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谢选骏全集

2024年7月24日星期三

谢选骏:从文心雕龙到“文心一言”

 


《百度发布ChatGPT竞品“文心一言”,市场反应不佳》(CHANG CHE, JOHN LIU 2023年3月17日)报道:


周四,在北京的产品发布会上,百度首席执行官李彦宏介绍了该搜索引擎的智能聊天机器人“文心一言”。


大约六年前,谷歌研发的计算机程序在围棋这一古老的中国棋类游戏上击败了中国(同时也是全世界)最好的棋手。那次败北催生了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革命。北京推出了一项意义重大的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投资者向各种新项目注入了前所未有的资金。

而今,相似的场面已经上演:ChatGPT的风靡引发了另一场人工智能竞赛,这次是在机器生成内容领域。周四,中国搜索巨头百度在北京揭开了中国首款ChatGPT主要竞品的面纱,但这款名为“文心一言”(Ernie)的机器人首次亮相就以失败告终。

在被宣传为现场直播的演示中,“文心一言”总结了一部科幻小说,并分析了一句中国成语,但演示进行到一半,百度首席执行官李彦宏表示,为了“节约时间”,这些展示是预先录制的。

百度在香港的股价暴跌10%,与今年早些时候的涨势形成鲜明对比,当时该公司宣称从2019年起就已在研发ChatGPT的竞品。


在这场产品发布弄巧成拙之时,百度和谷歌等企业正急于追赶ChatGPT,其开发者本周发布了新的版本。百度的失败还表明,在人工智能领域,中国仍落后于美国,随着近年来两国关系的恶化,这场竞赛已愈演愈烈。因为美国采取措施遏制来自中国的竞争,中国获取高端计算机芯片的途径已被切断,而这种芯片正是ChatGPT和“文心一言”等技术的关键组成部分。

由于巨大的计算需求,只有少数几家公司有能力研发依赖于所谓大语言模型的机器人,这些公司大多位于美国或中国。微软已向ChatGPT开发者OpenAI投入了数十亿美元。

百度这款机器人的英文版名字来源于“通过知识整合增强表达”(Enhanced Representation through Knowledge Integration),机器人从周四开始面向部分用户开放。

李彦宏坚称,“文心一言”机器人不是“中美科技对抗的工具”。

李彦宏坚称,“文心一言”机器人不是“中美科技对抗的工具”。 NG HAN GUAN/ASSOCIATED PRESS

李彦宏坚称,“文心一言”不是“中美科技对抗的工具”。但他也承认,ChatGPT的成功加快了百度推出该产品的进度。

但即便在“文心一言”平平无奇的首次亮相之前,许多中国人就已在思索,为何在政府和风险资本家投入了无数资金的情况下,这个国家依然没能从2017年谷歌的AlphaGo程序击败围棋冠军柯洁的耻辱中扳回一局。

“中国非常擅长在现有发明上更进一步,但并不擅长取得突破,”麻省理工学院管理学教授黄亚生说,他即将出版一本关于中国创新的著作。他认为,中国缺乏思想的多元化和见解的自由表达,而这都是培育创造性思维的土壤。


上个月,“元语智能”——中国最早问世的聊天机器人之一被中国当局叫停,原因之一就在于它提供的答案挑战了中共对俄罗斯在乌克兰战争的官方立场。

对于中国研发更出色机器人的努力,斯坦福大学中国经济与制度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学者许成钢的评价更为严厉。

中国的聊天机器人“达不到ChatGPT的水平”,许成钢说,这是因为中国严格的审查制度会损害数据的质量,为聊天机器人的研发设下阻碍。

“如果在自己的算法设置中处处设下限制,其能力当然也会受限,”他说。

中国官员也在尽力降低预期。本月早些时候,中国科技部部长王志刚用足球打比方,来说明要与ChatGPT竞争,中国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踢足球都是盘带、射门,但是要做到梅西那么好也不容易,”他指的是足坛巨星利昂内尔·梅西。


“中国在这方面也作了很多布局,在该领域的研究也进行了很多年,并且有一些成果,但目前要达到像OpenAI的效果可能还要拭目以待,”他补充道。


谢选骏指出:《文心雕龙》是古代南北朝的作品,“文心一言”是现代南北朝的作品——从《文心雕龙》的成功到“文心一言”的失败,显示了现代南北朝的惨状。


《百度“顶风”发布“文心一言” 与ChatGPT差距在哪?》(电厂 2023-03-16)报道:


即便在前一天 OpenAI 刚刚发布的 GPT-4 已经将用户对ChatGPT的期望值拉得更高,百度的「文心一言」还是如期而至。


3月16日下午,百度首款多模态大模型「文心一言」正式亮相发布会。


按照会上李彦宏对于「为什么要在这个时间点发布文心一言」的解释,百度其实过去数年一直都会爆出每年正常迭代一个新版本出来的频率,最终才有了现在文心一言的诞生。


在会上,李彦宏一共展示了五个文心一言的应用场景:首先是帮大刘续写《三体》:文心一言根据对话问题将知名科幻小说《三体》的核心内容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五个续写《三体》的建议角度,体现出对话问答、总结分析、内容创作生成的综合能力。


此外,文心一言准确回答了《三体》作者、电视剧角色扮演者等事实性问题。面对「于和伟和张鲁一有哪些共同点」、「于和伟和张鲁一谁更高」这类问题,文心一言也基于推理能力得出了正确答案。


第二个展示的是商业文案创作场景:这同样也是过去数月 ChatGPT 被很多人认为即将要取代的创作领域:在这一创作场景中,文心一言展示了完成给公司起名、根据事件生成一篇公司的新闻稿的能力,甚至能顺便生成一个对应的 Slogan。


在第三个案例中,文心一言还展现出的一定程度上的思维能力:这也正是 OpenAI 强调的 GPT-4 相比前代的最强大之处。而文心一言则能够学会数学推演及逻辑推理等相对复杂任务。面对「鸡兔同笼」这类锻炼人类逻辑思维的经典题,文心一言能理解题意,并有正确的解题思路,进而像学生做题一样,按正确的步骤,一步步算出正确答案。


除了常规的文本对话能力,百度还特别展示了文心一言在多种样式内容上的生成能力:例如自动根主题创作海报、用四川话读出来文本内容,甚至是直接生成视频。


在现场展示中,文心一言还正确解释了成语「洛阳纸贵」的含义,以及「洛阳纸贵」对应的经济学理论,还用「洛阳纸贵」四个字创作了一首藏头诗。


从最后两个场景能看出,百度不仅试图让文心一言展示出了不同于 ChatGPT 的本土化能力,还展现出了 ChatGPT 迄今都未出现的视频内容生成能力。


不过截至目前,这些在发布会中出现的演示片段都并非更有说服力的实机演示,而是全程采用的是录制好的视频来演示,身经百战的李彦宏在台上,也罕见地表现出了「怯场」,在发布会中多次卡壳。


不过《电厂》也拿到了文心一言的测试账号,这里就加入一些实际测试内容,帮大家快速了解一下文心一言的实际能力几何。 比如你可以问他如何炒好一盘鱼香肉丝:以及生成藏头诗功能,文心一言也能快速生成一段七言绝句:只是这个功能似乎受限于藏头四个字,在实际的测试中文心一言也只能生成最多四句古诗,但这相比目前的 ChatGPT 以及 New Bing 已经是相当本土化的功能了。


以及要求它列出特斯拉过去六个月的销量,以及自动生成一份逐月销量表格。只是它并没有明确给出数据来源,以及并没有准确识别出记者提问中留下的「坑」——「中国销量」与「全球销量」这一至关重要的区别。


此外,从目前的多次测试来看,文心一言对于上下文的关联对话程度要稍弱于 ChatGPT,以及目前的内测版本中,发布会上提到的生成视频功能其实还暂时未能上线,要求它生成一段视频,只能返回一大段类似视频脚本的文本。


最后,虽然文心一言今天展示了根据内容自动生成文本/图片,甚至是视频的能力,但作为后来者的文心一言,面对 GPT-4 这样的强力对手,也需要更多用户的测试来推动迭代更新。因此百度今天也开启了文心一言的测试,但需要邀请码才能参与测试。


同时,百度还表示,未来的服务提供方式将变为 MaaS,即将大模型作为一种服务提供给其他应用服务,这也正是目前 GPT-4 展现出的前景,而目前在国内也确实缺乏对应的大模型提供商,至少在这个维度上百度已经走在了第一线。


「我们相信,人工智能会彻底改变我们今天的每一个行业。AI的长期价值,对各行各业的颠覆性改变,才刚刚开始。未来,将会有更多的杀手级应用、现象级产品出现,将会有更多的里程碑事件发生。」李彦宏在发布会上如此说道。


另附:3月15日,网上还传出一张据称是“百度上线文心一言后的内部通知”截图。通知中称,“明天是百度文心的发布日,鉴于GP4-4(GPT-4)已经表现出强大的多模态能力,文心必须背水一战,发布日当日,所有百度员工,后台值班,一旦文心无法正确答复,需要各位,及时顶上。” 但这一图片的真实性存疑,也有网友认为是“恶搞P图”。


网友投稿

昨天,一则关于百度公司的AI文心一言的聊天记录被广为流传,图片中有人表示,介于GP4-4表现出强大的多模态能力,文心必须背水一战,号召在发布会当天所有百度员工后台值班,一旦智能出现问题,人工立即顶上。

在今天的文心一言发布会过程中,百度暴跌近10%。 pic.twitter.com/YFx5dxvKaE— 李老师不是你老师 (@whyyoutouzhele) March 16, 2023

我的邻居都在问我保持健康的秘诀

Calsh2007 发表评论于 2023-03-16 22:28:00

人工智能和人工智障的差别。

seewhatisee 发表评论于 2023-03-16 22:12:00

感覺中國又偉大勝利了?哈!

北卡山人 发表评论于 2023-03-16 21:48:35

问问包子是什么,两百斤是什么意思,战狼是谁,粉红是什么,呵呵,立马就原形毕露啦


谢选骏指出:不论如何粉饰,都无法抹平“从文心雕龙到文心一言”的返生也就是“从文明到野蛮”的痕迹。

谢选骏:编书的比写书的更有名

 



佚名网文《萧统​》报道:


萧统(501年-531年5月7日),字德施,小字维摩,南兰陵郡兰陵县(今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人。南朝梁宗室、文学家,梁武帝萧衍长子,梁简文帝萧纲和梁元帝萧绎长兄,母为贵嫔丁令光。

萧统于天监元年(502年)被册立为太子。他举止大方,在东宫以仁德而闻名,受朝野及百姓爱戴。后因“蜡鹅厌祷”一事,父子产生嫌隙。中大通三年(531年),萧统因病早逝,时年三十一岁。谥号昭明,葬安宁陵,史称“昭明太子”。天正元年(551年),其孙萧栋即位,追尊萧统为昭明皇帝。大定元年(555年),萧统第三子萧詧建立西梁,再加庙号为高宗。

萧统酷爱读书,笃好玄学,在太子位上广纳人才,勤于著述。当时东宫号称有书近三万卷,“名才并集,文学之盛”,被认为是自晋、宋以来从未有过的现象。他主持编撰的《文选》(史称《昭明文选》),选录先秦至梁的诗文辞赋七百余首,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大型诗文总集,后世形成专门研究《文选》的“选学”。

人物生平

幼年立储

南朝齐中兴元年(501年),萧统生于襄阳。此年初,他的父亲雍州刺史萧衍自襄阳出发,攻讨昏庸无道的东昏侯萧宝卷,同年底攻克齐都建康(今江苏南京),掌握朝政大权。 

天监元年(502年)四月初八(4月30日),萧衍在建康接受齐和帝的“禅让”,即皇帝位,建立梁朝。十一月,萧统被立为皇太子。

仁德东宫

萧统半身像,取自清顾沅辑,道光十年刻本《古圣贤像传略》

萧统半身像,取自清顾沅辑,道光十年刻本《古圣贤像传略》天监八年(509年)九月,萧统于寿安殿讲《孝经》,尽通大义。讲毕,亲临释奠于国学。萧统极富同情心。他十二岁时,去观看审判犯人,他仔细研究案卷之后,说:“这人的过错情有可原,我来判决可以吗?” 刑官答应了,于是他就作了从轻的判决。事后,刑官向萧衍汇报了情况,萧衍对他表示嘉许。

