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谢选骏全集

2024年8月2日星期五

不够丑陋的人,会在华人社会中遭到孤立


《英国心理学研究发现:长得丑的人,更容易收获动力,更容易成功》(2024-04-24 第一心理)报道:


随着网络大数据的广泛应用,许多人在与他人比较外貌时产生了所谓的“容貌焦虑”。


在这个强调颜值的网络时代,更多的人开始对自己的外貌过于苛求。


然而,根据英国的一项研究数据显示,相对于那些外表出众的人,外貌不那么吸引人的人反而更易成功。


这项研究涉及了80名志愿者,主要探讨了领导能力。


研究结果表明,美貌有时反而会成为个人成功路上的障碍,而那些外表普通的人往往具有更高的人缘、智商和领导力。


研究的负责人卡尔教授也指出:


“在测试中,外表不佳的人表现更优,对生活持更加乐观的态度,拥有更多的朋友,领导能力突出,智商高,人缘好。他们是真正的‘遗传乐透’中的赢家。”


传统上,我们常认为外表好看的人更易得到他人的喜爱,从而在世俗意义上获得成功。但实际上,不够好看的外表往往激励一个人更加努力地提升自己的各方面能力,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人通常能取得显著的进步和发展。


此外,尤其在职场等工作环境中,美貌有时会被视为潜在威胁,常与工作懒散、不严肃、表面化等缺点联系起来,因此美貌可能成为成功道路上的绊脚石。


事实上,我们身边不乏外表平平却事业有成的人。例如阿里巴巴集团的创始人马云,尽管常被人以外表取笑,他的成功却是常人难以达到的。


另外,演员黄渤,曾因外表原因错失歌唱事业,却通过努力在电影界开辟了新天地。他们的成功验证了一个观点:外表平凡的人更容易取得成就。


再如,电视编剧和音乐制作人高晓松,尽管外貌不出众,但他的才华却不可遮掩,1994年推出的《校园民谣》合辑,1996年的个人作品集《青春无悔》,以及1999年自编自导的爱情电影《那时花开》,2002年的电影《我心飞翔》均获得了国际认可。


同样,演员王宝强的长相可用“接地气”形容,但他在《天下无贼》、《士兵突击》、《Hello!树先生》、《泰囧》等多部影片中的表现,使他在国内外都声名鹊起。


这些例子都表明,一个人的人生高度往往取决于后天的努力,而非仅仅是外貌。


从心理学的角度解析“长得丑的人,更容易成功”这一观点,也可以发现其背后的逻辑。


心理学长期以来一直研究成功过程中的内在心理活动,其中“动机驱动理论”是一个重要概念。


该理论认为,人的身体会自动调节,维持各项机能的相对平衡,如血液、体温等。


一旦出现不适或生理需求,我们的身体就会激发内在动力以满足这些需求。


这种内在动力,即我们所讨论的心理动机,心理学家克拉克赫尔进一步解释了这一概念,并引入了“诱因”这一变量,从而更深入地理解了如何驱动个人朝向成功的心理过程。


他认为这种内在的驱动力本质上是我们在追逐个人目标和满足内心需要时激发的动力。他指出,我们之所以不懈追求某些目标,不仅是因为内在的驱动力,还受到外部事件的影响。


当我们将这种心理学理论应用于解析外貌不佳的人为何更易成功时,可以发现,这些人因在外观上处于不利地位而经常遭受社会的嘲笑和歧视。


这种外部压力触发了他们的内在不平衡感,从而激发了强烈的内驱力去克服这种不平衡。


因此,这些外貌不佳的人往往会更加努力,从而在多个领域取得显著进步,更易达到成功。


此外,“跨栏原理”这一心理学概念同样支持了这一现象。


这个原理类比于跨栏运动:栏越高,人跳得也越高。对于那些外表不佳的人来说,他们可能在爱情和事业上更频繁地遭遇挫折,


这些挑战,加上他们的内在驱动力,促使他们成长并克服困难,因此更易成功。


心理学家阿费烈德提出“跨栏原理”,他认为个人的成就通常与其面临的困难程度成正比。


外表平凡的人由于对自我信任感较低,即因自身外观的不利,通常需要付出更多努力去说服他人。


因此,他们不得不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经验,从而使他们往往拥有更强的领导能力和更高的情商。


