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大师与赝品的伪造者之间的战争》(红楼一角 2016-11-21)报道:
艺术大师与赝品伪造者有时只是一步之差。近日,艺术史学家诺亚·查尼(Noah Charney)在其新书《伪造的艺术》(The Art of Forgery)中记录了艺术品伪造者如何瞒天过海,把世界各地的专家学者玩弄于鼓掌之间的案例。这其中也不乏有历史上的艺术大师,此书中,诺亚·查尼就揭示了一位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巨匠在成名前参与制作赝品的经历。
在米开朗基罗·博纳罗蒂 (Michelangelo Buonarotti)成名前,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艺术市场上最具价值的雕塑是古罗马大理石雕。不少传记都记载,即使像米开朗基罗那样伟大的艺术家都可 能在当时卷进人为造假风波之中去亲手伪造古罗马大理石像。然而,这并没有对其声誉造成影响——事实上,把伪造的大理石雕像成功卖出反倒为其艺术生涯增光 ——这在某种程度上证明了米开朗基罗精湛的艺术技巧和创作天赋已经比肩其古罗马前辈。
米开朗基罗的第一本传记由著名历史学家保罗·乔维奥(Paolo Giovio)撰写,书中写到“他极具天赋……但与其才华相比,(米开朗基罗)粗鲁野蛮的性格却导致其私生活给人难以置信的狭隘鄙陋之感。”据乔维奥记 载,1496年年仅21岁的米开朗基罗雕刻了大理石作品《睡着的厄洛斯》(Sleeping Eros),他将其打磨伪造使之看上去像古代真迹一样。这座雕塑以假乱真出售给了红衣主教拉菲尔·瑞阿里奥(Cardinal Raffaele Riario),罗马早期文物的收藏家(他本来应该很懂古罗马文物的真伪的)。
当瑞阿里奥后来发现自己买的是仿品时,他将雕塑退还给了当初卖给他的中间商巴尔达萨雷·德·米兰尼斯(Baldassarre del Milanese)。然而,就在瑞阿里奥买回这个作品并意识到自己被骗期间,米开朗基罗已经从那个21岁时不为人知的艺术家一跃成为罗马最炙手可热的新星了——这很大程度上归功于令他一举成名的佳作——那座伫立在罗马圣彼得大教堂中的大理石雕《哀悼基督》(Pietà)。因此,德·米兰尼斯也自然很乐于接 受从瑞阿里奥手中退回的米开朗基罗作品,并毫不费力地将它再次倒卖出去。而这一次,该雕像则光明正大的以米开朗基罗手迹的标签被出售。
不管被当作是一个恶作剧以彰显其作品和前辈们一样出色,还是出于某种具有犯罪意图的原因,米开朗基罗的造假似乎并没有触怒《睡着的厄洛斯》的最初买家。红 衣主教瑞阿里奥竟成为了米开朗基罗在罗马的第一个主顾,他于1496及1497年委托其另外雕刻了两件作品。这个例子告诉我们:成功愚弄了那些自认是专家 的人并不总是令人恼火的事——它也可能使造假者得到专家的喜爱,成为一世大家。
瑞阿里奥买到了《睡着的厄洛斯》并误认为它是古罗马时期的大理石雕像。然而我们无法通过此事确定米开朗基罗创作该作品是的初衷,因为许多16世纪的传记众说纷纭,到底是米开朗基罗造假还是巴尔达萨雷·德·米兰尼斯欺骗性销售,这一问题始终没有统一的说法。
尽管米开朗基罗可能参与造假这一丑闻也许令人 惊讶,但《睡着的厄洛斯》并不是其唯一的伪造作品——事实上,出自米开朗基罗之手的仿品远不止这一件。著名传记作家乔治奥·瓦萨里(Giorgio Vasari)写到:“他也模仿古代大师的画作,用烟熏画纸、并将其染色,使其具有遥远的年代感。加之其以假乱真的绘画技术,人们很难区分真迹和赝品孰真 孰假。因而,他也经常自己把真迹保留下来,用亲手伪造的仿品替代原作归还。”