天监十四年(515年)正月朔旦,萧衍临轩,冠萧统于太极殿。按旧制,萧统著远游冠、金蝉翠緌缨,到萧统时,萧衍下诏加戴金博山。萧统仪态优美,举止端正,读书数行并下,过目便能记忆。每次游宴祖道,赋诗至十数韵,有的时候作剧韵,思考一下便出来了,无所点易。萧衍大弘佛教,亲自讲说。萧统亦素信三宝,遍览众经。乃于宫内别立慧义殿,专为法集之所,招引名僧。自立《三谛法义》。普通元年(520年)四月,甘露降于慧义殿,时人将这一祥瑞的出现归结于萧统的至德所感。

普通七年(526年)十一月,丁贵嫔生病,萧统回到永福宫,从早到晚侍奉母亲,睡觉没有脱过衣服。母亲死时,他徒步跟从母亲丧仪回宫,直到入殓,没进过一口汤水,时常痛哭到昏厥。萧衍派中书舍人顾协向他传达自己的话:“居丧不能哀痛过度危及生命,这是圣人的规定,无力胜任丧事就等于不孝。有我在,你哪能这样毁伤自己的身体!赶快勉强喝点稀粥。”萧统被迫进食数口,从此直到丁贵嫔下葬,他每天只喝麦粥一升。萧衍又训导说:“听说你吃的过少,越来越瘦。我近来没有别的病,只因为你这样,胸中也填塞成疾。所以你应该勉强自己多吃点,别让我老替你担心。”虽然萧衍多次劝说逼迫,萧统在居丧期间每天吃的不超过一溢,没吃过蔬菜水果。他平常身体粗壮,腰带超过十围,这时竟削减大半。每次入朝,士民看到他如此消瘦,无不落泪。

当时天下风俗逐渐转尚奢侈,萧统希望通过以身作则的方法移风易俗,他的服饰以朴素为主,身着旧衣,膳食不出现两样肉食。

普通(520年-527年)年间,南梁发动北伐,建康米价因此上涨。萧统便命令给他减衣缩食。每到雨雪不住的天气,就派心腹左右巡视街巷,看到贫困人家和流浪街头者,便私下用米赈济,每人给十石。又拿出宫中的布帛,每年缝制衣裤,各三千件,冬天用来施舍给没有衣物的人。他做这些事,都务求隐藏身份,不让别人知道这是他做的。如果有人死去无棺收殓,萧统就施舍棺木。每次听到远近百姓遭受赋税劳役之苦,他总会变得面色沉重。又常因为户籍调查数目与实际情况不符,民间负担过重而不安。

吴兴郡屡次因受水灾歉收,有人建议朝廷挖掘河道泄洪入江浙一带。中大通二年(530年)春天,萧衍派前交州刺史王弈持符节征发吴、吴兴、信义三郡民丁去服役。萧统闻讯,上疏说:“听说现在派王弈等调东三郡民丁开挖河道,往震泽泄洪,这样吴郡一处就不会再有水灾,可以一劳永逸,以后一定能获利。但有些事情没有露苗头时是难以发现的,我有一点儿不成熟的看法:听说吴兴屡年歉收,人民多外出逃荒,吴郡十城,也不是全都保收,只有信义郡去年秋天收成还好,也不是能经常多加役使的。眼下东部粮价腾贵,经常出现劫盗,当地官员都隐瞒不报。如今前方出征的人还没回来,强壮劳力稀少,此次工程虽然不大,我怕也难以完成。差吏一敲门,就成为危害民众的虎狼。再者出丁役之处,远近不一,等到集合起来,就耽误了蚕事与农耕。去年被称为丰年,官府与民间的粮食尚且都还不足,如果再加上现今生活无着,恐怕就会产生更大弊端。况且那些不法之徒都在窥探虚实,如果良民都去服役,那么盗贼就会更多起来。这样吴兴还未受益,内地已先蒙受其害。不知是否可以先放一放这项工程,等到以后富足了再说?”萧衍优诏晓谕他。

父子嫌隙

当初,萧统在埋葬丁贵嫔之时,曾派人四处求购风水好的墓地。有人向宦官俞三副行贿,求他帮助将自己的地卖与萧统,并说如果得到三百万钱的话,则将其中的一百万钱送给俞三副。俞三副于是便暗中启奏萧衍,说:“太子所购之地,不如现在这块土地对陛下您更吉祥。”萧衍步入晚年后,多所忌讳,便命人将这块地买了下来。丁贵嫔下葬后,有个道士说:“这块地不利于长子,但如果镇一镇,或许还可以宽延一下。”于是萧统便将蜡鹅及其他物品埋在了丁贵嫔墓旁的长子之位。宫监鲍邈之、魏雅当初都很受萧统宠幸,鲍邈之不如魏雅得宠,逐渐被疏远,便暗中向萧衍启奏道:“魏雅为太子厌祷。”萧衍派人去墓地挖掘,果然挖到了蜡鹅等物品。萧衍大惊,想要彻查此事,宰相徐勉竭力劝谏,这才使他作罢。最后萧衍只诛杀了那位道士。但萧统因为此事,余生都感到羞愤,难以辨明。 

英年早逝

中大通三年(531年)三月,萧统在游览后池,乘舟摘芙蓉时,因姬人晃荡,不慎落水,被救出时伤及大腿,自此一病不起。直到临终前不久,仍不许僚属将病情告知萧衍。四月乙巳日(5月7日),萧统病情加剧,侍从驰报萧衍,但等萧衍得知噩耗时,萧统已不幸逝世,年仅三十一岁。萧衍临丧恸哭,下诏以帝王衮冕收敛他,赐谥号为“昭明”,故世称昭明太子。五月庚寅日,萧统被葬于建康附近的安宁陵,司徒左长史王筠奉诏作哀册文。朝野闻知萧统讣讯后,均感惋惜,大为震惊;建康男女奔走宫门之间,“号泣满路”。各地民众闻讯亦哀恸不已。 

死后余波

萧统死后,按例萧衍当立其长子、南徐州刺史萧欢为太子,但他由于之前的嫌隙,转而属意晋安王萧纲,同时认为天下初定,“不可以少主主大业”。自中大通三年(531年)四月至五月,萧衍迟疑未决。直到五月二十一日才决定封萧欢为豫章王,命其回镇。五月二十七日,萧衍正式立萧纲为太子。为补偿萧统一系,同时堵住天下人对他“废嫡立庶”行为的非议,萧衍破格将萧统的诸子都封在大郡,除萧欢封在豫章外,枝江公萧誉封河东郡王,曲江公萧詧封岳阳郡王,萧飐封武昌郡王,萧譼封义阳郡王;女儿视同正主;太子妃蔡氏的待遇不变,只是迁居金华宫,与东宫相区别。

天正元年(551年),侯景立萧统之孙、豫章王萧栋即位,追尊萧统为昭明皇帝。

大定元年(555年),萧统第三子萧詧建立西梁,追尊萧统为昭明皇帝,庙号高宗。

主要影响报

选学

萧统酷爱读书,记忆力极强。五岁就读遍儒家的“五经”,读书时,“数行并下,过目皆忆”。他更喜欢“引纳才学之士,赏爱无倦”。所以他身边团结了一大批有学识的知识分子,经常在一起“讨论文籍,或与学士商榷古今,继以文章着述,率以为常。”《南史》本传称“于时东宫有书籍三万卷,名才并集,文学之盛,晋、宋以来未之有也。”

萧统在文学上的贡献,主要是其主编的中国现存编选最早的汉族诗文总集《昭明文选》。《昭明文选》选录了自先秦迄梁共一百三十位作家的作品七百余篇,按文体和题材分类编排。如诗歌这一体裁,下分补亡、述德、劝励、献诗、公宴、祖饯、咏史、百一、游仙、招隐、反招隐、游览、咏怀、哀伤、赠答、行旅、军戎、郊庙、乐府、挽歌、杂歌、杂诗、杂拟二十三门,反映出当时文体发展之全备及文体辨析之精细。

这部总集的编选标准,据其自序,是以“能文为本”,敝除诗、赋这两大类纯文学类型外,于文章仅收录单独成篇而又讲求文采的,所谓“事出于沈思,义归乎翰藻”,而对后来所说的经、史、子部著作一概摒而不取。所收作品以“词人才子”的名篇为主,魏晋而后分量较重,就诗歌而言,如曹植、王粲、陆机、潘岳、谢灵运、颜延之诸人选录的作品较多,而民歌及轻艳浅俗的文人之作选录极少,“理过其辞”的玄言诗之类也摒弃在外,这都体现出他于文学取“典”而“丽”的价值标准。值得注意的是,萧统对陶渊明给予了一定的重视,这与刘勰《文心雕龙》、钟嵘《诗品》对陶渊明作品的态度截然不同。仅在《文选》中,萧统就选录了陶渊明的八首诗,在《陶渊明集序》中更是赞誉其人“文章不群,辞彩精拔,跌宕昭彰,独超众类,抑扬爽朗,莫之与京”。

萧统的《文选》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它不仅汇集并保存了中国上古、中古文学大量优秀的文人文学作品,展示了某一特定时代人们所形成的文学观念、文学风尚以及文体的发展情况,而且还成为唐宋社会士人必读的文学范本。后世还形成了专门研究《文选》的“选学”。

佛学

萧统崇信佛教,佛教大乘经典《金刚经》中“三十二分则”的编辑,即为他所作。原本长篇连贯的经文,经过他整理成为容易传诵理解的三十二个分则,各段并补充浓缩精要的副标题。

诗歌

萧统本人的诗歌创作,从他仅存的几首杂曲来看,基本上也都是摹拟江南民歌风格的,写得比较平庸。 

历史评价

姚察:孟轲有言:“鸡鸣而起,孳孳为善者,舜之徒也。”若乃布衣韦带之士,在于畎亩之中,终日为之,其利亦已博矣。况乎处重明之位,居正体之尊,克念无怠,烝烝以孝。大舜之德,其何远之有哉!(《梁书》)

姚思廉:①太子生而聪睿……太子性仁孝……。②太子美姿貌,善举止。读书数行并下,过目皆忆。③太子明于庶事,纤毫必晓,……平断法狱,多所全宥,天下皆称仁。④性宽和容众,喜愠不形于色。⑤太子孝谨天至……。⑥太子仁德素著……。(均引自《梁书》)

李延寿:以昭明之亲之贤,梁武帝之爱之信,谤言一及,至死不能自明,况于下此者也。(《南史》)

孙承恩:睿资天启,令德夙闻。恭俭自居,仁柔爱人。纂辑辞章,博渉典籍。潜文梵教,兹其蔽惑。(《古像赞》)

赵翼:创业之君兼擅才学……至萧梁父子间,尤为独擅千古。(《廿二史札记》)

轶事典故

三庆

萧统出生时,是年近四十的萧衍的嫡子;当时有东昏侯大将徐元瑜归降;又有荆州使者来,报称留守后方的宗室萧颖胄(萧衍掌权的主要对手)突然逝世。于是时人称这三件事为“三庆”。不久后,萧衍所率的部队又攻克了齐都建康,所以时人根据萧统的降生,认为这是天命所归的表现。

为人至孝

萧统少时即有才气,且深通礼仪,性情纯孝仁厚,喜愠不形于色。他十六岁时,母亲病重,他就从东宫搬到永福省他母亲的住处,朝夕侍疾,衣不解带。母亲去世后,他悲切欲绝,饮食俱废。他父亲几次下旨劝逼,才勉强进食,但仍只肯吃水果、蔬食。他本来身材健壮,等守丧出服后已变得羸瘦不堪,官民们看了,无不感动落泪。

人际关系

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的划分,萧衍所属的兰陵萧氏分为“皇舅房”“齐梁房”二大房,萧统属于齐梁房。

主要作品

萧统笃好玄学,编有或著有《文集》二十卷,典诰类的《正序》十卷,五言诗精华《英华集》二十卷。还主持编选有《昭明文选》。 其《正序》和《文章英华》佚失已久。《文集》明清以来有多种辑本,如宋明以后有《昭明太子集》。中州古籍出版社2001年出版了《昭明太子集校注》,由俞绍初校注;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01年出版的《梁昭明太子萧统集逐字索引》,极便使用。

《昭明文选》主要收录诗文辞赋,除了少数赞、论、序、述被认为是文学作品外,一般不收经、史、子等学术著作。其选取内容的标准是“事出于沉思,义归乎翰藻”,即情义与辞采内外并茂,偏于一面则不收。萧统有意识地把文学作品同学术著作、疏奏应用之文区别开来,反映了当时对文学的特征和范围的认识日趋明确。后世注本主要有两种:一是唐显庆年间李善注本,改分原书30卷为60卷;一是唐开元六年(718年)吕延祚进表呈上的五臣(吕延济、刘良、张铣、吕向、李周翰)注本。近代以来有《四部丛刊》本、《四部备要》本及中华书局以胡刻本断句。李善注和《六臣注文选》分别于1986年和1977年由上海古籍出版社与中华书局分别出版,最为通行。 

