其他地方。


现在,在东莞一个几乎被遗弃的街区,有几英里的空置低层建筑,看起来就像是幽灵工厂。唯一的居民是一名孤独的保安,他挥手驱赶好奇的围观者。


缝纫机的嗡嗡声已被鸟鸣所取代,榕树顽强的根茎已在建筑物的混凝土骨架下生根。温暖潮湿的南方气候正在帮助大自然接管人类留下的一切。


新兴行业


不过,东莞并没有放弃:它正在努力转型为高科技中心,试图恢复昔日的辉煌。在松山湖畔,科技巨头华为正在建设一个可容纳2.5万名员工的园区。这里还有一个新的科技园和一批酒店。


李艾伦(Alan Lee,音译)正在他崭新的办公室里睡觉,他正努力把握这座城市的新方向。这位32岁的年轻人在经济下行中幸存下来,开始创业,他的目标是向欧洲出口高科技机械。


东莞正在努力转型为高科技中心。在松山湖畔,科技巨头华为正在建设一个可容纳2.5万名员工的园区。

“最近几年很多人失去了工作。人们负债累累,被迫变卖资产。我们看到许多公司的出口需求下降。老板们面临着巨大的财务压力,甚至不得不关闭工厂。我们选择把重点放在贸易上,这样就不会有生产压力。”


但这些工作需要了解新技术,任文兵这样的工人并不掌握。他拿到欠款的希望越来越渺茫。


他在考虑如何告诉孩子们父亲背井离乡的原因。


“我不知道该怎么回答。我可能简单地说——我和你们的妈妈不在家,是因为我们想给你们更好的生活和教育。我们希望你们能学到东西,将来就不用像我们一样辛苦了。”


谢选骏指出:人说——“任文兵说,他被拖欠了八万多元人民币(1.1万美元;8800英镑)的遣散费,这对他来说可能要花好几年才能挣到。”——我看中囶工人真有钱,竟能成为老板的债主!否则的话,他一个小时的工资才10几块人冥币,如何可能欠薪八万呢?我再想想,现代中国的血汗工厂养活了全世界人民,犹如古代埃及的奴隶农场养活了地中海人民,因为他们都是逆来顺受的生口,只比死人多一口气。

谢选骏:人类哪能活到地球的末日


《太阳不断膨胀 科学家发出警告》(2024-04-16 评论)报道:


科学家在一项新的研究中警告说,我们的星球将被不断膨胀的太阳吞噬。同时,太阳系中的其它行星将被“粉碎成尘埃”。值得庆幸的是,目前还没有必要惊慌。科学家称这可能会在大约60亿年后发生。


据《每日邮报》报道,英国华威大学(University of Warwick)的研究解释说,像太阳这样的恒星在巨大引力作用下将氢原子挤压成氦,从而产生光和热。然而,所有恒星的氢含量都是有限的。当氢开始耗尽时,保持恒星稳定的力量就会失去平衡。


从大约50亿年后开始,我们的太阳将燃尽内核中的氢,然后开始在外层燃烧氦,向外膨胀到原来大小的200多倍。


一些大质量恒星在坍缩时会爆炸成超新星,但我们的恒星却小得足以在吃掉最后的核燃料后直接消亡。


这种情况大约在60亿年后发生。届时,太阳将只留下核心超致密残余物,成为一颗白矮星,在缓慢冷却过程中散发着余热。其质量可能与太阳相当,但不会比地球大,因此具有极其强大的引力场。


华威大学的鲍里斯‧盖恩斯克(Boris Gaensicke)教授说:“令人悲伤的消息是,在膨胀的太阳变成白矮星之前,地球很可能被其吞没。”


然而,一旦太阳蜕变成白矮星,太阳系的其它部分会发生什么,人们还不太清楚。


命运未卜


在他们的新研究中,研究人员检查了三颗白矮星17年来的亮度。


通过观察亮度的升降,科学家们能够确定何时有物体从太阳前面经过,以及这些物体是什么类型。


对于大多数恒星来说,当行星按其模式有规律运行时,亮度或凌日的变化是高度可预测的。


但在白矮星周围,研究人员发现凌星现象高度混乱且不规则。这表明,白矮星周围天体的命运可能是剧烈的灾难性的。


接近白矮星致密核的行星、小行星和卫星在重力的作用下,会被撕成碎片。最终,这些碎片在相互碰撞时被碾成尘埃。


这些尘埃继续绕死亡的恒星运行,直到最终消散到宇宙中。


在我们的太阳系中,这将是许多未被太阳膨胀吞噬或摧毁的剩余天体的命运。然而,白矮星系统的不可预测性使研究难上加难。


盖恩斯克说:“我们每隔几个小时就能探测到围绕白矮星呼啸而过的小行星、卫星甚至行星的碎片,这个简单的事实让人大开眼界。但我们的研究表明,这些系统的行为可以迅速演变。”