没有人知道还有哪些作品卷入了文艺复兴时期的这场偷梁换柱的造假风波,但这个故事似乎能让我们深入走进这位伟大艺术家的内心,有些时候,天才艺术家和罪犯只有一步之差。
花园小屋里的造假者
2007年11月16日,失意的当代艺术家肖恩·格林哈尔希(Shaun Greenhalgh,生于1961年)因艺术犯罪史上一起空前的造假案而被定罪。而因带头并协助销售肖恩伪造的赝品,他耄耋之年的双亲奥利芙 (Olive)和乔治(George)也一同被定罪。据悉,这家人在17年间通过伪造120多件艺术品赚取了至少82.5万英镑,愚弄了包括佳士得、苏富 比和大英博物馆在内的诸多艺术机构及专家学者。伦敦警察署担心至少仍有100多件其仿制品散落在外被视作真迹。
大多数造假者都擅长专门伪造一个艺术家或某一 历史时期特定风格的艺术作品。格林哈尔希则擅于伪造古埃及时期的雕塑、18世纪的望远镜、19世纪的水彩画以及20世纪中期的芭芭拉·赫普沃斯 (Barbara Hepworth)雕塑作品。格林哈尔希一家最终因为一个小疏漏而败露:在试图伪造一件古代亚述人的浮雕作品时,他们拼错了几个楔形文字单词。
肖恩·格林哈尔希在英国波尔顿的一个贫困区长大。虽然他没有受到过正规的艺术训练,但他身为技术制图老师的父亲乔治却很鼓励他,并希望他能按照自己的意愿成为专业画家。然而,在多次被画廊无情的拒绝之后,肖恩觉得没人认可他的艺术才能,从而对艺术界产生了怨念和抵触。
为了帮助肖恩报复艺术界——同时也补给他们微 薄的收入——格林哈尔希一家制定了一个计划:他们通过在文物源头上制造陷阱的方式帮助肖恩出售仿造艺术品。这家人从老式拍卖会上挑选出比较晦涩模糊的图 录,并选取了许多语义含糊的词语,如“古董花瓶,可能是罗马时期的”。而肖恩则根据这个描述伪造作品,对其人工老化从而使其与拍卖图录中已有的文物相匹 配。随后,专家会被他们眼前的仿造艺术品所吸引,并为这些眼前的伪作寻找古老的依据。
可靠的拍卖图录依据以及专家们对于发现新的文物资讯抱有的过度热情令他们轻易相信肖恩仿品的真实性。也正是因此,使得肖恩家的骗局屡试不爽。这场骗局的点睛之处在于肖恩那坐轮椅的父亲——乔治的表演 ——他把自己装扮成一个可爱而有魅力的残疾人,他将仿造的赝品拿给专家们过目,声称该作品在他的家族中世代相传。
乔治从不说明该物品是什么,但他会给出藏品来源的暗示——这条线索会引导专家对过去的重要发现进行考察,最终找到物品的“真实”出处。在此期间,专家有足够的空间来得出各自的结论——他们被肖恩一家玩弄于股掌之中,还自欺欺人的为面前的作品寻找有确凿依据的出处。
因而,相比肖恩伪造艺术品的技术和才能,真正具有欺骗性的应属这一家人天衣无缝的欺诈陷阱。用肖恩自己的话来讲,他“只是在花园后的小屋里进行加工制作而已”。
肖恩·格林哈尔希及其家人的故事代表了另一类 造假者的例子:他们自己创作的作品都没有得到艺术界的认可,因而转过来通过造假来企图愚弄艺术界从而实施报复行径。正如伦敦警署的侦探警官伊恩·劳森 (Ian Lawson)所言:“肖恩的行为起源于对艺术界的怨恨,造假并蒙蔽专家而得到认可也是为了证明他们能够做到。”
然而,与其他造假者不同,肖恩并不将其造假经历和牢狱生活当做噱头在出狱后大肆面对媒体引发关注,他在2011年刑满释放后拒绝任何采访,采取了回避媒体的态度。