萧统主要作品(题目多为后人拟,部分创作来源有争议)

《有所思》《相逢狭路间》《三妇艳》《饮马长城窟行》《长相思》《将进酒》《上林》《示徐州弟诗》《诒明山宾诗》《春日宴晋熙王诗》《宴阑思旧诗》《咏山涛王戎诗二首》《和武帝游钟山大爱敬寺诗》《开善寺法会诗》《同泰僧正讲诗》《钟山解讲诗》《玄圃讲诗》《东斋听讲诗》《讲席将毕赋三十韵诗依次用》《晚春诗》《林下作妓诗》《拟古诗》《赋书帙诗》《咏同心莲诗》《咏弹筝人诗》《饯庾仲容》《貌雪诗》《示云麾弟》《拟古诗》《大言》《细言》《歌》《上朝值雪》

《殿赋》《铜博山香炉赋》《扇赋》《芙蓉赋》《鹦鹉赋》《蝉赋》《议东宫礼绝傍亲令》《与晋安王纲令》《与明山宾令》《与殷芸令》《与东宫官属令》《答玄圃园讲颂启令》《请停吴兴等三郡丁役疏》《谢敕赉地图启》《谢敕赉水犀如意启》《谢敕赉广州瓯等启》《谢敕赉铜造善觉寺塔露盘启》《谢敕赉河南菜启》《谢敕赉大菘启》《谢敕赉魏国所献锦等启》《谢敕赉边城橘启》《谢敕赉看讲启》《谢敕参解讲启》《谢敕赉制旨大涅槃经讲疏启》《敕赉制旨大集经讲疏启》《锦带书十二月启》《与何胤书》《答晋安王书》《答湘东王求<文集>及<诗苑英华书>》《诫谕殷钧手书》《与张缅弟缵书》《答云法师请开讲书》《又答云法师书》《七契》《陶渊明集序》《文选序》《同泰寺僧正讲诗序》《尔雅制法则赞》《弓矢赞》《蝉赞》《陶渊明传》《祭达磨大师文》

后世纪念

昭明太子墓

2013年,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狮子冲发现了两座罕见的带有明确纪年的大型南朝砖印壁画墓。墓室曾遭严重盗毁,根据出土文物,墓主考古工作者推测墓主为萧统及其生母丁贵嫔。但由于种种原因,墓室发掘工作还未完成的情况下就被国家文物局下令回填。

读书台

明太子读书台、昭明台

历史上,萧统的文选楼和读书台几乎均座落于中国的历史文化名城中。萧统于天监年间(502年-519年)在其封邑石城(今池州贵池)召集文人雅士编写《文选》。编纂多年,存于各地,除池州文选楼以外,在湖北襄阳、江苏南京、镇江、扬州、常熟、江阴等地均有其文选楼和读书台遗迹可稽。 

地方遗迹与信仰

萧统死后,其衣冠葬于石城秀山。昭明衣冠冢原居石城之西,县治迁址之后,于唐永泰元年(765年)在贵池城西之杜坞山建造了昭明太子庙,俗称“西庙”。因藏有大量文物古籍,故民间尊为昭明书院。

池州人敬奉萧统,以唐宋为甚,延续至今。萧统被池州民间称为“案菩萨”和“文孝昭明圣帝”,池州傩戏也尊萧统为神灵。晚唐诗人罗隐曾写道:“秋浦昭明庙,乾坤一白眉。神通高学识,天下鬼神师。”宋人黄庭坚《贵池诗》自注:“池人祀昭明为郭西九郎。时新覆大舟,人以为神之感也。”南宋端平二年(1235年),池州知州王伯大为纪念萧统在秀山编《昭明文选》,将池州城的西秋浦门易名秀山门。

史料索引

《南史》卷53《昭明太子传》  

《梁书》卷8《昭明太子传》


谢选骏指出:萧统又编书又写书,但是他编书比他写书更有名——这是为何?这是因为他是太子。而编书的结果是让太子更加出名,相得益彰,晋身为永垂不朽的昭明太子了。后类似的《永乐大典》和《四部全书》,则是编出来的书比编书的人更为出名了。

谢选骏:暴力是智慧的顶峰

 



佚名网文《高尔丁死结》播报:


高尔丁死结是一种复杂的绳结,出自一个古亚细亚预言。外文名Chief executive Nick Goulding knot。


历史传说


流传于古亚细亚的一则寓言中曾讲到,几百年前,弗吉尼亚的戈迪亚斯王在其牛车上系了一个复杂的绳结,率军征战的亚历山大大帝在占领了小亚细亚的一座小镇后,有人请他观看一辆神话传说中皇帝的战车,车上有一个用套辕杆的皮带奇形怪状地纠缠起来的结子。据说驾驭这辆战车的皇帝曾预言,解开这个奇异的"高尔丁死结"之人就注定会成为亚细亚之王,但所有试图解开这个结子的人都无一例外地以失败而告终。亚历山大兴致顿生,决心一试,在苦思冥想,仍一筹莫展之后,亚历山大手起刀落,一下子把结子割为两段并大声宣布:“这就是我自己的解结规则!”


人们在钦佩亚历山大的智慧与魄力之余,也把“高尔丁死结”一词用作一切疑难问题的代称。


谢选骏指出:亚历山大哪有智慧啊!但他有弑父的魄力倒是真的。所以他配得上希腊师傅亚里士多德的学位。


佚名网文《戈耳狄俄斯之結》报道:


亞歷山大大帝砍斷戈耳狄俄斯之結


戈耳狄俄斯之結(古希臘語:δεσμός Γορδιου)是傳說亞歷山大大帝在弗里吉亞首都戈爾迪烏姆時的砍斷的一個著名的繩結。該典故一般作為使用非常規方法解決不可解決之問題的隱喻。


根據傳說,這個結在繩結外面沒有繩頭。亞歷山大大帝來到弗里吉亞見到這個繩結之後,拿出劍將其劈為兩半,解開了這個結。當夜下起了雷雨,軍中預言家亞里斯坦德宣稱這是宙斯的喜悅,將賜予亞歷山大許多勝利。


後世作家記錄了一個神諭:解開戈耳狄俄斯之結之人就可當亞細亞之王。這個預言後來得到應驗。


來歷

傳說這個繩結的製作者名叫戈耳狄俄斯(Gordius),他是很早以前弗里吉亞(Phrygia)的國王。


戈耳狄俄斯原本是農夫出身。一天在他耕地時,一隻鷹突然落在牛軛上不肯離開,於是他趕着牛車往城裏的神廟中尋求幫助。在城門口碰到一位同鄉的女祭司,女祭司願和他同行。戈耳狄俄斯當時尚未結婚,被女祭司青春美貌所打動,在途中向她求婚,女祭司答應了。


正當此時,弗里吉亞國王去世,他無兒無女,王位出現空缺。國人得到神諭說未來的國王與王后正坐着牛車往這兒趕。國人找到戈耳狄俄斯,要他登上王位。


戈耳狄俄斯忽然間又得江山又得美人,對薩巴茲烏斯(後來希臘人認為是宙斯)感激不盡。為表達謝意,他決定把那輛為他帶來好運的牛車獻給宙斯。為防止別人把車偷走,他用繩子把車牢牢捆住,並打下了一個難解的結。這便是「戈耳狄俄斯之結」的由來。


被引

莎士比亞的戲劇《亨利五世》第一幕中有這樣的台詞:

Turn him to any cause of policy, 

The Gordian Knot of it he will unloose,

Familiar as his garter

隨便什麼國家大事到了他手裏,不可解的結也就解開了——好像他是在隨手解他的襪帶子。——莎士比亞, Henry V, Act 1 Scene 1. 45–47


谢选骏指出:英夷莎士比亚是个抄袭大王,只会像孔子一样人云亦云,而完全不懂“暴力是智慧的顶峰”。


其实中国的五胡乱华时代也有一个类似的典故——


佚名网文《快刀斩乱麻》报道:


快刀斩乱麻,比喻办事果断,抓住关键,迅速地解决复杂的问题。语出《北齐书·文宣帝纪》 。


成语典故


《北齐书·文宣帝纪》:“高祖尝试观诸子意识,各使治乱丝,帝独抽刀斩之,曰:‘乱者须斩!’”

成语故事

高欢是南北朝时期东魏孝静帝的丞相。他一共有六个儿子。

有一天,他想考查一下哪个儿子最聪明,就把六个儿子都叫到跟前。他对儿子们说:"我这里有一大堆乱麻。现在发给你们每人一把,你们各自整理一下,看谁理得最快最好。"

比赛开始了,孩子们手忙脚乱地十分紧张。他们都赶快把乱麻一根根抽出来,然后再一根根理齐。

这种方法速度很慢,有的孩子一着急,还把麻结成了疙瘩。孩子们一个个都急得满头大汗。

二儿子高洋则与众不同。他找来一把快刀,把那些相互缠绕的乱麻狠狠地几刀斩断,然后再加以整理,这样很快就理好了。

高欢见高洋这样做,很是惊奇,就问:"你怎么想到用这个办法?"

高洋答道:"乱者须斩!"

高欢听了十分高兴,认为这孩子的思路开阔,思想方法不同一般,将来必定大有作为。

后来,高洋果然夺取了东魏皇帝的王位,建立了北齐政权,自己做了北齐文宣皇帝。

根据这个故事,人们引申出"快刀斩乱麻"这个谚语,用以比喻采取果断措施,解决复杂棘手的问题。麻指的就是麻线。

近义反义

相近词

干净利落、干净利索。

反义词

拖泥带水。

成语示例

自己一直在两者之间不停地碰来撞去,而终于不能用~的办法一下子彻底解决。——巴金《谈〈灭亡〉》

杜澎《公民的权利》:“我的发言很简短,咱来个快刀斩乱麻。”亦作“ 快刀断乱麻 ”、“ 快刀斩乱丝 ”。

梁启超《乐利主义泰斗边沁之学说》:“苟其所发论所措施,与此正鹄相缪戾者,则昌言排击之,无所顾恋,无所徇避,快刀断乱麻,一拳碎黄鹤。”

钱钟书 《围城》三:“恨自己心肠太软,没有快刀斩乱丝的勇气。”亦省作“ 快刀斩麻 ”。

茅盾《腐蚀·十一月六日》:“此时局势,须要快刀斩麻,不能拖泥带水。”

物理原理

压力的作用效果跟压力的大小、受力面积大小有关。

在压力一定的情况下,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压强越大。快刀受力面积较小,产生的压强就越大。当超过乱麻承受的压强,就把麻给斩断了。


谢选骏指出:考虑到北齐的高洋系出蛮族牲口,他的故事会不会是从丝绸之路上听来的盗版希腊?