“这些凌日的不可预测性会让天文学家抓狂——前一分钟它们还在那里,下一分钟它们就消失了。这表明他们所处的环境非常混乱。”


谢选骏指出:面对地球必然毁灭的命运,有人还想拯救地球,其实数十亿年来,生物圈已经不知道换了多少圈。人类哪能活到地球的末日?大概率先行若干亿年了。


《BBC调查:俄罗斯“绞肉机战术”使阵亡人数突破五万》(奥尔加·伊夫希娜(Olga Ivshina)、贝基·戴尔(Becky Dale)和柯尔斯蒂·布鲁尔(Kirstie Brewer)BBC俄罗斯语组记者 2024年4月17日)报道:


BBC调查证实,俄罗斯军队在乌克兰的死亡人数已突破五万人。


这个数字相比俄罗斯官方在2022年9月唯一公开承认的死亡人数,高出八倍,而实际死亡人数还要更高。


在战争的第二年,莫斯科实行所谓的"绞肉机”战术,BBC与合作团队发现死亡人数比第一年增加近25%。


“绞肉机”一词被用来形容俄军派遣士兵一波波向前推进,试图拖垮乌克兰军队,并将他们的位置暴露在俄罗斯炮火面前的方式。


自2022年2月以来,BBC俄语频道、独立媒体Mediazona和志愿者一直统计死亡人数,包括在墓园的新坟墓数点士兵的名字,并梳理来自官方报告、报章和社交媒体的公开资料。


调查结果现实,在第二年的战斗中,有超过2.73万名俄罗斯士兵丧生,这反映该国为了取得领土付出了巨大的伤亡代价。


BBC及团队的分析不包括俄罗斯占领的乌克兰东部顿涅茨克和卢甘斯克民兵的死亡人数。若加上这些民兵,俄罗斯的死亡人数会更高。


对此,俄罗斯官方拒绝置评。


与此同时,乌克兰也很少对其伤亡规模发表评论。今年2月,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Volodymyr Zelensky)称,有 31000名乌克兰士兵阵亡,但美国情报估计真正数字更高。


“绞肉机战术”


BBC和Mediazona的最新阵亡士兵名单,显示了俄罗斯改变前线战术所造成的惨重死伤。


战争研究所(ISW)称,俄军在争夺武赫勒德尔市(Vuhledar)时,使用了“无效的人海式正面进攻”。


该研究所称,“充满挑战的地形、战斗力不足以及未能出其不意地打击乌克兰部队”,导致俄军战果甚微,战斗伤亡惨重。


2023年春天,在巴赫穆特(Bakhmut)战役中,雇佣军组织“瓦格纳”(Wagner)协助俄罗斯夺取该城。


“瓦格纳”首领普里戈金(Yevgeny Prigozhin)估计,当时其组织损失了22000人。


2023年秋天,俄罗斯攻占乌克兰东部城市阿夫迪夫卡(Avdiivka),也导致士兵死亡人数再次激增。


数点坟墓


与BBC和 Mediazona合作的志愿者,一直在数点开战以来俄罗斯境内70个墓地的新坟墓。


卫星图片显示墓地已大幅扩建。这张图显示的是位于莫斯科东南部梁赞市(Ryazan)的博戈罗德斯科耶公墓(Bogorodskoye cemetery),该处出现了一个全新的区域。


从实地拍摄的图片和影片可见,这些新坟墓大多属于在乌克兰阵亡的士兵和军官。


卫星图片显示墓地已大幅扩建。


据BBC估计,至少五分之二的俄罗斯阵亡战士,是在入侵前与该国军队毫无关系的人。


英国国防智库皇家联合军事研究所(Rusi)的防务分析师塞缪尔·克兰尼-埃文斯(Samuel Cranny-Evans)表示,在2022年俄罗斯刚开始入侵乌克兰时,俄军能够利用其专业部队开展复杂的军事行动,但现在很多经验丰富的士兵可能已经死亡或受伤,取而代之的是缺乏军事训练或经验的人员,如志愿者、平民和囚犯。


克兰尼-埃文斯指出,这些人无法做到职业军人能做的事情。“这代表他们必须做一些战术上简单得多的事情——一般看来就是在炮火支援下对乌克兰阵地进行前线突击。”


瓦格纳 VS 国防部


BBC分析认为,“绞肉机”战术的成功关键是监狱新兵,他们目前在前线被杀得更快。


莫斯科允许“瓦格纳”领导人普里戈津(Yevgeny Prigozhin)从2022年6月起在监狱招募新兵,这些囚犯转为战士后,作为私人军队的一部分代表俄罗斯政府作战。