对于那些被艺术界疏远的人们来讲,肖恩是一个平民英雄。谋取利益并不是这个家庭的伪造赝品的主要动机:肖恩一家一直过着相对贫穷的生活,除了正常工资外,他们很少动用非法手段谋取的收入。当被当时的 艺术品及古董部门主管弗农·拉普雷(Vernon Rapley)问及他们为何选择把那么多钱存在银行而自己却过得那么清苦时,肖恩坦率的说到,“在我的衣柜里已经有5双全新的袜子了,那我还想多要些什么 呢?”肖恩的故事再次向艺术界证明,在一系列精心构思的陷阱布置下,他的艺术技艺已成功地超越了那些业界行家的鉴赏力。
无论是精湛技艺的仿造者最终变成历史著名的一代大师,还是通过艺术品造假而走向牢狱的平民艺术爱好者,成功和失败仿佛总是一步之遥。《伪造的艺术》一书将讲述更多关于艺术品仿造的历史故事。
谢选骏指出:仿冒他人作品的人说他热爱艺术,其实他是热爱艺术品。“伪造的艺术”,其实也只是“伪造的艺术品”。
《近期艺术界最臭名昭著的9大赝品丑闻》报道:
藏家和博物馆最担心的是什么?莫过于他们珍藏的价值连城的作品被发现是赝品。不过,即便有着诸多的专家对这样的事情进行防范,市场上依然在不断出现顶着价值连城的帽子的仿品。
正因为有着这样的市场,艺术史当中充满了这样高规格的欺诈案,比如充满传奇色彩的汉·凡·米格林(Han van Meegeren),这位疯狂的画家发明了一套让自己的作品看起来像是古典主义大师的方法,并在1930-1940年代期间将自己的仿作以维米尔的名义卖给了纳粹头子Hermann Göring。虽然现在的专家们一眼就可以看出他的作品是有问题的,但是凡·米格林在当时受审时,不得不现场再画一幅维米尔“新作“,以证明自己并没有将那件无价的原作卖给了纳粹。
最近一段时间里,艺术圈经历了自凡·米格林以来最令人震惊的造假案。这次古典大师的造假案牵涉的范围还不得而知,但是苏富比已经向一位买家出价1000万美元回购2011年通过伦敦经纪人马克·怀斯(Mark Weiss)私洽销售的一件弗兰斯·哈尔斯(Frans Hals)肖像作品。詹姆斯·马丁(James Martin)位于自马萨诸塞州Williamstown的 Orion Analytical公司对这件作品进行了调查,在画布上发现了现代材料,证明了这是一件伪作。
还有其他一系列作品涉及到了案件当中,其中包括来自列支敦士登王子收藏的一幅老卢卡斯·克拉纳赫(Lucas Cranach the Elder)作品。3月,法国警方在Caumont Centre d‘Art对其进行了扣押。一幅同样由怀斯售出的奥拉其奥·简提列斯基(Orazio Gentileschi)青金石绘画、以及一件帕米贾尼诺(Parmigianino)也涉嫌造假。据说,高达25%的古典大师油画都涉及到此案。
所有的油画似乎都来自于同一个人——一位不知名的藏家经纪人纪奥拉诺·鲁菲尼(Giulano Ruffini)。这些作品几乎没有什么证明文件,但是都宣称来自于法国的市政工程师安德雷·伯尔利(André Borie)。鲁菲尼坚持说自己从未说过这些油画是真品,是那些急着想发财的经纪人们一直在宣称这些是来自古典油画大师的原作。
艺术界很快就发生了骨牌效应,伦敦国家美术馆的真蒂莱斯基(Gentileschi)和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的帕米贾尼诺作品突然出现在了展厅。在经过法国研究与修复中心(Center for Research and Restoration)鉴定之后,巴黎的罗浮宫称这件哈尔斯作品为“国家瑰宝“,并曾经一度发起过筹款活动来购买这件作品。