谢选骏:无产阶级专政是罪人的专政

 



佚名网文《无产阶级专政》报道:


无产阶级专政,也称普罗阶级独裁,是指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由无产阶级[注 1]统治的政体,是从废除资本主义迈向共产主义的过渡阶段的统治;在此过渡阶段,无产阶级得压制资产阶级对社会主义革命的反抗力量,打破阶级制度的社会关系,以创建一个新的无阶级社会[1]。


理论路径

无产阶级专政的构想最早由卡尔·马克思提出,让作为多数者的无产阶级统治社会;由于马克思认为当时的各国政府都是阶级独裁专政,所以他认为无产阶级对敌对势力的专政并不会比其他的政府形式更糟[1]。马克思认为:“(1)阶级的存在仅仅同生产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相联系;(2)阶级斗争必然要导致无产阶级专政;(3)这个专政不过是达到消灭一切阶级和进入无阶级社会的过渡。”


马克思在《宪章派》中说,“实行普选权的必然结果就是工人阶级的政治统治”。[2]恩格斯在《共产主义原理》中说,“首先无产阶级革命将建立民主的国家制度,从而直接或间接地建立无产阶级的政治统治。如果不立即利用民主作为手段实行进一步、直接侵犯私有制和保障无产阶级生存的各种措施,那么,这种民主对于无产阶级就毫无用处。”而在恩格斯给《法兰西阶级斗争》写的1891年序文中,则认为“巴黎公社就是无产阶级专政的实例”。[3]


列宁在《国家与革命》中尖锐地说:“机会主义……不承认在资本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时期,在推翻资产阶级并完全消灭资产阶级的时期有阶级斗争。实际上,这个时期必然是阶级斗争空前残酷、阶级斗争形式空前尖锐的时期”,“……一个阶级的专政,不仅对一般阶级社会是必要的,不仅对推翻了资产阶级的无产阶级是必要的,而且,对于介于资本主义和‘无阶级社会’即共产主义之间的整整一个历史时期都是必要的,只有了解这一点的人,才算领会了马克思国家学说的实质……从资本主义过渡到共产主义,当然不能不产生非常丰富和繁杂的政治形式,但本质必然是一个,就是无产阶级专政。”


托洛茨基主义认为,无产阶级专政是无产阶级对整个社会的专政,但无产阶级内部必须是民主的。[4]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重要代表人物卡尔·柯尔施认为,真正的马克思主义意义上的专政有三个特点:(1)它是无产阶级的专政,而不是对无产阶级的专政;(2)它是一个阶级的专政,而不是一个党或一个党的领袖的专政;(3)它是革命的、进步的专政,其目的是为大多数人创造更多的自由。[5]


中国共产党则将无产阶级专政定义为“对人民实行民主,对敌人(如反动派,资产阶级)实行专政。”。


无产阶级专政在欧洲


波兰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俄罗斯文)及斯大林的个人评论,打破了传统的三权分立而引进苏联宪法的无产阶级专政的概念[6]

无产阶级专政在欧洲共产主义革命时在苏联及数个东欧国家获得实践[7]。列宁以理论及政治革命来证成苏维埃,从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俄国形式”变成跨国的政权形式[8][9]。苏联的外交政策也使用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列宁和列夫·达维多维奇·托洛茨基发展出相关的国际无产阶级专政理念,讨论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在俄罗斯及其他国家成立方式、时机和进程[10]。


证实列宁的无产阶级革命理论的正确[11];斯大林援引无产阶级专政理论来合法化其独裁统治的策略[7]。透过法律及政治手段,因此斯大林在实践无产阶级专政时,强调权力往国家及政党的最高领导集中是强化国家力量的做法,无产阶级专政概念被用来合理化斯大林的个人权力及其推动新的集中式工业及军事发展策略来打造苏维埃,并合理化其恐怖统治手段[12]。


在波兰,又称七月宪法或1952年宪法的波兰人民共和国宪法于1952年7月22日通过,打破了传统的三权分立而引进苏联宪法的无产阶级专政的概念[6]。


1917年俄国的布尔什维克革命结果,在具体政治实践上并不是马克思所预想的,由无产阶级的多数者阶级专政,而是由一个宣称代表无产阶级利益的共产党专政,英国左翼作家乔治·奥威尔(1903至1950年)[13]及俄国革命家、著名无政府主义者米哈伊尔·巴枯宁(1814年至1876年)[14][15][16]皆批评共产党实践无产阶级专政的作法,最终演变成由先前无产者(但已变有产者)的独裁专政政体[1]。


在1990年,苏联在戈尔巴乔夫的主导下,放弃共产党的一党专政,也放弃了无产阶级专政的理念[17]。


无产阶级专政在亚洲

中华人民共和国引入无产阶级专政深受列宁及苏联革命的影响[8][9];后来中华人民共和国和苏联在概念及实践上的差异,也影响了后来中苏交恶[18]。北越在实践无产阶级专政时,在路线上莫斯科和北京有不同意见,而北越较倾向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看法[19]。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人民民主专政革命政权,实质是一党专政,革命专政的形式因各国具体情况而定,而其主要特点是以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由无产阶级政党领导组成政治革命联合[20]。


在越南的无产阶级专政建立的议题上,毛泽东批评苏联的作法,反驳当时苏联认为无产阶级专政在越南可以以和平方式取得的想法[21]。北越领导人胡志明的回应,较倾向当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看法,并在中国人民日报1956年4月4日上发表专文谈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19]。


无产阶级专政为文化大革命主要的意识形态及口号之一,表现在数张文化大革命中的政治宣传海报中,在1949年文盲率为80%到1964年文盲率降为57%的历史背景下,以海报图文的方式去对大众宣传特定想法及口号,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在文革期间内部的路线斗争[22]。


197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以无产阶级专政想法设立的宪法,对治权来说提高了集权和任意性,而无产阶级专政的立宪模式在毛泽东去世、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仍影响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体制发展[23]。


毛泽东主张,无产阶级专政若无社会主义经济的建立,其专政“就会变成修正主义的国家”,“就会转化为资产阶级专政,而且会是反动的、法西斯的专政”[24]。


1975年,中国共产党左派强调要坚持“无产阶级专政下的继续革命”,对当时正在整顿文革混乱的邓小平等进行批判[25]。自改革开放后,“无产阶级专政条件下继续革命”的主张被认为是毛泽东晚年过左的错误主张[26],是“贯穿10年‘文化大革命’的错误的指导口号”[27]。


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改,仅在序言里表示了“人民民主专政”即“无产阶级专政”,在条文里不用“无产阶级专政”仅用“人民民主专政”[28]。


评价

马克思设想的无产阶级专政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革命斗争时的战时状态。然而,1917年俄国的布尔什维克革命结果,并不是由无产阶级的多数者阶级专政,而是由一个宣称代表无产阶级利益的一党专政。[29]不同于马克思所预想的那样,而是像乔治·奥威尔(1903—1950年)[13]及米哈伊尔·巴枯宁(1814年—1876年)[14][15][16]所预见的,无产阶级专政的作法最终变成由先前无产者(但已变有产者)的独裁专政政体[1]。


德国共产党的创始人罗莎·卢森堡批评列宁“用一小撮人的专政取代了无产阶级专政”,并明确指出“无产阶级专政不是一个党或一个集团的专政”。[29]


陈独秀于其《我的根本意见》主张:“所谓‘无产阶级独裁’,根本没有这样东西,即党的独裁,结果也只能是领袖独裁。任何独裁都和残暴、蒙蔽、欺骗、贪污、腐化的官僚政治是不能分离的。”[30]


注释

 依靠出卖劳动力为生的阶级,主要指工人阶级

参见

人民民主专政

观点比较:


正统马克思主义

爱德华·伯恩施坦的修正主义

罗莎·卢森堡及卢森堡主义

列宁及列宁主义

斯大林主义、毛主义、霍查主义

托洛茨基主义

铁托主义

欧洲共产主义

参考来源

 dictatorship of the proletariat. Encyclopaedia Britannica《大英百科全書》. 伊利诺伊斯州芝加哥: 大英百科全书出版社. 2013. 162253 (英语).

 马克思《宪章派》

 恩格斯《共产主义原理》

 托洛茨基. 《被背叛的革命》. www.marxists.org. 1936 [2022-08-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7-15).

 卡尔·柯尔施《关于“马克思主义和哲学”问题的现状——一个反批判》,1930年

 苏联1924年宪法,[xuewen.cnki.net/R2006070540004344.html 斯大林:苏联独裁者对波兰1952年宪法的秘密行动]

 Harold Henry Fisher. The Communist Revolution: An Outline of Strategy and Tactics.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55: 10– [2013-12-18]. GGKEY:TJW6YZQZ5BA.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3-19).

 黄金麟. 政體與身體: 蘇維埃的革命與身體, 1928-1937. 联经出版. 2005: 43– [2013-12-18]. ISBN 978-957-08-2933-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3-19).

 Alexander Pantsov. The Bolsheviks and the Chinese Revolution 1919-1927. Routledge. 23 October 2013: 12– [2013-12-18]. ISBN 978-1-136-82893-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3-19).

 Robert H. Donaldson; Joseph L. Nogee. The Foreign Policy of Russia: Changing Systems, Enduring Interests. M.E. Sharpe. 2005: 36– [2013-12-18]. ISBN 978-0-7656-274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3-19).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清华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 2004: 42– [2013-12-18]. ISBN 978-7-302-0817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3-19).

 F. J. Ferdinand Joseph Maria Feldbrugge; Gerard Pieter Van den Berg; William Bradford Simons. Encyclopedia of Soviet Law. BRILL. 1985: 254– [2013-12-18]. ISBN 978-90-247-3075-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3-19).

 周仕宝(中国浙江绍兴文理学院外国语学系专任讲师), 《1984 年》所揭示之烏托邦政治理念之負面效應, 淡江人文社會學刊 (PDF) 11, 淡江大学, 2001 [2013-12-15],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3-12-15)

 Cynthia Kaufman. Getting Past Capitalism: History, Vision, Hope. Lexington Books. 2012-08-25: 112– [2013-12-15]. ISBN 978-0-7391-728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3-19). Debating with Marxists at that time, Russian anarchist theorist and organizer Mikhail Bakunin argued that while the dictatorship of the proletariat would be made up of workers, these same workers, <quote>as soon as they become the people's governors and representatives, will stop being workers and will begin to look down upon the proletarian world from the heights of the State: they will then represent, not the people, but themselves and their ambitions to govern it.</quote>

 Madsen Pirie. 101 Great Philosophers: Makers of Modern Thought. Continuum. 2009-11-01: 137– [2013-12-15]. ISBN 978-0-8264-2386-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3-19). Mikhail Bakunin 1814–1876 Mikhail Bakunin sometimes seems like an all- purpose, roving revolutionary of the nineteenth century. There was ... Bakunin rejected Marx's 'dictatorship of the proletariat' as another form of tyranny.

 程震东, 俄匪術語解剖, 欧亚出版社, 1963 [2013-12-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3-19)

 庆耀·尹. 蘇維埃帝國的消亡. 五南图书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1994: 219– [2013-12-18]. ISBN 978-957-11-0819-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3-19).

 Alfred D. Low. The Sino-Soviet Dispute: An Analysis of the Polemics. Fairleigh Dickinson Univ Press. 1976: 199– [2013-12-18]. ISBN 978-0-8386-1479-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3-19).

 Cheng Guan Ang. Vietnamese Communists' Relations with China and the Second Indochina Conflict, 1956-1962. McFarland. 1 January 1997: 26– [2013-12-18]. ISBN 978-0-7864-0404-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3-19).

 大陆常用辞语编辑委员会. 大陸常用辭語彙編. 秀威出版. 2009-01-01: 3– [2013-12-16]. ISBN 978-986-221-155-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3-19). 民主专政实质是无产级夺取政权以后,必须建立自己的革命专政,但是无产阶级专政采取什么形式,应根据各国的历史条件和具体情况决定。人民民主专政的主要特点,是将民族资产阶级划为人民的一部分,实行的是以工人阶级为领导、以工农联盟为基础、工人阶级、和农民阶级在无产阶级政党领导下的革命联合。

 Ilʹi︠a︡ V. Gaĭduk. Confronting Vietnam: Soviet Policy Toward the Indochina Conflict, 1954-1963.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3: 100– [2013-12-18]. ISBN 978-0-8047-471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3-19).

 Lincoln Cushing; Ann Tompkins. Chinese Posters: Art from the Great Proletarian Cultural Revolution. Chronicle Books. 27 September 2007: 140– [2013-12-18]. ISBN 978-0-8118-5946-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08).

 Benny Tai 戴耀廷. 憲政‧中國: 從現代化及文化轉變看中國憲政發展. 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 1 December 2011: 55–56 [2013-12-16]. ISBN 978-988-8083-9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3-19). 《七五宪法》作为第二份《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无产阶级专政的立宪模式下的宪法 文本,确立了高度的集权和任意的权力 o 毛泽东去世及粉碎“四人帮”后,文化大革命 宣布结束,但无产阶级专政的立宪模式仍未能正式终结。

 游梓翔 (编). 領袖的聲音: 兩岸領導人重要演講選輯, 1906-2006. 五南图书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2006: 123– [2013-12-16]. ISBN 978-957-11-4276-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3-19). 毛泽东演讲:“我们的国家,如果不建立社会主义经济,那会是一种什么状况呢?就会变成修正主义 的国家,变成实际上是资产阶级的国家,无产阶级专政就会转化为资产阶级专政,而且会是反动的、法西斯的专政。”

 张岂之 (编). 中華人民共和國. 五南图书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2002: 308– [2013-12-16]. ISBN 978-957-11-2913-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3-19). “要继续批判孔孟之道,研究儒法斗争和整个阶级斗争的历史”。 3 月 1 日和 4 月 1 日,姚文元、张春桥分别发表《论林彪反党集团的社会基础》和《论对资产阶级的全面专政》的文章,把按劳分配中等量劳动相交换原则体现的“资产阶级权利” 说成是“产生新的资产阶级分子的重要经济基础”,提出要造成资本主义既不能存在又 不能再产生的条件,“就必须坚持无产阶级专政下的继续革命”

 高占祥. 中国文化大百科全书: . 历史卷. 长春出版社. 1994 [2013-12-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3-19). “无产阶级专政条件下继续革命”是毛泽东晚年在社会主义社会阶级斗争问题上的左的错误主张。 1967 年 5 月 18 日

 “無產階級專政下繼續革命的理論”. [2013-12-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15).