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曾在公开演讲中表示:


“如果说一个人的容貌与成功有关,那就不会有马云和阿里巴巴。如果大家觉得马云长得好看,那可能是审美观有问题。”

这说明,一个人的成功并非由其外表决定,重要的是是否具备不断自我完善和学习的能力。


所谓容颜易老、美人迟暮,颜值可能帮助一个人在短期内提升自我价值,但从长远看,能力才是立足社会的根本。


因此,如果你对自己的外貌感到不满,以至于在行动上总是犹豫不决,那么你完全可以更自信一些,不应让外貌定义你成功的极限。


事实上,每个人的条件和天赋各不相同,美丑仅是其中一环,它并不能决定一切。


我们一生中将面临许多机遇,只要平时善于积累,在关键时刻能够发挥出自己的实力,成功自然会在不远的将来到来。


谢选骏指出:人说“英国心理学研究发现:长得丑的人,更容易收获动力,更容易成功”——我看这事就外表而言。若就品格而言,情况可能正好相反——



《英国心理学研究发现:长得丑的人,更容易收获动力,更容易成功》


《憂輻射狂搶鹽 超市1天賣4噸》(2023年8月26日東方日報)报道:


受日本福島核電站輻射污染海水令食鹽不安全,以及食鹽含碘有助抗輻射等謠言刺激,搶鹽潮昨早由內地直撲香港,各區零售點出現搶購食鹽人龍,有超市一度逾300人輪鹽,四噸食鹽半日被搶空且漲價十倍。有批發商及港府即時闢謠指食鹽不能防輻射,呼籲投機者停止炒作。搶鹽潮也延至澳門,身在澳門的名廚周中嘆說「澳門一斤鹽賣到30元」。 

港府昨晚表示,市民毋須擔心本地食米短缺,儲存量足夠15天食用量,緊急情況米商能確保食米供應穩定,預期未來數月的食米不會有問題。內地搶鹽消息透過互聯網席捲香港,不少港人收到內地親友短訊求代買鹽,搶鹽潮昨早瞬間在多區爆發。大埔富善街一糧油店中午一度有近200人排隊購鹽,有途人只聽排隊者說「就快無鹽」便加入,不少人十斤十斤地買,有向大埔零售點供貨的批發商稱已向該區補充5000公斤食鹽,而匯駿超市許主任稱,開門半小時,700公斤粗幼鹽即售罄,再向批發商入貨3300公斤食鹽亦於下午被搶空。 


平日一元斤的食鹽昨「最低消費」兩元,有炒高至六至十元一斤,漲幅十倍。搶鹽以外,雞粉、豉油等與鹹有關食品同樣被搶,另有米商透露,散裝白米銷量也急升三成。荃灣街市一雜貨舖店主稱,一早已有內地人排隊購鹽,更一次掃走100多斤,她加價十倍就是要令搶購者知難而退。 


不過不少搶鹽分子不知為什麼而搶,有人邊排隊邊大罵港人「黐線」,有一口氣購得三斤食鹽的太太直言經過雜貨鋪發現有人排隊於是「不認輸」排隊。「日本人都不會搶購,搞到香港像災區」有市民途經排隊人龍時大嘆真失禮。 


食物及衛生局局長周一嶽昨稱,鹽難入口,相信有常識的甚至連中小學生也不會相信食鹽防輻射,認為是投機分子散播謠言從中取利,強調輻射污染海水令食鹽不安全,及食鹽有助減低輻射的傳聞完全沒有根據,毋須對日本核危機杞人憂天。 


谢选骏指出:看看香港人的趁火打劫和落井下石,就知道“不够丑陋的人,会在华人社会中遭到孤立”了。这样的社会,怎么可能获得人权保障呢?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谢选骏:毛林二匪互咬内幕

《现代荆轲——回忆向红的父亲周宇驰》(2023-06-21《新史记》第4期)報道:    按:本文系作者向红提交给北京“九一三”40周年文史研讨会的书面发言。作者向红是周宇驰的女儿。据“维基百科”等资料:周宇驰(1935年-1971年9月13日),河北乐亭县人,曾任解放军空军司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