这一事实证明,长期以来作为鉴定古典油画的金科玉律的专家鉴定——他们不依赖科技手段,而是凭经验断定作品是否出自大师之手——不再可信。
也许最让人但是的是,无法统计有多少伪作依然在招摇过市,专家和公众们都在以对待原作的态度来欣赏他们。沃夫冈·贝尔特拉齐(Wolfgang Beltracchi)、马克·兰蒂斯(Mark Landis)这些当代造假大师的作品都已经渗入了众多的美术馆收藏。2014年,瑞士美术专业学院(Fine Art Expert Institute)推测,市场上流通的作品有一半是伪作——大家很快对这个数字进行了质疑,但是这依然让人不安。
在继续关注这个案件的同时,artnet新闻收集了近年来最为著名的一系列造假案件以供参考:
来自长岛的不知名艺术经纪人格拉菲拉·罗萨尔斯(Glafira Rosales)、她的男朋友、以及他的弟弟聘请了皇后区的中国艺术家钱培琛来制作抽象表现主义大师杰克逊·波洛克(Jackson Pollock)、马克·罗斯科(Mark Rothko)、罗伯特·马瑟维尔(Robert Motherwell)等人的作品。造假案件被曝光之后,诺德勒(Knoedler)画廊在2011年闭门歇业,但是依然坚持说自己相信罗萨尔斯的说法,这些作品是在没有记录的情况下由艺术家们直接卖给匿名藏家“X先生“的。
不管画廊是否参与了骗局(今年早些时候,诺德勒庭审引发的争议之一就是,在画廊主席安·弗里曼出庭作证之前案件就达成了和解),他们还是以8000万美元的天价卖出了一堆废物,并且由此引发了一系列的官司。
即便持有原作也不能掉以轻心。比如乌兹别克斯坦国家艺术博物馆(Uzbek State Art Museum)就发现,在过去的15年时间里,馆藏的作品被自己的雇员有系统的倒卖,其中至少有3人被定罪。
有25件欧洲艺术家的作品,其中包括文艺复兴大师洛伦佐·迪·克雷蒂(Lorenzo di Credi)、俄国现代艺术大师维克多·乌菲姆瑟夫(Victor Ufimtsev )以及亚历山大·尼克拉维奇(Alexander Nikolaevich)都是被工作人员掉包。这些雇员们以极其便宜的价格将这些作品卖给了黑市。
2011年,爆出了阿尔贝托·贾科梅蒂(Alberto Giacometti)造假圈至今依然让大家心惊胆战。荷兰的贾科梅蒂造假者罗伯特·德里森(Robert Driessen)通过造假赚得了800万欧元,他在被发现之前,已经制作了成千上万的青铜伪作。2015年,他的案件再次登上了头条:当时的一个德国经纪人想把其中的一件伪作卖给一位卧底的探员。
造假案也没有放过土耳其安卡拉的国家艺术与雕塑博物馆(State Art and Sculpture Museum)。在2005-2009年间,博物馆的官员与罪犯联手,共盗取了馆藏的302件藏品。这次案件在2012年被曝光,当时博物馆发现有46件作品被赝品掉包。其他的30件藏品也引发了怀疑。因为一位匿名线人的线报,这个案件在2014年水落石出。
密歇根的经纪人埃里克·伊安·霍纳克·斯普奥茨(Eric Ian Hornak Spoutz)使用各种手段制作了假文件,售卖威廉·德·库宁(Willem de Kooning)、琼·米切尔(Joan Mitchell)等诸多艺术家的多件仿品。因为所有的交易都是在eBay上完成的,所以斯普奥茨的罪名是网络欺诈。
他甚至还混入了史密森尼博物院(Smithsonian),这家机构有6件馆藏作品来自于斯普奥茨。