 洪韵珊. 無產階級專政學說的歷史和現實.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1983: 42 [2013-12-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3-19). 文化大革命后,由于"左"的干扰,一度停止把人民民主专政同无产阶级专政并提,从1979年刑法(草案)颁布起,又恢复了人民民主专政的提法,在1982年宪法中,只在序言里表示了人民民主专政即无产阶级专政之后,在条文里已不用两者并提而只提民主专政。

 罗莎·卢森堡《论俄国革命》

 降大任. 中國現代化的癥結. 秀威出版. 1 November 2010: 124–. ISBN 978-986-221-637-8.


谢选骏指出:所谓的无产阶级专政,即使理论化的甚至理想化的,也只能是“罪人的专政”。因而实行起来的话,无产阶级专政只能成为“绑匪集团的借口”,结果只能杀富,不能济贫——最多只是改朝换代,让饥饿的蚊子吃饱了一肚子的血罢了。

谢选骏:千百万个季羡林倒了下去

 



《纪念线民邓正来的窃听使命》(Thursday, November 6, 2014 作者:何怀)报道:


看了法国的王生所写《悼念甜酸苦辣的邓正来》一文以后,又看到美国律师李进进的推文:


邓正来走好。十分惊讶正来走了。我们曾在1988年和1991年出狱后曾见过面聊过天。第一次和邓见面是他在人大租的一套房子,当时他正在筹备出版《布莱克韦尔政治学百科全书》。那个时候,他是一个刚起步的学术个体户。


在89“六四”后,我们最困难,他还在支持我们。他就特别关照当时被北大开除的张炳九博士,给我和张炳九工作。邓后来坚持学术研究,对中国法学的贡献非凡。但遗憾的是,中国的法学在其政治的控制下,没有什么大发展。这也应是邓正来先生的遗憾。


……


李进进简短的“推文回忆”印证了我们在北京口耳相传的一个国家机密:1989年邓正来确实是“有任务的”,否则以他这么一个线民和污点证人的身份,是断断不可与以前的同案犯接触的,否则就是违反了公安的条例。


可以说,在1989年那样的白色恐怖之下,邓正来敢于和同案犯张炳九、李进进等人交往并且予以资助,一定是得到中共公安机关允许的,是得到授意的,是打入民运内部从事特务活动。否则,不要说按照邓正来卑鄙的人格,就是按照公安局的规矩,也是绝对不会许可他这样做。后来,邓正来就这样一步一个脚印地,深入学术界,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成为一代“大师”。这都是邓正来的秘密使命,大家只要看一看描写东德特务统治的德国电影《窃听风暴》就会在那里面找到邓正来的角色。


悲哉,共产党中国之无人,只有窃听者与告密者大行其道;中国大陆,只有断了脊梁骨的癞皮狗乎!


难怪邓正来后来可以像温家宝那样飞黄腾达,原来那是因为他们都吃足了人血馒头。


(作者1989年时为中国人民大学教师,现居北京。)


附王生原文于下:


王生:悼念甜酸苦辣的邓正来


邓正来(1956年2月-2013年1月24日)死了。


邓正来,参与过八九民主运动,是“首都知识界联合会”秘书处骨干,“六四”之后却有惊无险,还能逐步爬到如此高位:


1、复旦大学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院长,


2、复旦大学当代中国研究中心主任,


3、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4、《中国社会科学辑刊》主编,


5、《耶鲁全球在线复旦版》主编,


6、《复旦政治哲学评论》主编,


7、《西方法律哲学家研究年刊》主编……


邓正来如此“成功”,是因为握有秘密法宝?还是奉行了什么样的“潜规则”?


中国大陆网上悼念邓正来的文章不少,但大多是铁蹄下的一面之词,因为邓正来他死在“七个头衔”的位置上。


但是在这七个头衔成为事实之前,邓正来却在阴暗的角落里走了漫长的不能见光的道路,下面我只说说一段发生在我家里的往事,简直是往事不堪回首;但是对于读者诸君总结人生乃至政治的经验,却不无裨益罢:


1989年5月26日,北京,“首都知识界联合会”秘书处骨干成员召开秘密会议,商讨避免流血、瓦解戒严令、阻止大军压境的策略,大家提出以下方案:


1、传播邓小平已经死亡的消息,形成心理攻势;


2、联络上层人士,终止戒严部队的军事政变;


3、组织全市大罢工,声援抗暴学生;


4、各地串联,造成全国罢工罢市;


5、寻求武器,展开城市游击战;


6、策动部队,响应人民起义;


7、占领广播电视台;


8、推翻李鹏政权。


以上八条,都是内部讨论,并未付诸实施,应该属于“言论”范围,并非“颠覆行为”,结果呢,竟然遭到邓正来的告密。


当我们都遭到通缉的时候,大家都在纳闷是谁出卖了大家?


这一出卖极其愚蠢,因为这也会坐实了出卖者自己也属于“反革命”之列,除非他是一个预先潜伏的密探,否则也不会有好果子吃的。


因此,大家做梦也没有想到竟然是“老朋友”邓正来干的,而一直把怀疑针对了一个偶然来访的政法大学的学生李曙光,让他蒙受了不白之冤!


不过事后证明,李曙光掌握的情况远远没有如此全面,因此“和盘托出”已经超出他的能力范围:李曙光可能在公安机关帮邓正来印证了什么,但并非始作俑者。


茅山道《邓正来塑造了季羡林最后二十年》(北京时间2009年7月19日首发)一文指出:


6月22日北京当局发出通缉令,缉拿首都知识界联合会七名主要干部,后来这一名单扩大为二十三名。而季羡林虽然不是首都知识界联合会七名主要干部之一,却是四十多位发起人之一。六四大屠杀以后,中国国家安全部及中国公安部下达了全国通缉令以后,季羡林主动打电话给戒严部队指挥部自首,自报是“首都知识界联合会成员”,说在家里等候处置。不过中共当局投鼠忌器,始终不敢逮捕季羡林。季羡林当时已经七十八岁高龄,这个可能是中共当局始终不敢逮捕季羡林的原因。但无论如何,季羡林敢于在这个发起人名单上签名,是相当了不起的勇敢行为。相形之下,首鼠两端的李泽厚就不敢,而且警告其他签名人要“清醒一点”。


1989年的中国民主运动,先是“八九学运”,后是“八九民运”,其中的分水岭就是1989年4月21日联署的一份各界人士支持学生运动的《公开信》。


1989年4月15日,原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胡耀邦去世。在他去世后的几个小时之内,北京大学和其他的大学的学生们通过大小文字报表达了对胡耀邦的悼念,也表达了对中国政治的不满和对中国领导人的批评。学生们的不满来自于中共中央在1987年初因为胡耀邦政治上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不力而遭罢黜。4月17日夜北京大学和其他几所大学的学生拥着“中国魂”的特大横幅走向北京天安门广场。4月18日他们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提出了《请愿书》,其中包括著名的“七条”,内容如下:


1.公正评价胡耀邦的政绩,肯定民主自由的宽松的政治环境;


2.彻底否定“清除精神污染”与“反自由化”运动,并为这次运动中蒙受不白之冤的人平反;


3.要求党和国家领导人及其子女向全国人民公布其财产状况;


4.允许民办报纸,开放报禁,制定新闻法;


5.增加教育经费,提高知识分子的待遇;


6.取消北京人大常委会违反宪法而制定的限制游行的“十条”;


7.此次活动作出公开的报道,见诸党政机关报。


(以上见李进进《记“八九”年第一次有组织的静坐》)


以上七条基本上是1989年民主运动的基本政治主张,归纳起来为两个请愿诉求:


一是“要求党和国家领导人及其子女向全国人民公布其财产状况”,也就是制定阳光法案;二是“允许民办报纸,开放报禁,制定新闻法”,也就是要求立法和司法独立。其中虽然没有提出任何普选要求、虽然没有要求政府更迭,但大家都知道,那是民主政治的最高纲领,而不是民主政治的最低纲领,民主政治的最低纲领就是阳光法案和新闻自由,而这两点至今虽然已经远离1989年二十年了,也远远没有在中国实现。这恰恰说明八九民运已经具有高度的民主意识,只是由于策略考虑,八九民运提出的民主政治的最低纲领,而不是民主政治的最高纲领。这一策略运用反而说明,八九民运已经具备了相当成熟的民主意识,知道妥协的重要性;而且具备了制定较为成熟的政治纲领的能力。


另一个可以证明八九民运相当成熟的例子,是它谴责一切形式的骚乱和暴力行为。因为当时形成的共识是:任何不守秩序的现象都会提供机会给镇压者,因此需要谨防当局故意制造动乱和暴乱来寻找镇压的理由。


当日,遵守秩序的学生们经过十多个小时的静坐后,作为全国人民代表的体育转播播音员宋世雄,全国青联主席刘延东和北京市教育局局长曹西平出来接受了“七条”请愿。


后来这封请愿书又在人民英雄纪念碑、全国人民大会堂门前等处多次递出,可以说是“代表了八九民运基本诉求的经典文献”。


在当时的政治环境下,应该说,学生们能够提出如此一份政治请愿,已经相当大胆,使得许多人感到振奋,觉得中国人民已经觉醒了,同时也正因为如此,许多人也担心学生的安危,担心这份“民主政治的最低纲领”,也不会得到专制当局的丝毫原谅,从而对之进行最大限度的镇压。


由于担心当局的进一步镇压行动会导致大规模流血事件的发生,4月20日夜间,北京学者谢选骏、远志明、陈宣良、荣剑、王润生五人在谢选骏家中起草了《致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的公开信》,试图阻止悲剧上演。


第二天4月21日,由谢选骏、远志明、陈宣良、荣剑、王润生五位起草者和其他一些没有参与起草的人士,分头征集百位学者的联署签名,并由谢选骏、远志明和其他一些没有参与文件起草的人士一起,把这份文献先后送交中南海和全国人大常委会,但是均遭拒绝接收,不得以改为邮寄送出。此后,送交香港媒体驻京记者站予以刊登,以保证中共最高领导阶层可以看到。


公开信全文如下:


中共中央、人大常委会、国务院:


胡耀邦先生是当代中国民主进程的象征,为政清廉的典范,人民大众的朋友,社会进步的推动者。他坚决反对保守倒退,积极推进改革和开放,在人民群众中享有崇高的威望。对胡耀邦先生的逝世,我们表示深切的哀悼。


近日来,各界群众通过各种方式悼念胡耀邦先生。由于胡先生的民主形象深入人心,北京高校学生们在悼念活动中提出了许多加快民主进程的要求。他们对领导人的批评,是公民的合法权利,不能视为非法。新闻媒介应予客观公正的报导。


我们理解,学生们在这次悼念活动中提出的主要要求有:


一、继承胡耀邦遗志,加快中国民主化进程和政治体制改革。


二、采取切实有力的措施,清除各级党政机关中日趋严重的腐败现象,解决严重的社会不公问题。


三、切实解决当前各级政府普遍存在的软弱低效状态,实行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的责任制,不得以“集体负责”等任何藉口推卸个人责任。


四、实现宪法规定的言论自由、新闻自由、出版自由,确保大众传播媒介的舆论监督功能。


我们认为,上述要求是积极的、建设性的,对于解决中国目前面临的困境,凝聚民心,共渡难关,是一些根本性的良策。切实实现上述目标,也是造就长期安定团结的必要前提。因此,我们建议,党和国家领导人认真听取学生的愿望和要求,直接与学生们平等对话,吸取一九七六年天安门事件的历史教训;不能置之不理,置之不理容易激起学生们的过激反应,不利于全国人民同心同德地实现中华民族的现代化大业。


此致敬礼!