“瓦格纳”以无情的战斗策略和残酷的内部纪律闻名于世。士兵如果违反军令擅自撤退,可能会被当场处决。


该组织一直在招募战俘,直到2023年2月与莫斯科关系转差为止。此后,俄罗斯国防部延续同样政策。


去年6月,普里戈津发动兵变,但以失败告终,两个月后他在空难中丧生。


表格


BBC的最新分析集中在9000名俄罗斯监狱囚犯的姓名,我们知道他们都是在前线阵亡的,并确认当中1000多人的军事合同开始日期和死亡日期。


我们发现,这些前囚犯加入“瓦格纳”后,平均存活了三个月。


然而,如上图所示,国防部后来招募的囚犯平均只活了两个月。


国防部组建被称为 “风暴排”(Storm platoons)的军事单位,几乎全部由囚犯组成。


据报道,他们与“瓦格纳”的囚犯部队类似,经常被当作投入战场的消耗性部队。一名曾与 “风暴排”成员并肩作战的普通士兵去年告诉路透社:“那些‘风暴排’战士,他们只是肉盾。”


最近,“风暴排”战士在长达数月、夺取阿夫迪夫卡( Avdiivka)的战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八周前,这座城市落入俄罗斯手中,代表俄罗斯总统普京自巴赫穆特(Bakhmut)以来最大的战略和象征性战场胜利。


囚犯直送前线


在“瓦格纳”的领导下,新的囚犯战士在奔赴战场前要接受为期两周的军事训练。


相比之下,我们发现国防部的一些新兵在合同期的头两周就在前线阵亡了。


BBC采访了阵亡囚犯新兵的家属,以及仍然活着的士兵,他们表示国防部为囚犯新兵提供的军事训练并不足够。


一名遗孀对BBC说,其丈夫去年4月8日在狱中签署兵役合同,三天后就上了前线。


“我一直以为会有他们所说的几星期培训,至少在4月底之前都不用担心。”


她说,她一直在等待丈夫的消息,但发现他已于4月21日死亡。


另一位母亲说,她儿子也战事中阵亡,当她试图联系在狱中的丈夫通知他儿子的死讯时,才知道丈夫也从监狱被押往战场。


这位名叫阿尔菲亚(Alfiya)的女士说,她25岁的儿子瓦迪姆(Vadim)是一对双胞胎的父亲,他在入伍前从未拿过武器。


她说自己无法将儿子的死讯通知丈夫亚历山大,因为他被“带走”去了战场。她后来是通过另一名囚犯的电话才知道丈夫已经死了。


阿尔菲亚说,丈夫亚历山大在乌克兰长大,家人也在那里,他知道俄罗斯声称入侵乌克兰是为了打击法西斯主义,这是一个“谎言”。她说,当征兵人员第一次来到监狱时,“他把他们送进了地狱”。


就在儿子死后约七个月,阿尔菲亚得知亚历山大也死了。


做好死亡准备


监狱囚犯加入“瓦格纳”,合同通常为六个月。士兵若能活下来,最后就会获得自由。


去年6月,"瓦格纳"领导人普里戈津发动兵变,但以失败告终,两个月后他在“空难”中丧生。


但自去年9月起,根据国防部的规定,入伍的囚犯必须战斗至死或战争结束,以先到者为准。


BBC最近听说有囚犯要求亲属帮助他们购买合适的制服和靴子。也有报道称,囚犯在没有适当装备、医疗用品甚至自动步枪,就被送上战场。


俄罗斯战争支持者和博客作者格鲁布尼克(Vladimir Grubnik)在其Telegram频道写道:“许多士兵的步枪不适合作战。一个步兵在前线没有急救包,没有挖战壕的铁锹,还拿着一把破步枪,该怎么办,这真是一个大谜团!”


他驻扎在被俄罗斯占领的乌克兰东部,他说当指挥官发现一些枪支“完全坏掉”时,他们说“不可能”更换。


“步枪已经分配给了某个人,严酷的军事官僚机构对此无能为力。”


前囚犯们还描述了战友付出的高昂代价。


谢尔盖(Sergei)在一个“风暴排”战士及其亲属分享资讯的网上论坛说:“朋友,如果你现在报名,就要做好死的准备。”


他自称是一名前囚犯,自10月以来一直在“风暴排”部队作战。


另一名论坛成员表示,他五个月前加入一个由 100 名士兵组成的“风暴排”,目前是仅存的38人之一。


“每一次战斗任务都像重生一样”。


谢选骏指出:人类都像没头苍蝇,哪能活到地球的末日呢。

谢选骏:共产共妻的民主运动

《方兴未艾的“中国女权主义”》(布衣 2024-05-05)报道: 小题大作 最近听朋友聊天涉及蔡崇国涉嫌性骚扰事件,之所以这类事件在海外能轰动一时,是因为目前美西方国家正流行女权主义和LGBTQ运动,此事件中的控方S女士,也是凭她一面之词,就把蔡搞得灰头土脸,凭心而论,出于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