西班牙警方在2015年一月破获了一个涉及到胡安·米罗(Joan Miró)、巴勃罗·毕加索(Pablo Picasso)、以及亨利·马蒂斯(Henri Matisse)作品的造假团伙。这个行动名为Operación Mirones (偷窥行动),耗时半年。官方在2014年7月首次注意到有赝品流入国内,但是没有大肆宣扬,而是选择密切监视,放长线钓大鱼。
调查发现,一个位于萨拉戈萨的艺术经纪人通过造假将这些伪作以数十万欧元的价格出售,在突击逮捕的时候,他们发现了9件伪作。
这个案件有点非同寻常,韩国艺术家李禹焕(Lee Ufan)在韩国艺术经纪人Hyeon 宣称13件作品涉嫌是伪作的时候,认定其出自自己的手笔。首尔警方在2月开始了调查,并说Hyeon 在6月被起诉以来,共有多达50件作品涉嫌是伪作。
不管如何,李禹焕对证据不以为然,称“艺术家可以一眼就认出自己的作品。“
6月,巴黎著名的Kraemer Gallery的古董经纪人劳伦特·克莱默(Laurent Kraemer)、以及椅子专家比尔·帕洛特(Bill Pallot)被逮捕,罪名是涉嫌以170万欧元向凡尔赛宫出售四张假冒古董靠背椅。这些被称为“国家珍宝“的椅子据说是路易斯·德拉诺伊思(Louis Delanois)1769年为凡尔赛宫的起居室制作的13张椅子的一部分,它们属于路易十五的最后一位情妇杜巴丽夫人(the countess du Barry)。
问题是,现在市场上流通的椅子超过了12张(第13张是为国王制作的特别大的版本,据说已经丢失)。克莱默画廊坚持说自己是无辜的,但是撤出了9月在巴黎举办的古董双年展(Biennale des Antiquaires)。
法国艺术家奥兰(Orlan)在美国流行歌手Lady Gaga的 2011年热门歌曲“生来如此“(Born This Way)MV发行之后对其起诉,告她侵权,但是最终输掉了官司。奥兰指出,MV与她在自己的脸上增加假颊骨的作品《Bumpload》(1989)、以及将斩首的头颅放在桌子上的作品《Woman With Head》(1996)有很多类似之处。在输掉了案值3170万美元的官司之后,奥兰被法庭宣判向这位歌手以及她的唱片公司支付2万欧元的赔款。
谢选骏指出:人说“近期艺术界最臭名昭著的9大赝品丑闻”——我看这些赝品的出现,是因为热爱艺术还是热爱艺术品及其价码。
《10件著名的假古董和买下它们的冤大头》(科学人 2016-02-26文/Maria Trimarchi)报道:
古董的鉴定也在于观察其细节。不管是在资产拍卖会上和古董店里瞎逛的菜鸟,还是配备了碳-14测试装备满腹经纶的专家,要辨别出假古董都不是件简单的事儿。本文总结了10件著名的伪造品和那些被假货坑了的冤大头不得不说的故事。首先,我们来看看亨利福特博物馆是怎么发现,“布鲁斯特椅”和“大布鲁斯特椅”之间不是仅有一字之差的。
第10名:布鲁斯特椅
“布鲁斯特椅”特指17世纪中期新英格兰制造的一种风格极为罕见的椅子,它得名于威廉•布鲁斯特,此人在历史上地位不凡,曾在美国第一份宪法《五月花号公约》上签名(见上图)。图片来源:Three Lions/Getty Images
1970年,位于密歇根州迪尔伯恩市的亨利福特博物馆购入了一把椅子。据说,这把椅子曾为威廉•布鲁斯特(William Brewster)所用,此人是1620年开拓出马萨诸塞湾殖民地的一位先驱。