一九八九年四月二十一日


北京


签名:


包遵信、吴组缃、严家其、高 皋、李泽厚、于浩成、谢 冕、宗 璞、蔡仲德、王 瑶、北 岛、苏晓康、王润生、谢选骏、荣 剑、陈宣良、远志明、何怀宏、雷水生、郑 义、邓正来、梁治平、印红标、吴廷嘉、沈大德、魏明康、张 敏、陈 波、张炳九、宋家钰、王照华、刘志琴、何志云、刘 东、周国平、戴 晴、陈嘉映、朱 伟、王逸丹、樊 纲、赖长扬、吕宗力、史卫民、许良英、彭 卫、杨百揆、苏 炜、田人隆、高尔强、林 英、赵越 、闵 铋、王 焱、孔捷生、何绍伟、陈建功、荣伟菁、史铁生、王容芬、朱正琳、李 陀、赵世坚、王行之、徐友渔、靳大成、方 鸣、邝 扬、秦孟周、王鲁湘、李春林、黄子平、陈平原、钱理群、刘 林、张泽鸣、张暖忻、傅德惠、孙乃修、李书磊、柯云路、张世英、周辅成、王太庆、钱碧湘、高伐林、陈小平、杨 晓、王军涛、高 瑜、刘卫华、张大明、方尔加、黄宜民、林甘泉、舒 芜、许觉民、李学昆、沈斯亨、石 峻、萧 前、方立天、王 颖、张立文、杨邦宪、卢兴基、何柞榕、张岱年、黄楠森、张京媛、乐黛云、阎步克、赵庆培、林 庚、曾镇南、陈全荣、聂崎砥、陈燕谷、尹慧珉、董乃斌、李 聃、袁 红、周发祥、樊 骏、杜书瀛、刘 纳、邢少涛、贺兴安、刘福春、程 麻、吴 方、林 青、老高放、牛勇增、陈骏涛、何西来、王 飙、裴效维、周永琴、王 信、胡 明、张国兴、李以建、杨世伟、杨煦生、王志远、张卫平、孙炳珠、周 舵、于长江、贺为芳、谢 韬、赵一鹤、步近智、童 超、李斌城、易谋远、胡宝国、吴丽娱、梁满仓、方积六、张海燕、胡厚宣、孙 晓、姜广辉、马 怡、杨振红、王德胜、王树人、周礼全、喻柏林、王东成、孙 津、贺 麟、李曙光、张明树、杨宪益、张 洁、郁 风、杨匡满、于慈江、李 征、李丹慧、陈东林、吴 杰、胡友鸣、赵向阳、孙越生、常大林、董郁玉、杨利川、张宗厚、陈兆钢、曹 兴、杨宇红、张勇进、王鉴岗、萧 锋、李永辉、姬金铎、岳西宽。


(此签名截止到四月二十五日共二百人,签名仍在继续中。)


上述《公开信》,是八九民运中第一份起来声援与呼应学生运动的纲领性文献,它的出现使得“八九学运”迅速地转变成为“八九民运”。它的出现也说明当时的北京知识界已经具有相当成熟的民主意识、民主诉求,并且懂得克制与妥协,因为《公开信》只是对《请愿书》进行“附议”、重申,并没有另外提出进一步的要求。同时,也用一种“和事佬”的态度,对学生提出的要求,进行了某种官式语言的“规范化”修饰。这种维护策略,目的是使得当局颇费踌躇,不便进行立即的镇压。这一维护策略始终贯穿在整个运动中,最后发展为“维宪”思想。正是这些维宪努力造成了学运扩大为民运,这一局势,使得当局无法立即搬用1986年镇压学潮的简单办法立即采取压制行动,并且自己在处理意见上产生了分歧,结果使得反对“四二六社论”的“四二七大游行”得以顺利展开。


一个月以后,在这封《公开信》的签署人里面,产生了许多重要的活动人士。戒严开始以后,他们之中的许多人挺身而出,成立了“首都知识界联合会”、“首都各界爱国维宪联席会议”等重要组织,对抗非法的戒严活动。


可以说,这封《公开信》是整个八九民运期间最有广泛代表性的一个纲领性文献。正因为这封《公开信》在八九学运转向八九民运中起了重大作用,该信的五位起草者在“六四”镇压之后,全部遭到逮捕、通缉、关押、审查,无一幸免。


据许多学者调查研究,季羡林不仅参与签署“421公开信”,二十多天以后的5月13日,季羡林还与严家炎等三百名教授和青年教师就学生绝食向党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和国务院递交的公开信,要求中央尽快采取措施,妥善解决学潮问题。


5月16日, 季羡林与包遵信、巴金、 李泽厚、范曾、李陀、冯至、刘心武等知识分子共一千多人联名发表《知识分子五一六宣言》,提出:“历史证明, 镇压学生运动绝无好下场。”“必须承认在民主程序下产生的学生组织的合法性”,“富于爱国传统和忧患意识的中国知识分子,应当意识到自己不可推卸的历史使命,挺身而出,推进民主进程,为建设一个政治民主,经济发达的现代国家而奋斗。”这是当时知识界最大规模的联署行动,几乎囊括了所有具有代表性的知识界头面人物。这也是1949年以后知识界最大规模的联合抗议行动!他们的讲话传到天安门广场和各高校,感动了大批的学生。


5月19日中共中央悍然宣布军事戒严以后,季羡林最大的表态就是加入“首知联”,直接向中共挑战。5月24日下午召开了“北京知识界联合会”筹备会议,包遵信和严家其被推选为总召集人。季羡林是首批四十余位发起人之一。


首都知识界联合会的主要成员有:严家其、包遵信、远志明、老木、荣剑、邓正来、王鲁湘、谢选骏、王润生、甘阳、苏炜、郑义、陈宣良、王志刚、张晓明、沈大德、张晓刚、萧延中、闵琦、赵瑜、顾昕、董玉、厉剑、许良英、刘再复、于浩成、李洪林、苏晓康、柯云路、庞朴、侯仁之、季羡林、陈小雅、周国平等九十人。


5月24日下午二时,首都知识界联合会继续在社会科学院政治学所开会,一百多名社会科学界、新闻界人士参加。会议由包遵信主持。包遵信、王润生、苏伟、远志明、邓正来等十多人在会上发言。


包遵信在会上介绍了这个组织的筹备过程,包的讲话的大意是:这个组织从五月十五日起就开始酝酿了,好多知识分子作了准备。二十二日上午,严家其召开的那个会议,主要就是讨论决定成立知识界联合会这个组织。昨天下午游行,北京知识界的两回大旗都打了出去,香港的报纸、台湾的报纸都作了报导。现在是,你同意组织也好,不同意组织也好,反正香港台湾都已通过电台新闻广播了,大家也都知道了。包遵信说,我们这个组织是个松散的政治性组织,不是搞学术研究的,应有长期打算,也要有近期目标。现在的三个近期目标是,一是要解除戒严令;二是要把李鹏赴下台;三是这次运动必须实现推进民主化的进程。远志明等说,“发起人名单如果被政府掌握,政府可能马上采取镇压。所以,应该上把发起人名单向全世界公布出去,凡是参加知识界联合会的,这样才能得到保护,名单越快搞出来越好。”这个成立大会严家其没有参加,但还是把严推选为总召集人。会议决定:由严家其、包遵信作为北京知识界联合会总召集人,下设秘书组、宣传组、联络组,并在天安门广场设立一个固定工作点,服从“首都各界联席会议”和“保卫天安门广场指挥部”领导;二十五日下午,将以首度都知识界联合会的名义组织一次知识分子大游行活动。


六四大屠杀发生后,曾经积极发言的(现任上海复旦大学教授)邓正来,前往公安机关秘密自首,上交了他假借“秘书处”名义偷偷录制“首都知识界联合会”等组织活动的全部录音带,结果导致多人被捕、判刑。


和当时七十八岁的季羡林相比,当时仅三十几岁的邓正来无疑更不像个男人,而像一个猥亵的太监。


六四以后,由于中共是老人帮掌权,所以下面的办事人员也不敢肆意逮捕季羡林等老人知识分子。相反还对他们采取了赎买政策。如巴金、冰心、钱钟书等人本来都是支持学运的,但中共却对他们采取了招抚而不是剿灭的办法,不仅不予追究,还以高官厚禄收买羁縻。季羡林、钱钟书由于还有学者身份,就受到进一步“重用”,被中共培养成为“公共知识分子”。


这就是季羡林成为“公共知识分子”的来龙去脉,说起来一点都不“幻化”,而是实事求是地充满了不足为外人道的“血泪史”的。


事实上,类似季羡林、钱钟书等人的遭遇的,绝对不是季羡林一人,而是比比皆是。只要留心我们周围,这样被当局逐渐捧杀的“公共知识分子”,可以说是形成了一个规律:六四以后只要没被封杀的、继续活跃的在中国大地上的“知识分子”,就都是一个个“小季羡林”。悲哀的中国。


邓正来看来是个职业特务,刺探出卖“首都知识界联合会”。


悲哀的是:邓正来塑造了季羡林最后二十年!


向“1989年敢对中国共产党说不的季羡林”致以最后的敬意。


……


据我亲身经历,上述茅山道《邓正来塑造了季羡林最后二十年》(北京时间2009年7月19日首发)一文所言,基本属实。


再根据发生在我家里的事情,足以证明邓正来确系卖友求荣的“王连举”(样板戏《红灯记》里叛徒)。


邓正来变节出卖自己的朋友们之后,得到了周国平、荣剑等人的谅解,因为周国平、荣剑等“没有受到司法追究”的人们自以为“问题不大”,因此“无须出逃”,就在背地里向公安机关坦白、“说清楚”了自己参与的活动,并且逃过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和中国人民大学的行政处分。不过说实话,周国平只是一个次要的边缘人物,周国平并未参与在我家里举行的秘密会议,因此他交待的问题并不包括此次会议的内容。而我和其他一些“首都知识界联合会”秘书处骨干成员,不得不因为邓正来的出卖,颇为狼狈地逃离中国,至今有家难归。


邓正来,他害得大家好苦啊!


正道是:


甜酸苦辣的邓正来:


对女人,邓正来口蜜;

对同行,邓正来醋酸;

对上级,邓正来诉苦;

对朋友,邓正来毒辣。


谨在此悼念“甜酸苦辣的邓正来”。但愿他不要在另一个世界里再去害人。


(作者1989年时为中国政法大学教师,现居法国。)


网民嚎叫:


Anonymous November 6, 2014 at 1:35 PM

2012年底,邓正来查出患有胃癌晚期,之后一个月的时间他乐观坚强面对,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并于此间2012年12月31日开通微博,与众多关心他病情的朋友、学生和读者交流。“从查出来住院到离开,一个月,才一个月……”其女在微博痛心地说。


谢选骏指出:邓正来的叛卖,不仅摧毁了季羡林的最后二十年,他在六四屠杀的中国大陆学术界,从事了“钓鱼执法”的秘密行动,也害死了千百万个默默无闻的季羡林。但我相信,相比上述名单里的某些人,邓正来还算良心未泯的,所以他自己的内心也绝不好受,否则他就不会没日没夜地借酒浇愁,也就不会死于非命了。

谢选骏:拖延症是社会淘汰的节奏

 



佚名网文《拖延症》报道:


拖延症(procrastination)是指自我调节失败,在能够预料后果有害的情况下,仍然把计划要做的事情往后推迟的一种行为。拖延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一项调查显示大约75%的大学生认为自己有时拖延,50%认为自己一直拖延。严重的拖延症会对个体的身心健康带来消极影响,如出现强烈的自责情绪、负罪感,不断的自我否定、贬低,并伴有焦虑症、抑郁症等心理疾病,一旦出现这种状态,需要引起重视。


就诊科室精神心理科

多发群体职场白领和在校大学生

常见病因多由环境决定的不稳定因素造成

常见症状拖延、自责情绪、负罪感、自我否定等

传染性无


影响因素

拖延症形成的具体原因尚不清楚,一种观点认为,拖延是由一种或数种相对稳定的人格特征造成的,个体在各种不同的环境和条件下都可能拖延;另一种观点认为,拖延多是由环境决定的不稳定因素造成。

1.环境因素

拖延者的拖延行为与完成任务所受的时间压力和来自外界的娱乐方面的诱惑有关。拖延者往往难以抵制外界的诱惑尤其是娱乐方面的诱惑,从而导致了拖延行为。

2.任务特征

(1)任务难度 任务的难易程度会影响个体拖延行为的发生,任务越复杂,人们越容易拖延,当个体认为某项任务超出自己的能力时,由于缺乏对成功的控制感,通常会采用拖延的方式推迟或逃避执行该项任务

(2)奖惩时限 任务的奖惩时限也影响任务的完成。如果任奖赏及时,会减少任务完成时间的拖延。

(3)任务的厌恶程度 对于可能带来令人乏味、产生挫败感和怨恨的任务,人们会首先选择回避,如果不能回避,就会尽可能地推迟面对。

3.个体差异

(1)非理性的观念 如果个体认为回避失败动机高于追求成功动机时,个体将倾向于以拖延的方式逃避可能的失败。

(2)低自我效能感和自尊 从心理层面分析,部分人对工作能力不自信是导致拖延行为的一个重要原因。工作上曾遭遇过重大挫败,对自己不够自信的人,容易产生逃避心理,不断地推迟完成任务。