事实上,这把椅子并不是产自17世纪的古董。它诞生于1969年,是一位名叫阿尔芒•拉蒙塔涅(Armand LaMontagne)的艺术家在自己的工作室里制造并做旧的。这把椅子被拉蒙塔涅戏称为“大布鲁斯特椅”,由新砍下来的橡木做成(这种木材干了之后会变弯),上面所用的木钉也跟17世纪的极为相似。不过,这把椅子的真正由来在一场口角之后遭到了怀疑——一位古董商人因质疑拉蒙塔涅的背景而怀疑起了椅子的真实性。
最后,拉蒙塔涅把假椅子送掉了,并在此后多年对这件事闭口不提。1975年,他听说亨利福特博物馆以为他做的这把椅子来自于新英格兰时代,为此花了9000美元将其买入。到了1977年时,这件事已然众人皆知——经X射线测试,亨利福特博物馆的布鲁斯特椅是个用现代工具做出的冒牌货。
亨利福特博物馆到现在都还展示着这把椅子——当然,是出于教育意义,而不是历史意义。
第9名:贝尔宁格教授的骗子石头
贝尔宁格信以为真的假化石。出自他于1767年发表的《Lithographiae Wirceburgensis》。
德国维尔兹堡大学贝尔宁格博士是一位医学教授,却对化石有着特殊的热爱。1725年,贝尔宁格博士碰到了或许是本世纪最牛的化石——3个年轻人发现了一些奇怪的石头,并提出可以卖给贝尔宁格——每块石头上都刻着各式各样的图案,诸如动物、鸟类、昆虫、天文物体以及希伯来文字。贝尔宁格买下了这些石头。之后几个月,他又从这些小伙子们手上购入了许多被陆续挖掘出来的石头。1726年,贝尔宁格发表了一篇名为“Lithographiae Wirceburgensis”的文章,其中详尽地记录了他收集的204块石头,并提出了好几个关于它们来源的理论。
其实,这些化石的来源可没那么复杂,它们只是些伪化石而已,被人工雕琢后,作为恶作剧卖给了贝尔宁格。
第8名:希特勒的日记
最后一份假希特勒日记在2004年的一场拍卖会上被一位不知名人士以6500欧元的价格买下。
1983年4月,德国的新闻周报《Stern》的驻伦敦记者格尔德•海德曼(Gerd Heidermann)入手了一批阿道夫•希特勒的日记。据说,这些日记来自1932年-1945年间,在东德一场坠机事故的现场被发现,随后它们便被隐藏起来了。
《Stern》花了大约600万美元将这批日记买入,并打算跟伦敦的《星期天泰晤士报》联合发表。《泰晤士报》与《新闻周报》为了鉴定这些文件的真实性请来了一批专家。历史学家休•特雷弗-罗珀(Hugh Trevor-Roper)认为它们是真的——至少笔迹是真实的。然而,当《Stern》把日记公开之后,其中的蹊跷也就越来越明显了。其实,这些笔记是在近几年伪造出来的,里面充满了各种历史性的错误,文本上的“历史痕迹”也不过是茶渍而已。而且,鉴定了该文件真实性的那位“历史学家”根本不认得德语。尽管这些日记的确来自德国,它们跟希特勒一点儿关系都没有。这些日记是海德曼从一位名为康拉德•卡尧(Konrad Kajau)的艺术家(也是一位伪造家)手里买来的。
第7名:阿马纳公主
由于许多博物馆迷们都热衷于有关图坦卡蒙国王的文物,一座他家人的雕塑——如果是真的——能给任何博物馆带来巨大的客流。
2003年,经大英博物馆和佳士得拍卖行鉴定,古埃及图坦卡蒙国王之孙——阿马纳公主的雕像为真品,是3300多年前完成的。同年,伯顿博物馆买下了这座雕塑。展出不久后人们便发现它是赝品。公主的雕像其实并不是真正的古董——她的出生地不是古埃及,而是英国大曼切斯特郡伯顿市。肖恩•格林哈尔(Shawn Greenalgh)在他父母的棚子里完成了这座雕塑,他与父母一起制作并贩卖假古董已经17年,并通过这个赚了不下100万美元。
格林哈尔因诈骗和洗钱获刑4年,他的父母也因串谋诈骗被判了缓刑。
阿马纳公主雕像现在归伦敦警察厅所有,曾在伯顿博物馆一次赝品展览上展出。
第6名:以马忤斯的耶稣与门徒
凡•米格伦伪造的古董名扬天下,荷兰的凡•布宁根博物馆在2010年曾专门展出这位赝品大师的作品。
荷兰画家汉•凡•米格伦(Han van Meegeren)以伪造约翰内斯•维米尔的画作而闻名。在他伪造的众多作品中,声名最为远扬——或者说最臭名昭著的,是《以马忤斯的耶稣与门徒》。
凡•米格伦本身是一位优秀的画家,即使在这些伪造的画作以“早期大师精选”的名义卖出去之后,他也从来没有否认过它们其实出自自己之手。他的作品《以马忤斯的耶稣与门徒》大约诞生于1936年,在1937年就通过了历史学家亚伯拉罕•布雷德休斯(Abraham Bredius)的鉴定测试——在为期两天的鉴定工作后,布雷德休斯确认这是一幅完好的维米尔真品。这件事曾在《柏林顿杂志》上登出。
跟当时许多凡•维米尔的仿制品一样,这幅《以马忤斯的耶稣与门徒》卖出了一个惊天动地的价格。以现在的金钱换算一下,他当时通过伪造维米尔赚了大约3000万美元。这些假维米尔直到1945年才被发现。当时,纳粹党领袖赫尔曼•戈林买下了《通奸的女人》,当局顺藤摸瓜,抓到了凡•米格伦。不过,他被抓的理由非常有创意——不是因为造假,而是因为通敌。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他在证词中坦然承认了自己制造《以马忤斯的耶稣和门徒》以及其他假画的事实。
第5名:都灵裹尸布
图为于2013年3月30日在都灵大教堂被展出的都灵裹尸布。尽管裹尸布的真假到目前尚无定论,对于许多天主教徒来说,这件古董依然有着非凡的宗教意义。
都灵裹尸布是一块引起了长达数世纪争议的布。它对于天主教徒来说有着神圣的意义——据说,它在耶稣下葬的时候包裹过他的尸体,上面还留有他的面容。不过,除了虔诚的信仰之外,这个传说的真实性没有任何的客观依据。1988年,通过碳-14年代测定,这块布上的纤维来自于中世纪。这个结论向科学界证明了这块所谓的裹尸布是伪造的,它并不来自耶稣受难的时期。
然而,2005年,发表于《国际热化学学报》的新研究发现,裹尸布其实来自于1300年到3000年前。这个结果比之前1988年测定出的1260年-1390年早出许多。据说,这个错误被归因于1988年的碳测试只鉴定了布上的一小块布料,而不是整块裹尸布。
尽管裹尸布的真假之谜到现在都莫衷一是,哪怕在1988年的伪造风波之后,都灵大教堂仍然时不时会将其展出。2013年,都灵裹尸布曾在电视上露面,而它上一次被公共展出则是1973年的事情了。
第4名:圣母圣子与天使
2010年,伦敦国家美术馆发现他们收藏的一幅15世纪的油画是假的。
《圣母圣子与天使》曾被当作画家弗朗西斯科的早期作品,于1924年被伦敦国家美术馆购入。1954年,一幅几乎一模一样的画作出现在了伦敦的一个拍卖会上,以至于两幅画的真实性都受到了质疑。1988年,在拍卖会上的那幅画被验为真品后,伦敦国家美术馆开始仔细研究起自己收藏的这一幅。
后来,他们发现这幅画并非古董,它更有可能是来自19世纪的作品,而不是之前估出的1490年。归功于现代科学测试技术,相关专家发现了好几处纰漏,其中包括在文艺复兴时代尚未出现的一些颜料,以及颜料层下方用15世纪还没有的石墨铅笔勾勒出的轮廓。画上涂过树脂,而树脂的裂纹也是人为造成的,而这些都让这幅画看上去年代久远。
第3名:野生的印第安人
多梅内克误将一个孩子的鬼画符当做了美国土著的符号。