(3)自我设阻 拖延者从事某任务时,经常会因为某些外界刺激因素推迟开始任务的时间;在执行任务的过程中,也更容易出现中断该任务去进行其他活动的情况,并且不断地推迟任务的继续。

(4)焦虑 在远离期限时,拖延可以让个体焦虑减少,但随着任务期限的临近,拖延者会体验到更多的焦虑。

(5)冲动 冲动有时可以激励人们追求一些东西,但是过分活跃可能导致做决定太快、注意范围缩小的情况,这些将导致个体拖延行为。由于冲动让人更多关注即时激励,而忽略长期责任,因而冲动的人们更可能拖延。

(6)完美主义 完美主义倾向与拖延之间存在正相关。完美主义可分为积极完美主义和消极完美主义,积极完美主义者会积极寻找方法完成学习任务以达到理想的成绩,而消极完美主义者则更多采用拖延来逃避失败。

干预措施

1. 改变认识

拖延与一些认知心理呈负相关,可以通过一些方法来改变这些不正确的认知,如运用积极暗示、增加成功体验和放大优点等方法获取自信;改变完美主义,帮助拖延者分析完成任务带来的益处。

2. 积极情绪和调节动机

可以通过适当休息,转移注意力,适当地放松娱乐等来转换心情,获得暂时的积极情绪,不能逃避现实,忽视长远利益和问题的根本解决。在动机方面,任务性质中的任务厌恶影响拖延,所以需要将厌恶的任务转换为喜欢的任务或附加一些奖励。

3. 增强自我效能感

增强自我效能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预防拖延的发生。鼓励个体在任务完成过程中对自己进行自我管理,积极监控自己的行为并评估干预期。

4. 发挥群体的作用

群体氛围可以为成员提供一种特殊的情境,充满理解、关爱、信任,这种环境的变化必将引起个体行为的改变。 

拖延症与冲动的关系

拖延症与冲动体现出高遗传相关性, 拖延症可能是冲动的进化副产品。 拖延症不仅是心理问题, 也有基因的作用。 同时目标管理能力被认为有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拖延症和冲动。 

参考资料:

Piers Steel. The Nature of Procrastination: A Meta-Analytic and Theoretical Review of Quintessential Self-Regulatory Failure. Psychological Bulletin 2007, Vol. 133, No 1, 65–94


谢选骏指出:拖延症的出现,是把一个低能的人,放在了高能的位置上——迫使其积累力量完成冲刺。


《你是哪種拖延症?5種拖延症的自救指南》(2021/03/19  梁元齡編譯)报道:


明明早該做完的事,卻總是一拖再拖、拖到壓死線?研究發現,拖延症長期下來有害身心健康,甚至誘發憂鬱症。怎麼才能戒掉拖延症?


每個人多少都有拖延經驗,大約五分之一的人屬於拖延慣犯,每當有待辦事項,就使出「慣性拖延大法」,最終火燒屁股,被死線壓得喘不過氣,還拖累旁人跟著受罪。


為什麼我們會犯拖延症?


拖延的毛病,除了個性使然,也和大腦的前額葉皮質區(prefrontal cortex)和邊緣系統(limbic system)的功能有關。


大腦的前額葉幫助我們整合訊息、做出理性決策,長期目標規劃跟自我管理都靠它。邊緣系統就像娛樂中心,掌管大腦的愉悅感,比起前額葉,演化歷程更久、功能更強大,所以通常會打敗前額葉。


當你把事情擺到一邊、躺上沙發追劇,前額葉就會提醒:「工作是不會自己做完的,快去做吧!」你要是刻意忽略,前額葉就不再工作,此時大腦另一邊的邊緣系統會開始作用,鼓勵你挑開心的事做,製造立即性的愉悅:「工作多無聊啊,先滑滑手機,比較好玩!」


成功引發你的拖延症後,邊緣系統還會發動獎勵機制,讓你耍廢時滿足無比,藉此欺騙大腦:滑手機果然讓我心情更好。


拖延症有害大腦


拖延行為就像把大腦分成兩邊,上演一場神經元的拉鋸大戰。你心底清楚得趕快行動,卻又貪圖逃避時的快感,任由待辦事項橫在心中,長期干擾情緒。


慣性拖延不但會引發焦慮、煩躁等身心問題,也會拖累睡眠和生活品質;慣性拖延甚至恐誘發成人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


研究發現,愛拖延的大學生成績更差,也更容易生病;選擇拖延,會導致較高罪惡與焦慮感,也會引發低自尊、精神狀態差,最終誘發憂鬱症、暴食症等精神疾病。


(有些人認為時間壓力才能逼出實力,所以選擇策略性拖延、熬夜趕工。)


拖延症自救指南:識破5大類型、對症下藥

《今日心理學(Psychology Today)》列出5種拖延症的成因,快來看看是哪種心態害慘了你?又該如何對症下藥?


原因1:時間折扣型,不急著做


很多事之所以被「冷處理」,通常是因為它們沒有急迫性。比如整理書桌、清掃房間、做退休規劃等等,就算明天不開始做,也不會有什麼危害。通常規模越大、時間壓力越遠的事,越可能被忽略。


基於人類本能的認知偏誤,比起未來遠景,我們更容易關注眼前的事情,這種心態稱為「時間折扣(temporal discounting)」。


>解方:以終為始,描繪清晰的藍圖


根據《性格與社會心理學期刊(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的研究,要戰勝時間折扣拖延,得用宏觀的角度看待計劃,使未來願景立體,進而從空想邁向實踐。

 

2011年一則研究發現,具體描繪出退休後的狀態,受試者更有可能做好退休規劃。試著去思考:做完某件事,對你人生的意義是什麼?你預計要達成哪些目標?更長遠看,它將如何影響你的生活?如果沒做又會怎樣?(推薦閱讀:做計劃,不過是為了拖延行動)


原因2:效率拖延型,不曉得如何起步


有時我們會拖延,其實只是不知道怎麼開始。尤其當我們遇到一件沒做過的事,往往會感到無助,導致壓力驟增、腦中一團亂。


沒人喜歡感到徬徨無助,所以通常會逃避,選擇去忙別的事。這種拖延不是因為懶得工作,而是想逃避無助帶來的負面情緒,稱為「效率拖延症(productive procrastination)」。


>解方:把「搞懂怎麼做」列為第一步


克服效率拖延症,關鍵是先承認自己不懂、不會、不知道怎麼開始。當你坦誠面對自己,接著就要排解疑難,把「搞懂怎麼做」列為優先事項。有時問問身邊的人、談談遇到的困擾,也能蒐集有利的情報,幫助你搞定工作。


原因3:完美主義型,害怕失敗


有些人會拖延,是因為害怕失敗,索性什麼也不做。對他們來說,與其被認為「能力不夠」,寧可被評價成「不是不會做,只是懶得做」。這種人多少有點完美主義傾向,因為標準很高,所以清楚不管再怎麼努力,也不可能盡善盡美。

 

許多名人都有「完美主義拖延症」,如火星人布魯諾(Bruno Mars)、網球球后小威(Serena Williams)跟碧昂絲(Beyonce),都曾自稱拖延慣犯。


>解方:工作只是一部分的你,無法代表你的全部


要克服完美主義拖延症,就要放下對完美的執著,因為高標準不盡然會提高工作品質,反而讓你一拖再拖、失信於人。


此外,你也得認清工作不能代表你的全部。完美主義的人,傾向把工作成果跟自我價值混為一談。但請記住:你達到多少成就,跟你的個人價值沒有關係。有太多特質能代表你這個人了,比起工作成效,你願意接受多少挑戰、如何待人處事,這些特質反而更重要。


原因4:高壓自虐型,抱佛腳的效果更好?


你應該遇過這種人:平常不念書,考前才卯起來抱佛腳,結果考得比按時複習的人還要好。


有些人因此認為:反正更早開始,成效也不會比較理想,乾脆把事情拖到最後一刻,用時間壓力逼出實力。這種人不見棺材不掉淚,屬「高壓自虐型」拖延症,偏好在壓力大的情境中完成待辦事項。


>解方:被動 vs 主動拖延,先分清楚你是哪一種


要對抗高壓自虐型拖延,得先區分自己屬於被動或是主動拖延。


被動拖延症的人,通常不去思考拖延的後果,並用其他事分散注意力。但根據經驗,他們越近死線反而越焦慮,最後端出差強人意的表現,甚至不會按時完成工作。


主動拖延的人則是有意為之,屬策略性拖延。他們對自己很了解,知道在時間壓力下會高度專注,大幅提升工作效率,所以才選擇晚一點開始。主動拖延的人會按時完成工作,也都很滿意成果。2017年一份研究發現,被動拖延的學生成績較差,但主動拖延的學生成績確實不錯。


多累積經驗、自我反省,有助於增進對自己的認識。如果高壓環境對你沒幫助,就別再欺騙自己「抱佛腳效率更高」;如果你的體力無法負荷高壓工作,也建議你還是按部就班。


原因5:懶散型,現在就是不想做


《歐洲性格期刊》(European Journal of Personality)的研究指出,許多犯拖延症的大學生其實都想好好坐下來讀書,但現在就是不想做。他們身邊誘惑太多,容易分心,也容易「擺爛」。


>解方:善用正念法則,打破惡性循環


美國布朗大學正念中心(Brown University Mindfulness Center)研發主任暨精神病學教授布魯爾(Judson Brewer)指出,正念思考是對抗懶散拖延的好方法。(推薦閱讀:時髦紐約客為什麼瘋迷正念?)


靜下心來,好好思考拖延症對你的身心造成哪些影響?你會拖延的根本原因是什麼?正念有助於看清拖延症的負面效應,促進我們找到問題、一一克服。如此一來,就能識破邊緣系統的獎勵把戲,重新訓練大腦、打破拖延的惡性循環。


資料來源:Business Insider、Life Hacker、Real Simple、Psychology Today


谢选骏指出:拖延症可能是社会淘汰的方程式——据此把不同的人群分出等级。


《克服拖延症的11种方法》(2020年10月27日 Travis Bradberry)报道:


所有人都会受到拖延症的困扰,学会如何克服它才是关键所在。


随着在家办公、灵活办公的流行,拖延症变得越来越普遍。

克服拖延症对于确保我们的工作效率和成效至关重要。

本文所提出的策略包括了解拖延原因、消除外部干扰、庆祝自己微小的胜利等等。

所有人都会受到拖延症的困扰,一旦你深陷其中,就很难摆脱。当你想象一个高效的人时,你可能会想到一个毫不费力地专注于工作并且从不拖延的人。这种类型的人可以带着笔记本电脑坐在地铁站的地上,一个小时内完成的事情比你在图书馆待一天完成的都多。


事实是,效率高的人与我们其他人一样面临着拖延的挑战。但不同的是,他们会使用合适的方法来克服拖延症。首先,他们了解自己为什么会拖延,然后运用策略,在深陷拖延之前战胜它。任何人都可以遵循这个以研究为基础的“两步走”策略来克服拖延症。


拖延恶性循环


在你完全了解自己拖延的原因之前,你无法停止拖延。德保罗大学的Joseph Ferrari的最新研究表明,拖延症比大多数人想象得要复杂。人们往往认为拖延是由于时间管理不当或懒惰造成的,但是Ferrari的研究表明,拖延是因为你的心情被负面情绪所左右。一旦受到这些情绪的影响,你就无法使自己投入工作。


恶性循环被认为是左右我们心情的负面情绪。


人们通常不会因为懒惰或时间安排不当而推迟工作,而会因为没有合适的心情去完成任务。这会使你深陷拖延恶性循环中。你确定自己的心情不适合工作,因此就会分散注意力去做别的事情,比如查看电子邮件、浏览新闻、清洁办公桌、与同事聊天等。等到你调节好心情,就会发现浪费了太多时间,从而感到愧疚。这只会让你的心情更糟糕,并且随着截止日期的临近,你的心情会比初次推迟任务时更糟。


克服拖延


克服拖延是指通过控制情绪来摆脱恶性循环。有了正确的策略,你就可以掌控一切,并乐于完成工作。遵循的策略将帮助你实现这一目标。


找出原因。拖延其实是在向你传递一些重要的信息。这可能很简单,比如你需要休息一下或吃点东西;也可能很复杂,比如你肩负着整个团队的责任或你对自己的工作不满意。无论是什么,与其因拖延而惩罚自己,不如花点时间反思,弄清楚你为什么会拖延。这最终可能是你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最富有成效的步骤。


消除障碍。在开始一项任务之前,请花一点时间仔细考虑在你前进路上可能出现的障碍。然后,制定计划以确保它们不会阻碍你。例如,可能某项任务的指示在你的收件箱里,如果你当时不去管它,那么之后你会反复回到收件箱去查看,从而因其它新收到的电子邮件分心。在这种情况下,你的管理计划应该是在开始工作之前把这些指示保存到其他地方。通过提前计划,你可以保持专注、避免拖延。毕竟,重新专注要比保持专注困难得多。


无论如何,马上去做。有时候,即使面对你喜欢的事,也确实很难开始。我可能一直盯着空白的Word文档,或者在一个寒冷的冬天早晨一直站在海滩上。迈出第一步很困难,但是一旦开始(键入第一段文字或开始第一波冲浪),你的心情就会大大改善。如果你的注意力一直集中在开始的难度和复杂性上,那么你就会灰心。但是,如果你马上去做这件事,你的心情就会迅速变好,这有助于你继续完成任务。


分解项目。我们经常拖延是因为我们对项目的规模感到害怕。为了最大程度地减少这种胆怯,请试着分解项目。找到可以快速且轻松地完成的较小任务。比如,写一份提议可能需要10个小时集中精力,但是你可以在15分钟内写简介,并在10分钟内列出可交付成果的清单。不知不觉中,这些较小的任务就完成了,而整个项目也不再令人生畏了。


在适合的环境中工作。即使你所做的其它事情都是正确的,在错误的环境中工作也可能使你屈服于拖延。这意味着要远离电视、电子设备、朋友和喧闹的地方。这并不是对所有人都有效的方法,但是你需要在适合自己的环境中保持自律。


享受小小的胜利。没有什么方法比一项一项划掉待办事项更合适的了。为了避免拖延,你需要通过仔细跟踪进度来体验这种成就感。小小的胜利会在负责奖励和动力的大脑区域建立新的雄激素受体。雄激素受体增加,睾丸素的影响也随之增加,从而进一步增加了应对挑战的信心和渴望。这会激发你的积极性,不断前进。有时候,将一些容易做到的事情从清单中划掉是建立解决大事的精神力量所需要的。请记住,这不是为了避免执行大任务而执行小任务;这是在日常任务清单中包含一些小任务,以建立信心、增加动力。


从实际出发。设定不切实际的目标很容易使你变得沮丧,向负面情绪低头,导致拖延。设定切合实际的目标会使事情变得积极,从而使你保持合适的工作心情。


控制你的心理暗示。告诉自己:“我不会拖延。我不会拖延。”这恰恰确保了你会拖延。在一项经典的研究中,参与者被告知不要想象一只白熊。事实证明,如果你告诉自己不要想某件事,那么你几乎不可能不去想它,因为你的思维会被你要避免的事情所吸引。应对这种情况的诀窍是将你的注意力转移到完全不同的(积极的)事物上。与其告诉自己不要拖延,不如想想自己将要做的事情以及完成这件事之后感觉会有多好。这样,你的注意力就会集中在要执行的任务上,而不是要避免的事情上。


不要成为完美主义者。大多数作家会花无数小时对人物和情节进行头脑风暴,他们一页一页地写着,即使他们知道自己不会将这几页包含在书中。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他们知道想法是需要时间来发展的。我们往往在开始时就胆怯、退缩,因为我们知道我们的想法并不完美,而且我们产出的东西可能不会带来任何好处。但是,如果你不开始,不留出时间让自己的想法得以发展,又怎么能产出很棒的东西呢?作家Jodi Picoult总结了避免完美主义的重要性:“你可以编辑不好的一页,但不能编辑空白页面。”


注重成果。你很有可能不喜欢去看牙医,喜欢去的人不多,那你为什么还要去?因为你能看到成果。你的牙医可以帮你把牙齿和牙龈更健康、更有吸引力。并且,牙医在你的牙齿上拨弄一个小时的痛苦远不及填补牙洞、拔牙或根管治疗的痛苦。你去看牙医,因为你知道这个过程是值得的。同样的心态适用于具有挑战性的任务。尽管它可能让你在开始之前感到焦虑,但不要纠结于此。试想一下,当事情做完时你会有多么高兴;再想一下,如果要等到最后一刻才去做,没能尽自己最大的努力,那时你会感觉多么糟糕。


原谅自己。当你出现疏漏并拖延时,自责是没有任何意义的。你可能会认为惩罚自己会帮助你将来避免拖延,但实际上却适得其反——自责会让你立即回到拖延恶性循环中。


综合运用。克服拖延症的关键是要了解拖延症源于情绪。以上策略将帮助你扭转拖延的恶性循环,达到更好的效果。


谢选骏指出:人人都有拖延症,正如人人都是罪人——但是,有人却能克服拖延至少抵抗拖延,从而让自己成为“圣徒”——为的是得到上帝的奖赏。因为他们不想被拖延症淘汰出局。

神话生命的基本特征


《神话里的人兽合体动物为何让人不安?》(布洛克·巴斯蒂安,墨尔本大学(Brock Bastian)2017年3月22日)报道:


在希腊神话中,客迈拉(Chimera)是一只有着狮头、蛇尾,背上还生出了山羊头的吐火怪兽。


正如这样的形象使希腊人恐惧,当加利福尼亚萨克生物研究学院(Salk Institute)出现第一例成功的人猪杂交胚胎时,人们同样因脑海中浮现出客迈拉这样的形象而感到恐慌。实际上,此类人畜杂交物种通常都被称作"客迈拉"。


尽管人畜杂交方面的科学进步为我们提供了通过移植在动物身体当中培育的人类器官的可能性,但这样的做法仍会令许多人感到恶心。正是因为人们怀着这样的厌恶之心,上述研究项目的研究资金被暂停了。


杂交动物——正如有关客迈拉的希腊神话——即令古希腊人感到好奇,又使其感到厌恶。


看来,人们就是无法忍受在猪的身体里培育人类肾脏的想法。


鉴于该研究巨大的潜在成果,人们对其的反对不应仅仅基于恶心、反感等轻微的心理反应。在若干方面,人们长久以来都以根深蒂固的思考方式看待人畜杂交,这使得人们很难在这件事上明辨是非。


违反自然?

我们当中的许多人就像听到混合西兰花和土豆泥这种吃法的六岁儿童一样。我们还是愿意让事物保持其纯净的原貌。不论杂交动物,还是混血儿童,那些用事物底层的本质去定义世界的人倾向于去拒绝"不纯"的东西。


何为"事物底层的本质"?这一概念指的是,事物具有确定的必要特性,这些特性对事物保有其本来面貌至关重要。所谓猪的身上有独一无二的"猪性",人的身上有独一无二的"人性"。


然而,在生物学当中,至少并不存在与该说法对应的事物的本质。我们都是相同的几样物质混合起来的,比如蛋白质和氨基酸。甚至奠定个人特性的基因和DNA也是物种共有的,比如人类和老鼠体内大约90%的DNA是相同的,我们与蛔虫体内大约35%的基因是相同的。


但这样的事实并不意味着我们就能摆脱看待什么使一只老虎看起来更纯正,什么使一把椅子看起来不纯正的固有方式。直觉让我们一想到"老虎山羊"就感到局促不安,但"椅桌子"的概念却令我们感到新奇。


蝎狮曼提柯尔(manticore)是中世纪动物寓言故事中一个人畜杂交的例子。


将人类和动物合二为一的生物研究被视作反自然的、令人作呕的概念(就好比我以前点过的一道菜"叻沙味意大利烩饭"),它使人们的内心产生不理智的恐慌,好像"人猪"会逃离实验室,占领世界一样(正如我害怕意大利-马来料理会极速崛起)。


虽然"人猪客迈拉"漫游地球的可能性非常之小,但是正如希腊人,我们对杂交物种的畏惧助长了我们心中的这一想法:杂交物种是可怕的。


虽然大部分杂交物种会使人们感到不愉快、害怕和恶心,但也并非在所有情况下都是这样,比如博伊森莓(boysenberry,一种由树莓、黑莓、悬钩子和罗甘莓杂交而得的水果)和克莱门氏小柑橘(柑橘和橙子的杂交结果)。我们拿这些水果作午餐时可是一点都不为难呢。


显然我们是能够欣然接受某些杂交物种概念的,而这一态度也不仅仅局限于植物。我们从未觉得骡子有什么值得警惕的地方,然而骡子事实上是一头公驴和一匹母马交配的结果。那么狮虎、虎狮、斑马猴、山绵羊,或者蜜蜂水牛听起来又如何呢?


也就是说,虽然我们畏惧大多数杂交物种,但我们并没有排斥所有的杂交物种。也许我们对生物物种杂交概念的排斥——当人类DNA成为杂交的一部分,特别是当我们听到将人类DNA与其他动物的DNA杂交时——更大程度上是心理问题。


我们不是动物

人猪杂交引发人类焦虑的一个原因是,这样的杂交会造成我们对自身死亡的恐惧。用猪的身体就可以培育出你需要的胰腺,这足以提醒我们:人类就是动物,此种生物关系上的提醒着实会触动人们心中巨大的担忧。


人们曾经普遍相信,如今依然有许多人这样认为——类有灵魂,而动物没有。这样的认知使得人类感到自己更高级、更高高在上,甚至觉得自己存在于生物秩序之外。然而在山羊体内培育人类的心脏,这一概念会粉碎我们在认知上的此种自我保护,让我们感到恶心,感到懊丧。


人畜杂交让一个人不得不去思考这样一个我们无法避免的事实:我们终有一死。避谈人类的动物性,我们也就想当然地不去思考,人类只不过是会死的生物有机体,总有一天要化为土地的肥料。


如果人类利用猪来培育人类器官,那么我们是否会更少地食用猪肉呢?


人畜杂交让我们感到不安的另一个理由是,如果你身患严重的肝硬化,而用你叔叔家农场里的一头猪就可以培育替代肝,这会给你的味蕾造成困扰。我们吃猪肉,但我们不吃人。如果某头猪在过去的六个月里培育了你所需的肝,你还会食用这头猪身上的肉做成的培根吗?


更让人们无法接受的是"猪人"这一概念,它扰乱了我们的道德指南针。生物学上的猪人杂交提醒人类,我们和猪具有相似性,而当我们品尝油煎培根的美味时,我们才不愿意想起这一点呢。


人们会刻意将可食用动物和不可食用动物区分开来,这有助于我们消除内心拿动物满足口腹之欲的不适感。而可食用动物和不可食用动物之间模糊的界限就造成了诸如2013年"马肉事件"发生时,人们对马肉汉堡的愤怒;人们通常认为,马是宠物和人类的好朋友,不可做食物。


如果说将宠物和食用动物混为一谈让我们感到不舒服,那么将那些为人类提供食用肉的动物和人类自身混为一谈更是会引发我们的道德及味觉疑虑。


除了给我们的味蕾造成困扰之外,人畜杂交概念令我们感到困惑的还有一点:我们无法说清,我们是在动物体内,还是在半人体内培育自己所需的器官。确实,在人体中培育器官这一概念所描绘出的是一个反乌托邦的未来。


最后,虽然古希腊人对神话当中的杂交野兽非常警惕,但今天我们反对在猪的胸腔内培育人类心脏,与现实的自我焦虑和对道德秩序破坏的疑虑有很大关系。


我们是否应该为了达成自己的目的,或者说得更宽泛,为了满足人类的需要利用动物,这是另外一个话题。但可以肯定地说,我们对人畜杂交方面科学手段进步的畏惧——以及胃里翻滚的厌恶和恶心——很大程度上来自这一事实:人畜杂交动摇了我们所认为的人类独特性,破坏了我们的道德优越感,与对杂交物种本身的担心并无多大关系。


谢选骏指出:人说“杂交动物——正如有关客迈拉的希腊神话——即令古希腊人感到好奇,又使其感到厌恶。”——我看这是因为作者不懂,人兽同体(包括人鸟同体),正是神话生命的基本特征。这一点我在1986年出版的《神话与民族精神——几个文化圈的比较》一书中,已经展示过了。希腊诸神,即使高度人化了,也都有其动物遗形。中国帝王也是如此,例如“真龙天子”、“人中龙凤”等等的说法,可见一斑。



谢选骏:第二次“未遂刺殺”未必能夠成为催票机

《特朗普再遭未遂刺杀的已知细节 美国面临政治暴力新常态》(马鲁·库尔西诺(Malu Cursino)BBC记者 2024年9月16日凌晨4点52分)報道: 当地时间周日(9月15日),美国前总统特朗普在佛罗里达的一处高尔夫球场遭遇美国联邦调查局(FBI)所称的明显暗杀企图,随后被...