以马内利•多梅内克(Emmanuel Domenech)是一位在1846年去到了美洲的法国传道士。1848年,他成为了德州圣安东尼奥的天主教神父,其后在美国西南部以及墨西哥传教,直到于1850年回到法国。他出版了一些关于印第安土著文化以及讲述他在美国传奇经历的书,其中有一本叫做《美国图像记录暨红皮印第安人的象形文字研究》的书中,他解释了一批符号和简笔画的意义,这些符号是巴黎阿斯纳图书馆的一个馆员给他看的。
多梅内克认为,这份被他称为《野生印第安人》的资料在美国土著文化中意义非凡。然而,这些符号被公开之后,很快便有人指出,这不过是一个德国小孩随意画下的图案而已。
第2名:君士坦丁献土
尽管君士坦丁献土的文件是伪造的,这份“赠予”罗马教宗西尔维斯特一世的礼物却意义深远。它常常成为艺术品的主题,比如这副绘于意大利罗马四旬道堂里圣西佛斯小堂中的壁画。
君士坦丁献土(Donation of Constantine)据说是一份由罗马皇帝君士坦丁书写的法令,要把西罗马一带的部分土地——也就是今天的北意大利——赠给教宗西尔维斯特一世,作为答谢教宗治好他麻风病以及把他转入基督教的礼物。
事实的真相跟所谓的馈赠相去甚远。这些于756年归教宗所有的土地很可能是通过教宗史蒂芬二世跟矮子丕平的交涉所得,无非是教会跟法兰克帝国之间的政治游戏而已。
1440年,君士坦丁献土被指为是伪造的。洛伦佐•瓦拉指出了文件中的几个客观错误,比如其中提到了几座当时并未建成的庙宇,以及君士坦丁其实从未患过麻风病的事实。天主教会承认了法令是伪造的,并于1929年将相关土地归还给了意大利。
第1名:盖提库洛斯
图为2011年4月18日正在参观加州马里布盖提别墅博物馆的游客,他们正在欣赏一座很可能是伪造的雕塑。
“库洛斯”特指年轻人的裸体雕像。这个直立的少年有两米高,双臂侧放,左脚向前,目光直直望向前方。位于美国加州马里布市的盖提博物馆(J。 Paul Getty Museum)于1980年看上了这座希腊库洛斯,据说花了近1200万美元将其购入,而这座雕像有可能是个赝品。
博物馆是在1985年买进此雕像的,卖主是一个来自巴塞尔的艺术品商人。在买入它之前,盖提博物馆花了两年时间做鉴定。它理应是希腊古风时期的作品,但问题在于,盖提库洛斯身上的一些特征让鉴定工作变得十分困难。学者、艺术商人和科学家都曾试图解释过这个谜。
科学上来说,这座雕像看起来确实像是出自元前6世纪末期的雕塑家之手。譬如,雕像所用的石头是来自萨索斯岛上古老的大理石,并且,雕琢的痕迹也跟古风时期所用的工具相符。然而,人们无法辨别石头表面的脱白云化(石头表面的老化方式)是否人为造成。其次,在当时选择用这种大理石作为材料也显得有些可疑。从风格上说,盖提库洛斯就显得有点奇怪了,它像是一个把不同时期的风格东拼西凑所做出的产物,而这个问题同样存在于另一座已经被鉴定为赝品的库洛斯身上。
在这座雕像的真假之迷被解开之前,盖提库洛斯的简介卡上特别说明道:这座雕像有可能来自公元530年,也有可能是1980年左右造出的赝品。
(编译自:How Stuff Work,10 Famous Fake Antiques and the Suckers Who Bought Them)
谢选骏指出:人说“10件著名的假古董和买下它们的冤大头”——这些冤大头,不是热爱艺术,而是热爱艺术品及其价码。如果真正热爱艺术,假货也就是真货了。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